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上帝使用手册TXT下载上帝使用手册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上帝使用手册全文阅读

作者:小生慕容     上帝使用手册txt下载     上帝使用手册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八百零七章 第一步207

    前所未有的中立状态。

    如果说赞成善良或者邪恶,就是站在二元对立的某一方,那么此刻就是中立状态。严格来说,应该是无关善良邪恶的状态。

    哪怕自己处于嘈杂的环境,也不会对这份嘈杂感到反感,就像自己依旧站在容纳嘈杂的那个寂静空间里。

    哪怕周围的人在吵架,哪怕在饭馆吃饭遇上激烈的争吵,我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仿佛自己的内心处于空荡状态,不会因为这些语句和气氛引起什么波澜。

    不管觉察到的内容究竟如何,我始终只是那份觉察,谈什么对立元素的词汇呢?善良、邪恶、嘈杂、安静、努力、懒散、瑰丽、丑陋……这些词汇统统失去了含义。

    因为这些都是局限,而那份觉察则是无限。所以,怎么可能在局限的世界里触碰无限呢?

    我不想斩杀了。

    这不是什么牢骚,也不是什么疲倦,而是完全不知道应该怎样斩杀。之前那种看到脑子里扭曲的方法,此刻却根本不知道是否管用。

    角色在斩杀,我只是觉察到角色在斩杀,那么我怎么知道角色接下来会如何斩杀呢?

    我不是人,这个结论已经很难让人相信,此刻连那份思考都属于虚假。问题不在于其是否属于虚假,而是我要如何才能不相信那是真实的。

    这么多章,我一直在努力斩杀而且效果不错。尽管没有触碰真实,但脑子里的扭曲已经没有什么嚣张的余地。可是,我还没有完成,所以要继续前进。

    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么多章努力的思考竟然不是我的?如果不是我在控制,仅仅是角色在控制的话,那为什么角色上演的思考跟我的思考一样?

    该死!

    完全混乱了,什么我的思考,角色的思考就是角色的思考,我仅仅是那份觉察没有什么思考可言。

    我能认可自己不是人,却无法丢弃这份思考?

    理论上知晓,这份思考属于角色属于虚假,我仅仅是觉察到这份思考而已。思考如同身体一样,都仅仅是觉察到的画面内容,没理由身体可以丢弃思维没法丢弃啊!

    思维具有延续性,但身体同样也有啊!手臂从上往下,这很明显的延续性。就像思维从一分钟前到现在,同样也是延续性。

    是因为思维具有功劳吗?也不应该啊,身体没有功劳吗?身体带领我去这里去那里,当然,仅仅是觉察到画面中一直有个身体,产生身体移动的幻觉。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我相信这份思考是真实的呢?

    是因为一直在用这份思考进行斩杀吗?

    觉察到身体的不同动作以及画面景色的改变,可以让角色营造出自己在移动的幻觉。这种关联看起来理所当然,但依旧只是一种猜测。如果将猜测当作真实,那么就已经陷入欺骗之中。

    所以,思维是因为觉察到思维的改变,并且其前后具有连续性,于是将思维认为是真实……吗?

    不对。

    是因为我一直在用思维吗?也不对,我同样也在用身体,但我并不认为身体跟那份觉察有什么关系。此刻,身体仅仅是画面中一直存在的元素而已。

    肯定有什么理由让我将那份思维认为是真实的,否则我为什么要认为思维是真实的呢?并且,斩杀那份思维如此之难。

    但另一方面,角色无论做什么都没法影响那份觉察,所以事实上根本无所谓角色有没有斩杀完成。没有斩杀完成才是“那份觉察”所期待的,如果“那份觉察”可以拥有期待这种情绪的话。

    好不容易将这场梦境幻化出来,竟然有角色妄图拆穿梦境?!

    就像费尽心机让人们可以幻觉自己是一个勇士,好欣赏一场别开生面的勇士都恶龙。结果有个勇士竟然不去练习劈砍,而是坐在那里思考什么世界的真实。

    我卡住了,但我的思维告诉我,这种卡住是中必然。并且,没有任何理由认为,这种卡住会有过去的时候。但是,同样也没有任何理由认为,这种卡住会永远被卡住。

    不知道,才是正解。

    就像之前一直思考的那个问题,“如果我不知道触摸火焰会受伤,那么我为什么不去触摸火焰呢?”

    如果我去触摸火焰,那是不是抱着“我认为触摸火焰不会受伤”这种知道呢?

    所以,我现在被卡住了,那么仅仅是我觉察到此刻的画面内容是,角色被斩杀思维这个问题卡住了。仅此而已,任何对于未来美好或者恐惧的想法,都是猜测。

    可是,我不害怕生活,很难认为未来充满恐怖事件。曾经的自己总是担心,总是策划这样或者那样,虽然嘴里没说但心里就是在恐惧未来。这种未雨绸缪的思维,似乎是从小被教育的结果。

    突然想起很早之前的广告,下雨天一个年轻人躲进亭子避雨,然后亭子里有一个老人在不亦乐乎得喝酒。

    年轻人问:“老人家,你知不知道雨什么时候停?”

    老人家说:“这酒喝好了,雨就停了。”

    年轻人问:“那什么时候才算喝好呢?”

    老人家说:“雨停的时候,就是喝好了。”

    听起来像是屁话,但这种不害怕不担心的情绪,从对话中油然而生。

    唉,又开始往回走去寻找安全吗?

    这个东西自己不是很多章之前就已经斩杀了么?

    现在这种回想,除了让角色认为自己还不错还挺好之外,没有丝毫用处。

    究竟还要做什么?还要我怎样?

    袁长文感觉自己脑子里快要爆炸,里面两个声音不断的再交缠。一个是角色的思维,想要斩杀想要继续前进,不断在思考如何斩杀这份思考。

    而另一个,则是模拟那份觉察的角色思维,不断的提醒这一切都是觉察到的画面。就连此刻的这些思考,同样也仅仅是觉察到的画面。

    那么,如何斩杀这份思考?

    该死!

    问题再次回来,没有任何理由我做不到这一点。既然真实是我的本质,既然这仅仅是精心策划的梦境,那么没有任何理由无法清除虚假。

    因为虚假根本不存在,而真实却永远无法停止存在。一个不存在的东西,怎么可能阻挡我?

    等一下,在阻挡谁?

第八百零八章 第一步208

    我是那份觉察,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挡我。那份觉察就是一切,有什么东西可以站在“那份觉察”面前阻挡“那份觉察”呢?

    至于觉察到的内容,也许是幻化也许是幻觉也许是某种改变,然后产生了这些种种局限的虚假事物。

    那么,一个角色认为有东西阻挡自己触碰真实,这种想法本身就是扯淡。

    角色永远没法触碰真实,那份思维同样也没法触碰真实,因为这些都是虚假的,当其触碰真实的时候已经不是那个角色也不是那份思维。

    所以,问题究竟在哪里?

    那份思维本身就无法触碰真实,又何来阻挡这么一说呢?

    矛盾点在于,那份思维想要触碰真实,哪怕这份思维曾经斩杀了脑子里的扭曲,但也无法做到触碰真实。所以,才会显得毫无头绪吗?

    百尺竿头,如何更进一步呢?

    把竿扔掉?

    根本没有阻挡这种说法,角色永远没法触碰真实,所以谈不上阻挡。而那份觉察就是一切,根本不可能有东西阻挡。

    我还是在进行关联,将觉察到的思维进行关联,仿佛真的是自己在控制思维然后斩杀了这么多章。但是我要如何确定,之前这么多的章节,确实是自己斩杀的呢?

    没错,如果那份思维是真实的并且具有延续性,这一切就会变得非常好解释。有一分思维,一直在思考,以至于把思考的结果写下这么多章。

    但这仅仅是一种猜测,谁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假如我仅仅存在于一分钟之前,然后脑子里的记忆有着几十年上百年,我就这么单纯的相信了?

    尽管这种情感非常真实,我也可以拍着胸口保证自己真的经历了曾经的各种事件。但这仅仅是一种猜测,一种非常合理并且能够解释大部分事情的……猜测!

    无论猜测之前有多少的形容词,甚至有无数的从句进行修饰,也无法改变这仅仅是一种猜测。将最合理的猜测当作真实,这本身就是一种扯淡的想法。而科学,就是这样轻易将我洗脑。

    我无法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思考了那么多,也无法确定之前的章节是不是我写下的,统统无法确定。就像定格动画,连起来看就是那么流畅仿佛真的在动一样。

    可事实上,仅仅是一帧帧的固定状态而已。如果每一帧之间的运动范围相当下,那么播放之后就是完全流畅。电影也是如此,就是每一帧画面的组合体。

    那么,有什么理由否认,我的生活不是一帧帧的定格画面组成的呢?

    矛盾点在于,这份思考看起来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在运转。

    最初的时候,认为这份思考仅仅是定数而没有自由意志,就让人很难接受。不过,至少时间存在,而且这种定数是无法预知的,所以想来想去其实影响并不大。

    我遇见一件事情,角色对这件事情的反应就是一种定数,其整个思维活动也是一种定数。仅仅是由于没人可以全知全能,所以没法做出任何预测。

    但时间这个假设必须提出来,因为假设就是假设,哪怕“时间是同时存在的”这种说法很是不一般,也终究只是建立在未经验证的假设之上的推论。

    有什么好厉害的呢?

    而移除时间之后,就会变成茫然而不知所措。就像定格动画的某一帧,没有之前也没有之后,就仅仅是此刻而已。

    我也不能将这个此刻是连续移动的,因为这种观点是建立在我脑子里的记忆之上。此刻,我记得上一个此刻的时候,我在思考着关于此刻的问题。然后,这一个此刻,我觉察到脑子里的记忆。

    仅此而已,如果说此刻是连续移动的,那么就是在承认自己脑子里记忆的正确性。而这种正确性从何而来?猜测罢了。

    我以为这份思维是真实的,就是因为其看似的连续性以及看似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前进。

    如果这份思维不真实,那么为什么会按照我的想法去斩杀呢?

    这是一直困扰自己的问题。搞笑的是,这种提问的方式,在之前的章节就已经探讨过。所以,这种精心策划已经达到匪夷所思的状态,让我如同盲人一般视而不见。

    我不知道这份思维为什么会这样呈现,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袁长文这个角色要开始斩杀,我更不知道所谓的斩杀进度已经到达哪里。

    虽然很难受,但我不得不承认,我只是觉察到一个虚假的角色在这里进行斩杀。那份思维的连续性很具有欺骗,并且总是诱导角色承认其真实性。

    因为这是角色的根本设定,并且承认客观事物的真实性是,最好的最合理的最容易理解的解释。可是,“解释”这个词汇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自己其实并不了解然后才需要解释。

    或者说,“解释”这个词汇侧面表面,所有的解释内容都是人为的扭曲,而不是看到事物本身的状态。正是我们对事物本身状态的不理解,或者想要去关联,拒绝承认自己一无所知,所以才会拼命去解释。

    这份思维让我觉得,是我在控制这份思维。但事实上,我仅仅是觉察到这份思维而已,至于这份思维为什么会思考斩杀,为什么会连续呈现,为什么会从曾经的混乱到现在的简单,这些问题我都不知道答案。

    根本没有答案,因为问题本身就有漏洞,全部是建立在时间线性流逝的基础上。

    难道,我不能觉察到一个角色在斩杀吗?整场演出中难道不能存在一个罢演的角色吗?觉察到这份思维在思考斩杀脑子里的扭曲,以及觉察到这份思维在思考斩杀自身,这种觉察到的内容有什么不妥吗?

    没有任何问题!

    这些统统都是虚假的存在,部分躯体、那份思维、远处的景色,都只是觉察到的画面元素。那么星空,那些星系,那些宇宙,那些巫术,那些灵异事件,那些星舰,那些桌子板凳,那些原子分子夸克等等,都只是画面元素。

    就像定格动画的一帧,这些统统都是画面内容。如果想象成传统的定格动画,那么这些元素都是画在纸上的东西,好让其连续起来像真实的运动。

    但事实上,除了定格动画那张纸之外,什么是真实的?那些画面元素都是纸上的内容,都是局限。

    那张纸若是无限,就是唯一的真实,“我存在”。

    至于纸上的内容,谁在意呢?

第八百零九章 第一步209

    这份思维竟然不属于自己,而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存在。

    这种想法有些奇怪,但更奇怪的是,我竟然接受了这种诡异的状态。或者说,我不再相信那份思维属于自己,不再相信是我控制着那份思维。

    尽管那份思维斩杀了脑子里的扭曲,尽管那份思维一直在努力朝着真实前进,尽管那份思维的连续性让我感到真实得无容置疑,可惜,终究只是觉察到的画面内容而已。

    任何将画面内容进行解释,进行相互关联,进行任何推理的行为,都是扯淡。没错,这种解释可以让生活得更好,可以让角色有时间思考什么房子车子旅行荣誉等等人生大事。

    本来就应该这样,这才是精心策划的梦境,让角色放肆思考任何东西。但是,绝对不能去思考什么真实性问题。

    我才是破坏者,也是毫无意义的存在。

    所谓的灵性追求,只不过是角色华丽的外衣,一个更加闪耀的角色属性罢了。这跟真实有什么关系?让角色慈悲?让角色仁慈?

    另一方面,这些东西才是有意义的。不管是被父母逼婚,还是自己努力奋斗咸鱼翻身,又或者只是平淡生活,吵吵架挣挣钱,笑笑哭哭闹闹。

    如果有看官可以看到这里,也许或多或少能够感受到这种状态吧。不过,谁知道呢?就像,我怎么知道这些章节会发出来,又依旧还有看官跟随呢?

    没必要继续思考了,因为根本没有什么东西好思考的。

    我此刻觉察到袁长文这个角色在斩杀,觉察到袁长文这个角色还没有完成。那么,这就是这样的,整个画面内容就是如此。有什么好吃惊的?又有什么好问为什么的?

    至于接下来袁长文这个角色是努力还是放弃,都只是画面内容的元素而已,又不是我能够操纵的。那份觉察只是负责觉察,仅此而已。

    袁长文这个角色的言行都跟我无关,那份思维同样是画面元素,谁知道接下来会怎样发展呐。尽管看起来袁长文这个角色已经跟那份觉察很接近,尽管那份思维看起来跟之前大有不同。

    不过,那又怎样?就能说明这份思维是从之前到现在的吗?

    就算那份思维模拟那份觉察,也只是那份思维也只是虚假的存在而已。并不能说,因为觉察到角色的言行符合“那份觉察”,也不能说因为那份思维的思考模式跟“那份觉察”一样,就推断角色触碰真实,或者推断那份思维在改变之类的。

    我不知道那份思维为什么会这样变化,因为“变化”这种词汇本身就是建立在时间的线性流逝之上。所以,这种变化让我一直非常困惑,也让我不敢相信这份思维竟然与自己无关。

    可是,认为有关,认为那份思维变化成现在这样,这本身就是假设时间的线性流逝,以及假设自己脑子里的记忆是正确的。

    所以,只是一个角色而已,还有什么好讲的呢?统统都是画面的内容,还有什么好分析的呢?至于角色为什么从相信脑子里的扭曲,变为不相信脑子里的扭曲,这种废物问题请不要再问。

    因为我不知道,而且没人可以知道。任何宣称“我存在”之外的知识,都是扯淡,都是将假设当作真实。

    而那些“汝即彼”、“非二”、“那份觉察就是一切”、“真实永无止境”、“角色存在必定虚假”之类的话语,根本就是“我存在”的另外一种说法。

    就像A+B=C,你不能说666A+666B=666C这是新的内容,也不能说6C-6B=6A是新内容。更不能因为那个“6”非常多,以至于整个章节都容纳不下,而宣称这是一种新的知识。

    但是,任何知识都是几乎建立在时间线性流逝的基础上,或者建立在脑子里的记忆是正确的假设上。为什么要这样假设?又为什么要相信这种假设?最后,为什么不能讨论这种假设?

    极端?钻牛角尖?毫无意义?浪费时间?

    也许吧,别人的话语已经没有任何影响力。我也不会去跟别人争辩什么,因为对于整场梦境而言,我才是那个老鼠屎。所以,还有什么好交流的呢?

    看到袁长文这个角色高谈阔论?也许会发生吧,我不知道。

    任何提前设定规矩的行为,就是在建立角色的自我定义。提前设定好,这个可以做那个不可做,本身就是在抹杀生活的流动。

    需要一个变态连环杀人犯,为什么我不去做?就因为道德?

    都是觉察到的画面内容,都只是定格动画的纸上元素,再怎么悲惨也无法伤害纸张分毫。所谓的摧毁人生,只不过是一种未经验证的假设。

    “这样做会摧毁人生,今后的生活怎么办”,这句话的完整表述是,“在我有限的知识和认知里,这样做会摧毁人生,而且由于我脑子里扭曲的局限性,所以我会问今后的生活怎么办?”

    这份思维不属于我,上述的思考也只是觉察到的画面内容。没有什么好说的,也没有什么好想的。佛陀的思维、耶稣的思维,同样只是虚假的存在。那些话语,同样只是虚假的文字。

    指路牌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事实上,“不害怕生活”就应该是终点,这样的话可以不用去思考什么时间连续性思维真实性之类的问题。“不害怕生活”带来的就是不害怕,而这种不害怕自然会消除脑子里的扭曲,此时的愿望就是真的愿望,而不是脑子里扭曲带来的别人的愿望。

    不害怕生活而放肆生活,也许这才是真正的活法吧。

    当然,这种说法本身就是扯淡。任何一种创作者都知道,对立元素的重要性。无论是什么创作,小说、乐曲、电影、游戏等等,都不会只存在单一的对立元素。比如只有好人,只有好事,只有积极向上。

    必须要有对立元素同时的存在,才会让这一切变得有意义,也会让这些事情变得有趣。而“有趣”这种想法和状态,本身就是建立在“不害怕生活”的基础上。

    没有什么可以宣称“真正的”三个字,所有的真正的活法、真正的事业、真正的人生之类的,全部都是人为的扭曲。

    其实,它们也挺好的。

第八百一十章 第一步210

    我还没有完成。

    但似乎,自己并不着急,也不会像曾经那样,苦苦追问自己究竟错过了哪一点。思维仅仅是觉察到的画面内容,看起来像是我在控制是我的思维,但其本质就是虚假就是画面的元素而已。

    整个梦境都是在误导我,让我以为我就是袁长文这个角色。而这种误导或者欺骗,并不是有个人站在那里不停的催眠我之类的。

    相反,是我自己欺骗了我自己。我将觉察到的元素进行关联,将明明只是存在的状态,用脑子里的扭曲强行改变为另一种状态。比如,脑子里的记忆,就仅仅是记忆,仅仅是此刻觉察到的状态罢了。

    但我,非要强行扭曲这份记忆,直接认定这份记忆是真实的,强行让自己认为时间是连续存在的。明明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经历过脑子里的故事,可是依旧会强行扭曲思维,直接判定为我真的经历过脑子里的故事。

    强行扭曲之后,我并不认为自己是强行扭曲,反而觉得这一切理所当然。那么,我看到的是不是思维铸成的高墙?是不是被脑子里的扭曲所控制?

    拆掉思维的墙?我不知道说句话的人究竟知不知道什么是思维的墙,也许别人仅仅想表达什么不要有固定思维之类的。可是,哪个思维不是固定思维呢?

    “这个世界是真实的”,这算不算固定思维?

    “我是一个人”,这算不算固定思维?

    还是说,我们只能讨论这些假设之外的固定思维?

    真是扯淡啊,自己就是如此轻易被洗脑,也是如此轻易被人蛊惑。曾经的我还以为自己看透了帝国,嘲笑那些轻易相信谣言的人。现在看看,哪个人不是轻易相信谣言?

    “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就是最大的谣言。看看我脑子里相信的东西,哪一个不是谣言?而我不相信的,无法相信的,偏偏是唯一的真实。

    厉害了,这个精心策划的梦境简直出神入化。也是,大自然的神奇造物、宇宙的叹为观止、那些远超脑子里的想象事物,仅仅是精心策划的一小部分。我明明就是真实,反而成为一种虚假的局限,这才是真正的厉害啊!

    想想,假设我的本质就是人类,那么需要如何的精心策划,才能让我忘记自己是个人类?

    思维还在企图控制着我,并且非常成功。我只有在很少的时候,才会觉得仅仅是觉察到那份思维。真是优秀的连续性啊,并且这种思维的趋势总是让我误会是自己在控制。

    当然,也是因为上述思考同样属于那份思维,同样属于虚假。虚假是没法触碰真实的,而那份思维又想触碰真实,矛盾点就在于此。

    不是有个真实在远处,我需要赶路过去采摘。也不是有个真实在山巅,我需要更远去触碰。

    我就是真实,那份觉察一直在那,只是我看不见而已。当清除了所有虚假之后,再也没有东西可以让我转移注意力,于是只能看到那份觉察。

    这份思维必须丢弃,否则我只能看到自己的思维,而不是触碰真实。

    唉,“触碰真实”这种说法就有问题,“修到真实”也不对,仿佛始终有一个“我”去触碰“真实”。

    没有一个“我”也没有一个可以触碰的“真实”,语言的贫瘠在这里显露无疑。我们的语言都是建立在二元世界的基础上,几乎所有的表达都是拥有一个主体和客体。

    就像“触碰真实”,很明显是有个人在触碰一个叫做真实的东西。但事实上,真实就是一切,没有角色的存在,也就没有“触碰”这种说法。只有“真实”,所以什么在“触碰真实”?

    “修到真实”同样如此,似乎有一个人可以成为“真实”的状态,就像高兴、难过这种状态一样。仿佛这是一个人的修行,不断修改这个人的某种东西。但事实上,真实之中根本没有“人”这个玩意。

    非要比喻的话,就像一个橡皮擦不断的进行修行,发现自身的存在都是虚假。于是,不断的斩杀自身的虚假。那么,到最后,所有的虚假都被擦掉,剩下了什么?

    剩下了真实,但在那个时候,谁在触碰真实?谁又修到真实?被称作橡皮擦的存在还能继续存在吗?

    没有语言可以描述真实,甚至,连描述如何斩杀都非常困难。那些指路牌最多能带上路,而没有办法代替行走。幸好,我根本不需要了解真实,只要了解虚假就好了。

    斩杀虚假就足够了,至于真实是否会显现,有生之年我究竟能不能触碰真实,这些都不是问题。唉,突然发现,用“触碰真实”四个字非常别扭,也不知道之前是如何顺理成章的用了那么久。

    既然语言只能描述虚假,那就尽情描述虚假吧。看到虚假于是斩杀,就是这么简单。

    没有必要去描述真实,一是根本做不到,二是这种行为毫无意义。如果我要前进,那么斩杀虚假就好了。如果我不要前进,那么就是努力挣钱或者旅行之类的。不管是从生活还是从斩杀的角度来看,描述真实根本没有必要。

    角色始终认为,没有什么是自己无法理解的,如果有,那么就是没解释清楚,或者根本就是假的。可笑的是,角色脑子里的认知仅仅存在于这么多年的经验,有什么资格这样认为呢?

    当然,这一切都是觉察到的画面内容,有些角色沉迷于思考,有些角色怀疑思考,本身就只是丰富梦境的存在罢了。

    袁长文不知道该如何前进,不过也无所谓知道与否。曾经的自己始终相信,是自己在控制这份思维,是自己在操作自己的想法。但事实上,仅仅是觉察到的内容而已。

    不知道如何前进,那就不知道,看看角色会怎样。也许,就此沉沦,也许某一刻会突然醒悟。反正这份思维如同事情发展那样,没有为什么,它只能这样发展。

    发生的一切都与我无关,包括角色的思维和言行。

    真是诡异啊,我已经在疯狂的道路上走得这么远了吗?

    袁长文苦笑,嘴角带起湖水微微晃动。

第八百一十一章 第一步211

    “幸好”、“刚刚好”、“多亏”、“如果当初没有”……这些词汇都在表达庆幸,幸好当初自己做了那个选择,所以此刻才会有这样的状态。

    难道庆幸这种状态,不是因为将世界认可为真实,将自己认为可以控制言行之后,才会享受的情绪吗?

    袁长文很不舒服,这算什么?要斩杀庆幸了吗?是不是我以后再也没法体验到庆幸了?那种劫后余生,或者一切仿佛都刚刚好的吃惊感和庆幸的愉悦感,自己没法再体验到了?

    如果承认时间存在,承认自己曾经的行为导致现在的结果,那么就只能说这一切都是命数,都是定数,都是必然。

    想想都觉得荒谬,自己的行为并不能影响未来,这种说法完全就是荒谬啊!可是,我根本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过去真的发生过。

    我扔出一个苹果,苹果落地,摔碎。

    这是袁长文曾经最爱的例子,因为这样可以教导弟子,一切都是自己行为的结果。既然你敢扔苹果,那么就要承受苹果落地摔碎的事实。

    也可以教导弟子不要抱怨,你不能因为自己扔了苹果而导致苹果摔碎,然后在那不停抱怨和后悔。

    袁长文有点不记得自己曾经具体是怎样讲的,但是大约是这么个意思。

    但现在,我怎么知道此刻的苹果落地是因为“我扔了苹果”?我怎么知道此刻的苹果摔碎是因为“苹果刚才落地”?

    也对,曾经的自己是个人,现在的自己根本不是人。所以,记不起曾经的想法也很正常,毕竟任何想法任何宣称,都只是单方面的猜测以及解释罢了。

    可以说这些书籍让人感觉不错,但是,这些仅仅是觉察到的内容而已。谁知道这一帧的定格动画会有什么内容?

    并不是我扔苹果,然后苹果落地,接着苹果摔碎。这三个仅仅是三帧定格动画的内容而已,没有任何理由将这三个联系起来造成所谓的因果关系。

    靠!

    这算什么,一不小心就把“因果”这种大神级别的词汇给斩杀了?

    想想小说里的词汇,什么圣人也无法逃脱因果,什么扭转乾坤逆转因果,什么前世因后世果,什么掌控因果法则就掌控宇宙之类的。

    一旦移除时间,这些就像笑话一样。

    我知道为什么想不起曾经的那些说法,因为那仅仅是建立在恐惧之上的改善。仿佛,换一个思考角度,这一切都会变成礼物。比如,自己想要打脸,那么必然要先被踩。这个时候,为什么要憎恨被踩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你打脸啊!

    所以,你应该感谢有人踩你,感谢宇宙满足你的愿望,让你可以翻身打脸。而很多人在被踩的时候,就已经被踩死了。

    可惜,这种想法只是建立在恐惧之上,建立在模板角色之上。如果“不害怕生活”,那么根本不需要改变什么思考角度之类的,完全没有任何必要。

    不害怕生活,那么在此基础之上,那些想法之类的自然会产生。打碎模板角色之后,这是成为自定义角色附带的想法。就像长大之后,自然也就不会记得如何去用话语争夺别人的玩具。

    那些什么吸引力法则,什么感恩之心祈祷,什么让自己想象成功之后的心态等等,都不过是模板角色的作弊手法。一旦成为自定义角色,一旦不害怕生活,那么根本不需要什么吸引力法则之类的屁话。

    没有因果,没有时间,自然也就只有此刻。

    谁会说苹果碎掉是因为上一帧的苹果落地?

    这种误导太精致了,简直可以堪称完美。哪怕是现在,我也没法认可这份思维不受我控制,仅仅是觉察到的画面元素而已。

    哪怕将这份思维扔给角色,解释为角色在控制思维,这也只是猜测而已。这些觉察到的画面元素,比如身体、思维、景色等等,都只是觉察到的元素而已。

    任何解释,比如解释为角色的思维,解释为角色在思考在行走,统统都只是未经验证的假设而已。这种扭曲看起来理所当然,但依旧是一种扭曲,想想,扭曲到自己觉得理所当然的扭曲,是多么厉害的精心设计啊!

    袁长文不知道该怎么办,幸好不知道,因为一旦知道也只是脑子里的扭曲。如果自己还能知道些什么,那就是斩杀的对象。对于这种斩杀的道路,知识没有任何意义,只会阻碍斩杀的进行。

    每次都会想到,站在那份觉察的位置,这一切不过是觉察到的画面而已。然后,想要静静看着袁长文这个角色思考,却发现这个时候根本就没什么好思考的。

    如果生活的流动如此厉害,那么我按照生活的流动自然会非常顺利,因为这一切根本不是我在控制,而是生活的流动已经流到那里。另外,我的本质就是真实就是这一切,所以许愿会得到满足。

    可是,一旦移除时间,那么生活的流动就是一种假设,而愿望之类的更是屁话。这些都是建立在时间线性流逝之上的,那么这种解释看起来很吸引人,但依旧只是一种猜测。

    不对。

    此刻,我感受到怦然心动,那么我为什么要选择依照怦然心动呢?我完全也可以选择不理会怦然心动啊!

    问题在于,如果可以选择,那么这是不是自由意志?或者说,生活的流动并不是那么厉害,可以允许让人反抗?

    哈!

    我又在猜测,仿佛有一个命运的齿轮,包含着生活的流动和角色,然后角色可以选择顺流也可以选择逆流,但无论如何选择都是一种定数,都在命运的齿轮里。

    很符合逻辑,但依旧是凭空猜测。因为我把那份思维当作真实可控的玩意,所以才会觉得自己可以做出某种选择。哪怕这种选择是建立在脑子里的认知之上的必然,但因为我没法了解全部所以还是可以接受。

    但是这一切,都仅仅是觉察到的画面元素罢了。

    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什么原理规律,我统统不知道。

    该死!

    这么简单的问题,竟然困扰我这么久。此刻,我觉察到这一切,那么就是这一切。没有为什么,谁知道上一刻我究竟觉察到了什么呢?

    什么别人为什么按照脑子里的扭曲做事,什么说服别人感受生活的流动,什么劝说别人丢弃脑子里的扭曲,这些统统都是我的想象而已。

    就是这样,觉察到的内容是这样,所以只能这样。

第八百一十二章 第一步212

    “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怎么可以这样?”

    这句话非常耳熟,并且潜移默化影响了我的想法。

    比如,两人之间似乎应该有这种默认规则,就是“我对你好,那么在某些事情上你就得听我的,如果你不听那么我就会难受,然后开始埋怨你。”

    情侣之间这种默认规则特别严重,但并不是只有情侣之间才会有这种默认规则。就连自己养的宠物也会有这样的想法。

    主人会认为,我给你吃给你住给你洗澡,你竟然不听我的话?叫你回家你竟然不理我?然后主人就开始不高兴,甚至会想着把宠物关在外面饿一天之类的。

    这种模式,可以套用在任何场景。

    夫妻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老师跟学生之间,同事之间,几乎有人的地方就可以套用这套默认规则。

    真是好笑了,这套规则是谁建立的?

    我不想讨论什么情商,什么和谐相处之类的。凭什么这套规则可以影响我?为什么我脑子里依旧残留这份扭曲?

    最根源的原因,就是相信脑子里的记忆。似乎,我记得我曾经对宠物好,对父母好,对妻儿好,所以现在,你怎么可以不听我的话呢?

    一旦移除时间,这些东西就会显得荒谬无比。

    就算不移除时间,这种默认规则也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恳求而已,只是建立在恐惧之上的卑微交易罢了。

    别人怎么做是因为只能这样做,所以,这无非是我脑子里关于别人的虚拟数据,跟觉察到画面内容产生了冲突。凭什么认为脑子里的虚拟数据就是正确的?觉察到的画面内容就是这样,哪有什么为什么呢?

    角色想这样,但是觉察到的画面并非这样,所以角色产生种种情绪。可是,角色的想法算什么东西?为什么角色的想法要得到满足?为什么角色许愿就必须实现?

    角色一切都只是觉察到的画面元素而已,思维、躯体、愿望等等,跟花草树木没有任何区别,也不会因为角色一直出现在觉察到的画面中,就显得高贵一些。

    “人乃万物之灵”,我不知道说这句话的人是怎样的心态。也许,是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也许是人类掌控自然的力量逐渐变强,也许是发现只有人类会总结规律发展文明而不仅仅是满足生存。

    这一切都不真实,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游戏里的BOSS也仅仅是被设定为BOSS,有什么好觉得高贵的呢?甚至这种觉得高贵的念头,都是被设计出来,都仅仅是觉察到的画面内容罢了。

    相信脑子里的记忆,并且由于默认规则的存在,所以对方的行为就已经在我脑子里有了预测。而当这种预测跟觉察到的画面内容产生冲突的时候,如果冲突很大,那么我就会发现自己还是不了解对方。

    如果冲突一般大,我会认为是对方的错。如果冲突很小,那么我不会在意,还会说什么“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之类的话语。

    而默认规则已经深入到脊髓,我从来不会怀疑这点。就像,如果别人帮了我,我说了谢谢,对方却突然愤怒起来。那么,我会直接怀疑对方脑子有问题或者精神病之类的。

    我从来就不会怀疑,为什么“我说了谢谢,别人一定要报以微笑反馈,或者说什么不用在意之类的。”

    似乎,我说了谢谢,那么别人必须也要表示善意。

    厉害啊!

    这种精心策划越来越觉得吃惊,细细思考之后发现,自己似乎总是只了解那层薄纱的很小一部分。每次以为自己已经扯掉那层薄纱,但紧接着又发现,似乎还有层薄纱在那里。

    我还在相信脑子里的记忆,毕竟这么多年来自己就是这样生活的。可是,谁知道脑子里的记忆是否正确呢?假装脑子里的记忆正确,这样能够让生活很轻松,也显得非常脚踏实地。

    但是,我要如何证明这一点呢?如何证明自己脑子里的记忆是真实的呢?

    我不知道,这种悬空的感觉有些不舒服。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做什么,也不知道斩杀是否能够完成,更不知道觉察到的画面内容为何是这样的。

    这种感觉很好,虽然有些恐慌,有些不知所措。但这才是没有扭曲的状态,那些脚踏实地知晓自己未来目标的角色,不过是在相信脑子里的扭曲罢了。

    这种脚踏实地,这种目标感清晰,这种所谓的朝着梦想前进,都不过是脑子里扭曲的完美欺骗。怎么可能脚踏实地?都没有角色存在,这个世界不真实,思维也仅仅是设定好的玩意,还能脚踏实地吗?

    一方面脚踏实地,一方面又在恐惧未来,在自己编织的故事中跌宕起伏。真是不明白了,究竟是脚踏实地还是摇摇欲坠呢?

    我脑子里还有多少这种扭曲?还有多少对未来的预测?将这些预测当作真实,然后紧紧抓住,于是就可以进行各种话题讨论之类的。

    狗屎!

    那些话题讨论,不管是什么公交车让位也好,还是什么尊老爱幼之类的。无非就是一群人脑子里的扭曲对抗另外一群人脑子里的扭曲,有什么意思?

    双方都没有道理,双方都是将扭曲当作真实,双方都是扯淡。就是这样,就是这么荒谬,没有什么应该的必须的。而情绪的反应,就是来自于脑子里的扭曲和觉察到画面内容的互动。

    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也没有什么值得悲伤的。

    唉,这个问题到现在依旧能困扰我,请问这个问题是多少章之前的内容?天啊,是我太愚蠢还是误导太精妙?

    真是不明白了,世界末日似乎自己根本不害怕,而要是家里被偷了就会恐慌不已。这种想法是如何产生的?这种荒谬到无法改变的状态,除了梦境还能在哪里存在?

    这么多年来,预判是否成为本能。每做一件事情,都会去权衡其结果。可笑的是,这种权衡的资料来自哪里?脑子里的局限什么时候有资格成为预判的最终审判长?

    仿佛,脑子里的扭曲觉得没问题,就是没问题。

    我不知道。

    这种状态才是最好的状态,为什么要排斥“我不知道”呢?为什么要诋毁“我不知道”呢?

第八百一十三章 第一步213

    想想,有人问你未来的打算,你说不知道。那么这个时候,对方是什么表情和心情?

    女友问你,我们将来怎么办?

    岳父岳母问你,未来的打算是什么?

    咦?

    袁长文突然觉得,这个问题貌似之前斩杀过。无所谓啦,斩杀过就不能再次斩杀吗?

    “我不知道”,似乎这样回答就是一种卑微,就是一种懦夫,就是一种垃圾人生的开始。仿佛,我必须要知道,我应该要知道,我需要计划需要未来的规划之类的。

    这种想法是如何扎根在我脑子里的?

    有些莫名其妙啊,有什么好规划的?又有什么好知道的呢?

    看起来,一份详实的规划报告,一份对现阶段行业的调查,一份仔细斟酌的未来实施计划,看起来这些东西似乎让人感到很心安。仿佛,自己只要按照计划行事,那么不说绝对能够达成,至少不会差太多。

    无论怎么粉饰,都无法改变这仅仅是一种猜测,同样也仅仅是用脑子里的局限来操控无限。不会累吗?还是说,累也要坚持,因为这就是人生?

    任何宣称“苦就是人生”,或者什么“奋斗才是人生”、“汗水才是人生”之类的,其完整表达是“在我有限的知识和卑微的认知里,我认为这才是人生。”

    一旦完整表达,那么就可以很明显看到这些话语统统都是单方面的认为,何必将这些当作真实呢?

    如果自由意志不存在,思维只是如同此刻觉察到的模样,为什么这样思考之类的问题,都将烟消云散。而把虚假当作真实,也就如同此刻觉察到的画面内容,只能这样。

    觉察到宠物不听话,有问题吗?

    觉察到妻儿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有问题吗?

    觉察到世界变得邪恶,有问题吗?

    觉察到人们变得善良,有问题吗?

    没有任何问题,就是这样。任何企图回答的问题,都是在强行扭曲。比如自己的记忆怎么可能是虚假的?比如时间怎么可能不存在?比如角色的思维怎么可能是固定程序呢?

    没有问题,这些问题都没有了。只有在试图将觉察到的画面元素进行关联的时候,才会遇到问题。只有将觉察到的画面躯体当作真实的人,才会存在问题。

    觉察到此刻角色没有完成,有问题吗?完全没问题,只能是这样,因为这些就是此刻觉察到的内容。

    就像,没有什么偶然,但有人偏偏要说这件事情的发生是偶然。我就不明白了,已经发生的事情怎么可能是偶然呢?难道“已经发生”还不足以说明这是必然么?

    幸好,我现在没有弟子需要教导,否则自己肯定会冲过去扇他两耳光。

    袁长文笑笑,想起自己在帝国教导的场景。那么多弟子,尽管自己跟帝国元首之间并不融洽,但自己的教导从来没有划分过什么家族团体之类的。教导的时候,自己都是一视同仁。

    这样,才不会辱没精神大师的称号。

    好吧,我承认自己是在误人子弟,自己是在阻挡别人前进。如果现在的我看见曾经的我,估计会冲过去扇他两耳光吧。

    没有“活在当下”这种说法,任何时候都只能活在当下,我也很想知道如何才能活在过去或者活在未来。

    那些宣扬“活在当下”的人,似乎在强调,此刻看见什么事情,那么就只能思考关于此刻看见的事情。比如,我在吃饭,那么就不要思考什么昨天上班的事情,或者思考什么明天上班的事情。

    这不是鬼扯吗?我在吃饭,然后思考吃饭,就是“活在当下”?

    我在思考昨天或者明天,同样也是此刻在思考啊。只不过,此刻思考的内容是关于昨天或者明天,而“活在当下”仅仅是此刻在思考关于“此刻在吃饭”这件事情。

    有什么区别吗?

    思考的内容重要吗?

    都是此刻在思考,为什么会因为内容的不一样,而宣称什么活在当下呢?

    如果认识到角色的思考跟自己毫无关系,那么这些思考的内容都不会影响分毫。不会因为思考过去或者未来,就会有什么不同的爽点状态。也不会因为仅仅思考此刻,就会呈现什么满足之类的情绪。

    完全是本末倒置,对于一个角色而言,最重要的是认识到角色跟自己毫无关系。

    就是所谓的“关我屁事”。

    那么,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对于角色的思考内容就不会强行扭曲,因为根本就不是你在思考,而是你的角色在思考。甚至,你仅仅是觉察到有这么个思维而已。

    强行扭曲企图让角色“活在当下”,这完全没有必要。认识到脑子里的扭曲,自然就不会相信脑子里的想法。而这种时候,思考过去和未来,也就变成一种好玩的状态。

    袁长文这个角色如此思考,如此举止,我都没有任何问题。

    所以,认识到这份思考跟自己无关,才是关键点。而打碎模板角色成为自定义角色之后,“活在当下”就会变成很容易的事情。否则,所谓的“活在当下”只不过是恐惧的变装表演。

    “你看,我已经努力活在当下,为什么还是会发生这么多难受的事情”之类的不解,就会频频出现就会怀疑“活在当下”是不是扯淡,因为“不害怕生活”才是一切的起点。

    而当我不害怕生活之后,我在吃饭的时候思考过去未来,这有什么问题吗?甚至,我能清楚的看到自己正在此刻思考关于过去未来的事情,这又有什么问题吗?

    所谓“活在当下”,看见什么此刻的事物,就只关心此刻的事物。

    这更是扯淡的说法。

    所看到的,所想像的,都是此刻觉察到的画面元素而已。没有任何理由认为,景色就比脑子里的想象更真实,也没有任何了证据可以宣称,只思考景色就比思考脑子里的想象,更加“活在当下”。

    统统都是觉察到的画面元素而已,都是此刻觉察到的。所以,一个人怎么可能不活在当下呢?既然我永远都只能活在当下,那么强行扭曲只关心双眼所见的事物,其意义在哪里?

    都是觉察到的画面元素,没有任何高低之分。

    这种区分,本身就已经陷入欺骗之中。

第八百一十四章 第一步214

    有一个根本无法妥协的观点,大部分人认为这种难受忧伤是不好的事情,而我却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在这个基本观点都无法妥协的基础上,根本就没有任何办法进行探讨。能够聊的,仅仅是天气之类的玩意。角色想要的,都是通过聊天来加强角色。比如角色的故事,角色的过去,角色的荣誉之类的。

    而我,只想聊关于斩杀的事情。

    还要说多少次?!角色跟我毫无关系,角色的想法、言行,都是不知所谓的东西。我仅仅是觉察到这些画面内容,而不是我在控制这些内容。

    我还在思考,如何解释思维的延续性以及操控性,仿佛我想思考什么就可以思考什么。有一个解释,因为我是那份觉察,所以角色的一切都会被觉察到。而那份觉察就是一切,所以连时间这种玩意也属于那份觉察。

    那么,当觉察到某个画面的时候,那份觉察很自然将这个画面变成记忆,然后再次幻化出另一份画面内容。有个关键点,就是这些觉察的幻化不是建立在时间之上,不是常规的思考如同在时间长河中做了些什么。

    比如,计算机的无延迟反应,这个就是在时间之上所进行的行为。而那份觉察的幻化,是超脱于时间之外的幻化,或者说,是那份觉察幻化了时间这个玩意。

    但这种解释仅仅是一种猜测,想要弄清楚思维究竟是怎么回事。可是,我没法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因为任何解释都是在强行关联。就像推理游戏那样,各个线索在那里,谁能合理解释每个线索,那么其推理很有可能是真相。

    为什么要去推理呢?将觉察到的各个画面进行关联,其前提假设是,“我能够找出这个幻化方式,以及我确定这有一个幻化方式。”

    这种假设能够证明吗?

    我只能找到,我是怎样认为这些画面是真实的。就像我一直看到觉察的画面中有一个躯体,所以我认定这个躯体就是我,并且是真实存在的。

    但是,我要如何去找到什么所谓的幻化方式呢?

    而且,这种所谓的幻化方式,还有一个隐藏假设,就是“我脑子里的记忆是正确的”,因为只有这样,找出这种幻化方式才会具有意义。

    比如,我认为我脑子里的记忆是正确的,我有童年有青年有现在。尽管这些内容都是虚假的呈现,但我想找到“那份觉察是如何幻化出这些虚假。”

    可是,完全有可能根本没有什么过去,脑子里的记忆没有丝毫正确性。那么,仅仅存在这个时刻的我,要如何寻找所谓的幻化方式?

    因为我认为脑子里的记忆是正确的,所以才会想要去解释思维的延续性,以及去解释我如何从那个位置移动到这个位置。

    看吧,问题就被摧毁了。建立在无数假设之上的问题,哪怕被全世界宣称什么终极问题,一旦找到问题的假设就会觉得非常扯淡。

    就像,“我是谁”的假设是“我是一个人”,所以才会问“我是谁”之类的问题。要是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我不是人”。

    想想,似乎这种否定的回答不尽人意,但只能这样回答。

    突然想起佛陀的法案,一把刀未出鞘,请问刀刃在何处?

    不能说刀刃在刀鞘里,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这个情况。你只能说,刀刃不在外面,至于是否在刀鞘里面,你是不知道的。所谓的“不在外面自然就在里面”,这仅仅是一种脑子里的扭曲而已。

    其完整表达是,“在我有限的知识和卑微的认知中,我认为刀刃不在外面自然就在里面。”

    这种局限的看法,还有什么好说的呢?难道就没有其他任何可能吗?比如刀刃在异次元、比如外星人的刀刃空间技术。没错,你可以讲这些是极端是钻牛角尖,但你永远没法否认有这种可能。

    否认这些可能,只能让生活很顺利,让角色理解世界很轻松。但并不意味着,这些简单便捷轻松的解释,就是真实。也没有任何理由将这些解释紧紧抓住,不容任何人的摧毁。

    这就是所谓的,只能说“这不是什么”,而没法说“这是什么”……吗?

    我不知道,这就是答案,为什么不能接受这个答案呢?几千年来,无数哲学家想要探讨人生的真谛,各种理论跌宕起伏。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客观、主观、二元唯心主义、物自体、次级属性……

    看看那些享誉盛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康德、休谟、尼采、荣格……多到根本数不清,随便哪个人的著作都是厚厚的一本。其中有多少是猜测?其中有多少合理的解释?

    那些猜测那些解释肯定都非常合理,否则他们也不会成为世界级的哲学家。可是,猜测终究是猜测,根本没有证明的猜测。而且,强行扭曲之后的结果,就是看不到事物本身的状态。

    觉察到这样,所以只能这样,为什么要去控制要去解释呢?承认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是一件天大的错误吗?还是说,所有的角色都不认可“我不知道”这种答案,所以才必须去做出什么合理的解释吗?

    什么物自体,什么我们只能看到物体的次级属性,没法知道物体本身的模样。我不知道这是在干什么,为什么要假设一个物体本身的模样?而又为什么要承认客观事物真实存在的假设?

    或者说,既然没法认识到事物本身的模样,那么就结束了呀,还在什么虚假之上讨论?还要建立什么理论?

    所有的画面都只是此刻觉察到的元素,没有任何问题。包括这个部分躯体,都仅仅是觉察到的画面内容,有什么问题吗?

    角色想要控制,角色想要占有,但所谓的角色都仅仅是觉察到的画面元素。就像一幅画其边缘位置画着部分躯体,显得是透过这个躯体在看世界。而这个躯体想要占有画面的其他景色,比如房子树木之类的。

    搞笑了吧。

    角色能控制什么?而我又能控制什么?

    如果那份觉察可以控制并且拥有跟角色一样的善恶观,这个世界还会这样吗?角色只是画面中呈现的元素,谈什么控制和拥有?

    可惜,我还在紧紧抓住思维,还在相信脑子里的扭曲。

    悲哀啊!

第八百一十五章 第一步215

    角色此刻还没有完成,这不是问题。

    角色一生都没法完成,这也不是问题。

    我不会认为事情应该怎样,因为所有的“我认为”都是脑子里的扭曲。无论这个“我认为”有多么清微,比如我认为做人应该逍遥自在,我认为做人应该每天吃饭拉屎。

    这些,都是扭曲。

    为什么一定要吃饭拉屎?好像,“人必须活着”这是一条铁律。但是,为什么要活着?这种想法直接认定死亡是件坏事情,做人必须要努力活着。

    一旦询问,为什么要活着,那么根本说不出任何答案。因为所有的答案都只能证明一件事情,“必须活着”这个说法仅仅是人为的扭曲而已。

    我乐意随时随地死亡,不会因为做这件事会死而忽视怦然心动。没有什么存活的意义,我只是恰好没有死亡罢了。

    如果有机会死亡,我会拒绝吗?

    袁长文发现,这个问题真的好笑,自己不就正在死亡吗?也许,自己会拒绝,也许不会。

    为什么要一开始就给自己设定一个规矩呢?任由生活的流动带领前进,不好么?

    没有理由活着,也没有理由死去。

    就是这样,我不知道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我渐渐喜欢上这种不知道的感觉。曾经的自己始终想要掌控,始终认为做什么事情之前必须计划规划,并且以此为荣。

    可笑啊,这些计划规划不是在完整人生,也不是在创造人生,而是完完全全将人生挡在外面。能够接触到的,只有思维的高墙,甚至连未来的路线都是思维的高墙。

    停止相信脑子里的扭曲,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活着对我来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哪怕全世界的所有人都已经丢弃脑子里的扭曲,都活在天堂一般的生活中,也跟我没有关系。

    也不会因此而阻碍我继续斩杀。

    很明显,我还没有完成。这是事实,也是我此刻觉察到的画面。也许还有什么东西是角色忽略的,但是我没兴趣纠缠。也许角色能够找到前进的位置,也许角色没法找到,都不重要。

    没有什么重要的。

    曾经以为,重要的是前进,重要的是更远。但现在,似乎没有这个必要,角色永远都是虚假,也就是永远没法触碰真实。

    当然,说不定下一刻我突然又要继续斩杀,突然又发现自己心中的愤怒之类的。都有可能,有什么不能发生的呢?

    曾经的我,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我认为事情应该怎样,但事实上并没有这样”。

    脑子里的扭曲无论确定什么东西,都只是扭曲。所以,当我不认为应该怎样的时候,就意味着发生什么事情都可以。

    包括角色没有完成。

    虚度光阴?浪费生命?

    这些不过是恐惧操纵的说辞而已,角色不存在世界是虚假的,请问在这个世界中的袁长文这个角色,谈什么光阴和生命之类的话题呢?

    没有问题,怎样都可以。

    袁长文这个角色一定可以完成吗?一定可以修到真实吗?又或者,袁长文这个角色可以斩杀结束吗?

    谁能知道?谁能确定?

    我很想继续努力,也很想告诉自己还没有到达山巅。而另一方面,这些行为又不是我能控制的,那份觉察仅仅是觉察到这一切的发生,我怎么知道自己能不能完成呢?

    角色思维,角色言行,都不是我在控制。这样讲很让人难受,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但现在,如果有别人在我面前,也许会不屑一顾的说“loser只会找借口”之类的吧。

    我不知道,然后我开始享受这种“我不知道”的状态,没有什么好害怕的,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最最恐怖的事情,也许只是死亡。但在我眼里,死神小可爱只是等我回家而已。

    生不如死,我不知道这个词汇想表达什么。身体上的疼痛以至于想一死了之?还是,肩上责任很大,活着还不如死了?

    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责任大?把责任扔掉就好了呀,这算什么问题。自己将责任扛在肩上,为了强化角色的某些属性,那么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当然,这种抱怨也是角色属性,一边抱怨责任大一边扛起责任,这就是这个角色的设定。仅此而已,我为什么要去在意别人的生活方式?不过是NPC而已,不过是丰富梦境的精彩程度罢了。

    也许会跟人争论,也许不会跟人说法,这些都不再是问题。如果生活的流动需要,那么就去做。没了,就这样结束了。

    无需要解释世界的理论,也不需要解释宇宙的理论,所有的东西都要抛弃。再次强调,这是我的人生,各位看官请随意。不过,能看到这里的看官,也许根本就没法随意。

    袁长文发现,湖水的温度竟然开始升高。很微弱,但依旧能够感受到。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湖水深处的水温竟然并非想象中那么冰凉。所以啊,自己究竟知道什么?

    所有的恐惧都是建立在脑子里的扭曲之上,没有扭曲也就没有恐惧。对于一个什么也不知道的人来说,如何恐惧?只有知道一些事情,但又不是全知全能的存在,所以才会被恐惧。

    因为很明显,自己脑子里的知识是局限,那么肯定会有超出自己想象的事情发生。那么,怎么可能不恐惧?停止相信脑子里的扭曲,就是“不害怕生活”的开始。

    但脑子里的扭曲,跟怦然心动并不一样。我不会强行认为“太阳明天一定会升起”,但当怦然心动需要相信“太阳明天一定会升起”的时候,那么我依旧会去相信。

    这些知识,如果强行相信如果认为就应该这样,那么这就是扭曲。如果仅仅作为可有可无的存在,那么就是怦然心动可以利用的信息。

    袁长文缓缓感受着湖水的温度,四周已然漆黑。不过,总会有些恍惚的时候,似乎自己看到了光亮。

    从此,再也没有幻觉这种说法。因为所有的都是幻觉,又凭什么说短暂出现的是幻觉,长期出现的就不是幻觉呢?

    享受“我不知道”的状态,很好。

第八百一十六章 第一步216

    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我不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句话如此受到欢迎,仿佛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场所下说出这句话,并且几乎不会被反驳。

    这个说法的隐藏假设是“一定有问题存在”,所以“没有问题”仅仅是没有找到问题而已,那么这种看不见的却又一直存在隐藏在暗处的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但是,为什么一定有问题存在呢?

    从角色的观点来看,现在的状况没有达到目标,那么自然就是因为存在问题没有解决,所以才会没有到达目标。可是,为什么现状不好呢?为什么一定要达到什么目标呢?

    设定一个目标,然后强行扭曲整个事件,找出“自认为”的问题,于是去解决问题,强行让事情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只有在这种脑子里扭曲的条件下,才会必须存在问题。

    就算达到目标,角色自带的恐惧光环会下意识将目标进行改变,比如更高更强更快,或者不断开拓进取以免消散在时间的长河中。总之就是各种恐惧之下的想法,让目标进行轻微的偏移。

    那么,在这种脑子里的扭曲操控之下,自然是依旧必须存在问题。

    没有问题意味着自己没法找到此刻的不好,但角色知道,肯定有问题存在。为什么?因为这一切的形成都是依靠脑子里的扭曲,谁都知道脑子里的知识是有限的,所以必然存在漏洞。

    可惜,我已经不再相信脑子里的扭曲,此刻的任何状态都是觉察到的画面内容。有什么问题?有什么不能发生?战争?暴乱?抢劫?杀人?残暴虐杀儿童?反杀父母以及老人?

    没有问题,这些都可以发生。我不会说我在期待这些事情发生在我身上,但如果这些东西发生了,那么就是必然。

    怎么还可以跟必然进行争论呢?

    我不是太明白大家都在干什么,那些聊天内容无时无刻不在强化角色属性,无时无刻不在对外表达“看,我就是这样的人”,或者“快来表扬这样的我呀”之类的。

    没人会认为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很正常,相反,如果告诉朋友自己在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对方很容易觉得你是不是遇到什么人生障碍之类的。然后开始不停的劝阻,什么别想太多之类的。

    为什么不能思考“我是谁”?为什么整个社会都在鄙视这个问题?为什么如同防贼一样,避免自己去思考“我是谁”?

    那些胡乱的日子,那些忧郁的日子,那些狂躁不安仿佛灵魂都在四分五裂的日子,凭什么认为是坏事呢?凭什么面对这样的人,我们不是去恭喜而是去劝阻呢?

    这其中究竟蕴含了怎样的扯淡逻辑?

    任何处于混乱状态的日子,都是一件好事情。因为这样,才可以看清楚究竟是怎样的人生,自己究竟在被什么操纵。不是抗拒混乱,而是邀请混乱,甚至祈祷混乱的来临。

    当一个人快要发疯的时候,就会非常容易明白,这一切不过是脑子里扭曲所带来的影响。然后自然而然,就会看见脑子里扭曲是多么扯淡的存在,那么很容易就不会继续相信脑子里的扭曲。

    如果抗拒这种混乱,那么只能转移注意力,只能再次被恐惧牵着鼻子走。大家都会劝说什么快点走出来之类的,如果遇到我,我只会恭喜说快点进去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

    不是走出混乱,而是打穿混乱。

    袁长文摸摸手腕上的皮筋,也不知道是哪个姑娘掉的。说不定,以后会因为这跟皮筋而相识,展开一段美好的故事。

    唉,我在想什么,自己都要死亡的人。

    袁长文根本没有害怕死亡,不知道为什么,一股莫名的幸福就这样降临。很轻松很舒服,仿佛包裹自己的根本不是什么冰凉的湖水,而是来自天堂的温暖。

    就像之前体验到的那份轻松感一样,完全胜过所有能够想象的喜悦和欢快之类的。事实上,袁长文已经不记得曾经的快乐。不过,不重要,反正此刻的轻松感特别舒服。

    我没有任何理由,在这份轻松感充盈在体内的时候,去思考什么世界什么斩杀,或者如何表达这份轻松感之类的。

    你信也好,不信也好。你想了解也好,不想了解也好。对我而言,你的反应就是定数,只能这样。而我也不会期待你有什么反应,没什么好期待的,发生之后自然知道你是什么反应。

    为什么自己会相信脑子里的扭曲,此刻的袁长文完全不明白为什么曾经的自己会这样做,哪怕是最轻微的扭曲,也是脑子里的扭曲。

    毒药不会因为分量少,而变成食物。只能说毒药分量少不会中毒,但永远也没法变成食物。

    所以,自己为什么还要相信脑子里的扭曲?

    就算是,“不要乱花钱”这种想法,也不能相信。这个想法有个假设,就是有一些花钱的方式不是乱花钱,而另外一些花钱的方式属于乱花钱。

    好了,接下来自然是老规矩,那么谁在判断哪种花钱的行为是乱花钱呢?而这些评判的依据又是什么呢?无论怎样回答,最后的结果都会指向脑子里的扭曲。

    于是,嘭!犹如大便爆炸一般,这种想法被炸得稀巴烂。好吧,我承认这个比喻有点恶心,但我自己根本不觉得。因为这个比喻还有一个很形象的地方,就是大便爆炸之后依旧会残留气味。

    而这种残留的气味,就是当你想要做某事,或者感觉自己已经想通去做某事的时候,突然出现的犹豫或者阻挡。

    袁长文想起帝国风靡的游戏,马桶侠。难道说当初的游戏设计者,也认为大便狗屎之类的其实并没有任何恶心之处么?想起马桶侠刚开始宣传的时候,很多推广人员甚至没法去解释那些招式,也没有人愿意去听什么招式详解。

    就是这样了,清除脑子里的扭曲,去看见那些扭曲存在的理由。然后就会发现,自己是白痴吗?为什么会相信这种东西?

    再次强调,不是去相信什么上帝安排好一切,或者什么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而是停止相信脑子里的扭曲,停止相信一切你认为“应该是”的玩意。

第八百一十七章 第一步217

    修到真实,是在摧毁生活,而不是让生活更加美好。

    想想,我都已经不是袁长文这个角色,思维身体统统不是我,那么要如何站在这个躯体里去享受世界呢?

    不对,我在想象完成之后的状态。没有必要也无法想象,哪怕在理论上知晓所有关于真实的一切,但终究没有触碰真实,终究处于虚假的角色之中。

    而虚假永远无法触碰真实,那么我的所有想象,无论其多么合理多么符合理论,但终究是只是猜测罢了。既然是猜测,又何必牢牢拽在手里不松开呢?

    那份轻松感还在持续,并不是像曾经想象的那样,在这份轻松感的加持下努力工作,什么思维清晰,什么效率极高之类的。而是整个人就开始无所事事,并且丝毫不会觉得无所事事是一件坏事。

    当然,还会有一些残留的恐惧,但那只是脑子里的大便被炸烂掉之后残留的气息而已。

    也许吧,谁知道呢?

    在那份轻松感之下,不会觉得自己跟世界融合了,而是世界跟自己融合了。仿佛世界本来就是自己的游乐场,只不过是角色一直将世界想象成恶龙而已。不停的防备不停的努力,只为了脑子里的恐惧消停一会。

    没用的,摆脱恐惧本身就是一种恐惧,就像放下执着本身就是一种执着。所以,想要通过摆脱恐惧来彻底摆脱恐惧,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只有让恐惧进来,看见恐惧究竟是个什么狗屁玩意,才可以摆脱恐惧。

    当然,谁会想要摆脱恐惧?或者,谁会承认自己生活在恐惧之中?甚至,根本不会认为自己生活在恐惧之中。

    所以,我究竟想要怎样,大谈摆脱恐惧?大谈如何斩杀?如何修到真实?

    拉倒吧,我自己还没有完成,哪里有时间去解释这些玩意呢?而且,我究竟是在给谁解释?我如何确定真的有个对方在听我的解释呢?

    所有的一切都只是此刻觉察到的画面内容,我怎么知道这个被称作“对方”的画面元素,其背后真的站着一个真实的对方呢?

    还是回到之前的思考,仅仅是因为有一个真实的对方,这是最好的解释也是最合理的解释。可惜,我需要怎样做才能将“最合理的解释”等同于真实呢?

    没法做到,任何解释都是猜测,都是未经验证的假设。所以,相信有一个真实的对方,跟相信天堂的存在,是同样一种性质。

    那么,我跟对方讲话的时候,我究竟在跟谁讲话?为什么要跟一个我根本不知道是否存在的对方进行讲话?

    如果仅仅想生活变得更好,那么会说什么你永远没法知道对方的想法,所以对方做什么都是你不可预知的。就此打住,这样就会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如果继续深入,那么就会变得像我一样,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活着,又为什么还没有死去。然后,变得热爱“我不知道”这种状态,也会渐渐喜欢“无所事事”的日子。

    可是,周围的人,好吧如果真的周围有人的话,他们会怎样看待一个喜欢无所事事的人?生活想要美好,本身就意味着要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以及融入人群。而在我看来,主流价值观这种东西如同狗屎一般。

    甚至,价值观这种东西,本身就是脑子里的扭曲。无论怎样的价值观,都是一种扭曲。没错,就算是佛陀耶稣的价值观,同样是一种扭曲。因为哪怕佛陀耶稣其内在触碰真实,但那个角色始终是虚假。

    一个虚假的角色,其想法无论再怎么接近真实,都是虚假的存在。就像电影光线如何模拟电影屏幕,都无法改变其本质是电影光线。

    但是,这种理解有助于斩杀吗?我不知道,也许有也许没有,谁知道那个被称作对方的画面元素,究竟会怎样思考?甚至,我怎么知道这些不是程序的反馈?

    越看,这个世界越是精彩。想想,如果自己创造世界,要如何设定才能创造出那么多完全不同形态的角色,以及脑子里那些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玩意的扭曲。

    每在一个时刻,都会有不同的觉察画面,而且还不带重复。不管时间是否存在,这些都是值得惊叹的内容。哪怕时间不存在,脑子里的记忆也是值得赞叹的神奇。

    看看那些过去,看看遇到的那些人和事,有什么是完全一样的吗?无法找到两片同样的树叶,这难道还不值得感到震撼么?

    而再想想,那份觉察就是一切,我就是那份觉察,突然发现自己似乎很厉害。尽管这个厉害跟此刻“觉得很厉害”的这份思维并无关系,但自己依旧止不住感到舒坦。

    不是感到什么宇宙的浩瀚和自己的渺小,而是觉得整个宇宙都是自己的。

    并非是什么宇宙之王,仿佛就像一个皇帝那样控制整个宇宙,而是觉得整个宇宙都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即将变得如同手臂一样轻松使唤。

    困难之处在于,这份思考并非属于我的,我仅仅是觉察到这份思考罢了。认为这份思考就是自己,认为是自己在思考,这完全是一种精心策划的幻觉。

    就像认为一直出现在画面中的部分躯体是自己一样,这同样是精心策划的幻觉。

    我不知道这些觉察到的画面元素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我知道将这些元素关联起来是不对的,并且相信脑子里的记忆承认时间的线性流逝,同样也是不诚实的行为。

    不应该使用“修到真实”来描述这条道路,就只应该用“斩杀”来形容。不过,还是比较勉强,因为谁在斩杀?总会认为有一个主语在斩杀宾语,二元世界的语言只能这样。

    唯一的好消息是,当思考谁在斩杀的时候,已经是快要结束的时候。甚至,这个时候结束与否都不重要,因为我发现自己根本一无所知。

    并且,不会将角色认同为自己,所以此刻觉察到角色没有完成,这一切都没有什么问题。

    我怎么知道,角色多久会完成?角色究竟会不会完成?

    承认时间的线性流逝,那么我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否认时间的存在,那么我怎么知道还有下一刻这种存在?

    所以咯,我不知道。

第八百一十八章 第一步218

    很好,那种被阻挡的感觉继续出现。

    之前的我也许会说,这是因为我继续在前进所以才会出现阻挡。可惜,这仅仅是一种猜测。如果这种阻挡只是在绕圈子而不是前进呢?

    很明显的恐惧,不是么?就像强行扭曲说什么风雨之后见彩虹,或者什么现在受过的苦未来都会笑着讲出来,又或者什么苦难都是值得什么终究会感恩苦难之类的。

    这种安慰明显就是在给恐惧当手下,而且没人会认识到这一点。仿佛,自己的劝说,那些正能量的话语那些鸡汤,都是为了抵抗恐惧。殊不知,这种抵抗恐惧的想法本身就来源于恐惧。

    也不会有人认为,斩杀恐惧的最好方法是不抗拒恐惧,任由恐惧在体内冲撞。然后跟随恐惧,去看看究竟是如何产生的恐惧。于是就会发现,所有的恐惧都是源自脑子里的扭曲。

    那些未经验证的假设,那些毫无根据的肯定句,那些从来不会怀疑的理念或者想法。就是这些脑子里的扭曲,让恐惧得以生存。

    如果我连人都不是,如何恐惧我?如果我根本不是袁长文这个角色,那么关于这个角色的所有恐惧,跟我有什么关系?又如何能够出现恐惧这种玩意?

    我并不会认为自己在前进,或者说,不会去猜测自己是否依旧在前进在斩杀。没错,通往巅峰的路上需要更远,我还没有完成,所以继续前进才是关键。

    但是,此刻觉察到袁长文这个角色还没有完成,有什么问题吗?

    此刻,觉察到袁长文这个角色再次出现阻挡的感觉,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任何理由宣称这种阻挡是继续前进的标志,也没有任何理由认为这种阻挡是在绕圈子。既然我什么都不知道,那么何必去假装知道,然后寻找一个最合理的解释呢?

    就算袁长文这个角色一生也无法斩杀完成,我也没有任何问题。

    所以,这种被阻挡的感觉出现,我认为其很好的原因是因为这一切只能这样发生。并不是因为出现被阻挡的感觉意味着什么,然后我非常认同这种自以为是的“意味着”,于是宣称这是件好事情。

    之前那份轻松感已然消失,但是无所谓。想要强行留下那种轻松感,本身就是一种恐惧。如果没有恐惧,我为什么要强行保持那份轻松感呢?如果我认为“没有那份轻松感是件坏事”,这样才会导致自己想要保留那份轻松感。

    而这种认为好事坏事的区别,本身就是一种恐惧。没有恐惧也就没有坏事,我不害怕生活,所以不会担心任何状况的发生。

    尽管,我会不喜欢某些状况,但我不会担心坏事的发生,也不会做些什么努力保持让坏事不发生。更不会相信脑子里的扭曲,努力使劲让所谓的好事不会溜走。

    没有必要。

    我的确不喜欢某些状况的发生,但发生了,那也就说明只能这样发生。并且,我不会认为这种发生是什么不好的。

    就像此刻这份被阻挡的感觉出现,失去那份轻松感确实有些遗憾,但体验这种被阻挡的感觉也不错。

    我想不明白,曾经的自己是如何对抗已经发生的事情,又是如何处于随时担心忧虑之中。尽管那时的自己充满干劲,又有帝国第一人的头衔,但现在看来,曾经的自己就是一个小孩子。

    一个捂着耳朵大声哭喊“我不听!我不看!”的小孩子。

    突然想起,曾经自己在选择娘子的时候,总是会权衡许多东西。性格、家庭、未来发展、潜力、合得来吗之类的。仔细想想,这些不就是在恐惧吗?

    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爱情跟金钱之间的较量,或者说,爱情跟现实之间的冲突。如果爱情可以跟金钱较量,那本身就说明爱情跟金钱是同一个层次和等级的玩意,为什么又要努力拔高爱情的高度呢?

    什么考虑到现实,考虑到未来宝宝的生活,我完全不明白这是在干什么。能看见的,全部都是恐惧。如果没有了爱情,至少还有这份物质保障,是这样的恐惧吗?如果没有了爱情,至少对方的性格会保证家庭不会吵架,是这样的恐惧吗?

    看重性格跟看着家世,有什么本质区别吗?都是脑子里扭曲的权衡而已,为什么总是认为看重性格或者什么的,比看重家世更好更值得骄傲呢?

    爱情需要物质来保障,这本身就说明此句中的爱情二字,其本质是一场交易。

    为什么要将那种不顾一切无所畏惧的热恋期间的状态,认为是头脑发热呢?认为是一种不清醒的状态呢?认为是一种将来必定会后悔的盲目呢?

    一旦参杂恐惧在其中,这一切都变得混乱不堪。似乎,如何恐惧都是有道理的。外遇、经济、生活环境、物质基础、身体状况等等,怎么说都是有道理的。

    解决问题的东西并不是答案,而是看见问题隐藏的假设,站在更高的层次直接摧毁问题。

    这种夹杂恐惧的爱情,或者说,完全是被恐惧操纵的爱情,本身就没有资格称为爱情。看起来,很现实,对方的物质基础、工作潜力、父母身体状况等等。

    但是,谁会认可这种所谓的“很现实”的说辞?除了本身就生活在恐惧之中的角色,谁会认为这些鬼扯?难道就因为大部分人都生活在恐惧之中,所以这种扯淡就变成正常,就变成理所当然?

    这种爱情,就仅仅是占有和控制的美化表达而已。那么多人想要给爱情下一个定论,都没法做到,因为大家根本讨论的都不是一个玩意。

    曾经的自己就是这样被恐惧愚弄,就是这样被恐惧嘲笑,而且自己还认为十分正常。反而是那些无视恐惧的行为,被自己认定为头脑发热、没有计划、有勇无谋之类的。

    是因为自己就是loser,所以才会找到如此大篇的说辞,无非就是想证明自己离开帝国的行为没错,无非就是想证明自己不是loser……吗?

    袁长文仔细想了想这个问题,发现也许有这个可能。也许最初的时候,会有隐藏这样的动机,因为没人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

    可是现在,我都不是人,都已经不是袁长文这个角色,还谈什么角色的成功与否呢?

第八百一十九章 第一步219

    爱情这种东西,根本不存在。

    就像袁长文这个角色不存在,这棵树不存在,这片湖水同样也不存在。一切“非觉察”的玩意都是虚假,而虚假是不存在的,所以这些东西都是不存在的。

    一旦移除时间,就可以看到所谓的“爱情”是建立在无数假设之上的玩意。

    假设时间线性流逝,假设觉察到的画面里被称为“恋人”的元素是一个真实的人,假设脑子里的记忆是正确。

    只有建立在这些假设之上,才能讨论爱情的相关问题。

    如果仅仅是此刻觉察到那种怦然心动,为什么在没有觉察到这种怦然心动的时候,会去寻找记忆中自己追求的过程,或者自己曾经发誓要成为对方的恋人之类的呢?

    一旦移除时间,那么此刻觉察到的画面元素就是自己的一切。我没法确定脑子里的记忆是正确的,所以,我为什么要按照脑子里关于我们甜美记忆的过去,来选择此刻的行为呢?

    比如,此刻,我明明不想搭理对方。但因为脑子里的记忆显示,对方曾经为我做过什么感动的事情,或者记得我们曾经发过誓无论如何都要拥抱对方之类的。所以,我相信脑子里的记忆,违背此刻明显的“不想搭理”,而选择“一个恋人应该做些什么”的行为。

    同样可以反过来,此刻我觉察到自己的怦然心动,为什么要相信脑子里的记忆而去权衡所谓的性格、家庭之类的狗屎?没错,看重性格,看重长相,看重什么知性、学识、谈吐之类的,统统都是脑子里扭曲的权衡。

    也统统都是一坨狗屎。

    当我知道我为什么爱上你的时候,我已经陷入恐惧交织的谎言之中,已经被假设所欺骗,已经相信了脑子里的扭曲。而这个,本身就是未来吵架的根基。

    因为,我知道的我认为的,都仅仅是脑子里的虚拟数据。我认识的对方,仅仅是我脑子里认识了解的对方,但对方的真实模样是这样吗?不管对方是真人还是程序,我都没办法完全了解对方。

    所以,我只是爱上我脑子里的你,跟现实的你有什么关系吗?当我追求现实中的你时,已经开始混淆脑子里的虚拟数据和现实中的你,这种情况怎么可能不产生矛盾?

    脑子里的虚拟数据终究不完全,而我又仅仅只能爱上脑子里的你,那么当我们接触的时候,除了发现我脑子里的虚拟数据正在改变之外,还能发现什么?

    袁长文摇摇头,谁会相信这种说法?谁又会认可这套说辞?会认可的角色根本不需要看到我这套说辞,不认可的角色看到之后也只会忘记而已。所以,写出来的意义在哪里?

    看似角色会通过读书来了解一些东西,获取一些感悟。但是这样都是注定的,角色需要改变的时候碰巧出现一些东西,就算没有这些东西,角色也会通过其他方式来获取改变。

    一切都是定数,如果承认时间的线性流逝,那么根本没有什么居功自傲的说法。当然,也许这种居功自傲本身也是一种定数。

    袁长文发现,一个角色相信这套说辞,那么必然会面临责任的崩塌。因为所谓的责任,就是脑子里的扭曲,就是建立在时间线性流逝之上的交易。

    都是恐惧的产物,仔细看看,就会发现任何地方都有恐惧。甚至连很多词汇的出现,都是建立在恐惧之上的产物。比如责任、梦想、勇气、规矩、现实、人生巅峰、努力、奋斗、辜负……

    完全按照此刻觉察到的怦然心动来行事,那么必然会面临老夫老妻,却突然觉察到自己爱上另一个人。或者,突然觉察到自己想要独自生活等等,太多的状况。而这个时候,跟随觉察到的怦然心动,那么必然就将这段感情弃之不顾。

    因为,我怎么知道脑子里的记忆是正确的呢?我怎么知道时间是线性流逝的呢?我怎么知道对方是个真人而不是程序呢?

    万一这个世界只有我一个人,其余的全部都是我精心策划的程序呢?当我吃饭的时候,对方会说“我知道你在吃饭”,但是我怎么知道对方真的知道?而不是一段固定程序呢?

    也许,什么大道无情之类的,就是这种状态吧。

    甚至,此刻的这份思考都不是我,仅仅是觉察到的画面元素而已。看起来我在控制这份思维,但并没有任何一点可以证明这个控制的行为。

    因为我之所以会认为自己在控制这份思维,是我此刻记得我之前想要思考什么东西,然后发现此刻我正在思考什么东西。于是,就宣称我在控制这份思维,是不是有点想太多了?

    比如,我此刻觉察到自己在思考苹果,而此刻觉察到脑子里的记忆是,“在几秒钟之前,我想要思考关于苹果的问题”。仅此而已,如果宣称脑子里的记忆是正确的,并且宣称时间是线性流逝的,那么当然会推导出我在控制这份思维。

    但同样的,需要仔细思考问题的假设。我完全没有任何理由,在一个未经验证的假设之上去思考一个问题。

    必须强调的是,这对于生活没有任何帮助,不会成为一个迷人的、有魅力的、有钱的角色。修到真实只会摧毁生活,如果这一切都是虚假,那么谁还会去好好生活呢?

    或者说,谁还会按照脑子里的扭曲去生活呢?

    而整个帝国大部分角色都相信脑子里的扭曲,在他们看来,我的行为只能用诡异来形容。这还是我的言行没有影响到他人的情况下,如果我拉起一堆弟子,元首肯定不会容下这种状态的我。

    整个场景完全变成,我觉察到有个躯体在画面中,有景色在画面中,有一个思维在画面中。尽管画面中的角色在对我说话,跟我聊天,但我完全不知道他们在跟谁聊天,或者是不是真的在说话。

    甚至,根本没有一个“我”觉察到,“那份觉察”的描述也许会贴切一点。

    语言啊,总是建立在二元之上,想要描述一个没有主语也没有宾语的状态,简直是太困难。不过也无所谓,因为根本没有必要去解释“真实”,而“不真实”又不需要去解释。

    所有的东西,都是“不真实”。包括这句话。

第八百二十章 第一步220

    那唯一的真实,我只能了解却永远没法触碰。因为当真正抓住那份真实,当真正触碰真实的时候,已经没有袁长文这个角色。

    这种矛盾,也许只有自己站在真实之上的时候,才能有所解决吧。

    那残留的恐惧还在影响我,当然这也无所谓,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呢?都是觉察到的状态,有什么重要性可言吗?

    所有的重要性,都只是我认为其重要。这种状态本身就说明,一件事物并没有“重要”这个标签。既然我能认为某些事情重要,那么我也能认为其不重要。

    而且,“重要”这个词汇,也是建立在恐惧之上。如果我不害怕生活,还有什么重要和不重要的吗?还有什么人生必须做的吗?所有的行为选择完全变成,“我愿意”这种蛮不讲理的套路。

    为什么要讲理?有什么好讲理的?你认为你是一个人,这就是最不讲理的事情。所以,还有什么资格认为别的事情不讲理呢?

    总是会说,不要那么极端,不要钻牛角尖,不要刨根问底,为什么不要?因为角色知道,这样会摧毁角色、摧毁人生、摧毁整个宇宙。想要好好生活,那么上述的说法完全正确,并且应该大肆赞扬。

    但想要真实,或者说,不愿意继续撒谎,想要做一个诚实的人。那么,就只能一直问下去,只能一直发现自己脑子里的知识完全是一坨狗屎。

    当自己发现自己所相信的,所坚信的,所崇尚的都变成一坨狗屎之后,很自然就会产生愤怒。如果一个人被这些东西欺骗了一生,还能够不愤怒的话,这才是神奇的存在。

    当然,也有可能,在这个精心策划的梦境中,有什么不可能呢?认为某些事情不可能发生,这本身就是对精心策划的亵渎。

    都是恐惧,当和别人聊天的时候,迎面而来全部都是未经验证的假设,全部都是毫无根据的肯定句。而且对方似乎很好心,非常担心我的状态,认为人活着就应该开开心心之类的。

    我其实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应对,最关键的是,对方根本不在意我是否喜欢这种状态。直接单方面认为这种状态不好,然后开启自以为的善良模式,潜台词在说“快来夸奖我,快来感谢我”之类的。

    因为我一旦不领情,那么对方就会生气。所以对方根本不是想要劝阻我,而仅仅是想要表现其自己的角色属性而已。

    “我好心好意劝他,唉,算了……”,这种话语还听得少吗?

    就像父母从来不会开口问,“你一个怎样”,而是直接开始着急结婚并美其名曰“这是对你好”之类的。

    我不太明白,父母有什么资格认定这些是好事那些是坏事?如果父母真的这么厉害,为什么他们并没有站在人生巅峰?如果脑子里的扭曲真的如此管用,那么为什么现在依旧处于恐惧慌张焦虑之中?

    为什么还会有烦躁的事情?

    难道几十年的生活经历都无法告诉你,你脑子里所谓的知识和认知,其实都是一坨狗屎吗?

    唉,袁长文发现,自己又开始想要说教,真的是教导弟子习惯了。

    而脑子里所有的扭曲,哪一样不是开始于习惯呢?因为习惯所以不会去思考,因为习惯所以不相信“脑子里的扭曲只是一坨狗屎”,因为习惯所以紧紧抓住自己熟知的东西不放手。

    哪怕是现在,我依旧在相信脑子里的扭曲。唯一的改变,也许就是不再去抗争此刻的现状。因为事情这样发生,是此刻觉察到的画面内容,我又怎么可能去抗争这种必然呢?

    不去抗争、不争、臣服、无为、不害怕生活,反正就是同样的状态变着花样去描述。

    真的有些诡异,仔细想想,此刻觉察到的画面内容就仅仅是画面内容。那些人那些事,都不再进行关联之后,突然就会发现这一切都是在搞什么鬼!

    为什么对方想要说服我?为什么对方突然说一些未经验证的肯定句?为什么对方突然开始表现自己的角色属性,并且期望获取我的赞同?

    为什么对方开始大吼大叫?为什么对方生气了?为什么对方在笑?为什么对方在走路?为什么这些人就像程序一样空空如也?

    而且,当我不需要了解“为什么”之后,那种疏离的恍惚感就会产生。事情就是这样,此刻觉察到的画面内容就是如此。对于他人的喜怒哀乐,似乎不再感兴趣,也没有劝说别人的冲动。

    可悲的是,我还在想要插手,还在通过脑子里的扭曲去干涉事情。因为所有的干涉都是同样的开头,“我认为这样不对”,所以才会去干涉。仿佛脑子里的扭曲在说,“是嘛,很明显应该这样,怎么可以那样”之类的。

    难道说这种好坏的判断,已经成为本能,到现在都没法清除?

    再次出现那个矛盾点,如果这份思维不是自己在控制,只是此刻觉察到的画面内容而已。那么,我为什么会这样思考?或者说,角色究竟能不能继续思考斩杀?

    角色知晓这点,对于斩杀似乎并没有什么帮助。所以,我要继续“控制”思维去斩杀吗?

    我不知道,虽然我可以很确定的说,自己会一直思考斩杀。但是,这种对未来的信誓旦旦终究也只是一种猜测。

    不对,这是建立在恐惧之上的说辞。

    很明显,我在恐惧角色不会完成,在恐惧角色无法斩杀结束,所以才会出现这一系列的矛盾点。

    问题的关键根本不在于,我是否能够控制思维,而是我为什么要在意自己是否能够控制思维?既然我仅仅是那份觉察,为何不任由事情自己发展呢?

    角色将会如何思考?角色将会如何斩杀?是放弃还是继续前进?这些都不再重要,仅仅是此刻觉察到的画面内容。对于未来,我知道什么?或者,我在期待什么?

    仿佛,一旦我认为这些思维仅仅是觉察到的画面元素,一旦认为我根本没法控制思维,就会变成一场灾难,就会让角色放弃斩杀,就会前功尽弃,就会一败涂地。

    这不是恐惧是什么?

    必须斩杀,这似乎已经变成一个新的角色属性。必须找到东西来斩杀,这尼玛跟帝国的皇室行为有什么区别?

第八百二十一章 第一步221

    我从出生开始,就一直看见这个世界,理所当然认为这个世界真实存在。

    但是,我并未见过不存在的世界,所以我要如何判定这个世界真实存在呢?

    比如,我从小见过水的模样,但究竟有没有水这种东西呢?没有任何理由,仅仅因为我一直看着水的存在,就宣称水是真实存在的。

    似乎,所有的讨论都建立在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假设之上。

    那份觉察就是一切,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所有的斩杀,都不过是在看清楚,自己究竟是如何关联那些画面元素,是如何相信一些毫无根据的肯定句。

    仅此而已。

    那份轻松感已经完全消失,没有残留丝毫。也许,唯一改变的,就是我忽然发现自己再次变得沉重起来。

    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也许是角色求生的本能,也许是未能彻底丢弃自我定义,也许斩杀的道路就是如此。有太多的可能性,不过幸好,我已经不需要弄懂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一切已经发生,就是这样的状况,哪有什么为什么呢?

    我一直都想知道究竟是为什么,一直也想找到一个完美的解释。可惜,解释就是猜测,这种东西最好离我远远的。矛盾点在于,我不知道但我觉得自己应该知道,这才是导致一切问题的所在。

    为什么我应该知道呢?为什么我能够知道呢?这么多年的教育,似乎在一直不停歇的灌输人类至上的原则,似乎将事情弄明白是一件必须而且伟大的事情。

    但是,真的可以弄明白吗?

    无论人类文明走到何种地步,“客观事物是真实存在的”这条假设永远都是假设。不过,在这场精心策划的梦境中,这些假设又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人人都开始思考真实,那么还怎么做梦呢?

    说不定,真有这种世界,人人都在思考真实,人人都发现自己属于虚假。没有社会冲突,没有邪恶也没有善良,大家只是活着然后等死。并且,在等死这个过程中,也不会有什么抱怨难受之类的。

    袁长文感受到一阵难受,这是多么熟悉的感觉啊,自从之前的那份轻松感出现之后,袁长文就以为自己不会再有这种难受的感觉。如今,觉察到的画面内容告诉袁长文,自己的想法是多么幼稚。

    的确,我什么都不知道,所以认为那股难受不会再出现,仅仅是一厢情愿的相信而已。就像,“好人有好报”、“风雨之后有彩虹”、“走过地狱才能遇见天堂”之类的,都是一厢情愿的相信都是卑微的祈求。

    我还在相信脑子里的扭曲,真是见了鬼了!

    这就是袁长文这个角色的设定吗?设定成这样的状态?设定成斩杀绕圈子一系列混乱的状态?

    袁长文想哭,特别想哭,眼泪还未流下就被湖水带走。原本些许温暖的湖水,却在感受到泪水之后变得冰凉。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还活着,也不知道袁长文这个角色为什么还没有死。这一切究竟是什么状况,为什么轻松感消失,为什么那股难受再次袭来。

    关键在于,并没有任何事情引起我的难受,仿佛这一切就像电影内容一样,强制出现。角色仅仅是随波逐流,根本没有反抗的力量。

    我允许这股难受的出现,没有任何抗拒,可是总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就像一个已经在吃冰淇淋的人,突然再次开始吃屎一样,这算是什么情况。

    没有什么是必须的,也没有什么是重要的。袁长文这个角色做什么都无所谓,有什么好强行扭曲的呢?

    随缘,是在讲这个吗?

    我不知道,也没有任何必要去解释这些东西。这些根本不是一个角色可以通过努力去模仿的行为,而是当角色不害怕生活之后,自然而然会产生的东西。

    没必要模仿圣人,没必要将一些书籍当作圣旨,更没必要按照圣人的行为来过自己的生活。这个世界都是我一个人的,模仿其他任何人的行为,都无异于本末倒置。

    我无法确定其他人是否真实存在,也不确定那个圣人是否存在,所以何必要将自己弄成一个模仿秀呢?成为对方内在的状态,而不是模仿其行为。

    难道一个人按照佛陀的行为过一生,就可以成佛?如果真的可以,那么世界上早就出现无数佛陀,毕竟大家都可以模仿都可以吃苦。

    我还在写什么?根本没有任何东西需要继续斩杀,也没有任何东西还没有斩杀。这些虚假的玩意都是不存在的,我只是单纯的相信这些虚假的玩意。

    没有什么是值得相信的,包括“我是一个人”这种话语。没有什么是确定的,我只能说我认为什么是确定的。所有的描述几乎都是主观状态的延伸,事实上也是如此,因为整个世界都是主观所见。

    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我看到的东西,是客观真实存在的。

    那份觉察就是一切,所以此刻显现出来的世界,仅仅是觉察到的内容而已。包括袁长文这个角色,其身体思维统统都只是觉察到的内容罢了。

    到处都是恐惧,有些看起来大有些看起来小,但这些都是恐惧。而那些所谓的大小之分,本身就是恐惧的伎俩。

    “买了房子就好了,这下就安心了。”

    “结了婚就好了,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有了工作就不用操心了,都会慢慢好起来的。”

    这些难道不是恐惧的缓刑吗?如果恐惧压得太狠,是不是角色会崩塌?而角色崩塌之后,必然会愤怒烧掉恐惧以及寻求真实,那么梦境就会被摧毁。

    这可不是恐惧想要的状态,所以将所有的恐惧分批次进行。就像一个远大的目标,分解成无数个小目标之后,就不再那么遥不可及。而将恐惧分解成无数个小恐惧,并且让角色有了盼头。

    那么,角色只会自己勉励自己,“还有一点点,马上就要结束了”之类的。并且安慰自己,“有了这个,自己就可以轻松了,就可以不用忧愁了,就可以自由自在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之类的。

    当自以为摆脱一个恐惧的时候,过不了多久另一个恐惧又会出现。于是,再次努力去摆脱另一个恐惧。

    而整个循环,被称为“上进”。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815/ 第一时间欣赏上帝使用手册最新章节! 作者:小生慕容所写的《上帝使用手册》为转载作品,上帝使用手册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上帝使用手册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上帝使用手册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上帝使用手册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上帝使用手册介绍:
想要完美体验不同的人生,那么就必须是不同的“人”。
记忆,只是一种阻碍……上帝使用手册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上帝使用手册,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上帝使用手册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