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执宰大明TXT下载执宰大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执宰大明全文阅读

作者:小黑醉酒     执宰大明txt下载     执宰大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675章 换俘

    “在下败了,愿意归顺大明!”

    哈尔巴拉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他望了望手里的断刀,嘴角禁不住流露出苦涩的笑容,在火绳枪面前他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可谓完败给了李云天,随后把手里的断刀一扔,冲着李云天单膝跪了下去,右拳放在胸口处说道。

    “请起!”李云天闻言把手里的火绳枪扔给一旁的武官,微笑着扶起了哈尔巴拉,沉声说道,“从今以后你就是骁武军骑兵副统领,负责协助本官组建骁武军辽东骑兵营。”

    “这……”哈尔巴拉顿时大吃了一惊,有些难以置信地望着李云天,万万想不到李云天竟然如此器重他。

    “蒙古骑兵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本官相信你不会令本官失望。”李云天笑了笑,伸手捶了哈尔巴拉的胸口一下,然后高声向边上的武官说道,“传本官军令,将达颜部的人移出监区,安置在大营的营房里,其一切用度所需按照骁武军规制供给。”

    “另外,本官今天喜得一员良将,晚上整个大营加餐庆贺。”说着,李云天望了一眼神情惊愕的哈尔巴拉,笑着下达了命令。

    面对李云天的一连串的示好举动,哈尔巴拉的脑子里昏沉沉的,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感觉犹如做梦一般。

    诺敏望着不知所措的哈尔巴拉咬了咬嘴角,随后无奈地摇了摇头:性格耿直的哈尔巴拉根本就不是城府深沉的李云天对手,一定会被李云天收为己用,不过这样也好,至少母亲的病能得到很好的医治。

    晚上,李云天在骁武军辽东朱雀大营的会客大厅里设宴款待哈尔巴拉以及达颜部的重要头领。

    哈尔巴拉是达颜部的首领,随着他归顺大明达颜部的人也成为了大明的子民,监区里所关押的达颜部落的人现在已经全部被安置在大营的营房里,他们将成为了骁武军的军户。

    李云天对哈尔巴拉非常器重,特意安排他坐在自己的右下首处,左下首坐着的是朱雀大营的主官顾礼裕,这使得哈尔巴拉感到受宠若惊。

    对于顾礼裕,哈尔巴拉还是非常敬重的,原因无他,两个月前顾礼裕率军突袭了蒙古军的营地,进而将兵力占优的蒙古军击溃,故而赢得了哈尔巴拉的敬重。

    不仅如此,哈尔巴拉还对骁武军严谨的军纪印象深刻,骁武军的军士并没有杀戮被俘的蒙古士兵和百姓向上邀功,并且善待了俘虏,一切都显得与众不同,令其印象深刻。

    与女真人一样,蒙古人也好酒,众人在酒席上推杯换盏,觥筹交错,气氛十分热烈,喝道最后的时候几名醉醺醺的达颜部头领下场跳起了蒙古族的舞蹈,赢得了阵阵喝彩。

    临近酒宴后,当李云天回到自己的卧房时,天空中落下了纷纷扬扬的大雪,他立在窗前望着漫天的雪花,眉头微微皱着,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今天晚上从哈尔巴拉那里他得到了一些不好的消息,据哈尔巴拉所讲,此次蒙古鞑靼部和瓦剌部南侵动用了超过二十万的大军,否则像达颜部这样的小部落也不会被征募出战。

    尤为令李云天感到心神不宁的是,从哈尔巴拉掌握的信息来看,此次进犯辽东的鞑靼人和瓦剌人也就十多万,而且鞑靼部的太师阿鲁台并没有抵达辽东,现在统帅鞑靼部在辽东军队的人是鞑靼部的阿岱汗。

    虽然达颜部现在沦为了草原上的一个小部落,但毕竟是由黄金家族后裔所建,因此与那些黄金家族后裔统帅的部落有着亲戚关系,哈尔巴拉的消息从那些亲戚处得来。

    对李云天来说,鞑靼部最难对付的人并不是他们的阿岱汗,而是太师阿鲁台,永乐帝四次亲征都没能使得阿鲁台安分守己。

    与鞑靼部一样,瓦剌部最难对付的人也是他们的太师,名叫脱欢,阿鲁台和脱欢为了争夺地盘也爆发过几场战争,双方可谓势均力敌。

    不过,要是得到蒙古兀良哈部的支持后,瓦剌部就不是鞑靼部的对手,因此从血统上来出身黄金家族的阿岱汗才是蒙古的大汉,是北元的皇帝,故而兀良哈部支持鞑靼部。

    在李云天看来,阿鲁台是一个精明谨慎的人,绝对不会不关心辽东的战局,唯一的一个解释就是有什么事情使得阿鲁台脱不了身,无法前来辽东。

    纵观整个北方的局势,能拖住阿鲁台的唯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北征的宣德帝,这样一来就能解释阿鲁台为何没有随同阿岱汗一同前来辽东,也能解释鞑靼部和瓦剌部剩余的人去了哪里。

    李云天有一个不详的预感,隐隐约约预感到宣德帝那边很有可能会出事,但愿宣德帝能平安无事。

    “皇上身边兵多将广,即便是鞑靼人和瓦拉人有什么诡计也能化险为夷。”雷婷洗了一个热水浴,披散着头发来到李云天的身旁,见李云天神情凝重知道他在担心什么,于是柔声安慰道。

    “相公是在担心那二十万将士,倘若阿鲁台真的有诡计能有多少人撤到山西行都司还尚未可知。”李云天转过身将雷婷揽在怀里,叹了一口气后说道。

    李云天其实并不怎么担心宣德帝的安危,有三万骁武军在宣德帝身旁足以护送宣德帝逃离险境,可惜剩下的将士恐怕将遭遇灭顶之灾,蒙古骑兵在草原上将轻而易举地冲散明军的阵型,夺取他们的性命。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相公已经尽力了,咱们现在就看天意如何了。”

    雷婷将脸颊倚在李云天的胸口处,幽幽地说道,在她看来李云天过得实在是太累了,不仅要筹谋辽东的战局而且还要关注宣德帝亲征事宜,使得她心疼不已。

    “等大雪停了派人前去见鞑靼人的首领,准备换俘!”李云天闻言顿时沉默了,雷婷说的没错,他毕竟只是一个凡夫俗子,有些事情只能尽力而为,随后沉吟了一下,看向了窗外的大雪,“寒冬已至,想必被俘的将士们生活困苦,咱们能救一个是一个吧。”

    “嗯。”雷婷闻言也望向了窗外的大雪,很显然蒙古军是绝对不会像骁武军一样善待那些明军战俘的。

    大雪下了一天一夜,雪停后开原城银装素裹,成为了一个洁白纯净的世界。

    清晨,一辆马拉爬犁驶出了开原城西门,沿着大路一路疾驶而去,在雪地上留下了两道清晰的雪痕。

    爬犁上坐着的几个人是骁武军的武官和士官,此次奉李云天的命令前去银州城跟蒙古军队谈判,商讨换俘事宜。

    银州城就是铁岭卫所在的治所,值得一提的是宣德年间的铁岭卫与洪武年间的铁岭卫不是一个地方。

    洪武年间铁岭卫的治所原本在鸭绿江以东,永乐时期为了缓和与朝鲜王国的关系移到了银州城,逐渐形成了日后的格局,而朝鲜王国趁势占有了铁岭卫鸭绿江以东的地区。

    银州城的蒙古军队一共有四万,其中两万来自瓦剌部,另外两万来自鞑靼部,还有数千跟随军队的部落百姓。

    李云天给出的交换战俘条件很公道,一名蒙古战俘换取一名被俘的明军,并且五两银子赎一名明军,军官十两到五十两不等,他已经放出话去,无论蒙古人有多少明军的战俘他一律以这个条件回赎,现银兑付。

    银州城的两名蒙古军守将一名是来自鞑靼阿苏特部的蛮苏,另外一名是瓦剌安乐王的次子穆都。

    阿苏特部阿苏特部是蒙古化了的中亚人,起源于高加索,因蒙古帝国西征而进入四川和蒙古高原,元朝有几个军团由他们组成。

    值得一提的是,鞑靼太师阿鲁台就是阿苏特部的首领。

    至于瓦剌的安乐王,是永乐帝在永乐七年给瓦剌三大部之一的辉特部首领把秃孛罗的封号,与其一同受封的还有卫拉特部首领马哈木和土尔扈特部首领太平,其中马哈木被封为顺宁王,太平被封为贤义王。

    原本,蛮苏和穆都想要攻占开原城,可是没想到吃了一个大亏,被开原城的骁武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大败而回。

    后来两人才意识到,开原城里的骁武军果然不愧是经历过交趾战火的精锐之师,与辽东都司的那些明军明显不同,不仅训练有素而且骁勇善战。

    虽说鞑靼和瓦剌组成了联军,但双方并非是铁板一块,内部有着复杂的利益纠葛,因此面对开原城的骁武军蛮苏和穆都谁也不想去碰这块难啃的硬骨头,故而两人把大军驻扎在了银州城,与开原城的骁武军对峙,防止开原城的骁武军支援辽阳城的明军。

    得知了李云天的换俘提议后,蛮苏和穆都立刻被如此优越的条件打动了,吩咐人尽快处理换俘的事宜。

    首先,一对一的换俘就使得两人占了大便宜,要知道在战场上一个蒙古兵足以比得上三名明军。

    其次,李云天开出的回赎价格非常诱人,可以使得两人大捞一笔,比把那些明军战俘杀了或者卖为奴隶更划算。

    值得一提的是,蒙古军队此次劳师远征并没有带多少粮草,而且也没有准备粮草的习惯,通常都是边打仗边就地筹集,而辽东地区贫寒无法获得更多的补给,因此留着那些俘虏反而浪费粮食,不如卖了划算。

    况且,在蛮苏和穆都看来他们只不过暂时让李云天用粮食先替他们养着那些俘虏罢了,等来年蒙古军队集中优势兵力攻打开原城,那么开原城里的明军又将成为他们的战俘。

    为了拿下明军在辽东北部的军事重镇开原城,尤其是消灭对蒙古军构成巨大威胁的骁武军,蒙古军统帅已经决定明年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攻取开原城,扫除明军在辽东对蒙古军的最大威胁,然后可以安心攻打辽东都司的治所――辽阳城。

    纵观全局,明军在辽东能对蒙古军构成威胁的也只有开原城的骁武军,包括辽阳城在内的几座城镇中的明军已经被蒙古军给打怕了,全部龟缩在城里不出来,摆出了死守的架势等待关内的援军。

    因此,在蒙古军统帅看来,只要清理了开原城的骁武军那么蒙古军就能腾出手来逐一将那几个明军固守的城镇攻破。

    至于那些明军战俘会不会增强了开原城守军的力量,蛮苏和穆都对此是不屑一顾,辽东的明军早就被打得士气全无,对蒙古军产生了恐惧心理,故而两人并不担心他们会给蒙古军进攻开原城制造麻烦,保不准那些俘虏会在蒙古军攻城的时候崩盘,扰乱骁武军的军心。

第676章 鼓舞士气

    宣德七年,十二月上旬,一支身穿大明辽东军服、面黄肌肉的队伍沿着大路浩浩荡荡地向开原城的方向行进,由于衣着单薄纷纷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这支行进的队伍就是银州城蒙古军与李云天交换、回赎的辽东明军战俘,总数近两万余人。

    经历了几个月地狱般俘虏营的生活后这些明军战俘一个个心神憔悴,目光呆滞,看上去犹如一具具行尸走肉般,没有丝毫的生气可言。

    与那些死在战俘营中的同伴相比,这些明军战俘无疑是幸运的,至少他们还活着,看见了生存下去的希望。

    其实,如果不是李云天提出了交换战俘的提议,那么这些天还有更多的明军战俘被冻死、饿死和杀死,因为李云天开出了令蛮苏和穆都无法拒绝的回赎明军战俘的价格,故而两人下令改善了战俘们的生存条件,使得他们得以支撑到回开原城。

    开原城城外的空地上已经搭起了数十个草棚,有的草棚里生火做饭,有的草棚里发放过冬衣物,有的草棚进行医疗诊治,还有的草棚对俘虏的身份进行登记,分工非常明确,有条不紊地引导着那些步履蹒跚前来的俘虏们。

    李云天立在城门楼上,面无表情地望着那些狼吞虎咽犹如饿虎投胎般啃着面饼、喝着稀粥的俘虏们,可以想象出他们在蒙古军的战俘营中忍饥挨饿,受尽欺凌的景象。

    为了避免撑死人的悲剧,李云天特意规定了每名明军俘虏食物的配给量,饥民被撑死的事情在大明可是屡见不鲜,况且吃太多东西对他们的肠胃也不好,要循序渐渐地调整俘虏们的饮食。

    “侯爷大仁大德,我辽东将士定会铭记侯爷的大恩。”望了一眼城下黑压压的俘虏,立在李云天身后的裴俊不由得走上前一步,冲着李云天一拱手,郑重其事地躬身说道。

    为了回赎这些被俘的明军,李云天不仅让骁武军放了那些抓来的蒙古兵,而且还为此花费了近十万两的银子,在辽东敢如此做的人恐怕也只有李云天了,即便是义国公张昊恐怕也无法做到这一点。

    通常来说,交换战俘事情都是在战争结束后,李云天此时就与蒙军交换战俘无疑有“扰乱军心”的嫌疑,被俘的明军士气低落很显然会影响到开原城守军的士气,同时也加剧了开原城物资的消耗。

    另外,李云天竟然用一比一的比例交换战俘,事后也难免被一些人诟病,很显然蒙军的战斗力要强于明军,一比一交换的话明军无疑吃亏了,等于无形中增强了蒙军的实力。

    再者说了,毕竟现在战争刚刚开始,李云天动用了这么大一笔钱难免被人说成是“滥用军帑”。

    因此,在辽东战局如此严峻的情形下谁能顾得上那些被俘的明军,谁又敢一口气拿出十万两银子来回赎战俘?万一明军在辽东战败被逼退出辽东,那么毫无疑问此事会被人当成把柄秋后算账。

    裴俊自然清楚李云天与蒙军交换战俘后将承担巨大的风险和压力,所以才在心中感激李云天救下了那些战俘的性命。

    “为大明拓疆守土是本侯的职责,本侯只不过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心力而已,保全了我大明的将士,何来的恩德可言?”李云天闻言摇了摇头,淡淡地向裴俊说道,丝毫也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侯爷,卑职将严格操练这些将士,一定不会让侯爷失望。”裴俊见李云天如此大度,心中不由得更加钦佩,于是沉声回答,他准备让那些战俘变成李云天手中的一把对付蒙古军的利刃。

    “此事先不要着急,让他们先养好了身子,等年后再进行操练。”李云天摆了摆手,这件事情不能着急,现在那些战俘的身体虚弱至极要先调养好了才能进行训练,否则必将事倍功半,无法达到最佳效果。

    “卑职明白。”裴俊向李云天一躬身,沉声答应了下来,这次能从战俘营中出来的人都是年轻力壮者,他相信只要能像骁武军一样操练必定能脱胎换骨,即便达不到骁武军的水准也足以与蒙军一战。

    “侯爷,东西已经送出去了。”这时,顾礼裕大步走上了城门楼,来到李云天身边躬身说道。

    李云天闻言望向了护墙下面,只见十几匹驮着行李的马匹在一支百余人的骁武军军士的护送下离开了城门,穿过路上的俘虏后向银州城方向而去。

    “侯爷这一招平地波澜实在是妙,恐怕穆都以后会防备着蛮苏。”望着那支远去的队伍,裴俊不由得笑着说道。

    李云天闻言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队伍中的那些马匹驮着的是从朝鲜国西京运来的绫罗绸缎和金银玉器等物品,是他送给银州城鞑靼将领蛮苏的新年礼物,以感谢他对明军战俘的照顾,同时也蕴含了示好之意。

    蒙古鞑靼部和瓦剌部的恩怨纠葛由来已久,虽然这次双方联合起来南侵大明,但彼此间都对对方充满了戒备心理,因此李云天故意给蛮苏送礼,这样一来必定会使得穆都猜忌,无形中起到瓦解两人的作用。

    “谢大人救命之恩!”就在这时,城门下忽然传来了一声高喝,一名将领模样的中年俘虏来到城门前冲着李云天跪了下来。

    “谢大人救命之恩!”听见中年俘虏的话后,围聚在城门前的俘虏们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呼啦啦地冲着城门楼上的李云天跪了下去,放眼望去黑压压一片,现场随之变得寂静无声。

    此时此刻,俘虏们已经知道是骁武军的高级武官从战俘营中救了他们,只是不清楚那名高级武官是谁,经过中年俘虏的提醒后众俘虏意识到救他们的骁武军高级武官就在城门楼上,故而纷纷跪谢救命之恩,否则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很难度过这个冬天。

    “尔等勿需感谢本官,皇上对辽东战局甚是关心,本官只不过是为了皇上分忧而已,希望尔等勤于操练,将蒙古兵赶出辽东,上报君恩,下保黎民。”

    李云天环视了一眼城下密密麻麻跪着的俘虏,向斜上方一拱手,高声向俘虏们说道,他丝毫也没有居功的意思,而是把功劳推到了宣德帝的身上。

    “上报君恩,下保黎民,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中年俘虏为官多年,岂能听不出李云天话里的意思,于是磕了一个头,大声喊道。

    “上报君恩,下保黎民,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俘虏中随即响起了珊瑚海啸般的声音,纷纷跪谢宣德帝。

    李云天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在顾礼裕和裴俊等人的陪同下离开了城门楼,返回朱雀大营的住处,现在辽东的局势乱得一团糟,有很多事务等着他处理。

    转眼间,开原城的军民们迎来了宣德八年的春节,虽说银州城的蒙古军虎视眈眈,但由于有着骁武军坐镇,故而城里的百姓还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地过了一个好年。

    除夕的晚上,李云天设宴宴请了开原城的高级武官,不仅有骁武军和开原城辽东守军,还有女真斡朵怜部猛哥帖木儿的弟弟凡察和蒙古达颜部首领哈尔巴拉等人。

    抵达开原城后李云天并没有让凡察回去将其留在身边效力,凡察已经成功说服开原城周围几个女真部落的首领,答应出兵抗击蒙古军的入侵。

    酒宴上,李云天关切地向哈尔巴拉询问了其母亲的病情。

    由于得到了精心的医治哈尔巴拉母亲的病情已经逐渐好转,只不过身子有些虚弱,调养一段时间就能康复,这使得哈尔巴拉对李云天很是感激,因此抓紧时间操练开原城明军的骑兵部队,希望能在未来的大战中助李云天一臂之力。

    开原城里面的骑兵并不多,只有千余人左右,其中超过一半是由达颜部落的男人组成的蒙古骑兵。

    不得不说,蒙古骑兵的战术素养要比明军高出许多,无论是单兵作战还是团体作战水平明显要高出明军骑兵一个档次。

    李云天已经做好了安排,等辽东战事结束后他将奏请宣德帝让达颜部迁到关内,并在京城给哈尔巴拉置一套宅子,让哈尔巴拉的母亲能安享晚年,免受草原流离之苦。

    新春过后,开原城里的辽东明军热火朝天地在兵营里操练了起来,喊杀声不绝于耳,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与蒙古军的大战。

    值得一提的是,负责训练辽东明军的是骁武军的武官和士官,李云天希望他们能在未来的战斗中成为自己手中的一支奇兵。

    在开原城的所有部队中,李云天最看重的自然是新组建的火枪营,这将是火绳枪第一次在战争中亮相,他对此充满了期待。

    虽说火绳枪的火力很猛,能远程给与敌人极大的杀伤,但由于它的射速较慢再加上近战能力较弱,故而要跟其他的兵种配合使用。

    依照李云天的规划,火枪营将配备人数相同的步兵营进行保护,在战场上作战的时候火枪营负责远程攻击,而步兵营则负责近战,这就使得双方的配合是关键。

    因此,火枪营和步兵营的人一直紧锣密鼓地演练着相配合的战术,以期在战斗中发挥出火枪营和步兵营的最大威力。

    由于新组建的火枪营异常重要,故而李云天将它作为自己的直属部队,除非由他的军令否则任何人不得调用。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晚上,李云天正在军营里与骁武军的军士们把盏言欢,共度元宵佳节的时候,雷婷急匆匆地走到他的身旁,低声在他耳旁说了几句。

    李云天闻言脸色顿时微微一变,双目流露出震惊的神色,不过他很快就恢复了常态,向雷婷点了点头后若无其事地继续与一旁的军士谈笑着。

    雷婷不动声色地望了李云天一眼,然后神情冷峻地退了下去,她刚刚得到了一个从京城送来的急报,这使得原本就十分困难的辽东战局雪上加霜。

第677章 北征失利

    从军营回到住处后,李云天神情凝重地从雷婷手中接过了一份从京师军阁送来的紧急军情的公文,面无表情地翻阅着。

    宣德帝七年十一月初,宣德帝从北元王庭――哈拉和林城班师回朝,途径位于哈拉和林城东南处的饮马河时忽然遭受了大量蒙古军队的突袭。

    面对着在草原上呼啸而至的蒙古骑兵,护驾的明军被冲得七零八落,被蒙古军队截成了几段首尾不能相顾。

    经过一天的激战,措不及防的明军被蒙古军队击败,死伤者和被俘者甚众,宣德帝在骁武军的保护下冲出了蒙古军队的包围圈,历经重重险阻后终于撤回了长城内,进驻在大同城。

    而后,为了确保宣德帝的安危,随驾众臣纷纷劝说宣德帝回京,可宣德帝却拒绝回京躲避,在众臣的再三劝说下才移驾宣府城,在宣府城坐镇指挥与蒙古军队交战事宜。

    被蒙古军队一路追杀后,跟随宣德帝北征的十九大军中只有两万多人得以返回大同城,其余非死即俘。

    尤为悲壮的是,负责护送宣德帝的三万骁武军由于与追击的蒙古军队多次激战,活着回来的已经不足万人,其余人皆在与蒙古军队的交战中战死,不过他们也使得蒙古军队付出了三四万人的代价。

    正是由于骁武军的拼死阻击,这才使得宣德帝得以从千里之外的饮马河逃回大同城,否则绝对要被蒙古军队俘虏。

    看完手上的公文后,李云天的拳头禁不住攥了起来,脸色阴沉得可怕,两万多骁武军将士就这么死在了草原上想想他就觉得心疼,他好不容易组建的骁武军青龙军团经此一战可谓元气大伤,没有两三年的休养生息根本无法恢复元气。

    不幸中万幸的是,军阁首辅张辅、内阁次辅杨荣和宜国公刘威等随驾的文武大员与宣德帝一同脱险,悉数逃回了大同城,否则大明朝廷将遭受重创。

    虽然宣德帝的北征大军遇袭一事发生在去年十一月,但由于路途上的耽搁所以直到今天军阁的这份公文才送到李云天手里。

    说起来,李云天能接到这份公文并不容易,军阁年前让人携带着公文随着大明运送物资的船队前往朝鲜王国的平壤府,然后又马不停蹄地赶来了开原城,否则的话由于山海关一线已经被蒙古兀良哈部封锁,军阁一时间还真没办法把这个消息传到辽东。

    “相公,一定是阿鲁台伏击了皇上,看来他们这次是倾巢而出了。”雷婷见李云天面色冷峻,忧心忡忡地说道,“要是阿鲁台突破了山西行都司的防区,那么京师可就危亦。”

    山西行都司一旦被蒙古军攻破,那么横在京师之间的就剩下一个成立不久的万全都司,而完全都司唯有宣府城能给蒙古军造成一点儿麻烦,其他不值得一提。

    很显然,蒙古军要是攻破了山行都司的防线,那么一定会绕过宣府城直逼居庸关,因为只要拿下居庸关就可以趁势南下直抵京师,将大明的皇城团团围住。

    这样一来还能把躲在宣府城里的明军引出来,而失去了城墙保护的明军在野外绝对不是蒙古兵的对手,大明将陷入到立国后前所未有的危机中。

    “山东都司和山西都司还能调集十几万人马,蒙古兵没那么容易攻破居庸关,他们十有**会趁机夺取大同和宣府,陈兵居庸关前。”李云天闻言摇了摇头,皱着眉头说道,他担心阿鲁台想与大明化内长城而治,那么大明的京师可就要处于蒙古人的兵锋之下,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更为重要的是,大明将因此失去关外的辽东都司、大宁都司和奴儿干都司以及万全都司和山西行都司,这对大明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大明为了强化京师的防御能力,在北京城的北方以古长城为基础,修筑了两道长城防线作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屏障,即内长城和外长城。

    外长城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长城,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全长一万二千七百多里,也叫“外边”或“边墙”。

    内长城可以看作从外长城上引出去的一道分支,也叫“次边”,首尾皆与外长城相连。

    长城从山海关往西进入京畿地界后,在京畿以北的火药山开始分岔,成为一上一下两道长城。

    位于上方的长城即外长城,经延庆四海镇由白河堡附近进入河北赤城县的独石口,沿西北到张家口、大同,到偏头关,最后至嘉峪关与内长城相连。

    位于下方的长城即内成城,经过居庸关(八达岭),进入怀来,入门头沟,从灵山出北京进入河北涿鹿至涞源到河北易县的紫荆关,再到山西雁门关、宁武关和偏头关,在偏头关的东边白羊岭上和外长城汇合。

    据明史《兵志?边防》的记载,内长城“西起山西老营堡转南而东,历宁武,雁门、北楼至平型关尽境约八百里;又转南而东,为保定界,历龙泉、倒马、紫荆、吴王口、插箭岭、浮图峪至沿河口,约一千七十余里;又东北为顺天界(今北京市)历高崖、白羊、抵居庸关,约一百八十余里。皆峻岭层岗,险在内者,所谓次边也”。

    其中,内长城上有著名的“内三关”和“外三关”。

    内三关、外三关是设在内长城线上的六座著名关隘,靠东侧的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称为内三关,靠西侧的雁门关、宁武关、偏关为外三关。

    这六座关隘彼此互为联动,构成一个整体,成为拱卫京都的稳固屏障。

    居庸关,位于昌平八达岭岭口(北口)至南口的峡谷中,北距八达岭二十余里,与南北两口形成重关迭险。

    十三世纪初,蒙古军进攻金国的中都,也就是大明京师北京城,金兵据险死守居庸关,蒙古军于是采用“声东击西”之计,暗移主力向西南攻紫荆关,入关后迅速移兵从南反攻居庸关,居庸关遂被攻破,后来蒙古军未攻下金中都退走。

    数年后,蒙古军又派兵攻破居庸关,并在关城驻扎,过了三年,蒙古兵再围金中都,金国遣使求和,蒙古军只留下一部分人马守居庸关。

    金国因受到蒙古军威胁即于当年迁都开封,次年蒙古军便占领了中都。

    另外,明末,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军由长安入山西,攻占太原后分兵两路,由李自成率领的一路经大同、宣化、攻破居庸关进入北京城,导致明朝灭亡。

    居庸关是天险又屡被攻破,故而明末顾炎武闻说居庸关被攻破曾感慨地说:“地非不险,城非不高,兵非不多,粮非不足也,国法不行,人心去也。”

    倒马关,位于唐县西北一百五十余里,是“灵丘道”上的重要关隘,灵丘道北起大同,越恒山,自灵丘沿唐河谷道出太行山抵定州。

    紫荆关,位于易县西北九十余里,是“飞狐径”(太行八陉之一)北口的重要关隘。南宋嘉定二年,蒙元攻打金国,久攻不下居庸关转而分兵攻克了紫荆关,然后由长城内侧向外合攻居庸关而得。

    值得一提的是,正统帝在土木堡被俘后,蒙军假借正统帝还京之名从紫荆关入关进攻北京城。

    雁门关,关城踞于雁门,吕梁山脉北支雁门之口,北通晋北重镇大同,远至蒙古高原,南通晋中重镇太原。

    雁门关与其西面的宁武、偏头两关相连,总称“晋北三关”,亦称“外三关”,与北京城西面太行山上长城“内三关”相对而言。

    北宋时期,雁门山至恒山一带是宋国与辽国的分界线,故而雁门关战事频繁,宋代名将杨继业及其后代多年与辽作战,主要战场就在雁门关内外。

    据传,雁门关北面有一片方圆二十余里的平滩地,据说就是杨家将与辽血战的金沙滩。

    偏头关,北接蒙古高原,西隔黄河与鄂尔多斯高原相对,内外长城在关东老营堡处相接。

    偏头关是明代“外三关”中最西面一关,又有外关之称,建于黑驼山的山坳内,城周近六里,四面环山,形若覆盆。

    关外有四道边墙:第一道称大边,在关外一百二十余里处,东起平鲁县崖头墩,西抵黄河,长三百余里,无墙而有藩篱。

    第二道称二边,在关外六十余里,东起老营鸦角墩,西至黄河岸老牛湾,南至河曲县石梯隘口,这道边墙实际上是外长城的一部分。

    第三道在关东北三十余里,东接老营堡,西抵白道坡,长九十余里。

    第四道在关南二里处,东起长林鹰窝山,西达教场,全部砖砌,高耸于黄河河岸之上。

    明代偏头关的防务异常繁重,比宁武、雁门二关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云天所担心的自然是内长城的内三关,即北京城西面太行山上长城的居庸关、紫荆关和倒马关,尤其是居庸关和紫荆关,对大明京师来说至关重要,一旦被蒙古军攻破的话将直接威胁到京师。

    这意味着,位于内长城和外长城之间的山西行都司和万全都司将担负起阻击蒙古军南下步伐的重任,倘若要是让蒙古军攻占了山西行都司和万全都司,那么大明将失去外长城这道屏障,仅仅依靠内长城这道防线来阻止蒙古军队,无疑将陷入巨大的被动中。

    万一真的形成了这种局面,等到蒙古军在山西行都司和万全都司站稳了脚跟,那么大明十有**会被迫像金国一样迁都,重返南京城。

第678章 女真诸部

    宣德帝北征失利的消息被李云天严密封锁,连顾礼裕和裴俊都不知道这件事情,毕竟现在是辽东战局的关键时期,一旦让辽东明军知道这件事情士气无疑深受打击,而且这也意味着朝廷将无法向辽东派来援兵,辽东要依靠他们孤军奋战。

    很显然,山西行都司和万全都司的战事对大明更为重要,大明一定会集中兵力在山西行都司和万全都司与蒙古军队决战,以避免蒙古军队兵临居庸关和紫荆关。

    毫无疑问,对于李云天来说宣德帝的北征失败是最糟糕的局面,由于朝廷忙着准备准备山西行都司和万全都司的战备,辽东明军从海路上获得的后勤补给将骤减,军事物资将首先供给给山西行都司和万全都司的明军。

    军阁在这道军情公文中已经明确告诉李云天,年前运往朝鲜王国西京平壤府的军事物资将是辽东明军所获得的最后一批,朝廷将把原计划拨付给辽东明军的物资调拨给山西行都司和万全都司。

    虽然心中感到有些失望,但李云天理解军阁的做法,由于阿鲁台率军压境,军阁的重要作战方向已经由关外转移到山西行都司和万全都司,自然要优先保障这两个都司的军事供给。

    而且,辽东明军如果抵挡不住蒙古军队在辽东的进攻可以退到朝鲜王国境内,蒙军兵力有限没有能力在山西行都司和关外都采用凌厉的双线攻势,因此考虑到山西行都司才是蒙军进攻的重点,因此辽东的蒙军十有**不会越过鸭绿江追击。

    “是时候反击了。”看完了军阁的军情公文后,李云天在房间里来回踱了几趟,然后推开窗户神情凝重地望向了幽冷夜幕上挂着的一轮皓月,口中喃喃自语了一句。

    在李云天看来,辽东明军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败仗后士气低落,需要用一场胜仗来鼓舞士气,而且如此一来也能对阿鲁台所率领的蒙军进行牵制。

    元宵节过后,辽东都司北部地区的女真诸部和奴儿干都司的女真诸部相继抵达了开原城,使得开原城的兵力直线上升。

    猛哥帖木儿让人通知女真诸部宣德八年二月前赶往开原城商议共抗蒙军的事宜后,女真诸部的首领纷纷派兵前来,不仅女真三大部中的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悉数到齐,就连东海女真的几个大部族也赶来凑热闹。

    由于开原城里已经安置不下如此多的军队,故而大部分女真人在城外的营地里驻扎,李云天负责提供军粮和帐篷等物资。

    二月初一,李云天召集了明军将领和女真诸部首领在骁武军辽东朱雀大营的军务大堂中议事,重点是整编来自女真诸部的女真兵。

    议事开始前,李云天兑现了他的诺言,让人抬来了一箱箱的金银珠宝,按照女真诸部派出的兵额当场发放半年的饷银,使得女真诸部的首领喜笑颜开,赚了一个盘满钵满。

    不过,整编女真诸部并不容易,不仅女真三大部之间有着不少恩怨纠葛,即便是三大部里面的部族间也时常爆发冲突,因此要想让他们进行合作并不容易。

    与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相比,建州女真内部的关系无疑是最好的,组成建州女真的火儿阿部、斡朵怜部和托温部相互间已经进行了很好的融合。

    尤其是后来迁到建州的托温部,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完全融入到了火儿阿部和斡朵怜部,很难再以单独的一个部族出现。

    因此,建州女真很快就托选建州卫指挥使李满住为主将统帅建州三卫的女真兵,建州左卫指挥使猛哥帖木儿为左副将,毛怜卫指挥使猛哥不花为右副将。

    值得一提的是,猛哥不花是李满住的亲叔叔,也是火儿阿部的人。

    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内部之间的关系则比较麻烦,海西女真因居地在东海之西而得名,分布在松花江下游的吉林扶余县至黑龙江阿城县一带。

    东海女真是女真中比较落后的一部分,故冠又以“野人”之称,被称为“野人女真”,分布在黑龙江中下游两岸及乌苏里江以东。

    换句话来说,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是以其所活动的区域来划分的,相互间并没有什么联系,可以说是不同的部族,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种族。

    其中,海西女真有哈达、辉发、乌拉、叶赫四大部,四大部中又有山夷、江夷之分。

    山夷依山作窟,即熟女真完颜种;江夷居黑龙江,即生女真。哈达、叶赫属山夷,而辉发、乌拉则属江夷。

    东海女真也可分为萨哈连、火儿阿、瓦尔喀、库尔喀四大部,其中火儿阿部与建州女真火儿阿部同宗同族,一部分后来迁到了建州成为了建州火儿阿部。

    明代的女真族是重新组合的民族,建州卫、毛怜卫的女真族多是渤海族遗民,受到汉人的影响从事农耕定居生活,种谷纺线,饮食服用,与汉族没有多大区别,因此相互间进行了很好的融合。

    海西女真人多是金代完颜部后裔,同样也从事耕稼,他们倚山作寨,亲属聚居在一起。

    东海女真,又称野人女真,是女真族同赫哲族、鄂伦春族融合而成的一支,风俗与海西女真相同,所不同的是“不事耕稼,惟以捕猎为生”。

    针对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的这种特殊情形,李云天将他们与骁武军进行了混编,海西女真四大部和东海女真四大部分别编进骁武军的一个团里,形成了八个人员混编的加强团。

    至于东海女真和海西女真中的那些中小部族,李云天把他们也编入那八个加强团里,进而解决了女真诸部的建制问题。

    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诸部的首领对李云天这种混编的做法并无异议,其实他们最为担心的事情是李云天让他们当炮灰,如果能与骁武军的人同进共退的话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此次女真建州部、海西部和东海部共前来两万余人,皆是年轻壮硕之辈,这已经超过了李云天的预期,毕竟像这种出兵交战的事情女真诸部都会保存实力,能派来这么多人已经够给他面子了。

    在那两万女真兵中,建州女真八千余人,海西女真七千余人,东海女真五千余人,虽说建州女真的人数在女真三大部中是最少的,但由于李云天答应帮他们收复被朝鲜王国夺去的失地,故而这次把几乎一半的兵力给派了过来。

    对李云天来说,把女真诸部编入骁武军只是整编的第一步,要想使得骁武军与女真兵协同作战还需要进行战术操练,而且要想使得那些平日里无拘无束惯了的女真兵听从骁武军的指挥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因此,李云天准备给女真诸部一个下马威,让他们见识一下明军的厉害,对于崇尚武力的女真兵来说唯有亮出强壮的肌肉才能使得他们臣服。

    二月初二,开原城南门外的山脚下人头攒动,三万辽东明军、两万骁武军和两万女真兵密密麻麻地遍布在山坡上,饶有兴致地望着山前的一大片空旷的草地。

    李云天今天要在这里举行火枪营的操演,包括骁武军的将士们在内,众人都想见识一下火枪营火器的威力。

    与辽东明军和骁武军的将领不同,女真诸部的首领们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在那里交头接耳地谈笑着,好像并没有把即将到来的操演放在心上,眼神中甚至充满了一丝轻蔑。

    在女真首领们看来,如果大明的火器真的厉害的话那么蒙古人也不会轻而易举地就占据了辽东都司大部分地区,迫使辽东明军不得不龟缩在几个重要城镇据守,李云天此时拉出火器部队无非是想鼓舞士气,同时想要震慑他们。

    李云天扫了一眼在场的那些眼神轻蔑的女真首领们,眉头微微皱了皱,随后嘴角流露出了一丝冷笑,看来他让火枪营进行操演的决定无疑是正确的,如果不杀杀这些女真首领们的威风那么以后骁武军的武官们根本无法指挥他们,就更别提打仗了。

    就在这时,山脚一侧的人群中忽然一阵骚动,只见火枪营与之相配合的步兵营列着整齐的纵队从山脚下走来,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中。

    排在最前面的是步兵营的纵队,里面全部是手握长枪的军士,队列整齐,一排排耸立的长枪使得行进中的队列看起来犹如一个移动中的枪林。

    步兵营后面是火枪营的纵队,火枪兵们将火绳枪扛在肩上,一个个昂首挺胸,士气高涨,与步兵营一样在行进中保持着整齐的队形。

    见此情形,女真首领们不由得纷纷投去了好奇的目光,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整齐又有声势的队列。

    如今在开原城内,不仅骁武军,辽东的明军也都在李云天的要求下进行了队列操练,确切的说李云天已经用骁武军的训练方式来操练那些辽东明军,以尽快提升那些辽东明军的战斗素质。

    因此,骁武军的队列行进可谓是看家的本领,使得那些女真首领感到耳目一新。

    随着火枪营和步兵营的出现,喧闹的现场逐渐安静了下来,不少立在人群后面的士兵踮着脚尖伸长了脖子看着热闹,先不说火枪营的威力如何单单如此有气势的队列就令人不由得敬畏三分。

    李云天不动声色地望着行进中的火枪营和步兵营的那些军士,虽然火枪营成立不过才两个多月,但由于平常的时候火枪营的士兵就拿着模型枪与步兵营进行操练,因此双方的配合非常流畅,足以应对此次的操演。

第679章 军阵操演

    在现场众人兴致勃勃的注视下,行进中的火枪营队列和步兵营的队列不约而同地发生了变化,各自一分为五,分解成为了五支队列。

    这样一来场中就出现了五支火枪营队列和五支步兵营队列,每支队列六百人。

    就在人们为此感到疑惑的时候,火枪营的五支队列和步兵营的五支队列两两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五个由火枪兵和步兵组成的混合军阵。

    每个混合军阵一千二百人,其中步兵营的六百长枪兵组成的方阵在中间,火枪营的火枪兵在长枪兵方阵的两侧各自形成一个三百人的火枪兵方阵。

    其中,长枪兵方阵每排五十人,一共十二排。

    火枪兵方阵每排也是五十人,但由于它分成了左右两部分位于长枪兵方阵的两侧,因此就只有六排,不过如此一来每排火枪兵就有一百人之多。

    在火枪兵方阵中,六排火枪兵分为三组,每组两排,其中前排火枪兵采用跪式射姿,后排火枪兵采用站式射姿。

    与敌军交战的时候,前面第一组火枪兵开火后退到最后面重新装弹,排在后面的第二组火枪兵上前继续开火,第二组开枪完后退到后面,由第三组火枪兵顶上。

    这样一来,当第三组火枪兵射击完毕时第一组火枪兵已经完成了安装弹药,可以接替第三组火枪兵进行射击,如此三组反复,提供不间断的火力杀伤,这就是著名的轮射反向装弹战法。

    李云天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混合方式,是为了在确保火枪兵安全的情形下最大可能地发挥火枪兵的威力,进而遏制敌军,尤其是敌军骑兵的冲锋。

    这种混合军阵不仅火力凶猛,而且阵营变换灵活,可以从容应对从正面冲锋或者两侧突袭的敌军。

    虽然火枪兵方阵配属在长枪兵方阵的两侧,但它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动的,交战的时候可以前进或者后退至长枪兵的前方或者后方结成一个新的方阵,也可以在长枪兵的侧翼集结。

    如此一来就增强了火枪兵方阵的正面攻击力,使得全部士兵都能够向着方阵正面集中火力攻击。

    在方阵正面上,火枪兵可不受阻碍进行射击,而如果敌军冲到近前后长枪兵或前出防御,或原地坚守,而火枪兵则撤退至长枪兵方阵后方重新结为一个新方阵,进而继续输出火力。

    虽然现在看起来李云天设计的这个混合军阵很简单,但在历史上却经历了一百多年战争的磨砺后才逐渐演变成这种阵型,期间经历了著名的西班牙大方阵和荷兰莫里斯方阵。

    现场的人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怪异的阵型,因此立刻被其所吸引,目不转睛地望着场中的那五个混合军阵。

    五个混合军阵快速地移动着,不停地变换着队形,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有条不紊,很快就在场中摆好了阵型,像罗马军团的棋盘阵一样呈现出棋盘方格状的部署,即两个混合军阵在前面,三个混合军阵在后方。

    李云天之所以会让五个混合军阵呈现棋盘方格状的布置,是为了避免军阵的侧翼和后方突然遭受袭击,这样一来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应对,可谓攻守兼备。

    就在人们私下里议论着接下来的操演会如何进行时,五个混合军阵对面的山脚下忽然一阵嘈杂,两百余匹马被一群骁武军的骑兵赶了过来,在距离六七百米的地方停住。

    李云天见状向一旁的一名武官点了一下头,那名武官一躬身后向立在不远处山头的一个骁武军的士官挥了挥手,那名士官就冲着赶来马的那些骁武军骑兵挥动着手里的一面大旗。

    见大旗晃动,骁武军的骑兵们立刻驱赶着那两百余匹马迎着前方的五个混合军阵冲了过去。

    与此同时,五个混合军阵也发生了变化,原本位于长枪兵方阵两侧的火枪兵迅速上前,在长枪兵方阵的前方集结成为了一个新的火枪兵方阵。

    列好阵型后,前排火枪兵半跪在地上,与第二排火枪兵端枪瞄准了冲过来的马匹,后面四排火枪兵则做好了攻击的准备。

    虽然场中有五个混合军阵,但由于采用了棋盘方格状的布置,因此只有前方的两个混合军阵能够迎战,剩下三个位于后方的混合军阵实际上处于警戒姿态。

    当骁武军的骑兵将那两百多匹马驱赶到距离两个混合军阵三四百米远的时候,纷纷一拉座下军马的缰绳向两旁闪去,只剩下受到惊吓的马群呼啸着向前方狂奔,马蹄声轰隆隆作响,场面看起来颇为壮观,颇有骑兵冲锋的阵势。

    这使得现场的人们顿时紧张了起来,一旦被高速奔跑的马群撞击和践踏的话,前方那两个混合军阵的士兵必然会产生不小的伤亡。

    砰、砰、砰……

    不过,就在马群距离两个混合军阵一百多米远的时候,军阵前两排的火枪兵扣动了扳机。

    伴随着一阵沉闷的枪响后,跑在马群前方的数十匹马犹如被收割的麦子一样,纷纷哀鸣着栽倒在了地上,被从后方赶来的马匹从身上践踏了过去,顿时血肉模糊,鲜血四溅。

    前两排火枪兵射击完立刻向后退去,第三排和第四排的火枪兵随即顶了上来,继续向奔来的马匹开枪射,然后是第五排和第六排的火枪兵。

    等第五排和第六排的火枪兵射出了弹丸后,两个军阵前已经没有一匹能站立的马匹,冲来的马群全部在刚才的三轮射击里被击中,纷纷倒在了血泊中,有些已经死亡,有些则抽搐着发出低沉的哀鸣。

    这使得现场的气氛变得有些萧杀和压抑,人们纷纷目瞪口呆地望着眼前的一幕,尤其是女真诸部的首领更是大为震惊,谁也没有想到那两百多匹马这么快就被火枪兵们杀死。

    尤为重要的是,第五排和第六排火枪兵射击后,第一排和第二排火枪兵在已经安装好了弹药,有条不紊地接替了第五排和第六排火枪兵进入射击的状态,这意味着这个混合军阵已经拥有了不间断射击的能力。

    这可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如果在战场上这样打下去的话不知道有多少骑兵和步兵会死在混合军阵的枪林弹雨中。

    这也怨不得现场的众人被眼前的这一幕所震撼,毕竟在此之前谁也没有见识过如此厉害的火器,永乐帝当年北征蒙古时的神机营与骁武军的火枪营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威力相差甚巨。

    “噢~~”

    经过最初的惊愕后,现场的骁武军军士率先反应过来,兴奋地振臂高呼着。

    在骁武军的带动下辽东明军和女真兵也跟着欢呼了起来:有了如此厉害的火器助阵,蒙古军岂有不败之理?

    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不动声色地扫了一眼现场那些神情震撼的女真诸部首领,然后在顾礼裕和裴俊等人的簇拥下离开。

    火枪营今天的操演已经圆满达到了他想要的效果,想必女真诸部的首领经历此事后会老实下来,省得以后惹出什么不必要的麻烦来。

    其实,李云天本想把这次女真诸部带来的五千骑兵整编在一起集中使用,由于长期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恶劣的生存条件造成了女真人强悍的战斗力,不论男女皆上马能打战,下马能生产,因此骑兵的战斗力与蒙古人不相上下。

    可惜的是,由于女真诸部之间互相猜忌再加上对明军有戒心,因此李云天只好放弃这个打算,不得不将女真诸部骑兵分开来使用,无法进行冲锋陷阵只能配合步兵作战。

    正如李云天先前所想的那样,在火枪营的震慑下女真诸部的士兵老实了下来,乖乖地按照骁武军武官的指令进行操练。

    相对女真诸部的首领,在现场亲眼目睹了火枪兵和长枪兵组成的混合军阵不费吹灰之力就射杀了马群的哈尔巴拉更为震撼,要是蒙古人引以为傲的骑兵遇上这种混合军阵的话那么恐怕将遭到一场屠杀,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他万万想不到明军竟然还有如此厉害的火器。

    因此,晚上回到在开原城的住处后哈尔巴拉闷闷不乐地喝着闷酒,虽说他现在已经归属了大明,但作为一名蒙古人实在无法坐视蒙古骑兵在与明军对阵的时候被火枪营无情地收割性命。

    李云天对哈尔巴拉可谓关照有加,特意让人在开原城里给他找了一座舒适的大宅子给他母亲居住,在里面治疗和休养。

    “听说今天城外举行了一场操演,大明的火器顷刻之间就杀死了几百匹马,是不是有这回事?”

    不久后,房门被推开了,一名清秀俊俏的少女扶着一名中年女子走了进来,两人皆身穿蒙古盛装,身上有着不少饰品走起路来发出清脆的响声,中年女子见哈尔巴拉在喝闷酒,于是笑着问道。

    “额吉,此事千真万确,大明的火器十分厉害,那些马还没有冲到阵前就被射杀。”

    哈尔巴拉连忙起身将中年女子扶着坐在座位上,中年女子是他的母亲格根塔娜,名字的蒙语寓意是“明珠”,而那名清秀俊俏的少女正是洗净了脸颊的诺敏。

    哈尔巴拉的父亲被害后达颜部由格根塔娜来支撑,是一名毅力和智慧并重的女子,带领着达颜部避开仇家的追杀并且走出了低谷,因此格根塔娜在达颜部有着崇高的威望,哈尔巴拉兄弟几个对其甚为孝顺和敬重。

    “给额吉说说那个刘大人吧。”格根塔娜闻言微微蹙了一下眉头,微笑着说道,她口中的刘大人就是李云天,李云天来到辽东后依旧使用的是在朝鲜王国使用的“刘方”这个假名。

    “刘大人为人公正,对城里各部人马一视同仁,是一位值得敬重的人。”哈尔巴拉沉吟了一下后开口回答,由于他与李云天并没有相处多久,故而也不是太了解李云天的为人,因此只能从自己的切身感受说起。

    “能拥有如此厉害的火器,这个刘大人不简单呀!”格根塔娜微微一笑,不动声色地提醒着哈尔巴拉。

    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连大明靖难勋贵里位高权重的义国公都没有携带如此厉害火器,而李云天却带了数千把来开原城,很显然李云天有着深厚的背景,否则宣德帝岂会安心把那些火器交给他?

    更何况,李云天在没有知会义国公、辽东总兵张昊的情形下与银州城蒙军交换战俘,并大张旗鼓地收编女真人,其所展现出来的魄力非一般大明官员所能企及。

    因此,格根塔娜断定李云天是宣德帝的心腹官员,只不过她现在还不清楚李云天的身份,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大明朝廷一定位高权重,这对达颜部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第680章 联姻

    “额吉,咱们达颜部有不少人在银州城,一旦与明军交战,恐怕会死伤惨重。”哈尔巴拉现在心事重重,并没有意识到格根塔娜话中的暗示,忧心忡忡地说道。

    达颜部现在虽然是一个小部落,但在十几年前却是一个有着数万族人的大部落,自从哈尔巴拉父亲被杀后部落的大部分族人都被吞并,哈尔巴拉无时无刻不想着为父亲报仇,并把族人夺回来。

    值得一提的是,吞并达颜部的辉罗部本是达颜部的附庸,后来投靠了阿鲁台,并在阿鲁台的支持下杀了哈尔巴拉的父亲,如果不是有辉罗部的人给格根塔娜报信的话,格根塔娜一家都会被杀死。

    此次鞑靼部进攻辽东,辉罗部的士兵被编在了蛮苏的手下,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来自达颜部,否则哈尔巴拉也不会知道那些蒙军的情报。

    因此,哈尔巴拉并不愿意看见银州城的那些达颜部族人死在明军的枪口下,他已经见识过了火绳枪的威力,蒙古骑兵如果从正面冲锋的话很难突破火枪兵和长枪兵组成的军阵。

    “额吉这次能捡回来一条命,多亏了刘大人的关照,额吉打算在家设宴感谢刘大人,你明天问问刘大人哪天有时间能来。”格根塔娜见哈尔巴拉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提示,双目中不由得闪过一丝失望的神色,随后微笑着说道。

    “好,儿子明天就去办这件事。”哈尔巴拉闻言点了点头,脸上神情凝重,好像在为如何救达颜部的族人感到烦恼。

    两天后的晚上,一身便装的李云天来到了哈尔巴拉的府上赴宴,得知格根塔娜要宴请他后李云天并没有让其久等,把酒宴的时间定在了第二天,以显示对格根塔娜的尊重。

    这些日子来,李云天已经对格根塔娜的往事有了不少了解,格根塔娜能率领着剩余的部众逃过辉罗部的追杀以及其他部落的袭击,并把达颜部打理得井井有条,是一名厉害的女子。

    此次格根塔娜邀请李云天前来赴宴,李云天觉得事情并不仅仅是感谢他而已,恐怕还另有深意。

    身穿蒙古族女子节日盛装的格根塔娜率领着哈尔巴拉几兄弟在院门口恭迎李云天的到来,然后把李云天引进了会客大厅,大厅里已经准备了丰盛的蒙古菜肴。

    除了哈尔巴拉几兄弟外,诺敏也出现在了会客大厅,拎着酒壶侍立在一旁给李云天斟着马奶酒。

    酒宴上的气氛很轻松,众人谈笑风生,李云天一改先前的不饮酒的习惯,与哈尔巴拉几兄弟觥筹交错,很是热闹。

    “想必大人已经知道我们达颜部的过去,虽然我们的族人当年已经被辉罗部吞并,但不少人心中还是认为自己是达颜部的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格根塔娜语峰一转,神色担忧地向李云天说道,“民妇希望大人能网开一面,届时能给达颜部的那些族人一条生路。”

    “本官也不希望看见生灵涂的一幕,只要他们不与我大明为敌,本官绝对善待之。”李云天沉吟了一下,放下手里的酒杯后微笑着说道,隐隐约约他感觉到格根塔娜要跟他谈及今晚酒宴的重点。

    “大人,银州城里有数千达颜部的族人,要是民妇能说服他们放下武器的话,希望大人能让他们返回草原与家人团聚。”果然,格根塔娜闻言露出了笑容,望着李云天说道。

    “本官答应你了,会让他们毫发无损地离开。”李云天笑了笑,一口就应诺了下来,没有丝毫的犹豫,对他来说用最小的代价赢得战争才算是胜利,因此自然希望格根塔娜能瓦解银州城的蒙军。

    “民妇谢过大人。”格根塔娜闻言微笑着向李云天一躬身,随后望了一眼立在李云天身旁的诺敏,笑着说道,“大人救了民妇的命,民妇无以为报,如今辽东军务繁忙大人日夜操劳,民妇想让小女到大人的身边服侍大人,帮着照料大人的衣食起居,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李云天闻言顿时微微一怔,虽然格根塔娜说的很含蓄,不过他旋即就明白了格根塔娜的言外之意。

    毫无疑问,格根塔娜是想让李云天纳诺敏为妾,诺敏是格根塔娜最为宠爱的小女儿,因此格根塔娜岂能让诺敏不明不白地跟在他的身边?

    李云天万万没有想到格根塔娜竟然会如此做,要知道诺敏今年不过十四五岁在他看来还是一个孩子而已。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古代人早婚,游牧民族的女人更是早早就出嫁,诺敏虽然只有十四五岁但已经能生儿育女,故而嫁给李云天为妾也正常。

    诺敏也没有料到格根塔娜忽然之间就这么把她送给了李云天,神色诧异地望着格根塔娜,脸颊上不由自主地泛起了两片红晕。

    哈尔巴拉等人纷纷抬头看向了李云天,他们并不觉得格根塔娜这样做有何不妥,李云天是格根塔娜的恩人,诺敏服侍李云天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本官谢过夫人厚爱,诺敏小姐乃夫人的掌上明珠,本官可不能亏待了她。”李云天毕竟经历过无数风浪,因此很快就从惊愕中回过神来,心神转念间迅速做出了决定,望了望诺敏后笑着说道,“如果夫人舍得的话本官想纳诺敏小姐为妾室,择选吉日举行婚礼。”

    “就依大人所言,择吉日完婚!”格根塔娜闻言后心中不由得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向李云天点了一下头,将这门亲事给定了下来。

    “好,这件事情就交给本官。”李云天微笑着望着格根塔娜,他是开原城的明军主将,因此将婚礼的事情给揽了下来。

    李云天完全理解格根塔娜让诺敏嫁给自己的原因,是想在京城的朝堂之上找一个靠山,以防大明在与蒙古军的战争结束后过河拆桥,对达颜部进行刁难,这才未雨绸缪地想到了联姻的法子。

    虽然李云天心中并不赞成这门亲事,但为了能安抚格根塔娜,同时也是安抚那些归顺的蒙古诸部族人,李云天不得不纳诺敏为妾,有了这层姻缘关系哈尔巴拉等人就能悉心与盟军作战。

    李云天与诺敏的婚事定在了二月中旬的一个吉日,整个开原城都被轰动了,全城张灯结彩,笼罩在了喜庆的氛围中。

    为了显示对达颜部的敬重,李云天特意用正妻的规制来迎娶诺敏,这使得格根塔娜心中甚为满意,不用担心诺敏以后会受委屈,因此迎娶仪式的规格通常决定了妾室在家中的地位,与此同时也给足了达颜部脸面。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李云天和诺敏婚礼的那一天,杨木答兀的弟弟杨满皮率领着五百名女真兵赶到了开原城,前来加入对盟军的作战。

    杨木答兀在接到前来开原城商议抗击蒙古军队的消息后左右权衡了良久,最终还是决定派军参战,冲破了朝鲜王国的阻挠后让杨满皮率领五百女真兵前来开原城。

    晚上,待参加喜宴的宾客们散去后,一身酒气的李云天被两名护卫扶到了新房,身穿蒙古族盛装的诺敏头上顶着一块红盖头静静地坐在床边,雷婷在一旁陪着她说着话。

    见李云天进门,雷婷笑着招呼屋里的侍女离开,笑盈盈地关上了房门,把时间留给了李云天和诺敏。

    对于李云天的这次纳妾,雷婷的心情十分平淡,她很清楚李云天这样做的原因,自然不会为此争风吃醋,反而对诺敏有些怜惜。

    “现在咱们已经是一家人了,有些事情为夫也就不瞒着你了。”

    用喜秤挑了诺敏的盖头后,李云天望了一眼脸颊通红的诺敏,走到桌旁拿起酒壶一边往两个酒杯里倒着酒水,一边微笑着说道,“刘方是为夫的假名,是为了方便在外行事而已。为夫是大明山东济南人氏,姓李,名云天,字复生,是大明的镇武候,此次奉皇上的御命前来督导辽东战事。”

    “你……你就是大明的镇武侯?”原本局促着的诺敏闻言顿时吃了一惊,神情愕然地望着李云天,一时间显得有些难以置信。

    诺敏以前听说过李云天的事情,不仅知道交趾的叛乱是李云天率军平定的,而且在开原城令蒙军吃了败仗的骁武军就是李云天一手建立的,可谓是大明一员能征善战的骁将,万万没有想到她竟然在这种情形下与李云天见了面。

    而且,诺敏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李云天竟然如此年轻,在她看来李云天应该是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才对。

    “喝了这杯交杯酒,你我夫妻以后便是一条心,同生共死,白头偕老,至死不渝!”李云天向诺敏点了点头肯定了她心中的疑问,然后走上前把一杯喜酒递给了她,微笑着说道。

    心乱如麻的诺敏闻言回过神来,连忙举起酒杯,伸手勾着李云天的手臂喝下了交杯酒,由于先前没有丝毫的心里只能被,此时她的脑海中嗡嗡作响,一片空白。

    第二天上午,李云天去军营巡视,诺敏则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回娘家看望格根塔娜,算是新婚后的回门。

    诺敏的礼物自然是李云天身边的“大管家”雷婷准备的,既有金银珠宝也有绫罗绸缎,显得十分贵重奢华,堂堂的镇武侯府自然要让诺敏风风光光地回门。

    此时,诺敏已经知道女扮男装的雷婷是李云天妾室,并且参与了交趾的战事,因此感到非常惊讶同时也甚为钦佩,很显然要成为李云天的助手并不容易,雷婷平日里一定付出了很多心血。

    格根塔娜得知李云天的身份后顿时倍感欣喜,虽然她猜到了李云天身份显赫,但绝对没想到会显赫到如此的地步,据她所知交趾的战事结束后李云天在大明勋贵中的声望已经仅次于张辅和周政,与张昊不相上下。

    尤为重要的是李云天年纪轻轻,同时又深得宣德帝的恩宠,因此仕途上无可限量,假以时日必将成为大明官场的中流砥柱。

    格根塔娜心中感到非常欣慰,看来她让诺敏嫁给李云天是最正确的一个决定,有了李云天在朝中当靠山,达颜部一定能再度崛起,恢复昔日的辉煌。

第681章 劝降

    三月初,一件令李云天担心的事情不可避免的发生了,银州城的蒙军派来使者到开原城劝降时大肆宣扬宣德帝在饮马河被阿鲁台率领的大军击败一事,在开原城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原本,开原城的百姓并不相信蒙军使者的话,认为是在胡说八道,可让军民们感到惊讶的是有几个身穿明军服饰的人出现在了劝降使者的队伍里,其中两人还身穿宦官的服饰。

    尤其是那两名穿着宦官服饰的人,竟然当众脱下了裤子来证明其是宫里的内侍,这给开原城军民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按照蒙军使者所言,阿鲁台在饮马河全歼了宣德帝二十万北征大军,宣德帝领着数千残兵败将狼狈地逃回大同城。

    不仅如此,阿鲁台二月已经集结三十万重兵南下进攻大明山西行都司,面对着蒙古大军排山倒海的压力山西行都司的治所大同城指日可下。

    对于蒙军使者宣称阿鲁台率领三十万大军南侵一事李云天并不以为意,鞑靼和瓦剌如果倾尽全力的话倒是能集结三十多万人马,可辽东战场已经拖住了十余万蒙军,那么阿鲁台所率领的兵力绝对达不到三十万,很显然阿鲁台在虚张声势。

    不过有一条不好的消息使得李云天感到担忧,此番前来的蒙军使者趾高气扬地宣称阿鲁台麾下的明军俘虏了宣德帝北征大军的先锋官、兴平候赵勇,正在押来辽东的途中。

    李云天心中很清楚,蒙军把赵勇带来辽东肯定是为了劝降辽东的明军,而且一定还有其他的明军战俘。

    宣德帝的北征大军在饮马河惨败,必然有不少明军将士成为蒙军的战俘,随着这些被俘将领被押至辽东,宣德帝北征失利的消息将再也无法再隐瞒,届时固守辽阳城等军事重镇的明军士气必将受到重创,后果不堪设想。

    尤为重要的是,辽东明军进入宣德八年以来无法再从京师得到后勤补给,李云天不仅要给开原城的七万大军提供粮草,而且还要养着在西京平壤府征募的五万朝鲜兵。

    按照李云天的计划,从朝鲜王国征募而来的五万朝鲜兵要在平壤府操练到宣德八年三月底,然后四月初赶来辽东参战。

    除了这十二万大军外,辽东那几个被明军固守的军事重镇也没剩下多少粮草,现在都眼巴巴地等待着援军的到来。

    李云天计算过,如果从朝鲜王国采购粮食的话,加上他从天津港海运来的粮草,可以支撑二十万大军的军粮到宣德八年年底。

    要是在宣德八年年底前依旧无法击败辽东明军,打通被蒙古兀良哈部封锁的山海关,那么辽东的明军将遭遇粮荒的侵袭,届时很可能会不战而溃,毕竟朝鲜王国也没有多少粮食供明军采购,而朝廷的重心又集中在了山西行都司的战事上,哪里还有精力理会辽东战局,十有**会让辽东明军撤往朝鲜王国。

    宣德帝北征的失利不仅使得李云天承受了巨大的后勤压力,也迫使他不得不改变在辽东步步为营的既定打法,进而采取以守为攻的策略来主动寻找战机,以期扭转辽东战局,减轻山西行都司所承受的军事压力。

    李云天在骁武军辽东朱雀大营的会客大厅里见了蒙军使者,明军的将领和女真诸部首领悉数到场。

    蒙军使者颐指气使地告诉他,宣德帝的北征大军已经全军覆没,蒙古大军已然在阿鲁台的率领下南下,大同城和宣府城等山西行都司和万全都司的军镇指日可下,大明届时疲于应对阿鲁台的大军,将无暇顾及辽东,如果李云天识相的话就老老实实投降,否则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如果随随便便找两个阉人就能吓住本官的话,蛮苏和穆都太小看本官了。”望着飞扬跋扈的蒙军使者,李云天拿出一道公文冷笑着说道,“本官刚刚接到朝廷的通报,我大明天子二月率军踏平了哈拉和林城,不日即将返回京师,何来大败一说?等我大明雄师一到,你们就等着受死吧!”

    “看来你的朝廷骗了你,我北元大军去年在胪朐河杀了你们明军一个片甲不留,你们的皇帝被我勇猛的骑兵追得落荒而逃,根本不可能来救你们了。”蒙古使者闻言嘴角流露出不屑的冷笑,扭头望向了那几名垂头丧气地立在身后的明军俘虏,“你们告诉他,我北元大军是否在胪朐河全歼你们明军?”

    蒙古使者口中的胪朐河就是饮马河,也就是现在的克鲁伦河,位于鞑靼重城忽兰忽失温的东南部,永乐帝第一次北征的时候率军至此将其更名为“饮马河”,故而大明就称其为饮马河,而蒙古人依旧称其胪朐河。

    “你认为本官会相信你?”不等那几名明军战俘开口,李云天冷笑了一声,沉声向蒙军使者说道,“你回去告诉蛮苏和穆都,这种雕虫小技对本官没用,三个月内本官会拿下银州城,届时本官会在银州城与他们把酒言欢!”

    说着,李云天起身扬长而去,懒得再与蒙军使者多费唇舌。

    “可恶!”现场的明军将领和女真诸部首领见状纷纷跟着李云天离开了会客大厅,将蒙军使者晾在了那里,这使得蒙军使者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口中恶狠狠地吐出来两个字,他还从没有见过如此狂妄的明军将领,竟敢大言不惭地开口宣称三个月内拿下银州城,这件事就是痴人做梦。

    原因很简单,辽东的蒙军准备四月下旬攻打开原城,届时辽东蒙军将领将抽调三万蒙古士兵增援银州城的蒙军,这样一来银州城就有了七万蒙军,再加上准备好的攻城器械,足以拿下开原城。

    蒙军使者回到银州城将见到李云天的场面添油加醋地讲给了蛮苏和穆都,把李云天描绘成了一个蛮横无理、自大狂妄的勋贵子弟。

    虽然蒙军使者并不知道李云天的身份,但是却清楚明军的军事体系,李云天年纪轻轻就能统掌开原城的军政大权,很显然是勋贵子弟。

    对于李云天三个月内拿下银州城一事,蛮苏和穆都没有放在心上,认为李云天不过是逞口舌之快而已,等到蒙军的援兵一到开原城必破,届时可以好好羞辱一下不识好歹的李云天。

    李云天放言三个月内攻破银州城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开原城,这使得因为蒙古使者散播宣德帝北征失利消息而产生恐慌情绪的开原城军民随之士气大振,很显然他们更相信口出豪言的李云天,要是宣德帝北征失利的话李云天岂会踌躇满志地要攻打银州城?

    虽然开原城的局势被李云天稳了下来,但顾礼裕和裴俊终于意识到出了大事,因为两人从没有听李云天说起过朝廷那份关于宣德帝凯旋的公文,这可是鼓舞军心的好消息,要是李云天真的接到朝廷的这道公文的话岂会不告知两人?

    李云天知道瞒不住顾礼裕和裴俊,因此在会客大厅见了蒙军使者后把两人喊进了办公的厢房,不动声色地把军阁送来的公文递给了顾礼裕。

    “侯爷,咱们该如何做?”顾礼裕打开一看脸色顿时就是一变,神情惊愕地望向了李云天。

    他实在难以想象原本顺顺利利的北征为何忽然之间会失败,十九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这意味着朝廷将顾不上辽东的明军,将重心放在应对阿鲁台的南侵上。

    “拿下银州城,然后增援沈阳城,迫使蒙古军队与我军在沈阳城和辽阳城之间决战!”李云天沉吟了一下,来到一旁墙上挂着的辽东地形图前,伸手指了一下银州城和银州城南方的沈阳城,不动声色地说道。

    辽东明军所据守的几座军事重镇中,以辽东都司的治所辽阳城以及沈阳中卫的治所沈阳城的城防最为坚固,所聚集的明军兵力最多。

    一旦李云天率军进驻沈阳城,那么将迫使围攻辽阳城的蒙古军队作出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是躲避李云天所率明军的兵锋从辽阳城撤退,二是集中兵力与李云天所率领的明军进行决战。

    毫无疑问,蒙古军的将领不会让李云天与辽阳城的明军接触,因此他们要想与李云天决战的话肯定会选择辽阳城与沈阳城之间的地方。

    “侯爷,银州城有四万蒙古军队,我军虽然兵力占优但不一定是他们的对手。”听闻此言裴俊不由得大吃了一惊,连忙开口提醒李云天。

    顾礼裕年前之所以击败了蒙古军队,是因为在夜间采用了突袭的策略,这使得蒙古军队中的骑兵无法发挥效力,趁乱取得了一场胜利。

    可以想象的是,银州城的蒙古军队要是知道明军前来攻城,恐怕会倾巢而出在野外与明军交战,蒙古骑兵自然不必说,一旦冲锋起来势不可挡,即便是蒙古的步兵其单兵素质也异常强悍。

    倘若双方的战局陷入僵持,那么能与蒙古兵抗衡的唯有骁武军,虽然开原城的辽东明军操练了数月有余士气高涨,而且战斗力提升了不少,但无法与骁武军相提并论,面对这种激战时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十有**会在战斗中崩盘。

    女真诸部的士兵倒是能硬撼蒙古兵,可他们心中并没有真正地认同大明,就如同大明依旧把他们当做蛮夷一样,除了建州卫的女真兵可能会进行一番顽抗外,海西部和东海部的女真兵绝对会撤走,他们怎么可能为了大明与蒙古兵死战到底?

    顾礼裕也意识到了辽东明军和女真兵无法打硬仗,不过他并没有像裴俊那样感到焦急,而是饶有兴致地望着李云天。

    与裴俊不同,顾礼裕是李云天的老部下,因此知道李云天做事向来都是谋定而后动,既然提出攻打银州城那么肯定已经考虑到了辽东明军和女真兵的因素,并且想好了应对的办法,否则绝对不会贸然出兵。

第683章 关门打狗

    三天后的晚上,李云天率领着由两万骁武军、两万女真兵和两万辽东明军组成的六万大军轻车简从,在夜幕的掩护下悄悄离开了开原城,秘密赶往清风谷设伏。

    为了不惊动银州城的蒙古军队,李云天特意走远路绕过了银州城,按照路程推算的话他们将在五天后抵达清风谷,而那个时候蒙古兵应该还在前来清风谷的路上,应该会在第六天或者第七天的时候赶到。

    因此,李云天让大军仅仅带了八天的军粮,这意味着他准备在清风谷破釜沉舟与北元援兵背水一战,不成功便成仁,届时只有打了胜仗明军才能从北元援兵那里夺取口粮,否则即便是不死也要面临被俘的命运,没有军粮的话士兵们根本无法逃走。

    顾礼裕随着李云天前往清风谷,开原城留守的最高武官成为了裴俊,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清风谷的战报,他已经准备好了后勤辎重,只要捷报传来就组织人手给李云天运粮,同时接收俘虏。

    经过一番日夜兼程的急行军后,李云天按计划在第五天中午赶到了清风谷,他一边派出斥候打探北元援兵的消息,一边让大军就地休整,开始着手准备伏击的相关事宜。

    正如李云天所预料的那样,北元援兵此时距离清风谷还有两天的路程,由于携带了一批给银州城蒙古军队的辎重,再加上仆从军产生了畏战的情绪,因此北元援兵的行军速度受到很大的影响。

    仆从军的将领和士兵很多都是从伍多年的老兵,清楚阿岱汗此次让他们增援银州城是为了让他们充任攻打开原城的炮灰,因此士气低落,行进速度自然也快不到哪里。

    就在抵达清风谷的当天下午,李云天领着顾礼裕一干明军将领和女真诸部首领登上了清风谷东侧高山的山头,居高临下观察着清风谷的地形。

    清风谷是南北相向、夹在两座蔓延起伏的大山中间的一条斜长通道,有四五里长,山谷两侧的山坡虽然不是陡岩峭壁但却有着不小的坡度,蒙古兵想要突围的话唯有用步卒强攻两侧的山头,而明军居高而守将给他们造成重大的杀伤。

    在李云天看来,清风谷伏击的关键是扼守住进出清风谷的南北两个谷口,只要将这两个谷口堵住的话那么就能形成关门打狗之势,使得进入伏击圈的蒙军成为瓮中之鳖。

    因此,李云天把围堵清风谷南谷口的重任交给了顾礼裕,让顾礼裕率领五千骁武军和五千蒙古诸部士兵负责切断北元援兵的后路。

    清风谷北谷口则由李云天亲自率领一万人马镇守,除了火枪营和长枪营的六千骁武军外,剩下的四千人有一半是辽东明军,另外一半是蒙古诸部的士兵。

    剩下的四万人马被李云天安置在了清风谷两侧的山上,负责阻止山谷内北元援兵突围,为此明军已经开始大规模准备滚木和落石,届时将使那些突围的北元援兵受到重创。

    两天后的下午,北元援兵抵达了清风谷,在最前面开路的是五千蒙古骑兵,浩浩荡荡地进入了清风谷南端谷口,相互间谈笑风生,对埋伏在两侧山头上的明军一无所知。

    五千蒙古步卒跟在蒙古骑兵的后方,由于两万仆从军行进速度缓慢,故而拖拖拉拉地跟在最后面,负责押送俘虏和运送辎重,士兵们一个个无精打采,气氛显得异常沉闷。

    为了加快仆从军的行进速度,一些蒙古骑兵挥舞着手里的马鞭在队列旁大声催促着仆从军快走,仆从军的士兵稍有怠慢蒙古骑兵手里的马鞭就会重重地落下去,被打士兵对此只能忍气吞声地承受,敢怒不敢言。

    统领这支北元援兵部队的蒙古主将名叫察合,来自阿岱汗的科尔沁部,是阿岱汗的亲戚,被一群蒙古将领簇拥着,骑着马跟在蒙古骑兵的后面。

    察合的心情很好,一路上与周围的蒙古将领高声谈笑着,议论着如何与银州城里的蛮苏、穆都瓜分开原城里的明军辎重,据传明军已经从朝鲜王国运送了不少物资到开原城,其中有不少从两淮盐道贪墨案中查抄的金银珠宝和绫罗绸缎等贵重的财物。

    不仅阿合,海州城里的蒙古将领都对开远城里有着大量明军辎重的事情深信不疑,否则的话开原城的明军岂能担负起付给蛮苏和穆都的回赎明军战俘的资金?不少当时在场的蒙古兵都看见了被明军运来的一箱箱的金银珠宝和绫罗绸缎。

    因此海州城的蒙古将领们都争着率军增援银州城,都想趁此机会大捞一笔,察合作为阿岱汗的心腹自然从蒙古将领中脱颖而出,揽得了这件美差。

    察合并不担心攻打开原城的事情,在他看来蛮苏和穆都上次被顾礼裕偷袭成功不过大意了而已,只要这次严阵以待不给开原城明军机会,那么开原城手到擒来,他现在唯一关心的是如何与蛮苏和穆都分战利品。

    蛮苏是阿鲁台的人,代表着鞑靼阿苏特部的利益,穆都是瓦剌土尔扈特部安乐王的次子,代表着瓦剌土尔扈特部的而利益,而察合来自鞑靼的科尔沁部,自然代表科尔沁部的利益。

    由于三方实力相当这就使得谁都无法从中占到太大的便宜,因此战利品的分配就需要三方坐下来协商,要想达到一个零三方都满意的结果肯定会花费不少精力和时间。

    这也怪不得察合轻视开原城的明军,蒙古军队在辽东与明军的交战中接连取得胜仗,如今连宣德帝的北征大军都几乎被阿鲁台杀了一个片甲不留,辽东明军更是躲在几座城池里面固守不出。

    由此一来,骄蛮的情绪不由自主地就在蒙古将领中滋生,使得蒙古将领根本就没把明军放在眼里。

    这让察合犯了一个令其悔恨一生的错误,由于对明军的轻视再加上自大的心理,他并没有派遣先锋部队在前方开路,更是无视了清风谷这样的兵家险地,根本就想不到龟缩在几座城池里的明军会在这里设伏。

    清风谷北端谷口一侧的山坳里,李云天坐在一棵树下的石头上闭目养神,静静地等待着北元援兵进入明军的伏击圈。

    山坳里黑压压聚满了严阵以待的士兵,紧紧握着手里的武器,一个个神情严肃,现场的气氛显得紧张压抑。

    士兵们知道此战的重要,因此只要李云天一声令下他们就蜂拥而出,以最快的速度冲到谷口前列阵迎敌。

    为了避免发出响动惊扰了北元援兵,明军马匹的嘴上都套上了一个罩子防止马匹嘶鸣,这使得山坳里鸦雀无声,静得令人感到可怕。

    说实话,李云天并没有想到北元援兵竟然没有派出探查部队查看清风谷的境况,毕竟辽东现在是战场,什么意外的情况都可能发生,由此看来蒙古军队的领兵将领太过狂妄自大了。

    “相公,蒙古骑兵已经距离谷口不足两百米。”等待中,一身戎装的雷婷快步走上前来,俯身在李云天的耳旁说道。

    李云天闻言睁开双目,起身懒洋洋地伸了一个懒腰后缓缓扬起了右手,埋伏在山坳里的明军士兵见状纷纷精神一振,摆出了出击的架势。

    轰、轰……

    当清风谷里的蒙古骑兵前锋部队行至距离谷口百米左右的时候,两侧的山头上忽然落下来一些黑糊糊圆球状的物体,没等他们回过神来那些黑色圆球落地后发生了一连串的爆炸,数百名骑兵和马匹顷刻间就倒在了血泊中,现场碎肉纷飞,血花四溅,扬起了浓厚的硝烟喝灰尘。

    由于爆炸威力巨大,一些骑兵和马匹甚至被炸得高高飞了起来,残肢断臂散落了一地,惨叫声不绝于耳,情景异常恐怖。

    跟在后面的蒙古骑兵的马匹纷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惊吓,使得蒙古骑兵的队形随之变得混乱。

    这些黑色圆球是经过改装后的地雷,是李云天送给北元援兵的一份见面大礼,如果知道北元援兵的统兵将领不会派人探查清风谷境况的话,李云天会让人在谷中设置一道雷区。

    对李云天来说,他最大的杀手锏就是这次从京师带来的火器,除了火绳枪外还有地雷和炸药,这属于开原城明军的最高机密,知道的人寥寥无几。

    听见山谷中传来的沉闷爆炸声后,李云天的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丝笑意,随后用力向前挥下了举着的右手。

    见此情形,埋伏在山坳里的明军立刻奔向了清风谷谷口,有条不紊地在谷口前的一片地势平缓的空旷地列阵:

    五个由火枪兵和长枪兵组成的混合军阵呈扇形将谷口牢牢地堵住,剩下的人马分成两个方阵在后方待命,一个方阵由辽东明军组成,另外一个方阵由女真诸部士兵组成。

    就在明军在谷口前列阵时,山谷中再度传来了一连串的爆炸声,一支蒙古骑兵部队想要冲出谷口,结果被谷口两侧山头落下来的黑色圆球炸得七零八落,死伤惨重,狼狈不堪地退了回去。

    李云天立在谷口外的一个山头观战,面无表情地望着前方清风谷里乱成一团的蒙古骑兵,与先前相比脸上的神色轻松了许多。

    他最担心的就是蒙古骑兵在火枪营立足未稳之际冲出谷口,如此一来谷口前的明军根本无法阻挡蒙古骑兵的冲锋。

    如今火枪营已经严阵以待,蒙古骑兵想要冲过这道由大明最犀利火器组成的防线无异难于登天,这意味着此次伏击可谓已经成功了一半,剩下的事情就是歼灭被包围的北元援兵。

第685章 调虎离山(二更)

    文勇伯名叫古辰,是威国公鲁仲乾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爱将,也是大明军中难得的一员儒将,永乐年间南直隶的举人出身,因为曾经被鲁仲乾救了一命进而投笔从戎成为了鲁仲乾的部下。

    在鲁仲乾的推荐下,古辰追随英国公张辅两次前往交趾平定叛乱,立下了赫赫军功,故而被永乐帝进封为了伯爵。

    由于古辰为人向来低调,再加上他是鲁仲乾一系的骨干,因此李云天在京城并没有怎么与其接触。

    汉王叛乱后,古辰随着鲁仲乾一同前去了山西都司,后来汉王投降鲁仲乾自尽而亡,当时在外作战的古辰知道大势已去,因此在房间里放火**追随汉王和鲁仲乾而去。

    李云天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原本已经死了近六年的人忽然之间又蹦了出来,还出人意料地成为了阿鲁台的人,这着实令他感到震惊。

    “他有没有提及投靠阿鲁台的原因?”经历了最初的惊愕后李云天很快回过神来,不动声色问向了赵勇,他实在无法想象古辰为何会为阿鲁台效力,总感觉古辰当年的假死不简单。

    赵勇闻言摇了摇头,古辰劝降后就离开了,根本就没有谈及其他的事情,其实他也很想知道古辰为何要背叛大明,给阿鲁台做事。

    “兴平候,你们这些天吃了不少苦本应静心休养,但我大明在辽东缺兵少将,诸位正好有了用武之地,协助本侯攻打银州城,为我大明建功立业。”

    由于辽东的战事已经让李云天忙得团团转,见从赵勇那里得不到什么有用的消息因此就把古辰的事情先放在一旁,笑着向赵勇说道。

    按照大明律例,像赵勇和杨威这种败军之将是要受到朝廷的严惩,不过李云天是辽东副总兵,辽东总兵、义国公张昊又被困在辽阳城,因此辽阳城以外的军务其实由李云天做主。

    宣德帝北征失利的因素很复杂,李云天并不想追究赵勇和杨威等人战败的罪责,毕竟现在时团结一致对抗外敌的时候,因此他给了赵勇和杨威等人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虽然赵勇和杨威等人打了败仗,但他们却是大明最能征善战的武将,否则的话也不会被宣德帝选中伴驾出征,李云天既需要这些悍将冲锋陷阵也需要他们来执掌辽东明军的军权。

    说到底,李云天是骁武军的统帅,而骁武军与大明的卫所部队采用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军事体系,虽然他能整编女真诸部的士兵和征募朝鲜国的士卒,但是却不好过多地插手辽东明军的军务,以免事后引发大明勋贵集团的不满。

    因此,李云天要把辽东明军的兵权交到赵勇和杨威这这些明军将领手中,让其率领辽东明军与骁武军并肩作战,平分战功。

    有一句话说得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李云天很清楚要是骁武军在辽东战场一枝独秀的话绝对会使得大明勋贵们颜面尽失,得罪不少大明勋贵,故而采用了雨露均沾的策略,协调好与大明勋贵之间的利益纠葛。

    “大恩不言谢,镇武侯的恩情本侯铭记在心!”赵勇闻言先是怔了怔,随后面露喜色,连忙向李云天一拱手,语气激动地躬身说道,如果能在辽东战场立下战功的话那么就能抵消他先前战败的罪责。

    值得一提的是,赵勇昨天已经从顾礼裕那里了解了开原城明军的情况,对李云天在开原城集结七万大军的事情倍感震惊,如果再加上从朝鲜王国征募的五万士卒的话李云天已经拥有了与辽东蒙古军队决战的实力。

    以李云天的军事造诣,十有**能凭借这十二万大军击败辽东的蒙古军队,这意味着赵勇也能从中分得不少功劳。

    尤为重要的是,如果大明在山西行都司和万全都司战败的话,那么届时对抗阿鲁台大军的重任将落在李云天所统掌的辽东明军身上,赵勇等人正好可以堂堂正正地与阿鲁台一决雌雄,以报先前战败被俘之仇。

    赵勇还没有意识到,虽然他与李云天同为大明的侯爵,而且他的资历远比李云天深厚,但不知不觉间就以李云天马首是瞻。

    “谢镇武侯再造之恩!”杨威等将领自然也清楚李云天的用意,纷纷激动地向李云天躬身道谢,李云天此举无疑让他们“再世为人”。

    由于军情紧急,李云天与赵勇和杨威寒暄了几句后就开始布置攻打银州城的事宜。

    按照先前的计划,明军在清风口围歼了北元援兵后即刻挥师北上,趁着银州城蒙古军队不备之际攻进城中展开巷战,避免与蒙古兵在城外作战,最大限度地限制住蒙古骑兵。

    为了能对银州城的蒙古军队发动突袭,李云天准备在夜间用炸药炸开银州城的城墙,银州城里的蛮苏和穆都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他手里会有如此厉害的火器,势必会被打一个措手不及。

    军事会议结束后,在清风谷休整的明军一分为二,顾礼裕统帅一万多辽东明军在清风谷安置伤兵以及看押战俘、辎重,李云天率领近五万大军赶往银州城。

    明军在清风谷一战中可谓大获全胜,五百余人战死,两千余人受伤,给明军造成伤害的基本上都是奋起反抗的蒙古军队,而仆从军的士兵面对着明军的总攻几乎没有抵抗就缴械投降。

    “这份公文异常重要,一定要安全送抵银州城!”离开清风谷前,李云天把一道公文递给了查干巴拉,神情严肃地嘱咐道。

    这道公文是李云天以察合的名义给蛮苏的公函,他在公函里告诉蛮苏,随行的仆从军由于畏战而行军缓慢,一路上多次与负责监军的蒙古官吏爆发冲突,近来更是以伙食太差的借口殴打了建军的蒙古官吏。

    虽然察合已经杀了带头在伙食上闹事的仆从军士兵,但仆从军军心不稳察合担心闹出更大的事端,故而让蛮苏调银州城辉罗部的士兵前来接应对仆从军进行武力威慑,以确保仆从军顺利抵达银州城。

    李云天之所以要调走辉罗部的人,是因为他曾经答应诺敏的母亲格根塔娜要中兴达颜部,而辉罗部由于吞并了达颜部所以银州城里辉罗部的士兵中大部分都是达颜部的族人,在他看来这些达颜部的族人是达颜部中兴的根基。

    “大人放心,卑职一定完成任务。”查干巴拉知道事关达颜部的振兴,故而郑重其事地接过了那道公文,向李云天一拱手后翻身上马,领着几名达颜部的士兵绝尘而去。

    李云天凝神望着查干巴拉的背影,辉罗部在银州城有八千人,其中五千人是原达颜部的族人,如果能将辉罗部拿下的话明军攻打银州城时的阻力就会小上许多。

    第二天上午,李云天率领大军行至银州城四十里外一个名叫黑岭的镇子,由于走在行军队列前面的是哈尔巴拉率领的蒙古骑兵,因此镇上的居民还以为来的是蒙古兵,纷纷眼神惊恐地立在街边,自从蒙古军队占领了黑岭镇后镇上的人没少被祸害。

    不过,当骁武军的士兵把镇上几名由蛮苏任命、平日作威作福的蒙古官吏抓起来后,百姓们这才惊讶地知道来的是大明的军队,不少人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喜极而泣,随后就是冲上前围殴那几名蒙古官吏。

    当骁武军的士兵们好不容易把愤怒的人群分开后,那几名蒙古官吏早已经气绝身亡,由此可见他们在镇上没少作恶,故而激起了极大的民愤。

    除了那几名蒙古官吏外,镇上投靠了北元的那些汉奸也一同被抓了起来,两个罪大恶极、协助蒙古官吏祸害百姓的汉奸在混乱中被打死,其余人则侥幸逃得了一命,一个个吓得面无血色,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求饶。

    抵达黑岭镇后,李云天下令大军在黑岭镇休整,静静地等待辉罗部人马到来。

    从路程上算的话查干巴拉最迟昨天晚上抵达银州城,如无意外的话辉罗部的人今天早上就会从银州城启程。

    下午,当李云天与赵勇等人商议着攻打银州城的细节时,一名骁武军军士前来禀报,辉罗部的人马已经距离黑岭镇不足两里,一共有三千骑兵和五千步卒。

    “贵客来了,咱们可要好好欢迎。”李云天闻言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向赵勇等人说道,他已经准备好了一份“大餐”,就等着辉罗部的人入席。

    赵勇等人纷纷笑了起来,笑容中充满了轻松,明军已经在黑岭镇设下了一个口袋阵,辉罗部的人一旦踏进来断无逃走的可能。

    辉罗部的人马来到黑岭镇镇口时,哈尔巴拉打着察合的旗号迎了上去,将辉罗部首领巴鲁等人请进了镇子,辉罗部的士兵则被安排在了镇外的一个山坡前驻扎。

    巴鲁本以为察合距离银州城还有些路程,没想到会在黑岭镇遇上,虽然心中感到有些意外但也没有多想,被哈尔巴拉引领着进了镇上最大的一座宅院。

    会客大厅里,察合面无表情地端坐在上首位的座位上,李云天和赵勇等人分坐在大厅两侧,不动声色地望着巴鲁等人进来。

    “察合,你小子的胆量是越来越小了,竟然连那些奴隶都没法对付,依我来看谁要是敢滋事就砍了他们的脑袋,这样看他们还老实不老实!”

    巴鲁是一个身材粗壮的中年男子,他并没有发现会客大厅里的异样,进门后笑着向察合说道,暗中嘲讽他胆小,在巴鲁看来那些仆从军与奴隶无异。

    察合岂会听不出巴鲁言语中的挖苦,可他此时哪里有心思与巴鲁斗嘴,眉角抽动了一下后颇为无奈地望着巴鲁,难道巴鲁这个蠢货真的认为他无法掌控住那些仆从军?

    “巴鲁,你还记得我吗?”这时,在前面引路的哈尔巴拉转过身,神情冷峻地望着巴鲁,双目满是愤怒的火焰,当年他的父亲阿尔斯楞就死于巴鲁的刀下。

第686章 收服(三更)

    “你是……”巴鲁没想到哈尔巴拉忽然之间会向他发难,顿时有些惊愕地望着哈尔巴拉,在他的印象里并没有见过此人。

    这也怪不得巴鲁不认识哈尔巴拉,当年他杀了阿尔斯楞的时候哈尔巴拉还只是一个十五六岁的青涩少年,如今哈尔巴拉长成了一个历经不少风雨的彪形大汉,早已经判若两人。

    “那我提醒你,十几年前你卑鄙地邀请我父亲喝酒,结果残忍地杀了他,吞并了我们的部落。”哈尔巴拉冷笑了一声,冷冷地提醒着巴鲁。

    “你……你是阿尔斯楞的大儿子?”听闻此言巴鲁顿时大惊失色,上下打量了一眼哈尔巴拉后震惊地问道,如果仔细分辨的话会发现哈尔巴拉与阿尔斯楞有着几分相像。

    “今天就是你的死期!”哈尔巴拉双目寒光一闪,噌地就抽出了腰里的刀,咬牙切齿地对着巴鲁说道。

    见此情形巴鲁带来的护卫纷纷抽出了腰刀护在了巴鲁的面前,大厅里那些身穿仆从军服饰的骁武军军士也拔出了兵器,蜂拥上前将巴鲁的护卫团团围住,这使得现场的局势顿时紧张了起来。

    “察合,你这是何意?”由于那些骁武军军士身穿仆从军的军服,因此巴鲁并没有怀疑他们的身份,见状脸色顿时一沉,冷冷地望着察合,难道察合想要给阿尔斯楞报仇?

    “巴鲁,本官给你两个选择,一个投降我大明,本官保你一命,另外一个就是死于乱箭之下。”见巴鲁还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李云天从椅子上起身,不动声色地向他说道,在座的众人也纷纷跟着站了起来。

    “投……投降大明?”巴鲁闻言怔了怔,脸上满是疑惑的神色,由于事发突然他一时间没有明白李云天的意思。

    李云天微微一笑,冲着门外拍了两下手,早已经埋伏在院里的一群骁武军军士拎着弩弓冲进了房间,把寒光闪闪的弩箭对准了巴鲁等人,

    “你……你们是明军?”望见骁武军军士身上的黑色军服后,巴鲁终于反应了过来,神情震惊地望向了李云天。

    “本官是皇上御命的辽东副总兵,察合所带的援军已经在清风谷全军覆没,何去何从你自己做出决断。”李云天闻言微微颔首,然后不动声色地向巴鲁施加压力。

    “全军覆没?”巴鲁不由得愕然望向了察合,据他所知察合手中有五千蒙古骑兵,即便是打不过明军也应该会有骑兵跑出来报信才对,可银州城的蒙古军队没有得到丝毫的消息,难道那五千蒙古骑兵全部战死了不成?明军的战斗力何时变得如此厉害了!

    察合所带的蒙古骑兵并没有全部战死,近两千人成为了李云天的俘虏,火枪兵在清风谷北谷口的屠杀瓦解了蒙古骑兵的意志,进而没做多少反抗就选择了投降,反倒是蒙古步卒给明军造成了不少的麻烦。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察合还是无奈地向巴鲁点了点头,在他看来即便蒙古最勇猛的骑兵也无法突破由那些可怕的火枪兵组成的军阵,在火枪兵军阵面前攻无不克的蒙古骑兵完全就成为了一具具活动的靶子,这种情形以前从未发生过。

    见察合点头,巴鲁的脸色刹那间变得苍白,扭头神情惊愕地望着李云天,辽东的明军如今都被蒙古军队压制在了几座城池里,他不清楚李云天这个辽东副总兵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而且还全歼了察合所带来的援兵。

    “阿木尔叔叔,奥尔格勒叔叔,我额吉让我问问你们,是否忘记了当年与我阿爸的盟誓?”紧张的氛围中,哈尔巴拉的视线落在了巴鲁身后两名盯着他的中年人身上,神情严肃地沉声问道。

    两名中年人闻言顿时面露愧色,他们两人是哈尔巴拉父亲阿尔斯楞的结拜兄弟,是达颜部中两大家族的首领,巴鲁在阿鲁台的支持下杀了阿尔斯楞后,阿木尔和奥尔格勒慑于压力不得不委曲求全归附巴鲁。

    “阿木尔叔叔,奥尔格勒叔叔,我额吉知道你们投靠巴鲁是不得已而为之,只要你们回到达颜部依旧是我阿爸的好安答。”哈尔巴拉见阿木尔和奥尔格勒感到羞愧,于是趁热打铁,开口抛出了橄榄枝。

    据哈尔巴拉所知,阿木尔和奥尔格勒在辉罗部过得并不舒心,不仅达颜部的族人受到辉罗部族人的欺压就连他们俩也时常受气。

    而且,巴鲁对两人并不放心采用了很多限制策略,除了将两人的族人打散分布外还抢去了不少属于两人家族的牛羊,使得两人的实力得到很大的削弱。

    以这次进犯辽东为例,为了防止阿木尔和奥尔格勒掌控达颜部族人的兵权,巴鲁将两人留在身边,安排辉罗部的将领去统帅达颜部的士兵。

    在辉罗部里,达颜部与其他被辉罗部吞并的部落一样,都处于被压榨的地位,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辉罗部士兵的口粮远远好于达颜部士兵。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辉罗部派来了一万人参战,其中达颜部的士兵最多,达到了五千人,而辉罗部的士兵只有三千人,剩下的两千人是被辉罗部吞并的其他部族士兵。

    巴鲁本在海州城驻扎,蛮苏和穆都在开原城吃了败仗后其奉阿岱汗的命令赶去银州增援。

    不过,巴鲁并没有带所有部下去银州,他担心会在银州城与明军爆发大战,因此让长子伊勒德率领着两千辉罗部士兵在海州城坐镇,届时即便是银州这边打起来那也是达颜部士兵和那些被其征服的部族士兵去送死。

    “阿木尔、奥尔格勒,难道你们想要给巴鲁卖命不成?别忘了他是如何对待你们和达颜部的族人!”见阿木尔和奥尔格勒沉默不语,李云天沉吟了一声,不动声色地说道。

    “我等有罪。”阿木尔和奥尔格勒正在犹豫,闻言不由得对视了一眼,随后走上前单膝跪在了哈尔巴拉面前,承认哈尔巴拉是达颜部的首领。

    其实,阿木尔和奥尔格勒在年前就与格根塔娜有了联系,格根塔娜派人给两人送去了礼物,同时也捎去了口信,表达了重振达颜部的意愿。

    如今明军控制了当前的局势,阿木尔和奥尔格勒已经别无选择,唯有回归达颜部这一条路可走。

    “两位叔叔快快请起!”哈尔巴拉见状不由得大喜,连忙扶起了两人,有了阿木尔和奥尔格勒相助他将更容易收服原来达颜部的族人。

    “巴鲁,你想好了没有,是投降大明还是死在这里?”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看来阿木尔和奥尔格勒做出了最正确的抉择,随后面色一沉,眼神犀利地望向脸色极度难看的巴鲁。

    “放下刀。”巴鲁顿时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迎面袭来,这使得他的呼吸变得有些艰难,万万想不到眼前这位年轻的明军辽东副总兵竟会有如此凌厉的气势,这使得他心中负隅顽抗的念头刹那间就消散,咬了咬牙后向护在周围的卫兵挥了一下手,做出了一个艰难的抉择。

    卫兵们闻言先是面面相觑一番,随后相继扔掉了手里的刀,大厅里的骁武军军士见状立刻拥上前将他们带了下去。

    随着巴鲁的投降,其所带来的八千蒙古兵顺利被李云天招抚,归附于哈尔巴拉的达颜部。

    一些辉罗部的骑兵想要逃回银州城报信,结果被严阵以待的火枪营射杀,其余的人目睹了火枪营的威力后立刻就老实了下来。

    李云天并没有让巴鲁所带来的这八千蒙古兵随同明军一起攻打银州城,虽说这些蒙古兵表面上归附了达颜部,但由于他们是被形势所迫所以并不可靠,因此现在最大的任务就是安抚他们,使得他们安心待在黑岭镇不闹出什么乱子来。

    为此,那八千蒙古兵不仅享受了一顿丰盛的晚餐,而且李云天还以宣德帝的名义给他们每人发了一两银子作为奖赏。

    李云天现在需要这八千蒙古兵老老实实地待到明天,等银州城被明军攻克的消息传来后这些蒙古兵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届时他就可以动手对其进行整编。

    由于时间紧急,招抚了巴鲁所带来的八千蒙古兵后李云天就率军赶赴银州城,把安抚那八千蒙古兵的任务交给了哈尔巴拉和开原城游击将军杨杰,并且在黑岭镇留下了一万明军对那些蒙古兵进行威慑。

    经过一路奔袭后,轻车简从的明军终于在午夜时分赶到了银州城,此时银州城笼罩在了宁静的夜幕下,没人会意识到一场大战即将打响。

    为了恢复士兵的体力,李云天准备清晨时分发动袭击,因此部队就地休息。

    四月份辽东的天气已经转暖,因此士兵们吃完饭后纷纷裹着毯子挤在一起呼呼大睡,抓紧时间睡上一觉。

    李云天自然又要熬夜了,将赵勇、杨威、顾礼裕等明军将领和猛哥帖木儿等女真诸部首领招到他的军帐内布置攻城事宜。

    按照李云天的计划,他将派人在银州城东、城北和城西炸开三个缺口,然后骁武军和女真诸部的士兵兵分三路攻进城中,在城里与蒙古兵进行决战。

    这是兵法中典型的围三缺一策略,如此一来城里的蒙古兵一定会从南门突围,李云天将火枪营摆在南城城门外,对冲出城的蒙古兵展开一场杀戮,进而瓦解蒙古兵的战斗意志。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李云天带来的辽东明军已经分别留守在清风谷和黑岭镇,因此攻城的是骁武军和女真诸部的士兵,这是他手中攻击力最强的部队,对银州城是势在必得。

第687章 离间(一更)

    轰、轰、轰!

    清晨时分,当远处的天际展露出一丝微弱的晨曦时,三声惊天动地的巨大轰响打破了银州城的宁静,犹如从天而降的落雷般震得整个银州城都跟着颤抖了起来。

    睡梦中的银州城百姓纷纷被三声巨响惊醒,神情惶恐地推开窗户向外张望,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杀呀!”

    就在百姓们暗自猜测着的时候,山呼海啸般的喊杀声从东城、北城和西城城门外传来,无数骁武军军士和女真士兵挥舞着手里的兵器,穿过被炸坍城墙处弥漫的漫天灰尘冲进了城里。

    “去看看怎么回事?”爆炸声和喊杀声不仅惊醒了城里的百姓,蒙古将领和士兵也被惊醒了,蛮苏推开搂着的两名容貌姣好的汉人女子,光着身子拉开了房门,冲着院子里高声喊道。

    “将军,小的这就去打探。”一名管家模样的中年人从一旁的房间里冲了出来,一边穿着衣服一边往外跑。

    听着由远及近的喊杀声,蛮苏顿时感到事态不妙,连忙穿上衣甲领着卫兵赶去军营坐镇。

    “将……将军,不好了,明……明军杀过来了,正在围攻咱们的大营。”蛮苏手下的部队驻扎在城东,他住的是银州城里位于城南最好一座宅院,距离军营有些远,因此还没等赶到军营,管家已经骑着马从城东方向飞奔而来,冲着他喊道。

    “什么?”蛮苏闻言顿时大惊失色,他不明白攻城的明军从何而来,更不清楚明军是如何突破的城墙。

    “将军,城……城东的城墙不知为何塌了一处,明……明军从缺口处进的城。”管家来到蛮苏身旁,结结巴巴地解释着,脸色显得无比苍白。

    “怎么会这样!”蛮苏的脸上满是震惊的神色,口中不由得喃喃自语了一句,不过现在境况危机已经容不得他多想,随后双腿一夹马腹向军营冲去准备指挥手下的士兵与明军交战。

    与此同时,穆都也风风火火地往城北军营赶去,他与蛮苏一样都选择住在银州城里宽敞舒适的宅院里,从睡梦中惊醒后连忙奔向了军营,万万没想到明军会发动进攻。

    不仅蛮苏和穆都,银州城里的蒙古军队也被明军突如其来的攻击给打懵了,仓促中应战,显得十分狼狈。

    按照李云天的计划,从城东和城北进攻的明军进城后直扑蛮苏和穆都的军营,城西进攻的明军则从后方夹击两个军营的蒙古军队,银州城内随之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战场,明军和蒙古兵在街道上杀成一团,鲜血四溅,哀嚎连连。

    蛮苏和穆都很快就惊讶地发现,攻进城里的明军异常凶悍,与他们先前在辽东所遇见的明军不同,而且里面有着很多身穿女真服饰的女真人,给仓皇应战的蒙古军队造成了极大的伤亡。

    经过一番惨烈的厮杀后,两人很快就意识到巷战对蒙古军队不利,银州城里的大街小巷聚满了人,使得蒙古骑兵没有用武之地,反而成为了明军弓箭手的靶子。

    因此,蛮苏和穆都不约而同地做出了一个相同的决定,下令蒙古军队从城南突围,准备在城外与明军决一死战。

    当蒙古骑兵挥舞着马刀奔出银州城南门,呐喊着冲到城门外严阵以待的火枪兵军阵两百米时,火枪兵们扣动了扳机,炒豆般的枪声随之响了起来,

    伴随着密接的枪声,冲在最前面的蒙古骑兵纷纷栽下了马,一场屠杀缓缓拉开了序幕,从城门冲出来的蒙古骑兵和步卒纷纷在火枪兵的射击中倒在了血泊里,火枪兵军阵前的地面上很快就横尸遍野,血流成河。

    李云天骑着马立在城外的一个山头,面无表情地望着银州城南门外不断倒下的蒙古骑兵和步卒,火枪兵手里的火绳枪使得这些勇猛的草原战士成为了一个个移动的人形靶子,宣告着游牧民族纵横天下时代的终结。

    中午时分,经过一上午的激战后,明军成功地控制了东城、北城和西城,将蛮苏和穆都等万余人围在了南城,街头上到处可见垂头丧气的蒙古兵被明军押往临时设立的俘虏营。

    蛮苏和穆都立在城门楼上,目瞪口呆地望着城门外横七竖八倒在血泊的蒙古骑兵和步卒的尸体,尸体前方是五个呈扇形排列的火枪兵军阵,已经有五六千名蒙古兵丧生在火枪兵的枪口下,面对着密集的弹雨即便是最精锐的蒙古骑兵也无法冲过去。

    面对着无情吞噬蒙古兵性命的火枪兵军阵,蛮苏和穆都已经失去了突围的信心,按照火枪兵方阵的威力他们就是排出再多的人前去也只是送死而已。

    此时此刻,两人终于明白明军为何会把南门留出来,原来是想将他们困在这里,现在城里的明军已经完成了对他们的合围,而城外又有如此恐怖的火枪兵军队,使得两人进退两难。

    “楼上的人听着,我家大人乃皇上钦命的辽东副总兵,只要你们投降我家大人将保证你们的安全。”

    就在蛮苏和穆都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一群明军押着察合、巴鲁等被俘的蒙古将领来到了城门楼前,领头的骁武军武官指着察合、巴鲁等人高声向城门楼上喊道,“你们已经没有援兵,负隅顽抗唯有死路一条!”

    见到察合、巴鲁等人后,蛮苏和穆都的脸色不由得更加苍白,城墙上的蒙古士兵也神情惊惶地在那里窃窃私语地议论着,脸上纷纷流露出绝望的神色,这意味着他们将在银州城孤军奋战。

    “蛮苏将军,你难道忘了与我家大人的约定,只要我家大人能在辽东立下大功,那么就会全力助你坐上鞑靼大汗的宝座,现在正是杀了穆都吞并他部下的机会,你还在等什么?”

    那名骁武军武官见城门楼上没动静,于是提高了音量,冲着蛮苏高声喊道,“蛮苏将军,你放心,我家大人一言九鼎,既然你与我家大人前面合作愉快,那么我家大人绝对不会食言,今日攻城实属无奈,我家大人担心你无法掌控城中局势!”

    “什么?”穆都闻言顿时大吃了一惊,不由得向后退了一步,神情警惕地望着蛮苏,难道蛮苏与明军有勾结?

    “莫要听他瞎说,我与他们没有丝毫的瓜葛!”蛮苏也吃了一惊,万万想不到那名骁武军武官竟然会说出如此一番话来,连忙向穆都解释。

    “怪不得你要把巴鲁派出去,原来早就与明军串通好了!”穆都岂会轻易相信蛮苏,冷笑着望着他,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开原城的明军给蛮苏送来了几次厚礼,如果双方没有秘密交易的话明军岂会如此大力讨好蛮苏?

    再者说了,如果不是蛮苏出卖了前来增援的察合,明军又岂会将其俘虏?还使得巴鲁也被明军擒获,很显然蛮苏与明军私下里有往来,给明军提供了情报。

    “穆都,我没有与明军勾结,你不要被他们挑拨离间了!”蛮苏闻言顿时就慌了,连声向穆都否认,他以前虽然收了李云天不少钱财,但仅仅是收钱而已,并没有与李云天有什么私下里的合作。

    蛮苏的话音刚落,一支长箭嗖地从他的耳旁飞出,迎着穆都飞了过去,穆都见状早有警惕,连忙一个侧身避开,长箭噗嗤一声射进了他身后的一名卫兵的胸口,那名卫兵身子摇晃了一下就倒了下去,口中缓缓地渗出了鲜血,身子抽搐了几下就没有了声息。

    见此情形蛮苏大吃了一惊,连忙扭头向后望去,只见一名混在他手下卫兵中的蒙古兵手里拿着一具空弓,毫无疑问刚才就是此人向穆都射的箭。

    “杀!”不等蛮苏呵斥那名射箭的蒙古兵,穆都已经抽出了腰上的佩刀,恶狠狠地向蛮苏一指,口中一声大喝。

    听闻此言,城门楼上的瓦剌士兵纷纷挥舞着武器向鞑靼士兵冲了过去,双方很快就杀成了一团。

    蛮苏的脸色一片惨白,他本想拿下那名贸然射箭的蒙古兵给穆都赔罪,谁成想穆都竟然下令攻击,万般无奈下只好在卫兵们的保护下向后退去,而那名射箭的蒙古兵则一溜烟地钻进混乱的人群中消失了。

    如果此时达颜部的人在场的话,就会认出这名施放冷箭的蒙古兵的身份――哈尔巴拉的二弟查干巴拉。

    查干巴拉的射术虽然比不上哈尔巴拉,但要想在近距离****死一个人还是轻而易举的,他刚才的射击目标其实不是穆都,而是穆都身后的那名卫兵,这样穆都才逃过一劫,也成功激起了蛮苏和穆都大打出手。

    城门楼上的打斗很快就传到了南城的蒙古兵中间,这使得原本就有仇怨的鞑靼兵和瓦剌兵立刻打成了一团,双方在南城爆发了一场惨烈的激战。

    面对打得你死我活的鞑靼兵和瓦剌兵,明军将士自然选择了坐山观虎斗,等到双方打得筋疲力尽时再前去收拾残局。

    “来人,向朝廷报捷,我军在辽东大胜,在开原城和清风谷消灭十万北元兵,辽东大局已定!”

    望着城门楼上发生的混战,李云天禁不住松了一口气,沉声吩咐一旁的护卫,他知道朝廷现在太需要一场胜仗了,故而将开原城和清风谷的大捷向京师禀告,既安抚民心也鼓舞士气。

    “记住,无论如何都要把这个战报送到京城!”说着,李云天面色一寒,斩钉截铁地下达了命令。

    由于山海关被蒙古兀良哈部封锁,故而要想把战报传回京城唯有从朝鲜国西京平壤府走海路抵达大明的天津港,然后由天津港赶赴北京城。

    海面上风云变幻,保不准什么时候就会遇上狂风暴雨,落一个船毁人亡的下场,因此走海路将充满危险,但为了传递战报李云天不得不这样做。

    这也意味着李云天将在辽东吹响反击的号角,以减轻山西行都司和万全都司的压力,可谓用心良苦。

第688章 一言九鼎(二更)

    黄昏时分,银州城的战斗缓缓落下了帷幕,鞑靼兵和瓦剌兵在南城经过一番殊死拼杀后死伤惨重,在明军的招抚下纷纷选择了投降。

    蛮苏的运气比较糟糕,在混战中被人射了一支冷箭,正好射在了他的胸口处,当即倒地气绝。

    穆都则率领着心腹卫兵躲进了一座宅院,以宅院里的居民为人质负隅顽抗,被明军团团包围。

    李云天得知穆都劫持了宅院里的居民后眉头微微一皱,看来穆都不准备投降,打算困兽犹斗。

    不过随后李云天的眉头就舒展开来,这样也好,也省得他派人给蒙古军队宣扬开原城明军的这场大捷,穆都无疑是最合适把这个消息传给海州城北元高官的不二人选。

    因此,李云天并没有下令进攻穆都所在的院落,而是派人前去与穆都谈判,表示只要穆都放了宅院里的居民那么就放他们离开开原城。

    穆都岂会相信明军会轻易放过他们,认为这不过是明军的缓兵之计而已,因此对前来谈判的骁武军武官所提的条件不屑一顾,让明军死了这条心,表示要与银州城共存亡。

    李云天得知穆都的反应后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了一丝笑意,穆都要是真想与明军决一死战的话早就率众突围了,绝不会现在还躲在宅院里,很显然他是担心明军出尔反尔这才口出狂言。

    其实,要想杀了穆都轻而易举,但李云天觉得穆都还有其他的用处,因此领着赵勇等人赶向了穆都藏身的宅院,准备给穆都吃一粒定心丸,使得其能离开银州城。

    穆都所在的宅院是城南的一个大户人家,此时已经被明军团团围住,院门前的街道上灯火通明,聚满了打着火把的士兵。

    由于明军已经知道躲在里面的穆都是蒙古军队的高级将领,因此不少人摩拳擦掌,都想要抓住他立下大功。

    与门外不同,宅院里却一片漆黑,静得可怕,如果不是街道上围聚着密密麻麻的明军,那么没人会想到里面有两百多名蒙古兵。

    “大人!”见到李云天一行人前来,街道上的士兵纷纷躬身让开了一条道路。

    “告诉穆都,本官可以向他保证,只要他放了里面的人质那么本官就让他安然离开。”在院门前停下后,李云天向一名骁武军的武官沉声说道,那名武官随即高声向宅院里喊话,转达了李云天的意思。

    不久后,一名蒙古兵从围墙上探出头,望了门前被众人簇拥着的李云天等人一眼后又缩了回去,接着紧闭的院门缓缓打开了,一群拎着盾牌的蒙古兵涌了出来,聚在门口处神情紧张地与明军对峙。

    在李云天的注视下,一名脑袋上梳着两条小辫的粗壮男子走出了院门,后面跟着几名将领模样的蒙古人。

    “你就是安乐王把秃孛罗之子穆都?”望了一眼粗壮男子后,李云天不动声色地开口问道。

    “正是本将,你是何人?”安乐王是永乐帝给把秃孛罗的封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把秃孛罗是大明的异姓藩王,穆都上下打量了李云天一眼,双目流露出狐疑的神色,难道眼前这名年轻人就是大明辽东副总兵?

    “本官是皇上钦命辽东副总兵,你回去给安乐王带个话,太宗皇帝对他不薄,封他为我大明的郡王,如今他不思报效皇恩反而兴兵作乱在辽东挑起战火,实在是罪无可恕。”

    李云天闻言微微颔首,义正词严地说道,“佛语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望安乐王能够幡然悔悟,消除辽东兵患,皇上心胸宽阔一定会饶恕他的罪责。”

    “笑话,我阿鲁台太师在胪朐河大败你们皇帝,二十万明军一战而溃,死伤惨重,现在我大军已经兵临大同城,你们的山西行都司指日便可被攻下,届时我们大汗将君临大都,再创我大元辉煌!”

    穆都的嘴角流露出一丝不屑的神色,冷冷地向李云天说道,“你虽然夺了开原城,但我军在辽东仍有十几万大军,终究会被我军消灭,本将看你是个人才,不如早早地投靠了本将,本将以后保你荣华富贵。”

    “哈哈……”

    穆都口中的大都就是大明的京城,李云天闻言顿时放声大笑了起来,虽然他清楚穆都说的是实情,但在现场的众将士面前岂能承认?因此笑了一阵后沉声向穆都说道,“恐怕要让你失望了,皇上凯旋的公文早已经传到本官手里,本官岂会听信你们的谣言!”

    “鞑靼和瓦剌总共也不过数百万人口,这次南侵我大明即便是倾尽全国之力也不过有四五十万大军,难道那些耄耋之年的老人和尚未弱冠的少年也能称得上兵力?”

    说着,李云天面色一沉,言语中充满了一丝嘲讽,“我大明人口万亿,精兵数百万,良将几千员,国富民强,军力强盛,你们拿什么与我大明争锋?难道就靠吹嘘不成?”

    “哈哈……”

    听闻此言,现场的明军顿时爆发出一阵哄笑,很显然谁也没有把穆都所说的话放在心上,认为穆都先前不过是在信口开河而已。

    “可恶!”穆都见明军嘲笑他,禁不住握紧了拳头,他知道李云天是在刻意隐瞒宣德帝北征失利,因此恶狠狠地蹬着李云天,“我们大汗就在海州城,一定会率兵前来征讨你,本将看你还能把你们皇帝战败的事情瞒得了多久。”

    “本官求之不得,就怕他不敢来。”李云天冷笑了一声,伸手指着穆都高声说道,“告诉你们的阿岱汗,本官届时在沈阳城恭候他的大驾,定会带他前去京城去见识一下大都在我大明天子治下的风采!”

    “让开一条路。”说着,李云天冲着街道上的明军一挥手,沉声下达了军令,“传令下去,只要他们放了人质那么就让他们离开,任何人不得追击,违令者斩!”

    呼啦一声,伴随着李云天的命令,街道上的明军潮水般向两旁闪开让出了一条出城的道路。

    “你真的打算放我们走?”穆都见状怔了怔,有些难以置信地望着李云天。

    “对本官来说,那些人质的性命更重要。”李云天微微一笑,意气风发地回答,“记住,本官既然能抓你一次,那么就能抓你第二次,下一次本官希望你能拿出军人的勇气,不再用平民当护身符!”

    穆都闻言脸色不由得变了几变,李云天身为辽东副总兵当众放他走的话应该不会食言,可李云天的猖狂令他感到很不舒服,他要是这样走了岂不是颜面尽失?

    “将军,现在敌强我弱,不如趁此机会脱困,他日整军前来报仇。”这时,一名立在穆都身后的蒙古将领凑上前低声说道。

    “将军,明军辽东副总兵年少强狂,我等正好突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另外一名蒙古将领也走上前劝说穆都,这可是他们唯一脱身的机会,否则就唯有死在这里。

    穆都闻言回头望了一眼,见身后几名蒙古将领的双目中都流露出期望的神色,知道他们不想错过如此好的逃生机会,于是沉吟了一下后冲着院子里的蒙古兵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释放人质。

    毕竟,如今蒙古军队在与大明的战争中全面占据上风,谁也不想就这么死在银州城,眼睁睁地看着到手的荣华富贵飞了,那可太不划算了。

    望见穆都的手势后,宅院里的蒙古兵将一群神情惊惶的老幼妇孺押了出来,交给了门外的明军,被明军速度带了下去。

    “大人,请你给小民做主,小民的儿媳被他们糟蹋后自尽,儿子为了救儿媳被杀,可怜小民白发人送黑发人呀!”

    就当人们以为人质交接顺利完成时,一名走在人质后面、被两名家仆扶着的中年男子忽然一把推开身旁的两名家仆,踉踉跄跄地走向了李云天,扑通一声就在他面前跪了下去,一边磕头一边痛哭道。

    “谁干的?”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幕,李云天的眉头顿时微微一皱,随后不动声色地问道。

    “就是这个恶贼!”中年男子闻言转过身,伸手一指穆都身后一名满脸胡子的蒙古将领,一脸悲愤地说道。

    见此情形,明军众将士的视线立刻集中在了那名满脸胡子蒙古将领的身上,冲着他怒目而视,这使得现场的气氛骤然紧张了起来,也令那名满脸胡子蒙古将领的神情变得惊惶。

    “有没有这回事?”李云天瞅了一眼面露惧色的满脸胡子蒙古将领,神情冷峻地沉声问向了穆都,他万万没有想到穆都竟然如此愚蠢,在明军没有攻打宅院的情形下去伤害人质,很显然明军并不想杀了他们。

    “怎么,你想反悔不成?”穆都的脸色不由得变得有些难看,他并没有回答李云天的问题,而是冲着李云天反问道,刚才李云天可是答应要放他们离开的。

    “你能把他的名字和身份告诉本官吗?”李云天的眉头顿时皱了皱,他没有料到穆都的人会在宅院里作恶,所以先前答应放了穆都等人,现在要是反悔的话可就是食言了,故而沉吟了一下问道。

    “本将名叫胡勒根,卫拉特部的千户。”穆都闻言顿时陷入了沉默,他听出了李云天言语不善,怎可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出面那名满脸胡子的蒙古将领,满脸胡子的蒙古将领见现场的局势陷入了僵局,于是权衡了一番后故作镇定地冲着李云天说道,这件事情毕竟是他惹出来的,自然现在不能退缩。

    “传本官令,以后凡是斩杀此人者赏黄金百两,俘虏此人者另官升一级!”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一丝冷笑,伸手指着胡勒根沉声下达了命令,他要给受害的中年男子一个交代。

    胡勒根闻言脸色顿时变得铁青,双目中流露出一丝惊恐的神色,李云天很显然是盯上他了,在黄金奖励和晋升官职的悬赏下明军肯定对他趋之若鹜,以后他在辽东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第689章 闭门羹(三更)

    虽然李云天想要将留下胡勒根进行审判,但为了辽东的大局他还是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让穆都带着胡勒根等人狼狈地逃离了银州城。

    “本官向你保证,一定会给你一个公道!”对于放走胡勒根一事李云天并没有过多的解释,他不可能以辽东战局为由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郑重其事地向那名受害的中年人做出了承诺,然后神情冷峻地抬步离去。

    “谢大人。”受害的中年人并非是那种不明事理的人,知道李云天是为了救他们才放走的穆都等人,因此心中对李云天万分感激否则的话他们绝对会被穆都等人杀死,连忙冲着李云天的背影跪了下去,有了李云天的这句承诺他也就有了盼头,等着胡勒根被绳之以法。

    银州城一战,蛮苏和穆都所辖的三万两千蒙古军队全军覆没,除了穆都领着两百余人仓皇逃回海州城外,其余的蒙古兵非死即俘。

    据战后的统计,明军俘虏了一万七千名蒙古兵,剩下的一万五千余人全部成为了尸体,不是死在了与明军的交战中就是亡于蛮苏和穆都的内乱。

    其中,蛮苏和穆都之间爆发的冲突导致三千余名蒙古兵死亡,城南的五个火枪兵军阵也击毙五千余人,剩下的七千余名蒙古兵倒在了与明军的巷战中。

    这种战果正是李云天所希望见到的,以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胜利,尽量想办法减少明军与蒙古兵巷战时的伤亡。

    与蒙古军队相比明军的伤亡要小上许多,共有三千余人战死,五千余人受伤,可谓大获全胜。

    对于银州城的这场大胜李云天表现得很淡定,对他来说蒙古军队的实力依旧在辽东占优,现在还远远不到庆祝的时候,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善后事宜,他手头的事务很多,既要休整参战部队,也要抚慰赈济银州城的百姓,还要整编所俘获的蒙古兵。

    李云天只在银州城待了三天,然后就率领着由骁武军和女真诸部士兵组成两万军队急匆匆赶往了沈阳城。

    由于被炸开了三面城墙因此银州城的城防已经成为了摆设,因此李云天必须要依靠城高墙厚的沈阳城来对抗蒙古军队的反扑,只要守住了沈阳城那么就能以沈阳城在辽东北部建立一道稳固的防线,使得银州城和开原城等城镇得以庇护。

    沈阳城有一万五千余名辽东明军,由辽东都司都指挥使赵靖坐镇,赵靖深知沈阳城对辽东战局的重要,不仅是辽东的军事重镇,而且还与辽阳城在辽东成掎角之势互相拱卫,因此他在城中征募了万余名男丁协助明军守城。

    阿岱汗原本在沈阳城城北的一个镇上驻扎了三千蒙古军队对沈阳城的明军进行监视和牵制,不过随着银州城蒙古军队的覆灭,镇上的蒙古将领担心受到李云天的攻击,因此领着手下的人马与穆都一同撤往了辽阳城外的蒙古军军营。

    辽阳城有四万明军,一万人马是张昊从关内带来的,五千是李云天派过去从海路增援的骁武军,另外两万五千人是辽东都指挥使刘清调集而来的辽东明军。

    阿岱汗在城外驻扎了两万蒙古兵,这使得张昊和刘清不敢轻举妄动,固守城池,很显然野外作战明军并不是蒙古军队的对手。

    在李云天赶到辽东前,辽东明军被蒙古军队压制在以辽阳城和沈阳城为首的五座城池内,从北到南依次是开原城、沈阳城、辽阳城、凤凰城和金州城。

    凤凰城位于辽东东部,临近朝鲜王国,是定辽右卫的治所,有两万辽东明军。

    金州城位于辽东半岛南部,是金州卫的治所,有一万五千辽东明军。

    五座城池里驻扎了大明在辽东的全部兵力,如果不是去年开原城的骁武军出人意料地击败了蛮苏和穆都,使得阿岱汗将开原城作为首先消灭的目标,那么凤凰城和金州城很可能就已经被蒙古军队攻陷。

    在阿岱汗和蒙古的高级将领看来,辽东明军困守在五座孤城里首尾不能呼应,已经无法对蒙古军队造成威胁,故而他们所要做的就是一个一个地攻陷五座城池,彻底清除辽东的明军,然后集中兵力攻打山海关,进而迫使大明要在山海关和山西行都司双线作战。

    不过,骁武军辽东朱雀大营打乱了阿岱汗的计划,同时也救了凤凰城和金州城的明军,否则蒙古军队拿下开原城后势必对凤凰城和金州城下手。

    四月下旬,当李云天风尘仆仆地率领着两万人马抵达沈阳城时,沈阳城城外并没有出现迎接的人群,不仅城门紧闭而且城墙上还站满了严阵以待的士兵,这使得随行的赵勇和裴俊等人感到颇为惊讶。

    李云天早已经让人给沈阳城守将、辽东都指挥同知赵靖送去了公文,按理说赵靖此时应该率人出城恭迎才对,而不是摆出了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势。

    见此情形李云天不由得微微笑了笑,并没有觉得有多意外,看来赵靖是不相信自己在清风谷和银州城取得了胜仗,故而才会如此警惕。

    “城上的人听着,新任辽东副总兵刘大人率军前来,速去禀报赵将军。”裴俊向李云天请示后,拍马来到城门前,冲着城门楼上的明军军士喊道。

    裴俊的话音刚落,城门楼上就噌地射来一支长箭,射在了他身旁的地上,箭尾轻轻颤抖着。

    “笑话,辽东副总兵是我们的都指挥使大人,现在正坐镇辽阳城,现在山海关已封,哪里有什么新任副总兵。”

    随后,城门楼上一名拎着弓箭的明军武官冷冷地冲着神情有些愕然的裴俊大喊道,“大爷这次不杀你,回去告诉你的主子阴谋诡计没用,如果不怕在沈阳城撞得头破血流就放马过来。”

    张昊率军增援辽东都司时,辽东都司都指挥使刘清被宣德帝任命为辽东副总兵,由于困守沈阳城赵靖并不清楚李云天被任命为辽东副总兵的事情,再加上不久前察合在经过沈阳城的时候特意将赵勇等明军战俘绕城一周示威,故而赵靖理所应当地认为李云天给他的公文是假的,是蒙古军队实施的诡计,其目的是想要骗开沈阳城的城门。

    尤为重要的是,李云天在公文上署了他的本名,这就更使得赵靖不相信了,他可是很清楚李云天随着宣德帝北征去了,岂会出现在这里。

    “本官是辽东都司都指挥佥事裴俊,让赵大人出来说话。”裴俊望了一眼地上的箭支,脸上的神色显得有些尴尬,随后沉声向那名武官喊道。

    “裴大人?”那名武官闻言怔了怔,仔细打量了城下的裴俊后急匆匆地走开了,像是前去给赵靖报信。

    果然,片刻之后,一名顶盔贯甲的国字脸中年人出现在城门楼上,神情严肃地望向张望着,他就是辽东都司都指挥通知赵靖。

    “赵将军,皇上新任命的辽东左副总兵在此,快开城门迎接。”裴俊望着赵靖高声大喊道。

    虽然宣德帝任命李云天为辽东副总兵,但是却没有免除刘清的军职,这样一来辽东就出现了两个副总兵,李云天以镇武侯之尊自然要位于刘清之前故而是左副总兵,刘清就退而求其次成为了右副总兵。

    “裴将军,你不是前去招抚女真人,怎会来这里?”赵靖瞅了一眼裴俊,不动声色地问道。

    裴俊这次前去开原城其实不仅仅是招抚杨木答兀,还肩负着招揽女真诸部为大明作战的职责,因此赵靖对于突然出现在城外的裴俊心生警惕。

    “赵将军,卑职去年在开原城遇到了借道朝鲜国赶来的副总兵大人,招抚女真人一事已经交由副总兵大人。”裴俊知道赵靖在怀疑他,于是高声解释道,“副总兵大人业已击溃了开原城的蒙古军队,此次特率兵前来增援沈阳城,以防蒙古人发动反扑!”

    “赵将军,前年京城一别,赵将军别来无恙?”这时,李云天拍马来到裴俊身旁,微笑着向城门楼上的赵靖喊道,前年年初赵靖回京城述职的时候李云天与他有过几面之缘,故而有此一问。

    “镇武侯?”赵靖感觉声音有些耳熟,不由得定睛望去,随后双目流露出震惊的神色,口中禁不住喃喃自语了一句,虽然事隔两年但他岂能忘记李云天这个大明最年轻、最风光显赫的大明勋贵?

    “来人,快,打开城门恭迎副总兵大人。”很快,赵靖回过神来,一边向城门楼下奔去一边神情激动地向一旁的将领下令,“另,通告全城军民,我大明在银州城取得大捷,全歼七万敌军!”

    在赵靖看来,或许裴俊会背叛大明给蒙古军队效力,但身为大明镇武侯的李云天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背叛大明的,因此他心中的怀疑早已经烟消云散,火急火燎地赶去迎接李云天的到来。

    毫无疑问,李云天在银州城和清风谷取得的胜仗犹如一场及时雨,既使得在辽东陷入困境的明军士气大振,同时也改变了明军被动挨打的局面,令蒙古军队在辽东不能为所欲为,对辽东战局产生了难以言喻的重大影响。

第692章 议战(一更)

    参观完佛朗机炮后,李云天领着赵勇等明军高级将领去了议事厅,准备宣布与虎皮营驿城蒙古军队决战的事宜。

    虎皮营驿城的蒙古军队可以在辽东悠闲悠哉地消磨时间,但李云天却不能白白地浪费光阴,他不仅要应对辽东的战局还要对付来势汹汹的阿鲁台,因此必须要拿下虎皮营驿城的蒙古军队,否则也不会不辞辛苦地将骁武军仅有的两个炮营调来辽东。

    议事厅里,身穿不同服饰的明军高级将领分坐在大厅两侧,目不转睛地望着端坐在大厅上首位的李云天,等待着李云天开口。

    赵勇和杨威身为大明勋贵自然地位尊贵,分坐在了李云天左右下手的座位上,神情十分淡然,李云天已经将与虎皮营驿城蒙古军队交战一事跟两人商议过。

    与哈尔巴拉、猛哥帖木儿以及辽东都司的明军将领不同,顾礼裕、赵靖、裴俊以及被李云天所救的跟随宣德帝北征被俘的明军将领的脸上纷纷闪露出了兴奋的神色,当李云天让众人参观炮营时顾礼裕等人就已经猜到李云天要对虎皮营驿城的蒙古军队动手了。

    虽然宣德帝北征失利的消息被李云天严密封锁住,尤其是对蒙古和女真诸部首领绝对保密,但裴俊和赵靖作为辽东都司级别最高的将领已经知晓此事,自然清楚目前局势的严峻。

    因此,顾礼裕、裴俊和赵靖等人早就料到李云天不会与虎皮营驿城的蒙古军队拖延时间,肯定会想办法与虎皮营驿城的蒙古军队决一死战,以扭转战场上对大明不利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大厅里的明军高级将领之所以会穿着不同服饰的军服,是因为李云天手中的兵力分为四大部分,即骁武军、辽东明军、女真兵和蒙古兵,每一部分的军服制式都不同。

    说起来也着实让人感到诧异,李云天用来与虎皮营驿城的蒙古军队决战的主力并不是骁武军和辽东明军,而是女真兵和蒙古兵,

    沈阳城的女真兵和蒙古兵已经超过了三万,骁武军则只有一万八千多人,人数上将近骁武军的两倍。

    而且,由于骁武军中的火枪营以及配属的长枪营机动性有限,故而无法参与混战,在战场上的作用有限,再加上李云天身边留有两三千骁武军护卫,因此能在战场上与蒙古军队厮杀的骁武军只有一万人左右。

    虽然李云天手中的骁武军有两万三千人,但并没有全部部署在沈阳城,开原城和银州城共驻扎了五千人,以确保李云天后方的稳固。

    如此一来,李云天用来与蒙古军队交锋的兵力就是两万女真兵、一万两千蒙古兵和一万骁武军,至于沈阳城中的两万辽东明军则作为李云天手里的预备队。

    值得一提的是,沈阳城中虽然号称一万五千守军,但真正的兵力只有一万多人,空额近三成,再加上李云天让老幼病残者悉数退伍,最终只留下了七千多人。

    所以沈阳城的两万辽东明军中,有一万两千余人来自开原城,他们的战斗力和士气明显高出沈阳城守军一个档次。

    这就使得沈阳城的明军与虎皮营驿城的蒙古军队的境况非常相似,双方的兵力虽然都在七万上下,但用于冲锋陷阵的兵力则只有四五万,李云天依仗的是四万两千名骁武军、蒙古兵和女真兵,而蒙古军队凭借的则是五万蒙古兵。

    不过,沈阳城的两万辽东明军战斗力和士气却要高于虎皮营驿城的两万蒙古仆从军,一旦战场上的战局陷入僵持的话,这两万辽东明军就是李云天手中用来给予蒙古军队致命一击的奇兵。

    “诸位想必已经知道,对面的虎皮营驿城里有七万北元兵,想要阻挡我军南下的步伐,本官已经得到了最新的战报,忠国公亲率十五万大军在山海关前与北元激战,不日即将获胜。”

    环视了一眼在座的众将后,李云天有条不紊地沉声说道,“本官想问诸位,诸位是想把消灭虎皮营驿城北元兵的战功与忠国公的大军分享,还是想要独得此功?”

    “大人,这碟小菜还不够咱们塞牙缝的,岂能与他人分享?”李云天的话音刚落,猛哥帖木儿就大大咧咧地说道。

    在女真诸部首领中,李云天对猛哥帖木儿最为器重,因此暗中扶持猛哥帖木儿,使得猛哥帖木儿逐渐压住了建州女真活儿阿部的酋长李满住,进而掌控住了建州女真的兵力,此时自然是意气风发。

    猛哥帖木儿是一个聪明人,他岂能看不出李云天想要拿下全歼虎皮营驿城蒙古军队的战功,故而第一个开口进行附和。

    李云天闻言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丝笑意,如果女真诸部多几个像猛哥帖木儿这样忠于大明的首领,那么恐怕现在他手里的女真兵的数量将会翻上一番,而不是刻意保存实力。

    “大人,辽东可是咱们的地盘,岂能让别人来占便宜?”

    “虎皮营的北元兵并不比咱们多,只要大人一声令下卑职就率兵踏平了虎皮营!”

    “咱们辛辛苦苦地从开原打到了沈阳,说什么也不能把这么大的功劳拱手于人?”

    “大人,不能让他们摘了桃子,咱们打虎皮营吧!”

    “不瞒大人,卑职还想着搏一个爵位,大人可不能把这么大的功劳让给别人呀!”

    ……

    现场的众将随后七嘴八舌地嚷嚷了起来,经历了清风谷和银州城两场大胜后众人意气风发,本来就不怵虎皮营的蒙古军队,再加上李云天调来了佛朗机炮,因此对击败虎皮营驿城蒙古军队信心十足,谁也不想把这么大的功劳与关内来的援军分享。

    见现场众将群情激奋,李云天笑着向下压了压手,大厅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将领们齐刷刷地望着李云天等待着他拿主意。

    “既然大家都不想放跑眼前的战功,那么本官就顺应民意出兵攻打虎皮营!”在众人的注视下,李云天微微一笑,沉声说道,“诸位,这次要是不能攻克虎皮营被忠国公的援军抢去了这份功劳,我等届时可就无颜去面见皇上了,希望诸位齐心协力拿下虎皮营,本官一定给诸位向皇上请功!”

    “我等必定全力以赴,不负大人厚望。”在座众人闻言纷纷起身,向李云天一拱手,神情兴奋地躬身说道。

    “侯爷,去年你们在大宁城中伏想必心中有一口闷气,本官这次让你们把这口闷气出了。”李云天见状微微颔首,笑着望向了赵勇,“你和永平伯率领手下诸营军士埋伏在虎皮营以南五里的云山镇,北元兵战败后一定会逃走,届时务必要将其全歼在云山镇!”

    “副总兵大人放心,我等定不会放过那些北元溃兵!”赵勇闻言知道李云天这是在送给他和杨威等被俘明军将领功劳,伏击溃兵比在战场上与蒙古兵拼命可容易很多,因此颇为感激地向李云天躬身说道,杨威等被俘明军高级将领也跟着躬身。

    赵勇和杨威等被俘明军将领现在的身份是跟随安泰候梁坤率兵增援辽东明军的大明将领,结果在大宁城被蒙古兵伏击进而成为了阶下囚。

    李云天其实也很想隐瞒赵勇和杨威等人的身份,但是毕竟在清风谷很多人都知道赵勇等人是俘虏,再加上李云天想要拉拢赵勇等人让他们将功赎罪,故而也就找了这么一个合情合理的借口,结果顺利地瞒过了众人。

    由于赵勇和杨威等被俘明军将领是五军都督府的人,故而李云天把辽东明军的指挥权交给了他们,包括赵靖和裴俊在内,沈阳城的两万辽东明军都归赵勇所统帅。

    “本官坐镇中军,哈尔巴拉,你统帅手下五千蒙古骑兵为左军,猛哥帖木儿,本官把七千女真骑兵交与你,为本官的右军。”

    随后,李云天环视了一下大厅里的众人,沉声向哈尔巴拉和猛哥帖木儿说道,“虎皮营有三万北元骑兵,此次交战的关键是看两位能否顶住北元骑兵的攻势,如果拿下此战本官给两位记首功!”

    “谢大人!”哈尔巴拉和猛哥帖木儿闻言不约而同地向李云天躬身致谢。

    “虽然北元骑兵的兵力占据上风,但你们也勿须担心,本官会调火枪营和炮营助战,届时必使北元骑兵军心大乱。”

    沉吟了一下后,李云天不动声色地望着哈尔巴拉和猛哥帖木儿,“望尔等奋勇突袭,将其一举击溃!”

    “赴汤蹈火,定不负大人厚望!”哈尔巴拉和猛哥帖木儿双双向李云天一躬身,高声回道。

    “顾将军,你率领手下众将为后军,一旦左军和右军与北元骑兵缠斗在一起,立刻向敌军步卒发动进攻,务必一鼓作气拿下虎皮营!”李云天闻言点了点头,视线随后落在了顾礼裕的身上。

    “卑职遵命!”顾礼裕向李云天一拱手,躬身应道,他手里不仅有骁武军,而且还有女真和蒙古的步卒,用来趁乱攻进虎皮营驿城。

    “诸位,辽东战事即将结束,望诸位抓住此次时机建功立业,只要赢下这一仗,加官进爵指日可待。”李云天抬头环视了一眼现场的众位将领,高声激励道。

    “谢大人栽培!”大厅里的众人闻言,不约而同地向李云天躬身致意,宏声回道。

    “把这封战书送给虎皮营的安乐王,五日后本官率军在虎皮营与之决战!”李云天随后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书,递给了身旁的一名护卫,高声说道。

    那名护卫向李云天躬身行礼后拿着战书急匆匆离开,决定辽东战局走势的虎皮营大战终于在沈阳城明军将士的期待中缓缓拉开了帷幕。

第694章 呼之欲出(三更)

    “少傅,据下官所知,诚意伯的后人为了避祸已经远离朝堂,这些年来从未过问过政事,因此那个刘方与诚意伯没有瓜葛,而且宣德皇帝也不会任命一个资历浅薄的人去救援辽东。”

    风雷见把秃孛罗提到了李云天,于是沉吟了一下后摇了摇头,开口说道,“听闻穆都将军曾经见过刘方,可否请来让下官一问,或许能知道他的来历。”

    把秃孛罗闻言微微颔首,如果风雷能弄清那个刘方的底细,那么他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也就能落地了。

    不久后,穆都赶来了军帐,将李云天的音容样貌描叙给了风雷,这使得风雷的眉头顿时就是一皱,脸上的神色变得有些凝重。

    “风雷将军,可否知道此人是谁?”把秃孛罗见状不由得开口问道。

    “少傅,虽然下官心中已经有了一个人选,但还无法确定是不是他。”风雷闻言向把秃孛罗一躬身,随后望向了穆都,“穆都将军,可否将当时的详细情景告诉在下。”

    穆都知道把秃孛罗一直忧心明军辽东副总兵的身份,而且他也想知道自己究竟败给了谁,因此将当晚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但把胡勒根的事情给瞒了下来,毕竟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把秃孛罗和大帐里的这几名亲信将领外,没人知道穆都是被李云天故意放出来的,大家还以为他是冲破明军的包围圈逃了回来,之所以这样当然是把秃孛罗维护穆都的声誉,同时也是不想让鞑靼人看笑话。

    “少傅,此人只不过趁着我军不备侥幸打了两场胜仗而已,竟然口出狂言,实在是嚣张至极,卑职一定将其生擒献于少傅。”

    听闻李云天不仅指责把秃孛罗背叛了大明,而且还表示俘获穆都轻而易举,大帐内的几名蒙古高级将领顿时被激怒了,一名将领沉声冷笑着高声说道。

    其余几名将领也纷纷开口附和,认为李云天年少轻狂,显得有些忘乎所以,难道以为蒙古铁骑是纸糊的不成。

    把秃孛罗则没有理会那几名将领,而是皱着眉头望着脸上的神情变得有些难看的风雷,隐隐约约感觉到风雷已经猜到了大明辽东副总兵的身份。

    “穆都将军,是不是还发生了什么事情?”在把秃孛罗的注视下,风雷沉吟了一下,不动声色地问向了穆都,“穆都将军,此事事关重大,还望将军能如实相告。”

    从穆都闪烁的眼神中风雷已经看出来他有事隐瞒,故而有此一问,这使得穆都的神情变得有些尴尬,不由得看向了把秃孛罗。

    把秃孛罗见状微微颔首,示意穆都可以告诉风雷,他很清楚风雷并会把这件事情说出去。

    穆都随后把胡勒根的事情告诉了风雷,风雷的脸上顿时流露出一丝苦笑,神情变得有些黯然,通过这件事情他已经可以确定那名大明辽东副总兵的身份。

    “风雷将军,那个刘方是何许人?”把秃孛罗注意到了风雷脸上的神色变化,不由得沉声问道,心中有一种不详的预感,他还从没有见过风雷如此得无奈,这意味着蒙古军队遇到了一个难缠的对手,他非常想知道李云天究竟是谁,竟然能使得风雷如此忌惮。

    “大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春坊大学士、镇武侯李云天!”

    风雷闻言望向了把秃孛罗,一字一句地说道,除了李云天外没有哪个大明勋贵有如此的魄力放走穆都,更不会当众悬赏通缉胡勒根。

    其实,当蒙古军队在清风谷和银州城一败涂地后,风雷就怀疑辽东突然出现的那个新任副总兵是李云天。

    原因很简单,风雷从那些俘获的跟随宣德帝北征的人员中意外地发现李云天并没有跟随宣德帝前往北元的王城哈拉和林城,这使得他感到非常奇怪,不清楚李云天会去哪里,因为李云天身兼多职去做什么都有可能。

    北征大军中知道李云天去了辽东的只有宣德帝身边像张辅和杨荣这样的重臣,即便是赵勇和杨威也不清楚李云天的去向,更何况底下的那些明军将领和士兵。

    再者说了,大明有那么多的勋贵怎么也轮不到李云天去辽东,实在不行的话可以由坐镇京城的忠国公出马,谁能想到李云天出人意料地代替忠国公去了辽东,而且还是走海路,着实令人感到意外。

    清风谷和银州城的败仗使得风雷大吃了一惊,在他看来辽东明军已经断无胜算,岂料辽东明军突然之间打了两个大胜仗,犹如脱胎换骨一般,令辽东的蒙古军队是措手不及,使得阿岱汗不得不调集兵力在虎皮营驿城设防,辽东的战局因此而发生了改变。

    当风雷得知率领辽东明军取得清风谷和银州城大胜的新任辽东副总兵是一名年轻的明军将领,风雷就猜到很有可能是李云天,因为他对大明勋贵的事情非常了解,能在辽东打了如此漂亮胜仗的年轻将领大明可谓少之又少,而李云天无疑是其中的一个。

    只不过,李云天出使朝鲜王国的举动使得风雷又把他的嫌疑给排除了,因为历来出使朝鲜王国的都是大明的下级官吏,李云天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而且还是区区的副使,实在是不合常理。

    与大明的那些文武百官一样,风雷也没有把朝鲜王国放在眼里,更不会想到李云天会去朝鲜王国“求援”,这简直就是丢了大明的颜面,况且当时宣德帝的北征一切顺利,李云天没有理由去朝鲜王国。

    直到辽东明军出人意料地在清风谷和银州城取得两场大胜,风雷才再度把怀疑的目标对准了李云天,因为担心辽东的战局故而紧急从大同城赶来查看。

    令风雷最不愿意看见的一幕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无论是穆都所描述的音容样貌还是行事风格,都与李云天一致,因此他可以确定那位年轻的辽东副总兵就是大明堂堂的镇武侯。

    “他就是镇武侯?”听了风雷的话,把秃孛罗双目流露出了震惊的神色,万万没有想到李云天会来这里。

    此次进犯大明之前,把秃孛罗等鞑靼和瓦剌部的重要首领已经对大明的政局有所了解,最为忌惮的将领有五个人,第一个是英国公张辅,第二个是忠国公周征,第三个是义国公张昊,第四个是安平候牛世豪,第五个就是镇武侯李云天。

    虽然张辅排在蒙古将领最不想遇见的明军将领第一位,但或许是宣德帝心中对张辅与汉王私交密切有所忌惮,自从平定了汉王叛乱后张辅虽然依然受到宣德帝重用可已经不再掌控军权,因此对蒙古军队的威胁反而最小。

    因此,深受宣德帝信赖的忠国公周征就成为了对蒙古军队威胁最大的明军将领,不过他要坐镇京城,不到万不得已不会离开京城出战。

    所以蒙古军队面临的对手实际上有三个,那就是义国公张昊、安平候牛世豪和镇武侯李云天,其余的明军将领根本就没有被他们看在眼里。

    如果不是在离辽阳城三百余里的西宁堡被埋伏的蒙古军队偷袭,义国公张昊所率领的五万明军也不会死伤大半,但即便是这样他还是带着一万余人冲出了蒙古军队的包围圈逃到了辽阳城,由此可见他的厉害。

    至于安平候牛世豪,也是上了蒙古军队的大当,北征的路上一直顺风顺水,导致全军松懈怠慢,被阿鲁台率领重兵在饮马河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毫无防备的明军在蒙古骑兵的集团冲锋下很快就失去了有效的抵抗,进而陷入了蒙古军队的屠杀中,惨不忍睹。

    年纪轻轻的李云天之所以能越过大明其他的勋贵排在第五位,是因为他率军平定了交趾的叛乱,不过很多蒙古将领对此颇有微词,认为李云天不过是沾了岳父周征的光而已,肯定是周征在幕后暗中相助。

    再者说了,在蒙古将领严重交趾的那些叛军根本不值得一提,当年蒙古军队可以轻而易举地就打下了安南,李云天背后有大明支撑能剿灭那些叛军也就不足为奇。

    故而,当宣德帝北征失败后忠国公周征就成为了阿鲁台南下的主要对手,蒙古军队也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山西行都司和万全都司战场,忽略了失去踪迹的李云天。

    把秃孛罗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李云天竟然在去年就已经悄悄地来了辽东都司,进而扭转了明军在辽东不利的局面。

    “少傅,管他镇武侯还是镇文侯,在我蒙古铁骑面前唯有死路一条!”大帐内的那几名蒙古将领由于级别不够,因此并不清楚大明政坛的事务,见把秃孛罗好像对李云天颇为忌惮,一名身材粗壮的将领不由得一脸轻蔑地说道。

    “镇武侯只率领三千骁武军南下,数年间不经平定了交趾的叛乱,而且把交趾经营得风生水起,使得交趾百姓安乐,社会稳定,一举解除了我西南最大的边患,由此可见其,谋略超群,是一个非常难对付的人。”

    风雷见那名身材粗壮的蒙古将领轻视李云天,于是郑重其事地望着他,神情颇为黯然地说道,“当年如果不是镇武侯在山东战场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又拼死守住了黑牛镇,如今的大明江山已经归于汉王!”

    “哼,你们的汉王岂能与少傅相提并论?”身材粗壮的蒙古将领闻言顿时冷笑了一声,一脸傲然地说道,“别忘了,你们明朝最能打仗的义国公和安平候已经被我们蒙古大军击败,我们大汗重返大都指日可待!”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63/ 第一时间欣赏执宰大明最新章节! 作者:小黑醉酒所写的《执宰大明》为转载作品,执宰大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执宰大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执宰大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执宰大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执宰大明介绍:
虽不是两袖清风,但他比清官更有民心,百姓对其无不交口称赞。
执宰大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执宰大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执宰大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