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统计大明TXT下载统计大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统计大明全文阅读

作者:怕起重复     统计大明txt下载     统计大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百四十四章我能信你么

    杨嗣昌为孙铨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你在仔细想想,大明紧紧是这一样被太子控制么?”

    孙铨担心的心里数着,杨嗣昌把粉条下到锅里:“你说着红薯真是好东西,蒸着吃、煮着吃、做窝窝头、酿酒、还能做成这种粉丝,废料还能喂猪。

    北方多少人靠着这个活命,这么好的东西,以前怎么没人发现呢?”

    孙铨哪有心思去管什么红薯:“杨大人是有什么想法么?”

    杨嗣昌手一顿:“我没有!不是!你不要瞎说!”

    孙铨激动的说道:“大明养士三百年,大丈夫何惜一死!”

    杨嗣昌淡淡的看着他:“你这话就言重了!我杨嗣昌可有背叛大明?”

    孙铨看着杨嗣昌的眼睛,眼中焦急。

    杨嗣昌摆摆手:“罢了,我就跟你说道说道,但是这些话只能咱俩说,出了这个们,我是不会承认我说过这些话的!”

    孙铨欣喜的点点头:“大人只管放心,我以家父的名誉发誓,绝不泄露大人的身份。”

    杨嗣昌并没有立即张嘴,而是拿起筷子把粉条都捞出来:“这个不能煮太久,要不然糊锅,你也吃点吧,陪我喝两杯!”

    孙铨勉强端起酒杯,确丝毫没有吃的意思。

    捞出粉条,杨嗣昌又下了一点牛肉,一点白菜:“行了,我就跟你说道说道!……吸溜……”

    杨嗣昌吃了两口粉条:“皇明商号目前控制着大明的粮食运输,大明各地粮食调运,粮价稳定,全都依赖皇明粮号。

    还有皇明银行分离出来的几家新商号,总管着大明的钱财,无论是铸造新钱,还是发行纸币都是太子在做。

    下到贩夫走卒,上到朝堂公卿,哪一个不用钱,就连你我的薪俸月响,也都是皇明商号发放。

    皇明盐号控制着大明的食盐生产转运,大明现在之所以能做到全国各地都是八文钱一斤盐,就是皇明盐号的功劳。

    再有皇明矿业,其生产的钢铁占据大明钢铁产量的三分之二。

    还有皇明特供那些稀罕玩意,更是独家经营,没有皇明商号,你根本买不到。

    这吃穿用度都由东宫控制,上面要是想摆脱这种控制,岂是区区一个报纸发行渠道的事情?”

    孙铨擦擦冷汗:“如此说来当真是任重而道远!”

    杨嗣昌呵呵一笑:“这还只是民间,军队方面呢?上面就不担心么?

    上面有意拉拢禁卫三师,但是禁卫三师使用的每一发纸弹,每一枚炮弹,甚至衣服鞋袜,嘴里吃的口粮,都要经过东宫。

    若是真有事情,禁卫三师又有何用?换上刀枪跟拿着火铳的新军对战么?”

    孙铨大惊:“这个事情,你为什么以前没有说过?”

    杨嗣昌摊摊手:“以前是家事,人家一家子想怎么安排怎么安排,咱们管不了。

    现在想分家了,自然要各自划拉各自的财产。”

    孙铨脸色变了变:“所以我等要劝皇上对所有东西进行备份?还是要求东宫交出这些产业的控制权?”

    杨嗣昌看了看孙铨:“交出来?上面要是能收回来,还用你在这办什么军报?

    要是圣旨有用你为啥要窝在我这里办这份军报!还只有区区一千张!噗嗤!”

    孙铨不悦的问道:“大人何故发笑?一千张已经足够将领学习忠君思想,我们这些文章偏偏都是精挑细选的精品!”

    杨嗣昌忍不住悄声说道:“我跟你说个你不知道的,其实自从皇上任命你为军报总编之后,知道新军和东宫那边为啥没有在争么?”

    孙铨哼哼:“还不是因为他们以为只要不配合我就办不成报纸,不过他们确想错了!我孙铨岂是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的人?”

    杨嗣昌同情的看着他:“并不是,那是因为皇上任命你为军报主编之后,东宫就另外出了三份新报纸‘军人报’‘陆军报’‘海军报’。

    而且人家的报纸第二天就已经开始印刷,第三天各部就陆续能看到了,你印出第一期的时候,人家已经出十多期了。

    而且现在军人报每期印十几万份,陆军报印刷也超过十万份,海军报印刷超过四万份。

    你说你拿什么和人家比?

    你们写的文章是花团锦簇,平仄押运,骈俪华美,但是那些军人也看不懂啊!有道是曲高和寡。

    所以你这个报纸办不成,也就是给上面,给那些朝臣乐呵乐呵,送到军队那边,估计也就是练字上茅房用的着。”

    孙铨脸色涨红,然后又颓然坐下:“按照大人的意思,我这事是失败了?”

    杨嗣昌点点头:“所以说,上面的跟东宫差的不是一份报纸,也不是一点军心,而是差着一个体系。”

    孙铨眼色复杂的看着杨嗣昌:“大人,我该不该相信你?”

    杨嗣昌呵呵笑着:“我要是想要坑你,何必跟你说我去参谋部之事?

    信不信并不重要,我只是给你提供一个思路,至于你上面的人怎么想,你也管不到,我也管不到。”

    孙铨也颓然叹气:“确实,大人的话振聋发聩,让人犹如醍醐灌顶,但是臣就是觉得,这里面有哪些地方不对。”

    杨嗣昌继续涮着火锅:“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此心但求天地知。

    你做不了决定,也不是你能决定的,报上去就是,最后如何还是你上面的人自己去判断,你终究只是一个军报编辑,不是大明阁臣!”

    孙铨想想也是,心情也放松了:“那我在问大人最后一个问题,此题何解?”

    杨嗣昌哈哈笑着:“何解?你真是当局者迷啊!我来问你,大明朝廷的职责是什么?大明朝廷又设置这么多朝廷部门是为了什么?”

    孙铨呐呐回答:“为天子牧民……管理地方……哦!我明白了!多谢大人!”

    杨嗣昌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这就对了嘛,大明自有法度,朝廷自有衙门,东宫之所以能窃据公器为私有,正是因为朝堂诸公在其位,不谋其政。

    然后皇上对朝臣失望,东宫做事有法,处事得当,所以才能崛起。

    现在上面要是想集权于自身,只需要整朝纲,严法度,使得满朝文武各司其职,百官各局其位,这样一来,东宫行动必然受限。

    然后在收军权,控财政,到时候东宫岂能不俯首帖耳?”

第六百四十五章五年计划

    东宫里,李若琏悄悄的在朱慈烺耳边说道:“杨嗣昌已经跟孙铨提了相关的建议,孙铨今天也把这些传到了内廷。

    相信这个时候,皇上已经知道了。”

    朱慈烺微微一笑:“做的好!派人告诉杨嗣昌许诺的征西大都督决不食言,奥斯曼帝国将会是大明西域的主要敌人。

    让他在奥斯曼帝国那边好好学习、观察、掌握那边的情况。

    五年之后大明五年计划一旦完成,那么征西计划就会提上日程,他也就可以回来了!”

    李若琏拱手:“是!明天我亲自去跟他说。”

    朱慈烺点点头:“也好,这种事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李若琏有些不解,犹豫着要不要问,朱慈烺看着他:“你是不是疑惑,孤送的这个办法正好切中命脉?岂不是自寻死路?”

    李若琏连忙拍马屁:“不是,臣只是没有这份智谋,不能理解殿下的深谋远虑。”

    朱慈烺呵呵笑着:“其实这不是什么阴谋,这是阳谋!

    这个就像是你在校场跑圈比赛,十圈定胜负,你已经跑了一圈了,这时又跑来一个人。

    你是希望他中途加入比赛从头跑呢?还是半路拉住你,给你使绊子打黑枪,让你跑不成呢?”

    李若琏一下子就理解了:“殿下,思虑周全,臣佩服。”

    朱慈烺叹了一口气:“不是我思虑周全,而是现在形势所迫,咱们不得不这么做。”

    李若琏小心的问:“那要是被追上了怎么办?臣说的是万一?”

    朱慈烺听到这个就笑了:“如果是另起炉灶,从头再来孤还担心,但是要是在朝堂用这些朝臣做事,那么孤是一点都不担心。

    大明的这些官员,简直是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李若琏想想也是,指望这些官员成事,不拖后腿就不错了!

    朱慈烺继续说道:“大明需要时间调整自己的方向,孤也需要时间成长。

    大明现在看着强大,但是实际上不过是建在海滩上的沙堡,一旦潮水到来,顷刻间就土崩瓦解。”

    李若琏不理解?大明会土崩瓦解?李若琏觉得不可能,大明明明很强大好吧?

    朱慈烺忧虑的说道:“大明的强大是拔苗助长,大明根本没有形成自己的造血功能,这一切的成就不过是因人而兴。

    既然能因人而兴,那么自然就能因人而亡。

    就如大明新军,每年消耗白银五千万两有余,若是没有皇明系挣钱,那么这样一支军队就能拖垮朝廷。

    大明目前的税收依旧是赤字状态,挣得没有花的快,这四年之所以没有出现问题。

    靠的是变卖抄家所得的财产,但是大明总不能一直不停的抄家,若是几年之后,大明财政不能好转。

    那么大明赤字就会掏空国库,掏空内库,最后国家经济崩溃,民不聊生,纷纷揭竿而起。”

    李若琏听的迷糊,这些东西他都不懂,但是太子显然不会乱说。

    朱慈烺像是给李若琏讲解,又像是自言自语:“其实这些还只是表面的,大明真正的危机是新旧学派的冲突。

    现在还没有暴露出来,但是已经初现端倪,以后这种冲突只会越来越激烈,直到一方击败另一方为止。

    但是新学仅仅出现四年,还如蹒跚幼童,他要面对的确是有着几千年斗争经验的儒家。

    这一战的意义不仅决定了孤的将来,更是决定了往后五百年的大明国运!”

    所谓的新学旧学之争,确实一直都有,新学官员主要供职于东宫,而且东宫之中也有不少旧学官员。

    而且仅仅出现四年的新学,第一批学生连小学都没有生完呢!还不足以独当一面成为国家中流砥柱跟旧学对抗。

    现在跟儒学对抗的那些只是半路出家的新学学生,他们只是专精某一项,或者读过太子的某本著作,或者在东宫任职期间接受了太子的新思想。

    就算是半新半旧的新学生这些儒学士都容不下,那么以后的新学生,想要取代旧学。

    这里面的艰难曲折确实很大,不过关乎五百年国运是何意?李若琏有些不明白。

    李若琏不明白,但是朱慈烺确很明白,推广科学,这是未来五百年称霸世界的基础。

    若是新学站住脚了,那么大明将会继续强盛下去,以大明目前的体量,只要自己不内乱,很难有外敌能消灭。

    但是如果要是新学失败了,那么大明就会陷入沉沦,大明的科学依旧会被视为奇巧淫技。

    到时候大明必然继续闭关锁国,最后被别人用舰炮敲开国门。

    跟后世的满清不会有什么不同,走老路是肯定的。

    朱慈烺呵呵笑着:“你以为这样就完了么?这只是刚刚开始,后面还会有更惨烈的新旧利益集团之争,地主阶级为首的旧式贵族和以工厂主为代表的新式贵族。

    有一天这两伙人的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必然会爆发激烈冲突。

    那个时候大明才是最危机时刻,也是大明最大的考验。”

    李若琏担心的看着朱慈烺,太子殿下是不是因为太紧张说胡话了,为啥他都听不懂了?

    朱慈烺也摇摇头:“算了,不说这个了,如果明天皇上参赛,那么咱们以后就只需要好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一路狂奔把他们甩开就是。

    模仿只会让对方的路更难走,关键是还要成倍的消耗金钱,然国库跟内库尽情的燃烧吧。

    他们把越多的钱花在这件事情上,那么就越少能关注到更多的事情。”

    李若琏不解:“但是要是皇上真的又建立了一条军火体系,招募了新军,那殿下当如何?”

    朱慈烺嘴角上翘:“咱们需要的是时间,只要把这最艰苦的几年熬过去,那么后面的大明,将会是咱们说了算!”

    李若琏迷惑的站在一边。

    朱慈烺坚定的看着远方,五年!我只需要五年!五年之后我就十六岁了,可以出来工作了!

    如果崇祯十七年皇上能安然度过,那么以后是不是该去享乐了?

    因为对于崇祯来说,剩下的生命难道不是都是赚的么!

第六百四十六章争相揽事

    最近这些天,朝堂上在对大明五年计划做最后审议,只不过因为皇上和太子之间的微妙氛围,导致整个五年计划审议疑云重重。

    第二天上朝,当朱慈烺准备再提五年计划的时候,户部尚书李待问慢慢悠悠的走出来:“陛下,臣有话说。

    太子殿下五年计划制定的很好,确实有利于指导大明发展。

    但是臣觉得,这些计划制定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朝堂的作用,把很多本该朝堂来做的事情,分给了皇明商号来做。

    臣不是觉得皇明商号做的不好,但是朝堂就是朝堂,商号就是商号,商号岂能代替朝堂来决定大明的政策方针执行问题?

    所以臣觉得五年计划应该重新审议,把应该朝堂做的事情交给朝堂,把商业上的事情交给商号。

    除此之外,朝堂应该成立专门的监管部门,专门监督各衙门和商号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

    朱慈烺眯着眼睛,果然这些人的动作好快!而且一下子击中要害,果然不能小看这些老狐狸。

    其实五年计划本身朱慈烺把他视为东宫势力的一次延伸,而且为了五年计划实行,朱慈烺打算成立一个五年计划执行司。

    这样就能插手很多朝政事物。

    但是没有到自己跟崇祯之间的风云突变,朝堂这些人又开始跳了起来。

    如果由朝廷主导这次五年计划,那么不仅朱慈烺延伸东宫势力的企图破产,甚至还会因此丢掉很多权力。

    崇祯对于这位户部上书的提议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那就朝议一下,哪些可以放在朝堂,哪些又可以放在商号。

    李爱卿身体有疾,赐坐!”

    户部尚书李待问得了痿病行走不便,而这位户部尚书又有善名,颇得崇祯尊重。

    李待问谢恩之后,继续说道:“陛下,首先这一条农业规划,我户部就当仁不让,按照五年规划要求,确保大明关内粮食种植面积。

    这个我们可以由户部农田司责成地方官员推行,对于推行不利的官员我们也可以追究。

    这个比皇明商号所谓的经济调节、纺织工厂审批限制、收购价调节等等要简单有效的多。

    还有就是推行南方甘蔗和水果种植,这一块,臣以为也可以由地方政府负责。

    而新作物的研究开发这一块,可以交给皇家科学院,但是推广臣觉得,也应该由地方官员负责。

    当然因为垦殖公司这一块其是自主经营,且在关外,朝中官员数量不足,臣觉得可以交由皇明商号代管。”

    户部说完,礼部尚书林欲楫也站了出来:“陛下,臣觉得,教育之事,乃国之本也,岂可交予商贾之手?置大明礼部于何地耶?

    五年计划之中,多有普及教育之论,然又多次提及新学,须知儒学为骨,新学为用,人岂可因事而亡骨?若如此!必是趋炎附势之徒也!

    故而臣以为五年计划,普及教育,应当以儒学为骨干,先学‘三百千’在学四书五经,格律音律,最后在稍微学习新学。

    则百姓明事理,知忠孝,有节义,懂廉耻,方不违教育之初衷,须知只有正身才能修德,只有德修则万事备矣!

    若是无德有才,此为歪才,不可用以栋梁,稍有不满必生怨怼,其危害甚大!犹如碧水之中滴入浓墨,君子之国出一小人。

    而礼部身兼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负有教书育人之责任,所以五年计划之中教育之事应当有我礼部负责。”

    太医院院正犹豫着站出来:“陛下,大明太医院集天下名医于一堂,乃是大明医疗之最,也是大明最权威之医疗机构。

    今五年计划提出,普及医疗、修补医典、鼓励中药种植养殖、研究推广新药新医疗技术。

    防疫之事皇仁堂虽然稍有功绩,但是我太医院也全程参与。而且很多善政良法都是出自我们太医之口。

    所以我们太医院愿意承担部门五年计划之中关于医学方面的任务。”

    工部尚书刘遵宪也缓步走出:“陛下,臣工部在这次五年计划之中,为何没有职事?

    我工部掌握全国工匠官籍职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

    凡大明之土木、水利,机器制造、矿冶、纺织等无不归我工部管理,然则五年计划各种标准为何只要皇明商号实行?我工部还有何用?

    大明前几年作战紧急调配一批工匠到东宫使用,然战事已过,大明如今安泰稳定,百废待兴,正是工部大有为之时。

    还请陛下做主,把工匠各归其位,让工部可以承担更多的责任,工部也愿意选派官员,监督民间各业执行五年计划之规划。

    其中水利这一块,臣以为‘治黄百年工程’跨度太大,劳民伤财,应当缓行,百姓刚刚吃饱饭,正是修养生息之时,且治黄工程并无必要。”

    朱慈烺眯起了眼睛,其他的他都忍了,但是这个刘遵宪敢坏他治黄大事。

    这时终于治黄司司正潘河平正身而出:“臣以为不妥,治黄百年工程,工程浩大,但是臣正是担心耗竭民力,故而改为百年。

    实际上每年的治理经费不过数百万两而已,但是其功在千秋,一劳永逸的解决了黄河水患。”

    刘遵宪淡淡的看着他:“如此重大工程,岂能你一人而决?可曾经过部议?可曾经过朝议?急而冒进,若是无用,那么岂不是劳民伤财?

    所以臣以为,应当缓行,应该邀请更多相关人才,认真商议,最后制定可行之方案,确保万无一失,方能破土动工。”

    潘河平激动的说道:“此治黄之策,乃是我祖父我父亲和我潘家数代亲族毕生之心血,我们走遍大河南北,足迹遍布半个华夏。

    这才定下这‘四河分流三堤法’若是能建成此工程,大明以后再无黄河之患。

    再说此法虽然耗时百年,但是只要一期工程完工,当时就能起到效果,而后续工程,更是增加航运、渔业、灌溉等等于一身,使得整个北直隶都将受益。”

第六百四十七章杨嗣昌的建议

    潘河平乃是万历时期工部尚书,大明少有的水利专家潘季训的孙子。

    他提出的束水攻沙法,还有分流治河法等等,可谓是总结历代治水之经验之后的再次创新。

    潘季训还认识到了植被的固坝防沙的作用,还禁止沿河开采沙石等等。

    而潘河平提出的所谓‘四河分流三堤法’乃是推翻潘季训的学说。

    潘河平总结潘季训的学说,发现束水攻沙法虽然好,但是因为地方河堤加固没有做好,而且淮河水量并不足以让黄河流速加快到排出大量泥沙的水平。

    而黄河中上游并没有水流量大的河流,可以增加黄河水量。

    而黄河下游随着河床抬高,下游河流里的河水根本不能汇入黄河。

    所以潘河平总结潘季训的学说,提出了四河分流三堤法。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海河流域淮河流域,还有原本的黄河故道加上现有河道,对黄河水进行分流。

    这个分流并不是一分了之,而是分段分区分时间进行分流。

    也就是说这些河流承接一段时间的分流之后,就会进行断水,然后清理河道。

    而对黄河主河道,则提出了三堤法,也就是首先通过分流,把主河道清空,然后筑石质内堤收束河道,使得黄河在枯水期的时候能增加水流流速。

    在内堤之外筑中堤,在水流充沛的时候,可以防止河水漫过河堤,内堤和中堤之间是沉沙区。

    丰水期的时候流水,等到枯水期的时候就挖沙清河。

    在中堤之外,再筑一道大堤,这个是为了防止出现洪水,其中中堤和大堤之间保留农田用地,但是不许百姓在中堤和大堤之间造房居住。

    如此四流轮换清理轮换使用,可以确保黄河河堤抬高。

    当然这个工程以前只能是畅想,这种规模的工程,其难度绝对超越京杭大运河,耗费的人力物力,大明根本无力承受。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大明现在有钱了,潘河平把计划递交到统计司,统计司觉得这个工程可行,并且上交了东宫。

    太子看完之后也觉得是个不错的想法,值得一试,至于工期和花钱的事情,朱慈烺倒是不在意。

    不就是百年工程么!大明有的是时间,朱慈烺也有的是时间,更何况十年之后一期工程结束,这治理效益就出来了。

    当然朱慈烺在治河的基础上有加上了植树计划,黄河泥沙过大,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中上游的土地水土流失。

    控制水土流失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治本之策。

    反正大明现在又不缺耕地,不必围着那些山沟沟开梯田。

    朱慈烺打算把整个山陕地区居住在黄土高原上搞梯田的百姓都迁移出来。北方有大片的土地等着他们开垦,还有走西口的习惯。

    中亚也需要这些人去驻守,大明缺的是人,不是地,与其守在山沟里的几亩梯田,能有几百亩地几千亩草场香么?

    然后植树造林,这个计划也是一百年,甚至超过一百年。

    所以朱慈烺就提议把治理黄河纳入五年计划,也有了潘河平这个黄河治理司司正的官职。

    原本这只是一场皇上和东宫争权的游戏,但是对于潘河平来说,其它的他管不了,但是有人想要动他的治黄工程,别说是一个工部尚书,就是内阁首辅他也敢怼回去!

    不就是工部尚书么!有什么了不起!咱家又不是没有出过。

    工部尚书是得到某人的授意之后,给随这场争权行动,今天大家也没有打算形成什么决议。

    上层的事情,其实最后还是妥协,就像当初的内阁和皇上,皇上可以发中旨但是内阁也可以不奉行,甚至到了地方,人家只认内阁命令,皇上的旨意没有内阁同意,人家都不搭理。

    现在情况也是一样,崇祯和朝堂自然可以不经过东宫的同意,强行下旨,但是东宫那边肯定不会执行。

    搞不好强制还会爆发冲突,最后引发动乱。

    没看到下面叫的这么欢,上面两位大佬一声不吭。

    只有潘河平这个人一副二愣子的样子因为治理黄河的事情先跟工部杠起来,着实打了刘遵宪一个措手不及。

    看着台上两位大佬一副看戏的姿态,刘遵宪干脆退回,反正我该做的都做了,至于下面的事情,咱也不管,咱也不敢问。

    潘河平见工部尚书被自己怼的回到站班,得意洋洋的像一只战胜的公鸡。

    不过毕竟是搞技术的,每人抬杠他也说不出个一二三四五来,尴尬的站了一会,然后躬身行礼退回。

    五年计划之中吏部和刑部有关最少,至于官员培训上岗制度,这次五年计划也没有提出。

    这时候有不少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的集中在兵部人员身上。

    如果说六部之中,受东宫影响最大的就是兵部了。可以说军部几乎已经把兵部架空了。

    要是这样杨嗣昌还不吭声,那不用说,他就是太子党无疑了,但是看着他的待遇,被架空,被发配,听说参加完这次朝会就要出发了。

    这要是还帮着太子,他图什么?

    杨嗣昌也从迷蒙中醒来,咳嗽一声:“陛下,臣也有话说!

    朝廷成立军部以来,军部和兵部职权重合之处甚多,导致两部之间,很难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所以臣觉得趁着五年计划之机,应当对军部和兵部进行明晰职权,建立相应机制。”

    杨嗣昌看看上面两位大佬继续侃侃而谈:“臣觉得军部总览军事,但是军部做的再好总有一些自身的局限性,做不到的地方。

    这些就包括地方上的团练乡勇等等的编练问题。

    以往大明有各地练军主战,有卫所主守,从来没有出现过兵力空虚之事。

    但是现在大明裁撤了卫所的防守地方职能,改卫所为垦殖公司,这就导致地方根本没有守备力量。

    新军虽然号称百万,但是也不能面面俱到,况且新军主战,并不是地方守备部队。

    其驻扎之地,要么是有动乱风险之地,要么是战略要地,为了保证其集结速度,还不宜过度分散。

    这就导致很多地方有城无防,短期内看来没有问题,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个空缺一旦被有心人利用发生动乱,则大片国土会迅速被祸害。

    所以臣觉得应当由兵部主管地方团练乡勇,编练适当城防军,保卫一方平安。”

第六百四十八章赛伯温出战

    杨嗣昌的建议可以说是说到了崇祯的心坎里,崇祯正找不到理由增加自己再军队里的话语权呢。

    虽然编练城防军比起大明新军明显降低了一个档次,但是有总比没有要好!

    再说大明现在有一千五百多个县,如果每个县有一千城防军,那就是一百五十万!

    就算只有五百那也有七十五万了!更何况这还有很多重要关隘城镇长城九边,等等地方都需要驻守。

    所以总数上已经不比新军要少了。

    不过杨嗣昌的计划显然没有跟其他部门通气,这话一说出来,后面御史们不愿意了!

    现在都嫌多,你还要扩军!裁撤都裁撤不及呢!

    反正朝堂上吵成一团,崇祯看了半上午热闹,然后宣布退朝!

    后面就是各种吵架,各种相互诋毁诽谤。

    原本规划好好的五年计划,中途夭折,大家甚至为了吵架而吵架,也不管对错了。

    反正只要你赞成,我就反对,哪怕是对百姓有利的也要反对!

    你反对我就赞成!哪怕是对国家,对百姓有害的,那我也要同意!

    朱慈烺虽然有失望,但是他觉得朝堂上的争吵并不耽误他五年计划的施行,至少是在皇明系这边,根本一点都不耽误。

    各部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准备过年,准备着过完年之后大干一场。

    到了腊月二十四这一天,赛伯温风尘仆仆的从关外赶到了京城。

    这一次赛伯温比起以前成熟了很多,这两年地方建设的锻炼,让他也不再恃才傲物,脱去了当初眼高于顶的状态。

    朱慈烺见到赛伯温还是有点小尴尬的,当初赛伯温苦劝,朱慈烺不听,他觉得亲情会大过权利争斗。

    而且通过一系列的让权让功,朱慈烺以为风雨已经过去了。

    没想到刚刚回京一个月的时间,形式都急转直下到这个地步。

    赛伯温进来之前,已经由桂喜他们帮着把整个事件经过都详细的说了一遍。

    所以这个时候赛伯温看着朱慈烺很激动:“殿下,您一切都想岔看了!”

    朱慈烺愣了一下:“怎么说?”

    赛伯温叹了一口气:“我观殿下喜欢谋定而后动,以堂堂正正之势,以雷霆之力全力一击。

    出手则必胜,若能有九分胜算,绝对不攒八分。

    但是此时,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不仅殿下性命不保,我们这些跟随的人哪个不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殿下想的是很好,想着退一步,然后积蓄力量在卷土重来,有了十分把握再动。

    但是殿下确不知道,我们这些追随您的人,不敢退,也不能退啊!

    这一退!人心就散了!想要在凝聚起来就难了!”

    朱慈烺脸色数变,赛伯温的话虽然不好听,但是确实句句在理。

    朱慈烺敲着桌子,他还是犹豫着:“孤身为皇子,身为人子,岂能不忠不孝?孤遍读史书,青史之中多少谋逆被后人耻笑!”

    赛伯温摇头笑了,殿下既然说出这种话,那就证明殿下自己也动摇了,赛伯温并没有觉得自己一开口就能劝服太子。

    没有想到,太子竟然被自己一下子给劝的松动了:“朝廷有直臣,有忠臣。此乃国之栋梁也!朝廷也有奸臣,有顺臣,此祸国之臣也!

    事亲也是如此,若是看着君父一错再错而不救援,陷君父于不仁不义之地,那才是真正的大不孝啊!

    史书上有几句是真几句是假?若是历史清楚详细,是非功过盖棺定论,那又何必研究历史,殿下又何必修史?

    史这种东西,就是给后人说的,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史书上可有完美之人?

    若是殿下顾及身后民,大可以杀史官,自己著史就是了!”

    朱慈烺还是摇摇头:“朝政动荡最后哭的还是百姓,孤不希望因一己之私而陷百姓于水花,到时生灵涂炭,孤岂不是成了大明罪人!”

    赛伯温摇头说道:“殿下此言差矣!如今殿下强,朝臣弱,争端在朝堂,若是殿下不痛下决心,那么争端从朝堂延伸到四方。

    到时候那才是真的百姓受苦!

    如今新军正是众志成城之时,若是殿下犹豫,新军成为散沙,到时城防军再起,那么大明到时候才是真正的生灵涂炭!

    而那个时候,殿下才是真正的大明的罪人!”

    朱慈烺敲着桌子:“你为何要逼孤!若是他日父皇因此怪罪,百姓因此受难都是你之过也!”

    赛伯温挺着胸膛:“臣为大义!虽九死而未悔也!”

    朱慈烺激动的说道:“好!孤现在封你为,东宫司相,总管二十四司事务!望你能用好二十四司,为大明服务!

    来人赐印!赐服!”

    赛伯温一听司相!这个不就是丞相么!虽然只是二十四司的丞相,但是只要太子登位,自己这个司相最次也是内阁首辅啊!

    刚谢恩之后接过印玺和官服,赛伯温突然愣了!

    然后神色复杂的看着朱慈烺,太子不是一直不同意么?为什么能提前准备好印玺和官服?

    看来自己是被太子套路了!怪不得赛伯温一直觉得这一段有点耳熟,着他妹的不就是劝进的三让么!

    现在自己成了什么?不过这一份从龙之功要是能坐实了,那么自己之孙后代可都吃用不尽了!

    赛伯温又正正经经的跪下行跪拜之礼:“臣赛伯温谢殿下恩典,臣必定肝脑涂地已报殿下的恩典。”

    朱慈烺嗯了一声:“很好,二十四司主要官员已经返回京城,目前办公地点设在军部那边,你先去接管司务吧!孤等着你的好消息!”

    赛伯温点点头:“是,臣这就去安排。

    不过臣要是想要好好和朝臣争斗!需要李大人还有军部和皇明商号的配合,还望殿下批准!”

    朱慈烺点点头:“孤授予你全权,放手去做吧!让那些人知道知道大明究竟是谁说了算!”

    赛伯温拱拱手出去了,果然殿下一切都准备好了,要不然二十四司都已经安置到辽东了,怎么又突然回来了?

    看来,太子比谁都清楚!

    朱慈烺见赛伯温出去了,心里也松了一口气,总算找了一个有政治斗争经验的。

    这后面有赛伯温主持,朱慈烺觉得自己至少能少使用一半的脑力。

    这种搞算计的就要用这种算计的人去治他们!至于二十四司司相,在打算找回赛伯温的时候朱慈烺就决定了。

    想要然人家干活自然要给人家权利了!他要对付的是整个朝堂,没有强有力的支持怎么行!

第六百四十九章高起潜的春天

    腊月二十四日,高起潜的人生达到了顶峰。

    因为已经两年多没有活干的高起潜再次被崇祯启用,这次直接任命为禁卫军三师总监军!

    一下子监军三个师,掌握十万兵马在手,他一跃成为宫廷排名前五的太监。

    第一位的就是崇祯的心腹,司礼监禀笔太监王承恩。天子近臣,是崇祯最信任的人。

    第二位的就是御马监掌印太监曹化淳。军事改革之后御马监内的士卒虽然都被整编,但是禁卫三师还是需要听从御马监的军令。

    因为御马监代表的是皇上!御马监的军令就是皇上的军令,而禁卫三师,更是护卫皇上的军队,自然需要听曹化淳的。

    第三位就是东厂掌印太监方化正,依靠着拿回传国玉玺的大功,方化正统领东厂。

    这一年来东厂声威震天,在皇上的支持下,把锦衣卫作为目标奋力追赶,人员也是急速膨胀,自然就是整个内宫第三位的实权人物。

    第四位就是东宫典算司司正桂喜,这位虽然是东宫的人,但是不仅掌管东宫诸事,还管理着太监宫女们的退休出宫安排事务。

    谁也不可能再宫里待一辈子,这宫里的权利都是皇上给的,这出了宫可就啥也不是了。

    以后是三珍海味还是吃糠喝稀,那都要看桂喜的一句话了。

    况且东宫典算控制的钱粮,那是成山成海,稍微从指头缝里漏出一点都够大家吃用不尽的。

    这样一位财神爷,谁不爱!

    现在第五位就是他高启潜了,因为他被任命为禁卫军三个师的总监军之后,已经有风声传出,曹化淳有意退休出宫。

    而高起潜在太监之中以知兵出道,那自然是这御马监掌印太监的最有利人选。

    所以最近巴结他的人特别多,特别是禁卫军中的不少军官都给他送礼祝贺。

    一开始大家并不怎么待见他,禁卫军使用的是新军军制,以参谋部为大,次之的是各师师长,参谋长,最后才是监军。

    但是高起潜确不这么想,皇上为啥要人命他为总监军?要知道以前禁卫军中可没有这个职务。

    意思很明显!这是要让他管着这些丘八,让他们好效忠皇上!

    所以到任第一天,高起潜就令师长以下所有禁卫军见到他都要行军礼!有几个头铁的不满,高起潜直接停职。

    结果报到御马监曹化淳直接同意了。

    这下子大家就知道厉害了,也明白了,这是皇上的意思。

    一下子就乖顺了很多,高起潜也抖了起来,每天至少两场宴会,有时候排不过来,一天能赶三场四场,要不是他下面没有东西,肯定还要赶夜场!

    不过高起潜也知道自己的责任,常年混迹宫中,他们对于宫中的风吹草动比狗鼻子都灵。

    所以他以赴宴为名不停的拉拢这些军官,没多久就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忠君爱国的军官。

    因为他觉得这个黄得功和孙应元这两个人和东宫第一师的周遇吉曾经都是旧有,有人举报他们经常一起喝酒。

    黄得功和孙应元更是经常出入总参谋部,和那帮参谋们打的火热。

    高起潜觉得自己应该防着他们一手!

    今天就是一个好日子,在掌握了一批中层军官之后,高起潜开始对禁卫三师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第一就是控制要害部门,使用自己的心腹控制了军火库,并对所有禁卫军士卒实行枪弹分离式管理。

    也就是说,训练的时候枪里面有纸弹。

    但是纸弹只够训练使用,其余的纸弹炮弹都封存在军火库里,派自己的心腹看守。

    没有他的允许,谁也别想从里面拿出一发纸弹!

    因为这些禁卫军中,有不少中下层军官都在讲武堂受过训,有人举报他们被讲武堂施了法术,整天都宣传讲武堂好参谋部好!

    所以高起潜觉得这些人也不可靠!所以现在内宫禁卫军巡逻时虽然带着枪,但是里面都没有纸弹。

    但是跟他们一起巡逻的东厂幡子们枪里确有纸弹。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高起潜觉得底下的大头兵,懂什么!还不是谁给钱,给的好处多就听谁的?

    皇上已经决定全部承担禁卫军三个师的军费,以后禁卫军都是皇上养着,这些大头兵领了月响之后,自然就知道该听谁的了。

    等到他们知道听谁的,高起潜在发展一批自己心腹的心腹,就可以慢慢给他们发放弹药了。

    控制了军火库之后,高起潜又把手伸向后勤和军饷这一块。

    要知道这军队嘛,最肥的油水自然是后勤物资和军饷了。

    何况这禁卫军的军饷还这么高,一人一个月将近十两银子!这不是疯了么?还要再加发一个月的过年钱?这不是疯了么!

    高起潜觉得自己有义务要纠正这种歪风邪气,不能让这些大头兵拿的太多,吃的太饱人就犯懒,就不愿意干活!

    所以控制军饷之后,高起潜直接把军饷每月降低到四两银子,过年钱只給了一两,合在一起五两银子。

    就这高起潜都心疼的不行不行的,一人五两,十万人就是五十万两!自己才克扣了区区一百五十万两银子,才相当于这些士卒发放的军饷的三倍!自己真是太仁慈了!

    下面的人了解了高起潜的作风之后,立刻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了。

    先是禁卫军三个师的食堂那边送来了十几万两银子,然后顺利的承包了食堂京营物料采购。

    然后禁卫军的伙食从以前的一个全荤一个花荤一个素菜一个水果一条鱼米饭馒头管饱的神仙日子。一下子跌落到了一顿一个素菜一碗米饭一碗稀饭的地步。

    反正高监军说了,这人呐就是不能吃太饱!吃饱了容易犯懒!就不愿意干活了!

    高起潜今天高兴除了短短几天家产增加了两百多万之外,今天皇上又夸他了!

    说他这个枪弹分离的办法用的好!用的妙!还有东厂协助防守,也是好办法!果然是久经军武,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高起潜觉得这就像崇祯在指着他说‘下一任御马监掌印太监就是你了!’

    那个开心啊!被皇上夸了之后,下面因为饷银和过年钱的事情闹事的大头兵还有那些嫌弃饭难吃的人该乖乖闭嘴了吧!

    看到没有!皇上说了!咱高起潜做的对!

第六百五十章推迟五年计划

    赛伯温并没有回家,而是连夜把二十四司各司正、锦衣卫李若琏、总参谋部李通、典算司总管太监桂喜都叫过来。

    对于这个刚刚走马上任的‘司相’大家心里都知道,这位是太子心腹,是太子从街上寻回来的人才。

    后来太子一直委以重任,为太子镇守一方。

    果然,这次回来之后,直接提升至司相,这个位置,没有人不知道意味着什么。

    李若琏等人虽然不归他管,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其担任司相之后地位已经跟他们相当了。

    更关键的是,太子这个时候安排司相还偏偏把司相设定为赛伯温,这背后的意义。

    赛伯温看着屋子里坐着的二十多人,一时并没有立刻说话。

    大家也都沉默着,赛伯温眼睛直视李若琏,李若琏愣了一下,眯起眼睛看着他。

    两人看了半天然后相视一笑,桂喜则盯着茶叶,看着杯子里的茶叶上下起伏默不作声。

    二十四司是包含统计司的,所以今天吴启晨也在,对于吴启晨赛伯温自然要认真以待。

    虽然二十四司平级,但是因为权力大小,管辖范围,所以也有高下之分。

    统计司一直都是诸司之长,不仅掌握着东宫的财权,更是掌握着朝堂的财权。

    所以吴启晨觉得他才是司相的最佳人选,但是没有想到太子突然选择了这个赛伯温。

    赛伯温学着朱慈烺一样敲着桌子:“众位可知道,现在我们当务之急是什么?”

    赛伯温并没有期待他们回答而是继续说道:“是人心!争取人心!朝堂之争闹的人心惶惶。而争论的核心就是五年计划。

    所以这个时候各位也不要管什么五年计划了,五年计划可以暂缓,所以明天朝堂上统计司可以提出:

    ‘五年计划正是没有朝臣参与,所以才出现如此多的纰漏,所以建议六部派官员一同制定五年计划。

    而为了计划更加科学合理,权利明晰,所以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暂缓一年实施。’”

    吴启晨犹豫的看了一眼桂喜:“五年计划是太子殿下规划之大政,贸然延后太子那边……?”

    桂喜把目光从茶叶上移开淡淡说道:“殿下吩咐赛伯温大人为司相,全权处理此事,在殿下没有罢免他职位之前,你们只管听他安排就是。”

    吴启晨连忙站起拱手:“是,我明日安排人办理。”

    赛伯温继续嘱托:“今年就要结束了,去年皇上为了收拢民心,答应了太子殿下的建议,免除了一部分农税。

    今年看这趋势估计也没人打算提这事了。

    但是别人不提,咱们不能不提,出版司那边做好准备,大明崇祯十二年头版头条,每亩地农业税仅征收一文钱!”

    出版司这位倒是没啥,反正赛伯温现在是他们顶头上司,人家怎么说咱们怎么做呗。

    但是其中有几个确皱起眉头,能坐在这的都不是傻瓜。

    大家议论一番之后,桂喜听了大概就拱手问道:“赛司相,他们的话您也听到了,这个可是旷古未有。

    咱们可以这么说,但是各地衙门确未必会这么做啊!

    若是言而无信,岂不是损失了太子殿下的威望?”

    赛伯温阴沉的笑着:“怎么会损失太子的威望?谁不做损失的是谁,谁反对百信恨谁才对!”

    桂喜一下子就反应过来:“赛司相高明!”

    赛伯温转头对着李若琏拱拱手:“李大人,最近因为朝堂争端,坊间传出不少不利于太子的消息,还请您动手扭转一下舆论,毕竟这些事不方便在报纸上说。”

    李若琏客气的回礼:“司相大人客气,怎么个说法?”

    赛伯温挑着眉头:“那当然是往好了说了,把太子殿下的好处一桩桩一件件都摆出来,给这些百姓都说透了!

    让百姓知道知道要不是太子,他们也不会有今天的好日子!”

    李若琏拱拱手算是答应,赛伯温继续和李通说道:“李总参谋长,最近杨嗣昌提出的城防军建设问题可有你们参谋部的参与?”

    李通摇摇头:“这一块是他们兵部在搞,有意避开了我们军部,我们也参与不了。”

    赛伯温敲着桌子:“这事无论如何都要参与进去!你们最近想办法把一些参谋部和讲武堂的学子塞进去,兵部不能没有咱们的声音。”

    李通苦笑一声:“那我试试吧。”

    赛伯温忧虑的说道:“据我估算,上面最快年后就会启动这个城防军计划,而且极有可能使用禁卫军的忠心之人充当班底。

    然后先以京津北直隶为中心逐渐像四周扩散,到时候京城稳若金汤,咱们以后就再也没有立足之处了!”

    李通无奈的点点头:“那咱们也没有办法,高起潜不愧是知兵之人,这次出手太快,迅速笼络了一批禁卫军中高层官员。

    然后收缴了底层士卒的纸弹炮弹,把禁卫军经营的针插不进水泼不入。

    我估计他下一步肯定想以这些人为班底,彻底把东宫的势力驱逐出京城。

    然后殿下还要北上,他们在以城防军名义控制了三海关山西河北等要隘,那么殿下即使想回关内也难以做到了。”

    赛伯温摆摆手:“军队暂时不用担心,太子殿下和皇上争的主要还是民心,太子无过失,而且立下大功,这是谁都不能抹杀的。

    这个还要拜托锦衣卫这边多多帮忙。”

    李若琏拱拱手:“我晓得!”

    赛伯温摆摆手:“今天只是一个见面会,我就不多说了,我的策略很简单:‘缓推五年计划,主抓民心。’先把太子的形象立起来!

    好了天色不早了,各位去忙吧。”

    桂喜微微一笑:“赛先生,这一路你辛苦了,海参崴离这里两千多里,你能在二十多天赶回东京,咱家佩服。

    太子殿下因为朝政忧心,没时间给您接风,咱家略备薄酒,请赛先生赏脸。”

    赛伯温疑惑:“在宫里么?”

    桂喜摇摇头笑了:“在外宅、李指挥使、李总参谋长、赏个脸,咱们四个一起聚聚?”

    两人连忙拱手李若琏笑着说道:“早就听说桂喜公公置办了外宅,还没有去恭贺一声,今天正好连恭贺和给赛先生接风都有了。

    我回去准备准备,晚上一定到!”

    李通也点点头:“我这军部以后好要多仰仗桂喜公公提携帮忙,晚上一定去!”

第六百五十一章最后的准备

    赛伯温开会没有结束一盏茶的时间,会议的内容就送到了崇祯的桌子上,崇祯看着整个过程的汇报眼睛眯着。

    一边的方正化躬身不敢说话,王承恩也低眉顺眼。

    赛伯温这些动作正好打在皇上的软肋上,不争五年计划,那么朝廷争端自然就降低了。

    这个没什么,本来就没打算一下子把权利抢到手。

    但是利用宣传展示太子功绩,这个就过分了,太子有功这事是明摆着呢!这要是在一宣扬,那还不万家生佛去!

    最关键的是,赛伯温竟然试图左右朝堂,降税这种事情,岂是他区区一个什么狗屁司相能决定的?

    所以两人准备迎接崇祯的怒火。

    崇祯看了一会问道:“这个赛伯温是何人?”

    方正化躬身:“经查,赛伯温原本是流串京城的一个算命先生,一次因为算命跟太子相识。

    后来太子安排他入参谋部,后又被调到胶州港建设,今年又被安排到海参崴港指导建设。

    在职期间颇有建树,这次大概是十一月初左右,太子召回此人,回来再东宫约见不到一刻钟就被任命为二十四司司相。”

    崇祯感叹一句:“也是个奇人!”

    方正化和王承恩彼此看了一眼,皇上竟然没有生气。

    他们只看到了威胁,而崇祯确看到了对方的分析和对高起潜的夸赞。

    能被敌人夸赞的人那一定是真正的人才。

    而且赛伯温分析的不错,只要他完成了城防军的布局,那么大明关内固若金汤,还怕太子在外面折腾?

    虽然太子可能比建奴强,但是大明关内的兵力也比建奴强。

    崇祯敲着桌子:“传高起潜来!”

    半个时辰左右,高起潜才到,崇祯看他一头大汗挥挥手:“免礼,赐座!”

    高起潜连忙痛哭起来:“陛下以国士待奴婢,奴婢必当以国士报陛下!”

    崇祯叹了一口气:“也是辛苦你了!你有此心朕心甚慰!”

    崇祯夸完之后继续说道:“听说你已经笼络了一批军官?”

    高起潜吓得一身冷汗,扑通一声跪倒:“奴婢,奴婢都是替陛下施恩,他们都念着陛下的好呢!”

    崇祯点点头:“很好!朕决定年前先在京城附近和北直隶一部分大城设立城防军,你从禁卫军中挑一匹心腹到这些地方编练城防军!

    要按照禁卫军的标准来编练,先练十万吧!朕可是要大用的!”

    高起潜惊喜的抬起头:“是,臣一定为陛下把事情办的漂漂亮亮!”

    高起潜觉得这可谓是喜从天降啊!禁卫军的标准,高起潜可是扫听过,禁卫军编练一万人花费将近一百五十万两银子。

    十万人就是一千五百万两,这该能从里面顺出来多少钱啊!

    一边的王承恩显然也想到了面露难色:“陛下,如果按照禁卫军的标准,练成要一千五百万两银子。

    奴婢还是觉得应该分批编练,不如第一批先练四万,控制大城要隘,然后在逐渐增加,争取明年编练完成这十万人。”

    崇祯点点头:“你们看着安排吧!”

    然后他挥手示意高起潜出去,才对方正化继续说道:“按照这上面说的,锦衣卫要有动作,你们东厂也不能闲着,把事情办好知道么!”

    方正化点头:“是!奴婢领旨。”

    崇祯沉默着:“朝堂那边也打个招呼,这五年计划既然延长到后年再开始,那么这次就要以朝廷为主。”

    王承恩和方正化都拱手答应。

    崇祯继续批阅其他奏章,奏章刚拿起突然问道:“赛伯温他们四个是不是在喝酒?”

    方正化连忙拱手:“奴婢已经派人盯着了,不过桂喜这人生性小心,里面伺候的都是他的亲属还有宫中故旧。

    奴婢的人只能远远的看着。”

    崇祯嗯了一声:“小心的盯着!”

    方正化拱手:“是,奴婢领旨。”

    此事桂喜的外宅,几人围坐着火锅正在闲聊,桂喜抬头问道:“赛先生当真有把握?”

    赛伯温摸着自己的小胡子:“如果我所料不错,那么这个时候高起潜应该已经面圣了!”

    桂喜看了一眼李若琏,李若琏点点头:“一个时辰前皇上就派人去传高起潜了,这个时候应该有结果了。”

    桂喜看着端着酒杯沉默的李通问道:“参谋部那边有没有把握?”

    李通把杯中酒一饮而尽:“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个时候有没有把握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桂喜忧虑的看着三人:“希望你们做什么事情之前一定要记得,殿下可是在宫内!”

    赛伯温笑着说道:“这天底下只有宫内是最安全的!”

    桂喜犹豫的问道:“这真是殿下的意思?殿下的布置?我怎么觉得心里没有谱呢?”

    赛伯温呵呵一笑:“不是殿下,我们能有今日,殿下兴则我们荣华富贵,殿下衰我等则死无葬身之地也!”

    桂喜叹了一口气:“我们也是为了活命,总不能等刀架在脖子上面的时候,咱们才想起来求救吧!”

    李通倒是不担心:“桂喜公公就放心吧,要说这高起潜可是帮了咱们的大忙!这禁卫军被他紧紧十几天就搞的乌烟瘴气,怨声载道!咱们才有这么一个机会。”

    桂喜看看李若琏:“禁卫军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李若琏咧嘴笑笑:“高起潜没在咱们还分不清敌友,现在高起潜这么一闹,那些趋炎附势之徒,自动的都汇聚到他身边。

    咱们找到那些有志之士还是很容易的!放心吧,最近锦衣卫入宫都带着纸弹武器,出宫都是空着行囊。

    通过这少量多次的运输,已经在宫内藏了两万枚纸弹,到发动的时候还能再运一万枚以上,这个数量足够攻下军火库的了!”

    赛伯温摇摇头:“咱们不攻击军火库!”

    其他人都愣着看着他,赛伯温刚来,他也是刚知道这些人的计划,心里即激动又忐忑,这些军人虽然头脑简单,但是做事还真是大胆。

    赛伯温看着他们:“禁卫军是闹响,所以先派人朝皇上寝宫去闹!到时候高起潜一定心慌,派心腹去救驾。

    这个时候再趁机一举攻下军火库。然后再喊清君侧!诛杀高起潜!然后总参谋部以禁卫军内乱为由接管指挥权。

    等到一切顺利,咱们请皇上禅让,太子殿下登基。”

第六百五十二章郑芝龙入京

    赛伯温说完自己都有点紧张的颤抖,这个可是谋逆,成了以后公侯万代,失败了那可是要诛九族的大罪。

    平复了一下心情赛伯温继续说道:“明天开始,朝堂上各部肯定会推出五年计划制定代表。

    攫欝攫。还请锦衣卫这边对这些人进行调查,凡是他们推举的人,把他们的贪污等罪证都公布出来。

    以后他们报送一批,就调查一批,直到他们每人敢在参与这些事情为止。”

    李若琏挑了眉毛:“你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赛伯温微笑这点头:“只有在朝堂这边闹出动静,上边才会吸引注意力。”

    一边的贵喜突然问道:“那要是这样咱们的动静还有点小,朝堂上争吵皇上早已经习惯了,不足以牵扯他多少精力。”

    赛伯温笑着端起酒杯:“皇上正缺钱呢,这次那么多贪官被曝出来,你说他还会让统计司再插手抄家事物么?”

    贵喜一愣想明白之后也笑了竖起大拇指:“高!这不仅牵扯了皇上的精力,连东厂的精力都被牵扯。”

    赛伯温呡了一口酒吃着涮羊肉:“还不止于此,从明日开始我们要开始争夺各报纸的控制权。

    最重要的皇明日报和皇明民报两个必须控制一个,其余报纸也要尽力控制。”

    李若琏问道:“是真控制还是假控制?”

    赛伯温呵呵一笑:“当然是真的争,皇上已经认识到了宣传喉舌的重要性,这个舆论武器他是不会丢的!”

    赛伯温又问一边的李通:“你们那边准备怎么收场?”

    李通愣了一下:“收场?收什么场?”

    赛伯温惊讶的看着他:“如果动乱没有第一时间截止呢?就算动乱截止,那么京城两个师的禁卫军必然陷入混乱状态。

    到时候京城安全谁负责?若是有意外发生该如何处置?”

    李通哦了一声:“你说这个呀,这个我们有安排,到时候第一师会从天津迅速进京,骑兵第一师从张家口回防京城外围警戒。

    其余部队就地驻防,随时准备镇压叛乱。

    禁卫军三个师会安排最近一批升迁之后在讲武堂学习的军官暂时补充。然后在京城外进行整编。

    到时候禁卫军三个师缩编为两个师分别为第二第三师,第一师改为皇家禁卫第一师。

    缺少的第一师由各部抽调补充重建。

    第一师会从初一晚上开始陆续到达,骑兵第一师会在初二晚上开始陆续到达。”

    赛伯温有些惊讶的看着李通,还是这些搞军队的真是人狠话不多。

    别说一切顺利,就算是不顺利等到第一师进京那也足够解决问题了,更何况还有骑兵第一师。

    赛伯温很想找把扇子摇摇:“那如果禁卫第一师不同意,起兵叛乱呢?”

    李通摇摇头:“黄得功不会这么做的,就算他想他手下也不会同意,就算他能说服手下,这个天气他也动弹不了。

    等他赶到京城,一切都已经结束了。”

    其实赛伯温来不来,参谋部这边都已经在准备兵变了,少壮派不是白叫的,这些人是真的年轻热血有冲劲。

    赛伯温的到来只不过是帮他们完善计划查漏补缺。

    一边的李若琏和贵喜也有点无可奈何,其实他们也是被参谋部的人拉下水的。

    谁也没有想到李通这么一个平时不吭不嗯的人竟然能干出这个事情。

    四人正商量着,突然外面一个锦衣卫进来凑到李若琏耳边,李若琏听罢转头看看其他三人:“郑芝龙进京了!”

    赛伯温奇怪:“这个时候东南正是准备决战的时候,郑芝龙怎么放下前线战事朝京城跑?”

    李通嘴角上翘:“应该是皇上召见他,如果大明陆军还有一丝制衡的可能的话,海军这一块可以说是太子一手缔造。

    天子连京城都没有出过,海军怎么会认识他。

    所以他需要打开突破口,这几年,太子殿下都在压制郑芝龙,甚至把郑芝豹从郑芝龙麾下拆分出来。

    所以在皇上眼里,郑芝龙是一个可以拉拢的势力。”

    赛伯温敲打着桌子:“要是这样,这个郑芝龙会怎么选?”

    李若琏不屑的笑笑:“郑芝龙已经通过郑森跟太子殿下表过忠心,并且把这件事跟太子说过了,应该是站在太子这边的。”

    李通也点头:“郑森是太子殿下亲自教出来的,是这次计划的重要参与者。

    郑芝龙的舰队看似强大,实际上第一舰队在侧想要消灭他不用三天。”

    这次他入京的时候把舰队交给施琅全权指挥,施琅则把指挥权上交给了第一舰队。

    巘戅妙笔库戅。所以郑芝龙没有问题。”

    赛伯温突然笑了:“如果是这样,那我们能不能用郑芝龙当个卧底,在行动之前把这些首脑人物一网打尽呢?”

    其他人都惊讶的看着他。

    赛伯温并没有紧张而是继续说道:“现在的局势混乱,一般人肯定聚不齐这么多人。

    但是郑芝龙不一样,郑芝龙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就是个人傻钱多的善财童子,如果咱们把上次在南京郑芝龙一下子送礼送了两千万两白银的事情宣扬出去。

    然后你说这些人一听说郑芝龙请客,会不会都争着抢着上门?

    这次郑芝龙带来了多少东西?”

    李若琏拱拱手:“我出去问问。”

    不一会李若琏回来高兴的说道:“这次郑芝龙带来十车东西,其中五车贵重珍宝,其余五车是新纸币。”

    听到这里赛伯温计算了一下,这也不过是三百万两左右的东西,不是很多啊。

    李若琏继续说道:“而他身上还随身携带着五百万两白银的皇明银行的存单。”

    赛伯温一拍扇子笑了:“好!那么明天你通知郑芝龙让他把这五百万两银子的存单到皇明银行全部取出,并且只要银币,到时候拉回他的府上。”

    其他人也跟着笑了,五百万枚银币,从皇明银行朝着郑芝龙府里拉,不要说这些坏人,就是好人都能生出贪念来!

    一两银子四十克左右,一万两银子四百公斤,一辆四轮马车最多也就拉四个,拉四个马吃不消,也不显得排场。

    所以一车拉两箱,这五百万枚银币就需要二百五十辆马车。

    这个规模的银子运输,绝对能轰动京城,到时候郑芝龙宣布开宴会,那不就是宣布大家一起分银子么!这些人能忍的住?

第六百五十三章意外的损失

    二十五日的早朝,宦官宣布完要到各地任职的官员之后,扯着嗓子喊:“开海伯东海舰队总督澎湖巡检司司正福建总兵官海军征夷校尉郑芝龙觐见。”

    郑芝龙迈步而入,先是送上一年来自己的功绩考评折子,由太监代为念诵。

    崇祯在上面认真听着,海军校级军官分为少校、中校、上校和封号校尉四种,封号校尉也就是后世的大校。

    在往上就是准将,也称为杂号将军,取自汉代的五品将军名号。

    攫欝攫。一般到了准将级要么就是师长副师长,有一个封号好听一点。

    准将之上就是少将,名字来自汉代四品将军名号。在往上就是平系列将军和安系列将军。为中将衔。

    然后是上将军征系列和镇系列。最后是最高等的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抚军大将军、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镇国大将军、南中大将军等等带大字的将军。

    这个仿造汉代的设置,是太子提交的,崇祯记得清清楚楚。

    目前新军内准将都比较稀少,按照太子的话说,以后战争还多着呢,不希望出现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情况。

    所以郑芝龙这个征夷校尉的含金量还是挺高的。

    要知道即使是有灭倭大功的吴大海也仅仅是准将级军衔的讨逆将军。

    为什么要当堂宣读这一年郑芝龙的功绩,主要就是为了找一个封赏的名目,按照新的军部封赏规定,除了功劳之外,只有皇上可以加封。

    皇上加封也不能乱封,只能提一级或者一等爵位。

    避免出现汉代那种杀猪的当上大将军的情况出现。

    功劳宣读完之后,崇祯示意王承恩,王承恩开始宣读圣旨,当场给郑芝龙爵位提了一级,从开海伯变成了平海伯。

    然后又把他的征夷校尉提升为准将级敬忠将军。

    郑芝龙激动的当庭谢恩,并且送上价值三百万两银子的礼单,惹得崇祯龙颜大悦,又赏了他飞鱼服和玉带。

    郑芝龙退到一边之后,统计司司正吴启晨第一个站出来:“陛下,近来朝廷争端渐起,导致官员百姓人心惶惶。

    各部忙于朝争而忽略部务,各官员忙于雄辩而不问庶务,此不利于国朝之治也。

    其缘由为何?乃是五年计划之议引起。

    五年计划其目的是为了强大明、富百姓也,今日之争导致官员无心政事,岂不是本末倒置?

    所以臣请陛下缓行五年计划,安排各部派出有利人选重编此计划,在编制的时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每次都请求圣裁。”

    崇祯看看其他人:“可!那么这个五年计划众位爱卿以为谁负者编纂为好?”

    左都御史钟炌站出来:“臣觉得吴大人说的对,之所以引起朝堂争端都是因为五年计划引起,而五年计划正是统计司所起草编纂。

    这也证明统计司不能胜任这份工作,所以臣觉得要选用贤能重新编纂,臣推荐礼部尚书林欲楫担任五年计划编纂大使。”

    李待问也跳出来:“臣也推荐礼部尚书林欲楫担任编纂大使。”

    然后朝臣一起躬身:“臣等复议。”

    老实说吴启晨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赛伯温虽然跟他说让他提议重新编写五年计划,但是并没有说要把五年计划的编写权交出去呀!

    这个时候看着朝臣乌压压的一边同意之声,紧急时刻,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可想。

    而且显然这个钟炌的话正好让他自己无话可说,他自己指出五年计划有问题,五年计划又是他制定的,所以人家要换人,他就不适合在跳出来说啥了。

    崇祯满意的点点头:“那就由林欲楫来编写五年计划吧,此次一定要小心规划,职权明晰,不要在出现这种错误,各部也选派贤能出任五年计划编纂大使。

    五年计划再延后一年执行吧!”

    吴启晨没有插话从郑芝龙被加封之后,他就发现,事情根本不是按照赛伯温规划的那样发展。

    但是皇上接下来的圣旨就让吴启晨一声冷汗了。

    王承恩宣读今天的第二份圣旨,内容很简单,今年财政充裕,国家和平安定,百姓需要修养生息。

    所以明年大明全国免除农业税一年。

    赛伯温那边刚说收一两银子,皇上这边直接来了一个全免了,这已经不是有没有能人的问题了,而是自己这边显然有人走漏了风声,导致皇上知道了自己的底牌。

    接下来的朝议,吴启晨都浑浑噩噩的,担心着。

    朝议刚结束,吴启晨就慌忙朝军部跑去,到达赛伯温办公室这边,把朝堂上的情况说了一遍。

    果然赛伯温气的拍桌子,喊人把李若琏喊来说了一通。

    然后京城开始出现林欲楫贪污,沽名钓誉的流言,更是说其家中之丑事,什么扒灰之类的。

    消息传回皇宫,崇祯一笑置之,吏部尚书这边刚担任五年计划编纂大使,这边就爆出这样的事情,崇祯又不是傻子。

    但是到了晚上崇祯就笑不出来了,因为锦衣卫这边递交了好几份证据,其中有收受各种孝敬,侵占民田,主持科举之时有泄题之嫌疑,拿朝廷碎银施舍乡里等等。

    然后统计司这边也给出了实证,跟温体仁一样,当官这些年家产膨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崇祯揉着脑袋:“方正化,这些都查实了么?”

    方正化也很无奈,这些人真是烂泥扶不上墙:“是,奴婢已经派人去调查,除了家产这一块暂时没有查清之外,其余都已经查实。”

    崇祯气的把证据一扔:“那就下诏狱,抄……,等等,由东厂羁押审理吧,东厂派人抄家搜集证据,所得皆纳入内库!”

    方正化连忙拱手:“是,奴婢这就去办。”

    巘戅顶点戅。等方正化走了,崇祯生气的转圈,转了一会他看向王承恩:“你觉得谁可以当此大任?”

    王承恩抿嘴说道:“这个得找一个经得住查的,奴婢听说御史素来为官清廉。”

    崇祯想起今天第一个出头的钟炌,点点头:“此人倒是洁己奉公,那就由他担任吧!下去拟旨吧!”

    等王承恩下去,崇祯想起今天这一战,虽然自己这边的损失了一个林欲楫,但是太子那边看似扳回一局其实不过是困兽之斗罢了。

    崇祯摇摇头:“终归是还小,这个赛伯温也不过如此罢了!”

    无弹窗

第六百五十四章郑芝龙的吸引力

    方正化没有离开多久,又匆匆回来:“陛下,京城最新消息,郑芝龙回家之后,到皇明银行提了五百万两白银出来……”

    崇祯批阅奏章的笔都顿了一下,那可是五百万两,即使现在崇祯已经非常有钱,也不能忽视五百万两银子的作用。

    方化正继续说道:“郑芝龙兑换了五百万枚银币,用了一百多辆马车运送,队伍浩浩荡荡,绵延了几条街,锦衣卫全程护送……京城百姓现在都在议论这个事情。”

    崇祯嘴角扯扯,这个郑芝龙有点太高调了吧:“他取这么多钱干什么?”

    方正化低头:“听说是要送礼……”

    崇祯愤怒的站起来:“送礼?送给谁?太子么?”

    方正化拱着手:“不是,太子那边他送去了五十万两左右的珍宝。这些钱听说是送给那些……那些朝廷官员的炭敬。”

    崇祯疑惑:“炭敬是什么东西?”

    方正化硬着头皮解释:“炭敬就是官员买炭的银子……就是一种贿赂的别称。除了炭敬之外,夏天还有冰敬、节敬、贺寿等等。”

    崇祯还疑惑京城官员竟然能烧几百万两银子的炭一听是贿赂,他就懂了。

    崇祯眯着眼睛:“有多少人参与收这些钱?”

    方正化也是放开了:“没有人不收。”

    崇祯听到没有人不收,原本心里的杀意熄火了,如果一个两个,哪怕是十分之一的人参与,他还会考虑杀鸡儆猴。

    但是要是满朝文武个个如此,那该如何杀?杀谁?

    崇祯无力的坐在椅子上,沉默了半天才挥挥手:“仔细记下不要走漏了风声,下去吧。”

    方正化开口说道:“听说郑芝龙在谋划在泉州府新设一个海军造船厂,生产海军战舰和海军用火炮。”

    崇祯敲着桌子:“为何要再建一座?”

    方正化看看崇祯:“因为太子的天津造船厂,在战舰分配上并不平均,而是以天津水师为主,而东海和南海水师分到的新式战舰才不到五艘。这让郑芝龙有了自己掌握造船自己造的心思。

    不过他的计划提交总装备部的时候被否了,他就想从朝堂活动一下,看看能不能让陛下亲自下旨。”

    崇祯记得朱慈烺曾经说过,控制新式战舰的生产在天津是压制郑氏的战略需求。

    显然自己这个太子的计划是对的,郑芝龙越来越乖顺,简直成为了皇家的提款机,一年光是送礼都有几百万两,也不知道他一年能挣多少。

    不过依照正常思维,郑芝龙一年能送来几百两,那么他一年挣的绝对不止这个数,所以给予郑芝龙造舰的权力,从长期来看,是养虎为患的。

    但是现在崇祯迫切需要用郑芝龙牵制太子手里掌握的海军,虽然有些饮鸩止渴的意味,但是崇祯觉得自己可以做好平衡。

    方正化小心的说道:“郑芝龙给杨嗣昌送去了十万两银子,请兵部代为说项,还有工部尚书王遵宪八万两,让他帮衬。”

    崇祯眯着眼,但是最后还是什么都没有说,比起和太子的大事,这些十万八万两银子的事情都变成了小事。

    崇祯突然对自己这个兵部尚书有了兴趣:“杨嗣昌还没有出发么?不是说参谋部催促他早点上路么?”

    方正化低着头:“听说他去军部辩解了,军部给了宽限,让他可以年后再出发。

    军部给的理由是,南洋战事未定,以六部尚书之尊,若是被敌人探查,必然让战事节外生枝。

    况且战争期间也分不出更多船只为他护航,所以缓行。”

    如果不知道杨嗣昌和孙铨的谈话,这个理由崇祯就信了,但是当知道杨嗣昌可能已经投诚了东宫之后,这个理由就成了借口。

    不过杨嗣昌现在的情况然人看不清,你说他是太子党吧,他几次出谋划策都是偏向皇上这边的,连崇祯都想不明白,他到底是打着什么主意。

    崇祯看了看方正化:“杨嗣昌那边最近有什么动静?”

    杨嗣昌可是东厂最近的重点关注对象,崇祯一问方正化立刻就能回答:“这几天杨嗣昌主要在家学习奥斯曼帝国那边常用的两种语言。”

    崇祯有些迷糊,堂堂天朝上国兵部尚书,该有多想去这番外之国,才会不耻下问的学习对方的语言?

    这种行为在崇祯看来跟为了混进猪圈还要学习猪叫没啥区别。

    崇祯正在了解的时候,朱慈烺也在听着今天的消息,他对于郑芝龙为啥那么有钱也很好奇。

    朱慈烺问道:“郑芝龙目前还有哪些收入?”

    李若琏被问的一愣:“这个我要下去调阅一下资料。”

    朱慈烺点点头:“调来看看,这一年几百万两上千万两银子的送,他一年能挣多少。”

    不一会,资料调过来,从账面上来看,郑芝龙一年收入也不过近两千万两而已。

    今年因为外贸许可证制度,以前需要给郑芝龙缴纳过路费的私人商船,现在都加入各个商会。

    所以郑芝龙过路费这一块收入大幅度减少。

    不过有失必有得,过路费收的少了,商会会费一年确没少收。

    加入商会的商船,根据大小和贩卖的东西价值不同,一条船要交一百两到数千两不等的会费。

    郑芝龙的福建商会是十二个商会里面船最多的一个,数量超过四千只。光郑芝龙自己就有一千多艘。

    就算拉平均一条船交钱两千两,那这也有六百多万两的会费。

    除了缴纳会费,郑芝龙自己的一千多条船,经营着前往倭六国、高丽、南越、吕宋、爪哇等等数十个国家,最远的已经到天竺。

    这一千多条船,每条船每年能给郑芝龙带来近万两银子的收入,也就是说经商收入就有近千万两银子的收入。

    所以洒出去几百万两银子并不是很多,而且郑芝龙这两年开始上岸,在福建地区开纺织厂、丝厂、开矿、店铺、地租、银行票号、当铺等等。

    这些东西一年也有几百万两银子的收入。

    所以说钱挣钱容易,人挣钱难,当资本膨胀到一定地步的时候,自然就会形成滚雪球效应。

    不过朱慈烺确从这份报告里面看到了郑芝龙家对福建的渗透,如果这么发展下去,那么福建究竟是大明的福建还是郑芝龙家的福建呢?

第六百五十五章计划通

    虽然把郑芝龙逼上陆地是朱慈烺的战略,但是当上陆之后变成另一种尾大不掉的时候,朱慈烺也很纠结。

    他现在有些理解了,为啥那些巨商大贾往往会遭到朝廷的打击,实在是这些人财富暴增之后,影响力太大了。

    钱能通神,民心是可以花钱买的,如果财富过于集中,难免让人生出异志。

    攫欝攫。不过和崇祯不一样,现在大明舰队气候已成,郑家完全被天津水师压制,至于财富,他跟朱慈烺比还差的远呢!

    别看朱慈烺的收入一年也是几千万,但是朱慈烺手里有更多的隐形资产,新获得的土地、垦殖公司,矿场,等等都是巨大的财富。

    关键是他还养了百万打手,这个就厉害了,谁有钱抢谁,抢了就是自己的,这个才是真正的财富,郑芝龙绝对没有,也不许他有。

    所以当郑芝龙提出在泉州建立新海军造船厂的时候,朱慈烺直接给他否决了!

    建个屁!现在天津造船厂,大连造船厂加上胶州湾造船厂,三个造船厂足够造船使用。

    要是不够朱慈烺宁愿在松江府再建一座,也不会选择在泉州建造。

    不过今天郑芝龙的表现很怪,一副投入皇上怀抱的样子,打了朱慈烺一个措手不及。

    朱慈烺看着李若琏:“泄露消息的人找到了么?”

    李若琏低着头:“没有,我们一定加紧查探。”

    朱慈烺摇摇头:“吩咐赛伯温,以后这种大会少开,布置任务,除了相关人员之外,其余人都不要参加了。

    具体的事物安排给具体的人这样才能确保保密。

    你看看孤可曾天天拉一堆人去开会?”

    李若琏一想还真是这样,太子殿下每次安排事物,一般都是把相关人员叫来,果然太子殿下做事都是有道理的,李若琏躬身:“是。”

    朱慈烺继续说道:“这件事情看似朝堂……算了,你去把赛伯温喊来,我亲自跟他说!”

    李若琏连忙去喊赛伯温,赛伯温所在的军部需要走长安右门入承天门、左掖门、惠及门才到达东宫。

    所以朱慈烺不能像喊李若琏和贵喜一样一天让赛伯温来几次觐见。

    其实皇城内还有六科班房,随时等着皇上召见,不过六科直房里面确没有东宫二十四监的位置。

    赛伯温到达的时候朱慈烺已经准备吃晚饭了,长话短说:“这次叫你过来,主要是告诉你,朝政之争决定一切的并不在朝堂,而是在谁能更有效的执行自己的命令。

    孤为什么要任命你为司相?除了朝堂争端之外,孤还是希望你能统领全局,把二十四司的力量整合起来。

    你更应该多想想,假如要是以二十四司取代六部这些职能部门,那么这些部门应该怎么办公,怎么治理这个国家。

    看看咱们还缺什么,完善自己的制度。”

    巘戅英雄联盟戅。赛伯温听的有些迷糊,二十四司取代六部制度?那岂不是说以后大明有二十四部?

    朱慈烺继续说道:“除了完善上层制度之外,底层的制度也需要完善起来,咱们现在能控制办案的衙役,能控制地方的税收,能控制地方的动乱,能控制地方的开支和财政上缴。

    还有教育、医疗卫生、等等咱们都可以管的到,那么咱们还能管哪些事情?

    就像我父皇以前为什么下一道圣旨,还要经过六部内阁,现在下旨,直接就能执行下来。

    为什么?因为皇上现在可以跳过六部找到新的执行部门。

    咱们也一样,只有孤的话能从上到下的顺利执行,咱们才算掌握了自己的渠道。

    只有咱们有自己的机构不必求着六部,六部才能拿咱们没有办法。

    五年计划为什么六部要争?为什么六部能争?正是因为咱们还有很多事情必须要六部协助才能办!

    这次你提出缓行五年计划确实是对的,如果问题都不存在了,那么大家还争个什么。

    但是你要做的不应该是盯着那些六部推举的五年计划编纂人员,而是考虑重新制定一个,没有六部参与咱们东宫自己就能执行的五年计划来。

    二十四司只是框架,不代表大明只有这二十四件事情,各司下面要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参考一下六部和历朝历代的好的经验。

    避免一下那些坏的问题,充实二十四司职能。以后的五年你主要的工作重心是这个!”

    赛伯温细细的品味着太子殿下的话,不说醍醐灌顶,但是也给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就像他们瞒着太子搞清君侧,赛伯温从太子的话里也能品味出来,其实太子有着自己的谋划。

    太子有自己的节奏,太子安排他做的事情,取代六部,六部都取代了,那么皇位还能是崇祯的么。

    只不过朱慈烺计划的是五年时间,但是军部那些人是等不了了!

    赛伯温回去准备了,朱慈烺趁着传膳的功夫说道:“杨嗣昌提出的成立城防军计划之所以能通过这证明缇骑司并不能让人放心的完全承担地方保护职能。

    一个省一千人的规模已经不足以适应各地防御的要求,那么缇骑司就扩大一下,先扩大一倍吧。”

    李若琏开心的抱拳:“是!”

    朱慈烺更多的是关心明年前往沈阳之后的事物。

    其实在朱慈烺眼里,军队才是核心,朱慈烺到达北疆之后直接控制三个师,加上禁卫军第一师就是四个。

    要知道沙俄明年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朱慈烺到时候完全可以以战事紧急为由调动指挥更多的军队。

    然后西南地区的军队下一步也会逐步蚕食中南半岛地区。

    城防军想法虽然好,但是崇祯得有钱搞才行,就算他挤出钱搞了,就靠着高起潜之流,搞出来的兵要是有用才是怪事。

    建奴二十万人就能把崇祯搞得有灭国之危险,朱慈烺手握百万大军,收拾崇祯还不是小菜一碟。

    反正过年后他已经打算把重要部门迁移到沈阳,只要拳头握紧,朱慈烺不怕任何人挑衅。

    崇祯所能仰仗的也不过是禁卫军三个师而已。

    但是高起潜这样作死,把禁卫军三个师搞得乌烟瘴气,朱慈烺觉得只要在等几个月,禁卫军人心散了,然后朱慈烺招招手,那些士卒就会重新回到新军之中。

    而剩下的那些混吃等死溜须拍马之徒,能练出什么兵?

    朱慈烺感觉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无弹窗

第六百五十六章两个情报头子的对话

    天津作为大明仅次于京城的第二军事重镇,这里有第一师的三万人,有海军陆战队第一旅,还有岸防第一旅。

    这五万人并不是驻军的全部,天津还有海军大学在校生六千人,还有海军天津海军主基地。

    虽然第一舰队主力已经南下,但是这里还有留守的后勤和新兵一万五千多人。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天津附近驻军数量会达到八万。攫欝攫

    现在虽然没有到达八万,也有超过七万人的军队驻扎。

    而且这些军队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毕竟都是一字开头的军队。

    大明虽然没有大宋那样强干弱枝的政策,但是在朱慈烺的整个战略规划里,京城内有三个禁卫师十万人。

    而外围有天津八万,张家口三万骑兵。

    这二十万部队拱卫京城,非国战不轻动。

    当然因为禁卫第一师前往沈阳为朱慈烺开路,所以现在京城内只有两个师的禁卫军六万人。

    而外围的兵力超过十万。

    这也是参谋部那帮人敢乱来的基础,十万对六万,而且禁卫军六万人还内部不和,随时准备发生兵变。

    在参谋部看来,此战必胜。

    第一师军营里,周遇吉正审阅着年底休假名单。

    最近下面的参谋们整天嘀嘀咕咕的神神秘秘的搞什么‘讲武铁血会’让他有一种被排斥的感觉。

    周遇吉看着这些休假人员,总感觉有点怪,但是下面的人他也不能个个都认识。

    反正整个名单严格按照规定,三分之一休假,三分之一备战,三分之一休息的过年战备值班制度要求。

    人员不多不少正好卡在三分之一。

    这个是往年都不曾有过的,以往士卒们都有攒假的习惯,这种过年的长假一般回家的顶多也就五分之一左右。

    周遇吉奇怪的问了一句:“今年休假的有点多啊?”

    第一师参谋长摸摸鼻子:“听说京城有盛大的除夕烟花表演,不少人都想去看看。”

    周遇吉哦了一声,这个事他还正知道,皇明烟火今年为了庆祝大明消灭建奴,举办一次盛大的烟火表演,据说光大大小小的烟花就准备了十万枚。

    报纸上都登了,据说整个烟火晚会长达两三个时辰,耗费银子数十万两。而且三十当天京城取消宵禁,彻夜狂欢。

    不要说那些士卒了,他都想去看看,不过可惜春节期间他作为部队主官不允许休假。

    批了休假请求之后,参谋带着文书回到参谋部,在中间的小会议室里,十多个年轻军官正在等着。巘戅奇幻戅

    参谋长扬扬手里的文书:“文书已经搞到了,你们按照计划分散前往京城,告诉你们下边的人,你们是去看烟花的!不要闹事!

    我在重复一次当第一枚烟花升空之后,你们都朝军器坊集结。

    那边会有人给你们分发武器弹药,你们就地编组,就地整编,整编完一个营就出发一个营!

    你们的任务是保护东宫!控制紫禁城,保护太子殿下安全!等待主力部队到达!”

    十几个军官相互看看,然后点头离开。

    今天已经二十五了,他们明天分批出营,大概二十八日到二十九日会陆续到达京城,再加上踩点的时间,也是紧紧巴巴的。

    同样的事情在海军陆战第一旅,岸防第一旅都在上演着。

    还有海军大学学生放假之后也都朝京城赶去。

    天津到京城之间的商路虽然繁华,但是这样两万多年轻人走在路上也很扎样。

    不过人家有正当理由去看烟火表演,而且又没有带武器,也没有穿军装,更没有组成队伍。

    混在人群中虽然显眼,但是也没有人觉得这些人是去干什么的!

    至于京城那边,因为烟火晚会的宣传,不少京城附近的百姓都争相朝京城汇聚。

    虽然烟火晚会还没有开始,但是看看热闹,看看到底是怎么准备的也好啊!

    所以对于京城来说两三万人,也就那样吧。

    李若琏在天黑之后离开了东宫,刚走到东华门外弹子房附近,几个东厂的幡子拉住了去路:“李指挥使,我家督主有请。”

    李若琏看着在弹子房屋檐下坐着的方正化,李若琏大踏步而上。

    两人相互看看都没有说话。又等了一会,李若琏见对方还不开口,只好拱拱手:“方公公,马上宫门就要关门落锁,您要是没事,咱可就告辞了!”

    方正化噗呲一声笑了:“李指挥使真是好没有耐性,您急着出去,咱家还急着回内宫呢。”

    李若琏看着方正化,方正化叹了口气:“我们这些做奴才的,是替上面办事,有得罪的地方还请李指挥使不要见怪。”

    李若琏奇怪的看着他:“方公公您想说什么?”

    方化正挑眉说道:“过完年之后太子殿下就要前往辽东了,这宫内咱们东厂人手也充足了,所以就不需要锦衣卫协助防守了。

    按照陛下的意思,等过年之后,锦衣卫皇宫内的人手都搬迁到宫外吧,这内宫啊,就由我们东厂接管了。”

    李若琏眯起了眼睛,不过人家理由正当,他也不好发作:“如此就恭喜公公了。”

    方正化也拱手:“客气了。”

    李若琏直起身子:“要是方公公没有别的事情,那我就告辞了。”

    方正化点点头:“无事,无事,那就告辞吧……哎,对了,听说锦衣卫有三千缇骑进京了?”

    李若琏不动声色的说道:“这次过年白天有祭天庆典,晚上还有烟火表演庆典,又是取消宵禁,我们担心出了问题,所以调山东、山西和河南的锦衣卫缇骑如今协助护卫安全。”

    方正化微微一笑:“这太子殿下办事,就是考虑周全,说的对,我也要让手底下的小崽子们认真仔细一点,免得出了什么乱子。”

    李若琏没有在说话,大踏步离开,方正化看着李若琏的背影,也不吭声,最近朝堂和民间都乱象丛生。

    大明好不容易过上两年安稳日子,谁都不想再次乱起来。

    但是一山不能容二虎,皇上和太子之间,只能留一个,虽然他很佩服太子,同情太子的遭遇。

    不过他今天的一切都是皇上给的,他自然要忠于皇上。

    只希望这一对父子,分开之后,能够想明白其中的道理,慢慢的缓解矛盾,消除紧张。

    让他们这些奴才也省点心。

    无弹窗

第六百五十七章 东厂幡子的发现

    其实方正化还是挺佩服李若琏的,一开始只是觉得他锦衣卫情报工作做得好,能这么短的时间,把事情办的滴水不漏,把锦衣卫发展成今天这个规模,当真是很厉害。

    但是随着他也开始模仿着锦衣卫扩大情报势力,他才知道,李若琏真正厉害的地方就是不逾矩。攫欝攫

    一个情报头子,掌握这么大权力,确又这么低调,真的很难得。

    李若琏的影响可以说无处不在,但是说道他这个人,你却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就像孙子兵法说的那样‘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故善者之战,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

    李若琏统领的锦衣卫虽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以至于李若琏连个封爵都没有讨到。

    但是锦衣卫现在掌握着十万探子,六七万的缇骑,用了四年的时间把锦衣卫发展到这个规模,方正化自认是做不到的。

    别看方正化领导的东厂颇有跟锦衣卫分庭抗礼之势,但是实际上确是因为东厂的人主要集中在京城。又有皇上撑腰。

    出了京城就是锦衣卫的天下了。

    明年就好了,明年随着城防军的建设,东厂的势力也会走出京城,东厂的幡子会遍布整个北直隶,把北直隶打造成铁板一块。

    李若琏大踏步的离开,表面上好像是因为锦衣卫被驱逐出皇宫而生气,但是实际上,他更多的是担心方正化再问起三千缇骑进京的事情。

    方正化并不是搞情报的出身,听说族籍山东,入宫之后在内学堂学过,被推荐到司礼监任职。

    不知道太子爷从哪里听说了方化正这么一个人,李若琏一查,这位确实是一个文武全才。

    从蒙古额哲手里抢传国玉玺一事办的漂漂亮亮,然后就稳坐东厂。

    头三年东厂被锦衣卫压制,方正化也感念太子殿下提携的情分,所以对东宫之事基本上都不闻不问。犹如锦衣卫附庸一般。

    从今年开始,崇祯有意加强东厂权柄,方正化才开始招兵买马,扩大东厂的队伍。

    不过因为经验不足,招人有多是御马监淘汰的士卒,所以方化正用人做事,有一种练兵的感觉。

    好在东厂有老底子,有基础,方正化不懂就问,不明白的就从锦衣卫照抄,东厂的工作也做的有声有色。

    尤其是在官员家里安置暗探的水平,锦衣卫都自叹弗如。

    所以李若琏为什么又调了三千锦衣卫缇骑入京,还不是因为京城内面对东厂,锦衣卫的人手不占优势。

    方正化回到内宫,东华门门楼内禁卫军第二师的几个参谋正在屋子里商量事情。

    这时一个东厂的幡子探头探脑的想要从防守的第二师士兵身后的地方绕到屋檐下听听几个参谋在说什么。

    他这几天发现,一些第二师的军官和士卒经常围在一起嘀嘀咕咕的,一看到他靠近,立马不说话了,或者分散开来。

    他觉得这里面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正在他努力靠近的时候,突然阴影里一个身影闪现出来:“你干什么!”

    幡子被吓得一跳,仔细一看是第二师参谋部的一个警卫员,当即怒斥道:“我干什么!当然是看看你们在商量什么!”

    警卫员拉住他:“里面的是军事机密!你无权旁听!”

    幡子斜眼:“按照禁卫军总监军高公公的要求,禁卫军凡是三十人以上的聚集,都必须有东厂的人在场。

    所有会议活动都要有东厂的人参加,你们在里面开会,经过我们东厂的允许了么!”

    警卫员可不管他什么厂,里面的参谋们说让他看着不要让任何人靠近,哪怕是皇上来了他都敢拦住!这是军令。

    不过他们在外面的争执,引起了里面参谋们的注意,第二师参谋长从里面出来:“什么事情在门口吵闹?”

    警卫员敬礼:“报告参谋长,这个东厂的幡子想要进去旁听军事机密,被我拦下了。”

    参谋长点点头:“你做的很好,这位,你是什么人?”

    幡子拿出腰牌,在参谋长面前晃了晃:“我是东厂的人,我要求旁听你们开会的内容,如果不同意,我就把你们告到高总监军那里去,说你们在密谋什么不可告人之事。”

    另一个参谋刚想上去争辩,被参谋长拦下,参谋长笑笑:“你要是真想听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们商量的是军事机密,你要签署保密协议,保证你听到的不泄露出去。”

    幡子眼珠子乱转:“只要你们的谈话内容不是危害大明危害皇上,我自然不会泄露!我到要看看到底是什么军事机密。”

    幡子被放进去,几个参谋都沉默着,参谋长笑了笑:“都别愣着了,这位东厂的兄弟已经签署协议了,咱们继续讨论吧。

    我先总结一下刚才的话,按照明年的形式,勒拿河之战不会短时间结束,如果咱们一直跟沙俄争夺勒拿河,显然咱们并不占优势。

    第一咱们北方的人口少,第二后勤补给距离远,第三天气寒冷咱们的士卒不能适应这种高寒环境的战斗。

    所以持续争夺就是持续出血,那里将会成为大明的一个出血点,控制不好,就会导致大明一直持续的虚弱。

    比起建奴,沙俄更强大,更难缠,建奴就在我们身边,我们随时都能破坏他们的根基。

    但是沙俄跟我们相隔万里,我们很难动摇他们的根基,所以我们必须想到办法,跳出思想的樊笼。

    刚刚小高提出的出动蜚卫的想法,不可取,建奴惨状大家都知道,若是蜚卫出手一旦控制不住,就可能导致欧罗巴整个大陆的灾难。

    所以我觉得能不动用蜚卫就不要动用蜚卫。

    再说了,用蜚卫,也显示不出咱们军部的功劳啊!蜚卫可是隶属于锦衣卫的,咱们也动用不了,还要太子殿下授权。

    还是王参谋的说有道理,我们要学习敌人,适应敌人,在敌人最擅长的领域击败敌人,这样敌人才会害怕。

    从沙俄控制北疆的手段来看,他们主要依托海运还有北疆的河流,依靠占领河岸,然后朝着两边延伸。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从这一点出手,明年极地一师跟他们争夺勒拿河,沙俄的主要精力肯定都集中在那里。

    那么咱们为什么不从北海城出发,在海军的配合下一举把战火烧到叶妮塞河流域。

    抄了沙俄后路之后,咱们等于把战线往前推进了几千里,咱们不仅勒拿河之战必胜,而且拓土万里之后,各位想想,封个一等伯爵甚至封侯都有可能了!”

    无弹窗

第六百五十八章腊月二十万日结束

    东厂的幡子捕捉到两个有用的信息一个是这些参谋的计划可以立大功,第二个消息是蜚卫是啥。

    听这些参谋的意思,蜚卫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出动之后就生灵涂炭?

    攫欝攫。大明什么时候有这样一个卫所了?

    幡子疑惑的问道:“打扰一下,这个蜚卫是什么?”

    参谋长嘴角上翘:“你无权知道。”

    幡子不满的瞪眼:“我是东厂的人,我有权知道你们的谈话内容!”

    参谋长哼了一声冷冷的看着他:“我们可有一丝隐瞒?你自己听不懂还怪我们不成?”

    东厂这位一下子无话可说了,人家说的没错,这些人当着他面讨论,他自己听不懂他也没法反驳。

    参谋们没有再搭理他,然后禁卫军第二师就商量着请战的事情,按照各师的定位还有距离战场的远近来看,抽调禁卫军第二师第三师其中一个或者是第一师是最好的主意。

    巘戅追哟文学m戅。但是只要他们提出这个计划,那么参谋部肯定会优先考虑他们。

    看着这些人热火朝天的讨论行军、后勤怎么解决,增么进攻,怎么布放,幡子听得直打哈欠。

    幡子有点看不起他们这些人,什么狗屁的参谋,脑子还没有他这个东厂幡子好使。

    很明显,现在禁卫军已经不归参谋部管了,这些人还想着出去打仗?去求参谋部还不如去求监军高公公呢!

    一个个还傻了吧唧的讨论,无聊!无趣!

    他站起身来:“行了,你们继续聊吧,我先出去了。”

    等到幡子出去,参谋长挥挥手:“好,咱们继续讨论,到时候,第一团在军火库附近待命,第二团的人往乾清宫方向冲。

    军火库的人出兵增援之后,第一团立刻突袭军火库,然后支援第二团你们从北面的宣武门进攻。

    第三团在三大殿附近布防,第四团控制午门承天门到大明门这一线,到时候锦衣卫缇骑会从这里进宫。

    第五团控制东宫到东华门东安门这一线,到时候第一师会从这边进宫,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太子殿下。

    第六团你们进攻内军器监。得手之后前往西华门控制西华门附近。

    如果咱们顺利控制了局势,那么就开始肃清皇城内的残敌,若是行动失败则要护卫太子出宫,往东城撤退,等待增援部队到达。”

    其中一个问道:“那皇城怎么办?如果咱们不管要是有人在那里重新组织了兵力抵抗怎么办?”

    参谋长哼哼一笑:“咱们的主要目的是皇上,只要控制了皇上,那么外面的乱局自解。”

    其他人都没有在说话,参谋长继续说道:“现在各团汇报一下自己的团员数量。”

    第一团先开口:“我们团现在有一千三百七十吧人,一旦开始行动,我们会优先控制团部,我们的团长也加入了讲武铁血会,第一团没有问题。”

    第二团参谋冷着脸:“我们团,现在有七百多人,到时候我们先杀团长,然后接管指挥,虽然我们团长投靠了高起潜,但是我们五个营中有三个加入了讲武铁血会。剩下两个营长虽然没有加入,但是下面的连长百户不少都加入了。”

    第三团也一脸晦气:“我们团,团长也拒绝加入讲武铁血会,但是他也没有投靠高起潜,我们怀疑他是保皇派,不过下面的营长我们已经动员了四个,剩下的一个营也有一半连长同意加入。”

    第四团就比较轻松了:“我们团高级军官全员加入了。”

    第五团生气的说道:“我们团长已经被控制了,目前还没有处置,对外宣称生病了。”

    参谋长有些忧虑:“禁卫三师那边也有七八个中高级军官对外宣称生病了,咱们这边也有五六个,你们别都找一样的理由啊。”

    第五团参谋有点尴尬,然后考虑一下说道:“那我们怎么办?要不休假?”

    参谋长摇摇头:“不行,团长以上休假要当面跟师长师部请假请求批准,容易露馅。

    李团长就算了,但是下面的营长等人可以说是回去休假了。这样生病的变少了就不显得突兀了。”

    第六团参谋笑笑:“我们没有问题,我们团也大部分都加入了。”

    禁卫二师参谋长点点头:“还有讲武堂那边,一旦烟火晚会开始,讲武堂的学生会控制六部衙门,如果那边求救,四团可以派出适当人手进行增援。”

    四团参谋点点头:“我们会注意的,讲武堂那边都是军官学员,他们应该能胜任控制六部衙门的任务吧?”

    参谋长笑了:“他们都金贵,而且一些年轻小伙子容易热血上头,动不动自杀式冲锋,要是损失大了,太子殿下会心疼的。”

    说完之后参谋长正色说道:“我在强调一遍,这次行动不得出现抢劫,不能出现侵扰后宫的事件发生。

    谁的人要是出事了,那么就自杀谢罪吧,别等到被军监的人揪出来,到时候不仅还难逃一死,还玷污了咱们的名声!”

    其他人都咬牙点头。

    禁卫军第二师负者皇城防务,第三师负责京城防务。

    他们也在做最后的准备,和第二师不同,第三师的主要工作是维持京城的安全,防止行动演变成暴乱。

    因为京城取消宵禁,然后还有盛大的烟火表演,到时候数十万人待在大街上,踩踏事故在所难免,但是抢劫等事情是要尽力避免的。

    好在他们已经跟京城衙门取得联系,到时候衙役会全员出动,尽力疏散人群。

    时间又前进一天,二十六日一早,朝堂上被朱慈烺安排了之后的赛伯温果然改变了策略,不在跟六部官员争夺五年计划委员会名额。

    六部官员见东宫不争了,开始的时候是不适应,接过朝会到一半自己人反而争了起来。

    崇祯也搞不清楚状况,不过他也习惯了朝堂这种争吵,没有东宫的压力,就让他们吵架呗。

    这件事不着急,不是推后一年么。

    然后六部官员就开始商量过年的事情,官员过年也要休假,各衙门也要休假,休假值班排版等等事情,都需要提前安排好。

    而且按照惯例年底了崇祯也要举行一次宴会,感谢朝臣一年的辛苦。

    然后根据功劳再给予一定的奖赏,然后还有各藩国使者前来拜年,还要赏赐岁赐。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868/ 第一时间欣赏统计大明最新章节! 作者:怕起重复所写的《统计大明》为转载作品,统计大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统计大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统计大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统计大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统计大明介绍:
一个强大的帝国必须能提供至少2000项关于国家的统计数据。
如果崇祯对于自己的国家了如指掌,那他的结局一定是另一个模样。统计大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统计大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统计大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