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玄幻魔法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TXT下载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全文阅读

作者:不吃小南瓜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txt下载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十六章 安家费不是那么好拿的

    廖振宇有一点想对了。

    西海大学的论文事件以后,王浩成为了学术名人,最少在学校里是这样。

    王浩只有二十四岁,和好多研究生一样的年纪,他的长相还有些面嫩,穿着休闲、运动装走在校园里,很容易会被认成学生。

    现在不一样了。

    当走在路上的时候,认出他的人明显增多,其中学生还稍稍好有些,大学里的教职工好多都知道了他。

    早上,例行去跑步锻炼,他连续被打招呼了三次。

    “王浩老师,来锻炼啊!你起的真早,来多久了?

    “王浩啊,你这么年轻,就是应该多锻炼,否则身体慢慢就胯了,现在的年轻人,能坚持锻炼的很少。”

    “我有个闺女,长得倒是周周正正,快一米七的身高,身材倒是挺好,就是瘦的和麻杆一样,一点力气都没有。我总是说,你要多锻炼,昨天还和她说起你呢,怎么样?回头我介绍你们认识……”

    王浩正慢慢想前跑着,听罢脚步踉跄差点摔倒。

    他都想说一句‘大爷,你这个说话,真是神转折啊’,想想还是算了。

    在连续跑了不到三千米,累的气喘吁吁感觉也差不多,就快速到食堂吃个早餐,随后就去了综合楼办公室。

    门口,有个年轻记者等在那里。

    当看到王浩走过来以后,他立刻就认了出来,随后满是热情的问道,“是王浩老师吧?能对你进行个采访吗?”

    “采访啊?你问吧,说几句就行吧?”王浩停在门口,左右看看。

    年轻记者说道,“我想采访一下你的论文内容,是你在网上发的,暂时还没有发表的几篇论文。”

    王浩稍微来了点兴趣,想了想道,“”跟我来,还是找个安静的地方吧。”

    他带着记者去了教研室。

    教研室所处的位置不太好,但关上门以后确实是很安静,只是稍微有一点闷,只是做个采访倒是没妨碍。

    “就这样说嘛?”

    “对,我有录音笔,开始吗?”

    “好。”

    王浩倒是感觉无所谓,只是说论文的事情,不牵扯其他内容,录音也就录音了,就当做教学科普,“我在网上发的三篇论文,都是纯数学研究论文,一篇是大论文,六十多页,是对十三类偏微分方程求解的研究。”

    “特定偏微分方程求解的研究,往往只是个小成果,我就是把十三类求解研究总结在一起发表。”

    “有一种求解很有意思,很多偏微分方程是无法求解的,也就是无法用表达式代表解,但是却可以……”

    “还有一种特例……”

    王浩连续解释了十几分钟,还感觉有些意犹未尽,但觉得时间有点太长了,就干脆转到下一个论文内容,“下一个论文很有意思。”

    年轻记者头晕目眩的听完,听到说‘很有意思’,又带着期待重新打起了精神。

    “是一类抛物型Kirchhoff方程解的性质研究,Kirchhoff方程解,很经典,抛物型就更是经典,应用广泛……”

    “这一类Kirchhoff方程,它的解往往很有研究价值,证明爆破性质的意义在于……”

    “乌拉乌拉。”

    王浩针对Kirchhoff方程的研究,连续说了有十五分钟,感觉也差不多介绍了个大概,就转到第三篇论文,也是最有含金量,意义最大的‘蒙日-安培方程’研究。

    这时候,年轻记者终于忍不住打断了,他赶紧说道,“王浩老师、王浩老师,今天就到这里吧。”

    “我的收获很大,谢谢你的配合。”他说完关掉了录音笔,拿起东西赶紧走了出去,心中无比后悔过来采访。

    年轻记者自认为是很聪明的,他发现网上有很多对于王浩之前七篇论文的分析内容,发布出来有好多人看,甚至有好多人研究着发表看法。

    他就想着来采访‘剩余三篇’,论文都还没有发表,就提前把内容爆料出来,关注的人肯定会更多吧?

    现在年轻记者发现自己做了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快步走出去的时候,嘴里忍不住嘟囔着,“怪不得,很少有人来采访数学家,来采访的都是那些学术媒体。”

    “原来是这样!”

    “就连采访的过程都是一种折磨,发布出来有人关注才是怪事!”

    教研室。

    王浩有些意犹未尽,甚至稍稍有些遗憾,被记者采访说点专业的东西,类似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

    可惜了!

    那个记者走的太快,让他都没能全部说出来。

    蒙日-安培方程,多么美轮美奂啊!

    现在已经到了学期末,下一周的课程就是最后一堂课,再过半个月时间就到了考试周,考试试卷也要开始准备了。

    这个倒是容易。

    王浩拿出了全部的教案,把平时的习题全部摘抄起来,随后思考着把每个题目,稍稍降低一些难度,都变成对基础公式、定理的运用。

    这样放在一起,就是几个大题内容了。

    其他题目还要仔细的斟酌一下,因为他只是教了后面的课程,前面一部分课程,并没有相应的教案,他也没有相应的教学经验,对于内容的把控并不清晰。

    “就按照教材上的内容,出几个基本知识点运用好了。”

    王浩思考着做出了决定。

    其实他对于学生上课要求严厉,目的也只是让大家听课,让大家认真学习而已,并不是有意去针对学生。

    到了学期末的考试,适当降低些难度,让更多的学生能通过,认真学习的学生能有个高分,也算是有个交代了。

    然后,他仔细想了想,又做出了一个决定,在教材上把试卷里的题目运用到的知识范围划出来。

    这样学生就知道该怎么重点复习。

    “仁至义尽了吧!”

    王浩边画着教材上的知识范围,感叹的想着,“自从成为大学讲师以后,我对学生真是越来越心慈手软了。”

    换做是中学的考试,根本不可能出作业题当考试题目,也根本不可能给画试题知识范围。

    所有的知识都在考试范围内!

    大学……

    “咚、咚、咚……”

    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栾海平和周清源正站在门口,问了一句,“王浩,忙呢?”

    王浩扭头站了起来,不由得皱了皱眉,他就知道不应该待在教研室。

    这地方风水太差!

    院长、教授的总是能轻易的站在门口,感觉要多别扭就有多别扭。

    “栾院长、周老师,有事吗?”王浩还是迎了过去,然后就听到了好消息。

    栾院长满脸喜悦的说道,“是这样的。经过我们的商议,决定在学期末,给你提升副教授的时候,特别附带给予一百二十万元,作为安家费。”

    他拍着王浩的肩膀道,“这是学校留住人才的政策,一百二十万,这样你就不用生活开销烦恼了。”

    一百二十万,确实不少。

    西海市就是个三线、四线城市,西海大学周边的房价,每平米也就在八千到一万左右,一百二十万,绝对是一大笔钱。

    王浩顿时把刚才的郁闷抛之脑后,觉得满脸皱纹、有些严肃的栾海平,也突然变得和蔼可亲。

    栾海平说了消息以后,就继续说着学校的福利,包括会帮王浩进行推荐,以便能申请到更好、更适合的基金项目,也包括有基础的情况下,申请科研补助之类。

    在说了一大通福利后,栾海平感觉也差不多,看了下时间就走了。

    周教授留了下来,他似乎没有栾海平的好心情,还稍稍有些担心。

    他朝着走廊看了一眼,随后关上了教研室的门,把王浩拉到里面,认真说道,“你要好好考虑一下啊。”

    “什么?”王浩有些不明所以。

    “安家费,不是那么好拿的!”周教授说的很认真,“学校确实有安家费的政策,是为了吸引高质量的博士人才,但我认为,并不适合你。”

    王浩马上反应过来,“有限制?”

    “对。”

    周清源说的很肯定,“你想想,一百多万啊,直接给钱,世界上哪有那么好的事情?拿这笔钱,可以,但你以后,最少十年,就必须留在西海了。”

    “而且,拿安家费的协议,会有一些学术成果要求,这个要求可都不低,如果达不到,一辈子也别想离开了。”

    王浩听罢点了点头。

    想想也是。

    学校签下一个博士教职工,直接给一百多万的政策,可能会没有附带要求吗?

    十年?

    这还是说少了的!

    一般签了就肯定是一辈子,成家立业、结婚生子,都再离不开西海大学,以后想跳槽都不可能了。

    “我再想想,最少还要一个多月以后,对吧?”王浩犹豫着说道。

    “那也是。”

    周清源点了点头,笑道,“如果不是栾院长说起,我还真是不知道,你要去参加STACS?好像是算法的成果报告?”

    “有个成果,就申请了一下,没想到通过了。”王浩简单解释了一下。

    “你真是……想象不到啊!”

    周清源摇头笑道,“怪不得网上会质疑你的论文,你完成论文的速度也太快了,幸好陈院长不知道,否则那个小老头,肯定又要闹开了,不过,你真不考虑去计算机学院吧?”

    “不考虑。”

    王浩摇头,“就算是算法成果,基础还是数学,算法只是应用而已,而且,当教研员挺好的,我喜欢教学。”

    周清源有些不能理解,他和其他人一样,都认为王浩应该专注科研,他还是摇摇头,说道,“那好吧,我也不劝你了。你马上要参加STACS,好好做准备吧,我可是很期待你的学术报告。”

    “您就等着看吧!”

第四十七章 总感觉哪里不对啊?

    王浩不止是要准备参加STACS会议,他手里还捏着两份演讲邀请函。

    一份来自阿迈瑞肯斯坦福大学。

    一份来自亚马逊的数据分析研发中心。

    他仔细看了两份邀请函,仔细思考了一番,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去不了!

    他倒是有心过去转一圈,最好是能通过演讲,获得一些研发上的灵感,顺便赚个几万美金回来,但邀请函上并没有标注‘讲座费’。

    另外,时间也不允许。

    下个月就要去参加STACS会议,做学术报告才是最重要的,哪还有时间跑一趟芬蘭,跑一趟阿迈瑞肯?时间太赶了,也太远了。

    拒绝,还是有点遗憾。

    但是,仔细想了想又没什么,傅里叶猜想辅助构建数学模型的研究,就只是众多的研究之一而已,他最开始甚至没有太重视。

    如果是去国外高校、科研机构讲课,以后肯定有的是机会。

    STACS会议作学术报告才更加重要,继续改善大数相乘算法,才是真正重量级的成果内容。

    下一周,来了。

    王浩依旧过程正常的生活,也正常的给学生授课,有些遗憾的是,课程已经到了尾声。

    这就是最后一周,最后一堂课。

    当课程进入到最后部分的时候,内容的难度往往就会变高,同时,对于知识掌握的要求也会变低,因为最后部分的内容,都是只要求学生‘了解’,而不是真正去掌握。

    这就好像是高中的物理,最后的内容有爱因斯坦相对论,简单介绍了一下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毫无疑问,无论是狭义相对论,还是广义相对论,其难度远远超出了中学级别,根本不是一般学生能够听懂的,甚至说,只是相对论的原理、基本物理逻辑,中学老师能明白都很不错了。

    《偏微分方程》课程也是一样,最后的大章是真正深入的解析一阶偏微分方程,还牵扯到Cauchy-Kovalevskaya定理的内容,再继续深入就是数学系研究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了。

    这一部分知识自然不需要本科生能掌握,只需要做一些简单的了解就好。

    虽然只是要求学生‘了解’的内容,王浩讲解的还是非常细致,目的不是为了‘灵感值’、‘教学币’,而是真心觉得拓展内容,对于偏微分方程的深入解析,才是课程最重要的部分,会对于学生继续深入学生有很大益处。

    可惜,多数学生想的都是,“赶紧完课吧!有生之年再也不学微分方程了。”

    唉~~~

    遗憾!

    王浩从灵感获取速度上也知道,多数学生对于了解掌握高深知识并不感兴趣。

    他做完了最后的讲解,就果断的停了下来,随后说起了考试。

    学生们顿时变精神了。

    王浩很诚恳的说道,“我也知道,我对你们平日的学习要求很高,最少比其他老师高,但是,我还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顺利通过考试,不让半个学期的努力付之东流。”

    “所以,接下来大家一定要认真听,我划定了教材中的一些知识范围。”

    “我只讲一遍,大家跟上……”

    王浩就开始念起了课本上划定的知识内容,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跟上,他说的速度很慢。

    然后……

    就一直说了十几分钟。

    底下有好多学生都放弃了,他们发现跟着王浩说的知识内容,差一点把半本书的知识都画出来。

    这叫划重点?

    不!

    这叫“考试范围都在教材上”,他们真是白高兴了一场,还以为真是在划重点。

    “果然,我就不应该抱希望!”

    “魔鬼王老师?怎么可能划重点?我觉得他还不如说,每个知识点都会考。”

    “我感觉,这次考试……悬了!”

    “刚才他说划重点的时候,我还对他升起了一丝好感……我真是太天真了!”

    说起来。

    从教材中划出一半儿的知识内容,似乎也是在为学生‘减负’,实际来说,《偏微分方程》课程,后面的知识和前面存在直接关系,就比如非齐次问题,前面有介绍、简单应用,后面非齐次方程变换求解的题目。

    只要划了后面‘非齐次方程变换求解’范围,前面划与不划基本是没区别的。

    在教室里学生唉声叹气的时候,王浩终于真正说了一个好消息,“因为我不了解李教授的课程情况,所以试卷的大题,都会在过去几周的作业题里找,我会适当变一下数值,但题目类型都是一样的。”

    “呜啊~~~”

    教室里的学生们听愣了一下,随后马上高声欢呼起来。

    大题占据了试卷一半儿分数,只要把大题都做出来,再加上平时分占据的比例,及格应该是没问题了。

    现在学生们的要求很简单,不要求高分、甚至不要求‘高一点的分’,要求仅仅是过科而已。

    看着欢呼中的学生们,王浩满是欣慰的想着,“虽然课程要求高一些,但我果然还是很受欢迎”,又不由得感叹追忆着,“学生真好,真怀念大学时代啊!”

    收拾东西,走人。

    最后一刻也不需要留恋了。

    身后。

    看着王老师远处的身影,学生们心里感慨万千,纷纷忍不住表露心迹,“终于熬出来了,好在下学期没有《偏微分方程》了。”

    “不行,回去就好好学,那些题目,背也要背下来,这次考试一定要过,否则重修的时候,也许又是王老师……”

    “我K,还真是很有可能!咱们大学就没几个微分方程讲师!”

    “赶紧回去学习!”

    “兄弟们,谁有全部的作业题,赶紧的,借我打印一份啊!”

    “……”

    学期末,学生们都在忙碌着复习和考试,王浩则是迎来了难得的清闲时光。

    最后一周的课程结束,就没有教学相关工作了。

    或许是因为和学校签订了一年的临时合同,或许是考虑其他因素,学校教务处连监考的任务都没有安排。

    当其他年轻教职工奔赴各个考场监考时,他甚至有时间到操场上去漫步,还混在学生中打了一场3V3篮球对抗,只是技术生疏、手感严重不佳,表现实在是称不上好。

    当然了。

    王浩也不在乎表现怎么样,他是享受打篮球运动的过程。

    除了运动锻炼之外,清闲下来的时光也不能浪费,他花费大量时间泡在图书馆,去看一些专业的数学书籍,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数学领域,涵盖的知识面太广了。

    他最擅长的领域是偏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以及几何学,对于拓扑学、函数论方向的知识也有一定的涉猎,其他方向就很难谈的上精通了。

    现在则在重点研究‘数论’知识。

    数论,是数学领域广为人知的学科,因为数论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困难的,一些有关‘素数’规律、数字规律的世界数学猜想,都可以划在‘数论’的领域范畴,准确的说是‘解析数论’内容。

    作为顶尖高校毕业的优秀数学博士,也完成过一些数学方向的研究,他对于‘数论’知识的学习,当然不是去看一些基础知识,而是去研究数论相关的专业书籍,去看一篇篇高难度的成果论文。

    比如,数论领域最新的成果,《证明弱化孪生素数猜想的有隙间隔》,就是很不错的研究对象。

    看了顶尖的数论成果,研究其中的数学逻辑、推导过程,运用的数学方法,牵扯到的知识内容,都会让人有很大的收获。

    很快,时间又过了一周。

    这天王浩收到了一个好消息,他投稿《数学学报》的论文《蒙日-安培方程的正则性研究》,通过了专家组的审核,并会在下一期的期刊中发表。

    “通过了,顶刊啊!”

    “第一次顶刊,《数学学报》,真正的顶刊!”王浩收到消息也感觉很振奋,他只是试着去投稿,哪怕对研究有一定的信心,被拒搞的概率也是很大的。

    现在能够通过审核,并确定会在下一期发表,实在是个好消息。

    这代表成果,代表成就,代表……

    Money?

    王浩顿时眼前一亮,顶刊能拿到的补贴,可是最低二十万起啊!

    “二十万、二十万……”他一边念叨着也想起了自己的课题,课题也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只是自筹经费的课题,但也是挂在自己的名下,而且是正式上报科技处的。

    “既然已经通过了审核,确定会发表,就可以上传论文,然后申请结题了!”

    “早一点申请,早一点结题,早一点申请新的课题……”

    王浩想着干脆上传了文件,随后进行了一番操作,也写了一些资料进去。

    申请结题!

    这当然不是正式结题,只是向学校科技处递交结题申请,学校科技处审核以后,还需要提交纸质的文件资料,还有一些个人相关的材料。

    学校科技处会把课题、材料向上报。

    学校报省里,省里的科技处审核,认为课题难度高、完成度高,就可能会继续向上报。

    一级又一级,最后到国家科技处。

    如果自筹课题能够通过省里这一关,一般拿个省里的科技奖项就没有问题,也会对后续申请省级各类基金课题很有帮助。

    ……

    学校科技处迅速收到了结题申请。

    朱建荣正在办公室,看到了一条结题申请,扫了一眼顿时停住了,“王浩的结题申请?”

    李明几步走过来,扫了一眼电脑屏幕,“那个偏微分方程课题?终于结了?我前一阵子就让他结题,自筹课题,好几篇论文,到省里都能评个优。”

    “这可不是几篇论文啊!”

    朱建荣看着一行行的论文标题,“这是十篇论文,就是网上说的那十篇。”

    “这几个傅里叶变换的论文,发表的可都是核心期刊,还有一篇《Cauchy非负矩阵分解的全新表达》,唯一有二作的论文,也是核心期刊。”

    “四篇核心期刊啊!”

    “这个课题递交到省里,肯定会被继续上报,到时候……应该能拿个省里的科技奖吧?”

    李明跟着点点头,也期待的说道,“省里的科技奖,肯定没问题,也许还能那个国家级别的奖项呢。这几篇傅里叶的论文,影响很大啊,《新华日报》都报道了。”

    听到李明这么一说,朱建荣也开始期待了,西海大学有好几年,都没有拿到过国家级的科技奖了。

    如果能拿个奖回来,学校也跟着沾上不少光,科技研发相关的数据,也会变得好看很多。

    这时,李明忽然皱起眉头,疑惑道,“不过,我总感觉好像哪里不对啊?好像是……忘了什么。”

    “忘了什么?”朱建荣疑惑问道。

    李明想了半天,还是想不到关键点,他点着手指说着,“我捋捋啊。王浩发表了十篇论文,十篇论文,最开始报道是七篇,后来三……”

    “对啊!”

    他说着猛地看向了电脑屏幕,用鼠标把论文的页面拉到最下方,就看到了最后的那篇论文--《蒙日-安培方程的正则性研究》。

    发表期刊--《Acta-Mathematica》!

    李明和朱建荣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张大了嘴,他甚至吐了句脏话,“我@!”

    “这下……厉害了!”

第四十八章 我肯定不会和别人说

    《Acta-Mathematica》,《数学学报》。

    世界公认四大数学顶级期刊之一,中科院SCI分区检索数学一区。

    瑞碘皇家科学院Mittag-Leffler研究所出版,创刊历史一百四十年,平均每年发表论文十七篇。去年和前年,则都只有十一篇、九篇。

    国内仅有八篇论文在《数学学报》上进行发表,其中包括两名建-国前后的数学泰山北斗,其他论文则都是发表在两千年后。

    两千年后的六篇论文,所属的高校和机构,包括首都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东港大学、胡南大学,津开大学,而涉及到的专家学者中,有高校的校长副校长、科学院院士,最低则是名校的数学教授。

    其中四十岁以下的青年学者只有两人,最低年龄则为三十四岁,当时在任津开大学数学所教授,发表论文以后名声赫赫,被认为是‘国内数学的希望之星’。

    由此可见,想在《数学学报》上发表论文,难度究竟有多么高了,用‘难于上青天’来形容都不为过。

    《数学学报》,被公认为数学类发表论文最难的期刊,没有之一,其难度甚至远超三大顶刊《自然》、《科学》以及《细胞》。

    如果能够在《数学学报》发表一篇论文,都可以在个人履历上,记下浓重的一笔,并由此带来一系列诸如学术名气、申请基金容易审批等好处。

    这方面,所属学校肯定会大力宣传。

    朱建荣和李明看到王浩提交的课题资料上,投稿《数学学报》已经标注‘发表’状态,就知道论文肯定是通过了审核,已经确定好发表的日期,顿时都感到非常的震惊。

    这可以说是创造西海大学的历史了。

    在一系列震惊情绪结束后,他们就想到了宣传问题,学校里有教职工在《数学学报》上发表论文,绝对是需要极力宣传的消息。

    当然,前提是发表之后。

    “这次肯定要大力宣传,大学的理学院成果一直都很一般,李老退了以后,全靠周教授、王教授等几个人支撑,有了这篇论文,又多了一个重量级的数学学者!”

    “前两年,就是《数学学报》的论文,有个年轻的数学教授,都被宣传成‘国内数学的希望之星’了,我们也可以这样宣传!”

    “比年轻,谁怕谁!”

    “国内数学的希望之星,是在我们西海大学啊!”

    “对,就是这样,咱们西海大学,王浩,才是真正的希望之星,二十四岁,发表论文的年纪小了十岁呢!”

    “……”

    两人越说越高兴,越说越兴奋。

    这时,有个老师走进来问事情,他们顿时停住不说话了,处理完老师的事情以后,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想到一个问题,“这个,暂时不能说出去啊!”

    “论文还没有发表,还不是百分百确定。万一传出去,结果没发表,就成笑话了!”

    “哪怕是通过审核了,但也有那么百分之零点零零……一的可能性,不发表。只要没发表,就不能对外说。”

    “说好啊,这件事,只能我们两个知道,绝对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

    “好!”

    两人一起做出了严肃的约定。

    ……

    半个小时以后,朱建荣在教务楼旁边,见到了正走过来的栾海平,两人说起了给王浩提副教授申请的事情,随后朱建荣信誓旦旦的说道,“提副教授,肯定没问题,我甚至在想,直接申请跨级,提个六级副教授。”

    副教授,职称等级有三级,分别是五级、六级和七级。

    一般副教授任满最低一年,有足够多的科研成果,才会从七级提升到六级。

    栾海平听罢很是疑惑。

    王浩是被《新华日报》肯定的学者,申请提个七级副教授,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他的年纪太小了,教学履历只有几个月,直接申请提六级副教授,上面审核也许会通不过。

    朱建荣左右看了一眼,犹犹豫豫的好半天,把栾海平拉到了一个角落,小声说道,“我跟你说了,你可不要再和别人说,自己知道就行了。这件事,暂时不能传出去。”

    “嗯、嗯。”

    栾海平认真听着点头。

    “王浩啊!”朱建荣差点凑到栾海平耳边说,“他那篇投稿《数学学报》的论文,审核通过了。”

    “啊?”

    栾海平顿时瞪大了眼,脸上的表情满是震惊。

    朱建荣似乎很满意这种效果,脸色带上了淡然的笑,还用力的挤挤眼,继续道,“我可没说过啊。如果你知道了,和我没关系。”

    栾海平瞪着眼用力点头,“放心吧,朱主任,我肯定不会和别人说。”

    与此同时。

    李明正在科技处办公室处理工作。

    周清源敲门走了进来,他想申请个国家自然基金旗下的数学项目,问了一下需要提交的资料,还想咨询一下相关材料的建议,也就是有关材料怎么写,递交什么样的成果证明,才更有可能获得审批。

    李明耐心的和周清源解释了很多,意思差不多就是,提交相关领域更大的成果,多写一些相关研究的想法、方向,评审的时候肯定是加分项。

    如果有相关领域数学顶刊的论文,评审的时候肯定能加很多分。

    他说着就想起了王浩的论文,朝着门口扫了一眼,还是忍不住凑近小声道,“周教授,说起顶刊论文,我忽然想起一个事,跟你说了,你可不能和别人说啊,这件事,现在就只有我和朱主任知道。”

    “放心吧,我从来不多话。”周清源很认真的表态。

    “那我就说了。”

    李明犹豫了一下,小声道,“就是王浩的,那篇投稿论文通过了。”

    “那篇投稿论文?”周清源听得稍稍有些懵。

    “《数学学报》啊,不然我这么认真说干什么。”李明理所当然的说道,再朝着门开看了一眼,确定一下没有人偷听,才继续道,“他提交结题申请了,挂上了那篇安培方程的论文,标注发表期刊《数学学报》。”

    周清源顿时反应过来,瞪大眼睛震惊道,“真的?通过了?”

    “我还能骗你!”

    李明说完赶紧提醒道,“小点声!这事不能让其他人知道,毕竟还没发表。”

    “知道,知道。”

    周清源连续点头,也朝着门外看了一眼,小声道,“放心吧,肯定不让其他人知道,我从来不多话,而且牵扯到王浩,我更不能传了。”

    “那就好。”

    李明满意的点头。

    ……

    十一点钟。

    栾海平拿着一份提升王浩为副教授的申请文件,在上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又找到周清源,还有两个教授签上名字。

    他们会一起对王浩进行推荐。

    陈庆华找上了门。

    小老头背着手走进办公室,开口就说道,“栾海平,我仔细想了想,还是应该让王浩来计算机学院,哪怕是不进实验室,当个副教授也行,我们也能推荐!”

    栾海平烦躁的回道,“都已经说好的事情,陈老头,你还纠缠什么?人家王浩自己决定在理学院,都签了教研员的岗位协议。”

    “一个教研员而已,只是个岗位,不当也就不当了。”陈庆华不在意的道,“你自己看看,王浩的大成果都是算法啊,傅里叶算法构建数学模型,影响多大,数学成果有什么?有什么?你说一个!”

    “谁说没有的!”

    如果是之前,栾海平还真是无话可说,但现在就不一样了,他的底气十足,马上回了一句,“投稿《数学学报》的成果,你不知道啊?”

    “投稿是投稿,不是还没通过吗?”

    “谁说没通过!”

    栾海平满是气愤的喊了一句,又马上捂住了嘴,随后到门口左右看了一眼,回来小声道,“陈老头,本来是不能说的,但是,既然你这么说,我就告诉你一个大消息,但是,你可别传出去啊?”

    “那篇论文通过了?”陈庆华瞪大了眼问道。

    栾海平用力的点了点头,继续强调,“但是,还没真正发表,可别说出去!”

    “放心吧!我不会随便说的。”

    ……

    一点钟。

    王浩拿着厚厚一叠的结题相关材料,去了科技处把材料交了上去。

    朱建荣和李明都在。

    李明翻了翻材料,就忍不住问道,“王浩啊,我看你提交的信息里,那篇安培方程的论文,发表在《数学学报》上,是已经确定发表日期了吗?”

    王浩说道,“就是下一期。”

    “果然是这样。”

    李明和朱建荣对视一眼顿时放心了,然后李明就小声说道,“我查了一下,下一期还有一个多月才出吧?现在还没出,这件事,你放心,我们肯定不说出去。”

    王浩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还没发表,说出去有点不太好。”

    朱建荣强调道,“放心吧,现在这事就我和李明知道。其他人都不知道,等正式发表了,学校方面才会做宣传。对了,STACS会议就是下周吧?”

    “你参加会议前,把论文交过来,我们做个记录。”

    “OK,没问题。”

    “……”

第四十九章 A级难度任务

    王浩回到综合楼办公室,就感觉气氛有些怪怪的。

    其他人倒是稍稍好一些,只是朝这边看一眼,正常打个招呼之类,只是眼神稍稍显得有点奇怪。

    朱萍则是‘憋不住’话的,有话憋着的时候,就能明显的看出来,比如,她主动帮王浩冲了咖啡,表现出一副友善好同事的模样。

    王浩忙着连说了好几声‘谢’。

    然后朱萍搬个凳子一屁股坐在了旁边,说是有一些研究的问题,看到门口的人来来往往,她就只是坐在那里,犹犹豫豫着也不说话。

    王浩问起时,又明显顾左右而言他。

    如果不是对朱萍性格有一些了解,王浩都会以为这位大姐,正准备对自己图谋不轨。

    好在过了没多久,系主任有事把朱萍叫走了。

    王浩轻呼一口气。

    朱萍离开了以后,办公室反倒变热闹了,有旁边办公室里,姓邓的女老师过来‘串门’,说起了学生考试的事情,吐槽班里有好几个五十多分。

    “这怎么办?要是考个58、59,就能往上提两分,有60就及格了。”

    “结果,好几个学生,都是53、4分。”

    这个话题说出来,顿时引起了一众吐槽。

    颜静也跟着说道,“我的课也是,好多学生根本不学,我都已经画了重点,考试就考里面的题,结果还是有好多学生做错,甚至还有个学生,考试的时候看小抄,被抓记了零分。”

    邓老师马上道,“那个看小抄被记零分的,我知道,就是实验楼的孟莉莉监考的,孟莉莉很年轻,不到三十,她真是被气死了。”

    “看小抄就看小抄吧,最少也偷着看吧?那个学生,还直接放在桌上看,孟老师从旁边过去,结果人家根本不理会,就继续看。”

    “好几年了,这么嚣张的学生,还是第一次见,估计就是看孟老师年轻。”

    “巴拉巴拉~~~”

    邓老师明显是非常的八卦,其程度一点都不比朱萍差,吐槽的过程中就事情原委交代清楚。

    看到其他人一起就事情展开讨论,她才满意的停下话头,扭过头看向了王浩,随口问道,“王浩老师,你的课怎么样?你刚教三个月吧?这是在判卷?”

    王浩指着桌子上的试卷,有些头疼的说道,“还有一半儿呢。”

    邓老师走过去翻了翻,马上惊讶道,“你教的这几个班,可以啊,大题都做上了啊。”

    王浩解释道,“我和他们说了,大题就是平时作业题,题型都一样,也就变个数字,只要复习了,应该都能做上吧。”

    “那可不是!”

    罗大勇立刻开口否定,“我的《概率论》,考试前总共给他们十个题,明确说了,试卷三个大题就在里面,三个大题就占了六十分,结果……”

    他说着摇摇头,“卷面及格的,一半儿。”说完还补充一句,“估计和那场监考严有关。”

    王浩听了罗大勇的说法,翻翻刚判过的几十份试卷,大题基本上全都作对了,顿时欣慰的点点头,“或许是,我教的几个班学生,比较爱学习吧。”

    这句话又引起了新一轮话题。

    邓老师当即指出,“王浩老师管的严,我听说了,那些学生都怕你,现在就应该管得严,学生啊,不学习,好多考试前都不学,全靠小抄,能行吗?”

    “巴拉巴拉~~~”

    有个老师在旁边不断的说,倒是让王浩感觉挺不错,一边给学生判卷一边听评书……

    挺好!

    三百多份试卷依次判过去,记下学生的分数录入电脑,也不是个轻松的工作。

    王浩忙了两个多小时。

    邓老师早就已经走了,其他人忙完手头上的事情,看看时间也准备走了。

    张志强首先站了起来,朝外面走着到门口,顺手拍了下王浩的肩膀,低声说了句,“恭喜啊,那事我听说了。放心,没其他人知道。”

    罗大勇跟在后面朝着王浩竖起了大拇指,“《数学学报》,这次是真行了!”

    颜静是最后站起来的,她挪到王浩的旁边,问道,“忙完了吗?”

    “还差一点。”

    “嗯……就是……”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你的论文,那事,等发表了,一起给你庆祝一下。”

    “……额,好。”

    王浩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他终于知道为什么进办公室时,其他人的表情都怪怪的了。

    这时候,朱萍从外面回来,看看王浩、再看看颜静,站在门口憋了半天,还是开口道,“王浩,你的论文……反正颜静也不是其他人,那我……”

    王浩用力了的翻了个白眼,哭笑不得的道,“朱姐,你就别憋着了,有谁都没关系。这个事,我们办公室的人,除了你以外,其他人都知道所有人都知道了。”

    “——?”

    朱萍脸上差点写上一个‘懵’字,她反复琢磨了好半天,还是没明白其中的逻辑。

    颜静则是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

    ……

    《数学学报》发表论文的事情,就只是在学校教职工群体里传传,因为没有真正发表出来,其他人也就只是知道消息,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期末判卷工作结束,时间也就进入了假期。

    大学教师也和学生一起放暑假。

    有的科研压力大的年轻教职工,还是会经常来学校、去实验室,但因为不需要进行教学工作,自然就变得轻松太多了。

    王浩则是轻松不下来,马上要去参加STACS,提交申请的签证下来,他还是要准备各种材料,找学校出具报告等等。

    机票、酒店倒是不用费心了。

    计算机学院的陈庆华院长找了过来,说起参加STACS会议的事情,帮他介绍了个一起参加会议的学者,联系了以后,约定一起从首都出发,对方就直接定了机票和酒店。

    会议的前两天,王浩乘坐飞机去了首都,到机场大厅里见到了一起去的人。

    阮海龙,三十六岁,西京交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教授,他的身材偏瘦,穿着牛仔裤、灰衬衫,略卷的头发看起来有些凌乱。

    王浩看过阮海龙的照片,一眼就认了出来,挥手高声喊了一句,“阮教授,这里!”

    阮海龙拽着行李箱,走过来上下打量王浩,表情有些惊异,“我看过你的照片,还以为是几年前拍的,没想到,真是这么年轻!”

    王浩笑笑,“你也很年轻。”

    “比不了啊!”阮海龙苦笑的摇头,他三十六岁的年纪,走到哪里都能称得上是‘年轻学者’,可是和王浩走在一起,就只能说‘年纪大’了。

    两人一起去取了机票、托运了行李,随后忙碌着进了国际航班通道。

    等到了里面找了小餐馆坐下,才有时间安静的聊上几句,阮海龙谈到了前一段时间的新闻,说起王浩的十篇论文。

    然后话题就转到了新内容,“我听陈教授说,你是去做报告,对吧?什么内容?”

    王浩点头道,“大数相乘算法。”

    阮海龙惊讶了一下,马上反应过来,“是进行改善,还是用个新的计算方式?”

    前者是少量增加计算速度,后者则可能会让算法迎来质的飞跃。

    两者的成果不是同一级别。

    王浩想了想,解释道,“应该是改善加创新吧。我依旧用的傅里叶变换辅助计算,但算法的里面有一些创新计算方式。”

    阮海龙听着点了点头,两人就着话题吃了一顿饭,随后差不多时间就去了候机大厅。

    检票、上机。

    当坐在了飞机的座位上,王浩轻呼了一口气,但长途旅行也只是刚刚开始。

    阮海龙就坐在旁边,忽然开启新话题问道,“我听陈教授说,你那篇蒙日-安培方程的论文,通过《数学学报》的审核,确定发表了?”

    “……”

    王浩的表情顿时僵住了,脑子里不由得想到两个人,一个叫李明,一个叫朱建荣。

    他们可是说了‘绝对不传出去’。

    结果不止是本校的教职工,连千里之外的西京交通大学教授都知道了?

    ……

    长途乘机就是希望能睡觉休息,但不可能一直睡下去,好在有个阮教授同行,不止是能相互照应,还能找话题聊上几句。

    阮海龙是个非常优秀的信息学博士,参与过好几个大项目。

    他说起了其中一个经历,“我去了超算中心。超算中心的电脑很厉害,我和同事一起编了个破解魔方的代码,只要把魔方的状态录入进去,一眨眼,就能知道怎么做能还原到原始状态。”

    “最快的方式?”

    “一般不是。”

    阮海龙解释道,“我们设计的代码很简单,会用穷举法去计算,只要打出一条通路,程序就会停下来。我用普通的电脑试过,有时候,几秒钟也能破解,有时候,需要的时间长一些。”

    王浩思考着说道,“不能找到最佳通路吗?我记得好像有个阿迈瑞肯的团队研究过,上帝之数是二十。”

    阮海龙不在意的说道,“他们也是用穷举法找出最少步骤,只不过是用的超算服务器更好,毕竟计算量太大了。”

    “有减少计算量的方法吗?”

    “很难,几乎不可能。”

    阮海龙肯定的说道,“这个,我感觉,应该是数学问题,有好多人研究过,也有好多种计算方式,但想要找出魔方的最少还原步骤,几乎只能用穷举法。”

    “我也仔细思考过……”他说着摇了摇头。

    两人只是就问题谈了一下,就像是聊八卦、家常一样。

    王浩却想到了更多,参加会议作报告是个不错的机会,肯定要建立个任务来获得灵感值。

    他一直没想好建立什么任务。

    如果是数学,就会很容易,计算机领域,好多研究都需要团队来做,而不是个人去做什么。

    阮海龙说的内容倒是给他带来了灵感。

    对啊!

    “如果找到一种方式,计算出还原魔方的最小步骤,或者说,证明上帝之数,绝对是个突破级的成果。”

    “那不只是魔方问题,科研、应用领域,有很多类似牵扯到穷举计算的问题……”

    他思考着马上建立个任务。

    【任务二】

    【研发项目名称:破解三阶魔方的上帝之数(难度:A)。】

    【灵感值:0。】

    【完成A级难度研究,额外获取教学币数量:1000。】

    【任务结算,获得教学币奖励。】

第五十章 我们是竞争对手了!

    “A级难度?”

    “完成研究,额外获取教学币1000个?”

    在建立了新的研发任务以后,王浩立刻就注意到最关键的一句--

    【完成A级难度研究,额外获取教学币数量:1000。】

    之前的任务是没有‘额外教学币’奖励的,就只有任务结算才能把多余的灵感值转化为教学币,而难度到了A级程度,竟然可以直接奖励教学币。

    “难度提升,果然不一样了!”

    一直以来,教学币都是慢慢积攒的,积攒的速度也有些可怜,尤其是课程结束了以后,每天通过和别人说话,获取的教学币数量极为有限。

    比如,一天都待在办公室里,和其他老师聊啊聊的,偶尔也可以获得教学币,但最多的时候,也只获得了五个,只是当天上限的一半儿。

    建立一个C级、D级研发任务,可以通过看书、学习、谈研究问题,获得一些与之相关的灵感值,独自完成研究就可以全部转化为教学币。

    但是,获取、转化效率依旧很低。

    C级、D级难度的研究,成果如同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最多就是一、两篇SCI,但几乎没什么影响力,而他发表的SCI数量足够多了。

    同时,C级、D级难度的研究,任务结算兑换教学币比率是‘打折’的。

    D级难度的研究,四百点灵感才能兑换一百点教学币。

    平时的学习、研究也是需要消耗学习币的,因为连续的消耗教学币,最近一段时间,教学币一直都是‘入不敷出’,连自给自足都做不到。

    有的时候,也会试着学习、研究的时候,不用教学币去提升专注力。

    然后,很快就放弃了。

    使用教学币进入专注模式,有点像是‘氪金’一样,甚至感像是‘吸-毒’一样,专注模式,能够提升思考的专注性,还能提升大脑思维活跃度,不管是学习还是做研究,效率明显会得到大大提升。

    学习、研究效率,都能够提升两倍、三倍,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正因为如此,教学币的数量一直提升不上来,到现在也只有‘361’点而已,想要靠慢慢的积攒达到上万点,都不知道要何年何月。

    现在,忽然看到了希望。

    A级研究任务,额外获取一千个学习币,只要完成几个A级的研究,教学币就可以接近一万了吧?

    “A级,额外获取一千个教学币,再加上结算兑换,完成几个A级研究,教学币就能积累过万。”

    “如果是更高的呢?S级?也许会奖励两千?五千教学币?”

    王浩思考着眼前一亮,转而发现自己要面对现实,A级难度的研究,难度肯定会高出很多,想完成不是那么容易的。

    只是不知道,STACS会议上做个报告,能提升多少灵感值?

    ……

    一路劳顿。

    琺國马赛是最终目的地,距离本来就够远了,还要在米兰机场转个航班,花费的时间就更长了一些。

    当飞机抵达了马赛机场,王浩都感觉昏昏沉沉的,他大部分时间都强迫自己睡觉,一直闭着眼睛躺在座位上,但还是有种浑身疲惫的感觉。

    好在,到了。

    等下飞机跟着人群出了机场,才感觉精神恢复了一些,也有心情四处看看。

    马赛,仅次于巴黎和里昂的琺國第三大城市,城市人口八十多万,大都会圈人口不到两百万,因为是地中海著名的港口城市,贴着海边行驶的汽车上,看到的风景还是非常不错了。

    王浩和阮海龙先是去了酒店,放好行李、吃了点东西后,就直接去了沙诺公园会议厅,来的第一天是要去签到,拿到属于自己的信息牌,也了解一下会议安排。

    STACS是计算机理论、算法会议,被划为国际A类学术会议,因为其专业性和影响力,可以称得上是计算机顶级会议。

    国际上,计算机的A类会议有很多,STACS只是一个方向的专业会议,举办的规模并不大,投稿论文几百篇,过稿二、三十篇,参与的学者人数两、三百,会议计划正式报告时间为两天。

    如果会议中出现了时间长一些的报告,也可能会酌情延长半天或一天。

    王浩和阮海龙一起过去,出示了相关证明,领到了属于自己的信息牌。

    阮海龙还去电子布告栏上,看了一下会议报告安排,再回来说道,“你的,二会场,后天下午第一场!”

    “后天下午第一场?”

    王浩不由皱了下眉头,下午第一场可不是好时间,甚至可以说‘最差的之一’。

    第二天下午的第一场,还是在‘二会场’,就更是差到了极点,可以归在‘完全不被看好’行列。

    阮海龙安慰性的说道,“能做报告就很好了。我也投稿了,结果连一审都没过,像是这种A级会议,拒稿率实在太高了,甚至比A+会议还高。”

    “而且,你的研究肯定不会被看好,换做我是组织人,也会这么安排。”

    他说的很直白,却是心里话。

    ‘大数相乘算法’有很多人研究,但能做到‘改善’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会议投稿并不是把所有内容都发过去,就只是介绍一下成果、简单说一下过程,全部的研究内容,尤其牵扯到了算法、计算机表达,都是非常复杂的,也不可能在最多几十页的论文中,把细节全部写出来。

    一个没多大名气的学者,投个‘大数相乘算法’论文,能通过审核就已经很可以了。

    会议组织方肯定会认为,研究最多只是对‘大数相乘算法’的改善,也就是增加一点点的效率,或者干脆就是,不确定研究是否是正确的。

    所以,做报告的时间安排,肯定放在‘最差的时间点之一’。

    两人正说着往外走,就看到三个人一起走过来,都是华人面孔,就多注意了几眼。

    王浩注意到其中一个地中海发型的人似乎是有些眼熟。

    留着地中海发型的人也同时看过来,盯着王浩看了好半天,试探的喊了一声,“王浩?”

    王浩指了下自己也走了过去,他有些不确定的说道,“您是……”

    好半天还是没想起来。

    “沙老师啊!”

    “哦~~~”

    王浩顿时恍然大悟,“沙老师!”他终于从记忆里找出了地中海发型的信息。

    沙老师,名字叫沙勉之,是专业课《线性模型》的老师,只是教过十几节课,其他也没有接触,自然没多少影响。

    沙勉之记住王浩也是在王浩留校之后,材料实验新闻有了个印象,知道是曾经的学生有些惋惜。

    前一段时间,王浩还登上了网络热搜,一个多月发表十篇论文,被《新华日报》点名报道,东港的教职工好多人都在说。

    沙勉之教过王浩也就多注意了一下,结果没想到会在马赛参加学术会议重新见到王浩。

    身在异国,师生相见,自是感觉亲近了一些。

    虽然王浩因为实验出问题被东港大学‘解聘’,但实际上,东港大学的普通教职工对王浩的事情,也只是听一下、谈上几句而已。

    沙勉之介绍了同行的人,一个是研究的合作者,东港师范大学教授王明坤,王明坤比沙勉之年轻一些,四十左右的年纪,只是中年发福比较严重,看起来有些虚胖。

    另一个则是沙勉之带着的博士生,名字叫徐杰,二十五岁。

    沙勉之给徐杰做了重点介绍,明显是非常看好徐杰的潜力。

    等几个人互相介绍完,沙勉之一行人去签了到,再回来就一起到会场四处看看,会场是在马赛一个著名公园内部,走出会场的环境也很不错。

    边走、边看、边聊。

    沙勉之说起王浩离开东港的事情,也替他喊上几句不平,“这事,也没法说。但我觉得,学校直接解聘就不对。哪怕是实验数据出错,其他人呢?这种问题,肯定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

    “唉~~”沙勉之说着也叹了口气。

    类似的事情其他人也只能是说说,解聘王浩是学校领导层的决定,有什么办法?

    “都过去了,不提了。”

    王浩不在意的摆摆手,也问起了沙勉之一行人的来意。

    “作报告啊!”

    沙勉之谈到这个也精神了,“我们今年年初的成果,有关IO的研究,投稿A+会议完全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就看准了STACS。”

    王明坤也颇为振奋的说道,“这次我们准备拿个最佳论文奖回去!”

    “额~~”

    王浩问道,“沙老师,STACS就只会评选一篇最佳吧?”

    “对,这才有意义!”沙勉之肯定的点头。

    王浩犹豫了一下,笑道,“那这次,我们可就是竞争对手了!”

第五十一章 我当然会为我的话负责

    沙勉之知道王浩也要做报告,还说和自己成为竞争对手,顿时感到有一点紧张。

    他曾经是王浩的老师,但王浩早就不是‘印象不深’的本科生了,能在东港大学上研究生、博士的人,都可以称得上是精英人才,能留校东港大学的博士生,更可以说是‘精英中的精英’。

    哪怕是手下最看好的博士,带过来参加STACS会议的徐杰,也不敢说能百分百留校东港大学。

    东港大学,人才太多了!

    王浩还属于非常杰出的哪一种,不谈材料实验室的问题,他离开东港没过几个月,就完成了好多篇SCI,有几篇算法论文,都是在核心期刊发表的,其中‘傅里叶变换构建数学模型’的论文,在互联网行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可以促进大数据分析变得更快捷、精准。

    这个水平可以说是顶尖的了。

    但是,也正因为前一段时间的舆论,沙勉之知道王浩刚完成了几项研究,最初见到王浩,根本没想过他是来做报告的,只是觉得像是其他学者一样,来STACS会议只是为了涨见识、学习,反倒和他一起的阮海龙,更像是来做报告的。

    等和王浩、阮海龙分开以后,沙勉之一行人重新去了会议厅,到电子栏仔细找了一下王浩的报告。

    “在最后,二厅,下午第一场。”王明坤快速浏览了一下,就找到了王浩的报告。

    “大数相乘算法?”

    王明坤思考着说道,“他才刚完成傅里叶算法相关的研究,估计就是个改善算法吧。”

    他估计着,“小成果,运气不错,过稿了!”

    “应该是这样。”沙勉之思考着点了点头,才刚完成一项重大研究,正常来说,不太可能快速完成另一项,大数相乘算法是个焦点问题,但几十年都没有突破进展,而对于算法的改善,提升特定情况下的效率,就只能归在‘小研究’行列中。

    “王浩,估计就是开个玩笑吧!”沙勉之顿时笑着摇了摇头。

    旁边的徐杰忽然开口问道,“沙老师,我不太明白,王浩不是数学博士吗?他怎么来参加计算机会议?”

    沙勉之还没有说话,王明坤则笑道,“小徐啊,你要是想在计算机的基础研究方向走的更远,必须要学好数学,最好是能学个精深。”

    “数学,是计算机的基础,不管是什么算法,基础都是数学。”

    “如果你的数学好,计算机研究有成果很容易,反过来说,你只是计算机好,了解的多、能用出来,只能当个程序员,没有办法从事理论、算法的研究。”

    沙勉之也笑道,“多听听王老师说的,所以我才让你多看数学。”

    徐杰了然的点头。

    当想到王浩的时候,不由得有些羡慕,对方比自己还小一岁,却已经完成有影响力的研究,并且能在顶级会议做报告,能和沙勉之、王明坤平等对话。

    而他,还只是个跟着导师的博士生。

    ……

    第二天,会议正式开始。

    王浩和阮海龙来的都很早,会场没有特别安排座位,他们也没有做得太靠前,只是在中间找了位置。

    过了没多久时间,沙勉之三人也到了,就直接走过来并排坐下。

    上午报告都是在一号会议厅进行的,轮到一些‘不被看好’的报告,才会在两个会议厅一起进行。

    等到了开幕时间后,会议组织方、主席,以及几个委员评审相继入场,随后主席上台说了一大堆话,可以简单总结就是‘会议正式开始’。

    STACS会议开幕并没有那么复杂,只是主席说了几句话,对去年的会议进行总结,然后说一下今年的会议安排,接下来就宣布报告会正式开始。

    第一个上场的是个年轻教授,大概只有三十岁左右,来自巴黎综合理工大学。

    琺國举办的会议肯定照顾下‘自己人’,也是用一个‘不怎么重大却挑不出错’的研究,作为开场白让会议正式进入正轨。

    年轻教授说了个对于‘在线算法-正则化双重平均算法’的研究,内容听起来有点意思,但只是研究有了一定进展,很难吸引在场学者的眼球。

    二十分钟,报告结束。

    会场里有些人礼貌的鼓掌,但多数掌声都来自前排,来自会议的举办方、评审、特邀专家,后排的学者们连象征性鼓掌都没有。

    他们对于‘不感兴趣’、‘没多大意义’的研究,不大喊一声‘下去’、‘下去’,都已经很有礼貌了。

    这就是真实的学术会议。

    有实力才能赢得掌声,没实力就干脆别上去,学者们可不懂‘虚情假意的客套’。

    王浩对于第一个报告也听了几耳朵,发现对自己没什么帮助,而且研发进展也很小,没有比较出彩的地方,就和其他人一样,也没什么兴趣了。

    等到了第二个报告的时候,他就非常专注的耐心听了,甚至还用了一个‘教学币’。

    其他人也同样很认真的听。

    第一个报告等同于‘做个开场’,第二个报告、第三个报告则都是比较重要的,是会场评审方认为是有‘重大意义’的研究。

    好多不需要作报告的学者,来参加会议的目的,也是听取有重大意义的研究,专业性的顶级会议,也是涨见识、学东西的地方,新的研究方向、新的内容,可以让学者们知道其他人在研究什么,是怎么样完成的研究,就能够开拓思考,找到与自己研发有关的灵感和方向。

    王浩最看重三个报告,今天的第二场、第三场,还有明天上午第三场,也就是沙勉之和王明坤一起的研究。

    现在进行的第二场,是一个牛津大学教授做的研究,是对于梯度下降算法计算复杂度的理论研究。

    这是非常罕见的。

    在应用研究的很多方面都依赖于一种名为‘梯度下降’的算法,是一个求解某个数学函数最大/最小值的过程,从计算产品的最佳生产方式,到工人轮班的最佳安排方法,‘梯度下降’算法都能派上用场。

    但是相对于多方向的应用来说,相关理论研究却稀少的可怜。

    这位作报告的牛津大学教授,从‘梯度下降算法在许多常见问题上效果不佳’,以及‘梯度下降的很多工作都没有涉及复杂性理论’两个方向,以数学计算机的方式,研究各类情况问题中的交集问题,从而对于梯度下降算法进行了理论论证。

    王浩听得津津有味,论证中清晰的逻辑剖析,让他感觉对于逻辑论证的把握都更清晰了。

    另一个反应就是--

    【任务二,灵感值+1。】

    听取了全程的报告,直接带来了‘任务二’一点灵感值收获,明显收获是很巨大的。

    虽然只有一点灵感值,但要知道,‘任务二’是破解上帝之数,难度是A级别的,只是增加一点灵感值,也许会是很重要的提升。

    牛津大学教授的报告获得了一致赞叹,完成的时候收获了一致的掌声。

    沙勉之坐在了王浩的旁边,忍不住感叹道,“看来,想拿个最佳不容易啊!”他对自己的研究有信心,但要说压制刚才的报告可不好说,还是要看会议评审组的看法。

    下面就是第三场。

    会议第一天的第二场、第三场都可以说是压轴,有了刚才的精彩报告,好多人也期待其了第三场,上场的是来自芬蘭赫尔辛基大学的西弥斯-戈尔利克斯,以及他的同事阿尔马洛夫。

    报告的名称则是‘快速而准确的最小均方求解’,内容是对于最小均方算法,也就是LMS算法的改进。

    西弥斯-戈尔利克斯上台以后,就骄傲的宣布,“我们找到了一种最为快速、最为准确的最小均方求解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计算复杂度降低两个数量级以上,并且不会损失精度和改善的数值稳定性。”

    这句话说出来立刻引起会场一片哗然。

    最小均方求解是许多机器学习算法的核心,能够让计算复杂度降低两个以上数量级,可不是开玩笑的,那已经不是改善,而是‘跨越式的进步’。

    比如,计算一个问题需要一亿次运算,下降两个数量级就变成了一百万次。

    这显然是质的飞跃。

    西弥斯-戈尔利克斯开始认真讲解说起来,他的同事阿尔马洛夫则在旁边做补充讲解,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常新颖的分治法,然后用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充当整体构架的‘掌舵’。

    王浩听到这里顿时有精神了。

    他感觉‘掌舵’内容似乎有些熟悉,再继续听下去就明白过来。

    后面的研究内容对于自己的‘傅里叶变换辅助构建数学模型’,肯定是存在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抄袭?”

    “不,应该说是应用。”

    发表出来的论文内容,被用作其他研究的参考,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论文上带上‘参考文献’就可以了。

    这倒是没关系。

    不过王浩继续听下去,就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他发现对方的研究是存在问题的,尤其牵扯到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合并‘分治法’支撑降低计算复杂度,到了两个数量级就出问题了。

    报告进行了一个小时左右,西弥斯-戈尔利克斯完成大部分讲解,他讲解的都是‘大致方向’,也停下来休息了一下,也让会场众人做个消化。

    其他人都在惊叹报告成果,王浩则是喊了一句,“戈尔利克斯先生!”

    西弥斯-戈尔利克斯马上注意到王浩,疑惑问道,“这位年轻的先生,有什么问题?”

    会场众人顿时看过来。

    王浩站起来说道,“你的报告很精彩,我指的是前面,但是第二部分,用离散傅里叶变换对于整体计算进行构架,我认为,是有问题的。”

    “离散傅里叶变换和你的‘分治法’相结合,在计算超大数或是超多计算量时,比如,超过兆亿次计算,所塑造承受的复杂性的核集,不可能把所有的解包含进去。”

    “你是依赖Caratheodory定理完成的构造,分治法本身没有问题,但和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相结合,就会出现问题。”

    “就是在第二部分,表征凸包点开始……”

    王浩用手指了一个方向。

    西弥斯-戈尔利克斯没有回头,而是满脸不屑道,“年轻人,你的导师呢?”

    “这里是STACS会议,你要为你说的话负责。”

    王浩轻笑道,“我当然会为我的话负责。另外,我也是来作报告的,并没有和‘导师’一起。”最后一句是调侃说出来的。

    他继续道,“而且,如果没有听错的话,从第二部分开始,你们的研究,主要是使用了我的方法。”

第五十二章 不用了!你是对的!

    “……你的后半部分研究,使用了我的方法。”

    王浩以确定的口气说完,让在场众人都跟着一愣,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

    抄袭?

    随后,就意识到不能说是‘抄袭’。

    站起来的年轻人说的是‘方法’,已经公开出来的方法,当然可以借鉴使用,但好多内容照搬其他人的方法,‘应用和研发’的界限就很模糊了。

    有些人已经反应过来。

    前排评审组有个满头白发的老人,站起来问道,“是来自华夏的王浩吧?你的‘离散傅里叶变换辅助构建数学模型’很有意思。”

    王浩礼貌的表示了感谢。

    其他人顿时讨论起来,“傅里叶变换辅助构建数学模型?好像有看过这篇论文。”

    “亚马逊、苹果等好几家大公司都在研究,好像说,对于改善大数据分析的精度很有帮助。”

    “喔……我就说,刚才听起来怎么感觉熟悉,我看过那篇论文,构架方法很巧妙,西弥斯的研究,肯定参考了这个方法。”

    “不止是参考了,好多都是照搬。”

    “但也不能说抄袭,他只是使用了方法,和他原本的方法相结合,这样做研究也是正常的。这个想法很好啊,新的数学模型构架方法,也许能应用到更多领域。”

    “……”

    台下众人的反应以及评审老约瑟夫的肯定,让西弥斯-戈尔利克斯有些尴尬,他没想到‘新的构建数学模型方法’的原作者会来参加STACS。

    他们的研究确实是使用了“傅里叶变换辅助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并把其和自创的‘分治法’结合在一起,开启后续的研究来指数级缩小计算量。

    原来的研究成果,就只是让计算量缩小了十倍左右,一个指数级的计算量缩小,肯定也是个不错的成果,可也只能勉强能登上STACS会议,绝不可能被排在第一天上午的第三场。

    本来只能让计算量缩小十倍的研究,使用了新方法以后,计算量能缩小百倍、几百倍,甚至更多,自然是令人激动的事情。

    这是真正的成果,而不是抄袭。

    在投稿会议的论文上,他们也标注了参考《傅里叶变换辅助构建数学模型数据分析算法(1)》以及《傅里叶变换辅助构建数学模型数据分析算法(2)》。

    但是,错误?

    不可能!

    西弥斯-戈尔利克斯对于研究有无比的信心,或者说他本身就是一个极端自信的人,他和阿尔马洛夫一起研究了很久,反复的进行论证都没有发现问题。

    哪怕对方是‘新数学模型方法’的作者,也只是完成了一个巧妙的研究,依旧还只是个年轻人。

    他沉默了一下,开口道,“王浩先生,首先,你的方法很巧妙、很优秀,对我们的研究帮助很大,谢谢。”

    话音停了一下,随后一个转折,“但是,我依旧不认为,研究有哪里是错误的,你说的位置,我和马洛夫反复论证过,绝不可能有问题。”

    他的话音铿锵有力,里面是慢慢的信心,听起来很有说服力。

    阿尔马洛夫也走过来,跟着说道,“没错,感谢你的方法,但这不表示,你能质疑我们的成果。”

    会场所有人都看向王浩。

    他们也没有看出哪里是错误的,从头到尾逻辑都很清晰,王浩指出的第二部分内容,逻辑也很顺畅,完全看不出问题。

    王浩的嘴角微微带笑,很是认真的说道,“戈尔利克斯、马洛夫先生,看来你们是进入了误区。”

    他伸手指着白板的方向,“第二部分,是用离散傅里叶变换对于整体计算进行构架,用我的数学构架方法和你们的‘分治法’相结合。”

    “但是,你们的研究依赖的Caratheodory定理,分治法本身没有问题,傅里叶变换构架模型也没问题,但是,Caratheodory定理为基础,让两种方法相结合,就会出现问题。”

    他说着只想自己,问向评委席,“我能上台吗?”

    “当然可以!”刚才说话的白发老人开口说道,看过来的眼神非常感兴趣。

    “请便!”

    西弥斯-戈尔利克斯很干脆的走下了讲台,他的眼神里却透露出了自信,明显是不相信王浩能够找出问题。

    阿尔马洛夫则是站在旁边,盯着白板上的内容仔细看着,但也没有看出什么问题。

    所有人都看向了王浩。

    阮海龙的位置在过道旁,众多投射过来的眼神,让他都感到有些紧张,赶紧站起来让开位置,还朝着王浩竖起大拇指。

    沙勉之则是拍了下王浩的肩膀,“去吧!”

    另一边的徐杰则是露出了崇拜的眼神,说起来王浩就是他的学长,比他的年纪还小一岁,有什么成果就不说了,到顶级会议的舞台,竟然敢质疑世界名校的教授,单单表现出来的勇气,都是令人敬佩的。

    换做是自己……

    哪怕是觉得里面有错误,肯定也先怀疑是自己理解的问题,然后先问一下导师,再和其他人讨论一下,而不是当场进行质疑。

    这是自信。

    在会场所有人的注释下,王浩顺着过道走上了讲台,他拿起了桌上的黑笔,随后站在满是符号的白板前,仔细扫了一下注意的位置。

    随后,他用黑笔在一个列式上画了个圈。

    这个动作令人惊讶。

    西弥斯-戈尔利克斯差点忍不住,上去让对方停下来,他写在白板上的论证过程被破坏了。

    如果对方没有找到问题,他一定会让这个年轻人知道,参加学术会议应该对前辈的研究,保持一定的尊重和敬畏。

    他暗暗组织着语言,想着要怎么奚落对方。

    王浩不止是画了一个圈,他连续画了好几个圈,还有一个大圈,把第二部分后半段圈起来,随后转身面对众人,开始了解释,“大家来看,我圈出的内容。”

    “从引用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开始,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基础,就是把输入信息转化为正弦、余弦的表达方式,而戈尔利克斯先生使用的‘分治法’,则是……”

    “这一个列式本身没有问题,推导也是正常的,但我们要考虑靠,列式的存在本身依赖Caratheodory定理……”

    “因为依赖Caratheodory定理,从这里开始。”王浩点出了一个重要位置,“数据就会产生偏差了。”

    这时候,已经有人意识到问题了。

    西弥斯-戈尔利克斯盯着白板上的内容,尤其是被黑圈标注出的内容,脸颊不由得流下了汗水。

    他也意识到了,却还是不想接受。

    会场顿时讨论起来。

    等会场稍微安静下来,王浩说道,“其实这一段内容,我们很容易找出问题所在,只需要带入个数值就可以。”

    他说着朝工作人员挥了下手,对方很快搬上来一个新的白板。

    首先写了一个大数整数数值,随后就依照西弥斯-戈尔利克斯的方法进行计算,一行有一行的计算、推导,让每个人都看的很清晰。

    不少人都惊讶于王浩的‘数学运算能力’,他解析方程以及加入计算的速度非常快,快到好多数学基础一般的人只能勉强跟上思路。

    七分钟,计算完毕。

    王浩抄下了最终的结果,并画了个圈做重点标注,随后说道,“这个数值,和原本应该得到的结果偏差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八左右。”

    “如果谁有兴趣,可以设计个小程序验证,应该很简单吧。”

    西弥斯-戈尔利克斯咬牙低声喊了一句,“不用了!你是对的!”

    说完转身径直朝着会场外走去。

    阿尔马罗夫也跟了上去。

    “很抱歉。”

    王浩在台上说了一句,随后就走下了讲台。

    前排好几个评审都鼓起了掌,稀稀拉拉的掌声带动,会场其他人也跟着鼓掌。

    掌声雷动!

    没人再去管西弥斯-戈尔利克斯了,刚才的白发老人迎着走过来,主动和王浩握手,“刚才真的很棒,你做的很好。如果不是你,会议也许就会接受一篇错误的论文。”

    “我叫约瑟夫-斯发基斯,他们都叫我老约瑟夫,你应该知道我吧?”

    “谢谢,斯发基斯先生。”

    其他人也围了上来,都说起了刚才的事情,“我还以为西弥斯完成了大研究,没想到是错误的,这会成为今年会议最大的话题。”

    “如果不是你,我肯定意识不到问题,逻辑通畅,大概是因为,我对于你的新数学模型方法,理解的还不透彻,那真是个巧妙的方法。”

    “你刚才的验算可真精彩,不知道还以为你是个数学家。”

    “额~~”

    王浩开口补充了句,“我的博士读的是数学,目前也只有一个博士学位。”

    “哈哈哈……”不少人都跟着笑了起来。

第五十三章 是改善,也是创新!

    王浩走下了讲台,和众多学者寒暄一番,随后重新坐到了位置上,继续听取剩余的报告。

    好多人都还在讨论着。

    顶级学术会议也少不了‘错误’的报告,但一般都只出现在没什么名气的学者,或者干脆是‘在读博士生’的报告中,有名气的学者到会议上做报告,出现重大错误还是非常少见的。

    另外,论文需要经过两次审核,多数出现的也只是小错误。

    西弥斯-戈尔利克斯和阿尔马洛斯的问题在于,他们并不知道研究是错误的,并用清晰的逻辑几乎‘骗过’了所有人,若不是‘傅里叶变换辅助构建数学模型’的作者就在现场,STACS会议很大概率会收录一份错误的论文,甚至可以会把‘最佳论文奖’颁发给这篇错误的论文。

    这篇论文发布出去影响会非常大,但因为用数据验证就能够发现问题,也肯定会很快被质疑、会被发现错误所在。

    到时候,STACS会议的名气会受到影响,权重也会受到影响。

    STACS会议主办方,应该感谢指出错误的王浩。

    这篇论文能‘几乎骗过’所有人,原因还在于两个新的方法,一个是‘分治法’,另一个是‘傅里叶变换辅助构建数学模型’,两个方法都非常的巧妙,让会场好多人都感觉眼前一亮,下意识觉得有这么巧妙的方法,并且逻辑非常的清晰,内容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很低。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西弥斯-戈尔利克斯是芬蘭赫尔辛基大学著名的教授,放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名气,拿过好几个计算机理论相关的奖项,据说今年还成为了图灵奖的候选人。

    西弥斯-戈尔利克斯是否能拿到图灵奖不确定,但能够被提名奖项候选人,就已经超过大部分学者了。

    图灵奖是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最重磅的大奖。

    如此有名气的学者,发布重大的成果报告,质疑自然也会小很多。

    看过王浩直接指出研究错误的一幕,好多学者都觉得这一趟不枉此行。

    类似的场景可是很少能见到的。

    同时,有更多的人知道了王浩的报告,对报告所说‘大数相乘算法’内容,也变得非常感兴趣。

    ……

    中午。

    王浩、阮海龙、沙勉之一行人,一起餐厅简单吃了个饭,过程中,话题都在上午发生的事情上。

    “如果这个事情传回国内,肯定是个学术界的大新闻。当场指出戈尔利克斯的错误啊!”

    “那可是西弥斯-戈尔利克斯!”

    “青出于蓝胜于蓝!”

    沙勉之苦笑的摇头,“换做是我,也肯定首先审视下,是不是自己的理解错了。”

    王浩倒是不在意,“因为那个方法就是我研究出来的,自然能肯定问题所在。”

    “也对。”

    其他人说了几句也就不说了,同一个事情说多了也没什么意思,他们都憋在心里,想着回国以后,对其他人说说也是个谈资。

    这对于王浩来说,不过是个小插曲而已。

    下午就是继续认真听报告,一些不怎么被重视的研究,往往就可能对于他的研究有帮助,参加专业性顶级学术会议的机会是很珍贵的,能多听一点就多听一点,其他人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对自己而言,都可能成为很好的参考。

    同时,灵感值的收获也很大。

    【任务二】

    【灵感值:4。】

    四点灵感值听起来是不多,但考虑到A级研究的难度,再加上只是听听报告,可以说是相当高了。

    时间很快到了第二天。

    王浩和阮海龙依旧来的很早,报告会开始前半个小时就到场了,他们找了个位置坐下,就注意到后排的两个身影。

    “西弥斯-戈尔利克斯?”

    “阿尔马洛夫?”

    王浩和戈尔利克斯对视一眼,朝着对方点了下头,戈尔利克斯仿佛是没有看到王浩,扭过头装作和阿尔马洛夫说话。

    王浩也不在意。

    类似的事情放在正常人社交上不常见,但放在学术圈就实在太常见了,多数学者并不擅长客套、虚情假意,或者说,他们不屑于用假笑去讨好别人,多数场合也根本不会那样做。

    很快。

    报告会正式开始。

    沙勉之、王明坤以及徐杰,还是一起过来坐在了王浩的旁边,但比起昨天的时候,明显是有些紧张,因为他们马上就要上台做报告。

    沙勉之和王明坤的手里都拿着一叠稿件,就一直在低头看着,好像是学生临考前的备战一样。

    终于,还是来了。

    早上排在前面的报告,多数都是小研究,讲也讲不了多长时间,沙勉之的研究是被作为压轴排序的,好多人从小研究‘进入状态’后,也就轮到了他们出场。

    沙勉之和王明坤一起走上了台。

    两人的组合以沙勉之为主,王明坤则是站在旁边打个‘辅助’,他们都稍稍有些紧张,但因为研究是有实质内容的,随着讲解还是很快进入了状态。

    IO,不可区分混淆,是密码学中黑科技一般的存在,它不仅可以隐藏数据集合,还可以隐藏计算机程序的内部工作机制,并创造出强大的加密工具。

    但正式因为这种力量,让人怀疑IO是否真的存在。

    沙勉之和王明坤的研究,就是针对IO进行安全构建的,他们展示了如何仅使用标准安全假设,来构建出独特的IO,并从理论角度提供了一种,能够及时构建多个加密工具的方式。

    这种级别的研究,也难怪会被放在‘压轴’出场。

    沙勉之的讲解进行了四十五分钟左右,随后的十几分钟,则留给王明坤做答疑,当两人一起下场的时候,台下掌声雷动,代表了参会学者们对于研究的认可。

    有个评审都站出来点评了一句,“这确实是非常优秀的理论工作,促进了计算机领域理论机制的完善。”

    沙勉之、王明坤一起,好几个评审、嘉宾握手,得到了好几句称赞,坐回来的时候都红光满面,都非常的激动和兴奋,因为他们的研究受到了肯定,可以说是力压其他所有的报告,甚至连昨天牛津大学教授的研究报告,相比都要差了一点。

    这确实值得激动。

    如果扩大范围来说,国际专业性的顶级学术会议,华人面孔是很少见的,这次的STACS会议也一样,参会的学者几百人,只能找到不到二十个华人面孔,其中还有一半儿是国外籍学者。

    国内学者在顶尖学术会议上人数稀少,想要在偏理论计算机会议上‘拔得头筹’,绝对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王浩也对沙勉之竖起大拇指,赞扬道,“沙老师,你们的研究,难度很高,很有意义,很了不起。”

    “谢谢!谢谢!”

    沙勉之和王明坤的兴奋劲,一直持续到了中午时间,用餐的时候,他们似乎才变得好一些。

    沙勉之也不忘提醒一下王浩,“王浩啊,你可要有心里准备。昨天你上台指出错误,表现很亮眼,下午估计会有不少人去听你的报告。”

    备受瞩目,也会带来压力。

    如果只是一个小成果,排在不受重视的时间点也是好事。

    昨天王浩的表现太亮眼,吸引了很多人的主意,肯定会有很多人去听报告,结果却是个小小的成果,就好像是登上了万众瞩目的大舞台,就只是表演个都小孩儿的魔术,肯定就会有些尴尬、有些下不来台了。

    王浩笑道,“沙老师,你不记得了?我可是说了,会和你竞争最佳论文的。”

    沙勉之顿时惊讶的张开了嘴,好半天才憋出一句,“那不是在开玩笑?”

    ……

    午餐后回酒店休息了一下,随后就直接去了会场,来到第二报告厅后,王浩去后台找到工作人员,说了一下讲台的电子投屏。

    等再回到会场的时候,里面已经人满为患了。

    第二报告厅相对要小上一点,就只能装下两百多人,明明比昨天上午人数少一点,可挤在第二报告厅里就显得人很多。

    前面坐了一排的评委和特邀专家。

    沙勉之、王明坤、徐杰以及阮海龙,则是一起坐在了第二排的边缘,他们没有能占到中间位置,而第二排最中间有个熟悉的面孔。

    是西弥斯-戈尔利克斯。

    当王浩朝着中间看过去的时候,戈尔利克斯还主动对他笑了一下,王浩则象征性的点了下头。

    然后,他开口了。

    “我来这里以后,就一直都人问我,我的大数相乘算法研究,是改善还是创新?”

    “改善,就是个小成果;创新,也许是个大成果,也许是错误的,因为大数相乘算法,很多年都没有创新了。”

    “现在我站在这里,可以回答:‘是改善,也是创新’,什么意思呢?这还是要从离散傅里叶变换说起……”

    王浩起了个开头,就开始了讲解。

第五十四章 你的论文是最佳!

    八十年以前,已知的乘法运算方式只有一种,就是在课本上所学到的常规竖式计算方法。

    当进行位数少的数字相乘时,竖式计算方法是非常快捷、方便的,但若是计算数百万位数或数十亿位数的乘数之间的相乘时,竖式计算方法就显得无能为力了,例如,计算圆周率或者寻找更大的质数。

    后来出现了‘Karatsuba算法’,将数字的乘数分解成更小的部分,并重新组合这些部分,这种方式可以用少量的加法和减法来代替大量的乘法。

    这一算法完成计算,只需要需‘2的n次方’次个位数的相乘,而不是之前的‘n的平方’次。

    后来又有两位科学家一起,利用‘引入快速傅立叶变换’的方式,来对大数相乘算法进行改进,只需要‘n×logn×log(logn)’次个位数的相乘,就可以完成大数相乘计算,其中logn是n的对数。

    这一改进是跨越式的创新,后续大数相乘算法的持续改善,都是以这种方法为基础进行。

    王浩的研究成果也同样是以‘引入快速傅立叶变换’的方式进行,才会用‘是改善、也是创新’来形容自己的成果,他的讲解也是从‘傅立叶变换算法’开始的。

    以‘傅里叶变换算法’展开,辅助其他的计算手段,构建出一个包含‘结果’数字区域。

    这就是创新的地方。

    他的研究并不是正常进行一步步的计算,而是划定了‘可能成为结果的数值集合’,比如,25*25,就可以简单划定结果在400到900的区间,通过一些必要的筛选,比如‘尾数是5’,把集合里面的数字一个个划去,直到最后只剩下一个数字,就确定为最终结果。

    当然,超大数相乘要复杂的多,引入‘快速傅里叶变换’并辅助其他计算方法,划定的范围会更加精准。

    如果是计算‘25乘25’,可以直接圈定范围就是在‘725、625、525’三个数字之间,而后可以迅速排除725和525,最终得到结果625。

    “在对比每一个位数的数字后,就可以把范围继续缩小……”

    “每一个进位数相乘的结果,都可以帮助继续排除范围内的数字,越是高位数,排除的范围就越大,我们可以看到,当接近最高位数时……”

    “涉及到更精准的筛选,就需要用到……”

    随着讲解慢慢的展开,台下众人都变得非常认真,同时也非常的感兴趣,因为他们听到的是一个非常新颖的计算方式。

    在此之前,所有的乘法计算方式,都是按部就班、一步步的进行计算,而不是圈定一个集合去做筛选,新的方式更像是‘人脑思维’、‘模糊数学’的手法。

    类似于‘人脑’、‘模糊数学’只是最开始圈定范围的部分,后来的一步步筛选,则都是详细的计算。

    第一排的评委席上,一头白发的约瑟夫-斯发基斯小声对沃尔夫冈-基利安说道,“我看了他的论文,知道这种方法,只不过不清楚是否准确,也不清楚计算次数是否和论文上说的一样少。”

    “现在,我确定了。”

    约瑟夫-斯发基斯说着有些得意,“是我坚持留下了这篇论文。”

    沃尔夫冈-基利安笑道,“确实很有意思,方法很新奇,逻辑非常严谨,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这会是乘法的一次创新,非常有意义的创新。”

    台上。

    王浩讲解的非常细致,又用了半个多小时,才把所有的‘筛选步骤’一一讲解完毕。

    随后,他双手撑着讲桌,面带微笑的总结道,“通过这一套筛选流程,最终只会得到一个数字。那就是最终结果。”

    “按照这个方法,当计算超大位数乘法时候,需要的计算次数,少于‘三分之n×logn’次计算,应该已经是目前已知最快的方法之一了。”

    台下安静了一下。

    随后,稀稀拉拉的掌声响起,接近着掌声越来越大,快速充斥了整个报告厅,并持续了很长时间。

    第二排中间,有个人没有鼓掌。

    是戈尔利克斯。

    昨天戈尔利克斯的报告被王浩证实是错误的,他回去以后审视了整个过程,就像是王浩当场指出的那样,确实是存在错误的。

    但是,戈尔利克斯可不会因此感激王浩,或者说,只要不是传说中的圣人,都不可能在被当众指出错误后,会对指出错误的人心生感激。

    戈尔利克斯是丢了个大脸,走在路上还被其他人指指点点。

    当然主要原因是他的报告错误,但也不由得对于王浩暗中生恨,千万不要指望顶尖的学者会心胸狂广、会包容、会审视自己的错误之类。

    顶尖的学者,多是喜欢钻牛角尖的一类人,他们或许不在乎很多日常的事情,但涉及到专业学术领域的问题,好多比普通人更加小心眼、更加记仇,有些顶尖的学者,甚至会因为研发领域对立,而互相看不上眼、见面根本不说一句话,甚至会变成仇人。

    戈尔利克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来听王浩的报告,可不是为了‘学到东西’,而是为了找机会‘奚落’对方,对方的报告安排在第二天下午,肯定就只是个小成果。

    一个小成果?

    还有脸到STACS会议上作报告?这么多人都来‘捧场’,结果是多么让人失望啊!

    戈尔利克斯都已经想好了台词,只是没有想到,王浩的成果会这么大,大到直接创新了一种‘筛选式’的乘法计算方式。

    他快速在脑中做了计算,知道王浩所说‘计算次数少于三分之n×logn次’并不是夸大,说‘最快的计算方式之一’,甚至还是谦虚了。

    这种新方法可能会让计算次数,少于‘五分之n×logn次’,也会成为超大数乘法计算的最快方法。

    但是,他还是找出了问题。

    当报告厅还存在稀稀拉拉的掌声时,戈尔利克斯猛然站了起来。

    顿时,会场安静了。

    所有人都看向了戈尔利克斯,并且露出了感兴趣的目光,他们都知道戈尔利克斯和王浩的矛盾,想看看戈尔利克斯是要说什么。

    戈尔利克斯开口问道,“王浩先生,你如何证明,利用这种方法,最终只会得到一个数字?”

    “你的方法是圈定范围以后做筛选,但你如何证明,你的筛选过程是完善的?会筛选掉所有非结果的数字?”

    这个问题让会场众人一愣,不少人也跟着点点头。

    好多人跟着思路都理解了过程,他们也觉得筛选机制已经完善,但感觉就只是感觉,筛选机制有一丝不完善,报告可以说就是错误的。

    戈尔利克斯的提问很有水平,可以说是问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所有人重新看向台上。

    王浩则是微微一笑,开口说道,“感谢戈尔利克斯先生的问题,因为,这正是我接下来的工作。”

    “一个反推流程的证明!”

    他走到左侧一个空白的白板前,写上了一行话,“假设,通过筛选得出两个不同的数字,a和b……”

    然后他从最后一步的筛选机制开始,做出了一一的验算,并分别记下a和b的性质。

    通过对照慢慢就发现——

    a和b的位数相同;a和b的最高位数字相同;a和b的个位数字相同;a和b的中间区域数字相同;a和b……

    连续的验算,很快得到一系列相同性质。

    王浩完成了最后一步验算,朝着台下展示了白板上的内容,点头道,“应该不用继续了吧?a和b的所有位数数字都相同,可以得出结论,a和b是同一个数字。”

    “所以,可以确定,筛选机制是完善的!”

    顿时。

    台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满头白发的老约瑟夫,直接走到墙旁的柜子上,拿了顶上放置的香槟酒,走到台上递给了王浩,大喊着说道,“还可以提前确定,你的论文是最佳!”

    王浩接过了香槟酒,和老约瑟夫握手表示感谢,“谢谢!老约瑟夫。”

    “这是你应得的!”

    老约瑟夫说着还给了他一个拥抱。

    在两人的互动中,掌声变得更加热烈,第二排的戈尔利克斯躺坐在椅子上,盯着讲台上的王浩看了许久,最终也和其他人一起,用力的拍了几下巴掌。

    这个研究,他无话可说。

第五十五章 老约瑟夫:千万不要那么做!

    老约瑟夫提前把香槟交给王浩,是不符合会议规则的,但会场里都没有人说什么,因为王浩的报告是会议开始后最出彩的,而‘被看好的研究’都已经过去,第二天下午都是一些小成果。

    那些小成果的正确与否,也影响不到王浩的论文拿到最佳。

    当剩余的报告继续进行的时候,还有不少人在讨论新的大数相乘算法,讨论着一个个筛选机制的建立,讨论着快速傅里叶变换,对于‘结果’集合的构架作用,当然也少不了拓展到应用领域的内容。

    等等。

    王浩回到了座位上,继续认真听接下来的报告,然后就感觉到旁边传来,一股带有‘深度幽怨’的眼神。

    沙勉之。

    沙勉之是抱着拿最佳论文的心态来的,他的研究成果论文投稿好多相关会议,基本上都可以锁定‘最佳论文奖’,只是因为STACS会议更贴近理论,更具有相关的专业性才投稿的。

    他们的成果很好、论文很好,上台做报告的发挥也很好。

    直到王浩的报告开始前,他们都无比确定能够拿到最佳论文,结果……

    排名第二了?

    如果换做是大型的学术会议,排名第二也就第二了,有些会议最佳论文会选两、三篇,有些会议则会设置其他奖项,但STACS会议相对规模小,就只有一个奖项,就是‘最佳论文奖’。

    第二和第十,甚至和倒数也没区别,剩下的论文最多能说一句‘优秀论文’,什么奖项、排名之类的就没有了。

    沙勉之都没心情继续听报告了,他只能幽怨的看着王浩,感觉像是到手的东西,就被直接抢走了。

    王明坤同样感觉很郁闷。

    中午他们回到酒店休息的时候,还一起‘提前庆祝获得最佳’,每个人喝了杯很奢侈的咖啡,还订好明天上午去逛景点。

    现在回想起来都感觉有些好笑,但他们根本就笑不出来。

    “唉~~”

    最终复杂心情也只能转化为一声哀叹,倒数第二场报告会的时候,他们实在是没精神继续听下去,干脆提前离开了报告厅。

    王浩一直待到了报告会结束,然后和阮海龙一起去餐厅吃饭。

    因为确定获得了最佳论文奖,他也奢侈了一把,拉着阮海龙一起找了个高档餐厅,一顿饭花了近三百欧,换算过来就是三千多块。

    阮海龙一边往嘴里塞着东西,一边不好意思的说道,“STACS最佳论文,好像没多少奖金吧?”

    “还有奖金?”

    阮海龙愕然的停了一下,心里都有点感动了,“难道你是打算自掏腰包请客?”

    “当然不是。”王浩理所当然的说道,“我可是拿到了最佳论文奖,回去以后,学校怎么也给报一下吧?”

    “……有道理!”

    阮海龙深以为然的点着头,高高的竖起了大拇指,随后吃的更嗨皮了,还主动伸手找服务员,用蹩脚到极点的法语要了杯饮料。

    酒足饭饱。

    看看时间也差不多,王浩就去参加了颁奖典礼,说是颁奖典礼,实际上,就是重新到会议厅,找负责人领取属于自己的荣誉证书。

    整个过程没有任何仪式感,就是主办方、几个负责人都在,宣布一下最佳论文奖结果,然后把荣誉证书递到了王浩的手里。

    这一届比上一届还要寒酸,主要因为王浩提前锁定‘最佳论文’,来看颁奖的学者寥寥无几,大概没有几个学者会有兴趣来看别人获奖。

    负责人也提了一句奖金的事情,“王博士,最佳的奖金会在Springer完成会议论文收录后,直接打到你的账户上。”

    “谢谢。”

    王浩已经知道奖金只有两千欧元,真就像是阮海龙说的‘没多少奖金’,只是象征性的发一下而已。

    颁奖以后,就是学者互相交流了。

    老约瑟夫,还有另一个留着胡子的学者,拉着王浩一起拍了个照,就一边聊了起来,介绍才知道胡子学者叫沃尔夫冈-基利安,著名的徳國信息学专家。

    老约瑟夫就更厉害了,图灵奖获得者,是琺國国家科研中心的研究总监、银质奖章的获得者,是琺國格勒诺布尔以嵌入式系统著称世界的研究中心实验室的创始人,只不过年纪大了正在考虑退休。

    老约瑟夫谈起王浩的两项研究,认为‘傅里叶变换辅助塑造数学模型’比‘大数相乘算法’更有意义,“实际上,我认为后者只是一种应用,而前者提供了一种方法思路,没有前面的方法,也不可能有新的‘大数相乘算法’。”

    这是实话。

    ‘大数相乘算法’应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的过程,也同样构架了‘集合的模型’,使用了‘辅助塑造数学模型’的方法,只不过是另一种形势的变换应用。

    实际上,‘大数相乘算法’的主要灵感,就是在阿巴云研究中心讲解‘傅里叶变换辅助塑造数学模型’的研究得来的,自然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沃尔夫冈-基利安则感兴趣的问道,“这个研究完成以后,你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老约瑟夫也感兴趣的看着。

    “下一步啊……”

    王浩犹豫着说道,“有两个方向吧,在算法方向,我打算研究一下上帝之数,我以前就对这个感兴趣。”

    “上帝之数?魔方?不是已经有了吗?”沃尔夫冈-基利安疑惑问道。

    “我希望用更简单的方法去证明它,而不是用穷举法覆盖得出结果。那么,同样的方法,也可以解决很多其他类似的问题。”

    老约瑟夫和基利安不由得跟着点头,也不由得对王浩高看一眼。

    基利安评价道,“这个难度很高的,几十年了,到现在也没有人能解决,我认为,或许应该找一种全新的算法才能解决。”

    老约瑟夫则是道,“我年轻的时候,也想类似的问题,但完全没有头绪,实在太复杂了。”

    他说完问道,“另一个方向呢?”

    “数学,准确地的是数论。”

    王浩解释说道,“我是个数学博士,一直在数学的研究,在偏微分方程的工作上有些成果,但我还是希望能拓展领域。”

    老约瑟夫和基利安对视一眼。

    基利安点头做了个评价,“如果让我对你的想法说一句点评,我会说,千万不要那么做。”

    “沃尔夫冈是对的。”老约瑟夫也跟着说道,“不知道有多少极为出众的天才踏足这一领域,但其中能有成果的,用一只手都数的出来。”

    “所以,不要那么做,甚至不要开始,当你喜欢上这种研究,也许就代表你的人生开始走下坡路了。”

    基利安补充了一句,“老约瑟夫,不要以你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你毕竟是老了,王浩还很年轻,他再浪费十年时间,也依旧很年轻。”

    王浩不由抿抿嘴。

    这话好像也不是支持吧?

    ……

    第二天上午,王浩和阮文烨到周边逛了下景点,包括贾尔德圣母院、马赛美术馆,到门口和里面拍了几张照片,打个卡也留个记忆。

    下午就坐飞机回国了。

    长途旅行实在是对于精力的考验,阮文烨也变得很没精神,在座位上一躺就是几个小时。

    王浩倒是很有精神,一趟‘马赛之旅’收获颇丰,参加了学术报告会,拿了个‘最佳论文奖’,想着回去以后,也能用这篇论文,申请个基金项目吧?

    他倒是对于项目有多少钱不感兴趣,因为做研究的开销真的很小,也不可能持续几年都在一个研究上,而申请到的基金也不是打在他的账户上,不归他私人所有,就只是能报销一些科研花销而已。

    比如,订购学术杂志。

    比如,给自己换个好电脑。

    等等。

    再多就是出门参加个学术会议,报销一下来回的机票和酒店。

    他手下也没有研究生、博士生,不需要给学生提供劳务生活补贴,一般的研究估计几个月也完成了,申请到十万经费,还是百万经费区别不大。

    反正都是花不完。

    另外,就是研发任务的收获了,‘任务二’的灵感值收获有些出乎意料。

    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任务二】

    【灵感值:29。】

    “只有29点?是因为A级任务难度太高,获得灵感太难了?”王浩仔细思考了一番,肯定的想着,“有这个原因,但不完全是!”

    其实灵感值获取的大概数值,根本不用去任务系统,只需要梳理一下脑中有关的知识和想法就够了,做了会议上的报告演讲以后,脑子里多出了很多的知识,但是能带来‘研发方向’的想法却少的可怜。

    研发,最重要的是想法、是灵感、是方向,知识就只是基础而已。

    好多年老的顶级数学家,已经无法完成大的数学成果,是因为他们的知识不够吗?

    当然不是。

    是因为没有灵感、没有想法、没有正确的方向,年纪越大,脑子里新颖的想法就越少,缺乏灵感自然无法完成研发。

    “大概是因为……”

    “在报告的过程中,多数学者只是集中精神去跟上思路、去理解,很少有人能在理解的同时,还能够发散思维,或者干脆听不懂,就发散思维想其他内容。”

    “所以,灵感方向很少,获得的灵感值就很少。”

    王浩思考着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换做是在普通的本科课堂上,学生们只是正常听讲,有很多学生能轻易跟上讲解,也有学生会发散思维想一些其他内容。

    一大堆混乱的想法,筛选出正确的回馈过来,也许就能带来更多的‘研究方向’、‘灵感’之类。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给一大堆顶尖的、年轻的学者,去讲解简单的、基础的知识内容?”王浩想想都笑了出来。

第五十六章 一小时一百五啊!

    首都机场。

    王浩下了飞机直奔免税店,选了一些礼品以后,出机场到外面的商铺又买了些特产,忙忙碌碌的好一段时间,才重新进入机场,坐上了飞往江州的客机。

    他是要回老家。

    自穿越过来以后,一直都在西海,忙碌着工作、做研究,去其他地方要么是讲座,要么是参加学术会议,有了清闲的时间,肯定要回家去看看。

    那是刻印在记忆中的亲情,也是割舍不了的责任。

    路上的时候,王浩的心情也非常复杂,毕竟是第一次回‘家’,会见到记忆深刻的父母,他甚至有些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也一直在想该怎么做,才算是完成了背负的责任。

    最后,还是想到了钱。

    父母就会希望孩子的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美满,家庭的事情暂时不考虑,他年纪轻轻担任大学副教授,事业也肯定是达标了,那么剩下的问题就只有钱。

    经济社会,有钱才能过上轻松的生活。

    “做科研,想赚钱好难啊!”王浩不由得感叹了一句,他做了这么多的研发,实际上,赚了多少钱呢?

    学校给的论文补贴全部加在一起,还不够阿巴云的一次演讲赚的多。

    所以想要赚钱还是要和企业关联。

    “讲座,能赚外块,而且还能增加灵感值,是很好的方式。另外,做一些横向的科研项目,或是有专利的科研项目,也能增加收入。”

    科研项目分为横向和纵向。

    纵向就是国家基金资助的项目,花国家的钱可不是容易的事情,申请经费要做预算报告,每次报销都要做申请,各种花销上还有框架标准,申请到再多的科研经费,也不是进入自己的腰包。

    横向项目是和企业进行合作,具体就是和企业谈了,但终归是以成果论英雄,只要能拿出大成果,什么都会很好谈。

    哪怕把经费都揽入怀中,企业都不会说什么,甚至还巴不得能多给钱,下次有科研需求还能合作。

    “但是,数学、计算机理论,能有什么横向项目?”王浩思考着不由得摇了摇头。

    抵达目的地,下飞机。

    王浩才刚打开手机,就看到了一大堆信息,有个电话还直接打了过来。

    对面传来个干练的嗓音,“您好,请问是王浩老师吗?”

    “我是?”

    “我是企鹅深城研发中心经理,我叫朱振,这次打电话过来,是因为了解到您最新的大数相乘算法研究,希望邀请您到我们研发中心开个讲座……”

    对面的朱振连续说了一大堆,意思就是想邀请王浩来开个讲座,讲一下‘傅里叶变换辅助构件数学模型’以及最新‘大数相乘算法’的问题。

    王浩听罢眼前一亮,犹豫了片刻说道,“可是我在江州……”

    “没关系!”

    朱振非常热情的说道,“江州是您的老家,对吧?我们在江州也有分公司,我联系那边的分公司经理去和您谈,这两天方便吗?”

    “啊……”

    王浩继续犹豫着,“今天、明天都可以吧,但是我不保证一定有时间啊!”

    放下电话,出机场。

    本来是想坐个公交车回去,坐几十公里的长途,公交车和打车也差不多时间。

    现在么,毫不犹豫,伸手,拦车。

    “去红原!”

    ……

    红原县城,中心街头拐角,沿着宽敞的砖石路走进去,是并排的好几栋六层楼房。

    在第三栋转角绿漆的铁皮门前,王浩停住了脚步打量着,好半天都没有下定决心继续走。

    一个穿着花裙子的大妈,走进带着疑惑看过来,好半天才惊讶的喊道,“浩子!”

    王浩抬起头仔细一看,好半天才想到了一个姓氏,“张婶?”

    “还真是浩子!”

    张大妈顿时变得非常热情,她走过来打量着王浩,叽喳的说个不停,“有一年没回来了吧?应该毕业了吧?是去西海工作了吧?”

    “走,快进去,最近你妈总是说起你,肯定是想儿子了,见到你不知道会有多高兴!”

    她不由分说的拉着王浩往里走,仿佛有点像是招待客人一样。

    王浩无奈跟着过去了,他的家就在一单元的二层,拐个弯上个楼就到了。

    开门,进屋。

    老妈刘敏正在厨房忙碌着,听到房门响声带着疑惑朝外看了眼,顿时惊喜的喊了一声,“浩子!”

    虽然知道家里人都叫他‘浩子’,但听在耳朵里还是很不习惯。

    王浩闭着嘴憋了好半天,才终于喊出一个字,“……妈!”

    刘敏倒是没感觉有什么不对,她连忙招呼王浩进来,还帮着提手里的东西,打开一看是好多买的礼品,顿时埋怨的说了起来,“回家就回家,还买这么多东西干什么,多费钱啊!”

    王浩还没说什么,张大妈把话都说了,“刘敏啊,这我要说说你,浩子一年没回来了,也工作了,回家买点东西怎么了?”

    “买东西才对啊,也孝敬孝敬你们,浩子这孩子啊,从小就爱学习,聪明,还孝顺,不像我们家那个,初中就不上了,天天就知道和一群狐朋狗友……”

    “哇啦哇啦~~”

    王浩一直觉得朱萍就够能说了,和张大妈一比都能算的上腼腆。

    张大妈一直说啊说的,还跟去了厨房一直说,因为好多话都是在夸王浩,刘敏倒是听得很高兴,一直说了有半个多小时,她才意犹未尽的走了。

    等都已经被送出门,她还回过身补了一句,“晚上我再来啊!”

    王浩差点一头栽倒。

    中午就是和老妈一起吃了个饭,说一些在西海大学工作的事情,强调一下马上升职,让家里人也跟着高兴一下。

    一点多的时候,刘敏忙忙碌碌的去上班了。

    她是个旁边小学的教师,拿着很普通的工资好在收入还算稳定。

    下午,家里热闹了。

    老爸王海清是个下岗职工,下岗以后就一直当出租车司机,工作时间比较自由,知道王浩回来跑完了中午忙时就回来了。

    邻居、亲戚知道王浩回来,也都过来串个门看一下,大多待的时间并不长。

    五点多的时候,有个表姑、表姑父一家,是带着十几岁孩子过来的,就跟着一起吃了个饭,表姑父张疏财和王海清喝了点酒,也跟王浩说了起来。

    张疏财家里开个小工厂,手里有个上千万资产,有钱就总是有话语权,他随口问了句王浩的薪资。

    王浩也随口答了一句,“工资加各种福利,有一万多吧。”

    “才一万多?”

    张疏财听罢有些惊讶,“我看人家大企业上班的,本科生一个月都能拿个几万,你这大博士生,怎么才这么点工资?”

    “大学讲师待遇不高,肯定比不上大企业职工。”王浩不在意的说道。

    张疏财摇头道,“还不如出来干点什么,不去企业上班,也可以自己干,你有这脑子,开个店,肯定比当老师赚的多。”

    王浩都想怒喷一句,‘有脑子和开店有什么关系?’,想想还是算了,和文盲计较根本没必要。

    张疏财还在继续说着,话题充斥着金钱的味道,要么就是某某人的孩子,在哪里工作拿了多少钱工资、赚了多少的外块,要么就是某某人不上学,开个店铺赚了大钱刚换了一辆好车。

    这一说就是一个多小时,后来才停住了话头说起正事,“王浩啊,就是你表弟小宇,这孩子学习一直跟不上,太贪玩了,上次考试班里倒数第三。这不,想着你回来了,给他补习补习。”

    王浩扫了一眼正在沙发上打游戏的张小宇,点头说道,“我在家待一个星期,就要回西海了。小宇要是有什么学习上的问题,就来问我,反正咱俩家距离也近,两个路口就到了。”

    张疏财仔细看着王浩,想了一下说道,“是这样啊。一个星期,也行吧。你给小宇补补数学,一天两个小时,姑父也不占你便宜,一天给你三百,怎么样?”

    以红原县的工资水平来说,一个小时一百五肯定是不少了。

    刘敏、王海清也看着王浩,想着一天多赚三百,一个星期赚个两千块,也是个不错的外块。

    王浩则是直接摇头,委婉的拒绝道,“姑父,我都一年没回家了,就在家里待一个星期,就想在家多待待。小宇要是学习遇到什么问题,不花钱,我肯定帮讲。”

    “两小时三百,一小时有一百五啊!”

    张疏财觉得开价够高了,他和老婆商量的时候,还说一分钱都不出,毕竟是亲戚帮忙讲讲东西,没想到王浩还是拒绝了。

    他还想说什么的时候,王浩的手机响了。

    打开,接听。

    听筒里传来个礼貌的男声,“王浩老师,我到小区了,是不是三栋?车能开进来吗,外面没停车位。”

    “对。”

    王浩道,“三栋,一单元,201,你直接开进来就行,我看楼下有两辆,地方也大。”

    “好嘞~”

    电话放下。

    阳台上正说话的老妈和表姑,就看到一辆外观霸气的黑色宾利,转了个弯慢慢停在了楼下。

第五十七章 资本家永远不吃亏!

    当知道有客人要来,王海清和刘敏就等在了门口。

    王浩也站了起来。

    没等多久,就见一个衬衫西装打扮的中年人,到门口左右的看,似乎是想确定一下是哪个门。

    “这里!”

    王浩过来推开门喊了一声。

    西装中年人回过身满脸笑容,仔细打量了一下王浩,随后很正式的伸出手,“您好,您就是王浩老师,对吧!我是薛凤昇,企鹅集团江州运营服务中心经理。”

    他说着递上了一张名片。

    “请进!”

    王浩和薛凤昇握了个手,接过名片扫了一眼,知道对方不是‘经理’那么简单,而是运营服务中心的总监,职务等同于‘副总经理’。

    薛凤昇不是空手来的,还带了两瓶飞天茅酿当礼品。

    王浩接过来,扫了一眼说道,“来就来了,还买这么贵的礼品,客气了。”

    “小礼品、伴手礼。”

    两人客套着坐在了沙发上。

    薛凤昇正要开口说正事,左右看了一眼,发现被几個人盯着,顿时感觉浑身不对劲。

    刘敏赶紧招呼着,“你们谈正事,我们继续吃,薛经理,要一起吃点吗?”

    “不了,不了。”

    客厅里的人迅速撤走。

    王海清和张疏财回餐桌上继续吃喝,刘敏和表姑则去了厨房,十岁出头的张小宇则被拉去卧室,继续玩他的手机游戏。

    虽然都是在各干各的,但除了房间里的张小宇以外,其他人都用力支起了耳朵。

    两人的谈话不涉及隐秘,倒是不担心被偷听。

    薛凤昇就直接说了,“王浩老师,恭喜你在STACS上获得最佳论文奖,这可是个大消息啊,最近好几年,国内都没有学者在计算机基础理论会议上获奖了。”

    “传的这么快吗?”王浩刚下飞机就接到朱振的电话,当时就觉得很是惊讶。

    STACS以及收录论文的Springer,肯定没有发表相关消息,类似信息一般是在论文完成收录后,才会把消息正式发布出来。

    这也就是一个‘入库’的过程。

    在STACS做了学术报告,论文就会被人工收录到Springer,间隔大概需要三天以上,考虑到O欧国牵扯到人工普遍效率比较低,赶上个周六、日或其他假期,间隔一个星期以上也不奇怪。

    薛凤昇笑道,“国内还没有媒体报道,但是我们和德国的一个超算研究中心有合作,对于理论、算法类的STACS,还是比较关注的。”

    “这样啊。”王浩了然。

    薛凤昇继续道,“改善大数相乘算法,绝对是行业内重磅的研究。总公司技术部那边,对于‘新的构建模型’的算法也很感兴趣。针对大量用户的分析算法,是技术部一直都希望能够改进的部分。”

    王浩有些惊讶的问道,“薛经理,你是运营中心的总监,也关心技术问题?”

    薛凤昇哈哈一笑,“我们是运营服务中心,但也需要总部那边提供的数据支持,而且,我们也有自己的技术部,只不过研发方向不同。”

    他说着转到了正式内容,“这次我是替总公司技术部来的,那边希望邀请你做个讲座,详细的讲一下您的两个研究。”

    “时间呢?”

    “这个月底,到下个月都可以,技术部那边肯定是希望越快越好了。”

    王浩犹豫着想了一下时间,他要回西海大学签新合同,还要注意一下新学期课程安排,还要等申报基金项目,最少也需要一个星期,甚至是半个月以上。

    薛凤昇开口道,“王浩老师,您放心,肯定不能让您白跑一趟,我们知道阿巴云那边,给了二十万讲座费,我们也给二十万……”

    屋子里的几个人顿时支起了耳朵。

    刘海清、张疏财都朝着这边看过来,刘敏则是从厨房探出头,脸上的表情都差点写上,“赶紧答应、赶紧答应、赶紧答应……”

    二十万讲座费,太震撼了。

    大部分人赚钱都很不容易,包括张疏财这种小工厂老板,手里说是有着千万以上资产,但也只是资产,其中大部分都是房产、厂房等。

    一年下来,行情非常好的时候,能赚个一、两百多万很多了,赶上行情不好,或者遇到个什么事,也许忙上一年就是白干。

    二十万,要做的只是过去讲个课,没有任何的成本、没有任何的风险。

    这还考虑什么?

    王浩当然要仔细考虑一下,他犹豫了好半天,说道,“我准备在家待一段时间,然后要回一趟西海。如果是去深城的话,最少也要到下个月中旬了。”

    “另外,我担心的是‘大数相乘算法’,这个研究,我是刚做出来,只是做过学术报告,Springer都还没有收录,我担心中间有点问题,影响你们的工作。”

    薛凤昇耐心的听着,不断点头说道,“我知道,王浩老师,您肯定很忙,但是技术部那边,确实需要您亲临一下,这样吧,我自作主张,再给您提五万,二十五万讲座费……”

    “这个不是钱的问题。”王浩继续摇头道,“是时间,赶得紧啊……”

    “三十万吧。”薛凤昇很干脆的继续提价格。

    王浩叹了口气,说道,“你们这些做企业的,就是会拿金钱开道,这不是为难人么?”

    “唉~~~”

    他叹了口气,满是不情愿的道,“放在国际上,企鹅也是有名的大企业,能支持肯定要支持一下,行吧,反正假期还有时间,我本来是计划休息一个月的。伱可能不知道,我都一年没回来过了。”

    “真是太麻烦王浩老师了,那就说定了!”薛凤昇还是满意露出了笑容,随后站起来和王浩正式握手。

    事情谈好。

    两人又聊了有一会儿,薛凤昇看了下时间,就站起来准备走人了。

    送走客人,屋子变热闹了。

    刘静、王海清满是激动的打听道,“刚才说的是真的?开个讲座给三十万?”

    “三十万啊,不是开玩笑的吧?”

    王浩不在意道,“妈,我上次打电话不是说了吗?做了个讲座,赚了二十万,还打了十万回来。”

    “是真的啊!”刘静的脸上满是惊喜,“我还以为你是在哄我,是慢慢攒的钱呢。”

    张疏财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去的豪华轿车,心里充满了复杂。

    他刚才还说请王浩给儿子讲课,感觉一个小时一百五已经很多了,还说王浩一个月一万块薪资低,可谁想到王浩有这个本事?

    人家过来请着去讲个课,一开口就是‘二十万’讲课费啊!

    再想想刚才说‘一百五不少了’,他顿时感觉非常惭愧,发现自己还真是没见过世面、丢人现眼。

    可不就是么!

    大学讲师都是高级知识份子,工作可能差的了吗?拿着稳定的高薪,一辈子有保障不说,还能赚到一大堆外块!

    看看王浩,讲个课三十万!

    钱来的也太容易了!

    张疏财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调整好了心态,沉稳的走过来,说道,“王哥,嫂子,你们有什么可怀疑的?刚才那个可是企鹅公司的高管,看看人家开的车,大宾利,少说也要二百多个啊!”

    “浩子是真行了!”

    “你看看,开个讲座三十万。他也真有胆气,人家开口二十万都面不改色。”

    “是个谈生意的料!”

    “王哥,有浩子在,你跑什么出租啊!浩子讲个课,比你一年赚的还多!”

    王浩重新坐在餐桌上吃上几口东西,听着张疏财说的什么‘谈生意’,他不由得的扯扯嘴角,前世就只是个机构上班的打工人。

    今生就更不用说了,完全没有社会经验可言。

    讲价?

    抱歉,完全不懂。

    他可没有谈生意的技能,之所以能轻易的谈上价格,主要还是因为对方有求于人。

    这个交易,对方赚大了!

    表面上看是邀请他去讲个课,给了三十万的讲座费,实际上,他讲课给企业带来的价值,绝对是要远超三十万的。

    大企业都不是傻子。

    为什么企鹅现在才邀请他去讲课?

    企鹅肯定是耐心的研究过‘傅里叶变换辅助构造数学模型’的论文,但论文的内容并不是把代码写下来,只是提供了一种方法、一种思路而已。

    想要从论文中研究出正确的方法,需要好多的精英员工花费大量时间去努力。

    哪怕是不计算时间成本,互联网大公司的精英员工,月入肯定都是在五万以上,十个人一起花费一个月研究,薪资成本都超过五十万了。

    精英员工都对方法有了理解,也不代表就能让下面的员工知道该怎么做。

    这是一个慢慢摸索、研究、学习的过程。

    想把新方法用在改善程序上,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请他去开个讲座,详细的说一下新方法,召集几百员工一起听课,问题一下子解决了大半儿。

    更不用说,企鹅还谈起了‘大数相乘算法’,希望他也顺便讲解一下新的算法。

    王浩仔细一想都觉得有点亏,但已经谈好肯定不能反悔了。

    “唉~~”

    最终,他长叹了一口气,感慨道,“这些资本家,是永远不吃亏啊!”

第五十八章 这是苛待科研工作者吧?

    在谈好了讲座的事情后,就没有什么人来打扰了,王浩真正进入到‘假期模式’。

    每天依旧早起去跑步锻炼,吃过早饭就到周边逛一逛,也对照着熟悉的风景回忆一下,路边看到下棋的大爷们,就过去站后面认真看看,顺便给脑细胞做个运动。

    中午前去菜市场转一圈,回家简单做个午饭,有时候,也会来兴趣看着视频做个大菜,他的厨艺一直都还可以,做的饭菜说不上多美味,也达到普通以上水准了。

    王浩只是做简单的饭菜,就已经让刘敏、王海清很感动了,因为王浩从小长大可以说就是双手不沾阳春水、一心只读圣贤书。

    午休后,继续出门到处逛逛,还去了江州市的几个景点名胜。

    这种生活实在太舒心、太享受了。

    与此同时。

    北疆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办公室,主任娄年利正在为西海大学提交上来的一份《教师职称提升特殊申请》的材料烦恼着。

    早在几年以前,国家就出台了政策,把教授、副教授评审工作下放给了高校,教育厅教师工作办公室以及人社部,能插手的只是控制教师编制数量,一般不会收到高校提交上来的教师职称申请文件。

    现在的情况就是例外。

    《教师职称提升特殊申请》,特殊,自然是不是一般的情况。

    高校确实有权利自主评审教授、副教授,但一些直聘副教授、教授以及特殊提升的教师,往往在一些方面不符合要求,还会增加高职称教师编制的数量,就会提交材料到教育局教师工作办公室做审批。

    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师工作办公室负责审批的人,也会为‘特殊提升’担负一定的责任。

    换做只是‘特殊提升’一个普通副教授,接到西海大学的申请,娄年利根本考虑都不考虑,直接就签字盖章给予通过。

    这份申请有些不一样。

    西海大学的申请是跨级提升,不是申请提升七级副教授,而是六级。

    “直接六级?这是怎么想的?怎么不直接正教授呢?”

    “还有院长、教授的签字……王浩……”

    娄年利仔细看了一下资料,知道王浩确实是非常优秀,完成过好几篇核心SCI,申请上还标注有一篇论文,即将发表了《数学学报》上。

    “不是还没发表吗?这么着急做什么?”

    娄年利不由得撇了撇嘴,他拿出了王浩的履历,一份份仔细的看,官方渠道能查到很多资料,他马上注意到一条很特殊的信息--被东港大学解聘。

    解聘?为什么?

    娄年利再看王浩的资料,发现他只是留校东港三個月就被解聘,仔细找了找就知道了原因--东港材料实验室事件。

    这种问题不能说是个人污点,毕竟不牵扯到违法犯罪,也不牵扯社会道德,只能说是工作失误而已,但对履历来说也肯定是负面的。

    娄年利顿时更加犹豫了,他把材料放到一边,思考着,“还是再等等吧,要和西海大学那边再沟通一下。”

    两天后。

    STACS会议评委会联合Springer检索网站,公开了刚过去的STACS会议报告,宣布会议收录二十七篇优秀论文,其中一篇大数相乘算法论文,成为了STACS会议的最佳论文,论文作者,西海大学的王浩博士,获得了今年STACS会议的最佳论文奖。

    官方的公告中,还附带一张王皓手持荣誉证书,和前图灵奖获得者约瑟夫-斯发基斯,以及徳國著名信息学专家沃尔夫冈-基利安合影的照片。

    STACS会议发布官方消息后,马上就被国内学术媒体转载。

    最开始,关注消息的人并不多。

    STACS会议在国内的名气并不大,每年参加的学者数量很少,更没有国内学者获得过会议‘最佳论文奖’,就连学术媒体也没有报道的兴趣。

    现在就不一样了。

    不少人就注意到获得最佳论文奖的是国内学者,进而仔细研究了一下STACS会议,惊讶的发现自己看到的是个‘很少有人关注’的大新闻。

    在国际顶级计算机学术会议上,国内学者获得唯一的最佳论文奖,绝对会成为国内学术圈的大消息。

    网络上顿时出现了不少的评论。

    一些非学术媒体也开始对新闻进行转载,看到的人自然就更多了。

    因为涉及到的是西海大学,《北疆新闻网》也转载了消息,他们不是完全的复制粘贴,而是重新撰写了一份中规中矩的新闻稿件--

    “据最新消息,计算机理论算法顶级学术会议STACS,发布了最新的会议报告,西海大学讲师王浩获得了会议唯一一个奖项--最佳论文奖。

    这是国内学者在STACS会议第一次获奖。

    西海大学讲师王浩拥有数学博士学位,之前有几篇优秀研究论文学术影响很大,这一次的获奖论文,则和算法研究非常重要的基础,大数相乘……”

    《北疆新闻网》的报道撰写的非常详细,简单对王浩进行了介绍,随后说明了获奖论文的内容,以及大数相乘算法的重要性。

    等等。

    这篇正规到好多人扫上一眼就不感兴趣的报道,却突然间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好多人都到网络新闻下方评论,“这个新闻,我怎么感觉读着别扭呢?”

    “不知道为什么,我也有同样的感觉啊。”

    “哪里别扭?”

    “反正就是怎么读,怎么别扭……我想到了,‘西海大学讲师王浩’?其他的新闻不是都说什么教授、副教授之类的吗?怎么就只是个讲师?”

    “原来是这样!这是苛待科研工作者吧?都在国际上获奖了,竟然只是个小讲师……”

    当被某个新闻消息牵扯到时,相关人士往往很快就能知道消息。

    实际上,相对于热门的新闻来说,网络上的评论并不多,关注的人也只是少部分,但还是有网友到西海大学官微留言,也引起了西海大学的重视。

    舆论,猛如虎。

    任何高校都会非常重视网络舆论,因为一个不慎可能就会引出问题。

    西海大学官微负责人注意到舆论后,马上上报给了教务机构,然后学校极为迅速写了一片澄清公告--

    “我校注意到了‘STACS会议’的消息,也关注了网络有关王浩博士的舆论,特别在此以下声明。

    西海大学非常重视人才培养,王浩博士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大学已经向上级部门提交了《教师职称提升特殊申请》,为王浩博士申请更高级别的副教授职称,只是受到假期的影响,暂时还未获得上级部门审批。”

    在公告的下方,还解释了大学职称提升的规则,一般都是七月份才会做申报、评审工作,而大学在七月的第一天,就已经向上级提交了资料。

    所以说……

    西海大学发布声明,把问题推给了上级部门?上级部门是什么?

    省教育厅?

    有些看到公告声明的人,顿时脑补了一出,西海大学非常重视人才,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则是吃拿卡要,或者工作效率极为底下,拖着材料不肯给审批的故事。

    教育厅连续接到了好几个询问电话,都是问为什么拖着王浩的申请不给审批。

    娄年利知道这个消息,还是另一个部门的主任找过来问的。

    “什么,有人打电话举报我?”

    “举报什么?”

    “工作拖沓?吃拿卡要?都什么啊!”娄年利感觉非常的冤枉,仔细一打听才知道,是西海大学提交上的那份申请没审批。

    他犹豫的原因一则是跨级提升,二则是王浩的履历上有实验问题。

    听到王浩拿到了国际学术会议的最佳论文奖,消息传回国内还被各路媒体报道,他马上意识到了情况不妙,都有种被西海大学坑了的感觉。

    “参加国际会议作报告,还拿了最佳论文奖,怎么不早说啊!”

    “知道这样,我还能犹豫?”

    娄年利带着郁闷的心情,工作效率迅速提升,只花费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完成了所有资料的审核、审批签字,还干脆自费开车去西海大学,把审批后的资料亲手送到了大学政务部门。

    一直等出了大学校门,娄年利才长呼一口气,“这下,总不可能还有我的事了吧?”

    “王浩、王浩……”

    “这个名字要记下来……不过,他是因为实验重大错误被东港大学解聘,才过了几个月时间,怎么就获得国际学术奖项了?”

    “还是说,里面有问题?”

    “……”

    娄年利不由得思考起来,同时,许多知道王浩经历的人,也同样思考起来。

第五十九章 先谈教学,再谈工作

    东港大学的教职工群体中,王浩获得STACS最佳论文奖的消息,都已经发酵了有一周时间了。

    好多教职工知道的比新闻早的多,消息源头就是从琺國回来的沙勉之教授。

    当然也少不了,沙勉之看好的博士生徐杰。

    徐杰是真心崇拜王浩。

    同样的年纪,王浩能登上国际学术会议舞台,当场指出计算机学界顶尖人士的报告错误,还能够发表令一众顶尖学者惊讶的成果报告,而他还只是个小小的、不为人知的博士生。

    徐杰觉得自己应该以王浩为目标,回来以后就和同学、朋友,说起了STACS会议上的事情。

    沙勉之比徐杰‘宣传’的更多。

    东港大学信息学院内部,他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说起王浩在STACS会议上的表现,说起获得最佳论文奖的研究,也就是能使计算效率提升的‘大数相乘算法’。

    他不是和一个人、在一个办公室里说,而且和好多认识的人都说。

    一则是,沙勉之确实认可王浩,认为王浩非常的优秀。

    王浩能够取得如此成就,他脸上也能有那么一点光,‘老师和曾经的学生’,一起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分别做了各自研究的报告,也许可以成为一段学术佳话。

    另外就是,他的论文只取得了‘第二名’,“真是,只差一点啊!我和王明坤是奔着最佳去的,结果遇到了王浩,王浩做的是大数相乘算法,而且是创新式的研究,我们只是完善了IO理论,这怎么比?”

    “在王浩做报告之前,连老约瑟夫都说我们肯定能获奖了。”

    “结果……”

    类似的一段话被沙勉之反复的说,来证明自己的研究并不差,也是被会议评审组认可的。

    沙勉之的宣传效果很好。

    虽然是在假期时间里,学校还是有很多的教职工。

    这段时间是各类科学基金的申请阶段,好多讲师、副教授、教授,都在做申请基金的准备,一传十、十传百就都知道了消息。

    王浩的事情本身就具有‘八卦’属性。

    东港大学留校的博士,可以妥妥的打上了东港大学的标签,结果因为跨院系性质的实验出错被学校解聘,只能远赴西海大学当个普通讲师。

    几个月时间过去,对方发表几篇核心论文,被官方媒体的报道点名赞扬,还去国家顶尖学术会议拿個最佳回来。

    这个最佳还是国内学者从未拿到过的。

    如果是放在电视里,东港大学妥妥是被打脸、被观众怒骂的反派。

    而他们,就身处反派的大学。

    当消息传的比较广了以后,好多教职工私下里讨论起王浩的事情,都觉得王浩被解聘很可惜,学校很可能损失了一个顶尖天才。

    如果只是错过了顶尖的天才,就根本不算什么了。

    东港确实不缺人才。

    但是,王浩是不一样的,本科、硕士、博士都在东港就读,还成功留校担任了讲师,是一个打上东港大学标签的学者。

    哪怕是在学术、大学圈里,自己人和外人也是有区别的。

    自己人会对所在大学会有一种归属感,哪怕其他大学、企业的诱惑再大,留在大学都会是工作的第一选择。

    外人,不同。

    一个应聘进入大学的人,只是把大学当成工作场所,和普通企业也差不多,外面更好的机会、更大的诱惑时,就会离开大学去别地方。

    正因为有‘自己人’的属性,东港的教职工对于王浩是有亲近感的,他们私下的讨论真是说什么的都有。

    理学院办公室里,有个教授大声对潘卫国说道,“老潘,王浩是你的学生,我就直说吧,当时我听这事就觉得蹊跷!”

    “一个刚留校的博士,参与项目才三个月,怎么出问题就是他的责任呢?”

    “那个项目就只有王浩一个数学博士,但也不应该全是他的责任吧?明明是材料实验室的项目!”

    “小声点,让人听到不好——”旁边一个副教授赶忙去门口看了下。

    “听到又怎么样?我怕什么?我都在大学里二十年了,开除我?大不了去其他学校,师范大学的周副校长,上次就和我说,想让我去那边……”

    这些话听在了潘卫国的耳朵里,他为自己的学生取得成绩而感到欣慰,再想到学校解聘时的态度,心里就更是非常的不满。

    同时,也听在了黄益春的耳朵里。

    黄益春参加了学校高层的申报编制会议,正准备来理学院说一下提教授、副教授的名额,让他们斟酌商量着推荐一下,到门口就听到了说话声,还是扯着嗓门说材料实验室的事情。

    那个大嗓门不想听也要听,但黄益春一点反应都没有,只是站在楼梯口角落,沉了一下决定明天再来,或者让其他人来问。

    黄益春知道扯着嗓门说话的是谁。

    候耀辉教授,著名的应用电磁学专家,同时,还是科学院著名物理院士彭进的学生。

    惹不起!

    黄益春自然知道学校里,不少教职工都在说着王浩的事情,就连新闻上也有王浩的报道,说他在国际会议上,拿了个最佳论文回来。

    同时,还有不少有关‘大数相乘算法’的报道,说王浩研究出‘史上最快速的大数相乘算法’。

    这是个人成果,却影响到了东港大学。

    黄益春个人并不牵扯到材料实验室的事件,知道王浩取得的成果以后,也为当初的决策暗暗后悔,一个数学博士确实不算什么,但能够到国际上获奖的数学博士,重要性就完全不一样了。

    “如果当时没有决定解聘,把王浩留在东港,让上级部门放手去查……”

    他思考着立刻摇头。

    查?

    虽然没有牵扯其中,但材料实验室好几个大项目烂尾,牵扯的资金动辄千万计,一查肯定会出问题的。

    最终,黄益春还是摇摇头,做出了决定,“不管谁来问,都是数据错误。反正当初解聘是学校开会的决策,也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

    “这件事,到此为止!”

    ……

    西海市。

    王浩拖着行李走出机场,打了辆车回了租住的房子,放好了东西睡了一觉,醒来看了下时间,就去了西海大学政务楼。

    学校几个相关负责人,都已经等在那里了。

    人事科主任张世诚把王浩让到了小会议室,好多人一起恭喜他拿到‘最佳论文奖’,栾海平笑说道,“你是不知道啊,这个消息出来,陈老头又找过来,说你要应该去计算机学院。”

    “我就告诉他,数学才是基础,计算机算法就是数学领域,和他就这个问题辩论了好半天,把那老头气走了……”

    栾海平说着非常得意。

    显然多数情况下,他都是被陈庆华‘压制’的。

    张世诚则把话题引到了主体内容,他拿出了一份协议,“王浩老师,看看这个,我们的申请已经通过了。签了新的协议,你就是大学的副教授,六级。”

    “六级?”王浩感到有些惊讶。

    栾海平笑道,“这你要感谢科技处的朱主任了,写申请的时候,他就建议直接写六级,多提一级、一步到位,我也认为有道理。”

    王浩点头笑道,“下次见着,我一定谢谢他。”

    张世诚就拿出了另外一份协议,内容主要是‘安家费’政策,签订了以后,标注多少年之内,必须有什么级别的成果、发表多少篇论文,还规定了每年的教学时长,等等,好多繁杂的要求在其中,好处就是能直接拿一百多万。

    王浩直接拒绝了,“我想过了,签个正常工作协议就好,不用安家费。”

    张世诚一愣。

    栾海平倒是有些着急了,“王浩啊,你不是决定留在大学了吗?这个不影响吧,而且,你别看这些要求、条款之类,不遵守也没关系。”

    “实际上,我给你安排的教学任务,第一年就不够,这都没关系的,只要学校不追究就没人在乎!”

    这次轮到王浩愣住了,他确定式的问了句,“栾院长,你说什么?”

    “达不到要求,学校也不追究啊?”

    “上一句。”

    “上一句?”栾海平疑惑的想着,好半天才试探性的说道,“给你安排的教学任务不够……”

    “你放心吧!”

    他当即拍着胸脯说道,“张主任也在这里,我也直说,签了安家费的协议,里面条款达不到也没关系,学校给这个协议,只是想留住人才,而不是苛待人才。”

    张世诚跟着点了点头,“除非有严重违约的情况,否则学校一般不会有要求。”

    “不是……”

    王浩的反应出乎意料,他很认真的说道,“我觉得,协议什么的先放一边,这个教学工作必须要重视起来,我是理学院的教研员,对吧?教研员是教学榜样,就要肩负起工作责任。”

    “我们先谈好下个学期的教学工作,然后再说协议的事情。”

    栾海平和张世诚对视一眼,都有些不理解王浩的想法,少安排教学工作还不行?

    多好的事情啊!

    拿着正教授的工薪福利待遇,手下不用带研究生、博士生,连教学任务都只是象征性的安排,其他教职工巴不得一辈子这样。

    怎么到了王浩这里,教学工作安排少还成问题了?

    栾海平不由得想到王浩选择留在理学院时,对所有人说的话--‘高校教师,最重要的就是教学,我很希望能肩负更多的教学工作,把知识传授给更多的学生’。

    当时话音说的铿锵有力,仿佛依旧回荡在耳畔。

    但是,栾海平一直都觉得是‘场面话’,只不过是王浩决定留在理学院的借口,他毕竟是个数学博士,自然会希望待在理学院。

    现在栾海平发现自己想错了。

    王浩询问了一下教学安排,知道只安排了一门必修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而且只教计算机系的五个班,一周就只有两节课,马上就开始据理力争。

    “这门必修可以。”

    “另外,我已经想好了,必须要有一门研一的课,最好是数学的专业课。”

    “还有,我还考虑开一门选修课,具体内容还有决定好,专业选修课呈报,应该还有一段时间吧?”

    “这三个课,是我优先考虑的。如果学校不让我教更多的课,我肯定不签协议的,提教授也不签!”

    “……”

    “……”

第六十章 我这也是没办法了啊!

    课程安排和人事科没有关系。

    作为人事科的负责人,张世诚却真心是被感动了,近年来,好多学校新签的博士,谈起教学工作都是希望少安排课程,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做研究、写论文。

    所以,多数新签的博士,都只是带一门专业课,每个星期有个两、三节课,其他时间就都是自由安排。

    王浩倒好。

    他非常认真的说,自己是理学院教研员,必须要肩负更重的教学任务,而且不给自己安排,连直升副教授的协议都不签。

    什么叫觉悟?这才是觉悟啊!

    栾海平也满心感叹。

    他才发现原来王浩说的都是真的,同时也发现,发现自己在教职的觉悟上,同样拍马也赶不上王浩,之前还自作主张为王浩考虑,少安排一些教学工作,没想到对方根本不领情,人家就是想多教课。

    还能怎么样呢?

    “行吧,王浩,你放心,课程一定安排好!我想想啊、想想,你等等。”

    栾海平去了另一个办公室,登录进入系统看了一下课程,马上找到一门适合的数学系研一专业课--

    《非线性泛函分析》。

    这门课程的难度还是非常高的,普通数学博士很难够的上水平。

    好多数学博士读研学《非线性泛函分析》时,多是及格往上的成绩,只有一些对知识研究透彻、教学经验丰富的数学教授才有资格讲课。

    王浩的水平肯定是够了,东港留校的数学博士,专业课成绩不可能差。

    另外,《非线性泛函分析》这门课,是由教本科必修《高等数学》的李进教授带的,李进是年龄上六十的老教授,近年来就是安心的等待过退休生活,他就一直都在抱怨课程太多。

    栾海平给李进打个电话,接通以后马上道,“李教授,上次你说是想少一些课,对吧?正巧,王教授想多一些课,我就把《非线性泛函分析》调给王教授了?”

    对面传来了疑惑的声音,“王教授?王焕新?他的课不是比我还多?能有时间吗?”

    “是王浩。”

    “王浩?理学院的吗?我怎么没听过?他水平够吗?”

    “额~~”

    面对一个较真的老教授,栾海平也是没有办法,只能耐心的解释一下,王浩是刚提升的年轻副教授,自身水平肯定是够的。

    李进这才放下电话。

    少教一门课倒是很好,但他也不希望看到自己放下的课程,其他人水平不够教不好。

    栾海平和李进通过电话以后,迅速对课程进行了调整,把《非线性泛函分析》课程讲师的名字改成王浩,还注意了一下《非线性泛函分析》课程的时间,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有冲突,仔细研究了研一其他课程,把其中一节课改到了下午进行。

    “呼~~”

    对着电脑忙碌了半個多小时,终于找到了适合的时间。

    栾海平才站了起来,对王浩道,“这下,可以了吧?《非线性泛函分析》这门课很难啊,新学期你有两门课,教学担子很重啊!”

    王浩则是满意的点头,“这样就行了。”

    他早就看完了新的工作协议,发现没什么问题以后,就果断的签上了名字。

    栾海平和张世诚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

    终于,签了!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签订工作协议,会卡在‘课程太少’的问题上。

    现在协议签订完成了,都像是完成了重大任务,都不由得露出轻松的笑。

    栾海平过来和王浩握手,笑道,“从现在开始,就该叫你王教授了!”

    “王教授,还有什么其他要求吗?”

    “王教授,你对选修课有什么考虑?可以提前报一下,也好安排时间。”

    “王教授、王教授、王教授……”

    泥煤!

    王浩心情恶劣的走出政务楼,但想到职称升为了副教授,以后的称呼确实会是‘王教授’,心情顿时变好了不少,看看时间去了教职工食堂,吃了个晚饭以后,就到周边逛了一圈。

    回去,睡觉。

    第二天上午,他去了理学院教研室,研究起了申请基金项目的事情,还到二楼找周清源问了一下。

    周清源的建议是申请两个项目,“你可以申请一个主项目,还有一个小项目。”

    “如果能申请到杰青项目,肯定是最好的,但是难度非常高。我建议你申请优青项目,比较适合。省里的青年项目最容易,你有核心论文,肯定能申请到,只是经费少一些。”

    “这个都不要紧,主项目选择自然科学基金的优青、面上,或者是数学元初项目,都可以。”

    周清源讲解的很细致,针对每一种项目的难易、好坏,都认真分析了一遍。

    王浩也听得很认真。

    他已经想好了‘主项目’内容,就和‘破解上帝之数’的研究任务有关,因为有了一定的灵感值,他也知道该怎么写研究方向。

    项目名称就是“进位判定算法的探索研究”。

    有‘傅里叶变换辅助构建数学模型’以及‘大数相乘算法’两项重量级的算法研究,申请相关领域的项目,只要写出研究方向,评审通过的概率还是很高的。

    但是,最后王浩决定暂时不考虑‘国家级’、‘杰青’等高端基金项目,决定降低一级申请省级的基金项目,因为高端的基金项目只是申请到的经费高,有个名义上的头衔,申请被拒的概率同样非常高。

    如果申请国家级的基金项目,就同时不能申请地区级的项目。

    他申请项目的目的只是‘有报销’就可以,手下没有学生不需要发劳务费,研发时间也不可能长达几年,申请到再多的经费也到不了自己手里。

    只是为了一个青年学者之类的头衔,冒着申请被拒以及拖延几个月的风险,想想也没多大意义。

    如果是申请省一级的项目,以他之前的研究成果来说,随便写个同领域内容的申请,大概率就能够通过专家评审了。

    “决定了,就省一级的项目吧!”

    “省级的面上项目,申请个二十万经费就可以……”王浩做出了决定,就开始写申请报告。

    教研室的门被敲响了。

    他带着疑惑的喊了一声,“进”,出现在门口的是个中年人。

    好像是材料学院的,叫什么来着?

    王浩礼貌的站起来,仔细思考着对方的姓氏,开口道,“教授,有事吗?”

    教授?

    夏国斌听着称呼感觉有些别扭,他也没有多想就说道,“王浩啊,你最近的成果斐然啊,还有,听说你升了副教授,恭喜了。”

    “谢谢。”

    “无事不登三宝殿。”夏国斌很直接的说道,“我刚才是问了周教授,他说你在教研室,我就过来了。我来呢,是想找伱帮个忙。”

    王浩听着点头,问道,“具体呢?”

    “是这样的。”

    夏国斌沉了一下,思索着开口道,“我们实验室有个准备很久的项目,你应该知道吧?我记得苏映雪苏经理和你认识,她来实验室的时候提到过,说想让你帮忙分析数据,但是你拒绝了。”

    苏映雪?

    很长时间没见过了。

    王浩脑子里不由得出现了一个,总是打自己主意、明显不怀好意,似乎是想挖坑让自己跳的漂亮女人,大概也就只有‘漂亮’一个优点了。

    夏国斌继续道,“我来也是想找你帮忙分析数据,但不是做研究的可行性分析,而是纯粹的实验数据分析。”

    “直白说吧。”

    他摊开手认真道,“我已经找了好几个数学教授,他们都觉得太复杂,做不了。我都说自掏腰包两万块,都没人做。”

    “唉~~”

    夏国斌长叹了一口气,“我这也是没有办法了啊!”他仔细的说了起来。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3991/ 第一时间欣赏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最新章节! 作者:不吃小南瓜所写的《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为转载作品,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介绍:
穿越年轻博士,开局科研背锅被全网抨击,反手一个月狂刷十篇论文。
有学界大佬站出来表示:“别说是一个月,一年写十篇论文,都是灌水,都是论文刷子,是无效的科研。”
后被扒出,每一篇都是硬实力,影响巨大。
震撼全网。
当记者采访时,王浩淡然的表示,“我没有去专门做科研,那些只是给学生讲课过程中的感悟而已。”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