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军神TXT下载三国军神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军神全文阅读

作者:冰雪尘     三国军神txt下载     三国军神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百三十二章 争论不休

    听到了文昭之言,司马朗等人在送了一口气的同时,对于出兵救援刘备,帮助他守住豫州之事就变得极为主动起来。

    毕竟,若是关中有了豫州这个屏障,也就根本不用考虑,舍弃河内郡、河南尹这两个郡城的事情了。

    司马朗当即说道:“仲德之言不错,主公可以派遣三员上将,分别驻兵在雁门郡、太原郡、上党郡。”

    “刘玄德兵败,则可以牵制住袁本初的兵力,使其不敢南下攻取豫州。若袁、刘两人僵持不下,主公就可以火中取栗,趁机攻入冀州。”

    文昭眼睛微眯,没有一时间说话,反而轻轻捋着已经很长的胡须。无意之间,他看到了贾诩脸上若有若无的笑容,心中这才猛然一动。

    一般来讲,贾诩都是那种谋而后定之人,很少主动得罪其他人,贾诩今日之言却是有些反常。

    依照贾诩的智谋,不难猜出当他说出这样一番话的时候,就会得罪司马兄弟,以及许多出身河内郡、河南尹的官吏。

    可事实上,贾诩还是毫不迟疑的说了出来。若说这里面没有什么玄机,文昭却是万万不会相信。

    再次将目光放在了贾诩身上,陈旭问道:“吾观军师面露笑意,脸上毫无担忧之色,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可是有什么话还没有说出来?”

    众人听见文昭之言,也都再次将目光落在了贾诩身上。

    贾诩也毫不怯场,微微一笑往前走了两步。他环顾四周,静静看了一眼,议事厅内的文武大臣。

    任谁都没有想到,一直无比低调的贾诩,此时居然一反常态,开始露出自己尖锐的獠牙。

    只见贾诩昂首挺胸,掷地有声的说道:“诸位只在讨论袁刘之战,却忽略了许多多其他的不稳定的因素。而且寄希望于袁本初不能击败刘玄德,是不是太过高看刘豫州呢?”

    “刘豫州雄才大略,有明主之风此言不差。然而他现在毕竟兵不过五万,将不过关羽、张飞,谋士也只有孙乾、简雍。”

    “关羽、张飞虽勇,袁本初帐下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也非泛泛之辈。至于孙乾、简雍,与沮授、许攸、审配等人相比,却是相差甚远。”

    “袁本初乃名门之后,自其起兵以来,才德之士投者不计取数,可以说是谋士如雨,武将如云。”

    “相比起麾下人才济济的袁本初,刘豫州的实力简直不值一提。若无意外,刘玄德兵败必定无疑。”

    “刘玄德兵败,纵然主公能够出兵威慑袁本初,使其不敢领兵南下,也难保曹孟德、孙伯符不会趁机攻取豫州。”

    “更何况,袁本初为人骄傲不已,经过几年修生养息,实力无比强大。此次远征公孙瓒,势如劈竹,袁军士气必定无比高昂。”

    “若是主公携重兵威慑袁本初,难保其不会孤注一掷,倾尽全力与主公一战。那个时候,我等倒底是战,还不不战?”

    贾诩的一番话,却是使得所有人都脸色大变,就连文昭也都如此。

    正如贾诩所说的那样,所有人都将目光聚集在了袁绍、刘备身上,却忽略了曹操、孙策这两个因素。

    而且相比起袁绍强大的实力,刘备显然非常弱小。寄希望他能够在袁绍的兵锋下坚持不败,显然有些虚无缥缈。

    更为重要的是,若刘备迅速溃败,关中大军屯于并州东部一线,对袁绍进行威慑,会不会惹得袁绍恼羞成怒,而爆发全面战争?

    陈旭的实力虽强,袁绍也丝毫不弱,真要惹恼袁绍,后果将不堪设想。最主要的是,几乎从始至终关中谋士没有想过,在这个时候与袁绍爆发全面战争。

    议事厅中静悄悄的,文昭麾下的文武几乎全都屏住了呼吸,落针之声亦可听见。就在此时,一个略显狂傲的声音打破了议事厅中的平静。

    只见吕布大声说道:“要战便战,何惧之有?主公不妨直接倾尽全力,趁着袁绍两线作战之际,兴大军先灭袁绍,然后占据大汉的整个北方,再横扫其余诸侯,岂不快哉?”

    吕布的话,再次引爆了议事厅,武将们纷纷摩拳擦掌的说道:“温侯所言不错,主公正好趁此良机先灭掉袁绍,扬我关中兵之威!”

    有些文臣却是说道:“袁绍实力强劲,万万不可轻易与其交战,还是应当先谋划夺取益州为妙。”

    现阶段与袁绍爆发全面战争,这可不是关中谋士们希望看到的局面。毕竟,这与关中的既定战略并不相符。

    哪怕当初程昱建议,谴大将分三路屯兵于并州境内,趁着刘备将袁绍大军拖住的时候,攻入幽、冀两州,众人也没有当作一回事。

    毕竟,几乎没有一个人觉得,刘备有能力拖住袁绍的大军。故此在众人看来,这不过是一举空口白话罢了。

    恐怕就连程昱自己,也不觉得这个方案能够得以执行。

    后来司马朗赞成程昱之言,也更多地是想要借此震慑袁绍,好在刘备兵败的时候,能够牵制住袁绍,使袁绍无暇夺取豫州之地。

    说到底,关中的众多谋士们,都没有做好与袁绍爆发战争的准备。他们的思想,几乎已经被关中早已定下的战略禁锢了起来。

    可是对于武将们而言,他们可不会考屡许多。武将只有在战场上才能立下战功,才能博取功名利禄,封荫庇子。

    故此,不少武将直接建议先消灭袁绍。

    武将们要战,扬言要灭掉袁绍;文士们却纷纷说袁绍实力强大,不能妄自与他开战。双方相互争吵扯皮,使得议事厅中乱哄哄的。

    文昭环顾众人,却发现贾诩仍旧面带笑容,程昱、田丰、李儒、司马懿等人,却是沉默不语,面露思索之色。

    见众人越争越激烈,文昭当即感觉有些头疼。他轻咳两声,阻止了正在相互争吵的众人,沉声说道:“安静,先安静一下。”

    众人听见文昭的话,这才纷纷停止了争吵,把目光放在了陈旭身上。

第五百三十三章 欲灭袁绍

    这些年来,文昭治下发展可谓是顺风顺水,这也与关中有着详细的目标、战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然而,乱世之中局势瞬息万变。若是一直抱着既定的方针,刻板行事的话,反而会落入下乘。

    关中文士他们的智谋毋庸置疑,然而正是因为以前刻意谋划过,制定了详细的战略,现在反而成为了他们思想上的羁绊,身上的枷锁。

    短期之内,这种羁绊与枷锁,并不会显露出太大的弊端。然而,若是关中突然遭逢大变,就会使得众人措手不及。

    考虑到这些,文昭在心中暗暗想到:“看来也是时候,趁着这个机会改变一下众人的思维了。”

    “今日议事暂且到此为止,诸位还是先散了吧。”

    众人起初听到文昭的话,都将目光投在了陈旭身上,他们还以为自家主公要说出什么策略呢。却没有想到,这次争议颇多的议事,既然就这样虎头蛇尾的散掉了。

    然而文昭在关中的威势无与伦,就算他这样做看起来不太好,却也没有人胆敢提出质疑。

    在众人全都散去了以后,当天晚上文昭就暗暗遣人将贾诩、李儒、田丰、程昱叫了过来。

    待四人都到齐了以后,文昭才对他们说道:“今天在议事厅中,众人全都争论不休,你们却是沉默不语,若有所思。我想私下听听,你们对于此事的见解。”

    讲到这里,他将目光放在了贾诩身上,说道:“文和,白天你话只说了一半,现在此地并无外人,有何想法但说无妨。”

    贾诩躬身一礼,而后说道:“主公,诩今日在议事厅中所说的话,其实全都是肺腑之言。”

    “刘玄德攻伐袁本初必定会败,玄德兵败则豫州必定易主,豫州易主则关中东部再无屏障可言。那个时候,河内郡、河南尹就会成为一个累赘。”

    “所以我才会向主公建议,舍弃这两个郡城,仗着函谷关、箕关之天险,据敌于国门之外。”

    文昭沉思半晌,这才说道:“文和之言虽然有理,然而这两个郡城吾经营许多年,就此舍去心中仍旧有些不舍。”

    “更何况,境内官吏不少人的家乡都在这两个郡城,若是轻易舍弃两郡,恐怕会让他们心寒啊。除此之外,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办法么?”

    田丰此时却忽然说道:“主公,文和之言乍一看来好似无稽之谈,细细思量才发现这才是最好的选择。河内郡、河南尹虽然难以舍弃,然而在乱世之中只有人口最为重要。”

    “只要主公提前将这两郡的百姓,迁徙到其他地方。纵然再将其舍弃,主公的实力仍旧不会受到太大损失。”

    李儒亦是说道:“都说两州之地荒凉偏僻,其实除了陇西四郡,凉州境内的其余郡县,也有很多地方土地肥沃,非常适合耕种。凉州所缺乏的,只不过是人口罢了。”

    “以往羌人作乱,凉州全境百姓们都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然而‘杀羌令’的出现,却几乎将凉州东部郡县的羌人,全都横扫一空。”

    “若此时将河内郡、河南尹的百姓迁徙往凉州,既可以保存两郡绝大部分的实力,又可以充实凉州人口,增强主公对于那里的掌控,这岂不是两全其美之策?”

    程昱却是反驳道:“迁徙人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今在河内郡、河南尹生活的百姓们,他们都已经在那里扎下了根,有了属于自己的基业。”

    “若此时迁徙百姓前往凉州,又有多少人愿意离开?”

    “更何况,迁徙人口乃是一个极其庞大、繁杂的事情,其中所需要消耗的钱粮将会是不计其数。若是贸然迁徙,不仅会惹得民怨载道,还会空耗国力啊。”

    程昱的担忧不错,迁徙人口并不是一件小事,其中牵涉到的东西无比繁杂,耗费的钱粮甚至有可能将整个关中拖垮。真要做成此事,就不得不慎重考虑。

    众人沉默半晌,忽然听到了贾诩的笑声,他说道:“其实就如主公所言那样,现在谈论是否要舍弃河内郡、河南尹尚且为时过早,迁徙百姓前往凉州,更是无从说起。”

    众人闻言,全都无比惊愕的望着贾诩,不知道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文昭却是精神一振,知道正戏来了。

    不知为何,他对于贾诩有种特别的信任,只要是贾诩谋划好的事情,文昭几乎都觉得能够成事。

    “军师有何高见,还请直言!”

    贾诩也不再拿捏,当即说道:“其实仲德当初指定的战略,已经给了主公答案。”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刘玄德能够拖住袁本初,然后主公亲率大军自并州出发,大举攻入冀州。主公可以趁此机会,一举消灭袁绍,占据大汉的整个北方,而后再虎视天下。”

    贾诩就是这种人,一般情况之下不声不响,真要说起话来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谁都没有想到,贾诩居然在谋划灭袁之事。

    程昱说道:“我当时也只是随口说说,其实依照刘玄德的实力,根本无法拖住袁本初。”

    贾诩道:“刘玄德麾下不缺大将,缺的只是谋士。”

    “只要主公暗中派遣一个谋士,前去相助刘玄德,凭借他麾下的数万人马,以及关、张之勇,纵不能胜过袁本初,也不会败得太快。”

    “只要刘玄德熬过了秋收,待关中粮草成熟以后,主公即可尽起大军,发动一次灭国之战。”

    听着贾诩的话,众人的心都狠狠抽动了一下,哪怕是文昭自己也毫不例外。灭国之战,灭的还是袁绍这样强大的诸侯,只是想想都让人热血沸腾。

    关中的众多谋士之中,也只有贾诩,没有被以往制定下来的战略禁锢思想。相比起他人,贾诩看得更远,更深入人心。

    当然,这并不代表其他几个谋士远远比不上贾诩,只能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有时候仅仅是一个灵感,就能迸发出无以伦比的力量。

    而贾诩,却是捕捉到了这个灵感的人。

第五百三十四章 忧虑

    热血沸腾之后,众人都冷静了下来,他们毕竟都乃智谋之士,有着自己的思考方式,不会人云亦云。

    贾诩所构建的蓝图虽然看起来非常美好,细细想来却有些不太实际。毕竟袁绍实力极度强大,想要将其消灭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甚至于双方之间的战事,还有可能会僵持数年之久。如此一来,必定会将整个关中拖入战争的泥沼之中。

    不要以为消灭一个诸侯很容易,特别是像袁绍这样强大的诸侯,更是非常难以消灭。

    历史上哪怕曹操在官渡之战,大败了袁绍的主力部队,仍旧花费了将近七年的时间,才彻底接收完了袁绍的领地。

    文昭的实力纵然比当时的曹操强上许多,想要灭掉袁绍也并不容易。也许和曹操交战,袁绍仗着自己占据绝对优势,会有所轻敌。

    然而,若此时他与实力强过自己的文昭交战,一定会小心翼翼,不敢托大。如此一来,文昭想要像曹操那样,一战大破袁绍,却是不太可能。

    更何况,如今的袁绍、曹操如胶似漆,互为唇齿。若是文昭发动灭袁之战,依照曹操过人的眼光,必定通晓唇亡齿寒的道理,不会坐视不理。

    与袁绍一人交战,文昭还有取胜的把握,若是再加上曹操,恐怕就有些困难了。

    而且想要灭掉袁绍,就不能像以往那样,只带领几万人马出征。面对与自己实力相差不远的袁绍,只有倾尽全力一战,才能有所胜算。

    想要倾尽全力,至少要调动二十万人马。依照关中如今的存粮,根本没有办法,支撑这么多兵马作战的消耗。

    更何况,现在文昭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大义名分,若是贸然兴兵攻打袁绍,却也出师无名。假如惹得其余诸侯心中惶恐,难保他们不会群起攻打关中。

    真到了那个时候,则关中危矣。

    众人心中有所担忧,觉得贾诩的谋划不太容易实现。

    为了保险起见,他们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想要按照关中的既定战略,先取益州,再与关东诸侯交战。

    至于现在与袁绍争锋,却并非上策。

    贾诩了解到众人的意思之后,当即正色道:“诸位觉得,相比起益州刘璋、汉中张鲁,袁绍对于主公的威胁是否更大?”

    众人思量半晌,田丰才缓缓说道:“刘璋继承父业,只是一介守城之辈;张鲁性格懦弱,又无雄心壮志,早晚必为主公所擒矣。”

    “反观冀州袁本初,却是人中龙凤。再加上他乃名门之后,麾下武将出众,谋士众多,他日必成主公心腹之患。”

    贾诩微微颔首,说道:“既然如此,张鲁、刘璋主公或早、或晚都能灭之,无需担忧。反观袁本初,现在正是他迅速发展壮大的时机。”

    “若不趁着现在减其羽翼,待他灭掉刘玄德以后,定会联合曹孟德,将下一个目标放在主公身上。有这两人虎视眈眈,主公又岂能找到时机再去攻打益州?”

    众人闻言心中一凛,他们以前认为攻取益州并非难事。却从来没有想过,袁绍、曹操也并不是泛泛之辈。

    现在有公孙瓒、刘备牵制两人,关中尚且没有后顾之忧。假如公孙瓒身亡,刘备失去豫州,袁绍、刘备必定会将目光瞄准关中。

    那个时候,关中东部很可能会战火连连。陈旭根本没有机会,再出兵夺取益州。

    因为一旦关中空虚,没有了障碍的袁绍、曹操,绝对不会继续坐视文昭发展壮大,将会趁着文昭攻打益州的时机,兵临城下。

    哪怕拥有函谷关、箕关的关中,以及太行山为天险的并州,都很难长时间挡住两大诸侯的兵锋。

    虽说刘璋、张鲁并非雄主,然而益州的地势却极其险峻。文昭若想占据益州之地,却也不太可能。甚至于,还极有可能持续很长时间。

    那么在这段时间里面,关中、并州不见得能够抵挡住袁绍、曹操的兵锋。

    也就是说,若是刘备、公孙瓒被灭,袁绍、曹操将下个目标瞄准观中的话。文昭在消灭或者击败袁绍、曹操以前,将不可能再有机会去攻打取益州。

    想到这些,所有人脸色都严肃了起来。他们千算万算,却是算漏了这一点。

    屋内的气氛有些沉重,几人都皱着眉头没有说话,心中细细思索着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

    过了许久,田丰才说道:“虽说袁绍、曹操不见得会联盟攻打主公,然而我们却不能寄希望在这件虚无缥缈的事情上。”

    “须知这两人都不是泛泛之辈,他们的实力单独与主公相比,都有所不及。而且主公如今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大义名分,两人必定视主公乃平生大敌。”

    “若有可能,他们绝对会毫不犹豫的联合起来。既然如此,何不提前离间两人,让他们相互攻伐?”

    李儒却是摇了摇头,说道:“前番主公抹书间袁绍,使得袁、曹相争,两人之间爆发了战争。”

    “然而交战数月下来,他们互相之间都没有占到便宜,最后袁本初得知此乃主公之计。更是与曹孟德摒弃旧怨,握手言欢,再次结盟。”

    “经过那次的事情以后,想要再次离间两人,必将难如登天。”

    此时,程昱开口了:“既然如此,豫州这个屏障必定不能失去。”

    为今之计,也只能拼尽全力保住豫州这个屏障,好为日后文昭攻打益州,给关中留下一个缓冲地带了。

    不仅如此,还应该尽量壮大刘备的势力,使他能够在袁绍、曹操的进攻下,支撑到文昭攻下整个益州。

    直到此时,众人还不想与袁绍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因为想要战胜袁绍,对于现在的关中而言,实在太过困难了。

    缺粮,以及与袁绍交战所需要消耗的时间,都不是现在的关中能够承受的。

    文昭听着几人的言论,当即忍不住说道:“天下局势瞬息万变,谁又能猜得到日后所会发生的事情呢?诸位先生如此忧虑,却是有些杞人忧天了吧?”

第五百三十五章 仲达

    田丰却是说道:“主公此言差矣!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件事纵然日后不会发生,我们现在也不得不防啊。”

    文昭知道田丰为人刚直,有时候说话也不太好听,故此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说道:“元皓之言大善。”

    “然而,若是想要保住豫州这个屏障,就必须给袁本初足够的压力才行。”

    “袁本初此人极度骄傲,上次刘玄德夺取豫州之地的时候,那时因为袁本初根基未稳,我等陈兵并州才会迫使他不敢南下。”

    “其实袁本初心中,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怨气。特别是后来抹书间袁绍,他可能更是对我恨之入骨。只是苦于势力稍弱,这才一直隐忍不发。”

    “然而袁本初早已今非昔比,若我等故技重施,恐怕会惹恼袁本初,他会倾尽全力一战啊。”

    田丰说道:“既然袁本初对于主公早就怀恨在心,也就代表了日后毫无可能和解。而且这天下的霸主也只能拥有一个,纵然现在没有结怨袁本初,他日亦会与其交恶。”

    贾诩闻言,当即大笑起来,说道:“既然如何,何不趁此良机攻入冀州?纵然不能一举将其消灭,也要极力削弱袁本初的势力,使其数年之中不敢再妄起争端。”

    田丰却是摇头道:“文和之言虽然有理,然而如今关中却粮草不济,更兼主公伐袁并无借口,贸然兴兵师出无名啊。”

    “而且袁本初势力强大,若是死守城池,我军想要迅速攻下冀州绝无可能。战事持久,甚至有可能会将关中拖垮,与袁本初交战之事,还应当慎重行事。”

    贾诩微微颔首,说道:“元皓心中所忧,我又何尝没有考虑过?想要解决这些困难,并非难事。”

    “主公出兵攻打袁绍,不应该大张旗鼓,反而要偃旗息鼓、暗度陈仓才行。如此一来,就可以出其不意迅速攻入冀州,随后再以战养战,掠夺人口。”

    “若是能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冀州最好;即使不能打下冀州,也要狠狠削弱他袁本初的实力,令其数年之内无力再与主公争锋。”

    “此次与袁本初交战,将其消灭虽然无比困难,然而只是削弱袁本初的势力,却也非常容易达到。”

    “袁本初若是势力大降,曹孟德孤掌难鸣,必定不敢与主公妄起争端。”

    文昭心中大奇,急忙问道:“几十万人马,如何偃旗息鼓、暗度陈仓?”

    贾诩缓缓说道:“无需几十万人,只是六万人马足矣。主公可如此如此,若是谋划得当,不仅能够使得主公兵不血刃夺取汉中,还可以出其不意攻入冀州。”

    陈旭闻言当即大喜过望,急忙说道:“军师此计大妙,此次谋划若能成功,军师当记首功。”

    程昱、田丰、李儒等人,听见贾诩的谋划以后,也全都拜服不已。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上之策。贾诩谋划对于人心的把握,简直妙到了巅峰,不得不让人拍案叫绝啊。

    次日,文昭暗中召来司马懿,与他在屋内密谋许久。这场议事过后没多长时间,司马懿就拿着文昭的一封举荐信,悄悄离开了关中。

    司马懿的离开虽然悄无声息,文昭仍旧带着一些亲兵前来为他送行。

    在绿树成荫的官道之上,文昭紧握司马懿之手,说道:“阿懿,吾麾下几员顶级谋士,都早已名扬天下。他们若是妄动,必定会引起其余诸侯的注意。”

    “只有阿懿不仅智谋过人,而且如今尚未及冠,名声不显,不会遭致其余诸侯的重视。此次不仅是你扬名之际,阿懿肩膀上还担下了很重的担子啊。”

    司马懿说道:“主公但请放心,此次懿定会不会辜负主公的期待。”

    文昭抚掌大笑,说道:“阿懿能够如此有信心,此事定然能够成就。你今年刚好及冠,却因为这件事情而耽误了自己的冠礼,在你临走之前,我为你取一个表字可好?”

    司马懿大喜,说道:“还请主公赐字。”

    文昭沉吟半晌,说道:“你在家中排行第二,表字之中当有一个‘仲’字。阿懿虽然刚刚及冠,却性格沉稳,才德出众,人情练达。”

    “如此,我为你取字仲达,可否?”

    仲也就是兄弟排行次序第二的意思,古人称呼二兄为仲兄,老大称呼二弟为仲弟。其中仲春,也就代表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司马懿乃是家中次子,故此表字中含有‘仲’,倒也妙到巅峰。

    至于‘达’更不用说了,达德指的是有通行天下的美德,其中也有练达、通达的意思。为晚辈取表字其中含有‘达’,乃是一种极高的赞誉与期待。

    历史上司马懿的表字就是仲达,由此可见他家中长辈,对于司马懿的期待与看重。

    司马懿不知文昭,只是剽窃了历史上属于他自己的表字,待听闻主公给他取字‘仲达’以后,当即大喜过望,心中激荡不已。

    他再拜说道:“谢主公赐字,此次吾定会拼尽全力完成主公的重托,不负‘仲达’二字。”

    陈旭闻言,却是拉住司马懿的手臂,有些忧虑的说道:“仲达此行极度凶险,前途未卜,稍有不慎就会遭致杀身之祸,吾心甚忧啊。”

    “然则关中除了你以外,再无他人适合完成这个任务。此行仲达只要尽自己的本分即可,无论是否能够完成任务,都要活着回来。”

    感受到了文昭对于自己的关怀,司马懿心中当即感动不已,他开口说道:“主公但请放心,此次懿不但要活着回来,还会圆满完成任务,借此良机扬名天下。”

    文昭曰:“仲达有此雄心壮志最好不过,然而为了你的安危着想,我会让关平统领一百黑甲卫,让他们改换行装随你离开,好护你周全。”

    黑甲卫也就是文昭自己的亲兵,因为他们全都身穿黑甲,故此也得到了‘黑甲卫’的称呼。黑甲卫既然身为文昭的亲兵,战斗力自然十分强横。

    他能够派遣一百人保护司马懿周全,可以看出对于司马懿的关心。

    司马懿闻言心中更是感动不已,却没有再说话,只是长长作了一揖。

第五百三十六章 兵临陈留

    自从决定出兵攻打袁绍,救援公孙瓒以后,刘备就采纳了孙乾的建议,偃旗息鼓悄悄将兵力集结在长社一带。

    长社位于豫州颍川郡的东北部,这里与兖州陈留郡相邻。刘备大军尚未集结完毕,关羽已经星夜兼程赶到了此地。

    三兄弟叙礼过后,就准备进兵陈留郡,打袁绍一个措手不及。

    当天晚上,在军队开拨之前,关羽不无忧虑的说道:“兄长,吾在大将军境内,见大将军麾下兵强马壮,百姓安居乐业。饶是如此,大将军也不敢轻易与袁本初开战。”

    “兄长此次贸然兴兵攻打袁本初,会不会有些莽撞了?”

    刘备谓然一叹,说道:“此事吾又岂会不知?然而公孙瓒乃吾故友,又曾经施恩惠于我三兄弟。今日我若见伯圭受困而置之不理,又如何能在天下之间立足?”

    关羽也知道刘备的纠结,故此并不奢望能够说服刘备。他再次说道:“虽然如此,然则豫州毕竟是兄长之根基,还需派人驻守才行啊。”

    刘备道:“此事云长休要担忧,我已经令公佑守豫州,并且把宪和派往了汝南郡。有此二人在,豫州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更何况,在我与袁本初之间的战事明朗之前,其余诸侯也不见得会贸然兴兵攻取豫州。”

    说到这里,刘备满怀期待的看着关羽,道:“云长你将另一封信交给大将军,大将军可有说些什么?”

    关羽摇头道:“大将军只是说兹事体大,要回去与帐下文武商议一番才行。”

    张飞看着两人婆婆妈妈,当即嘟囔着说道:“大兄、二兄,现在正要领兵突袭陈留郡,还在这里商议个什么?商议来商议去,若是能够把陈留郡商议来,俺也跟你们商议。”

    “既然商议不来,就赶快出兵攻打陈留吧,俺的丈八蛇矛早已饥渴难耐了。”

    听着张飞的话,刘备、关羽都有些哭笑不得,然而细细想来,才发现张飞说的话也有些道理。

    事已至此,再考虑其他未免有些多余了。现在豫州的大军,都已经悄悄集结到了长社,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刘备心念急转之间,当即说道:“益德之言不错,我等还是准备一下,突袭攻入陈留郡吧。”

    是夜月黑风高,刘备三兄弟带领三万兵马,突然攻入陈留郡内。

    陈留太守高干在毫无准备之下,三日之内连失五县。刘军长驱直入,直接占据了小半个陈留郡。

    陈留郡的治所乃是陈留县城,西南与东北方向分别扼守浪汤渠与惠济河。

    陈留郡乃是司隶、豫州、兖州的交界之所,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期的魏国,就曾经定都于此。

    董卓乱政诸侯讨董之际,各路诸侯曾经就在陈留郡境内的酸枣,进行会盟立誓讨董。

    关于陈留郡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大汉的最后一个皇帝刘协,被迫让位给曹丕以后,就被封为了陈留王。

    让人觉得讽刺的是,曹魏的末代皇帝曹奂,在将皇位禅让给司马炎以后,也被封为了陈留王。

    而刘协与曹奂这两个末代皇帝的封号,也使得陈留这个地方更加出名。

    此时的陈留太守乃是袁绍外甥高干,当他得知刘备兵犯陈留的消息以后,刘备已经率领大军千里奔袭,打到了浪汤渠的西岸。

    只要大军越过了浪汤渠,刘备的兵锋就会直指陈留。

    郡守府内,高干一身戎装,聚集陈留境内的所有文武大臣,说道:“主公领兵远征公孙瓒,却不想大耳儿居然会犯吾城池,不知诸位可有退敌良策?”

    袁军大将韩猛急忙上前说道:“某请带三千兵马出城,若是不能取大耳儿脑袋,愿受军法处置!”

    韩猛为人勇力过人,乃是袁绍麾少有的一员猛将。奈何此人锐而轻备,勇而少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莽夫。

    高干听闻韩猛的话,当即摇头说道:“陈留虽有五千兵马,然而相比起刘备的三万大军,却有些相形见绌。若此时贸然出城与刘备交战,一旦兵败则陈留全境必将落入敌手。”

    汪昭说道:“贼军势大,若不趁着他们千里奔袭、远来疲惫之际,先挫掉贼军士气。以后想要守住陈留,恐非易事。”

    “今贼军新至,又欺我军兵少,今夜必定懈怠。使君不妨趁着今夜领兵前去劫营,必可大破刘军。”

    高干思量半晌,摇头说道:“刘备乃是沙场宿将,不会不知道大军远来疲惫,预防劫营之事。若是贸然进兵,必逢败绩。”

    韩猛性急,当即说道:“这又不行,那有不成,你说该怎么办?”

    高干知道韩猛性子急躁,倒也没有对他不敬的话感到不满,只是说道:“贼众我寡,况且主公又率领大军远征,吾不得不慎重再三啊。”

    岑璧揣摩了一阵高干的心思,眼珠一转说道:“既然如此,我等不妨死守城池,而后派遣使者向主公求援。”

    高干捋了捋胡须,微微颔首,说道:“此计大妙!传令下去:无论贼军如何挑衅、叫阵,都不可出城迎战,如有不遵军令者,立斩不饶!”

    其实一开始,高干就打算死守陈留。

    高干之所以召集众人议事,也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免得其余诸将说他独断专横。既然岑璧如此识趣,能够揣摩到自己的心思,高干自然要趁机敲定防守战略。

    听见高干的命令,韩猛虽然心中不满,却也不敢违背军令。毕竟,高干不仅是陈留太守,更是袁绍的外甥,深得袁绍器重。

    历史上的高干,甚至被袁绍封为并州牧,总领一州军政大事。这种荣宠,比起袁绍的几个儿子也不相上下。

    韩猛为人虽然粗犷少谋,却也不愿轻易得罪高干。故此,他纵然心中不满,也没有再说什么。

    议事完毕以后,高干就派遣使者北上,星夜兼程前往冀州求援。他自己却是发动城中士卒、百姓,开始加固城墙,准备守城所需用的物资。

    除此之外,他还开始征召义军,帮忙守城。

第五百三十七章 高氏兄弟

    也许在历史上,高干只是一个酱油货色。其实不止是高干,就连袁绍自己也是个高级酱油男,他的存在几乎就是为了成就曹操的威名。

    很自然的,那些跟随袁绍绝大多数的文武,也因为有个酱油主公,在历史上变成了酱油党。

    然而事实上,就连袁术这个被历史无比贬低的诸侯,也有他的过人之处。更何况是以庶出身份,雄踞北方四郡,差点灭掉曹操的袁绍?

    然而,历史往往都是由胜利者所书写。对于失败者,人们会绞尽脑汁找出许多论点,断言这个人必然失败的结局。

    而对于那些胜利者,人们又会不停寻找他们必然胜利的原因。

    殊不知,现实之中拥有太多的偶然性,也许一个小小的因素,都可能会改变整个历史的进程。蝴蝶效应的存在,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

    故此,纵然袁绍是个失败者,是个历史的悲剧,他也有着自己的过人之处。

    不得不说,袁绍的眼光非常不错。

    历史上不管是的河北四庭柱,还是在冀州担任高官的沮授、田丰、许攸等人,每个都乃当世豪杰。

    可惜的是,袁绍空有识人之能,却没有让每个人,都能够淋漓尽致展示自己的才华。自然,能被袁绍如此器重的高干,自然也有过人之处。

    高干表字元才,乃是袁绍之甥,曾与荀谌游说韩馥,使袁绍领冀州牧,深得袁绍器重。

    历史上河北平定,袁绍以高干为并州牧,并其三子各领一州。高干荣宠加身,风头一时无两。

    高干出身于东汉望族陈留高氏,高氏数代的节孝清名,逐渐累积成为了一种政治资本,在士林中享有声望,与汝南袁氏乃是姻亲关系。

    高干作为陈留高氏的子弟,自身亦是才能非凡。在他出任并州牧的七年时间里,治绩卓越,并且广召四方游土,使得四方游士纷纷依附。

    在高干的治理下,偏僻荒凉的并州也成为了袁绍的粮仓。官渡之战爆发的时候,袁绍的后勤粮草,很多都是高干的并州所提供。

    可以说,高干通晓文事武略,在河北地区声望颇高。统治并州七年之久,更是治绩卓越。

    他最后以孤军防守壶关,乐进、李典率军征讨,久攻不下,曹操这才不得不率领大军亲征。

    饶是如此,高干仍旧抵抗了曹操大军七、八个月之久,是个非常杰出的武将。

    然而,高干的性格与袁绍有些相似。他们都乃世家子都,都自视甚高,有识才之能却不能用才。

    也许正是性格相似,高干才会深得袁绍器重。

    现如今,在高干的统筹治下,整个陈留都动了起来。再加上高氏又是陈留大族,在此地的关系错综复杂,深得当地豪强、士人拥戴。

    高干通过自己的关系,半日之内就聚集了两千多豪强私兵,用以帮助防守陈留。

    刘备尚未打过来,整个陈留却已经被高干经营成了铜墙铁壁。只见城墙上滚石、滚木、火油、箭矢堆积如山,旌旗遮天蔽日。

    一直忙碌了很长时间,高干看着城墙上的守城物资,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望着夕阳西下,高干暗暗想到:“文惠乃是一个非常有才华之人,现在刘备兵临城下,应该将文惠召来助我抵御刘备大军才行。”

    文惠乃是高干族弟高柔的表字,也许很多人对于高柔此人并不了解,却不知道他也在历史上曾经留下了很大的名声。

    高柔也是官宦子弟,他父亲高靖就在蜀郡担任都尉,高柔则留在了家乡陈留。

    曹操当初得到兖州的时候,张邈盘踞在陈留,名义上乃是曹操的属下。高柔却认为,陈留乃四战之地,曹操又有进图四方的志向,未会安守兖州。

    张邈起兵之时乃是陈留太守,以后恐怕会叛变曹操,为陈留招致战祸。

    高柔劝说族人离开陈留,避开将会出现的战争,只是人们都认为张邈与曹操关系密切,张邈不会反叛曹操。再加上高柔又年少,他的意见根本没有得到重视。

    事实上却证明,高柔当时的建议非常具有前瞻性。

    除此之外,高柔还是一个纯孝之人。历史上他父亲病死,高柔当即不畏兵劫路远,冒险到蜀地治丧,尝尽辛苦,直到三年后才回到北方。

    高柔乃是一个能吏,执行律法起来一直公正无私,治下官吏没有人敢徇私枉法。

    当时高干背叛曹操,曹操就想要杀掉高柔,却苦无借口。于是就任命他为刺奸令史,让高柔审理狱中的犯人,想要高柔因此犯错,好趁机将其除去。

    却不想,高柔处理案件得心应手,而且处法允当,狱中没有一个滞留未判的犯人。高柔自己也是一心为公,每晚都看文书到深夜,甚至会抱着文书睡着。

    曹操见此情形,不由对于高柔的看法大为改观,并且佩服他的才华,不但不想再杀他,而且征辟高柔为丞相仓曹属。

    后来曹丕即位为帝后,任命高柔为治书侍御史,赐爵关内侯,转加治书执法。高柔为曹魏律法的制定、完善做出了很大的功劳。

    高柔后来迁任廷尉,位列九卿。

    他刚正不阿,执法严谨。当初曹丕因为宿怨,借鲍勋有小过失而要枉法诛杀鲍勋。

    高柔身为廷尉,主掌刑狱,乃是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他却坚决不听从曹丕之言,将鲍勋治罪。

    无奈之下,曹丕只得将高柔调离原来的岗位,换了另外一个廷尉执行诏令,不顾群臣反对而处死鲍勋。

    曹叡继位后,封高柔为延寿亭侯。高柔又屡屡劝谏曹叡,与民修生养息,不要大兴土木空耗国力。

    及至后来,高柔甚至位列三公,先后担任过太常、司空、司徒的职位,身份地位无比显赫。

    高柔享年九十岁在去世,他的一生贯穿了整个曹魏的历史,侍奉过曹魏每一代的君主。

    当然,高柔也是世家子弟,在后来的魏国宗室曹爽,与代表了世家利益司马懿的角斗之中,他却是站在了司马懿一边。

    不得不说,世家子弟纵然再有才华,再忠心为民,他们的第一利益价值观,仍旧是自己的宗族。

    这也就是世家的弊端。

第五百三十八章 张飞激将

    却说高干一边巡视城墙,一面派人前去将族弟高柔请来,协助他防守城池。

    刘备大军渡过了浪汤渠以后,就依山靠水下寨,当天晚上暗暗派人防备袁军劫寨。一夜无事,第二日天刚刚亮,刘备就率领大军杀奔陈留。

    高干早就广派斥候前去侦查刘军动向,得知刘备兵临城下以后,急忙来到城墙上面督促士卒们紧守城池。

    “踏踏踏!”

    三万人马造成的声势绝对不小,如今又是六月时节天气酷热,大地被嗮得十分干燥。大军在行军的过程中,扬起了遮天蔽日的灰尘。

    待大军来到城池不远的位置以后,刘备轻踢马腹上前喊话:“吾此次领兵攻入陈留,并非想与本初交恶。只是辽东公孙伯圭被本初大军围困,性命只在旦夕之间。”

    “只要本初能够领兵撤出辽东,吾定会将所攻陷的城池归还,并且亲自向本初致歉。”

    刘备说这一番话,就是表明自己并不是因为野心,才贸然攻打陈留,而是为了救援友人罢了。

    韩猛闻言,却勃然大怒。

    他举起手中的大刀遥指刘备,骂道:“你这个织鞋贩履的大耳儿,不讲信用的破落户,如何能够直呼我家主公表字?”

    “若非我家将军不让某出城迎战,定要斩了你的狗头,将其献于主公帐下。”

    刘备身后的关羽、张飞,见贼将如此辱骂兄长,当即勃然变色,怒气迸发。

    张飞更是怒吼一声,大声骂道:“吾等先礼后兵,你这那里出来的贼厮,居然敢如此口出狂言?若有本事,就开城门与乃翁大战三百回合!”

    韩猛性急,当即对身旁的高干说道:“将军还请大开城门,让我出去斩了那个黑厮。”

    高干摆了摆手,说道:“韩将军休要中了贼人奸计,看我来与刘备答话。”

    话毕,高干就气沉丹田厉声喝道:“吾主与刘豫州往日无冤近日无仇,哪怕当初你起兵攻打吾主的豫州,吾主亦是宽宏大量,将整个豫州拱手相让,未曾与你为难。”

    “今日你趁着我大军远征兴兵来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你若归还那些被占据的城池,现在领兵退去,某尚且可以上书为你争辩。”

    “倘若刘豫州不知好歹,执意犯我城池,定然要你有来无回,三万乌合之众顷刻之间化为乌有。”

    刘备正要出言反驳,张飞却拍马往前面冲去,口中大声喝道:“贼子休要逞口舌之利,燕人张益德在此,哪个贼将敢来送死?”

    张飞的声音如同雷鸣虎啸,小半个城池里面的居民都听到了他的喊话。城墙上的袁军,更是感觉耳朵嗡嗡作响,心中一片骇然。

    眼见城上守军被张飞一喝之声震慑住,高干心中一凛。

    他看着已经进入弓箭射程的张飞,当即小声说道:“放箭射死贼将!”

    刘备眼尖,看到城墙上的守军开始弯弓搭箭,急忙喊道:“益德小心城中冷箭!”

    刘备话音刚落,只见铺天盖地的箭矢,顿时从城中倾泻下来。

    张飞见状不惊反喜,一面调转马头往后面跑去,一面挥舞着手中的丈八蛇矛,将射过来的箭矢打落在地。

    张飞所处的位置,几乎刚好是城中弓箭最大的射程。

    当箭矢飞到这里的时候,基本已经后续乏力、完全失去了杀伤力。而且有许多未拉满弓的袁军弓箭手,他们的箭矢甚至根本射不过来。

    故此,哪怕张飞一面后退一面挥舞丈八蛇矛抵挡箭矢,仍旧游刃有余。

    张飞骑马只退了几米远,就再次调转马头,看着铺天盖地的箭矢,纷纷掉落在自己前面的位置。

    偶尔有两支臂力很强的弓箭手,他们的箭矢即使来到张飞身前,也被他如同拍苍蝇一般,将其打落在地。

    城墙上的高干瞧得仔细,看到弓箭已经射不到张飞,急忙阻止了众人的动作,免得浪费箭矢。

    高干倒是看出来了,张飞完全是想要消耗城中箭矢。

    却不想,看到城墙上面的弓箭手停止了射箭,张飞居然再次纵马跑到了弓箭的射程之内,继续扯着大嗓门,发动嘲讽技能。

    “城墙上面的龟孙听着,你家大父在此,还不速速出来迎接?”

    大父也就相当于爷爷的意思,张飞挥舞着手中的丈八蛇矛,趾高气昂的破口大骂,他的样子简直嚣张无比。

    张飞看到虎目圆瞪,一脸怒色的韩猛,当即眼珠一转,直接指着韩猛骂道:“兀那黑厮,你家大父本来就已经很黑了,却不想你这龟孙比俺更黑。”

    “看你那色泽,跟俺老张以前杀的黑猪,他们身上的毛发也相差不多。我说你这龟孙,长得黑不是自己的错,但是长得黑还跑出来吓人,就是你的不对了。”

    “你要是吓到了俺老张,倒也没什么。若是被那怀孕母猪看到,被吓破了羊水,那可就造了大孽了!”

    不得不说,张飞骂人的话真是恶毒无比,恐怕无论哪个人听到以后,都很难不生气吧。

    “哈哈哈哈!”

    张飞的嗓门奇大无比,双方的将士全都听到了他的声音。刘备身后的豫州军,更是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反观城墙上的袁军,却是脸色各异。只不过他们都将目光,有意无意的放在了韩猛脸上。

    韩猛更是脸色涨得通红,再配合他的那张黑脸,脸色更是变成了酱紫色。其实张飞不见得比韩猛白,他也不过是乌鸦笑猪黑罢了。

    然而无论如何,张飞激怒韩猛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只见韩猛大吼一声,骂道:“黑厮简直欺人太甚,某与你势不两立!”

    话毕,他双目通红的看着高干,说道:“将军还请开城门让我出去,不杀黑厮某誓不为人!”

    高干见状,在心中暗暗想到:“韩将军遭受这等侮辱,若是不让他出城迎战,定会使得他心寒。”

    “更何况,那张飞也是欺人太甚,若我就此忍气吞声,恐怕对守军的士气不利啊。”

    念及于此,高干大声喝道:“贼将欺人太甚,开城门迎战!”

第五百三十九章 战!

    韩猛乃是袁绍麾下少有的猛将,历史上就连荀攸也说他‘锐而轻敌’。这句话虽然是贬低韩猛的意思,却也变相说出了韩猛的勇猛。

    在高干看来,张飞只是一个无名之辈,根本没有办法与冀州大将韩猛相提并论。

    毕竟,现在张飞仍旧没有什么骄人的战绩。哪怕当初在与袁术交战的过程中,斩掉了几个袁术麾下的大将,别人也会以为那是陈旭的功劳。

    说到底,众人现在还是没有正视刘备,都只将他看成了陈旭的鹰犬。就连刘备都是如此,更何况尚且没有扬名的关羽、张飞?

    与之相反,高干虽然为人粗猛、冲动,却也是袁绍麾下首屈一指的勇将。若是出城与兵力占据上风的刘备交战,高干尚且不愿如此。

    单挑的话,高干对于韩猛非常有信心。若是能够趁机斩掉敌方大将,也可以挫动刘军士气,对于高干守住陈留亦是大有裨益。

    而且张飞骂人的确骂得太过恶毒,哪怕是高干都有些看不下去了。故此他才一反常态,答应开城门让韩猛与张飞单挑。

    “嘎吱,嘎吱!”

    城门缓缓打开,韩猛带着五百人冲了出去。出城以后,韩猛撇弃手下的五百人,哇哇大叫的冲向张飞。

    张飞心中一喜,口中仍旧说道:“来将通名,某枪下不杀无名之辈!”

    韩猛恨极了张飞,居然连名字也不报,只是破口大骂:“一个死人不需要知道某家名讳,看吾今日斩了你这黑厮,把你的脑袋拿去当做尿壶。”

    张飞闻言大怒,当即一夹马腹迎面冲向韩猛,与他大战了起来。

    两人交战十几回合,韩猛越打越心惊,慢慢感觉有些后继乏力。他在心中暗暗想到:“纵然主公帐下大将颜良、文丑,恐怕也不过如此吧?”

    念及于此,韩猛顿时有了退意。

    只不过方才在城墙上夸下海口,若此时就灰溜溜的逃回城中,岂不会惹人嘲笑?

    无奈之下,韩猛只得抖擞精神,再次与张飞战在了一起。

    关羽注视着战局,对着刘备说道:“兄长,益德今日居然也会用谋,激得那袁将出城交战。若是能够斩了此撩,益德当记首功啊。”

    刘备缓缓捋了捋胡须,有些哭笑不得的说道:“益德虽然激得敌将出城迎战,然而他方才之言也未免太重了。”

    关羽却是摇头说道:“兄长此言差矣,战场之上只论胜负,不论其他。不管用什么手段,只要能够赢得胜利,都是良策。”

    一将功成万骨枯,关羽早就有了这个觉悟。不然的话,他也不可能成为那个流芳百世的名将了。

    刘备、关羽在战场之前谈笑风生,丝毫没有担忧张飞会输给韩猛。他们与关中的诸将都比较熟悉,知道关羽、张飞哪怕与关中最顶级的武将比起来,也不会逊色。

    而文昭麾下的顶级武将,几乎也就相当于大汉武将的巅峰了。是以,他们绝对不会认为,韩猛这个无名之辈能够击败张飞。

    不仅是高干等人不知道张飞的底细,刘备、关羽也不会觉得,韩猛多么有名。

    这个时代交通不便,消息的流通也非常不容易。

    故此除了那些,真正做下天大事情的武将,或者是一个强大诸侯手下,首屈一指的大将,其余将领一般都不会为众人所知。

    也许与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这些武将对阵,刘备可能还会有所顾忌。然而面对韩猛这个无名之辈,他自然是对张飞充满信心。

    果不其然,张飞、韩猛再次交战了十几个回合以后,韩猛已经招式慢慢变得错乱,眼看就快要支撑不住了。

    饶是如此,刘备亦是忍不住惊叹道:“都说袁本初帐下人才济济,以往我尚且不太相信。今日一个毫无名声的袁军将领,都能与益德交手近三十回合。”

    “若是换成颜良、文丑这些人,又会是怎样的结局?”

    说到这里,刘备眼中不由露出了一丝忧色。他虽然对关羽、张飞非常有信心,却也知道寡不敌众的道理。

    归根究底,还是刘备的实力太过弱小,手下能够派得上用场的武将,也没有几个。

    关羽闻言,却是傲然说道:“兄长勿忧,吾视袁绍麾下诸将如土崩瓦狗,他们若是敢来,某定要让手中的青龙偃月刀饱饮贼将鲜血。”

    “更何况益德与那袁将交战,尚未使用全力。不然的话,那员贼将早就被三弟刺于马下了。”

    关羽武力高强,他的眼光自然不是刘备所能比拟的。张飞此人不仅爆发力惊人,而且耐力极强。他在与韩猛交战的过程中,尚且还没有爆发过一次。

    不然的话,现在已经支撑不住的韩猛,恐怕早就落败了。

    刘备素来知道自家二弟眼高于顶,听见他的话倒也没有说些什么,只是把目光紧紧放在了战场之上。

    殊不知,刘备心中只是惊讶,高干等人却是无比惊骇了。

    韩猛的实力在整个袁氏集团之中,也算得上是非常出众的了,他虽然比不上河北四庭柱,却也是个有名有姓的大将。

    如今,韩猛这个大将却被一个无名小卒打得节节败退,这种结果却是让人难以置信。

    汪昭说道:“韩将军已经落入了下风,若是两人交手再持续下去,恐怕韩将军将会有失啊。”

    高干闻言心中一惊,这才恍然大悟,急忙下令说道:“鸣金收兵,召回韩将军紧闭城门。”

    “铛!”

    就在此时,张飞、韩猛的战马再次交错而过,韩猛的虎口却已经被崩裂了,鲜血顺着他手上的大刀缓缓流下。

    此时的韩猛,已经完全成了强弩之末。

    “呜呜呜!”

    鸣金之声的响起,使得韩猛心中一喜,前面他是顾忌名声,纵然占据下风也咬牙坚持。现在鸣金之声响起,却是给他逃跑找到了一个借口。

    韩猛调转马头往城中赶去,嘴上仍旧毫不示弱的说道:“今日暂且留你一命,改日再与你这黑厮决一死战。”

第五百四十章 中箭倒地

    很长时间没有活动筋骨,故此张飞见韩猛还有一些勇力的时候,就起了陪他好好玩玩的心思。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韩猛才能在张飞手上,撑了将近四十个回合。然而这并不代表,张飞愿意放韩猛这个到手的功劳离去。

    故此,眼见韩猛想要往城中赶去,张飞心中顿时有些焦急。

    好在双方上次交马而过的时候,张飞是冲向城墙的方位,韩猛却是冲向刘备军中的方向。

    高干鸣金收兵以后,韩猛当即调转马头往城中赶去。可是他想要入城,就还要再与张飞交一次手才行。

    双手紧紧握住大刀,韩猛暗暗想到:“都交手了三十多个回合,也不差这一次。”

    念及于此,韩猛便凝神静气,准备接受张飞的雷霆一击。因为他知道,眼前这个贼军将领,必定不会轻易放自己回城。

    “杀!”

    在战马交错的那一瞬间,韩猛暴喝一声,主动向张飞发动了最猛烈的攻击。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道理,韩猛作为一个沙场宿将,自然十分清楚。这一击,已经凝聚了他所有的力量。

    在韩猛看来,纵然眼前这个贼将勇力过人,接下自己的这一击也不会太过轻松。

    而韩猛自己已经准备逃回城中,自然不会再保存体力。这一击,也是韩猛破釜沉舟、孤注一掷的攻击。

    “死!”

    韩猛倾尽全力发出一击,张飞自然也不会留手。他现在需要的是战功,是韩猛的脑袋,而不是一个陪练了。

    两人相交而过,韩猛最先发动攻击,却不想张飞后发先至。他手中的丈八蛇矛,直接荡开了韩猛的大刀,并且洞穿了韩猛的胸膛。

    张飞这一招出手的把握时机,简直秒到了巅峰,虽然韩猛拼尽全力发出一击,声势不小。

    然而发力总需要一个过程,在韩猛手中大刀挥舞出去的前一刻,这份力气根本没有来得及爆发出来。

    张飞也正是趁着这个机会,不费吹灰之力就荡开了韩猛的大刀,而后将其洞穿。

    可悲的是,韩猛又招式用老,在张飞攻过来的那一刻,根本来不及变招,也来不及挡住张飞刺过来的丈八蛇矛。

    其实韩猛根本没有想过,眼前这个看似粗犷的莽夫,居然会有这么敏锐的洞察力。因为前面张飞给他的感觉,就是那种只会的硬碰硬的莽汉。

    在韩猛的推测下,这次也应该是两人互相硬拼一招。纵然自己占据下风,也能熬过这一击,然后逃回城中。

    可悲的是,张飞虽然长相、行为,看起来都是一个不择不扣的莽夫。然而他毕竟出自豪强家中,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可谓是粗中有细。

    很多人经常看到了张飞的相貌以及举动,反而会自动忽略此人的心机。然而轻视张飞心机的人,终究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韩猛,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其实张飞方才,哪怕是与韩猛硬拼一击,也有七成的把握将其杀死。然而张飞不想出现什么意外,这才取巧杀死了韩猛。

    其实这也算不上是取巧,而是一个顶级武将,所必须具备的明锐洞察力。对于其他武将而言,也许根本把握不住那个稍纵即逝的机会。

    可是张飞能够跻身于大汉最顶级武将的行列,自然可以看出韩猛的破绽,以最小的损耗将其击杀。

    若是换成了韩猛,他就根本无法把握住那种事迹,更不可能出招如此之快,后发先至。

    而这一切,也是顶级武将与二流武将之间,不可逾越的差距。

    韩猛的尸体被高高挑在了半空之中,双目圆瞪死不瞑目。鲜血顺着丈八蛇矛流了下来,染红了张飞的衣甲。

    然而对于那些流下来的鲜血,张飞不但没有感到丝毫不适,眼中反而露出了嗜血的光芒。

    张飞就是那种天生为了战场而生的男人,也只有在战场上才能体现他的风姿,才能唤醒他的斗志。

    “嗬!”

    喉咙中发出野兽般的咆哮,张飞猛然抖动手中的长枪,将韩猛的尸体抛出了十几米远,重重摔落在地上,溅起了一大片灰尘。

    “三将军威武,三将军威武!”

    刘备身后士卒见张飞如此神勇,当即士气大振人,纷纷振臂高呼。至于城墙上的高干以及袁军,却被这个突然的变故弄得不知所措。

    至于那些随韩猛出城的五百袁军,见韩猛的尸体被摔到地上以后,纷纷呐了一声喊,你推我攘的往城中涌去。

    张飞眼睛一亮,也不奔回本阵,反而一夹马腹直接前去抢夺城门。刘备、关羽见状,亦是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大声喝道:“杀!”

    见刘军攻城,高干顿时大惊失色,喝道:“放箭,放箭,放箭!”

    “啾啾啾!”

    遮天蔽日的箭矢倾泻而下,许多正在冲锋的刘备军倒地不起。然而此时,张飞已经杀到了城门口。

    “哐当!”

    可是他终究晚来了一步,此时那五百袁军已经撤到了城中,城们也已经关上了。

    “弓箭手,射死张飞!”

    见城门关闭以后,高干才长长舒了一口气。他看到了城墙下面的张飞,顿时吆喝着让人射死张飞。

    “啾啾啾!”

    出于对张飞这个猛将的畏惧,许多弓箭手都瞄准了张飞,一时间箭如雨下。

    “该死!”

    饶是胆大包天的张飞,被箭雨所覆盖的时候,仍旧感觉浑身发麻,心中一片寒冷。

    “走!”

    张飞用了拍打了一下战马,就往本阵跑去。并且在此过程中,他不断挥舞着丈八蛇矛,将飞而来的箭矢打落在地。

    战马在奔跑,也就成了一个移动靶。如此一来,城墙上能够瞄准张飞的弓箭手,就已经屈指可数了。

    高干见许多箭矢都射在了张飞的后面,当即大声喝道:“无需瞄准张飞,只要分段连射即可!”

    分段连射,也就是无差别覆盖性射击。如此一来,只要箭矢能够覆盖住张飞附近的一片领地,他都将躲无可躲。

    饶是张飞勇武过人,手中丈八蛇矛舞得密不透风,却仍旧没能护住胯下的战马。

    “噗通!”

    连中几十箭的战马,终于扑倒在地。

    “三弟!”

    远处正往这边冲过来的刘备、关羽见状,都忍不住大声喊了起来。

第五百四十一章 刘备昏迷

    “噗嗤,噗嗤!”

    箭矢射入肉中,发出了沉闷的响声,鲜血顺着箭头射进去的位置,缓缓往外流出。

    正在冲锋的刘备,打掉了一支射向他的箭矢。

    他看到张飞在战马倒地的一瞬间,利用战马的身体挡住了倾射而下的箭矢,这才长长松了一口气。

    箭矢都射在了张飞的战马身上,那些流出来的鲜血,也并不是张飞本人的。

    关羽从身旁的士卒手中,夺过来一张盾牌,直接往张飞的那个方向扔了过去。

    “三弟,接住!”

    自己的战马被射死,张飞心中多少有些愧疚。

    听到关羽的喊声以后,他才猛然起身,一边挥舞着丈八蛇矛将箭矢击飞,一面用左手结过了关羽扔过来的盾牌。

    看到张飞接住了盾牌,刘备、关羽这才松了一口气。

    关羽挥动手中的大刀,一连打落几支箭矢,并且还救下了身旁的不少士卒。

    他望着城墙上面根本停不下来的箭雨,当即有些忧虑地说道:“兄长,城中箭矢充足,我们就这样匆匆前去攻城,士卒们恐怕会伤亡惨重啊。”

    最为重要的是,现在的刘军尚且缺乏攻城器械,纵然冲到了城墙下面,恐怕也没有办法攻进去。

    其实箭雨看起来铺天盖地,然而城墙上的弓箭手毕竟有限。再加上陈留城下地势开阔,箭雨想要将战场完全覆盖,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军中士卒虽然有不少人中箭倒地,但是与刘军的总人数相比起来,却也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城墙上绝大多数的箭矢,还是瞄准了张飞,高干也想要趁此机会,将张飞射杀。故此,刘备麾下士卒面临的压力,其实并没与想象的那么大。

    高干也是看出来了,刘备军这次前来叫阵,没有带上攻城器械。纵然让他们冲到城墙下面,也根本无法攻城。

    毕竟现在的陈留城门已关,没有攻城器械的刘军,对于城墙上面的袁军,并不能构成什么威胁。

    刘备亦是眉头紧皱,看着城墙上甲胄鲜明,旌旗林立的袁军士卒,当即大声吼道:“撤兵,撤兵!”

    接到盾牌的张飞,正要继续冲向城墙,忽然听到了鸣金之声,以及刘备的呼喊,这才不情不愿的往后面赶去。

    回到营寨之中以后,刘备当即说道:“陈留城郭高大,想要强攻恐怕不太可能,若是袁军一直固守城池,却该如何是好?”

    张飞失去了爱马,早就憋了一肚子的火气,大声说道:“我这就让人打造盾牌,制造攻城器械,一定要将陈留攻下来!”

    关羽道:“强行攻城只是下下之策,若非迫不得已,我们最好还是引蛇出洞,或是用其他方法攻破陈留才行。”

    “当然,攻城器械的制造也不能落下,假如实在不能用其他方法破城,也只能强行攻城了。”

    刘备深以为然,就下令让匠人们砍伐树木,星夜兼程开始打造攻城器械。

    另一方面,他却每日让张飞前往城下叫阵。奈何韩猛战死以后,陈留守将知晓张飞勇猛,没人再敢出城迎战。

    高干更是每日高挂免战牌,无论张飞怎么叫阵,他都不理不睬。

    关羽见袁军不出城交战,当即向刘备献计:“今袁军不出城交战,不若遣人暗中挖地道,直通城内,以奇兵破之。”

    刘备采纳了关羽的建议,当即暗中让人挖了直接通往城中的地道。

    高柔已经来到了陈留几日,每日站到城墙上帮忙协调守城,或者是领兵在城中巡视。

    这一日,忽然有斥候来报,说从刘备军营之外,看到了不少新土。

    高干闻言,当即召来诸将,说道:“此必是刘备见我等不出城迎战,这才想要挖地道直接攻入城中。贼人此计,当如何破之?”

    对付敌军挖地道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就是很难确定他们所挖地道,是通往城中的哪个方向。

    只有知道了方向,才能掘沟壕以破之。

    高柔却是说道:“兄长可以用瓮听之法,破了刘玄德掘地道的计策?”

    高干急忙问道:“何为瓮听之法?”

    高干道:“先在城墙里面挖一口井,再用薄牛皮包住一口新缸的缸口,把这个水缸放入井中。”

    “如此一来,只需派遣耳力过人的士卒细心聆听,就可以大致判断刘备军挖掘地道的方向。”

    “而后,再于那个方向沿着城墙挖下深深的壕沟,将里面灌满水,令人守在壕沟旁边。只要他们把地道挖进城中,壕沟里面的水必定会进入地道,将里面的人全都淹死。”

    “我军看到壕沟里面的水减少,也就可以知道贼军地道挖通了过来。”

    高干闻言大喜过望,就依计行事。

    却说刘备派遣两千人耗费数日,终于挖进了城中,却不想地道与袁军挖下的壕沟相连,导致壕沟里面的水全都涌进地道,不少人被淹死。

    挖地道之计被袁军被识破,又折损了一些人马,刘备只得再想其他的办法破城。

    这一日,刘备巡视陈留,发现陈留东边的一处城墙年久失修,不太坚固。他在那里观看良久,当即暗暗起了一些心思。

    回去之后,刘备就让张飞带兵开始星夜兼程猛攻西门。

    高干早就让人注意着刘备,看到他的反常举动以后,当即向众人问道:“刘备巡视完城墙以后,忽然猛攻西门,却是何意?”

    高柔说道:“刘备巡视城墙外面,发现东方城墙年久失修,就想要暗中从这里攻城。他却又怕我们有所防备,故此让人猛攻西门,想要行那调虎离山之计。”

    高干当即问道:“贤弟可有妙计破之?”

    高柔说道:“可如此如此!”

    高干深以为然,当即下令让百姓们扮作官兵,在西门呐喊助威。他自己却亲率精锐甲士,埋伏在了东边的城墙里面。

    刘备见西门城墙的守军果真变多,随即大喜过望。当天晚上,他就带着关羽和不少甲士,用冲车撞塌城墙,就领兵杀了进去。

    高干却领着伏兵忽然杀出,乱箭齐发。

    刘军中伏方寸大乱,兵败如山倒,就连刘备自己也中了一箭。若非关羽拼死护着刘备逃了出去,恐怕此地就会成为他的葬身之地。

    两次用计却被袁军识破,还损兵折将。刘备气急攻心,再加上箭伤复发,居然昏迷了过去。

    可以说,这次对于刘备的打击无疑是非常大的。

    他根本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连区区一个陈留都打不下来。既然如此,又何谈争霸天下,匡扶汉室?

    就这样,箭伤加上心病,却使得刘备一直昏迷不醒。

    刘备的昏迷,却让刘军陷入了混乱之中。还好关羽、张飞在军中颇有威信,这才安抚住了军心浮动的士卒们。

    这一日,愁眉不展的关羽、张飞,仍旧守在刘备身旁。忽有左右来报,说一队甲士从河东郡过来,想要面见刘备。

    关羽听说那队甲士来自关中,当即不敢怠慢,急忙出去相迎。他却没有想到,在这些人之中,居然看到了一个极其熟悉的身影

    (两天三十章终于发完了,都快累瘫了。兄弟们可要拿月票、推荐票、订阅、打赏支持哦!)

第五百四十二章 子午谷

    从关中进入汉中,一直有六条古道,分别是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库谷道、武关道。

    这些古道在军事战略上而言,全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然而在古往今来的战争之中,其中五条古道仍然许多次或被攻破,或被偷渡。

    这其中只有子午谷里的子午道,却是唯一一座多次被人谋划偷渡,却从来没有成功过的险峻要塞。

    故此,后世才有了‘秦岭六道,子午为王’的说法。

    真正让子午谷扬名后世的事情,还是因为三国时期,魏延曾经向诸葛亮献子午谷奇谋。

    当时正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魏延觉得长安守将夏侯楙怯而无谋,愿自请精兵五千,由子午谷直取长安,魏延认为夏侯楙一定会弃城逃走。

    这样一来,就可以轻易占据长安。

    结果诸葛亮认为这条计策太过冒险,没有采纳魏延的建议。

    却不想,事后司马懿得知这条消息以后,就感叹着说道:“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

    正是因为诸葛亮五次北伐全都失败,而且死在了北伐的过程中。再加上司马懿的一番话,才使得许多人暗自叹息:假如当时诸葛亮用魏延子午谷奇谋,会不会早就灭掉了魏国?

    人们读《三国演义》大多都会偏爱蜀国,故此对于诸葛亮几次北伐无功而返,许多人都忍不住捶胸顿足,仰天长叹,心中遗憾不已。

    也正是因为这遗憾,才使得人们更加怀念子午谷奇谋,子午谷的名声也因此越来越大。

    然而,先不说关于子午谷奇谋的真实性,也不管司马懿是否说过那番话。若是细细分析,才发现魏延的计谋经不起推敲,诸葛亮拒绝这条计策倒也并无过错。

    首先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他的首要目的不是攻入关中,占据长安。相反,他却是准备占据整个凉州。

    诸葛亮之所以迫不及待的北伐,乃是因为蜀国只占据一州之地,发展潜力比起曹魏相差甚远。

    若是北伐能够占据凉州,那么蜀国不仅能够极大扩充地盘,还可以增加许多人口。如此一来,日后再与魏国比消耗,也就不至于太落入下风。

    故此,诸葛亮这一次的既定战略,乃是先从阳平关往西挺近凉州的武都郡,而后再越过岐山一直往北占据萧关,夺取安定郡。

    事实上,这一次诸葛亮占据凉州的目的,几乎已经快要达成。只不过因为马谡失了街亭,蜀军粮道被断,诸葛亮才不得不放弃已经占据的广大领地,反而开始撤兵。

    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的时候,根本没有弄清楚诸葛亮的战略目标。诸葛亮不是想要攻入关中灭亡魏国,而是为了夺取凉州。

    故此,纵然魏延的计策最后能够成功,也早已与诸葛亮的战略背道而驰。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拒绝了魏延的建议。

    然而,若是不考虑诸葛亮的大战略,单单谈论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也会发现这其实是个非常可笑的计策。

    正如前面说言:秦岭六道,子午为王。自古以来,奇袭子午谷的战例不在少数,却从来没有一次成功的事迹。

    东晋名将桓温伐前秦,进攻长安,命司马勋由汉中出子午谷,未出谷道就被秦军击败。

    南北朝时期西魏派贺若敦等发兵子午道,前去镇压乐炽。乐炽等烧子午栈道,据守直谷,使贺若敦的部队不能前进。

    五代后蜀从子午道北进的军队,被后汉王景崇击败。

    明末闯王高迎祥欲自汉中进攻西安,使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却被孙传庭却在子午谷的黑水峪以逸待劳,双方激战四天后,闯王高迎祥兵败被俘。

    以上的记载,无一不显示出了从子午谷进兵的困难。

    退一步来讲,就算魏延当时能够通过子午谷,出其不意攻下长安,又没有考虑后果呢?

    长安一带无险可守,纵然魏延领兵五千进入关中,却无疑成为了一支孤军,蜀国大军想要再从子午谷通过,势必难比登天。

    而长安的西部、北部、东部,全都是魏国领地,要不了几日,魏国就可以调集大军围困长安。

    所以说,纵然魏延果真打下长安,也免不了败亡的结局。

    还有司马懿所说的那句话,其实根本无从考究。就算他真的说过这话,也很有可能是挑拨离间罢了。

    魏延此人性格高傲、性情极恶,自五虎上将先后去世以后,就常以蜀国第一大将自居。

    每次随军北伐,魏延都自比为前汉的韩信,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

    诸葛亮对于魏延的请求,自然是不会应允,故此魏延常恨自己之才不能尽其用。

    假设一下,若是司马懿的那番话传到魏延耳中,会不会更加坚定了魏延的心思。使他觉得自己对了,诸葛亮的所作所为不对,而怀恨在心?

    自古以来,国家不惧外敌,而惧内患。若是诸葛亮、魏延不合,就好使战国时期的蔺相如、廉颇不睦一般,对于蜀国的危害不言而喻。

    若司马懿果真说过那句话,则他挑拨离间的功夫,已经练得炉火纯青了。

    ……

    子午谷虽然险峻无比,大军通行不易。然而由于这是汉中与关中之间,距离最近的一条路,故此平常十分也有不少商贩从这里通过。

    以前董卓、李傕、郭汜乱政,就有许多百姓从此地逃往汉中。

    当然,由于这条古道的重要性,汉中张鲁在险峻的位置,也派有一些军士把守。只不过他们对于那些商贩,以及前往汉中的百姓,却是从来不会阻拦。

    这一日,一行二十余人从这里经过,他们虽然风尘仆仆、满脸憔悴,却也掩饰不住身上非同寻常的气质。

    除了领头那人有些书卷气息以外,其余的二十余人,都是孔武有力之辈。他们身上,也都带着武器。

    当然,在乱世之中出门携带武器,已经成为了惯例,故此这些人倒也没有特别引人注意。

    (历史上诸葛亮五出岐山,演义中六出祁山。)

第五百四十三章 反常举动

    一行人渡过了子午谷,他们之间有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一直在观察着路上的地形。

    这个青年不是别人,正是典韦的儿子典满。其余看起来孔武有力的汉子们,也都是陈旭麾下的黑甲卫。

    到了一个无人的地方,典满忍不住说道:“先生,这条子午道真是险峻无比,纵然我们只有几十人从长安过来,这一路上亦是险象环生啊。”

    典满的言下之意,就是想要从这里进兵攻入汉中,却是不太可能。

    他们这十几个人都是军中精锐,身手敏捷、体力过人。饶是如此,在通过子午道的十几天时间里,仍旧感到了深深的疲惫。

    至于那个为首的文士,却更加不堪。

    假如大军从此处通行,对方只用在险峻的地段进行拦截,就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或者在子午道的另一端以逸待劳,也能够全歼来犯之敌

    那个为首的文士摸了一把脸上的汗珠,看着坎坷不平的山道,脸色亦是有些沉重:“吾曾经听闻主公说,‘蜀道难,难于上青’,一开始还有些不以为然。”

    “今日观之,才知晓这并不是一句夸张的话。”

    这个文士乃是董昭,他秘密接了文昭的命令,前往汉中。至于典满与那二十几个黑甲卫,却是文昭派遣保护董昭安全的护卫。

    由于这次董昭进入汉中,乃是要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故此文昭也不敢大张旗鼓给他多派护卫,免得引起了当地官吏的注意。

    典满说道:“还好主公只是让我们,感受一下子午道的险峻,并没有准备从这里攻入汉中。不然的话,俺心中还有些害怕呢。”

    董昭抬头看了看天色,说道:“到了前面就离开了子午谷,进入汉中境内。到时侯,阿满可不要暴露了身份,免得招来杀人之祸。”

    典满心中一凛,急忙严肃的点了点头。

    “此去南郑还与许多路程,出去之后我等还是先休息一下,待恢复精神以后再继续赶路吧。”

    南郑乃是汉中首府,位于汉中的西南部,也是张鲁居住的地方。此次董昭等人的目标,就是那里。

    却说文昭听了贾诩的计策,当即分别将司马懿、董昭派遣了出去。随后,他却开始在境内大肆招兵买马。

    这一次可不是自愿应征,而是所有适龄男子都必须服兵役。文昭此次征兵的数额,乃是五十万人。

    当文昭下达这条命令的时候,许多人极力反对,认为这是劳民伤财,竭泽而渔。

    也不外乎那些官吏极力反对了,再次征兵五十万,加上关中原本分散各地的正规军队,以及不少郡国兵,那么文昭麾下的兵力,将达到恐怖的八十万。

    现在文昭麾下所有人口,也只有不到一千万之众。这种征兵比例,几乎已经达到了十比一。

    如此一来,关中经济、农业、内政的发展,将会遭到极其强大的冲击。甚至于许多田地,都会因此荒芜下去。

    更为重要的是,涌入规模庞大的军队,关中完全没有办法养得起。哪怕没有战事,可能只需半年之久,关中粮草就会被消耗一空。

    哪怕是赵云、徐晃、张辽这些武将,也都心中惶恐不已,纷纷上书劝谏文昭,不要如此鲁莽行事。

    出乎众人所料的是,以往一直非常好说话,擅于纳谏的陈旭,却好似铁了心要进行大征兵。

    他不但驳回了所有人的建议,反而强制下达命令开始增兵。

    让众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像贾诩、程昱、田丰、李儒这几个,能够影响文昭决断的谋士,却是默认了文昭的如此行事。

    当并州牧陈宫,以及正在家中守丧的陈群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全都星夜兼程赶回蒲坂,想要劝谏文昭。

    然而文昭与他们暗中交谈了一阵之后,两人却再也没有劝谏文昭。至于陈群,却被文昭趁机留在了蒲坂,再次让他统筹关中一应政务。

    突如其来的大征兵,却在百姓之中引起了不小的恐慌。好在文昭早有准备,在百姓们恐慌尚未蔓延之前,就已经安抚住了众人的情绪。

    这些年来,经过文昭坚持不懈的宣传,其实百姓们对于当兵之事并不太过抵触。

    相反,由于关中士卒待遇很好,若是能够立下战功,还可以得到大量奖赏。故此有许多人,也希望能够参军杀敌立功。

    当然,这些人大多都只是一些贫穷家的百姓。那些生活条件较好的家庭,可不愿自家男人前去当兵。

    可是无论在那个朝代,百姓们都有义务服兵役。如今正值战乱时期,其余诸侯境内的兵役也非常繁重。

    面对官府的强制征召,纵然有些人不太愿意,也丝毫没有办法。

    至于那些家庭富裕的人,想要逃避兵役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以钱财、粮草抵兵役。这笔费用不多也不少,像那些中等偏上的家庭,缴纳绝大多数家产,都可以抵消兵役。

    而且以钱财、粮草抵消兵役,是文昭亲自颁布的法令,具有法律效益。这个抵消兵役的时间,将会持续五年之久。

    也就是说,只要缴纳了一定数额的钱财、粮草,五年之内就不需要担忧服兵役的事情了。

    有不少不愿服兵役的人,虽然心疼家中的钱粮。但是为了逃避兵役,也只好拿出不少钱财买个平安。

    而且在他们看来,五年不服兵役在家中耕种所赚取得钱粮,完全抵得上那些花费。这样一来,关中居然在短时间内,筹集到了极其庞大的物资。

    大将军府内,陈宫脸色有些复杂,他叹息着说道:“文昭,这样做必定会使得百姓们,不会像以前那样拥戴你了。”

    “只是为了争取几年时间就如此行事,值得么?”

    陈旭闻言,正翻看书页的右手一顿,沉声说道:“叔父的担忧我何尝不知,然而人生之中,又能有几个五年?”

    “这样肆无忌惮的大征兵,这样毫无顾忌的从百姓手中搜刮钱财,虽然可能使得他们心中产生怨气。”

    “然而,只要这件事成了以后,他们就会明白我今日的所作所为。”

    (跟大家说个事,手机下载最新版本的QQ阅读,签到会送书券。有些实在没办法充钱的书友,也可以用签到的书券,支持一下本书的订阅。)

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攻袭营

    严格意义上来讲,在战乱时期十人抽一丁,这种兵役其实也算不上十分苛刻,其余诸侯兵役也不见得有多轻。

    关中大规模的征兵,以及司马懿、典满的秘密消失。却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阵非比寻常的气氛。

    陈群的到来,更是使得文昭如虎添翼。

    文昭将关中乱糟糟的内政,全都交给了陈群以后。就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了刘备与袁绍的战事之上。

    大局已经布下,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却也并不是文昭所能够掌控的。

    若是这次的谋划能够成功,至少可以为文昭统一天下,减少五年的时间。当然,前提是他有那个实力,能够击败所有诸侯。

    与此同时,豫州的战事却进入了僵持阶段。

    刘备用计将袁军调往西门,他自己却趁着夜色,领兵攻打陈留东边年久失修的城墙。却不想,反而中了袁军埋伏,自己中间昏迷。

    当高干得知刘备昏迷的消息以后,心中大喜过望。他当即就要领兵杀出城去,趁着刘军群龙无首之际,击溃刘备军队。

    好在高柔仍旧头脑清醒,制止住了高干的鲁莽举动。

    高柔说道:“刘备虽然吃了两场败仗,却并没有元气大伤。纵然他现在中箭昏迷,刘军营寨之内亦是防守森严。”

    “更兼那关羽、张飞乃是万人敌,若是我等贸然出城与其交战,反而可能会遭逢败绩。”

    那天晚上刘备中了高干的计策,高干一箭射中刘备,正要趁此良机将其生擒。却不想关羽勇猛异常,手中的青龙偃月刀上下翻飞,掀起了一片腥风血雨。

    甚至就连高干,也差点被关羽斩于马下。而后关羽护着刘备,左冲右突无人可挡,他带着刘备出了城墙以后,才现还有一百来个军士陷在里面。

    那些军士被袁军包围,突围不得,纷纷大呼:“关将军救命!”

    刘备当是尚未昏迷,关羽就让人护着他先赶回营寨。关羽自己却单枪匹马,冲入那段缺口的城墙之内,杀透袁军的包围圈,将那些被困的刘军士卒救了出来。

    关羽带着一百多杀出重围的刘军士卒,站在城墙缺口外面,立马横刀,数千袁军却无一人胆敢上前。

    那一战之后,高干才得知眼前这个长须红脸大汉,他的勇武绝对不在张飞之下。故此听到族弟高柔的话以后,高干当即熄了出城与刘军交战的心思。

    这一日,忽有左右前来禀报高干,说道:“刘军因为主帅昏迷,关羽、张飞又迟迟不肯撤兵。再加上如今天气酷热,使得刘军士卒怨声载道。”

    “无奈之下,关羽、张飞不得不重新安营扎寨,将营寨立在了西北方向的树林之中,好抵挡火热的太阳。”

    高干闻言却是大喜过望,说道:“关羽、张飞徒有匹夫之勇,却不懂行军打仗。刘备昏迷以后,他们就进退失据,居然将营寨安扎在树林之中。”

    “眼看冀州袁军已经快要到来,此合该我在援军到来之前,立下破刘之功啊。”

    随后,高干就找来了帐下文武,说道:“刘备军因为抱怨天气太过炎热,关羽、张飞被迫将营寨立于树林之中。若是我等以火攻之,必能一战生擒刘备。”

    汪昭、岑璧闻言,当即十分振奋,纷纷向高干请战。

    高柔却是说道:“刘军忽然转移营寨,恐怕此事多有蹊跷啊。”

    高干满不在乎的说道:“刘备昏迷,刘军再无主事之人。关羽、张飞虽勇,终究只是一介莽夫,哪里懂什么行军打仗?”

    高柔心中仍旧有些犹疑,再次劝道:“冀州援兵不日即将到达陈留,那个时候再出兵攻打刘备,岂不更加稳妥?”

    高干却是摇头道:“若是再等几日,刘备忽然醒来却该如何是好?更何况与冀州袁军一同攻破刘备,功劳也会被他们分出一半。”

    “假如关羽、张飞见冀州援军至,不敢再度交战,反而领兵撤退却该如何是好?”

    “此事我意已决,柔弟休要再劝!”

    若高干只是安稳的守在城中,最多也只能得到一个守城有功的功绩。相反,若是能够在援军到来以前大破刘军,那可就是破敌有功了。

    ‘守城有功’与‘破敌有功’,虽然只有两字之差,其中含义却是相差甚远。

    连续几次识破刘备的计谋,已经让高干有些忘乎所以,他对于城外的数万刘军,也已经失去了敬畏之心。

    主将都已经下定了决心,高柔自然不好再三劝阻。

    而且如今正是夏季,刮得是东南风,只要趁着风起之时放火烧林,刘备军必定有死无生。考虑到这些,高柔就开始帮助高干准备火攻刘营的事宜。

    当夜月黑风高,高干令高柔带领新招募的义军防守城池。他却是带着汪昭、岑璧,以及城中原有兵马,偷偷摸到西北方向的刘军营寨不远处。

    高干倒也是个谨慎之人,他先悄悄派遣岑璧带着熟悉地形的斥候,前去观察了一下刘备军的营寨。

    岑璧回报高干:“刘备营寨之中灯火通明,四周的树木被砍伐一空,还有不少身穿甲胄的士卒守夜。若此时前去劫营,恐怕对方早有准备啊。”

    高干闻言不惊反喜,说道:“说是贼军毫无准备,我才会心中疑虑。现在他们防守严密,反而说明贼人没有使诈。”

    “纵然他们防守再如何严密,也挡不住铺天盖地的大火。”

    随后,高干就让人偷偷摸到刘军营寨的四周,在那里倒下了许许多多的桐油,以及易燃之物。

    当然,为了避免被刘军发现,他们倒桐油的位置,距离刘军营寨尚有不近的距离。

    待事情准备完毕,高干就带着麾下士卒退出树林,而后派遣一些精细之人,前往放火。东南风呼啸着,当大火燃起之后,风仗火势当即席卷了整片树林。

    看着远处的烈火,高干忍不住大笑起来:“这一把火,定能将刘军烧死大半,待火势稍息,儿郎们就随我前去活捉刘备、关羽、张飞。”

    “只是希望,他们不要被大火烧死才好!”

第五百四十五章 高干战死

    东南风呼啸,大火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夜空。高干领着袁军远远望着远处的大火,眼中露出了兴奋的神色。

    此次不管是烧死了刘备,还是能够将其生擒活捉,都将会是大功一件。如此一来,也就相当于一代诸侯刘玄德,将会终结在自己手中。

    消灭一方诸侯,这个是一个天大的功劳。真要是这样的话,本来就深得袁绍器重的高干,以后在冀州更是能够呼风唤雨,成为极其显赫的存在。

    那些以前私底下说他走后门的人,也会乖乖闭上自己的嘴巴。

    浓烟滚滚而起,饶是东南风刮得不小,仍旧没能将其迅速吹散。因为现在正值夏季,林中的树木全都枝繁叶茂,水分充足。

    一般来讲,夏季的树木很难点燃,这个时候用火攻的效果并不算好。

    然而,若是能够以桐油作为引火之物,只要大火能够烧起,哪怕水分再多的树木,都能被燃烧起来。

    而且这样就会带起滚滚浓烟,这种浓烟简直铺天盖地,它们的杀伤力甚至比烈火更加猛烈。

    因为大火还有机会能够躲避,然而面对无处不在的浓烟,许多人只能被窒息而死。那些死于火攻之中的人,绝大多数不是被烈火烧死,反而是被浓烟熏死。

    大火与浓烟交相辉映,高干有些痴迷的看着夜空中难得一见的景象,谓诸将曰:“多么美丽的景色啊,只不过这番美景却是一个巨大的坟墓。”

    汪昭、岑璧知道高干深得袁绍器重,如今又立下了破刘大功,日后更将会扶摇直上九万里,前途不可限量。

    故此二将听见高干的话以后,当即开始阿谀奉承起来。

    高干如同袁绍一样都非常爱面子,他被两人奉承,心中顿时如同抹了蜜一般,十分欢喜。

    “冲啊!”

    “杀光袁军!”

    “休要走了高干!”

    高干正陶醉在两人奉承之中的时候,忽然听到了震耳欲聋的喊杀声。高干急忙抬头观看,才发现四面八方有无数刘备军杀了过来。

    “这,这,这怎么可能?”

    高干见此情形,当即方寸大乱,有些不可思议的大声吼道。

    “高干,汝中吾兄长计矣,还不速速下马受降?”

    就着火光,高干远远看到张飞带着不少刘军,往这边冲杀了过来。由于张飞冲得太快,故此他身后的士卒根本没有紧紧跟上。

    高干见状,眼中闪过了一丝神采。

    汪昭见中了刘军圈套,急忙对高干说道:“误中贼人奸计矣,我等还是速速突围吧1”

    高干却是猛然扬起了手中的武器,说道:“我军虽少,却也并非没有一战之力。那张飞一人冲得太快,竟敢撇下士卒单枪匹马冲了过来。”

    “诸将随我奋勇杀敌,先斩张飞此撩,再擒刘备那厮!”

    话毕,高干就一马当先杀了过去。

    高干知道,此时他自己绝对不能乱,而且要身体力行,作为士卒们的表率,才有可能反败为胜。

    袁军本来见中了敌军的计策,还都有些慌乱。待听见主将的话以后,反倒是稳住了心神,纷纷跟随高干前往围杀张飞。

    汪昭、岑璧素来知道张飞勇猛,惧怕高干有失,急忙拍马上前助其围攻张飞。

    “杀!”

    这段时间张飞早就憋了一肚子的火气,今日厮杀起来自然要全力以赴。他暴喝一声,就杀向了迎面而来的高干。

    两人交手不三合,高干不敌张飞,眼看就要殒命。汪昭、岑璧正好此时冲了过来,救下了高干的性命。

    张飞丝毫不惧,抖擞精神独战三将。

    张飞的武艺,已经达到了不可揣测的程度,手中的丈八蛇矛指东打西,指南打北。高干三人围攻张飞,却反而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几人再次交手五个回合,张飞远战越勇,一矛刺向高干。汪昭、岑璧见状急忙前去救援,却不想张飞的蛇矛反而攻向的汪昭,一矛将其喉咙洞穿。

    汪昭战死,高干、岑璧两人更是方寸大乱,张飞瞅准机会再次刺死了岑璧。高干心中大骇,此时他孤掌难鸣,不敢再与张飞交锋,反而调转马头开始逃跑。

    张飞哪里肯舍,一边追赶一边大声吼道:“高干小儿休要逃跑,再与某大战三百回合!”

    奈何附近袁军士卒太多,张飞一时间居然被阻碍了速度,让高干领着一彪溃军逃走了。正在此时,张飞带过来的那支刘军,也杀了过来。

    他们与张飞合在一处,将袁军杀得节节败退。

    顷刻之间,袁军的两个将领战死,主将逃逸。本来还有一丝战意的袁军士卒,在猛张飞的杀戮之下,顿时四散而逃。

    高干心中对于张飞惧怕不已,觉得此人比那次斩杀韩猛的时候强上了许多。他带着一彪溃军,慌不择路的往陈留逃去。

    高干刚刚奔行三里路程,来到一条小路里面,忽然听得梆子之声,只见两边出现了许多刘军。

    他们弯弓搭箭,大声怒吼,一时间箭如雨下。

    猝不及防之下,高干连人带马被射成了刺猬,还有许多袁军士卒,也被箭雨射死。主将死去,剩余的袁军更是方寸大乱。

    就在此时,张飞也带着人马追杀了过来。袁军此时前有伏兵兵,后有追兵,一时间居然陷入了绝境之中。

    “吾乃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豫州牧刘备刘玄德是也。尔等主将既死,凡是投降者皆会被免罪。”

    “此时不降,更待何时?”

    此事的刘备意气风发、中气十足,哪里还有中箭昏迷的样子?

    张飞听见刘备的话,当即大声吼道:“兄长,俺尚且没有杀够,这就让他们投降了?”

    刘备却是对他斥责道:“这些人都乃大汉子民,不过是被袁本初盅惑罢了,若是能够改邪归正,你自然不能再造杀孽!”

    张飞闻言,却是扯着大嗓门吼道:“兔崽子们,再不投降俺老张就不客气了。”

    袁军早已丧胆,对于张飞更是畏惧不已。不少人被张飞一吓,纷纷扔掉了手中的武器,跪在地上投降。

第五百四十六章 攻破陈留

    陈留之内,自从高干领兵杀出城以后,高柔心中总是感到有些不太安宁,他右边的眼皮也是一直在跳。

    直到西北方向火势冲天而起之后,高柔更是感受到了极度的不安。他在城墙上面来回走动了几次,就下令将豪强、大族的私兵全都征调过来守城。

    隐约之间,西北方向有喊杀之声传来,只是因为那里距离陈留并不太近,而且又是逆风方向,故此这种喊杀之声断断续续。

    高柔有些坐立不安的召来了一个副将,对他说道:“你带领一小队士卒,前往侦察一下军情。”

    那个副将领命出城,刚刚没走多远,就看到了几十个衣甲破烂,浑身鲜血的袁军士卒。其中领头的那个士卒,副将看得还有些面熟。

    见到这几十个袁军如此模样,副将心中一惊,急忙开口问道:“前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个领头的袁军猛烈喘了几口粗气,说道:“高干将军中了贼人埋伏,我等被刘军冲杀一阵四散而逃,尚且不知高干将军生死如何。”

    副将闻言大惊失色,急忙带着这一小队溃兵往城中赶去。高柔望着副将带回来的几十个溃兵,急忙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副将直接将那个袁军将校拉了出来,让他把前面的战事叙述了一遍。高柔眼睛死死盯住呢个袁军将校,开始询问此人以前归属何人。

    高柔心中有些担忧,这一小队人马乃是过来诈城。故此他们刚刚进来,城门就再次被关闭了,而且高柔调遣了不少兵马,将这些人团团围住。

    高柔相信,纵然他们真是前来诈城,几十个人也翻不起多大的风浪。

    那个浑身是血的将校脸上有些惶恐,却仍旧没有丝毫犹豫,就将自己以前的归属说的十分清楚。

    旁边的副将听闻了他的话以后,这才恍然大悟,说道:“我说此人怎么如此脸熟,原来是岑璧将军的部曲。”

    查明果真有此人以后,高柔才不再怀疑,他急忙问道:“你们突围之前,高干将军如何了?”

    那人说道:“当初天色昏暗,四周都是刘军,我们只管往这边厮杀突围,却根本没有看到高干将军。”

    “想必他现在要么在回来的路上,要么就被刘军围困了。”

    高柔眼皮一跳,在城门口来回走动几次,当即厉声说道:“点齐兵马,随我出城救援高将军!”

    高干乃是他的族兄,又是族中少有的才俊,高柔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自己这个族兄战死。

    故此,听闻了高干可能被围困的消息以后,他再也坐不住了,就想领兵前去救援。

    其余诸将闻言,却也没有一人反对。先不说高氏乃陈留名门望族,单单高干乃袁绍外甥的身份,都使得众人不敢懈怠。

    高柔此时也是准备倾尽全力,前去将高干救援出来,只留下了三百士卒,以及刚刚逃回来的几十溃兵守城,他却亲自领兵杀了出去。

    高柔心忧高干,故此行军速度极快,他带兵刚刚行出了五里路程,忽然听到一声炮响,只见关羽拎着青龙偃月刀,从道路两旁杀了出来。

    “尔等已经中吾计矣,还不下马受降?”

    骤然遇到埋伏,这些豪强私兵顿时方寸大乱,关羽带领麾下士卒左冲右突,没过多久就将这一彪乌合之众杀散。

    高柔心中大骇,只得弃了军队拼命逃跑,他刚刚逃出没有多远的距离,忽然有绊马索将他的战马绊倒在地。

    “踏踏踏!”

    关羽骑着战马冲了过来,将大刀放在了被摔得七荤八素的高柔脖子上,对身后的士卒说道:“绑了!”

    生擒高柔之后,关羽当即大声吼道:“降者不杀!胆敢逃跑抵抗者杀无赦!”

    面对如狼似虎的刘军,这些身为乌合之众的豪强私兵,自然是非常畏惧不已。

    再加上那些逃跑的士卒,都被埋伏的刘军纷纷射杀,这些人自然不敢再有其他心思,纷纷跪地投降。

    迫降了这些袁军,关羽再次对手下的一员副将说道:“追杀漏网之鱼,切莫放过一人。”

    副将领命,就带领着麾下骑兵,前去追杀侥幸逃出去的袁军。关羽却是让人押着高柔,直接带兵前去攻打陈留。

    关羽来到城墙下面以后,当即气沉丹田大声吼道:“高干授首,高柔已经被生擒,尔等还不献城投降更待何时?”

    前番在陈留东边的城墙之处,关羽已经杀出了赫赫威名,城中袁军对于这个红脸长须大汉,全都畏惧不已。

    更何况城内的正规军早就被高干带走,他们这些人都是乌合之众,现在又没了主将,顿时就想要献城投降。

    好在那个副将乃是死忠袁绍之辈,他厉声喝道:“我等为主公守陈留,只有战死的真豪杰,没有投降的懦夫。关羽你若是有本事,直接来攻城便是。”

    “噗嗤!”

    却不想,那员副将刚刚喊完话,就有一道亮丽的刀光闪现,将此人的脑袋砍了下来。

    士卒们见到副将被杀,全都吓了一跳,下意识的拿出武器瞄准了杀人凶手。

    那个逃回来的袁军将校,更是不可思议的看着眼前的一切。他没有想到,这个随自己逃回来的士卒,居然敢以下犯上杀掉守城副将。

    浑身是血的青年人,提着那员副将的脑袋,厉声喝道:“如今败局已定,我等若是再负隅顽抗,恐怕会惹祸上身。”

    “而且刘豫州素有仁义之名,若是我等投降,刘豫州一定不会为难我等。既然如此,又何必再以卵击石,死守城池?”

    城墙上面的士卒闻言,纷纷点头称是,准备投降关羽。

    随着城门慢慢打开,关羽直接带兵冲了进来,收缴了袁军士卒的兵器,而后吩咐麾下士卒说道:“先取控制住四个城门,许进不许出,休要走了一人。”

    “城墙上面袁军的旗帜,也莫要撤下来,仍旧高高挂起。”

    关羽吩咐完毕以后,才来到那个提着守城副将脑袋的青年面前,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神色,说道:“阿平,你第一次上战场就能立下如此功劳,吾心甚慰!”

    青年男子谦逊的说道:“与阿翁相比,平尚且逊色许多。”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357/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军神最新章节! 作者:冰雪尘所写的《三国军神》为转载作品,三国军神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军神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军神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军神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军神介绍:
陈旭,魂入汉末,由一介平名,不断蜕变,最后成为战无不胜的军神。他站在权利的巅峰,俯瞰众生。
三国军神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军神,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军神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