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亮剑之军工系统TXT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亮剑之军工系统全文阅读

作者:远征士兵     亮剑之军工系统txt下载     亮剑之军工系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30章 包抄

    山本一木第一时间就意识到小池一郎陷入了困境。

    因为他听到了枪声。

    山本一木看了看表,距离约定的进攻时间还有二十分钟,这意味着小池是在前往鲁家沟的路上被发现的。

    初时山本一木还不以为意,他认为小池很快就能击溃目标继续前进。

    实际上,山本一木认为特遣队到达这里而没有被敌人发现,任务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这次突袭与上次不同。

    上次是特工队一百人单独进攻敌人总部,在兵力上处于绝对的劣势必须快打快撤。

    这一次,却是五百余帝国精锐穿插到这里,这实力已足够强攻并占领鲁家沟了。

    山本一木之所以表现得如此谨慎,一方面是担心敌人指挥部会在警卫部队的掩护下撤离,另一方面则是担心上次碰到的那个对手。

    他会再次出现吗?

    从任务的角度来说,山本一木不希望他出现,因为他出现就是一个变数。

    但是从个人而言,山本一木又希望他出现。

    山本一木希望能与他面对面较量一番,并用他的鲜血染红自己的刺刀,这将会是山本一木毕生的荣耀!

    “加快速度!”山本一木催促着部下。

    显然战斗比计划提前了。

    他不担心兵工厂会在他面前溜走,因为兵工厂的转移需要时间。

    但是敌人指挥部可能会在听到风声后撤离,这样小池的任务就无法完成。

    不过这并不重要,那本来就是次要任务。

    主要任务是摧毁敌人兵工厂,最好能抓住或杀死八路军的武器专家。

    此时的山本一木并不知这个武器专家和他期待的对手是同一个人。

    接着,山本一木就发现情况不对。

    因为枪声过了许久还是在同一个位置,这说明小池被敌人挡住无法动弹。

    这不可能!

    那里只有一支五百人的部队,据情报显示还是一支投降的“和平建国军”正在整训。

    帝国的精锐部队居然能被一支降军挡住?

    山本一木停了下来,他蹲下身飞快的从口袋里掏出地图在地面展开,又用指南针比对一下,很容易就找到了枪声传来的位置,的确就是兵工厂附近的那支降军所在处。

    “这算是怎么回事!”山本一木有些气愤:“小池连这点问题也无法解决吗?”

    不过想归想,山本一木还是分出一半的兵力增援小池,毕竟小池所带领的部队是进攻鲁家沟的主力,不增援就相当于特工队孤军奋战了。

    山本一木则依旧带领剩余的兵力直插兵工厂。

    王学新这边打着打着就觉得有些不对劲。

    鬼子似乎根本没有攻过来的希望却依旧在强攻,而且不顾伤亡。

    鬼子的主要困难是地雷,这几乎成了摆在他们面前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如果说有什么通道,那就是中间那条公路。

    但公路只有五米左右的宽度,在战士们交叉火力的压制下,这条通道已基本被封死。

    鬼子唯一能威胁到八路军的,就只有他们的掷弹筒。

    然而,这片地区一片平坦,鬼子掷弹筒无处可藏只能暴露在旷野中作战。

    于是,其射手很快就遭到张庆才所带领的三排的打击……三排装备的全是打原装子弹的三八大盖,他们在这场战斗中担任着狙击手的角色,充分压制着敌人机枪手和掷弹筒射手。

    此外战士们手里还有三门五零小炮。

    打五零小炮的战士到现在也颇有些鬼子掷弹筒的神韵,他们只在战壕里冒下头瞄一眼目标的位置,然后就窝在战壕里架起小炮朝敌人方向打,一打一个准,打得鬼子掷弹筒和机枪一个个哑了火。

    这并不是说八路军的五零小炮射手素质比鬼子强。

    如果让他们单挑,王学新相信鬼子掷弹筒依旧占优势。

    毕竟鬼子掷弹筒射手都是用炮弹喂出来的,掷弹筒还有膛线,肯定打得更准。

    问题在于鬼子掷弹筒暴露在旷野外要同时面对八路军步枪、机枪和五零小炮的打击,无论现实还是心理上的压力都大得多。

    而八路军的五零小炮则充分发挥其曲射的优势……射手躲藏在战壕内发射,敌人的直射武器步枪、机枪几乎无法对其构成威胁。

    他们要考虑的只有一点,那就是鬼子的掷弹筒。

    而躲避掷弹筒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打一炮换一个地方,于是鬼子总拿五零小炮没辙。

    结果几轮炮弹比拼下来,五零小炮毫发无伤,却打掉了鬼子三具掷弹筒两挺机枪。

    战斗力较弱的是谢保林带领的新兵。

    这并不是说他们打得不好。

    事实上,他们的表现让王学新大感意外。

    相对成熟的战术动作,以及频繁更换位置让敌人捉摸不透。

    后来王学新才知道这就是谢保林的治军之道。

    如果把战斗分解成“消灭敌人”和“保存自己”两方面,八路军通常更强调“消灭敌人”,而谢保林则更多的倾向于“保存自己”。

    这其实是正确的,是上级一直强调的作战方式,也就是常说的“只有保存自己才能更好的消灭敌人”。

    他们的问题在于火力不足,用的步枪都是什么七九式套筒、单筒、短筒,六八毛瑟,七五曼利夏等等……五花八门的各种型号都有。

    甚至还有几把清政府第一款自造“快利”步枪。

    这款步枪在验收时号称能在180米距离打穿8毫米钢板……鬼子许多坦克的装甲才6毫米,要真有这威力,就可以当反坦克枪用了。

    但实战中却在100米内无法击穿一张牛皮。

    鬼子给伪军的装备大致都是这情况,这也充分说明了鬼子其实并不放心伪军,担心伪军会掉转枪口对准他们。

    不过即便如此,鬼子还是寸步难行。

    如果鬼子突进速度快距离防线近了,战士们就用火箭筒和定向雷招呼他们。

    王学新在考虑一点:既然鬼子无法突破,为什么还一根筋的猛打硬冲呢?真的是因为所谓的武士道精神而不顾一切吗?

    然后王学新就明白了……

    鬼子不只这一支队伍,他们很可能有另一支部队正从侧后包抄甚至直指兵工厂。

第31章 兵工厂

    王学新没有迟疑,他把防线的指挥交给副连长谢宝庆,然后朝虎子叫了声:“一排,跟我来!”

    说着提着步枪转身就朝后方跑。

    虎子是个老兵,他的好处就是不管任何时候都会坚定的执行王学新的命令。

    这时一听王学新叫唤,马上就带着一排跟在王学新身后。

    此时的一排虽名为一排,但因为采用三三制一个老兵带两个新兵,实际人数有一百多人堪比一个连。

    王学新带着他们沿着战壕侧向走了一段,再进入交通壕绕到身后的高地侧翼,接着朝身后跟上来的虎子扬了扬头,下令:“带两个班上去坚守高地,注意伪装成百姓的敌人,任务清楚没有?”

    “是,清楚了!”虎子应了声,朝挥了挥手,喊:“一班、二班跟我上,三班跟着连长!”

    三班班长正是擅长玩地雷的王直生。

    这也是王学新一有什么事就习惯性的喊一排的主要原因……他以前就是一排排长,对这个排能了解到每个班。

    比如这王直生就是王学新的老部下。

    三班的原班长,就是那个为了其它人的安全而扑上手榴弹牺牲的周平。

    之后由张庆才任三班长,张庆才升为三排长后才由王直生任班长。

    因为知根知底甚至了解其历史,所以指挥起来才得心应手。

    否则,这会儿要是把梁贵生或张庆才的排里拉一个班来,王学新就会感到陌生。

    王学新带着战士们一路朝兵工厂猛赶,远远的看到兵工厂的警卫排把主力布设在山脚下。

    兵工厂的保卫力量只有一个加强排四十余人。

    这是由于兵工厂位于总部后方,敌人若要进攻首先得打过鲁家沟。

    从这方面考虑,兵工厂就不需要太多的警卫。

    警卫排将主力布设在山脚也是有道理的。

    敌人突然出现在后方也就是西面打来,这是兵工厂洞口的朝向,敌人很可能将掷弹筒甚至迫击炮炮弹打进洞口。

    为了避免兵工厂遭到敌人打击,警卫排当然要在兵工厂前构筑起一道防线。

    然而,警卫排显然没想到他们的威胁不是来自枪声传来的方向,而是从侧翼穿插来的鬼子。

    “山顶阵地!”王学新一边猛跑一边气喘吁吁的朝警卫排大喊:“返回山顶阵地!”

    警卫排排长是个叫高德山的战士,三十出头却当了五年的兵。

    他之所以会被调来保卫兵工厂,是因为之前干过区中队队长,后来又在八路军中任过连长。

    这两职位虽说都不高,但都要求能独挡一面,保卫兵工厂也有这要求。

    而高德山在当警卫员之前,恰好就是在独立团当的连长。

    高德山就曾经感概的对王学新说道:“王学新同志,我要不是在比武大会上多打了几环,今儿个三营营长就是我的了,你就该是我的部下啦!”

    王学新有些好奇:“那你为啥参加比武大赛?”

    高德山嘴巴一歪,后悔莫及的回答:“当初没人告诉我这是选拔警卫员啊,只说有奖品……”

    说着把手里的牙杯往王学新面前亮了亮,说:“奖品是有,但为了这玩意老子就把自己给卖了!”

    王学新不由哑然失笑。

    他能看得出来,高德山很希望能像王学新这样在战场上杀敌立功,他时常感叹,再过几年,这身子骨只怕都打不动了。

    所以,后方的枪声一响,高德山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带上部队去增援。

    但转念一想,又重重的“唉”了一声。

    警卫排的任务是保护兵工厂,在这时候更应该做好本职工作而不是哪有战斗往哪儿凑。

    于是,高德山只能强压着冲动带着部队在山下构筑起一道防线。

    这会儿见王学新一路往回跑嘴里还喊着山顶阵地,心下暗道一声要糟,鬼子穿插到侧后了!

    高德山没有迟疑,大喊一声:“全体都有,撤回山顶阵地!”

    然而,这时才发觉已经太迟了。

    高德山和王学新带着战士们才刚跑到半山腰,山顶阵地就传来一阵密集的枪声和爆炸声。

    高德山又急又悔,接连催促战士们加快速度,他希望能赶在敌人拿下山顶阵地前赶到把敌人击退。

    但敌人的速度太快了,不一会儿机枪子弹就从山顶阵地“哒哒哒”的打了下来,将一众战士压在斜面上动弹不得。

    高德山懊恼的一拳砸在地面上,骂道:“他娘的,全体都有,把山顶阵地给我拿回来……”

    “高排长!”王学新从后头猫着腰跑上来阻止了高德山的莽撞。

    这其实不完全是莽撞,更应该说是一种负罪心理。

    因为指挥失误丢掉了山顶阵地以及导致一个班的同志牺牲,就觉得自己有责任将阵地夺回来并为这些战友报仇。

    但战场从来都不是意气用事的地方。

    下一步该怎么走也不是简单的“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跟敌人打一仗就完了。

    王学新端着枪背靠土丘,一边警戒一边提醒道旁边的高德山:“我们的任务是保护兵工厂,不是夺回山顶阵地!”

    一句话就点醒了高德山,他微微点头表示同意。

    这要是带着部队朝山顶阵地乱冲一阵,只怕全部人包括兵工厂都无法幸免了。

    想了想,高德山就问了声:“可是敌人占领了山顶阵地,我们无险可守,该怎么打?”

    高德山这话是对的,兵工厂这一带的高地没有构筑反斜面工事,敌人机枪架在山顶阵地上就是一枪打到底,手榴弹也是想投哪就投哪,所有不利的因素几乎占了个遍。

    就在王学新迟疑时,鬼子就在机枪和手榴弹的掩护下发起了冲锋。

    王学新探头一看,好家伙,又是那群端着冲锋枪的家伙……这些狗日的是盯紧了鲁家沟,一次又一次的搞偷袭。

    军情紧急,王学新没有多想,下令道:“打发烟弹,撤回山洞内,守住洞口等待援军!”

    “明白!”高德山回了声,然后转身下令:“打发烟弹!”

    一枚枚发烟弹抛了出去,斜面上很快就布满了烟雾。

    乘着这时候,王学新等人就分成几个部分撤进了兵工厂所在的山洞。

第32章 退无可退

    苏欣听到枪声就意识到很可能是敌人偷袭。

    这是因为有了上次被鬼子偷袭的经验。

    迟疑了下,苏欣就下令关闭所有机器,她不知道鬼子已经知道兵工厂的位置,担心机器的噪音会把鬼子引来。

    工人们“哗”的一声聚了上来,七嘴八舌的问道:

    “苏主任,什么情况?为什么会有枪声?”

    “是不是鬼子打过来了?”

    “他们的目标一定是兵工厂!”

    ……

    苏欣一时手足无措,她也没处理过这样的问题,突然碰到了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如果小东北在就好了,他一定知道怎么处理。

    可是……小东北现在应该在外边跟鬼子战斗,当然不可能这时候回来。

    苏欣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镇定些,想,如果小东北在这会怎么做?

    他会……

    接着苏欣就强压内心的恐惧,安抚道:“同志们别慌!枪声是从后方传来的,那里是小东北的部队,他们是不会让鬼子过来的!”

    这么一说,原本紧张的气氛立时就缓和了许多。

    苏欣心下暗骂,小东北这名字还可以吓人呢,过几年是不是可以吓小孩哭。

    不过这话她当然是不会说出口,她定了定神,就接着下令道:“同志们,万一鬼子真的打过来了,我们可不能就这样束手就擒,我们应该做些准备!”

    “苏主任说得对!”

    “我们这可是兵工厂,有许多武器!”

    “没错,我们要把自己武装起来,配合战士们一起打鬼子!”

    ……

    于是工人们一个个都把工厂里的装备给搬了出来,拿枪的拿枪拿子弹的拿子弹,然后还在苏欣的指挥下在山洞内用障碍物构筑起了一道简易工事做好迎战的准备。

    所以,当王学欣带着几名战士钻进山洞时都给吓了一跳。

    那些工人一个个的不是端着步枪就是拿着手榴弹,还有几个居然背着火箭筒……好家伙,这要是在洞里打上一发,就不怕那尾焰点燃军火引发连锁爆炸吗?

    “都干啥呢?”王学新下令:“都把装备收起来!”

    “王……王学新?”苏欣又惊又喜的喊出声。

    她正端着一把三八大盖架在木桌上,看到有几个人从烟雾里闯了进来,正犹豫是否要扣扳机呢!

    王学新上前一看,苏欣居然把木桌放倒当掩体,一时又好气又好笑,你这是把鬼子的冲锋枪当玩具呢?连木桌都打不穿?

    王学新没有迟疑,用不容置疑的语气下令道:“全体都有,非战斗人员都到洞里躲着,尽量把易燃易爆物品往里搬,动作快!”

    苏欣被王学新凶巴巴的样子吓一跳,这打起仗来完全就变了个人似的。

    不过想想又觉得正常,战场上时间紧迫,来不及解释什么。

    于是她赶忙按王学新说的组织起工人往山洞深处撤退。

    完了后苏欣还拿着两个装满子弹的前盒塞到王学新手里,说:“原装子弹,你小心点!”

    王学新“嗯”了一声,顺手就把子弹盒丢给了旁边的王直生。

    等工人撤得差不多了,王学新就朝部下做了个手势示意他们散开做好战斗准备。

    避入山洞作战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原因是山洞算“室内”,虽然空间大但里头摆满了各种机器和设备,长枪在里头免不了磕磕碰碰的无法施展,而鬼子手中的冲锋枪却没有这些问题。

    更严重的是冲锋枪有惊人的火力持续性,步枪的远射程在这里却无法发挥,于是很可能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

    但这又是没有办法的事。

    王学新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兵工厂被敌人占领进而炸毁。

    想了想,王学新又命令战士们后撤十几米。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王学新能想象敌人会用什么战术进攻山洞。

    首先会是一排手榴弹,然后就是冲锋枪高火力输出往里冲。

    如果战士们距离洞口太近,第一波就会因为遭到手榴弹的轰炸而失去战斗力。

    果然,下一秒就听到洞外一阵“铿铿”的手榴弹敲石头的声音,接着就抛进来几枚冒着青烟的手榴弹。

    “卧倒!”王学新刚来得急喊一声,就听“轰”的一片巨响。

    王学新发现自己终究还是低估了手榴弹在室内爆炸的威力,它的杀伤力不只是冲击波,也不只是弹片,更是被封闭在室内的声音。

    那一刻,王学新清晰的感觉到耳膜猛烈的往内挤压,然后就“嗡”的一片什么也听不见,反应也跟着变得迟钝。

    另一边,几个鬼子就飞快的冲进洞口并“哒哒哒”的朝洞内疯狂的扫射。

    子弹一发发的打在王学新周围的岩石上,迸射起的碎片弹在脸上生疼生疼的。

    那一刻,王学新和战士们几乎失去了反抗能力,一名战士勉强起身想要举枪还击,却马上被打得浑身是窟窿。

    这是无法改变的无奈,步枪近距离很难与冲锋枪抗衡。

    王学新没有多想,先后拉燃了两枚手榴弹就甩了出去……

    既然手榴弹在室内有这样的威力,那就应该大家一起分享。

    “轰轰”两声闷响,子弹果然就少了许多。

    接着王学新掏出腰间的盒子炮猛地一起身就“叭叭”的将一梭子打了出去。

    用的就是横握法,几个还没反应过来的鬼子当场就被打倒在地。

    “撤!”王学新一声令下,带着战士们往山洞深处退。

    敌人火力太强了,王学新希望能借山洞的拐角抵挡住火力。

    不过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因为不难想象,接下来鬼子又是一波手榴弹加冲锋枪的强攻。

    山洞只有三十几米深,而且没有其它出口,如果一直这样退下去,用不了多久就会被逼入绝境。

    实际情况比王学新想的更严重,因为山洞只有两个拐角,当王学新等人退到第二个拐角时,就发现这里已挤满了人,苏欣也在其中。

    他们看到王学新等人退到这里,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个个面带惊恐的望着浑身是血的战士们。

    于是王学新就知道,他们已经退无可退了。

第33章 反败为胜

    王学新有些无奈,他已经不反对也无法反对工人们端着枪甚至拿着手榴弹冲锋了。

    反正都是死,为什么不拼一拼?

    王学新甚至考虑过一种战术,大家一起冲出去消耗敌人的弹药,这样说不定还能打鬼子一个措手不及有一线生机。

    不过希望很小,因为敌人是训练有素的特工,他们不太可能在人海冲击面前乱了阵脚,更可能的情况是他们会交替射击保持稳定且持续的火力输出,另外再补几枚手榴弹……

    所以,这只能说是最后的选择。

    而且似乎已经到时候了。

    王学新探出身打出几发子弹撂倒两名冲上来的鬼子,乘着换弹匣的时候回头望了望苏欣。

    苏欣看懂了王学新的眼神,抓起一样东西用颤抖却坚定的声音叫道:“同志们,跟鬼子拼了!”

    “对,跟鬼子拼了!”

    ……

    工人们也纷纷端起了武器。

    王学新甩出手榴弹后一回头,瞥见苏欣手里拿着枚地雷,而且还是枚跳雷,差点就没背过气去。

    你跟鬼子拼也该拿点像样的东西啊,拿着枚跳雷,这不连着自己一块炸吗?

    等会儿……

    跳雷!

    钢珠!

    王学新没多想,一把从苏欣手里夺过跳雷,拉开保险就朝拐角另一头抛了出去。

    “轰”的一声,拐角那头传来一片惨叫,还有不少钢珠打在岩壁上发出的“克克”声。

    “跳雷!”王学新大喊:“用跳雷炸!”

    这么一喊战士们就都明白了,一个个的都从工人手里接过跳雷拉开保险往外丢。

    山洞内互抛手榴弹会存在一个问题:

    山洞顶部只有三米左右的高度有些地方更低,而且还有岩石突出。

    这使手榴弹投掷无法像野外空旷地一样高高的抛出一个抛物线投出几十米……山洞里这么干就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手榴弹撞到洞顶反弹回来炸自己。

    因此,山洞内打手榴弹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自下往上轻投,其投掷距离通常只有十几米甚至更近。

    这也是鬼子非得逼近拐角的原因,至少得逼近十几米才能投手榴弹。

    王学新等人的危险就在于,只要有一枚手榴弹成功投掷过来,很可能就无法阻止鬼子的冲锋于是就兵败如山倒了。

    这是迟早的事,因为百密总有一疏,怎么也没法防得密不透风。

    但要是将跳雷当手榴弹用就不一样了。

    首先,将雷体朝向敌人一方丢,跳雷落地被触发时就会“跳”向敌人,于是投掷距离比鬼子远了几米。

    这是次要的,重点是跳雷炸开的是钢球,三百多枚全角度发射的钢珠。

    这些钢珠打到坚硬的岩壁上会不断的反弹且反弹后依旧有相当的杀伤力。

    于是每一枚跳雷抛出,都会有几百枚钢珠发出“克克”的碰撞声像潮水般沿着山洞朝鬼子方向涌去。

    暴露在外的鬼子几乎无法幸免。

    事实上,躲藏在障碍物后的鬼子也会被击中,因为钢珠是在不规则的岩壁上反弹,它有可能从任何角度反弹回来杀伤障碍物后方的目标。

    于是,战局在跳雷登上舞台后马上就发生逆转。

    战士们将跳雷一枚接着一枚的投掷出去,打得拐角另一头的鬼子惨叫连连。

    他们甚至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手榴弹够不着。

    冲锋枪是打直线的,打不到拐角另一头的敌人。

    于是只有东躲西藏被动挨打。

    炸了一阵,王学新见时机差不多了,就给战士们一个准备的手势。

    战士们会意,纷纷端起步枪做好准备,接着,在又抛出一枚跳雷后就“腾”的一声冲了出去。

    王学新冲在后头。

    这并非他拿战士们当掩护,而是战士们手里全是步枪,就他一把盒子炮,他要在战士们打完一波子弹后填补火力空白。

    “砰砰”一阵枪响过后,果然就有两名幸存的鬼子一左一右的端着冲锋枪站了起来。

    王学新不得不承认这队鬼子配合得很好。

    一左一右的起身,由于他们之间的距离差距,王学新几乎不可能同时将两人击毙。

    而只要有一个人幸存,他手里的冲锋枪打响,对刚冲出拐角没有任何隐敝的战士们显然会是个灾难。

    王学新没有犹豫,抬手“叭”的一枪打倒右侧的一名鬼子。

    左侧鬼子的冲锋枪“哒哒哒”的响了起来,让人意外的是却没有横飞的子弹。

    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名战士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挡住了鬼子的射角为王学新争取到了一点时间。

    这是一种信任,是一种默契,更是生死相托。

    那名鬼子慌乱的推开战士的尸体想继续射击,但已经太迟了,王学新的盒子炮已经抵上了他的脑袋并毫不迟疑的一扣扳机……

    “叭”的一声,鬼子脑袋一扬就倒在了地上。

    盒子炮的威力不足以击穿两层脑壳,所以王学新没有看到飚出的血箭。

    但这并不代表它造成的伤害小,子弹会停留在脑袋里打滚,外表看不出什么其实里头已经被搅成一团浆糊。

    王学新没有停留,一边往前冲一边举枪朝前方拐角射击,刚冒出身来想投掷手榴弹的鬼子当场被打倒在地。

    乘着手榴弹在原地爆炸的时机,王学新躲在机器后蹲身收枪并准备好了一枚跳雷。

    爆炸声刚过,王学新马上就窜了出去将跳雷抛到了拐角另一端……

    在地雷爆开前,王学新清晰的听到鬼子绝望的喊叫。

    他们或许直到这一刻才后悔踏上这片土地,后悔参加这场战争。

    但一切都已经太迟了。

    “轰”的一声爆响过后鬼子就倒下了一大片,战士们接二连三的冲了上去对着地上哀嚎的鬼子补枪。

    山本一木正在山洞外指挥着部队进攻几个山洞。

    他对这次战斗很有信心。

    这信心不仅来自于特工队的素质,更来自于装备上的优势。

    他相信没什么人能抵挡得住冲锋枪加手榴弹的冲击。

    所以,他要做的就是等战斗胜利的那一刻,布好炸药引爆兵工厂。

    然而……

    他眼角的余光突然瞥见右侧洞口抛出一个东西,山本一木条件反射般的一个翻身滚下斜面。

    然后“轰”的一声,上头到处都是飞射的钢珠和一片惨叫!

第34章 淡定

    “混蛋,钢珠雷!”

    山本一木初时的反应与小池一郎一样,能打出这么多钢珠的当然就是钢珠雷。

    但他很快就否定了这个想法。

    因为钢珠雷是单面的,而且还不轻……一枚钢珠雷重三斤多,其中有一半的重量是火药。

    这重量和装药并不适合投掷,因为投掷的距离太短无法保证自身安全,要是投掷方向不对还可能将钢珠打向自己。

    那么,敌人投出来的又是什么?

    山本一木疑惑的探出头,发现有几名敌人飞快的从山洞里钻了出来朝两侧投掷出东西然后又躲了回去。

    这一回山本一木看清了,那是一个柱状物,落地之后居然会“腾”的一声弹起,接着“轰”的一声炸开朝四面八方爆出无数钢珠,有几颗就贴着山本一木的头皮飞了过去。

    山本一木赶忙一缩脑袋躲了回去,但上面的特工队员躲避不及纷纷惨叫着倒下。

    接着山本一木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敌人能杀出来,就意味着冲进这个山洞的特工队员已经全部死了!

    而山本一木的部下此时几乎全在山洞里进攻,外面包括山本一木在内只有七人。

    敌人如果全冲出来再反攻进其它山洞,那么特工队队员就将全部被封在山洞里没有任何退路。

    “挡住他们!”山本一木大叫:“别让他们出来!”

    但已经太迟了,洞外的七人已经被敌人几波钢珠炸得只有三人还有战斗力。

    这三人如果距离山洞近还有可能用冲锋枪封住洞口,但他们中有两人在百米之外。

    MP38冲锋枪使用的是手枪弹,它虽然有火力足的优点,但它射程不足的缺点也同样明显……其表尺射程为两百米,实战中很难命中百米外的目标,当然也就无法有效实施封锁。

    唯一在射程内的山本一木却因为翻滚到斜面下方处于不利的位置,被八路军的火力压制得无法动弹。

    事实上山本一木不只是被压制,王学新第一时间就注意到这个鬼子……王学新没看清他的军衔,但能喊出封锁洞口这命令的鬼子,毫无疑问就是指挥官。

    于是王学新没有多想,随手就朝喊声传来的位置抛出两枚跳雷。

    山本一木只能继续往下翻,即便这样还是被几枚钢珠击中手臂。

    那一刻,山本一木就知道这次任务要失败了,于是大喊一声:“撤退!”

    说着不顾那些依旧在山洞里进攻的部下,捂着伤口转身就逃。

    山本一木在这方面与帝国军官也有些不同,他在西方受过教育,不会在非必要的时候因为某种荣誉和精神而牺牲自己。

    所以这时当机立断的选择了逃跑。

    王学新很想去追击这个鬼子指挥官,他觉得这个鬼子很可能是特工队的关键人物。

    但王学新又没法追,因为山洞里还有许多残敌没肃清,兵工厂也损失不起。

    于是,王学新只能一挥手命令几个人在山洞外警戒,其它人则带着跳雷反攻进山洞里。

    战斗打响时,张万和正在一分厂的山洞里跟五金讨论多弄几个发动机改装车削机。

    “咱们可别被小东北那一个个点子给晃花眼了!”张万和乐呵呵的说道:“咱们部队现在最缺的还是手榴弹,那啥五零小炮啊,鬼炮啊,要不就地雷的,总不能给普通战士带着上战场吧?可手榴弹能啊!”

    张万和这话说的没错。

    八路军平均每人只有十发左右子弹,有时甚至只有三发。

    这也是八路军被称为“三枪八路军”的原因……打完三枪之后就没子弹要上前拼刺刀了。

    但实战时不可能把子弹平均分到每个人手里。

    因为弹药不足,有些人干脆不装备步枪……没有子弹的步枪就跟烧火棍差不多,还不如一把大砍刀,省下的子弹集中给枪法好的战士。

    但没装备步枪的战士总不能就带着大刀朝敌人冲锋吧,他们就多带几枚手榴弹,以手榴弹加大刀的方式与敌人作战。

    这种模式在游击队中尤其多,许多游击队员都没枪,在村里打游击时在墙角里躲好了,鬼子或伪军上来手榴弹一甩,爆炸后就提着大刀冲上去杀敌夺装备。

    因此,八路军装备量最大、最缺的是手榴弹。

    其实应该说最缺的是子弹。

    只不过八路军无法生产弹壳于是子弹产量长期陷于瓶颈,只能用手榴弹弥补。

    张万和一边画着图纸一边说:“咱们要是能用机器车手榴弹的木柄,再把生产木柄的人手调去生产弹体,可不就提高产量了吗?”

    “对对!”五金连连点头:“而且改装这种车削机并不困难,咱们厂又安全了……”

    这时枪声就响起来了,就像打五金的脸一样。

    张万和一惊,马上就跑出山洞,正巧碰上带着兵往山下跑的高德山,问:“高排长,什么情况?”

    “还不清楚!”高德山回答:“小东北那接上火了,估计是鬼子从后方偷袭,结果被小东北发现了!”

    张万和“嘿嘿”了一声,说:“鬼子啥时候搞偷袭不好,偏偏要在小东北在的时候偷袭,这不自讨没趣吗?”

    说着又跟五金进厂自顾自的讨论车削机了。

    张万和压根就没把鬼子偷袭这事放在心上,在他看来,有小东北在就没解决不了的事儿。

    直到山顶也响起了枪声,张万和才发现事情有些不妙。

    高德山因为知道张万和在一分厂,所以亲自带着警卫排主力守着一分厂。

    这个山洞的情况与王学新那边差不多,也是被鬼子特工打得节节后退。

    只不过高德山占据兵力优势,所以撑得久一些。

    就在高德山要撑不住时,突然听到鬼子那一阵爆炸和枪声。

    不久就听王学新叫道:“是高排长吗?鬼子已经被我们消灭了,安全了!找到厂长没?”

    张万和回了声:“我在这,好着呢!”

    说着就朝五金扬了扬头:“瞧,我说的没错吧?担心个啥啊?鬼子哪能是小东北的对手!”

    张万和又哪里知道,要不是王学新灵机一动把跳雷当手榴弹用,这场战斗就是另一个结局了。

第35章 生死之间

    三分厂山洞内。

    当王学新在其它地方一个山洞接着一个山洞肃清残敌时,苏欣带着一众工人颤悠悠的从藏身处走了出来。

    王直生正带着两个兵在外洞打扫战场,他一边从鬼子身上搜出盒子炮一边阻止道:“苏主任,你们等会儿过来!”

    另一个兵接嘴道:“鬼子不要命,他们只要有一口气儿,都会想办法打手榴弹同归于尽!现在还不安全!”

    说着就挺着刺刀往地上的鬼子尸体扎。

    王直生则用盒子炮对着尸体的脑袋一个个补枪……虽说子弹金贵,但越是这时候越不能节省,否则一个不小心就阴沟里翻船了。

    每次枪响,苏欣都要被吓得打一个寒颤。

    她被眼前这近乎原始的杀戮深深震撼,横七竖八的尸体,浓浓的血腥味,还有从脑袋枪眼里迸射出红白相间的东西……所有的一切都让苏欣胃部忍不住一阵翻腾。

    这一刻苏欣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

    她仅仅只是面对这些死尸都受不了,而小东北以及他的部下却要与敌人面对面的生死搏杀。

    这可是战争时期啊!

    自己不是一直都在想着把鬼子赶出去吗?

    现在却连这点困难都无法面对!

    想着,苏欣就鼓起勇气对王直生说道:“同志,这里交给我们吧,战斗还没结束,你们去帮助其它同志打鬼子!”

    王直生一愣,这其实也是他的想法,外面的确人手不足。只是王学新不放心三分厂工人的安全所以才留几个人打扫战场。

    “你们能行吗?”王直生问。

    “能行!”苏欣重重的点了点头。

    其它工人也纷纷表态:

    “同志,你放心吧!这儿交给我们!”

    “打鬼子也许不行,打扫战场还能不行?”

    “快去吧,别让鬼子跑了!”

    ……

    王直生点了点头,随手就把盒子炮交到苏欣手里,说:“这里就交给你们了,小心点!千万不能遗漏!”

    苏欣应了声就接过盒子炮。

    苏欣是三分厂主任,平时干的就是装配外加维修枪械,对枪械的结构十分熟悉,所以的确会用。

    事实上,兵工厂的工人们也在闲暇时进行必要的训练。

    毕竟是八路军,之前还随时要跟着部队转移甚至打游击,一点自卫能力还是要的。

    问题在于苏欣过不了思想这一关。

    她走到一具尸体前用枪指着目标的头部过了许久还是没敢扣下扳机。

    最后转头闭眼,狠心扣动扳机总算打响了一枪,但回头一看,子弹都不知道飞到哪了。

    这时这具尸体轻轻的动了下,他似乎是昏迷过去被苏欣这一枪惊醒。

    苏欣吓了一跳,赶忙大叫:“他是活的,这儿有个活的!”

    在众人围上来前,苏欣发现鬼子的手已经摸上了冲锋枪……

    苏欣目瞪口呆,她无法相信这样的事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

    但她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别无选择,要想活着,或者希望同志们活着就只有杀死对方。

    苏欣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再次举枪对准鬼子的脑袋,毫不迟疑的扣动了扳机。

    “砰”的一声,鬼子脑袋一歪就不再动了,头部的弹洞在苏欣面前迸着鲜血,几点血花飞溅到苏欣苍白的脸上,她甚至想能感觉到它们的温度。

    再认真一看,鬼子的手指已经扣上了冲锋枪的扳机。

    这一刻,苏欣是切实体会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残酷,而且生死就只是一念之间。

    开阔地方向的鬼子是在总部增援来的警卫连的配合下打退的。

    虎子带着部队冲上高地时,碰巧遇到穿插至后方的特工分队。

    就像之前所说,这个高地是兵家必争之地,会出现敌我双方同时争夺它的现象并不奇怪。

    这时“三三制”就发挥了作用,新兵跟在虎子这些老兵身后与其共进退,各小组之间互相配合居然打得鬼子特工队拿他们没办法。

    如果从兵力对比来说,虎子带上来的部队只有两个班的老兵加四十余新兵,总兵力比敌特工队五十人稍多一些。

    但算起火力和素质却与敌人差太远了。

    按常理,虎子这支部队毫无疑问会被敌特工队击溃。

    如果虎子被击溃,接下来的战局会怎么发展就不用说了……

    七连主力会在鬼子的前后夹击下溃败,小池一郎的部队将顺利通过雷区然后对兵工厂和鲁家沟发起进攻。

    到时候八路军依旧很难挡住鬼子的攻势。

    然而,虎子的优势就是先一步到达山顶阵地。

    他跑到另一头的棱线处探头一看,好家伙,鬼子正一个个的端着冲锋枪往这边猛赶。

    虎子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马上把部队拉到棱线处居高临下的阻击敌人。

    但虎子转念一想,却觉得这么打不行。

    鬼子手里拿的都是火力持续性强的冲锋枪,还有掷弹筒、机枪、神枪手……

    而自己手里就只有几把三八大盖加一挺弹药不足的机枪,新兵手里还是汉阳造之类的破烂玩意儿。

    真这么跟鬼子打,那还不是一个冲锋就被鬼子拿下了?

    正所谓“有什么样的将军就有什么样的兵”,这句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虎子平时跟着王学新打仗,看多了他灵活应对的战术,这会儿就想着不能硬来了。

    这要是平时跟着就是个蛮打硬冲的主,那就不用想了,直接上就是。

    接着虎子就想到了李家坡之战鬼子的打法。

    于是,他没有将部队布设在棱线上,而是往山顶阵地的中心收缩沿着二层棱线布署。

    所谓的“二层棱线”,就是高地上正对着一层棱线的地方。

    当然也可能没有,有些高地甚至连一层棱线都没有,从山脚一眼就能看到山顶。

    虎子很幸运,这个高地的山顶的中心阵地距离棱线有一百多米,这个距离恰好在鬼子特工队冲锋枪的射程之外……

    因此虎子把防线一收缩,就对鬼子形成了“我能打得到你,你却打不到我”的优势。

    结果特工队几次对山顶阵地发起进攻都一无所获,还死伤了二十余人。

    接着,总部增援上来的警卫连就赶到了。

第36章 总部

    总部的增援部队这么迟赶来是有原因的。

    首长在听到枪声时就警觉地抬起了头:“不好,敌人绕到后方偷袭兵工厂了,而且兵力还不少!”

    下一秒首长就朝外叫道:“陈福军,马上带兵增援……”

    “首长!”参谋长阻止道:“敌人可能是声东击西,要是把一连拉上去,谁来保卫总部?”

    “军情紧急,先拉上去再说嘛!”首长回答:“这边拉过去,马上再把东面的二连拉回来,何况我们还挖了地道,总部可以暂时转移到地道里避一避!”

    首长说的虽是有道理,这边派过去那边拉回来,援兵赶到兵工厂的速度就会快得多。

    但这其间就会导致总部处在没有保护的真空状态,只要有几个敌人在村里就有可能对总部构成威胁。

    所以参谋长坚决不同意。

    “首长!”参谋长说:“你就算不考虑自身安危,也该考虑考虑仓库里堆积的粮食吧!那可有上千吨,它们一时半会儿可转移不了!”

    首长一愣,这粮食可是根据地的命根子,这要是被鬼子一把火给烧了,那可就没法跟军民们交代了。

    想着,首长只好皱着眉头点了点头,转头对陈福军下令:“马上组织人员保护仓库,如果粮食有半点闪失,提着脑袋来见我!”

    “是!”陈福军应了声,转头就去加强仓库的防御。

    没想到首长这“保护仓库”的命令却歪打正着的迷惑了潜入鲁家村的鬼子。

    潜入鲁家村的鬼子一共三十人,全是大陆挺进队队员,他们负责打探消息并在内部接应鬼子的进攻,比如实时跟踪敌人指挥部的位置等。

    由此也可知参谋长的决定是正确的,如果第一时间就将警卫连派往兵工厂增援,总部就很有可能遭到这些大陆挺进队的鬼子精英偷袭,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带领这支队伍的是个叫武田吉明的大尉,他在大陆挺进队里的身份是排长。

    相比起自己的帝国名,武田吉明更习惯自己的华夏名江振华。

    因为他们平时就被要求使用华夏名,几年下来他几乎就忘了自己的本名。

    此时的江振华已经找到指挥部并在周围潜伏下来。

    他们有的扮作过路的商人,有的装成走亲戚的百姓,还有的混在运输里帮忙推车……

    由于他们操着一口地道的方言,还能对答如流,军民们竟没人怀疑他们……这其实也是因为这段时间总部人多嘴杂,从各地赶来总部运粮的运输队络绎不绝,陌生面孔很正常。

    江振华做好了打算,只要主力一对鲁家村发起进攻,他们就对敌人指挥部发起进攻并尽力制造混乱。

    这是大陆挺进队常干的事。

    进攻指挥部可以迫使敌指撤离无法有效指挥部队。

    制造混乱可以使敌人敌我不分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

    江振华一行人甚至连八路军军装都在里头穿好了,只要把外衣一脱帽子一戴,就能装成八路军战士。

    但是,战斗却没像江振华想像的那样在鲁家村打响,枪声在兵工厂方向响起。

    于是江振华就意识到主力部队已被挡在村外。

    接着,江振华又发现警卫连派出部队奔向另一面。

    江振华判断,战时的紧急增援很可能是更重要的必救之地,于是马上带着部队跟在增援部队后奔向目标。

    带着一个排的援军赶往仓库的陈福军马上就感觉到不对劲。

    百姓听到枪声应该是找个地方藏起来才对,这群人怎么会若有若无的跟着部队走。

    想了想,陈福军就意识到这些“百姓”很可能是鬼子伪装的。

    陈福军不动声色的继续带着部队往仓库方向走。

    只不过在半路上,在经过首长宿舍时就停了下来,装模作样的下令道:“保护首长,绝不能让敌人靠近!”

    接着就指挥部队分散警戒。

    江振华又惊又喜,原来八路军首长在这里,而且保卫兵力才只有一个排,这可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

    于是没有多想,马上就撕下伪装发起进攻。

    江振华又哪里想到,他这是上了陈福军的当暴露了身份。

    陈福军一边继续装作守卫宿舍的样子一边指挥若定的调兵谴将围剿面前这支敌人。

    如果是在夜里或是在鬼子对鲁家村发起全面进攻的时候,要歼灭这支大陆挺进队还是有难度的。

    但此时……江振华一行人只能说是孤军奋战。

    江振华开始还觉得值,毕竟那是八路军首长,如果能将其击毙,这次任务就算成功了。

    然而,当他抱着集束手榴弹冲进他付出所有部下的生命才打下来的土房,看到只有空空如也的房间时,才意识到上当了。

    江振华看了看外面,见自己已无路可逃,只能无奈的拉燃了手榴弹!

    自此,鬼子对鲁家村的偷袭算是全面溃败。

    但首长却并没有因此感到高兴,而是气愤的一拍桌子,骂道:“搞什么名堂,敌人都混进鲁家村了还不知道!还有兵工厂方向的敌人,听说有五、六百人,这么庞大的一支部队,是怎么绕到我军后方的?”

    参谋长也不知道原因。

    按理说,经过上次偷袭事件后,八路军的警戒网络已经相对成熟。

    尤其前线已经用反斜面工事挡住了鬼子的进攻,敌人不可能有这么庞大的一支部队渗透进来还一无所知。

    可事实却是敌人做到了。

    如果不是小东北的部队将其死死挡住,此时整个鲁家沟只怕都要被屠戮殆尽,损失还包括总部、兵工厂和粮仓。

    不久调查结果就由电报发来了,参谋长收到电报时才恍然大悟,他拿着电报向首长报告道:“首长,敌人是从晋绥军防区绕过来的!这会儿又从晋绥军那打回去了!”

    首长一听这话气就消了一半。

    毕竟这不能算是自己部队的过失,主要责任是旁边有个拖后腿的晋绥军。

    但随后又发起火来:“这个阎老西,封锁咱们在行,鬼子都到他地头绕了一圈都不知道!哪天脑袋都让鬼子摘了还稀里糊涂的!”

第37章 蜕变

    知道鬼子是从晋绥军的防区绕过来后,首长开会的时候就没发火了。

    他高兴的把各部份都表扬了一遍:“兵工厂的工人们在这次战斗中的表现相当不错,危机时刻没有慌乱,自发组织起来、武装起来配合我军战斗!听说苏主任还在打扫战场时打掉一个鬼子?”

    苏欣脸一红,起身回答道:“报告首长,是个受伤的鬼子!”

    “那也是鬼子!”首长打趣道:“王学新同志是打鬼子的会造装备,你就是造武器的会打鬼子!很好嘛!”

    众人全都会心的笑了起来,知道首长这也是有意把两人凑一块儿。

    首长接着说道:

    “第一警卫连也表现得很好,会知道用计使伪装的敌人暴露,懂得用头脑打仗了!值得表扬!”

    “王学新同志的七连表现得尤其出色,有勇有谋反应及时,逐一挫败了敌人进攻鲁家沟和兵工厂的阴谋。”

    “谢保林同志的新兵也打得很勇敢,听说牺牲了五十几名同志?”

    谢保林起身道:“报告首长,一共牺牲了六十二人,就在不久前,又有七名重伤员牺牲了!”

    这些同志大多是在守雷区时牺牲的。

    开阔地方向,鬼子虽然很难跨越雷区,但他们枪打得准。

    这对新兵是致命的,尤其是训练严重不足的伪军。

    因为他们不知道冒出头后应该迅速击发然后缩回头,也不知道打一枪要换一个地方,更不知道听炮弹的呼啸声躲避,于是就有较大的伤亡。

    首长沉重的点了点头,惋惜的说:“他们都是好同志,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的。同时,我要向你们道歉,我没想到敌人会出现在后方……”

    首长说的很有诚意,他的确有心保护这支由师范大学学生组成的队伍,因为他很清楚这支队伍将来会在部队里发挥怎样的作用。

    “不,首长!”谢保林挺身回答:“您不需要道歉。四百多名鬼子而且还是精锐部队朝我们发起进攻,我们都以为自己要死在战场上了,但最终却是鬼子丢下一百多具尸体被我们击退,我们一个换了两个,值了!所有人都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所以我们感到庆幸、自豪和感激!”

    王学新能理解谢保林这话的意思。

    对于绝大多数伪军而言,鬼子的战斗力是一个无法挑战的天花板,是一种极为恐怖的存在,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军队。

    这并不奇怪,因为顽军与鬼子作战时往往是以崩溃告终,甚至几个鬼子占领一座城巿的战例屡见不鲜。

    再加上伪军又普遍宣传和支持这种观点……

    这一方面是伪军军中本身就大多是软骨头的投降派,他们只有极度夸大鬼子的战斗力才能给自己贪生怕死的投降行为找到理由。

    另一方面,则是汪伪政权要为自己的“曲线救国”理论找基础:

    只有把鬼子塑造成无法战胜的对手,才能得出华夏无法取胜的结论。

    既然无法取胜,那么抵抗就毫无意义,甚至只会死更多人消耗更多财力、物力和资源。

    这么一推,他投降的行为就成功美化成为“曲线救国”。

    所以在这种“上下齐心”的洗脑氛围下,伪军一个个都对鬼子服服贴贴的不敢轻易违抗……许多炮楼就一个鬼子军曹带着几十个伪军,也能把伪军拿捏得死死的。

    可是现在,当他们参加了八路军后,突然发现鬼子并不是那么可怕,不仅可以战胜还能以大伤亡比将其打得落荒而逃。

    于是这种震撼、自信、自豪就是无以言表。

    此时的谢保林就是这种状态,确切的说,他以及他所带领的新兵都是这种状态。

    谢保林环顾了一下四周,激动的说道:“我要感谢诸位,在座的各位让我们看到了华夏的出路,让我们看到了华夏的希望,让我们明白了有诸位在,华夏便不会亡!”

    说着谢保林就端端正正的给在座的指战员敬了一个礼。

    首长和参谋长对望一眼,各自微微点头。

    他们知道谢保林一行迟早会蜕变,只是没想到这么快,而且是打了一仗后的结果。

    顿了下,首长就朝谢保林扬了扬头,说:“谢保林同志,你说的很好,不过有一点却说错喽!你不应该说‘有诸位在,华夏便不会亡’,而应该说‘有我们在,华夏便不会亡’嘛!”

    “首长说得对!”参谋长接嘴道:“你也是我们的一份子嘛,这一仗也有你们的功劳,往后还有你们表现的!”

    “是!”谢保林激动的起身敬礼,似乎很荣幸被首长和参谋长称为一份子。

    “功劳的事我们就不多说了!”首长望了王学新一眼,说:“要真数起来,某些人的功劳是几天几夜也数不完,咱们这会也就别开喽!”

    众人全都笑了起来,纷纷把目光投往王学新,他们都知道首长说的“某些人”指的就是王学新。

    王学新心道,远的说不完,咱可以说点近的啊!

    好歹数一数让咱得瑟一下呗。

    不过想归想,嘴里当然不会这么说。

    首长等大家安静些的时候,就接着说道:“这一场仗也给我们一个教训,鬼子从正面无法渗透,就想法从侧面晋绥军那绕过来!这可就难办喽,我们总不能去给阎老西提意见,让他把自个的地盘守稳点吧?”

    会议室里又爆发出一片笑声。

    “首长!”陈福军提议道:“鬼子这回搞这么大规模的偷袭,就意味着鲁家沟彻底暴露了,我认为我们应该转移!”

    首长沉默了一会儿,就把目光转向张万和,问:“老张,你怎么看?”

    张万和迟疑了一会儿,就回答:“首长,总部可以转移,我们兵工厂就呆这了!咱们前头能把鬼子挡着,还怕他后头搞偷袭?转来转去,兵工厂还怎么发展?”

    “说得对!”首长点头道:“现在形势不一样了,以前是前头挡不住,一被发现就不得不转移。现在鬼子只能搞偷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嘛,还怕他不成?”

    “可是首长……”

    陈福军还想说什么,却被首长打断了:“你还是想想我们怎么才能防住鬼子从侧面绕过来偷袭才是正事!”

第38章 差价

    首长这问题一提,大家伙儿可就为难了。

    八路军兵力虽多,但是在这困难时期大家都在忙着大生产,前线防着鬼子的那些部队已经够紧张了,现在还得防顽军这边?

    张万和皱着眉头说:“首长,咱们和顽军的交界,那少说也有好几百公里,这要是都派上部队守着,只怕其他的事都别干了!”

    “所以才要开会讨论嘛!”首长说:“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集思广益一起想想办法!”

    谢保林说:“要不,咱们在交界处布雷?我看那跳雷就能行,在交界处布上了,既可以防顽军,也可以防鬼子!”

    布雷或许是个办法,但张万和却摇了摇头:“咱就按一米的距离埋一枚地雷算,几百公里少说也得几十万枚地雷,这地雷生产的确不难,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枚……咱还是没辙!”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八路军兵工厂产能不足资源有限,没法干这么大手笔的事儿。

    其实王学新觉得问题不在这。

    这问题的根本,就是“攻大于守”。

    鬼子有可能从防线的任何一点渗透,八路军无法事先知道敌人是从哪个位置攻,于是要守就只能全线守。

    这么一来,无论是用部队还是地雷,那代价都相当大。

    付出这些代价要是有用也就罢了,偏偏它可能依旧防不住,因为鬼子总会从中寻找到弱点实施突破。

    所以……

    王学新说:“首长,我认为咱们不能这么干,要防住,最划算的还是从情报入手。”

    “关键是他们先进入顽军防区!”参谋长脸上写满了无奈:“就算我们得到情报,知道鬼子伪装进入顽军,那又能拿他们怎么样?我们无法进入晋绥军的防区围追堵截,依旧处于被动!”

    参谋长这话说的是。

    主要问题是鲁家沟距离交界处太近了,只有十几里地。

    鬼子在顽军那就相当于受顽军保护,八路军拿他们无可奈何,然后鬼子冷不丁的翻山越岭给鲁家沟一下,防不胜防!

    “参谋长!”王学新说:“鬼子不是喜欢伪装成八路军吗?他们肯定随身带着八路军的军装之类的……晋绥军打鬼子不积极,但是打咱八路军积极啊!”

    “可他们是鬼子……”话还没说完,参谋长就“哦”了一声,然后若有所思的把目光投向了首长。

    首长也听明白了,他点了点头赞同道:“是个好主意!咱们不能做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庸医,只想着防自己是行不通的,可以利用下阎老西的积极性嘛!”

    会议室里的指战员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这应该是成本最低而且行之有效的办法。

    八路军其它都缺,就是不缺情报人员,不管是敌占区还是顽军区。

    鬼子特工队也许可以瞒过位于县城和伪军中的情报人员……这是因为鬼子特工队行动不与县城和伪军接触。

    但是,我军却可以把情报人员安插在晋绥军与鬼子的交界线精准防范,这些情报人员里有许多就是来往运城贩盐的商人,给他们提个醒,要发现鬼子伪装的盐商并不困难。

    一旦发现蛛丝马迹,再通过情报人员转告阎老西说是有八路军渗透,那阎老西还不打鸡血似的去抓人?

    这么一来二去的,说不准还能在鬼子和阎老西之间搞出点矛盾来。

    后来的情况的确像王学新想的那样,阎老西在得到“准确”的情报后打了那些胆敢渗透进其防区的“八路军”一个伏击。

    那是真刀真枪的打,而且还打得狠,据说没留几个活口。

    然后阎老西一审问,发现居然是鬼子,而且还是要渗透进八路军防区的鬼子,后悔不迭赶忙交待放松警戒。

    不想,这时真的八路军又得到了发挥的空间,买粮、买药、买盐等,忙得不亦乐乎。

    到最后阎老西发现真真假假根本分不清,于是只能一律严防死守,这也算是帮根据地守住侧翼了。

    这事算是告一段落。

    李云龙那又接到楚云飞的消息。

    原来,楚云飞那得到几具火箭筒后马上命令刘树才等一干军工全力仿制。

    结果其它东西都没问题,甚至做得比原装的更好、更精致,比如火箭筒装药就把黑火药改成威力更大的无烟火药。

    但就是那固体火药柱怎么整都整不出来。

    不仅整不出来还一点头绪都没有,刘树才根本就不知道是怎么把火药给弄成固体柱状的。

    楚云飞想,这可不行!

    总共才只有六发火箭弹,试射了一发,拆了两发,就只剩下三发了。

    这要是鬼子坦克开上来,三发火箭弹能顶什么用?

    情急之下就希望能多买几发火箭弹。

    他让副官找了李云龙带话:“云龙兄,火箭筒虽是有些威力,但尚有许多缺点,兄弟我本想提些意见,只恨一时手快,六发火箭弹业已告罄。只能劳烦云龙兄多卖几发火箭弹,也好让兄弟我过下手瘾。”

    楚云飞话里有意把火箭筒贬一贬,其实是有杀价的意思。

    楚云飞是这么想的:

    一具火箭筒配两枚火箭弹,这火箭弹是配的,顶多十几万斤粮食吧!

    晋绥军给得起,前段时间不是正好用法币交易从八路军那“买”来许多粮食吗?

    这会儿就算物归原主啦,来一百发!

    不想李云龙却回应道:“楚兄客气,楚兄急需火箭弹,兄弟们自该义不容辞。但咱们亲兄弟明算账,老规矩,一手交粮一手交货,一枚火箭弹90万斤粮食!”

    楚云飞听到这话差点一口老血喷到天花板上,过了好半晌,他才“砰”的一拍桌子:“一枚火箭弹居然要90万斤粮食,李云龙你欺人太甚!”

    孙铭说:“我也是这么说的,可李云龙回答,上回火箭弹是看团座的面子半卖半送,原本要卖50万斤粮,给团座只收20万斤,团座要是不服气,把那每具30万斤粮的差价补上,他李云龙也没意见!”

    楚云飞:……

    心说我他妈有病还是怎么着?

    还给你补差价?

第39章 技术换技术

    楚云飞原本还想这事就这么算了,自己也懒得去理会这不讲理的泥腿子。

    但一想,不理又不行,这可是能打坦克的玩意儿。

    前几天楚云飞就听说了,鬼子从晋绥军的防区绕道进入八路军根据地偷袭。

    这看起来是个不针对晋绥军军事行动,但在楚云飞看来却是个危险的信号。

    鬼子为什么要从晋绥军这绕道进八路军防区?

    不就是因为八路军正面防守严密无法渗透吗?

    楚云飞可是见识过八路军反斜面工事的,知道那种工事就算鬼子想打过去也得以命搏命。

    八路军的防线走不通,只好从晋绥军这边走。

    这意味着晋绥军已经变成了好捏的软柿子。

    如果,八路军手里有火箭筒鬼子坦克打不过去,那是不是说,鬼子坦克就要从晋绥军防区开过去了?

    鬼子为了消灭八路军是不是要先打垮晋绥军?

    到时候,358团拿什么挡鬼子的坦克?

    想着,楚云飞就只能憋着一肚子的气,让孙铭给李云龙传话:“云龙兄,此时正值冬季,晋绥军也缺粮,90万斤粮换一发火箭弹,兄弟我实是负担不起!望云龙兄高抬贵手,看在楚某的一点薄面上,给个折扣,算兄弟我欠你个人情!”

    李云龙听着就“嘿嘿”一笑,歪着头冲孙铭说道:“好说好说,孙副官,咱们就干脆点,你说说什么价格能接受!”

    孙铭想了想,就回答道:“10万斤粮一发火箭弹!”

    李云龙又问:“那楚兄打算买多少发?我可丑话说前头了,少了我可不卖,咱这可是用命来换的,少了没意思!”

    孙铭一看有戏,赶忙回答:“李团长放心,至少100发!”

    “这不就得了!”李云龙一拍大腿:“楚兄那有1000万斤粮,这还能说缺粮?简直就是地主老财嘛!既然楚兄开了金口,我李云龙也不能不仗义,给你们打个折,50万斤一发,1000万斤换20发,够意思了吧?”

    然后不管孙铭好说歹说,李云龙就是不松口。

    李云龙的借口很简单:“孙副官,这每一回交易咱都是顶着掉脑袋的风险做的,要是少了这个价,我李云龙犯不着冒这个险啊!我跟你们团座不一样,他是地主老财花钱买装备,我这可是用命换口吃的啊!”

    孙铭在心里暗骂,他娘的动不动就几十万斤粮,也能叫“换口吃的”?

    不过,这粮食还真就是吃的!

    赵刚在听说后就有些担心了:“我说老李,你这开的价是不是有点狠了?别说20发,200发、2000发咱也能给啊,那可是1000万斤粮食……”

    “我说老赵!”李云龙打断了赵刚的话:“做生意这事你不懂,我这必须得叫得狠一些!”

    “怎么说?”赵刚疑惑的问:“是让楚云飞讨价还价?可人家还了,你拼着命咬着不放啊,这生意要是做黄了……”

    “老赵!”李云龙把头一扬:“这事你就别操心了!你想想,咱们这一回真要是给了两百、两千发的,晋绥军心里有底了,他还能急着要吗?这往后还能有生意吗?”

    赵刚“哦”了一声就恍然大悟。

    这话说的是,鬼子在这后方坦克也不多,两百发火箭弹足够打上一场防御战了,这要是再有两千发……那只怕这一两年都不急着买,于是这生意才真叫黄了。

    眼前这一千万斤粮食够根据地渡过难关吗?

    肯定不够!

    两百多万人一分,每个人也就五斤,没几天就吃完了。

    往后怎么办?

    反之,像李云龙这么抠抠搜搜的,总让楚云飞那得不到足够的火箭筒,那才能做成长久生意。

    王学新知道这些时不由大为叹服,这特么的就是这时代的“饥饿营销”啊!

    不过楚云飞那边也不傻,他马上就明白李云龙有意不给他足够的火箭弹是想钓住他这头大鱼。

    认识到这一点后,他就摇头说道:“这么买可不是办法,这一点点的买下去,时间久了就是帮八路军渡过难关,到时我楚云飞,就成了党国的罪人了!”

    “可是团座!”孙铭说:“目前为止,这种武器就只有八路军那有。如果考虑从国外进口反坦克炮,一来价格要比火箭筒贵得多,二来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以及能发挥的作用可能还不如火箭筒!”

    这是华夏反坦克装备尴尬的地方。

    此时华夏海岸线被鬼子封锁,国外物资和装备很难运进国内,即便能运进来价格也是翻了数十倍。

    同时反坦克炮又是老大的一个家伙,没有规模化或是没有坦克、炮兵掩护,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极低,往往是花大价钱费尽千辛万苦买了来,一个战果都没有就被敌人摧毁了。

    这也是顽军奇缺反坦克装备的原因之一……不是买不起,也不是买不到,而且在空、炮、坦全面落后的情况下,几门反坦克炮就是敌人的靶子。

    这同时也是楚云飞如此重视火箭筒甚至明知是坑也要往里跳的原因。

    楚云飞在指挥里来回走动,思考着火箭筒的重要性以及权衡利弊,甚至已在脑海里进行推演。

    他是黄埔五期出身,对战略、战术方面的研究当然不弱,他知道这火箭筒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有效的单兵反坦克装备。

    既然是单兵装备,就意味着它对空、炮、坦的依赖程度很低,于是可以在其它方面全面落后的情况下实现反坦克。

    从这角度来说,李云龙开的价格一点都不贵,这可是让一支军队拥有了反坦克能力,使其在战场上与敌人战车部队有一拼之力。

    这能挽救的生命,以及取得胜利乃至改变装备态势所带来的利益,哪里是这些粮食能比得上的。

    问题就在于……

    这种单兵反坦克武器应该批量装备,而李云龙那开的价格却无法批量装备,甚至楚云飞还相信有一天真跟鬼子打起来急需火箭弹时,李云龙这家伙又该给火箭弹涨价了!

    “我们应该从他们手里买技术!”楚云飞下了决心:“买生产火箭弹的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一劳永逸!如果买不到技术,我们宁可不要!”

    “可是团座!”孙铭有些担忧:“这技术对他们来说就是会下金蛋的鸡,他们能卖吗?”

    “所以……”楚云飞说:“我们不应该单纯的买,而要用技术换技术!”

第40章 生产线

    楚云飞随后就犯难了。

    用什么技术跟八路军换才好呢?

    什么技术才能从那个跟人精似的李云龙手里换来会下金蛋的金鸡呢?

    太先进的八路军用不上,太落后的人家又看不上!

    接着楚云飞就想到了刘树才,他们这些搞军工的应该更了解。

    楚云飞没多想,找来了刘树才张口就问:“八路军最缺什么?”

    刘树才一愣,八路军可是什么都缺啊,这要他说什么好呢?

    不过刘树才想了想,很快就明白了楚云飞这话的意思,团座这是要拿东西去换八路军的火箭弹技术呢!

    刘树才的眼睛马上就亮了起来。

    身为一名老军工,刘树才也很想知道那固体火药柱是怎么弄出来的。

    想了想,刘树才就说道:“团座,如果要跟八路军交换技术,就只有一个东西能让他们忍痛割爱!”

    “什么东西?”楚云飞好奇的问。

    “子弹生产线!”刘树才回答。

    楚云飞不由沉默了,过了好半晌才问了声:“没有别的吗?”

    也难怪楚云飞会犹豫,他很清楚八路军的情况,知道他们的弹药基本靠缴获和复装。

    之所以说“基本”,是因为在此之前重庆方面有少量的补给,不过早在去年就断供了。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弹药一直都是限制八路军战斗力的一大瓶颈,而且可预计的将来也没有解决方法。

    但是现在,他却要用子弹生产线去交易……

    “团座!”刘树才说道:“那李云龙可不是傻子,咱们要是给他一些没用的技术,他能把火箭弹的技术给出来?不能吧!所以必须得是他们急需的!”

    这话是说在楚云飞的心坎上了。

    正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自己不割点肉,就想把别人的宝贝换来……尤其这个“别人”还是李云龙,那简直就是痴人做梦。

    接着刘树才又说道:“团座,我们可以把状况最差的一条生产线给出去,一开始勉强能生产几天,之后就闹故障,那些泥腿子一不会修二没零件更换……”

    楚云飞听着不由大喜,点了点头说道:“有理,不过此事,我要去向司令汇报并征得他的同意!”

    说着转身就匆匆走出团部往司令部赶。

    楚云飞所说的司令就是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老西。

    阎老西听完楚云飞的分析后也觉得这个生意可以做。

    虽然他十分忌惮八路军的壮大,但一来他更担心晋绥军没有火箭筒两下半就让鬼子给灭了……阎老西与鬼子谈判何尝又不是缓兵之计,他这个土皇帝又怎会甘心把自己的地盘让给鬼子!

    另一个,阎老西还考虑一点:先不说这子弹生产线需要保养和维护,生产子弹的铜也是奇缺资源,八路军如果没有铜,拿到这条“半死不活”的生产线又能有多大的作用?

    于是没有迟疑,阎老西马上就把这事交给楚云飞全权负责。

    他只交待了楚云飞一声:“此事只能我们几个人知道!”

    “明白!”楚云飞挺身回答。

    这事当然要暗中进行。

    这是担心重庆方面知道此事后会给晋绥军扣上“通敌”的帽子。

    更重要的还是,重庆方面要是知道这事,只怕就会逼晋绥军交出火箭筒技术了。

    楚云飞心下暗叹,晋绥军这是在夹缝中生,不容易啊!

    消息很快就由孙铭传给李云龙。

    孙铭是这么说的:“李团长,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我们想用子弹生产线换整套火箭筒技术,有劳李团长与贵军首长接洽!”

    任李云龙胆大包天也被这话惊得呆愣当场:“啥?子……子弹生产线?你这是拿我寻开心的吧!”

    “句句属实!”孙铭正色回答:“如贵军有意交换,可随时派人与我联系!”

    离开前孙铭又补了句:“李团长,此事不管是否成功,我都希望贵军能保密!”

    “那当然!”李云龙拍了拍胸膛:“孙副官,你让楚兄尽管放心,八路军口风严着呢,要漏出了风声,准是你们的人出的问题!”

    李云龙在这时候了还不忘在嘴上占点便宜。

    李云龙一回到团部就急不可耐的对赵刚大叫:“老赵,发财了,这下真他娘的发财了!”

    赵刚正在写标语。

    这段时间又是大生产又是推广边区币,宣传部的人手都用不过来了,他这个写了一手好字的政委就客串着帮帮忙。

    此时一听李云龙这么叫唤,还以为是粮食生意做成了,就停下笔来兴奋的望向李云龙:“他们同意换了?一千万斤粮食?”

    李云龙“嗨”了一声:“一千万斤粮食算啥啊?他们打算用子弹生产线换!”

    “子弹……生产线?”赵刚惊得手里的笔都掉到了桌上,写一半的标语就此白费。

    不过赵刚顾不上这些,他疑惑的问:“老李,你可别拿我寻开心,这……可能吗?”

    “咋不可能了?”李云龙回答:“不过人家要的不是火箭筒,是生产火箭筒的技术!”

    说着李云龙就“嘿嘿嘿”的笑了赶来:“没想到小东北这家伙还有这能耐,整出来的东西把壬申制造厂那一大帮老军工都给难住了,愣是要用子弹生产线来换!”

    (注:阎老西为了防止重庆方面将太原兵工厂“收归国有”,于1932年将太原兵工厂更名为壬申制造厂,下属分厂也更名为民办企业,比如西北机车、西北农机制造厂等等)

    赵刚听到这就明白了,他皱了皱眉头,慎重的说:“原来是要技术,老李,这可不一定是个好事!”

    李云龙点了点头,他心里其实清楚这其中的利弊,这要是把火箭筒的技术给了楚云飞,就是一锤子买卖,往后就甭想卡他们脖子啦!

    只不过……

    一想到有机会换到子弹生产线他就兴奋,他娘的这火箭筒老值钱了,以前怎么就没看出来呢?

    赵刚沉默了下,就说:“这事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我们得向上级汇报一下!”

    李云龙满口答应着,心下想,这不向上级汇报我也没辙啊,我又不知道这技术!

第41章 权衡利弊

    首长有多年的战斗经历,在战场上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早就练就了“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胆气。

    然而,他在听说楚云飞愿意拿子弹生产线换火箭筒技术时就坐不住了,起身在指挥部里焦急的走来走去。

    也难怪首长不淡定,这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首长长期与阎老西周旋,知道阎老西的太原兵工厂可不是玩虚的。

    它创建至今已有七十余年的历史,与沈阳兵工厂和汉阳兵工厂并称民国三大兵工厂。

    更重要的还是,太原兵工厂与其它兵工厂不一样,他自成体系生产的是晋造六五式步枪,这枪仿制的就是鬼子的三八大盖。

    步枪用的是六五式,那子弹当然就是与三八大盖通用的6.5毫米口径的步枪弹。

    而八路军手里有大量的从鬼子那缴获的三八大盖。

    所以,拥有这样一条子弹生产线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八路军可以自产原装子弹!

    从只能捡子弹壳复装,到能自己生产全套,这可是一大飞跃,不仅有可能解决卡脖子的问题,还能极大的提升部队的战斗力!

    然而,把火箭筒技术给了楚云飞,也就意味着八路军失去了难得的技术优势。

    考虑了一会儿,首长就停下脚步,对警卫员下令道:“马上把张万和找来,还有那个小东北!动作快!”

    不久,王学新就和张万和一起走进了指挥部。

    王学新是在来时的路上碰到张万和的,那时张万和刚下山走到山脚。

    “去指挥部?”张万和问。

    “是!”王学新回答:“首长让我去一趟!”

    “可不也叫了我吗?”张万和呵呵笑道:“同时叫上咱们俩,估计是问跳雷的事了。这还用问吗?上回打鬼子时就立了大功!肯定能行啊!”

    张万和一路上都跟王学新讨论跳雷的好处,甚至都想好了该怎么跟首长汇报。

    不过张万和这一回却是猜错了。

    到了指挥部后,首长按捺着激动先让两人在桌前坐下,警卫员分别给两人倒满一牙杯热水……这是根据地的习惯,这天寒地冻的,用牙杯装着热水既可以解渴又可以暖手。

    然后首长才说道:“李云龙那边传来消息,晋绥军打算用子弹生产线换我们火箭筒的技术!”

    张万和手下一颤,牙杯里的热水都洒了出来。

    他吃痛的甩了甩手,嘴里却问道:“首长,这说的是生产步枪子弹的生产线?六九式?”

    首长呵呵笑着点头道:“要是别的生产线,咱们就不考虑我也不为难了嘛!”

    王学新虽觉得这是好事,但不像首长和张万和那么激动。

    他们在子弹方面就像是个穷怕的人突然发现一个宝藏,那是欣喜若狂。

    可对于王学新这个现代人而言,别人眼中的宝藏不过就是个小补丁,一条生产线而已,多大点事啊?

    首长说:“首先,我要知道,如果我们拿到这条生产线,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从这话就知道首长保持着冷静和理智,或者也可以说是努力保持。

    这话有道理,如果生产线发挥不了作用,比如没有原料、没人维修保养或无法保证产量等等,那这生产线就只是摆设,用技术去换当然不划算。

    张万和想了想,就慎重的回答:“原料暂时不是问题,我们储存了许多弹壳和弹头,估计用这些为原料就可以生产几百万发子弹!”

    原来,八路军为了能生产复装子弹,平时就有收集弹头、弹壳的习惯,确切的说是纪律,明文规定打扫战场和平时要注意收集弹壳和弹头。

    但这些弹壳并不是全都可以用,有的开裂,有的严重变形,有的有缺口,平均生产一发复装子弹就会有五个不合格的弹壳。

    这些弹壳丢了又可惜,毕竟是军工紧缺的黄铜,生产又不会,当然也不能带着打游击……

    于是军工就想了个办法,把这些弹壳就地掩埋,等到哪天能生产子弹或需要这些废弹壳、弹头了,再把它们挖出来重利用。

    到现在,就连张万和自己都不知道埋了多少在地下,能生产几百万发子弹那都是往少里说的。

    “另外!”张万和补充道:“一直以来,我军捡来的弹壳只有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可以制成复装子弹。但如果有了子弹生产线,利用率估计能提高到五分之四!”

    废旧弹壳溶了重铸,这其中需要考虑的就是生产时原料的浪费。

    “还有!”张万和说:“生产线生产出来的是尖头弹,即便没有足够的铜造弹头,用钢造弹头也比原来的钢制圆头弹要好多了!”

    首长点了点头:“所以,这不只是量的增加,还有质的提升,是战斗力的飞跃!”

    “是的!”张万和说:“至于维护、保养以及零件的问题,我们可以在交换时就提要求嘛!让他们派几个技术人员过来维护一段时间,我们跟着学,再要求他们提供些备用零件!”

    “对,他们要是不同意,咱们就不换!”首长说:“现在主动权掌握在咱们手里,由不得他们不同意!”

    顿了下,首长又为难的说道:“但是,把火箭筒技术卖出去也同样让人头疼喔!其它的不说,粮食买卖就此没了!”

    晋绥军要是买了技术自己会造,当然就不需要向八路军买,于是粮食就成了问题。

    仅此一点就是个艰难的选择:

    要子弹还是要粮食?

    前者可以在战场上杀敌,后者则保证自己不至于饿死,两者都是必须的。

    但偏偏只能二选一……

    “其次。”首长说着就皱起了眉头:“这技术如果只是在晋绥军手里还好,但晋绥军里有许多汉奸,阎老西还与鬼子有来往,万一让鬼子学去了……”

    接下来的话就不用多说了。

    从民族大义的角度来说,晋绥军甚至顽军学会这技术也未尝不可,因为都是鬼子的敌人,总体而言对华夏有利。

    但如果让鬼子学去而火箭筒又是廉价可以短时间内大批量生产的东西。

    可想而知,以鬼子的工业能力只怕会生产更多装备部队并反过来对付华夏军队。

    如果是这样,那事情就不太妙了!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王学新插了一句:“首长,咱们甭担心这个!鬼子学不去,因为他们已经会了!”

第42章 大鱼

    首长和张万和两人听着不由大吃一惊,他们不约而同的朝王学新投来疑惑的目光,你一句我一句的问:

    “鬼子会这技术?什么时候的事?”

    “小东北,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这事儿开不得玩笑!”

    王学新回答:“首长,厂长,咱们那‘喷进弹‘不就从鬼子那缴获的吗?鬼子要不会这技术,‘喷进弹‘也造不出来啊!”

    张万和听着还有些稀里糊涂的,首长却是听明白了,他“哦”了一声,然后就哈哈笑着点头:“有道理喔,咱们只需要把这固体火药柱做出来就行,可没说是哪种技术!”

    被首长这么一说,张万和也听懂了,他连连点头:“这话在理,这‘喷进弹‘对鬼子而言都是秘密项目。晋绥军可不知道这玩意有两套技术,咱们把鬼子那一套给他不就成了?”

    “就是嘛!”首长挥了下手说:“这么说,这笔买卖是可以做的!”

    顿了下,他又有些担心的问:“用鬼子那一套技术做出来的固体火药柱,跟咱们的有差别吗?”

    首长这是担心楚云飞那边有几个存货,两个一对比发现不一样,那就露马脚了。

    “首长放心!”张万和很肯定的回答:“两种技术做出来的成品几乎一模一样,看不出差别。如果说有什么区别,就是鬼子那一套精度差了点。但是精度的问题……我们可以解释为他们压延的次数不够多火药分布不均匀!”

    “就是!”王学新说:“交待他们多压几次就成,压得越多就越均匀!”

    张万和张着嘴半天也没合上。

    他全程参与了火药柱的制作,知道压延要用100度的辊筒碾,是十一道工序里最困难、最危险的一道。

    而小东北却交待说多压几遍,还“压得越多越均匀”?

    这不是生怕别人不出事吗?

    不过,为什么不呢?

    张万和“咕咚”一声吞了下口水,说:“可不是吗?要想提高飞行稳定性,必须得多压几遍!”

    王学新一本正经的接嘴道:“咱们也是这么做的,没办法啊!都牺牲了好几拔人呢!”

    “那必须的!”张万和点着头:“所以这火箭弹才值钱哪,都是用人命换来的,五十万斤粮食换一发,一点都不贵!”

    “咱们那都是便宜卖了!”王学新扬了下巴:“要是别人,这个价保证买不到!”

    “肯定买不到!”说到这张万和自个都没忍住,呵呵笑了起来。

    首长也乐了:“你们两个,还在这唱起双簧来了!成,就这么干!只可惜了,粮食买卖做不成了……”

    话音未落,就见一名通讯员拿着电报上前报告道:“首长,参谋长来电,说顽军有意购买火箭筒,请首长指示!”

    首长拿着电报和王学新几个人面面相觑,刚才还说粮食买卖做不成,生意却找上门来了?

    原来,这会儿参谋长正在阳城跟顽军开会。

    此时的八路军与顽军其实处在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下,顽军已从各方面对八路军实施封锁甚至对新四军动手了,但表面上却依旧是合作关系。

    这次在阳城开会,就是顽军恶人先告状,谴责八路军违背协议在根据地发行边区币。

    这他娘的笑话,动手打人还谴责别人还手!

    参谋长在会上据理力争,谴责顽军与鬼子沆瀣一气一同掠夺、封锁根据地破坏统一阵线等等。

    不过,这些其实都不是顽军的目的。

    顽军代表是个叫江国瑞的上校,是个美国留学归国的谈判专家,他看起来一表人才却尚于察言观色长于诡辩之道。

    会议进入白热化时,江国瑞冷不防的插了句:“参谋长,听说贵军使用一款新装备在榆村击溃了敌人的战车中队,可喜可贺!如果贵军有诚意一致对外,那是否应该将此装备的技术坦诚相告?”

    原来,榆村一战八路军以一个团的兵力击溃了鬼子一个战车中队另一个大队,可以说震惊了顽军上下。

    尤其顽军奇缺反坦克装备而八路军却能用一种单兵装备轻松的摧毁鬼子的坦克,这马上引起了重庆方面的高度重视。

    此次会议名为追责根据地发行边区币,实则是为了这反坦克装备而来。

    参谋长听着这话就愣了,火箭筒都卖一批给晋绥军了,顽军居然还一点都不知道?

    这充分说明顽军内部矛盾重重且各有异心。

    这倒好,是不是说可以再卖一次?

    参谋长心下暗喜,面上却不动声色,反问:“上校,如此说来,贵军的技术是否也要对我军坦诚相告?”

    参谋长以为这么回就能顶得对方无话可说,没想到却掉进对方设下的陷阱。

    “当然!”江国瑞很干脆的回答:“如果贵军需要什么技术,只要我军有,我军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下参谋长就愣住了。

    八路军迫切需要的其实不是技术,确切的说不是不需要,而是没有工业基础没有设备,就算拿到技术也用不上。

    江国瑞就是看准了这一点,于是才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好在参谋长机灵,他当即回道:“只可惜,那火箭筒其实也没什么技术可言,就算我军有心想跟贵军交换,只怕也是无从换起!”

    江国瑞听着这话就眼睛一亮。

    这跟之前重庆方面的猜测一样,他们都认为土八路造出来的东西没什么技术难度,大概率是他们用土方法胡编乱造碰巧弄出来的。

    所以,只要能拿到几具样品拆开看一看,很快就能仿制出来。

    原本江国瑞还不确定。

    现在听参谋长这么说,这事就基本坐实了。

    江国瑞假装迟疑了下,就说道:“既然如此,不如,我军用装备或弹药换几具火箭筒,不知道参谋长意下如何?”

    参谋长回答:“上校,其实我军更缺粮食……”

    “粮食也没问题!”江国瑞表面平静心下却是一阵狂喜。

    果然是土八路,居然还真肯卖,就为了些粮食?

    这可是反坦克武器啊,他们难道就不知道它的价值?

    江国瑞不知道的是,参谋长想的却是:

    又一条大鱼咬钩了……

    不,这不是咬钩,而是直接跳到锅里来了!

第43章 木匠

    参谋长在摆事实、讲道理方面是把好手,但做买卖上就远比不上李云龙了。

    一番讨价还价后,居然以200万斤粮食把三具火箭筒卖掉了。

    参谋长还发电报回来说:“咱们这会儿卖便宜些,他们下回还会买嘛,李云龙卖贵了,人家现在就买技术了!”

    参谋长却没意识到,顽军那第一回买是抱着楚云飞一样想仿制的心理,所以把价格往高里叫对方也一样会买。

    所以就连首长都觉得可惜:“人家急着买,那就是知道火箭筒的价值了嘛!李云龙一个团长能卖六百万斤,你参谋长亲自出马怎么才卖两百万斤呢?”

    不过说归说,既然参谋长那都说好了,两百万斤也凑合。

    首长想的比较远,他说:“我觉得,往下发展很可能又会是晋绥军一样的状况,最初想仿制,后来发现仿制不了,就想买咱们的技术喽!”

    “到时咱们不卖技术呗!”张万和回答:“咱们就卖火箭筒,就这么一直把他给拖着!”

    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但实际却很难实现。

    首长摇了摇头,分析道:“顽军的目标是封锁我军把我们困死,在这大战略下不可能与我军长期交易,否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喽!”

    首长说的有道理。

    用粮食买火箭筒只是顽军想得到火箭筒的权宜之计。

    如果真要长期交易……顽军也不傻,他们不会一边封锁一边又大做买卖帮八路军解封。

    所以,最终可能还是像楚云飞一样,发现无法仿制就做一锤子买卖,要么买技术要么就干脆什么都不买。

    或者就寻求其它方案,比如用间谍偷技术,或是收买我军工人员等等。

    这方面先不急,可以等顽军那边有反应时再考虑。

    当务之急是楚云飞那边的交易。

    首长对王学新说:“王学新同志,你们团长也许会打仗也会做买卖,但对火箭筒的技术就一窍不通喽,这个买卖还要靠你去安排,你务必要把这条生产线争取到!”

    “是!”王学新挺身应着。

    这个任务说实话别人还真干不了,因为能接触到火箭筒核心技术的就那么几个,连苏欣都不知道,总不能让张万和放下兵工厂的事务去跟楚云飞周旋吧,所以王学新是责无旁贷。

    走出会议时,张万和就激动的说道:“王学新同志,这可是我军有史以来第一条子弹生产线,你多费点心,有啥需要尽管提,算是我这老家伙欠你的!”

    “厂长,看您说的!”王学新赶忙回答:“这不都是为了革命事业吗?说啥欠不欠的呢?厂长放心,这事是楚云飞那提出来的,八成能成!”

    张万和重重的点了点,脸上尽是欣慰和期待。

    这可是子弹生产线呐,一天能生产上万发子弹的玩意,做梦都不敢想,现在居然能有了?

    唉,想当年,兵工厂就只有21个工人,2把虎钳,4把锉刀……

    接到任务的王学没有马上回赵家峪与楚云飞交涉,他第一步是让张万和安排了十几名工人,完全不知道火箭筒技术的工人。

    然后王学新就带着这些工人去找浅野相原。

    此时的浅野相原在为八路军培训生产固体火药柱的工人。

    八路军由于缺乏重武器,所以需要大量的火箭筒……实际上八路军就是把五零小炮和火箭筒当作重武器了。

    “鬼炮”的确能生产,但受到火车车轴的限制产量太低,无法批量生产装备部队。

    火箭筒却是一造一大批,正适合八路军的情况。

    既然需求大,就需要大批的工人。

    这些工人就由浅野相原一行负责培训。

    浅野相原也乐意做这个,用他的话说,就是“因为被需要,所以他们才能安心的活着”。

    浅野相原的担心其实没什么必要,八路军不干这种过河拆桥的事,就算浅野相原一行人啥都不干,这不还有优待俘虏的政策吗?

    不过王学新当然不会说。

    万一浅野一行知道这些就撂挑子呢?

    “浅野君!”王学新在木屋里找到了浅野。

    张万和很仁慈,他把这些鬼子分两批,隔天休息。

    这天正是浅野相原的休息日,王学新找到他时,他正在床头写日记。

    一听到王学新的叫声,浅野马上就起身跑了过来,然后在王学新面前挺身低头道:“是,阁下有何吩咐?”

    “最近还好吗,浅野君?”王学新给浅野递上了一根烟。

    “是!”浅野相原受宠若惊的用双手接过烟:“承蒙阁下关照,我们很好!”

    “听说你举报了一名部下的叛逃行为?”王学新一边划燃火柴点烟一边问。

    这是强子告诉王学新的。

    就发生在几天前鬼子进攻兵工厂和鲁家村的时候。

    当时浅野的一个部下听到枪声就有些蠢蠢欲动,结果被浅野举报子。

    “是!”浅野有些无奈的回答:“我其实……不是举报他,而是为了保住大家的命!”

    王学新点了点头。

    这方面浅野相原是对的,他们可是掌握了新技术的人,任何时候警卫员都不会让他们活着离开的。

    所以,一旦这里遭到攻击或者当时浅野一行有叛逃行为,警卫员会第一时间把他们全部解决掉。

    浅野看懂了警卫的眼神,于是用举报部下这方式保住了自己和其他人的性命。

    王学新朝身后的工人扬了扬头,说:“我给你带来一批新的徒弟,你负责教会他们技术!”

    “是!”浅野相原回了一句八路军常用的话:“保证完成任务!”

    王学新补充道:“他们要学习的,是‘喷进弹’火药柱的制作方法!”

    “诶?”浅野相原疑惑的望向王学新:“十一道工序的那种?”

    王学新点了点头。

    “可是阁下……”浅野相原说:“我们缺乏工具,比如辊筒和混合机!”

    王学新朝后方工人中的一人招了招手,等他上来后就介绍道:“这是个手艺出色的木匠,你需要什么就画出来,他会给你想要的一切!”

第44章 挖坑

    王学新也不想用什么木制简易工具,但是八路军就这条件,而且这些工具据说只有上海才有……

    上海这地方比较特殊。

    此时华夏的工业水平十分落后,各领域全面落后于西方国家,有许多东西对于重庆方面而言都是先进的稀罕物,上海却因为有许多租界和工厂而很常见。

    比如老式生产固体火药柱所需要的卧式混和机、差速恒温压延器等就是如此。

    八路军总不能千里迢迢、千辛万苦的赶到上海去高价买了这些东西然后做给楚云飞看吧?

    这还处在被封锁的情况下呢!

    这不说很难做到,就算做到了也不真实……楚云飞一看,八路军居然有这些东西?不应该都是些土不拉叽的玩意吗?其中会不会有诈?

    于是马上就怀疑上了!

    王学新问目瞪口呆的浅野相原:“有什么问题吗?自制工具无法做到?”

    “不不,可以做到!”浅野相原赶忙回答:“其实,之所以需要这些工具,是因为它们在混合速度和温度上能更准确,于是在压延、混合时尽可能减少风险并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自制工具不是不可以,就是……”

    “更危险是吗?”王学新问。

    “是!”浅野相原回答:“比如辊筒的温度,太高了会起火甚至爆炸,低了压延效果不好……”

    “多压几次可以提高效果吧?”王学新问。

    “当然,可是……”浅野还想说什么,却被王学新打断了。

    “这就行了!”王学新说:“马上开始吧!”

    王学新知道浅野要说什么。

    用这种自制工具原本就危险,多压几次就意味着成倍的危险,最终肯定影响产量。

    浅野不知道的是,这恰恰是王学新想要的。

    这不完全是坑楚云飞。

    事实上,晋绥军手里有许多军工人才,毕竟原太原兵工厂是华夏数一数二的兵工厂,阎老西也网罗了许多国外留学归国的人才。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一个叫张恺的,他从鬼子帝国大学化工毕业,回来后仿制成功了廉价的硝酸铵炸药,这种炸药还被阎老西命名为“恺字炸药”。

    既然阎老西有这些人才,那他们很快就会发现八路军这些工具的原型,接着就会自行去上海购买,然后就可以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

    王学新这么做,一是自制工具更符合八路军的情况,二是他希望让敌人产生轻敌的心理……

    当他们看到八路军生产固体火药柱的过程时,只怕就要暗松一口气了。

    原来这玩意的生产这么困难、这么危险,尤其八路还在用这么简陋的设备生产,那肯定无法大批量生产,所以还担心什么呢?

    这很重要。

    因为顽军就是在百团大战之后,发现八路军已经壮大到一百多个团,才彻底掉转枪口针对八路军。

    如果再让他们发现八路军能批量生产火箭筒……那还不得马上撕破脸?

    接着王学新在总部多呆了几天,等这些自制工具完成且工人都能熟练操作后,这才放心的赶往赵家峪。

    到了团部跟李云龙一说情况,李云龙就“嘿嘿”的笑了起来:“他娘的,这么多天没回个话,老子还说这买卖要黄了呢,没想到上级还同意了!”

    “必须得同意啊!”王学新说:“这可是子弹生产线,咱盼星星盼月亮才盼来的,能不同意吗?”

    “我也这么说啊!”李云龙深有同感:“不就是一个火箭弹吗?那么个小玩意,换个能下子弹的宝贝,值啊!可政委一个劲的说要谨慎要谨慎。谨慎个啥呢?要是担心敌人用火箭筒对付咱们,咱们再整个能对付火箭筒的玩意儿不就完事了吗?”

    王学新嘴上应着,心下却暗道,你当这研发装备是请客吃饭呢,说研发就研发!

    何况火箭筒这玩意即便是到了现代也没有很好的对付方法!

    相比之下,赵刚就显得谨慎得多,他问王学新:“王学新同志,真的没问题?上级都考虑清楚了?”

    “放心吧,政委!”王学新回答:“上级考虑清楚了!首长说,咱们得站在民族大义上看问题。顽军之所以在鬼子面前一击即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反坦克装备。有了火箭筒后就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个空白增强了顽军的反坦克、反装甲能力,这对华夏、对抗日事业是有利的嘛!”

    赵刚微微点头表示同意。

    他不是没想过这个。

    如果顽军用火箭筒对付鬼子,他是一点都不担心。

    他担心的是……

    以顽军那德性,只怕更多的是用来对付自己人,甚至还把技术泄漏给鬼子。

    王学新接着说道:“首长还说,此时顽军消极抗战的情绪十分严重,军队士气十分低落,投降叛变的现象屡禁不止,咱们把火箭筒技术卖给顽军使他们有反坦克的能力,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鼓舞其士气刹住这股歪风!”

    此时顽军的情况的确像王学新说的那样,说是士气全无也不为过。

    这一是身为副总统的汪伪叛变投敌对士气造成的打击。

    二是顽军装备的确处于绝对的劣势,军队中普遍存在着失败恐敌的心理。

    在这时候汪伪又抓住这心理宣传所谓的“曲线救国”理论,于是就给这些投降派找到了冠冕堂皇的借口。

    更严重的还是,重庆方面居然在这最应该强硬、最应该振奋士气的时候秘密与鬼子展开停战谈判……

    这“秘密”当然不会是秘密,鬼子会通过自己的渠道暗中透出风声。

    于是顽军从上到下都无心抗战,对付起八路军却劲头十足。

    “说得对!”赵刚连连点头:“这么说,卖火箭筒就不只是装备的问题,是共同抗战一致对外的问题,应该卖!”

    王学新补充道:“政委,咱们有许多同志不明白这道理,可能会对此有些想法和意见……”

    “交给我了!”赵刚想也不想就应了下来:“改天开个会,我把首长的思想传达下去,让同志们充分了解这次买卖的意义和重要性!”

    李云龙“呵呵”笑着没说话,只是别有深意的看了小东北一眼。

    他娘的,这小子胆子也忒大了!

    敢挖坑让政委跳!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678/ 第一时间欣赏亮剑之军工系统最新章节! 作者:远征士兵所写的《亮剑之军工系统》为转载作品,亮剑之军工系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亮剑之军工系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亮剑之军工系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亮剑之军工系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亮剑之军工系统介绍:
退伍军人宁波回到他所熟悉的电视剧成为一名新兵蛋子
八路军干部成天叫唤的是啥?
李云龙最眼馋的是啥?
独立团最需要的是啥?
装备,装备,还是装备……
偏偏宁波就带了个军工系统去
于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轻轻松松打鬼子
——————————
交流群:953838560亮剑之军工系统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亮剑之军工系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亮剑之军工系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