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军神TXT下载三国军神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军神全文阅读

作者:冰雪尘     三国军神txt下载     三国军神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百四十七章 渡河

    陈留郡的官道之上,河北大将淳于琼带领一万人马,不紧不慢的往南方赶去。

    本来接到了高干的求援书信,留守冀州的逢纪就一面上书,将战况星夜兼程报往袁绍处;一面与留守城中的冀州文武,商议退刘之策。

    淳于琼乃是河北大将,在整个袁绍阵营之中颇有威望,他的名声甚至不在张郃、高览之下。

    张郃、高览出名,一面因为两人乃河北本地人氏,袁绍想要控制河北,就要提拔重用他们。

    另一方面,却是因为两人的确有真才实学,故此才能闯下诺大的名声。

    然而淳于琼其人,他却是最早跟随袁绍的将领,并且与袁绍的私下关系极其要好。故此,他不仅深得袁绍器重,还被袁绍委以重任。

    袁绍重用淳于琼,倒也并不仅仅因为此人跟随他早,更重要的原因却是,淳于琼年少之时便非常有名望。

    而且此人的家世亦是十分显赫,他曾经在汉灵帝时期,就与蹇硕、袁绍、鲍鸿、曹操、赵融、冯芳、夏牟等人,并为西园八校尉之一。

    汉灵帝当时设置西凉八校,能够担任校尉之职的都不是简单人物,除却蹇硕乃是汉灵帝亲近的宦官以外,其他人几乎都有着显赫的背景。

    当初的淳于琼能与曹操、袁绍并列,又岂会是简单的人物?

    袁绍其人最好虚名,对于那些有名望的世家子弟,自然是再三拉拢。再加上淳于琼很早就跟随在他身旁,一直不离不弃,故此袁绍才如此器重淳于琼。

    哪怕淳于琼的才能无法与张郃、高览相提并论,他在河北的地位,却仍旧不再这两人之下。

    甚至于,论起袁绍的宠幸程度,张郃、高览还远远比不上淳于琼。

    作为河北屈指可数的大将,淳于琼得知刘备进犯陈留以后,顿时要求领兵前去支援陈留。

    由于淳于琼乃是颍川人氏,故此他与郭图等人走得很近。在加上逢纪现在与郭图等人,尚未交恶,故此也并没有驳了他的面子。

    与冀州文武商议过后,逢纪就让淳于琼带着冀州的几员大将,星夜兼程往陈留赶去。

    本来救急如救火,淳于琼一直催促士卒们赶快南下,只不过后来高干派人传来书信,说自己数次大败刘备,而且还让刘备中箭昏迷。

    淳于琼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就觉得陈留之危已经微不足道了,这才放缓了行军速度。

    赵叡拍马来到淳于琼面前,说道:“将军,再往前面行军一里的路程,就可以抵达惠济河了。过了惠济河,就会进入陈留境内。”

    赵叡所说的陈留境内,指的是陈留县城境内,而不是陈留郡境内,陈留郡的治所就是陈留县城。

    淳于琼看了看天色,说道:“真奇怪,好几日都没有接到陈留的战报了,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说到这里,淳于琼忽然紧张了起来。若是因为他放慢了行军速度,而导致陈留失守的话,那么他的罪责可就很大了。

    他刚刚想到这里,忽然看到前面有一骑奔了过来。淳于琼两旁的亲卫急忙立马横枪,厉声喝道:“来者止步!”

    那一骑听到喝声,急忙滚鞍下马,焦急地问道:“敢问前面可是淳于将军?”

    淳于琼看到此人的穿着以及慌张的样子,当即感到大事不好,急忙问道:“某家正是淳于琼,你可是陈留之中的守军?”

    那人说道:“小人正是陈留守军,前番高干将军误中了贼军奸计,前去劫营反被埋伏,被刘军乱箭射死。”

    “好在高柔将军早有防备,这才带着剩余的兵卒,以及豪强私兵死守城池。”

    那个士卒后面的一番话,却让淳于琼大惊失色。

    据那个报信的士卒所说:以前刘军将四个城门全都死死围住,高柔屡次三番派人突围出城求援,都没有成功。

    后来刘备见久攻不下,这才使用了围三缺一的计策,撤掉北门的守军,集中兵力攻打其余三门。

    经过高干兵败一事,陈留城中兵力本来就捉襟见肘。以前刘军围住四门,士卒们突围不得这才奋力死战,守住了陈留。

    如今北门刘军撤走,城中守军顿时再无心思守城,都想要弃城而逃。高柔再三保证,援军很快就会到来,并且斩杀了几个想要逃跑的士卒,这才暂时稳定了局势。

    北门的刘军刚刚撤退,高柔就派遣此人前来向淳于琼求援。

    那个穿着袁军衣甲的士卒,焦急地说道:“淳于将军,如今陈留旦夕之间便可能城破,还请将军尽快率军赶去支援。”

    淳于琼话只听到一般当即心忧无比,此时他恨不能现在就到达城中。

    因为他的拖延高干已经战死,若是再失了陈留,哪怕袁绍再如何看重他,淳于琼也会遭受军法处置。

    想到了那种后果,淳于琼不禁有些毛骨悚然,他大声喝道:“全军加速,迅速赶往陈留!”

    淳于琼带着兵马往陈留赶去,来到了惠济河北岸。

    他看着大河之上的吊桥早已被砍断,当即忧虑的说到:“没有吊桥,兵马如何过河?”

    那个前来报信的士卒说道:“刘军为了阻拦将军前去救援陈留,这才故意砍断吊桥。只不过今年雨水不多,惠济河的河水并不太深,小人就是直接纵马从河中走了过来。”

    淳于琼闻言大喜过望,说道:“那好,我这就带领军士们渡河。”

    赵叡急忙阻止道:“如今正值夏天,河水应该暴涨才对,现在河水这么浅,恐怕有诈啊。”

    淳于琼心中一惊,就纵马来到了河畔。

    他仔细看了一下河边的土壤,这才说道:“赵将军休要疑惑,你看河畔的土壤都十分干燥,看来河水很久没有淹没过上来了。”

    赵叡看了一下,这才放下心来。

    若河水刚刚被截断,纵然水变得很浅,两旁的河畔仍旧会是淤泥密布。如今河畔的土质干燥,也就代表这条河很久没有涨水了。

    饶是如此,赵叡仍旧建议大军分段渡河,并且让提前过河的士卒排成整齐方阵,预防刘军半渡而击之。

第五百五十一章 凯旋

    眼看大局已定,司马懿就对刘备说道:“今日大破袁军,使君可要备下酒席,好好犒劳将士们。”

    刘备急忙说道:“一定,一定!”

    此时刘备的心中却是五味陈杂,本来打下陈留,又消灭了袁绍的援军,应该是件非常高兴的事情才对。

    然而司马懿非凡的表现,却让刘备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直到此时,他才明白一个顶级谋士的重要性。

    “仲达尚且只是大将军麾下的后进晚辈,就已经有此鬼神莫测之能,若是换成那些最顶级的成名谋士,又会是怎样的结果?”

    想到这里,刘备忽然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直到此时,他才深切感受到了关中的强大以及底蕴。

    “我若有这等顶级谋士相助,再加上二弟、三弟之勇,天下虽大何处不能容身?”

    刘备看着身旁的司马懿,眼中忽然绽放出了极其炽热的光芒。

    感受到了刘备的眼光,司马懿不由有些暗暗叫苦,对于刘备的心意,他又如何不知?只不过在司马懿看来,刘备终究逊色自己主公一筹。

    而且河东司马氏深受陈旭之恩,文昭对于司马懿亦是极其关照,从小就带在身旁尽心竭力的培养。

    可以说,若是没有陈旭,在这个乱世之中,他们司马氏也不知道会变成怎样。最起码前几年的大饥荒,他们族中都很可能会有许多人饿死。

    士为知己者死,历史上的司马懿纵然心机深沉,现在也有了不少的改变。更何况,纵然他真的有心投奔刘备,却也不敢做出这等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

    汉代的风气就是如此,不但君择臣,臣亦择君。

    君若视臣如草芥,对臣子言不听计不从,哪怕臣子转投他人亦是无人会说些什么。

    然而,若是臣子深受君主恩惠,却摆脱君主另投他人的话,那么这个人就将会遭受天下人的唾骂。

    如此一来,不仅自己会名声尽毁,甚至会让家族跟着蒙羞。

    世家虽然经常会把族中子弟分散开来,让他们投奔几个诸侯。然而他们在维护家族利益的同时,也讲究忠义。

    一旦族中两人分投他人,日后纵然亲兄弟相见,也绝对会尔虞我诈,为了己方君主谋求利益。历史上最著名的,莫过于诸葛亮、诸葛瑾兄弟了。

    世家子弟一旦认主,除非己方君主败亡的结局已经注定,很少有人会转投他人;纵然己方君主败亡结局已定,也有不少忠义之人,亦是愿意与君主共同赴死。

    而这些,就是世家能够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

    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家族哪怕有好几人分投几方诸侯,那些诸侯才不会因此而冷落这些世家子弟。

    若是这些世家子弟相互串通,出卖自己的君主,就好似将自己的家族推入火坑。如此一来,日后不但没人再敢用他们族中的子弟,也会为自己在家族招来祸端。

    司马懿不动声色的转头看向城下,在心中暗暗想到:“刘豫州虽然对我言听计从,乃是一代雄主,吾却也不可能再转投他的麾下。”

    厮杀仍在继续,然而与其说是在厮杀,倒不如说是一方面的屠戮。三员袁军大将授首,另外一人被大水冲跑,剩余的袁军群龙无首,已经成了一盘散沙。

    此时关羽也已经领兵杀至,他和张飞将剩余的袁军死死围困在惠济河南岸。有些会游泳袁军待水势稍缓,居然直接跳入河中往对岸游去。

    “踏踏踏!”

    然而他们刚刚上岸,就看见一员青年将领带着人马冲了过来,却是关平早就埋伏在了惠济河的北岸。

    这一次,司马懿是准备将袁军一网打尽。

    “降者不杀!”

    关平大吼一声,那些扔掉武器、脱下铠甲的游泳过河的袁军士卒,全都跪伏于地不再反抗。

    “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

    关羽、张飞也都厉声高呼,南岸被大河挡住去路的袁军,也都纷纷扔下武器投降。

    袁军既然投降,剩余的事情自然是押解俘虏,打扫战场了。游泳过河的袁军士卒也并不太多,关平处理完了这些人之后,就领着麾下人马往下游赶去。

    一直忙活了半天的时间,整个战场才被打扫完毕。

    现在是炎热的夏季,不管是伤员还是实体,都要妥善处理才行。不然的话,伤员的伤口容易发炎加重伤情,尸体却会带来瘟疫。

    刘备让人备下酒席后,就亲自出城前去迎接关羽、张飞,以及大胜而归的刘军士卒。

    关羽看到刘备出迎,急忙拍马上前说道:“兄长伤势尚未完好,何必出来迎接我们?”

    刘备却是大笑两声,说道:“我的伤势并无大碍,今日云长、益德斩将夺旗,大破袁军,为兄又岂能不出城迎接?”

    关羽急忙谦逊的说道:“这次大胜多亏了仲达运筹帷幄,不然的话我们想要取胜,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张飞亦是点头说道:“才开始看到他的时候,还觉得此人是个一无用处的小白脸,却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大的本事。”

    刘备却是脸色一板,说道:“益德如何说话?”

    张飞看了一眼旁边的司马懿,抓了抓脑袋,不好意思的傻笑了起来。

    司马懿却丝毫不以为意,他瞅了半天都没看到关平,当即问道:“两位将军,阿平怎么还没有回来?”

    张飞左右瞅了几眼,说道:“俺那大侄子啊,现在正顺着惠济河捉拿那些,被大水冲走的袁军呢。”

    司马懿松了一口气,说道:“既然如此,我们还是先进入城中吧,想必两位将军厮杀半日,已经有些疲惫了。”

    张飞急忙摆手说道:“不累,不累;像这样打仗就算打个十天十夜,俺老张也不会觉得累。”

    没有再理会张飞,刘备领着凯旋的兵马往城中赶去。

    关羽走在路上,忍不住向司马懿问道:“仲达,这水淹一计为什么不用在最开始,然后半渡击之;反而要在大败袁军以后,才使用这条计策呢?”

    刘备、张飞闻言,也都好奇看着司马懿。他们都觉得,最后的水淹之计,反而有些画蛇添足,没什么必要了。

第五百五十二章 韩莒子

    在关羽等人看来,袁军过来的时候才是水淹的最佳时机,及至后来袁军兵败,已经没有必要再使用水淹的计策了。

    只是司马懿以往的表现,却让关羽等人心中拜服。他们不相信司马懿会看不到这些,会做些无用功,故此才有这样一问。

    司马懿闻言微微笑了两下,说道:“关将军以为,若是在袁军渡河前来陈留的时候,使用水淹之计,能够成功吗?”

    关羽先是愣了一下,而后问道:“他们不就是淌着河水过来的么,为何用水淹之计不能成功?”

    不仅是关羽,刘备、张飞也将目光齐刷刷的放在了司马懿身上。

    司马懿正色说道:“此次四员袁军上将领兵来援,他们又岂是易与之辈?吾料定这些人渡河之时一定会再三小心,故此才没有用水淹之计,也没有半渡而击之。”

    “果不出吾所料,袁军渡河之时不仅乃是分段而渡。一旦有人渡过惠济河来到南岸以后,他们就会结成密集的阵型,预防随时可能到来的袭击。”

    “况且惠济河并不算十分宽广,纵然能够以大水冲走一部分袁军,于大局而言也并无太大影响。”

    “此时以河水淹之,所起到的效果并不会太大。”

    “相反,在他们逃跑的时候放水,却可以断掉袁军的退路、生路,使得他们再无战心,可以一战将其全歼,何乐而不为?”

    正如司马懿所言,一开始就用水淹之计,面对有所戒备的袁军,纵然能够取得胜利,战果也不会太大。

    才开始不用水淹,将他们诱到城中先杀其主将,再大破袁军,战果反而会大上许多。

    为了使得淳于琼等人,不至于因为行军太过顺利而起疑心,司马懿还特意让张飞带领千余人马,前去拦截袁军。

    果不出司马懿所料,淳于琼看到张飞的兵马以后,当即不再疑虑。

    他麾下乃是远来疲惫之师,不愿在外面与张飞交战,就让吕威璜前去拦截张飞,自己却带着兵马往城中赶去。

    张飞的出现不是为了杀敌,只不过是为了打消淳于琼的疑虑罢了。故此在临走之前,司马懿还特意交代过张飞,若是淳于琼派人断后,莫要一下子就斩了敌将。

    直到淳于琼快要抵挡陈留北门以后,张飞才大发神威斩掉吕威璜,而后领兵追杀过去,使得淳于琼没有过多的时间考虑,就匆忙进入城中。

    司马懿的计策一环扣一环,淳于琼慌忙之间冲进陈留,也就是他命丧之时。主将身死,前后都有敌军,袁军此时败局已定。

    “有了惠济河阻拦退路,袁军绝望之下只剩下投降一途。刘豫州麾下兵马不多,若是能够收编这些袁军,也能扩大自己的势力。”

    众人听完司马懿的考虑之后,当即拜服不已。哪怕是骄傲的关羽,粗猛的张飞,也不敢再小瞧这个刚刚及冠的年轻人。

    众人进城没过多久,关平就领兵回来,押着浑身湿透的韩莒子来到了刘备面前。

    刘备见状,急忙上前亲解其缚,说道:“让韩将军受惊了,还请韩将军多多担待,不知韩将军可愿投降?”

    刘备并非嗜杀之人,他反而是个求贤若渴的君主,前番战阵之中杀掉高干、淳于琼、吕威璜、赵叡,那也是迫不得已。

    现在关平既然活捉了韩莒子,刘备自然想要将其招降。

    韩莒子惊魂未定,听到刘备温和的话以后,才放下心来。

    他心念一转,当即撇过脑袋,说道:“败军之将,要杀要剐悉听尊便,韩某绝不皱一下眉头!”

    “忠臣不事二主,某生是袁氏之人,死是袁氏之鬼,要我投降绝无可能。”

    说这话的时候,韩莒子心中却有些七上八下,希望刘备莫要真的一怒之下将自己斩了。

    他作为一个败军之将,这么说话也不过是为了面子、气节罢了。若是刘备能够礼贤下士,再三请求他投降,待自己赚足了面子,这件事情也不是不能商量。

    这个时代,固然有些人对于自己的主公忠贞不二。然而仍旧有不少人,在兵败被俘以后,为了自己性命着想,会顺势投降。

    可是纵然有心投降保命,也不会明着求饶,他们只是先摆足了谱,再等一个台阶下罢了。

    刘备还没有说话,张飞当即勃然大怒,说道:“你这贼将好生无礼,我家兄长如此好言相劝,你非要做那袁绍的属下。既然如此,俺现在就杀了你,成全你的忠义!”

    话毕,张飞就拔剑要上前杀了韩莒子。

    韩莒子见状大惊失色,心中暗暗叫苦。他原本见刘备乃忠厚、仁义之人,才摆了这么大的谱,却没行到居然碰到了张飞这么一个浑人。

    现在有心再求饶,却也是抹不下脸面。

    刘备却是急忙斥责张飞道:“益德休要无礼!”

    张飞却是大笑两声,指着被吓得面色苍白的韩莒子,说道:“某方才听他说要杀要剐悉听尊便,绝不皱一下眉头,这才相戏耳!”

    “却没想到,尚未动手他就被吓成这样。”

    韩莒子闻言,当即羞愤欲绝,却也不敢再说些什么。刘备本来见此人乃是袁军大将,以为颇有胆识、才能,才想要将其招降。

    现在看来,却是有些失望,当即再无招揽韩莒子的心思。

    一旁的司马懿对于众人心思洞若观火,他看着脸色苍白的韩莒子,说道:“吾主刘豫州并无与袁冀州为敌的心思,此次出兵陈留亦是逼不得已。”

    “将军但请放心,稍后就会有人,将你完好无损的送回冀州。”

    话毕,他隐秘的向刘备打了一个眼色。刘备会意,当即让人把韩莒子带了下去。

    由于司马懿这次乃是秘密行动,暂时不能暴露身份,故此在韩莒子面前,还要假装自己乃是刘备麾下谋士。

    张飞却是有些不满的说道:“仲达,就算不杀那厮,也不能将他放回去与我们为敌吧?”

    司马懿脸上露出了诡异的笑容,说道:“张将军但请放心,纵然将此人放回冀州,袁本初也不会留下此人。”

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孙瓒死

    幽州,乐浪郡,带方城。

    袁绍将公孙瓒围困在带方城中,已经有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袁绍每日派遣精兵强将猛攻城池,却是无论如何也攻不进去。

    一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然而对于劳师远征的的冀州军而讲,每天消耗的粮草都将是个天文数字。

    虽说乐浪郡也属于幽州管辖,可是这里已经是朝鲜半岛的境内,想要从冀州运输粮草过来,无疑会极其困难。

    好在幽州这几年也有了一些余粮,这才大大节省了运输粮草的成本。饶是如此,袁绍的后勤也有些捉襟见肘。

    特别是前段时间,当他得知刘备起兵攻打冀州以后,更是忧心如焚,恨不能早日攻破带方城池。

    当时就有人劝谏袁绍,说:“冀州乃主公之根本,兖州又是富庶之地,不能有失。公孙瓒如今不过是一介丧家之犬,主公又何故为了此人,而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

    “主公不妨先行撤兵,待灭了刘备,再领兵攻打公孙瓒不迟。”

    袁绍虽然心中非常怨恨刘备,却也不想这次远征公孙瓒半途而废。

    他当即奋然说道:“大耳贼有何本领,能攻下冀州、兖州?如今带方旦夕可破,公孙瓒正要被擒,吾又怎能半途而废,现在撤兵?”

    “若果真撤兵,岂不中了大耳贼的围魏救赵之计?”

    袁绍遂不听麾下之人劝谏,当即每日亲临前线,督促将士们猛攻带方城池。却不想,公孙瓒如此顽强,袁军猛攻一月都没有攻下带方。

    这一个月以来,袁绍的日子不好过,公孙瓒更是如此。

    袁绍军每日猛攻城池,纵然冀州军伤亡惨重,公孙瓒麾下的士卒亦是有不少战死。公孙瓒本来就兵少,如此一来城中的守军更是捉襟见肘。

    这一日,公孙瓒召集麾下文武,说道:“玄德虽然起兵攻打兖州,袁绍仍旧不肯退去。如今孤城难守,却该如何是好?”

    有人谏道:“袁绍此人极其骄傲,若是没有攻下带方必定不会撤兵。如今带方旦夕可破,主公不妨先率众突围,在三韩之地躲避一阵。”

    “刘豫州正起兵攻打兖州,只要主公领兵突围,使得袁绍占了带方,他必定会迅速领兵撤退。那个时候,主公再整顿军队,重新杀回辽东不迟。”

    公孙瓒闻言,却是有些意动。

    辽东之地偏僻荒凉,与幽州西部郡县又隔了乌桓人的地盘,袁绍必定不会在此地驻扎重兵。

    公孙氏在辽东根基深厚,只要袁绍率领大军撤退,公孙瓒未尝不能再次夺取辽东。

    公孙瓒正要开口答应,忽然听到了关靖的声音:“主公万万不可采纳此计!”

    “今主公将士皆已土崩瓦解,其所以能坚持守城者,乃顾恋其居处老小,以将军为主耳。”

    “如今袁绍领兵强攻带方一月,粮草辎重早已后继乏力。”

    “主公只要再坚守旬日,待彼粮尽之时,袁军必定不战自溃。绍退以后,主公趁势出击,四方之众必复为主公所用矣。”

    “若主公今舍城而去,军无重镇,其心必散。将军则失其本,孤在草野,何所成邪!”

    公孙瓒闻言心中一震,当即决意死守带方。

    关靖此人胆小势利,气量狭小,却是深得公孙瓒器重。他对于公孙瓒的忠诚,亦是毋庸置疑,自然不希望公孙瓒舍弃基业,去那三韩蛮夷之地。

    这一日,袁绍军仍旧围三缺一,猛攻带方的东、西、北门,只留下南门让公孙瓒领兵突围。

    然而被关靖说服的公孙瓒,此时只想着死守带方将袁绍拖垮,又哪里肯领兵突围?

    今日不知为何,公孙瓒始终觉得心绪不宁。

    他带着一队兵马在城中巡视,忽然听到城内传来了一阵喊杀之声,当即心中一惊。

    “主公不好了,袁军从南门挖了地道,大批袁军直接通过地道杀入城中。如今城池已经保不住了,主公还是速速突围吧!”

    关靖慌慌张张的跑到公孙瓒身旁,大声喊着话。

    公孙瓒心中一震,他没有想到上次在北门挖地道失败的袁绍,居然仍不死心,偷偷跑到南门去挖地道。

    这一次袁军杀入城中,带方城破已经成了定局。

    关靖看着公孙瓒呆立当场,焦急的喊道:“主公赶快突围吧,再拖下去想走都走不了了。”

    公孙瓒忽然大笑两声,说道:“生亦何欢,死亦何悲?如今整个幽州都在被袁绍占领,我又能逃到哪里?”

    “正如士起所言,难道让我逃到三韩这个蛮夷之邦么?”

    士起正是关靖的表字,他当初为了劝谏公孙瓒莫要弃城而逃,就说了一堆大道理。却没想到,今日公孙瓒居然因此不愿逃跑。

    关靖此时心忧如焚,正要再次劝谏公孙瓒,就发现他已经大步往自己府邸的方向赶去。

    “主公!”

    关靖大声喊了一声,急忙跟了上去。

    公孙瓒直接回到了家中,看着听到喊杀之上而脸色苍白的妻子,忽然拔出腰中佩剑,一剑将其刺死。

    侯氏见丈夫进门,正要上前询问,却突然感觉心口一痛。公孙瓒的几个孩子,看到自己父亲将母亲杀死,当即惊讶的长大了嘴巴,不敢说话。

    公孙瓒眼含热泪的看着几个儿女,说道:“休要怪我,我不想你们被贼军侮辱。”

    话毕,公孙瓒当即大吼一声,前去将自己的几个儿女全都杀死。关靖此时正好跟了进来,看到眼前一幕,不由惊骇的张大了嘴巴。

    满脸鲜血的公孙瓒,看着关靖闯了进来,对他说道:“你走吧,降了袁绍还能活命。”

    关靖正要说话,就看到脸色狰狞的公孙瓒厉声吼道:“滚,滚,我让你滚!”

    话毕,他将手中的利剑狠狠仍向关靖。关靖躲过了公孙瓒扔过来的利剑,不敢再留在院中,当即退了出去。

    公孙瓒见关靖离开,这才有些失魂落魄的说道:“士起莫要怪我,你不是我公孙家的人,只要投降袁绍也许能够留得性命。”

    说到这里,公孙瓒将整个庭院都倒满了引火之物,而后将其引燃。一时间,大火迅速包围了整个院子。

第五百五十四章 吾誓杀汝

    关靖看着大火将整个庭院淹没,顿时目眦欲裂。想起了方才公孙瓒对他的态度,关靖略一思量,就知道是自家主公再维护自己。

    不然的话,假如公孙瓒真要杀他,凭借公孙瓒的勇武,根本花费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杀死关靖。关靖又怎么会有机会,逃到院子外面?

    想到这里,关靖眼泪怎么止也止不住,他失魂落魄的喃喃自语:“前番若不阻止主公逃亡三韩之地,事情未必会落到这个地步。”

    “吾闻君子陷人于危,必当与其同难。主公因我之言而兵败身亡,吾又岂可以独活乎!”

    念及于此,关靖当即抹了一把眼泪。

    他拔出腰间那柄平常当做饰品的佩剑,而后招呼了一些公孙瓒的死忠亲兵,就往呐喊声最猛烈的地方冲去。

    袁绍此时已经领兵杀入了城中,他看着溃不成军的带方守卒,脸上当即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公孙瓒今日必死无疑!”

    对于公孙瓒这个武夫,袁绍还是有些瞧不起。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武夫,却使得袁绍占领整个幽州,生生推迟了数年之久。

    对于公孙瓒其人,袁绍亦是恨之入骨。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劳师远征辽东,亲自领兵抵达这个不毛之地。

    如今带方城已经城破,料想公孙瓒难以逃脱,袁绍的心情却是十分愉悦。

    “杀!”

    就在袁绍幻想着捉到公孙瓒的时候,忽然听到了一阵喊杀之声。他急忙抬头观看,才发现关靖领着一百余人往这边冲了过来。

    袁绍并不认识关靖,见此情形急忙向沮授问道:“公与,那是何人?”

    沮授道:“此人乃公孙瓒麾下长史关靖,其人不过一谄媚小人罢了,不足为惧。”

    “不过此人深得公孙瓒器重,在辽东颇有威望,主公若是能够将其招降,对于日后治理辽东,亦是大有裨益。”

    而此时,袁绍麾下的兵马已经冲杀了过去。公孙瓒的亲兵虽然骁勇善战,却仍旧有些寡不敌众,没过多久便已经伤亡惨重。

    袁绍见此情形,急忙厉声喝道:“休要伤了关长史的性命!”

    文丑正要取了关靖性命,听见袁绍的话以后,顿时一刀将其拍落下马。而后绕过此人,再次杀向其余的公孙瓒亲兵。

    文丑如同虎入羊群一般,没过多久就已经将剩余的公孙瓒亲兵屠戮殆尽。结束了战局以后,文丑当即提着倒地不起的关靖,将他带到了袁绍身旁。

    袁绍为人虽然骄傲,却也懂得礼贤纳士。他听说关靖此人,对于自己以后统治辽东有大用,当即上前亲自将关靖扶了起来。

    袁绍说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如今公孙瓒败亡已定,关长史可愿在我麾下任职?”

    能够对关靖这个名声不好的谄媚小人,如此礼贤下士,袁绍已经觉得给足了关靖面子。他心里觉得,此人作为一个败军之将,定然会欣然纳降。

    关靖方才被文丑打落下马,直到现在还有些头昏脑涨。他甩了甩脑袋,使得自己能够清醒一些。

    而后,关靖看着面前的袁绍,顿时厉声说道:“自古以来,忠臣不事二主,某生乃公孙将军人,死乃公孙将军鬼,又怎肯投降你这伪君子?”

    说到这里,关靖眼中忽然厉色一闪而过,而后猛然扑向袁绍掐住他的脖子,大声吼道:“死吧,死吧,为我家主公陪葬吧!”

    文丑见状大惊失色,急忙拔出腰中佩剑,将关靖一剑刺死。

    “呼呼呼!”

    猝不及防之下被关靖掐住脖子,袁绍顿时感觉呼吸困难。直到文丑将关靖杀掉,把他的尸体拉走,袁绍才猛烈喘了几口粗气。

    此时,平复下来的袁绍仍旧面红耳赤,他踢了关靖的尸体几脚,恼羞成怒的说道:“将此人枭首示众!”

    沮授等人亦是被不要命的关靖吓了一跳,任谁也没有想到一向名声不好的关靖,居然在被俘以后会如此刚烈。

    沮授听见袁绍的话以后,急忙谏道:“此人名声虽然不好,今日表现亦是值得世人称颂。自古以来人死为大,主公若是将此人厚葬之,定然也是一段佳话。”

    袁绍闻言却是勃然大怒,厉声说道:“贼子如此行径,不将其千刀万剐已经不错了,还谈什么厚葬之?快点将其拉出去,枭首示众!”

    与曹操相比起来,袁绍终究还是缺少了一些胸怀。

    若是曹操碰到这件事情,恐怕不但不会将关靖枭首示众,反而会惋惜的夸赞关靖一番,而后令人厚葬之。

    如此一来,仅仅通过一点棺材本,就能为自己博得一个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可是袁绍终究不是曹操,也没有那样的胸怀与气度。

    沮授还想劝谏,只是看着脸色铁青的袁绍,当即也不敢再说些什么。

    辽东的战局,随着公孙瓒之死已经趋于平静,其余县城皆可传檄而定。在攻下带方的第二天,袁绍就星夜兼程往冀州赶去,在辽东只留下了一万人马。

    说到底,袁绍还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大后方。特别是在带方城耽误了这么长的时间,更是使得袁绍心忧如焚。

    若非为了面子着想,恐怕袁绍早就撇下尚未被攻陷的带方城,而后领兵撤退了。

    现在好不容易平定了辽东,袁绍自然不肯继续待在这个苦寒之地,当即星夜兼程开始撤兵。

    却说冀州邺县之内,逢纪等人得知高干战死,陈留失守,淳于琼、吕威璜、赵叡全都战死的消息以后,当即有些惶恐不安。

    他们正准备派人快马加鞭飞报袁绍,让其撤兵,就得知了辽东已克,大军不日即将返回冀州的消息。

    逢纪等人闻言当即大喜过望,一面派人让兖州其余郡县据城死守,一面将最新战报飞报袁绍。

    当袁绍得知自己极其看好的外甥高干,以及好友兼麾下大将的淳于琼先后战死,当即勃然大怒。

    他拔出腰中佩剑,遥指兖州的方向,咬牙切齿的骂道:“大耳贼,吾誓杀汝!”

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月之约

    却说袁绍领着大军星夜兼程赶往邺城,见到了被刘备放回来的韩莒子,就向他询问陈留战况。

    韩莒子面带恐惧之色的说道:“刘备那厮诡计多端,他麾下的关羽、张飞两人更是骁勇异常,淳于琼将军、赵叡将军都被关羽两刀斩掉了。”

    袁绍越听脸色越黑,厉声喝道:“刘备再如何诡计多端,比得上吾麾下的众多谋士么?关羽、张飞再如何勇猛,比得上颜良、文丑么?”

    韩莒子心中一震,急忙跪伏于地,不敢再说话。

    袁绍看着跪在地上的韩莒子,问道:“大耳贼放你回来,可曾说过什么话?”

    韩莒子不敢怠慢,急忙说道:“大耳贼说他此次起兵只是为了救援公孙瓒,并无与主公为敌的意思。若是主公能够从辽东撤兵,他必定会将攻占的陈留交还回来。”

    说到这里,韩莒子小心翼翼地说道:“他还说,他还说……”

    袁绍见韩莒子吞吞吐吐,当即怒声说道:“他还说什么?”

    韩莒子一咬牙关,说道:“刘备还说,若主公仍旧执迷不悟,肆意残害其他诸侯,他必定直接领兵杀入邺城,生擒主公。”

    “大耳贼欺人太甚!”

    袁绍勃然大怒,一拍案几当即站了起来。他看着脸色惶恐跪伏于地的韩莒子,越看越觉得心中厌恶。

    “淳于琼这个主将都战死沙场,你这败军之将却贪生怕死,苟活至今。现在还敢妖言惑众,长贼人志气灭自家威风。”

    “今日若不杀你,日后将士们谁还肯死战不退?左右何在,将此人拖下去斩了!”

    韩莒子闻言大惊是色,急忙大声喊道:“主公,主公……”

    然而,心中恼怒的袁绍,根本没有再理会韩莒子。那些得到命令的士卒,自然也不会在意他的喊声。

    没过多久,韩莒子就已经被斩首示众。

    逢纪正要过来为韩莒子求情,却发现已经晚了,当即心中暗暗一叹。说起来,这次陈留兵败,与逢纪也有些关系。

    若不是他用人不明,也不至于有此大败。直到现在,他还不知道该怎么和袁绍解释。

    虽然他这次前来面见袁绍,主要是为了替韩莒子求情。然而现在韩莒子已经被斩,他却也不会继续做下这等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怒气冲冲的袁绍看着逢纪过来,当即冷哼一声。他也不与逢纪议事,直接说道:“克日起兵,攻打大耳贼!”

    却说刘备采纳司马懿的计策,攻下陈留,消灭淳于琼带领的袁兵以后,就一面征召兵马,一面分兵两路取东郡、济阴郡。

    这两个郡城的兵马虽然不少,然而比起陈留而言却是少了许多。关羽、张飞各自带领一彪人马,连战连捷。

    至此,整个济阴郡以及黄河南岸的东郡,都已经被刘备占领。刘军的部队亦是越打越多,现在居然扩张到了五万之众。

    这一日,刘备得到公孙瓒兵败身亡的消息以后,当即呆立当场。

    他对司马懿说道:“仲达,吾此次起兵攻入兖州,不过是为了替伯圭解围罢了,却没想到伯圭仍旧没能躲过此劫啊。”

    说到这里,刘备的神情有些落寞,心中也有了一丝退意。

    以前有公孙瓒牵制了袁绍的大部分兵力,才使得刘备能够势如劈竹,短时间内占据了兖州的三郡之地。

    饶是如此,若没有司马懿相助,恐怕刘备现在仍旧被挡在了陈留门外。

    如今公孙瓒兵败身亡,刘备再与袁绍交战已经没有了意义。更何况,若是等到袁绍带领大军过来,依照刘备麾下的这点兵力,却是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

    看着脸上尚且有些稚嫩的司马懿,刘备说道:“仲达,我意欲领兵撤回豫州,将兖州之地都交还给袁本初,不知可否?”

    司马懿暗暗想到:“吾此次前来正是奉了主公命令,帮助刘玄德拖住袁本初的大军,又怎能让他在这个时候撤兵?”

    想到这里,司马懿当即摇头说道:“战事已经开启,使君又岂能轻易脱身?纵然使君将陈留、济阴、东郡全都交还给袁本初,他也必定不会善罢甘休。”

    对于司马懿说的这些,刘备又岂会不知?如今的他真是有些进退维谷,不知道该如何办才好。

    “仲达之言我又岂会不知,然而吾麾下兵微将寡,又岂能与袁本初争锋?不知大将军是否会领兵相助?”

    刘备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思,此次领兵攻打袁绍救援公孙瓒,他只不过是为了名声罢了。纵然为此丢掉如同鸡肋一般豫州之地,他也在所不惜。

    然而豫州毕竟乃是刘备之根本,若是有可能的话,他还是不愿意从此以后成为丧家之犬。

    可是单单凭借刘备的实力,完全不能与袁绍相抗衡。他这才将主意打到了陈旭身上,希望能够如同上次那样,让陈旭帮忙他解围。

    司马懿知道刘备的心思,他假装思考半晌,有些为难的说道:“如今关中缺粮,纵然主公有心发兵救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刘备闻言脸色一暗,说道:“若袁本初真要夺取豫州,备不愿连累境内百姓遭受战祸,也只能让出豫州了。”

    司马懿心中一突,表面仍旧不动声色的说道:“使君何必长他人志气,而灭自己威风?虽然袁本初实力强大,使君想要坚守三个月亦不是什么难事。”

    “只要等到秋收过后,关中粮草成熟,吾主定会起兵帮助使君击退袁本初。”

    刘备急忙问道:“秋收过后,大将军真的会出兵相助吗?”

    司马懿坚定的点了点头,说道:“主公亲口承认,又岂会有假?”

    听闻此言,刘备心中顿时安定了下来。

    虽然他的确十分爱护治下的百姓,然而要说为了他们免受战乱之苦,直接放弃豫州的话,却也有些不太现实。

    真要是有可能击退袁绍,守住豫州基业,纵然一战他也在所不惜。哪怕刘备不认为自己能够击败袁绍,却也相信可以守住三个月的时间。

第五百五十六章 玉玺出土

    刘备听说陈旭待秋季粮草成熟以后,就会出兵相助。虽然他心中仍旧有些疑虑,刘备最终还是决定相信此事。

    他听从了司马懿的建议,一面开始在黄河南岸布防。另一方面,却是将兖州被打下来郡县里面的百姓,全都迁徙到了豫州。

    虽然强行使得百姓迁徙,对于刘备的名声有所影响。然而刘备却也知道,乱世之中人口的重要性。

    豫州正是因为屡次遭受战祸,大量百姓流入关中,才使得刘备这个豫州牧有些名不副实。假如豫州人口能有一百多万,刘备也就可以征召更多的军队了。

    故此,当初听到司马懿的建议之后,哪怕刘备知道如此行事,会对自己名声有所损害,他还是接受了这个建议。

    大量百姓往南迁徙,其余的很多地方都被司马懿派人焚毁一空。他现在还记得临走之前,贾诩对他说的话。

    “你此次前去刘豫州麾下的首要目的,就是帮刘备拖住袁军,而后坚壁清野,尽最大的努力消耗袁军的士气、粮草辎重。”

    “其次,若是有可能的话,尽量让刘备做些有损名声的事情。刘玄德所仰仗者,不过名声罢了。若是他连这也失去,此人必将一无所有,不足为虑。”

    正是谨记了贾诩的教导,司马懿才劝说刘备强行迁徙百姓南下。如此一来,既能够使得刘备名声上有所污点,也可以坚壁清野消耗袁绍的粮草、辎重。

    而且兖州的三郡之地变成一片空城,也就相当于袁绍间接失去了三郡之地。纵然他之后再次攻陷了这些郡县,所得到的也不过是个空壳子罢了。

    司马懿这条釜底抽薪的计策,不可谓不恶毒。

    然而,这场本来只是意外的战争,却与历史上的官渡之战,有了极其相似的走向。

    刘备听从了司马懿的建议,在白马隔着黄河与袁绍相持。袁绍下令筑起箭塔,连日向刘备营寨射箭,使刘备军心动摇。

    随后,司马懿让人打造投石机,大破袁绍弓弩兵,使刘备在黄河南岸得到据守之地。

    袁绍无法攻克白马,只得分兵去攻击另外一个渡口延津。不想关羽骁勇异常,连败袁绍手下大将,死死守住了袁军南下的道路。

    饶是如此,袁绍仍旧仗着手下兵多将广,强攻这两座城池,想要大军全面渡过黄河。刘备兵少,在袁绍的强攻之下,守城越来越困难。

    这一日,刘备脸色焦急的来到司马懿身旁,说道:“仲达,我军本来就兵少,如今分兵把守黄河以南的渡口,在袁军的猛攻之下,却是快要坚持不住了。”

    司马懿闻言,不慌不忙的问道:“百姓们迁徙的进度如何了?”

    刘备说道:“百姓们已经全都迁徙到了豫州,后面却该如何是好?”

    司马懿眼中绽放出了璀璨的光芒,说道:“放弃整个兖州,死守豫州!”

    ……

    却说董昭带着典满等人,来到了南郑之后,打听到了杨松的住处,当即买通门口的守卫,前去给杨松送礼。

    杨家乃是汉中的名门望族,杨氏之中有五人都在张鲁手下担任要职。其中杨松在张鲁麾下担任谋士。

    杨松虽然也是士人,却十分贪财,见利忘义,为人所不齿,董昭此次的目的正是此人。

    杨府之中,杨松看着桌子上面的金银珠宝,以及各种稀罕玩意儿,当即有些爱不释手,喜不自胜。连带一旁改名换姓的董昭,也得到了杨松的喜爱。

    董昭如今改名董芬,自称乃是一个大商人,此次前来汉中只是为了躲避战祸。他听闻杨氏在汉中势力庞大以后,这才献上金银珠宝给杨松,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庇护。

    有董昭送来的这些东西,他自然很容易就取得了杨松的信任。

    这一日,董昭又带了一些贵重的东西前来送给杨松,忽然有人前来报告,说在有百姓在南郑的南方树林中挖出了一块玉玺。

    由于这些人都是天师教的信徒,故此挖到玉玺之后根本没有将其贪墨,反而送到了张鲁那里。张鲁得到玉玺之后不敢怠慢,就急忙召集麾下文武前来议事。

    杨松闻言亦是心中一惊,就要换好衣服前去张鲁那里议事。

    董昭眼珠一转,急忙上前说道:“先生,此时可正是你博取师君信任,飞黄腾达的最好时机啊。”

    张鲁乃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天师道教祖张陵之孙。天师教又称为五斗米道,故此张鲁也是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师。

    张鲁在汉中一带传播五斗米道,并自称‘师君’。

    他采取宽惠的政策统治汉中,又以五斗米道蛊惑人心,分发粮食。故此,无论是境内的百姓还是夷民,都极其拥戴张鲁。

    张鲁麾下的文武,很多都直接称呼他为‘师君’。

    杨松听见董昭的话以后,就急忙问道:“此话怎讲?”

    董昭说道:“先生试想一下,汉中百姓归心,对于师君极其拥戴。如今正逢乱世,却又正好于南郑南部挖掘出了玉玺,这是否预示了什么?”

    杨松虽然是张鲁的谋士,胸中却没有多少才华,对于董昭如此明显的暗示,仍旧感到有些不明不白。

    好在他还知道不耻下问,当即问道:“预示了什么?”

    董昭在心中暗骂了一声草包,外面却是满脸堆笑的说道:“南郑之中有个‘南’字,又是在城池南方的树林中挖出玉玺,这不是预表着师君可以‘南面称孤’么?”

    好在杨松也知道‘南面称孤’的典故,当即眼睛一亮,说道:“莫不是让师君称帝?”

    董昭在心中哀叹一声,只得说道:“如今天子尚在,称帝岂非取死之道?想那袁公路实力如此强劲,称帝仍旧免不了败亡,何况师君乎?”

    “相反,若是师君仗着百姓归心,汉中四方天险阻敌,称王却是没有丝毫问题。先生一家都深得师君器重,若师君称王,先生的地位岂不会跟着水涨船高?”

    杨松闻言大喜过望,就迫不及待的前去劝说张鲁称王。

第五百五十七章 南面称王

    府邸之内,张鲁麾下的文武济济一堂,都在讨论有关玉玺的事情。

    杨任向张鲁劝谏道:“师君占据汉中之地,治所南郑。今又有人在南郑南方挖出玉玺,这难道不是上天要让师君南面称孤么?”

    杨任话毕,张鲁麾下文武纷纷应和,就连张鲁本人也有些意动。

    雄踞一方南面称王,可以说是每个男人都渴望的事情。如今张鲁在汉中传播五斗米道,百姓归心,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

    现在忽然有玉玺出世,张鲁心中没有想法绝无可能。

    阎圃见张鲁意动,当即心中一惊,急忙上前谏道:“汉川之内的百姓超过十万户,财产富足,土地肥沃,四面崇山峻岭,十分险固。”

    “主公占据汉川之地,上可以辅助天子,能成就齐桓公,晋文公的霸业。纵然事有不济,也可以仿效窦融,一生可以大富大贵。”

    “如今能够割据一方就已经足够了,没必要为了虚妄的名头称王。希望主公暂且不要称王,为自己招惹祸患啊。”

    阎圃知道张鲁守城有余,进取不足,没有雄主之姿。如今天下虽然大乱,诸侯并起,然而有敢称王、称帝者却没有几个。

    纵然有些人妄自称王、称帝,最终也只不过是自取灭亡罢了。故此阎圃才极力劝谏张鲁,希望他不要称王。

    他是一个标准的士人,对于张鲁的五斗米道毫不感冒,也从来不称呼张鲁为师君,反而称其为主公。

    张鲁对于自己的属下,以及治下百姓都非常宽厚,也不会在意他们对自己的称呼。

    张鲁虽然不是一代雄主,却也能够善纳良言。他听见阎圃的话以后,心中顿时有些动摇,将目光放在了杨松身上。

    若是没有董昭的提醒,杨松也不会掺和这件事情。

    然而正如董昭所言,杨氏与张鲁的关系早已千丝万缕,张鲁若是能够称王,他们杨氏在汉中的地位也会水涨船高。

    至于称王为自己招惹祸端这件事情,杨松却是有些不以为意。汉中地广民富,粮草充足,山川险峻,其余诸侯想要攻打进来却是无比困难。

    感受到了张鲁的目光,杨松急忙说道:“正如阎功曹所言,汉川百姓众多,国富民强,四周地势险峻。纵然其余诸侯不自量力前来进犯,我等又何惧之有?”

    “如今汉川百姓对于使君归心,玉玺又被人从南方的树林之中挖了出来,这正是上天选中了师君,要让师君在此称王。”

    “正所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师君若此时不称王,恐怕会寒了汉中百姓之心,反而会为自己招惹祸端啊。”

    张鲁闻言心中一惊,他乃是五斗米道的教主,对于鬼神之事自然十分迷信。现在听闻杨松这么一说,顿时又有些犹豫了起来。

    说到底,张鲁并非一代雄主,优柔寡断倒也在所难免。

    然而,杨氏在汉川之地的影响力非同一般。如今就连杨松这个杨氏的掌舵人都发话了,杨昂、杨任、杨柏自然是纷纷劝谏张鲁称王。

    有了这些人开头,张鲁麾下文武对于他称王的呼声,也就变得更高了。谁都知道,若是张鲁能够更进一步,他们的地位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假如此时极力反对张鲁称王,难保不会让人觉得自己心怀二心。故此,这些人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都纷纷开始劝谏张鲁称王。

    阎圃见到众人的表现,急忙谏道:“主公称王之事万万不可,袁公路占据三州之地,手下兵多将广,妄自称帝都是惹祸上身,更何况是主公乎?”

    杨松当即冷笑两声,说道:“袁公路称帝,主公只是称王,两者如何能够相提并论?你三番四五次阻拦师君称王,莫非有二心耶?”

    杨松的话字字诛心,其余诸将顿时将目光放在了阎圃身上。阎圃闻言,当即心中大急,指着杨松说道:“你少在这里血口喷人!”

    两人都是张鲁麾下谋士,却并非一条心。阎圃厌恶杨松此人贪财忘义,杨松却瞧不起阎圃的出身,更是嫉妒张鲁对于阎圃的信任。

    以前两人经常在张鲁面前争执,由于阎圃的确才华过人,逞口舌之利杨松又怎么会是阎圃的对手?故此,两人相争杨松经常落在了下风。

    这次好不容易抓到一次机会,杨松又岂会轻易放过阎圃?他当即准备趁胜追击,给阎圃头顶扣上一顶大帽子。

    张鲁看到两人摆出的架势,就知道他们又要争论起来,急忙打圆场说道:“好了,好了,你二人不要再多说什么了。”

    话毕,张鲁将目光放在了自己弟弟张卫的身上,说道:“公则,对于此事你有何见解?”

    张卫皱着眉头思量半晌,说道:“汉中险峻,国富民强,百姓归心。如今又有玉玺出世,百官再三劝谏兄长封王,若是不从,恐怕会寒了众人之心啊。”

    张鲁听见自己弟弟的话,当即说道:“既然如此,就依诸位之言,寻觅一个良辰吉日封王!”

    阎圃见大局已定,当即忍不住暗叹一声,没有再多说些什么。百官都劝谏张鲁封王,他阎圃一人却也是独木难支啊。

    杨松今日胜了阎圃,当即心中十分高兴。

    他回到府中以后就召来董昭,说道:“今日若非听你之言,吾亦不会竭力劝谏师君封王,更不会落了那阎圃的面子。”

    “日后只要有我杨某人在汉川,定然能够护得你一家周全。”

    董昭急忙假装感激涕零的说道:“某谢过杨公!”

    “只是吾素来听闻,师君对于阎功曹非常其器重,封王之事若是拖得久了,恐怕会从中生变啊。”

    杨松略一思量,当即说道:“无妨,我定会催促主公尽快封王。”

    一般来讲,封王不是一件小事,若是准备的足够隆重,纵然拖上一年半载的时间,也未尝不可。

    然而有汉川杨氏从中周旋,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已经为张鲁准备好了封王的一应事宜。

    就这样,张鲁在汉中自称为汉宁王,天下震动。

第五百五十八章 张松

    在汉中新买的府邸之内,当典满得知张鲁称王的消息以后,当即勃然大怒。

    “主公乃当朝大将军,收匈奴、败鲜卑、灭羌人、剿灭伪帝袁公路,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主公有此大功尚且不敢封王,那张鲁又有何德何能,敢称汉宁王?”

    董昭轻笑两声,说道:“阿满休要恼怒,我等此次前来,正是为了让张鲁称王。”

    典满闻言满脸惊容,有些结巴的说道:“这,这怎么可能?”

    典满此次跟随董昭前来汉中,只不过是奉命行事罢了。根本不知道董昭此行,究竟要做些什么。

    况且在典满看来,自家主公挟天子令诸侯,就是为了占据大义名分。若是人人都学张鲁称王,汉室岂不变成了名存实亡?

    如此一来,天子对于关中也就没有了什么作用。

    忽然之间,典满脑子一转,失声说道:“先生过来之前,主公曾经让太学杂学分院的雕刻老师,帮忙雕刻一个假的玉玺,莫非就是张鲁得到的那个?”

    在过来汉中之前,陈旭的确太学之中,让那些雕刻技艺厉害的导师,帮忙雕刻了一个假的玉玺。由于雕刻导师技艺非凡,故此这个假玉玺却是能够以假乱真。

    当然,文昭这件事情做得十分隐秘。若**满乃是文昭麾下亲兵,又是典韦儿子,恐怕也不可能知道这件事情。

    现在听闻董昭之言,再联想到以前与现在发生的事情,典满才忍不住有了这种猜测。

    董昭将右手食指放在嘴巴上面,轻声说道:“噤声!”

    强行压住心中的惊骇,典满忍不住小声问道:“先生,主公为何要如此行事,让那张鲁称王?”

    董昭却是说道:“此事你现在还是少知道一些为妙,日后我自然会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全都告诉于你。”

    董昭这次前来汉中,本来就是隐性埋名,做了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若是事情传扬了出去,不但会让文昭的谋划前功尽弃,还有可能会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故此,有些事情还是少些人知道为好。

    毕竟典满只是一个粗莽的汉子,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说漏了嘴。

    典满心中一凛,当即不敢在继续寻根究底,反而问道:“那么我等何时能够返回汉中?”

    董昭略微思量了一阵,说道:“等所有任务都完成以后,自然就可以回去了。”

    ……

    文昭得知张鲁称王,当即上报天子请求出兵征讨张鲁。天子对于文昭的请求,自然是极力赞成。

    关中的效率极高,前段时间大征兵早就聚集了五十万新兵,再加上十万关中劲卒,合计六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汉中之地。

    在此之前,天子分别向益州刘璋、荆州刘表下达诏令,让他们出兵剿灭逆贼张鲁。

    益州刘璋得到天子的诏书以后,急忙召集麾下文武议事。

    刘璋与张鲁乃是仇人,他杀掉了张鲁的母亲以及宗亲,这才使得张鲁公然反叛,割据汉中之地,屡次与刘璋交战。

    刘璋亦是数次派人前去征讨张鲁,却屡战屡败。及至今日,张鲁已经成为了刘璋的心腹大患。

    见麾下文武全都聚齐以后,刘璋当即一拍案几,厉声喝道:“吾贵为汉室宗亲,领益州牧的职位,都不敢妄自称王。想那张鲁何德何能,也敢妄称汉宁王?”

    “如今天子已经下达诏书,令吾克日起兵攻打汉中,诸位对此有何看法?”

    黄权说道:“明公乃汉室宗亲,张鲁妄自割据称王,明公领兵征讨自然是责无旁贷。只是吾听闻大将军陈文昭,亦是起兵六十万准备征讨汉中。”

    “与大将军陈文昭想比,张鲁不过一跳梁小丑罢了。两人对于益州的威胁,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故此,吾建议主公不妨暗自相助张鲁,将关中兵拒于益州之外。”

    刘璋闻言当即勃大怒,说道:“汝既然知晓吾乃汉室宗亲,又岂肯与逆贼相通,抵抗朝廷天兵?”

    “况且张鲁割据汉中,成为吾之心腹大患,彼与我之间的仇恨更是难以化解。此次张鲁称王,吾正好与大将军前后夹攻,一战将张鲁消灭!”

    张松眼珠一转,亦是上前说道:“陈旭兵力强盛,天下无人能敌。如果张鲁的汉中被陈旭攻陷,陈旭再要攻击主公的巴蜀土地,岂不更为便利?”

    “那个时候,益州又有谁能够抵挡关中兵的锋芒呢?”

    张氏乃益州的世家大族,刘璋见张松如此说话,心中虽然有些恼怒,倒也没有当场发怒。而且张松之言,也非常有道理。

    张松好似看透了刘璋的心思,当即说道:“然而主公为汉室宗亲,接受天子诏令讨伐逆贼张鲁,亦是不容推辞。”

    “某有一计,既可以使得主公夺取汉中壮大实力,又不会让陈文昭领兵进入益州之地。”

    刘璋闻言当即大喜过望,问道:“子乔有何妙计,但说无妨。”

    张送道:“刘荆州亦是汉室宗亲,荆州国富民强,带甲之众何止百万,又与汉中相邻。若主公派人邀请刘荆州共伐汉中,他定然不会推迟。”

    “只要主公与刘荆州联合,在陈文昭攻下汉中以前,率先击败张鲁夺取汉中之地。那个时候,陈文昭再无借口兴兵攻打汉中,必然退兵。”

    刘璋问道:“若是他不退兵非要夺取汉中,又该如何?”

    张松冷笑两声,说道:“只要主公能与刘荆州结盟,纵然陈文昭起大军攻打汉中,我等仗着山川之险,亦是不会对他有丝毫畏惧。”

    刘璋被张松说动,问道:“何人能够出使荆州?”

    张松急忙说道:“某举荐一人,必可担此重任。”

    刘璋问道:“子乔举荐何人?”

    张松道:“此人姓法名正,表字孝直。此人乃是扶风人氏,有经天纬地之才,现任新都县令一职。主公若派遣此人出使荆州,定然能说得刘荆州出兵相助。”

    刘璋却是怫然不悦,说道:“让一县令出使荆州,岂非让天下人笑我益州无人乎?此事休要再提!”

    张松再三劝谏,刘璋始终不从,而后派遣黄权出使荆州。

第五百六十章 反心

    历史虽然有极其强大的修正性,仍旧因为文昭的到来而被改的面目全非。

    由于文昭的插手,导致张鲁挖出玉玺的事情提前了许多年。

    而且因为董昭在杨松面前进言,使得张鲁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听从阎圃的建议,反而在汉中南面称王。

    这一系列事情引发出来的变故,使得张松举荐法正出使荆州,也整整提前了九年。

    现在的法正只不过是一个新都县令,尚未被任命为军议校尉。而且法正现年刚刚二十三岁,在刘璋眼中也太过年轻。

    故此,刘璋根本没有听从张松的举荐,派遣法正出使荆州。

    自己的建议被拒绝,张松心中一直郁郁不平,他向刘璋辞别离开了成都,前去新都面见法正。

    对于张松的到来,法正自然是十分高兴,非常热情的将张松迎到了府邸之内。两人坐定以后,法正就让人准备了一些酒食,与张松对饮起来。

    法正喝了一杯酒,问答:“子乔今日为何会来到此地?”

    张松也不说话,只是连饮三杯烈酒,这才叹息道:“此次张鲁称王,天子下达诏书要求主公征讨汉中。”

    “我素知孝直有经天纬地之能,这才在主公面前举荐孝直,想让你出使荆州,好立下大功能够得到主公重用。”

    法正端着酒杯的右手一顿,问道:“子乔为何说出使荆州乃大功一件?”

    张松洒笑两声,说道:“以孝直之才,难道还猜不出来么?与汉中相邻的诸侯,又不止主公一家,那刘荆州亦是如此。”

    “此次张鲁称王,主公与刘荆州都乃汉室宗亲,如何不会接到天子命令讨伐张鲁的诏书?若是其余诸侯,尚且能够不顾天子诏书,主公与刘荆州却是无法拒绝啊。”

    “故此,这次出使荆州劝说刘景升出兵汉中,根本没有丝毫难度,这难道不是大功一件?”

    张松对于法正这个好友,亦是十分够意思,想方设法要让法正出人头地。可以说,若非张松一直在刘璋面前极力举荐,法正还不见得能够担任新都县令这个职位。

    法正将杯中酒水喝完,而后在手中慢慢转动着酒杯,说道:“看来是刘益州没有理会子乔的举荐,拒绝让我出使荆州吧。”

    张松猛然往口中灌进了一杯酒,颓然说道:“正是如此!”

    话毕,他也不再说话,只是不停的喝酒。

    至于法正,眼中却是闪过微不可查的阴霾。他胸中有满腹才华,亦是少年轻狂,却不想在益州屡屡碰壁,甚至要让好友尽力周旋才能得到一个县令的职位。

    每每念及于此,法正心中又有一股怨气。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

    其实在法正心中,一直没有将刘璋视为君主,不然方才他也不会称其为‘刘益州’了。

    屋内的气氛有些压抑,两人随后都没有在说什么,只是推杯换盏喝个不停。及至最后,两人全都酩酊大醉,也顾不上什么礼仪,勾肩搭背摇摇晃晃的来到了庭院之内。

    “噗通!”

    两人喝得太多,居然一起栽倒在地。法正先爬了起来,指着张松哈哈大笑起来。

    继而,法正突然拔出腰中的佩剑,在庭院之内摇摇晃晃的开始舞剑。他一边舞剑,一边放声歌唱。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文昭盗窃曹操的短歌行,这个时候却被法正拿出来吟唱。唱到这里之后,发证的声音忽然戛然而止。

    他扔掉了手中的佩剑,身体呈一个大字躺在了庭院内的草滩上,静静观看着天空中的明月。

    张松亦是从地上爬了起来,摇摇晃晃的走到法正身旁,学着法正的样子躺在地上。

    都说醉酒误事,喝酒能让人感觉十分糊涂,其实不然。喝酒麻醉的只是身体与神经,很多人喝醉以后头脑却是十分清醒。

    只不过头脑虽然情形,身体却有些不受支配,甚至说话也都有些不经过大脑。当然,喝醉以后身体不受控制头脑却十分清醒,也并非所有人都是这样。

    毫无疑问,法正与张松就是如此。

    汉代多狂士,他们的行为举动放荡不羁,却不会遭受他人的鄙视。像法正、张松这样酒后放纵,哪怕被人看到也不会说些什么。

    两人都躺在草滩之上,听着虫鸣鸟叫的声音默默不语。

    足足沉默了一炷香的时间,张松醉意稍去以后才问道:“孝直方才吟唱的诗句,可是陈文昭所做的短歌行?”

    法正答道:“正是。”

    张松谓然一叹,道:“孝直可是有心投奔陈文昭?”

    法正先是沉默不语,而后才说道:“刘璋并非明主,益州之地早晚必被他人所得矣。吾闻陈文昭雄才大略,求贤若渴,从这首诗句之中,也可以看出他对于人才的渴望。”

    “法某不才,却也自幼饱读诗书,精通兵法韬略。若有机会,也想去看看陈文昭到底是真的选贤举能,还是徒有虚名。”

    张松定定望着天空中的明月,有些不甘的说道:“益州之地乃天府之国,地势险要,人口众多,才德之士辈出。”

    “可惜刘益州并非明主,不然在这个乱世之中,未尝不能做出一番事业。”

    法正当即说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子乔若是有意,不妨弃刘而去,寻一明主投之,好在乱世之中封侯拜相,博取功名利禄。”

    张松对于碌碌无为的刘璋早就心有不满,若是刘璋能够善纳良言,任用像法正这样的贤士,也未尝不能仗着山川之险抵御其他诸侯。

    若是这样,刘璋还值得张松辅佐一番。

    可是刘璋毫不犹豫拒绝了张松举荐的人才,却使得张松有些心灰意冷,再无辅佐刘璋之意。

    (票票,求票!)

第五百六十一章 欲试文昭

    见张松有些意动,法正急忙趁热打铁的说道:“此次汉中必为大将军所得,汉中若失,益州早晚不保。若子乔不趁早为自己谋划,恐怕日后会惹祸上身啊。”

    张松心中一凛,急忙问道:“孝直为何如此肯定,汉中必将会为大将军所得?”

    法正摇了摇有些昏昏欲睡的脑袋,说道:“吾早就听闻关中开始大肆征兵,兵马刚刚征调完毕,汉中张鲁就挖出了玉玺,并且自称汉宁王。”

    “张鲁此人虽然割据一方,却一心求道并无太大野心。一般来讲,纵然他挖出了玉玺,也不会妄自称王,而为自己招来祸端。”

    “子乔细细思量一下,是否感觉此事有些蹊跷?”

    张松听闻法正的话,当即心中一惊,酒也醒了三分。他皱着眉头思量半晌,这才有些不确定的问道:“难道孝直以为,张鲁称王这件事乃是大将军一手主导?”

    说出这句话以后,就连张松也感到非常不可思议。

    “陈文昭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恐怕是这个世上,最不愿意看到别人称王、称帝的诸侯了。若是人人称王、称帝,陈文昭纵然拥有天子,也再无益处矣。”

    法正却是坐了起来,微微摇头说道:“若是张鲁称王,陈文昭能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汉中,又会是怎样的结果?”

    张松心中一凛,说道:“前番袁公路称帝,诸侯全都蠢蠢欲动。陈文昭迅速击败袁公路,却使得天下诸侯再也不敢有所逾越。”

    “若是张鲁称王以后,陈文昭迅速攻下汉中,不仅会使得自己声威大震,震慑诸侯不敢再有异心。还能以汉中为根基,攻略整个益州。”

    法正微微颔首,说道:“子乔之言大善,陈文昭恐怕就是有这种心思啊。”

    “巴蜀之地乃天府之国,高祖得知而成霸业。陈文昭雄才大略,不可能放过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的益州。”

    张松细细思量半晌,这才有些疑惑的问道:“若果真如此,他又为何下诏让主公,以及刘荆州出兵汉中?陈文昭就不怕主公在他之前,击败张鲁占据汉中么?”

    法正冷笑两声,道:“刘益州若是有本事攻下汉中,又岂会等到今日?刘荆州亦是守城有余而进取不足,想要攻入地势险要的汉中,何其难也!”

    张松道:“孝直也知汉中地势险要,若是张鲁派遣上将紧守关隘,纵然陈文昭起兵百万,恐怕也不容易夺取汉中之地吧?”

    “只要张鲁能够守住汉中一年半载,关中兵缺粮必定不战自退,陈文昭又如何能够迅速占领汉中?”

    法正微微一叹,说道:“子乔不了解张鲁此人,若是陈文昭、刘益州、刘荆州三路诸侯共伐汉中,张鲁见敌军声势浩大必定心怯。”

    “若此时有人前去劝降,他很有可能会不战而降。”

    张松心中一惊,当即说道:“孝直又如何能够肯定,张鲁一定会投降陈文昭?”

    法正说道:“刘益州与张鲁有杀母之仇,此仇不共戴天,他绝对不会投降刘豫州。张鲁虽然并非明主,却也可以看出陈文昭与刘荆州哪个更有前途。”

    “试想一下,若是一定要投降一个诸侯,他会选择哪个?”

    张松闻言当即不再言语,这个问题根本不用多说,张鲁肯定会选择实力强大,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陈文昭。

    更何况,刘表乃汉室宗亲,虽然礼贤下士,然而目标大多都是那些有名望之人。张鲁若是降了刘表,必定不会受到厚待。

    与之相反,陈旭求贤若渴,颁布唯才是举的招贤令。两者选一,根本不用猜测结果。

    法正继续说道:“除此之外,子乔莫要忘了陈文昭出身黄巾?黄巾军与天师道之间,可是有很大渊源呐。”

    太平道与天师道本为同源,当初张角率领黄巾军起义的时候,五斗米道首领张修也在巴郡率众起义,攻占汉中部分地区,配合东方太平道策动的黄巾军大起义。

    随后朝廷征讨天师道不利,益州牧刘焉就以怀柔的手段,任命张修为别部司马,又委张鲁为督义司马。

    那个时候天师道首领张修,夺取了张鲁父亲张衡教主的位置。及至后来,张鲁更是杀掉张修,自立为天师道‘师君’。

    然而,天师道与太平道之间的渊源,却也非常深厚。

    换成别人前去劝说被大军压境的张鲁,不见得能够说得张鲁投降,换成了张角女婿的陈旭,却是有极大可能说降张鲁。

    还好陈旭没有听到法正的话,不然定会惊为天人,为法正的智谋所折服。法正所猜测到的虽然不是全部,却也**不离十了。

    听到了法正的一番话,张松当即叹道:“主公若是能够重用孝直,你我兄弟二人合力为主公夺取汉中,而后北拒关中军,未尝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虽说历史上张松向刘备献上益州的地图,心有反意。然而这并不代表,他不是一个忠义之人。

    正是因为张松太聪明了,知道刘璋并非明主,益州基业早晚必被他人所得,这才有了迎刘备入蜀的意图。

    自古以来,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张松虽然长相丑陋,却也有着超乎常人的雄心壮志,想要在乱世之中干下一番大事业。

    刘璋并不满足张松择主的标准,被人抛弃到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想要一个聪明人为一个昏庸之主尽忠,却是有些不太现实。

    念及于此,张松眼中当即闪过一道厉色,对法正说道:“孝直,刘益州并非明主,若是等到陈文昭夺取汉中以后,益州之地早晚都会易手。”

    “既然如此,我等何不将益州献给一位明主,好当做进身之阶?”

    见张松下定决心反叛刘璋,法正脸上才露出了笑容。而后,他严肃的说道:“虽然传言陈文昭乃是一方明主,也难保只是徒有虚名。”

    “想要真正了解此人,子乔还应当亲自前去见他一面才好。”

    张松问道:“我如今在益州任职,如何能够轻易离开?”

    法正道:“可如此,如此!”

第五百六十二章 黄权激刘表

    荆州南郡,襄阳城,州牧府之内,刘表麾下文武齐聚一堂。

    刘表拿着天子颁布的诏书,环视众人说道:“如今张鲁称王,天子下诏令吾领兵讨贼,不知诸位有对此有何看法?”

    蔡瑁急忙说道:“汉中山高路险,若是我等出兵讨伐,恐怕难以攻克。更何况这道诏书虽然名义上乃是天子颁布,实际上何人不知这是陈文昭的意思?”

    “空耗钱粮讨伐汉中,愚以为如此行事不可。”

    蒯良却是说道:“主公乃汉室宗亲,自当拥护汉室。如今张鲁称王,对于汉室威信的打击之大,无可估量。”

    “主公若时刻得到天子诏书而无动于衷,恐怕会惹人非议,反而不美啊。”

    蒯越亦是说道:“张鲁妄自称王,天下应当共讨之,主公乃皇室贵胄,讨伐逆贼更是责无旁贷。”

    刘表皱着眉头说道:“话虽如此,然而汉中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想要攻下汉中,恐非易事啊。”

    蒯良微微一笑,说道:“主公只需派人前去攻打汉中即可,至于打不打得下来,却无关紧要。”

    刘表闻言先是一愣,而后才恍然大悟。

    上次袁术称帝,刘表就找借口没有出兵讨伐,只是为陈旭提供了一批粮食。事过之后,却有不少心怀汉室之人,对于他颇有非议。

    刘表毕竟乃汉室宗亲,假如张鲁称王他却无动于衷,而且又不奉天子诏书讨贼的话,对于他直接名声必定有所损害。

    然而,只要他派人出兵攻打汉中,无论打不打得下来,都给了天下人一个交代。

    刘表也能告诉天下人:看,我的确忠于汉室,出兵为国讨贼。

    出不出兵乃是态度的问题,打不打得下来却是能力的问题,只要刘表向汉中出兵,纵然打不下来汉中,别人亦是无话可数。

    只待战局僵持下去以后,他就可以借口军中缺粮而撤兵。念及于此,刘表当即一脸喜色,就准备调兵遣将攻打汉中。

    就在此时,左右进来报告:“主公,益州派遣了使者过来,想要面见主公。”

    蒯良闻言当即说道:“此必是刘益州派人与主公相约,共伐汉中。”

    “看来不止是我一人接到天子诏书啊。”刘表先是自言自语,而后向蒯良问道,“子柔,刘益州派遣使者过来,吾当何以答之?”

    蒯良思量半晌,说道:“主公此去攻打汉中,定然会消耗不少钱粮。若益州使者果真邀请主公共伐益州,不妨如此,如此。”

    刘表闻言大喜过望,当即让人将益州使者领了进来。

    黄权一袭青衫,姿容甚伟,身上还带着淡淡的儒雅气质。刘表看到他的第一眼,当即十分喜爱。

    黄权进入州牧府之后,见到坐在主位的刘表,当即作揖行礼问道:“益州主薄黄权黄公衡,见过刘荆州!”

    刘表摆了摆手,说道:“公衡此次前来荆州,所为何事?”

    黄权站直了身体,侃侃而谈:“逆贼张鲁,妄自割据汉中裂土封王,当真是罪大恶极。吾主刘益州乃汉室宗亲,自然不会坐视张鲁行此大逆不道之事,欲起兵讨伐。”

    “刘荆州亦乃汉室宗亲,想比也不会坐视张鲁这等乱臣贼子活于世间,故此吾主派遣我过来,欲邀请刘荆州共伐汉中,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

    不得不说,黄权的确才能非凡,他说的话也十分有意思。

    黄权没有说刘璋是接到了天子诏书,这才准备起兵攻打汉中,反而将刘璋汉室宗亲的身份搬出来,说是为了大汉的威望才准备起兵。

    随后,黄权又点出了刘表汉室宗亲的身份。

    他的言下之意就是:你也跟我家主公一样,都是汉室宗亲,我家主公为了维护大汉的威望,已经准备起兵攻打张鲁,你好意思安安稳稳的坐在荆州么?

    刘表听到黄权的话,笑容顿时僵在了脸上。

    本来依照蒯良之言,若是益州使者邀请荆州共伐汉中,刘表就会故意装出为难的样子,而后向益州索要钱粮,用以供给大军的用度。

    然而黄权的一番话,却是让刘表有些说不出口。

    蒯良看到刘表的样子,当即暗道不好,他只得挺身而出厚着脸皮说道:“黄主薄之言大善,吾主乃汉室宗亲,讨伐逆贼自然是责无旁贷。”

    “只是这几年荆州收成不好,府库之中的存粮已经入不敷出,这段时间却是一直在为粮草发愁啊。”

    黄权听到了蒯良的话,就在心中暗暗想到:“此人的言下之意,恐怕是想趁机从益州敲诈一笔钱粮啊。”

    荆州本来就是产粮大州,哪怕当初三年干旱引起的大饥荒,对于荆州的影响也并不大。这几年大汉风调雨顺,黄权可不相信荆州会缺粮。

    想到这里,黄权在心中冷笑几声,表面却是略带嘲讽的说道:“人人都说荆州乃是天府之国,产粮大州,却没想到在刘荆州的治理下,居然会缺乏粮草。”

    “既然如此,我这就返回益州禀明吾主荆州的详情,好让吾主尽早发兵独自一人剿灭逆贼张鲁。”

    说到这里,黄权当即转身往外走去,口中仍旧说道:“真是可惜啊,泱泱大汉却只有吾主,才是真正忧国忧民的汉室宗亲啊!”

    刘表听到这里,身子顿时气得有些发抖。他没有想到,黄权居然如此光棍,如此不给人留面子。

    前面黄权说荆州乃产粮大州反而缺乏粮草,这简直是毫不掩饰的嘲讽刘表,不会治理国家。黄权转身说的那句话,亦是夹枪带棒,说刘表空有汉室宗亲的名头,却不忠于汉室。

    若今日黄权之言传出去,并且刘表果真不发兵汉中的话,刘表的名声就会变得臭不可闻。

    想到这里,刘表当即强行压住心中的怒火,厉声说道:“黄主薄且慢,荆州虽然缺粮,然而吾既然身为汉室宗亲,又岂会因为缺粮之事而放纵逆贼称王?”

    “今日纵然耗尽国库,吾亦要尽起大军攻克汉中!”

    黄权脸上露出了微不可查的笑意,急忙转身说道:“刘荆州高义,忠于大汉之心真是苍天可鉴啊!”

第五百六十三章 四面楚歌

    汉中郡,南郑城,汉宁王府之内,张鲁麾下文武齐聚一堂,众人的脸色都有些不太好看。

    张鲁虽然称王十分仓促,然而王府修建的规模却是丝毫不小,王府里面尽显奢华。当然,汉宁王府并不是新修建的府邸,而是由一个豪华府邸改建而来。

    纵然府邸之内再怎么富丽堂皇,府中众人却也没有心思欣赏,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淡淡的焦急,以及那么一丝丝的恐惧。

    阎圃这段时间每日熬夜,他的眼中现在已经布满了血丝。

    “主公,刘璋起兵十五万由广汉郡出击攻打沔阳;刘表出兵十万,由荆州开始攻打上庸;陈文昭出兵百万,屯兵汉中以北。”

    “汉中地势虽然险峻,却也抵挡不住这么多兵马啊。”

    其实三路诸侯攻打汉中的兵力,根本没有那么多,只不过是他们诈称的罢了。

    其中刘璋出兵八万,诈称十五万;刘表出兵五万,诈称十万;陈旭出兵六十万,诈称一百万。

    由于交通不便,汉中的侦查手段也并不十分高明,故此根本没有摸清这三路诸侯的真实兵力。

    张鲁咽了咽口水,嘶哑着嗓子说道:“陈文昭麾下兵马真的有一百万么?”

    也怪不得张鲁如此不堪了,百万兵马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整个汉中所有百姓加起来也不过一百万左右罢了。

    饶是如此,汉中也是整个大汉人口众多,屈指可数的郡城了。

    黄巾起义以前,整个汉中之地也只有不到三十万左右的人口。若不是关中、凉州连年战乱不休,不少百姓涌往汉中,这里的人口根本不可能膨胀到一百万。

    现在整个凉州所有汉人加在一起,人口也不足四十万。由此可以推测,如今汉中的百万人口,有多么恐怖了。

    纵然张鲁以五人抽一丁的征兵方式,也最多只能聚集二十万人马,又如何能够与关中的百万大军相抗衡?

    现在张鲁的心中非常恐慌,他已经后悔当初听从杨松的建议,在汉中称王了。

    阎圃脸色十分凝重,说道:“刘璋、刘表这两路兵马,应该是虚张声势,麾下真实的数量,可能只有他们所报的一半。”

    “然而,北方的关中兵却是铺天盖地,不计其数,根本没有办法估量详细人数。以我观之,纵然没有一百万人马,应该也不会少于五十万。”

    王府之内的众人闻言,全都面如土色,心中惧怕不已。

    张鲁有些失魂落魄的说道:“这,这到底该如何是好?”

    荆州兵攻打上庸,因为距离南郑太过遥远,张鲁尚且并不担心。然而益州兵攻打沔阳,张鲁却不得不派重兵把守。

    因为沔阳乃是南郑西边门户,只要沔阳城破,益州军就会立刻兵临城下。

    好在汉中地势险峻,张鲁曾经亦数次击退益州军,对于益州兵马也并不是十分忌惮。

    然而,现在张鲁要面对的是三路强大的诸侯,需要分兵把守汉中。这样一来,汉中的兵力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阎圃说道:“从北方攻打汉中的道路共有六条,陈文昭兵力众多,若是分出六路大军攻打汉中,情况会更加不妙。”

    阎圃的担心也并非没有道理,虽说关中兵南下的六条道路都非常险峻,易守难攻。然而,哪怕陈旭兵分六路,每路仍旧有十万人马。

    纵然这些道路再如何地势险峻,没有两万人马也很难守住。如此一来,只是抵御北方的陈旭就要十二万人马。

    虽说汉中极限征兵可以征得二十万人马,可是以前张鲁没有料到这种情况,境内兵马只有十万之众,这还包含了各个郡县的郡国兵。

    这样算来,张鲁能够调动的兵马也只有八万左右。再除去抵挡刘璋、刘表的人马,汉中能够调集五万兵马防御北方关中兵,都有些困难。

    也就是说,凭借汉中的一郡之地,无论如何都抵挡不住三路诸侯的围攻。

    张鲁想到其中的关键,脸色当即变得煞白。

    杨松见此情形,想起了临走之前董芬的话,脸色有些变幻不定。

    董芬也就是董昭的化名,他现在已经向杨松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并且向杨松承诺:只要杨松能够劝说张鲁投降大将军陈旭,就可以保得汉中杨氏的荣华富贵。

    不仅如此,张鲁这个汉中之主也会得到大将军的礼遇。

    杨松当初听闻三路诸侯攻打汉中的时候,每日都是心惊胆战,得知了董昭的身份以后,他又如何不明白,自己已经中了董昭的圈套?

    可是现在汉中已经很难得以保全,若此时不趁机投降实力强大的陈旭,恐怕以后再无机会。

    念及于此,杨松心中自然就有了计较,而后将董昭奉为上宾。

    此时杨松见众人全都苦着一张脸,顿时上前说道:“如今三路大军压境,汉中已经难以保全,师君何不将关中献于大将军?”

    “大将军出身太平道的黄巾军,与师君的天师道颇有渊源。只要师君能够献城投降,相比大将军也不会再为难师君,反而会因为那段香火情,保得师君一生富贵。”

    杨松语音刚落,张鲁麾下的文武全都面露意动之色。也许现在的汉中文武,投降陈旭才是最好的选择。

    张鲁闻言一怔,而后说道:“吾现在称王,大将军又岂肯放我一条活路?”

    杨松心中一喜,急忙说道:“今日大将军使者已经来到我的府邸,告知与我,只要主公能够除掉王爵献城投降,必会得到大将军优待。”

    “若是使君不信,不妨现在就将关中使者召上来,仔细询问一番。”

    杨松说这话的时候得意洋洋,却没发现张鲁、张卫、阎圃已经变了脸色。

    关中的使者进入汉中没有直接拜访张鲁,反而先去面见杨松。再加上之前,杨松一力建议张鲁称王,现在又劝谏张鲁投降陈旭,却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

    张卫猛然拔出腰中佩剑,指着杨松厉声说道:“你这贼厮,莫非早与关中有勾结,想要将汉中卖与陈旭?”

    话毕,张卫就挺剑上前,准备杀掉杨松。

第五百六十四章 调兵遣将

    杨氏乃汉中名门望族,把持着汉中的军政大权,哪怕张鲁想要动汉中杨氏,也要忌惮三分。

    这也是为什么,张鲁占据汉中以后,大肆提拔重用杨氏中人了。其中杨松乃是张鲁的谋士,杨昂、杨任、杨柏都是汉中统兵大将。

    张卫要上前杀杨松,杨昂等人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全都过来架住了张卫。

    杨松虽然贪财忘义,没有什么才能,终究是汉中杨氏的重要人物,自然有着属于世家子弟的傲气。

    当初张鲁入驻汉中,若非借助杨氏,不见得能够在这里站稳跟脚。再加上杨氏庞大的势力,故此杨松并不十分忌惮张卫。

    今日他没有想到,张卫居然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要来杀自己,当即勃然大怒。

    杨松指着张卫,怒声喝道:“师君在此,又岂容你这这里放肆?莫要以为你乃是师君的胞弟,就可以如此肆无忌惮。”

    斥责完了张卫以后,他当即脸色一变,哭丧着脸来到张鲁面前说道:“某忠于师君之心,苍天可鉴。张卫却不明不白的想要当众杀我,还请师君能够为我做主。”

    张卫被杨昂等人拦住挣脱不得,听见杨松的话以后,当即怒声说道:“当初若不是你极力劝谏主公称王,又怎会招来此等大祸?”

    “现在你又勾结关中使者,想要卖主求荣,难道还不当杀?”

    抓住张卫的杨任闻言,却是脸色一沉,说道:“饭可以乱吃,话却不能乱说。吾兄长只是一心为师君考虑,投不投降大将军,也是看师君的意思,又何谈卖主求荣?”

    “你当初不也是一力劝谏师君称王么?”

    张鲁看着强势的杨氏众人,眼中闪过一道微不可察的厉色,只不过被他很好的掩饰过去罢了。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若不是非常强势的诸侯,都要受到当地豪强、以及世家大族的掣肘。纵然是那些雄才大略的君主,亦是不能完全消除当地世家大族的影响。

    就好似袁绍为了在冀州站稳跟脚,就重用冀州本地人氏沮授、审配,让他们一个掌军事,一个掌内政。相比较而言,许攸等人的权势就要逊色许多。

    张郃、高览这两个冀州本地人氏能够得到重用,也未尝没有他们家世的缘故。其他诸如曹操、刘表、孙策等人,也都受到了当地世家大族的严重掣肘。

    张鲁虽然名义上乃是汉中之主,然而杨氏的影响力遍布整个汉中,张鲁却一直没有彻底掌控汉中。

    以前杨氏之中的几人,对于张鲁倒还十分谦卑,没有想到在汉中四面楚歌的时候,他们居然变得如此胆大妄为。

    强行压住心中的怒火,张鲁斥责张卫道:“杨长史对吾忠心耿耿,一心想要为我出谋划策,公则又怎能对杨长史如此不敬?”

    张卫正要反驳,但是看到张鲁阴沉的脸以后,只得低头不语。

    他也知道杨氏在汉中势力极其庞大,现在正是汉中生死存亡之际,与他们闹翻没有什么好处。

    张鲁对于如今的局势也非常无奈,正皱着眉头思考该如何的时候,忽然有人急匆匆的闯了进来。

    信使大声说道:“师君,关中大将徐晃率领五万人马,从凉州绕道直接领兵抵达阳平关城下。那徐晃放出话来,说五万大军只是先锋,若是师君不早日投降,破城之日鸡犬不留!”

    张鲁闻言失声叫道:“从凉州绕道抵达阳平关城下,至少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徐晃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兵临城下?”

    信使的话,在汉宁王府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任谁也没想到,关中兵既然这么快就抵达了阳平关城下。

    若是关中大军从子午谷、骆谷道、斜谷道、陈仓故道兵临城下,众人也都不会这么惊讶。

    然而徐晃走的这条路线,乃是关中通往巴蜀距离最远、最靠西边的路线,也就是历史上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路线。

    若非关中早就觊觎汉中之地,绝不可能这么快就兵临城下。想到关中兵这次的南征蓄谋已久,众人都感觉到了深深的寒意。

    杨松趁着张鲁六神无主的时候,再次谏道:“关中兵蓄谋已久,师君若不趁早投降大将军,待城破之日悔之晚矣!”

    杨松话音一落,就有不少文武也都纷纷应和。

    就在此时,又有信使来报:“关中细作已经得到消息,北面的关中大军全都往凉州绕去,很有可能会走徐晃的那条路线,攻打阳平关。”

    张卫当即说道:“陈文昭若是兵分六路,吾尚且有些忌惮。现在他合兵一处,准备带领大军攻打阳平关,吾却是丝毫不惧。”

    “阳平关险峻无比,纵然关中兵大军压境又有何妨?兄长还请与我两三万兵马,某定然要让那陈旭有来无回。”

    张鲁有些犹豫的说道:“关中兵实力强盛,贸然与之为敌恐怕会自取灭亡啊。”

    张卫当即奋然说道:“若是某兵败身亡,兄长再投降不迟;若侥幸击破关中兵,兄长休要再提投降之事!”

    张鲁禁不住张卫的苦苦哀求,只得答应给他三万兵马前去防守阳平关。在张鲁心中,也未尝没有一丝击败陈旭,名扬天下的侥幸心理。

    只要张卫能够守住阳平关两三个月,关中的百万大军,必定会因粮草不济而不战自退。那个时候,刘璋、刘表也都不足为虑了。

    见兄长同意自己领兵拒敌,张卫当即大喜过望,就要点齐兵马杀奔阳平关。

    杨松却忽然谏道:“吾素闻关中兵骁勇善战,猛将、谋士不计其数,张卫将军既然决定与关中兵决一死战,不妨多带几员将领前往,好倚为臂膀。”

    对于杨松的好心提议,张卫虽然感到不可思议,仍旧觉得有些道理。他正准备讨要几员大将随他一同前往,就听到了杨昂、杨任请战的声音。

    张鲁思量半晌,终究还是同意了两人的请战。

    一直站在旁边不说话的阎圃,眼中忽然闪过一道莫名的光芒,上前说道:“主公,某愿意随军出征,为张卫将军出谋划策。”

    张卫闻言大喜过望,当即说道:“若有阎主薄一同前往,此次必定能够大破关中兵!”

第五百六十六章 刘袁之战

    陈留外面,袁军黑压压的一片。

    他们带上自己战死袍泽的尸体,默默往后面退去,脸上布满了疲惫。

    夕阳西下,晚霞布满了天空,整个战场都被鲜血染成了红色。鲜血与天际红彤彤的晚霞交相辉映,别有一番惊心动魄的美丽。

    袁绍右手紧紧握住剑柄,手上青筋暴起,脸色阴沉的看着远处的城池。

    一个多月了,袁绍领兵南下攻打刘备,已经耗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再加上远征公孙瓒所消耗的时间,袁绍今年已经连续征战了半年之久。

    虽说冀州富庶,人口众多,却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啊。特别是前几年席卷大汉的饥荒,就连冀州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好在这几年风调雨顺,冀州这才积攒了一些家底。可是经过半年的征战,哪怕是富庶的冀州也有些难以支撑。

    许攸来到袁绍面前,说道:“主公还是先回营寨休息吧,这些天你每晚都忙到半夜,要多多注意身体啊。”

    听见许攸的话,袁绍眼中闪过一丝柔色,继而又有些无奈的说道:“前番大耳儿据黄河天险,这才抵挡住了我大军南下的步伐。”

    “却不想如今他死守陈留,我等连续猛攻半月,也根本无法攻克城池啊。最为让人气愤的是,那关羽还屡次断我粮道,斩杀了吾麾下数员大将。”

    “若此次不是攻克陈留,杀掉大耳儿以泄我心头之恨,天下人又会怎么看待我?”

    刘备听从司马懿的建议,先扼守黄河天险与袁绍周旋。随后又坚壁清野,将他占领兖州境内的百姓全都南迁进入豫州。

    这段时间,刘备足足与袁绍周旋了将近半个月。

    后来刘备主动领兵撤退往陈留,扼守住袁绍南下豫州的道路,率领大军死守城池再次超过了半个月。

    半个月以来,袁绍费尽心机想要攻克城池,却始终没有成功。

    他派人用云梯、冲车攻城,司马懿就让人往云梯、冲车上倒火油,而后一把火将这些攻城器械烧个干净。

    袁绍又让人耗费大量时间建造井栏,弓箭手躲到井栏里面往城中射箭,掩护大军攻城。却被勇猛的张飞带人冲出城中,将井栏全部毁去。

    袁绍又四面挖地道,想要效仿灭掉公孙瓒的计策,攻入城中。却被司马懿以瓮听之法,发现了地道的方向,而后掘壕沟以烟熏之计,将里面的袁绍军全都熏死。

    可以说,这段时间袁绍麾下的谋士,几乎把所有攻城的方法都用过了一遍,却全部被司马懿识破,使得袁绍根本没有办法攻破陈留。

    袁军连续半年的征战,从冀州到辽东,又从辽东来到陈留郡,奔袭上千里,早已疲惫不堪。若不是仗着前番大胜公孙瓒士气高昂,恐怕军队早就毫无战心了。

    除此之外,关羽利用豫州仅有的五百骑兵,不断骚扰袭击袁军粮道,也使得袁绍头痛不堪。后来袁绍派遣大将领兵护粮,却被关羽杀掉了几个。

    没有办法之下,袁绍只得派遣鞠义带领的先登营,以及文丑带领的一彪骑兵护粮,这才挫了关羽的锐气,使他不敢再觊觎袁军粮草。

    如此一来,却是让袁军运粮的成本、消耗大大增加,使得冀州后勤更加不堪重负。

    沮授一身戎装走到袁绍面前,面带忧虑之色的说道:“主公,未曾想陈留居然如此难以攻克,再这样消耗下去的话,冀州恐怕会元气大伤。”

    “曹孟德乃是冀州盟友,主公何不作书一封,请求曹孟德出兵相助,共伐豫州?”

    袁绍闻言却是脸色一沉,冷哼一声就往营寨的方向赶去。

    以袁本初的骄傲,又怎么会在攻打刘备的时候,向曹操请求帮助?更何况,假如曹操出兵的话,袁绍不见得能够独占豫州。

    现在的袁绍、曹操都早已今非昔比,纵然袁绍能够打下豫州,却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担忧领土太过狭长,不太好守。

    曹操经过数年的养精蓄锐,手下亦是兵多将广,粮草充足。特别是当初袁绍与曹操一战,更是使得袁绍不敢再小觑曹操这个总角之交。

    想要让曹操出兵相助,不可能不分给他一些利益。在袁绍眼中,刘备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根本没必要请求曹操的相助。

    故此,不管是为了颜面,还是为了整个豫州之地,袁绍都不愿意让曹操插手。

    回到营寨之中的袁绍,下达了一条命令:死死围困陈留,莫要让豫州的粮草运输进入城中。

    袁绍不相信,陈留之中有吃不完的粮草,哪怕是比拼消耗,袁绍也要攻破陈留生擒刘备,而后打下整个豫州。

    虽然现在他耗费的钱粮不少,可是只要能够打下豫州,再多的消耗全都值得。

    当天晚上,袁绍行走在营寨之内,望着满天的繁星,喃喃自语道:“秋收即将来临,只要粮食收获以后,后勤就不会再有压力了。”

    “那个时候,也就是陈留城破之日!”

    天空中的星宿,被袁绍纳入了眼中,慢慢演化成了一个宇宙的雏形。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此时的袁绍,却有着吞吐宇宙之志。

    陈留之内,刘备奔走在城墙之上,不断安慰、鼓励守城的士卒,让他们时刻保持着高昂的士气。

    虽然陈留已经抵挡住了袁军半个月的猛攻,城中刘军的损失亦是不小。

    若非刘备每日都与士卒们同吃同住,十分关心爱护受伤的战士,陈留也不见得能够支撑这么久。

    巡视完了城墙以后,刘备感到了深深的疲惫。他下了城墙走向一个普普通通的庭院,看到里面那个年轻的身影,才觉得再次充满了力量。

    这段时间司马懿屡次识破袁军计谋,更是让刘备对他刮目相看。他相信只要司马懿还在城中,就一定可以守住陈留。

    “仲达,大将军会出兵么?”

    司马懿转过头看着面带疲惫之色的刘备,轻声说道:“再过半个月就是秋收的时节,秋收之时,主公一定会出兵冀州!”

    “还有半个月么?”

    刘备轻声呢喃几声,眼中却是绽放出了莫名的神采。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357/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军神最新章节! 作者:冰雪尘所写的《三国军神》为转载作品,三国军神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军神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军神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军神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军神介绍:
陈旭,魂入汉末,由一介平名,不断蜕变,最后成为战无不胜的军神。他站在权利的巅峰,俯瞰众生。
三国军神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军神,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军神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