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舌尖上的大宋TXT下载舌尖上的大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舌尖上的大宋全文阅读

作者:呼啦圈大神     舌尖上的大宋txt下载     舌尖上的大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20章:真正的大胃王

    比赛在观众们激情的呐喊助威声之中继续,杨怀仁渐渐的现黑牛哥哥有些不舒服了。

    看来李黑牛已经到了他的极限了,三十碗牛肉面,是他从来没有尝试过的挑战。

    当第四轮的十碗牛肉面端上来时,李黑牛脸上已经是青筋暴露,胸口起伏不停,吃起来就显得有些困难了。

    杨怀仁有些心疼,走到他面前说道:“哥哥,你已经尽力了,无所谓吃伤了肠胃,若是不行,就算了吧。”

    黑牛哥哥双眼通红的看了看杨怀仁,歪头看了看吐蕃使节多杰正在吃他的第三十一碗,他才又转回头来说:“洒家还能坚持。”说完也埋头去吃他的第三十一碗牛肉面。

    杨怀仁意识到黑牛哥哥怎么想的了,如果是为了一个“大胃王”的称号,或许他已经放弃了,有天霸弟弟顶着,这个称号也不会旁落,只要是自己人拿,谁拿都一样的。

    可现在情况不同了,所有的宋人观众都在大喊着大宋威武,那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也不是随园,而是整个大宋的好男儿,他打定了决心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

    因为怕他这么想,杨怀仁就更着急了。

    “哥哥,百姓助威是一回事,热爱自己的国家民族是另一回事,我知道你有一颗为国效力的心,但不一定是在这里,将来驰骋疆场,上阵杀敌,建功立业的机会多得是,真的没有必要在这里逞强!”

    杨怀仁的言辞有点激动,黑牛哥哥也动情了,可眼下这情势,他实在不忍心留下天霸弟弟一个人孤军奋战。

    恰在这时,刚吃完了第三十一碗牛肉面的吐蕃人多杰,可能是吃的太撑了,坐立不稳,人连着屁股下边坐着的椅子一起倒在地上。

    这一摔不要紧,多杰感觉肚子里波涛翻滚,一口吐了出来。

    场下那一小拨为他呐喊助威着“三八无敌!三八无敌!”的声音戛然而止,愣了一会儿才匆忙跑上来几个吐蕃大汉把他们主子搀扶了下去。

    多杰自动弃权,他的成绩也停留在了三十一碗,场上也因此形势大变,大宋比番邦的人数变成了二比一。

    黑牛哥哥见状,只对杨怀仁说了一句,“再让我多吃一碗,一碗就可以了!”

    杨怀仁明白了黑牛哥哥的意思,看来他自己也知道已经到了他食量的极限了,再坚持下去,估计也会和多杰一样把身体吃得崩溃,他现在想要的,就是比多杰多吃一碗,进入三甲,这样他也问心无愧了。

    杨怀仁点了点头,张开了单臂表示支持。李黑牛坚持着吃完了第三十二碗,才站起身来表示他已经结束了他的比赛征程。

    这一些所有的大宋观众都看在眼里,也对他表示了理解,更对他坚持到最后成为第三名报以肯定的掌声。

    时间过去大半,只剩下最后两位参赛者竞逐“大胃王”的称号,也正因为现在进入是不是我就是你的残酷竞争,胜出了就是第一,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而第二名,是没有人会记住的。

    陈天霸和朴子吉坐的距离不算远,也只有六七步的距离。

    谁也没想到来自高丽的一个无名小辈竟然能坚持到冠军争夺的时刻,高丽使节就更是激动万分。

    他也没有想到代表高丽出赛的朴子吉竟然这么能吃,他原本以为只要能战胜当初羞辱了自己的吐蕃使节,他就很满意了,从未想过朴子吉有机会问鼎冠军。

    事到如今,他的心也活泛起来,渐渐的有了争夺冠军的野心。

    高丽只是一个弹丸小国,国势微弱,列强环伺,他们被夹在大宋,大辽等几个强国之间,生存艰难,也只有四处称臣,才能保住国本。

    东面的倭国更是对他们虎视眈眈,若不是几个大国听说高丽半岛土地贫瘠,根本没什么兴趣,视他们附属国给予了保护,或许倭国早就对他们开刀了。

    自己的国家强大,国人腰杆子就硬气,国家孱弱,当国使也直不起腰来。高丽使节深深体会到这一点。

    上一次被吐蕃使节当众羞辱,他也敢怒不敢言,这次朴子吉赢了多杰,高丽使节已经觉得扬眉吐气了。

    现在让他激动万分的是,如果朴子吉战胜了大宋的陈天霸呢?这可是一个难得的可以扬高丽国威的大好机会,甚至可以说是千载难逢。

    正当他做着春秋大梦的时候,事实就是这么无情的甩了他一百个大嘴巴。

    朴子吉确实已经很让人吃惊了,但是当他追上陈天霸的成绩,身后的白木板上变成了七根糖葫芦的时候,他的极限也到了。

    杨怀仁看着陈天霸的表情,依旧吃的津津有味,并没有任何不适之感。

    他走上前去问道:“面霸啊,你没问题吧?”

    天霸弟弟憨憨的一笑,抹了抹油乎乎的大嘴巴说道:“我吃饱了。”

    “呃……”

    杨怀仁一头黑线,“谁问你吃没吃饱,我是说你没撑得慌吧?”

    天霸弟弟抽了抽鼻子,大大咧咧地说道:“没啊,我就是吃饱了,再吃上十碗二十碗的是没有问题的,就是这牛肉面虽然好吃,但是吃这么多也没有味道了,能来十个汉堡包不?”

    我倒!杨怀仁差点当场跌倒,这天霸弟弟真是当之无愧的大胃王,这比赛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场表演而已,他竟然还要吃十个汉堡包……

    “汉堡包明天再吃,哥哥是心疼你,怕你吃坏了肚子,也给人家国际友人留点面子,比他多吃一碗就行了,知道不?”

    杨怀仁给了他一个狡黠的笑容和一个暧昧的眼神。

    陈天霸看上去高大威猛跟个傻大个似的,其实心里啥都清楚,杨怀仁这话和表情的意思,他很快就就明白了。

    让对手绝望的办法有很多种,就好比赛车,甩开他八条街,让他连车尾灯都看不到,这是一种。

    而另一种更加残酷,且更加有趣,而且能无情的打击对手的信心,那就是把对手玩弄于鼓掌之间。

    同样是赛车的例子,你就比对手多出半个车身,让对手无论如何和赶不上你,最关键的是,你要让他看到你云淡风轻的还时不时微笑着踩着刹车在等他……8

第221章:绝望的朴子吉

    陈天霸想想,既然已经吃饱了,陪高丽代表朴子吉玩玩也不错。

    他吃完了第三十六碗,便停了下来,歪头一脸无辜的看着朴子吉,等着他吃完他的第三十六碗。

    高丽使节在朴子吉面前也说了些什么,大概就是让他无论如何也尽全力夺得第一,让高丽也风光一次。

    朴子吉眼神很痛苦,同时也很坚定,他十分明白作为一个小国国民的悲哀,他游学过许多国家,可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是个羸弱小国的学子,人家表面上对他客客气气,实际上根本没把他当回事。

    现在的机会就在他面前,如果他能赢得这次大胃王比赛,不但可以得到一百两黄金的财富让他成为富人,而且可以得到大宋皇帝的亲笔题字,他的整个家族将来都会因此成为高丽的上等人。

    最重要的,是他这个丰功伟绩一定会被高丽使节大肆宣扬,传回高丽国内,那么他就是国家英雄,他的名字将在高丽国名垂千史。

    朴子吉下定了决心,就是今天吃死自己,也要把大胃王的称号拿下。

    沙漏里还剩下十分之一的砂砾没有落下,他现在只落后一碗,只要他拿出搏命的精神头来,他还有机会。

    可每当他强忍着腹中的胀痛咬着牙吃下一碗牛肉面的时候,在不远处盯着他看的陈天霸便头也不回的伸手摸过一碗牛肉面来,一张嘴一仰头,立即就整碗面喝了下去,嚼都不带嚼的,喝完了然后就继续单手撑着脑袋看向朴子吉。

    杨怀仁被天霸弟弟的举动给逗乐了,看来他是一滴不漏的完全领会了他的意思。

    就这样,朴子吉艰难的吃上一碗,天霸弟弟便轻松的眨眼工夫喝上一碗,然后继续笑呵呵的看着朴子吉,永远都比他多吃了一碗。

    大宋的围观百姓们刚开始不解陈天霸这是在干啥,后来渐渐的也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心中爽的一塌糊涂,纷纷哈哈大笑出来。

    朴子吉听到观众们无缘无故大笑了起来,这才意识到不对劲,转头去看对手,发现八十八号陈天霸正撑着脑袋看着他,见他看过来,竟然“呵呵”一笑,还飞了个飞眼过来。

    朴子吉和高丽使节也意识到这是陈天霸在玩弄他们了,心中顿时升起一种被无情羞辱的感觉。

    高丽使节咬牙切齿,可又不甘心错过了这次让高丽扬眉吐气的大好机会,又去给朴子吉说了一番鼓舞的话语。

    朴子吉全身发抖,感觉整个身体都不是他的了,他已经吃下了四十碗牛肉面,肚皮胀得似是马上就要炸开了一般。

    可是他不想放弃,这是他最好的改变命运的机会,也许错过了,他这一生就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可以得道升仙了。

    所以他摆摆手,示意继续上牛肉面。

    第五轮的十碗牛肉面又端了上来,临时厨房里的人觉得应该不会再有人要加面了,于是也都从厨房里走了出来,来比赛场地观赛。

    可事情就是这么让人绝望,无论朴子吉怎么努力,每当他浑身颤抖着吃完一碗,另一边的陈天霸便轻轻松松的喝上一碗。

    时间所剩无几,陈天霸已经开始提前庆祝,朝在场的所有人挥手致意,观众们也跟着他的节奏摇拜起来双臂。

    杨怀仁揉揉自己的双眼,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已经不是吃货比赛了,气氛已经变成了跟后世的明星个人演唱会差不多,如果每人发一根荧光棒,那就没有任何差异。

    陈天霸从来没被这么多人关注过,他很享受当明星的感觉,当朴子吉吃下第四十三碗牛肉面的时候,他两只手一手抓起一碗牛肉面,竟同时倒进了嘴巴里。

    观众里又是一片自豪的欢呼声,陈天霸的领先优势从一碗变成了两碗。

    朴子吉绝望了,高丽使节也崩溃的两眼无神的呆坐到地上。

    最后一粒砂砾落下,比赛结束,陈天霸以四十五比四十三的比分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护城河对岸忽然“噼啪”作响,绵延近一里长的河岸边上飞升起无数绚烂的烟火,霎时间把整个河岸照亮。

    观众们惊呼一声,享受着美丽的烟火和大宋的胜利。

    赵頵这安排真不错,杨怀仁心道,看来这小子真是个搞活动营销的高手,自己只是把营销的主意出了个他,他竟然做了各种充足的准备,把活动的气氛搞的一浪高过一浪。

    范二娘大声宣布比赛结束,代表随园出战的陈天霸获得冠军,荣膺第一界“大胃王”的光荣称号。

    赵頵走上台来,绕了一个红绸编成的大红花给他戴在胸前,接着是一个侍应端着一个托盘走上台,盘子里是垒成了金字塔似的形状的百两黄金金条闪烁着金光。

    杨怀仁左手还不方便,但也尽量双手抱着赵煦御赐的那张写着“大胃王”三个大字的卷轴走上了台。

    然后他和赵頵一人抓住一边,把这副卷轴打开,皇帝的墨宝便呈现在大家面前。

    围观的百姓们那一阵爱国热情还没有过去,这时候看到自家皇帝御赐的大字没有被番邦的选手得了去,终归是被宋人所得,一时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眼里含着眼泪朝着宫中的方向三呼“万岁”!

    陈天霸高大的身躯站在卷轴背后,也跟着大声呼喊着“万岁”,等喊完了,才想起来什么事情似的,趁旁人没注意,抓起托盘里一块金条来塞到嘴巴里咬了咬。

    杨怀仁看他逗比样子,不知是该笑还是该气,本想踹他屁股一脚,可惜他个子太高踹不到,只好踹了他小腿肚子一脚,笑骂道:“凑,你还没吃够啊?”

    然后看了看旁边笑眯眯的赵頵,杨怀仁开玩笑道:“你若没吃够,今个儿半夜里咱们再去嘉王爷府上去吃夜宵去。”

    赵頵听了这话立刻收起了笑容,“靠,就知道你要算计我,这小子要去我家,怕是把我家粮仓都得吃空了。”

    杨怀仁和赵頵两个人打趣开玩笑,陈天霸却当了真,摸摸自己的脑袋,一脸认真的跟赵頵问道:“呵呵,王爷家里今天晚上吃啥子夜宵啊?”。

第222章:牦牛战争(上)

    这一夜十分精彩,可惜的是大宋第一爱凑热闹的官家赵煦没有机会看到上万人山呼万岁的场面。

    他本来也想微服出宫去凑个热闹的,可惜苏桂这回也不敢轻易带着官家出宫胡闹了。

    今天的舟桥夜市毕竟不同于往日,早就听说了今晚的夜市里会因为“谁是大胃王”的比赛而拥挤不堪,万一赵煦被挤伤了,哪怕是擦破一块皮,苏桂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一帮人生怕赵煦耍无赖来横的,苏桂等赵煦身边的内侍和侍卫跪在门前堵着门不让他出去,才让赵煦打消了最初出去玩的念头。

    后来深夜里隐约听到燃放烟花的声音,赵煦实在安奈不住,还是跑上去皇宫的城墙,苏桂等人也只好在他屁股后边连滚带爬的跟了上来。

    站在皇宫宫墙之上,赵煦远远的看见内城墙外边升起了灿烂的烟花,远远的看不过瘾,只好叹气自己为什么没坚持出去。

    等后来听到万人一起呼喊“圣上万岁”的时候,他就不是叹气那么简单了,他开始懊悔没有亲眼看到这么隆重的场面,也搞不清楚百姓们为什么山呼万岁,恼的他对着苏桂胡乱踹了几脚。

    赵煦的好奇心就像是黄河泛滥了一样一发不可收拾,他突然决定要开宫门出去看个究竟,这下不光苏桂了,连守宫门的禁军们也怕了。

    对于看守宫门的门袛侯来说,大半夜的放官家出宫,第二天太皇天后和朝堂上那班大臣们要是知道了,他可是没有好了,往小了说是挨顿板子罢官滚蛋,往大了说,说不定他的脑袋就得搬家。

    可官家下了旨,他又不敢不遵从,想到开不开门他都是一个死,于是横下心来,往地上一跪,拿出从太祖以来历朝历代宫禁的规矩来想要说服官家,脑袋在地上都磕出了血。

    赵煦这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人家说他坏了祖宗的规矩。

    他转念一想,人家门袛侯说的也有道理,就算今天让他出宫去了,明日早朝上那帮老家伙们又要之乎者也跟他啰嗦个没完,烦都要烦死了。

    不过他出不了宫,不代表别人出不去。

    这样的事,以前也不是没有先例,像是皇帝夜间急招某位大臣议事,若是议到太晚,过了关闭宫门的时辰,这位大臣又不方面留宿宫中,就让他坐在一个大竹筐里,然后把竹筐拴在两条粗麻绳上从宫城墙上放下去。

    赵煦提出了这个主意,门袛侯心道只要他不亲自出去,放个小太监出去还是可以的,于是很快就有禁军侍卫找来了麻绳和竹筐。

    赵煦的眼光在噤若寒蝉的人群里梭巡了一圈,最后还是落在苏桂身上,苏桂无奈,只好半推半就的坐进竹筐里被吊了下去,一路小跑着奔去了朱雀门。

    过了好一会工夫,苏桂才气喘吁吁地捂着肋条骨一瘸一拐的跑了回来,又爬进了竹筐被吊了上来。

    苏桂说一句喘三口,把他如何跑到朱雀门外的舟桥夜市,从散场退出来的人潮中打听来的消息告诉了赵煦。

    整个“谁是大胃王”比赛的过程说得倒也详细,最后代表了大宋的陈天霸战胜了番邦选手们勇夺大胃王称号的事情也说得慷慨激昂。

    当说到那山呼海啸的“万岁”声,是上万百姓见了赵煦的那副题字才发自内心的大喊出来的时候,赵煦沉默了。

    他登基六年多来,虽然说这“万岁”的声音听的不少,但是都是些臣子们上朝散朝形式化的喊喊,真正像百姓们那般发自内心又喊得热泪盈眶,还是头一回。

    赵煦这才发现被大宋千万百姓这样子大喊万岁,才是他最想听到的,一时间难以自己,竟对着朱雀门的方向撇着嘴哭了起来。

    想起这一切都是因为杨怀仁举办了这个谁是大胃王的活动,他心里想着是当初杨怀仁大胜倭国名厨给大宋挽回了声誉的时候,面对诸多老臣的发对,就对他上次的不够,现在,是他对杨怀仁进行一番升赏的时候了。

    ……

    杨怀仁邀请了吐蕃使节多杰来,本是要跟他商量从他所在的部族手中购买牦牛的事情,结果这土鳖使节逞能,非要亲自参赛,最终吃撑了肚子,别说谈事情了,现在让他认个人都难为了他。

    无奈只好择日再谈,好在两日之后,赵頵那边便来了个好消息,说他家商队跑吐蕃那一路的掌柜快马加鞭赶回了东京城,并带回来了一个绝好的消息。

    吐蕃诸部东边的几个部族,一听宋人要高价收他们手上的牦牛,纷纷积极响应,都开始准备着挑选上好的牦牛,而且开出了一个很不错的价格。

    吐蕃在现在仍旧出于两成封建八成原始的社会制度中,部落的首领土司就是整个部落的最高权力的掌握者。

    而一个部落内部,有着严明的等级划分,像有财有势有牛群羊群的家族,就是部落里的贵族,而贵族之下,是平民和军户。

    但是这两个阶层所占的人数也顶多只有两成而已,超过八成的普通民众,只是贵族的私有财产,是近似于奴隶的农奴。

    这些部落的生存状态也是十分贫穷落后的,不要说是文明富庶的大宋,就是同样是游牧文明的西夏和回纥等周边小国都比不了。

    吐蕃诸部的强大,在于他们仰仗着他们拥有的幅员辽阔的地理上的天然优势,加上军队野蛮威猛,才勉强算是一个比较强大的国家。

    但是土地贫瘠,千年以来的贫穷是改变不了的,因为人口稀少,部落之间分部分散,无法对周边国家进行有效的有组织的侵略和掠夺,所以年月久了,这些土司们也就逐渐安于现状了。

    如今有了这么个发财机会,这些土司们都十分明白能把他们丰富的牦牛资源换成了财富之后,会意味着什么。

    每一个土司,都想扩大他的领地,有了钱,就能招募并豢养更多的军队,逐渐兼并周边的小部落,让自己的部族逐渐的强大起来。

    当东部这些分散的部落全部在一个土司的控制之下的时候,他们就有实力跟西边的几个大部族抗衡,说不定就有机会成为整个吐蕃的大首领。。

第223章:牦牛战争(中)

    妙就妙在所有的吐蕃东部部落的首领们都是这么想的,所以当他们知道了大宋有人要收购大量牦牛的时候,他们相互之间也竞争起来。

    最开始的时候是相互竞价,东京城里如今一斤牛肉涨到了五十文钱的高价,可他们不知道啊,在他们眼里,牦牛群他们有的是,多的部落有几万头,少的也有几千近万头的牦牛存圈量。

    牦牛的体型比北方草原上的牧牛身材瘦小一些,一头牦牛从出生到成熟差不多两到三年的时间,一头三四岁的成年毛头大概五六百斤,产肉率差不多接近五成。

    这些部落首领们算了算自己的小账,即使每头牦牛按照十贯宋钱的价格出售,他们也要赚差不多相当于养大了一头牦牛成本四五倍的利润。

    而这些牦牛如果到了杨怀仁手里,除去宰杀和运输成本,再刨去牦牛角牦牛皮等同样可以卖钱的附加产品,单单算产出的牛肉,大致相当于每斤四十文出头。

    杨怀仁对这个价格就算十分满意了,既摆脱了契丹人和西夏人在东京城里对牛肉市场的垄断,又买到了更便宜的牛肉,只要这个买卖做起来,以后不但不用再发愁牛肉的供应问题,而且可以自立门户,以更便宜的价格出售牛肉,让更多的大宋百姓吃上牛肉。

    杨怀仁和赵頵对这个消息非常兴奋开心,而王府那位名字叫做托尼贵的掌柜的见王爷高兴,有出了个更爆炸的主意。

    “一头牦牛十贯钱,这还是几天前的价格,现在咱们也不着急回应他们,只要带着真金白银到他们面前一摆,在金钱利益的诱惑下,这牦牛的价格还得再降。

    他们这帮土鳖养牦牛没有多少成本,自家的牧场和农奴,这些都不需要花钱的,小底给他们算了笔账,一头牦牛养三年大概就能卖钱,成本也就两贯钱。

    他们卖给咱们十贯钱,又不需要他们费力费钱的运送到东京城来,只要运进宋境就好,他们都乐坏了,开了十贯钱的价钱,就是当咱们人傻钱多是冤大头呢。”

    这托掌柜原是个西域商人,后来来大宋做买卖,遇人不淑被人坑光了钱财,困苦之下,是赵頵施舍了一些盘缠好让他回老家。

    托尼贵知恩图报,并没有回去,而是留在了王府,尽心尽力的给王爷管着向西的商队,这几年给王府赚了不少钱,后来不但没回老家,反而举家迁到了大宋来生活。

    杨怀仁算是听明白了,这老托在做买卖方面,那是个人精,这是逮着吐蕃东部部族这些首领们急于赚钱的心理了,下了决心要狠狠宰他们一回。

    “我说老托啊,你挺精啊,这就是想抻上他们一抻,让他们自动抢着降价对不对?”

    托尼贵嘿嘿一笑,“杨大官人才是真正的人精,小底这点小聪明都瞒不过您的双眼。

    而且您二九年纪就有如此生意头脑,小底佩服还来不及呢,哈哈。”

    “哈哈,什么小底不小底的,托掌柜年过三十,是小弟腆着脸喊你一声老哥才是。”

    “对啊”,赵頵接过话来说道,“托掌柜的是个经商的人才,办事本王一向十分放心,这几年本王的零花钱都是拜托掌柜所赐,早就跟他说不要跟本王这么客气,他老是不听……”

    “多谢王爷和杨大官人赏识,想当初我贫困潦倒之时,多亏了嘉王爷慷慨解囊,无私救助,才有我这条命活下来,感激不尽还来不及呢……”

    “唉,别来不及了,咱们自己人就别客气了,跟吐蕃人收牦牛的事情就交给你了,钱的事情你放心,哥们不差钱,这次你回去,先从我家柜上支取……二十万贯!”

    这数目从杨怀仁嘴里说出来,赵頵吓了一大跳,差点从椅子上掉下来,他心里琢磨啊,杨怀仁这么贪财抠门的主,竟然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来,这是转了性子吗?

    杨怀仁想的却是,托掌柜的是个人才,而且对西域和西边几个国家都很熟,做买卖又有路子,将来用到他的地方还很多。

    杨怀仁的确是个贪财的人,但是他对于他欣赏的人,他更贪才。

    虽然托尼贵是赵頵的人,那么……其实就相当于是他杨怀仁的人,而且老托这人即使是个生意人,但他行事有分寸,而且感恩图报,知道对谁忠诚对谁算计,拉拢拉拢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这二十万贯钱,买牦牛当然是用不了的,我也知道,但是这钱给你不光是买牦牛的。

    这牦牛不论是个什么价位买进来,运送也是个麻烦,这钱给你是让你在于吐蕃接壤的秦凤路一带,找块适合开辟成牧场的土地替我买下来,然后作为临时的圈养牦牛的牧场。

    以后这个牧场要慢慢建设成可以繁育牦牛的牧场,我是开饭馆的,总是跟外人购买食材原料,并不是长久之计,自给自足才是长久的生财之道。

    不仅如此,将来咱么你的生意会越做越大,将来跟西边的那些国家和部族货物往来会越来越多,把这块地方建设成一个商品集散地,也是个长期计划和目标。”

    “杨兄弟目光长远,头脑灵活,将来定是个传奇人物。”

    三人正聊着,杨府又来了个人。

    自从杨怀仁回了东京城,游师雄自己在杨家庄子呆着也是闷得慌,没有这些小辈们让他欺负欺负,总觉得浑身痒痒不自在。

    压缩饼干在他日夜督促之下,也有了比较大的进步,他觉得是时候回城向官家禀报他这一段时间来的成果了。

    三人迎了游师雄进来,把刚才所聊的事情跟他说了一遍,游师雄不知是不是犯了羊癫疯,抓住杨怀仁的双肩把他抖了起来。

    他嘴里颤颤巍巍嘟囔着:“杨家小子,你这是大功一件,奇功一件啊,我明日便把这两样奇功同时上奏给官家知晓,你小子这侯爷的爵位是王八翻了个,肯定跑不了了。”

    凑,骂谁是王八翻个呢?杨怀仁腹诽道,快把小爷放开,胳膊本来就断了一根,老头子你要是再摇,信不信我赖上你?。

第224章:牦牛战争(下)

    (大家以为惊喜结束了吗?圈哥绝不按套路出牌,今天继续加更,惊喜继续!打滚求赞助求冠名!)

    激动的游师雄这才放开杨怀仁,“咦?手臂啥时候断的?”

    “说来话长啊,不如你先告诉我我又立了什么奇功吧,这功劳宫里边那两位能给我多少钱红包啊?”

    “说你傻你肯定不承认,这么大的功劳,你还钻钱眼里,难道被封个侯爷光宗耀祖不好吗?”

    杨怀仁撇了撇嘴,“侯爷能吃不?能卖钱不?虚名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哪有把白花花的银子攥在手里头实在?你还是告诉我我立了什么功劳吧。”

    赵頵人家生来就是王爷的命,对于名头什么的从来没什么感觉,老赵家是全大宋最富的人家了,眼下赵頵是高太后唯一在世的儿子,又是官家唯一的叔叔,他钱多的怎么折腾都花不完,是不会理解杨怀仁的话的。

    托尼贵一生都是个商人,倒是他很明白杨怀仁的心境,但是对于游师雄说的立了功,谁也没有想明白。

    游师雄难掩激动的心情,“小子,你一个鬼主意,可顶十万雄兵啊。今天老夫回城,先去枢密院把压缩饼干的事情写了个折子奏报了上去。

    结果收到一份几天早上刚刚从秦凤路送来的边报。你小子可是派人去吐蕃东边的几个部族收购牦牛了?”

    “是啊”,杨怀仁还是搞懂游老头为啥这么激动,“不就是购买一两万头牦牛嘛,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还用的着边军送边报进京这么隆重?

    不会是你秦凤路的那些属下们以为我通蕃吧?这可是误会了,我就真是买牦牛用来产牛肉,谁他姥姥的冤枉我,我跟他没完!”

    游师雄一巴掌拍在骂骂咧咧的杨怀仁脑袋上,“你个臭小子,编排谁呢?老夫秦凤路的边军个个都是好样的,没你说的那么龌龊。

    要是真像你说的,你小子是走了狗屎运了,你买牦牛不要紧,可把吐蕃给祸害惨了。”

    游师雄说话大喘气,总是说一半留一半,说不明白让听的人云里雾里的,杨怀仁对这个老头子也没办法。

    “从吐蕃人手里买点牦牛怎么了?他们养了几十上百万头牦牛,买上一两万头的也不见少的,再说他们又不用牦牛耕地,怎么就祸祸他们了?

    我杨怀仁可是个好人……”

    游师雄又一巴掌打在他脑袋上,“好人个屁,也亏着你祸祸的不是宋人,不然老夫一定给你小子好看!

    吐蕃人是养了上百万头牦牛,他们也没多少地能种出粮食来,但是你买上万头的牦牛,还真不算少。

    咱们大宋跟吐蕃表面上交好,其实商贸上的往来也不算多,吐蕃那些部族里的人也没有多少现钱,都是拿牛羊跟咱们宋人换些布匹啊茶叶啊之类的生活用品。

    你小子一下子买一两万头牦牛,还是拿真金白银的买,那帮子部族首领就动了心了。

    据边报上说,几个部落为了争着卖牦牛给你,都打起来了,临近宋吐边境的那些部落基本都参与了进去。

    他们那边的风气你不懂,就是想现在这样,各个部落之间,平时井水不犯河水,其实谁也看不上谁,谁也不服谁。

    咱们看他们吐蕃人就一个样,其实他们部族多着呢,宗教信仰也不尽相同,大部落吞并小部落那是常事。

    东边这么一乱,西边的三大部族也坐不住了,照以往的经验看,和这些东部部落离的最近的乌斯藏部,早就想找机会把这些散落的小部族吞并了,至少也是让他们听从于乌斯藏首领的话行事。

    可能是也派了兵出来,准备借此机会收拢了这些小部落,可另外两个大部族见乌斯藏有这么个好机会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怎么肯坐等他乌斯藏一家独大?

    吐蕃现在看着是统一的,实际上是河谷地区的三大部族轮流坐庄,王权就是个幌子,也并没有多少话语权,都是三家部族的首领说了算。

    他们之间原本相互制衡,还算相安无事,可万一某一家有什么小动作,其他两家绝不会坐视不理。

    就这么三大部族里边也暗流涌动,眼看着一场争夺权力的斗争势在难免。

    老夫作为秦凤路行军总管,北边被西夏人压着,西边还要时刻提防吐蕃人有什么异动。

    前段时间西夏人联络了吐蕃诸部里边的与大宋接壤的几个部族,意欲联合给我大宋边军施压,明摆着就是效仿当初逼迫我大宋割米脂等四寨之往事。

    可如今叫你小子这么一折腾,吐蕃蛮子见钱眼开,自己打了起来,要真是连河谷地的三大部族也大打出手的话,那么吐蕃这边未来二三十年不用担心了。

    而西夏再次想逼着朝廷易地换和平的算盘自然也就落了空。契丹人和西夏人之间也是有秘密协议的,只要西夏人得逞,自然会再次向官家要跟契丹人一样的贡币,而契丹人的要求就会加倍。

    你现在听明白了吧?虽然这里边很复杂,说白了还是胡人之间相互的利益作怪,一旦利益链条的一段断了口子,整条利益链也就无法维持下去了。

    而你小子买牦牛这一招,不但让契丹人觉得吐蕃人和西夏人的点子靠不住,更让他们觉得吐蕃人这是明摆着跟他们抢着赚你的牛肉钱。”

    杨怀仁惊讶地深吸一口气,原来眼下的国际局势一点儿也不比后世平静啊,甚至一言不合就搞事情,那叫一个乱套。

    “这其实是他们吐蕃诸部的内部本来就憋着较劲,跟我买不买牦牛也没多大关系。”

    游师雄抚胸大笑,“说的也是,不过他们就是干柴火,叫你这么个小火星子一点,立即就着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道理你懂吧?”

    杨怀仁点点头,“我靠,可算听明白了,这是一头牦牛引发的血案啊。”

    他想想觉得可笑,当初因为自由通商的事情,比试鱼生把倭国名厨给打败了,倭国天皇或许就是因为少了这条财路,才让武士阶层抢了权力把天皇养在笼子里当傀儡。

    如今买点牛肉,竟又是阴差阳错给吐蕃整内战了,连西夏和契丹的联盟都鼓捣破裂了,北宋最后三十年的虚假太平,难道就是这么来的?。

第225章:我就要荒地(今天继续爆发一万!)

    厉害了我的哥,杨怀仁心中大喜,哥就是跟吐蕃人买个牛肉,竟然阴差阳错搞乱了国际局势,鬼使神差的给摇摇欲坠的大宋硬是续了三十年命,我就问问,还有谁?!

    啥叫东边跺跺脚,西边震三震?哥以后出门可得注意了,哪天心血来潮上街打个酱油,万一也连锁反应给大倭国整沉没了可咋整?

    既然如此,那么哥待会儿便上街打酱油去!

    赵頵听了游师雄对周边胡人的一番分析,觉得这世上的事情,像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和潜移默化的相互影响,确实会生这种原本听起来匪夷所思,无异于痴人说梦的怪事。??

    不过他忽然想起来这里边好像也有他嘉王的不少功劳。

    大胃王比赛的主意是杨怀仁出的,可整个比赛活动是他一手操办的,跟吐蕃人买牛肉是杨怀仁的点子,可联系吐蕃部族领的事情,可是他手底下的托尼贵办的。

    他禁不住想,人家出主意的有功劳,我这出力气出人的,也该有些苦劳吧?

    “要是这么说起来,本王是不是也有一份功劳啊,嗯?游老将军上奏天听的折子里,有没有提到本王所做之事的只言片语?”

    游师雄“呵呵”一笑,心道大宋都是你家的,而且全大宋如今就你这么一位亲王,你要是跟官家要封赏,跟熊孩子哭闹着跟娘要吃奶要啥区别?

    何况你嘉王的地位已经是两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也没法加封了啊。

    杨怀仁可不管这些,直接推了得意忘形的赵頵一把,佯怒道:“你滚蛋,你跟我争个屁啊,你都王爷了,可我还是个五味子,小拇指头点小爵位,这名字起得也他姥姥的晦气,偏偏听起来像个壮阳药的名字,说出去我都嫌丢人。”

    赵頵不服气,一脸认真的争辩道:“本王咋就没有功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没有苦劳也有疲劳吧……”

    “你疲劳个屁,你话痨!”

    杨怀仁挤开喋喋不休的赵頵,又眼冒金光地跟游师雄问道:“要是我真的被封了侯爷,照规矩是不是有赏地啊?”

    游师雄斜着眼想了想,“照以往的惯例,咱们大宋赐封县侯侯爵的人,都是有食邑有俸禄有赏地的。老夫是武功侯,便在武功县有千余亩的好地的封赏。

    不过这个要看把县侯封到了哪里,要是江南富庶的地方,大概也就千亩来好地,中原这种地方,或许能有一千将近两千亩的中地,若是西北偏远的地方,三五千亩半荒地,甚至更多也是有可能的。”

    杨怀仁一听有门,“我不要好地,我就要半荒地,越多越好,我说游大爷啊,你家秦凤路那边,挨着吐蕃的州县,可有几千亩的荒地啊?

    不如您上书的时候给小子美言几句,把小子的赏地弄到秦凤路那边去,咱爷俩这关系,做做邻居,相互照应着多好啊,是不?”

    杨怀仁寻思啊,这要是真能当上个侯爷,把封地弄到秦凤路那边,买地的钱都省下了,而且在游师雄的地界上建设牧场,估计也没有哪个不开眼的家伙给他找麻烦。

    游师雄可不知道他的小心思,笑骂道:“你小子以为你是天皇老子啊,还想到哪就到哪儿啦?官家赐给你啥地你收着就行了,啰啰嗦嗦一副贪婪商人嘴脸,真俗气!”

    被人家这么鄙视,杨怀仁一点儿也不介意,我就俗气了怎么了?人活着就是吃喝拉撒,都是干些俗气的事,你雅行了吧,你全家都鸭……

    想想这种事确实不是一个将军说了能算的,真正能拍板拿主意的还是赵煦和高太后,杨怀仁要想达到目的,就得找人去做这俩老板的思想工作。

    赵頵正在杨怀仁的牢骚,抬头看见他忽然一脸奸笑地冲他瞅了过来,瘆得赵頵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你你,你干吗?你这眼神瘆得人慌,你小子不是有惦记上我了吧?本王不要功劳了,也不要苦劳了,你别惦记我就成,行吗?”

    “哥,我的亲哥,你这是说的哪里话?”

    杨怀仁很狗腿地揽着赵頵的肩膀,“哥,咱俩啥关系啊是不,旁人不知道,你心里还没数吗?那叫一个情同手足、情深似海、情比金坚……”

    “呃……”

    赵頵一脸嫌弃地推开杨怀仁,“你有啥事快说,别恶心我,我一没有龙阳之好,二没有断袖之癖……”

    “哈哈,小弟早就知道哥哥是个纯爷们,怎么会有那种意思?我是想说,这开牧场的事情,是为了养牛产牛肉,对你家归雁楼也有好处不是?

    所以啊,要是小弟真被官家封了侯爵,这赏地若是在西边挨着吐蕃的地方,咱们不也省了不少买地钱吗?

    你看,小弟这次多大方,又出钱又出地,哥哥光等着拿好处就是了,是不?”

    赵頵一想原来这小子不要好地,偏偏要西北偏院地方的半荒地,就是为了原先计划里建设牧场的事,这才放下心来。

    这一次杨怀仁能既出钱又出地的这么大方确实不容易,不过赵頵总觉的这里边有事儿,这小子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绝不会这么白白便宜别人。

    杨怀仁接着说道:“不过哥哥是啥人啊?怎么会白白赚小弟的便宜?就算不出钱,也得出人出力不是?

    这建设牧场的事情,就交给托掌柜去操持,至于这要地的事情,不如哥哥进宫一趟,做做上边那两位的思想工作,如何?”

    “呃……”

    赵頵心道这是在这里挖好了坑等着我跳呢,你是没让我出钱出地,可是托掌柜是本王的人,怎么听你话里话外跟你家的掌柜似的呢?

    托掌柜啥能耐我最清楚不过了,跟西边做生意,东京城里再找不出这么能干的一个人了,几句话就让你划拉到你手底下去了?

    可没等赵頵反驳,杨怀仁抢话道:“小弟就知道哥哥同意了,今儿晌午小弟亲自下厨整几个小菜,咱们一起喝点,过午哥哥便跟游老将军一起入宫,就这么定了!”

    能让吃到杨怀仁亲自下厨做的菜,三人都很高兴,可赵頵看着杨怀仁逃走似得跑出去,才想起来一件事,不禁苦着脸骂道:“又叫这臭小子给忽悠了,他现在就一只手,怎么亲自下厨?”8

第226章:肥牛火锅(持续爆发万更,今日第三更!)

    (求推荐票!)

    杨怀仁做不了饭,他自己也很苦恼,对于习惯了自己做东西吃的人来说,连续两三个月不能自己做东西吃,是一种折磨。??

    随园的生意简直就是火爆,见过排队等着吃饭的人排出八条街吗?没见过来随园门口看看,如果你也穿越了的话。

    大胃王比赛的影响开始显现出来,想来另外十三家的情况也差不多少。

    即便现在每日的牛肉面供应提高到一千碗,仍旧有许多慕名而来的人拿不到签子。

    以前限量供应是为了饥饿营销,可现在限量供应,更多的是因为没有那么多牛肉,虽然这个问题可能不远的将来就会得到解决,可眼下也只能继续限量。

    大胃王冠军天霸弟弟和季军黑牛哥哥成了随园的新招牌,用现代话说,就是形象代言人,两个人往随园门口一站,那气势,一点不比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两位门神差。

    天霸弟弟很实在,赵煦御赐的那副字,他觉得这东西不能当饭吃,所以也不怎么在乎。

    随园掌柜的王明远就说不如把这幅字挂在随园大堂里吧,随园里本就有王爷的题字了,也有苏大学士的题字了,现在再加上官家的字,随园里不但更加气派,还有一股王霸之气。

    至于那百两黄金,天霸弟弟寻思着黑牛哥哥同样成绩不错,所以也想分给黑牛哥哥一半,黑牛哥哥当然也不会要,推辞了半天,后来就说你留着以后喜欢什么吃的不也手里有钱可以去买嘛。

    天霸弟弟的智慧这会儿就显现出来了,他的回答很直白,“不论小弟想吃什么,怀仁哥哥都会做给我吃的。”

    听听,明显就是个比谁都精的孩子,所以说,不要以为四肢达头脑就简单,更不要以为吃货就没有高智商,四肢达头脑不简单,这才叫德智体全面展。

    本来想考察考察徒弟们最近的厨艺进步,可杨怀仁看到后厨里大家忙活的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实在不好意思让徒弟们再单独给他做吃的。

    可中午要吃什么呢?杨怀仁想起地窖里堆着不少三足的砂锅,立即便知道他现在馋什么了。

    随园的地窖以前藏了酒,现在那件事过去很久了,地窖也不再空着。随园春是不用储存的,因为每天走的量很大,基本从庄子运了多少了来,当天便能一抢而光。

    所以杨怀仁吩咐大家用硝石制冰的办法制作了许多冰块,把地窖变成了临时存放肉类、蔬菜和其他食材的冰库。

    杨怀仁去地窖里找了个小盆那么大的砂锅,然后胳膊底下夹着一条牛肉,又挑拣了些新鲜的白菜才回到了杨府。

    府上有常备的牛肉汤,平时都是徒弟们的早餐都是牛肉汤配炊饼用的,今天杨怀仁就当是火锅汤来用。

    说起火锅,那可是历史悠久,上至青铜器时代,古人们用鼎用水煮的方法烹制不同类型的食物直接食用,其实就是火锅的原型。

    东汉出土的粗铁质的“镬斗”,就是很接近现代铜火锅样式的烹制火锅的器具了,到唐朝,白居易的诗中第一次出现了火锅这个名词。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锅。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其中的红泥明当时的火锅是用红泥烧制而成的砂锅。

    南北朝时期由于石炭,也就是煤炭逐渐进入平常人的生活中,除了将石炭用于冶炼之外,人们也现石炭比木柴热效率高,燃烧持久,便逐渐用于烹饪的用途。

    如今北宋的饭馆里,已经有类似铜皮火锅的店铺出现,对于火锅这种食物,如今的叫法是“古董羹”,取名于铜皮火锅煮开时出的“咕咚咕咚”的声音。

    不过很奇怪的是,杨怀仁的所见所闻,和后世的记载里描述的古董羹的主要食材原料来看,这古董羹并不涮牛羊肉,而是以涮菜为主,肉类还是主要以鱼片和鸡鸭肉片为主。

    杨怀仁觉得这可能跟宋人的习惯有莫大的关系,牛肉本来就很少,吃得起的人也少,一般都是酱制,或者做成肉干来慢慢食用。

    羊肉在读书人中间是主流的肉食,他们习惯了用圣人们延续下来的炖制羊肉块的方法食用,羊肉本身只需要加入少许盐炖煮就是美味,所以在当下喜欢食用羊肉的人中,莫说是涮,就连炒的方法用的很少。

    猪肉则是多用于炒制的菜式,加上百姓更喜欢食用肥猪肉,除了富贵人家用猪肉炒菜之外,寻常百姓更喜欢把肥猪肉炼制出猪油,而把炼制剩下的干煸了似的猪肉剁碎了做成肉饼或者其他容易保存和制作的食物。

    杨怀仁决定今天让大家尝尝草原涮肥牛的美味。

    火锅好不好吃,除了所涮的食材原本的味道之外,最根本的就是锅底料的制作。这种在火锅行业内看似很神秘的东西,实际上并不难制作,只是各家各家的独特风味而已。

    最基本的做法是,葱姜,花椒,香叶,桂皮,大料,陈皮等香料先用牛油炒制,然后倒入少许白酒炝锅,接着加入牛肉清汤,再添加少许盐就可以了。

    当然,根据个人的口味,或者秋季进补的需要,还可以添加些香菇,冬笋,口蘑,枸杞等食材,或者一些开胃健脾等健体功效的中草药材,甚至是添加一些水果片,也会有让人惊喜的新口味。

    老汤的醇厚味道在这时候,比起新汤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刚一煮开,满屋子里弥漫的都是牛肉汤的香气。

    杨怀仁一只手不方便,但他还是亲自把冻成块的牛肉切成薄片,然后整齐的码放了四五盘,菘菜就是现在的白菜,洗净了切成大块,使用的时候放到锅里自然就会散开。

    准备好一个炭炉,最后在火锅里适当点了一勺辣椒红油,杨怀仁才吩咐仆子把自己特制的火锅端了出来。

    怀仁出品,必属精品,这可绝不是吹的。游师雄本就不是什么斯文人,吃起涮牛肉一点儿没有怕烫嘴,赵頵现在是看见红油就兴奋,那吃相就更不用提了。8

第227章:太后抢功(持续万更爆发,今日第四更)

    皇宫,紫宸殿。?

    如果说几位朝堂大佬对杨怀仁明压缩饼干这种军粮还不以为然,那么对于游师雄上表的吐蕃部族争斗引的一些列连锁反应,他们不得不重视起来。

    官家和高太后下午临时召见了两位宰相和几名大学士,就是要讨论这件事,在场的还有秦凤路行军大总管游师雄和嘉王赵頵。

    后边这俩人,可以说是吃人嘴短,嘴上油水都没擦干净,就被杨怀仁赶着进了宫。

    后来杨怀仁想想怕这俩吃货嘴皮子不利索,于是自己也喊了玄参来给他重新包装了一番,也跟着进了宫,不过这种高端的小朝议他一个小小五味子是没有资格参加,只有在紫宸殿外候着,等着宣他时才能觐见。

    范纯仁和吕大防两位宰相本来不太相信会生这种离奇古怪的事情,可看了枢密院的军报,也不得不相信杨怀仁祸祸人的本事了。

    事实摆在眼前,边军八百里加急送来的边报是不会作假的,谁也不会拿这种掉脑袋的事开玩笑。

    两位宰相虽然觉得杨怀仁这奇功立得有点蹊跷,可一位大将军,还有一位当朝的亲王同时给杨怀仁请赏,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反对的。

    资政殿大学士韩维七十有五的高龄,算是这些人里边资格最老的,他的看法是,杨怀仁的功劳是无法否认的,但是他怀疑杨怀仁这些动作,是不是后边有人指使的?

    在他看来,杨怀仁只不过是个厨子,虽然前边因为完胜倭国名厨的小功劳,勉强被官家封了个五味子的爵位,算是个人才。

    但是这么年轻一个后生,就是再人才,是不可能洞察到吐蕃内部,以及他们与西夏大辽之间的利益关系的。

    韩大学士这么想的理由也很简单,像他这么个老资格都没弄明白的事,更不用说一个还未满十八岁的毛头小子了。

    要是杨怀仁真有这么聪明,真这么有远见,真这么有才华,那这后生不出仕做官报效皇恩,而是甘愿做个小厨子,那就肯定是脑子有病了。

    门外的杨怀仁非常应景的打了个喷嚏,守着门外站班的小太监们和大内侍卫,开口就骂道:“凑,这是哪个老王八蛋在背地里骂我呢?”

    小太监直接就惊了,在紫宸殿外候着等着里边传唤的人他见多了,哪一个不是规规矩矩,甚至战战兢兢?

    面前这位包得跟个粽子似的家伙在殿外走来走去遛了七八十趟了,自由自在地跟在自己家一样,他穿得明明是个富家子弟的模样,却因为打了个喷嚏,开口就骂娘,根本就是个市井无赖的德行。

    杨怀仁看着这小太监鄙夷的盯着他看,着急的心里本来就有气,指着小太监问道:“是你小子偷偷骂我了吧?”

    杨怀仁在门外找是谁骂了他,门里边骂他的老头还在喋喋不休的啰嗦个没完,就是想搞清楚杨怀仁背后那个高人是谁。

    赵頵皱着眉头,心道人家杨怀仁本来就没想到搞出这么多事情来,唯一的目的就是买牛肉而已,这叫无心插柳柳成荫,何必胡思乱想非要找出个幕后黑手来呢?

    这个幕后到底是谁,赵頵根本不关心,可他母后可是被韩维的一番话点明白了。

    一家人正纳闷韩大学士的话中所述之事有多少可能性,高太后就话了,具体说了啥杨怀仁也没听见,但老太婆话里的中心思想和最终目的,就是她要贪杨怀仁这一份功劳。

    大体意思嘛,无非是这些事情得生并非是没有缘由的,像跟吐蕃人买牛肉的事情,就是高太后下旨暗示杨怀仁去做的。

    她本来的目的,就是想借这件事挑拨挑拨吐蕃内部的关系,好缓解秦凤路的边军戍边的压力。

    没曾想事情会展到这种地步,不过既然结果是好的,就说明她的决定是正确的,她高滔滔便是韩大学士口中的那个绝顶聪明的幕后高手。

    众人一听,高太后姓高,自然就是高手,她这理论没毛病。

    就赵煦觉得他祖母这脸皮够厚的,人家一个小厨子的功劳都得分出七成来给自己贴脸上,要是真有一天把西夏大辽啥的胡人都灭了,她还不得说自己是王母娘娘下凡啊?

    高太后心里高兴坏了,要是这件大功劳真的能变成她的功绩,将来她要是学武则天飞凤化龙,等于又添了一道筹码。

    远了不说,他的丈夫,儿子,加上膝下这个孙子,三位皇帝对于边事是毫无建树的,谁都知道大宋虎狼环饲,谁都想在这方面做出点功绩,就算不能开疆拓土,起码也报大宋安全无虞,可无论他们怎么努力,多少年来始终无法拿出点像样的功绩来。

    没想到杨怀仁不动一兵一卒,就连买牛肉的钱都没到吐蕃人手里,就给吐蕃整的眼看着就要内战了,西夏和契丹之间也闹了嫌隙,大宋就站一边看热闹就行了。

    两位宰相等大臣,心里边明镜儿似的,谁都知道这是一个千年不遇的偶然事件,就好比天上掉馅饼,可遇不可求的事的确是生了,跟太皇太后能有多大关系?

    不过太皇太后既然这么说了,谁也不好驳了她老人家的面子,于是一个劲的称赞高太后英明神武,未卜先知,慧眼识才,运筹帷幄等等等等,总之人家大儒连拍马屁的词儿都高端大气上档次。

    杨怀仁被老太婆抢了功劳,其实也没什么损失的,起码他的功劳算是坐实了,封赏也确实是跑不了了。

    赵煦恶心了半天,终于议到杨怀仁的封赏了,上一次他就想赐封杨怀仁个侯爵的,虽然是一时冲动,但他心里杨怀仁所立的功绩,比这些只会讲大道理说些酸话的大学士们可是实实在在真实存在的。

    既然没有人会反对,那么就好好封赏一下杨怀仁。

    杨怀仁正在殿外花式吹牛,二十多头牦牛黑牛黄牛奶牛正在天上群魔乱舞,忽然听到紫宸殿里有人喊道:“宣五味子杨怀仁觐见!”

    杨怀仁赶紧收了嬉皮笑脸的样子,装作刚刚受了重伤似的一瘸一拐的走进了紫宸殿。8

第228章:怀仁取字(持续万更爆发,今日第五更)

    赵煦见杨怀仁这个惨样子,难免心生怜悯,“爱卿,这是怎么弄的?”

    杨怀仁酝酿了半天正准备答复赵煦,高太后可能是怕他说秃噜了,抢先说道:“五味子前几日被一江洋大盗所掳,不过五味子智取大盗,才受了些苦,此事上五味子也略有功劳,不若今日就数功并赏了罢。?”

    赵煦当着这么多大臣面上也不便多问,便清了清喉咙,扬声说道:“五味子杨怀仁上前听封。”

    杨怀仁傻儿呱唧的“哦”了一声,却不知该怎么办,呆呆地站在原地没有动。

    游师雄站的地方离他不远,忙小声提醒道:“傻小子,傻站着干啥呢?官家唤你上前听封呢,快跪下啊。”

    杨怀仁这才反应过来,可腿刚要打弯的时候,赵煦笑着说道:“爱卿身上有伤,就不必多礼了。”

    这话说的轻巧,可惊坏了几位大臣。北宋历代皇帝都遵循太祖旨意,尊重文人,重视文人,只要是有功名的读书人,见了皇帝也只需躬身行叉手礼便可。

    除了祭祀,大朝会,还有一些特殊的典礼上,文武百官对皇帝行跪拜之礼以示隆重之外,平常的小朝会,是无需跪拜的。

    但是皇帝对某人下旨,不管你什么身份,只要是臣子,都要行三拜九叩的大礼之后,才能伏地听旨,这也是礼仪中的规矩。

    官家亲自宣旨,连宰相这级别的官员,也要遵守这样的礼仪。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官家念在听旨的官员年纪大或者受伤的份上,会明示他可以不必跪拜听旨。

    可杨怀仁的伤,除了胳膊是真伤之外,其他的地方缠了那老多麻布绷带,很明显都是装饰用的,高太后也几位大臣都看出来他这是装可怜贪功,没有说破而已。

    就小皇帝看不出来,还当杨怀仁是真受了重伤了,竟也不用他跪拜听旨,这是何等的恩宠?

    杨怀仁在这些人心目建立的贪财贪功的形象很成功,你们不是都装清高装好人吗?哥偏偏做无赖做坏人,你们最好鄙视哥,不要和哥来往,哥也好落个清闲。

    赵頵和游师雄是明白杨怀仁这么做的目的的,这种事,说起来是人各有志,他们也不多说什么。

    赵煦先是表彰了一下杨怀仁的功劳,勉励他再接再厉,为大宋再创新功,杨怀仁想的却是,新功不新功的我也拿捏不准的,这又不是说两句尽力而为就能成的事。

    他能做的,也许是下次越过大辽跟蒙古热或者女真人买羊肉的时候,看看能不能把这俩部族给整造反了。

    最后才是赵煦对杨怀仁的封赏,“特赐封杨怀仁为环县侯,食邑千户,地十里。”

    这环县侯的封号是刚才几位大臣和高太后商议出来的,像江南和中原的好地,他们是不肯封给杨怀仁的,好在赵頵和游师雄说了杨怀仁正准备买个牧场养些牛羊的事情,也正好中了他们几位的意。

    环县也不在秦凤路,而是在秦凤路怀德军东面。

    环县是个边陲小县,县治下的土地倒是很面积很大,不过多是比较贫瘠的土地,也打不了多少粮食。

    北面是横山,横山再往北就是西夏的国境了,东面是永兴军府的定边军,南面便是庆州府。

    总体来说环县这地方对于一个普通的侯爷来说,被赐封在这里不算好,不过好处是这地方地广人稀,荒地有的是。

    方圆十里的赏地就算都是荒地,在这些大臣眼中虽然不在乎也不心疼,不过对于杨怀仁来说,这么大片地方正合他心意,又不是为了种粮食,能养养牛羊就挺好。

    杨怀仁这次主动感激涕零的拜谢皇恩,本来今天的事情展到这里都挺好,韩大学士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对杨怀仁问道:“环眼猴今年贵庚?”

    凑,这老头要干嘛,不会是见我封了侯爷,要把他孙女嫁给我吧?杨怀仁一阵胡思乱想,要是你孙女漂亮的话,嘿嘿……那也不行,当我杨怀仁是个喜欢拈花惹草的人吗?开玩笑,我杨怀仁拈起花惹起草来不是人……

    还有,老大爷,你说话能不漏风不?哥们现在是环县侯,不是环眼猴,哥可不想刚刚摆脱了中草药的束缚,又被关进的动物园。

    “学生今年冬天就满十八周岁了。”

    “那就是二十岁了?”

    啥?二十?杨怀仁那个气啊,哥们十朵花,正是小鲜肉萌萌哒的时候,咋叫你一句话就划拉到另一代人里去了?老头,你会说话不?不会说话就不要乱说!

    古代相互之间问年龄都是虚两岁的,这么说来,杨怀仁的确算是二十岁了,到了这个年纪,便可以蓄须了,而且要行冠礼,家里的父辈给命字。

    韩维是个很讲究礼数的人,杨怀仁被赐封侯爵,他本意就是杨怀仁已经是礼法上的成年人了,应该取字了,这样他这个侯爷出去也不会被人家笑话他不懂礼数。

    “听闻令尊早年间已仙游,不知家中可还有什么长辈可以为环县侯取字否?”

    杨怀仁想了想,他记得听母亲说起过,杨家的家族倒是繁盛,可是他这一脉已经五代单传,父亲去世之后,确实没有长辈能给他取字。

    杨怀仁摇了摇头,“没有。”

    “那么老夫便为环县侯取个字,环县侯意下如何?”

    人家原来是一片好心,杨怀仁一想韩维是当时大儒,由他来给自己取字,他也算有面子。

    他隆重地对韩维行了个叉手面师礼,“学生在此多谢先生了。”

    韩维微笑着点点头,摸着下巴想了一下,“环县侯买牛肉上为了自养肉牛,也正因此立此奇功,你所作所为可谓福泽大宋万民的好事,不若取字为‘泽、民’如何?”

    杨怀仁差点一口气憋死,吓得他脑袋甩得跟摇头娃娃似的,“学生何德何能,当不起,当不起……”

    韩维又想了想,“环县侯厨艺出众,贴近百姓,难得一颗平常之心,那么叫……”

    杨怀仁胆子都要吓破了,我的韩大爷唉,你这是要害我吧?8

第229章:杨怀仁为妻求诰

    杨怀仁的确想有个霸气点的字,可是韩大学士起的这两个也太霸气了,杨怀仁觉得就算他脑袋不小,可也顶不起这么霸气的名字。

    面对杨怀仁的拒绝,韩维有点不高兴了,老头能给一个年轻后生取字,已经是很大的面子了,多少人想求还求不来呢,他竟然不满意,气得韩维袖子一甩,“哼!”了一声转过身去。

    游师雄见状,忙给杨怀仁打圆场,他先踹了杨怀仁屁股一脚,佯装生气地骂道:“你个臭小子,当了侯爷就了不起了是吧,你再了不起,韩大学士也是你爷爷辈的!”

    这话杨怀仁是没法否认,韩维都快八十的人了,喊爷爷他也不亏,他只好赶紧给老头解释,“韩相公,并不是您老给小子取得字不好,而是太好了,寓意太深刻了,小子怕担当不起啊。

    当年家父给小子取名,这个怀仁便是取自‘智者必怀仁’,一是寄望小子长大了能成为像您一样的智者,心怀仁义,胸怀天下。

    小子不才,智者是不指望了,小聪明还算有点,不过这怀仁二字,小子大言不惭的说一句,小子还算没辜负了。

    方才是小子惹您老人家生气了,明日小子便亲自上门赔罪,给您送上我家随园自蒸的美酒一车,你看如何?”

    韩维好酒,是众所周知的,再说人年纪大了,脾气更像是小孩子,固执又变化多端。

    杨怀仁这马屁拍得也到位,韩维想想那随园春的美酒,忽然便来了灵感。

    “嗯,不错,你名中的怀仁二字,的确是取自唐太宗的名句‘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既然如此,不如就字‘知义’如何?

    希望你将来不但要怀仁,同时也要知义,而且是明白什么是大义。”

    杨怀仁觉得‘知义’这个字取的不错,不但有深意,而且能和名遥相呼应,前后搭配。

    范纯仁小声念道:“知义,怀仁……嗯,不错,不错。”

    吕大防也附和道:“甚好,甚好。”

    杨怀仁这下高兴了,哥们肾好的事情都传到吕大相公耳朵里了啊,看来哥的雄风是传遍了东京城大街小巷啊,哈哈。

    杨怀仁被赐封侯爵的原因,因为牵涉到外交,所以不方面公开,总不能告诉吐蕃,西夏和契丹,是杨怀仁暗地里给他们使了坏,所以这次封赏的过程都在大宋高层管理的小圈子里进行。

    至于对外的说法,那就是他发明了新式军粮压缩饼干了,顶多再加一样缉盗有功,虽然说起来有些勉强,不过杨怀仁可不在乎。

    他从来没有古人那么迂腐的爱惜名声,我就是恩宠过盛了,我骄傲,谁还能把我怎么地?不服来找我单挑,哥们放老虎咬死你。

    杨怀仁被封了侯爷,又有了食邑和赏地,可总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趁着别人还在咂摸他的新名字的含义,他偷偷望向了高太后。

    意思很明显,我杨怀仁都有环县侯的爵位了,我娘和我老婆是不是也该提一提诰命夫人了?

    母亲的诰命他倒不怕没有,照规矩侯爷的母亲是自然会被加封诰命的,环县侯是县侯的爵位,按品秩是三品侯爵,那么杨母就应该是三品诰命。

    只是何之韵的诰命,就说不准了,特别是他和何之韵刚刚成亲,两个人都还非常年轻,有些早先封赏的侯爷,成亲十年了老婆还没得到诰命呢。

    高太后脸上有一丝不容易被人察觉的冷笑,那眼神盯得杨怀仁脊背发凉,赶紧收回了目光,他意识到他太放肆了。

    平常胡闹是一码事,喜欢赚小便宜是一码事,而无论是为大宋,还是为高太后她私人立了什么功劳,又是另一码事。

    你可以让她觉得你有些小歪才,小邪气,但是不能凭借为她办了点事,就在她面前放肆,这是一个对权力极度迷恋的人所不能容忍的。

    像高太后这样的在位者,就更不会因为杨怀仁找到了一枚九天玄铁的功劳,就允许他肆意的邀功。在她的意志里,我给你什么你就拿什么,我才是掌控一切的人。

    杨怀仁心里就是再不服气,也不能越过了这条线,这就是地位的差距造成的鸿沟。

    不过不能越线,不代表杨怀仁不能心里问候她八辈祖宗。

    臭老太婆死老太婆,说好的将来一起赏呢?何之韵是怎么回事,旁人不清楚,你还不清楚吗?她再怎么说,也是你侄女,就算不看哥们的功劳,也得看你们之间的亲戚关系吧?

    你姥姥的,敢跟我耍心眼,撂眼子,老子两块钱软妹币就忽悠死你,你不是把哥们攥在手心里随便使唤嘛,等你哪天归了西,哥们一定去你坟头上种菜!

    不光种菜,还用老子亲自产的三十七度的天然有机肥施肥,恶心不死你个老太婆!

    也不知道是高太后打的什么算盘,或许是杨怀仁这剧毒无比的毒誓起了作用,高太后忽然换了一副慈祥的笑眼,和声和气的说道:

    “既然杨怀仁现在封了侯爵,韩大学士又给他取了字,那么本宫就照规矩,赐封环县侯的母亲杨刘氏为三品诰命夫人,新妇杨何氏为五品诰命夫人,以示优渥。”

    既然杨怀仁都被赐封侯爵了,至于他母亲和媳妇的诰命,虽然在诸位大臣听起来他得到的恩宠有些过于隆厚了,不过这种诰命其实也是早早晚晚的事情,高太后也不过是提前给了而已,这就是个面子事,并无实际职权,所以也就没有人反对。

    杨怀仁可就纳闷了,这老太婆的性格阴晴不定的太可怕了,以后还是少见为妙,每见一回都得弄得心惊肉跳的,这得少活多少分钟啊。

    议完了事情众臣告退,走的时候杨怀仁被两位大宰相给拽住了,偷偷在他耳朵边说了句,“一车随园春对吧?老夫也要,先多谢环县侯慷慨了,哈哈。”

    杨怀仁对老人家防御力为零,只得答应明天就去送,韩维更过分,直接要两车。

    杨怀仁咬牙切齿的看着几个老头走远的背影,恶狠狠的骂道,“这就是当世大儒们干的事?强盗!强盗啊!”。

第230章:不敢住的大宅

    杨怀仁平白无故的就这么送出去好几车随园春,正在那心疼,游师雄和赵頵便过来好心安慰他一下。??

    “小子,你偷着乐吧,今天无论怎么说你都没亏,当了侯爷,又赚了好大一片土地,不才几车酒嘛,有什么好心疼的?

    对了,别忘了给老夫送两车去……”

    游师雄说完迈着大步扬长而去,杨怀仁感觉一口血要喷出来。

    赵頵拍拍他的肩膀,“看见没,这帮老家伙每一个好惹的,还是咱哥俩关系铁,你看,我就不会做出跟你要酒这种事来。”

    杨怀仁感动的点点头,“老赵,还是你够哥们啊,这帮老头就知道欺负我一个小辈。”

    “所以啊,”赵頵笑得很狗腿,“看在咱俩这么好的份上,你是不是把你家红油给我送一罐子?”

    杨怀仁找块豆腐撞死自己的心都有了。

    “靠!你更狠!红油没有,级粗大的大红肠有一根,你要不?”

    “要,白给我就敢要!”

    “呃……你赢了。”

    杨怀仁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不要命的怕不要脸的。当节操都可以随意摔出去碎了一地的时候,你就无敌了。

    “哥,不是我不给你,是真没有多少了,到明年我种得多了,肯定让你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成吗?”

    赵頵虽然不甘心,不过杨怀仁既然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再死皮赖脸耍无赖。

    “这可是你说的?”

    “嗯,我以你项上人头保证。”

    “这……”

    “别这个那个了,咱俩谁跟谁啊,我的脑袋就是你的脑袋,你的脑袋就是我的脑袋,就别跟我客气了。”

    杨怀仁打断了他,“还有件事,这封了侯爵,是不是朝廷附送个宅子?你也知道,我家地方小,人又多,快住不下了。”

    “你想到的倒挺美,东京城里寸土寸金,朝廷哪来的闲钱给你置办侯府?”

    “我不管,我没地方住,就去你家王府住去,天天半夜趴你家窗户。”

    “别……”

    赵頵有点怕杨怀仁说到做到,“也不是没有一个大宅子,就怕你不敢住。”

    “开玩笑!”

    杨怀仁笑道,“知道我杨大胆的大名不?什么宅子我不敢住?就算是有牛鬼蛇神,哥们也不怕的。你说,是谁的宅子?”

    “你还记得之前被贬配邕州的南阳郡王吗?”

    杨怀仁点点头,太记得了,别人不知道,我心里可很清楚,这是我亲老丈人啊,他被贬去了邕州,还是我祸祸的。

    赵頵接着说道:“他原来的那座大宅,自从他被抄家之后就一直空置着,本来这宅子是我们赵家的私产,应该归宗人府管的,可是母后不知为何划给了司礼监。

    从那以后那地方就成了个神秘的地方,谁靠近谁倒霉。”

    杨怀仁忽然就明白了,这宅子他还真不敢住了。

    司礼监大太监便是叶公公,那么南阳郡王府现在干什么用的,就很容易猜到了。

    那座大宅子占地一百多亩,比赵頵的王府还大上一圈,有现代两个标准足球场差不多大小。

    地理位置来看就更好了,正座落在宫墙东边,离皇宫只有半里地的距离,或许现在已经成为了内卫的大本营,或许是个藏匿私兵和兵器的地方。

    如果杨怀仁所料不错的,这宅子不但不能住,而且不能靠近,甚至连提都不能提。

    高太后这是开始布局了,看来赵煦十六岁生日前后,会有一场大风暴。

    宅子是不敢想了,辞别了赵頵,杨怀仁忧心忡忡的回到家。

    很快宫里书面赐封杨怀仁为环县侯的圣旨便到了,顺便也送来了三品县侯和诰命的礼服。

    随园和杨府上下一片欢腾,何之韵也赶紧派人出城去庄子里给杨母报喜。

    可她现杨怀仁好像并不怎么开心,拉着他到了后宅,才开口问道:“官人,这是怎么了?官人被赐封县侯,不应该是件值得庆祝的好事吗?”

    对何之韵,杨怀仁是没有秘密的,当然,他是怎么来到大宋的这一件除外。

    他把今天生的事情给她慢慢讲述了一遍,分析其中厉害,最后得出来的结论,就是东京城里,眼下是不能呆了。

    躲到杨家庄子里,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住在城外三十里地的地方,跟住在城里其实也没有多大区别。

    即便杨怀仁怎么去躲避这场风暴,也不可能完全就不被波及,他明里是个没有实权的侯爷,可暗地里他还是内卫的一位堂主。

    到风暴来临那一天,太皇太后总会给他些事情干的。

    而根据他的历史知识,这场风暴历史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有明确记载的是,高太后的日子只剩下不到一年。

    史书上说她是得了疾病正常死亡的,但是看她现在健康的样子,谁会相信她还有不到一年的寿命?

    以此推断下去,那就是她在这次权力的争夺斗争中并没有如她所想的那样成功,她也没有成为第二个武则天,她的死亡,是人为的!

    赵煦看着还是个小孩,但是生在帝王家,没有狠辣的性格,是完全不可能的。

    当未来赵煦当权之后,以前和高太后有关系的那些文武官员,包括两位宰相和几位大学士在内的朝中重臣,都无一幸免。

    历史上这个年代那么多如今的重臣和名人都在未来一年内某个时间段内同时去世,难道就都是正常病死的?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的巧合?!

    既然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他们在同一年去世的原因,杨怀仁判断,这是事后得权的赵煦对这个未知事件的消息进行了封锁,才导致后世的历史书上没有记录这件事,却无缘无故的让那么多历史人物就这么突然之间退出了历史舞台。

    权力的游戏,不是他这种小鱼小虾可以控制的,甚至不能有任何的瓜葛。

    他现在的身份,明显是站在了错误的队伍里,虽然这也是他身不由己的事情,但是他绝不能留在京城被卷到这个漩涡里去。

    唯一的办法就是想个不被高太后怀疑的理由,能让他正大光明的出京去,而且越远越好,可这个理由,杨怀仁又要怎么找呢?8

第231章:还乡祭祖

    旅游在大宋并不常见,中国自古以来,统治阶级为了更好的管理治下之民,就有严格的户籍制度。

    去隔壁县赶个大集,这个没问题,但是想穿州过县的走很远的话,那就必须有官府开具的路引,指明了目的地,等到了目的地之后还要去当地官府落引,跟如今办理介绍信和暂住证差不多。

    不过这种限制仅限于普通百姓,官员是不再此列的,为了方便学子游学,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也是没有限制的。

    杨怀仁如今贵为县侯,其实对他来说是没有多少限制的,东京城里有爵位的人太多了,大街上随便泼一盆水,能让十个八个的勋贵湿身。

    可出了东京城,一个侯爷的爵位,就够他臭屁的了。

    现在的问题,是有什么办法能让他这一大家子出门旅个游,而不让别人觉得奇怪。

    杨怀仁本想借着帮高太后寻找九天玄铁的理由离京,可惜的是,去办这样的大事,没有理由拖家带口。

    杨怀仁很郁闷,一大早上就去给几位老头上门送美酒,在城里转了一上午回到家的时候,杨母和二丫也回府了。

    杨母有些激动,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的儿子当了厨子,还能被官家封赏,而且还是个三品的县侯,而她也母以子贵,得了个三品诰命夫人的名号。

    那身诰命夫人的仪服在怀里抱了半天,就是不肯穿上身,说是回老家在杨怀仁的老爹坟前才穿上。

    齐州老家那边,杨氏家族是当地很大的一个家族,大大小小姓杨的杨家人有几百号之多,只可惜杨怀仁这一脉,人丁单薄,到这一代就杨怀仁一个男丁了。

    在这年代乡下人有种很奇怪的思想,一个家族里或者一个村子里,谁家儿子多谁家就有势力,谁家腰杆子就硬。

    杨怀仁的老爹走的早,杨母这种只生了一个儿子的,在族长眼里也不受待见,被族人冷落那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可现在不同了,杨怀仁成了三品的侯爷,比一州之尊知州大人的五品官可大多了,至于有没有实质上的职权,那不是杨母会去考虑的问题。

    所以杨母见了儿子第一句话,绝不会问这个侯爷是怎么得来的,她最关心的问题,是劝儿子放下手里的事情,先回老家给老爹上坟。

    上坟其实用不了多大排场,排场是摆给原来那些看不上她们母子的那些族人看的。

    母亲的想法也许很好笑,但是这却也提醒了杨怀仁,无论是谁坐在龙椅上,有人拿孝义做文章,是真的天皇老子都得给开通行证的。

    于是杨怀仁当了侯爷之后,第一份上表的奏折,便是要还乡祭祖。

    奏折这种高级的应用文,杨怀仁也没写过,于是请了府里的管家来代笔,杨怀仁这才现府里现在是人才济济。

    一句还乡祭祖,四个字的正文内容,被态度极其认真的管家给洋洋洒洒整出近万字来。

    开头便是称赞官家和太皇太后多么牛逼多么圣明,反正只要不是大宋的皇帝,赵煦都能给比下去,太皇太后被吹得更过分,就差说她活泥巴捏小人造出了人类,还有凭借几块彩色小石头把天上的大窟窿给补了。

    杨怀仁觉得这开头的部分,太夸张,其实他们最圣明之处,应该是慧眼识珠,知人善用,把杨怀仁封了侯爷。

    可管家说人家都这么写,杨怀仁也只好看他继续在那吹,仿佛人家吹了个十万斤的大肥牛,你才吹个九万斤的,你就不会说话了一般。

    牛都吹死了,接下来是显摆文采,从三皇五帝一路说下来,自古以来的孝顺孩子挨个捋了一遍,中间还穿插各种孝义的感人小故事,就这么又水了四五千字。

    杨怀仁简直对管家佩服的五体投地,他要是穿越到后世去写,准是个白金大神级别的。

    直到最后,才说微臣感恩戴德,要回乡祭祖,遥告九泉之下的先父,请官家准行。

    一句话的事能把整个古代历史给捋上一遍,这就不是人才了,这简直就是天才。

    杨怀仁很满意,赏了管家一块银饼子,只是署了名,便准备呈上去给官家看看。

    一开始他还害怕这奏折都这么写,官家看到他的奏折指不定得到啥时候了,没想到只过了一天,就来了道圣旨,还是赵煦的亲自手写的中旨。

    上边就俩字——准行。

    看看,多么精辟,不愧是官家,放个屁都是精的。

    替赵煦传旨的小太监从杨怀仁手里领了赏刚出门,又来了一位传旨的,这人是杨怀仁的熟人,梁丙。

    高太后比赵煦还懒,连写个字的工夫都没有,这道旨意是口谕,而且是秘密的。

    大致意思杨怀仁也猜到了,高太后命金菊堂一百来号内卫扮作杨府的家丁随行,给杨怀仁转正了金菊堂堂主的职位,让他回乡祭祖的同时,沿路打探另外的九天玄铁的下落。

    最重要的,是他不但可以随时调遣沿路个州县的内卫办事,还给了“便宜行事”之权。

    “便宜行事”何意?说简单一点,杨怀仁是给太皇太后办事,谁敢阻拦或者添乱,抓起来脱裤子打板子是便宜行事,打死了也是便宜行事。

    不过杨怀仁的目的就是躲事,根本就没打算惹事生非,占便宜行,事就算了。

    接下来杨怀仁就忙了起来,随园的事他倒挺放心,有王明远父女和羊乐天在。生意上的事,有赵頵这边照应着,不少赚了钱。

    眼看着快要入冬,庄子里没有多少农事,房子盖好了就让庄户们进去住,几个作坊现在都有掌柜的看着,蔬菜大棚更是全庄子最重视的事情,也不会有什么乱子。

    买牦牛以及把环县的荒地改造成牧场的事情,全部交给了托掌柜,加上游师雄帮忙给永兴军的军中关系打了招呼,杨怀仁相信事情不会脱离他的计划。

    凡是跟他有些交情的,他都招呼到了,青莲帮也不例外。

    黑牛哥哥本想跟着的,可是他现在是武举人,他的差事兵部也没给派下来,也不好擅自离京,只好留下来看家。8

第232章:莲花玉佩

    这一日清早,杨府几十辆大小马车载着杨怀仁一家和随身的仆子丫鬟,另外还有价值二十万贯钱的金银珠宝出城。

    杨怀仁其实没打算带这么多钱返乡的,但是他拗不过母亲,说是要给乡下的父老乡亲带些礼物。

    带礼物带些东京城的地方特产或者新鲜玩意就好了,就算要带钱防身,一两万贯的钱就够用了,实在没有必要带这么多。

    杨母就说要给杨父的重新修坟,以前家里条件不好,下葬的时候当时弄的不够排场,现在有了钱,必须重新修修,风风光光大搞一番。

    这一点杨怀仁倒没有意见,不过这么老多钱,恐怕要修成金字塔了。

    其实杨怀仁太明白母亲的意思了,回乡祭祖是借口,重点是要摆阔,要铺张浪费,要不然显现不出她儿子这位侯爷的身份地位来。

    喝豆浆可以喝一碗倒一碗,抽烟卷可以抽一根烧一根,可没听说过埋葬一个先人,要修两座坟的道理,那另一个空坟是要把谁吓唬得谁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

    由着她吧,反正杨怀仁觉得现在钱多得没处花,母亲爱怎么花就怎么花吧。

    金菊堂的一百来号人全部高头大马的跟在队伍后边,算是免费的保镖,所以杨怀仁也不怕有山贼路霸啥的瞎惦记,这帮人都是心狠手辣的主。

    对于杨怀仁来说是回乡,对于臭蛋毛球来说同样是回老家,现在这俩家伙整天吃得太好,个头窜得也快,几个月的工夫就长成了大老虎了,即便如此,看样子还没有育完全,早晚是巨型猛兽的体型。

    以前还能让他们藏马车车厢里,现在可挤不下了,为了带着他们一起回老家,杨怀仁特地吩咐人给它们打造了两套特殊的马车。

    为了保持低调,杨怀仁并没有直接从东门出城,而是选择了从南门出城,然后再转头向东,为的就是不要搞出太大的动静来。

    不过来给他送行的人还是来了不少,赵頵领着十几位酒楼连锁的掌柜的都来了,还给杨怀仁准备了一份大礼,多是些绸缎绢帛啥的,叫带回去分给亲戚们,不要失了侯爷的体面。

    赵頵有点羡慕杨怀仁可以离京出去玩,别看他是王爷,可正是因为他这个特殊的身份,反而不能随意出京。

    他也想过化妆成个护卫或者马夫什么的,偷偷跟着杨怀仁出去好好游玩一番的,后来还是舍不得老婆孩子,才没有那么做。

    有几位在齐州和附近州县有生意的掌柜的都说写了书信去那些分店,只要环县侯有任何需要,出钱出力都不是问题。

    黑牛哥哥也领着几位师兄弟来送行,宗泽中了举,被分配到了雄州去做县尉,不久也将启程赴任,虽然只是个八品的小官,但也算踏入仕途了。

    卢进义打算回冀州继续做他的富家翁,李黑牛想起兄弟们马上就天各一方,忍不住伤心流泪。

    杨怀仁本想高歌一曲《送别》的,看黑牛哥哥伤心的样子,还是唱《祝你一路顺风》比较励志。

    杨怀仁安慰黑牛哥哥说自己出门不过二三月的光阴,宗泽和卢进义去的地方也不远,来日再相聚也不是多么难的事情。

    可黑牛哥哥还是很伤心,堂堂七尺汉子,就那么伤心的哭了。

    古代的交通和通讯不方便,很多时候,一句再见,有时候就再也见不到了,要不然那么多诗人和文豪不会总对着月亮把酒问青天,来思念故友。

    然后几个人就连干三碗美酒,说了些来日再相聚的豪言壮语,这才让走路东倒西歪摇摇晃晃的杨怀仁上路。

    队伍走了四五里,便又停下来了,又有人来送行,杨怀仁醉眼朦胧的看见那衣服的颜色,便知道是谁了。

    怕何之韵误会,杨怀仁领了天霸弟弟和小七一起过来才敢跟兰若心说话。

    她不在城门口送别,偏偏选了出城四五里的一处亭子,杨怀仁便猜到了她肯定有什么话要交代。

    见杨怀仁身后跟着一高一矮两个人一起走过来,兰若心真的欲言又止了。

    杨怀仁其实比她还尴尬,先开口说道:“有啥话就说吧,咱俩又不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用不着十里相送。”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谁?”

    杨怀仁没有时间跟她仔细讲一遍化蝶的故事,只好说这俩人是住一个屋的一对好朋友,离别的时候谁也舍不得谁,才十里长亭相送。

    兰若心就算再怎么高冷,也是个女儿家,面对离别,也难免愁肠百转,心里有许多话,又不知如何说出口,只是望向杨怀仁的眼神里,有些丝丝的哀怨。

    相处了这么久,经历过这么多事,杨怀仁怎么会不明白兰若心对他的情意?可他俩现在所处的位置,毕竟不是一路人。

    兰若心既然决心将来要成为一个有江湖地位的大帮派帮主,那么就注定了她不可能因为儿女情长便放弃了最初的理想。

    杨怀仁不但不迷恋权力,反而极力远离权力,更是性格使然。何况他已经成亲了,他很爱他的妻子,他更没有三妻四妾那种愿望,他只喜欢简单恬静的生活状态。

    所以不同的思想状态下,注定了两个人不可能有结果,能做朋友,就挺好。

    兰若心从腰间抽出一块玉佩送到杨怀仁手里,“你出远门,如果有什么急事,可以拿这块玉佩找当地丐帮的人帮忙。”

    杨怀仁看着这块雕刻着莲花的玉佩,不知道该收下还是该还回去。再说他有一块菊花玉佩就很吊了,一百多号身手不错的内卫还跟在队伍后边保护他,也不会有什么安全问题。

    “这个就不用了吧?”

    杨怀仁指了指身后的陈天霸,“你看他,就和体型往我身后一站,哪个不长眼的敢惹本侯爷?就算汪老虎活过来,我也不怕啊。”

    小七不服气,自己站出来说道:“别看小底个子矮,论武功,小底可绝对不比兰二当家的差,哼……”

    杨怀仁“呵呵”傻笑,“是啊,你放心吧,被人绑架的事情,绝对不会在我身上生第三次。”

    兰若心好心被拒绝,眼眶立即就红了,本着脸骂道:“你爱要不要,不要你扔了便是。”

    说罢便闪身跑了。杨怀仁无奈的摇摇头,女人啊……8

第233章:一路走一路吃

    出了东京城,环县侯返乡的队伍沿着官道一路向东南走,中午便到了陈留。

    说起陈留,不得不提和陈留有关系的三个名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和他的大才女女儿蔡文姬便是陈留人,还有一位是在陈留起兵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

    而说起陈留最出名的美食,那非豆腐棍莫属了。

    乍一听这个名字,有点容易被误导,其实豆腐棍倒不是豆腐做成的棍子,而是类似于南方的豆皮一样的食物。

    只是当地的百姓十分巧妙的把制作豆腐过程中漂浮在豆浆上面的那一层皮,用长筷子或者秸秆挑出卷起来,晾干后蒸软,抽出筷子或秸秆,再次晾干后便像是一根空心的棍子一样,因此而得名。

    吃的时候也是要先用蒸煮的方式让豆皮变软,然后无论是配青菜凉拌,或加油炒制,或煨汤,都是一种简单而淳朴的美味。

    最可贵的是豆皮这种食物,富含大量的钙质和大豆卵磷脂,不但能给人体补充钙质,还能有效防止血管硬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中国古代百姓总体来说肉类的食用量还是相对较少的,不过聪明的古人现了食用大豆可以有效的填补蛋白质这种营养的缺失。

    因为大豆直接食用容易导致营养不容易被人体所吸收,还容易到导致消化不良,所以豆腐以及生产豆腐的过程中产生的附属产品的明和食用,就更体现了先人的智慧。

    在中国各地对于豆腐的食用,都有不同的习惯和方法,陈留的豆腐棍子就是这其中非常典型的一种。

    杨怀仁比较喜欢这种带着清淡的豆香味食物,所以买了许多扎成捆的豆腐棍,一是路上随时可以做来吃,二是可以当做土特产回老家作为礼物送亲戚朋友。

    稍事休息之后继续沿官道赶路,晚上在雍丘地界住宿。雍丘便是后世的杞县。

    雍丘由于处在从东南方向进京的主要道路上,驿馆比寻常县城的驿馆要大了不少,或许是为了讨好从江南进京的官员,雍丘驿馆的后院里甚至建造了不输江南的亭台楼阁。

    馆舍里的布置也少了北方的直爽,多了些江南水乡般的那种婉约的气质。

    驿丞见是从东京城里出来的队伍,带头的主人虽然年轻,而且只有几个家人随行,却拉了几十车的财物,还有上百人的军伍模样的人保护,便猜到了这位年轻的主人来头不小。

    所以他吩咐后厨去准备一套大餐来招待杨怀仁,却被杨怀仁拒绝了。

    “驿丞大人不必麻烦了,我们走了一天,人困马乏,不太适合吃得过饱。况且大鱼大肉的平时吃得多了,不入今天就品尝一下雍丘的地方特色菜式。”

    驿丞听了这话可犯了难,雍丘特产是大蒜和腌菜,总不能拿咸菜招待客人,也太寒碜了。

    可杨怀仁不在乎,腌菜脆爽可口,正可以调剂饮食,而大蒜嘛,和羊肉是绝配。

    杨怀仁手不方便,只有教给随行的一个徒弟蒜爆羊肉的做法,由徒弟来代劳。

    新鲜的羊后腿肉切片,放入一个大盆中腌制入味,在大盆中加入少许食盐,糖霜,米醋,酱油,黄酒搅拌均匀。

    然后在羊肉上撒一层薄薄的淀粉,再加入少许煮花椒的卤水和适量的鸡蛋清,再次搅拌均匀之后腌制一刻钟左右。

    大蒜去皮洗净切片,大蒜的多少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来准备,一般与羊肉的重量比以一比四到一比五为佳。

    先把腌制好的羊肉用六七成熟的温油炸一遍,也就是滑油的过程,目的就是先对羊肉进行预热。

    因为羊肉鲜嫩易熟,直接爆炒的话,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羊肉受热不均,导致烧焦而影响了口感。

    羊肉滑过油之后捞出,放在一边沥油备用。

    锅中留锅底油,烧制全熟,加入大蒜片爆香,然后加入羊肉和少许盐爆炒。

    到这里也有两种做法,可以直接出锅,撒上一些孜然粉直接食用,羊肉会有一种焦酥的口感。

    或者这这时加入芡汁,再稍微煮一会,这样的做法做出来的羊肉会是另一种滑嫩软腻的口感,这个就看每个人不同的口味而定了。

    一行人酒足饭饱,休整一夜,第二天天不亮便继续出。

    毕竟还在京畿道的范围内,杨怀仁总觉得不放心,好像有人总是在暗处盯着他的一举一动似的。

    他虽然说起来是金菊堂的堂主,是最高长官,实际上他对手底下这些人大多数都不熟,让他们给自己办事倒还好用,不过他还是不太放心,因为这里边肯定是有太皇太后安插在他身边监视他一举一动的眼线。

    他不喜欢这样被人时刻盯着的感觉,但是又无法把事情弄到台面上来,把那些眼线们揪出来,这样就更暴露了他并非为高太后效力的心思。

    所以杨怀仁只有一路走好一路吃,让那些盯着他的人眼馋就是了。

    第二天过襄邑,也就是睢县,杨怀仁又品尝了不少睢县的特色小吃焦饹馇,这种用绿豆粉和小米粉混合磨浆后炸制出来的食物,就很像是后来的干脆口感的小零食了。

    出宁陵后,便是到了京东西路了,马不停蹄的赶路,夜里来到了南京应天府,也就是后世的商丘。

    宋代应天府最出名的特色小吃,不得不替非常有特色的宋城水激馍。

    死面馍馍掰成手指头大小的馍馍块,用温水稍微浸泡,然后过油炸至表皮酥黄,然后捞出来立即放到提前熬制好的糖汁中浸泡一下迅捞出,油炸馍馍块此时还带着热量,捞出后便让糖汁焦化沾附在馍馍块上,让馍馍块有了一种鲜艳透亮的色泽。

    味道尝起来外边是甜甜的焦糖香味,里边却是新鲜馍馍的面香,融合在一起便是另一种香甜可口。

    因为馍馍块在制作过程中两次浸水,所以得名水激馍。

    杨怀仁本打算第三天从应天府这里掉头,转向东北方向,可以去微山湖品尝微山湖乌鳢和醉蟹,却忽然想起来这是宋代,微山湖还没有形成,如今只是一片洼地,于是改成直接向北,去看看当今的梁山泊是什么样的。8

第234章:梁山小好汉

    跟着杨怀仁这样的美食家兼大吃货旅行,是幸福的,一直贴身护卫的陈天霸便一路欢声笑语,不停的“呵呵”。?

    向北进入山、东境内,更是一路珍馐不断,单州的乳白羊汤,金乡的山阳熏鱼,这都是闻名遐迩的地方美食。

    杨怀仁也舍得花钱,在他这个现代人眼里,喂饱了活人,总比把钱花在故去的人身上好。先人可以怀念,但不一定需要烧钱的方式。

    到了济州之后,往北便是梁山泊了。让杨怀仁惊讶的是,现在的梁山泊可比后世的南四湖面积还要大,特别是夏秋水汽丰润的时节,北面一大片沼泽也会变成汪洋,让梁山泊的面积更是扩大一倍有余。

    北宋末年黄河数次改道,梁山泊因为没有了外来的水源注入,才让这片水草丰美,湖产丰富的水泊在之后的数百年中渐渐的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梁山泊的东边是一片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这里人烟稀少,不少飞禽在这里栖息,由于是一片荒野之地,当地人又称作这里为大野坡。

    杨怀仁原本打算向西迂回绕道郓城县,去看看二十年后梁山聚义的及时雨宋江宋公明如今是个什么样子,是不是真的可以呼风唤雨。

    可无奈母亲急于回乡,催促着他赶路,一行人才取到东边的大野坡。

    大野坡有宽阔的道路,路上却鲜见供人住宿的客栈,偶尔能有一个村庄,也只是几户靠打鱼为生的渔民,住在用木条和芦苇编织的席子墙草屋里。

    是日夕阳西下,火红的斜阳把梁山泊也染成了鲜艳的红色,只是仍旧不见可以住宿的地方,一行人也只好在一处水边平整的地方扎营露宿。

    金菊堂的内卫们虽然多是些执行特殊任务的杀手和探子出身,却也懂得安札营寨的要领,装载了财物的大车围成一个大圈,中间搭建了帐篷供杨怀仁的家人住宿。

    而大车的外围,才是内卫们自己的小帐篷,再外围把一丈多宽的芦苇全部铲除,并挖了一条浅水沟,引泊水进来,形成了一条迷你的护城河,这便是个防止敌人火攻的防火带了。

    杨怀仁对他们非常满意,不管他们里边有没有监视他行踪的探子,起码如今作为他的属下,对于他和他家人的安全保护上,人家做的还是兢兢业业的。

    除了安营扎寨的人,莲子三兄弟准备分别带三拨人去周围放哨。

    杨怀仁喊住他们,说不必了,随便安排几个人去当暗哨就可以了,没必要大批人马都一起出动。

    这里毕竟是大宋境内,不是在战场上,也不会真有什么人对他不利。再说了,有那么多人手,现在又临着梁山泊夜宿,不如派几个弓法好的人去射几只野鸭来,派几个水性好的去摸几尾鲜鱼来,晚上也好烤着吃。

    连子庚想想也是,迅了传达了杨怀仁的最高指示,大家又忙活起来,摸鱼的摸鱼,射鸟的射鸟,生火的生火,何之韵陪着杨母在说话,只剩下杨怀仁闲着不知道该做点什么好。

    杨怀仁看看身边的天霸弟弟和小七,“人家都忙活起来了,咱们也不好光看着,不如咱们去前边芦苇荡里走走,趁着太阳还没西沉,看能不能摸到几个野鸭蛋来。”

    三人说是去摸鸭蛋,可在野地里玩心大起,不知不觉向北走出去很远的一段距离。

    鸭蛋没摸到几个,天色渐渐黯淡下来,三人正准备折返的时候,一人高的芦苇荡里忽然跳出十几个人来。

    杨怀仁定睛一看,这十几个人,看样子都还只是孩子,大多只有十三四岁年纪,小的甚至只有十岁多点而已,只有领头的一个大概有十四五岁年纪的小伙,手里攥着一把生了锈的宽刃大刀,其余的只不过是人手一根木棍挥舞着装腔作势。

    陈天霸和小七机警的分别护在杨怀仁前后,杨怀仁笑呵呵的问道:“不知几位好汉拦住在下的去路,是要做什么?”

    领头的一个孩子站出来吼道:“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

    “噗~”

    杨怀仁忍不住嗤笑了出来,“我说这位好汗,你说这路是你开,我也就勉强承认有路吧,可是你说的树,在哪儿呢?”

    “带头大哥”见这书生模样的人脖子上吊着一个条打了夹板的胳膊,却对他十分不屑,顿时气呼呼的骂道:“你管我树载在哪呢,快快把钱财留下,不然小爷……”

    “分分钟让哥人头落地是吧?你真当你是草丛之王盖伦呢?你咋不喊‘为了德玛西亚’呢?”

    “带头大哥”一脸懵逼,“你说的那一路的黑话,不是本地人吧?竖起耳朵听仔细了,小爷便是梁山上的好汉,抓紧把钱袋啊玉佩啊什么的值钱的物什交出来,不要以为小爷不敢杀你们!”

    这少年看样子有十五了,恰好刚到变声期,本来恶狠狠的话,在杨怀仁听起来却怪怪的,更是笑得厉害了。

    “梁山好汉?”

    杨怀仁心里暗笑,且不说未来的宋江他还没有见过,但卢进义和林冲这几个未来在梁山上有交椅坐的好汉如今可是跟他称兄道弟。

    梁山是梁山泊被面的一座湖心山,周围四面被水泊包围,的确是个落草的好地方,这时候宋江还没上梁山,也不知道现如今梁山上是那一路人。

    不过杨怀仁可以肯定的是,面前这帮半大小子们,肯定和梁山上的啸聚水泊的贼寇没有关系,他们实在年纪太小了,即便他们想上梁山,可先这投名状,他们便拿不出来。

    “你也别扮好汉拦路抢劫了,你们这扮相也太差劲了,你看看你身边这几个,连件像样的衣服和家伙都没有,就你手里一把生锈的破刀,你打劫谁能行啊你说?

    叫我说啊,你跟着哥哥回去,哥哥好歹给你们一顿饱饭吃,如何?”

    一听有饱饭吃,“带头大哥”身后的几个小弟的嘴巴里立即就流出口水来,一个小家伙拽了拽持刀少年的衣袖,眼巴巴的望着他。

    “带头大哥”似乎不太服气,大声叫嚣道:“你的吃的早晚也是我的!”8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662/ 第一时间欣赏舌尖上的大宋最新章节! 作者:呼啦圈大神所写的《舌尖上的大宋》为转载作品,舌尖上的大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舌尖上的大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舌尖上的大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舌尖上的大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舌尖上的大宋介绍:
天才小厨子穿越到大宋,开动头脑风暴忽悠到万贯家财开了家饭馆。
杨怀仁看着水深火热之中的大宋子民大声宣布:“哥来拯救你们了!”
百姓们说:“吃了他做的面,腰不酸腿不疼了,上楼都不费劲了!”
皇帝说:“吃了他做的菜,朕觉得龙体康泰,一夜十八次郎不再是梦!”
将士们说:“吃了他做的饭,砍起胡人来如砍瓜切菜,爽!”
番邦蛮子们说:“我要做宋人!我再也不要做胡人!”
烹东西南北四方菜肴,品酸甜苦辣百味人生。
友情提示: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打妖妖灵。
书友群:567,499,926,欢迎各路吃货前来指教。舌尖上的大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舌尖上的大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舌尖上的大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