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人在大唐已被退学TXT下载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全文阅读

作者:张围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txt下载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七百四十八章 和善的女人

    张公瑾无奈一笑,“你想过当皇帝吗?”

    李正也是尴尬一笑,“我要是当了皇帝,一定是一个昏君,当初有个算命的道士路过我们家门,说我要是当皇帝了一定会死无全尸。”

    张公瑾抚须说道:“不对呀,当初老夫问过袁天罡,他说你李正没有做皇帝的命,倒是有祸乱天下的面相。”

    李正喝着茶水说道:“当真?”

    张公瑾笑道:“老夫从来不相信面相这一套,只是觉得想要做什么样的事情,都要听从自己心里的想法。”

    李正点头道:“确实,我也不相信袁天罡的那一套。”

    “如今外面对你李正的话语很多,卢氏已经到了,太原王氏已经倒了,五姓去其二,扳倒了赵郡李氏,对你来说扳倒五姓只有一步之遥。”张公瑾有些感慨地说道。

    “我怎么觉得您说的不是什么好话,好像我要倒霉的样子。”李正悻悻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张公瑾闭眼说道:“接下来的事情,不用老夫教想必你也知道要怎么做了。”

    见李正还坐在这里,张公瑾又说道:“老夫累了。”

    李正起身说道:“那就先告退了。”

    等李正走远之后,李渊拄着拐杖从屋内走出来。

    张公瑾回头看向李渊,“李正的话都听到了?”

    李渊在一旁坐下,“老夫年纪已经很大了,说不定哪天就不在了,二郎如今坐着皇位,老夫虽然看他不爽利,但他多少可以压得住李正,他知道怎么和李正相处,君臣二人的关系说不上好,但也相安无事。”

    说到这里,李渊的神情多了几分担忧,“但是李正太年轻了,当初的司马懿是如何做的,老夫心里就有多不放心李正。”

    张公瑾笑了笑,“太上皇,司马懿身在乱世,可现在不是乱世。”

    李渊抬头看了看天,“张公瑾,你是一个聪明人,你觉得李家的江山还有多久。”

    张公瑾思量半晌,“李承乾不是现在的太子吗?”

    李渊低声说道:“你觉得李承乾能够压得住李正吗?”

    张公瑾笑着说道:“那要看陛下如何教导太子了。”

    李渊轻蔑一笑。

    说完李渊也离开了。

    张公瑾独自一人坐在院子里,安静地喝下一口茶水,闭上眼享受着即将入夜的风,闭上眼养神。

    傍晚时分也是村子里最热闹的时候。

    家家户户开始做饭,整个村子也显得炊烟袅袅。

    李正做了一桌子的饭菜。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

    李丽质一边吃着手里拿着账本看着,第二期长安的排水渠修建工程已经完工了,最近李丽质一直忙着核对账本。

    李治随便应付了几口便去忙着做他的实验了。

    也不知道李二这个家伙知道了他小儿子沉迷科学发明,会作何感想。

    小兕子倒还是很文静,安静地坐着吃着饭。

    一顿饭吃完,李正写了一封书信边走出了家们。

    许敬宗和大虎正在马圈一起下棋。

    见到李正来了,许敬宗连忙站起身说道:“长安令,都已经安排了,没有人会去打扰魏王的那个相好。”

    李正拍着许敬宗的肩膀说道:“辛苦了。”

    “不辛苦。”许敬宗又说道:“长安令放心,上下都打点好了,还有李崇义公子照应着,就算是权贵子弟去闹事,咱们也会占理。”

    李正点头。

    许敬宗小声问道:“长安令,你说魏王殿下怎么会看上一个身份如此一般的女子。”

    李正叹息道:“缘分吧。”

    拿出一封书信,李正递给许敬宗说道:“明日一早,派人把这份书信交给段纶,还有这份卷宗交给上官仪。”

    许敬宗接过卷宗和书信,“明白了。”

    李正又说道:“关陇门阀那边有什么举动吗?”

    “上一次长安令押了那几个关陇门阀子弟之后,确实有关陇门阀的人来长安走动,不过陛下召见了长孙无忌之后,关陇那边便平息了。”

    许敬宗低声说着。

    李世民召见了长孙无忌之后,关陇门阀的人就不计较了。

    许敬宗又说道:“眼下正是和五姓对峙的关键时刻,有些人都在看着五姓与朝中的动机,还有人也在等着结果,陛下也不想一边要对付五姓,还要应付关陇门阀。”

    说话间,许敬宗发现了李正下巴的胡渣,当初见李正的时候,那时候李正也就是一些软胡子。

    现在看来李正也已经长大了,像个真正的男人了。

    不再是以前那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了。

    算算李正的年纪,现在已经二十有余了。

    李正在一旁坐下问道:“对了,你最近还经常去平康坊吗?”

    这么不着调的一问,让许敬宗一时间有些懵,还以为接下来李正要说一些什么权谋上的安排,没想到问了这么不着调的一件事。

    许敬宗笑呵呵说道:“最近去得少了,要忙的事情太多。”

    李正看向一旁许敬宗的茶碗,茶水里泡着一些枸杞。

    许敬宗清了清嗓子又说道:“王家的家主过世之后,王屿的儿子和女儿都在长安,到现在没有回太原发丧。”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说道:“他儿子和女儿我都见过,不过真的不熟,也就见过一次两次。”

    许敬宗凑近说道:“长安令有所不知,自从太原王家的家主王屿过世之后,多少权贵子弟眼馋王乔儿。”

    “嗯?”李正古怪地看着许敬宗,“此话何意?”

    许敬宗还是尴尬地笑了笑,“没什么没什么,在下今晚约了人喝酒,就先告辞了。”

    说完许敬宗便急匆匆离开。

    李正回到家中的时候,已经入夜了。

    李丽质正坐在院子里看着看着一份书信。

    李正也在院子里坐下,抬头看着漫天的星星。

    “事情我都听说了,王屿去世之后,你和父皇的事情也成功了一大半了吧。”李丽质说道。

    “现在这么说还为时尚早,你怎么知道这件事的。”李正看向李丽质。

    “信上写着呢,是李薰让人送来的。”李丽质语气平淡地说道。

    瞧着李丽质的神色,李正说道:“李薰可是一个危险人物,别看她表面和善。”

第七百八十五章 黑着脸的长孙无忌

    李丽质狐疑地看着李正。

    李正瞧着天上的月亮,“李薰太危险了,我们还是和她保持一些距离比较好。”

    李丽质说道:“你说得确实也对。”

    有时候应付女人特别麻烦,李正站起身说道:“是时候吃宵夜了。”

    等李正离开之后,李丽质走到自家的后院,对收拾院子的徐慧说道:“说来王家家主过世的事情,父皇和李正都有关系。”

    徐慧明白李丽质的意思,低声说道“公主殿下的意思是……”

    李丽质长叹一口气,“有些事情李正嘴上不说,我知道他也会去做。”

    徐慧把整理好的衣物放下。

    李丽质又说道:“给母后回个口信,王家姐弟能照顾就照顾一下,并不是说愧疚,人已经没了,不论五姓最后倒不倒我们都要回报一下。”

    徐慧点头就去办事,在很多事情方面长乐公主都不会去过问李正的事情。

    长乐公主一直以来都是专心处理泾阳的生意。

    王家的家主过世了,王家子弟纷纷被遣散如今的王家已经大势已去。

    李世民看着最近呈上来的奏章,其中不少有弹劾段纶的奏章。

    长孙无忌收到李世民的召见便急匆匆来到甘露殿。

    “陛下。”长孙无忌走入甘露殿朝着李世民行礼。

    “这里就你与朕两人,不用这么拘礼。”李世民说着眼神示意长孙无忌在一旁坐下。

    长孙无忌在一旁坐下说道:“最近朝中对王家家主过世的消息,议论很大。”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奏章说道:“朕这几天,看到的奏章都是说这件事的。”

    长孙无忌开口说道:“陛下,上官仪此人其父是前隋杨广的江都宫副监,因为杨广大征民力,以巡视的名义去各地游玩,上官弘更是在那时主持杨广游玩,骄奢的佞臣。”

    李世民点头道:“这些朕都知道。”

    长孙无忌又说道:“上官仪起初只不过是泾阳教书,并无做官经历,最初也只是在泾阳做一个县丞,还是李正私自任命的,吏部并没有批复,这样的人去巡视山东地界很多人觉得不合适。”

    李世民笑了笑说道:“要说巡视山东地界,确实应该找一个有能力,有声望,名声好的官吏前去。”

    长孙无忌点头。

    李世民又说道:“可你放眼看看如今的朝堂,多少人之间有利益关系,身家背景有多少人是干净的,上官仪虽说其父当初跟着杨广荒唐,但那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孩童。”

    李世民的话锋转变,让长孙无忌有些错愕。

    甘露殿很安静,安静到长孙无忌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朕之所以起用上官仪并不是他能力好,要说有巡视山东地界的官吏,比上官仪有能力的朕有很多的人选,甚至还想过你的儿子长孙冲。”

    长孙无忌低头拱手说道:“冲儿从小顽劣,到如今也是毫无建树,是臣没有教导好。”

    李世民喝下一口茶水站起身,面向甘露殿的窗外,“一开始巡视山东,长孙冲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人选,但朕听到长孙冲和五姓其他几家的子弟走得很近,朕就打消了这个想法,你知道朕对这一次的科举下了多少心血吗?”

    长孙无忌神情凛然,当即躬身行礼,“臣回去之后一定好好规训家中犬子。”

    李世民又说道:“朕之所以选择上官仪,是因为上官仪很干净,他没有进入过朝堂,他和朝堂可以说是一点关系也没有,对很多人来说他就像是一张白纸,但他没有任何的依靠。”

    “若是山东事情有变,朕要杀了上官仪平息山东地界的动荡,朕也毫无顾忌。”

    说到这里李世民深吸一口气,“这件事做得好是上官仪的运气,也表现了他的能力朕自然会嘉奖他,要是他做得不好,朕知道该怎么做。”

    回过神,李世民目光尖锐。

    长孙无忌低下头。

    “辅机,你我相识多年,除了你这些话朕不会和别人说,为了科举,为了大唐江山你知道朕付出了多少心血,为了科举朕准备了这么多年,你会帮朕的对吧。”

    长孙无忌当即行礼躬身说道:“臣,必不辜负陛下所望。”

    李世民重新坐下说道:“最近的吏部位置有空缺,先让长孙冲去吏部任职,再怎么说他是你的儿子,朕也是看着他长大的。”

    吏部掌握官员升迁,科举重开之后吏部的位置显然会更加重要。

    陛下让长孙冲这个时候去吏部,是一个大好的机会。

    李世民低声说道:“你先回去吧,朕乏了。”

    长孙无忌又是行礼,“臣告退。”

    当走出甘露殿的时候,长孙无忌这才长出一口。

    一路走着回想着陛下每一句话语。

    话语中充满了警告和提点。

    还有告诫与安慰。

    陛下再也不是以前,长孙无忌回想起以前陛下还是秦王的时候,彼此还能谈天说地。

    现在已经没有以前一起可以喝酒玩乐的那种感觉。

    更多的只是君臣关系。

    反而陛下越来越照顾李正,就连李正擅自抓了关陇门阀子弟的事情不管不问。

    还是要我去从中游说。

    长孙无忌回头看了一眼甘露殿,帝王心术李世民已经越来越熟练。

    现在的李世民再也不能用以前的目光来看待了。

    当初的生死兄弟,现在的君臣。

    当初可以一起出生入死,现在不过是为了彼此各自的利益。

    让长孙冲去吏部可以看得出李世民只是为了安慰自己。

    彰显他李世民不会厚此薄彼。

    要长孙冲去吏部任职,确实是一件好事。

    不过是先警告几句,再给一个安慰而已。

    许敬宗坐在承天门外的一个酒肆,喝着酒水看着形形色色的路人,一眼就看到了从承天门走出宫的长孙无忌。

    这个老家伙黑着老脸,心情不是很爽利。

    长孙无忌停下脚步看向许敬宗。

    许敬宗举了举酒碗就当打招呼了,一口把酒碗里的酒水喝完,便朝着另外一个方向离开。

    愣在原地的长孙无忌突然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目光看向四周,朱雀大街上很热闹,总感觉有人盯着自己。

第七百八十六章 谁的意思

    这种感觉很奇怪,长孙无忌在此环顾四周,看了一圈之后这才往自己的府中走去。

    不知不觉李世民登基已经有十年了。

    十年时间一晃而过,李世民和当年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般。

    变得更加地陌生了。

    皇宫的另外一边,长孙皇后召见了王乔儿。

    看着如今神色憔悴的王乔儿,长孙皇后说道:“这些日子一定不好过吧。”

    见王乔儿没说什么,只是行礼。

    长孙皇后又说道:“王家的事情已经传遍了长安,当初晋阳起兵的时候,王家对我们的照顾也不少,如今王屿去世,你们姐弟二人无依无靠,能照拂的本宫一定会照拂。”

    “多谢皇后,我会照顾好自己。”王乔儿低声说道。

    长孙皇后再次说道:“按说你的年纪也该到了婚配的时候,家中可有安排亲事?若是有的话本宫可以给你主持,若是没有婚配本宫也可以给你主持。”

    王乔儿低声说道:“皇后的心意小女心领了,现在并无要成婚的打算。”

    王家大势已去,如果不是李世民要对付世家,或许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心里到底有些亏欠。

    王乔儿躬身一礼说道:“小女有一事不解。”

    长孙皇后稍稍点头,“问吧。”

    看了一眼长孙皇后的神色,王乔儿低声说道:“皇后召见小女其中是不是有陛下授意。”

    听到这话,长孙皇后意外地看了一眼王乔儿,心中的感受是这个女子很聪明。

    能这么快想到这一面。

    王乔儿又说道:“小女对皇后的淑德早有耳闻,一直以来帮助陛下主持后宫事务,对朝中的事务也从来不会插手,坊间也是一直有美谈,自家父去世到如今消息传入长安,皇后这么快就召见小女。”

    “王家的事情也是五姓的事情,五姓的事情一直都是陛下和泾阳的李正在办,也是朝中政事,若无授意皇后想必也不会召见小女,五姓的事情对皇后来说太过敏感了。”

    “还真是一个聪明的姑娘。”长孙皇后神色带着赏识地看着王乔儿。

    王乔儿又说道:“小女也只是猜测而已,还望皇后不要见怪。”

    长孙皇后端着一个茶杯说道:“这是泾阳做的茶杯,据说有保温的功效,本宫用了这么久发现这个所谓的保温不就是让热水凉得慢一些,放久了水也冰冷了。”

    “皇后的身子不宜喝冷水。”

    王乔儿说道。

    长孙皇后说道:“丽质这个丫头也是孝心,带在身边随时可以喝一口热茶,其实召见你并不是陛下的想法,是丽质的想法,本宫询问陛下,陛下应允之后才来召见你。”

    “长乐公主?”

    王乔儿心中诧异,自己和长乐公主见面的次数也就三次。

    不过细想之下,王乔儿也明白了。

    上官仪是李正的人。

    对付五姓的是李正,出力的也是李正,当今陛下不过是站在李正的后面而已。

    想来这么着急照顾自己的人,也只有李正了。

    想到这里王乔儿心中越加疑惑说道:“小女斗胆一问,到底是李正和的意思,还是长乐公主的意思。”

    长孙皇后笑了笑,“这很重要吗?本宫在长安给你们安排一处新的府邸,也给你们安排了守卫,可以让你们在长安无虞,若是想要知道是李正的意思,还是丽质的意思?还是要你自己去问问才知道。”

    王乔儿躬身行礼,“小女这就告退了。”

    瞧着王乔儿离开,长孙皇后问着身边的宫女,“这个王乔儿和李薰走得很近?”

    宫女点头说道:“确实是这样,两人是一起来到长安的。”

    长孙皇后眼神带着赏识地看着王乔儿的背影,看着她不紧不慢的步伐,“聪明的女人还真是越来越多了。”

    李江山从墙后走出来到长孙皇后的身边,“皇后,赵郡李家的李薰给了李正一份卷宗,李正让许敬宗把这份卷宗派人送到上官仪和段纶的手中。”

    喝下一口热茶,长孙皇后脸上依旧带着笑意,“本宫知道了。”

    李江山稍稍一礼,便转身走到墙后。

    等到宫女再次朝着那个方向看去,已经看不到李江山的身影了。

    泾阳

    李正瞧着李治做成了一个简易的小车。

    小车是用发条驱动的。

    发条的制作也差点把铁大给整崩溃了。

    要驱动一辆小车的发条不仅要精细,还要保证柔韧,一个月时间铁大这才做出一个差不多能用的发条。

    李治拧紧发条松开之后,小车便开始驶动。

    随着小车行驶越来越快。

    李治瞧着自己的成果开始记录数据,见小车停下了他又说道:“老师,若是希望要小车跑得更远,只能增加发条的长度,不过这样一来车子也要更大,负重更大,反而越来越跑不远。”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笑着说道:“为什么动力一定要从发条上来呢?其实你可以换一种动力来源。”

    李治安静下来专心听着。

    李正又说道:“扇子摇得越快产生的风就越多越大。”

    “风?”李治愣在原地思索着。

    “按照着方向慢慢想吧。”

    李正说完就离开。

    李治还在原地,思索着这句话的含义,思路上想到了什么,可又像是没抓住什么。

    等到李治再回神的时候,李正已经不站在原地了。

    费解地抓着头皮,李治拆开自己的小车子。

    站在一旁的铁大说道:“晋王殿下,是不是小人做的这个发条不好用。”

    李治拆着自己的车子说道:“并不是发条的问题,是我的想法错了,原来还有更加轻便的方法。”

    说完李治又停下了动作,坐在原地陷入了沉思。

    李正刚走到家门口,李义府急匆匆跑来说道:“长安令,王家的那个女子来了,说是要见长安令和长乐公主。”

    狐疑地看了一眼村口方向,李正琢磨了一会儿说道:“你让她进来吧,总不能让人家在外面等着。”

    李义府点头,“明白了。”

    走进家中,李丽质正在看一幅画像。

    李正也看了半天说道:“这个画像眼熟。”

第七百八十七章 医疗队

    李丽质收起画像说道:“这就是王乔儿的画像。”

    李正坐下说道:“怎么会有王乔儿的画像?她人现在就在村外,说不定已经进村了。”

    李丽质把画像交给徐慧,低声说道:“她确实很漂亮。”

    李正喝着茶水说道:“我觉得挺一般的。”

    狐疑地瞧了李正一眼,李丽质说道:“王家的家主死了,王家的姐弟两总要有一个安置,我也想过如今山东地界已经乱成了一片,很多人或许自保都难,她们姐弟现在回太原过不上以前的日子不说,还可能会多生周折。”

    李正拿起桌子上的枣子吃着说道:“你看着安排。”

    李丽质走到李正身边低声说道:“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权贵各家还有宗族那边总是在议论我们。”

    李正抬眼看了看李丽质,“议论我们什么。”

    李丽质颔首说道:“明年就是你我成婚的第六年,你觉得她们会议论什么?甚至还有人说你为何一直不纳妾的事情。”

    正说着王乔儿已经走到家门口,李正站起身说道:“我去看看养猪场怎么样了,前些日子说是又要扩张。”

    说完李正抓起一把枣子,一边吃着一边走出家门。

    站在李正家门口的王乔儿与李正擦肩而过。

    王乔儿意外地发现,这个李正竟然连看都不看一眼自己。

    李丽质走上前笑着说道:“李正很忙,你先进来说话吧。”

    王乔儿稍稍行礼,跟着李丽质走入院子。

    衣着随意,一手摇着蒲扇一手吃着枣子。

    李泰和程处默瞧着李正的模样一起叹气。

    “李正,你好歹也是一个郡公权贵又娶了公主,怎么还是一个村夫样。”程处默有些恨铁不成的说道。

    “听说你家媳妇给你生了一个大胖儿子?”李正说道。

    说到儿子,程处默有些憨憨地挠着后脑勺说道:“我家老货和我说咱们老程家已经有后了,以后要死要活不会再管我了,让我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去。”

    “有了孙子忘了儿子。”李正同情地拍着程处默的肩膀,“你家老货还真是一个实在人。”

    说完程处默和李正一起看向李泰。

    李泰清了清嗓子说道:“你们这么看着我做甚?”

    程处默走近说道:“魏王殿下,你和那个酒家的姑娘怎么样了。”

    说到这里李泰又长叹一声说道:“还不知道呢,最近我才知道她有了婚约,小时候就有的婚约,好像就快要成婚?”

    程处默摸着下巴说道:“哪个男的不长眼!”

    李泰低声说道:“我问了,她不肯说。”

    说到这里李泰看着李正。

    李正随意地吐出一颗枣核说道:“放心,我让许敬宗帮你去打听打听。”

    尽管这么说了,李泰的神情还是有些低落气馁地说道:“多谢了。”

    正说着李恪急匆匆而来说道:“吐蕃来消息了,大食人的大军已经到了吐蕃边境,随时就会开战。”

    李恪把军报交给李正,“刚刚得到的消息,据说大食人有五十万兵力。”

    “五十万……”

    程处默倒吸一口凉气,“这大食人还真是下血本呐。”

    李泰的神情也很凝重,“也不知道李大亮能不能应付。”

    吐蕃以西是一片雪山,这片雪山地势非常高,青藏高原以西的山脉也就是珠峰附近一直都是世界的屋脊。

    大食人的五十万兵马想要越过这道天险显然不容易。

    但就算是天险也总有突破口,就怕大食人用人命来填,五十万大食兵力对阵中原的三万兵马。

    这等悬殊的兵力对比,论谁都要在手里捏一把汗。

    李正的目光看向西方,也不知道大牛现在在做什么。

    在养猪场逛了一圈,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

    李正来到自家的厨房开始做晚饭。

    一般来说权贵人家的主人不会做菜做饭。

    这种事情都是下人去做。

    但是李正家不一样,这里的厨房除了主家,下人不能随便进去,这是长乐公主立下的规矩。

    李正切着猪肉,就看到李丽质走入厨房,也帮忙着洗菜。

    “我让王乔儿住在泾阳,她已经答应了。”李丽质低声说道。

    “你做主就好。”李正依旧切着猪肉。

    “说来王家会有今日这步境地,不说形势所迫也和我们有脱不开的关系,能做一些是一些,也不说是慰藉,只能说现在王家最重要的两个姐弟是王屿的嫡子嫡女,王屿过世,只是希望他的子女可以无恙。”

    李丽质说出这话的同时一直观察着李正的神情。

    见李正专心切着菜,李丽质上前问道:“你就不想知道我和王乔儿还说了一些什么吗?”

    李正尝了尝自己做的酱汁,再把切好的猪肉放入酱汁中腌制,“我不想知道,也没兴趣,外面的事情我会去办,你是我家的当家主妇,家里的事情你办就行,再不济给我一个结果就可以。”

    李丽质对当家主妇这个称呼很满意。

    徐慧站在厨房外,听着李正和李丽质两夫妻说着话,看夫妻能够这么和睦也放心了不少。

    入了秋季的吐蕃,气候也开始多变起来。

    裴行俭带着自己的医疗队正在休整。

    松赞干布也安排了不少吐蕃牧民来照顾军中的士兵。

    一时间军营中有中原来的士兵,也有很多吐蕃人。

    裴行俭整理着自己的医疗箱。

    耳边却是军中各种嘲弄声。

    这一次出来的大家都是军中的学子。

    一个学子听着军中那些**的嘲弄低声说道:“班长,要不我们还是拿刀去杀敌吧。”

    裴行俭是医疗队的队长,也是这个医疗班的班长。

    这是泾阳书院里的规矩,每个班级中都会有一个班长。

    裴行俭收拾好自己的医疗箱说道:“不用在意他们说的,我们自己做好自己的就行。”

    一个士卒来报对裴行俭说道:“大将军有令,让裴小先生去大帐议事。”

    裴行俭把自己的医疗箱放下,对医疗队的队员说道:“沉住气,不论他们怎么说你们都不许拿刀。”

    医疗队的人还是信任裴行俭的,纷纷点头。

    看了一眼四下,裴行俭跟着这个士卒一路走到大帐前。

    “进来!”

    还未行礼说话,就听到帐中的话语。

第七百八十八章 不拿刀的队伍

    裴行俭走入大帐中,帐中没有其他人,只有这次的统军将军李大亮和薛仁贵。

    看薛仁贵的神色凝重,李大亮也是黑着脸。

    “学生裴行俭,见过大将军。”裴行俭行礼说道。

    “学生?”李大亮玩味儿地笑了笑,“在军中,只有卑职和末将,没有学生这个称呼。”

    裴行俭躬身说道:“在下本就是泾阳书院的学生。”

    李大亮站起身观察着裴行俭,“体格瘦小,还未带冠成年,要不是陛下应允像你们这样的学生就不能进入军中。”

    裴行俭躬身说道:“禀大将军,我们这些学生学医已经有些年头,我们是医者,并不是军中的士卒和将领!”

    听到这话,李大亮看了一眼薛仁贵又说道:“战阵之上刀剑无眼,莫非我方将士上阵杀敌,你们在后面摇旗呐喊?”

    裴行俭再次说道:“大将军,我们是医者。”

    薛仁贵也站起身说道:“大将军,这些孩子都是泾阳书院出来,他们从来没有上阵杀敌的经验。”

    李大亮颔首说道:“这就是你们不拿刀的理由?”

    薛仁贵再次低头安静下来。

    李大亮再次说道:“大食人就在山对面,他们陈兵五十万,多一个人拿刀就多一份力量,我的军中战士都是百战之士,从来没有贪生怕死之徒!”

    裴行俭朗声说道:“学生既然能来吐蕃,就不会贪生怕死!”

    李大亮大喝道:“那你就把刀拿起来!”

    这一声大喝很响,站在帐外的士兵也被这一声大喝吓得一个激灵。

    李大亮拎起裴行俭的衣襟说道:“大军在前,兄弟们都是豁出性命冲锋陷阵,十个人中有一个累赘你知道是什么后果吗?十个人中不得不分出精力去承担那个累赘应该承担的压力,这不是玩笑,也不是几根筷子的问题。”

    “这是大军,这是拼命的地方,老夫军中绝对不能有累赘!谁拿不起刀,谁就是累赘,累及三军祸害的是多少人命!”

    裴行俭又说道:“既然是人命,我等医者自然是来救人命。”

    李大亮说道:“所以你们这些人还是不愿意拿刀。”

    裴行俭说道:“我们不拿刀,但将军放心我们不会成为军中的累赘。”

    “好!这是你们自己说的,从现在军中就当没有你们这些人,真要是鱼死网破的时候,你们自求多福。”

    “喏!”裴行俭躬身行礼说道。

    “你们都出去吧。”

    薛仁贵也向李大亮行礼,便带着裴行俭走出大帐。

    跟着薛仁贵的脚步,裴行俭小声说道:“看起来大将军的压力很大。”

    薛仁贵看向远处的雪山,“不得不说,吐蕃的雪山景色还真是好看。”

    裴行俭也说道:“确实,若不是走出中原,我这辈子说不定也见不到这么好的景色。”

    薛仁贵笑了笑,“如此美丽的景色,若不是属于我们中原未免也太可惜了。”

    当今陛下到底有没有夺取吐蕃之心尚未可知。

    李正也一直都在布局吐蕃。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当今陛下的默许,李正的举动其中用意可想而知。

    以前听说的吐蕃都是荒芜。

    到了这里才看到,原来吐蕃也有很风景壮丽的一面。

    裴行俭感慨着说道:“这么壮丽的风景,落在大食人手中确实太可惜了。”

    回到自己的营帐,薛仁贵安排医疗队的人休息。

    到了晚上军中用饭的时候,一个医疗队的队员带着一桶熟米饭从营中回来。

    打开木桶的盖子,看到的是黍米饭非常少。

    “为什么我们的饭这么少!别人的都是满满一桶,我们这连半桶都不到!”

    众人盯着这个木桶中半桶不到的黍米饭,久久说不出话。

    气不过的队员走出营帐,怒声说道:“凭什么给我们的这么少!”

    分发饭食的小吏冷笑着说道:“人家都是拿刀的,都是要拼命的当然要吃饱了,你们这些不拿刀不上阵的人吃这么饱做什么?”

    周围看着的士卒也纷纷讥笑起来。

    一众医疗队的队员脸色都非常不好看。

    小吏冷声说道:“军中的粮食都是给将士们吃的,不是给你们这些闲人吃的,给你们吃的是看在大将军的面子上,看在当今郡公李正的面子上,来军中混吃混喝的人我们又不是没见过。”

    “你说谁混吃混喝了!”

    有队友要冲上去,被薛仁贵拉住。

    四周的讥嘲声更大。

    裴行俭上前对这个小吏说道:“我们也是第一次入军,不是很懂军中的规矩,还请见谅。”

    小吏不屑地看了一眼,带着分发饭食的队伍离开。

    “他们欺人太甚!”一个队员说道。

    “吃吧。”裴行俭低声说道。

    一众队员看着薛仁贵和裴行俭心平气和地吃着,也都沉默下来,安静地分着这些饭食。

    当天夜里,裴行俭正在看着手册,这是离开泾阳时李正给的。

    原本安静的营地里突然战马嘶鸣,裴行俭站起身走出营帐。

    另一边鼓声也响了起来。

    这是要出兵的鼓声。

    薛仁贵也连忙起身。

    “要出兵了。”裴行俭对薛仁贵说道。

    “连夜出兵,看来要夜袭。”薛仁贵看着营地里的忙乱说道。

    所有的医疗队队员都醒来了。

    众人整理好衣衫,背上医疗箱走出营帐。

    一支三千多人的队伍集结之后,便急匆匆出了营地。

    薛仁贵和裴行俭也带着人要跟上去,刚到大营的门口,就被李大亮拦住了。

    “你们去做什么?”李大亮喝问道。

    “末将可以跟上去为队伍做一些什么。”薛仁贵开口说道。

    “老夫并没有下军令让你们出兵,如此擅自出兵你们这是违抗军令,薛仁贵!你可明白?”李大亮大声说道。

    “将军!”裴行俭上前一步说道:“大将军,我们可以照顾好自己。”

    “照顾好自己。”李大亮举着火把看着裴行俭的脸说道:“只要你们擅自出营,就是你们违抗军令在先,出了什么事情军中可不负责。”

    “大将军放心。”裴行俭看着李大亮说道。

第七百八十一章 夜色行军

    营地里的很多人都看了过来,看着李大亮的反应。

    还没等李大亮再说什么,薛仁贵和裴行俭就带着人走出了营地。

    一路跟着队伍离开的方向赶着路,薛仁贵回头看了一眼营地,说道:“李大亮是不想要我们成为他的负担。”

    裴行俭骑着马儿说道:“我没想成为他的负担,要是我真的成了负担,我会自行离开。”

    听着裴行俭的话语,薛仁贵感觉这个小子长大了。

    回想着当初从河西一路到泾阳的时候,那时候的裴行俭还是一个怯弱的孩子。

    这些年以来是看着裴行俭长大的。

    以前的那个邋遢小子,现在快要成人了。

    黑夜里赶了一段路终于追上了大队的步伐,薛仁贵看着四周这里是吐蕃边界上的一片山麓。

    裴行俭呼吸着这里的冷空气,不远处的大军已经下马开始步行了。

    薛仁贵也翻身下马跟上队伍的脚步。

    裴行俭带着医疗队一路无声的前进。

    今夜的夜色很不错,月光很明亮。

    一路爬上山麓,裴行俭可以听到周围医疗队队员的呼吸声。

    这片山麓有很多驻扎过的痕迹,借着月光裴行俭还看到墙上刻着的几个数字,再仔细一看是一道公式。

    看到这道公式,裴行俭心中有些莫名的想笑,这是计算这片山麓高度的公式。

    只有泾阳书院的学子会写这种公式,泾阳书院的学子中,最先来到吐蕃的人,就是大牛。

    也不知道大牛哥现在在做什么。

    爬上这片山麓之后,队伍就停止了前进。

    这片山麓的对面有星星点点的火光。

    薛仁贵从前头的突袭部队中打听好回来说道:“前面就是大食人的营地了,这一次李大亮将军的命令就是夺去那片高地。”

    裴行俭看着距离计算着高度,感受着现在的风向。

    现在子时已过,正是人最困乏的时候。

    众人屏息等待着。

    这是裴行俭第一次参与战争,想以前还在泾阳书院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站在战场上。

    而这十年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因为李正的一个推恩令,东突厥向大唐臣服,西突厥亡了,吐谷浑亡了,吐蕃岌岌可危,波斯亡了,天竺作壁上观。

    整个西域都陷入了一片战乱之中。

    这些年以来大唐一直都在蓄养国力。

    像是这一切都有李正在其中参与。

    裴行俭回想着,前头突袭部队有了动静。

    一声哨声响起,一片箭矢在清冷的月光下冲天而去,朝着大食人的营地而去。

    箭矢落下,原本安静的大食人营地顿时陷入一片大乱。

    紧接着,喊杀声暴起,早就埋伏在山崖高台之下的突袭队伍,杀进了大食人的营地之中。

    裴行俭的目光看着战况,目光恍然间在山崖的另外一边看到一队人马。

    没有火把,只是接着月光只能看到一些模糊的轮廓。

    裴行俭再定睛一看,连忙对薛仁贵说道:“薛大哥,哪里有一支兵马在埋伏!”

    薛仁贵朝着裴行俭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侧后方有一支兵马,而且人数不少。

    眼前正在抢夺高地,后方又出现了一支抄后的兵马,若是后路被抄,这一战必败。

    薛仁贵刚想大喊,对方的人马竟然撤了。

    再定睛一看,那支队伍并没有过来抄后路。

    眼前的高地争夺就快要结束了,另外一支队伍却不见了,更像是来观战的。

    裴行俭小声问向薛仁贵,“不是说大食人不懂兵法吗?”

    这一仗大食人若是抄了唐军的后路,唐军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

    薛仁贵心中也是惊疑不定,策马就去后方的山崖察看,到了这片山崖,这里果然有很多的马蹄印。

    看着马蹄印至少有上千人马在这里驻足。

    再看马蹄印,似乎朝着吐蕃的后方雪山撤了。

    雪山方向并不是大食人所在的方向,难道是松赞干布干部的人,这么一想又觉得不对,松赞干布的人若是回来侧应不可能不来打招呼。

    等到薛仁贵回到原来的地方,裴行俭的医疗队已经开始从战场上抬人下来了。

    眼前的战斗短暂的停歇,大食人被突袭打得措手不及。

    不过也并没有放弃这片高地,而是退到了高台的后方。

    显然是想暂时把地方让出来,而后休整再打回来。

    带领这次突袭的将领,狼狈的退回来嘴里骂骂咧咧,显然是在说大食人没有想像中这么好对付。

    裴行俭带着自己的医疗队来到这片高台,战斗暂时告一段落了。

    天亮之后肯定还要继续打。

    看着满地的尸体,医疗队忍着恶心开始搬运伤员。

    眼前的血肉模糊,也让这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队员当场干呕了起来。

    众人小心翼翼,一个队员对裴行俭说道:“那些大食人该不会杀过来吧。”

    裴行俭摇头说道:“不知道。”

    说着话,裴行俭拿出纱布开始给这里的伤员先行包扎。

    “别怕,我们是来给你们治伤的。”

    裴行俭对一脸紧张的伤员说道。

    正看着这些人的伤口,几个大食人突然从尸堆中站起身,提着刀朝着裴行俭冲来。

    还有些战斗力的伤员吃力站起身,就要上去挡,却见这几个大食人抬着一个遍体鳞伤的人而来,嘴里说出一个“救。”

    从大食人口中听到中原话,虽说仅仅只是一个字,但是听起来还是有些别扭。

    这几个大食人显然是看到了自己这边的举动。

    薛仁贵也赶了过来,看到这几个大食人在裴行俭面前跪下。

    好在裴行俭现在只是一个手中没有刀的大夫,若是裴行俭手中带着刀,说不定就被这些藏在尸堆中的大食人给杀了。

    裴行俭检查着这个大食人,呼吸倒是还明显也很稳定,右手臂只剩下了骨肉连着,手臂肯定是保不住了。

    裴行俭对自己的队员说道:“把这个大食人也带下去吧。”

    而这几个大食人也作为战俘,被拿下抓了下去。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着,裴行俭吃力地抬着尸体,直到天快要亮了,一个个伤员也被抬了下来。

第七百八十二章 最不能拿刀的人

    带领这次突袭的将领,瞧着从高台上被抬下来的伤员,有些傻眼,没想到这个裴行俭竟然可以抬下来这么多的伤员。

    足足有数百人活着,他们受了伤不能站起身。

    队伍里的人纷纷前来找同乡袍泽,大多数都找到了这次一起从军的同乡。

    一时间很多人都围着裴行俭,希望裴行俭可以把人治好。

    以往的战争中,哪有这种专门的大夫来治伤。

    小伤忍一忍,重伤只能等死。

    “求求你,一定要治好他。”一个士卒对裴行俭说道。

    裴行俭专心处理着伤员,酒精处理着伤口,用剪刀清理出一些坏死的肉。

    军队很自觉的让出最大的一片地方,给裴行俭的医疗队。

    这是在救人,这可不是混吃等死。

    若是这些伤员中还有可以上战场的,降低军中的伤亡,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战斗的损失,保存战斗力。

    医疗队甚至还抬下来了一些大食人。

    这些大食人治好之后,也会被当作战俘对待。

    天快要亮的时候,李大亮带着大军也来到了这里。

    眼前的一幕,让李大亮有些感触。

    一群士兵挤在一处很小的地方,给裴行俭一行医疗队,留下了一个最宽敞的地方。

    带领这次突袭的将领和李大亮解释着。

    一直忙到了正午时分,这里弥漫着酒香。

    一罐罐的酒精都用来给这里的伤员治伤。

    李大亮看着裴行俭给这些伤兵清理伤口,低声说道:“你和老夫来,老夫有话问你。”

    看了一眼李大亮的神色,裴行俭停下手中的动作,对自己的队员嘱咐了几句,跟着李大亮走到营地的一旁。

    瞧着这片荒芜的山麓,李大亮说道:“你除了治疗伤兵还会做什么?”

    裴行俭低声说道:“最近也在和薛大哥讨教行军打仗的一些学识,不过只是了解一些皮毛而已。”

    李大亮中肯地点了点头,“现在可以和老夫讲讲你不拿刀了理由了?”

    裴行俭开口说话道:“军中若是有了随军大夫,可以让战斗的伤亡尽可能的降低,其实一场战斗之后有很多人还是可以得救的,只要给他们合适的治疗,依旧可以继续活下去,在下还记得当初阴山一战之后,很多战士来到长安寻医。”

    “那时候不少士卒都在泾阳村外,孙思邈以及如今的泾阳郡公李正治疗,大多数伤兵痊愈后还是可以过上正常的日子。”

    李大亮颔首说道:“老夫当然知道。”

    裴行俭又说道:“只要我们手上没有刀,我们是治病救人的大夫,即便是敌方也不会随便杀我们,战场上的厮杀是性命攸关的事情,但同样的若是可以多救下一条性命,对手足同袍来说那就是一条性命。”

    “多一个随军的大夫,那就可以多救几条人命。”

    李大亮看着裴行俭的神情,确实如裴行俭所说,战场上很多人可以豁出性命,但是到了战后,谁都可以希望活下去。

    通常有人说万人敌,不要命?

    这些都是空话。

    反而裴行俭的看法很现实,战场就是人命。

    一个大夫可以救几条人命,有一个队伍的大夫那是什么概念,可以救的人就更多了。

    李大亮看着远处的景色说道:“泾阳出来的人还真都是宝贝啊。”

    裴行俭躬身说道:“在下不过是尽自己所学,用在有用的地方。”

    回身看了一眼身后的战士,李大亮说道:“你看看那些将士的目光,谁都希望战斗之后有一份保障,谁都希望可以活下去,甚至他们希望有人能够给他们收尸,之前他们都对你们嫌弃。”

    “当然老夫也是,现在想来老夫看走眼了。”李大亮拍着裴行俭的肩膀说道:“现在老夫倒是觉得你们才是军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裴行俭又向李大亮行了一礼。

    “若是你们不在战场之上,老夫的这些将士怕是不敢走上战场了。”

    李大亮笑呵呵说道,“有你们,这里的军心会好上更多,这是实实在在的军心,可不是随意几句话的事情,若是你们不在,说不定他们都不想上战场了,你说的很对,在一个大军之中,你们是最不能携带刀兵的人,你们可以救我军,可以救敌军,在活下去面前,敌军也会放下敌我,他们会乞求你们救他,或者救他们的手足同袍。”

    裴行俭也说道:“一旦我们手中有了刀,我们就不是大夫,不是治病救人的医者,而是战士,敌方一定毫不犹豫的杀了我们,即便我们是去救人。”

    “军中最不能拿刀的人,反而成了军中保障。”李大亮脸上的笑意更浓,“老夫以前怎么没有想到这种事情,这一战之后老夫会向陛下谏言,但凡出兵,就要带随军大夫。”

    说完李大亮朝着裴行俭行礼,“这一礼老夫替将士们向你道歉,之前的种种还望不要放在心上,接下来还请你们不要抛弃这支大军。”

    裴行俭也行礼说道:“当初跟随大军出关,在下就想好了,将军放心。”

    军中的将士都对这支医疗队报以尊敬的目光。

    就连饭食也是给得最多的一份。

    李大亮直接提拔裴行俭为军中副将,在山麓之外建立了一个专门用来治疗伤兵的伤兵营。

    之后会有源源不断的伤兵从战场送下来。

    裴行俭对这里进行了简单的改造,治疗伤兵最重要的是环境。

    首先考虑酒精的问题,麻沸散倒是够用。

    但是酒精不够用了。

    裴行俭对薛仁贵说道:“薛大哥,我们酒精不够用了。”

    薛仁贵知道酒精是什么,那是用烈酒提炼出来的。

    “想来松赞干布有关中的烈酒。”

    “松赞干布会给我们吗?”

    “事关将士性命,他敢不给?老夫就带兵围了他的布达拉宫!”李大亮怒喝道,“来人!”

    士卒急匆匆而来,“将军!”

    李大亮朗声说道:“叫松赞干布把所有的烈酒给老夫交出来,若是不交出来,老夫带三万兵马踏平他的布达拉宫!”

    “喏!”

第七百八十三章 奇怪的西域青年

    对李大亮的命令,裴行俭很想说松赞干布的布达拉宫还没修好,听说这座布达拉宫是用来给礼佛的人用的。

    当初在村子里听晋王殿下说过,松赞干布想要在吐蕃振兴佛门才建设了布达拉宫,也是为了彰显他松赞干布礼佛的决心。

    这些话也是晋王殿下听李正说的。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在眼前战乱的时候,修建布达拉宫或许也是为了表达他的诚意。

    裴行俭心里想着,一边给伤兵换纱布,将拆下来的纱布丢入火盆中。

    士卒看了说道:“小大夫,这布很名贵吧,就这么丢了浪费。”

    裴行俭继续给他换上新的纱布说道:“用过的纱布不能用第二次,这是我们随军大夫的规矩,往往军中暴发疫病和士卒交替使用东西有关。”

    给这个伤兵的胸口重新缠上纱布,伤口不深,好在只是伤到皮肉。

    眼下就是豁口很大,这个士兵还在发烧,看来是伤口长期暴露的缘故。

    按照老师给的册子上的说明,这是感染的情况。

    处理伤兵,要时刻注意伤情的变化。

    眼下高烧不退,伤口的感染没有消退的迹象,这么下去也是会要命的。

    能不能挨过来,全看身体的底子好不好。

    裴行俭不会和他们说这些。

    平时还好,现在有些话不能说。

    身为随军大夫,有些话说得不对,就是扰乱军心。

    一个士卒来到门口说道:“裴大夫,营外有人要见你。”

    “营外?”

    裴行俭疑惑道。

    “是一个关中的年轻人说是要见裴大夫,来人说是姓牛。”

    “姓牛?关中人!”裴行俭连忙用热水洗手,跟着士卒走出营帐,一路来到营地门口。

    果然不出所料,裴行俭见到大牛高兴地说道:“大牛哥!”

    大牛瞧着裴行俭说道:“河西走廊一别这么多时日,近来可好?”

    裴行俭面对大牛有些憨憨地挠着后脑勺说道:“一切都顺利,就是手忙脚乱的。”

    大牛点头说道:“出来说话吧。”

    见裴行俭要走出营地,守在营地门口的守卫立刻紧张的上前一步。

    裴行俭对守卫解释道:“这是大牛哥,我的很多本事还是大牛哥教我的。”

    守卫躬身说道:“将军有令,裴大夫是我们军中宝贝,不可有差池。”

    “军中的宝贝……”裴行俭尴尬地扯了扯嘴角又说道:“不妨事,我就在不远处和大牛哥说几句话。”

    守卫也是一个老实人,挺直了腰杆说道:“那我跟着。”

    裴行俭看向大牛。

    大牛笑着点头,“不碍事,就跟着吧。”

    裴行俭跟着大牛一路走到离开营地半里的距离。

    好奇的是大牛身边还有一个跟自己年纪相仿的人,另外一个是提着横刀的护卫。

    早就知道大唐兵器在西域被人贩卖,现在西域人手中有一把横刀也算是见怪不怪了。

    站定之后大牛介绍道:“这位是阿大,是跟着莫先生做买卖。”

    裴行俭看着那人,那吐蕃青年笑着裴行俭行礼用关中话说道:“见过裴公子。”

    话语一出,裴行俭诧异道:“好熟练的关中话,一定都听不出别的口音。”

    大牛说道:“他会很多话语,突厥话,吐蕃话,波斯话,天竺,这些地方的话语他都会。”

    阿大躬身说道:“因为要做买卖,还和各地的人交谈,父亲教导我们一定要学会这些语言。”

    “父亲?”裴行俭越加疑惑了。

    “他口中的父亲就是莫先生。”大牛解释道。

    “朝中一直在追查的就是你们这些人,原来一直都是你们在西域贩卖关中兵器。”裴行俭恍然说道。

    “用你们关中话就是混口饭吃。”阿大说道。

    大牛又说道:“之前你们攻占高台的时候,就是他的队伍在一旁策应,帮助你们攻下高台,以免大食人抄后。”

    裴行俭心中越加讶异了,“你们还有兵马?还能帮助我们?”

    阿大说道:“做我们这样的买卖,每个兄弟各自都有一支兵马,只不过人数不多,在外做买卖也需要保护自己。”

    阿大看了一眼唐军的营地方向又说道:“时辰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裴公子放心大唐与大食这一仗我们一定会帮助你们的。”

    说完阿大带着自己的护卫便离开了。

    大牛对裴行俭说道:“他们的父亲是莫先生,其实他们才是真正的莫先生,这个世上可不止一个莫先生。”

    裴行俭低声说道:“大牛哥怎么知道这么多?”

    尴尬笑了笑,大牛说道:“碰巧结识,当初在西州城的时候认识的,我还见过另外一个。”

    买卖兵器的案子,当初也掀起了不小的风浪。

    朝中可谓是人尽皆知,裴行俭观察着大牛的神态,以前不确定现在怀疑这件事和老师还有大牛哥有关。

    不过这个案子就算再离奇,也和自己没有关系。

    大牛对裴行俭嘱咐道:“这些做兵器买卖的人,会帮助你们打败大食人,阿大的其他几个弟弟也已经来到了这附近,帮助你们牵制大食人。”

    裴行俭又说道:“牛大哥,我还有一事不解,为什么要帮我们,这种兵器买卖不是越乱的时候,他们的兵器生意越好。”

    “他们这个生意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后方,只有西域和吐蕃安定了他们也才可以安心的做生意。”

    看裴行俭还是一脸的不解,大牛拍着他的肩膀说道:“告诉你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你只有从一个强大的地方出来,外人才不敢欺负你。”

    裴行俭这才稍稍点头。

    大牛拿出一个小瓶子递给裴行俭说道:“这是当初我来西域时老师给我的药,如今你是随军的大夫,这药你用得上。”

    裴行俭打开盖子上的木塞,瓶子中是白色药片,看起来数量还不少。

    “若有士兵伤口感染,高烧不止,服用一片就好。”大牛嘱咐道:“切记,服用之后不可饮酒。”

    裴行俭小心翼翼守好瓶子:“知道了。”

    大牛翻身骑上自己的马儿说道:“我也该回来了,看到你们无事我就放心了。”

第七百八十四章 神鬼莫测的弟子

    见大牛要走,裴行俭连忙跟上一步说道:“大牛哥!”

    大牛拉住缰绳,回头看向裴行俭。

    裴行俭看着大牛说道:“老师让你来吐蕃到底要你来做什么?”

    大牛笑了笑,扬起马鞭挥下。

    战马嘶鸣一声,便撒开腿跑了起来。

    看着大牛一个人骑着马儿离开,裴行俭心中七上八下的。

    当初一起在村子里读书的时候,大家还都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在河西走廊的时候裴行俭就觉得不对劲。

    这一次心中越加确定这种想法,大牛来了一次西域之后,变得神秘许多。

    让人有一种看不透的感觉。

    裴行俭看向一旁跟着自己的守卫,大牛哥说话的时候并没有避讳这个守卫。

    沉默地往自己的营地走去,就算被人听到也无所谓。

    这种离奇的事情,谁能说清楚。

    回到营地之后,裴行俭拿出这些小药片,给伤口感染还在发高烧的士兵服药。

    然后安静的坐在一旁,等待着这些伤兵的病情变化。

    治疗伤兵的营房很大,李大亮抽调了一千多人的人手,用来搭建这里。

    容纳两千名左右的伤兵,还有一些轻伤的伤兵就不用进入营帐之中。

    整个营帐中充斥着各种味道,有酒精的味道,还有艾草黄柏烧的熏香。

    营帐中要保持尽可能的干净,如今的吐蕃这么冷,想来不会出现更重复的感染,相对低温对伤口和病人痊愈有好处。

    若是在烈日下,反而更不好。

    每隔一个时辰,大牛就去试这些伤兵的体温。

    到了夜里原本高烧的几个伤兵情况有了好转,高烧也开始退了下来。

    看来大牛哥给的药有用。

    裴行俭坐在营房的一角,拿出一本书籍安静的看着,上面记载的是这些年来从孙思邈那里学来的医术。

    多是一些草药的用法,艾草和黄柏制成熏香,在屋内一烧可以用来消除空气中不好的东西,这就是从孙思邈言传身教中学到的。

    营地外几声吆喝打断了思绪,裴行俭抬头向外看去,是一伙吐蕃人拖着一罐罐东西而来。

    走近一看才知道是送来了酒水。

    李大亮该不会真的去围了布达拉宫了吧。

    领头的吐蕃人向裴行俭行礼说道:“想必这位就是裴公子了吧。”

    看着眼前这个中年人,裴行俭意外道:“你认识我?”

    松赞干布笑道:“说来惭愧,当初在泾阳和李正谈判,见过一次你,那是在三年前了。”

    “是吗?”

    裴行俭也匆匆还礼,没想到眼前这个人就是吐蕃的国君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说道:“敢问李正最近可还好?中原也有不少消息传来,据说李正和五姓已经势同水火。”

    知道眼前这个人是松赞干布,裴行俭心中警惕,“离开关中已经有一段时间,在下心中也牵挂老师的情况。”

    松赞干布脸上依旧带着笑意,“李正的弟子我见过好几个,一个是狄仁杰,一个是晋王李治,还有你,再有大牛。”

    “李正其他的几个弟子我并不熟悉,不过这个大牛倒是和他有过几次攀谈,李正的弟子都是很有意思的人。”

    “我们不过是学了一些皮毛。”裴行俭还是小心谨慎地说道。

    一群吐蕃人都在搬着牛车上的烈酒,足足十多车烈酒,没想到吐蕃有这么多中原的烈酒。

    这个松赞干布私底下一定买了不少。

    松赞干布看向后方的营房,“大牛现在在何方?吐蕃这边还有些事情想要和他商量。”

    裴行俭说道:“今日晌午,还见过大牛哥。”

    说完这话,裴行俭察觉到松赞干布神色闪过一丝怒意,神情只是闪过了一瞬间,还是被裴行俭看到了。

    “也不知道李正都教了你们什么本事。”松赞干布长叹一口气,“这个大牛到了吐蕃之后一直都是神出鬼没,稍不注意就找不到他了,我们吐蕃人总觉得李正教授了大牛很多神鬼莫测的本事。”

    “老师教我们知识,但从来不会教那些神鬼莫测的事情。”

    “就是李正口中的科学?”松赞干布一脸的疑惑,“这个科学到底有多么神妙,那大牛仅凭一千兵力就挡住了十多万大食人,那地动山摇的力量到底从何而来!”

    裴行俭退后一步说道:“在下才疏学浅,大牛哥是我们之中最有天赋,也是最早跟着老师的弟子,大牛哥学到了多少本事我也不知道。”

    “李正的弟子还真是……”松赞干布摇头叹息,“大牛神鬼莫测,你说话又是这般四平八稳,李正的弟子都不简单。”

    裴行俭说道:“敢问吐蕃国君,需要见我们大将军吗?”

    松赞干布的目光再次看向后方的营地,“不用了,我就是来给你们送酒,可不敢耽误你们的军机,我们吐蕃还指望着大唐。”

    裴行俭说道:“那不送了。”

    松赞干布转身走了两步,又停下脚步再次看向裴行俭,“大牛的力量到底从何而来!”

    裴行俭直视着松赞干布说道:“搬山填海,改天换地,科学亦能做到。”

    松赞干布苦涩地笑了笑,“受教。”

    带着自己的人,松赞干布一步步走向自己的布达拉宫,口中呢喃着:“搬山填海?改天换地?”

    不自觉脚下一软,若不是身边的人搀扶,松赞干布差点摔倒在地。

    重新站直身体,松赞干布看向漫天的繁星,用吐蕃话朝着星空说道:“我也想有那般的力量,为何上苍独不帮我吐蕃。”

    回到布达拉宫的时候,松赞干布见到了辩机和尚。

    在两个月前辩机就到了吐蕃,松赞干布一直很优待这个和尚,吐蕃要振兴佛门,希望用佛门来给所有吐蕃人同样的信仰。

    想要凝聚族人,同样的信仰是最好的手段。

    松赞干布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辩机说道:“我问你,李正的科学真有搬山填海,改天换地之力?”

    辩机念诵着佛经闭着眼没有回答松赞干布的问题。

    松赞干布灌下一口闷酒,苦涩地笑了笑。

第七百八十五章 说不清的军报

    布达拉宫就修建在吐蕃的雪山下,这个时候的高原很冷。

    松赞干布在冷空气中呼出一口气,从布达拉宫的高处往下看,可以看到几个部落的人举着火把,正在祭祀。

    李正是一个不礼佛的人,也是一个不信天的人。

    这是一直以来关中传闻中,对李正的说法。

    当今皇帝对这样的人就没有什么忌惮吗?

    松赞干布看向长安方向,这辈子倒要看看,李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下场。

    吐蕃的雪山山麓,李大亮带着三万兵马经过两天的鏖战终于拿下了这座山麓的最高点。

    首战告捷,对军中的士气提升很大。

    裴行俭给李大亮包扎着伤口说道:“酒精已经在提炼了,若是全部可以提炼出来应该还能应付几仗。”

    李大亮坐在伤兵营中,瞧着躺在这里的伤兵,先前那些收治的士兵已经好了很多,甚至有几个已经可以下地了。

    那些触目惊心的伤口,似乎对裴行俭来说总能治好,而且痊愈的速度很快。

    “你的医术很好。”李大亮低声说道。

    “治病救人,也不能起死回生,我也只是尽力,有些人我也救不起来。”裴行俭给李大亮的手臂缠好纱布说道。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进入军中走上沙场的人都明白,战场之上生死有命。”

    李大亮低声说着话。

    看着李大亮的神情,裴行俭说道:“伤口不是很严重,不过在伤口愈合之前,手臂就不要再沾水了。”

    李大亮站起来挥了挥自己的手臂,“没什么大碍。”

    裴行俭低声说道:“大将军,我们接下来的仗要怎么打?”

    李大亮看着营地忙碌的士兵说道:“守住那片高地,等到下一批粮草到之前我们不会出雪山。”

    听到这话裴行俭心中也放心了不少,这么说来只要不主动进攻,就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伤亡。

    一阵冷风吹过,裴行俭收紧自己的衣衫说道:“吐蕃马上就要进入最寒冷的季节了,想来这个季节的大食人要不就是快攻,夺下吐蕃,要不只能暂时撤出雪山,眼下我们的大军已经驻扎在这里,大食人想要攻入吐蕃肯定也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现在有大雪封山,又有我们三万兵马把守,大食人眼下也不敢迈过这片雪山。”

    听着裴行俭的话,李大亮很赞同地点了点头,“你懂兵法?”

    裴行俭连忙说道:“不是很懂,只是经常听一些关于打仗的事情。”

    李大亮笑着说道:“大食人想要攻入吐蕃地界很难,而且给大食人的时间很短,吐蕃与西域以西是波斯,波斯一直以来都不适合大规模的种植粮食,发动战争最好是在秋收之后,如今吐蕃的气候入秋之后,温度急转而下,他们还要留着粮食过冬。”

    “也就是说大食人的进攻时机,只有秋收之后入冬之前的时间。”李大亮回忆着又说道:“上一次,你的师兄拦住十多万大食人大军的时候,也是在这个时候。”

    听着李大亮说完,裴行俭注意到李大亮眼中的猜疑。

    尽管李大亮没有明说,多少都是这个缘故。

    大牛是怎么做到的,裴行俭自问自己也不知道。

    当初吐蕃的战报上写着的是,大牛不废一兵一卒就打退了大食人,而且折腾出了很多大的动静,杀了很多很多大食人。

    至于是如何做到的,军报上也说不清楚,只是说像是打雷一般的动静。

    收起心神,裴行俭继续去提炼酒精。

    自从大牛出了关中之后,发生的很多事情都很离奇。

    就像是松赞干布说的,老师到底教了大牛哪些本事。

    大牛是最早跟着老师的。

    在自己到泾阳之前的事情,那时候的大牛学到了什么,自己对此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

    在熟悉大牛之后,那时候开始大牛的学识就已经拉开很多人一大截了。

    吐蕃很快就入冬了。

    关中正是秋季,李正和许敬宗正在马圈烤着羊肉。

    “不得不说,长安令对烤肉的见解真是高深。”许敬宗瞧着铁板上的烤肉又说道:“一块薄薄的铁板,竟然可以烤出如此奇特的风味。”

    李正摇着手中的蒲扇说道:“你的马屁境界真是越来越高了。”

    许敬宗干笑道:“长安令过奖了,过奖了。”

    正说着,大虎带着人来了,“长安令,默呕来了。”

    李正抬头看去,默呕一脸微笑地站在大虎身后。

    “长安令,许久不见了。”默呕躬身行礼说道。

    “确实好久不见了。”李正放下手中的扇子,多年不见默呕的头发也已经雪白。

    “长安令,近来可好?”

    “挺好的。”李正说道。

    大虎给默呕搬了一把椅子。

    坐下之后,默呕说道:“以前见长安令,长安令还是一个少年,现在看长安令,长安令也成人了,也越来越高深莫测了。”

    李正把筷子递给默呕说道:“和以前的变化很大吗?”

    默呕双手接过筷子说道:“以前的长安令看起来韬光养晦,现在的长安令看起来锋芒毕露,又让人琢磨不透。”

    许敬宗看着现在的李正也有这种感觉,以前的李正会躲着很多的事情。

    现在的李正可以独自和五姓对抗了。

    默呕说得锋芒毕露没错。

    当初没有成年的李正只是和五姓划清界限。

    现在李正的羽翼已经不能和当初相比。

    上官仪,段纶,薛仁贵,王玄策不知不觉李正身边已经有了很多的年轻翘楚。

    这些人物虽说比不上那些治国大才,能力不高不低,但恰恰总能在某一方面做得非常出众。

    年少时潜藏锋芒,韬光养晦。

    如今已经成年的李正,渐渐活成了很多人都担心又害怕的样子。

    李正对默呕说道:“现在的你也有五十了吧。”

    默呕躬身说道:“小人今年已经五十有五了。”

    稍稍点头,李正递给默呕一份书信说道:“把这封书信交给大牛,好好养老吧,等到你六十岁了,你来关中养老。”

    默呕双手有些颤颤巍巍地接过这份书信。

第七百八十六章 你不再是莫先生

    李正给他倒上一碗酒水说道:“兵器生意做了这么久,你辛苦了。”

    默呕的手捏着这份信,沉默良久。

    许敬宗诧异地看着李正。

    安静了好一会儿,默呕拿起酒碗,将碗中的酒水一口喝完。

    默呕低下头又说道:“小人愿意为长安令赴汤蹈火!”

    李正拍着默呕的肩膀低声说道:“不用了,你已经很年迈了,你的那些孩子们也可以独当一面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很多事情都要有一个结果,我不能保证让你长命百岁,但我可以让你安享晚年。”

    默呕抬头看着李正说道:“那小人还可以给长安令做点什么?”

    李正吃着烤肉,“你把信交给大牛,大牛会告诉你应该做一些事情,从今以后,你就不再是莫先生了。”

    默呕使劲点头,“小人明白了。”

    “去长安看看你的妻儿吧。”

    李正说道。

    默呕起身躬身礼仪,拿着信件转身离开。

    许敬宗吃着烤肉说道:“默呕不是莫先生了,而他的孩子们都是莫先生,想来以后朝中要查清楚兵器案会更难。”

    李正颔首说道:“这笔买卖也只有李世民可以停下,什么时候他觉得自己挣够了,他就可以停下。”

    许敬宗很喜欢这种蘸酱,烤肉配合这种蘸酱真是绝配。

    默呕在长安留了一天时间,便又前往关外。

    等到默呕离开的第二日,李世民就来到泾阳。

    村子里炊烟袅袅,李正对李世民说道:“今年又是丰收的一年,恭祝陛下大唐越来越富裕了。”

    李世民收回眼神看向眼前这一片田园风光,“朕让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冲去了吏部。”

    一群孩子嬉笑着从眼前跑过,李世民看向李正神色,“你觉得朕这个决定怎么样。”

    叹息一声,李正一脸惆怅着说道:“我怎么敢质疑陛下的决定,再说了已经做了决定,我还有什么好说的。”

    李世民颔首说道:“朕知道,五姓的事情你做了很多,五姓其中如今已经倒了两门,将来科举一开,吏部一定是重中之重。”

    李正摇着手中的蒲扇说道:“这个道理很多人都知道,科举势在必行,吏部的位置一定要有信得过的人。”

    李世民点头。

    “可是长孙无忌真的可信吗?”

    李正反问道。

    李世民颔首说道:“那你可信吗?”

    王鼎站在一旁听着君臣两人之间的对话,李正和陛下不仅仅只是君臣,而且还是丈人和女婿。

    又是这种感觉,君臣之间的对话夹枪带棒,话语里互相有试探。

    李正捧着自己的保温杯,“让长孙冲去吏部,是为了稳住长孙无忌的心思。”

    李世民没有否认。

    李正又说道:“谁都知道如今科举在即,五姓已经不复当年,而且上官仪和段纶这一次事情办成,陛下一定会重用他们两个。”

    李世民点头说道:“只要是人才,朕当然会重用。”

    “那不就得了,重用了上官仪和段纶,长孙无忌当然会有想法,但为了稳住长孙无忌,就让他儿子去了户部反而是下策。”

    见李世民一脸狐疑地看着自己,李正说道:“开科举是让官位有德者,有能力者当之,而陛下直接让长孙冲进入户部,也不用考核,更不用科举,直接入仕,坊间会说权贵子弟有捷径。”

    “这样一来科举的意义何在?”

    李世民颔首说道:“长孙冲本就是门下省的文吏。”

    “就算是门下省的文吏,也不是可以一下子提拔到吏部的,他在门下省有什么建树吗?”

    李正这么一说,李世民想要反驳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一个没有什么建树,没有什么能力的人就这么提拔到了吏部后晋的人会不会不服?再说了陛下让他查的兵器案有什么眉目了吗?”

    “兵器案?”

    李世民颔首看着李正,“兵器案是怎么回事,你与朕心知肚明。”

    “兵器案如今毫无眉目,让他办的事情也没有办成,更没有什么建树,就让这样的人进入吏部,陛下的吏部是不是太过廉价了。”

    “照你这么说,朕这么做是做错了?”

    “当然。”

    李世民看着李正的神情,“朕是不是现在就应该回宫收回成命,让长孙冲回到门下省。”

    王鼎给李正使着眼色,让陛下收回成命,这是打陛下的脸。

    夹在李正和李世民之间,王鼎感觉自己真的更难了。

    李正说道:“倒也不至于让他回门下省,陛下和我在一条船上,眼下是对峙五姓的关键时候,不如让长孙冲在吏部办事,只要办成了这件事长孙冲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留在吏部,也可以让长孙无忌信服。”

    “若是长孙冲办不好这件事,再让他离开吏部,陛下也不会丢了面子,丢的是长孙冲的面子。”

    李世民沉吟半晌,“让长孙冲去吏部是让长孙冲去办事,若是事情办好了,可以堵住悠悠众口,若是办不好朕也不会丢了面子?”

    李正放下手中的杯子说道:“清查官吏,但凡举荐入士,考评,风评,以及做官过程中的举荐人,户籍,家中亲属,是否有问题,这些都要查,只要查清楚了这件事就可以办好。”

    谁也不是傻子,李世民明白李正的意思,“这个差事可不好办。”

    李正又说道:“陛下既要稳住长孙无忌的心思,又不能在科举前出什么乱子,只有这么做,你又要面子,又要理子,哪有这么容易。”

    李世民低声说道:“你可以知道长孙无忌一直以来和士族门阀走得很近,而且不论各地还是朝中有多少官吏是长孙无忌举荐的?”

    “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看李正以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李世民又是气不打一处来,“你不如明说,让长孙冲去查他爹长孙无忌举荐的官吏,想让长孙冲和长孙无忌反目。”

    李正感慨道:“我这也是为了大唐官场的清明。”

    李世民盯着李正,“李正啊李正,你这招高明,就连朕也想不到这种一石二鸟的计谋,要说长孙无忌擅谋,你比长孙无忌厉害多了。”

第七百八十七章 看不懂的文字

    泾阳的傍晚各家都从一天的忙碌中停下来,有妇人正在做饭,有孩子嬉戏。

    李世民看着眼前的这一幕说道:“有时候想想,朕也何尝不想过这样的日子。”

    李正感慨着说道:“陛下有凡心可不是一件好事。”

    “朕听说你把王家的那个姑娘请到泾阳来住了。”

    “不合适吗?”李正说道。

    李世民无奈地笑了笑,“你和丽质成婚数载,到现在还未有孩子。”

    李正捧着保温杯说道:“我和长乐公主都还年轻,这种事情还不急。”

    “朕与你合谋了这么多的事情,你我在一条船上,有些事情不能出差池,朕也希望你的家室可以一直稳定。”

    看李世民说着话一脸严肃的模样,李正摸着自己下巴的胡渣,“陛下这话里有话啊。”

    “呵。”李世民冷冷一笑,“你我都是男人,有些事情大家不必明说,你与丽质成婚数载到现在还没有孩子,在你和丽质还没有嫡长子之前,朕不希望你和别的女人有孩子。”

    “……”

    见李正沉默了不语,李世民又说道:“你李正家的嫡长子,必须是和丽质所出。”

    一个做皇帝的,非要管人家生孩子的事?

    这皇帝是不是管得太多了。

    看到李正一脸嫌恶的目光,李世民清了清嗓子说道:“家要和睦,你才能好好办事,朕也是为了你着想。”

    李正深吸一口气,朝着李世民拱手说道:“陛下多虑了。”

    “国事家事天下事,朕都要管着。”

    李世民带着感慨的语气,“朕也算是看着你长大,从你还是一个黄毛小子,到现在已经是成人,朕更明白你是一个不贪图女色的人。”

    李正坐在田埂边,一手撑着下巴,一手拿着茶杯,听着李世民的唠叨。

    是不是李世民上了年纪了,怎么也开始絮絮叨叨起来。

    “不好女色自然是好,好好一个男子自然不能被女色耽误……”

    李正喝下一口茶水说道:“我觉得也并不一定全是这样,被女色耽误是男人自己的事情,其实女人也不只是只有女色。”

    “女子也能做很多事情,就像陛下的女儿,长乐公主如今掌管着泾阳数百万贯的生意。”

    说出这话,李正觉得自己就差说女子能顶半边天这种话了。

    在李正的记忆里,有些女子也是很厉害,而且厉害的女子还不少。

    只不过在封建的古代,女子的地位太低了。

    家传身教,将思想禁锢得太死。

    听着李正说话,李世民的眼神古怪,叹息一声便转身离开。

    李正对站在原地的王鼎说道:“你说陛下是不是上年纪了。”

    王鼎看了一眼李世民离开的背影说道:“谁都有上年纪的一天。”

    跟着李正一路往村子里走去,王鼎又说道:“前些日子传来军报,说是大军已经到了吐蕃,按照送信的日子来看,眼下应该已经见了松赞干布,说不定和大食人交手了。”

    大牛还在吐蕃,可以照顾薛仁贵和裴行俭。

    实在不行,大牛有火药大不了一路炸过去。

    如今大牛似乎已经在研究地雷的用法。

    也不知道这小子现在研究得怎么样了。

    王鼎跟着李正的脚步,这一次陛下来找李正,看起来只是在谈长孙冲的问题。

    陛下对吐蕃的事情倒是只字未提。

    松赞干布几次来信奏报陛下,大牛的行踪一直非常地诡异。

    大牛到了吐蕃这两年,松赞干布身为吐蕃的国君却找不到大牛的踪迹。

    甚至几度以为大牛已经离开了吐蕃,但是过几日又在吐蕃的其他的地方发现了大牛的踪迹,只是等到找过去的时候又不见了。

    对松赞干布来说大牛在吐蕃的行迹非常可疑。

    还有就是大牛和大食人的一战。

    那一战同样非常地匪夷所思。

    其中朝中很多人都在想大牛是如何不费一兵一卒打退了大食人。

    这一次来陛下没有问,李正也没有说。

    君臣之间有一种莫名的默契。

    陛下真的不想知道大牛做了什么吗?不费一兵一卒打退十多万大食人,大牛手中是不是握着什么神兵利器,李正给大牛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这些问题陛下肯定是想问的。

    而且一直以来陛下也知道李正和大牛之间有往来的信件。

    虽说次数不多,但每个月至少两次来信。

    李正肯定是知道大牛的近况。

    王鼎看着李正走入家门,站在门外心中想着。

    李正一定也知道陛下在想什么,陛下想要得到什么大家心里都清楚。

    谁都会留一手,李正对陛下也一定会留一手。

    李世民回到了宫中,自从李渊住到了泾阳养病之后,武德殿也空了下来。

    一份份抄录下来的书信放在桌案上,李世民皱眉看着上面的文字。

    “陛下,孔颖达老夫子求见。”守卫走入殿中禀报。

    “让他进来。”李世民的目光已经没有离开这些书信,书信都是偷着抄录下来的,就是李正和大牛之间来往的书信,上面的文字形似中原文字,可看着又不像是中原文字。

    孔颖达走入殿中行礼:“陛下。”

    李世民抬起头看着年迈的孔颖达,“近来可好?”

    孔颖达躬身说道:“老臣近来都好。”

    李世民走上前扶着孔颖达让他站起身又说道:“坐下说吧。”

    孔颖达坐在一旁的桌案上,拿出几份卷宗说道:“陛下让老臣查阅的这些文字,老臣这些日子以来查阅了不少典籍。”

    李世民坐在孔颖达面前,“查出了什么?”

    孔颖达的神色有些犯难,打开这几份卷宗对照着说道:“陛下请看,这是李正在信中所写的文字。”

    李世民低头看着。

    孔颖达又拿出一份卷宗说道:“陛下,几年前李正在弘文馆写字就很差,当时让很多人鄙夷,鄙夷李正写不好字,写错字,这些错字就出现在李正的信中,从一开始李正写得就不是错字,而是另外一种文字。”

    李世民摸着下巴的胡渣思索着。

    “一段话中夹杂着一两个错字,看着费劲但也看懂的意思,也可以推敲出这是一个什么字,但凡文字自然其所用的语句语意,将李正以前写过的错字,和这些书信中的文字对照起来便可以看懂。”

    “可李正写过的文章太少,字太少难以做比对。”

第七百八十八章 狄仁杰的心理学

    李世民苦恼地扶着额头说道:“朕可以让门下省收集李正写过的字迹,一应人力物力朕都可以安排给你。”

    破译李正和大牛之间来往的迷信,李世民势在必得!

    孔颖达思量了半晌,“陛下,老臣心中还有一问。”

    李世民神色带着思索,“说。”

    孔颖达站起身躬身说道:“陛下为何一定要查清楚李正写了什么?”

    面对这个问题,李世民垂眼看着孔颖达。

    孔颖达看李世民的眼神说道:“老臣这就去办。”

    见孔颖达就要告退李世民长叹一口气,“朕只是好奇而已,麻烦孔老夫子了。”

    孔颖达又躬身说道:“老臣明白了。”

    说完孔颖达带着卷宗转身离开了武德殿,有些事情不能多问,也不想多问。

    李世民和李正之间的事情更不能多打听。

    如今孔颖达已经从国子监祭酒的位置退下来了,孙女也已经嫁出去也有了身孕,到了这个年纪四世同堂也无所可求,平日里闲着也是闲着,总不能找程咬金去喝酒,还不如研究研究李正的文字。

    这世上的文字很多,不过李正的文字很有意思。

    很少有人能够独自创立一种文字。

    当初很多人以为李正写的是错字,一个连字都写不好的愚痴孩儿。

    可事后想想当初又有多少人会想到李正写的其实是另外一种文字。

    李正的这种文字笔画干练,简洁,一笔一画清晰工整,写下来非常地漂亮。

    又保留了中原的文字形体。

    是一种很值得研究的字体。

    程咬金坐在自家门口,捧着一只大碗正吃着一碗面食,瞧着孔颖达朝着这里走来,正要打招呼,却发现孔颖达拐了一个弯,朝着另外一个方向而去。

    心底里有些不自在的程咬金对一旁的牛进达说道:“老牛,你说这个孔颖达是什么毛病。”

    牛进达抠着自己指甲缝中的泥,“怎么了?”

    程咬金吃完碗中的面食筷子拖着碗底说道:“你说我家都已经和孔颖达家成了亲家,他怎么总是绕着老夫家门走。”

    牛进达瞧了一眼孔颖达离开的方向说道:“人家一大把年纪,你还要和人家喝酒不成?”

    程咬金不乐意道:“亲家之间不就是喝酒!”

    牛进达长叹一口气,“人家都一大把年纪了,你程咬金可积德点。”

    把空碗给一旁的小人,程咬金一脸摸着下巴的大胡子说道:“最近西域的军报传来,说是李正的弟子裴行俭在军中的作用不小,作为随军的大夫,他救治了不少人,李大亮替裴行俭向陛下请功。”

    牛进达皱眉说道:“话说之前的那个大牛不是在吐蕃立下了不少奇功,这李正的弟子还真是一个个不简单啊。”

    泾阳护卫队的名声在军中早就传遍了。

    卫府军中肯定有人不服气。

    这吐蕃和西域的人到底什么德行被一群护院部曲打成这副模样

    程咬金看向远处说道:“那不也是李正的弟子,狄仁杰。”

    牛进达也看向程咬金所指的方向,见狄仁杰走入了朱雀大街旁的京兆府。

    狄仁杰走入京兆府中见到李崇义行礼道:“崇义哥。”

    李崇义笑呵呵说道:“你总算是来了。”

    京兆府平日里处理的就是长安城的闲杂事,若有大事一般也都是大理寺查探,宗亲的事情由宗正府查办。

    李崇义拿出一份案卷卷宗说道:“本来想找李正帮忙,没想到李正却说你比较擅长断案。”

    听到这话狄仁杰也有些诧异,“其实在下也没有什么断案的经验,平日里没接触过案件。”

    确实如狄仁杰所说如今这孩子才十四岁,他能解除什么样的案子?

    也不知道李正怎么想的,自己整日在家中数钱无所事事,把狄仁杰推出来办事又是什么意思。

    李崇义打开卷宗说道:“这是一个人命案,死的是一个平康坊的女妓,案子的细节都记录在卷宗上了,几个有嫌疑的人此刻都在牢房中候着。”

    狄仁杰看着卷宗说道:“崇义哥审问过了吗?”

    李崇义低声说道:“审问过了,不过都说与他们自己无关,若是一般的小案子我也不会找李正帮忙,涉案的人中还有当今陛下的宗亲,李元昌。”

    “不过死了一个已经卖身的女妓,本可以赔钱了事,但事涉宗亲,这个案子若是真的和李元昌没有关系,倒也无事,可若是事涉宗亲,那就一定要查清楚,不是证据确凿,不好断案。”

    狄仁杰看完了卷宗大致明白了事情的经过,无非就是一个女妓接待了几个人之后,便无故死了。

    仵作看过尸体,是被毒死的,这是一桩人命案。

    嫌疑人有三个,第一个便是李元昌,这个女妓接待过李元昌,一个是人伢子,这个人伢子几次想要买走这个女妓,还有一个就是平康坊的小厮,平日里也就是跑腿端茶送水。

    看完了这三个人的供词,狄仁杰对李崇义说道:“在下可以试一试。”

    李崇义带着狄仁杰来到京兆府的地牢中。

    第一个见到的就是大摇大摆地坐在地牢中的李元昌。

    面对当今陛下的宗亲,这里的狱卒也只能小心地伺候着。

    狄仁杰多看了一眼李元昌,便朝着人伢子走去。

    被狄仁杰多看了一眼,李元昌心里不爽利当即叫嚣道:“哪里来的臭小子,敢瞪老夫!”

    狄仁杰并没有搭理李元昌,而是来到人伢子的面前。

    观察着眼前这个人伢子,衣着倒是还算是干净,看起来平日里是一个会打理自己的,不过他的头发却是突兀得很乱。

    一个平日里这么讲究的人,却把头发折腾得这么乱。

    狄仁杰看着对方问道:“人是你杀的?”

    “不是!不是小人,冤枉啊,小人不过是见了她一面,我都没碰过她。”人伢子连忙说道。

    看着这个人伢子的反应,神色很着急,双手抓着牢门大声说着。

    狄仁杰退后一步看向另外一个人,他是平康坊的小厮。

    小厮见狄仁杰看向自己,连忙退后几步,“这位官爷,小人也是冤枉呐,小人不过是个端茶倒水的,哪有胆子做这种事。”

第七百八十九章 李崇义的功劳

    李崇义站在地牢门外一直等着狄仁杰出来。

    一旁的小吏有些看不明白问道:“崇义公子,那个小子真的可以审出什么吗?宗正寺的人可不止一次来催了,那李元昌可是宗亲啊。”

    李崇义长叹一口气,“多少试试吧。”

    小吏也站在一旁唉声叹气,李元昌平日里的名声也不好,没少被陛下教训和宗正寺教训。

    就算名声不好,关一个宗亲在京兆府,宗正寺多少会来过问。

    毕竟对宗亲的名声不好。

    小半个时辰之后,狄仁杰从地牢中走出来。

    “崇义哥,问得差不多了。”

    李崇义回头看向狄仁杰,“交待了?”

    狄仁杰笑着说道:“虽说没有多大的把握,不过那个小厮很有嫌疑,你们去他的住处看看应该可以查出线索。”

    李崇义向一旁小吏使了个眼神。

    小吏收到眼神就去办事。

    狄仁杰思量了半晌又说道:“还有那个人伢子虽说他的问题不大,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也要好好查查他。”

    李崇义记下狄仁杰的话语,又问道:“李元昌呢。”

    狄仁杰回头看了一眼牢房对李崇义说道:“若是那两个人其中有一个是凶手,那李元昌就是无辜的。”

    李崇义点头道:“剔除其二,只剩下一个,很好的办法。”

    看了一眼天色,狄仁杰看了看天色:“时辰不早了,我先回去村子上课了。”

    李崇义点头道:“我送送你。”

    送走了狄仁杰之后,京兆府立刻开始查办。

    经过一天的查问果然在那个小厮的家里,查到了毒死女妓的毒物。

    倒是在那个人伢子的家中意外发现了,他与吐蕃人来往的信件,原来这个人伢子一直都是吐蕃人安插在长安的眼线。

    探听长安的消息。

    意外发现了吐蕃人的眼线,李崇义立刻上报了朝中,证据确凿,对方也供认不讳。

    李崇义把人交给了大理寺查办,事关吐蕃与大唐之间的邦交事宜,京兆府依旧没有权力管了。

    平康坊这个地方鱼龙混杂什么都有。

    身为陛下的宗亲,李元昌虽说这一次没有什么过错,不过堂堂宗亲和平康坊的女妓纠缠不清,很快就被陛下打发去了封地。

    事后,李崇义问着地牢中的狱卒,“那个狄仁杰到底是怎么审问的。”

    狱卒回忆着说道:“那个狄小哥的审问很是奇怪,反复问着一些奇怪的问题。”

    李崇义好奇道:“什么奇怪的问题。”

    狱卒又想了一会儿说道:“四五个问题反复地问,那人伢子和小厮轮流问,人都要被那狄小哥问疯了。”

    “这是什么手段。”

    李崇义手里拿着招认的口供,心中思量着。

    回到府衙之后,李崇义写好了奏章递交给了朝中,关于这一次查出吐蕃细作的事情,李崇义把功劳全部给了狄仁杰。

    下了朝的李世民看到了李崇义的奏章。

    如今的京兆府由李正这个长安令管着,管着长安的治安与秩序。

    不过李正这个小子自从接手了京兆府这个官职之后。

    便把全部的事情交给了京兆府少尹李崇义。

    李崇义这个京兆府少尹一直以来做得也是中规中矩。

    李世民看向李君羡,“查清楚了吗?”

    李君羡躬身说道:“查清楚了,那人伢子确实是吐蕃的细作,经常把长安各类消息送到吐蕃,其中绝大多数是李正和陛下之间的消息。”

    一般的消息也就算了,朝中有些事情,卫府的调动这些消息都是保密的。

    李世民当然知道长安城有很多细作,有很多到处打听消息,然后把消息卖给西域人,突厥人的都有。

    说完李君羡让人抬着一大箱子的竹简近来,“陛下这些都是那人伢子记录的消息。”

    李世民看了一眼厚厚的一箱卷宗说道:“他把消息都给谁了,是松赞干布的人?”

    李君羡躬身说道:“不清楚,还在查。”

    看了几份之后,倒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以及如今李正和五姓之间的情况。

    也都是人尽皆知的一些事情。‘

    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让松赞干部知道也无妨。

    李君羡低声说道:“陛下,末将以为买通此人,以此摸清楚吐蕃内部到底是谁一直在打探消息。”

    李世民冷笑着说道:“查是一定要查的,只不过这个狄仁杰小小年纪,就连李崇义也没有查出来,狄仁杰是怎么审问出来的,严刑逼供的吗?”

    “回禀陛下,查问了当时京兆府的狱卒,说是狄仁杰只是随便审问了几句,对方便露出了马脚,而后京兆府去查的时候,就查出了这些。”

    听李君羡说完,李世民无奈笑道:“也就说狄仁杰本来是去查一桩人命案的,却是弄巧成拙,让京兆府查到了细作。”

    李君羡点头。

    “没有刑讯逼供,只是盘问了几句,狄仁杰到底是怎么审讯的。”

    李世民好奇道。

    李君羡低声说道:“可能是碰巧吧。”

    “碰巧吗?”

    李世民将信将疑地说道。

    李君羡也沉默不语。

    “这个狄仁杰也是李正的弟子吧。”李世民低声说道。

    “没错。”

    “将狄仁杰的审讯笔录给朕拿来。”

    过了小半个时辰之后,李崇义这才带着审讯的笔录来到甘露殿,将笔录呈给李世民。

    “崇义,你父亲近日身体可好?”李世民看着笔录一边说道。

    “父亲的身子还挺硬朗的。”

    看了一眼李崇义,李世民又说道:“你在京兆府也做了三年了,这三年治理长安风化,处置那些地痞,现在的长安不仅比以前干净,没有人乱扔垃圾。”

    “陛下这都是京兆府干吏一起努力的成果,臣只不过是从中调度做一些吩咐而已。”

    李崇义的话语很谦虚,自从京兆府交给李正,李正又撒手不干,整个京兆府就是李崇义一手在打理。

    如今长安街道上放着不少垃圾桶。

    而且现在街道上基本上没人会随意乱扔垃圾了,似乎长安城的人都养成了习惯,不乱垃圾,不随地大小便。

    长安的居民素质提高,李世民很是欣慰。

第七百九十章 苏定方问策

    李世民瞧着李崇义说道:“当初我们兄弟几个一起驰骋天下,你父亲也是劳苦功高,朕看着你长大,现在想问问你想不想入朝中入三省。”

    三省六部九寺庙,按照陛下的意思是跳过六部直接进入三省中的门下省,尚书省和中书省的其中一个?

    李崇义心中打鼓,再次躬身说道:“陛下,臣才疏学浅,一没资历,二没有相应的能力,而且朝中比臣合适的人更多……”

    听到这些话,李世民无奈地笑了笑,“行吧,朕不勉强你,先在京兆府吧。”

    李崇义躬身说道:“臣告退。”

    看着李崇义走出甘露殿,李世民看向一旁的小太监低声说道:“那些文字孔颖达钻研得如何了?”

    小太监低声说道:“先前就去问过,说是有些文字可以对比看出意思,只不过其中还有很多晦涩难懂的词句,还有一些奇怪的符号,如今还在钻研中。”

    “是吗?”李世民颔首喝下一口茶水。

    小太监正襟地站在一旁。

    李世民又拿起一份奏报,这是吐蕃大将军李大亮的奏报,初到吐蕃李大亮就和大食人打了一仗。

    秋收的关中很忙,农民们赶着收粮食,在入冬前要把所有的粮食都收起来过冬。

    李大熊瞧着一车车的稻米送入仓库,心中美得很。

    这一仓库的稻米平日里可舍不得吃。

    村子里能种水稻的田地不多。

    能攒下一点是一点。

    转眼半月后的清晨,李正盘算着修缮长安城排水渠的账目。

    李丽质和武媚还有徐慧三人也在盘算着。

    瞅着账目上所写的银钱,李丽质嘴上没说不过神色上已经透露出了一些不乐意。

    李正捧着保温杯说道:“多少有赚一点,只要不赔本就好,修个排水渠只要不赔本,我们多少可以赚一个名声。”

    李丽质抬头看向李正,“什么时候你在乎名声了。”

    李正悻悻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说道:“做生意的名声还是要的,我们还要造很多东西,可以慢慢打造一个非常有知名度的工匠队伍。”

    李治带着一份书信急忙忙赶来,“老师,大牛的书信。”

    见李正打开书信,李治也偷摸上去看书信上的内容,当看到书信上那些文字一时间也傻眼了,看不懂上面的文字。

    李正看完书信上的内容,默呕已经到了大牛的地方。

    而且在一些地方挖掘之后也发现了银矿。

    现在大牛正在带着默呕接手挖银矿的事情。

    过些日子大牛也要回来了。

    李正写完一份回信交给李治说道:“把这封信交给许敬宗,让他派人去交给大牛。”

    李治接过书信说道:“老师,大牛哥现在怎么样了?”

    “信上说大牛他现在听好了,明年之前可以回到中原。”

    “明年之前就回来?”李治心底算了一番日子,便拿着信件急匆匆离开。

    大牛就要回来了,默默就让他接手挖银矿,以后这个老家伙也不用做兵器买卖的生意,以后就坐在银矿上养老也挺好的。

    秋收后入冬前的村子里也安逸了下来。

    村子里很多人都闲了下来,李正带着一些羊肉来到马圈,让大虎生了火自顾自地烤肉。

    肉刚熟得差不多了,李恪朝着这里走来。

    李正挥手招呼道:“蜀王殿下,一起来吃烤肉。”

    李恪对李正这种小巧的烤肉不感兴趣,板着脸说道:“苏定方来了,要见你。”

    自从阴山一战回来之后苏定方便被封了左武卫副将,一直都在秦琼手下办事。

    似乎从当时开始,苏定方就再也没有露面过了。

    大虎往炉子里加着柴火,李正翻着铁板上的羊肉片。

    苏定方来到马圈,看着正在烤肉的李正说道:“好久不见了,李正。”

    李正吃着烫嘴的烤肉,示意苏定方坐下。

    “许久不见了,苏定方将军。”李正咽下烤肉说道:“这个烤肉味道不错,苏定方将军尝尝。”

    瞧着铁板上的肉片,苏定方低声说道:“我比较喜欢大口吃肉,这一小片一小片地吃着太零碎。”

    也对,行伍中人一般都比较豪放,吃肉没有这么多细节。

    苏定方坐定之后说道:“陛下已经下旨了,让我和李大亮换防吐蕃。”

    李正擦了擦嘴说道:“换防?”

    “没错。”

    苏定方皱眉点头,“陛下让我带一万兵马换防吐蕃,李大亮将军要去戍守东北边境。”

    听完李正朝着长安城方向拱手说道:“陛下英明。”

    “……”

    苏定方依旧皱着眉头说道:“就这样吗?”

    李正尴尬一笑,“不然呢?”

    苏定方双手放在膝盖上,坐直了身体说道:“来之前我与李靖大将军商议过,一直以来吐蕃都是你与陛下在安排,甚至就连朝中的大臣都没有参与过吐蕃的事宜,从一定道理上来说吐蕃的事情都是你在经营。”

    李正吃着烤肉点头。

    “若说对吐蕃的了解,想必你比朝中很多人都清楚。”

    “哪里哪里。”李正摆手说道:“我根本没有去过吐蕃。”

    苏定方目光看着李正,“没有去过吐蕃,就能绘制出那么详细的吐蕃地图。”

    “……”

    似乎解释不清楚了,李正清了清嗓子,“苏定方将军到底想要问什么?”

    苏定方颔首说道:“陛下换防的意图,吐蕃的形势,我都想知道。”

    不得不说,苏定方一问就问到了要害,李世民换防吐蕃的意图?吐蕃的形势?这两个原因可是直指李世民的目的。

    李正翻动着铁板上的烤肉,“李大亮到了吐蕃才两个月,如今就要换将,以后我们中原的大军会一直轮流换防吐蕃,也就是说以后的吐蕃会一直有我们的驻军。”

    苏定方还是一脸的疑惑。

    李正放下给烤肉翻面的筷子又说道:“有些话我说给苏定方将军听,是因为我是李靖大将军的弟子,还望苏定方将军不要说出去。”

    苏定方朗声说道:“我待李靖将军如老师。”

    李正点头道:“陛下的真正意图不在于什么时候打退大食,所谓驻守不过是个由头,不会真有人认为我们唐军下这么大血本,白白给他们抵御大食人?真正的意图是要拿下整个吐蕃。”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611/ 第一时间欣赏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最新章节! 作者:张围所写的《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为转载作品,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介绍:

李正在长安因为太笨被赶出书舍,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一个不正常的人。
当他解开了九章数术,破解了阴山战局,整个长安的人都在找他……
诗文,数术,医术
李正在长安成名。
五姓招揽,帝王邀约,皇子拉拢。
风光正当此时,李正却在众目睽睽之下避世不出。
……
房玄龄:“李正,朝中形势严峻请你出山吧。”
李淳风:“李正,我把推背图送你了,请你出山吧。”
程咬金:“李正,突厥和吐蕃又打来了,赶紧出山。”
李世民:“李正,朕的大唐好像要亡了,请你赶紧出山。”
……
李正淡然说道:“别吵吵!我的铁路快造好了。”
本书又名《我真的没钱守护大唐江山了》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