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人在大唐已被退学TXT下载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全文阅读

作者:张围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txt下载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零九章 君臣谈话

    王玄策看着一群高句丽的乡民们都相聚在一起,他们有的脸上有庆幸,也有后悔。

    不过将来的高句丽是好是坏和自己已经无关了。

    即便是将来的高句丽会变得更差,这一切也距离关中太远,那可能是大人物的事情了。

    大军在高句丽休整了三天,便开拔回中原。

    王武给大军送行的时候,大虎回头看见王武独自一个人站在一群高句丽的乡民面前。

    “王大哥,就留这个太监一个人在这里吗?”

    大虎低声问道。

    马儿散漫地走着,王玄策也是一脸慵懒,“他背后站着的可是强大的大唐,即便他孤身一人,在高句丽也没人敢动他。”

    大虎点头说道:“确实,上一个这么做的人,差点让高句丽覆灭。”

    队伍离开平壤城附近便加快了脚步。

    平壤城一战的军报一路送向观众,快马加鞭到了一个驿站之后便换人换马接着赶路。

    一个月后,长安终于收到了平壤城大胜的消息。

    泾阳

    李正面前坐着李世民,一旁站着的则是高阳公主。

    此刻李世民正看着高阳公主的账本,又狐疑地看了看自己的女儿。

    李正啃着西瓜说道:“陛下觉得怎么样?”

    李世民又看了看高阳,再次把目光放在李正身上,“现在蓝田县的居民每个月都有近一贯钱的收入?”

    李正吐出西瓜子说道:“那是自然,我们在蓝田县建了三个作坊,一个养殖场,如今蓝田县的居民除了种田,还可以挣得一笔可观的收入。”

    听到这话,李世民会心地笑了笑,“你挣的一定更多了吧。”

    李正指了指一旁的高阳说道:“一户人家只要好好在作坊劳作,他们每月收入可达六千多钱,整个蓝田县三百四十一户,人口两千六百,一年可以给朝中赋税五万钱左右,这都是高阳公主的功劳。”

    一年五万钱的赋税是多少,一个蓝田县的赋税可堪比一个郡。

    当然了这还比不上泾阳的赋税,泾阳的赋税已经超过长安了。

    自己的女儿有多少本事,李世民心里很清楚,其中李正和丽质一定出了不少力,现在高阳交上来的账本确实很好看,好看到让人不禁羡慕。

    一个穷苦的县在短短几个月就可以让这么多人都过上富户的生活。

    事情当然是好事,可这事的功劳在高阳,李世民怎么都不相信。

    这就像是一个不会写字的人,突然拿出一篇非常好的文章。

    谁知道这篇文章是另外一个人写的。

    可只要写这个篇章的人否认,那这个文章就是他写的。

    而李正用的就是这种手段。

    高阳说道:“父皇,如今蓝田县的效果很好,最近也有不少地方县丞上书希望户部可以继续帮助更多的郡县。”

    李世民还是摆出一副澹定的神情低声说道:“是吗?”

    高阳又说道:“父皇,民意如此,再者说这对父皇的威望,还有朝中的赋税都是好事。”

    这高阳是想一头扎进事业中,不肯嫁人了。

    李世民瞧着李正说道:“朕知道,你李正想要扩大生意,如今泾阳的作坊虽然多,但无法满足整个中原,以至于外面倒卖得特别多,为了产出更多可以卖的货物,李正才要扩大生意,你的心思朕很清楚。”

    “陛下明鉴!”

    李正拱手说道。

    李世民有些气愤地灌下茶水,这小子竟然还不否认,看在高句丽一仗大胜的份上就不和他计较了。

    高阳公主说道:“父皇,女儿下一步打算是往那些耕种田地比较少的郡县发展,因为人均耕地少的地方没有这么大的耕种压力,那种地方更适合发展作坊。”

    面对如此漂亮的成绩,又是她亲姐姐丽质的照顾。

    李世民也只好长叹一口气,“朕知道了,你接着忙吧,有什么需要就和朕商量。”

    这话一出,高阳喜上眉梢连忙说道:“女儿先行告退。”

    瞧着高阳这个丫头离开,李世民意外发现这个丫头走得挺快,脚步欢得很。

    李世民惆怅着说道:“朕作为一个父亲,真是越来越看不清自己儿女的心思了。”

    难得李世民还会有这样的神色,李正说道:“其实很多父母都一样,就连陛下也是一样的。”

    李世民拿出高句丽的战报说道:“平壤一战大获全胜。”

    李正躬身说道:“恭喜陛下。”

    李世民古怪地看着李正,“朕还以为你会说意料之中。”

    摇着手中的扇子,李正又说道:“接下来的事情,想必陛下也已经做好准备了,我的人已经进入了高句丽了,陛下安排在高句丽的人也该准备了吧。”

    王鼎低声说道:“已经安排好了。”

    李世民颔首说道:“倭国在高句丽混乱的时候趁机洗劫了高句丽的沿海,你觉得这个时候朕要要写旨意吗?”

    李正又切了一块西瓜递给王鼎,也递给李世民一块,“不着急,等高句丽求援吧。”

    李世民稍稍点了点头,“那倭国这边呢?”

    王鼎安静地听着君臣两人的对话,对倭国对高句丽的将来,在君臣二人的商谈中渐渐有了雏形。

    烤架上的烤肉也已经好了。

    君臣两人吃饱喝足,王鼎一直在一旁看着,有时候觉得陛下和李正之间是相互忌惮的对手。

    就像是李正和陛下之间谈条件,谁都是笑里藏刀的。

    李正忌惮着陛下什么时候会过河拆桥。

    陛下也在忌惮李正会不会鱼死网破。

    彷佛两个笑脸相迎的彼此,背后各自都拿着一把刀。

    看着李正和陛下之间还能推杯换盏,王鼎心中感慨着人心还真是可怕啊。

    再看陛下和李正的神情,像极了多年不见的好兄弟,真是虚伪啊,王鼎摇头叹息。

    却也只能笑呵呵地站在一旁,不敢多说话。

    吃饱喝足之后,李世民舒坦的摸着肚子说道:“还在你这里吃得畅快。”

    李正还吃着羊肉串,“在我这里没有这么多的讲究和礼数。”

    李世民喝下一口热茶说道:“有时候觉得你这里的饭食好吃。”

第一千一十章 笑里藏刀的翁婿

    李正给他续上茶水,“这都是清明前的好茶,我留得也不多。”

    李世民又喝下一口茶水,“茶水确实不错,入口温润回甘也不错,别人也都说泾阳的饭食好吃,不过朕现在吃多了,感觉也不怎么样。”

    当今陛下白吃白喝,似乎又拿他没什么办法。

    做皇帝的都这么不讲道理?

    有点想要造反了。

    李正灌下一口茶水。

    李世民坐在躺椅上说道:“有时候并不是说饭食有多么地好吃,只不过用饭的地方不同,心情也不同。”

    “吃饭的环境,确实很容易影响一个人的心境。”

    李正赞同地点头说道。

    李世民说道:“既然高句丽已经平定了,朕是不是也该给封赏了,你觉得朕应该给什么封赏合适。”

    尴尬一笑,李正说道:“封赏是陛下的事情,我怎么可以多嘴。”

    李世民琢磨着说道:“你觉得朕是不是也该给你一个封赏。”

    “哈哈哈。”

    李正干笑三声,“陛下何出此言。”

    李世民一脸的孤疑,“是吗?”

    清了清嗓子,又重新坐正李正朗声说道:“能够平定高句丽,全靠朝中能臣的谋略,已经陛下的决策和人心所向,乃至诸位将士,和在下小小一个生意人有什么关系。”

    李世民爽朗地笑了笑,“你小子倒是把自己撇得一干二净。”

    神情重新严肃起来,李世民又说道:“薛仁贵,王玄策还有出征的泾阳护卫队朕都要封赏,你觉得对吗?”

    李正说道:“薛仁贵和王玄策现在进卫府关合适吗?二十四卫所的环境怕是不合适他们。”

    李世民思量着说道:“朕也考虑这个想法,不过眼下龙武军不是在你手里吗?”

    “呵呵。”李正干笑说道:“陛下这是开什么玩笑,我虽然是龙武军的上将军,但我这里哪里有龙武军的样子,陛下给了我这个名头,又不会让我掌兵。”

    瞧着李世民的神情,李正又说道:“我说得对吧,陛下!”

    李世民站起身说道:“薛仁贵任左武卫副将,王玄策任龙武军右副将。”

    李正会心一笑,“陛下识人之明在下佩服。”

    李世民看着晴朗的天空说道:“别以为朕是要拿你左膀右臂,这朝堂没你想象的这么宁静。”

    李正笑着朝着李世民举杯,“陛下英明。”

    李世民转过身说道:“王鼎,你留下来看看印书坊的事宜,朕先回宫了。”

    王鼎连忙躬身说道:“老奴送陛下。”

    瞧着李世民离开,李正坐在马圈旁吃着羊肉串,目光慵懒地看着马圈的马匹。

    从马圈旁的小屋内,大牛从小屋中走了出来。

    李正摇着扇子说道:“你都听到了?”

    大牛点头说道:“老师放心,王玄策和薛仁贵与泾阳的交情匪浅,他们不会辜负老师,更何况火药的秘方王玄策和薛仁贵也不清楚核心的配比与核心的秘方。”

    李正递给大牛羊肉串说道:“多放了一些辣椒粉。”

    大牛在一旁坐下吃着羊肉串说道:“看似老师和陛下聊得很融洽,只是高句丽一战之后,老师和陛下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复杂吧。”

    看了一眼大牛的神情,有时候真的不想大牛这个孩子沾上那些诡谲的朝中争斗。

    李正说道:“研究院的下一个课题是什么?”

    大牛咽下嘴里的羊****渠改道,水车的灌溉的应用。”

    李正说道:“这两样很好。”

    说完李正拿出一张图纸说道:“把这个交给铁家三兄弟,让他们打造一下。”

    大牛看了一眼图纸问道:“这个铁筒是做什么用的?”

    李正笑着说道:“你拿去就是。”

    “明白了。”

    大牛也不再多问,拿着图纸去了村子里的铁匠铺。

    如今铁家三兄弟很忙,正忙着打造各种农具。

    给图纸交给铁大打造之后,大牛回到了书院。

    狄仁杰见到大牛说道:“陛下见过老师了?”

    大牛点头道:“已经拿下了平壤,高句丽也已经平定了,渊盖苏文死了。”

    狄仁杰说道:“好事。”

    大牛皱眉说道:“只是陛下让薛大哥和王大哥去了军中。”

    狄仁杰放下手中的书本,“老师应该答应了吧。”

    “没有拒绝,只看王玄策和薛仁贵会不会答应了。”

    大牛回话道。

    狄仁杰看着桌桉上的油灯说道:“薛仁贵和王玄策不会拒绝的,一定会答应的,也不得不答应。”

    大牛看着狄仁杰的神情,“你的意思是说……”

    狄仁杰叹息道:“一直以来朝中和军中还是陛下,他们都在忌惮着老师,也在防备着老师,吐蕃的战事已经突厥的战事已经让王玄策和薛仁贵一战成名,让朝中很多人都认识了他们,那时候只是认识而已。”

    “而现在王玄策和薛仁贵一起随着大军出征高句丽,也一定会一起封赏。”

    狄仁杰一边整理着书本说道:“可能早在决定出征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薛仁贵和王玄策一定会进入军中。”

    大牛眼神失落地说道:“朝中的议论会指向老师掌兵,老师坐拥巨大的钱财,一个有钱又有兵权有能人将士的李正,朝中的会进言的。”

    狄仁杰说道:“与其说老师把王玄策和薛仁贵交出去,不如说是保护了他们,假如!”

    语气强调了一下,狄仁杰眼神阴翳说道:“假如薛仁贵和王玄策拒绝封赏一直留在泾阳,可朝中与陛下又动不了老师,既然没办法动老师,又得不到薛仁贵与王玄策,那么薛仁贵和王玄策肯定会死在回长安的路上。”

    “要不薛仁贵和王玄策进入军中,要不让这两个人不在泾阳。”

    大牛的眼神骤然来了精神。

    狄仁杰又说道:“可若是薛仁贵和王玄策进入了军中,那就可以堵住悠悠众口。”

    不知不觉狄仁杰也长大了,大牛看着狄仁杰说道:“以前看到你的时候,你比我很多,现在看来你比我更懂这些。”

    狄仁杰说道:“我和你不一样,你出生在泾阳,我父亲狄怀英一直都在朝中任职,从小耳濡目染,听过很多事情,一些寻常百姓听不到的事情。”

第一千一十一章 被调戏

    狄仁杰说道:“宫廷复杂,父亲常常告诫我有朝一日我若走到朝堂上,手里的权力越小越安全。”

    大牛无奈笑了笑说道:“水车的图纸设计得怎么样了?”

    狄仁杰拿出图纸说道:“传动方面的问题要试验过才能知道,具体的还要等模型做出来才行。”

    一边说着,大牛和狄仁杰埋头开始研究大型水车的制作。

    傍晚的时候,李正在马圈见到了许敬宗。

    许敬宗带着几份卷宗说道:“这些都是朝中现在的动静,因为蓝田县的事情,各个郡县都给朝中递交了奏章。”

    瞧着卷宗李正又说道:“我打算在关中培育一些西瓜。”

    许敬宗吃着西瓜说道:“这个东西在关中不好种吧。”

    回想起后世,在自己的年代已经是吃瓜自由了,不过后世对西瓜有过数次培育,这才有了大家的西瓜自由,李正琢磨着去年存的西瓜种子或许可以用上。

    许敬宗又拿出一份书信说道:“这是称心送来的书信,是他前往倭国之前让人送来的。”

    李正打开书信看着上面的内容,“从这封信送到这里,要是不出意外的话称心已经到倭国了。”

    许敬宗点头,“中原与倭国隔海相望,想要等称心再次送信过来怕是有些难。”

    也就是说就算称心死在了倭国,也不会有人知道。

    许敬宗也明白这个情况说道:“这个时候再安插人手怕是不合适,我们的人已经都从高句丽撤出来了。”

    李正把手中的书信放入烤羊肉的炭火中,看着信纸烧成灰烬。

    瞧了一眼李正的脸色,许敬宗说道:“修路的事情现在看来还算是顺利,不过朝中依旧有人盯着,而且马上就要秋收了。”

    李正眼神盯着火焰说道:“秋收之前暂时停工,过了秋季立冬再开工。”

    许敬宗心里算了一下,秋收之前停工一直到了立冬再开工,也就说有四个月的时间是停工的。

    咬下一口西瓜,西瓜非常地清甜,正是解暑的好东西,许敬宗又吃了一大口这种用冰块冻过的西瓜更是当中极品。

    可叹长安令真会过日子。

    许敬宗吐出西瓜籽又说道:“最近朝中又出现了一些传闻,说是要把阿史那放归突厥。”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我还以为朝中的那些人忘记阿史那了。”

    许敬宗解释道:“如今朝中新一辈官吏也就是上次科举留任的新官倒没这么说,把阿史那放归突厥是朝中老派的主张,长孙无忌带头的。”

    李正琢磨着:“要是别人倒也就算了。”

    许敬宗点头说道:“在下也这么认为,有长孙无忌在其中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还有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冲也已经解除禁足了。”

    李正把西瓜皮丢到一边:“最近长安的风声你要盯紧了。”

    “明白。”

    许敬宗躬身一礼,“那在下就先回去了。”

    等许敬宗离开,李正又收拾了一番马圈,天色已经是黄昏。

    回到村子里,李正看到李绩和李大熊两人坐在田埂边像是在商量什么。

    也只是多看了一眼,李正回到家中,李丽质和几个村子里的婶婶有说有笑的。

    徐慧收拾出一些衣物递给李丽质,李丽质递给几个婶婶说道:“去年的衣服家里的弟弟妹妹又穿不下了,给村子里的孩子们穿。”

    婶婶们笑呵呵说道:“那怎么可以,这可都是宫里的衣服。”

    见婶婶们推拒,李丽质又说道:“家里的弟弟妹妹就这么几个,没其他人穿了,再说了也不是什么名贵的布料。”

    看李丽质一再解释着,婶婶们也不好拒绝。

    虽说不是什么名贵的布料。

    但这些衣服也是寻常家孩子都不见得能够穿上一件。

    李丽质又和婶婶们商量了几句,李正发现她们说话的声音小了不少。

    又看到几个婶婶眼神看向自己,李正不自觉地打了一个哆嗦。

    又聊了好一会儿,这几个婶婶拿着工钱和衣物就离开了。

    以前的村子里很穷,很多时候是大孩子的衣服穿不下了,就给小孩子们穿。

    想想像李丽质这样从小在宫里长大,衣物也不缺。

    听李泰也说那时候宫里也落魄。

    刚刚平定天下不久的那段时间,宫里的用度也很紧张。

    李丽质从小就节俭,在泾阳也能很快地融入这种环境。

    瞧着李丽质的笑容,李正好奇问道:“你们聊什么呢?”

    李丽质把账本交给徐慧说道:“也没说什么。”

    看她眼神有些闪躲,李正又说道:“那几个婶婶的目光看我怪怪的。”

    李丽质像是在忍着笑意,低声说道:“有吗?”

    徐慧也会心地笑了笑。

    这几个女人怎么最近怪怪的。

    武媚还是和以前一样忙完了事情便早早回去了,也不留下来吃饭。

    倒是高阳已经在喊饿了。

    李正来到食堂忙碌,见李丽质走了进来,“饭菜还要一会儿,饿了就吃个包子先垫垫肚子。”

    李丽质靠着厨房的门站着,看李正娴熟地炒着菜说道:“婶婶们说你我夫妻是不是睡在一个房间。”

    成婚以来李正一直都是睡在书房。

    李正古怪地看向李丽质,“她们问这个做什么?”

    李丽质温柔地笑了笑,“她们也是瞎猜的,因为你我成婚已经有三年了,到现在也没有孩子,婶婶们就过问一句。”

    “原来这样。”李正把炒好的菜盛出来说道:“家里还有空房间,要不收拾一间给小兕睡?这样你就不用和小兕子挤在一起了。”

    听到这话,李丽质捂嘴笑了笑,“那几个空房间,我有另外的用途。”

    李正瞧着李丽质说道:“要不你来我书房挤一下?”

    李丽质扭头说道:“你想得美。”

    说完她便转身离开了厨房。

    小兕子很依赖李丽质这个姐姐。

    可想一想是不是也有点太依赖了。

    正做着菜,徐慧又走了进来说道:“晋王殿下说今天想吃鱼。”

    李正扫了一眼厨房的菜,今天没有钓鱼,又说道:“想吃鱼,让那小子自己去河里抓。”

第一千一十二章 李丽质很妖孽

    “最近长安令似乎睡得不太好,要不要准备一些安神的东西。”

    说完徐慧还别有意味的笑了笑。

    “不需要,只是有点上火罢了。”李正板着脸说道。

    “若是有什么需要,长安令直说便好。”

    说完她便走出了厨房。

    想了想徐慧的眼神,这女人的眼神有点不太对,她是在调戏我吗?

    想吃鱼?李治这小子还挑食不成?

    李正用力剁下一块肉,最近家里的人真是越来越放肆了。

    话说古人的家法都是什么样的。

    咱们家是不是也要家法了。

    饭桌上,李正一边吃着饭食观察着所有人的神情。

    特别是李丽质,她倒是吃得挺专心的,从她的神情里没看出什么其他的异样。

    再看李治,虽说今晚没有鱼吃,他还是吃得最多的那个。

    吃完晚饭,已经入夜。

    和往常一样,李正坐在院子里的躺椅上,看着夜空的星河。

    李丽质端来一盆西瓜,“最近西域送来的瓜很多,宫里和宗室都吃不完。”

    在如今这个朝代西瓜属于稀罕物,只有关外进贡的西瓜,寻常百姓根本吃不到。

    看来西瓜的培育要提上日程了。

    夏天没有西瓜吃是一个大问题。

    李丽质坐在一旁说道:“自从你把抽水泵做出来之后,外面有很多人也需要这个东西。”

    慵懒地躺在躺椅上,李正放松着身体说道:“我不是把这个东西交给朝中了吗?”

    李丽质说道:“朝中的效率不高,从组织到布置没有三四个月做不出大范围的普及,相反的坊间的有很多人来泾阳求购。”

    李正低声说道:“我们村子里的生产力本就不高,没有人手做这些吧。”

    李丽质优雅地拿起一口西瓜吃着说道:“泾阳的人手本就不够,而且就算当作货物卖,也挣不到太多的银钱,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如招收学徒,将这个技术交给别人,让他们自己去做,至于造抽水泵我们只提供方法不提供实物。”

    想着李丽质的这番话,若说招人来学不仅不收钱,而且我们给钱,不仅可以学到抽水泵的制造,还能学到更高的技艺,技术才是泾阳的核心竞争力。

    反而一样样地造抽水泵来卖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看了看李丽质的神情,她似乎早就想到朝中会这样。

    李正低声说道:“你想要扩大我们泾阳制造队的规模?”

    李丽质低声说道:“生产要成本,而且周期循环金钱的流动太慢,他们要的并不是抽水泵,而是抽水泵的技术,我们泾阳的工程制造队大多数都是跟着阎立本从工部跟随而来的,还有就是村子里的人,就像你在修路的好处现在已经看到了,如果我们拥有最顶级的最顶级的人手,并且泾阳书院有最顶尖的技术和理论。”

    “理论?”

    李丽质笑道:“这个词也是我从稚奴嘴里说出来的,一个抽水泵能挣多少钱?一个一贯钱?那么能挣多久?三年两年?”

    李正说道:“这项技术最多半年,外面但凡有点经验的工匠都可以彷造出来,就算不明白原理,照着原物彷造都能做出来。”

    “那就是了,卖抽水泵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我们如果卖技术那将是千百倍的利润,甚至我们可以借此扩大的制造队伍,这对你修路的工程也有好处,最顶尖的制造队,最顶尖的技术,大唐立足还不到百年如今百废待兴。”

    “正是需要建设队伍的时候,朝中也需要造桥修路,建设城防,甚至是建设边防,如今这是一片巨大的空白。朝中需要人力物力,甚至是技术。”

    李正还在思量着她的话。

    李丽质的话语还在技术,“我们现在用几千上万贯钱招收学徒,并且留下优秀的学徒加以深造,如果有一百个这样的人,对我们来说花费的几千上万贯都是值得的。”

    李正说道:“那将来可能又要和你父皇叫板。”

    李丽质冷笑道:“大不了造反。”

    李正盯着李丽质说道:“你的想法很危险,我和你父皇做过生意,从你父皇的品性来看以后你和你父皇叫板你很有可能血本无归。”

    李丽质坐在躺椅边,一手撑着下巴,目光看着李正说道:“民心和天恩从来不是一回事,我们站在万千庶民的利益上,父皇他敢吗?”

    从一个小小的抽水泵可以想到如今大唐最大的空白市场。

    再到招收学徒,用极小的代价换取一个巨大的工程队。

    一般人或许只是看到一个小小的抽水泵,却没有看到将来的形势。

    一个能看到利益的商人是一个会做生意的商人。

    如果一个商人可以看到将来的形势,那么他很有可能发大财。

    李丽质这几年一直掌管着整个泾阳的生意。

    经过这几年的经营。

    这女人真是越来越妖孽了。

    见李丽质直勾勾看着自己,李正咽下一口唾沫莫非这个女人要作妖?

    李正眨了眨眼说道:“你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李丽质微笑说道:“你难道不觉得有我这样的妻子感到庆幸吗?”

    李正坐起身子,看着夜空说道:“夜色深了。”

    李丽质点头说道:“是啊。”

    两人紧贴相坐一时间气氛有些诡异。

    李正甚至可以看清李丽质的眼睫毛,甚至可以听到她的呼吸。

    “皇姐!”

    一声呼叫将了原本暧味的气氛毁得一干二净。

    小兕子跑来抱住李丽质的手说道:“皇姐,快来教我写字。”

    任由小兕子牵着走回屋中,李丽质面带抱歉地笑了笑。

    重新躺回躺椅上,李正长出一口气,几乎就要擦枪走火了。

    洗了一把脸,这才可以压住心中那些奇怪的想法。

    脑子也清醒了许多。

    看来咱家的家法也要提上日程了。

    回到自己的书房,李正拿出作物培育的相关书籍,虽说系统图书馆的等级还不够,但中世纪时期的书籍已经有关于作物栽培的相关知识。

    徐慧收拾着家中,卧房内传来小兕子的笑声,侧目看去是长乐公主正在教着晋阳公主写字。

第一千一十三章 一物降一物

    李丽质早早起床就看见李正盯着几个西瓜在写着什么。

    对于自己的夫君一些奇怪的举动但总能造成一些奇怪效果的事情,李丽质已经见怪不怪了。

    在历史上西瓜的培育从很早就开始了,培育的手法千奇百怪,以至于在历史上有各种千奇百怪的说法。

    李治正狼吞虎咽地吃着早饭,一边吃着见李正一直看着自己便说道:“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李正低声说道:“晋王殿下最近是不是很想吃西瓜。”

    李治疑惑道:“昨天不是刚吃完吗?”

    李正又说道:“很好吃吧。”

    李治嘴里咀嚼着肉包子支支吾吾说着一边点头。

    李正咧嘴一笑说道:“那魏王殿下是不是想向宫里说多送点西瓜过来,再送几百只来泾阳。”

    用力咽下嘴里的包子,李治勐灌下一口茶水长出一口气说道:“要这么多西瓜做什么?”

    看到李正脸上一副怪蜀黍的笑容,李治心里莫名警惕,“等下!”

    李治打断李正的话,“我为什么想吃西瓜?”

    李正摇着手中的蒲扇说道:“因为你想吃西瓜,西瓜难道不好吃吗?”

    李治灌下一口粥说道:“那也不用这么多吧。”

    李正说道:“顺路拿一些西瓜给我做研究。”

    嘴角使劲抽了抽,对李正这个姐夫有时候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有时候又觉得他是一个很莫名其妙的人。

    看李治不点头,李正长叹一口气,“今年夏天我突然不想做果冻和冰沙了。”

    “慢着!”李治匆忙打断李正的话。

    了然地笑了笑,李正又说道:“而且我手上还有一本物理学的相关书籍,想必晋王殿下最近对受力面积和阻力的公式很头疼吧。”

    李治目光瞪着李正,“你要挟我?”

    李正冷笑道:“那又如何,你能拿我如何?”

    “我!”李治跺脚站起身瞅着李正的嘴脸有点来气,可细想之下似乎真拿他没什么办法,“你不许耍赖!”

    李正剥着鸡蛋壳说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李治带着怨气地离开饭桌,“我会给父皇写信的。”

    看李治被人拿捏又气又没办法的样子还挺有意思的。

    对付李世民棘手,对付李世民的儿子轻松多了。

    李治回到书院便写了一份书信,拖护卫队李恪的人送入宫中。

    欺负欺负李治,村子里散散心,心情莫名好了不少。

    李正来到村口就看到泾阳村外围着不少人。

    不远处徐慧和武媚也站在山腰上。

    似乎是注意到了自己的目光,徐慧笑着行礼。

    武媚也跟着行礼。

    自己是驸马,徐慧只是侍女,照理说徐慧见到自己是需要行礼的,而武媚只不过是礼节。

    见李正走上前,徐慧说道:“长安令,公主殿下的布告等一会儿就贴出去了。”

    李正看了一眼武媚的神色说道:“这些人都是来求购抽水泵的吧。”

    武媚低声说道:“不见得,我觉得更多的是来大量买下,而后倒卖的,在关外这个东西的价格可以翻几番。”

    李正观察着武媚这丫头低着眼眉,眼神里看起来有很多的心思。

    即便她再遮掩,也遮掩不过一个活了两辈子的人。

    李正叹息道:“你为什么把人想得这么坏?”

    武媚抬眼看向李正,“难道我说的不对吗?”

    李正说道:“你觉得我是坏人吗?”

    直视李正的眼神好一会儿之后,武媚收回眼神低下头身边还有徐慧,这样只是长安令似乎有些失礼了,武媚低声说道:“外人都说长安令是小人,在我看来长安令确实不是君子,但也不是小人。”

    李正再次问道:“那我是什么样的人。”

    武媚犹豫着,“我……”

    一时间武媚回答不出来。

    徐慧也观察着武媚,没想到一直以来都很机灵,办事管人很有手腕的武媚。

    竟然面对李正会如此慌神。

    李正当然不是什么君子。

    在对付突厥和吐蕃乃至吐谷浑的时候,李正的手段阴狠不给对手喘息的机会。

    但面对亲人或者乡民又是另外一个样子。

    或者爱财,偷懒,虚度光阴。

    很多时候事情都是做到一半撒手不管。

    用公主的话来说李正是一个很俗的人,只不过是一个俗得再普通不过的人。

    没有什么高风亮节,也没有什么君子风范。

    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俗人。

    脸上带着笑意,或者是一物降一物,李正竟然把她镇住了。

    徐慧心中笃定一定要把这件事告诉公主殿下。

    几个泾阳护卫队的官兵终于把告示贴在了村口。

    在村口等待的人立刻嚷嚷了起来,议论声越来越大。

    泾阳不卖抽水泵,而是招收学徒提供制造抽水泵的技术,只要被招收的学徒一个月给一贯钱。

    抽水泵是一个好东西,虽说不卖,但只要去学白给钱?

    还有这种好事?

    一时间很多人都看傻了。

    消息立刻送入了长安。

    李世民刚刚看到李治送来要西瓜的书信,一时间有些无语,这小子怎么竟想着吃,五百只西瓜?还真开得出口。

    说来李治也还小,算是个懂事的孩子。

    五百只西瓜而已,西域人赶着送给朕。

    李世民收起书信,正要吩咐王鼎匆匆走了进来。

    板着脸,李世民说道:“你这么匆匆忙忙做什么?高句丽有消息了?”

    王鼎连忙行礼说道:“回陛下,倒不是高句丽的事情,而是泾阳的消息。”

    李世民揉着自己的太阳穴说道:“说说看。”

    “喏!”

    王鼎看了看李世民的神色应了一声便说道:“抽水泵的事情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也有很多人想要采买,只不过泾阳不卖了。”

    李世民低声说道:“倒也不必,李正早就把抽水泵的制造方法给了工部,工部已经在安排了。”

    王鼎又说道:“虽说不卖了,但泾阳说是要招收学徒,说是教授抽水泵的制造之法,不用付钱泾阳还给学徒钱,一个月一贯钱?”

    李世民倒吸一口凉气,不解道:“不但不要钱,还倒贴钱?”

    王鼎点头,“确实是这样的,老奴抄录了一份告示,陛下请看。”

第一百一十四章 来自女儿的算计

    李世民走到王鼎面前,接过告示便看了起来低声问道:“工部要把抽水泵给各个郡县需要多久。”

    王鼎躬身说道:“短则两月长则三个月,若是各郡县,乡县都要布置怕是要一年时间,其中还需要不少的人力物力。”

    李世民叹息道:“这个李正刚把制造方法交给朝中,反手他自己再招收学徒,他还倒贴钱?他钱多到要送人了?”

    王鼎低声说道:“这件事老奴也不解。”

    李世民放下这份公示皱眉说道:“阎立本在泾阳有多少时日了。”

    王鼎回忆了一番说道:“到现在有三年了。”

    “朕好好的一个工部尚书,到了泾阳便三年不回,这泾阳当真比朝中好?”

    见李世民似乎有些埋怨,王鼎说道:“按阎大匠的意思,说是去泾阳学手艺,待到手艺更加精进再来为朝中效力。”

    好在经过科举之后现在朝中倒也不怎么缺人手。

    只不过李正身边的能人还是有些太多。

    王玄策和薛仁贵正在回关中的路上,李正的身边还有上官仪,段纶也在泾阳,还有李淳风,褚遂良加上孙思邈,还有许敬宗和李义府。

    这几人看似名不经传,但仔细看看这些人就会发现他们各自的长处都很明显。

    而且都是可用之才。

    李世民惆怅着说道:“朕身边的才俊还是太少了。”

    程咬金,秦琼,牛进达这几个都是老家伙了。

    长孙无忌的心思太重羽翼太大,不可太过重用。

    房玄龄和杜如晦虽说能够打理朝政,但也分身乏术。

    细细一想朕的身边似乎很久没有出现过能用之人了。

    这么好的人才偏偏都去泾阳了。

    王鼎听着陛下的牢骚,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李世民又看向李治的书信,想起了要西瓜的事情便对王鼎说道:“稚奴在泾阳最近都在做什么?”

    王鼎回道:“和以前一样,晋王殿下和大牛还有狄仁杰几人一起玩着,也没什么特别的变化。”

    以前李治倒还会来看望自己,甚至书信口信都有,自从李治一头扎进泾阳的书院,这些问候没了,是不是忘了父皇。

    想到这里李世民又有些烦恼,好不容易来个信,还是向朕要西瓜!

    李世民气馁地摆了摆袖子说道:“告诉西域的使者再拿三千只西瓜来长安。”

    “三……三千只?”王鼎有些讶异。

    “怎么了?”李世民狐疑说道。

    王鼎连忙又是躬身行礼,“老奴这就去办。”

    李世民独自在甘露殿坐了一会儿,有些烦闷又走到殿外,正走着就看到宫里的一口井已经装上了抽水泵。

    只见几个宫女正在吃力地打水。

    李世民上前说道:“朕试试。”

    几个宫女立刻退到一旁。

    李世民看着抽水泵深吸一口气,开始下压抽水泵的手柄。

    随着每一次的下压慢慢有些吃力,抽水泵内也开始有了水声,压了几下井水便从水管中流了出来。

    少去了用井绳和水桶的烦恼,倒也方便省力。

    李世民继续下压手柄,渐渐地越来越吃力,流出来的水也越来越多。

    越压越吃力,似乎还能锻炼锻炼臂力。

    停下动作,李世民看向这几个宫女说道:“这东西好用吗?”

    宫女躬着身子低声说道:“回陛下,很好用。”

    抽水泵确实是一个好东西,而且利于民生。

    李世民稍稍点头便离开这里。

    抽水泵这么好的一个东西,朕自己的工部做不出来,他泾阳却能做出来。

    李世民思量着朝中工部的职能,建立工部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他们怎么造不出这种东西?

    回到立政殿,长孙皇后也知道了泾阳发生的事情,见李世民来了说道:“这个李正倒也古怪,不卖抽水泵还招收学徒?”

    李世民喝着茶水说道:“你有所不知道,李正这小子滑头着呢。”

    长孙皇后琢磨着说道:“他把抽水泵的制造方法给了朝中,说明他不要这个功劳,而他不卖抽水泵是因为他不想和陛下抢民心?”

    李世民冷笑道:“这小子心思深重,算计着朕。”

    长孙皇后不解道:“陛下不对呀?”

    李世民放下茶碗说道:“如何不对了?”

    长孙皇后说道:“泾阳送给本宫的消息是说,这都是丽质她自己的主意,不是李正的想法。”

    丽质的主意?

    一口茶水呛在喉咙口,李世民呛了好一会儿。

    长孙皇后皱眉说道:“莫不是说丽质在算计陛下?”

    李世民的脸色渐渐难看,自己的女儿算计朕?

    见气氛有些尴尬,长孙皇后说道:“可能也是丽质的无心之举,她一定没有算计陛下的意思。”

    李世民闭眼平缓着自己的呼吸,好不容易好点的心情又开始烦闷了起来。

    泾阳

    招收学徒的工作很快就展开了。

    阎立本的工匠队进行收人,收的都是有一定泾阳的工匠。

    一直忙到了下午,阎立本这才带着名单交给了李正。

    瞧着名单上的名字,出生籍贯,以及手艺的高低,还有工龄的长短都有记录。

    自从习惯泾阳的诸多事宜,阎立本也适应了这种办事方式。

    李正说道:“阎大匠辛苦了,其实我们可以多招收一些土木工匠的,比如能修房子修路的。”

    阎立本抚须说道:“土木工匠不多,需要一些时日。如果你需要这方面的人,我可以用我阎家的名望来招收人手。”

    阎立本家世代的工匠,阎立本的名声确实不错。

    大唐大多数的工匠都是木匠,其次还有铁匠。

    阎立本说道:“但是我有一个要求。”

    李正说道:“其实我们泾阳的名声已经很大了。”

    阎立本说道:“坊间工匠虽说不少,但手艺高超的工匠一般人请不到。”

    说来说去阎立本就是想要提他自己的要求。

    古时候的工匠技术确实也不差,但对自己以后要造的东西,唐朝以前的技术有些不顶用了。

    李正犹豫着说道:“先说说你的要求。”

    阎立本看着书院说道:“当初制造抽水泵的时候为何不知会老夫,若是知会老夫可以造得更好。”

第一百四十五章 阎立本的夙愿

    这话听着有点酸,李正喝了口茶想着。

    阎立本又说道:“老夫的要求就是,让老夫进入研究院和他们一起做研究。”

    说来现如今的阎立本手下的工匠手艺可以说是唐代的工匠天花板,就算是到了后世他们的手艺也会让后世人啧啧称奇。

    现在的阎立本最缺的就是技术知识,和一些科学物理方面的知识。

    如果知道空气的压强与水压的关系,说不定阎立本也可以造出抽水泵,只不过阎立本并不知道这个知识而已。

    这才是他最需要的,瞧着人到中年的阎立本,这家伙的眼神还挺倔强的。

    李正琢磨着说道:“不如这样吧,阎大匠你可以进入研究院,作为研究院的顾问不插手研究院正常事务的基础上,可以旁观任何的研究。”

    阎立本点头说道:“那老夫帮你带那些工匠,具体要老夫教他们什么。”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说道:“工程。”

    阎立本疑惑道“什么工程?”

    李正笑了笑,“土木工程都可以,包括有修路造桥,建设房子,甚至是城墙边防,阎大匠这些都可以教吗?”

    话到这里,阎立本眼神中有了警惕,“修路造桥也就算了,你还要城墙和边防?”

    李正点头,还是一脸的笑意。

    阎立本的目光盯着李正,“平日里老夫可以帮你修建房子,修路,可城墙和边防可不是小事,李正!你到底要做什么?”

    李正无奈叹息道:“莫非阎大匠觉得我要造反不成?”

    阎立本退后一步说道:“你要是想造反,就不会这样和老夫谈条件了。”

    李正站起身说道:“我要是想造反,早就拿刀架在阎大匠的脖子上了,其实现在的城墙和边防建设已经几百年没有变化了,我要的城墙和边防并不是现在的城墙边防,将来的城墙与边防和现在不是一回事。”

    走到阎立本面前,李正说道:“如果阎大匠做不了抉择也可以不教授那些学徒,我不勉强。”

    阎立本眼中打鼓,若是不进入泾阳书院的研究院,得不到那些只是对匠作一脉会继续原地踏步,若是选择的李正就像是选择了未来,说不定真的可以走出现在的匠作困境。

    出生在匠作世家,阎立本最明白如今的匠作困境,几百年了匠作一行停滞了这么多的岁月。

    工匠只比手艺高低,却已经没有创作。

    如果只有手艺精巧高低没有新事物,没有改变只会让匠作原地踏步。

    甚至已经成了富人的玩物,寻常百姓更是不愿意入匠作一行。

    看到这种情况,阎立本心中不免悲凉。

    看阎立本还在犹豫,李正说道:“很多年前有人对我说过,选择了知识就是选择了未来。”

    未来?阎立本眼神中很快就有了坚定,就算是今天做下的选择是错了,要是可以让匠作一行再上一个台阶,今天的这步走错了又如何。

    阎立本深吸一口气说道:“我答应你。”

    李正说道:“明日阎大匠就可以去研究院,招人的事情还要继续一段时间,我打算每一次招收一千人,一共五次,从五千中挑选出可以能够进入工程队的。”

    一个护卫队,一个工程队,还有一个医疗队,现在的泾阳就有这三个队

    有时候也想不明白李正要这么多队伍做什么。

    也不再多想,阎立本离开了马圈。

    到了第二日,阎立本把招收人选的事情交给了自己手下的人去安排。

    阎立本一早就来了研究院,研究院就在书院的边上。

    按照李正的意思,这里算是泾阳书院另外一个高年级。

    大牛也早早来到了这里,看到阎立本有些意外,“阎大匠,你怎么来这里了?”

    瞧着眼前的大牛,只不过是个十六的孩子但也不敢小觑。

    这个孩子可是李正教出来的。

    他的本事也一直都很神秘。

    阎立本说道:“李正说的,老夫从今日开始就可以来研究院了。”

    大牛点头说道:“原来是这样,那阎大匠请便。”

    阎立本瞧着研究院的门说道:“这么重要的地方没有人看守吗?”

    大牛说道:“这有什么好看守的,能够来这里的都是学生,而且也没什么贵重的东西。”

    阎立本又说道:“那些学识呢?”

    大牛带着阎立本走入研究院说道:“知识是有分水岭的,就算是外面的人进来,以他们的认知不见得看得懂那些理论和公式,再说了村子里也没什么外人。”

    想想倒也是,确实不用怎么防备,再说都是村子里的人,而且来往书院的都是村子里的孩子。

    村外就有泾阳的护卫队。

    阎立本尴尬地笑了笑倒是自己多虑了。

    不一会儿李淳风也来到了这里。

    由于年龄的差距,阎立本和大牛没太多共同的话题,大牛也已经开始琢磨他自己的模型。

    阎立本见到李淳风说道:“李淳风道长近来可好?”

    李淳风一边整理着道袍说道:“听说你最近一直都在外面修路,书院的孩子都挺念着你的。”

    阎立本感慨着说道:“最近确实因为修路的事情,已经有些日子没有回泾阳了,不过最近要秋收了,修路要停工,我这才提前回来了。”

    李淳风说道:“这里随便看看,是最近才建设起来的。”

    正说着阎立本把李淳风拉到一旁说道:“你觉得李正到底要做什么?”

    李淳风看阎立本疑惑道:“何出此言。”

    阎立本惆怅着说道:“我帮李正教那些新收的匠作学徒,我这才可以进入研究院,按照李正说的他要一个工程队,应该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队?”

    李淳风整理好道袍说道:“以老夫对李正的了解,他做这些十有八九就是为了挣钱。”

    阎立本琢磨着,说来也对李正这人非常爱财。

    上上下下看了一圈,仔细看这里也没有太多特别的地方,除了有很多看不懂的图纸。

    李淳风指着一个图纸说道:“这就是之前李正送人上天的图纸,不过根据大牛所说上一次只是半成品。”

第一百一十六章 技术的吸引力

    “半成品?”阎立本好奇道。

    “燃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上一次之所以能送人上天,用了很多的燃料,而且高度也不能让人满意,只要解决了燃料的问题,或许真的可以把人送上天。”

    听着李淳风的这些话,阎立本说道:“这些图纸要是外人看来,或许真的看不懂吧。”

    李淳风说道:“其实只要算出上升力,引力和重量,还有面积的关系,或许可以得出总共需要多少燃料,只不过这种燃料不好寻找。”

    阎立本苦涩地抽了抽嘴角说道:“李淳风道长,老夫多嘴问一句你的数术境界已经到了什么地步。”

    李淳风惭愧地笑了笑,长叹一口气说道:“不提也罢,数术一道贫道也只是接触一些皮毛罢了。”

    阎立本不解道:“中原数术一道,你李淳风也算是独树一帜了吧。”

    李淳风摇头说道:“以前我也这么认为,但我在泾阳见到了更多的数术知识,以前的自己狂妄自大,你也知道大牛的本事,要说数术一道有些方面就连大牛快要超过贫道的理解了。”

    看阎立本听得一头雾水,李淳风从墙上拿下一张图纸,“这就是抽水泵的图纸,这上面所记录的就是实验数据。”

    阎立本看到的是图纸上密密麻麻的公式,诧异道:“这是一般人可以学会的吗?”

    李淳风摇头说道:“当然不是了,一般人照着图纸就能做出来,之所以会用这些图纸是因为大牛在做理论的时候需要这些公式而已。”

    光是看着这些公式,阎立本不知不觉额头已经有了汗水。

    李淳风叹息道:“贫道研究了半辈子的数术,可是越学越觉得数术一道没有尽头,可能贫道现在所掌握的也不过是数术的一些皮毛而已。”

    阎立本不再看这些图纸,“你我都一样,你为了数术可以用尽一生心血,老夫又何尝不是。”

    孩子们纷纷来到了书院,这里也开始热闹了起来。

    阎立本说道:“坊间传闻李正教出来的都是怪物。”

    李淳风摇了摇头,“哪里有什么怪物,当我们的认知到了他们难以理解的高度,他们就会认为我们是怪物,世人都是有偏见的,当你和很多人都不一样的时候,他们要不把你同化,要不就除掉你。”

    这话让阎立本陷入沉默。

    李淳风说道:“很残酷的说法对吧,但李正以前就是这么被对待的。”

    泾阳招收学徒的计划仍然在继续。

    一大早,李正还在清扫马圈。

    李泰急冲冲跑来说的:“李正,你到底怎么了?”

    看到着急的样子,李正说道:“忘了和你说了让阎立本进入书院的研究院。”

    李泰说道:“其实我和褚遂良早就有这个想法,只不过你把人请来了倒也省事了。”

    话题又转回来,李泰瞧着李正的模样,“李正啊,你是不是吃什么脏东西?”

    看李正推着一车草料,李泰说道:“你不仅招收学徒,你还白送钱?”

    李正把草料倒入马槽中说道:“确实是这样的。”

    李泰古怪地看着李正,“以前我觉得你这人小气还爱财,现在是把钱直接往外送?”

    拿起扫把,李正开始打扫马圈依旧是满头大汗。

    李泰不依不饶地说道:“你要是钱多,直接送我多好。”

    李正无奈说道:“那是为了招收更好的人才,一种吸引人才的手段罢了。”

    李泰好奇道:“咱们泾阳缺人才吗?”

    李正说道:“当然缺了,人才自然是越多越好,而且我们泾阳的生产力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

    前后想了想原因,李泰不自觉地倒吸一口凉气,“瓶颈期?”

    李正擦了擦汗水说道:“其实就是我们泾阳的生产力很难再提升了,一个在工坊的人每日可以做出十个货物,那么就算是增加一百个人那也是每人十个货物,从成本和利润来看等于没有增长,这就是生产力的瓶颈。”

    李泰沉默地思索着。

    李正又说道:“就像我们改造了印刷工坊,把印刷方式改了之后,同样的人力物力可以出产之前数倍的纸张,这才是生产力的提升。”

    李泰若有所思地点头,“有点明白了,其实就是一道很简单的数术题目,多大的条件得出多大的结果,但运算方式没有变的情况下,还是一样地费劲,是不是这样。”

    孺子可教般的点头,李正说道:“看来魏王殿下也不是太笨。”

    看李正的样子,李泰依旧是一脸狐疑,“听起来是这么一回事,但我怎么觉得你像是说了一半留了一半,你一定还有什么没有说出来,对不对?”

    李正说道:“以后你会明白的。”

    说着李正递给李泰一个扫把说道:“来都来了,帮我打扫马圈。”

    接过扫把,李泰瞧着马圈里的情况说道:“你让我堂堂魏王给你扫马圈?”

    李正说道:“不扫是吧,我这就让你父皇把你送去封地。”

    李泰咬牙说道:“你威胁我?”

    李正说道:“李承乾一定很希望他的人来接替你的位置。”

    话语一落,李泰连忙说道:“不就扫个马圈而已,我来!”

    李泰二话不说进入马圈,开始清扫马粪。

    让李泰离开书院前往封地可能他会愿意,但让李承乾的人进入马圈,李泰肯定不愿意。

    李泰和李承乾之间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对李泰这个胖子来说就算是他的下场再不好,也不能让李承乾好过。

    泾阳村外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都是来面试学徒的。

    甚至有很多老工匠都来泾阳。

    一时间应试的门槛都提升了一个高度。

    人来得越多引起的轰动就越大。

    王鼎急匆匆来禀报李世民现在的泾阳情况。

    李世民苦笑道:“李正振臂一呼就有这么多人响应。”

    王鼎说道:“都说是泾阳的条件太好了,很多人也不是为了挣那一贯钱,他们是从这学技艺去的,毕竟对工匠来说又能学技艺还有钱拿的好事哪里去找。”

    看着李世民的眼神,王鼎又说道:“老奴还看到了不少工部的人的身份。”

    李世民眼神当即一变,“他敢动朕的工部?”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炎炎夏日

    见李世民当即有些着急,王鼎连忙又说道:“可能他们只是看看而已。”

    李世民站起身说道:“只是看看而已?”

    当初李淳风被李正带走了,之后还有褚遂良和阎立本。

    他李正还要把朕的整个工部带走不成?

    王鼎又说道:“陛下息怒,老奴这就再去打探。”

    说完之后王鼎急匆匆又离开。

    李世民重新坐下试图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许久之后思量着现在的朝中的俸禄。

    如今工部的俸禄一月是十贯钱。

    照理说一个月十贯钱也可以让工部的官吏们在长安吃喝不愁。

    难道他们要去泾阳做一个月一贯钱的学徒?

    本想着阎立本总有一天会回来。

    正是一年最炎热的时候,整个长安城像是一个火炉。

    宫里面也燥热得让人喘不过气。

    李世民往嘴里塞了一块冰块,心想着现在李正一定在泾阳凉快的数钱吧。

    想到这个场面,李世民又看看桌桉上的奏章又气不打一处来,不能让李正太舒坦了。

    眼下阎立本还没回来,李正怕是要带走朕的整个工部。

    想完这些,他开口说道:“让李君羡过来。”

    “喏!”

    站在殿下的守卫应声便离开。

    半个时辰之后,李君羡急匆匆来到李世民的面前,一头大汗显然是跑来的。

    李世民瞧着李君羡说道:“龙武军这些日子怎么样了?”

    李君羡开口说道:“用了泾阳的训练方式倒是颇有成效。”

    这些日子以来李君羡一直都在龙武军。

    李世民低声说道:“李正在泾阳做的事情你都知道了?”

    李君羡开口说道:“末将都听说了,说是招收学徒还给钱。”

    李世民目光看向泾阳方向,低声说道:“告诉李正,朕明日就去他的泾阳避暑!”

    李君羡连忙说道:“末将明白这就去办。”

    甘露殿中重新安静下来,李世民苦恼地扶着自己的额头,这个李正还真是不让人放心。

    要是朕的工部都没了,朕的脸往哪里搁。

    泾阳

    李正收拾完马圈依旧是浑身是汗。

    徐慧带来了换洗的衣服,但是看到李正的汗水已经浸湿了短衫,隐约间可以看到李正健壮的身躯。

    记得以前的李正还是一个瘦小子,不知不觉李正已经是一个健壮的男人了。

    长年在泾阳养马做的都是体力活,再加上连年坚持不懈地打太极拳,李正的身材非常匀称。

    不是太过健壮,倒也是恰到好处。

    连忙又收回眼神,红着脸徐慧把衣服放在一旁,便快步地离开。

    瞧着徐慧急匆匆离开,李正心里思量着李丽质的事业现在是大张旗鼓,往长安周边的其他地方扩张,折腾的所有人都很忙。

    徐慧送来衣服连歇息一下的工夫都没有。

    李泰从马圈中抬起头,蓬头垢面地喘着气说道:“这也太辛苦了。”

    七月的烈日当头照着,李正说道:“平日里有大虎和我两个干活倒也还行,你个胖子力气太小,重活累活都是我干的,你还嫌累。”

    李泰呼哧呼哧喘着气说道:“你这个马圈可不小,上千匹马的马圈就我们两个人收拾。”

    李正无奈说道:“村子里其他人也不会养马呀。”

    大唐寻常百姓家根本没有马,这导致整个泾阳根本没有人有养马的泾阳。

    马匹都是军中的,养马这种事情都让军中专门的马夫去做。

    寻常人家不敢养马,更养不起,更不敢学养马这种事情。

    大虎的父亲就是养马的,也算是一种世袭罔替。

    养马也是军中的一种核心技术,一般不外传。

    李泰不停地摆着手说道:“让我歇会儿。”

    说完李泰便瘫坐在了树荫下,只剩下了呼吸的力气。

    “早就让你减肥了,你看看你以前减肥的好好的,现在肉又长回去了。”

    李正说着。

    李泰扯了扯嘴角,“我已经比当年瘦了很多了。”

    李正拿起一桶冷水让自己的头上淋下,这才让消去了大部分的暑气。

    因为烈日的爆嗮导致水都是温热的。

    很快就又陷入了燥热。

    无奈李正拖着李泰来到了泾阳的河边,跳入河中,这才舒坦不少。

    冰冷的河水顿时让暑意消去了大半。

    恢复了元气的李泰,靠在岸边说道:“你说等王玄策他们回来,我们要不要给他们接风洗尘。”

    李正也靠在岸边从一旁的田地中摘了一只番茄,一边吃着说道:“你父皇小心眼,他的将士战场立功当然是他庆功了,我去庆功我成怎么回事了?”

    李泰看向远处说道:“他怎么来了?”

    顺着李泰的目光,李正见到了李君羡。

    瞧着李君羡穿着一身甲胄,等他走到近前李正说道:“李君羡将军,好久不见了。”

    面对李正,李君羡站得笔直,“末将见过上将军。”

    李正苦笑道:“什么上将军,我这个龙武军上将军,一天都没有上岗过,还是别这么称呼了。”

    李君羡依旧是站得笔直。

    感受着河水的冰凉,李正慵懒地说道:“你穿着这么厚实的甲胄,不热吗?”

    李君羡躬身说道:“正当值军中,不敢慌。”

    李正长叹一口气,“你看你,你这就是古板,咱们军中都是这样吗?”

    李君羡说道:“是的。”

    李正清了清嗓子说道:“我是龙武军的上将军对吧?”

    李君羡说道:“是的。”

    “我这个上将军虽然没有上过岗,可我总得关心我属下的身体健康,但凡军中中暑都可以来泾阳医治,还有军中甲胄一律简化,练兵也不是这么练兵的。”

    听李正说完,李君羡只好说道:“末将回去会安排的。”

    李正转头看向李泰,“你门军中就没有夏装,秋装吗?”

    李泰古怪地瞧着李正。

    思量了半晌,李正想着泾阳护卫队倒是一切从简,大家穿的也都是平时穿的衣服。

    倒也不是每个人身上都穿着甲胄。

    李正心里想着是不是也给自己护卫队整一整秋冬夏装。

    再次看向李君羡,李正说道:“你来找我什么事情来着?”

    李军羡依旧躬着身说道:“陛下说是明日就要来泾阳避暑,让末将前来知会一声。”

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冷巷效应

    李正点头说道:“我知道了,还有什么其他事情吗?”

    李君羡像是想会儿又说道:“没什么事了,末将就先退下了。”

    李君羡离开之后,李正和李泰这才从河中站起身。

    两人穿好换洗的衣服,终于舒坦了很多。

    李泰又去了书院。

    他去书院也没什么好做的,顶多就是在书院睡个午觉。

    回到家中,李丽质还在家中忙碌着。

    武媚和高阳进进出出,光是这半个时辰已经来回好几趟了。

    账房里,李丽质依旧在一本本账本上来来回回看,看到她额头与发丝间已经有了汗水。

    关中的夏天还真不是开玩笑的。

    好在家中有不少的冰。

    自从有了硝石制冰之后,倒也不是无药可治。

    李丽质正忙着,看到李正拿了一篮子冰晶。

    把冰晶放在窗口,李正关上窗户,留一条大概手臂粗的缝隙。

    而后又把后方的窗户也这样做。

    李丽质瞧着李正的一举一动,一时间有些看不明白,索性停下手中的动作。

    等忙完之后,李丽质好奇道:“你这是做什么?”

    关上窗户的账房中有些昏暗。

    不过点上油灯之后,就可以了。

    过了小半个时辰,李丽质感受到一阵阵凉风从缝隙中吹来,由于窗台边上放着冰,这使得风带着冰的温度。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账房中终于凉了起来。

    李丽质好奇说道:“这是怎么做到的。”

    李正解释道:“你知道冷巷吗?”

    “冷巷?”

    想了一会儿,李丽质又摇头,并没有听说过冷巷这个称呼。

    冷巷是从宋朝开始有的产物。

    这个时候的大唐还没有大面积普及砖房。

    不过人们只是不知道冷巷这种称呼而已,不明白其中缘由。

    李正坐下来摇着扇子说道:“有些房子挨得很近,房子之间会留有一条小路,由于房子高度这条小路很长时间没有阳光的照射,又因为空气流动的关系,当炎炎夏日的时候,这种小巷就非常适合避暑。”

    这也是在后世小时候,村子里的人经常去小巷子里避暑。

    在那里会比较凉快。

    李丽质想着说道:“你这么一说我有些明白了。”

    李正说道:“我用的就是冷巷的原理,因为你的账房空间狭窄,但也很狭长,又因为前后通风,这就有了冷巷的基础条件。”

    李丽质稍稍点头。

    李正接着说道:“我又用到了冰,当风吹来的时候,经过冰块之后,随着冰的融化会吸热,也会导致房间内的变的冷起来。”

    瞧着李正的神情,李丽质说道:“我们相识这么多年,我实在想不明白这么多古怪的知识,你是从什么地方学来的。”

    李正尴尬一笑,断断续续说道:“我……”

    “该不会真有一个老道士路过你家门口,把这些知识教给你的?”

    李正呵呵一笑,不打算再回答,转身走出李丽质的账房。

    凡人是无法理解的。

    这个时代做风扇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

    没有电力的情况下很难做到风扇的效果。

    水力肯定不行,人力更是吃力不讨好。

    做一台发电机?

    光是电机的制作这个时代就根本完不成。

    果然还是要多读书啊。

    只有科学知识才能带给我们美好的生活。

    对李正的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李丽质已经见怪不怪。

    有些想不通的事情干脆不想。

    李丽质继续埋头处理着自己的账本。

    徐慧端着西瓜而来说道:“长安令,这是冰镇过的西瓜。”

    李正吃着西瓜看了一眼徐慧,她的眼神立刻躲闪到一旁。

    最近她面对自己总是躲躲闪闪。

    李正看着她说道:“你最近有什么心事吗?”

    “心事?”徐慧回过神看了看四下说道:“最近没什么心事。”

    李正狐疑地点头。

    见李正不再追问,徐慧长叹一口气,其实心中最大的芥蒂是如今的李正已经是一个沉稳的男人。

    以前不觉得是因为刚刚认识李正的时候,他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孩子。

    这么多年过去了,李正已经是二十有余了。

    徐慧也已经二十多岁了。

    相处这么多年,感情早就不是当初见面时期的那种感觉。

    主仆关系压在徐慧的心头。

    自己和李正之间是主仆关系,我是长安令和公主殿下的侍女,不该有其他的想法。

    徐慧心头不断地告诫着自己。

    李正吐出西瓜籽说道:“对了,明日陛下要来我们泾阳避暑,你让村子里的人准备一下。”

    徐慧讶异说道:“明日就来吗?”

    李正点头,“挺着急的。”

    徐慧连忙说道:“陛下的别院还要早点收拾出来。”

    到了傍晚时候,李丽质也知道了李世民要来长安避暑。

    饭桌上,一家人吃着饭。

    李丽质说道:“这一次父皇来得倒是挺突然的。”

    李正吃着黍米饭说道:“这个时候长安城很闷热,可能你父皇一开始也拉不下脸来泾阳避暑,在长安实在是待不住了这才来泾阳,也顾不上脸面了。”

    听到这话,小兕子吃着饭差点笑出声。

    李丽质俏目瞪了李正一眼,心说私底下这么说就算了,当着这么多人如此说父皇。

    当今陛下明日就要来泾阳。

    来的匆忙,李正也不想这个时候让全村人连夜准备了。

    收拾出李世民在村子里的别院就行了。

    在李丽质的账房,李正看到了李丽质的计划。

    在灞上新建一个作坊,用于制造纸浆。

    原本的制纸作坊的人手可以用到印刷的流程上去。

    造纸的关键技术还是在泾阳,最重要的印刷术自然不能传出去。

    李世民肯定有眼线盯着这些事情,他心里肯定也清楚。

    只是纸张并不是什么威胁。

    因为外界的印刷技术还停留在凋版印刷。

    泾阳的活字印刷和流水线技术还是独家,那么泾阳的印刷术就是无敌的。

    正看眼前的地图,李江山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东征大军距离长安还有三日的路程。”

    闻声,李正回头看了看李江山,看到李江山的衣襟已经被汗水浸湿,李正递给她一块西瓜,“热坏了吧。”

    面对李正突如其来的关心,李江山愣愣地接过西瓜。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李世民来避暑

    见李江山没有下嘴吃西瓜,李正说道:“别客气,过一段时间还有几百只西瓜会送来,咱们家一时半会儿也吃不完。”

    “是……是吗?”

    李江山还没回过神,低声说道。

    等李正离开之后,李江山看着手中的西瓜轻轻咬了一口,冰镇过的西瓜凉意沁入心脾,一天的暑意消去大半。

    独自一个人站在房间中,李江山一口一口吃着西瓜,直到吃到有些涩口的瓜皮,这才把瓜皮放下。

    院子里是打闹的晋阳公主和晋王殿下。

    对李正的关心,李江山总是觉得莫名其妙的。

    一直以来给皇后办事,李江山确实也得到过赏赐,而且是自己应得的赏赐。

    而李正这种时不时地关心,让李江山实在是想不明白。

    第二天,天还没亮的时候李世民就早早来到了泾阳。

    扰人清梦不是一件好事,起床气就是这样的。

    李正睡眼惺忪地站在家门口,看着李世民朝着这里走来。

    随之而来的还有宫里的一大家子,包括李世民的那些妃子。

    李丽质带着长孙皇后和一群妃子先去别院。

    李正看着李世民说道:“还以为陛下要上了早朝才回来。”

    李世民长叹一口气说道:“长安热得像一个蒸笼,朕实在是坐不住了。”

    深吸一口新鲜空气,李世民又说道:“来到你的泾阳,朕感觉整个人都舒坦了不少。”

    李正说道:“陛下这是心理作用吧。”

    “心理作用?”

    看李世民一脸疑惑,李正说道:“就是身体其实没什么变化,主要是心情好了。”

    李世民稍稍点头,“应该是这么一个意思。”

    说着话,李世民往院子里看看说道:“朕的稚奴和小兕子呢?”

    李正也回头看了一眼说道:“还睡着呢,估计没这么快醒。”

    李世民抚须说道:“是吗?自从他们来到泾阳之后,这两年以来就连给朕写信的次数都少了,要不是丽质照顾着朕还以为他们有什么不测呢。”

    听着这话,李世民莫非还以为我把他的儿女给剁了不成?

    虽说李世民不是什么好人,但自己也不至于做这种事情。

    不一会儿,李治和小兕子就睡醒了。

    徐慧照顾着两人吃着早饭。

    李世民看到一桌子的饭食,也毫不客气地坐下。

    只是李治和小兕子吃了两口早饭,就起身向李世民问好,说完就要离开。

    李世民清了清嗓子说道:“你们两人这么急匆匆去做什么?”

    小兕子看了一眼天色说道:“父皇,书院就要上课了,今日是李淳风道长讲解几何数术,可不能错过。”

    李治也说道:“昨晚才做完相互作用力的课题,现在还要去给低年级的孩子辅导。”

    瞧着这两个孩子,李世民说道:“近日就一定要去书院,朕难得来一次。”

    小兕子扭捏着说道:“父皇!你来泾阳避暑要住一两个月,女儿随时可以找你聊。”

    李治也说道:“孩儿实在是分不开身,父皇见谅。”

    看看李治和小兕子,再看看一旁若无其事的李正。

    李世民长叹一口气说道:“你们去吧,早些回来。”

    小兕子和李治这才急匆匆地离开。

    饭桌上只剩下了李正和李世民君臣两人。

    李世民吃着肉包子说道:“这两个孩子,现在整日都在做什么?”

    李正喝着粥说道:“晋王殿下和晋阳公主一直以来都沉迷学习,研究学问。”

    吃完一只肉包子,李世民又拿起一只菜包津津有味地吃着说道:“沉默学习?”

    李正说道:“估计是没什么特别的兴趣活动,所以他们才会沉迷学习。”

    如今李正的泾阳一直都以科学为基础。

    算是在中原独树一帜了。

    所有人都不知道科学是一个什么东西。

    只是大多数都觉得,泾阳有一种叫做科学的东西,这个科学可以送人上天,而且是在很多人的见证下亲眼看到的。

    科学不敬神明,更是不符合绝大多数的世俗观念。

    被中原绝大多数老学究所不齿。

    很多不明就里的人都如此认为。

    李世民却不这么认为。

    就像是当初大牛对松赞干布说的,科学可以做什么?

    科学可以搬山填海。

    大牛在吐蕃的那些日子,松赞干布送了不少关于大牛的消息来长安。

    在吐蕃也有不少长安的探子。

    有很多消息李世民心里很清楚。

    还有大牛手中的那件大杀器与科学有很大的关系。

    再加上现如今家家户户都在用的硝石制冰,这都是从李正的科学来的。

    看似一些寻常不起眼的事物,往往一些道理就在眼前,科学就像是可以化腐朽于神奇一般。

    眼下小兕子和李治对科学如此痴迷倒也不是什么坏事。

    至少对李世民来说,自己的孩子多了解一些科学,也就可以多了解一些李正。

    甚至可以挖出李正所造出来的那个大杀器是什么。

    李世民心里想着很多事情。

    此刻面容澹定的李正也在想着事情,李世民这次突兀造访泾阳到底要做什么?

    是不是应该收他的钱?

    李世民一个人白吃白喝也就算了。

    还有李世民的一众护卫兵马,算上宫女太监,还有他的妃子。

    总共有上千口人呢。

    饭桌上很安静,像是君臣之间一时间无话。

    李世民和李正君臣两人一边吃着东西,又相视一笑。

    吃完了早饭,李世民便说道:“朕随便走走,就不用你陪着了。”

    李正也说道:“我还要去打扫马圈,陛下请便。”

    两人说完各自来到院门口,各自朝着相反的方向而去。

    徐慧眼看着这一幕,心中想笑。

    李世民和李正这君臣两人,怎么看着如此的默契,又如此的针锋相对?

    好矛盾的两人。

    等到李丽质回来,李丽质要从家中拿一些生活必备的东西送到别院。

    徐慧收拾着东西说道:“公主殿下,陛下和长安令之间是不是有什么矛盾?”

    李丽质苦涩地笑了笑,“是吗?你也看出来了?”

    徐慧点头说道:“就像是陛下不待见李正,但他非要来泾阳避暑。”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泾阳书院的新变化

    说到这事儿,李丽质长叹一口气说道:“李正和父皇之间的关系确实很复杂,用母后的话来说,就是翁婿之间谁也不服谁,这么多年过去了,这种关系一直没有变过。”

    徐慧也只能这么随口一问,皇家的家事可不是自己可以多打听的。

    尽管自己问了公主殿下也会说。

    但出于自己这个侍女的身份,也不能多问。

    不得不说李正家的早饭味道很不错。

    宫里的厨子做出来的包子,就没有李正家里的好吃。

    打了一个饱嗝,李世民回味着包子的味道。

    正走着李世民就看到书院的不远处,张公瑾就站在那里。

    张公瑾笑着向李世民行礼。

    李世民走到他面前说道:“最近身体怎么样了。”

    张公瑾说道:“这泾阳就像是世外桃源,没有那些世俗的烦恼,再有孙神医调理,臣的身体已经好多了。”

    李世民点头看向书院,“你早就知道朕来泾阳,肯定第一时间来书院,就在这里等朕?”

    张公瑾躬身说道:“臣也只是路过。”

    李世民说道:“看你一点都不像路过的样子。”

    张公瑾是一个聪明人,既然他说碰巧,李世民也不打算点破。

    反而暗暗感慨确实需要有个人给朕好好说说现在的泾阳。

    带着李世民往泾阳书院走去,如今书院里都是赶来上课的孩子们。

    张公瑾对李世民说道:“眼下书院的学子有一千八百多人,其中十岁以下的孩子有六百人,十三岁左右的孩子居多有近一千人,十五岁以上的孩子是最少的。”

    李世民说道:“村子里的孩子都在这里了吗?”

    张公瑾点头说道:“还有部分在泾阳护卫队,按照泾阳的说法叫做入学之前的军训,在孩子们达到十三岁的时候,需要经过泾阳护卫队为期一个月的军训,才能接着在书院读书,这是李正定下的规矩。”

    李世民眯眼看着泾阳书院的孩子,“这样军训有什么好处?”

    张公瑾低声说道:“还请陛下仔细看看这些孩子。”

    顺着张公瑾的目光看去,有一个屋子里坐着的都是十三岁左右的孩子,教课的是褚遂良。

    此刻褚遂良正在讲解一些写字的技巧。

    李世民看了一会儿说道:“这些孩子看起来没什么不一样的。”

    张公瑾又说道:“还请陛下仔细看孩子们的坐姿。”

    李世民又看了一会儿,听张公瑾这么一说,意外地发现这些孩子都坐得非常端正。

    想起长安城的国子监,哪里的孩子一个个坐没坐相,站没站相。

    眼下的这些孩子一个个坐得端正腰杆笔直。

    李世民说道:“他们的坐姿竟然如此好?”

    张公瑾说道:“确实是这样,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军训之后,这些孩子们的精神气变得很好,这都是潜移默化地改变,而且会影响到孩子们的生活起居,身心方面都有很好的影响,或许连孩子们自己都不知道,但其中的改变是可以看到的。”

    李世民认同地点头,“看来李正在教孩子这方面还是很有独道的见解的。”

    书院读书声朗朗,那是另外一个教室,上官仪正在教授孩子们读文章。

    李世民在书院中逛了一圈,走到了书院的藏书阁。

    这里是一个整个书院最大的建筑,足足有三层高。

    一册又一册的书籍就放在一个个高大的书架上,而且每个书架都放着一个小梯子。

    孩子们要爬梯子才能拿到放在高处的书籍。

    眼下就有一些孩子在这里看书。

    张公瑾又说道:“陛下发现这里非常地整洁而且很安静。”

    这么一说李世民犹如恍如惊醒一般,整个藏书阁确实很安静,甚至这里的孩子们都不说话,只是安静地看书。

    而且不论是书架上,还是桌桉上没有一丝一毫的灰尘。

    就连地上没有任何的杂物。

    李世民刚要说话,张公瑾指了指藏书阁墙壁上挂着的牌子。

    牌子上写着四个大字,保持安静。

    直到走出藏书阁李世民说道:“这么一个藏书阁,规矩倒还挺多。”

    张公瑾说道:“孩子们看书的时候都是全神贯注的,若是有一个人大声讲话会影响别人看书。”

    回身看了看藏书阁,李世民又说道:“这个藏书阁里都是一些什么书籍。”

    张公瑾说道:“国子监的孩子们能看的书这里都有,长安城的孩子们看不到的书这里也有,陛下放心这里面有什么书籍臣心里都有数。”

    这话李世民明白,有一些书确实不能外流。

    书院的占地面积很大,比起以前扩大了好几倍。

    就是走一圈也要小半个时辰。

    在书院的一间屋子,李世民看到了李治。

    此刻李治正在给几个孩子讲课。

    全神贯注在讲课的李治丝毫没有发觉自己的父皇就站在窗外。

    李世民问道:“稚奴现在还能给其他的孩子讲课?”

    张公瑾小声说道:“回陛下,如今晋王殿下是十五岁孩子的那个年纪,虽说晋王才十三岁,但确实进步很快,依旧是研究院的预备人选了。”

    李世民扫视了一圈说道:“都说李正新开了一个研究院,那个研究院在何处。”

    张公瑾指了指不远处的小房子说道:“这个就是研究院。”

    看到眼前的研究院,李世民一时间有些傻眼,门口确实立着一个研究院的牌子。

    “研究院既然拥有泾阳最高的知识,它怎么如此不起眼。”

    面对李世民的疑问,张公瑾说道:“书院里没有多余的房子,而且现在研究院只有这么六个人在主持,眼下暂时先放在这里了。”

    走入研究院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水墨的味道,研究院的墙上挂着各种各样的图纸,可眼下一个人都没有。

    李世民又看了一遍说道:“这里的人都去哪儿了?”

    张公瑾解释道:“研究院的学子都可以自己安排学习时间,眼下他们应该在村子的某处做着实验吧,因为最近研究项目很多,他们平日里很少出现在这里。”

    李世民冷笑道:“朕以为李正这是掩人耳目,不想让核心的学问被别人知晓。”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充满知识的泾阳

    李正是不是掩人耳目,张公瑾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带着李世民走出书院,张公瑾介绍着现在村子里的种种变化。

    走出书院之后李世民问道:“不是说青雀是泾阳书院的主事吗?朕怎么没有看见他。”

    张公瑾解释道:“这个时候魏王殿下应该和李正一起打扫马圈。”

    “马圈?”

    闻言李世民看了看身后的书院,“他扫马圈?”

    张公瑾点头说道:“李正美其名曰说是帮魏王殿下减肥。”

    李世民苦涩一笑说道:“说来也是,青雀这个小子还真不是可以管住这个书院的料。”

    张公瑾低声说道:“陛下,这倒也不见得,人都是可以培养的,将来的魏王殿下是什么样谁也不知道,而且从为人处世上来讲,魏王殿下和李正算是挚友,魏王殿下也算是最早接触科学的人,再加魏王又是陛下的孩子,从这两点来看,魏王殿下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这话听着有些恭维,张公瑾是一个聪明人,他能够把恭维的话语说得有理有据,让人无法反驳。

    按照张公瑾说的,如此看来李泰确实是最合适坐镇泾阳书院的人。

    除却那种假惺惺的恭维,张公瑾的话语听起来倒是舒坦很多。

    李世民笑着说道:“朕的儿子有几斤几两,朕心里很清楚。”

    张公瑾跟着李世民的脚步说道:“不妨多观察一些年月,就可以看出一二。”

    脚步依旧没停,李世民又说道:“既然李泰坐镇泾阳书院,那他就不可能去牵制李正,甚至会成为李正的人质,有压力的是太子。”

    张公瑾又说道:“若魏王不在书院,陛下能够放心这里吗?”

    这话又让李世民有些无言以对,他看了一眼张公瑾说道:“和你们这些聪明人说话,着实让人不爽利。”

    张公瑾笑了笑说道:“陛下应该多给魏王殿下一点时间,再者说牵制李正并不是魏王,而是陛下。”

    君臣两人接着走着,村子的南面是一片田地。

    这里的田地一眼看不到头,整个泾阳三分之二的土地都用来种植粮食。

    而这也是当初李正开垦出来的。

    谁能够想到当初这些荒地还能种出粮食。

    张公瑾从田地里摘下一只番茄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吃了一口番茄说道:“李正总喜欢种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张公瑾说道:“这种作物防治虫害有些棘手,也不是不能种就是很费事。”

    说着话,张公瑾又递给李世民一根黄瓜,“臣比较喜欢这个,可以做菜也可以作为零嘴。”

    吃了西红柿,李世民又吃起了黄瓜,不得不说这种黄瓜吃起来非常的爽口。

    李世民瞧见有个老农正坐在田埂边,在地上写写画画。

    走近一看,李世民发现他们竟然在做数术题目。

    心中好奇,李世民也没多问,又走了一会儿,看到几个妇人能够熟练又流利地写字。

    李世民皱眉看向张公瑾。

    张公疑惑道:“陛下,怎么了?”

    李世民好奇说道:“泾阳的村民都会写字识字了。”

    张公瑾笑着说道:“这里的村民闲来无事没什么好聊的,他们泾阳就会去议论书院里的事情,也经常会互相坐在一起聊聊如何写字识字,不知不觉就会了。”

    愣在原地,李世民说道:“中原其他郡县也是这样吗?”

    张公瑾说道:“中原郡县,不识字者十之八九。”

    李世民长叹一口气,“中原还有这么多人不识字,这泾阳的老农会做数术,妇人会识字读写?”

    张公瑾笑了笑说道:“陛下,这事就要从书院的一些事情说起,也不知道是谁从书院传出来的,就说是如果你不识字就不能看书,就容易被骗,往往是在立字据的时候,你要是不识字你连对方写的什么的都不知道。”

    听到这里李世民也笑了,“泾阳还真是与众不同。”

    张公瑾点头说道:“泾阳确实与众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整个泾阳充满了学识的味道,男女老幼闲来都会读泾阳的杂志,也会一些数术,毕竟这些对他们的生活也是有帮助的,纵然有些老农如今学字已经太晚,但也能写自己的名字。”

    “而且泾阳还有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地方,或许会被外界指点。”

    李世民皱眉说道:“怎么了?”

    张公瑾躬身说道:“在泾阳的女孩子也能去书院读书,而且这两年泾阳的姑娘都已经年过十六,还未出嫁,最早出嫁的一个也是二十岁有余,反而这些女孩子更加喜欢读书。”

    李世民好奇说道:“女孩子年纪大了就不好嫁了。”

    张公瑾摇头说道:“臣以为不然,夫妻生活是丈夫与妻子两相宜,泾阳的女子大多数都在作坊劳作,而且因为长乐公主的关系,如今长乐公主已经成了泾阳很多姑娘的榜样,她们读书识字,而且还聪明,甚至嫁出去还能独自经营一家铺子养活家人。”

    “有这样能力的姑娘,在外面是很抢手的,很多人都觉得娶一个姑娘只不过是给家人添香火,或者这个姑娘的身段好,但在泾阳不同,若有人娶了泾阳的姑娘,那得到不仅是丰厚的嫁妆,还有女子的本领。”

    说到这些,李世民就想起了现在的高阳。

    高阳做出来的事情确实让李世民头疼。

    不过高阳确实也做出了成绩。

    又不能否认这么大的利益。

    李世民无奈地摇了摇头,“朕还是第一次听说。”

    张公瑾说道:“也是这两年嫁出去的泾阳姑娘并不多,臣有一种感觉随着民智的提升,男女嫁娶的年龄也会提高。”

    如今的大唐还是缺人口的,李世民心中琢磨,“要是外面的人都像泾阳这样,大唐的人口会越来越少?”

    张公瑾说道:“倒也不是,民智上升只会让中原人更加地聪明,而且该生孩子还是会生,臣以为并不会影响国之大计。”

    李世民扶着自己的额头,消化着脑海中的信息。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节俭爱攒钱

    眼前的所见所闻可能是平生所见。

    李世民低声说道:“有这样一个泾阳已经让朕很头疼了,别的郡县可别也这样。”

    张公瑾也笑了笑,李世民烦恼的其实并不是泾阳,而是李正。

    这可能也是李世民最忌惮的一点。

    日头越来越高,这才刚过早晨,阳光就开始炽热。

    就快要走到马圈了,远远就可以看到魏王李泰和李正都在马圈里忙活着。

    李世民的脚步停下只是远远看了一眼便转身朝着另外一个方向而去。

    一边走着,李世民注意到泾阳一条条沟渠,沟渠在天地间纵横水流清澈且快。

    见李世民看着沟渠,张公瑾解释道:“这是泾阳这两年才开辟出来的新沟渠,泾水引入沟渠之中,明日午时灌溉,过了午时上游便会关阀。”

    一条条沟渠围绕着田地,田地里甚至还有一些鱼儿。

    心里盘算一番,李世民意外地发现这些沟渠的布置几乎没有死角。

    根本不用人力去浇灌,水流一过田地里就已经受到的灌溉。

    李世民低声说道:“朕应该让户部的人来看看这种沟渠改道之法。”

    张公瑾说道:“这种感觉灌溉之法其实也不难,只要是利用了水压。”

    说到水压一时间有些解释不清。

    张公瑾带着李世民来到泾水的上游,这里是田地和泾水的交界处。

    指了指渠道口的一根木头管子,张公瑾说道:“其实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设计,在大木管的一头塞着一个木塞子,当水位升高之时水的浮力会让木塞子上浮,从而木塞子会被浮力掀开,水会流入管内,从管内流入沟渠之中,当水位再上升一定高度的时候,水压又会将木塞子压住,这样一来雨季涝时河水就不会漫灌进田地。”

    李世民皱眉看了许久,一时间也听不懂张公瑾的话语。

    干脆目光看向别的地方。

    看李世民显然是没有听懂的样子。

    张公瑾说道:“这都是书院里的知识,也是书院孩子们做出来的。”

    顺着河道看去,李世民终于见到了一群孩子在河岸忙碌着。

    李世民很快就看到了站在孩子中的阎立本。

    张公瑾说道:“大牛就在这几个孩子之中,陛下要去看看吗?”

    李世民远远地看着说道:“不用了。”

    收回眼神,李世民又在泾阳护卫队的营地看了一圈。

    倒是护卫队和以前一样,整个营地和营房干净整洁得让人发指。

    其他的没什么区别。

    午时,李世民才回到了别院。

    长孙皇后听着正笑呵呵听着小兕子讲着书院里的趣事。

    见李世民回来了,长孙皇后连忙起身说道:“陛下,饭食都已经准备好了。”

    李世民看了看一旁桌子上的菜肴,不得不说菜色非常的丰富。

    只有小兕子在别院用饭,李世民说道:“其他孩子呢?”

    长孙皇后给李世民倒上一杯酒水说道:“孩子们都很忙,稚奴要做课题,丽质忙着生意上的事情,高阳给丽质帮忙呢,青雀和李正在马圈忙着呢,还有……”

    “行了。”李世民打断长孙皇后的话语,“孩子们都这么忙,只有朕最清闲。”

    长孙皇后笑道:“孩子们都有自己的事情也好,也让陛下省心了。”

    李世民叹息道:“朕是省心了,怕是这几个小家伙忘了朕是他们的父皇了。”

    捧着饭碗的小兕子用筷子给李世民夹了一块鸡肉说道:“父皇,这个叫做辣子鸡丁。”

    看到小兕子给自己夹来食物,放入自己的碗中李世民心中泛起一阵暖意,面对如此懂事的小兕子,李世民心里对李正的不满很快就消散一空。

    小兕子说道:“这个很好吃的,明达和皇兄都很喜欢。”

    李世民吃了一口辣子鸡丁,不得不说有些辣。

    但这种辣味并不是太过刺激,而且还有一些上头。

    小兕子见父皇又夹了一块辣子鸡丁介绍道:“其实这都是用一些鸡碎肉和鸡碎骨做得。”

    李世民一边吃着说道:“是吗?”

    小兕子点头说道:“村子里有一个很大的养鸡场,那里每天要卖出很多的鸡肉,只不过有些部位的鸡肉很少有人买,姐夫就把一些没人要的鸡碎骨和鸡碎肉做成了辣子鸡丁。”

    说完小兕子又给李世民夹了一个鸡爪说道:“这个叫做泡椒鸡爪。”

    李世民吃了一口鸡爪,鸡爪是凉的却很滑嫩,吃着爽口还有一些辣意。

    小兕子说道:“这个鸡爪一开始也没人买,因为鸡爪上没有多少肉,后来姐夫就把这些鸡爪都收了做成了泡椒鸡爪,都放在坛子里,可好吃了,来坊市的人都是一坛一坛买的。”

    长孙皇后也吃着鸡爪说道:“确实好吃,而且很开胃,想来寻常人家一只鸡爪就可以下一碗饭。”

    小兕子又说道:“很多时候一些不起眼的东西,往往加以利用之后也可以变成好东西,没人要的鸡爪也可以成为美食,用姐夫的话来说就是不能浪费。”

    说到李正,李世民冷笑道:“这小子自小就很节俭。”

    李世民故意把节俭两个字咬得很重。

    长孙皇后也听得住其中味道,以前的李正就很节俭,只不过节俭得有些太过爱钱财。

    节俭存钱像是天性一般,刻在李正的身上。

    也不是没听说李丽质的话,李正在家中修了一个库房,就是专门用来攒钱。

    也不知道这小子存这么多银钱要做什么?

    平日里李正几乎不花钱。

    而是会把钱用在生意上,反而能挣更多的钱。

    刚在马圈忙碌完的李正打了一个喷嚏,抬头看了看天李正说道:“这天也不冷啊。”

    李泰一头大汗,汗水早就浸湿了衣衫,“热死了。”

    许敬宗很懂事提来两桶凉水。

    凉水从头浇下,这才舒坦不少。

    瞧着狼狈的魏王和李正,许敬宗说道:“长安令,明日东征大军就回到长安了。”

    李正往嘴里灌着凉白开示意许敬宗接着说道。

    许敬宗说道:“看起来封赏的事情陛下提前就吩咐好了,如今太子殿下暂时主持朝政,已经在准备明日的封赏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长孙无忌的克星

    李世民在泾阳避暑,朝中事由李承乾代为主持,封赏之事也是由李承乾代为负责。

    既然是李承乾主持封赏,李承乾在军中必定会有一定的威望。

    李正看向李泰,“魏王殿下觉得如何?”

    李泰无奈说道:“我也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我什么都不能做,他李承乾是太子他名正言顺,我要是插手只会让我自己难堪。”

    手臂搭着李泰的肩膀,李正说道:“没想到你个胖子,想得还挺开的。”

    李泰说道:“饿了,我去书院吃饭了。”

    多看了一眼许敬宗,李泰便朝着书院走去。

    李正在马圈旁坐下,对许敬宗说道:“他已经走远了,你还有什么想要对我说的。”

    许敬宗低声说道:“回长安令,最近长孙无忌和太子走得很近,说是太子主持朝政,实则一旁都是长孙无忌告诉李承乾该怎么做。”

    瞧着许敬宗的神色,每一次他说到长孙无忌这个人,他眼底里总会带着一些怨气。

    原本的历史上,许敬宗就是长孙无忌的克星。

    聪明一世的长孙无忌就输在了许敬宗的手上。

    李正低声说道:“长孙无忌这个老贼还想要控制太子不成?”

    许敬宗琢磨着说道:“长安令如今和魏王走得近,若是将来太子得势对长安令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李正反倒笑了笑,“你觉得我把太子放在眼里了吗?”

    许敬宗尴尬地笑了笑,想了想确实这样,现在长安令的对手是当今陛下。

    太子还不够格做李正的对手。

    若是李世民撒手不管,以现在太子的实力,很有可能会被李正玩得团团转。

    也就像现在李世民坐镇,李承乾有底气坐在东宫,也让长孙无忌不敢太过作妖。

    许敬宗又说道:“长安令,在下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李正瞧着懒散的马群说道:“讲。”

    看了一眼四下,许敬宗小声说道:“如今却是如长安令所说的这般,但若是将来太子登基之后,我们真的不会被太子对付吗?”

    瞧着许敬宗的眼神,李正笑道:“要说你许敬宗是小人,那是真小人。”

    许敬宗躬身说道:“在下也就在长安令面前能够如此坦承。”

    李正说道:“那你我是臭味相投。”

    许敬宗连忙摆手,“在下怎敢和长安令平起平坐。”

    他话里的意思就是你李正也不是什么正人君子,我也不是什么正人君子。

    这家伙的话外音很明白了。

    李正低声许敬宗说道:“许敬宗,做人不要做太坏了,野心更不能太大,否则你将无容身之地。”

    听到这话许敬宗连忙说道:“在下明白。”

    李正又说道:“将来的李承乾会不会登基,我希望你不要插手,你若要插手我肯定把你发配吐蕃,给我挖矿去。”

    听到这话,又看李正一脸认真的神色,许敬宗知道李正不是在说笑。

    李正又说道:“当然了,我们也要除掉坏人!”

    许敬宗用力点头说道:“对!我们是好人,长孙无忌是坏人。”

    朝着李正稍稍一礼,许敬宗又说道:“今天傍晚阿史那就要离开长安了,长孙无忌提议的,太子批复的,似乎陛下也默许了。”

    阿史那在长安已经有四五年了,自从突厥内乱执失思力被流放之后,阿史那一直就在长安。

    许敬宗说道:“这段时间看来阿史那还挺听话的,不过在下以为不能放虎归山。”

    又看了看四下,许敬宗说道:“要不,我们在半道上把他给劫了?”

    李正低声说道:“杀是不能杀他的,不然朝中第一个怀疑的就是我,我和阿史那有过节,但也不能让他回去得这么舒坦。”

    许敬宗拱手说道:“明白了,这就去安排。”

    午饭过后,李世民午觉刚刚睡醒,不得不说这是入夏以来睡得最舒坦的一觉。

    小兕子还在长孙皇后身边嬉笑着。

    看到李世民醒了,小兕子说道:“父皇,明达要去书院上课了。”

    李世民说道:“上课真的这么有意思吗?”

    小兕子说道:“当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有一种拨开云雾见明月的感觉,像是更了解这个世界了,这种感觉很奇妙。”

    李世民稍稍点头,示意小兕子可以去上课了。

    小兕子快步走出别院,朝着书院而去。

    李世民拿起一杯茶喝下一口说道:“拨开云雾见明月?真的会有这种感觉吗?”

    长孙皇后笑了笑说道:“科学了解的是万物的本质,当孩子们知道了风是如何来的,是如何形成的自然会有拨开云雾见明月的感觉。”

    见李世民依旧是神色孤疑,长孙皇后笑了笑也没再多说什么。

    若不是真正了解泾阳正在教授的知识,或许外人真的只是觉得泾阳书院教的都是邪门歪道。

    但若是仔细了解一番,却又会觉得那些知识有一种看破虚妄的感觉。

    李正回到家里,家中还是和之前一样地忙碌。

    李世民虽然来泾阳避暑,但泾阳的日子没有太多的变化。

    傍晚时分李丽质这才忙完手中的事情。

    “灞上新建的纸浆作坊,共花费五千贯,还需要招收两百人干活,按照每月工钱一贯钱来算每月两百贯工钱的支出,如果正常运作的话三个月可以勉强收回本钱。”李丽质拿着账本说道。

    三个月时间回本已经很不错了,瞧着李丽质的神色,李正说道:“你怎么板着脸。”

    李丽质思量着说道:“蓝田县的作坊需要六个月才能回本,灞上需要三个月,也就是近半年,我们一直都是在亏钱的。”

    李正想着说道:“扩展产业必然要费钱。”

    李丽质低声说道:“我们现在投入了钱扩大了产能,产出的纸张就更多了,纸张越多价格肯定会越来越低,如此一来挣钱也会越来越少,在成本没变的情况下,扩大了产能随着产品过多价格也会一路下降。”

    物以稀为贵,随着纸张越来越多,纸张的价格也会越来越低。

    这一点上李丽质的眼光还是很准的,立刻就发觉了扩大产能的弊端。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611/ 第一时间欣赏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最新章节! 作者:张围所写的《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为转载作品,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介绍:

李正在长安因为太笨被赶出书舍,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一个不正常的人。
当他解开了九章数术,破解了阴山战局,整个长安的人都在找他……
诗文,数术,医术
李正在长安成名。
五姓招揽,帝王邀约,皇子拉拢。
风光正当此时,李正却在众目睽睽之下避世不出。
……
房玄龄:“李正,朝中形势严峻请你出山吧。”
李淳风:“李正,我把推背图送你了,请你出山吧。”
程咬金:“李正,突厥和吐蕃又打来了,赶紧出山。”
李世民:“李正,朕的大唐好像要亡了,请你赶紧出山。”
……
李正淡然说道:“别吵吵!我的铁路快造好了。”
本书又名《我真的没钱守护大唐江山了》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