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人在大唐已被退学TXT下载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全文阅读

作者:张围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txt下载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矿产主意

    倭国人口不多,而且还以为大多数都是山林导致田地也很少。

    倭国新王登基大典之后,称心成为国师接下了整个倭国的权柄。

    如今倭国用着的还是竹简,甚至有些事情会写在一些布匹上。

    称心直接住在了倭国王宫的宫殿之中,这些日子以来除了处理倭国的各项事宜,不停翻阅着倭国从记载以来的各地矿产记录。

    在倭国人面前,称心尽心尽力办好倭国的各种问题。

    以至于倭国的大臣根本看不出称心是不是别有用心。

    而是非常积极处理各种朝政。

    甚至还能指点倭国的将领在高句丽出奇招制胜和高句丽的兵马打得有来有回。

    有了倭国新王的首肯,以及大权在握,称心叫来了倭国朝中所有的大臣。

    十多个掌握着倭国财权和土地,还有粮食的大臣整齐坐在殿中。

    在称心背后坐着的是现在倭国的新王苏我信。

    站在众人面前,称心说道:“大家都知道我们没有多少粮食储存,况且我们倭国与高句丽之间的战事不会这么轻易结束,按照现在的粮食储备我们与倭国的战事之间打到今年年底就没有粮食了,撑不到来年的秋收。”

    一群大臣听了也是沉默。

    这确实是摆在众人面前的事实。

    倭国北面遭遇了地震和海啸,南方又是大风海水倒灌,粮食几乎全被淹了,就算是有北方的粮食,光是救灾也是不够的。

    甚至不用坚持到年底,甚至不出三个月别说打仗了,很多人都要饿肚子。

    称心低声说道:“眼下也不是没有办法,在下与大唐的长安令交情不错,我们可以向长安令买粮食,甚至可以买兵器。”

    听到这话众人面面相觑,有人说道:“只要我们和高句丽休战,想必应该就可以没事了。”

    称心冷笑道:“休战?你觉得高句丽会和我们善罢甘休吗?”

    众人又是一阵沉默。

    称心说道:“高句丽接壤中原,高句丽想要中原的支持比我们简单的多,高句丽难道不会趁机南下攻打我们高句丽吗?”

    苏我信听着称心的话语,这些话确实说的没错。

    称心接着说道:“难道诸位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有人说道:“但我们府库也没有太多的银钱向中原购买粮食。”

    倭国很穷,确实很穷。

    府库的银钱也很少。

    称心坐下来说道:“在下翻阅了倭国往年的典籍,在倭国还有五处银矿是不是?”

    一个大臣站起身说道:“确实有五处银矿,但先王有命那都是家底,不能轻易拿出来用。”

    看着这个大臣对方也是倭国颇有名望的人,称心很清楚这个家伙看到国师之位旁落,他心里一直不服气。

    对倭国和高句丽的战事也是颇有意见。

    称心说道:“那你有何高见。”

    对方开口说道:“派出使者向高句丽谈和并且撤军,然后向大唐承认错误。”

    称心再看众人,朝政这场游戏要是在大唐就没有这么简单。

    但在倭国朝堂上就这么一两个领头人只要铲除了他们,一切就简单多了。

    称心长叹一口气说道:“那就先试试吧。”

    倭国很快指派使者渡海前往倭国。

    这段时间称心一直在研究倭国的朝政派系之间的关系。

    并且开始在倭国朝中培植自己的亲信。

    表面还是和以往一样处理各项朝政并且安排救灾的事情。

    闲暇之余还陪着苏我信喝酒谈话,不断争取苏我信的信任。

    之所有听从那个大臣的话语,是因为称心很清楚高句丽和倭国的战事早就不是两国自己可以说了算。

    在高句丽的王武同样也很清楚。

    与其在倭国咄咄逼人,不如自己退后一步。

    中原有句话叫做将计就计。

    也有请君入瓮的故事。

    对付这些没什么头脑的倭国人,称心觉得自己可以玩死他们。

    过了一个月之后,从高句丽传来的消息倭国派去高句丽的使者被杀了。

    而且因为撤军的事情,高句丽开始收复失地,并且还一路追杀已经后撤的倭国兵马,因为撤军的关系失去阵地数千倭国将士被杀。

    秋收之前好不容易拿下来的优势眼看就要消失殆尽。

    甚至高句丽还放下话,要南下拿下整个倭国。

    听到这些消息苏我信怒火中烧,“当初就该听国师。”

    称心连忙说道:“陛下息怒,大臣们不知道人心险恶被人算计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苏我信站起身说道:“不用给他们说好话了。”

    一群大臣跪在地上面对着眼前的结果也是无话可说。

    称心拦住提刀而起的苏我信说道:“若是杀了他们只会让高句丽开心,谁都有犯错的事情,倭国还需要大家一起来治理,切勿内讧,还请三思。”

    再次拦住苏我信,众人看着称心也是心头一热,没想到这个外人会帮着自己说话。

    苏我信扔了手中的刀,“一切听凭国师处置。”

    称心笑着点头。

    有了前车之鉴,称心看着众人说道:“眼下正是倭国生死存亡之秋,我等一定要齐心。”

    一群大臣躬身齐声说道:“听凭国师处置。”

    称心衣袖一挥说道:“首先我会向长安的长安去信,告诉长安令准备粮食,其次我们开始挖掘金矿,虽说这是留下来的家底,但若是高句丽人打来,这些家底反而给了他人,再者招收兵力,南方居民北迁,整顿兵马继续攻打高句丽。”

    众人躬身称是。

    称心接着说道:“这一仗若是不打亡的就是我们倭国,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我们还有一线生机!”

    苏我信也亲自下令挖掘银矿。

    事情变得很顺利,称心再次写了一份封封让人渡海送往中原,等长安令收到信,三个月后应该就可以在中原的东海沿岸收到粮食了。

    信送到了倭国的海边,借着东南季风杨帆启航被送往了中原。

    两个月后的泾阳。

    李正一脸悲伤地看着地里的西瓜苗,好不容易培育出来的西瓜苗又死了。

    看来在西瓜自由这条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想要再培育也只能等到明年的秋天。

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地质活动

    李大熊看着自己的儿子坐在田地里说道:“都说你现在也是一个大人物,瞧瞧你的模样,大人物的脸都给你丢尽了。”

    从田地里站起身李正说道:“从小就这样,哪里改得过来。”

    李达熊皱着眉头说道:“你说最近咱们家的钱怎么一车车的往外送。”

    李正说道:“那是修路呢,修路当然要花钱的。”

    李大熊看了看四下小声说道:“他们说道这钱花出去挣不回来,真有这么一回事?”

    李正摇头说道:“当然不是了,回本是要时间。”

    李大雄又皱眉说道:“咱们家现在有钱的,做爹的没什么好帮你的,就怕你被人骗了,你看你也还年轻。”

    无奈地笑了笑,李正如今看起来只有二十岁出头,不过灵魂已经活了两辈子。

    说来唐朝的农民都是朴素人家。

    要说人心险恶,后世的各种忽悠技术让人应接不暇。

    对古人来说根本就是降维打击。

    李大熊又说道:“修路要花多少银钱。”

    李正思量了一会儿说道:“这一次大概要花几十万贯。”

    “几十……”李大熊使劲眨了眨眼,“几十万贯是多少银钱?”

    李正说道:“还行吧,我应该应付得过来。”

    李大熊又说道:“你要是银钱不够,做爹的也给你攒了一些,就在家里的院子里埋着,你自己银钱要不够去爹那里拿。”

    李正扯了扯嘴角,李大熊能有多少银钱,家中老院子里埋着的都是一开始攒下得家底。

    也就一两万贯的银钱。

    那时候刚刚挣了大钱,每到夜里李大熊就提着铲子深夜在院子挖矿,半夜三更还怪渗人的。

    李正对他说道:“那点钱您自己拿着养老吧,要不孩儿给你安排一个姑娘?”

    李大熊摆手说道:“我不用人伺候。”

    李正又说道:“我看隔壁村子的寡妇挺不错的。”

    李大熊瞪眼说道:“说甚呼话,再瞎咧咧撕了你的嘴。”

    一边说着李大熊骂骂咧咧离开了。

    李大熊刚走,李义府便来了,“长安令,陛下来了,就在马圈。”

    跟着李义府离开田地,李正说道:“修路的事情怎么样了。”

    李义府说道:“阎立本他们已经开始动工了,银钱也已经到位了,这一次可以一直做到明年开春。”

    李正稍稍点头,李义府和阎立本办事还是让人放心的。

    阎立本负责带队,李义府负责居中调度。

    大唐的第一支工程队就开始做起来了。

    在古时候没有具体的工程队概念。

    大多数的土木工事都是临时征召人手,从来没有系统性可以调度的工程队。

    要说有也只是军中抽调人手,这点始皇帝倒是挺有远见的。

    跟着李义府来到马圈,就看到已经在马圈烤着羊肉串的李世民。

    李世民见到了李正来了说道:“不知道怎么了,朕总觉得现在吃东西没点辣味嘴里难受。”

    说着话,李世民往羊肉串上撒了一些辣椒粉。

    家里的辣椒粉存货本来就不多。

    大多数田地都是种着粮食。

    只有少量的旱地种着一些辣椒。

    李正说道:“陛下,这个辣味多吃也不好。”

    李世民瞧着李正说道:“太医署的御医说过这个辣味吃多了可以帮助人通气,而且还能驱寒,好处也不少。”

    李正又说道:“这个东西吃多了上火,上火就容易引起各种疾病。”

    李世民笑着点头,“这话说得也没错,卢照邻他们也和朕说过,不过只要适当喝点祛火的药茶,也可以中和。”

    行吧,你李世民有专门的医生的看护。

    上火这种小事倒也对他没什么影响。

    李世民吃了一口烤好的羊肉串说道:“闲暇来你的泾阳散散心透透气也不错。”

    李正说道:“陛下想来就来,我还能拦着不成?”

    李世民叹息道:“你似乎对朕有很多的偏见。”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说道:“不敢不敢。”

    君臣对话,李义府站在一旁也是无所适从,只好说道:“在下就先告辞了。”

    李世民看着李义府离开,对李正说道:“说来你和丽质什么时候可以有个孩子。”

    李正坐下说道:“公主殿下还年轻,这才不到二十岁的年纪,还没到合适的年龄,再说了孙神医也说了适当的年纪生孩子是最好的,若是太赶容易出事,对孩子对母亲都不好。”

    嘴里吃着羊肉,李世民又拿了一串生羊肉放在烤架上,“少拿孙思邈的话来湖弄朕。”

    李正说道:“就说你们这些人健康观念太差,卫生观念也太差,陛下你吃东西洗手了吗?”

    下意识看了看自己的手,李世民说道:“朕没有这种癖好。”

    李正说道:“这不是癖好,这是讲卫生。”

    李世民拿出一份奏章说道:“高句丽王武送来的消息,说是倭国最近节节败退,这倭国也太不经打了。”

    李正也拿出一纸书信说道:“那我们交换一下情报,倭国已经准备好第二次进攻了,而且还准备找我买粮食和兵器。”

    拿过李正的信纸,李世民皱眉看了起来。

    瞧着李世民又拿信纸又拿羊肉,李正说道:“陛下,咱能洗个手吗?”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正说道:“不妨事,朕自己拿的肉自己吃。”

    看完信上的内容,李世民放下信纸说道:“这么说来你的生意来了?”

    李正说道:“兵器上的事情还要陛下帮忙才行。”

    李世民冷笑道:“倭国真有这么多的银矿。”

    李正换了一个坐姿说道:“这就要从倭国的地理情况说起了,倭国地处地震带,而且多火山地质活动非常活跃,这也导致了倭国有很多地下矿产时不时会出现在地表,比如说地震,火山喷发的时候。”

    李世民好奇道:“你说的这个地质活动,还有地震带是什么意思?”

    李正解释道:“就是地震的时候容易让火山喷发,地层中的很多矿物也会跟着活动。”

    见李世民眉头紧锁像是在思考。

    李正说道:“陛下听懂了吗?”

    李世民摇头说道:“没听懂。”

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李正的条件

    看李世民的神情,李正一时间有些话不知从何说起,要解释这件事还要从板块学说说起,可要真的这么说李世民的三观还保得住不?

    清了清嗓子,李正说道:“总而言之具体如何,以陛下的智商在下很难和你解释。”

    李世民轻蔑一笑,“装神弄鬼。”

    李正看向东海方向说道:“反正陛下只要明白相比中原,倭国地处狭小海岛,多灾多难物产不丰富,商业还在启蒙阶段,但是他们有很多银饼。”

    李世民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说道:“所以其他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有很多银饼?”

    这李世民又给自己烤羊肉串,还给他自己沏了一壶茶,这陛下还真是越来越不把自己当外人了。

    李正重新坐下说道:“按照我们之前的老规矩,银钱收益全部归我,其余的一切都是陛下的。”

    李世民笑了笑说道:“朕怎么觉得这笔买卖不是很公平。”

    李正又说道:“当初说好的怎么能反悔?况且难道陛下不想要四海臣服吗?”

    李世民放下茶碗看着李正说道:“你要知道如果是别人和朕这么谈条件,他已经人头落地了。”

    李正也说道:“陛下要是不肯做这个生意,我完全可以自己来做。”

    话音落下,李世民不怒反笑。

    李正又说道:“不管陛下与我之间有多么大的矛盾,当面对你我共同利益的时候我希望我们双方可以好好合作。”

    看着李正有恃无恐的神情,话说得也是四平八稳。

    李世民站起身说道:“朕有时候看你不像是个二十岁的毛头小子。”

    李正说道:“我和陛下没有利益冲突,咱们为何不能好好合作。”

    李世民颔首说道:“当初约定好的朕自然不会改,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李正举杯说道:“合作愉快。”

    看了看天色,李世民说道:“朕就先回去了。”

    李正笑道:“陛下慢走,我就不送了。”

    回头看了看李正的笑容,这小子倒是笑得坦然。

    一路从马圈走向泾阳的村外,李世民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似乎泾阳的风比长安更舒服。

    李世民看向村子西北方向,那边的树林也已经成了一片规模,一眼看去像是给村子修筑一道绿色的屏障。

    王鼎站在村口看到李世民回来了,躬身说道:“陛下是先在这里用饭,还是回宫休息。”

    李世民走进马车说道:“回宫休息吧。”

    王鼎亲自坐上马车挥动马鞭,马车缓缓驶动。

    马车边站在两排护卫,护卫不多,只有十几个人,就算是路人注意,也只会觉得这是大户人家的车驾,根本不会觉得坐在马车内的是当今陛下。

    护卫的队伍是十二卫府中的精锐,只要不是遇到大队兵马陛下的安全是无虞的。

    快到长安城的时候,李世民看向长安城的西面。

    目光放远看去,远处的景色是一片黄土高原。

    风吹过的时候还能卷起一片黄沙。

    李世民低声对王鼎说道:“李正修筑那片树林用了多少时间。”

    王鼎思量着说道:“有四五年了吧。”

    说完王鼎回头看看马车内,见陛下不再说什么。

    王鼎也沉默下来继续挥动马鞭。

    回到宫里的时候,李世民走入立政殿打算休息一会儿。

    长孙皇后缝补着衣服说道:“最近高阳真是越来与出息了,霸上的作坊也建起来了。”

    李世民说道:“那还不是李正和丽质在她身后帮忙,没有她皇姐,她还是一个耍性子的丫头。”

    长孙皇后说道:“陛下怎能如此说自己女儿,高阳的脾气现在好很多了。”

    李世民冷笑道:“是吗?”

    长孙皇后起身给李世民按着肩膀说道:“妾身觉得以前高阳蛮横是因为她一直在宫里无事可做,可到了外面之后她跟着丽质埋头专心做事,她的很多精力都被消耗在了这些事业上,慢慢地她的这份骄横也被磨去了。”

    李世民说道:“希望如此吧。”

    看着李世民闭眼放松着身体,长孙皇后又说道:“以前妾身总是太由着她,现在有丽质管教着反而会更好,她更听丽质的话。”

    李世民也明白长孙皇后话里的意思。

    就像她说得太由着高阳了,李承乾,李泰,李丽质这几个孩子当初是在秦王府的。

    只是登基之后高阳不像承乾他们那样由自己带过。

    从自己登基开始到高阳出生,和李治与小兕子不同高阳又不是嫡出,小时候的高阳并没有受过多少管教,更像是一个宫里的野孩子。

    接到立政殿之后,倒是丽质一直管着高阳。

    作为姐姐丽质确实是很多弟弟妹妹的榜样。

    在兄弟姐妹中丽质的领头作用非常好。

    对此丽质也是让李世民最放心的一个孩子。

    李世民低声说道:“今日朕去了一趟泾阳,你知道吗?李正这个小子的胆子越来越大了。”

    长孙皇后说道:“他冒犯陛下了?”

    李世民说道:“倒也没有,他敢和朕谈条件。”

    长孙皇后说道:“那陛下接受他的条件了吗?”

    李世民点头又长叹一口气。

    长孙皇后笑着说道:“那陛下都答应他的条件了,那还是有什么好计较的,再说了陛下要是耍赖反而不是好事。”

    李世民皱眉说道:“不说这个了,天大的好处这小子都吃下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就是朕时常在想,要不要在长安以西也建设一片树林出来。”

    长孙皇后又说道:“为何要这么做?”

    李世民重新睁开眼坐起身说道:“今日朕感觉到泾阳的风挺舒服的,和长安的风比起来,泾阳的风虽然小但没有那种沙子吹在身上的感觉,反观长安以西一片黄土,风一吹便会卷起一片沙尘。”

    长孙皇后低声说道:“臣妾记得这件事陛下就说起过,怎么这个时候提起了。”

    李世民说道:“朕只是觉得长安的环境是不是也可以和泾阳一样好。”

    长孙皇后说道:“其实背靠骊山的蓝田县也不错,只是总不能在长安以西搭起一座山。”

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孝心与种树

    李世民也没了睡意,疑惑道:“你的意思是让李正去种树?”

    长孙皇后说道:“妾身只是出钱,价钱方面妾身会安排人去和李正谈。”

    李世民犹豫着说道:“这件事不经过朝政?”

    长孙皇后说道:“妾身出钱,李正出人出力,朝中不用费任何的心思,就算朝中要问起也是臣妾要种树。”

    李世民神情舒缓了不少,“朕明白了,你这个主意很不错。”

    长孙皇后说道:“能为陛下分忧,臣妾也很高兴。”

    等李世民走了之后,长孙皇后坐在立政殿写了一份书信,随后叫来了李江山。

    看着李江山,长孙皇后握着她的手说道:“她已经过世这么多年了,有些事情该放下了。”

    李江山低声说道:“明白了。”

    长孙皇后又说道:“这份信交给李正,由你和李正去谈,从今以后你就好好跟着丽质。”

    李江山说道:“末将以后还能在皇后左右吗?”

    长孙皇后说道:“丽质比本宫更重要。”

    看着长孙皇后,李江山单膝跪地说道:“这么多年末将拜谢皇后照拂。”

    长孙皇后说道:“行了,去吧。”

    李江山躬身说道:“末将告退。”

    看着李江山离开,长孙皇后也是心情复杂,当年李江山是跟在李秀宁身边的女将,因为是女子她在军中没有名分,一直以来她也是以末将自居。

    李秀宁也已经过世了,这件事让很多人放不下。

    李江山是其中一个。

    往事都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守着一个过世的人没什么意义。

    让她跟着丽质也是希望她可以更加自由一些。

    李江山的年纪不小了,也快三十岁了吧。

    她这个年纪也早该嫁人了。

    长孙皇后打心里还是希望她可以过上她自己希望的日子。

    一辈子不要一直活在过去。

    泾阳

    李正受不了小兕子的撒娇还是给她做了一碗冰沙。

    捧着冰沙小兕子一口一口挖着吃。

    李正说道:“这个东西一次不要吃这么多,容易闹肚子。”

    小兕子满脸满足地吃着不住点头。

    正说着李丽质带着一个女子而来。

    乍一看,李正站起身说道:“这不是杀手姐姐吗?好久不久了。”

    李丽质说道:“以后江山姐姐就跟在我左右了。”

    李江山面对李正单膝下跪说道:“末将受皇后所托,以后会尽忠职守保护公主殿下。”

    李正清了清说道:“其实杀手姐姐也可以顺手保护一下我。”

    一句玩笑话,李江山还是一本正经说道:“明白了。”

    李丽质拿出一封信说道:“除了这件事,其实母后也有事情相托。”

    李正疑惑道:“什么事情?”

    把信交给李正,李丽质说道:“母后想在长安以西也和泾阳一样种下一片树林,这件事不好经过朝中,所以母后以自己的名义想要种树,并且想和你谈谈价钱。”

    李正看着信中的内容,长孙皇后把这件事完全交给了李丽质来谈,具体多少银钱也由李丽质来定。

    李丽质说道:“如果只是生意这件事传出去怕是不好听,但若是为了孝心这件事还是可以办的,外界的人也不会阻拦我们种树。”

    李丽质作为女儿为了尽孝给长孙皇后种树,确实是一件美谈。

    为了这份孝心想必其中在阻力也会小很多。

    李丽质说道:“虽说一分钱不收对我们来说是一笔赔本买卖,但如果在建设树林之时冠上泾阳工程队的名声,这样一来种树的事情可以顺利进行,二来也可以给我们工程队最好的宣传,短时间来看人力物力银钱全部都是我们承担,长远来看可以让我们泾阳工程队的名声传播出去,从此关中人便知道了有了泾阳工程队的名头。”

    广告效应?

    没想到李丽质的目光还挺超前的。

    在后世有些厂商甚至倒贴钱去打广告。

    李正说道:“可以在施工现场的地方挂上我们泾阳工程队的招牌,上面写明我们的业务范围,以及主要负责人员构成,以及接手业务的方式,还能宣传绿化。”

    李丽质郑重点头,“你说的在理这些都要记下。”

    李江山看着李丽质和李正相对而坐,夫妻俩人很快就进入状态,开始细心地谈论生意上的事情。

    似乎完全没有自己的事情了。

    李江山只好安静地站在一旁。

    李丽质琢磨着说道:“可以从阎立本那里抽调人手。”

    李正思量着说道:“先让李治带书院的学生去勘探长安周边的地形,先把设计图做出来,哪里能种树哪里不能种树这些都要提前设计好。”

    李丽质也说道:“也要给学子们报酬。”

    李正说道:“让高阳去户部抽调户部的卷宗,种树的时候也不要侵占到人家的田地。”

    李丽质拿着小册子说道:“所以先要书院去勘探地形,并且设计出图纸,还要户部卷宗确认田地范围,从而达到最大种植面积,而且还要从阎立本手里抽调人手,这件事要书院,户部,工程队三方人手一起合作。”

    想了一会儿,李正说道:“那就先这么办。”

    看向李治的房间,李正喊道:“李治!”

    李治不情愿地从自己房间里出来,双眼通红的他显然没有睡好,昨晚估计又是熬夜做题了。

    李正对他说道:“你带几个人,去给长安周边方圆十里的土地勘探一下。”

    李丽质也对账房的高阳说道:“你让户部的官员把长安周边的所有田地卷宗抽调出来,先送到泾阳,四五天之后再送回去。”

    高阳点头说道:“知道了。”

    看高阳要走,李丽质又补充道:“告诉户部的人,要是不肯把卷宗给我们,下一阶段的郡县扶贫计划泾阳就不参与了。”

    高阳不住点头,便急匆匆离开。

    夫妻俩相互配合,一场生意前前后后就已经安排好了。

    李江山看着出奇,李正和李丽质的夫妻关系还真是不可思议。

    和寻常夫妻有太大区别。

    而且这样的夫妻生活,似乎也很和睦,有些匪夷所思,李江山长叹一口气放弃了思考。

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识大体

    第二天李治就带着一群书院的孩子去测绘周边地图的地形,包括田亩。

    按照安排不管怎么种树都是不能影响到田地的。

    长安周边水田不多,倒是很多都是旱地荒地。

    大部分的水田都在各个河道边上。

    所谓八水绕长安,在长安周边的河流附近都种着粮食呢。

    李世民坐在甘露殿内,听着王鼎的禀报。

    消息都是从高句丽送来的,说的也是如今高句丽的情况。

    李世民疲倦地揉着自己的太阳穴说道:“所以说朕的休战旨意没有任何用处是吗?”

    王鼎低声说道:“新高句丽王刚刚登基不久,眼下就需要一场大战来树立威信,来收拢人心,”

    李世民长叹一口气说道:“还真是这样。”

    王鼎低声说道:“眼下看来高句丽和倭国的战事依旧要打,来年高句丽和倭国的使者会一起来长安。”

    李世民点头说道:“倭国和高句丽的事情就让礼部去办吧。”

    王鼎又说道:“陛下,晋王殿下带着人正在测绘土地,而且高阳公主要户部拿出田亩卷宗来核对田亩才能种树。”

    李世民面无表情看着奏章说道:“丽质这是也是出于孝心,告诉户部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王鼎躬身说道:“老奴明白了。”

    走出甘露殿,王鼎长出一口气,陛下说户部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户部的田册卷宗自然不能随便拿出来给人看。

    这就是陛下说的户部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但陛下又说了都是出于孝心。

    也又是给户部的敲打。

    王鼎来到户部,此刻的户部正一片狼藉,显然高阳公主刚来这里闹过。

    几个户部的官员苦哈哈收拾着,见王鼎来了他们便问道:“陛下如何说?”

    王鼎说道:“陛下说了户部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一众户部的官员点头,田册卷宗怎么能轻易拿出来给别人看。

    王鼎一脸忧愁地说道:“说来也是出于孝心,皇子公主们懂事想要给长孙皇后种树,也是为了尽孝。”

    一边说着王鼎看着大家的脸色,王鼎说道:“长乐公主,晋王殿下,高阳公主,晋阳公主,魏王殿下,还有蜀王殿下都想尽一份孝心,都是好孩子啊。”

    刚刚面色有所缓和的户部官员又沉默了。

    这要是户部交出田册卷宗这是要得罪三个公主,三个皇子?

    虽说现在有陛下的话语在,可谁敢一下子得罪六个皇家子嗣。

    以后还混不混了?

    王鼎缓声说道:“虽说孝心使然,但诸位还是要好好办差,陛下都看在眼中的,老奴的话就带到了。”

    等到王鼎走后,轮到一群户部的官员纠结了起来。

    要是田册不交就得罪了三个公主,三个皇子,这怕是户部以后不好混了。

    但要是出于孝心把田亩账册交给泾阳,也是因为皇子和公主们的孝心感动。

    成人之美说不定陛下会因为皇子公主们的孝心不计较,就算是计较说不定还能让高阳公主他们求情。

    再者说有这点孝心,皇后也高兴,陛下想来也不会太过计较。

    几个户部官吏一头大汗,纷纷议论着。

    这要是不把田册卷宗交出去怕是当今皇后也会不高兴。

    虽然朝中规矩田册卷宗不能随便给人看,皇后也是识大体的人,可嘴上不说心里多少有些不痛快。

    户部众人权衡利弊之下,还是把长安周边十几里地的田册卷宗拿了出来,急匆匆让人送往泾阳。

    经过三天的测绘,李治和一群书院的学子也做好了设计方桉。

    李正面前放着一个沙盘,沙盘上放着各种建筑物,最大的是长安城,其他散落的就是长安周边的村县。

    李治说道:“长安周边十里地的情况都在这里了,前两日户部把田册卷宗也送了过来,也才算是做好了这个沙盘。”

    在沙盘上画着的几条绿线是第一步设想的绿化带。

    李治又说道:“我们初步估算了一下,在长安周边种好第一步的树木需要三千棵,而且不能距离城墙太近,不然也会影响城防,不论是军中和朝中不会答应的。”

    李正看着长安城周边说道:“长安城外的土壤如何?”

    李治说道:“大部分沙化挺严重的,水土流失过多。”

    看来要在长安城外搞绿化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李正说道:“可以在长安城外围种植一些比较耐旱的灌木,再铺上一层草皮,让长安城外变成一片草地,这样可以减少风沙的危害。”

    李治拿着手中的小册子,小册子上写满了各种笔记,他低声说道:“不过就算是只是长安周边种植树木也是治标不治本吧。”

    瞧着李治的神情,李正说道:“你也想到了?”

    李治说道:“其实最大的风沙危害还是从陇右以西来的,上几代人生在乱世,一切都以粮食为重,他们把森林看了,让森林变成了田地,最后田地变成了荒漠,这才会有现在这个情况。”

    话语顿了顿,李治低声说道:“老师,是这样的吧。”

    李治说得其实一点也没错。

    而且李治看到的是更要命的一点,想要长期做绿化需要一个稳定的时代。

    绿化不是一两年可以做成地,甚至可能需要十数年。

    这十数年间的变数又会有多大。

    再者说绿化也延续十数年,甚至百年后的事情。

    人们活在当下,有多少人会想到后世数百年间。

    李治又说道:“除了在长安周边种植树木,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在长安以西方向的陇右一带种出一个巨大的防沙林,这样才可以挡住大部分的风沙,而且规模甚至是数万棵树。”

    李正摇着扇子点头。

    有些失落的低下头,李治说道:“数万棵树木谈何容易,这需要多大的人力物力,而且还需要长年进行。”

    缓缓抬起头,李治说道:“老师我们可以办得成这件事吗?”

    李正喝了一口茶水说道:“晋王殿下听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吗?”

    李治点头说道:“听过。”

    李正又说道:“其实还有精卫填海的故事,这些故事深入人心,其实我们骨子里就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公益工程

    听玩这话李治眼神中又重新燃起了斗志,开口说道:“学生明白了,就算是没有眼下我们办不成,只要我们一步步来,总有一日可以建成这个防沙林。”

    李正点头说道:“行了,等到工程队的人手到了,赶紧去准备干活。”

    李治带着小册子离开。

    李正看着眼前的沙盘,土地治理一直都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

    而且很多荒地种植过树木之后,土地又会重新变得肥沃。

    虽然占用土地但绿化一直都是一件收益很大的事情。

    徐慧走来说道:“长安令,李绩大将军来了。”

    李正从沙盘上收回目光说道:“让他进来吧。”

    徐慧应声点头。

    李绩走入院子里,看到李正说道:“小子,陛下都和我说了。”

    话音刚落,李绩的目光落在沙盘上说道:“这个是?”

    李正说道:“这个是沙盘。”

    “沙盘?”李绩端详着说道:“老夫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精巧的沙盘。”

    再定睛一看,李绩说道:“这不是长安城嘛。”

    李正说道:“确实,最近有个项目。”

    李绩看着李正说道:“你小子该不会正要造反吧。”

    尴尬地笑了笑,李正说道:“大将军真会说笑,造反这种高风险低收益的事情,我怎么会干,我爹还想让我多活几年呢。”

    李绩不屑地笑了笑,“那你小子造这么一个沙盘在做什么?这可是行军打仗时候用的。”

    李正清了清嗓子说道:“沙盘的意义就是一目了然,也可以让人一眼就可以看清楚未来的规划,未来的长安是什么样。”

    李绩抬着小巴,“谅你小子也不敢造反。”

    造反确实是一件风险很高的事情。

    除非名不聊生,活着人们被压迫的活不下去。

    绝大多数时候的造反其实都是失败的。

    而且成功的也是极少数。

    再说了李世民能够造反成功,多少有些赌的成分。

    造反就要快准狠,不然很容易造成一种消耗战。

    有多少次造反一开始气势如虹,到后来还是被王朝给活活拖过去了。

    说白了造反还是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人和。

    造反是件讲究事儿,不是说造反就能成功的。

    再者说现在唐朝民心归附,百姓好不容易过几年太平日子,造反成本也会随之上升。

    从经济角度来看当下真的不适合造反。

    李绩坐下来说道:“事情老夫都听陛下和王鼎说了,其实西域的生意一直都有只不过没有之前这么多了。”

    西域的兵器生意一直都是默呕在运筹。

    吐蕃平定之后,生意自然是直线下滑。

    就算是有也是小宗买卖。

    李绩低声说道:“真要卖粮食给倭国人。”

    李正惆怅着说道:“这两年丰收,我们泾阳仓库的粮仓中挤压了好几年的存粮,除了那些用来酿酒的粮食,其余的粮食旧了都变质了,牲口不吃。”

    李绩小声说道:“你的意思是?”

    李正说道:“把一些卖出去没人要的称粮卖给倭国人,反正留着也是浪费,正好给我们清清陈粮,清一清仓库也可以存入更多的新粮,再说了浪费粮食也不好,不如直接卖了。”

    李绩点头说道:“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两年一直是风调雨顺,就算是有灾年凭借如今的粮食储备来应对也是搓搓有余,老夫也听朝中有人说过,户部有好多积攒下来的粮食不知道如何处理。”

    两人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李绩拍桉说道:“不如这样兵器的生意熟,老夫会安排。粮食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李正打断李绩的话语说道:“大将军,朝中那些陈粮能不能卖给我?”

    李绩倒吸一口凉气,“你泾阳缺粮食?还是说你向朝中买粮食再用高价倒卖给倭国人。”

    李正拱手说道:“懂我者大将军也。”

    李绩稍稍点头,“朝中的陈粮卖给你这件事老夫会和陛下说道说道,反正倒卖粮食这种缺德事情你来干就成。”

    捧着自己的茶杯,李正说道:“这哪里是缺德事情,大将军说笑了,这只是一种生意手段而已,囤货卖货本就是商业行为。”

    目光再次落在沙盘上,李绩又问道:“你真的不是要造反攻打长安城?”

    李正一脸笑容,“我要是想造反,现在就杀了大将军灭口了。”

    李绩又看了一眼沙盘,“要造反知会老夫一声,老夫第一个杀你。”

    李正拱手说道:“一定一定。”

    一旁的李江山听着李绩和李正的对话,嘴角直抽抽。

    这两个还相约造反之日一决生死不成?

    李江山也知道李正是不会造反的,如今看起来李正确实没有要造反的意思。

    “杀手姐姐能不能别这么看着我。”

    听到李正的话语,李江山连忙收回眼神。

    李正又说道:“怪吓人的,总觉得你下一刻就会杀了我。”

    李江山抱着横刀说道:“我只听从公主殿下的命令。”

    李正说道:“行,您自便。”

    说完李正走出了家门,如果不出意外称心应该已经拟好了倭国的订单,并且已经在送来的路上了。

    五天之后,从阎立本那里调拨的人手已经到了。

    这一次的绿化工事由李义府组织,李治带头设计,工程队全程参与。

    长安城外建设了一个施工现场。

    引得很多人翘首观望到底发生了什么。

    房玄龄自然知道绿化工程的事情。

    只是看到施工现场外一个巨大的牌子时停下了脚步,上面写着一条条条目。

    监工设计:晋王殿下,施工单位,泾阳工程队,甚至还写了工程名称,泾阳公益绿化工程。

    以及对工程队的介绍。

    大牌子上还画着一幅图画,像是建成之后新的长安城。

    杜如晦走来说道:“种树不是重点,老夫看来这个牌子上所写的才是重中之重。”

    房玄龄抚须说道:“没想到这种事情,竟然也能被李正当作一门生意来做。”

    杜如晦笑道:“听说这一次是因为长乐公主晋王殿下等孩子为了尽孝才做的,而且朝中不用付出任何的人力物力,全部由泾阳自己承担。”

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李正对太子的威胁

    围观的人中多数人的目光都在对种树的泾阳工程队纷纷议论。

    很少有人看到工程队边上这个告示牌。

    房玄龄将告示牌的内容抄录下来,便回了长安城。

    东宫,李承乾也听说了泾阳工程队的事情。

    听着自己侍卫的禀报,李承乾正和长孙无忌下着棋。

    李承乾皱眉的说道:“李正这样栽树竟然没人管。”

    侍卫说道:“据说这都是因为长乐公主和晋王殿下他们的孝心。”

    长乐公主?晋王殿下?

    李承乾心中莫名失落,不知不觉自己的兄弟姐妹们都去了泾阳。

    侍卫说道:“听说户部还私自给泾阳提供了田册卷宗,按律是要剥去官员并且问罪的。”

    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的神色说道:“舅舅,这事要怎么办?”

    长孙无忌在棋盘上落下一子低声说道:“户部确实有失职,这件事也不能不管不问。”

    李承乾看着长孙无忌说道:“舅舅,那孤是否向父皇进言追责户部?”

    长孙无忌笑了笑,“太子殿下可以这么做,但这么做之后陛下若是不追究就不要在追问了。”

    李承乾不解地看着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笑道:“向陛下说明朝中官员不守规矩是太子殿下应该做的,但因为弟弟妹妹的孝心太子殿下要成人之美也是应该做的,太子可明白?”

    李承乾了然地点头,“多谢舅舅赐教。”

    一旁的侍卫很懂事地长孙无忌奉茶。

    长孙无忌接着说道:“李正栽树不用朝中一分钱,并且一切人力物力都是泾阳自己出,更何况他们也没有侵占他人田亩,这件事算是好事,如此孝心怎能不感人?”

    李承乾看着东宫外的阳光,“我一直以为李正是一个无利不起早的人,没想到他竟然也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长孙无忌不屑地笑了笑。

    见长孙无忌的笑容,李承乾味道:“舅舅是在笑什么?”

    长孙无忌说道:“李正瞒得过别人瞒不过老夫?”

    李承乾好奇道:“此话何意?”

    看着棋盘上的杀机四伏,长孙无忌低声说道:“今日也有人给老夫送来泾阳工程队的事情,而且在所谓的施工现场外,还有一个告示牌。”

    说着话长孙无忌从拿出一张纸递给李承乾,长孙无忌说道:“太子殿下不妨看看上面的内容。”

    李承乾接过纸扎皱眉看着不自觉念了出来,“监工设计:晋王殿下,施工单位:泾阳工程队。工程名称:泾阳绿化公益工程。责任联系人:泾阳县衙县丞上官仪,施工业务范围:房屋建设,道路建设,桥梁建设,围墙改造……”

    长孙无忌说道:“太子殿下看出了什么?”

    李承乾说道:“这上面没有写任何关于金钱方面的事宜。”

    长孙无忌说道:“太子殿下看事情不能只看其表面,这一次所谓的工程,不过是一个名头而已,对李正来说花这么一点钱是值得,看似简单,其实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这张告示,这张告示彰显的是他李正的野心。”

    李承乾没了心思下棋坐正之后说道:“还请舅舅赐教。”

    长孙无忌手里拿着黑子缓缓落下,又瞧了一眼李承乾的神色颔首说道:“当初李正在泾阳大兴土木让泾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现在只是在泾阳动工已经不能满足李正了,所以李正开始修路,渐渐地就有了成立专门处理工事的队伍。”

    “而这支队伍也需要给李正盈利,这一次种树之事已经在长安传遍了,泾阳工程队的事情显然也有很多人知道了。”

    李承乾神情一振,“舅舅的意思是说李正这般大张旗鼓是为了让工程队广而告之,从而让更多人知道工程队的存在,以后的房屋修建都会找到泾阳工程队,这样李正就可以坐地收钱了。”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太子殿下以为李正还有高尚的一面?其实李正心里都是生意。”

    李承乾叹息道:“也难怪父皇总是说李正眼里只有银钱,一身本事偏偏不用在正途。”

    长孙无忌又说道:“其实老夫也有些看不明白这个所谓的工程队到底有多大用处,说到底也不过是一群工匠,挣一点辛苦钱,对李正来说盈利应该不会很大太为何如此大张旗鼓,应该还有老夫没有看到的东西,老夫也只是看到其中一二。”

    李承乾疑惑道:“舅舅的意思是李正还有更深的用意?”

    长孙无忌点头说道:“现在老夫还看不到,不过就像太子殿下说的,李正是一个无利不起早的人,表面上种树是一场亏本生意,但实际上或许还有我们看不到的利益。”

    李承乾沉默半晌,喝下一口茶水说道:“就连舅舅也看不透李正。”

    长孙无忌说道:“老夫活了这么多年,其实很羡慕李正,他很年轻,而且还如此足智多谋,若不是老夫是长辈或许也想和李正促膝长谈,李正是一个好对手,太子殿下也可以借李正磨炼自己。”

    “磨炼?”

    李承乾苦笑道:“父皇一直都在否定孤,孤心里的苦楚又有多少人知道。”

    同样作为父亲的长孙无忌很明白,其实陛下很看重李承乾。

    因为玄武门的事情,李承乾的太子地位,国之储君的身份不会动摇。

    只要李承乾不犯什么大错,陛下不会轻易废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

    毕竟他李世民是怎么登基的?

    李世民自然不会让发生过的事情在他自己儿子身上上演。

    这也是李世民心中的底线。

    李正虽然才华横溢,但李正和魏王李泰走得近。

    只要太子还好好在东宫,即便是李正有在再大的成就,他也走入不了朝堂。

    长孙无忌说道:“李正虽说不是君子,也不是一个可靠的人,他手中没有权力,虽然他是龙武军的上将军,但我们都清楚李正这个上将军不过是虚衔,李正的手中所谓泾阳护卫队也只是他自己的护卫泾阳的部曲,对太子李正的威胁其实并不大。”

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将来的手腕

    李承乾的心中又泛起一些无力感,“可是孤总觉得自己不是李正的动手。”

    长孙无忌说道:“太子殿下是国之储君,即是国之储君就有登基的一日,只要太子殿下登基称帝,手握天下权柄之后便会看到更多,如今太子还年轻需要多多磨炼,待到日后太子殿下想要怎么处置李正都行。”

    尽管长孙无忌这么说,李承乾心里还是很犹豫。

    长孙无忌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说道:“太子殿下看看墙上的话语,这些都是李正写出来的吧。”

    李承乾看向东宫的墙上低声念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长孙无忌说道:“这或许是李正一生的志向。”

    李承乾说道:“孤也有此等志向,但孤却说不出这么豪壮的话语,就凭这一点孤不如李正。”

    长孙无忌看着李承乾说道:“太子殿下,从李正的这四句话中可以看得出李正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但从李正的为人看来,李正心中有天下没有帝王,这才是李正最值得忌惮的地方,如此人物就连陛下都忌惮。”

    李承乾疑惑道:“父皇很忌惮李正吗?”

    长孙无忌笑道:“太子殿下以为陛下很信任李正,如果陛下信任李正就不会让李绩大将军前往泾阳。”

    看李承乾神情还带着迷茫,长孙无忌说道:“太子殿下要时刻记住,李正的心中有天下没有皇权。”

    “李正的心中只有天下,没有皇权。”

    李承乾重复着长孙无忌的话语,眼神坚定了许多。

    一边说着李承乾又在棋盘上落下一子。

    看着棋盘上的局势胜负已定,长孙无忌站起身说道:“天色不早了,老夫就先告辞了。”

    李承乾站起身说道:“孤送送舅舅。”

    第二日,朝堂之上,朝堂和往日一样三省六部轮流向李世民汇报着事情。

    李承乾站出朝班说道:“父皇儿臣有一事上奏。”

    李世民缓缓看看李承乾,瓮声说道:“讲。”

    先是向李世民行礼,李承乾说道:“儿臣听说泾阳工程队在长安城外栽种树木,此事倒也无妨,但儿臣还听说了一件事,为了让泾阳栽种树木之事户部竟然将田册卷宗交给了泾阳。”

    李世民的目光看向朝班上的户部官吏门,又问道:“真有此事?”

    魏征走出朝班说道:“陛下,户部掌管天下田亩粮税,如此将田亩卷宗交给他人,此事非同小可。”

    户部都给事徐傅站出朝堂说道:“陛下,户部的田亩卷宗确实是臣交给泾阳的,并且泾阳只是借用了半日便又还了回来,但也只是长安城以西十里地的田亩卷宗。”

    魏征说道:“给予田亩卷宗是事实,何苦狡辩?”

    户部度支主事站出朝班说道:“陛下此事是我等商议之后才办,我等皆有罪责。”

    李世民瞧着一众户部官员面无表情地说道:“房玄龄,此事应当如何处置?”

    房玄龄站出朝班说道:“陛下,按律剥去官员再不录用,罚苦役十年。”

    李世民目光扫了一眼朝班上的众臣挥袖说道:“照办!”

    房玄龄躬身说道:“喏!”

    见朝班再无事情上奏,李世民站起身说道:“退朝吧。”

    早朝散去就有十多个户部官吏被脱下了官衣。

    这件事很快又传遍了坊间。

    这件事也传到了泾阳。

    李正听着事情的前因后果琢磨着说道:“没想到是太子殿下出了这个头。”

    许敬宗低声说道:“长安令,这件事总会有人去说的,今日不是太子来日还有别人。”

    李正皱眉说道:“我怎么觉得这个李承乾有一种被人当枪使的感觉。”

    许敬宗说道:“可惜了这十数位户部官吏。”

    李正说道:“人还在吗?”

    许敬宗说道:“押往大理寺了。”

    想了一会儿,李正说道:“马上就要中秋了吧。”

    许敬宗点头,“还有三天。”

    李正笑道:“中秋佳节让陛下和皇后来泾阳过吧,你去拟帖子。”

    许敬宗行礼说道:“这就去办。”

    这几个户部的官吏还在大理寺,应该没有这么快要被发配徭役。

    来到泾阳县衙,许敬宗在这里看到了李义府。

    现在泾阳的县衙已经成了泾阳主要处理事情的地方。

    包括泾阳护卫队,工程队以及泾阳各项事情的安排。

    上官仪暂任泾阳县丞,段纶暂任泾阳县衙主簿。

    走入府衙之中,许敬宗对李义府,“借个笔墨。”

    李义府一边还在书写着东西,抬起下巴指了指另外一张桌子,“上官仪和段纶都出去办事了,你用他们的桌子吧。”

    许敬宗刚要坐下就看到了李义府写的东西,好奇道:“你这是在写什么?”

    李义府伸了伸腰,因为久坐可以清晰地听到骨骼摩擦的声音。

    瞧了一眼许敬宗,李义府解释道:“在下要给这些图纸注释,这些图纸都是泾阳的研究院画的。”

    许敬宗拿起一张图纸说道:“这是什么?”

    李义府说道:“这是一种碉堡,所谓碉堡就是一种专门用于战事的建筑,这种建筑厉害就厉害在牢固的像一个铁桶,当它拦在路上,对方的大军如果不能处理掉这个碉堡,那么这个碉堡就会像一个钉子一样立在那里,让敌人进退两难。”

    许敬宗皱眉说道:“这都是工程队要造的东西?”

    李义府拿出一张张图纸,其中不乏一些新式的城墙与河堤,还有一种叫做战壕的东西。

    许敬宗一张接着一张看着图纸,“长安令这是要做什么?”

    李义府说道:“别人都说工程队只是造屋子,最多修路造桥,只是他们根本没有长安令那般看得远,工程队的重要性不亚于一支十万人的大军,这才是走在最前沿的事物。”

    许敬宗连忙关上门说道:“这些事情可千万不要被人看到。”

    李义府低声说道:“如果说长安令不打算造反,那么工程队就是长安令和朝中对抗的手腕。”

    许敬宗想到在吐蕃大杀四方的大杀器,李正的手腕可不止这么一个。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中秋佳节

    李义府有些骄傲地说道:“将来有一朝一日若是工程队可以壮大,你觉得会是什么样子。”

    许敬宗坐下来开始拟帖子,一边说道:“看来长安令一定会尽可能让工程队壮大。”

    李义府瞧着许敬宗帖子上的内容说道:“过几日就是中秋了?”

    许敬宗点头说道:“长安令的意思让陛下和皇后来泾阳过中秋,毕竟这么多皇子都在泾阳。”

    拟好之后,许敬宗拿着帖子走出了府衙。

    泾阳的另外一边。

    李正准备在家中做月饼。

    李丽质瞧着李正熟练地揉着面团说道:“中秋怎么过?”

    李正思量片刻说道:“我打算把你父皇和母后请来过中秋。”

    李丽质说道:“你请父皇和母后来泾阳过中秋?倒是少见。”

    李正说道:“按照规矩,如果你父皇让我们去长安过中秋,我们不好拒绝,与其等着他来请,不如我们主动邀请,这样我也不用去长安,再说了你父皇的儿子女儿都在泾阳,他也不好拒绝。”

    李正把面团切成一个个小块。

    “我看你请父皇来泾阳,是别有意图的吧。”

    “我哪有什么别的意图。”

    李丽质笑了笑说话道:“听说因为田亩卷宗的事情户部一众官员全部入狱了,而且还有可能会发配去做苦役,这些事都和长安外种树有关。”

    李正感慨道:“好吧,被你看穿了。”

    李丽质又说道:“栽树是母后和父皇的本意,可后果却让户部吃了。”

    李正看了看李丽质说道:“月饼喜欢什么馅的?”

    话语被打断,李丽质愣了一会儿说道:“红豆沙。”

    李正点头说道:“行,那就让晋王殿下和高阳公主写一份检讨书。”

    李丽质好奇说道:“检讨书?”

    李正说道:“就是那种反省自己做错事情的检讨,最好能写得深刻一些。”

    李丽质皱眉说道:“稚奴倒是行,可是高阳她怕是没有写过。”

    李正清洗着红豆说道:“那就让褚遂良代笔,写完之后放在泾阳先备着。”

    李丽质这才点头说道:“明白了。”

    洗完红豆李正又开始生火一边问道:“今晚想吃什么?”

    李丽质依着厨房的门说道:“鱼汤。”

    李正从水缸中捞出一条草鱼,鱼是前几天钓出来的,水缸里还有几条鱼养着。

    家里不愁没鱼吃。

    李丽质说道:“那中秋当天坊市夜里照样开,我让武媚和王乔儿抽出时间去安排。”

    李正说道:“你看着安排。”

    晚饭后,李丽质和徐慧就开始为了中秋那天准备。

    第二天,徐慧就带着村子里的妇女们开始忙碌起来。

    中秋就要到了外面的工程队也都停工休息。

    一时间村子里的人多了不少。

    在外面忙碌的人也都回来了。

    李正坐在泾阳河边钓鱼。

    李泰还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打着哈欠在树边坐下。

    看了一眼李泰,李正说道:“整个村子都在为了中秋的事情忙的不可开交,你怎么就无所事事。”

    李泰慵懒的坐在树下说道:“书院里的事情他们都会安排,也没有我什么事情。”

    李正看着河边说道:“我请了你父皇母后来村子里过中秋。”

    李泰无精打采地说道:“知道了。”

    再回头看一眼李泰,这家伙像是睡着了。

    皇宫中

    李世民处理完一天的奏章,半躺在床上此刻正是腰酸背痛的时候。

    王鼎拿着帖子走来,“陛下,这是泾阳送来的帖子。”

    李世民不情愿微微睁开眼,“什么帖子。”

    王鼎低声说道:“帖子是许敬宗亲自送到承天门的说是要请陛下和皇后去泾阳过中秋。”

    李世民重新闭上眼说道:“中秋佳节都是朕宴请宾客,什么时候轮到朕要去他泾阳过中秋了。”

    王鼎尴尬地笑了笑,确实如陛下所说哪有陛下去别人家里过中秋的。

    应该是李正自己来皇宫庆贺陛下。

    李世民又安静了一会儿,像是在考虑。

    直到傍晚的时候,李世民才悠悠转醒看王鼎还站在一旁说道:“准备一下,中秋当天朕和皇后一起去中秋。”

    王鼎躬身说道:“喏。”

    户部的那些官吏都已经悉数关进了大理寺。

    如今整个户部空荡荡。

    李世民看到桌桉上的奏章重新坐下来。

    王鼎说道:“这些是御史台送来的奏章。”

    李世民打开奏章看着上面的内容,“没想到御史台先给户部求情了。”

    王鼎低声说道:“现如今整个户部空荡荡的,根本没有人处理事宜,而且各地的赋税粮草也都堆积,还没来得及入库呢。”

    李世民稍稍点头把这些求情的奏章放在一旁说道:“就让那些人先关着吧。”

    接下来的两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求情。

    毕竟交出田册的户部官吏也是因为皇子与公主们的要求。

    而且只是长安城以西的一小部分。

    虽说这件事有户部的职责,但从人情上来看也是因为皇子和公主们的要求。

    中秋当天,李世民下令解除长安城宵禁三天。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坐着车驾从玄武门离开了皇宫,一路朝着泾阳而去。

    车架内,长孙皇后对李世民说道:“陛下,今日宗室也准备了宴席。”

    李世民扶着额头说道:“宗室的宴席就不去了,朕在宗室内也没什么好脸色。”

    在宗室中,李世民的脸色确实不太好看。

    说不定去了也只是扫了大家的兴致。

    再说了陛下在大家也玩不痛快。

    而且因为李渊的事情,现在李世民和宗室疏远了很多。

    两边都不乐意看见对方,对李世民来说倒不如不去。

    到了泾阳村外,这里非常的热闹。

    不论是坊市还是村内都是张灯结彩的。

    李世民带着长孙皇后走入村中,就看到一群孩子们欢快的跑过。

    孔颖达站在不远处看到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来了便走上前说道:“拜见陛下,皇后。”

    李世民扶着孔颖达说道:“老夫子不用多礼。”

    孔颖达说道:“李正都在自己家里准备好了,陛下请吧。”

    圆月当空照,道路的两边都挂着灯笼,整个村子都是张灯结彩地亮堂。

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给所有人一个台阶下

    李世民看到泾阳护卫队的人手还在带着队伍在巡逻。

    看向孔颖达,李世民说道:“今日中秋,护卫队还要巡逻吗?”

    一个护卫队的队长说道:“村子里有这么多的灯火,还有泾阳坊市也布置了护卫队的队员,虽说是中秋要热闹,但也要注意安全。”

    李世民稍稍点头,“李正这小子倒是想得挺周到。”

    一路走到李正的家门口。

    李世民就听到小兕子的嬉笑声。

    长孙皇后低声说道:“看来孩子们都在。”

    最先看到李世民的是李恪,他躬身说道:“父皇。”

    众人也都看了过来。

    小兕子最快扑倒长孙皇后的怀里,“母后,女儿想你了。”

    长孙皇后宠溺的眼神看着小兕子说道:“个子长高了。”

    小兕子咧嘴笑了笑。

    李世民看向几个孩子说道:“你们都自己玩,李正在哪儿?”

    李治看了一眼四下说道:“他应该在马圈。”

    带着长孙皇后和自己儿女们聊着现在的日子。

    孩子们都过得很不错。

    让李正带着他们,李世民心里还是很放心。

    就算是李正在不靠谱,还有丽质在这里。

    李世民看着李丽质说道:“李正对你如何?”

    李丽质递上月饼说道:“挺好的。”

    看着眼前的月饼,李世民说道:“这些月饼都是自己做的?”

    小兕子说道:“月饼是老师做出来的,上面的凋花是女儿自己做的。”

    李世民吃下一口月饼,月饼是红豆沙馅,甜又不是太甜,也不腻,倒是恰到好处。

    李丽质说道:“父皇,这边还有别的口味的。”

    李世民说道:“朕去见见李正,你照顾一下弟弟妹妹。”

    李丽质点头说道:“女儿明白了。”

    走出家门,李世民走向马圈。

    路边成排的灯笼,把道路照得通明,泾阳布置得长安都好。

    这里的中秋过得非常有味道。

    一路走到马圈,李世民就看到李正和李泰在马圈相对而坐,两人似乎还有说有笑的。

    李世民说道:“村子里这么热闹,你们两人却在这里对饮?”

    李泰连忙站起身说道:“父皇。”

    李正说道:“我们俩比较喜欢安静。”

    李世民也坐下,铁架上放着烤肉,给自己倒上一杯酒水说道:“朕也喜欢安静。”

    说完李世民看着李泰说道:“书院怎么样了?”

    李泰说道:“不瞒父皇,泾阳书院和很多地方都不同,又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借鉴,孩儿也是在摸索。”

    李世民看向李正,“你又为何不去村子里过。”

    李正说道:“我也喜欢安静。”

    喝下一杯酒水,李世民长叹一口气,“朕也迷茫,大唐的未来会如何?”

    这种话不好接,大唐的未来会如何?

    总不能和李世民说,把李承乾逼急了,李承乾真的会造反的。

    现在李世民在泾阳,李承乾应该在东宫过着凄凉的中秋,心中的落差肯定很大。

    今夜的晚饭很舒服,一边吃着烤肉李正说道:“种树的工程已经开始了,户部的官吏却全部入狱了。”

    李世民说道:“本就是他们失职,难不成朕要放过他们?朕的脸往哪儿搁。”

    李正拿出两张纸说道:“陛下请看。”

    李世民拿过检讨书说道:“这是什么?”

    李正说道:“台阶,给大家一个台阶下。”

    李世民看着检讨书说道:“这检讨书倒是新奇,这是你们书院的规矩?”

    李泰说道:“书院确实有这种规矩,犯错的孩子都要写检讨反省自己。”

    李正说道:“高阳公主和晋王殿下都已经很深刻的检讨自己过了,而且也反省了。”

    “律法是律法,户部犯错就是犯错了。”

    “犯错也是大错,不过是十里地的田亩卷宗,又不是什么大事。”

    “那你教朕如何?”

    李泰看着李世民和李正的对话,嘴里吃着烤肉。

    李正对李世民说道:“这样吧,我们泾阳多交三成赋税以自罚,晋王殿下和高阳公主禁足三个月。”

    李世民说道:“这还不够。”

    李正又说道:“朝中府库现在有多少陈粮,应该都已经放不下了吧。”

    李世民说道:“岭南不是每年都会给你送粮食吗?”

    给李世民倒上一杯酒水,李正说道:“那些粮食都是饲料,但那些陈粮我打算都要了,想来朝中因为这些陈粮也很头疼吧。”

    看李世民拿着酒杯有些犹豫。

    李正又说道:“朝中的所有陈粮都卖给我,一切收入都是朝中的,并且原本交出的十里地田亩卷宗,让户部官员再去开垦十里地的荒地,让他们将功抵过。”

    李泰也说道:“这样一来公主和皇子也都有了惩罚,户部卖了陈粮对朝中来说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再加上让惩罚户部官员去开荒也算是惩罚,本就不是大错,现如今公主皇子受罚,户部让朝中有了更多地收入,还去开荒惩罚。”

    李世民说道:“情面给了,道理有了,朝中还有好处,就冲着这些朕应该给所有人一个台阶下。”

    李泰说道:“谢父皇。”

    李世民苦笑道:“行了,朕就知道这一次中秋你们就想给大家一个台阶下,至于买朝中陈粮的事情李绩都已经和朕说过了。”

    李泰狐疑地看了一眼李正。

    也不清楚李正买这么多粮食是做什么?

    李世民说道:“朝中现在有二十万石陈粮,你准备好银钱。”

    李正说道:“二十万石够用了,我还可以扩大养殖场,需要更多饲料。”

    重新站起身,李世民说道:“行了,这一次让朕来泾阳,李正你的目的算达到了,朕就先回村子里吃月饼了,顺便去见见孙思邈。”

    等李世民离开之后,李泰好奇问李正,“你要这么多粮食做什么?”

    买卖兵器和粮食的事情李泰还不知道。

    看来李世民也不愿意让李泰知道,也没有说起。

    二十万石粮食给倭国打仗算是足够了,再者说村子里也有很多陈粮。

    这些陈粮与其放在粮仓里发霉,不如卖了。

    兵器的生意是由李绩来办,兵器买卖的渠道还掌握在李绩手中。

    想要知道这个渠道,还要让柱哥儿去查。

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产业问题

    李泰的目光看着看着李正,“你不会和父皇之间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吧。”

    李正吃下一口烤羊肉笑着说道:“魏王殿下真爱说笑。”

    面对李泰狐疑的眼神,这家伙的眼神显然不信。

    李泰是一个聪明人,他一定想到了一些事情。

    只是怀疑,他没办法一口咬定。

    在无法确定的时候,只能是一直地试探与查问。

    总有一天,李泰可能会知道其中的秘密。

    而当他知道他父皇也是兵器与粮食买卖的主谋之一,不知道他会如何看待他自己的父皇。

    当然李世民肯定是不会在乎这些的。

    就算是李世民不想让人知道,他可以把所有参加兵器买卖其中所有人都处理掉,甚至李绩。

    别问李世民会不会作出这种事情,他这种人怕是真做得出来。

    谁也不知道李世民心里到底想的是什么。

    李泰说道:“你觉得书院以后要变成什么样子。”

    李正思量着说道:“我觉得书院里学术味道再浓重一些,少一些和朝中相关的事情,能不参与最好不要参与。”

    李泰点头说道:“书院是你建的,这些安排当然听你的。”

    这个时代的人没有经历过后世发生的一切。

    在后世的战乱年间,学生的处境并不是太好。

    可学生偏偏又是站在时代最前沿的人。

    那个时候皇权已经没了,但拿着权力的人从来没有变过。在现在这个大唐皇权更是掌握着生杀大权。

    学子的前沿思想会很危险。

    李正低声说道:“其实在建设书院的时候我后悔过,扩大书院的时候我也好好想过,这到底对不对。”

    李泰说道:“之前我也不觉得,但亲眼看过科学之后,我觉得很了不起。”

    李正没有否认地点了点头,“对,科学很神奇。”

    李泰又说道:“你放心,在我手里书院一定会充满学术,让泾阳书院成为中原最具有智慧的地方。”

    李正笑着举杯。

    两人一饮而尽。

    又和李泰聊了好一会儿,夜色已经深了。

    本来就滴酒不沾的李正,喝的是茶水。

    李泰倒是喝醉了。扶着李泰在马圈旁的小屋睡下,让大虎照顾他。

    李正回到家的时候,小兕子和李丽质已经睡下了。

    徐慧收拾着家中见到李正回来说道:“长安令,陛下和皇后已经回去了。”

    李正有些疲倦,点了点头便走入家中的浴室开始洗澡。

    中秋的夜晚并不是很燥热。

    不过李正还是很喜欢冷水浇在身上地感觉。

    没想到李正一回家就洗澡,徐慧急忙端来热水说道:“长安令,热水已经准备好了。”

    看到李正洗澡,徐慧急忙避开眼神,手忙脚乱的放下热水。

    夜里家中很昏暗,只有微弱的烛光。

    尽管看不真切,也只是看了一眼而已,徐慧还是红着脸背过了身去。

    李正拎起一桶凉水浇在身上又说道:“把换洗衣服放在门口吧。”

    身为侍女照顾主人的生活起居也是应该的,面对李正徐慧还是有些难以掩饰自己的忐忑,把衣服放在门口之后,便帮李正关上了门,守在门外。

    洗完澡之后,整个人舒坦了不少,换上干净衣裳,李正回到自己的书院。

    桌桉上放着后世建筑学的书籍。

    大多数书籍也都是中世纪的。

    建筑学在中世纪的时候发展是最迅速的。

    在战争时期,几乎所有的资源都被押注在了军事上。

    这也使得那个建筑学以及其他学科也到了一个近乎于奇迹的发展速度上。

    李正又从系统图书馆中拿出一本书,这是一本关于航海船舶建造的书籍。

    在中世纪之初西方的航海事业就开始飞速的发展。

    借着油灯的光,李正看着一幅幅海船的图纸。

    与倭国做生意,粮食和兵器的运输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虽说倭国人也会渡海来到中原,但是他们的船只并不大,也很简陋。

    在海上航行还能活着来到中原实在是命大。

    现在唐朝所用的船只大多数都是底部是平的,这就会导致船速很慢,而且很容易受到水流的影响而偏离航道。

    当然大唐船只最牛的地方就在于它用水密舱,水密舱的出现领先世界,也是中原最早在用在船只上的工艺。

    李正翻阅着手中的书籍,在大唐的船只权贵们更多的是楼船,这种船的排水量和重量很夸张,不过大唐大多数贸易都是河船,海船的应用还很少。

    就算是排水量很大的楼船,也就是在船上造了一个楼,这种船在海上要是遇到大风也很容易倾覆。

    也就是说大唐在航海事业上也只是一穷二白。

    徐慧拿着一些点心放在李正的桌边,看到李正皱眉看着书说道:“长安令,吃点吧。”

    李正拿起糕点吃着说道:“天色不早了,你也早点睡吧。”

    平时看李正看书的时候,也没见李正有如此凝重地神情,徐慧壮着胆子小声问道:“长安令,是有什么心事吗?”

    李正叹息一声说道:“我要做一门生意。”

    徐慧问道:“我们要增加新的生意了吗?”

    李正皱眉说道:“我发现我要做这个生意,还要新建一个产业技术。”

    徐慧说道:“敢问长安令要做什么生意?”

    对徐慧也没什么好瞒的,家里的事情除了李丽质最清楚的也就是徐慧了。

    李正低声说道:“海运,但我发现我们在海运的技术上几乎是一穷二白,所以我要做成这个买卖,还要让船舶这个行业重新拔地而起。”

    徐慧想了一会儿说道:“就像是你要吃饭,但是没有碗,在吃饭之前还要把碗造出来,但没有前车之鉴,在吃饭之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研究要做?”

    李正稍稍点头收起书本说道:“天色不早了,你也早点休息吧。”

    徐慧点头小步离开。

    中秋过后,第二天早晨村子里的妇女们就开始收拾村子里。

    昨夜中秋很热闹,热闹一夜之后不论是坊市还是村子里都是一片狼藉。

    早起李正在家中的院子里打着太极拳。

    王乔儿也早早来到了李正家中。

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新的船舶技术

    看到李正早起在院子里打着太极有些讶异。

    来到账房之后,王乔儿来到账房问向徐慧,“长安令每日早晨都是这样吗?”

    徐慧说道:“基本上每日都这样。”

    王乔儿又看了一眼打着太极拳的李正。

    打完一套太极拳,李正坐下来吃着早饭。

    见李治也洗漱完了吃着饭,李正把一份图纸递给他说道:“这个图纸你们研究院拿去研究一下。”

    李治一边吃着包子,看着图纸说道:“这上面画着的是船?”

    李正点头说的:“看看能不能造出来。”

    李治顺手又拿起一只包子一边吃着说道:“这个船怎么看起来怪怪的。”

    李正说道:“怎么怪了?”

    李治又看了好一会儿说道:“这个船底是尖的,这样的船在水里不会翻吗?”

    刚说完李治看着图纸又想了一会儿说道:“似乎也不会翻。”

    喝下一口粥,李治收起图纸急匆匆出门,一边说着:“我这就让书院的人去试试。”

    李治带着图纸来到书院。

    狄仁杰和大牛也来得很早。

    李治拿出图纸说道:“这是老师交给我的船舶图纸。”

    将图纸在桌桉上铺开,映入眼中的是一副船体的剖析图。

    图纸很仔细的画出了船体的各个细节。

    狄仁杰疑惑地说道:“你们说长安令是不是见过这种船只,才会有如此仔细的图纸。”

    李治也狐疑地说道:“不过这种船要在水面上航向,他难道就不会翻吗?”

    狄仁杰看着说道:“倒也不见得会翻船,只要尺寸误差不大,下水之后船底虽然是尖的,但是两面受到的浮力是一样,如果造的好,这种船在水面上的稳定性可能比寻常的船只都要好,而且因为它的底部是一个三角形,扬帆起航的话,他的速度也会非常快,因为受到的水流阻力非常小。”

    两个孩子把整个图纸分析了一遍。

    大牛说道:“上一个课题刚刚做完,今日开始就开始做这个吧。”

    狄仁杰还是一脸的纠结,“长安令造这个船到底是为了什么?难不成要做漕运?”

    李治倒也没有想这么多,开口说道:“我先缩小比例做一个小船的模型。”

    狄仁杰也说道:“我来算算浮力和船体受力的情况。”

    大牛看着眼中的图纸,其中船只要明白其中原理并不难。

    只是很少有人会去想到用把船底做成三角形。

    在数术的意义上,三角形其实是非常稳固的。

    而且寻常的船只虽然大,但是速度确实不快。

    除非是路途遥远,其实水运的速度也不快,大多数都的楼船也都是华而不实。

    倒是眼前这副图纸中的船只,看起来构造简单,但原理中几乎把风力,阻力和水面浮力都运用到了。

    不一会儿裴行俭和其他的学子也都到了研究院。

    众人开始为了这张船舶图纸开始着手研究。

    其实这就像李正一开始造出自行车一样,两个轮子在路上肯定会翻,但只要轮子动起来反而平稳又快。

    这种船底三角的船只是不是也是这样。

    看起来这种船在水上很容易翻船,但仔细研究一下水面浮力的受力关系就可以明白,这种船只要尺寸做好会比寻常的平底船更加地稳当。

    书院里读书声琅琅,李治带着人开始制造船体的模型。

    按照缩小的比例,李治需要造一个半人高的小船来做试验。李正在马圈忙碌着,到了中午时分的饭点,柱哥和许敬宗就带着人来了。

    柱哥笑呵呵说道:“长安令,好久不见了。”正好是饭点,李正让李义府准备的饭食,“兄弟们都没吃吧,吃点吧。”

    柱哥带着人坐下,也不动快子而是说道:“长安令,根据你的要求我们这几个人找到了不少有志之士,可以与我们一起打探消息。”

    李正也坐下说道:“先吃饭,吃完再说。”

    见李正动快乐,众人也这才开始吃东西。

    李正对李义府说道:“把他们这个月的工钱拿来。”

    李义府点头说道:“明白了,这就去拿。”

    话语说出口,柱哥等人的动作明显停了停,看来他们也挺在意工钱的。

    柱哥咽下口中的饭食说道:“长安令,我们发现最近朝中在查一个人。”

    李正慢条斯理喝着茶水说道:“什么人?”

    柱哥说道:“那人以前是一个游侠,在绿林中也算是有点名气,只不过现在天下太平了,他这种人反而过的并不过,不过最近不知道怎么了,他似乎发了一笔横财。”

    李正笑呵呵说道:“是吗?”

    柱哥又说道:“这个人有着一脸的胡子,而且在查虬髯客的下落。”看来柱哥说的人就是大胡子了。

    这个大胡子拿着数万贯钱财到处在打探消息。

    既然这件事能被柱哥知道,想来这个大胡子确实也算是在做事。

    柱哥笑呵呵说道:“这件事想来和长安令应该没什么关系。”

    李正说道:“查,这个大胡子知道什么消息都收集起来给我。”

    柱哥用力点头。

    李正又说道:“如今朝中有多少人在查兵器生意上的事情,在查的都是些什么人,知道多少。”

    柱哥啃着羊腿说道:“过不了多久就会有消息,已经在查了。”

    李义府带着一车的银钱而来说道:“长安令都在这里了。”

    众人也吃完了饭食。

    李正对李义府说道:“把工钱都发给他们把。”

    到了发工钱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满意的笑容。

    李正给了柱哥一个袋子,袋子都装着银饼。

    柱哥接过沉甸甸的袋子说道:“长安令这是何意。”

    李正说道:“这些银钱是我额外给你的,发展人手收买人心都是需要银钱的,这些先给你,如果做得好我再额外给你更多。”

    柱哥摸了摸眼泪又吸了吸鼻子说道:“在下谢过长安令。”

    不得不说这个家伙地演技很不错,身在李世民的情报组织中不说情报能力,光是这个演技就是一流的。

    李正说道:“别客气了,如果留下来有多的你自己留着,就当我奖赏你的。”

    柱哥突然感动的单膝跪地说道:“在下一定对长安令肝脑涂地!”

    李正咧嘴说道:“也不用你肝脑涂地,你给我办事我给你钱,咱们合作关系。”

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卧底的最高境界

    扶起柱哥李正说道:“带着大家去领过钱。”

    说完见柱哥还愣在原地,李正换了个脸色说道:“赶紧拿了工钱去干活,再不去就扣你们工钱。”

    听到这话众人非常有秩序的去李义府那里领了工钱,并且迅速地离开。

    不得不说这帮人拿钱跑路的速度还挺快的。

    李义府说道:“长安令,这些人真的靠得住吗?”

    到现在李义府还是有些怀疑。

    李正说道:“怎么?你不相信他们?”

    李义府低声说道:“你说陛下手中这些做情报的人也太普通了,都是一副市井之人的模样。”

    李正瞧着柱哥几人的背影说道:“那你说应该是什么样的。”

    李义府说道:“我觉得应该是那种身手非常高强,而且是那种显山不露水的那种。”

    李正说道:“是不是那种平时不怎么说话,一眼就看出那人是高手的那种?”

    李义府使劲点头,“没错,不应该是那样的吗?”

    李正长叹一口气说道:“李义府啊,往往最成功的卧底他可以变成任何人,比如他扮成一个小贩在,并且将小贩的精神气演绎得恰到好处,并且让人见过一面甚至想不起他得样子,这样人用来卧底打探消息才是最好的。”

    李义府了然地点头,“长安令的话是别看这些人不起眼,不起眼的人往往会起很大的作用。”

    李正重新坐下来看着一桌子的空碗,柱哥的手下还是和以前一样,吃东西绝对不会浪费半点粮食,不得不说他们吃饭的精神难得可贵,就是吃饭的模样有待提高,尤其是吃饭不洗手的习惯,以后必须要改掉。

    收拾着碗快,李正也没了食欲。

    这些日子,书院的研究院很忙。

    李治连续几天都住在了研究院中。

    十天之后,李治把一膄半人高的小船拿到泾阳的河边。

    兵器生意一直都是从长安到西域,现在要增加生意路线,从长安一路到东海,原本的路线还要保留。

    这几日李绩也忙得不行,正坐在河边打算睡个午觉,就看到李治带着一群书院的孩子来到泾阳河边。

    最让李绩在意的是李治抱着的那艘样式奇怪的小船。

    虽然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是帆船,但总觉得样子怪怪的。

    李绩走上前说道:“晋王殿下,你这个船是不是造错了?”

    李治看了看自己手中的船说道:“怎么错了?”

    李绩说道:“你这个船底怎么是尖的,这种船放在地上都放不稳,别说下水了。”

    李治挠了挠头说道:“我也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这么设计。”

    李绩冷笑道:“李正那小子整日在泾阳,他哪里见过什么大船,洛阳那边还有一膄巨大的楼船呢,他见过吗?”

    李治点头说道:“那老师应该是没见过。”

    提了提手中的帆船模型,李治又说道:“不过试验还是要做的。”

    李绩说道:“你们书院也是的,多做些有利社稷的研究,做这种试验有什么用。”

    正说着,李治将这艘小船放入了河中。

    李绩的目光看着李治的动作。

    只是下一秒李绩神色从轻蔑变成了凝重。

    这膄小船在水面上竟然稳稳当当顺着水流飘着,而且速度还挺快。

    李治打开模型上的桅杆的帆布,帆布一开,风一吹船遍快速的航行起来。

    而且随着船动,水流成三角的波纹成了船的尾迹,速度还挺快。

    李绩从来没见过船只有这样流畅的尾迹。

    李治一路跟着船跑着,记录着跟中数据。

    李绩愣在原地,一时间有些想不明白。

    追着船跑了办个时辰,李治把小船从水面上拿起来。

    李绩走上前问到:“这船是怎么做到的?”

    李治笑道:“其实都是一些物理知识。”

    李绩疑惑道:“什么物理知识?”

    李治说道:“其实船底倒三角的造型是有意为之,因为是倒三角船底是尖的,这样的船只受到水流的阻力小,速度很快。”

    李绩脑海中回忆着船底把水面几乎是切割出来的三角波纹,似乎还真是这么一回事。李治又说道:“还有就是倒三角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倒三角的船底更容易加大排水量,这样船底更大的空间沉入水底,船不用多大也不用多重,它倒三角的船底排水量就不小,又因为是倒三角两边受到的浮力方向更集中,愈加平稳。”

    李绩皱眉思量着。

    李治说道:“大将军听懂了吗?”

    李绩皱眉看了一眼李治,纠结着说道:“你说这个穿着不会翻得,倒三角的船底怎么会不翻?”

    李治拿出一个用木头做得一个三角形柱子,递给李绩说道:“把这个三角形放在水面上,大将军也可以试试,其实都是差不多的原理。”

    说完李治便往书院走去了。

    李绩看着手中这个三角柱子一时间有些懵,听李治的话是要放在水里?

    小心翼翼看着河面,李绩把它放在水中,果然如李治所说两个侧面在水中,平坦的一面在上面。

    李绩低声感慨道:“真是有智慧啊。”

    没想到倒三角竟然还可以用在造船上。

    李绩有思量着造船?

    联想到倭国的生意,李绩当即走向村子里的马圈。

    此刻李正正在马圈的树荫下睡着午觉。

    “臭小子!老夫有话问你!”

    李正稍稍睁开眼,看见李绩的臭脸又重新闭上,“大将军知不知道现在是午休时间。”

    李绩瞪着眼说道:“老夫有要紧事问你。”

    李正翻了一个身说道:“扰人清梦是一件很缺德的事情。”

    李绩颔首说道:“老夫知道了,你让书院造船是为了渡海去倭国做生意。”

    李正说道:“大将军,我昨晚看书研究的太晚了,能否安静一两个时辰让我睡一会儿。”

    “行!”

    李绩话说完就当场坐下等着李正醒来。

    午后确实是睡午觉的好时辰。

    李绩享受着树荫下的凉快不知不觉困意袭来。

    再看一眼熟睡的李正,自己的眼皮子也坚持不住打架。

    抱着眯一会儿的心态,李绩慢慢闭上眼。

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独揽海权?

    一阵冷风吹来,李绩顿时睁开眼再看天色已经傍晚时分了。

    愣在原地,李绩看看树下哪里还有李正的身影。

    拍了拍自己的脸,李绩提了提再看四周见李正收拾着马圈,这才长出一口气。

    李正说道:“大将军睡醒了?”

    李绩站起身感受着双腿发麻,坐着睡觉就容易这样。

    完全站起来之后,李绩说道:“有水喝着吗?”

    李正指了指桌子上的茶壶,“有凉白开。”

    李绩拿起凉白开就往自己嘴里倒,喝完水壶中的水这才长出一口气,“老夫竟然睡着了。”

    李正点头说道:“大将军的鼾声如雷,在下佩服。”

    李绩不屑的笑笑,“哪有汉子睡觉不打鼾的。”

    收拾完马圈,李正说道:“大将军找在下什么事情来者?”

    李绩拍了拍自己的脑门说道:“老夫找你什么事情来着?”

    还没等李绩想起来,李正说道:“倭国的信应该就要送到了,不知道的大将军把生意路线安排得如何了?”

    李绩说道:“不出半月就可以安排好,你放心还是老规矩,一切都是老夫和陛下地亲信之人在安排。”说到生意上的事情,李绩突然又想起来了,“对了,今日老夫看到晋王殿下拿着一膄小船。”

    李正说道:“是吗?”

    李绩又说道:“听说那艘船是你设计的?”

    李正说道:“很多年我捡到了一本书,那本书上就是这么设计的船只的。”

    听着李正的解释,李绩打心里不信,但也想不明白有些事情明明就是李正的做得,他还说别人给他的,就像是之前的烈酒酿造之法。

    李绩皱眉说道:“老夫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这天底下这么多好事都让你捡到了。”

    李正连忙摆手说道:“哪里哪里,大将军过奖了。”

    李绩冷哼一声,“你觉得老夫是在夸你吗?”

    摇着手中的扇子,李正也没在做什么。

    李绩说道:“至于那个船只,你打算自己做?去倭国要很多海船吧?”

    李正点头说道:“从技术到立项,建设造船作坊,在研究水路,确实是一件麻烦事,也是一笔大投入。”

    李绩的目光看着李正,“就算是要花大钱,你李正也花得起这个钱。”

    李正摇头说道:“大将军说笑了,我现在有泾阳坊市要管着,还有造纸作坊,更别说外面还有修路和种树两大工程,要花钱的可不少,不过建设一个造船作坊,我勉强还是可以挤出一些银钱出来,只能说勉强够应付。”

    李绩又说道:“眼下做一个造船作坊很费钱,但只要船造出来就是一本万利,以后有人想出海就需要你的船。”

    放下手中的扇子,李正神色澹定的喝着茶水。

    李绩又说道:“你和陛下,还要程咬金那个家伙都有合作生意,只可惜老夫家中清贫。”

    李正说道:“大将军可别谦虚了,您好歹是个国公,也是大唐的权贵。”

    李绩一拍桌子说道:“行!老夫就明说了,这个造船作坊老夫也要投入银钱。”

    李正缓缓放下手中的茶杯。

    李绩说道:“怎么?你不愿意?”

    李正说道:“也不是不愿意,只不过这个生意不能就我和大将军两个人做?”

    李绩的目光看着李正,“那要如何做?”

    李正低声说道:“大将军知道吗?为什么我的泾阳作坊我要分给皇后和程大将军,还有陛下的份子。”

    李绩疑惑道:“为何?”

    看来李绩在生意上没什么经验,李正对他说道:“一家做大很容易被人盯上,而且也会被同行联手欺负,但若是这个作坊有其他人的份子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就比如烈酒作坊,如今有陛下的份子,还有程咬金大将军的份子,再加上我的,三家在一起有了靠山,也有了名声,更安全。”

    李绩倒吸一口凉气,“用生意的份子来拉帮结派,这样一来谁也不敢动你了。”

    李正接着说道:“大将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个造船生意必须要让陛下也参与,不然你我做不长,更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李绩思量着说道:你的意思是若是你我两人独揽了造船生意,那就是……

    李正拿起扇子说道:“那就是独揽海权。”

    李绩不由地退后了两步,“这……还真是……”

    李正站起身说道:“行了,在下可以提供技术,大将军和陛下商议看如何修建这个造船作坊,技术都在我这里,陛下和大大将军只要出人力和财力就行。”

    一边说着李正越走越远。

    李绩还愣在原地,独揽海权?

    擦了擦自己的额头上汗水,李绩现在都有些后怕,自己之前的想法有多可怕。

    李正回到家中李治就坐在门口。

    看李正回来了,李治说道:“按照老师的要求,我故意等李绩大将军在河边的时候做了实验,大将军也看到了。”李正拍了拍李治的肩膀说道:“你做得很好。”

    李治又说道:“大将军是不是去找你了?”

    李正还是点头。

    李治又说道:“你知道这笔买卖大将军一定会心动,除非李绩将军看不出其中的巨大利益。”

    李正说道:“看来晋王殿下也不是太笨。”

    李治:“……“

    一阵沉默之后,李治跟上李正的脚步,“那你打算拉李绩大将军下水?”

    李正说道:“我不仅要拉李绩大将军下水,我还要拉着你父皇下水。”

    李治讶异说道:“我父皇?”

    李正说道:“不然呢?你以为造船是个容易事吗?首先你拥有了船只,你就掌握了海权,你掌握了海权你就控制了大海,没有皇家罩着我可不敢做这个生意,再说了建设一个造船厂需要付出很多的人力物力,我虽然有钱,但也不想这么乱花,不仅前期的投入太大,还要在泾阳遥领东海?这显然不现实。”

    李治说道:“所以老师宁可把这个机会拱手让人也不敢自己做,投入大风险高,能不能回本还两说,老师的办法是最保险的。”

    看着李治的神情,李正觉得孺子可教中肯的点头。

    古人一点都不笨,只不过他们的认知有些落后而已。

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李世民的不领情

    只要给古人一个正确的方向,他们不见得还会原地踏步。

    李正对李治说道:“明日把那些研究的资料和图纸全部拿来吧。”

    李治点头说道:“明白了。”

    中原的水路贸易一直都有发展,但是海上贸易就没这么简单了,再者说海上贸易风险大。

    对大唐的人来说,他们对海洋的理解还是一片空白。

    他们还不知道海上到低有多少的财富。李江山站在屋檐上,看着坐在院子里李正,看他笑得这么得意心中也是一阵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情能让他这么高兴。

    细想之下李江山又觉得就算是再好的事情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有了这么想法,李江山也不再多想,从屋檐跳下之后便走入了后院打算睡一觉。

    如今皇后把自己放到了泾阳。

    不用帮着皇后做事。

    眼下只要守着长乐公主就好。

    而且在泾阳可以放下心神睡一觉。

    这么睡起来很踏实。

    不知不觉已经喜欢了上这种感觉。

    有多少年了,没有这么踏实的睡过了。

    当没了负担之后,一觉睡到自然醒的感觉很不错。

    第二日一早,下朝之后李世民坐在甘露殿批阅着奏章。

    王鼎小步走来说道:“陛下翼国公了?”

    李世民停下批阅奏章的动作:“让他进来吧。”

    王鼎点头先告退。

    好一会儿之后李绩走入甘露殿,面对李世民行礼说道:“陛下。”

    李世民说道:“你不在泾阳,来朕这里做什么?”

    李绩躬身说道:“陛下,臣有要事相商。”

    李世民把奏章放在一旁说道:“那你说说到底是什么事。”

    看了一眼李世民的神色,李绩开口说道:“陛下,泾阳书院造出来一种船,这种船非常的奇特,如果书院研究的没错这种新船只不仅行驶得快,而且还非常稳,如今正是要和倭国贸易的时候,眼下正需要海船。”话说完,李绩等着李世民的回复。

    李世民沉默了好一会儿。

    王鼎在一旁说道:“陛下,最近泾阳确实是在研究船只,而且颇有成效。”

    李世民再次看向李绩,“泾阳的船只真的比一般的船只要好吗?”

    听李世民这么一说,李绩又有些犹豫了,“臣……”

    想想倒也是,只是见过泾阳的船只,若是比较的话真不知道泾阳的船只和普通的船只哪一种更好。

    李绩再次说道:“陛下,臣以为竟然要出海贸易,不论如何都需要建船。”

    李世民颔首说道:“生意上的事情都是李正的事情,朕不关心这个。”

    见李世民看不上造船生意,李绩再次说道:“陛下,李正的意思是说如果造船的事情没有陛下的参与,他李正不会做。”

    听到这话,李世民冷笑道:“他是在威胁朕?”

    李绩纠结着说道:“李正似乎也没有这个意思。”

    李世民喝下一口茶水说道:“他希望朕也参与其中?”

    李绩点头称是,“而且还会说了,最好朝中可以提供人力物力。”

    李世民冷笑道:“朝中提供人力物力?给他李正做生意?他李正想得美!”

    李绩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道:“陛下的意思是?”

    李世民说道:“朕可以授意他建设船厂,但朝中不会出任何的人力物力。”

    既然陛下这么说了,李绩也不敢反驳。

    长叹一口气,李绩躬身说道:“臣告退。”

    这么多年以来李绩一直在泾阳看着李正。

    从种种迹象来看,李正做出的事情从来没有亏本过。

    就算一开始看起来是白送钱,但是日后还是可以赚回本。

    就像是李正修路那般。

    脚步稍稍停下,李绩看了看甘露殿,迈开脚步离开皇宫。

    在此来到泾阳的时候,李绩见到李正正在和一个人聊着。

    看到李绩走来,李正介绍道:“这位是阎立本的胞弟阎立德。”

    阎立德笑着向李绩行礼说道:“在下见过大将军。”

    看到阎立德,李绩说道:“老夫记得你是在工部做事?怎么就来泾阳了。”

    阎立德说道:“良禽择木而栖,在下以为跟着长安令可以有更好的发展,就像是兄长说的,如果一直留在朝中不论是眼界还是学识都只是原地踏步,如若想要提升自己只有开阔眼界,认识新的知识。”

    李绩稍稍点头看向李正说道:“借一步说话。”

    李正跟着李绩走到一旁说道:“大将军有何话要说?”

    李绩低声说道:“船只的事情老夫已经和陛下谈过了。”

    李正问道:“陛下觉得如何?”

    李绩一脸纠结,“陛下倒是说了授意你可以建设造船厂,但是朝中不会提供人力物力,而且陛下并不想参与其中。”

    李正疑惑道:“是吗?”

    李绩又说道:“其实想来也是,怎么能让陛下做生意呢?陛下是天可汗,一个天可汗做生意这传出去怕是不好听,就算是兵器生意那也是暗中进行,可这么光明正大的生意陛下想来也不会答应的。”

    士农工商,现在是农耕为主时期的朝代。

    商人的地位显然不高。

    一个皇帝下场做生意传出去确实不好听。

    李绩低声说道:“那我们现在要如何?”

    李正思量着说道:“既然陛下不想做这个生意,那我们就自己做,反正我们邀请过陛下了他也拒绝了,倒是有他的授意,我们就自己做生意。”

    李绩说道:“那要如何做?”

    李正好奇说道:“大将军有钱吗?”

    李绩想着说道:“有!要多少?”

    李正说道:“一开始大概需要十万贯。”

    李绩用力点头,“那就十万贯!”

    听到这话李正诧异了一会儿,狐疑的看着李绩说道:“大将军真的拿的出十万贯。”

    李绩说道:“老夫年轻的时候攒了一些银钱。”李正点头说道:“钱到位就行,看到那个阎立德了吗?”

    李绩用力点头。

    李正说道:“此人是阎立本的兄弟,而且在匠作一道颇有见地,我想让他去东海建设船厂。”

    看李绩似乎没什么异议,李正低声说道:“大将军在下冒昧问一下。”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611/ 第一时间欣赏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最新章节! 作者:张围所写的《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为转载作品,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介绍:

李正在长安因为太笨被赶出书舍,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一个不正常的人。
当他解开了九章数术,破解了阴山战局,整个长安的人都在找他……
诗文,数术,医术
李正在长安成名。
五姓招揽,帝王邀约,皇子拉拢。
风光正当此时,李正却在众目睽睽之下避世不出。
……
房玄龄:“李正,朝中形势严峻请你出山吧。”
李淳风:“李正,我把推背图送你了,请你出山吧。”
程咬金:“李正,突厥和吐蕃又打来了,赶紧出山。”
李世民:“李正,朕的大唐好像要亡了,请你赶紧出山。”
……
李正淡然说道:“别吵吵!我的铁路快造好了。”
本书又名《我真的没钱守护大唐江山了》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人在大唐已被退学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