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最后一个太子TXT下载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全文阅读

作者:几字微言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txt下载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十四章:朱慈烺的信心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西方殖民国家眼中的文明世界,显然就是只有那几个在殖民斗争之中经过血腥厮杀而互相认可的国家。对于非洲人,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印度半岛里的印度人,甚至近代历史里的中国人,他们显然都不认为是文明世界里的一员。

    不是文明国家的人,实际上也就算不得人,甚至都未必比得上一头猪对他们而言更重要。至少,一头猪能喂饱他们的肚子。

    在原定历史中,日本人曾经也一样不被当做文明世界国家之中的一员。为此,他们付出了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的鲜血,与英国人结盟,与俄国人爆发战争并获胜,乃至参加一战。依靠着无数飞洒的血与泪,日本人终于获得了与西方列强站在同一张谈判桌上的资格,勉强被当做文明世界的一员。

    至于那些不被当做文明世界一员里的人,更多的时候,他们的身份只有一种:猎物。被无数文明世界国家追逐猎杀的猎物。

    在这个时代,显然一样也是丛林法则盛行。只不过,徘徊在东南沿海的西方殖民者们显然还没有足够强大的力量进攻这个帝国。

    而同样,以纯粹的文明视角来看待,此刻的大明显然无愧于文明世界的称号。

    不仅卫生商业繁华这样的生活水平,在思想上,在一样如此。就如同西学东渐让明末伴随传教士到来,大明有许多人研究西方学说一样。传教士们回到欧洲以后,也将中国的思想文化传回了西方。

    面对宋明理学,传教士们虽然竭力希望中国的思想文化与基督教的宗教控制结合起来,但依旧有包括龙华民等人的坚持,他们认为孔子哲学是无神论。

    为此,罗马教会严厉地宣布中国儒学是异端。

    罗马教会的封禁没有熄灭中国儒学的发展,反而成为欧洲启蒙思想家们最热烈欢迎的思想,成为他们攻击神学反对教会的有力武器。

    于是,在十八世纪前后数十年的时间里,西方掀起了一股格外有力的东方热。

    至于更早一些1646年的眼下,西方人对于中国的热情更是有增无减。别忘了,大航海时代最早的发端就是富饶的东方。

    马可波罗游记对中国遍地黄金的描写激起了一代又一代冒险家们的热情,让他们朝着东方远去。

    一开始他们抵达了美洲,后来,荷兰人发现了香料群岛,最终,葡萄人在澳门赖下不走定居,终于获得了富饶中国贸易的机会。

    按照原定历史,南明已经在建奴的铁蹄之下残喘苟延,帝国末日的景象完全不复富饶文明的东方印象。

    但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大明文明昌盛的传说印象不仅没有被现实的落差击垮,反而更加让人钦佩。

    大明的文明繁华本就是远超各国,卫生医疗这些基础条件更是耀目二卓著,在皇帝陛下的督促之下,更是在上一层楼。

    尤其是京师这个帝京居所,更是变化最为明显。此前,皇帝陛下唯在京师久居,呆着也是在宫中,自然有人妥善清理宫内的情况。可后来战后久居京师,又时常出宫,如何会忍受糟糕的卫生?

    再加上此前瘟疫席卷京师,教训深刻,故而这一动,就是雷厉风行。每次巡警站岗除了应付奸人,还要管那些随地大小便的,逮着一个,轻者教训罚款,重者就要去昌平采石场报道了。

    这年月京中屋舍修建的需求极为庞大,警务系统里的几个劳改队也是纷纷抓紧商机。自然,一旦被抓去劳改,是绝无好果子吃的。

    如此果决是手段,再加上整治瘟疫时期建立的市政卫生队伍,京中气象终于为之一新。

    至于后来整修下水道重重之事,听在宗义成与阿部忠秋耳中,纷纷犹如在听世外天书。

    这并非是他们听不懂,而是觉得能做成这等事,实在是世外桃源之地,更是宛如天上仙人的手段。

    他们只要想一想那需要的庞大资金量以及基层管理之中的重重阻碍,便是头大如斗,根本不想去想了。

    但明人不仅去想了,更是做了,这样的本事,让两人从另一个角度领会了这个帝国的可敬之处。

    “如果……他们将这样的力量转化为战争的动员能力,那将是如何一个恐怖的存在?”阿部忠秋不仅是一个官员,更是一个具有政治家格局与眼光的名臣。他很快就想到了这个问题,也很快就想到了这的确是曾经存在过的事情。

    “请中书舍人阁下带领在下等人参观献捷馆!”阿部忠秋严肃地想着。

    献捷大典已经结束了很久,但里面的战利品并没有因为献捷大典的结束而选择关闭。转而,一处名曰大明帝国军事博物馆的存在重新挂上了牌匾,并且增加了大明历次作战的文书档案,已经战利品展览。

    在里面,阿部忠秋不仅看到了一处处对清作战的战利品,更是看到了一个新家伙。

    那是一个庞大的雕塑群像。

    在抚顺关外,一场决定着帝国未来的战争被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出来。整肃的队列,精良的武备,强大而众多的敌人,不可一世的自觉胜机在握建奴礼亲王代善。

    阿部忠秋怔怔地看着这一切,痴痴地看了将近有一刻钟的时间,这才走出了军事博物馆。

    “中书舍人阁下,我们下一步,去哪里?”阿部忠秋已经渐渐明白了皇帝陛下的意思。

    因为两国之间交往的稀疏,日本人对于大明的印象依旧停留在过去,也流传在夸张不切实际,或者极端黑或者极端粉之中。

    故而,目前的中日两国对对方的了解都有极大的不清晰之处。

    这样的基础之上,朱慈烺或许因为后世的了解有一些便利,但日本人对大明的了解过于缺少却是绝对的。

    如此,皇帝陛下并没有急切地发表言论定性,这是老成谋国之举。

    显然,大明皇帝陛下朱慈烺对大明的重新强盛有足够的信心。他相信,在阿部忠秋看见一个真实的大明以后,会明白日本国于大明应该有的地位,也会真切明白中日之间应该选择的道路。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五章:赳赳武夫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qu 】

    对此,阿部忠秋选择继续看下去。

    最了解你的人,很多时候就是你的敌人。

    一个合格的敌人,就要用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去了解对方。如果没有多加了解就选择敌人,那毫无疑问是愚蠢的举动。

    这样的举动,阿部忠秋不允许自己去做。

    同样,他并没有抗拒的是……自己的内心已经隐隐不再愿意去想与大明为敌了。

    王夫之看了看天色,道:“原本,是愿诸位在于京中游玩一两日。眼下既然丰后守与对马守都愿去下一处,那么,看天色此刻可以出发前往陆军学校了。”

    “陆军学校?”阿部忠秋与宗义成对视一眼,都是难掩的惊喜。

    陆军学校最早始于皇帝陛下在河南作战时建立的教导队,随后很快就建立了随军武校。

    “皇帝陛下对军人一向是寄予厚望的。《诗经》里说,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军人对于帝国而言,是忠诚而荣耀的存在。教育军人,让军人有文化,能成长,是陛下一惯的殷切期待。更是帝国战斗力的保证。军人,从来不应该是粗鲁野蛮没有文化的人。陆军学校,决意改变这一切错误的成见。”帝国陆军学校远征傅如圭看向校园之中的学员们,笑着向来访的两位日本友人介绍。

    阿部忠秋与宗义成一面哟西哟西应下,一面聚精会神地看着陆军学校的操典。

    对于两位日本人的来访,虽然经过了重重审批,但真正进了学校,却没有一丝一毫的特殊待遇。唯一称得上不一样的,便是陆军学校的院正傅如圭的接见。

    作为帝国户部尚书,财政大臣傅淑训的儿子,傅如圭卸任了军中的指挥职务,低调地回到了陆军学校担任院正。

    而今的陆军学校不比当年在武汉时期草创的简陋了。

    陆军学校建立在京师外城,地方圈的极大,一圈围墙围起来,内里就是一个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全军的精选出来的优秀士兵与军官接受着新一轮的学习进修。

    同样,陆军学校的老师也不断地改进着教材,针对每一次爆发的战争进行推演,总结经验,反思教训,以期成长。

    在这样的气氛里,傅如圭感受到了一种充沛的朝气。

    日本人们也同样感受到了这样的朝气。

    “一二一二、一二一……”

    跑圈的学员们经过礼台,专心操典的士兵们并没有注意到在角落里观察着这一切的远征以及来访的客人。

    望着一个个整肃的队列,年轻的面庞,阿部忠秋与宗义成都是抿着唇,一言不发。

    “在这一场战斗里,先提教训。攻坚战攻坚战,攻打艰难的地方。但这不意味着要鲁莽行事,没错,我们面对的是战斗意志坚韧的敌人,而不是说我们要去送死。要发挥我们聪明的大脑,在这一方面上,遵化之战在小苍山战斗中三七六团九营的指战员表现差劲,他们忽略了一线战士们的发现,固执地认为猛打猛冲就可以解决战斗。而忽略了用用脑子!虽然他们顺利地攻占了九号高地,但要建奴的骑军在这个时候冲过来,却造成了无畏的伤亡!士兵的鲜血不是功勋章的垫脚石。作为指挥官,你的无能,随时会造成更多的鲜血!”教室里,一个年轻的教官们拿着教鞭,黑板上,满满都是画着的遵化之战上的战例。

    “回到这一个案例中,细心观察就可以发现,这里,从侦察员穿回来的情报之中可以得知,这个地方是建奴临时安置多余马匹的地方。通过骚扰马匹达成突袭效果,这是当年老祖宗在即墨之战时蛮牛阵的智慧!”

    陆军学校教室里,所有人鸦雀无声,唯有教员说话喝水的停顿时分,哗啦啦鹅毛笔速记在纸上化写的声音。他们并没有注意到此刻教室外已经突然间有了院正傅如圭与日本访客的围观。

    宗义成低声看向陈渐鸿:“敢问这位是哪位名将?”

    “在下……不认得。也不似军事博物馆里的名将录中的一员。”陈渐鸿面有难色。他也随同跟了过来。他记性很好,去军事博物馆的时候几乎记下了每一位名将们的表现。

    但这一刻,他可以很确定,这一位教员并不是那些名将之中的人。

    “这是当日轮值的教员,苏松,他的文化课表现非常优异,也在军中来回调任,现在是作战指挥系的见习教员。”果然,傅如圭说出名字,宗义成皱着眉头,并没有认出这一位。

    “这般英才,才只是一个见习教员……”阿部忠秋心在呐喊。

    他想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

    但一连走过去,偷听了一堂又一堂的课,阿部忠秋发现每一堂课都非常精彩。更加让他们惊叹的是,所有的课程毫无花哨,都是实战之中经验在推广,在总结,在反思。

    当然,这也并非意味着没有高级将官在讲课。

    在这里,阿部忠秋见到了炮兵将领柳泉讲解炮兵的运用。只不过,讲到关键之处,阿部忠秋就被人不着痕迹地拉走了。

    离开了教室,阿部忠秋似乎回过神,道:“等等,方才,至少上千名学员。他们……他们都认字?”

    一千名士兵能够认字,这样的发现,让阿部忠秋回想起来,无比惊恐。

    望着阿部忠秋惊恐的表情,傅如圭忽而有些异样的畅快,道:“没错。他们,都认字。这是皇帝陛下在四年前就已经决定的事情。没有完成基础识字学习,不能够达标的,都得不到晋升。”

    与晋升捆绑在了一起,不难想象士兵们对于此事的积极性程度。

    更何况,还有更多的奖励计划。

    闻言,阿部忠秋环顾一眼,看到了宗义成眼中的不安,也看到了陈渐鸿与王夫之眼中的平静。

    对于王夫之与陈渐鸿而言,这的确算不得什么奇怪的事情。

    也许,他们已经更加接受一支荣耀威武的军队,而不是粗鲁野蛮,毫无军纪的匪徒。

    “在下……明白了。”阿部忠秋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他不得不承认,这一回彻底被震动到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六章:东亚唯一强国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qu 】

    这样的军队,显然就不是负担,而是战斗力。

    事实上,虽然按照后世的标准来看,只会认几个大字也只是文盲。但对于这个年代的人而言,能认字,那就已经是文化人了。

    这一点,在文化教育更为落后的日本自然是更甚。

    对于阿部忠秋与宗义成而言,冲击也就更加剧烈。

    这就仿佛,同样的论导电材料,还有比铜更好的,那就是银。但银太贵了,想要电器大规模工业化的生产,要用银来作为导电材料显然就是无法接受的高昂成本。

    故而,大多数人只能退而求其次,用铜。

    而大明,偏偏就是豪富到了完全超乎日本人的想象,就是要用银来作为电线导电的材料。而且,这并非是因为大明在炫富,而是大明真的强大到了另一个层面之上。

    毕竟,任谁来想,用文化人去当兵,那也太抬举这些赤佬了。可大明……还真这么干。甚至觉得,就应该让士兵有文化,有知识,更有尊严与荣誉!

    “好了。几位来得实在巧,今日是新战斗模式的攻防演练。演习一个时辰后开始,我们用过午餐,便去观看吧。”傅如圭说着,眼中异色闪过。

    阿部忠秋预感到了会有什么不一样的东西要发生,但他微微一想,还是决定留下来继续看。

    午饭很简单,管够的白米饭,肥的流油的红烧肉,青菜,以及每人一条小咸鱼。

    军校之中的午餐让阿部忠秋再次感叹了起来。对于吃白米饭有个饭团都格外难得的日本人而言,一日三餐白米细面,更是有鱼有肉有荤有素,这样的伙食水平,实在不难解大明军力强盛。

    军人用餐的作风也是一样的干练简洁,没有废话,吃过午饭,众人便出发前往了位于溪柳村的演习营地。

    这里本来是一处人口不少的山脚村落。

    只可惜,建奴兵锋抵达,寸草不生,鸡犬不留。陆军学校移驻这里的时候,几次拉练甚至在草丛之中找出了不少的骸骨。

    这样荒无人烟又有些阴气沉沉的地方让周遭村民不敢接近,陆军学校便索性一番清理祭拜以后,将这里作为演习营地。

    照例是兵分红蓝两方,战斗迅速开打。

    一番前奏略去不提,当战斗进行到关键的时候。

    蓝方使出了野猪阵,不知从哪里找出来的野猪让他们被搜罗了上百,被驱赶到一处,朝着红方的阵地突袭而去。

    而这时,高地之上的红方发现了这一处异常。

    一声急促的哨声响起,阿部忠秋的目光顺着哨声落到了那里一片遮盖掀开的地方。

    “是大炮!青铜炮!铜的……”阿部忠秋沉声地说着。

    轰轰轰……

    炮火的轰鸣没有吓到阿部忠秋,在日本国,他就知晓红衣火炮犀利,船只坚固。但他很快就听出了不同。

    这个不同,是在炮弹身上。

    炮火倾斜过后,上百头野猪覆盖在了火海之中,肆意飞舞的弹幕掀起了金属风暴,剿杀干净了所有的生物。

    红军响起了欢呼。

    但宗义成的脸色却很难看。阿部忠秋也同样,虽然死的只是野猪,但他似乎想起了……日本勇士在这样的炮火之中被撕碎成血沫的景象。

    如果,如果大明唉抗日援朝的战争之中也涌上了这样的武器,恐怕……

    “日本人的结局会比所有人想象的要更加惨烈吧……不,是惨败……”阿部忠秋喃喃地说着,他目光灼灼地看着那一门又一门的新式火炮,尤其目光落在那些被裹得严严实实的炮弹之上。他明白,火炮固然是强大无比,但这一次更关键的似乎就是这些炮弹的技术。

    他有一点百思不得其解。

    大明,究竟是如何鼓捣出这些东西来的?

    要知道,欧罗巴人火炮强大,船只坚固,可也没有这样一炮炸裂一大片的炮弹。

    ……

    “你的疑问,也许在这里可以得到回答。”京师大学堂里,陈渐鸿迟疑地说着:“但要注意,别被当成了间谍。如果你胆敢胡乱做了什么,可别怪我自己就饶不了你!”

    “我的明白……请陈桑放心。”阿部忠秋深呼吸一口气。

    阿部忠秋参观完了军校的实兵演习以后就显得有些神魂失守,反倒是宗义成,问了这些武器卖不卖以后,就识趣地不开口了。

    压根没有人接宗义成这个话题。

    但让宗义成心中升起一点希冀的时,至少明人没有拒绝他。

    对于阿部忠秋而言,这注定是刻骨难忘的一天。

    在这里他仿佛是一个地球人见到了外星人的黑科技一样,感受到了深切的无力。这样的无力,让他有一种深深的惶恐。

    大明的变化太快了,这样的变化让他不安。

    不安于大明显然是走向更加强盛,这让日本越来越无法抵挡。无论是今生还是后世,东亚这片地域里永远只能有一个强大的国家。

    现在,这个国家是大明。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七章:逆风行舟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明国既然已经强大,那日本的未来选择似乎就没有了臣服以外的第二个选项了。

    现在,他觉得那个梦想距离日本越来越遥远了。

    那个,一直以来隐藏在众多日本人心中的梦想:一个强大得可以主宰世界的大日本帝国。

    除此外,阿部忠秋还有一种未知的恐惧。这样的不安很容易理解,他实在不明白大明是怎么迅速变强的。

    哪怕是简单用火铳大炮犀利来形容,那这些强大的火炮与火铳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不比自甘堕落的朝鲜人,日本人而今武风尚存,亦是接触过西方列强,明白西方殖民者也是船只高大坚固,火炮犀利。他们也同样明白,崇祯时代大明的海上军力是不如西方殖民者的。

    大明引以为炸死努尔哈赤的红夷大炮,说穿了也是仿造的殖民者战船上的火炮,并没有自己原创研发的强大火炮。

    显然,这一回展现在阿部忠秋眼前的绝不是什么仿造自红夷的火炮,这就是一种更加强大的新式火炮。

    为此,阿部忠秋急切地想明白明人是如何完成这样飞跃的。

    答案,似乎就在京师大学堂里。

    阿部忠秋许了不菲的代价,终于让陈渐鸿答应了下来,领着阿部忠秋获得了旁听的机会。

    京师大学堂有大量可以旁听实习的机会,用以放给那些士子。陈渐鸿身为举人,自然也在列。甚至,不少人便是因为京师大学堂的气氛,连科举都打算不顾了,也要在这里就读两年。

    这年代,各个学科发展自然还未到需要四年本科才能完成的地步。

    陈渐鸿再三嘱咐阿部忠秋不要开腔暴露身份,随后换上了一身明人的衣服开始穿行在课堂之中。

    很快,都不需要陈渐鸿提醒,接下来的几天,阿部忠秋都很自然地换上了寻常明人的打扮。

    大明的衣着全然没有规制。这就意味着,不会如大明初年那样规定什么级别的人穿什么衣服,什么身份的人穿什么样式。

    这样的解放让服装工坊,成衣铺子大为兴旺,改良的汉服层出不穷,穿着舒服,穿着便利的新式服装每日都能在各处成衣铺子里寻到。

    阿部忠秋只是穿了第一回,就觉得自己再也脱不下了。

    他感受到了文明的力量。

    京师大学堂孔子教学楼的一楼大教室里,缓步走上来了憨厚的中年人。见到这人,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热闹了起来。许多人纷纷招手,不少人更是直接站起来打完招呼以后等不及地道:“蔡老师,今日咱们讲什么课啊?”

    “蔡老师,自从上一回我将课堂里的发生的事情讲给了舍友们,他们都大嚷着后悔不已,今天都是苦苦久候呢。”

    “是啊,蔡老师,我也上一堂课的事情讲出去了。可……有人竟然都不信呢,觉得我扯谎!今天,我都给喊了过来,就等着蔡老师再给咱们一个清白了!”

    “就是,可惜学生学艺不精,上一堂课没听明白,费了好大心思解释都未解释清楚。这一回,蔡老师多留一会儿可好?”

    “蔡老师……”

    “蔡老师……”

    ……

    课堂里,这位蔡老师显然人气极高。他全名蔡韬远,本是一个木匠,却自小喜爱读书,尤其喜爱读杂书。因为善于专研,很快就成了十里八乡有名的名匠。如果是旁人,也许也就趁势涨价,然后想着如何将收益传出去。但蔡韬远却不一样,他继续读书,将家业撒手给了几个儿子便仗着家底还行,继续啃了十年的书。

    后来大明开始推行教育改革,兴建中小学堂,蔡韬远竟是被主持此事的朱之瑜给拉了过去,担任了南京师范学校的教员。最终,京师大学堂开建,蔡韬远又到了京师大学堂。

    当然,最具传奇色彩的是,皇帝陛下每一回来京师大学堂,都会给精心挑选中的各科出色教师单独上课,蔡韬远也赫然在列。

    皇帝陛下的课质量如何不提,光是这一门身份,那就足够自傲,正儿八经算得上天子门生,堪比进士了。

    当然,皇帝陛下上课讲的不是治国,而是竭力回忆起的后世物理、化学、生物、机械、冶炼等等学科的知识。

    自己总结,未免有点闭门造车。编写教材,也颇为吃力。

    但讲解给别人,那就是一次锻炼,一次升华。皇帝陛下的讲课既是让无数人茅塞顿开,更是让皇帝陛下主持编撰的教材越发完善,也顺带收获了一个生而知之者的圣人般印象。

    至于被皇帝陛下选中教课的这一批教师,那自然就成了各系学院的宝贝。

    蔡韬远自己也的确算得上是选课之中的明星人物。此刻的他不断招手执意,听着学生们的请求,不得不摆手到:“诸位同学的热情,为师我收到了。可是呀,系里也有系里的安排。这一堂课呀,我最多多留半个时辰,一会儿,大家注意看,也注意先想好问题。好了好了,同学们,课堂很快就要开始了。大家收声吧,今天,我要讲的是——逆风扬帆行舟!”

    “逆风行舟?这怎么可能?”果不其然,课堂里,当即就有人反对起来。

    “蔡老师既然说,那就是当然做得到。那位同学,收声吧!”

    课堂回归安静,阿部忠也刚刚也想说不可能,但日本人对航海的了解显然更多一点,反而更加好奇了起来,心道:“真不知是什么秘技呢?而且……这可是足以传家的不二秘法啊,竟然就这么公之于众?”

    心念一过,阿部忠秋立刻凝思静待,等候着记笔记。

    逆风扬帆行舟是个古老有趣的问题。

    按照常理,风往东面吹,船就该往东面去。但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违反常识的地方。逆风行舟就是这样一处违反常识的趣事。

    看着台下不少年轻朝气蓬勃的面庞,蔡韬远没有触怒,显得既是自信,又是欢喜:“敢于质疑,这是思考的第一步。但如果加上敢于探索新事物,再保持一颗谦虚好学的心,那就是难能可贵的品质。同学们,为师希望,今日教导的课程不仅可以让你们茶余饭后为谈资,更能让你们在课堂里得到这些宝贵的品质。”

    阿部忠秋久久失神,觉得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这样的学风,真是让阿部忠秋感觉到太感动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八章:如见神迹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qu 】而这,也是皇帝陛下一早最先建立师范学校的缘故。

    刷新风气,而不是原来那些,一门心思只想着如何科举。

    课堂,依旧在继续。

    学生们非常认真,这里不仅有十六七岁的少年郎,也有三四十的中年人。他们济济一堂,都明白这样的机会有多难得。

    蔡韬远继续道:“方才有同学提到了一处很关键的地方,不相信。虽然,大家都常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但实际上,只要经过一定的处理,也可以达到眼见是虚。为师想了想,这不光要让为师来做,也要让诸位同学们,也一并动手起来。只要亲身领略了,体会了,把握了其中真义,才能让知识刻在心中。”

    “诸位同学,我宣布,现在各自结社,最低五人,随后推举一人上来,前往我这里领取实验材料。注意,实验材料最后还是要留待下一堂课使用的。各位小心使用。好了,给诸位一百息的时间,各自结社,现在开始。”蔡韬远说罢,课堂的气氛一下子爆炸了下来。

    而这时,大教室外也走进了数人。

    几个穿着统一制服的行政人员推车小推车,将一个又一个的实验材料推入教室。最引人注目的,自然还是其中赫然就有一个硕大的水池。

    阿部忠秋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理不由回想起了一路来的见闻。

    京师大学堂修筑得极大,教师与学生的屋舍、食堂、球场、操场等这些生活场所就已经屋舍上百,教学楼、实验楼、行政楼以及各处教学性屋舍更是倍之。

    其中,相当一部分依旧还在修筑亦或者装修之中。也同样,还有一部分是空着的。

    而这一切,都彰显了京师大学堂充沛的财力。

    如果说,京师大学堂充沛的财力是来源于朝廷支持的底气。那么,这些银子都能真真花到学生上去,那显然就更加厉害了。

    眼下,看着那些行政人员们推着推车入内,阿部忠秋心中想的是……这得多少经费在燃烧呀。

    但明人有钱,而且他们更将钱花到了刀尖上去。

    阿部忠秋胡思乱想的时候,学生们已经各自结社完成,纷纷上台领取材料。

    不过,阿部忠秋与前来旁听的陈渐鸿都没有参与,他们并不是京师大学堂的正式学生。

    当然,这也不妨碍他们观看。

    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很强,很快,他们便开始用木料制作帆船模型,用一根木棍插入船体作为帆船的桅杆,在桅杆上固定一片细小的软帆,在穿过船体的木棍的下端增加了称量过的小铁块作为配重。

    对此,陈渐鸿显然有些看不懂:“就不怕放了铁块,小船沉下去么?”

    “这是配重,为的是让帆船模型能够在水中稳定漂浮。陈真同学,别忘了一会儿还要加一个小舵。”蔡韬远随手解答了问题,继续朝着下一组走去。

    阿部忠秋为此也一连问了几个问题,蔡韬远都是细心解答。

    如是过去一个时辰过后,待全场的帆船模型都已经制作完毕,陈渐鸿笑着鼓掌恭贺,随后随机抽取了一组学生上台。

    原来,蔡韬远并没有自己带着自己组装的帆船模型。

    台下,阿部忠秋不由地感觉到了一股钦佩:“真是艺高人胆大呀。”

    蔡韬远似乎听到了这些细细的议论,只是轻笑一声,不以为意,继续看着台下的学生们将自己的帆船模型拿上来:“同时,我需要两个完全中立的同学。那位,对,年纪大一些的同学,还有旁边的一位,一同上来,作为见证吧。”

    阿部忠秋惊喜地对视向陈渐鸿。

    陈渐鸿享受着所有人望过来艳羡的目光,恭谨地与阿部忠秋上台了。

    巨大的水盆上,帆船缓缓放下,涟漪荡起,全场静谧无声,没有一人敢打扰。

    实验开始了。

    “首先,设置风道,调整水槽,并且固定两者之间的方位。”蔡韬远说罢,台下哗啦啦的记笔记的声音响起。在这个年代,信息是十分贫瘠的。寻常人一辈子看的字,也许都没有后世一个宅男一天看的字多。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任何一分有用的信息都是需要记下的。与后世忘了还能继续搜索出来不一样,这年代没有搜索引擎,有条件又有准备的人宁愿相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这般想着,蔡韬远开始设置风道与水槽的方位,随后道:“注意,水面要低于低于槽沿15毫米。好了,放下帆船,逆风而进即将开始!”

    全场屏息而待。

    一旁,身材健说的教工缓慢而军心地开始操作起了鼓风机。这年头,可没有电力可用,只能用人力鼓风机。

    但就是这么一个鼓风机,在不少人眼里已经是先进的代名词了。

    风开始吹拂,水面涟漪迅速荡漾起来。小舟重新被缓缓放置在水面风力均匀的地方,说时迟那时快,当拿着小舟的蔡韬远将调整完毕斜帆的小舟放下的时候,果然见到小舟沿着逆风的方向行进过去。

    这就仿佛,眼前的鼓风机不是在吹拂着朝向教室门口的风,而是在朝着教师内测吸一样。

    哗然之声不断响起,所有人如同一头又一头另类的鹅一样,伸着脑袋向前看去。惊奇敬佩与质疑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

    “真的是逆风行舟!”

    “奇了,奇了!”

    “这简直神了啊!”

    “三弟,你的帆船能逆风行舟啊,是施展了仙法吗?”

    “什么仙法,我也不过是个凡人啊。真的是按照蔡老师所言制作的帆船,寻常一般无异。竟然……竟然真的逆风行舟了!”

    ……

    “来,感受一下风的方向。”蔡韬远看向阿部忠秋。

    阿部忠秋伸手向鼓风机的风口,道:“确系向门外吹去。”

    “确系如此!”陈渐鸿也跟着上去了,他显得更细心一些,特地下了台朝着前排左的学子借了一张纸,随后到了鼓风机的风口。

    阿部忠秋瞪大了眼珠子,心想:自己是来到了仙界吗?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九章:扬眉吐气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qu 】所有人注视着这一幕,揉着眼睛,不敢置信地看着。

    纸向教室门口吹去,但是,船只依旧在鼓风机的吹拂之下,朝着鼓风机而去!

    比起台下士子的震惊与不敢置信,阿部忠秋更是目瞪口呆,仿佛看到了仙法,看到了神术:“这是神仙法术吗?竟然……逆风而行!”

    “这当然不是什么神仙法术,这个世界,为师我也不相信有什么神仙法术。如果想知道里面的奇妙因果,那就保持一颗旺盛的好奇心,保持一颗不断前进的进取心,去探索未知世界的乐趣。好了,同学们,一个个准备上台,实验你们手中的帆船!”蔡韬远说罢,场面顿时沸腾。

    所有人整洁有序地开始排队等候,更有热心之人劝开了教工,自己心急地开始给自己鼓风。

    果不其然,除了六个倒霉鬼帆船制作失误或者沉了或者歪了以外,在蔡韬远的主持之下,一共十六艘帆船模型,统统实现了逆风行舟的神奇景象。

    为此,教室彻底沸腾了。

    所有人都在议论着眼前这一个不敢置信的景象。

    好在,他们显然没有出现在什么道观寺庙里,他们迅速反应过来,这是在帝国京师大学堂的教室里。

    场面缓缓安静了下来,一双双求知的目光落在了蔡韬远的身上。

    见此,蔡韬远浅笑着,重新开始了一次实验。这时,蔡韬远开始分解起了实验的注意事项:“大家注意,方才我其实有几点,并没有和大家仔细说。来,请看这里。同学们方才没有注意到的几个关键之处。”

    熟悉的笔记之声响了起来,阿部忠秋更是一字不漏,不敢错过。

    “第一,调节小舟使其斜帆方位与实验原理指示的一致,第二,使水面上方风的方向一致,风力均匀,第三,关键之处来了:帆形、风向与船前进方向约为400;帆面的前1/3部分,也就是在导向板以前三角帆的长边部分,这里,应始终保持与风向平行,后2/3部分是拉紧的,且平行于前进方向,也就是帆使风改变方向朝正后方吹,可以近似地说,这类似于船向正后方喷气而得到向前进的动力。”

    哗啦啦记笔记的声音一下子响亮了起来,所有人一边抬头看着蔡韬远的演示,一边不断地写着这些文字。

    与此同时,蔡韬远则是拿起了帆船模型开始简介:“注意,船底设有龙骨。其作用是使其侧阻力很大,即使有力从侧面作用于船,水的阻力总可与之相抵消。船不会因此向侧面运动。风吹到斜帆上,侧帆给它以冲量使它具有沿直帆向船后的动量。风对斜帆的冲量分解为两个分量,其一被龙骨阻力抵消,船在另一分量作用下逆风行进。”

    啪嗒……

    阿部忠秋写完,笔落在地上,她迷茫地看着蔡韬远的讲解,所有话语都记下以后,他却发觉了致命的一点。自己听不懂。

    什么冲量分解,什么龙骨,什么阻力,什么动力,每一个汉字单个拿出来他都知道,但要理解起来,他就一知半解,迷迷糊糊了。

    他缓缓地看向陈渐鸿,轻声而坚定地道:“陈桑!原定的费用,我再加一倍,不,再加两倍。恳请让我务必再留下来继续听课!”

    “我要在这里学习!好好学习大明的一切!”阿部忠秋目光坚定,燃烧着求知的渴望。

    接下来的日子里,阿部忠秋在京师大学堂里可谓是大开眼界。

    三基色实验、无法被燃烧的布、人造彩虹、水下火山……一个个完全超乎常理的实验几乎颠覆了阿部忠秋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但同样,他就如同一块海绵一样,开始吸收着全新的信息量,更新世界观。他仿佛像是睁开了一双一直以来闭着的眼睛一样,看到了另一个奇妙的世界,也真切地理解了大明的文明强盛,以及这样的昌盛下面,隐藏着怎样的力量。

    强大的火炮,仅仅只是强大文明的一个表象罢了。就如同能够短时间建造的军用铁路一样,看似仿佛是一夜冒出。但实际上,若非大明拥有技术高超市场广阔的钢铁厂,拥有足够的基层管理人才,拥有一流的后勤供应力量,又如何能实现这样的奇迹?无论是钢铁厂还是人才的充沛,亦或者后勤的力量,都显然是昭示着帝国强大的国力。

    于是,阿部忠秋在京师大学堂这一呆,就是一个月。

    一个月的时间里,京师内风起云涌。

    皇后娘娘确诊有喜,普天同庆。琉球国与朝鲜国的上表称颂亦是让朝廷颜面大涨。但很快,朝鲜国凤林大君李氵昊就极力上表请奏皇帝陛下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

    并且,朝廷亦是开始陆陆续续披露与朝鲜交往的一系列动作。除了一早就透露风声的对朝鲜一百万元的援助贷款以外,教育大臣领着教育总署、礼部与凤林大君代表的朝鲜国政府主持谈妥了朝鲜选派留学生的《援助朝鲜教育条约》,财政与经济大臣则领着户部等部完善了《中朝有好通商条约》。

    显然,贷款并非是真的就是无私援助。

    每一分真金白银都透露着帝国对于宗藩国越发强劲的控制能力。同样,更多的百姓们看到了这一份又一份的条约下,那无限的商机。

    在这样一系列的前奏之下,面对朝鲜国的盛情邀请,朝廷上下开始郑重面对。至于市井之中,倒是纷纷一派扬眉吐气之色。

    当年建奴肆虐时,大明几番要求朝鲜派大军协同围剿。只不过,朝鲜人或者是有自知之明,或者是有些忘恩负义,总之几次出兵都是敷衍了事。

    至于后来朝鲜投降建奴,换了个宗主国,实在是背叛之事。若不是朝鲜过往还留了几分始终回到大明怀抱之中的忠心,几番解释,大明都要算朝鲜叛乱了。

    “还好那朝鲜人识相,一早就派来了使臣,卑言谦词,既赠贡品,又贺天朝,更是定下诸多利我大明的条约,让人扬眉吐气!要不然,哼哼,我这就去登刊文登报,上书求战,看那些棒子如何跪地求饶!”京师大学堂的食堂里,一个学生热情激扬,扬眉吐气,好不畅快。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章:来自日本九十度的谦卑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qu 】

    “在通往文明的大道之上,日本,现在应该做的是充当大明勤奋的学生。就如同,这一个月来,我在京师大学堂所做的一切一样。陛下的意思,在下都明白了。”阿部忠秋感慨着,看向中书舍人王夫之。

    王夫之不是第一次出现在京师大学堂里,但他的确是第一次在京师大学堂里与阿部忠秋相见。

    看着王夫之不太好的脸色,阿部忠秋心中微微有些歉意,这才率先表态,试图安慰这位这些天对他帮助颇多的中国官员。

    毕竟,在王夫之的安排之中并没有在京师大学堂学习的计划。

    其实,就算是让王夫之安排,阿部忠秋也不会乐意。

    这会让他响起在陆军学校听课到最关键时被扯走的回忆。显然,大明的官员们并不是表面上那样热情,他们对日本人的防范并没有失去。

    王夫之的脸色好了许多,但还是缓缓摇头道:“尊敬的丰后守!我不得不告诉你,经过朝廷的审议,认为您并不合适出现在这里。京师大学堂是帝国的最高学府,在中日关系并未明确之前,我们必须时刻回忆你们在朝鲜,在福建浙江犯下的罪孽。还请你理解。”

    “我明白,在我离开之前……还请答应在下一件事。”阿部忠秋拿出了那张再三送不出去的礼单:“这些,还请代为转交给京师大学堂的先生们,作为一个偷学者的敬意。请务必收下!”

    说着,阿部忠秋深深地鞠了一躬,弯腰九十度,堪称一百分满分的谦卑。

    他的身后,宗义成等人齐齐鞠躬。

    王夫之再三试图退回去,但阿部忠秋显然是格外的坚定,无奈之下,王夫之终于收下了这份一直没有送出去的礼单。

    阿部忠秋离开了,这一回,他们是在鸿胪寺少卿丁琨的率领之下回到集贤寓去的。丁琨的出现意味着日本人的身份开始逐渐浮出水面,伴随着阿部忠秋的态度发生逆转,帝国的外交事业显然即将掀开新的篇章。

    只要这么一想,王夫之就知道接下来阿部忠秋等人的安排,他们会在鸿胪寺之人的安排之下,住进会同馆。

    虽然会同馆修筑得富丽堂皇,尽显帝国风范。但显然,他们很快就会怀念起在集贤寓的舒适。

    会同馆已经经过装修完毕,改装了下水道、抽水马桶以及水管的房间都已经被朝鲜人住去了,这一回,日本人能住的只有是那些尚未修缮过,也同样没有新式设施的旧房间。

    撇去这点遐思,王夫之静静地看着陈渐鸿,笑道:“征复,这一回你的任务完成的很好,陛下听了你的表现也很赞叹呢。”

    “学生哪里有什么本事,还是我大明强盛,文治非凡,京师大学堂无数英才在我身后为,学生这才能做出一点微末的成就。实在惭愧,更是感激舍人为学生赞言。”陈渐鸿表现得十分低调。

    王夫之浅笑着,没有多说回复这个话题,而是沉吟稍许道:“有没有兴趣,与我赴一趟日本国?”

    “可是随同陛下前往?”陈渐鸿心中惊喜难掩。

    自从皇帝陛下取消了功名免税的特权以后,举人们的日子未免有些不太好过。陈渐鸿算是好的,因为交际广阔,感受不到生活压力,甚至因为一个掮客的活计,反而在京师获得颇为滋润。

    但人的需求层次就是这么一级一级上去的。

    吃饱穿暖了,就要讲究精神需求。

    陈渐鸿脱离了生活压力,很快就开始考虑事业了。一辈子当掮客,亦或者给人当师爷,幕僚,那是绝不愿意的。哪怕是如乐清儒这样的副部级高官,甚至正部级高官招揽,陈渐鸿都心中十分不甘,每次都是婉言谢绝。

    毫无疑问,陈渐鸿是有雄心壮志的。

    但说是时运不济也好,说是时势造英雄也罢,陈渐鸿感受到了时代在变化。首先,功名的特权去除以后,科举也在皇帝陛下的手中开始改革了。

    首先帝国开始消化巨大的举人存留。

    原本的吏部的铨选是人人争着抢着去的职司,但现在,人家吏部部门扩充了数倍,却反而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因为,在皇帝陛下的亲自注视之下,帝国各级都开始填充基层机构。吏部的活儿不好干了。

    就如同当年在宛平县与大兴县搞得卢沟桥派出公所一样,吏部开始从各个等着分配职司的举人身上瞅着分配出去。

    但许多举人们想要的是那等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好差事,谁愿意跑去下基层?

    下基层可不是去镀金,那是去要面对如狼似虎的地方宗族、豪强以及上头派下来各种各样的职司。

    当然,关键不是这里。关键,还是时代已经变化。

    多数举子感受到了危机,陈渐鸿却感觉到了时机。皇帝陛下开始国事访问,就是这样一个时机!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一章:外交战线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qu 】他们这些中书舍人既是秘书,也是智囊,很多方案都是在他们手中成形。

    王夫之自然是十分清楚举人秀才们经历了多大的变迁,甚至,他有时候也想,若是自己没有侥幸在恩科之中中举,是不是也会错失良机,不复今日之成就?

    这些杂念一闪而过,王夫之缓缓地摇头道:“不是与陛下一同前去。”

    陈渐鸿的笑容凝滞了,显得分外尴尬。这就显得他有些挑三拣四了。再怎么说,人家中书舍人是得到皇帝的嫡系,就如同曾经的翰林院一样,未来是奔着内阁去的,此刻邀请,便是加入到这一阵营的最佳时间,未来定然有前途。

    虽然这般安慰着自己,但陈渐鸿的失落还是有些止不住。若是没有随同皇帝陛下一同出海,那实在是有些错过重要机会。

    这时,王夫之玩味地笑了笑,又道:“皇帝陛下属意与日本国恢复交往,待阿部忠秋将此间的消息传回去,对马守宗义成将会成为初代日本国驻华大使,而我,皇帝陛下拟任命我为大明帝国驻日本国大使馆全权大使,我希望你这一回成为我的参赞,为皇帝陛下在日本国的行动打下基础。大使馆的一切,皇帝陛下都会注目。在两国关系稳定之前,我们不属于礼部鸿胪寺,直接向皇帝陛下汇报工作!级别……待定!”

    说完,王夫之就是笑眯眯地看着陈渐鸿的表情。

    此刻的陈渐鸿,表情自然是转瞬突变,面色一下子变得腾红,而眼珠子,更亮了起来。

    当过掮客的陈渐鸿当然明白王夫之那一句句话里的意味。

    互派大使这个年代大家还尚未明白意义。大明帝国驻日本国大使馆这个机构是什么级别,什么职司,陈渐鸿也的确不明白,未曾听说。

    但后面王夫之那些话,却显然不妨碍他理解这其中的意味。

    首先,大使馆的一切皇帝陛下都会注目,那就是说,他们的工作皇帝陛下很关注。这意味着出了成绩能得到认可,有功则赏,这虽是铁律,但世间多少糊涂官,功过不分,赏罚不均,实在让人蹉跎一生。可皇帝陛下对于功过的信誉,那是天下皆知,向来是大方又公平,能得皇帝陛下关注,自然是万事大吉。

    其次,虽然大使馆的级别待定,但绕开礼部鸿胪寺的权属对皇帝陛下汇报工作,那显然是说明级别极高,优先级靠前,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更是十分容易出成绩的地方。

    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今日……让陈渐鸿碰上了!

    “学生……学生……万死不辞!”陈渐鸿深呼吸一口气,这才稳住话语,目光灼灼地看着王夫之。

    王夫之看着陈渐鸿惊喜得极力克制自己的心境的情绪,感慨万千,得知任命的时候,他又如何不是这样的激动呢?

    “忠诚于陛下,为帝国效力,万死不辞!”王夫之拍了拍陈渐鸿的肩膀,道:“准备吧,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

    早朝之中,朝鲜国凤林大君李氵昊缓步走上金銮殿,这是他作为朝鲜使臣出使的日子。

    这是大明三月二十三,是每月一次早朝的时候。

    皇帝陛下登基以后,干得动作最快的,就是宣布“修订早朝条例”。天子一言,威严无限。早朝的规制也迅速依着朱慈烺的意思修订完成。

    但皇帝之间显然也是有极大不同的。

    如果是崇祯皇帝或者其他前几位皇帝,恐怕一点动作下去,朝臣们就扑上去,以恪守祖宗成法为名怼回去了。

    但朱慈烺显然不是一般的皇帝。在数年持之以恒的引领之下,朝堂务实风气渐重,皇帝陛下篡改早朝条例终于未在引起剧烈反弹。

    于是,原本需要天蒙蒙亮就早起的早朝一直到早上九点多,还在聚集之中。

    鸿胪寺少卿丁琨打着哈欠,看向紫禁城宽阔的广场,目光落在了前面的礼部侍郎乐清儒的身上,悄然整了整衣冠,调整了一下队伍,跟了上去。

    他的一旁,中书舍人王夫之缓缓走了过来。

    见王夫之来此,丁琨连忙打着招呼:“王……王大使,久仰久仰。大使来的真早呀。”

    “不早不早。眼下,按照新历法算,这都九点五十了吧。八点半上衙,这都快一个时辰过去了才赶到,在下还怕迟到了呢。”王大使显然就是王夫之了。已经得到任命的王夫之虽然职位没有公布出去,但丁琨身为外交系统里的中坚官员,如何会不知道?

    王夫之之前中书舍人位在八品,眼下改任驻日大使,官阶未定,故而也依旧只是八品。丁琨身为鸿胪寺少卿,虽是从五品,看下王夫之,却依旧止不住的艳羡。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二章:早朝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qu 】

    但面对王夫之,丁琨显然知晓利害。别看人家才八品的官阶,但只要皇帝陛下海外战略完毕,论功行赏,那驻日大使馆还指不定就是从三品的官阶了呢。

    更何况,大明向来讲究正印官与佐贰官的区分。

    王夫之能去驻日大使馆担任正印官,那就是说一不二的大佬,如何不比丁琨这种副职强?

    当然,王夫之能担任如此重要的职位,显然就是天子近臣的好处了。别看丁琨是部门的二把手,一把手空缺的情况下说一不二。但再说一不二,丁琨也就是一个从五品的佐贰官。中书舍人虽然级别很低,只有从八品,连个县衙的县丞都赶不上。但人家现在一外放,就噌噌噌如飞升一般飞上了正印官,实在是让人不得不艳羡呐。

    “都是托了陛下圣明的光呐。改了早朝条例,再也不用天不亮就抹黑出来了。而且,还是每天如此!想想都能让人疯了……还好,现在,每个月一次,时间也改到了十点半。”一共两个小时的时间,就算是距离紫禁城地方颇远的帝国中央银行也能赶过来了。

    “说不定呀,往后还会将早朝继续改时间呢。”王夫之随口说着闲话,顿了顿,似乎发觉有些不妥。这里不是中书舍人司,而是紫禁城的大广场呢,大家都偷听着。但转念一想,这些基本都是公开信息,自己也不算涉密,便也不管了。

    丁琨心中直道厉害,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倒是很让王夫之性质昂扬:“眼下帝国各处的官衙都纷纷扩建,紫禁城呐,想要全部装下是不成了。各处赶来不便,要么是缩减成员,要么只能是推后时间了。”

    “缩减,恐怕不成。”丁琨断然判断。这个倒是好理解。

    眼下参加早朝也不累人了,参加一次早朝,反而是本系统里官员们难得互相碰面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能见到皇帝陛下呀。

    这就是待遇,是规格,就是里子和面子。

    要是缩减了,那反而让人不愿意。

    打个比方,以后世中国距离之远,中央委员们开个会显然不容易吧?虽然较多的中央委员都在帝京,但若是谁敢说取消地方中央委员们参加大会的资格,那恐怕就是一场血雨腥风要掀起了。

    “那就只能推后时间了。当然,朝堂也在想起他办法减轻问题。比如,两府近日就在讨论要修建环城铁路哩。”王夫之笑着道。

    “咱们大明,可真是要日新月异了……这个,是写进国是计划里的吧。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开始实施。”丁琨感慨着。

    在内城虽然去上班方便,但伴随着京师人口越来越稠密,交通也成了一个大问题。

    住得近的还好,人少地方近,没担心。住的远一些的,亦或者如帝国中央银行这样,就在闹市区里的,那就麻烦了。

    往来一趟,纸面距离就那么几公里,可堵车时间却有可能要一个时辰。

    这个时候,改进交通的议案就纷纷出台。

    对此,朝廷倒是经验不少。修缮马路,新建公路的提议纷至沓来。而铁路,作为更为便捷先进的方案也开始走上了所有人的案台。

    这一个在复辽大战之中大放异彩,到现在还有荣光的新事物实在是成了一个宠儿。

    “好了好了,早朝很快就要开始了。咱们进去吧!”王夫之正色地说着。

    丁琨闻言,狠狠点头,忽而想起了什么往右边一看。果不其然,单独一列之上,占着众多气质颇为不一样的几人。

    虽然,一样是穿着汉服,但大家还是一眼都认出来了这是外国使臣。

    早朝之上,位分文武,班分职司。

    在中国这个环境之下,站什么地方,坐什么地方,那都是有极大讲究的。小小的酒桌之上还有主座,主陪,更何况早朝大典这样隆重的地方?

    坐的位置错了,旁人丢过来鄙夷的目光且不说,巡察御史见了,那便是一个处分背着,奖金就拜拜,晋升也要靠边站。

    故而,早朝这里,站次是十分重要的。

    外交系统的一条线,财税系统的一条线,教育系统的又是一条线。人多的分两条线三条线站着,但各自不同系统的人,大家还是十分明显地拉开距离,作为区分。

    显然,这几人站的地方绝不是大明官员的一条线。

    站在最前头的,是朝鲜国凤林大君李氵昊等朝鲜使臣,在其后则是琉球国使臣金应元等人。

    至于最后一队人,却是让丁琨一副预料之中,我就知道的模样。

    此人,赫然就是日本人。

    丁琨身为外交系统的官员,猜到了中日关系即将浮出水面有个了结。但其余大明官员见到日本人,却是纷纷议论纷纷,显得颇为惊讶了。

    “日本人竟然来了!皇帝陛下的海外战略,果然又是要大手笔了!”

    “朝鲜,日本,琉球……还好没加上交趾……这,这计划也未免太大了……”

    “真是不知道日本人来了,会是这样的变化,又是一番风起云涌喽……”

    ……

    比起大明官员们看到日本人的惊讶,琉球王国的使臣们却显得更加激动。

    他们看着身着幕府老中官员服装的阿部忠秋静静与对马守宗义成静静站在自己的位次之后,既是咬牙切齿,又是期待万分。

    原本平静的早朝开始掀起了波澜。

    这样的情况其实颇为罕见。

    早朝在大明实际上已经是一个仪式性质的存在,极少有过当朝讨论具体事务的情况。就算有,也只是履行一些关键大事的宣布。故而,早朝麻烦是麻烦了一些,但一般也不怎么耗费心力。毕竟,事情都已经在台后确定商议好了。

    总而言之,意外这种东西在早朝之上是很少的。

    今天,就是那个很少的时候。

    朝鲜国王上表庆贺,大明天子即将对朝鲜国事访问。这个关头,皇帝陛下忽而让日本使臣出现在台上,委实引起了无数人的心中猜测。

    王夫之骄傲底地挺直胸膛,他知道,这个世界,即将在大明走出国门的力量之下“改朝换代”了。

    一个属于中国大明的时代。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三章:琉球秘辛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qu 】这时,角落里一名宫廷画师悄然间刷刷刷画了下来。

    这一瞥就此定格,成了这名不知名的宫廷画师流传于世的传奇作品,见证着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回到早朝智商,日本人的到来对于已经渐渐遗忘了东瀛存在的大明官员们来说,或许有因为缺少了解而产生的迷茫。但对于琉球王国的使臣们而言,却是一件极端重要的事情。

    琉球王国很多人耳熟,因为这就是后世盛传的琉球列岛的所在地。至于大家会知道琉球列岛,当然是因为所谓第一岛链。第一岛链主要是指靠近中国大陆海区外侧的那条弧形岛屿带,即北起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涵盖了中国的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

    同样,大明要走出东亚,便离不开对第一岛链的经营。

    其中,琉球列岛就是一个很合适的地方。

    因为,这里是而今大明的宗藩国:琉球王国的领土。

    琉球王国对大明一向恭顺,1372年,琉球诸国成为中国明王朝的藩属国。1429年,统一后的琉球王国仍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宗藩关系。

    眼下的琉球王国已经到了第二尚氏时期,1470年,伊是名岛出身的宫中御锁侧官内间金丸,玩了一把黄袍加身,被群臣推举为君,改名为尚圆,并于1471年以“世子”的身份向明朝报告“父丧”。1472年,明朝使臣册封尚圆为王。就此,琉球王国进入第二尚氏王朝时期。此时的琉球国国土包括整个琉球列岛,北起喜界岛、奄美大岛,南至宫古岛、八重山群岛。

    六年前的五月初四,琉球尚丰王去世。次年,其三子尚贤即位。

    世子要登任为国王,却不是自己办完了丧事就能做的,还得向宗主国请求册封。为此,在崇祯十五年三月,尚贤依定制特遣正议大夫蔡锦等人赴中国进贡兼请封。

    但因此刻的明朝战乱频仍,无法派出足够规模的册封队伍。因而,蔡锦等未能如愿,只好先行返国。

    无可奈何的琉球世子当了两年世子依旧不能转正,只好再接再厉。好在,没多久,尚贤就听闻大明皇帝新任皇帝陛下文韬武略,平定内乱顺利登基。为此,尚贤又于前年,也就是改元明元大明二七六年的二月,遣正议大夫金应元、使者吉时逢、都通事郑思善等人赴中国朝贡,并再次请求册封。

    按照原定历史,金应元等人抵达福建的时候崇祯皇帝就已经在煤山上吊了。

    这个时空里显然就没这回事,于是一行人又一路抵达京师。

    但是……虽然大明没有战乱,不凑巧的他们依旧如原定历史上一样还是不能立刻完成册封。因为,皇帝陛下宣布东征进攻建奴,举国上下为战争而动员,自然也分不出精力来处理一个小小的琉球国。负责礼部的王铎只好一面招待着琉球使臣,又推荐了尚贤之子尚质在陆军学校进修,应付了此事。

    原定历史上,南明政权虽然几次试图接过这些外交事务。但外交这事情,既要人,又要钱。琉球王国虽然拿南明当一盘菜,但南明却是短命而无能,更是内乱迭出。最终,琉球世子尚贤依旧无法转正。堪称琉球王国史上最长试用期的世子。

    当然,要说尚贤能不能自称一声本王,那也是行的。

    说起这个,就能解释的通为何见到日本使臣出现在金銮殿上,金应元等人会激动非常了。

    因为,这就要涉及到日本与琉球国的关系。

    在尚未闭关锁国的那段时间里,日本国大力发展海外贸易,因为巨大的需求创造了巨大的利润,为了解决生丝问题,有人将目光打到了琉球王国的身上。

    明万历三十七年,也就是日本庆长十四年,日本德川幕府派萨摩藩率军侵略朝鲜,萨摩军攻占首里王城后,大劫七日,一切可动财物,全部装箱抢走。不仅如此,日本人还将琉球国王尚宁等百余人俘至鹿儿岛,直至1611年九月十九日,尚宁王被迫与萨摩藩签订《掟十五条》,承认萨摩藩对琉球的控制并且将奄美五岛划归萨摩藩直辖,才得以释放生还。

    此后,岛津氏成为中国与琉球王国贸易的实际掌控者。以此通过“借壳入市”,绕开了大明对日本国的贸易封禁。缓解了因为贸易封禁而产生巨额生丝缺口。

    如此种种,对于琉球王国而言,弱肉强食的规则可谓是血淋淋地展现在他们的身上。

    从此以后,琉球进入了“一国两属”时期。1632年,日本宽永九年。岛津氏在琉球那霸设立在番奉行,监视琉球内政和监督贸易和进贡,进一步强化了对琉球王国的控制。

    琉球王国在大明这里得不到册封,倒是在日本人那里进展顺利,故而尚贤要称呼一声本王,那也是可以的。

    只是,尚贤显然更加宁愿作为明国的琉球王,而不是日本人的琉球王。

    毕竟,只要一想想当年大明为了支援朝鲜所做的一切,就足以让人相信明国不会打琉球王国吞并的注意。但日本人狼子野心,与这样一个恶邻为伴,显然不是一件可以让人感觉欢快的事情。

    更何况,眼下琉球王国的情势,已然是越陷越深,就要让日本人吞并了。

    琉球王国竭力保持与中国的朝贡关系,不就是借以躲避日本人的吞并么?

    现在,日本使臣占到了金銮殿上,当然就是意味着有机会可以让大明重新主持公道了!

    一念此处,金应元目光炯炯,浑身都燃起了奋斗的热情。

    此刻,巡察御史缓缓走来,看了一眼金应元,沉声道:“外班使臣肃静!”

    所有人不由身子一挺,李这时,李邦华亦是缓缓调整了一下身姿站定。众人见此,纷纷收声。

    他们明白,皇帝陛下要来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四章:露布告捷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qu 】

    皮弁,用乌纱冒之,前后各十二缝,每缝中缀五采玉十二以为饰;玉簪导;红组缨;其服绛纱衣,蔽膝随衣色;白玉佩;革带;玉钩角枼;绯白大带;白袜、黑舄。

    朱慈烺光是穿这一身衣裳就让内侍宫女忙得满头大汗。

    身着盛装的皇帝陛下缓缓步入御座之中他站在奉天门上,看向四周,文武百官万众侯立。虽然朱慈烺金戈铁马经历了不知凡几的大阵仗,但今日,依旧是止不住的雄心万丈,豪情飞扬。

    那是权柄在我的自信,是天下尽在朕手中指画的雄心。

    这一刻,朱慈烺似乎明白了为何历朝历代皇帝们都喜欢建筑宫室。要知道,就如这紫禁城,三大殿都是堆高,建筑成本极大。但今日朱慈烺坐在御座之上,举目望去,眼见上千朝臣侯立,他们身后,京师万间屋舍京在眼中。

    在这里,只要他一咳嗽,整个京师都能震动。

    只要皇帝陛下一挥手,就能决定无数人的命运。

    最终,当朱慈烺看向角落里同样恭谨参礼的三国使臣以后,朱慈烺微微一笑,收回了思绪。

    皇帝安座后,鸣鞭之声响起,鸿胪寺高唱入班,左右两班齐进御道,再排班。

    此时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东上,行一拜三叩头礼,这就是大班了。

    与此同时,公侯、驸马、伯自成一班,居武官班前而稍离。

    行礼完毕,鸿胪寺官对御座宣念谢恩、见辞员数,

    紫禁城虽然大,但也有一部分品级较低的官员只能遥遥看一眼皇帝的方向以及一个模糊的身影,并不能靠前。这些人这会儿就只能在庭下或午门外遥行五拜三叩头礼。

    到了这一步,李邦华、杨文岳、倪元璐、高名衡、虎大威、陈永福、傅如圭、李定国、胡波等等文武将官都不由地认真了起来。

    文班之中,黄道周与史可法对视一眼,倒是眼里颇为罕见地露出了艳羡之色。

    “宣露布!”丁琨朗声高唱,顿时,便有人高高举起一杆小旗,旗面是绸子所制,上面字迹密密麻麻写着,立在地上,轻风扬起,让人想要无视都难。

    “边事奏捷,宣露布……”黄道周是大儒,自然明白早朝之上,为何会要宣露布。

    虽然此前已经战后的消息传遍四海,但因为是年后,又是需要审定功过以备论功行赏,故而,宣露布之礼还并未进行。

    “这有多少年……没有举行了?怕是,宁远大捷也没有到宣露布的层次吧。真是……举国同庆啊。”史可法低声地说着,虽然这一回是和自己不对付的新党所为,但史可法却还是禁不住感觉到高兴。

    黄道周也一样是如此。

    而今朝中,大约已经是新旧两党的天下。伴随着皇帝陛下公开允许政党的出现,又有国务咨询委员会建立,党派之争已经不再为禁忌之处,不复曾经堂堂首辅因此失势的地步。

    至于新党旧党,其实名字都大约一样。

    新党,当然就是李邦华在皇帝陛下支持之下建立的新东林党,至于旧党,也是黄道周、史可法等人所承认的旧东林党。当然,相比之下,旧东林党就显得松散许多。他们更像是一种自发抱团的群体,而非是朱慈烺心中的近现代化政党。

    此时,丁琨深呼吸一口气,望着上面长长的话语,开始朗声念起露布之上的内容。

    “……布告同心鼎造中兴,早膺上赏事。切惟王者一统,治服四夷。大义严於春秋;首言尊攘,丰功勒于秦汉,不讳鞭驱。粤我大明三百年基业,德配唐、虞;先皇帝十七载忧勤,功侔天地。胡天不吊,国步多艰。一祸盛世之顽民,再□滔天之逆子。肆予荼毒,继被腥膻。裂寇毁冕,羞此沐猴;断发文身,操同人彘。寡人妇而孤人子,不闻塞上飞鸿;南走越而北走胡,尽是长平坑卒。惨矣黔首靡遗,幸而苍天悔祸。圣天子文治武功,恭遇皇帝神武天援,仁孝性成,英协高皇,勋追成祖,文称师济,武列纠桓。先战沈阳故城,一朝攻入,立直捣黄龙之功。再战遵化,歼虏酋大小将官百数。乃至东征旧土,尽歼建奴……”

    “恭贺吾皇!”李邦华率众高呼。

    “这是大明的荣耀,不仅是朕的荣耀,更是所有大明臣民的荣耀!恭贺大明!”朱慈烺当即朗声高呼。

    朱慈烺说罢,便见身侧的一行人齐齐跟着应声复述。这是宫中精选出的嗓门大的人肉扩音器。

    人有时候是感性的,尤其是在群体氛围之下。

    数十个大嗓门复述着皇帝陛下的话,更多人听了朱慈烺的话,纷纷心中暖流涌动,一股自豪之情油然而起。

    那是身为大明臣民的自豪。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五章:平生快意封侯事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早朝之上,大明君臣相顾,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这样的自豪,尤其是见到李氵昊等外国使臣眼中的艳羡时,更是翻倍上涨。

    齐呼之声响彻云霄。

    “恭贺大明,恭贺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恭贺大明,恭贺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恭贺大明,恭贺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走完这一步,丁琨抹了抹额上的汗水,既是喜悦又是感觉累人。在巡察御史严厉的目光之下,丁琨给自己鼓了鼓劲,调整了一下状态进行下一步。

    接下来,就是电视剧里常常听到的:“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了。

    当然,不同的是,许多电视剧都不太讲究,以为这话是太监说的。实际上,在大明这话还是鸿胪寺官员说的。

    “奏事!”丁琨高唱。

    按照以往的规矩,自然就是内阁与六部轮流依次进奏。到了朱慈烺时代,那显然就是内阁大臣们依次奏事了。

    不过,这一回微微有些不一样。

    之间前任内阁首辅,现任太子太保黄景昉咳嗽一声,走出文班。

    黄景昉已经卸任内阁首辅之职,民间野史记录之中,甚至直接形容黄景昉是大明最后一任首辅。

    因为,黄景昉卸任以后,全部职权都由首席内阁大臣李邦华接过处理,皇帝陛下在没有提及要补上首辅的意思。朝臣之中偶尔有个别不懂事的,也十分默契地遭到了冷遇。

    至于黄景昉,虽然无功,自然也是无过,被朱慈烺给了一个太子太保的虚职便算是准备着退休了。

    只不过,黄景昉卸任之后,又成了国务咨询委员会成员,依旧发挥着余热。因为其前任内阁首辅之职的身份,倒是隐隐有些领头羊的架势。换做后世,这也是议长的干活了。

    “启奏陛下,臣请诏告天下,封赏平定闯贼、女真等叛乱之战中的有功将官。”黄景昉朗声高呼。

    顿时,黄景昉之所以出来启奏的原因呼之欲出。

    按照正常序列,率先出列启奏事务的应该是内阁首席大臣李邦华。这一战之中,固然有皇帝陛下运筹帷幄,御驾亲征等殊荣大功,但李邦华作为大明首相,同样有萧何一般稳固后方的大功。皇帝陛下显然是不在乎要给自己封赏什么的。但李邦华在乎呀,他虽然位极人臣,可现在连一个定待遇的虚职都没有呢。

    总不能自己启奏给自己封赏嘛。

    “朕准。黄卿家宣布封赏名单吧。”朱慈烺笑道。

    在场的众人顿时为之屏息。

    就连原本颇为淡定的李邦华此刻也忍不住深呼吸一口气,连气息都低了。

    尽管,他大约已经猜到了具体的封赏。可是,即将在早朝上念出来,当着一众大臣,满朝文武宣布,他依旧忍不住感觉到心跳加速,更是面色涨红。

    还好,依据惯例,封赏从低到高。

    李邦华平定了一下心绪,一想到还早,倒是不怎么感觉气息混乱了。

    台下,不少人纷纷期待地看着黄景昉拿出封赏名单。

    就是黄景昉自己,看到里面的内容时,也忍不住惊叹了起来。惊叹的既是人员众多,又是赏格丰厚。

    当然,还好这里都只是中管干部,是进入皇帝陛下视线的将官。如果将这一战全部的有功将士都列上去,那真是念一天一夜都不完。自然,品级稍低一些的,便由他们的上官去宣布了。

    “兹陆军医院胡波,每战随军,救死扶伤,创设陆军医院功勋三等,特此封帝国男爵,不世!”

    “臣领旨谢恩!”胡波躬身出列,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一步跨越过去,那可真叫是天人之别。自此,就是帝国贵族了啊!而今皇帝陛下当政,从军重新恢复荣耀。成为武功贵族,那绝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而是足以流传后世,青史留名的佳话。

    “兹工兵上校徐鸿,每战临军,架桥射舟,创设陆军工兵,功勋三等,特此封帝国男爵,不世!”

    “臣领旨谢恩!”徐鸿紧随其后。

    “兹第三军军长孙传庭,平闯贼,复宁夏,定四川。战功二等,特此封德化伯,不世!”

    “兹金吾军第三师师长施展邦,战建奴,复辽东,战功二等,特此封泰宁伯,不世!”

    “兹……猛如虎特此封安仁伯,不世!”

    “兹……李邦华,稳固后方,转运后勤,实有萧何之功,战功二等,特此封崇仁侯,降等世袭!”

    一个个纷纷跟随着宣布之后出列,李邦华闻言,亦是感觉如在梦幻之中。

    大明对于封爵一向是颇为吝啬的。虽然给各个亲族封王毫不手软,但对于帝国将官,这就难了。

    非战功卓著得全国排前,不然寻常想要等到一个是十分艰难的。

    就是那左良玉,几乎到了以军阀之身要挟帝国的地步,也只要来一个伯爵。公侯伯子男,大明最后几个实际上已经废弃。

    在朱慈烺登基之前,伯爵实际上只是封爵之中最低的一等。哪怕是朱慈烺复古一下,恢复了男爵垫底,因为不再启用子爵,伯爵也依旧是倒数第二。

    故而,李邦华眼见自己竟然也得到伯爵的封赏,实在是喜出望外,更为皇帝陛下的大方而感慨。

    要知道,就连当初几乎逆天一般的王守仁,立下诸多大功,最终也只有一个伯爵。

    但显然,这还远远没有结束。

    皇帝陛下的大方依旧在继续。

    “齐贤……平远伯,降等世袭!”

    “周遇吉……平乐伯,降等世袭!”

    ……

    “李定国,大战建奴有奇功,北上蒙古定胜负。战功一等,特此封吉安侯,降等世袭!”

    李定国昂然出列,谢过之后,看着满朝文武,一个劲地深呼吸,感觉如在梦中。

    从当年一个叛贼到而今大明帝国的侯爵,李定国的战功是传奇的,这样的经历,显然一样也是传奇的。

    传奇,还在继续。

    “虎大威,平定闯贼,血战累累,功勋彪炳,战功一等。特此封广德侯,降等世袭。”

    “陈永福,平定闯贼,护卫京畿,功勋彪炳,战功一等。特此封庆元侯,降等世袭。”

    ……

    “刘胜……特此封,宝庆侯,降等世袭!”

    “徐彦琦……追封徐彦琦为齐国公,荫其子为锦衣卫指挥使……”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六章:海外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一个个名字念出去,接下来,黄景昉狠狠吞咽一口唾沫,缓解了一下嘴唇的干燥,又道:“另宣布,皇帝陛下决意追加一百万两赏格加入这一回封赏奖金池。今日,特此宣布……”

    李氵昊静静地听着,感觉好一阵头晕目眩。

    这一位大明的皇帝,手笔还真大呀。

    一百万两,李氵昊贴着朝鲜王国的独立自主进去,也只换回来了一百万两呀。而且,还是借的。

    不对……

    是追加?

    “这么说,原有的赏格还要更多?”李氵昊望着黄景昉将一个个数字念出来,已经感觉这个世界不太真实,什么话都听不进去了。

    赏格一一念出,场上的气氛更加热闹了起来,巡查的御史一连弹压数次,却发现自己也渐渐为这样的气氛所感染。

    皇帝陛下一如既往的慷慨,而早朝也陷入了欢乐的海洋。

    这样的气氛,一直伴随着黄景昉将最后一人的名单宣布完毕,这才终于迎来了第二个议题。

    朱慈烺的目光,亦是一样跟着落在了朝鲜凤林大君李氵昊的身上。

    早朝已经失去了曾经君臣议事的传统,大多数事务都是敲定之后履行议事。越是重要的事情,也越是可以以此用仪式感增加分量。

    “朝鲜使臣李氵昊,恭请大明皇帝陛下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李氵昊的话很简洁,说完,便行行礼叩拜。

    其后,朝鲜使臣一一叩拜。

    朱慈烺朗声道:“朕允了。”

    “叩谢皇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叩谢皇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叩谢皇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哗啦啦……

    潮水涌动,通往济州岛的航线上,一支船队缓缓朝着东方驶去。

    船队正中,一艘规模远大于身侧其余船只的飞剪船里,祖大寿笑呵呵地看向在船舱之中干呕着的吴三桂,笑道:“月所,怎么样,船上的生活,可还习惯啊?”

    “舅父……你还打趣我呢。这,这哪里称得上习惯了。”吴三桂有气无力地摆摆手,掀开舷窗的盖子,看着外间亮堂的天色,道:“又过去一天了啊,咱们这是到哪儿了?”

    “快到济州岛了,顶多,还有两个时辰的时光就到了。”祖大寿道。

    吴三桂一阵长吁短叹:“还要两个时辰啊。这真是……真是……”

    说着,吴三桂又是不住地摇头起来。

    “怎么,当初舍弃一身荣辱,封侯拜相的军功都不要的豪情去哪里了?现在海上这点风浪,就让你没了气色?”祖大寿眯着眼睛,缓缓说。

    吴三桂闻言,脸上哀叹的表情缓缓收起,看着祖大寿,轻轻吐出一口气,道:“舅父。我只是想证明我自己罢了,证明我辽东关宁军中,有的是铁血的男儿,有的是忠诚职守的勇士。做完了这些,也是时候是我们这些人落幕的时候了。当初,孩儿不解舅父为何要去茫茫大海,今日看舅父所作所为,却是忍不住艳羡。”

    “少给我戴高帽子。”祖大寿笑骂一句,却是理解吴三桂的做法:“也好,也好。你这一卸下军装,也算咱们这些人给大明一个交代了。往后,再也不会有人指着我们脊梁骨骂一句汉奸了。这里,却是我要谢你的。”

    祖大寿这一句说出,却是真情涌动。

    这些,说起来也是颇为复杂的。

    朱慈烺登记之后进行军制改革,收编各路军阵,不管是边镇也好,内陆军头也罢,就连关宁军这样在明清之中游走的强军将门,也统统吞下。

    显然,皇帝陛下是决不允许军阀出现的。

    只不过,碍于现实压力,皇帝陛下保留了相当部分不溶于新式军队的成分。比如吴三桂在萨尔浒的计策,若非有一支惟命是从,毫无疑问的私军,恐怕也完成不了计划。毕竟,换做金吾军等新式军队,就在吴三桂第一天宣布要投清人的时候,他肯定就要被部下捆着送到首席军师身前了。

    过往的印记让吴三桂虽然得到了实职师长之位,但也同样让他们难以得到信任。

    一场无可辩驳的胜利洗刷了吴三桂身上的疑点,恰到好处的时机选择退役则让这一个落幕印刻在了最完美无瑕的时候。

    这让关宁军上下依旧还在军中的将士们都不用再因为过去而受到猜忌,可以顺利融入新式军队之中。

    同样,于吴三桂与祖大寿这一层级的关宁军集体而言,这也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吴三桂失去的是军功的封赏,得到的则是一场新生。毕竟,现在吴三桂身上依旧享有正师级的退役待遇,这个身份让他在在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便利。

    比如,这一回跟随远征公司出发向济州岛的船队之中,就有两艘是属于吴三桂名下的。

    “哎呀,说什么呢,这么热闹呀。”吴襄笑吟吟地走了进来。

    看着父亲,吴三桂连忙起身:“父亲大人,我与舅父谈起了一些过往。”

    “噢?”吴襄眯着眼睛左右看了一下,道:“算算时间,这会儿朝廷对这一战的封赏结局估计也出来了。我离开京师的时候,听倪相说过,这一回陛下手笔十分惊人。以月所的功劳,一个侯爵难说,一个伯爵是有的。”

    “不世的伯爵,也就那样吧。”吴三桂嘿笑了一声。

    吴襄笑骂道:“也就那样你能这么利落地跟着上船来?瞧你那出息劲儿!”

    吴三桂苦笑着,仍由父亲大人评论。

    “行了行了。男子汉大丈夫,这一个选择做出来了,不管好坏,都得去承受。更何况,依我看呐,跟着我们出海,我却觉得这才是一个以后不会后悔的选择呢。”祖大寿说着,走出了船舱。

    吴三桂朗朗跄跄地跟了过去。

    经历了数日的折腾,闻着已经不再敏感的海腥味,吴三桂看着茫茫大海,心中奇异地感觉到了一些开阔:“这片天地,真大呀。”

    “济州岛很快就要到了!”瞭望塔上,一个男子高声大喊,如果还有人认得此人,定然会发现,此人赫然就是李岩。

    吴三桂凝神看过去,心中莫名起悸动了起来。

    一股前所未有的期待涌上心头。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七章:开拓朝鲜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qu 】”吴襄道。

    “朝廷已经允许打开中日贸易大门了?”吴三桂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

    吴襄失笑道:“别这么心急,为父还没说完呢。”

    吴三桂不好意思道:“是孩儿心急了。”

    “远征公司有浓郁的军方背景,也是朝廷在海外行动的探路人。我们这个探路先锋,有危险,也有机会。这一次去日本,就是为朝廷打前站去的。其实,你也不用担心。上一回,我们的人私底下就去过一趟日本。同行之中的,也有几个走私的海商,他们有些人头熟络,我们不必过于担心。”

    顿了顿,吴襄又道:“重要的,是我们的行动。日本国的计划,还是靠在后面。我们最主要的是朝鲜国。我会留守济州岛,前往济州岛的中央山地,那里是一个巨大的牧场,远征的股东会讨论后,认为在那里大有可为。至于儿子你……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前往朝鲜半岛?”

    “哪个城市?”吴三桂眉毛一挑:“什么任务,什么目的,我能获得多少资源,能有什么权力?”

    “朝鲜都城,汉城。任务……打开朝鲜的市场,建立我们的力量与基本盘。你的资源,是启动资金一万两银子与一批货物,以及这个……你的权力,是来自一个强大国家,大明合法商人的权力。当然,我们会在你的背后。当你有问题的时候,可以联系这份文件上第九页的那个人。”

    说完,吴襄递给了吴三桂一份文件。

    船队在济州岛一分为二,吴三桂甚至没来得及在济州岛多休息一日,便搭上了另一艘前往汉城的船队。

    踏上新的船队以后,吴三桂摆摆手,挥别了父亲。他闭上眼,脑海里全都是吴襄最后的嘱咐。

    “这一行,对于你而言,是一个新的世界。你的身份比寻常人更有机会在朝鲜有所作为。同样,也不用担心。你不会是一个人在战斗……你的身后,不仅是远征公司,也是我们那个强大的帝国为依靠!”吴襄的话语在吴三桂的耳边回绕,他摩挲着手中的那份文件,深深呼出了一口气。

    “吴……将军,货物已经清点完成了。请指示。”一个清瘦的男子大步走来,手中恭敬地递过来一份清单。

    吴三桂接过去,扫了一眼,看着眼前男子发汗的额头,道:“不错,清点得很仔细。有没有缺漏?”

    清瘦男子有些为难地看了吴三桂一眼。

    吴三桂见了这个眼神,顿时明白了:“有话直说,打今个儿起,咱们不仅是远征公司属下的人,最重要的还是朝鲜开拓队的人。能不能在朝鲜这儿赚到钱,那才是和公司说话的底气。差了点什么东西,不用担心有什么处分,你要瞒着了我的,关键时候再掉了链子,那咱们都一起跳海得了。”

    清瘦男子闻言,这才道:“其中三担生丝被海水泡了,成色降了两等,还有六箱琉璃罐头不见了,京师钢铁厂的铁锭在前日的大浪里捆绑不紧,丢了约莫三分之一。”

    听到对方说起这些,吴三桂伸手过去,一把握住对方的肩膀。

    却不料,对方也是动作干练,当下就要一个反擒拿使出。还好,他很快就明白了这是哪里,手上的动作统统僵住。

    吴三桂伸出手,果然在那清瘦男子臂后腋下看到丝丝血痕,凝眉道:“船医呢?这伤口都没处理,就这么让人死扛着?来人,快去请医生。我前天的海浪我记得,别人都躲着,就你上了,这伤口也是加固铁锭时的事儿吧?海上本来就凶险,丢了些东西少了些东西也算正常。那铁锭沉甸甸的,捆不住也没办法,只能回头在国内买了铁丝再说了。”

    说罢,吴三桂又顿了顿,道:“你是叫李岩?”

    李岩躬身道:“正是罪囚。”

    原来,这个清瘦男子赫然就是此前被俘的闯军大将李岩。

    只不过,经历了这几年劳役风雨,李岩变化极大,也许是吃得不够好的缘故,身子瘦弱,显得有些弱不经风。加上这几年亦是不忘读书,甚至兼了劳改队里的教习之职,又恢复了一身书生儒雅的气质。看起来,不像是曾经的将领,反倒是像个书生。

    这李岩,也正式因为文化素养上的本事,被劳改队推荐到了远征公司。

    就如同这个年代西方殖民者敢于海外殖民的大多数是罪犯、无赖、流民一样,对于安土重迁的大明人而言,尽管盛传着海外可以一夜暴富的传说。但是,无论如何宣传,远征公司能够应征到的人手还是十分紧张。

    为此,李岩倒是顺利入职远征公司。

    这般想着,船上的医师也慌忙赶了过来。

    李岩低声道:“罪囚身子骨结实,船上药物具是宝贵,是以这才想扛过去,不想惊动医师。”

    吴三桂缓缓摇头:“上了船,进了队,就是一起的兄弟。以后,不许说这些生分的话,刘医师,辛苦了。药材什么的,尽管用。我算过船里的存货,不够再去朝鲜买就是!”

    “吴将军放心。”刘医师笑道。

    “往后,别叫什么将军了。我已经退役了,现在就是你们的头儿。你们懒,就喊一声头儿。要想讲究一些,直接喊队长。”吴三桂大笑。

    “是,队长……头儿!”李岩笑着,心里却化开了什么一般。

    吴三桂笑着,忽而听到船头前一阵欢呼声响起。

    “朝鲜快到了!”

    ……

    吴三桂应着,拿起了千里镜,跑去船长室里瞭望去了。待到吴三桂的身影远去,李岩脱开了外衣,任由刘医师叨叨絮絮地说着伤口的注意之处,又见刘医师拿出了顶金贵的两个干瘪的橘子,又道:“伤口的注意事项,我方才与你说了。饮食那边,会给你按照病号处理。,这几日你多喝茶,黄豆也不必让给别人。船上其实也种了菜,就是给大家吃的。”

    “唉,谢谢刘医师。”李岩轻声地应下,回想着这几日的过往,觉得仿佛是在梦中一般。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八章:汉城汉话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qu 】

    那乞儿见此,倒是大刺刺地道:“便来二十个白菜肉馅儿的!”

    黄老头感觉一阵心痛,默默地端上了水饺,随后便候在一边,也见这乞丐没有再多说,便松了口气离开了。

    却不料,那乞儿一见老汉走了,猛地起身一把就将桌子上的白菜肉馅饺子掀了,吐了一口饺子沫儿道:“什么破玩意,这也算有肉?给老子端上一盘酱牛肉来!要不然,拆了你这破店!”

    黄老头身子一颤,依旧不得不转过身告饶道:“客官,小店便只是一个早点铺子,每日赚些辛苦钱,实在……实在备不起牛肉啊!”

    那乞儿闻言,眼珠子一等,举起手一招,便见左右来了四五个一样污浊不堪的乞丐,他们一同聚集过来,让原本就人不多的早点摊子一下子一哄而散。

    黄老头可怜地看向逃散的食客,却连银子都不敢去收。

    乞儿冷哼一声,道:“哼,没银子?我倒是知晓你有个水灵的孙女儿。左右你在汉城孤苦伶仃,便不如过了孙女来坐我小妾,也有人照应,老丈,我给你点颜面,唤你一声老丈,旁的,休要多说,不然……哼哼……”

    说罢,黄老头眼中缓缓流出两行清泪。

    这时,外间的食客也有几个聚集了起来,见了这场景,纷纷摇头叹息。

    “这黄老头一向是心善,没想到现在却遇上了恶霸,真是……真是……”

    “谁让这黄老头一人力单势薄,一个明人,海南流落到汉城,能活下来就不容易了,还要养个孙女儿……”

    “听说这黄老头的孙女儿,倒是出落得水灵得紧呢……”

    “唉,谁让是个明人呢,异国他乡的……”

    这时,听见外间的骚动,里屋奔出来一个年岁约莫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小姑娘唇红齿白,面颊微红,此刻一见爷爷被几个乞丐欺辱,顿时双眼雾气迷蒙,抄起手中的板凳就要拼命。

    但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又如何有几分力气可以惩戒贼人?

    甚至,那板凳转瞬就被几个乞儿拨开,待到见了眼前这小萝莉那水灵雾气的双眼,那吹弹可破的肌肤,都禁不住轻轻地惊叹了起来。

    见此,外间看热闹的百姓们更加轻叹了起来。

    “有一个小姑娘要被糟蹋了……”

    “可惜了这么水灵的明国姑娘……”

    “便宜了几个乞儿,这世道……”

    ……

    “嘭……等下,刚刚你说什么?”一个身材健硕的大汉瞪大了一双铜铃一般的眼睛,看着方才那个说闲话的食客,道:“是个明人?”

    “是……是……是捕盗厅的朴大人?”那食客倒是有几分眼力劲,看出了这是负责汉城地面治安的官员。

    那所谓朴大人其实也只是一个低级武官,但因为负责的是汉城地面上的治安,身后倒是颇有一帮子衙役做公的为手下,比起正经的汉城府长官还要来得让百姓知名。

    毕竟,上汉城府办事情对于大多数普通百姓而言是一辈子都未必有机会的事情。但身边需要求助捕盗厅抓捕盗贼,亦或者眼见捕盗厅的人抓捕盗贼的机会,那显然是大得多了。

    朴大人嗯了一声,得出了有用消息,目光大量,左右一挥手,身后十数个大汉便扑过去:“统统锁了,带回去查!”

    说罢,朴大人以一种属下一年见不到一回的和蔼可亲的笑容对着黄老头道:“黄……老先生,你是个明人?”

    “明人……?我……我……我……”黄老头一见对方身着官服,又问自己国籍,顿时有点慌。

    但那小孙女儿却敏锐地感觉到了有一些不一样。

    对方若是想欺压良善找个明人捏软柿子,显然不会抓住那些乞丐。

    “我们,是明国来的。”小姑娘瞪大着水灵的眼睛,看到了朴大人严重不断浓郁的笑容。

    “好,好,好啊!如此,黄老先生,这铺面呐,我看没必要在开着了。多操劳啊!”朴大人显得心情极佳。

    黄老头闻言,却是苦涩难言:“若是能不开,小老儿也不想惹纷争,实在是,实在是……”

    “本人朴正勇,乃是捕盗厅之人,虽然官阶不高,却待下一向大方。你放心,做了我朴家的西席先生,定然亏待不了你!就是……这教习汉话的事情,却是要费心黄老先生喽!”朴正勇说罢,目光灼灼地看着黄老头,却是生怕对方跑了。

    “我……西席先生?”黄老头显然粗通文墨,他盯着朴正勇,眼睛不断聚焦,最终越来越亮。

    “没错!”朴正勇说罢,却是放下了心中一块巨石。

    很快,黄老头就明白了为何朴正勇这么心急。

    大明皇帝陛下即将对朝鲜国事访问的消息很快就传回了朝鲜。一时间,朝鲜国举国上下都在准备着迎接事宜。

    除了日常的接待准备以外,daming皇帝陛下带来了一封特殊的信件,他很遗憾地指出了一点:汉城会汉话的人太少。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345/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最后一个太子最新章节! 作者:几字微言所写的《大明最后一个太子》为转载作品,大明最后一个太子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最后一个太子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最后一个太子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最后一个太子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介绍:
崇祯十五年松锦大战以大明一败涂地为结局落幕,最后主力付之一炬,亡天下的关头就此到来。
蒙昧的满清张开獠牙,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恐怖的文字狱映入了主角眼帘,睁开眼,他猛地发现,自己成了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现在,只剩下两年了!留给全新朱慈烺的,是末路之下的狂奔……还是执起剑,用刀剑相击的声音,奏鸣一曲进击的狂想曲!大明最后一个太子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最后一个太子,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最后一个太子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