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执宰大明TXT下载执宰大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执宰大明全文阅读

作者:小黑醉酒     执宰大明txt下载     执宰大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323章 合力对外〔三更〕

    (

    方来财在这件事情上其实挺冤的,今天中午并不是他让手下的人动的手,毕竟京城藏龙卧虎,而且那些讲武堂的预备学员又身着怪异的服装,一看就大有来历,他岂敢轻举妄动。

    当时,张司务被反打了一记耳光后顿时恼羞成怒,而方来财的手下正好在现场,于是就指使方来财的手围殴了讲武堂的那几名预备学员。

    这使得方来财有苦难言,毕竟那些参与围殴的人是他的手下,他难脱干系,本想着有吕震这么硬的靠山应该没事,可谁成想张司务这么快就栽了,看来他这次也势必受到牵连。

    “如今罪证确凿,你还敢狡辩!”钱伦见方来财喊冤,不由得冷笑了一声,“看来,本官不大刑伺候的话,你是不会老实交待的。”

    说着,钱伦挥了一下手,几名站班衙役就气势汹汹地奔了过去,将方来财按在了地上。

    “大人,小人一介草民,如何敢袭官?”方来财神情不由得大变,一边挣扎一边喊道,“请大人明察,此事不是小人所为。”

    方来财很清楚,虽然他在扬州是个人物,可是到了京城充其量不过一个盐贩而已,钱伦要想玩死他的话比捏死一只蚂蚁还简单。

    “来人,给本官狠狠地打。”钱伦闻言顿时冷笑了一声,阴沉沉地吩咐道,他知道方来财肯定也有一定的背景,可是在礼部和讲武堂面前京城又有哪个人肯出头帮方来财?

    说穿了,那些与方来财来往的人和方来财之间不过是利益上的结合而已,而且以方来财的身份无法接触到京城像李云天和吕震这样的顶级权贵,谁吃饱了撑的会蹦出来自寻死路?[320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20执宰大明323

    因此,钱伦这次是吃定了方来财,一来是平息李云天心头的怒气,二来盐商的身价都颇为丰厚,从中也可以捞上一笔,可谓一箭双雕。

    “李御史,小人听郑老板说大人秉公执法、爱民如子,请御史大人明察,小人真的是冤枉。”眼见那几名衙役扒下了方来财的裤子,抡起水火棍正要打下去,情急之下方来财顾不上许多,高声向李云天喊道。

    “你说的郑老板是何许人?”李云天闻言一扬手,制止了行刑的差役,不动声色地望着方来财。

    “郑氏药材铺的郑伯鑫老板。”方来财见状连忙向李云天说道,“小人和郑老板私交甚好,正准备让犬子加入九州商会跟着郑老板做事。”

    李云天闻言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丝苦笑,他最郁闷的就是这种关系复杂的交叉人际关系网,从方来财的言语中看得出来他好像与郑伯鑫的关系还不错。

    “你有何冤?”沉吟了一下后,李云天开口问向了方来财,准备给他一个申辩的机会。

    “李御史,今天虽然是小人的手下冲撞了讲武堂的那些军爷,可这并非小人的意思,是张司务强令他们干的,他们不过是奉命行事的下人而已,岂敢违抗?请大人明察!”

    此时此刻方来财已经顾不上许多,先把自己从这件事情里择出来再说,忙不迭地辩解。

    “事情果真如此?”李云天闻言望向了跪在方来财身后的那些大汉。

    “是张大人指使小的们的,小的们不敢不从,请大人恕罪。”大汉们纷纷点着头,不停地磕头求饶,他们已经意识到闯了大祸。

    “袭击朝廷命官是重罪,看在你们是被裹挟的份儿,罪减一等,杖责五十,以儆效尤。”李云天沉吟了一下,面无表情地望向了方来财,“你驭下不严,难辞其咎,杖责二十,赔医药费一千两,本官这样判罚你可心服口服?”

    “李御史公正严明,小人心服口服,心服口服!”方来财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连忙给李云天磕了一个头,高声说道。

    李云天的判罚不过使方来财受些皮肉之苦而已,至于两千两银子对他这种财大气粗的盐商来说简直就是九牛一毛,比起钱伦要扣给他的罪名来说无疑要好上千百倍。

    “二位大人觉得如何?”见方来财认罪,李云天不动声色地问向了****和钱伦。

    “如此甚好!”既然李云天已经做出了判决,****和钱伦自然没有异议,两人虽然不清楚李云天与那个郑老板之间的关系,但很显然李云天是受到了郑老板的影响,故而放了方来财一马。[320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20执宰大明323

    说起来方来财有够倒霉,他今天中午在酒楼设宴想要攀上吕熊这条线,不成想出了这样的乱子,差一点就把自己给搭进去,简直得不偿失。

    虽然打赢了这场官司,但李云天却是阴沉着脸离开的顺天府,那几名惹事的预备学员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地跟在后面,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李云天如此生气。

    晚饭后,讲武堂所有预备学员被教官们带到了演武场上,鸦雀无声地列队站立,气氛显得有些沉闷和压抑。

    不要说预备学员一头雾水,就连教官们也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本来今天晚上有别的活动,结果被紧急通知来演武场上集合。

    片刻之后,在现场众人的注视下,李云天面无表情地走了过来,身后是两名副总教官和那几名在酒楼滋事的预备学员。

    “大家肯定感到很奇怪,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李云天在队列前方站定身形,扫了一眼那些预备学员,冷冷地说道,“今天发生了一件事,有人在酒楼里与人斗殴,结果被抓去了顺天府,是本官亲自去顺天府把人领了回来!”

    演武场上的预备学员们闻言大吃了一惊,纷纷望向了垂头丧气站在李云天侧后处的那几名预备学员,谁也没有想到会闹出这么大的事情。

    与预备学员不同,现场的教官们没有丝毫反应,一动不动地立在那里,神情严肃地看着李云天。

    “虽然他们几个打架不对,但是本官却觉得这一架打的好,应该打!”下一刻,李云天语峰一转,高声说道。

    听闻此言,队列中的预备学员不由得目瞪口呆,面面相觑,神情惊愕地望着李云天,绝对想不到他竟然会说出如此一番惊人之语。

    教官们的脸上则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好像早已经猜到了李云天的这番话,自从讲武堂成立起什么时候吃过亏?李云天岂会容忍有人挑衅讲武堂?

    “记住,讲武堂的宗旨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反之’,身为大明的武官岂能没有一丝血性,又岂能坐视被他人挑衅而无动于衷?倘若如此的话,以后还如何给皇上守疆拓土?

    见那些预备学员纷纷流露出震惊的神色,李云天环视了一眼他们,高声说道,“有人会说,我大明是礼仪之邦,遇事应该以和为贵,退一步海阔天空,本官对此不敢全部苟同,身为大明武官,对于那些恶意挑衅者必须坚决予以回击,有时候拳头会比教化更为管用!”

    “把头抬起来,你们今天并没有做错,如果你们面对对方的挑衅夹着尾巴灰溜溜地回来了,那么本官绝对将你们踢出讲武堂!”

    说着,李云天转向了身旁那几名耷拉着脑袋的预备学员,沉声说道,“鉴于你们身上有伤,本官决定放你们三天假,好生休养。”

    那几名预备学员闻言纷纷抬起头,双目流落出了惊愕的神色,一脸难以置信地望着李云天,他们原本以为这次回来要被李云天严惩,谁成想竟然就这么风轻云淡地放过了他们。

    “入队!”李云天见状冲着他们挥了一下手。

    几名预备学员这才反应了过来,连忙双腿一并,冲着李云天敬了一礼,然后快步走回了队列。

    “今天还有谁在那个酒楼上,出列站到前面来。”就当众人以为李云天酒楼事件已经了结的时候,李云天忽然开口,神情严肃地说道。

    现场的预备学员闻言不由得倍感意外,互相张望着,想知道当时还有谁在酒楼上。

    “本官再说一遍,今天在那个酒楼的人站到前面来。”由于感觉李云天言语不善,故而没有一个人来到队列前方,李云天见状冷笑了一声,提高了音量问道。

    直到这时,队列里才陆陆续续地走出来几个人,神情紧张地并排站在队列前方,心中忐忑不安,不清楚李云天要做什么。

    “你们可能感到很奇怪,本官为何要将他们喊出来。”

    李云天望了一眼那几名神色局促的预备学员,高声向队列里眼神疑惑的众人说道,“虽然他们今天并没有在酒楼上惹事,可坐视了同窗被人围殴,不仅不顾同窗的生死而且还使得外人看了咱们讲武堂的笑话,本官对这种置身事外的行为是深恶痛绝。”

    “记着,既然大家进了讲武堂,那么在外面就是乘坐同一条船的兄弟,无论你们相互间有何矛盾,也不管你们之间身份地位的差异,但在面对外敌的时候一律要一致对外,只有这样以后在战场上才能活得长远,才能放心将后背交给讲武堂的这些同窗!”

    停顿了一下后,李云天面色一寒,冷冷地望着眼前的队列中的预备学员,“如果本官有谁知道见死不救,又或者手足相残,那么就别怪本官不客气!”..

第324章 指点江山

    (

    李云天的言语中隐隐约约透露出一丝杀机,这使得演武场上的预备学员不寒而栗,脊背上纷纷冒起了一股凉气,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李云天发怒。更新最快最稳定

    “今天,本官要给讲武堂的规章上加上一条规矩,‘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手足相残,遗臭万年’,倘若有人违反这条规矩,本官一定将其踢出讲武堂,不仅现在,将来也一样。”

    见现场的气氛变得有些萧杀,李云天的语气变得缓和了一些,神情冷峻地望着那些预备学员,“本官也不指望你们真的亲如兄弟,但至少面对外人的时候要团结一心,这样才能在战场上攻无不利,战无不克!”

    “不要以为讲武堂只是一个花架子,本官可以告诉你们,皇上之所以会成立讲武堂,并不是让人在里面熬资历的!”

    随后,李云天语峰一转,语气凝重地说道,“如今,北元残部威胁未除,交趾战火又起,再加上东南倭寇肆意侵扰,西北诸族纷争不断,我大明看似四海升平,实则边疆危机四伏,吾辈身为武人岂能坐视,将这些纷扰留给后世子孙?”

    听闻此言,包括那些教官在内,现场的所有人都齐刷刷望向了李云天,双目满是惊讶的神色,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李云天谈论讲武堂的未来。

    就像李云天所说的那样,在此之前每个人都认为由宣德帝御命所建的讲武堂是一个混出身的地方,以后对他们的仕途大有裨益。

    “本官知道,你们以为本官是在危言耸听,以我大明国力之强盛,想要平定周边蕃夷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

    李云天看穿了众人的心思,冷冷地说道,“本官可以告诉你们,边疆情形复杂,远非中原地区可比,绝非大军一至就能扫平烽烟,否则大宁和交趾等地早已经平安无事,而天下之大、海外蕃夷之多也远超你们所想象。”[321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21执宰大明324

    “这次南直隶武举,本官曾经见过南京守备太监郑和,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郑太监下西洋的事迹,你们想过没有,今时今日我大明可以西下,那么他日那些海外蕃夷就会东上。”

    说着,李云天在队列前方来回走动了起来,一边走一边神情严肃地望着队列里的预备学员,“我大明繁华富庶,尊孔孟之道,礼仪天下,可海外蕃夷却蛮荒贫瘠,既无孔孟之说,岂会与我大明礼尚往来?”

    “假以时日,我大明势必与海外蕃夷交锋,届时讲武堂将是圣上手中的一把利剑,剑锋所指,务必所向披靡!”

    说到这里,李云天停下了脚步,语气决然地向众人说道,“讲武堂就是一个熔炉,专门用来锻造圣上手中的那把剑,只有百炼精钢才配得上留在这里,也只有众志成城才能打磨出这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利剑!”

    “或许本官说的有些长远,人生短短数十春秋,自然只争朝夕。”

    盯着面前的预备学员打量了一会儿,李云天再度起步在队列前走动着,冷峻的目光一一从众人的脸上扫过,“想必你们都知道,本官从交趾都指挥使司调来了一些人,你们有没有想过本官为何要这样做?”

    现场人们的视线聚集在李云天的身上,随着他的走动而移动着,全神贯注地聆听着他的话,现在鸦雀无声,一派沉寂。

    “你们可不要小看了交趾的那些叛匪,交趾多是山地和高原,气候湿润,山高林密,而那些叛匪熟悉地形,又有当地乱民暗中相助。原交趾总兵陈智陈大人已经吃了大亏,成山伯虽勇武善战,可山地不比平原,无法将叛军一举歼灭,势必陷于苦战。”

    说着说着,李云天的神情变得沉重,显得忧心忡忡,“你们可知十万大军一天需要消耗多少粮草?那些叛军可就地补给,而我大明不仅要从广西将粮草运到交趾,还要开仓救济当地那些因为战事而导致的灾民,倘若粮道被叛军袭扰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其实,李云天这已经是尽量维护成山伯的威严,成山伯跟随永乐帝出征多年,立下赫赫战功,确实是一员虎将。

    可正是因为成山伯战功显赫,那么面对交趾那些叛军的时候必然产生轻怠的思想,进而给那些叛军抓住战机,叛军能击败原交趾总兵陈智,岂可是泛泛之辈?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成山伯对交趾的情形一无所知,在李云天看来,在这种情形下如果成山伯能与叛军形成对峙的态势无疑是最好的结局,否则的话难免一场惨败。

    “本官可以向你们透个底,如果交趾的战事到明年还无法结束,那么本官就会向皇上请战,率讲武堂所有武官前去交趾平叛,不成功则成仁!”

    走到队列正前方的时候,李云天停下了脚步,神情冷峻地说道,“趁你们现在还在测训期,你们可要想好了是否留在讲武堂,若是届时前往交趾平叛,有人想离开的话本官会以临阵脱逃论处!”

    听到这里,现场众人的脸上纷纷流露出惊愕的神色,谁也没有想到李云天竟然要去交趾平叛。[321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21执宰大明324

    “作为一名武官,咱们的祖辈赶上了太祖皇帝开国,咱们的父辈赶上了太宗皇帝靖难,得以建功立业,名留青史。”

    李云天早就料到了人们的反应,语气随后缓和了下来,郑重其事地说道,“本官不敢与先辈相比,更不能许诺给你们荣华富贵,但路就在脚下,该如何走要看你们的抉择,本官唯一可以向你们承诺的是,倘若需要咱们讲武堂守疆拓土,那么本官一定与你们同甘共苦,生死与共!”

    说完后,李云天双腿一并,神情严肃地向队列中的预备学员和教官敬了一个军礼。

    扑的一声,众人紧跟着并起了双腿,齐刷刷向李云天回礼,眼神中充满敬佩和激动的神色,李云天身为堂堂的御史和庶吉士能做出如此承诺已经实属不易,更何况他还勾起了众人心中建功立业的期望。

    “由于这次的事件是第一次发生,本官也就不予严究,你们几个每人三天禁闭,以示警戒。”

    敬完礼后,李云天望向了立在队列前的那几名神色尴尬的预备学员,高声说道。

    “是,总教官大人。”那几个预备学员心中正忐忑不安,不知道李云天如何惩处他们,闻言立刻松了一口气,连忙一挺胸膛,高声回答。

    人群中,张恒神情复杂地望着队列前方神情冷峻的李云天,禁不住心潮澎湃,不可否认,李云天刚才的那番言语极具感染力,使得他的心中也对讲武堂的未来充满了憧憬。

    自此,“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手足相残,遗臭万年!”的警句就写进了讲武堂的规章中,而且是各项规章中的第一条,不仅强调了讲武堂学员相互间的团结友爱,而且还要培养他们的一种狼性。

    毕竟军人的职责是保家卫国,一旦需要动用部队那就是到了战争的边缘,领头的将领对待敌人必须要像狼一样凶狠,优柔寡断和妇人之仁只会酿下大祸。

    随着这条规章的确定,讲武堂逐渐形成了悍勇的风气,学员们在经历了数场大规模的混战后终于在京城打出了名声,无论是各大都督府的人还是朝中的权贵子弟,无不对其礼让三分。

    除了讲武堂的学员能打外,还有一点尤为重要,每次混战结束李云天都会将事情给扛下来,不就是打官司嘛,他还从没有怕过谁。

    结果,那些与李云天对簿公堂的人纷纷在堂审中吃了瘪,被李云天辩得哑口无言,再加上宣德帝也偏袒讲武堂,后来大家都知道讲武堂不好招惹,因此再也没人吃饱了撑的去招惹讲武堂的人。

    况且,讲武堂的学员中相当一部分人是朝中宗亲和勋贵子弟,后来又有不少各大部院堂官子弟,已经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团体,跟讲武堂的人作对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当然了,对于讲武堂中那些仗势欺人的学员,李云天也从来不会客气,他需要的是一直军纪严明的勇武之师,而不是惹是生非的乌合之众,故而只要一经查实必将进行军法惩处,绝不姑息放纵。

    七月初一日,讲武堂为期三个月的测训正式结束,教官们开始对预备学员进行考核。

    李云天划了一个及格线分数,只要总分超过及格线者即可留下,成为讲武堂的正式学员,颁发学员肩章。

    学员肩章是一对长方形的红色肩牌,与黑色军搭配异常醒目,代表了讲武堂学员的身份,同时也意味着是一名准武官。

    考核的内容就是预备学员们平常训练的科目,只要能撑过三个月的测训那么肯定都能通过,除非有人不想进入讲武堂,这也是离开讲武堂的最后一个机会。

    李云天并没有参加这次考核,他不想给学员们施加压力,于是去文渊阁溜达了一圈,顺便打探了一下朝堂上的最新局势,尤其是汉王和赵王的动向。

    赵王还是一如既往的低调,在彰德韬光养晦,摆出了一副与世无争的姿态。

    不过李云天很清楚,赵王这不过是在掩饰而已,因为从年前开始赵王府的三卫护军已经开始加强了操练,表明赵王心有异志。

    至于汉王,则正好与赵王相反,以为宣德帝软若可欺,行事越来越飞扬跋扈,也越来越不把宣德帝放在眼里。

    从汉王肆无忌惮的行事上,李云天敏锐地嗅到了战争的气息,对汉王来说越早反叛越有利,否则等宣德帝坐稳了江山那么可就悔之晚矣了,而宣德帝的纵容无疑会助长汉王反叛的决心。..

第326章 烽烟乍起

    (

    河南地区自六月初开始连降大雨,进入七月后已经在多地形成了内涝。

    各地衙门虽然组织了大量百姓进行抗洪,但是效果甚微,河南布政使司的加急公文一道接一道地被传到内阁。

    终于,到了七月二十八,河南境内的两条重要河流黄河和汝河相继决堤,开封府的郑州、阳武、中牟、祥符、兰阳、荥泽、陈留、封丘、鄢陵、原武九县,南阳府之汝州,河南府之嵩县,俱漂流庐舍,淹没庄稼。

    不仅河南,与河南相邻的湖广部分地区也受到了影响,随着大雨的来临,临近河南的汉江江水大涨,使得沿线的襄阳、谷城、均州、郧县沿江居民,半数被淹。

    得知河南和湖广的水患后,宣德帝下令户部调集钱粮对河南、湖广两地的灾区进行赈济。

    为了使得赈灾的粮款能发放到灾民的手中,宣德帝谕令都察院派遣御史前赴河南、湖广监督赈灾物资的发放。

    与此同时,朝廷颁布了两条重要法令,贵州土人断罪例和宗室品级冠服仪式被正式制定。

    根据贵州土人断罪例,凡贵族土人犯罪者:杂犯死罪就彼役作终身,徒流迁徒者以年限役作,应笞者役五月,应杖者役十月。单日释放。

    早宗室品级冠服仪式中,规定了宗室将军、中尉、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仪宾品级冠服仪式:[323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23执宰大明326

    镇国将军禄千石,从一品;辅国将军八百石,从二品;奉国将军六百石,从三品;镇国中尉四百石,从四品;辅国中尉三百石,从五品;奉国中尉二百石,从六品。

    其妻各依品受封,仪宾减一等。郡主仪宾从二品,县主仪宾从三品,郡君仪宾从四品,县君仪宾从五品,乡君仪宾从六品。

    郡王纳妃袭爵,遣使册命。其将军、县主以下婚,但颁诰命冠服。其余仪伏奁具,皆本邸自备。

    由此可见,宣德帝对土人贵族采取了宽容的政策,同时也对宗亲进行了安抚,给与了他们优厚的待遇。

    李云天没有时间去关注河南、湖广的水患和朝廷新颁布的那两条法令,一门心思地处理讲武堂的各项事务中。

    现在汉王雄踞乐安,对京城虎视眈眈,而交趾的战局又变幻莫测,吉凶难料,对李云天来说如今的当务之急是尽快使得讲武堂里的这些学员能够完成从普通人到军人的蜕变,以组建未来新军的框架。

    不过,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使得李云天不得不从纷繁的讲武堂事务中抽身而出,将目光重新投回到了大明的政局中。更新最快最稳定

    八月初一日,临晨时分,京城近郊突然发生了一场地震,导致数百所房屋损毁,千余人死伤。

    虽然这场地震对京城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只是一场虚惊而已,可李云天心里却有一个不祥的预感,每当天降异象,例如地震、陨石等等,总会被那些心怀叵测之人利用,汉王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吗?

    自从被永乐帝发配到了乐安后,汉王就已经开始与手下心腹谋划造反之事,不仅私自在乐安城中制造兵器、火器,囤积钱粮物资,而且还将州民丁壮登记注册,编为行伍。

    为了获得兵力,连乐安州境内各个地方衙门的监狱的囚犯、附近州县的地痞无赖等人员都被汉王编入了军队,勤加操练。

    时至今日,单单就山东境内而言,汉王除了与山东都司都指挥靳荣私交甚密外,还笼络、收买了山东境内诸多地方衙门和卫所,手头掌握的兵力已经近十万。

    至于山东周边的各个州府,暗地里与汉王往来的地方官员和卫所军官也不在少数,这些人或许不敢明目张胆地支持和追随汉王,但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八月初七的晚上,李云天被宣德帝紧急召进了皇宫。

    在乾清宫,李云天见到了内官监秉笔太监杨瑛,根据杨瑛的奏报,汉王已经在乐安造反,其手下的军队在乐安四处劫掠粮草和马匹。[323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23执宰大明326

    杨瑛之所以知道汉王造反,是因为汉王七月底向宣德帝上书索要马匹和骆驼。

    因此,宣德帝准备了40只骆驼和120匹马让杨瑛前去乐安送给汉王,并且还赏赐给了他一套华美的冠服。

    临近乐安州地界,杨瑛遇上了大量从乐安逃出的军民,惊讶地获悉了汉王部下大肆劫掠的事情,这摆明了是要造反,吓得他连忙飞骑而回,向宣德帝禀告。

    “李御史,如今汉王已反,你可有何破敌良策?”等杨瑛退下后,宣德帝皱着眉头问向了李云天。

    虽然宣德帝对汉王造反早有心理准备,也早就在布置应对之策,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他的还是感到惴惴不安,心慌意乱。

    “陛下,依臣看来,汉王若反,必会派人前来京城,联系关系密切者为内应。”李云天闻言沉吟了一下,郑重其事地说道,“京城中与汉王私交甚密者,以英国公和威国公为首,陛下要多留意此二人的言行。”

    “朕也在担心此事,已经谕令锦衣卫暗中进行监视。”宣德帝忧心忡忡地点了点头,英国公张辅和威国公鲁仲乾在军中影响力甚巨,倘若两人支持汉王,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太师在宫外求见。”就在这时,金英忽然推门进入,冲着宣德帝躬身禀告。

    “太师?”宣德帝闻言微微一怔,太师指的就是英国公张辅,此时已经是午夜时分,不知张辅深夜前来所谓何事。

    “恭喜陛下,看来英国公并不想与汉王为伍。”李云天的眉头皱了皱后眼前猛然一亮,起身向宣德帝一拱手,沉声说道。

    “李御史,此言怎讲?”宣德帝双目闪过狐疑的神色,不解地望着李云天。

    “陛下,能令英国公深夜前来之事绝对非同小可,而放眼当今时局,也只有与汉王有关之事才能使得英国公如此急迫。”

    李云天微微躬着身子,有条不紊地向宣德帝解释道,“如果臣猜的没错,英国公此次前来十有**是告发汉王谋反。”

    “但愿如李御史所言。”宣德帝闻言神色逐渐缓和了下来,点了点头后说道。

    如果张辅能站在宣德帝这一边,那么加上忠国公周征,足以镇住京中的那些勋贵,使得他们不敢乱来。

    李云天此时不方便见张辅,本欲回避但宣德帝让他躲在了屏风后面聆听。

    “陛下,臣此次前来是要告发汉王意欲谋反,请陛下早做防范。”张辅被金英引进乾清宫后,冲着宣德帝一躬身,高声禀告。

    “噢!”宣德帝双目一亮,随后不动声色地望着张辅,“太师,此事非同小可,太师可有确实的证据?”

    “陛下,汉王派亲信枚青今夜前来当说客,希望臣随其造反,微臣父子世受皇恩,岂可做出这等天理不容的事情来。”

    张辅再度冲着宣德帝一躬身,神情严肃地答道,“臣已经将枚青擒拿,陛下一审便知。”

    宣德帝听闻张辅拿下了汉王派来的说客,不由得大为感兴趣,于是让殿前侍卫将被捆得像个粽子似的枚青带进了殿内。

    枚青三十多岁,身材魁梧,留着两撇小胡子,见到宣德帝后吓得面无血色,瑟瑟发抖地将汉王要他联络张辅谋反的事情一五一十地道了出来。

    说实话,枚青万万想不到张辅竟然会擒下他交给宣德帝,要知道汉王和张辅之间私交甚厚,当年永乐帝驾崩就是张辅暗中向汉王通传了消息,使得汉王调动了山西都司和大宁都司的兵力,差一点就率兵进入京城与洪熙帝争夺皇位。

    因此,这一次汉王造反,首先想到的就是张辅,只要张辅站在他这一边,那么在他看来就大局已定。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张辅虽说与汉王交情深厚,可今时不同往日,经过洪熙帝和宣德帝的谋划,已经成功获得了一部分勋贵的追随,并将京畿都督府的兵力牢牢地控制在了宣德帝的手中。

    再加上朝中文臣集团对宣德帝鼎力支持,宣德帝已经逐渐在与汉王的争斗中占据了上风。

    汉王虽然勇武善战,但摆在其面前的是京畿都督府的数十万大军,又有周征等悍将统兵,汉王要想取胜谈何容易。

    况且,张辅已经是当朝太师,位极人臣,宣德帝对他是荣**有加,他何苦再折腾一番去帮助汉王夺取天下?

    枚青不仅交待了汉王谋反一事,而且还说出了汉王在乐安州的部署以及造反的缘由。

    本来汉王并不打算这么早就造反,想等到明年诸事准备妥当之后再向宣德帝发难。

    不过,京城的那场地震使得汉王改变了主意,汉王觉得这是天意,因此决定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来完成他的宏图大业,同时也是打宣德帝一个措手不及。

    如今,汉王已经在乐安州设立了五军都督府,并且亲自坐镇中军,以护卫指挥使王斌领前军、乐安州知州朱恒领后军、护卫指挥使韦达领左军、千户盛坚领右军。

    与此同时,汉王用四子担任监军,其中济阳王朱瞻监前军、临淄王朱瞻域监后军、昌乐王朱瞻监左军、齐东王朱瞻坪监右军。

    由于要外出征战,汉王让嫡三子朱瞻坦居守乐安,护卫指挥使韦弘、韦兴和千户王玉、李智各带一支兵马协助朱瞻坦守城。

    王斌和朱恒等人相继被汉王授予了太师、都督和尚书等官职,设立了五府六部,以与京师各大部院相抗衡。

    张辅建议宣德帝将枚青交给北镇抚司审理,趁着汉王立足未稳之际发兵平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将汉王剿灭,防止事态扩散。

    不过宣德帝并不准备出兵,汉王不仅是大明堂堂的皇叔,而且实力雄厚,岂可单凭枚青的供词就能将其定罪?难免会给人口舌,惹来非议。

    况且,战火一起势必生灵涂炭,届时不知道又有多少百姓要遭殃。

    故而,宣德帝准备静观其变,如果能令汉王迷途知返,无疑将是最好的结局。..

第327章 叛逃

    (

    李云天离开皇宫的时候已经是临晨时分,张辅走后宣德帝和他密议了良久,决定召回镇守广宁的武清侯石山和镇守永平的遂安伯陈英。

    此二人都是能征善战之将,以备宣德帝调遣。

    另外,宣德帝暗中谕令居庸关和宣府镇的守将枕戈待旦,严加防守,以免受到大宁都司和山西行都司的兵马突袭。

    不仅如此,为了防止汉王南逃,宣德帝还准备敕遣京畿都督府都督佥事黄谦前往运河上的重镇淮安,协助淮安总兵、平江伯陈防守淮安。

    为了应对来自山西都司和彰德赵王的威胁,在李云天的建议下,宣德帝让义国公张昊去守北直隶与山西交界的真定府,让安平侯牛世豪去守与彰德临近的大名府。

    只要能守住真定城和大名城,那么山西都司和赵王的兵力将无法向北直隶推进一步,北直隶最大的两个隐患也就随之解除,这使得宣德帝没了后顾之忧,可以用全部精力对付汉王。

    虽然张辅擒住了枚青,可李云天却并不感到轻松,他可以肯定汉王不单单派了枚青一个人潜入京城来联络内应,但只有张辅一个人向宣德帝汇报了此事,其余人出于各式各样的原因进行了隐瞒,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现象。

    第二天上午,一个不速之客风尘仆仆地赶来了京城,他就是都察院监察御史李浚,特意从乐安州赶来京城举报汉王造反。

    李浚是山东乐安州遂家村人,永乐初入国子监,后升为都察院的监察御史,曾经巡按四川。[324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24执宰大明327

    永乐二十二年,李浚父亲去世,他也因此回乡丁忧。

    几天前,汉王派人前去请李浚前往乐安州担任左副都御使一职。

    李浚闻之后大吃了一惊,意识到汉王要造反,很显然只有朝廷才能任命官员,而且还是都察院左副都御使这样的重职。

    由于深知其中的厉害,李浚自然不敢拒绝,否则全家都将有血光之灾,故而假装答应了汉王的邀请,以身体有疾为由推脱晚两天再去乐安城。

    汉王派来的人不疑有诈,欣然回去复命,而李浚则召集族人,让他们逃离乐安州到外地避难,然后连夜赶去了济南城向山东都司报信。

    路上,李浚亲眼目睹了汉王手下四处劫掠的一幕,尤其是尽收当地的马匹充作战马,心中更加确定汉王造反一事。

    到了济南城,李浚第一时间拜访了山东都司都指挥使靳荣,将汉王谋反的事情告诉了靳荣,希望靳荣能给他山东都司的符验作为凭证,以便他进京告发汉王谋反。

    由于不清楚靳荣和汉王之间的密切关系,李浚差一点就要死于非命,靳荣已经答应汉王一同造反,因此表面上答应了给李浚符验,实际上想要暗中置他于死地。

    倘若不是靳荣府中的一名女子给李浚通风报信,使得李浚找机会翻墙逃离了靳荣的府上,那么他的小命可就休矣。

    经历了靳荣府里一事后,李浚成为了惊弓之鸟,不敢再在济南城久留,化名王刚,星夜赶来了京城。

    李浚的到来使得满朝文武一派哗然,谁也没有想到汉王竟然毫无征兆地就造反,京城里一时间人心惶惶,风声鹤唳。

    就在李浚抵达京城的下午,山东布政使司用八百里加急送来了一道公文,将汉王纵容手下军士四处劫掠的消息正式通报了京城,确定了汉王造反的事实。

    出乎满朝文武的意料,宣德帝并没有立刻发兵征讨汉王,而是派遣了内侍中官侯泰前往乐安送信给汉王,询问汉王为何纵兵劫掠地方。

    李云天知道,宣德帝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希望汉王回头是岸,避免一场战火,二是时机未到,不易出兵。

    虽然汉王已经举兵谋反,但目前只是在乐安州境内劫掠,并没有攻打周边的府县城池,也未发表反叛的檄文,故而宣德帝认为此时不易出兵,等时机成熟,汉王造反一事板上钉钉后再去平叛。[324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24执宰大明327

    与此同时,李云天打开了讲武堂的库房,将武器和铠甲等物品分发给讲武堂的学员,让他们带甲训练,只要宣德帝平叛的谕令一下,他就带着讲武堂的学员加入平叛大军,使得学员们在战争中得以历练。

    晚饭后,李云天正在卧室里修改未来几天的训练计划,宣德帝派来一名内侍传他进宫。

    李云天知道肯定与汉王的事情有关,因此不敢怠慢,连忙赶去了皇宫。

    乾清宫里有不少人,除了宣德帝外,还有杨士奇、杨荣、金幼孜和张辅、周征等人,气氛显得沉闷而压抑。

    “什么?威国公消失了?”等李云天了解了事情的真相,顿时大吃了一惊,愕然望向了坐在龙椅上的宣德帝。

    今天一早,鲁仲乾以身体不适为由向军阁告了假,等宣德帝下午派御医前去给他诊治时,诧异地发现鲁仲乾不见了。

    不仅威国公,连威国公的老婆孩子也都消失了,威国公府现在只留下那些无关紧要的下人。

    其实,早就一个月前,威国公的老婆和孩子就以省亲为借口离开了京城,前往徐州老家,威国公府中只剩下鲁仲乾和鲁天行。

    很显然,鲁天行是和鲁仲乾一块儿离开的,至于两人要去哪里就不得而知了。

    宣德帝得知这一消息时正在与杨士奇和张辅等人商议政务,闻讯后大吃了一惊,很显然鲁仲乾和鲁天行的离开早有预谋,至于两人去了哪里用脚趾头也能想到,绝对前去投奔汉王,与汉王沆瀣一气。

    对于鲁仲乾的叛逃宣德帝是大为恼火,这可是一件极为影响士气的事件,给京城的那些勋贵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故而,宣德帝已经派人快马加鞭沿着前往山东的方向去追鲁仲乾和鲁天行,希望能将两人给拦住。

    “陛下,臣以为,此时威国公要是去山东的话对战局影响甚微!”知道鲁仲乾和鲁天行跑了后,李云天的眉头皱了皱,沉声向宣德帝说道。

    “李御史意下如何?”宣德帝闻言觉得有几分道理,不由得反问道。

    现场的众臣闻言,也纷纷好奇地望着李云天,想知道李云天是何意。

    “陛下,山东地界上已经有汉王,威国公与其去山东还不如留在京城来当内应。”李云天沉吟了一下,有条不紊地解释着,“如今威国公走了,那么在臣看来他能去的地方无疑只有三个。”

    “一是山东乐安,二是山西太原,三是河南彰德。”说着,李云天脸上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缓缓地说出了三个地名,随后肯定地说道,“如果臣没有猜错的话,威国公一定是去了太原!”

    乐安虽说是汉王反叛的大本营,通常追随汉王的叛匪也都会往乐安跑,但汉王并不需要统兵的将领,而是希望有人能帮他分担来自朝廷的压力。

    山西都司的兵力兵强马壮,是汉王手中最重要的一支军事力量,距离北直隶又近,沿途又无关卡和重镇,十分有利于向北直隶发动攻击。

    如果山西都司的军队能与乐安的叛军一左一右夹击朝廷的军队,那么将给朝廷打来一个大麻烦,使得朝廷双线作战。

    由于山西都司受到河南都司和陕西都司的牵制,尤其是要面对陕西都司的威胁,故而只有派遣一名声威赫赫的大将去山西都司才能使得山西都司脱离困境,一是势如破竹地突入北直隶,二来震慑河南都司和山西都司不敢轻易妄动,而鲁仲乾无疑是最合适的一个人选。

    至于河南彰德,赵王虽然有数万兵力,但是却无合适的统兵大将,如果战功赫赫的鲁仲乾能指挥赵王的军队,那么将会对朝廷形成三面夹击,也会吸引河南都司的兵力,减轻山西都司所承受的压力,使得朝廷疲于应对。

    不过,赵王与汉王并不是一条心,肯定会对鲁仲乾所有提防,鲁仲乾去了彰德十有**会被架空,一事无成。

    故而,李云天经过分析后,认为鲁仲乾此时逃走,去太原的几率最大。

    “言之有理。”张辅闻言不由得点了点头,开口向宣德帝说道,“陛下,李御史一语惊醒梦中人,威国公看来是要去太原。”

    “来人,速派人前去太原方向追击。”宣德帝的面色一寒,冷冷地向殿前侍立的一名侍卫喝道。

    “陛下,此事事关重大,微臣愿意亲自带人前去追击,威国公离开时日尚短,或许臣能追上他们。”李云天闻言冲着宣德帝一拱手,沉声说道。

    “李御史,你留在京城,这种事情由他人来做即可。”宣德帝沉吟了一下,冲着李云天摆了摆手。

    此时乃非常时期,京城局势瞬息万变,能得到宣德帝信任又能帮他出谋划策的人可谓寥寥无几,李云天就是其中的一个,宣德帝现在需要李云天留在京城来应对变幻莫测的政局。

    况且,鲁仲乾既然早已经做好了逃走的准备,那么想必已经安排好了退路,李云天要是前去追击,保不准就有生命危险。

    “陛下,威国公能征善战,真定城应该交由一名对其熟识之人去镇守。”李云天清楚宣德帝心中的顾虑,想了想后说道,“臣觉得,忠国公可当此重任。”

    李云天之所以让周征去对付鲁仲乾,并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任人唯亲,周征和鲁仲乾以前是好友,靖难时并肩作战,对鲁仲乾非常熟悉,否则鲁天行也不会差一点就娶了周雨婷。

    因此,放眼京中的勋贵,能对付得了鲁仲乾的人屈指可数,张辅和周征是最佳的人选。

    张辅身为太师自然要留在宣德帝身边,那么唯有派周征前去真定城,至于张昊就只有另委重任。..

第328章 声东击西〔一更〕

    (

    “陛下,臣也觉得真定城非忠国公镇守不可,换作他人的话,真定城十有**会被威国公攻破。复制本地址浏览%77%77%77%2e%73%68%75%68%61%68%61%2e%63%6f%6d”听闻李云天提议周征守真定城,张辅立刻清楚了李云天的意思,沉吟了一下后向宣德帝说道。

    周征以前能坐上左军都督府左都督的宝座并非浪得虚名,他在靖难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是永乐帝麾下一名攻守兼备的虎将,其军事才能与鲁仲乾不分伯仲,都是靖难勋贵中的佼佼者。

    尤为重要的是,周征是宣德帝最为信赖的勋贵,而山西都司统兵近二十万人,一旦由鲁仲乾率领击破真定城,那么北上可威胁京城,南下可屏障赵王,东进则驰援汉王,西退则进逼山西都司,后果不堪设想。

    “忠国公,真定城朕就交给你了!”宣德帝闻言望向了周征,语重心长地嘱咐道。

    说实话宣德帝真的有些舍不得周征离开,周征是他最信赖的勋贵,在这种风雨飘摇的时候他需要周征待在他身边统领京畿都督府的那些军队。

    可是如今风云突变,谁也想不到鲁仲乾竟然叛逃了,鲁仲乾不仅是一员能征善战的虎将,而且在军中威望甚高,倘若率领大军进攻北直隶,真定城守军在气势上就已经输了。

    虽说张辅现在贵为太师,也立下过无数战功,但要论起与那些靖难勋贵将士之间的关系,他还真没周征和鲁仲乾深厚。

    张辅之所以会有如今的地位,首先与老爹河间王张玉不无关系,张玉是永乐帝的左膀右臂,最后为了救永乐帝战死沙场,这使得永乐帝爱屋及乌对张辅恩**有加。

    其实,在靖难的时候张辅并没有多少战功,永乐帝登基后他不过被封为信安伯,在军中和勋贵中的影响力远不如周征和鲁仲乾。[325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25执宰大明328

    永乐三年,永乐帝进封张辅为新城候,里面不免有着张玉的因素在内。

    张辅之所以成为英国公,是因为他打下了安南,将安南改为大明的交趾,立下了赫赫战功,故而得此勋爵。

    其后,张辅数次征讨交趾,又随着永乐帝南征北战,逐渐积累了深厚的军功和威望,进而得以晋升为太师。更新最快最稳定

    张辅虽然在勋贵中威望高,而且也能征善战,但对那些出生入死的勋贵将士来说,周征和鲁仲乾与他们的感情更为深厚。

    如今,当年的那批靖难将士还在,多多少少总会念一些旧情,别小看了这些人情,关键时刻将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

    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要想对付鲁仲乾,周征都是最合适的人选,张辅反而次之。

    “陛下,臣定当竭力而为,誓不让叛军越过真定城半步!”周征见宣德帝点他镇守真定城,连忙站起身,冲着宣德帝一躬身,拱手答道。

    自从李云天说鲁仲乾会去太原,周征就已经猜到自己会去真定城了,他很清楚真定城的重要,也清楚鲁仲乾的厉害,除了他之外恐怕京城无人能坐镇真定城迎击鲁仲乾。

    不得不说,汉王这一招确实是高,山西都司要面对陕西都司和河南都司的压力,原本不如山西行都司和大宁都司对宣德帝的威胁大。

    可鲁仲乾去了山西都司的话,那么情形不可一样了,他是那种敢于孤注一掷的人,一定会集结兵力打下真定城,然后再腾出手来对付山西都司和河南都司的追兵。

    鉴于鲁仲乾的威望,山西都司和河南都司的都指挥使绝对会畏首畏尾,一是不想与鲁仲乾火并,二来也是在观望,想知道宣德帝和汉王究竟谁能在这场皇位争夺战中技高一筹。

    如此一来,原本十平八稳的真定城就成为了宣德帝手中一块烫手山芋,宣德帝唯有让周征坐镇真定城。

    “陛下,依臣来看,威国公既然筹划已久,那么恐怕很难再追上他,不如声东击西,明里大张旗鼓地派人向乐安方向追击,暗里让忠国公去真定城,届时打威国公一个措手不及。”

    见周征领了宣德帝的御命,李云天沉吟了一下,起身向宣德帝拱手说道。

    如果是李云天前去追击鲁仲乾,他有信心凭借蛛丝马迹在鲁仲乾等人离开北直隶之前找到乔装打扮的他们,可要是换做别人去做这件事情,他觉得十有**鲁仲乾会顺利逃脱追兵,进入太原府。[325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25执宰大明328

    与其打草惊蛇,不如守株待兔,装作不知道鲁仲乾去太原,在真定城给他来一记下马威。

    “如此甚好。”杨士奇闻言点了一下头,笑着望向了宣德帝,“陛下,兵法有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恐怕威国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忠国公会在真定城等着他。”

    杨荣和周征等人也纷纷赞同李云天的这个提议,与其让鲁仲乾察觉早作准备,不如趁着他松懈给他当头一棒,杀杀那些叛军的威风。

    宣德帝对李云天的这一招声东击西十分满意,心中是万分欣慰,有李云天在他身边出谋划策,那些迫在眉睫的难题顷刻间就迎刃而解。

    周征随即被宣德帝任命为北直隶总兵,授予其征虏将军印,全权负责北直隶兵事,即刻前往真定城坐镇。

    明初时,总兵并不是一个武官的官职,而是一个差遣的职务而已,职权是总理某地的兵事,无品级。

    由于五军都督府只有统兵权而没有调兵权,故而每当有战事发生时,朝廷就会派遣拥有统兵和调兵权力的统兵官前去指挥作战,其中权力最高的统兵官就是总兵,通常由勋贵来担任。

    总兵由于不是官职,故而总兵前去统兵时都会佩戴朝廷下发的各式将军印,用将军印来统兵和调兵,例如云南总兵配征南将军印,湖广总兵配平蛮将军印等等。

    每当战事结束时,总兵要缴还将军印,这也意味着总兵的职权相应消失。

    靖难时,南军的最高军事指挥李景隆就是总兵,配有平燕将军印,以平燕将军印来调动三军。

    因为五军都督府的武官没有调兵权,故而统兵的时候会像总兵那样,有另外一个体系:总兵以下的统兵官还有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守备和把总等等。

    与总兵一样,每当战事结束,副总兵、参将等职务也就会解除。

    后来,总兵和副总兵等等逐渐成为了常驻武官,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统兵体系。

    李云天和杨士奇、张辅等人离开皇宫的时候已经是午夜,李云天和周征乘坐同一辆马车,路上两人谈论着目前朝中的局势。

    很显然,宣德帝和汉王之间的矛盾事关大明天下,无法调和,这一场战争在所难免。

    或许是想到了二十多年前的靖难之役,言谈中周征显得有几分感慨,想当年他不过是燕王府中的一个百户而已,结果累积军功得以加官进爵,一跃成为了大明的勋贵,得以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

    如今,同样身为皇叔的汉王要举兵向宣德帝发难,与靖难时永乐帝和建文帝的境况何其相似,只不过当年曾经并肩作战的生死兄弟现在分属宣德帝和汉王阵营,要在战场上刀兵相见,生死相搏,不由得令人感到有些唏嘘和无奈。

    “岳父,一旦威国公知道您在真定城,那么无论是为了汉王的大业还是个人的荣辱,威国公绝对会生死相搏,岳父大人务必小心。”谈论中,李云天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郑重其事地提醒周征。

    倘若鲁仲乾无法攻下真定城,那么就被阻挡在北直隶之外,形成进退两难的格局,前有周征阻路,后有陕西都司和河南都司的追兵。

    再者说了,鲁仲乾和周征都是大明的军中名将,以前从未交过手,此次交锋两人将一分高下,因此绝对会全力以赴,届时战况必将务必惨烈。

    “本公与威国公并肩作战多年,对他甚是了解,不会与他硬拼。”周征闻言笑了起来,关切地望着李云天,“你可要小心,汉王战功彪炳,绝对不是等闲之辈,千万不可轻敌。”

    “岳父大人放心,小婿不过一名文官,冲锋陷阵的事情还轮不到小婿。”李云天点了点头,微笑着回答,双目中闪过一丝郁闷的神色。

    周征前往真定城后,率军围剿汉王的重任理应落在张辅身上,可由于张辅与汉王之间的密切关系,虽然他将枚青擒拿但宣德帝心中却并非完全信任他,因此绝对不会将征讨汉王的统兵重权交给张辅,以免发生不测,否则届时可就悔之晚矣。

    这意味着宣德帝要从京城的勋贵中寻找新的统兵大将来统帅众军,而京中勋贵能在气势上与汉王相抗衡的寥寥无几,这个统兵大将的人选可不好挑。

    临晨时分,不少沿街的居民被凌乱而清脆的马蹄声从睡梦中惊醒,纷纷好奇地趴在门缝和窗户缝上向外偷瞄,看见大批骑兵连夜出城,向乐安州的方向疾驶而去,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一队身穿便装的骑士就骑着马呼啸着从刚刚打开的城门中飞驰而出,在守城士卒的诧异的眼神中消失在了前往乐安州的大路上。

    这队快骑是周征以及他的属下、亲兵,为了掩人耳目他们故意从乐安州方向的城门出城,离开京城二十里后就调转了马头,风驰电掣地赶向了真定府。..

第330章 整军备战〔三更〕

    (

    第330章整军备战三更)

    虽然宣德帝还没有起兵讨伐汉王,但京畿都督府下辖各卫所的部队已经在军阁的调令下开始了密集的调动,迅速向山海关、宣府镇、真定城和大名城聚集,整个北直隶上空都笼罩着战争的阴云。更新最快最稳定复制本地址浏览%73%68%75%68%61%68%61%2e%63%6f%6d

    为了增强兵力,宣德帝通过军阁下令,征召各卫所军户子弟入军,分发武器,等战事结束后再行归家。

    由于北直隶军户甚多,军阁预计能征兵二十万,这样的话宣德帝将从兵力上压倒汉王。

    与此同时,户部也紧张地开始调集钱粮,分发给京畿都督府下属的各支部队。

    宣德帝在整军备战,汉王自然也不会闲着,莱州、青州、德州和沧州等州府的驻军已经悉数倒向了他的怀抱,其所掌控的地盘几乎占据了山东一半的地域,纷纷扩军备武,积极准备迎战事宜。

    虽然山东的军户没有北直隶多,但山东自古出豪杰,武风盛行,民间那些民户子弟就是天然的兵员。

    如此一来,汉王麾下直接调动的兵力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万,再加上与其遥相呼应的大宁都司、山西行都司和山西都司,用来对抗朝廷的总兵力有六十万之巨。

    一时间,北直隶和山东地界上聚集了宣德帝和汉王的一百多万大军,战争的阴云越来越浓,百姓们也越来越恐慌。[327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27执宰大明330

    因为惧怕朝廷平叛大军的到来,已经有不少百姓从汉王统治的地区举家逃离,以躲避战祸。

    说起来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二十多年前靖难之役的主战场也是在北直隶和山东的地域,三年的混战使得百姓们深刻体验到了战争的残酷。

    如果不是永乐帝当时突袭了城防空虚的南京,恐怕北直隶和山东的百姓们还要多承受几年战争所带来的苦难。

    故而,对于这次宣德帝和汉王的帝位之争,大量位于汉王控制区的百姓选择了逃离,背井离乡只为能活上一命,否则朝廷的平叛大军一到,必定生灵涂炭。

    就在京城流言四起、百姓人心惶惶的时候,八月十九,文武百官们迎来了六天一次的大朝。

    太和殿上,为了招抚汉王还是围剿汉王,两派持不同观点的官员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争吵不休,宣德帝高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地望着眼前的一幕,他发现大多数的官员都保持了沉默。

    就在那两派官员吵得脸红脖子粗,差一点就在大殿上打起来的时候,前去乐安州给汉王送信的内侍中官侯泰风尘仆仆地赶回了京城。更新最快最稳定

    宣德帝闻之后精神为之一振,立刻将侯泰宣到了太和殿上,当着殿内的满朝文武询问侯泰到达乐安州后的见闻,以及汉王对手下军士四处劫掠的解释。

    在给汉王的那封书信中,宣德帝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从私人亲情到世间大义上劝说汉王止戈息武,只要交出蛊惑离间两人叔侄情谊的那些居心叵测之徒,他依然事汉王为至亲皇叔,继续礼敬有加。

    宣德帝当然知道汉王不会放弃叛乱,但表面上的文章和礼仪他必须要做足,以彰显自己的宽容和忍让,将挑起战火的责任推给汉王,使汉王彻底背上乱臣贼子的骂名。

    原本,宣德帝以为侯泰会将汉王积极备战、意图谋反的事情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向其禀告,这样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发兵讨伐。

    可接下来的一幕出乎了宣德帝的意料,侯泰竟然只是简略地交待了一下他的行程,至于汉王是否招兵买马以及见面时的言行举止则是一问三不知,一看就没有如何回答。

    这使得宣德帝万分震怒,他无论如何都没想到侯泰竟然会当众替汉王的反叛罪行进行掩盖,又不好在众位大臣面前斥责侯泰,因此面无表情地传召随侯泰前去乐安州的锦衣卫副千户李满山来问话。

    立在御史队列中的李云天见状眉头微微皱着,从侯泰反常的反应中他敏锐地意识到,侯泰是在对宣德帝和汉王之间的帝位之争持观望态度,故而不敢得罪汉王,隐瞒了汉王造反的真相。

    很显然,朝中绝大多数大臣像侯泰一样,都在静观其变,等待着宣德帝和汉王之争事态的发展,然后再决定究竟支持两方中的哪一方。[327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27执宰大明330

    在李云天看来,这绝对是一个危险的信号,那些态度**、犹豫不决的大臣犹如一枚枚定时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炸,届时将给予宣德帝沉重一击。

    毕竟,当年靖难之役的往事尚历历在目。

    经历了永乐帝的铁血手段后,朝堂上的大臣们已经是心有余悸,想像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人那样丢了身家性命的大臣已经寥寥无几。

    换句话来说,对于宣德帝和汉王之间的这场大战,朝廷里的绝大多数官员都对结局持观望姿态。

    虽说宣德帝在兵力上占据了优势,可是别忘了,当年永乐帝就是以少胜多,最终靖难成功,一承大统。

    况且,无论宣德帝还是汉王执掌江山,都还是朱家的天下,都是洪武大帝的子孙,至于说正统与否,有了永乐帝这个先例,有谁又敢说汉王在击败宣德帝后不是大明的真命天子?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不久后,锦衣卫北镇抚司副千户李满山大步走进了殿内,先是向宣德帝下跪行礼,随后躬身立在殿前。

    由于是第一次进入太和殿,李满山不由得显得有些紧张,此次他跟随侯泰去乐安,名为护送实际上是前去窥探汉王的虚实。

    与心有顾忌的侯泰不同,在宣德帝的问询下,李满山没有丝毫隐瞒,一五一十地将沿途所言所闻和汉王的言行举止高声向宣德帝表明。

    自汉王在乐安举兵反叛后,北直隶与山东交界的河间府就受到了严重影响,驻军已经分裂成了忠于宣德帝和忠于汉王的两个阵营。

    忠于宣德帝的军队以景州城为基地,忠于汉王的军队则以景州东北方向的沧州为大本营,双方已经成形了对峙之势,使得河间府的局势骤然紧张了起来。

    景州的驻军此时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它不仅要与沧州叛军对峙,而且还要应对来自一河之隔的德州叛军的威胁。

    德州属于山东济南府,济南府与河间府之间隔着一条卫河,德州的治所德州城在卫河南岸,景州城在卫河北岸,双方相距只有一百余里。

    由于德州城地理位置优越,故而历来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二十多年前的靖难之役德州城就是燕军和南军争夺的重点,双方多次围绕德州爆发大规模的战事,德州城也因此数度易主。

    永乐帝登基后,历经战火的德州城进行了一次大修,城高墙厚,易守难攻,毫无疑问将成为汉王向宣德帝发难的桥头堡,也是汉王对抗朝廷平叛大军的重要

    相对于局势紧张的河间府,济南府的情形则可谓剑拔弩张,因为乐安州就隶属于济南府,位于济南府的东北部,是汉王叛乱的大本营。

    济南城作为山东布政使司、山东按察使司和山东都司的所在地,顺理成章地肩负起了领导山东地界终于宣德帝州府对抗汉王的责任。

    进入济南府地界后,侯泰和李满山一行人沿途见到了诸多拖儿带女逃难的百姓,纷纷逃向北直隶躲避战火。

    踏进了汉王控制的区域,则到处都是征兵的队伍,甚至劫掠临近由山东布政使司控制的州县。

    很显然,汉王知道兵力是他最大的劣势,故而大肆在民间征募兵员和军马。

    当侯泰和李满山到达乐安城时,乐安城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兵营,从各地赶来的支持汉王的军队遍布在乐安城的街道上。

    根据李满山目测,乐安城聚集的兵力规模在十万以上,而且都装备了武器和甲胄,像是从各地卫所赶来的部队,士气高涨,都想像当年的靖难勋贵一样,追随汉王加官进爵,光宗耀祖。

    汉王在王府里布下了身穿重铠的重兵,摆出了一副杀气腾腾的模样,吓得侯泰面色苍白。

    见到汉王时侯泰和李满山不由得大吃了一惊,面对宣德帝派来的使者汉王竟然面南背北而坐,这已经不仅仅是僭越那么简单,完全就是大逆不道。

    面对侯泰,汉王态度万分傲慢,明确表达了对太宗皇帝和仁宗皇帝的不满。

    他认为自己在靖难时立有不世大功,是永乐帝登基的最大功臣,可永乐帝却听信了谗言,将他迁来了乐安。

    至于仁宗皇帝,表面上待他礼遇有加,实际上是用金钱和小恩小惠打发他,并没有平反他的冤屈,让他继续屈居在小小的乐安,丝毫没有兄弟间的情谊。

    不仅如此,汉王还讲了他此次举兵的缘由,指出朝中奸臣当道,将矛头直指五朝元老夏元吉,表示他身为洪武皇帝的子孙自然不能任由那些奸臣祸害了大明江山。

    为了显示自己兵强马壮,汉王指着王府里列队严整、顶盔贯甲的军士,一脸狂傲地问侯泰他的这支军队是否足以横扫天下,使得侯泰面无血色,不敢作答。

    汉王看出了侯泰的畏惧,于是让侯泰回去告诉宣德帝,只有宣德帝把朝中的那些奸臣抓来送与他,他这才与宣德帝商议如何解决此次举兵之事,否则只有刀兵相见。

    在这个地方,史书上用了“归报尔主”和“徐议我所欲”来表示汉王的狂妄,彰显他的骄横跋扈。

    太和殿上的众臣对此是一片哗然,谁也没有想到汉王明目张胆地向宣德帝进行挑衅,简直狂妄之极,更没想到汉王有如此大的号召力,竟然使得不少卫所的士兵前去投靠。

    “禀皇上,汉王派来了使者,现在在承天门外候旨!”就当太和殿上的文武百官议论纷纷的时候,一名侍卫官走进殿内高声禀告。

    这使得大殿里刹那间就安静了下来,众臣纷纷目露诧异的神色,不由得看向了宣德帝,很显然,汉王此时派来使者绝非善意!

    “传!”宣德帝冷笑了一声,随后沉声喝道,他倒要看看自己的这位二叔想要做些什么。

    目睹了眼前的一幕后,李云天暗地里摇了摇头,汉王也太过自负,所谓骄兵必败,汉王如此轻视宣德帝,势必为之付出惨痛的代价。..

第331章 御驾亲征〔四更〕

    (

    第331章御驾亲征四更)

    “臣,天策卫百户陈刚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大约过了半盏茶的工夫,在太和殿众臣的注视下,一名身六品武官官袍的男子大步走进殿内,给宣德帝下跪行礼。

    天策卫本是京城驻军,后来被汉王从永乐帝那里索为了其王府护卫,是汉王手中最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部队。

    陈刚和侯泰一同进的京,又一起进了大明门,只不过他在承天门受到了严格的检查,故而慢了侯泰一步,落在了后面。

    “陈百户,汉王派你来所谓何事?”宣德帝冲着陈刚虚空向上一托,示意其起身,然后不动声色地问道。

    “陛下,汉王让臣带来一封信。”陈刚闻言从怀里取出了一个信封,双手捧着说道。

    宣德帝向立在龙椅前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金英微微颔首,金英见状就快步走了下去,从陈刚手中接过了那封信,然后抬步走回龙椅,准备将信交给宣德帝。

    “念!”宣德帝见状冲着金英一挥手,示意他不用拿过来,同时高声说道,他知道在场的众位大臣肯定想知道汉王在信中说了些什么。

    “遵旨!”金英闻言向宣德帝一躬身,然后从信封中掏出一张纸,打开后抑扬顿挫地念了起来。[328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28执宰大明331

    在信中,汉王不仅称洪熙帝违反了洪武和永乐时期的旧制,颁给了文臣诰敕和封赠,而且还指责宣德帝不该修理南巡宫殿,浪费民脂民膏,并将此事归罪于朝廷上的文武大臣没有辅佐好宣德帝。

    与此同时,汉王还斥责朝中几位大臣为奸佞,其中为首的人便是五朝元老、户部尚书夏原吉,要求宣德帝交出这些人杀掉,并扬言已派兵把守通往北直隶外的交通要道,防止那些奸臣逃跑。

    否则的话,为了大明江山的千秋万代,汉王将按照洪武大帝定制下的祖制,举兵前往京城“清君侧”。

    听着听着,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一丝不屑的神色,汉王的这封信不过是对永乐帝“靖难”起兵的效仿而已,可理由却显得太过牵强,而且他的矛头指向错误,不应该拿夏元吉开刀。

    夏元吉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和宣德五朝,担任户部尚书多年,一心为公,深受众臣的爱戴,还曾经因为国库空虚反对永乐帝北征而被永乐帝打入了诏狱,直至洪熙帝登基才放出来。

    因此,汉王将矛头指向夏元吉颇为不智,倒不如换成是别人,例如吕震,或许更有说服力。

    其实汉王本来是想将吕震视为朝廷奸臣的贼首,不过非常可惜,吕震七月份的时候在主持祭祀太庙时因为醉酒而死,礼部尚书由礼部左侍郎胡滢接任,这使得汉王没有别的选择,唯有选夏元吉来当靶子。

    不得不说,汉王与永乐帝当年面对的境况非常相似,都是在侄儿即位之初起兵夺位,但对手却截然不同,永乐帝面对的是优柔寡断的建文帝,而宣德帝则杀伐果决。

    “唉,看来汉王果然是反了,众位爱卿有何对策?”等金英念完了信件,宣德帝故作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忧心忡忡地望向了大殿上的文武大臣,将汉王造反一事的基调给定了下来,后面就是如何出兵平叛了。

    “臣推荐太子太保、阳武侯薛禄前往平叛。”宣德帝的话音刚落,南京兵部尚书张本就出列,高声奏道。

    张本原本为刑部右侍郎,与洪熙帝私交甚好,故而洪熙帝继位后升他为南京兵部尚书兼掌南京都察院,后留在京师兵部协助陈洽处理兵部事务。

    当陈洽随成山伯王通平叛交趾后,张本实际上代理了陈洽的职权,进入军阁参与军阁的相关事宜。

    原本,在京城中的那些勋贵里,英国公张辅和忠国公周征是最适合率军平叛的人。

    不过周征这些天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并没有在军阁,而张辅又与汉王交往甚密,故而张本就推荐了阳武侯薛禄。

    薛禄在靖难时战功卓著,作战勇猛,由于多次与汉王并肩作战,故而对汉王的战术知之甚详,是京城勋贵中最适合的平叛人选。[328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28执宰大明331

    大殿右侧的勋贵队列中,薛禄闻言脸色不由得大变,双目流露出为难的神色,他虽然不赞同汉王举兵造反,但他与汉王有过生死患难的交情,让他去平叛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陛下,汉王凶悍,非陛下御驾亲征不可!”这时,大点左侧队列前端走出一个人,正是内阁次辅杨荣,沉声向宣德帝说道。

    说实话,杨荣并不信任薛禄,万一薛禄临阵倒戈,那么大明的江山可就危亦,因此必须要宣德帝亲自前去平叛,才是最为稳妥之举。

    “陛下乃一国之君,岂可亲临险境。”随后,大殿右侧队列前方也有一人走出队列,是太师、英国公张辅,冲着宣德帝拱手说道,“陛下,臣愿意率军十万前去讨伐汉王,必将汉王擒住献给陛下。”

    “陛下,太师虽然勇武善战,可此事事关大明江山社稷,陛下还是应当亲征。”杨荣闻言,双目不由得流露出了警惕的神色,张辅与汉王之间的关系人尽皆知,要是用他领军的话,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虽然张辅擒住了枚青送给了宣德帝,但是又能保证这不是汉王和张辅使出的一招苦肉计,一旦张辅领着那十万精锐投奔了汉王,后果可就不敢设想。

    “此去平叛路途艰险,而战事瞬息万变,随时都有可能受到敌军突袭,倘若陛下有个意外,岂是你我所能担待起的?”张辅岂会不知杨荣的心思,于是冷笑了一声,沉声质问。

    “倘若不能一战而平定汉王,定有宵小之徒投靠,那么汉王势必起势坐大,届时无人能担此重责。”杨荣自然不甘示弱,冷冷地反驳道。

    张辅越是想带兵平叛,杨荣就越是怀疑他的动机,因此也就越加不会让他掌兵,以防不测。

    见两人争执了起来,于是大殿上的文臣和勋贵们随即也加入了战局,文臣一边倒地支持杨荣,而勋贵们全部支持张辅,演变成为了文官集团和勋贵集团的较量。

    宣德帝见两派在太和殿上吵得不可开交,而且都有着几分道理,于是沉吟了一下后不由得望向了夏元吉、蹇义和杨士奇、杨溥、金幼孜、黄淮等人,他们几个一直没有开口发表意见。

    在宣德帝看来,派遣朝中勋贵领兵平叛虽然是例行之举,但却无法保证能平定汉王的叛乱,因此带来难以想象的严重结局。

    而御驾亲征固然增加了许多胜算,可是无法保证他的安全,保不准汉王会派人进行突袭,这使得宣德帝左右为难。

    “臣不才,激变宗藩亲王,罪该万死!”夏原吉见宣德帝看向了他,连忙摘下了头上的乌纱帽,跪在地上向瞻基请罪。

    “爱卿为大明劳心尽力,何罪之有?汉王所言不过是拿你当个借口而已,是福是祸朕愿与你一起分担。”宣德帝闻言摇了摇头,吩咐金英将夏元吉扶了起来

    “陛下,难道您忘记了当年李景隆之事吗?要想对付汉王,非得陛下御驾亲征不可!”夏元吉起身后,沉吟了一下,望着宣德帝高声说道。

    夏元吉的话不仅使得宣德帝的脸色为之一变,也使得太和殿上一阵骚动。

    二十多年前,永乐帝奉天靖难时,建文帝派太子太傅、曹国公李景隆率领五十万南军前去平叛,结果被燕军杀得惨败,导致与燕军陷入了持久战。

    不仅如此,当年永乐帝率军突袭南京城的时候,李景隆开城投降,使得建文帝没有等到各地勤王之师的到来,进而失了皇位。

    李云天闻言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看来姜还是老的辣,一开口就击中了问题的要害。

    “陛下,往事可鉴,平叛之事不可失策,现在汉王立足未稳,倘若陛下御驾亲征,卷甲韬戈前往,一鼓作气就能将其平定,这就是先声有夺人之心。如若命将领出征,恐怕不济。”

    夏元吉见宣德帝似乎还有犹豫,于是有条不紊地说道,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支持杨荣的决定。

    “陛下,臣附议!”夏元吉的话音落后,杨士奇站了出来,拱手说道。

    随后,蹇义、金幼孜等人也出班,声援杨荣。

    随着杨士奇等人支持杨荣,宣德帝不由得望向了人群中的李云天,李云天见状连忙微微颔首,在他看来夏元吉言之有理,宣德帝要想赢得与汉王的这一战,必须御驾亲征,否则派遣那些勋贵的话后果难以预料。

    “既然如此,朕决意御驾亲征!”见李云天点头,宣德帝终于不再犹豫,宏声宣布道。

    “陛下,汉王有勇无谋,骄横无忌,麾下所部虽人数众多,但却是临时强征的百姓,是一群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而已,陛下乃万金之躯,千万不可以身犯险,臣只要率兵十万就能擒拿汉王。”

    张辅闻言不由得面色一变,连忙冲着宣德帝拱手说道,“我等身为武将,如若不能为陛下分忧,实在是惭愧之至。”

    “陛下三思!”大殿右侧的勋贵闻言,不由得向宣德帝一躬身,异口同声地说道。

    “太师好意朕心领了,虽然尔等足以平定叛乱,但朕金口玉言,既然已经决意御驾亲征,岂可出尔反尔。”

    宣德帝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随后沉声向张辅说道,事关大明的江山社稷,他岂敢有丝毫的轻怠。

    况且,宣德帝现在心中并不信任张辅,张辅越是想要带兵平叛,他自然也就越不会答应。..

第332章 局势复杂

    (

    第332章局势复杂

    见宣德帝心意已决,张辅不好再劝,向宣德帝拱了一下手后退回了自己的队列中,神情显得有些复杂,他为官多年岂会猜不出宣德帝的心思?

    在张辅看来,宣德帝心中对他还是有隙,并没有完全信任他,倘若周征在的话宣德帝十有**会委以周征讨伐汉王的重任,谁让周征深得宣德帝的信赖。.最快更新访问:shuhahА。

    如今周征不知道去哪里执行公务,安平侯牛世豪又被派去了大名城坐镇,现在宣德帝身边就剩下义国公张昊一个能征善战的勋贵可以信赖,自然不可能将张昊派去平叛。

    再者说了,张昊虽然也是一员虎将,但根本就不是汉王的对手。

    张本这才推荐阳武侯薛禄率兵前往,因为在京城剩下的这些勋贵中,也只有薛禄能顶住汉王的气势与其一战了。

    说实话,薛禄充其量也就是能与汉王一战,要想击败汉王的话,京城里不过三个人而已,也就是张辅、周征和鲁仲乾。

    至于鲁仲乾,恐怕人已经跑到汉王那里去了,虽然宣德帝对外宣称鲁仲乾在家休养,但鲁仲乾身为军阁阁员十来天不见踪影,威国公府又闭门谢客,张辅一猜就知道鲁仲乾出事了。

    联想到前些天半夜里紧急出城并且追向乐安方向的那些骑兵,以及汉王派来枚青,张辅就不难想象鲁仲乾发生了什么。[329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29执宰大明332

    或许,张辅早就知道鲁仲乾要潜逃的事情,他擒拿枚青真的就是一出苦肉计,这里面的是是非非恐怕除了张辅外没人知道。

    陈刚无疑是幸运的,他此番前来送信可是冒着杀头的危险,虽说两军交战不战来使,可是也有斩使以立威的说法,如果面对永乐帝或者洪熙帝的话恐怕他就要掉脑袋。

    可宣德帝不一样,虽然有年轻人的血气方刚,但同时也有君王的城府,故而饶了陈刚一名命,让他回去告诉汉王不要受到一些心怀叵测小人的蒙蔽而妄启战端,只要汉王悬崖勒马那么以后还是大明的皇叔,那么一切如常,他绝对不追究此事。

    不过,汉王此时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岂会搭理宣德帝释放出来的善意,况且他现在在气势上压倒了宣德帝,士气如虹,一副稳操胜券的架势,将宣德帝的这番善意当成了怯懦。

    随着宣德帝在太和殿上决意御驾亲征,讨伐造反的汉王,京城里大大小小的衙门有条不紊地为宣德帝亲征的事宜忙活了开来。

    锦衣卫北镇抚司、刑部、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的人在京城里四处捉拿着汉王派人的奸细,搞得京城鸡飞狗跳,草木皆兵。

    与此同时,汉王写给宣德帝的那封信也被当做饭书誊抄在纸上张贴于京城大街小巷,并且发往全国,以示声讨。

    所谓兵贵神速,经过京城各大衙门的一番忙碌,仅仅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已经准备妥当宣德帝亲征的各项事宜。

    八月二十日的上午,宣德帝到太庙将汉王的罪行告之天地、宗庙和社稷诸神,随后率领十五万大军朝乐安进发。

    这是宣德帝登基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十五万人浩浩荡荡地在路上行进着,刀枪林立,锦旗招展,人喊马嘶,不仅踩坏了沿途的庄稼,也踏平了周边的土丘,声威浩大,气势惊人。

    此次宣德帝出征,命定国公徐永昌、彭城伯张昶守皇城;安乡侯张安、广宁伯刘瑞、忻城伯张荣、建平伯高远守京城;丰城伯李贤、侍郎郭、郭敬、李昶督军饷;郑王朱瞻、襄王朱瞻留守北京。

    广平侯袁容、武清侯石山,都督张升、山云,内阁大学士黄淮,黄福、李友直协同郑王和襄王守北京。

    少师蹇义、少傅杨士奇、少保夏原吉、太子少傅杨荣、太子少保吴中、礼部尚书胡滢、兵部尚书张本、通政使顾佐、英国公张辅、义国公张昊等随驾扈行。

    宣德帝任命阳武侯薛禄、清平伯吴成为先锋,率军三万在前方给大军开路。

    行进的御辇中,宣德帝和张辅、张昊、李云天商议着军情,一张上面标有敌我态势的地图平铺在桌案上。[329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29执宰大明332

    宣德帝对御驾亲征并不陌生,他十几岁时就跟随永乐帝驰骋大漠,早已经习惯了这种刀枪林立、前呼后拥的浩大阵势。

    不过,以前做出最终决断是永乐帝,而现在变成了他。

    宣德帝知道自己的任何决定都可能影响战争的成败,故而谨慎小心,召集军事经验丰富的张辅和张昊来御辇商议军情,李云天负责在一旁参谋军情。

    这张地图是李云天根据所掌握的情报制定的,上面详尽列明了山东各军事重镇的情况以及相关地形。

    根据地图上的信息显示,忠于洪熙帝的明军和忠于汉王的叛军已经在山东形成了对峙的态势,代表明军的红色箭头和代表叛军的蓝色箭头将山东地域一分为二。

    山东布政使司下辖6府,分别是济南府、济宁府、登州府、青州府、东昌府和莱州府。

    其中,明军控制的地区是济南府南部、济宁府和东昌府,叛军控制的地区是济南府北部、青州府、登州府和莱州府。

    从地图上看上去的话,那些红色区域和蓝色区域将山东地界沿着左上至右下的方向分成了两半,单从面积上来看的话双方势均力敌。

    明军在山东境内的兵力主要集中在济南城,叛军的兵力集中在德州城和乐安城。

    由于朝廷并没有发布征兵的命令,故而山东都司没有征募军队,山东的明军只有八万人:五万在济南城,一万在东昌城,剩下的两万在济宁城。

    叛军在德州城的兵力可能达到了惊人的十万,在乐安城有五万,在青州城有两万,其余的三万分布在剩余的州府中。

    从目前的态势来看,汉王准备在德州与前来平叛的明军决一死战,毫无疑问,平叛的明军是京畿都督府的精锐,只要将这支军队打垮,那么北直隶境内就任由汉王驰骋。

    有消息传言,汉王现在就在德州城里,静待平叛大军的到来,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在战功卓著的张辅和张昊面前,李云天根本没有开口说话的份儿,老老实实地在一旁听着两人对战局的分析。

    由于德州城集结了汉王的重兵,又易守难攻,故而张辅和张昊建议宣德帝绕过德州城直取乐安,造出攻击汉王的老巢的假象,逼汉王出城决战,前去救援。

    “李御史,你如何看眼前的局势?”宣德帝有些拿不定主意,不由得望向了李云天,想听听他的意见。

    这一招围魏救赵虽好,但如果汉王不上当,趁机挥师攻向京城,那么后果可就不堪设想,郑王和襄王能否守住京城将是一个未知数。

    可要是如果要强攻德州城的话,那么无疑会给明军带来重大的伤亡,届时汉王趁机突袭,极有可能会造成明军一场惨败。

    其实,最稳妥的办法是围城,十五万大军足以将德州城团团围住,只要隔开了汉王与外界的联系,那么其余地方的叛军将群龙无首,各自为战。

    不过汉王非等闲之辈,绝对不会轻易让明军包围德州城,倘若他调来乐安的叛军里外夹击围城的明军,明军很难进行抵挡。

    因此张辅和张昊这才决定将汉王的主力从德州城里引诱出来,凭借兵力上的优势与其在野外进行决战。

    “陛下,臣觉得汉王身经百战,不会让我军顺利进入德州,极有可能趁我军长途跋涉,立足未稳之际在景州伏击我军的先锋部队,给我军一个下马威,不可不防。”

    李云天见宣德帝询问他的意见,沉吟了一下后伸手指着地图上景州的地界说道。

    “两位国公意下如何?”宣德帝闻言不由得微微颔首,觉得有几分道理,随后看向了一旁的张辅和张昊。

    “陛下,李御史言之有理,汉王并不是那种坐以待毙之人,依他的性格很有可能会偷袭我军。”张辅率先开口,冲着宣德帝一躬身,沉声说道,“臣觉得应该谕令阳武侯和清平伯,让他二人小心行事,提防汉王的伏兵。”

    “臣也是此意。”张昊随即也向宣德帝说道,李云天的担忧不无道理,汉王的军事才华无可厚非,十有**会出奇兵来牵制明军。

    “李御史,你可有御敌之策?”宣德帝见张辅和张昊都同意李云天先前的判断,于是饶有兴致地望着他,想知道李云天是否有解决目前困局的好办法。

    “陛下,我军兵多将广,汉王虽然狂傲但颇具军事才华,不会贸然正面与我军硬拼。”

    李云天仔细想了想,然后冲着宣德帝躬身说道,“依臣看来,汉王可能效仿当年的太宗皇帝,趁京城空虚之际偷袭京城,然后再集中力量攻击我军。”

    “他难道不怕孤军深入,被我军断了后路?”宣德帝闻言顿时吃了一惊,脸上流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张辅和张昊的眉头则微微皱了起来,神色变得有些严肃,双目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陛下,如今北直隶的兵力聚集在了居庸关、宣府镇、真定城和大名城,只要汉王绕过平叛大军,那么在北直隶地界将一马平川,无人能阻其锋芒。”

    李云天神情严肃地望着宣德帝,沉声解释道,“故而,臣觉得一定要将汉王困在山东,使其无法脱身进北直隶一步!”

    虽然他的言论有些匪夷所思,但却不是空穴来风,早在永乐帝驾崩之际李云天就已经开始研究汉王在靖难时所经历的大小阵战,他发现汉王不仅能征善战而且极富冒险精神,常常采用出其不意的战法袭击敌军。

    此次前来山东平叛的部队是京畿都督府的精锐,再加上张辅和张昊等名将压阵,汉王要想将其击败殊为不易,因此不如出奇制胜,趁着京师兵力薄弱之际突袭京城。

    况且,京城不少勋贵都与汉王有旧,倘若有人与汉王里应外合的话,防守原本就空虚的京城旦夕之间就可被汉王攻破。..

第333章 平叛方针

    (

    宣德帝万万没有想到汉王可能会打京城的主意,听了李云天这么一说才意识到形势的严峻,眉头紧紧皱在了一起,要是汉王真的铤而走险偷袭京城,京城可就危矣,而平叛大军也会随之陷入险境。。更多最新章节访问:shuhaha。

    当年靖难时,永乐帝率兵南下,绕过了驻守在济南府的南军后,从山东一路打到了南直隶,期间经过的时间长达半年。

    就在这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南京城的防务并没有得到加强,进京勤王的部队寥寥无几,绝大多数的人都在观望,等待永乐帝和建文帝一决胜负。

    毕竟这是大明皇族的内斗,无论谁胜谁负江山还是朱家的,那些地方官员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况且,谁也不想在永乐帝和建文帝胜负未分时站错了队,那样的话将遭受灭顶之灾,还是按兵不动最为稳妥。

    话又说回来了,虽然南京城兵力薄弱,但城高墙厚,拥有大明最为坚固的城墙,要是守军固守待援,永乐帝要想攻下南京城绝非易事,等到追击的南军到达,永乐帝唯有撤退的份儿。

    可谁能想到,守卫金川门的李景隆和谷王竟然会开城投降,使得燕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入了固若金汤的南京城,永乐帝也因此夺取了天下。

    如今,宣德帝和汉王之间的情形与当年的靖难何其相似,除了忠于双方的军队外,两人在分出胜负前很难获得各地方都司兵力的支持,那些外地的文武官员绝大对数都会处于观望中,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也就是说,宣德帝和汉王的这场战争,参与进来的军队除了南直隶的京畿都督府和山东都司,也就只有周边的大宁都司、山西都司、山西行都司和河南都司会卷入其中,其余都司不是鞭长莫及就是心有顾虑。[330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30执宰大明333

    如今,忠于宣德帝的明军和忠于汉王的叛军在居庸关、宣府镇、大名城和真定城等处对峙,那么世间的注意力就都集中在了御驾亲征的宣德帝和坐镇德州的汉王之间的较量。

    一旦汉王出其不意地兵临城下,那么京城的文武百官绝对会慌成一团,惊恐不已,届时会不会有李景隆和谷王之类的人为了荣华富贵或者其他原因打开城门投降,那就未尝可知了。更新最快最稳定

    归根结底,宣德帝和汉王之间的战争属于皇族之争,又有靖难之役的例子摆在眼前,届时京城里能有多少人效忠宣德帝可真的不好说了。

    张辅神情诧异地望着李云天,当前的局面是宣德帝处于攻势而汉王处于防守姿态,可年纪轻轻的李云天竟然能敏锐地意识到汉王潜在的优势,这可着实令他大吃了一惊。

    “陛下,倘若汉王真的有此打算,我等不得不防。”随后,张辅回过神来,郑重其事地提醒宣德帝。

    或许在外人看来,汉王偷袭京城简直就是自寻死路,先不说尾随而至的平叛大军,居庸关、宣府镇、大名城和真定城得知消息后肯定会派兵前来驰援京城,届时汉王将面对被围歼的局面,无处可逃。

    可正是因为众人都这么看,反而给了汉王一个出奇制胜的机会,在张辅看来,能看穿这一点的人实在是殊为难得。

    “陛下,臣也觉得应该在山东境内与汉王决一死战,不宜让其踏足北直隶。”张昊也对李云天的分析表示了赞同,颇为欣赏地望了李云天一眼,就连他也没能想到汉王可能会采用这种孤注一掷的做法。

    “如何将汉王留在山东?”宣德帝蹙着眉头望着李云天,既然李云天给他出了一道难题,那么应该有破解之法。

    “陛下,臣以为,倘若汉王真的要偷袭京城,那么一定会走沧州,然后经沧州北上京城,这是一条抵达京城的最安全捷径。”

    李云天闻言沉吟了一下,伸手指着地图上景州城和沧州城之间的一个地点说道,“如果能确定汉王有此意图,我军可在白河沟设伏,给予汉王迎头痛击,使得他以后不敢轻举妄动。”

    白河沟是从德州前往沧州的必经之地,是一个狭长的多山地带,此时正值初秋,山上的树木枝繁叶茂,正好用来打伏击。

    “如何才能知道汉王想要偷袭京城?”宣德帝望了一眼地图上的白河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然后神情严肃地问道。

    “陛下,战局瞬息万变,臣现在也无法说清楚,只有静观其变。”李云天摇了摇头,现在他手头的信息量太少,无法做出判断。

    “来人!”宣德帝闻言沉吟了一下,喊进了守在御辇车厢门外的金英,郑重下达了谕令,“告诉阳武侯和清平伯,让两人小心行军,提防叛军的伏击。”[330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30执宰大明333

    几天后,当宣德帝的御辇即将离开河间府的时候,前方传来了一个糟糕的消息:

    阳武侯和清平伯所率领的先锋部队在景州以北的阜城县遭到了叛军的伏击,历经半天的苦战后落败。

    在阳武侯的指挥下,明军奋力厮杀最终冲出了伏击圈,不仅清平伯在混战中身受重伤,也因此折损了一半的人马,伤亡惨重。

    面对溃逃的明军,叛军担心景州城会派兵来救,又忌惮阳武侯的威名,怕阳武侯阻止部队反戈一击,因此并没有趁胜追击而是迅速南撤,退回了德州城。

    得知这个消息后宣德帝不由得勃然大怒,将奏报重重地扔在了地上,他先前已经提醒了阳武侯和清平伯,结果两人还是落进了叛军的伏击圈,实在是太过可恶。

    其实,这也怨不得阳武侯和清平伯大意,谁也没有想到叛军居然会孤军深入,竟然潜行到景州以北的阜城县去伏击他们。

    况且,叛军的统帅是庆义伯吕平,不仅是汉王的心腹而且还是大明勋贵中最擅长远程奇袭的人之一。

    吕平是后军都督府的都督同知,本在京城的后军都督府里任职,三个月前被派往山西都司执行公务,谁也没想料到他会出现在这里,着实令人感到意外。

    此次伏击吕平轻车简从,带了五万叛军悄悄埋伏在了阜城县,出其不意地给了明军的先锋部队一记痛击。

    本来,按照吕平的打算他准备将先锋部队全歼,可阳武侯毕竟不是等闲之辈,硬是指挥着人马冲破了吕平设下的两道防线,最终得以带领残部脱离了伏击圈。

    宣德帝被汉王给了一记下马威,心中不由得万分恼怒下令部队加快行进速度,尽快赶到景州城。

    不过为了稳定军心和鼓舞士气,明军在对外宣传的时候将先锋部队的大败变成了大胜,表示此战歼灭叛军两万余人。

    八月二十七,经过七天的行军后,宣德帝所率领的平叛大军终于抵达了景州城,坐镇景州城的青阳伯鲁庆率领城内文武官员出城迎接,整个景州城已经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兵营。

    青阳伯鲁庆是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半个月前率领五万大军进驻了景州城,在与汉王的对峙中采取了守势,静待平叛大军的到来。

    进入景州城后,宣德帝召集了文武重臣商议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从目前的局势看,景州城的明军有三个进攻方向,一是德州城,二是乐安,三是沧州。

    其中沧州的兵力最弱,只有两万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城里的叛军一定会固守不出,凭城坚守。

    考虑到守城方的地利优势,像这种攻城战的话,如果攻城方的兵力不是守城方的数倍,那么很难将城池攻下来。

    德州和乐安的兵力都很充裕,又互成掎角之势,要想攻下这两座城池中的任意一座的话并非易事,需要济南城的明军相配合。

    “捷报,捷报,我军在真定府歼灭山西叛军两万余人!”就在众人各抒己见,议论纷纷的时候,一名侍卫官手里高举着一份公文快步走了进来,口中高喊着。

    听闻此言,宣德帝眼前不由得一亮,连忙拿来公文查阅,脸上随即流露出喜色,暗中松了一口气。

    就在阳武侯的先锋部队遇袭后的第二天,坐镇真定城的周征主动出击,偷袭了进入真定府境内的山西叛军,使得山西叛军不得不退出了真定府的地界。

    山西叛军一共有十二万人,真定城有驻军十万,是明军在北直隶地界中驻扎军队最多的城镇,仅次于京城。

    单从兵力上看,双方的实力相差无几,真定城守军虽然能够依借城墙的优势来阻击叛军,可是叛军一旦绕过了真定城向京师或者德州而去,那么真定城的守军必将陷入被动中。

    因此周征可不想将战局脱离了真定府,那样可就会失去控制,故而主动出击,打了毫无防备的山西叛军一个措手不及,肯定不会再贸然出击。

    直到这个时候,在座的众位大臣才知道坐镇真定府的人竟然是忠国公周征,同时也得知了山西叛军统帅的身份――威国公鲁仲乾,震惊之余暗暗猜测两为国公谁技高一筹,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经过众人的一番商议后,最终决定集中兵力强攻德州城,只要将德州城拿下那么汉王将失去手中最重要的军事重镇,势力随之会大为受损。..

第334章 强抢民女

    (

    讲武堂学员住在景州城一个大户人家的前院,由于景州城一下子涌进来如此多的军队,城里根本没有多余的地方可以安置,因此只能让一部分人借宿在民宅中,另外的在城里的空旷处安营扎寨。。更新好快。

    此次出征,虽然都察院的御史和翰林院庶吉士能享受优厚的待遇,但李云天并没有跟他们在一起,而是一直与讲武堂的学员和教官待着。

    这可是一次难得的实战经历,李云天必须要妥善利用起来,无论对学员还是教官乃至对他都大有裨益。

    进入景州城后李云天就被宣德帝喊了过去,待在他的身边出谋划策,直到吃了晚饭才回到讲武堂的驻地。

    一回来,李云天就把讲武堂的教官们召集了起来,向他们通报了宣德帝准备集中兵力攻打德州城的事情,让他们以中队为单位阻止学员制订攻打德州的计划,明天交给他过目,计划里面要包括行军方案、物资调配等等,这将是讲武堂的一项重要的考核。

    “大人,求求你救得小的一家吧。”就在李云天在前院会客大厅向教官们布置任务时,一名身穿锦袍的中年人急匆匆地走进来,扑通一声就跪在了他的面前,高声哀求道。

    “刘老板,有事好说,毋需如此。”李云天见状微微一怔,连忙走上前想要扶起这个中年人。

    中年人姓刘,是这座宅院的主人,在景州经营布匹生意,是当地也算一个有名的商贾。

    “大人,犬子未过门的媳妇被几位军爷抢了去,州衙的人管不了,小人无法,唯有请大人给小人做主。”刘老板不肯起身,跪在那里哀求道。[331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31执宰大明334

    “有这等事?你可知道抢人的是谁?”李云天闻言眉头顿时就是一皱,行军打仗最忌军纪涣散,如今宣德帝在城里竟然有人还敢做出这种欺男霸女的事情,简直可恶至极。

    “好像是一位千户大人的亲兵,那个千户下午的时候就去纠缠过小人的儿媳妇,州衙的人来后他们才走,不成想晚上竟然来抢人。”刘老板闻言连忙说道,“小人虽然不知道他们的身份,可有人看见他们去了城南的军营。”

    李云天这下明白为何州衙不管此案了,现在是与汉王叛军交战的关键时期,他们可不想搅和进此案,以免扰乱军心,难道让他们去军营中去搜人?

    “你放心,本官一定会给你讨个公道。”李云天沉吟了一下,面无表情地扭头吩咐旁边的一名教官,“去,让一中队的人集合,本官倒要看看是哪个混蛋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在天子脚下明目张胆地做出如此下作的事情。更新最快最稳定”

    随着李云天的命令,讲武堂一中队的学员迅速行动了起来,纷纷换上了鳞甲,背上背着弩弓,手里拎着盾牌,腰上挂着绣春刀,全副武装地簇拥着李云天和刘老板离开了刘宅,沿着街道快步离去。

    虽然已经到了晚上,但街上仍有不少顶盔贯甲的士兵巡逻,以防有细作在城里捣乱,况且宣德帝御驾在此,治安是当务之急。

    李云天一身黑色军服,跟随他的学员则顶盔贯甲,一副杀气腾腾的模样,一路行来引得沿途的士兵纷纷侧目而视,私下里交头接耳地议论着,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景州城城南有一片空旷地带,此时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军营,里面密密麻麻地搭满了帐篷,驻扎了数万名士兵。

    “大人,小人得到禀报,他们把小人的儿媳带到了里面。”来到军营门口,刘老板望了军营里一眼,神情紧张地向李云天说道。

    李云天的眉头微微皱了皱,刘老板只知道对方是一名千户,可能是千户,也可能是副千户,这个军营里有数十名千户以及上百名副千户,要想从中找人的话无疑是大海捞针。

    尤为重要的是,倘若耽误了时间,即使找到了那名抢人的千户,那么恐怕刘老板未过门的儿媳妇也遭到了不测。

    不过事已至此已经来不及多想,李云天随即领着人大步向营门走去。

    “军营重地,闲人勿入!”营门口守着一群士兵,领头的是一名总旗,见李云天衣着怪异,不知是何来路,于是走上前拦住了他的去路。

    “都察院湖广道监察御史,有要事要见你们的副总兵大人。”李云天从身上掏出御史印信,冲着那名总旗一晃,不动声色地说道。

    “御史大人,请。”那名总旗见状怔了一下,连忙侧身闪开了道路,万万没有想到眼前这名年轻人竟然会是御史,而御史对军队有着监察之责,岂是那名总旗招惹起的。[331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31执宰大明334

    此处军营的军队由副总兵杜胜统辖,杜胜是靖难的勋贵,被永乐帝封为招远伯,担任右军都督府的都督同知。

    “贤侄,所来何事?”

    杜胜正在营帐里与手下的副将和参将商议着明日出兵之事,得知李云天来访不由得倍感诧异,两人可是不久前才在宣德帝那里见过,他还以为宣德帝有谕令要让李云天向他下达,连忙领着众人走出营帐迎接。

    京中的勋贵相互间都沾亲带故,李云天是周征的女婿,故而杜胜喊他一声贤侄没错,无形中也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杜叔,小侄此次前来是为了一桩案子,还望杜叔能助小侄一臂之力。”李云天苦笑了一声,不无无奈地冲着杜胜拱手说道。

    “噢?”杜胜不由得感到有几分意外,他知道李云天肩负御史的职责,随后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将李云天请进了营帐。

    “在此危急时刻竟然还能做出这种龌龊之事,实在是胆大妄为!”当得知了李云天的来意后,杜胜不由得勃然大怒,伸手重重地拍了一下桌面,显得异常恼火。

    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将领,杜胜深知大战之前军纪严明的重要,否则的话岂不是成为了一群乌合之众?

    况且,军队里有营妓随行,又不是没有女人,搁得住要到外面去抢人?

    尤为令杜胜恼火的是,那个千户竟然还因此招惹上了李云天,而李云天是出了名的执法严厉,连安义候的面子都没给,这次可是给他惹了一个大麻烦,要是传到宣德帝那里岂不是让宣德帝认为他统兵无方?

    “贤侄,你放心,我这就让人去查,看看是哪个混蛋做下的事情。”随后,杜胜神情冷峻地向李云天说道,他也想看看是哪个不知死活的家伙撞到了李云天的手上。

    “杜叔,如此一来恐怕会惊动对方。”不等杜胜喊人调查此事,李云天开口阻止了他,有条不紊地说道,“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请杜叔以商议军务为由将营中千户召来于此。”

    杜胜觉得李云天言之有理,于是让人传营地里的千户来他的大帐议事,万一对方情急之下杀人灭口,那么案子无疑会闹得更大。

    不久后,数十名千户从营地各处赶来,齐聚在了杜胜的大帐,满满当当地站在了帐里,等待着杜胜的训示。

    等所有的千户都到齐后,杜胜挥了一下手,一群顶盔贯甲的亲兵就涌了帐中,面无表情地立在了大帐的两侧,使得那些千户面面相觑,不知道出了何事。

    “想必诸位都知道,此次平叛事关重大,本将已经三令五申,要严守军纪,可就是有人将本官的话当耳旁风,在天子脚下做出强抢民女的恶行,简直混账之极!”

    在众千户不解的注视下,端坐在大帐正前方座椅上的杜胜缓缓站了起来,面无表情地瞪着他们说道,“现在,这件事情已经惊动了朝廷的御史,是谁做下的快快招认,否则本将一定查明,严惩不贷。”

    杜胜起身的时候,坐在一旁椅子上的李云天也跟着站了起来,不动声色地望着那些千户脸上神情的变化,想从中找出蛛丝马迹。

    现场的千户们闻言顿时一阵骚动,面面相觑,显得倍感意外。

    “本将已经给过你们机会了,你们要是心存侥幸,想要顽抗到底的话,别怪本将不客气了。”片刻之后,见无人站出来承认,杜胜面色一寒,冷冷地冲着立在一旁的一名亲兵百户喝道,“来人,去他们的营帐里查,看看哪个混蛋哪里有外面的女人!”

    那名百户闻言冲着杜胜拱了一下手,急匆匆地离开。

    见此情形,现场不少千户的脸上流露出了惊慌的神色,欲言又止,似乎有难言之隐,但是又不好开口,无比局促地站在那里。

    李云天的视线从众千户的脸上一一扫过,敏锐地注意到了那些神情慌乱的千户,眉头顿时就是一皱,看来事情好像比他想象的要复杂。

    “本官先自我介绍一下,本官是都察院湖广道监察御史、京师讲武堂总教官李云天。”

    等那名亲兵百户离开后,李云天沉吟了一下,不动声色地望着向在场的千户说道,“本御史这次既然来了,那么绝对不会空手而归,倘若犯案之人无半点悔意,企图蒙混过关,本御史一定会从严处之,以正军法。”

    听闻李云天报出了名号,大帐内的千户们顿时又是一阵骚动,纷纷好奇地打量着他。

    此次前来平叛的军队大部分来自驻扎在京城的京卫,故而这些千户自然听说过李云天的事迹,知道他不仅是宣德帝面前的红人,而且还是前京畿都督府大都督周征的女婿。

    不仅如此,据传李云天审案很有一手,在古西就一案上更是使得安义候铩羽而归,是一个非常难缠的人物。

    “李……李御史,下官坦白,下官从**找了两位姑娘陪酒。”很快,一名千户承受不住心里的压力,从队列中走出,冲着李云天一拱手,面色有些苍白的说道,“不过下官可以保证,她们都是自愿来的,下官并没有强迫她们。”

    “御史大人,下官也从**找了姑娘。”

    “李御史,下官找来的女人是给了钱的,也没有强迫她们。”

    “下官把小妾带来,望御史大人恕罪。”

    ……

    随着那名千户招供,又有十来名千户跟着站了出来,七嘴八舌地说道,他们都私藏了营外的女子。

    见此情形杜胜的脸上顿时就阴沉了下来,他没有想到这些千户竟然如此大胆,竟然在如此重要的战事中将外面的女子带入军营,万一被汉王的奸细混进来后果可就不堪设想。..

第335章 察言观色

    (

    “本御史此次是来查强抢民女一案,其他的事情由副总兵大人酌情处置。”

    李云天也没有想到有如此多的千总将女人私藏在军营里,如果搁在平常的话他倒是愿意管上一管,以正军纪,可时值大战临近,不宜在军中整出太大的事端,以免影响士气,故而沉吟了一下后向那些主动坦白的千总说道。

    杜胜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他真怕年轻气盛的李云天揪住此事不放,那些千户虽然违反了军纪,但此时却不宜惩罚他们,以免扰动军心。

    “本御史想再问一遍,是谁让人强抢了民女?现在交待的话本官算你改过自新,从轻处罚。”

    随后,李云天环视了一眼大帐里的众千户,神情严肃地问道。

    千户们相互间对视着,想要知道是谁做下了这件事情,依旧没有人站出来承认。

    李云天不由得微微摇了摇头,冷冷地扫了一眼那些千户,看来对方是不到黄河心不死,非要等到他找出证据来才肯罢休。

    “告诉你们,李御史既然来到这里,一定是握有翔实的罪证,本将劝你们不要负隅顽抗!”杜胜想早点了结此事,见状不由得重重地拍了一下桌案,冲着那些千户们一声沉喝,“实话告诉你们,李御史断案如神,你们那些小花招瞒不过李御史的眼睛!”

    千户们见杜胜发怒,纷纷低下了头,暗自期盼着肇事者主动站出来认罪,以免连累了大家。[332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32执宰大明335

    “都督大人,稍安勿躁,事情终究会水落石出。”李云天知道杜胜的心思,是想尽早解决这件事情,于是开口安慰道。

    杜胜闻言怒气冲冲地坐了下去,这简直就是一粒老鼠屎坏一锅汤,那名色胆包天的千户将整个军营都搅得不得安宁。

    “大人,不能让李御史查下去,如今大战在即,李御史要是在营中大肆搜寻的话会使得军心浮动,有损我军士气。”趁着那名亲兵百户在各千户住处查找营外女子的时候,杜胜手下的参将将他喊了出去,忧心忡忡地说道。

    “本将岂不知此事不宜张扬,可李御史既然已经来了,绝不会空手而归。”杜胜无奈地摇了摇头,他知道李云天不是那种轻易出手的人,更不会轻易退缩,况且李云天要是无功而返的话颜面往哪里搁?

    “大人,依卑职看李御史是一个通情达理之人,与叛军交战是当前的头等大事,那名女子的事情可以先缓上一缓,不能因小失大。更新最快最稳定”参将沉吟了一下,低声说道。

    “本将试试。”杜胜的眉头皱了皱,有些无奈地点了点头,抬步向大帐里走去,现在最忌的事情就是军心浮动。

    “贤侄,明天就要前往德州与叛军作战,今晚的事情还是点到为止的好。”来到帐中,杜胜走到正在那里慢条斯理地喝着白开水的李云天身旁,低声说道。

    “杜叔放心,小侄自有分寸。”李云天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茶杯后小声回答,“经过小侄刚才的一番查探,现在已经可以确定是谁做了那件事情。”

    说着,李云天在杜胜耳旁低声耳语了几句。

    “贤侄,你可有把握?”杜胜闻言脸色顿时一变,不由得往众千户中扫了一眼,不无诧异地问道。

    “**不离十。”李云天肯定地点了点头,开口解释道,“俗话说做贼心虚,他的眼神和神色已经出卖了他,小侄绝对不会看错。”

    “那就好。”杜胜微微颔首,随后面色一沉,伸手一指那些窃窃私语的千户中间一名身材壮实的国字脸中年人,高声喝道,“来人,将这个**熏心的家伙抓起来。”

    此言一出,大帐中的人们纷纷顺着杜胜手指的方向望去,神情诧异地望着那名国字脸千户。

    “大……大人,卑职冤枉,卑职并没有强抢民女。”国字脸千户脸色刷一下变得苍白,连忙开口辩解。

    “如果本御史没有猜错的话,你手下的人现在应该想把将抢来的那名女子送出营。”李云天闻言微微一笑,冷冷地说道,“不过实话告诉你,本御史已经在几个营门都安排了人手,只要你的人一出营门,立刻就会被抓。”[332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32执宰大明335

    “你现在可要想好了,是认罪还是等你的手下被抓,届时你可就没有任何的退路。”随后,李云天双目寒光一闪,神情冷峻地问道。

    “大人,卑职冤枉呀,卑职没有做过那种事情,请大人做主。”国字脸千户的脸色变了几变,高声向杜胜喊冤。

    “都督大人,既然他心存侥幸,那么就请都督大人稍待片刻,看看本御史是否猜中了,他手下的人会把那名受害女子送出营。”李云天也不着急,冲着杜胜一拱手,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国字脸千户闻言脸色顿时变得更加苍白,额头上渗出了细小的汗珠,神情不由得惊慌起来。

    “怎么,事到如今你还想负隅顽抗不成?”杜胜目睹了他脸色的变化,不由得怒声喝道。

    “大……大人,卑职该死,卑职该死,卑职一时间**熏心,这才做下了这等错事,请大人恕罪。”听到这里,国字脸千户再也撑不下去,双腿一屈就跪在了地上,开口求饶道。

    现场的千户见状脸上纷纷流露出狐疑的神色,不清楚李云天是如何知道国字脸千户就是做下这件事情的人,心中为此感到大为震惊。

    李云天自然不会告诉那些千户他是通过观察现场众人的眼神和脸色变化来判断谁是犯下案子的人,通常来说,那些犯下罪案的人在受到外界刺激后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波动,只有像李云天这样经验丰富的人才能敏锐地抓住这种细微的心理波动。

    国字脸千户的心里原本存在着侥幸,因为他在来杜胜大帐之前让手下的亲随将那名抢来的女子带下去看押,人根本就不在他的营帐内,所以不怕杜胜的亲兵去搜查。

    况且,当他手下的人知道杜胜在找那名女子后不是将她藏起来,就是想办法将其送出去军营,这样的话他也就安全了。

    反正他们在景州城也待不长,等到届时与汉王的叛军一交战,谁还会有心思去查那名女子被抢走的事情?兵荒马乱的即使想查也不知道如何查起。

    不过,令国字脸千户感到震惊的是,李云天竟然知道是他抢了刘老板的儿媳妇,要知道景州城里现在聚集了二十万大军,要想找到他谈何容易,更何况还是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

    明军即将与汉王的叛军的大战,国字脸千户知道杜胜不会允许李云天将军营里为了找到那名女子而搅得鸡飞狗跳,故而想要蒙混过关。

    可谁成想李云天竟然看穿了这件事情,而且还在营门处做了安排,使得他一下子陷入了困境中,只要李云天将他手下的亲随抓来一审,那些人肯定熬不住会老实交待。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国字脸千户不敢再赌下去,否则就是自讨苦吃,故而老老实实地承认。

    根据他的交待,杜胜的亲兵很快就在一处营房里找到了一名被捆住手脚的女子,正是刘老板未过门的儿媳,脸上的神情充满了惊恐。

    虽然那名女子受到了惊吓,但万幸的是还没有被凌辱,随后被刘老板接了回去。

    事情的经过很快就被弄清楚了,国字脸千总下午在路上遇见了刘老板未过门的儿媳妇,见其长得窈窕标致,一时间起了色心,尾随到了家中骚扰,直到州衙里的人来后才悻悻离开。

    国字脸千总并不甘心,于是晚上让手下前去抢人,一名邻居暗中尾随,发现他们将那名女子装进麻袋里偷运进了城南的军营。

    刘老板本来去州衙报案,结果州衙的人以证据不足不予受理,让他自己去城南军营打探。

    可城南军营又岂是那么好进的,刘老板手里无凭无据,搞不好还会激怒军营的人挨板子。

    因此,万般无奈下刘老板想到了住在家里的那些讲武堂的人,于是向李云天求救,毕竟讲武堂也属于官军,应该好跟城南军营搭上话。

    国字脸千总因为强抢民女,被李云天关进了景州州衙的大牢,等战事结束再治他的罪,至于那些将外面的女子带进军营的千户李云天则交给了杜胜处理,杜胜一定会妥善处理此事。

    李云天真的没有想到,即使是大明最为精锐的京军,军纪也如此涣散,不仅强抢民女,而且还将外面的女人带进军营过夜,简直令他大吃了一惊。

    看来是要想办法来整顿军队的军纪,长此以往的话再精锐的部队也会成为乌合之众。

    故而,李云天回到驻地后就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在讲武堂成立了军法队,军法队的人先由教官担任,负责督察讲武堂学员和教官在讲武堂内外的言行,以及有无违法乱纪的事宜,直属于他管辖,职责类同于宪兵。

    自此以后,军法队作为一个独立运行的衙门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对严明军纪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336章 委以重任

    (

    第二天上午,宣德帝在景州城城外给出征的将士送行,义国公张昊亲帅十二万大军进攻德州城的叛军。复制本地址浏览%73%68%75%68%61%68%61%2e%63%6f%6d

    欢送的人群中,李云天神情凝重地望着出征的队伍,他对张昊的这次征讨并不看好,张昊的兵力和汉王的兵力相差无几,汉王不仅有德州城为依托,而且也是一员能征善战的名将,张昊在他面前很难占到便宜。

    至于说攻城,绝对是一个下下之策,以张昊的兵力最多也就是与城里的叛军对峙,要是硬攻的话绝对会伤亡惨重,进而士气大伤给汉王机会。

    因此,在李云天看来汉王进可攻,退可守,张昊这次将面临重大的考验。

    在所有的欢送人群中,张辅无疑是最为郁闷的一个,本来他才是最合适率军出战之人,结果此时却坐在了冷板凳上,被宣德帝留在了身边,犹如龙困浅滩,心中的憋闷无人可以体会。

    送别了张昊的出征大军,李云天被宣德帝喊上了御辇,周围的文武重臣见状脸上纷纷流露出了羡慕的神色,这份隆恩即使礼部侍郎张瑛等宣德帝的东宫旧臣也无法比拟。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宣德帝登基后自然要重用其当太子时的东宫旧臣,例如:左庶子陈山被提升为户部右侍郎,东宫洗马张瑛为礼部左侍郎,东宫洗马戴伦为刑部右侍郎,中允徐永达为鸿胪寺卿,赞善蔺从善、王让为翰林侍读等等。

    这些人无论是品级还是官位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深得宣德帝的信赖。

    “李御史,朕有些放心不下济南城的局势,你走一趟,给朕守住济南城。”御辇上,宣德帝神情严肃地向李云天说道。[333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33执宰大明336

    济南城的局势可谓是暗流涌动、波谲云诡,要不是山东布政使王哲和山东按察使司曹宇及时发现了山东都司都指挥使靳荣密谋造反,进而调动手中的兵力将靳荣和参加密谋会议的武官一网打尽,那么济南城现在已经改旗易帜,投入了汉王的怀抱。

    虽说靳荣一伙已经被擒,但汉王在济南城经营多年,城里有不少汉王的人,作为山东境内最大同时也是最坚固的城池,汉王绝对不会放弃。

    故而,宣德帝对济南城并不放心,万一要是让汉王得到了济南城那么不仅实力大增,而且士气也会深受鼓舞,想要对付他无疑更难了。更新最快最稳定

    对于宣德帝来说,他不仅比汉王兵多,而且兵员的素质要好于汉王,毕竟汉王手下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从民间强行征募来的壮丁,是第一次拿起兵器,本质与乡野村夫无疑。

    故而,李云天建议宣德帝利用这个优势,在山东境内开辟第二个战场,以济南城为据点骚扰汉王的后方,使得叛军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让汉王顾此失彼,无暇北上京城。

    其实,宣德帝本想派其他人去济南城,让李云天留在他的身边继续给他出谋划策,可鉴于济南城的重要,他思来想去也唯有将李云天派去坐镇才安心。

    这不仅因为李云天文武兼备,才智和城府在朝廷众多官员中出类拔萃,还因为济南府是李云天的故乡,在济南城有很多熟人,他办事非常方便。

    如果还有第三点原因,那就是宣德帝对李云天无比信赖,将济南城交给李云天他最为放心,他相信李云天不仅可以稳住济南城的局势,而且还能给汉王造成大麻烦。

    “陛下,臣此次前去,想向陛下要一个人。”李云天闻言微微一怔,显得有些意外,没想到宣德帝要派他前往济南城,随后冲着宣德帝一拱手。

    “你要何人?”宣德帝见李云天没有推脱,于是笑着问道。

    “阳武侯薛禄!”李云天望着宣德帝,郑重其事地说出了一个名字。

    由于所率领的先锋部队被庆义伯吕平偷袭,伤亡惨重,造成了宣德帝亲征平叛以来的第一场败仗,作为统兵官薛禄不可避免地要承担责任,被宣德帝削去了爵位和官职,跟随征讨大军戴罪立功。

    “为何是阳武侯?”宣德帝不由得感到有几分好奇,现在景州城里可有多名身经百战的勋贵,想不明白李云天为什么单单要用一个败军之将。

    “陛下,阳武侯所败并不是其能力不及,而是汉王狡诈,竟然孤军深入在阜城县设伏,令人防不胜防。”

    李云天闻言沉吟了一下,有条不紊地解释道,“经此一役,阳武侯声名尽毁,与汉王恩断义绝,势必戴罪立功,与叛军决一死战。”[333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33执宰大明336

    “好,朕答应你,你还要何人?”宣德帝微微颔首,答应了下来,抛开这场败仗来看,薛禄打仗还是很有一套的,是员虎将。

    “济南城内如今正缺一名统兵官,有阳武侯前去坐镇足矣。”李云天微微一笑,沉声说道。

    “除了阳武侯外,朕再给你两万人马,你要牢牢地给朕将汉王留在山东!”宣德帝见李云天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沉思了片刻,郑重其事地嘱咐道。

    “臣明白,一定让汉王后方不得安宁。”李云天闻言冲着宣德帝一拱手,沉声答道。

    由于时间紧迫,当天下午李云天就从景州城启程,和阳武侯薛禄率领着两万人马经过五城县,绕过了德州叛军的地盘,火速赶往济南府。

    为了协调和掌控济南城的局势,李云天被宣德帝封为了山东巡抚,总理山东军政大事,阳武侯薛禄为副总兵。

    此时的巡抚还不是一个定职,像总兵一样,只是一个临时的差遣而已,无品级,是皇帝为了处理和协调地方上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司三者之间事务而设立的一个临时差官,每当执行完公务后就卸职。

    自从洪武皇帝起,已经开始向外派遣巡抚,第一任巡抚是太子朱标,以后以各部院堂官和御史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李云天此次所率领的两万人马,基本上是薛禄的先锋部队,虽然他们打了败仗,但毫无疑问是明军中的精锐,否则也不会在薛禄的带领下杀出吕平所布下的重围,早就兵败如山倒成为了一盘散沙。

    因此,只要重新鼓舞起士气的,这些人将成为李云天手中的一支精兵。

    浩浩荡荡行进的队列中,李云天和薛禄骑着马并排而行,谈论着当前山东境内的局势。

    虽说李云天的职务在薛禄之上,但在薛禄面前他还是以晚辈自居,称呼薛禄为“薛叔”,这使得薛禄心中非常受用。

    薛禄很清楚,他这次能够重新披挂上阵,是李云天在宣德帝面前举荐的结果,故而心中憋着一团火,准备用战功来洗刷自己战败的耻辱。

    李云天和薛禄主要聊的是青州城叛军的将领杨勇,杨勇是后军都督府的都督佥事,汉王靖难时的旧部,一年因病回陕西静养,结果汉王造反后出现在了山东,守卫青州城。

    青州城位于汉王势力范围的中部,将汉王控制的区域东西分开,如果能将青州城攻下的话,那么就等于切断了汉王与西部登州和莱州的联系。

    不过,要想攻下青州城并非易事,不仅因为杨勇善于守城,而且届时还要面临来自乐安和登州的援兵攻击,以济南城的兵力很难将青州城拿下。

    同样,面对着洪熙帝的平叛大军,汉王也很难抽调兵力去围攻济南城,故而除了德州和景州外,山东其他地方都处于了对峙的状态,双方除了小打小闹地骚扰一番外并没有能力去攻取对方的城池,局面一时间处于诡异般的平静。

    这样一来当地的百姓可是深受其苦,无论是明军还是叛军,或多或少地都会趁机劫掠一番。

    晚上,李云天的大军来到了武城县县城,五城县知县连忙率领着城里的官吏和商贾士绅出城迎接。

    由于武城县临近叛军控制的区域,故而城里驻扎了三千明军,领头的是东昌府东昌卫的卫指挥同知。

    加上五城县知县组织起来的两三千青壮百姓,叛军来袭时守城还是绰绰有余,况且叛军也不会耗费大力气在五城县县城这种小城镇上。

    五城县知县已经在县里最好的酒楼设宴款待李云天和薛禄,搁在平常李云天和薛禄可是他请都请不来的贵客,此时自然要好好巴结一番。

    尤其是李云天,年纪轻轻就被宣德帝器重,奉御命巡抚山东,将来成就不可限量。

    为了避免出现扰民事件,李云天特意成立了隶属于他的军法队,由讲武堂的学员和教官充当军法队的成员,负责督察军队的军容军纪。

    讲武堂的黑色军服正好成为了军法队醒目的标志,按照李云天的命令,只要是他麾下的军队都要受到军法队的监督,只要违反军纪,那么无论官职高低皆要受到其审查。

    另外,为了使得军法队显得与众不同,李云天特意让人在他们的帽子上缝了一圈红布,以示与讲武堂学员的区别。

    如此一来,军法队不仅有了服饰,同时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标志,那就是军帽上绣有一圈显眼的红布。

    当然了,面对着那些闲散惯了的五军都督府军士,军法队的成立意味着他们很多乐趣和爱好会被剥夺,自然不会心甘情愿地受到其监督,因此少不了又是一番波澜。..

第337章 怒斥

    (

    两天后,李云天和薛禄一行抵达了济南城,路上遇到了几股袭扰的叛军,被李云天随手就给收拾了。

    得知朝廷派来了援兵,人心惶惶的济南城百姓顿时欢欣鼓舞,在山东布政使王哲和山东按察使司曹宇的率领下出城迎接,夹道欢迎。

    对于王哲和曹宇来说,李云天和薛禄的到来使得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的两人终于松了一口气,尤其是薛禄,将接掌城内的五万守军,填补山东都司都指挥使靳荣被抓遗留下来的权力空缺。

    李云天以前在京城见过王哲和曹宇,双方也算是熟人,毕竟李云天是从山东出去的御史,王哲和曹宇在京城要办的一些事情需要李云天帮忙关说,这样两人在京城各大部院的事务才能顺顺利利办下来,不至于受到太多的刁难。

    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双方上一次见面时李云天只是都察院一个正六品的御史,而王哲和曹宇是主政一方的从二品和正三品大员,双方之间的品级相差甚远,更无统属关系。

    可这一次,虽然李云天依旧是都察院正六品的御史,不过头上却多出了一个头衔,成为了宣德帝御命的山东巡抚,统掌山东布政使司、山东按察使司和山东都司,一跃成为了王哲和曹宇的上司。

    王哲是山东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右布政使黄明轩现在在济宁城坐镇,济宁码头是大运河上最重要的码头之一,不容有失。

    除了王哲和曹宇等文武官员外,李云天在迎接的人群中还见到了爷爷李维孝和老爹李诚明。

    自从汉王举兵叛乱后,李家就兵分两路离开李家庄避难,一路去了济南城,另外一路去了济宁城,这两个城市的明军力量最强。[334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34执宰大明337

    王哲和曹宇在济南城的酒楼设宴给李云天和薛禄接风洗尘,两人的住处已经安排好了,就在山东都司衙门内,以方便两人进行军事调动。

    接风宴结束后,李云天领着薛禄、王哲和曹宇等一众官员去了山东都司衙门的大堂,依照宣德帝的圣旨,他要在这里公审靳荣等一干山东都司的叛逆,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对于靳荣等人背叛朝廷的行为,宣德帝是深恶痛绝,如果不是王哲、黄明轩和曹宇提前察觉了靳荣等人的叛意,那么济南城现在已经是汉王的天下。

    而一旦济南城失守,坐落在济南城后方的济宁城也将危在旦夕,汉王可以派人截断京杭大运河,既可以北上攻击北京,也可以南下袭击南京。更新最快最稳定

    靳荣反叛的事情震惊了整个朝堂,因为在此之前没有丝毫的迹象表明靳荣会投靠汉王,虽然他暗中与汉王勾结,但在明面上却对朝廷忠心耿耿,这也使得外界被他的假象所迷惑,前去济南城告诉汉王造反的李浚就差一点死在了他的手里。

    说起来,靳荣与洪熙帝的交情要比汉王深厚得多,靖难时他一直在洪熙帝的手下做事,后来才跟随永乐帝南下,与汉王并没有什么交集。

    也正是因为此,永乐帝让靳荣执掌山东都司,而洪熙帝和宣德帝登基后都没有动他,对他恩**有加,让他暗中监视汉王的举动。

    靳荣只差一点点就骗过外界成功反叛,他执掌着济南城的防务大权,就在他召集部下准备捉拿山东布政使司和山东按察使司等一众终于宣德帝的官员,然后打开济南城城门迎接汉王叛军的时候,王哲、黄明轩和曹宇接到密报,进而调动手下的卫兵,一举将其擒拿。

    随着靳荣等人的落网,济南城紧张的局势稳定了下来,王哲、黄明轩和曹宇亲自登上城头督战,将前来接收济南城的叛军拒之城外。

    面对城高墙厚、戒备森严的济南城,到了城下的叛军无可奈何,在经过一番威逼利诱后唯有铩羽而归。

    待众位官员在山东都司衙门大堂两侧座位落座后,端坐在大堂正前方桌案后的李云天面无表情地让人将靳荣等一干叛逆带上大堂。

    不久后,伴随着一阵哗啦啦的锁链声,戴着手铐和脚镣的靳荣等人被押进了大堂,曾经威风赫赫的靳荣此时头发散乱、面色憔悴,手腕和脚腕处已经被手铐脚镣磨破,走起路来跌跌撞撞,形象显得十分狼狈。

    来到大堂后,靳荣并没有下跪,而是仰着头与李云天对视着,神情显得颇为不服气,而他身后的囚犯则纷纷跪在了地上,耷拉着脑袋不敢看李云天,像这种谋逆大罪可是要抄家灭族的。

    “跪下!”两名跟在靳荣身后的军士见状,往他的腿弯处狠狠地踢了一下。

    靳荣不由得双腿一屈,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想要站起来但是被身后的两名军士死死地按住了肩头。[334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34执宰大明337

    “靳荣,你可知罪?”目睹了眼前的一幕后,李云天面色一沉,高声喝问。

    “成王败寇,老子既然落在你们手上了,就没想活,任由你们处置,如果老子眨一下眼就不是娘生爹养。”靳荣冷笑了一声,抬头一脸不服地瞪着李云天,“如果不是老子被人出卖,你们休想进入济南城!”

    “战场之上胜就是胜,败就是败,哪里有这么多的借口?”

    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冷冷地望着靳荣说道,“如果本官没有记错的话,靖难时你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百户,如今官居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执掌山东都司,坐享荣华富贵,莫不是先帝和皇上的恩典,然,你却不思报效皇恩,阴谋叛乱,实属罪大恶极!”

    “哼,天下本来就是汉王的,本官只不过是顺应天命而已。”靳荣闻言脸色变了几变,冷哼了一声说道。

    “笑话!先皇将皇位传给了皇上,而不是汉王,何来天下是汉王之说?”李云天神情冷峻地反驳道,“皇上登基后对汉王礼敬有加,然汉王却私欲膨胀,不顾民间百姓疾苦而挑起战火,妄想谋朝篡位,难道这就是所谓的顺应天命?”

    “本官知道你是进士出身,能言善辩,本官说不过你,朝堂之上正是有你们这些心思狡诈的佞臣蒙蔽皇上,汉王这才举兵清君侧!”靳荣的眉头皱了几皱,随后瞪着李云天说道。

    “皇上登基以来与民休息、赈荒惩贪,使得天下清平、百姓乐业,不知你口中的佞臣所指为何?”李云天闻言知道靳荣已经理屈词穷,伸手一指他,冷笑着说道,“是尔等私欲作祟,想要以此加官进爵而已,这才跟着汉王造反!”

    “本官既然已经落在你的手中,那么多说无益,要杀要剐悉听尊便!”靳荣的脸色变得有些苍白,他想反驳,可是又找不到什么理由,故而索性放弃再跟李云天耍嘴皮子,面色阴沉地与李云天对视。

    “谋反位居十恶不赦大罪之首,按大明律例,凡谋反大逆,首从皆凌迟处死,本宗亲族祖父、父、子、叔伯、兄弟、侄、堂兄,**的异姓亲族外祖父、岳父、女婿、家中奴仆,年满十六岁以上者皆斩!”

    李云天知道靳荣现在抱着必死之心,多说无益,于是冷冷地向他说道,“十六岁以下者,男丁为奴,女眷为妓!”

    “带上来!”说着,李云天冲着立在门口的军士挥了一下手,沉声说道。

    不一会儿,在堂中众人的注视下,一干身穿囚服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被军士们带了上来,呼啦啦地跪在了大堂上。

    或许是大堂里的气氛太过肃杀,几个孩童吓得哭了起来,连忙被一旁神情惊惶的女眷捂住了嘴巴,生怕惹怒了端坐在大堂上的李云天。

    见到那群男女老少后,靳荣的双目不由得流露出了复杂的神色,神情也变得黯然起来,这些人是他的家眷,跟着他一起被下了大牢。

    “靳荣,本官问你,你在谋反之时可想过父母妻儿?”李云天扫视了一眼那些神情惊恐的家眷,面无表情地向靳荣说道,“本官不知道汉王许给你什么高官厚爵,但为人臣子者不应三心二意,朝秦暮楚,否则上对不起君王,下对不起父母,实乃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靳荣的脸上阴晴不定,双目中不由得流露出一丝愧色,如果不是汉王对他许以高官厚爵,再加上汉王有着推翻宣德帝的实力,他岂会受到蛊惑,进而随同汉王造反。

    一旦汉王继承大统,那么靳荣就是从龙的首功之臣,会被汉王封为国公,正式加入到大明勋贵的行列,这种诱惑对于他来说无疑是巨大的,人生在世,谁不想封侯拜相?

    “按大明律例,谋反大逆,一经查实,立斩不赦!”李云天敏锐地觉察到了靳荣此时心情的复杂,不动声色地望着他喝道,“靳荣,如今罪证确凿,你可认罪?”

    靳荣闻言随即闭上了眼睛,神色显得有些痛苦,他被人抓了一个正着,又从家中搜出了与汉王往来的书信,已经无话可说。

    见此情形,跪在一旁的靳家女眷知道就要大祸临头,忍不住失声痛哭了起来。

    与通常的死刑犯不同,遇到这种谋反大逆的囚犯,毋须经过朝廷的秋决,只要罪证确凿的话将立刻执行死刑,该杀的杀,该凌迟的的凌迟,处罚异常严厉。

    “本官受皇上御命巡按山东,今山东都司都指挥使靳荣一干人等勾结汉王谋反,罪证确凿,依大明律例,主从皆凌迟处死,株连九族,十六岁以上者皆斩,余者为奴为婢!”见靳荣无话可说,李云天冷冷地宣布道。

    靳荣闻言脸色变得苍白,嘴唇微微颤抖着,靳家的家眷随即哭声一片,有几个人承受不如压力瘫倒在了地上。..

第338章 人尽其用

    (

    “然,靳荣靖难时协助先帝守城有功,后随太宗皇帝五征北元残部,皇上念起劳苦功高,故而特下恩旨赦免其以及同谋者之罪,削去官职,遣返原籍。更新最快最稳定”

    出乎众人意料,李云天随后语峰一转,语重心长地盯着靳荣说道,“靳荣,皇上仁慈,记得你当年的功劳,可你是否记得太宗皇帝、先皇和皇上对你的恩典?”

    此言一出,大堂内在座的官员顿时吃了一惊,面面相觑,大家本以为靳荣等人这次必死无疑,谁也想不到宣德帝竟然会赦免了他们谋反的罪责。

    “皇……皇上赦免了我?”靳荣怔了一下,随后睁开双目,一脸愕然地望向了李云天,显得有些难以置信。

    “怎么,你在怀疑本官矫诏?”李云天没有回答靳荣,而是不动声色地反问道。

    靳荣闻言僵在了那里,脑子里一片空白,眼神中充满了茫然,他发现自己刚才的问题是如此愚蠢,李云天怎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假传宣德帝的圣旨,他本以为自己这次难逃一劫,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会有一线生机。

    “靳荣,你还不谢恩!”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他很满意靳荣现在的反应,随后不动声色地问道。

    靳荣等人这次能全身而退,其实要感谢李云天,是李云天说服了宣德帝,赦免了他们谋反的罪责。

    在李云天看来,游戏的规则由胜利者制定,既然靳荣已经成为了阶下囚,那么如何处置他要看怎样才能给宣德帝带来最大的利益。[335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35执宰大明338

    宣德帝要想赢得这场与汉王的战争,不仅要在军事上压倒汉王,而且还要在人心上盖过汉王,杀了靳荣等人固然简单,可这样一来无疑就会使得那些跟随汉王叛乱的军队没有了退路。

    因此,于此逼得那些叛军背水一战,倒不如网开一面给他们留一条活路,以瓦解叛军的意志,使得他们在关键时刻不至于给汉王拼命。

    尤为重要的是,靳荣在山东都司为官多年,对山东地界的地形和军事部署一清二楚,倘若能让他为宣德帝所用,那么将给汉王制造不小的麻烦。

    归根结底,靳荣和汉王之间只是一个利益的结合体,当靳荣身陷囹圄后双方的利益体已然被打破,故而靳荣也就没有必要再为汉王卖命。

    “臣,叩谢皇上隆恩。”靳荣终于回过神来,连忙以头触地,他身后的那些人也纷纷跟着磕头谢恩。

    “来人,打开他们的刑具。”李云天见状冲着大堂里的军士挥了一下手,几名军士立刻上前取下了靳荣等人的手铐脚镣。

    “靳荣,你有何打算?”随后,李云天不动声色地望着靳荣。

    “在下准备明天就带着家人回永平府老家。”靳荣一脸黯然地回答,从堂堂的都指挥使成为一介平民,这里面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如今官军与叛军在山东大战在即,难道你就没有想过为皇上分忧?”李云天盯着靳荣,沉声问道。

    “在下乃戴罪之身,不敢有非分之想。”靳荣闻言脸上闪过惊讶的神色,苦笑了一声后答道,神色无比落寞。

    虽然宣德帝赦免了靳荣的罪责,但他的身份依然是汉王的谋反同谋,即使想给宣德帝出一份力,可谁又信得过他呢?

    “靳荣,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本官觉得你要是就这么离开未免有些可惜。”

    李云天沉吟了一下,郑重其事地望着靳荣说道,“本官可以给你一个机会,让你戴罪立功,给皇上效力,不知你意下如何?”

    听闻此言,大堂上在座的官员纷纷惊讶地看向了李云天,靳荣可是谋反的罪臣,难道李云天要启用他对付汉王?

    “请大人明示。”靳荣有些不明白李云天的意思,狐疑地问道,他不知道李云天想让他做些什么。[335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35执宰大明338

    “青州城是连接叛军登州府、莱州府和乐安、德州的枢纽,本官想切断叛军东部和西部之间的联系,使得他们不能首尾相顾,倘若给你一万兵马能否搅得青州府的叛军不得安宁,给本官拿下青州城创造战机?”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李云天沉声问靳荣。

    “大人,在下一定尽力而为,不成功则成仁!”靳荣听闻李云天竟然给他一万兵力,双目流露出匪夷所思的神色,随后意识到李云天是真的给了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连忙高声应道,神色显得有几分兴奋。

    “好,本官相信你可以做到。”李云天点了点头,沉声宣布,“本官现在封你为先锋官,从城中守军点齐你要的一万人,两天后进击青州府。”

    “大人,兵贵神速,卑职想明天出征。”靳荣闻言冲着李云天一拱手,有些迫不及待地说道,他现在想着戴罪立功,岂能安心待在济南城。

    况且,由于谋反一事罪证确凿,进入大牢后他并没有受到刑罚,一直在牢里等待着朝廷派员来审理此案,故而休息一晚上体力就会恢复得七七八八,不影响他领兵作战。

    “好,明天本官给你们送行。”李云天微微一笑,一口答应了下来。

    靳荣等人被宣德帝赦免的消息立刻传遍了济南城,城中百姓闻之后纷纷感到惊讶,莫不感慨宣德帝的仁慈,使得宣德帝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无形中就高大了起来。

    第二天上午,李云天领着薛禄和王哲等人在济南城北门外给靳荣等出征的队伍送行,靳荣一身戎装,显得意气风发,与昨天萎靡的形象判若两人。

    这次出征,李云天给了靳荣很大的权力,其所率领的一万人马都是他从京城的守军中挑选出来的嫡系,李云天充分显示了对他的信任。

    李云天对靳荣的要求很简单,他不需要靳荣攻城拔寨,目的是清除叛军在城外的势力,使得叛军的兵力蜷缩在府城和县城里,同时袭击青州府、登州府和莱州府运送乐安和德州的军需物资。

    靳荣好比李云天手里的一把刀,李云天要用他将青州府搅得鸡犬不宁,进而抓住战机剿灭叛军的有生力量。

    李云天相信,靳荣在经历了生死劫难和大起大落后,一定会抓住这次机会来戴罪立功,而他清楚山东地界的情形,确实也是最适合执行这项任务的不二人选。

    至于说靳荣会不会背叛宣德帝,李云天则不怎么担心,宣德帝饶了靳荣一命,靳荣倘若不知好歹再次反叛,那么他的名声将为之尽毁,其人品为世人所不齿。

    再者说了,靳荣的家人都留在了济南城,他要是有二心的话等于将家人置于死地。

    况且,济南城有薛禄坐镇后军队的局势已经安稳下来,即使薛禄再行反叛李云天也不用担心,迟早会灭了他。

    在外人看来,李云天此举可谓剑走偏锋,一旦稍有差错,那么无疑放虎归山,使得汉王得到靳荣这么一支强援。

    如果宣德帝这次派来的不是李云天,恐怕没人敢做如此冒险之事,而靳荣一家绝对在劫难逃。

    送走了靳荣一行人,李云天回了山东都司衙门,召来薛禄和山东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司的人商议当前的政务和军务。

    身为新晋的山东巡抚,李云天不仅要解决济南城面临的难题,还要处理东昌府和济宁府的事务,事务繁忙。

    就在李云天和众人商议着的时候,一名讲武堂的教官忽然急匆匆地走了进来,俯身子啊李云天耳边低声耳语了几句。

    “诸位大人,现在有一件突发事件要解决,请诸位随本官来。”李云天闻言眉头微微一皱,起身向薛禄和王哲等人吩咐了一句,领着他们离开了山东都司衙门。

    原来,一队在街上巡逻的军法队接到了举报,说有一群士兵酒后到**里闹事,想要让**里的姑娘陪他们,军法队前去制止,结果双方打了起来,引发了一场混战。

    李云天对此时异常恼火,如今与汉王的大战在即,那些士兵不勤加操练,竟敢无视军令醉酒闹事,真的是胆大妄为。

    无论是景州城还是济南城都相继出现了违反军纪的事件,看来军纪是要好好地整顿一下了。

    李云天等人赶到的时候,闻讯赶来的军队已经将**封锁,外满聚集了大量看热闹的百姓,七嘴八舌地指着**里议论着。

    见李云天一行人前来,负责维持现场秩序的济南府府衙的捕头连忙将众人迎了进去,边走边向李云天介绍着目前的局势。

    这名捕头接到举报后率领着手下的差役赶来,到达时**里的混战已经结束,穿着黑色军服的军法队队员已经将那些醉酒闹事的士兵给制服,士兵们一个个鼻青脸肿,双手抱头蹲在了地上。

    由于军法队有着督察军纪军容的职责,再加上这属于军事上的纠纷,故而这名捕头没有介入这件事情,只是招呼手下负责维护现场的秩序。

    本来,军法队的人想将那些闹事的士兵带走,可是那些士兵的上司,一名千户带人过来阻挠,双方此时正在一个院子里形成对峙。

    李云天闻言心中不由得大怒,竟然明目张胆地对抗军法队,简直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他倒要看看是哪个混蛋如此大胆,公然违抗军法。..

第339章 责罚

    (

    “老子当年跟随太宗皇帝北征大漠与元兵血拼的时候你们这些娃娃还在穿开裆裤,现在竟然欺负到老子的头上来了,真的以为拿根鸡毛就是令箭了?呸!只会在自己人面前耀武扬威的孙子,有本事跟叛军打去!”

    刚走近军法队和那些酒后闹事军士所在的院子,李云天就听见一个男人大咧咧的骂声,声音里充满了不屑。.最快更新访问:shuhА。

    李云天的眉头随即微微一皱,看来说话的男人不仅倚老卖老,同时也是在质疑军法队的权威。

    下一刻,李云天领着薛禄和王哲等人走进了院子,院子里有两帮人在对峙着,一帮人是穿着黑色军服的军法队,另外一帮是卫所的军士,一个个横眉冷对,剑拔弩张。

    其中,军法队有四五十人,身后蹲着二三十个抱着头的军士,对面的军士则有百余人。

    军士们的前方立着一名身穿千户官袍的中年人,满脸通红,好像喝了不少酒,正用手指指着他面前一名佩戴着上尉军衔的魁梧男子谩骂着。

    这名魁梧上尉是讲武堂的一名教官,现在担任军法队的一名武官,面无表情地瞪着那名千户,任由他在那里挑衅辱骂,双拳紧紧攥在一起,看得出来是在极力克制。

    “敬礼!”见李云天一行人进院,魁梧上尉连忙双腿一并,冲着李云天敬了一个礼。

    扑的一声,院子里军法队的人不约而同地一个立正,齐刷刷地向李云天敬礼,气势十足,使得对面的军士不由得一阵小小的骚动。[336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36执宰大明339

    “你喝酒了?”李云天今天穿的是文官的官袍因此没有向魁梧上尉等人回礼,他神情冷峻地走到魁梧上尉和那名千户的面前,鼻子微微抽动了一下后,沉声问向那名千户,那名千户的身上传来刺鼻的酒气,很显然中午的时候喝了不少酒。

    “禀大人,卑职喝……喝了一点儿。”那名千户认出了李云天,打了一个酒嗝后有些口吃地回答。

    “走到院门那里。”李云天闻言伸手扇了扇从千户口中发出的一股酒臭,冷冷地说道。

    千户于是抬步跌跌撞撞地走向了院门,他的双腿有些发飘,身子一路上摇摇晃晃着。

    “把他所属卫的卫指挥使喊来。”李云天望着无法走成一条直线的千户,扭头吩咐身后立着的山东都司都指挥同知鲁海。

    鲁海闻言连忙让手下的亲兵去找人,鲁海是周征的人,自从靳荣等人被抓后山东都司就由他在撑着,否则济南城内的军队早就乱了套。

    “怎么回事?”随后,李云天皱着眉头问向了那名魁梧上尉。

    “大人,我们的一个小队在街上巡逻时接到举报,于是前来这里查看,发现他们纠缠这里的姑娘,因此将他们拿下,不成想走的时候被那位千户带人拦下。”魁梧上尉冲着李云天微微一躬身,指着垂头丧气地蹲在那里的二三十个军士回答。

    军法队的编制与讲武堂的编制相对应,共分为4个大队,每个大队分3个中队,每个中队又分5个小队,也就是讲武堂的班。

    因此,军法队的每个小队有10个人,平常以小队巡逻。

    今天来**的只有军法队的一个小队,虽然酒后闹事的军士有二三十人,军法队在人数上处于劣势,但由于讲武堂学员近半年的刻苦训练再加上那些军士喝了酒,故而还是很快就将对方制服。

    随着那名千户前来阻拦,魁梧上尉接到消息后也带人赶了过来,于是造成了现在对峙的场面。

    对于魁梧上尉的话**的**予以了证实,那些喝了酒的军士闯进来后四处追逐**的姑娘们,搅得庭院里鸡飞狗跳,如果不是军法队即使赶来后果不堪设想。

    得知了事情的经过后,李云天面无表情地立院子里等着肇事军士所属卫所的卫指挥使前来,那些军士不仅违反军纪而且还对抗军法队,看来他要杀一儆百,好好整顿一下济南城里军队的军纪。

    见李云天神情严肃地立在那里,其他的人都不敢出声,现场鸦雀无声,一派沉寂。[336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36执宰大明339

    “巡抚大人,下官管教不严,请大人治罪。”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工夫,一名穿着正三品武袍的中年人急匆匆走进了院子,拱着手冲李云天请罪,他就是这些肇事军士所属卫所的卫指挥使方大虎。

    方大虎是济南左卫的卫指挥使,听闻手下的军士醉酒与军法队冲突,并且被李云天抓了个正着,立刻感到大事不妙,慌忙赶来请罪。

    “方大人,你可知两军交战之际不能饮酒,更不能醉酒滋事?”李云天盯着方大虎,不动声色地问道。

    “巡抚大人,下官知罪。”方大虎的脸上闪过一丝郁闷的神色,规规矩矩地躬身认罪。

    本来,方大虎想要将责任推到那些喝酒的军士身上,不过来之前鲁海派去找他的人特别告诫他,让他老老实实地把罪名担下来,千万不要推卸责任,因为李云天可不是那种好糊弄的人,惹怒了李云天他的下场无疑更惨。

    说到底,鲁海是方大虎的上司,自然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方大虎出事。

    “依你之见,如何惩处此人?”李云天见方大虎态度端正,并没有推诿责任,于是脸上神色稍缓,沉吟了一下后望着那名醉醺醺站在院门处的千户说道。

    “杖责三十军棍,官降一等,以儆效尤。”方大虎想了想后沉声回答。

    “军棍就免了,现在是战时不宜动杖刑,让他到军法队关七天禁闭。”李云天闻言微微颔首,三十军棍事小,可官降一等绝对是严厉的惩惩处。

    随后,他抬步向院门处的那名千户走去,周围的人见状连忙尾随在后面。

    “你是不是觉得曾经跟随太宗皇帝北征残元旧部就值得炫耀?”来到那名千户面前后,李云天盯着他冷冷地问道。

    那名千户此时脑袋里已经清醒了几分,见李云天目光如炬地望着他,而且现场还有众多的官员,额头上顿时就流出了冷汗,立在那里沉默不语。

    “过来。”见那名千户不说话,李云天冲着人群后面的那位魁梧上尉招了一下手。

    “脱下上衣。”等魁梧上尉来到近前,李云天不动声色地说道。

    魁梧上尉闻言没有丝毫的迟疑,在众人诧异的注视下将上身的衣服脱掉,露出了健壮而有着数道醒目刀疤的上身,那几道刀疤如同趴在他身上的虫子一般,看上去显得有些狰狞可怕。

    “告诉他,你身上的这些伤疤是如何来的?”李云天望着那名双目流露出愕然神色的千户,沉声吩咐魁梧上尉。

    “禀大人,下官十五岁时随太师南征交趾,后又参与了太宗皇帝三次北征,身上的伤是那个时候留下的。”魁梧上尉高声回答。

    “本官给你一个机会,倘若你能在此次讨伐叛军中立功,那么本官就恢复你的官职。”瞅了一眼脸上的神情变得复杂的千户,李云天起身走出了院子,冷冷地留下了一句话。

    薛禄等人见状连忙跟了上去,那名千户一脸尴尬地立在那里,他万万没有想到年纪轻轻的魁梧上尉竟然也历经了数次战事,还以为魁梧上尉与京城的禁军一样,平日里养尊处优,耀武扬威。

    随后,那名千户和酒后滋事的那二三十名军士被军法队的人带走,关进了军法队的禁闭室里进行反思。

    “薛叔,小侄想整顿军纪,希望薛叔能助小侄一臂之力!”回到了山东都司衙门,李云天将薛禄喊到了书房,神情有些凝重地说道。

    “现在是和汉王交战的关键时刻,不宜整军。”薛禄知道李云天是担忧济南城部队军纪涣散,沉吟了一下说道。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消除军中的一些顽疾谈何容易,不仅激起士兵们逆反的心理,士气大受打击不说,保不准有人会临阵投敌跑去汉王的阵营。

    “薛叔,小侄是这样想的,兵法有云,兵贵精而不贵多。”

    李云天清楚薛禄的意思,微笑着说道,“虽说济南城现在有六万兵力,不过依小侄来看实际上也就五万人左右,里面还有不少老幼病残,与其让这些人上战场,不如让他们回家种地。”

    “皇上已经答应了?”薛禄顿时就是一怔,双目流露出惊讶的神色,随后下意识地问道。

    很显然,淘汰军中的老幼病残要经军阁的批准才行,李云天虽是巡抚也无此权力,除非他已经得到了宣德帝的旨意。

    “小侄还未向皇上提及此事。”李云天摇了摇头,很显然现在不是改变大明军制的时机,他刚才只是做了一个比喻,随后解释道,“小侄想抽调各卫所精壮者编练成军,专门用以与叛军交战,其余人等负责后勤和守城。”

    “讲武堂在京郊的训练大营已经建成,有一卫人员的编制,现在正缺乏人手,小侄是这样想的,凡是在此次战事中立下军功者,小侄将其调入训练大营当差。”

    沉吟了一下后,李云天有条不紊地说出了他的杀手锏,“京卫的待遇再怎么也比地方卫所要好,小侄相信这将是一个不小的诱惑,必能激励起那些军士奋勇作战。”

    讲武堂的京郊训练大营是一个训练基地,专门用来模拟实战,培训讲武堂学员的实战能力。

    宣德帝御批给了训练大营一个卫的兵力,李云天准备用这一卫的兵力来编练新军,这次平叛正好用上了,可以趁机招募那些作战英勇的军士。

    薛禄闻言点了点头,不由得对李云天此次的整军充满了一丝期待,他在京城的时候听说过这件事情,知道讲武堂的训练大营就在云山的山脚下,划出了很大的一个地盘,正在建造军营等设施。

    而且薛禄还听说,建造军营的资金是李云天筹集而来的,并没有动用朝廷的钱款,着实令他是感到意外,没想到李云天竟然在讲武堂一事上如此用心。..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63/ 第一时间欣赏执宰大明最新章节! 作者:小黑醉酒所写的《执宰大明》为转载作品,执宰大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执宰大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执宰大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执宰大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执宰大明介绍:
虽不是两袖清风,但他比清官更有民心,百姓对其无不交口称赞。
执宰大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执宰大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执宰大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