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统计大明TXT下载统计大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统计大明全文阅读

作者:怕起重复     统计大明txt下载     统计大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七百六十四章皇城动物园

    赛伯温迷迷糊糊的退出来了,出了之后冷风一激才发觉自己的后背汗湿了一大片,贴在身上冷的很不舒服。

    走着走着身子一顿,他想起来了,他问的捕鲸的事情皇上还是没有给予答复。

    苦笑着摇摇头,皇上对于掌控金钱的执着超越历代皇帝,自己这位皇帝也是一个奇葩,他身子敢把内阁都交出来,对于国政都不问,但是确把财权牢牢的掌握在手里。

    你要说陛下贪财也站不住脚,特别是今年,陛下不惜一切的购买粮食救助百姓,不说大明未有过,就算历代都不曾有过。

    内阁做过简单的统计,这次旱灾皇上内库至少损失了三亿两白银,要知道编练一万新军才需要一百万两白银。

    陛下素来好战,这些钱可是能编练三百万大军,陛下说砸就砸下去了!

    有人私下里说,这些钱都交给军队,多大的暴乱都给你镇压喽,根本不用这么大规模的赈济。

    但是皇上就是这么做了,所以皇上不是贪财,他就是怕别人乱花钱!尤其不信任内阁。

    也没有办法,这帮子贪官确实不收拾不行!

    被皇上一提,赛伯温也明白过来,这件事并不是必须要做,那么下边为什么有人非要他说这件事,而且鼓动了不少人帮着说话。

    并且拿出来筹集粮食这个大义名分,所以赛伯温才会急着说这个事情。

    现在想来这捕鲸好像鲸肉只是一小部分收益,大部分东西是鲸油之类的才对吧?

    赛伯温走了,李通刚出了乾清宫就被小太监叫回来。

    朱慈烺摆摆手:“来,坐!咱们商量一下事情,首相提出的外国在大明沿海捕鲸这个事情咱们不能不管,这不是从咱们手里抢钱么!

    还有内阁那边,天天想着搂朕的钱,过分!咱们自己商量不带他们!”

    李通也嘿嘿笑着:“陛下说的对!”

    朱慈烺想了想说道:“锦衣卫那边和军部配合一下,大明海域范围内,不允许其他国家船只捕鲸。”

    李通拱手问道:“陛下,哪些地方算大明的海域范围?这个要怎么认定?”

    朱慈烺本想说一下三百海里经济专属区啥的概念,但是转念一想,现在大明就是世界的老大。

    咱们是规则的制定者,何必要遵循别人的规则!

    朱慈烺淡定的说道:“大明从新陆城、白令群岛、鬼流港、库页岛、虾夷岛、倭国三岛、小琉球群岛、大琉球群岛、吕宋群岛、新几内亚岛、南大陆、再到龙牙港内部的地方都是大明内海范围。

    这个线为大明第一岛链,绝对国防圈,以后大明的目标是这个范围内不能有别国的军舰和势力存在,甚至不能有别国存在!”

    李通跟随着朱慈烺的话在思考,这里面还有不少地方在外国手里,这要是禁止别国捕鲸,这不是跟刚刚的缓和关系有冲突么?

    朱慈烺沉吟了一下:“当然现阶段往南一直到大琉球和南海,禁止捕捞,东南亚那边先不管。”

    李通拱拱手:“是,臣回去让海军方便关注这方面的巡查。”

    李若琏也拱手:“臣也安排锦衣卫巡查相关监管巡查,不过锦衣卫缉私船火力上可能不足,到时候还需要军部协助。”

    朱慈烺嗯了一声:“你们自己协调一下,安排一个章程吧。

    还有一个事情,就是大熊猫,贵喜你安排京城附近寻找竹园供应大熊猫的食物,在皇城内寻一个地方建立熊猫园。

    李若琏你负责组织精干人手,前往川蜀地区去抓捕熊猫。

    李通,你吩咐装备部那边制造一种麻醉枪或者弓箭。

    这次的目标是抓捕三到五只大熊猫回来,务必保证人员安全和大熊猫的安全。

    我要提醒你们,虽然他们名字里有猫字,但是他们是熊!安全是最重要的。

    一路上安排好食物,他们吃竹子和水果,朕要在皇宫养大熊猫!”

    其他人都面面相觑,为了一个大熊猫至于费这么大的周章么?调动军部、锦衣卫和皇明商号三方协助?

    这是不是有点太过了?

    其他人都不能理解朱慈烺的熊猫情节,国人不要说国人就是全世界谁不想在自己家养一只大熊猫呢!

    以前没有机会,现在咱是皇上了!全天下的大熊猫都是我的!咱们现在有养熊猫的自由了!

    贵喜小心的问道:“陛下,不如把大熊猫养在豹房那边?因为虎城象房那边现在动物有点拥挤,豹房现在有些宫殿若是不用,可以清理出来……”

    朱慈烺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忽略了什么:“等等,你说那边动物有点拥挤?什么意思?宫里什么时候有那么多动物了?”

    贵喜躬身:“陛下,历来军队开疆拓土,外国使节来访,藩国进贡等等,都会有猛兽珍禽异兽进贡,最近两三年,大明疆土数万里,横跨半个地球。

    各地军队抓到新奇野兽都会进贡一些,所以那边就显得拥挤了。”

    朱慈烺无语了,他都不知道,皇城内已经有一个动物园了!其实大明历代皇帝在皇城内养猛兽已经是一种传统,是从蒙元的时候延续下来的。

    但是已经到了拥挤的地步就有点过分了!

    朱慈烺揉揉脑袋:“走,

    朕要去看看!”

    贵喜愣了一下:“啊?陛下,那边……那边没有准备,陛下不如改日再去?”

    朱慈烺斜眼看着他:“怎么?有什么朕不能看的么?还是你们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要掩盖?

    朕今天还必须要去!摆驾!现在就走。”

    贵喜连忙下跪:“陛下冤枉,不是陛下想的那样,而是那边环境比较脏乱,奴婢去了一次都有点受不了,何况陛下万金之躯,那边有很多猛兽,奴婢怕他们没有看牢固。惊扰了陛下。”

    朱慈烺点点头:“你说的有道理,李若琏,多带护卫,走!出发!”

    朱慈烺坐着马车浩浩荡荡的朝豹房而去。豹房在皇城的西北角,从紫禁城出来有两个门可以到豹房,一个是西华门,一个是玄武门。

    玄武门被历代君王所忌,很少愿意走,所以宫内的规矩,皇上不走玄武门。

    玄武门北面就是万岁山,也就是景山煤山,后来崇祯上吊的地方,所以朱慈烺更是避讳,曾经有一段时间,朱慈烺都想把他推平喽!可惜工程量太大就放弃了。

第七百六十五章朕要砍煤山树

    出西华门往北到乾明门往西,过了玉河桥,就是皇城西北角了,这里不仅有豹房象房虎城这样的动物养殖场。

    还有各种承运、广盈、广积、广惠等等库藏,还有内教厂,司礼监经场等教太监读书的地方。

    以前这里还有西酒厂、西花房,藏经库、果园厂,鸽子房等别房。

    后来这些朱慈烺全部都撤销了,全部划给鸽子房使用。

    所以过了玉河桥和灵星门,朱慈烺就看到一排排的鸽子笼,已经咕咕叫声不绝于耳,天上还有不少鸽子在绕圈飞行。

    果然不愧是鸽子房的名字。

    皇宫作为大明的中枢之地,每日往来的信件少则数百,多则上千。所有的消息都要经过内鸽子房中转。

    而且鸽子送信利用的是其归巢习性,也就是说鸽子总喜欢回到他原本的巢穴。

    建立信鸽传输体系,找两个地方分别饲养信鸽,然后定期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利用鸽子归巢的本能,就可以达到送信的目的。

    所以想要送信到皇城内,首先就要在皇城内养鸽子,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专人运送信鸽到异地,一旦有事就放飞鸽子,鸽子会自动回到原本生活过的皇城。

    这个就是信鸽送信的原理,这信多了养的鸽子也多,据说锦衣卫的信鸽厂比皇宫内的还大,而且分东南西北四个区。

    全国其他的信鸽送信都是这样实现的。

    所以虽然鸽子吵闹,在皇城内养还占地方,也没有人建议迁移到城外。

    因为如果在城外,消息又要晚几个时辰,这是朱慈烺绝对不能容忍的!

    大明的信鸽传信体系,朱慈烺是借鉴了后世的快递集散中心的概念,总不能一个县一个乡需要送信都从皇宫内讨要鸽子吧。

    大明在西安、南直隶、成都、沈阳、广州、龙牙、等重要中继城市都设置有信息集散中心,有专人把其他地方飞来的信鸽所带的消息按照等级方向编码进行识别进行再传输。

    所以皇宫内的鸽子绝大部分都是运到这一个信息中继城市。只有少部分外出作战的军队和特殊任务人员有权利携带皇城的信鸽出发。

    从鸽子房往北就是大明皇城的猛兽园区了,刚过了鸽子房朱慈烺就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直冲脑门,然后听到羊叫猪哼哼。

    摸摸鼻子朱慈烺问道:“这皇宫内怎么还养猪养羊?”

    桂喜哈腰:“主要是给陛下和各宫里的贵人们食用,外面进来的东西,怕不安全,检查着麻烦,所以内宫会养殖一些常用的牲畜。”

    朱慈烺哦了一声,他还以为这些是用来喂老虎豹子的呢。

    继续往里走,就是司礼监经场,也就是培训司礼监太监的地方,你绝对想不到,司礼监太监学校竟然开在动物园里。

    因为朱慈烺限制了太监的数量,所以这边学习的人并不多,都是崇祯八年之前入宫的太监。

    虽然政策制定了但是要想在皇宫内看不到太监,估计要等到朱慈烺挂了,因为崇祯八年有不少太监都是幼儿就阉割进宫的,跟朱慈烺一边大。

    再往里就是武宗建立的豹房了,有人说豹房是武宗批阅奏章和研究军事的地方,也有人说这里就是武宗享乐的地方。

    其实豹房就是豹房,武宗不可能再动物园里办公。

    到了这边各种动物就多了起来,朱慈烺看着门上面的一个个牌子:“这怎么还关门落锁?窗户上还贴着木条?

    这样怎么透气?不闷的慌么?”

    桂喜拱手:“回陛下,为了怕动物们跑出来,所以只得封上。陛下放心,这都留着口子,放食物饮水。”

    朱慈烺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怪不得这边味道这么冲鼻子,你们这样养动物能养好才怪了!

    为什么不用铁条加固把门窗都拆掉,后面也要留下通风出水口,外边给动物留够活动场地,好挖土钻洞的动物就用水泥和石板封住地面。

    每天都要打扫清理,保证动物的清洁,你们这样养动物还好生病死吧?”

    桂喜点点头:“是!”

    朱慈烺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你别说动物了,就是一个人你天天这样关着他也会疯掉!这样不行!”

    桂喜连忙说道:“是,奴婢这就改进,回头都让他们改造……”

    朱慈烺摆摆手:“算了吧,在皇城内搞动物园像什么样子,在玉泉宫那边另建一个吧,把这些动物都迁移过去,留给太上皇玩吧,皇宫内以后不养动物了。

    整个皇宫都弄得乌烟瘴气!猪羊那些还留着吧,自己喂的确实放心一点。”

    桂喜小心的问道:“那大熊猫……”

    朱慈烺想都没有想:“大熊猫当然要留着,那是国宝!不是一般的动物,把这边腾出来之后,专门修个园子,朕还要经常来看呢!

    算了,不要修在这了,朕看万岁山那边就不错,在那边养吧,朕想看了也近一点。”

    桂喜心里诽谤着,刚说皇宫内不让养动物,您自己就开了一个特例,还国宝!哪个皇帝碰到喜欢的动物不都是国宝待遇!

    不过表面上桂喜还是畏畏应诺。

    朱慈烺继续说道:“正好把万岁山上的松树都砍掉,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

    朱慈烺也开心,他想砍万岁山上的竹子已经很久了,今天终于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借口,不错不错!一个国宝解决了好几个问题,不愧是幸运满级的生物。

    这边其实动物还真不少,就是看着比较费时,只能趴在门缝窗户缝往里面看,而且这些人养东西真是不用心,一个个毛皮卷在一起,屋子里屎尿横流,有些动物瘦的皮包骨头。

    朱慈烺看着这些瘦瘦的动物,在看看那边上跪在地上的胖大太监:“嗯,你是不是叫孙越?”

    胖太监憨憨一笑:“不是,我叫孙云鹏。”

    朱慈烺哈哈一笑:“听你的名字就像养动物的!

    你是不是把动物们的吃食都偷吃了,它们才这么瘦,你才这么胖?”

    孙云鹏汗立刻都下来了,脸色煞白:“陛下,这个是骆驼是吃草的,奴婢就算能吃,也不吃草啊!它们是因为气候不适应,所以才瘦的,陛下,奴婢冤枉。”

    朱慈烺摆摆手:“草不是你吃的,但是动物没有养好是事实,多用点心!其他动物养不好就算了,骆驼是牲口还能养不好?”

第七百六十六章载入史册的大胜

    今天本来计划微服出巡一圈,好好玩一天,没想到刚出去吃顿饭就跑回来了。

    这还是朱慈烺称帝两年来首次出宫去看看,他就是想看看民间的粮价和物价是否稳定。

    谁知道出门就碰到吃食铁兽掌的。

    明天再出去是不可能了,不能让这帮人抓住他出门的规律。

    眼看年底了,内阁和军部都要上交明年的预算还有今年的财报,朱慈烺也没有时间天天出去浪。

    今年虽然旱灾很厉害,但是大明的税收确没有收到太大影响,依旧攀升到了一点八亿两。

    除了用做军费的三千六百万两之外,内阁手里能留下一点四亿两以上的白银。

    原本应该很宽裕的财政,确因为大搞基建占用了大量的财富,而且为了榨干内阁所有的油水,让朱慈烺自己少出一点钱,朱慈烺特意安排了吴启晨对所有超过一千两银子的花费都进行‘三问’

    第一问这个钱是不是必须得花?

    第二问这个钱可以不可以明年在花?

    第三问这钱能不能少一半?

    三问都通过了,这个钱才能通过审计,这也是赛伯温抱怨的原因,卡的太紧了。

    对于他们这些内阁部门来说,一千两能干嘛,基本上每一笔开销都要审计,哪怕是购买笔墨纸砚也很少少于这个钱数。

    而省出来的钱都用在基建上面,都用在给百姓发放工钱上面。

    内阁为此投入了将近一亿两白银,朱慈烺投入了两亿,大明受灾百姓约五千万人,一千五百万户左右。

    也就是说,每户人平均能拿到二十两银子。

    一米价来算一两银子一石,这些钱也足够一家人吃上的花销。

    当然有一些工程需要购买各种物资,不过那些都是皇明商号内部提供,只有皇明商号不生产的才向民间购买。

    所以谁也不知道朱慈烺到底花了多少钱,朱慈烺自己不年终结算他自己也不知道。

    这个时候,皇宫内外典算局,一千多人拨动着算盘噼里啪啦的打个不停,就是要赶在除夕之前把今年的决算做好。

    而明年的预算也会根据今年决算为参考制定。

    除了内阁的统计局和朱慈烺的内外典算局,军部也消停不了,今年预算突增,因为突然开启的对莫卧儿帝国战争、对英战争、对莫氏战争、对黎氏战争这四场战争使得军部预算处于超支状态。

    其中对莫氏和黎氏战争是陛下自己下的圣旨,这个钱陛下出了,对英战争还在准备阶段,花的钱不多。

    而对莫卧儿的战争确是军部自己挑起的,上报了几次都没有通过,陛下的意见是从明年军费预算里扣!

    军部自然是不愿意的,明年的军费干嘛,他们都计划好了,本来就不够,还要再扣,肯定不行。

    所以军部为了平掉这个账,处置了一部分战争收获,还要求倭国等分摊了一部分军费,这个时候正在算缺口和收益。

    李通琢磨着趁皇上高兴的时候跟陛下谈一下这一战的收益,说不定这个钱就申请通过了呢!

    李若琏也在挠头,锦衣卫走账一直都是直接对朱慈烺负责的,没有人查不代表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因为皇上亲自查这一关更不好过,皇上每年查账总能从一堆账目中找到问题,并且直指核心。

    所以锦衣卫算账更是谨慎,不过上面的人算账再谨慎,搁不住底下的人胡来啊,所以每年有问题,每年查账。

    朱慈烺的工作就是不停的查账,整个十二月一直查账,除了普查之外,还抽查,除了抽查之外,偶尔还要监督某一个部门进行从算。

    一般账目被重算的没有几个有好结果的,轻者主官和涉事人员进入诏狱,严重的九族都被流配荒岛。

    所以大明朝把重算又成为‘死亡审判’。

    他们当然不理解朱慈烺作为一个老统计对于查账统计这一块是有多精通,只要他想,那就一定能看出来问题。

    当然掌管的部门太多,朱慈烺也不可能挨个都审查一遍,所以每年总会有漏网之鱼觉得自己又混过一年,朝堂等贪污才依旧存在。

    朱慈烺正在看外交部账目的时候,李通屁颠屁颠的跑进来:“陛下,周遇吉将军在印度取得大胜,以十三万兵力全歼莫卧儿帝国五十万大军!”

    朱慈烺放下书:“你当我天天不看军报么?十三万打十二万,武器装备还占据优势,即使仆从军也比莫卧儿的精锐战力高昂,打赢了不奇怪,打输了才奇怪。”

    李通嘿嘿一笑:“可是周遇吉报捷文书就是这么写的,臣也觉得太夸张了!”

    朱慈烺接过文书:“这个就是宣传,莫卧儿以为能吓住我们,没想到确成全了咱们的名声!

    贵喜,把捷报送到皇明日报去吧,明天头版头条。”

    贵喜接过:“陛下,那人数改为实际数量么?”

    朱慈烺摇摇头:“不用,这样显得有气势,这人数又不是咱们说的,这是他们自己说的!”

    想到这里朱慈烺不由得感慨:“想当年大明何尝不是也干过这种蠢事,当初的萨尔浒之战,明明只有十几万非要说四十几万。

    明明知道建奴有六七万兵力,一路才配三四万人,这不是找死么!

    现在莫卧儿也该尝尝说谎话的后果了!”

    李通也跟着说了一句:“主要是监军乱命,他又不知道各部吃空饷这么严重,大明军队战斗力这么差。

    后来参谋部推演当时的情况,如果明军没有吃空饷,实际上每一路都有六七万人,也算是旗鼓相当的对手。”

    朱慈烺哼哼了一声:“所以说,以后不能搞这种号称多少多少的事情,既吓不住人,还不吉利,到时候万一打输了,比原来丢人丢的更多!

    就像现在,周遇吉这次可是能载入史册的以少胜多,实际上呢不也就那么回事。”

    李通听到这里,也跟着笑了一下,心里确非常羡慕:“陛下,其实这能指挥十几万人以上的决战这都是少的。

    有些人一辈子,应该说是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未必见过这样规模的战争,周遇吉能连参与两次,两次都是前线指挥,足见陛下之隆恩。”

    朱慈烺满意的点点头:“确实,周遇吉乃至朕的一员虎将!放在哪朕都放心!”

第七百六十七章瘟疫再起

    虽然朱慈烺对于这场战争的胜利预料之中,但是该赏还是要赏的,这一战胜利,大明在南亚算是稳住了落脚点。

    因为关东国杀牛而导致的颓势也尽复了,但是牛的问题还是需要解决。

    惩治关东国是不可能的,关东国人家也是一心好意,为大明解决粮食不足问题才动杀牛的心思。

    就是小看了印度人对于牛的尊重程度,况且人家的主官已经剖腹谢罪了,又战损了进五千人。

    朱慈烺实在不好意思惩罚他们。

    现在大明已经初步稳住了粮食缺口,不再急需粮食到饥不择食的地步,朱慈烺都开始注重保护动物了,所以也不必非要在印度杀牛。

    毕竟那边大明移民过去也是需要耕牛的。

    大明自然不会表这个态,承担这个责任,那不是丢脸么。

    所以为了安抚那边的百姓,朱慈烺签署了一个法令,禁止以食用牛肉为目的杀牛,大明禁止杀牛条例在印度也适用。

    并且惩戒了关东国,把参与的士卒都调往别处,实际上就是去接收他们的封地。

    虽然有点不痛不痒,但是这不是给双方一个台阶下么,仗也打了,大明也承认不杀牛了,这民怨也就消了。

    特别是大明这种打了胜仗还认错的态度,极大的满足了当地人的虚荣心,让他们感觉到了尊重。

    其实大明军部私下里有规定,杀牛必须在印度看不到的地方进行。

    原本以为复兴二年总算熬过去了,皇仁堂药局管事匆匆而来:“陛下,红河平原发生天花和疟疾疫,情势危急。”

    朱慈烺看着他:“不是让你们培养种痘,一旦各地出现天花疫情就开始接种么?天花怎么还会成灾?”

    管事的擦着额头的虚汗:“天花种苗已经在运输途中,但是金鸡纳树皮储备不足,当地正在修建河工和港口码头道路。

    所以瘟疫爆发的不仅急促而且蔓延迅速,臣等防疫不力,请陛下降罪……”

    朱慈烺甩甩手:“不要整那些没有用的,现在首先问题是控制疫情!防疫军到地方了么?受感染多有多大区域,多少人?”

    管事的连忙站起来:“目前发病的主要集中在红河南岸的升龙以及周边地区,防疫军已经到达,进行疏散和隔离。

    不过因为人数太多,所以金鸡纳树皮储备不足。”

    朱慈烺生气的问道:“没有金鸡纳树皮就不会治病了么?为什么不多想点办法,多加入点其他重要,减少用量或者优先重症患者使用,不都是办法么?

    你现在问朕,朕能怎么办?去南洋收集运到了,人都快死光了!”

    管事的被训斥的匍匐在地瑟瑟发抖:“臣建议把云南种植的所有金鸡纳树剥皮挖根以解燃眉之急。”

    朱慈烺拧了一下眉头:“这些不是才种下去两年么?就这么断根了太可惜了,挖三分之二吧留点种,朕会让大琉球也快船运一批过来的!……”

    虽然朱慈烺一百个不愿意,但是不砍能怎么办呢?这些热带地方就是这屁事多,大冬天的还有蚊子!才爆发疟疾!

    朱慈烺转了一圈:“砍吧,朕会命南洋那边在留种育苗,这边也要多多育苗,两年准备,就这么一下子没有了。”

    管事的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个也是他来见皇帝的目的,皇上当初为了应对南下可能遇到的疟疾,特别储备种植了金鸡纳树。

    经过两年的发展,已经有几千亩的规模,虽然情况紧急,但是没有人敢在没经过陛下同意就这么大规模的砍伐。

    他作为一个医者,虽然冒着让皇上不高兴的风险,他还是硬着头皮来了,毕竟救死扶伤是他们的天职。

    管事的躬身:“还请陛下安排快马急递和飞鱼快船……”

    朱慈烺挥挥手:“准了,李若琏立刻送信,让那边准备,这边做好隔离,先控制住疫情。

    另外对疫区进行灭蚊工作,填平所有死水坑,砍掉附近的树木,用烟雾熏杀,等办法除蚊子。

    疟疾就是在人和蚊子之间来回传播,不消灭蚊子,即使控制了疫情瘟疫还是会复起。”

    金鸡纳树生长条件苛刻,要求年平均温度为21℃,平均最低温度为13.5℃,温暖、终年无霜的气候环境。

    这就隔绝了大明大部分地区。

    大明只有在云南省南部地区可以种植。而且是海拔800~1500米为适宜。

    当温度在1~2℃时有明显冻害,低于0℃时地上部分被冻死。

    这两年大明只在云南地区和大琉球进行种植,从采收到运送到红河平原估计至少也要七八日左右。

    也不知道能不能用的上,不过救人这种事情,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朱慈烺安慰自己种树不就是为了防备有这么一天么!砍了也好,砍了再长就是了!

    这次估计是这些新移民南下的太急了,大明移民暴增各地也没有做好接收准备才出现这种大面积的感染。

    红河平原可千万不能出事,那里可是寄托着大明千万百姓的口粮,朱慈烺转了一圈又一圈,也想不出办法来。

    瘟疫这种东西不已人的意志为转移,不是朱慈烺投钱就能解决,花的钱多派的人多反而会加剧疫情。

    转了几圈朱慈烺对这桂喜说道:“继续选择地方种植金鸡纳树,特别是新几内亚那边,气候适宜多开辟种植园。

    各地有大明百姓聚居的热带都要开辟种植园种植,吩咐美洲那边多收集种子,树苗不好带种子还不好带么?

    重金收购!这些部落不是喜欢弓箭刀具铁锅等东西么,大明给他们换!”

    中美洲地区虽然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但是大明还是可以到当地贸易的,毕竟西班牙也做不到处处设防完全堵住。

    他们也只是占据一些重要港口,重要矿场和城市,对于很多偏远蛮荒地区采用的还是放任不管的政策。

    所以大明还是有办法获得种子的,那几千亩就是大明获得的种子然后自己培育。

    只不过朱慈烺只是提了一下,下边的人也是正常繁殖,根本没有想到疫情会爆发的这么快。

    这次还好,大明还有特效药,要是爆发个霍乱啥的,那才是眼中,想治病都没有药,只能灌点糖盐水,生死都看自己的身体能不能抗了!

第七百六十八章吃老鼠肉

    南直隶颍川县沈丘集,从河工上下来的李石头扛着铁锹哼着歌,家里婆娘已经煮好了玉米红片粥。

    河工上为了照顾各位吃饭问题,会给女人提前一个时辰放工,让他们去临时幼学接孩子并回家做饭。

    所以李石头到家的时候,孩子正围着灶台乱转。

    李氏看到丈夫回来端起碗:“饿了吧,熬了玉米红片粥,给你先盛一碗。还有窝窝头锅巴没有下锅。”

    丈夫坐在门口等着,李氏给丈夫捞了一大碗红片子,端过去,孩子立刻离开灶台围着李石头。

    红片子,就是当地对于红薯片子的一种叫法,制作非常简单,就是把红薯削成薄片晒干,这是红薯贮藏的最简单办法之一,比起窖藏这种只要做好防霉,能贮藏数年。

    孩子们正是最饿的时候,李石头用筷子夹住一个最大的:“来,你们写写看今天新学的字,谁写得好我就把这个给谁。”

    三个孩子早就习惯了这种考试,纷纷找来树枝在地上画。

    李石头虽然不认识孩子们画的是什么,但是看到孩子能写出来字他就很开心!

    等三个孩子都写完,李石头装模作样的品评一番:“不错,写字就是要横平竖直,我看老三写的最好,你俩要认真写!听先生的话,知道没有,要不然回来揍死你个驴熊!”

    把最大的给老三,其他两个孩子一人也得了一块小一点的,三个孩子一溜烟的跑了。

    他们也知道老爹在河工上累了一天,要多吃点,所以一个孩子要了一块解解馋也就跑了,没有非闹着要提前吃。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人的孩子早懂事。

    等孩子走了,李石头嘿嘿一笑:“做梦也想不到,咱家这三还能识字,你看这字写得好看!”

    李氏取笑道:“你还好看?你知道他们写得是啥么就好看,他们给你画着玩你也看不懂!”

    李石头喝了一口粥:“咋画着玩呢!你看这字写得……横平竖直的!好看!”

    李石头本来想找个高大上的词来形容,可惜关于夸字的评价,他只会一个横平竖直。

    李氏一边把窝窝饼贴在锅一圈,这里面掺了一点荠菜,是孩子们挖的,这个季节能吃的野菜不多,孩子们往往要跑几里地才能挖出来一顿吃的。

    李氏一边贴窝窝一边问道:“你们管事的说什么时候放假没有?”

    李石头点点头:“说了,二十放假,你们女人又提前五天,上哪说理去!”

    李氏呵呵一笑:“你羡慕,你也去当女人去啊!这次皇上的皇恩浩荡!就是体会到俺们女人辛苦,这是纯孝之道!”

    李石头撇撇嘴:“俺们男人就不辛苦,一天起早贪黑的……”

    李氏看看外面说道:“听说河工这边到二月就要停工,不知道明年还有工程没有,俺们那边都在议论,要是官府不用人了,咱们可怎么活?”

    李石头呼哧呼哧的把碗里的喝完:“都是瞎担心,河工二月停了,是为了给咱们实际补种庄稼,要是还是没有雨,后边主要就是打井!有的是活干,咱们皇上念着咱们呢!”

    李氏看看天:“这天能下雨么?明年咱们种什么?”

    李石头坐在门槛上:“官府说让种红薯和土豆,说这两种粮食耐旱,到时候打井浇水,兴许还能收一点。”

    李氏犹豫了一下问道:“我听人说,这天不下雨是因为天罚,是朝堂有坏人了,只要陛下下罪己诏,天就下雨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李石头狠狠的瞪了她一眼:“不要瞎听乱传!什么天罚,这是自然现象!咱们皇上能有什么罪!任什么错!哪里错了!是让你吃不上饭了,还是穿不上衣了!”

    李氏缩缩头:“我们那边就是觉得其实也没啥,老天爷是皇上的老子呢,这儿子跟老子认个错,又矮不了啥,为啥就不能认错?”

    李石头摇摇头:“咱也不懂,总之这事不要瞎传,到时候板子落在屁股上是小,一家人都给你发配了,你上哪说理去!”

    说道发配李氏又扯开话题:“哎,我听人说,咱们西乡村的王家的老二不是过不下去了,跟着官府组织的移民队走了,听他那边稍信说,官府到那就分了地,一家二十亩水田,一年能种三季。

    人家过年都吃上肉了!家里粮食堆了满满的一茓子,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

    李石头望着饭锅:“管人家干甚,咱们现在有吃有喝,孩子还有学上,想那没有的!

    这人离乡贱,但凡是有一口吃的,谁愿意背井离乡!王家一家七口,五个半大小子,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家里连一拢地都没有,不能眼看着饿死吧。”

    李氏叹了口气:“咱们家这三个了呢!你就不担心他们长大了……”

    李石头烦躁的哼了一声:“那也不移民,移民有啥好,等他们都走完了地不都是咱的!我是不去!”

    李氏见丈夫烦了,也就停止了话头。

    李石头嘴里叨咕着:“明年等年景好了,你就在家带孩子种地,我去南边找活干去!

    我听人说,咱们这泉河只是颍川河的支流,颍川河又只是淮河的一个支流。

    这次皇上大修淮河,要把淮河的入海通道再次打通,解决咱们这边老是内涝的问题。

    这可是个大工程,没有十几年干不完,到时候挣钱多买地,咱们孩子多也不怕。”

    李氏嗯了一声:“孩子也大了,大的能照顾小的了,你出去闯闯也行,守着家里的两亩地也不够咱们一家吃的。

    今年要不是陛下看咱们吃不上饭大用天下之工,咱们一天还吃不上两顿这窝窝饼!”

    说着李氏起锅,把窝窝菜饼从锅里起出来,李石头拿起一个:“一天两顿算啥,我听人说颍川县城内,人家有钱人都一天三顿了!”

    李氏擦擦手去叫孩子:“娃来,回家吃饭了!”

    喊完回来说道:“谁不知道多吃吃饱好!人家还能吃白面馍呢!你咋去比?

    哎对了,听说所有河工都会发一斤米面和一斤啥老鼠肉或者牛肉再或者鲸鱼肉过年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你听说没有?”

    李石头点了一下头:“我也听说了,好像是啥袋鼠,工头说袋鼠不是老鼠,大着呢一只有一两百斤。”

    李氏撇撇嘴:“一两百斤那也是大老鼠,我是不想吃,那咱们要牛肉吧!我还没吃过牛肉呢!”

    李石头嗯了一声:“谁知道发啥咋发,到时候看吧!”

第七百六十九章倒卖粮票

    李石头家的孩子们刚准备回来吃饭,远处一个叼着牙签,走路一个肩膀高一个肩膀低的青年走了过来。

    孩子们立刻吓得躲在屋里不敢啃声,这家伙就差把我是坏人四个字写在脸上了。

    李石头抬眼看看他:“二癞子又来收粮票啊?这个月准备过年,粮票要留着买粮食,你去别家问问吧。”

    二癞子嬉笑的挤进屋里:“嫂子也在呢,我看看做的啥好吃的……又是这些,我说石头哥,天天吃这个,怎么能长肉,你看给嫂子饿的都瘦了……”

    李石头皱眉:“我说了粮票不卖,你又何必纠缠,我们家这么多人,粮票自己用都不够哪里有富余。”

    二癞子不屑的看着李石头:“石头哥,这就是你不对了,我已经计算过了,你家两个大人,三个小孩,大人都是河工一月四十五斤粮票,孩子每人二十五斤粮票。

    九十加七十五等于一百六十五斤,你们这天天玉米面红片的吃,一个月顶多吃一百斤,剩下六十五斤留着也没用,我给你一百五十文,卖给我,咱们各有所得有什么不好。”

    李石头被说的没有办法:“我不是说了,要过年了,孩子要吃点好的,我留着粮票有用!”

    二癞子往门槛上一坐:“石头哥,这个就是你的不对了,上个月你就没有把剩余的粮票卖给我,说买这买那,买了么?都是一个镇上的,镇东头吃肉镇西头都能闻到,你骗谁呢!

    这次快过年了,小弟我就是倒换点粮票,挣个辛苦钱,石头哥这个面子都不给,这以后出门面子上可就不好看了!”

    李石头叹了口气:“二癞子,皇上供养着几千万人吃喝,已经很不容易了,又是高价买粮低价给我们,这是什么,这是浩荡皇恩。

    咱们不思感激就算了,怎么还能从中牟利呢!这不是给皇上添乱么?”

    二癞子就知道是这么回事,有些人就是认死理,自己不愿意发财还挡住别人的财路。

    二癞子干脆把鞋子脱了,当着李石头一家面在门槛上抠脚,让他们饭也吃不成。

    李石头看着二癞子耍赖,他也无可奈何:“你就不怕遭报应么!”

    二癞子斜眼看看:“遭什么报应,挣几十文钱而已,皇上几亿两银子都洒出来了,还在乎我这一点,你又不是太监天天替皇上操心!”

    李氏拉拉愤怒的李石头笑了笑对二癞子:“二癞子,你哥是个实心眼,这样吧,我们家还剩下五十斤粮票,嫂子去给你拿,上个月粮票确实多。

    但是这不是年后你石头哥的侄子要结婚摆喜酒,就来家里借了五十斤粮票,不信你去李家村打听打听,就是过两年二月二。”

    二癞子嘿嘿笑着:“还是嫂子会做事,那妥了,就这么着,五十斤粮票,给你一百文,有这钱给孩子扯点布做身衣裳不好么!非跟我较劲……”

    李氏结果钱,看着二癞子走远,李石头脸色还是不太好,李氏拉拉他:“行了,他就是个癞子,你缠的过他,咱们落个清净!吃饭了!不要想了!”

    李石头叹了一口气:“这样的人老天爷怎么不收了他!”

    李氏摇摇头:“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这世道就是这样。

    不过我听说二癞子这几个月倒卖粮票没少挣钱,这一张粮票二文钱收,买米五文钱一斤,回过头卖给皇明粮号净赚三文。

    这一家收个三五十斤粮票,一个月就能挣几十两银子。”

    李石头哼哼:“就是因为挣了钱,巴结上镇上吴家现在不才嘚瑟,敢坐在咱门口闹腾了,要是换了去年我拿大耳刮子抽他!”

    一家人正在吃饭,外边突然热闹起来,一会一个瘦小的身影窜进来:“吴家来了锦衣卫,说吴家倒卖粮票要抄家,二癞子也被抓了!快去看看。”

    一家人面面相觑,李氏紧张的拉着李石头:“咱们卖粮票不会官府也说咱倒卖粮食吧!”

    李石头努力让自己不至于腿软:“怕个熊!要是有咱们,这会官府的人就来咱们家了!”

    正说着外面一个锦衣卫跟着镇皇明粮号的掌柜的:“看编号就是这一家,李石头出来!”

    李石头吓得脸色发白,两股颤颤的往外挪:“镇长……大掌柜……你们……你们有事?”

    镇长看了看他俩生气的骂道:“谁让你们卖粮票的!真是猪油蒙了心!枉费陛下一番苦心!我们镇上怎么会有你们这样的人……”

    李氏哭丧着脸:“我们也不想啊,但是二癞子强迫我们的……他赖在门口不走,我们没有办法啊……”

    皇明粮号掌柜的看看两人:“李石头,李氏,家中小孩三个,倒卖粮票五十斤,没收非法粮票,另外从下个月开始粮票赔给消减五十斤。

    来看看这些编号,是你们家的吧,没问题按手印吧!”

    李石头嘴唇打颤:“还……还画押啊……我们不会被抓起来吧!”

    镇长指了指他俩:“你们给我小心点,下次再犯强制给你们移民喽!这次念在初犯,扣发粮票作为惩戒!”

    两口子突然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哎,是,惩戒的好,我们就是猪油蒙了心,才会坐下这种蠢事。

    镇长,我们一定改,一定不会再犯。”

    镇长摆摆手再去下一家,两人回到屋里,李氏呜呜的哭了:“狗日的二癞子,你咋不去死!这下害苦我们了!”

    李氏一哭孩子们也跟着哭了,一下子屋里演奏其交响曲。

    李石头被哭的心烦意乱:“闭嘴!坏事娘们!不就是少发五十斤粮票么!以前能过,以后咋就不能过了!”

    李氏一想也对啊!就止住了哭声,孩子们不知道咋回事,都瞪眼看着大人。

    李石头站起来:“我出去看看,你看着孩子们吃饭!”

    李石头朝着吴家走去,镇子上不少人都朝着吴家围过去。

    远处老郭冲李石头招招手:“我听说镇长和皇明粮行上你们家去了?”

    李石头点点头:“粮票没收了,还罚了下个月少发五十斤粮票。”

    老郭点了点他:“你啊你!糊涂!这粮票上有号的,谁领的哪一张,朝廷都有登记,这也能卖!”

    李石头叹了口气:“都是那二癞子非赖在门口,我婆娘嫌弃他烦,就卖了一点给他,这不是为了赶他走么。

    要不然我家两百多斤粮票呢!都卖给他,我们家要是全卖了,卖多少罚多少,下个月没有粮票了就饿死了!”

第七百七十章太阳你祖先

    两人一边聊天一边往吴家走,李石头问道:“吴家这次要被移民?”

    老郭幸灾乐祸的说道:“什么叫移民,他们是发配,听说这种倒卖粮食的,都发配到北疆去劳改,这辈子都别想回来了。”

    李石头记得上次听说北疆,还是打了什么大胜仗:“听说那里冷的很,刚尿的尿都能冻成冰柱子,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老郭猥琐的笑笑:“还尿尿冻成冰柱子,你那家伙一掏出来,就冻掉了,都不用阉了就能进宫当太监了!”

    李石头也不知道他是开玩笑还是说真的:“那你说朝廷把他们送过去再冻死图什么,干脆直接杀了还省事。”

    老郭哈哈一笑:“杀了,那是便宜他了,朝廷的便宜那么好赚的?这次来的是锦衣卫,比官府的人抓了还要厉害,说不定直接就送到鬼流国去!”

    李石头听过鬼流国,据说是大明最北端的港口,百姓都说,鬼流国意思就是流放过去就变成鬼了。

    到了吴家大门外,大家并没有看到大批的锦衣卫出动的模样,只有门口一个锦衣卫举枪站着,吆喝着闲杂人等不准靠近。

    院子里哭声震天,李石头看到衙役跟县里的账房在那统计着吴家的财产。

    李石头想不明白,吴家这么大的家业,干嘛非参与这几文钱的生意,反而把全家都搭上?这不是傻么!

    他要是有这么多钱,他肯定老老实实在家待着,照章纳税,教育孩子写字教书,写字要写的……横平竖直的!

    大家聚在一起看着热闹聊着天,直到镇长带着皇明粮号的人回来,镇长挥挥手:“都散了!都散了!看什么看,别耽误锦衣卫办差!”

    大家这才嬉笑满意的各回各家。

    李石头回来李氏已经把孩子哄睡了,李石头坐在院子里,望着星星。李氏走过来,你在看啥?

    李石头回过神来:“哎,你说吴家倒了,吴家的地是不是就要发卖了,咱们要是再买两亩地怎么样?”

    李氏担心的问道:“这坏年景也不知道还要多久,咱们买地万一要是一直旱下去,咱们的钱不就没有了,还是拿着钱踏实。”

    李石头生气的骂道:“蠢!头发长见识短,这多好的机会,地还便宜,天能旱多久,就算两三年,终究要下雨的,到时候想买都买不起!

    我明天就去问问,咱们手里还有二十多两银子,这次能买几亩是几亩!”

    第二天李石头找到镇长,镇长抬眼看了看他:“你倒是机灵,地可以卖,六两银子一亩,你要买多少?”

    李石头开心的笑了:“就买镇子西边的挨着沟渠的斜台地,三……四亩,我买四亩!”

    镇长一边帮他办理文书一边说话:“都是乡里乡亲的,我悄悄告诉你,前几天县里不是派我去学习吗?

    知道么,就是去看颍川河那边的蒸汽机,那大机器有一间房子那么大,烧煤烧木头就能抽水,轰隆隆的,昼夜不停,一台机器抽的水就能浇地几千亩。”

    李石头点点头:“俺也听说了,听说那铁疙瘩可厉害了!要是咱们这也有一个,能省多少力气。”

    镇长一副得意的说道:“县里考虑到咱们这边地好,又加上这边闸口修好之后,就给咱们也安置一个,估计年前年后就要装配。

    到时候你这四亩地正好在蒸汽机抽水沟渠的范围内,你是赚大了!”

    李石头乐得都能看到后槽牙了:“那好,呵呵,那明年的收成就有指望了!”

    镇长拍拍李石头的肩膀:“知道我为什么跟你说这些么?为啥同意你买地么?

    昨晚锦衣卫连夜在镇公所审问了吴家和二癞子,二癞子交代了,只有你和少数几家是被迫的,其余的都是主动售卖,虽然上面定下的规矩不能改,但是你做得好,咱们也不能不奖励。”

    李石头嘿嘿笑着:“我就是镇长是个明白人,其实我家有二三百斤粮票呢,我要是想赚钱早就卖了,要不是二癞子赖着不走,他又借着吴家的势,我一斤都不想给。”

    镇长拍拍他:“可惜了!就差一点,你要是再坚持坚持,你不就有奖励了!”

    李石头不解:“啥奖励?”

    镇长叹气:“上面说,要是没有参与倒卖粮票的,手里有用不完的粮票,官府负责收回,以一斤五文钱的价格收回,你看看你,本来三百斤粮票能回收一两半银子。

    就因为没有坚持到最后,现在啥也没有了。”

    李石头一拍大腿:“二癞子!我太阳你祖宗!”

    镇长哈哈一笑:“去上工吧,早点把闸口这一段修好,早点蓄水,早点安装机器。

    不能耽误了明年的春耕,几千亩地,咱们镇紧吧紧吧再打几口井就能熬过去了!”

    李石头闷闷不乐的去上工,心里想着亏掉的一两半银子。

    对于朱慈烺来说,收回粮票等于是变相给百姓发过年钱,同时也是保障皇明粮号库存的一种办法。

    只要民间多余的粮票收回来了,那么粮食缺口和明年的粮食需求计算就能更精确了。

    同时也是不让老实人吃亏。

    朱慈烺已经做好了全民倒卖粮票的准备,但是实际上,真正被倒卖的粮票紧紧不到十分之一,而且还都不是百姓自发的倒卖。

    而是有人使用威逼利诱等等手段,要么就是像李石头这样遇到癞子硬收,有的人是让百姓用粮票换其他东西,一斤粮票作价三文钱。

    对于这种让朱慈烺不痛快的,朱慈烺自然不会留着他们过年,年前集中处置一批,年后一个个的都流配荒岛去!

    最近南大陆以东发现的荒岛太多了,还有南洋,新几内亚和龙牙之间的海域至少有一两万个岛屿!

    朱慈烺的计划是用流放的犯人把这些岛都占领了,以后怎么开发再说,现在反正就是占一个是一个。

    随着一年的努力粮食危机逐渐过去,大明各项事业都开始恢复正轨,全民一起找吃的变成有计划有准备的垦荒。

    一个红河平原原本的开垦面积就能养活千万人口,经过大明百姓的再次开垦和开发,粮食产量再次上升。

    而南部的占城国接收了红河平原的南越人之后,良田开垦也再上一个台阶。

    明年仅仅这两个地方一年的水稻产量就足够养活两千多万人口。

第七百七十一章小男孩和胖子

    除了这两担稻谷,大明还有新几内亚岛,这个占据大洋洲降水量百分之九十的岛屿,一条中央山脉横穿,把整个岛屿分成南北两部分。

    水量这么丰富,又位于赤道边上,这样的地方简直就是上天赐予的种植水稻的地方,一年三熟半甚至四熟都有可能。

    去年一年大明朝那里移民了一百万,作为前期开发人员,这些人不仅当年就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还能进行外运。

    而复兴三年,朱慈烺打算再运五百万人过去,把那里打造成新的粮仓。

    不过那里并不是人间天堂,相反问题很多,最大的难题是那里的气候,导致各种疟疾瘴气爆发,蚊虫肆虐。

    而最令人讨厌的确是当地土著的恶劣习俗,砍人头做装饰这个大明还能接受,毕竟大明也有人头记功这一说法,只是后来废止了。

    他们除了砍人头之外,竟然还吃人肉,这是朱慈烺所不能容忍的,所以朱慈烺就下令岛上凡事发现有吃人肉的部落,就地消灭,或者贬为奴隶劳役至死。

    也不知道是朱慈烺的命令不够清晰,还是当地驻军曲解了朱慈烺的命令,他们几乎对所有原住民下手。

    这个事情在报纸上只是轻轻的一笔带过,但是朱慈烺收到锦衣卫的调查,一年的时间,在驻军和垦殖公司的联合围剿下,除了中央山脉等少量地方,新几内亚岛上已经不存在土著部落了。

    朱慈烺把那里改名为稻香岛,希望那里成为新的鱼米之乡。

    反正复兴三年,那里预计至少能养活一千万以上的人口还有余力供应大明粮食。

    不过五百万就已经是极限了,这五百万人将来还有一部分要继续南下前往南大陆。

    经过勘探回报,南大陆除了南端和北端一些沿海的地方之外,整个内陆都是缺水的状态,那里并不适合大规模的开发,一下子安置太多的人有饿肚子的可能。

    所以稻香岛被朱慈烺视为开发南大陆的跳板,和粮食供应基地,自然要进行重点开发。

    大明现在手握红河平原,湄公河九龙江平原,和新几内亚岛这三个重要的产量地,这也是朱慈烺应对灾害的底气。

    更何况还有东北平原和新大陆产粮区的开垦,还有印度的恒河三角洲地区的占领。

    只要这些地方开发完成!就算是大明关内颗粒无收,大明都不会再缺粮!

    大明喜欢称倭国分封的六个国家为倭六国,很少有百姓知道其实他们都有各自的国名。而且都是皇上亲自赐名。

    倭国北部的是福岛国。统治倭国关东地区的是关东国,关东国就是关东煮的发源地。

    再有原倭国京都附近的京都国,本州岛南部的广岛国,占据九州岛的长崎国,占据四国岛的大月国。

    六国这次跟随大明一路征战,享受着祖先从未有过的荣光,终于在大路上获得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国土。

    大明的慷慨赐予,让六国上下沸腾,国民纷纷投身军中,前往南亚攻城略地。

    大明虽然限制了六国新军的数量,但是默许了其垦殖公司军队化的改革。并且给予了一部分大明崇祯八年式火枪的购买权限。

    所以六国百姓纷纷加入垦殖公司,以期望提前登陆南亚获得自己的在大陆上的土地。

    周遇吉来了之后,一战击溃了莫卧儿帝国号称五十万实际上只是仓促集结的十二万讨伐军。

    总算给六国赢得了一个稳定的落脚点。

    新年将近,广岛国上将军仓井一男邀请了长崎国上将军武藤胖子,两人对饮而坐。

    仓井一男率先打破沉默:“武藤君,这次计划只要咱们拿下了杰穆伊和瓦坎德地区两个地方,整个贾坎德邦就会落入我们的掌控,到时候我们共同分享其中的三分之岂不美哉?”

    武藤胖子纠结的看着茶杯:“天朝将军说,咱们不适合去离河太远的地方,咱们之所以能战胜,是因为这里的土地不适合骑兵作战。

    而莫卧儿帝国真正厉害的是骑兵,听说那个傻家汗正在扩军,这个时候咱们不应该四处出击,应该把拳头收紧,准备应对接下来更大规模的决战。”

    仓井一男叹了口气:“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如果我们拿下了贾坎德邦,那边依托山势防御,岂不是更能挡住莫卧儿帝国的骑兵?”

    武藤胖子摇摇头:“真的很抱歉,我们长崎国王吩咐,在异域要紧跟大明天朝的步伐,不可违逆,除非天朝将军命令出兵,否则,我们无法参与阁下的进取计划。”

    仓井一男的失望写在脸上,要是大明能同意,他还挨个游说干嘛?你们一个个不思进取,那么我们广岛国一力拿下贾坎德邦就是!

    周遇吉的将军府是加尔各答原本的一个富商宅院,本来这里有一座土王府邸,不过周遇吉确没有去住。

    这种僭越的事情他可不会干,别没事找事!手里看的正是大明军报的最新社论‘到底是更广大的土地更好,还是更多的可耕地更好。’

    对于这个争论不用怀疑,聪明人都知道,那自然是获得更多可耕地养活更多的人口更重要一点。

    特别是从这一次的大旱灾事件就可以看出,只有手里可耕地足够多,产出足够的粮食,大明才能维持和平,北疆打下来那么大的地盘,种出来多少粮食?

    南大陆占据了整整一个洲,都是沙漠又有啥用?

    这么明摆的事情还专门发表一篇社论,是大明军报的脑子秀逗了么?当然不是!

    因为大明的皇帝就是一个好大派,在皇上眼里,不管有用没用,只要大明的国土足够大,他就喜欢,最喜欢的就是开疆拓土,人家不要的不稀罕的都往自己手里划拉。

    所以这篇社论是给皇上看的,是想暗地里劝一劝皇上,不要老想着西伯利亚了,不要老想着占领中亚了,赶快抓紧时间抢点有用的土地吧,再不动手世界就被瓜分完了!

    不过周遇吉还是看的津津有味,他心里还在琢磨着,赵安东要是看到这篇社论估计会气的直跳脚吧!

    否定了占领西伯利亚的意义,不就等于否定了他们极地师存在的意义了么?这不比掘他们祖坟差了!

    不过赵安东估计还在挨个慰问那些士卒家属吧?

第七百七十二章圈外之圈

    要说这赵安东也是惨,一战损失了近三千,整个极地一师师长、副师长、参谋长、副参谋长、各团长和副团长,团正副参谋长,有一半都在全国各地跑。

    挨个确认解决这些军属家里的困难,没有困难的还好,待上一点,挑挑水劈劈柴,说说话就过去了。

    要是真有困难的,还要想办法解决,人家儿子都没有了,有困难你不给解决谁给解决。

    要么摆脱当地的军人事务部帮忙,要么就是协调当地的里正镇长啥的老战友照看,反正只要是退伍军人,都有照看烈士家属的义务,天下军人是一家嘛。

    不过这种沟通协调的事情都要这些人亲自去办,所以两年了估计也就将近干完。

    看军报上,明年沙俄又准备集结大军来了,估计极地一师又有的忙了。

    极地一师的教训是深刻的,至少对于其他部队来说,不能造成手下士卒的重大伤亡,是悬在他们心头的警钟,拿士卒生命换战功是红线。

    周遇吉放下手里的报纸:“广岛国的仓井还在游说其他人参与行动么?”

    一边的参谋笑了:“听说今天请长崎国的武藤喝茶呢!武藤那老小子看着忠厚,其实鬼心眼多着呢,才不去上当。”

    周遇吉放下报纸:“都不去,就广岛国自己玩,能玩得转么?这莫卧儿帝国骑兵到底有多厉害?”

    参谋长卞天翔笑着说道:“莫卧儿军队的骑兵是由食邑骑兵、封邑骑兵和御林军骑士组成,前两者是地方提供的部队,后者则是用国库供养的精锐战士。

    几十年之前莫卧儿人接连丧失在阿富汗的领地,莫卧儿帝国的骑兵已经从巴布尔时代招募中亚突厥和蒙古族战士,转为招募印度北部的印度教臣民拉杰普特人。

    拉杰普特骑兵在骁勇善战方面毫不逊色于中亚同行,为了笼络他们傻家汗的爷爷阿克巴费尽心思到了傻家汗的时候,这些人已经完全成为莫卧儿帝国贵族的一部分。”

    周遇吉沉吟着:“厉害不厉害试过才知道,我不是怕打不过他,主要是对方如果有重甲骑兵,可能冲破咱们的战阵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卞天翔也有点担心:“虽然咱们的燧发枪足够击穿他们的重甲,但是如果他们数量足够多,依旧对咱们有着巨大威胁。

    当年赵安东团的错误我们不能再犯,如果我们在原野上被十万骑兵围攻,那么可能造成当年长平之战的困境。”

    周遇吉也扯扯嘴角:“长平之战就过了吧,虽然七国军队不怎么样,但是要想突围有我带着还没有谁能拦得住。

    不过没有骑兵真是麻烦,跟总参申请的骑兵怎么样了?”

    卞天翔摇摇头:“咱们缺的不是一千两千,要调运一个骑兵师过来,必须要皇上用印,皇上好像没有扩这边战事的意思,估计不会同意。”

    周遇吉看着报纸,上面突然一条对新军改的讨论映入眼帘,他突然眼睛一亮:“你说咱们利用新军改的名义跟参谋部申请试验新军制,皇上会不会批?

    到时候咱们有了五千骑兵,好多事都好办的多了!

    咱们再在这边多收集点马匹,把这五千骑兵转化成快速骑兵,到时候用蒙古人自己的办法对付傻家汗的骑兵,岂不是美哉。

    另外这七国以前多少不是也有点骑兵么?让他们出人找马,自己搞点骑兵出来,不能打硬仗跟着咱们的骑兵团捡捡便宜总能做好吧。”

    卞天翔也觉得这个想法不错:“可以试试。”

    两人正聊的火热外面锦衣卫进来:“周将军,广岛国跟长崎国会谈已经结束,长崎国拒绝了广岛国出兵的请求,根据线人汇报,广岛国有自己出兵的打算。”

    周遇吉摸摸下巴:“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光想着立功被夸奖,就没有想想万一战败他们家族就完蛋了!”

    卞天翔也笑了:“仓井家族还是出国不少厉害的女人的!现在广岛国的皇后就是仓井家的,包括伺候咱们皇上的广岛婢,也有仓井家的血脉。

    这家伙一路顺风顺水,估计他以为能坐上这个位置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吧?”

    周遇吉摇摇头:“管他怎么想,他要试试,咱们就看看就是,不过该提醒还是要提醒的,参谋长,你去你一份作战注意事项交给他,他听不听咱们就不管了。”

    卞天翔想想问道:“如果广岛国战败遭遇重大损失,会不会导致国内对您的风评不利,虽然只是藩国军的战败,估计国内的无良媒体也会把指挥不力的帽子扣在你头上。

    到时候百姓又不懂这里面的道道,你可能会被骂。”

    周遇吉哼哼:“咱们陛下懂就行,咱们又不是来保证百战百胜的,那样固然树立威望,但是我觉得只有大明参与才能大胜仗更能树立威望。

    他广岛国不是觉得自己离了大明也能独立战胜莫卧儿帝国么!那就让他打去!

    这样的家伙不给他一点教训他们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卞天翔也跟着感叹:“是啊,长期生活在海岛,让他们坐井观天,他们都不知道什么叫帝国,为什么大明称呼莫卧儿为帝国!

    他们对于大陆国家的强大和战争潜力一无所知……”

    周遇吉点点头屋子里悬挂的周边形势图问道:“参谋部是不是有计划通过茶马古道打通一条从云南到这边的通道?”

    卞天翔看着地图指了指:“参谋部一直谋求从保山、临昌和普洱开辟道路直达印度洋,但是和东吁王的交涉一直在进行中。

    自从万历年间东吁国入侵云南被击退之后,其国家对于大明已经开始疏远,目前因为其国力正是强盛之时,所以对于重新归还大明藩属他们有部分人不乐意。

    不过自从咱们占据加尔各答周边之后,东吁王国有所松动,但是担心和安南一样的待遇,所以最近一直在跟理藩院扯皮。”

    对此周遇吉也没话说,陛下做的太明显了,先后把倭国和安南彻底的打散,大明藩国人人自危,高丽王甚至都请求大明允许他们使用推恩之策,自我分裂了。

    高丽作为大明最忠实的走狗,都已经开始感觉到自身的危机,其余国家谁还敢说自己不怕的。

第七百七十三章关门放赏金猎人

    反正高丽是彻底的走狗化了,他们民间的思潮就是‘宁当大明一条狗,不当小国人上人。’

    高丽全国上下,以成为大明百姓为荣,以到大明工作为荣,即使是有女儿老婆在大明青楼工作一家人也与有荣焉。

    倭六国就不一样了,国家思想不同,倭六国最流行的是借种,其中广岛国,春日国和长崎国官府还特别出台规定:

    凡是到大明的倭国女性回国时怀孕,将升格为‘明姬’不仅免税还有各种补贴。

    在普通人看来不过是笑谈和自己骄傲的资本。

    但是周遇吉这些高层知道,皇上对高丽这种行为是鼓励的,但是对倭国的做法非常不喜。

    其实皇上一直不喜欢倭国,恨不得他们死绝那种。但是用皇上的话说,高丽已经被同化,但是倭国这种借种行为已经证明他们民族意识已经觉醒。

    这是非常不利于融合的,所以再制定政策上,对于高丽是树立典型是宽容,是让他们感到大明的强大和温暖。

    而对于倭六国则是调教,就像训狗一样,让他们知道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做了有什么后果。

    而东吁王的担心也是很现实的问题,这世界上纯粹的傻子国家并不多,尤其是大明报纸开始普及之后。

    普通人看报纸也就图一个乐呵,而那些朝堂上玩政治的,他们能从报纸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大明的政策国政方针。

    东吁王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他的文化受到大明和印度两个方面的影响,印度强大则倒向印度,大明强大的时候他们又附属于大明。

    原本墙头草的日子过的也逍遥,但是现在大明又强大了,而且东面是大明,西面一夜之间也变成了大明。

    自从大明占据了恒河口之后,东吁王一度很慌,大明是不是有什么阴谋要包围他们?

    东吁王担心的整夜睡不着觉,头发都白了好多,但是东吁王国大将军一句话点醒了他:大明要想打咱们还用啥战略包围,直接出兵一口气就打到王城了。

    虽然有点侮辱人,但是东吁王不得不承认,大将军的话对!大明应该就是跟莫卧儿帝国干起来了!

    不过在两面被大明夹包之下,东吁王面临着一个选择: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生就是苟且偷生,国家可能被分裂。毁灭就是换一个国王,看着大将军期待的小眼神,东吁王觉得大将军眼神不对!很不对!

    其实大将军纯粹就是想跟着大明混军功,大明现在打仗都是带着藩国,大明跟莫卧儿帝国打仗整了个八国联军。

    而且据说安南五国……不是,现在是安南三国也在积极整军编练新军,准备参战。

    只要东吁王加入大明的大家庭,那么大将军就有的仗打了。

    现在的东吁王叫他隆,他隆执政时,国富民强。他放弃了劳民伤财的对外扩张战争,致力于国内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分配土地给无地农民。

    崇祯十一年,他还进行一次全国性普查,编制了各地户口、耕地面积、产量和税赋情况的调查统计,作为征税和征调劳役的依据。致力于成为一代明君。

    但是对于手下的武将来说,这个就是致命的了,你不打仗,我们这些将军还有啥用,不打仗我们岂不是连说话腰杆都不硬气。

    现在大明要带着咱们玩,军队的春天来了,大将军期待的看着他隆,就是因为这个。

    他隆考虑了很久,以前他有的选,现在他根本没得选,同意了有被分裂的风险,不同意立马王国,除非他愿意钻进山林跟大明打游击。

    但是现在游击战也不好打了,黎氏和莫氏溃兵也想过打游击,但是大明只是出了一点钱,一大堆赏金猎人蜂拥而至,很亏就歼灭了这些游击力量。

    每个国家做什么事情总是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打游击也是一样,有人为了复国努力奋斗,也有人因为一个月几两银子的工钱,甘愿出卖自己的同胞。

    更何况山林里那些部落土著压根没有把生活在他们狩猎区域的游击队当成同胞。

    大明给赏金猎人钱,赏金猎人就或者收买一些部落,或者招募一些部落的‘勇士’作为向导和主要战力,很轻易的就把这些游击队给揪出来了。

    大明的赏金猎人制度,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不是普通百姓玩得转的,招人要花钱,买物资要花钱,武器装备要花钱。

    而且赏金猎人往往活动在战争的最前沿,那里的物价普遍是内地的一倍以上。

    根据最新统计,大明在册的赏金猎人公会已经突破六千个,总人数已经超过十二万人。

    其中七八人都集中在北疆,特别是极地二师和骑兵师因为为了节省补给粮草撤退之后,北疆的对沙俄骚扰活动全靠赏金猎人在做。

    这也是明明大明军队已经采取守势之后沙俄确无力进攻的原因,赏金猎人的骚扰牵扯了他们大部分精力。

    而活动在南疆的这些赏金猎人,要么是北疆那些的分会,要么就是看到北疆赏金猎人挣钱了,新成立的组织。

    特别是大明对红河平原原住民进行驱赶的行动,朱慈烺定下大基调,大明军队不能参与屠杀,不能沾染平民的鲜血,所以就大量使用藩国军队做一些大明军队不方便做的事情。

    不过光靠藩国军队也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军队就是军队,他有自己的运行体系,体量大,难以辗转腾挪。

    所以赏金猎人就成为了必要的补充力量。

    大明的赏金猎人团现在分成三种,一种是单纯的开发型,前两年为了规避大明垦殖公司只能卫所编练的政策。

    不少想要外出垦殖的百姓就自愿组建了赏金猎人团,按照朱慈烺的要求,这样的团队是可以购买开发关外土地的。

    不过自从大明全面开放了垦殖公司许可之后,这种开发型赏金猎人团大多都转化成了垦殖公司。

    因为垦殖公司比起赏金猎人团制度上更完善,经营范围也更大,例如采矿权,垦殖公司在自己购买的土地范围发现矿场只要照章纳税,就可以开发。

    因为垦殖公司都有皇家的股份,内阁无权干涉。

    而且垦殖公司在贷款上也更方便,垦殖公司的资产是土地,即使赔钱那也还有土地。

    但是赏金猎人团就不一样了,有可能一旦出事,整个团队就没有了,谁敢给他们贷款。

第七百七十四章普信军

    第二种赏金猎人团就是纯粹的战士团,主要参与大明军部发布的各种任务,获得赏金过日子。

    第三种就是商业团,由商会扶持,或者某个商人出手建立,他们是介于垦殖和战士团之间的,成立的目的要么就是为了挣钱,要么就是为了给商会提供‘保护’。

    这种保护有时候也替商会做一些脏活,反正大明之外的事情,拳头大就是道理。

    不管哪一种商会对付游击队都是绰绰有余的。大明的赏金猎人虽然成立的时间短,但是已经臭名昭著。

    所以东吁王一想到大明赏金猎人,连打游击的自信都没有了。

    到时候大明拿着他的钱,用着他的人,打他自己,都不用大明出兵,他就会被自己当初的国民从山林里揪出来。

    所以在周遇吉和卞天翔参谋长聊天的时候,东吁国王已经同意了大明理藩院设置路上通道的要求,修整从大明到他们国家的海边的官道。

    并且派出使团前往大明,一个是朝贡,另一个是送两位王子前往大明当质子……不是是去太学学习。

    东吁王朝这边朝贡的船队出发的时候,广岛国军队也完成了誓师仪式,嗷嗷叫的出发了。

    年轻的仓井一男,怀揣着自己伟大的将军梦想,踏上征程,对于大明参谋部的提醒,他完全不屑。

    对于他来说,士卒只是他完成任务的一种手段,一种消耗品,广岛国又不是大明,又不用挨个给战死的人的家属道歉。

    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如果没有这个决心,那么怎么能成为将军?

    仓井一男的自信是有根据的,崇祯九年的时候,赵安东部五千人被多尔衮三万八旗骑兵围攻,在损失了三千人之后给予多尔衮重大伤害。

    而张安东当初用的也是火绳枪,火炮也是跟他现在一样,而且火炮还没有他的先进他的多。

    而且赵安东的人也没有他多,当时张安东只有区区五千人,但是广岛国这次派出了一万新军和一万垦殖军。

    垦殖军虽然没有像新军一样全火器化。但是也达到了六成装备火器,其余的四成仓井一男参考了西班牙大方阵,改成了重甲长枪兵。

    这更有利于对抗骑兵,这一万垦殖军就是仓井一男对付莫卧儿骑兵的杀手锏!

    所以即使没有大明的支持,仓井一男觉得,他们至少能对抗十万人以下的骑兵。

    这是一道非常简单的算术题,五千对三万,两万人自然就能对抗十二万骑兵,仓井一男还谦虚了一下,表示自己只能对付十万。

    莫卧儿帝国自从上次十二万大军围剿失利之后,迅速对大明给予了应有的重视,原本在傻家汗的眼中,大明军队不过是困兽之斗,他们只需要轻轻一推,大明的军队就像海边的沙一样被冲垮进大海。

    所以这一战十拿九稳,考虑到那里河网密集,骑兵调运不便,所以就招募了一些轻甲步兵。

    跟大明一样,他们也有火枪,也有火炮,甚至还有战象,没有道理会输。

    但是傻家汗确没有想到,虽然都是火绳枪,但是大明这边的威力更大,虽然都有火炮,但是印度炮手放炮就像在郊游。

    战争都开始了,他们的炮手还没有把他们的巨大的青铜火炮运到前线,等战争进入关键时刻,火炮终于到了。

    但是莫卧儿的大炮二十分钟一响,有的炮手能把这个时间延长到惊人的四十五分钟!你敢相信一堂课只能打一炮的大炮?

    这样的炮手放在大明,早就被枪毙了,但是在印度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那一战的战败,傻家汗终于知道大明军队是和西洋的那些军队一样难以对付的角色。

    那么就出动骑兵!这是莫卧儿帝国的立国之基石,即使欧罗巴各国面对强大的莫卧儿骑兵他们也只敢在沿海的城堡里苟延残喘!

    傻家汗相信,只要他的骑兵出动,那么大明会跟那些欧罗巴人一样,只能龟缩在沿海,最后为了贸易,不得不和他何谈,祈求他的原谅。

    集合了东部几个邦的八万骑兵,还没有来得及给大明一点厉害看看呢,这边的将军就得到消息,一支两万人的明军已经朝着他们杀来。

    双方在贾坎德邦的中心城市贾坎德城相遇,广岛国觉得,区区八万而已,稳住我们能赢。

    莫卧儿将军觉得,这两万人莫不是来送菜的!搞死他,让他们知道敢侵略伟大的莫卧儿帝国的代价!

    广岛国的战术很简单,垦殖军团两个五千人团在前,精锐的新军在后,形成四个大方阵,中间间隔三百步,只要不是特别倒霉,这个距离火枪一般不会误伤自己人。

    莫卧儿人的军队列队就比较传统了,一字排开的:左翼、中军、右翼。

    中军的前排是莫卧儿人的轻步兵,他们的作用是保护己方战象并打击对方战象。当然广岛国没有准备战象,所以莫卧儿轻步兵的数量并不多。

    第二排是战象,战象当初是莫卧儿手下的失败者,当初莫卧儿帝国从中亚而来,区区一万人的兵力打下整个印度,多少战象死在莫卧儿骑兵手里。

    不过莫卧儿后来还是组建了自己的战象部队,整个国家养殖着一千头以上的战象,除了战时作战之外,这些大象,平时还用来表演和搬运重物。

    最后一排是莫卧儿帝国的精锐重骑兵。是莫卧儿帝国的立国基石,战无不胜!

    当莫卧儿中军发动进攻时,前排的轻步兵就会分散在第二排战象的前后左右向敌人一起压去,当己方战象轻步兵的混合部队成功突破敌人战线时,最后一排的重骑兵才会启动给予敌人最后致命一击。

    莫卧儿军队侧翼的布置是:轻步兵+骑兵。这些骑兵跟中路的重骑兵不一样,中路的骑兵是由莫卧儿帝国供养的正规军。

    而侧翼使用的轻骑兵则是食邑骑兵和封邑骑兵,看名字就知道这些骑兵的来源。

    这里要提的是轻步兵在侧翼的作用。骑兵在印度战场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印度人也想出了许多有效打击地方骑兵策略的,比如用轻骑兵射手骚扰。众多周知,利用轻骑兵射手的骚扰打败了敌方重骑兵的例子数不胜数,轻骑兵射手的弓箭和标枪或许无法直接杀伤身披重铠的骑士本身,但却能对骑士胯下防护不全或根本没有防护的战马进行有效杀伤,骑士失去战马即失去他们最引以为豪的冲击力。为了有效应对敌方轻骑兵射手的骚扰,莫卧儿人别出心裁地给己方侧翼骑兵配置了足量的轻步兵射手,这些轻步兵射手能有效压制敌方轻骑兵射手。

第七百七十五章啥破战术

    双方在平原上相遇又各自摆开阵势,双方都觉得自己胜券在握,那还犹豫什么,干就是了!

    广岛国胜就胜在士气上,上一站不仅大明百姓,七国军队自己都误认为自己击败的是五十万人的莫卧儿帝国正规军。

    毕竟七国也有自己的宣传需要,士兵上战场也不能挨个数人头,看看对面的敌人到底有多少,就算他想数,他也看不了这么远。

    既然五十万人都打败过,他们还会怕区区八万?

    而莫卧儿帝国也觉得自己必胜,那十二万所谓的军队,其实就是临时征召的农夫,跟他们正规军有天壤之别。

    就像明军从来不会觉得能击败卫所的农民军在自己面前会有多厉害。

    以前在你们占优势的海边蹦跶一下子也就算了,现在竟敢闯入我们的领地,真是自寻死路!

    其实南亚和中南半岛的那些安南等国都有使用战象的习惯,初期战象怕火,怕惊扰,一旦遇到对方使用火攻和敲打东西,立刻吓得胡乱逃窜。

    不过莫卧儿帝国的战象是专业的,早就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除了眼罩之外,耳塞也是必备挂件,还有盔甲和花里胡哨的装饰。

    除了这些对大象本身的保护之外,在象兵之前还安排了轻装步兵,用来保护战象的安全。

    所以大象就像他们的装甲车,不得不承认,人家印度在哪个年代就已经明白了步坦协同的重要性,只是后来迷恋摩托车给忘记了。

    对于这种笨重的大家伙,如果不能驱赶离战场,杀伤起来非常困难,而且暴躁的大象很容西冲垮密集的火枪防线。

    大明参谋部自然一直在研究这个,除了安排神枪手使用膛线燧发枪来增加杀伤力和杀伤距离之外,参谋部还准备了辣椒胡椒弹这种轻生化武器。

    膛线燧发枪这种东西广岛国自然没有资格使用,不过辣椒胡椒炮弹,大明还是卖给他们一些的。

    周遇吉是希望广岛国被教训,虽然可以输但是不能输的太难看!

    所以开战之前,周遇吉又卖给他们一些用来对付象兵,并且参谋部告诉他除了对付大象之外,这种东西对付马也有一定的效果。

    所以当莫卧儿的战象开始嗷嗷叫的冲锋的时候,仓井一男猥琐的笑了:“准备刺激弹!给我放!”

    后面的迫击炮早就准备好了特种刺激弹,一发发炮弹在象群里炸开,这些大象即看不到,也听不到,只能按照饲养员的指示往前走。

    但是看不到听不到确闻得到,当刺激的味道发散之后,象群就开始慌乱起来,被刺激的大象再也不同饲养员的召唤,开始胡乱冲撞起来。

    当象群乱起来之后对面的莫卧儿将军果断的两翼压上,防止广岛国趁机偷袭。

    不过面对胡乱冲撞的象群,仓井一男并没有命令部队向前冲锋,因为几头大象因为慌乱反而加速朝他们冲来。

    这样对付象群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有参谋建议用火炮直射,不过那玩意是活的,不好打中,而且暴躁之后的大象更不好处置。

    也有建议用火油弹的,但是不管怎么处置,大象是野兽,一旦慌乱就变成了不安定因素,不是人的意志能战胜的。

    当其中慌乱的几头象群冲上来,仓井一男想当然的让士卒挺着长矛去挡,结果前排的士卒就悲剧了,被顶飞踩死一大片。

    最后刺死了一头大象,其余的冲出战场范围带着伤离去。

    当象群退去,两方再次大眼瞪小眼,仓井一男茫然的看着自己被三面包围,该进攻哪一面?还是对着三个方向同时进攻?再或者防守反击?

    仓井一男决定攻击!因为他觉得,如果让对方的重骑兵跑起来,造成的伤害不比象群小,所以缩短两军的距离才是正确的。

    莫卧儿人觉得这个时候没有了象群,重骑兵应该担任切割敌人的角色,也开始命令骑兵冲锋。

    仓井一男见对方开始冲锋,立刻让部队停下防御,步兵面对骑兵必须停下来结成密集队形的常识他还是知道的。尽管他也没有见多真正的骑兵冲锋是什么样的。

    今天仓井一男就上战场长见识了,当上万重骑兵开始冲锋的时候,其排山倒海的气势,令仓井一男腿肚子颤抖。

    心中还在想着:不愧是连大明天军都要退避的重骑兵,这他妹的真的能挡得住么?

    拔出腰间佩刀:“要么挡住,要么被拆成肉泥,想活就挡住!火枪装弹射击!”

    重骑兵冲锋起来,速度是非常快的,火枪手从一百五十米位置第一发纸弹开始,每前进十米能完成一次射击。然后后撤后排补上继续射击。

    每一轮三千发纸弹,十五轮共射出了四万五千发左右的纸弹,一百五十米的时候射击效果是三十中一左右,到了十步之内就能达到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命中。

    总体来说,纸弹的效果是非常不错的,共击中重骑兵至少一万发以上,但是到了七十步之后才能有效杀伤,实际上击杀击伤的重骑兵不到七千人。

    虽然这对莫卧儿人也是一个重大打击,但是重骑兵一旦冲锋起来就没有撤退可言。

    最后超过八千人以上的重骑兵冲进广岛国的队列,莫卧儿将军辛格甘地果断的投入了全部兵力!

    以辛格的经验来看,虽然损失很大,但是只要骑兵跟火枪兵焦灼在一起,那么火枪兵就成为了待债的羔羊!

    何况他的八万大军损失的七八千还不是不能忍受的损失。

    广岛国前锋两个团的方阵被反复践踏破坏,尽管有军官试图结成小方阵继续抵抗,但是对方的骑兵实在太多了,经验丰富的骑兵怎么可能让你在他面前完成集结。

    仓井一男现在有两个选择,要么把后面的一万新军投入进去,要么就眼睁睁的看着那一万垦殖军陷入苦战。

    仓井一男选择了后者,再投入一万兵不仅不能解决焦灼的局势,反而让他手里最后的底牌打光。

    仓井一男也是个狠人,凡是试图撤退到新军后面的垦殖兵,都被他下令射死在阵前,那些垦殖兵要么就战死,要么就战死,要么就战死,没有别的选择。

    虽然冷血了一些,不过仓井一男的办法确实避免了他主力被影响,保存了实力。

第七百七十六章我最聪明

    周遇吉看到战报也气的直撮牙花子:“所以这龟孙现在是被围在那了,找咱们求救了?”

    卞天翔也直挠头:“也不知道这莫卧儿人是想围点打援还是确实担心伤亡无力进攻,现在就卡在这里,咱们救也不是,不救也不是。”

    周遇吉站在原地转了一圈:“仓井一男的原本计划是什么来自,拿下杰穆伊和瓦坎德地区两个地方?”

    卞天翔点点头:“是的,这两个地方正是东高止山脉余脉的两个缺口,山脉往北一直延伸到恒河边。

    他原本计划占领着两个缺口之后,控制整个贾坎德邦,没想到莫卧儿人提前在这里驻扎了重兵,准备决战。”

    周遇吉看着地图:“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这个计划要是当初刚打赢那一会实施还有成功的可能,现在?

    哼哼,等他摸到席天都亮了。”

    卞天翔把战略态势简单跟周遇吉讲了一下:“现在就是这样,他们就被围在这里,咱们如果不救,不知道他们还能撑多久?”

    周遇吉摸着下巴:“你说咱们还执行原计划怎么样?”

    卞天翔先是一愣,随后就想明白了:“好办法啊!现在莫卧儿东部的主力都集中围困广岛国,这个时候派兵快速攻占这两个缺口,咱们不就反包围了对方!”

    周遇吉指着地图说道:“不仅仅是这样,你看如果我们堵住了这两个缺口,那么整个恒河下游平原就都在我们手里掌控了。

    北面的恒河上咱们占据优势,咱们可以从河里运兵过去,突袭这两个地方。”

    卞天翔比划计算了一下:“那派谁去呢?”

    周遇吉想了想:“就派长崎国和大月国两个去吧,大月国守南边,长崎国守北面,吩咐两军即可准备,最迟明天必须出发!把计划上报军部和皇上吧!”

    周遇吉有临机决断之权,不过他的命令下达之后必须上报军部报备,而这种重大战略决策除了正常上报之外还要加急用信鸽报送给军部和皇上知道。

    七日之后朱慈烺收到周遇吉的消息,朱慈烺的第一反应他包围你,你再包围他,他在包围你,这不是莫世科保卫战么?

    走到他的巨幅世界地图前仔细的寻找,终于找到周遇吉说的东高止山脉余脉的两个出口,然后再看恒河三角洲,确实只要堵着这里,那么北面有恒河和雅鲁藏布江交汇形成的水域。

    这样一来大明就在恒河下游形成了一个初步的防线,所占领的地方比起北直隶略大,但是这里的平原比北直隶还大,种水稻一年三熟,粮食产量是北直隶的五倍。

    想法是很美好,但是就是不知道实施的效果是什么样,朱慈烺实在对七国军队不报什么信心。

    朱慈烺看着地图:“去把李通叫来!”

    等李通来了朱慈烺回头问道:“朕想在南亚在增加一到两个师的兵力投入,你觉得派哪一只比较合适?”

    李通对此早已经胸有成竹:“目前距离比较近的有山地第一师在占城国,海军陆战队第二旅在锡兰,龙牙旅在龙牙港。

    再远一点的第二师在广州,第七师在湖北,山地三师在贵阳。金陵的第六师。”

    朱慈烺都摇摇头:“调第八师去吧,中原明年还需要军队镇守,第八师一直想要参战,黄得功是一月一封请战书。

    好不容易把他调到北海城,结果因为缩短后勤的问题又调回来了,估计他意见很大。”

    李通眉头微微一挑:“陛下,黄得功的第八师已经熟悉了北疆的气候条件,贸然南调一个是不适应热带气候,再有万一北疆战事吃紧,到时候没有哪一只部队能够合用吧?”

    朱慈烺比划着地图:“北疆先不忙,有了极地一师和极地二师再加上骑兵二师配合,足够应付目前的情况。

    留在北疆也打不成仗,北面大规模战争概率很低,最近锦衣卫在奥斯曼帝国那边的活动卓有成效,奥斯曼和沙俄因为顿河伏尔加河运河已经要掐起来了。

    大明这个时候不宜过分刺激沙俄,免得他把目光再次投到东线来。

    所以第八师还是南下吧,毕竟是禁卫军的底子,战斗力还是有的,没有这样强力的师前往,朕不放心啊!

    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建议?”

    李通很想说一句,我刚刚已经建议了,但是您也没有见听啊!我给你说了七八个师,你最后调了一个我都没有想到的!

    不过谁让人家是皇上呢!他能怎么办?

    李通思考了一下说道:“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那边最缺的是骑兵,参谋部觉得,可以把骑兵第一师或者骑兵第三师抽调过去。

    毕竟对付骑兵最好的办法还是骑兵,前几天参谋部接到周遇吉的文书,他们想进行新编制试验,编练五千骑兵,参谋部还在考虑可行性还没有上报。”

    朱慈烺看着地图摇摇头:“大明现在控制了这么大的草原,三个师已经捉襟见肘,要是再调走一个,草原民族闹事怎么办?

    况且咱们的骑兵组建的都是北方骑兵,不仅人不能适应热带气候,估计马也不能适应,到时候水土不服哪有什么战力!

    草原民族?对啊!草原民族,这不是巧了么!额哲部现在还赖在科尔沁草原呢?第三师是不是也在科尔沁呢?”

    李通嗯了一声:“是的,第三师为了就近获得草料补给已经移驻科尔沁,一个是支援北海城方便,另一个也是监事额哲部的需要。”

    朱慈烺哈哈一笑:“此乃一举两得!不三得四得也,立刻给额哲部发函,要求他组织一万骑兵精锐,并且从南部蒙古人中挑选退伍骑兵和蒙古勇士。

    组建临时第四骑兵师,前往莫卧儿帝国。这些人不必带马匹了,他们也没有马。

    同时给周遇吉下令,让他想办法就近收集马匹,咱们用莫卧儿当地的马。”

    李通不得不感叹还是皇上的手段高明,即解决了额哲的隐患,又解决了莫卧儿缺少骑兵的窘迫。

    比起前三个骑兵师,临时第四骑兵师,皇上就完全没有考虑不适应的问题。

    李通拱拱手:“陛下,那是不是可以招募一部分科尔沁人和女真人奴隶前往莫卧儿那边,给他们一个打仗立功脱去奴籍的机会,毕竟这么好的骑兵在北疆种地有点浪费了。”

第七百七十七章朕的担忧呢

    如果三年前谁要是敢提给科尔沁人和女真人脱去奴籍的机会,朱慈烺一定会把他列为明奸,然后全家发配荒岛。

    但是此一时彼一时也!现在的大明已经不是当初的大明,现在的朱慈烺也不是当初的朱慈烺。

    当你拥有绝对的实力的时候,那些曾经的敌人现在看来不过是个笑话。

    所以这次朱慈烺听到李通再提此事,第一个想到的不是生气,而是这样做的得失。

    确实这些人留在北疆种地确实有点浪费,特别是女真人,搞偷袭这一套可是一把好手。

    朱慈烺沉吟了一下问一边的桂喜:“现在北疆还有多少科尔沁人和女真人?”

    桂喜被问的一懵:“没……没有多少了吧,去年好像还有二十多万,今年应该还剩下十几万吧?”

    朱慈烺自然知道这是被虐待的原因,特别是一些开矿矿场,死人是常有的事情。

    朱慈烺摊摊手:“看来不能用了,这是解不开仇恨,估计送到莫卧儿那边不投敌都不错了,别指望打仗了。

    这两个民族的事情以后不准再提,销毁从他们被贬为努力之后的档案吧,除了编号不要保留,就当他们不曾存在过吧。

    北疆那边加强监管,莫要让他们死灰复燃。”

    桂喜和李通都谨慎拱手:“是!”

    李通见两部彻底废了也就不再想,本来就是顺嘴一提,既然没了就没了。

    其实元朝对大明百姓的伤害不比建奴少,历史上还有很多这样的部族,但是唯独皇上对建奴特备厌恶,完全不知道因为什么。

    朱慈烺其实已经不那么恨了,每次看地图,朱慈烺都会抱怨,西北还缺一块没有拿到,总感觉地图不完整!

    即使拿到了澳洲,拿到了北疆,拿到了新大陆的土地,但是就是觉得西北这一块缺的不舒服。

    不过大明地图上确确实实是没有这一块的,后来准噶尔汗国崛起,是建奴打下的那里,虽然建奴后期腐败丢掉了大片土地,但是人家也没少剩下,剩的比大明后期多。

    为啥朱慈烺的立场变了?因为人家都没有了,死者为大嘛!

    所以还是要往前看,有这么一次机会,那么就把该拿的都拿到手,不留遗憾就好。

    现在建奴已经消失了,倭国也被分裂了,高丽也被训得跟哈巴狗一样听话,剩下的就是争霸世界了。

    以前朱慈烺以为,把大明从泥潭中拯救出来,剩下的就是一路平推就行了,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跟强大起来的大明为敌。

    但是真的掌控国家之后才发现,治国这种事情真的是千头万绪,大明空有百万军队,但是每次动用个三五万都要算计来算计去。

    这也想要,那也想争,到处都是战场,敌人总是能轻易的集中几十万人,大明确只能集中十几万,二十万都是战略级的力量了。

    就像莫卧儿帝国这边,现在有七个藩国的十四万左右军队,加上大明的第一师和锡兰的第二旅,不过十八万人。

    就算再来一个陆军师和一个骑兵师,也不过是二十四万兵力。

    而莫卧儿帝国打了十万又来八万,灭了八万估计后面还有,锦衣卫传来消息说沙贾汗已经开始扩军,他觉得自己作为全天下的王,怎么能只有一支世界第二多人数的军队呢?

    所以沙贾汗已经决定把军队规模扩大到一百一十万!超越大明十万人,让大明知道他才是世界第一强国!

    虽然这些军队战斗力未必如何,但是数量可是实打实的,以二十万对上一百多万,想想都糟心,朱慈烺一直玩的是大战略大势碾压流,以绝对的数量平推敌人。

    现在怎么打着打着变成走精品路线了?北疆的兵没有沙俄多,莫卧儿那边的兵没有莫卧儿人多。西北的兵力还没有西北的几个部落多。

    新大陆那边一个师的兵力刚到,勉强跟法兰西和西班牙实力相当。

    想要扩军又特么的没钱了!想要打仗又没粮食了!为了防止中原不产生暴乱,也不过驻扎了四个师的兵力。

    朱慈烺有一种自己随时都会玩崩盘的感觉,只要哪一路出了问题,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为什么欧罗巴人区区十几万兵力就能扩张成日不落帝国,大明都一百万了,还没有日不落!

    印度能成为大英皇冠上的明珠,为啥就不能成为大明的,成为朕皇冠上的流苏!

    为啥大英碰到的就是衰弱的莫卧儿帝国,大明碰到的就是强盛的?

    朱慈烺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有点太着急了,不是才十四岁么,有必要么?稳一手不好么!你看大明都有蒸汽抽水机了!

    只要稳上二十年,大明就能搞蒸汽铁甲舰了!不会像现在这样,各种问题不断,刀尖上跳舞的感觉并不好受。

    李通和桂喜并不知道朱慈烺看着地图在想什么,他们以为朱慈烺在考虑大明新的战略方向,皇上总喜欢盯着世界地图发呆。

    每天听到有新的疆域被加入大明版图,皇上总是飞奔到地图旁,然后亲手找到这块地方,把那里涂成红色!

    所以他们觉得看地图的皇上应该是快乐的,毕竟现在大明的国土远迈汉唐,开历代之未有,仅从疆域面积来说,朱慈烺当得起千古一帝的称呼。

    正在朱慈烺心里发苦的时候,外面李若琏欣喜的跑进来气喘吁吁的双膝跪地:“陛下,经过锦衣卫四年的努力,牺牲了失踪了六百七十六人各种海船九艘之后,陛下说的檀香山群岛找到了!

    今锦衣卫第三寻图组刚到倭国千代港就飞鸽快传回来,臣特地来跟陛下报喜!”

    朱慈烺开心的接过报喜文书展开:“桂喜,快拿尺子圆规过来!”

    等桂喜拿来尺子圆规问道:“陛下,是不是让制图太监来把檀香山群岛标上?”

    朱慈烺摆摆手:“不用!朕要自己来!搬梯子过来,千代港东南……赤道北……就是这里……群岛斜向东北西南,最南端有大岛上面多檀香木……这就是朕要找的夏威夷……现在他是大明的了!”

    朱慈烺看着地图开心的咧着嘴:“众位爱卿,你们看,有了这个中继岛屿,以后大明到新大陆的距离将缩短。

    而且整个北太平洋地区,都在大明控制之下,有了这里大明就有了半个太平洋了!”

    李通等人都乖乖拱手:“恭喜陛下!”

第七百七十八章想忽悠我

    李通趁着皇上高兴赶紧说道:“陛下,既然太平洋舰队的母港驻地已经早到,那么太平洋舰队的旗舰是不是也可以开建了?”

    朱慈烺大手一挥:“好!建!”

    等高兴之后,朱慈烺反应过来,翻白眼瞪了李通一眼:“不准!不建!”

    李通被噎了一下,:“陛下,您刚刚都同意了,陛下金口玉言出口成宪,怎么能出尔反尔?”

    朱慈烺哼哼道:“就不能惯着你们的毛病!朕刚刚是同意了,但是现在又暂停了!缓建!等商船建好之后再说!”

    李通苦笑:“陛下,天津船厂说一等战列舰从建造到舾装完成要耗时两年以上,而且大明从来没有相关经验,需要至少先造一艘积累经验。

    而且这种大船,海军也没有操控经验,如果加上海试训练等等又要耗时一年左右。

    即使今年开建那么海军那边真正形成战斗力也要等到复兴五年以后了,到时候第一个五年计划都结束了。

    这个船晚造一年,大明将来就晚用到一年,这种国之重器宁可备而无用,不可到用时无备啊!”

    朱慈烺敲着桌子:“想造可以,你们军部自己筹钱,不就三百万两银子么?明年的预算内阁不是多拨付三百万两么?正好造船。”

    李通苦笑:“陛下,那三百万两根本就是杯水车薪,这点钱仅仅用来维持正常的军衔升迁多产生的职级军响都不够。”

    朱慈烺摇摇头:“朕已经停止了环太平洋计划,能省出来不少军费,你们明年的军费绝对有的减少!”

    李通拱手:“陛下,明年的军费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有所增加。

    明年大明将迎来第一个退伍高峰,从崇祯九年开始入伍的士卒到今年都到了第五个年头。

    从崇祯九年到十年新军共编练了三十五万新军,明年到后年更是军改之时,大约还有三十多万人要退役。

    参谋部要安排新兵招募,要安排新兵训练,还有老兵退伍安置等等,这些已经是一笔大开销。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新装备的更换,燧发枪换代,火炮换代,还有后勤部的马车军马也要更新。

    新兵老兵交替,其难度不比重新编练一支军队差,这些钱参谋部已经省了又省,但是依旧是一笔庞大的开支。”

    朱慈烺这才想起,确实有这个问题,崇祯八年的时候朱慈烺只编练了防疫军一万人,后来又让曹变蛟编练了永平新军两万,接着就是京营新兵两万。

    崇祯九年开始为了对建奴作战建立兵力优势,大明新军疯狂扩军到十多万再到二十多万。

    到今年已经五年了,按照当初制定的五年服役计划,这个时候如果不想在服兵役,或者经过综合考评之后认为不再符合服兵役条件的士卒,就会安排退役了。

    但是一年退役二三十万?朱慈烺皱眉:“这么集中的退役会不会对各部的战斗力产生影响?

    军部有什么计划?退役怎么安排的?”

    李通拱手:“按照参谋部的计划,从年后十五开始,新兵就开始入营训练,三个月之后各部接收新兵退伍老兵,在不影响战力的情况下对新兵开展适应性训练。

    为了防止老兵退伍对各部战力产生影响,各师会把到服役兵龄老兵中的三分之一转化成预备士官。

    这也是明年声衔之后军饷开支增加的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种一次退役超过军队员额的三分之一是不利于军队正常作战的。

    这次转化预备士官也是这个目的,按照现在军队五年服役年限计算,每年退伍人员控制在五分之一才是合理的退役招募新兵周期。

    而征兵也可以,每年分成两拨,春天一波秋天一波,这样每次军队只有十万人不到的新兵,占据士兵数量的十分之一左右,这样才能把退伍入伍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对于转化士官朱慈烺没有说啥,这个是正常操作,按照后世一战二战的军队暴兵经验,以士官组成的军队,在进行大规模扩编的时候可以迅速填充。

    假如大明的军队中有五十万士官,那么一旦国战的时候需要进行全国动员大明就可以以这五十万士官为基础迅速暴兵到五百万人。

    所以看着升士官延长士兵服役年限好像是多花钱没必要,实际上这是一种省钱的办法,花更少的钱建立完整的预备役体系。

    而且这还不是战争潜力的全部,所谓预备役,战时确实可以招募,但是招募你也需要有军官带领,建立指挥体系。

    不是说拉起三万人建一个师上去就能打赢的。

    这样士官体系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士官延长了服役时间,但是又不是无限延长,大明的士官服役一般是三年和五年两种。

    如果成为士官五年之后没有立功升迁,那么到时候也是会退役的。

    士兵从十六岁开始被征募进军营最长服役十年,到二十六岁,一般到四十五岁之前,这些士官如果应招回营,还是能适应战场的。

    维持百分之五十的士官转化率,大明每年退役十万士卒十万士官。那么适合找回士官的数量会一直维持在两百万左右。

    也就是说大明除了正常暴兵可以立马武装五百万之后,后续还可以在一年内在武装两千万士卒上战场。

    如果两千五百万士卒还打不赢,那么经过一年的调整大明也就完全进入了战时状态,新兵训练体系,军官升迁体系都已经建立,到时候就可以工业化的暴兵,有多少潜力都可以挖掘出来。

    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以现在大明一点五亿的人口,供养两千五百万军队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不要说后面再继续暴兵了。

    而如果大明征兵两千五百万,朱慈烺相信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当得起大明的全力一击。

    所以这一套超前的军官预备役战时全国动员体系,从建立起就注定他可能永远都用不到。

    朱慈烺有时候就想,将来就算他死了,大明都腐朽了,估计这套体系也用不到,因为腐朽的大明国力已经无法支持这一套全国动员体系。

    高处不胜寒啊!想跟人家拼命,做好了拼命的准备,结果环顾一圈,没有人能跟自己拼的起。

    李通用培养士官延迟退伍的办法留住一部分精锐老兵,这是聪明的选择!这样的话明年的退伍人数就降低到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868/ 第一时间欣赏统计大明最新章节! 作者:怕起重复所写的《统计大明》为转载作品,统计大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统计大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统计大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统计大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统计大明介绍:
一个强大的帝国必须能提供至少2000项关于国家的统计数据。
如果崇祯对于自己的国家了如指掌,那他的结局一定是另一个模样。统计大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统计大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统计大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