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败家子的逍遥人生TXT下载败家子的逍遥人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败家子的逍遥人生全文阅读

作者:点小驸马     败家子的逍遥人生txt下载     败家子的逍遥人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七百八十一章 未来的大师

    此时此刻,他已经是彻底的怔住了,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

    95分,目前来说,似乎还是第一个吧?

    其他书院的,最高也不过只是92分。

    文理书院竟然能有考出95分的孩子。

    常如诧异了片刻后,已经迫不及待的撕开了那张纸条,底下的名字却是让他觉得有些迷惘。

    陈招弟。

    这是谁?

    常如似乎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

    他下意识看向自己身旁的算术先生,忍不住的开口问道:“陈招弟是谁?”

    那算术先生听见常如的话,也是一怔,看向常如,回答道:“是三班的一个女孩,算术成绩很好,很有天赋,怎么了,院长?”

    常如听见算术很有天赋这句话,瞬间松了一口气。

    因为这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这孩子没有作弊。

    是的,他的第一反应是这孩子作弊了。

    也不能怪他,九十五的试卷,是谁都不会轻易的相信的。

    是谁第一反应也是作弊了。

    常如这么想着,不免觉得有些愧疚,看向了那算术先生,开口道:“这孩子这次的分数也很高。”

    算术先生听见这话,并没有太过诧异,原因很简单。

    当时监考的时候,他可是就看出来了。

    从头到尾就只有那孩子一个人是奋笔疾书的,其他人不少都是睡着了。

    若说是有机会,怕是也只有这个孩子有那么一点儿机会。

    “院长,陈招弟考了多少分?八十五,八十八?”

    算术先生猜测着,脸上不由得露出了期待之色。

    毕竟放眼所有的新式书院,八十分以上也已经算得上是一个极其好的成绩了。

    目前来看,九十分以上就完全有可能成为那五个代表新式学院出场比试的人之中的一个了!

    若是能八十八分,意味着他们文理书院也会产生一个名额!

    这可是长脸的大事!

    不止是文理书院长脸,整个新式书院,包括新安候都是长脸啊!

    常如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的声音已经开始变得有些颤抖了。

    他说:“九十五分。”

    虽然已经尽力的克制自己的激动,但还是能听得出来。

    其他几个书院的算术先生听见这话,都是猛地抬眸,看向了常如。

    这些算术先生,有一个算一个,表情都是十分的诧异,都是不可置信的瞪大了双眼。

    什么?

    九十五分?

    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就算是精通算学,考过秀才的一群人中,最高分也不过是九十二分。

    就是他们这些算术先生,加在一起,平均分也仅仅只是八十多分,接近九十罢了。

    一个文理书院的孩子,怎么可能考九十五分。

    “我看看!”

    下一秒,就有先生看向常如,开口道。

    常如也是没有说什么,把自己手里的考卷递给了那人。

    那人深受接了过来,仔细的浏览了起来,越看,他的表情越是诧异。

    尤其是看到最后的时候,他更是瞪大了双眼。

    虽然这个题目,作答的区域是空着的。

    可是在那题目的旁边分明的写着了这孩子的解题思路,竟然是......对的!

    也就是说再给着孩子一段时间,她怕是能考满分!

    满分是什么概念?

    还是这个年纪!

    这是算学的天才,天才啊!

    这人手里拿着试卷,不由得激动了起来,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其他得算术先生见到这一幕,更加得好奇。

    这试卷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竟然能让这家伙露出这副表情。

    于是,有人伸手接了过来,道:“给我看看。”

    只是看了一会,他就忍不住的惊呼出声:“这是天才,是天才啊!这次比试稳了!稳了!”

    其他的算术先生听见这话,再也忍不住了,纷纷的凑上前,在看到这份考卷之后,表现竟然是出乎意料的一致。

    都是无比的赞叹。

    赞叹,感叹过后,众人又是下意识的看向那名算术先生,开口道:“你说这孩子是你的学生?”

    文理书院的算术先生见到众人的反应,也是明白陈招弟的试卷究竟有多么的完美了。

    欣喜过后,他又是不免的有些骄傲,昂起了头,颇为自豪的道:“自然是。”

    “我给你一百两银子,你把她送到我们书院,如何?”

    一个算术先生迫不及待的道。

    “呸!一百两银子,亏你也说得出口,我们书院出五百两!”

    “别争了,我们书院出一千两!”

    算术先生们纷纷开口。

    他们实在是太明白这么一个天才般的算术少年意味着什么了。

    意味着从此以后,楚国大地上将会崛起一个算学大师。

    而能够成为这个算学大师的先生,那未来也必定是可以青史留名的啊!

    简而言之,就是他们自己是没什么本事了,就指望着这个天才徒弟能够给他们增加点名气。

    毕竟,从此以后,他也可以说自己是算学大师陈招弟的师父了!

    至于什么女子不女子的......

    实话实说。

    在新式书院这么久,这些先生早已经不像外面那些迂腐的先生了。

    他们知道,在新安候的力推之下,从此以后,女子、男子都是一样的。

    即便是女子,也可以成为大师!

    而陈招弟极有可能就是第一位能够被成为大师的女子!

    这些算术先生都能想明白的事情。

    更何况是常如。

    常如听见这些话,眉头微微的皱了起来,轻轻的拍了一下桌子,没好气的道:“安静!

    你看看你们这般样子,成何体统,哪里像是什么先生,倒是有点儿像街上的地痞混混!

    新安候怎么教导你们的,怎么教导我们的,你们是不是都忘了?”

    此话一出,全场都是安静了下来。

    算术先生们都是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一言不发。

    虽说常如并不是他们书院的院长。

    可是是个人就知道,常如的地位特殊。

    不仅仅是亚元,而且还是第一个新式书院的院长,是新安候亲自去请的,非同一般。

    他说的话自然是极其有分量的。

    最为重要的是人家说没有错。

    身为先生,哪里有抢学生的。

    常如见众人安静下来,一副语重心长的表情,继续道:“新安候说过,对待学生要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

    你们会用银子卖掉.....吗?”

    这话没有说完,众人却是明白什么意思,纷纷惭愧的低下了头,一言不发。

第七百八十二章 奖学金

    常如环视一周,见到这一幕,也并没有说什么,只是附身到自家书院的算术先生耳旁,小声的道:“等会给那孩子的家长送去五百两银子,就说是咱们书院设置的奖学金。”

    算术先生听见这话,原先还在愧疚。

    因为刚才他也是产生了与其他的算术先生一样的想法,可是此可是此刻听见常如的声音,却是懵了。

    抬眸,用诧异的目光看向常如。

    常如也是看着他,眉头一挑,小声的道:“你怎么知道这些家伙就不会送银子,咱们这叫先发制人!”

    那算术先生听到这里,算是彻底的懵了。

    怪不得院长能跟新安候走到一起,原来这俩是同一类人啊!

    那算术先生想到这,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很多了。

    惊叹完了,感慨完了,接下来就是继续阅卷了。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上千分卷子总算是阅完了。

    分数最高的五人,分别是95,92,92,91,90。

    准确的说,九十分以上的也就是这么五个人。

    毫无疑问的,文理书院的陈招弟得到了第一名。

    理工书院出现了两个人,剩下的工程书院和文学院各占了一个名额。

    唯独诧异的就是文学院竟然还有一个人考了这么高的分数。

    要知道所谓的文学院,学生主要学习的都是明文科、明经科和进士科的内容。

    这些人的课程之中,只有最最基本的算术题,便是一周也只有一节课。

    这样的书院里面竟然还有一个能考90分的,属实不易,也让众人没有想到。

    但是最让众人没有想到,还是陈招弟。

    尤其是在看见了陈招弟以后。

    他们更是诧异,完全想不到。

    眼前这么一个瘦瘦的,矮矮的,皮肤有些黑的小丫头,竟然就是那个考了95分的算学天才!

    实在是......其貌不扬。

    陈招弟看着面前这么多的先生,却是有些忐忑,小心翼翼的道:“几位先生,学生做错了什么事情吗?”

    常如听见这话,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容,一如既往的摆摆手,笑道:“不是,你不要紧张,先生们只是想要考你一些问题罢了。

    你能回答的上来就回答,不能回答的上来也无妨。”

    陈招弟听见这话,好似明白了什么,眉头一挑,脸上露出喜色。

    随即看向几位算术先生,表情坚定,同时颇为自信的道:“几位先生想要问什么,学生一定能够回答!”

    算术先生们互相对视了一眼,纷纷表现出赞赏的表情。

    别的不说,就这股自信,就不是一般孩子能够拥有的。

    一个算术先生看向陈招弟,表情逐渐变得有些严肃,开口道:“这第一个问题很简单,就是你认为算术是何物?”

    算术是何物?

    这在其他的孩子们眼里,有各种各样的答案。

    但是不管怎样,最终的答案肯定都是指向一点,算术是最为让人厌烦的课程之一。

    可是陈招弟却是有自己的想法。

    她抬眸,看向问出这个问题的那名先生,表情坚定的道:“学生认为算术乃是天下真理所在,包含了世间的大道理,很多事情都必须要用到算术才能继续研究,算术乃是一切研究的基础,比如先生教导我们的科学......”

    也不知道是陈招弟以前就想过这个问题,还是临时发挥。

    总而言之,她洋洋洒洒的讲了很多。

    别说是几个算术先生,就是对于算术不是那么的了解的常如听了以后,都是不住的点头,认为此子未来必定能够成就大器!

    陈招弟还在继续讲着,好一会才停下来,总结道:“先生们,这些就是学生对于算术,对于算术之道的理解。”

    算术先生们听到这里,不由得鼓起了掌。

    实在是太精彩了。

    这孩子对于算术的理解,完全不亚于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

    他们原先还准备了一些算术的题目,准备考一考这个小丫头,如今看来,却是完全用不上了。

    他们完全相信,这个小丫头的确是能够考出95分的好成绩。

    于是,众人都是朝常如使了一个眼色。

    常如自然是明白怎么回事,目光望向陈招弟,开口问道:“招弟,这次比试,你应该知道吧?”

    陈招弟听见这句话,心猛跳了起来,忙不迭的点头:“学生知道。”

    “先生且问你,你可愿意代表咱们新式学院,与那些士子们一战?”

    常如看着陈招弟,淡淡的道。

    果然如此!

    陈招弟的脸上露出喜色,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表情又一次变得异常的坚定,大声的道:“学生愿意!学生一万个愿意!”

    众先生们听见这话,都是面露笑容。

    常如也是如此。

    “愿意就好,无论最后是胜还是负,新安候都会给你五百两银子的参赛奖金,这个奖金,我先交给你,你告诉先生,你家的地址。

    明天自会有人去接你,比赛的地点,你们先生应该也同你说了,就在宝乐坊。

    你们以前上劳动课的时候去过的。

    到时候新安候和我,还有这些先生都会到场,不要有压力,发挥出自己正常的水平便好。”

    常如说到这里,顿了顿,从怀里面取出了一张五百两银子的银票,递给陈招弟,笑道:“好了,多余的话就不多说了,说多了你应该也烦。

    回去收拾收拾你的书和笔,回家去吧,明天早上的时候,会有马车去接你的,放心吧,去吧。”

    陈招弟听见这话,有些懵,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伸手接过那张五百两的银票的时候,更是有些如此,完全就是下意识的伸手接住了。

    她虽然只是一个孩子,可是家里面毕竟是开客栈的,对于银子,还是有一定的认知的。

    她当然知道五百两银子意味着什么。

    甚至很多穷苦的人努力一辈子,也未必能够挣到五百两银子。

    而自己只是代表新式书院去参加一场比试就能获得五百两银子?

    而且还是无论输赢?

    一时间,陈招弟完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好一会,才逐渐从恍惚的状态中清醒过来,朝着常如和几位算术先生深深的鞠了一躬,大声的道:“先生们放心,学生一定不会给新安候,给书院,给先生们丢脸的!”

第七百八十三章 何为奖学金?

    城南的某处客栈。

    几个食客在一起兴高采烈的讨论着。

    “嘿,明天就要比试了,你说到底谁会赢?”

    “我估摸着还是士子们,毕竟差的太远了,那些士子们读了多少书,新式书院的人又读了多少书?就算是读过一些书的那也是落第的秀才,跟人家比,怎么可能比的过呢?”

    “这话说的也有点道理,但是新式学院好像是要学算术的,听说每天都学......”

    “那也还是差了些。”

    “嘿,对了,听说掌柜的女儿不就在新式学院?”

    那食客像是想到了什么,转头看向陈掌柜,大声的道:“陈掌柜,你说这场比试,哪一边能赢?”

    陈掌柜正忙着算账,听见这话,抬眸看向那名食客,笑着道:“客官您要让我说,那我肯定是觉得新式学院能赢?”

    众人听见这话,都是一阵笑。

    但也不是那种讽刺的笑,只是带着善意的笑。

    “陈掌柜,你觉得凭啥呢?”

    又有食客开口问了。

    陈掌柜听了以后,随口道:“新式学院啥的,说实话,我也是不了解,但是我是知道新安候的!

    新安候办的事情,这么多件,有哪一件是没有成的?

    新安候既然答应了比试,那一定是一些底气的!

    别的不说,我觉得不管发生了什么,最后赢的一定是新式书院!”

    这话很多人都是听明白了。

    意思是新安候可能会耍些特别的招数,最后赢得比试。

    似乎也不是没有可能。

    毕竟,新安候是什么人,他们都还是有所了解的。

    各种手段都是能够用上。

    于是不说话了,一群人开始讨论起了新安候究竟可能用什么手段。

    这个时候,门口传来了一道声音。

    “爹,我回来了!”

    陈掌柜听见这声音,脸上露出笑容,看向门口,问道:“今天学的怎么样?先生又没有教你们背书?”

    陈招弟没有回答,而是走到陈掌柜的面前,看着他,神秘兮兮的问道:“爹,你猜先生今天给了我什么?”

    陈掌柜听见这话,有些好奇,开口猜道:“算术书?”

    陈招弟摇了摇头,道:“不是。”

    “那是新的炭笔?”

    “也不是。”

    陈招弟装模做样的摇了摇头。

    陈掌柜见到这一幕,更加的好奇了,眉头一挑,道:“总不可能是银子吧?”

    陈招弟听见这话,神秘兮兮的从怀里面取出了一张银票,放在陈掌柜的面前晃悠了一下,道:“就是银子!”

    这下子,不仅是陈掌柜,便是众多的食客都是把目光放在了陈招弟的身上。

    从来只听说读书要给先生银子的,他们这还是第一次听说有先生给学生银子的。

    嘿,真是长了见识了!

    陈掌柜也是如此。

    他想要伸手夺过陈招弟手里的银票,一边伸手一边开口问道:“哪里来的银子?是哪位先生给你的?一共多少两银子?”

    陈招弟却是眼疾手快,往后退了一步,没让他夺去银票。

    眉头一挑,颇为自豪的道:“是院长给的,院长说是新安候给的,这是奖学金,整个新式学院,上千人,算上你女儿,一共只有五个人有呢!”

    五百两!?

    此话一出,整个客栈都是安静了下来。

    五百两银子意味着什么,在场的众人都是知道的。

    足够他们在这个客栈吃上一年的午饭了!

    五百两银子啊!

    这书院的人莫不是疯了?

    而且......什么叫做奖学金?

    不止是这些食客,便是陈掌柜也是懵了。

    好一会才反应过来,道:“五百两银子?这么多?你拿来给爹看看,别是先生逗你玩儿呢!”

    “我不!”

    陈招弟听见这话,有些不高兴了,撇了撇嘴就要收回银子。

    陈掌柜见到这一幕,却是道:“放心吧,爹不要,爹就是看一眼,看看是不是真的,然后就还给你。”

    “你说的?”

    陈招弟一脸狐疑的上下打量了自己的爹一眼。

    陈掌柜郑重的点了点头。

    就算是真的,他也犯不上跟自己的女儿抢这点银子。

    陈招弟见到这一幕,这才把银子递给陈掌柜。

    陈掌柜接过来以后,左看右看,就是看不出什么异常之处。

    可是,另一方面,他又有些不敢相信这银子来的这么容易。

    或者说,他不敢相信,读书竟然还有别人给送银子,这样的事情。

    因此,看完了以后,又拿给了自己客栈里的账房,问账房道:“我这老眼昏花了,看不清,你给看看,这究竟是不是真的?”

    其实确定了是银票,确定了面额以后,就没什么好看的了。

    在这京都府,哪里有人敢用假银票。

    真是他还是觉得有些不可置信。

    那账房自然也是不敢相信的,伸手接过了银票,打量了好几眼,随即瞪大了双眼,用不可置信的语气道:“掌柜的,这是真银票,如假包换的,宝乐坊的真银票啊!五百两!”

    轰的一声——

    整个客栈都是响起了一片热烈的讨论声。

    “五百两银票啊!这文理书院竟然这么大方?新安候竟然这么大方?”

    “五百两银票对这些人算得了什么,前段时间,康王殿下带着文武百官到城门前与迎接陛下回来的时候,你们又不是没有看见。

    那些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便是想要见新安候一面,都得是拿出一千两的银子,甚至都有人拿出一万两的银子,五百两银子,呵......

    那就是九牛身上的一根毛,毛尖尖,也就是咱们放在心上,放在眼里罢了。”

    “可是......就算是再有银子,也不带这样的啊!去新式书院读书就给发银子,那还做什么活计啊?直接去新式书院读书不就好了!”

    “话不是这么说的,人家招弟不也说了,整个新式书院就五个人,这叫,叫什么奖学金......”

    那食客说到这里,似乎想到了什么,转头看向陈招弟,好奇的问道:“招弟啊!这奖学金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陈招弟听见有人问,转头看向那人,脸上露出笑容,大声的回答道:“奖学金就是奖学金,很简单,谁学的好,这银子就给谁!”

    谁学的好,银子就给谁?

    一时间,客栈内的众人都是后悔了,后悔自己没有好好的读书,后悔当初没有让自己的孩子去新式学院读书......

第七百八十四章 不要怕

    有食客则是好像想到了什么,看向陈招弟,开口问道:“你们书院还缺学生吗?”

    陈招弟听见这话,看向那人,脸上露出笑容,回答道:“只要是年纪在十二岁以下的,都可以。”

    那食客笑着道:“那十二岁零一百多个月的还要吗?”

    “......”

    陈招弟微微一怔,没有明白什么意思。

    其他的食客却是早已经哄堂大笑。

    陈掌柜也是笑了两声,看着陈招弟,把银票还给她,开口问道:“爹听说明天的比试也是新式书院也是要出五个人,这五个人中莫不是有你?”

    陈招弟没有想到她爹对这场比试竟然了解的这么清楚,点了点头,说道:“当然。”

    只是两个字,却是让全客栈再一次的安静了下来。

    客栈的食客都是看向陈招弟,表情有些奇怪,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是什么都没有说。

    但是从他们的眼神中却是可以读出来两个字——不信!

    并非是不信陈招弟能够代表新式书院参加这场比试。

    而是不信陈招弟能够代表新式书院赢的这场比试。

    没有办法,这陈招弟今年才几岁啊?

    说到底还是一个孩子,一个孩子跟那些士子们比试,比试的还是算学。

    而且还是女孩......

    这,这怎么可能赢?

    若是士子们这都是输了,那岂不是说明天下的士子们都是酒囊饭袋之徒了?

    食客们都是这么想着,已经开始小声的议论起来。

    “新式书院怎么派出招弟这么一个孩子出战?”

    “招弟怎么了?人家招弟的算术,你们比得上?”

    “我们自然是比不上的,但是那些士子们就不一定了。”

    “别瞎担心了,吃你的饭,反正明天的比试,谁都能去看,咱们去看看不就成了......”

    “.........”

    食客们小声的议论。

    掌柜的也是有些诧异,诧异过后,脸上却是露出笑容,颇为自信的道:“我就知道我们家的招弟一定能行,你算术一直很好,先生都跟爹说过。

    明天的比试是什么时候,爹客栈停一天,也要送你过去,看着你比试完!”

    陈招弟得到陈掌柜的鼓励,笑得更加的自信,回答道:“爹,不用你送,明天早上有马车来接咱们。”

    “好!”

    陈掌柜一拍桌子,看向四周,大声笑道:“我女儿有出息,明天代表新式书院参见比试,掌柜的今个儿高兴,在座各位今日的酒钱,掌柜的请了!”

    话音刚落,客栈内响起一片叫好声。

    随即是一片恭贺的声音。

    整个客栈一片欢乐的气氛。

    第二天,一大清早。

    陈掌柜和陈招弟就已经穿戴整齐,站在客栈的外面,静静的等着。

    没一会,一辆马车就缓缓的驶来。

    走下车的是一位算学先生,看着陈掌柜,拱手行了一礼,道:“您便是招弟的父亲吧?招弟能有这般的敏捷才思,一定离不开您的悉心教导。”

    陈掌柜见到这一幕,一怔,忙不迭的回礼,道:“哪里哪里,都是先生您的教导。”

    那算学先生也没有再继续客套,而是从怀里取出了一张银票,递给陈掌柜,道:“这是招弟今年的奖学金,您老且收好。”

    “奖学金?”

    陈掌柜微微一怔,伸手接过银票,仔细的打量了一眼,惊奇的发现竟然又是五百两。

    他忙不迭的道:“先生您搞错了,招弟今年的奖学金已经给了我,您这......”

    那算术先生摆摆手,笑道:“并没有搞错,那五百两是奖金,代表咱们新式书院参加比试的奖金,这是奖学金,是招弟今年学习表现优秀的奖学金,两者并不冲突。”

    “这......这......”

    陈掌柜看着那五百两银子,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五百两银子加上五百两银子,就是一千两银子。

    他这个客栈也未必能够挣得到一千两银子,招弟去书院读书,非但没有交银子,反而是挣回来了五百两银子。

    这未免有些太过令人不可置信了。

    一时间,陈掌柜竟是不知道该不该要。

    算术先生却是笑了,继续道:“无论是奖金,还是奖学金,都是新安候提供的,你且放心,新安候不缺这些银子,只是觉得朝堂之上缺少人才。

    而招弟就是朝堂之上未来所需要的人才,这点银子实在是算不上什么。”

    “新安候,朝堂之上,人才......”

    陈掌柜听见这三个词,又一次的懵了。

    他实在无法想象,自己的这个瘦瘦的女儿竟然能和这三个词扯上关系。

    莫非新安候这是有意培养招弟,这么说,招弟未来岂不是也有可能进入的朝堂。

    可是......招弟毕竟是个女孩啊!

    一时间,他感觉自己的脑子乱的好像浆糊。

    这个时候,算术先生却是道:“时间差不多了,陈掌柜,咱们启程吧?”

    “啊?”

    陈掌柜微微一怔,随即从恍惚之中清醒了过来,忙不迭的道:“好好好,都听先生的。”

    于是,带着陈招弟上了马车。

    马车缓缓的行驶,很快就到了城南的宝乐坊。

    也就是在新式书院的不远处。

    此时此刻,这里已经聚集了不知道多少的人。

    乍一看上去,至少也得有上万人。

    密密麻麻的数不清楚。

    这里面有身穿长袍,手拿典籍的士子。

    也有衣衫褴褛,不知在做些什么的流民。

    更多的则是衣着普通,过来看看热闹的普通百姓。

    当然,这些普通百姓之中不少人的孩子都是在新式书院读书。

    不然也没有这么多闲的没事的人过来,看这一场他们压根看不懂的比试。

    士子们选出的五个人早已经到场,在宝乐坊拍卖会的大殿内坐着,各个都是穿着得体,手拿《算经》,看上去就是博学多识。

    另一边是新式书院选出的人。

    除了陈招弟,其他的四个都已经到了,虽说也是衣着得体,虽说也是读书人的派头。

    可是多次科举不中已经在他们身上留下了一些沧桑的痕迹。

    让他们显得有些颓废。

    可若是自己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眼眸之中也是闪烁着光。

    陈招弟走下马车,看着面前的这一幕,有些紧张,不由的深吸了一口气。

    这个时候,身旁突然传来了一道陌生的声音。

    “不要怕,你的试卷我看过了,能把这些士子们吊起来打!”

第七百八十五章 比试正式开始

    这声音的确是很陌生,可是却又好像在哪里听过。

    陈招弟转头看去,就看见自己的面前站着一个身穿华服,十分俊秀的青年,正一脸笑意的看着自己。

    她微微一怔,随即立刻就反应了过来。

    站在自己面前的是新安候!

    “新......新安候!”

    陈招弟有些紧张。

    别说是她,就是她身旁的陈掌柜和算术先生也是如此。

    新安候可是被称为小阁老的人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能够远远的看上一眼,已经是极为难得。

    更何况是这样面对面呢?

    方休见到这一幕,脸上露出笑容,往前走了一步,拍了拍陈招弟的肩膀,笑道:“不要有什么负担,只是一场比试罢了,和你们在书院平时的考试没有任何的区别。”

    “学生知道了!”

    陈招弟听见这话,深吸了一口气,紧张的情绪缓解了不少。

    因为她来这里参加比试唯一的负担就是那一千两银子。

    一千两银子给了她极大的自信,同时也给了她极大的负担。

    她知道一千两银子意味着什么,也明白为什么书院会给她一千两银子的奖金。

    因此,她更加的紧张,更加的害怕,害怕自己比不过那些士子。

    害怕连累书院丢人,害怕连累新安候丢人。

    害怕新安候那一千两银子白白的扔了。

    可是,此时此刻,听新安候说自己的试卷,他看过,听他说,只是一场小小的比试罢了。

    她瞬间放松了许多,再也没有之前那般的感觉。

    方休见她放松了一些,摆摆手,开口道:“去吧,比试马上就要开始了,会有人给你发考卷的,还有炭笔也早已经准备好了,你只需要安安心心的考试便好。”

    “是,新安候!”

    陈招弟应了一声,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和先生,见他们点头,又是行了一礼,转身离开。

    这场比试的主持乃是国子监的祭酒。

    毫无疑问,只有国子监祭酒能够稳得住这等的场面。

    或者说,只有国子监祭酒能够让士子们信服。

    毫无疑问,国子监祭酒自然是向着士子们的,国子监和翰林院所出的题目自然也是从古籍之中选取,稍加改变的。

    但是方休并不在乎,他也相信新式学院的学生,在算学这一方面,可以把这些士子们给吊起来打。

    无论对方是什么级别的士子,钻研算学多少年了。

    没办法,《基础算术学》方休可是费了不少的功夫编撰的。

    这本书除了大学高数还有线性代数等较为高深的知识没有囊括,其他的全都包含在内,只要是新式学院的学生们好好的学,什么《算经》,压根就不是一回事!

    这场比试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考试。

    一张卷子,五个人,谁的平均分高,谁就能获胜。

    按理说,这试卷阅卷后是分为甲乙丙丁四等的。

    但是在方休的强烈干涉下,自然还是选择了百分制。

    这样的话,统计起来也是更加的方便。

    士子们一开始并不情愿,毕竟百分制是新式书院的用法。

    可是转念一想,这样的确是更加的明晰,也可以让这新式学院的人输的更加的心服口服。

    因此,也就没有再说什么了。

    国子监祭酒姓陆,如今已经有一把年纪了,头发花白,两眼也是有些昏花。

    但只是站在那里,的确是给人以一种威严的感觉,看上去就非同凡响。

    陆祭酒站在最中间的位置,静静的等待着。

    片刻后,最后一位参见比试的考生,陈招弟走到了大殿,到了她自己的位置。

    众人看清了陈招弟的面容以后,先是沉默,随即,爆发出了一阵热烈的议论声。

    “怎么是个孩子,还是个女的!?”

    “这是什么意思?新安候莫不是想要用这种方式侮辱我等?”

    “我看有这个可能,毕竟新安候做事一向是出人意料。”

    “什么叫做自暴自弃,这便叫做自暴自弃,这还没有比试呢,就主动的放弃了一个名额,若是这样,新式书院还能胜出,那才真是一个笑话!笑话!”

    围观的士子们纷纷开口,饶是他们这般的气度,看见陈招弟这个孩子以后,还是无比的愤怒。

    新安候这是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啊!

    别说是这些士子们了,就是围观的百姓们都是一阵的诧异。

    “这新式书院怎么来了一个孩子?”

    “孩子怎么了,孩子就不能精通算学了?我看这孩子未必就会输?”

    “嘿,你这人说话怎么这么没有逻辑,莫非这孩子是你家亲戚?”

    “我是她爹!怎么了!?”

    “怪不得......”

    台下议论纷纷,台上也是如此。

    几个士子都是看着陈招弟,面部的肌肉都是有些抽动,显然没有办法接受自己跟这么一个孩子参加同一场比试。

    但是他们又不好说什么。

    毕竟对方派出什么人参加这场比试是人家的事情,他们的确是没有什么好进行干涉的。

    至于新式书院的其他四名参加比试的。

    在这之前,他们全都知道这个消息,已经没有什么好惊讶的。

    只是好奇的看着陈招弟。

    好奇的同时又带着敬佩,他们都是听自己的算术先生说过了。

    这孩子是整个新式书院之中得分最高的一个,得分高也就罢了,这他们都没有思路的最后一题,人家也是找出了思路。

    的确是不得不敬佩啊!

    而且年纪还是这么的小。

    未来一定是算学大师!

    至于那个国子监祭酒陆大人,则是老眼昏花,压根就没看清陈招弟长得什么模样,只是觉得有些吵闹,便皱起了眉头,用沧桑的声音大声的道:“安静!”

    声音有些沙哑,毕竟年纪大了。

    可是士子们见了,却是忙不迭的闭嘴。

    国子监祭酒的威望在那里摆着的。

    瞬间,整个大殿全都安静了下来。

    国子监祭酒见四周都是安静了下来,转头看了一眼,环顾四周,看见十个人全都到场了。

    于是,便摆摆手道:“学子们都已经到齐了,接下来正式开始比试,考卷全都放下去,你们有一个时辰的时间,好好的看,好好的答。

    若是中途离场就视为结束答卷,都听明白了吗?”

第七百八十六章 又是提前交卷

    第三场考的是策论。

    一共两题,全都跟最近楚国发生的事情有关。

    第一题,讲的是中原受灾,如何应对。

    第二题,讲的则是如何巩固北方四州的边防。

    第一题倒是没有超出提纲,很多书生事先都曾经预想过这次乡试会出这道题。

    可是,第二题却是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

    毕竟,巩固边防是武勋们的事情,与士子们有何干系?

    就算他们入朝为官,除非能到内阁大学士的层次,估计也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个问题。

    而且,这个题目若是出在会试的卷子之上,倒也没什么太大的意外,可是之于乡试,却是有些焉用牛刀的意思了。

    因而,不少的考生在见到这两题的时候,都有些发愁。

    第一题还好,无非就是引用圣人之言,让天子如何修身,如何养性......

    可是,这第二题......

    大部分的士子都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北方四州或许听说过,知道那里是大楚与草原的分界,时刻面临草原蛮子们的冲击。

    再多......就不知道了。

    这让他们如何答题?

    方休看了以后,却是笑了。

    若说整个京师有谁真正的了解北方四州的情况,除了老皇帝、兵部尚书和内阁三位大学士,就属他自己了!

    毕竟在他的手下可是有一个实打实的从北方四州厮杀出来的校尉,当然,如今已经是中郎将的梁虎。

    前段时间,闲来无事的时候,方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温一壶酒,搬个椅子,坐在空地上,听梁虎讲他在北方四州的时候遇上的那些事情。

    虽然不至于每一处细节都能记在心里,可是已经足够他了解北方四州和草原的情况。

    至于第一道题,无非就是中学的地理知识题,也并不算难。

    因此,方休仅仅只有了两个时辰的时间就写完了这两篇策论。

    这个时候,距离考试结束足足还有两个时辰的时间。

    让他在这里做无用的等待,还不如早点回府睡觉。

    于是,他从椅子上站起来,朝外面喊了一声:“交卷!”

    这声音极其具有穿透力,瞬间,整个贡院的考生都听见了他的声音,纷纷露出震惊的表情。

    那监考的翰林听见这话,也是一脸的哑然。

    片刻之后,那翰林才反应过来,起身走到方休的考棚,看着他,问道:“是你要交卷?”

    方休问道:“不可以吗?”

    那翰林得到肯定的答案,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古怪,点了点头,说道:“可以......”

    他说完以后,往前走了一步,收起摆在桌上的考卷,说道:“你可以出去了,沿途不能发出任何声音,更不能和其他考生有任何的交流。

    若是发现你和其他考生串通,以舞弊论处!”

    方休听见这话,点了点头,淡淡的道:“好。”

    说完以后,就起身走出了贡院。

    那翰林站在原地,目送方休的背影逐渐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之中,还是有些恍惚。

    这么多年,似乎还是第一次听说有考生在科举的时候提前交卷的......

    简直......

    那翰林摇了摇头,在心里为那考生的父母叹息了一声,将考卷封存起来之后,也就不再多想了。

    在贡院的门口。

    乡试还没有结束,却已经聚集了许多的人。

    他们大都是考生的家人。

    一个个的站在门口,小声议论。

    其中有一个中年男人在这人群之中显得有些扎眼。

    因为,在这许多人里,只有他的穿着最为寒酸。

    而且,只有他,没有同旁人议论,而是踮着脚朝贡院里面远眺,似乎这样能给他紧张不安的心,增添一些安慰。

    旁边,另一个中年男人见到这一幕,拍了拍他的肩膀,劝道:“还有两个时辰才能结束呢......

    你再怎么急,你儿子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出来的。”

    那中年男人听见这话,脸上露出窘迫之色,挤出笑容,道了一声:“谢谢。”

    而后......

    继续踮着脚,往里面看。

    旁人见到这一幕,也就不再阻拦了。

    反正也就是两个时辰,既然他要这样,那么就随他吧。

    之前提醒他的那人摇了摇头,便继续同旁边的人议论道:“我也觉得这一次的策论定然会有一道与中原灾情有关,只是不知道另一道会考什么......”

    “另一道考什么,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但是这一道却是必须要把握住。

    不瞒这位兄台,犬子之前已经作了十篇有关中原灾情的策论,只希望能够与考官的想法相合。”

    “......”

    两人正热烈的议论着,旁边突然传来一道声音:“来了,来了!”

    “来了?什么来了!?”

    “贡院!贡院里面有人出来了!”

    众人原先都在讨论着什么,听见这句话,不约而同的抬起了头,看向贡院。

    果然,隐隐约约可以看到远处有一道人影,逐渐接近,显然是做完题的考生。

    “这......不是还有两个时辰吗?”

    “莫非是......提前交卷的?”

    “提前交卷?这可是乡试,怎么可能有人提前交卷,除非是得了失心疯!”

    这人话音刚落,前面已经有人认出了贡院里面的人影。

    “我认识他,好像是......方府的公子!”

    “方府的公子?”

    众人听见这话,怔了怔,随即,纷纷露出恍然之色。

    片刻之后,有人发出了一声感慨:“哦,原来是他......”

    声音很平淡,与之前的诧异与疑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语气就仿佛......

    理应如此。

    换句话说,就是这方府的公子本就该提前交卷。

    如果他不提前交卷,才像是不正常一样。

    事实上,许多人就是这么想的。

    这个家伙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与他之前做的那些事情相比,乡试的时候提前交卷反而算不上什么事情了。

    毕竟在许多人的眼里,方休以官生的身份参加科举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一个祖上三辈都是丘八的家伙,参加科举?

    一个平日里只知道不务正业的纨绔,参加科举?

    一个患了脑疾的失心疯,参加科举?

    他们宁愿相信自己的儿子能够高中解元,也不相信这位远近闻名的败家子能够中举......

第七百八十七章 胜卷在握

    围观的人说到这里,都是笑了。

    在他们的眼里,无论如何,陈招弟都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答完整张考卷。

    既然如此,唯一的解释就是考卷上的考题,陈招弟都不会。

    实在没有办法了,这才想着提前交卷。

    可是与陈招弟一同答题的士子们却是另外的感受。

    他们看着自信满满上前交卷的陈招弟,都是不可置信的瞪大了双眼。

    他们可是亲眼看着陈招弟在他们的面前作答的,手里的炭笔都没有停下来过。

    莫非这孩子真是算学的天才?

    一时间,五个士子都是变得无比的忐忑,更加没有心思作答了。

    然而,就在他们恍恍惚惚,不知所措的时候,另一件让他们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新式书院的另外四人竟然也是缓缓的站了起来,纷纷开口:“大人,我等也已经作答完毕,我等要交卷。”

    此话一出,又是一片热烈的讨论声。

    而那五个士子则是已经接近崩溃了。

    这种难度的考卷,对面五个人竟然仅仅用了半个时辰就答完了?

    这......这未免有些太过令人不可置信了!

    围观的人们,包括那些身穿长袍的士子见到这一幕,却是笑了。

    尤其是那些士子,笑的十分的不屑。

    就这?

    就这?

    半个时辰就交卷,就这样还敢参加比试?

    真不知道是如何想的,简直还不够丢人的!

    陈掌柜听见耳旁传来的议论声,看着面前发生的一切,眉头也是不由的一皱。

    轻轻的叹了口气,觉得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

    哎,毕竟只是孩子,比不过乃是正常的事情。

    罢了,罢了,就这样吧。

    方休站在阁楼上,看着面前的一幕,却是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虽然他没有看过试卷,但是他对新式书院的学生们有足够的信心。

    只要这些孩子,包括那些秀才,认认真真的学习了《基础算术学》,那些题目只是小意思。

    他们如此快的交卷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若是他们不会做,如何也不会这么轻易的选择交卷的。

    但是,其他人却是完全不能理解。

    王宝乐站在方休的身后,看着面前发生的这一幕,眉头微微一皱,凑到了方休的身旁,小心翼翼的道:“少爷,要不要小的去疏通一下?”

    这话是什么意思不言而喻。

    方休听了以后,转头看了一眼王宝乐,问道:“你可知道国子监是个什么地方?”

    王宝乐摇了摇头,谄媚的笑道:“小的不知道,但是小的知道,这世上就没有银子摆不平的事情。”

    方休听见这话,摇了摇头,摆手道:“你下去吧,这件事情不用插手,本少爷相信他们。”

    这个他们指的自然是书院的学生们了。

    王宝乐听见这话,虽然并不是十分的认同,但也是点头称是,退到了一边,并没有再提起这件事情。

    比试还在继续。

    虽说其中的一方已经选择了全部提前交卷,可是另外一方毕竟还在作答。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围观的人比之前已经少了一些。

    他们还是选择先离开,等结果出来了再来看一看。

    毕竟没有人会选择看只有一个人的比试。

    时间还在流逝,正在作答的士子们眉头皱的越来越紧,几乎是拧在了一起。

    是个人都能够察觉到他们五个人不平静的心情。

    显然,他们答题答的并不是很顺利。

    但是并没有人觉得他们会输。

    毕竟他们的对手早在半个时辰之前就已经交了卷。

    若是这样,这些士子们都输了,那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只能说这些士子们都是废物。

    可是围观的人也都是知道,这五个士子都是士子之间最为擅长算学的,若是他们都算是废物,那这天底下就没有不是废物的人了!

    “一个时辰的时间到了,答卷结束。”

    这个时候,不远处突然传来了一道沧桑的声音。

    这声音自然是国子监祭酒的。

    他深邃的目光略过五名士子,缓缓开口:“放下你们的笔,交卷吧。”

    “是,先生。”

    五名士子听见这话,都是缓缓的站了起来,朝着国子监祭酒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然后双手奉上了自己的考卷。

    但是回到座位上面的他们却是眉头紧皱,没有一点点放松。

    甚至不少人都是摇头叹息,显得有些失落。

    围观的人见到这一幕,都是觉得有些好奇。

    这是什么意思?

    莫非是意犹未尽?

    还是这最后的题目实在太难了,便连士子们都答不上来?

    可是方才见新式书院的人答得倒是挺愉快的。

    众人这么想着,新式书院的五个人也已经回到了自己座位上面。

    这一次是现场阅卷。

    把卷子糊上名字,然后随机打乱,然后交给两位国子监的博士,由两位国子监的博士在现场阅卷。

    阅完卷,批完分数,最后在公之于众,宣布最后的比试结果。

    可以算的上公平公正了。

    因为一切都是在众人的目光下进行的,不太可能存在舞弊的情况。

    大家也都是心服口服。

    当然,这打乱的工作是交给宝乐坊的人做的。

    阅卷由国子监,这倒是也算一种平衡了。

    一切都是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

    宝乐坊上来了两名伙计,都是没有携带任何的东西,当着众人的面,把考卷给打乱。

    打乱了以后又糊上了名字,最后交给两位国子监算学馆的博士。

    两位博士各自坐了下来,没有多余的话,也是没有多余的行动。

    坐在那里就是开始阅卷。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五名士子都是显得有些紧张。

    新式书院的五名学生则是一脸的自信,好似已经胜卷在握。

    这是在场上。

    场下的情况则是截然相反的。

    围观的士子们都是一副胜卷在握的模样,好似已经准备好了宣告胜利。

    而新式书院的家长们则是显得有些颓废。

    甚至已经有些家长开始后悔把自家的孩子送到新式书院去了。

    没有办法,才仅仅半个时辰,新式书院的人就已经提前交卷了。

    这一幕落在众人的眼里,几乎和主动放弃没有任何的区别。

    又如何能跟那些士子们相提并论?

第七百八十八章 宣布成绩

    围观的人都是这么想。

    因为只有五名考生,再加上算学的题目比较容易判卷,很快,十份卷子,两位国子监的博士就全部看完了。

    接着就是国子监祭酒上前撕掉糊名,然后统计分数,宣布结果。

    国子监祭酒毕竟是上了年纪,走起路来都是,步伐都是有些颤抖。

    颤颤巍巍的走上前,撕开了糊名,看到的第一份考卷。

    他就不可置信的瞪大了双眼,好似看见了什么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此时此刻,所有人都是注视着他,自然不可能不发现他表情的变化。

    这究竟是发生了什么?让祭酒大人都是露出这般表情。

    一时间,围观的士子们和普通百姓都是小声的议论了起来,好奇究竟发生了什么。

    而台上,士子们则是更加的紧张。

    这个时候,国子监祭酒颤颤巍巍的拿起了第一张考卷,用沉稳的声音大声的道:“第一张考卷,乃是新式书院刘正东,满分一百分,一共九十七分。”

    此话一出,全场都是出现了一瞬间的安静。

    随即爆发出了一阵热烈的议论声。

    满分一百分,得了九十七分。

    这意味着什么,便是没有读过书的人那也是了然于心。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这是新式书院的人的考卷啊!

    要知道,新式书院的人都是只答了半个时辰的题,就提前交卷了。

    这样都是能考出九十七分的成绩,这题目是不是有些太过简单了?

    一时间,众人都是开始怀疑国子监两位算学博士出题的水准了。

    别说是他们,此时此刻,两位算学馆的博士都有点开始怀疑人生了。

    题目是他们出的,考卷是他们判的。

    这场比试究竟是什么情况应该没有人比他们两个更加的清楚了。

    这两个人如今都是怔怔的站在原地,表情都是一脸的呆滞,似乎是在怀疑人生。

    便是不少人都是把矛头指向了他们,他们也好似没有听见一般。

    场下的士子们听见这个分数,也都是心里面咯噔一下。

    他们都不是傻子。

    恰恰相反,他们都是京都府最聪明的一批人。

    自然知道满分一百分的情况下九十七分意味着什么。

    此时此刻,他们只希望自己的同学,能够争气一些,多考个几分,压过这新式书院的人。

    要知道,这场比试最后是要统计双方五个人的平均分的。

    一个人考了九十七并不算什么,或许只是他们之中恰巧有一个杂学大师,精通算学之道罢了。

    那又如何?

    要知道他们之间可是还有一个孩子呢!

    那孩子能答几分?

    最后怕还是要托着其他四个人的后腿,到时候一样能赢!

    场下的士子们都是这么想。

    但是若是他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此时此刻台上的士子们听见这个成绩以后,都是面如死灰一般。

    因为这五个士子都是答过这考卷,他们知道这份考卷若是想要考出九十七分的成绩是有多么的困难。

    要知道,他们答出的题目,不论对错加在一起有没有九十分都还是一个问题呢!

    新式书院的那人,就是考了九十七分的那人听见这个成绩,却是没有露出笑容,反而是眉头微微的一皱。

    小声的嘀咕了一句:“还以为能考满分呢。”

    这话的声音虽然小,但是对面的五位士子,还有站在他们中间的国子监祭酒和博士,都是能够听见。

    他们听见这话,都是下意识的看向了那名学生,表情都是有些奇怪。

    但是却没有人说什么。

    因为祭酒已经翻开了下一场考卷。

    “张留文,七十一分!”

    这是第二份考卷。

    宣布了以后,又是一片安静。

    随即,又是一阵热烈的议论声。

    “若是没有记错,这个人是士子中的一员吧?”

    “没错,我听说过这个人,自称是算学大师,精通《算经》,曾经放言整个京都府,单论杂学,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他,却是没有想到,竟然只考了七十一分,便连对面的新式书院的学生都比不过。

    真是......身败名裂啊!”

    “话也不是这么说的,兴许新式书院的那名学生超常发挥呢?正常说不定就该是七十一分。”

    这个人还真就说到了点子上。

    两位算学馆的博士出这张考卷的时候,预定的目标就是平均分在七八十分作用。

    难度也是按照这个标准制定的。

    却是没有想到一上来就有人考了九十七分。

    分明这士子的七十一分才是正常的啊!

    两名算学馆的博士都是在心里面默默的道。

    但是这个时候,还有八个人的成绩没有宣布的。

    国子监祭酒继续的宣布成绩:“新式书院......九十五分!”

    “新式书院......九十分!”

    “士子......八十一分!”

    “新式书院......九十二分!”

    “士子......七十三分!”

    “......”

    那国子监祭酒没有理会四周一片哗然的声音,继续宣布成绩。

    很快就到了最后一张考卷。

    在看见那考卷之上的分数以后,他下意识的瞪大了双眼。

    随即,又下意识的揉了揉眼,发现自己并没有看错。

    于是,拿起了那张考卷,在众人的面前晃悠了一下,继续用沉稳的声音,大声的道:“新式书院,陈招弟,一百分!”

    此话一出,氛围瞬间变了。

    准确的说,从开始宣布成绩的时候,氛围就已经变了。

    只是没有人想到竟然有人能够答出一百分的成绩。

    成绩宣布完了,连统计分数都不需要了。

    新式书院的最低分都是九十分。

    就这样,新式书院还有几个人不停在摇头叹息,眉头紧紧的皱着,好似自己考了零分一样,不停的惋惜。

    而另外一边,士子选出的五个人,便是分数最高的也仅仅只有八十五分罢了。

    连对方的最低分都比不上。

    这还需要统计吗?

    尤其是这五个士子看见对面的人都是摇头叹息,一个劲的说自己是粗心大意,不然一定能够也考个满分。

    他们更是无地自容,简直恨不得找个地方躲起来。

    他们知道自己身上肩负的重担。

    那可是事关科举之变啊!

    可是......他们却败了,败的这般的惨!

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服!

    说实话,来参加这场比试,他们压根就没有想过自己会败。

    更没有想过自己会败的这么惨。

    最高分竟然还比不上人家的最低分。

    这也就罢了。

    人家还是提前交卷了足足半个时辰!

    丢人!

    实在是丢人啊!

    丢人只是一件小事,微不足道的小事。

    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件事情若是传开了以后,京都府的百姓,天下的百姓会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从此以后,岂不是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新式书院的学生便是提前半个时辰交卷都是能把这些士子们给吊起来打?

    那岂不是说如今的这些所谓的熟读四书五经,所谓的饱读诗书的士子们,其实都是一个个的废物?

    那这科举之变,此时不变,更待何时?

    士子们想到这里,下意识的彼此对视了一眼,都是从彼此的眼眸之中看到了不甘的神色。

    下一秒,有人开口说话了。

    “我不相信,这分数未免差的有些太多了!”

    此话一出,全场又是安静了下来。

    随即爆发出了一阵前所未有的热烈的讨论声。

    “我也不相信,这叫什么?一群没有读过几天书,乡试都落榜的穷酸秀才,竟然能考出这么高的分数?你们相信吗?

    莫不是这新式书院厉害到了这般地步?能够变朽木为琢玉?

    你们自己想一想,这可能吗?”

    “你这叫什么话?为何没有可能?而且人家未必便是朽木,毕竟这比试的乃是算学,那些士子说不定也只是文章写的好了一些,仅此而已。

    文章写得好又如何?又不代表便是有真才实学!”

    “你这么说话,我看你就是新式书院的人吧,你......”

    “他是不是新式书院的人,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你一定是士子,我说你们还要不要脸了,这么多人看着的比试,还是国子监出的题目,你们竟然还想着要耍赖,你们还要不要一点脸了!”

    “就是,还仁义礼智信,说的比谁都好听,到了实际上,心里面却全都是主意,真是不要脸。

    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是不看好这些学生的,可是事实胜于雄辩,事实就是如此,这新式书院的学生就是比你们这些士子还要强,你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几个士子听见这些话,脸都是涨的通红,却是没有办法反驳。

    片刻后,终于有人想到了什么,大声的道:“你说这些穷酸秀才都是算学大师,我们倒是也还有几分相信,可是那个孩子,那个孩子多大的年纪,你们不会看不出来吧?

    还是个女孩,你们觉得她以前读过多少算学的书?

    就这样的一个孩子,都能考一百分,满分!还是第一个交卷的,别的不说,你们相信吗?”

    “为何不信,这恰恰说明了新式书院的高明之处,你们这些狗东西,真是一丁点的脸都不要了,这般的诬陷人家,到底是想要做什么,想要说什么,真当我们不清楚吗?

    无非就是想要耍赖罢了,呵,诚信二字,你们士子说的最多,你们这些读书人不管做什么,都要把这两个字挂在嘴边,没有想到竟是这个样子。

    真是不要脸,呸!”

    士子们听见这些话,一时间竟是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不少的士子已经是低下了头,一言不发。

    羞愧难当,羞愧难当啊!

    他们虽然觉得有些丢人,但是台上的士子们却是不能觉得丢人的。

    即便是耍赖,也是一定要耍赖的!

    因为他们实在是太明白这场比试意味着什么了。

    若是败了,士子们就什么都没有了。

    从此以后,便是跪在皇宫前,便是跪在新安候府前,那都是没有丝毫的底气。

    更何况,他们的内心深处的确是觉得这几个人考的成绩有些过分了!

    这张考卷的难度,怕是那两个国子监算学馆的博士自己亲自来答,也未必能考这么高的分数。

    最多估计也就是九十分。

    但是对面这些家伙,提前半个时辰交卷,竟然没有一个低于九十分的,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了。

    他们怀疑乃是正常的。

    不怀疑反而才是不正常的了!

    领头的一个士子,正是那自称京都府杂学第一人的张留文。

    张留文的目光看向对面的几个学生,表情显得如此的严肃,大声的道:“并非是我等想要耍赖,实在是这考卷的成绩太过匪夷所思。

    我等都是钻研算经十几年,对于算学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两位博士大人出的题目可以说是难度极高的了,若是新式书院的学生们之中能有一位答到九十分以上,我等也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算学一道极其注重天赋,而且我等主要的精力也并非是放在算学之上,比不上他们,我等也是可以接受的......”

    话还没有说完,陈招弟就撇了撇嘴,没好气的打断了他:“什么可以接受,若是你们可以接受,就不会这般说话了。

    一把年纪的人了,还说这种话,要不要脸,连个孩子都能听得出来,无非就是给自己找借口罢了。

    输了就是输了,有什么好说的!”

    张留文听见这话,老脸一红,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

    可是毕竟是读书人,还是有一定的功底的。

    仅仅只是片刻,他就调整好了心态,看向陈招弟,拱了拱手,开口问道:“不知道你这孩子名字叫做什么?”

    陈招弟听见这话,瞥了他一眼,淡淡的道:“之前还只是不要脸,耍无赖,如今你这句话说出来,倒是显得你没有一丁点的气度了。

    圣人之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除此之外,还有师说,达者为师,圣人们都说了,学之道,不在于年纪,我们在算学之道上胜了你。

    五位同学皆是胜过了你。

    你却以年纪长一些,唤我孩子,便连同学的称谓都没有,真是......

    哎......”

    说到这里,陈招弟摇了摇头,深深的叹了口气,皱着眉头,没好气的道:“真不知道你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四书五经,圣人之言,都读到了哪里去。

    还说孩子,我的同学里,六七岁年纪的都比你强得多的多!”

第七百九十章 光速答题

    这番话说的有理有据,令人信服,让张留文感觉一阵无地自容,一时间几乎说不出话来。

    不止是他,便是围观的士子们听了,都是觉得不知道该说什么。

    不得不说,这个小丫头,小小的年纪,也没有读过多少的书,却是才思敏捷,仅仅只是一段话,就完全掌握住了局面。

    即便如此,张留文还是看向陈招弟,表情凝重的道:“的确是我的错,那么请问同学你的名字?”

    陈招弟听见他承认错误,倒是也没有再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结,而是抬眸看着他,颇为骄傲自豪的道:“在下姓陈,陈招弟!”

    陈招弟......

    此话一出,全场都是安静了几分。

    实在是这个名字有些......

    招弟,招弟,顾名思义,自然是希望这个孩子能够招来弟弟的意思。

    但是一个小女孩,却是能做到比许多的男孩都要强。

    再结合这个名字,未免让人觉得有些讽刺。

    此时此刻,竟然有不少人的开始理解新安候所提倡的女子科举了。

    张留文听见这个名字,也是怔了一下。

    但是他的反应极快,怔了一下后,便道:“招弟同学,你的考卷全都是你自己答的吗?”

    陈招弟上下打量了张留文一眼,眉头微微皱了起来,没好气的道:“怎么?你的不是你自己答的?”

    短短的一句话,又是让张留文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围观的人听见这话,也都是笑了。

    他们自然明白这张留文是想要做什么。

    无非就是想要出题考一考这陈招弟,事实上,他们也的确是想要看看这一幕的发生。

    可是听见这话,还是觉得实在有趣。

    张留文深吸了一口气,尽量的平复自己的情绪,缓缓开口道:“同学,在下偶尔看书,了解过一些趣题,不知道同学可想要看一看?”

    陈招弟听见这话,本来想说‘不想’,可是转念一想。

    若是自己这么说了,岂不是让其他人看轻了吗?

    既然对方发问了,自己还不如接着,这样也让对方输的心服口服。

    从此以后,不再找新安候的麻烦。

    她这么想着,眉头一挑,表情极为的不屑,摆摆手道:“不就是有题目不会吗?说的这么好听,没事,我帮你解,你说吧。”

    张留文听到这话,感觉胸口堵得慌,却是没有什么好辩解的。

    只能在心里面安慰自己,孩子罢了,孩子罢了......

    何必跟一个孩子计较呢?

    这么想着,心里面方才好受了一些。

    于是,脑海里面急速的思索,下一秒,便开口道:“这第一题,很简单,乃是一道基础的题目。”

    话音未落就被陈招弟打断:“基础题目,自己都不会做?你们到底是不是读书人啊?”

    张留文默默的在心里面念叨:不计较,不计较。

    于是,没有理会,继续道:“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有几何?”

    说到这里,顿了顿,道:“这是《算经》上的一道经典的题目,只不过我想几位同学应该很少钻研算经,因此,拿来想要让几位同学看看。”

    这话的意思就是这可是算经里面最为基础的题目,若是这都不会,只能说明你们之前是有舞弊!

    陈招弟听了以后,却是撇了撇嘴,更加的不屑:“我们可是学习《基础算术学》的人,《算经》算什么东西?别说我们没看过,最起码我是看过的,当作笑话看看,排遣一些时光,消遣一下,倒还算是有趣。

    可是当作真正的算学经典,还差得远,真不知道是水平低到什么程度的人,才会抱着这么一本消遣的读物钻研,实在是可怜,可叹。”

    士子们听见这话,脸上都是露出愤怒之色。

    就是那张留文也是如此。

    这近乎已经是对士子们的侮辱了。

    可是,转念一想,若是对面的这五个人,所考的都是真实的成绩,那又何谈什么侮辱?

    毕竟那样的话,人家说的可都是实话了。

    这个时候,陈招弟继续道:“罢了罢了,既然你诚心的发问了,我就为你解答一番吧。”

    说着,走回书桌前,拿起炭笔,在纸张上迅速的演算了起来。

    围观的人都是静静的看着这一幕,有些好奇这孩子说话说的这么果断,不知道算学能力是不是真的像她方才表现出的那一般。

    士子们也是如此。

    她们都是知道这个名为陈招弟的小孩,就是刚才唯一一个获得满分的人。

    答那等的考卷,都能够提前半个时辰交卷,还获得满分。

    答这道题目,应该也不是太难。

    但是,若是弄虚作假,这道题目在算经之中也不算是太过简单的。

    若只是对算学稍微有些研究的人,怕是很长的时间也未必能够解答的出来。

    因此,若是这陈招弟答不上来,后面的说辞就很简单了。

    不管国子监的立场是如何的,算学馆的立场是如何的。

    这场比试都不能算数!

    士子们这么想着,已是觉得心里面升起了希望。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准确的说是几秒钟之后,陈招弟便抬起了头,看向对面的几个士子,大声的道:“简单的很,物最少有23个,或者是105加某个数+23个。”

    此话一出,全场都是一片安静。

    当然,围观的百姓们并不知道这个题目的答案究竟如何,只是觉得这孩子答题的速度还真是挺快的。

    可是对面的五个士子,却是完全的怔住了。

    这道题目,他们第一次看见的时候,最快也是需要一炷香的时间。

    怎么会......

    这家伙怎么一眼就看出答案了?

    要知道,这道题目的难点并不在于23个,而是在于后面的数字。

    这个数字可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算出来的。

    这怎么可能!

    不可能!

    没有人能算的这般的快!

    除非这个人以前研究过算经!

    可是看她的年纪,怎么也不像是看过算经的。

    更何况她本是新式书院的人,向来是不看算经的。

    此时此刻,几个士子全都是懵了,怔怔的看着陈招弟,一时间都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第七百九十一章 对手变师徒?

    张留文深吸了一口气,尽量的平复自己的情绪,稳定自己的情绪,然后方才问出了第二个问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这道题目同样是出自算经,可以说不算简单的了。

    若是这道题目,陈招弟还可以轻而易举的答出。

    那么,即便是他,也不得不心生敬佩。

    但是他刚刚问完题目,陈招弟便开始动笔。

    下一秒,便有了答案。

    “兔为12只,雉有23只。”

    沉默,还是沉默。

    张留文瞪大了双眼看着陈招弟,一时间竟是说不上来话。

    陈招弟则是眉头一挑,开口道:“还有什么不会的吗?说上来,我全都给你答了!”

    言语之间,颇为轻狂!

    “这......这......”

    张留文听见这话,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陈招弟见到这一幕,往前走了一步,看着他,道:“你还有什么不会的吗?”

    竟是又重复了一遍。

    落在众人的眼里自然有种大师的风范。

    随便你如何出题,我自然为你解答。

    这气度,这涵养,最重要的是这等的知识储备。

    哪里像是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孩子。

    围观的人见到这一幕,都是小声的议论了起来。

    张留文则是颤颤的道:“你是怎么算的?”

    陈招弟听见这话,笑了,眉头一挑,淡淡的道:“想学吗?来我们新式书院,我教你啊!”

    此话一出,全场又是一片安静。

    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短短的两个时辰的时间,这新式书院的五个人不知道让全场安静了几次了。

    每一次都是让人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不得不说,这些家伙还真是厉害啊!

    张留文听见这话,整个人都是恍惚了。

    他自认是京都府杂学第一个人,对于算学也是颇有研究。

    一整本算经,更是已经烂熟于心,便是这样,这场考试竟然只是得了八十五分。

    而对方,这么一个孩子,竟是得了满分,而且还是提前交卷。

    而且就目前来看,基本上已经排除了舞弊的可能性,这意味着什么,不用别人说,他自己也是知道。

    说明这孩子是一个天才!

    算学的天才!

    而且她的才思敏捷,便是放眼整个京都府也是极其少见的。

    别的不说,就是那个达者为师,又有谁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想得出来?

    不知怎么的,张留文的心猛跳了起来。

    他迷惘了。

    迷惘的同时,又不由的问自己,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功名利禄?

    的确是想要,可是以他的出身,又不是嫡子,似乎要功名利禄也不是那么的迫切。

    他的确是想要建功立业。

    可是这建功立业也是分几层的,他是想要建的什么功,立的什么业?

    似乎,好像,大概,也许自己都想不明白。

    他喜欢读书,可是喜欢的却是杂学书。

    是的,他素来不喜欢读四书五经,之所以读也只是历来都是如此罢了。

    他站在原地,静静的思索了起来。

    陈招弟见到这一幕,撇了撇嘴,道:“做点事情都是优柔寡断的,你这样能成什么大事?

    想要做什么就去做,比如我,世人都说女子就不该读书,就该在家中相夫教子。

    我父亲给我取名招弟,也是想要个弟弟建功立业,这些我都知道。

    可是那又如何?

    我也一定读书了,而且比我们书院那些男孩读的还要好。

    因为我想要读书,仅此而已,你若是喜欢算学,便好好的学算学,若是不喜欢,便不学。

    有什么好想的?”

    张留文听见这话,眼眸一亮,好似想到了什么,抬眸看向陈招弟。

    同时,暗暗的下定了决心,往前走了一步。

    围观的人见到这一幕,都是有些好奇。

    因为这两个人对话的声音都是比较小,他们都是听不清楚。

    正疑惑张留文想要做什么的时候。

    张留文竟是直接的跪在了地上,大声的道:“弟子张留文愿意拜陈师父为师,同陈师父学习算学之道,希望陈师父能给弟子这么一个机会!”

    这话说的极为的坚定,而且是铿锵有力。

    但是......

    却是出乎众人的意料。

    所有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是懵了。

    包括那些士子。

    他们怔怔的看着面前发生的这一幕,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拜师?

    拜这么一个孩子为师?

    这张留文到底想的什么?

    莫不是疯了!

    最重要的是前一秒,他们还在作为对手参加比试啊!

    若是这件事情传开了以后,京都府,乃至整个楚国的百姓们,读书人们该如何的想啊!

    一时间,台下的士子们都是红了眼,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张留文的一跪,是在打他们的脸啊!

    然而张留文却是想通了。

    他想要钻研的乃是杂学,乃是算学。

    既然如此,何必执迷不悔,何必在一条路上走到最后,倒不如转变思路。

    就比如这一场比试,他以前一直以为只有算经才是算学之道的经典。

    算学只有在算经之上研究才是正道。

    可是,此时此刻,他才明白原来《基础算术学》竟然也是经典,而且看效果而言,远远要比算经更加的经典。

    若不是他执迷不悟,对《基础算术学》不屑一顾,不愿意去看一看这《基础算术学》,最后又如何会落的这般的下场!?

    人是要转变的!

    “师父,请您一定要收弟子为徒!”

    想到这里,他拱了拱手,表情十分诚恳的道。

    陈招弟看见这一幕,却是懵了。

    她只是说让张留文加入新式书院学习,却没有说要收他为徒弟啊。

    这......

    这是什么意思?

    她怔了一下后,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笑道:“其实,其实我对于算学也不是特别的了解,很多算学的方法,我都是听先生说的。

    而且我在我们书院也是一个特例,其实我的那些同学算学学的都不怎么样,若是让他们参见这场比试,怕是考不到60分。

    所以我不能当你的师父,你要是真的想学,就去拜新安候为师吧。

    这《基础算术学》是新安候编撰的,新安候在算学上的造诣一定是远远的胜过我们的。

    若是新安候不愿意收你为徒,你也可以去方休理工书院,那里也是教授算学的。”

第七百九十二章 不给机会

    几个士子听见这话,都是感觉无地自容。

    你想要拜人家为师,人家竟然还不同意。

    实在是......太丢人了!

    然而,张留文却并不是这么想的,因为他看得出来陈招弟说话的时候,表情十分的诚恳。

    同时,新安候的才能,他也是知道的。

    据说对杂学颇有研究,别的不说,这风筝坊、琉璃坊等一众坊市都是新安候一手创建起来的。

    这依靠的也正是杂学的功底。

    除此之外,还有这炎炎夏日,京都府的穷苦百姓都能用得上冰块,这也都是新安候的功劳。

    因此,陈招弟说要他去拜师新安候,他是相信的。

    新安候的才能,不是他们可以想象的。

    唯一的问题是新安候愿不愿意收他做徒弟。

    张留文纠结了许久,最终还是决定算了。

    还是去理工书院吧,先看一看这《基础算术学》究竟是几分成色,然后再做出决定。

    但是,不管怎样,加入书院这个决定已经是板上钉钉的。

    士子们便是想要挽回都没有机会。

    因为,下一秒,他已经站到了书院的那一边。

    士子们怔怔的看着这一幕,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他们沉默了。

    的确,任何人面对今天这么魔幻的事情,那也是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那士子之中领头的,也就是去年京畿之地乡试的第三名,看着面前发生的这一幕,眉头紧皱,只是感觉呼吸都不顺畅了。

    他太明白眼前这一幕意味着什么了。

    意味着从此以后,士子们怕是连头都抬不起来。

    在这京都府,成千上万人的众目睽睽之下,士子们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惨败!

    后果是什么,那还用说吗?

    怕是今天过后,各个书院都是要门庭若市了!

    新安候啊,新安候。

    新式书院啊,新式书院。

    那领头的士子表情十分的阴沉,开始思索接下来的应对之策。

    这个时候,方休却是走上了台,看着那几名士子,开口道:“事已至此,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那几名士子都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这个时候,方休环视一周,尤其是在那围观的士子们的身上停留了一下,随即表情有些不屑,淡淡的道:“饱读诗书,呵,竟是连个孩子都比不过。

    就你们这样,参见科举,便是中了,又如何?一群庸才罢了!

    知不知道为何如今的朝堂之上皆是这般的货色,源头就出在这里。

    什么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都是一群庸才,便是中了进士,便是到了翰林院,终究也只是一群庸才。

    若是科举没有任何的改变,一百年,一千年以后,朝堂之上仍是这帮庸才!

    呵,可笑!实在是可笑!

    今日之比试就到这里,你们若是还想不通,尽管继续去皇宫前跪着,去本侯爷府门前站着。

    本侯爷若是在理你们一句......”

    说到这里,顿了顿,眉头一挑,道:“罢了,罢了,重的话,本侯爷也就不说了,你们都是读书人,仁义礼智信,你们都是知道的。

    别的,本侯爷也不奢望你们能够有,只希望你们还能有些脸面,不要再做那些不要脸面的事情了。”

    说到这,没有给士子们反驳的机会,也没有给士子们提出其他的比试的机会,就这么转身离开了。

    没有丝毫的犹豫。

    士子们听见这些话,都是面露愤怒之色,却是没有任何的办法。

    因为他们知道,某些方面,新安候说的没有错。

    这算学虽是杂学,虽然不是正道,可是在工部,在户部,行事的时候都是要用的。

    简而言之,这是基础,若是基础都办不好,那岂不是庸才?

    可是另一方面,却是有些士子看的更加的透彻。

    说到底,算学只是工具罢了,上不得台面。

    真正有用的还是治理之道,还是品行,还是为人处世之道,这一切都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圣人之道。

    这些也正是进士科,科考的主要的内容,换句话说,就是选贤能任用。

    这个贤能指的是才能?

    不......重点在于贤!

    新安候这是在偷换概念。

    目的还是为了科举之变。

    而科举之变的根本目的则是为了他的新式书院,仅此而已。

    这看的透彻的士子们想要反驳,可是一抬眸,却是看见新安候已经不见了踪影,一个个的站在原地,不知道该想谁去诉说。

    这个时候,一道声音突然响了起来。

    一个看上去像是商贾的中年男子,一脸的兴奋,看着台上,大声的道:“那是我家女儿,是我家女儿,陈招弟!是我家的女儿!

    哈哈哈哈哈!我就知道,这新式书院一定是不会错的!哈哈哈哈哈哈!”

    高兴的竟是说不出话了。

    围观的人听见这话,全都是凑了上去,纷纷开口询问。

    “那陈招弟是你女儿?真的假的?”

    “我骗你做什么?”

    “听说这一次比试赢了有五百的奖金,是不是真的?”

    “不是!不是赢了!只要是参见比试便有五百的奖金,除了奖金外,书院还给招弟发了五百两银子的奖学金,都已经收到了!足足一千两的银子!”

    “读书还有银子拿?还是一千两?真的假的?”

    “还是那句话,我骗你做什么?”

    “......”

    士子们听见陈掌柜的话,看着周围的围观的百姓的表情,一个个的都是心里面咯噔一下。

    这书院传来的各种消息,再加上科举之变若是成功的推行了。

    可以看到,从今以后,这京都府,乃至楚国究竟会成一个什么模样。

    实在是......

    哎......

    士子们都是摇头叹息。

    方休却是已经离开了拍卖会,回到了方府。

    王宝乐跟在他的身边,脸上满是疑惑,终究还是没有忍住,开口问道:“少爷,您究竟是如何办到的,小的可不可以知道?”

    方休听见这话,转头看了他一眼,开口问道:“什么如何办到的?”

    王宝乐道:“成绩,这场比试的成绩,莫非是国子监的祭酒?还是算学馆的两位博士?小的愚钝,实在是想不明白。”

    方休听见这话,上去就是一脚,没好气的道:“自然是货真价实的考的,什么想不明白!”

第七百九十三章 王宝乐的瓶颈

    王宝乐被踹了一脚,脸上露出谄媚的笑容,道:“少爷真是厉害,便是创办书院都是如此,学生各个都是顶尖的天才,都是一等一的。”

    方休听见这话,摆了摆手,随口道:“这些话就不要说了,有件事情,本少爷要你去办。”

    王宝乐微微一怔,开口道:“少爷你尽管吩咐,小的一定去办。”

    方休转头,看向王宝乐,表情十分的严肃,开口道:“科举之变,你应该知道吧?”

    王宝乐点了点头,道:“小的自然是知道的,小的虽然没有1读过什么书,却是也知道,这科举的确是该变一变了。

    若是一成不变,便是死水一潭,更何况今日的比试,小的算是看出来了。

    什么士子,什么读书人,都是酒囊饭袋之徒,并没有多少的真才实学,科举是必须变得。”

    不得不说,王宝乐在某些方面和白小纯一样,都是极其适合做宦官的。

    因为他们能够揣度主上的心思,从而说出合适的回答。

    有的时候,即便他们的心里面并不是这么想的。

    方休自然也是明白。

    他看着王宝乐,点了点头,缓缓的开口道:“你既然知道就好,但是还有件事情,那就是科举之变,牵扯甚大。

    这是整个楚国的事情,许多的士子,尤其是寒门士子,他们是读不了多少的书呢。

    科举之变以后,他们读书更是极为的困难。”

    “这......”

    王宝乐听见这话,好似明白了什么,脸上露出诧异之色,一时间竟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这个时候,方休却是继续道:“本少爷的话,你明白吗?”

    方休想要让王宝乐自己说。

    王宝乐乃是宝乐坊的掌柜,心思玲珑,话说到这个份上,哪里还能不明白。

    于是,忙不迭的道:“小的明白,这科举之变需要的是大量的银子,不仅仅是安抚现有的士子们,还要顾虑到未来,那些家中贫穷的孩子们,他们也是要读书的。

    科举之变以后,他们读书怕是要更加的困难。

    如今,只有京都府有许多的书院,离开了京都府,却是一家都没有,若是科举之变就这么开始了,那么那些孩子怕是连读书都没有地方去读。

    江南道那等富庶之地还好,无论科举如何变化,那些孩子总归是能打听到一些消息的,从而做出一些改变。

    东南道也还是凑活,可是到了两湖道,中原道,西南道等较为贫苦的地方,怕是就难了。

    少爷的意思是想要出这笔银子,在各个地方都建立书院,小的说的可对?”

    方休转头,看了一眼王宝乐,不由的点了点头。

    不得不说,王宝乐还的确是比较聪慧的。

    “你说的没错,你估计需要多少银子?”

    方休看着王宝乐,开口问道。

    银子这方面的事情,一直都是王宝乐负责的,方休其实还真的没有太多的概念。

    王宝乐听见这个问题,表情变得有些凝重,开口道:“少爷,依小的看,怕是咱们方府的银子全都投进去,都未必能够。”

    方休听见这话,沉默了。

    王宝乐却是继续道:“但是小的以为,便是把全部的银子都投进去,那也是应该的,毕竟这科举之变乃是一件大事,是少爷您的大事。

    这宝乐坊明面上是王家的,小的却是明白,若是没有少爷您,宝乐坊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成就今日这般的。

    如今,京都府,乃至整个楚国,若说是银票,就是我们宝乐坊,这都是少爷您的功劳。”

    王宝乐说到这里,表情难得的十分的严肃。

    他抬眸,看着方休,十分郑重的道:“因此,少爷您无论做出什么决定,小的都是跟随您的,无论你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最后又是强调了一遍。

    显然是意有所指。

    别的人或许不知道,但是他们这些方府的核心成员,最近却是察觉到了什么。

    尤其是上次少爷从宫中回来以后。

    这很多的地方都是发生了一些变化。

    尤其是在朝堂之上,尤其是在康王府,尤其是在亲军府。

    听说那宫里面三番两次的派出了探子,前往各个重镇,都是了无音讯。

    这意味着什么?

    或者说,那天在宫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

    王宝乐虽然不了解,他也不敢问,可是他的心里面却是有数的。

    再加上最近的科举之变闹得沸沸扬扬的。

    说到底,科举之变其实变化并不是特别的大。

    最起码,根本没有变化。

    只是将进士科化为六科罢了。

    可是就是这么的变化。

    受损的是谁?自然是天下已经寒窗苦读十余年的士子们。

    可是受益的是谁?

    看看现在的新式书院吧。

    再看看太医院吧。

    受益的一定是方府!

    或者说是少爷!

    这些都是少爷的心腹!

    那太医院上上下下,如今已经有十之二三是扁池扁御医的人了。

    而扁池的师父又是少爷。

    科举分为六科以后,这朝堂之上,这宫里面就都是少爷的弟子了。

    这意味着什么,还不清楚吗?

    所以,王宝乐才会说,无论花费多少的银子,都是值得的。

    因为,若是少爷真的成事了,他这个宝乐坊掌柜的位置才算是更上一个层次。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已经到了自己的瓶颈。

    瓶颈就是宝乐坊的掌柜,就是天下第一富贾的代言人。

    可若是自家少爷成了事,他便是天下第一富贾,只是少了几个字,却是全然不同的含义。

    而他如今想要突破自己的瓶颈,目前来看,似乎也就只要少爷成事了!

    方休没有想到王宝乐竟然看的如此透彻,下意识的看了他一眼。

    往前走了一步,拍了拍他的肩膀,缓缓的开口:“既然你心里面都明白,就去办吧。

    江南道乃是富庶之地,前段时间陛下刚刚去过,那里是什么情况,想必陛下是比本少爷要清楚的。

    但是钱正也在那里,因此,你不用担心,先把其他几个地方的书院给办好。

    江南道先不用管他,到时候自然会有人处置,除此之外,就是银子。

    先不要把所有的银子用在上面,还是需要留一些银子的。

    具体如何办,你回去以后拟个章程,送到本少爷这。”

    王宝乐听见这话,有些激动,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只回答了一个字:“是!”

第七百九十四章 当朕是傻子?

    方休吩咐完了一切,觉得有些累了,便准备去休息。

    这个时候,方府的外面却是传来了一阵嘈杂的吵闹声。

    方休转头看向身旁的小厮,开口问道:“怎么回事?”

    那小厮忙不迭的道:“小的出去看看。”

    说完以后,转身离开。

    片刻后便回到了方休的身旁,躬身行了一礼,开口道:“回少爷的话,外面来了好多的读书人,看上去得有几百人,正跪在外面呢。”

    方休听见这话,眉头微微一皱,自然是知道怎么回事了。

    他的脸上露出思考之色,片刻后,摆摆手,道:“他们想跪就让他们跪着,随他们,不用管。”

    那小厮听见这话,恭敬的行了一礼,道:“是,少爷!”

    方休休息去了,竹轩斋这几日却是忙的很。

    一开始是科举之变的事情,礼部、士子还有一些老学究不知道堵了多少次的门。

    也就是方府的护卫多了以后,好了一些。

    但是,每天还是有一些老学究跪在门口,不知道的还以为竹轩斋的人刨了他们的祖坟。

    当然,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练,竹轩斋的人也已经能够做到视而不见了。

    忙完了科举之变的事情,这几天又要变着法的写文章去骂那些士子,什么仁义礼智信全都没有,什么不要脸,什么......

    总而言之,基本上就是跟骂街没有什么区别了。

    但是经过那些文人墨客的修辞,总归是能上得了台面的。

    就比如说这一次,那些士子们说好了要比试,结果到头来都耍赖,又跪在新安候府门前。

    这就是一个值得做文章的地方。

    一连几天,竹轩斋的头版头条都是关于这个事情的文章。

    不少的士子们看了都是觉得羞愧难当。

    尤其是看见了那场比试最后的结果,更是如此。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消息,也是让天下为之震动。

    应该是科举之变后第二件让天下为之震动的消息。

    就是宝乐坊要拿出五十万两白银在楚国各州府建立免费的书院。

    一直让那些没有银子读书的孩子们读十年的书。

    当然,若读书的年限满了十年,之后就需要在缴纳银子了。

    但即便如此,还是让无数人为之感到震惊。

    十年!

    十年是什么概念。

    五十万两白银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便是那等富庶之地的江南道,一年又能有多少的银子?

    仅仅只是一年,宝乐坊就投入了五十万两的白银,实在是......令人觉得不可置信。

    穷苦人家的百姓得知这个消息,自然是欣喜若狂。

    这是他们的机会,成为人上人的机会。

    寒窗苦读十余年。

    这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寒窗苦读的。

    别的不说,就是那读书的书本的费用,就不是穷苦人家能够承担的起的。

    如今却是不一样了,这书院不仅读书是免费的,便是连饭钱都是免费的。

    一日可以吃两顿饭,都是不用交任何的银子。

    这......

    此时此刻,很多百姓知道这个消息后,都是直接跪下了。

    他们都知道这是新安候办的。

    在很多人的眼里,新安候简直就是神仙一般的存在。

    有些人,即便是不看重读书的,也是知道两顿饭钱,足足十年,这是什么概念。

    新安候是活菩萨啊!

    不少人都是为新安候塑了像,摆在家里,时不时的就要拜一拜。

    但是读过书,或者说脑子比较灵活的人想的却是另外一件事情。

    这新安候这么做,无疑是为了科举之变啊!

    当然,这还只是第二层。

    更深一层的人就会想到。

    新安候竟然敢如此的大张旗鼓?

    这件事情就算是要办,那也只有一个人能办,毫无疑问这个人就是当今的天子。

    要办只能是以天子的名义去办。

    不然,如此的明目张胆,如此的......招摇,岂不是功高盖主?

    新安候难道就不怕吗?

    尤其是京都府的人,尤其是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

    他们可是知道新安候是个什么人。

    这是个有脑疾,但是从来不在陛下面前发脑疾的人。

    这样的一个人,只要是在陛下的面前,做那件事情,不是小心翼翼的?

    为何如今却是敢如此的招摇,丝毫的不担心功高盖主了?

    一时间,京都府内风雨欲来。

    就比如......

    此时此刻,皇宫,暖阁。

    楚皇看着这竹轩斋的报纸,表情不停的发生变化。

    下一秒,在看见这个免费书院的消息以后,他再也按耐不住内心的愤怒,猛地一拍桌子,骂道:“佞臣!方贼!

    实在是太过嚣张了!这是全然不将朕放在眼里啊!”

    他这话说的没有错。

    这是站在天子的角度。

    可若是站在其他人的角度就未必了,明明是人家做的事情,为何非得就要把这功劳按在你楚皇的身上呢?

    有人要说了,这是为臣之道,作为臣子,就该如此。

    可是,这合理吗?

    又有人要说了,古往今来,历来都是如此。

    方休如今正是觉得,不该如此,所以才这么做了。

    楚皇却是不明白,他想的还是以前的那一套。

    他的表情十分的冷,看向身旁的刘成,冷冷的道:“国子监,你派人去过了吗?”

    刘成显得有些战战兢兢的。

    他知道陛下这个时候正在气头上,可是自己将要回答的问题毫无疑问又要激怒陛下。

    于是,他只敢小心翼翼的道:“回陛下的话,奴婢派人去过了。”

    “结果如何?”

    楚皇的声音显得有些冷。

    跟之前简直就好像是两个人。

    什么忠厚之君,若是真正的忠厚之君,是成为不了君王的。

    只是成为君王以后,他觉得自己应该忠厚,所以才成了忠厚之君,如此罢了。

    毫无疑问,刘成是最明白这个道理的。

    所以,此刻的他显得有些紧张,颤颤的道:“国子监的几位大人,以圣人发誓,他们绝没有任何的舞弊。”

    此话一出,楚皇又是怒了。

    猛地一拍桌子,从龙椅上站了起来,骂道:“没有舞弊!?

    没有舞弊,这么多的士子竟然连一个十几岁,刚刚读过几天书的孩子都比不过?

    莫非国子监的人都当朕是傻子了!?”

第七百九十五章 和以前不一样了

    楚皇愤怒了。

    此时此刻,在他的眼里,便连国子监都是倒向了方府。

    只要他一想到这个,脑海里面便浮现那一天,方休在自己面前嚣张的模样。

    虽然实际上方休并没有做什么。

    他深吸了一口气,尽量平复自己的情绪,看向刘成,开口道:“明日廷议,让方休也来。”

    刘成心里面其实知道,这件事情怕是跟国子监没有关系。

    毕竟这件事情牵扯到的乃是国子监的核心利益,国子监的人无论如何都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可是他却是不敢说。

    听见楚皇的吩咐,也是有些犹豫。

    因为他太明白了。

    陛下为何要让新安候参加廷议。

    同时,他也是知道新安候是不会参加廷议的。

    他犹豫了许久,还是回道:“是,陛下!”

    楚皇摆手道:“去吧。”

    “奴婢告退,陛下。”

    刘成躬身,离开了暖阁,刚刚走出暖阁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阵瓷器砸在地上的声音。

    他叹了口气,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短短的半个月的时间,陛下就好像是变了一个人。

    可是他却是没有任何的办法。

    这件事情不是他一个小小的掌印太监能够改变的。

    悠悠的叹了口气,还是转身离开了。

    他如今所能做的就是尽量的完成自己的分内的责任,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了。

    ............

    方府。

    又是一天清晨。

    方休如往常一样,躺在摇椅上,吃着冰沙。

    在春风楼的努力下,如今在京都府,冰制的甜品可以说是十分的普及了。

    别说是在方府,便是普通的百姓想要吃,那也是很简单的事情。

    赵嫣坐在方休的旁边,也是吃着冰淇凌。

    吃着吃着,她突然想到了什么,转头看向方休,开口问道:“对了,这段时间父皇似乎心情有些不好,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方休听见这话,微微一怔。

    却是没有说什么,只是面露笑容,道:“应该是海寇的事情吧,听说东南道最近海寇盛行。”

    “可是我也听说了,东南道的海寇如今已经四散而逃了,好像是那边多出了一支水师,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赵嫣漫不经心的道。

    方休听见这话,似乎明白了什么,看向赵嫣,开口问道:“前段时间,你离开京师,有没有遇上什么有趣的事情?”

    赵嫣转头,也是看着方休,轻轻的摇了摇头,道:“若说是什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行侠仗义没什么有趣的。”

    方休听见这话,忍不住的笑出了声,摆摆手道:“你应该已经知道了一些事吧。”

    赵嫣摇头,不说话。

    揣着明白装糊涂。

    方休见状,也没有多说什么。

    这个时候,院子外面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片刻后,一个小厮走到方休的面前,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开口道:“少爷,宫里面来人了。”

    方休看向那小厮,点点头道:“让他来吧。”

    “是,少爷。”

    小厮应了一声,转身离开了。

    片刻后,一个小宦官走到了方休的面前,竟是端端正正的站好,行了一礼,恭敬的道:“新安候。”

    旁边的赵嫣见到这一幕,表情没有任何的变化,眼眸之中却是可以看见担忧之色。

    方休摆摆手,道:“有什么事情,直接说吧。”

    “是,新安候。”

    那小宦官应了一声,道:“明日的廷议,陛下希望您能去一趟。”

    方休听见这话,随口道:“明天的廷议,臣怕是没有时间。”

    说到这,转身看向身旁的赵嫣,道:“答应了陪你一起去京师大剧院看戏的。”

    这话,方休不是第一次说。

    只是上一次这话是跟康王说的。

    这一次却是跟楚皇了。

    赵嫣上一次还只是觉得有趣,这一次听了却是心里面有些凉。

    她本想说,不用了。

    考虑了一下,还是道:“其实无所谓。”

    方休看向那小宦官,道:“臣已经不是辅国大臣了,只是一个小小的侯爵,这朝堂之上的事情,臣应该是做不了主的。

    若是陛下想要见臣,臣定是会出现在陛下的面前。

    可是这廷议......还是罢了吧。”

    这话几乎可以说是抗旨了,是大逆不道。

    但是那宦官听了,却是没有任何的反应,反而是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道:“奴婢明白了。”

    说完,竟是转身离开了。

    赵嫣见到这一幕,眼眸微微一凝,表情发生了数次变化。

    最后还是忍不住的开口道:“方休,我觉得你和以前不一样了。”

    方休听见这话,看向赵嫣,面露笑容,道:“其实还是一样的。”

    “我......”

    赵嫣张了张嘴,还想要说些什么。

    方休却是摆了摆手,笑道:“最起码对你还是和以前一样的。”

    赵嫣听见这话,想要说的话还是没有说出口,纠结了许久,终究只是化作心里面的一声叹息。

    皇宫。

    楚皇得到这个消息,整个人如同疯魔了一样。

    看向刘成,表情有些狰狞,冷声道:“方休他何敢如此!?何敢如此!?”

    刘成站在一旁,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英国公府。

    英国公坐在自家的庭院,正在钓着鱼。

    虽然只是小池塘,但是里面却是不少的鱼,还有些已经长了十几年,看上去倒是不小。

    定国公坐在他的旁边,也是在钓鱼。

    两个人坐在一起,竟是难得的没有吵架。

    都是十分的安静。

    不知道过了多久。

    还是定国公先开的口:“这些合适吗?”

    英国公的眼眸一直没有离开过自己的钓竿,开口道:“这池塘中的鱼皆是老夫养的,如何就不合适了?”

    定国公听见这话,想要说话,却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英国公继续道:“这鱼是我等放进去的,我等也是一直呵护着,喂着食物,到头来却是只能看,还得时刻的担心着这鱼有一天大了,跳出池塘。

    你不觉得这有些荒唐吗?”

    定国公还是不说话。

    英国公却是自顾自的继续道:“说实话,老夫早就不想看这一池子的鱼了,整天的游来游去,只是在这池子里面,也不想想,这么小的一点池子,若是没有人喂养他们,他们如何能活得下去?”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745/ 第一时间欣赏败家子的逍遥人生最新章节! 作者:点小驸马所写的《败家子的逍遥人生》为转载作品,败家子的逍遥人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败家子的逍遥人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败家子的逍遥人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败家子的逍遥人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败家子的逍遥人生介绍:
方休很郁闷,魂穿古代纨绔公子哥。
本以为可以舒舒服服的蒙混度日。
却不想被皇帝看中,选为驸马。
为了不做驸马,只好不断败家。
没想到败成了最大的权臣!
————————————————————
注:日常、轻松(架空历史,博君一笑,切勿较真)。败家子的逍遥人生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败家子的逍遥人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败家子的逍遥人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