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亮剑之军工系统TXT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亮剑之军工系统全文阅读

作者:远征士兵     亮剑之军工系统txt下载     亮剑之军工系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31章 好事上门

    参谋长的愿望是好的,每个团组建一个山地营……但实际上却很难实现。

    主要是因为这时八路军兵员不足而且素质参差不齐。

    这要是一个三千人或者像楚云飞那个五千多人的大团要凑出一个山地营还有可能,但八路军的团往往就千余了,有的没能及时补充甚至还不到一千人,要凑出一个营的山地部队不现实。

    另一方面,就是这种山地部队要求小而精。

    原因是像陡峭的山地战要求的往往不是人多,几个人在制高点上就能压制住敌人数十甚至上百人。

    人一多就意味着素质不够甚至反而容易被敌人发现甚至机动不便。

    比如攀岩偷袭,这用排级甚至班级单位就差不多了,要是派一个连从后方攀岩……被敌人发现的概率就很大。

    因此当参谋长发电说可以王学新调来一个营时,王学新婉言谢绝了。

    王学新是这么回答的:“首长,山地作战部队贵精不贵多,如果每团都能组建出一个山地营,那么它就与常规部队没有太大的差别,何况这么大的编制,我军很可能没有能力装备!”

    王学新之前跟孙尔威说攀岩装备时也只要了一千套,这就是为全军各团组建山地连准备的。

    所以总规模应该在一千人左右。

    有些出入影响不大,攀岩设备兵工厂造着样子生产一些也不是难事,何况后续还有磨损遗失等问题,不能的全依赖进口。

    当然,只是攀岩设备还不够,王学新花点时间考虑这山地部队的作战方式。

    这要是放在现代,山地作战就不用多说了,那就是直升机和无人机的天下……一个高拔一千两千米的山峰,人要是爬上去可能需要半天甚至一天,但直升机只需要几分钟。

    从这座山到那座山,如果用两条腿上上下下,直线距离可能只有一公里,但可能需要走上几天,直升机同样只需要几分钟。

    所以直升机可以说是山地战的神器。

    但这时代直升机还没应用在实战中,尤其条件艰苦的八路军那是想都别想,王学新只能思考一种符合这时代的作战方式。

    装备肯定要以春田步枪为主。

    这不只是因为此时的八路军能生产弹药,更因为这步枪有狙击型……只要加装瞄准镜就可以,这得向鹰酱购买,一个班两名狙击手配一把狙击枪,一个连也就只要十把左右,这数量还是装备得起的。

    另外,更重要的是曲射武器。

    山地作战的特点是有很多障碍物,比如石头、土堆等等,目标要是躲在隐蔽物后方开火,比如鬼子普遍装备的掷弹筒,这是步枪、狙击枪无法对付的,必须要有曲射装备。

    五零小炮?

    王学新皱了皱眉头。

    虽说五零小炮是王学新整出来对抗鬼子掷弹筒的,而且在实战中效果也不错。

    但如果用于山地连这样的特种部队就不太合适了。

    主要原因是五零小炮质量不过关,炮管是韧化的易损坏。

    这用于常规部队不算什么,但要是用于山地连……这千辛万苦的背着炮和炮弹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的,真要用时发现坏了甚至炸膛,那就会对士气和信心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山地连的装备必须粮良,否岀宁愿不带。

    但除了五零小炮外还能带什么呢?

    用鬼子的掷弹筒?

    那是不是手榴弹也得清一色的用鬼子的才行?

    这要是没有缴获来不及补充怎么办?

    突然,王学新一拍大腿……他娘的,鹰酱不是有枪榴弹吗?而且就是春田步枪使用的,只需要在枪口加装一个小装置就可以发射枪榴弹,射程三百多米。

    更重要的还是用这玩意的话,连炮都不要带了,可以省了不少重量而且不占编制,这对山地部队可不是小事。

    想着王学新马上就想去找孙尔威。

    没想到还没起身孙尔威就先找来了。

    “王,有件事跟你商量一下!”孙尔威说。

    “哦,正好我也有事找你!”王学新回答:“你先说!”

    “是这样的!”孙尔威很自然的在王学新面前的办公椅上坐下,手里拿着一封英文电报晃了晃,说:“我刚接到上校发来的电报,因为你的战术和建议在空战中切实有效,于是可预见的是我们很快就将与鬼子进入夺岛战。而夺岛战又是我军不擅长的,岛屿上地形复杂到处是山地和丛林,这情况似乎跟八路军中条山战场十分相似!”

    王学新“哦”了一声,他大概的猜到孙尔威是什么意思了。

    果然,孙尔威接着说道:“因此,上级希望我能作为一名军事观察员,参与贵军的训练和作战,然后将战术要点发到国内,这样就能避免我方在将来作战时出现不必要的伤亡!”

    鹰酱因为战争压力不大,尤其是陆战战术十分落后,投入太平洋战场的部队相当一部份都是没有战争经验的新兵。

    王学新假装犹豫:“这个……只怕不太合适吧?”

    其实这也符合华夏的利益,毕竟鬼子是两国共同的敌人,只要对鬼子不利就是对华夏有利。

    王学新之所以犹豫,只是为了给自己手里加点筹码。

    “有什么不合适?”孙尔威反问:“担心我们无法保密?放心,王!我们会做好保密工作的!”

    “不,孙尔威!”王学新回答:“保密问题只是其次,我当然相信你们。但不知道你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我军与贵军火力相差太大,我军基本还处于小米加步枪状态,我军的战术是以我军火力情况制定的,或许并不适用于贵军!”

    孙尔威缓缓点头,被王学新这么一说他也觉得的确是这样,八路军的火力与鹰酱差太远了,其战术很可能无法借鉴。

    王学新见孙尔威脸上有些失望,就故作深思的说道:“除非……”

    “除非什么?”孙尔威问。

    “除非我们装备一支规模一千人左右的部队!”王学新说:“按鹰酱军队的火力配置,装备由贵军提供,由我们在战场上与敌人作战,研究出战术后再……”

    还没等王学新说完,孙尔威就欣喜若狂的回答道:“没问题!就这么办!”

第32章 除非……

    鹰酱这么担心其实是有道理的。

    主要原因是此时的鹰酱其实没有多少战斗经验。

    鹰酱在一战时也是直到战斗快结束才参战,而且参战兵力不多,之后又因为国内没有战争压力不重视陆军的发展……

    鹰酱虽说不是岛国,但整个美洲就它一支独秀,周围都是小国弱国,因此基本不需要担心陆战,与其它岛国一样只需要发展海空军就足够了。

    因此,鹰酱的陆军只保持十多万的规模……名义上是26万,但实际只有17万,其中4万驻守在国外的殖民地,国内可用的兵力只有13万。

    用鹰酱自己的话来形容,他们的步兵是这样的:

    “一个个气喘吁吁的咧着大嘴,穿着不合身的军装,歪歪斜斜的扛着老掉牙的步枪,在广大无边的国土上没完没了的走来走去”。

    可以想像,鹰酱的国土面积排名第二,却只用十余万兵力驻防,这步兵要落魄到什么地步。

    然而,太平洋战争一爆发,鹰酱马上就发现不对劲了,战争似乎不只是海空战还有陆战……因为鹰酱在战争上的需求不只是保卫本国领土,更要在太平洋上与敌人争夺岛屿,更有甚者还需要派到别国领土上与鬼子和汉斯作战。

    因此鹰酱在此时紧急扩军。

    事实上,扩军从高卢投降后就开始了,只不过规模不大,只是把原先不满编的几个步兵师给凑齐了。

    珍珠港事件之后就开始大规模扩军,只短短的一年就扩大的140万人。

    由十几万人扩充到一百多万人是什么概念?部队里的老兵连这规模的零头都不到。

    但军队这东西讲究传承和经验,此时的鹰酱陆军是一没有传承二没有经验,一个个加入的全是新兵蛋子,就算训练也不知道该往哪方面训练,战术也严重落后。

    (这点在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太平洋战争》也有所体现)

    所以鹰酱陆军在二战时期也是越打越强,很多时候还需要日不落的指挥。

    重点是这支军队后方有强大的工业和财力、物力支持,冲锋前可以很奢侈的用火力将敌人阵地轰上几天几夜……

    这虽说是一种不太会打仗的表现,但同时也给了士兵较高的幸存率使新兵有机会成长为老兵。

    孙尔威现在做的,就是希望能从八路军这里获得一些作战经验使鹰酱陆军在将来的战斗中有所准备。

    在孙尔威看来,装备一支一千余人的部队不需要花多少钱,却可以检验鹰酱陆军编制、装备和战术的问题,为全国军队提供经验,甚至就连敌人都是一样的……这借鉴意义可就太大了。

    所以何乐而不为呢?

    简直就血赚啊!

    但对于王学新来说,既能把这个山地部队搞起来还能免费得到装备,再也没有比这更美的事了。

    然后孙尔威离开前还问了声:“对了,你刚才不说有事对我说吗?”

    王学新一愣,这时肯定不能说买装备的事啊,这要说了还不是自打嘴巴吗?

    不过也就是这么一愣,接着王学新就带着点馋相说道:“没什么,我刚才……不过是想问问你能不能给我带点咖啡,这玩意好像挺有用的!”

    “我就说吧!”孙尔威哈哈大笑起来:“你会喜欢它的!没问题,我托人给你带一些来!”

    孙尔威那边的动作很快。

    毕竟这是鹰酱自己的事,本国的利益比谁都重要,所以其它事先靠边站。

    孙尔威只一个电报过去,鹰酱在三哥那就把一千套装备给凑齐了……鹰酱的装备原本就堆积在三哥支援日不落和远征军,现在只不过是把他们给挑出来而已。

    不过这其中王学新做了一点小修改。

    鹰酱12人的步兵班火力配置通常是这样的:

    10支加兰德半自动步枪,一支M1918式勃朗宁自动步枪(相当于班用机枪),一支春田式狙击枪。

    一个排三个班。

    一个连在三个步兵排的基础上增设一个轻火力排。

    这个轻火力排就厉害了,三挺M1919式勃朗宁机枪再加一挺M2式重机枪,另外再加三门60MM迫击炮和三具火箭筒。

    这样下来一个步兵连的总编制达到193人,妥妥的是八路军一个加强连的规模,火力甚至超过八路军一个团,两千多人的主力团要不是因为有了鬼炮和五零小炮,只怕都比不上鹰酱这一个连,尤其主力团里还有许多战士在用已经陈旧严重老化的步枪。

    所以,当孙尔威把这火力配置递给王学新,王学新那是一言难尽,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似的不知道是啥感觉。

    “有什么问题吗?”孙尔威见王学新不说话就问了声。

    “不,没什么问题!”王学新回答:“但我听说,M1步枪你们自己都不够,可以装备给我们军队?”

    鹰酱标准的火力配备的确是每班10把加兰德,但因为扩军速度太快生产跟不上,许多部队配的其实依旧是春田。

    “我也有这样的担心!”孙尔威说:“但他们认为必须是加兰德,因为他们想知道这款步枪的实战表现!”

    “好吧!”王学新装出一副勉强答应的样子,说:“既然你坚持,那我也就不反对了!”

    然后又皱着眉头叹了口气:“孙尔威,这步枪好是好,你之前就送过我一把,可是我轻易不敢开枪,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孙尔威问。

    “我们的弹药不足啊!”王学新回答:“这要是对弹药充足的部队,这枪就有用,半自动不用拉栓,一个排的火力可以压制敌人一个连……但要是弹药不足只能一发一发的打,跟春田有什么区别?”

    孙尔威一愣,觉得这话也对,八路军的补给情况其实不太适合用这款步枪,就算勉强用上了,当兵的要是在战场上不舍得打子弹,那还是跟春田没区别,对鹰酱也没有借鉴意义。

    王学新迟疑着说:“除非……”

    “除非什么?”孙尔威问。

    王学新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说:“除非你们能把这部份的弹药解决喽,包括训练用弹……这样战士们才敢放开了打!”

第33章 装备

    “没问题!”孙尔威想也不想就一口应了下来。

    M1加兰德步枪的子弹与春田步枪的子弹是通用的,顽军那也装备了许多春田步枪,子弹每年都以数千万发的数量进口,只需要从顽军那分一小部份过来就足够八路军这支一千人规模的部队使用了。

    “听说你们有一种叫枪榴弹的东西?”王学新又问。

    “是的!”孙尔威回答:“每个步兵班都会有一名枪手携带榴弹发射器,以便在必要时为其它人提供火力支援!”

    “这东西不能少!”王学新说:“最好每个班两具,榴弹每人十发!”

    这东西反正不占编制,而且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看来你对榴弹情有独钟!”孙尔威说着就从兜里抽出笔来把王学新的要求加上。

    “是的!”王学新解释道:“这东西很适合在山区作战,用来压制鬼子掷弹筒是必不可少的!”

    孙尔威有些奇怪的问:“可是我们有60MM迫击炮不是?它的射程比鬼子的掷弹筒远得多!”

    这说的倒是没错,鹰酱装备的M2型60MM迫击炮射程达1.8公里,是鬼子掷弹筒射程的几倍,这也是后期掷弹筒被迫击炮淘汰的原因之一。

    但王学新却摇了摇头,回答:“山地作战不一样,孙尔威。那是没有公路没有汽车的地方,甚至连摩托都进不去完全依靠人力。一支部队如果要在这样的山区里打几天甚至几周的仗,能携带多少迫击炮炮弹?又能携带多少枪榴弹?”

    王学新这话的重点是,山地战对炮弹的要求往往是数量而不是威力。

    一枚枪榴弹虽然威力小,但它重量轻意味着可以携带更多,于是可以为部队提供更多的火力支援。

    一枚迫击炮炮弹虽然威力大,但只能携带有限的几枚,甚至M2迫击炮已经算是小口径了,但依旧重40斤。

    带着这样的炮翻山越岭实施穿插真的合适?

    因此王学新虽然万分不舍,但还是咬着牙把鹰酱编制里的三门迫击炮砍成了两门,之所以要两门,是为了必要时候能形成交叉火力。

    三挺M1919式机枪和M2式重机枪全砍掉……这是只有鹰酱的后勤能力才支撑得起的火力,否则一个连的子弹就被它们“哒哒哒”几下就没了。

    何况这部队还用半自动步枪还有班用轻机枪,这些机枪要是还留着,怎么也没办法打山地战。

    火箭筒也只留下两具。

    这样下来轻火力排就只剩下两门迫击炮两具火箭筒,再加几名背负弹药掩护炮兵的步枪手,全排二十人,精简了二十三人,全连170人。

    孙尔威看到这就有些不满意了,他皱着眉头说道:“王,这样一来我们的火力够压制敌人吗?”

    这是鹰酱的火力恐惧症,他们总是担心自己的火力不足,于是要求火力再多些再多些……

    以至于陆军里机枪遍地,连一级就有火力排,营一级又有火力连……这要是打起仗来那子弹炮弹就跟流水似的往外输出。

    然而,其缺点也一样明显:鹰酱军队极度依赖后勤机动性极差,这也是鹰酱在地形复杂的战场上一次又一次落败的主要原因。

    “孙尔威!”王学新只回了一句话:“要知道这是在山区作战,除非你们能打到哪里就会公路修到哪里,否则……要多少运力才能支撑这么多挺机枪的弹药?如果没有弹药,那些机枪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

    孙尔威听着觉得有道理,他微微点头就将王学新说的这些记了下来。

    王学新自己也列了一个清单,因为他担心会有东西遗漏,之后要是想一出是一出,孙尔威那边运输也就不太方便。

    反复思考了几遍,王学新又补充道:“另外还需要一把强弩,每排装备一具。”

    “弩?”孙尔威不由一愣,在这种现代化的战争里居然还需要弩?他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是的!”王学新解释道:“这很重要,山地战有时需要攀岩,如果有弩就可以省了许多事,比如有时需要不发出枪声暗杀敌人哨兵,还可以把飞爪射上悬崖勾住峭壁,或者是射向河对岸的树木用滑轮迅速通过!”

    孙尔威“哦”了一声再次赞同的点了点头,他在往本子上记时都有种大开眼界的感觉,暗道原来战争还能这样打。

    不过听起来又很有道理,比如部队渡河作战通常是搭浮桥或是武装泅渡,但前者速度太慢容易被敌人发现,于是就会发展成拉锯战,后者则会造成装备的损坏和一系列麻烦,万一在河中被敌人发现那就是场屠杀。

    但如果就用一根绳索射到对岸然后用滑轮迅速通过……敌人甚至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这时孙尔威似乎想起了什么,问:“王,你之前说的一千套攀岩设备,就是为这支部队准备的吗?”

    “啊?这个……”王学新有些尴尬:“算是吧!不过我一开始并没有打算装备成这样,现在既然你们需要观察和借鉴经验,所以就……”

    孙尔威翻了翻白眼,他感觉自己被坑了,这家伙会不会是原本就打算从我们那买装备组建起这样一支队伍,现在却是顺水推舟免费得到了?

    不过想归想,孙尔威也拿王学新没办法!

    总不可能现在中止合作吧?

    现在要是中止合作,这家伙只怕就真跟自己硬扛了,到时在上级那怎么交待?

    算了!反正是国家出钱,自己只要能完成任务就行!

    想着孙尔威也就当作不知道,问:“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王学新看了看,觉得再配上一个八路军的多功能工兵铲就差不多了,不过这玩意不需要向鹰酱要,应该是鹰酱要向八路军要才对……所以当然要等孙尔威开口。

    想着,王学新就将清单放到一旁,说:“现在,孙尔威,让我们来讨论一下枪榴弹!”

    “枪榴弹?”孙尔威有些莫名其妙:“这是你的要求不是?有什么问题吗?”

第34章 M79

    “你们难道一直没发现枪榴弹的缺点?”王学新问。

    孙尔威被问得一脸懵,愣在王学新面前好久也没说出话来。

    然后王学新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鹰酱陆军连实战过的都不多,又怎么能发现枪榴弹的缺点?

    孙尔威却如获至宝的掏出笔记本,问:“说说,它有什么缺点?”

    “这么说吧!”王学新回答:“枪榴弹需要将榴弹发射器装在步枪上,这虽说比掷弹筒方便又不占编制,但在装上榴弹发射器时就不能开枪射击,开枪射击时又无法发射枪榴弹……你们为什么不开发一种挂在枪管下的榴弹发射器?”

    “挂在枪管下?”孙尔威吃惊的望向王学新。

    “是的!”王学新点了点头:“这样一样它可以同时开枪射击,有需要的话也可以发射榴弹,切换也比枪榴弹要容易得多!”

    “说得对!”孙尔威点了点头,然后又觉得奇怪:“我的天,这种改进简单且实用的改造,他们为什么没发现?”

    孙尔威说这话时都有些不明白国内的那些装备研发人员在做些什么?他们应该早就发现这些问题并想到这个创意!

    但偏偏发现这个创意的人是个连枪榴弹也只是听说的八路军战士。

    看来有实战经验的确有不同意义。

    孙尔威不知道的是,装备研发这东西往往是根据需求来的,它们总是先投入战场使用,由士兵发现哪些不足,科研人员想办法解决,于是才一步步推进。

    王学新只是知道了它们的推进过程甚至是结果。

    “但这种集成榴弹发射器还有缺点!”王学新接着说:“它们集成到步枪或卡宾枪上之后,就会增加步枪的体积和重量,而且还会影响精度。”

    “那该怎么办?”孙尔威的表情有些奇怪,似乎不认同王学新的说法:“王,任何装备都会有体积和重量,榴弹发射器也不可避免!我们可以只为榴弹射手的枪集成上榴弹发射器,其它人则不需要。这样一来,至少榴弹射手不需要别人掩护,因为它自己本身也是名步枪手!”

    这话说的没毛病,这也是集成榴弹发射器持续数十年直到现代还存在的原因之一。

    之前那种枪榴弹,一旦枪口装上了榴弹发射器,枪手就没有自卫能力需要战友掩护。

    如果敌人在他刚装上榴弹发射器时冲锋,或者是在这时上级下令冲锋,这个榴弹射手就悲催了,他差不多是拿着一根烧火棍面对敌人。

    但集成榴弹发射器却没有这个问题,因为集成榴弹发射器有独立的枪管和扳机,可以飞快的切换。

    然而,这却不是它发展的最终形态。

    “我们可以开发一款独立的榴弹发射器!”王学新说:“也就是开发一种榴弹枪,要求它短小轻便,榴弹射手只需要多带一把这样的枪,就不影响步枪射击。”

    孙尔威一愣,问:“那么,这与鬼子的掷弹筒有什么区别?”

    鬼子的掷弹筒同样是与枪分离,掷弹筒射手同时也携带步枪,于是孙尔威就想当然的以为它们区别不大。

    “区别在于……”王学新解释道:“榴弹枪是可以手持射击而掷弹筒不能,另外,我们还可以为这种榴弹枪开发多种弹头,比如霰弹、烟雾弹、照明弹等等,这就给了它多种用途,必要时还可以用它近射作战!”

    说着,王学新甚至还画了一张草图递给了孙尔威。

    这其实就是鹰酱的M79榴弹发射器,鹰酱在53年研发的,空枪仅重五斤,它一投入战场就由于轻便短小和多用途受到了欢迎,尤其适用越战的丛林战场。

    孙尔威看了看草图,脸上带着些犹豫。

    他有点不太理解这种超前的设计,或者说他还在集成榴弹发射器的坑里没出来,总觉得集成在枪上更好。

    想了一会儿,孙尔威就说道:“我会把你的想法告诉他们的,王!集成榴弹发射器或许很快就能生产出来。但这款独立的发射器……”

    “当然!”王学新点了点头。

    集成榴弹发射器只是将原有装在枪管上的发射器改造成挂在枪管下,再加装一个独立扳机,这显然要简单得多。

    (注:枪榴弹发射器与步枪共用一个扳机)

    而M79这玩意就是开发一款新枪了。

    不只是新枪……其实枪的难度还不大,这玩意没有膛丝,研发和生产并不难。

    难的是配套的榴弹:杀伤榴弹、烟雾弹、照明弹、鹿弹、镖弹、燃烧弹等等。

    有了这玩意,火箭筒射手的反步兵压力就会小了许多。

    火箭筒用于近距离反步兵其实很危险,原因是它重量大不便机动,发射时大半个身子都要探出隐蔽处,几乎就是冒着生命危险射击。

    M79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

    不过当然,M79这种曲射装备无法取代火箭筒,尤其是在对付碉堡工事之类的,还是火箭筒这种直射装备好用。

    孙尔威这边不理解王学新的想法,另一边的佩里斯却并非如此。

    孙尔威是将王学新的改造建议告诉戴维斯,他认为这最快的传达方式,毕竟戴维斯是国防科技及研究局的人。

    戴维斯原本对这种单兵装备不感兴趣,他们主要是研究防空火力。

    但一听说是王学新的建议就不敢怠慢,马上让通讯兵根据孙尔威的描述画出M79的草图然后交给佩里斯上校。

    佩里斯上校是步兵出身,他参加过一战也使用过枪榴弹也知道枪榴弹的缺点。

    但也只是知道而已。

    鹰酱陆军装备一向不受重视,就连坦克都不例外何况是枪榴弹。

    这时佩里斯一看到戴维斯递上来的两种改进的方案,就吃惊的望向戴维斯,问:“这是从哪来的建议?华夏那个营长?”

    “是的!”戴维斯有些不确定佩里斯是什么态度:“他希望我们能照这个样子研发装备,它的确可行吗?”

    佩里斯看了看草图又看了看戴维斯,如获至宝:“当然,戴维斯,这当然可行!这可能会解决我们陆军的大问题,而这个问题我们一直都没注意到甚至已经习以为常了!”

第35章 填补空白

    佩里斯上校说的并不过份。

    榴弹发射器这东西的重要性,其实就差不多相当于鬼子的掷弹筒。

    它们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在中距上将榴弹抛射到敌人阵地里……

    近距有人力投掷,掷弹筒就是多余的,速度再快也没有人力拉弦投掷快。

    远距有迫击炮,掷弹筒的精度和威力都比不上轻迫。

    在近距和远距之间,就是榴弹的一个空白。

    鬼子用掷弹筒填补了这个空白,于是在作战时就拥有了一层压一层的火力优势打得华夏军队十分被动。

    之前王学新整出五零小炮对抗鬼子的掷弹筒,那是没办法的办法。

    八路军条件有限,就算王学新告诉他们M79还有集成榴弹发射器之类的,八路军兵工厂也生产不出来。

    现在有鹰酱在就不一样了,他们开发这两种榴弹发射器都是小菜一碟。

    而且很明显,这两种榴弹发射器不管是集成还是独立的M79,都比鬼子的掷弹筒更先进更好用。

    尤其是在地形复杂的山地,有时在藏身处找一块立足之地都难,要在地上趴着并架设掷弹筒几乎不可能。

    而M79和集成榴弹发射器却可以抵肩射击,对地形的要求比掷弹筒低得多。

    佩里斯是个经验丰富的武器专家,看到这种装备和说明后,很快就分析出它的优势以及将来在战场上有可能发挥的作用,于是没有多想,马上就带着草图去步战科。

    步战科是鹰酱里最闲也是最小的单位,全科不过十几人。

    是什么原因就不用多说了,陆军规模只有十余万,装备多年一成不变,如果不是因为开发步枪的需要,这个科几乎要面临被裁撤。

    不过最近步战科又忙了起来。

    但忙的不是研发装备,而是重启春田步枪的生产线……

    科长加西亚上校为此忙得晕头转向,他从未想过居然有一天还会需要这种要被淘汰的步枪。

    因此加西亚不由骂了声:“去他妈的,是谁把我们的生产线卖给华夏的?现在我们自己都不够用!万一前线需要士兵,让他们拿什么去面对敌人?”

    鹰酱陆军仅一年的时间就扩编近百万人,这速度当然需要开动机器拼命生产。

    因此王学新的决策才是正确的,这时候要是再跟鹰酱提买生产线的事,那是想都别想。

    就在加西亚忙得焦头烂额时,佩里斯上校找来了。

    加西亚上校是个火爆脾气,正忙着打电话四处统筹的他一看到佩里斯手里的图纸就回答道:“上校,我们现在没空生产其它东西,我们需要的东西很简单,就是步枪,步枪,还是步枪!”

    佩里斯则很自信的说道:“不,加西亚!你只需要看一眼,我相信你会改变主意的!”

    说着就把草图递了上去。

    加西亚极不情愿的接过草图,他原本以为佩里斯是有什么零部件需要步战科帮忙,一看之下就感到意外,居然是款单兵装备,这不是佩里斯负责的东西。

    接着再看看说明,不由吃惊的抬起头来望向佩里斯,问:“这是哪来的?我从未听过有这些装备!”

    “你当然没听说过!”佩里斯笑了起来:“因为他们还未出现过这个世上,这是首创!”

    “这……不可能!”加西亚翻了翻文件,然后摇头说道:“它们看起来十分成熟,不像是没有修正过的东西!”

    长期从事军工研究的人都知道,装备总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试用再修改最后才完善,而王学新给出的草图从一开始就是完善状态几乎找不出缺点,完美得让人不敢相信。

    佩里斯上校点了点头:“我也有这种感觉,但事实就是如此,加西亚!它是华夏一名基层指挥员给的建议!”

    加西亚震惊得无以加:“你说的,是否就是那个华夏营长?”

    “是的!”佩里斯点了点头。

    王学新为鹰酱提供对付“零式”建议的事虽然对外还是保密,但在军工界和飞行员内部却已广为流传。

    “我从来不知道他还是个武器专家!”加西亚说。

    “这就是你的无知了!”佩里斯笑了起来:“他在华夏已研发出许多装备,我们的火箭筒项目也是跟他合作完成的!”

    火箭筒项目虽说也是陆军单兵装备,但这东西一直不受重视,几乎成了斯金奈的专项,以至于加西亚也只是听说而已。

    加西亚点了点头,又翻了翻文件,感叹道:“你是对的,佩里斯!我们要马上开始这种装备的研发,就算我们步枪不足!”

    道理很明显,这种榴弹发射器能为步枪提供可观的火力支援,尤其是在班一级的单位上。

    然后孙尔威这边就接到一个电报:

    “干得好!威尔逊,你提供的信息对我们非常有用,研究局已经采纳了这些建议并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前所未有的肯定。他们需要你记住华夏营长所说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字!”

    这电报让孙尔威有点懵,他从未见史密斯上校用这么严厉的语气说话。

    记住每一个字?

    虽然孙尔威知道这是上校夸张的说法,但孙尔威却知道这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研究局对这些创意的重视程度。

    这是什么情况?

    他们可是鹰酱国防科技研究局,那里汇聚着顶尖的人才,居然需要依靠一个华夏营长?

    (注:二战前期鹰酱还不能说是汇聚了“最”顶尖的人才,后期从汉斯那抢了一批人才和技术……)

    不过考虑了一会儿,孙尔威觉得这似乎也正常。

    武器装备的研发,很可能并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就能解决的,它更需要的是像王学新这样既有战场的经验又研发头脑的人。

    接着孙尔威又收到了一封电报:“你如果需要什么,或者华夏营长需要什么,我们会尽力满足!”

    孙尔威马上回电:“好的,上校!那就给我寄一箱咖啡!”

    接着孙尔威又补了一句:“华夏营长要求的!”

    孙尔威担心,如果不补这一句,他可能要明年才收到这箱咖啡。

第36章 学习能力

    王学新要的人是在一周后赶到的。

    之所以要一周,是因为总部专门为此举行了一次为期三天的“大比武”。

    这可是总部发起的大比武,出于保密原因也没说是组建什么部队。

    但越是神秘战士们的好奇心就越重,于是各地区战士、游击队队员甚至还有百姓在内手里有两下子的纷纷赶往大槐村参赛。

    结果来参加这次比赛的都有五千多人。

    为此参谋长还跟王学新交流了一番。

    “王学新同志!”参谋长问:“你希望组建的这支山地作战部队有什么要求?你先提一提我们好选拔,要不你来大槐村一趟亲自挑人也成!”

    王学新也想自己去挑,但骆驼岭距离大槐村不近,一个来回一天就过去了,何况自己与孙尔威这边因为装备研发细节上的问题还要继续讨论,一时走不开,于是只能让参谋长帮忙挑选。

    “要求对中条山的地形熟悉!”王学新说:“不过这一点可以酌情考虑,要是不熟悉也没啥大问题,但至少能根据地图找点而且能识字。”

    山地部队这一点很重要。

    这是由山地地形的复杂性决定的,部队在山地里常常需要分头行动,甚至还有可能被打散,如果地图不会看也看不懂队友留下的信息,或者方向感不强走几圈就迷路掉队……有再好的本领也使不上。

    所以第一批淘汰的,就是不会看图找点不识字的人。

    这让参谋长十分意外,他以为王学新第一个条件应该是找枪法好或是体力好的人,山地作战部队嘛,那不是都是扛着枪在山上到处跑,当然要身强力壮。

    没想到王学新的第一要求居然是看地图识字。

    这一下那五千多参赛者至少就淘汰掉一大半了,因为来参赛的都是各部队的好手。

    但这些好手的挑选标准都没有看地图和识字这两项。

    这让参谋长又紧急补充了一批人员,否则这么挑下去,这五千多人里连一百人都挑不齐。

    “第二是山地生存能力!”王学新说:“比如能打猎、能识别野菜、蘑菇,能寻找水源等等!”

    听到这一点,参谋长不由暗松了一口气。

    八路军其它的不行,野外生存能力如果说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了,有些甚至都是爬雪山过草地走过长征的,不是吹牛,许多人不带粮食放到野外随便生存十天半个月那都是小菜一碟。

    “最后就是学习能力强!”王学新说:“要求能快速掌握各种装备的使用!”

    这是由山地部队将全面使用鹰酱装备决定的,甚至连手榴弹都有可能要换……孙尔威认为既然要换就得换清楚,这样才能判断鹰酱的装备在战场上会出什么问题。

    这没什么不好,鹰酱的装备无论如何也比八路军的先进。

    问题就是山地部队所要面对的战场比较复杂,他们不可避免的会有缴获和损耗,长时间在山地作战很可能会迫使战士们不得不使用三八大盖甚至其它装备,这就需要快速掌握这些装备的使用。

    “就这些?”参谋长问。

    “就这些!”王学新点了点头。

    其实王学新并非对体能、枪法这些完全没有要求,而是那些能来参加比武大赛的在这些方面都不会差到哪去。

    同时,山地部队既将换装的是M1半自动步枪,这枪与拉栓式步枪的区别还是挺大的,作战习惯及枪法基本都要换一套,旧习惯反而可能限制其发展。

    比如一些年纪较大的老兵,肌肉已经严重固化成条件反射,打了一发子弹后不拉一下枪栓就浑身不对劲,战术动作也习惯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改都改不过来,这就不是王学新希望看到的。

    M1步枪这玩意可是能不断扣着扳机连打八发子弹,三个步枪手轮流射击就能压制敌人一名机枪手……这么打看起来似乎浪费子弹,但如果从火力压制角度去考虑,三个步枪手能精准的压制敌人机枪火力,肯定比一挺机枪完成这个任务更省弹药。

    因此,王学新其实更偏向于新兵,学习能力强、反应速度快、身体没有太多伤病又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新兵。

    参谋长是毛熊那留学回来的指挥员,他当然理解王学新提的这几个要求隐含的意义。

    不过参谋长心下有些奇怪,他放下电话后就对首长说:“这个小东北,脑袋瓜子不一般啊,他看起来比咱们这些文化人还文化人!”

    “什么意思?”首长听着这话就有些糊涂了。

    “他挑的兵……”参谋长把笔记本上记下的要求递给首长:“你看看,这条件,没读过几年书的说不出这样的话吧?比如学习能力……还是头一回这样挑兵的!”

    首长接过笔记本看了看,然后就高兴的笑了起来:“这样挑兵就对了嘛!真要是只挑那些枪法好会打仗的,层次就低喽!一支现代化的部队就应该是支有文化有学习能力的部队,否则很容易出问题喔!”

    首长这话说的没错。

    这在八路军中其实并不少见,许多农民出身的战士,因为一辈子干着简单却又要求不断重复的农活,肌肉甚至连思维都已经僵化了,就算是用子弹去喂也很难把他们煅炼成神枪手。

    但如果是从学校里走出来的学生兵,思维得到开拓从小煅炼学习能力,虽然一开始什么都不会,但经过基本训练很快就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士。

    这样的战士才有更大的进步空间和挖掘的潜力。

    参谋长带着疑惑说道:“咱们知道这些不奇怪,但是小东北……他怎么也知道这些?”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嘛!”首长把笔记本递还给参谋长,说:“小东北在鬼子兵工厂长大,自小就学这学那的,而且学什么都快,他说的可能就是这个吧!”

    参谋长“哦”了一声,然后点了点头。

    暗道也许小东北会说这个不是因为有文化,而是因为他学的东西多了,知道“学习能力”这东西。

第37章 只进不出

    结果五千多人经过参谋长的层层选拔后就只剩下三百多人。

    王学新那只要求两百人……

    首批山地部队王学新打算组建一个连,按鹰酱的编制精简后一个连需要170人。

    但在训练的过程中肯定需要淘汰掉一部份,于是就要求两百人。

    首长大手一挥,说道:“把这些人全派到小东北那去训练,不合格的由他自行淘汰!”

    “是!”参谋长应了声就下令将这些318名战士全派往独立团。

    李云龙那一接到电报马上就笑得合不拢嘴了:“这感情好,又多了三百多名好手!”

    赵刚好奇的问:“不是说只要两百人吗?多出来的还得退回去!”

    李云龙把脑袋一扬,回道:“我说老赵,你是不是傻了啊?这些可都是大比武捡出来的宝贝,这么好的兵你说给退回去?”

    “那不退回去……你还能给吃喽?”赵刚这话才刚说出口,马上就意识到李云龙还真想把他们给吃了,于是马上说:“老李,你可别胡来,这是上级的命令……”

    “诶!”李云龙一挥手打断了赵刚的话:“老赵,这你就甭管了,大不了我去小东北那交待一声,就说全部通过了。咱们再私下里跟小东北分,他不要的我李云龙照单全收,首长还能咋滴?”

    “你!”这话把赵刚给气得不行,手指在空中乱点却又说不出话来。

    过了好一会儿赵刚才缓过气来,骂道:“李云龙啊李云龙,还有没有一点组织性纪律性了?把歪心思都动到首长那去了,你要是坑鬼子坑顽军也就罢了,现在还坑起了自己人!你这么抢兵,那别的部队咋办?要不要把其它部队的好兵全都凑给你李云龙指挥?全军就看你独立团打仗就好了!”

    “那最好了!”李云龙是半点都不让,牛逼哄哄的挺起胸膛应道:“你们文化人还说好钢用在刃上呢,这好兵咋就不能用在独立团上了?你看看咱部队,那什么主力团主力师,他们有一辆坦克吗?有装备冲锋机关枪吗?有咱们这什么山地作战部队吗?要是有这样的部队,咱二话不说,马上把兵给让出来!”

    赵刚当场就给噎着了。

    他没想到李云龙是这么理解“好钢用在刃上”这句话的。

    这话难道说的不是战斗力强的部队打难打的仗?

    这家伙却曲解成了哪个部队好就有权力要好兵……

    但这要跟李云龙解释起来,那又得绕上一个大圈子了。

    这时李云龙声音又软了下来:“我说老赵,你也不想想,咱们打仗为的是啥?不就是为了把鬼子赶出家门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吗?这些兵在其它部队也是打,在咱们部队也是打!有啥区别?”

    这话倒是说的有几分道理。

    赵刚反驳道:“既然在咱们部队是打,在其它部队也是打,都没区别,你又何苦把他们留在独立团?”

    “当然得留啊!”李云龙抖着手摆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回答:“我说老赵,你怎么就不开窍呢?其它部队有小东北吗?没有啊!这些好兵在其它部队充其量就是个神枪手,要么就是个警卫员啥啥的,埋没了啊!但在咱们独立团,小东北只要那么点拔点拔,嘿嘿嘿……你知道是啥结果啦!”

    赵刚这一下就是彻底没话了。

    事实上他这时也觉得李云龙说的有道理,好兵在小东北手里跟在其它部队手里的确是两回事。

    而且就算别的部队也有会用兵的人,但把好兵集中使用跟分散使用能形成的战斗力也不一样。

    所以还真有可能像李云龙说的那样,好兵被埋没了。

    想着,赵刚就说道:“我们先说好了,如果首长决定把多余的兵要回去,你一定不能……”

    李云龙拍着胸膛:“咱马上把这些兵交回去!放心吧,老赵!你信不过别人,还信不过我李云龙吗?”

    赵刚被气笑了:“你李云龙要是能相信,那还叫李云龙吗?”

    这事果真让赵刚给言中了。

    后来首长想把这批被淘汰的兵调回去照王学新的样子“开枝散叶”组建其它山地作战部队。

    但李云龙却在电报里打马虎,今天说那些兵还在等待下一轮入选,明天说小东北打算将部队扩编缺人手,推来推去都推到上战场打仗了,打着打着这人也就融入独立团找都找不出来了。

    总部那边也只好另起炉灶组建山地作战部队。

    首长只能无奈的跟参谋长抱怨一声:“咱们只盯着小东北,都忘了李云龙这个只进不出的家伙!看看,又让他拐走一批人了!”

    参谋长也只能回以苦笑。

    这些事与王学新无关,他要做的就是训练,然后将那些不合格的人淘汰掉。

    让王学新有些意外的是,这批派来的人里还有一个熟悉的面孔……他的通讯员猫犊子!

    王学新眼睛一瞪,说:“行啊,猫犊子!去参加比武大赛也不跟我说一声!”

    猫犊子有些尴尬的上前敬礼道:“营长,我不是成心想瞒您,我这是奔着奖品去的……谁知道来去兜了一圈又回到您手里了!”

    原来,参谋长为了激发战士们大比武的积极性,还设了奖项,一等奖一袋白面。

    猫犊子寻思着,这要是能扛一袋白面回来做上一笼香喷喷的馒头,营长也就不用天天喝地瓜粥了。

    再加上这又不是什么大事,于是跟其它通讯员交待了一声,连夜就赶往大槐村参加比武了。

    这时候的猫犊子根本就不知道大比武其实是给王学新挑兵,结果又稀里糊涂的被派了回来。

    他在路上还一脸懵,最后听了同行的人解释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拿到一等奖了吗?”王学新问。

    “没……没呢!”猫犊子委屈的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印着红字的大牙杯:“三等奖,得了这么个玩意!”

    王学新表面上没表现出什么,心下却觉得有些意外。

    不赖啊!五千多人的比赛拿到三等奖,这也是千里挑一了吧!

    咋就没想到身边就有一个合格的人才,差点一直把他当通讯员给埋没喽。

第38章 野外生存

    后来想想,王学新也觉得像猫犊子这样的兵或许天生就适合山地部队……猎户出身,自小跟父亲在山上打猎。

    这时代的猎户可一点都不简单,他们不是说带着点干粮当天上山傍晚回,这样的猎户往往只能就近打一些小动物。

    出色的猎户是带几天的干粮深入丛林,在森林里风餐露宿追踪有价值的目标的粪便、足印、甚至气味等找到其老巢设下埋伏,然后再来个“大丰收”。

    于是什么看地图找点、辩别方向、野外生存等对他们而言都是小菜一碟。

    因此王学新还有些奇怪,他问猫犊子:“你是哪方面落后了啊?拿个三等奖,丢不丢人!”

    猫犊子霎时就涨红了脸,尴尬的回答道:“营长,这……不赖咱,我这就是字认得比别人少,其它的都是第一!”

    “谁拿了冠军?”王学新有些好奇。

    猫犊子在人群中找了找,冲着一个眼角有道疤的战士叫了声:“老七……”

    那个被称作老七的战士赶忙跑了上来朝王学新挺身敬礼道:“报告营长,老七报道!”

    “你就叫老七?”王学新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营长!”老七笑着解释道:“我姓饶,在家排行第七所以取名饶七,同志们都喊我老七!”

    王学新“哦”了一声,刚才老七说的的确是“饶七”报道,自己习惯性的把它听着“老”了。

    不过还是“老七”更顺口。

    “听说你在大比武里拿了冠军?”王学新问。

    “营长!”老七回答得谦虚得体:“我敌后干了三年的游击队队长,之后又升任敌后武工队队长,比试的项目都是我常做的,所以占了点便宜,有些胜之不武!”

    王学新点了点头,在敌后组织游击队的确是凶险异常,他们大多时候是躲藏在山里,没有粮食或接到任务了才下山与联络员联系,平时也没少干这看图找点或是埋伏偷袭之类的事。

    如果不够机灵没点本事,只怕活不到现在,更别提当队长了。

    “很好!”王学新说:“那么从现在起,老七就是连长,猫犊子就是副连长!不过只是暂定,要是干不好,一样滚回原部队,听明白没有?”

    “是!”老七和猫犊子异口同声的回答。

    不过猫犊子迟疑了下又多问了句:“营长,我要是滚回原部队……那不还是咱五连?”

    王学新狠狠的瞪了猫犊子一眼,回道:“那你就五连也别呆了,哪凉快哪呆着去!”

    这一来猫犊子就傻眼了。

    这可不成,要是连五连都呆不了,不就得回警卫连了吗?那得多丢人!

    同时猫犊子心下暗自后悔,早知道就不该多嘴了!

    问什么问啊?

    到时回原部队就再回去当通讯员不好吗?

    随后王学新将队伍集结起来说了几句话:“同志们,你们都是从各部队精选出来的战士,但或许你们还不知道集结到这里要做什么。因为保密的原因,你们也不需要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但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们,你们将来的训练和战斗会很艰苦,甚至很危险。现在要退出还来得及,有没有人退出?”

    话音刚落,战士们就异口同志的回答:“没有!”

    这可以说是意料之中。

    要说吃苦,没有哪支部队能比得上八路军了,尤其他们还是八路军中千挑万选挑出来的精英。

    所以王学新刚才那句话也就是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

    然后第一天,这些队员们就体会到了什么是艰苦……

    王学新把他们带到两里外的后山,然后朝一片荒林扬了扬头,说:“这就是你们的营地了!”

    老七听着就懵了:“营长,可是……这啥也没有……”

    “我知道!”王学新打断了老七的话:“要是啥都有了,还要你们干嘛?”

    猫犊子插了句:“营长,那总得有口吃的吧,咱们出来啥都没带!”

    “自个想办法!”王学新一边说一边从背包里取出一个窝窝头,就着水壳里的开水嚼了起来。

    窝窝头的味道真不咋样,干、涩、硬,差不多就是没发酵的馒头。

    但比起没东西吃要饿肚子比起来,那还是好多了。

    于是老七和猫犊子就明白了,这是第一道关,野外生存。

    而且这只是刚开始,王学新认为,一支合格的山地部队,至少有能力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能够生存一周并保持战斗力。

    所以,现在就是他们学会“靠山吃山”的时候。

    其中有些人会,有些人不会。

    还有些人的意见和经验不统一。

    只有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下,才能让他们快速学会这些知识。

    不过这似乎难不住他们。

    猫犊子将队员分成四个部份分别布署在四个方向。

    这一点很聪明,因为可以避免重复寻找食物的问题:同一遍地区的食物被一队人搜索过,有可能再被另一队人搜索,接着还有一队……这就是在浪费时间做无用功。

    现在,猫犊子将其分成四部份朝四个不同的方向搜索食物,对整个队伍来说就将能搜到的食物最大化。

    接着老七又对每个组进行了细分,每组十人沿着不同方向前进,且每组确保有一个能识别野菜、野果,还有一个有捕猎能力。

    这让王学新有些意外。

    不过想想又觉得正常……八路军嘛,平时饿肚子的时候就没少打猎挖野菜,会野外生存的还真不少。

    倒是王学新来到这世上似乎还没饿过肚子。

    王学新回想了下,觉得并不是因为八路军不缺粮,而是因为自己立了许多战功,炊事班总是明里暗里给自己开小灶,今天塞个馒头明天塞几块玉米饼……这在王学新看起来都稀松平常的事,却不知道让多少战士羡慕。

    就在王学新胡思乱想的时候,猫犊子就用一根树枝挑着几只拳头粗的山鼠回来了,他兴奋的叫道:“营长,找到了一个山鼠窝,晚上有口福了!”

    王学新有些无奈,这个科目看来的确难不住他们。

第39章 弹药

    有过野外生存的经历,王学新就觉得在这方面没什么能教他们的。

    事实上王学新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他一个现代人要是教八路军野外生存……那不是在班门弄斧吗?

    甚至不只教不了,王学新还得向战士们学习。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山地连在这方面就此合格了,王学新让老七和猫犊子把打猎的本领以及分辩野菜、蘑菇的方法集中起来,然后全连学习务必做到每个战士都有野外生存本领。

    这时候多功能工兵锹就是神器了,这玩意又可以砍又可以锯还可以当锅烧煮食物……这看得战士们一个个都羡慕不已。

    王学新也大方,马上就从兵工厂那申请了三百多把分了下去,可把战士们一个个都乐坏了。

    说实话,这一波训练搞得王学新有些灰头土脸的。

    他虽说有心理准备,但想当然的以为这可是三百多人……

    如果人少还说得过去,在丛林里对付着生活几天还不是什么问题。

    但三百多人就那么点资源,难免要饿肚子。

    于是王学新就想以此给战士们一个下马威让他们体验一下山地部队有可能的“艰苦”!

    结果……

    这其实都怪猫犊子,这家伙不只会打猎,还能看着地面的植株识别某些富含淀粉的树根,挖几段来捣烂之后煮了吃就像面团似的。

    王学新也尝了几口,就是口感差了些有些涩,但重点是能填饱肚子。

    除此之外还有能吃的树叶,甚至某些树的树皮扒下来切碎了也能煮成一锅差强人意的热汤……

    王学新后来回忆起这事,就意识到这些本领很可能是红军过草地、爬雪山时留下来的本领,要不就是这么多年的战乱百姓频繁饿肚子,于是只能变着法儿的从大自然获取食物。

    结果时间一久,这些办法和经验自然就多了。

    反而是现代人,生活越来越好根本不需要刨树根、扒树皮、吃树叶,于是这些“绝活”就渐渐失传了。

    算了,不跟他们比这个。

    王学新意识到自己要想给这些家伙“下马威”的话,不应该从“艰苦”方面入手,而应该从现代战争知识和思维展开,那才是他们的弱点是王学新的长处。

    于是王学新就一边继续让山地连在野外学习一边等着鹰酱的装备。

    鹰酱的装备是在两周后运到的。

    在这紧张的时刻两周能运到已经算快了,毕竟此时滇缅公路的战斗已经开打,更多的军需物资正紧急运往前线,这时还要分一部份运力给八路军运装备,可想而知有多困难……如果这不是关系到鹰酱的切身利益,只怕这批装备就会被一拖再拖甚至不了了之。

    运输路线跟以前一样,先运到西安然后再由八路军运输队接手。

    总部甚至都在考虑从西安修一条公路通往晋南了。

    因为后续还有一千万美元的粮食会陆陆续续从这条线运输,甚至往后可能还有从鹰酱那来的援助。

    不过首长考虑了一番,认为八路军早晚会跟顽军打一仗,修路不划算,现在虽然方便自己运输,但同时也方便将来顽军机械化部队的进攻,于是最终还是作罢,宁愿现在麻烦些用独轮车、驴车运,实在不行肩扛扁担挑也没问题。

    装备正如王学新之前要求的,M1步枪、M1918勃朗宁机枪,再加上60MM迫击炮和弩箭。

    这时弩箭也被赋予了新的任务:打猎。

    猫犊子在野外生存的时候就一再抱怨不能开枪……其实不只不能开枪,生火也要十分小心的借助岩洞遮掩火光和烟雾。

    原因是他们是山地部队,不能因为生存而暴露自己的位置。

    这使猫犊子许多狩猎技能都无法发挥,顶多就是设个陷阱或是拿着木棍打打山鼠什么的。

    有了弩箭后这个问题就顺利解决了。

    这些不是重点,得点是弹药。

    首批送到的弹药就达到三十多万发,那弹药箱是一堆又一堆的撂在仓库里,一时把李云龙的眼睛都看花了。

    “乖乖!”李云龙问王学新:“你这是一千人用的弹药?”

    “哪能呢?”王学新回答:“这是给咱那三百人训练用的!”

    这一来李云龙就瞪大了眼睛:“你,你……你说啥?三百人用的,而且还是训练?”

    也难怪李云龙这么吃惊。

    这些弹药要是平均给一千人,每人的弹药也有三百多发。

    现在平均给三百人,那还不得每人打一千多发?

    而且还只是训练而不是作战?

    这对于人均只有十发子弹的八路军是难以想像的!

    “团长!”王学新解释道:“人家鹰酱就是这么用子弹的,这还算少了,我这还砍掉了几挺机枪和重机枪,否则这些子弹根本就不够塞牙缝!”

    李云龙愣了一会儿,然后就“嘿嘿嘿”的将王学新邀到一旁,压低声音说:“我说小东北,咱那边还缺弹药呢,你这边这么多实打实的弹药,全用来训练可不就浪费了吗?你看……”

    王学新想也不想就拒绝了李云龙。

    不过当然,他不是生硬的拒绝,而是摆出一副为难的样子,说:“团长,不是我小器不给你,只是一方面是鹰酱那边交待过,这些子弹是他们白送的,必须而且只能用在山地部队上,否则下一批就没了!”

    王学新知道孙尔威这洋鬼子肯定压不住李云龙,于是又补了一句:“何况……这山地部队非同小可,它很可能关系到中条山守不守得住的问题。他们用的是那种半自动步枪,子弹一压八发扣着扳机两下就没了,一千发子弹能练个几天?这要是出了问题上级怪罪下来……”

    “你不说不就没人知道吗?”李云龙一张脸拉得老长,语重心长的说:“小东北,你这就太不够意思了!咱们这边紧巴巴的要求‘每一发子弹消灭一个敌人’,你这边却每人一千发子弹练着玩……跟你要点还抠抠搜搜的,你这还是不是我独立团的兵了?”

    王学新有些无奈,只能回答道:“团长,要不这样,我另外再给您争取些弹药来?”

    “这就对啦!”李云龙马上就高兴起来,拍了拍王学新的肩膀:“我就说你小心能行!”

    心下却暗道,这要是不逼他两下,就一点油水都沾不上了。

第40章 控制权

    让王学新有些意外的不是这些,而是跟装备来的还有一队为数十二人的鹰酱大兵。

    孙尔威把他们带到王学新面前,介绍道:“王,这是托马斯少校,国内派来的军事顾问!”

    “军事顾问?”王学新有些疑惑,他望向孙尔威,问:“我记得我们并没有要求贵国派军事顾问!”

    孙尔威带着些尴尬解释道:“是这样的,你们使用的是M1步枪还有机枪……他们认为至少需要军事顾问来指导一下……”

    孙尔威还没说完,托马斯少校就打断了他的话,他用并不流利的中文说道:“我认为这并不需要解释,这是我们的实验,我们只有把你们训练成像我们这样的部队,才能发现问题!”

    王学新听着托马斯这语气心下有些不爽,就冷言反对道:“不好意思,托马斯少校。什么叫你们的实验?”

    “难道不是吗?”托马斯少校一摊手,回道:“我们的装备,免费提供,你知道这些装备和弹药值多少钱?”

    说这话的时候,托马斯少校还盛气凌人的用手指点着王学新的胸口。

    王学新看了看孙尔威,然后笑了起来:“抱歉!合作到此为止,你们可以带着你们的装备和人离开了!”

    托马斯少校似乎不相信自己听到的,转头望向孙尔威,问:“搞什么鬼?他在说什么?”

    孙尔威没理会托马斯少校,而是上前对王学新说:“不,王!你不能这么做,你不知道我们费了多大的劲才把这些装备和弹药运到这,你不能一句话就终止这个项目……”

    “我不是说终止这个项目!”王学新回答。

    “那你刚才说的又是什么?”孙尔威疑惑的问。

    “我说的是……终止所有项目!”王学新一字一句的强调:“所有的!”

    “你……”孙尔威霎时就涨红了脸:“你这是在意气用事,而且这也不是你能决定的……”

    “这就是我能决定的!”王学新打断了孙尔威的话,反驳道:“你认为我们首长会愿意因为装备而把人交给你们指挥吗?”

    “我们没有这样的打算……”

    “那你们是什么打算?”

    孙尔威哑口无言。

    王学新看得很清楚,托马斯少校一句“这是我们的实验”把鹰酱这个项目的目的暴露无遗……他们想通过装备援助彻底控制这支一千人的队伍,甚至是指挥权。

    就像托马斯说的,只有把这些人训练成鹰酱那样,才能找出他们作战的问题。

    这听起来似乎只是训练,但作战方式像鹰酱那样,指挥是不是也要像鹰酱那样?

    然后鹰酱就只需要用几条步枪就换走了八路军精锐,天下哪有这样的美事?

    鹰酱其实并非头一回这么干……其实也可以说是头一回。

    王学新之所以能一眼就识破,是因为他们对华夏远征军也有过这样的企图。

    那是远征军败退到阿三那去的时候,鹰酱出装备、出补给并且提供训练,华夏则出人,将国内的精锐甚至有文化的学生兵通过驼峰航线运到阿三那。

    然后练着练着,鹰酱就在争夺指挥权了……鹰酱打算习惯成自然,因为鹰酱官兵都是以教官的形势存在,平时就命令华夏士兵干这干那,打仗时指挥他们作战就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鹰酱官兵能有华夏军队一半的勇气,这招很可能就成功了。

    问题在于鹰酱打仗习惯于用弹药去堆,然后再派步兵争夺阵地。

    表现在华夏远征军的指挥上,鹰酱教官则总是躲在华夏军队身后叫唤,战后再跳出来争功。

    这样的教官队伍还想争夺指挥权?

    那就是异想天开,结果华夏远征军全体绝食抗议,最终鹰酱才不得已将指挥权交还给华夏。

    此时这个托马斯少校,显然知道自己没有那么多时间……八路军的战斗迫在眉睫,他们没空搞糖衣炮弹的那一套慢慢来,于是一上来就要争夺控制权。

    表面上说的是将山地部队训练成鹰酱模式,实际上却是要控制这支部队。

    王学新知道这时不能退让。

    对付鹰酱这种“商人”,从一开始就不能有任何退让,否则他们就会以“切香肠”的模式步步紧逼,最后回头一看,发现整支部队都不是自己的了。

    孙尔威将托马斯少校邀到一旁,脸色十分难看的问:“上帝,你们真是这样的打算吗?我是说利用装备控制这支部队?”

    “有什么不对吗?”托马斯少校疑惑的问:“这难道不符合他们的利益?他们虽然出了人,但是许多人没有装备也没有弹药,我们给了他们装备和弹药,还教他们打败敌人的战术……”

    孙尔威无奈的摇了摇头:“你们居然还以为能教他们打败敌人的战术?”

    孙尔威这才发现国内跟陆军的交流太少了。

    原来这是鹰酱陆军的自作主张。

    鹰酱是将这个项目交给研究所的步战科,因为这同时也包含着枪榴弹的使用的改造。

    研究所只是简单的把这个项目通知陆军,然后让他们派一支部队去华夏作顾问。

    陆军就理所当然的以为他们能凭着这些免费的装备掌控全局,于是才有托马斯少校的言论和想法。

    “我希望你明白一点,少校!”孙尔威对托马斯少校说:“我们来这是学习他们的战术,而不是教他们什么的。所以,收起你们的那套想法!”

    “什么?”托马斯少校还是不敢相信,他望了望王学新,又回过头来带着不屑的眼神问孙尔威:“你是说,就他们?他们能教我们什么?”

    孙尔威刚要离开,听到这句话又回过头来,加重了语气并用手指点着托马斯的胸口:“你以后会知道的,少校!首先,你要知道一点,那个你看不起的人在不久前救了鹰酱,是他让我们在太平洋战场上转败为胜!所以,收起你的高傲!要么就像他说的那样,收拾好行李滚回去!”

    说着,孙尔威就留下托马斯少校一个在那发愣,心里想着该怎么为这事道歉!

    王学新早知道会这样,他心里想的,就是李云龙那要求的弹药应该有了。

第41章 粮食换装备

    孙尔威走到王学新面前递上一根烟,带着歉意解释道:“抱歉,王!他们是陆军的人,知道的不多。我保证今后不再发生这样的事!”

    王学新接过烟,回答:“孙尔威,这可不是一句抱歉就能解决问题的吧?我刚才已经把事情跟首长说了,首长也很生气,他也同意我的观点,表示要与你们终止一切合作……”

    “不不……”孙尔威赶忙赔不是:“这只是个误会,你可以跟首长解释一下!”

    其实王学新压根就没把这事向首长报告,刚才只不过是装腔作势的发几个日常电报而已。

    王学新摆出一副为难的样子皱着眉头:“我们首长这人,脾气倔得跟驴似的,一旦决定的事轻易不会做出改变。他还说,你们今天要是有这样的心思,明天很可能也会有这样的心思,合作就没多大意义啦,咱们还不如去跟毛熊联系……”

    孙尔威一听到“毛熊”就有些急了,赶忙凑上前压低声音说道:“王,帮帮忙!向你首长说几句好话。而且毛熊那边也不容易,他们的物资还得依靠我们供应,他们对你们的帮助十分有限!”

    这倒是实话,此时的毛熊已经是自顾不暇了,直至冬天寒潮来袭,他们才打了一次“莫斯科保卫战”,否则就一厥不振了。

    不过据说,因为有了王学新提供的火箭筒,毛熊那边已经大幅迟滞了汉斯的进攻。

    这些话王学新当然是不会说的,他扬了扬头,望了站在不远处生闷气的托马斯一眼,说道:“话是这么说,但也总比你们出几条枪就把咱部队都拿走强吧?说句不好听的,你们这些半自动我还不想要,就为了给你们提供经验才勉强用上的,现在还想把指挥权也要了去?”

    王学新这话说得半真半假。

    虽说M1步枪是好枪,但战场上一向讲究的是“只有最合适的装备没有最好的装备”。

    M1半自动并不适合八路军的后勤状况,只能小批量装备。

    孙尔威表示理解:“我明白,咱们这个项目的定位应该是这样:部队是你们的,装备和弹药由我们免费提供,你们可以用任何自己想用的战术与敌人作战,我们获得的是战斗经验和战术!等会我们可以写个合同详细列明这些条例,没问题吧?”

    王学新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样才对,说什么用鹰酱的战术对敌才能发现问题,这他娘的就是扯蛋,此时的鹰酱基本没打过仗,全是从日不落那照搬的营连战术,一直要脱亚入欧的鬼子学的也是那一套,无非就是依托机枪火力展开兵力……这能适用山地战?

    此时的鹰酱连山地部队都还没概念呢,倒是汉斯在这方面走在前列,专为进攻高加索山脉训练了一批山地部队,毛熊为了应战也不得不组织起了山地部队。

    因此,要是以鹰酱的战术训练,还不知道将来在战场上要牺牲多少人。

    更严重的还是,如果在山地战上无法压制住鬼子,整个中条山防线就有可能就此崩溃,于是八路军吕梁山防线的侧翼就将再次暴露在鬼子的兵锋之下同时还要丢掉运城的铁矿、铜矿。

    但王学新还是没同意,他回答:“我这边是没问题,但首长那……就麻烦了!”

    “需要我亲自去跟你们首长解释吗?”孙尔威问。

    “你的解释有我的解释管用吗?”王学新反问。

    孙尔威一想觉得也对,自己是鹰酱的人,而王学新却是深受首长信任的营长,当然是王学新解释更有用。

    王学新见这胃口已经吊得差不多了,就说道:“我们首长啊,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是穷怕了,动不动就担心没弹药,这要是能有点弹药……这话就好说啦!”

    孙尔威“哦”了一声,然后眉头就舒展开了:“这容易,我马上调十万发弹药来向首长赔罪!”

    我去……

    王学新在心里暗骂了一声,这他娘的简直就是土豪,一开口就是十万发弹药,这都是往常八路军一个师的弹药量了。

    同时王学新还有些好奇,问:“现在弹药运输这么方便吗?”

    孙尔威笑了笑,回答:“不是弹药运输方便,而是这些小批量弹药我们可以从顽军那要,另一方面再援助上如数补偿再加上些运费就可以了!”

    王学新“哦”了一声就明白孙尔威这话的意思了。

    弹药这东西往往是等不了的。

    比如山地部队在战场上马上就需要弹药补充,总不可能等鹰酱从阿三那运来吧?

    于是鹰酱就建立了这样一个补充机制,弹药直接从西安顽军那调,这边调那边补,还能多补一些。

    顽军从中也能得到好处,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想到这王学新不由暗骂一声,这些弹药原本是顽军应该给的,现在还需要这样折腾一番才能拿到。

    孙尔威接着说道:“另外,你们要求的粮食其实也是从顽军那调的!”

    “粮食?”王学新疑惑的问:“你是说那一千万美元的粮食?”

    孙尔威点了点头:“顽军那认为用这么宝贵的运力运粮食太可惜了,于是跟我们达成了一个协议:我们转运给你们的粮食由他们提供,而我们只需要为顽军运输等价的装备和弹药,这就相当于互换,你对此没有问题吧?”

    王学新听着这话就有些无语了。

    对八路军而言其实没啥变化,王学新依旧会得到他想要的粮食。

    唯一的变化就是顽军把粮食换成了装备和弹药。

    这做法原本也没什么错,战争年代谁也说不清是粮食更重要还是弹药更重要。

    说粮食重要吧,没它人都无法生存。

    说装备重要吧,没它就守不住粮食。

    只能说缺啥就啥重要。

    因此,八路军是粮食重要,装备也重要。

    顽军则由于滇缅公路还没被封锁,粮食暂时没到紧缺的地步,于是选择装备有一定的道理。

    问题是……

    这明年滇缅公路要被封锁而且河南还会闹大饥荒。

    到时把粮食换成装备的顽军岂不是要把肠子都悔青了?

第42章 发枪

    顽军那边的事就不是王学新能左右的。

    话说顽军可不是头一回干这傻事,开战前顽军已经募集到一批资金可以用来购买战机。

    但顽军却认为战机这东西更新换代太快,现在要是购进一批战机用于训练,到战时这批战机只怕就已经落后了。

    于是就将这些钱存在银行里,到时不只可以买到更先进的战机顺便还能多出点利息。

    顽军没想到的是,战前购买战机跟战后购买战机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价格……一旦开战所有人都知道华夏急需战机,于是就坐地起价。

    原本出口价只有10000到15000美元的战机,在顽军咬着牙决定组建时就用45000美元才买下,也就是现在买一架原本能买三四架。

    这也就罢了,因为没有提前训练而缺乏此种机型的飞行员,于是从内到外包括飞行人员和地勤人员在内全都要买,这些飞行员还得把他们当大爷似的供着,这花的冤枉钱只怕连十倍都不只。

    现在,顽军又再次误判了形势。

    他们不知道在不久的将来国内将会大规模的缺粮,于是竟然用粮食换装备……

    这虽然是好事但也不能说是好事。

    说是好事吧,顽军是八路军的死对头,他要是自己都缺粮饿肚子只怕就没闲工夫封锁八路军了。

    不能说是好事,则是因为在合作抗战的大战略面前顽军正面防线要是崩了也不符合八路军的利益。

    更何况,顽军要是缺粮了就会更苛刻的搜刮百姓,最终饿死的还是百姓。

    所以王学新做了一次尝试,他试图利用鹰酱的影响力让顽军不这么做。

    王学新是这么对孙尔威说的:“这是我们之间的交易,孙尔威。它不应该有第三方插手!”

    “可这对你们没有任何影响!”孙尔威摊了下手:“我不明白你为什么反对!”

    想了想,王学新才找了个借口:“他们很可能会给我们劣质粮食,或者在里头掺了石子、米糠或是其它东西,你知道的,我们不信任顽军!”

    “不,他们不会这么做的!”孙尔威对此很有信心:“因为这是我们跟顽军的交易,我们已经警告过他们了,他们不可能拿大批军援开玩笑!”

    孙尔威说的是对的。

    顽军对自己士兵有可能这么干,对八路军也有可能这么干,但如果是与鹰酱的交易……就算给他们天大的胆也不敢这么干,另一头的资源和补给全靠鹰酱撑着呢。

    王学新也想过让孙尔威转告顽军让他们主动放弃做这傻事,但想了想觉得还是算了……

    虽然他是好心,但顽军那边不可能听一个八路军营长的建议,更不会相信八路军营长是为了顾全大局的的确确为他们的利益着想,他们只会以为八路军这是在阻挠他们获得更多的装备。

    正所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说的只怕就是这样,王学新只能听之任之。

    装备到后的第一件事,王学新就是把它们发放到战士们手里。

    此时的训练基地已经由一片荒林被他们改造得有些样子,几个由树枝搭起的小屋,还有零散分布在山里的坑道和掩体……这并不说王学新不舍得给山地连配装备,比如搭个帐蓬什么的。

    重点是山地部队通常要掩蔽自己的位置,这要是一排排的帐蓬搭起来敌人老远就能看到,那就得不偿失了。

    猫犊子拿着枪都有些不相信了,他愣愣的看着王学新,问:“营长,这枪是给咱们用的?”

    “当然!”王学新回答:“要不发给你们做什么?”

    猫犊子霎时就欢呼起来,只看得其它战士都有些莫名其妙的。

    老七抓着枪上上下下的打量一番,问:“这是啥枪啊?比咱用的‘花旗中正式’还好?”

    猫犊子兴高彩烈的回答道:“我说老七,你也不看看咱营长身上背的是啥枪!”

    “那……”老七望了望王学新背上那枪,因为王学新背的是把带的着狙击镜的,所以看起来还是有点不一样。

    不过再仔细看看,老七就笑了起来:“就是营长那枪,只少了个小镜子!”

    这么一说就不需要再多做解释了,战士们欢呼一声就急着上前排队领枪了。

    原来王学新这把枪那是早就声名远播了,虽然王学新拿到手后甚至都没实战过……八路军虽说营长一级的军官上战场很正常,到李云龙这个层级的要亲自上战场就得偷着上了,否则会补上级处分。

    问题在于王学新手底下有六个连还有几十辆坦克,说是一个营长其实比一个团长还牛……当初独立团人数最少时也只有几百人,不比坦克就比兵力都没有现在王学新这个营多。

    这么多部队都需要王学新指挥,指挥他们作战都忙不过来了,哪还有机会上战场打仗。

    不过后来想想,王学新认为上战场机会少不是因为兵力多的原因。

    那李云龙还指挥着一个团呢,打山崎大队的时候还不是亲自带着一个团冲锋?

    重点是王学新指挥的是坦克连,王学新上去能干啥?当一个跟随步兵?要不做一名坦克兵?

    都不合适!

    所以大多时候只能在指挥部里呆着掌控全局,顶多就是背着枪上前线看看战况。

    即便是这样,王学新这把能不用拉栓就打八发子弹的步枪还是传开了。

    没其它原因,就因为全军就王学新一把……确切的说,应该是整个华夏就只这把,此时鹰酱援助给华夏的还是春田式步枪,就连华夏远征军也是后期才少量装备M1。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因为少所以很快就变得人尽皆知了。

    山地连的战士们有事没事还会向王学新把这枪讨了去,几个人围着一边投以艳羡的目光一边啧啧称奇……在战场上的战士,最希望的就是能有一把称手的武器,就像冷兵器时代的士兵拥有一把宝剑一样,这会给人一种莫名的安全感,同时也是身份的认同。

    而这时,他们梦寐以求的步枪竟然就在他们面前,而且还会分发到他们手里……这又怎么能不让他们欣喜若狂。

第43章 托马斯

    托马斯少校心下十分不爽,原因是他接连遭到来自威尔逊和上级的训斥。

    威尔逊那也就算了,托马斯可以当他是随口一说,因为他与威尔逊同是少校,威尔逊没有权力限制他怎么做。

    托马斯甚至做好了打算,威尔逊要是再对他出言不逊,他就会照着威尔逊的下巴来两拳……鹰酱陆军一向不看好这些情报人员,他们认为这些情报人员只会躲在后头搞黑幕或打小报告,却把他们这些当兵的丢到战场去送死。

    但紧接着,陆军又给托马斯少校发了一封电报:“做好你的事,托马斯,其它事不属于我们的职责范围!”

    托马斯斜眼看了看不远处的威尔逊,威尔逊恰好也望向这边。

    托马斯暗道肯定是这家伙告的密,否则上级不可能在这时候下达与之前不一样的命令。

    想着,托马斯就朝威尔逊竖了下中指。

    威尔逊只是笑了笑没有理会托马斯,他不希望身在华夏还与自己人搞得不愉快,这也是一开始他没有站在王学新一边的原因之一……但后来王学新威胁说要终止项目,他才不得不选边站。

    威尔逊花了几秒钟考虑下是否应该跟托马斯进一步沟通并达成共识,但想了想还是放弃了。

    这应该是王学新的麻烦。

    威尔逊相信王学新能收服这个桀骜不驯的大兵。

    否则,这个项目就不值得期待。

    此时的托马斯少校正在回忆威尔逊说过的话,然后问着助手卡斯特上尉:“你知道些什么吗?他说那家伙拯救过我们国家!”

    托马斯少校所说的“那家伙”指的显然就是王学新,卡斯特听得懂。

    卡斯特是负责情报工作的,知道得多一些,他听着这话就愣了下,然后问:“那家伙是个营长?”

    “或许是的!”托马斯少校说:“我没看到他的军衔!”

    此时八路军非主力部队还没有军衔标志,再加上强调官兵平等所以连军装都没有区别,所以托马斯没看出来。

    这有缺点也有优点。

    优点是战场上敌人认不出哪些是军官无从针对。

    缺点则是部队要是被打散了不知道该听谁指挥不利于部队作战……因为无法从军服上一眼认出谁军衔最高。

    这也是散兵聚一块时通常得先互相报一下身份,或者大喊一声:“我是某某某,全体听我指挥”的原因。

    卡斯特听王学新可能是个营长就瞪大了眼睛,他凑上前去小声的对托马斯说道:“少校,你难道没听说华夏营长?”

    托马斯不由恍然大悟,然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心想应该就是这个华夏营长了,那个传说中的找出鬼子战机弱点并给航空兵提出建议的人。

    之前托马斯少校一直不相信有这事,他以为这不过是以讹传讹或者是高层转移鬼子视线而找的借口。

    开玩笑,一个华夏营长怎么可能知道战机的事!

    他们甚至连战机是什么都不知道,高层应该找一个更好的借口。

    托马斯少校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可现在这个华夏营长居然就在面前,而且威尔逊这些情报人员如此重视……难道传说的一切都是真的?

    托马斯不确定,他也无法确定。

    托马斯心想:“咱们走着瞧,看看你有多少本领!”

    也难怪托马斯会这么想,他是为数不多的参加过一战的老兵……一战结束到现在已经有23年,参加过那场战争的士兵大多都因为上了年纪退役或是在部队里做教官训练新兵,像托马斯少校这样还在部队里服役的寥寥无几。

    这也是陆军决定派托马斯来的原因之一,有实战经验就意味着能更好的学习借鉴战术,否则不过就是纸上谈兵。

    抱着“看好戏”的心理,托马斯第二天就带着部下赶到山地连的训练场……托马斯少校的任务是指导山地连使用这些新装备并进行维护和简单的维修,去训练场当然有必要。

    托马斯赶到时发现华夏士兵已经在训练了,华夏营长则蹲在地上一边用树枝画着战术图一边说着什么。

    老七朝王学新扬了扬头,压低声音说:“营长,那个白狼洋鬼子来了!”

    王学新扭头一看,见是托马斯少校,回头就给老七脑袋上来了一下训道:“什么白狼不白狼的,这就给人取上外号了?说话注意点!”

    老七有些委屈的回答:“营长,人家都想要指挥权了,咱们给取个外号还不行?”

    王学新没理会老七,起身向托马斯迎了上去,心下暗自奇怪战士们怎么会给托马斯起了个白狼的外号。

    后来王学新才知道,战士们是知道托马斯想要指挥权就七嘴八舌的说托马斯是“空手套白狼”,于是就有了这外号。

    不过这也不太对,人家不是空手套白狼,他是带着装备来套的……

    “托马斯少校!”王学新上前打了声招呼:“听说你有一部份华夏血统,所以才会汉语?”

    这是王学新从孙尔威那打听来了,托马斯奶奶是华夏人。

    托马斯没回答,他一边嚼着口香糖一边打量了一下训练场上士兵的战术动作,很随意的说:“看来你们不需要我们的指导了,是吗?”

    “不!”王学新回答:“它的维护和保养虽然跟春田步枪相差不大,不过一些细节方面……”

    “放心!”托马斯打断了王学新的话:“这些是我们职责范围内的事,我们会完成的!但是……”

    说着托马斯这才转头正眼对着王学新,说:“你真觉得这样训练有用?”

    “有什么问题吗?”王学新反问。

    托马斯微微摇头然后笑了起来。

    他有些看不懂王学新的训练方式,进攻以狙击手和步枪手为依托,而这狙击手……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以两人组成一个小组共用一把狙击枪,狙击枪不够用吗?

    这些华夏人是把狙击枪当作宝贝了吧!

    然后托马斯就下了结论:“你们要是这样走上战场,很可能没人能活着回来!”

第44章 比试

    “是吗?”王学新反问:“何以见得?”

    王学新其实能理解托马斯少校,他的战术思维还处在比较落后的阶段……托马斯少校参加的是一战,二战对他而言还没开始打,所以他的思维大多还停留在一战堑壕战的状态下。

    顶多,他就是受汉斯“闪电战”的影响抛弃了被动防御认同了主动进攻在战略上会更具优势。

    这种历史的局限性会使他看不懂王学新这种来自现代的战术。

    果然,王学新就听托马斯说道:“首先,我不觉得你们用步枪、枪榴弹和狙击手能压制得住敌人的火力,在这种情况下进攻,你们将付出大量的伤亡……”

    “少校了解你的对手吗?”王学新打断了托马斯少校。

    “什么?”托马斯少校愣了下:“你是说鬼子?”

    王学新点了点头,回答:“鬼子大多使用的是大正十一年式机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歪把子,或者是96式轻机枪……不过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鬼子资源少到处开战,以至于他们弹药并不像你们那样充裕,他们的作战思想是尽可能用最少的子弹消灭最多的敌人!因此他们更讲究的枪法也就准确性,而不是像你们一样的火力!”

    王学新将目光转向托马斯,接着说道:“所以,少校!不要把敌人想成自己的样子,这会让你们对将来要面对的敌人发生误判,而且是严重的误判,这有可能会你和你的士兵无法从战场上活着回来!”

    托马斯少校面色一红。

    这一点被王学新说对了,托马斯少校理所当然的把假想敌当作像鹰酱步兵一样的火力一样的作战风格,然后一开仗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一大堆炮弹和子弹往前堆。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王学新朝周围挥了一下手,补充道:“我认为你们也有必要考虑一下作战环境,在这样的山地上,弹药不足是常有的事。我想,你只要打上一仗,就不会轻易用机枪压制敌人火力而会选择用步枪!”

    其实原因不只是这些。

    机枪这东西能用于压制敌人没错,但它更适用于地形开阔射角不会被遮挡的地方,只有这样机枪才能以一挡十发挥高射速的优点。

    但如果在到处都是石头和树木的山地……机枪手的胡乱扫射不仅无法命中目标还很容易成为敌人步枪手的目标,这时机枪就远不如几个不同位置的步枪尤其是半自动步枪有用了。

    “问题是你们这么做能有效压制敌人的火力吗?”托马斯依旧不甘心:“比如你的狙击手居然是两人一组,你为什么不让他们每人一把狙击枪?这总不存在弹药问题了吧?”

    狙击枪用的弹药量很少,一百多发子弹足够打一场战斗,所以的确没有多大的补给压力。

    然而……

    王学新笑了笑,朝一名背着狙击枪的鹰酱大兵扬了扬头,说:“要不我们测试一下?”

    “测试什么?”托马斯疑惑的问。

    王学新朝一名战士招了招手,从他手里接过一把春田式狙击枪交到托马斯手里,说:“你们两个人两把狙击枪,我们两个人一把狙击枪,让我们瞧瞧谁能击中更多目标!”

    托马斯带着不可思议的眼神望着王学新,说道:“你疯了,两把狙击枪怎么可能会输给一把狙击枪?”

    王学新只是笑了笑没说话。

    这时孙尔威上来了,他远远的看到王学新和托马斯少校在争论着什么,赶忙三步并作两步的跑了上来,紧张的问:“发生了什么?”

    “没什么,孙尔威!”王学新回答:“你来的正好,我们正打算跟托马斯少校比试一下!”

    “比试?”孙尔威原本还以为王学新这个“比试”是客气的说法,但听了王学新的解释后才知道只是比枪法。

    接着孙尔威也觉得这很有意思,因为他也不相信两把狙击枪会输给一把狙击枪。

    站在王学新这边的孙尔威甚至还劝着王学新:“王,你真要比试?要知道他们能派到这里来的人都不是些好对付的家伙!”

    “我知道,孙尔威!”王学新回答:“同样我们也不是!”

    “好吧!”孙尔威有些无奈,然后交待了一声:“你要挑一个枪法准的部下!”

    王学新忍不住笑了起来,孙尔威似乎更应该帮托马斯少校说话才对。

    不过这似乎也正常,因为这只是在枪法层面的比试无关两国的荣誉,孙尔威出于私人原因更希望王学新赢。

    战士们这边听说要跟洋鬼子比试枪法,个个都跃跃欲试的,七八个人站出来叫道:

    “营长,让我上吧!”

    “营长,让我上,保证打败洋鬼子!”

    ……

    最后王学新还是让一个叫陈远乡的战士和猫犊子配合。

    陈远乡是山地连有名的神枪手,外号锄头。

    原因是他来部队时啥也没带,就背着一把锄头……这把锄头就是他的武器,他所在的村被鬼子洗劫,陈远乡独自一人用锄头敲死了一名鬼子逃了出来。

    等锄头再回去的时候,家乡已经变成遍地尸骨的废墟。

    从此之后锄头就变得异常冷静,就像周围发生的所有事都与他无关似的,只有在战场上面对鬼子时才让他活跃。

    王学新需要这样的冷静的人,他适合观察、分析,并做出最佳的判断,因为他们是脑袋思考而不是用嘴巴说。

    托马斯少校则是亲自上场,另外还带着一名原本就是背着狙击枪的部下。

    可以看得出来,托马斯少校对这场比试很有信心,他笑着拍了拍部下的肩膀,说:“好好打,汤姆,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是,少校!”汤姆朝少校敬了个礼。

    周围的几个鹰酱大兵齐声欢呼起来为两人打气。

    比赛双方四个人在场中简单的碰了个面后就各自准备了。

    目标则是王学新在三百米设置的随机靶……其实就是一个个胸靶,用绳索牵引着可以将它们拉着立起来的那种。

第45章 狙击小组

    托马斯少校很聪明,他带着部下上场时两个人分开位于两个位置。

    这样可以对目标形成交叉火力避免视线死角……有些目标在这个位置看不到在另一个位置就能看到,实战中甚至还可以互相掩护。

    出于公平考虑,在托马斯上场时就是由八路军战士起靶,八路军上场就由鹰酱大兵起靶。

    其实王学新觉得这都无所谓,因为这比的项目不是打得准,而是测试两把狙击枪与一把狙击枪在同样时间内谁打的目标更多……因此只要时刻保持着三到五个靶立着其中还有些红靶就可以。

    所谓的“红靶”就是用来模拟重要目标,通常会在再隐秘的位置比如在掩体内、石堆后,或者灌木里只露出一角。

    这是王学新用来训练狙击手们在战场上要有选择的打更有价值的目标而不是乱打一气。

    比如机枪手、迫炮手、掷弹筒射手、军官等等。

    战场上一个有价值的目标值十个普通目标一点不为过。

    不过在训练场上而且是测试谁打更多目标的实验,王学新和托马斯少校一致认为红靶值三个普通靶,同时两发命中同一靶也只计一个靶分……实战中同一个目标可不会死两次。

    随着孙尔威一声大喊“开始!”,各个方位的胸靶就接二连三的立了起来。

    托马斯少校和那个被称作汤姆的狙击手的确有两下子,他们不愧是用惯了春田步枪的兵,拉栓动作十分娴熟,射击完后还时不时转换狙击阵地……这次测试是以实战出发,实战当然要不断变换阵地。

    这也让王学新对托马斯少校多了一层肯定。

    他要是与部下两人从头到尾都呆在一个位置不动射击,虽说有作弊的嫌疑但王学新也不好说他什么。

    八路军的确也可以跟他们一样不换阵地持续射击,但两支步枪降低难度与一支步枪降低难度相比显然更占便宜。

    托马斯身为一名一战过来的老兵,这点计算当然是会的,但他还是没有占八路军便宜。

    他在这一点上保持了绅士风度,或者也可以说,他是对自己能获胜有十足的信心,以为根本不需要占便宜。

    随着一声声枪响,为时五分钟的射击很快就结束了。

    五分钟不长,但狙击手讲究的就是反应和速度,太长时间的测试反而失去了意义。

    一个个靶子被送上来清点,不久孙尔威就宣布:“两人一共击35发子弹,命中8个目标,其中3个红靶,一共14分!”

    托马斯对这成绩并不是很满意,原因是汤姆几次挑选射击难度太大的红靶而使命中率偏低……像这种难度太大的目标,托马斯少校知道自己应该选择放弃。

    鹰酱大兵则不约而同的握着拳头欢呼,这是相当不错的成绩,如果是实战,他们两人在这五分钟内很可能已经让八个敌人失去了战斗能力。

    接着是猫犊子带着锄头上场。

    猫犊子手持狙击枪,锄头背着一把冲锋机关枪手持望远镜在旁边跟随。

    两人上阵前花了点时间进行沟通……这倒不是“占便宜”,而是托马斯和部下都是单枪匹马,八路军这两人需要协同,自然要分析地形并进行简单的交流。

    另外,就算是在实战,很多时候分析地形和沟通都可以在战前进行不会影响战斗时间。

    接着两人就进入第一狙击位做好准备,随着孙尔威一声喊,靶子立起的那一刻猫犊子就扣动扳机命中一个红靶。

    然后两人迅速更换狙击位,一探头再次命中一个红靶。

    ……

    看到这一幕孙尔威和托马斯少校都愣住了,这命中率高得有些离谱,且击发速度不比两支步枪开火慢多少。

    孙尔威甚至小声嘀咕了一声,问托马斯少校:“他们怎么做到的?是枪法比我们更准吗?”

    托马斯观察了一会儿,脸色十分难看的摇了摇头,回答:“不,他们并不是枪法准,而是两人分工合作紧密协同,这才达到了最佳的狙击速度和命中率!”

    被托马斯少校这么一提醒,孙尔威认真也从协同这方面观察了一会儿,然后也看懂了。

    事实的确像托马斯说的那样,这两人虽然共用一把狙击步枪,但他们其实是协同而不是共用。

    观察手通过望远镜能更全面、更准确的观察目标并对目标价值做评估和比较……当狙击手射击时,观察手就在寻找下一个目标并决定下一狙击位和角度。

    这样一来决策方面的事就由观察手负责,狙击手要做的就是一件事:根据观察员提供的方位找到目标并将它击倒。

    因此他们几乎每次都是最佳选择,再加上战士本身的枪法,于是命中率才高得惊人。

    五分钟结束。

    原本还兴高彩烈的鹰酱大兵此时已经没有半点声音了,因为这结果根本不需要检验,差距大到毫无悬念。

    事情也果然如此,验过靶后孙尔威就叹服的望向王学新,说:“一共击发21发子弹,命中15个目标,其中4个红靶,一共23分!”

    这个成绩在王学新的意料之中。

    原因是什么就不用多说了……这是实战的经验,两名狙击手协同合作的效率会远高于两把狙击枪,这也是现代为什么总是用两人狙击小组的原因。

    “我们输了!”托马斯少校上前握着王学新的手,说:“你是对的,虽然我们能击发更多的子弹,但因为在射击的同时还要思考狙击位及目标选择,于是不够专注直接导致命中率下降。而你们的协同方式……我认为这是种很好的战术!”

    说着托马斯就转向孙尔威:“少校,我建议我们部队使用这种狙击战术,你不会有意见吧!”

    “当然!”孙尔威笑了起来,他拍了拍王学新的肩膀,说道:“虽然我知道我们的合作会很成功,但没想到它会这么快出现!”

    孙尔威暗道这批装备没有白给。

    事实上,仅仅只是两人狙击小组这战术,其价值就远超这批装备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678/ 第一时间欣赏亮剑之军工系统最新章节! 作者:远征士兵所写的《亮剑之军工系统》为转载作品,亮剑之军工系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亮剑之军工系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亮剑之军工系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亮剑之军工系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亮剑之军工系统介绍:
退伍军人宁波回到他所熟悉的电视剧成为一名新兵蛋子
八路军干部成天叫唤的是啥?
李云龙最眼馋的是啥?
独立团最需要的是啥?
装备,装备,还是装备……
偏偏宁波就带了个军工系统去
于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轻轻松松打鬼子
——————————
交流群:953838560亮剑之军工系统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亮剑之军工系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亮剑之军工系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