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最后一个太子TXT下载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全文阅读

作者:几字微言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txt下载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十九章:见面礼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qu 】

    而语言这个问题,也的确是个麻烦的问题。

    皇帝陛下既然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那就意味着来的不会仅仅只是皇帝陛下以及身边的亲随,定然还会有庞大的队伍。到时候交流不便,万一出了纷争,实在不美。

    一时间,汉城城内,会汉话的人顿时成了香饽饽,被人迅速争抢。朴正勇虽然身上有个捕盗厅的职司,但等他收到消息去请西席先生的时候,却早就晚了一步了。

    在汉城的朝鲜人虽然有不少会汉话,但大多数不是大儒就是高官。高官们每天忙的飞起,当然没空教人汉话。大儒们自然是有不少有有教无类的心,可这样的人当然首先被王室挑走了。前些年清人势大,挺清派气焰嚣张,王子贵女们也不得不罢了汉家学问的课程。自然,许多年幼的王子贵女都不会汉话。

    当然,找不到大儒也不是就没更好的选择。显然,在教授汉话这种事面前,显然是明人自己最能耐。至于那些大儒,或许能说汉话,但只要一开腔就能听出来自釜山乡下的腔调。

    可你找个明国人就不同了。

    想到这里,朴正勇忽然有些脸色难看,他问道:“敢问黄老先生是哪里人士?刚刚说…来自海南?”

    “哎,一场海难阖家老小就只剩下老汉与一个孙女儿了。”老汉脸上浮出了一抹悲戚:“老汉本是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

    “南直隶?好哇,好哇!值了,捡到宝了!哈哈,厅里那个姓李的,以为是个国姓平时就鼻孔朝天看不起人。昨个儿还说寻了一个福建士子,听闻还有个什么秀才功名。可我要说,什么穷酸酸菜,福建作胡建,舌头都不直,一口闽南腔调,济得甚事?南直隶,吴淞软语,这才要得嘛!”朴正勇说得兴起,却是让小姑娘听明白了。

    她与黄老头一说,顿时就明白了所有的前因后果。

    “原来…都是皇帝陛下要来大明啦…想不到,小老儿一辈子都觉得没个本事,到老来,还能看到大明强盛,万国敬重的时候…”黄老头喃喃地说着,却是让他经不住两行老泪流出,满是激动。

    黄老头一个老汉尚且有如此待遇,城内其余人自然是更甚。城内还有的明国士子自然是被领议政等高官显宦第一时间招揽了过去。

    其次的,便是那些在韩国经商的商人们了。甚至,连一些商人们的小厮也成了争抢的目标。

    毕竟,比起汉城数量众多的官员,仅存的那些会汉话与朝鲜话的人实在就是太少了。

    可没有一个教汉话的西席先生显然是不信的。

    大明国皇帝陛下对朝鲜展开国事访问,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一场巨大的变化。

    这既是意味着挑战,更意味着时机。

    “来了来了,真的来了。”一旁,仁川港上,一个瘦猴儿一般的人缓缓下了一处望楼,朝着港口里的人说道。

    “明人的船,真的来了?”码头上,一个衣着不凡的男子道。

    “的确是来了,我们都看得真切,都是来了。一连五艘剪刀船,来得贼快,我们都看得真切。”那瘦猴儿的男子说着,有点疑惑地看了一眼这锦衣华服的男子。

    对方的眼力,没有最近寻常人眼里的热切,而是凝眉沉思,显然是苦思冥想着什么事。

    只是,当从大明京师的消息飞鸽传信一路回到朝鲜以后,到处都是热烈迎接大明皇帝的气氛,人人都想与明人的交道里挣到好处。现在,这个看起来身份不凡的男子却是一副警惕十足的样子。

    这般模样,让瘦猴儿男子十分不解。

    但很快,他就见识到了此人的本事。

    “将这仁川港,封了。”那锦衣华服男子说罢,转身离去,再不看这里一眼。

    只是稍待,就有一道五颜六色的令旗冲天而起。

    随后,让那瘦猴儿男子目瞪口呆的事情发生了。

    四面八方,不知在哪里藏着的小渔船纷纷在海面上划了过来,竟是都朝着仁川港出发。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当大明的船队已经到了可以肉眼看到船上站立之人的时候,让李岩惊愕的事情就这么呈现在了眼前。

    无数小渔船将还算广阔的港口挤得满满当当,再也没有了明人船只停留的地方。

    李岩皱着眉头,死死盯着眼前的一切,想着从哪里寻出一点可以腾挪的地方。只是,任由他如何想,都不得不沮丧地发现,眼前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我们遇到麻烦了…”吴三桂缓缓走了过来:“朝鲜这里,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欢迎我们啊。”

    李岩苦笑道:“皇帝陛下要国事访问的消息应该也已经传到了朝鲜,现在凤林大君还未回到朝鲜。我们这个开路先锋恐怕不好做。”

    “说是开路先锋,许多也是安慰我们罢了。”顿了顿,吴三桂又道:“真正的开路先锋,是皇帝陛下。当年,皇帝陛下就是在这里登陆朝鲜,现在,以为靠着几艘小船就能堵了我们,真是笑话,看我如何碾压过去!”

    “队长,你这是要直接撞过去?”其余人惊了,随后就是激动与担忧。

    激动的人觉得狠狠出了恶气:“小小番邦,也敢如此对我们大明儿郎,就是撞过去,看谁敢说个不字?”

    自然也有反对之人:“我看还是使不得,如此一来,百姓看我等就要不善了。”

    吴三桂看向李岩:“李岩,你觉得呢?”

    “碾压有很多方式,可以是肉体的,也可以是智力与实力的。我相信头儿不是莽夫。”李岩笑道。

    吴三桂也是大笑:“既然如此,便看我的吧。换小船,入城!”

    李岩见此,分出数人留守,大队人马直接进了仁川。

    仁川某处大宅,一人躺在摇椅之上,慢悠悠地晃着。一个年轻男子穿着一身宝蓝色长袍入内,正是方才港口那人。

    “殿下,属下已经办好了,见面已经送出礼。”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十章:不平静(合并发布)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皇家车队行使出了京师,却并没有如此前一样朝着塘沽港而去。他们一路慢悠悠地压着朝着辽东进发。

    对于皇帝陛下的安危,举国上下自然是牵挂非常。

    李邦华更是每每都要来一回进谏直言,希望皇帝陛下可以考虑更为安全的陆路。甚至,一连几份奏章之中,朱慈烺都不由地发现了讲述当年朝鲜使臣恳求陆路入京朝贡的旧事。

    对于这个时代的宗藩国而言,朝贡是一个表示宗主国与宗藩国关系的重要行为。一般而言,朝鲜人一年都会朝贡四次。只不过,虽然朝鲜与大明关系很近,但在大明建国初年那段时间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大明是不断拒绝朝鲜人希望陆路抵达大明之恳求的。

    无他,辽东当时还是军略要地,是与蒙古人抗争的前线,这种地方,自然不宜外人入内。

    对于朝鲜人而言,当然就是十分现实的问题——安全。

    海路每多折损,一场暴风一场迷航都会让船队在茫茫大海之中消失,再次被人见到的时候就已经是在船毁人亡的海滩之中。

    朝臣们的关切是毫无疑问的,陆路的安全性亦是毋庸置疑的。

    但显然……

    我们的皇帝陛下从来不是一个愿意平静这一生的人。

    跟随御驾而来的行在大臣吴甡苦笑一声,看向一样苦笑看着自己的高名衡,道:“陛下这个让我们打掩护的任务,可是不轻啊……”

    皇帝陛下的御驾里空无一人,只余下一封轻飘飘的书信。

    ……

    黄海之上,波涛掀起。

    一艘快船穿破海浪,这艘集结了水师最优秀熟练士兵的快船平静又一如既往地迅速抵达了位于仁川港旁边的军港里。

    皇帝陛下伸展了腰肢,一旁,宁威拧着眉头扶着伏波号的桅杆,看着缓缓靠近的仁川军港,重重地松了一口气。

    “陛下,我们平安抵达了。”宁威对朱慈烺道。

    “不过,看样子,那边有人遇到了麻烦呀。”朱慈烺瞥了一眼,距离军港不远的仁川港里,当一艘挂着日月龙旗的福船遥遥靠过去准备停靠的时候,却忽而发现无数的渔船蜂拥而去,径直都将仁川港占满了。

    宁威看了一眼,一下子也认出了不对劲。

    “这些渔船不正常。”说话的是北洋水师第一舰队提督齐远,这位当年在朱慈烺讲学之中弃笔从戎的前书生老练地看出了问题:“第一,号令太整齐了。我怀疑港口有人发号施令。第二,若是渔船,聚集在商港之上太少见。他们一般各自在所在村庄,仁川港对于寻常小渔户而言可不是什么人间仙境,这般胡闹,岂不是打那些地头蛇的颜面?船拆了,人丢海里喂鱼都是寻常。”

    朱慈烺缓缓颔首,他也想到了此节。

    齐远倒是显得跃跃欲试,看样子,显然很想为祖国同胞出一口恶气。

    毕竟,别人不知道皇帝陛下已经提前抵达了京师,他可是清楚。这些不长眼的棒子扫了陛下的兴致,他自然要出手收拾收拾。

    对比陆军,水师这几年可是不怎么好过。

    也就是因为对清大战,水师的战船扩充还算顺畅。但对比屡立战功的陆军,水师显然就只能赚一个苦功了。

    这样的苦功,齐远显然是不满足的。

    眼见同期一起上来的或是封官拜爵,或是荣耀满身,他却守着舰队看同胞窝火,自然是不甘心。

    朱慈烺没有着急发言,舰队靠岸,紧张有序的迎接仪式开展了。

    皇帝陛下一路入住军营,临时行在的营地亦是迅速恢复。

    一封封公文批量地通过海路、陆路双份朝着国内发去。同样,落地的还有皇帝陛下身边众多的机构。比如,迅速接洽了锦衣卫朝鲜千户的魏云山。

    作为锦衣卫南镇抚司镇抚使,他已经渐渐结过了当年北镇抚司留下的工作。

    建奴已经平灭,东北重新归为大明的领土,就是朝鲜,也因为朱慈烺此前一场又一场的战斗打下了基础,不再为建奴所用。

    这样的情况之下,锦衣卫的内部划分便认为朝鲜属于国内的范畴。张镇,也开始精选一批精兵强将,开始朝着南洋与日本而去。

    撇去这些细枝末节不提,朱慈烺一封封书信公文朝着国内发去报平安,恢复联系。同样,魏云山也迅速带着仁川港的锦衣卫总旗朝着朱慈烺汇报。

    “倒是巧了,李岩与吴三桂……凑在了一起?”朱慈烺摸了摸脑袋,觉得这个世界太奇妙了。

    那感觉,就仿佛是关公战秦琼一样。

    李岩是当初顺军的人,而吴三桂却是一片石大战顺军主力,改写了中国历史。但现在,他们都作为远征公司的商人,一同在朝鲜开疆扩土。

    而这样一个奇妙的世界,还是让朱慈烺一手创造的。

    这样想着,朱慈烺看了一眼依旧跃跃欲试的齐远,道:“这两位呀,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齐爱卿想要出出风头,恐怕是不成喽。”

    齐远闻言,无奈道:“如此,倒是要看看这两位能闹出个什么名堂来了。”

    说完这些,齐远忽然悄悄地打量着朱慈烺,却觉得这一位是要比那两位更能闹腾。

    毕竟,眼下估摸着刚刚上了辽东铁轨的御驾车队里,一众大臣们估计都是满脸的苦闷与担忧吧……

    这样想着,齐远忽然特别地期待了起来。

    ……

    下了大船换了小船,吴三桂一行人抵达了仁川。

    这是个不大的城市,人特别多,也特别热闹。人来人往,跳着担子的,打着赤膊的,吆喝着口号卖东西的,各样的人喊着,若非其中许多话都是吴三桂听不懂的,还以为自己是来了哪个寻常的乡下小镇。

    “都是些山东货呀。”李岩扫了一眼,认出了不少百姓们身上的布匹都是缘自山东的。

    山东距离朝鲜距离近,临清而今更是百工兴旺,尤其制衣工坊十分有名,远销半个北中国。

    自然,也迅速辐射到了朝鲜这里。

    “就是差了些意思,都是些大路货。”吴三桂也跟着扫了一眼,眯着眼睛,想到了什么。

    “头儿,我们先找个客栈?”李岩问道。

    吴三桂笑道:“咱们也是有组织的,报个名号,去辽东会馆便是。”

    一路又问了几人路,撒下几个铜子以后,吴三桂抵达了辽东会馆。

    这是朝鲜国各处都有的知名地方,当然不是什么景点,而是同乡会+商人联合会之类的存在。

    作为最靠近朝鲜的大明省份,边境贸易的发展比起山东来更要便利数倍。

    伴随着战争的渐渐平息,辽东的商贸亦是发展迅速。

    战后的辽东急需大量的耕牛,而朝鲜一样是久经建奴为祸,贸易断绝的苦楚。自然,辽东百姓比起其余各地的百姓都要来得更加便利在朝鲜行商。

    更何况,当年朱慈烺仁川登录朝鲜,亦是在凤凰城留下一支大军,那时起,辽东商人便开始在朝鲜活跃。

    故而,各处大城市里,大多都有辽东会馆的存在。这就如同,大明的京师里,遍布着湖广会馆、广东会馆这样的存在。

    辽东会馆位于城里最繁华的中心地域里,门脸占了八处,门堂大开,站立着四个挺胸阔肚的大汉,一双眼睛扫视着街道上的来人,看得闲杂人等皆是不敢入内。

    但显然,这四人也全然不世脸上绷着脸的那种生人勿近,一见吴三桂前来,却是纷纷变了一种颜色。

    “敢问几位可是大明故人?”一人操着辽东官话道。

    吴三桂颔首:“在下是姓吴,关宁人士,远赴仁川经商,想在贵处下榻,不知是否方便?”

    “关宁?那可是地道的辽人呐。这有何不方便?贵客,快快有请!”门内又是走出一名老者,拱手笑道:“在下梁新立,今日当值会馆,几位都是同乡邻里,身在异乡,理当互帮互助。依我看,便不需寻什么客栈酒楼了,就在这会馆里住下,只管当自己家里处!”

    “既然如此,在下就唤一声梁翁了。在下亦是备了一些见面礼,还请收下。”说罢,李岩便提着一个礼盒随同几个门子入内。

    吴三桂与梁新立一前一后,进了辽东会馆。

    辽东会馆地面不小,屋舍众多。内里人却是有些冷清,见此,吴三桂也直接将方才遇到的麻烦说了出来,随口又问起了这里的异常之处。

    梁新立闻言,轻叹一声,道:“仁川港的事情,我也是有所听闻。那些渔船,绝非是碰巧都聚集在港口里的。一艘艘小船,如何需要占下这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仁川港?只是,当初陛下将这仁川港修缮一新给了朝鲜人,朝鲜人却是惫懒又贪婪,只晓得压榨银子,也不思如何经营。出了这等事,也是无个主持公道的人。”

    “这么说来,固然有人从中作梗?”吴三桂听出了画风。

    梁新立迟疑了稍许,道:“没错,我们在王城也收到了消息,在仁川这里的,近来躲躲风头。只要陛下到了,那一切都回转了。朝鲜人事大至诚,断然不会恶了大明。”

    说着,梁新立只感觉微微一阵傲然。

    “若是不能从根子里着手,只怕皇帝陛下此番来了,压得越狠,来日反弹越是剧烈。更何况,区区一个小贼,还等陛下来了才能出手,那也未免让人觉得我们真这般好欺!”吴三桂目光灼灼,仿佛燃烧着光芒。

    李岩放下了见面礼,一番客套,便带着两个的手下出了门。他是奉了吴三桂的命令去打探消息的。

    为了能够在远征公司安心做事,李岩可是废了极大心思。尤其知道他们以后要经营朝鲜贸易以后,更是刻苦学了朝鲜话,此刻行走在街道之中,又穿着一身不起眼的短袍,寻了一处茶馆,又搭讪了一个讲的兴高采烈的大汉吃了些酒很快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情报。

    仁川城外,宋府。

    啪嗒啪嗒……

    李岩叩响了门,吱呀一声,内里探头探脑地出来了一个老管家。一见陌生的两人,顿时一脸不解。

    “在下大明人士,有要事拜访家主,还请代为通传。”吴三桂说完,李岩便悄悄递过去一颗银豆子。

    果不其然,一阵叽里呱啦的激动之声中,门开了。只是,让吴三桂都感觉以外的是,这门子竟是直接就带着人入内了。

    李岩与吴三桂对视一眼,却是相顾一笑。

    “这一回的行动,恐怕想得比你我顺利。”吴三桂说完,便在一处小亭里见到了这位宋氏当家人。

    那是一个颇为清瘦的老者,此刻正与另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郎对弈。

    少年郎下得入迷,老者显然颇有余力,不断的落子之中,少年郎的局势越发被动,最终不得不无奈地抛下棋子,道:“阿伯几,我输了,这棋我不下了,我再去念书。念完了,阿伯几教我拆招可好?”

    “好好好,有客来了,孩子去吧。”说完,老者站起身,看向吴三桂与李岩,疑惑道:“两位大明贵客,不知上门寻宋某,有何贵干?”

    “无他……送一笔钱罢了。”李岩笑道。

    吴三桂补刀了一记:“当然,您需要付出的只是很微末的一点东西。比如,位于靠海的那处宋氏渔港。我们需要买几间屋舍,租用一处码头罢了。”

    ……

    “他们在说什么?”朱慈烺行走在仁川的大街上,但只是走了不远,他就感觉到了后悔。

    这样的后悔不是来源于那些尾随自己的安保,而是古代城市里那种脏乱差的窘境。

    这个时候,朱慈烺有些理解为什么说好运会是狗屎运。

    在这年代的教育卫生背景下,只踩中狗屎而不是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实在是算一种幸运。

    为此,朱慈烺只好打发人去寻车马,便就近找了一处茶楼。朱慈烺也熟悉朝鲜话,便见一间开着茶楼的店铺挂了汉字招牌便进去了。

    而此刻,茶楼里显得气氛颇为热闹。不少朝鲜人叽里呱啦,说着话,皆是颇为激动。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十一章:汉文汉话(合并发布)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听着眼前叽里呱啦的朝鲜话,朱慈烺回忆起了不少恶劣的回忆。

    当年朱慈烺读书时,学校里就有几个来自韩国的留学生。虽然那所学校也算得上国内翘楚,可进去的韩国留学生却是一个个素质低劣,在校园里留下诸多恶名。

    抄袭作弊这等事且不说,竟是有人回答五经是哪五经时,回答了一个《一经》《二经》……

    此刻,再听朝鲜人的话,朱慈烺却还是有些心中不爽利。

    朱慈烺听不懂朝鲜话,但身边当然是有人懂得的。不是宁威也不是齐远,而是相貌堂堂,一身儒雅非凡旗帜的陈贞慧。

    这位中华通讯社的社长亦是跟随朱慈烺到了朝鲜,而且颇为让人感觉惊讶的是,这位学霸在得到了跟随皇帝陛下出使的任务以后,便迅速找了一位朝鲜话老师,到了朝鲜,就已然能够听说读写朝鲜话与朝鲜文字了。

    这样的学霸光环,真是照耀得让人感觉有些刺眼。

    当然,再是刺眼,此刻也是得为皇帝陛下服务嘛。

    “都是在议论仁川港码头堵塞的事情呢。”陈贞慧低声翻译给了朱慈烺听。

    朱慈烺微微颔首,要了一个僻静的二楼雅间,随口道:“到底不世中原地界,朝鲜话一个个的朕都听不懂。要是这世界各处都说得是汉话,那该多好。大明百姓行走各处,都便利了。”

    陈贞慧笑道:“陛下此前行文到了汉城,朝鲜举国上下都对汉话一事十分重视呢。听闻汉城城内,去过大明的使臣都已经成了各处的座上宾。就连行商此处的商人,也成了各处官宦人家的座上宾。仁川这里因是小城,官宦之家也少,还未流传。要不然,光是咱们这打扮,已经有人来寻是否有意做一个西席先生,赚些外快了。”

    “自古做事,自上而下的总是艰难。朝鲜国王对于朕的话自然不敢不顾,可要说有多用心去做,那还是得看具体情况的。”朱慈烺说着,见陈贞慧亦是缓缓颔首,显然颇为认同。

    陈贞慧沉吟稍许,道:“以汉城而今趋势,足以说明我大明得道之正,人心皆在我大明身上。往后,这朝鲜国中会汉话之人定然是会越来越多的。”

    “人心在望这是不差,可也架不住有坏人呐……”朱慈烺说着,眯着眼睛,却是摇了摇头,道:“不过,这汉话的事情,却是一桩重要的事情。既然是我大明是朝鲜的宗主国。这是不推行汉话,更待何时?”

    “陛下的意思是……我们也亲自推动?”陈贞慧感觉有些意外:“这……恐怕有些不妥当。一来,朝鲜国王已然应允,亦是声势浩大推动。二来,身处异乡,去推动这些,恐怕也有些不便。重重因果,似都不利于我等贸然行动呀。”

    朱慈烺摇摇头:“自上而下,这当然会盯着朝鲜人去做。可……自下而上,才是最彻底的呀……陈爱卿,知道朕为什么会带你来吗?”

    “臣……臣……”陈贞慧恍然大悟,既是有种委以重任的兴奋,又感觉格外的忐忑不安,他担心自己能力不够,把事情做砸了:“因为臣……能推动朝鲜人都说汉话?是报纸!”

    身为中华通讯社的社长,又是京华时报社的社长,陈贞慧作为大明第一媒体人,自然一下子思路通畅,竟是隐隐觉得这事能成。

    “当然是如此。虽然,朝鲜人识字的人不多,在这里办报无甚么利益可图。但是……这也意味着,此刻进入,定然畅通无阻。至于银子的事情,朕另拨经费。当然,我们的目的,从来不止是朝鲜。要让全世界……都说汉话,都写汉文,让天下人,皆是以一口地道的北直隶、南直隶腔为荣!”朱慈烺掷地有声,陈贞慧听着,却是觉得一腔热血都要燃起来了。

    “如此,臣决意办东华时报,恳请陛下题词!”两人离开茶馆,进了早有人备好的清静小院,陈贞慧备好了笔墨纸砚,恭敬地请朱慈烺在为即将办的报社题词。

    “让天下同发汉声,让世界同书汉文……”朱慈烺来到这个世界以后,一开始还可以用年幼打幌子不管,可伴随着皇帝陛下要批阅越来越多的公文,便必须练就一手好字了。

    此刻,朱慈烺一气呵成,提笔落下,笔走龙蛇的两行字落下,顿时便让陈贞慧珍重手下,直如传家宝一般。

    ……

    宋东元是仁川大族宋氏的当家人,致仕还家,颐养天年。此刻的他,送别了李岩与吴三桂,满是不解与纳闷。

    他并不明白这两个看起来气宇轩扬,气度不凡的年轻明人此来的目的。

    如果是简单的话语之上所为,那显然不至于让宋东元不解。

    但是……

    他预感到,事情远远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虽然,这一回吴三桂仅仅只是购买了靠近海边一共二十余亩盐碱地以及二十余间完全不值钱的土房别院。

    那处院子,因为靠近海边,曾经遭过倭寇袭扰,以至于宋东元自己都不愿意去住,宋氏子弟也都冷落那里。就这般,早已破漏不堪,不值几个银子。

    相反,吴三桂的开价却是让宋东元想不出理由拒绝。

    只不过,宋东元亦是一地豪强,在汉城也有故旧,不算那等没见识之人。他只是一听关宁吴氏便猜到了什么。

    “难不成,是要转移到渔村去?但那里可不是停泊大船的地方,纵然要卸货,也得考虑从那偏僻渔村到城中发卖货物的艰难。”宋东元想不通,干脆也就不想了。

    他开始去逗弄自己的孙子去了。

    孙子名作宋正哲,十三四岁的年纪,正是贪玩的时候。宋东元亦是名儒,闲赋在家,倒是喜爱教导起了孩子。

    他宋氏子嗣艰难,好不容易有个孙子,自然是让宋东元格外疼爱。

    这会儿,又听孙子嚷着要去街市上逛荡买糖葫芦,宋东元便带着上街去了。孙子被婢女抱着买了糖葫芦,宋正哲却想再采买些书籍。

    “听闻明人船只搬运了小批量的货物上岸,惯例大明与朝鲜贸易都有许多书籍。以价值高又物体小的来算,说不定就是新书上市了呢。”这般想着,宋东元也不管宋正哲还想再买些小吃,便寻着书店去了。

    只是,走到熟悉的地方,却发现此刻已然是改头换面。一个妙趣书屋的牌子挂在当中,门庭里,都是往来的客人。

    而且,这妙趣书屋的东主显然手笔惊人,竟是将左右的门面也统统占了去。仁川本就是不大的城市,读书识字的士子也就那么几个。此刻京师都在这里晃荡着。

    “宋公……”

    “宋翁……”

    “宋翁也听闻妙趣书屋了?”

    ……

    宋东元一路招呼着,打量着书屋内的景象,不由赞叹了一声:“倒是好生爽利。”

    书屋显然有过新的装修,这年头不用胶水也没什么甲醛,装修起来速度快。加上东主舍得本钱,顿时让这原来有些破陋的书屋此刻焕发新生,敞亮宽阔,几处窗户没有如这年头常用的窗纸,而是十分大手笔的用了透亮的琉璃窗,阳光照射下来,视线极好。在这里看书,当真也是一大享受。

    当然,对于一个书屋而言,显然最为重要的还是这里头能够看到最全最多的书籍。

    毕竟,这年头可不是后世。寻常一个小学的图书馆就能藏书数千上万册。对于整个仁川城而言,恐怕加起来的书籍也就那么万把册。

    这年头,印刷的不便让书籍成为宝贵的存在。

    这一点,显然就是妙趣书屋可以赢得如此多士子来此的缘由。

    这里,比起此前的书店更加书籍众多。

    见此,宋东元都忍不住嘀咕了起来:“这该不是偷了明人的船吧?只不过,这么多书……难不成明人都将货物换成了书籍?”

    看着上面一本本汉字书籍,尤其是颇为少见的史书,比如《三国志》《资治通鉴》《后汉书》,甚至还出现了被不少人认为是玩物丧志的杂书,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看到这里,宋东元约莫明白了为何这里这么多朝鲜士子的缘故。

    书是不便宜的,哪怕有着大明货物免税的便利,但漂洋过海而来,价格自然是昂贵。除非家中家底厚实的,不然许多士子都不敢去看书籍上面的价格标签。

    “《三国演义》一点二元……”宋东元知道这个元说的是大明银元。

    宝钞虽然在大明国内开始流通,信誉也初显稳固,但在海外,显然还是银子更加靠谱。尤其是在京师通过水力机械锻造出来的银元,制作精良,误差极小,上面的图案栩栩如生,甚至比起一些工艺品还要来得更加精良。

    这样的制造水准让银元一经推出就收到热烈追捧。以至于甚至出现了溢价。

    在海外,自然更是如此。不少人宁愿花点银子也愿意兑换一些银元出来。毕竟,这年头做生意实在不容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是简单,可收钱还得称量银子,还得看成色,种种细节,不一而足,实在是让人头痛得很。

    故而,宋东元微微一换算,很快就明白了。这得一两五钱碎银子呢。

    对于不少手头拮据的士子而言,花这么多钱去买一本消遣的书显然是极其败家的。

    但这又显露出妙趣书屋店家的本事了。他竟是开放了租书与免费看书。

    租书,一天亦是不过只需要一文钱便可。至于免费看书,那更是戳中了读书人心中的热情。

    妙趣书屋的主人还美其名曰文学结社,只需要入社,就能在书屋内拿起书籍就看,甚至还有茶点候着。

    这般条件,宋东元听了,不由咋舌。

    “这妙趣书屋的主人,当真是大手笔。只是,不知这样的人物,我从前却是没有听说过呢?难不成,也是这一行明人?”宋东元这样想着,却忽然见内间的一处空旷的房间里,一个男子奋笔疾书,却不知是写着什么东西。

    身边,几个妙趣书屋的士子紧紧围观一旁。宋东元扯来几个相熟的人一问,这才发现,这个奋笔疾书的男子显然正是这妙趣书屋的主人。

    “还真是个明人啊。”看衣冠,宋东元也认了出来。

    这年头,大明的衣着就是时尚。

    此前中朝朝贡贸易开端的时候,中国使臣最喜爱收到的礼物就是朝鲜的布匹。但朝鲜人呢,也是喜欢来自中国的布匹。当然,情况还有些细微的不一样。

    朝鲜送出去的是原材料,中国人送回去的却就是成品了。

    也就是说,中国人送的就是成衣。

    对于有些土帽的朝鲜人而言,有些衣服都不会穿,每每都要请一同前来的侍女使臣询问如何穿衣。

    自然,眼前这人是不是明人,在身周一干韩国人身旁,就十分显眼了。

    只见那气宇轩扬的明人提笔疾书,一行字落下,无数人争先观看。甚至有人当场传抄了下来。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

    “诸位告饶,今日实在倦了。不写了不写了。况且诸位围着我这般看,在下也吃不消呐。”朱慈烺拱手着,起身伸展了腰肢。

    一旁围着的人将满纸的章节看了,待听完朱慈烺要走,纷纷都是急了。

    “秦兄,你昨日施展本事,咱们都被镇住了。这一字一句,勾得咱们心痒痒的不行。都急切想要知道下回如何,你这……连人家姑娘的表字都未说,怎么能走?”

    “就是……”

    “秦兄,这要是舍了我等,可真是让人心里头抓心挠肺,急得不行呀!”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十二章:成均馆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qu 】

    他回了一趟船,便听上面开始有人嘀嘀咕咕地开始说起了丧气话。

    “也不知道队长这一回去了仁川是个什么光景,每日咱们都停在港口外,眼见那么多小渔船堵着地方,这般窝火,真是够了……”

    “上一回我上岸,除了见队长带着那李岩去了一回辽东会馆,什么也没遇上。倒是听了辽东会馆说是朝鲜里的大人物作祟以后,更是不见队长做什么正事了……倒是,倒是跑去了一个什么地主那里买了一块地,还有一些屋舍。”

    “难道咱们要弃了这仁川港,转道去那什么小渔港里卸货?”

    ……

    一阵沉默间,大家都感觉到了荒唐。

    他们是来做生意的,又不是来打仗的。如果是打仗,只要将人送上岸,就可以发起进攻。做生意得讲究时间和成本,去一个不能停靠大船的码头,到时候一样只能小船转运。而且,等货物送上岸,都不知道是什么猴年马月的时间了。

    “咳咳……”李岩轻轻咳嗽了一声,便见众人纷纷乱糟糟地各自散了去,装作刚刚没有说话过一般。

    李岩见此,没有揭破,只是喊了几人道:“去将的丁丑号箱子一起搬过来,我们出发半坡港。”

    半坡港就是宋家的那个渔村私港。

    船上的水手们听得这个消息,彼此对望一眼,都是难言的失望。

    “咱们这个队长,是不是也太差劲了,竟然真的要走这下策之路?”

    ……

    位于仁川城内的某处深宅大院里,此前那身着一身锦衣华服的男子换上了一身道袍,屋内,焚香燃起,提升醒脑的香味让他打起了一些精神,在午后这让人困倦的时候可以继续读书。

    不过,似乎他今日的确是没有什么机会可以读书的。

    一个男子轻手轻脚地走进来,但还是打断了他的思路。

    “大人,明人的动作已经都查探完毕了。”前来汇报的人是个面色白净,年岁苍老的老者,他声音嘶哑,跪在地上,将吴三桂与李岩做的事情一一道出。

    “那吴三桂听闻也是一方大将,却就这点本事了么?哼,罢了且不管了。还有,……那什么妙趣书屋不是吴三桂那些远征公司之人开的?”男子道。

    老者沙哑着嗓音道:“全然不是。他们从船上转运了些许货物,却都不是书籍。而且,根据属下探查,都是运往了半坡港,那里是个小渔村,距离仁川港虽然不远,但陆路过来实不便利。”

    “哼,宋家老头倒是舍得卖地。”说起那半坡港,男子冷哼一声,却也不在意:“左右说一个致仕了的老头,就算那些人费了大力气让那老头子不要命上来,也顶多窝着那方圆十几里的地方。若是如此,也和投降没区分了。”

    老者嘿笑一声,让人觉得仿佛夜枭嘶鸣,说不出的难听:“如此,少主的事情就都能成了!”

    “哼……要说成,眼下还早了。不过……光是这样,殿下不会满意。哼,我再加点料!”男子说罢,走出了房屋之中的阴影之处。

    妙趣书屋到了约莫下午五点的时候就宣布歇业。为此,原本只有使臣概念的士子们又多了一个新的时间概念:小时、分钟以及秒。

    而这一切,自然又是源于挂在妙趣书屋中的一处挂钟所赐。据闻,妙趣书屋的主人甚至还打算在妙趣书屋楼顶上建立一个大大的钟楼呢。

    撇去闲话,每到这时,就整个妙趣书屋就只剩下一个一个门面还在打开。上面,放着的是一张张报纸。从京师运过来的京华报、金陵报等等报刊各期一一呈现。

    “王师东征,凯歌沈阳!”

    “审判战犯,建奴之罪罄竹难书!”

    “收复辽东平灭建奴,足以证我大明体制的优越性!”

    “妙趣主人再刊奇文《石头记》让人如痴如醉”

    ……

    “对对,这第四份报刊,我买一份!”

    “我也要一份!”

    “几位同学,这般热闹,却是为何啊?”一个俊朗的朝鲜士子大步走来,众人见了来人,都是不由地敬仰地看向来人:“馆长大人。”

    原来,这位一身华服,相貌堂堂的男子赫然就是成均馆馆长金西石。

    成均馆这个名字大家也许听了会眼熟,对于士子们而言,这也的确是一个极重要的地方。因为,这是整个朝鲜的最高学府。作为成均馆的馆长,自然也是教育系统里的重要官员。

    这金西石自然是声望极重,他脸上带着浅笑走来,众人纷纷侧身让开,让他顺利地拿到了哪些报纸,只是随便扫了一眼,就见金西石缓缓收起了笑容。

    一干朝鲜世子彼此对视一眼,都看出了不妙的意味。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十三章:趟浑水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qu 】都看人家打胜仗,有什么意思?要研习文章,也该是研习我朝鲜自立自强的文章。少管这些外国之事。”金西石沉声着,冷哼一声:“要不然,人家一封书信来,便全国蜂拥而动,要马就得送马上供,要女子,要金银,要细布,都得统统拱手送上去。从前,还能有求于我朝鲜几分,现在……尔等都是我朝鲜未来栋梁之材,切莫误了国家!”

    金西石说罢,便抬手就是将手上那封报纸丢掉。

    一干朝鲜士子们见此,只好唯唯诺诺,应下以后,都各自无趣地散去了。

    妙趣书屋重新回归了冷清,只余下书屋二楼上,陈贞慧将窗子缓缓关上,凝眉苦思:“朝鲜之中,果然有异动啊。”

    朱慈烺则是拿起一盏查,牛饮起来。他的身前,两个中书舍人奋笔疾书,正在将朱慈烺之前口述的《石头记》一一抄下。他也学乖了,当场连载更新固然可以让人气爆棚,但那么多追更的热切眼神可实在让他感觉受不了。

    见此,朱慈烺干脆就在东华报上署名曹雪芹,直接连载《石头记》。

    “管他东西南北何处使劲,朕只管一路去。”朱慈烺稍一沉吟,又道:“别看那什么成均馆威风八面,哼,其实内里衰落,个中苦楚,谁会到处乱说。”

    成均馆虽然是朝鲜儒学教育重镇,但如大明一样,国子监在国初等少数时间里振作过以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充当打酱油的角色。

    尤其是朝鲜经历清军两回入寇以后,财政收入锐减,对成均馆的财政投入也紧接着减少,这就更加让成均馆的发展显得衰落。

    “这金西石……来得莫名其妙,臣以为,士林之中恐怕将要起风潮了。”陈贞慧喃喃着。

    朱慈烺轻轻一笑,全然不在乎:“螳臂当车罢了。”

    此刻,妙趣书屋那仅开的一个门面里,一阵喧闹之声响起。

    只见门庭清静以后,不知从哪里来的一群又一群的丫鬟们大步走来,叽叽喳喳地指着妙趣书屋上摆着的一本本报刊画本。

    只片刻间,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原本还放的满满当当的门面就被抢购得只剩下寥寥几本经史子集。

    陈贞慧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忽然之间仿佛有些明悟。

    ……

    李岩拍拍手,他的身边,吴三桂十分有成就感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只不过三日的时光,在吴三桂与李岩带头之下,打通了数间屋舍,将船上运进来的一切装了进来。

    他的身后,十数个还未洗干净脚上泥浆的工人们穿着统一的工装,用好奇与期待的目光看着李岩重新又走入里面。

    “成了!可以开动了!”李岩吐出一口气。

    随后,便见十数个工人入内,在李岩的示范之下,开始了操作。

    与此同时,距离此处不远的海边,烈日照耀,十数人将推着小推车,将一车又一车的渔获推来。

    宋东元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他的身后,孙子宋正哲死死地抱着一本小人书看着,看得正起劲时,忽而见宋正哲死死地揪住宋东元的袖子,焦急地道:“阿伯几,阿伯几,快来帮我”

    宋正哲叫唤得急切,宋东元吓了一跳,还以为是什么事。

    却不料,宋正哲一脸认真地指着小人书上的框框,问道:“阿伯几,这是个什么字,孩儿不认得,左右看不明白,心理着急得很。你快说,这诸葛亮说了什么,竟是叫那人气得跌落马下……”

    宋东元看过去,却是心中异样之感升起。

    他此前,也曾想要宋正哲好好研习儒家经义。但是宋正哲却十分不爱读书,每日看到那方块汉字都觉得像是见了天书一样,脑袋摇得和拨浪鼓一样,怎么都不肯。

    宋东元虽然知道这是因为他溺爱过了的缘故,可老来得子,实在不忍责罚。

    可眼下,看着孩子一脸认真的模样,宋东元也不由好奇了几分,看过去,这才发现这里原来是三国演义的故事。只不过,有些字是简化了的俗体字,是以显得颇为不一样。

    “这是诸葛孔明的故事,是王朗与诸葛孔明对阵战场之上的话语。我讲与你听。”宋东元缓缓念道。

    “诸葛亮说:我有一言,请诸位静听:昔日桓帝、灵帝之时,汉统衰落,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李傕、郭汜等接踵而起,挟持汉帝,残暴生灵。因之,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

    王朗:“你……诸葛村夫,你敢!”

    诸葛亮:“住口!二臣贼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会摇唇鼓舌,助曹为虐!一条断脊之犬,还敢在我军阵前狺狺狂吠!”

    王朗:我……我……

    “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宋东元一开口念出,就见宋正哲目光大亮,也不知从哪里扯出一把扇子,指着身边家仆大呼:“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家仆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茫然地看着宋正哲又跑过去,指着另一人道:“我从未见过……”

    ……

    宋东元连连失笑,转过头,看向此刻租出去的空地里,鱼腥之味冲天而起,不由惊道:“这……不会是将周遭的鱼全买了吧?”

    吴三桂此刻缓缓走来,他的身后,李岩捧着一个鱼肉罐头递过去,道:“宋公,这就是我们这几天辛劳所得了。宋公不如一看?”

    “这……能耐久放?”宋东元尝了一口,唯道委实一般,只不过盐放的够,也有几分唯道。

    “没错,足可放一个月之久。”吴三桂心中没有多说,他明白这东西真想要久放,三个月都行。

    宋东元目光闪动,有些浮想联翩。

    这时,一个宋氏家仆大步跑来,在宋东元耳边低语几声。宋东元迟疑稍许,看向吴三桂,沉声道:“本来,我委实也不想趟这一回的浑水。但我现在改变主意了。我也就不瞒你们,仁川士子,要大闹辽东会馆……你们,小心着吧。”

    辽东会馆,自然就是吴三桂等远征公司之人案上所住之处。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十四章:破局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吴三桂对于宋东元的提醒并不在意:“顶多是那些书生摆个破鞋阵跑去县衙里胡闹罢了。民间,他们可以拿出百姓当幌子,让我等有些束手束脚。可官府之上,哼,谁敢难为我大明?远征公司,那也是朝中有人的。”

    对于远征公司的官方背景,上下没有谁有何讳言。若是远征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是在国内,或许大家还需要遮掩几分。但对于开拓海外的远征公司而言,不将自己身后的背景摆出来,那些人便只会以为你是软弱可欺的小商人。

    到了海外,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便是格外赤裸,鲜血淋漓。

    吴三桂的自信感染了李岩,他恢复了自信,道:“既然如此,头儿,那我就去继续进行我们的下一步计划了!”

    “这时候……也该是他们头疼了!”

    ……

    停留在仁川港的渔船依旧在,数百艘渔船满满当当地堵塞着港口,交通断绝,看得人头皮发麻。

    当然,这些渔船们也有颇为“善解人意”的一面。

    对于那些无辜的围观群众,若是愿意花一笔大价钱找到里头的主事者,那也不是没有办法靠岸。

    只不过,在数百艘渔船,上千渔民们的注视之中靠岸卸货,那委实是需要一颗格外雄壮的胆子。

    又是一队商人在渔民的引导之中到了整个港口里最大的一艘渔船上。

    这艘渔船,看起来就比起旁边的渔船都要大上两号,足有两层楼高,俨然就是一艘楼船了。而事实上,对于以渔船为家的这些渔民而言,这也的确是他们的家。

    显然,作为这一次联合行动的头儿,居住在里面的崔在兴对自己的居住条件是颇为关心的。

    他大刺刺地躺在软椅之上,摸索着上面有些发黄的毯子,寻思着自己是不是该换一件虎皮在下面垫着更为体面。

    一阵胡思乱想后,崔在兴看到了几个渔民带着一个男子上了船。

    “大王,小的是平壤来的,做点小本生意。还请高抬贵手,绕过在下。这是小小心思,不成敬意,还请大王收下。”说罢,那男子便朝着身边的随从使了个眼色,提着一个小箱子开了盖子,露出里面银光闪闪的银子,缓缓放下。

    崔在兴脸上笑容浓郁了不少:“你是懂规矩的,我等自然不会为难。来人,带他下去,开一条路,谁都不许乱动手动脚,不然仔细老子砍了他的手脚!”

    说罢,那商人就一阵谢天谢地,连忙离开了这里。

    崔在兴见此,看着巷子里的银子,惊喜过后,就是惆怅:“就这百来两银子,济得甚事。”

    虽然,这一笔钱比起仁川的海关关税都要高,但这笔钱他是无法独吞的。这一回联络四周渔民,让他们舍弃家业来这里堵塞港口,他的耗费是极为不轻的。

    虽然那位大人物指使他们的时候许了不少好处,可很快崔在兴就发现要入不敷出了。毕竟,数百艘船给征了过来,那些渔民就没了吃饭的家伙。这时候,就得给人家养起来。

    百来两银子,若是一个人独吞了,那可算得上一笔巨款了。

    只不过,要拿去再养活上千渔民,那就委实算不得什么了。

    这般想着,崔在兴脸上的表情也有些意兴阑珊。

    他看到第一个商人过来拜码头时,是颇为兴奋的。没想到,一连来得几个,都是些朝鲜国内商人。

    远征公司的明人就这么停在外海,时不时朝着其余地方跑去补给,保持着极大的默契就是不来寻他崔在兴。

    崔在兴已经想了约莫有半个月,脑海里不知道幻想了多久明人在他身前卑躬屈膝求饶的模样……

    但是,明人没来。

    无论他准备好了怎样的价码,但明人没来,一切就得落空。

    这不由让崔在兴感觉有些沮丧。

    想到此处,就连方才收入一笔横财的喜悦也被冲淡了。这时,崔在兴忽然发现引路来的那个渔民竟然没走,不但没走,竟然还一脸欲言又止的看着崔在兴。

    崔在兴脸塌了下来:“老九,你不去看着海面,在这里停着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大老爷们,还要寻小女儿作态不成?”

    被换做老九的闻言,也抛开了心中的担心,道:“大哥……市面上的鱼又涨价了……”

    “涨价了就涨了,鱼的钱本来就贱,还要过牙行一道,每年苦哈哈打渔,也就苟活罢了。这一回给金大人办好了差事,没了牙行分润,往后才能过上好日子!”崔在兴忙连不在乎。

    “可……牙行这一回也来求饶了,他们开价十文钱一斤鱼都收不到了。尤其是上等的秋刀鱼,城里几位贵官都喜爱,这几日都过问了。急的牙行来寻……”老九说完,虽然脸上还带着愁容,眼角却是笑的。

    “哼,也亏得他们能求过来。罢了,这却不是好事?你急个甚么?”崔在兴不明白了。

    “急的……是大家都不想在这里守着了。鱼价越来越高,连牙行都作梗了,这时候咱们死守着这里,就是和大家的财路对着干……而且,听说……听说……”老九说着,就见崔在兴的脸越来越黑。

    崔在兴不耐烦道:“听说什么?十文一斤,这么高的价还能涨上去?我就不信了。这仁川城往日也不过是个小渔港,能有多少人,堵几日又如何?”

    “听说大明皇帝陛下要从仁川港登陆。这里,就是当年大明皇帝陛下登陆之处……待御驾到达,何止上万人?粮米是要,可渔获的价钱,肯定也是飞涨。这个时候,大家哪里还愿意守着这里?”老九说完,忽然听外间猛地一阵聒噪之声响起。

    崔在兴急忙跑出去,唤来左右,以备不测。

    让他大大松一口气的是,并没有人冲击过来对他不利。

    只是……

    整个港口犹如沸腾了一样,原本堵塞的渔船仿佛被什么强大的吸力吸住了一样,死命地朝着外海划去。

    时不时各种号子响了起来,热闹非凡。

    “快去捞鱼啊!听说大明皇帝最爱吃鱼,去的晚了,就再也没钱赚了!”

    “半坡港出了腌鱼工坊,鲜货也不怕卖不掉了!再呆着就晚喽!”

    崔在兴感觉仿佛有一个大棒子猛地砸中自己脑壳一样,一阵发沉,他预感到金大人的计划要败坏掉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十五章:三韩关税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谁!谁让他们走的!来人,给我拦住!”崔在兴急了眼,这是要坏了金大人的事啊!

    他急忙扯住一船渔民,却见对面一脸激动地道:“崔老大,别拦着了!再拦着,这发财的机会就没了!”

    “发个屁财,这打了鱼都是鲜货,当日卖不出去,第二日就坏了。恶了金大人,鱼都要烂在船上!”崔在兴咆哮着。

    这时,老九低声在崔在兴耳边说道:“大哥,方才忘记和你说了……半坡港里兴起一处腌鱼场,每日腌鱼万斤,高价收购,每日有限。听闻到时候大明皇帝陛下都要来……这个时候,打了多少鱼都是赚的。咱们挡不住……挡不住啊,挡了人家财路,谁还认你的脸面……?况且,皇帝陛下在,见了这里,要是一船撞过来,谁敢说个不字?就算大明的军舰不撞,陪同的官军大船见了,哪里会饶……”

    崔在兴闻言,嗫嚅着,却完全搞不懂:“怎么就败了?那些明人怎么做到的,竟然能让这些我指使了数年的人就这么不听我话了!”

    所有的渔船都散了,远征公司的武装商船缓缓驶入港口内。

    两侧舷窗打开,一门门大炮默然地摆放着。黑黝黝的炮口犹如是黑洞一样,将人的心神都吸引进去。

    崔在兴默默地看了一眼自己那艘单薄孱弱的小船,缩进了房里。

    ……

    距离辽东会馆不远,就是仁川县学。

    仁川原本是一处小渔港,当年大明的军舰从这里登陆,一路杀进了汉城,大战清军又将金自点等亲清派从肉体上剿灭,重新让朝鲜回到了大明的同盟船上。

    自此以后,仁川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港变成了一处对外交流开放的窗口。港口开始扩大,数年以来,不断的商人在这里聚集,打造出了一个繁华的商港。

    自然,朝鲜王庭也将这里迅速建成一处县城。

    因为有众多的明国商人,这里的一切都带着浓浓的大明痕迹。不仅大多数的建筑都是与大明一般无二,就是这教育,也有一个县学。

    因为仁川这里商税不少,县学的投入比起其余各地都要来得充裕。

    自然,县学也成了整个仁川的文化中心。

    今日,金西石站在县学的讲堂之上,台下,无数学子缓缓靠拢。

    “同学们!不要被明人的假象所蒙蔽。要时刻记住,我们是朝鲜王国的子民。我们要明白,朝鲜人的未来,必须由我们自己掌握!”金自点握着拳,面色涨红。

    “金大人!大明对我朝鲜有再造之恩,当年倭人入侵,若非大明,朝鲜已经亡国了呀!”有士子忍不住反驳。

    “但是,那是明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就如同那女真人作乱于东北一样,若是让倭寇占据东北,自然会成当年高句丽之祸。更何况,能击退倭寇,七分是我朝鲜儿郎的功劳,三分才是那大明志愿军的本事。”金西石面不改色,继续高声道。

    台下无数哗然之声响起,有些士子有心想要辩驳一二,可一看到台下群情汹涌的景象,便识趣地闭上了嘴。

    朝鲜人对大明的心情可谓是复杂的。

    在半岛小国的身份之下,朝鲜一惯选择侍奉大国为其外交的指导思想。从前唐朝打了一仗打赢了日本,让东瀛小国不断派遣遣唐使学习,目睹了这一切的半岛诸国选择侍奉唐朝。后来元朝崛起,朝鲜人又选择元朝。

    朱元璋北伐建立大明,朝鲜又不远万里,不顾海波凶险,年年派遣贡使侍奉大明。

    只不过,大明这些年的命运委实有些波折。

    建奴兴起边患于辽东,幅员万里的强大帝国就这样被女真人吊打了十数年。靠近辽东,一切变故都历历在目的朝鲜人心中纷纷升起了别样的感觉。

    对于有些良心的人来说,自然是感觉极其愧疚。觉得若不是当年大明为了朝鲜打一场抗日援朝战争折损了国力,也不至于被区区建奴吊打。

    当然,有良心的人不多。

    更有许多人觉得这是个机会,摆脱半岛国家一辈子只能侍奉一个大国的选择。再不济,务实一些,在两个大国之中游走,也足以让朝鲜的处境更好。

    跟随清人,那是衣冠左衽,绝难接受的。尤其是在建奴两回入侵朝鲜之后,更是奇耻大辱。只是,大部分人只能默默接受。

    但在大明的宗藩关系之下,也有许多不美的回忆。

    朝鲜人每年前往大明朝贡,大明亦是时常回赐。本着厚彼薄己的心思,大明朝廷总会优容几分。

    但是,时间长了,却架不住我们的队伍中出了一个叛徒。

    总有些使臣借着大明宗主国的威风索要贿赂,大明朝廷除了朝贡之外,更常常有别献增加,除此外还有和买等事,让朝鲜国不堪其重。比如大明国初时节,为了准备对蒙古用兵,就几番要求朝鲜每年和买军马,一次就是五千之众。

    朱慈烺登基以后,外交思想更趋于务实。这样的变化之下,对于这一回朱慈烺的国事访问,许多人都心怀着巨大的警惕。

    “要记住,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明人如此热切我朝鲜,绝非是什么好事。那大明皇帝只来了一趟,我朝鲜的税关就成了明人所有,我们朝鲜儿郎,竟然要给明人缴税,那是什么道理?每年数十万的关税,都叫明人收去,我朝鲜儿郎拿什么修兵甲,拿什么卫疆土,又从哪里拿学校的经费?”

    “朝鲜,是我们所有朝鲜人的朝鲜!我们的关税,凭什么要让明人执掌!”

    “听闻凤林大君更是签订诸多不平等的卖国条约,绝不接受!我朝鲜士人要独立,我朝鲜关税要自主,我们的关税,要自己来收!”

    ……

    无数口号响彻,场面的气氛渐渐热切地燃烧了起来。

    “同学们,去那辽东会馆!收回我三韩儿郎的关税主权!”金西石振臂一呼,果然就见士子们纷纷相应,齐齐朝着辽东会馆而去。

    眼见士子们纷纷朝着辽东会馆出发,金西石抿着唇,轻笑了起来,他扯过一名为首之人,低声交代了几句,自己悄然离开。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十六章:大明伟男子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与此同时,辽东会馆里,朱慈烺也抵达了这里,他在里面转悠了一圈,赞道:“全城之中,也果然以辽东会馆建筑最为完善呀,学生想寻个舞台,左右找不到,到了这里,才终于得偿所愿。这一回,真真多谢梁翁了。”

    梁新立站立一旁,笑道:“区区小事,不值一提。同在外乡,身为同胞,本就该互帮互助嘛。”

    “是这个理。”朱慈烺道:“就怕梁翁见了学生不务正业,又要斥骂了。”

    “老头子我这半辈子赚不少钱,也丢了不少脸,活到头才发现,有时候啊,钱是买不了性命,买不了尊严的。老头子我不知道早已看淡了那些国内的功名利禄了,若是能在番邦扬我汉家威风,得外邦子民敬仰,那是功在千秋的好事。老头子我哪里还会想那些什么俗物?”梁新立听了,却是感慨不已。

    人呀,有时候就十分容易忽略自己所拥有的。

    在大明境内,那末世之中,恐怕很有不少人会觉得:国家强大与我有什么干系?

    大家想的,只是如何在粮价越来越高的市场里囤积到足够的粮食,如何在兵锋席卷各处的乱世之中寻找到安全之所,亦或者如何寻到一处可以躲避一切烦忧的世外桃源。

    但对于走出国门,在四海寻找商机的梁新立而言,感慨就又要不同一些。

    能够组织船队去海外寻找商机的,自然不再担忧基本的生存问题。甚至,这年头出海经商只要不被海贼打劫,不遭遇海难,安安稳稳来回行一趟商,便足可以赚的盆银钵满。

    而这个时候,另一个问题就变得格外显著了。

    穷的时候,不用担心被人偷窃抢掠,左右没几个铜子儿。

    可有钱了,就得小心仔细着左右看过来那眼红的目光。保不齐什么时候辛辛苦苦冒着九死一生置办下来的家当就被人抢走了去。

    这个时候,你是哪国人就成了一个绕不开,躲不过的问题。

    在没有农民起义与建奴犯边那阵子事的时候,开口直接说自己是中国人,是大明人,那是最让人感觉有安全感的。

    但伴随着朝廷水师越来越没有存在感,伴随着大明局势之糜烂愈演愈烈,建奴之跋扈越发无可制,梁新立很快就感觉到了不一样。

    “大明?那个国内叛乱四起,边关被蛮夷揍得频频入寇的明国?”

    “那个屡屡求救朝鲜联合出兵围剿清人的明国?”

    “那个藩属国被建奴入侵,却一声不吭,再无援军的明国?”

    ……

    各种朝鲜人的话语落在梁新立的耳中,让他感觉惶恐非常。

    那一刻,他看着自己万贯家财,不是舒心与安乐,而是不安与恐惧。仿佛,下一刻就会有哪个朝鲜权贵召集了匪徒,一拥而入,将他的家财抢光。

    他拼命招揽亡命之徒作为护卫,不断施恩于下,结交豪杰以为助力。看似情况有些好转,但身处异国,那样不安的感觉久久回旋在身边,无法终结。

    忽然间……

    转机来了。

    大明皇太子朱慈烺登陆仁川,一切都改变了。

    从前耀武扬威的女真鞑子消失一空,那些助纣为虐的朝奸统统被斩杀。一夜间,梦寐以求的事情统统应验了。

    大明子民四个字,前所未有的可以让人挺直胸膛感觉自豪。

    只要报出自己是明人,便没有哪个朝鲜权贵再敢掠夺。交游广阔的梁新立甚至从好友口中得到了仁川还有一部大明水师驻扎的消息。

    他备齐了猪羊时鲜,上门犒赏。一路上,他见到了雄兵强将的大明王师。

    那一夜,梁新立睡的无比安稳。甚至连护卫有些懈怠他都不再苛求,大方地放过了。

    “国家强大……就是我大明儿郎行走天下的底气。当然,若是国家强大富足却不能让人知晓,这就委实如锦衣夜行,太憋屈了。秦同学,只要你这戏演得好,演出我大明儿郎的气概,那就是顶尖的好男儿,哪里有什么正不正业之说?”梁新立慨然道。

    朱慈烺躬身一礼:“有梁翁这一句话,学生可真是心中熨贴非常,如寒冬之中遇春风呀。”

    说罢,朱慈烺也不再多说,招呼着左右就开始在辽东会馆这里搭台。

    朱慈烺虽然是急匆匆单独跑过来的,但身边伺候的人一样不少。他一声令下,就有一个完备的后勤班子开始组织了起来。

    对于歌舞活动,军中经验是不少的。

    当年还只是各军初创的时候,朱慈烺就组织收容的流民之中分辨身份,收容有专业技能的专业人员。其中,就收容了不少戏班子,杂耍班子。战前战后,日常训练,都有戏班子杂耍班子等等文艺人士慰问大军。

    待到大军定下编制以后,驻扎仁川的水师也分配到了一支军乐队。跟随朱慈烺随同而来的,更是有完整的一套戏班子。

    倒不是朱慈烺爱唱戏,而是朱慈烺还真有些计划预备着。

    眼下,当即就有上百号人并着百数壮劳力运着东西进了辽东会馆。亏得辽东会馆占地广大,这上百号人忙里忙外还能放得下。

    不过小半日的时间,台子已然搭好。

    朱慈烺检查了一边,不由地赞赏了几句。这时,陈贞慧小步疾走到了朱慈烺身边,笑道:“陛……秦先生,东华报这几日发行量很不错。摸底发现,都有些需大于供呢。若非仁川城的印刷工坊都不济事,随船来的印刷设备也已用尽,这发行量还能再涨三成!不管如何,秦先生此前交代的任务,学生都已经完成了。”

    “那就好,那就好。”朱慈烺眯着眼睛,走到了一个全身镜面前。

    “余大姐,那副装扮可准备好了?先说好,可不能化得太妖娆了。要儒雅也要有男子气概,映衬出我大明男儿应有的风范。可不能搞得娘娘腔啊!”朱慈烺看向一旁一个四十上下的少妇,笑道。

    朱慈烺响起后世的韩国风花样美丽,便心中感觉不由一阵恶寒。

    开拓进取的大明伟男子,岂能是那种娘娘腔能比的?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十七章:被无视的朝鲜人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qu 】

    “金太宇,怎么办,好多人啊……”

    “难道是明人有了准备?”

    “看起来,也都不像是朝鲜人的打扮……”

    ……

    众人叽叽喳喳地说着,都是停顿不前,被众人簇拥着的金太宇显然就是这些士子的领袖。而且,还与金西石有些沾亲带故的关系呢。

    这会儿,金太宇也是心中暗骂:“怎么来了这么多明人入城,却没人与自己说。到头来才发现……”

    但这会儿显然也容不得金太宇打退堂鼓,更不能在这里丢了士气,当下鼓劲道:“这是我朝鲜国中,多来几个明人又如何?况且,我等是要寻那远征公司商户的!我朝鲜之国,理应由我朝鲜人来做主,怕个卵?”

    说罢,金太宇左右一看,指着一个身材魁梧的士子道:“宋永健,你去,带着人,上前去寻那吴三桂!”

    “我?”宋永健吞了口唾沫,有些感觉亚历山大。

    “不是你还能有第二个宋永健不成?”金太宇顿了顿,又宽慰了一下,道:“放心吧。左右这些人应该不是那远征公司的人,说不定是从其他地方来的。那远征公司的船就在海外飘着,只下来几个人,我们这儿士子上百,还有上百奴仆助阵,谁敢欺你,都有我们护着!”

    听此,宋永健鼓舞起了一些勇气,深呼吸一口气,手中提着一封书信,大步走上,大喊道:“远征公司吴三桂何在?”

    朱慈烺看了一眼过去,不作声,继续拿着台本自顾自地念着。

    陈贞慧与宁威也跟着朱慈烺看了一眼过去,朱慈烺既然不作声,他们也就纷纷默然无言。

    最后余大姐也看了一眼,却也只是看了一眼,随后就当他们如空气一样,继续忙活着自己的事情了。

    被这么多人盯着一开始宋永健还有些担心害怕。但当他明白这些人都统统无视他的时候,宋永健却恼了。

    那是一种被忽略不在乎的悲愤。

    “我也是仁川有名的才子啊!竟然被这群戏班子给无视了!”宋永健恼了,恶狠狠地道:“吴三桂在哪里?如若不然,别怪我手下不留情了!”

    这下子,梁新立算是明白了。

    这些人是来寻远征公司吴三桂的啊。

    而这,梁新立也终于明白那关宁吴氏之人果然是大有来头的吴三桂。

    梁新立大步走上前,道:“几位,几位。吴先生上门入驻便是寒舍的贵客。委实不知,几位何故来此,意欲何为?”

    “何为?自然是找那远征公司之人算账!”宋永健高声大呼。

    身后,金太宇跟着高呼:“算账!”

    “算账!”

    “算账!”

    ……

    高呼过后,就是久久的冷场。

    “这里没有吴三桂。”梁新立被朱慈烺喊了过去,说罢就不再理他们,而是对着梁新立道:“这里,恐怕需要挪一下。对了,还得请梁翁多备一些椅子,到时候估计观众会不少。”

    一缕微风传来。

    空中仿佛一群乌鸦飞过,显得尴尬非常。

    金太宇紧紧捏着拳:“又被无视了……”

    这时,一名士子大步跑来,气喘吁吁。金太宇与宋永健看过去,心中忽然间升起了不妙的预感。

    果不其然,只听那人急切地道:“不好了,港口里的渔船全都自己跑了。明人的船畅通无阻进入港口了!”

    金太宇勃然大怒,看着忙活的舞台,道:“该死的明人,他们在声东击西!”

    宋永健怒道:“不能饶了他们!”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十八章:威胁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这时,金太宇也不管什么明人这里没有吴三桂了。

    在他们看来,这显然就是在声东击西。这里的明人在辽东会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主要的人马却跑去了港口,一番用力,便让港口上堆积的渔船散开了。

    虽然金太宇心中早已有所准备,预料到渔船堵塞港口不可能一直下去。但这才短短几日时光竟然就让对方将渔船挪开靠岸,金太宇心中依旧不由有些感觉惊讶与愤怒。

    这样的愤怒,参杂着几分摸不清对方套路的恐惧。

    他们寻不到吴三桂,但眼前一样有一帮子明人。

    望着一两百号人在忙碌着剧场的朱慈烺等人,金太宇怒火中烧,心中满满是被挑衅的愤怒。

    “这群该死的明狗竟然敢戏耍我们!同学们,能饶了他们吗?”金太宇的仆人不知何时办了小凳子过来,金太宇站在小凳子上,朝着全场高呼,只不过,他的身子却是悄然间落在了众人的中央,而不是此前的前方。

    “不能!”虽然都知道堵塞港口不对,但这会儿见金太宇义愤填膺,众人纷纷被感染了起来。

    群体都是盲目的,尤其是在有不少唯金太宇马首是瞻的士子率先起哄之后。

    宋永健跟着大呼:“拆了这破台,不能饶了明狗!”

    “不能饶了明狗!”

    “不能饶了明狗!”

    ……

    上百朝鲜士子并着紧随其后的豪仆们拥了过去,朝着朱慈烺布置了小半天的舞台围去。

    明人们虽然听不懂朝鲜话,可看这架势,哪里看不出人家气势汹汹不对付?

    朱慈烺早就停下了手中的伙计,打量着眼前的景象。陈贞慧不时在朱慈烺耳边低语,翻译者这些朝鲜人说的话。

    宁威死死地盯着眼前这些朝鲜人,心中倒是平静得很。

    朝鲜人气势汹汹,朱慈烺还未出手,余大姐却是冷哼一声,秀眉微蹙,拍拍手,身旁顿时就聚集了百来人。

    只见余大姐转过身,背对着身后数百涌来的朝鲜人,朝着舞台上下忙活的众人示意:“兄弟姐妹们!外间来了蟊贼,看不起我大明儿郎,说是要将我们的舞台砸了,大家伙说,要怎么办?”

    一名道具师默默地串起了手中铁罐头一般的铠甲,执起一干一仗长的长枪。

    另一个打鼓的壮汉高高举起手中的大锤,摆出比划肱二头肌的动作。

    与此同时,又有舞台之后,刚刚调试完乐器的几个乐师猛地鼓声金锣擂东,一阵慷慨激扬的《苏维埃进行曲》当即奏鸣。

    随后,又有数个扮作武生的少年郎纵身一跃,从高台跃下,手中却是腰佩短刀,手持长枪,几人都是动作干练,举动一致,纵身往前一部卖出,伴随着口中爆喝一声,一个漂亮的枪花抖出,寒光迎着朝阳,闪烁得人目光一凝,都是纷纷收声。

    宋永健停住了脚步,不再往前冲了,无数士子们看着一根根长枪抖着枪花炫耀着武力,虽然有心想要比划一下练得拳脚,可在刀兵面前,显然不宜用血肉之躯硬抗。

    大家将目光落在了金太宇的身上,这才发现原来不知何时金太宇还在那地方站着,而且越走越靠后,一副送死你去,功劳我来的架势。

    金太宇涨红了脸,也不知是被看穿了心思躁的,还是见这窘境,心乱如麻又被吓到了。

    过了老半天,金太宇才反应过来该自己出马了,大步冲出,道:“你们是哪里来的贼人,胆敢在我朝鲜境内亮刀兵,来人,立刻去禀告官府,就说这里有强贼出没!”

    “不错不错。既然是读书人,又何必弄那些舞刀弄棒,打打杀杀的活儿,看着都觉得别扭得慌。你等既然会汉话,便敞亮说开,既然看不惯我大明儿郎,要寻不是,尽管直接来。少弄些下三滥的玩意,平白将李舜臣挣下的颜面丢的一干二净!”朱慈烺迈步走出,看着金太宇,却是毫不怯场。

    “哼,你就是此间主事之人?非等我要报官,你才露面。我看你才是那无胆之辈!”金太宇嘴皮子利索起来,也有几分急智。

    朱慈烺被气笑了,但见金太宇说起汉话,倒是很欣慰,道:“你若要报官,便尽管去。就算你不报官,也无须担心。今日剧组本就请了仁川县令。至于谁被一些没开锋的道具吓破了胆,相信群众的眼睛呐,那是顶尖雪亮的。哈哈哈!”

    见朱慈烺这般说,身后的几个武生果然纷纷抖动起了手中的长枪短刀,待众人仔细一看两旁放着的道具架,果然发现上面都是木架子涂了漆的道具,偶然有几把短刀是真货,却也都是些没开锋的东西。

    说这些是兵械,那只能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

    眼见动武不成,金太宇也不装了,索性撕了面皮,道:“你当真不怕我等?今日来此,我便将话说穿了。我等来,一是要尔等知道好歹,明白我朝鲜国的事情,理应我朝鲜国做主。二,便是让尔等补上关税。我朝鲜人的关税,理当我朝鲜人征收。尔等从了,那便两相好看。若是不从,哼……”

    说到这里,金太宇却是难得聪明了一回,只是冷哼一声,看着朱慈烺,显然是无尽的威胁。

    他若是直接说要砸了这台子,亦或者要动粗,那当真是无可回避,也只能止于此。

    但金太宇并不说穿,就给人了无限遐想,反而更让人多几番忌惮。

    此刻辽东会馆进来上百朝鲜世子,一同涌入的也有不少好事之徒。其中,路人们便纷纷议论起来。

    “那位金太宇大人听闻是汉城府从四品郡守金正中的侄子呢……在京中亦是有诸多大官如金西石金大人为臂助……”

    “还有那位宋永健宋大人,宋氏一族亦是有西班从二品的镇抚使为族中奥援呢……”

    “这些明人被他们盯上,那是万万不妙呀……”

    ……

    围观群众显然也有懂汉话的,纵然不懂,梁新立也一一翻译了过来,让朱慈烺等人知晓了利害。

    “恐怕……这一回我们的麻烦大了。”梁新立缓缓说道。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十九章:你惹不起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qu 】今日的舞台,你不闹,如期开放。你闹,那也一样开放。若是你敢放肆,那也仔细想一想,是不是当真你惹得起的!寻常来几个纨绔就以为可以胡作非为?哼,惹恼了洒家,打得就是你这种纨绔的颜面!!”

    “你……你……你……”金太宇惊了,他万万没想到,一个异乡来客竟然有这样的勇气,敢对他们这些地头蛇霸蛮。

    “这是我朝鲜儿郎的地头,你当真不怕死不成!”金太宇也恼了,眼中燃起了几分凶光。

    这时,朝鲜士子僵持在这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在金太宇与宋永健等人未察觉到的地方里,正有数人低声说着什么,让人目光一阵变换。随后,原本百来人的朝鲜士子悄悄开始出现几人趁着大家伙不注意开溜。

    场上,更多的人注视着朱慈烺与金太宇的对峙。

    尤其是金太宇发飙以后,倒也有几分威势,只见他使了一个眼色,手底下便有一人带着数十豪仆绕道打算趁着明人不备,打一个偷袭。

    只是,金太宇显然不会料到他面对的是怎样的对手。

    “你大可以试试,这朝鲜国天上地下,谁护得住你!我就怕你见了接下来的场景,后悔得自己掌嘴求饶。”朱慈烺毫不相让,说罢,也丝毫不在乎金太宇的威胁,拍拍手,道:“时间应该快到了。”

    陈贞慧看了一眼日晷,道:“还有一刻钟,时间就到了。”

    他看一干朝鲜士子色厉内荏,纷纷不动,也是不由轻笑。

    朱慈烺说罢,便不再理会这些人,而是示意陈贞慧与余大姐继续准备舞台。

    眼见朱慈烺离去,宋永健想要追过去,却被金太宇拉住了。旁人没有正面对视朱慈烺,尚且感觉不到那种说不传道不明的威势。

    但方才金太宇正面对视上朱慈烺,却真切感受到了那种气势。

    仿佛,眼前的人根本不是什么寻常的戏班子班主,而是一个比他平生见过最有权势之人还要厉害的人。

    如果说,衣着与谈吐还可以刻意装出来。

    但一个人发自内心的那种随性所欲的气质却是绝难隐藏,更难伪装的。

    那是一种挥手之间可以定万人生死,一言而决影响一个时代变化的威势。是权力在握之人才能培养出来的气场。

    对视上这样的人,还这般嚣张跋扈,金太宇隐隐为自己刚才的鲁莽感觉到后悔:“快去将全泰喊回来……”

    这样想着,忽然间,他就听到远处一阵闷响不断响起。

    角落之中,一排人墙站了起来。

    那是一群不苟言笑,身材雄壮的男子排成排密不透风堵住视线的人墙。而闷响之声,便来源于这些人墙之后。

    只见那里间杂着一阵砰砰砰的闷响,以及几声时不时竭力试图发出来的求救之声。金太宇眼皮子猛跳,意识到自己派出去的手下可能凶多吉少。

    还未等金太宇多说,就见此刻时辰已到,金锣响起。梁新立也是反应过来,急忙将四门打开。

    一干仆役们纷纷冲出,清理路面。这时,宋永健也终于发现,原本跟随自己而来的那些朝鲜士子数量已经只剩下一半。

    不少人面面相觑,都是议论着伙伴不知何时离开。

    这时,辽东会馆外的大街之上,一阵马蹄声响起。

    一辆又一辆的马车停留在辽东会馆外宽阔的街道里。紧接着,一阵莺莺燕燕的声音响起。其中间杂更有地面在轻轻颤动的声音。

    宋永健仿佛预料到了什么,急忙冲到金太宇耳边低语了起来。

    金太宇一听,也跟着脸色一变。

    但还未等他动作,只是转过身一看,就忍不住眼前一黑。

    只见门外一个体重约等于身高数字的女子身着一身襦裙,眼见金太宇,顿时目光大放,道:“太宇欧巴!原来你也在这里!”

    “太宇欧巴!你上回答应带奴家出去玩的,后来奴家左等右等你的书信,怎么还未等到呀……”

    “太宇欧巴!你怎么不理我……怎么不应我……”

    金太宇被眼前女子握住,双手大力地摇晃着。如果是一个娇俏可爱的小萝莉,那当真是又萌又软。可被一个足足有将近两百斤的身量扯住,那当真是让金太宇感觉一阵天旋地转,哪里还有力气说话。

    “我……我……”金太宇欲哭无泪:“我……怎么就不能来?倒是你……你怎么来了?李家妹妹,绕过我吧……”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十章:顺义公主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qu 】

    大家看了身形几乎是两倍金太宇的李秀拉,纷纷吃吃地笑了起来。但这李秀拉似乎人缘不错,大家便只是轻笑着宽慰,也都不说破。

    待到一群小姑娘们打闹完了,便纷纷走到一处遮阳棚下,各自寻着椅子坐了下来。

    唯有那仙子般的姑娘左右一看,最终走到了朱慈烺的身前,凝望着朱慈烺,笑道:“敢为这里谁来验票?小女子受邀来访,还请收下在下的门票。”

    朱慈烺这才回过神,伸出手,接下了那姑娘手中递过来的一截纸单,看到了上面的名字:“李允儿……”

    “若是无误,小女子就先行离去了。姐妹们,别忘了交票。”李允儿备朱慈烺盯着看有些羞赧,瞪了一眼,转身走了。

    见此,一旁的陈贞慧这才反应过来,低声在耳边介绍起了这位女子的来路。原来,这一位就是后来多尔衮入主中原以后强娶的朝鲜顺义公主。而那一位痴肥的,便是顺义公主的发小。

    说完这些,陈振华,高声道:“兄弟们,验票了!开始干活,剧场要开始了!”

    梁新立有些担忧地看着眼前这些朝鲜士子依旧不走,但很快他见从仁川四面八方不知哪里涌来了无数人,纷纷拿着一张门票招呼着自己的位置。

    甚至,就连那金太宇身边也有士子一拍脑门,仿佛这才想起来:“对头,我差点忘了,前阵子买了那东华报,上面附赠了一张门票呢。此前还觉得这地址如何眼熟,怎么都想不起来。原来,就是辽东会馆里!”

    “前阵子帮妙趣书屋做了些事,我也领了一张门票,却不想就是这里……”

    “这么说,我想起来了。那日第一次见《石头记》开稿,方才那位公子,似乎就是石头记的作者,曹先生呐……”

    “说不定就是妙趣书屋的主人……”

    ……

    众人叽叽喳喳地议论着,宁威此刻带着一棒子壮汉走来,板着脸道:“几位!此处辽东会馆就要开演,若是没有门票。还请让一步罢!”

    未等金太宇开腔,宋永健扯了扯金太宇的衣袖,目光朝着角落里撇过去。那里,几个畏畏缩缩的朝鲜男仆被几个不起眼的明人大汉指挥着将地上十数个歪歪扭扭的汉子拖出会场。

    看到倒在地上那些人的面孔,金太宇瞬间明悟了。

    “该死……”金太宇心中大叫,这一回却不是愤怒,而是恐惧了。倒在地上的就是他派出去打算直接掀翻会场的家仆。

    “识时务者为俊杰啊……”宋永健低声地说着

    方才的话此刻被原封不动地送了回来。

    见金太宇僵持着,宋永健忙不迭又到:“还好刚刚没有直接动手……要不然,我们这些书生……太宇!想要找回场子,往后再议一样无二。纵然不想走,也莫要再行冲突了,便只当摸清楚他们情报,打探消息如何?”

    也不知是哪句话打动了心弦,金太宇咬着牙,却是从自己怀中也扯出了一张报纸。原来,上面也是一封东华报。

    上面头版头条上,便印着一块空缺姓名一栏盖了章的门票。

    “不就是门票么?我也有!”金太宇硬邦邦地说着,但这一回见了到了那十几个倒在地上男仆的下场后,他明智地不再顽抗。

    “姓名。”宁威心中不由为陈贞慧的本事惊叹,竟然连几个反明派都打进了市场。

    但这年头可不是后世纸媒衰落的时代。

    这年头,传媒还是个新鲜事。寻常人对知识的渴求那是犹如沙漠之中寻找清水的旅人。任何印刷品都是宝贵的存在。书籍的价格高昂得足以让富贵之家都不敢浪费。

    东华报价格不菲,又含有大量的信息量,谁会丢弃?

    不提上面众多妙笔生花的文章,就为了往后拿这一份报纸去换一本其他的书,大家也舍不得丢弃。

    “什么?”金太宇瞪大了眼睛。

    没有李允儿的容貌,金太宇瞪大研究非但不萌,反而让宁威着恼了:“没有姓名的门票一概无效!再啰嗦我赶人了!”

    说罢,就见书名大汉走来。

    “我去写!我去写!”一旁,宋永健忙不迭说着。

    金太宇半推半就地被宋永健推到了一旁,急忙去借笔了。

    一干朝鲜士子对视着,纷纷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就结束了?”

    “这就软了?”

    “那我们走不走?”

    ……

    一阵沉默之后,忽而发现又来了许多人。其中,甚至有刚刚离开的一些士子。此刻,纷纷兴致盎然地又来了这里。

    只不过,他们都是换了一身装束,甚至有人直接穿着一身改良版的进口汉服,笑嘻嘻地走了进来。

    “我们不走!留下来,倒要看他们使什么诡计!”金太宇重新回来,屈辱地拿着两张草草写上名字的门票,进入了场内。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十一章:驻朝明军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qu 】还有那个姐姐,真好看,妆容真好。秀拉也想学,姐姐,不如我们一起去拜师吧。”

    “秀禾妹妹,你说呢?”

    “秀拉姐姐,爹爹不会答应的……”

    ……

    李允儿听着大家议论纷纷,自己却是不怎么说话。

    与此同时,伴随着时间渐渐到了下午四点,春季之中最是凉爽宜人的时候,宾客们渐渐都到期了。

    惯例,最后抵达的就是这一回宾客里身份最高的。

    此刻来的几人,显然也是些身份贵重的客人。

    众人看过去,有的熟悉上前迎接,有的不认得,却是只能远远候着了。

    梁新立作为明人,亲自带着礼物去过仁川军港。此刻一见来人,当即蹦起来,欣喜无比:“原来是齐将军!小人有失远迎,还请恕罪!齐将军也应邀来此观剧?真是让寒舍蓬荜生辉,蓬荜生辉啊!”

    只见来的当先宜人赫然就是驻扎在仁川的水师第一舰队提督齐远。

    没有人怀疑这一位会是假冒,因为他不仅一人带着几个亲卫来了,身后甚至还有上百士兵排列着队伍,整齐地走着正步进入辽东会馆的中庭。

    这个时候,梁新立终于明白为什么此前朱慈烺一再强调四处寻了地方,却一直都找不到合适的场地。就是到了辽东会馆,也是一再要求清理杂物,扩充地面。

    这会儿来了大明驻军的王师,如何不需要扩充场地?光是这么多人进来,原本还算宽裕的地方都已经必须有许多人站着了。

    要知道,辽东会馆占地极大,等闲塞进去个几百人不成问题。

    而此刻,场内的人已经越来越多,就要朝着四位数攀升过去了。

    齐远是明军将领,朝鲜人认得的不多。

    但这并不妨碍金太宇认得身在齐远身后稍后一些的男子。那男子年岁约莫三十有余,一派精明强干的模样,赫然就是朝鲜的仁川县令朴智恩。

    而且,朴智恩也不是一人来此,他的身后也带了数十人过来,似乎是仁川的朝鲜守军。只不过,这数十人的装束颇为奇怪,都没有穿着朝鲜军装,而是穿着一种金太宇认不得的黄色军装。

    身为二代,金太宇当然明白现在的李氏朝鲜军队可没有那个闲钱去重新置办军装。

    想到这一节,金太宇仔细地打量着明人的水兵。明人的军装是个什么模样,金天宇不知道。但想起此前的听闻可以猜想,这一回明人也换了一身装束。

    这一身装束依旧是红色,看起来并累赘的朝鲜士兵军装更加显得简洁鲜亮。比起军装,更重要的是这支军队的气势。

    直可用士气如虹,昂然向上,如出鞘利剑,所向披靡,所当无敌。

    哪怕是不懂军略,只一看这一直军队体现出来的气势,比起旁边已然算得上朝鲜军中精锐的仁川守卒就要强出数倍。

    看着兵强马壮,士气饱满的明人士兵,金太宇心中有些后怕与庆幸。他万分地后怕自己刚刚没有自己亲自上去动手。

    从前,没有明人驻军,金太宇暗地里使绊子欺负明人,别人查不到也不想多理会就罢了。而今,都是明晃晃亮出了名号,再上前动手,这些明人军队是绝不会袖手旁观的。

    尤其是对比上明人军队与朝鲜军队的差距以后,金太宇更是心中坚定了这个念头。

    显然……哪怕他耗费天大的力气让朴智恩愿意帮忙,也只能是自取其辱,被明人打的抱头鼠窜。

    见到了来客,不仅是金太宇,就是梁新立也不由为这位姓秦的士子感觉到惊讶。似乎,眼前之人的北京也是非同小可呢。

    毕竟,大明驻朝鲜国的诸军将领,等闲就是汉城府府尹上去请,人家也未必就一定卖这个面子给人站台。

    但眼下这位秦姓士子却是不声不响地就这么请过来了。

    “到底是有多滔天的背景……”梁新立心中喃喃地想着:“还是……作为大明子民的荣耀呢?”

    这样想着,看向一干朝鲜人,梁新立昂然挺胸,再也不惧了。

    他看着这些驻军将士,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这些人的存在,不仅是他不会在被抢掠敲诈的倚靠,更是大明百姓行走四海再也不会被瞧不起的擎天之柱。

    是强大的武力,撑起了帝国子民的骄傲。

    梁新立有理由相信,自今日起,在这仁川城乃至朝鲜境内,再难有朝鲜人敢于刁难明人了。大明,再也不是那个曾经内忧外患,支离破碎的国度了。

    ……

    当梁新立遐思飘散的时候,场上,舞台也渐渐准备妥当。

    一块牌子高高挂起,众人看过去,纷纷不由地议论起来。

    “是草船借箭!”陈贞慧坐了下来,朝着一旁的齐远道:“三国演义在民间十分流行。”

    “我听说过,此前建奴就十分爱看这些。”齐远道看了一下左右朝鲜人们的反应,笑道:“听闻,许多建奴将领都要拿三国演义当军略兵书来看了。看来朝鲜国这里也是一般无二。”

    “《三国演义》这等画本,本官亦是喜爱,每每有商船抵达,国中书商除了时文,就最爱这等传奇话本了。”朴智恩也是笑道。

    果不其然,见了这个牌子,就见无数朝鲜人纷纷都是满怀期待。

    尤其让人意外的是,那些朝鲜仕女此刻竟然都是激动非凡,甚至尖叫了起来。

    这时,不管是齐远身后的明军水师士兵还是朴智恩身后的朝鲜士兵,也纷纷开始进入台后准备起来。

    显然,这是剧组借调而来准备做群众演员的了。

    台下,见到这一幕的金太宇面色一绿。

    一旁的宋永健幽幽地道:“金兄……还好方才我们没有贸然动手,那明人好生厉害,竟然连明军士兵与我仁川驻军……我们,是不是先跑为妙……?”

    金太宇咬着牙:“不能跑……我就不信他还能杀了我不成,我偏要留着,看这明人到底耍弄了什么诡计!”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十二章:小鲜肉朱慈烺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qu 】

    台下小声议论着,台上,诸葛亮出场了。

    朱慈烺羽扇纶巾,缓步走出。

    眼下是一六四六年,大明二七八年了。这一年的朱慈烺,在营养均衡的发育之下已经长成了一个更加俊俏的小伙儿了。

    按照后世说法,这妥妥的就是一个小鲜肉。

    不仅难得地有这个年代少有的白皙皮肤,挺拔身姿,便是那五官之上,亦是上佳地柔和了周皇后与朱家皇室十数代改良的优秀基因,端的是帅气逼人。

    更加难得的是,朱慈烺身为皇帝,平素最爱读书,自有一副儒雅之气。而这些年沙场历练,指挥千军万马包揽一次又一次大胜,更给朱慈烺平添了军旅男儿沙场喋血的阳刚之气。

    这两种气质完美协调地集中在了一个人身上,又是如此一副好面貌,台下,无数人看着这绝代美色,都不由惊了。

    就是金太宇,身为一个男子,此刻见了精心打扮的朱慈烺,也心中不由升起了嫉恨之心,他几乎下意识看向一旁的李允儿。

    果不其然,此刻的李允儿怔怔地看着朱慈烺,竟然也是看呆了。

    至于那李秀拉,更是当即尖叫了起来:“孔明欧巴!孔明欧巴!好帅呀……你别过去,那周公瑾要害你!”

    李允儿涨红脸,扯住李秀拉:“不要打扰人家表演!”

    说完,李允儿又是怔怔地看过去,忽然间回想起了方才这人看自己时的场景,忍不住扑哧一笑,美艳不可方物。

    “该死……”金太宇握紧了拳头。

    一旁,宋永健想要说点什么安慰,但此刻全场都是惊叫,显然是被朱慈烺这一副绝世美颜给都吸引到了。

    如果不是此前结了梁子,宋永健都忍不住被吸引过去。

    “陛……”齐远与陈贞慧对视一眼,看着朱慈烺的出场形象,不由惊呼出声:“太……太精彩,太出彩了!”

    “余大姐的本事厉害啊……”陈贞慧虽然也有心理准备,但此刻见了,还是不由赞叹了起来。

    那余大姐不知何时走了过来,笑道:“哪里,还是秦小哥儿天生丽质嘛……”

    “天生丽质……”陈贞慧摸了摸鼻子,轻咳一声,不敢说话了。

    台下如此骚动,台上的周瑜有些架不住吃不消了。

    一念于此,周瑜却是更加担忧地看向“诸葛亮”。毕竟,眼前这一回剧组主力强推的可是眼前这个“小鲜肉”。

    既然是小鲜肉,那当然是没有什么演艺功底的。

    若是演砸了,这一回可就是丢人丢到国外去了。

    只不过,周瑜看过去的时候,却是哑然地发现,眼前的“诸葛亮”完全没有收到影响,仿佛台下那些议论与惊叫都不存在一样,依旧是在戏里,笑着坐定,等候着周瑜继续开口。

    周瑜急忙回过神,道:“即日将与曹军交战,水路交兵,当以何兵器为先?”

    “大江之上,以弓箭为先。”

    “先生之言,甚合愚意。但今军中正缺箭用,敢烦先生监造十万支箭,以为应敌之具。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

    “都督见委,自当效劳。敢问十万枝箭,何时要用?”

    周瑜笑道:“十日之内,可完办否?”

    说罢,就见周瑜笑着看向诸葛亮,十日得十万之箭,这可真是一个刁难人的差事了。但问题是,诸葛亮既然已经应下,又的确军情紧急,那委实容不得诸葛亮推脱。

    台下,众人纷纷想到这一环节,都是为诸葛亮担忧起来。毕竟,在场读完了《三国演义》的可没几人。

    李允儿等朝鲜仕女纷纷议论纷纷,紧捏着手绢:“这可实在害人呀……”

    金太宇冷哼一声,却道:“干脆假戏成真,被军法处置了才好!”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十三章:打赌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没有人去听金太宇的碎碎念,在不知道接下来情节的情况之下,大家都不由地为台上的诸葛亮担忧起来。

    军中无戏言,干犯了军法,那可是要杀头的。

    纵然知道这是演戏,可大家还是止不住的为这位儒雅又阳刚帅气的诸葛亮牵挂上心。尤其以台下那些朝鲜仕女更甚,若非李允儿再三示意众人莫要胡闹,大家都指不定要上台来一场美人救英雄了。

    大家屏息以待,都看着朱慈烺扮演的诸葛亮打算如何回复。

    只见台上的诸葛亮道:“曹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

    周瑜闻言,眉毛一挑,显然乐了。他没想到,看运气,诸葛亮竟然还要自己给自己挖坑:“先生料几日可完办?”

    “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支箭。”

    “军中无戏言!”

    ……

    此刻,又是一阵帘幕被升起。

    台下,无数观众又跟着议论纷纷起来。

    “诸葛亮怎生如此糊涂,军中无戏言,这要是办差了,那岂不是要人头落地?”

    “太意气用事了。本就知晓那周公瑾要害孔明,还这般上去给人寻口实,这不是自己寻不自在么?”

    “我看呐,这所谓的诸葛亮,也不过如此!就是个言过其实的蠢材罢了!”台下,金太宇冷哼地说着。

    另一旁,宋永健也跟着附和:“倒要看看,那诸葛亮如何个丢人的下场!”

    宋永健见了朱慈烺扮演的诸葛亮那般光彩照人,帅气英姿,亦是不由地感觉到了嫉恨。此刻见了机会,哪里忍得住,当即跟着抨击了起来。

    “各位各位……”李允儿也罕见地插话了,她一开口,无数人便跟着注视了过来,道:“依我看,孔明非是蠢材。他既然说直销三日便可以纳十万支箭,说不定……真能办得到呢?”

    “哼……哪里有这等本事!”

    “定然是办不到!”

    “对,定然是办不到!”金太宇与宋永健异口同声。他们看李允儿画风朝着朱慈烺骗去,心中嫉恨之火都要燃烧得天地变色了。

    “若是办得到呢?”李允儿笑道。

    一旁,梁新立也插话了进来:“汉时,这三韩之地都是我先祖之处。诸葛亮多智近妖,自然办得到。”

    金太宇与宋永健都是虽然纨绔,却被家里管束的紧,读书上头只看经义文章,就算想要出去玩乐,也自然是奔着青楼楚馆戏耍,倒是真没有听说过这种流传于茶馆说书人口中的《三国演义》。当然,若是两人身在大明国内,说不定还真听过这故事。

    可既然两人都在朝鲜,这就显然没有机会了。

    这就如同,也许英国美国那里有非常知名的典故,可对于连英文都没学利索的中国人而言,再是有名,也只是另一个世界的存在。

    当然,金太宇也不是蠢人,他见梁新立也跟着插话,敏锐地感觉到了不对劲。对方这信誓旦旦的念头还真让他有几分怕,只见他冷哼一声,很快便明白了过来,道:“哼……若是尔等胡编乱造,来一个什么天上飞仙赠予,那自然是台上办到了。这等怪诞之言,谁能信之?”

    “非也非也!”梁新立大笑起来,看着金太宇,宛若看着一个智障,道:“孔明岂会是这等人。这撒豆成兵的事情,自然是没有的。若是当真孔明智取十万支箭,阁下可敢打个赌?”

    “如何不敢!”金太宇冷哼一声,自己寻思了一下,的确是怎么都想不出能智取十万支箭的计策,当即定了定心性,道:“这一玉佩,乃是我家父于我冠礼那日赠予的重礼,价值千金!就怕阁下不敢赌!”

    “既然如此!”梁新立闻言,大笑道:“那我也拼了,这是辽东会馆的地契与房契!阁下不是左右都想砸了这辽东会馆吗?我押了!”

    “一言为定!”金太宇当即道。

    “驷马难追!诸位都可见证!”梁新立昂然挺首。

    一旁,李允儿也开腔道:“那我也做个见证。”

    金太宇看向李允儿,心中一喜,心道:自己今日无论如何,都要折下这些明人的面子,好让这允儿妹妹多看齐的我一分。要不然,实在心气难平!

    这般想着,金太宇重重点头,看向台上。

    那里,帷幕已经揭开。

    这一回,台上却是人马众多。方才来的明军士兵与朝鲜士兵此刻都扮作了群众演员走上台。

    见此,金太宇少了此前留存的几分敬畏,冷哼一声道:能使唤得了这么多士兵又如何?还不是上来出众。这所谓三国演义,我看还是要扬那周公瑾的美名吧。此前也听闻这周瑜可是一位人生赢家,得一国重奖之将,娇妻美妾,好不快活。这里,肯定也是要折辱这诸葛亮一番!

    左右,金太宇委实不信这些汉人真这么厉害。哪怕是千年之前的老祖宗。

    这般说着,金太宇看向台上,帷幕揭开。

    朱慈烺扮演的诸葛亮去寻了鲁肃借船,借了二十艘船数百军士以后,诸葛亮便跑去自顾自地读书去了。

    见此,众人纷纷愕然。

    “诸葛亮如何这般悠闲,实在荒废时机啊!”

    “军情紧急,竟然还去悠然读书!”

    “我看,也不过如此!”

    ……

    帘幕又一次掀起又落下,待到台下观众们再次倾注上期待的时候。诸葛亮这一回却还是悠然玩乐,纵声高歌,品美酒,好美食,看风景,书笔墨,全然没有用心军机的事情。

    金太宇忍不住道:“诸葛亮不过如此!”

    “摆明就是骗人的!这是拿来给那周公瑾成名的吧!”宋永健也笑道。

    李秀拉等朝鲜仕女们也纷纷担忧地叽叽喳喳说起。李允儿拧着眉头,回想起了朱慈烺的面容,止住了同伴们的议论:“继续看下去吧……”

    帘幕再一次掀起,这一回,已然到了第三日四更时分。

    陈贞慧举起了四更时分的牌子,众人心中一提,预料到要见分晓了。

    只见诸葛亮请来鲁肃:“特请子敬同往取箭。”

    鲁肃不信:“何处去取?”

    诸葛亮笑道:“敬休问,前去便见。”

    只见舞台之上,二十只船长索相连,又见浓汤燃烧,大雾卷着青烟升起。

    诸葛亮笑道:“果然是好大雾!”

    鲁肃更不解了:“大雾不利于作战,如何是好大雾?”

    诸葛亮笑而不语。其实,他又如何没有听到台下的议论呢,瞥了一眼金太宇,他笑得更欢畅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345/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最后一个太子最新章节! 作者:几字微言所写的《大明最后一个太子》为转载作品,大明最后一个太子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最后一个太子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最后一个太子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最后一个太子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介绍:
崇祯十五年松锦大战以大明一败涂地为结局落幕,最后主力付之一炬,亡天下的关头就此到来。
蒙昧的满清张开獠牙,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恐怖的文字狱映入了主角眼帘,睁开眼,他猛地发现,自己成了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现在,只剩下两年了!留给全新朱慈烺的,是末路之下的狂奔……还是执起剑,用刀剑相击的声音,奏鸣一曲进击的狂想曲!大明最后一个太子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最后一个太子,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最后一个太子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