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TXT下载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全文阅读

作者:执笔见春秋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txt下载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十四章:父王不要慌

    茶楼的下午茶生意也是不错。

    伴随着说书人的评书,不少人拍案叫好,很是热闹。

    只是在世子朱济熺到来后,这热闹就消散无踪了。

    皇孙世子,在京师也是首屈一指的大人物,侍卫到来后,更是直接清场。

    众多客人敢怒不敢言,纷纷离去。

    掌柜有些无奈,却也没有任何办法,过来拜见。

    “此乃晋王世子殿下。”侍卫介绍道。

    “拜见世子殿下。”掌柜携众多小厮躬身行礼道。

    “不用多礼,我这番过来,便是想找你们东家,你们东家可在此处。”

    世子朱济熺温和的说道,并没趾高气昂的不可一世。

    哪怕他面对的,只是一些就大明目前来说,地位低下的商人。

    “回禀世子,东家于半个时辰前外出了,此刻却是不在店内。”掌柜恭声回道。

    听到世子的语气,他心中微微放下,想来这并不是过来找茬的。

    只是世子来临,却刚好东家不在。

    朱济熺微微皱眉,他没想到这东家竟然外出了,来得真是不巧。

    他当然不会认为掌柜敢欺瞒自己,毕竟,这里是大明京师。

    “你可知道他去了何处?”朱济熺再次问道。

    掌柜闻言,却是有些犹豫,迟疑着说道:“东家应当出去闲逛了,这等事情也未跟我等交代,却是目前在哪。”

    “放肆,竟敢欺瞒世子,你可知如此行径该当何罪,是不是要给你几鞭长下记性,才能知晓其中利害”

    旁边的侍卫头子眼尖,一眼就看穿掌柜欲言又止的神态,直接厉声呵斥道。

    掌柜吓得一个哆嗦,忙道:“这位爷,我是真的不知道东家去哪里了呀,我只是这茶楼的小小掌柜,东家去哪里,也不是我可以擅自询问的。”

    “好了,莫要吓坏他人。”世子朱济熺有些不喜的说道。

    这侍卫头子是父王的亲卫,性格脾性,行事风格有些类似父王。

    但他对此却有些反感。

    侍卫头子见此,缓缓退后半步,不再多说。

    毕竟这是世子,晋王府的继承人,而且深得晋王朱棡的喜欢,自然要遵从不能违抗。

    “这样吧,我在这里等候一番,你且差遣小厮去寻,如何。”朱济熺对着掌柜和颜悦色的说道。

    掌柜闻言,哪里敢不遵从,连忙安排十多个小厮去外面寻找东家。

    他自己则请世子朱济熺上楼去雅间等候。

    毕竟在这大堂里,有失世子威仪,也影响茶楼的名声。

    不过这生意,在世子未走前,显然是做不成了,留下的小厮在掌柜的安排下,也在茶楼外挂上停业的牌子。

    出去的众多小厮中,有一小厮明显灵泛很多。

    出门后,不像其他小厮那般,如无头苍蝇般乱寻,而是直奔朱英早前购买的院落而去。

    院子里。

    朱英正在和张伯讨论,关于整个京师的布局。

    比如几个坊市的情况,城门的防务,其中还有五城兵马司的巡逻动向。

    当然不是为了搞什么大事。

    这只是朱英的一个习惯,不管到哪里,首先把地图搞出来。

    包括一些简单的势力划分。

    准备充足的情况下,才能遇事不慌,胸有成竹。

    对于情报信息,朱英一直极为看重,或许某个小情报,就能起到难以想象的作用。

    能够在大明边疆,西域诸国,大漠草原混得风生水起,充足的情报资料,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就目前而言,整个情报体系,都是朱英最大的钱财消耗。

    可以说朱英每赚十两银子,就有三两花在情报收集上。

    看似不过三分之一,实则作为一个军阀般的存在,哪怕朱英本身过得也不算奢侈,但花钱的地方,着实很多。

    尤其是轻骑兵的打造,早前差点没把朱英的家底都给掏空。

    朱英的轻骑兵,和大明的很是不同,是真正的职业军人。

    不事生产,每天操练,战力极高。

    大明目前主要是世兵制军队,军户大部分时间需要种田养家,训练程度也不是很高。

    精兵来说,一般顶多是两日一操,余则三日,五日,甚至十日一操都有。

    而朱英的轻骑兵,包括一些步兵,基本上都是一日两操,七天一休。

    这其中伴随着大量的钱财消耗。

    毕竟操练多,就需要更多的肉食才能维持营养,这其中的开销,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士兵的忠诚,也建立在基础的物质条件上。

    在这通讯信息传播缓慢的年代,朱英能够远程操控自己麾下的势力,不让其出现问题,其中自然还是有很多的手段。

    此时,那小厮已然到了院子里来。

    “东家,茶楼那边,晋王世子过来寻您,不知有何事情,此刻还在茶楼里等候。”那小厮连忙汇报道。

    “晋王世子?”

    朱英闻言微微皱眉,晋王他当然知道,对于晋王的情报,他手里也有不少。

    对于世子朱济熺也有一定的了解。

    可是,他们来找自己干嘛。

    他跟晋王又没有任何的关系。

    微微思索后,朱英想到。

    难道是因为燕王朱棣?

    燕王朱棣和晋王朱棡的矛盾,世人皆知。

    或许是因为自己的茶楼为朱棣所有,因此被晋王记恨上了?

    这也不至于呀。

    虽然燕王晋王不和,但是这里可是京师。

    在朱元璋镇压的情况下,哪怕诸多皇子间的矛盾再深,也得作出一番兄弟和睦的表面现象来。

    “东家,这晋王可能是来着不善,不若东家先避避,由我先去试探一番。”

    张伯此刻说道。

    晋王名声可不算好,暴脾气传得很开。

    这跟他一言不合就鞭挞士兵有很大的关系。

    不过晋王朱棡显然继承了其父朱元璋的军事天赋。

    虽有残暴之名,但在行军打仗上,却算得上有大将之名。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你的身份,但凡有心人都能查到,若是因此恶了晋王,反而不美。”

    “想来应该算不得什么大事,毕竟这里是京师,哪怕是晋王也得小心注意,真要被圣上知晓,想来他也没什么好日子过。”

    朱英分析说道。目前的京师相对来说,不管在治安还是其他方面,都还算比较有秩序。

    那种后世影视中,纨绔子弟欺男霸女的行径,基本上是不可能在京师见到的。

    要知道现在的大明,若是地方官员失职,百姓都可以直接举报。

    就算是嚣张跋扈的蓝玉等淮西武将集团,在京师里也会小心谨慎许多。

    比如皇二子朱樉。

    也只是到了藩地没了约束后,才会释放自己的天性。

    在京师待着的时候,乖巧得很。

    张伯还想再却上几句,大概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类话的意思。

    只是被朱英挥手打断。

    “走,看看晋王这边突然来寻我,到底有什么事情。”

    朱英既然已经决定,张伯也不能反对,一行人朝着茶楼快速过去。

    茶楼二楼雅间,

    朱济熺正品着茶,安静的等待这茶楼东家的到来。

    朱济熺的性子其实很温和,虽说和儒家教育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天性也比较喜静。

    朱济熺因父亲的缘故,也因为儒家的理念根深蒂固。

    或许还有跟朱允炆关系好的原因。

    对于朱棣的篡位,一直都是心怀不满。

    而后被其弟平阳王朱济熿借机在朱棣面前不断诋毁,朱棣下诏革去他的晋王爵位,并命他去守其父的陵园,改立济熿为晋王。

    朱济熺被朱济熿幽禁长达十年,后来被救出,在宣德十年去世,享寿六十一,也算是高寿了。

    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活到高寿,跟他心态好也有很大的关系。

    “世子,这茶楼的东家回来了。”

    朱英才到茶楼门口,就被侍卫拦下,而后上楼去跟世子汇报。

    朱济熺也没多想,直接下楼。

    眼看天色已然有些晚了,他也要赶紧回去跟父王交差。

    朱棡虽然疼爱长子,不会揍他。但要是事情没办好,一顿训斥却是难免。

    朱英站在自家茶楼门口却不能进入,神色平静从容。

    旁边的张伯满脸父愤愤,他是女真人。

    作为游牧民族,虽然汉化的程度很高,但有一些从小的理念根深蒂固。

    在张伯看来,朱英就是他的主人。

    他是朱英的奴仆。

    主人受辱,这比杀了他还要难受。

    张伯高大彪悍,骨骼粗大的身材,也给了侍卫不小的压力。

    两名侍卫紧紧的盯着张伯,防止其异动。

    朱济熺从楼下走下,看到门口的朱英,突然产生一股熟悉的感觉。

    不过此刻的他也没多想,边走边笑着说道:“这位东家,却是抱拳,奉我父王命令,特来请东家到晋王府邸一趟。”

    “东家尽管放心,我...你...我....”

    朱济熺一边走一边说着,几步过去,朱英的面庞已然清晰。

    约莫三四米的距离,朱济熺看得清楚了,话还没说完,就已然开始卡壳了。

    指着朱英,整个人都说不出一句囫囵话。

    “在下朱英,见过晋王世子。”朱英微微躬身作揖道。

    听到朱英的声音,朱济熺才平缓下来,深深的吸口气,镇压心中的震惊。

    语气依然有些颤抖的问道:“你说你叫什么名字。”

    朱英微微皱眉,不卑不亢的说道:“在下朱英。”

    便是这说话间的功夫,朱济熺走到了朱英的面前,仔细观摩朱英长相。

    这才发现和他大伯朱标,细看下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之所以一下子被镇住,主要还是朱英不仅长相类似,便是在身材气质上,也是极为相近。

    朱济熺微微张口,却是没有声音传出,这一刻他都不知道如何称呼朱英了。

    犹豫了一下,这便说道:“东家,不知道现在可否方便,我父王尤爱美食,尝过东家这茶楼的早点后,念念不忘,特别想见上一面。”

    “不知东家可否赏脸,与我同到晋王府去一趟,也算是全了我父王的心愿。”

    朱济熺在说这个话的时候,极为客气。

    在他的心中,朱英绝对和大伯朱标脱不开干系。

    长得如此相似,甚至连神态气质都一样,极有可能朱英就是大伯在外的私生子。

    之前匆匆一眼,朱济熺还以为自家大伯复活了。

    朱济熺是洪武八年四月出生,朱雄英则是洪武七年十月。

    年岁相差并不大。

    不过小时候朱济熺也很少跟朱雄英玩耍。

    因为朱雄英一直都是跟朱元璋还有马皇后一起生活。

    最开始读书的时候,对于朱雄英的启蒙教育,也是由朱元璋安排的老师亲自教导。

    而朱济熺等王长子,则是被集中教育。

    这件事过去了十年,当时朱济熺也才七岁,接触得不多,除了知道个名字,印象却是不深。

    所以只是联想到大伯朱标的私生子身上去。

    “晋王有令,在下自然遵从。”朱英回道,眼底深处有些诧异。

    对于朱济熺的态度,他感觉很是奇怪。

    自己左右不过是个商人,虽然在他的情报里,晋王世子朱济熺也算得上是为人谦和。

    但这种态度,可谈不上谦和。

    在朱英的感受里,世子朱济熺完全算得上是恭敬了,甚至于在言语间,用词都极为讲究客气。

    朱英随着朱济熺朝晋王府的方向过去。

    一路上朱济熺跟变了个人似的,寡言少语。

    直到晋王府门口,这才客气的说道:“东家,请。”

    “谢世子。”朱英微微躬身道。

    进了府邸,朱济熺走在前面带路,感受到传来的脚步声。

    心中感叹:“父王,你可别被吓到了。”

    ----

    ps:凌晨加更一章,求票票,求支持。

    感觉有点凉,更新完后,后台空荡荡的。

    本章说没几个,票票也看不到。

    好惨。

第四十五章:为父真的很慌

    世子朱济熺带着朱英回晋王府的时候,朱棡正在书房内练习书法。

    朱棡以残暴著名。

    实则在小时候的培养中,朱元璋对其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朱棡本身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豪气十足。

    在就藩之前,朱元璋请编修《元史》的知名大儒、朝廷重臣宋濂为朱棡的国学师傅,教其经史文法。

    请朝臣、著名的书法大家杜环为朱棡的书法师傅,亲授其书定法度。

    习文之余,还严命朱棡骑马射箭,专钻武功,研习兵法。

    对父皇之命,朱棡言听计从,十余年辛苦不辍,终于练就一身文韬武略。

    只是朱棡生于元末乱世,从小便见惯了沙场上的腥风血雨,自小就养成了残暴不仁的天性。

    “父王,茶楼东家朱英来了。”找到父王所在的朱济熺,推开书房门后,汇报道。

    朱棡听到朱姓的时候,微微楞了一下。

    在大明姓朱的人家,多少都是和淮西有些关系,不过他也没多想。

    “让他进来吧。”

    朱棡收拾了一下书案上的笔墨,随口吩咐道。

    朱济熺却是没有第一时间出去,反而有些犹豫迟疑,想说些什么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怎么了,还有其他事情?”朱棡见世子朱济熺原地不动,皱眉问道。

    “父王,朱英他,我,这...”朱济熺卡壳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了。

    “到底什么事,直说便是,为父是怎么教你的。难不成一个商人都让你感觉到忌惮了?”朱棡训斥道。

    “哎呀,我也说不出清楚,父王你看了便知道。”

    纠结半晌,朱济熺说完就直接出去,这等离奇的事情,唯有见到才能明白。

    长子朱济熺的行为,让朱棡有些好奇起来。

    区区一个茶楼的东家,到底有什么能让其如此。

    很快,朱英就在世子朱济熺的带领下,来到了晋王朱棡的书房。

    “在下朱英,见过晋王殿下。”朱英进门后,看到晋王,便躬身作揖道。

    声音沉稳,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商人身份而感到卑微,气度上也不是不卑不亢。

    只是刚刚匆匆一眼,朱英就看清了朱棡的相貌。

    身材高大威猛却又带着一股儒雅之风,只是眼神中隐约存在的暴虐,有些破坏整体的气质。

    就在朱英行礼后,却迟迟听不到晋王朱棡的回复。

    这让微微低头的朱英,忍不住抬头看向朱棡。

    然而现在的朱棡,眼珠子瞪得滚圆,嘴唇微微张开,近乎有些呆滞的看着朱英。

    整个人都陷入了震撼之中。

    就在刚才朱英进门的那一刻,两人正好对视,而后朱英低头行礼。

    大约两人相差有四五米左右,只是一眼,朱棡就下意识的以为大哥来了。

    大哥,现在不应该在仁智殿躺着么,怎么就来找我了。

    一瞬间,朱棡的脑海中,迅速回想,是不是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或者说有恭敬的地方。

    让大哥不开心了,特意来找自己聊聊。

    此时的朱棡,整个人都懵了。

    甚至于,双腿都有些发软。

    如若不是因为恰好坐着,说不准还会闹出一些有失礼仪的事情来。

    “你..你..你到底是...”朱棡下意识的咽下一口口水,语气有些颤抖的问着,话音断断续续。

    朱英有些微微皱眉,再次回复道:“晋王殿下,在下朱英,为秦淮河畔平安茶楼东家。”

    朱棡闻言,有些回过神来,喉咙滚动了一下。

    其实他刚才想问的是,你到底是人,还是鬼。

    朱棡比朱标小了差不多四岁,自懂事起,就生活在大哥的光环之下。

    那个时候父亲朱元璋经常要外出打仗,马皇后也是尽力帮忙。

    几个兄弟都是在沙场中成长。

    古代讲究长兄如父,几个兄弟可以说完全就是朱标带着长大。

    这也是后来弟弟们被父亲责骂的时候,作为大哥的朱标都会帮忙调和的缘故。

    当然,这些弟弟们的脾性,也没几个好的。

    作为大哥的朱标,小时候也是对其教育过,大哥的威严,自小就在弟弟们的心中保持着。

    长大后更甚。

    有时候朱元璋的一句话,甚至还没有朱标的话管用。

    朱棡就藩后,就回来得比较少了,和大哥朱标见面也不算多。

    这次回来,大哥朱标病逝,朱棡心中也是极为悲痛。

    也是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这才导致朱棡看到朱英的第一眼,如此震撼的缘故。

    缓了半晌,朱棡回过神来,再度仔细看向朱英,这才发觉和大哥朱标的面相上,于细微是还是有很大相差的。

    只是身材气质太过于类似,咋一看两人没啥区别。

    其实长相是一方面。

    朱标作为皇太子,威严气度自然不缺,从小就是被当做皇帝培养,成年之后更是参与朝政。

    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儒雅随和不失威严。

    之所以会这么夸张,就是因为这样的上位者气质,常人怎么可能拥有。

    恰恰便是,朱英也是如此。

    前世朱英受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影响,而后大学毕业,放在大明也是个文化人。

    而后征战西域,大漠,草原,建立一方势力。

    麾下追随者众多,亲自操练过兵马,战场拼杀,也算一方枭雄。

    哪怕到了京师,有些内敛,但骨子里的那种味道,肯定不会缺少。

    所谓气质,完全就是一种感觉,简单点说就是自信的体现。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朱棡一眼看去,脑海中大哥朱标的身影,一瞬间就和朱英重叠了。

    这才有如此夸张的心态浮现。

    这个时候的朱棡,哪还有之前随意召唤一个商人的那种肆意。

    甚至于严重的暴虐都完全消散,语气都变得平和起来。

    对待朱英,哪怕只是因为这张脸,朱棡都凶不起来。

    犹如大灰狼瞬间变小奶狗的那种感觉。

    “朱英,可否告知我,你家住何方,父母尚在否。”朱棡问道。语气平缓,甚至下意识的有些亲近。自称‘我’,而不是本王。

    朱英也未多想,毕竟他这是和朱棡第一次见面。

    “在下淮安人士,自小随父行商,只是如今父母皆亡,目前孤身一人在京师经营茶楼。”

第四十六章:友好的朱棡

    朱棡听完后,并没有太多的反应,而是平和的说道:

    “朱公子,请入座吧。”

    朱英点点头,走到一旁的坐下。

    朱济熺见父王完全跟变了个人一般,却也没太多的惊讶。

    朱英这等事情,真就是谁看见都得震撼一波。

    在朱英坐下后,朱棡开始和朱英闲聊起来。

    “朱公子来京师还没多久吧。”

    “嗯,一个月左右。”

    “我听人说,朱公子的那栋茶楼,在燕王名下,不知道朱公子和燕王是什么关系。”

    听到这话,朱英就有些谨慎了。

    虽然不知道晋王的目的所在,但他明白晋王这是想探寻自己和燕王朱棣的关系。

    朱英也不迟疑,直言道:“在下来京师前,做的是雪花盐的买卖,想必殿下也应当听说过。”

    “在北平的时候,蒙燕王殿下的照顾,雪花盐的销售十分顺利。”

    “便是那个时候,太子薨,在下仰慕大明京师久矣,便跟随燕王一同到京师来。”

    “只是在下不过是个商人,总不能一直混在燕王府白吃白喝,恰好随从中有几个厨子,早点手艺一绝。”

    “便想着开个早点铺子,燕王的大王子和在下关系不错,便将秦淮河畔的那个茶楼租凭给在下。”

    朱英缓缓的解释道,对于和朱棣的关系也不避讳,包括自己做雪花盐买卖的事情,也是坦言告知。

    因为他知道,对于晋王这等人物来说,一旦对自己产生了兴趣,事后避免不了调查自己。

    这些消息本来就很容易被调查出来,还不如自己主动和盘托出,显得有诚意。

    晋王朱棡闻言,脸色上闪过一丝诧异。

    雪花盐的名头,在整个大明,如今可是响当当的。

    本身他就是个吃货,对于美食很是讲究。

    雪花盐的出现,几乎将所有的菜食直接提升了一个档次。

    曾经他还派人,查询雪花盐的来历,想要谋夺。

    可惜损失了不少人手,最后却是无功而返。

    没想到站在自己面前的朱英,却是大明地区雪花盐的负责人。

    对于雪花盐的负责人制度,朱棡还是有所了解。

    这是海外番商所制,群英商会,就是大明的负责人。

    不过大明的盐属于官营,因此群英商会在雪花盐这块,主要是和盐官合作。

    听到朱英的述说,晋王朱棡也冷静了下来。

    知道面前这个和自家大哥长得极为相似的朱英,并非是大哥的子嗣。

    目前看来,和大哥也并没有什么关系。

    关于行商的一些踪迹,在户部调取一下户籍和路引,还是很好查的。

    此刻的朱棡只能感叹,这天底下竟是有如此相似之人。

    脑海中,朱棡也想到过自家的那个大侄子。

    毕竟朱英的年岁,看上去和大侄子相差不大。

    不过这个想法,只是一闪而过,就被朱棡否决了。

    大侄子朱雄英,可是他亲眼看着下葬的,死人不存在复活。

    就算是大侄子真的死而复活的,抛开事实不谈,大侄子自己也应该会回来。

    不存在流落在外如此多年。

    只是每当转过目光,看到朱英的长相和气质,朱棡心底里总是有一种错觉。

    “你那雪花盐的生意,还好吧,本王的藩地,对于雪花盐的需求极大,若是得空,来本王藩地走走。”

    “在合作上你放心,本王绝对不会亏待你的。”

    这个时候的朱棡,似乎已然是忘记了召朱英前来的目的,反而有些亲近的说道。

    现在的藩王,在很大的程度上,对于地方官府有节制的权力。

    由于出身皇室,虽说有一些关键的东西,不由藩王管辖,但实际上跟个土皇帝也没啥区别。

    晋王说话的这种感觉,让朱英觉得,好像自己和晋王的关系极为不错。

    错觉?

    还是说传闻不可信,晋王为人本就是如此。

    想到这里,朱英心中告诫自己。谣言不可信,只有自己真正的接触,才能感受到为人如何。

    “殿下客气了,能够和殿下合作,是在下的福分。”

    朱英笑着说道。

    如果真的能和晋王搞好关系,就目前来说,也是极为不错的。

    至少自己在京师,算是站稳了根脚。

    对于燕王朱棣和晋王朱棡的那些矛盾,他当然不会参与。

    保持一个中立的局面就好了。

    况且两王之间,实际上除了相互有些看不来之外,藩地也没碍着,倒是没有其他的利益纠葛。

    “对于你所掌管的商会,本王也有一定的了解,却是个能办大事的人。”

    “本王看你和犬子的年岁相差不大,作为同龄人应当是相处得比较来。”

    说道这里,朱棡对着朱济熺说道:“熺儿。”

    “儿臣在。”

    “你便跟朱公子多多接触一番,能够操办如此大的商会,其中有很多的地方,你都需要好好的像朱公子请教,明白了吗。”朱棡吩咐道。

    朱济熺闻言,回道:“父王放心,儿臣定会向朱公子用心请教。”

    “行了,即是如此,本王这里还有些事,尔等便先出去吧。”

    朱棡说道。还摆弄着书案上的砚台,似乎准备继续练习书法。

    朱济熺和朱英起身向晋王朱棡行礼后离开。

    “世子,这天色已晚,在下便先告辞了,若是有闲暇,便可去我那茶楼坐坐。”朱英客气的说道。

    “别说父王吩咐,我与英哥儿一见如故,日后若是多多叨唠,还请英哥儿莫要嫌弃。”世子朱济熺笑着说道。

    “定然是扫榻相迎。”朱英郑重说道。

    “就等英哥儿这句话了。”朱济熺哈哈一笑。

    随即送朱英至王府门口,一番道别后对旁边的管家吩咐道:

    “日后若是英哥儿来访,不可阻拦,第一时间请进府中。”

    “老奴明白。”

    看着朱英的背影消失不见,世子朱济熺连忙往父王所在的书房过去。

    他要和父王认真的聊一聊关于朱英的事情。

    朱英给他们带来的震撼,直到现在都还未能消散。

    他相信父王也是如此。

    简直太不可思议。

    与此同时。

    京师燕王府中。

    朱棣看着对面的姚广孝,皱眉说道:“你说朱英被晋王给召到府邸中去了?”

    “不错,还是晋王世子亲自去请的。”姚广孝沉声说道。

    ---

    ps:求推荐票,月票。

第四十七章:准备跑路的朱英

    朱棣虽然没有对茶楼进行监视,但是关于茶楼的一些动向,还是保持着时刻的关注。

    其中主要还是因为锦衣卫对茶楼有所保护。

    显然朱元璋在见到朱英后,第一时间就让锦衣卫暗中守护朱英。

    作为晋王世子,出行的时候哪怕低调,也只是相对来说,更何况茶楼都被清场了。

    茶楼小厮四处寻找,也瞒不过他人。

    此刻朱棣也没想到,自己的三哥朱棡好像知道了朱英的存在。

    朱棡的性格,朱棣和其从小一起长大,自然是清楚。

    要是他整点什么幺蛾子,那就不好说了。

    “知道晋王是怎么发现朱英的嘛。”朱棣问道。

    “不知,就像是突然间,晋王就知道了。”姚广孝皱眉说道。

    晋王世子亲子去找朱英。

    在朱棣和姚广孝看来,肯定是知道了些什么事情。

    不然普通的传唤,一般都是侍卫或者管家前去。

    两人有想过可能是因为早点的事情,但很快就否决了。

    目前燕王府的早点,基本上都是由茶楼供给的。

    这味道,便是朱棣吃了都记忆深刻。

    茶楼也供了很多勋贵,名气在京师还是很大。

    朱棣担心的不是晋王见到朱英,而是担心晋王知道自己的安排,会导致计划产生变故。

    朱棣沉思片刻后,说道:“暂时不用管晋王,此事主要干系还是在于父皇,便是晋王有所察觉,也难以动摇父皇的心思。”

    “明日一早,我等便去钟山,关于堪舆的事情,就拜托大师了。”

    姚广孝回道:“殿下尽管放心,贫僧虽不说有十成把握,七八成还是有的,只要能过去查探,问题就不大。”

    朱棣点点头,说道:“那便好,本王那大侄子的陵寝就在母后陵寝旁边不远,查探起来也是方便很多。”

    “人手本王已经安排到流民中去了,想必不过两日,就会过去,还请大师在堪舆过后,尽管定下对策。”

    姚广孝道:“请殿下放心。”

    .......

    “东家,咱们的人,被锦衣卫给羁押了。”

    朱英刚刚回到院子,张伯就急忙赶过来汇报道。

    “现在是什么情况。”朱英皱眉问道。

    “跟踪老爷子的那几个人,才到内城边缘,突然就被锦衣卫全部抓获,现在全部都被关进了锦衣卫的大牢里。”

    “之前汇报过,感觉像是被人跟踪了,我已让他们谨慎些,没想到还是出了问题。”

    “想来锦衣卫早就盯上了。”张伯沉声说道。

    朱英闻言眉头微皱。

    对于京师锦衣卫,他已经尽可能的高估,没想到还是低估了。

    老爷子只是殿阁大学士,在朱英看来,锦衣卫对其的保护应当不会太大。

    没想到这都被全部给抓了。

    “东家,你看要不要今日趁夜离开。”看着东家正在思考对策,张伯便是忍不住出声说道。

    他对于麾下儿郎,当然是有足够的信任。

    但是这等事情,一旦顺藤摸瓜到东家身上,这后果可能就严重了。

    这里是大明京师,不是边疆西域。

    一旦被锦衣卫盯上,到时候想要出城都难如登天。

    张伯心中已然是有些担忧了。

    朱英摇头说道:“今夜不行,各处城门我都看过,便是夜晚也有重兵把守。”

    “明日一早,安排人去办理路引,出城采办,届时我混入其中,离开京师。”

    对于大明锦衣卫,尤其是在京师。

    朱英极为忌惮。

    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若是没有被发现还好,现在既然有可能被锦衣卫盯上,那就犯不着以身冒险。

    而且锦衣卫直属皇帝管辖,就算朱英去找燕王,晋王求助,恐怕也不会太过简单。

    自己的底细,朱英心中十分清楚。

    挂着大明雪花盐负责人的牌子,本来就容易引起关注。

    再者说了,真要细查起来,自己做的那些事情,随便几条都足以砍头了。

    根本经不起调查。

    边疆的走私贸易还好。

    但是在和地方盐官的交流上,官盐的利润,显然和私盐相差很大。

    数倍乃至十倍的利润朱英肯定不可能看着不吃。

    顺着自己往盐官那条线一查,估计免不了诛九族的下场。

    还不如提前跑路。

    “事不宜迟,我马上就去安排,明日清晨出发。”张伯说完,立即转身出门。

    朱英轻轻叹息。

    来到这大明京师,目前想做的事情一件没办好,就得灰溜溜的离开。

    让一惯顺风顺水的朱英有些郁闷。

    “算了,直接去安南吧,那边布局了两年,应该也有些成果了。”

    “这大明京师,我迟早会回来的。”

    “等着吧。”

    .......

    锦衣卫衙门,大牢。

    七个看似跟平民差不多普通人,带着锁链被关进了地牢中。

    和其他人不同的是,这些人面色淡然,也不像其他人那样哭爹喊娘的说自己是被冤枉的。

    一行人十分安静,顺从着锦衣卫的安排走了进去。

    等这些人被关押后。

    看守地牢的锦衣卫忍不住对送押的人问道:

    “兄弟,这些人什么来历。好家伙,看这作态,莫不是哪个勋贵府上的护卫。”

    送押的锦衣卫笑道:“犯了什么事我也不清楚,不过这些人呀,啧啧,咋一看简单,实则个个身手不凡。”

    “不过咱们锦衣卫是什么地方,一个不漏的全部都给抓过来了。”

    “你得看好了,我估摸着是个大案,说不准待会就有人过来审讯。”

    看守的锦衣卫笑道:“好嘞,放心便是,进了咱们这锦衣卫大牢,想出去,那可就难了。”

    此时,这件事情,很快也传到了镇抚使宋忠的这里。

    “什么,你说这些跟踪陛下的人,和秦淮茶楼有关系?”

    宋忠对着面前汇报情况的百户询问道。

    百户点头肯定道:“是的,这里面有两人,就是茶楼里的小厮,属下亲眼见过,确定无疑。”

    “这茶楼好大的胆子,竟敢私自跟踪陛下。”

    “我看应当立即把整个茶楼封掉,相关人员全都抓捕起来,严加审讯,指不定其中就有什么猫腻。”

    说话的这个百户,便是之前跟宋忠去茶楼,还被打了一巴掌的百户。

    只是他被打了,当然不敢记恨宋忠这个镇抚使。

    所以理所当然的,就把茶楼就记恨上了。

    啪!

    “混账东西,谁给你胆子私自行动的。”

    宋忠闻言,起身就是一个耳光甩在百户脸上,呵斥道。

    “我....”

    百户不敢躲闪,硬生生承受了这一巴掌,整个人顿时懵逼。

    他不知道为什么会被打。

    难道不应该是奖赏嘛,他也没做错什么啊。

    私自跟踪陛下的行踪,这可是族灭的大罪。

    这可是大功劳啊。

    难不成,宋镇抚使是想独吞这个功劳?

    ----

    ps:求推荐票,月票。

第四十八章:忠诚,信仰

    “混账,还愣着作甚,还不赶紧把人都给放了。”

    宋忠气不大一出来,看着面前捂着脸还有些委屈模样的百户,怒上心头,一顿臭骂。

    “这,放人怕是有些不合规矩吧。”百户小声的说道。

    按照锦衣卫的内部法纪,抓人简单,放人的话,就比较困难了,走的程序很多。

    这也是为什么大牢难出,哪怕宋忠作为镇抚使,也不具备随意放人的资格。

    一般来说,锦衣卫大牢的放人批准,要通过蒋瓛都指挥使的确认才可以。

    “好,本官先跟你说清楚了,现在放人,或许还没多大的问题,要是等指挥使回来了,知道你还没放人,哼哼,莫怪本官言之不预也。”

    宋忠冷声说道。

    他确实没人直接要求放人的资格,这话只是提醒百户,自己整的事,自己去承担。

    虽然对于这件事情,宋忠极为烦躁。

    但总的来说,这名百户还是他的手下。问责自然是连他一起问责。

    他也想保下这名百户。

    之所以如此。

    那是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茶楼那边是个什么概念。

    百户的官位太小,还没资格知道一些隐秘的事情。

    但是宋忠知道啊。

    那可是陛下几乎三天去一次的茶楼。

    不说茶楼的东家,朱英和陛下什么关系。

    哪怕只是因为陛下喜欢茶楼的早点,这事就不能干。

    宋忠实则也是属于朱元璋亲卫的一员。

    不然也做不到镇抚使这个位置来。

    其实陛下返宫的时候,有人跟踪的这个事情,早就被发现了。

    蒋瓛也报告给了陛下。

    陛下并未多说,只是一笑了之。

    陛下都不管的事情,你一个小小的百户,私自抓人,几个意思?

    这不是自个找死么。

    现在宋忠可以很清楚的知道,陛下显然希望自己去茶楼的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现在人一抓,动静大了。

    陛下知道后怎么想,就不好说了。

    在锦衣卫里混,一定要聪慧,不然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显然百户也还算是个有头脑的,不然也不可能在锦衣卫衙门里生存。

    望着宋忠勃然大怒的表现。

    百户立刻反应过来,自己怕是桶了什么大篓子。

    表态道:“感谢大人提醒,卑职立马这就前去把人放了。”

    宋忠点头催促道:“赶紧去,眼下蒋指挥使马上就要回来了。要是让蒋指挥使撞见,本官都不见得能保得住你。”

    百户一听宋忠这话,马上就了解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朝宋忠抱拳离开,迅速朝衙门大牢的方向过去。

    宋忠见此,微微一叹:希望这小子能来得及。

    便是没到一炷香的时间,门外就传来了声响。

    宋忠一听,就知道是蒋瓛回来了。

    连忙起身,带上今日收集的情报,过去汇报。

    蒋瓛刚刚到办公的堂屋坐下,宋忠就到了。

    “咦,可是有什么事情,来得这般快。”

    蒋瓛这才刚刚端起茶杯,就看到宋忠过来,不由问道。

    一般来说,蒋瓛回了衙门,休息一炷香后,镇抚使才会过来汇报。

    这也算是个潜规则了。

    毕竟守候皇宫一天,也是辛苦,总要有点休息时间。

    “蒋指挥使,卑职麾下有个百户,今日察觉到陛下被人跟踪之事,擅作主张将人给抓了。”

    宋忠也不犹豫,直接快速说道。

    他也了解其中的严重性。

    “什么!”

    蒋瓛茶杯一放,整个人顿时就被宋忠这句话给惊了起来。

    “现在人呢,这个蠢货,这是想要害死本官么。”

    蒋瓛气急。

    经常陪伴在陛下身边的他,自然知道更多关于朱英的消息。

    查探朱英底细的人员,也是他亲手派出的。

    他知道,一旦朱英的身份被证实,那么未来大明的继承人,绝对是朱英无疑。

    他还指望着,趁着现在朱英的情况,知晓的人不多,提前攀附。

    现在这么一整,可不是将人给得罪了么。

    要是让朱英记恨上了锦衣卫衙门。

    或者错误的认为,是自己派人抓的。造成了误会,那可就凉凉了。

    宋忠闻言忙道:“卑职已经让其赶快将人给放了,或许此刻应该出大牢了。”

    听到这话,蒋瓛点点头道:“希望来得及。”

    犹豫了一下,蒋瓛觉得还是亲眼查看一番比较好。

    “随本官去看看情况,莫让这小子耽误了大事。”

    “是。”

    宋忠跟随蒋瓛,迅速朝着锦衣卫的大门而去。

    此时,

    锦衣卫衙门,大牢里。

    准备来释放人的百户,却是遇到了一个难题。

    他以为放人是个很迅速的问题。

    毕竟不管是谁,哪怕是朝廷的重臣,进了这锦衣卫的大牢,无时无刻都不在盼望着能出去。

    现在自己将人释放,自然这些人要感恩戴德。

    可是看着打开的牢门,里面的七名却没有任何的反应。

    “还在里面干什么,莫不是等着本官请你们出去么,赶紧滚。”

    百户厉声呵斥道,直言让这些人离开。

    然而里面被抓的气人,相互对视一番,眼神中却是萌发出一股死志。

    像是有什么信仰,在熊熊燃烧。

    一个个安静的坐着,什么话都不说,哪怕牢门打开,也没有任何动静。

    这七人。

    是朱英从北平带来的好手。

    不仅经受过严格的训练,还有朱英专门培养的洗脑教育。

    经过不断的淘汰后,才能跟随在朱英的身边办事。

    这对他们来说,也是极大的荣耀。

    在被抓之后,七名就暗暗发誓,哪怕是死,也绝对不暴露东家的所在。

    他们不是单独一人,也不是什么孤儿培养。

    只是因为他们身后,还有着家人。

    经历过后世网络冲浪的朱英明白,想要让人忠诚,那种古代死士磨灭人性的方法要不得。

    情感羁绊,共同利益才是最佳的选择。

    这七人,背后有着父母,兄妹,手足。

    他们清楚的知道,一旦东家出了问题,他们家人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他们可以死,但是东家不能倒。

    前脚刚刚被送进大牢,后脚就被释放。

    这里可是锦衣卫大牢,哪有这等好事。

    显然,其中有诈。

    傻子都能猜出,释放自己等人后,便进行跟踪,寻找到东家所在。

    所以他们宁可死在这大牢里,也绝对不暴露东家分毫。

    只希望东家能早点得到消息,迅速离开京师。

    他们死也就瞑目了。

    站在大牢门口的百户,无语的望着这丝毫不动,甚至有着很明显死意的七人。

    他感觉到自己的锦衣卫百户生涯,可能到此也要结束了。

    ---

    ps:求推荐票,月票。

第四十九章:法外狂徒张三

    张三,

    在如今的大明,很寻常的一个名字。

    或许张姓里面,叫张三没有上千也有大几百个。

    就是同村都有好几个张三。

    姓张,排行老三,这就是他的大名。

    别人不会叫他张三,这是用在户籍里的名字。

    一般都是二狗子,三狗子,狗蛋,狗剩,驴崽子这样的称呼。

    现在的张三,坐在锦衣卫的大牢里,目不斜视,没有丝毫的表情。

    他是被抓进来这个七人小队的队长。

    此刻的他,已然做好了时刻赴死的准备。

    其他的六人,并非全是大明人,有西域的,高丽的,小国的。

    长久以来的一起训练配合,几个眼神大家就知道应该怎样做了。

    百户慌了,这些个刁民不出来的话,再拖延些时候,等蒋指挥使回来了,他可就完蛋了。

    很快百户就注意到,隐约中间那个年轻人,就是几人的头领。

    他几步过去,一把抓住张三的衣襟,就朝着牢房外拖拽。

    “赶紧给本官滚,快滚啊!别人想走都走不了,你们几个是脑子被驴踢了吗,让你们出去,还不出去。”

    张三没有反抗,面无表情的任由百户拖出去。

    而后也不走,就在大牢门口站着。

    百户也失了顾忌,一下子冲进了牢房,一个个拖拽。

    浑然不觉的百户,已然独自进了你七人中间,余下几人微微挪动,隐约间就将百户包围了起来。

    有人眼神看向张三,示意要不要将其制服。

    张三却是微微摇头。

    这般闹事,只会让东家更难离开,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拖延时间。

    现在天色已暗,只要明天拖到明天早上东家离开。

    到时候,他们也可以直接赴死了。

    就在这个时候,牢房尽头传来一声大喝:“放肆。”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本来还在气急败坏到处拖人的百户,身体一下子就僵住了。

    他如何听不出,那是宋忠镇抚使的声音。

    很快,宋忠就走了过来。

    先是看了下面前的局面,这等情况,显然也是猜到了一些可能。

    “谁让你用强的,这点事情都办不好,要你何用。”

    宋忠过来便是一顿训斥。

    “宋大人,我.....”百户想解释,不过马上被宋忠打断。

    “跟蒋指挥使解释去吧。”宋忠冷声说道。

    听到蒋指挥使的名字,百户一个哆嗦。

    果然,蒋指挥使还是回来知道这个事情了。

    宋忠也不管害怕到颤抖的百户,对着几人温和的说道。

    “几位兄弟真是对不住,我是锦衣卫衙门镇抚使宋忠,这其中可能我们衙门内出了些差错,导致抓错了人。”

    “我知道此事后,立即通知麾下过来放几位离开。”

    说完,宋忠又对着百户呵斥道:“你这家伙,本官让你请几位兄弟离开,你就是这么给本官请人的吗?”

    “还不赶紧给几位兄弟道歉。”

    百户闻言,哪还有什么其他想法,立刻躬身抱拳道:“此事是某做错了,让几位兄弟受累,特此赔个不是,望几位兄弟海涵见谅。”

    百户深深鞠躬,语气诚恳,久久不平身,好像众人不说话,就一直鞠躬着。

    牢中的几人,下意识的看向张三。

    张三眼中闪过一丝疑虑,随后沉声说道:“宋大人,还请勿要戏耍我等。”

    宋忠闻言,顿时就明白这其中,估计是产生了误会。

    面前的张三,其实他也认识,就是茶楼的小厮,上次去茶楼的时候见过。

    张三自然也是认出了宋忠。

    这下子,宋忠就有些纠结了。

    外面蒋指挥使还在等着,不方便露面,要是自己这点事情都办不好,说不准日后位置就要挪一挪了。

    想到这里,宋忠不由认真的说道:“几位兄弟,在下别无他意,确实是我们衙门搞错了,不知几位兄弟有何需求,但凡能办到的,在下绝不推迟。”

    宋忠将姿态放得很低,对张三等人,自称‘我’‘在下’。

    是很客气的称呼。

    作为镇抚使的宋忠,可是从四品,身穿斗牛服。

    而且还是锦衣卫衙门的实权人物,都算得上位高权重了。

    这般作态,极为不易。

    不过其中涉及到陛下,宋忠根本不敢有任何的架子。

    凡是跟陛下扯上关系的,

    一个不好,全家吃席,甚至于,连吃席都不用了。

    宋忠说完后,众人皆是沉默。

    良久,张三深深的看了宋忠一眼,开口说道:“我等别无在意,只是天色已晚,想明日午间再出去,不知可否。”

    “当然可以,全凭兄弟心意。”宋忠微微一愣就反应了过来,迅速说道。

    而后更是开口说道:“你这家伙,还不赶紧给几位兄弟备上好酒好菜,赔礼道歉。”

    “今日,你就在这里作陪,但凡让几位兄弟不愉了,唯你是问。”

    百户闻言,立即说道:“卑职遵命。”

    “几位兄弟请随意些,在下就告辞了,衙门里还有诸多事务。”宋忠笑着说道。

    张三等人没有说话,只是抱拳行礼。

    大牢门口,等候已久的蒋瓛看到只有宋忠一人过来,眉头微皱。

    宋忠也不含糊,立马几步过去,附耳详言。

    听完后,蒋瓛微微点头。

    “事已至此,却是没有办法,我待会便进宫像陛下汇报此事。”

    宋忠闻言心中一惊。

    此刻已然天黑,蒋瓛却选择立即入宫面圣,显然这其中重要程度,还在自己想象之上。

    蒋瓛说完就准备离开。

    不过刚走几步,又停了下来,深思了一会,心中却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刹那间,脑海中一道灵光闪过。

    他立即对宋忠吩咐道:“立即加派人手,去朱英公子所在的院子守着。”

    “切记不要轻举妄动,有任何情况,立即汇报便是。”

    宋忠闻言立刻回道:“卑职遵命。”

    蒋瓛交代完,就急忙朝着皇宫敢去。

    锦衣卫衙门就在端门外,去大内却是很快。

    宫内,

    朱元璋刚刚从仁智殿离开。

    每天晚上,他都会来看看儿子的灵柩。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常人难以理解。

    每次离开,朱元璋都会陷入悲伤。

    不过只要想起大孙,这股悲伤就会冲淡许多。

    三天去见一次大孙,都会让朱元璋的心情好上不少。

    要是没有大孙,他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能坚持活下去。

    乾清宫门口,朱元璋突然停下脚步,对着随身伺候的刘和吩咐道:

    “安排些人,把坤宁宫好好打扫打扫,咱大孙从小便是在那住着长大,咱怕大孙回来了,换了地方睡得不习惯。”

    “臣遵旨。”刘和眼底闪过一丝惊骇,躬身回道。

    沉思了一下,朱元璋又吩咐道:“寻些老人,将坤宁宫的摆设布置一番,务必要做到和十年前相差无几。”

    “大孙失了记忆,说不准回来看到熟悉的场景,就能想起些什么了。”

    刘和再次躬身道:“臣遵旨。”

    朱元璋点点头,觉得没啥遗漏了,这才朝着乾清宫走去。

    这个时候,一个小太监快速的走了过来,躬身拜道:

    “陛下,锦衣卫都指挥使蒋瓛求见。”

    朱元璋微微皱眉,他知道这个时候蒋瓛求见,自然是有很重要的事情。

    “宣。”

第五十章:朱元璋有点慌

    乾清宫大殿。

    “陛下,臣有罪,长孙殿下派来的七名跟踪陛下的,被锦衣卫给抓了。”

    入了大殿后,蒋瓛立即躬身作揖道。

    “现在怎么处理的。”朱元璋语气不善的问道。

    关于跟踪的事情,他就早知道了,也嘱咐过蒋瓛不要惊动。

    蒋瓛闻言,连忙说道:“臣命麾下释放他们,不过这些人,宁死也不肯出大牢,说是明日中午才肯出去。”

    朱元璋听到这话,微微一想就明白了其中道理,笑道:

    “咱大孙倒是有些忠臣的下属,看来大孙驭下的手段不错。”

    蒋瓛有些担心的说道:“只是臣怕长孙殿下过于谨慎,会不会...”

    朱元璋眉头微皱,想到大孙的警惕防备。

    跑路的话,还真有可能。

    “立即通知五城兵马司,加强城门防备,若是让人偷溜出城,提头来见。”

    “另安排人员观测大孙动向,有出走迹象,马上阻止。”

    “立即去办。”

    朱元璋快速说道,他还真有些担心。

    好不容易见着大孙了,这要是让大孙误会,自己出走了,那就尴尬了。

    到时候想找人,可就没这般简单了。

    “臣遵旨。”

    蒋瓛躬身回道,随后立刻离开。

    本来有些困意的朱元璋,现在却是有些睡不着了。

    想到大孙可能会离开,他就有些紧张。

    这种失而复得的感觉,会让他倍感珍惜。

    但凡有一丝丝可能,他都难以接受。

    犹豫片刻,他召来司礼监太监刘和。

    “立即传诏五军都督府,所有城门严加把守,不得放任何人出城。”

    “臣遵旨。”

    再次安排完,朱元璋这才稍稍放心。

    如同不是天色已暗,朱元璋甚至有种现在就过去守着大孙子的冲动。

    ‘陵寝那边的事情,得加快了。’

    ‘必须要早点让大孙入宫,这样搞得真让咱提心吊胆。’

    朱元璋心中暗自想到。

    对于大孙是否是自己的亲孙子,他没有任何的怀疑。

    但是皇家的事情,不是这般简单。

    哪怕他是皇帝,哪怕反对的人他可以杀得人头滚滚。

    哪怕见过太子朱标的重臣,都能相信。

    但是这相貌的事情,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

    涉及到皇位传承,便是国家大事。

    他还活着的时候,自然可以压下来。

    如若离开,他怕大孙孤掌难鸣。

    ‘不行,咱得给大孙作些安排。’

    想到这里,朱元璋顿时发现,目前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对于大孙过于陌生。

    尤其是在大孙身份存疑的情况下。

    还有那些言官御史,有时候朱元璋都头疼。

    ‘咱该安排谁呢。’

    思索间,一个人的身影出现在朱元璋的脑海中:凉国公蓝玉。

    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朱标的正妻常氏,则是常遇春的长女。

    蓝玉是朱标的舅父。

    朱雄英则是蓝玉的外甥孙。

    朱元璋对于蓝玉极为了解,虽是骄纵跋扈,但为人极其讲义气。

    对于亲情也是非常在乎。

    这才是到目前位置,朱元璋还一直没有处理蓝玉的原因。

    此刻,本来想弄死蓝玉的朱元璋,心态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

    “东家,不好,不知为何有大军出动,各处城门如今都被严加把守。”

    亥时,便是晚上将近十点的时候。

    张伯有些惊慌的入了院子,向在书房的朱英汇报道。

    朱英皱眉。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大军出动肯定跟他没关系。

    只是这等情况看来,明早出城就是一个难题了。

    想要偷偷的混出去,变得更为困难。

    “莫慌,明日清晨打探一下消息,其他按计划行事。”

    朱英沉稳的说道。

    见过大风大浪的他,还不至于被这点事情乱了手脚。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情况不明,只能以不变应万变。

    不过朱英也有几手准备。

    化妆术是个很神奇的东西,虽然前世的朱英不精通,但是在这没有照片古代,也不需要太过于精通。

    跟随朱英过来的手下们,就有一个年岁长相和他差不多的。

    拿着他的路引户籍,常规来说问题不大。

    ......

    次日,钟山孝陵。

    天还未亮的时候,朱棣就带着姚广孝一同出发了。

    “难不成昨夜有什么大事发生?”

    马车上,朱棣有些皱眉。

    刚刚出城的时候,便是作为燕王的他,都被盘查得明明白白的。

    除了正常把守城门的五城兵马司。

    还有五军都督府,锦衣卫联合执法。

    哪怕他已经拿出了父皇的谕旨,所有随从的身份,都被逐个排查询问。

    普通的商人百姓,见到这等阵仗,城门都不敢出。

    为了彻底的贯彻陛下的旨意。

    大部分想要出城的人,都被驱赶回去,禁止出城。

    不过就现在而言,能够有资格出城的人,也不算很多。

    只是人群有些莫名,纷纷猜测是不是京师发生了什么大事。

    钟山孝陵距离京师不远,

    只是山路难行。

    出了城门,花了一个时辰才到。

    作为大明帝陵,这里由孝陵卫重兵把守。

    交了谕旨,朱棣一行人才顺利通行。

    马皇后陵墓位于孝陵东南。

    朱雄英的陵墓则是东南坡下,相缠不足两里地。

    负责守卫陵墓的太监,便是神宫监。

    神宫监掌各庙祭祀等事宜,在孝陵里的权力还是很大的。

    祭奠当然不是跑到陵墓里去。

    而是在陵墓前,会有单独建立的庙宇,古称太庙。

    譬如某某大功臣战死,病逝。

    皇帝进行追封,加谥号,配享太庙。

    这个太庙,就是祭奠的地方。

    马皇后既不是朱棣的生母,也非养母。

    但是朱棣到了这里,在神宫监的注视下,就必须表现出孝顺的模样。

    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这才走完流程。

    这个时候的朱棣,还不能马上离开。

    必须再待一个时辰后,完全表达出自己的孝心和思念悲伤才行。

    两个时辰后,

    朱棣带着姚广孝及十来个随从,这才离开马皇后的太庙。

    而后直接往朱雄英的陵寝过去。

    然后才到入口,就被孝陵卫拦下。

    “怎么,难道本王连行走孝陵的资格都没有吗。”

    朱棣走上前,对着孝陵卫沉声问道。

    “燕王恕罪,卑职等人遵陛下谕旨,目前严禁任何人进入虞王陵寝。”

    为头的孝陵卫躬身抱拳说道。

    朱棣皱眉,拿出之前得到的谕旨,递给孝陵卫道:“本王今日过来,也是受了父皇谕旨。”

    为首孝陵卫接过谕旨查看,看到谕旨的内容有些纠结。

    朱棣的谕旨上面,只写了赐燕王进出孝陵的权力,却没有具体说明。

    “怎么,本王有御赐的谕旨,还不能在这孝陵行走嘛。”

    朱棣见到孝陵卫脸上的迟疑,出声呵斥道。

    孝陵卫闪过一丝犹豫,终究还是退让开来。

    “殿下请。”

    朱棣冷哼一声,这才带着众人前往。

    没走多久,前面就见到一众钦天监的官员在此。

    朱棣和姚广孝对视一眼,眼神交流,立即明白对方所想。

    朱棣心中庆幸,这要是再迟上一天,说不准就没机会了。

    此刻却是刚好。

    ---

    ps:求推荐票,月票。

第五十一章:给咱生个重孙子

    “东家,我们的人去开路引,都被拒绝了,衙门的人说是让下午来。”

    在外面跑了一圈的张伯,回来便对朱英汇报道。

    “下午?”

    朱英有些疑惑,这么大的阵仗,一个上午就结束了?

    按目前得到的消息。

    这可是五城兵马司,五军都督府,锦衣卫联合执法。

    重点都是在城门,好像是防止有人潜逃出城。大街上没有任何影响。

    朱英脑海中,突然闪现一个奇怪的想法。

    总不可能是因为我吧?

    感觉这些事情莫名其妙,又有些凑巧。

    不过这个念头很快被抛之脑后。

    要是跟踪的人员出事,第一时间就是茶楼被封锁了。

    现在茶楼还营业得好好的。

    自然是跟自己无关。

    “到底是什么事,这般大的阵仗呢。”

    朱英都有些好奇了。

    ......

    “几位大哥,这马上都快中午了,咱们应该可以出去了吧。”

    锦衣卫衙门的大牢里。

    百户顶着个黑眼圈,陪着笑容对着在牢房里张三等人说道。

    从昨夜到现在,他足足在大牢里守了一个晚上。

    牢房门一直敞开着,张三等人根本没有出去的意思。

    就连睡觉都是轮流睡。

    至于送来的酒菜。

    先是一个人品尝,过了一个时辰后没问题,才是第二个人。

    直到三个时辰后,都已经凉透了,这才开吃。

    百户在牢房里,整夜都说个不停,各种侃大山,荤段子,天南地北的聊着。

    七人没有一句话,只是安静的看着。

    这夜的百户,就像是舞台上一个人的独角戏。

    好不容易熬到将近正午了。

    百户这才声音有些嘶哑的说道。

    张三和几位兄弟对视一眼。

    心中有很多迷惑。

    毕竟这感觉,实在是太过于奇怪了。

    一个锦衣卫的百户,真的就这么陪了一夜。

    说出去都没人信。

    “多谢,我等兄弟这就离开。”

    定下心思,张三也不多说,抱拳说完,就朝着大门出去。

    后面六人随即跟上。

    “我来带路,可能你们不熟。”百户精神振奋,本来还有些疲倦,现在全都消散,笑着在前面引路。

    大牢并不通过锦衣卫衙门的大门,而是人烟稀少的侧门。

    看着远去的几人,百户终于松了口气。

    不过事还不算完,他苦着脸,朝着宋忠所在的方向过去。

    接下来,就是定生死的时候了。

    张三等人离开后,并没有直奔茶楼或者朱英所在的院子去。

    在京师的大街小巷开始绕路。

    半个时辰后,某个小巷子里,这才重新聚首。

    “如何,有人跟踪嘛。”张三沉声问道。

    “没有。”

    “没发现。”

    众人皆是摇头。

    张三对其中一人吩咐道:“小六,你先去对接一下,把消息传递给东家,我等先候着。”

    被点名小六点点头,迅速离开。

    ....

    此时的朱英,已然是在茶楼里。

    茶楼的客人很多,当初开办茶楼,朱英也有为了更好收集小道消息的想法。

    大堂里多人高谈阔论。

    朱英在二楼一个特殊的房间,听着下面客人的交谈。

    这个房间有独特的设计。

    以朱英的耳力,可以听见大部分一楼交谈的声音。

    对于今天城门被封闭,严查把守的情况。

    下面议论纷纷。

    毕竟好奇心自古有之。

    只是听了半晌,几乎都是各种猜测,没有什么有用的消息。

    朱英也不急,只是边吃着早点,边安静的听着。

    半晌,朱英早点刚吃完。

    楼梯间那边就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门被推开,是张伯。

    “东家,刚才有消息传来,张三这些小子,都被锦衣卫衙门放了出来。”张伯匆忙说道。

    朱英闻言,微微一顿,问道:“被释放了?谁释放的。”

    “据小六说,抓他们的人,是之前来过我们茶楼的一个锦衣卫百户。”

    “就了大牢没多久,那百户又要来把他们给放了。张三怕影响到东家,不肯出来。”

    “后来锦衣卫镇抚使宋忠也来了,也是要放人的意思,说是抓错了人。”

    “张三为了怕连累东家,也为了给东家足够的时间离开京师,一直到方才这才离开大牢。”

    张伯详细的说道。

    他都没想过,竟然是这么个情况。

    朱英闻言,突然就笑了。

    笑骂道:“这些个傻小子,尤其是张三,那次锦衣卫过来茶楼的时候,他当时就在。”

    “都已经被人认出来了,还这般犟着。”

    “真要来抓人,还犯得着去审讯他们,茶楼直接就被封了。”

    “我这个东家,首当其冲。”

    张伯听着这话,有些疑惑的说道:“难不成是真的抓错了?”

    “听他们胡扯呢。”

    朱英不屑的说道:“锦衣卫衙门的大牢,是这般好出来的。”

    “他们能够出来,无外乎是老爷子出面说话了。”

    “这个事情,老爷子肯定是知道的。没有老爷子的意思,锦衣卫哪里会这般好说话。”

    听到这情况,朱英只是一想,就大概明白了其中关窍。

    老爷子殿阁大学士,陛下身边的秘书般的人物。

    自然是知晓很多机密大事,受到锦衣卫的保护也很正常。

    虽然对老爷子的底细,不是特别的了解。

    但朱英能够感受到老爷子对自己的亲切和关怀。

    在知道是自己派人跟踪调查他后,顶多就一笑了之。

    这般想来,事情的脉络就能理顺了。

    “东家,那咱们还离开京师嘛。”张伯不由问道。

    “先待着吧,日后再说。”朱英说道。

    .......

    大明皇宫。华盖殿。

    “咱大孙那里,可是有什么动静。”朱元璋笑着对蒋瓛问道。

    “不出陛下所测,长孙殿下果然派人去衙门开路引,想要趁机出城。”

    蒋瓛奉承道,把功劳全都丢朱元璋身上。

    朱元璋很是开心,笑呵呵的说道:“这个小崽子,他心里那点想法,别人不知道,咱还能不知道。”

    “咱亲手把他带大,从小就是灵活聪慧,最是会讨咱的欢喜了。”

    说到这里,朱元璋又道:“刘日新那边如何了,都整了几日,这点事情还没办好。”

    “派人去催促他一下,早点动工。”

    朱元璋看着书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章,感叹道:“这个小子太过于备懒了。”

    “咱都这般年纪了,还得在这里批阅奏章。他倒好,天天悠闲度日。”

    “这可不行,这么多年了,总该要轮到咱享下清福了。”

    说道这里。

    朱元璋又笑着道:“最好再给咱生个重孙子,嘿!”

    ----

    ps:求推荐票月票,求支持。

第五十二章:地下暗河

    钟山,孝陵。

    姚广孝也没拿什么东西,只是在四处走动着。

    周边是数百孝陵卫守护,还有钦天监的人员在场。

    刘日新则拿着罗盘,不断进行测算。

    偶尔还会和钦天监的人员讨论一番。

    朱棣只是静静的等待着,不过眼神中隐约有些担心。

    主要还是因为姚广孝,完全看不出在测量,跟看风景一般。

    这等玄学术数,堪舆学问,朱棣是个彻底的门外汉,只能看个热闹。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姚广孝似乎堪舆完了,这才走了过来。

    “如何,大师可是堪舆完成了。”

    朱棣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这玩意他心中一点谱都没。

    姚广孝点点头,指了下周边群山说道:“高俊为雄,低伏为雌,此龙家之雌雄也。厚重丰满为肥,骨硬细劲为瘠,此龙家之肥瘠也。”

    “肥龙瘠护则无臃肿之嫌,瘠龙肥御则无孤寒之病,此行龙之旨,则.....”

    朱棣无语,直接打断道:“说些本王能听懂的。”

    真就不当人子。

    本来朱棣的才华就不算高,从小在军营中长大,咬文嚼字就很难受了。

    还说些这样的道家术语,听得朱棣一脸懵逼。

    姚广孝闻言,这才反应过来。

    关于朱棣的文学水平,他也是知道的。

    只是刚才心神一直沉浸在推演中,所以没有注意,下意识的就直接讲述。

    “贫僧刚才观这群山走向,此处地面稍缓不受阳光,树木理应不像上面那般茂盛。”

    “但是这里的土地,却似乎更为肥沃,树木甚至比上面都要茂盛许多。”

    “根据贫僧的推演,这等情况只有一种情况,便是这地底下,可能有暗河存在,致使土地肥沃,才会出现这般可能。”

    姚广孝解释道。

    对应之前朱棣告诉他的地龙翻滚,然后查看四周的山脉走势,还有树木的生长情况。

    姚广孝很快就得出了结论。

    “这般说来,挖掘陵墓会极为困难?”朱棣问道。

    听到姚广孝的解释,朱棣也明白了其中意思。

    对于地理情况,对于擅长行军打仗的朱棣来说,还是极为了解。

    尤其是在大漠中寻找水源,就是要观察暗河走向才行。

    “没错,方才贫僧经过钦天监人员的身边,听到其交谈,当是在不断估算暗河方位。”

    “此次挖掘极为困难,一旦不小心挖到暗河所在,极有可能造成二次塌陷。”

    姚广孝说到这里,迟疑了一下,小声说道:“此处暗河广阔,也不排除陵寝直接塌陷到了暗河之中。”

    “如此一来,便是如何挖掘也无济于事了。”

    朱棣听完后,深思片刻说道:“如果是这样,那就干系不大,不过人手还是要安排。不能寄希望于暗河之上。”

    姚广孝点点头,回道:“殿下所言有理,待回去后,贫僧画个简易地形交代一番。只需寻到机会,挖掘到暗河附近即可。”

    “届时再次塌陷,地理变化,就没这般好施展了。”

    朱棣闻言极为满意,看了眼还在不断测算的钦天监人员。

    随即带着众人离开。

    ......

    亲王朱樉,朱家老二。

    长相英俊类父,幼年聪慧,严毅英武,文韬武略皆有所成。

    只是在就藩后,就变得残暴不仁了。

    去年,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直接把朱樉召了回来,要不是朱标拦着,直接就把朱樉的藩地给收回,削王爵了。

    最近大哥朱标病逝,朱樉活得那叫一个小心谨慎。

    平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说。

    每天下了早朝,第一件事就是殡宫祭奠长兄。

    府邸内甚至请了不少高僧,日夜为长兄朱标诵经悼念。

    之所以如此,朱樉是害怕父皇,把大哥病逝怪罪到自己头上。

    毕竟大哥是因为去了他藩地巡视后,回来才染风寒病逝的。

    这番虽有作态的嫌疑,但对于大哥朱标,朱樉也是极有感情。

    毕竟大哥在临终前,都在规劝父皇,谅解自己。

    朱樉心中,对于大哥的病逝很是内疚。

    或许正是因为朱标在临终前的求情,朱元璋虽对朱樉没有什么好眼色,但也没有严惩。

    “王爷,这般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京师亲王府内,次妃邓氏依偎在朱樉肩上,有些委屈的说道。

    自从来到京师,邓氏就感觉自己如同笼中鸟一般,再也没有藩地那般自由,做点什么事情都得如履薄冰,小心翼翼。

    “等些时候吧,现在的情况你也清楚,父皇不开口,我能有什么办法,待大哥下葬后,我再去探探父皇口风。”

    朱樉看着邓氏精致的面容,心生怜惜安慰道。

    “哼。”

    邓氏轻哼一声,别过头去,显然这个回答很是不满意。

    她是宁河郡王邓愈之女,从小锦衣玉食。

    从藩地肆无忌惮,到京师小心翼翼,其中的落差让她很是烦躁。

    不过如今,在京师邓氏也没什么依靠。

    父亲邓愈卫国公,于洪武十年,班师回朝途中因病去世。

    她的兄长邓镇袭申国公,于洪武二十三年,受到李善长牵连被杀。

    所以现在的邓氏唯一依靠,也只有朱樉了。

    “我的心肝儿,你可别生气了,我这不是也没办法可想嘛。”朱樉继续安慰道。

    “你可别说这个,之前让你去召个厨子回来,都办不到,还说这些。”

    邓氏娇哼一声,再次别过头说道。

    “那可是老四的产业,昨天我还听说,就连老三家的世子都亲自去请人到府邸上去了。”

    “现在咱们谁也得罪不得,老三和老四的矛盾,你也知道,这要是插进去,平白遭殃可就不好了。”

    朱樉连忙解释道。

    平安茶楼的早点很出名,但却没有人去搞什么坏心思,就是因为常人不知道,但勋贵们还能不了解?

    那是燕王朱棣的产业,谁要是敢去捣乱,恶了朱棣的面子。

    陛下肯定是向着自己的儿子的。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日子还要怎么过下去。”邓氏小嘴嘟嘟,生气的说道。

    朱樉犹豫再三,最终牙齿一咬的说道:“我把那茶楼的东家请过来,让他给爱妃做最喜欢的糕点,这番可好。”

    “哼,这还差不多,他家茶楼早点做得那般好吃,糕点肯定也不会差。”

    邓氏说完,这才重新依偎到亲王朱樉的怀里。

    她并没有考虑,做早点的厨子,能不能做糕点。

    ........

    安南边境,群山之中。

    一辆有些奢华的马车,缓缓前行,前后有数十骑兵守护。

    某处山坡上,有数名大汉正在眺望。

    “大哥,咱们这是要把人劫到哪里去呢。”一个长得大胡子的大汉,不由对前排的大哥问道。

    “有消息传来,东家在京师,自当是劫到京师里去。”大哥头也不回的说道。

    “可是大哥,他们好像也是去京师的。”后面的大汉不由说道。

    大哥闻言,不由楞了下,随即呵斥道:“蠢货,他们自己走,跟被我们劫持走,这能一样嘛?”

    “叫你读书你就睡觉,这般道理都不动。”

    被训斥的大汉不敢顶嘴。

    大哥看完后,问道:

    “咱们现在有多少兄弟过来了。”

    “约莫百骑。”

    “够了,通知兄弟们,寻地设伏,明日动手。”

    “是,大哥。”

第五十三章:敢为东家效死

    安秀公主,上皇幼女,名慕月。

    自幼聪明伶俐,长相貌美,极富才学,琴棋书画样样皆通。

    安南上皇曾感叹:为什么却是女儿身。

    陈慕月年方十七,又有公主身份加持,在安南非常出名。

    长开后,诸多豪强权臣都欲娶此女为妻,均被上皇拒绝。

    安南实行太上皇统治政策。

    如今局面动荡,朝贡被拒。

    上皇便想着,将女儿献给大明皇帝,换取支持。

    陈慕月坐在颠婆的马车里,目光平静。

    在得知如今的大明皇帝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后,她心就死了。

    哪个少女不怀春呢。

    而且她心中清楚,一个六十多人的老头,还是大明皇帝。

    要什么姿色没有。

    十七岁并非是她的优势,反而是劣势。

    且后无依靠,这般过去就是相当于守活寡了。

    甚至于皇帝死后,她也只有殉葬一流。

    这些她的父亲,上皇也是知道,但依旧把她送过去。

    不平等的联姻,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态度,讨好大明。

    “公主,喝些水吧。”

    旁边说话的婢女,年岁和她相差无几,长得也颇为可爱,唤作婉儿。

    “不用了。”陈慕月淡淡的说道。

    “公主,您已经一天一夜没吃东西了,此去路途遥远,还请好些照顾身子。”婉儿眼神中带着悲伤说道。

    “便是死在这路途上,那又如何,不过是早几年晚几年的事情罢了。”

    陈慕月闻言,语气中带着一丝哀伤的回道。

    想到日后的大明生活,她的心里就是一片冰凉。

    就在此时,忽然间众多马蹄声响起,外面响起惊慌的怒喝声。

    “强人劫道,速速保护公主殿下。”

    “该死,众兄弟随我迎敌。”

    “杀!!!”

    砍杀声传来,婉儿吓得身体直哆嗦,浑身都在颤抖。

    反观陈慕月,却是突然眼睛发亮。

    “婉儿,你我自小长大,情同姐妹,我有一事相托。”

    “公主想要如何,奴婢自当尊崇。”婉儿语气惊慌,不过在看到公主平静的面容后,安定了许多。

    “谢谢你,婉儿。”陈慕月稍稍沉默,而后郑重说道。

    马车外的砍杀声渐渐变淡。

    显然一番短暂的战斗已然结束。

    “大哥,两个兄弟走了,十七人伤。”

    “没死透的敌人补刀,死去的兄弟就地安葬,立即通知随侍大夫展开救治。”

    “是,大哥。”

    朱英对于随军医生很是重视,基本上都配备了大夫,这可以挽留很多士卒的生命。

    便是落了残疾,有丰富的战场经验,可回去当教官教导新兵。

    也有不错的薪资,不至于孤苦无依。

    被称作大哥的彪形大汉叫赵飞,地地道道的大明军户,父亲也颇具功勋。

    只因失手杀人,被流放边疆,在即将抵达的时候,趁夜跑路。

    洪武二十一年入朱英麾下。

    由于从小有训练,底子不错,自身也较为勇武,得到朱英赏识,率百骑负责安南事宜。

    这场小规模战役,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就以赵飞全胜告终。

    除了马车上的人儿,余则皆被灭口。

    “去,将马车打开,某倒要看看,这传说中的安秀公主,到底有何等美貌。”

    赵飞哈哈一笑,对着麾下吩咐道。

    两名大汉直接上去,一把将马车门掀开。

    只见里面两个少女,犹如鹌鹑一般,瑟瑟发抖依偎在一起。

    “大哥,这安南公主徒有虚名啊,我看还没旁边这个侍女长得漂亮。”

    开门的汉子,仔细的瞧了瞧,转头对着赵飞说道。

    “你这浑货什么眼光,快些让开,让某来瞧瞧。”

    赵飞几步过来,笑骂道,随手把前面的汉子拨开,朝着里面望去。

    此刻在赵飞的身后,已然有十几人聚集过来看。

    大伙平时都是潜伏在安南皇城附近,自然都听过安秀公主的名头。

    有这等机会,自然要好好瞧瞧。

    “哎呦,李老四你这个家伙,还真没骗某,某家还以为什么天资角色呢,比起旁边这个婢女来,真是差太多了。”

    赵飞有些失望的说道。

    后面的人听到这话,更加好奇了,全都挤过来看。

    “这就是安秀公主?”

    “长得还不赖呀,只是婢女好看多了。”

    “这怕不是假的吧,俺怎么觉得这婢女更像是公主。”

    “这有啥,我听说安南的皇家都长得不咋行。”

    “感情这公主,该是皇室里极为漂亮的了。”

    “其实也不差,就是和名声有些不符。”

    众人顿时议论纷纷,吓得两女不断的往里缩。

    “好了,都散开,可别把人吓着了,收拾一下,我等即刻出发。”

    赵飞一声呵斥,众人皆作鸟散,开始忙活起来。

    他看了眼马车里两个娇滴滴的小娘子,也不知怎么沟通,索性直接关门了事。

    随后走到之前侍卫首领的尸体旁边,把衣服直接剥了下来,开始换衣。

    “从今往后,某就是这侍卫首领了,嘿嘿。”

    赵飞摸着腰牌,哈哈一笑。

    “大哥,俺都三十多的人,一直未成家,您看看能不能把那个婢女赏赐给俺,俺也算是有了媳妇。”

    一名汉子悄悄的溜了过来,他算是赵飞的心腹。

    刚才看到那婢女的美貌,心里痒痒念念不忘,便对赵飞说道。

    啪!

    赵飞面色一顿,反手就是一巴掌甩在汉子脸上。

    这一巴掌不留半点情面,打得汉子牙齿都飞了出去,整个人被扇飞在地。

    “混账东西,你可知这里里面坐得是谁。她不仅仅是安秀公主,极有可能是东家未来妾室。”

    “妾室的婢女是什么,那叫通房丫头,晚上也是要侍寝的。”

    “李老四你算个什么东西,还敢妄想碰东家的女人。”

    说完后,赵飞抽出腰刀,走到李老四的旁边,把刀插在地面上。

    “李老四,某警告你,若是想死,现在就用这刀把头割下,莫要连累你家弟弟。”

    李老四吓得哆嗦,顾不上嘴里溢出的鲜血,说话有些漏风的道:

    “大哥,俺再也不敢了,俺就是个混球不懂规矩,大哥,看在俺出生入死多年份上,饶过俺一次吧。”

    赵飞闻言,冷哼一声。

    看着旁边注视过来的众多兄弟,沉声喝道。

    “某家这条命,就是东家给的,谁若敢对东家有任何不敬,莫怪某不讲袍泽情义。”

    众多将士闻言一震,皆单膝下跪,齐声大喝道:“敢为东家效死!”

    马车里,陈慕月听到外面的大喝声。

    对这莫名来历的东家,不由心生好奇。

    到底是怎样的人儿,能够让这些强人们,能够变得像绵羊一般的顺从。

    陈慕月并非什么都不懂,护卫他的这些侍卫,可是安南皇室禁军。

    但在这些强人们之下,犹如砍瓜切菜一般被屠戮殆尽。

    其中战力可见一斑。

    听到自己可能会成为这些强人口中东家的妾室,

    不知为何,陈慕月心中反而有些期待。

    与此同时。

    大明京师,秦淮河畔。

    平安茶楼二楼雅间。

    朱英正和老爷子谈笑间吃着早点。

    楼梯间传来声响。

    是掌柜上来汇报:“东家,楼下有人自称秦王府管家,遵秦王令,传唤东家到秦王府邸一趟。”

    坐在朱英对面朱元璋,听到这话一愣,吃到一半的包子都放了下来。

    老二?

第五十四章:朱元璋的发现

    朱英有些郁闷。

    先是燕王朱棣,然后又是晋王朱棡,现在秦王朱樉也来了。

    这是桶了藩王蚂蜂窝嘛。

    排着队来。

    “老爷子,看来我得先去一趟秦王府了。”

    朱英对老爷子说道。

    朱元璋点点头,笑道:“好,那你便去吧。咱也差不多该回宫了。”

    他并不担心大孙会有什么情况,就凭借和父亲长得相似。

    在诸王面前就绝对吃得开。

    对于众多儿子对老大朱标的感情,朱元璋当热是知道的。

    如今一个长得跟他们大侄子相似的人出现,爱屋及乌之下,这些叔叔们自然不会对他差到哪里去。

    “秦王那边,还有什么交代没。”朱英起身,随口对掌柜的问道。

    掌柜有些迟疑的说道:“刚才问了下通传的管家,说是让东家带几个厨子过去,准备好糕点的食材。”

    “说是秦王次妃特别喜欢吃咱家的早点,早点能做得好,糕点自然也能。”

    朱英闻言眉头微皱,顿时就顿住了。

    一旁的朱元璋,本来笑意盈盈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无比。

    什么混账玩意?

    让大孙给老二的妾室亲自去做早点?

    朱英有些犹豫。

    他本身的厨艺,其实不算太好。

    早点的制作,也是一些老厨师,根据他提供的思路,进行的调整。

    糕点这块,确实会一点,但是不多。

    常年在外奔波,糕点这种享受的小食,没花功夫钻研过。

    对于秦王的一些情况,朱英自然也有情报收集和一定的了解。

    当然知道其中关节。

    不难猜到,这便是那次妃邓氏的想法。

    就在朱英有些纠结的时候,朱元璋开口了。

    他从怀中取下一枚玉佩,对掌柜说道:“拿着这个东西,交给来人,让他送到秦王那里去。”

    掌柜闻言,有些迟疑的看向东家。

    朱英开口道:“老爷子,你这个....”

    朱元璋笑着说道:“这是陛下曾经赐给咱的玉佩,曾经是陛下贴身携带的,秦王看到了必然认识。”

    老爷子这般一说,朱英顿时就明白了。

    感情老爷子也是差不多狐假虎威的意思。

    秦王朱樉的情况,在京师可不算太好过。

    去年被陛下召回来,几乎一直在削爵的边缘挣扎。

    现在太子朱标又病逝了,没了大哥帮忙说话,那就必须更要谨慎小心。

    随便一点风吹草动,就能吓个够呛。

    “那就谢过老爷子了。”朱英也不矫情,遇到这等情况,他自己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去处理。

    真要是跟秦王朱樉怼上了,朱英也很难办。

    听到这话,掌柜便拿着朱元璋的玉佩,直接下楼去了。

    朱英坐了下来,问道:“老爷子,这不会对你有什么影响吧。”

    老爷子虽然是陛下身边的殿阁大学士,秦王朱樉目前来说日子也不算好过。

    只是无论如何,朱樉终究是陛下次子。

    朱英还是有些担心会影响到老爷子的。

    朱元璋闻言,不屑的说道:“这能影响啥,秦王如今在府邸里戴罪思过,若不是太子一直规劝陛下,早给他削了王爵。”

    “难不成,他还敢来找咱的麻烦。”

    听到这话,朱英就放心了。

    其实真的闹起来,朱英也不怕。

    可能事情搞大了,反而是秦王先退缩了。

    这就是情报的好处。

    知道他人的弱点,很容易就能想到对策。

    现在茶楼的名气,朱英也是清楚。使点手段,在京师给秦王宣传一波,到时候民心沸腾。

    这秦王朱樉,别就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倒是有些可惜,终究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呀,古今多少豪杰,均是倒在了温柔乡里。”

    想起秦王朱樉的资料,朱英有些感叹的说道。

    “大孙这话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有些疑惑的问道。

    虽然说谈论皇室有些不妥,但老爷子刚刚帮了朱英一个大忙,他也不藏着。

    直言道:“老爷子不知道,秦王此人,其实本身还行,就是太过于溺爱次妃。”

    “据说在藩地的时候,为了次妃,甚至将正妻幽禁,简直太过于疯狂。”

    朱元璋闻言,不由怒喝道:“宠妾灭妻,简直是不当人子。”

    锦衣卫虽然查探天下情报,但是对于皇子们,基本上都是避开的。

    朱元璋本身就很在乎亲情,对于儿子们有着天然的信任。

    所以锦衣卫查探情报,主要还是针对大臣。

    朱樉之所以被朱元璋发现。

    就是他的事情闹得太大了。

    整个藩地,都被他搞得民怨沸腾,稍稍打探一下就知道,都算得上民不聊生了。

    便是因此,朱元璋才知道将朱樉召回京师。

    之前朱元璋认为,这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自家儿子的身上。

    其实他也想不通,为什么在自己身边乖巧的次子。

    就藩之后就成了这等模样。

    这才安排太子朱标,前去巡视。

    现在听到大孙如此说,顿时就想通了。

    “哼,原来是家有妖精,咱说秦王从前还算不错,怎就变化如此之大。”

    朱元璋冷哼一声说道。

    “老爷子,声音小点,这要是让外人听见,多是不妥。”

    “再则说了,这是陛下的子嗣,跟咱爷俩关系不大。”

    说道这里,朱英顿了顿,对老爷子嘱咐道:“老爷子,你可别在陛下面前说这些,陛下虽然对秦王有些看不过。”

    “但终究虎毒不食子,况且你只是个外人,这般皇家的事,最好不要参与。”

    朱元璋闻言一僵,而后点头道:“大孙放心,咱自个心里还是有分寸的。”

    聊到这里,朱元璋也没了继续待下去的心思。

    他要好好调查一番,这逆子家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

    “黄先生,你说这对策,会不会是四叔出的,皇爷爷总是出宫,我看极有可能便是到了四叔那里。”

    春和殿,东宫。

    正在读书的朱允炆怎么也读不进去。

    最近他有些心烦意乱。

    自从那次朱棣和皇爷爷单独聊过后,他就感觉到皇爷爷对自己似乎有些疏远了。

    每次下了早朝,也没喊着自己批阅奏章,让他回来好好读书。

    “殿下莫要太过于担心,明日臣便去打听一番,自然就知晓了。”

    黄子澄安慰着说道,虽然心里也有些不安。

    就目前来说,诸多皇子皇孙。便是燕王朱棣和皇孙朱允炆对于皇位最有竞争力。

    但是燕王虽然很是出色,终究是落了传承秩序。

    目前来说,还是朱允炆略胜一筹。

第五十五章:别吓我啊

    朱允炆有点慌。

    虽然他已经被宣布为皇太孙了。

    但他心中也清楚。

    不管是在文治武功上,比起四叔,他都相差甚远。

    北平在诸多藩地中,治理最好。

    朱棣不费一兵一卒擒拿北元残余,更是有泼天大功。

    唯一的弊端,就是他是老四。

    上面还有二哥秦王朱樉,三哥晋王朱棡。

    所以才能轮到自己。

    “黄先生,昨日我听说,四叔似乎去了孝陵看皇奶奶。是皇爷爷批准的。”朱允炆沉声问道。

    这可不是个消息。

    他现在每日都会去父亲朱标的灵柩前吊唁。

    悲伤确实有。

    但实际上已经过去这么多天,悲伤也已然冲淡了。

    更多的是为了让皇爷爷看到他的孝心。

    或许是隔代遗传,朱元璋的那股子凶狠,隐藏在朱允炆的心底深处。

    正如秦王朱樉,晋王朱棡一般。

    待没有朱元璋的压制后,就会彻底的爆发出来。

    “如今殿下还未册封,燕王殿下有其他的想法,实属正常,就臣看来,殿下如今其实已然胜券在握。”

    “不必自乱阵脚,只要没有太大过错,陛下就不可能临时改变主意。”

    “毕竟现在已成定局,燕王纵然有再多的想法,也只能是无奈接受。”

    黄子澄分析着说道。

    现在朝廷上的众多文臣,其实更为拥戴朱允炆。

    在文臣们看来,皇孙朱允炆,深受儒家文化熏陶,仁慈宽厚,儒雅随和,有仁君之气。

    朱棣在藩地内,严格实行父皇的肃贪政策,凡是贪官直接处死。

    这让很多文臣内心反感。

    所以在朱元璋询问大臣们意见的时候,几乎是一边倒的支持朱允炆。

    “先生说得有道理,只是最近半月以来,皇爷爷对我有些疏远,所以才这般不安。”

    朱允炆说道。

    现在黄子澄就是他唯一的依靠,目前有什么心事,一般都是跟黄子澄说。

    黄子澄在朱允炆的心里,即是老师,也是军师。

    “陛下最近,确实出宫极为频繁。每三日就会出宫一次,像是在见什么人一般。”

    “臣早前也打听过,不过大臣们都不清楚。也没人敢肆意去窥探陛下的行踪。”

    黄子澄有些感叹。陛下三日出宫一趟,大臣们众所周知,虽然全都很好奇,但具体消息一个也无。

    锦衣卫监察全城,大臣们在家里吃什么菜都一清二楚,谁敢去打探陛下呀。

    是怕坟头草长得不够高么。

    黄子澄说完后,思索了一会说道:“不过数日前,陛下定下的那个策略,臣感觉便是从他处得来的。”

    说道这里,黄子澄就有很多想法了。

    那个新的‘以工代赈’在朝堂上提出之后,就引发了很大的风波。

    有言官上奏说,唯名与器不可假人。

    但却被陛下直接无视了,甚至众多大臣也不开口反对。

    谁都知道,就目前的大明,首先要解决的是灾荒问题。

    不解决这个,老百姓都要饿死造反了,还谈什么名与器。

    陛下并没有说这个法子是谁想来的,但大家都能猜到,和出宫脱离不了干系。

    “莫不是四叔?”朱允炆下意识的问道。

    在他看来,便也只有四叔朱棣最有可能。

    “臣感觉不是,燕王的性子,殿下也清楚,绝不是可以相出这等妙计之人。”

    “不过,若是燕王麾下谋士,这个还真说不准。”

    说道这里,黄子澄突然想起姚广孝了。

    “殿下,臣有一好友,目前就在燕王府邸中,臣去找他问问,自然就知晓了。”

    听到这话,朱允炆说道:“那一切就拜托先生了。”

    “为殿下办事,是臣的本分。”黄子澄躬身作揖道。

    此时,

    京师秦王府中。

    “混账东西,怎么这点事情都办不好,本王要你何用。”秦王朱樉看到独自归来的管家,首先就开口呵斥道。

    “老奴...”管家躬身,想要解释。却被秦王次妃邓氏直接打断。

    “怎么,还想要辩解不成,区区一个商人你都搞不定,要你何用。”

    “来人,拖下去,重打三十大板。”邓氏的声音极为柔软,天生就有一股子甜味。

    但是这话中的意思,却是让老管家吓得魂儿都飞出去了。

    别说三十大板了,便是十大板他这个老骨头也撑不住呀。

    这是要将其活生生的打死才算了解。

    “老奴冤枉啊,老奴这里有茶楼那边送来的信物,还请殿下查看。”

    数名护卫在次妃邓氏的命令下,架起老管家,就要拖出去。

    老管家着急的大喊,想要从怀中掏出拿玉佩,奈何双手都被锁住。

    “等下。”

    搂着次妃的朱樉,正准备离开,听到这话停了下来,开口说道。

    护卫闻言,便将老管家放了下来。

    老管家连忙从怀中将玉佩掏了出来,快速说道:“这玉佩是茶楼那边送来的信物,说是殿下一看便知。”

    秦王朱樉看了一眼,顿时感觉这玉佩有些熟悉的感觉。

    “拿过来。”

    听到秦王的吩咐,老管家小步送了过来。

    秦王朱樉接过之后,仔细一眼,顿时瞳孔紧缩,连忙问道:“你说,这是茶楼送来的?”

    “是,茶楼便是给了老奴这玉佩,就让老奴离开。”老管家再次解释道。

    “怎么了,不就一块玉佩嘛,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次妃邓氏看了眼玉佩,疑惑的问道。

    而后马上反应了过来,顿时大怒,一把拿过玉佩,狠狠的朝着地上一摔。

    啪!

    精致的玉佩,顿时被摔成数片碎裂开来。

    “好个卑贱的商贾,把我们秦王府当成什么了,这般瞧不起。”

    “便是以为拿个破玉佩过来,就想打发我们?”

    “简直欺人太甚,殿下,您一定要将这茶楼东家给抓捕回来,好好惩治一番。”

    “这般羞辱我等,便是让陛下得知,也会像着殿下的。”

    次妃邓氏恨恨的说道。

    在他看来,这个玉佩就是茶楼送的礼物,想要借此回绝。

    一个小小的玉佩,这完全不把秦王府放在眼里。

    次妃邓氏说完后,半晌没有听到朱樉的回应,下意识的转过头去。

    只见秦王朱樉愣愣的看着地面碎裂的玉佩,整个人跟失了魂儿一般。

    邓氏见此连忙抓着朱樉的衣袖喊道:

    “殿下这是怎么了,可不要吓妾身啊!”

第五十六章:朱英的底子

    朱樉怔怔看了地上玉佩的碎片半晌,在次妃邓氏的呼喊中才回过神来。

    “完了,全完了。”

    他嘴里喃喃念道。

    “殿下,你这是说什么呢,不过一枚玉佩而已罢了。”

    邓氏说道,随即仔细的看了眼地上的玉佩,不屑的说道:“又不是多么值钱的玩意。”

    作为勋贵家族出身的邓氏,还是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这玉佩看着精致,但也算不得稀有,跟价值不菲更是扯不上半点关系。

    随便花个十几两银子就能买到。

    便也是因为如此,

    邓氏才会直接摔碎,十几两的东西送来,这不是侮辱是什么。

    在邓氏说话的时候,朱樉已然蹲下身子,从怀中掏出一块金丝手帕,小心翼翼的将碎片一块块的收集起来。

    越是触摸,朱樉的心里也就越是冰凉。

    看着秦王如此反常的举动,邓氏的心中不由产生一丝慌乱不安。

    “老爷,这玉佩可是有什么特殊之处。”

    便是再傻,看到秦王如此失态,邓氏也明白似乎将玉佩摔碎犯了大错。

    “这是当年,父皇成亲的时候,母后送给父皇的礼物。自大明建国以来,父皇便一直随身携带,从未离身。”

    朱樉的语气,颤抖中带着一丝惶恐。

    此刻的他,已然是脑海一片空白。

    听到这话,邓氏犹如遭到一番晴天霹雳,随后急促拉着蹲在的朱樉急促的说道:

    “老爷你可不能不管妾身啊,妾身不是故意的,我只是以为这是茶楼送来的,我没想那么多。”

    “对,就是茶楼,他们怎么可能和陛下有关系,还能拿陛下的玉佩过来,说不定就是偷的。”

    “这些贼匪,应该立刻把他们抓起来,严加审讯,到底是从哪偷到陛下的玉佩。”

    邓氏脑海中急速运转,想着各种法子。

    “或许,老爷我们可以让人照着这玉佩的款式,雕一个差不多的出来,想来陛下可能看不出。”

    然而面对平日的宠妾,此时的朱樉一言不发。

    他只是捡起玉佩的所有碎片,然后用手帕包好,放入怀中。

    “老爷,你可不能丢下妾身不管呐。”

    邓氏得不到回应,拉着朱樉焦急的说道。

    朱樉转过头来,苦涩的说道:“大哥已然去了,本来我等就被父皇惩罚,于京师中如同幽禁一般。”

    “这玉佩对父皇极其重要,母后驾崩后便是父皇的唯一念想。”

    “日夜在手里的东西,怎么可能换了还不知道,莫要再犯那欺君之罪了,且等候父皇如何惩处吧。”

    朱樉说到这里,便也没有再继续述说。

    邓氏闻言,面若死灰,喉咙滚动间,整个身子都开始哆嗦起来。

    便是这时,一名仆从迅速过来汇报:“殿下,有锦衣卫前来宣读陛下口谕。”

    “请他进来。”朱樉闻言一震,随后说道。

    “老爷,求求你,看在臣妾服侍多年,救救臣妾吧。”邓氏拉着朱樉衣袖,恳求道。

    她已然知道这事的后果,有多么的严重。

    朱樉想要开口,却不知如何述说。

    邓氏灵光一闪,指着老管家道;“老爷,这玉佩,分明就是他摔碎的,是他不小心摔碎的。”

    说完,邓氏瞪着老管家,厉声喝道:“我且问你,是也不是。”

    “你若答应,我必保你一家荣华富贵。”

    大棒之后,邓氏又给上一枚甜枣。

    老管家闻言,有些惊慌,不过随即反应过来,只是片刻的犹豫后,跪地哀声说道:

    “此玉佩,分明是老奴不小心摔碎,与殿下王妃无任何关系。”

    朱樉闻言,转头看了看邓氏那秀美的面容,眼底闪过一丝不舍。

    随后说道:“本王若在,则你后人富贵无忧。”

    “老奴谢过殿下。”

    老管家磕头说道。

    这时,锦衣卫已然过来。

    “陛下口谕,宣秦王朱樉,即刻进宫面圣。”

    .......

    秦淮河畔,朱英的院子里。

    书房内,朱英正在查看各地情报,张伯侯立在一旁。

    各地的情报,都会在第一时间,统一反馈到朱英这里。

    虽然由于传讯的缘故,会有一些时间差。

    但有着前世记忆的朱英,一些情报的内容,还是能够让他回想起历史上的一些大事件。

    此刻,朱英正翻到跟高丽有关的情报。

    情报上面记载,高丽李成桂已然安排使臣过来,正在前往大明京师的路上。

    “李成桂那边,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朱英随口问道,很多详细主要还是张伯负责,他也不可能天天盯着情报去了解。

    “高丽已经被李成桂全面掌控,其在高丽一手遮天,诸多大臣已然多次上奏请求即位。这次过来,应当便是准备开国了,想要取得大明的支持。”

    朱英点点头,再问道:“我们的人,现在如何了。”

    “由于从龙之功,李成桂对我们的人非常信任,现在的高丽皇宫便是由我们的人负责。”

    “武职方面,我方有三人,分别担任高丽皇宫禁卫使,兵马节度使,水军统御使。”

    “文臣方面,正二品两人,从二品三人,余下十三人。”

    张伯详细的汇报道。

    听到这个数据,朱英满意的点点头。

    早在洪武十八年,当时李成桂还是都统使的时候,朱英就派了上百人投靠他。

    这上百人,全是高丽人,经过朱英的训练和培养,部分精卒猛将,还有一些文臣。

    在朱英借鉴后世的训练方法的操练下,还有足够的肉食供给。

    这些精卒猛将的精气神,和当时的高丽士兵,完全是两个模样。

    李成桂对其并无戒心可言,毕竟都是土生土长的高丽人。

    知道历史轨迹的朱英。

    洪武二十一年。

    辛褕派都统使李成桂北渡鸭绿江进攻辽东。

    李成桂渡过鸭绿江后发觉行军困难、粮饷不济、士气低落。

    在朱英安排的将领怂恿下,回师松京,废黜辛褕,流放崔莹。之后李成桂立辛褕之子辛昌为王,又废,改立高丽宗室王瑶(恭让王)。

    掌握从龙之功,朱英的暗子们占据高位。

    加上李成桂以儒教治国,儒家思想取代佛教成为国家统治理念。

    对于大明的读书人十分优待。

    如此便利之下,朱英大肆安排培养的人才前往高丽。

    可以说,如今的高丽朝堂上,将近三分之一的臣子,都是朱英派过去的暗子。

    军队方面,朱英安排朝臣提出建议,实行兵将分离制度,无定将、无定卒,类似轮流服役的预备役军队,而非常备军。

    这般一来,整个高丽的中下层军官,大量被朱英的人员渗透。

    如果不是朱英对高丽兴趣不大。

    或许现在开国的君王,跟李成桂已然没啥太大的关系了。

第五十七章:咱的玉佩呢

    “东家,还有一事。李成桂全国选美,找了一名长相极为艳丽的少女,收为干女儿,赐封公主。”

    “随同使臣出发,准备进献给陛下。”

    张伯补充说道。

    朱英闻言,并没有太过在乎,随口道:“不过一女子,何必单独关注。”

    对于选美这种事情,其实朱英还是有些兴趣的。

    但这也仅仅只是过程有趣,选出来也就这样了。

    “东家,根据我们的暗中调查,此女子实际上乃是丰壤赵氏嫡女。”张伯再次补充道。

    听到丰壤赵氏这个家族。

    朱英的脸色稍微重视了些。

    现在的高丽,往后的朝鲜,一直延续到后世中。

    丰壤赵氏这个家族,都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于高丽王朝时,丰壤赵氏就极为风光。

    目前在李成桂的打压下,自然变得没落。

    只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丰壤赵氏还是相当雄厚。

    “你的意思,丰壤赵氏想把重新崛起的希望,寄托在这个少女的身上?这少女叫什么名字。”

    朱英问道。

    涉及到目前的朝鲜第一家族,朱英还是较为谨慎的。

    虽然历史中,这一波并没有翻起多大的风浪,显然哪怕朱元璋收下此女。

    以大明皇室如今的情况,也给不了此女太大的发展空间。

    甚至按照宫里的规矩,指不准此女入宫后,都还没侍寝过,就被直接殉葬了。

    “此女名为香熙,听说在丰壤赵氏很是出名,这次前来大明,带了不少嫁妆。”张伯回道。

    朱英笑道:“看来丰壤赵氏这番,便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不过话说回来,李成桂难道不知道这赵香熙是丰壤赵氏的人嘛。”

    “应当是知道的,不过李成桂对于大明的情况也有一定的了解,如今陛下年事已高,后宫估计也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张伯分析着说道。

    朱英点点头,这点事情也懒得多聊。

    这一年对于高丽来说,最大的事情,便也是李成桂称帝,由大明皇帝朱元璋,赐名朝鲜。

    目前朝鲜和大明的情况差不多,以休养生息为主,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朱英派过去的人员,目前也是以缓慢渗透,潜伏为主。

    “安南那本,消息还没有过来吗。”朱英随即问道。

    “还未有消息传来,应当便是近日了。”张伯恭敬的说道。

    朱英点点头,随即继续查看情报。

    ......

    大明皇宫,华盖殿。

    朱元璋正在教导朱允炆。

    哪怕在朱元璋的心里,已然确定大孙继承皇位。

    但对于诸多皇孙的教导,也是不曾放松。

    他知道自己的这些儿子,一个个好勇斗狠,崇尚武力,在内政治理上非常欠缺。

    哪怕他最看好的四子朱棣,也是如此。

    所以诸多世子,他都将其留在京师,安排大儒教导,时常也会让其参与政务,学习治理。

    “陛下,亲王朱樉求见。”有太监汇报道。

    朱元璋听到老二的名字,脸色一下子就变了,冷哼一声说道:“让这个逆子给咱滚进来。”

    随后对朱允炆说道:“允炆,你先回去读书,刚才咱说的话,要多多琢磨,不可荒废。”

    朱允炆躬身道:“孙儿定当铭记于心,孙儿告退。”

    离开的时候,正好朱樉进来。

    “二叔。”

    朱允炆停下脚步,微微躬身称道。

    朱樉此时心慌意乱,哪里还会在乎侄子,点点头就擦身而过。

    朱允炆眼底深处闪过一丝羞恼。

    他可是如今大明皇太孙,于尊卑上他都已经先行行礼。这二叔却完全无视,简直可恶至极。

    对于二叔,朱允炆虽然没有太大的矛盾,但心底里却是有些瞧不起。自然就没什么好感可言。

    现在嘛,这梁子算是结下来。

    朱元璋见到这一幕,却是没有说话。

    若是没有大孙出现,此刻的朱元璋为了维持朱允炆的地位,自然要狠狠的训斥秦王朱樉一番。

    现在却是不用了。

    “儿臣见过父皇。”

    四周的随侍太监在朱元璋的示意下,纷纷出门,大门紧闭。

    毕竟这也属于皇帝老子教育儿子,属于皇家私事,需要避讳。

    “逆子,咱让你在京师好好待着,闭门思过。你倒好,还在京师抖你秦王的派头。”

    “你这秦王,好大的威风。让一家做早点的茶楼,给你宠妃做糕点。”

    “怎么,做不出来如何,你便是要像在藩地一般,将人给乱棍打死不成?”

    朱元璋当即就是一顿训斥。

    朱樉听到茶楼二字,心底里最后一丝侥幸全无。

    想到那破碎的玉佩,双膝一软,直接就跪倒在地,声音惶恐颤抖的说道:

    “儿臣知罪。”

    朱元璋见老二如此凄惨模样,心里头忍不住闪过一丝怜惜。

    毕竟如何说,这都是自己的亲儿子。

    虽然不争气,但本就注重亲情的朱元璋,对其疼爱还是有的。

    尤其是朱标走后,也算得上嫡长子了。

    作为诸王之长,如今的模样让朱元璋心底里的气,也算是消散了不少。

    “老二呀,你大哥的事,那是天注定,咱也不怪你。可你自己也要多争气,搞得藩地民生沸腾,那算个什么样子。”

    “你要不是这皇家子嗣,咱早就把你给砍头了。”

    “最近这段时间,你时常去探望你大哥,咱也看在眼里。你大哥临走前,还在跟咱求情,不要对你过于惩戒。”

    “你倒好,处处让咱失望,没一件事让咱满意的。”

    说到这里,朱元璋气不打一处来,声音拔高道:“尤其是你那妾室,咱听人说,你将王氏幽禁,做下宠妾灭妻这等行为,可有此事!”

    朱樉听到这里,身子都在微微颤抖。

    他没想到自己做的这般事情,都被父皇知道了。

    锦衣卫不查皇家,一般来说府里发生的事情,是不可能流传到父皇那里去。

    显然这其中有人告密。

    朱樉知道瞒不过去,只能说道:“儿臣终日沉迷美色,已然知晓大错,求父皇惩处。”

    听到这话,朱元璋心中已然清楚。

    不过多数的怨气,还是在其次妃邓氏上面。

    “宁河王如此豪杰,却生了个这般蛇蝎妇人,哼!”

    朱元璋冷哼一声。宁河王邓愈是大明开国名将,立下不少汗马功劳,病逝后追封宁河王。

    在朱元璋看来,自家儿子就藩前,严毅英武,就藩后如此荒唐,定然就是这邓氏在其中作祟。

    此刻对于儿子的气基本上也消散了,至于那邓氏,后面寻个理由赐死便可。

    想到这里,朱元璋走到朱樉面前,说道:“行了,也别跪着了,起来吧。”

    朱樉双膝依旧有些发软,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

    朱元璋伸出手,说道:

    “咱的玉佩呢,拿来吧。”

    说完后又补充一句:“还别说,你母后的玉佩,离身不过几个时辰,咱都觉得浑身不得劲,还真有些不习惯。”

    朱樉闻言,身子还没站直,扑通一下又跪了下去。

    ----

    ps:家人们,我也想爆更,不加更求票都没底气。

    可是这没办法啊......

    具体详细,欢迎入群咨询。

    求推荐票,月票。

第五十八章:中场休息

    朱元璋把老二朱樉扶了起来。

    皱眉说道:“你的身子莫非已经被酒色掏空,跪这么一会就软了。”

    听到父皇这话,朱樉哆哆嗦嗦的不知道怎么开口。

    哪怕勉强站了起来,小腿都是止不住的颤抖,整个人哆哆嗦嗦的。

    看到这一幕,朱元璋气就不打一处来。

    曾经多好的孩子,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

    想想小时候,老二的表现,不管是在文治武功上,都表现得非常不错。

    也参与过不少战役,不说赫赫功劳,但打仗起来,也是勇猛得很。

    现在怎么就这么孬了。

    “行了,别抖了,看见你这样,咱就烦,把玉佩拿给咱,滚吧。”朱元璋呵斥一声。

    本来还想着近期让其回归藩地,现在看来还是多留一段时间比较好。

    听到这话,朱樉打了个冷颤,手哆哆嗦嗦的,往怀中掏出。

    足足半晌,才从怀里掏出一个由金丝手帕包住的物件。

    “算你还有点孝心,知道将你娘送给咱的物件妥善保管。”

    朱元璋见到老二用金丝手帕将玉佩包裹得严严实实,眼底里有些欣慰。

    终究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便是再顽皮,也只能想办法好好调教了。

    “怎么,你还想跟咱抢你娘留下的物件不成,你娘留下的,也就这点念想了。”

    朱元璋见老二迟迟不将玉佩交给自己,笑骂道。

    看到玉佩,朱元璋的思念,一下子就涌上心头。

    年纪大了,随便一点事情就容易陷入回忆。

    一边伸手拿过玉佩,朱元璋一边感叹道:“这个玉佩老二你是知道的,当初你娘啊,便是.....咦!”

    说到后面,朱元璋突然发出一声惊咦之声。

    他将金丝手帕包裹住的玉佩拿在手里,顿时就感受到了金丝手帕里的不同。

    金丝手帕的触感还是非常不错的,一把抓住,就能感受到里面的玉佩。

    只是这感觉,跟之前玉佩的感觉。

    好像。

    有很大的区别。

    似乎。

    是多块的?

    难不成,玉佩就离开几个时辰,还能生几个小玉佩不成!

    只是一刹那的恍惚,朱元璋就回过神来,眼眶微微扩张,瞳孔都在紧缩。

    他将金丝手帕,小心翼翼的放在左手的掌心里。

    然后右手一层层从将其打开。

    随着金丝手帕逐渐的打开,朱元璋的心就一阵针的冰冷下来。

    或许是几个呼吸,或许是几个世纪。

    已经碎裂成十多块的玉佩,就呈现在朱元璋的眼前。

    这个时候的朱樉,早就在朱元璋还没有察觉到的时候,已然是跪在地上,整个面都匍匐在地面上。

    犹如受惊的鸵鸟一般,不敢抬头,只想将自己深深的隐藏起来。

    “逆子!逆子啊!!!”

    朱元璋暴怒大喝,毫不犹豫一脚瞪在朱樉的头上,狠狠的将其踹翻在地。

    已然是六十多岁,近些时日来身体也不算太好的朱元璋。

    因为用力过猛,失去平衡摔在了地面上。

    手中的玉佩,直接摔飞了出去,洒落一地。

    “大妹子,咱的大妹子,不要,你不要离开咱。”

    看到这一幕,已经倒在地上的朱元璋,整个人惊慌失措,顾不得身上的疼痛。

    就像是丢失了心爱玩具的小孩,连滚带爬的到了玉佩的边上。

    一点一点的,小心翼翼的四处捡着散落的玉佩碎片。

    “爹!”

    听到声响的朱樉,看到父皇倒在地上,惊喊一声,连忙起身去扶。

    “逆子!给老子滚!!!”

    感受到被人搀扶起来,朱元璋转头看到是老二朱樉,顿时暴怒,一巴掌狠狠的甩在朱樉的脸上。

    速度并不快,朱樉完全可以躲开,但他不敢。

    用脸承受了这一巴掌过后,朱樉双膝跪地行走,为父皇寻找散落在地面上的碎片。

    哪怕极小的碎片,他也仔细的挑选出来。

    小心的放置在手心里。

    朱元璋这个年纪,已经有些老花眼了,细微的东西看不清。

    粗粗的喘着气,整个人都在崩溃癫狂的边缘。

    哪怕是看到儿子如此,眼神也是被怒火充斥填满。

    很快,一番查找后,基本上碎片都被朱樉找齐。

    捧在手心,交给朱元璋。

    朱元璋沉默的,一言不发将玉佩的碎片放置在金丝手帕中。

    然后走到书案边上,好好的包裹起来,放在书案上。

    在玉佩面前,教训儿子这样的事情,自然要靠边站。

    “来人!”

    放好之后,朱元璋一声大喝。

    一直守候在门外的蒋瓛,听到声响迅速进来,单膝跪地听候吩咐。

    “将杀威棒给咱拿来。”

    “遵旨。”

    蒋瓛不敢有丝毫耽搁,甚至都顾不得去吩咐其他锦衣卫,转身就是飞跑,亲自去取杀威棒来。

    陛下现在的盛怒,但凡正常人都能感受得十分清晰,蒋瓛哪敢耽搁分毫。

    说完后,朱元璋眼神冷冷的看着匍匐在地,瑟瑟发抖的老二。

    “你这孽子,孽子!你娘走后,咱就只剩下这么个物件,就这么一个念想。”

    “这点点东西,你都给咱弄没了,怎么!你是想要活生生将你老子给气死不成!”

    在朱元璋怒声训斥中,短暂的时间里,蒋瓛全速赶了过来,呈上杀威棒。

    朱元璋看了一眼,道;“给咱断成两截。”

    杀威棒主要用于廷仗,约有一米八的长度。

    用来打人,显然不是很顺手。

    蒋瓛听完,双手一掰,杀威棒就应声而断。

    朱元璋拿过其中半截,握在手中,朝着朱樉走去,一边暴怒的说道:

    “老子今天就要打死你这个孽子!!!”

    啪!

    “让你摔咱的玉佩!”

    啪!

    “让你坏咱的念想!”

    啪!

    “不孝的畜生,今天咱要送下去见你娘,让你去给你娘赔罪!”

    盛怒之下,朱元璋一边狠狠的打在朱樉的身上。一边大声呵骂。

    哪怕年岁已然有些大了,但暴怒下力气还是有的。

    不过七八棒下去,朱樉就已经被打得嘴角溢出鲜血。

    不过朱樉底子扎实。

    现在又是壮年时期,虽然在喜于声色,早前身子有些虚空。

    但大半年来在京师,收敛了很多不说。

    平常也会练武。

    加上不缺营养,现在还是很抗揍的。

    朱元璋足足打了半炷香的时间,整个人累得够呛,这才停了下来。

    喘着粗气,中场休息。

    ----

    ps:上半场结束,休息一下,马上回来。

    求推荐票,月票。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4910/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最新章节! 作者:执笔见春秋所写的《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为转载作品,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介绍:
洪武二十五年,朱英来大明第十年,于西域创下偌大基业。
燕王府中,朱英和后世永乐大帝朱棣相谈正欢。
时日四月二十五,大明太子朱标薨。
朱英随朱棣南下京师吊唁。
朱棣:可恶至极!没想到竟是本王亲手送他上位。
朱元璋:老四是个好孩子,把大孙给咱送来了。
朱英:日月光辉之下,皆我大明江山!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