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人在大唐已被退学TXT下载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全文阅读

作者:张围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txt下载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百九十八章看书的称心

    李世民回到了之后,来到甘露殿离开颁布了两道旨意。

    第一道旨意出兵吐蕃的事情容后再议,待到合适时机再议出兵。

    第二道旨意,如今西突厥的动作频繁,野心勃勃,下旨向西突厥与大唐边境线陈兵三万以示警戒。

    段纶终于也回到了长安,去了一趟洛阳之后,身边也跟了不少人。

    这些人都是从世家走出来之后,跟随自己的。

    众人纷纷猜测着李世民这两道旨意的意思。

    第一道旨意,出兵吐蕃的事情暂缓,而且是等时机合适的时候再出兵吐蕃,光是从着一条旨意上来看,出兵吐蕃的事情很有可能会无限期的拖延。

    这个合适的时机,鬼知道是什么时候。

    看来当今陛下也已经妥协了,现在的五姓心里一定高兴吧。

    段纶心里想着,可是这对长安令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

    吐蕃的谈判事由上,大唐这边是需要出兵的,只是如今迟迟没有发兵。

    当然了,对李正来说对吐蕃的失信是小事,若是孤军深入的蜀王殿下有了什么意外,那才是最担忧的。

    冷静下来再一想,这里面是不是又有李正的动作。

    是不是李正以退为进,还留有后手。

    在段纶的印象里,李正就不是一个会吃亏的人。

    干燥的秋季难得又下起了一场大雨。

    对于李世民的第二道旨意,看起来就很正常。

    如今的西突厥人在关外横行,有所防备和对西突厥一个警告也没什么。

    一场死谏让李世民让步,向五姓妥协。

    很多人认为是五姓赢了。

    段纶不这样认为,往往最让人得意忘形的时候,往往就是他们最容易吃亏的时候。

    许敬宗的动作很快,才过了一天就把名册送到了泾阳。

    李正看着这份名册中的内容,这么一看长安有权贵背景的商户还不少。

    洋洋洒洒记录有六十余家商户。

    许敬宗低声说道:“这上面皇家外戚居多,那些皇家的外戚在长安都有开设商户,而且大多数都是借着旁支亲属来开张的。”

    李正翻过一页,继续看着。

    许敬宗又说道:“我们的人打听过之后才知道,这些商户有不少近几年刚刚换过人,但是生意还是一样的,期间有不少是太上皇还在位时的商户,在当今陛下登基之后全部被如今陛下的外戚都买下了。”

    许敬宗的情报工作确实越来越精细了。

    李正也吃惊于古代商户的合并手段。

    没想到如今的古人已经有了后世商人合并经营的理念。

    老祖宗的智慧果然不能小觑。

    李义府拿着基本册子走过来说道:“长安令,这是这些日子我们护卫队查到的人,确实有一些人经常在泾阳坊市徘徊,也不买什么东西。”

    李正又拿过李义府的册子,看着上面的内容皱眉说道:“查清楚都是什么来历了吗?”

    李义府低声说道:“已经跟下去了,应该这几天就可以知道。”

    李正又对许敬宗说道:“你们两个人接头一下,凡事你们之间的情报有重合的线索,可以找到对应的人手的权贵,把他们的眼线先拿下。”

    许敬宗和李义府收到话语开始办事。

    李正坐在马圈旁看着大虎勤快地喂着马匹。

    大理寺的地牢,称心放下手中的一本书,再次重新拿起一本。

    这段时间许敬宗每隔几天都会来看自己,每一次来都会带来一些书籍。

    回头看去,如今自己的牢房中已经放了不少书籍。

    垒在一起像是又多了一堵墙。

    就连牢房里也多了一盏油灯,这也是许敬宗让狱卒安排的。

    如今的许敬宗和这些狱卒就像是兄弟一般熟悉。

    似乎许敬宗也很擅长和狱卒打交道。

    时常也可以在牢房里,听到墙外许敬宗和狱卒们的交谈。

    从对如今大理寺中的一些无奈,月俸微薄的抱怨再到聊女人。

    在地牢中已经度过了这些日子,刚开始还有些想要出去,现在每日看着这些书籍,还有许敬宗也会送杂志过来,对外面发生的事情也能知道。

    渐渐地称心对外面喧闹的长安城也不期待了。

    从一开始只是送书籍,这里的狱卒也已经习以为常不再盘问,就连长孙冲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不来见自己。

    称心打开一本书,书本中夹着一张字条。

    打开字条看着上面的内容,是如今的吐蕃的情况。

    这段时间,许敬宗每次送来的书籍中都会带有这样的字条。

    从收到这些字条开始,称心就知道李正没有放弃自己。

    或许李正已经准备救自己出去了。

    看完字条上的情况,称心把字条用油灯的火烧毁。

    书籍大多数都是一些讲述故事与一些典故的书籍。

    还有一些数术方面的书籍。

    这些书籍和外面书籍很不一样,称心想着在泾阳的时候看的就是这些书籍。

    这些书也都是泾阳的书籍。

    称心每天都会看,有时候看了一遍又一遍。

    尤其是那些数术题,在解题的时候特别有意思。

    秋季的吐蕃,风越加大了。

    默呕带着孩子们在来到一处矮坡下躲避风沙。

    孩子们的目光都看着眼前这只正在被烤熟的羊。

    这处矮坡在篝火下温暖了许多。

    默呕把羊肉分给孩子们,而自己吃着一张饼。

    等孩子们吃完之后,默呕继续和孩子们讲着故事。

    一直等到了第二天,默呕把一份羊皮卷交给其中一个孩子,让他去不远处的吐蕃部落送信,送信之后并且平安回来。

    等了半天之后,这个孩子才回来,听这个孩子讲述着对方接过信之后激动的神情,以及一连串的疑惑。

    默呕并没有解答。

    而是拿出另外一份羊皮卷给了另外一个孩子,让他交给一群正漫无目的在荒漠上游荡的西突厥人。

    同样地这个孩子也平安回来了。

    这个孩子带来的消息是,西突厥人都想要见一见他。

    默呕还是没有给出解释,继续往吐蕃的深处走着。

    期间默呕遇到了十多个快要饿死的吐蕃人。

    意外的发现这些吐蕃人都是哑巴。

    是被西突厥人折磨成哑巴的。

第五百九十九章莫先生的传闻

    他们原本都是吐蕃的勇士。

    默呕给了他们食物,并且将无处可去的人收做了护卫。

    接下来的日子,默呕一直让这些孩子去送信。

    直到半个月后吐蕃地界不论是西突厥人还是吐蕃人,都知道了有一个可以帮助买到大唐的兵器和粮食。

    传闻一时间在吐蕃地界上盛传。

    不少部落与游荡在吐蕃的西突厥人都听说了,传信的人是孩子,据说是一个叫做莫先生的人可以帮助别人买到大唐的兵器。

    只是给这个莫先生送信的人是一个孩子,更有人说是好几个孩子都在送信。

    而且每一个孩子身边都跟着一个护卫。

    传言越传越快。

    关于莫先生的传闻越来越多。

    谁都不知道这个莫先生是谁。

    也不知道这个莫先生在哪里。

    默呕来到河西走廊的边界很近的地方,在这里买下了一个驿馆。

    这个地方背靠河西走廊,后方是大唐的守备大军,而且在河西走廊来往的关外人不少。

    默呕用一些金子买下了这附近的一座酒肆,用来作为落脚地。

    来往的关外人是生意来源,甚至还有后方的大唐守备官兵也时常会来喝酒。

    这里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地方。

    而且和李正联系上之后,可以得到泾阳上好的食材用来做生意。

    默呕心中很满意。

    酒肆买下之后,默呕把人手都留了下来,让他们继续在这里干活。

    几天只有,默呕就收到了第一份来自西突厥的订单。

    听着送信回来的孩子的描述,默呕就知道了是谁来买兵器,是一个以前西突厥的贵族。

    默呕把信收好,准备下一次去关中进食材的时候交给李正。

    酒肆的经营照旧,在这个酒肆还可以打听到西突厥和吐蕃之间的东西。

    谁也不知道这个和酒客们热情交谈的酒肆掌柜,就是当初的西突厥国师,就是当初那个一手拿着关中兵器,一手差点把东突厥平定的西突厥默呕。

    如今的默呕已经改头换面,说着一口流利的关中话。

    如不是默呕自己说他是东突厥人,很多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这个默呕是关中人。

    快要到冬季的时候,一支从岭南而来的运粮队到了长安。

    一路到了泾阳。

    冯盎在冷风中收紧衣衫对李义府说道:“李正人呢,老夫有事和他谈。”

    李义府忙着招呼人收粮又说道道:“冯大将军再等等,最近长安令有点忙,估计还要在等一会儿才回来。”

    冯盎看到李绩在护卫队的营地中和人攀谈着,也说道:“老夫先去找李绩老匹夫聊聊,等李正来了让他来找老夫。”

    说完冯盎笑呵呵朝着李绩喊道:“李绩老匹夫,和老夫喝一杯?”

    李绩也笑脸相迎。

    泾阳,李正坐在马圈还在和王鼎交谈着。

    王鼎狐疑地看着李正小声说道:“长安令,最近老奴听闻一件事。”

    李正烤着羊肉串,“说来听听。”

    王鼎坐在火架子旁取暖,闻着烤羊肉的香味说道:“也是陛下说起的,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咱们皇家的几家外戚,有些招耗子。”

    李正琢磨着疑惑,“招耗子?”

    王鼎一脸认真地点头。

    李正一脸恍然地说道:“耗子是吧,那要养猫呀。”

    王鼎瞧着李正说道:“长安令,你是真的不知道吗?”

    干笑两声,李正往羊肉串上撒上一些辣椒粉说道:“我知道什么?我什么都不知道,我都没有离开过泾阳半步。”

    王鼎接过大虎递来的热茶又说道:“长安令,有些事情虽然不能明说,但是咱们也不是外人。”

    李正吃了一口自己做的烤羊肉,“到了冬天,羊肉的口感越来越好了。”

    王鼎凑近坐了坐,“长安令,最近陛下说几家外戚也不知道怎么了,总是走丢人,这人走着走着,什么都干,人就突然不见了。”

    李正吃着羊肉串疑惑道:“是吗?这么神奇。”

    王鼎点头,“可不咋滴。”

    李正递给王鼎几串羊肉又说道:“这是大变活人啊,也太会玩了。”

    王鼎叹息一声,“长安令,你说最近几家外戚的人,莫名其妙就不见了,大理寺没日没夜地查,还没查到一个结果。”

    李正非常赞同地点头。

    见李正还在装糊涂,王鼎又问道:“长安令知道那些不见的人去哪儿了吗?”

    李正换了一个坐姿对王鼎说道:“其实不瞒王公公,最近我也遇到了一些烦心事。”

    “哦?”王鼎好奇道:“什么烦心事?”

    李正又拿了拿起一旁的生羊肉放在铁架上,“也不知道最近怎么了,我们泾阳有些招苍蝇,王公公知道苍蝇吗?”

    王鼎点头。

    李正抬头说道:“王公公有所不知道啊,那些苍蝇天天都在头上飞着,他们什么也不干,就一直嗡嗡嗡地飞,你说烦不烦。”

    王鼎吃着羊肉道:“确实挺烦的。”

    李正也点头,“现在王公公知道了吧,其实我也有一些烦心事。”

    王鼎站起身说道:“老奴明白了,这就去和陛下说,帮长安令把那些苍蝇赶走。”

    “王公公客气了。”

    王鼎摆手说道:“长安令不用送了。”

    等到王鼎走后,李正也吃不完这么多的羊肉串,对大虎说道:“把这些吃不完的羊肉串,分给村子里的孩子们,别浪费了。”

    大虎点头答应,“明白了。”

    李正离开马圈,又去了村口见了冯盎。

    和冯盎敲定了粮食种子互换的事情。

    泾阳给岭南土豆种子,冯盎给泾阳更多水稻的种子。

    半月之后,泾阳就收到了不少皇家外戚的道歉信,对泾阳这么些日子的打扰那些外戚都送来的信件,甚至还送来钱财以表道歉,以后再也不会来打泾阳坊市的主意。

    而就在这些外戚道歉之后,不少之前外戚的眼线,又回到了长安。

    那些消失不见的人都狼狈地回去了,泾阳还是和往昔一样地做生意。

    李正坐在家中听着许敬宗的汇报,有些事情给自己添堵就算了,给李丽质也就是自己的老婆添堵,没把这些外戚的牙给打掉就算不错了。

    这些外戚能来道歉,看来也是李世民在其中出力了。

第六百章狐疑的李丽质

    看着人家送来的赔礼礼单,不少都是直接送金玉器具。

    其中送得最多的就是韦氏韦妃的人。

    没想到李世民的后宫也这么有钱。

    宫墙内是一个什么模样,李正并不感兴趣。

    也不想掺和她们后宫的事情。

    至于她们后宫是不是真的像后世电视剧那样,李正更没有兴趣。

    皇家外戚的事情对李丽质和自己的来说有些棘手。

    但是对李世民来说就简单了。

    皇权的巩固之下,外戚的权势很大一部分都是皇家赐予的。

    这是一种阶层关系。

    外戚靠着皇权起家,能够做大也是李世民说了算。

    要是李世民想要打压外戚是一两句话的事情。

    李世民虽说腹黑,也是一个狠起来连亲兄弟都不放过的狠人。

    连亲生兄弟都不放过,更别说外戚了。

    外戚在李世民的脚下都瑟瑟发抖。

    李世民别的事情做得不怎么样,管他自家的亲戚还是挺横的。

    况且又是这么一个重度被迫害妄想症患者。

    凡是强权之下的皇帝,基本上就没有外戚干政的状况。

    李丽质看着这些清单,古怪地看着李正。

    李正悻悻地摸了摸鼻子说道:“公主殿下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李丽质好奇问道:“为何这些外戚都来道歉了呢?信上还说他们再也不会来碰泾阳的生意。”

    李正清了清嗓子说道:“可能是他们良心发现了吧。”

    李丽质又说道:“该不会是你做了什么?”

    李正继续看着礼单说道:“最近我挺忙的,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做,哪里顾得上这些。”

    话虽然这么说,李丽质心里想着,李正确实没必要插手皇家外戚的事情,就说李正这人的脾性,也不会去触碰皇家外戚这么复杂的关系。

    莫非是真如李正说的那样,是那些外戚良心发现。

    李丽质又瞧着李正的神情,其中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心中狐疑地想着。

    离开家门,李正来到养殖场,岭南又来了不少粮食。

    不过岭南的粮食价格都比较便宜。

    这些都是陈粮,吃起来胃口和口感都很差。

    给了岭南土豆的种子,岭南答应给泾阳水稻的种子。

    其实泾阳有种水稻,而且是杂交水稻。

    只是系统给的杂交水稻种子是有限的。

    种出来的杂交水稻还要留着一部分用来培育种子。

    村子里也都是存着,也不够村民用来做主食。

    最多也只是逢年过节的时候给孩子们吃水稻。

    泾阳村民都省吃俭用习惯了,这么水稻这么精细的粮食怎么敢一直吃。

    薛仁贵急匆匆而来,“长安令,这是王玄策送来的战报。”

    李正接过战报看着上面的内容,还有一份巨大的地图。

    这卷地图劈开之后足足有三米多宽。

    地图是很标准的等高线地图,这些地图上标着的红点就是如今的西突厥人的势力分布,这是如今王玄策做的事情。

    王玄策和蜀王李恪现在做的事情有点像是侦察连做的事情。

    薛仁贵低声说道:“长安令,是不是可以增派人手了。”

    李正摇头说道:“还不到时候,我要等一个人的消息。”

    “谁的消息?”

    “一个坏人的消息。”

    说完李正笑着又说道:“你把这份地图交给李绩大将军,他知道该怎么做。”

    薛仁贵细心的收起地图,“长安令,朝中真的不打算向吐蕃出兵了吗?”

    李正对薛仁贵解释道:“现在来说朝中确实是不打算向吐蕃出兵,以后不好说。”

    薛仁贵有些愤慨,“长安令这次吐蕃谈判,也算是给朝中立功,这次的功劳堪比开疆拓土,朝中却屡次朝议,屡次阻挠出兵。”

    李正捧着茶杯说道:“薛仁贵,你只是一个侍卫,私下里也就算了,切莫在外面这么张扬地议论政事。”

    薛仁贵有些不服气道:“不瞒长安令,其实我们护卫队中很多人都对这一次的事情为长安令鸣不平,事情是长安令办成的,却让长安令背了一个如此坏的名声。”

    李正苦涩笑道:“老薛啊,你跟着我也有些时日了吧。”

    薛仁贵躬身说道:“在下和裴行俭来泾阳已经有四年了。”

    李子耐心说道:“我讲一个故事吧。”

    薛仁贵站得笔直,“长安令请讲。”

    “从前有个道士,他给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儿算命,说他们这个女人不能嫁出去,谁要是娶了这个女人,谁家就会大祸临头,这个道士非常地有威望,本以为别人听到这个消息,都会不敢娶这户人家的女儿。”

    “有些事情就是这么地巧合,过了很多年之后那个曾经让道士算命的女子长大了,而且长得很漂亮,看上她的人也不少,终于有一天她要嫁人了。”

    “那个道士知道之后,便下手把要娶那个女子的男方全家都给杀了,从此以后只要有男子看上这户人家的女人,便会杀了对方,人们就开始怀疑这个道士是不是说得真的。”

    “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娶那户人家的女儿,这个道士维护了自己的名声。”

    薛仁贵听完安静了许久说道:“这个道士真是可恶。”

    李正笑着又说道:“从前还有一个非常厉害的神医,他给一个人看病的时候诊断这个命不久矣。”

    “可是一个经验有些浅薄的行脚大夫看得出这个病人不过是小毛病,根本不会命不久矣。”

    “行脚大夫便给这个病人看病,但是这件事被神医知道了,不出几天那个病人就被人毒死了,行脚大夫不断解释说是被人毒死的,但是神医却说是病死的。”

    “这个时候人们选择听信了这个享誉四方的神医的话。”

    薛仁贵听完又沉默了。

    李正低声讲道:“庙堂之高,都是自负盛名之辈,他们眼里只是想要正确而已,有些正确就是要靠手段的,不然他们何以立下声望,就像是一场他们治不好的病,只要他们治不好,他们也不会让其他人治好,更不会让其他人来治,到头来他们还是站在庙堂之上,还是拥有最高声望的那些人。”

第六百零一章不许他坐地起价

    薛仁贵说道:“在下明白长安令的意思了,就像是得病的吐蕃,他们宁可让吐蕃就这么亡了,也不会让长安令去治吐蕃的病,若是长安令治好了,损失的是那些庙堂之上的人。”

    “明明可以治好的病,他们宁可让吐蕃病死,他们也不会让长安令去碰,因为长安令是他们的敌人。”

    李正对薛仁贵说道:“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易插手别人的事情,若是说多了,说明白了,以后会怎么样就不好说了。”

    薛仁贵点头,“在下明白了,以后不会再随便议论了。”

    “行了,把地图交给李绩大将军,你接着去训练护卫队吧。”

    “喏。”

    薛仁贵带着地图回去了。

    李正打开军报看着上面的内容。

    王玄策他们已经到了拉萨,而且护卫队的成员经过了两个月时间的适应,也已经适应了高原反应。

    按照现在送信的路程来看,这封信已经是一个月前的事情了。

    在这个信息落后的时代,一个军报消息隔了一个月,这还怎么指挥。

    出征在外的将士,全凭自己的判断。

    看完军报,李正继续帮着收拾这些岭南粮食。

    一些稻米从麻布袋子里撒了出来,这些稻米有些发毛。

    显然是不能用来吃了,可以用来喂鸡鸭。

    李正捧起一些打量着这些稻米,这些稻米的颗粒有些大。

    剥开稻壳看着稻米的颜色,白色中带着一些黄,而且像普通稻米一样带着一些透明感。

    这不是糯米吗?李正当即就看出来了。

    在古代有糯米种子难得。

    如今的稻谷也没有这么多的分类。

    稻米,糯米,黍米都是粮食。

    李正又扛下几袋稻米,看着其中的区别,有些稻米和糯米都混在一起了。

    拎起一袋糯米比较多的稻米。

    倒出来开始一颗颗分拣着稻米。

    一旁的婶婶看到李正的举动,连忙说道:“正儿,你现在也是郡公了,怎么能干这么粗活,我们这些婶婶来做吧。”

    李正一边挑拣着说道:“好像有一些稻米混在一起了。”

    和婶婶们说了稻米和糯米的区别。

    婶婶笑道:“我们来做吧,你去忙别的去,钓鱼也好,这种细活我们女人来做就好,平日里我们茶余饭后都可以挑拣。”

    李正站起身说道:“那就辛苦婶婶们了,也不着急,慢慢来就好。”

    婶婶笑骂着,“臭小子说的什么话,怎么就辛苦婶婶了,你带着我们全村上下过上了好日子,我们报答你还来不及,这些活我们来做就好。”

    说完婶婶们立刻开始了挑拣稻谷的工作。

    李正帮着村民们把这些陈粮全部搬入粮仓。

    说来泾阳这么多年以来,粮食的储备量越来越多了。

    够泾阳所有人三年不劳作也能吃一年。

    当然了,还要在作物的多样性上做选择,谁也不会吃土豆吃三年。

    更多的还是把黍米当作主食,和一些瓜果蔬菜搭配着吃。

    也不能不耕作,种菜要也要种。

    田地里走不了几步就可以看到落在地上的没人要的土豆。

    而且积存多年的粮食吃不完也都当作了饲料,更多的也一放就这么多年。

    村民平日里吃的也都是新粮和新鲜的瓜果蔬菜。

    把一部分的陈粮拿出来,到时候运到吐蕃去,也可以卖到关外去。

    李绩收到了地图第一时间来到了宫中。

    正在甘露殿批阅这份奏章的李世民见到这份地图有些讶异,“这真的是李恪在吐蕃画的地图。”

    李绩点头道:“确实是蜀王殿下送到泾阳的,想来李正已经先看过了。”

    李世民非常中肯地点头,“看来李恪这些日子在泾阳也没白呆,倒是给他学会了一些东西。”

    李绩看了一眼李世民的脸色,“陛下真的不派兵去吐蕃了吗?”

    听到这话,李世民的脸色又变得有些难看,“朕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李恪在吐蕃孤军深入,朕怎能不担心。”

    李绩又低下了头,“陛下为了朝臣让步,可……”

    “够了!”李世民打断李绩的话语,“你继续去泾阳看着护卫队吧,有什么消息给朕送来。”

    李绩躬身行礼,“末将告退。”

    李世民往眼睛里又滴了两滴眼药水,一瓶眼药水又要用完了。

    如今甘露殿就剩下两瓶了,这么用下去迟早要用完。

    也依赖上了这种东西,李世民问向一旁的王鼎,“太医署的那些医官还没有研究出眼药水的配方吗?”

    王鼎回道:“陛下,太医署的医官也说过,这种无色无味的眼药水,实在是难以分析出其中配方,就连徐照邻也说过眼药水的配方难以调制,怕是李正不松口这眼药水的秘方难以研究出来。”

    李世民揉着眼睛,“难不成要朕亲自去泾阳求着他把眼药水的秘方交出来?”

    王鼎尴尬笑了笑。

    眼药水确实是个好东西,长期这么批阅奏章的李世民当然其中妙用。

    朝中也有很多人要处理太多的公文。

    哪一个不是人到中年,或者年纪轻轻就看不清楚事物。

    又其实房玄龄和杜如晦每日要看的奏章比朕还要多,他们的眼睛一定更需要眼药水。

    放松了眼睛,李世民对王鼎说道:“罢了,你去找李正再买一些眼药水吧。”

    王鼎点头。

    “不能让这小子坐地起价!”

    李世民连忙又补充道。

    王鼎一个劲点头,“老奴这就安排。”

    吐蕃,雷雨刚刚下过。

    天气又马上晴朗了,王玄策抬头看了一眼天空,自从来到吐蕃深处,这里的天气越来越诡异。

    前段时间刚刚下过一场冰雹,要不是带着头盔会把人砸晕过去。

    李恪也在一旁,倒是顾不上天气,眼下的不远处两股人马正打在一起。

    禄东赞带领的吐蕃勇士和西突厥人此刻打得不可开交。

    作为第三方,护卫队伏在高坡这边,安静的观战着。

    王玄策调整着复合弓,把弓弦调整到适合的力道。

    搭箭而起瞄准了更远处一个西突厥人头目。

    李恪估算着距离,伸出手朝着后方的护卫队成员做了个手势。

    站在高坡下的护卫队成员,整齐划一地调整复合弓的弓弦。

第六百零二章松赞干布的好意

    王玄策率先一箭射出,箭矢带着破空声,居高临下一箭就射中了西突厥人,那人看起来是个西突厥人头目,中箭之后便倒在地上生死不知。

    李恪一挥手,身后的箭矢从高坡之下冲天而起,箭矢掠过吐蕃人的头顶,到了最高点之后再朝着西突厥大军的后方而去。

    西突厥人看到自己的部落头目被箭矢贯穿胸腔,眼看是不活了。

    刚回过神,想去看暗箭射来的方向,抬头看去,却是漫天的箭矢,正在铺天盖地而下。

    西突厥人慌忙地拿起盾牌举过头顶。

    王玄策瞧着远处的西突厥人后方阵营已经乱作一团,不屑道:“西突厥人?不过如此。”

    李恪挥手而下,又是一轮箭雨射向西突厥人。

    与此同时,抓住如今西突厥人混乱的时机,禄东赞带着吐蕃勇士,冲进了混乱的西突厥人阵营中。

    眼看吐蕃人就要把西突厥人打得四散而逃。

    王玄策心底里还是对吐蕃人的打仗方式很鄙夷。

    三万吐蕃人打一个万人不到的西突厥人部落还这么吃力。

    “明明有轻松取胜的办法,偏偏要这么横冲直撞。”王玄策一脸鄙夷地说道。

    “要我们打,肯定远攻袭扰,对方就会不攻自破。”李恪也说道。

    说完组织着护卫队走下这处高坡,王玄策瞧着远处的大雪山说道:“这片雪山真漂亮,它要是我们大唐的就好了。”

    李恪笑道:“迟早会是我们的。”

    王玄策躬身说道:“蜀王殿下高见。”

    松赞干布带着几个吐蕃人来了。

    来到李恪面前,松赞干布用吐蕃人的礼仪行礼说道:“这一次多谢蜀王殿下相助。”

    李恪收拾着箭矢说道:“不用谢我们,我们也只是按照李正的吩咐办事而已,你要死了,谁来还债。”

    松赞干布听到这话,脸色有些难看,又说道:“那还是要感谢你们帮我们打退了这些西突厥人,以表谢意,我们准备了酒水与肉食,还请诸位与我等一起庆祝夺回拉萨。”

    李恪提起箭筒收拾好装备说道:“酒宴我们就不去了,这一次来我们是来执行任务的,不是来寻欢作乐的。”

    见李恪带着人要走,松赞干布又上前一步说道:“那蜀王殿下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说。”

    瞧了一眼松赞干部,李恪低声说道:“没什么需要的,我们还要去吐蕃的北边查探。”

    松赞干布跟上李恪的脚步,“敢问蜀王殿下,朝中什么时候出兵。”

    李恪停下脚步看向松赞干布说道:“朝中什么时候出兵,我没有权过问,你若是心急你可以自己去长安问问。”

    松赞干布着急说道:“李正不会言而无信吧。”

    王玄策走上前说道:“粮食都已经给你们了,总归不会让你们吐蕃人饿死的。”

    李恪和王玄策带着护卫队还是离开了。

    松赞干布站在原地面色有些恼怒。

    说好的出兵,朝中一直迟迟没有发兵的迹象。

    西突厥人如今散布在吐蕃各处,除非这个时候有一支十万人的大军。

    不然很难铲除这些西突厥人。

    自从西突厥的那位国师死了之后。

    原本联结在一起的西突厥部落失去了统治,立刻分崩离析。

    群龙无首散落在吐蕃的各地。

    把现在的吐蕃搅得满目疮痍。

    如今也是好不容易夺回了萨拉。

    禄东赞策马而来,看着已经远处的泾阳护卫队说道:“赞普,那些关中人怎么说?”

    松赞干布黑着脸,“他们的嘴很严,又不肯接受邀请。”

    禄东赞低声说道:“这个李正该不会言而无信,朝中该不会不出兵了吧。”

    松赞干布长叹一口气,“我们先顾好自己吧,立刻让我们的勇士去发布消息,就说我们已经夺回了拉萨,召集我们在其他地方的吐蕃勇士,将人聚集起来。”

    禄东赞点,“这就去办事。”

    王玄策与李恪带着队伍来到一处拉萨的河边,开始扎营埋锅造饭。

    补充水源与整理资源。

    王玄策统计了食物对李恪说道:“我们现在每人还是有三天的口粮。”

    李恪吃着一张饼,“最近四周有什么西突厥人吗?”

    王玄策打开地图,地图上有不少的标记。

    “我们东南侧有一股西突厥人,那里原本是一个吐蕃部落,现在被西突厥人霸占了。”

    “人数大致有多少?”

    王玄策琢磨着说道:“前几日去查探的时候以后,应该有五千左右的人数,现在不清楚。”

    李恪吃完一张饼,又喝下一口水,感受着肚子里的饱腹感,“先去把这个西突厥人营地拿下,一千人的口粮要是没了,我们以后吃什么。”

    王玄策点头,“我这就去安排斥候前去查探。”

    李恪低声说道:“告诉队伍,休息三个时辰,我们深夜拔营。”

    王玄策去安排做事。

    说来李恪心中最担心的还是松赞干布,现在的松赞干布比之以前恢复了一些元气。

    也拿回了拉萨,如今朝中迟迟不肯发兵,一定是出现了什么变故。

    松赞干布不是个傻子,他肯定也觉察到了什么。

    指不定松赞干布会不会在背后捅自己一刀,以此来要挟朝中出兵。

    当初五姓如此招揽,李正都没有接受。

    要是那时候李正接受了五姓的招揽,鬼知道现在的李正又是怎么样的一个处境。

    如今五姓的所作所为看得出,他们到底是一帮什么样的人。

    凡事做好最坏的打算,万事稳一手

    就算是对方给出再多的好意,也不能轻易接受。

    如今松赞干布这样的宴请,也不知道他安的什么心思。

    千万不能轻易相信那些对你莫名有热情的人,在你有所防备之下,甚至要把所有陌生人当作坏人。

    这是从李正的身上学到的。

    如今在吐蕃孤军深入,也就说谁也不能轻易相信。

    军营的吃食很简单,无非就是把饼放入锅中煮,煮成面糊然后倒上一些咸菜吃。

    味道虽然不好,但也就够填饱肚子而已。

    一千人的队伍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那就是一千张要吃饭的嘴,李恪心里不敢多想要是那时候带三千人出来,现在的压力会有多大。

第六百零三章法号唐玄奘

    正想着军中一个护卫来报,“蜀王殿下,有人要见你。”

    原本心头就带着烦恼,李恪面色不悦说道:“松赞干布的人?”

    护卫说道:“是一个孩子,还带着一个护卫,送了一封过来,说是要亲手送到蜀王殿下手里。”

    “孩子?”李恪有些讶异。

    护卫点头,“确实是个孩子。“

    李恪走到营地外,见到的确实是一个孩子,看起来只有七岁而已,这个孩子还有一个穿着奇怪样式盔甲的护卫。

    这个孩子礼貌地行礼说道:“敢问当面可是蜀王殿下?”

    中原话?李恪疑惑道:“你是中原人的孩子?”

    这个孩子微笑说道:“我父亲是商人,父亲嘱咐我让我把这封信亲自交到蜀王殿下手里。”

    李恪接过这卷羊皮卷,又观察了这个非常有礼貌的孩子。

    将信将疑地打开这卷羊皮卷,入眼的是中原文字。

    看起来写这封信的人中原文字写得有些生疏。

    好多字都漏写了笔画,不过也大致看得懂是什么意思。

    归纳下来就是很简单的一句话,西南方向的西突厥人有异动,正在朝着拉萨聚集而来。

    看完之后,李恪问道:“你的父亲是谁?”

    这个孩子微笑说道:“我父亲叫做莫先生,信送到了我也该回去了。”

    说完这个孩子吃力地爬上马背,和他的侍卫策马离开了。

    李恪又看了一眼羊皮卷上的内容。

    回到营地和王玄策说了这件事情。

    王玄策说道:“我们的斥候也传来过消息,这段时间吐蕃地域中确实有听说过一件事情,就是有个叫做莫先生的人可以帮助这里的人买到关中的粮食和兵器,只要给钱什么人都可以买。”

    李恪盯着眼前的燃烧的火堆,天色已经入夜。

    “你说他们为什么要告诉我们这个消息?”

    王玄策摇头,“不清楚,只不过谁也不知道这个莫先生是什么人,也不知道这个莫先生在什么地方,都是几个孩子在帮莫先生办事。”

    李恪心头莫名有些不安,“这吐蕃的事情真是越来越让人想不明白了,既然这个莫先生给我们送消息,那他到底是敌是友。”

    王玄策也陷入了沉默。

    子夜时分,营地里重新整顿好了。

    该休息的也都休息得差不多。

    大军收拾完营地,开始跋涉。

    东南方向的西突厥人距离这里并不远。

    大概也就半日的脚程,急行军两个时辰就可以到。

    王玄策对李恪说道:“蜀王殿下,他们的人数比我们的多,天亮之前最好拿下。”

    行进了一个多时辰,斥候来报,“距离西突厥人营地还有三里。”

    又行进了半个时辰的时间。

    终于看到远处的火光,不远处应该就是西突厥的营地。

    行进的脚步停下,一千人的队伍鸦雀无声,很安静。

    斥候向李恪说着这里的地形,不远处一片湿地,像是一条几经干涸的小溪流。

    摸清楚了周围的环境。

    李恪拿出地图,叫来了几个小队长开始布局。

    一千人的队伍,分成五队。

    两百人一队。

    一队人马去湿地收集湿草,燃烧之后会产生很大的浓烟。

    另外四队人马在周围设伏,只要这些西突厥人想要逃离营地躲避浓烟。

    设伏的人手就可以袭杀。

    王玄策算了算时辰说道:“再过一个时辰就要天亮了。”

    李恪吹一声唿哨,队伍就开始行动。

    王玄策带着一队人手在一处矮坡设伏。

    李恪亲自带着人收集湿草。

    河滩边上还有一些动物尸体,散发着恶臭。

    这些西突厥人还真是不讲究。

    李恪嫌恶地吐了一口唾沫。

    算好了距离与风向之后,湿草摆成半人高的一堵墙,倒上一些火油之后开始燃烧。

    浓烟升腾而起,顺着风,无声地朝着西突厥的营地飘去。

    像是一团大雾一般,很快就飘荡进了西突厥的营地之中。

    渐渐地弥漫了整个西突厥大营。

    敌袭是可以防备的,雨水也是可以躲避的。

    但是烟雾你驱赶不散,也无可奈何。

    而且在黑夜中更加难以分辨烟雾飘来的方向。

    想要不被烟给呛死只有逃出营地。

    随着湿草的燃烧,加大了火力,烟雾越来越大。

    西突厥的营地出现了不少火把的晃动。

    看起来西突厥人已经慌了。

    王玄策盯着远处的火把乱晃,那些喊叫声与马吠声,知道西突厥人已经乱成了一片。

    随着烟雾越来越大,王玄策打开水囊用水浇湿一块布,蒙在脸上。

    所有的护卫队成员照做。

    烟雾也随着风朝埋伏点飘来。

    马蹄声越来越近,王玄策看着烟雾中的火把也越来越近,拿起了手中的三棱军刺。

    等到西突厥人到了近前,王玄策大喝道:“杀!”

    “杀!”

    一声声的喊杀响起,刚刚跑出烟雾的大队西突厥人马慌乱看向四周,箭矢的破空声不断传来。

    刚想大喊有埋伏,一抹刀光闪现在眼前。

    王玄策冷静地看着护卫队成员,对这些慌乱的西突厥人杀戮着。

    这些西突厥人逃出来很狼狈,有的双眼通红还看不清状况就死了。

    有的还在不停地咳嗽,连招架的动作都做不出来,直接被杀死。

    直到天亮的时候,战斗接近了尾声。

    烟雾也飘散了,李恪带着人进入了这片营地,这里还有几个零星的西突厥人,甚至有些西突厥人因为找不到方向,活活被烟呛死了。

    众人开始打扫战场,收集食物和兵器,准备下一次奔袭。

    王玄策也来到了营地,“蜀王殿下,外面的都已经收拾干净了。”

    “报!”有士兵来报说道:“报,抓到一个和尚。”

    “和尚?”王玄策饶有兴趣问道:“西突厥人还有人做和尚?”

    “是一个中原和尚。”

    “中原和尚?”

    李恪和王玄策来到营地的一处角落,果然有一个衣衫褴褛的和尚。

    这个和尚嗓音嘶哑,显然是被烟给呛个半死。

    李恪递给他一个水囊。

    见这个和尚喝了水之后,舒坦了不少。

    “你是中原的和尚。”

    对方把水囊递交给李恪,而后行礼说道:“这位将军,贫僧从大唐而来,法号唐玄奘。”

第六百零四章 唐玄奘的慈悲

    李恪看向王玄策。

    王玄策瞧着这个和尚也说道:“中原和尚怎么会来吐蕃的。”

    唐玄奘行礼说道:“贫道于贞观三年初离开大唐,已经七年了。”

    王玄策疑惑地看向李恪,“蜀王殿下认识这号人物吗?”

    李恪摇头,“不认识。”

    王玄策惆怅地看着唐玄奘,“你怎么会落在西突厥人手里。”

    唐玄奘虔诚地念了一声佛号说道:“贫僧本欲前往波斯与天竺,前些日子还在松赞干布帐下,本是做客殊不知战乱一起,贫僧落得这般下场,成了西突厥人的阶下囚,这一囚禁就是两年之久。”

    王玄策也在想着怎么安置这个和尚。

    李恪说道:“我这就派人送你去回关中。”

    唐玄奘连忙说道:“这位将军,贫僧此来是来传颂佛法,如今吐蕃大乱贫僧不愿意就此回去。”

    李恪作罢说道:“那你随意,我们不拦着,你也可以去找松赞干布,松赞干布现在夺回了拉萨,距离这里不远。”

    唐玄奘又念了一声佛号。

    王玄策对和尚并没有太多的好感。

    也不相信什么悲天悯人的佛。

    带着人手,王玄策清点了一下物资。

    这一仗下来收获了不少肉干,在吐蕃的食物并不多。

    在军粮中肉干是最多的。

    王玄策非常讨厌吃青稞,吃着不仅咯牙齿,而且难以下咽。

    众人简单地对付了一口。

    休息两个时辰,还要继续拔营,这里是下风口,不是一个驻扎的好地方。

    所有的食物都收集下来,王玄策大致算了一下,对李恪说道:“这一仗下来,我们收获了肉干不少,省吃俭用一些,够我们吃半个月了。”

    李恪擦拭着手中的横刀说道:“你也休息休息吧。”

    王玄策站起身去休息,看到不远处的唐玄奘正在对着西突厥人的尸体念经,不耐烦地说道:“你能不能不要念了,我们上千号人都要休息。”

    唐玄奘停下了念经,已经闭目盘腿坐着。

    王玄策打心底里不信佛,经历过几次杀戮之后,越加不相信所谓的慈悲。

    你对敌人慈悲,敌人只会还给你残忍。

    心里这么想着,王玄策闭目靠着一个木桩坐在地上。

    等到再次睁开眼,已经是傍晚时分,西边的天空被烧得一片火红。

    夜晚的风也越加寒冷。

    王玄策披上一件衣服,大军也开始整理准备再次拔营。

    看了一眼唐玄奘,他依旧坐在那个地方。

    看向李恪,王玄策问道:“这个和尚怎么办?”

    李恪也看了一眼唐玄奘上前说道:“和尚,我们还要接着拔营,既然松赞干布视你为宾客,你要不就去拉萨找松赞干布,要不我们派人送你回关中。”

    唐玄奘站起身行礼说道:“将军的好意,贫僧心领了,贫僧还是那句话,暂时还不打算回关中。”

    李恪拿出一些食物递给唐玄奘,“我们还有事情要办,这些粮食应该够你吃一段时间的了,你随意吧,我们也顾不上闲人。”

    唐玄奘虔诚地念了一声佛号,“这位将军,贫僧能否跟着你们一起拔营。”

    王玄策也李恪相看一眼,“你随意吧,好话歹话也都说了,我们照顾自己都吃力,照顾不到你。”

    唐玄奘低声说道:“贫僧可以自己照顾自己。”

    也管不着唐玄奘。

    李恪和王玄策带着人离开这片地方。

    朝着吐蕃的西南方向继续前进,李恪策马一路前行回头看了一眼跟在后头的唐玄奘,“这个和尚在突厥人手里能活这么久,也真是够命大的。”

    李恪看着远处的风景,沉默不语。

    “报!”斥候来报说道:“蜀王殿下,前方发现一处河滩,适合扎营。”

    队伍继续前行来到这处河滩。

    确实是一个扎营的好地方。

    吐蕃不像中原那般有大江有大河流,大多数都是这样的小河支流。

    队伍开始在这里驻扎。

    王玄策确认着这里的地形,“蜀王殿下,这里应该可以驻扎几天。”

    李恪点头道:“我们好好休息吧,我去写军报送给李正和陛下。”

    听到李正的名字,唐玄奘走上前问道:“敢问蜀王殿下,王将军,你们说的李正可是泾阳的那位?”

    王玄策孤疑地看着唐玄奘,“怎么?你认识李正?”

    唐玄奘又念了一声佛号,“长安寺庙的人送信给贫僧过,而且也听西突厥人和吐蕃人说起李正这个人。”

    王玄策点头,“确实,如今李正的名声响彻关外。”

    唐玄奘又说道:“王将军,贫僧听说李正辱骂佛门,可有其事?”

    王玄策思量半晌说道:“我听说的事情不多,不过李正的和佛门之间的事情,你又凭什么说是李正辱骂佛门?你这话不对呀。”

    唐玄奘说道:“如何不对了?”

    王玄策把马匹的缰绳绑好说道:“你说李正辱骂佛门,你知道其中缘由吗?你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吗?看你也是一个正经和尚怎么一开口,就把错推到李正身上。”

    唐玄奘有些讶异,“难道不是吗?”

    王玄策走到河边,脱下鞋子,把双腿放在河水中,放松着身体。

    见王玄策不说话,唐玄奘又说道:“李正甚至挑起了边关战事,难道李正没错吗?世人应该慈悲为怀。”

    王玄策咧嘴笑道:“唐玄奘,你知道吗?我非常讨厌你们佛门的那一套,其实我和蜀王殿下都是从泾阳出来的,说到底我们是在为李正办事,当然我们做这些也是为了将来,为了我们自己也好,再说的大义凌然一些,我们是为了江山社稷。”

    唐玄奘说道:“为了这些就要让生灵涂炭吗?”

    王玄策冷笑说道:“你知道世道是什么样的?有些事情不得不做,有些仗不得不打,你想说服我像你一样慈悲?那还是算了吧,我是为了军功,我不想要什么慈悲。”

    唐玄奘的目光盯着王玄策。

    王玄策又说道:“我觉得李正的有些话说得挺有道理的,若是一天到晚靠贩卖你们佛门的信仰来活命,中原只会越来越孱弱不堪。”

第六百零五章 松赞干布的座上宾

    唐玄奘低声说道:“施主此言差矣,佛门是为了普度众生,为了世人安乐。”

    王玄策说道:“你们能像孙思邈那样治病救人吗?你们能像李淳风那样教授孩子们数术吗?你们能像李正那样用生意让村民过得越来越好吗?你们能像那些大将军一样守边关,定天下吗?你们能像朝中大臣那样,治理天下吗?”

    唐玄奘站在原地。

    王玄策又说道:“其实你们这些整日慈悲为怀的和尚一无是处,你们与国无益,与百姓无益,我记得李正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语,不信天地只信自己,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他相信人定胜天。”

    “人定胜天?多么荒谬的话。”唐玄奘说道。

    “荒谬?你们佛门祭祀香火,敢问天下大乱的时候你们的佛祖何在,我也说句心里话,我看不起你们这些和尚,你们还不如叫花子活得坦荡。”

    “你!简直枉为人子!”唐玄奘大声说道。

    这话也被护卫队的其他人听到了。

    一个护卫队队员跑来,看了一唐玄奘躬身向王玄策行礼说道:“将军,需要我们做什么吗?”

    王玄策重新穿好鞋子说道:“不用。”

    这个队员又看了一眼唐玄奘,对王玄策说道:“若是有什么需要卑职做的,尽管说。”

    王玄策稍稍点头。

    重新站起身,王玄策拍了拍唐玄奘的肩膀,“和尚,我不和你计较,你也不用劝我慈悲。”

    夜里,唐玄奘坐在营地里,盘腿坐着念诵着经文。

    接连几天队伍都在这里休整,唐玄奘也一直在这里。

    三天之后,队伍再次动身。

    接连半个月,李恪和王玄策又铲除了几股游荡在吐蕃界内的西突厥人。

    每每杀戮结束之后,唐玄奘都会对着西突厥的尸体念诵经文。

    对没什么人性的西突厥人念经,让队伍的人都对唐玄奘这个和尚很反感。

    甚至有人当着唐玄奘的面,朝着西突厥人的尸体吐唾沫。

    在吐蕃,这些西突厥人多么没人性的事情都做得出来。

    亏得唐玄奘还对他们如此慈悲。

    队伍中没有人再愿意和唐玄奘说话。

    对西突厥人的慈悲,让队伍里的士兵觉得很被冒犯。

    几天之后,队伍从吐蕃的西南方向绕回。

    唐玄奘也终于离开了。

    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离开了。

    之后松赞干布让人送来的信件,说是唐玄奘已经到了拉萨松赞干布的账下,并且松赞干布会好好照顾唐玄奘的。

    收起信件,王玄策对李恪说道:“就这么一个和尚,松赞干布还要把他当作座上宾了?”

    李恪观察着风向说道:“可能松赞干布觉得,能够拉拢一个关中人对他来说也是有价值的。”

    王玄策不屑地笑道:“你说这个唐玄奘该不会也想让松赞干布信佛吧,虽说我很讨厌这个和尚。”

    李恪琢磨着,“难说,说不定为了讨好关中的佛门势力,松赞干布真的会这么做,若真是这样不出几年,吐蕃信佛的可能会越来越多,很有可能会成为吐蕃的最大一派,松赞干布不会想让吐蕃任由李正和陛下宰割,若是真的这样,吐蕃的佛门与中原的佛门相呼应,倒是可以造成影响,唐玄奘给吐蕃传授佛法,是唐玄奘的功业。”

    “吐蕃有了佛门的支持也是松赞干布想要的,唐玄奘和松赞干布说不定就这样一拍即合了。”

    “蜀王殿下说得在理。”王玄策翻身下马说道:“在下觉得应该把这件事立刻告知长安令,好让长安令有所防备。”

    长安

    默呕再次来长安,这一次来带了几份西突厥人的订单。

    两个孩子跟着默呕一路走向泾阳说道:“父亲,我们在吐蕃为什么也只能说关中话。”

    默呕笑着说道:“因为你们父亲我是关中人,你们以后都不要再说吐蕃话了,就算是在吐蕃也要说关中话。”

    “明白了。”孩子们点头。

    长安很热闹,与荒凉的吐蕃相比,孩子们更喜欢来关中。

    到了泾阳的坊市,这里更加热闹了。

    知道默呕来了的消息,李正有些意外。

    等到薛仁贵把人带来,李正在马圈见到默呕。

    “你的孩子们呢?”李正笑着问道。

    “他们只是孩子,现在还不适合见长安令。”默呕恭敬地说道。

    深秋的关中,今年的气候冷得很快,李正收紧了衣衫给默呕倒上一杯热茶。

    默呕也递给李正一份订单,“这是西突厥人的订单。”

    李正接过订单看了一眼交给身边的许敬宗。

    “都已经安排好了?”李正问道。

    “都已经安排好了。”默呕回道,又像李正讲述着如今在吐蕃的各种安排,包括买了一座酒肆用来掩饰身份的事情。

    马圈里的马匹打着响鼻,它们对秋日的风似乎很不耐烦。

    大虎依旧勤快地打扫着马圈。

    李正对默呕说道:“其实你可以把你的实力发展得更加壮大一些,至少是一万人左右的规模。”

    默呕点头,“长安令的吩咐,小人一定照办。”

    “有些事情,你不需要过问得太多。”

    “我只是一个商人。”

    默呕如是说道。

    李正稍稍点头,“行了,订单我收到了,你也早点回去吧。”

    默呕站起身离开。

    许敬宗低声说道:“已经去找过王鼎了,他说最近宫中有些事情需要忙碌,过几日会来泾阳,也说了陛下需要采买一下眼药水,还请长安令准备一下。”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许敬宗,你有没有觉得默呕有什么不一样了。”

    许敬宗看着默呕的背影说道:“有些说不上来,不过确实和以前不一样了。”

    “订单的事情你还是交给李绩大将军,咱们的生意又要开张了。”

    “明白。”

    泾阳的棉花长势很不错。

    李正看着田地里茁壮成长的棉花心情好了不少。

    新书院落成以来,已经有些日子了。

    孩子也进入了新书院读书,站在书院外就可以听到朗朗读书声。

    回到家中,李丽质做了一碗红豆粥。

    李丽质也开始学着做饭了。

    李正吃着红豆粥说道:“味道很不错。”

    李丽质笑着说道:“小时候,我身体不好,母后常说秋天吃红豆粥对身体好。”

第六百零六章 再见戴胄

    红豆有清热解毒、健脾益胃的功效,秋日吃红豆确实是一种很不错的食补食物。

    吃完了红豆粥,李正回到自己的书房继续看书。

    李丽质重新回到厨房,剩有一碗红豆粥,自己也盛了一碗尝了一口。

    味道有些苦,李丽质苦着脸看着红豆的成色,似乎有一些烧糊了。

    也亏得李正吃完了一整碗。

    有些委屈地放下碗,李丽质来到院子里看着门外村子的风景发呆。

    李绩收到了兵器生意的订单,有些吃惊地问向许敬宗,“这都一年过去了,这笔生意终于又开张了。”

    许敬宗点头,“之前确实遇到了一些麻烦,好在如今又开始了。”

    李绩看着订单上的这些兵器数量,“要的也不多呀,这买卖才五万贯,比以前可少太多了。”

    许敬宗也感慨地说道:“如今朝中查得紧,生意就静默了这么长时间,难免的。”

    李绩也说道:“都是朝中那些不知所谓的家伙,要不是他们拦着,这门生意也不会到了这种境地。”

    许敬宗长叹一口气说道:“接下来的事情就麻烦大将军了。”

    李绩收下这份订单说道:“这就去安排。”

    订单很快就被李绩送到了宫中,送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李世民瞧着这份订单皱眉说道;“怎么才只有五万贯的生意。”

    李绩躬身行礼说道:“最近这门生意也才刚刚恢复,也不能一下子回到之前的时候。”

    心里莫名有些落差,李世民思量了一会儿,看向一旁的王鼎,“你和李绩安排下去吧。”

    “喏。”

    王鼎和李绩走出甘露殿。

    李绩说道:“老夫去安排各路关口的将领。”

    王鼎也说道:“老奴去整顿军械。”

    两日之后,这些军械在商队的伪装下送往关外。

    忙完了陛下吩咐的事情,把宫里的事情再安排好之后。

    王鼎再去泾阳之前,还要去见一个人。

    戴胄自从离开大理寺之后,就一直住在长安城的郊外。

    在长安城郊外有一处宅院。

    宅子不是很大,看起来也有些老旧了。

    王鼎提着一些药材,敲响了门。

    开门的是一个小童,见到是王鼎连忙行礼。

    王鼎微笑说道:“戴胄老先生可在?”

    小童连忙说道:“老先生就在书房,这边请。”

    王鼎迈步走入宅院中。

    小童一路带着来到宅院的一处角落小屋。

    地理位置不错,阳光可以径直照进窗户。

    小童先进去禀报了一声,又出来说道:“老先生有请。”

    走入书房,王鼎打量着这里,又看向坐在桌案前的戴胄。

    “你怎么来了?”

    戴胄先开口问道。

    王鼎把药材放在一旁低声说道:“陛下让老奴来看望老先生,老先生近日可好?”

    戴胄搁下手中的笔,吹了吹刚写下字迹的纸张,让好墨水凝得更好一些。

    王鼎也看着写在纸张上的字说道:“老先生的字,写得越来越好了。”

    戴胄叹息一声说道:“不是老夫的字写得多好,是李正的泾阳做出来的纸好。”

    知道戴胄话里有话,当初大理寺查兵器案,戴胄查了很久,知道的线索也不少。

    王鼎坐下说道:“若没有写字的人,纸张要来何用?”

    戴胄古怪地看了一眼王鼎,“老夫已经是古稀之年,如今也无心力帮助陛下处理朝政。”

    王鼎低声说道:“人都有这么一天,老先生不用太过自责,陛下还是很挂念老先生的。”

    戴胄又给王鼎倒上了一杯茶水,“王公公尝尝?”

    王鼎拿起茶杯喝下一口,“泾阳的茶,确实味道很不错。”

    戴胄笑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凡是泾阳的货物都有了泾阳这个盖印,据说是当初陛下亲笔给李正的题字。”

    王鼎点头,“确实是这样,外面有不少人在倒卖泾阳的货物,为了控制这个情况,以免有人以次充好,这也是长乐公主向陛下的要求的。”

    戴胄苦笑着:“老夫虽然不喜欢李正这个人,但是他的东西确实是很好东西,他的肥皂,他的纸张,他的印刷术和茶叶,不知不觉老夫已经离不开这些东西了。”

    王鼎又喝了一口茶水。

    戴胄接着说道:“李正确实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老夫离开大理寺的时候想过很多事情,有时候对错不是这么重要,而需要才是最重要的,李正虽然不在朝中为官,但是陛下需要李正做事,老夫说得可对?”

    王鼎微笑说道:“让老先生见笑了。”

    戴胄抚须说道:“无妨,离开大理寺之后,老夫也看明白了。”

    看着戴胄脸上的笑容,王鼎说道:“老先生有什么需要老奴做的,尽管说。”

    戴胄摇头,“不用,老夫的孩子们已经去了家乡,以后也不会再过问朝中的事情了,至于大理寺的事情以及兵器案的事情,老夫不会说出去半个字,半截身子入土了,孩子们也都已经成家了,老夫没有这么多的牵挂。”

    听到这话,王鼎站起身朝着戴胄躬身行礼。

    戴胄说道:“老夫知道你事情多,若是有朝一日李唐江山更加的壮丽,老夫此生也不枉白走一趟。”

    王鼎说道:“老先生也要注意身体。”

    “你走吧,老夫不送了。”

    戴胄咳嗽了两声重新拿起了笔。

    王鼎走出这处书房,再看一旁的小童神色不是太好。

    拿出一块银饼,王鼎递给他说道:“孩子,好好照顾老先生。”

    小童带着王鼎走到宅院外,带着一些哽咽说道:“大夫来看过了。”

    “大夫?”

    “嗯。”小童看了一眼家中小声说道:“大夫说老先生已经没有多少时日了,年纪太大了,又长年操劳如今病来如山倒。”

    王鼎蹲下身说道:“老奴认识很多厉害的大夫,回来给老先生看病的,你不要太难过了。”

    “您慢走。”小童说完抹了抹眼泪,便跑回了宅院中关上了门。

    瞧着紧闭的门,王鼎心里对戴胄是有亏欠的。

    或许戴胄已经知道了真相,就算是时日无多了,他还是愿意为陛下保守秘密。

第六百零七章 和修路过不去的长安令

    心中感慨万千,王鼎一路朝着泾阳而去。

    一路走回官道上,如今的官道上行人很多。

    宽敞又干净的官道上走着,让人心情也好了不少。

    王鼎来到泾阳的坊市,买了一张饼叫了一碗羊肉汤,简单地对付了两口,便走向泾阳的村子。

    陛下还嘱咐了要买一些眼药水回去。

    泾阳护卫队王鼎已经很熟悉了。

    看守的护卫知道王鼎是给当今陛下传话的人,自然不会拦着。

    从泾阳的后山走入,走出后山之后眼前便是豁然开朗的一幅田园泾阳。

    一群孩子在远处嬉笑着,越往村子里走去,还有一些狗叫声,与妇人们的嬉笑声。

    这里总是充满了生机。

    找到李正的时候,李正正在和泥。

    王鼎瞅着这一幕说道:“长安令为何总是和泥过不去呢?”

    李正把手中用来搅和泥的棍子放下说道:“王公公有所不知,这个是混凝土。”

    “混凝土?”

    李正解释道:“有些不好解释,就是一种很好用的建筑建材,用完之后非常地坚固,甚至可以用来修筑城墙。”

    王鼎瞧着地上的泥点头,“是吗?”

    李正又说道:“不知道陛下需不需要,若是以后要修缮城墙,可以用上我的混凝土。”

    王鼎了然的点头道:“让长安令担忧,现在的长安城挺好的,而且各地的城门都有修缮,现在应该用不上。”

    李正又说道:“以后总会用得上的,现在的长安城墙就是用泥和砖石糊上去的,太脆弱了,而且长安的气候也不好,建筑风化严重,指不定过两年就又要修缮了。”

    王鼎笑呵呵点头,“长安令的忠告,老奴一定谨记。”

    嘴上说着,王鼎心里泛起一阵苦涩,这个李正两句话离不开生意,本来想着先问一声好,这话怎么说着说着又说道买卖上去了。

    李正放松着四肢,打开水杯喝下一口水说道:“王公公,最近兵器生意又重新做起来的,应该不会再出岔子了吧。”

    王鼎说道:“长安令放心,老奴上上下下都已经打点好了,就算是有岔子,也落不到长安令的头上。”

    “也是。”李正点头,“陛下若是没了我就没有销售的渠道,应该不会把我卖了。”

    王鼎点头。

    “到时候王公公怕是……”

    听到这话,王鼎脸色变得有些僵硬,“长安令放心,老奴对陛下忠心耿耿,绝对不会背叛陛下的。”

    李正怪笑着,“我还什么都没说呢,王公公你紧张什么。”

    王鼎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道:“没紧张,没紧张。”

    “是吗?”

    “是的。”

    ……

    秋风吹过,王鼎有些凌乱,又擦了擦汗水说道:“长安令这么多时日和泥,这些泥很值钱吗?”

    李正记录着自己的实验记录说道:“其实我很早之前就已经把混凝土做出来了,如今只是为了尝试一下更好的配方,真理总是出现在实践中,有了混凝土就可以修路建房子。”

    “对了。”李正搁下手中的笔说道:“王公公,我打算再修一条路。”

    “再修一条路?”王鼎思量半晌,“好事呀,长安周边确实有不少官道需要修缮,只是宫中用度紧张,处处都要用钱,陛下也一时间拿不出这么多的银钱来修路,又怕……”

    说到这里王鼎又停下了。

    李正说道:“又怕朝臣弹劾陛下,大征民力,毕竟杨广就是前车之鉴对吧。”

    王鼎点头。

    “若是这件事让我来做,不仅可以陛下省钱,而且陛下有可以不用背负骂名,反而背骂名的是我,做事的是我,花钱的也是我,好的坏的都是我的,累活苦活都是我的,陛下只要坐享其成,对不对?”

    王鼎点头,“长安令好觉悟。”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说道:“我这不是贱吗?”

    王鼎干笑着,“老奴多嘴问一句,长安令为何总是想着要修路?”

    李正一脸惆怅,“我要致富。”

    王鼎又说道:“泾阳与长安的官道修好之后,确实给泾阳带来了不少的生意,再修一条?应该不至于吧,长安令不像是一个会吃亏的人。”

    “我如果说我只是为大唐的江山社稷散尽家财,王公公信吗?”

    王鼎使劲摇头。

    李正一脸惆怅,“果然不信,好吧,其实我修路是为了给自己积德,我这年纪轻轻做了太多的坏事,修路是为了积德,不积点德我怕哪天出门就被雷劈了,现在公公信了吗?”

    王鼎点头。

    “……”

    “你看人与人之间就是这么的复杂,好人难做啊。”

    王鼎干笑着说道:“长安令若是想要修路,可以写下奏章,老奴可以代为转交陛下。”

    李正从怀中掏出一本奏章与一份图纸,“都已经准备好了。”

    王鼎小心翼翼地收起来又说道:“长安令,眼药水。”

    “眼药水?”

    “嗯。”王鼎点头,“陛下宫中的眼药水就要用完了。”

    李正又说道:“王公公想要多少。”

    王鼎又说道:“不用太多,十来瓶就好。”

    李正小声说道:“王公公,你说这个眼药水,整个中原只有我一个人有对不对?”

    王鼎点头,“确实如长安令所说,老奴也查探过,这个眼药水确实只有长安令才有,不过陛下也说了,若是长安令敢坐地起价的话,陛下一定会让龙武军踏平泾阳。”

    “这么狠?”李正诧异道。

    “长安令开价吧。”王鼎说道。

    “那这样吧,陛下若是可以一次买一千瓶,我可以给陛下一个优惠价,一瓶只要一百贯。”

    “一瓶一百贯,一千瓶就是……”

    “别算了。”李正打断王鼎的话,“这个眼药水只有我独一份,再说了当初太子和魏王要买眼药水一瓶眼药水都喊到上千贯了,一百贯一瓶,一千瓶起卖。”

    王鼎还是有些犹豫。

    李正接着说道:“一百贯一瓶的价格,只有我和王公公知道,陛下可以用眼药水赏赐给臣子,如今满朝都知道这个眼药水价值几何吧。”

    王鼎点头。

第六百零八章 基建吃银钱

    李正接着对王鼎分析道:“王公公,陛下用价值一千贯的眼药水来奖励臣子,这是关切,要说拉拢人心也好,总之对陛下来说他只用了一百贯钱就可以收买人心。”

    王鼎犹豫着说道:“老奴现在没有带这么多的银钱,要不是等老奴回禀了陛下之后,再做定夺?”

    李正点头,“可以。”

    说完李正又提笔写下一份契约交给王鼎。

    王鼎看着这份购买眼药水的契约,心中有些嫌弃,“长安令你是担心当今陛下会赖账吗?”

    李正尴尬笑笑道:“怎么会呢?我这个人比较讲究契约精神,买卖就写在白纸黑字上,谁也不能赖账,我也不能。”

    敢这么和当今陛下做生意的人也就只有李正一个,也就只有李正敢这么和陛下做生意,陛下也不会计较什么。

    当然除了李正也没人敢这么做。

    王鼎收好这份契约,又说道:“还有一件事,陛下已经收到了看到了订单,说起这次的兵器生意,为何这一次比以往少这么多。”

    李正捧着茶杯说道:“我也想让生意更好一些,之前的计划给打乱,我也没有办法,这门生意不能见光,如今重新恢复就是从零开始,在下也很无奈。”

    王鼎长叹一口气,“这些老奴都知道,若是没有长孙冲那一朝,说不定现在生意还做的火热。”

    李正点头。

    看了一眼李正的神情,王鼎又问道:“有一件事老奴想不明白。”

    “王公公请讲。”

    “长安令当初说要在吐蕃置换几块地。”

    “对呀。”

    王鼎一脸不解地问道:“那几块地,不瞒长安令其实陛下让老奴暗中派人去调查过。”

    李正点头,“所以呢?”

    王鼎又说道:“那几块都是不毛之地,也没见可以种粮食的地方,长安令要那几块地到底是何用啊。”

    “多给自己置办点家产不好吗?”

    王鼎苦笑说道:“长安令若是不想说,老奴也不再追问了。”

    有些事情当然不能说,李正也不想说,关于吐蕃的几处银矿。

    甚至世界上几处最大的银矿所在。

    如今大多数都还没被开采出来。

    这些都是用来将来发家致富用的。

    用一块普通土地的价格,哪怕是几倍的价格。

    只要拿下一处银矿都是血赚的。

    李正笑着说道:“想必陛下一定很想知道我拿下吐蕃那几块地的原因吧。”

    王鼎看了一眼长安方向小声说道:“长安令不会是一个吃亏的人,而且这么爱钱财,那几块贫瘠的土地想来长安令一定有其他的用途,陛下就让老奴去查探了,查探之后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地方。”

    “我打算在吐蕃开一个坊市。”

    “原来如此。”

    王鼎一副了然的神情点头,看起来有些牵强。

    转而王鼎又说道:“许敬宗说长安令找老奴有事,长安令找老奴什么事来着?”

    李正这才回想起来,“王公公的腊肉还够吃吗?不够我这里还有。”

    王鼎表情再次凝固。

    “……”

    李正又是尴尬一笑,“当然不是腊肉的事情,其实是为了称心的事情。”

    王鼎双手揣在袖口中说道:“称心在大理寺这一关,已经有半年之久了。”

    李正喝下一口茶水,“是不是应该把人放出来了,他对我的生意有帮助。”

    王鼎沉声说道:“称心事涉兵器案,而且还有吐蕃的指证,想来罪名是确凿的,只是这些日子一直都是长孙公子在审问,才一直悬而未决,长安令若是想让他从大理寺出来……”

    “能行吗?”

    “不好办。”王鼎思量半晌说道:“也不难办,只要称心能够配合就行。”

    “好说。”

    李正微笑道。

    王鼎狐疑地又看了一眼李正说道:“老奴这就与陛下去分说。”

    李正也说道:“有什么需要配合的你和许敬宗说就行了。”

    王鼎点头,“老奴明白了。”

    “有劳了。”

    “老奴这就回去了,长安令莫送。”

    王鼎迈着脚步离开,李正朝着他的背影再次喊道:“腊肉和鸡抓会送到宫里,到时候王公公记得收一下。”

    一路走着王鼎挥了挥手,也不知道这个老太监是拒绝海慧寺答应了。

    混凝土的配方研究得差不多了。

    李正回到了家中,来到自己的书房,打开地图,看着长安以东的方向。

    未来的关中的经济重心不一定会在长安。

    当然以后的长安大差也不会太差。

    毕竟陛下就在长安,大唐的绝大多数权贵国公也都在长安,权贵是大唐消费力的天花板。

    李正瞧着地图,在洛水河到长安以及泾阳之间有一条线连接着。

    这是之前构思好的新官道。

    这条新官道全长将近五十公里。

    已经超过的系统任务的三十公里。

    按照这条路的铺设,可以从长安连接洛水,再由洛水一路连接到洛阳。

    这条路线就是用来作为经济运输枢纽的。

    好在这些日子除了钻研修路,还看了一眼运输业的发展。

    在这个没有船和汽车的年代。

    水路的效益一直很不错。

    中原的水系盘根错节,尤其是江南两湖一带。

    这可都是中原得天独厚的。

    将来大唐的经济中心会朝着洛阳倾斜,大运河的益处最先体现在洛阳。

    洛阳占据了这份红利,就是长安大唐货物交易的一个枢纽。

    这个枢纽会影响中原很长一段时间。

    大唐后来的几位皇帝也迁都洛阳。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长安这片土地由于长安的耕种,水土流失严重,已经越来越贫瘠了。

    陇右的风沙时常吹到长安,这造成了长安的气候不好。

    还有百万人口的大城长安,对长安地下水系的污染。

    一千多年了,长安的水系鬼知道已经污染到了什么地步。

    气候,污染,加上土地的缘故,长安又是千年古都。

    总结来说还是长安太老旧了,自秦汉以来这个千年古都太老旧了。

    现在说迁都也还早,在这个机遇之前,尽量先给自己打好基础,李正瞧着这幅地图心中越发确认这个想法。

第六百零九章 大理寺剧变

    如今正是深秋,等棉花收了之后,就是修路的好时候。

    人手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这个劳动力落后的年代,想要修一条五十公里的路,鬼知道要多久,要多少人手。

    李正又陷入了沉思,修路果然是一个很消耗银钱的生意。

    而且大概率是赔钱的。

    基建狂魔不好做啊,这就是一个吞金巨兽。

    手头上也只有百万贯,银钱又不够了。

    松赞干布欠五百万是不是该催一下了。

    吐蕃的银矿要不要先开采起来。

    现在的吐蕃又太动荡,多生事端。

    李正长叹一口气。

    看着窗外,自家院子里的风景。

    李丽质正在耐心教着小兕子念书。

    注意到书房的窗户,李正一脸发愁的神色。

    把书本交给小兕子,让小兕子自己读,李丽质端起一些点心来到书房。

    “想什么呢?”李丽质小声问道。

    “想银钱的事情。”李正吃着点心说道。

    “你还缺钱吗?”李丽质笑着说道:“前些日子母后也来信说了,说是宫中的用度似乎又开始紧张了。”

    “给丈母娘送一些我们泾阳的特产吧。”李正说道。

    李丽质点头说道:“送银钱母后肯定是不会收的,就送一些家常需要用的东西,想来母后应该不会拒绝。不过我们家还有百万贯家财,还有生意也是蒸蒸日上,怎么还说没钱?你到底要挣多少钱才够。”

    李正指了指地图说道:“我打算再修一条路。”

    李丽质瞧着地图,“洛水河?”

    李正点头,“洛水是一条好河,将来有大用。”

    李丽质想着说道:“父皇给我的嫁妆里,还有一些金玉,变卖一些应该够几万贯。”

    “再急也不能动你的嫁妆,我想过要是不够的话,我手上还有几处银矿。”

    李丽质微笑着没有多说话。

    李正吃着糕点,心中犹豫着,看来平定吐蕃的事情要抓紧了,不然银矿都不好开采了。

    长安,三天后。

    许敬宗和王鼎又见了一面,两人决定好了方式。

    人流熙熙攘攘的朱雀大街上,许敬宗拎着一个食盒再次来到大理寺。

    大理寺的官差对许敬宗很熟悉了,纷纷笑脸相迎。

    靠着苦哈哈月俸过日子的官差见到许敬宗都很热情。

    难得遇上一个出手大方,经常请大家大鱼大肉的人物。

    和这里的官差有说有笑地来到大理寺的地牢,许敬宗也见到了称心。

    把牢房的门打开之后,官差们便离开了。

    许敬宗把一些菜放到称心的面前。

    称心见到许敬宗来也挺高兴的,而且还看到许敬宗手里的包裹中放着一些书籍。

    看到许敬宗又拿出一壶酒水,称心说道:“我说过,我不喝酒的。”

    许敬宗咧嘴笑道:“这是给我自己准备的。”

    称心稍稍点头,便端起一碗黍米饭吃了起来。

    牢房里的其他囚徒纷纷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最近过得还好吗?”许敬宗一边吃着说道。

    “你看看这里,我还能怎么样。”称心有些无奈说道。

    吃完了一顿饭,许敬宗收拾收拾和以往一样便离开了。

    称心也收拾着自己的牢房。

    看称心收拾牢房,牢房中的其他囚徒又投来了嫌恶的目光。

    称心的牢房在整个大理寺都非常地特立独行。

    所有的牢房都很脏乱,唯独称心会把他自己的牢房打扫得很干净,而且称心的待遇也是最好的。

    因为一直来看称心的那个有钱人买通了这里的官吏。

    大家都是住着这么脏这么乱的牢房,称心在这里就是一个怪胎。

    就连老鼠也不愿意去称心的牢房。

    称心打开许敬宗刚送来的书籍,就看到书页中放着一张字条。

    上面写着的是关于之后的安排。

    饭菜是没有毒的,这张字条上有涂着毒粉,吃下这张字条之后会腹部剧痛,两个时辰之后便会好。

    字条上只有这么简短的一句话。

    称心趁着周围的人没有注意到自己,便一口吃下了字条。

    不出半个时辰,称心就感觉到自己的腹部抽筋一般的剧痛。

    倒在地上呻吟着。

    狱卒见到情况,立刻上前过来查问。

    看着称心疼得一头冷汗,与惨白的脸色,看起来不像是装的。

    牢头见状立刻去禀报大理寺少卿。

    称心是一个很特殊的囚徒。

    事涉兵器大案,大理寺虽然对称心很照顾,但是也不敢有怠慢。

    大理寺少卿是戴胄的侄子,自然也知道称心的重要,当即说道:“去找大夫来治。”

    狱卒连忙离开,看着称心几乎要疼得昏厥,大理寺少卿再次说道:“不用找了,把他送到医馆!”

    “喏!”大理寺的几个狱卒在一群囚徒的起哄声中,背着称心离开大理寺。

    大理寺少卿看到了一旁吃剩下的饭菜,低声说道:“看看饭菜是不是下毒了。”

    莫非许敬宗想要杀人灭口?一直以来只有许敬宗来看望称心。

    大理寺少卿这么想着,便匆匆离开了大理寺,又对护送的衙差说道:“去告知长孙公子。”

    “喏!”

    人送到医馆之后,大理寺的官差便把这个医馆围了起来。

    正在家中的长孙冲知道称心出事了,立刻离开了家门,跟着衙差匆匆离开家门一路上问着话。

    “称心为何会这样?”

    “卑职也不清楚,起初是许敬宗来看望称心,只是请了称心吃了一顿饭食就这样了。”

    “饭食有毒?”

    “少卿已经安排人查了,应该很快就会有结果了。”

    长孙冲加快的脚步心里有些兴奋也有些担忧,许敬宗?

    这一次突然的变故似乎可以给案情带来了转机。

    刚来到了医馆,长孙冲又傻眼了,整个医馆乱糟糟的一片,浓烟正飘荡而出,医馆里着火了。

    大理寺的人以及路人都正在救火。

    长孙冲当场喝问道:“怎么回事?”

    几个大理寺的衙差慌乱地说着:“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人刚送进去,大夫正在治病,也就是一晃神的功夫,吐蕃烧起了大火。”

    长孙冲就要冲进去,又被医馆的大火逼了出来,“人呢!”

    几个大理寺的衙差跪在地上。

    “人呢!”长孙冲再次大喊。

第六百一十章 大火

    大火已经扑不灭了,只好等着整个医馆烧到没东西烧了,大火才会停下。

    长安城内发生一场大火不是小事,惊动了不少卫府的官兵。

    长孙冲的目光一直盯着燃烧的火焰。

    烧了半个时辰,火势才有所减弱。

    长孙冲第一个走入火场之中,带着大理寺的官兵清理着火场。

    没有发现称心,奇怪的是就连一具尸体都没有。

    “该不会已经是烧成灰了?”一个大理寺的观察小声议论道。

    “应该是吧。”也有人小声说道。

    长孙冲回头瞪了他们一眼,几个官差这才不说话。

    来来去去翻找了好几遍都没有找到称心的尸骨。

    长孙冲追问道:“城门关了没有?”

    大理寺官差回道:“回长孙公子,火势一起来的时候,就关了城门。”

    长孙冲冷声说道:“全城抓人!给我去查!”

    官差愣在原地,一时间对长孙冲话语没有任何行动。

    “你们愣着做什么!”长孙冲大喝道。

    官差低头说道:“长孙公子有所不知道,要全城索缉一个犯人,需要当今陛下亲自批复下旨才行,还有城门虽说一时关了,但也不能太久,关的太久也会出乱子的。”

    长孙冲狼狈地站在原地。

    官差接着说道:“已经派出官差去查问了,应该很快就会有消息,还请长孙公子稍事等候。”

    长孙冲拎起一个大理寺官吏的衣襟说道:“都是你们这些废物,连个人都看不住!养你们何用!”

    一旁的大理寺官差连忙说道:“长孙公子,你这话就不对了,又不是长孙公子养的我们,我们是大理寺的官差,拿的是朝中的俸禄,做得自己分内的事情。”

    “若是长孙公子想要全城索缉犯人,去向陛下要旨意就行了。”

    “对,长孙公子何必对我们动怒。”

    看着一个个大理寺的官差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长孙冲怒火在心中烧着,“你们!”

    大理寺的官差又说道:“长孙公子自便吧。”

    长孙冲看着周围的人,围观的人群不少。

    一跺脚,长孙冲离开了现场,找到了大理寺少卿。

    大理寺的少卿对长孙冲说道:“长孙公子。”

    长孙冲上前问道:“怎么样?是不是许敬宗在饭菜里下毒了。”

    大理寺少卿小声说道:“长孙公子莫要着急,我们的人并没有在饭菜里试出毒药。”

    “没有试出来?”

    “对,饭菜里根本没有毒药,可能许敬宗就没有下毒。”

    长孙冲这番话显然不信的,亲自看了一眼牢房中吃剩下的饭菜,称心的牢房很干净,最多的就数这里的书籍了。

    移开目光,长孙冲再次问道:“若是许敬宗没有下毒,称心怎么会这样。”

    大理寺少卿说道:“其实地牢很脏很乱,时常就会有犯人身体不适,很多时候就是过一阵子就好了,只是称心是长孙公子提审的犯人,所以我们还去找了大夫。”

    “你们为何不先来与我说!”

    “情况危急,那时候的称心几乎就快不省人事了,若是人死了,长孙冲公子是不是也……”

    “都是一群酒囊饭袋!”

    长孙冲一挥衣袖,便离开了大理寺。

    一路走到了左武卫,长孙冲来到左武卫的府衙。

    说明了来意,长孙冲这才走入府衙。

    一群左武卫的官兵,也不敢多说,谁让来人是长孙无忌的儿子。

    左武卫副苏定方正在看着各地卫府的公文,见到长孙冲来了便问道:“长孙公子怎么来了。”

    长孙冲着急走到苏定方面前说道:“能否现在就派人全城索缉称心。”

    苏定方疑惑的看着长孙冲,“称心是谁?”

    “大理寺的一个犯人,事涉朝中兵器案。”

    一旁的几个侍卫看着长孙冲作态,众人的感受也很不好。

    长孙冲的官职不过也只是一个门下省的官吏而已。

    苏东方是副将,武将中位置不低了,至少比长孙冲的官职要高。

    这个长孙冲一进来也不行礼,就对苏定方如此指手画脚。

    还要全城索缉?一个大理寺的犯人。

    众人也听说过这个事情。

    据说长孙冲查了大半年了也没有查到什么。

    他有什么底气来龙武军指手画脚的。

    “报!”又有士兵来报说道:“禀将军,长安城三处城门都快乱套了,不少人都出不了城,都快闹起来了。”

    苏定方站起身连忙说道:“立刻随我去维持秩序,调动一千府兵去城门。”

    又看了一眼长孙冲,苏定方说道:“长孙公子,我不知道这个称心对你来说有多重要,我是左武卫的副将,若是因为长孙公子一个人的事情,让整个长安城乱起来,末将一定会将这些事情的缘由告知陛下。”

    “若是长孙冲真的想要我左武卫帮你抓人,还请拿出调令。”

    长孙冲站在原地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心里觉得很不妙,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可是称心就这么跑了的话,以后还怎么查兵器案。

    长孙冲也离开了左武卫,刚想去找秦琼就被自己家的几个下人拦下了。

    “你们做什么?”长孙冲看着几人说道。

    “赵国公的意思,让长孙公子回家。”

    “我父亲让我回家?”长孙冲不解说道。

    “是的,长孙公子回家吧。”

    深吸一口气,长孙冲跟着这几个下人来到自己的家中。

    看着坐在院子里的父亲,长孙冲行礼说道:“父亲。”

    长孙无忌喝着酒水低声说道:“你知道你做错了什么吗?”

    “孩儿不解,还请父亲解惑。”

    长孙无忌看着自己的儿子说道:“你觉得称心死了吗?”

    摇了摇头,长孙冲说道:“孩儿不知道,但在医馆没有找到称心的尸体。”

    长孙无忌板着脸冷声说道:“你觉得称心重要吗?”

    “孩儿……”

    长孙无忌站起身走到长孙冲的面前说道:“陛下把称心交给你审问,上一次你为了一个称心弃玉门关不顾,差点让大唐失去了玉门关,这一次你因为称心,你要让整个长安城乱套。”

第六百一十一章 上有陛下罩着

    “可是……”

    “闭嘴!”长孙无忌对长孙冲怒喝道:“你什么都没有查出来,你还要整个长安城陪着你胡闹。”

    长孙冲低声说道:“可是就这么放称心走了,兵器案还什么都查不到。”

    院子站着三四个下人,都沉默不语低着头。

    长孙无忌深吸一口气,便开始咳嗽了起来。

    “父亲注意身体。”长孙冲连忙说道。

    喝下一口热茶水之后,长孙无忌这才缓过劲,“没什么就是染了风寒。”

    “孩儿还需要追查下去吗?”

    “查,当然要查,这可能是扳倒李正的唯一机会。”长孙无忌抓着长孙冲的手腕说道:“李正不入朝为官,也不会参与朝政,李正不近女色,就算是爱财,李正也是他自己挣的。”

    “看起来没有任何可以控制他的弱点。”长孙无忌拉过李正低声又说道:“但是兵器案可以把李正推进深渊,一旦查实,李正就会万劫不复,不论他多有钱,多有权势。”

    长孙冲低下头说道:“孩儿到如今还是想不明白,该从何查起。”

    长孙无忌说道:“当初大理寺卿戴胄查过这个案子,从兵器案伊始他就已经在查了。”

    听到这话,长孙冲皱眉说道:“孩儿查过大理寺的卷宗,并没有发现太多的线索。”

    长孙无忌又开始剧烈地咳嗽起来,“你要记住,凡事都不要只看明面上的,放在上面的都是给你看,不让你看的你要自己找。”

    长孙冲点头。

    长孙无忌又说道:“你立刻去写一份奏章,你说你没有看好称心,丢了这么重要的犯人,千万不要说称心死了,你就说让称心跑了,并且把罪责都往自己身上揽,长安城门打开,一切照旧。”

    长孙冲又说道:“父亲,只要给孩儿三天时间,孩儿一定可以找出称心。”

    “你还不明白吗!”长孙无忌拍案喝道。

    看到自己父亲脸色的怒火,长孙冲神情慌乱的说道:“孩儿这就去办。”

    一个时辰后,长孙冲写了一份奏章递给宫中,宫里也立刻传出了消息,说是长孙冲没有看好犯人,让犯人跑了。

    城门重新打开了,长安又恢复了之前的样子。

    在很多普通人觉得,长安只是发生了一场大火而已。

    宫中,李世民坐在甘露殿听着王鼎的禀报。

    “就这么烧了?”李世民语气平淡地问道。

    “确实是这样,人已经送出城了,老奴亲眼看着许敬宗带着人离开长安城。”王鼎低声说道。

    “朕知道了。”

    李世民没有多问许敬宗是如何办到的,也不想知道称心是如何出城的。

    既然是李正想要这个结果,就让李正自己去办。

    李世民再次拿起一旁的契约,刚看到这份买卖眼药水的契约,差点气得把这份契约给撕了。

    多少人赶着给朕送东西都来不及,这个李正竟然还要朕签字画押。

    堂堂一个皇帝,买东西还要签字画押,这还是皇帝吗?

    李世民思量再三,一百贯一瓶眼药水……

    “太医署的那些医官还没有研究出眼药水的秘方吗?”

    听到李世民突然发问,王鼎躬身说道:“还没有,就连太医署监正徐照邻这些日子也一直都在泾阳,想要探寻李正的眼药水秘方。”

    长叹一口气,李世民心中又是一阵打鼓。

    就像是当初的香水,同样地到现在也没有人研究出秘方。

    当初李世民在泾阳也看到过李正提炼香水的过程,需要用到大量的花瓣来提炼。

    具体是如何提炼的,只是多看几眼也想不明白其中的原理。

    李世民目光依旧看着眼前这份契约,“李正有多久没有做香水了。”

    王鼎低声说道:“自从娶了长乐公主之后,李正似乎都没有再做过香水,似乎是长乐公主说过,做香水需要太多的花瓣,有伤天和,所以就没有再做了。”

    李世民又犹豫了好一会儿,终于在这份契约上盖下了大印,交给王鼎。

    王鼎双手接过。

    李世民低声说道:“你去立政殿,找皇后要银钱,这笔买卖就不走朝中的账了。”

    王鼎点头,“喏。”

    “还有!”李世民又嘱咐道:“不用让太多人知道。”

    “老奴明白。”

    王鼎小步离开甘露殿去了立政殿。

    立政殿,长孙皇后正在收拾着这些的一些盆栽。

    由于长孙皇后的身体,立政殿内没有种花卉,而是种了一些盆景之类的。

    王鼎小步走来说道:“皇后,这是陛下要交给皇后的。”

    长孙皇后站起身接过王鼎的这份契约,皱眉说道:“这是……”

    王鼎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讲了一遍,长孙皇后这才点头道:“你等会跟着本宫的人去取钱吧。”

    “老奴明白了。”

    宫中平日里的用度除了户部与国库之外,陛下还有一处自己的内库,这份内库也是近年以来存下来的。

    兵器生意的账从来不走朝中的账,也不走宫中内务省的账,而是直接用长孙皇后管着。

    陛下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一千瓶眼药水,一百贯一瓶也就是十万贯。

    不过对如今的陛下来说,私下拿出十万贯也不是什么难事。

    傍晚的时候,王鼎让宫里的太监们拉着一车车的银钱送到了泾阳。

    李正也如数把一千瓶眼药水给了王鼎。

    王鼎看着一瓶瓶眼药水说道:“三大车的银钱,换来的确实这么小小几箱眼药水。”

    李正微笑道:“下次陛下买的时候,我可以打个折扣了。”

    王鼎先让人把东西带回去,等宫里的太监离开之后说道:“长安令,今日长安发生了一件事。”

    李正点头,“许敬宗已经和我说了。”

    王鼎说道:“如今人已经送出去了,尾巴也都清理干净了,有了上一次的疏漏,这一次比上一次做得干净多了。”

    “有劳王公公了。”

    “哪里哪里,这都是陛下的吩咐,老奴也是做自己应该做的。”

    李正朝着长安拱拱手说道:“看来陛下为了我们的生意还是很用心的。”

    王鼎微笑说道:“不过,长孙冲千辛万苦抓来的称心,如今就这么跑了,他不会轻易罢休。”

    李正笑着说道:“老王啊,你说咱们尾巴都清理干净了,上有陛下罩着,下有我们串通,你说他还查什么?有什么劲呢。”

    王鼎对这声老王挺受用的,忍着笑意说道:“对呀,长孙公子到底查一些什么呢?”

第六百一十二章 称心安置

    说完之后,王鼎看了一眼四下说道:“许敬宗人呢?”

    李正说道:“他去安排称心了。”

    王鼎稍稍点头,“若是有什么需要老奴做的,长安令尽管说,能帮上忙的老奴一定做好,陛下的意思还是希望这笔生意可以继续做下去。”

    正说着,王鼎就看到李义府带着一个小坛子而来。

    李正接过坛子,在王鼎的面前打开,是一坛子的泡椒凤爪。

    王鼎瞧着场面说道:“长安令,你这……”

    李正微笑说道:“又不是什么值钱东西,一坛子鸡爪而已,我们家里多得吃不完。”

    几坛子鸡爪算不上多贵重,倒也只是一道菜而已。

    王鼎接过坛子说道:“那老奴就收下了,天色不早,再不回去就宵禁了。”

    李正摆手说道:“老王,慢走。”

    王鼎笑了笑说道:“长安令也莫送了。”

    王鼎带着一坛子鸡爪,朝着长安城而去。

    李义府小声说道:“长安令,你说给王公公就这么一些鸡爪合适吗?”

    李正一路走回家说道:“很合适呀,有些礼物不要送得太贵重,太贵重的反而不合适,一些人家喜欢的小东西,他们拒绝也不合适,就会很容易地接受这些好意。”

    李义府点头,“长安令说得在理,多么简单的处世交友之道,在下学到了。”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你的马屁功夫提高了不少。”

    李义府连忙拱手道:“这都是在下的肺腑之言。”

    李正抬起一脚踹去,被李义府闪身躲过。

    “还装!以后再给我这样假惺惺的,我就把你送到吐蕃去。”

    “在下不敢了。”

    李义府笑呵呵说着。

    “还不赶紧去盯着印刷厂?”

    “这就去了。”

    李义府说着便离开。

    回到家中,李丽质又在厨房做饭了。

    最近泾阳似乎也稳定下来了,李丽质这个事业女强人管好了生意,又和厨房杠上了。

    李正在院子里坐下,吃着糕点问向徐慧,“情况怎么样了。”

    徐慧小声说道:“公主殿下,正在做鱼汤,想来应该也快做好了。”

    瞧着厨房里时不时传出来的咳嗽声,李正只好走入厨房中,看着烟雾缭绕的厨房。

    “明明是个养尊处优的公主,为什么一定要这么为难自己呢?”

    听到李正的说话声,李丽质回身看向李正,连忙说道:“鱼汤马上做好了。”

    走到李丽质的身边,李正瞧着锅里的情况,“这条鱼怎么焦黑了。”

    李丽质也看着锅里的鱼欲言又止……

    李正又凑近看了一眼,“还有这个鱼上面的是鱼鳞吗?”

    “鱼鳞?什么鱼鳞?”

    李正拿起筷子夹起一片鱼鳞,放在李丽质的面前。

    “我……”李丽质委屈地吸了吸鼻子,然后一跺脚跑离了厨房。

    一路伤心一路跑。

    明明没有什么做菜的天赋,还要在厨房折腾,或许这就是女强人吧,总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李正把厨房收拾了一番开始自己做菜。

    看着厨房的饭菜,今天可以吃红烧肉,还有些野菜,今天还可以吃韭菜炒鸡蛋。

    正打着鸡蛋,李正总觉得自己的背后凉飕飕的。

    回头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李江山正站在门口盯着自己。

    “杀手姐姐有什么吩咐吗?”李正把打好的鸡蛋下锅。

    “你越来越机警了。”

    李正熟练地炒着鸡蛋说道:“杀手姐姐,这么一股杀气,我能不发觉吗?”

    李江山面无表情地说道:“世家派了又派了不少杀手去吐蕃,冲着蜀王去的。”

    李正点头说道:“我知道。”

    狐疑的看着李正,李江山说道:“你就这么任由他们去吐蕃刺杀蜀王?”

    李正做完了炒鸡蛋,递到李江山面前。

    李江山面对眼前这碗炒鸡蛋退后了一步,“你做什么?”

    李正咧嘴笑道:“尝尝?”

    李江山犹豫地接过这碗炒鸡蛋,又接过筷子,看了看李正的神色,他的神情竟然还有期待?

    莫非是要除了我?身为陛下的眼线,李正一直都在自己的监视下。

    难道说他现在要毒死自己了?

    李江山用筷子夹起一块炒鸡蛋,犹豫着放入口中,细细咀嚼着。

    李正说道:“味道怎么样?”

    李江山又夹起一块放入口中,似乎很好吃?嗯!真的很好吃,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炒鸡蛋,若是有毒药,什么毒药这么好吃。

    李江山重新把碗交给李正。

    李正也自己吃了一块,“嗯,就有点太咸了。”

    说完又回到厨房内忙活。

    看着李正娴熟做菜的动作,李江山长出一口气,李正自己也吃了,应该是没有下毒。

    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心虚,李江山痛苦地扶着自己的额头,自问着我怎能这么想李正,李正也不是那样的人呀。

    傍晚的夕阳一点点沉下西山。

    许敬宗与称心站在长安城西北方向的一处树林中。

    称心低声说道:“多谢许兄相救,不过如此一来长孙冲势必会怀疑许兄。”

    许敬宗喝着水囊中的水说道:“你放心,长孙冲不会拿我怎么样的,他动不了我。”

    称心这才点头,“那我接下来要做什么?”

    许敬宗放下手中的水囊说道:“长孙冲不像是个会就此罢休的人,明日开始关中各个要道口说不定都有长孙家的人盯着,你现在就算是想要离开关中也很难,也就说就算你逃出来了,你也不一定自由。”

    “我……”

    “不过你放心,早就给你安排好了容身之地。”

    说完许敬宗打了一个唿哨,寂静的黑夜里这声唿哨很响亮。

    远处惊起一片鸟。

    马蹄声越来越近,一队人马就到了眼前。

    带头的是李君羡。

    李君羡看着神情有些慌乱的称心,问向许敬宗,“就是他?”

    许敬宗点头说道:“没错,就是他。”

    李君羡把火把凑近称心,确认了称心的面容,让一旁的士兵牵来一匹马。

    称心不解地看向许敬宗,“这是什么意思?”

    许敬宗微笑说道:“你现在是逃犯,暂时没有其他的容身之地,龙武军很隐秘,也不会有人会去龙武军查问,是最安全的。”

    “那……”

    称心话还没说出口,许敬宗不知道从哪里掏出一根棍子,挥起便打晕了称心,对李君羡说道:“赶紧带走吧。”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611/ 第一时间欣赏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最新章节! 作者:张围所写的《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为转载作品,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介绍:

李正在长安因为太笨被赶出书舍,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一个不正常的人。
当他解开了九章数术,破解了阴山战局,整个长安的人都在找他……
诗文,数术,医术
李正在长安成名。
五姓招揽,帝王邀约,皇子拉拢。
风光正当此时,李正却在众目睽睽之下避世不出。
……
房玄龄:“李正,朝中形势严峻请你出山吧。”
李淳风:“李正,我把推背图送你了,请你出山吧。”
程咬金:“李正,突厥和吐蕃又打来了,赶紧出山。”
李世民:“李正,朕的大唐好像要亡了,请你赶紧出山。”
……
李正淡然说道:“别吵吵!我的铁路快造好了。”
本书又名《我真的没钱守护大唐江山了》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