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隋唐大猛士TXT下载隋唐大猛士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隋唐大猛士全文阅读

作者:木子蓝色     隋唐大猛士txt下载     隋唐大猛士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749章 马踏冰河

    辽东城。

    大元帅府。

    罗成正跟魏征、侯莫陈、房玄龄、杜如晦等议事。

    “渊太祚已经再派使者前来,奉上降表以及山川地图和户籍表,称愿去王号,归纳朝廷。为表忠诚,请大帅派出郡丞、都尉等官员前往。”

    罗成却摇了摇头。

    “渊太祚此人连弑君之事都做的出来,所以可以说完全不值得相信。”

    侯莫陈则道,“我倒觉得扶余川战役后,渊太祚慌了,尤其是突地稽在粟末水的行动更是震慑到了他,因此他现在为求自保,什么话都肯说。”

    “既然如此,那就由朝廷下旨,将渊氏现在还据有之地,编置两郡,以鸭绿江西岸的国内、乌骨诸城之地,统一设为玄菟郡,而以平壤乐浪郡以南的渊氏所有之地,设为带方郡。”

    之前,朝廷给渊氏的地盘是划分五郡,其中杨万春据平壤一带为乐浪郡,然后是鸭绿江西岸有两郡,扶余川一郡,再乐浪南一郡。

    如今乐浪杨万春的这一郡,因他病死,已经被宋老生掌握。

    因此乐浪之南的带方郡,实际上也成了渊氏的一块飞地,虽还是他的人马掌握,但却相距遥远。

    现在扶余川又被攻下,渊氏便只剩下了鸭绿江西岸的这二百来城,之前设有三郡,可在这两年,罗成不断派兵东进,筑堡屯田蚕食推进,使得渊氏的地盘不断减小。

    现在地盘虽还很大,可罗成却只肯给他一个郡。

    “授封渊太祚为玄菟郡太守、都督,降封为玄菟郡开国公,加银青光禄大夫。其所拥兵马,只给授予一个军编制,授军号为归顺军,让渊氏在郡中修建道路,设置驿站。”

    “至于带方郡,也可按此。”

    对于渊太祚,虽早晚要出兵平他,但现在一时也没有余力。

    因此只要他肯服软,就先放过他,但也要趁机把他王号去除,使得他在法理上归顺朝廷,为以后出兵留下后手。

    “是否派出郡丞、郡尉、县丞、县尉、驿丞等官吏前往?”

    “可以,还要派出裁军使过去,督促渊氏裁撤兵马,一郡只保留一军。”

    侯莫陈又禀报一件事情。

    “突地稽最近发动了对伯咄部的突袭,一开始战果不错,可伯咄部与难水河边的安车骨部联合,双方如今杀的难分难解,一时倒是僵持不下,突地稽没占到多少便宜。他派人回来,请求增援。”

    罗成摇头。

    “援兵是不可能有的,我们现在重心在中原。不过突地稽忠心可嘉,也不能不理他。这样吧,让契丹兵些兵马支援他,另外,给突地稽一批武器铠甲。当然,也不能白给他,让他拿伯咄部和安车骨部的战俘和缴获的牛马牲畜、皮毛来换。”

    “下一项。”

    “王君廓从中原发来消息,说窦建德部大将,卫州刺史曹宝已经率兵渡过黄河,南下收取四郡。”

    “看来夏军忍不了这诱惑啊,李密呢,有何动静?”罗成笑问。

    这算是一个极好的消息。

    “李密啊,自然是大怒的,他本来正在调兵谴将,他原本想让李渊为他来夺四郡,以借粮为条件,到时李渊夺下四郡给他,他则给李渊让条路回关中。谁料到,这个时候我们却突然把四郡送给了窦建德。”

    “有好戏看了。”罗成很满意,“刘武周呢,什么时候能出兵?”

    “这个有点困难,刘武周军中乏粮,而且他杀王仁恭夺权,军中多有不服,所以现在忙着巩固大权,一直向嗣业将军借粮呢。”

    罗成摇了摇头,“看来打独孤篡是指望不上刘武周了,嗣业呢?”

    “嗣业说如今天寒马瘦,定襄也难以出兵,他说不如等过了冬春,到初夏之时再出兵。”

    “那么说,宣武军暂时也指望不上了?”

    “宣武军还要忙着对付王须拔呢,不到明年夏天,确实难出兵。”

    魏征倒是态度挺乐观的,“只要马邑和定襄两镇不给我们捣乱就很好了,暂时不能出兵也无妨,起码有他们在,就能牵制范阳独孤篡、河北窦建德、河东杨义臣这三家不少兵力,也一样算是支援了。”

    “可独孤篡只要守着临渝关、卢龙塞,那么我们依然不好强攻硬打。”房玄龄提醒道。

    “无妨,我们可以绕过临渝关和卢龙塞。”罗成笑着道。

    “怎么绕?燕山山脉可不好绕,尤其是山隘间都有长城关寨。”

    “山和城不好绕,那我们就从海上去。”

    罗成让人取来一副地图,然后指着渝关东面不远。

    “这是秦皇岛?”

    “没错,此岛与青岛、旅顺一样,都有不冻港,这在北方可是极罕见的,连河间、北平诸郡的大河入海口,都多是冬季结冰封冻,可这处港湾却是天然的不冻良港。之前东征之时,就利用过此港的不冻优势,在冬春季为辽东前线运送过粮草辎重补给。”

    秦皇岛距离临渝关不过五十里左右。

    不过临渝关不是在秦皇岛的东面而是在西面。

    隋时临渝关并不是在后世山海关的位置,而是在其西面六十里左右,依渝水而建,因此称为临渝关。

    此时的渝水,源自燕水,水量充沛,水流也湍急,因此依水设关,十分险要。

    可是比起后世的山海关,还是差多了。

    再湍急的渝水,到了冬季,照样结冰,一样可以马踏冰河。

    而临渝关后面虽然枕着碣石山和象山,可在南面海边依然有很大的空隙。

    “只要我们从海上运兵,悄悄抵达秦皇岛港登陆,便可以打临渝关一个措手不及。而眼下冬季,渝水结冰,临渝关便失去了最大的依持,我们甚至完全可以绕过临渝,根本不去攻他,直接杀向北平和范阳。”

    “可是如果不打下临渝关,那么这样一个要塞在背后,我们进入河北的兵马便无法获得补给,这是非常危险的。”杜如晦提醒罗成。

    为何古代打仗,非要攻城夺塞,便是为了后勤补给。不打下背后的钉子,那么他就能随时威胁着你的补给,而军队断掉补给,就险了,甚至有这样一座要塞,还会断你退路。

    故此,常规做战,都得打下这些路上的城池关隘。

    当然,如果是特种作战,也是可以行险一试的。

第750章 白马之围

    “李渊来报,称河北窦建德大将曹宝,已趁机窃四郡。”

    金镛城,光极殿。

    李密得知罗家军突然撤离了东郡等四郡,而窦建德却趁虚而入,先一步抢占四郡之后,恼怒异常。

    “主公,现在怎么办?”

    现在怎么办?

    李密也一时被扰乱了节奏,原本他这些天一直在跟李渊交涉,是想以借粮借道给李渊为条件,诱李渊去与山东的罗家军交战。

    本来打的是驱虎吞狼之策,可谁能料到,结果他这里计算了半天,罗成一招退出四郡,顿时让他所有算计都化为乌有,而窦建德这个该死的田舍汉,居然趁机抢占了四郡。

    “河南之地岂容窦建德染指邪?”

    “传我军令,调集兵马,将四郡夺回来,把夏军赶出去。”

    一场大战在即,本在梁郡的李渊这个时候却反而来报称,说在梁郡被窦军突袭,折兵损将不少,只能退回彭城郡,暂驻萧县。李渊一边称需要休整收拢兵马,一边又不断向李密求借粮草。

    李密大骂李渊无能,也绝口不再提借粮之事,但也因此没再将李渊放在眼中。

    东郡白马城。

    曹宝虽然趁虚占了四郡,但其实也只是所谓的占据而已,他手中兵马不过万人,还要分兵留守卫州、黎阳仓城等,因此实际能过黄河的兵马不过五千人。

    这五千人要驻守四郡,哪里够,毕竟这可是中原大郡,四郡足有不下四十县。

    因此除了白马城,曹宝是亲自率兵驻守外,其余的诸城,其实也就是象征性的派了几个兵,过去插了个旗而已,反正现在四郡几乎都空了,要么早就因战乱逃亡,要么就是被罗家把人给迁走了。

    曹宝一面派人向乐寿求增兵,一面在白马加紧行动。

    他从卫州调派了许多民夫百姓源源赶到东郡,将黎阳仓的粮食,以及不少战备物资运过黄河。

    同时派出民夫开始伐木、挖壕。

    原本白马城在罗存孝等的努力下,已经构建了许多防御工事,他们走时也没毁掉。现在曹宝又在这基础上,继续挖壕沟、垒羊马墙,增敌楼、箭塔,储备更多的滚石擂木。

    甚至在护城河外,还挖了许多陷马坑、栽鹿角、立拒马。

    整个白马城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一队队的人马,有条不紊的在进行着。

    黄昏时分。

    一队使者自乐寿赶到,向曹宝宣布了夏皇的旨意。

    将兵马撤回黄河北岸!

    “为何?”

    曹宝看着在他努力下,越来越坚固的东郡白马城,不解的问。

    “朝中诸位宰相大臣们都反对此时出兵河南,说这里是凶地,这时卷进来,可能万劫不复。”

    “然后呢,陛下就真听信他们的,让我撤回去?”

    曹宝现在最需要的是兵马,只要有几万人马,他相信这四郡就彻底成为大夏国的了。可是现在,一兵一卒援兵未到,皇帝却要让他撤兵?

    他环视着自己的努力成果。

    凭着这座罗家军留下来的城池,再加上他的加强,他相信,就算手里仅五千兵马,也足以防御几万人的进攻。

    曹宝拒绝领旨撤退。

    他向皇帝去信,让皇帝派兵来,还说东郡城坚墙厚,大有可为。

    次日太阳升起的时候,斥侯从西边带回了一个消息。

    “西边十里,发现魏军动向,大约有数万人马,将旗打的是王伯当的旗号。”

    王伯当来的很快,他率领了约十万人马渡过运河,杀了过来。

    这个时候,曹宝想退回河北,也已经来不及了。

    而王伯当显然也没打算给他们这个机会,他派兵围住白马城,意图将曹宝连城池一起拿下。

    白马城被围的水泄不通。

    好在罗家军撤离白马的时候,并没有毁去城防工事,一切都留下了,而这段时间,曹宝的努力也没白费。

    当王伯当杀到之时,他立即将所有的兵马民夫,都撤入城堡。除了坚守白马城,他还分兵屯驻城外的几座卫星城堡,以增强防御能力。

    围困白马城的兵马,足有十万。

    王伯当为主将,其麾下虽非尽是精锐,可人多势众。

    围住白马城后,王伯当下令发起进攻,结果猛攻数日,曹宝都凭险固城防工事顶住了魏军的攻势。

    于是王伯当调整策略,一面让人加紧打造攻城的器械,一面分兵去夺占空虚的四郡。

    数天时间,王伯当派出去的各路兵马,已经尽夺四郡。

    虽然为占据四郡,王伯当分出去了两万兵马,可白马城下依然有八万大军。

    河间,乐寿。

    金城宫中。

    一场紧急的御前会议正在召开。

    窦建德君臣商讨的是白马城之围该如何应对。

    虽然以凌敬、宋正本、孔绍德、张玄素为代表的宰相文臣们认为,此时南下救援白马城,将处于被动之中。

    可曹宝不但是夏国大将,还是窦建德的大舅子。

    更何况,曹宝南下东郡,带走了卫州的兵马,若东郡一失,卫州也将不保,卫州和黎阳仓对夏军来说非常重要,不容有失。

    所以在会议上,刘黑闼刘雅王伏宝等一干大将,都力请发兵南下。

    “王伏宝、刘黑闼听令!”

    窦建德最终决定全力救援东郡,本来他已经决定撤出河南,可现在,只能打下去。

    为了能够救下曹宝,甚至争夺四郡,窦建德不但把王伏宝刘黑闼这两员大将派了出去,同时把刘兰成、刘世彻这些河北猛将也尽数派出。

    夏军的动作很快,从商议到出兵,仅用了很短的时间。

    而这个时候,距离王伯当围东郡,已经过去了半个月时间。

    王伯当的十万大军,浪费了宝贵的半个月时间,虽然表面上战绩辉煌,连夺四郡四十余城,可实际上,都只是夺些空城。

    关键的白马城,依然还在曹宝手里。

    这些天,王伯当一直在派人打造冲车、云梯等攻城器械,他甚至还派人在白马城的外围,也修筑了一道土墙,把白马城围的跟个铁桶一般。

    同时,他还派出重兵布在黄河岸边,准备随时拦截南下的夏军援兵。

    从这些布置看,王伯当其实极有可能是在围城打援。

    他是希望夏军南下救援白马城的。

第751章 忠武军第二

    黄河北岸。

    王伏宝和刘黑闼两人正在激烈的争吵着,他们率军南下迅速,但到了此地后,却有了争执。

    面对着斥侯回报说黄河南岸有大军驻守拦截的消息,王伏宝认为当稳妥起见,先等后面的夏军大部队到来再南下。

    而刘黑闼却认为救急如救火,当先以这支先锋杀过河去。

    最终,刘黑闼对王伏宝道,“如果你不愿过河,我一军独出。”

    这让王伏宝只得同意刘黑闼行险的计划。

    “我们现在只有八千人马,而对面却有八万兵马,并且李密随时可能率大军赶到增援,现在东郡就是个巨大的陷阱,我相信李密肯定早就在外围等着,就等我们过河了。”

    刘黑闼却道,“八万又如何?兵贵精不贵多!”

    王伏宝只得道,“那我们这八千人,必须快速抢渡,然后与敌军决战,我们将以寡击众,甚至是得面临着被半渡而击的危险。”

    “我知道,那又如何?”刘黑闼道。

    窦建德的夏军,自起事以来,遇到过的败仗屈指可数,在各路义军中,算是极顺利的了。而他们从豆子岗中的一伙制盐草贼,到如今占据大半个河北的大夏将校,这顺利也让他们极度自信。

    尤其是在击败了名将李景之后,更是让他们的这股信心膨胀无比。

    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

    王伏宝和刘黑闼兵行险招,在夜晚率军急速渡河,在南岸的魏军还未反应前,便抢先渡过了黄河,在南岸迅速的集结列阵。

    此时,黄河南岸大营的魏军侦知情况后,也迅速的赶来,将他们堵在了河边。

    夏军背水列阵。

    这是夏军与魏军的第一次正面做战。

    朱粲的那次应当不算。

    魏军对于夏军的作战方式并不了解,他们只是把夏军当成了一般的反军,甚至是当成了自己一样的军队。

    而在这些魏军的眼里,反军一般都意味着军纪差、装备差,甚至是战斗力差的普遍情况。

    他们并不知道。

    其实窦建德的夏军,虽起于草莽,可战术思想却始终是在罗成的影响之下。出身于罗成军中的窦建德刘黑闼王伏宝等人,到现在都没有忘记曾经在罗成麾下时取的过的那一场场硬仗的胜利,因此他们也就一直在学习模仿罗成的战术。

    夏军向来的战术思想,都是好钢用在刀刃之上。

    夏军兵马虽然也不少,可却始终有战兵辅兵的区分,也有跳荡、先登、选锋这样的精锐中的精锐。

    甚至这次南来的八千兵马中,还有一支具装甲骑。

    刘黑闼亲自率领一千重骑,虽然这些重骑比不得罗成的铁骑,只是半具装甲骑,骑士仅上半身配重甲,战马也仅前半部分配厚马铠。

    可这样集中精锐打造出半具装甲骑的做法,在其它义军中也是极为少见的,就算有的也弄,但一般也就是十几骑几十骑顶多百来骑,还多是做为主将的亲兵卫队。

    很少把成千数百的精锐,组合在一起组建重装骑兵的。

    刘黑闼手下的这支半重骑,也不过千人,是集夏军全军之力才打造出来的,装备最好,兵员最好,这些人个个战技出众,弓马娴熟。

    而王伏宝此时的麾下,也还有一支重步兵,足有两千。其中陌刀手一个营,精锐跳荡刀牌手一个营,精锐弓弩兵一个营,另外还有骑马的步兵一个营。

    这两千精锐步兵,完全可以以一当十。

    相比之下。

    魏军更注重的是数量,李密号称拥兵百万,实际上吞并孟让所部后,他的兵马达到六十万众。

    可其中太多乌合之众。

    而真正的精锐,魏武卒,却是由李密直接掌握,相当于禁卫军一样的拱卫在他身边。

    拦截夏军的魏军,依仗兵多,于是在平原上摆开了足有数里长的军阵。

    这种超级长的步兵阵,除了长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薄。

    薄薄的一层,也就是十来排。

    然后后面就没人了。

    魏军摆出这样的一字长蛇阵,明显就是想拦住夏军,甚至是想包夹夏军,一举歼灭的想法。

    战斗开始。

    夏军轻骑率先展开冲锋,但是却并没有占到便宜。

    因为魏军的步兵,基本上都是长枪兵,再配上前排的盾后,以及后排的少量弓弩手,凭借着巨大的数量优势,硬生生的把夏军的轻骑冲锋打退。

    夏军的轻骑冲了几波,无法冲破那薄薄的军阵,开始败退。

    魏军主将大喜。

    “全军出击,将该死的河北佬全都赶到黄河里去!”

    黄河南岸的战斗,引的白马城中的曹宝也知道了,他登上高楼,看着远处岸边的夏军兄弟在战斗,于是也率军打开城门杀出。

    可是王伯当早在城外修了一堵墙,使得曹宝出城之后,反而相当于被困在他的工事之内。

    王伯当的手下,能够站在土墙之上,居高临下的射箭攻击出城的曹宝,一时曹宝军也伤亡极大,比守城时还要惨重。

    黄河岸边。

    夏军节节败退。

    魏军攻势如潮,全军追击。

    可很快,战场上的形势有了些微妙的变化。

    夏军虽然节节败退,可从始至终却一直没有溃,哪怕是败退,也退的很整齐。

    可相反,魏军的追击就显得混乱的多,追击一远,便开始出现了步骑分离,甚至步兵也拖拖拉拉的分散了开来。

    本就薄的军阵,更是完全变成了散兵线。

    这也是魏军等许多农民军的现像,兵多,可始终不精。

    魏军追的正起劲,根本就没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更没有人去想,刘黑闼的那支半装的千人具装甲骑何在?

    王伏宝的那两千精锐步兵何在!

    他们只知道夏军败退了,于是便争先追击,恨不得马上把夏军赶入黄河去。

    夏军很快已经退到了黄河边上,后面便是黄河。

    虽然没有涛涛河水,河上结着可过的冰,但夏军此来,可不会就这么退过黄河去。

    王伏宝的将旗在河岸边升起,然后不再后退。

    于是一面又一面的夏军将校、团营的旗帜升起,都立定不动。

    夏军不再后退。

    他们依河列阵,要背水一战。

    看他们旗帜招招,军阵整齐,哪还有半分刚大败的景象。相反,对面的魏军却一路追来,早就已经跑成了散兵。

    一名冲在前面的魏军将领看到夏军的军阵,不由的心里一惊,可是此时想叫停队伍,却是根本没有可能了。

    “弩手准备!”

    夏军阵前,一名名军官正在发令。

    敌人正在奔近。

    军阵中占比达到两成的弩手,已经纷纷举起了弩机,对准了前方。

    “敌距二百步!”

    有人高呼。

    “稳住,稳住!”

    引战的队头们全力大吼。

    “敌距一百五十步!”

第752章 半装甲骑刘天王

    有人不断在报出敌军接近距离。

    “弩手,放!”

    敌距一百五十步时,引战的队官们终于大吼下令发射,于是手持着弩机的弩手,纷纷扣动机弦,无数弩钉飞射而出。

    足足一百五十步的超远距离,魏军还在奔跑,可夏军的第一波攻势已经射出。

    训练一个弓箭手,可能需要多年的时间,但训练出一个合格的弩手,却可能只需要半年,甚至都不要。

    而弩机却拥有远比弓箭更远的射程,此外还更节省体力。

    一个弓手,如果连续拉弓射箭,要不了多久,就体力耗尽,无法再拉开弦。可一个弩手,却能持续不断的射上半天。

    只不过,弩机的成本高,同时,弩机还有射速慢,易损坏的缺点。

    但弩机手却能够速成,因此夏军中,有不少的弩手,尤其是王伏宝的这支精锐中,更拥有两成数量的弩手。

    “敌近六十步!”

    从一百五十步,到六十步,弩手们已经射出了三箭,而且他们都是采用的三段射,保证了无停顿射击。

    这三波射击,让魏军倒下了无数人。

    可后面的人还在往前冲。

    “弓!”

    一个又一个夏军持起弓。

    不论是陌刀手还是长矛手又或是刀牌手,都举起了弓搭起了箭,这又是夏军远超魏军的一个地方,他们把这支精锐部队,完全仿效以前征辽的府兵,人人一张弓。

    虽然好多士兵的弓射的不准,但没关系,夏军的战术思想就是要求远程火力。

    哪怕接战前,每个士兵只放出三箭,那也够了。

    不求精度,只要求三轮齐射的吊射,那就足够对冲锋的敌军造成巨大杀伤,特别是对军心士气的提升很大。

    隋军府兵的弓弩本就厉害,而现在魏军的装甲又弱,于是杀伤力更大。

    三箭。

    多数夏军步兵,都只射出了三箭。

    然后顺着惯性冲过来的魏军,终于还是冲到了近前,虽然他们已经有上千人倒下,可他们还是凭着惯性冲过来了。

    “陌刀!”

    战场不远处。

    河岸边的一座寺庙的高塔上,几个短发的和尚正站在塔顶观看这边的战场。

    只不过他们的对话,却根本不似出家之人。

    “看出来没,这夏军的战术很高明啊。”一个大和尚对几个年轻和尚道。

    “嗯,夏军一开始根本就是诈败,他们诱魏军追击,然后军阵散乱,这时夏军却在河边立阵,以弓弩先攻,大量杀伤魏军,并且极大提升了夏军士气。”

    大和尚笑道,“远远不止如此,你们难道没有发现,夏军过河前可是有一支半具装甲骑的,可是你们从头至尾,在这战场上,见到这支骑兵了吗?”

    “没有,只有一支轻骑出现了。”

    大和尚夸赞这个小和尚,“你看的很仔细,没错,那支重骑兵不见了,根本没出现在这里,你们说,他现在应当在哪里呢?”

    “难道去了白马城下?”

    河岸边。

    王伏宝以轻骑冲阵,诈败诱敌,然后反攻。

    弓弩齐射,再陌刀阻敌,然后轻骑两面冲击。

    王伏宝的重步兵如磐石一般坚不可摧,而他的轻骑风骚游走,更有精锐弓弩手不断收割。王伏宝兵虽少,可依然还有七千之众,当七千人马都十分精锐时,其已经不是简单的以多击少就能击败的。

    开始魏军还不顾伤亡不断冲击。

    可很快,魏军就冲不动了。

    任他们如何冲,夏军都不动如山,反是他们扔下了无数尸体在阵前。

    当伤亡达到了一定数字的时候,魏军乌合杂牌的本性终于暴露出来了。

    他们不再头脑充血的往前冲,而是开始不顾命令的扭头跑。

    而王伏宝适时的发起反冲锋,于是魏军大败而逃。

    直到这个时候,刘黑闼和他的一千半装具装甲骑都始终没出现在战场上。

    就在王伏宝激战魏军拦截部队的时候,刘黑闼率一千最精锐的半装具装甲骑从另一处河岸过河,在晓色的掩护之下,以绝佳的纪律无声无息的趁着激战,绕向了魏军后面的白马城。

    一千半装甲骑,不着铠甲,骑着备马一路奔驰。

    在靠近白马城后,他们迅速的开始为自己和战马披上半装重甲,然后跨上战马,对着晓色里的白马城外王伯当主营发起了突击。

    朔风飞扬。

    晨色清冷。

    王伯当此时还在指挥着兵马阻击着意图突围出城的曹宝,根本没料到,几万人马在岸边拦不住几千夏军。

    刘黑闼率领的一千半装重骑,虽然装备上不如罗成的重骑兵,但他们不论是战术上还是编制上,都还是模仿着当年罗成的重骑兵。

    当他们冲锋的时候,也一样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

    刘黑闼更是端着马槊,冲在最前方。

    一部份魏军试图拦截这支骑兵,可很快被铁骑撞的粉碎。

    哪怕他们只是半装的具装铁骑,可也不是一般的兵马能拦的住的。

    刘黑闼率领半装重骑,一路碾压冲撞过去,所过之处,不论是魏军步卒,还是轻骑,无不被他们撞的崩溃。

    来不及聚拢集结立阵的魏军,根本拦不住挡不下这支重骑。

    王伯当不得急调兵马,以自己的亲卫精锐营为核心,迅速组建军阵拦截。

    而这个时候,曹宝虽然没能冲破土墙的围拦,可他带着夏军在白马城与土城之间,四处冲杀,一样杀的魏军一阵阵鸡飞狗跳,甚至乘机将王伯当打造的许多攻城器械给放火烧毁。

    等战到朝阳万道金光射下时,王伏宝也已经在杀败南岸魏军后,杀到白马城下。

    王伏宝如下山猛虎,其麾下几千精锐更是如虎入羊群。

    魏军陷入腹背夹击之中。

    王伯当苦苦支撑,可好不容易挡住了重骑的冲锋,那边曹宝却又趁机杀出了土围工事。

    当曹宝、王伏宝、刘黑闼三将重新汇聚,王伯当也知道大势已去。

    他虽兵马众多,可今天却完全发挥不出作用,兵马四散,于是只能最后看了眼白马城,不甘心的率军往西败走。

第753章 李密称臣

    东郡。

    济水北岸,封丘城。

    李密听完学生王伯当面带羞愧的禀报之后,伸手扶起了他。

    他其实早就已经率后续精锐到达东郡,但却一直驻于距离白马城百里外的封丘,这个距离是他刻意控制的。

    他和王伯当一样都期待着围了白马城后,河北夏军来援,这样便可以围城打援,在东郡打一场歼灭战,然后再趁胜挥师北上入河北。所以他没有率军赶到白马,那样的话,白马城兵马太多,夏军不可能再南下。

    只是他没有料到,夏军居然如此能战。

    先前朱粲兵败黎阳,还可以称之为是夏军用诡计夺城,但白马一战,这明显就不同。

    “夏军仅八千左右?”

    他相信学生王伯当的禀报,就算败了,他也不会夸大敌人数量,更不会瞎编敌人的精锐。仅八千人,能击败白马城下八万之军,虽说最主要的南岸一战,当时的魏军也才三万左右,但八千破三万,依然够强。

    他坐在那里沉思。

    夏军居然如此精锐,而且竟然还出动了具装甲骑,哪怕只是半装的,可千骑的数量,依然让他暗暗惊心。

    更别说夏军还摆出了陌刀军阵,此外居然还人人带弓,铁甲数量也不少。

    今天是个晴朗的日子,雪还未化,但没有什么风,很安静。

    封丘距离白马百里,中间还隔着胙城、灵昌二城。

    李密派出去的斥候向北,一直深入到了白马城下,靠近侦察敌情,城中的夏军也派出轻骑,双方互射了几箭,斥候便匆忙撤退了。

    “夏军并没有撤退?”

    得知这个消息后,李密眼中闪过兴奋之色。

    “他们倒是好大的胆子,让他们得意了一下,居然还不肯走,既然如此,那就都不要走了。”

    李密决定再围白马,这次要把夏军那八千精锐也都围进去。

    虽然之前王伯当说这支兵马极为精良,装备好,战意强,战技高。可李密认为这不过是窦建德最精锐的兵马,数量不会太多。

    只要围住了这支精锐,吃掉他,窦建德就将被重创。

    若是还能引窦建德南来,在白马城再打一场歼灭战,则河北九郡之地都将归他。

    “主公,当心彭城李渊,齐鲁罗家。”

    在白马吃了一个大亏后,王伯当变的更谨慎了一些,他见李密要在白马城跟夏军展开一场大决战后,忍不住提醒他。

    “彭城李渊不足为虑,若非眼下没空,我定当先灭彭城李渊,暂时先把他放一边,先收拾了敢南下的窦建德再说。”

    至于罗家。

    李密对罗成很忌惮,但现在罗成依然还在辽东,他派去辽东的细作发回的情报是罗成在秋后刚调动了全部忠武军,发动对渊氏的扶余川之战,虽然这场仗很快打赢了。

    可李密认定,战后也还需要时间整理战果,而眼下又是寒冬季节,罗成应当无力再挥师南下。虽有情报也显示,有兵马从辽东渡海到山东,但李密依然认定,这不过是罗成想要固守东莱齐鲁这山东东部地区,不想失去这个将来南下的登陆点。

    只要罗成的忠武军主力没有大举南下,则他就不用太担忧罗家。

    倒是洛阳的王世充,让他有些不太放心。

    这个家伙和裴仁基,一个守洛阳,一个守豫西,再加上现在还忠于朝廷的河东、上党、河内几郡,使得他的实力依然不弱。

    而此前杨广被杀前,也下令关中出兵救援洛阳,因此关内留守卫文升也已经率领了约两万关中兵马加入到了河南战场。

    虽然暂时还没有交战,可明显他们在酝酿一场反攻。

    李密这个时候已经有点感觉到自己的困境了,虽杀了孟让吞了他的淮西,可依然不是居于四战之地。

    孤立无援。

    偏偏洛阳就是拿不下。

    若是能够再给他一年半载时间,李密自信绝对能拿下洛阳,可是这该死的窦建德,他河北都还没扫平,居然就把手伸到河南来了。

    想到这里,李密手指敲着桌案。

    他感叹着局势的混乱,也有些羡慕罗成这样能够有个安稳后方的根据之地。

    “伯当,王薄现在在罗成军中?”李密突然问。

    “嗯,他几年前在齐郡降罗成,后来被流放到辽东去,罗成便将他招至麾下,后来还当了县令,如今据说好像是任郡丞,还算得罗成重用。”

    李密点了点头,“你跟王薄关系不错,你派人去找下王薄,让他替我跟罗成传个话,就说我此前已归附朝廷,现在大业天子被弑,我李密愿率河南淮西二十二郡之地,效忠辽东至德天子。”

    王伯当意外。

    “为何要向辽东上表称臣?”

    “因为我们现在居于四战之地,环眼四顾,皆是敌手。兵法云,远交近攻,王世充、窦建德现在跟我们不死不休的局面,因此我们现在不能跟罗成也同时敌对交战,先想办法拖住他们。”

    若是能够联合罗成一起先灭窦建德那就更好了,至于说以后,这个只能先把眼前之敌解决掉。

    若是迟迟不能攻下洛阳,解决王世充和窦建德,那他也难以继续下去,早晚会崩。

    “罗成可能要到夏天就会大举南下,所以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先击败南下的窦建德,然后破洛阳,再入关中,我们要抢在罗成南下之前,鼎定大局。”

    为了争取时间,李密愿意率二十二郡之地,六十万兵马,向辽东天子上表称臣,并愿率部为朝廷征伐洛阳、江都两个伪朝廷。

    做出这些决定之后,李密便亲率十万兵马,又汇集了王伯当的几万败兵,号称三十万,大举北上。

    李密派出了自己最精锐的魏武卒战兵,迅速北上,然后再次包围了白马城。

    王伏宝、刘黑闼、曹宝三将,原本一万三千人马,此时还有约一万人马,被李密大军堵在城中。

    李密在骠内亲军的护卫下来到白马城下,看着城头上飘扬着的黑色夏军旗帜,以马鞭指着城池,“灭掉这一万夏军精锐,河北便无人了!”

第754章 奉正朔

    辽东。

    渊太祚接受了罗成的授封,渊氏朝鲜存在不过数年,然后便国除。此后辽东只有大隋,渊太祚手中地盘,一分为二。鸭绿江以西之地设为玄菟郡,乐浪郡以南设为带方郡。

    渊太祚接受玄菟郡开国公、玄菟郡都督府都督、太守之职,罗成另选派隋将为防御使、郡丞、郡尉、主簿等前去任职。

    而带方郡都督太守,则授给了渊太祚嫡长孙渊男生。

    渊氏上表称臣,献山川河流地形图,进城池户籍丁口帐簿。

    “恭喜陛下,渊氏称臣,我大隋又收复汉之故土,再添玄菟、带方二郡。计新添户六十余万户,口三百余万户。”

    六合宫。

    大年初一,新年正旦大朝。

    罗成率领在朝文武百官,向皇帝朝贺。

    渊建土此前在扶余川被俘,这是他数年前在新城被罗成俘虏后,第二次被罗家兄弟俘虏。好在倒也因祸得福,父亲归附,罗成也没再关押他,反而授封他为平壤县开国伯,授了他一个朝散大夫的五品官阶,从此留在朝廷,当个吉祥物。

    甚至罗成还特别给他赏赐了一座宅院,拔了些高句丽奴隶给他,日子还算不错的,在这样节庆之日,他穿上朝服,站班朝贺,也彰显朝廷的气势。

    杨坐在上首微笑着,但笑的很僵硬。

    对于他来说,不管是宋老生成功控制乐浪郡,还是罗士信又攻夺扶余川,再罗成降服渊太祚,再添玄菟和带方二郡,这些对现在的他来说,都是遥远又陌生,且毫不相关的。

    他现在已经彻底的认清了一个事实,他上了罗成的大当。

    原以为,罗成拥立他,哪怕跋扈点,可总会有忠臣志士的,谁知道这辽东朝廷,满朝上下,居然全是罗成的人。

    他整天呆在六合宫里,连宫门都踏不出。

    除了给罗成做旗当幌子,他的存在不过是个笑话。

    可他还得配合罗成演出,否则估计性命不保。

    “恭喜陛下,如今我大隋已尽复汉之辽东故土,关外之地,现有辽西、辽东、旅顺、扶余、新城、玄菟、乐浪、带方八郡之地,此外又有四藩归附,而设立的饶乐、松漠、颜、粟末四郡,此强汉也曾未有之盛也!”

    基本上,现在高句丽人彻底残了,渊氏去国号王号,称臣纳贡,改置郡县,接受隋官,就算暂时还拥有兵马,可也只剩下了两郡之地,还被分割开来。

    渊太祚老了,渊盖苏文在李渊那,渊建土则在辽东城,渊太祚的几个孙子,则都还年少,只等渊太祚一死,根本不可能守的住这祖宗基业。

    “此皆秦王之功也!”

    杨装作欣喜道,“朕决定,赐封秦王之父为齐王。”

    罗成现在爵位为秦王,这是朝廷唯一一个异姓王,而如今罗成父亲罗贵为山东道节度使,封齐国公,父亲比儿子爵位低,也不太好。

    当然,也没有谁跟杨提此这个问题,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他现在,也没有其它的什么权力了。

    先封罗成为秦王,现在又封罗贵为齐王,父子皆封王。

    至于罗成的五个兄弟,之前已经封了嗣业为晋国公,存孝为魏国公,士信为赵国公,现在杨也大方的干脆封罗继祖为楚国公,封罗承宗为韩国公。

    而罗成的叔父也晋封为燕郡王,罗寿则封为越国公。

    罗家一门两国王、一郡王,六国公。

    而罗成的那干老兄弟,如姐夫周德威赵贵王子明和妹夫周新,皆封侯。杜伏威更是因为在江南拥兵,而被封吴国公。

    “加秦王纳言!”

    这下,罗成一人身兼尚书令、内史令、纳言这三高官官之职,更兼大元帅、太师加平章军国重事。

    位极人臣。

    反正以后,这朝廷一应事务,都由罗成说了算,相当于摄政王。

    紧接着。

    金殿之上。

    来自定襄道宣武军的使者,来自代北道义武军的使者,来自山东道威武军的使者,来自江南道雄武军的使者,来自安南镇海军的倒霉都代表各家的节帅,向天子进贡。

    不但送来了各镇的方物土产,同时也送来许多钱帛宝物。

    同时还向朝廷献上了各镇现在所拥之郡县的地图、户籍丁簿,以及兵马名册。

    而除了这五镇。

    此次派使者前来朝贺的还有不少,之前杨广还在江都时,天下依然是以江都为正朔。可杨广被弑,虽然李渊尊萧后为太皇太后,又立关中杨侑为帝。

    可是洛阳的王世充也立了越王侗为帝。

    本来那边朝廷就已经实力不济,现在还闹内讧。

    这无疑让那些地方官员们都对中原朝廷失望,这个时候辽东朝廷声势巨大,自然便开始有人向这边上表,奉辽东朝廷为正朔。

    虽说大家都清楚,这辽东朝廷是罗家的,可毕竟现在打的还是杨隋的旗号,他们这些杨隋的官员们,奉辽东天子为正朔,自然也是理所当然嘛。

    虽然岭南的宁陈冯几家也在割据混战,可他们一边抢地盘混战,却又一边纷纷向辽东派来使者,送来许多钱财宝物,称奉正朔。

    而他们想要的,自然也是朝廷给他们的授封。

    都想要隋杨的旗号,想利用朝廷最后一点威信,来让自己的割据增加些正统。

    当然,也有一些只是守境安民自保的地方官将,这个时候也派来使者,他们奉辽东天子为正朔,倒没什么别的野心,只不过是如今这边朝廷实力最强,同时,也是希望辽东朝廷,能够派兵援助他们。

    如岭南桂林一带的始安郡丞李袭志,在这混乱时局下,太守战死,他募兵坚守,已经数次击败林士弘、曹武彻、萧铣的割据势力的进犯,力保一方安宁。

    这个时候,也派人来上表奉正朔。

    其实一开始,李袭志也是不鸟罗成这边的,罗艺想向李袭志借道回中原,他都不肯。

    而现在,李袭志却主动派人来辽东,正是因为如今萧铣、林士弘等叛军,都想把手伸入岭南。

    而自古入岭南,最重要最便捷的道路,便是自湖南凌陵郡,经湘水翻越五岭,沿着秦朝修的灵渠运河入广西桂林的始安郡,然后可沿漓江南下,入郁水,直至广州。

    李袭志只一郡之地,既要防北边想入岭南的江汉萧铣、江西林士弘,还要防着岭南的那些豪酋俚帅们,各个都想吞并他,无奈之下,也只得求到罗成这边,希望在安南的罗艺能够救援他一下,毕竟相比起那些反王、酋帅,他一个关陇出身的士族官员,自然还是更愿意奉中原王朝正朔,而不论是杨侑还是杨侗,明显都不如杨这边。

    而这次正旦大朝,跟李袭志这样的太守郡丞还有不少。

    此外还有如杜如晦的叔父杜淹、李靖的兄弟李客师等不少贵族士族子弟,也纷纷赶来辽东,加入到这个新朝廷之中。

    这是大势所趋,也算是民心所向。

    现在许多地方都开始改用至德年号,尊奉辽东天子,表示拥戴和效忠。

第755章 降服

    正旦大朝会后,罗成没有留下来跟皇帝交交心谈谈话,而是直接去见屈突通和封德彝、李百药等人。

    封德彝倒是转变的很快,被软禁了一段时间,当了几个月寓公,彻底体会到了无职无权还没自由的那种透心凉感觉。

    其实封德彝早就已经不介意投奔罗成了,关键是这段时间他数次提出要见罗成,可外面守卫的人根本不理他。他封德彝想依附罗成,还没人给他机会呢。说来封德彝也是一把年纪五十出头了,他跟李靖算是同辈人。

    李靖跟他一样,之前都反罗成,可现在听说李靖如今依然深得罗成信任,官拜山东道节度参谋并任威武神机军副军使,还被罗成请他担任罗士信的老师。

    这段时间,封德彝每天都会写一道奏章给罗成,也不管看守会不会送给罗成,反正一天一道。至于内容,除了表忠心说要奉正朔外,也还写了不少其它东西,既有理政治国的方案,也有辽东发展建议,其中不少东西还是非常有料的。

    不得不说,封德彝其实也是个很有实干之人,只不过这人向来喜欢攀附权势,揣摩上意,阿谀奉承。

    他出身于渤海封氏,祖父是北齐太保封隆,父亲则是隋通州刺史封子绣,年轻时就已经以才闻名,智识过人。后来杨素在江南平乱时,招募他为行军记室。因后来见封德彝很有本事,于是便将侄女许嫁给他。

    当罗成来到他那间辽东城的小院时,这家伙面色激动,见到罗成驾临,也顾不得什么脸色了。

    说来他好歹也曾是内史舍人,还出任过安东道观察使,这都是重职要职。内史舍人这个职务,更是被称为储相。

    说来这个内史舍人,当年还是他帮杨素修仁寿宫出谋划策,才因功升了这个内史舍人。

    当时杨素负责营建仁寿宫,在考虑如何建造时,就是封德彝向他建议说应当规模宏大,装饰奢华,还说皇帝向来节俭,但皇后年纪大了,肯定更喜欢奢华。后来宫殿修好,皇帝果然大怒,但皇后却非常高兴,于是不但无罪反而有功。

    “封公在做何呢?”罗成笑着问。

    封德彝站在罗成面前,微躬着腰,微笑着道,说自己这段时间正在研究天下形势,还说想到一些平定中原之乱的策略,说要献给罗成。

    “不如你现在跟我说说。”罗成道。

    封德彝于是便开始陈说起来,别说,还真是说的很有条理,也很有建设设。

    难怪杨素和虞世基这两大权相,都曾经对他十分倚重信任,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

    “还想出来做事吗?”罗成也没绕圈子,直接问他。“若是封公你无意仕途,我愿送你回河北渤海老家,赠你盘缠程仪。”

    封德彝也并不客套,直言说自己才刚五十出头,如今朝廷又正是用人之际,因此他愿意再出把力。

    “先前是某不识时务,妄图与秦王殿下做对,如今却也明白,现今这天下,唯有秦王殿下才能堪定混乱,重安天下。封伦不才,也愿意相助殿下。”

    这番露骨的表忠心话,让罗成很满意。

    他对封德彝这类人看的很透彻,其实这世上有无数封德彝这样的人,他甚至可以说是许许多多世族名门出身的公子哥的代表。

    他们既不缺学识,也不缺干才,可这些人却又缺少点筋骨。

    杨广还在时,封伦错判形势,所以便想扳倒罗成,可没料到局势变化这么大,所以现在眼看着罗成的声势这么大,便明智而果断的要换主。

    好多士族名门也这样,谁实力最强就依附谁,他们改换门庭也丝毫不觉得扭捏害羞,他们只关心在意一点,你有没有足够的实力,你有足够实力他就投你,你没有这实力,他就弃你而去。

    总之,他们就是要站在胜者一边,要依附强者。

    不是强者也驾驭不住他们这些人。

    不过罗成很有自信,而他晾了封德彝这么久,也是要让他明白,他罗成并不是非要用他不可。

    主动权,是握在他罗成手里。

    “你想要什么职务?”

    罗成笑着问封德彝。

    封德彝听到这话,心中大喜,可看着罗成那似笑非笑的表情,又心下警醒,知道这并不是论功行赏的时候,他只不过是个犯错复用的旧敌。

    当下心中急转。

    “封某但听殿下安排。”

    “随我安排吗?”罗成笑问。

    “任殿下安排。”

    “怎么安排都行,那我授你内史省通事舍人你也愿意?”

    通事舍人只是个六品官,虽也叫舍人,但与内史舍人却是天壤之别,这个官职掌朝见引纳,殿廷通奏,凡近臣入侍,文武就列,通事舍人则导其进退,而赞其拜起、出入诸礼节。四方蛮夷纳贡,也由通事舍人接受呈进。军士出征,则受命劳遣,并每月慰问将士家属。

    说白了,就是没有什么实权。

    而内史舍人呢,这个官职本名叫中书舍人,却是中书省的骨干官员,掌侍进奏,参议表章,草拟诏旨制敕及玺书册命。

    他们还可以就省内所讨论的军国大政及报上的奏状,发表自己的初步处理意见,并签上自己的名字,谓之五花判事。

    一个完整的中书舍人班子,应当是配齐六人,一个舍人刚好对应六部中的一部。

    中书省内的意见,经中书令、侍郎汇集后,都是交付给中书舍人,然后根据皇帝的意旨草成制敕。

    到了唐朝时,舍人中还有专门负责执笔草诏的称为知制诰,六个舍人中资格最老的还称为阁老。

    六舍人分押尚书六部,辅佐宰相判案。

    在唐朝时,要当宰相,基本上都必须经过中书舍人这个职位,因此这个位置也称为储相。

    以前封德彝就是内史舍人,后来出来做安东道观察使,本来他跟虞世基商量好的是他来安东道做一任,然后回朝能拜相。

    “封伦谢过殿下提携赏识。”

    封德彝面色不变的接下六品通事舍人之职。

    罗成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既然接下了这官职任命,就好好干,我会关注你的表现的。”

    出门。

    魏征道,“通事舍人,有点大才小用了,封德彝既然愿意归附,何不授以合适的职务?我们如今确实缺少这样的干吏。”

    “封德彝可用,但得先磨磨他的性子,否则这种人还指不定会如何奸滑。”

    罗成心里早计划好了,只要封德彝能够老实识趣,那么接下来他会授他为内史舍人之职,再授房玄龄为内史侍郎。

    杜如晦则授尚书左仆射。

    至于魏征,则授御史大夫之职。

第756章 忠臣和贵族

    罗成三言两语把封德彝收服之后,便又去见了李百药。

    李百药也是官宦之后,他父亲曾是隋初名相内史令李德林。李家早年曾是山东士族名门,李德林还曾做过北齐的中书侍郎,李百药幼小时体弱多病,便取名百药。长大后,倒是成了个风流才子。

    家学了得,学识过人,还十分风流。

    曾经在杨素府中做客,就把杨素的一个妾侍给勾搭到手带着私奔,好在杨素大方,知晓后把人追上,却又将那妾侍送给他,倒也成就一桩美谈。

    李百药先后做过太子舍人等中央官职,又在地方上做过郡丞、太守等。

    如今他也是五十多岁年纪,之前因卷入反罗案被关了很长时间,罗成过来,见面之时,他没有如封伦那般谄媚奉承,但也有点如履薄冰。

    罗成跟他也没有太多客套。

    “愿意出来做事吗?”

    李百药倒也没扭捏,“愿意。”

    “很好,你一身才干,莫要浪费了。我便授你为给事郎,在黄门侍郎侯莫陈下面做事。”

    给事郎,本为给事中,隋避杨忠讳改为给事郎,正五品上官职。这是门下省的重职,在门下省地位相当于内史省的内史舍人。

    门下省主掌封驳审议,因此给事郎设有四人,分判本省日常事务,具体负责审议封驳诏敕奏章,有异议还可直接改驳还诏敕,百司奏章,得驳正其违失,事权极重。

    可以说,门下省和中书省这两个省,才是大隋真正的决策机关,特别是从开皇到大业,中枢的权力正不断从尚书省转移到中书和门下两省。

    而门下和中书两省又长期空位长官,于是两省的侍郎实际上是主持两省,而两省的六个内史舍人、四个给事郎,便其实在充当着过去两省次官侍郎的差事。

    现如今,罗成一人兼了三省的高官之职,于是他以杜如晦这尚书省左仆射,以侯莫陈为门下省黄门侍郎,以房玄龄为内史省的内史侍郎,分别代主持三省日常事务。

    而三省的具体事务,则还是得依靠内史舍人、给事郎、左右丞、六部尚书侍郎等。

    至于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这些三四品的高官,其事权并不重。

    现如今罗成不缺猛将,也不缺精兵。

    却很缺有经验的中枢官员。

    对李百药和封德彝,罗成还是有区别的。对封德彝,罗成虽认其才,却先只给了个通事舍人的闲职,要压压他性子。但对李百药,却是直接授给了给事郎的要职。

    李百药也不推辞,直接应下。

    罗成问了他一些关于朝政上的事情,李百药回复让他很满意。

    李百药父亲当年也是齐国的中书侍郎,后来还不是入隋并做到了内史令的宰相之职。而李百药初为太子杨勇的太子舍人,后来杨广要挖他去晋王府,李百药称病推辞不肯去。但杨广继位称帝之后,李百药不也一样的也再次出仕为官。

    倒是屈突通,罗成亲自前去拜访。

    可他却不肯理睬,他无法阻止罗成进他的院子,也便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自顾自的看书喝茶,就是不理睬罗成。

    对于罗成的好意,更不接受。

    罗成说授他太仆寺的太仆卿之职,负责朝廷的马政,但屈突通根本不接。

    这位库莫奚族出身的老将,很拗。

    “老将军,有个好消息告诉你,令弟正带着老将军你的妻妾儿女们赶来辽东。”

    屈突通的弟弟名屈突盖,曾经当过长安令,做为京城县令,这是个很难做的位置,毕竟在京城,权贵遍地走,纨绔多如狗,一不小心就招惹到哪个势家权臣。

    可屈突通当年任长安令的时候,却以方正严肃为名,正直严厉,不畏权贵,也不徇私情,权贵恶徒为之忌惮敛迹。

    那句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

    宁食三斗葱,不逢屈突通的话,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传出来的。

    后来屈突盖又在多地任过太守等职,如今也是六十多岁,本来已经在家养病。

    但罗成却让张亮想办法把屈突盖请了出来,还把他一大家子都送来这辽东。

    “朝廷已正式授屈突盖为东京府少尹,他不日到达后便会上任。”

    屈突通扭头看着罗成,“是朝廷授,还是你授与?”

    “朝廷发出的授令,三省通过的,当然,也是我的意思。”

    屈突通便气的扭过头去。

    罗成笑笑,“我还授老将军长子寿为太子千牛,授老将军少子诠为亲卫。”

    屈突通面对罗成这种做法,也只得无奈叹气。

    “老将军,时势如此,你也没有辜负大业天子,只是现在何必逆势而为呢。”

    屈突通叹着气道,“我未能尽到人臣的忠节,愧对朝廷国家。”

    “你是隋朝的忠臣,可如今时代变了啊,还请老将军顺应时势。你已经为大业天子尽过力,现在是时候为这天下苍生百姓出份力的时候了,这天下早日一统,也早日结束动荡混乱,你总不希望天下如晋末崩溃一般,从此天下三百年不宁吧?”

    屈突通沉默不语。

    “若老将军嫌弃太仆卿职位太低,我可以另拟授他职。”

    “罢。”

    “为这天下百姓尽份力吧。”

    屈突通终于接受了大隋要灭亡的事实,也接受了罗成的授职。

    他成为太仆卿,罗成还特封他为蒋国公之爵。

    “只是可惜了君素。”

    屈突通长叹几声。

    至德二年,春。

    杜淹、杜楚客、韦挺、王、屈突盖、李客师等许多官员士人前来辽东奉正朔投天子。

    对于这些人,罗成很客气。

    一一亲自面见,然后视才拟官授职。

    他授杜淹御史中丞,授王尚书左丞,授韦挺兵部侍郎。

    授杜楚客新城太守,授屈突盖东京府少尹,授李客师旅顺郡丞。

    张须陀被罗成拜为检校尚书右仆射兼兵部尚书。

    一时间,辽东朝廷倒也是越发的红红火火。

    很快,罗成又让妾侍崔氏请郑州崔氏族人前来,然后又联系荥阳崔氏等,大量原隋朝官吏、贵族还有地方士族豪强来投,大大缓解了朝廷武盛文缺的情况。

第757章 郑观音

    连郑观音最后也忍不住来找罗成,说可以帮罗成去信荥阳郑氏,让如今散落各地的荥阳郑氏族人前来辽东相助。

    看着郑观音那终于坐不住的样子,罗成不由的笑笑。

    这个女人这两年被他带到辽东,他一直冷着她,结果她也拗,导致的结果就是两人奇怪的关系,她入罗府几年了,结果无名无份。

    罗成既不放她走,却也没占有他,更不曾虐待折磨她,平时两人见面也不说话,可郑也始终没提过要走。

    到如今,郑也已经成了一个大龄老姑娘了,人是出落的越发的成熟。

    “你是怕郑家在这新朝廷抢不到位置吧?”罗成打量着她,发现她脸色依然冰冷,可那宫裙之下却掩饰不住那越发成熟的身体。“你自己肯定不会来找我说这些,我估计定是你们郑家有人让你来说这些话的,而且估计劝动你,费了不少功夫吧?”

    “你猜的很准,可又如何,依然改变不了你是个人渣的事实。”郑观音咬着银牙道。自从跟罗成杠上后,她坚决不肯服输,却从来没有赢过,有时她都在想,这样做值得吗?

    “我从来都没说过我是个好人,我更不是圣人,我就是我,一个凡胎肉体的俗人罢了。”

    郑观音惊讶的看着罗成,似乎他的这番话让她伤害巨大。

    原来自己杠了几年的这个人,居然只是一个俗人吗?那她这几年,岂不是白白耗费了?

    突然间,她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这段时间,郑家不断的来信来人,都是在劝她要好好把握眼下的机会,利用在罗成身边的这个机会,为郑家,为荥阳郑氏出一份力。

    他们只是指责她没用,几年了,也没能让罗成给她名份,让郑家也跟着难堪,却没有人想过她的感受。

    她一个女人,名声尽坏,然后跟着罗成又没名没份的几年,一人在这里孤独无比,眼看着大好的青春年华就这样虚渡,她岂又好过?

    “你为什么这样对我?”郑观音突然就扑上来,对着罗成又撕又咬,泪流满面。

    罗成还以为这女人疯掉了,可听着那一声声质问那一声声痛哭,他也不觉得有些心里不舒服,觉得对这个女人的惩罚似乎过了些。

    郑观音扑着咬着,似要发泄这几年心里堆积的苦和痛。

    “够了。”

    罗成被她咬了几口,也不由的吃痛,一把抓住她的手腕。

    可郑却跟疯了一样不肯停。

    “你这个疯婆娘!”

    “对,我就是个疯子,我疯了!”

    郑观音不依不饶,甚至一下子挠了罗成脸上几道指甲血印。

    这下把罗成弄恼了。

    “你还反了你!”

    他一把提起郑观音,将她直接翻过来按在了大书案上,然后反剪起她的手臂。

    扬起巴掌,对着那衣裙下的臀就重重的扇了下去。

    罗成一连打了好几巴掌,打的还很重。

    一开始郑观音拼命反抗,很激烈,可哪是罗成对手。

    渐渐的,罗成感觉不对了。

    这女人趴在那里不再挣扎反抗,嘴里有一下没一下的哼着。

    可听那声音,哪是吃痛?

    倒分明像是很享受似的那种痛苦中带着压抑兴奋的感觉,娘的,这女人真疯了,居然打出感觉来了。

    罗成手停了下来。

    结果郑观音扭过头来,一张脸早满面桃花绯红。

    “人渣,来啊!”

    “来什么?”

    “你侮辱我清白,一次又一次,刚刚还又用你的那脏手打我”

    “打你什么?”

    “无耻,你既然如此,那就干脆,强暴我。”

    “我头一次听到有女人对男人说出这样的要求。”

    郑观音突然又哭了。

    两行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

    “你就是要辱我,我知道我曾经做的不对,那时不懂事,可你已经不止一次的惩罚我,你什么时候才肯放过我?”

    罗成松开她。

    “对不起。”

    郑观音大喊,“我不要你的道歉,道歉有什么用,我是一个女人,我的名节全被你毁了,如今我跟着你几年,无名无份,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我已经没地方可去,郑家不让我回去,你却又这样对我,我不如死了算了。”

    “别这样,之前是我过份了,你想开点。”

    “我一个女人,到如今地步,还如何想开。”

    “别钻牛角尖啊。”罗成道。

    郑观音望着罗成。

    “你要真还存有一星半点的良知,那你就给我一个交待。”

    “你要什么交待?”罗成想了想,“要不我给你一个名份吧,收你为媵妾,以后别人也不会再非议你了,郑家回不去,你就安心呆在这里。”

    “仅仅是个名份吗?”郑观音冷笑,瞪着罗成的眼神更加愤恨。

    “那你还要什么?”

    郑观音突然再次扑过来,开始撕扯罗成的衣服。

    “我要当一个女人,我要知道男欢女爱是什么感觉,我要知道为人妇为人母是什么感觉,我不要再做孤魂野鬼,我要当个人,当一个活生生的女人。”

    感受着这个女人此时的极端情绪,看着她的歇斯底里,罗成突然有点明白她的心里了。

    这其实也只是一个可怜的女人。

    曾经年少骄傲的五姓女,再到后来名声败坏后的躲藏,再然后是几年的空虚寂寞。

    哪个少女不怀春,而她最好的年华,却遭遇了极大的变化,煎熬了好几年。

    没有疯,已经算是不错了。

    “你想好了吗,真的想好了?”罗成问。

    “想好什么?”

    “你说你想要个孩子,你想当母亲,你想体验男欢女爱的感觉,这些你真的想好了?”

    郑观音咬着嘴唇,眼睛在喷火。

    罗成低下头。

    “那好,我给你,你要的我都给你。”

    “名份给你,孩子给你,我让你成为一个真正的女人。”

    “啊!”

    一声惨叫响起。

    郑观音柳眉倒竖,“罗成,你个王八蛋!”

    “哦,我轻点!”

    “王八蛋,不要停”

    “不要,不要……停,罗成,你个浑蛋!”

    “你到底是不要,还是不要停?”

    “浑蛋!”

第758章 长孙

    元帅府。

    罗成坐在那里,目光看着自己座下的一众人马。

    不仅有侯莫陈、魏征、王子明这样的元老,也有张须陀、张仪臣这样的老师,还有杜如晦、房玄龄这等早年搭过班子的朋友。

    当然也还有曾经为敌人的屈突通、封德彝、李百药等,又有曾经看不起他罗成的贵族名门士族豪强的杜淹、郑元、郑善果、崔君肃、王、韦挺等人。

    这些人,都堪称一时俊杰。

    可现在,却全聚集到了他罗成的麾下。

    张须陀自山东来辽东后,一直在府中养病,今天也终于出来了。

    他现在出任的是朝廷检校尚书右仆射兼兵部侍郎一职,而罗成的父亲也刚自辽东过来,他辞去了山东道节度使一职,只是加了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封齐王,并不再担任实职。

    毕竟,当爹的若在儿子手下为官做事,总是与年号至德,公开宣扬以孝立国这点不太合的。

    罗贵乐的清闲,因此朝廷授了他一个平章事之衔,算是给了个宰相头衔。

    原来罗成的老上司张仪臣现在也来投辽东,包括房玄龄的父亲房彦谦,他们的到来罗成当然是万分欢迎的。

    其实今天这些人能够做到一起,都不过是一句利益相连而已。

    哪怕过去有私仇旧怨,可如今也一样能够坐在一起。

    当然,也有如李渊这样的,本来跟罗成是姻亲,可自认为有实力可争天下,便也不接受罗成的屡次招纳,依然自立于外。

    “大帅,河南李密日前派使者前来,上表称臣,表示愿奉正朔,效忠心。”

    罗成对这个消息只是呵呵一笑。

    “李密此前接受了江都大业天子的招安,如今却又来向我辽东朝廷表忠心,你们说这个能信吗?”

    封德彝立马道,“李密此人本事是有,但绝不可轻信,他之前受招安也好,如今说奉正朔也罢,我看不过是缓兵之计。如今李密正在运河东的白马郡与河北的窦建东交兵,此人不过是担心我们会乘机出手,所以才来给我们送迷魂汤。”

    罗成对封德彝投去赞赏的目光。

    “那封舍人以为,当如何处置李密的使者呢?”

    “某以为,既然李密主动来投效,不如先收下这表章,然后给他授个官职什么的,他来糊弄我们,我们也糊弄下他。而且我以为,此举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以后李密就是我朝廷之臣,若是他将来反叛,便要担个叛逆之名,我们打他,也是师出有名。”

    当然,封德彝认为,最关键的是接下这表后可以先安抚下李密,让他可以全力去跟窦建德打,等他们两败俱伤之时,再出手不迟。

    到时就算李密还是名义上的隋臣,可要对付他还不容易,随便找点理由,都可以出兵。

    “老师,你以为呢?”

    罗成询问张须陀,张须陀久镇河南,虽败于李密之手,可也并非就真打不过李密。对于河南局势,他自然最有发言权。

    张须陀养了一段时间伤,如今身体恢复了些,只是心理上却还一直有些不畅,主要还是苦苦守护战斗的大隋,居然已经濒临灭亡,这让他在感情上还是很受伤的,尤其是这个要灭亡大隋的反贼中,最有力的一个还是本应当跟他一样守护大隋的学生罗成,可事实已经如此,罗成还救了他的性命,所以经过这段时间的休养和调整,他的心结也慢慢的打开了一些。

    要不然,他也不会来参加今天的这场会议。

    “如今中原之地,已成割据之势,各方群雄,纷纷割据,其势大者除我朝廷正朔,便当以李密最强,然后是河北窦建德,再便是江都朝廷和洛阳朝廷。再者,便是如萧铣、林士弘、薛举、李轨、梁师都、沈法兴等等,但都不足为惧。”

    “真正成势者也就李密窦建德李渊王世充萧铣,而其中萧铣虽地广兵多,但却反而是实力最弱的,他不过是趁虚而已。”

    兵法云,远交近攻。

    最强的四家,李密窦建德李渊王世充,现在李渊和李密窦建德都跟至德朝廷有接触,主要就是在山东这块。

    而现在大战也正是在山东这里。

    “谁能最后在中原胜出,谁就将成为最后的赢家。”

    “我建议可联合洛阳王世充,先灭李密!”张须陀建议。

    谁最强,就先灭谁,合弱击强。

    新来的杜淹则提议,当先北再南,由北向南逐步扫荡过去。

    所以先不要管中原,他们混战他们的,我们打我们的,先想办法击败范阳的独孤篡,然后南下攻窦建德,到时再下中原。

    玄菟郡,国内城。

    玄菟都督渊太祚迎接了一众汉官的到来,他们是辽东朝廷派来的防御使、郡丞、郡尉等一大群官员。

    “渊都督,玄菟郡的郡兵整编的如何了,可已完成,兵额如何,装备如何?”

    新任的玄菟郡丞兼防御使长孙顺德问道。

    长孙顺德早前只是一名勋卫,后来因逃避征辽之役,跟刘弘基他们一起杀牛,故意获罪入狱以逃避服役。

    后来跟着刘弘基也一起加入到了罗嗣业的军中,因为他的侄女长孙无垢现在是罗成的妾侍,于是便又从定襄来到辽东。

    被罗成授了个玄菟郡丞、防御使之职。

    本来他是不够授此职的,不过玄菟现在是渊太祚的地盘,来这里还是有风险的,因此便算是破格高授。

    渊太祚苍老了许多。

    这几年,他也曾奋发过,努力过,不甘过,愤恨过。

    可随着扶余川之战的兵败,随着宋老生控制了乐浪郡,渊太祚最终还是选择了臣服。

    他两个儿子都在隋为质,他一把年纪了,也拼不动了。

    连年的战争,使得他的地盘越来越小,而青壮常年防边备战,导致钱粮耗尽,饥荒四起,他现在就想打,都打不动了。

    “按秦王之令,我玄菟郡下辖五县,共六十余万户口,三百余万丁口。编设郡兵一军,兵额两万四千人,实编两万四千,共四十八营。依朝廷之制,采四番轮戍制,现当值在番者有十二营,共六千人。”

    “没有超编吗?”长孙顺德问。

    “没有超编,原有之兵马,除保留两万四千外转为郡兵外,其余皆已经裁撤归田。兵账名册皆在,长孙郡丞可随时点验。”

    长孙顺德对这个结果很满意。

    “我是信的过渊都督的,不过点验也是要点验的,这是朝廷规定。还有一事,我来前,秦王让人带来一道命令,让渊都督自玄菟郡点检一万郡兵送去辽东,随朝廷大军出征中原平乱。”

    “这个没问题吧?”长孙顺德笑问。

    渊太祚犹豫,纠结。

    想拒绝,可又知道没有余地,但接受,又不甘心。

    “怎么,有难处吗?”

    “只是春耕在即,此时出征,怕会误了农时。”渊太祚只得如此道。

    “朝廷也知道,所以这次点选出兵者,皆特旨免其三年之租赋以为补偿。”

    “不知这一万兵马,由谁统领?”渊太祚又问。

    “郡公亲统最好,当然若是郡公身体不适,也可以交给某或者由郡都尉统领前往。”长孙顺德笑着说道。

    渊太祚纠结半天,最后只能无奈的应下。

    若是拒绝,说不定罗成的忠武军就要先来东征他了,而如今的他,是根本无力与罗成一战的。

    扶余川四十余城啊,扶余主城一天就被破了,而其余四十余城,更是不到半个月就被尽数攻下,这深深的震慑到了他。

第759 红枪会

    春节过后。

    辽东虽然依然还是一片冰天雪地,可屯庄的百姓们却也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修理农具,准备种子。

    外面风冷天寒,但清晨,屯丁们却依然很准时的随着屯中的钟声来到屯中大晒场集合。

    教头永富身上披着件皮袄,这袄子已经有些旧,甚至有几个缝补的补丁。本来以永富的家底,倒用不着如此舍不得这破旧袄子,但只因这是他曾经在军中发下的袄子,所以他格外的看重。

    平日里训练屯丁的时候,总是要披着这件已经褪色到看不出本来颜色的红色骑兵对襟长长袄,似乎穿着它,便又回到了昔日金戈铁马的岁月,他又成了那个纵横奔驰的斥候骑兵。

    永富手持着一根长矛,一双眼睛格外的有神,他目光瞪过每一个来的迟点的后生。

    “这要是在战场,你他娘的已经被军法官处决了!”

    “叔,这不是还没晚点嘛,你看这天都还刚微微亮呢。”一个后生抱怨道。

    “放你他娘的屁,现在是训练时间,我便不是你叔,是你们的教头。天没亮又如何,我这钟声已经敲响,你们就得马上穿衣持械赶到,在战场上,敌人来袭,警钟敲响,难道你还想再睡一会?你多睡这会,你的人头也就不再是你的了。”

    “都各自归队,队长点名报数。今天迟到的人,名字都记下来,一会要加练惩罚。”

    长贵提着一把长枪走到东边。

    “红枪会的东边集合,列队点名!”

    另一个提着弓的汉子则走到另一侧。

    “忠义弓箭社的都过来,王二,别拖拖拉拉的,昨晚又在婆娘肚皮上折腾了吧?一会要是拉不开弓,有你他娘的受。”

    “大刀队,大刀队的,都过来,集合了。”

    “小刀会的小刀会的来我这里,把你们的横刀、团牌都提好了。”

    “斧头帮的,过来我这里。刘七,你他娘的斧头呢?斧头都不带来,你他娘的来干嘛?”

    王杰站在教头永富的旁边,手里拿着个本子,另一手拿着支炭笔,正在记录着今天庄丁们训练的出勤情况。

    他是义儿营出来的少年,今年不过十二岁,但在义儿营里已经呆了三年,在那之前,他曾是当过三年乞丐,再之前,曾经是个农夫之子。后来因贼匪兵乱,家破,于是成流民乞丐,再后来得义儿营收留,读书习武学习算术。

    三年后,离开义儿营被分配到这个屯庄里来担任了屯副,并兼任了屯里的民兵队助教。他的职责,就是帮助屯长王大眼管理这个屯子,并协助教头永富训练这些庄中的民兵屯丁们。

    屯子里有很多民兵,还有府兵、郡兵、土团兵、乡兵,屯里的府兵数量不多,郡兵乡兵等则多点,但更多的还是民兵。

    基本上,年满十四岁到五十五岁以下的健壮男子,都编入民兵之中,甚至有的庄子里还特编了一些健壮女子组成的女民兵。

    而这些民兵,平时都有训练,每年还会有一两次为期半个月左右的集训。

    每个民兵点选登记之后,都会安排一项适合他们的武器。

    然后从此便专练这一种。

    比如有的人会练长矛,有的人练长枪,有的人练大刀,有的人练刀牌,有的人练长柄斧,还有人练骑马的。

    也正因此,辽东民兵中还有几个兵种总队。

    比如弓箭手们便有一个弓箭社,甚至前面还加了忠义二字,全称忠义弓箭社,所有的辽东民兵弓箭手,都是归他们管。

    而练长枪的,归红枪会管。

    练长柄斧的,归斧头帮。练大刀的,归大刀队,练刀牌的归小刀会。

    还有马帮。

    忠义弓箭社、红枪会、大刀队、小刀会、斧头帮、马帮。

    河边的庄子和海边的港口,还有专门的船帮,他们是民兵水师。

    这样的分组,其实也是有助于加强民兵的战斗力,毕竟若只是练个长矛木枪的,肯定战力一般,可现在有练箭的练枪的练刀的练斧头练骑术的,不仅仅能加强民兵战力,甚至也是藏兵于民的一种战略。

    这些民兵,就是为战兵部队培养的后备人员。

    屯子里,也一样分成了各个队。

    担任队长的,一般也就是屯子里的府兵或郡兵、乡兵里的那些专业士兵,比如带红枪会的,肯定是个长矛手。

    带大刀队的,肯定是陌刀手或朴刀手。

    带斧头帮的,肯定是长柄战斧兵出身。

    而带马帮的,肯定是骑兵。

    王杰负责记录名册,还要把其中表现好的民兵登记起来,定期向上面汇报。一旦上面需要补充相应的兵种,那便会优先从这些民兵各兵种中点选这些优秀者。

    一个屯子几百人口,民兵队足有百人。

    “小王啊,最近咱们这里可是过了不少兵啊,我看着都是些胡人啊,他们这是要去哪啊,哪来的?”永富问王杰。

    民兵们已经报完数点完名,开始分队训练战技。

    王杰收起手中的本子,笑着道,“昨天过的是玄菟郡来的高句丽兵,前天过的是来自粟末郡的兵,再前几天过的则是饶乐郡的奚兵、松漠郡的契丹兵,还有颜郡的兵,以及铁勒汗国的铁勒兵。”

    “这么多胡兵,这是要有大仗要打了吧,打哪啊,是打范阳还是河南?”永富追问。

    王杰笑笑,“我也不知道啊。”

    “你昨天不是回义儿营了吗,怎么可能没听到半点消息。”永富拍了拍王杰的肩膀,觉得这孩子心眼越来越多了,已经没有了刚来时的那份纯朴。

    “确实不知道。”

    “你小子,我本来还觉得你小子很不错,还想着把我家五妞许给你呢,看来我看错你了啊。”永富叹道。

    “教头,我只是听说了一点点,是听说啊,你可千万别外传。”王杰一听五妞的名,便有些忍不住了。这小子,挺喜欢教头家的五妞的。

    “你说你说,我这张嘴你还不知道啊,最严了。”

    “咱们这次啊,是两线做战。范阳和淮南一起打。由诸藩兵马为前锋,是主攻范阳。而以新整编的威武神勇神机四军,则是在水师配合下,攻江都。”

    永富露出惊讶的表情,怎么打江都去了?不是应当先打河南吗?

    而且居然两面出兵,南北一起用兵,兵力够用吗?

    “小王,你说这次两线作战,既然征了这么多胡兵,那会不会也从我们民兵中征召啊?”

    王杰年纪虽小,但毕竟义儿营出来的,见识却不差。

    “就算这次要加征兵马,可也是首征郡兵,然后才会征土团,至于各县乡兵那是只在本县协防,民兵更是不出本乡的。除非是实在不得了的大战,或大敌入侵,否则咱们乡兵不可能征召的,要征也是从乡兵中选人补充到府兵郡兵中去的。”

    永富听了有些失望。

    “那你说这大军要是入关了,那高句丽人会不会趁机来袭啊?”

    “应当不会的,现在渊太祚都已经归附,不但整编兵马,裁撤军队,而且这次还应令派了一万人马来助战呢,你不也看到这高句丽兵过去嘛。”

    永贵摇着头道,“这可不一定,那些高句丽人岂有几个好的,我看都是些白眼狼,得小心提防他们。”

第760章 钝刀割肉

    渊太祚点选一万玄菟郡高句丽兵发往辽东城从征后,长孙顺德找到渊太祚。

    “我来玄菟后,发现如今郡内残破,百姓饥荒,大家日子都很苦啊。”

    渊太祚于是便道,我们这几年日子确实极苦,还望郡丞能将此间情形如实相告秦王殿下。

    “渊使君,辽东诸郡,曾经可比这里还荒凉的很,可如今呢,已经变成了粮仓,甚至有关外江南之称啊。为何?皆因这几年秦王殿下镇守辽东,锐力于关外屯田,屯田垦荒,轻赋减役,百姓能够安心于田地耕作,自然也就有不错的回报。”

    “咱们玄郡在鸭绿江西岸,地界极广,虽说也有不少山陵,可河谷山谷间也还是有许多可耕种之地嘛。再者,如今关外安宁,再无战事,以后也可以大力发展工商啊。你看现在秦王那边,大搞边市,每年这个商税和专卖之税可是非常惊人的。”

    渊太祚安静的听着,不知道这位郡丞到底想要说什么,但他肯定是有的放矢。

    辽东那边一面说要入关平乱,让他派兵从征,可一面却又让长孙顺德带了一个厢四千人过来,这里面的用意,他岂会不知。

    “渊使君,你我如今为这玄菟郡的主官和佐贰官,有责任把这玄菟郡发展好,让他变成一个使民安居乐业,温饱有余的安乐乡啊。若是做不到,那就是我等的失职,有愧秦王殿下的所托。”

    “那长孙郡丞有何打算呢?”

    长孙顺德便趁机道,说我这些天也不是到处游山玩水的,我是查该各地民情,了解各县的环境。

    咱们这里山多,但地也还是有的,只是这几年因为战争所以拖累了。

    还说到玄菟郡内的那众多山城要塞。

    他指出,这些山城要塞,实不适合农业生产,更不利于屯垦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山城虽在军事上有极大的地利,可却往往居于山上,既险又小,饮水啊筑房啊通行啊都不便,更不说耕田种地经商了。

    所以他建议,按辽东其它诸郡的现行方案。

    “咱们玄菟郡虽未设军府,但有郡兵一军编制,与忠武军府兵是一样编制的,也是六厢一军部的编制,所以咱们也可以按那边一样,一个厢屯驻一座军城,中军部驻于这郡城国内城,其余六厢分驻一城。”

    这一军六厢就分驻七座大点的山城,再每厢下四团再分驻一堡。

    这么一来呢,就是七军城,二十八军堡。

    “除此七军在二十八军堡外,其余的二百余座中小山城,便不必再分兵驻守了,只于要害之处,分设兵站、烽堠,各驻三五人或一组人就好。”

    长孙顺德的意思,是要把高句丽那些大大小小的几百座山城,除一些半山半平地的山城,或那种山谷型山城保留外,其余的那些险要的山城,则全都废除。

    把里面的人,全迁到更开阔的平原地带去。

    让他们去建立屯庄,垦荒屯田,在地少的山区,则设立牧场,牧牛养马养羊。

    “过去这种遍地立寨,满山筑城的做法,已经不适合当今玄菟的需要了,咱们现在没必要留着这些对抗时代的山城,对吧?我们高句丽,现在又没有意图再借这些山城抵抗朝廷之心,对吧?”

    两个对吧,问的渊太祚心中冷汗直冒。

    他当然不能说是对的。

    可如果真如长孙顺德所说,只保留这七大城二十八军堡,那么几百座大小山城遗弃之后,这对于渊氏来说,自然就相当于自废武装。

    先前他已经只留了两万四千人的郡兵,其余的都收回武器铠甲,解散还乡。

    然后罗成便调走了他一万人,只剩下了一万四千兵。

    而按四番法,这一万四千人,当值在守的便只有三千五百人。而不当值的那万余人,人在乡中,武器却都锁在军城的甲仗库中。

    要是现在再把那些大大小小的山城堡垒给毁掉遗弃,迁去无险可守的平地山谷中立屯庄建平地城,一旦有事,他都不敢想象会是如何结果?

    过去七百年,高句丽能够一直屹立辽东不倒,最大的倚靠就是这些山城堡垒。

    “郡丞,几百座山城,这是数百年来百姓们的家啊,若遗弃毁去,大家必然舍不得。”

    长孙顺德呵呵的笑着。

    “是玄菟郡百姓们舍不得,还是渊使君你自己舍不得啊?”

    他笑中带刀。

    “搬下山其实是有好处的,大大的好处,你说呆在山城中,生活又不便利,边上田地又少,出来耕种非常不便啊,长此以往,大家日子怎么能富的起来,好的起来呢?咱们秦王有句话常放嘴边,说要想富,得先修路。这修了路,就自然有财汇聚而来。”

    “咱们不必死守着那些不适合居住的山城,咱们住到平地去,可以建更大的房子,还能带上一个不小的院子,住的岂不更舒适。而且在那些适合耕种的平地边上建立屯庄,耕种生产也方便,就能种更多的田地啊。”

    当然,郡府这边,还可以带头搞点产业嘛。

    修起路来,就能贸易,外面的商货能进来,价格更便宜,这里的特产啊矿藏啊也能开发销出去。

    高句丽有什么特产吗?

    当然是有的,主要的就是人参、貂皮、鹿葺,然后还有狐皮啊鹿皮啊,以及种马、战马,并有珍珠啊,各种山珍等,当然,美女也是一种特产。

    此外,金银铜铁这些也是有些矿藏产出的。

    长孙顺德希望渊太祚能够在玄菟郡推行高句丽民下山政策,让高句丽人从山城中走下山来,在平地上建立屯庄,推行屯田制度。

    “可许多地都是有主的。”渊氏以此为理由推脱。

    “有主的也无妨,咱们可以在全郡内推行量田登记行动,把所有的田地都清量出来,有主的就请拿出田契地契出来,然后在衙门登记,并更换新契。以后,这些田地,便都按朝廷的律法交租纳粮。”

    “而无主之地,还有过去高句丽王室、官府的田地,还有那些对抗我天朝之罪人之地,当然都得通通入官,这些入官的公田,我们可以均田给无地百姓,也可以佃租给百姓。”

    渊太祚又说因之前战争,使得大量从辽东平壤等地逃过来的百姓聚集在玄菟郡,一郡之地足有三百多万人口,这么多人口,仅玄菟郡一郡之地,再怎么屯田也养不活。

    “这也不难,现在辽东诸郡正缺人口,我们可以把一些无地的高句丽部百姓,动员他们迁往辽东辽西旅顺扶余新城诸郡去屯田。”

    渊太祚被长孙顺德顶在了墙上,进退不得,一张脸皱的跟朵菊花似的。

第761章 不爱江山

    正月。

    辽东的冰雪还未化去。

    但辽东的几条主干道上,已经是兵马行军不停。

    除了长孙顺德带去玄菟的四千郡兵,还有宋老生在乐浪的一军外。罗成在关外,仅留下了一个军驻守。

    他让张须陀与罗贵一起留守辽东。

    然后自己征召各路兵马开始南下。

    忠武军先前编有六军,先期南下山东和在平壤的占了两军。

    现在又留守一军,所以此次南下的忠武军有三个军,这还是已经把此前的郡兵也编入其中的结果。

    三个忠武军共七万二千人马,然后奚契三部编了一个军两万四,突厥与、高句丽人又编了一个军。

    总共是五个军,共十二万人马。

    一个个营汇集起来,最终集结成团,然后一个个团汇集,又集结成厢,最后再合为军。

    这一次,罗成亲自率军出征。

    皇帝杨也到辽东城外送行,他颁给罗成金甲金剑,赐他黄钺金印。

    红色的巨旗上,白虎啸天。

    五个军共十二万人马,从关外各地汇聚往旅顺、大连二港,他们将在那里乘坐船只,然后分赴山东东莱,和河北的秦皇岛。

    士兵们扛着长矛,背着铠甲,大步向南。

    而在辽河边的大路上,沿途各郡县的地方官府,也都征发民兵、壮丁开始协助运输军械粮草往辽南二港。

    在两大港口,更是已经汇聚了无数的船只。

    既有水师的船,也有辽东的商船,还有许多来自东莱港和青岛港的商船,他们大多都接受了罗成的雇佣而来。

    商人们很积极,不过也是有原因的,并非仅是看好罗成胜算大。

    而是罗成已经向商人们许诺,以船换辽东朝廷的盐铁茶酒的专卖票引。随着边市的红火,和辽东朝廷势力越来越大,罗成推行的这套制度,也开始在定襄、代北、江南等控制区内实行。

    没有朝廷的票引,想做这些生意是很难的。

    而这些生意,哪怕是交税取了票引,可依然有惊人的利润,正因如此,所以罗成现在让商人以船来换引,结果效果才会这么好。

    辽东城前,罗成正与前来送行的罗贵和张须陀做交待。

    “有你们二老在,家里我放心。”

    有不少兄弟让罗成带着杨出征,但罗成最后还是让杨留在这,他相信一个孤家寡人,是闹不出什么动静来的。

    “马上要开春了,希望你能早点取胜,然后让将士们回来春耕播种。”张须陀拍了拍罗成的背。

    罗成笑着道,“那就借老师吉言,早日凯旋。”

    几次出兵,忠武军出动了不下十万人,这对于仅不到两百万人口的关外来说,这可是倾尽全力了,这么多壮丁上前线,不说耗费的粮草钱粮不可胜数,也必然将影响到今年关外的屯田耕种。

    若是战事迁延日久僵持不下,则关外都可能要被拖崩溃掉。

    杜如晦给罗成算了笔账。

    忠武六军,四军出征,两军留守,又征调了两个藩军,支撑这些多兵马入关做战,这后勤的压力巨大。

    杜如晦告诉罗成,最多支撑半年。

    如果半年内不能结束战事,或者从关内获得给养补给,那到时就完蛋了。

    终究还是关外人口太少了,才二百万人,却要支撑十万人作战,要不是休养积蓄了这几年,连开战都开不了。

    玄、乐浪、带方三郡,有差不多四百万人口,可现在那边还是一团乱麻,要理顺,并且想从那边拿到钱粮,并送到辽东城来,还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

    房玄龄这次也没有随征,张须陀和罗贵负责军事,而房杜二人负责内务,一起留守。他有些担忧的对罗成道,“两线同时开战,实有些冒险啊。”

    “如今夏魏两军大战,我们这个时候不冒险解决掉范阳的独孤篡和江都的陈棱,以后可就更不容易了。”

    出兵江都,也是罗成久经思虑后的决定。

    杜伏威孤军在江淮,虽现在也占了五郡之地,可四面皆敌,若是罗成再不支援他,会很危险,尤其是现在杜伏威北上攻江都,却数战不利,被陈棱拖在江都城下。而江南,沈法兴、林士弘、左才相三人都开始在趁机进攻留守江南的辅公。

    辅三也是接连数败了。

    罗成也不可能让杜伏威撤去山东,拿不下陈棱,他想撤去山东也还有彭城挡住去路。

    告别众人,罗成也骑马踏上征程。

    妻子单彬彬追上来,“说郑氏那个狐狸精的事情,我今天不想在这里跟你说,你本来并不必一定要亲自挂帅出征的。”

    “江山得自己打,岂能假手他人?”罗成笑着对妻子道,“好好照顾嘉文,希望你这次又怀上了。”

    单彬彬点点头,对罗成道,“记得千万小心,你如今不比从前了,不再只是一军之主,你现在还是朝廷柱石,所以不要再去犯险,至于家里的事情,就交给我吧,你放心,我虽不喜崔氏郑氏,可也不会毒杀她们的。”

    单彬彬之前把左神勇军交给了兄长单雄信,然后便回了辽东。在她眼里,哪怕是一军之主,也并不能束缚她。

    “带上林氏姐妹吧,她们既能在军中服侍你,还能贴身保护你。”

    罗成伸出手,替妻子笼了笼头发。

    “待我归来之时,便要册封你为皇后,立嘉文为皇太子。”

    这话让单彬彬满脸带笑。

    “还算你有良心。”

    “这次南下,我誓在必得。这是蓄势已久的雷霆一击,北灭独孤篡,然后南破陈棱,收范阳北平,夺彭城江都。待到夏季山花烂漫之时,嗣业和刘武周也将出兵南下,到时武骑千群,马踏中原,收洛阳复长安,江山鼎定。”

    “好,我相信你,也在这里等你来册封我为皇后!”

    而在辽东高高的南城门楼上,红线正带着几岁的嘉文凭高远眺城外,目送着罗成离去。

    “大郎,你父亲挂帅出征,南下中原去了,去为你打下一座大大的江山。”

    “红线姨娘,姜山是什么,是好多姜堆成山吗?那我不要姜山,太辣了。”稚嫩的秦王世子嘉文闪着大眼睛道。

第762章 枭雄本色

    天下是什么?江山又是什么?

    天空之下的江河山川土地也,而当今天下,谁的江河山川土地最多?自然当属魏国公李密,这位八柱国家之后,却几次造反。大业八年败的有多惨,如今他便有多煊赫。

    虽然个子其貌不扬,既没有美髯长须,也没有俊俏面容,魁梧身材,可这个黑脸的关中汉子如今却几乎全凭一已之力,东山再起,打下了二十二郡地盘,拥兵六十万之众。

    他的地盘是各路群雄中最广的,兵马是最多的,人口也是最多的。

    当年杨玄感若是能有李密的本事,说不定早就已经改朝换代了。

    最难的是,拥有这么多地盘兵马人口,他却还能忍着没称帝称王,到如今,也不过还只是称魏公。

    这份克制力才是让人惊叹的。

    “魏国公接旨!”

    一队从辽东赶来的使者,向李密带来了皇帝的旨意,对于他的上奏归附,辽东朝廷做出了回应。

    诏封李密魏国公,加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进太尉兼太子太傅,授河南道安抚使,兼左右神捷左右神行四军都统。食邑五千户,真封一千户,永业田两千亩。

    李密的魏军,辽东朝廷给了四个军号,左右神捷左右神行,四军九万六加都统牙兵四千,兵额十万。

    宣完封赐,使者又捧来四个白瓷瓶。

    “这是秦王殿下特意送给魏国公的。”

    魏征打量着那四个白瓷瓶,看着能容一斗,密封着,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

    对于那位远在辽东的忠武王,李密很忌惮,否则也不必特意上表归附辽东朝廷了。

    李密的牙将蔡建德上前,“这是何物?”

    使者打开,里面却是一些海鲜。

    “这是江南雄武节帅吴国公杜帅进献给秦王的海鱼干。”

    李公逸等几员魏军大将不屑的道,“不就是一些海鱼干吗,有何稀奇的,难道我等连鱼干都吃不上了?”

    “诸位,这可不是一般的鱼干,请让人取些清水来。”

    这鱼也称为米鱼、大米鱼,大的能长到几百斤,主要产地是在浙西的舟山群岛一带,渤海黄海也有少量。

    在五六月最势的时候,从海里捕得鱼,最好是在浙西海外的群岛间捕得这鱼,然后直接在船上就制作鱼片。去其皮骨,取其精肉缕切,随成随晒,三四天,就要晒的极干。

    然后用崭新的白瓷瓶装起,外面密封泥,不进风,放两个月左右,想出的时候,取出来,用布裹上干鱼片,放水里泡,便能得到跟新鲜的鱼片一样的可口。

    “秦王殿下还特意派了一个厨子过来,为魏国公制作这鱼丝。”

    那厨子手艺不错,刀法精湛,干鱼片很快泡发,果然如同鲜鱼片一样,他用这鱼片作了四道菜。

    厨子做好菜,色香俱全。

    厨子先各样试吃了一点,然后呈给李密。

    “请魏公品尝。”

    李密每样夹了一筷子,发现居然出奇的好吃。

    当下笑道,“从前我还在先帝殿中为侍卫时,曾有术师在宫殿庭院内的池水中钓上来海鱼,但那不过是幻化的障眼法而已,而现在,这鱼干脍却是真正的海鱼啊,吴郡离此千里不止,却能在这里吃到如此新鲜的美味,真是了得。”

    李密不是土包子,什么山珍海味都偿过,不过李公逸王当仁等诸多魏军,以前却也仅只是郡县上的小土豪而已,还真没见过这种干脍的神奇制作方式。

    “来而不往非礼也,秦王赐我如此好物,我岂能无回敬?”李密笑呵呵的招手,“将我昨日亲手射猎的那头鹿取来,回敬秦王殿下。”

    罗成送李密鱼干片,李密回送罗成鹿肉。

    虽然许多人都不明白这里面是否有什么深意,可起码眼下两边算是一片和谐气氛。李密接下了辽东朝廷的授封,虽然封的官职不如杨广封的,只给了个安抚使,不如东南道大行台尚书令,也没有给尚书令这样的宰相要职,只给了个从一品的散阶。

    但李密又非真归附,所以大家只口不提这事。

    李密自己六十万大军,对于罗成只给了他四个军号,十万人的编制,也无所谓。

    地盘是自己打下来的,军队是自己招募的,将校们都是他的人,所以李密笑着接旨。

    使者离去。

    李密留下了那厨子,让他把那些鱼脍干全做了。

    除了米鱼干脍,还有好几种鱼干脍。

    当然,其中米鱼干脍做出来最美味,李密最喜欢的还是直接把泡发的脍片切成细丝,然后把香柔叶也切细放在上面,用筷子搅拌均匀,便可以吃了,鲜美异常。

    这海鱼体性本就不腥,特别是这种米鱼,肉细软而色白,配上绿叶,白绿分明,色香味俱全。

    此次罗成还送给李密余杭郡来的海虾籽三十梃,每梃长宽厚各一村,十分精美,味道也极好。

    厨子介绍说,做这种海虾籽,要精心挑取海白虾有籽的,每选出三五斗就将它们盛入一只密封的竹篮中,再将竹篮放在一只大盆内用水淋洗,虾籽长在虾腹下面,是红色的,象覆盆子。随着淋下的水,从竹篮的缝隙中流入大盆中。大约一石白虾,可得五升虾籽。之后,再从大盆中将虾籽捞出来。用布缝成小袋,象直经一寸半的竹子那样宽大,长二尺。将捞出来的虾籽盛入布袋,盛满为止,赶快用绳扎住袋口。不管一次有多少袋,都用盐末封上,周围封的盐末约几寸厚。封上一昼夜后,将布袋取出来放在外面晒。晚上则取下来放在木板下面压,第二天再晒。这样晒压十天,看它完全干透后,拆开布袋,便得到虾籽梃了。颜色象红琉璃,色泽光艳而质地肥美。

    此外又还有鱼含肚、松花鲈鱼干脍‘金脐玉脍’,名为‘乌贼拥剑’的蜜蟹等。

    吃着这些极有特色的江南沿海美味,魏将是大开眼界。

    “将来等打下东南,我一定要求请主公让我去吴越之地为官。”李公逸笑道。

    “要不了多久的。”李密道,“窦建德的大军到哪了?”

    “窦建德这次是全力来援,动员了十万兵马,号称三十万大军。如今前锋已经进驻了汲郡黎阳,因为天暖黄河冰面解冻,兵马无法直接过河,所以正在征调船只。”

    “这是我早有预料之事,黄河已不复坦途,而为天险也。”李密得意道。

    “主公,窦建德派人来信,请求我们魏军解白马之围,退回运河以东,然后两家以通济渠为界,重修原来的睦邻关系。”

    “哈哈哈,窦建德好歹也是占据半个河北的枭雄,为何说这种无知之言,如今我们两个,只能存一个,又岂有和解可能?”李密大笑着道。“传令下去,趁窦建德一时无法渡过黄河,我们全力攻城,务必要在他渡河之前,拿下白马,将他那一万精锐歼灭!”

第763章 真龙天子

    “一手好牌,李密却打的稀***杨玄感终究也没强到哪去。”

    旅顺港口。

    罗成正与冯孝慈、屈突通二将分别。冯孝慈将率两个藩人军团以及一个忠武军乘船前往秦皇岛登陆,攻打范阳。

    而罗成则率赵贵、贾润蒲、齐国远、李如、秦琼、尉迟恭诸将前往山东,目标是彭城江都。

    “蜀将关羽善抚士卒而轻士大夫,张飞敬礼士大夫而轻卒伍,二将的作法都有些偏颇,他俩最后的死,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这性格行为导致的。”罗成望着港口那一条条船,“杨玄感勇悍果决,可惜却过于急躁激进。李密倒是懂谋略,却又受限于先天,他起兵时依仗的是贼匪乱兵,只图大图强,可他那庞大的魏军,却到现在都是内部派系林立,根本没有真正的消化过,去年又新吞了孟让,虽其部下淮西山南诸将不敢有怨言,可心中岂能无怨?”

    “至于河北的窦建德,他本一小地主出身,仁厚而又讲义气,因此能得河北民心,又善于团结招揽官吏士人,所以如今也是势力极强,但我观窦建德此人,却过于讲仁义,而有些忘记了争霸的本质,有的时候心不狠是打不了江山的。”

    这次夏魏大战,起源于罗成的二桃杀三士之计,曹宝先上当了,本来窦建德也意识到了这是个陷阱,他就应当放弃曹宝,可他却要救,结果救来救去,整个夏军都被李密调动起来,完全处于被动之势。

    若只是夏魏争雄,还没什么,可如今是中原还有李渊罗成王世充,甚至范阳还有个独孤篡啊,这个时候倾其全力跑到李密的地盘上,跟李密决战,这无疑是非常不明智的。

    “李密今后必败于其军多杂而不精军心不稳,现在他形势好,自然那几十万人马,各路军将都能尊奉李密,一旦李密失利,便有可能是做鸟兽散。而窦建德虽在河北安民有方,可其最终必败于决断之上。”

    贾润蒲道,“这二人也算一时之枭雄,可跟大帅你比起来,那是差远了的。”

    罗成哈哈一笑,“老贾你什么时候也变的会拍马屁了?”

    “这可不是拍马屁,我说的是实话,若咱们要学李密,现在肯定也能拥众四五十万,甚至说不定都拥郡三四十个了,可这种只顾着吃,不顾消化的行为,大帅却是绝不会去做的,咱们现在这样虽然看着地盘不算大,兵还不算多,可老实说,我们忠武军就算一时失利也不怕,哪怕是三败四败,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我们都还能重新爬起来,但是李密行吗?”

    罗成点头,这确实是忠武军最大的依仗。

    他们有一块极稳定的大后方,尤其是现在把渊太祚降服之后,罗成已经无后顾之忧,可以安稳的屯田耕种,发展边市。这在当今天下,是极难得的。

    不论是关陇河西,还是山南剑南,还是河北河东,又或中原江淮,甚至是岭南等地,那都是局势动荡。

    百姓难以安居乐业,都有大量的流民乞丐。

    唯有关外安东,这几年粮价平稳,没有在境内的战争,几次用兵,也是非常短暂,且没有多少伤亡。

    与许多地方,不断人口流出相比,安东道这几年都是迅速的流入增加人口。

    许多割据一方的枭雄,他们手下很茫然,将士们尤其是那些底层的士兵,都不知道为何而战,为谁而战。

    所以才会有李密杀孟让,能够一口吞掉孟让十郡之地,二十万之兵。

    有江都骁果军的自相残杀。

    有关陇、河西的互相攻伐。

    而安东的军将呢?

    虽然罗成也算是割据,甚至是拥兵叛乱,但是将士们在意这些吗?没多少人在意,他们视自己为辽人,视罗成为守护,他们把自己跟罗成都绑在一起,命运共同,为的都是守护辽东,为家人为明天而战。

    他们出征,激昂而行,他们做战,是希望能够早日凯旋。

    其实什么忠啊义这些,对于普通的将士们来说,他们并不是不在意,而是没有那么的在意。

    尤其是如今这个时候,到处动荡,所以百姓们更在意的是一份安稳,谁能带给大家安稳,他们便拥护支持谁,所以才会有罗成在关外铁板一块,有窦建德起于草莽,而如今得河北民心称帝。

    至于李密杨广等,虽说看起来兵强马壮,可就因为只顾着打仗夺地盘,也不安抚民心,恢复生产,救济百姓,所以中原的百姓,对于他们,根本没有什么感情可言。

    现在不过是因他势大,大家也就只能敢怒不敢言,一旦李密兵败,谁又会为他抗争?

    就如杨广,他把天下折腾到这个地步,各地皆反,虽也还有些忠心之人,但多是些勋戚贵族官员们,那些受了杨广恩惠之人,至于百姓,有几个管他死活,连他的骁果都要造他的反杀他,可见民心。

    而历史上窦建德虽败,可河北人却直到五代之时,都还在立庙纪念他,为何,因为他于乱世之中安民,所以得民心。

    “如此说来,窦建德和李密,二人都不是真龙天子,只算是蛟龙了,现在这二蛟相争,大帅说谁可能会赢?”

    老贾问。

    自他父亲死后,贾润蒲这几年主要是转到幕府中,负责后勤军械这块为多,毕竟他缺了只手臂,上阵冲杀也是不太适合了,转到幕府,也多读了些书,因此考虑问题也跟以前大不一样了。

    “二虎相争,不会有胜者,只会是两败俱伤的结果,真正要提防的是李渊和王世充。王世充敢在洛阳拥越王称帝,那便是有不小的野心,这人不能小瞧。而李渊,他现在龟缩到彭城,故意示弱,就是想得渔翁之利呢,都不是善茬子。”

    “既然如此,那为何我们不先攻彭城李渊,反而要先攻江都呢?”

    ‘一来杜伏威在陈棱手下连吃几个败仗,江南留守的辅公祜也是被三家围攻,两人都比较危急,救急如救火,我们得先保下他们。再者,先拿下江都,便能断李渊退路。李渊现在手里毕竟还有近十万大军,其中主力是骁果,虽如今骁果不如嗣业那时的,可装备训练都还可以,若是逼急了,反咬我们一口,会给我们造成很大伤亡,到时说不定反要让李密或窦建德来捡便宜了,所以我们先不干李渊,而是先攻江都。”

    老贾便笑着道,“还是你说的清楚,三言两语,解释的通透。”

    “将来会如何?我是说我们击败这些人,你会如何处置他们,比如李渊比如李密比如窦建德王世充他们?”老贾问。

    罗成面朝着大海,看着忠武军将士们正陆续登船,“到时再说吧!”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231/ 第一时间欣赏隋唐大猛士最新章节! 作者:木子蓝色所写的《隋唐大猛士》为转载作品,隋唐大猛士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隋唐大猛士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隋唐大猛士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隋唐大猛士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隋唐大猛士介绍:
我表哥秦叔宝,我弟罗士信。
本是乡间一少年,终成隋唐大猛士——白虎罗成。
读者交流群:六五六一一八四八八隋唐大猛士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隋唐大猛士,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隋唐大猛士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