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亮剑之军工系统TXT下载亮剑之军工系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亮剑之军工系统全文阅读

作者:远征士兵     亮剑之军工系统txt下载     亮剑之军工系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30章 告捷

    长谷里良的做法是正确的,他老兵的经验救了他的性命。

    他第一时间就从冲击波和气浪判断出这是大型……八百公斤的炸弹都不能称之为大型,而应该是巨型了。

    对于这种巨型炸弹的轰炸,如果是像平时做的那样趴在地上简直就是找死,因为能量会沿着地面传至人体,接着五脏六腑就在没准备的情况下被震碎。

    正确的反应,就是像长谷里良一样用四肢支撑着躯干使内脏远离地面。

    这么做也很辛苦,剧烈的震动一波接着一波的震着手心脚尖,让长谷里良感到一阵阵酸痛,但长谷里良依旧咬着牙保持着这样的姿势,直到爆炸几分钟后爆炸彻底结束。

    坐在地上挥了挥已经麻木的手脚,等它们恢复些知觉后,长谷里良马上就挖开几乎被埋上的掩体钻了出去。

    然后长谷里良就看到了让他震惊得无以复加的一幕……

    原本摆着一门门重炮的炮兵阵地几乎被抹平,确切的说不是抹平,而是变成了一个个大坑,火炮以及炮弹全都不见了,包括长谷的部下。看到的全是焦黑的沙土,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火药味……是八路军的土制火药没错。

    但是,八路军什么时候居然拥有这么强大的炮火?!

    更让长谷里良想不通的是,八路军怎么能打到他们?

    要知道这里距运城可是有十五公里远!

    飞机?

    长谷里良没有听到飞机的声音!

    那又是什么?

    长谷里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他知道,不管那是什么,他的第293重炮联队已经不存在了,包括他的部下……他们不是被炸死,就是在睡梦中被震死。

    王学新第一时间就收到电报:“命中目标,打得漂亮!”

    “高火”部队立时就发出一片欢呼声。

    接着侦察部队又补充了一个情报:“十发命中七发,有两发偏离目标,还有一发不知去向!”

    一发不知去向的,很可能是控制系统出了问题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王学新只能默念,旦愿不是在八路军辖区内爆炸,最好也不要炸着老百姓……

    这是说不准的,当年汉斯的V1导弹,就有这样的情况,因为控制系统出问题在空中失去控制像二踢脚似的乱窜,结果还直接命中日不落的一座大楼。

    这直接造成了日不落的恐慌,因为他们以为汉斯的这种飞弹能够自主寻找目标。

    那还了得?

    几百公里外取敌首犹如探囊取物?

    这仗还怎么打?

    往后汉斯岂不是想打什么就打什么?

    不过当然,这最终被确定是种误会。

    这同时也说明了,这时期的导弹,出了问题后绕一圈又飞回原地都是有可能的。

    说起这功夫,当然少不了阿三。

    王学新赞了和志民一声:“和教授,计算得很准确,十枚中七枚,这精度相当不错!”

    和志民回道:“这或许只是侥幸,有点运气,下一回也许就达不到这么高的命中率了!”

    王学新不以为意。

    因为下一回,就不是十发了,没有这样的精度也可以用数量补上。

    接着王学新就下令:“动作快,把所有发射架拆除!”

    和志民闻言不由一愣:“营长,这发射架……不是可以重复使用的?”

    王学新回答:“我们还有高火吗?”

    “没有!”和志民回答:“可是……”

    和志民有些懵,不是说好的要做做样子给鬼子看,吓吓他们唱一出空城计的吗?

    不过接着和志民就想明白了。

    唱空城计并不意味着要把发射架摆在这里。

    相反,如果发射架都拆除了,鬼子就不知道八路军是用什么装备攻击了他们的炮兵阵地,到时他们更不敢轻举妄动。

    想着,和志民不由在心里暗赞了一声:这个王营长,这个玩心理战的高手啊,鬼子这次死的不冤了!”

    果然,消息传到冈村宁次那的时候,冈村宁次一连说了几次不可能,他甚至怀疑这是第293联队自己出的乱子然后怪罪到八路军头上。

    “一定是293联队出了问题!”冈村宁次说:“他们无意中引爆了炮弹,为了推托责任这才说是遭到敌人攻击!”

    筱冢义男初时也认为冈村宁次是对的,因此就派人到炮兵阵地调查。

    但不久后,筱冢义男就拿着电报向冈村宁次报告道:“大将阁下,第293重炮联队联队长……长谷大左,剖腹自尽了!”

    冈村宁次听了这话没什么感觉,犯了这么大的错,剖腹自尽是应该的。

    但转念一想,就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

    如果长谷大左剖腹自尽,就说明他根本用不着借遭到敌人进攻为自己开托责任,因为反正都是死,实话实说反而还有可能罪不至死。

    换句话说,就是第293重炮联队遭到八路军轰炸很可能是真的。

    冈村宁次二话不说,直接丢下手中的笔从墙上拿下军帽为自己戴上,对筱冢义男说:“筱冢君,这里交给你了,我到炮兵阵地去一趟!”

    “是!”筱冢义男应了声,这事居然惊动大将亲自到前线去查看。

    筱冢义男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冈村宁次已经想到这事的严重性。

    首先,这肯定不是敌人的飞机。

    一是因为雷达没有接收到敌人飞机的信号。

    其实“高精度火箭弹”也可以算是飞机,只不过此时雷达的质量不行,无法搜索到体积这么小的飞行物。

    二是昨晚帝国军队有派出侦察机和夜间战斗机巡逻。

    这是为了之前所说的“诱饵”,冈村宁次担心八路军会起飞战机偷袭炮兵阵地,于是派出侦察机侦察。

    侦察机没有发现任何敌方战机起飞。

    那这又会是什么呢?

    敌人的炮弹?

    要知道第293联队距离敌方战线有十五公里,顽军都没有能打到这么远的火炮,八路军还会有这样的火炮?

    也不太可能!

    如果既不是飞机也不是火炮,那……难道是八路军的新型武器?

    这就让冈村宁次心里发麻了!

    远射程,大威力,几发就能摧毁整个重炮联队,而且士兵死伤无数。

    如果八路军有这种装备,帝国将如何应对?

第231章 改变模式

    冈村宁次是带着秋山健一一起赶往炮兵阵地的,他们没有搭乘飞机而是坐火车。

    原因就不用说了,炮兵阵地靠近前线,此时八路军又装备有鹰酱的飞机,搭乘飞机显然目标太大。

    冈村宁次在火车上一路与秋山健一讨论八路军这种装备,冈村宁次有个想法,他问秋山健一:“八路军没有生产火炮的技术,这会不会是一种喷进弹?一种大型喷进弹?”

    来自东京火器制造所的秋山健一马上就摇头否定了这个想法:“这不可能,我军炮兵阵地距离敌人前线十五公里,如果是喷进弹的话,那么它的射程至少要超过二十公里。二十公里还能有这样的精度,这不是火箭弹能做到的!”

    冈村宁次不由沉默了,秋山健一是火箭弹是专家,他的分析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同时,冈村宁次也觉得这不太可能。

    因为帝国的喷进弹在几百米的射程内都很难控制精度……确切的说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全球都没能解决火箭弹的精度问题,八路军又凭什么能解决?!

    想着,冈村宁次又一次怀疑这可能是自己人动了手脚。

    也难怪冈村宁次不敢相信,因为以他现有的知识,不管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怎么都想不到能有什么装备有这么远的射程同时还有这样的威力。

    如果不是八路军的装备,那就一定是自己人疏忽引爆了炮弹。

    至于长谷里良剖腹自尽……那只能说明这事与长谷里良无关。

    或许,始作俑者自己可能已经在这次事故中被炸死了。

    冈村宁次觉得这才是合理的,因此他悬着的一颗心就放下了一半,在火车上他甚至还小睡了一觉。

    然而,当冈村宁次到达目的地亲眼见到“事故”现场时,他马上又推翻了自己的结论。

    “这不是炮弹能炸出来的弹坑!”冈村宁次脸色铁青的看着几乎被抹平的炮兵阵地,重炮要么被炸飞要么被沙土掩埋,只有一根根高耸的炮管伸了出来,似乎是在垂死挣扎。

    帝国工兵正拿着铁锹在阵地上到处挖掘,他们在抢救那些被埋在掩体里的士兵。

    但这都是徒劳,从掩体里拖出的尸体一具具都是七窍流血死状极惨,整个炮兵联队近千名士兵,活下来的不过两百余人。

    秋山健一也是神色凝重,他观察了一下现场,就说道:“大将阁下,一共七个弹坑,每个弹坑都有数十米起径,估计装药量在数百公斤左右。而且,应该是飞行物……”

    冈村宁次心下一沉,问:“你为什么会认为它是飞行物?”

    “首先,没有什么火炮能打出几百公斤的炮弹!”秋山健一说。

    这说法其实不对,汉斯古斯塔夫巨炮的炮弹就重达四千多公斤,八百公斤那都是小意思。

    不过秋山健一这说法也没有问题,因为八路军显然不会有巨炮,巨炮无法隐藏不说,这东西的技术难度还相当高,生产起来也很麻烦,尤其是炮管……如果没有工业技术,炮管在发射这么重的炮弹时就不是把炮弹打出去,而是直接炸膛了。

    “其次!”秋山健一指着那些弹坑说道:“如果是炮弹炸出的弹坑,因为其着地时动量大,炮弹有一个往地下侵彻的过程,因此炸出的弹坑往往更深,表面开口较窄。如果飞行物或是航弹,炸出的弹坑就相对较浅表面开口很宽!”

    冈村宁次观察了一下弹坑,果然就像秋山健一说的那样又宽又浅。

    当然,这个“浅”是相对数十米的开口而言,其弹坑可见的就有几米深。

    这时秋山健一派出去的助手回来了,他们是在秋山侵一的命令在附近寻找“可疑碎片”的。

    这工作做起来可不简单,因为这里所说的“附近”很可能是几公里外。

    秋山健一拿起一块碎片看了看,然后就皱起了眉头:“可以确定是敌人的新式装备,长谷大左没有说谎,这的确是八路军的进攻。另外……大将阁下,我认为您猜的是对的,这很可能是八路军的大型火箭弹。现在唯一能解释的,就是他们已经解决了火箭弹精度问题!”

    冈村宁次没有说话,这是他最不想听到的结果。

    全球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居然让八路军解决了。

    这些混蛋是怎么做到的?

    但更可怕还在后头。

    秋山健一说道:“大将阁下,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种装备……很可能会改变整个作战模式!”

    “什么意思?”冈村宁次问。

    “大将阁下!”秋山侵一解释道:“如果,八路军的火箭弹能打几十公里,那是不是意味着,它也可以打上百公里甚至几百公里?既然已经解决了火箭弹的精度问题,那么射程对它而言,其实就是增加燃料!”

    冈村宁次这下连话都不知道怎么接了。

    他眼皮狠狠的跳了几下,说:“你的意思是,八路军用这种装备,能直接打到我军机场?”

    秋山健一被冈村宁次眼里的杀意吓了一跳,但他还是点了点头回答:“理论上可以这么说,不过这只是我的猜测!”

    “不要做任何没有根据的猜测,明白吗?”冈村宁次警告道。

    “是!”秋山健一挺身回答。

    “还有!”冈村宁次补充了一句:“你说的这些话,不要对任何人提起!”

    “是!”

    秋山健一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

    如果八路军真有这样的装备,而自己又夸大了这种装备的射程,那影响的就会是全军的士气。

    很快就会有帝国士兵想,敌人如果只需要在兵工厂里一直生产这种炸弹,是不是就能在远距离外想打哪就打哪?

    那么帝国军队还有安全的地方吗?

    秋山健一也许是专家,他会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去推测,但他却不懂军事不懂作战。

    冈村宁次虽然没让秋山健一说,但他却知道自己不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他转身就动用了自己的情报网四处活动。

    他希望能通过情报人员从八路军那打听到关于这种装备的更多信息。

    不过当然,在知道这种装备前,冈村宁次是不敢轻举妄动了。

第232章 保密

    鬼子那边几天都没动静,尤其是重炮部队停止了调动,王学新就知道自己虚张声势的动作吓唬住鬼子。

    王学新是第三天才收到首长的表扬信的。

    这次表扬之所以这么特殊,是因为王学新对“高火”的使用保持最高级别的保密。

    因为保密,所以向首长报告用的都不是电台、电话,而是直接送密件……这时期,电台、电话往往都靠不住,因为电话会被偷听电台会被监听,在这些方面上鬼子都有技术优势,甚至在电文解码上鬼子也明显比八路军厉害。

    因此,反倒是密信更可靠,用一些特殊的代码写一封信让几个靠得住的通讯兵送去……路上万一要是出了什么问题,就第一时间把密信烧毁,这么做反而更保险。

    首长收到密信后,马上就意识到这种装备的价值。

    他神色凝重的说道:“这个小东北,是个人物啊!这么短的时间就解决了火箭弹的精度问题,这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喔!汉斯、毛熊、鹰酱这些工业强国都没法解决,在他手上就像玩似的!”

    参谋长点了点头:“十枚中了七枚,这精度完全可以用于实战了!不容易!咱们八路军总算是有一款别人没有装备了,小东北又立了一个大功!”

    首长略一沉吟,就下令道:“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好,太早泄漏消息会使敌人掌握这种装备的弱点,到时就没法打鬼子措手不及喽!”

    “是!”参谋长应了声,但迟疑了下,就问:“可是,咱们的战果要怎么说?”

    首长明白参谋长的意思。

    鬼子一个重炮联队被炸可是有许多人看见的,除了八路军的侦察部队外,还有附近的百姓及游击队。

    八路军还好说,下个命令让他们做好保密工作,但是百姓及游击队……他们可是日盼夜盼,就盼着八路军打胜仗。

    现在打了一个大胜仗把鬼子的炮兵阵地一口气端了,他们当然会奔走相告。

    因此,现在才想着让他们“保密”,只怕已经太迟了,这消息已经一传十十传百,早就传遍大街小巷了。

    参谋长说的没错,民间甚至比首长更早知道鬼子炮兵阵地被炸的事,甚至第二天运城的百姓就都知道了。

    这一点都不奇怪,这关系到他们的生死,当然得关心。

    事实上,百姓从鬼子炮兵调动并将炮口对准运城起就开始关心了,更确切的说是“操心”。

    这其实是鬼子有意为之。

    炮轰运城打的其实是心理战,首先就是要吓跑百姓,然后再让八路军孤立无援一批批的在运城被消耗干净。

    因此,鬼子通过各种渠道甚至是汉奸把消息带到运城试图制造恐慌:

    “听说了吗?鬼子把大炮调到城外啦!”

    “八路军咋不把他们打掉啊?”

    “打?怎么打?鬼子那些大炮能打十几公里呢!”

    “想打也打不到啊,咱就只有挨打的份!”

    ……

    于是运城人心惶惶的,只不过一直以来八路军的表现相当优秀,尤其是独立团,那是一回、两回的从鬼子手里夺回运城,于是百姓才静观其变暂时没乱。

    但恰恰是在这种“静观其变”的状态下,百姓的消息是最灵通的,因为他们做着这样的打算:一有风吹草动,就该撤出运城了,可不能落在别人后头,像上回一样城门一关想走都走不了。

    因此,百姓除了正常生活做事外,一个个耳朵都竖着等消息,甚至还做好了撤出运城的准备。

    没想到,等来的消息却是鬼子的炮兵阵地给炸没了。

    “八路军炸的?”

    “不是八路军炸的还能有谁?”

    “不是说打不到吗?十几公里外!”

    “不知道八路军用什么方法,反正就是炸了!十几里外都能听见响呢,鬼子整个炮兵阵地都让抹平了!”

    ……

    百姓传来传去原本没什么关系,而且传着传着就越传越神了。

    但八路军得给百姓一个“官方声音”啊,这是一个激励百姓士气的大好时机,怎么能这么轻易放过?

    然而,从保密原则角度考虑,又不能多说。

    正在首长和参谋长为难的时候,王学新那又送来一封密信了。

    首长看了“哈哈”大笑,说:“行嘛,就这么宣传!”

    说着就把密信递给了参谋长,说:“最好把这说法登到报纸上去,让全军学习!”

    参谋长接过一看:“我军发起特种作战,成功炸毁鬼子炮兵阵地!”

    “特种作战?”参谋长疑惑的望着首长。

    首长点了点头:“对百姓有个交代,更重要的还是……鹰酱那边也不会怀疑!”

    参谋长“哦”了一声,回答:“我马上去办!”

    不久,一则“我军开启特种作战成功炸毁鬼子炮兵阵地”的报道就登上了报纸为人津津乐道。

    这算是官宣解释了,但这个解释……鬼子是一点都不信,尤其冈村宁次已经找到了“高火”碎片,就更不可能是“特种作战”。

    但恰恰如此,这种装备在鬼子那就更显神秘。

    人天生就害怕陌生的、未知的东西,因为鬼子对这种装备一无所知,所以才越发对它感到恐惧。

    有一点,首长想的跟王学新一样。

    王学新之所以要用“特种作战”做掩护,除了对鬼子保密之外,另一点就是给鹰酱一个合理的解释。

    否则,鹰酱要是突然发现华夏居然解决了火箭弹的精度问题有了一款新装备,那会怎么想怎么做?

    多半又会缠着来要技术,更有甚者会联系到陀螺仪,然后利用陀螺仪为难八路军等等。

    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干脆就说这是“特种作战”,跟什么什么飞弹无关。

    这也容不得鹰酱不信。

    因为很难想像王学新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造出“高精度火箭弹”,斯金奈那边还在摸索呢,而且还是短程的。

    不过当然,这毕竟是大规模使用的装备,而且还是在天上飞的,总有一天会暴露。

    但能躲一时是一时。

    那时鹰酱的陀螺仪应该已经交付完毕了吧,最好是两万枚都交付到位……

第233章 拼图

    鬼子那边信不信“特种作战”,王学新并不关心。

    因为战场消息这种事,作战双方的“官宣”和反应都不重要,毕竟大家都知道,参战国都会从个自的利益出发进行宣传,有时把战果夸大数倍甚至数十倍都是正常的。

    因此,鬼子那边放出的话反而没多少人信,何况王学新还相信,鬼子为了不影响士气,很可能不会对炮兵阵地被炸这事“官宣”。

    这不仅是打败仗的问题,更是这么远的射程的“高精度火箭弹”几乎无解的问题。

    所以,王学新才觉得二战时期汉斯虽然发明了V1导弹但却没把它用在正途上感到可惜……

    这么好的玩意,能打两百多公里,虽说精度不高,但军事上的装备你别用来打平民啊,想想怎么把它用在战场上。

    战场上可以大量生产各种射程的导弹,近程、中程、远程的。

    近程用来打敌人炮兵。

    中程用来打敌人仓库、桥梁、铁路、指挥部等重要战略目标。

    远程用来打机场,以及够不着的工厂、电站、水坝等等。

    汉斯要是这么干的话,在高卢败退时再把马奇诺防线反过来用,后方架设各种导弹,即便没有制空权又怎么样?盟军一样拿他们没办法!

    再往后,以汉斯的工业基础说不定还能发展出防空导弹、反坦克导弹,那时就连制空权都能反超了。

    要是制空仅反超,鹰酱即便生产出原子弹又如何?

    原子弹在这时期还得依靠飞机空投,如果飞机都无法进入汉斯空域,空有原子弹也是无处可投……这也是为什么现代一定要将核弹小型化并将其装在导弹上发射的原因,只有发展到这一步才名副其实的算是拥有核武器,否则仅仅只是用飞机投掷原子弹,飞机刚起飞就可能被击落了。

    因此,王学新觉得汉斯其实就是差了点战略眼光,明明发明了一种可以改变作战模式的东西,却将用来震摄日不落平民希望能依靠这手段把日不落逼到谈判桌上来,这是典型的抓着一手好牌却打得稀烂。

    此时的王学新就不会犯这个错误了,他把“高火”整出来后,很坚定的就是投入战场并用它来颠覆战场模式……旧的模式八路军比不上已经实现工业化的鬼子,咱就升级到另一种模式。

    王学新很确定这个方向是正确的。

    因为现代战争打的其实就是导弹,海上的军舰装着各种导弹,防空、反舰、反导,空中的飞机和陆地的发射车甚至还有列车导弹,几乎所有能想到的装备全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导弹发射平台。

    比如航母,航母用来起飞战机和轰炸机,战机和轰炸机发射导弹。

    于是航母说到底就是一种间接发射导弹的平台。

    可以这么说,谁掌握了导弹技术并将其发扬光大,谁就能在走在世界的前头。

    王学新对“高火”的第一仗很满意,其收获不仅仅是将鬼子的23门重炮炸成了废铁,更是给八路军争取到了时间……鬼子这段时间千方百计的用间谍、汉奸等各种渠道想搞清楚八路军用的是什么装备。

    这是一种正常的现像。

    有句话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冈村宁次疑心重,他想当然的会希望查清楚“高火”的性能,最好是得到“高火”的数据并由其找出“高火”的弱点,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制定作战计划和应对措施。

    如果对“高火”一无所知,那这仗该怎么打?

    补给放哪?

    弹药放哪?

    还有炮兵、坦克、火车、兵营……

    所有这些都有可能被敌人“高火”打到,那哪里才是安全的?

    于是,这就不只是败仗的问题,更是影响全军士气甚至整个战略方向的问题。

    冈村宁次对此相当重视,他除了动用情报网外,还命令秋山健一搜集一切能找到的碎片并尝试着把它们拼起来……冈村宁次希望至少能知道它的样子。

    不过这难度可不小。

    那可是八百公斤的炸药,炸开后“高火”机体瞬间就碎成一块块弹片到处乱飞,尤其“高火”中还有大量的木制部件,就更是碎成粉末甚至直接在炸药的热量中化为灰尽了。

    不过秋山健一还是找到了一块较为完整的尾翼。

    尾翼能保存下来倒是正常,原因是炸药在中前部,尾翼距离炸药最远,中间隔着一段机身,炸药炸开时会第一时间将机射炸断,接着冲击波就将尾翼抛射出去。

    不过即便是这样,秋山健一找到的尾翼也是残缺不全,他动用了几十个人像拼图似的耗了四天五夜,总算是把尾翼拼出了大概的形状。

    秋山健一第一时间拍照并将照片带到冈村宁次面前,分析道:“大将阁下,我们之前的猜测,现在基本可以证实了,这是一种飞行器,一种用喷进弹驱动的飞行器。”

    虽然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但冈村宁次还是对秋山健一的结论感到意外:“飞行器?你的意思是说,它是一种飞机?”

    “从尾翼来看的确如此!”秋山健一回答。

    “那么,它是怎么飞过来的?”冈村宁次又问。

    这可把秋山健一难住了,他也不知道答桉。

    在他们的思维里,如果是飞机就必须要有人驾驶,否则就飞不起来更无法飞到目标上空。

    于是,这个问题就进入了死胡同。

    看着哑口无言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的秋山健一,冈村宁次就愤怒的下令道:“继续做你的工作,直到把这东西完整的拼出来为止!”

    秋山健一赶忙应了声“是!”,就慌慌张张的拿着照片和资料出去了。

    刚走出门,秋山健一就暗暗叫苦。

    尾翼之所以能拼出来,那是因为距离爆破部较远,其它部位尤其是炸药部……只怕已经变成粉末与沙土融为一体了吧,这要拼出来可不是人能完成的事啊!

    但冈村宁次是上将,他下的命令又岂是他这个无名小卒能质疑的?

    想了想,秋山健一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目前这阶段就让部下装出很努力的样子,等八路军下一回再使用这种装备,如果不是在夜里……那就看到了吧!

第234章 自大狂

    冈村宁次这些动作,给八路军难得的准备时间。

    这段时间,八路军就加快“高火”的生产速度,几批人昼夜不停的赶工,将产量增加到了三十五枚……

    之前每天生产三十枚,加快速度后居然还只生产三十五枚?

    当王学新听到这产量时有点意外。

    后来王学新才知道这是错怪兵工厂的工作人员了。

    之所以“加快速度”也只增加区区五枚,是因为没“加快速度”时已经是昼夜不停的加班加点了,于是几乎没有进步空间,日产三十五枚已经到了工人们能做到的极限。

    这其间苏教授还赶回来一趟……这段时间,苏教授的工作主要是在兵工厂那负责指导生产并进行被步测试把质量关,和志民则在前线配合部队对“高火”的使用。

    苏教授之所以赶回来,是因为他听说王学新要把仅有的十枚“高火”全打出去。

    这一来苏教授就慌了,他张口就骂:“年轻人就是容易冲动,亏他还是个带兵打仗的营长,这么沉不住气,能成什么大事?”

    原地来回走了几圈,苏教授就坐不住了,把手里的工作交给助手就搭上运补给的马车往运城赶。

    也难怪苏教授这么着急。

    在他的想法里,“高火”这东西跟火箭弹差不多,都是精度不高需要靠量取胜。

    如果说有什么区别,那就是“高火”射程远、装药量大,火箭弹射程近、装药量少。

    既然是需要靠量取胜的东西,你才十枚就迫不及待的打出去,那不是浪费吗?

    这可是兵工厂的工人昼夜不眠辛辛苦苦的赶出来的,就让这家伙随随便便一个命令就打光了!

    不行,不能让这家伙胡来!

    然而,等苏教授赶到完县机场匆匆忙忙的找到和志民的时候,却见和志民一脸喜色。

    “老苏老苏!”和志民一见到苏教授就兴高彩烈的迎了上去:“你来得正好,跟你说件事……”

    “你等会!”苏教授打断了和志民的话:“‘高火’打了吗?”

    “打了!”和志民点了点头:“昨晚打的!”

    苏教授重重的叹了口气,抱怨道:“你怎么不劝劝那个自大狂呢?”

    苏教授背地里给王学新取了个外号,叫“自大狂”。

    因为他觉得王学新狂妄自大、独断专行,别人说不行的他偏要这么干,原本需要长时间测试的他偏要短时间完成,搞科学没这么搞法的吧?这简直就是乱弹琴!

    更气人的还是,这家伙最后居然还真做到了!

    这让苏教授又是服气又是不服气。

    服气是因为人家就是做到了,成果摆在那,看得见摸得着,不服不行。

    不服气,则是因为以苏教授乃至所有研究员包括和志民在内的认知,都觉得这是不可能的。

    这要是能,那就代表他们这群研究员毕生所学都比不上这个毛头小子了!

    然而……

    和志民无奈的回答:“我是劝了吧!可是你也知道,王营长那人能劝得动吗?”

    苏教授“唉”了一声,又叹了一口气,可惜那十枚“高火”,抓瞎了。

    然而,和志民接下来的话却让苏教授惊得眼镜都差点掉在地上了。

    “不过好在没劝动!”和志民说:“你知道结果是什么吗?十枚中了七枚,端掉了鬼子整个炮兵阵地!”

    苏教授都怀疑自己听错了,他愣了好一会儿,眼睛眨吧眨吧的,舌头舔了舔干涩的嘴唇,问:“你……你说啥?十枚中了七枚?”

    “是啊!”和志民回道:“你没听说吗?我军对鬼子实施‘特种作战’,一举炸毁鬼子重炮阵地。外面说是‘特种作战’,其实是‘高火’打的!”

    苏教授脑袋“嗡”的一声就乱了。

    鬼子炮兵阵地被打掉的事他也听说了,但他怎么也没法将它与“高火”联系在一块,而且只有十枚“高火”……居然能中七枚,这小子有点运气啊!

    好事!

    天大的好事!

    但转念一想,苏教授心里又觉得不是味……感情自己连夜赶了一百多公里的路折腾了大半天,却是瞎操心呢!

    这时和志民打量了一眼风尘仆仆的苏教授,问了声:“老苏,你这次回来有什么要紧事吗?看你赶的!”

    苏教授“哦”了一声,赶忙掩饰道:“没……什么大事,这不是,担心陀螺仪吗?没有陀螺仪,生产完都没法测试,全都靠感觉,心里没底!”

    说完苏教授就暗道一声机智,找了个完美的借口。

    和志民回答:“这事咱们就别管了,交给王营长吧,咱们操心也操心不过来!还别说……”

    说着和志民就竖了下大拇指,赞道:“王营长还真是挺能耐的!”

    苏教授嘴上“哼”了一声表示不屑,但不知为什么,心下却有点自豪。

    王学新这边也在关注陀螺仪。

    这方面王学新觉得很满意,孙尔威一直在跟踪陀螺仪的位置并实时告知王学新。

    王学新认为这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因为看孙尔威的样子,是一点都不知道八路军已经研发成功了“高精度火箭弹”。

    这是鹰酱陀螺仪能够顺利送到根据地的前提,因此王学新不得不小心瞒着。

    然而,这批货最终还是出了点问题。

    问题不是出在鹰酱身上,而是出在顽军身上。

    这天,孙尔威匆匆忙忙的跑到王学新办公室,说道:“王,陀螺仪被顽军扣下了!”

    “被顽军扣下了?”王学新有些意外。

    王学新感到意外并不是因为顽军扣八路军的东西。

    事实上,顽军会扣八路军的东西才是正常的,从始至终顽军一直都在这么干,就连之前发给八路军的军饷和粮食也是如此。

    王学新感到意外,是因为孙尔威居然对此无能为力?

    要知道这可是鹰酱的东西,顽军扣下了,不就是孙尔威一句话的事?

    孙尔威像是明白王学新的疑惑,他解释道:“这次有些不一样,是重庆方面的命令。他们说,驼峰航线很紧张,不容许顽军以外的物资进出!”

第235章 弱国无外交

    但是,王学新觉得,顽军再怎么着也不敢得罪鹰酱这个金主。

    再说了,鹰酱运送物资给八路军其实对顽军也有利……从整个抗战大局而言无疑是有利的,尤其此时的顽军还被鬼子打得找不着北,不管是正面防线还是远征军的失败。

    此时八路军如果能强大些从鬼子那分去一部份力量,顽军的压力就会小一些。

    正因如此,一直以来鹰酱跟八路军交易甚至在驼峰航线运送物资如此紧张的时候,顽军都没有说什么,顶多就是有次想找借口黑掉一批。

    像今天这样,重庆方面出来反对而且还十分强硬,这属实有些反常。

    王学新想着就问了声:“你们最近是不是跟顽军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

    “没有!”孙尔威想也不想就摇头否定:“我军日夜不停的增援给顽军大批物资,怎么还会有什么不愉快的事!”

    王学新想想觉得也是,此时的鹰酱一方面在驼峰航线用运输机不断的给顽军输送物资,另一方面又在阿三那组建新远征军准备打通被鬼子封锁的华夏公路,顽军几乎可以用“诚惶诚恐”这词来形容,当然不会有什么不愉快。

    正在王学新疑惑时,孙尔威就皱着眉头说道:“不过……重庆方面不久前访问过阿三闹得有些不愉快,会不会是因为这件事?”

    一听这话王学新就明白了。

    这次访问被重庆方面视为奇耻大辱。

    这事的起因是三哥和日不落之间出了矛盾……

    时下正是鬼子全面进攻东南亚的时候,阿三那也有大军压境之势。

    日不落这时耍了个小聪明,对正在闹独立的阿三说:“只要帮他们击败鬼子就给他们独立”。

    这空头支票开的……

    阿三当然知道日不落靠不住,被殖民以来多少次被说话不算话的日不落给卖了还替它数钱,这一回就长了点心眼了,以“不合作运动”提出条件:“先承认独立,阿三才帮助日不落作战”。

    结果双方就互相僵持着。

    重庆方面是受日不落邀请去做“说客”的。

    结果重庆方面有些飘了,以为自己乃怏怏大国可以左右局势,于是希望双方各退一步达成共识。

    这就把自个当回事了……人家日不落是让你来当“说客”的,你居然让日不落退步?居然还想私下去翰旋?

    于是日不落总督一声令下,限制了重庆方面的交通使其处于半软禁的状态寸步难行。

    并且还放言,若再自行其事,从阿三境内运往华夏的物资就没了。

    一国元首出访,居然被日不落总督软禁威胁……这只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王学新的想法,这事重庆方面根本就不该参与,找个借口推了就得了,自己有几斤几两不知道吗?没那金钢钻不揽这瓷器活,外交是以强大的国力为基础的,何必自取其辱!

    如今重庆方面火气正旺,结果就烧到八路军这来了,用同样的借口来卡八路军脖子……八路军与鹰酱的交易往来也需要比过顽军控制区。

    王学新就不管这么多了,他回答道:“孙尔威,这是你们跟顽军的问题,我只看陀螺仪有没有及时到达根据地,否则斯金奈那边的项目……”

    “不!”孙尔威赶忙回道:“你不需要担心这个,我会把这事向上级报告的,我相信他们很快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王学新点了点头。

    这事对鹰酱而言只是小事一桩,毕竟驼峰航线都是依靠鹰酱的运输机建立的,顽军这明显是惹错人了。

    如果,这事由八路军出面交涉的话,事情反而会变得复杂起来……到时顽军马上就会鼻孔朝天趾高气仰了。

    王学新猜的没错,据说一开始孙尔威的上级也是史密斯上校那边出面与重庆方面交涉同样没用,似乎是重庆方面觉得史密斯上校层级不够高。

    然而,当驼峰航线因不明原因停运两天后,重庆方面就服软了。

    这也可以说是华夏的悲哀,“弱国无外交”说的就是这种现像吧,虽然这是顽军的事,但王学新其实也能感同身受。

    王学新心里清楚,要想在国际上站得住脚首先是要自己有实力,打铁还要自身硬,发展才是硬道理。

    这就更坚定了王学新在根据地进行工业化发展独立的导弹技术与别国形成差异化竞争的决心。

    这事造成的结果,就是陀螺仪迟到了五天。

    不过这五天对大局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原因是冈村宁次那边还没回过神来,鬼子依旧在一边拼图一边千方百计的实施情报战企图从八路军这套到什么。

    但所有这一切都是徒劳,尤其是情报战。

    因为八路军这都没有多少人知道真相,包括李云龙在内。

    李云龙前两天还在贼兮兮的给王学新打电话:“我说小东北,你是不是给老子藏私啊?”

    王学新听着这话有些莫名其妙的:“没呢,团长!我哪敢藏什么私啊?”

    李云龙质问:“你要是没藏私,这搞掉鬼子炮兵阵地的部队又是啥?我还以为咱部队最厉害的侦察兵就是和尚的侦察连呢,结果一问,他啥也不知道!”

    原来是为了这事,王学新听着有些哭笑不得,李云龙还真信了那是侦察兵摸到鬼子炮兵阵地里炸的。

    也难怪李云龙怀疑王学新藏私,运城一带的防御都是王学新在指挥,各种部队也是王学新在训练,那还不就是王学新搞的鬼?

    尤其在此之前,王学新还让李云龙别担心鬼子重炮的问题,说是有准备。

    于是所有的东西一联系……肯定是小东北这家伙暗中又搞什么部队了!

    王学新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把皮球踢给了首长。

    “团长!”王学新顺着这话往下编:“这事是总部指挥的,听说跟总部的侦察连有关,要不……您问问首长?”

    这一来李云龙就没话了。

    为这事去问首长,他李云龙不傻,那不是去挨一顿臭骂吗?

第236章

    陀螺仪运来后直接就送到原常机场组装而不是三家店。

    原因是三家店地处根据地腹地而且在吕梁山一带,运输“高火”这种体积较大的东西不是很方便。

    “高火”通常都是用汽车运输的,为了保密在运输其次还需要用木箱封装,偶尔运力不足时才用马车运。

    不过不管是汽车还是马车,一路摇摇晃晃的难免会出些问题。

    于是又需要一批技术员跟随着“高火”随同运输和调较……这时王学新才切实的感受到人才不足的尴尬,苏教授这批研究员是忙得团团转,又搞研发又当技术员,恨不得一个人当作两个人用,就连苏教授也不例外,天天不是跑这里就是跑那里。

    但是没办法,全军就只有他们有文化……确切的说,八路军有文化的人也能找出一些,但能达到调较“高火”这层次的,就只有他们了。

    原常机场原本是用来试射的,这时就被用作“高火”的组装和储备基地。

    王学新之所以选择原常机场,是因为顽军之前在这机场周围构筑有工事,防炮洞、地下仓库等一应俱全,整个工事围绕着机场一圈围得水泄不通。

    由此也可知还处在军阀状态下的顽军其战术有多落后。

    机场这地方是一片平坦之地,防御应该主要在外围而不是直接在机场周围构筑工事。

    在机场周围构筑一圈严密的工事意义何在?

    机场难道不是为了能够安全的起降飞机吗?

    如果是为了这个目的,顽军就算把机场周围的工事构筑得再强大,鬼子只要在几里外架起几门迫击炮就能轻松的瘫痪整个机场。

    接着,驻守机场工事里的顽军就不攻自破。

    因为他们无法得到外援总有一天弹尽粮绝,鬼子只需要静静的围着,然后就等着机场守军投降就可以了。

    正确的防御方式,应该是根据敌人的火炮射程布设,至少要在几公里外构筑防线,如果防线被突破,机场实际已经失守,也就没有必要再耗费人命和兵力守下去了。

    王学新想,以前的顽军之所以会这么构筑工事,大概是因为作战思维还停留在军阀混战的年代,把敌人当成武器装备落后的军阀,还没有从那种平面作战的思维跳出来。

    最终却是耗费大量财力构筑的工事根本就没有发挥作用……像这样的事在华夏战场上发生过太多了。

    不过这样的工事却给王学新利用起来。

    “高火”需要大量的火药。

    一枚“高火”八百公斤装药,十枚就是八千公斤……一天能产三十五枚“高火”,也就是正常来说每天就需要28000公斤火药。

    绝对是火药大户。

    不过好在这东西对火药的质量要求不高。

    这不像炮弹、子弹之类的为了炮手、射手安全,另外也是对精度和设备保护的要求,对火药质量要求较高……八路军以前用的复装子弹,打几发子弹就要清洁枪管。

    “高火”这东西没那么骄气,它的精度不是靠发射药发射,而是靠控制系统自我调节,至于威力……只要量足够大,什么质量的火药都能发挥出足够的威力。

    好在八路军不缺火药。

    不只不缺,应该说是产能过剩。

    确切的说,是在王学新引进了鹰酱的子弹生产线以及制酸设备,使八路军有了生产高质量火药后才造成的产能过剩。

    往常,八路军那是全员生产火药,根据地的百姓闲时在家,有事没事就会整点土制火药,要不就是自己折腾点地雷、手榴弹或是炸药包什么的,百姓自行生产复装子弹或是猎枪也是常有的事……这时代就不存在什么安全生产的问题了,前方战事打得那么紧张,整个国家都要被鬼子占领了,谁还顾得上这些。

    不过生产的地方一多,百姓用于生产的方法也不一,质量就难免良萎不齐。

    但当时的八路军就那条件,有这种土制火药就不错了,就这火药造出的子弹还人均只有十发。

    然而,王学新从鹰酱那引进了设备把子弹生产机械化、规范化之后,这些土制火药瞬间就失去市场了,于是就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

    说它有用吧,八路军已经不喜欢用这种子弹和炸药包了。

    说它没用吧,许多游击队还难着梭镖、大刀。

    于是就使这种土制炸药陷入尴尬的境地,许多地方存在仓库里不知该往哪里送。

    “高火”一出,这问题就得到了完美的解决。

    不过当然,出于战斗威力和效果考虑,“高火”也应该用质量好、威力大的火药。

    但那是以后的事,等工业发展到那时候八路军用得起的时候再说。

    现在就先把这些“过剩”的火药成吨成吨的往鬼子那打,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这些火药是肯定不会运去兵工厂在那组装的。

    开玩笑,兵工厂是什么地方?

    机器、设备,还有人才的聚集地,火药成成堆成堆的集中在那里,万一要是出什么差错就一把火全烧了。

    因此,王学新对“高火”是这么操作的:

    火药一袋袋的装成炸药包,与“高火”分开储存运输。

    只有“高火”到战场时或是战前准备时,再把一袋袋炸药包临时装进“高火”里做好发射准备。

    八百公斤,如果以一个人的重量50公斤计算,也就十几个人的体重装起来也不费多少时间。

    王学新认为这事还是要安全第一,否则一个引爆就会引起殉爆,那炸起来就是一大片了。

    平时,这些火药就储存在距原常机场几里远的仓库里。

    “高火”从兵工厂运送到机场,陀螺仪从西安也运到机场。

    装上陀螺仪后先进行初步的测试,比如放在台上试试自动控制系统是否灵活,操作是否正确等等。

    战时,就把做好测试的高火和火药一同运送往阵地,另外还有火箭发动机。

    做准备时临时装上,然后就可以朝目标发射了。

    这些准备工作都是苏教授管理的,而且有条不紊。

    王学新庆幸,这是得到了一个好助手。

第237章 面对

    忙活了十几天,扣除陀螺仪被扣押浪费的五天,再扣去不合格的废品……废品率还是挺高的,主要原因是有许多零部件还未实现机械化,而是依靠手艺师傅的眼光,纯手工制作。

    再加上路上运输时又颠来颠去,到完县机场测试阶段时往往十枚里就有两三枚不合格。

    有时苏教授想把这些不合格的“高火”拆开整合成一枚合格的……但现实却没那么简单。

    由于手工制作标准不统一,因此零部件无法转换,结果就只能作罢。

    最终统计后,一共有一百五十七枚“高火”可以使用。

    看到这数字,王学新就暗松了一口气。

    一百多枚,打一仗是没问题了,鬼子再来两三个重炮联队也能对付。

    现在就看鬼子有没有那么多重炮……

    确切的说鬼子有,而且还有不少。

    比如鬼子广泛用于华夏战场同时也是打算用来轰炸运城的八九式加农炮,这玩意是1929年批量生产的,到现在已经生产了十几年了,华夏许多重要的战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想想也觉得很无奈,鬼子在1929年就能生产这种能打18公里远的重炮,而华夏却是直至今日也无法生产一款自己的火炮……顽军那说是说能“自行生产”,但所谓的“自行生产”不过是打肿脸庞充胖子,关键部件全都是进口。

    相比之下,阎老西的晋绥军还有点样子,小口径火炮能生产一些,只可惜不成气候。

    此时鬼子的问题,就是有没有能力调集更多的重炮打运城。

    顽军那边的正面防线肯定是要顾的,太平洋战场面对鹰酱的反攻肯定也要有所准备,另外还有其它战场都需要重炮的协同。

    王学新相信,以根据地生产“高火”的速度能应付得过来。

    这几乎就意味着运城安全了。

    另一边,太原军部内,冈村宁次也在为这个问题头疼。

    八九式重炮,他手里还有一批。

    事实上,冈村宁次原本就准备了三个重炮联队一共87门重炮轮流对运城实施不间断的轰炸。

    损失的23门重炮虽然不算少,但还没有到让冈村宁次无法轰炸运城的地步。

    然而,现在摆在面前的问题却是:

    继续调重炮部队上来吗?

    调来之后再次被敌人炸毁怎么办?

    再补上一批送人头?

    冈村宁次烦燥的在指挥部里走来走去,接着突然停下来问了声:“情报部门有没有进展?”

    “大将阁下!”负责这事的参谋挺身回答:“非常抱歉,我们无法从八路军那获得有价值的情报,他们几乎所有人都相信……那是侦察兵潜入炮兵阵地干的!”

    这让冈村宁次有些无语。

    这可以说是一种讽刺,八路军被蒙在鼓里的只怕比帝国军队还多,冈村宁次都有种点醒他们的欲望。

    就在这时,一名通讯员拿着电报上前报告道:“大将阁下,这是‘鞋匠’发来的密电!”

    “鞋匠”是个特务代号,是一名被鬼子策反的敌方基层干部。

    冈村宁次精神一振,马上接过密电展开,然后就看到了几行字:“八路军的‘特殊炸弹’不足,很可能与鹰酱的陀螺仪有关!”

    这是王学新的百密一疏,他只是直观的做到对“高火”的保密,却没想到敌人的特务是无孔不入而且十分擅长由其它事联系到“特殊炸弹”。

    比如这个被代号“鞋匠”的特务,他接到侦察的任务后并没有选择直接询问、窃听等手段。

    “鞋匠”是这么分析的:

    如果这是八路军的新装备,那八成跟小东北有关。

    如果跟小东北有关,那打探新装备是不是只需要关注小东北?

    如果无法接触到小东北,是不是只需要关注他所在的完县机场?

    这思路相当正确,“鞋匠”要做的只是知道最近小东北都在忙些什么。

    这些就不是什么秘密了,甚至八路军从鹰酱那要了一批陀螺仪,而且这批陀螺仪被顽军暂扣的事早就闹得沸沸扬扬的。

    陀螺仪是用来做什么的?

    之前就听说了,是用来提高火箭弹精度的。

    而八路军轰炸鬼子炮兵重地的东西,是不是就是装了陀螺仪解决了精度问题的火箭弹?

    否则,顽军暂扣了这批陀螺仪,完县机场那为什么这么着急?

    甚至还要动用鹰酱的关系逼迫顽军放行?

    顽军一放行,完县机场马上就派人派车把陀螺仪运到完县……

    所有的这些事联系起来,“鞋匠”就猜测这种装备很可能跟陀螺仪有关。

    冈村宁次看着密电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就皱起了眉头。

    他突然发现自己错失了一个机会,一个很好的战机。

    冈村宁次心下暗恨,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

    小东北即便能研发装备,但是有些东西八路军是无法生产的,他只能借助鹰酱。

    而顽军暂扣陀螺仪的那段时间,应该是帝国军队最佳的进攻时间,那时八路军很可能奇缺“特殊炸弹”根本无法还击。

    可是,自己被这种“特殊炸弹”吸引了注意力,完全忽略了这个战术上的机会。

    不过当然,这些话冈村宁次是不会说出口的,这话要是说出来就是打自己的脸显得自己很无能。

    此时的冈村宁次只关心一个问题:

    八路军及时补上这个缺口了吗?

    接着,冈村宁次就意识到自己没有其它选择。

    如果八路军没有补上缺口,此时就应该对运城发起攻势。

    如果八路军没有补上缺口……难道就不打了吗?

    难道以后面对八路军就要回避吗?

    这不是面子不面子的问题,而是回避解决不了问题,今天退一步,明天退一步,华夏哪里还有帝国军队的立足之地?

    除非是撤出华夏,否则只能面对八路军这种新装备!

    这一刻,冈村宁次总算想明白了。

    他冷冷的对正在忙着收集情报的筱冢义男下令道:“传令,今晚按原定计划展开攻势!”

    筱冢义男一愣,本想问些什么,但一看到冈村宁次要杀人的目光,就赶忙把要说的话咽了回去,只挺身应了声“是”。

第238章 猜测

    冈村宁次想的没错,只要帝国军队还在华夏的一天,他们就必须要面对八路军研发或是拥有的任何装备,即便这种装备在其它任何地方都没有出现过而且让他内心深处感到恐惧。

    想清楚这一点后,关于“特殊炸弹”的事反而有了些眉目。

    冈村宁次首先找到了秋山健一问了些话。

    “你知道陀螺仪吗?”冈村宁次问。

    “知道一些!”秋山健一诚惶诚恐的回答:“是一种用来自动平衡的设备。”

    “自动?平衡?”冈村宁次对这两个词很敏感,八路军的“特殊炸弹”不就被认为是自动飞行的吗?

    “是的!”秋山健一解释道:“简单的说,它就像旋转的陀螺,高速旋转时能达到某种稳定,由此做出一些相应的反应!”

    秋山健一会知道这些并不奇怪。

    陀螺仪是1850年由一个法国物理学家发明的,发明之后大量应用于航海和航空的飞行仪表上,在这时代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但是,把这玩意用在V1导弹上实现自动驾驶却是汉斯的首创。

    这时当然就不是汉斯首创了……确切的说依旧是汉斯首创,因为汉斯几年前就展开研究了,此时应该还在试飞和测试以获得数据。

    只不过,他们那边还在试飞,王学新这边已经把它用于实战了。

    估计汉斯那听到这消息时只怕是一脸懵:什么情况?成果泄密了?

    不可能啊!

    先不说保密工作做得有多严,我们这还在试飞还没实现自动驾驶呢,人家那边已经能打几十公里了!

    这只有一种可能,在我们想到这个创意的时候,别人也想到了,而且他们还走在了我们前头先一步研发出来!

    可是……

    那是华夏,工业落后的华夏,连步枪都要彷制我们提供工作图及检验样板图进行彷制的华夏!(注:中正式由汉斯提供的图纸彷制)

    更更更……不可思议的还是,造出这玩意的还是华夏八路军!

    冈村宁次沉默了一会儿,又问了声:“秋山君,你认为……加装了陀螺仪有可能实现,火箭弹的自动飞行吗?我的意思是,可以不需要飞行员,这个飞行器能自动在空中飞行!”

    秋山健一马上就明白了冈村宁次这话说的是什么,那不就是他们这段时间猜来猜去的“特殊炸弹”吗?

    瞬间,秋山健一感到口干舌燥说不出话来,因为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东西,这就像科幻电影里的情节,如果不是现在真有这样一个东西很符合这种想法,他肯定会想也不想就把这种思路否定掉,甚至会把这个思路当作一个笑话。

    然而……

    秋山健一没有轻易回答,他艰难的咽了下口水,反问道:“大将阁下,您,为什么会这么说?是得到什么情报吗?”

    冈村宁次点了点头,然后把密电交给了秋山健一。

    秋山健一接过电报一看,脑袋“哄”的一下就乱了起来,他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嘴里自言自语的说道:

    “太神奇了!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不敢相信,他们居然能做到!”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不,这不可能!”

    ……

    冈村宁次问了声:“不可能吗?”

    “不不不……”秋山健一赶忙回答:“大将阁下,理论上,这是可能做到的,只不过十分困难!”

    秋山健一所说的“不可能”,指的并不是陀螺仪本身,而是不敢相信八路军居然能研发成功。

    “原则上?”冈村宁次显然对这个答桉并不满意。

    秋山健一无奈的回答:“虽然我不愿承认,但是大将阁下,从我们现有的拼图和情报结合起来看,它很可能是一款用陀螺仪自动驾驶的飞行器,这的确可以解决火箭弹精度问题。原因是……它不完全依靠火箭推力掌握方向,可以用陀螺仪的稳定性进行调较!”

    秋山健一这分析可以说是入木三分,其原理的确如此。

    火箭弹之所以精度不高,是因为固体发射药无法做到绝对均匀,于是点燃后的推力就必然存在某个部位强一些某个部位弱一些。

    就算把固体发射药理想化,当它能做到绝对均匀,但空气密度不一样,风力的变化等等,都会影响发射药的推力并使其改变方向。

    之前的火箭弹,不管是火箭筒也好火箭炮也罢,全都是发射到空中后就任由发射药推动前进了。

    但如果加上了陀螺仪,利用其稳定性进行调节,理论上当然能提高它的精度。

    冈村宁次听了秋山健一这个专家的分析,就更加确定八路军的这款装备就是如此了。

    秋山健一继续往下分析:“但要做到这样却十分困难,尤其是陀螺仪的自动调节,这有太多种可能……”

    冈村宁次不耐烦的打断了秋山健一的话:“我们现在要知道的,不是研发这种装备有多难,而是它就在我们面前,我们要找到一种应对的方法!”

    秋山健一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跟冈村宁次不在一个层面上:秋山健一思考的是研发本身,关注的是科学问题,而冈村宁次考虑的是战争,关注的是如何应对!”

    秋山健一为难的说道:“大将阁下,我不知道它的具体数据,当然也没有办法找出应对的方法!”

    冈村宁次在心里暗骂了声:这些搞科研的家伙,他们就不会想办法把自己代入成对手吗?

    冈村宁次是搞情报出身的,他在情报工作和战争中时常代入到敌人的状态中思考敌人的想法,所以就觉得其它人也会这么干。

    然而,秋山健一似乎在这方面有所欠缺。

    想了想,冈村宁次就提醒道:“如果这是一个陀螺仪自动驾驶的飞行器,那么,它是不是像飞机一样飞行?由它的爆炸威力来看,携带的炸药有几百公斤,这么重的重量,同时又是用固体火药柱驱动……是不是可以猜测,其飞行速度不会比火箭弹快,甚至不会超过飞机?”

    秋山健一听着算是服了,他点头赞同道:“是……有这个可能呢!”

第239章 进攻

    鬼子进攻运城的战斗当天晚上十二点整准时打响了。

    当时王学新已进入了梦乡……根据地的生活习惯就是早睡早起,每天天色入黑后再稍事活动,差不多七八点就一家家的睡下了。

    不为什么,一是因为这是农业社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天吃饭种庄稼的几乎都这样。

    另一个则是因为大环境如此……现代人那样夜里看电视、看电影、玩电脑、玩手机,随便就到了半夜,这时代什么娱乐都没有,还能有什么夜生活?

    不过话说回来了,这段时间王学新也因为“高火”的事忙得很迟,今天只是因为库存一百多枚“高火”而且数量还在持续增加中,悬着的心放下一大半,这才有办法睡个安稳觉。

    就在王学新睡得正香时,警卫员在屋外敲了几下门,然后叫道:“报告营长,紧急情况!”

    王学新一咕碌就从床头爬起来,睡眼惺忪的他还没完全清醒就习惯性的问了声:“什么情况?”

    接嘴的是通讯员:“营长,运城开打了,陈参谋让我来通知您一声!”

    王学新心下一阵疑惑,鬼子居然开始打运城了?在这时候?

    王学新之所以感到奇怪,不是因为鬼子打运城。

    他知道鬼子打运城是迟早的事,自己的“虚张声势”或者说“缓兵之计”只能缓得了鬼子一时缓不了鬼子一世。

    如果这样就能把鬼子吓得从此不敢进攻八路军,当年汉斯也就能吓住盟军了。

    王学新之所以会觉得奇怪,是因为鬼子一向都不喜欢夜战,这次偏偏选择在夜里开打。

    王学新摸黑摘下挂在墙头的帽子戴上,然后就走出门。

    通讯员赶忙用手电引路,一边走一边报告道:“是独立团发来的电报,陈参谋也刚知道不久!”

    王学新“嗯”了一声,就三步并作两步的往指挥部赶。

    刚走进指挥部,陈参谋就迎上来报告道:“十二点整开打的,估计敌人动用了两个师团,番号不明。一个师团用于进攻运城,另一个师团用于进攻运城侧翼防线。”

    王学新暗道一声好家伙,一上来就是两个师团,这兵力都是八路军防线兵力的两倍了。

    以常的战斗大多是八路军以优势兵力打鬼子……这是由八路军的装备决定的,八路军装备差战斗力弱,如果没有形成优势兵力就只能打游击,只有形成优势兵力才会选择大打。

    同时鬼子对自己的战斗力很有自信,即便八路军有优势兵力他们也相信自己能将八路军击溃。

    于是两个巴掌这才能拍得响。

    现在形势出现了变化,鬼子一上来就以两倍兵力进攻运城防线,这是看起来八路军啊,说明八路军的战斗力已提升到让鬼子不敢小觑了。

    王学新不太关心这些战况,他直接问了声:“有没有侦察到鬼子的重炮部队?运城是否有遭到轰炸?”

    这是重中之重,整个运城战役其实就是围绕鬼子的重炮和八路军的“高火”之间的明争暗斗展开的。

    至于其它的装备,比如小口径火炮以及中型榴弹炮,还有鬼子步兵的直接进攻,都无法对运城构成“你打不到我我却能打到你”的优势。

    在这情况与八路军打消耗战……以鬼子那点人,谁怕谁啊?八路军其它的不敢说,人却是比鬼子多好几倍,后续兵源还在排队,随便把游击队一拉上来就是几万人。

    王学新怕的,就是那种用炮弹来怼八路军的人命,而且重炮还在射程之外八路军毫无还手之力,那多少人上来都填不上这个窟窿。

    因此,王学新是直奔主题,就问鬼子的重炮情况。

    让王学新意外的是,陈松勇回答:“暂时没有发现敌人重炮情况,运城没有遭到鬼子炮击!”

    这一来王学新就看不懂了。

    冈村宁次这是要做什么?

    他应该知道运城防线在八路军的经营下,尤其八还装备有火箭筒、火箭炮的情况下,鬼子步兵想要直接突破防线是难上加难。

    别说两个师团了,就算三个师团四个师团,进来了很可能也是有去无回。

    此时的运城,在王学新的布署下早已跟晋绥军和顽军驻守时有天壤之别了。

    晋绥军和顽军驻守运城时,他们虽然都可以说是顽军,但却是面和心不和各怀鬼胎,于是其运城防线与中条山防线其实不是连为一体的,吕梁山又大多在八路军的控制之下。

    对鬼子而言,他们面对的防线从北到南就是八路军、晋绥军、顽军。

    这三支部队构成的防线彼此之间互不协调甚至还小动作不断,可以说是漏洞百出,只要其中一支部队一道防线出了问题,整个防线便会就此崩溃……运城第一次失守就是因为顽军的中条山失守,使运城变成一座死城。

    现在就不一样了。

    吕梁山、运城、中条山全都在八路军的控制下,而且首长将运城一带包括吕梁山和中条山山口的防御都交给王学新。

    于是王学新就能将其布署成一条统一的防线。

    这一来背靠中条山的运城就不是那么容易进攻了:

    中小口径榴弹炮想要轰炸运城,就得考虑自己是不是在中条山居高临下的火箭炮的射程范围内,中条山还是运城的大后方,补给和兵力随时都可以增援至运城……鬼子要是进入运城和中条山的中间地带,就等着被包围。

    原本薄弱的运城侧翼也被王学新运用弹性防御巧妙的化解。

    运城侧翼不像运城,运城附近有许多铁矿、铜矿以及冶金厂,运城是一步都不能退就只能死守。

    运城侧翼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于是就可以使用弹性防御。

    鬼子进攻得狠了,八路军就一道防线一道防线往后退。

    退两道防线后,鬼子自个都不敢追了。

    因为继续往前追就会存在一个问题:北面是坚不可摧的吕梁山,南面是运城和中条山,正面是八路军一道道防线,运城附近还藏着八路军实力强悍的坦克部队,必要时由南往北一穿插……鬼子就被封死在这死胡同里。

    所以,王学新有些想不明白冈村宁次这么打有什么意义。

    消耗兵力?

    试探虚实?

第240章 奸细

    王学新想不通就对了,因为此时的冈村宁次也没有一个具体的作战计划,或者说有一个很明确的作战方针和方向。

    这在冈村宁次的作战生涯里是极少见的。

    但这不能怪冈村宁次,因为这一回,八路军那边祭出的装备太出乎人意料了,以至将冈村宁次原版作战计划一举推翻,新版作战计划却来不及出来。

    冈村宁次只知道,此时必须要开战!

    不能再等下去了,再等下去只会让八路军这种恐怖的装备也就是“特殊炸弹”越来越多。

    虽然,冈村宁次知道步兵的直接进攻起不了多少拖延作用,但至少可以增加八路军的后勤补给的负担,将他们的精力分担一部份到前线上来而不是专心造“特殊炸弹”。

    另一方面,冈村宁次再次动用自己的情报网以及帝国侦察机,开打后严密监视完县机场的动作。

    监视完县机场的动作不是为了飞机。

    之前,重点一直是八路军的飞机。

    现在,相比起“特殊炸弹”而言,飞机又能算得了什么?

    冈村宁次希望通过这样的进攻引诱出八路军“特殊炸弹”,以便得到更多的信息。

    冈村宁次也知道,要想引诱出“特殊炸弹”,更应该是用重炮部队。

    但冈村宁次又不舍得把重炮部队当作诱饵。

    冈村宁次是这么说的:“华夏有句话,叫‘好钢用在刃上’。重炮部队当诱饵,也应该在白天,明白吗?”

    筱冢义男马上就明白了。

    夜晚视线不好,即便是引诱出敌人的“特殊炸弹”,即便敌人的“特殊炸弹”发射,但帝国还是什么都没看见,结果就是除了损失一批重炮外什么都没得到。

    所以,重炮应该在白天使用而不是在夜里。

    于是就出现这有些莫名其妙的进攻……

    帝国的战略方针,原本是借运城消耗八路军有生力量的,结果却是鬼子步兵像飞蛾扑火似的进攻运城防线,反过来被八路军消耗有生力量。

    这其实就是一种战略的胜利,是“高火”给鬼子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指挥官不得不改变原有作战方桉。

    因此,“高火”的价值远不只是炸毁二十几门重炮那么简单。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有关前线战况的情报像雪片一样送到王学新面前。

    陈松勇分析道:“防线十分稳定,鬼子的进攻对防线几乎构不成威胁,我军损失微乎其微。如果说有什么损失,就是我军在侧翼放弃了一道防线!”

    侧翼放弃防线是正常的。

    因为侧翼实施的就是弹性防御,一道接着一道战壕都是准备用来放弃的,前前后后如果算上临时战壕,一共有二十三道,这其实也是一种诱敌深入,因此这算不上什么损失。

    “鬼子的进攻情况怎么样?”王学新问:“是不是羊攻?”

    陈松勇认真的翻看了几份情报,回答:“不像是羊攻,几个小时的战斗下来,鬼子在整条防线上少说也有伤亡上千人。如果是羊攻,这代价也太大了!”

    陈松勇说的对,鬼子的进攻不是羊攻。

    因为冈村宁次是希望能用步兵的正面进攻逼八路军的“特殊炸弹”出动……如果重炮都舍不得了,步兵再不给敌人一点压力,还能逼出“特殊炸弹”吗?

    冈村宁次不知道的是,王学新对自己在运城布署的防御很有信心,这么打下去根本就没有用到“高火”的必要。

    正在王学新疑惑时,一名通讯员报告道:“营长,机场附近抓到几个奸细,藏在树林里,被起早干农活的老乡发现的!”

    比较勤劳的老乡通常是摸黑起床,走到地头时天就差不多亮了,这样可以在干更多的活,起早贪黑说的也许就是这样。

    奸细哪里会想到他藏在树林里还会被人这样撞上,然后就被逮着个正着。

    机场附近会有几个奸细应该说是很正常的,但这一回王学新却觉得有些异样了。

    前方运城打得欢,鬼子的奸细却布置在后方一百公里远的完县机场,这是为哪般?

    为了监视飞机?

    王学新马上就推翻了这个想法。

    监视飞机不用这么麻烦,鬼子侦察机就能做到,尤其鬼子还有夜间战斗机而八路军的霍克81却几乎没有夜战能力。

    那么……

    然后王学新就想明白了。

    “不好!”王学新脸色一变:“‘高火’的秘密可能泄漏了!”

    陈松勇奇怪的问:“营长,这跟‘高火’有啥关系?”

    王学新回答:“鬼子的奸细,如果不是为了侦察飞机,那就是打探‘高火’的情报,或者说是监视。他们希望……我们会在这时候出动‘高火’,所以,机场附近很可能布署许多奸细,所以才会被老乡撞着!”

    陈松勇马上就明白了,他点了点头,但又觉得奇怪:“可是,鬼子又怎么知道‘高火’的秘密?我们自己人都没几个知道……”

    知道‘高火’秘密的,除了研究员以及“高火”部队外,就只有总部知道,而“高火”部队是完全与其它部队隔绝不接触的,总部那也只有首长等有限的几个指战员知道,他们不可能泄漏秘密。

    王学新想了想,就说:“应该不是自己人泄漏秘密的,如果是,他们监视的就是存放‘高火’的原常机场而不是完县机场。”

    这分析也合情合理。

    因为知道“高火”秘密的人,都知道“高火”存在原常机场。

    那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监视完县机场呢?

    陈松勇觉得奇怪:“那是……”

    王学新叹了口气,说:“可能是陀螺仪出了问题,他们知道我们着急从鹰酱进一批陀螺仪,所以……就把装备研发联系到了完县机场!”

    陈松勇“哦”了一声,暗道这军事上的情报战可真是无孔不入,这样都能让他们顺藤摸瓜摸到完县机场来。

    陈松勇问:“营长,那现在……”

    “现在!”王学新说:“咱们就借这个机会,先抓一批奸细再说!”

第241章 声东击西

    没过多久完县机场的警卫就忙碌开了……一队队战士排着整齐的队形开出大门,打着手电和火把四处搜捕,甚至还带着几条军犬。

    很快搜索部队就有了消息,陈松勇报告道:“营长,抓住十几名不明身份的人,已经将其扣押盘查,另外还有几名在逃……”

    十几个?王学新心下暗道,只怕远不只这么多,甚至更远范围的还有,只是以完县机场的兵力,只能搜索附近两里范围,更远就是力有未逮了。

    陈松勇问了声:“营长,要不要调更多部队搜索?”

    “不!”王学新摇了摇头。

    这其实没有很大的必要,奸细是永远都搜不完的,尤其是在这时期,百姓中有一部份人由于内心对鬼子深入骨髓的恐惧,结果演变成千方百计的讨好鬼子以求得安全感。

    这现像可以说是另一种“斯德柯尔摩症候群”,也可以说是种“人质情结”。

    最典型的就是被称作七七事变第一汉奸的郝老太,她在丈夫被鬼子炸死的情况下还竭尽所能倾其所有帮助鬼子,她甚至还受到鬼子崇仁亲王的接见。

    会出现这种现像的原因,就是他们对鬼子的恐惧已经超出了他们所能承受的极限,于是走了极端选择站在鬼子一边努力寻求鬼子的认同。

    因此,在这时期奸细是抓不完的,不仅有鬼子的“大陆挺进队”,还有这些被吓破胆不惜出卖自己的国家和灵魂的汉奸。

    王学新之所以要大张旗鼓的抓奸细,其实并不是为了奸细本身。

    看了看地图,又看了看微明的天色,王学新就问着陈松勇:“机场能凑得出十几辆汽车吧?”

    “差不多!”陈松勇回答。

    这是机场后勤部队的配置,一共有十五辆汽车,用于运输燃油、补给以及飞机零件之类的。

    对于八路军而言,一个单位有十五辆汽车已经是豪华配置了,但对机场而言却还是远远不够,以至于还有许多用马车、驴车运送零件和燃油的情况。

    王学新指着地图的一个点,下令道:“把这些汽车集中起来,秘密开往赵家坝!”

    陈松勇一愣,说道:“营长,周围只怕还有许多奸细没来得及清理,‘秘密开往’……”

    不过话还没说完,陈松勇就“哦”了一声,说:“营长,您这是要把鬼子的注意力往赵家坝引呢?”

    王学新笑了笑,说:“陈参谋,你想想,鬼子要是知道咱们‘高火’的性能,他们会用什么手段应对?他们为什么要派出大批奸细在机场附近监视?”

    陈松勇想了想,就摇头说道:“我猜不到,不过鬼子肯定是以为‘高火’在完县机场!”

    “说得对!”王学新说:“鬼子以为‘高火’在完县机场,我们就让他们觉得‘高火’就在完县机场!”

    顿了下,王学新接着说道:“‘高火’其实有个弱点,它的速度不快,时速只有三百公里左右,而鬼子的‘零式’最高时速达五百多公里,几乎是‘高火’的两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被王学新这么一说,陈松勇就脸色大变:“营长的意思是说,鬼子的战机能击落‘高火’?”

    王学新点了点头。

    这是肯定的,初代导弹不可能像现代动不动就亚音速或超音速甚至是几十倍音速的导弹一样,尤其王学新整出的“高火”还是以火箭发射药驱动,这跟汉斯使用过氧化氢作燃料的发动机还有差距,因此汉斯的V1导弹最高时速接近四百公里,而八路军的“高火”最高时速才刚够三百。

    然而,即便是汉斯的V1导弹,其速度还是略有不足。

    日不落的喷火战斗机时速六百多公里,可以轻松的拦截V1导弹,甚至还出现飞行员用机翼将V1导弹挑翻的情况……这是因为陀螺仪的自动控制比较脆弱,它还没灵敏到能应对被机翼干扰的大变化。

    王学新这时对冈村宁次也有了新的认识,这的确是个不容易对付的家伙。

    王学新之所以知道战机能拦截“高火”,那是因为自己知道“高火”的性能数据,更知道二战时日不落有这样的应对措施。

    而冈村宁次却什么都不知道,或者说他知道的信息十分有限,但却能找到这种应对策略,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不过想想,也觉得不奇怪。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对手发明出一种新装备时,鬼子为了生存就不得不绞尽脑汁寻求应对之策。

    因此才会有“对手越强自身越强”这句话。

    冈村宁次这种超常表现,说不好就是让王学新给逼出来的。

    然后陈松勇就想明白了:“营长,鬼子这是打算用战机拦截我军的‘高火’,所以才会在机场附近布置大批的奸细?”

    王学新点了点头,说:“鬼子雷达无法探测到‘高火’!”

    确切的说是这时期的雷达很难探测到“高火”这种体积的飞行器,现代更先进的雷达自然就不在话下了。

    王学新接着说道:“如果雷达无法探测到‘高火’,那么鬼子如果想要用战机拦截‘高火’,他们应该怎么做?”

    陈松勇“哦”了一声,这才算是彻底明白了:“他们用奸细代替雷达?”

    “是的!”王学新说:“就像我军没有雷达只能依靠侦察兵和情报人员对敌人战机实施预警一样,鬼子在雷达无法探测的情况下,也只能依靠地面情报人员实施预警。他们必须事先知道我军的‘高火’发射地,然后要么派出飞机轰炸要么派出战机在附近的空域做好准备,否则,我军‘高火’从发射到结束总共只需要十几分钟,鬼子的飞机根本来不及起飞并赶到目的地,更别说在‘高火’命中目标之前将其拦截了!”

    陈松勇这才明白王学新抓奸细的真正目的,他这其实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先抓一批奸细,再派一批车队出去。

    于是鬼子想当然的就以为,这就是“高火”吧!

    那还等什么,派出战机和轰炸机消灭它们!

第242章 指挥员

    王学新这其实就是声东击西。

    在机场派出一支车队开往赵家坝假装是“高火”部队的同时,原常机场就派出真正的高火部队秘密赶往一个叫包平乡的地方。

    赵家坝,运城,包平乡,三个地点就是一个三角形。

    赵家坝距运城四十余公里……这是假的高火部队,距离远一些无所谓。

    包平乡距运城三十余公里。

    而赵家坝则距包平乡六十公里左右。

    六十公里。

    如果鬼子的注意力和战机都盯着赵家坝,这时要赶到包平乡至少需要八分钟……这是以“零式”战机以最高时速飞行,并且在八路军发射“高火”的那一刻就马上发觉并转向计算的。

    实战中需要情报、还需要通讯,等飞行员接到命令时已经是几分钟后了。

    前后一加,至少也要十几分钟。

    而这时,“高火”只怕已经到达目的地开始俯冲了,鬼子战机说什么也拦不着。

    王学新没有跟“高火”部队一起出发,他派了周元凯负责“高火”部队的指挥。

    周元凯原本是个飞行员,他指挥“高火”部队似乎是“跨界”,但其实并非如此。

    王学新是这么考虑的:

    首先是周元凯和李东成两人亲自参与“高火”的研发。

    “高火”是最高机密,他们俩一旦参与“高火”的研发就不可能再把他们放回飞行员的队伍了。

    因为一旦把他们放回去就或多或少的会有泄密的情况。

    这不是不相信他们俩人,而是奸细无孔不入,平时像聊天一样套话,不知不觉的就能被套出点信息和数据去。

    所以,最安全的做法,就是让他们呆在“高火”部队。

    其次,还是他们参与“高火”的研发并且试飞过。

    因为试飞过,所以他们对“高火”的性能很熟悉,又因为他们是飞行员,所以他们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什么位置、什么风向适合发射“高火”。

    在这方面他们甚至比和志民这些研究人员还有优势。

    再次,他们更具优势的是军人,而且是有丰富的作战经验的老兵,有足够的战场敏锐性和思维,尤其是敌人的空中轰炸和拦截……这就远不是研究人员可比的了。

    其实这种“跨界”任命指挥员有它的科学性。

    比如鹰酱航母的舰长,在几次实战之后就统一要求舰长必须是飞行员并有驾驶战机作战的经验。

    原因很简单,航母它不仅仅是一艘军舰,它其实是战机的作战平台,更多的是用战机对敌作战,许多时候还要应对敌人战机和轰炸机的轰炸。

    因此,能胜任航母舰长这个工作的,恰恰是飞行员。

    同样的,王学新认为,能胜任“高火”部队指挥的,也应该是飞行员,尤其这时期的“高火”其实就是一架小飞机,一架无人驾驶的小飞机。

    周元凯在接到王学新的任命时还有些不乐意了,他跑到王学新的办公室,说道:“营长,你让我做什么都行,但是指挥‘高火’……我做不到!”

    “说说原因!”王学新眼睛盯着地图,头也不抬的回了声。

    “营长!”周元凯闷声闷气的问:“咱们要是这样下去,是不是就没法开飞机了?”

    “是!”王学新应得很干脆。

    这一来周元凯就不乐意了:“营长,我和东成俩从十几岁起就开始学飞机的相关课程了,可以说这一辈子都在跟飞机打交道。我们俩当初来这里试飞,您可没说往后就没法开飞机了!我……我不干,我要回部队开战斗机,那才过瘾!”

    王学新把笔往桌上一丢,抬起头说道:“周元凯,你当这是你家呢?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你知道咱们这是什么部队吗?”

    “什么部队!”周元凯说:“不就一个可以自己飞的炸弹吗?飞机也能投,这要是挂上火箭弹,还能一打就十几发呢!”

    看来周元凯还不知道这“高火”是个什么样的装备,以为它还不如挂了火箭弹的霍克81。

    这也是王学新苦恼的地方:

    “高火”这玩意是种全新的装备,周元凯和李东成虽然有军事知识,但没有装备和科学意识。

    和志民这些研究员虽说有装备和科学意识,知道“高火”这东西的厉害,但却缺乏直接指挥有军事知识。

    这要是两者能中和一下,那才能叫完美。

    王学新无奈的指了指周元凯,问:“李东成也是一样的想法?”

    “差不多!”周元凯说:“要不是我拦着,他也跟我一起来了。他也想回去开战机!”

    王学新照实回答:“这么说吧,你们不可能回去开飞机。原因没有别的,因为这‘高火’是最高机密,我们不可能会让它有任何一点泄密的危险……”

    这一来周元凯就急了:“营长,我们什么也不说!我们要是说了什么……您,您到时枪毙我们!我们眉头也不皱一下。”

    “你傻不傻啊你?”王学新回道:“你想想,咱们当初组建完县航空队的时候,有这样‘最高机密’吗?虽然也保密,但工作人员、后勤人员有这样不让走的吗?”

    周元凯一想,觉得还真是这样,有些不合格的飞行员甚至还淘汰回原部队了。

    这其实也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战机许多情报无法保密,比如战机从顽军那转运一路飞来,鬼子其实早就知道完县有多少架战机是什么型号了。

    王学新接着说道:“如果‘高火’像你想的那样,还不如飞机上挂几个火箭弹,咱们为什么要‘最高机密’?咱们为什么不让你们回去开飞机打鬼子,偏要让你们在这指挥?”

    周元凯沉默了一会儿,觉得王学新说的有道理。

    但过了一会儿又说:“营长,可是我……还是想回去开飞机,这在天上飞惯了,在地上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这一点王学新能体会,天上的那种自由和速度,是在地上无法体会的。

    一想到以后无法再飞,就会有种被折断翅膀的感觉。

    在这方面王学新只能这么回答:“以后慢慢会习惯的,回去好好想想!”

    在周元凯出门前,王学新又补了一句:“往后多跟和老学学,也可以问问他是‘高火’厉害还是战机厉害!”

第243章 佯动

    周元凯对“高火”指挥员有没有抵触,王学新并不担心。

    因为王学新知道,随着战斗的深入,当“高火”部队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地位和声望有如坐火箭般的提升,到时能进入“高火”部队都是战士们的终极目标,“高火”部队的战士都是别人羡慕的对像,那周元凯还能有什么抵触心理?只怕到时候就只有庆幸了吧!

    事实证明王学新让周元凯指挥“高火”部队是正确的,他第一次出任务就发挥了作用。

    原定发射地点是包平乡南侧,因为南侧距离羊动部队的赵家坝更远,而且还有树林掩护……要知道发射架可不是小东西,几十米长的轨道斜指向空中,虽说一个多小时能搭建好,但如果没有伪装,鬼子侦察机很容易就能发现它们。

    但周元凯第一时间就发现选择的这个位置有问题,他通过电台向王学新报告道:“营长,这里虽然有树林但山体改变了气流的方向,使这一带的风向十分复杂,‘高火’可能会受这种气流的影响无法命中目标。”

    王学新觉得周元凯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高火”是第一代导弹,它的控制系统还没灵敏到能迅速且及时的对各种气流做出反应。

    也就是说一旦气流和风向过于复杂甚至存在旋涡型气流,控制系统就很难将“高火”带出去了。

    更重要的还是,这是发射地的气流情况。

    往后“高火”还要飞行几十公里。

    发射时只要偏一点点,到达目标上空时也许就是偏了几公里。

    因此王学新没有迟疑,当下就回电:“同意,你视情况自行选择发射阵地,动作快!敌人随时都有可能展开行动!”

    “是!”周元凯应了声,马上就派出侦察兵四处堪察地形。

    王学新之所以这么着急,是因为他估计鬼子会采用“引蛇出洞”的策略。

    简单的说,就是鬼子很可能会用重炮部队为诱饵逼迫八路军发射“高火”。

    道理很简单,“高火”不是用来对付重炮部队的吗?

    “高火”在夜里发射鬼子看不到,结果自始自终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炸了他们的重炮联队,那如果在白天呢?

    “高火”打还是不打?

    打吧!

    鬼子侦察机马上就能发现发射阵地的具体位置,接着战斗机拦截“高火”,轰炸机轰炸发射阵地。

    八路军要是没有准备的话,鬼子就会是一次完美的胜利。

    更重要的还是,鬼子这一回就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看到“高火”于是就知道更多的信息。

    不打吧!

    那“高火”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于是接下来的战局,就会像之前计划的一样,鬼子以重炮勐轰运城而八路军无可奈何。

    因此,王学新才催促周元凯动作要快。

    鬼子一旦抛出诱饵,就是重炮部队对运城的轰炸。

    “高火”部队必须及时做出反应,这才能告诉运城百姓:八路军有能力反制鬼子的重炮,不需要为此过度恐慌甚至出现骚乱。

    在周元凯忙碌的时候,王学新这边也没闲着,他一本正经的指挥着赵家坝“发射阵地”的建设。

    这一方面是奸细传出去的消息。

    不过奸细只知道大概的位置,比如车队沿着哪条公路进入哪里哪里,然后就无法跟踪了。

    王学新利用航空兵给这个情报添了一把火……完县机场马上起飞十二架飞机驱逐鬼子的侦察机。

    另外又起飞了十二架战机在赵家坝附近巡逻。

    这意思很明显,用霍克81为“高火”部队提供空中掩护。

    冈村宁次那边马上就收到了情报。

    筱冢义男兴奋的说:“大将阁下,目标确定了,在赵家坝!”

    冈村宁次沉默了一会儿,他感觉一切都太顺利了,顺利得让他有些不敢相信。

    奸细那边的情报指向赵家坝,侦察机的情报也指向赵家坝……华夏营长不是很精明吗?为什么会露出这么大的破绽?

    如果王学新知道冈村宁次此时的想法,就会暗道一声惭愧,自己做的的确有些明显。

    然而,即便是这样,冈村宁次依旧别无选择,他只能继续按原计划进行。

    否则还能怎么样呢?

    重炮部队按兵不动?

    情报没有探明敌人发射阵地的具体位置,重炮部队按兵不动,敌人“特殊炸弹”也就不会发射,于是双方就这么僵持着。

    可僵持下去对帝国没有半点好处,因为此时前线帝国的军队正在朝坚固的运城防线进攻,每分钟都有帝国士兵倒在冲锋的路上。

    而他们这么做的目的,不是为了突破运城防线,仅仅只是为了拖延八路军生产“特殊炸弹”的时间。

    想了想,冈村宁次就咬了咬牙,下令道:“命令重炮部队,开火!”

    “是!”筱冢义男应了声就去传达命令。

    前后只有十分钟,鬼子的重炮部队就开火了,一发发炮弹接二连三的飞向运城。

    不过初时炮弹并不多,只有六门炮开火,打了几轮五十几发炮弹,只有十几发打到城内。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鬼子把重炮分散使用。

    这也是冈村宁次想的办法:

    如果像上回一样,一个联队的重炮23门全部集中在一个炮兵阵地,一旦被敌人“特殊炸弹”锁定,23门重炮就一口气被敌人炸上天。

    但如果把重炮以大队的编制分散开,甚至大队的炮兵阵地也很分散,每门炮都隔很远,那敌人的“特殊炸弹”还能起作用吗?

    这是冈村宁次的一种尝试。

    思路是对的,问题就在于……“高火”是一款廉价易生产的装备,它相比起鬼子的八九式重炮要便宜得多,如果发射一百枚“高火”能命中一门鬼子的重炮就是划算的。

    一百枚“高火”是什么概念?

    铺天盖地的满天都是,就像火箭弹发射一样。

    尤其它每枚装药八百多公斤,只怕把那一整片地都翻了个面吧!

    不过当然,王学新也不会用一百多枚“高火”打这六门重炮。

第244章 小鱼

    王学新没有动的原因,一是因为周元凯那边还没有准备好。

    周元凯换了个阵地花了些时间,然后在树林里搭建发射架又需要时间,于是在鬼子开火时他们还没准备好。

    不过即便周元凯准备好,王学新也没打算开火。

    “沉住气!”王学新说:“这只是小鱼!”

    “营长!”陈松勇报告道:“团长来电……”

    王学新想也没想就回了声:“不接!”

    王学新不用接也知道,李云龙这是被炸急了,打电话来要求航空兵炸他娘的。

    但这是航空兵能解决的问题吗?

    要知道那是鬼子的重炮阵地,其周围早就布署了几个防空联队,高射机枪和高射炮已经在那严阵以待就等着航空兵出现了。

    八路军航空兵能怎么做?知道是陷阱还往下跳?

    当然不可能!

    这时的飞机其实还是很脆弱的。

    其实,不管哪个时代的飞机都脆弱。

    飞机硬捱子弹和炮弹用的,它的优势是速度。

    如果正面硬捍敌人的防空部队,那无疑是最傻的行为。

    王学新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这时陈松勇就报告道:“营长,‘高火’准备就绪,请求发射!”

    王学新没有准许,他依旧是那句话:“等候命令!”

    “营长!”陈松勇就有些不明白了:“这样下去,运城怕是顶不住了!”

    王学新从情报中挑出一份递给陈松勇,问:“看出什么了吗?”

    陈松勇一看,说:“鬼子火炮位置分散,命中率是不高。可是运城的百姓……”

    “五十发只命中十几发!”王学新打断了陈松勇的话:“你认为,鬼子能这样打多久?”

    陈松勇“哦”了一声然后就明白了。

    火炮在战场上,就算明知道集中使用很容易被敌人轰炸造成伤亡,但依旧要集中使用,原因是这时期的火炮精度低,需要用“试射”的方式将整个炮兵阵地的炮火引导进目标区域。

    比如一个炮兵阵地集中了23门重炮,这就意味着这23门重炮有几乎相同的.asxs.。

    这时只需要前线有侦察员配合,让其中一门火炮试射几发炮弹,成功命中目标区域后,其它火炮全部以相同的诸元发射,于是炮弹就能成批的打进目标区域。

    火炮一分散就没有这方面的优势了,因为每门火炮的.asxs.都不同,其它火炮试射的诸元对它而言几乎没有参考价值,于是才有五十几发炮弹只有十几发打进运城的情况……这差不多可以说是凭感觉碰运气。

    现代火炮差不多也是这样打,只不过现代炮兵使用了炮瞄雷达,炮瞄雷达能跟踪炮弹的发射轨迹并做到对每个分散的阵地的精准指挥并给出准确的修正数据。

    “鬼子这么打,明显是为了引诱我军开火!”王学新说:“这要是以前,我们还没办法!但是现在这时候,鬼子有那么多炮弹消耗吗?告诉团长,再忍一忍,好戏在后头!”

    “是!”陈松勇听着王学新的话就明白了。

    王学新说的没错,鬼子这么打看起来吓人,实际上对运城的伤害十分有限。

    鬼子要是有无穷无尽的炮弹,那八路军还真拿他没办法,鬼子可以就这样以低命中打运城。

    但这可是华夏战场。

    此时的鬼子一边在太平洋打鹰酱一边在东南亚各国发起进攻,有多少八九式重炮的炮弹给他这么玩?

    所以,这时比的不是装备,而是看谁能沉得住气。

    谁能稳住,谁就能笑到最后。

    李云龙那边,在王学新那边碰了个软钉子后就气得七窍生烟,他把电话一摔就破口大骂:“他娘的小东北,这是翅膀长硬了,老子的电话都敢不接!反了你……”

    “老李!”赵刚在一旁劝道:“人家小东北现在指挥的是整个运城防线,现在指不准正忙得团团转呢!你还在这时打电话,那不是添乱吗?”

    “忙什么忙?”李云龙臭着脸骂道:“飞机是看见了,但就在空中转来转去不往鬼子头上飞,说是前面有鬼子的防空部队……有防空部队就可以不上啦?那咱们步兵是不是知道前面有敌人就可以不上了!”

    李云龙这是看到了在赵家坝空域巡逻的飞机,他心下暗恨,鬼子炮兵就在前头,飞上去丢几个炸弹就能让他好看,他们偏不……只把李云龙给急得,当场就给小东北去了电话。

    赵刚说:“老李,你先别急!这不才刚开始打吗……”

    “我能不急吗?”李云龙把指挥部的窗户狠狠的往外一推,外面隐隐传来几声炮弹的爆炸声:“你听听,你听听!鬼子的炮弹都打到咱们家门口来了!这要是在战场上,这点炮声算不了啥,但这是运城,老乡经不起炸啊!”

    赵刚闻言也皱起了眉头。

    炮击运城,不只是运城财力和生命的损失,更重要的还是……

    运城在晋绥军手里已经丢过两回了,鬼子进城之后还大杀一阵,这在运城百姓心里留下了阴影。

    八路军进驻运城后,好不容易才让民心稳定了些,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

    可是现在……

    所以,赵刚其实很理解李云龙的心情。

    小东北那边的航空部队要是不出动压住这些重炮,运城百姓早晚又会出现骚乱选择逃离的。

    就在这时,通讯员拿着电话隔着几米叫道:“团长,陈参谋来电!”

    李云龙知道这陈参谋是小东北的助手,二话不说就上前一把抢过电话报明了身份,然后噼头盖脸的问:“我说陈参谋,是不是咱们的要动手了?”

    陈松勇回答:“差不多了,团长!营长让您沉住气,好戏在后头!另外,一定要稳住百姓,不要慌!相信营长,他有对付的办法!”

    说着陈松勇就挂断了电话。

    李云龙把电话狠狠的一摔,骂道:“他娘的,又是一个软钉子!什么有办法有办法,飞机开上去狠狠的炸一顿不就得了?航空队的火箭弹呢!这时不用还啥时候用啊!留着生蛋呢?”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678/ 第一时间欣赏亮剑之军工系统最新章节! 作者:远征士兵所写的《亮剑之军工系统》为转载作品,亮剑之军工系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亮剑之军工系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亮剑之军工系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亮剑之军工系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亮剑之军工系统介绍:
退伍军人宁波回到他所熟悉的电视剧成为一名新兵蛋子
八路军干部成天叫唤的是啥?
李云龙最眼馋的是啥?
独立团最需要的是啥?
装备,装备,还是装备……
偏偏宁波就带了个军工系统去
于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轻轻松松打鬼子
——————————
交流群:953838560亮剑之军工系统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亮剑之军工系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亮剑之军工系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