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隋唐大猛士TXT下载隋唐大猛士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隋唐大猛士全文阅读

作者:木子蓝色     隋唐大猛士txt下载     隋唐大猛士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734章 自立

    昨夜兵变时,杨秀父子就被关在骁果军营中。

    此时杨秀才四十四岁。

    可司马德堪等人都认为不妥,毕竟若说杨不好控制,那这个杨秀更不好控制。

    “秦王杨浩平时为人谦卑,不若立他?”

    宇文智及这时出言道,他保杨浩,除了杨浩是皇族外,还因为杨浩跟他关系向来不错。杨浩是皇帝杨广兄弟秦王杨俊之子,他是在开皇二十年病逝的。

    杨浩是杨俊长子,但当年因为杨俊病死其实是由杨浩的母亲崔妃下毒谋杀,所以后来崔氏被赐死。虽然杨浩得继承王位,可实际上无职无权。

    杨浩这些年一直是夹着尾巴做人,之前还曾经卷入过杨玄感叛乱中,坐罪免职。

    “那就立杨浩,其余宗室、外戚,无论老幼一个不留。”

    司马德堪以为,可以让萧后下旨立杨浩为帝,然后居于别宫,派兵监守,只让他签署发布诏敕而已。

    “可!”

    宇文化及也认为让萧后来出面立杨浩为帝比较好,于是乎,这么大的事情,便就此决定。既然立了杨浩,那么皇太孙杨自然留不得,而蜀王杨秀和他的七个儿子,还有齐王的几个儿子,也一个不能留。

    此外,皇亲国戚如独孤家,此前就因独孤盛和独孤开远抗拒被杀,所以干脆也全杀了。

    不等拥新帝即位,宇文化及便马上分封百官。

    他以弟弟宇文智及为尚书左仆射,以宇文士及为内史令,以司马德堪为左骁卫大将军,以元礼为右骁卫大将军。

    对于其余附逆从乱者,皆加官晋爵。

    对于江北大营的李渊、沈光、陈棱等人,宇文化及也授李渊为纳言,授陈棱为尚书右仆射,授沈光为左翊卫大将军,并召他们入朝拜见天子。

    而另一边,宇文化及又让司马德堪、元礼、赵行枢、陈伯图等骁果军将们加强城防,准备与江北军作战。

    而暗里,他还扣押了江北营一些将领的家眷,以此为要挟,迫他们归附。

    另一方面,他又加封彭城的来护儿为太保,晋尚书令,并授右翊卫大将军,让他回朝。因来护儿有好几个儿子在江都,此时都在他手中,所以他让其中一子去彭城宣旨。

    江北大营。

    距离江都城不过五十里。

    陈棱、沈光为帅,统领五万骁果军在此拦截杜伏威。

    当半夜李渊带着儿子女婿以及一些随驾的亲朋官员,在几百家丁部曲拥护下,匆忙逃到此处时,沈光还以为是杜伏威迂回夜袭。

    好不容易确认了身份。

    “唐公为何深夜至此?”

    陈棱惊问。

    “难道是杜贼高邮的偏师已经攻进江都了?”

    李渊喘着粗气。

    “杜贼的偏师还驻在江都东北的高邮,暂时未下,但江都的骁果叛乱了。”

    “宇文化及、司马德堪、元礼、裴虔通等做乱。”

    沈光等大惊。

    “我赶来此处,是要搬你们回去勤王救驾!”李渊道。

    “宇文化及和司马德堪他们反了?这怎么可能,他们可都是陛下元从旧臣,是潜心腹啊。”

    李渊道,“都什么时候了,我岂会欺骗你们,如今这形势,连齐王都敢叛乱,还有什么不可能,赶紧起兵,要不然,只怕来不及了。”

    沈光和陈棱面面相觑,他们都有点怀疑李渊是不是才是反了。

    毕竟对面是杜伏威军,他是罗成死党,而李渊又是罗成的岳父,此外之前皇帝可是一直在猜忌李渊。

    “请唐公勿急,稍休息一下,我这就派人去打听。”

    陈棱和沈光没有马上动作,他们担心李渊,商量好,只决定先派一支骑兵赶回江都城下,看看动静。

    “哎,你们如此,必然误事。”

    可沈陈二将却也无法相信李渊。

    “既然如此,我只提醒你们一条,赶紧将江北大营里宇文化及和司马德堪等人的朋党先控制起来,莫要让他们也乘机做乱。”李渊道。

    沈光拍着胸脯道,“我这江北大营,以骁果左一军为主,并有江淮兵马,并没有什么司马宇文之党,尽可放心。”

    话虽如此,但沈光和陈棱留下李渊一伙,派人看着后,还是马上召集诸将,一边派人去江都城,一面开始查。

    这一查,果然还查出了些东西。

    真有军校准备做乱,正四下串连呢。

    他们本想等江都那边大事已定后,然后再起事,这样便可挟迫陈棱沈光他们接受江都旨意。

    可没想到,李渊突然到来,打破了他们的计划。

    这也是由于江北大营的兵,多是江淮军和中原招募来的骁果原因,比起司马德堪他们在江都起事的那些主要来自关中的骁果,这些人确实没那迫切的想逃离江都。

    等到陈棱沈光他们审问清楚,这个时候都已经到了中午了。

    江都的宣旨使者都到了。

    “陛下大行?遗诏秦王继位,宇文化及辅政?”

    接到诏令后,沈光大怒。

    他此时也明白李渊说的都是实话了,可惜他们还是行动晚了一步。

    万分后悔的他,对来宣旨的使者更是大怒,“将这些叛逆拉出去斩了!”

    李渊等人被迎过来。

    “想不到逆贼如此迅速。”

    沈光对李渊拱手,“李相,如今我们怎么办?”

    李渊微微眯起眼睛,心里也在思量,其实从昨晚叛乱开始,他就一直在思考,他要何去何从?

    从江都城逃出来时,他曾有过两个选择,一个向北逃,去临沂女儿三娘的军营。去临沂,自然也就是投奔罗成。

    还有一个选择是向西,去江北大营。

    最后他去了江北大营,只是还是晚了一步。

    现在,又到选择的时候了。

    宇文化及已经弑君,并控制了江都城,还拥立了秦王杨浩,手上也有五六万兵马。

    李渊问陈棱和沈光。

    “二位将军,你们打算如何?”

    沈光二话不说便道,“自然是点齐兵马,杀回江都,斩杀叛逆。”

    “再然后呢?”李渊问。

    陈棱想了想,“拥皇后、扶皇帝灵柩回西京?”

    听到二将如此答复,李渊终于也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第735章 二虎相争

    摆在李渊面前,现在有两个选择。

    一是带着忠于朝廷的沈光陈棱杀回江都城,击败逆臣宇文化及司马德堪等人,夺回江都。其二则是他干脆找个机会出了这江北大营,去对面的杜伏威军营,去投罗成。

    如果皇帝没死,李渊说不定就真要去对面的杜伏威军营了,毕竟皇帝那般作死,是扶不起来的。

    可现在宇文化及等人却把皇帝杀了,而陈棱他们也说愿意扶皇帝灵柩返回西京。

    这在李渊看来,这似乎是个机会。

    只要能离开江都这个四面重围的困地,回到关中也未必就没有机会,而他现在是黄门侍郎参知政事,江都的右仆射袁充还被乱兵杀死了,左仆射萧瑀在太原,内史侍郎来护儿在彭城。

    若能攻入江都,那么江都朝廷就是他说了算了。

    只要能回关中,一切皆有可能。

    尤其是在乱世之中,关中可是个宝地,既有富饶的关中平原,又有四塞之险,是绝基的帝王基业。

    要成京帝王基业,必须得有一块龙兴之地。而这块龙兴之地得满足三个条件,首先就是能守。

    如江都这样的地方就无法守,四面无险,所以连杨广都想着去丹阳江宁。

    但江宁虽也是数朝都城,可比起关中就差远了。

    关中有四塞之险,又处于边角,那绝对是易守难攻的。

    而除了能守,关中还能养。

    能养,也是成就帝王霸业的关键,否则光能守又有什么用,养不了军,就成不了势。关中平原,极为富饶,养兵是绝对没问题的。

    想秦汉都是立足于关中,而当年宇文泰等人据关中一隅,却硬生生的最后反开创了西魏北周大隋三朝。

    能守,能养。

    还得能出。

    而关中也同样符合这一点。

    既能守的住,也能打的出去。

    真正说能守能养的最佳之地,其实是蜀中,蜀中才是真正好守又好养的地方,可蜀中却难出。

    蜀道难,所以别人难以进攻他,他也同样难以出击别人,正因此,蜀地在乱世之中,极易成就割据势力,却极难出蜀一统天下,正因如此。哪怕三国之时,蜀汉文臣猛将干云,最终也是被魏灭亡。

    河东之地则是能养好出也好守,可在守这方面又相对关中差了此地,且河东面临着关中、河南、河北三面夹击,甚至还有北方的草原胡人,因此河东是个四战之地,很能积聚实力。

    与之相比。

    李渊觉得罗成的根据之地辽东,其实很差。

    辽东可守可攻,但难养。

    因为辽东人口太少,到现在也才百来万人口,还是把奴隶都算上去。这么点人口基数,就意味着罗成难以养出太多兵来。

    毕竟正常养一兵起码得二十个农夫。

    养十万兵,就得二百万农夫,而二百万并不指人口,而是指丁男农夫,这意味着得有四五百万甚至是七八百万人口才供的起十万之兵。

    眼下罗成还没入关打仗,所以这方面倒还体现不出多少问题。

    如果他入关做战,且不能迅速夺取中原,一旦陷入僵硬,则这就会成为致命的问题。

    李渊想起,当年宇文泰随着侯莫陈入关平叛,结果最后却据关中自立,然后反夺取了天下。

    自己或许也有机会。

    想到此处,李渊终于做出了决择,下定了决心。

    “两位将军忠心耿耿,我李渊身为宰相,自然更不容说。且请两位将军立即点齐兵马,咱们杀回江都平乱,讨平叛逆,然后扶皇帝灵柩回关中,恢复朝纲,振兴大隋!”

    陈棱和沈光见状,于是一起拱手。

    “吾等敢不奉相国之令!”

    当下。

    李渊与二将召集大营兵马,进行了一个短暂的讨贼誓师。

    李渊痛数了叛逆们的罪行之后,还不忘记许诺了许多有力的好处。

    “讨灭江都城中叛逆后,江都府库中的钱帛,尽皆赏赐给平乱将士们。”

    “平乱之后,扶皇帝灵柩返京。”

    对着以洛阳和江淮地区为主的北北大营兵将,李渊没说返回长安,而是说返京,大家于是理解为返回洛阳。

    五万江北大营兵马,全军拔营启程,返回江都。

    宇文化及此时却还在逼迫萧后下旨立杨浩为帝,萧后不从。

    宇文化及道,“请三思。”

    一名骁果急忙赶来,“将军。”

    宇文化及瞪了他一眼,他立马改口道,“禀大丞相,李渊和陈棱沈光他们杀回来了!”

    宇文化及面色剧变,急忙转身离开。

    萧后看着他慌张离去的样子,心里总算舒坦了一些,一名宫女对皇后哭着道,“李相国终于带兵来讨逆了。”

    可萧后并没表现出高兴来。

    皇帝被弑杀,随驾的宗室和皇亲国戚俱被杀戮一空,只留下了秦王杨浩。

    就算李渊杀了王世充等叛逆,夺回了江都又如何呢,依然改变不了如今天下的局势。

    大隋已经完了,她心里非常清楚。

    暮色之下。

    李渊率五万兵马终于杀到了江都城下。

    宇文化及等亲自登城督战,如临大敌。

    李渊派出数百声音大的士兵来到城下,向城上喊声,一面宣布宇文化及等人的罪行,一面又大声的说只诛逆首,对于被裹挟的乱兵,只要肯反正,便即往不咎,还说等灭了叛逆后,便要扶皇帝灵柩还京。

    “别听他们的废话,给我放箭!”宇文化及恼怒的道。

    因为天黑,李渊也只是派人过来叫骂一阵,然后便收兵,后撤十里安营,准备明日再战。

    六十里外。

    杜伏威本来还准备再派一支兵马去攻夺江都北面的山阳,以切断彭城来护儿的兵马。

    却不料得报说对面二十里外扎营的江北大营有大动静。

    “再探!”

    探马不断打探回报。

    等最后听说江北大营居然拔营东撤时,他还有些奇怪。

    而这时,又一封军情送到。

    “原来江都兵变,宇文化及司马德堪等人居然弑君做乱,夺取了江都城,李渊他们是回江都城讨逆去了。”

    “大帅,咱们是否追击李渊军?”一将问。

    杜伏威哼了一声,“让李渊率军回江都,咱们坐山观虎斗岂不更好?”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到时咱们再出手也不迟!”阚棱也在一边道。

第736章 还君以命

    这一晚,宇文化及恶梦连连。

    几次都梦到江都城破,李渊等率军杀入,将他擒拿,然后各种刑罚加身。

    醒来,汗水浸湿了衣被。

    宇文化及坐在床榻上,双手揉捏着脸庞,依然还无法从那惊吓中恢复过来。

    最坏的情况已经出现了。

    虽然杀了皇帝夺了江都,可江北大营的大军居然杀回来了。

    他现在后悔不该杀了杨广,可又恨李渊那老贼。

    “定是这老贼鼓动了陈棱沈光二贼。”

    “都怪司马德堪,我根本不曾想弑君,都是他们逼我的。”

    “司马老贼,还说一切都已经谋划妥当,江都骁果和江北大营兵将都会相随,可如今居然是这种局面。”

    早上,他还意气风发,拒绝了那些人的劝进,可是现在,他却已经感觉自己马上就会败亡。

    如果城破,他很清楚他会落得如何下场。

    “他娘的,都要害我!”

    宇文化及破口大骂,骂完这个骂那个,骂了半天,最后颓废的叹气。

    下半夜,他根本就没再睡着。

    天亮后,宇文化及通红着眼睛,召来司马德堪宇文智及一干人马。

    “萧后不肯立杨浩,那我就干脆自己为当皇帝。”宇文化及红着眼睛对诸将宣布。

    司马德堪道,“我赞成,既然李渊已经率兵杀来,那干脆就不要留什么余地了。”

    “好,你去把杨浩杀了,我今日就登基!”

    宇文士及问他,为何要这么急?

    “人生故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宇文化及已经豁出去了,反正局面已经到这地步了,倒不如干脆也别立什么傀儡皇帝,直接自立天子,哪怕当一天皇帝,也要当一天。

    而对司马德堪等人来说,眼下宇文化及称帝,正好给将士们封功论赏,授职封爵,也好提升提升一下士气。

    一切都是现成的。

    宇文化及于是毒杀了秦王杨浩,直接在朝堂上接受百官朝贺,定国号许,建元为天寿。

    同时封赏将士,署置百官。

    以宇文智及为司徒,以司马德堪为司空。

    以宇文士及为纳言········

    他一口气封出了一百多个公爵几百个侯爵,至于伯子男更是无数。那些叛乱的骁果,各个连升三级。

    他还把江都宫里府库的钱帛都拿出来赏赐给那些叛军,以此激励他们。

    同时,他还颁下赏赐,说擒杀李渊者,封万户侯赏万金,杀陈棱和沈光者,各封开国伯,赐千金。

    身着杨广留下的冠冕兖服,宇文士及坐在朝堂上,听着百官的朝贺,心里还有一丝欣慰。

    就算死,也值了。

    江都城头。

    换上了许国大旗。

    旗帜来不及刺绣,便只用墨水写就。

    城下李渊等见宇文化及居然如此迫不急待的篡位称帝,都怒不可遏。

    “攻城,有擒杀宇文化及者,封开国县公,赏万金。”

    面对着宇文化及开出的悬赏,李渊也还敬过去,并且还提升了赏格。

    两支兵马,开始交战。

    弓弩横飞,喊杀冲天。

    整个江都城,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战场。

    虎贲郎将麦孟才听着那厮杀声,脑中不由的回响起父亲的话。

    “阿奴当备浅色黄衫,吾荷国恩,今是死日,吾既被杀,尔当富贵。”

    这是大业七年,父亲麦铁杖在辽河浮桥上对他说的话,当时浮桥还差一点点搭好,可高句丽军全军来冲。

    麦铁杖率队冲过未建好的浮桥,守住了桥头阵地,让大军得以过河,并最终击败了高句丽军。

    率队冲锋前,父亲把他叫来,说自己身负国恩,所以今天当冒死冲锋,哪怕战死了,也不负国恩君恩。

    后来父亲真的战死在了对岸,甚至尸体都被高句丽人掳走。

    后来皇帝赎回了父亲尸体,并授他虎贲郎将之职。

    披好铁甲,插好横刀,麦孟才去找虎牙郎将钱杰。

    钱杰是他好友,钱杰的父亲钱世雄曾经是父亲麾下的副将,也在辽河一战中随同父亲一起战死,所以战后钱杰也被授予虎牙郎将之职。

    后来两人成为朋友,刎劲相交。

    “我就知道你会来!”

    一间小院里,钱杰也正披甲,看到他过来,丝毫不以为意。

    麦孟才道,“吾等世荷国恩,门著诚节,我们父亲为国战死辽东河岸,为我们留下这门荫。今逆贼弑君篡位,社稷沦亡,无节可纪,他日吾等有何面目于九泉之下见父亲?”

    钱杰不由的流下眼泪。

    麦铁杖和钱世雄都不是那种关陇贵族出身,他们本是南方人,而且不是降将,本只是南陈的草莽,后投身军伍,立功升迁,及得皇帝信任,终至公侯显贵,最终也以命报君恩。而他们这些子弟,也深受君恩。

    所以如今皇帝被弑,国朝被篡,二人当然不可能无动于衷。

    兵变之夜,二人被隔绝在外,根本不知情,等知晓时,一切已成定局,他们也只能暗里谋划着。

    如今宰相李渊率兵杀回,两人认为时机已到。

    “君待我以礼,我还君以命!”

    钱杰说出父亲当年对他说过的话。

    两个好兄弟手紧紧握在一起。

    其实在江都城中,有许多和钱杰、麦孟才一样的勋贵子弟,也并不是都如宇文化及一样只想着求活。

    如独孤开远他们,在兵变之夜与叛军战斗至死。

    两人很快就联络了一批人。

    “宇文化及今日在显福宫,我等一起杀进去,为皇帝报仇!”麦孟才道,他身后是钱杰,还有麦孟才的几个弟弟和钱杰的弟弟们,他们全都额头系着白麻布条。

    城外,正在激战。

    麦孟才和钱杰带着一群勋贵子弟却突然杀向了皇宫,他们奋不顾死,个个拼命。一边冲杀,一连喊为皇帝报仇。

    玄武门上。

    一名宫门守将拔剑,却挥刀砍倒几个骁果,他身后数人也抽刀加入。

    这名守将也是勋贵子弟,此时突然出手,打开了玄武门引麦孟才他们一起进入。

    他们冲入宫中,一路上,还不断有人加入。

    有的是勋贵子弟,只是不得以才依附叛军,而有的则只是一些普通的骁果,此时见宇文化及大势已去,也纷纷倒戈。

    他们一直杀到了显福宫。

    宫里的宇文化及听说,吓的面无人色。

第737章 一日天子

    “护驾,护驾!”

    宇文化及在宫殿门口的台阶上嘶哑的喊道,一队骁果纷纷拔剑挡在他的面前。

    此时宇文化及有点后悔身上这套兖服,一点也不防刀箭。甚至穿着这套兖服,他身上连剑都没一把。

    “司马德堪呢、元礼呢,裴虔通呢,他们在哪,为何放逆贼进来?”

    他从侍卫手上抢过来一把剑,又夺来一面盾牌。

    一手举盾,一手提剑。

    “快召侍卫来救驾,给朕杀了他们!”

    麦孟才顶盔贯甲穿在最前面。

    “放箭,杀死弑君者!”

    身后的一众勋贵子弟还有众多半路加入的骁果,纷纷对着台阶高处的弑君者放箭。

    呼啸的弩箭纷如雨落。

    顿时数个被宇文化及钦封的御前侍卫中箭惨叫着倒下。

    “请陛下退入殿中。”翊卫将军杨士览急忙挥盾挡住几支箭,对着身后的皇帝喊道。

    本来宇文化及想跑,见状也只得退回了殿中。

    “把门关起来,守好窗户。”杨士览指挥着侍卫们喊道。

    麦孟才等冲上台阶。

    有几人被躲在殿中窗后的侍卫放箭射倒,可此时众人情绪激昂,热血沸腾着。

    殿门紧闭着,一时无法撞开。

    钱杰一边捂着肩膀上的伤口一面怒道,“放火,烧死弑君者!”

    于是有人开始点火。

    殿中的宇文化及见外面真的在放火,吓的面色惨白。

    “我不想被烧死,杀出去,拼了!”

    麦孟才等四处寻找能烧的东西,然后点燃架到门前窗下。

    看着大殿一处处火起,他面情坚毅。

    大殿烧没了,还可以再盖,但绝不能让弑君者跑了。

    时间紧迫,他们这些忠臣志士并不多,司马德堪等人随时可能会杀回来,所以必须速战速决。

    果然,正当宇文化及准备打开殿门拼命时。

    殿前冲进来一支人马。

    为首者却正是宇文化及的长子,刚被他封为代王的宇文承都。

    “休伤陛下!”

    宇文承都手持一杆凤翅金镗猛冲过来。

    “拦住他!”

    一队人马上前拦截。

    “死!”

    宇文承都一记横扫千军,顿时将冲在最前面的数人扫倒,那巨大的力气,让被扫中者不是断腿就是伤骨。

    一个转身,收回金镗。

    宇文承都又是一记直刺,再将一人刺死镗下。

    这时他身后的人马也冲了上来,两支人马在宫中混战起来。

    宇文化及见到义子终于赶到,长松口气,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他让人继续紧闭着殿门,却只打开了点窗子,他从窗中往外看去,只见殿前广场上,一片混战。

    一时间也看不出谁处于上风。

    不时有人倒下。

    “火!”

    有人高呼。

    原来麦孟才等人依然还在放火。

    宫殿已经四处火起,浓烟滚滚。

    至于更无处,只听到喊杀声震天,却看不到具体的情形。宇文化及在心里安慰自己,有司马德堪和元礼他们在,江都城墙又高大坚固,绝不会有事。

    一定能够击败那李渊老贼。

    “我们从后面走!”

    宇文化及没有让侍卫打开门去帮助承都,实是外面太混乱了,他身边也没几个人。

    为了方便一些,宇文化及干脆把十二珠天平冠和兖龙袍都给脱了,直接披了一件侍卫的明光甲,戴上了铁盔,然后一手盾一手剑,由侍卫们护在中间,从后窗逃走。

    “弑君者从后窗翻墙逃走了,不要让他跑了!”

    一名勋贵子弟高喊。

    于是麦孟才对着钱杰大喊,“你赶紧去追,我来拦着宇文承都!”

    钱杰便率数十人追击而去。

    宇文承都心中焦急,手中金镗更是势大力沉,大开大合,接连又杀数人。

    “贼子,吃我一刀!”

    麦孟才手握八尺大刀冲来,这把大刀是他父亲遗留的战刀,今天,他要以这把为国建功的战刀来杀弑君者。

    “不自量力,找死!”

    宇文承都舞动金镗,不屑的道。

    麦孟才的刀很重,招招凌厉,但比起他父亲终究还是太嫩了些。

    宇文承都则早就少年成名,武艺出众,膂力过人。

    两人交锋,不过十余回合。

    宇文承都已经占据主动,一记凌历的刺击。

    麦孟才已经回刀不及,看着如灵蛇般刺来的金镗,他没有再闪避。

    嘴角还露出了笑容。

    这个笑容让宇文承都不解。

    下一刻。

    凤翅镗的镗尖已经刺入了麦孟才的腹中,可麦孟才的刀却依然去势不减。

    刀落。

    宇文承都的左臂血肉模糊一片,幸好关键之时,他堪堪让过了要害,否则那一刀就是要将他的脑袋砍落了。

    抬起脚猛踢过去,麦孟才被踢翻。

    金镗滑出。

    麦孟才腹部伤口血如泉涌,连肠子都流出来了。

    “杀贼!”

    “杀弑君者!”

    麦孟才临死之际,却还犹自高呼。

    另一边,钱杰也率着一队人马,终于追上了宇文士及。

    一番激战,宇文士及身边的侍卫一个接一个的倒下。

    宇文士及狼狈而逃,却不知不觉的逃到了杨广被绞杀的西院流珠堂前。

    “快开门!护驾!”

    宇文化及惊恐的喊叫。

    里面。

    萧后带着宫人们在杨广的灵前守丧。

    一名小宦官跌撞着进来。

    “宇文化及来了。”

    “来做什么?他已经杀了秦王篡位,还要把我等也杀了吗?”萧后怒道。

    “不是,是有忠义之士趁李相他们讨逆攻城之时,突入了宫中,正在追杀宇文化及,现在宇文化及逃到这来了。”

    “想不到宇文逆贼也有今天,这报应来的还真是时候。”

    门外看守萧后他们的骁果虽然上前护驾,可却很快又被钱杰等人杀死。

    门打开。

    宇文化及惊喜的要往里闯,却看到萧后手拿着一把匕首,后面跟着一群提着凳子椅子的宦官宫人。

    “宇文化及!”

    萧后一声大喊。

    宇文化及愣在当场。

    钱杰一剑砍倒最后一个骁果,也带着人围了上来。

    宇文化及成了孤家寡人。

    看着围上来的众人,宇文化及无比的颓废。

    “我也好歹当了一天的皇帝,你们给我个天子的死法。”他道。

    一名勋戚子弟一矛刺来,正中宇文化及的腿弯。

    宇文化及惨叫一声,一条腿跪地。

    又有一名勋戚子弟上前一刀,让宇文化及两条腿都跪在了地上。

第738章 轮回不止,报应不爽

    面对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宇文化及,萧皇后银牙紧咬。

    “逆贼,真是天道好轮回,从不放过谁,你睁开你的狗眼看看,这是哪里?”

    宇文化及抬头,只得惨笑。

    “臣钱杰拜见皇后娘娘。”钱杰上前行礼。

    萧后道,“现在不是讲此等虚礼的时候,把宇文逆贼带到大行皇帝灵前去谢罪。”

    钱杰点头,知道后面宇文承都随时会杀来,于是赶紧下令,拖着宇文化及进入西院,并派人紧闭宫门,死死把守。

    钱杰等人拖着宇文化及来到皇帝灵前,见到大行皇帝只用如此简陋的床板订成小棺,无不痛哭流泪。

    不管皇帝如何对不起天下人。

    可对于他们这些勋戚子弟来说,他们的富贵却都是皇帝给的。

    “陛下!”

    钱杰大哭,扑在皇帝灵前。

    “把宇文狗贼剖心剜肝,以祭奠大行皇帝之灵!”

    “朕是大许皇帝,是天子,朕有权享有天子的死法,朕要全尸!”

    宇文化及挣扎着。

    可是根本没有人理会他。

    钱杰直接拿刀把砸在他嘴上,将宇文化及砸的满口血,牙齿也碎了一地。

    很快,宇文化及身上的衣服被扒光。

    萧后手握着匕首坚持要亲自动手。

    她手虽然颤抖着,可眼神却坚毅无比。

    宇文化及手脚被按着,惊惶的大叫。

    “给朕一个痛快,给朕一个全尸!”

    可没人理会他。

    萧后一刀刺进宇文化及胸膛,可仅仅刺入了一点点,当鲜血涌出时,却已经手脚无力再刺下去。

    钱杰上前。

    “皇后娘娘,请让臣代劳,莫要让这弑君者的脏血污了皇后你高贵的手。”

    接过刀,钱杰没急着给他开膛破腹,而是先一刀一刀的把宇文化及的手筋脚筋全都挑断,又把宇文化及的舌头钩出来,一刀割断。

    于是宇文化及手脚俱废,舌头也被割断。

    “挖了他的眼!”

    萧后转身跪在大行皇帝棺前,头也没回,却发出了冰冷的命令。

    一名勋臣上前,生生的把宇文化及的两只眼睛也挖了出来。

    挑手脚筋,挖眼睛,割鼻子········

    宇文化及惨叫不断,最后只剩下一点点的哼哼声,显示他还活着。

    这时宇文承都等已经杀掉了麦孟才等殿后之人,一路追杀到了宫外。

    钱杰看没时间了,也就不再磨蹭。

    直接剖膛破腹,把宇文化及的心肝都挖了出来,放在了杨广的灵前以祭奠他。

    做完这一切。

    钱杰向杨广的棺木跪拜。

    然后起身。

    “皇后娘娘勿忧,有臣等在,绝不让一个乱臣贼子踏入这西院,绝不让他们再惊扰大行皇帝和娘娘。”

    钱杰带着众人前去守门。

    江都城前。

    激战依然在继续。

    虽说两军兵马数量相当,可城中的骁果有城池可守,自然更占上风。

    奈何此时李渊等士气激昂,反而大许国的将士们却有不少人心思不定。

    尤其是不少官员勋贵,他们并没有参与谋乱,不过是在事后被迫附从了宇文化及。眼下外面攻城正猛,不少人便也只是出工不出力。

    甚至已经在暗暗谋划着是不是要倒戈一击。

    激战到黄昏,这时攻城的骁果已经有些士气下降。

    而就在这时,有人从宫里带来消息。

    说麦孟才钱杰等已经入宫杀死了篡位弑君的宇文化及。

    这个消息如水入沸油,一时间迅速传遍整个江都城。

    正在城头上指挥作战的司马德堪闻言大惊,之前宫里有侍卫来叫护驾,他已经让宇文承都带兵赶过去了。

    因为这城头战事正隆,所以他也走不开。

    本以为有宇文承都足够了,谁能料到,居然还让麦孟才他们成功了。

    “赶紧去打探一下。”

    司马德堪马上派人去皇宫打探,结果没多久手下来报,说皇帝被钱杰等人擒住,押进皇帝被杀的西院,在那里被杀死,还被剖心剜肝拿来祭奠杨广。

    被宇文化及封为温国公、司空、左翊卫大将军的司马德堪一听,完了。

    皇帝都被人杀了,那他们还如何守?

    “拥立宇文化及,真是大错特错,居然如此无能,我等还在这里坚守城防,他却反而在宫里被人干掉了,真是扶不起的草包。”

    “咱们现在怎么办?”

    心腹问他。

    司马德堪心乱如麻,看着城外依然还在猛攻不止的兵马,又看看四周,皇帝被杀的消息已经传遍,如今个个兵无战心,军无士气。

    这仗还怎么打?

    “你出城去见李渊,就说谋逆者只宇文化及兄弟,我等本只是欲兵谏拥皇帝西归,杀皇帝是宇文化及一人的主意。如今宇文化及既然被杀,只要李相肯赦免我等罪行,那我等便愿意打开江都城,迎接李相入城。”

    事已如此,司马德堪也没有其它的办法了。

    他的心腹出城见李渊。

    听完来意,李渊痛快的答应了。

    司马德堪还不放心,又让心腹走了一趟,非要李渊给他立个字据,李渊也写了。这下司马德堪才放了心,便率先打开城门迎接李渊入城。

    而元礼、裴虔通等人却还不知情,依然在抵抗。

    结果被他卖了。

    大军入城,其它还在抵抗的兵马,自然很快就守不住。

    到天黑前,李渊成功的控制江都城。

    李渊拿下江都之后,先赶往皇宫西院流珠堂拜祭皇帝。

    “将司马德堪、元礼、裴虔通、宇文智及、令狐行达、马文举、赵行枢、孟秉、元敏、唐奉义、张恺等逆臣全都拉出去,凌迟处死!”

    宇文士及因为跟李渊关系向来不错,被他免于一死。

    而其余参与谋划的一众人,不论职位大小,统统杀死。

    另一方面,李渊也知道眼下局势不妙,还得依靠那些骁果军,于是便又下令,只要手上没有在兵变中染血的骁果,便尽皆赦免。

    司马德堪被抓时,大叫我有李相的保证书,可谁理他。

    因为杀他的正是李渊。

    夜暮下。

    李渊下令,一口气杀宇文智及、司马德堪等乱臣贼兵共一千余,然后其余皆赦免。

    可江都夺短短时间,却经历了两次动乱,死了一个大隋皇帝,又死了一个大许皇帝。

    虽拔乱反正,可江都城里,却已经连一个皇族都找不出来了。

第739章 太宗武皇帝

    大行皇帝已经重新收敛,换上了最好的棺椁。

    大行皇帝身上的衣物,也全更换了帝王所用。

    同时,大行皇帝的灵柩,也移至了江都皇宫的正殿之内。

    百官披麻,三军戴孝。

    殿中。

    萧后为大行皇帝披麻戴孝守灵。

    李渊同样披麻戴孝。

    “娘娘,朝廷不可一日无君,天下不可一日无主,臣请娘娘降下旨意,选立新君。”

    萧后杀了宇文化及,大仇得报,如今一心只想杨广守孝,其它的并不想理会,而且她一妇道人家,又哪处理的了外面纷乱的事务。

    “唐国公,你是皇亲国戚,又是大行皇帝生前所选用的宰相,如今江都城里,朝政和军务,都要倚重你。”

    “老臣惶恐,还请娘娘摄政临朝。”

    李渊虽然现在是江都城中一把手,可毕竟萧后的地位才是最高,这个时候理应请她摄政,这也是合乎规矩的应有之事。

    萧后摄政,李渊则辅政。

    摆在他们两人面前,现在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还是立谁为新君。可江都城一个皇族子弟都没了,只剩下了两个选择,要么立洛阳的越王杨侗,要么立长安的代王杨侑。

    越王是皇嫡孙,代王则是皇庶长孙,但比越王年长。

    立长还是立嫡?

    “唐公之意?”萧后问李渊。

    “娘娘,臣以为当立嫡。”

    李渊答道,其实就算杨侑不是嫡,他也会拥立他的,因为他在关中,而越王在洛阳。李渊是早决定要去关中的,因此自然要拥一位关中的皇孙为帝。

    萧氏跪在皇帝灵前,与李渊之前隔了一道屏风。

    隔着屏风,萧后道,“先前罗成在辽东拥立齐王为天子。”

    话未说完,李渊便打断她道,“可陛下此前已经定齐王罗成为叛逆,并废齐王为庶民。”

    “齐王也是陛下之了。”萧后道。

    齐王杨暕不仅是皇帝之子,也是萧后的亲生子,况且,如今天下局势,萧后这个后宫妇人也是知道一些的,那就是天下纷纷,反王遍地,但罗成掌握着一支强力的边军,同时还与定襄、代北、山东、江南几路军镇联盟一起。

    其实力可以说虽表面上不是最强,可实际上却远超号称拥兵百万的李密等人。

    “娘娘,齐王在辽东,其实不过罗成手中傀儡尔。”李渊提醒萧后。

    萧后在屏风后面不语,其实在她心里,早就认定大隋完了。齐王固然是罗成的傀儡,可朝廷又岂还有半点中央权威?李渊就算能带着大家回到关中,可又能平复天下吗?

    再说,萧后觉得,如果李渊真的能够有所作为,只怕朝廷也不过是要沦为李渊的傀儡而已。

    古来这样的事例太多。

    所以她早就看开了。

    如果能投罗成,那么这动乱能早点结束,罗嗣业毕竟还是她女婿,总好过将来落到什么李密、窦建德这些人手里。

    可奈何,她虽有此意,但李渊是坚决不同意的。

    “那就依辅政大臣之意,便立代王为新君。”

    “唐公,关于大行皇帝谥号庙号山陵这些?”萧后又问。

    皇帝死后,都会有谥号,谥便是对皇帝的评价,有恶有益,有褒也有贬。而庙号,是皇帝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在隋以前,其实并不是每个皇帝都会有庙号,一般只有特别了得的皇帝才会有庙号,比如汉朝,便只有少数皇帝有庙号。

    如汉武帝刘彻,庙号便是世宗,而武帝,是谥号。

    萧后问庙号,便是暗示要给皇帝上庙号。

    李渊对此自然不会违逆萧后,便道,“臣与诸大臣们商议,初步选定谥号为明,庙号为高宗。

    开国皇帝杨坚是高祖文皇帝,谥号文,庙号高祖。

    高祖这个庙号一般都是给开国皇帝的,比如汉高祖刘邦、隋高祖杨坚。

    “盖邦配天地,是为高祖,而尊号加之于是,虽昭穆之太祖庙,此亦高祖之庙也。”

    也就是说,高祖也是太祖之意。

    而给杨坚的谥号文,则相当了得了。

    皇帝的谥号有很多,一般来说文和武都是极高的,皇帝的谥号足有一百多个,有一套严整的体系。

    谥号最早起源于西周时,是对一个生前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予能够概括其一生功过的称呼。

    所以谥号并不是专给皇帝的,不过演变到如今,皇帝和臣子的已经各不同,皇帝有皇帝的一套谥号,文臣有文臣的一套,武将有武将的一套。

    谥号里有评价高的,叫美谥。评价低的,叫恶谥,也有评价中等的叫平谥。

    而在那些美谥里面,有五个用的最多,也是评价最高,分别是高皇帝、文皇帝、武皇帝、宣皇帝和明皇帝。

    能够得这五谥其一,都相当了得了。

    高宗明皇帝。

    高宗比不过太祖为开国皇帝,高宗甚至比不过太宗,高宗的意思一般是功过参半的皇帝,王朝处于由盛转衰之时。

    而明这个谥,是美谥。

    当然,这也完全是因为大隋还在,还没亡国,所以依然打着隋正统的李渊,自然要为皇帝选个美谥,否则他要是敢选个恶谥如炀帝、灵帝这样的,那就跟造反没区别了。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

    萧后得为丈夫讳隐,李渊得为尊者讳隐,所以只能是美谥。

    幽厉灵炀这样的恶谥提都不要提。

    不过李渊也没给杨广上武啊宣这样的谥。

    照临四方曰明;思虑果远曰明;独见先识曰明;远虑防微曰明。

    可萧后对明帝还是有些不太满意,萧后的父亲萧岿,便是西梁明帝。

    “大行皇帝一生,开疆拓土,宣威八方,我以为可以定武皇帝。”

    李渊皱眉。

    武皇帝可是极高的评价了,毕竟历史上有武皇帝之称的,哪一个不是一代豪杰,如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魏武帝曹操,晋武帝司马炎、宋武帝刘裕?

    杨广武虽武,可把天下都快搞亡国了,如何配的上这个武字?

    但萧后却不管,她认为自己有必要为丈夫争一个美谥,这是做妻子唯一能做的了。

    “庙号太宗,谥号武皇帝,如何?”她又改了李渊选的高宗庙号。

    高祖文皇帝那是开创了开皇盛世,又是开国之君,配的上文皇帝谥号,但杨广哪配的上武皇帝?

第740章 骁果北上,皇泰天子

    萧氏在杨广灵前,隔着屏风语气之中带着一丝请求。

    “唐公,大行皇帝已经走了,永远离开了,这是我们唯一能为他做的了。不管别人如何恶他谤他毁他,可我身为他的皇后,你身为他的臣子,却不能谤他毁他,哪怕是为尊者讳,也当成全这一回。”

    “如今西归在即,我一妇人,无法处理军国事务,所以我有意授你与来护儿、萧、王世充、杨义臣、陈棱六人为辅政大臣,并授你为太师、纳言。”

    这算是萧后的一个交换条件。

    她知道李渊现在掌握着江都兵马,所以只要李渊肯接受她的请求,为杨广上太宗武皇帝的美谥庙号,她便愿意让李渊更进一步,成为三省之一的门下高官官,并给他上太师这样的三师荣衔。

    “臣李渊岂敢!”

    李渊口称不敢,却是已经接受了这桩交易。

    于是当天。

    萧后下诏。

    尊谥大行皇帝武皇帝,庙号太宗,由江都将士扶灵西归关中,归葬山陵。

    第二道诏令,尊皇孙代王杨侑为天子,并追谥元德太子为孝成皇帝,庙号世宗。尊封萧后为太皇太后。

    并追封皇太孙杨为孝敬皇帝,上庙号义宗。

    紧接着第三道诏令颁下。

    拜李渊为太师,授门下省纳言,加平章事,辅政大臣。

    拜萧为太傅,授内史省内史令,加平章事,辅政大臣。

    拜来护儿为太保,授尚书省左仆射,加平章事,辅政大臣。

    陈棱封太尉、右仆射,王世充封司徒、内史侍郎,杨义臣封司空、黄门侍郎,并皆加平章事,辅政大臣。

    同日,下诏扶太宗灵柩还西京。

    李渊却以江都重要,不可轻易丢弃,并以要防杜伏威追击为名,让同为辅政大臣的陈棱,加江都留守之职,率江淮兵马三万留守江都。

    这样一来,北上的朝廷,便只有李渊一个辅政大臣。

    近十万人马,离开京都北上,其中骁果军六万余。

    而陈棱领三万江淮兵留守江都。

    江都城西,杜伏威军营。

    “想不到这江都乱事这么快就结束了,这李渊倒是好本事。”

    杜伏威听说那边已经决出了胜利,宇文化及居然只当了一天皇帝就被杀了,十分失望。他原本还计划来个坐山观虎斗,等两支骁果军杀的两败俱伤,然后上去捡桃子,将江都城朝廷一网打尽呢。

    “李渊已经北上了,陈棱留守。”

    “这个老狐狸。”杜伏威感叹。

    阚棱却道,“我看他是聪明过头了,若是他真聪明,那就应该上表归附辽东朝廷,投奔我们,这样将来也不失从龙元佐之功,如今却要走上对抗我们的道路。”

    “那些贵族啊,总是自视甚高,算了,不说他们了,你们说现在我们怎么办?”

    “追击李渊?”西门君仪问。

    王雄诞摇头。

    “我倒觉得,不必管他们,咱们还是先对付江都的陈棱,拿下江都,既而攻夺整个淮南,或者拿下淮东之后,便乘胜北上,攻夺彭城下邳,这样便能与山东联成一片,在东南彻底占稳脚跟,为大帅南下做好准备。”

    杜伏威想了想,都有道理。

    “那就不去追李渊,不管怎么说,辽东朝廷如今还是奉杨家天子,咱们现在还是隋军,不是出手的时候。再说了,河南还有李密,河北有窦建德,李渊想回关中,可并不容易,自有人拦截他们。”

    “立即将此间情报,急奏辽东大帅知晓。”

    “传令下去,明日四更造饭,五更拔营,全军兵临江都城下,准备拿下此城!”杜伏威下令。

    李渊率着十万人马北上。

    正在彭城的宣抚使、内史侍郎来护儿此时接到诏令,还有些懵。

    皇帝死了,然后弑君的宇文化及跟着只当了一天皇帝也死了,现在李渊已经带着十万人的队伍过来了,要回西京?

    愣了一阵后。

    来护儿下令全军披麻戴孝,共守国丧。

    大家一起为皇帝哭丧,大骂宇文化及司马德堪等逆臣贼子,然后便接受了这个事实。

    于是来护儿便接了辅政大臣的旨意,成为辅政大臣兼尚书左仆射。

    来护儿亲自领兵马南下接应,两军见面之后,来护儿先去拜见太皇太后萧氏,又去祭罢了大行皇帝。

    接下来,李渊找来护儿商议,说了半天。

    其实意思就是,朝廷留陈棱在江都,江都不能抛弃啊。江都不能抛弃,这彭城自然也不能抛,于是李渊请来护儿继续坚守彭城,至于皇帝的灵柩,他会带骁果军送回西京。

    还说如今时事艰难,他返回西京后,便要着手与大家一起讨平叛逆,收复失地,重还天下太平。

    这番话说的大义凛然。

    来护儿也无法反驳。

    虽然他认为,江都和彭城,其实都难以久守,因为无粮,且四面皆敌,是死地。还不如一起撤回关中,然后徐图发展,慢慢收复失地。

    但李渊说,这也是太皇太后的意思。

    来护儿这个人,又向来最是忠诚,于是便领了旨。

    李渊还从彭城取走了大量粮食物资,又从来护儿手下带走两万人马,于是来护儿便只剩下一万余人马,却要负责坚守彭城、下邳、东海三郡,而他西有李密拥兵六十万,东有罗家军已经渡海而来。

    安抚住了来护儿。

    李渊不免有些得意洋洋。

    陈棱和来护儿都是萧后定的辅政大臣,可现在却被他轻松的搞定。

    不但如此,他的西归兵马现在还增至八万,并补充了许多粮草。

    于是一面继续前行,李渊一边派人往洛阳也送去诏令,让洛阳统兵的王世充和统领河南西部的裴仁基二人,率兵来接应。

    只是这一回,事情有点不太顺利。

    诏令被送到东都洛阳,洛阳留守的官员军将们哭了哭,掉了几滴眼泪后,却不肯奉诏了。

    因为现在实际控制洛阳的王世充不服,凭什么要舍近求远,不立洛阳越王为天子,反立大兴代王为天子啊?

    况且王世充对李渊的专权行为很不满,他声称李渊挟持了江都朝廷,所以抗不接诏。

    他还凭那张极能说的嘴,说动了江都留守的其它大臣元文都、卢楚等人。

    于是就在李渊还刚从彭城来护儿那里出来,正往洛阳这边来时,洛阳城里的王世充却敬奉越王杨侗即皇帝位,改年号为皇泰。

    然后皇泰帝下诏,封王世充为太师,郑国公,纳言。

    封元文都为鲁国公、内史令,封卢楚为尚书左仆射,封皇甫无逸为尚书右仆射。

    然后,王世充反手一封诏令送去给李渊,说授他为太子太师、左武卫大将军,让他送太皇太后来洛阳。

第741章 伪帝

    北风已起,寒风呼啸。

    魏征呆在温暖的房间里正在酿造着家酿,他掀开酒盆上的稻草蒲团,探头去瞧糯米的发酵情况,还伸出一根手指探进盆中央的那个酒窝中挑起一些酒液,查看浓度,最后又把指头放进嘴中吮了吮。

    舔舔嘴唇,魏征很满意。

    他的这酒经过不断的改良后,如今魏家酒口感已经越来越好了。

    妻子裴氏从外面进来,“帅府来人,说大帅召你去议事。”

    裴氏出身于河东,不过也是因为遭受兵乱匪灾而不得不随家人逃离家乡,最后来到辽东。她是河东裴氏出身,说来也是名门士族,不过她家也只算是裴氏的一个旁支,乱世之时,河东裴氏也护不了这些分支。

    来到辽东之后,中原的家业更是舍弃了。

    好在裴氏之父身为名门士族子弟,虽然现在无钱无财在身,可多年读书习武,本事还不少的。因此最后被罗成的帅府征召,做了一名帅府的小官。

    罗成听闻他有一女待字闺子,人品性不错后,便为魏征做媒,将此女许给魏征。魏征三十多的年纪,却因为之前当了十几年道士,因此还是个老光棍。

    此前罗成让将士们纳高句丽妾,魏征虽收下给他的高句丽女子,却一个也没有收用,只是做了家中奴婢。

    不过魏征对裴氏倒很满意,他接受罗成介绍跟裴氏相亲了一面,发现这位名门出身的女子,如今因为来到辽东,竟然也能顺应新的局势,衣着简朴,只着布衣,而且听说她还开始自己织布。

    于是大生好感,又谈了会,发现这姑娘对于诗词经史这些居然也都懂不少,于是这事就成了。

    没有大操大办,只是简单的办了场婚礼,婚后夫妻两人相敬如宾。

    “帮我看着这些酒,现在是发酵的关键时候,得看着时间打开蒲盖散热,又还不能冷到。如果发酵够了,要马上下水换入酒桶之中二次发酒,一点时间也不能错,一错这酒味道就不对了。”魏征交待妻子。

    裴氏跟着魏征也学习了不少魏氏家酿的酿造方法,于是笑道,“你且放心,赶紧去帅府,不要让大帅等急了。”

    魏征一边脱下身上的袍子,接过夫人递来的官服,一面道,“我估计是有好事。”

    “你怎么就知道是有好事呢?”

    魏征呵呵一笑。

    换好官服,魏征骑马来到帅府。

    一见到罗成,果然见他面上如有春风。

    “大帅,老道我夜观星象,发现帝星陨落,周星沉浮,莫不是江都那边有什么消息来了?”

    罗成哈哈大笑。

    “你这魏老道,还真能扯。”

    “这可不是扯,真是帝星陨落,周星沉浮,这可是大天象。”

    帅府行军参谋侯莫陈惊叹的道,“想不到魏长史居然如此了得,确实让你猜对了,太上皇崩了。”

    “怎么崩的?”

    “被宇文化及所弑!”

    魏征听了,捋捋胡子,笑道,“想不到那位居然落得如此下场,不过对我们来说,这倒也是一件好事。”

    侯莫陈点头,“是啊,崩了对我们来说算是好事,免了以后许多麻烦。”

    现如今辽东这边,是拥立辽王杨为天子,然后尊杨广为太上皇,他们并没有叛乱,依然是大隋朝廷啊。

    只不过是以子代父,大隋还是大隋。

    罗成等人依然还是大隋的臣子。

    打出的旗号自然是儿子替父重整山河,讨伐叛乱,安定天下。

    但不管怎么说,既然没反,既然还打着隋家的旗号,那杨广在世,毕竟对辽东朝廷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那位皇帝又不是在辽东,而是在江都另有朝廷。

    现在他一死,则没有人再压着辽东朝廷了。

    “那我们可以发国丧,然后打出讨伐弑君叛乱之名了,同时,相信皇帝一死,各地还在坚守的朝廷官员将士们,会有人倒向我们。”魏征道。

    罗成一边给魏征倒茶,一边把最新的中原局势告诉这位心腹谋臣。

    “宇文化及弑君后,当了一天的大许皇帝,然后便被李渊陈棱沈光等攻破江都杀了。”

    “还有这事?”魏征这下就十分惊讶了,既然宇文化及敢弑君,没理由一点把握都没有啊,只当一天皇帝?这也太草蛋了。

    罗成也是不由的摇头。

    李渊终究还是不肯归附,最终还是跟他背道而驰了。

    “那现在呢?”

    于是侯莫陈告诉魏征,如今萧后成了摄政太皇太后,李渊来护儿等六人成了辅政大臣并拜宰相。不过李渊已经率军北上,留下陈棱留守江都。

    “李渊离开江都了?”

    “嗯,他们已经过了淮河,在彭城跟与来护儿会和过,从彭城补充了不少的粮草兵员,正沿运河北上呢。看样子,是想从李密那借道返回西京,但暂时还不知道李密会不会让路。”

    “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江都的萧太皇太后和李渊立了关中的杨侑为帝,可被他们拜为辅政宰相的洛阳王世充却不服,而是拥立了越王杨侗为帝,年号皇泰,现在洛阳宣称李渊是挟持了太皇太后,图谋不轨,因此将他定为叛逆,要李渊归附洛阳朝廷,将太皇太后送还。”

    魏征不由的笑道,“西京大兴一个皇帝,东都洛阳一个皇帝,然后咱们辽东一个皇帝?这杨家天下一分为三了,这是好事啊,不管东都天子还是大兴天子,那都是咱们辽东天子的侄子,他们内乱起来,于我们有利。”

    罗成却不以为意的道,“如今这天下天子已经够多了。”

    不过罗成也承认,随着杨广的被弑,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大隋朝廷最后的那点威严也已经被宇文化及等人撕的粉碎,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正统,只有强者为尊。

    “太宗武皇帝?这过份了吧?”魏征听说了江都朝廷给杨广的谥号庙号不由的撇嘴。

    罗成点头,“确实太过了,我们不能用这个。”

    于是魏征与罗成他们一起商量起来。

    “神宗明皇帝吧!”

    最后罗成拍板,明帝,明褒实贬,杨广既不能任贤,又不能远虑,更不用说照临四方、思虑果远。

    至于神宗这个庙号,肯定不如仁孝文武这些,把国家折腾成这个样子,虽死时还没亡国,可也好不到哪去,给个神宗的庙号都算不错了,要不是没亡国,连庙号都没资格拥有。

    “那就尊萧后为皇太后。”

    至于洛阳和大兴的那两位天子,自然是不被承认,定性为伪帝反王,连李渊,都被罗成定性为叛逆份子。

    既然不肯归附合作,那就是敌人了,没什么可客气的。

第742章 诏封秦王

    六合宫中今天难得的热闹起来。

    外廷,前朝。

    一面面彩旗招展。

    健壮的白马义从今天充当着宫中侍卫的角色,他们身披着锃亮耀眼的明光铠甲,肩披火红色的织金披风,个个头顶金盔,盔上红缨。

    侍卫们手持着步槊,腰佩着横刀,如标枪一样的立在殿前。

    将军和文官们分为两班,穿着或紫或绯或绿或青的本品官袍,站在殿中。

    皇帝坐在高高的殿上。

    他居高临下,高坐于所有人之上。

    那雕龙的龙椅上,他上玄下,十分的正式。

    这时外面响起一阵乐声,有侍卫高喝。

    “太师、尚书令、元帅、楚国公驾到!”

    罗成身着紫袍,脚上穿着靴子也没在殿外脱靴,腰间甚至还挎着横刀便直入殿中。

    这是皇帝新赐给罗成的三项特权。

    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一般臣子朝见皇帝,必须得弯着腰小步快步,是绝不允许当着皇帝面抬头挺胸大摇大摆的,而入朝不趋,就是允许不必弯腰快走,可以抬头挺胸。

    另外官员们朝见皇帝,会有内侍喊官员名字。

    比如以往罗成进见天子,会有内侍在殿外先喊,楚国公罗成觐见,罗成得在殿外侯等皇帝说宣,这才可以进去。

    但是现在,虽然也要通传,但不会直接喊名字,而是只称官职,比如元帅觐见或楚国公觐见。

    在古代,名字是不能乱喊的,身份越高,名字越不能直呼。

    因此赞拜不名,也是一项荣耀。

    至于剑履上殿,更好解释,一般官员入宫,不能携带武器,入殿前还得脱鞋,只穿着袜子进殿。

    可得到剑履上殿特权,便可以直接佩着剑穿着鞋入宫进殿。

    一般来说,这三项特权,入朝不趋会赐给年老官员,赞拜不名也会赐给宰相等重臣,但剑履上殿,却极少轻易赐给臣子。

    能得三项特权的,那就绝对是权臣了。

    这位年轻的元帅,现在已经是实打实的权臣了,辽东上下,都由他一力掌握,甚至影响力已经不仅仅是辽东朝廷,马邑、定襄、山东、镇海、江南五镇,也都听从罗成的调派。

    在如今大业天子已崩的情况下,罗成的威望无疑更进一步。

    虽然罗成仅是身着紫袍梁冠,可对于龙椅上的皇帝杨来说,却有巨大的压力。他现在早没有了刚来辽东时的那种兴奋,有的只是惶恐与不安,以及无人时,内心里的愤恨。

    罗成的佩剑是一把玉具剑,剑上镶玉,剑杯都是玉的。

    这不是一把实战拼杀的剑,可能在这殿上出现,却代表着莫大的权力。

    皇帝杨从龙椅上站起身来,亲自下了三步丹墀玉阶,然后在那里迎接罗成。

    杨站在那里说如今太上皇驾崩,李渊和王世充等野心之辈,各个挟持宗室,伪立天子,实为割据,对抗朝廷。

    杨请求罗成率兵讨伐这些逆臣贼子。

    为此,杨宣布特授罗成假黄钺、加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将天子所有的黄金装饰的斧钺赐给罗成,以此象征授罗成代天子征伐之权。

    所谓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必然专属用君王,故偶尔借人臣,应为假节钺而不为持节钺。

    “臣不敢负陛下信任,定荡平天下不臣,重复天下安定。”

    杨便招手。

    于是有内侍捧来一把金斧钺,这便是代表皇帝征伐之兵权的黄钺了,皇帝将之赐给罗成。

    “国家混乱,天下不安,朕将讨贼之重任皆寄于大元帅一身,为表朕之信任,今特赐封大元帅为秦王!”

    内侍宣读皇帝敕令。

    “上曰:命之选,当仁实难。非夫文可经邦,不能安人和众;武可禁暴,罔以克敌成功。允籍宏才,爰申锡命。”

    “太师尚书令天下兵马大元帅安东道忠武军节度使东京府尹兼押突厥奚契丹室韦高句丽新罗百济东瀛诸蕃楚国公成,河岳闲气,岩廓重宝。器量深识,宽而有谋。木应通方,用而无滞。”

    “自经艰阻,实拥旌旄,遂能收复辽东之地,折冲千里。厥戎将殄,时乃之功,久勤启沃,载竭忠谠。人之望也,天实赉予。今叛臣做乱,兴师颇广。镇守经制,已有区分,而筹画指麾,必资专制。”

    “将军辞帝,无以家为。丞相忧边,思平国难。”

    “故以经谋之用,宜申总统之威。其将堪定叛乱,澄清列郡,光膺藩屏之寄,式崇社稷之勋,对扬休命,以永终誉。”

    “可封秦王,加纳言,余如故。”

    “大隋至德元年十一月诏。”

    罗成微微皱眉。

    他并没有要求封王。

    他目光转动,看向魏征、侯莫陈、王子明等一干人,却见他们也是意外的表情,然后罗成又看向几位大将,在辽东的几位大将也是刚知道的样子。

    杨从御阶下走下,从侍者手里拿过那道敕令,走到了罗成面前。

    “太师,这道封王敕令是朕亲拟的,还未与三省商议,但朕认为以太师之功当封王,这道敕令请接下。”

    没经过三省,那便只是道中旨。

    理论上没法律效力。

    不过如今这世道,三省也不过是摆设。

    “陛下,臣不敢奉诏。”

    杨直近两步,凑到罗成面前,小声道,“你若不接下这秦王之封,那我也就不当这皇帝了。”

    罗成打量着皇帝。

    “陛下,何出此言呢,你且安心居于宫中,臣率将士们荡平不臣。”

    “那你接下,否则我直接宣布禅位给你。”

    似乎因为杨广被弑,让这位皇帝有些惶恐不安,他现在不但把罗成之前想要的假黄钺给了,还主动给封王。

    魏征这时上前来。

    “既然陛下一心要加封太师,太师岂能拒绝,接下吧。”

    罗成并不在意封不封王,反正封不封王也不影响他的权力。可见杨那眼中不安,嘴唇微微颤抖的样子,他知道这家伙现在惶恐到了极点。若是今天不接这秦王之封,只怕这家伙还真会做出公然宣称禅位的事来。

    那样影响就非常不好了。

    “臣接诏,领旨谢恩,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到罗成终于接下,杨长松了口气。

第743章 后果自负

    “秦王,大隋的安危就寄于你一身了。”

    皇帝杨扶着罗成的手道,罗成看着皇帝这番样子,也不知道该高兴于皇帝的识时务配合,还是应当觉得他有些懦弱。

    罗成点了点头。

    “臣自当尽力,不负陛下所托,早日荡平天下。”

    从六合城宫中回到辽东城中大元帅府,罗成马上与魏征、侯莫陈等商议。

    “天越来越冷了,让士信他们加紧时间荡平扶余川,结束这场战役。”

    “已经打的差不多了,就剩下了几座山城还在负隅顽抗,我已让六将军重新调整部署。能攻就攻,暂时攻不下就先留一些兵马围住即可。”

    拿下了扶余主城以及周边四十来城后,仅剩下了几座山城还在抵抗,但已经改变不了什么了。

    现在扶余川之战已经进入扫尾阶段,陆续有兵马已经开始撤返班师。

    杜如晦他们也开始以朝廷名义,在扶余设立了扶余郡,然后选拔派驻官员。

    帅府这边,则开始着手组织让第二军移驻扶余。

    原第二军的驻地新城一线,部份由第三军接防,大部份则仍由第二军驻防。

    “还有个好消息,突地稽此前奉大帅之令前往粟末水联络招降粟末诸部,成效不错。随着六将军攻夺扶余川四十余城,扶余川东北的诸部,尤其是粟末水诸部,纷纷愿意归降,有一些不肯依附者,也被突地稽联合各部攻破,败逃往粟末水东岸。”

    罗成听了也大为高兴。

    突地稽是此前第一次东征之时,罗成率军为先锋攻入辽东之时,击败降服的粟末部首领,他是诸部中粟末部中的厥稽部的酋长,因为此前受高句丽人压迫,早就心中不满,在被罗成击败后干脆就带着当时已迁居到新城一带的部众两千余家一起归附了罗成。

    这几年,表现也还是不错的,深得罗成信任。

    此次,罗成派兵攻扶余川,便也派出了这位去当带路党。

    部占据东北之地,部落众多,不过比较落后,还处于渔猎时代,跟高句丽人也是战斗了几百年,不过一直处于下风,被高句丽人压制,因此不少部落只能依附于高句丽。

    大的部落有粟末部、伯咄部、安车骨部、白山部、拂捏部、号室部、黑水部等。

    其中伯咄与粟末部分居于西流松花江的上下游,白山部居于长白山一带,都是与高句丽和中原接触较多,更开化一点的部。

    而更往东北去,部落也就越部落越野蛮,比如黑水部,便是占据着黑龙江流域的人,他们穿野猪皮、鱼皮,住地穴、树屋,以捕鱼打猎为生,茹毛饮血。

    这次突地稽带着粟末部中的使来部、窟突始部、悦稽蒙部、越羽部、步护赖部、破奚部、步括利部、厥稽部等八部,出战士五千人,自扶余川向东北进军。

    罗成以人制人,效果居然出奇意料的好。

    在扶余川以东的那茫茫的原野和山河间,现在还是忠武军无法深入的地方,可这些人以前本就是生活在那一带,那条长长的西流松花江,此时叫粟末水,正是他们以往祖祖辈辈生活的故乡。

    这次打回去,那是熟门熟路。

    而他们这次回去,不比以往,装备是大变样,罗成给了他们不少隋军制式装备,鸟枪换炮,又安排了不少军官随从。

    突地稽被他任命为都指挥使,下面八部酋长也被罗成各授指挥使之职。罗成曾经告诉过突地稽,若能联合说服粟末水诸部,那么罗成就将在那里设置粟末郡,授突地稽为太守、都督,并赐封他郡公之爵。

    其余八部的指挥使,也将各授县令、开国县侯的爵位。

    于是这次这些人十分卖命。

    这边扶余川战事都还没完全结束,他们那边倒是已经基本上把千余里长的这条大河的上中游给边拉边打过来了。

    “拉拢降服百余部,共三万余户,人口有二十余万。”

    上千里的西流松花江上中游流域,居然才三万来户,确实是地广人稀。

    “我说到做到,派人去信告诉突地稽,朝廷在粟末水设立粟末郡,便以他为粟末都督兼太守,赐封他为粟末郡开国公,下置八县。再告诉他,若是他能把下游的伯咄部也拉过来,那么那里也是粟末郡的地盘。”

    “真授他为都督兼太守?会不会尾大难掉?”

    “不怕,他们的家眷都还在辽东呢,再说了,我们现在也无力向东北深入,暂时便由他来代管,就以突地稽所部设立忠武军第六军,给他两万四千人的兵额。同时,朝廷这边向那边选派些郡县官员和军中将校过去盯着他们。”

    罗成其它的先不管,但要求突地稽把通往辽东的道路和驿站先建起来,同时要求他对粟末诸部登记普查人口,编立户籍人丁,绘制山河地图,划立郡县边界,然后一起送到辽东城来。

    “要不再让突地稽从粟末诸部中,抽选诸部酋长的子弟以及族中勇武强壮者,将他们送来辽东?既可补充为忠武军兵力,又可为质。”魏征建议。

    “这个建议不错。”罗成同意。

    在结束扶余川之战后,罗成已经达到了敲打渊太祚,削弱其实力,让他无法在他出兵中原后捣乱的目的,所以接下来他也不会再继续进攻国内城等渊氏朝鲜的城池。

    更别说,还远在千里之外的松花江和嫩江流域了。

    先任用突地稽这个归附者,以人制人,就算将来突地稽可能会有其它想法,但起码现在他可以为辽东屏藩北境,并且可以牵制下渊氏。

    “不如给突地稽赐姓?”

    “可以仿奚契三部旧例,便赐突地稽名为罗崇信,其八部酋长,各赐汉姓名,八部也各跟着酋长赐汉姓。至于其它归附的粟末诸部,也皆赐汉姓。一部赐一姓!”

    “大帅,渊太祚使者带着许多钱帛礼物来求和,见吗?”

    罗成冷笑几声,“不见,让他回去告诉渊太祚,若是他真心忠心于朝廷,那么就自去王号,朝廷可以授他一个朝鲜郡公之爵位,若是再敢妄称国王图谋割据,那么后果自负!”

第744章 李渊李密

    中原。

    梁郡,运河通济渠东,虞城。

    西归的江都骁果军拥着李渊和萧太皇太后出彭城后,一路来到了这里。

    再往北,便是罗成父亲罗贵的山东兵,而过运河往西,则是李密的兵马。

    接下来究竟是该往北还是往西,李渊也一时犹豫不绝。

    “父亲,儿臣以为当率军向北,先渡黄河入河北,然后经河内河东去关中。”说话的是李世民,他认为如今洛阳王世充既然已经拥立了越王杨侗为帝,那他就绝不会轻易让他们借道入关中。

    毕竟现在两边可是各拥一帝,那是要争正统的。

    李建成则认为应当往西,他理由是罗贵的山东兵不少,而且罗存孝也已经率兵来援,忠武军能征善战,实力远不是如今这支骁果能比的,更不说过了黄河也还有窦建德呢。

    两个儿子争执不下。

    李渊也犹豫不绝。

    最后,李渊还是决定先暂时在虞城驻扎,一面向附近筹集粮草,一面让两个儿子各自从骁果军中选出一支关中子弟为主的兵马来操练。

    军权还是握在自己手里放心的。

    况且现在这支骁果,充斥着各种流民、强盗、投降的叛军等,极其混乱,虽也有不少强悍的战士,可混在一起,完全发挥不出作用来。

    他计划是挑出几万人马来,这样三个儿子一人统领一军万把人,然后他自己再领一支亲军,这样便能牢牢的抓住军权,同时也能提升骁果军的战斗力。

    跟儿子交待完后,李渊开始写信。

    他先给在洛阳、大兴、河东等各地的族人们去信,告诉他已经拥太皇太后西归关中,拥立代王帝天子,让他们做好准备,最好是一起到大兴来。

    写完后。

    李渊想了想,又开始给李密去信。

    王世充拥越王为帝,这是完全出乎他预料的一件事情,他没想到,这个王世充胆子居然这么大,而洛阳那些官将们居然也跟着乱来。

    王世充虽有些才干,可是被他看不起的,之前他为江南安抚使时,王世充还是他部下呢。这人做事,不择手段,不讲信用,更不提仁义,但手段权谋又确实不差。他与李渊相比,差的是出身。

    毕竟一个胡人出身,虽也是官二代,但比他关陇八柱国家这样的身份天差地远。因此李渊也认为,王世充无根基,跟罗成一样,是无法得到贵族官员士族们拥立的,最终是要失败的。

    洛阳的李密如今声势正盛,可李密现在落在下乘的是他的叛军身份。

    他本是八柱国家之后,可却偏偏沉迷于造反不可自拔,先从杨玄感,兵败后卷土重来,依附孟让,如今又弑主降隋。

    不过李渊知道李密不过是假降,但他还是认为,李密现在就算兵多地广,可一个叛将身份,手底下又尽是些流民贼匪,也一样不可能成事。

    因此他想了半天后,给李密去了封信。

    他在信里试探着想要招附李密,说李密只要肯上表效忠大兴天子和萧太皇太后,那么他将为他谋一个辅政大臣的位置,甚至将来为他谋一个王爵。

    写完这封信,李渊派人送过运河,心里十分期盼。

    若是李密真能诚心归附,那他手里有几十万人马,又有十几郡之地,则与骁果军联合起来,立马可败王世充,收复洛阳,废掉洛阳伪帝。

    这样,大兴朝廷便能重振声威,就算是罗成,也未必可惧。

    到时罗成一个边将,有何可惧?

    信一路送到了洛阳城北的金镛城中。

    李密打开信一看,不由的哈哈大笑。

    然后不屑的对手下说,李渊凭什么以为能够招纳我们?

    “他来归附我还差不多。”

    说完,李密还真的开始就给李渊回信。

    “我与兄长虽然家支派系不同,但毕竟同为李姓,根源相同。我自认势单力薄,却有幸被天下推为盟主。”

    “希望我们能够互相扶持,同心协力,完成在咸阳抓住子婴、牧野灭掉商辛这样的大业,岂不是很宏伟?”

    信尾,李密还邀请李渊来洛阳城下会盟,一起成就大业。

    信原路送返梁郡。

    期待了许久的李渊打开信,看完后不由的极其失望。

    还希望李密能够归附朝廷呢,想不到这人真是造反造傻了,还真以为手下有一群流民乱贼,占着几郡土地,就能够改朝换代?

    “父亲,李密说什么,可愿归附?”建成问。

    “李密妄自尊大,不是书信能召来的,他倒反来信召我去洛阳会盟,想要招纳我去归附。”

    “呸,他也配。”李元吉怒道。“父亲,既然不降,那咱们也不客气了,我带兵过河去夺了宋城、梁郡城,正好军中无粮呢。”

    “休得胡来,我们如今有洛阳王世充为敌,又有山东罗贵非友,若是再得罪李密,那便是又竖一敌。现在还没返回关中,若处处树敌,且不危矣?”

    李渊想想,“待我回信于他,就假意吹捧奉承他几句,便以他为尊,看能不能和他暂时结为盟友,这样也可以一起对抗王世充和罗成。”

    “大郎,你来替为父写这封信。”李渊有意考考儿子。

    李建成便提笔代父写信,很快,信成,李渊仔细的读过,发现写的很合自己的心意,建成以李渊的口吻跟李密说,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来,既然兄弟有雄心伟志,那我当尊奉兄一起共建大业。

    还说愿协助李密,先灭掉洛阳王世充、山东罗贵,再灭河北窦建德,扫平中原。

    李世民在一边道,“在信后面跟李密借梁谯二郡暂时落脚,再跟他借点粮,看看李密什么态度。”

    “有必要写这个吗,写了也不会借地借粮。”

    “这可未必,我们就说借了地盘和粮食,便可为他抵挡济阴鲁郡方面之敌,为他屏藩,还说待他进攻东郡罗贵之时,我们可以出兵相助。”李世民道。

    李渊想想,倒也有道理,这样一来,开口借地借粮,越发显得有归附之诚意了。

    “好,就按二郎说的,大郎你加上这些。”

第745章 祸水东引

    “李渊要跟我借梁谯二郡,还要跟我借一万石粮?”

    金镛城里,自视为天下总盟主的李密,听完李渊使者的请求,不由的哈哈大笑,连殿中其余的魏军将校们都不由的笑了。

    虽说如今李密也打着大隋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尚书令的旗号行事,可实际上谁不知道李密又不是真归附了朝廷。

    再说了,李密之前归附的是杨广,可杨广已经死了。

    现在江都的李渊等人立大兴的杨侑为帝,洛阳的王世充立越王杨侗为帝,都自称正统,都要来拉拢他,可李密却没再向哪个天子称臣。

    杨广死了,李密认为这天下再也没有人可以压制的了他了,尤其是他前不久用计杀了孟让,吞并了他的人马地盘后,李密现在可不比之前。

    “魏公,我以为不如干脆放李渊来洛阳,让他跟王世充二虎相争,咱们也好坐山观虎斗,不管谁赢谁输,咱们都少一个大敌,说不定还有乘机一举除掉两边。”

    不过也有人反对。

    “李渊又不傻,我们放他到洛阳城下来,他肯定不会来的。”

    李密也是这样认为,李渊要真肯来洛阳,那就真傻。洛阳的王世充不会让他进城,也不会让他去关中,放他入关中,那洛阳的正统性就更存疑。

    而他李密又在洛阳城下,所以李渊来了就算能击败王世充,最后也难逃自己这一关。

    因此,他绝不会来洛阳的,正如李渊现在想要做的,便是想过黄河,去河北,然后绕道河东去关中。

    但他面前有罗贵挡着。

    “那就先灭了李渊?”又有人道。

    王伯当反对,理由是李渊现在带着近十万骁果军迎着杨广的棺材西归,全军思归,这个时候若跟他们打,会很伤。

    这就好比困兽更易伤人。

    他认为最好还是放李渊过去,让他去跟罗贵打。

    而魏军只要坐山观虎斗,最后再出手便行。

    李密还在犹豫。

    黄河南岸。

    荥阳郡之东,汲郡之南,东郡。

    罗贵罗存孝父子俩正率三万余人马进驻在东郡,分兵驻守着郡中几城,由于罗存孝领一万忠武军渡海南来,现在山东军也算是士气正盛,哪怕对面的李密号称百万,他们也不惧。

    东郡,白马城。

    因为这里扼守着黄河渡口白马渡,所以位置十分关键。

    罗存孝正组织兵马赶建防御工事,挖壕沟,栽鹿脚,搭箭楼

    一骑快马奔来。

    “辽东大帅军令!”

    骑士跳下马,将一封从辽东渡海送来的军令交到存孝手上。

    这封信从辽东城发出,先是走大梁水的水驿,水驿快艇将船送进辽河的水驿站,再换快艇一直顺辽河南下入海口,再换海船快艇经过庙岛群岛直抵东莱港。

    然后再一路接力送来。

    这封快信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接力送到了罗存孝手里。

    “放弃东郡,退守齐鲁二郡?还让我把这东郡送给窦建德?”

    老四看完信,一脸懵。

    为了迎战李密,他已经做了许多准备,虽然现在又来个李渊,但他自认为不惧。

    可现在还没开打,罗成却要他撤离。

    撤离不说,还不让人毁城,要他派人过河去汲郡找窦建德的人,说把城交给他们。

    “这是哪里不对?”

    罗贵接过信看完,“五郎的计划倒也没错,现如今咱们据守东郡,形势十分不乐观,北有窦建德、西有李密,如今南面还来个李渊,个个都是十万以上的兵马,咱们夹在其中,极为危险,就算守住一时,也难免被人所趁。”

    “几十万怕啥?叛军个个号称几十万,可我忠武军人人可以以一当十。我这一万人,就能打他们十万人。”

    罗贵瞪了儿子一眼。

    “少吹点牛会死?没见老五信中说的,存地失人,人地两失,存人失地,人地两存。现在各方势力汇集于此,咱们先暂避锋芒,撤回齐鲁二郡,那边有山区丘陵有利防守,暂时把这边让出来,让他们狗咬狗去。”

    罗成不惜从辽东下命令,干涉山东指挥,正是因为这边形势十分危急。

    若是硬战,万一被车轮战了,不但东郡要丢,整个山东可能都因此要丢。

    现在罗成正准备率军南下,自然不能让这个桥头阵地丢了。所以宁愿先撤,但也不能白撤。

    把河北的窦建德引到河南来,挑起李密窦建德相急,说不定还能引的李渊和王世充也加入进去,那就是二桃杀三士了。

    “窦建德会南下?”

    “有这样的机会,他岂会不南下?”罗贵笑道,他很佩服老五的这份眼光。窦建德现在拥有九郡之地,在河北也算是已经扩张到了极限,再往北,有独孤篡即不好打,而且打通了还得直接面临罗成。

    所以窦建德现在并不继续向北用兵。

    那么如果河南有机会,他岂会不来?

    而窦建德若伸手到了河南,李密绝不会肯的。毕竟,东郡就在荥阳旁边,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可老四总觉得他辛苦跑来河南,结果折腾了半天,一仗不打就把地盘送出去,也太难以接受了。

    “执行军令吧。”罗贵倒是很淡定,他派了派儿子的肩膀,然后便开始以山东节度使的名义,派人过河去联系窦建德军。

    与东郡一河相隔的是河北汲郡,因郡内有黎阳仓,又兼之这里是河北河南的重要渡口,所以窦建德特意派了一员大将在此镇守。

    驻守黎阳的夏军大将便是曹宝。

    他是窦建德的皇后曹氏之兄,这位曹氏是窦建近两年续娶的,曹宝因此也深得窦建德信任,他本身也确实很勇武骠悍,故得镇守黎阳仓的重任,担任卫州都督、刺史之职。

    从河对岸过来的一队人马,很快便到了卫州黎阳。

    听说他们的来意后,曹宝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你说你家要将东郡交予我们?”

    来使道,“不仅是东郡,还有济阴郡、梁郡、谯郡三郡,此运河东岸四郡,俱交给你们。”

    曹宝以前是个杀猪的屠户,因此长的膀大腰圆,但这并不表示他就无脑。

    天上哪有掉馅饼这样的好事,而且还是这么大的馅饼。

    “我可以问一句为何吗?”

    使者直言道,“因为荥阳叛贼李密,还有江都的乱贼李渊,如今都欲争夺此四郡,我山东威武军兵少难守,故只能放弃。不过与其直接弃守,倒不如交给你们,毕竟夏主仁义,若你们接手,肯定不会使百姓生灵荼炭。”

    “再者,你家夏主曾是我家元帅旧部,我们也有点香火情,说不定哪天,你家夏主又归附朝廷,咱们两家又合为一起了呢?”

    曹宝思虑着。

    “若是曹刺史不敢接,那么就当我们没来便是,反正明天我军就会全面撤出此四郡,到时究竟是李密占了,还是李渊占了,就与我们无关了。”

    “将军慢慢考虑,告辞!”

    曹宝见来人要走,不由的有些急了。

    “且慢,我答应了。”

第746章 死地(感谢大吾王万赏!)

    曹宝眯起眼睛,心下沉思。

    罗家使者的话,他信了七分,还有三分置疑。但哪怕只有七分可信,这也是一个极大的机会。

    之前,黄河就如一道界线,他们夏军根本不曾想过要越河南下。

    “将军要南下取东郡?”

    几名将领都有些惊讶。

    “可是之前陛下早有严令,说不得我等擅自渡过黄河南下一步啊。”

    曹宝保持着轻松的表情,“我当然记得陛下曾有此禁令,但彼一时,此一时也。再说,当初陛下禁我军南下,那是因为当初我等地盘仅在平原渤海一带,南面便是齐郡之地,那是罗成老家,而且又有张须陀镇守。”

    罗成是窦建德的老上司,虽然这个老上司也只是一段时间,但曹宝也很清楚,自己姐夫对罗成的尊崇和忌惮。

    但现在不是情况不一样了吗?

    如今姐夫都已经建国称帝,也有九郡之地。尤其是在河北现在仅剩下几个对手,也都不是那么好对付了,而如今河南的这四郡之地,是罗家送上门来的,他不取,那就会被李密或李渊取去。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不仅仅是东郡,而是东郡、济阴、梁郡、谯郡四郡之地,此四郡皆在运河通济渠之东,可谓是最膏粱之地。我军若取此四郡,则便能在河南立足矣。到时陛下率大军南下,只要一举击败李密,那么中原便尽为我大夏所有,天下鼎定也。”

    曹宝滔滔不绝的对他们讲道取四郡的重要性,甚至重要到都来不及等河间那边的回复了。

    现在就得南下,否则罗家一撤,这四郡之地便要落入李密之手。

    而李密,现在是被夏国公认的争夺中原最大的敌手。

    腊月。

    中原飘飘洒洒的下着雪,大地银装素裹。

    寒冷的天气,让黄河也如往年一样早早结了冰。

    曹宝率军五千从汲郡南下,到了黄河岸边一看,发现这里河冰早冻的结实,人马可以直接踏冰过河。

    这可是大大方便了他。

    “这真是天助我也!”曹宝笑着道,若是夏秋之时,想过河还会比较麻烦,可现在,黄河也不过是条坦途。

    “赶紧去乐寿报捷,说我已经兵过黄河,前去收取四郡。”

    曹宝过了黄河,倒也还是很谨慎。

    他派出多支骑兵前出侦察打探,自己的五军大军则缓慢向前。

    好消息不断。

    东郡白马城,果然已经没有了山东军。

    只有一小队留守的山东军,却是等他们来交接的。

    只不过也有一些不太好的消息,就是虽然白马城的罗家军撤了,可是他们把百姓也都带走了,现在只剩下了一座空城。

    “空城?空城也是城,只要占据了城池地盘,人总是人会有的。”曹宝听后,皱了皱眉头,然后道。

    接下来,曹宝迅速进占了东郡郡城白马城。

    继续派出骑兵,很快带回来差不多的好消息,卫南、灵昌、韦城、胙城、匡城、濮阳、鄄城,山东军皆已经撤离。

    他们撤走的同时,把百姓人口也基本上带走了。

    “这么多人,他们怎么一下子全带走的,如何做到的?”

    “应当不是临时撤走的,而是这大半年一直在搬迁百姓。”

    “迁哪去了,难道都往齐鲁东莱去了?”

    “部份去了那边,但也有很多直接送去了辽东。”

    不过这个消息却让曹宝越发的放心了,毕竟花这么大精力把人都迁走了,在他看来,这越是罗家要放弃山东,起码是放弃运河东四郡的铁证。

    “去汲郡传我军令,把兵马都调过来,我们要加紧时间抢驻四郡诸城。”

    河间。

    乐寿,金城宫。

    夏国皇帝窦建德听完曹宝的信使禀报后,呼吸有些不平。

    而纳言宋正本干脆怒道,“胡闹,简直是胡闹!”

    内史侍郎孔绍德也忍不住,“曹将军怎么能轻易的去趟这浑水呢,岂不知,这四郡之地现在成为一块凶地,几家角逐之地,轻易插足,这可是相当凶险的。”

    宋正本和孔绍德都是窦建德的宰相。

    宋正本原是饶阳县令,博学而又有才气,城池被窦建德攻破后,窦对他和城中百姓都极为礼善仁慈,最后宋被他打动,才归附于他,并为他献上谋河北之策,深得窦的信任,立国后,授为纳言之重职。

    孔绍德原本也是隋官,后归附窦。

    可以说,窦虽也是起自草莽,但毕竟曾经做过里正,当过府兵,参加过征辽,因此见识不一般。他最早起家时,也不是四处劫掠,而是据豆子岗做盐生意,同时还跟官府合作,帮着剿匪黑吃黑。

    等到他实力不断壮大后,便也开始攻打郡城,但他攻夺郡县之后,从不像其它河北的反军贼匪一样喜欢杀士人斩官吏劫百姓,而是以十分温和的态度来对待被俘的官吏士民,因此也很快得到了许多人的拥立。

    等他称帝,麾下的武将固然是以老兄弟为主,但也有不少归附的隋将,而他的文臣,更基本上都是原隋朝官员,或地方士族豪强们。

    “宋纳言和孔侍郎都反对出兵南下吗?”窦建德问。

    “当然反对,那就是浑水,是死地,谁卷进去谁倒霉。”

    “可这也是一个机会啊。”窦建德道。

    “陛下,臣以为现在不是机会,而是一个陷阱,就算要南下,也得先等李密、王世充、李渊、罗贵几方人马先决杀一场,然后我们再出手,现在出手,太早了。”

    国子祭酒凌敬也站出来道,他是窦建德倚为心腹的军师,足智多谋。

    “张御史,你以为呢?”

    窦建德问治书侍御史兼黄门侍郎张玄素,张原本是景城县令,也是城破后被俘,当时景城百姓纷纷为张求情,然后窦便厚礼相待。

    一开始,张玄素并不肯接受窦的封官,一直不肯为他献一策进一言,直到杨广在江都被弑的消息传回,张玄素才接受了窦建德的再次授封,于是以治书侍御史再兼黄门侍郎,也成了夏国宰相。

    张玄素和宋正本、孔绍德以及凌敬看法一致,山东四郡此时不但不是馅饼,反而还是个陷阱。

    兵部尚书刘敬也向皇帝建言,罗贵这般轻易的把四郡放弃,便正是因为看到如今各方群聚于此,这里已成凶地,所以才先主动撤离。

    “可曹宝已经过河了,该当如何?”窦建德本来也觉得这时南下取四郡是个机会,抢得先机,不给李密机会。

    但现在听这些宰相们一说,窦建德也有些慌了。

    尤其是他们说到罗家故意撤离,这本来就是个陷阱,窦更慌了,他到现在,对罗成都有一种莫名的敬畏。

第747章 青岛

    山东。

    大劳山湾,因为有冬季不冻的优势,使得这里成为一座新兴大港。

    沿湾建港,因港立城。

    新城便名青岛。

    以往大港东莱港因为每年冬季上冻结冰,而有几个月时间的封港期。而罗成镇守辽东,对于辽东与山东往来的航线极为倚重,无法忍受几个月的不能通航时间。

    而旅顺、大连二港都是不冻港,因此罗成便让罗贵把青岛港开发起来。

    这个新港建起后,一到冬春季节,东莱港的船队便都移到此处,继续与辽东的航运。辽东的牛羊马匹、皮毛草药,还有奴隶,源源不断的南下。

    然后把中原的移民,以及各种手工业商品再不断运往辽东去。

    渤海湾航线繁忙无比,青岛港也因之繁荣起来。

    本来大劳山湾只有极少的渔民,这里土地贫瘠,人口稀少,没什么特产。但这几年,罗成在辽东因为茶马贸易的兴盛,于是也让人开始在有极好的日照的青岛种茶。

    这里的茶叶品质还不错,虽说无法与武夷山等江淮有名的茶产地相比,可却也有极大的优势,那就是这里距离海港近,能够快速的运到辽东这个销茶要地去。

    不但明前的嫩茶卖的贵销的好,哪怕是明后茶,甚至是大茶树叶子,也一样可以摘下来做成茶饼茶砖,拿到辽东边市照样好卖。

    因为这茶,近两年,青岛周边群山之中,到处都是栽起了茶树,建起了茶园,各种制茶作坊,无数的人成为茶农。

    其中许多茶农本就是原本中运河一带平原的百姓,现在迁往这边种茶制茶,生活开始安稳。

    还有一些则是从辽东等地过来的奴隶。

    青岛港还有一大支柱型的产业,现在就是奴隶贸易。

    不再仅仅是忠武军从辽东打仗俘来的高句丽奴、突厥奴,还有许多奴、新罗奴、百济奴甚至是东瀛奴隶。

    因为青岛奴隶交易量大,于是大量商人聚集于此。

    有了需求,便自然而然会促进买卖。

    许多商人开始组建捕奴队,到百济新罗等沿海去捕人为奴,但也有些商人很聪明,直接拿着中原的商货到那边去贸易,可主要只交易奴隶。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于是许多百济、东瀛、新罗、本国的一些商人、或者是强盗,或者是一些官吏豪强等,便主动跟中原奴隶商合作。

    他们想办法把罪犯卖给商人为奴,或者直接去抢去夺。

    一些部落,更是为了得到一些中原送去的刀剑铠甲或者是瓷器丝绸这样的好东西,而开始向敌对部落发起进攻袭击,捕人为奴卖给中原商人。

    原本一些部族虽然是世仇,可矛盾虽有,但也不是天天拼命的。但自从这些奴隶商人过去后,于是那些部落之间开战,已经不再是为了荣耀或者是仇怨,而仅仅只是为了利益。

    哪怕过去不是敌人的部落,也开始相互之间掳人。

    奴隶交易的利润是极高的。

    每天青岛港交易的奴隶,都是以千记。

    大隋是一个支持奴隶交易的王朝,而现在战乱时代,奴隶的交易更火。

    有钱人买奴隶训练为护卫,或者用来做产业工人,种植农夫。

    尤其是在山东一带,这里现在有许多造船厂,还有好多金矿,船厂、矿厂都需要大量工人,另外这里还有不少的渔厂、茶场,同样也需要很多人手。

    造船业的兴盛,又带来了伐木场、木材场、铁作坊等这些产业链的扩张。

    早几年前。

    如眼下这种寒冬腊月,这大劳山湾只会是一片安静,渔民们在家烤火织网,或者是修理船只。

    可现在,这边却是一片繁忙。

    木材厂、船厂、铁厂、帆厂一座座工坊都在全力赶工,无数的工人都在忙碌着。

    而因为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工厂和工人,所以周边也开了许多的商铺,酒楼、饭馆林立,甚至在青岛城的官方登记中,整个港城,从事着青楼行业的女子都有一千多人,这些人全被要求登记在册,持牌营生,并要求缴纳胭脂钱。

    “船来了,船来了!”

    一名年轻的孩童小跑着来到一家青楼前,向龟公喊道。

    “来了几条船,大船小船?”龟公问道,他按官府的要求,头上戴着一顶绿色的帽子,腰间也系着绿汗巾。

    “是船队,大船队,好多船队,足有好几百条呢,正要进港。”

    几百条?

    绿帽龟公的眼睛都瞪大了,这种鬼天气里,虽然港口依然不停,可船只却没往日里多。

    因此大家都盼着船来,一有船来,大家都争着要抢船上下来的客人。

    船主、船长、水手,这些人常在海上风浪中跑,因此也都是赚的较多,并且很愿意花钱的主。

    为了争夺客人,龟公们甚至还向那些小孩子们买情报,只要来通报船只进港的消息,就能得到几文开元通宝的赏钱。

    这些小孩,多是些港口工坊工人的孩子,平时在港口也做点事情,比如卖卖报纸,卖点零食,或者兼跑跑腿之类的。

    龟公掏出了两个铜开元给小孩子。

    可那少年却把手依然伸着,“几百条船呢,这可是大生意,整个港城都能大赚一笔了。”

    龟公无奈的又给了他三枚,“拿去吧,小崽子。”

    得了五文铜开元的少年欢笑一声,便撒着脚丫子跑了。

    龟公一边肉疼五文大钱,一边赶紧进去向楼主禀报这个好消息。

    “那赶紧让姑娘们都化好妆,坐马车到港口却迎接啊,要是能拉到几个大方的金主,那就爽了。”楼主是一个曾经在洛阳城里做老鸨的妇人,年纪不算老,风韵犹存。

    最早也是个青楼美人,后来年纪大点洗手不干,转做了老鸨,再后来到这里来开了这间青楼,从中原招来大批姑娘,生意做的很是红火。

    这位老鸨甚至都已经去旅顺、大连考察过几次,正计划着要在那边也开起分号来。

    等老鸨带着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姑娘们来到码头时,却正好看到无数船只扬着白帆进港。

    那一面面帆上,都有一头猛虎咆哮。

    “哎哟,原来是忠武军渡海南来,忠武军的兄弟们可是最有钱最大方的,从不伤害姑娘,玩过了也从不会不给钱,姑娘们,一会都笑起来。”老鸨大喜道。

    龟公被派去下面打探消息。

    过了好一会,这龟公回来。

    “花了两个银虎。”

    一个银虎便是一两银开元币,折五贯铜钱呢,两个银虎那是十贯钱了,都够买两个相貌不错的小丫头慢慢调养。

    “打听到什么了?”老鸨没去心疼那两个银虎,毕竟能花两个银虎的消息,肯定能值这个价钱。

    “来的是忠武军神策左军,也是原来的忠武军第一军,由秦王殿下的六弟赵国公亲统,整整两万四千人马,一整个军呢,同来的还有李靖、单雄信、程咬金、薛万彻等诸位忠武军大将。”

第748章 嫡系中央军

    罗士信是奉罗成之命南下的。

    虽然此时是寒冬,可罗成依然还是命令刚在扶余川打了个大胜仗的罗士信率第一军渡海南下。

    中原的局势已经越来越紧张,罗成也只能加快步伐。

    他在命令罗存孝放弃运河东四郡后撤齐鲁的同时,也加紧向山东增派了罗士信李靖率领的一个整编军。

    “放弃东岸四郡,不过是战略所需,并不是我们要撤离山东,更不会放弃山东。相反,大帅说了,山东必须守住,不惜一切代价。我们神策左军,只是前锋,马上还会有神威左军也南下。”

    在青岛城中,罗士信向赶来此次参会的众人宣布罗成的态度。

    “老五怎么没来?”

    不久前刚从东郡撤退到东平郡大野泽边上郓城驻守的罗存孝,这次也赶来参会,他直接问道。

    他到现在,还对于让他弃守东郡四郡,有些愤愤不平。

    “四哥,五哥现在加封为秦王,既是大元帅又是尚书令还兼内史令,暂时还走不开。”小六对老四解释道,然后跟他宣布了一条好消息。

    朝廷赐封罗存孝为魏国公。

    “大帅命令,以罗存孝、罗士信渡海南下之兵马为基础,与山东兵马混编,整编为义武左右神勇、左右神机四军。”

    现如今辽东朝廷的兵制,早不复早前的十二卫四府制,也没有骁果军,辽东朝廷所倚仗的是各镇边军。

    其中罗成的辽东忠武军自然是嫡系心腹。

    因此在迎杨称帝后,罗成便将自己的忠武军赐予了六个军号,神策神威神武各左右两军,便是忠武六军。

    忠武神策左军,便是原来的第一军,神策右军便是第二军。

    现在罗成先后派了罗存孝和罗士信带着三万多人马过来,加上最早薛万淑三兄弟的三千人,加起来便是三万七千余人。

    于是罗成现在便以这三万七千余人为底子,再加上原山东军各部,将之整编为威武军系的四个军,分授左右神勇和左右神机四个军号。

    这样做的目的,自然还是把原来山东军这些杂牌乌合,整编成精锐能战之兵,把他们与南下忠武军混编,也是为加强控制,让他们成为嫡系。

    这样一来。

    罗成便有忠武六军义武四军,整整十个军的编制,这将是由他直接控制在手的。

    而嗣业的宣武、刘武周的义武等则暂时还不是直接控制。

    原本忠武军有四军十万,现在三万余人南下,辽东的忠武军也正进行着一轮大扩军。

    兵马数量大增,战力肯定下降,但为应对眼下局势,这也是必然的。

    好在辽东之前全民皆兵的训练方式,再加上蕃兵可用,倒也不惧无兵可用。

    新编的威武系四军,便以罗贵统神勇左军、以罗存孝统神勇右军,以李秀宁统神机左军,以罗士信统神机右军。

    宣读完毕。

    李秀宁却最先站起来。

    她是从临沂赶来的,现在驻临沂有两万余人马,有罗承宗和薛万淑兄弟辅佐。

    “之前局势紧张,我便也出力相助,如今局势渐明,五郎也终于可以抽出空来派兵入山东,我一妇人,便可功成身退了。”

    李秀宁不接左神机军军使之职。

    罗贵也道,“我一把年纪了,在后面搞搞后勤就行了,这带兵打仗的事情也就不掺合了。”

    李靖这个时候站出来道。

    “这个任命,是秦王殿下慎重考虑之后决定的,山东能有如今的局势,有这么好的结果,全靠了你们一众的努力。我等虽然率兵南来,但你们的功劳却是无法抹杀的。因此,新编四军,只是为了弥补山东军的战力不足而已,并不是要吞并山东军的。”

    李秀宁道,“我不过一弱女子,之前也是打着五郎的旗号,并无半点功劳。再说,山东能有如今的局面,也主要是阿舅和大娘子以及大哥二哥,还有诸位山东的乡亲们的功绩。”

    这话也算是给单彬彬面子。

    毕竟单彬彬是罗家大妇,她之前也是统领兵马安抚山东,现在单氏没做军主,她却为一军之主,只怕单氏心里会极为不满。

    本来单彬彬确实很不满,见李氏这样说,倒也心里舒服了些。

    “妹妹独统一军,镇守临沂,可是功绩不小。而我之前虽也招募兵马安抚郡县,可此前已经把兵马交给了父亲和大哥他们,因此自然也不适合再来当这军使。”

    罗贵看着两儿媳这交锋,不由的叹气。

    最后他拿出了罗成父亲的身份,做了些调整。

    他回辽东城去,入朝辅政,帮助儿子。

    然后以单彬彬为威武神勇左军军使,以罗继祖为副军使,以单雄信为行军参谋兼都押牙兵马使。

    罗存孝为威武神勇右军军使,以程咬金为副军使,以裴行俨为行军参谋,以苏定方为都押牙兵马使。

    李秀宁为威武神机左军军使,以薛万均为副军使,以郭孝恪为行军参谋,以长孙无忌为都押牙兵马使。

    罗士信为威武神机右军军使,以周德威为副军使,以李靖为行军参谋,以李君羡为都衙牙兵马使。

    每军编两万四千人马,步骑辅兵共四十八营。

    相比起原来的忠武军编制,骑兵明显减少,辅兵增多。

    一些精锐兵种,如重装骑兵、重装步兵等,也大大减少。

    可总的来说,山东的兵马,数量增加了,体系更加明确了,战斗力总体是提高了。

    四军重新调整。

    单彬彬的神勇左军驻齐郡,罗存孝的神勇右军驻东平郡,李秀宁的神机左军驻琊,罗士信的神机右军驻于鲁郡,居中策应。

    四军使统一听从山东节度使,也就是威武军帅罗贵的指挥,李靖兼任威武军行军参谋。

    按罗成的计划,是要边防御备战,同时一边进行整编调整。

    并且,要在年前就完成整编及新部署。

    “大帅命令,不管是李密还是李渊又或窦建德或陈棱,他们要争夺东郡等四郡,那随他们争打,我们不管。但只要他们敢继续东进,就要坚决而不犹豫的反击,但击退之后就可以了。”

    老四听到这样的命令很不服气,“哪有这样打仗的?”

    “魏国公请勿急,现在各方聚集中原,群雄逐鹿,我们不必急着先上场,先上场的未必就是赢家,好饭不怕晚,后发一样可以致胜!”李靖安抚他道。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231/ 第一时间欣赏隋唐大猛士最新章节! 作者:木子蓝色所写的《隋唐大猛士》为转载作品,隋唐大猛士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隋唐大猛士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隋唐大猛士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隋唐大猛士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隋唐大猛士介绍:
我表哥秦叔宝,我弟罗士信。
本是乡间一少年,终成隋唐大猛士——白虎罗成。
读者交流群:六五六一一八四八八隋唐大猛士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隋唐大猛士,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隋唐大猛士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