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我的系统不正经TXT下载我的系统不正经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的系统不正经全文阅读

作者:疯神狂想     我的系统不正经txt下载     我的系统不正经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七百八十章知来处方可寻归途,有寄托才能求发展

    铜锈一般分为两种,无害锈和有害锈。

    由于受水浸土埋及大气的侵蚀,青铜表面逐渐产生变化。

    它们在青铜器表面形成了保护层,使之不再继续遭受腐蚀,并增添了青铜器的古雅色调。

    这种是俗称的“无害锈”。

    人有生老病死,青铜器也是。

    被工匠锻造出来的那一刻,为生;

    历经千年时光的洗礼,为老;

    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氧化生锈,为病;

    当铜锈蚀透器身,再也无法修复时,这件器物也就死了。

    而修复师的职责,就是把生了病的青铜器“抢救”回来。

    有一种被称作“青铜病”的有害锈,它就是绿色粉状锈。

    其特征是绿色粉状物,结晶疏松,指甲都能刮掉,手摸染色。

    这种锈,能够使金属的腐蚀,不断延伸扩展。

    最终,这种锈会导致青铜器穿孔,甚至最后彻底变成一堆锈粉。

    此外,这种锈还像病毒一样,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是青铜器的“癌症”,危害极大。

    要知道,这种东西刚刚发现的时候,根本没法治。

    几乎沾上的青铜器,最终都被锈蚀一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能够处理了,但是也需要小心。

    幸亏发现的早,现在还处理还来得及。

    青铜器除锈是个技术活,除了机械法剥离之外,最有效的办法是用160克细木屑,60克滑石粉,240克麦麸子,再加入50毫升醋,拌成糊状,涂在生锈的铜器上,风干后,铜锈自然就脱掉了。

    有些锈层很牢固,不易剔除,可用油泥挫成长条,把锈的四周围住,用滴管滴入溶液,使铜锈软化分解,再用刀剔挖干净,并用水冲洗。

    要注意,有时器物没有必要采取全面的去锈方法,而只需作些局部处理就可以了。

    有害锈,却是必须要处理的。

    而处理有害锈,就必须要小心。

    有害锈发展起来,会使器物损失逐步严重,并不断扩散,对这种现象必须及时处理,隔离存放。

    有害锈,其实是一种化学反应,最终是把铜转化为铜离子。

    而想阻止铜被逐步转化成游离的铜离子,要么阻止青铜器与空气中的氧和水分接触,要么去除或者隔离氯离子。

    青铜器本来就是用来收藏与鉴赏的,若要隔绝氧气和水分,势必要密封保存。

    如此一来便失去了观赏的价值,因此处理这样的铜锈,一般多采用贴敷法,来清除青铜器中的氯离子。

    此法脱胎于传统浸泡法,操作简单,除锈精度高,大大降低了技术难度要求,能最大限度保全铜器本身,避免“修复性破坏”,就算是普通收藏者也可以使用尝试。

    在使用贴敷法去除有害锈前,应先“刮骨疗伤”。

    先使用尖锐竹片,将有害锈部位的绿色粉状物,尽量剔除干净。

    这样可以减短贴敷时间,避免药液浪费。

    接下来是贴敷药棉,将药棉浸入除锈液溶液中,充分浸润后,用镊子将药棉夹出,贴敷在生有害锈部位;

    接着用塑料袋或保鲜膜,将青铜器包好,保持药棉湿度。

    4至8小时后取出,用蒸馏水或纯净水冲洗即可,切勿使用自来水冲洗;

    之后观察除锈情况,若有残留可重复1、2步多次,直到青铜器表面的有害锈清除干净。

    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除锈液为碱性溶液,PH值≥8,有一定的腐蚀性,切勿沾到手上,操作时请戴上手套。

    若不慎沾到皮肤上,用清水冲洗即可。

    有害锈并不只在青铜器表面生成,有可能会沁入铜身,腐蚀铜器内部,造成铜器穿孔、断裂。

    因此要将除锈完成的青铜器,放入脱盐液中,浸泡1~2星期,以免有“漏网之鱼”。

    浸泡完成后,将青铜器用蒸馏水或纯净水清洗干净,放置在干燥处观察2-3天。

    如果铜身上,不再出现有害锈,便可进行下一步处理;

    如果又出现有害锈踪迹,则重复除锈——浸泡脱盐液的过程,直至有害锈彻底清除。

    封护保存是去除有害锈的最后一步,将青铜器用蒸馏水或纯净水清洗干净,吹风机吹干或自然晾干,然后用刷子蘸取封护液,均匀涂抹在生有害锈处。

    晾干,再继续进行第二次。

    具体涂抹次数,视涂刷后外观变化决定。

    但也要注意,一个部位不可涂抹太多。

    涂抹太多,可能会导致青铜器局部感光太强,甚至泛白,影响观赏。

    若不慎涂抹过多,可用丙酮溶液在过多部位轻刷几次,然后在通风处晾干即可。

    一般情况下,青铜器生有害锈部位,与其他部位颜色常不一致,还有可能出现孔洞,影响观赏。

    因此在除锈工作完成后,可以进行补色修复处理,以提高青铜器的观赏价值。

    几步下来,青铜器的有害锈处理工作,已经完成。

    这时不用密封包裹保存,可随时陈列鉴赏。

    但要注意保存环境应保持干燥,温差不宜过大。

    在鉴赏青铜器时,应戴专业的无氯纯棉手套,切忌用手直接碰触。

    看着眼前精美的青铜器,陈文哲忍不住有点感慨。

    这可是两千九百多年前的先人们制作的,那个时期,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能够制作出这么精美的东西。

    还有,他们还能用十分华丽的语言,记录下当时发生的历史大事件。

    可以说,源于华夏文明初始的青铜器,贯穿上下五千年。

    每一件器物从诞生,流传至现在,背后都铭刻着一段中华的历史文明。

    这一件尤为重要,因为他可以为夏朝的断代提供证据。

    文物修复,不仅是为了让更多人欣赏到前人的智慧与创造力,更是为了传承民族的历史,让我们有根可寻,有枝可依。

    知来处方可寻归途,有寄托才能求发展。

    等着一切做完,已经过去了半个月。

    此时,被完全修理好了的青铜器,陈文哲已经确定,这又是一件燹公盨。

    只不过,这一件保存的更加完好,内部的铭文更多。

    而且这一件内部的铭文,跟先前博物馆保存的不一样。

第七百八十一章振奋一下国人精神(1000月票加更)

    这些天,随着锈迹被去除,很多暴露出来的铭文,已经被陈文哲大体翻译了出来。

    认出这铭文之中的字,并没有陈文哲想象当中的那么难。

    这全要感谢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传承有序,没有断代。

    就是因为传承有序,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借鉴的,这才会让,这份几千年前古人留下的古篆书,很容易就可以解读。

    因为它跟现在的很多简体字,都有着相同之处。

    一脉相传,就算只是看字形,也能认出一些。

    博物馆之中的那件盨铭:“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地设征”。

    而这一件内部的一段铭文,应该是:“天命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这是陈文哲能够认出来的铭文,其他的还有一段:“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

    如果是去长安之前,看到这些文字,陈文哲也就知道,这是纪录的大禹治水的故事。

    可是现在不同了,他读过尚书。

    要了解这些文字,还应参看《尚书》,因为尚书里面的很多内容,跟这件青铜器刻录的铭文,很相似。

    比如《尚书》中的《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这一段就少了两个字,天命!

    这一整篇铭文,堪称一篇政论性质的散文。

    其文辞、体例在两周金文中前所未见,却与现存《尚书》等古代文献,十分接近。

    这要说尚书内记录的这些内容,跟燹公盨内的金文没有什么关系,谁会相信?

    其实还有很多证据,比如《诗·长发》:“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

    这所用的词语,都互相类似。

    铭文中,禹的传说,与《诗》、《书》是一致的。

    过去著录的古文字材料,有关禹的很少,只有秦公簋提到“禹迹”,叔夷镈、钟述及成汤伐夏,“咸有九州,处禹之堵(都)”。

    至于治水的事迹,这是第一次发现。

    秦公簋等都属春秋,燹公盨则早到西周,成为大禹治水传说最早的文物例证,这对于国内古史的研究有很大的意义。

    其实,这里面还牵扯到另外一步著作《禹贡》。

    《禹贡》是中国古代名著,属于《尚书》中的一篇,其地理记载囊括了各地山川、地形、土壤、物产等情况。

    大家知道,《禹贡》这篇文字,近代学者多以为成书很晚,《书序》更是被人怀疑。

    现在证明,其文句与铭文相同,特别是“随山浚川”全同于《书序》,实在是令人惊异。

    现在陈文哲倒是怀疑,《禹贡》内的很多内容,应该是出自他眼前的这尊燹公盨。

    虽然陈文哲没有把这件燹公盨内的铭文,全部翻译出来,但是,大体的铭文是这样的。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天命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看看这些语句,几乎就跟论语中《禹贡》的一部分内容,一模一样了。

    之前,对《禹贡》的作者说法不一,而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禹贡》为周初人所作;

    史念海在《论〈禹贡〉的著作时代》一文中,则据《禹贡》中有“南河”、“西河”之称,认定作者为魏国人;

    顾颉刚认为,出自战国时秦国人之手;

    此外,还有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的战国末至汉初说。

    《禹贡》虽然托名为大禹所作,其实却是战国后的作品,这个现在应该是公认的。

    只不过,不管作者是谁,但是其内的内容来处,却很值得考究。

    以前的学者都以为,《禹贡》为夏朝史官,甚至是大禹本人的著述,现在早已为学界所否定。

    但是,这些推测现在看来,也不一定就是错的。

    这本书,就算不是夏朝史官所著,可是它的来处,恐怕就是一些夏朝史料。

    那些史料,现在看,到是失传了。

    但是,在战国时期呢?在更早起之前呢?就算是在战国之后,也许还有流传呢!

    这些谁也不知道,谁也不知道这些史料,到底是什么时期断代的。

    陈文哲也就只有这么点本事,他也就能推理出这些成果。

    毕竟,他也不是研究历史的,最多也就知道一些艺术界的历史。

    所以,这东西要想发挥作用,振奋一下国人精神,驳斥一些国内外无知之辈对于华夏先祖的否定,还是需要大美院出面。

    当然,就算是大美院的历史系也不一定能行,他们很可能就支撑不起这种研究。

    到最后,肯定会变成整个大海市,甚至是成为国内文化界的一件盛事。

    要知道,之前发现的那件燹公盨,已经在国际上开过三次研讨会了。

    快过年了,什么事情都要等到过年之后再说。

    这一天没事情做的陈文哲,再一次来到铜器厂。

    因为他在修复燹公盨的同时,也制作了一些泥范,今天正好是出成品的时候。

    这一次他制作的铜器,可不止是青铜钟,还有青铜鼓、青铜编钟等等打击乐器。

    就连颂钵,他都制作了一批。

    这些东西,只要留下他的名字,就能卖钱。

    所以,既然做了,就多做一些,也能增加一些一念堂的产品。

    当然,他最重视的还是暮鼓晨钟,钟鼓各式两套。

    他留下一套,其中一件景云钟,会送上金牌拍卖行拍卖,至于另外一只铜鼓,自然是卖给城隍庙景区管委会。

    做了这些之后,陈文哲以后是不打算再做这些东西了。

    所以,这一次他要价也比较狠。

    当然,就算是上一次,要价也不便宜,那件被城隍庙管委会买去的景云钟,作价一千二百万,就是比那十八座罗汉像,稍微便宜了一些。

    而就算是这样,城隍庙管委会还乐得屁颠屁颠的。

    这最后一只铜鼓,他们出价也不低,最终经过协商,给了五百万。

    仿制一只普通铜鼓,就算是粤鈺青铜器的传人,最多也就要个两三百万。

    之所以给陈文哲这么大的优待,肯定是有原因的。

    一个是拔头筹,他们需要吃第一口的轰动。

    再一个就是希望陈文哲,最近不要再继续向外卖钟鼓了。

    人家也没有要求以后不卖,也就是要求年前,或者是之后半年,不要再向外出售高仿景云钟。

    这本来就是陈文哲打算好了的,所以他也没有拒绝。

第七百八十二章何乐而不为(求订阅)

    至于留在手中的一套钟鼓,陈文哲是打算送回老家的。

    那边的陈青林,经过一年的发展,听说村里被他整治的不错。

    这里要重点说一下,那一次下墓获得的财富,人家是一分钱没要,甚至还补贴了大量资金,全都用在了建设家乡之上。

    这一点,要比陈文哲两兄弟的觉悟要高得多。

    还是那句话,仓廪实而知荣辱,没有钱的时候,人什么都会做,也敢干!

    既然陈青林愿意建设家乡,也有心付出。

    陈文哲现在自然不会反对,甚至是有点感激陈青林。

    他此时都不用想,那个时间段被陈青林处理的黄金,肯定是他自己留下了,钱是他垫上的。

    也许从刚开始,他就没想着卖那批黄金。

    至于把那批黄金,还有那把唐陌刀转移了,肯定是有原因的。

    人心复杂,陈青林没有私心,他只是不想让家乡之中出土的东西,流失在外。

    在最近的一些通话当中,陈青林已经说了一些计划,其中就有开发那座古墓的事情。

    他打算再次下墓,把里面的很多东西,都分开隐藏。

    不是不想暴露,而是不想一次性暴露。

    陈青林打算只留下一些搬不走的,和一些价值低的东西,在配合整个墓道的设计,看看能不能开发出一座博物馆,或者是景区。

    陈青林计划只留下一些墓道的机关和油灯,再就是那座不能移动的棺椁。

    棺椁肯定是不能打开的,他没有技术,也不想打开。

    就算是以后,他也不想让所谓的考古专家打开,毕竟那是人家王氏的祖先。

    他现在已经确定,那座古墓是古代王氏祖先。

    这也是一个王族,据说很高贵,属于琅琊王氏的一个分支。

    齐鲁王,早前可是属于五姓七望之一,有点家底很正常。

    至于什么是五姓七望,那就要好好读读历史,只要是认真学习的同学,都应该知道,这里不多做解释!

    很显然,陈文哲他们家乡的那一个王氏分支,在唐末、五代之时覆灭了。

    这些事情,陈青林早就安排的妥妥的,陈文哲也不担心,所以他自己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

    至于那把唐刀,他还是希望回去一趟,亲自抚摸一把。

    最少也要看看其内的历史,要不然,总是会留下点遗憾。

    这个不着急,最重要的一批金器、金币、唐刀和金条,肯定需要他回去亲自处理,这点分寸陈青林还是有的。

    收拾好了一众铜器,该运走的运走,该卖的就卖了。

    陈文哲一身轻松的走出了铜器厂,他的那几名老员工,也放假了。

    最近他们也很辛苦,陈文哲也没有亏待他们。

    这件铜器厂不要看只有寥寥几人,产值可不低。

    所以,陈文哲直接发了三万的奖金。

    只是工作了两个多月,工资才发了三万多,而现在奖金都跟的上工资多了,他们自然很高兴。

    处理完了铜器厂,陈文哲终于想起来,这里还有他的四家工厂。

    一家陶瓷厂,一家酒厂,一家瓷板画厂,再就是最后的制药厂。

    这些,除了瓷板画工厂还处于停工状态,其他都是满负荷运转。

    这里要着重说一下制药厂,现在里面每天不停生产的,居然是狗皮膏药。

    之前陈文哲就研究过,知道贴膏市场广阔,可他真没想到,这东西能爆发出那么大的潜力。

    现在每天都有无数张狗皮膏药下线,连带着生产线也在不停的被完善。

    现在只要输入一些数据,根本就不用陈文哲去专门预处理药材,就可以全天生产。

    里面肯定有李金鲤的贡献,他那套保密分解技术,已经全面利用。

    很多药材的预处理,都有专人负责,加上制药程序保密,要想完整偷走陈文哲的秘方,可是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这一点,不止是在窑厂,在酒厂也是一样。

    既然不用自己忙活,陈文哲自然乐得看热闹。

    之后,他虽然每天都在忙碌,但是他有时间也会接受一些李金鲤的唠叨。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他知道了人家李天强,现在是李院长,医院的院长。

    你能相信,刚开始就是一念堂小诊所,而现在也是一念堂小诊所,但是别人都叫他李院长。

    不要看他年轻,人家就是得到了很多老年人的尊重。

    这里面,肯定有一念堂诊所的功劳,但是,也绝对离不开药厂的支持。

    药厂红火,自然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

    人家不止是把狗皮膏药加入了医保目录,还帮助一念堂小诊所,不停的提供场地。

    当地主管部门,大力帮助一念堂诊所开辟新业务,并顺势扩张。

    这样还不算完,他们居然想着办法让一念堂赚钱,这可是个稀罕事。

    刚开始听到的时候,陈文哲还以为听错了。

    刚开始是当地的居委会,后来是区政府,再后来,好像连大海市政府,也开始关注他们那家小诊所了。

    要说他们在这两个月干了什么,其实也不多,更不出格。

    也就是整合了一家老年人健康保健中心,其他的事情不做,就是查体、保健,再就是治疗一些感冒发烧、拉肚子等小毛病。

    这根本就没有什么难度,只要有钱,李天强这样的家伙,也可以做的风生水起。

    李天强那小子不要看脑筋有点轴,但是人家也有优势,认准了的事情,就一门心思的干好。

    比如诊所,他就检查身体、看片子,帮助一些老人提前发现身体的隐患。

    机器跟大医院的一样,人员都是退休老医生,而且都是找的比较厉害点的万年老主治。

    这些人工作经验丰富,还不受重视。

    现在来到了诊所,一个个都进化成专家了。

    不成专家也不行,因为他们确实有经验,一些很隐晦,在别的医院看不出来的隐疾,人家就是能诊断出来。

    这就是本事,可不是职称高低能够掩盖的事情。

    这样以来,更是吸引了一批,在医院郁郁不得志的万年老主治。

    与其在医院混日子,还不如来这家诊所发挥一下余热。

    这样在赚了钱的同时,还能功成名就,何乐而不为?

第七百八十三章傻人有傻福

    就是在一切向好的情况之下,一念堂诊所以一种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速度,快速崛起。

    不崛起都不行,因为前来查体的老年人、中年人,实在是太多了。

    不得已之下,在当地居委会的帮助之下,他们直接腾空了一座小区之内的一整栋楼房,专门安装机器,就用来给急速涌来的大海市人民查体。

    能查体的医院遍地都是,但是像一念堂这么专业的查体,其他医院还真不行。

    大医院的医疗资源,自然是没问题,但是,你去一次就知道了,只是一个B超,就能耽误你半天或者是一天时间。

    而在一念堂诊所,就没有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扩充的速度很快。

    刚开始没多少人,后来人多了,他们的机器、医生也多了。

    再后来,眼看就要跟大医院一样,一来就排队。

    这时孙俊岩那小子提出了一个建议,所以他们很快就买来了一个APP。

    也没有什么复杂的功能,就是一个预约查体。

    所有想要查体的,都可以提前预约,毕竟不是急症,排期长一点,只要不耽误功夫,也没有人会抱怨。

    就是因为健康查体这一件事,做的比较好,就让一念堂诊所出名了。

    当地政府帮忙,他们还不缺钱,发展速度就快。

    这样一来,连带着他们的其他业务,也做的风生水起。

    比如一些重症的最后治疗,其实就是安慰治疗。

    再就是治疗感冒发烧、拉肚子。

    后来有发展起来了正骨、推拿、按摩,再就是妇科。

    这个现在着重发展的是妇科检查,而不是接生。

    之所以发展起来了后面的这些科目,完全是因为陈文哲送出去的资料。

    本来陈文哲只是写写画画,把从传承之内得到的经验,纪录下来。

    这种东西要是交给李天强,他就是看天书,根本就学不到什么。

    可是,李天强这小子也是傻人有傻福。

    他刚开始雇佣退休老年医生,主要是为了学习,在一个就是利用人家的行医资格证。

    没想到,他雇佣来的这些老年人还真有点本事,看着陈文哲写的案例,居然还能学到一些东西。

    这样一来,李天强就更加起劲了。

    正骨,他就去找一些专业的年轻医生,因为老年医生请不来。

    推拿、按摩,他就去找一些医院康复科的老医生,因为这样的体力不支,面临失业。

    这些人过来,也不让他们拼命干活,就让他们学习一下陈文哲给的传承,再带徒弟就好了。

    脏活累活都让徒弟干,那些老人就只要保证传承有序就可以。

    没想到,这么做居然还真就带起来了好几个部门。

    之后,随着正骨、推拿、按摩的效果逐渐显现,病人就越来越多。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他们查体主要是面向的中老年人,而这个人群,身体各个部位,都开始出现问题。

    其他不说,腰椎、颈椎、肩胛骨等等,都是可以通过推拿、按摩,来缓解病情。

    有资源,有信誉,加上治疗效果还行。

    这一来,又一发不可收拾。

    这样,保健康复部门也迅速成立,而且还扩展的非常快。

    特别是推拿和按摩,只要有本事,病人的体验会非常的爽。

    特别是里面的一个子项目,松骨!

    这个不用来治病,只是用来放松!

    那效果还算可以,只要你做,就肯定弄得你浑身卡巴卡巴乱响,刚开始感觉有点痛,但是之后确实全身轻松。

    这玩意有点像是比较出名的泰式按摩,只不过那个好像就只是玩脚丫子。

    而陈文哲放出来的松骨,是玩你的全身骨骼,或者说是关节!

    这可不简单,要知道,推拿、按摩、松骨三者区别极大。

    推拿可治筋结肌肉伤损,松骨主治颈胸腰椎变形及关节筋腱伤损,而按摩只是让你舒服点并没有太多的治疗效果。

    按摩力走皮,推拿力走肌肉筋结和骨头,松骨力在骨上。

    这些手法,可以治病,也可以松解人多肌肉、筋骨,让人放松。

    做得好了,就可以让人轻松很多。

    那种老手,只要一上手,你就会感觉浑身舒服。

    做一次,就有一种上瘾的感觉,就想着什么时候再做一次。

    大海市不缺有钱人,一些老年人更是都有退休工资,想做,预约好了。

    病人多了,收入就高。

    收入高了,李天强就猛发工资,反正他们赚的这点钱,陈文哲也不想要。

    就这样,有钱就投入医院建设之中。

    良性循环之下,这家保健康复小诊所,越发的繁荣。

    当地政府一看,这么有良心的医院,还能带动当地繁荣,肯定要支持啊!

    所以,一座老小区直接被全部腾空,专门用来扩充这家一念堂小诊所。

    一座老旧小区,本来只是用来出租给外地人居住的地方,现在腾空也没有多少难度。

    当然,这也主要是因为当地人不反对。

    为什么要反对?慕名涌来查体、正骨、按摩、推拿、做康复的人,越来越多,这些全是财富!

    这周围聚集的人多了,周围商业圈都会收益,就算是一些小店铺,现在的生意也做的很红火。

    一家小诊所,带动了一个区域的经济,没有成功的时候,谁敢相信?

    陈文哲到现在都有点不敢相信,最终他就只能归结于--专业。

    什么事情,只要做的足够专业,只要足够认真,就一定能够成功。

    虽然有点给人灌鸡汤的感觉,但是,所有成功的要素,集结于一身,怎么可能不成功?

    对于急速发展起来的小诊所,陈文哲还是很好奇的。

    陈文哲在了解了一些情况之后,只是去窑厂、药厂、酒厂外面看了看,就坐上车,来到了一念堂药店。

    药店对面就是一念堂诊所,现在小诊所后面的一整片小区,全被这家小诊所吞并。

    不用说,隔壁的养老院也一并打通,成为了小诊所的一部分。

    走进诊所,看到的全是中老年人,居然没有发现几个年轻人。

    要知道,现在科技发展之下,像是医院这种地方,对于老年人,可是十分的不友好。

    如果没有儿女陪同,你要去了医院,什么也做不成。

    动不动就扫码,动不动就手机支付,你让老年人怎么适应?

第七百八十四章惹不起的人

    在新出现的一念堂诊所之中,情况就明显不同。

    老年人在这里,可以得到很好的引导。

    陈文哲看到的,最多的就是一些老年人,而他们,有时候也是义工。

    一些前来查体的老年人,很快就被引导,进入查体区域。

    走在小区之中,不对,现在应该是走在一念堂诊所之中,陈文哲发现了太多的不同。

    现在整个小区,已经被不停的改造,很多地方看着还是不像医院,但是肯定有医院的功能。

    特别是一间间的房子,里面成了一间间治疗室。

    一名名护士,穿梭在病房之间,不是换药,就是起针。

    护士不少,反而医生不多。

    也对,都是些感冒发烧的小毛病,自然不用太多医生坐诊。

    “老张,你真来了?”

    “这还有假?明天我还来,这里多热闹?”

    路过一间房,陈文哲听到了两个老头对话。

    很快,他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里有一些老人,专门坐地铁一个小时过来,就是为了来挂水。

    挂水最短的要两三个小时,长的要四五个小时,这段时间,他们就聊天、看电视等等。

    看这样子,每个病房里的老年人,大多数还都认识,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一幅幅很热闹的场面。

    这是医院?还是老年人娱乐中心?这恐怕才是社区医院的常态!

    陈文哲有点明悟,这好像也是一念堂诊所发展起来的原因吧?

    走过挂水的病房,一间一间,居然一整栋楼,全是用来挂水的病房。

    陈文哲有点无语,他换了一栋楼,而这一栋楼中,全是推拿室。

    从里面传来各种怪叫声,之后就是尴尬的笑,要不然就是舒爽的大笑。

    看来这些做推拿的病人,感觉还算不错,要不然也不会都露出笑容。

    再换了一栋楼,这是正骨门诊。

    这边的专业医生就多了,毕竟骨折可不是小病。

    看到医生护士不停的忙碌,陈文哲的成就感十足,这毕竟也算是他的医院。

    而程序也跟他在之时差不多,来了病人就拍片,之后是手法正骨、复位,再就是打石膏,或者是上夹板。

    最后有人要求吃药,有人要求打吊瓶。

    按照病人的要求,医生下医嘱。

    所有事情,快速有序,一名名病人,快速分诊治疗。

    此时,就算是一些想要住院的,这里也能提供病房了。

    住院之后,并不用儿女陪床,因为有专业护士、护工。

    只要病人进来,付了钱,所有事情,都有医生、护士、护工来负责。

    当然,他们这里的收费,也并不是太贵。

    最起码相比其他医院,在这里治疗骨折的费用更少。

    这就是手法复位的优势,只要不动刀,不止是不用让病人损伤元气,还能减少成本。

    只不过,手法正骨、复位,可不是谁都能做的,也不是哪种病人,都能这么做的。

    遇到一些大型、复杂外伤,有时候他们也没办法,毕竟是一家小诊所,这里根本就没有规格太高的手术室。

    所以说,这里是有手术室了,只不过规格不太高,一些大型手术并不能在这里做。

    陈文哲一间间病房,不停的看着,他感觉,这里有向着大型综合骨科发展的趋势。

    摇了摇头,随他们去吧!

    只要不出问题,他们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就看他们的本事。

    老医生带新徒弟,新老结合,就看以后的发展了。

    要是带出徒弟,留不住人,这家小诊所也就这样了。

    这时,陈文哲又想起来了自己的几手绝活。

    特别是正骨和接生,这两种技术,是不是也要传承下去?

    传承肯定是要传承,但是怎么传承,却需要李金鲤来把握。

    来到院长办公室,里面根本没人,也不知道李天强去哪了。

    找了一名年轻的医生,表明了身份,才找来一名护士,打开了李天强的办公室,让陈文哲进去。

    打发走了医生和护士,陈文哲才走进办公室。

    在这个意外出现的诊所之中看了半天,他也有点累,所以就坐在李天强的办公桌旁。

    本来打算好好休息一下,却看到桌子上摆放着的大批文件。

    随手拿起一份,居然是一本笔记本。

    拿过来了,就用一下吧!

    刚才在参观诊所的时候,陈文哲也有了一些想法,所以他开始不停的在笔记本上面,写写画画起来。

    接生,就是引产,里面的很多技术经验,其实都是可以通过图片,来传承的。

    别的陈文哲不会,画画,他也算是专业的。

    当然,正骨,除了怎么用力,接骨、复位,也都可以通过图片来传承。

    这两样,算起来,还真是最容易传承的知识。

    可惜,图片容易画出来,就算是详细的分解图,他也可以一一画出,并且标注清楚。

    但是,要真想学会,学熟练、再精通,还真是不容易。

    记住了不是会了,会了也不一定能做,而能做,还不一定能做好!

    这就是经验科学,医学就是这么的难以快速传承。

    陈文哲就在李天强的办公室里坐了半天,愣是没有等到人。

    忍不住出门抓一名医生询问,最后结果是,他正在忙。

    这样的人,他惹不起,陈文哲干脆给他发了条短信,就灰溜溜的走了。

    李天强那边,他算是放心了。

    李金鲤那边,他更不用担心。

    一时之间,陈文哲变得无所事事起来。

    正好,又一段时间没有见郑宇他们了,陈文哲坐着车子,干脆来了郑宇的餐厅,顺便吃个午饭。

    这一次是两个人,他的司机冯金明也跟着来到餐厅,人家也得吃饭。

    对了,他的新秘书叫魏邈,那一位也是个工作狂人。

    所以,魏邈一般是跟着陈星辰混的,与其说是他的秘书,还不如是陈星辰的双秘之一。

    有冯金明跟着做什么事情都很方便,可以说是想去哪就去哪!

    走进餐厅,可以看得出,郑宇这小子的生意,确实变得很好。

    询问了一下,居然没有包房,就只有大厅还有位置。

    没办法,陈文哲就只能坐在了大厅之中。

第七百八十五章太丧心病狂了

    陈文哲本来还想着,给路过的郑宇一个惊喜。

    没想到,郑宇反而给了他一个惊喜,这家店,确实被他盘活了。

    扫了桌子上的一张二维码,进入餐厅的点餐菜单,看了看,还是原来的老一套。

    他怎么就生意好了呢?很快,陈文哲就有了答案。

    “先生,需要帮助吗?”

    看着过来的大嫂子,陈文哲一愣,现在餐厅流行雇佣三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

    “我可以自己点餐!”陈文哲立即开口道。

    “要不要来点我们店里的特色饮品?”

    中年服务员,没有理会陈文哲,而是凑近了小声道。

    陈文哲一愣,卖酒的都这么猖獗了吗?

    他那小太阳补酒,就是这么被推销出去的?

    还有,确实应该找个膀大腰圆的中年妇女做这种事情,不容易犯错误。

    所以,陈文哲一脸怪异的道:“我不用......”

    他还没说完,人家膀大腰圆的中年妇女服务员,已经抽出一张广告页,放在了他的桌子上,并且快速离开了。

    陈文哲无语,郑宇这小子有点丧心病狂啊!

    他这些服务员也不好好培训一下,那么贵的酒,是谁都可以消费的起的吗?

    你总不能来个十三四岁的小男生,你也过来推销吧?

    “嗯?”陈文哲的视线,还没有从那位膀大腰圆身上离开,就看到,她居然真的冲着一群十几岁的少年,去了!

    陈文哲震惊的看着那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而就在此时,冯金明开口道:“老板,要不要这种黄桂稠酒?看彩页的介绍还真不错。”

    陈文哲感觉有点奇怪:“你说什么?”

    冯金明笑了:“就是我正式上班第一天,你去的那个酒厂生产的黄桂稠酒!”

    “黄桂稠酒?不是小太阳......呸呸呸,自然不是!”

    陈文哲拿过那张彩页,第一眼就看到了好像是一个跳舞的美女?

    那舞姿、那身段、那婀娜、那神态!

    对了,特别是美女双眼露出来的神态,怎么看着有点眼熟?

    “好像在哪里见过啊,越看越是感觉有点眼熟?”

    “老板,自然眼熟,刚才其实在一念堂药店、医院那边,我就见过了,那边也有人在推销!”

    看了一眼冯金明,他说的是眼熟那位美女。

    可是,他能够确定,这位美女他确实没见过。

    印刷质量有点差,印的那美女有点朦胧,特别是眼睛,有点不够清晰。

    不过,越是这样,越是让这位跳舞的美女,有点朦胧美。

    只是看着彩页,就很吸引人,再看其他,果然是黄桂稠酒。

    “贵妃醉酒,李白斗酒,都是她!”

    “这广告词,真俗!”

    “还不如用:是她、是她,还是她!”

    在瞥了一眼那彩页上的美女,画工应该是很不错的,特别是眼睛,难道是他画的?

    他不记得给李天强画过美女啊?难道是李金鲤?或者是郑宇?

    他画过贵妃醉酒吗?好像也没有?

    或者说,这张画也就是牵强附会?

    正好合适,就拿来用了?

    幸亏不是卖的小太阳,要不然向十几岁的小孩子推销,那也太丧心病狂了。

    “来几瓶吧,最好是热饮!”

    “知道,最近我们几个店里,到处都是宣传这酒的。”冯金明立即道。

    “你不能喝吧?”

    “我不喝,但可以给我老婆带几瓶!”

    陈文哲看着兴高采烈的冯金明,这有什么高兴的?

    上了菜,有陈文哲喜欢的大龙虾,还有一些皮皮虾和海蟹。

    再有就是炒鱿鱼、烤鱿鱼和炖鱿鱼汤!

    其他的海鲜,陈文哲也不太稀罕。

    特别是海鱼,虽然肉质细嫩,但是那股腥味,他真是享受不了。

    “多吃一点,在这里吃饭,我们不用花钱!”

    陈文哲一边吃,还一边怂恿冯金明。

    冯金明一笑,道:“知道,我在医院那边吃饭,也不花钱!”

    “吃过了?”

    “之前只是吃了一点点,这一份我想打包带回去。”冯金明直接笑着道。

    陈文哲不说话了,他专心吃,吃不完的,全算冯金明的。

    当然,他动过的肯定不会给人家。

    冯金明跟着陈文哲的时间也不短了,自然很了解他,也知道这不是一个苛刻的老板。

    像是吃饭打包这样的小事,已经很平常。

    如果说陈文哲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做什么事情都留有余地。

    比如吃饭,他就喜欢多要一些,吃不了,就打包。

    原来在学校,打包回去给宿舍的牲口加餐。

    现在就不行了,家里没人吃他带回去的剩菜剩饭。

    而他自己,走到哪里都有饭吃。

    对了,他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好奇。

    比如在长安,他就曾经把人家羊肉泡馍的所有菜肴,全都点了一份。

    跟着陈文哲的时间长了,冯金明自然了解这些,所以,每次饭后打包,他都很习惯了。

    “这酒还算不错!”

    吃的差不多了,陈文哲才喝了几口黄桂稠酒。

    相比他制作的,口感要好得多。

    这肯定是让专业人士调配的口感,要不然,绝对达不到这种水平。

    不得不说,就算材料,也应该是用的最好的。

    当然,价格也真心不便宜,他要了两瓶,一瓶八十,两瓶就是一百六。

    八十元一瓶,成本应该不高,可就算是这样,人家调配出来的口感,都比他第一次配置的要好。

    这让陈文哲有点不好意思,可是他一想,他那一次调制黄桂稠酒,材料太差。

    对,一定是这样的。

    找到了理由,陈文哲立即高兴的喝起来。

    看着如同牛奶,闻着很香,喝着微甜,适口性就不说了。

    这肯定是特别为大海市人民调制的,因为大海市这边,普遍喜欢甜食。

    一边喝,一边吃!

    其实,螃蟹性冷,吃螃蟹就应该配姜末、黄酒等。

    这一次喝点黄桂稠酒,也算正好对路。

    一边是生冷,一边是温酒。

    喝下肚子之中,就能感觉到一股暖流在涌动。

    酒劲不大,看了看,只有最低的一点五度。

    这点酒精度,对于一些喝酒的人来说,相当于没有。

    就算是对第一次喝酒的人来说,度数也不高,最起码没有冲劲。

第七百八十六章暖暖的,很舒心(求订阅、月票)

    像黄桂稠酒这种口感好,没有酒的冲劲,还喝着舒服的饮品,不知不觉之间,就会喝高。

    陈文哲了解,就算不到两度的酒,也是真正的酒。

    要知道,它的酒精度数,甚至比很多啤酒的度数都高,特别是那种专门为酒吧、夜店调配的啤酒,度数真心不如这一点五点的米酒。

    所以,要是没点酒量,还真就会很容易喝醉。

    喝完一瓶五百毫升的黄桂稠酒,陈文哲就不再多喝,而是吃饭。

    他所谓的饭,就是最后一只大龙虾。

    吃完之后,感觉十分满足,这才是人生啊!

    “先生,这是本店赠送的五参茶,希望您再次光临!”

    陈文哲一愣,五参茶?对了,他曾经交给过郑宇这种茶的配方。

    他记得,当时他在梦中,不停的调制这种茶,并且不停的喝,最后喝的恶心了,才把这东西传承了出去。

    果然,传承出去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做过喝五参茶的梦。

    没想到,今天它又回来了?

    现实之中,他还没有喝过吧?

    不过,当看到五宝茶之后,陈文哲果断的选了这一种。

    五宝茶是红枣、桂圆、枸杞、人参、黄精,五种大补之物一块融合炮制而成。

    这也算是陈文哲送给郑宇的,大补。

    这种五宝茶,来自同仁堂。

    而那五参茶,来自《急难重症新方解》,现在对于这些东西,陈文哲已经很了解。

    吃饱喝足,也没有碰到郑宇,不过,见识到他餐厅的生意,陈文哲也算是放心了。

    接下来,他哪里也不想跑,就想回家休息一下。

    不过,他想休息,别人可不想。

    他刚刚走出餐厅,李天强的电话过来了。

    电话里,李天强十分得意的表示,按照他的吩咐,已经找了一些原来医生用的老东西。

    最多的是承装药材的药橱,其他就是一些药箱、笔墨纸砚、听诊器等等。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有一些珍贵药材,这让陈文哲有了兴趣,他还真想看一看,到底是什么珍贵药材。

    只不过,在挂断电话之后,陈文哲却改了主意,他不想再重新跑一次医院。

    反正那些东西放在哪里,也跑不了。

    等他什么时候有空了,再去一一鉴定,也许就能得到一些好东西呢?

    特别是关于中药的传承,断代的很厉害。

    一些老中医使用的老旧之物,没准就能得到一些独家秘方。

    其实,当时陈文哲交代的是,让他去几家国内外的中药老字号企业中,搜集一些老物件。

    不管怎么样吧,反正能搜集多少是多少,都是白得的。

    他这边刚刚坐上车,李金鲤的电话又追过来了,要货。

    最近他一直不务正业,所以李金鲤看上了他在家里做的那些作品。

    那些一般都是陈文哲早上做,晚上烧制。

    出窑之后,也留在了家里的地下室,从来没卖过,现在也已经积累了一大批东西。

    刚刚同意了李金鲤的请求,陈文哲正想清净一下,没想到武二的电话又来了。

    他的新店明天开业,邀请他过去剪彩。

    陈文哲有点无语,他三四家厂子开业,都没有剪彩。

    武二这个走歪门邪道的家伙,居然弄了一家瓷器店,还要剪彩?寻求开门红?

    摇了摇头,武二也算帮了不少忙,而且听他的意思,这家伙手中还有好东西,他心中还真有点痒痒。

    让冯金明记下时间,到时候去家里接他就好。

    等到了家,他还没有去看小侄女,就又一个电话打了过来。

    这一次是曹庆春,又是好事情,他得到消息,明天有一家豪门,要拍卖一些东西。

    不用说,豪门出事,败家子在变卖家产!

    这样的地方,其实就是变相的掏老宅子,只不过,要入这种局,肯定有门槛。

    现在陈文哲也算名声在外,要不然曹庆春也得不到邀请。

    这算是最好的一个消息,放下电话,直接关机,以后肯定没人找他了。

    走进客厅,就看到客厅之内的一只小推车之上,一只小铃铛,正在不停的响。

    一边大嫂正在吃饭,至于小铃铛,肯定是小侄女直接拉动绳索,弄响的。

    手臂一动,铃铛就响,清脆的声音就能传过来,小女孩自然是很感兴趣的。

    所以,她的手臂就不停地晃动,铃声不停的传来,而她就咯咯的笑个不停。

    只是笑了一小会,小侄女就变得有点迷糊。

    陈文哲有点心虚,这好像是按照颂钵的方法制作的,有催眠的功效。

    只是据说,据说有催眠的功效。

    所以,小孩子玩着铃铛,就想要睡觉,应该是很正常的。

    再说,有了这个玩具,大嫂向玲玲不是就省心多了?

    最起码不用小侄女醒了,就非得抱着。

    “文哲回来了?吃饭了没有?我去给你盛一点!”

    看到陈文哲走进来,向玲玲立即笑着道。

    “吃了,吃的大餐,都是些海鲜,知道你不能吃,就没带一些回来。”

    向玲玲摆了摆手,道:“我能吃!”

    陈文哲无语,接触的时间长了,陈文哲算是发现了,有时候大嫂也是个逗比。

    不对,应该是个直爽人,怪不得能跟更加直爽的大哥,凑成一对。

    “我大哥呢?”有点尴尬的陈文哲,立即改变话题。

    “听说你去医院了?怎么没见到你大哥?”向玲玲好奇的问道。

    “你怎么知道,我去医院了?”对这一点,陈文哲更加好奇。

    “自然是听销售说的,就是那些推销黄桂稠酒的,我们小太阳黄桂稠酒......”

    听到小太阳,陈文哲的脑袋就变得嗡嗡的,再也听不到其他。

    他仔细想了想,那些黄桂稠酒之上,没有小太阳啊?

    他当时起的这个名字,绝对是好名字!

    想到太阳,自然是暖暖的,很舒心!

    可是,现在他一听到小太阳,就想到补酒、壮阳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不想说话了,陈文哲想要自闭!

    特别是在面对熟人的时候,他的感觉更加不好!

    他的名声,现在已经被郑宇那小子,糟蹋的不像话了吧?

    小太阳啊,一想到它,陈文哲就感觉浑身不舒服!

第七百八十七章给他们上一课(求订阅)

    “对了,你做的铃铛很好,我发现有助于睡眠,有时候铃铛不响,我居然睡不着了?”

    说着,不顾女儿反对,向玲玲一把抱起她。

    再让她继续敲铃铛,她又要困了。

    “效果有这么好?”陈文哲怀疑,肯定是被孩子闹腾的,这跟叮当有什么关系?

    “效果是真好,你不信就问问咱妈,她也说这铃铛催眠!”向玲玲认真的道。

    陈文哲总感觉,大嫂话中有话。

    “我还有事,至于铃铛,我不太懂,先去书房了。”

    做贼心虚的陈文哲,立即溜了。

    来到书房,本来升起的一点睡意,也消失了。

    陈文哲疑惑的看了看外面?难道那铃铛真的这么管用?不可能!

    肯定是心理作用,陈文哲很确定这一点。

    既然不想睡觉,那就完善一下各种传承。

    挑选出正骨、引产的笔记本,陈文哲再次奋笔疾书起来。

    他打算把那位老太太一生行医的记录,全都复制出来。

    老人是名医,是真正的中医国手,她的所有行医记录,对于现在的一些医生来说,都是宝贵的经验积累。

    忙碌到很晚,陈文哲才睡下。

    第二天早上,陈文哲一大早起来,看了看工作室之中的东西。

    好像釉料不多了,现在剩下的也就只有青釉。

    那就制作青釉瓷,单色的青釉,已经被陈文哲做的极其精美,真的可谓是莹润如玉。

    他也不做器型复杂的,就做小碗、茶碗、茶壶、盘子、碟子,最大的是宫碗、汤碗。

    最后的下脚料,他还捏了一些调羹和筷子,这个就只能上白釉了。

    感觉时间差不多了,陈文哲走进旁边的设计室,从里面的一只箱子里,掏出了一只稍微大点的礼盒。

    把礼盒放在书桌上,打开一看,里面是一直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东西对,他就打算把这件梅瓶,送给武二当开业礼物。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在扬市博物馆也有一只,他这一只,就是根据那一件作品仿制的,算是高仿。

    说起扬市的那件宝贝,这里面还有段小故事。

    现在扬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应该是存世元代梅瓶之中最厉害的。

    早年,由于对元代瓷器缺乏研究,当时文物商店收购这梅瓶时,误把它定为清代瓷器,长期放置在店内小角落中,没太当回事儿。

    后来有一天,扬市博物馆邀请故宫博物院的冯先铭先生、南都博物院王志敏先生两位古陶瓷专家鉴定。

    最后他们一致确定,此瓶为景镇窑元代蓝釉瓷器精品。

    最终,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宝级文物。

    这也算是正了名,要知道,当年它的主人,把它卖到文物商店的时候,就卖了十八块钱。

    而这类梅瓶传世只有三件,另两件,分别在法兰西国吉美博物馆和颐和园。

    既然要仿制梅瓶,陈文哲肯定不止是仿制两件,现在他手中还有两件,一件是青釉白龙纹梅瓶,另外一件是黑釉白龙纹梅瓶。

    做的都很漂亮,最终,陈文哲还是打算用这件正统的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做礼物。

    这一件太出名,就算武二丧心病狂,想要拿出去当做真品卖了,在国内也肯定卖不出去。

    要是另外两件,没准就被他忽悠出去了。

    这一点,不得不防。

    走出家门,把礼盒交给冯金明,陈文哲才坐上车。

    武二那边有仿制元青花的高手,陈文哲拿出这件礼物,也是想要引出那个人,也许交流一下,还能碰触出火花呢?

    陈文哲有元青花的二元配方,可是,他没有高岭土。

    “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造就了元青花。

    可也是这种配方,限制了元青花的发展。

    瓷石不难找,难找的是高岭土。

    就是不知道,武二身后的那位高手,有什么底气,不停的仿制元青花?

    一路琢磨着事情,很快就来到了城隍庙。

    武二的店,在城隍庙外的主街上,店面还不小,足足超过三百平。

    华楼那边的空间太小,店更小更挤,也不好租房子。

    只不过外面的店面,可是太贵了,主要是这边的客流量更大。

    三百平的房子,比现在的一念堂还要大一百平方,不得不说,武二那家伙发财了!

    陈文哲心中有点奇怪,他给的那些鸡缸杯,难道已经全部卖出去了?

    虽然心中疑惑,但还是走进了那家花枝招展的门店。

    就是花枝招展,外面鲜花铺地,彩旗飘飘,弄得极其骚包。

    陈文哲记得这边原来好像是一家餐厅,卖一些大海市比较有特色的小吃。

    那一次郑宇捡漏了一件沉香手镯,他们来这里找场子,还在这边吃过饭。

    没想到,才一年时间,这家店就关门了。

    也是,这边做餐饮的跟原来的古玩城老板一个样,来个客人就手起刀落,这样的店,都出名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前来旅游的游客,有多少在这边吃饭?最多也就是买点小东西。

    这一年古玩城急速变化,这些跟不上时代的,还抱着宰客心理的店家,都要倒霉。

    来到店外,陈文哲抬头看了看,牌匾被一块红布遮挡了,看不出叫什么。

    但是,就算是从外面看,陈文哲也知道,武二就没有打算改行,他做的还是仿古瓷,俗称高仿。

    没有看到武二,看来今天他比较忙,因为一进店,陈文哲就被里面的人震惊了一下子。

    老老少少的,居然还都很有气质。

    特别是看到那种穿唐装的老大爷,还有一些年轻人居然都是穿的中山服。

    传统,这是这些人给陈文哲留下的第一印象。

    武二身后确实有高手,看到这些人的瞬间,陈文哲就知道,这些人都不简单。

    也许因为陈文哲是个年轻人,居然没有多少人理会他,这可就奇怪了。

    他陈文哲在这古玩城,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现在居然还有人不认识他?是不是要给他们上一课?

    进门不远,就有一处收礼台,陈文哲过去点了个名。

    “陈文哲,一只梅瓶!”

    说完之后,陈文哲就把盒子,放在了收礼台上。

第七百八十八章真正的专业

    收礼记账的人,连头都没抬,他只是打开盒子,随意瞄了一眼,就盖上、登记,事情就这么完了!

    也许是小陈老板和一念堂太出名了,他报出陈文哲这个名字,居然也没有引起什么关注。

    这样更好,送下东西,陈文哲在店中随意的逛了起来。

    武二这店里,主要仿的是青花,元明清都有,只不过元代的就不行了。

    看外表就知道,釉色还差点,他们调配不出元代那种最精美的青花。

    元青花是特殊的,如果你要把元青花、永宣青花、万历青花等摆放在一起。

    那你就会发现,只有元青花最好看,因为它发色最好,是真正的湛蓝湛蓝的。

    不管是永宣青花还是万历青花,都会暗淡一些。

    这就是元代精品青花瓷的魅力,那样的青花料,就算是明代的官窑也做不出来。

    至于那些颜色暗淡无光的普通品,武二他们也不惜的仿制,因为不值钱。

    就算不看釉色,看胎质,陈文哲也确定,他们使用的瓷土,也不是多么标准。

    元青花讲究的是一个胎厚器重的大气,而现在店里的这些,都没有仿造出那种气势。

    陈文哲对于元青花已经很了解,就算是精仿,只要他上心,也能很快就看出个一二三来。

    所以,对于元青花,他稍微看看就略过了。

    至于明青花,万历之前的跟元青相差不大,也没有什么看头,至于之后的,更没有什么看头。

    要说青花瓷,还是要看清三代。

    而到了这边,清三代的瓷器,人家仿制的可就太好了。

    只是看了一眼,陈文哲就知道,这批高仿出自景镇那边。

    为什么那么容易看出来,因为这些瓷器毫无瑕疵,每一道工序,手艺都极其高明。

    这样的制瓷工艺,陈文哲太熟悉了,因为他的厂子,现在就是这么做的。

    对于景镇而言,1000多年的制瓷历史,磨练了其千锤百炼的传承工艺。

    可是到了现代,一方面是急功近利,另外一方面是为了保密,他们也只能做出一些改变。

    现代景镇为了一直传承这种工艺,在景镇仿清古瓷制作技艺之中,传承着一个工匠只做一道工序方法,也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最精美的青花瓷。

    “转心瓶?”

    第一件重器,就是转心瓶,而且制作的比陶教授的手艺,还要好点,这绝对是最顶级的大师级工艺。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陶教授只有一个人,最多加上一些徒弟帮忙。

    可是人家景镇那边,集团作业,所有人都是各自专精一门。

    这么集合众人之长,做出来的转心瓶,质量肯定会更高一些。

    看来武二的野心不小,连这种转心瓶都敢仿制啊!

    这是一件乾隆官窑,而且十分出名,因为它曾经拍出过一个真正的天价。

    近年来,乾隆官窑多件作品拍卖过亿,其中一件“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拍出5.5亿元,被称为“中国最贵工艺品”。

    工艺很高明,陈文哲记下来,打算回去之后,好好学习一下,以后他制作的转心瓶,技术肯定不比这一件要差。

    这一次来对了,武二没有让他失望。

    只不过,他还很没想到,武二这小子路子这么野,居然还跟景镇那边的传统势力勾结上了。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官窑瓷,一直被艺术界所推崇,所以,到现在景镇民间工匠仿造的“清三代”艺术品,仍有广泛市场。

    这种清三代高仿瓷制作秘技,一般时候,可看不到。

    陈文哲振奋起精神,打算把送出去的礼,赚回来。

    “喷把壶?”这种壶型,陈文哲自然会做,但是他却从来没有做过。

    眼前这把是一件刚出窑的仿清乾隆粉彩“喷把壶”,这“喷把壶”是宫廷盛装洗手用水的壶。

    看到这把壶,陈文哲的眼睛发亮。

    转心瓶他很清楚怎么制作,可这一件,他就可以看到景镇那边的独特工艺了。

    所以,陈文哲是一点也不客气,他直接上手。

    看瓷先看胎,这一件虽然火光还很浓郁,但是露胎是不可避免的。

    瓷底露胎,一看就知道,这胎质很好,绝对是用心了。

    仿清代瓷器,制作工艺十分复杂,生产线是流水作业,每位工匠只做一道工序。

    一个人就钻研一道工序,所以,只要肯用心,每一道工序,都可以精益求精。

    陈文哲可是专业人士,可他就真的从来没有见到过,现代景镇真正最顶尖的工艺。

    这一次可以说是个机会,他自然不会错过。

    “选胎?”

    看到人家的工序,陈文哲才知道,什么才叫真正的专业,因为人家的第一道工序,就跟他做的有所不同。

    第一道工序是“选胎”,也就是说,仿“清三代”官窑瓷,对瓷胎要求很高。

    景镇那边,白瓷胎由专业制胎的成型坯作坊完成,瓷胎要求器型厚薄均匀,表面及内部无瑕疵。

    人家真的是把分工做到了极致,其实,以后他的厂子也是需要学习一下的。

    有拉胚天赋、利胚天赋的,就专业制胎,这可就太省心了。

    第二道工序为“打图”,根据器型大小,对图案进行设计、创作,划分不同区域,填上大块釉料。

    第三道工序“上线条”,用着色原料“珠明料”在瓷胎上描绘出线条。

    第四道工序“填色”,在绘制好线条、图案的瓷胎上填上地皮黄、宫粉红、大红、玻璃白、深蓝、浅蓝等十余种颜色的釉料。

    第五道工序“洗染”,填色完成后,用一支画笔,在不同颜色的釉料之间,进行采色洗染,中和不同颜色,使陶瓷烧制完成后产生阴阳光,增加层次感和质感。

    第六道工序“结果”,在填上釉料颜色的瓷胎底部或边缘,绘制不同图案、花纹形状。

    第七道工序“落款”,在瓷器的底部用画笔书写落款。

    官窑落款大多标注为制造时的年号,如“康熙年制”、“乾隆年制”。

    民窑落款,多标注为作坊主的作坊名称,或制作人的姓名。

    “落款”是专业写字的工匠,书写图上“乾隆年制”四字的落款,工匠可获得20元收入。

    看到这里,陈文哲是真的惊讶了。

    就连写字,都有专业的写字工,每写一次二十元,这个收入可不低。

第七百八十九章没有人能抗拒这份诱惑

    制作粉彩瓷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吹绿”,就是在瓷器的底部或胎内,均匀地喷涂上一层釉料。

    喷涂釉料的颜色,多以淡绿色为主,故称为吹绿。

    第九道工序“描金”,在瓷器的胎脚、胎口、雕刻部位等需要描金的地方,涂上瓷用金粉。

    瓷器描金后,进行烧制后,再以玛瑙石对描金部位,进行轻微研磨,显现出黄金光泽,增添富贵奢华之感。

    这是标准的清三代粉彩瓷的制作方法,可以说,每一道工序之中,都凝聚着国人的智慧。

    只是看这么一件粉彩瓷器的制作,就足够回票价了。

    陈文哲感觉,他送出那件白龙纹梅瓶,值了!

    “诸位,诸位,感谢诸位前辈、同仁,赏光前来捧场,现在快九点了,在钟声响起来之后,就要揭牌、剪裁,有请景镇的诸位前辈!”

    就在陈文哲看的心驰神往的时候,武二的声音传来。

    看向武二,他居然也穿了一身大红色的喜庆唐装。

    这一身唐装,让他看起来正经了一些,也消除了一些身上的玩世不恭,或者是戾气?

    此时的武二,还真像是一个富家员外郎!

    对于揭牌、剪裁什么的,陈文哲不感兴趣,他倒是很希望给武二捧捧场。

    这武二做的是真不错,也很有底蕴。

    虽然这里的东西都是高仿,但是人家仿的好啊!

    现代高仿看过了,还能看看民国高仿,而且全都明码标价。

    一件一件的看着,陈文哲很快就确定,这武二应该会发财。

    他有点感慨,一件小型的釉里红小碗,就敢要十万啊!

    而且他还看到,居然有不少人在围观,这些都是潜在的客户。

    还有,这里的那些元青花,也有很多人在研究。

    就是研究,三五人围着一件,在仔细研究,想要找出哪里有破绽。

    在陈文哲眼中破绽处处,可在这些人眼中,却是完美!

    这样的元青花,小的如玉壶春瓶、扁壶这样的,最少三十万一件。

    大件,如大罐、梅瓶,最少一件五十万,而这还算是批发价!

    也就是说,今天武二开业,他标注的价格,都是优惠价。

    怪不得之前李金鲤每天都跟他嘀咕,让他也做一批高仿,不卖,用来威慑也是好的。

    所以他就做了那件双龙盘口瓶,之后李金鲤才不叨叨了。

    当时他还没有想到,一念堂面临的压力,居然这么大。

    原来那些做高仿的瓷器店,陈文哲可没有去看过,所以他并不知道,现代的高仿都能仿制到这种程度了?

    仿制没问题,可是,这价格是真高。

    不管是谁,只要仿制的好,就可以卖到十万、三十万,甚至是五十万。

    这个不看名气,就看手艺。

    而那些年轻的艺人,学艺十几年,他们的一件作品才能卖多少钱?

    一般只能卖个一两千,稍微好点的四五千,只有成名了才能破万。

    相比起这些高仿,在自己的作品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好像也不是太过重要了吧?

    这就是仿古瓷发展的基础,没有人能抗拒这份诱惑。

    走着走着,陈文哲居然发现了鸡缸杯。

    当然,这些不是他仿制的作品,应该是景镇那边的作品。

    闻名天下的鸡缸杯、古色古香的硕果图茶杯……

    普通百姓买不起真品,买个高仿,提高一下品位,也是可以的吧?

    陈文哲仔细看了一下,绝对属于精仿,但是跟他的作品,还是差得远。

    这不是工艺不行,而是釉料不行。

    他们没有陈文哲的作弊手段,得不到当年人家使用的釉料配方,自然也就做不出一模一样的釉料。

    就算是这样,景镇的那些老师傅,还是精心打造了80余件精品。

    八十多件啊,都是精品,武二这小子难道是景镇那边大佬的亲儿子?

    要知道,清三代瓷器,可是艺术品市场上最受追捧的对象。

    这是因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瓷器烧制技术,已臻成熟,在技艺上无可挑剔。

    且这三朝帝王对瓷器的热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心制作,烧制出来的瓷器精美别致,为前代不可比拟。

    而此次武二,展示了精心打造的仿“清三代”陶瓷艺术精品80余件,其中粉彩50余件,青花20余件。

    这可真是不简单,毕竟一件两件的出现很正常,一下出现这么多,实在是让陈文哲惊讶。

    不过,这些恐怕还不是景镇那边的最强之作啊!

    据陈文哲所知,景镇那边曾经举办过多次高仿活动。

    其中一次,他们提供了3件青花瓷器,分别为元代、明成化和清康熙的精品青花瓷器。

    原件分别藏于故宫博物院和弯弯故宫博物院。

    特别是其中的青花三顾茅庐罐,是元代青花中的代表作,器形及色彩,均酷肖在国际上拍出天价的“鬼谷子下山”罐,堪称一对孪生兄弟。

    那件三顾茅庐罐的高仿,完美复刻出来了真器的所有特点,是所有,这才是最厉害的。

    到现在,这种元青花高仿,陈文哲都做不出来。

    陈文哲摇着头,慢慢的走到了另外一边。

    也就是在此时,他发现,一些人突然涌到了他刚才观赏的区域。

    忍不住好奇,陈文哲也看了一眼,这一看,他就有点傻眼。

    因为那边被围观的是一件梅瓶,而且是一件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几乎是一眼,陈文哲就看出来了,是他那件东西。

    他刚刚送的礼,就被武二那小子安排人上架了?

    这么一想,陈文哲再看其他精品高仿之时,就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了。

    不过,能认识这么多做旧的高手,还能把他们全都请来,并且每人送上一份厚礼,武二那小子也算很不错了。

    只不过,陈文哲始终相信,也许是武二身后的人很不错,最起码实力不错。

    没有往回走,陈文哲继续向前,来到人少的一片区域。

    这边的人比较少,因为这边的仿古瓷都是民国仿的,也算古董,所以价格都比较高。

    当然,人数是相比另外一边说的,其实走过来之后,陈文哲就发现,这边的人一点也不少。

第七百九十章几可乱真啊

    民国高仿瓷的专区,虽然没有达到人挤人的程度,但是每隔几步,都有人在观赏那些民国高仿。

    其中很多还是一些个人收藏爱好者,他们过来,恐怕就是冲着这些民国瓷器来的。

    至于另外一边的家伙,恐怕都是跟武二一样的一丘之貉。

    近年来,瓷器收藏爱好者越来越多,收藏的理念和品类也越来越多元化。

    过去一向不被人所重视的民国瓷器,现如今也不乏高价落槌的拍品。

    但相较于动辄千万的明清官窑,一些历时近百年的民国瓷器,价格上仍然亲民,故此也就有着其它瓷器,无法比拟的升值空间。

    就是这个原因,让一些人,特别关注民国瓷器。

    所谓民国瓷器,指的是清朝覆灭的1911年,至新华夏成立的1949年之间制作的瓷器。

    在国内陶瓷史上,一度未曾把民国瓷器纳入其中。

    市面上出版的各种陶瓷书刊,也极少有把民国瓷器,作为一个专类来写的,甚至一度被收藏圈视为“地摊货”。

    近年来,收藏界不少人,开始专门收藏民国瓷器,甚至认为好的民国瓷器,并不亚于明清官窑。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瓷器必将在拍场上创下高价传奇。

    这可是专业人士分析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陈文哲是从金牌那边得来的。

    而且他还知道,其中有一些民国高仿,已经拍出了天价。

    据金牌拍卖那边预估,民国瓷器收藏市场,未来每年涨幅至少在30%以上。

    只是向前走了几步,就看到一件被众人围观的珐琅彩开光山水如意万代尊。

    这还是一件标准的民国仿古瓷,算是一段特殊时期制作的高精尖瓷器。

    民国时期由于清政府的倒台,大量的清代宫廷制品流落到民间。

    以及民国初年郭葆昌,赴西江监烧仿制清三代宫廷器物,为袁称帝做准备。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对清三代官窑仿制之风,瞬间流行开来。

    各个军阀及政要人员,纷纷在景镇以清三代瓷器为蓝本,进行仿造烧制。

    此类瓷器,由于制作工艺精良,设色艳丽,且多为当时御窑厂工匠烧造,传世少见等诸多因素,近年来受到了市场及藏家的追捧。

    其中尤以仿造雍正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瓷器,最为难得。

    在2010年6月神都保利举办的拍卖会中,一件民国1947年的珐琅彩开光山水如意万代尊,更是创下了224万元的天价,成为当时的民国瓷器之冠。

    眼前这一件,肯定不是那一件,但是价格也肯定不低。

    果然,稍微一看,就发现这一件的标价在五百万。

    这是不想卖啊,要不然怎么会标一个这么高的价格?

    陈文哲看了一眼,远处的武二,正在跟一些老头谈笑风生。

    恐怕他这里的很多东西,都是非卖品吧?比如那些标价明显超出市场价的东西!

    “民国粉彩江西十景图瓶?高:23厘米!”

    看着眼前的瓶子,画工要稍微差一点,但是画片布满整个瓶身,这也算不错了,标价五十五万。

    价格绝对不低,但是,相比之前的万代尊,这一件买下来收藏,应该不会有问题。

    投资收藏,收益肯定比各种理财要上算,但是,你得有足够的眼力,要不然就会血本无归。

    武二还算有点良心,这边的民国仿品,都还算是有一眼。

    只不过,很多都是普通品!

    精品,也就是器型比较大的东西。

    器型大的瓷器,器型复杂的瓷器,都难以仿制,所以,不管是什么时候,它们的价格都比较高。

    不要以为民国没有官窑,就没有精品瓷器。

    清王朝覆灭,之前的官窑解散,很多当年负责制造宫廷御用瓷的官窑画师和制瓷师,只得另寻生计。

    有的进入民国政府成立的西江瓷业公司,制作民国政府观赏瓷器。

    有的进入春林阁,专门给民国政府制作实用瓷。

    还有一部分人,选择自开瓷窑创业谋生。

    从宫廷御用到日常器物,大师们的瓷器精品得以面向百姓,技术也开始在民间流传。

    同时该时期创烧的新粉彩瓷、浅绛彩瓷等新品类瓷器,也都别具一格,堪称清末后的一次瓷艺复兴。

    比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民国仿前朝颜色釉瓷器。

    颜色釉陶瓷,本是官窑控制最严的品种,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品种。

    有些品种,即使官窑烧造,也有相当大的难度。

    如清康熙豇豆红釉,仅在康熙时期烧造。

    到了雍正时期,由于原料配方的原因已经烧不出,那时烧制的瓷器呈色灰暗,类鼠皮,故俗称“乳鼠皮”。

    到了清晚期及民国时期,仿制康熙豇豆红的产品,出现在古玩市场,达到了几可乱真的程度。

    很明显,这样的民国高仿,肯定值钱。

    比如眼前的清末-民国豇豆红釉柳叶瓶、清末-民国豇豆红釉碗。

    这些价格都超过百万,而这就是民国瓷器。

    再向前走,出现的是郎窑红。

    郎窑红也是铜红釉的名贵品种,只在康熙时期官窑生产。

    但是到清晚期和民国时期,仿制品也以真假难辨的面目出现,令古玩商须得颇费一番工夫,才能找到鉴定要领。

    钴蓝釉仿制也很成功,其他如茶叶末釉、窑变、青釉等也仿得较为相像。

    低温釉彩如黄釉、绿釉、胭脂彩等均被古玩商誉为“毫无俗气的名品”。

    这些民国仿品,真的不同一般。

    看着眼前的民国仿龙泉釉划莲花凤尾瓶,陈文哲也有点惊叹。

    他对于龙泉釉最有发言权,可是,当他看到民国时期的高仿之时,也只能送上敬佩。

    接下来,陈文哲还看到了民国定窑梅瓶、民国钧窑如意花盆等等。

    这可是仿制定窑和钧窑的瓷器,从此也可以看出,民国时期可谓是高手辈出。

    “居仁堂制款过枝杏花盘?这粉彩做的还真是不错!”

    这只盘子是喜庆风格,釉面都与清官窑一致!

    这个评价可不低,要知道,这样的瓷器,就意味着是乱真级,几可乱真啊!

    什么叫高仿、精仿?这就是!

    这种等级的瓷器,价格自然不低,这些民国仿前朝的彩绘瓷器,只要仿的好的,价格都不低。

第七百九十一章前无古人的纪录

    五彩主要是仿明晚期和康熙作品,多数流传到国外,造型、画工均达到了前朝真品的水准。

    这些东西,很明显是一些景镇的藏品,要不然,就算只是民国的东西,也不会一下出现这么多。

    比如眼前的粉彩和珐琅彩,这些居然都有。

    这边的珐琅彩瓷不少,而更多的还是粉彩瓷。

    陈文哲眼前的这些粉彩,虽然是民国的仿制品,但是粉彩画工精细。

    这种等级的东西,如果不是官窑改制,民窑绝对做不出来,而这些画匠也应该都是御窑厂的“大内高手”;

    特别是其中的珐琅彩,主要是仿制康熙珐琅彩作品,颇得神韵,鉴定时需要功力很深的专家,才能辨别出来。

    “咦?”不知不觉之间,陈文哲来到了一处人最多的地方,这边放着两件大器。

    透过人群,稍微一看,陈文哲就发现,这边的两件还真是特别,做工都很不错。

    只不过,看到下面的名牌之后,陈文哲的脸上,几露出一丝怪异。

    一件转心瓶,上面采用了珐琅彩工艺和粉彩工艺,所以跟另外一件粉彩工艺的尊放在一起,也算合适。

    只不过,它们两件瓷器的工艺水平,虽然看着都很好,但是价格却都太高了,要不然也不会吸引到那么多人。

    当然,肯定是那件转心瓶更贵,它的标价是一千两百万,在民国仿古瓷之中,这种价格,肯定是天价。

    而另外一件,价格也不低,好像是一千万?

    往前凑了凑,陈文哲发现,这些人围在这里,看的其实是那件转心瓶。

    所以,稍微靠前,他就看到那件霁蓝釉的尊,好像很不简单。

    转心瓶看不清楚,就好好看看这件霁蓝釉的尊。

    主要是这件霁蓝釉的尊,跟他做的霁蓝釉的梅瓶,实在是有点相似。

    当然,陈文哲说的相似,只是单纯的釉色相似。

    没有多少人看,陈文哲挤了挤,也就挤到了尊的跟前。

    稍微一看,还真是民国仿乾隆的东西,只不过,价格不是一千万,而是十万!

    后面的两个零前面,有个小数点,在远处,陈文哲没有看清楚。

    知道了价格,陈文哲有点失望,本来还以为这一件也是重宝呢!

    在撇了一眼旁边的转心瓶,也是个眼熟的,恐怕又是仿造的那件国内有记录的最贵的转心瓶。

    之前陈文哲看过一件新仿,而这一件很显然是民国的老仿!

    虽然看不清楚,但是从缝隙之中,陈文哲还是能看到其工艺十分复杂。

    一千二百万的东西,还是民国仿品,怎么想都不简单。

    人那么多,他也不想挤进去凑热闹,所以就只能先等等了。

    视线不由自主的落在眼前的霁蓝釉尊之上,其上描金开光、粉彩的花鸟,暗刻的松石绿釉如意!

    在这里,开光可不是增加一些神秘力量,而是一种工艺。

    瓷器开光是指在瓷器的某些部分,画出边框,并在边框中画以山水、人物、花卉等。

    吉州窑开创的釉下彩绘手法,后来对元青花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在边框外饰以满地锦纹的称“锦地开光”,明代称“锦地盒子心”。

    一点点的看过去,陈文哲被看愣了。

    这么复杂的瓷器,真的是民国仿制的?

    还有,这件瓶子的器型,怎么就感觉很眼熟呢?

    “霁蓝描金开光粉彩花鸟暗刻松石绿釉如意双耳尊?”

    综合所有特点,陈文哲十分顺利的叫出了它的名字。

    有名字,稍微一想,陈文哲就记起来,这件东西还真是比较有名。

    当然,有名气的恐怕不是眼前的这一件,而是另外一件。

    2011年3月22日,在纽约苏富比爆出了拍卖史上前无古人的纪录。

    一件估价800到1200美元的民国仿乾隆粉彩开光锦上添花纹瓶,被众多买家一举拍到了1800.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足足高出2万多倍。

    这件新闻要是一说,没准古玩行里十个有八个知道,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那件瓷器的全名。

    其实,它的全名就叫:“霁蓝描金开光粉彩花鸟暗刻松石绿釉如意双耳尊!”。

    陈文哲记得很清楚,当时拍卖的时候,苏富比认为这件瓷器,可能为民国时期的仿品,并谨慎地将其年代描述为“类属民国”。

    瓷器的状态报告称,品相算不上完整,瓶身与底足有断开又粘合上的痕迹,瓶口及耳朵鎏金部分有些磨损。

    那一次苏富比纽约举办的,是戴润斋中国瓷器工艺品珍藏专场。

    也是因为戴润斋先生,这一次拍卖,才会爆出了拍卖史上前无古人的纪录。

    刚开始估价800到1200美元的瓷瓶,就因为是著名海外华人收藏家的藏品,最终足足高出2万多倍。

    如此令人咋舌的价差,被香江资深古董商人,称为“世纪大笑话”。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件粉彩开光锦上添花纹瓶,被苏富比纽约的专家定义为,民国时期仿乾隆朝的瓷器,因此其估价仅为800到1200美元。

    然而,在拍卖场上,有7位买家参与竞投,拍卖价格一路飙升,

    最终被一位匿名的买家,通过电话委托收入囊中,成交价高达1800.25万美元。

    据一些专业人士事后分析,参与竞投的买家和许多圈内人士一样,认为这件被苏富比专家定义为仿制品的瓷瓶,恰恰是乾隆时期的真品。

    因此,拍卖结果才会出现如此惊人的价差。

    最主要其实还是瓷瓶的制作工艺,那件瓷瓶无论就其器形、纹饰,还是其所采用的工艺,都是当前市场特别追捧的,因此拍到这样的高价就不足为怪。

    其实,那一次纽约苏富比为戴润斋珍藏,所设立的专场拍卖中的火爆场面,也印证了这一点。

    这个专场包括了青铜器、玉器和瓷杂在内的328件藏品,受到全球买家的追捧。

    现场的买家与通过电话委托、在线委托的买家争相竞投。

    整场拍卖延续了9小时,总成交额高达3631万美元,成交率达94%。

    这充分反映了,买家对戴润斋传奇般的鉴赏力,和在古董圈内的强烈个人魅力的推崇。

第七百九十二章先把尊抱走(1100月票加更)

    戴润斋先生的藏品,总是因为其受人尊敬的出处、强大的人气与吸引人的估价,而备受追捧。

    因此,难以想像他会收藏一件民国的仿制品。

    既然不认为他收藏的是一件民国仿品,那就是真品,要不然也不会拍出那种天价。

    那么眼前的这一件呢?还是那句话,不管其他人怎么说,陈文哲就看工艺。

    能够被标注十万元的民国仿品,本身就应该不简单。

    如果仿制的不好,不要说卖十万,一万都没人要,而这还主要是因为工艺复杂。

    既然被武二的人标注十万,那这件瓷瓶,自然就有可取之处。

    这一件底足没问题,没有修复,没有残损,是一件完整器。

    看老化程度,并不容易区分。

    乾隆或者是民国时期的老化程度,要是真正想要区分,还真是困难。

    至于做热释光、碳十四等鉴定,也不靠谱。

    这种等级的东西,想要鉴定,科学的年代鉴定,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当做依据。

    这样以来,还是要看工艺。

    制作瓷器,陈文哲是专业的,鉴定瓷器,他的水平也不弱,而他还有大师级的清代瓷器做旧技术。

    在老化程度上,它肯定达到了清代乾隆的程度。

    但是,单纯依靠眼力,还有其上的气泡形成的麻坑,也不能百分百确定是乾隆时期的东西。

    民国到现在,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这么长的时间,也能形成眼前的老化现象。

    这就是年代短的瓷器,鉴定的难度。

    不看老化,就看工艺,这个陈文哲更加拿手。

    霁蓝、描金开光、粉彩、花鸟、暗刻松石绿釉如意、双耳、尊!

    一件瓷器,通过名字的分解,就把他所有使用的工艺,全部标注的清清楚楚!

    一一对照,全都符合乾隆官窑特征。

    这一件,跟上一次上拍的那件,工艺一样,但是花鸟等纹饰,还是不同的。

    这也就是陈文哲的记忆力惊人,要不然,还真不容易鉴定。

    陈文哲相信,武二应该是不清楚,那件拍卖了一千八百万美元的尊,就跟他的这一件工艺水平相当,就连制作工艺都是一样。

    纹饰、器型有差异很正常,因为就算是同一名画工,画同一幅画,也不可能完全相同。

    但是,两件瓶子虽然有点区别,可工艺一样,所以名字也就一样。

    而且同样很悲催,都被认为是民国仿品,标价居然只有十万块!

    就在此时,完美悠扬的钟声响起,接着噼里啪啦的声音传来。

    这里自然是不让放鞭炮的,但是人家武二也有办法。

    他让人串了一大串气球,不停的弄碎,也就有了鞭炮的效果。

    随着鞭炮响起,揭牌、剪彩也开始。

    这个时候,店里的不少人,全都涌出去看热闹。

    这正好给了陈文哲方便,他直接掏出手机,拍了一张照片,发送了出去,并且发送了一条信息。

    做完这些之后,陈文哲抬头看了看,正好看到店内的摄像头,正对着他。

    可惜,刚才他拍摄的好像是对面的那件转心瓶:“乾隆粉彩锦上添花开光海浪双鱼纹缕空套瓶!”

    相信玩收藏的朋友都听说过,华夏瓷器拍卖史上,曾经成交了一件天价瓷器。

    但是很多人只闻其名,不见其容,今天陈文哲就见到了。

    而且还是一连见到了两件,刚才在那片新仿区,也有这么一件瓷瓶。

    没想到,过来这民国的老仿区,居然又看到了一件!

    当然,这一件肯定也不是正主。

    但是,这一件怎么看都要比刚才看到的新仿,要好一万倍。

    这一件的工艺等级,已经算是跟拍卖的那一件的工艺差不多,说是孪生姊妹都不会错。

    仿品的世界,就是这样子,只要有一件瓷器出名,就会有无数人仿制。

    当然,在古代,只有一些名瓷,才会被人仿作。

    想来这一件,就是这种情况。

    可惜,他不是正主,要知道,正主在2010年11月11日,以5160万英镑(约5.5亿人民币)的天价,成交了。

    那也是一件“乾隆粉彩锦上添花开光海浪双鱼纹缕空套瓶“。

    这一次拍卖震惊了整个收藏界,并且创下华夏艺术品拍卖价格新高。

    据说,那件清乾隆珐琅彩“吉庆有余”转心瓶,之前是在伦敦郊区一座正被清理的房子里发现的。

    送到拍卖行之后,拍卖行工作人员为那件瓶子估价80万到120万英镑。

    拍卖当天,竞拍者竟在30分钟之内,就将价格提高到了“创下世界记录的4300万英镑。”

    在竞拍的最后阶段,每一次出价都以100万英镑递增。

    据称,这些竞拍者都来自国内,最后以4300万英镑落锤。

    这么一件出名的瓷器,肯定不会来到这里,所以这一件就被标注了一千二百万的价格。

    换算成英镑的话,按照十几年前的汇率,应该是一百二十万英镑左右。

    也就是说,这件瓶子再次被估价一百二十万英镑,跟在英伦发现的那一件,初期的估价一模一样。

    可惜,这是第二件,如果是第一件的话,也许上拍之后,也能拍卖到五点五亿的天价,只能说是生不逢时!

    这武二的东西,就算是真品,也不会有人认为是真的。

    所以,就按照仿品来买,就对了,要不然能被他坑死。

    放下手机,陈文哲凑近了,打算仔细看一看。

    至于他在手机上做了什么,就只有他知道。

    还有,如果不看他的短信,所有人都会认为,陈文哲关注的也肯定是这件转心瓶。

    不过,很快,冯金明就走了进来,并且用十万块钱,把刚才陈文哲看的那件尊,给抱走了。

    看着冯金明离开,陈文哲的脸上才露出了笑容。

    以后只是凭借陈文哲三个字,就可以让他的藏品,身价百倍。

    就如同之前那件残损修复之后的粉彩尊一样,就因为出自戴润斋先生旧藏,就可以被人认为是乾隆官窑真品,想来这一件以后也会是相同的命运。

    既然已经买到手,陈文哲也就不在关注,而是仔细看向眼前的转心瓶,也叫套瓶。

    先前他做的套瓶,跟这一件根本就没法比啊!

第七百九十三章盛名所累(拜早年,祝兄弟们阖家团圆,幸福美满)

    “真应该让陈星辰过来看看,人家这才叫精品!”

    靠近了这件瓶子,陈文哲看的是惊讶无比。

    这东西也就是落到了一群制作高仿的家伙手中,要不然,谁拿到它,都会认为这就是真品。

    主要是这件转心瓶,制作起来实在是太困难了。

    在这里,肯定不能看老化、做旧这些东西。

    所以,这一次陈文哲直接看工艺。

    最开始肯定是整体器型,它撇口折沿,宽颈溜肩,黄地细描锦地。

    沿下环绘如意云头,渲染得宜,立体逼真。

    挂缀璎珞串珠,其中四组配饰吉字,并有磬如祥蝠,且添盛绽番莲四朵,橘红亮蓝,清新婉丽。

    另间饰双鱼四组,更添祥瑞,辅以卷延洋花,异风漫溢。

    纵然满饰繁密,却有条不紊,井然见序。

    斜肩下渐敛,器腹外层绿地红龙之间,粉青描金镂空夔纹,并缀四面浮雕开光,妙绘丰鱼成双,畅泳柔波微浪中,穿梭落花水藻间。

    其中鳜鱼两相对、红鲤同游伴,悠然自得,栩栩如生。

    从镂空间隙,可窥见内瓶仿明青花缠枝花卉,朵妍各异,妙然生趣。

    足上加缀黄地锦纹转枝洋花,洋菊、银莲,雅致缱绻,与颈上饰纹相呼应。

    内颈及器底均施松石绿彩,底署蓝料双方框六字篆款,殊为罕稀。

    从整体看,体态匀称,色泽饱满典雅。

    瓶身鲤鱼图案栩栩如生,配以镂空水波纹雕花设计,显得大气富贵。

    这种表现,恰到好处地映衬了,瓶颈上的红色“吉”字中所蕴含的吉祥之意。

    这件瓷器工艺最为复杂的,正是将几种样式结合的转心套瓶。

    它分为内瓶和外瓶,内外瓶颈相连,内瓶底部与外瓶内心连接。

    外瓶瓶身鲤鱼图案栩栩如生,配以镂空水波纹雕花设计,显得大气富贵。

    瓶颈上红色“吉”字蕴含吉祥如意,由外部可以看到内瓶绘制的青花图案。

    虽巧夺天工,但费时、费工、费料,更不易仿制……

    连乾隆皇帝,也觉得其工艺过于复杂,在唐英的奏折上批复:“不必照随常瓷器一样多烧”。

    不必多少,那烧制了几件呢?以前的一些珍贵官窑瓷器,是不是就可以多烧了?

    所以说,现在藏在各大博物馆中的珍贵官窑瓷器,很多都不是孤品。

    之前陈文哲收的那件雍正时期的人物粉彩尊,就因为故宫有一件,别人就认为是赝品。

    这个真不可取,是不是赝品,不是因为别的博物馆中有没有,而且因为它的制作工艺好不好。

    这毕竟不是青铜器,那个是一范一铸。

    可瓷器,一般烧制好了一件,都会随着照常烧制一批。

    也就是如同转心瓶一样的复杂器型的瓶子,才会因为烧制实在困难,让少烧制一些。

    不让多烧,就是少烧,少烧不等于就烧制一件,也肯定不是一件。

    一般皇家瓷器,都是成双成对的,孤品很少见的。

    我国传统文化讲究好事成双,送礼物讲究要送偶数,就是园林设计也讲究对称。

    皇帝家更是讲究成双成对,尤其是后宫里的器物,有哪些不是一对儿一对儿的呢?

    尤其是兼顾着实用+装饰用的瓷器,都是成对出现的!

    所以,就算是转心瓶,也应该是成对出现的,不可能单独烧制一件。

    甚至在烧制的时候,也肯定不是两件,而是四件以上。

    因为谁也不知道,烧窑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成功。

    能多做,就尽量多做几件,一块入窑烧制。

    而最终能成多少,全看天意!

    如果比较倒霉,就成功了一件,那不用想,肯定还要继续烧,只有再成功烧制一件,配成了对,才会进贡给皇上。

    这种工艺的瓶子,陈文哲不认为民国时期,私人能仿制出来,主要是太难。

    这一件作品内绘青花,外画洋彩、珐琅彩、粉彩,运用描金,镂空、转心、浮雕、浅刻等多种工艺,极尽奢华,令人叹为观止。

    这种手艺,就算是在清代乾隆时期,也肯定属于瓷器中的巅峰之作。

    要把这么多工艺,全部结合在一声,或者是集合在一家私人窑口之中,陈文哲认为不现实。

    这样一来,它的身份就比较清晰了。

    再次看了看价格,一千二百万的价格高吗?

    如果是真品,一点都不高,但是,如果是赝品呢?

    陈文哲不信武二身后有人,能制作出这么高水准的东西,更何况,还要做旧。

    他能确定,这件瓷器,没有做旧痕迹。

    忍不住再次细看了一遍,不止是没有做旧痕迹,还没有任何损毁痕迹,就算连极小的瑕疵,都没有。

    当然,自然老化出现的气孔,还是有的,但这并不影响观赏。

    这件瓷器能够于天灾人祸、战火中保存下来,实在是幸事。

    不管买不买的到,不可否认的是,它代表的是集历代制瓷艺术与技术精华于一身的艺术结晶!

    不知道过了多久,外面一切仪式结束。

    终于发现了这边的异常,武二找了过来。

    看了一眼武二跟前的一名老者,五六十岁的样子,虽然一身唐装,看着儒雅可亲,但是从他那粗壮的手臂之上,陈文哲知道,这是一个合格的瓷工。

    “这位是崔老,我的师傅,我原来手中的一些东西,都是我的师兄弟们的练手之作。”武二介绍道。

    “见过崔老!”陈文哲十分客气的打招呼。

    “可不敢当,长江后浪推前浪啊,我们那个年代条件不好,我没有上过学,应该是会犯一些低级错误,不要见笑就好。”

    陈文哲客气,崔老更加客气,而这种表现,让陈文哲惊讶。

    怪不得是为高手,就凭这态度,人家就应该练出一份好手艺。

    “陈老板看上这件瓶子了?”崔老好奇的看着陈文哲道。

    “看上了,”这个没有什么隐瞒的,陈文哲十分坦荡的继续道:“可惜价格太贵,要不然就可以带走收藏起来,这种等级的工艺品,很少见了。”

    “是啊,如果不是之前国外出现过一件,我还以为这件是乾隆官窑呢!”催老遗憾的道。

    陈文哲一愣,他虽然知道这不是武二等人仿制的,但这崔老这么轻易说出来,难道是表示,他们也在钓鱼?

    他有点头痛,盛名所累啊!

第七百九十四章标准大开门汉代青铜鼎

    陈文哲现在就怕这种情况,不怕价格高,就怕别人不卖啊!

    他看重的东西,应该都是好东西,这一点他连自己都骗不了,就不要想着瞒住别人了。

    他的出价,往往就会给人信心,让人新生奢望。

    本来卖一千二百万的价格,立即就会变成五点五个亿。

    “陈老板看上这件转心瓶了?”

    “这一件不是传说中的那一件吧?”

    “肯定不是,但是工艺应该是不错的吧?”

    “肯定不错,这东西只要能复制出来,就十分难得。”

    不管是陈文哲,还是武二,甚至是崔老,都是聚光灯。

    他们凑在一起,很容易引起围观,这不,他们刚刚谈了几句,就吸引来了大量客人。

    这些还都是些行内人,其中还有不少高手。

    可是,就算是做旧、高仿的高手,面对这件转心瓶也心存疑惑,不管说什么,都带着疑问。

    这很正常,要不然这位崔老,或者他们身后还有的人,只是把这件转心瓶标价一千两百万。

    而正是这一千二百万,挡住了很多人试探、冒险的心。

    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为了这么一件瓶子冒险,不值得!

    “老板,你不会真看上这件瓶子了吧?”

    不知道什么时候,李金鲤也过来了,他此时正一脸担心的看着陈文哲。

    陈文哲忍不住看了一眼李金鲤,这小子是戏精上身了?

    “自然是看上了,就怕武二大哥舍不得卖啊!”

    陈文哲这么一说,不少人全都向前挤了挤,想要更近距离的看一眼那件瓶子。

    一千二百万的标价,都没有阻止陈文哲想要这件瓶子的心,那这件瓶子,自然就值得他们细看!

    可惜,工艺早就在这里摆着呢,不管他们怎么看,也看不出花来。

    不说五点五亿,就算是一千二百万的魄力,他们也没有,要不然这件转心瓶,应该早就被处理了。

    陈文哲相信,他出价之前,不管是谁,只要肯出价一千万,武二他们就肯定会痛痛快快的卖了。

    眼看人越聚集越多,这可不是好事。

    崔老立即开口道:“武二,抱着瓶子,我们找个清净的地方谈!”

    陈文哲正中下怀,他还期盼着武二说的青铜器呢!

    还是很有意思的青铜器,要不是这个饵吊着,陈文哲失心疯了,才会带着一件宝贝,来参加他的开业仪式。

    人家的店面面积大,而且不是在楼中,所以他们的二楼还有不少空间,只不过需要从店面后面出去,再上二楼,比较麻烦。

    来到一个房间,看样子是住宅楼改的,但是看着还算温馨。

    不用想,这边可以住宿。

    看到这种情况,陈文哲反而有点羡慕。

    如果是原来,他没准也想弄这么一间房子,这样古玩城十点关门之后,他也可以就近住下。

    “房子有点小,见笑了!”坐下之后,崔老开口道。

    “哈哈,这可是大海市,这里可是景区,已经很大了。”陈文哲立即道。

    两个人扯了一些闲篇,很快就回到了正题。

    “这件转心瓶,我们可以出售,就按照一千二百万的价格来交易,不过,我们希望能加深一下双方的合作!”

    陈文哲却没有心思跟他们合作,因为落不到多少好处,还会惹一身骚。

    看陈文哲不说话,崔老笑了。

    “我们可不止是会做高仿,同时我们还回流国外的文物。”

    说到这里,催老拍了拍手,武二立即从一间房里走了出来。

    陈文哲看向武二手中,他的手中抱着的应该是一件青铜器。

    最近见得青铜器比较多,所以也算有点眼力。

    他一看锈色,再看看器型,就差不多确定,这应该是件真品。

    锈色不好做,能做到极致的移植锈,在眼前这件青铜器上,肯定没法让锈色布满全身。

    只要它不是拼接出来的东西,这就是一件宝贝。

    而且好像拼接也不容易,因为从武二的表现来看,这只鼎应该很重。

    看着漏出来的熊足,陈文哲满心的惊叹。

    武二他们这些家伙,运气也太好了,怎么什么好东西,都被他们弄到了呢?

    崔老根本没看武二,而是一直盯着陈文哲。

    看到陈文哲那惊讶的样子,他感觉很满意。

    他就知道,像陈文哲这样的高手,几乎是一眼就能看出,这件青铜器的真伪。

    崔老的视线,再次落在那件青铜器上。

    它不仅造型精巧,鼎盖的立兽、鼎足的小熊,个个儿憨态可掬。

    最主要的是这一件保存的很完美,主要是它的器壁比较厚实,也就是说,用料十足。

    这些其实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这是一件密封压力锅。

    “这是一只,早些年汉墓出土的一口熊足铜鼎!”

    陈文哲自然知道,因为它的器型简洁无比,一看就像是汉代的东西。

    纹饰虽然简洁,但是做工可一点也不普通。

    它整个身形呈椭圆球形,鼎的三足为蹲立状的小熊,表情显得十分可爱。

    “这东西应该是实用器,之前国内就曾经出土过一件,而这一件,很可能也是那座古墓之中出土的,也就是说,它们很可能是一对,或者更多。

    毕竟按照三鼎二簋这样的制度,那件汉代王刘胜的陪葬可就多了,肯定不止是这样的两口鼎,我们意外得到了这么一件,立即就想到了陈老板你!”

    刘胜的陪葬?陈文哲只是稍微一想就记起来了,好像刘胜的墓中,还真就出过这种东西。

    当时看资料的时候,陈文哲就瞄了一眼,没有特别注意。

    毕竟那是重宝,看一眼,知道有这种东西就得了。

    反正再怎么看,也不可能变成自己的。

    不过,知道了刘胜墓,陈文哲变得谨慎了不少。

    遇到了好东西,自然要好好看,仔细看,更何况很可能跟刘胜有关?

    其实,这件青铜器真的没有什么好看的,就只有几个小兽做装饰。

    所以,除了这这几个小兽,就是整体器型,而器型敦厚大气,也没有什么可看的。

    再加上锈蚀痕迹、锈色,这几乎就是一件标准的大开门汉代青铜鼎。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208/ 第一时间欣赏我的系统不正经最新章节! 作者:疯神狂想所写的《我的系统不正经》为转载作品,我的系统不正经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的系统不正经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的系统不正经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的系统不正经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的系统不正经介绍:
得隋侯之珠,遍观古今技艺,识宝造宝,传承文明。
只不过,这件宝贝内部的系统,好像不太正经!
谁家传承的是做旧、高仿?
要不就是挖坟、掘墓、搬山、卸岭、摸金!
既然学到了,那就传承下去吧!
陶瓷、木器、石雕、金银铜器,非诚心之人不传!
正骨、按摩,千金方,非仁心仁术之人不传!
寻龙、点穴、搬山、卸岭、摸金、仿古,非德才兼备之人不传!
扩展技能:寻矿、开山、采金,非一身正气之人不传!
安宫牛黄丸、南云白药、片仔癀、清宫寿桃丸,国家绝密,自己用用就好,不敢传!
获得文明传承系统,终于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我的系统不正经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的系统不正经,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的系统不正经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