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我的系统不正经TXT下载我的系统不正经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的系统不正经全文阅读

作者:疯神狂想     我的系统不正经txt下载     我的系统不正经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七百六十五章泥人张(900月票加更)

    “这位老板,你手中有没有玛瑙的进货渠道?好的差的我都要,差的少一些,好的多多益善。”

    正喜滋滋的看着陈文哲的老板,被他说得一愣。

    “要原石?”

    “对,算是照顾一下你的生意,要是有,就直接送到一念堂。”

    说完之后,陈文哲摆了摆手,直接走了。

    留下傻眼的老板,看着手机上的数字,突然间,他怎么就感觉不香了呢?

    刚才赚的那三五百,跟离他远去的那两件东西,能比吗?

    此时要还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事,他就是个棒槌。

    这位老板苦着个脸,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哭。

    他之前还嘲笑过那位卖白瓷的摊贩,现在轮到他这位卖玛瑙的了!

    恐怕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在说他了吧?

    有眼无珠?有目如盲!

    还是专业人士呢,居然让陈文哲在他的摊位上捡了漏,这可太打脸了!

    看了看周围,居然没有几个人关注他这边?

    也对,如果有人看到了,不是向那位悲催的白瓷老板一样,立即被打脸啊!

    想到陈文哲最后离开之时说的话,他感觉生意还是要做。

    再说,那两件东西,一件就是近代的玛瑙三角爵杯,卖三千肯定赚了。

    至于那件水胆缠丝玛瑙茶壶,就算是真品,也绝对不可能超过清代。

    这一点他还是能确定的,因为他知道清代乾隆之前,机器工还没有呢!

    既然是清代的,那最多也就卖个七八万。

    所以,他这是损失了七八万?

    幸亏他手中还有不少玛瑙原石,也有渠道买到更多。

    刚才陈文哲可是说了,好的玛瑙多多益善,既然这样,没准他很快就能赚回那七八万的损失。

    有了这个想法,他立即喊了两嗓子,这时一个小年轻走了过来,这是他儿子。

    让儿子看摊,他这急匆匆的跑向了一念堂。

    陈文哲可不知道这些,他就只管挖坑。

    至于收购玛瑙,肯定是有用的。

    玛瑙终归是一种宝石,就算现在的开采量很高,那以后呢?

    不可再生资源,总是越用越少,现在价值低,并不意味着以后价值也低。

    再说,就算是价格低,被他加工之后,只是凭借其手艺,利润也少不了。

    至于质地差点的,自然是用来烧制瓷器。

    玛瑙入釉,他早就想要试试了。

    手里把玩着那把茶壶,口袋里这装着三角爵杯,陈文哲就如同一位纨绔子弟一样,慢悠悠的继续在市场上游逛。

    他现在是越来越喜欢马承继了,那一位简直就是他的财神。

    所以,本来不想搭理他的,现在也忍不住想要帮他一把。

    不外是铸造一件铜鼓,给城隍庙里的那件晨钟配对。

    好东西,他自然也要保存一件,所以,仿制的景云钟,他还是要做的,最少自己也得有一件。

    既然要做,那就做一口钟,两只鼓,倒时候他的一钟一鼓,也是一套。

    “嘿,又看到好东西了,泥人张彩塑啊!”

    又围绕着古玩市场转悠了半圈,居然发现了一个摊子上,摆放着大量泥人。

    这些泥人制作的可太有特色了,而且打的招牌居然是泥人张。

    泥人张可不简单,现代人很多都应该听说过他。

    他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事情,肯定是在戏院里看多种角色,偷偷地在袖口里捏制。

    而这样捏制出来的泥人,居然个个逼真酷似。

    “泥人张”彩塑用色简雅明快,用料讲究,所捏的泥人历经久远,不燥不裂,栩栩如生。

    就算是在国际上都享有盛誉,霓虹那边甚至还给他开设了专门的陈列室,用于收藏他的作品。

    陈文哲作为练泥大师,早就想要拜访一下泥人张的传承人了。

    他们现在开公司,应该不介意他看一看他家的那些孤品吧?

    现在肯定是不可能轻易看到真正泥人张的手工作品,但是,看一看人家的批量工厂货,也可以提前学习一些东西。

    来到那家摊位跟前,陈文哲看着大大小小的泥人,感觉还真是很喜人!

    摊位上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机器制作的泥人,按照大小从几块到上百不等!

    一般手工制作的泥人,大概是60块钱起步,再贵的也就700到800!

    名家作品一般是1500起步,名家名作十几万的都有,只不过这里的名家名作,是不是真品,就要考虑考虑了。

    因为陈文哲知道,就算是在津城的泥人张两家店铺里,这样的名家名作也不多。

    也就是在那两家店里,还有一些流传下来的孤品,但是那些作品是只展不卖的。

    古文化街上一共两家泥人张,其中离天后宫远的那家,可以看到流传下来的孤品。

    天后宫近的那家,只出售机制和一般手工制品,不出售具有收藏价值的贵重名家手工制品。

    这些陈文哲早就了解过,主要是人家泥人张的手艺,真的很值得他学习。

    不管是练泥,还是捏泥人的手艺,对他都太有用了。

    陈文哲看着眼前的泥人,自然是毫不犹豫的就启动了回溯。

    只要不是机器大批量复制的,他就可以看到一些东西。

    而就算是机器工,他也能学到一些东西,比如泥料的炼制,或者是配方!

    所以,那些明显有着手工特点的,不管质量好坏他都想看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对于选泥、练泥可是有着很深的研究,现在任何一点进步的机会,都不可错过。

    只是稍微寻找,陈文哲就找到了几个好的作品,标价五千以上的,都应该是现代青年艺术家的作品。

    这些人,一般都是跟着师傅学过几年,或者是十几年,还没有出师,没有多大名气,但是手艺还是很不错的。

    只是稍微一看,陈文哲就收获不小。

    泥人张的这些传承人制作的“泥人”,所用材料还是很不错的,他们使用的是是含沙量低、无杂质的纯净胶泥。

    经风化、打浆、过滤、脱水,加以棉絮,反复砸柔而成为“熟泥”,其特点是粘合性强。

    辅助材料还有木材、竹藤、铅丝、纸张、绢花等。

    塑造好的作品,避免阳光直射或置于炉火周围,正确的晾干方法,应是自然风干。

第七百六十六章贱卖海张五(求订阅)

    泥人张选泥、练泥的手段,对于陈文哲来说,肯定有其借鉴意义。

    而最主要的还是捏塑工艺,当然,最后的烧制,陈文哲也想见识一下。

    选泥、练泥、泥塑、上彩、烧窑这几项技术,陈文哲都还算厉害。

    但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更何况这个他山之石还是一块玉石。

    很快,陈文哲就锁定了一件制作工艺最好的泥人。

    “泥人”在彻底干燥后,要入窑烘烧,温度要达700℃左右。

    出窑后经打磨、整理即可着色。

    彩塑的用色,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

    过去的颜料为水粉色,覆盖力差,容易爆裂、脱落、褪色,不能长久保存。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使用丙烯色,尽管价格较贵,但优点很多。

    这种新材料覆盖力强、不爆裂、不脱落、不易褪色,干后不溶于水,因此可以用水冲洗。

    而一件完整的作品,一般需要30天左右才能制作完成。

    什么事情就怕专业啊!陈文哲回过来神来,只有感慨。

    国内各种传承,实在是太多了,就说这泥人张的传承,可以说把玩泥巴,玩成了最顶级的艺术品,这就是牛鼻!

    刚才只是简单的看了看,陈文哲就有这不少收获。

    泥塑,有时候比瓷塑还要难烧。

    这一点全看泥巴,和泥巴要是玩不好,你什么都做不成。

    所以说,人家才真正是玩泥巴的大师。

    这还是第一次,陈文哲承认自己玩泥巴,玩不过人家!

    最基础的一个选泥、练泥,人家就真正是玩出了花,玩到了境界。

    学到了人家的东西,自然不能白嫖。

    看了一眼,眼前如同古代员外一样的富态男人坐像,陈文哲打算买下来。

    这尊塑像,应该是出自一名张家的小辈之手,工艺还可以,所以要价八千。

    市场价八千,出厂价也就四五千块,有这种手艺的年轻人,在青年一辈当中,也算高手了。

    这样的高手之作,买下来收藏,应该不会差了。

    来到古玩摊位上,自然不能只卖现代艺术品。

    再说,人家摊主也不可能只依靠现代艺术品赚钱,这样的明码标价,赚不来大钱。

    所以,能来这古玩市场摆摊的,自然都是有着一些老东西的。

    这座摊位上的泥人也不例外,除了那些明显是新作的彩塑之外,还有很多看着就比较有历史感的老东西。

    这些老东西的典故,陈文哲一看就明白,像一个人看鹅,小儿抱鹅,这肯定是羲之爱鹅。

    还有一个美女十分英武,那好像是木兰从军。

    其他全是美女的,应该是出自红楼梦的人物。

    还有一些穿着古代服饰的人物,而且各有各的精彩。

    这些泥人彩塑,一个个都惟妙惟肖,这好像是泥人张的特点。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开眼。

    这些泥人张的经典作品,其开眼肯定不如陈文哲的画龙点睛厉害,而且看着眼睛都有点小啊!

    陈文哲总算是找回来了点自信,他还是有点厉害的!

    这些泥人一个个活灵活现,还是手工艺品,看着都有点可爱啊!

    所以,不管买那一件,都是可以的。

    老东西,还是晚清、民国的东西,价格自然不会便宜。

    稍微询问陈文哲就知道,这些泥人的价格都要七八千。

    稍微好点的,比如刚才陈文哲点出来的羲之爱鹅、木兰从军,这些都要三万以上,因为人物就好几个,价格自然就贵。

    可惜,这些也不知道是谁做的,他连泥人张的传承都没有看出来。

    不过,东西是老的,最起码也有上百年历史。

    老东西,可不一定是好东西!

    也不知道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这样的老东西越来越多了。

    陈文哲可不想要这些鱼龙混杂之物,他想要龙,不要鱼!

    一件件仔细挑选,这太过专业,也不太好,比如现在,他就挑选的眼花缭乱的。

    如果是普通人,早就看花眼了,哪里还能从里面挑选出一些精品?

    “咦?这件人物捏的有点传神啊!”

    突然之间,陈文哲发现了一件比较有意思的泥人彩塑。

    这件泥人彩塑,形制比较简单,但是神态极为传神,看那技术,已经不比他的画龙点睛弱。

    陈文哲主要是通过一双眼睛,来显露人物的神态、性格、表达意思等等。

    而这一件,却通过人物的整体形象、动作,来把他的性格表露的一览无遗。

    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傲。

    可再怎么看,也没看出这人,像是有狂傲资本的样子。

    看到这个张牙舞爪的家伙,陈文哲的脑海之中,突然之间冒出一个典故。

    古玩城最不缺的就是各种故事,原来这里的摊主,几乎见到一个客人,就要讲一件故事。

    而关于泥人张的故事,可不太简单,它已经是典故,而且好像是被收录进了中学课本之中了吧?

    贱卖海张五,好像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这件关于泥人张的故事,录入了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这一点陈文哲肯定没有记错。

    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

    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泥人张大名叫张明山,咸丰年间常去的地方有两处。

    一是东北城角的戏院大观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

    坐在那儿,为了瞧各样的人,也为捏各样的人。

    去大观楼要看戏台上的各种角色,去天庆馆要看人世间的各种角色。

    这后一种的样儿更多,这些故事情节,陈文哲一想就能背下来。

    故事的主角之一,就是海张五,他认为是个人物,十分张狂,看不起捏泥人的。

    泥人张听他说的不像话,就在桌子下边,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

    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很快作品就出现了。

    他把海张五的脑袋,捏出来了,就如同被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

    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

    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

    “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第七百六十七章那个泥模子

    事情到这还没完,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

    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

    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使墨笔写着:贱卖海张五!

    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

    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乐。

    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

    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天。

    真是没想到,今天陈文哲看到了故事里面的另类主角,也就是那个泥模子。

    脚下踩的泥巴,居然也能成为艺术品?

    今天陈文哲可真是见识到了,这个传说,真的展现在了他的眼前。

    不用说,只是看那随手几下,就能捏制出的传神人物,就感觉不简单。

    再仔细一看,哪里还能认错?

    此时陈文哲也顾不得其他,直接下判断。

    “泥人张作品,贱卖海张五!”

    “鉴定正确,成就值加一!”

    果然,这一件就这的是泥人张的作品,而就在这么一座摊位上,摆放在一些无名之辈的老东西跟前的,就真的是泥人张的亲手之作。

    陈文哲忍不住一下子拿在手中,已经鉴定过了,而且看到过它的制作过程,肯定没错了。

    陈文哲忍不住,直接使用了一次自主传承。

    身体忍不住一晃,各种大师级的技艺,涌入脑海,并且在脑海之中不停的翻腾。

    陈文哲忍住不细细的体会,只是一瞬间,他的脸上就笑开了花。

    这一次赚了,他真的获得了不少大师级技能。

    选泥、练泥、泥胎配方、泥塑材料配方、捏泥、上彩、烧制!

    全部都是大师级工艺,而且看那样子,这些里面的很多工艺,恐怕在泥人张手中,肯定是大师之上的宗师境界。

    可惜,这件海张五的出现,本身就是意外,泥人张也没有太过在意。

    可以说,这就是一件随手制作的小玩意,或者说是恶作剧,根本就不是精心制作。

    所以,陈文哲从上面得到的,还是大师级手艺。

    也就是说,人家随手捏出来的小玩意,恶作剧的东西,其技术就全部属于大师级。

    可这真正属于手熟尔、技近乎道的东西。

    达到泥人张的那种水平,随手制作出来的东西,就属于大师之作。

    甚至都比陈文哲精心制作出来的作品,都要好!

    想明白了这一点,陈文哲忍不住有点自闭。

    这有天赋和没有天赋,真是天差地别!

    他已经算是天赋很好的了,但是跟人家泥人张相比,他又差远了。

    这天赋,看的他都想要打人,就不要说被普通人看到了。

    不对,普通人看到了只有佩服,他们之间的差距太大,根本没有竞争,只有崇拜。

    天赋,有时候就是这么气人!

    陈文哲努力消化着这一次的收获,虽然内容不少,但是,他的技术积累已经足够,还是很快就梳理出来了脉络。

    所以,这一次冲动之下的自主传承,并没有太过影响到他。

    “小兄弟,小兄弟,这是睡着了?”

    就算是这样,他也是被人叫醒的。

    忍不住之下,陈文哲已经沉浸在传承之中十几分钟。

    就算时间有点短,他的收获也足够大了。

    此时再看摊位上的那些泥人,哪一件什么水平,大体属于什么时期制作出来的,甚至是谁制作的,他也都看的明白。

    泥人张的那些徒弟,大多数都是他的子孙,年代久点的,手艺好点的,一般都是张家人。

    当然,泥塑的传承很早,早在五千年前,就有彩塑泥人作品传世。

    泥人张虽然不是创世者,但是他的泥人捏制技术,肯定是达到了近代以来的最高峰。

    默默的挑选出几个泥人,付了钱,陈文哲再次向前走。

    现在,他已经没有了逛街的兴趣,脑海里翻腾的都是怎么选泥、练泥,再不就是不停的捏泥人!

    瓷塑,太需要这种手艺了。

    特别是德化白瓷之中的人造像,结合这种捏泥人的技术,做起来不止是速度更快,还能做的更好。

    最起码,选择瓷泥的手段,他是增加了不少。

    可以说,以后他制作的瓷器,胎质都应该很特殊,很特别。

    特变的好,特别的细腻,特别是坚硬!

    反正,他想要什么特性的胎泥,都可以弄出来吧?

    还有那份捏泥人的手艺,只需与人对面坐谈,抟土于手,不动声色,瞬息而成。

    面孔径寸,不仅形神毕肖,且栩栩如生,须眉欲动,观者叹绝。

    这可真不是吹的,而且这么做出来的泥人,经百年后仍旧色彩鲜活,不开裂不掉色。

    这就是绝活,而绝活,肯定是大师之上的手艺。

    没有心思逛街,陈文哲走快了几步,直接回到了一念堂。

    他躲进李金鲤的小办公空间,独自消化这一次的收获。

    特别是选泥练泥的过程,他学的极其认真。

    原来啊,泥人张的泥大有讲究。

    并不是所有的泥巴,都能作为创作泥人的原料,要选择河道淤积的地方,一米以下的颜色偏红的泥土。

    这种土含沙量小、粘性极强。

    将胶泥晒干水分,筛去杂质,和成泥浆后沉淀24小时,掺入棉絮后,捶打五六个小时,然后还要存入特定温度和湿度的地窖中等上三年。

    这就是底蕴,任何好的东西,得来都不容易。

    当然,陈文哲没想着完全传承泥人张的手艺,因为人家的儿孙传承的很好。

    而且现在还扩大的了传承范围,就算是他想要学习,去到津城,好像也有方法学到。

    所以,他只要借鉴一下其技术就好了。

    再说,他现在学到的技术,可是真正属于不传之秘的秘传。

    有了好泥,还需要好的手法,所以,最重要的塑形就来了。

    不管做什么东西,塑形都是极其重要的一道工序。

    泥人的制作,塑形全凭人手技艺,控制手指力度,捏出形状,再用简单工具刻画细节。

    只是获得对手指的控制经验,就没有白费这一次的自主传承。

第七百六十八章奇货可居

    彩塑泥人的造型完成后,放在阴凉处放置三个月自然风干。

    之后,用700度的高温烧制,打磨修补裂缝,这一过程又要历经半个年头。

    最后,再用天然矿物颜料上色。

    陷入传承之中,沉浸式体验的快乐,陈文哲再一次享受到了。

    这一次,他就是在不停的捏泥人,这跟他的创作还是不同的。

    如果说陈文哲之前的作品是超凡脱俗,是高大上,是极致的上层。

    那么泥人张捏的就不是泥巴,而是捏的寻常生活的烟火气!

    陈文哲追求的是高大上的官窑技术、官窑瓷器,泥人张追求的就是市井小人物。

    泥人张彩塑生于市井,所以,多以寻常百姓的生活百态为题材。

    他的作品,精致中带着独有的烟火气。

    泥塑的面部,都有真人作为参考。

    要是去津城的世家展馆转一圈,说不定就认出了楼下煎饼摊的王大爷。

    等他回过神来,可以被吸收的技术,已经全部吸收完成。

    之所以这么快,肯定是因为他现在的技术,已经全面达到大师级。

    跟这一次得到的传承,技术水平差不多。

    大师和大师之间,互相学习的话,其实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更何况,陈文哲还沉浸进去,亲自动手做了不少泥人。

    此时,他再看羲之爱鹅,就已经很明白,那鹅怎么捏制,用的什么泥,这些泥采自哪里最好,怎么炼制,添加什么东西,怎么陈腐。

    对,这种泥,也需要陈腐。

    只有陈腐三年之后,在入窑烧制,这时烧制出来的泥人,上彩重烧,才能流芳百世。

    这件羲之爱鹅,虽然不是泥人张的作品,但也是他一个儿子的作品,手艺不错。

    只不过,这一件应该是二代传人的少年之作,所以手艺还有点潮,要不然也不会流落到外面。

    通过这一件作品,陈文哲还看到了其他一些有意思的画面。

    泥人张世代都有好的传人,而且都创作了不少反映现实题材的泥塑,他们将随处可见的生活场景,凝固于一件件作品之中。

    曾被徐悲鸿买走的吹糖人,就是泥人张第二代传人张玉婷,所做的三百六十行系列泥塑之一。

    作品中的吹糖人正蹲在地上,吹制可以食用的糖艺玩偶。

    连小篮中所放的糖稀和模子,都雕刻得惟妙惟肖。

    看到那件作品,就好像耳边仿佛传来了小孩子们欣喜的欢笑声。

    “你这是怎么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李金鲤站在了陈文哲身边。

    看到他开始摆弄手中的一件泥人,李金鲤才敢开口。

    陈文哲头都没抬的道:“遇到好东西了呗!”

    “好东西?”这一次李金鲤还真感觉意外,要知道陈文哲口中的好东西,那就一定是真正的好东西。

    “什么东西?就这些泥人?我好像在外面的摊子上看过,没有什么特别的吧?”

    这一次,陈文哲终于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李金鲤。

    “你也就不是手艺人,要不然,只是因为这一句话,你师傅就可以打断你的腿!”

    “这么严重?那边的泥人都是从津城弄来的,泥人张的东西?你可不要说这些是泥人张真品,要知道,那些传世之物,可都是馆藏级的好东西。”

    “信息足够,可惜眼力不行,这一件是泥人张的二代传人的作品,少年时期的作品,做的不算太好,但是,这一件,你怎么看?”

    看着就好像张牙舞爪一样的海张五,李金鲤还能怎么看?

    肯定是好呗?但是好在哪?

    “很传神?把这个人的气质,拿捏的十分到位?”

    陈文哲笑了:“还算有点眼力,这就是贱卖海张五中的主角,真正泥人张的作品。”

    “是真品?你不会认错吧?”

    陈文哲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手艺不会错,一般人可没有这种手艺,都是玩泥巴,你能随手捏出这么形象生动的人物造型来?”

    跟李金鲤没有共同语言,陈文哲不想多说。

    可李金鲤很想多说点什么:“你会不会做这种泥人?价格很高的!”

    “我就算是能做出来,也不可能是正宗泥人张,这个我可不跟人家的传人争!”

    陈文哲可是很明白,建国之后泥人张,或者说很多老传统手艺人家的那点事情。

    不说其他,王寅春大师在建国之后,还不是为国家兢兢业业!

    泥人张张家也不例外,这才造成了泥人张真正的作品,很少在市场上见到。

    这一点陈文哲很清楚,因为他知道,泥人张的作品不止是现在贵,之前也贵。

    江湖传言,"泥人张世家"传人作品两百年,几乎没卖津城人。

    这可不是胡说,也不是造谣,而是有真实的原因。

    “泥人张世家”,自清道光年至今差不多两百年,自张明山先生始,父子六代相传,至今日张宇先生。

    这父子相承的世家作坊,于中国近代史上极为罕见。

    但是,这成立于天津的“泥人张世家”,例来津人却很少能够购得他的作品,却又是为何?

    因为就算是在清末之时,他家的作品就是奇货可居。

    说津城人买不到他的作品,主要有两点原因。

    泥人张的作品,在初期,都是送的。

    泥人张成名后的作品,都是赠送朋友的,恐怕现代人很难想象。

    像典型的《彭掌柜像》,是一位米面铺掌柜,张老先生的街坊朋友,此为赠送之作。

    还有,你恐怕想象不到,张老先生以画为主业,卖过画、字,润格不菲,但没有在津卖过泥人。

    再就是他的作品贵,在历史中,记载的出售作品的次数很少。

    一次是一位王爷邀请进京入府,这位王爷喜爱与众多各地名匠,共同切磋百工技艺,按月付银至老家,使得张家添产置业。

    但张明山先生在王府之中,也没做几件作品。

    再是德意志国公使委托买办,请张明山先生进京为李鸿章塑像。

    这次付的是白银,记录在案,是共计六位数的白银。

    最少十万两白银啊,那个时候的一两白银,换成现在就算是五百块人民币,那也是五千万啊!

    因这两点,津城极少有张明山作品出现。

第七百六十九章风水宝地

    就是津城博物馆中,除了张家捐赠的明山先生作品外,也是用三件二代的作品,同故宫换了两套张明山作品。

    所以,就算是现在,除津城博物馆和泥人张美术馆外,还想在津找到张明山的作品,几乎绝对不可能。

    因为没有卖,就没有买,张明山先生的作品,历来奇货可居。

    而到了民国时期,就是外销名扬,津购无几!

    第二代泥人张张玉亭先生,真的是在卖泥人了,以此为业几十年。

    他非但卖,还将儿子张景福、孙子张铭组成作坊制作,祖孙三代人均以此为业,并于估衣街设店。

    但是,仍然是津人很少购得,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从历史记录中,我们可以取得一些印迹。

    津典籍记录,这作坊的作品,75%销往霓虹,15%销往欧美,那在国内的销售量可想而知。

    据记载,张玉亭先生一生创作作品两万余件,其实应是祖孙三代共同完成。

    留在国内的只有10%,仅两千余件。

    再加上神都那些大户人家的购买,由津人购买的数量,寥寥无几。

    所以,现在能够从津找到民国时期的作品,也已不可能了。

    而在解放后的几十年,根本就没有销售。

    可以说,自抗战后,便不再销售作品,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现在人家得回了泥人张的商标,自然其后代又开始制作、出手泥人了,但是,真正能买到的还是寥寥无几。

    这就是泥人张作品的真正价值体现,就算是在网上,你要真寻找泥人张的交易记录,也很难找到。

    陈文哲知道的,也就一份语焉不详的信息,好像是一件泥人张的作品,卖了六百多万。

    所以,陈文哲手中的这件海张五,最少也值六百万。

    而就算这样,还是有价无市,因为市场上,只要遇到了,都悄没生息的自己买下来收藏了,谁会弄得沸沸扬扬?

    可以说,从1959年到2000年,除了张家赠送朋友的作品之外,其他的都跟张家的泥人张,没有什么关系。

    至于说在这个时间段,那些有着标记泥人张作品的泥人,是哪里来的,肯定是国营泥人张做的啊!

    这家店铺与张家传人作品,没有多大干系。

    可就算是这样,当初培养的那些翻模工人,现在也已经是高级大师了。

    只不过,这些人的作品是泥人,但是不等于是泥人张!

    “你说这一件人物像,最少六百万?”

    虽然知道很贵,但是当听到陈文哲的话之后,李金鲤还是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因为他说的贵,是现在的泥人作品,可不是古董。

    他是真没想到,真正的泥人张古董彩塑,居然会这么值钱。

    如果不是跟练泥有关,如果不是跟塑形、制瓷有点关系,陈文哲也不可能了解这些东西。

    而只有了解了,才真正明白,国内是怎样的一种地大物博。

    几乎你能想到的技艺,国内都有,而且是在很久之前就有,工艺等级还肯定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

    这就让后人的创新,变得艰难了起来。

    当然,这不包括近代以来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这一点,原来华夏确实落后了,但是,最近我们一直在追赶,而且即将要超越!

    本来只是想看看泥人张的手艺,没想到直接找到了泥人张的作品,陈文哲自然很高兴。

    这时再看向办公桌,他今天淘到的东西,都放在这里。

    最显眼的就是一盆泥塑的梅花,白瓷,但是梅花树的造型明明白白,不管是谁,一看也知道这是一株梅花,还是一株老梅花树。

    梅花挂满枝头,还是雪白一片。

    只是一盆简单的泥塑,就把那种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意境,表现的十分到位。

    这就是大师级的作品,这种用物寓意的手法,陈文哲之前没有涉略过,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到。

    “这一件也是好东西吧?”李金鲤的视线,也落在了白塑盆梅之上。

    “对,近代白瓷大师苏学金的作品,价值在五六十万吧!”

    几件白瓷,几件玛瑙器,还有手中的泥人,这些就是今天的收货。

    算算,今天的收获都差不多要达到千万了,这古玩城还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最起码是陈文哲的福地,在这里他真没少赚钱!

    “心情这么好,那就让你的心情,更好一些,先前有几个卖白瓷的,自己送上门来,说有东西想要卖给你!”

    “不是先前的那个吧?”

    “不是,是另外几个摊主,恐怕是得到消息了。”李金鲤笑着道。

    “让他们来吧,这古玩城,想要捡漏是越来越难了。”陈文哲无奈的道。

    “真不行,你看好了东西,让我去帮你买?”李金鲤出着馊主意。

    “我去,跟你去,有什么区别吗?”

    “真不行,我们找个职业白手套!”李金鲤这一次可是认真的。

    陈文哲一想,还真是有这个需要,以后他逛摊位,就只看不买。

    看好了,就发送信息,让职业白手套过去买下。

    这样一来,可不耽误他捡漏。

    陈文哲越想越感觉不错:“那你给我找一个,找比较信任的。”

    “信任的?陈星辰?李天强?他们没事的时候,就拉来给你充当白手套,要不然,你那几个同学也可以。”

    陈文哲笑了,他们还真适合,特别是曹庆春最合适。

    今天有点头昏脑涨,毕竟看的东西不少,最后还忍不住启动了一次自主传承。

    很干脆的,陈文哲带着东西,直接回家了。

    回家好好睡了一觉,第二天早上六点,又一次准时醒来。

    这一次他睡了个好觉,并没有在梦中做工、干活。

    所以,醒来之后,陈文哲居然还有点不适应。

    好一会儿之后,他才意识到,他现在的技艺是真的达到一定的水平了。

    要不然,刚刚通过自主传承学到了泥人张的部分手艺,不可能这么轻松。

    睡了一晚上好觉,早上起来,自然是神清气爽。

    来到工作室,按照之前的设计图稿,或者说是从网上扒下来的图片,陈文哲再一次开始制作白瓷塑雕。

第七百七十章请你看件东西(求订阅、月票)

    打开笔记本,按照图片,陈文哲打算一种一种的慢慢来。

    他总有一天,会把所有能收集到的瓷器图片,全都做一遍。

    这里面,要简单的有简单的,要器型复杂的就有很复杂的。

    这做什么,全看陈文哲的心意。

    简单的就做八方杯、六方杯,复杂的,就做一些炉子、瓶子、罐子。

    反正,要想不普通,就增加点难度,比如加上透雕工艺。

    白瓷,还是做一些炉子,或者是人像来的最好。

    而做炉子,陈文哲现在也有不少心得。

    先做出大体的器型,在一只只的具体装饰。

    装饰的时候,象鼻、螭龙、狮首、绳索、如意诸形,都可以随意来。

    其他的像是铺首、乳突、马蹄、磬式、玉环等状,都可以加上。

    这些造型,随意组合,可以说是千变万化。

    里面一些做得好的,设计巧妙的,制作出来一看就很漂亮的。

    这算是得意之作,陈文哲就会特意在底部留款。

    当然,这些不会留下他的款,而是钤有“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宣德年制”、“成化年制”、“宣德年制”等印章款,多为寄托款。

    这些瓷器肯定不会流入市场,而是属于杭市博物馆那边的定制款。

    昨天那边要了不少瓷器,青瓷、白瓷和墨彩瓷最多,各种加起来超过一百五十件。

    其他还有一些宝石红釉、粉青釉的单色瓷,再就是一些特殊品种,比如釉里红、青花釉里红等瓷器。

    零零总总加起来,数量超过两百件。

    而能够被他们直接拉走的,不会超过一百件,所以,还有一百多件,是需要陈文哲慢慢的补足。

    需要补的主要是青瓷、白瓷和青花釉里红瓷器。

    所以,今天陈文哲做的都是白瓷,因为青瓷的家里还有不少,可以不用做,直接让航市博物馆拉走。

    白瓷香炉烧制出来,虽无铜炉善变之纹理铜色,但其胎如凝脂冻玉,尤其是在光线照耀下,内外玉色辉映,形质兼似。

    所以,陈文哲不愁这些白瓷香炉,航市博物馆不想要。

    更何况,他做的还都是一些典型的代表作品。

    比如足长方形鼎式炉、双耳鼎式炉、圈寿竹节炉、铺首簋式炉、博山熏炉、三兽足鼓腹炉、深腹筒式炉、浮雕八卦狮子熏炉等等。

    其中博山熏炉,肯定是特意指定的。

    昨天被张宇占下的那四尊香炉,可是馋坏了很多人。

    杭市博物馆既然有这种机会,他们自然不会放过那种香炉上流云,宛若仙境一样的仙山香炉。

    香炉看起来器型都不是多么复杂,但是,有一些做不好,肯定会烧坏,特别是一些大型香炉。

    所以,这些香炉,陈文哲做的都不大。

    口径大至30多厘米,小至8厘米,形式多样,古朴实用就好。

    炉身大多装饰有模印饕餮纹、夔龙纹、凤鸟纹、兽纹等纹饰,或刻铭有一些诗赋文句。

    如八卦狮耳双环熏香炉最见特色,炉体浮雕仿古图案,中蹲一开口狮子,雕刻精细,彤象生动,炉中焚香时,烟从狮口和八卦镂孔口源源而出,升腾缭绕。

    这一件香炉,跟博山炉可以说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也算是陈文哲的又一融会贯通、触类旁通。

    看了看时间,已经八点,不能再继续做下去。

    陈文哲利用剩余的一些泥料,开始做一些简单的日用饮食器。

    这一次就不止是白瓷了,青瓷、青白瓷都有。

    要知道,在宋代之时,德化窑是以龙窑火量烧制青瓷、青白瓷的各式碗、盘、杯、碟、罐、壶等等。

    到了明代,德化才开始大量生产以浮雕八仙人物、梅花为装饰,仿古的爵形杯、犀角杯、牡丹杯等等的白瓷作品。

    这些日用饮食器,集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也是备受世人青睐。

    等做完了,已经快九点,这个时候李金鲤的电话,已经催了过来。

    没办法,他稍微清洗了一下,换了一身衣服,就坐上车子,打算继续去淘宝。

    元旦假期已经过去,此时的古玩城,游客应该会少一些。

    不过,他想的太乐观了。

    等陈文哲刚刚走进古玩城,就听到震耳欲聋的钟声。

    距离不远不近,钟声给他带来的感觉,也变得不同。

    距离太近了,钟声太响,只是感觉到音波的不断冲刷。

    而距离稍微远一些,感觉到的音波就如同波浪一样,慢慢的冲刷,一波接着一波。

    此时陈文哲才真正意识到,钟声的音波,是一种穿透力很强的波。

    不知道这种波,对人体是不是真的有好处,但是,那种感觉确实很奇妙。

    走到老城隍庙附近,陈文哲就看到满满的人。

    这一次就不全是游人了,怎么看都像是等在超市门口,想要抢夺免费鸡蛋、大米的老人们!

    现代社会也就只有这些老人,有空闲每天早上过来听钟声吧?

    只要不打扰他淘宝就好,所以陈文哲并不介意老人太多。

    走近华宝楼,这边的一些摊主已经开业。

    只不过,陈文哲想象的生意冷清,并没有出现。

    虽然今天逛摊位的人不如昨天多,但是也没有少太多。

    走在摊位之间,还是熙熙攘攘,看着就感觉十分热闹。

    “小陈老板!”

    “陈老板来了!”

    “陈老板好!”

    这一次,陈文哲只是靠近了第一家摊位,那位摊主就立即站起身,跟他打招呼。

    之后,就好像引起了连锁反应,只要他经过,所有摊主都会跟他打招呼。

    陈文哲有点傻眼,这些家伙一天不见,就全都认识他了?

    想到昨天那位掏手机,看他照片的摊主,陈文哲的脸不由自主的黑了下来。

    淘宝捡漏的乐趣,已经个距离他越来越远了。

    “陈老板,就是我昨天过去找你的,请你看件东西!”

    就在陈文哲失望的想要去一念堂的时候,有人拦住了他。

    一看,是位三十来岁的年轻人,衣着打扮也不错。

    再看他的摊位,上面全是白瓷作品,老的新的全都有,而且器型多样。

    杯盘碗碟、现代人物像、神像都有,甚至今天早上陈文哲做的一些香炉,这里也有。

第七百七十一章古代玩具铜鸠车(求订阅)

    这一家的摊位,猛然一看,好像井然有序,毕竟都是白瓷作品嘛!

    可是,仔细一看,里面的东西品质不已,好坏都有。

    再加上各种器型胡乱摆放,还有新老、残器掺杂,就让这家摊位上的东西,看起来更加混乱。

    这一位恐怕并不是什么专业人士,也许就是因为赚钱,就弄了这么多白瓷,拉到这边来卖。

    果然,这位摊主所谓的好东西,就是一些新仿。

    摊主手中拿的是一尊阿弥陀佛立像,规格到是不小,足有五十多厘米高,而且他还让陈文哲看到了底款。

    德化葫芦款、博及渔人方章!

    可惜,不用看做工,也不用看釉色,只是看外表那层黑色的污垢,陈文哲就知道,这是做旧。

    “老化不等于脏,黑色不等于老,这件瓷器是一件新仿做旧!”

    稍微看了几眼,陈文哲就开口道。

    “啊?新仿?”

    “对,很新的仿品,也许就是上一周的东西!”

    摊主很失望,直接把东西放在了摊位上。

    陈文哲没有理会他,而是继续看向摊位上的东西。

    扫了一圈,没有发现什么好东西。

    这时他确定了,这一位是个投机客,他是什么都不懂。

    运气也不行,居然没有找到任何一件稍微好点的东西,这让他怎么捡漏?

    逛摊位淘宝,自然要关注那些老东西,所以陈文哲也不例外,他看的也是摊子上的那些有点年岁的东西。

    可惜,这些都是做旧的,就连那些残器,好像也是故意打残的。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好像残损的、老破的东西,就都是有年头的。

    或者这是一种固有印象,反正遇到了这种东西,很多人都会消除一部分戒心。

    毕竟是一件残破的东西,能值多少钱?

    就算仿制、做旧,谁又会仿制残器?做旧残器?

    可是,很多造假的人,他就是利用普通人的这种心理,专门把好的瓷器敲碎、敲裂,再做旧。

    不要以为残损的器物就不值钱,你也得看年代。

    比如一些晚晴的东西,怎么不得卖个三五百的?

    三五百少吗?全国有十多亿的人口,每天都赚不到三百块。

    这一家的摊位上,不管老的、旧的、残的,全是新仿,没有任何一件意外!

    看了看摊位后面,居然连只木箱子都没有。

    陈文哲彻底失望了,这就是投机分子,连木箱子这种摊主必备的底蕴,他都没有啊!

    很失望,陈文哲转头就走。

    那位摊主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他也没有吭声。

    又向前走了几步,来到了一溜全是青铜器的地方。

    这种摊子,他一般是不看的,因为陈文哲很清楚,这边的青铜器很多都是一眼假。

    这里就连国宝展厅都算不上,因为这里的铜器,都是薄皮空壳的东西。

    制作工艺简单,做旧工艺更简单,卖的就是个薄利多销。

    铜财神、铜关公、铜菩萨,一些信众买回家供奉,价格还不贵,也算是物有所值。

    “咦?这玩意有点意思啊!”

    虽然不太关注,但是走着走着,总是能看到一些东西。

    毕竟走路,不可能仰着头走吧?

    所以,陈文哲无意之中,就看到了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东西青铜器。

    当然,不是秦代青铜齿轮,也不是战国的方向盘,而是一件玩具。

    很明显,因为下面有轱辘,有两轮的还有三轮的。

    陈文哲最少看到了三件,都保存的比较完整,其中有两件是古铜色,也就是红斑绿绣之中的红斑。

    看样子都有包浆了,这是经常玩?

    还有一件是白色,应该是有绿锈的,只不过也许放置的地方不对,上面又生出了一层白霜一样的东西。

    三件如同鸽子一样的青铜器,就随意的摆放在路边。

    这个位置,距离摊主最远,应该是最不受重视的地方。

    可是,陈文哲怎么看,感觉那锈迹,不像是做上去的。

    几乎是一眼,陈文哲就认出来了,这是一种古代的儿童玩具——三轮铜鸠车。

    这东西一般人不知道,可对于一些知识面全的专业人士来说,应该是比较有意思的物件之一。

    就像战国水晶杯子、元代琉璃啤酒瓶这样的有趣之物,只要了解的,看一眼就绝对不会忘记。

    这种古代的青铜玩具,绝对属于古代的奢侈品,只要见过一次,就绝对不会忘了。

    陈文哲记着,好像阳洛博物馆藏就藏着一件。

    那一件铜鸠车为西晋时期(公元266—316年)所铸,小车整体铸造成一只斑鸠造型,昂首翘尾正视前方。

    可以说,那一件跟眼前这件白色的几乎相同。

    反而是那两件古铜色的,是两轮,应该不是西晋时期的东西,好像是汉代的东西。

    汉代和之后时代的铜鸠车,制造方式不同,器型也不同,还是很好辨认的。

    而为什么说这东西是玩具?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只要细看,就会发现,这些青铜器小斑鸠,它的两爪处,及尾部共有三轮,胸前有环,可系绳牵引。

    晋代大学者杜夷所著的《幽求子》就写到:“年五岁有鸠车之乐,七岁有竹马之欢。”

    可见此“鸠车”类玩具,在晋代已经很流行。

    在郑新市博物馆里,也有一件汉代铜鸠车。

    那件汉代铜鸠车为两轮,而西晋时期的三轮铜鸠车更加稳定。

    这肯定是体现出了铜鸠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也说明这种玩具是一脉相传的,流传久远。

    陈文哲停下脚步,忍不住看了看那家的摊位。

    他这么一看,发现这家的铜器,不管是哪一件,都带着老化痕迹,甚至是有着浓郁的铜锈。

    要找这么多真正的老东西,可不容易。

    所以,陈文哲稍微看了看,就发现了电镀锈。

    整体碧绿,看着很好看,但是,那就是假货。

    这家摊位上的东西,好像都是特意做出来的,一般都很漂亮。

    比如那一对两轮的铜鸠车,都是类似古铜色的器物,只不过这是一对长时间盘玩,把外层红斑盘的比较油润,显现出来的一种更加漂亮的古铜色。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做的红斑绿绣比较漂亮。

第七百七十二章有铭文的饭盒

    这摊子上的青铜器,不管再怎么漂亮,它也是做出来的。

    一次性居然出现了这么多作假的青铜器,这位老板也不像是个好人啊,不好对付!

    只不过,不好对付也得对付,因为陈文哲又看中他摊位上的一些东西了,恐怕那些东西的价值,比铜鸠车要高的多。

    如果说这家摊位上有比较显眼的东西,那就是一些残破的青铜器,那些的锈色才比较自然。

    而吸引陈文哲目光的,除了那三件铜鸠车,很显然就是那些看着残破的青铜器。

    仔细瞄了几眼,没想到,他还真就看到了另外几件锈色比较好的东西,特别是其中两件,不对,好像是一件吧?

    那是一个如同饭盒一样的铜器,放在另外一边的一件,应该是它的盖子,不过,那件盖子变形严重。

    当然,那个饭盒也没有保存的太好。

    除了布满了红斑绿绣,它的外形也有点扭曲。

    所以,不是专业人士,绝对看不出来,它跟旁边的那一件,应该是一套。

    一个饭盒,加一只盖子,器型十分简单,只不过那铜绿,看着就十分喜人。

    最近研究的青铜器比较多,所以,陈文哲现在不能说一眼就看出那铜锈的层次感来,也差不离。

    古代青铜器大多经过漫长岁月的地下埋藏,由于受地下环境的影响,它们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腐蚀。

    铜器上的锈是多年生成的,一般比较坚硬。

    它们是铜质里生成的,犹如矿藏一样,是一层一层、一点一点地长出来的,坚固致密,不易剥落。

    作伪的铜器,要用铜锈伪装,而其表层也要经各种伪装处理。

    但不管怎样伪装,假的决不能变成真的,观察铜器的表层和锈斑,是铜器辨伪的关键。

    最主要的是,这件造型简单的青铜器,它的铜锈,有所脱落。

    陈文哲能看出来,饭盒这么简单的造型,应该不会有人仿造,那铜锈一般人也仿造不出来。

    就算是移植锈,在眼前青铜器变形的过程当中,也肯定会暴露了。

    所以,那两件一套,居然也是真东西。

    如果就是两件造型简单,还被挤压、扭曲变形的古代青铜器,自然不可能把陈文哲的视线,从三件青铜鸠车上吸引走。

    因为他在扭曲的饭盒之上,从一处脱落了锈迹的地方,居然看到了文字。

    青铜器上的文字,不就是铭文吗?

    青铜器的价格高低,主要看是谁使用,是否有铭文!

    皇室使用的跟诸侯王使用的有区别,诸侯王使用的跟士大夫使用的也有区别。

    有铭文的跟无铭文的也有区别,区别就是价格,而这个价格的差距,是数十万至上千万不等。

    还有,收藏青铜器可不在于其形大小,主要是看有没有研究价值、历史价值、收藏价值。

    眼前这一件,很明显就有,因为陈文哲正好认出了暴露出来的那两个字。

    说了这么多,其实收藏青铜器就在于器物上有没有铭文。

    即便是一件很小的杂器,有铭文也会让它身价陡增。

    举个例子,在保利博物馆展出的一个青铜器,器形非常小,只有一个成年男子手掌那么大,而且盖儿也遗失了。

    但这个小小的青铜器,却意义重大!

    为什么呢?因为这件青铜器的中心部位有铭文。

    当找了大批专家解读之后,发现,铭文由大禹的后人而写,明确记载了大禹为民治水的历史。

    这件青铜器最初是从香江市场上购买的,那时价格并不高,但现在那件青铜器只能用无与伦比、举世无双来形容了。

    想到那件青铜器,它的造型不就是如同饭盒吗?

    只不过,这件东西上面的一些粉末状的绿锈,怎么看着像是有害锈?

    想到这一点,本来要走的陈文哲,停下了脚步。

    如果真是青铜病,他就不可能拖延时间。

    陈文哲无奈的暗叹了口气,他还是转身从摊位上随手拿起一只古铜色的两轮铜鸠车,仔细看起来。

    这肯定是玩具车,而且是汉代铜鸠车,它外表那一层古铜色,是人为盘出来的包浆。

    本来肯定是红斑,而只要产生红斑,那年岁就不会少。

    这种现象的产生,最少需要数百年的时间,环境一定要缺氧,这样才能够形成这种现象。

    仔细查看,陈文哲发现,这一件上面没有多少绿锈,几乎全身布满红斑。

    不用说,它在密闭的环境之中,待的时间肯定不短。

    加上器型比对,肯定是汉代的青铜器了。

    其实这种东西很好辨认,只要没有做旧的痕迹,汉代的鸠车整体上是一只大鸟背着一只小鸟的样子,鸟的两边有两只轮子,前面有孔,可以拴上绳子。

    六朝时期的鸠车则是一只大鸟一前一后背着两只小鸟,鸟尾巴后面多了一个小轮,整体上更加稳固。

    打量着手中的铜鸠车,它得长12厘米,宽5.5厘米,高得有15厘米。

    考古发掘中,曾发现多件鸠车实物,材质以青铜为主,也有一些为陶制。

    出土的鸠车,年代从汉代跨越到西晋时期,说明这一时期鸠车玩具比较流行。

    玩鸠车时,需要用线绳穿过鸠车胸前的小孔,牵拉线绳带动鸠车前进。

    如果拉得用力,鸠车的尾部就会翘起;

    如果轻轻拉动,鸠车的尾部则一直贴在地上。

    通过用力的大小,鸠车可以模仿鸠鸟飞翔和行走时的不同形态。

    隋唐以后,鸠车早已不再流行,但是它一直是儿童游戏的代称。

    在古人的认知中,鸠鸟是一种较为神奇的鸟类。

    汉代会为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授予鸠杖。

    如《后汉书·礼仪志》上说:“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哺之以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饰。鸠者,不噎之鸟,欲老人不噎。”

    鸠还代表孝道,《毛诗》中还说,“鸤鸠之养其子,朝从上下,暮从下上,平均如一”,反映了鸠鸟养子时的舐犊之情。

    所以,古人制造了大鸟背负小鸟的鸠车玩具,是为了让儿童能在游玩中,体会到鸠鸟所代表的尊老爱幼美德。

第七百七十三章谁能忍得住

    低头看了一眼摊位上的那件暗红色的铜鸠车,同样是古铜色,同样的造型,特别是鸠车胸下系有一个小铃铛,特别显眼。

    稍微拨动了一下,铃铛居然还能响,而且声音比较清脆。

    现在陈文哲对于铃声过敏,所以一听就知道,这工艺很不错。

    这种东西,等级绝对低不了,而他能看出来,那位摊主会看不出来?

    他这一整个摊子上,都算是高仿吧?

    这样一个家伙,把三只青铜鸟放在摊子的最外缘,肯定不是没有原因。

    这样以来,捡漏是不用想了。

    再次瞥了一眼整个摊位,假东西很多,但是里面的一些老东西也不少。

    老东西之中,还有更老的,就看怎么弄到手了。

    这些东西,就算找白手套过来,也没法轻易买到手,那就只能他亲自下场了。

    最主要的是时间不等人啊,如果那件珍宝上面的粉末状绿锈,真是青铜病,那就坏了,因为这种病是会传染的。

    再看手中的这两件青铜鸠车,希望不要传染到它们身上,要不然处理起来可是很麻烦。

    而想要顺利弄到那件宝贝,恐怕还是要看它们啊!

    这两件东西,应该是出自同一个地方,而且落在了同一个人手中,并且被盘出了包浆。

    也许这两件铜鸠车,落在了同一个孩子的手中,被玩了整个童年?

    看着手中的铜鸠车,陈文哲有点感叹。

    这件青铜器能够保存的这么完好,肯定不容易啊!

    鸟的造型十分可爱先不说,那小铃铛到现在居然还能响?

    这就更不简单了,而两爪处安有两个轮子,鸠鸟背上站有一只小雏鸠,更显可爱,这么萌的东西,小朋友、大朋友都想玩吧?

    两件两轮汉代铜鸠车,陈文哲轮换着,全都看了一遍。

    最后,他的视线落在了那件长着白毛的三轮铜鸠车之上。

    稍微看了几眼,就知道这东西不是做旧的,就算做旧,也不可能做上那么一层天然的铜锈。

    这一件相比那两件,就差点意思,最起码看着就不想上手。

    这一件铜鸠车被坑土及锈层掩盖,无法展现青铜件的精美的纹饰。

    通过仔细的微观,这件的绿锈下有铅光,应该是件真品。

    这一件很可能是西晋时期的铜鸠车,陈文哲自然也不想放过。

    可是它外层的锈迹,实在是太严重。

    如果想要保存,还需要清除一下锈迹,要不然连器身上的一些细节,都看不清楚了。

    除锈清理,如同给人做手术,一定要在事先想好,要达到什么目的,否则,还是保守的保留生坑状态为好。

    除锈清理可以还原古艺术品的本来面貌,还可能发现锈层下的鎏金或铭文。

    像这件西晋青铜鸠车,若清理得当,底下的铅光面,肯定会跟同时期的铜镜一样,只要清理出来,还是很漂亮的,感觉值得去清理!

    而更加值得清理的,肯定是有铭文的东西!

    陈文哲有点头痛,他现在是被盛名所累了。

    在清理之前,肯定要先把东西买下来啊!

    “老板,这三件东西多少钱?”

    知道没法拖延,陈文哲干脆先开口。

    “陈老板看好了?”

    老板是一位年轻人,看着最多二十三四,也不知道他这一摊子东西,都是怎么弄来的。

    “肯定看好了,仿古的玩具车,不要说是古代青铜器,要真是古代青铜器,谁也不舍得玩出包浆,至于这一件,是不玩放在潮湿的地方长毛了吧?”

    “那陈老板看上它们什么了?”摊主也不是善茬。

    陈文哲轻轻一笑道:“工艺,我看这几个玩具的工艺还不错!”

    “陈老板还真是会说笑,我这些青铜器,怎么就成玩具了?”

    一听这话,陈文哲就知道,这位摊主还真不知道他手中的东西是什么。

    也是,谁会想到,如同小儿拉的推车一样的鸽子、斑鸠一样的铜器,真的是古代青铜器玩具呢?

    只不过,这种东西在古代,就跟现代用纯金打造的玩具,让小孩子玩是一样的效果。

    因为铜,在古代就是金!

    这样的奢侈品玩具,也只有大贵族之家,才能做给小孩子玩!

    不认为这是玩具,那就是不知道这东西是什么,这就好说。

    陈文哲知道,这东西是真的珍贵,别人就不一定知道了。

    “你想要多少钱?直接说!”陈文哲道。

    “一件五十万!”老板直接狮子大开口。

    陈文哲知道,他就算是同意以这个价格交易,这位老板也不会卖给他。

    “呵呵,一件五十万?我要真出一百五十万,你这整个摊子上的东西,都卖给我还差不多。”

    陈文哲再次扫了一眼摊子上的东西,那些高仿,每件都值个几百上千的,数量多了,还真能达到百八十万!

    所以,那位老板,自然不会同意。

    而陈文哲也知道这一点,所以说完之后,他干脆的转身就走。

    他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那是一种懊恼,那是一种后悔。

    让人一看就知道,他后悔的是什么。

    刚才他就把事情办差了,他就应该一声不吭的直接离开,之后再让人过来买下这三件青铜器。

    可是,看到好东西的时候,谁能忍得住?

    再说,东西真不真,不得拿到手中看一看?

    所以他表现出来的懊恼,就是经验不足啊!

    看到这种样子的陈文哲,摊主会是一种什么表现?

    周围一些认识陈文哲,并且从头看到尾,都是在看热闹的家伙,自然把陈文哲的表情,看了个彻底。

    而那位老板,自然也没有错过陈文哲的表演。

    他真的被陈文哲的表演,逗笑了。

    不对,他是发自内心的微笑!

    “留步,陈老板,行不行的,给句痛快话啊!”

    眼看陈文哲就要走,那位老板不知道是着急,还是故意的,反正就大声吆喝起来。

    “说什么?你那一对都磨出包浆了,一看就是经常玩的玩具,另外一个倒是没有包浆,但是,那是放在潮湿的地方,长毛了,既然你要五十万,那你就给我说说,它们凭什么这么贵?

    这三件东西都是什么时期的?什么工艺?哪位王侯使用的?有没有铭文?不是贵族使用的东西,没有铭文,这么一个小件铜器,就算是真正的青铜重器,也值不了五十万吧?”

第七百七十四章正义的化身

    陈文哲这一次装的是怒气勃发,自然不会真生气。

    他不怕被人要高价,但是,你不能因为他陈文哲看东西,就漫天要价。

    所以,生气还是要生的。

    只不过,要价也可以,你说出个道道来,有道理,他也承认。

    可就因为陈文哲看过,就漫天要价,还要的这么理直气壮,那就太气人了。

    老板语塞,他的东西哪一件有铭文?哪一件像是古代贵族、王侯家的祭器?

    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些东西的来历,所以老板的脸色不太好了。

    陈文哲有点紧张的看着老板,他那茫然的表情,让陈文哲差点笑出声来。

    那件扭曲的饭盒,看样子是没有被好好保管,所以挪动的时候,磕了碰了也是常事。

    也许就在一次磕碰当中,掉了一块铜锈,这样才暴露出来了两个字,或者是三个?

    陈文哲看的有点心惊肉跳的,这些玩铜器的老板,对于铭文可是太了解了。

    往往这种东西,就是一个铭文大约在三万,但是一般卖不上!

    也就卖到一万多一个,当然,这也要看在什么东西上的铭文。

    一般一万是最少,也算是市场价,如果是很有纪念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那就不是一个字一万了。

    要是市场上出现一件有着不少铭文的青铜器,就算只有百字,那价值多少?

    至少700万朝上,看主人等级,千万以上也可能。

    这就是古玩行,如果主人等级足够高,一字十万真不算什么。

    这老板根本就不知道他的摊位上,还有一件东西上面有铭文,看样子数量还不少。

    现在陈文哲能确定这一点,要不然,不要说是扭曲的饭盒,就算是扭曲的马桶,他也得珍而重之的收藏好,绝对不会这么摆放在摊位上。

    陈文哲脸上露出笑容,一件玩具,上面肯定没有铭文!

    也不会有人记录说是谁用的,毕竟是小孩子玩的东西,这样的东西,价格标准还真难以断定。

    陈文哲几句话,就把那位想要取巧的老板,堵在了墙角。

    这位老板要真懂,也不会随意的就把这三只青铜鸟,放在了摊子边上。

    因为就算要吸引人,也不可能拿这种等级的青铜器,放在摊位外边冒险。

    万一碰了、磕了,也是很心疼的啊!

    之前,他肯定是不心疼的!

    这么看来,这位年轻的摊主,其实就是个一般人。

    而一般人不认识这是什么东西,就肯定认为是青铜鸟。

    因为它不是壶,不是罐,更不是鼎、簋、卣,甚至都不是一件容器,这么一想,还真像是一件玩具。

    此时,这位老板也开始怀疑人生。

    “这真是玩具?”

    “当然是玩具,前面有环,系上绳子就可以拉着走,要不然你看看,那两件盘出包浆的,环上肯定有磨损!”

    那位摊主还真就看了看,他一看就知道,陈文哲没有骗人。

    被小孩子拉着玩的玩意,跟青铜器有关系吗?

    这才是老板怀疑人生的原因,可是,事实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不信。

    “你这东西从哪里买的?不会问一问主人?他家肯定知道来历,这要不是很早之时给孩子买的玩具,我把头拧下来当球踢。”

    陈文哲这么一说话,老板更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其实,陈文哲还真说着了,当时他看到这对铜鸟的时候,正是被一对孩子拉着在玩耍。

    他看铜色自然,器型也漂亮,就用五十块钱一件,买了下来。

    没想到还有附送的,就是那件长毛的。

    他一看,这锈迹好啊,留在这里没准能当招牌。

    果然,他这东西吸引来了陈文哲,可事情的演变,怎么没有按照他的剧本走呢?

    陈文哲用隐晦的眼神,鄙视了一下不远处的摊主。

    怀疑人生了吧?叫你小时候不好好读书,居然连到手的宝贝都不认识。

    说它是玩具,它就是真玩具,陈文哲作为一个实在人,从来不撒谎。

    要不然,他敢说把自己的脑袋拧下来当球踢?

    因为他没说错,这就是以前大人买来哄孩子的。

    只不过,这个以前,很可能是一两千年前。

    所以,他说很早之前,这一点可没有骗人。

    古玩行嘛!就是有点知识的,欺负文盲!

    就是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欺负这些不好好学习的。

    “还要五十万吗?你能说出任何一点,能让它们价值五十万,我就收了!”

    陈文哲干脆转回身,准备看这位小老板的笑话。

    年纪跟他差不多,却不学好,弄了这么多高仿,这是打算坑人啊!

    陈文哲作为正义的使者,怎么能看着他骗人而不作为?

    所以,怎么才能把他看中的东西弄到手,还真是要动脑筋。

    此时,陈文哲清晰的感受到,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还是那个正义的化身。

    也许,古玩行捡漏的那些大佬们,都有着陈文哲的这种心态。

    要不然,总是占别人的便宜,要每次都心怀愧疚,那还不抑郁了?

    所以,进入古玩行,就等于不要脸了?

    陈文哲感觉,他还是要点脸的,所以他打算出个高价。

    只不过,他就是害怕,出高价,人家还是认为他捡漏,不肯卖东西给他。

    所以,在这之前,就要打击一下这些以为奇货可居的家伙。

    “还要不要五十万啊?你这些东西,有一些做的不错,比如那件青铜镜,锈色做的很自然,看着就很漂亮,还有唐镜的特征,要是操作的好,卖个十来万不是问题。”

    “咦?这么一算,你这摊位上的东西,还真就价值一百多万!”

    陈文哲忍着良心的剧痛,恭维这位老板。

    去掉那几件真品,只算摊位上的高仿,要真想卖出一百多万的价格,那得坑多少人?

    不坑人,明打明的卖高仿,这里的这些所谓高仿,全加起来有十万块就很不错了。

    “陈老板,你不会是算错了吧?”

    有看热闹的摊主,终于忍不住开口询问了。

    他们这些摆地摊的,谁有百万身价?有着身价还在这里苦熬?

    要真有这个钱,早就去租下一间店铺,去做瓷器买卖了。

第七百七十五章我就卖了(求订阅、月票)

    现在在古玩城做瓷器生意,只要打通进货渠道,几乎就没有赔钱的。

    “我还真没算错,刚才没注意,现在仔细一看才发现,这家的东西都算是高仿,仿的很不错,你们看这锈色,一般人可做不出来!”

    电镀锈是需要点技术,但是,这东西是可以大批量一次性生产的。

    “兄弟,深藏不露啊!”

    摊主旁边的几位老板,一个个看向他目光都不同了。

    这里的高仿多了,但是能被陈文哲说好的,有几家?

    很显然,这一家就是,有这种东西,还愁不能发财?

    青铜器的高仿也是价值不菲的东西,不要以为不是真东西,价格就不高。

    要知道,现在真多博物馆中展出的,都是仿古器,很大一部分可不是真品。

    “陈老板,我们先说这三件铜器,你出个价,合适我就出了。”

    陈文哲一听,就知道他在耍滑头。

    “没这个规矩,你的东西,自然是你出价!”

    “我出价了啊!”摊主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陈文哲也笑了:“我也出价了,一百五十万,买你这里所有东西!”

    “陈老板,这个玩笑可开不得,我会当真的。”

    “哈哈,我还真不会开玩笑,你要当真,我也就当真了,这些东西,我全部出给武二,他最少也得给我两百万!”

    “那我可真要一百五十万出了?”

    “不要犹豫,也不要有什么疑问,你要真敢卖,我就敢买,反正也陪不了。”

    陈文哲这么一说,摊主不说话了。

    武二是什么人,他很清楚,可是,他要直接去找武二,武二能给他多少钱?

    能给个百八千,已经算是很不错了,这就是差距!

    再次看了一眼自家摊子上的东西,很多都是他看着做出来的,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

    还有,就算有一些老东西,也是被那些老家伙看了又看,根本就不可能值钱。

    他身后有一批老家伙,专门制作仿古青铜器,对于青铜器可谓是研究精深,自然不可能有所遗漏。

    再有一些,就是他从废品收购站买来的破烂。

    这些东西也就是因为堆在废品之中的时间长了,锈蚀的很严重,看着好像是古董,就被他收来了。

    这样的东西,不能说所有废品站都有,但是,你多逛游几家,总是能收集个十件八件的。

    他也有合作的废品站老板,他们专门给他留意,或者说是制造这种东西。

    这样的物件,他一般百八十的就出了。

    由于经常干,他也没有特别关注。

    看了一眼被故意挤压变形、甚至是扭曲的几件青铜器,他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这种东西之中,还能有好的?

    他这些东西是什么水平,他自然很清楚。

    这么一算,他这里就全是垃圾?

    当然,要除了那三件铜鸟。

    陈文哲明显是看上这三件东西了,这么一算,这三件铜鸟反而是他唯一拿不准的东西。

    而陈文哲的目的,很明显也是这三件宝贝。

    本来不太重视,但是被陈文哲看中,那就是宝贝了。

    一百五十万,是他的希望,可不是底价。

    现在,陈文哲居然同意了?他要卖还是卖?

    这大海市就是个金窝,现在的古玩城,更是个福地。

    来这里摆摊的,现在谁还没有点自己的东西?

    他弄来的这些高仿青铜器,就是为了打开门路。

    既然陈文哲说话了,他是不是可以顺水推舟?

    要知道,想要跟陈文哲搭上线的人可不少!

    不说其他,陈文哲制作铜器的水平,谁敢忽视?

    就算你想要忽视,想要忘记,也不可能啊!

    因为在这古玩城做生意,你每天都有免费的钟声要听!

    看了看自己摊位上的东西,大大小小的百十件,也只有那三只青铜鸟值钱,可它们真的能卖一百五十万?

    要是能卖到这么高的价格,他早就卖了。

    “成交,这些东西全是陈老板您的了,我们是签合同,还是直接转账交易?”

    很快,这位年轻的老板就想明白了,他不可能吃亏。

    还是把一百五十万先拿到手再说吧,其他都是虚妄。

    所以,在看到陈文哲脸上凝固的笑容之时,这位老板笑了。

    年轻了吧?认为我不可能卖?我就卖了!

    一百五十万啊,要是普通人,一辈子能赚到这么多钱吗?

    就算他是捞偏门的,可要想赚这么多钱,也需要撞大运!

    可惜,他活了二十多年,运气从来就不好。

    没想到,这大海市还真是个金窝,才来了几天,就赚了人生当中最大的一笔!

    “真卖了?不是三件就一百五十万吗?现在整个摊位上的东西全部给我,才一百五十万啊!”

    陈文哲一脸不敢置信的样子,道。

    他这可不是装的,因为他也很惊讶,这个年轻人居然这么痛快的答应了?

    “卖了,就卖一百五十万,我不认为这三件青铜鸟的价格,能超过一百五十万多少!”

    “这么说,你也认为它们的价值,超过一百五十万了?”

    此时,陈文哲反而对于这位摊主,有了点兴趣,所以也不介意多说几句。

    “对,但是,那不是我了解的三件青铜器,只不过是因为了解陈老板你,才有了一丝认知!”年轻人得意的道。

    他知道这三件东西不错,以前也找人出过。

    可是,给钱最多的一位大老板,也不过给他十万块,不是一件十万,而是三件十万。

    这么三件东西,怎么看都像是好东西,他哪里能用十万块就卖了?

    就算是单纯用来当做招牌吸引人,也不止是十万的价值。

    只不过,这三件青铜鸟一没有铭文,二没有太好的形制,不像是王侯、诸侯重器!

    再加上体型太小,这样的东西是真不好卖出高价。

    这一次,也不过是因为认识陈文哲,所以直接出了个梦中价,没想到陈文哲居然还真答应了。

    这让他有点忐忑,但是,他还是决定卖了。

    就算这三件东西很值钱,奈何他不懂,也没有出售渠道,更加不愿意去拍卖行走一遭。

    这样以来,还是落袋为安吧!

第七百七十六章没想到是一件餐盘(求订阅、月票)

    陈文哲此时可没有太过惊喜,他只是掏出手机,打算给李金鲤打个电话。

    这一次交易,是一定要签订合同的。

    而且还必须要视频录像,要不然,以后恐怕会有麻烦!

    “你这些东西,来路都正吧?”

    “只要是老东西,都是有来历的,我甚至能够给你这些东西的卖主信息,我们做铜器这一行的,必须要小心,要不然很容易坑了自己。”

    “这就不亏我花了一百五十万。”陈文哲满意的道。

    “陈老板能不能说说?这三件青铜鸟到底是什么来历?”

    这时,旁边的一位摊主,忍不住开口问道。

    “你懂不懂规矩?这交易还没结束呢!”另外有人立即出声道。

    “对,等交易结束,再让陈老板给我们好好说说!”

    这时,年轻摊主的脸色有点不好了,这所有人都认为,他走宝了?

    陈文哲也害怕节外生枝,要知道他的真实目的,可不是那三件青铜鸠车。

    所以,陈文哲只是稍微一想,组织了一下语言,就开口道:“其实,这三件东西还真不是很贵,要是不信,你们可以上网查一下。”

    “查什么?我查过,根本没有查到相关信息!”摊主首先开口道。

    陈文哲用奇怪的眼神看了他一眼:“你不会就查了青铜鸟吧?这在古代叫鸠。”

    摊主一脸不好意思的道:“我也不知道这玩意叫什么啊!”

    他确实上网查过,可那上面都是些什么玩意?除了广告,还是广告。

    大多数都是卖青铜工艺品的商家,要不然就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看着就头痛。

    陈文哲自然也知道,现在那些搜索引擎的尿性,原来查找资料的时候,没少骂那些黑心资本家。

    此时他反而有点庆幸了,幸亏他们黑心,要不然资料一查一个准,那还有他什么事?

    “这是青铜鸠车,真是一种玩具,虽然没有多少交易记录,但是,这种小东西没有什么研究价值,就算收藏价值都不算太高,一般价格都是在十来万。

    你这三件保存的都比较好,特别是两件汉代的鸠车,被人发现之后,还盘出了包浆,这可就是传世之物了,要不然,我还真不能出一百五十万!”

    “青铜鸠车?还真查到了,历代发现的不少,不少博物馆之中都有收藏!”

    “居然查不到价格?”

    “说明原来没有交易记录产生啊!”

    “那到底值不值五十万一件啊?”

    “按照汉代的一些青铜器来计算,十来万正常,五十万绝对是高价了,毕竟没有铭文,还不是祭器、礼器,这样不是重器的青铜器,其实价值并不高。”

    听着那些摊主在议论,那位摊主的脸色好了不少。

    “给你五十万,是最高价,主要是怕你漫天要价,这东西没有什么正价,你要咬住了要一百万,我也不可能出这么高的价格,而现在我出五十万一件,算是定下一个市场价吧,反正也不可能亏了!”

    听陈文哲这么一说,摊主的心情更好了。

    这时,李金鲤急匆匆的跑了过来,当然,手中肯定是带着合同的。

    只是前后脚的功夫,薛建明带着一位律师到场。

    “陈老板,你这有点郑重啊!”摊主又有点迟疑了。

    “没办法,我收购武二那三件青铜器的时候,人家可是能提供原主人的详细信息,你可以吗?”

    “只有大体地址!”摊主有点不好意思。

    “这就是了,青铜器交易,就算价值不高,我们也要小心,要不然很可能惹来麻烦。”

    陈文哲说完之后,律师公事公办,该签字的签字,该录像的录像。

    两件汉代青铜鸠车,一件西晋时期的三轮青铜鸠车,标注清楚,拍照、录像留念。

    一切程序走完,陈文哲转账,东西到手。

    “你怎么就想着,把所有东西都买下来呢?”

    交易完成之后,李金鲤还闹不清,陈文哲出的什么幺蛾子。

    他看着摊位上的青铜器,这一家虽然摊子不小,但是也没有什么特别的!

    如果是相比原来,摊位上的物品,质量肯定高了不少。

    但是跟现在市场上的一些同类摊主相比,他这些东西也就算是普通。

    就算看上了那三件青铜鸠车,也没必要买下这么多垃圾吧?

    陈文哲看了一眼李金鲤,接着俯身扒拉了一下摊位上的青铜器。

    他碰的当然是那些一看就是老东西的铜器,是不是青铜器,还需要鉴定一下。

    把一件老铜器推到,露出下面的一件如同托盘一样的东西。

    他早就看到这件青铜器了,因为他的锈色很好,很自然,就算比不上那件饭盒,也不差多少。

    可惜,被压在底下,他一时之间也没有看清楚是什么。

    只不过他清楚,应该也是一个倒霉的东西,都被压的十分平整了。

    可是,当掀翻上面的一件铜香炉之后,暴露出来的东西,让陈文哲有点意外。

    看到陈文哲的动作,很多人也很好奇,所以都凑过来细看。

    可是,当看到他掀出来的东西之后,一个个的脸上,都漏出奇异的神色。

    就连那位摊主,都有点不好意思。

    “这肯定是一件铜器,你们看上面的铜绿,这不是我们做上去的,发现它的时候就是这样!”

    摊主看到众人的神色,急忙解释道。

    陈文哲笑了笑,并没有说什么,而是伸手把东西抽了出来。

    感受了一下重量,确实是铜器,这时他居然有点失望。

    “这是一件餐盘?怎么会有人用铜来制作呢?”

    看着餐盘上的分区,大大小小的,一张托盘分隔开来,明显有装饭的地方,也有放菜的地方。

    这就是一件现代餐厅、食堂之中,集体用餐之时,让人取餐用的餐盘!

    “不是纯铜制造,而是用青铜制作的,现代人可没有这种功夫!”陈文哲笑着道。

    “啊?这难道还是一件古董?”有人惊讶的问道。

    陈文哲笑着道:“意外之喜,我也没想到,刚才只是看锈色比较好,就想拿出来看看,没想到是一件餐盘。”

    摊主的脸色,终于恢复了正常。

第七百七十七章天命禹敷土

    这才对嘛,他就说,陈文哲怎么能不捡漏,而当了一次好人?

    看来他最终的目的,就是这件餐盘了。

    他想了一下,之前他确信陈文哲从来没有动过这边的东西,特别是压在上面的那件铜香炉。

    只要不动这边的几件东西,下面的这件真品青铜器,就一定看不清楚全貌。

    所以,摊主脸上的神色,慢慢的变得比较怪异。

    恐怕陈文哲也没有想到,他算计到最后,居然收到手一件青铜器餐盘吧?

    幸亏不是不锈钢的,要不然他不得郁闷的掩面而走?

    看了看周围,全是看热闹的吃瓜群众啊!

    此时的年轻摊主,感觉十分放松,他终归是没有走宝的!

    “这应该是一件三国时期的餐具,主要用来行军打仗使用的,能够使用铜器盛饭,不用想,肯定是高级将领,或者是一方诸侯使用的东西。

    以前出土过陶器制作的餐盘,没想到现在还能遇到一件青铜器制造的,也不知道这东西从哪里发现的,也许好好发掘一下,还能有所收获。”

    就在年轻摊主志得意满的时刻,陈文哲说出来了这件青铜餐盘的来历。

    听到他说是三国时期的,而且还很可能是诸侯王使用之物,他的心情就不太好了,这是不是很值钱?

    “看看有没有铭文!”

    “看不出来,锈蚀的很厉害!”

    其实对这东西,陈文哲很熟悉,因为特别嘛!

    年轻人,就喜欢一些稀奇、或者说是别具一格的东西。

    他很清楚,这种餐具不止是在三国时期的战场上有所发现,就算是在三国时期的古墓之中,也有出土。

    比如三国时期,东吴大将朱然墓就出土过陶制的快餐盘!

    一张盘子,大小六七个间隔,跟现代的不锈钢餐盘形制差不多。

    这样的盘子,本身就跟那三件古代青铜玩具鸠车一样,玩的就是个稀奇。

    所以,有没有铭文,能不能证明是三国时期,哪位大将行军打仗使用的东西,都无所谓。

    这确实是三国时期的东西,还有,青铜器在汉代、三国时期,也应该算是好东西,平民百姓应该是用不起,也没有渠道得到才对。

    至于私自制造,那个时期是犯法的,因为铜都是用来制钱的,私自融化铜钱,铸造成铜器犯法!

    感觉表演的差不多了,陈文哲端着餐盘,把几只青铜鸠车,放在了上面,打算带走。

    可是,餐盘之上有间隔,三只青铜鸠车放在上面并不稳当。

    所以,只是走了几步,陈文哲就停了下来。

    他看了看摊位上的东西,特别是视线留在了一件铜盆之上。

    “这东西怎么做旧的?化学?不会是埋在粪堆里弄出来的吧?”

    说着,陈文哲嫌弃的一摆手,接着,他直接抓住了另外一件奇特的东西。

    也就是那件如同饭盒一样的东西,它的锈色看着就比较自然。

    一抓,一提,感觉还很重。

    本来陈文哲还真以为,这就是一层薄薄的铜皮,制作的很简单的一件青铜器。

    可真抓住了它,一提起来,居然发现它比想像的要重。

    还有,它的形制也不止是像饭盒。

    那饭盒的印象,主要是从上面看内部,感觉平平无奇,就跟饭盒一样。

    可是,一掀起来看到侧面,陈文哲才发现,这东西居然有点像是香炉。

    所以,它就算是被压的扁了一些,体型扭曲了一些,此时看着还是有点厚重。

    这东西有点像是形制简单,只是有点分层的香炉。

    它两边有耳,而上还有圆环,这是用来抓握的把手。

    这么一看,这东西的制作水平一点也不低,要知道,它很可能是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老古董。

    看了一下铜锈,只有很小的一点之上,是粉末状绿锈。

    陈文哲放心了,这样的锈蚀不算厉害,还能挽救。

    不管别人怎么想,陈文哲就是不嫌重,他把这件东西放在了餐盘之上。

    而三只青铜鸠车,这塞进了这件饭盒内部。

    顺手,他又拿起旁边的一件如同锅盖一样的东西,盖在了上面。

    这就完美了,该拿的东西,应该全部拿到手了。

    陈文哲直接端起餐盘,连带着上面五件青铜器,晃晃悠悠的向回走。

    这一次出来,收获又不小。

    想到这里,陈文哲的脸上笑开了花。

    “老板,这些东西怎么处理?”李金鲤有点愣神,这什么意思?

    陈文哲可不管什么意思,他直接道:“你看着处理了。”

    所有人都有点发愣,陈文哲的这表现不对啊!

    可是怎么想,也没有想到什么,因为那几件青铜器,怎么看也不像是很值钱的样子。

    再说,现在信息那么发达,只要想查,所有信息都可以查到。

    所以,那四件青铜器的价格,最多也就是能卖一百五十万,这样以来,陈文哲可就不算捡漏了。

    想不明白,再想也白搭。

    所有人只能散开,而陈文哲顺利的回到了一念堂。

    这一次他没有去一念堂大店,而是来到了老店。

    东西被他小心的放在了办公桌上,等坐在自己的老板椅上,坐稳了,才开始仔细的查看起来。

    所以,当李金鲤进来的时候,就看到桌上随意摆放着的三只青铜鸠车,还有一件青铜餐盘。

    此时陈文哲正在研究着的,居然是那件用来装东西的垃圾?

    不对,应该是饭盒?

    也不像,好像是砸扁了的香炉?

    “这是一件什么东西?”李金鲤自然知道,陈文哲不会无缘无故的看这玩意。

    他突然间意识到,也许自家老板最终的目的,就是这东西。

    这也就怪不得,陈文哲会那么多嘴,把前面几件东西的来历,都说了个清清楚楚。

    要知道,原来陈文哲捡漏可从来不会多说,他最多也就是事后跟他们这些朋友、下属,显摆一下。

    没有理会李金鲤,陈文哲已经在小心的处理眼前青铜器上的铜锈。

    也只有弄掉一些铜锈,才能看清楚上面的铭文。

    好一会儿之后,陈文哲才笑着道:“天命禹敷土,没错了,就是这东西,真是没想到,这样的重器,居然还能有一件!”

第七百七十八章两周金文之最

    小心的挑动了一块锈迹之后,本来就暴露出来的铭文,又多暴露出来了一些。

    那些铭文虽然锈蚀的比较严重,但是还能看到,特别是前面两个字,那就是“天命”!

    就算是钟鼎文,天命这两个字,跟现代文字,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反而是第三个字,那个禹,如果不认识,就真的认不出来。

    可陈文哲就是认识,因为他看过一件国宝的内部铭文,其中有一句,就是:天命禹敷土。

    “还是有点不对,我记得那件宝贝上的铭文,第一句就是这句话,而这一件,却不是在开头,而是在中间。”

    想了想,陈文哲一拍脑袋,青铜器怎么可能铸造同样的两件呢?

    特别是这种用来纪念大事件的青铜器,不要说铭文,就连器型都是不同的。

    所以,不要看这句话,跟他知道的一件青铜器上的铭文一样,但是,这一件青铜器上记录的内容,应该是不一样的。

    只不过,这件青铜器的形制,应该是跟他知道的那件一样,只是纹饰什么的稍微有点诧异,很显然,铸造只是,制作的泥范肯定不同。

    当然,这两件青铜器,也许就是同时铸造的,只不过铭刻记录的内容,全都有所不同。

    “你嘟囔什么呢?什么天命?这是件好东西?”

    李金鲤凑了过来,可他再怎么看,也没看出什么东西。

    不过,他还是知道,这是件好东西,因为他也看到了青铜器上的铭文。

    总是喜欢鉴定的,最近一年来也学而不殆,所以,该知道的一些常识,李金鲤哪里会不清楚?

    “这东西真有铭文?不会就是天命禹敷土吧?大禹治水的故事?”

    “咦?你也知道?”陈文哲抬起头,惊讶的看向李金鲤。

    李金鲤翻了个白眼道:“上过国宝档案的,我自然知道。”

    陈文哲笑了起来,这才算是同好,要是遇到一个一问三不知的,他都没兴趣讨论。

    这可真是件国宝,就是那件他先前提到过的,因为铭文而身价百倍的东西。

    话说,2002年,一位香江商人在古玩市场上,意外发现一件青铜饭盒。

    饭盒古朴精美,它的表面锈蚀严重,器内被锈土包裹,露出的几个文字生涩难懂。

    看似平淡无奇,但是青铜器内若隐若现的篆刻字迹,貌似大有来头。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商人以200万高价,买下了青铜饭盒。

    重点来了,不说铭文,就算是刚开始的青铜饭盒,也值两百多万。

    所以,一百五十万买下了一件三国时期的青铜餐盘,还附送了三件极具收藏价值的青铜鸠车,最后,还来了一件比较完整的国宝。

    那件宝贝出名,自然是在国宝档案的节目之中。

    那件国宝就是燹(xian)公盨(xǔ),只是凭借当时这件器物身上的锈色,很多专家就一眼看出,那件青铜器是真品。

    盨本是用来盛放黍、稷、稻、粱的礼器,从簋变化而来,自西周中晚期开始流行,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因为这件青铜器的铭文上有燹公二字,因此得名燹公盨。

    陈文哲看过国宝档案,也记下过那件器物的形制和内部铭文。

    此时再看手中的东西,几乎跟电视上复原、清除锈迹之后的燹公盨一模一样。

    当然,这是陈文哲脑补的结果。

    毕竟他眼前的这件东西,器型有点变化,被压扁了一些,又有点扭曲。

    但是,总体器型还是能够看得出来的。

    它整体呈圆角的长方形,有盖,就是那件更加变形眼中的东西,当时他盖着带回来的。

    仔细查看,还能发现在器口沿下饰鸟纹,腹饰瓦纹,小耳上有兽首,有垂环,圈足保存的很好。

    相比之前发现的那件燹公盨,这一件除了有点变形扭曲之外,几乎没有缺损。

    而先前那件,没有盖,器物耳朵之中的衔环也有缺失,还有圈足中间有桃形缺口。

    这种形制,在盨的序列中是较早的。

    再看鸟纹的特点,可确定这件盨属于西周中期后段,即周孝王、夷王前后。

    眼前这件,虽然所有铭文都被一层厚厚的绿锈遮挡,但是,只是看到眼前的几个字,陈文哲就能确定,这是篆字。

    属于很古老的金铭文的一种,而且书写十分规范。

    对于这一件盨内部的铭文,到底记录的是什么,一时半会的,陈文哲肯定认不出来。

    但是,只要能认出几个就好。

    这一次也算是凑巧,暴露出来的几个铭文,正好是陈文哲认识的,比如天命,这两个篆刻字,实在是太好认了。

    当然,就算没有认出这两个字,这东西也不会跟陈文哲失之交臂,因为只要看到了铭文,他肯定就知道这是件珍贵之物,又怎么会错过?

    好记性不如好手机,陈文哲直接搜索了一下,把保利博物馆之内的那件国宝,搜索了出来。

    也就是在此时,李金鲤才知道,眼前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这两件一样?”

    “形制差不多,铸造年代不清楚,铭文肯定不同,但是,应该都跟大禹治水有关!”

    “天明禹敷土?”李金鲤惊讶的道。

    “对,这一件看样子,跟图片上的这一件的规格差不多。”

    这东西高十来厘米,口径二十四五厘米,重两三千克,椭方形,直口。

    所以内部铭文要是有铭文,就看的很清楚。

    博物馆的这件,内部锈迹已经清理掉,铭文看的很清楚。

    几乎底部全部被铭文覆盖,这里面足有98个上古铭文,完整记录了大禹治水、开辟九州的历史事件,可谓字字珠玑的铭文,足以改写历史。

    整篇铭文堪称一篇政论性质的散文,其文辞、体例在两周金文中前所未见,却与现存《尚书》等古代文献十分接近。

    这对探讨中国古书及文章的起源,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因而这篇铭文,被学者们称誉为“两周金文之最”。

    当然,学术价值什么的,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历史价值,他能证明大禹这个人真实存在。

    长久以来,学术界一直有关于大禹和夏朝是否存在的争议。

第七百七十九章长铭铜器一件,足抵《尚书》一篇

    民国时期就有学者认为,“大禹是条虫”,是上古神话,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

    还有个别外国学者,甚至怀疑华夏五千年文明史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但是如果没有大禹,便没有大禹之子夏启创建的夏,更没有“华夏”之说。

    燹公盨铭的发现,将有关大禹治水的文献记载,一下子提早了六七百年。

    这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也最为详实的关于大禹的可靠文字记录。

    这件国宝,充分表明,早在2900年前,人们就在广泛传颂着大禹的功绩。

    而夏为“三代”之首的观念,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深入人心。

    经过现代文史专家研究,大禹治水并非简单的治理水患,而是在治水过程中,重新划分了九州。

    而划分九州对华夏影响十分深远,以至于即使到了汉朝,汉室仍然沿袭着大禹留下的九州制度。

    “九州”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一场重要地理变革,而这场变革,就是大禹在治水过程中开创的。

    燹公盨的出现,不但证明了大禹治水并非传说,还将大禹治水的文献记载,至少提早了六七百年。

    只是很可惜,那件燹公盨出自何地,又是如何流失到海外的,今人一无所知。

    近现代,我们的国宝文物,如洪水般流失海外。

    比如阳安小屯村的甲骨文,煌敦莫高窟的经卷壁画,阳洛金村的东周王陵……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47个国家,200多家博物馆收藏有中国文物。

    而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更是数不胜数,这还不包括那些不见天日的私人收藏!

    回顾最近这几年,圆明园马首归园、流失英国文物回国。

    以及拍卖场上华人收藏家,在全球拍场拍下的《永乐大典》《五王醉归图》等国宝级文物。

    这不禁让人期待,那些遗失在世界各地的国宝,终会回归故土的。

    “这个宝贝,我们留在手中有点烫手啊!”

    看了一会儿资料,李金鲤才真正明白,这件青铜器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嗯!”陈文哲有点郁闷的道。

    他现在只是稍微清理了一下外面的铜锈,就知道,这件青铜器虽然跟燹公盨样子差不多,但是内部记录的铭文,应该是完全不同的。

    要研究清楚这里面的铭文写的是什么,可不容易。

    燹公盨这件国宝,是2002年春保利艺术博物馆专家,在海外文物市场上偶然发现的。

    当时它的盖已失,只存器身,且大半为土锈所掩,显露出的部分铭文文辞古奥,难以释读。

    后来经过数十位专家,两个多月的研究与鉴定后认为,这是西周中期?国的某一代国君?公,所作的青铜礼器。

    这个?国即“遂国”,是中国古史传说中,作为三皇五帝之一的舜的后人建立的国家。

    其上所铸98字长篇铭文,开篇即言:“天命禹敷土,随(堕)山,浚川……”。

    这些铭文记述,大禹采用削平一些山岗,堵塞洪水和疏导河流的方法,治平了水患,并划定九州,还根据各地土地条件的不同规定各自的贡赋。

    铭文还以大段文字阐述德与德政,并教诲民众以德行事。

    古人云:长铭铜器一件,足抵《尚书》一篇。

    说的是发现一篇长篇青铜铭文,就如同发现一篇相当于《尚书》这样重要的古代文献。

    那件器物的铭文不仅字数长,而且与以往所发现的纪名、纪事类的青铜铭文截然不同,堪称一篇政论性质的散文。

    其体例、格式前所未见,别具一格,内容更是极为重要。

    还有,那件国宝的铭文文辞与体例,与现存的《尚书》等古代文献,十分接近。

    它的发现,对探讨中国古书的渊源,也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这才是令陈文哲头痛的,价值越高,他就越不能太过自私。

    当然,他要真一门心思想要研究一下,想要搞明白这件宝贝的铭文,还有其内记述内容的意义,也不是不可能。

    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他还是能够做到的,只不过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

    而如果不想这么做,那就求助别人帮助。

    这样一来,这件东西就藏不住了。

    对于这种重宝,只要被人知道了,就肯定会惹来麻烦。

    “还是需要让它重现天日啊!”

    很快,陈文哲就有了决定,他不能太自私,因为这可以定史,对于夏商周的三代断代工作,十分重要。

    已经打算暴露出去,陈文哲也就不在纠结。

    今天的收获不小,他也想要看看,这件盨内到底记录了什么,所以他直接回到了开发区的铜器厂。

    这边有着不少合适的工具,对于修复这件青铜器有帮助。

    所以,接下来的几天,陈文哲先是小心的给它来了个钣金工作。

    修复了大体器型,在就是除锈!

    考古发掘的青铜器,由于长期埋藏在地下,经过千年的水浸土埋,必定会引起青铜本身的质变,使金属从元素状态转化为化合物状态,形成铜锈。

    由于铜质的差异,以及水土条件的不同,锈色有红、绿、蓝、黑、紫、灰等各种颜色,斑驳陆离,形成古青铜器一咱特有的庄重古朴的美感。

    古代青铜器的锈层极其复杂,层次很多,有些锈蚀掩盖了青铜器的纹饰或铭文,甚至使器物变形,失去原貌。

    因此,去除那些有害的锈蚀,是青铜器保护处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过去常采用的青铜器去锈方法,是用刻刀、凿子、锤子、錾子等进行锤震,剔除锈蚀。

    在锤打时,位置要准确,用力要适当。

    此法虽简便,但容易损伤原器,尤其是铭文和纹饰部分。

    所以必须细心剔除,并刷扫干净。

    这是好处理的锈迹,也是好的锈,而有好的锈,就有坏的锈。

    现在除锈,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件青铜器外面的一层遮挡铭文的锈迹被清楚之后,陈文哲发现,里面那一点绿色粉末状的锈迹,真不是什么好锈。

    先前他只是看到了一些绿色粉末,并不严重,但是,现在他能确定这是有害锈。

    如果这真是有害锈,那这件青铜器要是再不进行保护,肯定就要毁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208/ 第一时间欣赏我的系统不正经最新章节! 作者:疯神狂想所写的《我的系统不正经》为转载作品,我的系统不正经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的系统不正经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的系统不正经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的系统不正经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的系统不正经介绍:
得隋侯之珠,遍观古今技艺,识宝造宝,传承文明。
只不过,这件宝贝内部的系统,好像不太正经!
谁家传承的是做旧、高仿?
要不就是挖坟、掘墓、搬山、卸岭、摸金!
既然学到了,那就传承下去吧!
陶瓷、木器、石雕、金银铜器,非诚心之人不传!
正骨、按摩,千金方,非仁心仁术之人不传!
寻龙、点穴、搬山、卸岭、摸金、仿古,非德才兼备之人不传!
扩展技能:寻矿、开山、采金,非一身正气之人不传!
安宫牛黄丸、南云白药、片仔癀、清宫寿桃丸,国家绝密,自己用用就好,不敢传!
获得文明传承系统,终于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我的系统不正经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的系统不正经,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的系统不正经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