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末代驸马TXT下载末代驸马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末代驸马全文阅读

作者:白马啸秋风     末代驸马txt下载     末代驸马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一十六章 火器成型

    周显和于七相谈甚欢,所以当他提出去莱州营参看一番时,周显没理由拒绝。而且,也是该返回莱州的时候了。

    周显向曾樱汇报了自己有关孟熊臣的计划,请求后者允许携带他一起回莱州。如果被俘虏的是孟乔芳本人,或许曾樱还会考虑一番。但一个不怎么出名的孟熊臣,还不能完全引起他的兴趣。虽然他不认为周显的计划能起作用,但处于对下属的谅解,他没有多想便同意了。

    海盗之前劫掠了福山县,获得了不少的财物。黃蜚将它分成三份,其中一份给高茂才和赵旭升,作为死伤百姓和士卒的抚恤。另外两份,他和周显各取其一,作为率部出征的军费。但周显拒绝了,提出他只要韩括在养马岛获取的十二艘海盗船,并请黃蜚为他提供五十个熟悉水战的士卒。至于那些财物,他可以全部拿走。

    黃蜚对周显的奇怪请求感到好奇,但最终还是同意了。他掌控登州水师,虽然现在衰落,但五十个水卒对于他来说并非什么大事。况且,那一批财物虽然不多,但也算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不要白不要。

    曾樱对两人的私下交易并不感兴趣,或者说是不想管。文人自恃清高,而他也没有一般东林党人的贪婪。他在告诉黃蜚自行处理后便没有再多过问,实际上在周显看来,他这个登莱巡抚,除了不通军事之外,在别的方面还算可以,至少懂得放权。

    黃蜚许诺在海盗上交赎银之后,会把其中的一部分再交给周显。周显这次接受了,并和黃蜚私下约定。以后不管是莱州还是登州受袭,相互之间都会出兵相援。但当周显提出,要双方船队适时共袭辽东沿岸时,黃蜚明显对周显的胆大妄为很吃惊,只是说自己要考虑考虑。

    剩下还活着的海盗有近两千人,周显让谈时迈所率的千人队暂时留在登州,以尽力帮助黃蜚稳定局面。剩下的,包括墨营的一千士卒,韩括所率的船队都顺着来时的道路返回莱州。周显和吉木所率的骑兵一起返回。此战,五百骑兵损失了二百出头,但马匹却基本上没什么损失。一人一马,剩下空置的马匹驮着已经经过处理的士卒尸首,显的有点凄凉。

    等到达莱州境内的时候,周显收到赵宇的讯息。说是第一批遂发枪已经制作出来了,有二十把,还有两尊虎蹲炮和一尊弗朗机炮。本来,按照最初约定的,赵宇在一个月前就应该制作出第一批样品。现在已经拖延了一个月,但是除了遂发枪,他竟然还及时制作出来了这两样炮,这倒是完全出乎周显的意料。

    周显让吉木带着士卒先行返回,他带着周泰,还有几个亲卫去了火炮场。

    两个月不见,赵宇脸色黑衢,头发乱糟糟的,看起来既干又瘦。虽然没有身临其境,但周显也能从中看出他的辛苦。他看着眼前摆放的崭新的三尊炮,以及二十杆遂发枪,抬头向赵宇笑道:“赵兄,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赵宇一开口便开始抱怨,自己制作火器中间的各种辛苦,其他的条件是怎么怎么的不好,自己又是怎么克服困难,彻底扭转乾坤的的。等到实在是没处抱怨了,他最后才开口言道:“周兄,你看我这么辛苦,你身为知府,能不能给我发一笔赏银?”

    周显笑道:“给你三千两白银,够不够?”

    赵宇惊诧万分,“周兄,你说的可是真的?都给我,还是包括其他工匠的?”

    周显脸带浅笑,道:“你如果愿意分给其他工匠,我当然没意见。只不过对于他们,我另有奖励。但是前提是,你制作的这些炮和遂发枪都能用,而且不会轻易发生炸膛。”

    赵宇拍着胸膛,保证道:“你放心,每一个我都是经我监制,并且严格检查过的。虎蹲炮和弗朗机炮在射击五百次,而遂发枪射击三百次之前,是不会轻易出现炸膛的。再多,我就不能保证了。现在,相应的磨具我已经制作完成了,以后就能源源不断的产出,似乎也没必要用那么多次。”

    周显点头笑了笑,问道:“赵兄,那以后每个月能产出多少?”

    赵宇想了想,道:“以目前的规模,遂发枪一百杆左右,弗朗机炮两尊,虎蹲炮五尊。之所以产量这么低,是因为之前你要求的,首先保证质量。这样对铁质的要求很高,以目前的炼制规模,最多也只能满足生产这么多。当然,如果不生产炮,而全部用来生产遂发枪,倒是可以将产量增大到一百五十杆。”

    “那为何不增加炼炉?如果按照你所说的,只要增加炼炉就可以产生更多的火器。”

    赵宇无奈的摇了摇头,道:“周兄,事情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每个铁矿每个月的产量,运输过程中的耗费,火炮场内炼炉的数量,打制火器的铁匠,操作冶炼的力工。例如这些等等的一切,只要有一个短板,便会直接影响最终产出火器的数量。现在这个火炮场虽然清理出了一片区域,但什么都缺。”

    周显眉头紧缩,看来是自己想多了。“那现在最缺的是什么?”

    赵宇回道:“一个是人,另一个是物,技艺熟练的工匠以及你之前所说的炼炉。高炉的问题可以用银子解决,另一个则需要慢慢培养了。”

    周显点了点头,又回到最初的问题,“赵兄,你确定这些遂发枪、虎蹲炮和弗朗机炮不会炸膛吗?”

    赵宇眉头一挑,感觉自己受到莫大侮辱似的道:“你还要我向你保证多少次,不会轻易炸膛的。至少在达到我向你保证的射量之前,是不会炸膛的。”

    周显笑了笑,道:“那就好。赵兄,立即将这些遂发枪和炮装车,你和我一起去莱州城。”

    赵宇疑惑道:“周兄,你这是……”

    周显笑道:“去展示一下,或许能提起一些人的兴趣,让他们跟着你学火器制作。”

第三百一十七章 火器演练

    朝阳高升,旌旗招摇。

    在莱州城东侧的广阔平原上,五百士卒,三百余六艺学院的士子,还有近千的百姓和各式官员聚在一起,正在观看一场火器的演练。

    一阵锣鼓声后,在相应队长的指挥之下,二十个火铳手被分为两队,依次向前。射击的目标是分别摆放二十步外,竖起的木牌。一阵硝烟过后,木牌尽数倒地。周围百姓发出一阵惊呼,语气之间满是赞叹。

    随着队长的一声令下,所有火铳手开始清理火药仓,然后重新装填火药、弹丸。这次瞄准的目标是四十步外的木牌。如同前边一样,硝烟过后,木牌也尽数倒地。接着又是六十步外的木牌,九成以上倒地。

    遂发枪的有效射程是在九十步(六十米出头)左右,这些火铳手都是俞百易从莱州营中千挑万选而来。八十步以内,射中标靶的准确率基本上可以达到八成以上。只不过如若将标靶定在八十步,余留的牌子太多,表演的效果就没有了。因而,周显把目标靶子最远的距离设置在了六十步,这样给围观百姓的震撼作用更大。

    果然,在射击完毕之后,人群之中爆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接着,虎蹲炮也被推上前去,它的有效射程不到二百丈(五百米左右)。个头不大,两个士卒便能抬起。将它放在地上,一个人在后仓填入火药,一个从炮筒之上填入炮弹,最后点燃引绳。轰轰隆响,连续射击了十轮。两尊虎蹲炮相互配合,放置在一百五十丈的标靶全部被炸成了碎渣。

    最后上场的弗朗机炮,每门重约三百斤,放置在两匹马拉着的车上,缓缓向前。弗朗机炮分为子母两个铳,一般又叫子母铳炮,是在嘉靖年间由葡萄牙人传到大明的。最初之时,因为子铳和母铳之间的缝隙太大,导致火药爆炸之后,气息外泄,导致当时射程只有百余丈。因为弗朗机炮子铳和母铳分别锻制,技艺简单,大明进行了大量仿制。而它的射程也在逐步提高,到明末的这个时候,可以轻松达到四百丈。

    弗朗机炮还有一个好处是子母铳是分开安置的,导致射击之时有个缓冲作用,后坐力大大减少。因为这点优势,它也可以被安置在船上,供应水师使用。而且它的机动性也比红夷大炮强的多,因为后者很多时候只能安置在对应的炮台和城墙上使用,而它有两匹马拉着便可以四处跑。

    只听一声轰响,摆放在三百丈的一个砖墙瞬间被轰塌,砖石四飞。

    周围的欢呼声更盛,周显笑着站起身来,高声喊道:“有此利器,莱州永固。监造此炮及遂发枪者,赵宇,奖赏白银三千两。其他工匠,各赐白银百两。以后,但凡有人能制作出各类火器,并可以在今后投入实战者,各有重赏。从今日起,六艺学院开通‘神工院’。无论出身如何,只要对火器感兴趣,并有志于此的。在考官审核通过之后,都可进入院内学习,由赵神匠亲自授课。所有学子,在学院内的食宿都由官府负责。”

    周围的百姓倒吸了一口凉气,三千两白银,这可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全部家产。这事一旦传开,这六艺学院的门槛恐怕就要被踩破了。

    赵宇从周显手中接过三千两白银,苦哈着脸道:“还赵神匠,周兄,你可真会给我戴高帽子。我可告诉你,那些人你自己招来,想找谁授课就去找谁授课,我可不掺和。我在莱州城好好玩两天就回火炮场了。”

    周显狠狠的掐了他一下,淡淡笑着道:“笑笑,下面还有人看着我们呢!你这样皱着脸,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受什么委屈了呢!”

    看赵宇脸上挤出一些假笑,周显笑着道:“赵兄,你科举考了那么多次,竟然连个秀才都没考中。难道你就不想借此证明一下,你实际上比他们都强?你试想一下,那些秀才、学子,一个个都听你授课,让他们按照你的命令行事,这种感觉该是多么爽啊!而且,你不是也缺工匠,技师之类的人吗?一旦他们学成,你不也可以省心很多吗?”

    赵宇有点心动,“那火炮场那边呢!”

    “火炮场那边,你不是已经制作好磨具了吗?这段时间,就按照你之前提的那个量制作,每个月一百杆遂发枪、两尊虎蹲炮,一尊弗朗机炮,让那些工匠按照你要求的制作就行了。等到以后你培养出一批工匠之后,我们再行扩大规模。平常如若没事,你就呆在莱阳城。有事的时候,我再派人护送你去火炮场。别忘了,你现在可是赵神匠,是莱州的宝贝。另外,你也可以趁这段的空闲时间好好想想,绘制一下其他火器的制图,仔细考虑一下我们还能制作哪些威力强大的火器。”

    赵宇轻声骂了一句,勉强同意,但言道:“那神工院的一切都由我负责。要么人,不要什么人,也都由我说了算。”

    周显笑道:“这个自然。”

    走下台子,周显走向旁边站立着的于七,笑着言道:“孟熹,看着怎么样?”

    于七拱手道:“周知府,这一次火器演练真是让于某大开眼界。这遂发枪少了火绳引燃,射击速度比着火绳枪基本上节省了三成的时间。如果军中都装备这样的利器,那防御的威力必将大大增强。而且,我看,您虽然设置的六十步标靶,但恐怕遂发枪的射程还不止那个距离吧!”

    周显点了点头,道:“有效射程可以达到九十步,再远就无法形成有效伤害了。”

    于七犹豫了一下,向周显道:“周知府,不知在下能不能从你这里购置一批遂发枪?至于价钱之类的,都好商量。”

    周显心中对他为何他想要这些遂发枪十分好奇,但却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摆手笑道:“这可不行,火器之类的为利器,可不能随意买卖。而且现在,连我营中的士卒也没有装备多少。如此,便更不能卖给孟熹你了。”

第三百一十八章 丁可泽所想

    于七听周显想都没想便直接拒绝,心中闪过一丝暗恼,但表面上却什么也没说。只向周显拱了拱手,道:“是在下孟浪了,火器确实不可随意买卖,否则这天下还不乱了套。在下只不过刚刚看到遂发枪的威力,想到我家的那座矿山时时有人闹事,这才想用这火铳偶尔震慑一下他们。”

    周显笑了笑,他最初知道于七这个人。是因为他命人搜集登莱地区矿产的掌控者时,知道于家掌控着当地最大的栖霞金矿。而且一掌握就是三代,他家之所以能积累千万巨财,和这座金矿脱不了关系。但于七这个人却不完全是一个奸商,他在登莱地区的名声甚好,无论是在官方,还是在江湖上。

    在明面上,他和官府人员搞好关系,上下都从他这里获利。而在江湖上,他又乐善好施,忠义无双,笼络了一大批乡间豪侠。后来,他利用自己良好的人脉,在郑成功北伐之时,以栖霞金矿的矿工为基础,以牙山为根据地举行反清起义。历经数年,两次起义,虽然最后还是告以失败,但影响巨大。

    “孟熹,那不过是几个矿工,如果你连这个都解决不了,何能掌控这座金矿那么多年?一批遂发枪我是给不了你,但送你一支还是可以的。”

    于七明显一愣,双手抱拳向周显道:“如此,那在下就谢过周知府了。”

    周显摆了摆手,道:“孟熹,我们两个也算是一见如故,有句话我就直接对你说了。你于家有万贯家财,但再富裕,也不过是一商人之家。你允文允武,都是俊才。如若在这样的铜臭之物间虚度此生,我十分为你可惜。这样对你直说吧!我莱州营在不久之后便要组建另一个千人队,但此时正缺一个千总,我愿意给你留着。”

    于七脸色微变,怔怔的望着周显,有点疑惑,又有点不可置信。

    周显淡淡笑道:“这个不用急,你可以慢慢考虑。这几日我率部出征登州,现在有很多杂事需要我去处理,就不再陪你了。我派俞千总跟着你,在莱州城,你想去什么地方,就让他带你去。随便转转,看看这里是否值得你留下来。”

    赵宇这几日很忙,自从周显当众宣布那么高的赏格之后,神工院的门槛都快被人踩破了。不仅有些贫穷的士子,连拉车的,种地的也跑来凑热闹。他在莱州城内没有住处,周显就将他暂时安置在家中。每回到家,耳朵里面都是他的抱怨声。周显对此基本上是完全忽略,只是让锦瑟在饮食上对他稍微照顾一下。

    三天之后,赵宇最终从三百余应选人中只挑出了五十个人。他又从火炮场调来了两个工匠,帮他一起给那些学子授课。引人注目的选人行动在这个时候也宣告结束,神工院在他的主持下完全正式开启。

    于七在莱州停留了五日,去看了很多地方。但面对周显让他进入莱州营的提议,他最终还是委婉拒绝了。周显心中黯然,但对此也并没有强求,只向他言说,如果今后想通了,可以随时来找自己。

    夕阳西下,灿如鲜血。

    于七坐在一个长椅上,喝着没有多少滋味的野花茶。他砸了砸嘴,向坐在他对面的丁可泽笑道:“丁二哥,你的茶铺还是这么寒酸。”

    丁可泽淡淡笑道:“我就是一个普通百姓,一张薄饼,一壶粗茶就可以完全应付过去了。可比不上于三弟你,天天锦衣玉食的那么养着,太金贵。”

    于七笑了笑,对丁可泽的冷嘲热讽并不放在心中。“丁二哥,实际上也没那么舒坦,我那一大家子有那么多人需要养着呢!废话也不给你多说了。青州谢大哥那里,还是登州我那里,你选一地,不要再在莱州呆了。”

    丁可泽疑惑的看了一下于七,道:“哦,三弟,你怎么突发善心了?”

    “我在莱州和周显相处了几日,发现他这个人和别的官不太一样,没那么贪财,也没那么好糊弄。你留在这里,难免有一天被发现什么踪迹,到时候事情就不会那么艰难了。我想,既然谢大哥已经决定不向莱州扩充势力了,你也没留在这里的必要了。否则,除了白白担险外,什么都得不到。”

    丁可泽笑了一下,端起茶碗牛饮了一番,道:“老三,你是不是在害怕我被官军逮捕,从而连累到你?”

    于七点了点头,没有否认,道:“我确有这方面的一些考虑。”

    丁可泽笑道:“那你就完全将心放进肚子里面吧!我丁某天生就是一副硬骨头,做什么都不会出卖兄弟的。虽然我一直不太看的上你,但大哥认你为兄弟,我自然也认。我留在莱州就是想看看周显这个人到底如何,并没有准备做什么事情。况且,在莱州知道我身份的没几个人,他是不会找到我身上的。”

    于七轻轻的点了点头,同时又满心好奇的问道:“丁二哥,你那么在意这个周显干吗?不会仅是为了了解周显这个人吧!”

    丁可泽沉思了一会,最终下定决定道:“老三,你不是见过大哥所骑的那匹良驹吗?那是周显送的,两人之前便接触过一次。大哥在山东横行多年,声势已无人可比,打的都是劫富济贫的旗号。但当匪总有个程度,现在在青州府、济南府两地,部众已有八千之众。再行扩大势力,就只有两条道路了。一、直接造反;二、接受朝廷招抚。”

    丁可泽停顿了一下,看向于七继续说道:“造反,大哥没那个心。接受朝廷招抚,大哥又不屑于和那些贪官污吏压在自己上面,要不然他最初也不会带着兄弟们当匪了。他之前之所以想将势力扩充到莱州,就是想以强大的实力逼迫朝廷直接将这块分给他,以一种半独立的状态为百姓做点实事。本来,一切都进行的十分顺利。但突然之间,来了一个周显。他矗立在莱州,就像一块巨石,轻易搬动不了了。”

第三百一十九章 于七送信

    于七认真听着丁可泽十分直白的叙说,脸色微变,“丁二哥,你这可一点都不像是在莱州什么事都不会干的样子啊!反而更像是在说,你要找机会做了周显一样。”

    丁可泽淡淡笑着,明言道:“最开始的时候,我的确有过这样的想法,大哥的大计不能让这个小子搞烂了。但后来,看周显平匪贼,安百姓,夺矿场,建学院等诸多事情。虽然闹的莱州鸡飞狗跳,确实很多地方都是在为普通百姓办实事。难得朝廷还有这样的好官,我倒有点不忍心杀他了。”

    于七笑了笑,道:“既然如此,那你就更没必要留在这里了啊!”

    丁可泽摆手道:“我不想杀他,但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我倒是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就是通过他,找到一道归顺朝廷之路,以帮大哥实现心中所愿。”

    于七眉头紧缩,道:“在以前,无论是山东巡抚,还是山东总兵,多少次想要招抚大哥,他都没有同意。周显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知府,他为什么会同意?这到底是你的意见,还是大哥他的意见?”

    丁可泽道:“那些人,你觉得可以投靠吗?尤其是山东总兵刘泽清,那就是个贪利无耻的小人。投靠他,只有跟着他送死的份,没有任何前途。要投靠就得选个值得信任的,而不用管那人官职的高低。大哥心中一直有接受朝廷招抚的想法,只不过现在周显职位太低,我们也不完全了解他这个人,所以大哥什么也没说,暂时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但我相信,大哥心中肯定也有这样的考虑。”

    于七点了点头,脑袋急速转动。“这个事情太大,丁二哥,你可要认真考虑。”

    丁可泽点头道:“这个自然,要不然我也不会留在这里。倒是三弟你,为什么会来莱州,且与周显呆了这么多日。”

    于七笑了笑道:“和你的目的一样,也是想了解一下这个人。他在莱州大张旗鼓的收矿,我于家的栖霞金矿就在莱州隔壁,怎能不提前考虑一下将来?而且,你不知道,他竟然想让我来他莱州营担任千总之职。丁二哥,人情世故方面你最懂。你帮我参详一下,他葫芦里面到底卖的什么药?一边在莱州将所有的矿场收为官用,而另一边似乎又在拉拢我为他效力,这完全自相矛盾啊!”

    丁可泽笑道:“老三,虽然我看不上你,但你在领兵方面确实有几分本事。否则,栖霞的千余矿工也不会被你调教的井井有条的。或许,这个周显就是看出你有这方面的本事,因而愿意对你重用。你这样说,倒是让我对他更加好奇了。如果我推测为真,那他就真的只是在以才用人,我更觉得自己的那个方法可行了。”

    于七笑了笑,没有多言,“丁二哥,既然如此,那我就先回栖霞了。只不过我还得提醒你一下,尽量小心。”

    丁可泽点头,道:“你放心吧!返途一路顺风。”

    于七沿着官道骑马慢行,一路沉默不语。旁边和他骑马并排而行的是他的九弟于九,他心中好奇,开口问道:“七哥,你怎么了,怎么在路上一句话都不说啊!”

    于七皱了皱眉道:“想事,心中烦。老九,你说人是不是应该知恩图报呢!别人如若看的起我,我是不是该有所回报啊!”

    于九脸色微变,言道:“七哥,这还用问吗?你不是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吗,要不然在江湖之上也不会人人都称呼你一声于七爷啊!”

    于七笑了笑,叹气道:“但这次不是在江湖上,而是在官府。而且,要想回报他,只有出卖一些江湖人,才能办好这件事。虽然那些人和我并没关系,但如此做,总感觉心中不太舒坦。尤其是,我此举似乎还有点讨好周显的意味。想想,他不过是一知府,为什么我感觉但却比一个巡抚更难对付。”

    于九脸色微变,怒声道:“七哥,这个周显得罪你了吗?你等着,我这就找人替你做了他,而且保证还不留一丝痕迹。”

    于七淬骂道:“就你身边的那几号人,哪个可以重用?要是能做了他,我自己早就做了。事情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因为此事一旦失败,或许就是我们整个于家的末日。”

    “七哥,你太高看他了吧!他不过就是一知府。”

    于七恼笑道:“就是一知府?你看看莱州的四匪,除了出水蛟主动归顺外,其他的三个,现在都怎么样了?还有掌控盐矿的杜庆,掌控煤矿的高依卿,他们一个是宫中的内侍,一个是监军太监高起潜的亲侄子,还不是一个个的被杀。你从中,难道还是什么都没看出来吗?这周显,有的时候就是一个疯子,为达目的,可以全然不顾一切。如果我们于家贸然和他作对,他就有可能凭借自己手中的兵力将我们于家连根拔起,而且还是以随便编的理由。”

    于九脸色变了又变,道:“七哥,没你说的那么严重吧!而且,杜庆和高依卿,不是一个被马下虎所杀,而另一个被作乱的矿工所杀吗?”

    于七叹了一口气,道:“如果真是那样,我何必对于周显那么畏惧他了?我已从我于家的渠道得知,这两人的死和他都有关系。至少,他策划了两人的死,而且还推到了别人的身上,让官府也无从查起。”

    看于九脸色难看,于七笑了笑,道:“九弟,以后事情多想一点,尤其要限制你的暴脾气。有些人可以得罪,有些人不可以得罪,而周显恰好属于不可得罪的那批人。”

    于九深深的点了点头,问道:“对了,七哥,你到底想做什么啊!”

    于七叹了一口气,从怀中掏出一封信,说道:“你带着这封信,和于伯一起返回莱州城。告诉周显,白莲教准备在昌邑县起事,而这信中所写就是主要参与人员的名单。其他的事情,周显自会料理。”

第三百二十章 剿平白莲教

    昌邑县位于莱州的中侧偏西位置,在其西侧,只剩下一个潍县。而在昌邑县城东侧,潍河由南向北流淌,是莱州境内流域最广阔的河流。仰仗着其丰富的水源,昌邑县周边的千亩良田都可以得到灌溉。在这饥荒之年,也可以算是一抹独特的风景。

    而今夜,这种平静注定将不复存在。

    天色黑的如墨一样,昌邑城墙上燃着红着或者白的灯笼,到处都立着持枪拿刀的士卒,严阵以待。而在主干大街上,手持火把的士卒来回奔波,不时撞开大门,持刀直闯进去,将里面的人尽皆赶出来。但凡有人抵抗,就会在第一时间之内被斩杀。鲜血流淌,染红了洁净的地面,声声的惨叫声响彻天空。

    顾咸带着几个差役来回奔跑,不断的大声喊叫。“官府清查叛逆,有尔等无关,所有百姓呆在家中不得外出。否则,杀无赦。”

    周显浑身披甲,从马上跃下,向吉木问道:“现在怎么样了?”

    吉木拱了拱手道:“里面大约有一百余人,都是此次白莲教准备起事的主脑。现在,我们已经清空了这栋宅子周围的所有房子,令士卒把守,将他们与外界完全隔绝。但在之前迁移百姓的过程中,弄出了一点动静,让他们发现了。他们此刻堵了大门,手中都有武器。如若想要拿下,只有强攻。”

    周显点了点头,道:“那个张柬白也在里面吗?”

    吉木点头道:“他在。参将,一切都准备好了,要不要在此刻就强攻进去?我害怕拖延时久,他们会想到其他的脱逃之法。毕竟这宅子内的具体情形,我们并不十分清楚,或许有密道之类的东西。”

    周显点了点头,挥手道:“不急,逃出去几只老鼠,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向他们喊话,让他们出来投降。如若不然,再强攻。”

    这次来昌邑,周显共带来了一千士卒,主力为高毅留在莱州营的部属。除此之外,还有吉木手下的两百骑兵。因为高毅还在登州,周显就将士卒的指挥权交到了吉木手中。在到达的第一时间,周显令他围剿张柬白,而周显自己则指挥剩下的士卒把控四面城墙。但等到事情完毕之后,周显便来城中与吉木会和。

    这次白莲教妄图起事,依靠的主要是两方面的势力。一股是他们暗自隐藏在莱州各地的教众,就在这几日间,他们纷纷涌入昌邑县城。还另一股是昌邑城中的一部分富户。因为之前,周显清除王度衡的时候,曾经下令杀过几家。但当时也只是惩治了首恶,并没收了他们的一部分家产,并没有牵连过重。

    他们的这些家人因此而怪罪周显,在白莲教教众的怂恿下,竟然开始密谋起事。觉得一旦成功,周显就会因此而受到朝廷的重责。那么,他们的家仇也就可以报了。白莲教也想先在昌邑立足,然后再攻取潍县。以这两县的基础,扩充实力。两者一拍即合,最终决定在昌邑起事。而面前的这处宅子就是昌邑大族高家的产业。

    高阳脸色惨白,在房间内踱来踱去,向脸色平静的张柬白道:“张护法,我看我们还是投降吧!现在官军已经包围了这栋宅子,我们已经逃无可逃了。现在投降,说不一定还能保全一命。”

    张柬白冷笑道:“高公子,你是忘记你父亲是怎么死的吗?这个周显历来行事歹毒,毫不留情。如若你投降,或许他可以饶过这宅子中的一二人,但你高公子,必定是死人一个。”

    高阳颓废的坐在椅子上,想了半晌,道:“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张柬白伸手将一把刀递给高阳,站起身子道:“一不做二不休,带领所有人冲杀出去。小张子,发信号,让城中的教众提前起事,我们趁乱突出去。”

    周显仰望向上,一个火红色的烟花拖着长长的尾巴升入高空。他笑了笑,向吉木道:“现在才想起发信号,不会太晚了吗?让兄弟们冲进去,遇到抵抗者,不必客气。”

    吉木向周显拱了拱手,快步离开,高声喊道:“一队,二队,撞开大门,三队攀墙进入。抵抗者,就地斩杀。”

    战斗在不到一炷香时间便结束了。这些人在平常就是普通的百姓或当地的轻侠,虽然都是青壮,有一把子力气。但在正规的军队面前,他们都如豆腐块一样不堪一击。虽然宗教的狂热让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最终什么也改变不了,徒留一具具的尸首。

    城中的白莲教教徒看到信号,也在城中各处放火起事。之前官府的喊叫在此时起了作用,很少有城中百姓在惊恐中跑上大街。没有普通百姓参与生乱,这些教徒便如黑夜中的夜明珠般显眼。刚拥到街上,就被官兵斩杀,没有起到什么策应作用。

    搜索行动一直持续到天色大明才完全告以结束。很难想象,在这小小的昌邑县城中,白莲教竟然召集了八百余人,加上那些参与的富户,至少有一千人。如若不是于七的那份名单,很难想象他们会生出什么乱子。

    白莲教的主脑张柬白死于乱军之中,参与的教徒被杀了二百来人,剩下的全部被俘。

    周显看着被绑缚在一起,身体瑟瑟发抖的白莲教教众,表情淡然。旁边陪同的顾咸正不断擦着额头上的汗珠,他身为县令,在昌邑县城内聚集了这么多叛逆疯子,而他之前却对此却一无所知。虽然他是新近上任,但也难辞其咎。他很难想象,如果不是周显突然率部前来,并以雷霆之势拿下了他们,此刻的昌邑城会是一副怎样的场景。

    吉木从远处走过来,向周显道:“禀参将,共有俘虏七百三十九名。主要的白莲教首脑三十人全部被杀或者被俘。”

    周显点了点头,道:“吉木,你带上一批人,把城中与此次起事有关的富户的家,一个不留,全部给我抄了。”

第三百二十一章 高价购粮

    看到吉木远去,周显转向顾咸正,淡声道:“端木兄,治内发生这样的事情,你之前却对此一无所知。这可有点说不过去啊!”

    顾咸正连忙低下头,双手拱道:“属下知错了,一切责任属下都愿意承担。”

    周显摆了摆手,道:“我知道你刚上任昌邑,这件事情和你关系不大。好在也没有酿成什么大祸,这件事就这么算了吧!到时候我会上书曾巡抚,说你全力助我平叛,将这件事彻底掩过去。”

    顾咸正脸色感动,连声道:“属下多谢周知府的谅解。今后我必会竭尽全力治理好昌邑,以不负大人所望。”

    周显点了点头,道:“这样最好。”

    顾咸正犹豫了一下,向周显问道:“周知府,有件事,属下还得问一下。这些被俘的白莲教徒,您准备怎么处理?”

    周显转头问道:“你身为一地父母,可有什么好的意见?”

    顾咸正沉思了片刻,道:“属下以为,应该只惩首恶,余者不罪。这些人的大部分其实都是普通的百姓,受白莲教的蛊惑,才会做出叛乱之事。只斩杀首恶,便可震慑他们,没必要把他们都行斩杀。”说着,他偷偷瞄向周显,后者的好杀可是出了名的,要不然也不会被人称为小人屠。他真担心他一发怒,把那些人全部都给杀了。那可是近千百姓,以后牵连的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但周显脸色却一点都没变化,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道:“那就依你所言吧!三十个首脑人物全部斩首示众。至于那些参于的富户,全部抄家,主要组织者同白莲教首脑同罪。至于他们的家人,妇孺老弱释放归家,青壮发往矿场为劳力。对了,你审判他们之后,整理一份供状,交给曾巡抚。”

    就这样,他竟然就这么轻易的同意了,顾咸正吃惊的望着周显。

    周显不知道他心里的变化,只是继续说道:“百姓不信官,而信教,这本来就是我们官府的失职。你身为县令,要对他们施以教化。即使放他们离开后,他们中只有一半不再信奉白莲教,而安生生活,这也算是你的功劳。我明日就回莱州城了,给你留下三百士卒。怎么给剩下的人定罪,都由你做主。”

    顾咸正脸色微变,道:“周知府,怎么这么快?您来昌邑,至少也应该让属下尽一点地主之谊啊!”

    周显轻轻的摆了摆手,道:“以后吧!我现在真没这个心情。端木兄,你可知道,我大明彻底危矣!”

    顾咸正不解的望向周显,“周知府,这话从何而起啊!这里不过是一些小贼,能掀起什么大浪?”

    周显叹了一口气,道:“不是这里,而是松山前线。我刚得到消息,满虏阿济格率三万之众突袭塔山,又趁潮落之时,攻取了笔架山,囤积在上面的十二堆粮草尽皆被烧。我大明十三万大军已经陷入缺粮的境地了。”

    周显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对顾咸正说这些,大概是真心有点绝望了。穿越之后,看着很多事情,明明知道可能会发生,但却始终却阻止不了。他以为自己将满清要进攻塔山的计划告诉洪承畴,后者就会加强防备,让敌军无机可乘。

    但实际上,洪承畴得到周显的讯息后,确实也在意此事了。他派出了三千士卒进驻塔山,加强戒备。但满清对塔山却是志在必得,竟然直接派出了三万之众。最后的结果是,塔山陷落,满清大军直接进逼笔架山。等到洪承畴再次派出援兵之时,储存在笔架山的十二堆粮草已经全部化为灰烬。

    十三万大军被满清大军阻在松山和杏山之间,前救不了锦州,后退不回宁远。粮食短缺,兵甲不齐,退败是迟早之事。

    顾咸正明显对周显所说的吃了一惊,道:“周知府,您说的开始真的?”

    周显苦笑道:“我也希望是假的。但这是我派去洪督师那边的信使带回来的消息,千真万确。相信不久之后,这个消息就会传遍天下。顾县令,昌邑有潍河,相对于莱州的其他县份,今年的收成还算可以。我给你三天时间,不管是买,还是强征。你给我弄来两千石粮食,即刻送到莱州城。此事事关重大,不得有丝毫迟延。”

    顾咸正脸色难看,他不知道周显为什么这么要求?但从周显的话语中,他分明觉得此事定然和松山那边的战事有关。他想了片刻,最终拱手道:“大人放心,五日之内,两千石粮食必然运抵莱州城。”

    周显望向李丁,道:“也就是说,你在莱州的五家米店,现在总共储粮也不过三千石。”

    李丁皱眉道:“是啊!大人,因为新粮都是刚下,买粮的人少,价钱也低,就没有从别的地方调粮过来。之前,您让我在湖广地区购置一批粗粮,五万石已经准备妥当,但运到这里至少需要二十日之后。”

    周显沉吟道:“那个太晚了。”

    “大人,您到底要这么多粮食干吗?还要的这么急。”

    “救命。”

    周显沉思了片刻,道:“李丁,自即日起,你那五家米店全部停止售米,将剩下的粮食全部运到王徐寨前所。另外,开始以现有价格的二倍购置各种粮食,无论是大豆、高粱还是大米。只要是能吃的,就行。至于你的损失,我以后一并补偿给你。”

    李丁脸色越来越疑惑,但看周显凝重的样子,他也不敢多问。于是说道:“大人,不知道您想购买多少?”

    周显沉思片刻,道:“五日之内,两万石,可以做的到吗?”

    李丁哑然的长大了嘴,吞咽了一口吐沫,道:“大人,这个有点困难,小人不敢保证。但您放心,小人一定会尽力去完成。”

    周显站起来,躬身向李丁拜了一下,道:“那一切就拜托李掌柜了。”

    李丁惊的顿时立了起来,道:“大人,您这不是折煞小人吗?我怎能当的起您如此的大礼?”

    周显淡声道:“你帮我办成此事,就当得起。”

第三百二十二章 松山前线

    松山,中军大帐,明军文武齐聚其间。

    洪承畴双眼深凹,脸色阴沉,浑身上下满是颓废和懊丧之气。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向坐在自己旁边的张若麒道:“张监军,目前我军的形势,您也都已知晓。是进是退,总得拿个主意。您就先说说吧!”

    张若麒干笑了两声,连忙拱手道:“九老(洪承畴字亨九),在下不过一文职出身,只是粗通军事。这样的军国大事,还是您来拿主意吧!”

    张若麒如此一说,帐内众将尽显愠色。吴三桂和曹变蛟更是冷哼一声,眼神之间满是轻视之意。

    洪承畴看着张若麒的那张胖脸,真想一拳直接将他的猪脸完全打烂。这个时候知道自己只是粗通军事了,当日是谁不断催促进军。导致自己不得不把大部分精锐推向前线,导致后方空虚,从而让满清抓住机会,烧尽粮草的。他强压着自己心中的怒气,沉声说道:“诸位,形势如此,生死攸关,不是应该故作谦恭之时。此时,不管官位大小,职责轻重,都应该畅所欲言,为我大军献策出力。不是什么都不说,今后大军败绩,就不用担什么责任。”

    说完,洪承畴特意瞥了张若麒一眼。后者满脸通红,神色尴尬。

    在洪承畴侧首位置,坐着辽东巡抚丘民仰,他身材瘦削,脸庞如山壑般棱角分明。他看众人都沉默不语,首先站起身来,面向众将道:“诸位,自开战一来,我一直负责粮饷转运。目前,大军的粮草最多支撑三月之用。一旦到时候完全耗尽,军心必散,十三万大军将完全陷入绝境。我在这里首先表个态,我支持尽起十三万大军,北进锦州,以与祖左都督所部连为一体。到时候,再谋求以满虏之大决战。”

    大同总兵王朴站起身来,脸上带着古怪的笑容道:“丘巡抚,我佩服您的豪情壮志。但您刚才也说了,我军的粮草只能支撑三月之用。而祖左都督那边已经被困一年有余,粮草比我军更加短缺。满虏烧我粮草,就是断我军后路。如果我军进逼锦州,而他们却采取拖延战术,不与我军决战。那样,战争的主动权就全在对方那里。等到我军粮草耗尽,到时候必然是一场更大的惨败。”

    丘民仰眉头微挑,向王朴道:“王总兵,那你的意思呢!”

    “撤,先行撤回宁远。补充好粮草之后,再行北上援救锦州。”

    副将祖大乐脸色微怒,张口言道:“我们是可以撤往宁远,但锦州的守军呢!我大哥率部在锦州坚守年余,城中粮草早已不多。如果这个时候从松山撤往宁远,再整兵前来,到时候没个数月时间,绝难完成。到时候城破军灭,你们谁能负的起这个责任?”

    王朴淡淡笑道:“祖副将,我知道你们兄弟情深。但目前形势如此,你总不能让十三万大军为锦州的那点兵力全部陪葬吗?”

    祖大乐腾的一下站起身来,“那你的意思是想完全放弃我大哥吗?”

    王廷臣将祖大乐按下座去,说道:“祖副将莫急。如若我军真的想抛弃祖左都督,在最开始便不会率八总兵,十三万大军来援。但王总兵所说的,也是实际问题。无论是进,还是退,都得将一切都充分考虑清楚。”王廷臣为前屯卫总兵,在辽东总兵刘肇基因手下士卒怯战不前而被解职之后,他接任成为新的辽东总兵。他识大体,懂军略,与诸将之间关系都很好,很多时候在全军起到一个协调统筹的作用。

    曹变蛟脸色冷然,出言道:“我支持丘巡抚的意见。如果可以抛弃祖左都督,那我大明的军队有哪支是不可以被抛弃的?我大明与满虏交战,之所以屡战屡败,不就因为彼此之间军心不齐,各自妄图保全实力吗?目前,虽然满虏烧了我军的粮草,但让士卒所食,每日减少三成,至少也可坚持半年时间。我军火器精于满虏,再加上全军频临绝境,是背水一战,士气亦是可用。与满虏全力决战,未必就完全没有胜算。况且,朝廷也不会完全置我们十三万大军于不顾。在内,有我们;在外,有朝廷援军,不利之局亦可以变成大胜之局。”

    洪承畴点了点头,转向吴三桂道:“吴总兵,你的意思呢!”吴三桂为宁远总兵,在此次出援锦州的过程中,多立军功。是洪承畴心中最为仰仗的大将,他的意见对洪承畴尤为重要。

    吴三桂沉思了半晌,站起来躬身向洪承畴拜道:“九老,属下以为曹总兵所言虽有道理,却是孤注一掷之局。一旦失败,后果将不堪设想。现在满虏起十数万大军,四边建垒,我们即使一个个的拔,又要拔到什么时候?属下在辽东镇守多时,深知满虏军队的战力。到时候我们很有可能不但不能和舅父大人会和,而且还会被满虏彻底逼入绝境。”吴家和祖家都是辽东大族,祖大寿为吴三桂的舅舅。

    祖大乐冷冷的望向吴三桂道:“长伯,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吴三桂脸色凄然,向祖大乐躬身长拜道:“二舅父,你忘了大舅父之前的提醒了吗?在我军到达之前,大舅父便写信给九老,让我军谨慎行事,万不能中了满虏的圈套。现在军粮短缺,我相信即使是大舅父在这里,也一定会谅解我们的所为。我支持先回宁远,等到粮食、军备补充齐备之后,再驰援锦州。朝廷不是已经将十万石粮食运到宁远了吗?如果我们抓紧时间行动,一切都来得及。”

    洪承畴望向吴三桂,有点微微愣神。他实际上比较倾向于曹变蛟的意见,奋力一击,或许还有生望。但此时退回宁远,说的好听,还可以再驰援锦州。但实际的情况是,一撤,军心便散了。而且到时候满虏必然追击,为了加快退军速度,就必须抛弃辎重,粮草等一切重物。而这些军备一旦丢弃,哪里还能轻易征集的来?

第三百二十三章 松山前线2

    吴三桂身为军中宿将,不可能不知道这些。也就是说,他心中或许早已打定主意,完全抛弃救援锦州的想法。

    洪承畴实在有点想不通,为何吴三桂会这样抉择?难道这个军中猛将也被满虏打怕了,怕到完全不顾亲族之情,而选择狼狈逃回宁远。不,肯定不是这样。洪承畴眉头猛然一挑,突然想到了另一种可能,吴三桂或许是想保全自己的实力。

    辽东,在大明的防御体系中,一直是一种很奇怪的存在。说它是大明的疆域,但境内,蒙、满、汉各族混杂,相互之间通婚更是平常之事。在这里,民族之间的界限变的尤为单薄,而亲族之间成为他们最重要的纽带。以辽人治辽,历来就是大明推行的政策。而这就决定,拥有一定实力,且传承久远的辽东大族成为朝廷极力拉拢、扶植的对象。而吴、祖两家就是他们的典型代表。

    自大明萨尔浒惨败之后,满清迅速崛起。这虽然和他们士卒的英勇善战有关,但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满清对辽东大族的分化拉拢。例如佟氏、李氏等大族,他们深知辽东当地的情形,相互之间关系盘根错节。归降满清之后,不仅为他们引路,还不断的说服其他家族投靠满清。这样所产生的危害,比直接出兵带来的危害更大。

    而祖大寿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他曾经在大凌河之战,被困孤城,粮尽援绝,最终无奈率部中投降满清。后又以计诱骗皇太极,孤身返回锦州。但崇祯帝却不仅没有怪罪他斩杀主战派大将何可纲,投降满清的罪过。反而加封他为左都督,领锦州。

    如若说崇祯帝是因为完全信任他而那么做,鬼都不信,崇祯帝的多疑是天下共知的。但他为何还会那么做?只是因为锦州本就是祖大寿本人的势力范围。朝廷如若归罪下来,他很有可能就会完全归顺满清。一旦如此,形势会更加不堪设想。而让祖大寿领锦州,至少他在明面上还是抵抗满清的。

    满清对祖大寿围而不攻,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善攻城,而祖大寿又防守严密。另一方面,也有不愿与祖大寿彻底决裂的意味在里面。他们只是想逼降祖大寿,让他为自己所用,而不想和祖大寿所率的辽人彻底决裂。

    吴三桂很有可能就是看到了这点。他知道自己就算撤回宁远,祖大寿也会安然无恙。而他保留一部分实力,朝廷就不得不依仗他来护卫宁远。而满虏限于他掌控宁远兵权,不但不会为难祖大寿,更会对他极力拉拢,他祖家的子弟的安全也会得到保障。

    洪承畴叹了一口气,心中暗想。小小年纪,心思却这么重!看来,这个吴三桂,不仅仅只是一员猛将,但薄有韬略。自己之前,还是有点小看他了。现在连他都抱有这样的想法,恐怕这宁远就算不想回也得回了。

    “既然诸位的意见不统一,那就以投票来决定吧!在座的有八总兵,十副将,一监军,一巡抚,包括我在内,共计二十一人。回不回宁远?我们共同决定。来人啊!上笔墨。”

    两个小厮上前,将笔墨一个接着一个的放在众人跟前的短桌上。

    洪承畴站起身来,沉声道:“支持回宁远的将领,就在你面前的纸笺上画一个圈。支持向锦州挺进的,就在纸笺上画一个勾。完成之后,就将自己的纸笺折叠之后,放入这个壶中。之后,我们统计数目,少数服从多数。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都是我们集体的决议,谁也别想脱的了关系。我奉劝各位都自己认真考虑一下,因为这不仅仅关乎你我的性命,更加关乎我十三万将士的命运。”

    众人脸色凝重,看着眼前的纸笺和笔墨。那笔犹如千金之重,不好轻易拿起。

    洪承畴看暂时无人动笔,自己首先拿起笔,画了一下,在折叠之后投入壶中。他动作轻快,没人注意他画了什么,看着像圈,又像勾。然后,他挥手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一个最简简单单的决定,竟然耗费了一炷香时间才告以结束,而场中有些将领的额头之上已满是汗珠。

    两个小厮上前,一个唱喏,一个统计。每唱一次,他便将纸笺竖起来,左右移动,以呈给诸将看,表示自己并无作弊。而另一个小厮则在案板上添上一笔,以统计数目。

    只有二十一人,结果很快便出来了。二十一张纸笺上,共有十四个画圈,七个画勾。支持回宁远的,是支持驰援锦州的两倍。

    洪承畴对结果似乎早有预料,他扫视了一下场中诸将,沉声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决议返回宁远。如果今后要担什么责任,我们都一并承担。但此事必须在满虏反应过来之前尽快实施,以防被他们追杀。诸位都先下去休息一番,等到今天晚上,我们再商议如何退向宁远,力争万无一失。”

    在松山诸将在讨论如何退回宁远的时候,周显在紧张的忙碌着。他在五日之内,征集了近两万石粮食,三千斤药材,并令赵宇紧急赶制了五十杆遂发枪,一万斤火药。加上之前的储存的一些辎重,还有一万杆羽箭全部运到了王徐寨前所。

    韩括在这几日,也是紧张的忙碌的,令手下士卒全部参与船只的维护。将无关紧要的设备全部拆除,腾出空间,加固每一艘可用的海船,以尽力满足周显所要求的一切。一千余将士加上无数力工一遍遍的上船下船,将这些各种物资搬运上去。

    莱州穷困,又遭受饥荒,这样多的物资可以说基本上耗尽了莱州的储蓄。但周显还是下令一遍遍的搜刮着,只为多收取一点有用的东西。松锦之战是国战,一旦败了,九边精锐就会丧失殆尽。那些善战的老兵可都是宝贝,一旦失去,想要再补充就万难了。大明到那时,也就彻底危矣!

    他现在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挽救他们。或者说是,让他们战死的更有价值一点,而不是在松山城中因为饥饿而全军覆没。

第三百二十四章 船援松山

    二十五艘海船有大有小,但每一个都是满载满装,超量装满了各种物资。大部分上面都是配备二十个水手,十个士卒。个别大船的上面稍多一点,但总人数只有八百。周显身形疏懒的站在船头,看海浪不断卷打着船侧,脸色平静而淡然。

    昔日,洪承畴突围失败,率残部退守松山。在粮草缺乏的条件下,还坚守孤城近半年。最后还是在松山副将夏承德密约降清,导致城池被破。如若当时城中不缺物资,或许他们就可以坚守的长久一点。即使最后还是失败,但至少也可以给满清带来更大的损失,形势未必就完全不能逆转。

    高毅从船舱底下上来,身旁跟着出水蛟。这几日,高毅一直都很兴奋。自他在十年前乘船逃到登莱之后,就再也没有踏上过辽东的土地。虽然他明知道这次前去,不久之后便要重新返回莱州,但这短暂的片刻,仍让他感到莫名的喜悦。他走到周显跟前,微微欠身道:“周参将,我刚刚问过船匠,我们现在的地方就是旅顺口。按您的吩咐,特意绕开了海边诸岛,沿着深海行,完全没有被人发现行踪。”

    周显点了点头,转头向出水蛟问道:“焦把总,按照目前的行船速度,要多久才能赶到松杏沿海?”

    “大约还需要十日时间。”

    周显沉思了片刻,道:“这个速度稍微有点慢。我看让兄弟们不断轮换着划船,加快行进速度,争取在八日之内赶到地方。告诉他们,只要这次顺利返回莱州,每个人都多发放一个月的饷银。”

    出水蛟笑着道:“那属下就代兄弟们谢过参将了,八日之内,一定赶到。”

    周显点了点头,继续问道:“对了,焦把总。在松山附近的海边有没有一些岛屿,可以将这些船只暂时隐藏起来,而不会被人们发现的?”

    出水蛟沉思了片刻,道:“有,在松山南侧有一个菊花岛。上面密林分部,少有人烟,只有出海打船的渔民偶尔会在上面停歇。如果我们将所有船只停靠在岛南,一般不会被人轻易发现。只不过从那里到海岸,距离稍远,需要半日时间。”

    周显沉吟道:“半日时间,还算可以。你现在给我准备一艘快船,我先行前去松山探一下情况。等你们到达之后,就先停靠在菊花岛上,等我的消息。”

    “参将,这点小事,派一两个手下去办就可以了吧!快船都是小型海船,虽然速度快,但船板的厚度和坚固程度都不够。而愈临近海岸,沿途的礁石就越多。一个不慎,很有可能就会船毁人亡。您身份高贵,没必要亲身涉险。”

    周显想了想,还是觉得派手下人去不太妥。毕竟自己只有尽快弄清松山战事的情形,才能对症下药,分析出最有利的方案。这也是他不顾众人反对,亲自乘船前来辽东的主要原因。他转向出水蛟,淡淡笑道:“没事,我一般比较命大,不会那么容易丧身大海的。你给你安排几个经验丰富的水手,我明日就启程。”

    高毅上前一步,向周显拱手道:“周参将,让我跟你一起去吧!我本就是辽东人,对当地的地形也熟悉,又懂一些满语。如若遇到什么事,我也能帮你挡上一挡。”

    周显点头笑道:“这个你不必说,你逃不掉的。否则,我干吗那么多人不带,就带上你一个不知水战的旱鸭子。”

    高毅哈哈笑了两声道:“周参将,您看重我就直说,我有的时候还是挺谦虚的。”

    周显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没有多理他。而是转向出水蛟道:“焦把总,我们两人离开后,这船队就交给你了,多费心。”

    出水蛟姓焦,名木,本是胶东渔民。后朝廷禁海,而官府课税又重,他基于义愤,便和几个同乡一起出海当了海盗。朝廷忙于辽东战事,无心理会他,导致他的势力越来越大。等到周显出兵攻打莱州四匪的时候,他已经拥有十数艘海船,两千名手下的巨匪。在周显的强势威逼之下,他最终投降了官府,成为韩括手下的一个把总。

    出水蛟性格懦弱可欺,凡事总喜欢留一线,处处与人结交,但从不交心。以前,在群盗之中,他便是一个十分孤立的存在。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江湖豪杰,而更像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农夫,只求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起初,周显一点都不看重他。只是手下无人懂水战,这才让他暂领前线指挥之责。但在出征登州海盗的时候,他的表现大大出乎了周显的意料。不仅烧毁了大部分海盗船,还带回了十多艘海船。因而,这次前去辽东,周显让他跟着,就是想近距离的看看,这个昔日的海盗到底有几分本事。

    相处下来,周显发现这个人逐利怕死,确实如最初周显搜集情报所言说的那样。这个时候将船队交到他手中,周显是冒了一定风险的。要知道,如若他携带这些物资逃跑,不仅松山的大明军队得不到一点补给,就是周显自己的身家性命也会受到威胁。此刻,周显就赌他不敢,因为这船队里面的人,只有一小半是他最初的手下。当时,拥有两千余众,他都不敢奋起一击。周显不相信这个时候,他就敢带着这些物资逃跑。

    出水蛟听周显欲将船队交给自己指挥,明显一愣,但很快拱手道:“参将放心,属下必竭尽所能将所有物资运抵菊花岛。”

    周显点了点头,望向远处道:“松山此去凶险,你们到达之后,在菊花岛停留五日。如果到时候,我还没有派人联系你们,你就率兄弟们返回莱州吧!”

    出水蛟脸色惊诧道:“参将,这……”

    周显叹声道:“如若我死在途中,就没必要让兄弟们也跟着去送死了。你们在满虏发现之前返回莱州,或许还可以平平安安的度过此生。”

第三百二十五章 船援松山2

    崇祯十四年八月二十一日深夜,粮草短缺,陷入绝境的明朝大军开始向宁远突围。各军轮番殿后,以战车相护,严阵迭退,秩序井然。行至松杏大道之时,早已埋伏多时的满清大军突然袭出,趁势猛攻。

    数日战守失措使大明部队心慌意乱,大同总兵王朴在遭受攻击之后,率先夺路狂奔。最终导致全军大乱,争先奔逃。皇太极伏兵四起,到处截杀,明军全线崩溃。十三余万士卒,被斩杀五万三千余人。北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众。浮尸漂荡,多如雁鹭,马匹、甲胄丢弃如山,不可胜数。

    吴三桂、王朴等大将仅以身免,狼狈逃回宁远。后续大军被清军顽强拦截在松杏之间,洪承畴在曹变蛟、王廷臣两位总兵的保护之下,率两万余众退守松山。

    至此,锦州城中粮草即将告罄,解围突围均已无望。大军统帅洪承畴困守松山,陷入清军重围之中。宁远诸军失去统帅,充斥了一城的残兵败将完全丧失斗志,惶惶不可终日。宁远、塔山、高桥、杏山、松山、锦州六个点完全被隔离开来,大明军队完全陷入被动。

    周显到达松山之时,距离突围之战刚过去两日。大部分清军都被派去清剿散乱的明军,对松山的围困并不严,只在正面部署了近万士卒,以防止城中守军再次向西突围。周显和高毅两人十分轻松的到达松山南门。在表明身份,上缴了所有武器之后,被巡兵带进城中。

    此刻的松山城凄惨一片,退下来的伤兵横七竖八的躺在街上。衙役们来回巡逻,不断出言维持治安。乱兵一簇簇的坐在一边,眼神绝望而失落。如果此时清军不计损失的攻城,依靠目前的这点乱兵。能不能守住,还是未知之数。

    曹变蛟上前,一拳打在周显胸膛上,苦笑了一下道:“周兄,现在松山城中的每个人都巴不得逃出去。你倒是反其道而行之,主动来到这个孤城之中。”

    周显勉强的笑了一下,道:“曹兄,我在路上听了一些情况,真的败的有那么惨?”

    曹变蛟脸色凄凉,叹了一口气,道:“彻底败了。十三万大军,除了逃回宁远的小部分,只有困守到这松山城中的不到三万之众。”

    周显沉默了一会,脸上挤出一丝笑容,道:“置之死地而后生,背水一战,未必就一定是死路一条。我这次来,带来了近两万石粮草,还有其他的一些紧缺物资。应该足够大军支撑一段时间了。”

    曹变蛟脸色一愣,接着大喜,一把抓住周显双臂道:“周兄,你说的可是真的?”

    周显点头道:“我怎么会拿这样的事和你开玩笑?我这次之所以前来,就是为了此事。”

    曹变蛟哈哈大笑,“周兄啊周兄,现在城中最缺的就是粮食。只要有粮食,军心、民心便可稳定,事情就有可能会有转机。走,我带你去见督师。”

    洪承畴在大堂之内,正和监军张若麒,辽东巡抚丘民仰、总兵王廷臣,松山副将夏承德商议如何防守松山。突然见曹变蛟手牵一身布衣的周显走了进来,他脸色微变,之前的惨败让他有点失态。他没有给曹变蛟一点面子,直接厉声斥道:“曹总兵,这里是商议大事之地。闲杂人等不得进入,带他出去。”

    曹变蛟明显一愣,一时有点没反应过来。洪承畴历来对手下将领都是和颜悦色,这样不分青红皂白便直接出言斥责的现象在以前从未发生过。

    周显看到曹变蛟的尴尬,连忙上前一步,躬身拜道:“莱州知府周显,拜见督师大人。”

    洪承畴拿着周显带来的文帖仔细看了一下,脸色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周知府,你说你共带来了两万石粮草,三千斤药材,还有两万斤的火药和其他的一些必需品。现在,这些东西都在哪里?是在莱州还是……”

    周显拱手道:“这批物资已经运抵松山之北的菊花岛。那里距离松山有半日的航程,为了避免被满虏发现,我没有让他们再行靠近。如果督师同意,我这就返回那边,让手下士卒尽快运送物资上岸。只不过我带来的士卒不多,为了快速将这批物资运进松山城,希望督师能派一部分士卒帮忙搬运。以免被满虏发现,徒增麻烦。”

    洪承畴摆手道:“这个自然。曹总兵,这件事就由你帮忙负责吧!”

    曹变蛟拱了拱手,道:“是。”

    周显出言道:“督师,这次我来,共带来了二十五艘海船。如果将物资腾空,就会留下一大批空间。您看,是否可以将一批伤兵运回莱州。这样一来,既减轻了城中的负担和消耗,也可以稍微免除城中士卒的后顾之忧。”

    洪承畴沉思片刻,最终还是摇头道:“你说的有道理,但不能在这个时候实施。毕竟我军刚败,军心散乱。如若在这个时候,将伤兵送出城外,其他的人会怎么想?他们不会觉得运出去的是伤兵,而会以为那是抛弃他们的前奏。到时候,好不容易刚刚凝聚到一起的那点军心会更加散乱。”

    周显拱了拱手,道:“是属下考虑不周。”

    洪承畴摆了摆手道:“这并非是你的过错,只是凡事都要因势考虑。同种事情,放在不同地步,影响自然不同。可以运出伤兵,但应该是下一次来船之时。现在,我想再问你一下,以后你还能运来更多的物资吗?”

    周显没有丝毫犹豫,直接言道:“只要从莱州到松山的海上之路不被满虏隔绝,莱州必定全部保障松山守军的物资供应。即使海路被阻断,我亦会率部不断突袭辽东,尽最大的可能牵制满虏全力围攻松山。”

    旁边的丘民仰默默的点了点头,向洪承畴道:“九老,物资之事,我们可以暂时交给周知府去调派。但目前还有个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我们需要尽快和朝廷那边取得联系,以催促朝廷尽快派出援兵。否则,再多的物资也打不开目前我军的困窘。”

第三百二十六章 船援松山3

    松山城和锦州城同为辽东大城,城池修的又高又固。之前城中便有驻兵六千,洪承畴又率近两万之众进入,总兵力已近三万。之前为了方便撤退,将大部分辎重、粮草都留在了松山城中。此刻,周显又带来了两万石粮草和一些其他的补给。如果节省着用,应付半年时间应该不成问题。

    如此,至少在短期内,城中粮草无虞。只要重新整合士卒,顽强防守,就不担心城池被满虏攻破。祖大寿已经在锦州坚守了一年有余,到现在还在苦守。自己目前掌控的兵力比他多,粮草又比他足,难道坚守的时间还能比他少。洪承畴在心中思量。

    丘民仰说的不错,目前最重要的是尽快和朝廷那边取得联系,以催促朝廷尽快派出援兵。战争形势,瞬息万变,即使身处孤城,也未必没有翻盘的可能。周显有船,也就是说他可以载人从水路前往京师,但派谁去呢!

    仔细说来,监军张若麒是最合适的人选。他在朝内有人,又熟知当前军中的情形。但洪承畴到此刻,内心对他的怒气还未完全消散。昔日,要不是他以圣旨、军令相压,不断催促进军,自己哪里会沦落到现在的境地?今日就算是死,他也得留下来一起陪葬。况且,如果让张若麒回到朝内,他很有可能为了推卸责任而乱说一气,将所有的罪责都推到自己身上。到时候自己就真是百口莫辩了。

    洪承畴脸色变了又变,权衡着各种利弊。过了好半晌,他抬头望向丘民仰淡淡笑道:“丘巡抚,那就麻烦你走一趟吧!去京师向陛下禀明一切,请他尽快派出援兵。”丘民仰为辽东巡抚,职位完全够了。

    丘民仰明显没料到洪承畴会派自己前往京师,脸色变了一下,缓缓站起身来,道:“九老,我是文官,不熟悉军事,恐怕无法向陛下言明此地情况。况且,大军刚退回松山,军心、民心都不稳。我身为辽东巡抚,怎可在此时离开?”一场大败,总要有人来承担来自上面的怒气。丘民仰不畏死,但他担心回到京师之后,遭受衙役、差官的问责,那是像他这样的文士最不能忍受的。

    洪承畴脸带浅笑,摆手示意丘民仰坐下,“民仰,正因为你为辽东巡抚,此事才正应该由你去办。你想啊!现在我军困守孤城,完全陷入绝境,全军反而更容易凝成一股绳,共同抵御满虏。而在外面,宁远、杏山、塔山都有分散的我军,他们正需要一人来稳定局面,你身为辽东巡抚,正是最合适的人选。你从京师返回之后,就直接去宁远。至于你不知晓军事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了。让祖大成参将随你一起去吧!陛下询问军事有关的事情,就让他来回答好了。”

    洪承畴说到这里,丘民仰知道自己无法再拒绝了。他微微欠身,向洪承畴拜道:“那卑职就遵督师所令。但还烦劳督师写一封信,将之前的战事与此地的情形详细禀明陛下。您身为督师,目光如炬,对形势的认知肯定比卑职更加深刻。”

    洪承畴微微笑道:“这个自然。”

    清军对松山守军防守松懈,只在正西面部署了万余士卒,防止明军向西突围。在北面,部署了两千不到的骑卒,阻止明军向锦州靠近。而在其他两面,连一个士卒都没布防。得益于此,再加上他们根本没料到周显会从海上运送补给过来,所有物资在一夜之间便全部送人了松山城,而且完全没被清军发现。

    洪承畴趁着夜色,亲自向周显送出城外,他心中对这个后辈充满感激和赞赏。要不是他及时运粮进来,此刻的松山城还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样子呢!

    周显拱手向洪承畴道:“九老,我回莱州之后,会尽快安排送另一批物资过来。除了粮食之外,您这边还最需要哪些物资?我下次一并给您带来。”

    洪承畴转向身后问了一下,然后转过身来,向周显道:“最缺的是治疗伤兵的药材,如果忘筌你能带来一些医官,那当然就更好了。”

    周显皱了皱眉头,这松山城目前已经变成了一座孤城,说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陷落。在这个时候,又会有哪些不要命的愿意前来啊!他不愿驳了洪承畴的期待,拱了拱手,道:“属下会尽力而为的。”

    洪承畴点了点头,向周显欠身行了一个大礼,“我知道你在一个小小的莱州搜集到这么多物资是多么的不易。但事情至此,我只能代我松山近三万将士拜托你了。”

    周显连忙回礼道:“九老,为国效力,理所应当。卑职必会竭尽全力办好此事,而朝廷一旦得知这边的情况,也必会全力支援。请督师莫要过分忧心。”

    洪承畴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道:“希望如此吧!我还有些话要和丘巡抚说一下,你先稍等一下。”说完,他和丘民仰移到一边,以旁边无法听到的声音叙说着什么。

    曹变蛟走到周显跟前,淡淡笑了笑,道:“这松山城目前就是一座死城了,督师他让你带医官前来,这个要求有点过了。”

    周显苦笑了一下,道:“即使是死城,曹兄你不也在自己明明可以突围出去的时候,主动选择回兵保护督师他退守到城中吗?”

    曹变蛟笑了笑,没有对此多言,只是说道:“回程一路顺风。”

    周显点了点头,说道:“曹兄,你要小心城中副将夏承德,他为松山本地人,家中父老都在城中。在事情不可为的时候,很有可能会选择归降满虏来换取自身活命。”

    曹变蛟看了一下周显,淡声道:“放心吧!夏承德此人,我和他私下接触过,并非什么奸恶之辈。如果真到了他都要投靠满虏的时候,那就是我军彻底败亡的时候了。在此之前,我不相信他会投靠满虏。周兄,海上这条线虽然隐蔽,但满虏一旦回兵,迟早会发现。你一定要小心。”

第三百二十七章 船援松山4

    周显看曹变蛟说的如此平静,又想了想,发现他说的或许真有可能才是最准确的。夏承德为松山副将,如果他真的有投靠满虏之心,为何是在坚守半年之后?当时,城中粮草紧缺到了极点,外援完全断绝。应该说,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自己的出路。而且,当时洪承畴、曹变蛟等人在他反叛之时,竟然没有做出一点的反制措施。足以他们当时对夏承德是多么的信任,而他的反叛又是多么的出乎他们的意料。

    夏承德是一个普通人,我们无法站在数百年后的今天苛责他一定要为国殉躯。因为当时松山城中士卒面对内无粮草、外无援兵时守城将士的那份绝望,外人是很难理解的。他坚持了那么久,至少说明他从内心是不想投靠满清的。此刻,自己运了这么多粮草入城,至少在半年之内,他应该不会轻易打开城门迎清军入城。

    周显抬头望了一下曹变蛟,轻声提醒道:“曹兄,松山城中军心不定,而外侧满虏又虎视眈眈,坚守待援是最好的办法。如若选择突围,也应该在外侧援军到达之前,否则很有可能会空耗兵力而最终一无所得。这点,你务必认清。”

    曹变蛟点了点头,道:“这个我知道。但这个援兵,你认为会有吗?”

    周显沉默不语。这十三万大军就是为了援救锦州守军而来,此刻却遭受这样的惨败。朝廷又能从哪里抽调更多的士卒,谁又敢保证这不是另一场败仗?他默默的叹了一口气,最终毅然望向曹变蛟道:“无论朝廷如何反应,我莱州必会全力支援松山。如若到时候形势危殆,大军不得不突围,你可以派人提前告诉我。到时候我可以征集船只、士卒,出击辽东沿海,全力牵制满虏。甚至还可以派出部分船只,将部分士卒从海上撤离。”

    曹变蛟脸带前线,叹了一口气,轻轻的拍了一下周显的肩膀。“我相信你的能力和决心。但不久之后,一旦满虏发现你运粮入城,接着要做的必定是派大军彻底围困松山。到时候,内外断绝,派出的斥候会很容易被满虏截获。到时候就怕内外策应不成,反而会被满虏探查到我们的计划,那就更麻烦了。”

    周显沉思了片刻,最后展颜笑道:“曹兄,你可以在松山城中找出一本论语或者孟子之类的书吗?”

    曹变蛟脸带疑惑,道:“这两本都是大明士子的必读之书,哪里都可以找到吧!但你要找这些书干吗?”

    周显笑着道:“那就选论语吧!以后我派斥候入城,或者你派人出去联系我。在信上不写汉字,只写数字,每个数字指向论语中的一个字。例如一,指的就是子,二,指的就是曰,三,指的就是学。就像这样,以此类推,等到完全译编过来,就是一封完整的讯息了。而满虏方面不知道我们约定的规则,就算截获了信件,也不知道里面到底写了什么?”

    曹变蛟愣了一下,过了一会,顿时哈哈大笑,道:“周兄,你是怎么想出这个的?我现在都能想象到时候满虏截获一堆数字,抓耳挠腮,但却一无所知的模样。”

    周显淡淡一笑,这样简单的密码学对于周显这个现代人来说,还不是轻而易举之事。“曹兄,这件事事关重大。除了你我,最好不要让其他人知道。否则,到时候不仅不能得利,反而很有可能被满虏所趁。”

    曹变蛟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了。这件事仅限于你我二人,我不会让其他的任何人接触到此事。”

    洪承畴刚和丘民仰刚谈完,突然听到后侧传来踏踏的脚步声。他转身过去,看到夏承德带着一队人快速向自己这个方向走来。他心中一喜,知道事情已成。连忙快步迎了上去,望向夏承德淡淡笑道:“夏副将,想好了?”

    夏承德躬身向洪承畴行了一礼,道:“一切都听督师的。”

    洪承畴满脸带笑,牵着夏承德的手,走到周显跟前。“忘筌,这是夏副将,你们之前应该已经彼此见过了。”

    夏承德向周显拱了拱手,“松山副将夏承德见过周知府。”

    周显连忙拱手回礼,脸带疑惑的望向洪承畴,道:“九老,这是……”

    洪承畴笑道:“男儿建功立业在边塞,为国捐躯亦是理所应当之事,但不能让家人也跟着涉险。我昨日和夏副将商量过了,让他的一双子女随你一起前往莱州。到时候,你也帮着照顾他们一番。如若到时候松山出事,也算是给夏家留个后。”

    周显抬头看了一下夏承德,后者脸上一股苦涩的表情。看来,洪承畴也并非完全信任他。这次是特意将他的子女移出松山,以作为人质,从而全心在松山为之效力。周显脸带笑意,向夏承德道:“夏副将,你放心,我必会好好的安置他们。”

    夏承德还礼,站起身子道:“那犬子女就拜托周知府您照顾了。夏舒、夏荷,还不过来拜见你们的周世叔。”

    两人连忙向周显躬身行礼。

    周显苦笑了一下,夏舒为夏承德的长子,年约十七八岁,长相精壮,身体黝黑。虽然身材不高,却很有几分武人的风采。夏荷较小,只有十四岁左右,长相清秀,看起来楚楚可怜。他们的年纪和自己相差不过几岁,尤其是夏舒,比自己还稍大一点。这一句世叔叫的,让周显突然感觉自己老了很多。

    洪承畴又交待了几句,周显一行便开始出发返回海边。早已等在那里的一艘船载着他们去菊花岛,然后等在那里的二十五艘船开始一起向北而行。在到达旅顺口沿海的时候,周显按照丘民仰提议,派了一艘快船给他和祖大成。他们向西直接去天津口,然后从那里前往京师。而周显则带领剩余的船队加速返回莱州。

    由于已经熟悉了航路,回程的时间要少上很多。不过十五日时间,周显他们便从松山又返回了莱州,一切都出乎意料的顺利。

第三百二十八章 回京听宣

    周显返回莱州之时,马怀义也率行商的船队从朝鲜返回。这一次因为之前多派出了四艘,总计有七艘船,如果上面的货物全部销售出去,获利应在六十万白银之间。周显经过仔细考量,决定不再让马怀义负责商队。而让他以莱州经历司的身份,前往胶州管理盐矿。

    府经历司为朝廷正八品官吏,如此,马怀义也算是正式踏入仕途了。长久为官的愿望就此达成,马怀义对周显感恩戴德。向后者许诺,他一定竭力办好此事。盐矿的利润,他在以前早有耳闻,这可是一个顶顶的肥差。本来,他还会周显一直将他派往朝鲜有所不满,但周显此举无疑是他当成自己人,他仅存的那点怨恨也一扫而空。

    马怀义给周显推荐了一个名叫齐策的,希望由他来接替自己继续前往朝鲜。齐策本为李丁米铺的一个伙计,身份低微,但却十分干练。这几次他一直都随马怀义出海,航海、行商经验都极其丰富。

    周显想了想,觉得这支船队的价值不应该只是为了谋利。他最终决定从军中调出李雄,让他主管这只船队,而齐策充当他的副手。前者负责在朝鲜那边安置、培养暗谍,以搜集有关朝鲜国内以及辽东满清那边的情报;后者则主要商队的管理和运营。在莱州饥荒会持续下去的情况下,这是维持莱州稳定和百姓存活的一条生命线。

    李丁从湖广买来的五万石稻米在不久后也运抵了莱州。周显将获利的三十万两白银全部交给了李丁,让他除了继续派人前往湖广购粮稻米之外,还从青州、济南以及兖州三府购买各种药草以及治疗刀剑伤的现成药。并在临近莱州的青州,登州以及莱州贴出告示,提出愿意前往松山者,直接提供一千两白银的安家费,并且以后按照每个月八十两白银的规格给他们的家内发放银子。

    耗了近十天时间,还真从三府招来了三十多个医官。大部分人是看重那些银子,但也有些是基于大义。不管他们是一时兴起,还是其他的什么,一旦踏上船,想后悔也来不及了。二十艘海船再次起航,将他们及四万石稻米和购置买的大批草药运往松山。这次,周显没有再亲往松山,而是让韩括全权负责此事。

    夏舒和夏荷来到莱州之后,周显起初将他们安置在自己的宅邸。后来感觉并不方便,就在家的附近给他们购置了一套普通的住处,并送去了几个丫鬟和仆役负责他们的食宿。日常的用品也一并送去,至于其他的,只能他们自己购置了。他们从松山前来莱州之时,带了一大口箱子,应该不会缺银子。

    夏舒在军中长大,有一点的领兵经验。安心在宅子内呆了几天后,内心无聊烦躁,就来找周显,希望他能在军中给自己找一个差事。他身份特殊,为夏承德的长子,而夏承德事关洪承畴坚守松山的大局。周显不愿将他放到军中,因为一旦中间出现什么意外,就会可能影响整个大局。

    后来,周显看到他枪棒娴熟,就决议将他留在身边,当自己的亲兵把总。统领的人数不是很多,只有一个总旗,三十六个士卒。本来,之前这个职位是由高欣担任的。而李雄调往管理船队之后,吉木那边连个副手都没有,夏舒的到来恰好解了李雄的缺。

    虽然把总的职位不高,但因为他直接关乎周显本人的安危。而且他是离周显最近,也是他最信任的人。夏舒虽然对周显的安排感到些许疑惑,但并感到特别委屈。他略微想了想,便同意了。

    松山的战事让周显感到战事的紧急,他觉得自己有建立莱州营第四个千人队的必要了。而且之前的两个战兵千人队必要尽快配备两百骑兵,而吉木那边的五百骑也必须尽快补齐。这又需要差不多招募六百骑兵,五百匹马。仅这一笔花销,十万两银子都未必能够。但事已至此,就是再多的银子也要花。

    李丁在整个山东都有属于自己的商路,买马这种事情,也只能交给他去办,而不够的银子也只能由他先垫上。周显知道自李丁和官府合作之后,就完全掌控了莱州的大部分商业,这是一批很大的利润。这点借贷的银子对于他所获的利润相比,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李丁的聪明在于他从来不和周显算计那么清,而尽力按照周显所要求的办,这也是周显对他所做的一切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原因。否则,依照周显收矿时的强横,很有可能将这些获利巨大的产业全部收为官有。李丁的这种表现,让周显觉得留着他比自己收回来能获取的更多。因而,李丁的家业越来越大,而周显从他那里的获利也越来越多。而且,他从不触及周显的底线,只获利而不害民。从周显看来,这是一个绝顶的聪明人。

    黃蜚命人送来了两万两银子,说是部分海盗的赎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后续还有。这些银子虽然不多,但聊胜于无吧!两次用船运往松山的物资,如果折合成银子,加起来都不下十五万两白银。怎么看,都是完完全全的赔本生意。如果继续继续下去,就是从朝鲜商船的获利,恐怕也难以支撑。此时,只能打肿脸充胖子,往下死撑下去。

    另一个千人队的建设逐步开始进行,周显有意从之前的矿工或盐工中选择。他们身体强壮,又吃苦耐劳,是最佳的兵种来援。但事情还未开始,周显突然接到从京师来的圣旨,让他立即进京听宣。

    周显心中对此稍感疑惑,但又不得不尽快前去。他向李开叙说了选兵的基本要求,让他专门负责此事,而自己则带着一队亲兵慌忙赶赴京师。其中,他还从芙蓉岛调回了周泰,让他跟着自己一起前往京师,因为按照时间推算,他的孩子差不多在此时也快要出生了。

第三百二十九章 回京听宣2

    周泰以自己的悍勇在军中赢得了尊重,韩括已经将他提升为把总,而他和周显之间的关系也被大部分士卒所知。除了在军中,周泰依旧喊周显参将外。在私下场合,都开始称呼他为小叔。每次回到莱州城,也都住在周显的宅内。

    这次随周显一起回京师,他满心的兴奋,一路喋喋不休,和有点沉闷的夏舒混的顶熟。他说话历来夸张,再加上一点虚张声势,牛皮吹的顶当响,唬的夏舒一愣一愣的。夏舒拍马奔到周显跟前,满心疑惑而又期待的问道:“周知府,你当时真的以数千人击破了万余海盗,仅俘虏就有三千多,而且里面还有一千满虏。”

    周显淡淡一笑,道:“别听他瞎说。之所以能那样,是多方将士尽皆用力的结果,并非是一人之功。高知州和赵守备坚守宁海,海盗多次强攻而不能破,心焦意躁。而韩括又在养马岛烧尽了海盗的船只,导致他们的后路完全被断,陷入陷入绝境。后来,海盗主将孟熊臣在这种情况下单独逃窜,导致海盗军心散乱。我莱州和登州将士趁势猛攻,终破海盗。只不过他说的其他的倒是真的,当时确有万余海盗,而我方确实也只有数千之众。当时的领兵主将是黃总兵,而非我,我只是协助他破贼而已。”

    夏舒脸色惊喜道:“周知府,你说的黄总兵可是黃蜚?昔日东江总兵黄龙的外甥。”

    周显点了点头,道:“正是他。”

    “我在辽东便听过他,是一条好汉。”

    周显笑了笑,叹声道:“他的确是一条好汉。此刻,你父亲和洪督师坚守孤城,也是一条好汉。再有两个时辰,这天便要完全黑了,让兄弟们加快速度,争取在天黑时分进城。”

    听周显说起父亲的境遇,夏舒脸上闪出一些黯然。但他很快点了点头,向后高声喊道:“都快点,抓紧时间赶路。”

    松锦惨败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天下,京师的气氛凝重异常。上至朝堂,下至民间,都是一片风声鹤唳之状。虽然辽东远离京师,大部分人不感觉这事和自己有多大关系,但也没人敢在这个时候去挑战皇帝的逆鳞,各种庆典,欢宴也完全告歇。进入黑夜,灯笼里闪出的黯淡烛光照耀着街道上犹如鬼影般巡逻的几个兵卒,显的无限冷落和凄清。

    周显进城之后,让周泰先归家。而他领着夏舒前去贤良祠,向上面告了帖子,表明自己已经到达。而贤良祠内的官员稍后会把这个消息向上传报,至于崇祯帝会在什么时候召见,自会另行通知。做完这一切之后,周显拿出一些银子给夏舒,让他和其他的士卒暂时待在贤良祠,自己回家拜见老父。

    数月不见,周天鸿看起来苍老了不少,但精神却出奇的好。他细细的品着茶,听周显说叙说他几个月在莱州所做的一切。他听完之后表情淡然,过了好半晌,才抬头看了看周显道:“显儿,你做的太急了。而且,不应该轻易得罪高起潜那个宦贼。他在朝廷上下都有人,一旦暗中给你使个绊,你说不一定就会有大麻烦。现在你做的太多、太过,虽然陛下看重你,但难免也会受人嫉恨。一旦将来你犯了什么过错,遭受的攻讦必重。”

    周显点了点头,道:“父亲说的是。但现在事情既然已经这样,多想无益,以后孩儿小心就是。父亲,您一直呆在京师,可知陛下这次为什么会突然调我回京师?”

    “你之前是不是向松山城中运了两万石粮草,还有其他的一些物资?”

    “恩,我一直和辽东那边有点联系。在得知满虏烧了我军储存在笔架山的粮草之后,便觉得大军一定缺粮,就紧急征集了一些运了过去。”

    周天鸿点了点头,道:“陛下调你回来,就和这件事有关。丘民仰回到京师,呈上了洪承畴的信。听说,他在信中对你大加赞赏。而且提出,既然物资可以运进松山城,那么他们自也可以通过海路撤退。他提议由你领登莱地区的军权,以全力援助松山守军,并在事不可为的时候,协助他们从海上暂时撤回登莱。”

    周显苦笑了一下,登莱水师早就散了,哪里能找到足以运送近三万大军和数万百姓的船队啊!而且,松山是城池,而不是港口。之所以能运粮进去,是因为清军并未设防。一旦被他们发现,从海岸到松山城的那二十里的山路就是一条死亡之路。“那陛下同意了?”

    周天鸿摇了摇头,道:“不知道,我现在已经去职,有些事情也不完全知道。但很快陛下应该就会召见你,到时候你自己看吧!”

    周显低头沉默了一会,道:“父亲,孩儿得罪了高起潜。您待在京师,我总是放心不下。要不,这次您就随我一起去莱州吧!”

    周天鸿淡淡一笑,道:“我是朝廷从三品高官,高起潜表面上是不敢拿我怎么样的。我今年已经六十有五,莱州濒临海边,那样的气候我是不会习惯的。都说叶落归根,现在我已经辞去官职,也该是回老家的时候了。”

    周显愣了一下,道:“父亲,你回中原干吗?现在卢督师虽然暂时稳定了局势,但毕竟没有完全剿灭流贼。将来局势如何,这个很难说的。”

    周天鸿呷了一口茶,淡淡道:“就是想回去了。你大哥一个人在家,劳苦劳累的,听说病情又加重了,我该回去看看他。这件事我已经决定了,你不必再劝了。对了,你回莱州之时,让泰儿暂时留下来。他夫妇和我一起回去,之后再去莱州。”

    周显脸色微变,开口道:“大哥的病情严重吗?”

    “他在信中说并不严重。就在前日,泰儿的媳妇为我周家添了一个重孙女,也该回去让你大哥看看。还有,你这边呢!别说孙辈的,你准备什么时候给我添个儿媳?”

    周显干笑了两声,不接这个话题。连忙说道:“对了,陈锋让我给他妹妹带封信,我差点忘了。”说完,大跨步向外走去。

第三百三十章 回京听宣3

    文华殿的西侧有一间客厅,为崇祯帝接见大臣前的等待之地。周显坐在座椅上,脸带浅笑,淡淡的看着对面的高起潜。后者满脸怨毒,直愣愣的盯着周显。长长的纸甲不断划着桌上的白玉杯,发出稍显刺耳的声响。

    坐在他旁边的兵部职方主事马绍愉,脸色尴尬。侧首看了看高起潜,又转头瞧了瞧周显,一言不发。他本为兵部一小吏,受兵部尚书陈新甲推荐为兵部主事,前往辽东跟随洪承畴谋划兵事。在之前大战中,他和张若麒力劝陈新甲可与清军作战,最终导致松锦惨败,洪承畴困守松山孤城。

    只不过他比张若麒幸运,在突围之时,他位于明军前部,最终安全退回宁远城。这次前来京师,他本以为自己罪责难逃。但没想到的是,兵部尚书陈新甲为了推卸责任,让他将所有罪责全部推到洪承畴的指挥失误上。最后,崇祯帝也只是随便问询了他几句,并没有对他过多加以指责。

    今日前来,他心怀忐忑,不知道这次是福还是祸。他本来以为高起潜为内侍出身,应该知道一些内情,便有心问他一下。但没想到高起潜到达之后,看到周显也在场,本来带笑的脸庞瞬间变成了满脸冰霜,似乎在强压着自己心中无尽的怒气。而周显却始终带着笑,如此更增了高起潜的怒气。他看到这样,更是不敢言语了。

    周显旁边坐着厅内的最后一人,是辽东巡抚丘民仰。他在京师已经呆了近一个月,整个人完全瘦了一圈。此刻他愣神坐在那里,脸色难看,如同冰塑的雕像般一动不动,似乎在想着什么事情。

    王承恩从外侧走了进来,满脸带笑,向丘民仰和马绍愉道:“丘巡抚,马主事,二位先请吧!陛下要先见你们。”

    两人连忙起身,向王承恩躬身行了一礼,准备随他向外而去。

    高起潜突然站起身来,向王承恩道:“王公公,皇爷他老人家还好吗?大约什么时候可以接见奴婢?”

    王承恩转身向旁边的小太监说了一句,后者轻轻的点了点头,领着丘民仰和马绍愉向文华殿走去。而他自己则走到高起潜跟前,倾身侧嘴,低声给高起潜说了好久。高起潜不时点头,最后抱拳向王承恩,道:“咱家谢过王公公了,以后必有重谢。”

    王承恩笑着拍了拍高起潜的手,道:“都是咱们自己人,高公公不必客气。”说完,他好像在此时才看到周显似的,转头笑道:“周知府,你也在这里啊!之前太子殿下还向咱家问起你呢!咱家看陛下接待两位大人要耗很长的时间,要不,你先去拜见一下太子殿下?”

    周显欠身拜道:“王公公说的是,我的确应该去拜见一下太子殿下,还劳烦王公公您带一下路。”

    王承恩笑着道:“这个好说,请。”

    周显走出厅内,向王承恩拱手致谢道:“谢过王公公。”

    王承恩笑道:“有什么好谢的。这是在宫中,高公公就算对你再不满,也不敢在这里对你怎么样?咱家也只是做个顺水人情,避免你们二人生出什么事。对了,你让王千户送来的那点孝敬咱家收到了,多谢你。”

    周显淡淡笑道:“王公公看的上眼就好,以后还希望您能在陛下面前为在下周旋一二。”

    王承恩摆了摆手道:“周知府,你现在身份不同了。松锦战事的结果传来之时,皇爷心绪郁结,整整一天都滴水未进。但后来传来消息,说你在登州击破了万余海盗,甚至还运了无数物资进松山。皇爷更是大喜,感觉形势未必完全无解,说诸官无用,赞赏你才是我大明的霍骠骑。那高兴劲,咱家多少年都没见过了。”

    “陛下谬赞了。”

    “是不是谬赞,以后就知道了。”王承恩笑着看了一下周显,接着说道:“洪督师在信中对你赞赏有加,而陈尚书也提议委你以重任。这次陛下调你前来京师,肯定有重用,以后周知府飞黄腾达了,可不要忘了咱家。”

    周显微微一愣,想不通这其中的关节。要说洪承畴推举自己,这还说的过去,他需要自己全力驰援松山。而陈新甲又是何故?他似乎和自己并无过多的联系,莫非是自己父亲周天鸿那里的关系,但为何他之前都没向自己提过?

    周显想了很久,也没有完全想通。后来见了太子朱慈烺,两人都十分高兴。但没谈多久,崇祯帝便派人前来,让周显立即去文华殿。周显随着一个小太监向文华殿方向走去,当刚转过殿门的时候,正看到前方树荫下站着一人。绯红色的官衣,上面绣着一个锦鸡的补子,倍是显明,那是朝廷正二品文官大员的穿着。

    那名小太监躬身向那人拜了一下,那人随手递给小太监一张银票,数目不小。后者再次躬身拜礼,然后快步离开。

    那人仔细上下打量了一下周显,淡淡笑道:“果真是英雄出少年,你挺不错的。对了,我是陈新甲。”

    周显脸色微变,连忙躬身拜道:“属下拜见陈尚书。”

    陈新甲轻轻的摆了摆手,好似陷入回忆,淡淡说道:“昔日,我外任多年,处处历练,才升任宣府巡抚。本来,是完全没有机会进入朝廷中枢。幸得杨阁部推荐,陛下擢升我为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大。自此,陛下才注意到我,一年之后,提升我为兵部尚书,并顺利入阁。这等厚恩,我一直心存感激。阁部他临去之时,曾给我来信一封,说你是他所看重的弟子。让我帮忙将你调去外任,你自此才担任莱州知府。”

    陈新甲为举人出身,由举人升任兵部尚书者,在整个大明,他为第一人。他在边疆多年,有才干,有魄力,习边事,为文人统帅之典范。虽然他的才具不是很出众,但周显对他的好感度胜于大部分明末文人。他如此一说,周显便顿时便想通了很多事情,连忙拱手道:“属下多谢陈尚书。”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595/ 第一时间欣赏末代驸马最新章节! 作者:白马啸秋风所写的《末代驸马》为转载作品,末代驸马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末代驸马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末代驸马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末代驸马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末代驸马介绍:
Q意Q交流群:680509591末代驸马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末代驸马,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末代驸马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