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统计大明TXT下载统计大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统计大明全文阅读

作者:怕起重复     统计大明txt下载     统计大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听到太上皇都会自己把茶叶卖了这句话,王之谦有点想笑,但是看了一眼旁边没有表情的皇上,脸上的笑容生生的憋住了。

    朱慈烺有些挠头,这帮百姓,也太不把皇家当回事了吧,太上皇的私生活是你们能嘲笑的么?

    端起手上的空杯子,还别说,自己天天喝的茶竟然被别人这么争来争去,再喝起来竟然别有一般滋味。

    这会人都走的差不多了,朱慈烺也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百姓原来对于官府的新闻发布会是这么个态度,虽然没有想象中那么轰动,但是看效果来说,流言确实被平息下去了一大波。

    朱慈烺正要起身离开,一边的柳如烟确主动凑上来:“这位公子一看就是气度不凡之人,有个问题不知可否为小女子解惑?”

    朱慈烺愣了一下,眯着眼睛打量着对方,柳如烟美目流转,顾盼生姿,眼睛直视着朱慈烺,一脸的期待。

    朱慈烺不清楚对方的来意,还是看出了什么点了一下旁边的老刘的小外甥:“我看这位公子说的就很好,有什么问题不如你说出来,也许我不知道,但是这位公子可能可以替你解惑。”

    柳如烟眼神坚定,然后扑通一声跪倒:“那就多谢公子了,圣上一直以仁爱御天下,陛下曾经说过‘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今天下承平,海晏河清,为万古未有之大明盛世,可是陛下是否还记得当初大明大旱灾时为大明献出最后一粒粮食的藩国百姓?可还记得当初为大明百姓吃饱饭而饿死的藩国流民?

    可还记得那些为了筹交粮食被逼迫的卖儿卖女的苦难藩国百姓?贱婢本一奴籍也,愿为天下藩国祈活者问陛下一句‘您真的会践行‘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这句诺言么?’”

    王之谦这个时候已经拔刀站起了,把刀架在柳如烟的脖子上:“放肆,汝乃何人?如何得知陛下行踪!”

    小外甥和老刘,还有提鸟笼的那位大爷都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

    这会反应过来了,连忙也跟着跪下了,老刘再想:这……陛下是来了我们店了?这我刚刚说话陛下都听到了?我刚刚没有说啥污蔑皇室的话吧?

    小外甥则额头见汗:他这不算泄露国家机密吧?应该不算吧?明天就上报纸的东西能算机密?

    还有我没有说啥不对的话吧?对了刚才提鸟笼的老头是不是说,太上皇的坏话了?我可不认识他!这家伙别连累了我!

    小外甥想着这些,连忙离提鸟笼的远一点,老刘好像也明白了,也离他远了一点。

    这位提鸟笼大爷脸都白了,他也想起,刚刚他还嘲笑太上皇孩子多,穷的卖茶叶呢!自己怎么就这么嘴贱呢!这不会丢了性命吧?陛下不会因此把他们都发配了吧?

    朱慈烺这会看着跪在地上的柳如烟示意王之谦:“你站在一旁护着,我倒是要听听这位柳姑娘到底想说什么。

    你们几个也别跪着了,一边坐着去吧,没走的也都坐下,朕来好好听听你有多大的委屈,看是不是朕对不起你?站起来说话吧。”

    柳如烟身子一抖,陛下这话听着诛心啊,不过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这个时候退缩也没有用,柳如烟所幸大方的把心中的委屈都说出来。

    柳如烟站起来:“禀告皇上,奴婢乃是高丽国移民,非大明公民,从事的是贱业,在青楼卖唱为生。

    但是奴婢并不是生来如此,在奴婢八岁那年,听闻天朝上国遇上千年未有之大旱,各藩国积极筹备粮食帮助大明抗旱救民。

    粮食筹集不够的时候,官府甚至强征百姓口粮和家中准备的种粮以应付大明之灾难,奴婢由记得多少百姓因此饿死,多少地方因此发生暴乱,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剧。

    奴婢由记得,那一年可是个丰收年啊!

    后来奴婢家里有幸还有一些杂粮,再加上挖野菜,吃树叶,勉强能够维持三口活命,奴婢家五口,有我和弟弟两个孩子,那么只有卖一人,得钱换粮食才能活剩下一人。

    父母没有办法,所以把我卖个人贩子,为家人求活,我也就辗转来到大明,在这京城青楼学艺八年,然后才有今日。

    但是我在大明这些年处处遭遇不公,天天被人看不起,只能从事这样的贱业谋生,奴婢心里觉得委屈,奴婢为大明付出一切,大明为何没有看到一丝?”

    朱慈烺看着泪眼婆娑的柳如烟,眉头皱起,这件事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朱慈烺也以为一切都过去了,大明扛住了不可能扛住的超大旱灾。

    当时锦衣卫奏报说有的藩国因此发生暴乱出现流民,当时也不过是轻飘飘的一句话而已,朱慈烺当时只想要粮食哪里还顾得上那么多。

    万万没有想到,这个事情竟然会在这个时候爆发出来,还是以这样的形式。

    朱慈烺敲着桌子看着周围的人:“现在朕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只需要如实的举手或者不举手就行。

    第一个问题,在朕出现之前,你们觉得这位柳如烟是非公民的举手。”

    这时候剩下的五六十个百姓相互看看,有四十多个人举起了手。

    朱慈烺再看柳如烟:“你现在明白了么?”

    柳如烟愣了一下,他看到刘掌柜,小外甥,还有提鸟笼的大爷都举手了,她自认为自己做的没有一丝破绽,为什么这帮人都能提前知道?

    但是明白?明白什么?

    朱慈烺看着迷惑的柳如烟:“所以,你以为的歧视,其实不过是你自己以为而已,大明百姓那么忙?自己挣钱忙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呢,谁有工夫歧视这个歧视那个?

    朕在问你,你身为非公民,朕可多收你一文钱的赋税了?可强迫你劳动了?”

    柳如烟还是摇摇头:“没有。”

    朱慈烺笑着问道:“所以说你怎么会觉得朕对不起你?如果朕不为你们考虑,为什么加税加的是个人所得税而不是你们这些非公民的人头税?那些税更难收么?”

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小丑竟是我自己

    朱慈烺把柳如烟问的哑口无言,其他人也都陷入了沉思,是啊,人头税一直以来都是历朝历代的一个重要税种。

    按道理来说,大明要是收人头税确实要比收这个什么个人所得税要容易的多,而且支持的人更多,准确来说是所有的公民都会支持。

    朱慈烺继续问道:“你虽然沦落风尘,但是大明可断了你上进的道路?大明可禁止你们参加公民考核了?”

    要是一年前,柳如烟真的不知道,但是现在她是知道的,大明是允许所有非公民参加考核的,只要有专业技能,或者交钱并且汉语达到一定水平就行。

    而且已经公民作保,只要愿意花钱,或者跟某个公民相处好关系,其实这个也很容易搞定。

    柳如烟之所以迟迟没有搞定,她不过是想把这事跟从良的事情放在一起,找她的心上人作保而已,这个时候她更是无话可说:“大明没有断绝奴婢的成为公民的道路。”

    朱慈烺呵呵一笑:“那么朕再问你,自从那一年之后,大明可曾对藩国强硬索取?那一年之后,大明进攻莫卧儿战胜之后,可分给藩国土地?在埃及和奥斯曼帝国作战的时候,大明可是出面调停使得藩国得到的好处落袋为安?

    这几年藩国百姓的生活是不是有所改善?大明可曾亏待过这些藩国?”

    柳如烟再次无话可说,大明确实没有亏待藩国,现在各藩国很多都是跟着大明混现在占领了大片的海外领土。

    就在现在大家还不是聚在一起打葡萄牙,这些都是大明的支持,大明确实没有对不起藩国。

    朱慈烺看着众人:“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这是朕说过的话,是朕对天下万民做出的承诺。

    就像今天,朕就是特意出来走一走,看一看,看看大家对于新闻发布会的态度,看看大家觉得大明还有哪些做的不够好。

    如果有人发现谁为大家做好事,而没有受到朝廷的奖励或者照拂,都可以说出来,或者告知当地官府,或者告知锦衣卫,各级官府一定会妥善安置,朕要是知道了,也会立刻过问。”

    下面的人立刻站起来躬身:“吾皇圣明。”

    朱慈烺看着柳如烟:“你说的情况朕已经知道了,朕回去会要求各藩国,还有大明锦衣卫,尽力查访,对于因为那一年饥荒而被买卖沦为奴隶的,或者是因为那次暴动被关押的一律赦免,死者也恢复期名誉。

    至于你,朕看你汉语水平颇高,又在大明生活八年,已经符合大明公民考核标准,只要你说的是实话,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大明的公民了!”

    柳如烟愣愣的看着朱慈烺,然后才开心的笑了起来:“陛下圣明,奴婢……民女叩谢天恩!”

    朱慈烺摆摆手:“行了,不过朕有一点好奇,那就是,你是如何知道朕的外贸的?”

    柳如烟不好意思的看看朱慈烺,然后小声的说道:“奴婢是看了青楼里的达官贵人册上面的图形,才认出陛下的。”

    朱慈烺不解了:“达官贵人册?这个是什么东西?”

    柳如烟解释道:“这个是青楼流传的一种画本,就是那些京城喜欢低调的达官贵人,如果碰到免得冲撞了,其中第一个就是陛下的画像。

    因为陛下喜欢微服出宫,所以大家都仔细看过,要是真的遇到好从容应对,说不定有机会入宫……”

    朱慈烺直呼好家伙,还好自己这么多次出宫,都没有去过这些地方,要不然朱慈烺以为自己是匿名嫖妓,结果天下就他自己不知道,那绝对是大写的尴尬了。

    看了一眼一边的王子谦,王子谦这时候已经低头咬牙了,这看笑话看到自己头上的事情,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王之谦在心里吐槽着:这特么都是什么鬼!陛下的画像竟然青楼人手一本?这还得了,那以后陛下再出宫是不是还要易容?这不是增加大家的保护难度么?

    还有这事怎么处理?上青楼去收缴么?这种事情禁的完么?越是禁怕有人不会越好奇想看看吧?别有人拿皇上的模样搞个什么刘备读物当插图了!那就搞笑了!

    朱慈烺假装不介意的挥挥手:“原来如此,随后锦衣卫会调查问询,只要你说的都是真的,那么今天之事就恕你无罪,而且有功!就这样吧。”

    朱慈烺直接走了,王之谦又看了一眼柳如烟,然后朝着远处做了一个手势,指了指柳如烟,也跟着朱慈烺走了。

    朱慈烺不敢在街上逗留了,这谁能想到,说好的微服私访,随时能被人认出来,这事还怎么搞,赶快回宫,宫外不安全,不安全!

    朱慈烺上车,王之谦上来问:“陛下,是回皇宫还是玉泉宫?”

    朱慈烺想说回玉泉宫呢,不过明天有一场重要的会议,要在皇宫里面开,所以这个时候回玉泉宫,明天还要早起,图啥:“回皇宫。”

    皇上走了,茶馆里的百姓个个两腿发软,然后相互看着,这会大家看着对方都像锦衣卫,所以也不敢乱说话了。

    远处一个中年人过来拱手:“先恭喜柳如烟姑娘成为大明公民了,锦衣卫这两日将会了解一下姑娘的情况,如有不周,还请配合我们的工作。”

    柳如烟连忙点头:“我自然配合,我说的话都是真话,你们大可以调查。”

    中年人拱拱手退到一旁:“那打扰了。姑娘这两日不得离京,不得于他人私自见面,不得离开锦衣卫监事人员的视线。

    姑娘放心,我们已经去调派女锦衣卫,你的贴身保护工作将由她们负责。”

    柳如烟点点头,然后看向还在愣着的刘掌柜:“感谢掌柜的热情招待,那民女就告辞了。”

    刘掌柜啊了一声:“哦,那我送送你吧,还是算了,小外甥,你去送送柳姑娘吧……还是算了,有锦衣卫呢,我们就不参合了,姑娘慢走。”

    柳如烟点点头,然后朝着茶馆里的众人行了一个礼,大家也都连忙还礼。

    最后柳如烟看向老刘的小外甥,欲言又止,最后化成一声叹息,行礼离去。

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藩国内附问题

    刚回到皇宫,李若琏就到了:“陛下,有最新欧罗巴的情报,受大明的影响,欧罗巴各国这些年的兵力持续升高,其中法兰西陆军兵力达到六十万,西班牙陆军也增兵至四十万。

    葡萄牙刚刚宣布征兵三十万的计划,他们的陆军总兵力将达到四十六万人,英格兰人的总兵力要增加到三十二万,德意志地区诸国兵力合计有八十余万。

    立陶宛和波兰联合王国因为各沙俄作战所以双方的兵力一个是八十万,一个是九十三万。

    挪威和丹麦联合王国的兵力又二十四万,芬兰王国总兵力十一万,意大利地区城邦兵力三十五万。

    其中奥斯曼扩军最多总兵力已经接近一百一十万。

    整个欧罗巴区域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六百一十万的庞大数量,已经严重威胁了大明的安全。

    军部觉得,如果再这么耗下去,各国还有进一步增兵的可能,而且庞大的兵力促进了各国的军事相关工业的发展,这也会极大增强其战争潜力。”

    朱慈烺听完乐了:“所以军部觉得这仗晚打不如早点打是吧?”

    李若琏顿了一下:“确实,按照军部的预测,现在敌方兵力已经是我们的一倍,如果我们不能短时间结束战争,那么论及战争潜力,对方可以用人数上的优势抵消其准备不够充分的劣势。”

    朱慈烺抬头问道:“那么对方是怎么做到以一隅之力对抗整个世界的?”

    李若琏拱手:“欧罗巴洲加上奥斯曼的领土范围已经不是一隅之地了,他们拥有整个欧罗巴,小半个亚洲,加上小半个非洲和大半个新大陆。

    这些地区加起来的物资并不比大明占领的地区少多少,而且欧罗巴人口众多,开发时间早,工业产业健全,欧罗巴诸国常年战争,战争经验丰富……”

    朱慈烺摆摆手:“不要说那些没用的,对方搞那么多兵力不是长久之道,大明不比他们强大?占领的地区不比他们多?

    大明的兵力只有他们的一半,敌人这是拿有限的人力物力跟无限的时间较量,只要拖下去,对方要么崩溃,要么只有自己提前动手结束这场战争。

    他们现在做的才真是穷兵黩武,取死之道,大明不必管他,做好自己的装备革新就是,到时候大明以代差取胜,以更好的科技完胜敌人,不比现在跟对方比这一起虚耗人力要强?”

    李若琏顿在那里,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然后呵呵一笑:“陛下有此清醒认识,我们这些人就是多嘴了,反正军部让我说的话我都带到了,陛下要是不许,我也没有办法。”

    朱慈烺点了点他:“哈哈,那帮家伙鼓动你前来说话了?说吧这次他们要打谁?”

    李若琏摊摊手:“他们嫌藩国军打葡萄牙人太慢了,想换自己亲自上,打算借着赏金猎人被抓的借口出兵,只不过支持者不多,所以派我来陛下这边探探口风。”

    朱慈烺继续笑着:“想的倒是挺美,这帮家伙天天是不是闲的!要不然搞一个大拉练?千里挺近机动?千里要是消耗不完精力,那就来一个万里大调防?”

    李若琏面色发苦:“陛下,您别跟我说啊,这帮军方大佬是太能折腾了,天天坐在那啥都不敢,就是琢磨着打这个修理那个的,我感觉我在那就像个文弱书生一样。”

    朱慈烺摸着下吧:“行吧,我知道了,明天正好开会讨论藩国内附方案的问题,朕到时候敲打他们一下!”

    第二天上午,军部的周遇吉,内阁的吴启晨,理藩院的史可法,锦衣卫的王之谦,军事情报部的李若琏齐聚一堂。

    朱慈烺敲着桌子:“藩国内附的事情,朕本来打算等收拾完欧罗巴的事情之后,借着天下大势,一举而定的。

    但是现在看来这件事要是不早点拿出一个章程出来,难免搞得人心惶惶,有心内附的不得门路,不想内附的又怕大明强行合并。

    与其这样,大家不如打开天窗说亮话,把规矩定下来,愿意的有努力的方向,不愿意的咱们也不强迫。

    这就是找你们来的原因。各位都说说吧。”

    理藩院的院正史可法当先站出来:“回陛下,按照当年陛下制定的藩国等级制度,在一等藩国之上,实际上都是有申请内附资格的,这么多年也只有琉球国内附成功,还是陛下特旨允许。

    其余各国,要么就是不臣被吞并,要么就是叛乱被平灭,严格来说都不算内附成功。

    这些年先后有高丽三国,倭六国,占城国,阮氏等数十国请求内附,但是一直因为没有相应的章程,所以各国的内附请求一直被拒绝。

    所以藩国才会不清楚大明的具体政策,导致今天有人在内阁发布会上问出这个问题。那么这个人的用心是什么?臣不得而知……”

    一边的王之谦插话到:“锦衣卫已经查明,这位记者常年生活在大明,对大明心生向往,确实有想让其高丽国并入大明,这样他全家乃至全族就能成为大明公民。

    其心是诚的,但是其背后的人推波助澜,各种想法的都有了,其报社主编就是想知道这件事大明的态度,这样也好为他自己以后的发展制定规划。

    哦,他们的报社主编已经是大明公民,只不过为了经营报社所以隐瞒了其已经成为大明公民的事情,一直以高丽人的报纸自居。

    然后他们的副主编是高丽王室安排的审核人员,其忠于高丽王室,其同意问这个问题,是想看大明是否有吞并他们这些藩国的想法,还有就是如果吞并,那么这些藩国王室的待遇。

    至于其余的人,有的是为了自己和家人有机会成为大明公民,希望积极推动这件事,有的紧紧是觉得这事能够赚取眼球,让报纸大卖。”

    史可法瞪了王之谦一眼,嫌弃的看着他:“你不知道谁便打断人家的话很不礼貌么!”

    王之谦打量了一下史可法:“我可不尊你们孔家礼仪!”

    史可法脸色黑了:“你……”

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内附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朱慈烺瞪了王之谦一眼:“胡闹!不要谁便打断别人的话,这是大明的传统美德,岂能分儒家非儒,儒家也有好的,需要我们继承发扬,不能因一些小的问题就全篇否定!

    你身为大明高层,怎么能有这么明显的偏向,这会让民间误会!下次注意点!给史爱卿道歉!”

    王之谦哦了一声:“史部长对不起,是我孟浪了。我只是想跟你解释以下锦衣卫的调查结果,还望包涵。”

    史可法哼了一声拱拱手:“陛下,这件事虽然看似是大明的政策模糊导致的各藩国无所适从,但是更深层的原因是大明对于藩国的吞并一直不断,所以人人自危。

    陛下应该知道,大明尚分关内关外,对于关外之地,大明一般采用总督治理或者军区协管,只要保证大明公民在那里的安全。

    然后可以在那里做生意,赚钱之后能够正常往来,开采矿产等等能够正常进行。

    如果他们有人能够通过考试则成功晋升为公民才有机会进入大明关内生活。

    对于藩国来说也是一样,大明也是没法完全监管,只能让各国王室自己管理,然后大明公民一样可以正常安全的往来。

    一样可以做生意开矿开厂经商,如果他们国家有人愿意考核进入大明,大明也一样接纳。

    既然所有的东西都是相同的,那么大明又何必为了一个名义上的从属而大动干戈呢?

    臣以为大明应当划出红线,明确告知这些藩国,大明不允许藩国内附,大明也无意侵占他们的领土,让他们绝了这个心思,这样才能让大明和藩国的关系长治久安。”

    史可法说完之后觉得自己的逻辑很清晰,准备的理由也很充分,虽然不能让陛下立刻答应,至少也要有个讨论和辩驳吧。

    为了接下来的争辩史可法已经准备了几天,他相信他一定能跟这些人大战三百回合!

    可是接下来朱慈烺疑惑的看着他:“谁说大明无意他们的领土?朕对他们的领土很有兴趣!

    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既然天下都是朕的,为什么不能都收拢到朕的麾下?

    朕早就说过,大明土地虽然广大,但是没有一寸是多余的!

    有些藩国虽然国土不大,民众也很贫困,但是他们的位置很重要,就像高丽三国,就在京城旁边,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朕必然不能容忍这三国游离于大明之外。

    还有就是柔佛王国这样的,锡兰王国这样的,虽然也都不怎么样,但是他们都卡在咽喉要道上,朕怎么允许有人卡住朕的咽喉?

    这藩国并入大明不是有可能,是一定的,早晚都要完成的,所以这次开会的目标是怎样合理的制定一个规则,让藩国朝着内附大明的方向努力。”

    史可法愣着看着皇上,半天没有说出话来,这陛下这话说的也太贪婪了吧!你好歹修饰一下自己的言语,伪装一下自己的嘴脸吧?结果倒好,皇上直接不要脸了,那他还能说啥?跟皇上顶么?

    接着王子谦好奇的问道:“可是陛下,您要是制定政策,这有人会朝着这方面努力,而有人就会为了不被大明内附,拼命的朝着反方向努力,那我们该怎么办?

    与其那样还不如模糊政策,行不行我们说了算,这样才能让这些国家无所适从。”

    朱慈烺摇摇头:“话不能这么说,大部分国家还是愿意内附的,大部藩国百姓还是愿意内附成为大明一份子的。

    我们可以先让愿意的有机会内附进来,进一步壮大大明的实力。

    至于剩下的不愿意的,我们可以换一个愿意的来嘛,毕竟各国王室可都不止一个两个继承人。

    内附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这样的人军事情报部和锦衣卫要密切配合抓住其破坏大明向心力的证据,把他们绳之以法!”

    史可法彻底不说话了,您这都开启明抢模式了,那还讨论个啥,直接商量一个抢的步骤就是了。

    那边周遇吉皱眉问道:“陛下,这个内附的操作是不是不要跟作战准备重合,因为新内附的地区我们一般都要派兵驻扎,这样不仅不能增加我们的实力,反而会因此损耗我们的兵力吧?”

    朱慈烺点点头:“确实,所以这个计划制定的时候,依旧要参考一个奖励制度,要让这些藩国主动派出军队帮大明完成军事任务,这样才能成功内附。

    到时候大明成功击败欧罗巴诸国,这些藩国也达到内附的条件,正好大明一举一统地球岂不是美哉!”

    史可法忍不住吐槽,这是要藩国被卖了还要帮着数钱吧?藩国有那么傻么?

    吴启晨想了想说道:“那就要给对方设立一个无比诱惑的条件了,例如为大明战死的人其家人可以直接加入大明,还有服役多少年之后可以加入大明。

    如果该国有重大功劳,可以直接全员加入大明成为公民,而他们的国王直接晋封公爵依旧享受一部分公爵封地和权利,跟大明的其他公爵相同。”

    史可法直接佩服了,不都说这吴启晨是个应声虫么?这么损的主意都能想出来,这也不想没有脑子的人啊。

    不对,这家伙只是情商低,但是智商确并不低,差点被他给骗了!

    李若琏见大家都发表意见了,自己不说话也不合适:“臣觉得大明可以专门出一笔钱,然后雇佣这些藩国的公众人物,或者许诺一些好处,例如解决公民问题等等。

    到时候让他们在其国内大肆吹嘘大明的好处,大肆吹捧大明的优秀,这样时间久了,那些愚民肯定被这些公众人物鼓动,开始鼓吹加入大明的好处。

    最后咱们或许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朱慈烺忍不住都要为李若琏点赞了,这个主意妙啊!这不就是养公知狗么,到时候这些藩国公知天天鼓吹,肯定有很多脑子不够数的跟风吹捧!

    李若琏接着开玩笑似的说道:“其实这些藩国公众人物很好忽悠,随便给点东西,哪怕一块骨头他们就会摇尾乞怜拼命为咱们鼓吹了!”

    众人听着纷纷哈哈大笑!

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军部喜提两万两

    其实现在的大明根本不用吹嘘,因为已经是当世最大,最发达的国家,各项数据都是飞跃式的发展完全跟其余国家不再一个水平线上。

    看着奥斯曼帝国那边组织了百万大军以对抗大明,实际上朱慈烺根本没有将奥斯曼帝国的所谓百万大军放在眼里。

    按照规划五年之后就是奥斯曼帝国的死期,这算是他死前的最后一次疯狂了吧!

    几人陆续商定了藩国内附的总体方略,还有各项数据要达到什么标准,主要还是各种奖惩措施。

    商量完之后朱慈烺看了一遍:“那就交由内阁按照这个总体方略拟一份标准准备颁行吧!”

    其余几人都松了一口气,这件事算是讨论完了,朱慈烺还没有忘记敲打军部的事情:“听说军部觉得大明兵少,不足以应对欧罗巴迅速扩充的兵力?

    史爱卿,你对这事怎么看?”

    史可法这个时候正还在想着藩国的事情呢,突然被问及军部嫌兵少:“啥?大明军队还少?都快三百万了吧?这历朝历代也没有这么多军队过啊?”

    李若琏拱拱手:“各位可能不知道,法兰西陆军兵力达到六十万,西班牙陆军也增兵至四十万。

    葡萄牙刚刚宣布征兵三十万的计划,他们的陆军总兵力将达到四十六万人,英格兰人的总兵力要增加到三十二万,德意志地区诸国兵力合计有八十余万。

    立陶宛和波兰联合王国因为各沙俄作战所以双方的兵力一个是八十万,一个是九十三万。

    挪威和丹麦联合王国的兵力又二十四万,芬兰王国总兵力十一万,意大利地区城邦兵力三十五万。

    其中奥斯曼扩军最多总兵力已经接近一百一十万。

    整个欧罗巴区域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六百一十万的庞大数量,已经严重威胁了大明的安全。”

    史可法立刻开怼:“你别光算总数啊,你也说了,这立陶宛和波兰联合王国跟沙俄是因为作战的事情所以双方才扩军的,所以这一百七十三万人是相互抵消的。

    至于德意志地区的八十万和意大利地区的三十五万,这些邦国相互之间经常作战,尚且自顾不暇,哪有功夫管他们区域外的事情。

    然后就是奥斯曼帝国跟欧罗巴诸国之间,他们还有各自的矛盾呢,这根本不可能拿这么多的兵力对付大明好吧。

    再说了这欧罗巴各国是因为大明的压力还是因为奥斯曼帝国扩军的压力或者是沙俄跟立陶宛那边打仗的原因扩军还不一定呢!

    就算是因为大明,这算术也不能只算欧罗巴之和吧?大明除了正规军之外还有进几十万赏金猎人呢!还有垦殖公司的百万垦殖保安团呢,还有各地近五十万的靖安军呢。

    除了这些各藩国还有少则两三万,多则十几万的军队呢,这个数量合起来也有一百五十万多了吧。

    这么一算大明这边也有六百多万军队了,还都是统一一心的军队,根本不是欧罗巴那些零零散散的军队可以比的。

    我一个不懂军事的人都明白的道理,我不相信周遇吉等军部高官不懂。

    我感觉他们就是在危言耸听,以偏概全,企图混淆视听,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秘密!”

    周遇吉摸摸鼻子,这史可法不愧是号称史怼怼之名,这要是让他发挥起来,基本上其他人就很难有怼赢的机会了,也就是陛下,能每次出奇招搞得史可法哑口无言。

    朱慈烺微笑着看着周遇吉:“怎么样?你连一个不懂军事的外行人都骗不住,还想骗朕扩军?”

    周遇吉连忙拱手:“臣不敢,只是这欧罗巴一旦开始军备,那么这对军事工业的促进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陛下可以试想,如果他们现在就能支撑六百万人的军队训练作战需求,那么将来一旦开战,他们只需要加加班就能正常应对上千万人的军队作战需求。

    这对于大明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大明应该早作准备。”

    朱慈烺呵呵一笑问周遇吉:“那么我们现在在干嘛?拿到我们不是一直在准备么?我们一年几个亿的投入军费,难道是在闹着玩么?”

    周遇吉的额头已经开始冒汗了拱手说道:“不是,主要是……军部觉得……应该加快准备步伐。”

    朱慈烺问道:“加快准备?工业能力上不来怎么办?交通线路修不通怎么办?铁路道路铺不到怎么办?作战军舰没有下水怎么办?粮食没有生产够怎么办?

    还有朕没有钱怎么办?内阁有钱加快准备进度么?”

    吴启晨拱手:“内阁可以挤出一万两银子支持周总参谋长的加快行动,不能再多了,其余的钱都要用在该用的地方。”

    吴启晨这一万两银子算是讽刺他吧?周遇吉摸摸鼻子。

    朱慈烺哈哈一笑:“难得内阁大方一次,朕也不能坐视不管,这样吧,朕也出一万两银子支持加快准备。

    周总参谋长,你要好好的利用这两万两银子加快准备速度,尽快把大明的军力提升上来。

    实在不行你可以招募一批,不要钱,不用吃饭,不用武器的士卒上战场嘛!”

    周遇吉知道是彻底没有戏了,只好无奈的挠头:“陛下,放心,这两万两臣一定用在最合适的地方!”

    会议结束,军部喜提两万两白银用于扩军的消息立刻让大家议论起来,首先两万两能干啥?能招募一百个士卒么?

    还有军部一年四五亿两的军费,怎么就缺这两万两银子?非要找陛下和内阁申请特别预算搞这两万两银子?

    还是这次这两万两有什么特殊的含义?或者是特别的用处?

    只有军部自己知道,这两万两不是什么特殊含义,也不是啥特殊用处,陛下和内阁的意思就是打发要饭的呢!

    总之军部算是丢了大脸,然后增兵扩军的呼声算是彻底熄火。

    朱慈烺哪有功夫扩军,能在计划的时间把现有的军队换装完毕就不错了,不要整那些幺蛾子!大明现在的实力已经够强了,现在追求的是代差!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史家远客

    周遇吉脸色不好的听着下面的议论,一边的李若琏没有吭声,周遇吉叹了一口气挥挥手让下面的小卒下去,对李若琏说:“现在你知道为啥这帮人天天叫嚣着等世界大战开始为啥要拿史可法祭旗了吧?

    这家伙实在是太招人恨了!你说一个人怎么就能做到让别人这么讨厌自己呢?

    皇上也真是,一个好好的朝堂,为啥要留这么一个东西?真是癞蛤蟆爬到脚面上—不咬人膈应人!”

    李若琏看看大家:“陛下为啥放史可法在朝堂?原因有很多吧,一个是他是儒家的代表,大明少有的学儒而务实的一个人了。

    第二个是他担任的职务外交,这是一个对内阁影响最小的职位了,也就是说出了问题对大明影响都不大。

    第三个就是外交领域正需要一个这样的稳健派,才能维持大明的安宁,这要是换一个好战派在外交位置上,那军部还不乐死了!天天外交摩擦引起的仗都打不完。

    第四个就是陛下要从史可法身上照见自己。”

    周遇吉愣了一下:“前面三点我都理解,这第四点照见自己是什么意思?”

    李若琏思考了一下:“人都是有多面性的,哪怕是一个神明也是有这自己的性格的正反两面。

    常言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可是到了陛下这个位置,那就不能在依靠原始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来召集天下官员了。

    这样的结果就是偏听偏信,甚至满朝官员都看不到一个反对的,历史上这样的皇帝不是没有,但是结局都不是很好。

    所以陛下需要这么一面镜子,照到自己心中主和的那一面,让史可法这样的人时刻提醒他,大明不止还要打仗,还要维护百姓的生活,不使自己失去理智。”

    周遇吉摸着胡子:“照你这么说也有道理,可是陛下平时也很清醒啊?我倒是觉得陛下不用人提醒自己就能把咱们的激进政策给否了。”

    李若琏呵呵一笑:“所以我说陛下身边的群臣,正是反应了陛下心中的多面,史可法就代表着理智,军部就代表着热血,内阁就代表着稳定,那些官员在朝中的表现就代表着陛下的治国理念。

    陛下不能思想极端,极端的去追求一派压倒另一派,这就像人一样,你极端的追求一种思想而摒弃掉其他的思想,那么你就成了什么?一个性格走极端的人你应该见过吧?”

    周遇吉点点头:“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也豁然开朗了,现在在这么看这个史可法,竟然还有点可爱了,你别说,有这么一根搅屎棍,咱们也不至于犯糊涂挺好。”

    李若琏朝边上站站:“你别乱说啊,啥搅屎棍?他是搅屎棍你是啥?这还有自己骂自己的?”

    周遇吉这才发现自己失言:“嗨!我就这么一说,被你这么一理解怎么显得这么肮脏了?行了行了,这屋子都感觉不干净了,我走了,你自己待着吧!”

    周遇吉走了,李若琏摇摇头也起身离开了。

    史可法在家里正喝闷酒,陛下开战之心坚定,大明的战争车轮滚滚向前,已经形成了大势,现在已经不是他一个小小的部长可以撼动。

    现在的局面史可法就像那只挡在马车前面的螳螂,要是不识好歹可能就被车轮碾碎了。

    但是,要是不挡,史可法真的不甘心,战争,战争要是能解决问题,那历朝历代从夏朝打到大明,也没有见打出个太平盛世?

    最后还不是要内修德政,使得百姓丰衣足食,然后才能万邦来朝,四海宾服?

    现在就算打下来欧罗巴又有什么用?世界就和平了么?天下就大同了么?并不能!这以后不过是把外战变成了内战,把敌国入侵变成了大明内乱而已。

    最后还不是要靠着治理使得百姓丰衣足食,靠着政通人和才能让天下太平?打仗的意义不过是满足个人野心而已。

    真正的征服应该是让对方心悦诚服,靠着大明的强盛,靠着百姓的安居乐业,靠着这些让四海仰望,百族羡慕而奔向。

    又灌了一大口酒史可法心中的苦闷无处可说,这个时候传庭兄应该已经在奥斯曼帝国了吧?不知道他在那边过的怎么样?

    正想着的时候,外面门子递来拜帖:“大人,外面两人自称顾炎武和黄宗羲前来求见。”

    史可法听完一喜:“快去请进来……不我亲自去请……快开中门,我要亲自去迎接。”

    史可法家的大门缓缓打开,史可法跨出门口:“两位快里面请,里面请。”

    顾炎武和黄宗羲两人拱手:“史兄客气了,如此迎接,真是惭愧惭愧。”

    史可法拉着两人往里走:“两位先生不是结伴要去修大明天下通志了么?怎么今天有空到我这里来了?怎么样书完成了么?

    我可是迫不及待的等待拜读两位先生的大作了。”

    顾炎武打趣道:“哪有那么快成书,我们这写书的速度还没有大明领土扩张的速度快,眼看着去年完成了一省之地的资料整理,陛下直接拿下了东吁,这又是一国之地。

    我们感觉这辈子都到不了头了,想要依靠自己个人的力量完成这件事实在是太难了。”

    史可法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所以两位这次来京城是想让陛下主持修订天下通志?”

    两人摇摇头:“是,也不是,至少不全是。”

    史可法引着两人到小亭子:“来人,把酒菜撤掉换新的过来,今天我要跟两位大贤好好喝酒畅聊。”

    两人看着桌上两个小菜一壶酒:“史兄竟然还有心情小酌几杯,看来这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啊!”

    史可法苦笑摇头:“就是一个人在家喝喝闷酒,让两位见笑了,来请坐,两位是从哪里来?”

    黄宗羲指了指西面:“八百里秦川,崇祯年的时候因为陕西首乱,各地典籍散失的厉害,我很顾兄一起走遍这秦川土地,整理收集,才有稍微功劳,总算不至于让历史留下遗憾。”

    史可法感叹了一句:“是啊,当初天下大乱,百姓吃饱都成问题,谁还去管书籍文字,两位功劳甚大,请满饮此杯。”

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修史大事

    三人一边喝酒,两人跟史可法讲着在陕西和各地遇到的趣事,史可法忍不住感慨:“这几年天天要么窝在京城,要么就来往于各藩国和非藩国之间,大明自己的地方反而去的少了。

    等哪一天有时间了,我一定要到各地去走走看看,看看现在的大明和当初都有哪些变化,看看百姓有没有吃的更好住的更安心。”

    顾炎武和黄宗羲相互看看:“怎么,史兄想要退休了?”

    史可法呵呵笑笑:“不想又如何,我最多在干五年,升上首辅是不要想了,等到五年之后新内阁我就到了年限。

    到时候也是时候退下来了。”

    两人都沉默下来,史可法笑笑:“怎么?担心我儒家无人了?两位放心,有一人一旦回来,那一定至少是入阁或者直升首相都不是不可能的!”

    顾炎武问道:“可是那个几社巨子陈子龙?”

    史可法摇摇头:“陈子龙是那个陈子龙,但是几社已经是过眼云烟,这位陈子龙一直颇受陛下器重,因为主持松江府皇明博览会出得陛下赏识。

    然后一路顺利高升,不过陛下好像有意要锻炼他,先是安排到异国去主持外交,又到藩国主持改革,现在更是下放到辽东去主持地方事务。

    借着这次沈阳皇明博览会的机会,这陈子龙可是让辽东乃至整个大明北疆狠狠地露了一把脸。

    陛下曾经在私下场合评价过,‘当初有那么多人反对朕进攻北疆,今日陈子龙方为朕正名!’

    这个人应该是陛下比较看好的人了,就看他能不能作为下一个五年计划的主策划了,如果成功,那么他的首相之位就稳固了。”

    黄宗羲点头:“我记得陈子龙是崇祯十年的进士吧?也算是我儒家之人了,不过他心中有儒么?”

    史可法呵呵一笑:“现在咱们还哪有功夫管他心中有儒没有,只要是儒家的人,那么就是天下儒生的精神寄托。

    当初孙首相倒是心中有儒,也身体力行,但是最后落得什么结局你们有不是不知,我们儒家没落以成定局,现在是求存,而不是求兴盛的时候。”

    顾炎武苦笑摇头:“最近我听闻,有人要把儒家改为儒教,于佛道并立,以此获得支持在关外之地传教,然后退出政争求得安宁,我儒家何至于没落至此?”

    史可法脸上不屑:“那不过跳梁小丑而已,这人一多了,没有了精神上的领袖,那思想就驳杂了,难免有各种奇奇怪怪的言论涌出。

    我儒家讲究的是出仕救民救天下,何能以教派立足?”

    黄宗羲看着史可法:“我倒是不觉得这个有何大逆不道的,正如史兄说的,我儒家现在正是求存之时,为了活着,何事不能做?有何不能隐忍?

    史兄应当知道陛下命令整理的敦煌遗书吧?从哪敦煌清理出多少珍贵资料,多少古籍文献。

    那不正是佛家在几次大规模灭佛的时候所积累遗留?

    现在我儒家的境地和那佛家和其类似,现在不多试试几种方法,非要等到焚书坑儒的时候才悔之晚矣么!”

    史可法连忙拱手:“黄兄慎言,焚书坑儒的暴秦岂能跟大明圣天子在位相提并论?

    大明也万万没有焚书坑儒之事发生,陛下对于百家典籍一视同仁,皇家藏书馆内儒家经典依旧是重点保护,何来遗失?”

    黄宗羲问道:“那为何各省图书馆,各州府,各县图书馆确很少见儒家书籍?”

    史可法叹了一口气:“这是不下重科学,天下尚新学的结果,虽然大明关内少有儒家典籍,但各异族聚集之处,还是有不少儒学和儒家图书馆的。”

    顾炎武拉了拉黄宗羲:“黄兄何必跟史兄为难,此非他一人之过,此天下人之过也,儒家此劫,你我皆有责任,你又何必指责别人来蒙蔽自己。”

    黄宗羲听完也无奈叹息:“横渠先生言,我等读书人应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今日若是横渠先生看到今日之大明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史可法抬头看了一眼:“能有何感想,横渠先生说话立意虽然恢弘,但最后还是逃不过不得志教书传世的地步。

    你我当有为之年,天子也有心为天下百姓谋求幸福,我等正当为天子扫六合,为万世开太平!”

    黄宗羲看看史可法:“史兄何必狂我?你是主和派的事情天下谁人不知?现在在我这说开战?这不是搞笑呢么?”

    史可法摇摇头:“黄兄此言差矣!我不是主和派,我只是缓战派,我觉得大明还需要发展,须知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后才趁机灭吴功成。

    所以我认为大明也需要用二十年以上的时间生聚训练,最后才能在稳妥的时候一战而平天下。

    这样才是对大明最有利的。

    主战主和,那不过是外人的说法而已,古往今来,天下视开疆拓土为第一奇功,我辈若是有机会,谁不想以此封个万户侯?

    外人那些说法不过是以讹传讹而已,不足为信。”

    黄宗羲不说话了,顾炎武哈哈一笑:“坊间把史可法比作整日畏畏缩缩的一个小人,还笑你是缩头乌龟,恐怕不敢和女人争一长短,没想到你还有这么大丈夫的一面,真是让人意外。”

    史可法也跟着苦笑:“是非功过任评后人说吧,我总不能天天上街跟人家吵架吧?”

    顾炎武点点头:“史兄雅量,让人佩服。”

    史可法这才问道:“那不知二位这次来京有何要事,若是我史可法能帮上忙的,两位只管直说就是。”

    顾炎武呵呵笑着:“这个对你应该是小事,我们这次来京主要有两件事,一个就是想要陛下主持为大明各地修地方志,这个东西随着时间流逝,不大修恐怕会日渐腐朽。

    第二个事情就是,希望陛下能为那些灭国的小国大国修一修史,其既然存在过,那自然要给后人留下研究的东西,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我等才能照见自己的不足。

    这两件事想要请史兄帮忙跟陛下提一下。”

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何为历史

    朱慈烺当天晚上就拿到史可法三人的聊天记录,看到黄宗羲和顾炎武想要替大明灭掉的国家修史忍不住想起一句话:

    ‘历史是个好老师,如果你没有学会,那么他会一遍一遍的替你重复。’

    王之谦愣了一下:“陛下这句话说得通俗易懂,又发人深省,比什么读史使人明智什么的更容易理解,更让人理解的透彻……”

    朱慈烺看了他一眼:“还会拍马屁了?”

    王之谦连忙拱手低头:“没有,没有,就是有感而发,有感而发而已。”

    朱慈烺哼了一声:“滚蛋,哪有那么多有感而发,这件事你怎么看?”

    王之谦啊了一声:“陛下,我不会看,也不会听,我们的老师交给我们,锦衣卫就是陛下的眼睛和耳朵,不应该有自己的思想。”

    朱慈烺无语的摆摆手让他退下,话虽然是这说,但是这家伙明显就是想省懒劲吧!

    有一个叫做魏无道的大佬曾经说过:“灭亡一个民族便是断绝其文化历史。当然最直接的是亡国灭种。”

    所以朱慈烺好不容易把一个国家灭亡了,你有屁颠屁颠的去给人家修历史,寻找文化根源,让其觉醒民族意识,你这怕不是个傻子吧!

    文人最是讨厌,整天在故纸堆里翻找些东西侃侃而谈,以显示自己有多少文化,其实文化这个东西何必从过去找?

    你的四大发明比外国早一千年两千年又如何?人家该把战舰开到你家门口照样开到家门口。

    文化自信是打出来的,当你把所有人都打服了之后,你说的都是对的,你说屁是香的大家就得跟着说屁是香的。

    到时候你就是个没有文化的盲流,人家也说你这是野性文化,你就是还没有脱离兽性的畜生,靠着原始的欲望生存,人家也会说你是丛林法则。

    然后一大堆人吹捧丛林法则多么优秀,多么的适者生存!

    这群人也不想想,你丫连丛林都没有走出来呢,跟我们装什么人,人的最基本的特点不就是走出丛林怀抱文明了么!

    当然朱慈烺对于这俩人是有偏见的,这俩在原本的历史中被塑造成伟大的思想家,提出国家不应该是一家一姓之天下,皇帝的权利来自于百姓更要回归百姓。

    这不是扯淡么,这不是找茬么!

    之前两人一直在各地跑着修地方志,朱慈烺听过这俩人让锦衣卫关注了,一直没有闹什么幺蛾子,所以也就没有怎么着他们。

    现在这俩已经不满足于修地方志了,开始琢磨着给国家修史了。

    修史一直被文人视为一种了不得的成就,能修史的那都是学贯古今的大儒,这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也是会被历史铭记的一种行为,而且史书也是文人必读的书,出名可比自己编个什么文集要范围大得多。

    大明的历史不需要这两人修,修明史那得明朝灭亡了才开始,他们这辈子是等不到了,所以就琢磨着给这些小国家修史,但是朱慈烺确不想给这些藩国修史。

    最好就是没有人知道这些国家曾经存在过!让他们的子民生下就以为自己是大明的一部分,那怎么还会想着分裂?

    就像炎黄发源于黄河,但是今天咱们就是一个祖先,谁还记得自己脚下的土地曾生活过什么样的部落?

    虽然都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朱慈烺想要怎么写那都是他自己的爱好,他可以把这个国家丑化,但是再丑化那也是有,哪有直接搞没有了要好。

    所以这个历史不能修,朱慈烺不仅不会在官面上允许,私下里的修藩国史的行为也不允许!

    果然史可法还是很讲义气的,第二天一早就去了皇宫想要见朱慈烺,结果朱慈烺一大早就离开了皇宫来玉泉宫了,然后他又坐着马车跟到玉泉宫。

    当朱慈烺看到他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朱慈烺坐在御座上:“爱卿专门跑来有何要事?”

    史可法躬身行礼:“陛下,自从您登基以来,大明地域扩张了十多倍,人口也扩大了三四倍。

    这一过程中有几十个国家因为大明的兴起而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这对于后世来说,不知这一段历史上这里生活着什么样的人岂不是太可惜了?

    昨晚臣的两个旧识想到这个特意来找臣,想要陛下下令主持修缮这些国家的历史,整理这些国家的古籍善本,然后归类保存以备后人查阅。”

    朱慈烺笑了:“这个提议让朕想起了,三国演义里面的一句话,‘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爱卿如何看待这句话?”

    史可法被问的懵了,这跟三国演义又有什么关系?而且陛下这个问题明显是送命题啊,天下大势合久必分?这不是咒大明会分崩离析么?

    史可法想了想:“这应该是做书者对于历史的总结,而不是对外来的预见,所以应当不算是一句违禁的话吧?”

    朱慈烺站了起来:“正是历史上有这么多的分分合合才显得有趣,我是想问爱卿,既然历史上那么多次天下都分开了,那最后为什么又合在一起了?”

    史可法躬身:“这个陛下在新学课本上早有论述,乃是夏商周以来的同文同种,后来秦始皇帝一统天下,书同文车同轨,天下才得以无论多纷乱最后都走向一统。”

    朱慈烺满意的点点头:“正是这同文同种的思想,这个才是统一的基石,那么如果这些被消灭的国家有自己的历史,有自己的文化,认为自己跟咱们汉人不是同一种人呢?那咱们还能统一对方么?”

    史可法愣了,都不是一起的,你还统一个啥?等等,不对!陛下的意思是这史不能修啊?

    史可法想想还真是这样,这要是修了史帮他们总结了文化和历史,那么对方的民族性不就更健全了,到时候必然跟大明离心离德啊!

    史可法犹豫着拱手:“陛下的意思臣明白了,这次是臣考虑不周了,这个史不能修,不过臣还有一事,那就是大明的地方志也需要修缮,还请陛下主持这事。”

第一千二百八十章第四位大佬

    朱慈烺伸手制止:“在朕看来这个应该不止是欠考虑的问题,朕问你,如果修史导致这些地区与大明离心离德,那么必然导致动乱发生。

    到时候难免又是一幕幕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惨剧,那么这提出修史的人是不是其心可诛了?”

    史可法大惊:“陛下,臣觉得不至于,这可能就是这些人没有想那么多,没有站在陛下的高度看问题引起的误会。

    臣以自己的人格担保这两人绝对不会是这样的人。”

    朱慈烺微微笑笑:“你不用为任何人担保,是不是让锦衣卫查一下就知道了,王之谦在么?”

    王之谦从门外走进来:“陛下,臣在。”

    朱慈烺看来史可法一眼:“将鼓动史爱卿前来找朕的两个嫌疑人先抓进昭狱然后严格审问,看看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史可法有点腿软,怎么好好的一件事情就搞到昭狱里面去了,陛下这是想要要两个人的命吧?有那么大的罪过么?直接搞昭狱里严加审问?

    这是要查什么罪过的意思么?这怕不是陛下想要什么罪过就有什么罪过吧。

    王之谦显然也领会了陛下的意思,出去拿人了。

    朱慈烺继续说道:“至于所谓的修地方志的问题,大明每年都有专门的官员,专门的拨款整理修缮,何来地方志破损不堪用之说?

    方志自有体系岂可派专人修缮到时候修的天下一样那还怎么显得地域不同?”

    史可法惊讶的看着朱慈烺:“可是陛下,您刚刚还说不能让各地有自己的文化和民族,怎么到方志上又让各地不同了?”

    朱慈烺看着他:“你是傻了吧,方志只有大明关内才有,其他地区又没有,就算有那也已经遗失或者在不久的将来会遗失。

    而关内地区大家同文同种自然可以保留一些特色,至于异域,那肯定是要先归入大明范围,那才可以讨论特色,这叫大方向上要掌舵,小问题上可以放任。”

    史可法无话可说了,合着最终解释权都在您手里,您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了是吧?

    史可法从玉泉宫出来的时候感觉太阳格外刺眼,这忙了一天干成了啥?两个求自己办事的还送进昭狱去了。

    不行这要想办法把人给弄出来,要不然这谁还敢找他帮忙?

    史可法坐上马车急冲冲的往家里走,王之谦那边早就快马往南镇抚司去了,至于黄宗羲和顾炎武两位陛下这边刚下旨,电报就已经送到京城锦衣卫了,那边想必已经等着了,消息一到就抓人。

    黄宗羲和顾炎武刚刚吃过午饭正在屋里下棋的,他们也没有想到史可法是这么热情,第二天就为他俩的事情奔走。

    正高兴眼看自己就能主持一国历史的修编,外面突然传来吵闹,然后客房的门被大力推开。

    一个穿着锦衣卫飞鱼服,腰间挎着绣春刀,端着火枪的锦衣卫保护冲了进来:“顾炎武、黄宗羲!你们俩的事情发了,跟我往昭狱走一趟吧!”

    两人都是蒙圈的,他们干啥了就事发了?

    顾炎武定了定神:“你们是不是抓错人了?我们俩可什么也没有干,还有这可是史部长的家,你们在史部长家抓人难道不应该给史部长一个解释么?”

    锦衣卫百户冷笑的看着两人:“解释?给谁解释?我们锦衣卫办事只需要跟陛下解释就行!

    至于你们犯了什么事,现在不愿意说可以,到了昭狱有的是办法让你们说,来人,把他俩带走!”

    两人就这么被夹着出了史家,王之谦还在来的路上,这件案子对于王之谦来说,可以说是他经手的第一大案了。

    按照陛下的意思,这些修史的算是一伙人,以这次的名义,把这些在给异国修史的人全都抓起来,然后全部都流放到非洲去,那么喜欢修史,去给那些部落修史去!有国家的地方都不能让他们去!

    顺便把这些人手里的资料来一次集中销毁,让资料更加断档。

    然后在秘密提高这些地区的废纸价格,高价把那些当地文化书籍给收回来销毁了变成再生纸张。

    这想要建设困难,但是要是想要破坏一样东西,那就太容易,王之谦要做的就是破坏这些地方的文化传承载体,达到灭绝文明的目标。

    朱慈烺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通过牺牲这么一群人,让以后再有动心思修史的人掂量掂量。

    接下来事情完全出乎史可法的预料,本来以为只是救援两个朋友,只是问着问着,发现锦衣卫掌握的证据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的人被抓了起来。

    然后一个以修缮历史为名义,企图鼓动地区之间矛盾,挑起民族对立的邪恶组织就出现了,黄宗羲和顾炎武正是这个组织的重要头目。

    这下子史可法傻眼了,他也信了,后悔自己怎么就把两人当朋友。

    两人和几十个相互不认识的党羽,就这么被审判了,然后装船流放非洲。

    这可谓是大明的一桩奇事,很多人都好奇,这帮人这么做对自己有啥好处?这不就是二傻子么?

    时间进入七月,大明的第三个五年计划终于敲定,第三届内阁和第三届军部以及锦衣卫也全部确定。

    内阁首相吴启晨,军部总参谋长周遇吉,锦衣卫指挥使王之谦。

    不过这三人只能算是四位大佬中的三位,因为还有一个皇明商号的大总管的人选还没有确定,这位也是一个影响大明各界的大人物。

    这五年的时间陈玄做的还是不错的,不过这么个胖子优点和缺点是一样的突出,那就是太好吃了,只要是关于吃的东西,他都能灵感爆棚,搞得是有模有样,但是一旦到了非饮食方面的产业,他的表现就平平无奇了。

    皇明商号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其产业已经影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也是朱慈烺掌控世界的真正幕后黑手。

    这个人选还关系到接下来的战争准备,因为大明的全部军功生产都是握在皇家商号手里,所以军事准备怎么样皇家商号的这个大当家才是起到关键作用的那一个!

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皇明商号大管家

    这次成为皇明商号大总管的就不再是太监了,而是当年的肃王之子朱姬润,这个人于皇室改革的时候因为厌倦了王室牢笼一般的生活,选择退出了肃王王室。

    肃王觉得对这个儿子又亏欠,所以当时给了一个马场还有肃王留在甘肃没有变卖的生意商铺。

    当年朱慈烺进攻叶尔羌发行债券,朱姬润先嗅到商机劝说肃王世系购买,然后自己有整理资产开设了西北最大的车马行。

    果然仅仅两年的时间,朱姬润的车马生意就遍布了西北,在朱慈烺进攻叶尔羌的战役期间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过程中,他通过低买高卖,把自己手里运营的几十万两的战争债券愣是发展到战后的数百万两。

    这样的经营天赋简直就是一个商业奇迹了。

    要是只有这些能耐到还不至于让朱慈烺这么高看破例重用。

    战后朱姬润的兴起之路更是堪称传奇,先是想买罗布泊的土地,但是因为大明要在那里筑京观所以没有成功。

    不过他得到消息说大明要在西北大规模植树,他敏锐的感觉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而且也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所以后面,他购买了天山北坡轮台外的土地,他是有赌的成分,不过他赌的是大明的军队足够强势,能够力压准噶尔人让对方不敢前来骚扰。

    然后成立了专门植树造林和培育树苗研究种树的商会。

    同时不忘记扩大他的货运生意。

    别人在偏远地区取得成就都是朝着中原关内发展,他确恰恰相反,他选择了一条别人没有走过或者不敢走的路。

    先是开通了轮台到莎车,然后从莎车绕过不周山通往印度河的商路,往北沿着天山山脉通往金山,然后通往北海城和北疆城。

    他的商路不仅为自己带来了财富,也填补了大明在这一片区域的空白开了先河,为大明控制这些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出了大力。

    之后大明跟沙俄修好,他又从西伯利亚往沙俄通商,同时走阿富汗走廊往中亚通商,当真是敢想敢干。

    真正做到了凭借一个商会的力量把大明西北的开发提升了一个等级,让朱慈烺都不得不感叹的人才。

    当陆地贸易做到了这个地步,他又开始涉及海洋贸易,别人都是走热门航线,他专门走冷门航线,别人都是做货运的时候他就反其道而行之,造海上大游船,进行环球航行计划。

    当大明各地允许开始动物园的时候,他又涉足动物产业,不过不是自己开设动物园,而是利用自己全球网点的优势为各动物园抓捕各种动物,并且从当地学习动物养殖技术回来教个动物园,并对一些易于养殖的动物养殖进行售卖。

    在矿业开采方面,内阁想要在轮台开矿冶炼钢铁,当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时候,朱姬润又出手了,他先是在轮台煤矿那里开设了炼焦炭厂,然后又利用自己的运输优势为铁矿厂运输煤炭矿石。

    等到铁厂投产之后,他又负责钢铁的销售。

    工业方面朱姬润也有涉足,首先利用西北地区的皮毛资源做起了皮革生意,然后是毛纺织,后来听说西北适合种植海岛长绒棉,然后找来种子试种之后后开始做棉纺织生意。

    这种天赋点满的选手关键还是他不逾矩,朱慈烺在他身边安排的差不多有一个百户所的锦衣卫,而且为了防止这些人被对方的金钱腐蚀,还每季度都有不同的人巡查暗访。

    整个十多年的时间,没有发现对方任何不守规矩的地方。这个就另朱慈烺非常满意了。

    不过这个也不是朱慈烺非要用他的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这位朱姬润去年以大明首富的身份退休了,年仅四十岁就不干了。

    按照他的话来说,挣钱太简单没有意思,感觉生活没有乐趣,然后带着他的老婆们去游三玩水去了。

    这玩了一年多,路过京城,朱慈烺特意把对方召进宫里,两人畅谈了一番,朱姬润对于朱慈烺的政策非常赞同也给朱慈烺提出了一些建议。

    这些建议很多都被写进下一个五年计划里面了,非常的有价值。

    朱慈烺忍不住爱才之心,就对朱姬润发出邀请,让他帮忙掌管皇家商号。

    朱姬润考虑了一会提出了两点要求:第一就是只干十年,到期就卸任,哪怕后面真的战争进入的关键阶段,他也要在那个时候退休。

    当然退休之前他会帮朱慈烺物色一个足够接任的人选。

    第二个条件就是陛下索取不可无度,皇明商号想要发展壮大,必须要有自己的资本,而现在皇明商号已经变成陛下用钱的一个工具。

    没有钱的时候就伸手去拿,钱不够了甚至以皇明商号的名义增发货币,然后让皇明商号慢慢还。

    一直到现在皇明商号还没有把亏空填完,要是他担任皇明商号的大总管,那么朱慈烺每年从皇明商号拿走的利润不得超过总利润的七成。

    对于这两条朱慈烺都答应了,本来能干十年就是意外之喜了,何况还包找一个能接任的,这个买卖划算。

    第二个条件也没有问题,其实朱慈烺也发现了皇明商号被自己抽取资金过多发展也遇到了瓶颈。

    但是无奈朱慈烺本身有不是什么经济奇才,能把皇明商号经营到今天这个地步完全靠着的就是超前的眼光,还有手里的垄断地位。

    不过没有关系,

    朱慈烺自己不行,有人行啊,作为大明土生土长的经营天才,掌管皇明商号,这不就行了。

    以皇明商号的体量,不要说朱姬润能让他翻几倍,只要翻一倍,朱慈烺都能做梦笑醒了。

    对于这位大明首富,民间知道的并不多,因为他的产业大多在西北,而且他个人有钱并不算大明最有钱的一波。

    因为大明最有钱的是商会组织。

    朱慈烺当初努力培养的各种商会,现在才是大明最有钱的,个人财富虽然没有朱姬润那么多,但是集合在一起的数量绝对超过朱姬润一大截。

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两千载帝王读春秋

    王之谦慌慌张张的跑进来:“陛下,陛下,那史可法要绝食自尽了!”

    朱慈烺猛然站起来:“他敢!谁给他的胆子!”

    王之谦擦着额头上的汗:“前几日,史可法上街,被几个老年儒生撞见,当众羞辱了一番,然后又被几口痰吐在脸上。

    后来黄家和顾家以及其余几家的家人都到史家门口去闹事。

    锦衣卫虽然派人挡住了这些闹事的,但是史可法每天上朝下朝路过门口总被这些穿着孝服的人拦住痛骂。

    现在可能有点想不开了,所以打算自杀了!”

    朱慈烺黑着脸:“这都什么破事,他绝食?人在那?”

    王之谦小心的看着朱慈烺:“陛下,史可法就躺在他家院子里架设好的棺材里,他……他还让家人布置好了灵堂……还给自己写了挽联。”

    朱慈烺当即懂了:“所以挽联上写的是什么?”

    王之谦低着头:“上联写着‘一万年来谁著史,’下联写着‘两千载帝王读春秋’。”

    朱慈烺坐了下来:“这是找死么?这是跟朕叫板来的吧!还谁著史读春秋!我看着老头是不想好了!”

    王之谦站在一旁不坑是。

    朱慈烺敲着桌子,事情有点麻烦了,这史可法明显是对自己处置这些要编写藩国历史的人不满了。

    这要是按照朱慈烺以前的性格,那肯定是谁反对就抓谁!一直抓到没人敢反对为止。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史可法也算是跟了自己十几年的旧人了,虽然平时朱慈烺不怎么待见对方,但是也知道他没有什么坏心眼,就是想为大明想为百姓做点事情而已。

    现在他跟朱慈烺耗上,往小了说,那是他的小脾气,往大了说这一个处理不好就会搞成儒家的一次集体反抗活动。

    儒家打压到这个地步已经不能在压了,这人就跟弹簧一样,你压一压,确实能给你挤出空间,但是你要是使劲压不松手,那对方也在积蓄能量随时准备反击。

    这匹夫一怒还能血溅五步呢,何况是这么一群带脑子的读书人。

    统计部这些年发现游学西方的儒生变得越来越多了,这帮人现在是游学,但是朱慈烺要是真的断绝了他们所有的希望,那这帮人可能就当真在那边找明主就投奔了。

    欧罗巴人直肠指模式的打仗朱慈烺不害怕,就怕这些儒生把大明的思想给引导过去,然后这些人学会了孙子兵法,学会了三十六计,那恶心起人来绝对是一套一套的。

    再说了,这在没有自己人对自己了解了,要是这些人真当了汉奸,那么大明的所有计划和所有的底细欧罗巴人可就一下子摸清楚了。

    读书人还是有气节的,几次党锢之祸的经验就摆在那里,朱慈烺可不希望重蹈覆辙。

    所以这次不适合来硬的,但是服软又不是朱慈烺的性格。

    想了半天朱慈烺还是决定去找史可法谈谈,不能这么耗着:“摆驾,朕去找史可法聊聊。”

    等朱慈烺到史可法家的时候,史可法依旧躺在棺材里,没有丝毫出来迎接的意思,朱慈烺看着那两幅高高悬着的挽联,这怕是站在街上都能看到吧。

    朱慈烺走到棺材边,史可法看了看朱慈烺拱拱手:“陛下,将死之人就不去迎接您的大驾了。”

    朱慈烺呵呵一笑:“棺材都准备好了?”

    史可法昂着头:“老年间存的,我早就料到有一天我会横死,所以提前预备了,免得到时候来不及置办。”

    朱慈烺听着这么耳熟:“废话,谁到最后还不是要死,这还用你算?不对,你说知道自己要横死?确实你这破性格,能活到现在还真是运气好。”

    史可法哼了一声,朱慈烺看着这掘老头:“说说吧,你想怎么样?”

    史可法摇摇头:“臣不想怎么样,只求速死。”

    朱慈烺哦了一声:“你要是真的不说,我就走啦,回头这门外骚扰你导致你自杀的罪人家属我也一并流放了,这次流放荒岛怎么样?要不给你安排去守灵?”

    史可法坐了起来:“陛下,老臣死不足惜,可是大明不能开此先河啊!”

    朱慈烺转身看着他:“开什么先河了?”

    史可法眼圈红红的:“开的是因言获罪的先河,开的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先河,开的是以莫须有之名定罪的先河。

    陛下您可是要成为天下的皇帝,世界的帝王,为什么连区区几个著史书的文人都容不下!”

    朱慈烺顿在那里:“此事的厉害朕跟你说过吧?再说了,他们获罪可都是有锦衣卫找到的充足证据。

    再说了朕怎么容不下他们了,他们不都还活着么?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活着而已。”

    史可法再度躺下:“我不杀伯仁,伯仁确因我而死。臣只能先走一步,在奈何桥上为他们开路以解心中愧疚之情。”

    朱慈烺摸着下巴,在原地转了几圈:“首先这个事情必须要有一个圆满的解决,朕不希望有人在为这些消失的国家修史,修书,修文化古迹之类的。

    第二这些事情已经定案,如果推翻必须要有人承担罪责,锦衣卫办事忠心,朕是不会让他们顶罪的。

    你在这躺着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让问题更加复杂,甚至导致儒家跟大明对立,跟朕对立,到时候引起的后果,那就不是死了你,或者死一个两个人的事情了,你要考虑清楚!”

    史可法心中一惊,这会也顾不得躺下了,坐起来看着朱慈烺。

    朱慈烺直接开口说道:“你的态度朕也知道,这件事你给一个解决的办法,然后大家一起坐下来商量一下,不要搞这些歪门邪道的。

    大明有今天不易,这几年新学也稳固了自己的生员,朕已经打算重启儒家经议的教学,只不过这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这两个学说和众多的百家学说需要一个契机,一个平衡,你不要主动的对立矛盾。

    朕可以给你承诺,最晚在大明取得决战胜利之后,儒家一定会从回大明庙堂。

    这些年儒家要做的是应该好好反思!看看到底自己哪里出了问题!”

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卖皇明车马

    史可法不闹了,愣愣的坐在棺材里看着朱慈烺,朱慈烺也挥挥衣袖又看了看那一副挽联:“你这对联为啥两边字数都不一样,也不工整啊?”

    史可法愣了一下:“啊?这个……当时就是觉得这样写有气势,不成对也没有关系。”

    朱慈烺念到:“一万年来谁著史,两千载帝王读春秋,改成一万年谁来著经史,两千载帝王读春秋,这是不是更对仗工整一些?”

    史可法再次愣了,他没有想到陛下会跟他讨论这对对子的事情,想了一下确实是这样更合理一些,但是今天这事是对子工整不工整的事情么!

    朱慈烺摆摆手:“朕走了,立马给我把这些撤了,一个部长搞这种事情,成何体统!在搞就降爵了啊!”

    史可法更加不理解了,他又没有爵位,何来降爵位这一说?不对,陛下这是在暗示自己,自己退休了是能封个爵位的。

    朱慈烺走了,史可法咧嘴笑了,看着史可法开心了,下面的人也都擦了一把汗,跟皇上这么叫板的,这是复兴朝第一个吧!

    管家微笑着上前:“老爷,这些东西?”

    史可法从棺材里站起来,扶着边下到地上:“都撤了,把这两个挽联烧……扔了吧!烧了晦气!”

    下面的家丁都有点无语,合着现在烧挽联你想起来晦气了,您这又是躺在棺材里,又是给自己办丧事的时候没有想起来这样晦气?

    朱慈烺回了皇宫,这一次他也算是低了半头,就怕以后别有人有样学样喽。

    正生气呢,桂喜犹豫了一下说道:“陛下,朱总管要把皇明车马给卖了,这事奴婢不知道做的对不对,所以还是跟陛下说一声。

    有人谣传这朱总管是要把皇上的产业卖到自己的手里,想把皇上的钱变成他自己的产业。

    因为自己是搞运输的,所以想把皇明车马变成他自己的生意。”

    朱慈烺啊了一声:“卖了?为啥啊?皇明车马行不是经营的好好的么?怎么说卖就卖了?他人在哪?让他来见朕。”

    等了一个小时朱姬润才过来,见到朱慈烺先是拱手:“陛下。”

    朱慈烺问道:“朕听说,你要把皇明车马给卖了,为什么好好的车马行要给卖掉?”

    朱姬润抬头:“陛下多久没有去过皇明车马了?”

    朱慈烺想了想:“没多久吧?也就两三年吧?怎么现在经营不下去了么?不是看数据还有利润么?”

    朱姬润抬头:“陛下,皇明车马从成立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是陛下成立的第一批工厂了,一开始以生产贵族马车为主,后来又生产四轮马车和四轮货车。

    十几年的时间利润最高的时候不过一年五十万两不到,现在利润更是不到每年十万两银子。

    而且这些钱还都是依靠皇明商号系统内部的订单支持的,如果去掉皇明商号自己的订单,实际上他是在亏损的。

    这些年来,大明工业发展日新月异,但是皇明车马显然没有找对自己的道路,生产的马车价格昂贵而且不比民间工坊的更好,市面上销售并不理想。

    马车因为其技术水平低,而且并不适合长途运输,谁也不会跑到几百里之外去买马车,那新车回家都成旧车了。

    所以这已经不适合大明的需要,就算改革也只能是勉强维持,不如早点卖掉,这样还能回笼一笔资金。”

    朱慈烺摸着下巴:“可是保留造马车的能力可是准备为下一步的汽车做准备的。

    现在看着这个产业是不赚钱,那以后这钱就是海量的赚了,就这么卖了多可惜。”

    朱姬润没有听懂:“汽车?陛下说的是那种跟蒸汽压路机那样的汽车么?”

    朱慈烺摇摇头:“是也不是,那个是蒸汽动力的,朕说的是内燃机动力的烧油的,一下子给你也解释不清楚了。

    这样吧,咱们一起去皇家科学院看看,看看他们的内燃机研究搞的怎么样了,你看过之后在决定是不是要卖掉皇明车马。”

    两人坐着马车前往皇家科学院,对于这么一个机构,其实朱姬润还是很好奇的,据说那里研究的都是惊人的高科技,如果拿出来一样都能改变世界的次序的那种。

    今天终于有机会进入看一下到底是什么样的,别说还真的很期待呢。

    内燃机研究项目,是跟蒸汽机同时启动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点燃燃起爆炸引起的冲击力带动冲程,然后飞轮旋转。

    严格来说这个东西其实并没有脱离蒸汽机原理的范畴,只不过是把里面推动的蒸汽换成了燃起爆炸,其他的地方原理相似度很高。

    但是内燃机中蕴含的的原理就要复杂的多了,首先就是材料,这玩意是要在内部连续爆炸的,这个对于发动机的材料要求就高了。

    其次还有喷油技术,雾化技术,电子点火技术等等。

    最关键的是这玩意朱慈烺是真的只知道基本原理,知道大概有什么,具体的是都不清楚了,全靠大明工匠的聪明才智了。

    到了研究室,管事的跑出来:“陛下,您……怎么突然来了?”

    朱慈烺摆摆手:“不用紧张,这位是皇明商号的大管家,最近打算对皇明车马进行改革,朕就带他来看看这内燃机的研究情况,好给他做个参考。”

    管事的松了一口气,他还以为是陛下因为对他们的研究进度不满跑来问责的呢。

    管事的朝着朱姬润行礼:“朱总管请跟我来,这个是原理演示,内燃机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油喷出之后点燃形成的爆炸冲力推动这跟连杆,然后带动飞轮,剩下的跟蒸汽机一样。

    他比蒸汽机最大的优点就是,蒸汽机想要推动这个连杆,他首先要有一个锅炉,还要装载大量的燃煤,煤烧水,会损失一部分热量,水变成蒸汽推动又损失一部分热量。

    关键是无论是锅炉还是煤都很占地方,这对于机械的小型化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

    但是内燃机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因为他的前置条件就只需要前面有个油箱就好了。等于是节省了大量的自重,同时还节省了一个操作锅炉的人力。”

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参观皇家科学院

    朱姬润这回听懂了:“能做到多小?”

    管事的尴尬的摸摸鼻子:“现在能做到一立方这么大,然后能够带动马车以每小时五里的速度行驶。”

    朱姬润是搞马车运输的,这个一小时十里,别说跟马车比了,就是跟人步行比也差的远呢吧?

    朱姬润疑惑的看着皇上,您让我看的就是这个?这真的能拯救马车?

    朱慈烺只好跟他解释了一下:“实际上蒸汽机火车刚发明的时候,走了还没有三步远就坏了,能有现在的火车用,那都是一代一代改进的结果。

    你不要看这个内燃机现在好像很不实用,但是经过多次改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一定能取代马车成为大明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陛下都这么说了,那估计就是真的了,朱姬润好奇的问道:“那能让我看看实物是什么样的么?”

    管事的点点头:“陛下,朱管事你们从这里走,那边就是我们最新制造的内燃机马车,因为内燃机的自重,所有我们加强了车轮还有马车的底盘,小刘,快发动车子陛下要看一下。”

    管事的招呼人去发动,朱姬润仔细的打量了一下这个马车:“陛下,要是这东西真的走上实用,他除了名字跟马车有关系,好像就是完全是两个东西吧?

    如果我没有猜错这东西最复杂的就是这个内燃机了,但是这车轮,这底盘,都跟造马车不一样了啊。

    陛下看完这个车,我觉得陛下更应该早点把马车行卖掉,这个东西完全就是需要设新厂才能生产的。”

    朱慈烺摸着下巴:“可是马车行有成熟的生产线工人,一旦这边技术研究成熟了,进入量产阶段,那么这些工人进行简单的培训就能完成组装工作。”

    朱姬润摇摇头:“陛下,这组装工又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要招募好人手简单的几天,复杂的半个月也够培养一个熟练工人了。

    而这个内燃机马车多久能够出实用的成品?”

    朱慈烺看着管事,管事有些犹豫了,朱姬润问道:“三年内有把握么?”

    管事的摇摇头,朱姬润又问:“那五年呢?能造出来么?”

    管事的想想:“不好说,应该能吧。”

    朱姬润摊摊手:“陛下,您也看到了,五年的时间都未必行,而五年的时间足够让皇明车马多亏损两百万两白银,再加上卖厂子能卖的五百万两白银,这就等于亏了七百万还有五年的时间。

    如果用这笔钱做点别的,例如修一条从金陵到松江府的铁路,或者从松江府到苏州再到杭州的铁路,这五年的时间不仅能修通还能大赚一笔,以后更是能源源不断的赚钱。

    这不比把钱消耗在这没用的产业上要强?

    五年之后如果这个车真的跟陛下说的那样成功了,咱们在投资建厂培养工人,一样来得及,这个机器是新的,加工方式是新的,所有配套的机器材料工厂这些都要一点点的建设。

    臣估计没有个一年两年的时间根本建不成所谓的生产线,到时候岂不是又是两年的时间消耗,那到时候花七百万修的这条铁路的利润都够给这个产业投资的了,陛下还白得一条铁路岂不是好事。”

    朱慈烺有些发愣:“等等,这皇明车马有这么值钱?能卖五百万两银子?”

    朱姬润摇摇头:“工厂里的设备不值这么多,但是地皮值钱,陛下当初建设这个厂的时候,京城还只有内城外城,现在京城发展这么快,他的内厂区和外厂区都已经成为了繁华地段。

    臣打算把厂子卖掉然后地皮盖成居民区和商业街也一起卖掉,这样产生的总利润可能要突破五百万两银子,但是具体有多少还要进一步估算还有看明年房价的走势。

    当然皇明车马的高端马车业务还是有钱赚的,而且作为皇家用车和王室用车的唯一供应商,这个不能卖。

    我打算迁移地址从新建厂,到时候新的皇明车马只保留高端马车业务,还有最优秀的技术工匠,以后每年的近利润应该能做到三十万两。

    而皇明商号各产业不再从皇明车马购买马车,采用招标拍卖的形式进行购买,又能每年节省六七十万两,这一正一反就是百万两银子的差别。

    陛下要是觉得可行那就卖掉,要是觉得不行,那臣还有一套方案,那就是改革,在全国各地建立新的生产基地,把京城附近的工匠分流,然后研制新车型,然后利用自己大厂的优势降低供应链成本,采购更好的物料,还能降低价格,做到比民间马车更低价更优质!

    不过要是这么做的话,预计还要投入八百万两银子左右,最后效果如何还不知道。”

    朱慈烺被说动了,这确实一正一反差距这么多呢,看着那里终于走起来的内燃机马车朱慈烺终于点头了:“行吧!朕同意了。

    时代在进步,人总要向前看,马车最终是要被历史淘汰的,既然早晚要淘汰,那不如早点淘汰。”

    朱姬润拱拱手:“多谢陛下支持,那这皇家科学院还有什么是臣可以看的么?”

    朱慈烺呵呵一笑:“你要是有兴趣,这里都可以参观一下,这些虽然都是大明的保密项目,但你作为大明最高决策者之一当然有资格知道。

    走,朕带你去看看,这内燃机研究区域,不仅有这个马车,还有专门拉货的货车,马车这个是汽油机,那个是柴油机,马车是四冲程,拉货那个是二冲程。

    还有就是燃起轮机,燃气轮机是取代传播用的蒸汽机的,还有喷气式发动机等几个衍生项目,不过那些都是比较难度大的,短时间很难取得效果。

    那边的是蒸汽机研究院,现在大明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研究院,里面正在搞的是下一代蒸汽机技术,为一万吨以上的战列舰设计的蒸汽机就在这里实验。

    那边是电实验室,那个是无线电实验室,就是现在的电报不是有线的么?那个是研究怎么让发电报不用电线就行,那个是电器研究师,现在市面上比较常见的电器灯泡啥的都是这里研究的。”

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继续卖产业

    继续往前走朱慈烺指着前面的区域:“那边是材料学研究区,为大明研究各种新材料,这个区域比较大,有钢铁合金区域,有石油化工区域,有煤化工区域,还有盐化工区域。

    那边比较危险平时不要轻易过去,当然危险比较大的实验都在京城之外,那里大多进行一些安全一点的实验,这个安全是相对的,所以不要轻易尝试。”

    朱姬润点点头:“臣也很惜命呢!大好的时光等着享受,臣也不想那么早就没了。”

    再往钱走朱慈烺指着前面:“那边就是三大基础科学院,物理学院,化学院和数学院。”

    其他两个朱姬润还能理解,可是皇家科学院里面为啥要有一个数学院?数学也是科学么?

    朱姬润好奇的问道:“数学?数学也需要科学院来研究么?”

    朱慈烺哈哈一笑:“你当他们在研究一加一么,他们研究的数学都是非常高深的东西,万事万物都有规律,万事万物都可以用数学来计算。

    数学可以说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没有数学物理化学怎么确定计量怎么设计机器,小到一个钉子大到一艘战列舰处处都离不开数学。”

    朱姬润哦了一声:“这样确实厉害,臣长见识了。”

    朱慈烺看着这个庞大的科学院:“现在大明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有三分之一都加入了皇家科学院的各实验室,以后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这个比例会降低但是这里的总人数确不会降低。

    皇明商号每年投入巨资进入皇家科学院,而皇家科学院每年也回报给皇家商号众多的新技术,新产品,这就是一个良性的互利关系。”

    朱姬润看着这里来来往往的人流忍不住问道:“陛下这里有几千人吧?”

    朱慈烺想了一下:“那恐怕不止,这里上半年的时候已经有超过三万人了,这次暑假有吸收了一批应届学生,这边的人数应该有三万五千人不到。”

    朱姬润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臣就在想,皇明商号有这么多的人在不停的研究,应该每天都有新的成果出来吧?

    那么这些成果皇明商号都用上了么?能用的完么?”

    朱慈烺哈哈笑着:“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皇家科学院每一项成果都会进入评估,如果是皇明商号自用的,那就会交给皇明商号。

    如果认为皇明商号用不上,那么就会交易为各商会,到时候从各商会换回相应的股份,这个也是皇家科学院一项重要的经费来源。”

    朱姬润摇摇头:“臣以为这远远不够,臣请把皇家科学院的研究成果交给臣来运营,还有可以调动一部分科学院研究力量的权利。”

    朱姬润的话让朱慈烺沉默了,皇家科学院虽然一直靠着皇明商号养着,但是两者并没有从属关系,实际上皇家科学院严格来说,他跟朱姬润还是平级关系。

    因为皇家科学院的人事任命都是朱慈烺亲自负责的,只不过因为皇家科学院一直在大明存在感不高,因为朱慈烺直管外人不知道,所以才会给人一种他属于皇家财产一部分的错觉。

    把皇家科学院的一部分权利交给朱姬润,这就相当于扩大了朱姬润的权利,也扩大了皇明商号的权利,这跟朱慈烺当初的意愿可是不相符的。

    沉吟了一番朱慈烺直接问道:“你先说说你要这些权利想要干什么,朕在考虑是否让你管这些。”

    朱姬润也没有扭捏:“臣初步的计划是,从新认定一下皇明商号以前的技术的价值,卖出的有合同就不谈追回的事情了。

    但是有很多技术皇明商号独享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些技术可以继续出售一波,这个即赚钱了,又能促进民间的技术进步,对于大明和陛下都是有利的。

    第二个就是臣觉得既然皇家科学院有这么多科学家,那全部消耗在这些长期的项目上有点浪费了,这些长期项目要做,但是闲暇之余也可以干些别的。

    民间不少工坊和商号,想要搞科研但是没有这个技术也没有这个条件和人员,皇家科学院有技术,有条件也有人员,但是没有那么多需要研究的项目。

    如果皇家科学院能够以收费的形式帮助这些民间工坊商号进行一些研究,那么这无论是对于皇家科学院的人才资源利用还是对于这些民间商号的技术进步都是有利的。

    这样也更容易让皇家科学院找到研究的方向,毕竟这百姓需要什么,大明最急需的是什么,你只有贴近百姓才能清楚,臣看这很多研究项目厉害是厉害,就是有点不贴近百姓。”

    朱慈烺沉吟了一会:“你说的也有道理,这样吧,我让皇家科学院的院长跟你合作,你们一起把这一块搞好,你更擅长商业上的事情,他呢对于科研更有把握,你们一起做事,如果有什么不能决定的再问朕就是。”

    朱姬润高兴的拱手:“谢陛下,对了还有一事,陛下,大明蒸汽机已经发展到第五代,那是不是可以把前几代蒸汽机制造技术出售给民间的工坊了。

    虽然技术一直在进步,但是前一代的蒸汽机也不是没有其市场,如果能把这些技术出售出去,培养更多的蒸汽机制造企业,那么大明的工业发展岂不是又能加速了么?”

    朱慈烺有些不能适应了,怎么又是卖东西,这朱姬润上来其他事没有搞多少,这东西确卖的呼呼叫的。

    蒸汽机这个事情其实朱慈烺一直打算培养一批蒸汽机制造企业,只不过这玩意实在太赚钱了,朱慈烺一直不舍得丢,不要说第四代蒸汽机了,就是第三代蒸汽机都还能挣钱呢。

    当然现在的第三代已经不是当初的第三代,而是改进后的第三代,经过适应性改装的第三代。用后世的说法那是三代加型号。

    现在朱姬润竟然毫不犹豫的要卖掉,朱慈烺有点不舍得:“这些机器并没有过时吧?为何要出售?皇明商号难道不能生产么?”

    朱姬润解释道:“陛下,这些虽然赚钱,但是第五代更赚钱不是,皇明蒸汽机作坊因为有很多这样的老旧生产线,所以其本身资产负载大,上新设备新工艺的积极性就不高。

    而且过多的工人在从事这些低端的机器制造和各种改进,大明的五代蒸汽机的各种改进型就出不来,也没人造。”

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大明最赚钱的生意

    朱姬润说的这种想象,这个不就是历史课本上说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为啥先在德意志完成的原因么。

    因为英格兰和法兰西提前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取得了丰富的殖民地建设了大量的工厂。

    工厂主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自己的工厂,不愿意革新机器,而拥有的庞大殖民地又使得他们不必担忧生产的货物卖不出去,这样就失去了革新的动力。

    现在没想到仅仅十年而已,大明的蒸汽机生产更新换代竟然会因为老式机器生产线而影响了效率,关键朱慈烺竟然没有发现。

    现在想想还真是这样,第五代蒸汽机生产之后,其主要方向就是军用、船用和火车用三个方向。

    并不像前几代那样各种工坊使用的版本,各行各业使用的新机器型号层出不穷,好像确实只要前一代有的功能新一代就不再往上面研发了,这不就是吃老本么。

    朱慈烺点头:“那朕就准了,卖掉老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线,赚的钱用来制造新的生产设备新的生产线!这是个不错的想法。

    看来你最近对于皇明商号的动作很多啊!接下来还有什么打算?一并说出来!”

    朱姬润拱拱手:“其他的大动作就没有了,不过臣打算稍微调整一些火车的线路,还有修一些副线。

    例如臣前面说的,连接金陵、松江、苏州、杭州的这一部分铁路,这个对于大明的经济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还有就是从大同连接张家口的铁路,大同那里发现了优质煤炭但是因为交通原因一直运不出去,而大同连接了张家口之后,大同的煤就能从张家口运到京城和天津。

    还有就是徐州到胶州的铁路,还有沈阳到金州的铁路,还有从恒河地区向着南亚南部战区的铁路,这些线路都是对经济非常重要的铁路,虽然战略上没有那么重要。

    但是臣以为,铁路首先要先赚钱,只有赚了钱之后皇明商号才能有更多的钱不断的投入。

    如果铁路只是一个不断投钱确没有产出的项目,那么就会像是趴在皇明商号身上的水蛭,不停的让皇明商号失血。”

    朱慈烺沉吟了一番:“这些铁路修建加在一起里程可不短了,皇明商号能拿出这笔钱来修铁路么?”

    朱姬润开心的笑了:“当然,正如臣把皇明车马卖掉一样,几年臣绝对能筹够第一笔资金,然后让这些铁路开工。

    只要开工之后臣有两种办法,一个是向银行抵押这些铁路的收益贷款,第二个就是发行债券,这都能筹集足够的资金。

    从这几条路的情况来看这些绝对都是稳赚不亏的买卖。即使贷款或者发行债券完全可以用利润来偿还。”

    朱慈烺只得点头,这些铁路确实都是能赚钱的项目,连接的都是发达地区。

    看来这朱姬润不愧是搞货运起家的,这项目都是跟着运输业有点关系。

    皇明车马就不用说了,这个是他的老本行,马车起家的他对于造马车那也不陌生。然后就是蒸汽机生意。

    这个看着跟马车没有关系,但是他跟火车有关系,跟轮船也有关系,跟他的纺织厂更有关系,也算是跟运输沾边了。

    最后是铁路,这个也是运输业他也懂行,所以这人聪慧是聪慧,也没有多智到妖的地步。

    朱慈烺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很好,你今年能把这些事情办好,把皇明商号理顺了,就是你的大功一件了!”

    朱姬润拱手:“是,多谢陛下。”

    两人出了皇家科学院朱慈烺问身边的朱姬润:“你觉得未来十年大明最赚钱的生意有哪些?”

    朱姬润自信的笑着:“那当然是军火、粮食、能源、造船、矿厂、机器还有今天看到的汽车。

    如果战争开始,军火贸易将会是大明最赚钱的生意,军部拿到的武器实际上都是经过加价的,如果去掉这些加价,那么每年的军费开支实际上能节省三分之一。

    这种左手倒右手的加价看着没有什么意义,实际上这种高价结算可以让整个产业链都因此受益大家都有钱赚。

    未来不止大明有军火需求,各藩国的军火需求也会激增,还有赏金猎人等也都会增长需求。

    如果战争持续,那么粮食一定会再次成为紧俏资源,到时候谁掌握了粮食就等于掌握了战局的成败。

    随着大明的发展,蒸汽机已经成为大明的主要工坊动力来源,还有城市化的加快,百姓的取暖需求也是一块庞大的市场。

    随着蒸汽船舶取代老式船舶,世界上至少有十万艘以上的老式船舶需要淘汰,以每一条十万两银子计算,这将是一个一百亿两白银的大市场。

    矿产是因为战争的需要,也是各种钢铁制品的增加例如蒸汽机、铁路、火车还有现在盖房子,修桥都需要钢铁,未来的钢铁使用量一定会非常巨大。

    机器也是一个道理,大明到处都需要机械,而好的机械只有大明皇家商号一家可以生产,所以这个生意的利润会一直持续。

    最后这个就是听陛下说的,如果汽车真的能在五年之后走向实用,那么它将会取代马车,取代马匹的作用,到时候这一块市场也将会是重要的收入。

    那么陛下以为最赚钱的生意是什么呢?”

    朱慈烺哈哈一笑:“朕觉得未来最赚钱的是垄断!朕即将垄断全球市场,不说其他的光一个食盐专卖,每年就能给朕带来三亿两以上的白银!

    当然你说的这些也对,不过能源这一块还有石油,军火这一块还有军火相关矿物,例如硝石,硫磺还有锰矿钨矿,最重要的就是铜矿,这些都将是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暴利。

    皇明商号这些年以来一直在从轻工业朝着重工业过度,一个是让出更多的利益给百姓,让百姓过的更好,另一个就是重工业这一块市场需要皇明商号这样的大型企业才能带动推动它的发展。

    所以皇明商号不只是朕的生意,它也是推动大明不断前进的动力之一,你改革的时候除了关心利润,也不要忘记这些。

    朕的不与民争利,不是不要赚钱,而是不要把老百姓已经赚到手里的钱再抢过来,皇明商号就是要不停的开发新的赚钱项目。”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1868/ 第一时间欣赏统计大明最新章节! 作者:怕起重复所写的《统计大明》为转载作品,统计大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统计大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统计大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统计大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统计大明介绍:
一个强大的帝国必须能提供至少2000项关于国家的统计数据。
如果崇祯对于自己的国家了如指掌,那他的结局一定是另一个模样。统计大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统计大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统计大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