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统计大明TXT下载统计大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统计大明全文阅读

作者:怕起重复     统计大明txt下载     统计大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九百四十四章六个方向

    李通来了,最近李通很忧伤,复兴五年军费预算一读没有通过,陛下要求砍掉百分之三十。

    明年的军费预算总额计划是五亿两,其中内阁解决六千万两,在军部看来,大明既然占领了莫卧儿这么大的疆土,陛下的收入翻倍那是必然的。

    陛下的收入翻倍了,那么他们军费稍稍增长一点不过分吧?

    五亿两很多么?军部光日常开销训练加上军饷开支就已经两亿五千万了。

    五亿两这不是为了下一步世界级战争做准备么,宁可备而不战,不可战而无备。这不是陛下一直以来的要求么!

    结果陛下大笔一挥砍掉百分之三十,五亿两瞬间缩水了一点五亿,三点五亿两能干啥?

    去掉两点五亿之后,整个作战加上新装备采购就区区一亿两白银,够干啥的?

    大家兴高采烈的列计划,最后送到李通这里,李通朝陛下这里一递交,砍!大刀阔斧的砍!

    那么问题来了,砍谁留谁?是平均分派保证所有项目都能向前推进还是抓重点放细枝末节,维持住基本面?

    这些问题都需要参谋部反复权衡。

    这都快十月底了,如果陛下这里的一读不能通过,那么后面可能耽误复兴五年整个军费的拨付,跟钱有关谁不着急。

    所以李通被叫过来的时候满脸的幽怨!

    朱慈烺看着这家伙的表情是又想气又想笑:“你这都年过半百了怎么还跟个小孩似的?

    一亿两还不知足?崇祯八年军费才多少?

    那个时候砸锅卖铁,把皇宫里的宝贝都当了,又是加税又是纳捐,逼得天下皆反的情况下,也没有给你们凑够三千万两军费。

    那个时候大明军队可是两百多万呢!

    你们倒好,军费连年上涨,这是多少?三点五亿啊!是以前的十倍还多,你们还不知足?

    朕看啊,就是这两年把你们惯坏了,让你们把钱不当钱了!

    朕反正是不管,大明需要休养生息,军费必须降下来!”

    李通拱拱手:“可是陛下,大明明年有五六个地方都需要用兵,首先莫卧儿维稳,虽然莫卧儿大股的反抗势力已经消灭,不过小股的反抗军和潜藏的反抗组织还在活动。

    第二块非洲地区的争夺,按照陛下从腰部打通非洲东海岸到西海岸再占领整个南部非洲的整体方略,明年正是大明发力的年份。

    第三北疆地区的稳固,沙俄活动日益频繁,导致北疆今年的冲突持续增加,大明需要往这边投入更多的精力和人力确保北疆的稳定。

    第四是西北对准噶尔的防备,同样是沙俄的搅局,准噶尔和大明的矛盾在加剧,准噶尔人和沙俄哥萨克人正在联合,对大明西北的威胁日益严峻,大明需要加强防御。

    第五是新大陆那边和欧罗巴的争端愈来愈表面化,尤其是法国和大明争夺密西西比河西岸地区和西班牙和大明对墨西哥地区的争夺,这些都需要派出更多军队夺回优势。

    第六就是北非和西亚地区藩国对奥斯曼的挑衅行动。这里稍有不慎,可能导致藩国的整体崩盘,前线战败不可怕,就怕前线的战败波及到藩国国内导致这些藩国出现政变。

    有这么多地方需要关注才是军费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臣请陛下稍微放宽限制,哪怕在多给百分之十,我们的计划就轻松很多。”

    朱慈烺翻翻白眼:“少来!朕比你清楚,莫卧儿人剩下的反抗势力已经无关大局,对于莫卧儿大明没有要求必须达到大明这样稳定,只要大局上不出问题,小规模的动乱可以忍受。

    所以在军力布置上不必追求绝对稳定,只需要重点驻扎,确保核心利益不受损失,至于其他问题完全可以交给赏金猎人团来处置。

    至于非洲地区的争夺,那不过是跑马圈地而已,一直到今年大明也没有派出完整的师级部队前往?那边大多都是旅级和团级的军队在活动,甚至是海军陆战师在那边作战。

    欧罗巴人只把那里当成贸易的跳板,没有人考虑过经营那里,他们的贸易点甚至都没有深入过非洲大陆一百里以内,大明根本不需要投入太多的人力。

    那边不仅不能投入更多,还要防止他们因为感觉大明的压力而重视起来,所以采用蚕食的办法。

    北疆和准噶尔的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大明在这些地方忍让不是大明打不过,而是后勤的牵制,即使在关注不解决后勤问题打下来也是镜花水月。

    大明下一步一个是加强当地的后勤自给自足的能力,第二是革新交通运输打通后勤补给线。

    铁路试验线路你也看到了,只有大明修通了从连云港到轮台县的铁路和从天津到北海城的铁路,那么沙俄就算在怎么能蹦跶那也是弹指可灭。

    相反,现在过度的在那里堆兵力不断的争夺,只能虚耗国力军力,是最不明智的选择!

    新大陆的争端和非洲的争端不一样,新大陆地盘已经划定完毕,大明之所以和欧罗巴那边有争端,正是因为最后一些边界的争议。

    这些问题朕打算通过谈判的方式来解决,既然大明已经从五大湖北面到达大西洋,那么就不必在为了取得更好的落脚点造成对方不必要的敌视。

    朕说过多少遍了,要防止这些西方国家和奥斯曼因为大明的强大而走在一起,目前整个欧罗巴已经有联合的趋势,大明绝不能在继续刺激。

    所以你们对新大陆那边完全不用过度关注,那边只要对方不主动挑衅,大明只会驻扎一个师的兵力。

    至于你说的最后一条,这些藩国这一战是没有通过大明自己私自决定的,大明没有必要为了他们的错误买单。

    这根上次的还不一样,上次是为了大明筹备粮食不得已而为之,这次纯粹就是因为他们的贪婪。

    就算出现损失,那也是他们鸠由自取,至于他们国内的动乱,大明更不怕,谁乱了就收拾谁,有些藩国的控制地域还是太大,这才是导致他们野心扩张的根本原因!

    所以你说的六条根本就站不住脚,军队要为大明百姓服务,要为大明的利益服务,军事是政治的延续,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好战是好事,但是作为军队高层,不能被凶戾之气蒙蔽!”

第九百四十五章大明的超级城市群

    对于臣子来说,皇上啥都懂不好忽悠很尴尬,更尴尬的是,自己忽悠被皇上当场拆穿。

    确实这两年军部啥时候为钱发愁过,战争期间,只要需要钱的理由合理陛下都会批准,如果没有钱就直接印。

    去年对莫卧儿战争和对叶尔羌战争都是准备阶段,军费最后飙升到六亿,今年先是莫卧儿,后是叶尔羌两场打仗打下来军费直接飙升到九亿。

    结果明年告诉大家军费只有三点五亿,这种落差是一点点么?那是亿点点落差啊!

    朱慈烺直接开口:“内阁解决六千万,剩下的两点九亿都是朕的内库出,你以为朕的内库一年能挣多少?

    今年内库全年收入不过三点八亿两而已,为了给你们筹备军费,不仅外贸许可证的收入被挪用出来,纸币又超发了三亿两才凑够。

    欠债不用还钱的么?

    明年确实收入会增加,但是增加的也有限,明年的收入也不过不到五亿而已。

    但是你们要花钱其他人不用了么?锦衣卫要不要钱?皇明系自己用不用开工资?更不要说这电报线路铺设和火车道的修建,这些要不要钱?

    皇明商号想要发展要不要投资?

    朕一年挣的钱被你们花掉了百分之六十你们还不知足?

    你们倒好想的是真美,朕挣多少你们就敢花多少!

    电报建设跟你们有关没有?铁路修建跟你们有关没有?大明的基础设施不提升你们就算武器装备再好人再多,后勤跟不上你们怎么打?

    朕还是那句话,十年内大明集中建设基础设施,把后勤的短板补齐,不能再盲目引战,大明要进行蒸汽机革命,十年的时间大明要装备至少一百万太蒸汽机!

    只要这个目标实现,那么比大明增加一亿人口产生的劳动效率都高。

    只要完成率蒸汽机革命那么大明以后就能进入飞跃式发展的道路。

    到时候就算地球上的剩下的国家绑在一起也打不过大明!”

    李通钩着头没有接话,您说的这些咱们都懂,但是十年真的等不起啊,李通现在就能看到自己退休后的生活了。

    为了跟内阁错开防止因为高层更迭导致的内乱,军部换届比内阁要晚半年的时间。

    所以后年年中的时候,李通就要退休了,就像杨嗣昌现在的职位一样,担任一些皇家的军事顾问荣誉衔,到各学校讲讲课,或者去藩国讲学开个讲座,参加一些交流会。

    至于再次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李通的经验还真的不如周遇吉和曹文诏这些真正指挥过灭国之战的猛人。

    军部新的天才不断涌现,新的技术不断更新,也许十年之后的武器装备李通自己都不认识,还谈什么指挥?

    新生代不一样了,他们这些人是时势造英雄,并不是他们比别人优秀多少,只不过是他们运气比较好,成为了第一批跟着皇上的那些人。

    但是这些新生代就不一样了,他们真的是靠着天分,靠着战功一点点升上来的,人家是真的天才。

    十年之后有这些真正大天才坐镇,他们这些老年人可能只有报社的记者偶尔想起找他采访约稿谈论一下对战争的看法了。

    虽然陛下说的很有道理,但是真的很不甘心就这样结束了。

    朱慈烺看着李通不说话,心里也很无奈,大明不能一直打仗,军工后勤工业虽然也挣钱,但军工不能占据工业的比重太大。

    这些年大明对于军工和重工业的倾斜已经很明显了,朱慈烺可不想走上红毛失败的道路。

    民生相关的轻工业需要建设,百姓对于生活质量提高的愿望要满足,不能经济连年增长百姓确依旧在温饱线徘徊。

    钱就那么多,往一个方向倾斜另一个方向自然就会减少。

    而且随着大明开始城市化加快,基础设施的矛盾已经开始尖锐,不仅是京城这样,大明不少百万人城市都在朝着两百万方向迈进。

    而那些五十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也朝着百万狂奔。

    城市群的现象也开始出现,京城、天津和永平三个点组成的京津永城市群。长三角更是扎堆了松江、苏州、金陵和一批中型城市。

    杭州湾杭州城带着一批中小城市也在起飞。

    听着很美好,但是对于朝廷来说这就是全新挑战,城市群的互联,城市功能重叠部分,产业重叠竞争等等问题都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

    对于朱慈烺来说,以后也是问题,从后世的情况来看城市化加剧之后城市病问题也困扰着这些超大城市。

    那么大明是不是要在城市病发生之前就限制这种趋势。

    有人觉得以前的朝代为了限制京城人口过多强制百姓迁出,这是一种愚昧,超大城市世界第一听着多高大上。

    但是其实这里面的问题你不亲自面对你就不知道有多麻烦。

    为什么京城到天津这一段路要优先修铁路优先修公路?就是因为这里是大明最繁忙的一段公路。

    大明京城两百万人口,每天至少要吃掉两万石的粮食,一辆四轮马车载重十到二十石之间,也就是说一天从天津到京城的马车就要一千到两千辆。

    粮车走完这段路要五天到六天的时间,也就是说,这一来一回之前,这段路光粮车就要两万辆不停的来回运送。

    这么多的粮食又至少需要四到五条船才能运输,从江南运粮一趟需要大半个月,从东南亚或者新几内亚岛那边运送粮食更是需要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时间。

    假设一天需要四船粮食,平均运送时间四十天,一来一回就需要三百二十条大船来回运输才够京城的粮食的正常供应。

    这还不包括京城附近和天津永平的人口粮食问题。

    这还仅仅是粮食,大明京城百姓能光吃粮食啥都不干么?

    你再看后世,那些超大型城市还不是要想法设法的分流人口。

    再说了,后世的城市那是立体化的城市高楼大厦,住宅楼都是几十层楼高。

    大明的城市现在都是扁平化的,两层的房子都少。后世有汽车有公交车有地铁,通勤压力比现在的大明要小的多。

    大明京城现在的规模南北长三十多里,东西长四十多里,人的平均步行速度是每小时十里左右。

    如果人口继续扩张,这种通勤距离简直就是灾难。

第九百四十六章共线共享

    尽管最发达的地方已经开始通火车和电报了,但大明还有不少地方还在为温饱奔波,甚至不少地方的赤贫家庭为吃盐的钱为难。

    虽然不说共同富裕,不过国家的不稳定因素往往都是因为赤贫者挑起,不是说他们爱找事。

    而是因为极度的贫困稍微一点的外因就能导致他们破产,一个人一旦连饭吃都没有了,那他真的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尤其是这种赤贫状况的百姓还有很多是西南西北这些部族,一旦出问题就被人利用引发骚乱。

    三个月西南出现的因为抢土地抢水源等事情,正是这种事情的前奏。

    朱慈烺不得不承认。

    大明必须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必须确保自己的基本盘稳定,确保关内之地长期持续的繁荣。

    大明已经足够强大,强大到外在因素已经不能威胁大明的生存,能毁灭大明的只有大明自己。

    历史上因为强人兴盛的帝国很多迅速崩溃瓦解的更多,亚历山大帝国,大秦帝国等等。

    虽然秦的延续时间很久,但是作为帝国时间并不长,朱慈烺总不能等老了才考虑这个问题吧,真到死之前在考虑,那就晚了。

    今年朱慈烺成年了,经过两个月的耕耘,后宫已经有五个妃子怀孕,大明继承人明年出生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

    不过朱慈烺挺为太子难过的,就算朱慈烺到六十岁准时退休,那么太子也要四十三岁才能登基。

    而作为一个帝国皇帝六十岁难道不是正是各种手段炉火纯青,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么?

    现在朱慈烺敢说六十岁的时候退休,那是因为他还没有到六十岁。

    就像那个采访,那老人说假如有一百万他愿意捐,有两百万也愿意捐,假如有两头牛他就不愿意了,因为他真的有两头牛。

    人总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朱慈烺不敢说那个时候不贪恋这无上的权力。

    当然他也不敢保证自己或者自己儿子能平平安安的活到六十岁。

    好不容易搞这么好的局面千万不能因为半路挂了,结果国家再次分崩离析了。

    再说了,大明两百万常备军真的已经到了极限,两百万常备军,加上靖安军等等实际已经突破了两百万。

    三点五亿的军费也是大明承受力的极限,其中陆军常规师十六个,骑兵师七个,禁卫师三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

    极地师两个,高原师两个,山地师三个,岸防旅十个。

    军改之后每个师的人数飙升到三点五万人,总兵力已经到了一百三十五万人。

    再加上靖安军五十个师五十万人。妥妥的一百八十万。

    海军方面战舰突破八百艘,除了战舰之外还有四个海军陆战师,总兵力已经突破了五十万正在朝着六十万迈进。

    大明参军人数占据总人口的百分之一左右,作为一个农业国来说,这样的军队比例是正常数据。

    想要暴兵大明必须完成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跨越。

    李通现在表现的跟受气小媳妇似的,但是大明军队无论是规模还是战力都已经非常变态。

    除了正常开支之外拨付的这一亿两白银也不少了,除了新装备采购之外,这钱足够支持一场敌烈对的局部战争了。

    如果在莫卧儿帝国这样的沿海国家,大明能调动三五十万军队打上两三个月,哪怕是在叶尔羌或者北疆这样的地方也足够调动一二十万军队打上两个月。

    显然明年大明根本没有这样的战争规划,只应对沙俄的边境骚扰和内部靖安,这些钱足够了。

    跳过这个问题朱慈烺继续问道:“现在电报测试已经完成了,军部保密司对于新密码本的编写要尽快完成,还有相应的保密制度也要完善起来。

    军用电报线路的保护和民用电报线路一起,都是重点工作,不能轻视。”

    要知道电报线是铜丝的,为了减小电阻增加传输距离在铜丝中还加入了少量的银。

    这要是被剪,损失的钱还是其次耽误事那才是大问题。要不写个电报线无铜?人家也不信埃

    除了电报线需要保护之外,铁轨也需要,铁轨可是实打实的钢材,卖废铁也能值不少钱。

    朱慈烺已经打算把电报线沿着铁路排布,能省一部分线路巡视人员。不过铁路肯定没有电报线布设的快。

    按照计划大明要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之内完成干线电报线路布置。几个重点热点方向都完成电报线路的布设。

    而铁路干线网四个五年计划都未必能完成。

    在铁路没有修建到的地方,线路安全工作还是交给军队来负责。

    下一步朱慈烺打算整合大明现有的驿站系统,把线路的维护工作交给驿站负责,首先驿站本身就是五十里一个点,干线上肯定会有驿站,而每个驿站负责五十里,往前二十五里往后二十五里。

    这样衔接起来,每天安排两拨人巡线,每天至少能完成一遍巡线工作。

    第二就是驿站系统本身就有邮件收发的功能,将来电报依托驿站系统运行能减少新部门的数量。

    专门为电报业务在成立一个电报司,人力物力再来一遍完全没有必要。

    所以朱慈烺把驿站升级成皇明邮电,将来挣钱了,电报业务能自己养活自己了再进行拆分。

    在驿站接手之前朱慈烺需要借助军队的威慑力先吓住一些想要偷电报线的。

    李通对这个没啥反对的,军队保护皇家的财产是分内的事情,毕竟军费的大头是皇家出的。

    内阁那帮抠门明年预算之所以暴增到六千万,那是因为明年内阁对税收的预计是三亿两。

    除了一部分是公民入籍收入之外,还有一部分是朱慈烺出售了一部分莫卧儿地区的外贸许可,这些生意交给商会做,商会就要交税了。

    这两方面的收入一合计,全年收入一下子增加了几千万。

    所以百分之二十还是百分之二十,六千万听着不少,连发工资都不够!

    想要混得好,还是要靠皇上,还是要听皇上的话。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内阁税收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没有陛下的皇明商号增长的快。

第九百四十七章西山之行

    西山煤矿这些年一直承担着京城用煤的重任,随着京城规模的扩充西山煤矿也一直在不断扩产。

    朱慈烺今年来到西山并不是来看西山煤矿扩产的,而是观看西山煤矿的现代化改造。

    当然这个现代化改造只是大明版本的现代化。

    曾经采矿是一个高危职业,每年大明都有数百上千人的矿工因此失去生命,特别是这两年煤矿一直在扩产,导致煤矿安全事故频发。

    上半年邯郸地区的煤矿还出了一次爆炸导致三百多人被埋的重大事故,大明还没有那么严格的矿难报告制度。

    所以这些死亡的矿工一般都是给钱处理后世再给家属一笔补贴就行了。

    更何况矿井底下,也没有几个是大明公民,出事了也没有几个人站出来给他们说话。

    连续上升的矿难,让朱慈烺想起煤矿最起码应该有排气排水等基础设施,现在蒸汽机越来越多,采矿效率提高了,蒸汽机带动的矿车朱慈烺还真没有见过。

    朱慈烺就让西山煤矿进行安全改造,建大矿建安全的矿给其他矿场做个示范。

    现在矿场改造完成了,朱慈烺最近正好没事,就来看看。

    还没有进入矿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煤山,当初朱慈烺要求,煤炭从矿场直接装车装船,减少等待和人工浪费。

    马车进入装载位煤炭直接倾倒进车斗,然后直接就能走,整个装载过程不到一分钟。

    朱慈烺继续前行,矿场这种地方哪怕是收拾的再干净也都是黑黑的,朱慈烺能看到为了他这次到来矿场无论是卫生打扫还是摆放都经过精心整理的。

    这种事情无法避免,除非微服私访,否则朱慈烺能看到的世界只能是干干净净百姓有序的样子。

    矿洞外面摆放着一大两小三台大型蒸汽机,管事的一一介绍,大型的是带动矿车用的,用来绞动钢索把矿车从矿洞内拉出来用的。

    小一些的两个,一个是用来抽水抽气的,一个是用来调运竖井中的物资和人员的。

    朱慈烺有点意外他还以为那另外两台一个是抽水的一个是抽气的呢。结果抽水抽气用一台就够了。

    煤矿底下容易聚集瓦斯气,瓦斯过量之后遇到明火就会爆炸,而对于大明来说有一个避免不了的问题,那就是明火。没有点灯的情况下,只有明火煤油灯用来照亮,否则矿井底部啥都看不见怎么开矿?

    开采的越久矿洞越密集交错月容易出现这种问题,这也是这几年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

    以前大明也不是没有人发现这个问题,那个时候抽气机连接的要么是人力风力进行抽风送风,要么就是畜力。

    抽水机也是一样,煤矿透水,一旦炮透了之后,矿洞就变得松软,容易出现垮塌或者石什么的,都是危险因素。

    看着一个个下井的矿工,本来就黝黑的昆仑奴和阿三现在变得更黑了,朱慈烺没有打算下井去看看,别真出事了,那他就成为整个世界上第一个下煤矿视察被困矿井里的皇帝了。

    接着去看了一下矿工们的生活区,这里是皇明煤矿的产业,虽然对待这些矿工算不上好,但也没有跟那些小煤窑一样不把他们当人看。

    没有草棚子大通铺,而是一个个的职工宿舍,每个屋子里是一个矿组十二个人,屋子里还通了暖气盘了火炕,到了夏天还有驱蚊药。

    煤矿不至于连一点暖炕的煤都抠。

    房屋也是砖石结构,皇明煤矿还有自己的砖窑三产,用来安置矿工家属满足矿场的砖石需求。

    不知道时候这些皇明商号都开始自学了自建三产的收益,例如矿场建砖窑炼焦厂,例如皇明印刷建造纸厂,再例如钢铁厂自建铁匠铺。

    大明又不是计划经济,他们这些三产只要能自负盈亏不至于中饱私囊朱慈烺也就没有计较。

    大明正在快速发展阶段,很多问题都能被发展掩盖,将来这些皇家产业要不要集团化改造要不要股份制改造那还是要看以后的经营情况。

    至少目前来看,煤矿搞一个砖厂,不仅自己用砖不用购买了,还可以靠卖砖头多一份收入。煤炭自己有,泥巴自己有,场地自己也有。

    宿舍区的中间是食堂,吃的一般但是管饱,毕竟这是重体力劳动,这里是正经矿场,不至于不把矿工当人看。

    基本的食物管饱,一些好一点的饭菜矿工们还能通过花钱来购买。

    新的矿工商品房也在新建,如果谁有眼光买上一套几百年之后这不就成京城人了么!

    之后是洗浴室每天从矿里出来不洗澡没法吃饭睡觉,蒸汽机的废水和降温水管连接着洗浴室,能持续不断的提供热水。

    洗浴室旁边是公厕,朱慈烺进去看了一眼,味道有点刺鼻,不过有公厕总比随地大小便要好得多。

    除了厂区内的环境,朱慈烺又参观了围绕厂区的棚户区,这里又是另一幅景象,脏乱差,各种乱建,各种卫生隐患和安全隐患消防隐患,简直就是平民窟一样。

    朱慈烺没有开口,这不是朱慈烺震怒一下就能解决的,各城市也不只有西山矿场有这样的棚户区。

    朱慈烺发发怒讲讲话容易,但是没有相应的解决办法,朱慈烺的话就可能成为这些人的末日,道理很简单,能住在好房子里,谁愿意住在棚户里?

    朱慈烺只要对此不满,下面的人可不会管你是不是生活困难是不是不得已,只会一禁了事,甚至会动员大量的疯狗上去给你房子咬碎,至于没有房子你怎么办,那就不关他们的事了。

    所以尽管看着问题多,朱慈烺没有直接斥责谁:“这里是矿场的地方么?”

    管事的擦擦汗:“是的1

    朱慈烺指了指:“那就做好规划,最起码要有公厕,要有防火隔离带,垃圾要招人清理,环境差一点,但是不能卫生也跟着差。”

    管事的点头答应着,朱慈烺想了想往棚户区走了走:“这些孩子为什么没有上学?”

    管事的心里一紧:“他们他们不是大明公民”

    朱慈烺了然:“那就建非公民学校,孩子正是最容易塑造最容易培养的年纪,大明的未来还需要他们去建设1

第九百四十八章一个人的力量

    去完西山煤矿,朱慈烺顺道去了趟玉泉宫,十月份京城刚下了一场雪,薄薄的一层,点缀的玉泉宫星星点点白里透红,白的是雪红的是没有落完的枫叶。

    崇祯和周皇后现在对朱慈烺态度好了很多,从无期徒刑变成有期,对于这对正直壮年的夫妻来说,未来的日子有盼头还很长。

    晚饭的时候崇祯皱眉问道:“明年旱灾真的能过去么?”

    朱慈烺放下筷子:“今年下半年已经出现气候好转的征兆,中都附近和河南都有降雨,今年这些地方冬小麦播种也都顺利出芽,不会有大问题。”

    崇祯没有在说话,他也是当过皇帝的人,这人心就是一种奇怪的东西,人心向背能决定很多东西。

    对于朱慈烺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这次旱灾,只要旱灾能够平稳度过,那么朱慈烺的威望就稳如泰山,谁也无法撼动。

    这更是一次人和天的对抗,关键是朱慈烺还赢了,连天都能赢,你说自己这个儿子还怕什么?

    崇祯倒不是希望朱慈烺输,纯粹是担心朱慈烺地位不稳影响他出玉泉宫旅游的时间。

    以前是盼着看朱慈烺的笑话,当自己无能的时候就希望别人更无能这样自己的无能就不会显得那么突围。

    现在不一样了,朱慈烺政局稳固,对他好处大于坏处,他就盼着朱慈烺好,渐渐的人心齐了,他也就能分析朱慈烺为政的得失利弊。

    一旦头脑清醒了,他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个儿子确实比自己强的多的多,至少大明交给自己遇到这么大的旱灾自己就无能为力。

    崇祯最近关注报纸忍不住问道:“听说最近新出了一个什么电报,能够一瞬间传输几千里的信件?这是不是真的?”

    朱慈烺呵呵一笑:“这个比较复杂,父皇要是有兴趣,明天我让人来给父皇演示一下电报机原理?”

    崇祯对这个确实有兴趣,这玩意新奇不是,朱慈烺见崇祯没有拒绝:“贵喜,明天记得安排。”

    贵喜躬身应是。

    崇祯又忍不住问道:“报纸上说看到京城最近天上有大球腾空,里面似乎有人,这个是怎么回事?莫不是真的有神仙?”

    朱慈烺摇摇头:“神仙道不是,那个是皇家实验室的新实验项目,热气球,就是一个大号的孔明灯,只要孔明灯做的够大,那么不就能坐人了么。”

    崇祯哦了一下:“这个有什么用?”

    朱慈烺高兴的说道:“这个用处就多了,例如打仗的时候,可以从更高的地方观察敌情,敌人的小动作就逃不掉。

    还可以装上炸弹火油弹直接在敌人头上轰炸,绝对让敌人无可奈何,只能被动挨打。

    把这些热气球放在边境地区巡视,敌人就无法偷袭咱们的边境。

    用在运输上,热气球在天上飞行不用担心道路曲折,不用在意上山下河,一路直线,一天能飞行上千里乃至数千里。

    将来技术成熟了,还可以用来运货运人,成为一种交通工具。”

    崇祯听着新奇,朱慈烺说道:“贵喜,明天让实验室那边把热气球往这边飞一圈,让太上皇看看。”

    贵喜又点头答应。

    阻碍热气球实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热气球需要的强度大重量轻不透气的优质布匹,帆布看着好像行,但是太重了。

    最后还是靠着江南的丝织技术加上鱼胶和植物胶的一种合剂完成了这种丝绸热气球布的研发。

    第二个难点就是喷灯,要尽量结构简单,并且燃烧的速度快火力猛,能调节温度达到快速上升下降高度的目的。

    最后直到皇家实验室发明了喷灯,大明才有了制造热气球的全部技术。

    这样的热气球每一个都价值数百两银子,制造的材料都是丝绸和黄铜等贵重材料,使用的燃料更是皇明实验室专门裂解的汽油。

    这个人类飞天的壮举朱慈烺并没有大肆报道,毕竟还处在实验阶段,不过皇明实验室处在京城,热气球那么大的东西百姓不瞎都能看到。

    朱慈烺也没有解释,万一解释之后被外国势力学去了,知道了原理山寨这个东西就变得非常简单。

    因为热气球是要先军用再民用的,军用装备要保持神秘性,又不能完全保密。

    大明身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自然要不断拿出超级科技,不断的秀一秀肌肉,吓住那些对大明有企图的,也安慰重小弟让他们乖乖听话。

    这就有了这种报纸上模模糊糊的报道。

    当然崇祯想看,飞过来让他看一下也没有啥,不过崇祯突然对科学感兴趣了,让人有点不适应,他不会准备学他哥吧?木匠皇帝之后在来一个科学家太上皇?

    等等,这个好像也不是不可以,有点事情干总比现在整天无所事事的想着怎么造小孩好吧。

    问完这两个最近的奇闻之后崇祯对其他新闻就不感兴趣了,一家人一起吃饭,下面的弟弟妹妹围坐在那里不敢说话。

    看着大大小小两百多个孩子,朱慈烺脑瓜子都是疼的,这光想王爷公主的名号都能愁白头。

    幽怨的看着崇祯,感觉这货想要以一己之力拖垮大明财政的节奏!

    这才哪到哪!崇祯今年才三十二岁!三十多岁正是精力旺盛能生的时候。

    朱慈烺想把周国丈拉出来再打一顿,以前没有发现,觉得给崇祯多找几个女人开心解闷没有啥,结果现在女人多了确生孩子也变多了!

    生了还不用担心养不起,毕竟这些人都是朱慈烺在供养着。

    而且朱慈烺还想到一个问题,他的孩子好像也不少!这还不是科学怀孕法给闹的,有了科学的备孕怀孕法知道了排卵的原理之后,大明人口增长竟然从皇家开始表现的最明显。

    虽然朱慈烺没有天天干那事,但是妃子们怀孕的效率也是超高,一年生十几个都是正常的。

    所以崇祯着急出去浪,朱慈烺比崇祯还着急,出去浪浪累了不就没有功夫造小孩了?

    现在问题是,大明一下子多出那么多王爷,那朱慈烺好不容易瘦身的皇族人口不就白干了么!

第九百四十九章看你们搞事

    回到京城,李若琏过来汇报:“陛下,接到锦衣卫上报,准噶尔有意和沙俄一起瓜分哈萨克。”

    朱慈烺敲着桌子,这是沙俄擅长,当初他们不就这样瓜分了波兰。

    沙俄的目标是扩大国土面积,准噶尔的目的应该是增加战略纵深,两方面都能各取所需,所以臭味相投。

    最近的世界出现一种趋势,那就是小国和无主之地在不断被瓜分兼并,像级了历史上统一战争前的模样。

    这种事情也好,也不好,不好的地方在于敌人的实力增强了,好的是敌人变少了。

    除了准格尔和沙俄的行动之外,最近德意志和意大利两个也提前开始了他们的统一进程,英法主要想干预德意志的统一,而西班牙则想控制意大利。

    没有英法冲突的大局,两国的统一的时机并不成熟,不过英国自身的资产阶级革命行动导致他对欧洲大陆无力干涉,法国在路易斯安娜地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企图跟大明对抗。

    要知道如果没有朱慈烺的出现,法国要在一六九九年之后才开始对这里进行殖民控制行动。

    而因为大明的到来,让法国不顾一切的想要抢夺地盘,而提前五十年发力的结果就是国力跟不上,人口也跟不上。

    别看大明在整个新大陆只留下了一个师的正规部队,但是大明各垦殖公司的护卫团都能跟法国陆军打个势均力敌。

    新大陆的垦殖公司都是卫所转换,卫所的军事制度是完善的,之所以战斗力差是因为缺乏训练,缺乏后勤,缺乏装备等原因。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垦殖公司是股份制,大家一起往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奋斗,而作为垦殖公司财富的保护者护卫团自然是重点中的重点。

    一般垦殖公司都延续了五千人的卫所编制,五千人为一卫,一卫五个千户,一个千户十个百户,一个百户两个总旗,每个总旗五个小旗,每个小旗十人。

    装备不用说,大明新军现役装备,燧发枪和小炮都有,只要他们肯花钱,朱慈烺不吝啬为他们装备武器。

    后勤渡过初始阶段之后现在绝大多数都能自给自足,除了武器弹药必须从大明转运,其余的就算自己没有从旁边的垦殖公司也能买到。

    训练更不用说了,大家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自己的家人,当然愿意吃苦受累,何况垦殖公司还给饷银,大家打猎加实战的机会也不少。

    这样的一个垦殖公司的五千军队,面对法国的殖民点雇佣的散兵游勇那简直是砍瓜切菜,就算对上法国的正规陆军,也足够防守对方的进攻。

    别忘了,当初朱慈烺为了改变卫所不能战的风气,可是从全国卫所抽调了不少青壮加入新军。

    这些垦殖公司的护卫团在离开大明之前还进行了三个月以上的军事训练。

    现在当初的卫所青壮退伍之后大部分都回到自己的卫所,然后在护卫团继续当兵,上过战场立过功的都能官升几级留用。

    这些退伍的士卒再把当兵时学到的交给卫所护卫队,这些护卫队的战斗力绝对敢和法国正规军碰一碰。

    所以为了抢地盘法国常年有一二十万的军队在新大陆驻扎。

    这导致了法国本土的兵力空虚,法国和西班牙在打仗,法国和奥斯曼也在打仗,法兰西还参与了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战争。

    处处惹事的法国每个方向能投入的兵力也就三五万甚至更少,这才是德意志觉得这是一个机会的原因。

    西班牙也是一样,因为大明海军的压力,西拔牙为了世界第一海军的名头也开始疯狂造舰,造比大明更大的战舰。

    因为他总觉得大明在惦记他的菲律宾惦记他的新大陆殖民地。

    不过国力摆在那呢,走下坡路的西班牙根本没有能力同时发展海军和陆军,这海军一开启造舰模式,陆军规模就只能缩减。

    西班牙还要跟法国作战,还要保护自己的殖民地,还想插手意大利,十几万陆军被分成三份之后也是震慑不了意大利。

    更何况最近西班牙引以为傲的大方阵还被法国的新方阵加骑兵战术给破掉了,丢了陆军强国的名头,西班牙军队的威慑力更是降低。

    朱慈烺对于这些事情有些鞭长莫及,尽管知道这两个国家如果统一了不是好事,但是这俩一个在欧洲大陆的中心位置,一个在地中海的中心,大明够不到。

    当然朱慈烺最担心的还是德意志,意大利的面条军?搞不好大明还能多收一个小弟。

    朱慈烺有一种感觉,因为大明的影响,欧洲局势加速朝着近代化演进,如果英法德加上沙俄还有美洲这一块资源整合了,再加上奥斯曼占据的中东。

    怎么总给他一种很强很难搞的感觉。因为后世很长的一段时间总是这些地方这些国家在世界舞台上卖力的表演着。

    所以朱慈烺不做好完全的准备,不能一下子把他们打死,那就不说话。能动手就别吵吵。

    回到瓜分哈萨克汗国的事情,哈萨克汗国一直以来收到大明的影响有限,加上自己国内内乱未平,大明即使有心扶持,扶持谁也是一个问题。

    加上大明打下叶尔羌之后这边的道路可以说相当于没有,要么是山地,要么是高原,能通往哈萨克汗国的道路基本上都掌握在准噶尔人手中。

    所以扶持的时候代价大,距离远,就算从山地辛辛苦苦把东西运过去了,对方收到东西不办事,或者用来打内战,干脆带着武器投靠沙俄或者准噶尔都有可能,更有的直接去投奔奥斯曼帝国。

    打通新的路线绕不开准噶尔汗国,想要从准噶尔开一条路支持他的敌人,那只有战争,大明又没有做好和准噶尔开战的准备。

    其实当初大明决定打叶尔羌为的就是这么一个地形优势,有了叶尔羌,大明整个西北局势只有轮台等几个缺口。

    大明守住了轮台,西北地区从草原到河西走廊再到高原都不用担心防御压力。

    现在轮台的特殊地形既挡住了敌人也挡住了自己的出路。

第九百五十章鼓励搞事

    最终朱慈烺也没有想到办法妥善处理哈萨克汗国的事情:“把消息送到参谋部,让参谋部拟定一个干预计划,给参谋部传话‘不出兵,只出钱’”

    朱慈烺要是不提前讲明,这帮子唯恐天下不乱的参谋搞不好就整出来一个作战计划出来。

    果然朱慈烺还是嘀咕了这些人的下限,下午李通来上报计划的时候,还是提出来增兵边境,让沙俄和准噶尔无力派出兵力干预的计划。

    朱慈烺服气了,敲着桌子,朱慈烺这一上午的时间也逐渐想出来了一些头绪。

    看着李通:“朕决定了,这次计划名为‘风声’,首先要把沙俄和准噶尔的计划弄得整个哈萨克汗国都知道。

    这样才能让他们放下自己的小争端,来面对生死存亡的挑战。

    第二是把消息透露给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虽然希望沙俄牵制大明,但是绝对不希望沙俄做大,尤其是触手再次朝着中亚延伸。

    看看能不能再次挑起奥斯曼和沙俄的矛盾。

    第三在准噶尔内部散布消息,说沙俄其实是想吞并哈萨克之后再吞并他们,这样将来对大明作战的时候就不用经过他们这些国家中转。

    看看能不能挑起他们之间相互的猜忌。

    第四我们出一部分武器和钱扶持一支亲大明的哈萨克势力,从莎车去往中亚路是不好走,但是也不是没有路走,山路难行,不能大规模支持,但是至少要保证大明在中亚有自己的声音。”

    不仅从莎车到阿富汗有路,即使过不周山也有古商路存在,就是路不好走罢了。

    不过大明想要从莎车联系上哈萨克汗国,只能从布哈拉汗国过境,这个位于波斯莎菲王朝北方的游牧政权对大明也不友好也不敌视。

    因为大明击败了叶尔羌,重新掌握了丝绸之路的南线,今年双方贸易往来频繁,从目前的形式来看,对方无意和大明结仇。

    所以物资过境应该问题不大,同样大明也在争取布哈拉汗国朝着大明靠拢,这个一直被莎菲王朝、奥斯曼帝国和莫卧儿轮番欺负的区域军事强国需要像大明这样的支持。

    更何况现在大明取代了莫卧儿,还占领了叶尔羌,身边这么一个巨兽卧着,他总不至于自己找理由等着被大明收拾。

    听着很简单的道理,布哈拉汗国能想明白。准噶尔确跟着沙俄走到黑、也算是投靠了一个大国支持自己。

    既然朱慈烺决定不开战,那能不动兵就不动兵。

    军部说的轻松,陈兵边境,无论是轮台地区还是北疆或者北海,派一个师上去的损耗比平原十万人的消耗还大,比沿海二十万人代价都大。

    想要这俩家伙害怕,那不得调集个一二十万人?别威慑变成开战,大明又被拖入不得不战的场面。

    就像莫卧儿帝国那边一样,一个是沙贾汗主动挑事,一个是大明也拖不起这种高消耗的对峙。最后朱慈烺还担心外部压力让莫卧儿别觉醒强大起来。

    到后来干脆集中全力一战,把这个萌芽扼杀。

    李通失望而回,李若琏上来汇报:“陛下,奥斯曼已经决定出兵埃及和麦加驱赶藩国登陆的势力。”

    朱慈烺嘴角抽搐,说不少来是高兴还是生气,这些藩国欠调教,朱慈烺又怕奥斯曼调教不了。

    人心一旦野起来,关是关不住的,如果藩国能一路高歌猛进,那么可以预见到大明和这些藩国最后终究还会有一场决战。

    因为别人如果无法把这些藩国调教好,大明就要亲自出手调教。

    敲着桌子,从目前的形式来看,大明跟奥斯曼闹掰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情,两国的蜜月期仅仅维持了四五年,曾经的朋友就变成了敌人。

    大明必须直面一个问题,奥斯曼阻断了亚欧之间的商路,如果两国变成敌人那么奥斯曼阻断商路大明该如何选择?

    是像欧洲一样绕过非洲进行贸易?还是直接出兵埃及占领还没有建成的苏伊士运河?

    绕过非洲虽然大明在非洲开发了殖民地,有了港口据点,但是绕路就是绕路,绕着非洲大陆一大圈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不绕路就要开战,想抢占埃及地区,那就要和奥斯曼帝国开战,一开战就怕战争再也止不住了。

    朱慈烺其实打算能奥斯曼把运河开通之后,先看看欧罗巴人的反应,欧罗巴要是不打了,大明再打。

    要是欧罗巴人跟奥斯曼帝国打的头破血流,那么大明就一边买武器一边卖商品,然后乐呵呵的收钱。

    以现在奥斯曼帝国的速度,整个运河完工预计正好还要七八年,正好大明新一轮休养生息结束,可以好好和奥斯曼掰扯掰扯。

    但是现在嘛,这不藩国们自己凑上去了,大明看到苏伊士运河庞大的利益,这些藩国自然也有聪明人。

    奥斯曼帝国一直对埃及采取的是放养式管理,安排一个总督,只要这些人交够税收那么你们爱咋地咋地。

    所以藩国们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既然奥斯曼不在乎这里,那咱们抢下来,应该没事,咱后面不是也有老大么,只要老大们不亲自下场,他们收拾埃及还不是手到擒来!

    但是他们这种利令智昏的举动确没有搞清楚这苏伊士运河可是奥斯曼帝国的高层和皇室出钱修的。

    事不关己自然能高高挂起,但是一旦牵动了他们的利益,不跟你拼命才怪。

    朱慈烺已经做好打算,暗中支持这些藩国,卖点武器卖点物资,让他们最好把埃及那边抢回来。

    就算不能抢回来,两方消耗一波也是好事,至少养活了大明的军工企业不是。

    至于抢到苏伊士运河怎么分,有争端这不才显得大明这个宗主国的作用不是,作为调停人,宗主国合理享受运河的便利确保运河的安全,这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么。

    只要大明一直奉行藩国拆分政策,就算最后有些藩国打仗打上头了,想咬大明的时候大明也能轻松反手镇压。

    目前自觉的国家像高丽已经走上自我分割的道路,而像没有数的例如真腊这样的,还欠调教。

第九百五十一章你出钱就好

    一直到十一月初军部的复兴五年预算案才通过审议,明年军费三点五七亿两。最后李通还是通过厚脸皮多要了七百万两白银。

    理由就是追加帝国号的建设经费,帝国号舾装遇到了一点问题,蒸汽机的功率不够,而帆动力因为帆多又大导致其转向和速度提升下降惯性巨大。

    按照工匠们的综合判断,风帆战列舰达到五千吨重,已经是极限了,过度的堆砌确实能再次增大船体,但是牺牲的将会是成倍的速度和转向能力。

    军部辛辛苦苦省吃减用,又卖战舰筹款为的可不是造这么一个玩意!

    既然风帆不行,那就撤掉风帆改成全蒸汽动力!

    想法很美好,现实确很骨感,大明现在实验船型才五百吨,驱动的速度也只有风帆的百分之六十多。

    现在一下子扩大到五千吨的大型战舰?那不是开玩笑么!

    军部只有自己投资搞研究,期待技术尽快突破,朱慈烺很想告诉他,这种蒸汽机的极限支持不了五千吨的战舰。

    朱慈烺清楚的知道三胀式往复式蒸汽机是蒸汽机时代最好的船用蒸汽机。但是问题不是处在这里,而是水管和火管的问题。

    这就涉及到大明的最高科技,卷管工业,不管是水管还是火管,高温高压密封性都是首要问题,所以锅炉管道才是限制锅炉功率的那个短板。

    大明现在使用的依旧是釜式锅炉,也就是下面烧火,上面放水,经过加热的水蒸气进入管道,然后导入蒸汽机。

    而更高级的蒸汽机形式是直接加热水管的水管蒸汽机或者高温气体通过火管加热水的火管蒸汽机。

    这两种蒸汽机大明都在研制,不过进度都不怎么理想,在朱慈烺看来,这不是一个实验室闷头搞搞就能成功的,蒸汽机无疑代表大明工业和科技的最高水平。

    反正又不着急,等待技术进步吧,更好的钢材,更先进的卷管工艺,甚至要是能生产出来无缝钢管,那才是真正的技术革命。

    目前大明的卷管技术并不差,因为制造火枪的关系,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还真不少,不过这个不少要是用在蒸汽机制造上,那么大明的人工卷管技术还是要进行工业革命的。

    军部多要七百万,就是想要投入到船用蒸汽机的研制中,他们觉得,陛下已经给了方向,给了方法,给了草图原理,剩下的不就是花钱多实验的事情么!

    既然本来就要投入的钱,军部觉得急需拨给军部也不是不可以,在朱慈烺看来这也算是军部的一种引导。

    以后这些前瞻性军事技术,就需要军部自己花钱研究,这样军费的开支才能更加透明。

    按照后世的观念军用技术至少要比民用技术先进一代以上才是正常的,而不是像大明这样,军方只能使用一些成熟的民用技术。

    军部对各方面的增兵计划都没有被批准,所有扩军计划也都被驳回,唯一幸免的就是成立空军筹备部。

    这个上来就和陆军海军并列的部门,参谋部有人觉得应该,有人觉得不就是大号孔明灯么?凭啥单独成立一个军种?

    当天下午皇家军事大学将有一场新军事变革兵棋推演一边是现在大明陆军常规编制,一边是加入空军的编制。

    这场兵棋推演不仅军部所有高层会参加,朱慈烺也会到场观看。

    所以审核完军部的预算案之后,朱慈烺就直接出宫,跟李通一起往皇家军事大学而去。

    皇家军事大学的前身是皇家讲武堂,后来因为学校规模太大,有些学科因为在京城学习不方便迁出,最后留下了的成立了皇家军事大学,校长依旧由朱慈烺来担任。

    皇家军事大学是大明培养高级军事人才的地方,所有团长及以上的军官都要定期不定期的到这里进修。

    大明最先进的军事实现技术科技等等也都是在这里进行评估和应用的摸索。

    这里的老师有一半是身经百战的将军,另一半是在他这个专业领域里的传奇人物。

    可以说这里的学生和老师都是天子门生。

    朱慈烺到的时候刚好中午饭点,食堂里学生们排着井然有序的队列在打饭,校园里没有嬉笑打闹,没有男女的追逐打闹,只有两人成列三人成行的学生。

    这是朱慈烺最满意的地方,大明的军人就是要有这种精气神。

    很多学生看到朱慈烺都很激动,不过并没有围过来参观,这里是军校又是军队的一部分,纪律一直是强调的第一要务。

    食堂里,朱慈烺挨个试吃了学生们的饭菜,每餐有肉有素,十几样菜,米饭馒头包子面条都有,学生们的选择多样,这里的随便一个学生可能都是少校以上的军官,所以伙食标准很高。

    大明从来没有强调官兵一体,人人平等更是不存在,士兵有士兵的伙食标准士官有士官的伙食标准,军官有更好的,将军能享受的待遇更是普通士卒的梦想。

    道理很简单,如果大家人人平等,那么会不会有人来找朱慈烺要求跟他平等?

    再说了如果当上将军一点好处没有还跟小兵卒子平等待遇,那么人家干嘛还要辛辛苦苦拥有一个当将军的梦想?

    朱慈烺之所以亲自品尝一遍就是表示一下对大家伙食的关心,看看有没有偷工减料凑数的情况。

    作为大明第九大菜系之食堂菜,这里应该是最高标准了,从试菜的结果来看,其实食堂菜也是可以做的很好吃的!

    下午的这一场兵棋推演,在大礼堂进行,全校师生都要观看。

    皇家军事大学的大礼堂是经过重新设计的,突破了传统中式建筑采光不好的问题,整个大礼堂大量采用镂空和玻璃,双方的对战区域更是凹陷结构,方便大家观看。

    整个礼堂还安装了完整的音箱和话筒,为了方便同学观看,还配备了主持人和解说员。

    吃过中午饭之后,这些学生都以班级为单位开始陆续排队入场,不少人都拿着小本本和笔。

    因为按照惯例来说,皇上参观皇家军事大学必定有一场振奋人心的演讲!

第九百五十二章朕简单说两句

    这次朱慈烺倒是没有先讲话,因为今天的讲话跟技术革新有关,先讲话大家可能印象不够深刻,只有采用新技术的空军取得了胜利,那时候在讲话才有效果。

    战争热气球并不一定是圆的,参考了后世飞艇的结构,大明能生产的最大飞艇能载重一吨,也就是千斤,装上两人乘组之后还能装五十斤的小炸弹七八个。

    当然五十斤一个的炸弹也不算小了,装五斤左右的燃烧弹能装一百八十个左右。

    虽然造价高,但是这玩意往敌人头上一悬停,敌人保证吃不好睡不好,排兵布阵的时候也不敢弄密集队形。

    尤其是敌人的炮兵,碰到一溜子燃烧弹,绝对是炮兵克星。

    一千斤已经是软软热气球的极限了,想要更大只有搞硬式飞艇,那玩意需要铝合金,铝工业又需要电,电解铝才是制造铝的最好办法。

    再说了后来证明氢气版本的飞艇简直是一个大号火炬,而氦气版本的又是大明现阶段根部造不出来的东西。而氢气制备也只能通过电解法。

    这次军演有空军的推演方朱慈烺直接安排了一百艘,造价按照一艘飞艇一万两银子左右计算,一百艘也不过百万两银子而已。

    除了空军之外,其余的双方都是一样的,这次是一次合成演练,海军陆军配合,一方防守一方进攻,攻防一次之后会转换身份。

    有空军的一方首先防守,热气球升空之后,防守方一次次飞艇突袭,对方的登陆舰队根本无法接近抢滩登陆,好不容易趁着夜色抢滩成功,结果飞艇骚扰之下,根本无法形成有效防御。

    陆地上的进攻也是一样,军队白天没办法行军,夜里没办法扎营,只能躲进树林在密林中行军。

    到了预设进攻阵地之后,因为空军飞艇的持续盘旋,进攻方连炮兵阵地都无法完整构筑,士卒稍微集结起一定数量飞艇必然少来骚扰。

    憋屈的一战让观看的士卒议论纷纷,在没有防空火炮的时代,这种飞行在四百米以上高空的热气球让士卒简直无可奈何。

    当你的敌人在你的头顶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看着你的时候,打仗真的很难赢。

    就算利用小股部队昼伏夜出,但是一旦大股部队夜间行动热气球依旧有用,不要说对方能投弹了,就算只是简单的侦查都能给进攻方造成很大的麻烦。

    失败之后攻守易位,首先停泊在港口的舰队被火油弹烧光,还没来得及出港就完蛋了。

    滩头阵地和岸防炮阵地被对方挨个点名,即使热气球攻破不了岸防炮炮台的顶盖,但是人家可以给己方的舰炮校射指引目标啊。

    你岸防炮炮台是死的,人家直接猛丢火油弹,炸不死烧死你,烧不死弹药殉爆一样炸死你。

    岸上进攻也是一样,所有的防御准备都落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你登上城墙要么上面挨炸,要么对面火炮就打过来了。

    所有炮位更是被对方追着撵,营区、补给线路、后勤基地、粮库、指挥中心这些地方一旦被发现就是一顿炸弹收拾。

    一百艘飞艇的造价仅仅相当于五千新军的军编练费用,后勤使用维护费用也仅仅需要两千人,费用跟一万新军相当。

    但是这起到的效果,那绝对是一万新军达不到的,有和没有那绝对是生死之别。

    当然朱慈烺搞这种推演就是为了给大家介绍空军的威力,打的就是大家不了解,没有防备。

    所以才能出现这种摧枯拉朽的优势,而这种庞大的热气球用于实战的时候,无论是场地、后勤、作战、等等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更不要说这种丝绸蒙皮的巨大代价了。造一百艘大明不心疼,但是一百艘也就能影响师级战争的结局,想要更大规模的使用那还不得一千以上。

    热气球还容易受天气影响,其飞行的利用的是不同层级的风向的不同,一旦遇到乱流很容易就球毁人亡。

    更不要说这个还只是一个设计概念,连实物都没有造出来,将来就算造出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真的能控制到一万两左右都还是一个问好。

    显然朱慈烺想要震撼人心的效果是达到了,朱慈烺缓缓走向演讲台:

    诸位下午好啊!今天大家观看了一场新的战争,大明引以为傲的军队被天上飞的几个小小的孔明灯痛扁,海军上海军不行,陆军上陆军不行,攻又攻不动守又守不住。

    大家是不是觉得挺有趣的,挺值得深思的?

    那么如果这个武器是敌人研究出来的,用在大明的头上咱们该怎么办?

    当大明的舰队被敌人从头顶上扔下的炸弹击毁海疆成为别人驰骋的猎场的时候该怎么办?

    当大明的防线被敌人一点点的敲掉,士卒被对方一个个炸死烧死,甚至被烧掉粮食饿死的时候,该怎么办?

    当敌人的热气球飞到京城,飞进大明皇宫,把大明的京城化为火海的时候该怎么办?

    有人就想了,还好这热气球是大明研制出来的,还好这武器掌握在咱们手里!

    但是,这个世界上只有大明才有聪明人么?除了热气球,大明碰到其他咱们没有见过的武器,没有遇到的袭击怎么办?

    热气球出现之前,你们有谁想到将来的威胁会来自天上?那么你们又怎么知道未来的威胁不会来自其他地方?

    所以这场推演的意义不止是未来告诉你们大明成立了空军,空军有多厉害,而是要告诉你们,大明还没有无敌,没有强大到不可战胜。

    仅仅一个小小的技术革新,仅仅一个大号孔明灯就能让大明辛苦十年取得的所有优势都一朝作废。

    如果你们躺在功劳簿上,仰仗着手里的武器仰仗着数百万军队,仰仗万里江山就以为以后只要稍微轻轻一吹敌人就像纸糊的一样倒下。

    那么今天朕给你们上的这一课就是告诉你们,你们那些依仗,那些引以为豪的东西,可能一夜之间就变成落后愚昧的象征。

    今年军部的预算案,贪大、求多、盲目乐观、的现象非常严重,张嘴就要五亿,张嘴就要打一场统一世界的战争,但是你们真的准备好了么?

第九百五十三章你们准备好了么

    朱慈烺看着下面的学生:“那些觉得大明能单挑全世界的人,你们真的了解这个世界么?

    就拿动员能力来说,存亡之战,农耕文明能做到极限三十抽一丁,工业文明能做到十人抽一丁,游牧民族能做到三人抽一丁。

    目前的欧罗巴加上奥斯曼等国,总人口依旧有五亿多。以极限抽丁来算其最多能抽调出三千万以上的人参军。

    大明的动员能力又有多少?就算大明能做到十人抽一丁,那么以大明的人口也不过能抽出一千五百万士兵而已。

    剩下的那两亿人口真的战争来临的时候,不仅抽调不出来丁壮,还要大明派出士卒看守防止他们反叛。

    这样规模的战争中作为进攻方的大明,陆路数万里,海路上万里,运输线路之庞杂之浩大,如果动员一千五百万士卒,那么必须有相同数量的劳动力参与到后勤运输中。

    这才仅仅能保证后勤运输的基本通畅。甚至这个人数还只是最低估计数。

    消耗三千万人就能打赢了么?并不是,大明还需要在有三千万以上的劳动力从事军工生产,他们需要造各种军用物资,各种枪炮弹药,哪怕仅仅是一个纽扣乘以一千五百万之后也是天量数字。

    以大明有一点五亿人口计算,除去老人和小孩,在除去不能劳动的妇女,能剩下多少劳动人口?

    剩下的这一两千万劳动人口要养活这一点五亿人口,一个人要养活十个人,那么这样的战争大明能坚持多久?

    有人会说莫卧儿地区还有一点五亿人没有算呢!

    那么你们想想如果现在开战,莫卧儿那一点五亿人究竟是大明的帮手还是大明的负担?

    可以预见,如果大明不能在两年的时间内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那么等待大明的就是持续的消耗战。

    在兵力不如别人多,人心没有别人齐,人口没有别人多的情况下,进入消耗战对于大明来说将士灾难性的。

    就算大明侥幸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打赢了一切就结束了么?就像莫卧儿这样逆来顺受的地方没有反抗么?

    大明那些藩国有几个一直消停着没有叛乱的,就算大明境内那些土司那些山匪一样时不时的冒出来。

    大明做好统治世界的准备了么?

    这些地方如果全面占领,大明至少要常备八百万以上的兵力,这个兵力还仅仅能维持稳定,一旦各地叛乱此起彼伏,那么大明还需要更多的兵力镇压。

    八百万常备军大明能承受么?目前来看两百万军队今年的军费是三点五亿,那么这个数字乘以四之后呢?

    是十四亿,目前大明全部税收只有三亿,即使加上皇明商号的收入,依旧只能凑够一半。

    到时候不裁军,大明就被军费拖垮,真的是国虽大好战必亡,庞大的军费开支会吃掉所有的发展资金。

    而不给这些新占领之地好处,不能让当地百姓吃饱饭,那么叛乱就会此起彼伏。

    如果大明裁军,那么因为兵力空虚,导致叛乱更加会肆无忌惮,这样的情况你们想过怎么应对么?

    再说科技准备,大明现在的兵力配置,师级单位的作战能力很强,一个师有步兵、炮兵还有骑兵。

    但是这些都是不可复制的么?

    首先是步兵,燧发枪加纸弹,这个是大明新军的主要装备,燧发枪欧罗巴也有,纸弹现在也已经普及开来。

    目前奥斯曼,沙俄还有法兰西三个国家已经开始纸弹的普及工作,三国也开始燧发枪的装备,尤其是沙俄,跟大明作战的士卒和冒险团基本已经全部使用燧发枪。

    欧罗巴奥斯曼这些地方并不是生产不出来燧发枪,也不是卷不好纸弹,只不过是没有大规模普及而已。

    再说炮兵,大明目前的炮兵是所有国家中最多的,大炮兵战术一直是大明的优势,但是其他国家就没有大炮了么?

    欧罗巴人造炮能力并不比大明差多少,其军舰上的火炮有的比大明的还要先进,之所以你们感觉他们陆军没有炮,那是他们实行的都是大海军战略,陆军出现的机会少而已。

    骑兵更不用说了,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骑兵,有些还是以骑兵为优势兵种。

    既然步兵、炮兵和骑兵都不是不可替代的,都不是对方无法实现的,你们凭什么以为你们就一定能赢?

    说完陆军我们再说说海军,海军一直以来都在进步,但是海军并没有真正参加过正式的海军战列舰级别的决战。

    大明海军成立仅仅九年时间,很多人上战舰还不到两年,而欧罗巴的战舰已经在海洋驰骋了百年,他们已经打仗打了一百年。

    你凭什么觉得自己刚刚上战场的新兵蛋子能够跟人家百战余生的老兵打是必胜的?

    再说舰船数量,目前大明海军战舰总数接近八百艘,其规模超过欧罗巴任何一个国家的军舰规模。

    但是如果全欧罗巴加在一起呢?如果在加上奥斯曼呢?大明是不是还有这个优势?

    再说造船效率,目前欧罗巴仅仅阿姆斯特丹的造船能力就能和全大明相当,而整个欧罗巴全部的船台数量更是大明的三倍。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一旦进入消耗战,那么大明造出来一艘军舰,敌人就能造出三艘!

    而一旦失去了海军优势,大明就算仅有的一点五亿人的战争潜力也发挥不出来!

    再说船型上,目前大明建造的最先进的帝国号,排水量达到五千吨,但是欧罗巴就造不出来么?

    目前西班牙和法兰西都在建造这种规模的战列舰。

    而且经过海试,大明已经验证这种规格的战列舰转向缓慢,航速调整难,只能用于大洋海战等等诸多缺点,只能拖回船厂继续改进。

    所以大明的造船业也没有优势。

    海军陆军都没有优势的情况下,你们哪里来的信心打赢这样一场战争?

    这种规模的战争,战术上的输赢和某个将领的指挥能力都变得不再重要,这比拼的就是国力是战争动员能力,是战争潜力!

    大明这两年是攒了一些家底,但是你们别忘了,欧罗巴人已经在世界上抢劫了一百多年,他们的家底比咱们厚实的多!

第九百五十四章新总参谋长人选

    为什么要在等十年?十年的时间我们要干什么?

    十年的时间我们有四百万士卒先后入伍又先后退役,这退役的四百万士卒,一旦召回,只要稍微补充一些士卒经过半年的训练就是一支可战之兵。

    我们可以把这四百万士卒填充两千万,那么大明可以在半年的时间就动员近三千万的士卒。

    十年的时间,我们要增加我们的钢铁产量,从现在的不到一百万吨到十年之后的一千万吨。

    十年的时间我们要提高我的机械化和工业化水平,让每个人能依靠机器干更多的活,养活更多的人。

    十年的时间我们要努力发展经济,让大明的收入可以支撑更多的军力。

    十年的时间我们要生产军备,将来打仗的时候才不至于空有人,确没有足够的武器装备,让士卒再拿起刀枪弓箭对敌。

    十年的时间,我们要增加我们的船台,提高所有造船工人的水平,在战争来临的时候,不至于因为后继乏力而被敌人击败。

    十年的时间我们要研制更先进的战舰,科技没有一日停止进步,我们如果不奋发图强,那么很快就被敌人超越。

    十年的时间我们要修更多的路,让大明的后勤投送能力不在收到距离的束缚,让大明的士卒可以日行千里。

    十年的时间我们要稳定我们的领土,把那些和我们不一心的异族纳入我们的大家庭里,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共建共享大明盛世。

    十年的时间我们要让更多的百姓吃饱穿暖,让大家都享受到大明强盛带来的成果,让每一个公民都解决温饱问题。

    十年听着很长,但是他转瞬即逝,十年看着很远,但是他就是明天。

    十年我们看似停下来,但是没有一日我们不是在努力积蓄,没有一日不是在奋力向前。

    让大家等十年不是坐在家里等,躺在床上做梦等,而是要用十年的时间强大自己强大大明。

    请大家一起携手,继续奋斗十年1

    朱慈烺的话迎来经久不息的掌声,学生们一下子像打了鸡血一样振奋。

    出了礼堂,李通微笑着说道:“结合空军的出现,臣觉得大明新军又能革新一代,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都可以依托这个进行一次大调整。”

    朱慈烺看看他:“不着急,这次新的革新才是真正的军事技术革命,才是咱们跟其他国家彻底拉开差距的开始。

    无论是后装步枪机枪还是后装速射炮,又或者今天的热气球空军,大明需要时间去一一去研究去完善。”

    李通有些遗憾:“可惜我是看不到喽,愿大明繁荣昌盛。”

    朱慈烺奇怪的看着他:“你怎么看不到?今年不过才五十多岁而已,养好身体,这盛世就在眼前。”

    李通自觉自己说错了话,其实他想说的是到时候他已经不在是总参谋长。

    但是皇上没有挽留,让他知道自己真的要走了。

    想了想李通躬身问道:“陛下,今年下面推荐两个副总参谋长的人选,一个是皇家军事学院指挥科教师卢象升,另一个是莫卧儿南部战区总兵官李岩。

    这位卢象升陛下要不要见见?”

    这两位就是大家一起推选的接任总参谋长的人选了,卢象升这个人朱慈烺有点印象,性格冲动,是个将才,但还让他接任参谋长,朱慈烺总觉得不靠谱。

    李岩能力是够了,但是资历还差点,这两年周遇吉很看好这个李岩,所以没少提拔。

    短短的两年多的时间从师副参谋长到军参谋长,再到战区总兵官。

    如果今年再升级成为副总参谋长,后年再接任总参谋长,总感觉这一路太顺了。

    太顺了对一个高级将领来说不是好事,朱慈烺是打算重用他,但是总要好好的调教一番,太容易得到的往往就不珍惜。

    想了想朱慈烺开口:“那就先见见卢象升吧。”

    不一会卢象升就被喊来,卢象升身材瘦高,比较显眼的两条粗大的胳膊,传说他能舞动八十斤的关刀上阵杀敌。

    不过这些跟今天的见面关系都不大,因为大明又不需要武将冲阵单挑。

    卢象升给朱慈烺的印象就是儒将,进士出身的卢象升走上统兵打仗的道路,还是从崇祯二年开始。

    之后带着他的天雄军一路杀流寇,战绩还算不错的了。

    只可惜最后被新军抢了风头,崇祯十年的时候还被改编编入新军序列。

    改编之后,和其他旧将领一样被安排进讲武堂进行新武器新战术的学习。

    在学习期间卢象升凭借过人的天分,无论是考试还是兵棋推演成绩都是优秀。

    后来就直接入总参谋部并兼职留校任教,在总参期间,卢象升多次提出重要建议,并且参与莫卧儿之战的调度和后勤监督工作。

    整个莫卧儿战役期间,大明虽然一直满负荷运转但是后勤确没有出什么大的纰漏,这些调度人员居功至伟。

    卢象升正是依靠这样的功绩被推选上来。

    行礼之后,朱慈烺问道:“卢爱卿,你对今日的兵棋推演怎么看?”

    卢象升显然是早有准备:“回禀陛下,臣觉得,大明既要发展这种武器,也要防备,臣今天看到之后获益匪浅。

    臣就想,如果敌人也有这种热气球那么大明应该如何应对?

    首先对付热气球最好的办法就是热气球,这种东西目标大,那么大的气囊只要一个手雷就能炸一个窟窿,如果敌人专门对付大明的热气球大明又该怎么应对。

    再有陆军部队难道就没有办法对付这种热气球了么?如果每次碰到都要等着空军支援,那陆军岂不是一直处于挨打受制的情况?

    还有就是,如果敌人把热气球应用在战场之外呢?例如后方的物资转运中心,甚至工厂,百姓,军工等等,那么大明又该怎么应对。

    总装备部是不是可以研制一种能朝天上打的大炮,一旦发现敌人的热气球,陆军部队可以使用这种大炮驱赶热气球?

    臣记得军队有燃烧弹和白磷弹,要是能发明一种朝天上打的燃烧弹,那么咱们就不用怕这种热气球了。

    当然咱们还需要防备敌人拥有这样的武器。”

第九百五十五章君臣问对

    卢象升的回答基本上让朱慈烺满意,不过这家伙的大局观如何还是需要考核一下。

    其实说到大局观朱慈烺更看好杨嗣昌,不过这家伙当时摇摆于崇祯和朱慈烺之间,让朱慈烺非常不喜。

    虽然他当时也帮了朱慈烺不少,不过他确实也没有表示坚定的对朱慈烺支持,以至于朱慈烺登基之后第一时间就把他发配到了奥斯曼帝国担任大明代表。

    现在奥斯曼帝国跟大明的关系急转直下,这位军方代表也提前回来,对他的安排是接任西北军区总兵官。

    按照朱慈烺的承诺将来中亚战事将由杨嗣昌来指挥,这是对他在奥斯曼功绩的褒奖。

    杨嗣昌在剿匪中提出的四正六隅剿匪方略还是有很高的操作性的,事实证明通过他的方法剿匪确实收到了效果。

    可惜不是自己人,用着不踏实。

    朱慈烺继续问道:“那你对未来五年,大明军队的主要工作怎么看?”

    卢象升立刻回答:“臣认为未来五年大明新军主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个是预备役的培养,让更多预备役完成基础训练,学会武器操作,将来遇到战事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投入战场。

    第二就是对现有军队结构进行调整,现在师级单位越来越臃肿,在区域战争中,一个师不能达到取得绝对优势的目标,两个师又有些兵力过剩。

    我们应该探索师旅结合的军事编制,这样能够合理调配兵力。

    第三就是参谋系统和指挥系统的革新探索。

    按照陛下讲话内容,未来如果真的是三千万人规模的战争,那么至少参战的师旅级作战单位就达到一千个。

    而大明目前根本没有指挥这种规模战争的经验,我们需要不断的完善参谋机制,梳理后勤体系。

    还有我们的生产体系,国防动员体系,工业生产体系,战时生产体系等等这些都需要完善。

    这五年我们需要打好基础,为将来开战做好准备。

    同时我们希望锦衣卫那边能够提供更多的情报和地图,参谋人员也最好趁机多考察一些重点地区和战略要地,制定详细的攻防方案。

    为了防止这些国家因为感觉到压力进入提前动员,也希望内阁等多做友好宣传,陛下最好也减少战争方面的关注。

    一旦我们完成所有准备,而敌人没有任何防备,那么我们一次动员一千五百万以上的军队,绝对能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横扫这些国家。”

    朱慈烺对于卢象升能说出这些话还是很意外的,是谁说他只是个莽夫来着?这不是头脑很清醒么?

    朱慈烺想了想问道:“那你觉得这一场决战要用多少年?”

    卢象升摇摇头:“目前还不能确定,参谋部曾经做过数次简单推演,最快用时四年,最慢一次打了二十多年最后大明还战败了。

    而正式的推演涉及的情报和数据更多,这种规模的推演,需要调动的人力物力更多,还在准备和收集数据的阶段。

    预计明年夏天,大明应该能进行第一次正式推演。

    所以大明既要有快速战胜敌人的信心,又要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

    除了速胜之外,大明更应该考虑稳扎稳打逐步蚕食,最后敌人实力不足以抗衡大明的时候在一扫乾坤。

    这个可以参考秦灭六国的过程,不必一心只求一战而胜。”

    朱慈烺对这个回到还是很满意的:“全面决战是大明准备的最后手段,也是最坏的打算,等十年之后大明国力恢复,当然是以蚕食为主。

    随着大明一步步朝着欧洲推进,这些人必然会慢慢抱团,大明会极力减缓他们抱团的时间,但我们应该知道,这不可避免。

    想了想朱慈烺继续问道:“你对于北疆的战事怎么看?是继续进攻占领更多的土地,还是等待时机将来等大战时一并完成?

    按照当初的计划大明要用一百年才能完成对沙俄的肢解计划,现在却要用二十到三十年完成这个计划。

    你觉得这种急速扩张好,还是当初的缓慢蚕食好?”

    卢象升对于这个问题还真没有好好考虑过,陛下问这个问题,看似是问北疆的战事,实际上确是问整个世界的局势。

    现在军队之中也有速胜派和蚕食派的争夺,从皇上的讲话可以看出陛下是支持速胜的。

    卢象升斟酌了一下用词:“其实臣十年前也没有想到大明会发展到如此模样。

    十年前臣领兵剿流寇的时候,军费那是几万几千两的凑银子,军饷拖欠半年一年都是常有的事情。

    那个时候不要说好的火器,有时候上面发的长矛和大刀有些都是生铁的,弓箭甚至有的没有箭头。

    那些火枪更是能发射的没有炸膛的多,火炮更是打上五六发就要降温,就怕温度过高炸了,射程还近,还笨重。

    大明风雨飘摇一副末日景象。

    那个时候制定的计划,自然要考虑当时的实事,所以百年肢解沙俄计划,符合当时大明的国力和军力。

    而自从陛下登基以来,河清海晏,四海升平,大明迎来前所未有之盛世,军费数亿两,武器装备为当世之雄,士卒每人每年都能收入过百两的军饷。

    正是将士用命,武备充实,大明新军战无不胜全赖陛下之正确指导。

    除了军队的改变,大明百姓也能吃饱穿暖,各种物资极大丰富。

    所以此一时彼一时,大明现在制定的计划更符合现在大明的国力军力。

    十年前,大明还没有到达黑龙江流域,现在大明最西部已经到达莎车和轮台,只要击破准噶尔,大明就能狠狠的给沙俄腰上来一拳。

    穿过哈萨克之后更是能抵达沙俄腹心,所以花上三十年是现在大明国力的体现。

    臣前几日也参观了通州到京城火车的试运行,如果大明修通了从连云港到轮台的火车,那么大明从西北攻入沙俄要比从北疆蚕食要快的多,也方便的多。”

    朱慈烺点点头:“是啊,大明国力变了。”

    总体来说朱慈烺对于卢象升的回答还是很满意的,内心已经把卢象升定为接任李通的人选。不过没有直接说出来。

第九百五十六章军工极限

    跟卢象升聊完之后,朱慈烺又去了一趟皇家科学院军事科学实验室炸药实验基地。

    这是一个很特备的机构,因为炸药的特殊性,所以这里和整个皇家科学院独立,甚至和军事实验室都不在一起。

    之所以来这里,因为大明的化工遇到了瓶颈,那就是火帽的问题。

    从朱慈烺的了解来看,雷汞并没有那么高科技。

    雷酸汞由硝酸汞在过量硝酸中与乙醇反应制得。粗制品为灰色至暗褐色的晶体或粉末,精制品为白色有光泽的针状结晶。在干燥状态时,即使是极轻的摩擦、撞击,也会引起爆炸。

    将硝酸热至50~60℃。分次加入汞或氧化汞,加热搅拌,直到Hg完全氧化溶解为止,(取反应溶液少许加入盐酸不呈混浊)。在水浴上于70~80℃蒸发浓缩,待形成薄膜后,加入硝酸,此时结晶溶解(否则再加热搅拌)。然后在-5~-10℃下放置过夜使其结晶,吸滤,用硝酸洗涤结晶。得产品。

    一条完整的生产线,但是实验室制作已经成功,一涉及工业化生产,就抓瞎了,所有的问题都指向一个东西,硝酸!

    如何大规模生产硝酸,这是摆在大明工业上的最大难题,朱慈烺知道工业化生产硝酸要等到一战时期才发明出来。

    哪怕是最简单的电弧法,电从哪里来?氧气又从哪里来?氮气和氧气在电弧中反应会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级易氧化,只要继续通入氧气就会生成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融于水就制成硝酸,这是合成氨法和铂网法发明之前工业化合成的方法。

    原理很简单,仅仅一个电弧,那就不是大明目前的科技能实现的。

    大明缺的不是一个电弧,缺的是整个电工业,而限制大明电工业发展的也不是理论,而是铜产量。

    当你发展的越快,身上的枷锁反而越多,想要冲破这些枷锁飞翔就更难。

    看着大明似乎只是被简单的一个雷汞火帽限制了后装枪的研发导致大明的武器科技不能飞跃。

    但是最后还是落实到铜产量上,不要说发电机和电动机了仅仅一个电报线的铜消耗大明就不得不养活着西班牙上百万矿工。

    大明占领了这么多地方,偏偏就没有几个能生产铜的,朱慈烺把目光看向非洲,据说刚果这个地方铜也很多?

    管事的擦着汗,给朱慈烺介绍现在最新的制造硝酸的方法,依旧是干馏硝石,只有干馏硝石制作硝酸才是现在唯一能实现的方法。

    没想到作为世界上最强的国家,不仅铜被西班牙卡脖子,现在想要硝石又被西班牙卡脖子。

    朱慈烺记得历史上有一个硝石战争,就是智利打的,那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硝石矿。

    当然大明的领土范围内也有,不过产量维持现在的军事和爆破需要都有点勉强,更不要说再开一个硝酸工业了。

    现在既然找不到更好的办法,还能怎么办?干馏就干馏吧,先生产着吧,有总比没有好。

    有了硝酸和硫酸,很多炸药生产都简单了,例如三硝基甲苯,里面的苯实际上就是煤焦油中的一种东西。

    煤焦油也就是煤炭在干馏的时候得到的液体,大明现在煤炭炼焦炭这种东西生产的不要太多。

    虽然黄色炸药有各种缺点,但它威力大啊!

    所以无论是发火的火帽还是新式炸药,其实都是硝酸工业的延伸,后世老是说三酸两碱乃是化学之母,没有这些东西就没有现代化学。

    化学这一块大明还在起步阶段,道士们掌握很多化学反应,但是什么气什么五行之类的解释他们连自己都忽悠不了。

    研制个黑火药没有问题,想要依靠道士储备的化学反应整理出一套完整的化学体系,那就太想当然了。

    朱慈烺宣布采用干馏法生产硝酸,那么对于硝的获得途径就加入了对土硝的收购,管你从哪里来的,粪堆也好,蝙蝠洞也好,只要提纯出来硝就用。

    火帽生产进入工业化试生产阶段,停下来的军事工业又可以全力攻关了,首先后装步枪。

    朱慈烺上来也不敢搞ak这种自动步枪,不说没那个科技水平,就是有后勤也跟不上。

    那子弹消耗水平大明撑不住!

    单打一就算了,至少也要那种能压无法子弹的。

    武器研制不是实验室出一个样品让后就开始上战场了,这里面还有一个工业化生产的过程。

    枪需要工业化,子弹也需要工业化,大明整个军工产业都要朝着工业化过度,这才是需要等十年,甚至十年都未必能投入实战的原因。

    大明现在蒸汽机还在初步普及阶段,还在工业化机械化生产的尝试阶段。

    想想后世号称没有几个国家能自己生产子弹,朱慈烺就觉得可怕,子弹工业真的有这么复杂么?

    除了炸药之外,朱慈烺又去参观了重机枪的研制,这个朱慈烺就真的抓瞎了。

    朱慈烺只知道这玩意有靠火药后坐力驱动,有靠机械驱动,还有电动和手摇驱动的区别。

    但是里面具体啥结构,谁闲的没事研究一下重机枪的结构?

    所以给出一个概念之后,就让研究所自己发挥,目前来看,这些人发挥的并不理想,没有机枪这种大杀器,战壕战大明只能布置对等的兵力。

    这是对军力的一种极大浪费,想想如果需要防守的地方有机枪能腾出一半的兵力用于进攻,甚至进攻的时候有机枪火力压制。

    大明收拾这些国家才是真正的砍瓜切菜。

    在后装步枪生产之前,后装炮可能会优先普及,因为火炮的体积决定它即使没有流水线生产,产量也足够使用。

    炮弹也是一个道理,不能机械化生产那就手工填充呗,炮弹消耗量可比子弹小多了,个头还大得多,更适合手工生产。

    看了一圈问题一大堆,成果两三样,想要突破任重而道远,想要十年以后用上,感觉基本是奢望。

    管事的看着皇上一脸遗憾的离开,他反而松了一口气,不怕皇上不满意,就怕皇上催进度。

第九百五十七章我们没得选

    赛伯温恭敬的站在那里,今天他是来交预算的,明年是复兴五年,五年计划的收尾之年,内阁有很多工作需要总结。

    身边孙传庭默默的拿着奏本,他是来上交下一个五年计划初步方案的。

    朱慈烺翻看着:“交通部,明年预算有点高啊,这几年也没少修路,怎么越修反而觉得路缺的越多了呢?”

    赛伯温躬身回答:“回陛下,正因为这路好了,以前路不好大家都不觉得,反正天下都是那样呗。

    但是现在路好了,走过了好路,所以大家就对这原来的土路越来越不满。

    交通部计划明年关内各省至少要通一条三合土公路,现在大部分都已经实现,只有云贵川、福建、山西这些地方还在建造,所以需要预算就多了一些。”

    朱慈烺点点头:“三合土终究只是临时凑合,下一个五年计划,大明至少要建一纵一横两条水泥驰道,这个三合土路也要修的各州府。

    这样再下一个五年计划到县,再下一个到乡。

    水泥路也是一样,先修一纵一横,再连接各省,各府各县。

    路好了物资转运人员调动都方便的多了,经济也活跃了,百姓生活也方面了。

    孙爱卿,下一个五年计划对这一块有什么规划?”

    孙传庭立刻说道:“下一个五年计划,交通方面,核心就是铁路一纵一横和公路一纵一横。

    采用先易后难,先造先用的原则,前两年主要推进平原地区,铁路主要是陇西线和京松线。公路方面则是从京城朝着四个方向延伸,沿途也主要集中力量修一段用一段。

    除了这些主线路之外,还会修建一些短连接线主要通往沿途附近的大城市重要矿场等等。”

    朱慈烺点点头:“很好,教育部这个比例是不是下降了?怎么才三千多万两?”

    赛伯温抬头:“主要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础教育投入已经见到效果,现在大明每个县至少有一所新学,有些富裕且人口多的乡镇也有了新学。

    所以教育部觉得后面应该不用那么多钱了。”

    朱慈烺摇摇头:“够了么?朕觉得不够,还差得远呢!

    现在教师薪俸是什么标准?”

    赛伯温对于这个还真不知道,倒是孙传庭这个当了几年教师的人知道的清楚。

    看到首相不知道孙传庭自觉的接过话头:“现在教师的薪俸标准是,乡镇每月二两银子,县城二两六钱,州府三两二钱,省府三两六钱,京城四两二钱。

    除基本薪俸之外,教师还会收一部分束脩,冰敬炭敬等等收入。各个地方也会有一些其它补贴。”

    朱慈烺点点:“看看,仅仅这一项就还差的远呢,教育部开始教师评级工作,根据其教学质量,培养的优秀学生数量,教过的学生数量,从事教育的年限等综合考量。

    拟定一个评级标准,评级高的就涨工资,明年教师工资普涨百分之二十,不得再收受学生束脩。

    老师收入要跟学生彻底脱钩,老师收学生的钱,容易让学生之间形成攀比,也会造成老师因为学生给的束脩多少区别对待。

    朕待他们不薄,朕也不希望他们把坏的风气带进校园,从文件下发开始一旦发现这样的老师直接解聘永不录用。”

    赛伯温躬身应是,孙传庭也觉得皇上说的有道理。

    朱慈烺继续说道:“除了给老师加工资之外,各学校都要建立运动场,不能让学生都学成书呆子,从明年开始,各学校会至少安排一名退役士兵。

    在体育课和课间休息的时候带着孩子进行一些纪律、军姿和简单的军事技能训练,中级以上的学校每年还要安排到当地驻军地每年不少于两次实弹打靶。

    所以这个基础设施还差的远,继续加大投入,一个县一所新学也不够,初小要保证每个孩子都能上学,中学数量不低于初小的一半,大学要达到初小的百分之十。

    大明要用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六年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全部免费。

    中级学校要开展多样化教学,有学习天分的继续读书准备上大学,喜欢工业的学习工业,有兴趣学习技术的上技术学校,喜欢体育的上体育学校等等。

    大明的教育还不完善,还差的远,还不大松懈的时候,教育部的预算重新做!”

    赛伯温和孙传庭相互看了一眼,两人心里都担心,在学校进行军事教育?那交出来的是学生还是军人?

    看着只是一些简单的军事技能,但是别忘了,这可是贯穿整个学生学习始终的,初小六年,中学六年。十二年的军事教育,这些学生还不拉出来就能上战场?

    这二十年以后,新一代成长起来,大明的一半人口接受过十二年以上的军训,剩下的一半也接受过六年的军训,这是一支多么可怕的力量?

    一旦这么执行,那么文人还有地位么?更准确的说大明还有纯粹的军人么?

    朱慈烺看到两人的担心放下手里的预算报告:“是不是觉得朕这么做,把孩子都培养成了军人?”

    两人都沉默了下来,没有说是但是沉默不就是承认了。

    朱慈烺继续解释:“首先你们要知道二十年之后大明遇到的情况,大明终究要击败所有国家登顶世界唯一帝国的。

    大明的本族人口有一点五亿,而世界总人口有预计十五亿左右,以十分之一的人口统治世界,汉人如果不表现出自己的强势,怎么能让世界屈服?

    全民军事化教育不代表全民都要参军,这只是为了告诉他们咱们能,一旦把咱们惹急了,几千万上亿的士卒可以在半年内武装完毕。

    以后大明会规定只有公民才会参加军事化教育,其余的异族除了正规士兵之外一律不得开战军事教育。

    这样大明的军事优势就能一直保持,这样那些国家才不敢轻易叛乱,就算叛乱也会被轻易镇压。

    在文教没有兴盛到世界大同的时候,要让他们畏惧大明的威严才是根本。

    所以全民军事化教育是以后的重中之重!”

第九百五十八章新的审议

    朱慈烺觉得不止宇宙中存在黑暗丛林法则,地球也是一样,当你被发现之后,要么你消灭别人要么你被别人消灭。

    华夏探索自己的生活圈,所有被发现的文明要么被消灭要么被征服,后来大家进入文明社会,藩国何尝不是另一种征服。

    这种法则在欧罗巴人那里变现的尤为明显,他们发现了美洲,所以美洲印第安人逐渐灭绝,他们发现新大陆,新大陆上的人没有了,他们来到了非洲黑人成为了奴隶。

    欧罗巴人所到过的地方都被他们肆虐征服。

    历史上欧罗巴人没有征服华夏,但是他们一刻也没有停止想要征服大明的欲望。

    大明和满清为什么没有对欧罗巴动手,因为对方发现并到达了这边,但是大明确没有到达过他们那里。

    所以你想跟他们和谐共存的时候,人家确在怎么研究搞死你,与其等人别人动手再奋起反击,那不如大明先搞死他们。

    而大明的文人总有一种天朝上国的荣耀,世界中心之国,地大物博,应当是世界唯一帝国。

    所以当听说世界上还有其他国家敢称帝的时候,文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你们不配!必须去尊号。

    大明注定成为世界唯一的帝国,也只能是世界上唯一的帝国,这是大明君臣上下的共识,天无二日,世无二主,日月之所照江河之所至都是大明疆土。

    朱慈烺一说到为统治世界的计划打底子的,赛伯温和孙传庭都不在说话了,反而佩服非常。

    一般人能走一步看一步就不错了,他们自认为自己是聪明人,走一步能看三步。

    但是皇上不一样,皇上好像有一双能看透时间的眼睛,就像说书人说的神仙一样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

    自从朱慈烺为太子开始理事之后,每次做事都是步步为营,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从没有做过无准备之事。

    大明的一切在朱慈烺的调理下十年的时间,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个飞跃。

    这还是因为这几年的特大旱灾限制住了脚步,否则这些西方国家到了今年未必能有喘息之机。

    就像现在陛下已经为二十年之后的大明布局,而大明的布局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每天都在进步,每月都有跨越。

    解释完之后朱慈烺继续看内阁预算,出去这两个有问题之外,很快朱慈烺又翻到第三个有问题的预算:“稽税部明年为何有这么多的预算?”

    赛伯温小心的看了一眼朱慈烺:“回禀陛下,按照陛下的吩咐,莫卧儿地区明年除皇明商号涉及的行业之外,其余的都可以由持证外贸商会经营。

    所以明年那边要建立完善的税务系统。

    还有就是稽私船明年要扩建,现在大明控制的海域越来越广大,外贸个内贸的界限越来越难以区分,需要更多的力量进行管制。”

    这个内贸和外贸的区别越来越难以区分是因为大明的领土范围越来越大了。

    从美洲出发的货船路过大明一直开到非洲,这一路他都是在做大明内部贸易,你要是不在关键地点抓住,他甚至能从非洲再回美洲完成一次全球航行。

    这不仅是外贸许可证持证商会的损失,也是大明税收的损失,外贸征税是比内部贸易要高的。

    内阁现在所有的收入都来自税收,对于收税和抓捕偷税漏税自然是不遗余力。

    朱慈烺想想也是,这个不能纵容,本来大明税收比例就不高,这些人要是再想偷税漏税,必须要杀一儆百!

    朱慈烺特意翻看了一下卫生方面,投入维持在正常水平,朱慈烺点了点:“卫生方面要加大对基层乡镇对这些贫困地区的倾斜,这些地方才是真正的缺医少药,才是真正的没有国家帮扶就维持不下去。

    下一个五年计划,卫生和教育要覆盖所有乡镇所有垦殖公司,让所有公民都能接受到基础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有医生指导。

    尽管很难,但是你们一定要奔着这个目标去做。

    特别是西南地区,还有那些少数族群,基础设施一定要跟上,确保他们都能享受到大明发展带来的利益。

    只有他们享受到了大明的好处,他们才会知道他们头上除了土司老爷还有大明这个天。”

    这就是一种阳谋,你吃的是我的,教育是我办的,看病是在我这看的,衣食住行都跟我息息相关,那么土司是什么?

    这种无声无息的渗透,最后才能起到温水煮青蛙的效果。

    赛伯温认真的听着,孙传庭也在听着,有些东西下一个五年计划都有涉及,但是陛下的一些新安排第二个五年计划根本没有关注。

    最后审议完明年的预算案,朱慈烺递给赛伯温:“拿回去改改。”

    赛伯温躬身应是,正要退下,朱慈烺笑着说道:“我们来一起看看孙爱卿编写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你作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并执行者一定有很多经验可以分享给他。”

    赛伯温连忙客气:“不敢,经验不敢当,倒是有一些错误的教训可以给孙大人提个醒。”

    朱慈烺翻看第二个五年计划初步纲要,跳过目录,第一章就是农业

    以农为本是华夏几千年的传统,孙传庭把农业放在第一位让朱慈烺的印象非常好,这至少证明他不冒进。

    大明这几年危机伴随着机遇,危机就是旱灾,机遇就是新土地的开发,肥料的应用。

    大明的水稻亩产平均达到了七百多斤,小麦的亩产达到了四五百斤,新农作物的推广使得大明平安渡过了大旱灾。

    下一个五年计划,孙传庭提出来恢复大明以前的公库,共建共享。

    就是以村或者乡镇为单位选择地方修建粮库,储存粮食,等到灾荒年和粮食歉收的时候,就可以从粮库里取出粮食自救。

    整个粮库除了百姓自己出钱自己交粮之外,内阁也拿出一定的钱和支持土地技术等帮助指导百姓建立公库。

    这是一个很好的计划,可行性也高,备粮备荒是华夏几千年的传统,每个朝代都会建立这样的公库,但是最后都因为管理等问题没有执行下去。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868/ 第一时间欣赏统计大明最新章节! 作者:怕起重复所写的《统计大明》为转载作品,统计大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统计大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统计大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统计大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统计大明介绍:
一个强大的帝国必须能提供至少2000项关于国家的统计数据。
如果崇祯对于自己的国家了如指掌,那他的结局一定是另一个模样。统计大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统计大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统计大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