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隋唐大猛士TXT下载隋唐大猛士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隋唐大猛士全文阅读

作者:木子蓝色     隋唐大猛士txt下载     隋唐大猛士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854章 功臣谋反

    “陛下,魏王妃求见。”

    内侍禀报。

    皇帝抬头,魏王妃求见?

    魏王妃当然是老四的元配妻子刘三娘,那位彪悍至极的母老虎,能够手拎两把大屠刀身披铁甲追着贼军砍的狠娘们。

    老四这人缺点很多,没发达之时看上刘三娘,娶过来后地位不断上升,便免不了想要拈花惹草,甚至干出金屋藏娇的事来。

    但哪怕老四已经当到了魏王,他也没敢休掉刘三娘。倒不是刘三娘有多猛,再猛的女人也只是个女人,关键还是刘三娘这人虽然也有点虎,但人心不坏,以前对待罗父罗母都很不错,又给老四生了三儿二女,再说她与皇后单彬彬关系极好,以前罗成兄弟在辽东打仗,她们几个罗家媳妇在章丘老家,带着乡团多少次并肩做战,关系是极好的。

    如今老四贵为魏王,单彬彬也经常劝说刘三娘,说男人有权势了喜欢纳妾爱美人都是正常的,这方面就不要太管束老四了,也让她宽容点,把老四以前在外面的外宅妇私生子都接回来,又让她亲自给老四选了些美人纳回来做妾,这才让夫妻俩的关系改进了许多。

    “陛下。”

    老四媳妇虽然现在是王妃了,身上锦衣丝绸珠光宝器的,但不得不说,刘三娘以前就是个屠夫女儿,在市场卖猪肉的女子,因此哪怕她现在为王妃了,可这些奢侈的东西穿在身上,并没有增添什么气质,反而有种很暴发户的感觉。

    “老四让我来见你,说王君廓是反贼。”

    罗成一听,倒是愣住了。

    “嫂子你先坐下,慢慢说。”

    “不用坐了,我今天是进来看皇后的,顺便过来给老四带个话,他现在呆在府里出不去,整天骂骂咧咧不痛快呢,我也不想跟他呆在府里,省的烦心。现在话我已经带到了,我就去见皇后去了。”

    刘三娘说完,转身就要走。

    罗成哭笑不得,“四哥总不可能就让你带这一句话吧?”

    “有好些,但我哪记的住,大概意思就是王君廓那孙子不是什么好鸟,想反呢,如今还想煽动我家老四一起反。不过老四这人也没那么浑蛋,他说不管怎么说,他跟陛下都是一母同胞亲兄弟,都是姓罗的,他虽好多地方不满陛下,但大事不含糊,所以他虽当面跟王君廓好像很谈的来,其实不过是想替陛下摸清他的底细而已。”

    “他听说刘武周反了,觉得这事跟王君廓一定有关系,所以让我来给陛下传话,好了,说完了,我走了。”

    “王内侍,送下魏王妃,另外把竟陵太守许绍进贡的蜀锦拿十匹送给魏王妃。”

    刘三娘一听,倒是笑的眼睛眯起来,“哎哟,陛下我就是顺便带个话而已,哪还需要赏赐啊。”

    “这也不是什么赏赐,咱们都是一家人,天子家人也是家人嘛,这蜀锦确实不错,嫂子拿回去可以做些好衣裳。”

    “那我就谢过陛下了。”刘三娘喜滋滋的走了。

    看着她的背影,罗成倒是笑了笑。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刘三娘跟老四还真是性格相似。这样的人洒脱率真没啥坏心眼,其实挺好的。

    现在,倒是让他心里松了口气,不用担心兄弟出问题。

    “王君廓啊,真是让朕失望!”

    先有亲军都尉李君羡的举报,现在又有罗存孝的告发,可以说王君廓谋反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王君廓虽还未谋反,但已经实锤,他和刘武周一样都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也曾任节度使,如今又是兵部侍郎这样的要职重臣,他的阴谋做乱,可以说是很惊人的。

    “传旨,马上去召诸位宰相,另外召御史大夫杜淹、枢密使张须陀来。”

    很快。

    尚书左仆射侯莫陈、右仆射杜如晦,中书侍郎房玄龄、萧,门下侍郎魏征,以及御史大夫杜淹、枢密使张须陀都来了。

    此外还有中书舍人封德彝、给事郎中陈叔达以及李百药,翰林学士温大雅等也奉诏前来列席。

    “兵部侍郎王君廓密谋做乱。”

    皇帝直接向一众宰相重臣们直言道。

    这如一颗大石落入水中,惊起涟漪不断。

    “可有实证?”

    先开口的是张须陀,他经过这两年的养伤,身体现在也好了不少,枢密院设立后,皇帝特请出这位老师出来担任了首任枢密使之职。

    枢密院的设立算是首创,隋朝时无此职。

    枢密院主掌军令,兵部掌军政,十二卫掌军队。枢密院实际上就是把原本属于宰相手里的军令之权分到了手,使得宰相权力削减。

    兵部侍郎不是张须陀的属官,枢密院也不是兵部的上司部门,但毕竟都是军队体系的,张须陀资历也老,因身上加了皇帝所授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所以他现在也一样是宰相。

    罗成把具体情况说了一遍。

    “抓,对这等乱臣贼子必须抓,抓捕以后审讯清楚,然后明正典型!”张须陀直言道,这位老帅眼里容不得沙子。

    侯莫陈因是左仆射,所以宰相中排首位,虽然这个首位已经不如隋朝时的左仆射那么权重,但依然还是很有份量的。

    他则表示,王君廓不仅是兵部侍郎,他还是前范阳节度使,又曾任过亲军都尉府的都尉,此外他还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是国公,所以当慎重,否则容易引起不好的影响。

    “臣建议交给御史台弹劾,然后再以大理寺审问,刑部陪审。”

    隋朝时有御史台、谒者台和司隶台三台负责监督这块,但到了秦,全都归于御史台,因此御史大夫也被加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也成为宰相之一。

    杜淹是首任御史大夫,同时他还是右仆射杜如晦的族叔,不过这对叔侄的关系并不好,甚至有些很复杂的家族内怨,好在他的能力还是很强的,且对法律这块极擅长,因此罗成在用他为御史中丞一段时间后,便将他提升为御史大夫,还拜相。

    “御史台弹劾调查没问题,但对王君廓这样的重臣,须先控制起来,以防他逃脱投敌,同时还要把他的同党都先控制起来,到时一网打尽。”

    “可以,这事就交由御史大夫杜淹、大理寺卿郑善果、刑部尚书戴胄三人负责,三司会审,务必把这伙叛乱贼子全都揪出来。魏征,你做为门下侍郎,替朕监督此案,亲军都尉府以及应天府全力配合此案。”

    罗成也是动了真怒,他对王君廓那真是不薄,可想不到此人如此不满足,还要造他的反。

第855章 授实封许开国

    “王君廓一开始还嘴硬,拒不承认谋反。后来魏王亲自出来指证,并拿出了他写给魏王的一些密信后,他才终于承认了。”

    御书房。

    门下侍郎魏征向皇帝禀报王君廓案的最新进展,案件进行的很顺利。三司会审,又有应天府和亲军都督府的配合,加上禁军出力,王君廓也翻不起浪来。

    他被直接控制起来,押到大理寺秘密会审。

    各司通力协作,很快王君廓的党羽就被纷纷挖了出来,而每挖出一个,又能审出一串来。

    “如今卷入案子的有多少人?”

    “很多,我们审讯后,王君廓承认他早跟刘武周有暗中往来,他们相约谋反,还意图劝说魏王罗存孝和吴国公杜伏威等一起谋反。”

    谁料,魏王罗存孝虽然经常抨击皇帝的政策,可实际上对皇帝老弟却是很忠心的。他一直配合着王君廓演戏,就是钓他鱼,王君廓还真以为老四已经权力蒙了心,跟他一样对罗成万分不满,想要造反呢。

    “还牵连到杜伏威吗?”

    杜伏威也是罗成的老兄弟,虽不是亲兄弟,可他后来娶了罗成的五妹,因此也是一家人。眼下杜伏威在淮南任淮南左都督指挥使,之前是淮南节度使,他是罗成早年江南平乱后留在江南的一个伏棋,后来罗成跟朝廷闹翻,他在江南率先起事,可以说帮罗成分担了很大压力。

    他也是一个很有实力的节帅,独挡一面。

    “王君廓派人与杜伏威还有辅公祜都接触过,不过我们暂时还没有发现那两位国公的问题。”

    “真以为所有人都是他王君廓和刘武周吗?”罗成冷笑。

    王君廓当初本只是负责情报工作的,后来因为策反郭绚后被罗成安插到范阳军中,而郭绚偏偏很快战死,所以罗成便以心腹的王君廓接下范阳节度使之职,以收编范阳北平兵马,谁能料到王君廓会膨胀的那么快呢。

    开国大封,王君廓以节度使之职,得以封国公,并进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可以说他是占了很大便宜的,这不全是因为他功大,只是当时他正好是统领着一镇的兵马,为八大节度使之一。

    要不然,他根本不够资格的。

    可他却当这是自己的本事,诬告李靖被皇帝处置免去节度使后,不但不知警醒,反而开始暗中谋划着造反。

    罗存孝虽也对罗成称帝后的一行政策不满,但那仅仅只是发表下自己的意见想法,并没有说免了节度使职,王爵不能世袭罔替就要造反。

    “太膨胀了,就跟刘武周一样。”

    “陛下,此案已经越牵连越广了,如今已经牵连到了数百人,再查下去,估计还会牵连出更多的人。”

    罗成道,“可以继续查,但先不要公布,到时把所有的结果呈上来。”

    “然后呢?”

    “王君廓谋反,这本是死罪,还有他的那些同党,不管参与多深,都应当是罪在不赦的。但是如今毕竟是开国之初,天下还未统一,若是此时办出这样一个大案,那会有何影响?”

    罗成把当年曹操烧掉手下通敌官员的书信一样,罗成决定案子要查,但查完后就算了。

    “对于王君廓,削去他的爵位,将其贬到带方徐世绩那去吧,贬做七品校尉,留他一命。”

    “为何?”魏征问,“陛下是不想留杀功臣之名吗?”

    “也不全是,王君廓毕竟对本朝对朕立过大功,如今失足犯错,朕给他一次机会,就看他知不知悔改了,如果能悔改,虽说这辈子也不可能重返中枢,但起码不会祸及性命,不会祸及他家族眷属。”

    对其它人,罗成不想扩大化,也不想严厉处置,先调离重要岗位,给个观察留看的机会。

    当然,这也因为谋反未成,对刘武周他可没打算轻饶。

    魏征对皇帝的这个处置决定很佩服,有几个君王能对背叛谋反的功臣有此大度。

    “陛下,臣以为,其实刘武周和王君廓的谋反,根源还是在陛下。陛下虽宽仁待下,但有时候政策还是太急了。比如这罢撤节度使就有些急了点,再还有就是这封爵,比之前朝封爵大不如前,使得不少功臣不满。其实不满的不仅仅是王君廓和刘武周,连魏王也一样不满,只是更多的人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无妨,魏老道,你有话直说,不用跟朕客气,也不用藏着掖着,这也没别人,朕也不是那种听不得不同意见之人。”

    魏征笑着说这些我当然知道的,他说王君廓和刘武周这样的凌烟阁功臣都要反,说明他们确实代表了很多人的一种不满情绪。

    “可朕也绝不会再恢复节度使之职的,朕不可能给子孙后世留下大患,节度使必须废除。”

    “废除可以,节度使确实是权责太大,但本来可以分几步走,慢慢废除的,比如先削掉节度使的民政之权等,可陛下一步就到位废除节度使,这个转变就太快了。”

    “你说的有道理,朕确实是有些操之过急了,你说现在当怎么办?”

    魏征想了想,“王君廓反了,刘武周反了,再恢复节度使当然也不行,要是这一恢复,下次再撤,岂不朝三暮四?所以只能从其它方面弥补,臣以为,可以在封爵这块给予一些补偿,现在的爵制,就算是实封,可也太一般了点。一户真封,才折钱每月三十文而已,削的太多了。”

    皇帝于是踱着步思量。

    “你说,若是朕给实封如何,就是给封地?”

    魏征大惊。

    “陛下,你这转变也太大了点,魏晋之后就几乎没有实封了,给封户都已经不错了,给实封地就有些过了。”

    “不,朕考虑要么就不改,要改就干脆改大一点,给实封地,真封户,许开国。”

    “许开国?”

    “难道所有封爵都许开国?”

    “对,全都许开国,全都实封地,当然,得是实封开国爵位才许开国,才有实封地。不是开国爵的虚封爵,可以适当提高爵禄。”

    魏征有些看不明白皇帝,这又是要搞哪一出啊,怎么突然就要给实封地、真封户、许开国了呢?

    但看皇帝的样子,也不像是在开玩笑啊。

第856章 悔恨的泪

    洛阳。

    大理寺狱,俗称天牢。

    这里关押的都是中央朝廷诸司犯罪官吏和京师地区重要案犯的监狱。作为始建于北齐的大理寺,是朝廷中央最高司法机关,主掌审判。

    相当于今之最高法,掌刑狱案件审理,各地的刑狱重案,最后都要交到大理寺复审。

    大理寺审理断案,刑部审批复核,遇重大案件,则是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会审。

    “王君廓,你后悔吗?”

    天牢之中,腰佩天子剑的皇帝望着面前那个蓬头垢面的王君廓。

    王君廓身上无伤,但是在天牢里关了多天,又是犯了谋反重罪的重犯,连家属看望都不允许,事实上,到现在为止,王君廓的妻儿都还不知道他出了事,他是被失踪了。

    可呆在暗无天日的天牢之中,吃不好喝不好睡不好,他的精神状态极差,此时夏季,他好多天连个澡都没洗过,浑身酸臭。

    看到皇帝,只能苦笑。

    这些天呆在天牢里,其实王君廓已经不止一次的后悔了,他后悔的都把肠子悔青了。可有啥用,当时一心就记恨着皇帝夺他节帅之职,那团火无处可泄,越积越旺。

    却完全没想过,事败之后的下场。

    现在明白了,却晚了。

    “后悔,但也晚了不是吗,什么时候处决,我只想再见一眼我的家人妻儿们。”

    他很小时父母就死了,是叔父养大他的,后来去贩马,再后来投罗成军伍,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些天回忆这一路走来,突然觉得自己确实太膨胀了。

    一个穷苦孤儿,能够成为彭国公,成为凌烟阁功臣,又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可偏偏一时鬼迷心窍了。

    “有酒吗?”王君廓问皇帝。

    “取酒来,拿最好的酒。”罗成招手,“再弄几个下酒菜。”

    酒菜送来。

    罗成亲自给王君廓倒了一杯,“朕陪你喝两杯吧。”

    “谢陛下。”王君廓苦涩的道。

    “你我君臣相识八年了吧?”

    “嗯。”

    王君廓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八年,仅仅跟随罗成八年,他最终就成了凌烟阁功臣,得封彭国公爵位。

    “八年,不过弹指一挥间的时间,但却也很漫长。这八年来,多少曾经跟随我的兄弟,都倒在了路上,没有能够看到我登基称帝,坐上皇帝宝座的这一刻,也没能享受成功开国功臣的欢愉。”

    “比起他们来,王君廓,你的运气算好的。真的,很好,当初你那一批上千人投入我麾下,但其中只有你和李君羡张亮郭孝恪四人最被我看重,这些年也发展的最好,而你又远比他们三人官爵最高。”

    “你应当满足的。”

    王君廓苦笑,一行眼泪忍不住滑落。

    “是啊,我本该满足的。”泪水顺着脸滑入嘴角,十分的苦涩。

    一壶酒喝完了,罗成又叫了一壶,君臣两人喝的都有些醉。

    王君廓最后跪倒在皇帝面前,他没有求皇帝宽恕,他说自己该死,他只是希望皇帝能够宽恕他最年幼的那个孩子。

    “请陛下给我王君廓留一个种,那孩子还未满一岁,求陛下饶过他。”

    “那你和其它的妻妾子女呢?”罗成红着眼睛问。

    “臣自知罪该万死,不敢多求。”

    罗成一脚踹过去,将他踢翻。

    “王八蛋,这个时候才想起这些话来?你跟随我冲锋陷阵出生入死,身上的疤痕也该有十几二十条吧?也曾不止一次差点战死吧,如今功成,换来这荣华富贵,却不知珍惜,你对的起谁?难的起自己的那些奋斗拼命吗?”

    王君廓一个大老爷们,此时哭的满脸鼻涕眼泪的。

    “臣万死!”

    “你若是战死了,你的儿子能袭封彭国公的爵位,你的妻妾和其它孩子,都能得到最好的照顾,朕不会忘记他们,大秦不会忘记他们,可如今你谋反而死,你对的起谁?”

    “陛下,不要再说了,请陛下再赐臣一杯毒酒,臣自栽谢罪。”

    “混帐,一死了之吗?不可能!”

    皇帝红着眼睛,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看着这个兄弟,罗成不是那种坐享江山的人,这江山是他跟无数个王君廓这样的兄弟打下来的,大家一起并肩战斗,一起奋力拼博,多少次性命与共啊。

    人都是有感情的,哪怕是读书同宿舍个三两年,都能成为兄弟。更何况是一起并肩拼杀八年的战友呢。

    “王君廓,你造我的反,我听到后多心痛,我当时就想亲自提刀砍了你。可后来想想,算了,杀你不值得。”

    “陛下,求你杀了我。”

    这时罗成已经站起身来,“王君廓,朕告诉你,朕不会杀你,你的这次谋反案也不会公开,你和你的那些同党,朕都不会公开。朕决定再给你们一次机会,你,将被削去彭国公爵位,等身画像也将从凌烟阁中移除,朕会将你贬为七品校尉,发落到安东道带方郡徐世绩麾下去戴罪立功。至于你的妻妾子女,朕也不会为难他们,让他们随你一起去带方,好好珍惜这次机会吧,这是你为朕拼死八年换来的,但机会仅此一次了。若是你到了带方还有什么不该有的心思,那再无机会了。”

    王君廓惊谔。

    “陛下?”

    “好自为之吧,此去带方五千里路,隔山跨海,或许此生你我君臣都不能再见了。”

    “陛下,臣万死”王君廓已经声嘶力竭。

    “五千里外的带方郡,就当是重新开始吧,七品校尉起步,那里现在还没平定,以你的勇武和本事,一样有机会建功立业,或许十年二十年后,你能成为带方太守也说不定呢。”

    王君廓跪地,头一下又一下的磕在天牢地上,磕的满头是血。

    罗成不忍再看,扭头离去。

    人非草木,哪怕是自己养的一条狗,养八年都会有极深的感觉,更别说他们君臣是并肩战斗了八年的战友。

    王君廓谋反,好在还没有造成什么坏结果,皇帝便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不想让王君廓成为他大秦皇帝亲自杀死的第一个开国功臣。

    走出天牢。

    皇帝直接往枢密院而去,处理了王君廓,现在要处理另一个凌烟阁功臣刘武周了,但是对刘武周,罗成却不打算宽恕原谅他。

    “陛下不该如此宽恕他,王君廓谋反,律法当斩,陛下如此重,是干涉法制。”

    “草,这事就这样了结了,不要再提了。”罗成有些不耐烦的打断了魏征,闷头往前走,魏征也只好无奈的摇了摇头,罢了。

    君臣二人刚进入枢密院,就见枢密使张须陀神色严肃的告诉他一个坏消息。

    “涿郡怀戎县僧人高昙晟借弥勒教之名蛊惑百姓做乱,夺怀戎县城,建大乘佛国,自称大乘皇帝,立尼姑静宣为邪输皇后,在涿郡四处做乱。”

    “降将高开道在上谷郡作乱,自称燕王,年号始兴,如今许多上谷王须拔旧部马贼响应。”

    “还有北平原独孤篡旧部也乘机做乱。”

    北方已经彻底的乱了,从九原到北平,一千多里的北疆,烽火处处。九原郡云定兴降而复叛,梁师都部将郭子和复叛唐军,刘武周叛乱、窦建德投突厥,现在又来个高昙晟、高开道等人。

    “看来这天下真的难以太平啊。”

    “陛下,定襄危急,李渊派柴绍率十万唐军,已经抵达九原,而高开道和高昙晟叛乱后都向突厥称臣,这使得窦建德可以挥兵借道越过太行,往定襄合围嗣业将军。”

    “集结兵马,准备全力救援定襄!”罗成只说了一句话。

第857章 群起而攻

    大秦开元二年,五月十九。

    刘黑闼率河北夏军三万浩浩荡荡出河间入上谷,汇合燕王高开道的两万人马经易定进入太行八陉之一的蒲阴陉,越过紫荆关,然后转入飞狐陉翻越过太行山,兵入河东雁门郡灵丘城。

    涿郡怀戎高昙晟率兵两万自北南下来汇合,而刘武周大将高满政也率兵三万余前来汇合。

    四家在灵丘会师,十万兵马浩浩荡荡,越过恒山往云中郡围攻定襄大将刘弘基。

    刘弘基和尉迟亮带着从马邑败逃出来的人马退驻云中郡云内城,兵马不满万。

    听着斥候轻骑不断带回来的情报,刘弘基头痛不已,这简直就是上次雁门之围后马邑之战的翻版啊。

    只是上次是突厥始毕可汗二十万大军从雁门撤下来,而他则在嗣业将军的率领下追击到此,最后驻军此处,与杀胡关的罗成合围突厥军。

    而现在,突厥颉利可汗率二十万军围定襄罗思摩,罗嗣业一军驻于紫河畔,但唐军柴绍却又率十万兵马杀来。

    现在他又被困十万联军围攻。

    以不满万的八千余人,要对抗四家十万人。

    这是一场典型的攻坚战与反攻坚战。

    刘弘基站在南门城墙上,登高远眺,看见一支支敌军轻骑前锋已经奔驰而来。秦军的斥候轻骑在城外与他们游斗,双方你驰我奔,弓箭往来,不时有人落马。

    很快,斥候轻骑全都驰到城下,依靠着城上弓弩的掩护得以退入城中。

    但半天后,更多的敌军部队赶来,他们四面扎营,把云内城围的水泄不通,因为敌军太过势大,刘弘基不敢分兵把守,只得主动撤回了城外墩堡驿站的兵力。

    只留下了恒安军镇驻兵两千,另派兵一千守住牛皮关这条通往长城北的通道。

    第二天清晨,敌军开始对恒安军镇和牛皮关城展开猛烈攻击,好在这两处关城都异常坚固,且关城不大,因此得以固守。敌军一时攻不下,倒是伤亡惨重。

    夜里,刘弘基再次亲拟书信,急告定襄罗嗣业和范阳的赵贵,向两处求援。

    “我军斗志依然坚强,迭挫凶锋,斩获甚众,然我部只八千余人,敌军十万之众,敌众我寡,速援!”

    乘着夜色,数十名轻骑各带着一封求援信乘夜出城。

    站在城头上,能听到敌军游骑的拦截,阵阵喊杀声中,肯定会有不少信使被拦下,但也肯定还会有能冲出去的。

    只是援兵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了。

    范阳。

    太子留守顺天府北京城,由赵贵率领一军禁卫一军藩兵守卫范阳。

    而冯孝慈则带着五万人马还在赵郡和襄国剿贼。

    此时沉寂许久的窦建德全面出击,一面派出大将刘黑闼借道上谷入河东雁门,一面又派出了大将王伏宝和曹宝二将入赵郡,增援曾经的敌人宋金刚和甄翟儿。

    二贼在冯孝慈的连番进剿之下,本来已经节节败退,难以立足,他们看到颉利南下,立即派人向颉利称臣,得封为设。于是摇身一边,倒成了同样称臣突厥的窦建德的盟友了。

    窦建德很快与二贼达成了联盟,三方不再交战。

    夏军还进入二郡一起反攻冯孝慈。

    得了夏军生力军和粮草器械支援的二贼,战力大增。

    冯孝慈大意之下,反倒吃了个大败仗,不得不撤退。夏军趁机杀出,冯孝慈接连兵败于王伏宝和曹宝手下,损兵折将数千,之前收复的二郡之地也尽皆丢失,无奈撤回了恒山郡真定固守。

    范阳的赵贵急切间亲自率兵救援,可因高开道率上谷降贼造反夺取了上谷郡,使得恒山、博陵二郡反被分割开来,一时间无法增援。

    可欲先平上谷高开道,但窦建德又亲自率兵增援上谷。

    一时间,冯孝慈也陷入重围之中,虽不至于暂时有失,可也无力去讨伐刘武周、高开道、宋金刚和甄翟儿等人。

    至于范阳的赵贵,手上虽有五万之兵。

    但出军都关后涿郡之地却被高昙晟夺占,若往南欲出蒲阴陉、飞狐陉入河东,可上谷郡又为高开道所占。

    往南从恒山出井陉入河东,但又被上谷隔断道路。

    赵贵坐在中军大帐里,微微闭上了眼睛。

    他在思考,面对如今这个局势,该如何破局。

    范阳的这五万兵马,是一支生力军,如何使用是个关键。

    现在他西面军都关外是自称大乘佛国皇帝的高昙晟和尚,此人以弥勒教暗中传教发展会众,且暗中接受突厥人的支持,得了许多马匹和武器装备会众。以做法会超度涿郡历年战死者亡灵为由,联合对朝廷不满的涿郡官府中的部份官吏,在城中聚集无数僧尼会众,还有百姓,然后趁机做乱,一举夺了怀戎,此后迅速夺占了整个涿郡,并引突厥兵前来。

    而他的正南,是窦建德的瀛、莫、沧三州,有瓦桥等三关,还有数百里水泊防线。

    西南,则是曾经归附朝廷的贼匪高开道,如今再次反叛,鼓动了许多曾经被招降的上谷贼以及不少原独孤篡的旧部。

    南面河间不可取,窦建德经营瓦桥三关数年,更别说为了防御秦军南下,还特意堵塞河道,把原本就众多水淀的这一带,更是弄成了一道长达三百余里的巨大湖泊区,成为一个天然的水上长城。

    如今又恰是夏季,正是那水淀水丰之时。

    军都关外的涿郡,还是上谷,二选其一?

    有将领劝说他先出军都关攻高昙晟,理由是他虽得突厥兵相助,但只有两千突厥轻骑,而高昙晟虽自称皇帝,可他以前不过是个和尚,手底下也没什么会打仗的人,几万人马,也不过是群乌合之众,被他利用弥勒教哄骗煽动起来的。

    先攻他,可以一战击败,进而去救援云内的刘弘基。

    但也有人说应当先攻上谷,毕竟上谷被占,使得博陵和恒山二镇现在也成被围困状态,虽还能联通太原,可太原现在重点还得防刘武周。

    良久。

    赵贵起身,他走进另一个大帐,那是参谋的军帐。

    “拟作战计划,先攻上谷。”

第858章 五百里魏王国

    洛阳,魏王府。

    皇帝一身赭黄袍,轻出简从御临王府。

    老四光着个膀子正在府中演武场上练挝,一杆长挝在他手中横扫竖砸左勾右刺,呼呼生风。

    “舞的不错,挝功又进步不少,还以为你如今久不冲锋陷阵,这功夫已经落下了呢。”

    罗成拍着巴掌出现。

    老四扭头一看是皇帝兄弟来了,便收挝走了过来。

    唐国公李玄霸上前拦下他,“放下兵器。”

    罗成笑笑,“无妨,老四不是别人。”

    存孝扭头看了眼自己手里的挝,嘿嘿一笑,“草,李老四你还以为我会对陛下行凶吗?要担心的人也应当是你才对,你父兄几个,可都是我大秦之劲敌呢。”

    这句话让李玄霸很不满,直接亮了锤子。

    “怎么的,还想跟我打?你我虽然都叫老四,但我上阵冲锋那会,你李老四还在撒尿和泥玩呢。”

    “请魏王赐教!”李玄霸也不多废话。

    存孝望向罗成,“皇上,怎么说?”

    罗成笑笑,“算了吧,真在这里开打,存孝你未必是玄霸对手。”

    “嘿,我就不服了,我堂堂罗存孝打不过李老四?”

    “骑马冲锋陷阵,难说,但这步下嘛,你这长挝也没什么优势,算了,都收起家伙来吧。”

    老四瞪了玄霸一眼,“小子,今天算你走运,有皇上劝着,要不打的你喊娘。”

    罗成招手叫回很不服气的玄霸,“你先到那边坐会,我跟魏王单独谈谈。”

    兄弟俩个在廊下对坐。

    “王君廓就这样处置完了?太便宜这家伙了。”

    “今天不提他,也不想再提他。”

    “那提什么,提刘武周还是老三?老三现在处境可是很不妙啊,让我挂帅出征吧,我保准把颉利和刘武周等人打的找不着北。”

    “今天也不提这个,我来呢,是想来述述兄弟之情的。”

    “草,这种时候了,你还有心思述什么兄弟之情?老三在定襄都让人包饺子了,再不去救,估计就凉了。”老四抱怨道。

    “存孝啊,你人挺好,可就是这嘴不行,什么叫凉了,朕怎么可能让嗣业凉。救援肯定是要的,而且枢密院已经在着手拟定计划,调遣兵马了,这方面你不用操心。”

    “那还有什么可说的,既然不用我,那我继续在家蹲着就好了。以前打仗的时候一起上,如今你打仗也用不上我了,那我这个皇帝兄长还有啥用?”

    “还有怨气呢?”

    “我这不是怨气,是早憋心里要说的话。想当初,你罗小五也不过是个小捕快,是兄弟们帮衬着你,让你成了乡团校尉,又是兄弟们帮衬着你剿匪立功,再后来北上征辽,也是兄弟们出生入死为助你立下赫赫战功,你才能节节高升,最后到如今百战功成,一朝登基称帝。”

    老四这些话藏在心里很久了,此时没有其它人在场,于是合都倒了出来。

    “你当皇帝,兄弟们都没话说,因为你有本事,除了你,咱们其它人都没有这个能力这个威望可以统御众兄弟,说实在的,你确实厉害,不论是打仗还是笼络人心方面,让大家都服气。”

    “只是现在你有些变了,对那些外人,你大方的很,这个授国公那个拜宰相的,倒是自家老兄弟,你防的太过了,节度使罢了,安抚使罢了,连亲王国公这些爵位,也成了光头爵,你说兄弟们心底能好过吗?”

    “其它的什么限田啊,什么纳税田租之类的就不说了。”

    罗成笑呵呵的,“你倒是还一点没变,有什么说什么,这很好,有事就拿出来摆在台面上说,有商有量。你现在说的这些,我其实也一直在考虑,罢节度使安抚使改三司六使,这是为长久考虑,这是长治久安的国策,没法改。”

    “倒是你说的爵制之事,这些天我仔细又想了想,本来之前爵位如此安排,是考虑到朝廷要中央集权,要避免将来动乱。但是现在想想,这样的爵制,确实对功臣们有些不公。”

    罗成拍了拍老四肩膀。

    “我要感谢你提出这些啊,所以呢,现在我仔细思虑过后,决定修订我大秦的爵制,依然是九等爵位,也还有实封爵和虚封爵,但不论实封和虚封的权益要大大提升。”

    老四一听倒是来了精神,“怎么个提升法?”

    “四哥,你说如果我给你一块封地,许你在封地开国,如何?”

    “还有这等好事?给封地、许开国?”老四觉得很意外。

    “当然,不过这封地不可能封在中原,甚至连边地也不可能,得封到更远的边疆之外去,比如说你为魏王,朕给你在奚或契丹境内,甚至是在室韦或的白山黑水之地划块封地给你,你愿意去吗?”

    老四摸着下巴想了想。

    “封到边疆之外的蛮荒去吗?这听起来好像有些类似于当年周天子分封诸侯啊?”

    “对,就是这个意思,你是魏王,我给你授封个五百里封地,让你开国。”

    老四有点兴奋起来,不过倒也没有一下子被糊弄了,他认真的问道,“五百里封国啊,倒是很大方,不过这边疆之外的蛮荒之地,除了蛮子就是野兽,地方再大又有何用,给我人口吗,得是汉地移民。”

    “朝廷可以先给你五千人口,以后就得自己想办法招募了,能招到多少就看你自己的本事。”

    “这样啊,五千,倒也不少。不过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蛮荒之地嘛,很不安全的,去那种地方开国,也算是为朝廷戍边开疆了,我倒是愿意的,只是,给军队吗?”

    罗成直接答道,“你身为亲王,封地开国的话,朝廷给你五百人的亲卫,另外在你的封地视情况设立一支府兵。”

    “这兵全听我的?”老四又问。

    “军队是国家利器,不可轻授私人。所以那五百人的卫队,虽为护卫封侯的,但由朝廷派驻军官统领指挥,他们要接受枢密院、兵部和十二卫的指挥,朝廷有征,得听从调遣参与征召。诸侯封地军队调遣权归皇帝,诸侯无虎符兵印无权调兵,否则视为谋叛。”

第859章 推恩令

    “这么说来,其实封地内的军队并不是诸侯所有了?”

    “当然,诸侯领地内的军队为朝廷所有,他们的使命是保卫封地和诸侯还有封地的百姓不受侵犯。”

    老四呵呵一笑,“还得加上一条,监视诸侯吧?”

    罗成不说话,当是默认了。

    肯给实封地就算不错了,哪能真再给他们军权军队。

    罗成接下来把诸侯开国的各项权利和义务也大致跟老四说了一下,大秦修改爵制后的实封开国诸侯们,类似于西汉的分封诸侯,但没他们权力大。

    首先,他们不能直接统领封地军队。

    再其次,封地必须实行与朝廷一致的律法税赋,朝廷会派专门的官员去负责租赋税收,所得的租赋税收,三分之一上缴朝廷,三分之一留给诸侯,另三分之一留做封地内养军、供养官员等。

    在行政治民方面,朝廷会派出官员为诸侯的国官,担任尉、丞等职,诸侯名义上是他们的上司,但实际上他们要遵守中央朝廷的制度行事,且人事调动权都归朝廷。

    “听来听去,好像也没有什么意思啊?”

    “变化还是很大的。”罗成道,“实打实的封地总是给了的,再者,诸侯的爵位和封地都可世袭。”

    “代降还是世袭罔替?”

    “这么跟你说吧,你是魏王,朕给你在边疆之外划五百里地给你做封地,再给你五千人口,然后给你五百侍卫。你到了封地后,朝廷还会派出官员来担任你的国官,帮你治理封地,征收税赋,所得税赋三分之一直接给你,三分之一留给封地的官吏们和养军,剩下三分之一上缴朝廷。”

    “等你将来百年之后,你的嫡长子将继承魏王之位,而你其它的嫡子将推恩授爵,授封郡王,并从你的封地上划一块地给他建郡王国,你的庶子将授封国公爵,也一样在你封地上划地建公国。”

    老四开始听说儿子能世袭魏王,很高兴,听到其它嫡子也能封郡王,庶子能封国公非常高兴,可听着听着觉得不对劲了。

    怎么这郡王、国公,也要在他的魏王国上划地分封建国,那样一来,魏王国到他儿子继承时,他儿子虽然依然是魏王,可魏王国却已经小了许多,被兄弟分走很多了。

    “你的诸子分封建国,所立之国,皆效忠于朝廷。你嫡长子的魏王对他的兄弟封国,无统辖之权。”

    “而且,等你儿子百年之后传位给你嫡长孙时,你嫡长孙继承魏王之爵,但你的其它嫡孙只能分封为国公,其它庶孙只能分封为郡公。”

    每传一代,除了嫡长的能世袭魏王爵不变,其它的子孙都是要降等世袭的。

    一代一代的魏王不变,但推恩令之下,魏王国会越来越小,变成大大小小无数的封地。嫡子的魏王国变小,其它嫡子的郡王国也会这样代代推恩分封下去。

    这样做,目的为何?

    当然是为了避免几代之后,魏王的子孙跟皇帝的子孙关系不睦,甚至是这些诸侯王几代积累实力大增后反叛中央。

    所以推恩令下,诸侯王的封国会变的越来越小,本来是一个魏王国,几代之后,变成了一个魏王国加上数个郡王国以及一堆的公国、郡公国了,但封地还是那么大,所以诸王的实力就更小。

    哪怕都是同是魏王子孙,但魏王对那些兄弟子侄们也没有管辖权,都要听从效忠于朝廷,使得他们再无力对抗朝廷。

    另一方面,诸侯分封边疆之外,不会占中原之地,还能开拓疆土,镇守边关。

    “太复杂了。”老四感叹,他不得不承认,老五在这方面总有过人的天赋。

    “那你是愿意接受原来的爵制,还是愿意接受现在的爵制呢?”

    老四砸巴着嘴。

    想了许久。

    “虽然吧,觉得你搞这些还是太防着封侯了,但总的来说,比先前的这个爵制还是要好些的。”

    不管怎么说,皇帝总是拿出了真正的土地来分封,而且这爵位还是世袭的嘛,不但嫡长子能世袭罔替,其它嫡子庶子能降等分封。

    只要大秦朝一天不灭,那罗成的子孙代代传承当皇帝,他罗存孝的子孙就代代镇守边疆为诸侯,永为贵族。

    挺好的,甚至连封地的收入都增加了。

    三分取其一。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封地得在边疆之外的蛮荒之地,太偏远太荒凉了,说不定哪天就有可能被蛮夷们灭国的可能。

    但皇帝说了,当年周天子分封诸侯,不都是分封到各地去开疆拓土,守不住国土,那是自己没本事,当然,朝廷也不会坐视诸侯被蛮夷灭国,会救援,甚至会帮他们复国。

    但诸侯守土有责,谁敢主动弃地逃跑,那就视为自动放弃封地了。

    “除了宗室,其它异姓功臣也这样分封?”老四问。

    “有大功于国者,便可授封为带开国的实封世袭爵位,带开国者皆授给实封封地并授给人口让其迁往封地开国建府。异姓诸侯嫡长子可世袭罔替爵位,但其它诸子,只有嫡子可以降二等袭爵推恩受封,而其它的庶子无权袭爵。”

    “而功绩不够者则授封为不带开国字样的虚封爵,这种爵没有实封地,但爵禄爵地提高,原来是每户真封每月给钱三十文,现在提高到一百文,并提升爵田数量。”

    “那这不开国的虚封爵能够世袭吗?”

    “皆由嫡长子降等袭爵,其余诸子不封。”

    老四听完,若有所思。

    最占便宜的当然还是罗家宗室,其次是实封功臣们,而虚封爵也变成降等世袭,还提升了爵禄和爵田。

    可以说,这样的改动,比之最初可是大大提升了封侯贵族们的利益的。

    现在罗老四最关心的就只剩下他的这五百里封地,到底能封在哪里了。

    “我觉得不错,咱们现在还是先来讨论一下如何救援嗣业吧,我也不要挂帅统兵了,你给我授个先锋之职,我先轻骑前往救援。”老四得了这么大一个承诺,现在很满足,于是斗志昂扬,准备好好尽一下封王之责!

第860章 大秦倾国而战

    “我打算让你复任中原行营都统,继续统领河南山东淮南三道兵马。”罗成却出人意外的道。

    “中原行营都统?我留在中原做什么?上阵亲兄弟,我要去救嗣业。”

    罗成摇头。

    “我将御驾亲征北方,所以会让太子来洛阳监国,让太上皇留在范阳坐镇,然后你坐镇兴龙府历城。”

    “啥意思?”

    “你不是说打虎亲兄弟嘛,朕把中原交给你,是信任你。我御驾亲征北上,去会会颉利等人,你呢,从山东出兵,给我进攻河北,牵制窦建德一些兵马。我会给升龙府辽东城的士信下诏,让他派兵过来与你夹击窦建德。”

    老四意外,“你要两线作战?为何不先北上,全力干趴下颉利再说。”

    “当然是全力北伐,朕将率主力与颉利决战,你这里只是偏师一支。”

    这一次,罗成准备大干一场,既然各方都想联合起来先干趴他,那他就把他们一锅端了。“我只给中原行营留下两军人马,其余的我将全都调集北上。你的任务也不轻,既要防关中李渊出潼关,也要防萧铣北上,还有防江南东西的沈法兴和林士弘,当然,重点要防河北窦建德。”

    “老四,五万人给你,你打算怎么安排?”皇帝过考量兄弟。

    罗存孝想了想,“武关驻一万二,陕县驻一万二,然后虎牢驻一万二、江都驻一万二,我再率两千精骑驻于兴龙府历城。”

    这个布置有些太过分散兵力了,但如果只是防御,倒四平八稳。

    “虎牢和历城总共一万四,以这点力量进攻河北,只怕有些薄弱吧?”

    老四呵呵一笑,“那就看怎么打了,我掌握进攻之主动,要的是机动灵活,所以兵不在多,以袭扰劫掠为主,就够窦建德喝一壶的,我不需要跟他硬拼。”

    罗成满意的点头,“你能这样说我就放心了,虽然只给你五万人马,但是中原三道如今的乡团民兵发展的还不错,这是一支数量不少的预备力量,你若是能利用的好,可以有很大助力。”

    “我知道。”

    罗成拍了拍存孝的肩膀,“好了,那我就回宫了,好好表现,若是你在中原打的好,到时我给你授封地的时候,可以给你挑一块好的。”

    “那我可就记下了,到时说话算话。”老四哈哈笑道。

    罗成只给存孝留了两支兵马,其余的中原兵马包括河东的兵马都将随他北上,数量达到二十万之众,整整八个军之多。

    这是新整编的满编军。

    此外,河北冯孝慈、北京赵贵、辽东罗士信等几部也将奉命抽调重兵加入,因此,最终这场塞北决战。

    罗成将动员高达四十万的兵力,这是倾全力出战,除夷陵四郡的许绍、汉东四郡的杨士林以及汉中两郡的土蛮等新归附未整编的兵马,还有远在岭南之地的李靖、罗艺的兵马,还有远在朝鲜半岛汉城一带的徐世绩部。

    这已经是倾国出动。

    “陛下,兵法云,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日费千金啊。”

    魏征劝谏道。

    对于皇帝这举国北伐的计划,他很担忧。

    一次出动四十万大军,哪怕是各路出兵汇合,也实在是太庞大了。

    在战国之时,八家为邻,一家出一人从军,需七家供奉,所以说举十万之师,而影响耽误耕稼者,七十万家也。

    春秋战国时生产效率低下,如今的生产水平有所提升,但人吃马嚼也不少变少,相反,秦军的军队机动性高,拥有大量的战马、驮马等,导致粮草消耗更高。

    如今大秦控制有辽宁、安东、河东、山东、河南、淮南六道全境,再加上半个河北,以及半个定襄,不算上半个山南以及半个岭南和安南,仅那六个半道,所拥人口也就是三百万户左右,总人口也才一千五百万人左右,出动四十万兵马,再加上徐世绩和罗存孝等几部偏师,等于出动五十万人,征兵率相当于百分之三。

    百分之三的征兵率听起来好像不高,实际上差不多达到极限水平了。

    这让魏征想起了杨广第一次东征,征发一百一十三万大军,结果此次兵败,而引发了隋末大崩溃。

    如今的大秦虽然在天下诸雄之中,实力最强劲,最有机会一统天下。可若是这一战没打好,那后果是十分可怕的。

    “老道你不用担心,朕又不是杨广,不会搞什么排场,这四十万兵马也不是全都从洛阳出发。有从淮南调来的,也有从河南山东调来的,还有从河东出发的,有从河北出发的,此外还有已经在战场中的嗣业、思摩、刘弘基等部的,再还有奚契等塞外藩军。”

    这四十万大军,从四面八方赶往代北,甚至也不全都赶往同一个地点,而是将形成几个战场。

    “赵贵率军攻上谷,冯孝慈率军攻赵郡,士信率军攻河间,奚契军攻怀荒,存孝攻平原、汲郡。”

    “嗣业攻柴绍,朕亲率主力出太原攻雁门!”

    “刘弘基守云中,罗思摩守定襄!”

    这看起来会是一场大乱斗,但多个战场同时开打,这极考验指挥能力。

    “五户养一兵,如今我朝实际直接掌握到的地方就有户口三百余万户,总人口包括奴隶实际上达到两千余万,我大秦全部出兵潜力可达六十万。现在只以四十万北伐,勉强还行,但十分冒险,必须环环相扣,若是有一环失误,就可能全线崩坏,陛下可要想好了。”

    “而且现在是五月底,盛夏季节,天气炎热,这个时节出兵作战,非良时也。”

    罗成道,“朕岂不知现在天气酷热,可敌人先来攻我,我们只能应战。天气于我不利,于突厥人更不利,于远道而来的唐军夏军等同样不利。”

    “此战关系重大,陛下慎重啊。”

    “是啊,此战关系重大,赢了,天下就算基本大局已定。若是败,天下无宁日也。”罗成也感叹着道,别人已经发起了进攻,他罗成只得亮剑迎敌了。

第861章 两国交兵,先斩来使

    五月底。

    罗成御驾亲征北伐,以太子坐镇洛阳监国,并以魏王罗存孝为中原行营都统兼山东道左都督指挥使,统领中原三道兵马,坐镇兴龙府历城,以曹国公单雄信为行营行军长史兼河南道左都督指挥使,镇守武关。

    以吴国公杜伏威为行营行军司马兼淮南道左都督指挥使,镇守江都。

    皇帝率大军北上。

    六月初。

    罗成进至河东太原,入晋阳宫。

    “陛下,突厥颉利可汗使者求见。”侍卫禀报。

    罗成解下披风,拿起毛巾开始擦汗,炎炎夏日,一路北上,热的要命,路上好多士兵中暑,还有不少士兵上吐下泄,掉队了不少。

    “颉利小儿久攻不下定襄,这是来找朕求饶吗?”罗成笑着道。

    他这一路急急忙忙赶来,好在形势还不错。

    大将屈突通和秦琼、尉迟恭此前为前锋,先在太原集结了数万兵马,然后出楼烦,进攻雁门。

    迫使刘武周不得不全力防御,双方冒着酷热交战多日,各折损了不少人马,虽然屈突通没能收复三郡,但却迫使刘武周退入忻口以北,放弃了大半个楼烦郡,同时也拖住了他的主力。

    而赵贵进攻上谷高开道,捷报连连。

    高开道连连吃败仗,就算有窦建德亲自救援也顶不住,于是高开道率败兵翻过太行去投奔高昙晟了。高昙晟封高开道为他大乘佛国的齐王,并与之结为兄弟,授他为元帅。

    赵贵收复大半个上谷,窦建德乘机抢占了上谷几座城池,可还是没能阻拦赵贵打通与博陵和恒山两郡,以及河东太原一线的通道。

    之前在贼军手下吃了恶亏的冯孝慈,也终于得到赵贵派来的援军支持。

    冯孝慈咬牙切齿,率领兵马发起反击,打了宋金刚一个措手不及,终于一雪前耻,一举夺取赵郡数城,宋金刚抵挡不住,也只得抛弃赵郡,退往河东投奔刘武周去了。

    刘武周对来投的宋金刚很好,直接封他为宋王,并且把自己的一个妹妹嫁给他,同时还把自己一半的家财拿出来赏给他。

    据说冯孝慈听说宋金刚逃掉了,还成了刘武周的妹夫后,不禁对左右发问,“刘武周究竟有多少个妹妹?”

    苑君璋、高满政这两大将,都是他妹夫,如今宋金刚也成他妹夫了。

    “娘的,等攻入马邑后,到时全军一人发一个刘武周妹妹做侍妾!”

    既败宋金刚,冯孝慈趁胜进军襄国,甄翟儿也顶不住跟打了鸡血一样的冯孝慈复仇雪耻之战,而偏偏本来支援甄翟儿的夏军,却奉窦建德之命回防汲郡和平原郡,防御罗存孝去了。

    于是没有了靠山的甄翟儿屡战屡败,最后襄国彻底守不住,于是带着几千残军干脆退入窦建德的地盘,直接投奔窦建德去了。

    这接二连三的好消息,让皇帝现在心情很不错,没有为这炎热的天气而烦躁。

    “突厥大可汗麾下将军执失思力拜见秦国皇帝!”

    进来的突厥使者长的高大而又魁梧,索头辨发,身披着丝绸衣,耳朵上还吊着一个大金环,甚至两只手臂上也还各有一个大金臂环。

    他站在皇帝面前,只是略弯了下腰,语气毫无恭敬。

    “咄必派人来,可是求降来的?”罗成直接问。

    执失思力是突厥执失部的首领,正是年轻力壮之时,同时他也是颉利可汗的嫡系心腹。他没想到皇帝居然这样说,愣了下道,“我可汗带铁骑数十万已将罗嗣业和思摩叛贼围死,灭亡只在朝夕之间。”

    “还有定杨可汗李渊派柴绍统兵十万,平扬天子窦建德派刘黑闼统兵十万,南面可汗刘武周统兵十万,都在代北恭侯我突厥大汗南下,只待一围歼罗嗣业和思摩,便将大军南下太原,到时,太原为之齑粉,秦国皇帝你也将成为我突厥阶下之囚。”

    “哈哈哈。”

    罗成哈哈大笑数声,他罗成经历过多少大场面,岂会让人吓倒。

    “执失思力啊,我看你也不傻,怎么却尽说一些傻话胡话呢?什么突厥铁骑数十万,来时才二十万,现在还有多少?阴山以南天气炎热,这季节可不好呆吧?你还能穿上丝绸纱衣凉爽,可你们那些突厥牧民,只怕大多还是穿着羊皮袍子来的吧,这个时候,晚上应当热的睡不着吧?”

    他大声责备执失思力。

    “你也别吹嘘什么定杨可汗平杨可汗南面可汗的,这些人不过是投奔突厥的可耻汉家之贼。也更别吹什么这个出兵十万,那个出兵十万的,他们现在自顾都不暇,高开道已经被我秦将赵贵击败,丢了上谷败逃北循。”

    “宋金刚和甄翟儿也都兵败,丢了赵郡和襄国。而河北的窦建德嘛,也没好哪去,现在河间、汲郡、平原、渤海诸郡皆燃起战火,我秦军正四处出击,他已经疲于应付了。”

    “执失思力,当年始毕可汗率数十万骑南侵,结果呢,还不是被朕在马邑打的灰飞烟灭,你难道不知始毕可汗正是死在朕的马槊之下吗?”

    “还有颉利可汗咄必,更是我的手下败将,如今居然还敢再南来?既然敢来送人头,那朕就成全他,上次让他跑了,这次刚好把他一网打尽。”

    “来人,先把这个执失思力给朕关起来,待擒下颉利后,一起斩了告祭太庙!”

    执失思力没料到罗成居然要关他。

    “我是颉利可汗的使者,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你算屁的使者,绑起来,押下去。”

    “臣李君羡拜见陛下。”

    亲军都尉李君羡奉诏而来。

    “前线局势如何?”罗成询问。虽然李君羡在太原坐镇,每天都有情报源源不断的汇总分析之后发回后方,可有些情况还是不够详细。

    “陛下,天气炎热,突厥军不耐酷暑,因此围攻定襄之军无法攻城,只得驻于定襄城外河边谷地,定襄城虽被围着,但情况还好。”

    “嗣业那边呢?”

    “嗣业将军驻于突厥军之北,在白道扎下连营,扼守出塞的白道山口,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此前颉利派军攻了几次,皆无功而返,于是便干脆不再理会嗣业将军,只是派兵围攻定襄城,结果突厥兵不耐暑热无力攻夺。”

    罗成听了连连点头。

    北方游牧部落一般出兵南下,选的季节大多在秋季,那时秋高马肥,而中原又正好是收获的季节,正是抢劫的好时节。

    而春天马瘦,冬天北方寒冷,都不是出兵的好季节,至于夏天,就更不是出兵南下的季节了,因为天气热行军难,兼之夏季中原多雨,道路难行,河水暴涨,十分不利骑兵行军打仗。

    但这次颉利南下,也是看到罗成在中原节节胜利,眼看着就要席卷天下,一统中原,所以便按捺不住南下了,本以为有李渊窦建德刘武周等归降,南下会势如破竹,暑热的不利也不是问题。

    谁料到,罗嗣业和思摩居然如此顽强。

    现在颉利眼看着罗成御驾亲征北伐,河北秦军又反击犀利,于是也不由的担忧起来,便想派执失思力来吓一吓罗成,好逼迫罗成请和,谁料到,罗成既然来了,就没打算谈和。

第862章 死节

    “陛下,颉利可汗欲退兵北返,可又不甘心这样无功而返,因此他才派执失思力前来威吓,陛下切勿上当。”李君羡提醒皇帝,他掌握着第一手的最新情报,所以对突厥人现在的情况很清楚。

    颉利现在也是进退维谷。

    连小小定襄城也攻不下,更别说去包围歼灭罗嗣业了。

    他本来想大家恼恨这炎炎夏日不想攻城,那也罢了,先围着,待唐夏几军前来后,让他们来攻城,毕竟他们一来攻城更专业,二来他们的兵死了也不心疼。

    谁料,柴绍在九原城耽误了许多时间,好不容易迫降了云定兴,结果他兵马刚一离开,正往定襄这边过来,走到一半,遇河套山洪大水,阻了去路。柴绍绕路,结果这一绕就多绕了半个月。

    直到现在都还没到达汇合。

    至于窦建德、高开道、高昙晟、刘武周的十万联军,围攻个云内刘弘基,也一样迟迟攻不下。

    号称联军六十万。

    可直到现在,都是颉利的突厥兵在孤军作战。

    颉利感觉自己上当了,中原的局势一点也不像李渊他们说的什么有机可乘,什么挥兵南下,顺势可夺。

    阿思那思摩那个叛徒,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一个突厥特勤,降秦之后居然那么卖力,而且守城还守的有模有样的。

    “颉利想跟我玩诈术,还太嫩了点,想当年朕可是玩诈金花的高手。”

    “陛下,诈金花是什么?”李君羡不解问。

    “哦,没什么。”皇帝笑笑。

    六月初一。

    定襄城激烈攻城一整天,激战至夜。

    战至午夜,突厥人冒雨终于突入东门,占领瓮城。

    杀声震天,箭如飞蝗。

    颉利可汗亲自在定襄城下督战,下令不惜一切代价要把定襄城拿下。罗成已经到了太原,河北各部又接连失利,若是再不能拿下定襄,那他颉利可就麻烦了。

    城内的顺国公罗思摩指挥着部下突厥将士,让他们把突入的颉利部打出去,把突破口夺回来。

    过去这一个月时间,定襄守军已经数次把失守的城池缺口夺了回来,阻止了颉利军破城。

    但是今天,虽然守军反复冲击,可依然无法奏效。

    大雨磅礴。

    弓弦都已经失去性能。

    而漆黑的雨夜,又让守军视线遇阻。

    颉利的突厥军如浪潮一样四面涌来,守军没了弓弩的支持,顿时战力大减。

    东门突破。

    战斗进入了城中。

    思摩亲自到东门大街的钟鼓楼上观察战况,并组织守军朝廷巷战。

    败退的守军依托街道住宅,节节阻击颉利军。

    颉利军如潮水入城,与思摩军逐屋展开争夺。

    天亮时。

    雨终于停歇。

    定襄城也终于彻底的落入颉利军手中。

    一名突厥将领浑身湿漉的向颉利可汗禀报,“我军已拿下定襄城,斩杀俘虏汉军三千余,斩杀此前降秦的突厥和铁勒军六千余,另俘得城中人口万余口。”

    “阿思那思摩呢?”颉利问。

    “他于昨夜城破后,趁大雨于混乱中带着千余骑逃出定襄城,突围向南去了。”

    “跑了?你们居然让这叛徒跑了?”颉利一点也没有夺城之后的兴奋,虽说这座城池曾经是突厥启民可汗和始毕可汗的汗城所在,他也曾经在这里长大,但现在他一点也不高兴。

    他得到的只是一座残破的城池,还有那两万余人口。

    “把那些俘虏全杀了,那些都是我们的敌人。”

    “大汗,突厥人也杀了?”

    颉利冷冷道,“他们当初随思摩投降罗成兄弟,这次还拼死抵抗一个多月,这些叛徒不杀,留着做什么,全杀了,一个不留。”

    “那些妇人孩子呢?”

    “他们虽是妇人孩子,但是汉人的妇人孩子,是叛徒的妻儿老小,都是敌人,一个不留,杀!”

    定襄城下。

    金水河畔。

    突厥人攻破定襄城后,对城中幸存的将士和百姓,展开了血腥的屠杀。

    两万余口,一个不留,尽数杀光。

    人头在城下垒京一座高大的京观,而无头尸填满了金河,鲜血染红了十里河面。

    罗思摩突围向南,退守大利城中,汇合城中三千守军,继续抵抗突厥人。

    颉利屠定襄城后,继续南下。

    趁着雨后的凉爽,突厥军对着小小的大利城,再次展开潮水般的进攻。

    四千余守军,咬牙拼死搏杀,杀退了突厥人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小小的大利城,犹如大海暴风中的小小礁石,处于海浪的层层包围之中,随时都可能被淹没,可却一直顽强的撑着。

    一枚羽箭飞来,擦过了思摩的脸庞,带走了一块肉,留下一道深深的箭痕。

    可思摩依然不退,亲自站在城头指挥城防。

    高悬在城头上的大秦红色战旗,在漫天的羽箭和飞石之中倒下了。

    但很快,破烂的军旗又再次撑起。

    颉利命人向城中投掷火球,熊熊燃烧的火球把大半个大利城都点着了,处处燃起冲天大火,四处浓烟弥漫。

    颉利军再次使用破定襄城的战术,无数弓箭齐射,间夹着简易的投石车发射,以火力压制城上守军,然后一众突厥兵抬着长板梯冲到城下,架起梯子,开始衔刀攀城。

    大势终去。

    黄昏之时。

    颉利军终于突破城防,杀入了城中。

    一个接一个的守军被颉利军杀死。

    思摩提着柄皇帝亲赐的横刀,左挥右砍,依然在亲兵的护卫下拼死搏杀。

    “吾皇万岁!”

    “战至最后一刻!”

    “为大秦尽忠,为吾皇尽忠!”

    思摩如一尊浴血战神,誓死不退。

    已经没有机会再突围出去了,今日或许就是死节之处。

    当身边的旗手也倒下了,思摩上前扶起军旗,继续战斗。

    最后一名亲兵被数支长矛刺中,不甘的咆哮着死去。

    战至了最后一人。

    大秦定襄道右都督指挥使、右宣武军使顺国公罗思摩把御赐横刀架在了自己的颈上,他缓缓闭上了眼睛。

    还未来的及用力,结果刀被打落。

    然后,他被按倒,擒拿。

    稍后,一众突厥兵欢呼着将五花大绑的他抬向颉利大纛前。

    “禀报大汗,已生擒叛贼思摩!”

第863章 中兴之战

    颉利屠了定襄城两万三千余口人,却只留下了一人。

    这个被颉利留下的幸运者是义成公主。

    他曾是启民可汗的可敦,后来也做了始毕可汗的可敦,再到后来又由罗成安排做了处罗可汗俟利弗设的可敦,再到处罗死,罗成又把义成转给思摩为续弦。

    这位隋家的公主,出塞和亲十余年,已经接连嫁了四任丈夫。

    如今隋朝也亡了,连刚嫁不久的丈夫思摩也被俘了。

    “可敦依然是那般雍容华贵,魅力无限啊。”

    颉利在大利城中,看着洗浴过后重换上了一身中原贵妇人衣裙的义成公主,不由的笑呵呵的道。

    “徐娘半老,残花败柳而已。”

    “可敦可千万不要这么说,其实在我眼里,你永远都是那么风华绝代,魅力无双的。”

    义成公主只是冷冷的哼了一声。

    “颉利,你屠了定襄城两万三千余口,又屠大利城八千余口,你就不怕报应?”

    “报应,什么是报应?罗成当初夺我突厥汗庭,杀我突厥大汗,杀死我突厥勇士十几万人,将无数突厥勇士贬为奴隶,做牛做马,他岂怕过报应?”颉利恼怒着道。

    他恨的不仅仅是罗成杀了始毕,也不仅是灭了当初始毕带着南下的突厥大军,他恼怒的还是他败逃漠北后,罗成还不肯放过他。

    虽然罗成没有直接深入漠北追击他,但却放了铁勒人回漠北,还册封了薛延陀部的乙失钵为可汗,让他率领着铁勒人在漠北造他的反。

    “公主,罗成不仅是我突厥大仇,他还灭了你的隋国,嫁给我,做我的可敦,我们一起击败罗成。只要你做我的可敦,那么我答应你,待将来灭掉罗成后,我定重新扶立一位杨家子孙复辟隋国。”

    “你做的到吗?”义成公主问。

    公主以前对罗成印象不错,尤其是他两千里来勤王救驾,最后不顾自身安危,硬生生的凭一尸之力,把始毕可汗击杀在马邑,还灭了二十万突厥大军。

    但是后来,这位曾经的勤王救驾功臣,却谋朝篡位夺了杨家天下,甚至还迫她嫁给了背叛突厥的思摩。

    虽然思摩对她始终礼敬有加,可义成公主对罗成的恨却没减过半分。

    她很愿意看到罗成兵败,更希望颉利真的助杨家复国。

    “我说到做到,我现在就派人去中原寻找太宗武皇帝的子嗣,找到了就带来这里,我将在这大利城,先扶他复立隋国,将此城及周边之地划给他,并将俘虏之中原汉人划归他的隋国管辖。”

    “好,我嫁给你。”

    义成公主点头。

    “真的?”颉利有些意外。

    以前他就对这个后母、嫂子很是垂涎,只是那个时候有心无胆。如今,他终于可以将这朵隋国公主之花拥入怀中了。

    这次颉利南下,已经不打算走了。

    反正罗成虽势大,可他也实力不弱。更别说,他如今在中原还有一堆儿子,如李渊窦建德刘武周梁师道高开道等等。

    “大汗接下来打算怎么办?”成为颉利可敦的义成公主问自己的第五任丈夫。

    “可敦你有什么建议?”颉利笑着问可敦,一边伸手将她揽入怀中,还使劲的吸了下鼻子,“好香,可敦与那些普通的突厥女人就是不一般,身上没她们的那股子腥膻味和牛粪味。”

    义成公主微微避开了一些,但又没完全躲避的意思,这种态度,却只是让颉利更加兴奋。

    “大汗,我以为还是当小心谨慎一些,虽如今连破定襄和大利二城,又生擒了思摩。可归根到底,这两城原本也就兵马万余人而已,对罗成来说,这不过是伤了点皮毛。尤其是得当心罗嗣业,他现在率三万多兵马驻在白道,选的地点十分要害,万一若是罗成到时击败刘武周等杀到定襄来,这个罗嗣业可就堵了大汗的归路,那时可是会要命的,莫要忘记几年前,罗成就是绕道杀虎关,把始毕可汗堵在长城内不得出塞,最后兵败身死之事。”

    颉利呵呵笑着。

    他的一双手不安份起来的乱摸,“罗成是罗成,罗嗣业是罗嗣业,罗嗣业虽猛,可不过是一猛将,岂能与罗成相比。再说了,今时也不同往日,我手里不光有二十万之兵,而且还有我中原几个儿子的三十万大军呢!”

    之前攻不下定襄时,颉利很烦躁不安。

    但现在既然连破定襄和大利城,那么他就又变的信心大增了。

    他认为,罗成要杀到定襄来,得连越两道长城,有楼烦雁门马邑云中四郡要攻,哪有那么容易,等他一路杀过来,估计他中原那些儿子的兵马也把罗成消耗的差不多了,到时他再亲自出手,一击必杀,擒下罗成。

    “大汗何必这么猴急呢?”义成公主把颉利不安份的手推开,“晚上再说可好?”

    颉利听到这话,双眼放光,哈哈大笑,“好,那就晚上。”

    虽然义成公主劝说颉利先灭罗嗣业,但颉利去认为嗣业手下三万余兵马皆为骑兵和有马步兵,机动性不比他突厥军差,又占据着白道这个出塞的要道,若是回头去打嗣业,他肯定就会逃往阴山外,到时茫茫草原戈壁,要追击谈何容易。

    倒不如先南下越过外长城,进入云中郡,先帮助刘黑闼等把云中城和恒安镇、牛皮关等拿下,将钉子般的刘弘基拿下。

    如此一来,从漠北越过沙漠戈壁,穿过漠南代北,直到太原,这广阔的北方,都将是他突厥牧马之地了。

    云中郡的刘弘基不过数千人马,已经陷入我数十万大军的重重围困之中了,周围数百里之地,都没有一个援军,死地,孤军。

    颉利手握拳头在羊皮地图上重重一锤,老子接下来就先吃掉刘弘基的云内,然后再去攻军都关,先去范阳走一遭。

    “老子倒是想瞧瞧当罗成听说他的北京城被老子拿下之后,会是个什么精彩的表情!”

    “军都关坚险难攻,范阳城也是城高险固,大汗难道不是应当先南下太原吗?”

    颉利呵呵一笑,“汉人不是老说兵者诡诈嘛,罗成集中兵马到太原来,老子偏要先去打他的范阳,就是要攻他个措手不及,先夺范阳,彻底切断罗成南北两面的联系,然后再打太原。”

    说到这,颉利信心满满,认为经过定襄大利一战,罗成离灭亡已经不远了。

    定襄之战,必将成为突厥重新崛起兴盛的转折之战,这一战后,他颉利终将成为突厥汗国历史上的中兴之主,成为最传大的突厥可汗!

第864章

    深夜。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皇帝。

    “陛下,定襄紧急军情,颉利接连攻破定襄土城和大利二城,顺国公罗思摩兵败被俘,其麾下近两万将士尽没,颉利还屠灭二城两万余妇孺百姓。”

    皇帝还没有完全从睡意中醒来,可听到此,也不由的一下子腾的站起。

    “嗣业呢?”

    “嗣业将军还驻在阴山白道,如今已经被彻底隔绝于塞外了。”

    罗成光着脚在地上踱步,既愤怒又震惊。

    本以为思摩和嗣业守了一个多月,再坚守一下也可以,谁能知道这河北刚有好消息不断传来,这定襄却又沦陷了。

    颉利还真是凶恶,杀他两万定襄将士,屠灭两座城池。

    “朕誓杀此虏!”

    “陛下,颉利屠灭大利后,夺了顺国公之妻杨氏,册封她为突厥可敦,然后率兵自杀胡关越过长城,往云中而去。”

    罗成叹气连连。

    “刘弘基危矣!”

    本来刘黑闼等十万人围云中,刘弘基八千人守,就相当危急,只因四家联军没有默契,加之天气酷热,才撑到现在。

    可如今颉利近二十万大军南下,这云中城还如何守。

    虽秦军已经收复了上谷,又夺了赵郡和襄国二郡。

    但是太原之北、太行之西还有楼烦、雁门、马邑、涿郡这四郡在叛军之手,云中郡已经深陷重围了。

    “刘弘基将军发出飞鸽信,说誓与云中共存亡,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决不投降。”

    罗成对刘弘基印象还是不错的,他是嗣业麾下大将。

    如今的局面,已经不是硬拼的时候了。

    “君羡,你马上想办法联系上刘弘基和嗣业,让刘弘基自牛皮关突围出长城,去与嗣业汇合,不要与突厥人和叛军硬拼,让他们先撤去怀荒,实在不行撤入奚境之中,若无补给,可借道奚境回北京。”

    “陛下,放弃塞北吗?”

    “当然不会放弃,不过暂时的战略迂回而已。”这种时候,罗成绝不愿意白白把嗣业他们给浪费在塞外了。

    皇帝一夜未眠,坐在地图前苦思了一夜。

    天亮。

    皇帝召集太原随驾的将军们。

    “想必你们也应当听到了消息,顺国公罗思摩兵败定襄,麾下两万人马尽没。颉利连破土城和大利城,并屠灭二城两万余人口,罪大恶极,如今气焰嚣张,并已越过长城杀胡口向云中赶去。”

    “朕已经命刘弘基自牛皮关突围出塞,去与嗣业汇合撤往奚境待机。”

    “陛下,老臣以为如今突厥与叛军兵锋正锐,不如暂避其锋芒。可坚守太原、顺天,据雄关大城而守,以守对攻,借关城挫败敌军之进攻。”

    说话的是老将卫文升。

    眼下他担任了罗成的兵部尚书一职,他的发言还是很有见地的,突厥军二十万,而刘武周和柴绍又有二十万,更别说还有高昙晟窦建德的兵马。

    现在刘武周据了楼烦雁门马邑这些雄关险要,太原以北几乎已经全部沦陷,对大秦来说,长城关防之险如今在敌军手里,若是出太原进攻,对秦军不利。

    而若是退而守太原、顺天,则可依借太原、北京这两大重镇坚守,以倒马关、紫荆关和军都关这三关为前阻。

    攻守易势,借助关防之力,变攻为守,后发而置人。

    再强大的突厥骑兵军团,在这些险关要隘面前,也没有什么可发威的余地。

    只是这老成稳重的意见,却并没有得到皇帝的同意。

    “颉利夺我定襄道,甚至屠我二城两万余百姓,又斩杀我两万将士,这是我大秦开国以来,从不曾有过的奇耻大辱。颉利骑到朕头上拉屎拉尿,朕还要扭头躲着他?不,他有何资格挑衅朕?朕一日都不想多等,现在就要反击!”

    皇帝直接向将军们提出了自己的反击方案,这是他昨夜苦思一夜后的结果。

    “赵贵率军五万,汉、蕃各一军,出军都关攻涿郡高昙晟高开道二贼,夺回涿郡、怀荒之地。”

    “冯孝慈率汉、蕃各一军五万人马,一军自上谷出紫荆关,一军自博陵郡出倒马关,攻入河东雁门灵丘郡,击刘武周之叛军。”

    “朕,亲率集结于太原之二十万精锐,兵出太原,攻忻口入雁门。”

    卫玄卫文升忍不住劝说。

    “陛下,我军虽占有内三关险要,但翻越太行,道路险阻,且后勤粮草供应运输极难,兵马越众,后勤转运就越难。更何况,河北还有窦建德,不得不防。”

    可皇帝已经打定了主意。

    “窦建德朕已经将他交给魏王存孝和赵王士信,山东和辽宁两道兵马,将一起进攻河北,海陆齐攻,他会被拖在河北的。”

    “陛下,就算攻破忻口,可雁门险要,易守难攻啊。当年突厥始毕可汗数十万人马,也未能攻破雁门。”卫文升继续劝说。

    “卫老将军,若是朕就这样放弃关外,只怕关外那几郡也就彻底的没了,就算以后再夺回来,估计也成了一片废土,那是几十万条人命,都是朕的子民,朕不能置之不理。”

    当然,做为皇帝,罗成还有另一层的考量。

    若是任由颉利占据关外之地,还会有一个极坏的影响,那就是让颉利威望大增,使得他这次卷土重来能够一战扬名。

    李渊、窦建德、刘武周、高昙晟、梁师都之流,就会更加勾连突厥。

    如此一来,颉利拉着这些儿子就能形成一个稳定而又强大的反秦力量,西起关中,东到大海,这么强大的一支力量联合起来,就算是罗成,也是吃不消的。

    所以,他必须趁这个联盟还未稳定之时,立即扬剑斩断。

    尤其是必须得杀刘武周,夺回定襄道,这样才能把李渊和窦建德阻隔开来,各个击破。

    军都关有三十六里关沟,倒马关有十八盘岭,紫荆关也是依山面水形势险要,放弃关外据守三关两城,确实稳,可罗成却不能接受。

    在战术上这没错,可战略上却将陷入无穷被动。

    必须得出击,方能在战略上占据主动。

第865章 拒诏抗旨

    秦琼和尉迟恭几乎是同时出列,向皇帝喊出请为前锋的话语。

    相比起年迈的老将军卫文升的稳重,这两员三十出头的大将正是年富力壮之时,他们不会去想什么兵凶战危,也不会去考虑什么四十万大军四路出击的后勤粮草问题。

    他们考虑的很简单。

    皇帝说要打,那就打他娘的。

    突厥人竟然如此穷凶恶极,破城夺地不说还屠城杀人,这是绝不容许的。

    君辱臣死!

    颉利可汗敢欺压到大秦天子头上,他们这些大秦将军岂能坐视。

    “好,两位将军忠心可嘉,朕便授秦将军为讨逆将军,授尉迟将军为平虏将军,二位将军各率一军为朕先锋!”

    皇帝旨意既下,也就再无更改。

    一名名宣旨官带着旨意飞驰出太原,前往四方宣达旨意。

    好在说四十万大军出击,但并不是都从太原出发,而是自太原和博陵、上谷、北京四地出击,而太原和范阳这两地,本就是北方重镇,隋乱时也没受过太多战乱,秦立国后,也以这两地为河北和河东的中心,因此也积储有不少的钱粮军械等物资,有这两座为后勤补给基地,倒也还不至于兵出无粮。

    不过要供应四十万大军,征召的民夫也要多达倍数,基本上这次河北河东河南等地,大部份青壮都要征召起来,大致得是三丁抽一丁的极限动员。

    这样的战事规模,是肯定无法持久的,卫文升等有经验的老将文臣们给皇帝的建议是最多三个月。

    如果三个月内无法取胜,或者是减少战事规模,则秦军则无粮,而整个河北河东甚至中原之地都要崩溃。

    这不是夸大,而是事实。

    “三个月,足矣!”

    罗成撑不过三个月,颉利又岂能撑过三个月,刘武周又岂能撑过三个月,柴绍又岂能撑过三个月。

    这场战争不仅对罗成来说很危险,对敌军几方来说,一样危险,他们若不能击败罗成,攻过长城,那么他们一样在这偏僻的塞北无粮可继,一样得崩溃。

    就看谁能先胜出,哪怕是陷入僵局对峙,两边都将一样完蛋。

    代北。

    云中城。

    夜色下,几只飞鸽入城。

    城中心的鸽楼上,云中郡太守丹阳郡公李客师马上抓起一把鸽粮撒进去,待鸽子们吃饱后,他才抓起鸽子取下其脚上的信筒。

    “陆陆续续放出去一百尾飞鸽了,有顺天鸽站的,也有太原鸽站的,还有恒山鸽站的,如今也终于有我们云内鸽站的鸽子飞回来了。”

    飞鸽传书是一种很神奇的技术,需要高明的训鸽人训鸟改良鸽种,这些飞鸽都是专门的鸽子,最早时只是贵族们用来玩耍炫耀之物,后来被罗成安排暗卫研究改良,最终形成了可以传递密信的信鸽。

    利用的是鸽子返巢的天性,传递信息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

    比如云内与范阳相距八百里,这个距离信鸽可以直接往来,不需要中间接力传递。云内给范阳发鸽信,事先需要从范阳鸽站以车马运送飞鸽到云内城暂时寄养,待到要传信时,把信装在鸽子腿上,喂饱,然后放飞。

    鸽子自然就会飞回他在范阳的鸽巢,这就是鸽子的回巢天性,不管多远,一般都会飞回去。

    当然,为了保证信息安全,鸽信采用加密的密信,同时,只要重要信息才用鸽信,并且是一条信息用数只鸽子多次放出,以免被鹰等天敌捕杀,或被人拦截。

    从范阳带一只信鸽到大同,得经过八百里路程,很麻烦,但放回去,鸽子仅一天就能到达,却又极迅速。

    “丹阳公,如何?”

    刘弘基听闻有飞鸽回来,立马过来了。

    李客师是李靖的弟弟,这是个玩鸟的高手,大同的鸽站比别的站养的鸽子都多。

    “鸽信我已经交给参谋翻译了。”

    参谋掌握着一本鸽信译本,这种译本专为鸽信传递设计,每隔断时间还会更换。他将译好的鸽信递到刘弘基手里。

    “又是一封让我们突围撤离的信吗?”

    刘弘基看完后,只是摇了摇头。

    “将军,颉利已经越过了杀胡关,很快就要到了,如果要撤,这是我们最好的机会了。”李客师提醒刘弘基。刘弘基本是定襄大将,派去马邑接任定武军使,结果定武军叛乱,他仅带着部份兵马败回云内。

    他是一员客将,李客师却是云中郡太守,不过李客师这人倒没跟刘弘基争权,大敌当前,守城御敌之事他都是交给刘弘基负责。

    就连现在是战是撤,他也先问刘弘基。

    刘弘基笑着道,“陛下下旨,让我等突围出塞北上,让我们放弃云中郡。但是,顺天府那边传来消息说,皇帝已经下诏要四军进击,二十万在军兵分四路北上,既然皇帝都来了,那咱们还撤他个鸟啊!”

    “颉利来了又怎么样?他以为破了定襄和大利城,就也能破我云中城?”

    云中城在上次战突厥时,就表现的极为坚固。而那之后,这几年云中城一直在秦军手里,自然也得以进一步加固。

    “我云中城现只有五千之兵,但恒安镇还有两千,牛皮关也有一千。关城相连,互为犄角,将士们士气正盛,斗志昂扬,为何不能坚守一战?”

    “况且云中城中还有五万余百姓,青壮也有一万余人,这些人完全可以协防助战。我们完全可以坚守到陛下援军到来!”

    太守李客师听了,也不反驳。

    只是笑笑道,即将刘将军有此决心和雄心,那我这个文官自然全力支持。我是云中太守,守土有责,更应当坚守城池。

    于是乎,虽然这已经是他们收到的第八封撤退诏令了,可最终刘弘基和李客师依然决定继续坚守。

    几乎是同时。

    更北方数百里外的阴山白道,罗嗣业也接到了来自皇帝的诏令。

    皇帝命令他不要与突厥人硬拼,说既然定襄和大利城破军没,那么就干脆先绕道漠北借道奚境回北京。

    “嗣业不敢奉诏,两万定襄将士们的血还未干,两万余定襄百姓们的血也还未干,我嗣业不敢就这样走了,嗣业抗旨拒诏!”

    罗嗣业咬着牙烧掉了诏令。

第866章 向南,向南

    连绵不绝的大青山横卧在塞外定襄土城北部,这座天然屏障,挡住了前套平原通往大后山之路。

    千百年来,这里成为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汉耕民族反复争夺的焦点。

    往来征战不断,双方在大青山上打通了一条蜿蜒曲折古道,这条路长达九十里,称为白道。

    河套之地,其东部的前套在南北朝时被称为敕勒川,这是一片富饶之地。

    其西面,在隋时也则曾称为丰州滩。

    罗成败始毕可汗,许多突厥人逃循漠北,留下来的突厥人则归附汉家,嗣业在定襄几年,一直大力移民垦荒、筑城设屯。

    有诗人来到边塞看到这里的情况后,曾写下了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诗句。

    可是颉利的再次南侵,尤其是刘武周的突然叛乱,打了嗣业一个措手不及。

    “若我当时不率主力远征九原,也不至于让定襄有此大劫!”

    “晋王,话虽如此,可谁又能料到颉利和刘武周等会此时作乱呢。”

    军营。

    士兵们正在拔营。

    川流不息的定襄宣武军将士们,身着赤红的军袍,胳膊上还各按官阶兵衔镶嵌着铜章。

    秦军讲究官阶军衔,有品者皆有武阶,而无品者则有兵衔。

    队头以上皆有武阶官品,而队头以下则无品阶,因此都授予兵衔。队副为军士长,充任队旗手的是上士、护旗手是中士,此外每队的火长为下士,组长为上等兵,服役两年以上的为二等兵,服役一年以上的为三等兵,新入伍不满一年的为列兵。

    战斗之时,各有藩属序列,但如果打乱了,那便以官阶和兵衔高低来排定指挥序列,明确上下。

    士兵们背着铠甲,身着大口裤,腿上打着绑带,拿着武器,有序的出营。

    军旗飘飘,排列整齐的士兵开始唱着军歌,军哥声中,步伐有序。

    营门前。

    嗣业骑在马上,看着将士们。

    “晋王,我军不过三万人,且如今粮草将近,抗旨不遵,反西进去打柴绍十万人马,太冒险了。”

    “确实冒险,但值得。”

    罗嗣业有他的考量,此时出塞自然是没有危险,但要绕到奚境借道回范阳,这一圈绕下来得一千多里路,他这三万多里在这里已经呆了很长时间了,粮草本就不多了,这一千多里粮草是个大问题。

    更何况,罗嗣业更不甘心就此撤回范阳。

    血债只能血偿。

    颉利兵强马壮,他暂时不能去硬碰硬,但去打柴绍的十万唐军,罗嗣业觉得还是有很大的机会的。

    有心算无心。

    加上柴绍之前从九原郡出来时,已经在那里留下了不少兵马。

    然后他遇暴雨洪水,中途改道绕路,本来他是要在定襄城下与颉利会师的,但如果颉利都已经去马邑了,柴绍的兵马还没到定襄。

    这是一个阻击的好机会。

    “报!”

    “报,斥侯轻骑已经探到柴绍军位置,其军已至金河河口的金河泊,其兵力约八万人左右。”

    嗣业让扈从的义儿侍官拿来地图,他在地图上察看了一阵。

    “看来柴绍行军很缓慢,才刚到金河口,接下来估计他是要沿金河往东北行军,然后再南下经杀虎口入长城关内,去云内与颉利会师了。”

    他估算了下距离,白道距金河泊大约一百六十里路而已。

    “传令,调整路线,全军不再向西,改为向南。”

    “向南?”

    向南,向南。

    向南百里,定襄大利城。

    夜色之下,大利城中留守的突厥人发现有兵马自北而来。

    牛角吹响,留守的五千突厥军从睡梦中惊醒,纷纷披上铠甲拿起刀剑。

    “敌袭吗?”

    “好像是兵马过来了。”

    突厥人登楼的登楼,出城上马列阵的阵列。

    良久后。

    终于有人马过来。

    “我是大唐左武卫大将军柴驸马麾下先锋,奉驸马之命前来相告,我十万唐军到了!”

    说着,那骑士驰近城下,奉上一封书信。

    城中留守的突厥将领听说来的是李唐的兵马,不由的松了口气,还以为是北边的罗嗣业打过来了。

    “好好检查下这封信,可别是罗嗣业冒充伪造的。”

    一名汉人仔细检查了半天,最后把信交还给那突厥将领,“确实是李唐柴绍的来信,上面的印信也不是伪造。”

    “这个柴绍,怎么现在才到?”

    “他说路上遇到暴水涨水,不得不绕路,耽误了不少时间。还说如今军粮将近,请求我们先借他些粮食。”

    “三更半夜的跑来借粮,真他娘的扰人好梦,不借。”

    “将军,不好吧,毕竟他们也是友军。”

    “好吧,那就等柴绍来了再说。”

    没多久,更多人马到来,他们在远处停下。

    一员骑兵高举着唐军的红白旗在前,后面跟着一支约二三百人的骑队过来。

    “大唐左武卫大将军谯国公柴驸马到了,请打开城门。”

    城上的突厥人探头瞧了瞧,打着哈欠,“开城吧,他娘的,真是晦气,这个时候过来。”

    大利城的城门缓缓打开。

    城下旗手举着旗帜率先入城,其后二百余骑也跟着入城。

    城上的突厥人打着哈欠,还想着等他们进来后把城门再关上,然后还可以找个地方再眯会,结果城门处突然传来阵阵喊杀之声。

    “唐军反了!”

    喊杀声此起彼伏。

    城门处,大唐左武卫大将军驸马都尉谯国公柴绍,掀开面甲,却成为了大秦晋王罗嗣业,他挥起自己的陌刀,左劈右砍,接连砍倒数名措不及防的守门突厥兵。

    他身侧更多的骑士已经展开突袭。

    许多突厥人死前只剩下一个不解的疑惑,为何唐军反了?

    大利城北门点起了火堆,城北远处的宣武军将士们终于等到了进攻的命令。

    “杀!”

    三万余宣武军将士们,心怀血仇猛冲而来。

    大利城中的突厥中还想抵抗,可城门被突破,秦军源源不断的涌进来,钢刀长矛无情的收割者留守的突厥军。

    天亮。

    五千突厥留守兵马,尽被歼灭。

    一夜阵斩千余,俘虏了三千余众。

    浑身浴血的嗣业坐在大利城门楼上,迎着朝阳。

    “杀,一个不留!”

第867章 大利犒军

    相距大利城二十里处。

    唐军柴绍的前锋遇到了一队奔驰而来的突厥轻骑。

    “颉利可汗已先入长城,往云中而去,他留下兵马在大利城,为将军备有粮草等补给,盼将军补给之后,早日南下会师。”

    消息报回后面的中军柴绍处。

    “颉利可汗已经入关了?倒是速度好快。”柴绍一愣,“好在他还给我们留了补给,传令,加速前进,今晚入大利城过夜。告诉弟兄们,大利有粮草补给,今日都可以饱餐一顿。”

    原计划本来半个月前唐军就应当抵达定襄,可因为在九原耽误了些天,又半路遇洪水绕路,使得柴绍军晚到了半月。

    这也导致柴绍军中现在粮草几尽,路上都已经控制配给了,许多唐军都是饥肠辘辘。一听说前面有粮草补给,能饱餐一顿,立时全都来了精神。

    将军王长楷道,“咱们耽误太多时间了,颉利都已经入长城了。”

    另一将军孙华则道,“颉利就算打下太原都无妨,咱们还能少点伤亡。”

    柴绍心中也是如此想法,但毕竟此次出兵来,最终目的还是围魏救赵,要联军先灭秦,因此还是得搞好跟颉利的关系的。

    “加紧行军吧。”

    黄昏时分。

    柴绍全军急行终于抵达大利城外,远远的,唐军便看到了城外那几座高高的人头京观。

    “全是新垒筑不久的人头京观,而且仔细观看,人头皆为汉民。”

    听到禀报,柴绍皱眉。

    “胡虏果然残暴,攻破大利,居然还屠城,屠城后还筑京观炫耀。”

    一边的胡将史大奈有些尴尬的站那,他也是突厥人,只不过他不是东突厥人而是西突厥人。曾是西突厥处罗可汗手下大将,后来处罗兵败投隋,他护送前来,处罗入隋后被杨广留在中原,史大奈便转做了隋将。

    后来李渊起兵入关中,在长安的史大奈也就归附唐军。

    “早晚我大唐要灭掉如此蛮凶之虏。”柴绍道,可另一面,他看到这些京观后,也认为此时颉利势大,所以更没有再去怀疑大利城中突厥人的真伪。

    数名突厥骑士出城驰来,说大利城小,且刚经历一场攻城大战,城中残破,无法容下全部唐军,所以请柴绍把大军在城外驻扎,只率军官们入城休息。

    说话间,大利城中还出来一支车队,满装着一车车的粮食,甚至还有一些酒肉。

    柴绍等人对此倒也没有意见,反而十分满意。

    当下便让诸将各自安营,分取粮食。

    他则带将校们入城去感谢突厥人。

    粮车入营。

    一群唐军便围了过来。

    有人等不急便抢上前,一把掀开上面的罩布,看到那一袋袋的粮食,便忍不住大笑,“哈哈哈,粮食,粮食,你们快来看啊,全是粟谷,闻着真香啊,一定是今夏刚收的新粮。”

    那边又有人喊道,“粟谷算什么,我这里有羊肉,刚宰杀不久的新鲜羊肉,你看这肉多鲜红。”

    “我这有酒,哇,好香的酒,口水都忍不住流出来了。”

    有军官过来,扒开这些兴奋的唐军士兵,“都不要乱抢,全都退到一边去,各营的军官过来分领粮食酒肉,该砍柴的去砍柴,该打水的去打水,该饮马的去饮马,还有记得每两队共挖一个茅厕,一定得挖在下风口。”

    这军官有条不紊的发布号令,看着那些乱糟糟的士兵,不由的摇头。

    曾经甲耀天下的关陇府兵,早已经在隋末的乱战中损耗的差不多了,这次北上的十万大军,多是从陇右地区征来的,绝大多数是原来的西秦军。而西秦军又绝大多数是陇右的羌人部落民,以及许多隋末时造反的陇右贼匪流民。

    这些人虽然穿上了军袍,拿起了武器,可既无军纪,更无什么战力可言。

    一路从陇右来到这塞外定襄,路上行军几个月,中间甚至都逃亡了许多人,不得已只得一路上又强拉壮丁补充了许多。

    若不是柴绍、史大奈等也算是有些本事,这支大军根本远征到不了这里。

    八万唐军围着大利城扎下了十里连营。

    唐军很放松,安营很随便,乱糟糟的搭着帐篷,既无营栅,也无壕沟,甚至连望楼都没有立起来。

    营地热闹喧嚣,都在引颈盼着发粮发酒肉,哪有什么心思去整顿。

    反正在他们的脑子里,既然颉利已经灭了定襄秦军,屠了大利和土城,那这数百里内都不会有一个敌军了。

    如此,自然也没有理由再过多警戒提防。

    所有人都在等着饱餐一顿,他们只是在看着能分到多少粮食,能分到多少酒肉。

    八万人马,最后每队分到的是一石粟谷,又分到了十斤肉,然后是酒一斗。

    数量不算多,可对于已经半饥半饱饿了许多天的唐军来说,这已经足够诱人了。一领到粮,各队就立马忙碌起来。

    有一些人负责舂粟谷壳,这些粟都是带壳的,一石粟谷舂壳后能剩下七斗左右,平均一人也就是一升多点粟米,但是够饱餐一顿了。

    “才十斤肉。”

    “这肉也不好太啊,还搭了骨头和内脏。”

    “有的吃就好了,还抱怨呢。他娘的,十斤肉也是肉啊,挑水来,来个一锅乱炖,等骨肉肠子都炖烂了,也就全在汤里了,大家一样能够美味。”队头大声道。

    于是大家便去打柴捡草的打柴捡草,挑水的挑水,挖灶台的挖灶台,舂米的舂米,倒是好不热闹。

    夕阳西下。

    大利城下一片喜悦景象,倒好像在野炊露营一般。

    嗣业站在城头上,观看着城外那十里连营,“柴绍入城了吗?”

    “柴绍带着几百号军官和亲卫已经入城,按晋王吩咐,我已经将他们安排在原来的县衙后院中,给他们备足了酒肉,现在他们已经迫不急待的开始自己动手烤肉了。”

    “很好。”

    “晋王,柴绍再三催促,说要当面感谢你呢。”

    嗣业冷冷笑道,“他想要感谢的是突厥人。”

    一切已经准备好了,就待天黑。

第868章 羊入虎口

    大利城中,原县衙后院。

    日落西山,晚风吹过,渐渐把白天太原留下的暑热一点点带走。

    脱下了铁盔铁甲,换上了绢甲礼服的柴绍等人坐在这县衙后院树下,吹着晚风,吃着烤肉,还有冰凉的酒水,那份惬意啊,确实是这几个月以来艰难行军中最舒服的时候了。

    “想不到这突厥人还不错,居然能这般大方招待我等。”

    孙华道,“我大唐与突厥现在是盟友,这次咱们率兵十万北上,那是一荣俱荣的关系,当然得好好招待一下了。”

    “来,喝酒,这酒真不错,他娘的,自出了九原,我都快一个月都不曾喝过一滴酒了,这酒一入喉,感觉整个人都又活过来了。”

    “哈哈哈!”

    “好肉好酒,可惜却没有歌妓舞姬,否则就更爽快了。”

    柴绍倒没跟着他们那般放浪,他很端正的保持着贵族形像,手拿着刀子动作轻柔的割着烤羊,那烤的正好的羊肉外表金黄,散发着一股无比迷人的香味。

    细切一片薄片下来,放入嘴中,那种感觉,真让人忍不住想长叹一声。

    比起那些一有酒肉就想着女人的家伙,柴绍此时一边享受着烤肉一边则在思考着下一步行动。

    既然颉利已经击败了定襄的秦军并挥军入关,那么下一步就是破云中,然后再下太原了。连罗嗣业和思摩都守不住定襄,刘弘基更守不住云中。

    说不定他还没到达云中,刘弘基就已经城破军没了。

    河东,太原。

    若是太原再下,只怕罗成也再无法阻挡联军的步伐了,不过若夺取太原和范阳之后,唐军一定得坚持把河东拿到手。

    “你家将军怎么还没来?”

    柴绍向着后衙门前的一个突厥士兵招手,然后问道。

    可那突厥兵却只是摇了摇头。

    史大奈用突厥话问他,这回那突厥兵倒是回答了,但只说将军还在忙着安排给唐军准备粮草补给之事,说等忙完了,就会过来的。

    又饮了一轮酒。

    天边的最后一点光明终于渐渐消失,夜幕降临。

    不论是城里的柴绍等军官们,还是城外唐军十里连营里的那些唐军,基本上都是吃饱喝足,甚至带着几分醉意了。

    月亮悄然升上来了。

    本来一直打开的大利城门悄然的关上了。

    城门楼上,悬挂起了几盏大灯笼,红色的灯笼高高挂着,十分显眼。

    大利城南五里处山顶上,一队秦军士兵一直紧盯着大利方向,见到那两串醒目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立马也挂起了两串红灯笼。

    红色的灯笼在这山坡上一盏接一盏的点起,灯光传递下山。

    山脚下的山谷。

    殷开山和侯君集两员大将此时统领着步骑三万人在此,早已经养精蓄锐多时。

    “红灯笼挂起来了!”

    殷开山激动的道,“进攻的时候到了!”

    侯君集跳上战马,挥起马槊,“出击!”

    三万步骑尽皆上马。

    在夜色的掩护下,他们向着北边几里外的唐军大营杀去。

    兵马出山谷之后,立即兵分三路。

    侯君集亲率一万八千步兵骑着马冲在中路,而左右两翼各六千骑兵。

    当侯君集的一万八千步兵骑着马冲到了唐营外几百步时,唐军的值守士兵才发现他们,大声的警报起来。

    这个时候,侯君集却丝毫不慌乱。

    他跨坐马上,开始指挥步兵停了下来。

    士兵们没有骑马冲营,而是勒停坐骑,下马。

    他们把战马交给看马的士兵,然后迅速的集结成阵。

    一个又一个的军阵在迅速的集结。

    夜色里,他们有条不紊。

    对面几百步外,唐军大营却慌乱喊叫,嘈杂一片。

    “进!”

    刘弘基大喝。

    一名名队头,各正站在本队最前面,他们的身后站着队旗手,高举着队旗紧随其后。

    队头引领着队伍向前,整齐迈进。

    并没有人仗着勇武乱冲,秦军强调的是整体的力量,而不是个人勇武,胡乱冲锋,是会被斩首的。

    披着铁甲的秦军宣武军步卒们骑马而来,体力充足,前排是盾战士,后面紧随着长矛兵,再后面则是弓弩手,两侧是跳荡刀盾兵。

    面对着既无营栅,也无营壕的唐军连营。

    宣武军步兵们眼神冷漠。

    当他们接近唐营,营中才勉强有唐军集结起三三两两的队伍。

    “杀!”

    秦军士卒高喊着,然后对唐军先来了一轮齐射。

    刚集结起来的三三两两队伍,立马就倒下了许多人,一下子稀疏起来。

    秦军继续向前,两支队伍终于靠近,秦军一支支长矛刺出,间杂着后面的弓矢。

    “刺!”

    “收!”

    “刺!”

    “收!”

    队头只是反复的命令着,随着他的命令,宣武步兵不断的刺出长矛,收回,且随着刺击不断的稳步前进。

    他们虽前进缓慢,可却没有人能阻挡的了他们的步伐。

    许多唐军此时还有些醉晕晕的,有些人甚至已经睡下。

    匆忙间,连甲都不及披,更别说本来柴绍军披甲率就不足三成。

    连军阵都没有,他们又如何抵挡这样一支宣武步卒劲旅。

    侯君集一万八千人的步兵,留下几千人在后面牵马,其余一万五千战士,列阵进击,无人可挡。

    两翼,殷开山率六千骑兵冲击唐营左翼,而段志玄率六千骑兵冲击唐营右翼。

    他们一左一右,两翼包夹,骑兵突袭,更是杀了唐军一个措不及防。

    大利城中。

    城门早已紧闭。

    当城外的喊杀声四起之时,柴绍等也正面临着被关门打狗的窘迫。

    后衙门不知什么时候被关闭,县衙四面墙上冒出许多秦军弓弩手。

    箭如雨下,喝的正酣的唐将孙华被一箭直接射破了脑袋,而王长楷刚站起来,手还握在刀柄上,便被一箭射中胸口。

    两员大将直接毙命。

    柴绍反应的快些,他喝的酒少,所以反应很快,听到风雨便迅速的掀翻了面前桌案,躲在桌后,才堪堪避过了数支致使的箭支。

    “突厥人为何要杀我们?”有人慌乱的在喊叫。

    柴绍躲在桌案后,看着那到处乱飞的箭支,他从旁边捡过一支,抓在手里细看。

    “他娘的,这不是突厥人,是秦军,这箭上面有宣武军的印记,我们着了罗嗣业的当了。”

    一听这话,院中的一众唐军军官,无人面如死灰,这是羊入虎口,自己送上门来了,命休矣!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231/ 第一时间欣赏隋唐大猛士最新章节! 作者:木子蓝色所写的《隋唐大猛士》为转载作品,隋唐大猛士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隋唐大猛士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隋唐大猛士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隋唐大猛士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隋唐大猛士介绍:
我表哥秦叔宝,我弟罗士信。
本是乡间一少年,终成隋唐大猛士——白虎罗成。
读者交流群:六五六一一八四八八隋唐大猛士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隋唐大猛士,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隋唐大猛士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