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统计大明TXT下载统计大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统计大明全文阅读

作者:怕起重复     统计大明txt下载     统计大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百五十九章可以不用不能没有

    二十六日上午,李若琏皱眉听着下面的汇报,东厂有人在打听蜚卫的消息。

    蜚卫的保密级别很高,锦衣卫中只有高层知道,军部那边也只有师级以上的将领才知道蜚卫的存在。

    东厂为什么会突然知道,而且还派人打听。

    蜚卫的存在不仅仅是保密需要,更是因为这种战法有伤天和,若是传出去必然对太子的名声有影响。

    所以李若琏第一个要怀疑的就是是不是谁要借蜚卫的事情中伤太子殿下?

    不过因为打听蜚卫的事情,不少潜伏在锦衣卫内的东厂间谍都暴露出来,李若琏琢磨着是不是来一波钓鱼?

    朝堂上,散朝之后崇祯再一次跟朱慈烺一起回到后殿,朱慈烺感觉气氛有点尴尬,当初和谐的父子关系已经不再。

    崇祯也对这个儿子的感情很复杂,即欣慰儿子的成长,有畏惧儿子权利的膨胀,又感觉自己这个父亲没有做好有些愧疚。

    不过昨晚方正化连夜汇报的事情他还是要问一问:“皇儿,蜚卫是什么情况?”

    朱慈烺愣了一下:“父皇是从哪里听说蜚卫的?”

    崇祯没有直接回答:“说一下蜚卫的事情吧,朕想知道。”

    朱慈烺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蜚卫,成立于山西防疫军刚组建的时候,起初他们的职责是研究鼠疫的传播。

    因为只有知道其传播途径才能针对性的找到应对方法,才能治疗鼠疫。”

    说道这里朱慈烺停了一下,崇祯认真听着:“那后来呢?”

    朱慈烺苦笑一声:“后来,他们通过研究鼠疫的传播掌握了传播鼠疫的方法。

    崇祯八年低的时候,因为建奴准备再次入寇关内,为了拖延建奴的入寇,降低大明百姓的损失。

    儿臣派出了蜚卫在建奴地区传播瘟疫,这才导致了建奴那边的鼠疫大流行。”

    当初建奴那边鼠疫流行,崇祯有怀疑跟东宫有关,但是他没有想到这件事朱慈烺竟然专门成立了一个组织在做。

    崇祯敲着桌子:“这样做有伤天和啊!”

    朱慈烺点点头:“确实有伤天和,但是儿臣觉得建奴病好过大明百姓病,建奴死好过大明百姓死。

    这次瘟疫的散播减缓了建奴入寇的时间,削弱了建奴的实力和战争潜力,给大明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虽然有伤天和但是儿臣并不后悔。”

    崇祯叹了一口气:“但是你这蜚卫是不是一直没有解散?”

    朱慈烺点点头:“现在蜚卫的主要研究都迁移到了庙岛那边海上的小岛。不仅没有解散,这两年蜚卫还研究了霍乱、血吸虫病、瘴气、天花等等瘟疫。”

    崇祯听到这些瘟疫都身子一抖:“你怎么能这么做,这种事情一旦控制不住那必然是生灵涂炭!”

    朱慈烺嗯了一声:“父皇不用内疚,这种传播瘟疫的战术并不是儿臣独创,无论是草原民族,还是汉人内部,历代都有不少人研究这种战法。

    咱们研究这些瘟疫最重要的是搞清楚其传播途径,这样才能更好的预防。

    而且这种武器大明不用,难保别人不用,万一别人对大明使用咱们该如何应对?

    所以儿臣觉得,蜚卫可以不用,但是大明不能没有!”

    崇祯站起来:“不行这种部队不能轻易使用,也不能胡乱研究,鬼神之事我们敬而远之。”

    朱慈烺想想说道:“父皇请放心,儿臣不会轻易使用蜚卫,现在大明也不必用这种极端的办法来作战。

    儿臣保证除非大明生死存亡之际,或者是敌人对大明率先使用瘟疫,否则蜚卫绝对不动用。”

    崇祯还是不放心:“以后蜚卫出动必须要经过朕的同意!”

    朱慈烺拱手:“是,儿臣知道了。”

    解决了这个事情,崇祯继续问道:“今年给大臣准备的年礼怎么样了?”

    朱慈烺笑了:“父皇放心,皇明商号都准备妥当了,今年大臣不用到各部去领了在带回家了。

    今年各位大臣可以凭借自己领取俸禄的取款折子到皇明商号领取一份年礼。

    今年的年礼包括三品以上官员落地座钟一架、三尺长一尺宽玻璃银镜一副、貂皮大氅一套、鹿茸一架、鹿后腿一条、熊掌一只、罐头果脯肉脯若干,海鱼若干。

    五品以上官员中号座钟一架,一尺长半尺宽玻璃银镜一副、貂领狼皮大氅一件、鹿肉二十斤、熊肉十斤,火锅罐头一箱,腊肉二十斤、水果罐头一箱。

    其余官员小号座钟一架、半尺玻璃银镜一副、狐狸领鹿皮大氅一件、鹿肉五斤、羊肉十斤、火锅罐头一箱、腊肉十斤、水果罐头一箱。”

    崇祯满意的点点头,他还担心朱慈烺因为闹情绪这个钱不出了呢,要是皇明商号不出这批物资,那么崇祯就只能自己花钱买了。

    去年东宫光给这些官员发年礼都价值超过百万两银子,要是让崇祯自己出钱,他还真的有点不舍得。

    给少了也不行,毕竟你要是给的不如东宫多,那官员岂不会抱怨?

    朱慈烺继续说道:“除了京官之外,各地的官员年货也都准备好了已经调运到地方,大家从二十八号放假开始就可以陆续领取。”

    聊完这个,朱慈烺告辞离开,这些东西看着挺多,但是其中要么是皇明商号自己生产的,要么就是北地大量存在,继续销售的东西。

    看着是花了一大笔钱,但是广告效应也是非常不错的。

    有道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若果朝臣家里都有座钟和镜子,那么这个东西必然会成为新的时尚。

    朱慈烺刚回到东宫李若琏就匆匆赶来:“殿下,东厂那边在打听蜚卫的消息。”

    朱慈烺嗯了一声:“孤已经知道了,刚刚父皇已经问过了,孤也跟父皇说明白了,父皇要求以后出动蜚卫要得到皇上的允许才行,你要记清楚了。

    另外,你要好好的查清楚,蜚卫的消息到底是怎么泄露的!”

    李若琏惭愧的低下头:“是,臣已经安排人手调查。”

    朱慈烺想了一下说道:“还有几天就过年了,你们都辛苦了,不过还不能放松,等过完年我给你们调休,让你们都能回家跟家人团聚。”

    李若琏笑了:“我们不辛苦,都是为了殿下,为了大明。倒是殿下您每日这么辛苦,臣觉得您应该好好休息一下。”

第六百六十章家宴

    朱慈烺自然不会休息,这两天他眼皮一直跳,总感觉有什么事情发生,但是确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朱慈烺怀疑是因为跟崇祯争夺权力导致自己神经变得敏感了。

    惹不起躲得起,原本朱慈烺打算三四月再北上,但是朱慈烺现已经改变了主意,要在一月底二月初就出发。

    京城乃是是非之地,远离京城就远离了是非中心。

    二十六日下午,朱慈烺接到皇明粮仓的文书,崇祯九年的库存粮食明年就陆续三年了。

    陈粮处置,皇明粮仓给出了三个方向,一是保存比较好的,没有变质的可以低价按照口粮销售。

    二个是没有变质但是口味改变明显,变得较差的可以出售给养殖户,用来喂养家畜家禽。

    第三个是变味变质的粮食处置给酿酒企业,用来酿造酒精,用来消毒或者作为燃料使用。

    对此朱慈烺直接批复了同意,不过这种粮食入库出库的事情最容易出现腐败倒换等等事情。

    所以朱慈烺在下面又写了一句要求相关部门严格监督。

    处置完这个文件朱慈烺也不禁感叹,大明现在已经有粮食可以用来喂猪做燃料了,看来大明是真的挺过来了。

    虽然这有从其他国家百姓手里抢食的嫌疑,但是那又如何,能抢到那也是本事!

    二十六日晚上,皇后突然召见朱慈烺,朱慈烺有点疑惑,等到坤宁宫的时候,确见崇祯也在那坐着。

    而坤宁宫里正有一个银火锅冒着热气,边上摆着八十多种配菜和肉食,还有二十多种蘸料。

    周皇后正兴致勃勃的给锅里加食材,看到朱慈烺来了开心的说道:“烺儿,快来,最近民间流行吃这种火锅,一家人在屋子里其乐融融的围坐着。

    关键是这东西不管吃多久饭菜都是热的,最适合冬天暖身子。

    你们父子俩每天忙于朝政,咱们一家人也难得聚在一起,这过年越往后越忙,咱们只有提前把一家人的年夜饭吃了。

    来吧,吃啥自己下,贵喜快给太子去调蘸料,烺儿好久没有在娘这里吃饭了,现在口味怎么样为娘都不知道了。”

    朱慈烺连忙道歉:“孩儿惭愧。”

    周皇后呵呵一笑:“你确实该惭愧,人家的儿子跟你这么大都是一天一请安,你倒好,现在是越来越疲懒了,十多日都不见你来这一次。

    今天要不是我派人去请你,你年前都不知道来一趟!

    这一天天的真有这么忙么?”

    朱慈烺连忙拱手:“都是孩儿的错,孩儿以后一定经常来请安。”

    周皇后点点头:“过来坐吧,我听人说你年后要去东北那边了,这年前年后这一段,要多来娘这走动走动,娘想多看看你!”

    朱慈烺嗯了一声:“好,那我每天都来请安。”

    周皇后又看向崇祯:“皇上,烺而还小,你别什么事都让他参合,你看看这一天天跟个小老头似的。

    我听下面的人说,太子殿下每天都要处理政务到天黑,他还是个孩子,过了这个年虚岁才十二,十二岁啊!”

    崇祯嗯了一声,周皇后摆摆手:“好了,你们都退下吧,留几个人伺候着就行了,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吃个饭,你们都到外面候着。”

    王承恩拱拱手让宫殿内大部分太监宫女都退了出去。

    现在两个小王爷已经七八岁了,只有公主殿下还小需要人照看着。

    一家六口,崇祯和朱慈烺正襟危坐,但是其他几个孩子确没有感觉到两个人的尴尬,依旧欢笑吵闹着。

    周皇后一边给朱慈烺夹肉一边说道:“皇儿今年给宫里送的东西怎么多了这么多?我看那狐皮貂皮什么的都堆了一屋子。

    对了还有给你父皇弄得那一床白虎皮褥子,那得几头白虎才能拼成?这么好的东西做褥子是不是可惜了?”

    朱慈烺摸摸鼻子:“白虎被视为祥瑞,这白虎皮普天之下也只有父皇能使用,儿臣担心父皇睡觉冷正好从北疆收上来三条就让下面的人做了褥子。

    至于今年送进皇宫的那些东西大多都是北疆特产,出售价格虽然很高,但是成本确并不高。

    今年除了内宫还有朝臣们送出的物资都是以北疆特产为主。”

    周皇后感叹了一句:“以前听说辽东苦寒,手脚都能冻掉,今天才知道,原来那边还有这么多特产。”

    崇祯看着桌子上的火锅底料罐很好奇的拿起来看。

    朱慈烺看了一眼说道:“今年辣椒大丰收,而北疆纳入大明管理之后,牧民秋冬季节把育肥的和那些太瘦弱的牛羊都拉到几座贸易城销售。

    其中肉被制成肉干肉脯罐头等等,但是骨头、碎肉、内脏等东西也不能浪费,所以今年那边就开始熬制火锅底料。

    这些火锅底料都是真正的牛羊骨头,加入各种调味料还有盐,百姓买来之后只需要放在锅里加入清水,放上蔬菜等等就可以在家吃火锅。

    而且售价很便宜,加上这个陶罐,售价八文钱。里面虽然肉不多,但是大家还是能从中吃到肉味。”

    当朱慈烺说道骨头、碎肉和内脏的时候崇祯和周皇后的脸色都变了,其他孩子也都停下了,他们可是从来没有吃过这些东西。

    朱慈烺笑着解释道:“供应皇家的自然是特供版本是御厨用上等好材料精心调制的。

    当然百姓吃的也不是什么不能下口的东西,内脏碎肉等等都是反复清洗干净的。

    儿臣并不是为了挣钱,只是为了让百姓能吃点肉,这一罐大概有三分之一的肉,三分之一的油和三分之一的其它调料。

    八文钱买到的绝对不吃亏,据儿臣所知,京城不少火锅店都直接买了咱们的底料然后直接销售。

    这至少证明用咱们的聊比他们饭店自己熬制底料还要换算。”

    崇祯忍不住说了一句:“让大明百姓都能吃上肉,这也是一个大功!”

    朱慈烺叹了一口气:“什么时候大明百姓过年都吃一顿肉饺子就好了!”

    崇祯也沉默了,这样的畅想他从来没有想过,让大明百姓都吃上肉?对于现在来说这只能是一个宏愿。

第六百六十一章天空三声炸响

    随着火锅开吃,气氛渐渐的热闹起来了,朱慈烺想起后世的一句话‘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那就两顿!’

    三人正吃得正欢,突然天空闪现三片红光,不大一会三声爆响才传来。

    崇祯和朱慈烺都是一愣,然后停下手里的筷子,坤宁宫的窗户早就换成了玻璃,所以两人来到窗户边,看到三发红色的烟花在天空炸响。

    朱慈烺还在想莫不是烟花那边在实验?

    两人没有愣神多久,李若琏大踏步的闯进来,然后跑到朱慈烺耳边耳语:“殿下,东宫有紧急公务!”

    朱慈烺惊讶的看着李若琏:“何事?”

    李若琏尴尬的看着朱慈烺:“还请殿下移步。”

    朱慈烺奇怪的看了一眼李若琏,然后看看崇祯,崇祯看着李若琏对这朱慈烺耳语,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朱慈烺走到一个角落刚想问什么事,外面王承恩慌忙闯进来:“陛下,禁卫军第三师兵变了!”

    崇祯眯着眼:“多少人参与,因何兵变?”

    王承恩快速的说道:“听说是因为高起潜贪污了他们的军饷和伙食,而且任人唯亲,频出乱命,导致官兵不满!

    目前第三师兵变规模还在蔓延,派出平叛的队伍往往还没有开到就已经加入叛军。”

    崇祯先是一惊,然后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朱慈烺,朱慈烺正目瞪口呆的看着王承恩。

    听到这个消息,朱慈烺激动的说道:“父皇,军队兵变,最容易失控伤及无辜百姓,既然只是因为军饷,儿臣建议,从皇明银库取出存银,在皇宫门口发响,尽快稳定军心平息兵乱。

    不如先调动禁卫军第二师,先给第二师发响,让第二师挡住第三师乱军,然后在派人安抚。”

    崇祯眯着眼看着他:“怕就怕这些人要的更多。”

    朱慈烺不解的看着崇祯,崇祯一副已经知道所有的眼神看着自己这个儿子。

    李若琏在一边慌乱的躲闪着眼神,突然宫内也传出一声枪声,接着枪声爆豆般的想起。

    崇祯更是眼神复杂的看着朱慈烺,朱慈烺也邹起眉头:“李若琏,快召集锦衣卫火速进攻护卫陛下!

    父皇,现在禁卫军乱了,只有东厂和锦衣卫可以用,还请父皇下旨准许锦衣卫进攻。”

    崇祯终于开口:“锦衣卫?朕觉得东厂就够了,王承恩,传旨方正化,把东厂所有的幡子都调到这里来。

    哦,对了!让他派人把高起潜的头颅悬在乾清宫的牌匾上。”

    王承恩也看了一眼太子,然后拱手:“是!”

    崇祯看看脸色苍白的李若琏突然笑了:“皇儿,来,火锅还在煮着呢!别辜负了这一顿‘家宴’!”

    朱慈烺就是在迟钝也知道这事崇祯在怀疑自己,朱慈烺连忙跪下:“父皇,儿臣对此一无所知,父皇若是不信请斩下儿臣的头颅,悬挂在殿门口!”

    崇祯摆摆手:“大过年的说这话多不吉利,来,快来坐!这是蒙古的羊肉吧,不错!”

    一边的李若琏虽然自认为武功高强,但是面对东厂的重重包围他也无可奈何。

    他只得任命的跪下:“陛下恕罪,此事殿下确实不知,都是臣等一手策划,还请陛下不要因此牵连太子殿下,臣愿已死谢罪。”

    朱慈烺慌乱的看着李若琏,崇祯也看着李若琏:“说说你们的计划吧!”

    李若琏低着头不吭声,朱慈烺也慌了,崇祯反而淡定下来。

    不过听到外面的喊杀声不绝,他心里也闪现出一股悲凉,这可是自己的儿子啊!

    崇祯叹了口气:“皇儿,你可知道为帝者,最重要的是什么?”

    朱慈烺抬头看着崇祯,崇祯继续自言自语的说道:“为帝者,最重要的就是平衡。

    天下人都有手有脚,为何又高低贵贱?为何我们朱家为皇?

    因为人心不足,天下不均,必须有人来分配。什么是皇上?皇上就是对错的仲裁者,利益的分配者。

    所以如何当好一个皇上,就是平衡二字。

    就拿文武来说,文强则武弱,武弱则外敌侵,国家动乱不绝。

    而武强则国家好战,以倾国之力供养军队征战四方,军队就是一只巨兽,它是要吃人的,喂养凶兽若是能让其饱食还好,若是吃不饱那就会伤及自己。

    在单独讨论文臣,这文臣有战派有和派,有南派有北派,有楚派有齐派,各派相互攻伐,才需要皇上调解当裁判。

    如果百官团结一心,做事全都一心为公,那么有没有皇上都能做事,他们就会觉得皇上是没有用的。”

    朱慈烺现在哪有心情听什么治国之论,现在外面打成一锅粥,而他确在东厂幡子的包围之中。

    崇祯指着外面说道:“知道你的错误是什么吗?重武而轻文,而又使他们团结一心,这只巨兽被你养大了,他有了自己的思想,他开始吃人了!”

    外面王承恩匆匆进来:“陛下,东厂的人进不来,禁卫军那边已经开始进攻军火库,现在有一部分正朝这里过来。”

    崇祯嗯了一声:“吩咐人打开内库,若是有乱军愿意反正,一律既往不咎,并且赏银百两。

    给所有在抵抗的东厂的人和禁卫军每人先发一百两,跟他们说平乱之后,朕再发一百两。”

    朱慈烺默默的听着,王承恩慌忙出去布置,崇祯继续说道:“刚刚说到哪里了?

    对!平衡!第一就是平衡,那么第二是什么?是堂堂正正的大势!

    皇家之所以能受万人敬仰,是因为皇家手执神器,天下人都觉得,跟着你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一旦有一天他们发现要是没有皇上他们能过的更好,那么他们就会叛乱。

    所以不要让天下人觉得皇上没有用!也不要让人觉得皇上的天下来的不正,那样他们就会觉得他既然能这么得到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呢?

    就如隋朝杨广得国不正,天下皆反,在如唐朝,李世民得国不正,所以先后四次玄武门之变,数位皇子武将谋反。”

    崇祯正说着外面方正化慌乱的跑进来:“陛下,叛军攻势甚急,还请陛下随臣一起出宫!”

    崇祯看着他笑笑:“出宫?去哪里?如果这皇宫都守不住,天下还有何处可去?你说是不是太子?”

    崇祯一挥手:“走,随朕前往皇级殿。”

    方正化小心的看着崇祯:“皇上,皇级殿已经被叛军贡献,目前叛军快到乾清宫了!”

第六百六十二章赐酒

    崇祯看了看一边瑟瑟发抖的周皇后和皇子公主微微一笑:“那咱们就去乾清宫吧,派人告诉外面,不要惊扰了后宫。

    王承恩硬着头皮保护着崇祯往乾清宫而去,后边朱慈烺和李若琏跟着。

    路上几人都没有说话,崇祯突然转身问身后的朱慈烺:“太子,一直以来,你都没有说怎么安排这些皇子公主,你是准备把他们也送到扬州看管起来么?”

    朱慈烺擦着汗:“儿臣……儿臣觉得扬州挺好,不过以后在锦衣卫的陪同下,各王室也可以出门旅游逛逛。

    至于公主们,为他们择以良胥……当然也要她们自己喜欢。”

    大家又往前走,越走前面的枪声就越密集。

    进入乾清宫之后,崇祯坐在御座上:“让外面的人都停手吧,李若琏,你去外面,让负责这次事情的几个人都过来。”

    李若琏看看皇上,又看看太子。最后咬牙出去了。

    崇祯对着王承恩说道:“去把传国玉玺取来。再带壶酒几个杯子过来。”

    外面枪声逐渐停止,崇祯就在那里坐着,朱慈烺站在那里两腿有点发软,崇祯笑了一声:“坐着吧。估计他们还要商量一会。”

    大殿内气氛沉默,王承恩捧过来传国玉玺,又拿来一壶酒。

    崇祯放在桌子上看了看:“呵呵,这个玉玺还是太子派人取回来的!”

    朱慈烺没有吭声,崇祯开始打量着大殿:“朕御极以来,每日夙兴夜寐,节衣缩食,克己奉公,不敢有丝毫懈怠。

    在这个大殿的时间,比在后宫的多的多,每日批阅的奏章都要用小车推着。

    可是啊,这国家依旧是每况愈下,叛乱越剿越多,建奴越堵越强。各地水旱灾害频发,官员贪污腐败犹如硕鼠,武将怕死对敌犹如待宰羔羊。

    那个时候朕就想,难道是朕薄情寡恩,还是德薄才疏?”

    朱慈烺站起来刚想说话,崇祯出手阻止:“这些年朕也想明白了,不是么?是的!

    周易有云‘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

    朕就是这样的人,如果没有你的出现,还显不出朕无能来,也许将来还能落个勤勉的评价。

    但是自从你崇祯八年任事以来,每每出奇制胜,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用国之栋梁说你,都有点贬低的意味。

    这几日,朝堂争端起,朕就在想,何至于此?大明为何会有这么一天?”

    崇祯呵呵的讽刺一笑:“真的无迹可寻么?其实到了今天这一步,朕才是最大的罪人,正是因为朕无能诸事依赖太子,才让太子有今天之功绩。”

    朱慈烺再也坐不住了,跪在地上。

    崇祯继续说着:“朕有时候就在想,当初朕就不应该这么依赖你,这么放纵你,才让你手下这些人尝到了权力的滋味之后欲罢不能。”

    朱慈烺有些颤抖,接下来不会死拖出去斩了吧?

    崇祯低头看看朱慈烺:“可是朕有时候也在想,其实朕是不是应该放开手让你尽情挥洒自己的聪明才智。

    那样大明或许会比现在更好,至少不用像现在这样内耗。

    朕不该一直把你当一个孩子,一直想着给你铺路,想着给你指路,其实你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路。

    朕自以为是你的指路灯塔,没想到呵呵……今天确成了你的绊脚石。”

    王承恩站在殿门口:“陛下,李若琏带着贵喜、赛伯温和李通过来了,赛伯温就是司相,而李通是总参谋长。

    崇祯冷着脸看着殿外:“宣他们进来吧!”

    不一会四人低着头进来:“臣李若琏(贵喜、赛伯温、李通)拜见皇上。”

    崇祯看着三人:“今日所谓何事?”

    赛伯温抬头:“回陛下,我等为清君侧,诛奸臣,护大明而来。”

    崇祯看着他:“你就是赛伯温吧?东宫司相,掌管二十四司,未来的宰相,你有何才能可以担当此重任?”

    赛伯温拱拱手:“臣本布衣,被太子发于市井,太子不以臣不屑,臣敢不粉身碎骨已报。”

    崇祯哼哼笑着:“粉身碎骨?王承恩,赐他一杯酒!”

    说完之后崇祯再次看向李若琏:“身为太子贴身护卫,掌管锦衣卫,确瞒着太子做下这种事情,你觉得自己该当何罪?”

    李若琏既然选择回来,就做好了赴死的准备:“臣愧对陛下和太子信任,但是臣此心为大明、为天下、为万民可昭日月,臣甘愿一死。”

    崇祯指了指李若琏:“也赐他一杯。”

    崇祯又看向贵喜:“你本事皇家之家奴,本不需要赐酒,乱棍打死就是,但是念在你照顾太子有功,也赐你一杯吧。”

    最后李通不等崇祯发话直接拱手:“此次兵变乃是臣一手策划,自大明新军成立以来,我们以护卫大明江山,大明百姓为己任。

    今陛下用奸臣远忠良,任由宦官盘剥禁卫军不闻不问,又消太子之权,破坏大明蒸蒸日上之大好局面。

    世界文明日新月异,大明不进则退,而且一退便是万丈深渊,大明正处在风高浪急之时,急需太子这样的明君掌舵。

    臣可以赴死,但是请陛下禅让皇位于太子,大明可以没有臣等,但是确万万不能没有太子。”

    崇祯哼哼:“也给他一杯!”

    三人接过三杯酒,崇祯继续说道:“你们今日能背叛朕,那么明日就能背叛太子,如此生反骨之人,朕岂能留着!

    你们不是想要朕禅让么?行!你们喝了杯中酒,朕就把这传国玉玺交给太子!

    说的好听,朕就是想看看,你们究竟是为了大明?为了太子?还是为了你们自己!”

    三人相互看了一样,李通耿直脖子:“臣还是那句话,天下可以没有臣等,但是万万不能没有太子!”

    说完李通直接仰起头喝光手里的酒。

    李若琏脸色复杂的看着杯子,端起酒杯:“殿下,臣从殿下三岁就跟着殿下,深知殿下之辛苦,不嘻游,不好食色,鸡鸣而起,月出方休息。

    殿下为大明付出良多,以后臣不在你身边,还望殿下照顾好自己。”

    说完把杯子里的酒一饮而尽。

    贵喜看着李若琏,感觉这家伙抢了自己的台词,但是这个时候看着酒杯:“殿下,奴婢心里一直记得您的好,只有您把我们当人,奴婢愿意为你而死。”

    贵喜喝完酒,整个人瘫软在地上。

    最后是赛伯温,赛伯温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也不跪下了,直接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哈哈大笑着唱了起来:“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评阴阳如反掌博古通今。

    先帝爷下南阳御驾三请,料定了汉家业鼎足三分。

    官封到武乡侯执掌帅印,东西征南北剿保定乾坤。

    周文王访姜尚周室大振,汉诸葛怎比得前辈的先生。

    闲无事在敌楼我亮一亮琴音,我面前缺少个知音的人。……”

第六百六十三章内阁有限执政

    赛伯温一边唱还一边自己打着节拍,一边的崇祯实在看不下去,直接从御座上站起来,对着赛伯温的脸就踹了下去。

    然后上去又连踹了几脚之后才解气,这个时候他也不回御座了,看看三个闭目待死的,再看看这个被踹几脚就躺在地上哼哼的。

    崇祯都忍不住指了指赛伯温:“太子,你手下这个像奸臣!”

    朱慈烺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他只听到崇祯说拿酒,也不确定这王承恩拿的是不是毒酒?

    几个人为他赴死,他非常感动。但是看着崇祯嬉笑怒骂也搞不清楚他是不是真的生气。

    崇祯正了正自己头上的金冠,叹了一口气,打开传国玉玺的盒子,把玉玺抱出来叹了一口气:“这天下早晚都是你的,争什么争,想要给你就是。”

    朱慈烺惊讶的看着崇祯,这是什么意思?

    崇祯看着朱慈烺:“拿着吧,带着你这几个狗腿子给朕滚!朕看着闹心!”

    朱慈烺懵懵的接过传国玉玺,然后身边的四个人也明白过来,赶忙拉着朱慈烺就往外走。

    刚走到门口,崇祯喊了一句:“回来!朕要住玉泉宫,你让下面的人准备吧。后宫所有人都迁过去。你那些弟弟妹妹也都跟着去吧。”

    朱慈烺一愣:“是。”

    朱慈烺抱着玉玺来到乾清宫之外,外面的士卒开始山呼万岁!

    朱慈烺整个人都轻飘飘的,这就当皇帝了?咋回事?剧本不是这样的啊?

    在欢呼声中,朱慈烺看看身边的四个人:“传令下去,每人赏银百两,军衔升一级。”

    接着下面再次欢呼,朱慈烺也心疼这五六百万,但是崇祯都许诺了这么多,他自然不能比崇祯少不是。

    下完第一个命令之后,朱慈烺找到了一点感觉:“传令下去,京城戒严!京城百姓无事不得外出,所有官员一律待在家中,等待传唤。

    传令全国军队全部进入战备状态,传令第一师火速进京!传令骑兵第一师戒备进入开拔准备状态,传令第五师戒备进入开拔准备状态。海军陆战队第一旅往山海关方向戒备!

    传令禁卫军第二师第三师立即回复建制,所缺军官由讲武堂抽调补齐,所有禁卫军立刻解除东厂武装,撤出皇城,皇城治安由锦衣卫接管。

    传令禁卫军第一师放弃所有装备火速开拔往天津接受整编。”

    李通抱拳:“臣领旨!”

    朱慈烺继续说道:“二十四司升级为二十四部,六部各司充入二十四部之中。赛伯温任二十四部首相。

    晓谕天下,各衙门从属不变,大明既定国政不变,各衙门所辖所管事务不变。”

    赛伯温满面红光:“臣遵命。”

    在看李若琏朱慈烺继续吩咐:“对皇城戒严,所有宫女太监不得四处走动,肃清残敌,禁卫军出宫之后关闭宫门,无令不得进出。”

    然后又看了眼桂喜:“立刻兑现赏银,之后全面接管内库,清除东宫身份不明人物。”

    都吩咐之后,朱慈烺就站在那里,听着下面不断的汇报。

    渐渐的他也回过味来,这绝对不是临时起意,这明显是蓄谋已久啊!

    只是所有人都准备好了,就他没有准备,该怎么治理国家,他还真的没有想过。

    但是一旦跨出了这一步,就没法回头了。

    看着下面禁卫军一股股的开出皇宫,朱慈烺第一次感觉到枪杆子有思想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而这个思想正是朱慈烺亲手灌输的,不知道有一天他如果背叛了这个思想,那么这些军队会不会像今天这样反了自己?

    崇祯赐四人酒是考验四人,何尝又不是警告他们,曾经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如今崇祯用四杯酒为太子铺路。

    不过崇祯是怎么知道自己要失败的?叛乱发生崇祯也试图翻盘,甚至许下重赏。

    但是确并没有让下面的人殊死搏斗,而且若是自己这个太子死了,不知道崇祯有没有翻盘的可能?

    想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好不容易活下来,朱慈烺自然不就引颈就戮,朱慈烺要为大明百姓而活,为这个时代而活。

    从高起潜的所作所为,朱慈烺看到了这些官员的下限,他们是有能力把一把王炸的牌打的稀巴烂的。

    禁卫军可是大明精锐中的精锐,仅仅用一个月,就能祸祸的乌烟瘴气。

    若是没有了朱慈烺,朱慈烺相信大明很快会再次沉沦,最后万劫不复。

    所以既然不能回头,那就战斗吧!

    朱慈烺其实以前也研究过,他打算实行内阁有限执政。

    首先财权设立财相、财相掌管统计司、关税稽查司和专卖稽查司,入内阁。

    然后就是内务相,主管皇产司、海外资产管理司、储备司,入内阁。

    第三就是外务相,主管外交司和理藩院,入内阁。

    第四就是防相,主管缇骑司,入内阁,并且受军部和锦衣卫三重领导。也就是说只有三方都同意才能调动。

    第五个就是税务相,主要管理税务司入内阁。

    第六个就是商相,主管工业司、商务司和通商管理司,入内阁。

    第七个就是文相,主管出版司和教育司,入内阁。

    第八个是农相,主管农业司农田水利等,入内阁。

    第九个是路相,主管交通司、交通水运司和邮驿司,入内阁。

    第十个是卫相,主管卫生司,入内阁。

    至于立法这一块自然是皇上说的算,不入内阁管辖。执法权虽然划给内阁,但是有锦衣卫监督执法,也不会出什么乱子。

    这样一来首相就是赛伯温,然后下面就是副首相也就是财相。下面还有九个其余的丞相。

    赛伯温绝对想不到,他这边刚当上丞相没有几天,朱慈烺这边就给他来了一个丞相大批发!

    像你这样的还有十个!就问你怕不怕!

    而且你这个首相名义上总领全局,但是实际上人家都有负责的主要工作,就你没有。

    关键是你还没有任免权,内阁诸相只有皇帝有权任免。

    所以人家听你的你才是首相,不听你就是个摆设。

    怎么当一个好首相呢?当然是靠人格魅力了!你要有过人的能力,还要有优秀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

    并且善于和稀泥,当好百官的传声筒,当好百姓的出气筒。

    如果民间出现不满,那就换首相!如果换首相还不行,那就解散内阁,对各相进行大调整。

    反正每个相下面都管着几个部,再从部长里选就是了!

    而且内阁不得干涉军部。

第六百六十四章拟定年号

    今夜注定无眠,后半夜桂喜匆匆而回:“太子……皇……太子,事情已经安排好了,京城次序井然,并没有出现骚乱。”

    朱慈烺嗯了一声:“说说吧,你们是怎么计划的?怎么安排的?”

    桂喜低着头:“殿下恕罪,这一开始就是讲武堂一群学生,不忿太子殿下被皇上针对,然后他们结成同盟,要为太子殿下讨回公道。

    他们觉得想要大明达到太子殿下的宏伟目标,必须要有人为此流血。

    而这个同盟就命名为讲武铁血会,后来他们很快发展了一大批同学,然后又从同学串联到校友。

    锦衣卫先发现了这个事情,那时候高起潜正在禁卫军中为非作歹,惹得上下怨声载道。

    这也就给了铁血会迅速扩散的土壤。

    而李通的加入一下子让这个铁血会从中下层军官蔓延到上层。之后锦衣卫也有不少人加入。

    李通就说服了李若琏和我也加入进来。

    李通说如果任由这些中下层军官乱来,不仅不会给大明带来希望,还会使得太子殿下您陷入不利境地。

    只有我们这些高层也加入,做好引导工作,才不至于让中下层军官盲目暴动,进而引发动荡。

    之后赛伯温回来之后也被拉入,他提了不少意见,最后我们商定晚动手不如早动手。

    赛伯温说殿下您喜欢谋定而后动,不到十成把握不会轻易出手。

    但是眼前大势上正是殿下最占优势之时,若是迁延日久,给皇上以喘息之机,轻则大明内战,重则大明因此失去复兴之机。”

    朱慈烺眯着眼睛,几人说的都有道理,但是办的事情确没有什么道理。

    朱慈烺敲着椅子被:“那么为什么又提前了?”

    桂喜挠挠头:“是第三师的人,被东厂的幡子发现私藏子弹,然后东厂的人要求搜查营房。

    这些人这几天借着训练的名义,藏了一批子弹,都在营房里,一旦被搜查出来,那么搞不好整个计划都会暴露。

    所以他们决定率先动手,先杀了东厂的人,然后发射紧急行动的信号弹,这才导致今天的乱局。”

    朱慈烺摸摸下巴,也就是说并不是这些人故意害他?朱慈烺对此依旧持保留意见。

    皇后一年都不见得邀请一次自己吃饭,偏偏就今天邀请了,然后就遇上兵变,自己被困在坤宁宫,外面都是皇上的人。

    说是意外,朱慈烺怎么也不能完全相信。

    如果皇上因为生气,把自己杀了,然后他们在出手把皇上杀了,那么收益最大的会是谁呢?

    李通?还是赛伯温?首先可以排除桂喜,他一个太监,所有权利都来自自己这个太子,要是自己死了,那么对方啥也不是。

    李若琏?若是把太子置于死地再把自己搭上,那这样的智谋都不用造反了,干脆细细脖子等着挨宰吧!

    赛伯温?这样一个坐着丞相梦确实际上只有师爷一样才华的军师,其实并没有什么号召力!

    要是没有太子支持,他绝对控制不了朝堂。

    会是李通么?参谋部有调兵之权,只要有兵就能有了一切!

    但是他真的能指挥的动大明新军么?

    作为这支军队的缔造者,他十分清楚,这支军队不是他李通的!

    军队和朝堂不同,朱慈烺避免朝堂纷争,有意的不干涉朝堂事务,所以对于朝堂并没有系统的安排。

    而军队不一样,成立之初,朱慈烺就考虑到自己的年龄问题,所以对军队进行四权分立。

    成立了四总部之后,又派出锦衣卫监督加上监军制度,这次之所以这些人能组织兵变,是因为他们的目标是为了他朱慈烺。

    若果他们要是换一个目标,例如诛杀太子,谋反等等,那么他们一定不会这么顺利。

    自己死了对朝堂有什么好处么?显然也没有,那些朝臣,以后再想身居高位就难了。

    所以作为这次事件的最大受益人,朱慈烺实在不知道该怀疑谁。

    腊月二十七日拂晓,往常的京城已经开始车水马龙,但是今年的今天,整个京城笼罩着一层肃杀的气氛,偶尔出来采购物资的百姓,也是匆匆来匆匆走。

    街口的位置由新军和锦衣卫荷枪实弹的守卫着,盯着每一个路过的行人。

    不时的有官员被从家里请出来,带到各自的衙门,他们有的一身正气慷慨激昂,有些人唯唯诺诺,如同过街老鼠。

    也有的人哭丧着脸如丧考妣。还有的人挂冠辞官,羞于和反贼为伍。

    也有的欢欣鼓舞,一副大有可为的兴奋。

    朱慈烺并没有立刻登基,不过新的朝廷已经开始运转。

    朱慈烺下的第一道政令就是改玉泉圆为万国宫,拨款五百两,加速修建,除了主园区规模不变之外,在园区左右继续征地修建万国风情园。

    首先第一批修建的有高丽园、倭国园、南越园和琉球园,这四个园会邀请四国巧匠进行设计,移植当地的树木山石点缀。

    朱慈烺要求要让崇祯不出万国宫就能知道天下事。

    朱慈烺也没有别的办法,不过不少儒生都讽刺:如此大兴土木,说是孝道,其实不过是大明宫而已!

    朱慈烺听完李若琏的汇报没有说什么,天下悠悠众口,他怎么堵得过来。

    反正自己这个逼迫父亲退位的名声坐实了,好在自己还没有杀弟弑兄。

    二十七日,京城各衙门逐渐开始交接,对于能力出众又愿意留任的,朱慈烺自然还是愿意他们留在原职位继续出力的。

    但是对于那些尸位素餐的,朱慈烺直接下旨让他们先在家自省,反正暂时不会放他们回去的。

    中午赛伯温兴冲冲的过来:“殿下,臣找人算过了,大年初一正是黄道吉日,适合登基称帝,年号重光。

    重光者喻累世盛德,辉光相承。

    《书·顾命》:“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孔传:“言昔先君文武,布其重光累圣之德。”

    汉·班固《典引》:“宣二祖之重光,袭四宗之缉熙。”

    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四》:“杨彪累世清德,四叶重光。”

    晋刘琨《劝进表》:“伏惟高祖宣皇帝肇基景命,世祖武皇帝遂造区夏,三叶重光,四圣继轨。”

    《隋书·音乐志中》:“祖宗功德,重光袭映。”

    重光也指日、月。为明也!

    《文选·陆云诗》:“辰晷重光,协风应律。”李善注引张晏曰:“重光,谓日、月也。”

    《文选·左思》:“旂鱼须,常重光。”刘逵注:“重光,谓日月画於旂上也。”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重光丽天,而不能曲景於幽岫之中。””

第六百六十五章大明复兴历

    朱慈烺皱眉:“重光?陈后主李煜是不是字重光?”

    赛伯温解释的声音戛然而止:“啊?是!是的!但是这并不影响殿下以此为年号……臣觉得,殿下正是要重新光大大明……”

    朱慈烺摇摇头:“叫复兴吧,明年为复兴元年,孤要复兴大明,复兴民族,复兴华夏。”

    赛伯温咀嚼了一下欣喜的说道:“殿下说的对,臣这就派人去准备。”

    重光?还重影呢!起得都是啥年号!朱慈烺无力吐槽。至于所谓的皇帝纪念或者秦皇纪念啥的完全都没有必要。

    朱慈烺打算从明年开始编写历法,大明复兴元年为正纪念元年,往前为复兴前多少多少年,往后就为复兴历多少年。

    以后这个世界的历法就从他朱慈烺登基开始算起,他要让以后的一万年,大家都只知道复兴历!

    李若琏从外面进来,对于锦衣卫朱慈烺还是信任的,李若琏能在必死的环境里求生之后再回来慷慨赴死,朱慈烺绝对他自然不会再刚刚求得生路的情况下再次找死。

    李若琏拱手:“殿下,目前北直隶一切正常,徐州和张家口那边已经收到消息开始警戒,第一师也正在集结,预计今夜就能出发。”

    朱慈烺哼哼:“他们倒是都准备好了,今天是二十七日,要求他们十二月三十日夜里必须赶到京城!”

    禁卫军两个师正在整编,毕竟曾是崇祯的心腹,朱慈烺不止不会再把他们留在皇宫,甚至都不打算留在京城。

    初步的计划是禁卫军三个师和陆军前三师互换。

    不过第一师不再驻扎天津,而是改驻扎沈阳。东三省这么大的面积,要是没有一支军队驻扎,这些棒子们难保不生出非分之想。

    大明第二师在广州,现在正是镇压可能出现的叛乱的关键时刻,自然不适合调动。

    第三师在嘉峪关,那里更是偏远,不过明年这两个师都会陆续调回,然后由禁卫二师和三师接替。

    事情才过去一天,很多人还没有收到消息,还不能知道他们的反应,军队是一个方面,更关键的是各省府县的态度。

    朱慈烺敲着桌子:“让李通过来!”

    桂喜连忙下去喊人,李若琏咱在一边没有吭声,以前不管什么讯息,太子殿下都喜欢让他去传话的。

    现在,太子已经不用他传话了,而是直接招李通过来,看来以后他也要少干涉军部的事情,免得引起不满。

    李通花了半个时辰才来到,这引起朱慈烺的不满,这样的布局实在是太影响办事效率了。

    李通到了之后,朱慈烺开口说道:“参谋部对于扬州那边有什么布置?”

    李通拱手:“参谋部有第六师的三个团在扬州,确保扬州城的安全。”

    朱慈烺本来还想加强那边的防御的,现在听说李通已经有了安排就不再提此事。

    朱慈烺说道:“叛乱已经过去,军部所有事务一律回归正轨,以后所有军队调动事务一律由总参上报到孤这里,由孤签字确认之后才能执行。

    所有军队在未收到加盖东宫密押的调令的时候,一律视为乱命,可斩执令者。”

    李通立刻行了一个军礼:“是!”

    朱慈烺继续说道:“对于这个讲武铁血会!”

    李通连忙说道:“回禀殿下,这个会已经解散了,以后也不会再存在了!”

    朱慈烺哼哼道:“不要玩这种由明转暗的把戏,孤决定所有大明军人都加入此会,孤任会首,由军人事务部代管,以后凡事有事可直接告知朕。

    军队跟民间一样,都不能阻塞言路,否则,上下割裂,若是禁卫军中底层军官士卒能直接面见皇上,还会有今日之祸事么?

    以后铁血会就承担军队中这个任务,收集下面的声音,上报给孤,让孤知道下面的诉求,也防止有人欺上瞒下。”

    李通立正:“殿下放心,臣绝对不会做出这种事情,也不会允许有人做出这种事情。”

    朱慈烺敲着桌子说道:“杨嗣昌提出的城防军,本意是为了补充大明军队防御的不足。确实是良法,但是因为朝堂争端,使得好事也变成了坏事。

    孤打算把兵站和训练这一块单独独立出来,成立兵役部,以后征兵事务将由该部负责。

    今后大明军队将不再从民间征集新兵,而是从兵役部完成训练服役的适龄青年中择优录用。

    兵役部也就是说,凡事持有大明户籍的18岁到22岁的适龄男子都要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军事训练。

    军事训练期间官府会提供食宿和一个月的误工补贴。

    其中优秀的可以继续服役,再完成三个月军事训练之后,成为城防军一员,服役一年。

    服役期间除了提供食宿之外,官府还会提供军饷,待遇低于大明正规军,高于当地平均薪奉。

    而军事训练达标者,可以返回原供职之所在,原供职之所在不得已军训为借口对该人员进行降薪,停职、辞退等处置。

    而军事训练不达标者,为公职人员者一律辞退,无公职者追回食宿费用,取消误工补贴。

    而三个月训练优秀者作为军队预备役等待正规军招募时优先补充正规军缺员。”

    李通听的冷汗都流出来了:“可是殿下,大明适龄百姓怕不止千万人吧?

    如此大规模的练兵?是不是有点过了?”

    朱慈烺摇摇头:“训练一个月,既可以强身健体,又能关键时刻保家卫国。再说了优秀的并不是一定会都被选为城防军,而三个月训练之后优秀的,也不是个个都要加入正规军。

    这个数量将会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控制。

    除了建立预备役制度之外,以后军队明年都会大比,除了到达服役年限要被淘汰之外,如果军事比武的时候成绩排在后五万名的士兵,也一律淘汰,由新兵替补。”

    李通更加紧张了,他不知道被太子这么搞下去,大明会建立一支什么样的军队?

    想想几千万受过训练的百姓,发一支枪就能上战场,什么样的敌人才能抵挡?

    朱慈烺继续说道:“这个事情你先去准备,争取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孤不要求明年一定要完成,但是一定要纳入五年计划,争取用五年的时间,完成一半的训练任务。”

第六百六十六章腊月二十八日

    二十八日朱慈烺紧紧睡了四个多小时,就被桂喜唤醒:“殿下,李通在外面求见。”

    朱慈烺来到正殿,李通拱手:“殿下,禁卫军第一师已经接受改编,不过黄得功要求到一线作战,不想驻守辽东。”

    朱慈烺挑起眉头:“告诉他,守好疆土,下一步他将会和骑兵第二师一起前出至阿尔泰山,到时候不论是中亚还是北边的沙俄都有仗打。”

    李通连忙下去安排,朱慈烺也不再回去睡觉了,把桂喜叫来:“内库清理的怎么样了?”

    桂喜小心的赔笑:“钱昨天都清点好了,就是这物资太多太杂,怕是没有十天半个月清理不完。

    还有司礼监和御马监那边都没有管事的,那些人都紧张着呢!”

    朱慈烺嗯了一声:“通知下去,从明年起,大明不再招收太监,内廷除了由女官壮妇主持日常事务之外,部分必须男人干的活,则招募一部分差役负责,白天在宫内行走,晚上则住宿宫外。”

    桂喜连忙躬身应是,朱慈烺继续说道:“司礼监这边占时由你代管吧,至于御马监,招陈玄回来,让他管理御马监。”

    虽然军部已经完成建制规则,但是不代表御马监没有用处,参谋部调动兵马需要皇上准许然后用密押,而这掌管密押的机构就是御马监。

    所以这样的职位必须有信任的人来负责,大明内廷一直以来,司礼监和御马监都是两大佬。

    其中司礼监太监一般还监管东厂,但是御马监除了军队之外,内廷的大汉将军也都属于御马监管辖。

    朱慈烺敲着桌子继续说道:“皇城内,八局事跟外面的皇明商号生产经营的东西都有重复。

    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把两者合并,把宫内的八局事务迁居到宫外,皇城内不再保留生产设施,把八局的工匠太监等都迁居到相应工厂。

    把四司中惜薪司和宝钞司合并的御用监内,御用监所需之物,皆从皇明商号或其余商号订制,御用监负责督造。

    把钟鼓司合并到值殿监,混堂司合并到尚膳监,把尚衣监和尚膳监合并称为内用监,值殿监、神宫监和都知监合并为内勤监。

    升东宫典算为内统计监,升级出版监查司为内出版监,把内库和东宫库合并成立新的内库监。

    如此以来,皇城内保留十二监,不再保留四司八局,把人员缩减,部分不是必须在紫禁城内的全部迁出到皇城内。”

    朱慈烺说了一大堆话以至于桂喜都听迷糊了,连忙心里默默记着,额头见汗,朱慈烺看来他一眼:“以后备着纸笔,孤交代你的事情,要是忘了,那可比你拿纸笔还要难看。”

    桂喜有点尴尬:“是,奴婢下次一定备着,那王承恩、方正化和曹化淳他们怎么安置?”

    朱慈烺敲着桌子:“王承恩跟了父皇这么久,父皇用惯了,就让他继续跟着吧。

    曹化淳一直不是想告老还乡么,那么让他在宫内再待半年,然后就准许回乡吧。

    至于方正化,确实是个人才,不过其身份有点特殊,这样吧,让他跟杨嗣昌一起去奥斯曼帝国吧,去了之后把魏平安换回来。”

    桂喜感动的拜谢:“殿下真是个念旧的人呢!”

    朱慈烺哼哼一声:“孤能容的下你们犯错,但是绝对不会包容你们欺上瞒下,贪污渎职,现在你管的事情多了,但是要守住自己的本心!

    莫要得意忘形,须知道,你是因为什么起,魏平安又是因为什么才落!”

    桂喜连忙扣头:“奴婢不敢,奴婢就是殿下的一条狗,绝对不会……”

    朱慈烺摆摆手:“下去吧,赛伯温来了么?”

    桂喜下去,赛伯温从外面走进来:“殿下,臣已经按照殿下的要求改了年号,各种登基仪式也在筹备。

    其中礼部部分官员不愿意配合,已经被赶回家限制居住了。”

    朱慈烺嗯了一声,赛伯温继续说道:“原本准备的三十日烟花庆典,臣建议挪到登基大典之后的那一晚,这样普天同庆的日子才适合这种烟花庆典。”

    朱慈烺想了想了,这各种设备都架设了,材料也准备了,要是取消也不对,搞得他好像不名正言顺一样。

    就算真的是不名正言顺,那也要装作名正言顺的样子。

    朱慈烺点点头:“那就在初一晚上吧,庆典那边要仔细准备莫要出什么纰漏!”

    赛伯温微微一笑:“殿下放心,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不过京城百姓今天依旧在戒严之中,到时候可能导致氛围不够热烈。”

    朱慈烺站起来转圈思考,这个事情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毕竟都年底了,把百姓关在家里也不是个长久之计。

    想了一会之后朱慈烺说道:“禁卫军在各坊市之间留下一定的兵力,百姓从明日开始允许在坊市内活动。

    后天年三十,第一师也到了,到时候可以全面放开京城戒严,三个师要做好警戒,宵禁按照原计划取消。”

    赛伯温继续微笑着说道:“目前京城百姓对于殿下执政并无抵触,民间情绪良好,甚至还有不少人期盼。

    殿下是不是要发布一些新政提升民心士气?让百姓更加归心?”

    朱慈烺想想也是,这登基大典,除了封赏有功之臣之外,确实要给百姓一点实惠,要不然百信怎么知道他比崇祯好?

    朱慈烺看看一脸淡定的赛伯温问道:“先生有何妙计?”

    赛伯温就差摸出扇子了:“臣有三策,其一免农税,这个不管事殿下还是太上皇都有此意,殿下应该把免一年提高到免三年,这样才能让百姓更加开心。

    其二是免徭役,按照殿下的习惯,殿下做事很少用徭役,就算使用也大多都是给工钱包吃住或者给吃住补贴。

    这实际上已经没有了什么徭役,所以殿下不妨免一年徭役试试效果。

    第三就是大赦天下,此乃新皇登基,天下重大庆典时都会进行的,臣觉得非‘十恶不赦’皆可大赦,死罪可改流配边疆,重刑可轻判,轻刑可自赎。”

第六百六十七章从三洋帝国到四洋帝国

    十恶不赦并不是只是一个成语,十恶指十种不可赦免的重大罪行,即:谋反、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不赦指的是‘遇赦不赦’。也就是说就是碰到大赦天下的时候,这些罪责也是不允许赦免的。

    朱慈烺想了想说道:“加上叛国和建奴科尔沁诸部不得赦归。”

    赛伯温愣了一下,也理解了太子殿下的意思,太子殿下是最讨厌叛国汉奸的,至于建奴和科尔沁人要是赦归,那么大明在当地还未建立起来优势,搞不好会再生乱子。

    朱慈烺继续说道:“除了以上三条之外,以后大明刑法中除此十二恶之外不再设立死刑,刑法主要改为流配域外,根据罪行轻重有流配荒岛、流配北疆苦寒之地、流配万里新陆、流配八千里等等。

    服刑也改为劳役为主,劳役除了可以给予少量报酬之外,干的好还可以减刑。”

    朱慈烺当然不会完全废除死刑,对于罪大恶极的人,当真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为后来者戒!

    不过除了这些大恶之外,大明急需要人力资源开发新陆地,所以与其让这些人关在监狱里混日子,不如把他们安排到外面,既能服刑又能开发当地,说不定服刑结束这些人觉得那边还不错,干脆就不回来了呢!

    这个在西方大航海时代的时候都是普遍的做法,那些标榜文明的过度曾经只不过都是罪犯的流放之地。

    所以那些国家才会有那样的强盗逻辑,强盗法律。

    既然别人可以,那么大明自然也可以,大明不需要把这些人流放到美洲和澳洲,只需要把他们流放到欧罗巴去。

    看看他们能在那祸祸出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除了这个之外,朱慈烺继续说道:“从明年开始,凡事愿意到关外开荒的百姓,不论男女老幼每人可以免费获得二十亩土地,一套农具,每十人可以获得一头耕牛。

    从明年开始,取消路引限制,百姓可以自由来往各地。

    从明年开始,纳税超过一万两银子,赐予勋爵爵位。”

    勋爵除了名头之外,还能获得一个推荐入军校的名额,这个可以说是实打实的实惠。也是给这些商人一个晋升至阶。

    百姓不只包括农民,还有商人,免税是不可能免税的,但是商人也未必只有免税才能拉拢。

    朱慈烺继续说道:“从明年开始,取消汉人籍贯限制,汉人百姓不再设置贱籍,市农工商一体在读书、做官、参军等事务上一律平等。

    从明年开始,取消军户所有限制,军户可以经商、上学、参军、做官。”

    朱慈烺接连说了好几条,赛伯温一点没有记不住的担心。

    赛伯温深深一拜:“殿下能像百姓之所想,乃天下之福也,臣这就去拟定相关章程。”

    赛伯温离开之后,李通又跟着来了:“殿下,第一师前部已经到达廊坊附近,预计明天一早就能到达京城。”

    朱慈烺奇怪:“昨天不是还在集结么?怎么今天前部已经到廊坊了?”

    李通不好意思的嘿嘿一笑:“当初制定计划的时候,担心禁卫军这边控制不住局面,所以第一师也有一步趁着休假往京城集结。

    因为这边事出突然,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到京城,所以第一师那边在廊坊临时设计了新的集结点,他们在那边集结编组之后就会立刻进京支援。”

    朱慈烺没有在说什么,总不能揪着人家一件事不停的批评人家不是。

    刚刚赛伯温的话让朱慈烺也想起来了,既然百姓需要拉拢使其归心,士卒这边自然也要如此。

    朱慈烺想了一下说道:“明年起,所有士卒的军饷在上浮百分之十,立刻宣布军功爵制度,并对有功的士卒进行褒奖。”

    李通开心的行了一个军礼:“是,臣立刻去宣布这个好消息!”

    朱慈烺敲着桌子:“除此之外,孤要从新组建禁卫军,将从各部抽调精锐。原本的禁卫军顺延改为第八师,第九师和地十师。”

    朱慈烺取消了原本禁卫军和陆军三个师互换的计划,想要鼓励军队,除了军饷功劳之外,最终要的就是一大波升迁了。

    而升迁这种事情,还有什么比组建新的部队升迁的力度最大呢?

    不过为了照顾禁卫军三个师的情绪朱慈烺想了想说道:“第八师按照原定计划驻扎沈阳,承诺其在沈阳地区稳定之后将会优先参与对中亚和沙俄的战事。

    第九师驻扎廉州府,将会优先参与安南的战事。第十师东出美洲,将会优先参与对美洲的开拓。”

    这样安排之后,北面和西面有拿勒河的极地一师,北海的极地二师和骑兵二师,河套的骑兵三师和沈阳的陆军第八师前出至阿尔泰山,嘉峪关的陆军第三师和西安的陆军第四师西出嘉峪关。

    七个师二十一万兵力,分为三个方向三个战场。

    其实禁卫第二师参谋长拿出来忽悠东厂幡子的所谓北方计划,本来就是参谋部下一步对沙俄作战计划的一部分。

    不过并不是只从北海出发,按照参谋部的计划,除了北海之外,大明还会从阿尔泰山出兵,北进一举控制鄂毕河,把战线推进到鄂毕河流域,占领整个中西伯利亚。

    前出至阿尔泰山的这支军队除了威胁北方的沙俄之外,还会跟出嘉峪关的军队形成钳形攻势对中亚进行夹击。

    除了西北之外,西南现在也集结了,云南的山地一师、云南和广西交界的山地二师,贵州的山地第三师,广西的第二师,上沙的第七师,现在又加上廉州的第九师。

    六个师十八万军队的西南军团除了稳定西南局势之外,还有就是拿下安南这个大明辖地,并且实现朱慈烺的三洋帝国梦想。

    三洋帝国除了从龙牙港望向印度洋之外,陆路上朱慈烺也打算从缅甸那边开一条陆路通道。

    从云南到缅甸,虽然山高河急,但是当年四川一样不是不与中原想通,后来不也通了,更何况这边还已经有探出来的茶马古道。

    所以征缅甸,打通印度洋陆路通道,这样一来大明就会成为真正的三洋帝国。往东是太平洋,往北是北冰洋,往西南是印度洋。

    而把第十师派往新大陆,就是为了实现大明从三洋帝国到四洋帝国的跨越了。

第六百六十八章登基

    李若琏今天在接手东厂的人和地盘,东厂发展太快,难免被锦衣卫渗透,锦衣卫也是一样,里面也有东厂的探子。

    不过东厂一开始并没有把锦衣卫当做大敌,等到回过味来之后,锦衣卫已经建成完整制度体系,新人已经很难登上高位或者掌握核心机密。攫欝攫

    但是锦衣卫确不一样了,李若琏一开始就把东厂当成他的敌人,所以一开始就悄悄布局渗透东厂,方正化绝对想不到他手下六个千户里面有两个是锦衣卫的人。

    李若琏虽然没有摸到东厂的暗探资料,但是锦衣卫的人确知道这些资料在哪,谁掌握这些资料。

    如果去偷去骗,那可能就是一部大型的谍战片,但是现在胜局一定的时候去抢,去接收,这谍战片的元素就没有了。

    当六个千户里面一个人站出来:“兄弟们,对不起,其实我是锦衣卫。”

    方正化也是脸色灰白。他没想到他亲自挑选的人竟然是对方的间谍,一个千户的背叛对于东厂来说,是毁灭性的。

    但是方正化还是没有想到,那个叫嚣的最凶的千户:“我把你当兄弟,你确是叛徒,我马德禄没有你这样的兄弟!”

    对就是这个马德禄,他也是锦衣卫的人,只不过他和顾城方不同,顾城方已经去除了身上的卧底身份。

    但是他依旧作为间谍,最终其余四个东厂千户都选择了远走海外负责一个情报站。

    而马德禄则跟着方正化前往奥斯曼帝国。这是李若琏为了防止崇祯那边出现反复准备的后手。

    二十九日,京城稍微恢复了一些人气,百姓们上街,发现城里根本看不出什么变化,要说唯一的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各坊之间的检查哨,还有锦衣卫检查过往行人马车的包裹箱子等。

    东城的百姓发现京城中增加了一支新军队,和禁卫军不同,他们的军装上没有金色绶带,中高级军官军装上也没有镶嵌金边。

    一看就不是禁卫军编制,不过从气质上来看,和禁卫军没有什么不同,甚至在威势上比起禁卫军更足。

    稍微一打听才知道,这个是陆军第一师,懂行的人都知道,作为大明第一支新军,也是成立最久参战最多的一支军队。

    第一师才是太子殿下真正的‘禁卫军’,而现在的三个禁卫军师是崇祯帝的禁卫军。

    坊间纷纷传言,估计禁卫军三个师可能被换掉,太子肯定会用自己的禁卫军。

    禁卫军这边对于保护皇上的荣誉虽然也很在意,但是面对参谋部承诺的调往前线优先参战的承诺,大家更开心。

    特别是新的军衔爵位制度推出之后,参战就意味着可以积累到封爵的功勋,要知道新的爵位制度上说,除了勋爵之外,以上的爵位都需要外战功勋。

    虽然不一定个个士卒都有机会封爵,但是这已经足够说明外战拓土功勋的宝贵,还有就是,太子殿下说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朱慈烺这边自从第一师到达之后,心情就放松了很多。

    离京城近的骑兵第一师和徐州的第五师已经转为临战待开拔状态,并且宣布拥护太子殿下登基。

    目前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等地没有发生什么叛乱。

    更远的地方消息回执还需要时间,最远的地方估计等朱慈烺登基了他们才收到消息。

    海军陆战队第一旅也已经开拔往山海关,而禁卫军第一师那边昨天朱慈烺的承诺对方估计已经收到,但是回信还没有回来。

    到了二十九日下午,京城已经完全恢复了往日繁华,这次政变没有暴乱,没有抢劫,仅仅半夜就全部完成了。

    对京城百姓的影响很小。紧张了两天,发现整个京城没有啥变化,也没有啥动静,也没有杀人,也没有流血,一切都像啥都没有发生一样。

    百姓们更大的场面都见过,不说前面多少代人,就是他们这一代人,魏忠贤客氏被诛杀的时候,那场面都比现在大。

    京城排队砍头排队抄家的盛况,比起现在这次政变都热闹的多。

    年三十大家依旧贴春联,剪窗花,报纸上刊登了明天太子登基称帝,皇上被尊为太上皇的事情。

    并且把今天晚上举行的烟花盛典挪到明天晚上。

    对于还能看到烟花大家都很意外了,推迟一天就推迟一天了。

    从早上开始京城的鞭炮声就没有停过,孩子丝毫没哟感觉到什么不一样,依旧走街串巷捡炮放炮。

    年三十这一天,禁卫军第一师终于传回消息,宣布拥护太子登基,全军接受整编。

    朱慈烺从讲武堂抽调了一部分师生前往辽东。

    三十夜里,朱慈烺穿上赶制的龙袍衮服冕冠,皇帝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种织于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于裳,十二旒冕。

    宫里最好的绣娘连夜赶工,花了四天四夜临时赶制,若是要制作一件正规的衮服,需要十年的时间,所以这次采用的是绣而不是织。

    除了服装准备之外,登基那天还要祭告天地等等,然后是百官朝贺,封赏有功,确定年号,接见外国使节,接受使者朝贺。

    年三十夜里凌晨三点左右,百官已经等在承天门外的广场上,锦衣卫和第一师的士卒防守皇城,禁卫军第二师防守外城,禁卫军第三师防守内城。

    朱慈烺登上承天门祷告,派遣礼官到天地宗庙祭告,文武百官等在外面。

    等朱慈烺祭告完毕正式进入皇极殿就坐,然后文武百官才依次入宫。

    在锦衣卫鸣鞭和将军卷帘后,鸿胪寺官员高喊行礼,官员们就开始行五拜三叩头的大礼。行完礼之后,百官来到承天门外,等翰林官员在诏书上盖上大印。

    然后,鸿胪寺官员要奏请颁诏,得到允许后,翰林官员将诏书给鸿胪寺官员。鸿肪寺官员捧着诏书一路经过奉天门、金水桥,到达午门,放入早已准备好的云舆内,然后由云盖导引,送到承天门,宣读诏书。

    首先宣读的就是崇祯禅位给朱慈烺的诏书,然后朱慈烺发布自己的登基诏书。

    这份诏书仅仅是象征意义,而具体内容的诏书要等到典礼结束之后大朝会上在颁发。

    诏书读完后,整个登基大典才正式宣告结束。

    无弹窗

第六百六十九章准备打仗了

    首先第一道诏书就是免三年农税,第二道诏书免徭役一年,第三道诏书大赦天下。

    朱慈烺特意强调了,有罪可以自赎,并不是说只要有罪都赦免。

    简单来说就是刑事责任可以赦免,但是民事赔偿不能少,并且是减刑而不是直接释放。

    再说宋朝之所以出现盼着大赦出现,是因为宋朝的大赦多,据统计宋朝每三年到四年就有一次大赦。

    新皇登基,皇子出生,大胜,甚至皇帝高兴了,觉得几年没有大赦了,可以大赦一次,都能作为大赦的理由。

    但是明朝并不是,明朝很少有大赦,以后这种大赦也不会多,所以朱慈烺并不担心会出现问题。

    后面陆续的开荒令、取消路引、纳税得爵、取消贱籍、取消军户限制等更是彰显了复兴朝的新气象。

    今天为了不提前泄露消息,报纸要等到仪式之后才从报社发出。

    其实这些都是提前拟定好的,为了显得仪式的威严,所以特意延期发布,要不然仪式还没有结束百姓就知道新政了,那登基仪式的威严就没有了。

    而太晚也不好,让更多的百姓第一时间知道新政,才能更快的让百姓情绪稳定下来。

    报纸一开售,大明到处都是开心的百姓,这次的新政收益的人包括大明的各行各业各个阶层。

    不论是哪一条拿出来都能惠及一大片人。

    特别是商人,取消路引,取消贱籍,取消商人读书考试参军的限制,还可以靠纳税得爵,这无疑都是对商人地位的极大提高。

    农民也很开心,取消三年农税,取消一年徭役,百姓负担去掉了一大块。

    军户们更开心了,取消了所有的限制,以往军户只能当军户,不能经商,不能做工,甚至不能当佃户。

    但是现在这一切限制都没有了。

    其实这个政策对于军户影响并不大,因为有些事情朝廷不允许,但是下面确一直在做,只不过现在朝廷允许了,大家可以光明正大的做了而已。

    颁布这些大政方针之后,朱慈烺宣布大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式启动。

    这个五年计划可谓是命运多舛,争来争去,最后还是如期在新年第一天颁行了。

    虽然那些官员指出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有很多问题是对的,但是朱慈烺觉得不能因为有问题,就不做了。

    事情就是要试着做,在做的过程中学习,在做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现在朝堂官员大半都是东宫旧属再也没有人敢对五年计划提出意见,而官府不参与的问题也不存在了。

    然后朱慈烺要求各省和州府主官到京述职,然后各军队主官也要再次到讲武堂学习。

    述职自然是为了看看这些人到底忠心与否,然后给他们调动职务。

    当晚的烟火非常壮观,比起后世朱慈烺见多的都不逞多让。

    登基之后,朱慈烺每天最关心的就是有没有哪里有人造反,有没有人要讨伐他。

    显然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至少现在朱慈烺控制着军队,民间又没有抱怨之声,所以担心中的叛乱并没有发生。

    整个正月,朱慈烺陆续收到各地的效忠文书,还有就是各师对于他的拥护。

    新的禁卫军开始组建,新的军队大学也在改组,处理各种奏章占用了朱慈烺大部分的时间精力。

    不得已,朱慈烺只得分权,对于刑律的事情,朱慈烺彻底的交给了监察部,地方官员上报的各种案件,监察部确认无误之后,可以自决。

    而各种农田水利的事情,都交给农业部,让他们按照既定计划,逐步实施就行,除非有什么自然灾害预警。

    总之朝堂的事情一律采用分级制度,朱慈烺只处理一些大政方针方面的事情,而对于细枝末节则由内阁自行决定。

    反正一年的预算就这么多,只要不是再要钱的事情,朱慈烺都不会管。

    而在计划之内的事情,既然做预算都已经放在里面了,那又何必一遍一遍的审议呢?

    朱慈烺觉得只需要派人做好监督,然后对于不称职的进行弹劾更换就好。

    相对于朝政的放养,对于军队这边,朱慈烺就慎重的多了,首先就是东南的战事。

    大明和荷兰的战争还没有个结果,朱慈烺还在等着呢,还有南洋的反明,朱慈烺担心演变成屠杀。

    终于在一月中旬的时候,大琉球传来好消息,全歼了荷兰人的支援舰队,现在已经回身包围了大琉球岛上的荷兰堡垒。

    得到消息之后朱慈烺连忙命令第一舰队抽调精锐力量南下巡航。

    北方即使最冷的天气,沙俄人也没有停止对大明的骚扰,不过因为对方人数的限制,这种骚扰也只能是骚扰了。

    正月的北疆并没有变得暖和,但是沙俄人活动确逐渐加剧。

    锦衣卫从欧罗巴发来消息,据说沙俄采购了一大批燧发枪和火炮武装了一批哥萨克人还有不少沙俄的正规军。

    沙俄据说要打一场十万人规模的战役,叫嚣着要打进京城,活捉大明皇帝。

    老毛子的脑子常常不能以常理度量。

    尽管参谋部反复研究,觉得在北疆打一场二十万人规模的决战是一场灾难。

    但是朱慈烺还是提醒大家,如果沙俄真的有这样的计划,那么大明必须做好应对。

    因为这很可能就是真的!

    好在大明在北疆也不是没有准备,而且就算沙俄意图在北疆发动大战,至少三五个月之内,他们还准备不好一场战争。

    朱慈烺认为沙俄人有把战争拖到冬天的企图,所以为了断绝沙俄的后勤补给,也为了取得战争主动,朱慈烺决定提前启动阿尔泰山进攻计划。

    而阿尔泰山计划又绕不过瓦剌人分裂的准噶尔部、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杜尔伯特部四部。

    其中杜尔伯特现在更是实际占领着阿尔泰山地区,朱慈烺想要这个地方,谈判是不可能的,只能靠抢。

    目前大明的西部边界实际上只推进到阿拉善地区到北海再到纳勒河这一条线。

    推进到阿尔泰山和杭爱山地区自然少不了一战。

第六百七十章反战的声音

    四部实力都不是很强,但是四部都是从瓦剌分裂而来,如果没有外敌的时候,四部自然是分裂各自为政。

    但是大明一旦决定西进,如果只占领阿尔泰山一部分地区,必然导致他们进一步联合,甚至合并。

    到不说大明打不过,而是西北地区这几年一直灾害频发,加上开发河套消耗了大量的粮食。

    现在自顾尚且不暇,更不要说去远征了。

    如果大明选择一次灭国战争,一举拿下杜尔伯特部,那么只有从蒙古草原西进,难度很大,而且不是一般的大。

    正当朱慈烺犹豫的时候,赛伯温来到乾清宫。

    朱慈烺对于这位首相还是很满意的,十相里面还就数他能力最强。

    赛伯温行礼之后看着朱慈烺:“陛下,听说您要出兵攻打杜尔伯特部?”

    朱慈烺奇怪的看着他:“怎么?朝堂那边有意见?”

    赛伯温皱眉:“那道没有,不过殿下还记得五年计划么?当时定下计划的时候就说过,大明需要休养生息。

    而且朝局刚刚稳定,殿下贸然开战臣恐怕民心不安。”

    朱慈烺沉吟着:“但是北方疆土也不能丢啊,难道朕就眼看着北方战局失利之后再去补救么?

    要知道现在出兵只需要用一份力,但是要是北方失利之后,大明再去补救那就需要用力三分才能补救今日损失。”

    赛伯温拱手下拜:“殿下,当初您定下的战略北方是一场持久的争端,大明短期利益在南方。

    但是现在西南地区仅仅十五万军队,但是您在北方和西北确集结了二十多万军队,这明显和您的战略不符合啊。

    既然短期内难以看到收益,大明为何还要拉长战线,在这边消耗力量?与其这样,臣觉得不如把有限的力量投入到更能见到收益的地方。

    现在陛下新登基,人心还不稳,大明不仅需要胜利提振士气,臣觉得大明还需要实实在在的利益让百姓看到希望。”

    朱慈烺一下子沉默下来,他并不是不听劝的人,赛伯温说的很有道理,正如当初朱慈烺承诺给崇祯的那样,大明休养生息,不在对外用兵。

    这不仅是朱慈烺和崇祯的妥协,更是激进和保守之间的平衡。

    现在保守派被敲死了,那是不是激进派就能如脱缰的野马一样狂奔了呢?

    显然不能!

    现在阻碍大明脚步的已经不是士卒战力,而是后勤,后勤运输严重阻碍了大明的脚步。

    现在要是有火车就好了!但是有火车大明也用不起也造不起。

    想了一大串朱慈烺问赛伯温:“所以你的意见是?”

    赛伯温松了一口气:“臣倒是没有意见,臣只是替李通他们传话,他们有意见,但是您最近心气很高,他们也不知道怎么跟您建议,所以才让臣劝劝。”

    朱慈烺摸摸鼻子:“什么时候自己这么可怕了么?”

    赛伯温微微一笑:“陛下身居高位,权威日重,下臣们没有适应也是常有的事情。”

    朱慈烺嗯了一声:“那你先下去吧,贵喜传……算了,朕要去参谋部,听听他们的意见。”

    等朱慈烺到的时候,一众参谋正在门口躬身等着,进屋之后,看着下面的人朱慈烺呵呵一笑:“朕什么时候听不进劝告要让你们迂回着找人劝谏了?”

    李通连忙行礼:“都是臣擅自做主……”

    朱慈烺嗯了一声:“以后军部的事情,就军部解决,不要牵扯朝堂,还有朕为什么要成立参谋部?

    参谋部!参谋部!不就是参与谋划,为朕为军队出谋划策么?要是你们有意见自己都不敢提?那么还要你们有什么用呢?”

    “臣等惭愧……”

    朱慈烺摆摆手:“好了,朕在这里定一条规矩,参谋部可以畅所欲言,可以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坚持,朕绝对不会因言罪人。

    朕可以不同意你们的观点,但是朕给你们说话的权力!”

    “谢陛下!”

    朱慈烺坐下说道:“你们有什么看法现在说一说吧。”

    李通看看四周没人吭声当先说道:“臣以为,大明西北战局应当缓慢推进,现在大明占据后勤优势,而沙俄占据劣势。

    若是大明没有及时消化占领的领头,而盲目扩大战果,延长战线,那么就会导致大明后勤优势丧失,而沙俄重新取得后勤优势。

    如果不能短时间灭亡敌人,大明长线作战,损失必然巨大,这跟大明的长期战略不符合。

    大明现在推进到勒拿河,依靠的是,黑龙江水系运力运转物资支持极地一师和极地二师以及骑兵三师作战。

    大明除了可以从高丽绕到运输,还可以走辽河入黑龙江支流,后勤还有优势。

    但是要是直接进攻杜尔伯特地区进而把战线推进到叶妮塞河乃至鄂毕河流域,不仅有数千里的陆路运输,还有几千里的水运。

    大明运输粮草十成仅能运到一成,而走海路,一年也只能走一趟,而且在沙俄后勤占优势的情况下,敌人也不会让大明从容运送补给。

    稍有不慎,就会导致重大损失,所以臣等不占成占领杜尔伯特延长战线。”

    朱慈烺敲着桌子,认真听完之后,朱慈烺开口说道:“那么仅仅依靠现有的军队,大明军队能守住勒拿河么?”

    李通坚定的点头:“目前从北海到勒拿河大明集结了九万军队,而沙俄虽然叫嚣着增兵,但是其实其军队根本没有集结。

    臣绝对,即使大明得到对方集结军队的消息之后再增兵也来得及。

    就算不增兵大明也未必会输,从几次和沙俄人的作战可以看出,同等数量的明军战力要强过沙俄人,无论是武器还是训练上,大明的职业军人都比他们那些放下锄头的农民强的多。

    不说一个顶三四个,一万人能打对方两万人那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参谋部认为,就算沙俄的十万军队到达,也不会对大明造成太大的威胁。

    相反十万远征军足够拖垮沙俄的经济耗尽他们国库里的存粮。

    也许拖上几年之后,不用大明动手,沙俄人自己就投降或者崩溃了。”

第六百七十一章南进战略改

    虽然朱慈烺觉得李通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就这么干等着什么也不做,朱慈烺还是觉得不舒服。

    李通也看出了皇上的不快,接着说道:“当然,我们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臣建议加大对赏金猎人团的支持力度,大明军队去不划算,但是这些赏金猎人团肯定愿意担任这个角色。

    大明可以悬赏让这些人去阿尔泰山清扫那些瓦剌人余孽,去叶尼塞河,甚至去鄂毕河流域破坏沙俄的聚居点。”

    朱慈烺眼睛一亮,这个确实是个好办法,即不用自己动手,而这些边境之外活动的赏金猎人团还能活跃当地经济。攫欝攫

    虽然最后这个钱还是他朱慈烺出,但是如果是军队的话一定会从后方筹集物资,自己调运,所以成本又高边疆又很难获得实惠。

    至于为什么军队行动会没有赏金猎人划算,是因为军队需要后勤,需要顾及整个形势,需要有人进攻需要有人防守,需要顾及百姓等等。

    但是赏金猎人完全不用担心后勤,不用担心物资,不用顾及百姓,抢一点是一点,回来还有朝廷的补贴。

    不过大规模出动赏金猎人也有坏的一方面,赏金猎人的行为,可能导致大明商人在沙俄和杜尔伯特部的行动变得困难。

    在外国人眼中,连大明人相貌的区别都分不清更何况是商人和赏金猎人的区别。

    想到这里朱慈烺开口说道:“要严格限制赏金猎人团的活动,其范围只能是沙俄和杜尔伯特部地区。

    在地区之外,大明还要做生意,特别是不能影响大明恢复丝绸之路的整体战略。”

    李通见皇上这样说,也就代表着同意了他们的计划,心里又松了一口气。

    朱慈烺继续说道:“如果要停止对杜尔伯特部的战争,那么对第八师的承诺也要进行修改,让他们也去北海前线吧,这样极地二师也就能空出来,投入到作战中去。”

    李通等参谋相互看看,没有什么意见。

    接着朱慈烺看向他们:“除了北方的战争,你们还有什么建议么?”

    李通又看看其他人,其他人还是没人说话,他只好再次站出来:“陛下,经过我们研究发现,大明对西南用兵整体而言并不划算。

    从整个地图来看,整个西南地区,呈现中间高四周低,西北高东南低,中间山脉阻隔江河水流湍急,但是四周平原地区水网密集且适合航运。

    大明的战略目标是控制整个南洋半岛,而不是占领西南山林。

    故而大明用兵西南就像是舍近而求远,舍易就难,从西南往南洋半岛,不仅路途远交通不便,而且山林密布,部落复杂。

    但是如果大明改主要进攻西南变为安定西南,从控制安南开始,然后占城国,柬埔寨国,大城王国,东吁王朝。

    这样一来,不仅后勤压力骤减,还能减少兵力不必要的消耗。

    等到完全控制沿海之后,移民垦殖,再由海向陆,即使山林中偶有反抗,也无法动摇大局。

    而西南地区,有一到两个山地师镇守已经足够,没有必要集中那么多兵力。

    与其用兵十多万在西南山林,不如把这些兵力用在南洋半岛这些国家。

    大明一个师足够灭这样的一个国家,而整个南洋半岛五个师也足够攻占并且占领。

    根据参谋部测算,大明要是从西南往南洋半岛用兵,可能需要五年以上才能取得效果。

    但是要是从沿海开始,五年已经足够大明占领那里并且移民百万了。”

    朱慈烺一边听李通说一边在心里想着那边的地图,果然整个地形跟李通说的一样。

    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是西南地形的最高点,而整个西南地区的森林河流都是发源于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

    地图上看,整个西南中间地形险峻,而且原始森林密布,森林里居住的原始部落,野蛮落后,对于大明军队作战极其不利。

    但是西南地区沿海确已经经过无数代人的开发,早已经成熟。

    大明把兵力浪费在森林里而放着唾手可得的平原不去占领,确实有点傻。

    朱慈烺不禁问自己,以前为什么没有想到呢?

    朱慈烺很高兴这些参谋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思想,以前朱慈烺也不过是普通百姓,他哪里有什么战略眼光和参谋天赋。

    所以他制定的战略多依靠后世经验,思想上难免也被国境线束缚,只能看到大明境内和大明边境的延伸。

    而参谋部的这些人,显然已经跳出了边境线的束缚,在他们眼里,整个南洋都不过是大明的后花园。

    大明想打哪里就打哪里,哪还需要从边境往前推。

    朱慈烺嗯了一声:“说的很有道理,那就抽调人完善调整计划吧!”

    朱慈烺再看像李通:“还有什么?”

    李通拱手:“殿下,通过两年的适应,高原师已经能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其请战欲望非常强烈。

    而且占领整个高原对于大明也有着重大战略意义,所以臣以为,高原师可以向内挺进了。

    大明物资准备也充足,足够发动一次师级的战争。”

    朱慈烺沉吟了半天:“那就让川西的高原一师沿着雅鲁藏布江河谷向上游挺近吧。”

    其实整个高原的城市和聚居地都是沿着雅鲁藏布江河谷分布,包括有限的耕地等等。控制了雅鲁藏布江,那么整个高原也就收入了囊中。巘戅书仓网戅

    青海湖的高原二师看住了高原北部,川西的高原一师控制高原南部。

    这也是当初的战略,既然西南地区不打算用兵,那么高原一师也就不用留在川西警戒了,正好腾出手来,把那里彻底纳入大明统治。

    大明有太多这样的都司和宣抚司,甚至包括东吁实际上大明也在那里设立了宣抚司。理论上这些地方都是大明的国土。

    但是这些地方只不过是听封不听调而已,地方任其自治,大明只不过是例行封赏,年节的时候收点朝贡。

    所以朱慈烺挺近高原,其实其难度不易于一场战争,只不过大明已经为此准备了两年,所以今天朱慈烺才敢让他们动手。

第六百七十二章牵一发而动全身

    出了军部,朱慈烺又拐到内阁这边,反正就是门对门。

    因为如果战略变动,那么卫所迁移的事情也需要重新计划,卫所虽然不归内阁管,但是这么大的人员流动还是要知会内阁一声的。

    朱慈烺到的时候,内阁这边正在开会,朱慈烺摸摸鼻子,这帮人是不是天天除了开会就没有事情干了?

    朱慈烺来了那自然是坐在主位上,赛伯温为他讲了一下这次会议的内容。

    这次会议是关于徭役问题的,今年的徭役按照圣旨是停了,但是今年这些工程还是要干的。

    没有徭役征发,工程建设该用什么章程,还有就是钱款拨付等等问题都需要商议。

    朱慈烺坐在那里听着他们讨论,这些人说的主要是怎么安排伙食,怎么安排住宿,怎么分配干活等等。

    听了一会朱慈烺开口说道:“朕觉得你们虽然已经停了徭役,但是做事还是按照用徭役的思想。

    朕觉得,这些工程可以分为三类,一个是核心保密工程、一个是重点控制工程,一个是一般工程。

    核心保密工程自然不用说了,要由军队或者生产建设兵团负责建设,京营改制的几个生产兵团,现在负责的通州新城、宛平新城还有京津道路工程。

    其中京津道路是重点控制工程,但是两个新城的建设则只能算是一般性工程。

    所以以后生产建设兵团负责核心保密工程,皇明建设会再成立几个建设公司内阁也可以成立几个建筑公司,主要负责重点工程的建设。

    因为这些工程涉及国计民生,例如国家重点国道,重要河流大坝等等。

    这些工程一个是要用到大量的人力,机械,要求工匠有较高的技术水平,甚至要有路桥专家,水利专家参建,一般的民间建筑公司没有这个实力。

    而除了这两类之外的一般性工程,完全可以交给民间公司来负责,到时候内阁只需要做好验收工作。

    统计司对于验收就非常有经验,到时候锦衣卫也会跟进监督。

    这样既能调动民间的人力物力也能使得更多的百姓得到实惠。

    当然统计司需要按照他们的工程进度和质量给他们拨付资金。要按时拨付!

    建设部那边也要做好相应的规划分类,其中内阁成立的建设公司,也要独立结算,自负盈亏。

    能者上庸者下,不要怕失败,也不要怕公司破产,就是要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

    独立的结算有利于他们自己决定人力物力调配。

    内阁要做的是多监督,这种复杂且专业的事情,尽量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这个事情要做好长期化的准备,以后大明能不用徭役就尽量不用徭役,免农税,免徭役会成为常态。

    所以你们不要只想着一时的方便,要做好长远打算。”

    朱慈烺说了一大堆,算是给以后的徭役制度定下基调。

    其实内阁也不是没有人想到这样,但是徭役只免了一年,内阁不敢过多的投钱,现在皇上定下后面的基调,他们也就敢放手施为了。

    说完这个时候朱慈烺接着说道:“除了这个之外,今年大明的战略将会进行重大调整,首先北方不在发动大规模的战争,西南地区也会停止用兵。

    今年大明的冲突点只有两个,北方勒拿河流域,冲突规模十万以内,大明会在那里投入四个师的兵力。

    第二个可能的冲突点就是高原区域,不过那边战争规模仅仅是一个师。

    除了这两个点之外,其他地区都会保持稳定,预计大琉球之战会在一月底结束。

    所以今年大明会启动两个方向的垦殖计划。一个是继续对北方进行垦殖,今年计划再迁移二十个卫所。

    而东南对大琉球也会迁移二十个卫所。

    除了卫所之外,内阁也要执行好鼓励移民政策,除了免费发放的土地之外,百姓获得土地的方式也要多样化。

    其中北方因为地广人稀,土地只能收获一季,所以地价底一点,南方地区土地收成好,地价高一点。

    不管南北都允许以实物抵税,不管是粮食还是其余特产都可以用来抵价购买土地。”

    朱慈烺之所以单独把这个拿出来说一下,正是以为,那边因为道路交通不便,不少百姓自几开垦的土地,没有人去收粮食,他们也离聚居区远,根本无力把粮食拉到聚居区去卖。

    导致今年有北方百姓守着粮食干瞪眼,缺衣缺盐。

    如果不能让百姓得到实惠得到好处,那怎么鼓励更多的百姓北上垦荒呢?

    赛伯温跟几位眼神交流了一下,皇上好战,能听进去权不发动北方战争和西南战争就已经很不错了。

    朱慈烺见他们都不说话:“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都可以提出来,或者有什么其他问题也可以趁着朕在这问一问。”

    赛伯温拱手:“陛下高瞻远瞩,臣等叹服,只是这移民要持续多久,共移居多少人?”

    朱慈烺敲着桌子:“这个自然要一直持续,一直到大明百姓不管关内关外每人都能分到二十亩以上的耕地为止。”

    赛伯温看了看朱慈烺:“但是殿下,现在不少地方都出现用工缺口,要是继续移民,百姓都有了土地耕种,那谁还愿意出来做工呢?”

    朱慈烺当时就卡在那里,他光想着改变百姓没地的问题,用工这一块他还真么有想过。

    朱慈烺皱眉思考着:“用工缺口严重么?”

    赛伯温想了想:“目前用工缺口主要是体现在局部工程多工厂多的地方,例如松江府那边,京津地区和永平府那边。其余地方还不明显。

    但是如果继续加大移民力度,加上徭役改为募工制度后,用工缺口会进一步加剧,到时候百姓有了自己的土地肯定不愿意在进城务工。

    这个问题,短期内可能不会凸显,但是时间长了之后,这个问题必然影响到大明的各项事物。”

    朱慈烺敲着桌子:“百姓之所以不愿意去务工,除了对土地的依赖之外,是不是因为务工的工钱不高呢?

    我们不能因为没有百姓愿意务工就不给百姓分地把他们赶到城里吧?

    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明掌握大量的草场,耕牛不缺之后,同样的土地用到的农民会更少。

    而工厂里机器的使用同一个工人能干的活更多,这样一加一减,工人就会多起来了。”

第六百七十三章运河的意义

    不管目的是什么,朱慈烺不希望他的朝廷打着正义的名号作恶。

    就像英国的羊吃人,不管怎么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圈地运动都是一步农民的血泪史。

    被朱慈烺说了一顿之后,赛伯温也不在说什么,交通部这边举起手:“陛下,交通部今年按照五年计划的规划要开建三纵三横的大明主干道。

    但是就目前的财政来说,根本无力维持所有道路全部开工。

    而全线开工意味着道路建好之前,百姓都不能收益,所以我们想是不是新定个主辅之别。

    把主要精力用来修一纵一横两条道路,然后其余的两纵两横主要以修整和对险峻难以修建的路段提前开工为主?”

    朱慈烺问道:“那你们打算以哪一横哪一纵为主?”

    交通部部长焦金明拱手:“横向的就是从天津到京城,再到山西、西安,一直通到嘉峪关的中线。

    纵向的就是从北疆城到北海、科尔沁、张家口、入京城,南下北直隶、河南、两湖、最后到广州的中线工程。

    这两条路如果修成,可以让南北东西交通得到改善,而且兼顾了急需。

    而且这两条路沿途多有市镇,官道也有基础,修整多余修建,一旦修成立刻能给沿途百姓带来方便。”

    朱慈烺嗯了一声:“那就先修这一条吧,不过从陕西到汉中再到四川的陆路要抓紧拓宽,还有从四川到两湖的水路也要疏通,对于险滩暗礁等该炸掉的炸掉,该疏通的疏通。”

    焦金明连忙答应:“是,按照五年计划,未来五年交通部将会以陆路为辅,疏通水路交通为主。”

    朱慈烺又问了一句:“辽河通往黑龙江的运河论证的怎么样了?”

    焦金明连忙说道:“已经论证完成了,松花江距离辽河东支最近处只有四百六十里左右。

    且两河之间没有明显山脉阻挡,落差大概有三十米到四十米左右。

    开挖运河的化,松花江水能够自流入辽河之中,对辽河水也是一大补充。

    现在工程已经进入准备阶段,为了修建这条运河,交通部建议在松花江运河口和辽河运河口各迁移一个垦殖公司,人数最好是那种十多万人的。

    到时候交通部可以就近获得劳动力,整个工程计划用十年的时间,运河修成之后,可以通航千吨以上的货船。”

    其实后世之所以没有修建运河,第一是东北有发达的铁路运输,第二辽河流量萎缩通航条件差,需要松花江补充水量。

    第三就是因为黑龙江是国际河流,松花江又是黑龙江的重要支流和重要水源,一旦这边动手修建运河,引松花江水接济辽河,导致黑龙江水流量降低。

    那么会引起国际争端,这个要划重点,毛子们戒备心还是很重的,连在蒙古修铁路的计划他们都不断阻止,更不要说这种涉及他们根本利益的事情了。

    但是大明确没有这样的顾虑,现在两条河都是大明自家的,咱们想真么挖就怎么挖,水想朝哪流就朝哪流!

    关键是连通了辽河和黑龙江对于大明来说战略意义重大,大明从渤海支援北疆不再需要绕到几千里海路,直接入辽河一路北上。

    加上黑龙江入海口的半年以上封冻期,辽河封冻期又短的多。

    除了出兵方便之外,这条运河对于北疆经济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如果整个东北的物资都能通过辽河运入渤海,那么东北经济就能纳入渤海经济圈了,比起黑龙江自己成一个系统,是不是觉得近的多,也发达了很多?

    那如果以后再修一条从黑龙江到勒拿河的运河呢?

    那样整个北疆是不是仅仅的和京城和渤海联系在了一起?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制约渤海和京城地区发展的资源瓶颈就不存在了?

    想一想如果整个东北的资源再加上整个东西伯利亚的资源都通过这条运河进入渤海,那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这样一看,这条运河的战略价值是不是更加凸显了?

    所以第一个五年计划里,朱慈烺就把这条运河纳入规划,并且作为重点工程来做。

    朱慈烺敲着桌子说道:“这两个点将来都会发展成重要城市,设置两个垦殖公司有点太少,朕今年会先设置两个,明年后年会每年继续增加一个。

    而整个计划周期十年也太长,人数给你们翻一倍,朕要求你们六年内要修好这条运河。

    而相对于运河来说,北疆的陆路交通计划可以缓建,那边人烟稀少,口外运输又以驮马为主,不必急着修路,纵线就从张家口往南吧。

    先集中资源把运河修通,然后再疏通河道。”

    焦金明点点头:“是,臣会调整计划。”

    说完这个之后,朱慈烺继续说道:“横向的也调整一下吧,直道不一定要修直的,山西那边太行山吕梁山山山相连,会增加多少修路难度?

    当初定的三纵三横,那只是一个方向规划,并不是说这条路就要沿着朕划得那条线修!

    修路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交通,是为了运输物资方便!

    照着你们这个修法?方便么?

    为什么不借用一部分纵线的道路,甚至借用运河和黄河的运力,然后先把水运达不到的区域道路优先补齐?

    朕的要求是最快的把物资从京城运到嘉峪关!而不是非要直直的送过去!”

    焦金明擦擦汗:“是,臣知道了,臣一定重新制定计划,达到要求。”

    朱慈烺看了一眼赛伯温:“他们提交的计划你没有看么?不觉得不合理么?”

    赛伯温摸摸鼻子:“臣还以为陛下这样规划是为了兼顾山西防御,所以臣没有阻止,山西到京城确实需要这样一条道路,否则运输物资也非常麻烦。

    至于殿下说的原本就有的河运,既然有了又何必要修,所以臣觉得在山西修路并没有错。”

    朱慈烺敲着桌子:“是需要!但是大明需要的地方多了,咱们的财力是有限的。

    现在咱们只能用有限的财力优先满足急需的工程,大明现在最急需的就是对边疆的控制,修路就是要控制边疆,沟通偏远地区和大明腹心的联系。

    哪里最需要修哪里,哪里有战争风险修哪里,哪里影响大明兵力投送修哪里!

    交通要为战争服务!”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868/ 第一时间欣赏统计大明最新章节! 作者:怕起重复所写的《统计大明》为转载作品,统计大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统计大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统计大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统计大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统计大明介绍:
一个强大的帝国必须能提供至少2000项关于国家的统计数据。
如果崇祯对于自己的国家了如指掌,那他的结局一定是另一个模样。统计大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统计大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统计大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