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志廖化新传TXT下载三国志廖化新传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志廖化新传全文阅读

作者:烽岳键客     三国志廖化新传txt下载     三国志廖化新传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250、将军曹仁

    “陛下有令,车骑将军以下众将士严守军纪,约束好麾下士卒,不可擅动刀兵。”

    曹仁接过了司马懿递来的诏书,一副意难平的模样,“老臣遵旨。”

    心中暗骂了一声老狐狸,司马懿却还得在明面上继续安抚曹仁,“曹将军尽管放心,大军南征之时,将士们一定会担任先锋。”

    “咱们只不过让那些不识时务者,再多蹦跶几天罢了。”

    曹仁点点头,回头看向众将,一脸严肃,“众将先退下,等侯陛下的最新命令。”

    一名年轻将领快步来到曹仁身边,拱拱手,“父亲,将士们都等着击破蜀军,为夏侯将军和徐晃将军报仇呢。”

    “咱们不能坐视蜀军在荆州横行霸道,敌军主力尽出,正在围攻夷陵,现在是咱们收复上庸,为将士们复仇的最好时机。”

    “放肆,”曹仁厉声指责,曹泰吓得浑身战栗。

    曹仁放缓了语气,看向在场其他兵将,“陛下不仅下了诏书,还派出了司马先生。”

    “擅自出兵,那就是忤逆陛下。”

    教训儿子的同时,曹仁也在间接提醒在场诸将。

    有了曹泰这个典型,众将士噤若寒蝉,毕竟,他们不是曹仁的儿子,拒不听命,顶撞主帅,有可能被处以军法。

    曹仁的目光在众将脸上划过,很快,他的注意力放在了一名长相白净的儒将身上,“常雕,你来复述陛下的口谕。”

    常雕拱拱手,“车骑将军以下诸将,不得妄动刀兵。”

    “错,”曹仁摇摇头,“不仅不能妄动刀兵,将士们还需要约束住自己的士卒。”

    目光再次扫向众将,曹仁的语气依旧严厉,“南阳的确远离前线,将士们也的确在休整,但是,全军将士都得按照战时水准要求自己,兵将需恪守军令,违反军记者,一律军法从事。”

    “士兵犯下重大违纪行为的,追究主将的责任。”

    曹仁的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退下吧”

    众将如蒙大赦,纷纷离开,脚步声渐行渐远。

    营房中没有外人,曹仁招呼司马懿坐下,拱手道谢,“多亏了陛下和仲达,如果没有你带来的命令,我手底下这些兵将,恐怕就压不住了。”

    曹丕命令曹仁带兵南行,但是,行军到南阳,他便以水土不服,将士需要休整为由,约束部队不再南下。

    不仅如此,曹仁还派人向曹丕请战。

    司马懿和刘晔在曹仁的意图上达成了共识,两人一致觉得,如果曹仁真的诚心求战,那么,他根本不会派人通知曹丕。

    曹丕听取了两名亲信的建议,配合曹仁演了一出戏,下令禁止将士们出战,并且,派出亲信司马懿留在军中,协助曹仁约束将士。

    曹魏重兵留守南阳,而不是襄樊前线,确带来了很多好处。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运粮距离大大缩短,后勤压力减轻了。

    司马懿笑了起来,“将士们一心求战,说明军心可用,这可是一件好事。”

    “闲聊的时候,陛下也对曹将军的统兵能力赞叹不已。”

    司马懿是个聪明人,曹仁倒也没有在他的面前说假话,“我军不能南下,至少现在还不能出兵,一旦进入襄樊前线,势必会影响吴蜀两军的兵力配置。”

    “那时候,吴蜀两家或许迫于我军带来的压力,会停止交战,咱们的处境就艰难了。”

    司马懿开口询问道,“我没带过兵,确实也不懂军事,不过,我认为,曹泰公子的建议很好,咱们如果轻骑疾行,偷袭上庸,很可能一举成功,为死难的将士复仇。”

    曹仁点点头,“没错,既然陛下选择御驾亲征,那么,我军这一次南征,就不能只考虑蝇头小利。”

    “偷袭上庸,同样会逼迫蜀军调整部署,也许吴蜀的决战态势就中止了,两方会陷入僵持。”

    曹仁不厌其烦的对司马懿解释,“以我麾下的兵力,和将士们的斗志,如果带兵西进,很可能轻松夺取上庸郡,为夏侯尚复仇。”

    “但是,”曹仁叹了口气,“攻克上庸,必然会损兵折将,兵马疲惫不堪。”

    “夺下了上庸,也就失去了天下。”

    司马懿明白了曹仁的意思,如果魏军不把兵力消耗在上庸郡,而是选择养精蓄锐,那么,吴蜀两败俱伤之后,曹魏就可以趁机南下,收取整个荆州。

    如果江东军损失惨重,魏军完全可以命令合肥的张辽兵团顺势南下,趁机灭吴。

    吴蜀两家因为偷袭荆州势同水火,但终究是唇亡齿寒。

    剩下一隅之地的巴蜀政权,只会有灭亡这一条选择。

    司马懿彻底对曹仁折服了,“陛下让我留在军中,助曹军稳定军心,有所差遣,我一定唯将军马首是瞻。”

    “行军打仗上的事情,以后可得跟将军多请教。”

    曹仁大笑了起来,“司马先生这话实在太见外了,你有任何疑问,尽管向我提出,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司马懿并没有请教带兵打仗的事务,而是聊起了眼下的战局,“听说蜀军已经攻克了巫县、巴东、秭归、宜都,武陵和零陵的地方豪强也响应蜀军的东征。”

    “蜀军把陆逊合围在夷陵,把朱然堵在江陵,江东军的劣势已经显现的很彻底,咱们就这么视而不见,真的合适吗?”

    曹仁点点头,“先生放心,别看江东军处境艰难,但是,他们的兵力还没有完全动员。”

    “吴都武昌重兵集结,没有投入战场,据我所知,濡须口的都督朱桓,统帅了重兵防御我军的合肥兵团。”

    曹仁轻轻抚须,“只有把这些江东军都调动到荆州战场上,那时候,孙权才算真正的山穷水尽,咱们的战机也就出现了。”

    “东吴倾国兵力尽出,咱们一举南下,先破蜀,再灭吴,统一天下不是梦想。”

    司马懿虽然不懂军事,但他还是发现了曹仁思维中的盲区,“将军的这些想法,完全建立在蜀军没有办法速胜的基础上,如果蜀人迅速夺下了荆州,江东军来不及调派兵力……”

    停顿了片刻,司马懿继续说道,“那时候,孙权或许会默认丢失荆州的事实,不再和蜀军对抗,甚至于,两军会重新联手,共同对抗咱们。”

    曹仁摆摆手,自信的说道:“蜀军想要迅速取得胜利,在荆州建立起主导地位,他们要么攻克夷陵,要么,打下江陵。”

    “夺取了夷陵,以为着蜀军没有了后顾之忧,蜀地钱粮兵马可以源源不断顺着长江进入荆州。”

    “至于夺取江陵嘛,”曹仁眉头一皱,又很快松开,“敌兵就扼住了荆州的命脉,可攻可守,但是,问题不大,江东军重兵守城,蜀人应该没有机会。”

    曹仁:“你没有带过兵,可能不知道攻城战和守城战的难易区别。”

    “关羽带兵攻打襄樊的时候,于禁无能,葬送了七军精锐,然而,我只带少量兵力困守孤城,就坚持到关羽军撤兵。”

    击退关羽,是曹仁最得意的战绩,他的脸上露出得意神色,“我听说,江东军在夷陵经营了很长时间,陆逊麾下兵力充足,短时间内守城应该没有问题。”

    “江陵的城防更加完善,内外两座城池加起来,防御能力可能等同于襄阳和樊城的合力,只要守将不做蠢事,坚守半年,应该不在话下。”

    看着曹仁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样,司马懿倒也安心了下来,对方经验充足,判断一定准确。

    司马懿拱拱手,准备告辞,营帐外突然响起了一阵脚步声,“将军不好了。”

    一名年轻的魏军斥候冲入营地,他不仅气喘吁吁,而且,身上的武器装备都没有佩戴整齐。

    斥候表现的多么狼狈,就说明了,荆州面临的问题多棘手。

    曹仁面露不悦,却没有追责,安抚起面前的斥候,“发生了什么,不要慌张,慢慢告诉我。”

    士兵喘了几口粗气,情绪平复了下来,“不好了,蜀军攻克了江陵城。”

    曹仁“蹭”的一声站起来,这名年迈的老将,失态了。

    ……

    相同的地点,同样的参会将领们。

    召开第二次军议的时候,不少兵将已经睡下了。

    因此,个别部将衣冠不整,而且,状态明显不佳。

    曹仁倒也没有追究将士们的失态,毕竟,是他派出传令兵,强行召集重将开会。

    清了清嗓子,曹仁大声说道:“曹泰、常雕,你二人速速带领三千骑兵南下襄阳城,协助牛金防守襄阳城,打探荆州军情。”

    “切记,你们给我牢牢守住城池,任何人上门挑衅,都不准应战。”

    常雕拱拱手,接下命令。

    曹泰却愣在了那里,“父亲,你说过了,陛下有命令,咱们不能擅自动兵,。”

    曹仁气的破口大骂,“蠢货,谁让你南下打仗了,我的命令仅仅是调动兵马。”

    经过这一提醒,曹泰才反应过来,接下命令。

    骑兵的南下只是第一步,曹仁继续下达第二条命令,“胡遵,你负责断后,集结掉队的将士。”

    “诸葛虔,你负责组织部队管理粮草辎重,做好行军准备,出兵的时候,你需要保证粮食不会出现问题。”

    “王双……”

    魏军效率很高,得到曹仁的命令后,众将士纷纷离开。

    等到所有将领离开营房,曹仁仿佛整个身体被掏空了,无力的坐下。

    曹仁是一名老将,体力比不上年轻人,仅仅下达命令,就让他耗费了大量精力。

    司马懿拱拱手,劝道:“曹将军是陛下的左膀右臂,一定要注意身体,千万不要太操劳,很多事情,交给下属去做就可以。”

    为了缓和气氛,司马懿开起了玩笑,“曹将军之前曾说过,要遵守陛下的旨意,没想到,这一天还没有过完,将军就按耐不住性子,下令调兵了。”

    曹仁摇了摇头,轻声说道,“这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之前我军按兵不动,目的是为了隔岸观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没想到,吴人竟然如此无能,连江陵重镇都守卫不住。”

    曹仁叹了口气,“蜀军既然已经攻克了江陵,局势就已经彻底出现变化,在吴蜀荆州对战中,占下了不败之地。”

    “我军只有立即南下,才能给江东军信心,同时,牵制蜀兵兵力,重新平衡局势。”

    司马懿还是有些不解,“将军给曹泰的命令,是不能轻易出战,莫非,你认为,蜀军会挟攻克江陵之威,顺势北上,夺取襄阳和樊城?”

    曹仁点点头,目光凝重,“咱们的目的是要夺取荆州,甚至,统一天下。”

    “带兵攻克江陵的蜀军主帅,是威震华夏的关羽,他不可能看不出我军的目的,必然会进行防备。”

    曹仁摸了摸下巴,“如果是寻常将领,敌人或许会在麦城一带布防,但是,对手既然是关羽,很可能以攻代守,顺势攻打襄樊。”

    “樊城守将赵俨虽然经验丰富,可他手中兵力有限,襄阳守将牛金是我的老部下,但是,此人一向鲁莽,我不放心。”

    曹仁思索了一番,继续说道:“曹泰虽然勇敢,却粗心大意,完全不像我,常雕用兵过于谨慎,优柔寡断,但是,他俩配合统兵,相信可以保证襄阳无事。”

    司马懿拱拱手,“我能否向曹将军提一个请求?”

    说出心结之后,曹仁心情似乎不错,“你可以提两个。”

    司马懿开口道:“我想跟曹泰将军同行,进一步了解荆州战局。”

    曹仁的眉头皱到了一起,没有立即答应。

    司马懿以为曹仁有顾虑,连忙解释:“我司马家的男儿不仅擅长文事,也学习过弓马,将军放心,我不会妨碍骑兵行军。”

    曹仁有些迟疑,“我顾虑的并非先生会影响行军。”

    “陛下要求我军将士不能妄动刀兵,但是,现在局势出现变化,咱们必须得行动了。”

    曹仁的脸上再度浮现出忧虑神色,“派骑兵南下襄樊,只是权宜之计,我还得要求陛下下达最新命令,同意我军南下参战。”

    “我会派出传令兵,向陛下汇报我的判断,司马先生是陛下的亲信,我更希望你能亲自替我走一趟,说服陛下。”

    司马懿摇了摇头,“陛下给我的旨意是监督将士们,不要擅自出战,也就是说,陛下希望我留在军中。”

    “将军如果真的有传话需求,还是找其他人吧,不过,我可以帮你写两封信。”

    曹仁点点头,批准了司马懿的请战要求。

251、兵进襄阳

    夺取江陵之后,关羽逐步开始加强北方防御曹魏的兵力。

    关羽不仅及时派出关平,统帅精锐步兵赶赴北方。

    汉军还依托麦城,在魏军南下的必经之路重点布防。

    回到关羽的营房,示意对方屏退左右,廖化才开口,“君侯,江陵守将朱然已经在北城落网,现已关进大牢,从掌握到的情报上判断,魏军出兵荆州的可能性很大。”

    廖化的这番话,完全在关羽的意料之中,“魏军不可能坐视咱们夺取整个荆州,必然会出兵南下。”

    “我虽然派出了关平,但是,知子莫若父,以他的能耐,很难抗衡曹魏的老将们。”

    “这一次,还得麻烦你走一趟。”

    关羽的这番话,并不客观,关平身上具备很多优点:勇敢、正直和担当。

    关羽指派廖化北上,还是因为江陵局势已定,为了减少意外的可能。

    虽然没有布置具体任务,但廖化明白,对方肯定希望他接管北方汉军的指挥,同时,加大对曹魏部队的侦查力度。

    一旦魏军有南下荆州的趋势,廖化可以利用自己丰富的阻敌经验,为江陵和夷陵两地争取反应时间,同时,进行第一波抵抗。

    廖化早已经习惯了四处救火,他拱拱手,“君侯有所驱使,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关羽的眼中流露出欣赏神色,“朱然告诉你,魏军起兵三十万南下,这个消息,咱们不能全信,兵力数字上,一定有水分。”

    “麦城已经有了平儿的部队,现在又得到你统帅的武陵兵支援。”

    关羽一本正经:“我承诺,只等张南、冯习两将的援兵赶到江陵,便会派出詹彦,统帅部分熊山汉军北上麦城,参与防御。”

    廖化点点头,兵在精而不在多,不论是关平还是詹晏,都和自己有过多次合作,在作战中,各部将士容易形成合力。

    届时,熊山游击战的汉军铁三角,廖化、詹晏和关平,将会再次聚首。

    关羽似乎对廖化的能力非常信任,给出一个阻击魏军南下的大方向之后,却并没有下达具体命令。

    不仅如此,关羽坦诚道:“为了不干扰你发挥才能,这一次出兵,我就不给你下命令了,所有的行动,都由你自由判断,无论你做了什么,造成什么后果,关某都会在背后替你撑腰。”

    关羽的这份信任让廖化的眼角有些湿润,“属下必定不辱使命,挡住北方来敌,为江陵将士们争取时间。”

    汉军打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旗号。

    所以,篡汉的曹魏政权是蜀汉的死敌。

    孙吴多次背盟,无情无义,荆州归属问题不解决,孙刘两家是没有办法坐下谈判的。

    原则问题虽然不能谈判,但争议事件的解决,是有先后顺序的。

    以蜀汉现有军力,同时面对魏吴两军的攻击,压力确实大了些。

    按照常理来看,廖化到达麦城之后,应该以麦城为据点,部署防御,等待并且阻击魏军的南下。

    但是,关羽的这番兜底承诺,等于把蜀汉与曹魏战和的权力交给了廖化。

    廖化不仅可以被动防守,而且,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主动出兵挑战。

    蜀汉的国运,很大一部分赌在了廖化的眼光上。

    关羽的兜底承诺,等于打消了廖化的顾虑,可以让麦城的部队放手一战,这已经不是信任可以形容的。

    廖化抱拳行礼,声音有些哽咽,“属下一定守住麦城,不辜负君侯的信任。”

    关羽拍了拍廖化的肩膀,“你尽管去指挥,如果你处理不了,还有我,如果我挡不住了,还有大哥。”

    接下命令之后,廖化从关羽营房离开,立即集结武陵兵北上麦城。

    将士们早已经习惯了快速转移,所以,队伍迅速北上。

    与关平在麦城会合,廖化立即派出了更多斥候,对襄樊的敌军展开侦查。

    同时,在关平的陪伴下,开始视察城墙。

    麦城只是一座小城,城防设施极差,很难挡住大军攻城。

    而且,廖化两次带兵奇袭麦城,对城里的城防力量和物资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不论是江东军,还是汉军,都没能把城池的防务恢复到战前水平。

    如果仅仅只是依托麦城进行布防,汉军不仅会消耗大量的人、财和物,还很难达成想象中的作用。

    打探襄阳的斥候,很快回到城中,得到廖化的亲自接见。

    斥候很年轻,有些受宠若惊,“报告将军,魏军似乎在襄阳和樊城两地兵力不足,城门常年关闭,我们根本没有办法进城打探。”

    “不过,我们‘伍’在斥候战的时候,抓到了一名魏军的斥候,伍长正考虑和斥候交换身份,混入城里。”

    廖化:“魏军襄樊两城的守将,究竟是什么人?”

    斥候:“樊城的守将叫做牛金,是曹仁的旧将;樊城的守将叫赵俨,同样是曹魏的一名老臣。”

    “听说,原本曹丕册封赵俨为河东太守、典农中郎将,但是,赵俨为了给徐晃复仇,主动提出到樊城襄樊前线驻守,所以,被曹丕转封为樊城太守、平贼中郎将。”

    关平适时开口了,“赵俨这人我不熟悉,但是,牛金这人我知道,周瑜担任江东军大都督的时候,牛金就曾是曹仁的心腹。”

    “江东军曾把牛金统帅的三百将士合围,牛金和麾下将士却一直坚持到曹仁带救兵赶到,这是一名勇将。”

    廖化摇摇头,“江东军那陆战能力,我还真不是瞧不起他们,如果是咱们麾下的将领,同样可以在敌人的合围中坚持,不必长敌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

    “我对牛金没有印象了,他当时因为什么原因,才选择主动出城,进攻江东军?”

    关平:“当时周瑜统帅数万兵马和曹仁争夺南郡,江东军的先锋几千人到达了城下,曹仁发现了战机,所以,派出了三百精锐挑战。”

    廖化叹了口气,魏军做足了防御准备,汉军又颇有威名。

    即使故意装作立足未稳,恐怕也很难诱敌出城。

    不管怎样,廖化准备主动出击,“叫上你的人,准备北上襄阳,我先带武陵兵北上,咱们对襄阳城展开进攻。”

    关平开口劝道:“现在魏军的意图还不明朗,咱们主动进攻,恐怕给了敌人南下的口实。”

    廖化摇摇头,“魏吴两方已经达成了密约,魏军必然会出兵,咱们即使在麦城布防,阻挡魏军从陆路南下的通道,敌人也可以经由汉水,沿着水路南下。”

    咱们去襄阳城挑战,不仅可以在敌境对敌,而且,到达襄阳,就可以挡住敌军从水路南下的通道。

    廖化成功说服了关平,对方愿意跟随廖化一起北上。

    关平甚至把军中的骑兵集中起来,交给廖化统帅。

    就这样,廖化麾下各类骑兵的数量就达到了三百,而且,他在出发之前,专程带着俘获的江东军战旗和一些兵甲同行。

    廖化统帅武陵兵先行,关平在后方跟进,收拢掉队的兵马。

    ……

    襄阳城下,汉军三百骑兵大多在马下休息。

    几名嗓门很大的士兵正在骑兵和襄阳城之间威胁道,“城上的那些胆小鬼,你们给我听好了,我军已经攻破了江陵,襄樊两地迟早也会被我军攻克,现在投降,还能保全性命,打破城池,就晚了。”

    士兵们举着缴获的江东军旗帜,其中一人,还用枪挑着一件头盔,“这就是吴将朱然的头盔,告诉你们家将军,如果牛金不投降,朱然的今天,就是他的明天。”

    廖化北上麦城的时候,并没有携带任何多余的物品。

    头盔并不是朱然的防具,那些旗帜也是汉军夺取麦城之时缴获的战利品。

    汉军打破了江陵是事实,朱然又名声不显,敌军未必能认出装备的虚假,拿一件假货进行威胁,倒也很不错。

    城头上的魏军士卒进行对骂,试图挽回士气。

    为了引诱牛金出战,汉军的损招可不仅仅是耀武扬威。

    得到廖化的示意,成何拍马来到骂阵的士兵身边,下马之后,枪尖戳在地面上,拖动长枪,在地面划线。

    一边画线,成何一边高声大骂,“懦夫们,你们听好了,廖将军有令,魏军将士,但凡有敢越过这条实线者,杀无赦。”

    襄阳城防设施完善,汉军一路疾行,将士们体力消耗极大,最好的破敌方法,就是诱使敌军出战。

    廖化已经在南方的山林里,埋伏了丁奉和苏由两支伏兵。

    只等敌军受激出城,廖化就会把敌人往伏击地点引。

    为了达成目的,廖化使用了激将法。

    只要守将是一个有血气的人,就不该任由汉军耀武扬威。

    而且,廖化有意告诉城里的守将,自己亲自带领着三百将士赶到了襄阳城外,如果敌将想要立功,现在是杀自己的最好手段。

    廖化又等了一段时间,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他准备采取第三步激将行为。

    几名士兵下马出列,其中一人点起火把,朝着襄阳城门走了过去。

    大部分的士兵手持盾牌,防护城头射下的乱箭,其中一人则携带了引火的茅草。

    这些汉兵的目的很简单直接,既然敌人封闭城门,拒绝出战。

    那么,汉军就跑到敌军城下,明目张胆的放火。

    这种行为对守城的魏军几乎没有伤害,却表现出十足的挑衅。

    当这支放火的队伍接近城门的时候,襄阳南门突然打开了。

    一支魏军骑兵怒吼着,朝那几名汉军下马骑兵扑了过去。

    士兵们早有准备,开始分散逃亡。

    魏军并没有分散兵力展开追杀,而是用弓箭进行射击。

    魏军骑兵很快冲过了成何画出的长线,朝着汉军骑兵杀了过来。

    除了骑兵,敌军的步兵也在出城,这一次出城突袭,魏军倒是动用了大量兵力。

    汉军的行动似乎确实惹怒了守兵。

    廖化立即要求将士们上马,草草整队。

    阵型还没有形成,廖化便下令骑兵们发起反冲锋,朝着魏军骑兵冲了过去。

    汉军骑兵在战斗力上确实比魏军差了一点,不论是骑阵的完整程度,还是骑兵的冲锋速度,魏军都更胜一筹。

    在这一轮冲击中,汉军伤亡数明显要高于魏军。

    两支骑兵迎面对冲,双方稍作接触,很快脱离战斗,分开一段距离之后,两军不约而同调转马头。

    集结整队之后,廖化再度下令冲击。

    汉军骑兵又一次与魏军骑兵们撞在了一起。

    两轮冲击之后,汉军的骑兵数量已经少了近六分之一,身上、战马带伤的就更多了。

    廖化没有继续组织士兵和魏军拼消耗,命令将士们带上所有可以带走的伤员,汉军立即南撤。

    魏军骑兵就没有汉军的顾虑,他们的步兵即将接近战场,所以,他们士气高昂,再次朝着汉军冲了过来。

    受到魏军的威胁,汉军只能提前南撤,很多士兵没能得到救助。

    穿过丁奉和苏由的伏击点,汉军一直控制着速度,把魏军往南方引。

    在一处平原地,将士们开始下马,围成圆阵,马匹都收拢到了队伍中。

    魏军骑兵对汉军怀着极大的敌意,仅仅使用了一轮弓箭齐射,敌军就开始发动冲锋,朝着汉军没有完成的圆阵撞了过来。

    魏军骑兵多是裸马,战马身上几乎没有任何防护,所以,战马的伤亡很高。

    但是,这种不计损失的进攻,也取得了效果,敌军迅速在汉军圆阵上撕开了一道口子。

    即使汉军骑兵们面临危险,廖化也没有立即要求伏兵行动。

    汉军一直坚持到魏军步兵进入伏击地点之后,伏兵才能突然杀出,取得最大成绩。

    眼下的困难,只能由汉军骑兵自行想办法解决。

    为了争取时间,廖化不惜命令卫兵高举旗号,诱导敌军调整进攻目标。

    魏将没有丝毫迟疑,组织部队,朝着廖化的位置发起冲击。

    廖化不断出声,鼓舞汉军兵将进行反击,将士们倒也在战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魏军步兵赶到战场,廖化才下令将士们鸣金为号,伏兵开始发起进攻。

    魏军准备不足,遭受袭击,军心大乱。

    出现变故,那些正在突击廖化的魏军骑兵们,却不退反进。

    一阵呵斥声响起,魏军骑兵们纷纷下马,似乎准备利用人数,对廖化展开步战。

252、击败牛金

    汉军伏兵现身之后,魏军步兵迅速溃败了。

    然而,面对汉军的合围之势,敌军骑兵不退反进,采取绝地反击。

    魏将的这个决断,并非不可理喻。

    汉军两路伏兵,彻底切断了魏军返回襄阳的退路。

    趁着士兵斗志没有瓦解,发起最后进攻,几乎成为了魏军的最优抉择。

    如果魏军可以抢在步兵溃败之前,击破汉军骑兵,杀死或者挟持了廖化,那么,魏军将立即转危为安,甚至可以转败为胜。

    魏军放弃骑兵突击,将士们下马的第一时间,廖化就已经明白了魏将的想法。

    魏军属于死中求活,汉军却没有必要冒险,只要维持现状,伏兵们赶到之后,魏军便会立即覆灭。

    只不过,魏军骑兵覆灭之前,汉军骑兵需要先保护好自己,挡住敌人的垂死反扑。

    廖化最先想到的应对手段,就是使用那些保护在阵中的战马。

    汉军的马匹数量并不少,骑兵身上也大多携带了绳索。

    集中部分战马,绑好马蹄,当做魏军进攻的障碍。

    那时候,敌人的进攻阵型就会出现混乱,汉军也可以利用战马的遮挡,发起反击。

    马匹是一种胆小的动物,战场上不断回响着喊杀声,马匹随时可能受惊。

    一旦战马受惊发狂,位于马匹和魏军之间的汉军将士们,很容易成为遭受惊马冲撞的第一批受害者。

    而且,战马本身是一种贵重资源,廖化可不舍得在这种小型战斗中,产生过多的损耗。

    不少卫兵提议,让廖化暂避锋芒,撤出战场核心,到后方组织战斗。

    甚至有忠勇的卫兵主动请缨,希望和廖化交换衣服,伪装成廖化的模样,留在现场,抵抗魏军的冲击。

    这种找替身的方案,确实有一定的可行性。

    魏军这场突击,将会是最后的进攻手段。

    敌人一旦进攻失败,很难鼓起勇气,发起第二轮进攻。

    廖化也相信,卫兵们可以拖住魏军骑兵,保证自己的安全,但他还是拒绝了兵将们的好意,他是一名有责任心的将领,不可能放任将士们和敌军厮杀,自己却身处阵后安全区域。

    廖化做出了第三种选择。

    面对魏军的全力突击,廖化同样不退反进,集合起身边的兵将,以卫兵和汉军汉军老兵为核心,对魏军发起反击。

    魏军的目标是廖化和汉军军旗,廖化的目的,是打穿魏军军阵。

    为了给将士们一个明确的目标,廖化把进攻对象,定在了部队进攻路线上的一名魏军甲士。

    甲士身材魁梧,形象显眼。

    廖化并不清楚,这名甲士,是否就是魏军的主将牛金。

    杀死敌军将领,的确是一个挫动敌军士气的最好手段。

    廖化大声喊了起来,“杀死那名着甲魏将者,必有重赏。”

    通过身边将士的口口相传,新命令迅速传达到军队中。

    廖化身后的不少汉军将士,也受到了激励,开始加速,朝着魏军将领冲了过去。

    双方都没有留后手,两军先锋迅速厮杀在一起。

    不断有人倒地,现场发出惨叫声,厮杀声震天响,甚至引发了战马的嘶鸣。

    汉军在兵力上处于劣势,但是,将士们的士气却非常高昂。

    汉军不仅挡住了魏军的攻势,反而连连击杀魏军的一线将士。

    先头部队的汉兵们,已经攻杀到魏将身边。

    只要能够杀死魏军将领,魏军的攻势会进一步受到挫败。

    魏军将领也明白了汉军的目的,大喊一声,挥舞长枪,带领身边将士,朝着汉军冲杀了过来。

    魏将异常骁勇,身上又有铁甲护体,普通汉兵的攻击很难得手。

    至少有三名汉军士兵使用刀枪,对魏将出手,但是,攻击的汉军士兵不仅没有得手,还被魏军杀败了。

    魏将的表现,让敌军将士再度振奋起士气,敌兵喊着口号,再度发起冲锋,汉军混乱的阵型再度出现动摇。

    意识到不妙,廖化准备亲自上场。

    护卫在廖化身边的成何,意识到了汉军的窘境,主动来到廖化身边,提出参战请求。

    因为一场误会,成何的家人受到了株连,成何对魏帝怀有血仇。

    这份仇恨,自然也转移到了魏军将士身上。

    北上之后,成何多次向廖化请战,前几次,廖化都拒绝了。

    这一次,廖化满足了成何的要求。

    成何倒提一杆长枪,朝着魏将杀了过去。

    魏将很快也发现了来势汹汹的成何,同样调整了目标,朝着成何杀了过来。

    两个人加两杆枪,迅速战在一起。

    在这场对战中,成何是劣势的一方,他的枪法比魏将更弱,而且,身上没有甲衣防护。

    魏将的枪法威猛,一旦命中成何,成何即使不死也得重伤。

    不过,成何倒也并不是毫无招架之力,没有甲衣束缚,整个人的行动,倒也非常灵活。

    两人迅速过了几招,虽然没能伤到魏将,成何却也凭借着灵活的步法,躲过了魏将的几次刺击。

    魏将虽然在防护能力上处于优势,甲衣带来高度防御的同时,也造成了魏将机动能力的下降。

    得到成何的牵制,魏将倒也腾不出精力,再攻击其他汉军将士。

    杀死魏将的机会已经出现,廖化没有迟疑,命令将士们对敌将发起冲锋。

    汉军兵将得到命令后,立即行动。

    护卫魏将的魏军兵士很快被汉军将士杀散。

    越来越多的汉军士兵朝着魏将冲了过去,即使有其他魏军兵将想要救援魏将,此时也已经来不及。

    魏将即使再骁勇,也没有办法以一当十,冲到他身边的汉军士兵们纷纷举起武器,刀枪朝着他的身体招呼了过去。

    甲衣确实增强了魏将的防御力,但是,魏将身上开始多处负伤了。

    终于,成何抓住了一个机会,将魏将撞倒在地,一名汉军刀兵紧跟其后,对失去平衡的敌将补上了一刀。

    一名魏兵大声呼喊,“牛将军战死了。”

    骑兵们的进攻迅速瓦解,士兵转身逃亡。

    透过人群的间隙,廖化看清了战场局势。

    此时,汉军伏兵已经杀散了魏军步兵,一支汉军部队兵分两路,从两翼迂回了过去。

    除了少量“聪明”的魏军骑兵提前逃出战场,魏军骑兵主力被汉军合围。

    主将已死,骑兵失去战意,纷纷扔掉武器投降。

    部分魏军骑兵的马匹受惊逃亡,但是,更多的空马毫发无损的成为了汉军战利品。

    指派苏由管理现场俘虏之后,廖化和丁奉两人合兵一处,对那些朝襄阳城逃亡的魏兵展开追击。

    在追击的过程中,汉军将士使用了大量缴获的魏军战马。

    四条腿的骑兵肯定比两条腿都步兵要快。

    汉军骑兵抢先一步,来到襄阳城下,截断了魏军逃亡的退路。

    襄阳城的守军不敢开门接应,坐视城外的魏军将士被汉军俘虏。

    大局已定,汉军将士开始打扫战场,管理战俘。

    通过这一场小胜,汉军已经消灭了大量魏军机动兵力,重创了守军士气。

    廖化决定放弃围城的原计划,此时正是攻打襄阳的最好时机。

    牛金被杀,城中兵力不足,而且,人心惶惶,廖化立即派出一名机灵的士兵,进城劝降。

    汉军兵将还在襄阳的西门搭建营地。

    由于俘虏了大量魏军士兵,汉军根本不缺建造营地的劳动力。

    做出强攻襄阳城的姿态,廖化派出斥候,沿着汉水进行侦查,警戒魏军汉水北侧的部队,防备樊城守兵南下援助。

    ……

    “廖将军,守城的魏将让我转告将军,他们无意与将军为敌,但是,兵将们的家眷都在魏国腹地,将士们虽然想投降,却也不能抛弃家人,希望将军能给他们一段时间。”

    “守将说了,按照魏国相关法律,在援军不到的情况下,守军被围攻三十天后选择投降,家眷就可以不被治罪,希望将军能够理解。”

    “守将还说了,他一定会约束手中的兵将,不会对我军采取有敌意的行动。”

    廖化冷哼了一声,“牛金战死,出城的魏兵全军覆没,他即使有敌意,又能做些什么。”

    “你回去告诉守将,我只给他两个时辰思考,如果他愿意投降,立即开城,我承诺保全他的财富和性命。”

    “如果,”廖化停顿了一下,语气严厉,“他想使用缓兵之计,那就战场上见吧。”

    汉兵行礼后离开。

    廖化苦笑着摇摇头,守将的这番话,廖化并不陌生,重生之前,就曾经有一名魏将用过相同的手争取过修缮城防的时间。

    廖化敢凭借少量兵力就强攻襄阳,就是利用了魏军主力没有南下,襄阳是一座孤城的有利时机。

    襄阳是曹魏南下荆州的重镇,不用说是一个月,只要拖上十天,魏军的援兵就会赶到。

    而且,廖化可不相信守将会什么都不做,静静的等上三十天再投降。

    一旦魏军征发了城里的百姓,协同守城。

    汉军那时候再攻城,难度就更高了。

    望向远处的襄阳城,城头的敌人非常安静,部分汉军骑兵绕城劝降,告知敌人牛金战死的消息。

    守军放任汉军士卒救助伤员,魏军没有采取任何敌意的措施。

    营地已经搭建完成,汉军将士监督着俘虏,开始大兴土木,赶制云梯和投石车。

    廖化故意摆出一副劝降不成,即将强攻的姿态。

    没等到襄阳城里的使者返回,廖化先得到了汉水一带斥候们的报告。

    在汉水河畔巡逻的时候,斥候抓到了一名使用小船,从北岸偷渡到南岸的魏军文士,来人自称是魏军使者,求见汉军主将,拒绝和斥候沟通。

    斥候收走了使者的兵刃,带人找到了廖化。

    在襄阳城下,廖化会见了使者。

    魏军使者衣着整洁,看上去非常儒雅,廖化甚至觉得,对方似乎有些眼熟。

    廖化开口询问:“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偷渡汉水。”

    眯起眼睛,廖化出声恫吓,“莫非,先生是想当斥候,打探我军情报?”

    使者面色平静,“我是大魏督军司马懿,拜见廖将军的目的,是为了下战书。”

    “将军恐吓一名使者,恐怕不是待客之道吧。”

    廖化的表情瞬间变得凝重,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遇到司马懿。

    司马懿能文能武,才能经得起历史考验,得到此人的帮助,兴复汉室的难度会大幅降低。

    只不过,司马家族是曹魏名门,廖化没有足够的利益劝降对方。

    而且,历史上司马懿的晚节不保,他很难成为大汉忠臣。

    既然不能为我所用,廖化产生了断绝后患的冲动,想要立即杀死司马懿。

    心中还在盘算着得失,马蹄声响起,把廖化的思绪拉了回来。

    一名斥候来到廖化身边,“报告将军,汉水北岸出现了大量魏军骑兵,敌军正在搭建浮桥,准备过河。”

    廖化叹了口气,司马懿的威胁在未来,对方此时不过是一个小人物。

    无故杀死司马懿,必然会把司马家族彻底推向曹魏。

    而且,廖化的每一举动,都代表了大汉,无端杀戮使者,会败坏大汉的仁义口碑。

    再说了,司马懿也不是天生的军事天才,他的才能同样是经过一场场战斗磨练出来的。

    现在的司马懿对复兴汉室的威胁很小,甚至比不上将军曹仁。

    廖化提出疑问,“先生莫非想让这支魏军骑兵渡过汉水?”

    司马懿点点头,“不愧是将军,请蜀军退后十里,让我军渡河。”

    廖化笑了起来,“先生不觉得,你的这番要求很过分吗?”

    司马懿一脸的淡定,“吴蜀两军在荆州交战,我军无意参与其中,然而,城门失火也会殃及池鱼,车骑将军曹仁命令我们统帅两千骑兵南下襄阳,加强城池的防守兵力。”

    “没想到,我军还是慢了一步。”

    司马懿拱拱手,“军令不可违,我军将士必须渡河,贵军不走,咱们必有一战,既然如此,两军不如约定时间对战,蜀军胜了,我军便退回樊城,我军赢了,那么,将士也能进入襄阳。”

    廖化有些疑惑,“贵军以区区两千兵力渡河,是否太不把廖某的将士们当回事了?”

    司马懿拱拱手,“不敢,廖将军也是带兵将领,当然也知道兵贵精不在多的道理,贵军虽然人多,但是,部队一路北上,早就已经疲惫不堪。”

    “我军虽然同样经过奔波,借助马力,骑兵们的体力消耗极小。”

    司马懿:“廖将军虽然是蜀地名将,没有打过败仗,但是,我军将士未必没有取胜机会,不知道,将军是否愿意给我们一个扬名天下的机会。”

    廖化陷入了沉思。

253、缓兵之计

    司马懿刚刚从北方南下,来到襄阳附近,此时未必会知道魏军战败的细节。

    司马懿是个聪明人,肯定已经从现场劳作的魏军俘虏身上,猜到了魏军战败的事实。

    因此,司马懿所谓下战书的言论,未必一定是真的。

    在实力并不强大的情况下,魏军准备渡河攻击,只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司马懿的身上有其他任务,但是,他刚刚过河,就被汉军士卒俘虏,为了掩饰自己的真实目的,他只能采取这种说法。

    第二种可能,魏军暴露出的情报不清楚,但是,实际上留有其他后手,而且,仅仅廖化知道,敌军樊城方向,就留有一支魏军守军。

    第三种可能,也是廖化最有把握的一种判断,魏军决战的目的,或许根本不是为了取胜。

    所谓的渡河决战,很可能只是一种姿态,展现给襄阳守军看。

    毕竟襄阳城毗邻汉水,只要让守军们看到援军,将士们的士气就可以暂时维持住,魏军士卒也会死守城池。

    不论司马懿求战的目的是什么,和魏军在南岸交战,对汉军来说,却有百害而无一利。

    盯着司马懿,廖化态度坚定的摇摇头,“司马先生此来,恐怕要白走一趟了,我军即将强攻襄阳,我不可能冒着两面作战的风险,和将军对战,贵军将士想要渡河,只能靠实力强攻。”

    “如果贵军将士诚心与我军作战,不妨再等上一天,等我拿下襄阳城,有了收容战俘的空间,再请贵军渡河作战”

    听完廖话这番话,司马懿的脸色很平静,丝毫没有失落神色。

    司马懿不卑不亢,“既然将军不同意退兵,留出决战的空间,那么,我军只能强渡汉水了。”

    司马懿的这番话,帮助廖化排除了一种推测,魏军似乎真心求战。

    撂下了几句客气话,司马懿转身就想走,廖化却拦住了对方,“司马先生一路奔波,行迹匆忙,实在不容易,我和先生一见如故,不如咱们畅谈几句。”

    廖化不仅想从司马懿的身上摸清楚更多魏军部队的情报,他还想利用和对方谈话的机会,拖延时间。

    此时,廖化已经恐吓了襄阳守将,并且,给对方留出了两个时辰的考虑时间。

    这种时候,魏军一定不能渡河。

    一旦襄阳守军发现了援军到达,那么,廖化不战夺取襄阳的计划,很可能就失败了。

    即使廖化没有办法用说的方式阻拦魏军南下,至少,也得保证两个时辰之内,北线无战事。

    放任司马懿回到北岸,这个聪明人或许会发现什么,那时候,魏军的动向就不可控了。

    把司马懿留在军中,或许可以为汉军争取两个时辰的时间。

    而且,司马懿的身份特殊,他不仅是魏军督军,更是曹丕的绝对亲信,早在曹丕与弟弟争夺魏王世子大位的时候,他就出了很多力气。

    除去往返的路程,以及魏军将领得到情报之后的反应时间,廖化必须扣下司马懿至少一个半时辰。

    既想留下司马懿,又不想表现的过于明显,最好的办法,就是闲聊了。

    司马懿倒也很客气,“廖将军想知道什么?”

    廖化:“我听说,贵军有一套人质制度,根据你们的相关法律,坚守城池三十天之后投降,可以免去家眷责任,这是真的吗?”

    司马懿摇了摇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边地兵将,守土有责。”

    “别说是区区三十天,哪怕坚守超过一百天,守军也不能轻易投降,没有军令弃城投降者,家眷都会受到牵连。”

    司马懿并不知道廖化问话的目的,他想通过这番话证明魏军的战斗意志。

    事实上,司马懿反而帮助廖化确认了襄阳守将的缓兵之计。

    在投降这件事情上,魏将确实没有诚意。

    廖化随口问道:“贵军法律这么严苛,违反了人性,难道,你们就不担心兵将们会造反?”

    司马懿拱拱手,“对心怀忠义的将士们来说,这些制度并不会造成麻烦,由于家眷被转移到了腹地,远离战争,将士们倒也不必再担忧亲人的安危,反而可以在战场上无所顾忌。”

    “至于那些意志不坚定的人,这套制度也算帮助将士们坚定自己的意志。”

    廖化对司马懿的说法非常反感,靠着胁迫和反人性的制度,去约束、逼迫将士们死战,在短时间内或许会提高士兵们的战斗力。

    而且,这种人质制度只能当做权益之计,从长远角度来看,魏军兵将受到压迫,沦为战斗机器。

    最终的结果,只会让百姓们谈兵色变,优秀人才拒绝参军,部队失去新鲜血液,战斗力大幅下降。

    廖化正准备反驳,这一次,司马懿却开口提问了,“廖将军,贵军还没有彻底收复荆州,你便北上襄阳,这次行动,究竟是经过了关将军的授意,还是廖将军你的主意?”

    廖化:“关将军让我自行决断。”

    司马懿瞪大了眼睛,“将军这次北上襄阳,居然没有得到关将军的批准?”

    廖化点点头,“没错,关将军对我非常信任,所以,愿意把决定我军未来的大任交给我处置。”

    “先生是聪明人,难道说,我军不动手,你们就不会南征了吗?”

    司马懿并没有正面反驳,“廖将军也别怪我多嘴,关将军或许对你进行了承诺,但是,空口无凭,你有没有想过,我军将士产生怒火之后,一旦贵军战斗失利,时候追责的时候,谁会承担这份责任。”

    对于司马懿的这些离间话余,廖化哈哈一笑,开始转移话题。

    廖化和司马懿开始谈论起风土人情,请教了魏国的豪族。

    尽管是闲谈,廖化却依旧对司马懿保持了足够的戒心,廖化也明白,对方在问答的过程里同样百般提防。

    在两人的谈话中,时间飞速的过去。

    襄阳的城门终于打开了,那名曾经被廖化派进城里下最后通牒的汉军士兵,飞马出城。

    廖化和司马懿两人不约而同停止谈话,目光盯着赶过来的汉军骑兵。

    骑兵来到廖化身边,声音里夹杂着兴奋,“廖将军,魏将决定投降了,他让我转告将军,待会儿他将亲自带兵出战。”

    拱拱手,廖化望向神色冷峻的司马懿,“我还有一些军务需要处置,请先生下去休息,咱们襄阳城内再见。”

    司马懿无力的拱拱手,他是个聪明人,没有多费口舌。

    廖化立即下令,集中麾下所有会骑马的士兵。

    击败牛金的时候,汉军缴获了魏军大量马匹,很多马匹可以直接使用,因此,战后汉军的骑兵力量不降反升。

    骑兵快速完成集结,分成四组,其中一组由廖化亲自统帅。

    过了没多久,襄阳西门打开了,一队魏军兵将正在出城。

    等到敌人离开城门,廖化立即命令骑兵们朝着城门冲了过去。

    魏军兵将的反应慢了一步,除了呵斥,并没有做出其他反应。

    就这样,魏人放任汉军接近,却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行动。

    骑兵快速到达城门,汉军开始分兵,廖化的那一组将士迅速围住了出城投降的魏将。

    另外三组骑兵则趁势入城,控制城门,避免敌人反悔。

    看着廖化,为首的魏将脸色很复杂,四分惊恐,三分怀疑,两分愤怒带着一分不可置信。

    魏将语气很谦卑,“廖将军,贵军使者曾经跟说过,您亲口承诺,只要开城投降,我就可以保住性命,廖将军向来有信义之名。”

    廖化轻轻一笑,”将军不必恐慌,我派人接管城门,是为了避免将军被麾下人出卖。”

    “你放心,我既然承诺过会保证你的安全,那就不会食言。”

    魏将的脸色不断变化,最终,他还是决定投降。

    解除了面前这伙魏军骑兵的武装,廖化看向身边的成何,“你立即派人传令,要求苏由押解俘虏立即进城。”

    “通知丁奉统帅麾下兵马,在魏军搭建浮桥的位置布防,让将士们做好打硬仗的准备。”

    说完这些,廖化回头看向一脸懊恼的魏将,“请将军在前引路,带我进城吧。”

    ……

    两军将士,正在汉水南岸进行攻杀。

    夺下襄阳城之后,廖化立即放回了司马懿,想通过襄阳易手这个情报,打消魏军的南下意图。

    只不过,司马懿坐船回到北岸之后没过多久,魏军便加快了搭建浮桥的速度。

    甚至于,整个浮桥还没有彻底完工的时候,魏军的骑兵们就已经开始下马,轻装部队游泳过河。

    气温暖和,水位也不高,魏军抢渡的阻力倒也不算大,许多体格健壮的魏军将士提前下水,朝着汉军攻杀了过来。

    汉军在汉水南岸进行了简单的布置,丁奉约束好汉军将士,死守防线,并没有下水攻击。

    然而,魏军一旦试图登岸,便会立即遭受汉军的攻击。

    敌军在水里,汉军在陆地上,魏军想要佯攻汉军的防线原本就有些难度。

    再加上,汉军将士斗志高昂,战斗力较强,因此,直到廖化安排好襄阳城的军政之后,统帅骑兵赶到河畔,魏军依旧没能取得登陆阵地。

    魏军的确还有其他后手,正面战场没有取得突破,汉水南岸的西侧区域,却突然冲出了一队人马。

    来人都是魏军突骑,来势汹汹,冲击汉军侧翼。

    丁奉派出了预备队,挡住了这支敌骑的进攻。

    为了摸清楚魏军骑兵现身的原因,廖化告别丁奉,统帅骑兵绕开战场,沿着汉水往西侧迂回。

    行军路上,汉军骑阵击败了多股试图支援战场的魏军骑兵。

    很快,廖化找到了魏军骑兵过河的真正原因。

    一些樊城的运粮船正在河道上往返,调运骑兵。

    这支南下的魏军骑兵,确实得到了樊城守军的支持。

    廖化没有迟疑,立即统帅骑兵冲击,冲散了少量刚刚登岸,正在集结的魏军骑兵。

    留下部分骑兵,沿着汉水巡视,避免敌军骑兵利用船运登陆,指派斥候进行侦察之后,廖化布置人马,侦察魏军动向,避免敌军再度发起突袭。

    截断了魏军的侧翼支援后,廖化重新返回浮桥位置的战场。

    配合丁奉部汉军,夹击了那支偷袭的魏兵,重新维持住阵线。

    魏军虽然有一些运粮船,但是,这些船只的数量太少,不足以运送足量兵马参战。

    魏军的主力想要渡河,最好的办法还是顺着浮桥,指派步兵南下。

    汉军只要阻挡住魏军渡河,就可以成功守住防线。

    魏军无法使用船只调兵,仅仅依靠步兵攻坚,难度很小。

    汉军逐渐掌握了战场的主导,原本被魏军冲乱的阵型也趁机恢复正常。

    汉军处于绝对优势中,如果战事继续持续下去,魏军必败无疑。

    一阵急促的鼓点声响起,魏军开始调整作战策略。

    浮桥上的魏军士卒似乎得到了命令,纷纷跳下水,会水的将士朝着汉军阵地游了过来,不会水的兵将也仅仅拽着浮桥的一角,避免沉入汉水中。

    一些背负着浮木和木板的魏兵开始登上浮桥,朝着南岸冲了过来。

    到达浮桥的尽头,这些士兵立即取下身上的漂浮物,进行铺设。

    魏军的鼓声变得急躁,大批魏军步兵杀上浮桥,冲向南岸,汉军却丝毫不为所动,稳定住阵型,对来犯魏军进行坚决反击。

    双方尽力厮杀,魏军却始终没有取得突破。

    魏军的攻势逐渐减弱,过了一段时间,鼓声停止,北岸响起金声。

    那些已经冲上南岸的魏军将士纷纷转身,向北逃亡。

    汉军将士并没有下水追击,甚至没有放箭,坐视敌人撤走。

    直到魏军彻底离开战场,廖化才在留下监视兵力之后,命令将士们收兵回营。

254、曹丕野心

    得到曹仁的军报后,曹丕并没有立即会见群臣,而是单独召见刘晔。

    曹丕语气略带不满,“你跟司马懿向我反复保证,短时间内,荆州局势不会起变化。”

    “我相信了你们,这才搁置了御驾亲征的计划,还听从你们的建议,配合曹仁下了一份手书,通知大军按兵不动。”

    曹丕连连摇头,“蜀军如今已经攻克江陵,掌握了荆州战事的主动权,咱们再不出兵,恐怕只能坐视蜀军拿下荆州。”

    面对曹丕指责,刘晔并没有慌张,拱手作揖,“陛下不必担忧,问题不大,局势还在咱们的掌握中。”

    “如果我军过早南下,蜀军必然不敢深入荆州腹地,现在,蜀军确实攻下了江陵,但是,为了降低江东军的影响力,避免产生动乱,蜀军需要分散兵力,耗费大量时间,才能稳定荆州局势。”

    刘晔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我军南下的时候,敌人必然舍不得丢下江陵,蜀军只能兵分两路,分别对抗我军和孙权。”

    “所以,蜀军攻下江陵,对咱们来说,反而是件好事,不仅削弱了江东军兵力,还导致敌人处境更加艰难。”

    曹丕怔怔的看着刘晔,虽然他不是很懂,为什么蜀军攻克江陵,会使敌人变得更弱。

    曹丕明白,在强词夺理上,自己战胜不了刘晔。

    曹丕有些不满,“我刚刚下诏,通知曹仁按兵不动,这还没过几天呢,曹仁就执意请战,而且,我的这位叔叔居然先斩后奏,已经派兵朝着襄樊进军了。”

    “司马懿同样给我送回了一封书信,希望我同意车骑将军的请求,补一份下令出兵的诏书。”

    曹丕:“朝令夕改对我的威望有影响,但是,我决定采纳他们二人的建议。”

    “司马懿不在我身边,传信任务只能交给你来负责,记住,快去快回,一定给我带回最准确的情报。”

    刘晔拱拱手,接下这份任务,但他没有立即离开,开口说道:“江东使者诸葛瑾,进城一段时间了,前几天,他来到我的府上,想要见我,我当时称病,把他打发走了。”

    “诸葛瑾终究是孙权的使者,他的目的,是为了寻求我军支援,陛下真的不想接见他吗?”

    曹丕的嘴角浮现起一丝坏笑,“急什么,再晾他几天,蜀军报复的是江东,急着求人的是孙权,不是我。”

    曹丕换了一副表情,“江东军想要做什么,我闭着眼睛都能猜出来,他们无非就是想大谈蜀军的威胁,希望我军早日南下。”

    “哪怕咱们已经开始出兵了,也不能让吴人觉得,咱们的南征就是理所应当的,必须让孙权吐出点好处。”

    刘晔点点头,“陛下说的极是,孙权虽然上表归顺,却在质子一事上却百般拖延,毫无诚意。”

    “咱们不如利用这个机会,把质子的事情彻底给谈成。”

    门开了,一名侍从进入房间,向曹丕请示,“陛下,车骑将军那边,又派人送上了紧急文书。”

    曹丕眉毛上挑,荆州那边传来的情报,都不会是什么好事。

    侍从把文书送到曹丕手边,曹丕立即拿起阅读。

    刚开始,曹丕还能保持风度和冷静,到了后来,他的手开始发抖,最后,他直接把文书摔在了桌面上。

    曹丕破口大骂,“废物,都是废物。”

    随从被曹丕的震怒吓坏了,连忙伏低身体。

    刘晔却并不害怕,相反,他迅速向曹丕走了几步,询问道:“发生了什么?”

    曹丕恢复冷静,有些不满,“曹仁无能,给我把襄阳城丢了。”

    刘晔同样明白襄阳城的重要性,声音有些沙哑,“消息可靠吗?”

    曹丕挥了挥手中的文书,“你自己亲眼看看看吧。”

    刘晔捡起公文,立即开始阅读。

    曹丕的语气很不满,“我给曹仁的任务,是加强襄阳和樊城的城防,他倒好,把任务交给部将处理,就在南阳停住不前了。”

    曹丕继续开口,“偷袭襄阳城的蜀将,就是害死夏侯尚的廖化。”

    曹丕叹了口气,“我早就说过亲征,但你们却一直反对,如果咱们早点出兵,也许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闻声,刘晔停止阅读公文,吃惊的抬起头。

    曹丕依旧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喃喃说道:“没错,等我带兵亲征,先收复南郡,再夺取荆州,实现父亲未完成的统一大业。”

    刘晔轻轻咳嗽了两声,“陛下,亲征的事情,是不是再和满朝文武商量一番,即使要出兵,也应该进行更完善的准备。”

    “大军南征,兵马需要集结,钱粮需要筹措,就连武器装备,也得需要进行调拨和配发。”

    曹丕点点头,“你说的没错,所以,咱们不能等了,我立即派人安排。”

    “亲征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你立刻回府,安排好家事,然后,快速前往荆州,打探清楚前线局势之后,再快速回来复命。”

    刘晔依旧不甘心,开口劝道:“陛下三思啊。”

    曹丕的语气变得严厉,“刘子扬,你还敢抗命不成。”

    尽管曹丕心眼很小,又记仇,但他对身边的亲信一向不错。

    刘晔屡次顶撞自己,曹丕却始终没有怪罪,但那并不等于曹丕就对刘晔没有意见。

    统一天下的美梦即将实现,刘晔却给自己泼冷水,这让曹丕很不爽。

    刘晔依旧没能看清形势,还在开口劝说,“曹仁将军身经百战,由他负责荆州战事,我军即使不能大胜,也不会失败。”

    “陛下没有统兵经验,能力恐怕还不如孙权,御驾亲征,一旦有个闪失,那该如何是好?”

    刘晔没有看到曹丕逐渐变黑的脸色,继续开口,“大魏兵马能征善战,陛下只需为将士们提供好足量的后勤支援,车骑将军必然可以胜任军务。”

    “如果陛下执意参与南征,我建议,您可以在南阳驻兵,前线战事,依旧由曹仁将军负责,战事顺利,陛下也有统筹全局的功绩……”

    曹丕的眉毛不断上挑,“你累了,下去休息吧。”

    “我没有……”

    “不,你累了,来人,送刘侍中下去休息。”

    刘晔还想再说两句,随从赶紧上前,摆出一个手势,指了指正门,“刘大人,请……”

    刘晔一副欲言又止却又无可奈何的模样,只能离开。

    看着亲信缓缓离开的背影,曹丕无力的叹了口气。

    刘晔很聪明,还喜欢卖弄聪明,但是,他不擅长察言观色,做人又锋芒毕露。

    原本曹丕兴致勃勃,刘晔的一番打击,彻底败坏了兴致。

    看着门外,曹丕大声说道:“来人,宣诸葛瑾觐见。”

    ……

    曹丕一脸的热情,“实在不好意思,军政事务太多了,忙不过来。”

    “镇西将军曹真统帅雍凉精锐大破羌胡联军,辽东太守公孙恭又派使者入朝拜贺,如果有怠慢先生的地方,请见谅。”

    诸葛瑾拱拱手,“陛下日理万机,威信遍布四海,百忙之中接见外臣,已经是一份殊荣了。”

    “可恨那伪汉刘备,擅起刀兵,质疑陛下的权威,因为一己私利,致使生灵涂炭。”

    曹丕本想给诸葛瑾一个下马威,没想到,对方非常上道,专门拣曹丕喜欢说的话来讲。

    曹丕感慨万分,如果刘晔能有诸葛瑾的一半会说话,那么,他的心情会美丽很多。

    曹丕倒也不是一个全无城府的年轻人,诸葛瑾夸自己的目的,还是为了讨好自己,替江东军请求援兵。

    曹丕故意板起脸,“诸葛先生,我等吴王世子已经等了很久,但是,你们始终以各种原因拒绝,莫非,孙权根本就没有诚意,所有的承诺都是虚假?”

    诸葛瑾连连行礼,“前段时间,世子偶遇风寒,身体不适,这才耽误了,这次北上,世子跟我一同离开武昌,外臣快马疾行,所以先见到陛下,相信再过几天,陛下就能见到世子。”

    曹丕对诸葛瑾的答复很满意,他并不看重那名吴王世子,他只需要一个人质。

    曹丕点点头,“诸葛先生可以放心,我会通知沿途官吏,一定保证世子的安全。”

    曹丕停止在质子问题上继续牵扯精力,开始转移话题,“我看过荆州前线送回的战报,吴王实在太不小心,江陵重镇竟然也能让蜀军夺走,蜀军已经深入南郡腹地,兵锋势不可挡。”

    诸葛瑾叹了口气,“没错,蜀军集结重兵进入荆州,似乎有夺取整个荆州八郡的姿态。”

    诸葛瑾继续说道:“蜀军夺取南郡之后,必然还会转攻襄樊,希望陛下立即派兵南下,咱们联手抗敌。”

    曹丕并没有顺着诸葛瑾的话往下讲,“孙权偷袭了荆州,刘备即使想要报复,那也先打贵军,似乎没有必要快速派兵南下。”

    诸葛瑾态度虽然恭谨,语气却毫不客气,他开口说道:“将军认为,蜀军攻下荆州的第一威胁,是我军吗?”

    “关羽统兵北伐的事情,过去了还没几年呢。”

    曹丕:“在先生面前,我也就不说假话了,吴王让我兴兵南下,总需要给出一点诚意吧。”

    诸葛瑾盯着曹丕:“吴王愿意让世子北上,这已经表现出诚意了吧。”

    曹仁不会被诸葛瑾装傻充愣就蒙混过去,他开口说道:“世子的事情,是在蜀军东征之前,已经达成的共识,这事不必再提了。”

    “我需要谈的,是荆州的战后分配,先生应该也明白,大军一动,各项物资的损耗和需求非常大。”

    诸葛瑾拱拱手,“陛下放心,吴王承诺,只要魏军助我军夺回南郡,我方将会给魏军提供三万人的粮草补给,一旦出现战损,我军也会给予补偿。”

    三万人的开支并不是一个小数目,魏军如果一路南下,杀到荆州,沿途的非战斗损耗,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曹丕却认为吴人的让步远远不够,他摇了摇头,“我并没有从你的这番话里看出吴王的诚意。”

    “南郡大多已经沦陷,这种时候,吴王想借用我军兵马击败蜀军,重新夺回南郡,天底下可没有这样的便宜事。”

    诸葛瑾再次做出让步,“只要能够击败蜀军,夺回失地,我军将会集结重兵,帮助魏军收复上庸,为徐晃和夏侯尚两位将军报仇。”

    曹丕呵呵一笑,“吴王确实没有诚意,如果我军集结重兵到达荆州,那么,根本不需要江东军的协助,仅仅凭借着我们自己的实力,就可以夺下上庸。”

    诸葛瑾的面色平静,似乎对曹丕的拒绝早就有所准备,“按照陛下的意思,我军需要怎样表现出诚意?”

    曹丕没有诸葛瑾更能沉得住气,直接暴露了底线,“我军重兵南下,目的是帮助吴王击退蜀军,但是,南郡必须归我曹魏所有。”

    诸葛瑾摇了摇头,“南郡地势险要,距离吴都武昌太近。”

    曹丕摊开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吴王似乎不信任我啊。”

    诸葛瑾连忙解释道,“陛下这句话说的很没道理,吴王愿意送出自己的亲生骨肉,这足以说明诚意。”

    曹丕没有丝毫让步,诸葛瑾再次开口,“如果陛下想要南郡的土地,江陵城可以交给陛下,但是,我军需要留下夷陵。”

    “这也是我军的最后底线,如果陛下觉得做不到,那么,吴王只能自行想办法解决战事了。”

    诸葛瑾的表情看上去很诚恳,“我军占据夷陵,可以帮助陛下挡住蜀军的复仇。”

    曹丕自认看透了诸葛瑾的想法。

    诸葛瑾执意要留下夷陵,恐怕也不单单是为了从南郡中保留一座重镇。

    吴军守住夷陵,就会给魏军西进伐蜀制造麻烦,带来风险。

    只要夷陵在东吴手上,江东军就可以从侧翼对江陵造成威胁。

    魏军想要南下武陵和零陵,也会困难很多。

    曹丕并不清楚,诸葛瑾是否重视和曹丕之间的约定,但他明白,一纸约定并不会约束魏军的行动。

    至少,诸葛瑾承诺了让出江陵,魏军可以名正言顺的南下。

    而且,达成共识之后,也可以哄骗江东军反抗到底,继续和蜀军作战。

    曹丕心中的最好结果,就是蜀军攻破夷陵,再度削弱江东军的兵力。

    那时,魏军骑兵将势不可挡,全力南下,连克江陵夷陵之后,大军顺势夺取长沙和零陵两郡,让魏国旗帜飘荡在整个荆州。

    曹丕对脑海中勾勒出的这个画面非常满意,他的嘴角不自觉浮现起微笑。

    诸葛瑾提醒道:“陛下?”

    为了避免尴尬,曹丕轻咳了两声,“就这么定了吧,江陵归我,夷陵交给吴王,贵军为我军提供南征的部分粮草辎重。”

255、襄阳战起

    时间进入八月。

    汉魏两军依托襄阳和樊城,隔着汉水对峙。

    站在襄阳北城城楼上,廖化俯瞰起汉水。

    视野不算清晰,仔细看过去,却能清楚看到樊城外的兵力调动。

    廖化感慨万分,如果守卫襄阳的魏将能在投降之前保持理智,仔细观察汉水北岸的局势。

    或许,就会发现魏军援兵的调动,也就不会选择投降了。

    这段时间,魏军步骑队伍陆续到达樊城。

    似乎是为了耀武扬威,每一支魏军到达战场后,都会赶到汉水边,摇旗挑战。

    从示威兵力规模和番号上判断,魏军在樊城下可能集结了超过五万人的大军。

    当然,廖化并没有完全被敌方展现出的兵力给吓到。

    魏军的五万大军未必是实数,如果廖化统帅魏军,他完全可以通过来回调动兵力的方式,来营造出一种兵马实力庞大的氛围。

    魏军并没有选择全力进攻襄阳,敌军的一支主力留守城外。

    期间,敌人利用小船,往汉水南岸进发,运送斥候。

    汉军抓捕了不少魏军斥候,却终究没能留下所有人。

    敌人很可能已经打听到了汉军许多情报。

    对于汉水北岸的敌情,廖化丝毫不了解。

    汉军没有渡河攻打樊城的计划,廖化倒也不需要拿士兵们的性命去冒险。

    因此,汉军在襄阳和汉水岸边进行了布防。

    襄阳战场上,汉军的战兵数量超过了一万。

    两军对峙的这段时间,关平带兵北上襄阳,配合廖化,组织防御。

    詹晏也在到达麦城,接管城防之后,派出部分士兵,支援襄阳。

    汉军重兵防守襄阳城,警惕魏军渡河南下,但是,廖化的关注重点,一多半都放在江陵和夷陵两地。

    由于廖化归关羽节制,夺取襄阳后的第一时间,他就派人向关羽报告了战情。

    得到汉军的捷报,关羽的反应是大喜。

    夺取襄阳,汉军的确挑衅了魏军,然而,不论是战略意义,还是战术价值,襄阳都比麦城更重要。

    汉军不战而胜,牛金辛苦修筑的坚城也拱手让给了汉军。

    和襄阳的情况差不多,汉军虽然夺取了江陵,却并没有遭遇江东军的反扑。

    江东军余孽除了组织几次失败的叛乱密谋和刺杀计划之外,并没有给汉军的统治带来太多阻力。

    没有阻力,并不代表没有麻烦。

    攻打江陵的时候,江东军为了给汉军制造后勤压力,在江陵附近,施行坚壁清野策略。

    这个策略带来的麻烦,一直持续到战后。

    百姓们留在江陵,对资源造成极大损耗与浪费,各类物资的价格,也在不断攀升。

    为了保证百姓的生存,让江陵恢复原有秩序,汉军在江陵各个城区设置放粮区域,救济百姓。

    可以说,汉军一多半的精力,都用在了遣返百姓上。

    受到朱然坚壁清野策略的影响,江陵城里集中了大量百姓。

    撤入江陵的时候,许多百姓的随身物资在路上遗失和毁灭。

    随着战事的持续,整个江陵地区,都面临着物资紧缺的难题,尤其是粮食问题,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死。

    为了鼓励百姓们出城返乡,汉军不得不拿出另一部分物资,无偿赠送给百姓。

    除了物资上的援助,汉军还派出一些士兵,执行护送和引导任务。

    确保返乡路上,那些老弱百姓,不会受到健壮者的欺凌。

    汉军的某些队伍,还帮助那些没有生存能力的百姓搭建房屋。

    东线事务很琐碎,却终究没有出现过大战。

    从夷陵返回的使者很快带回消息,廖化惊呼庆幸。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汉军长驱直入,先后夺取了襄阳和樊城,同时,重兵围困夷陵。

    按理说,荆州局势并不应该出现反复。

    尽管刘备在之前的马鞍山战斗中负伤,但是,汉军军中并不缺少精兵良将。

    刘备养伤期间,汉军充分发挥出局部战场兵力优势,对夷陵展开进攻,江东军外围据点纷纷陷落。

    在拆毁全部的烽火台与哨所之后,汉军对夷陵城外的江东军营地,展开总攻。

    攻势很顺利,汉军轻松突破江东军的防御,夺下大营。

    营地里的江东军大半被俘,只有少数幸运儿逃回城里。

    汉军都督赵融统帅少量汉军,在夺取的城外大营中驻扎,吴班带领部队,打造起攻城器械。

    变故发生在夜晚,汉军没想到,江东军在营地隐蔽位置设置了地道,只等夜晚一到,敌军突然现身杀出。

    突袭的江东军迅速杀败了赵融的部队,赵融也死在乱军之中。

    不仅如此,敌人还救下了白天战事中被抓捕的俘虏们。

    夷陵守兵趁机打开城门,配合城外的江东军,共同作战。

    两支军队一鼓作气,杀入营地,摧毁了江东军守兵,这才导致局势出现变化。

    原本,汉军攻克了江东军大营,应该是一件大喜事。

    但是,破营的当天晚上,江东军利用埋藏在城里的地道,发起反击。

    江东军杀出城外,对汉军展开突袭。

    汉军没有防备,继赵融之后,吴班也被江东军杀败了。

    江东军兵分两路,一路焚烧汉军攻城器械,另一路,直接进攻汉军大营。

    在之后的作战中,江东军杀散吴班,击败陈式,奇袭部队一度杀到刘备嫡系白毦兵身边。

    直到赵云统帅的后军及时出现,刺死了江东军将领刘阿,这才稳住战局。

    意识到继续进攻没有机会了,吴军开始收兵回城。

    进城之前,江东军没有忘记那座城外大营,在营地里放了一把火,彻底摧毁了这座大营。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廖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廖化使者赶到夷陵城下的时候,正好遇到了江东军的突袭。

    廖化的使者根本没能见到刘备,很快便匆匆返回。

    这场夜袭,是陆逊最后一次反败为胜的机会。

    如果夷陵战局让陆逊翻盘了,那么,关羽和廖化这两支部队就断绝了蜀地的增援,蜀军将会失去难得的优势。

    没等廖化派出第二拨使者,成何来到他身边,通报汉军使者到来的消息。

    使者是马良,城墙上人多嘴杂,不是说话的地方,廖化直接把对方引到府衙。

    廖化关切道:“夷陵战况怎么样,听我的人说,江东军在夷陵战场发动了一场夜袭,我军损失极大?”

    马良的脸色很沉重,“江东军发起突袭的时候,众将士拼命死战,陛下受了点惊吓,幸好没有受伤。”

    “这一次敌军的突袭,让我军损失惨重,都督赵融战死,都督辅匡伤重流血而亡,兵马伤亡和失踪总人数高达千人。”

    马良咬牙切齿,“这个大仇,不可不报,我军将士铁了心,准备复仇。”

    “江东军同样损失惨重,将军刘阿被赵云将军杀死,兵马损失高达数百人。”

    汉军遭遇江东军偷袭,损失极大,将士们的士气,倒也没有出现动摇。

    江东军的偷袭,虽然给汉军造成了重创,但是,敌军没能趁胜追击,给了汉军可乘之机。

    江东军烧毁了城外大营,退向城中,并且,堵塞住了地道。

    这就导致,汉军对夷陵的攻城,变得很艰难。

    马良这次来到襄阳的目的,倒也不全是为了巡视城池。

    马良的语气开始变化,“将军夺取襄阳的消息传到夷陵军中,陛下非常高兴,他还说,你不愧是他看好的后起之秀。”

    听完马良的这番话,廖化总算松了一口气。

    襄阳城是荆州的北部重镇,夺取城池之后,将士们毫无疑问,开辟了第二战场。

    刘备的一句玩笑话,等同于把这件事情给翻了过去。

    马良变换了一种表情,“主公说了,襄阳之战打的好,打出了我军的威风。”

    “主公同样也说了,现在我军的关键目标,在于巩固江陵的战果,夺取夷陵,控制住南郡。”

    “大军暂时没有余力北上援助,陛下希望将军能够守住襄阳。”

    “哪怕敌人继续南下,那也无所谓,控制住襄阳,也就威胁到了敌军南下的粮道。”

    “无论什么时候,襄阳都不容许有半点闪失,尽量把敌人挡在南郡之外。”

    廖化的神态很坚定,“你可以放心,我军在襄阳内外布置了多重防御。”

    “只要敌人敢渡河进攻,我就会采取坚决措施,进行打击。”

    马良大笑了起来,“如果其他人跟我这么说,我会以为他在吹牛,廖将军却不一样,我相信你有兑现承诺的能力。”

    马良的神态轻松了很多,“你需要我做什么,有什么话带给陛下吗?”

    廖化叹了口气,“襄阳地处抗魏一线,缺兵,缺粮,缺钱,但是,夷陵战场更重要,更需要人员物资,这些困难,我军可以努力克服。”

    “如果你真要替我带一句话,那就希望你告诉陛下,我一定会保证守住襄阳城。”

    廖化准备送客,马良却选择了拒绝,“我已经很久没有回到襄阳城了,廖将军不准备带我进城里去看一看?”

    马良并非真的想在百忙之中散步,他必然想亲眼见证襄阳城的防御情况,检查仓库中的后勤物资。

    廖化伸出手,做出一个“请”的手势,准备引导马良离开府衙,巡视城里的要害。

    一名汉兵急匆匆的走进房间,他说道:“廖将军,魏军准备渡河了。”

    看向马良,廖化的语气依旧平静,“战事即将开始,我准备去一线观察。”

    廖化叮嘱成何,“你带马先生看一看咱们缴获的襄阳存粮,清点仓库中的军器。”

    交代完毕之后,廖化立即带领身边卫兵,赶到汉水边缘。

    ……

    魏军在原有浮桥的基础上,又新加了三座浮桥。

    河边停靠了一些临时完工的小木船。

    这些船只太小了,没有办法当摆渡船使用,想必是魏军制造浮桥的半成品。

    一旦魏军决意渡河,浮桥将会迅速搭建完毕。

    河的对岸,大量魏军步骑兵将已经做好准备。

    廖化看向丁奉,“做好准备了吗?”

    丁奉点点头,“放心,石子和竹竿都已经准备妥当。”

    丁奉所说的石子,是汉军在襄阳附近拾取并集中起来的小型石块。

    只要能把这石头在关键时候倾洒到岸边,登岸的魏兵稍不注意,踩中这些石子,就会迅速摔倒。

    除了这些石子,汉军还在水边放置了大量石块。

    敌军贸然展开登陆进攻,一旦落水,很容易被石块划伤。

    石块和石子都是用来破解敌军登岸的利器。

    竹竿的作用更加简单粗暴,阻止魏军铺设浮桥,在河岸和浮桥之间,留下一段水面。

    除了这些准备,汉军还在河岸边胡乱堆放着各类木栅栏。

    这些东西可以在敌军发起突袭的第一时间,部署起一道临时防线。

    不仅如此,汉军还在岸边集结了一些会水的士兵,必要时刻,这些将士们会下水战斗。

    而且,汉军把弓箭手集合成军,除了携带起足量箭矢之外,士兵们身边还有大量引火物。

    远处的魏军开始行动,部分士兵背负着木板和物料,登上浮桥。

    另一部分魏兵划着木船,朝着浮桥末端驶来。

    这些魏兵,就是为后续部队打开进攻通道的先头部队。

    大概是为了掩护铺设浮桥的部队,敌军那些放置在岸边的投石车开始咆哮。

    石弹在天空中飞舞,朝着汉水南岸砸了过来。

    大多数石弹无力的落下,激起水花,甚至部分石弹砸到了浮桥上。

    投石车的威力很小,但却提高了魏军先行部队的士气。

    已经登上浮桥的魏兵们,开始使用木板架设浮桥。

    丁奉给廖化行了个礼,随后,下去指挥部队。

    等到敌军士卒接近,汉军开始使用火箭,进行射击。

    和魏军的投石攻势差不多,汉军的箭雨同样伤害很小。

    矢箭即使没有射空,落入水中,也被敌兵身后背负的木板轻易阻挡。

    少数起火的魏兵直接跳进了水里,灭火之后再爬上浮桥。

    汉军的火箭射击虽然用掉了大量矢箭,效果却并不理想。

    丁奉叫停了弓箭手的攻击。

    等到敌人更近一步,汉军改用长枪或者竹竿,阻挠魏军铺设浮桥。

    就这样,魏军始终没能把浮桥架设到岸边。

    过了一会儿,汉水北岸响起隆隆鼓声。

    廖化喃喃自语道,“开始了。”

256、汉水之战

    伴随着隆隆鼓声,魏军战兵开始登上浮桥。

    敌人似乎没有进行过战斗规划,轻装、重甲步兵同时上阵,就连一些骑兵,也跳下战马,牵住马匹踏上浮桥。

    针对魏军可能采取的攻势,汉军却提前有过应对计划。

    一线将士继续和魏军铺设浮桥的队伍交战,后方的二线部队开始在险要位置竖起木栅栏。

    栅栏的数量有限,将士们仅仅在重点区域进行布防,并没有进行全面设防。

    手持长枪的战士们在栅栏后方列阵,他们随时可以从栅栏的缝隙刺出长枪,反击上岸的魏军。

    栅栏之间预留了不少通道,必要时刻,前线部队可以从这里后撤,汉军二线部队也可以诱杀贸然突进的敌人。

    汉军的布防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留下适宜阻击的兵力坚守一线之后,部分将士开始有条不紊的后撤。

    和汉军的游刃有余相比,魏军的进攻却出现了大问题。

    问题出现在骑兵身上,尽管骑兵们牵着战马,一同走上浮桥。

    然而,空中矢箭横飞,不时有火箭落在浮桥的桥面,导致战马受惊。

    马匹本就胆小,它们又不具备人类的纪律性。

    在本能的影响下,很多马匹停滞不前,部分受到惊吓的战马,直接横在浮桥表面。

    浮桥并不宽,马匹们受惊之后,影响了魏军的通行效率。

    意识到战机出现了,廖化派人通知丁奉,招呼弓箭手,向敌人浮桥上的骑兵们进行射击,试图让现场变得更混乱。

    魏军骑兵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步兵的登陆同样面临很大的困难。

    在汉军的干扰下,魏军的先行部队没能铺设好浮桥,步兵们虽然冲到了浮桥尽头,却不得不跳下浮桥,泅水渡河,对汉军发起仰攻。

    衣物浸水之后,变得异常沉重,那些身着重甲的将士们,面临的处境更困难。

    一些士兵误踩了水底的石头,腿部受伤,失去作战能力。

    很多即将脱离水面登上陆地的步兵,也有不少人踩在了汉军丢弃的小石子上,重新滑入水中。

    还没有正式交战,魏军的士气就遭受了重大打击,部队战斗力快速下降。

    丁奉虽然年轻,却也经验丰富,可以胜任岸边攻防战的指挥任务。

    马良突然出现在了廖化身边,开口说道:“这些魏军铁骑,也不过如此,兵力再多,都不会对咱们造成威胁。”

    廖化摇了摇头,“魏军之所以面临当下的窘境,那是因为浮桥没有彻底完工,等到敌人利用步兵,牵制住我军的注意,抢修完浮桥,那时候,战情未必会这么顺利。”

    廖化笑了笑,“你不去检查城里的物资储备,跑来战场,有个闪失,我可没有办法跟陛下交代啊。”

    马良笑了笑,“我可没有那么娇贵,这种规模的战斗,也算不得什么大场面。”

    马良抬手,指向汉水中部的浮桥,“魏军迟迟没能恢复秩序,骑兵在浮桥上造成的混乱在加剧,如果魏将不立即控制住局势,这一场攻击,只能无功而返。”

    廖化笑了笑,“马匹终究是一种牲畜,即使再忠诚,也没有办法利用人类的思维去约束。”

    “组织进攻的魏将,一定没有作战经验,所以,他才会派出骑兵参与战斗,只要魏军不能恢复浮桥的通畅,魏军的进攻,就不会给咱们造成威胁。”

    马良提出疑问,“如果廖将军是渡河进攻的指挥官,面临这种情况,你会做什么?”

    盯着战场,廖化说道:“首先,我不会让骑兵和步兵同时渡河,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我会下令将士们把马匹推入水中。”

    马良有些不解,“战马太过昂贵,把马匹推入水中,岂不是会造成财产上的损失?”

    廖化摇了摇头,“马和人不一样,天生就会游泳,尤其在浅水区,把马匹推入水里,或许有部分淹死或者受伤,但是,多数的马匹会因为求生的本能活下去。”

    “在浮桥上耽搁的时间越久,一线将士们的损失会越大,一定要在人命和马命之间做选择,我更希望保全将士们的性命。”

    廖化刚刚说出自己的判断,三座浮桥上就响起了战马的哀嚎。

    魏军骑兵们正在把战马推落水里,马匹试图反抗,但全都失败了。

    一匹匹战马跌落水中,翻起水花。

    和廖化预料的一样,马匹落水之后,立即朝着两岸奔跑。

    浮桥的桥面上没有战马做阻碍,魏军将士开始迅速通行,朝着南岸冲了过来。

    魏军搭建浮桥的将士,也已经把浮桥彻底修到了岸边,士卒不再需要下水,就可以直接发动攻击。

    敌人的攻势理顺之后,汉军一线士兵开始交替掩护着后撤。

    后撤下来的将士们退到木栅栏后方,一边休整,一边重新列队。

    严阵以待的二线汉军将士,立即补上缺口,利用长枪和木栅栏,把那些跟在汉军身后发起突击的魏军士卒拦住。

    三座浮桥上的敌人源源不断发起攻击,汉军的压力开始激增。

    魏军越来越多的步兵完成登陆,一些部队未经过整队,便杀上了战场,另一些士兵让开浮桥登陆通道之后,开始在岸边集合。

    大量魏军甲士在一面“曹”字战旗的簇拥下,出现在了汉军南岸,魏军大将似乎来到了一线,指挥战斗。

    面前的战事激烈进行着,汉军斥候也不断从两翼折返,向廖化汇报平安。

    这一次的阻击战,汉军吸取了魏军利用河道和摆渡船渡河的教训,在远离浮桥的两翼分别部署了步骑兵力警戒。

    一旦发现魏军故技重施,再次使用船只运兵。

    这些斥候不但会迅速向廖化示警,而且,他们就近会向附近的警戒部队指挥官报告情况。

    那时候,部分警戒的步骑兵力会马上出击,对登陆魏军实施反击。

    除了两翼那些准备用来反击敌军的骑兵之外,汉军还预留了一支人数超过百人的精锐骑兵,可以随时参与到战斗中。

    汉军虽然准备充分,但是,魏军毕竟士卒骁勇,战斗力很强。

    那些手持长枪和盾牌的将士攻守兼备,在一些魏军重甲部队的带动下,魏军在汉军的多处防线上取得了突破。

    很多临时建立起的木栅栏被敌军冲倒,砍坏。

    获得缺口之后,敌军源源不断发起突击。

    汉军同样斗志高昂,廖化下令敲响战鼓,那些刚刚完成休整的部队重新投入战场,和魏军进行交战。

    两军将士展开拉锯战,短时间内,双方的实力差距并不明显。

    等到大批魏军士卒赶到前线,汉军的压力开始激增。

    魏军把汉军的阵线不断向南挤压,为了维持住阵型,前线的汉兵只能边战边退。

    廖化依旧在等,马良却有些急躁,“魏军的攻势很猛烈,我军是否应该投入预备队了。”

    “一旦魏军突破了我军的防线,那时候再调集预备队,恐怕就晚了。”

    廖化笑了笑,“请你稍安勿躁,魏军虽然攻势惊人,但是,敌军将士从北岸渡河南攻,早就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我军军阵虽然在后移,但是,丁奉还能约束住部队,将士们的阵型没有出现混乱,这就说明,一线将士还有反击队余力。”

    马良还是不理解,指了指前方的浮桥“,魏军的渡河兵力越来越多,完成休整的部队很快更快投入战场,你看,敌军已经开始分兵,朝着咱们的两翼方向进行运动,这样下去不要紧吗?”

    廖化摇了摇头,“我并不担心敌人的进攻,相反,我更害怕敌人会按兵不动,稳固阵脚。”

    马良:“将军认为,我军的预备队,什么时候可以进入战场。”

    廖化看向两翼,“等到敌军的部队彻底完成迂回,和咱们一线的部队牵扯在了一起,咱们就可以发起总攻。”

    又等了一段时间,汉军正面方向的防线已经撤出了很长的距离,敌人已经把所有用于阻敌的木栅栏拆毁了。

    廖化一声令下,将士发起全面反攻,一阵急促的鼓点声响起,两翼响起了厮杀声。

    用于警戒敌军渡河的汉军部队,开始向着浮桥战场冲了过来。

    没有等待两翼兵马赶到,廖化便集合起麾下的骑兵。

    上马披挂之后,廖化亲自统帅骑兵,朝着魏军右翼杀了过去。

    廖化担任整个骑兵军阵的先锋,将士们都跟随着他的军旗行动。

    在突击过程中,廖化的目光紧紧盯着面前的魏军军阵,他专程朝着敌军轻装士兵更多的位置发起冲击。

    汉军骑兵人数虽少,将士们的战斗力却很高。

    尽管汉军骑兵突击方向上的魏军迅速做出反应,部队们试图以枪阵对抗。

    临阵变阵,却让那些配合并不默契的魏军将士破绽百出。

    汉军骑兵直接在马上进行突破,迅速撕开了敌军的阵型。

    正面战场的汉军利用骑兵掠阵的机会,顺势发起全面反击。

    遭受冲击的魏军骑兵们迅速被被冲垮。

    廖化却没有见好就收,带领骑兵们继续冲击,哪怕马匹的速度迅速下降,汉军也没有丝毫迟疑。

    放眼望去,现场到处都是魏军步兵,此时的廖化已经不需要使用武器进行攻击,仅仅是勒住马缰,朝着魏军发起冲击,就已经让廖化耗费了全力。

    战马在人群中灵活的穿梭,廖化的眼前闪过了不少魏军步兵的脸庞,每个人都表情都各式各样。

    骑兵们在魏军军阵中肆意践踏,过了一段时间,终于冲出了魏军的军阵。

    廖化虽然身处冲锋队一线,但是,他的运气不错,身上几乎没有出现伤口。

    随从冲阵的骑兵们,很多人负伤,甚至是失踪。

    失踪者明显凶多吉少,但是,损失都是值得的,得到骑兵的这一轮冲阵,汉军正面战场将士们的压力大幅度削减,阵线又重新向着北边推进。

    廖化此时已经与接到信号,赶到战场的侧翼步骑兵马顺利会师。

    集结身边骑兵的同时,廖化接手了新到场骑兵队指挥权。

    队伍迅速重整,摆出具有强大突击能力的楔形阵,对魏军军阵发起冲锋。

    这一次,汉军的突击目的,依旧是敌军防御能力薄弱的轻装步兵。

    骑兵的任务依旧是突破,只不过,这一次汉军步兵跟在骑兵的身后,利用打出的突破口来扩大战果。

    骑兵迅速突击,很快打穿敌军军阵。

    当汉军第三次集合队伍,转身发起冲锋的时候,魏军迅速溃败了,败兵转身,逃向浮桥,武器装备散落一地。

    敌军将士在撤退的过程中太过慌乱,不少人盲目下水,导致溺水,而且,在浮桥的局部地区,由于浮桥的建造不够稳固,败兵逃亡的时候,很多地方出现坍塌,士卒直接落水了。

    汉军并没有紧跟在魏军败兵的身后追上浮桥,而是留在南岸,将那些残余的抵抗部队俘虏。

    就连魏军统兵将领的那面“曹”字旗帜,同样遗失在战场上,被汉军将士抢走了。

    汉军取得了胜利,但是,魏军主力并没有受损,敌人随时都可以卷土重来。

    下达命令,廖化要求将士们打扫战场,重新布防,拆毁部分魏军浮桥之后,廖化和马良二人回到襄阳城。

    汉军的表现让马良感慨不已,“廖将军果然身经百战,通过这一战,不仅阻止了敌人的渡河,还打出了我军的锐气,我军完全没有必要留守襄阳城和敌人对抗。”

    廖化笑了一下,“魏军进攻,我军防守,汉水太长了,以咱们现有的兵力,没有办法进行全面布防,魏军只要能在河岸上的某一处建立起立足点,后续的援兵就会源源不断的渡河。”

    “从长远上看,我军必然会退守襄阳城,我军现在需要做的,仅仅是把这个时间延长,用汉水来消磨魏军的锐气。”

    马良也认可了廖化的说法,没有继续追问,“既然咱们明知道敌人要渡河,那么,为什么不想办法指挥兵士登上浮桥,对浮桥造成更大的破坏,而是仅仅破坏登陆点附近的一小截浮桥呢?”

    廖化笑了笑,“拆除浮桥,对魏军来说影响并不大,汉水原本没有浮桥,魏军却搭建起了三座浮桥,放眼整个河道,适合设置浮桥的位置只多不少。”

    “即使破坏了浮桥,敌人也会很快进行修复,虽然耗费了敌军的体力,但同样也消耗了咱们将士的战斗力。”

    廖化叹了一口气,“而且,咱们已经摸清楚了浮桥南端的这一块阻击阵地的地形,留下这几座浮桥,敌人的攻势更容易预判。”

    廖化更担心敌人会放弃浮桥,从汉水其他位置渡河。

257、曹仁父子

    曹仁扬起马鞭,破口大骂:“你这个蠢货,我反复提醒过你,渡河之后,不能轻敌冒进,你为什么没有听我的话?”

    “如果不对你进行责罚,那么,我怎么能对得起那些死难的将士们?”

    曹泰低着头,面对指责,一声不吭。

    曹仁虽然在教育孩子,但也等于是杀鸡儆猴。

    众将噤若寒蝉,没有任何人敢出声。

    司马懿看到曹仁的表现,立即明白了,这场责罚必将不了了之。

    曹仁治军一向以军纪严明著称。

    两次统兵渡河,曹泰不但一事无成,而且,还损兵折将。

    如果曹仁真想要责罚曹泰,那么,他早就已经下命令了。

    此刻曹仁虽然举起了马鞭,但是,鞭子迟迟没有落下,这就给旁人留下了充足的拦阻时间。

    司马懿上前迈了一步,握住曹仁的手,开口劝说,“大公子已经尽力了,不是我军无能,而是蜀军太狡猾。”

    “在这两次的强渡汉水作中,大公子的表现可圈可点,正因为他做好了部署,我军才可以兵败但不崩溃。”

    听完司马懿的这番劝解,曹仁明显松了口气,放下了握鞭的手,“如果不是督军劝解,我必罚你,还不谢过司马先生。”

    曹泰同样松了口气,连忙向司马懿道歉。

    曹泰指挥的两次渡河行动,司马懿同样有参加过,所以,他对这两场败仗的了解,可比曹仁更清楚。

    第一次渡河作战的时候,曹泰得到了常雕的协助。

    所以,魏军渡河行动虽然没有成功,却也全身而退了。

    魏军第二次突袭,是由曹泰独立指挥。

    在这场战斗中,曹泰不论是调兵渡河,还是派兵布阵上,都有很大的缺陷。

    原本应该留在后阵的骑兵,被曹泰提前派上浮桥,跟随步兵同行,这就导致渡河过程中出现了混乱。

    如果不是曹仁及时通知曹泰,将战马推下浮桥,魏军可能没等渡河,就全军崩溃了。

    渡河之后,曹泰的表现不能说差,但也不够优秀。

    曹泰亲自在南岸集结部队,指挥作战。

    魏军一度把蜀军打的不断败退,但是,曹泰在进攻蜀军薄弱点的时候,竟然忘记了保护自己。

    当蜀军骑兵第三次完成冲阵,步骑大军从三个方向对魏军发起反攻的时候,魏军已经没有办法逆转败局了。

    曹泰派出了身边的卫兵,掩护前线将士撤军,但是,他却没有跟随将士们共同撤退。

    曹泰在第一时间脱掉并遗弃了妨碍行动的甲衣,在蜀军的逼近中,反向冲锋。

    为了避免跟魏兵败军争抢逃生退路,曹泰甚至还主动下水,游出一段距离之后才上岸。

    反倒是司马懿,在魏军兵败的时候,站在浮桥口,约束兵将,保持一定秩序登上浮桥。

    曹仁的声音再度响起,把司马懿的思绪拉回了现场。

    “常雕听令。”

    儒将常雕拱拱手,“听从将军调遣。”

    曹仁继续说道:“你从麾下的兵将中挑选五百死士,今晚偷渡汉水,务必在南岸夺下一片立足之地?”

    常雕没有丝毫迟疑,点点头,“是。”

    司马懿犹豫了一下,他虽然不懂军事,但毕竟要负责任,“将士们白天刚刚完成一场厮杀,军心动摇,咱们是不是应该先休整一天,等待时机更加成熟之后,再发起总攻?”

    曹仁大笑了起来,“朝堂之上,唇枪舌战,我不如你;战场之上,调兵遣将,你不如我。”

    “我军的渡河行动确实受挫,但是,常雕部将士并没有参加白天的渡河攻势,将士们的战斗力保存的较完好,蜀军却不同,他们刚刚胜利,未免会产生侥幸之心,此时正是我军全力发起进攻的最好机会。”

    看向常雕,曹仁开口道:“你的渡河位置,并非是浮桥,而是汉水下游,襄阳城东门外的位置,我会要求樊城守将赵俨全力配合你。”

    “你的任务很简单,就是死守住登陆地点,在蜀军的反攻中坚持下去,部队的援兵和物资,我都会通过水运给你送过去,为了便于防守,你在行军之前,记得拆除部分木栅栏同行,到时候,可以加快建造营地的速度。”

    曹仁补充了一句,“你的五百人只是先锋,我会努力往南岸增兵,至少增加到三千人,因此,你一定要预留出将士们登陆驻防的营地。”

    魏军从下游渡河,而且,部队水军的战斗力确实很差,存在一定风险。

    但是,蜀汉军更是一支完全由陆军组成的部队,即使夺取襄阳之后,他们获得了少量船只,也没有办法形成水军,阻挠魏军后勤运输。

    也就是说,常雕只要能在汉水南岸建立起滩头阵地,那么,曹仁的计划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尽管蜀汉军在汉水沿岸布置了大量斥候,夜间侦查的时候,视野终究会受到影响。

    只要常雕等人的行动速度够快,就可以在敌军反击之前,在南岸建立起立足点。

    渡河部队不需要进攻,只需守住防线,就是大功一件。

    安排完常雕之后,曹仁看向曹泰,板着脸说道:“曹泰,你可愿戴罪立功?”

    尽管曹仁直呼曹泰的名字,但语言中终究带着一丝爱护。

    曹泰抱拳行礼,“孩儿愿意。”

    曹仁脸色复杂,“如果这一次行动,你依然没有完成任务,那你就离开军队吧,说明统兵作战并不适合你。”

    曹泰连忙说道:“孩儿愿意立下军令状,这次行动必然保证万无一失。”

    众将士也乐意做个好人,纷纷出口劝说,希望曹仁能够给曹泰一个机会。

    曹仁点点头,缓缓开口,“为了策应常雕的渡河进攻,我希望一支部队利用浮桥夜渡汉水,进行佯攻,吸引蜀军注意,让你的将士饱餐一顿,在战场上洗刷耻辱。”

    曹仁终究还是对曹泰不放心,看向帐中的诸葛虔,说道:“你是我身边的老将,这一次,跟着泰儿一起行动,如果泰儿莽撞,希望你能多加提醒。”

    诸葛虔沉声说道:“将军放心,但凡末将有一口气在,也会保证公子周全。”

    司马懿感慨万分,曹仁这不仅给了曹泰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还让诸葛虔这样的老将跟随在左右,保驾护航,确实看出了一名父亲对孩子的关爱。

    坦率来讲,曹仁的这个部署,确实很谨慎。

    常雕和曹泰两路出兵,曹泰部发起进攻的时间或许还会比常雕部更早一些。

    一边是襄阳西侧,直面樊城魏军主力的浮桥战场;一边是襄阳东侧,看上去威胁程度并不算高的曹魏偏师。

    蜀汉军廖化必然会优先阻击曹泰,原因很简单,魏军一旦突破了浮桥战场,大军就可以源源不断顺着浮桥过河。

    常雕部即使完成了渡河,也不可能随军携带攻城器械,即使偷袭襄阳得手了,五百人的兵力也没有能力控制住襄阳。

    所以,曹泰的夜袭会增加常雕部的存活几率。

    而且,曹泰的任务并不重,和前两天相比,这一次只是为了佯攻,这也就意味着,魏军战事不顺可以随时撤走,只要吸引到蜀军的注意,就算完成了任务。

    至于作战行动是否吸引到了蜀军,还不是曹仁一句话的事。

    更关键的是,曹仁给曹泰安排了经验丰富的副将,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即使战事不利,曹泰可以体面的撤军回来。

    把常雕和曹泰安排的明明白白之后,曹仁继续开口,“王双听令。”

    面容粗犷的大胡子将领来到曹仁面前,“末将在。”

    王双的声音很浑厚,根据司马懿的了解,这名曹仁部将非常勇猛,他不仅臂力惊人,还有万夫不当之勇,使用一双铁锤,而且,会打暗器,一手流星锤用的出神入化。

    曹仁继续下命令:“你统帅一千兵马,顺着汉水西进,在上游地区筑坝蓄水,降低汉水水位,为我军渡河南下提供方便。”

    听完曹仁的部署,司马懿这才真正心悦诚服。

    曹仁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先利用曹泰帮助常雕吸引蜀军的主力,再通过常雕降低蜀军对魏军上游的戒心。

    即使常雕的行动失败,蜀汉军把魏军赶回了汉水北岸,等到王双拦河蓄水,汉水的水位大幅下降之后,魏军可以从整个河道上选取多条强渡点涉水过河。

    尽管司马懿没有独立指挥过战斗,但是,多年的观察与了解,还是让他察觉到了曹仁计划中的一个漏洞。

    只不过,司马懿作为一个外人,还是一名文人,很多事情不便随意开口。

    司马懿还在思索自己的判断是否准确,试图组织语言,诸葛虔却抢先一步开口,“属下认为,筑坝蓄水这条计策应当再进行更仔细的商讨。”

    “蓄水之后,汉水水位确实会下降,但是,这也导致了上游水位激增。”

    诸葛虔的神情愈发恭敬,“建安二十四年八月,阴雨连续下了十几天,导致汉水暴涨,溢出河岸,也给了关羽水淹七军的机会,当时的关羽军七月出兵,八月就水淹七军,他们既没有蓄水,也没有决堤水攻。”

    “现在时间已经到了七月底,即将进入八月,未必不会天降大雨,一旦汉水再度发生洪灾,后果堪忧,请将军明鉴。”

    诸葛虔的这番话很诚恳,让很多魏将动容,开始有将领应和,劝告曹仁三思。

    曹仁的眉头皱了起来,很快又舒展了开来,“诸葛将军说的很对,我军确实容易因为秋雨,遭受水灾。”

    “但是,本将不是于禁,不会犯下把兵马驻扎在低洼区域的错误,将士们渡河之后,也会在高处扎营。”

    曹仁笑着看向众将,“昔日关羽和于禁同时在襄樊之外扎营,但是,关羽军却没有损失,我军七军覆没,全怪于禁无能。”

    曹仁的这番话并不客观,正是因为他的命令,才导致了于禁驻兵在樊城北部的低洼区域,但是,他却把兵败的责任全部推给了于禁。

    于禁已经被曹丕羞辱而死,自然没有人愿意为死人得罪主帅,司马懿也不例外。

    既然曹仁胸有成竹,那么,他一定对汉水可能的决堤有所准备。

    果不其然,曹仁再次开口,安抚众将之心:“王双将军,我派你建堤驻守,可不单单是为了建造堤坝而已,一旦汉水水位出现异常,你一定立即派人提醒我,为我统兵撤出襄樊,争取时间。”

    诸葛虔犹豫了片刻,还是提醒道:“曹将军,咱们的部队可以撤离,附近的百姓也可以逃亡,但是,樊城搬不走,百姓们的财产也没有办法完全避免损失,这……”

    曹仁挥挥手,制止诸葛虔继续说下去,“打仗总会有牺牲,乱世人命不如狗,能活下去的百姓,终究有办法生存,活不下去的,未必不是种解脱。”

    听完曹仁的这番话,司马懿打了一个冷颤,他这才想起来,面前的这名魏国车骑将军,可是有过宛城屠城历史的杀神,不把百姓的身家性命当回事,倒也在情理之中。

    司马懿认为自己不能保持沉默,对方不在乎人命,他只能从别的角度进行劝解,“曹将军,樊城毗邻汉水,一旦汉水泛滥,首当其冲会遭受到水攻,城池两年前遭遇过水攻,如果汉水再泛滥,城墙很可能会出问题。”

    曹仁摇摇头,“先生多虑了,樊城既然挡住了一次水灾,那就可以挡住第二次。”

    “而且,直面汉水的,不仅仅是樊城,还有襄阳,一旦汉水泛滥,襄阳的城墙必然会出现损伤。”

    曹仁笑了起来,“如果我军不能在水灾之前攻克襄阳城,那正好可以借助这自然之力破城。”

    “等到水灾退去,我军便可以迅速南下,夺回襄阳。”

    诸葛虔再次张口:“将军……”

    曹仁有些不满,“你在教我做事?”

    诸葛虔连忙摆手,“属下不敢。”

    曹仁叹了口气,“两年前的水患,不过是一场意外,谁能想到,会连下十天秋雨。”

    “与其把注意力放在那些神秘莫测的天意上,不如考虑好如何快速渡河,收复襄阳,我听说,陛下正在调集兵马钱粮,准备亲征,你们难道希望陛下来荆州帮咱们收复失地吗?”

    诸将不再说话,包括司马懿在内的所有人,都盯紧了曹仁。

    曹仁有些不悦,“都愣着干嘛,执行军令吧。”

    众将:“是。”

258、遭遇夜袭

    汉军打赢了汉水之战,但是,廖化却没有因为这场胜利变得轻闲。

    迅速带领马良检查过襄阳城的物资储备,派人护送使者离开之后,廖化重新回到浮桥战场,安排好战后事务。

    等到所有的军务都指派下去,或者处理完成,廖化早已疲惫不堪,迅速用餐后,他立即睡了过去

    没等到天亮,廖化便被成何给摇醒了。

    廖化睡的正沉,没有立即清醒,他不满道:“如果不是有急事,请明天再说。”

    闭上眼睛,没过多久,廖化重新弹坐起来,看向成何。

    成何可不是一个不分轻重的人,廖化试探性的询问:“魏军攻过来了?”

    成何点点头,立即解释道:“没错,前线送来急报,魏军发动了夜袭。”

    “敌人两路出兵,襄阳城的东西两侧,先后出现了敌情。”

    廖化不再迟疑,迅速起身,仅存的睡意也被彻底驱散了。

    克服倦意,廖化开始更换衣物,成何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汇报,“襄阳西侧的敌情更加紧急,魏军派出大批死士,泅水偷袭我守桥部队,敌军利用浮桥,迅速调兵,已经在南岸成功立足。”

    “魏军兵力充足,沙摩柯的部队又没有完全熟悉地形,我军被敌人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从前线军报上看,情况不太妙。”

    穿好上衣,廖化安抚道:“别慌,魏军已经不是第一次强渡汉水了,我军有一套应急方案,只要援军及时赶到,魏军的突袭便会无功而返。”

    廖化并不是自大,他确实已经做好了充分的部署。

    廖化和关平二人分工明确,关平统兵防守襄阳,廖化带人对抗魏军。

    汉水之战结束后,丁奉、苏由和沙摩柯,廖化麾下最强的三支部队已经分成了三组。

    一组休整,一组防守浮桥阵地,另一组,负责担任预备队。

    三组将士的身份和职责也在不断变化。

    魏军发起夜袭的当晚,恰恰是丁奉带兵入城休整,五溪蛮接管岸边防务,苏由统帅部队担任预备队的时候。

    成何继续说道:“魏军兵马不断渡河南下,沙摩柯收缩兵力,撤到后方展开阻击。”

    “我军的防线虽然没有被突破,但是,放任魏人在南岸立足,再想把敌人撵下汉水,可就困难了很多。”

    廖化微微皱眉,“沙摩柯兵力充足,只要自己稳扎稳打,不犯错误,短时间内,我军便不会败。”

    “等到两翼执行警戒任务的步骑兵马得到战报,支援浮桥战场,我军必然可以守住防线。”

    “但是,”廖化微微皱眉,“咱们想要把魏军赶回北岸,必须立即行动。”

    成何点点头,“恐怕蛮王也是想到了这一点,才会向将军求援。”

    沙摩柯跟随廖化南征北战,战场经验丰富,但他的临机应变能力还是差了一些。

    如果守卫浮桥的将领,依旧是丁奉,恐怕汉军的防守可以变得更加游刃有余。

    战场是一支部队实力的试金石。

    魏军连续两次渡河作战失败了,这也让廖化放松了戒备。

    轮流部署汉军抵挡魏军南下,廖化的目的,也包含了练兵的意思。

    只要汉军能够打退魏军这一次的渡河强攻,五溪勇士将会增加更多的战场经验。

    魏军兵败当天,便立即发起夜袭,这确实也出乎了廖化的预料。

    由于五溪蛮不擅阵地攻防,所以,廖化特意安排沙摩柯在汉军小胜之后接管了浮桥的防务。

    从常理上判断,魏军刚刚战败,短时间内,很难发起新一轮进攻。

    利用这一段时间,五溪蛮将会适应岸边的地形。

    计划虽然赶不上变化,但是,有计划就比没有计划要强。

    至少,廖化不会手足无措。

    廖化询问道:“苏由知道这件事吗?”

    成何重重的点点头,“蛮王跟我汇报之后,我立即派人通知了苏将军,我军的预备兵力此时应该正在集结。”

    廖化点点头,苏由做事稳重,又向来可靠。

    只要沙摩柯能挡住魏军的攻势,苏由部的汉军老兵将会对五溪蛮兵的战斗力进行有效补充。

    穿好外衣,在成何的帮助下,廖化开始披甲。

    夜晚进行作战,廖化丝毫不敢大意。

    黑夜会影响廖化的视线,疲惫又会降低他的反应能力,穿着铠甲与不穿铠甲的区别,很可能就是生与死了。

    廖化继续开口,“襄阳城东的敌情,又是怎么一回事,敌军过来了多少兵马,渡河的目的又是什么?”

    成何有一丝迟疑,“天太黑,斥候没能带回准确情报。”

    “尽管并不清楚魏军的作战目的,但是,这伙魏军同样是敌人的精锐。”

    成何递过廖化的头盔,继续说道:“魏军准备充足,我军斥候部队在敌军登陆的第一时间进行了袭扰,但是,行动并不顺利。”

    “敌军不仅打退了我军的进攻,还依托汉水,扎下营地。”

    魏军的战斗力,并没有出乎廖化的意料。

    如果汉军仅仅依靠少量斥候便把魏军赶下水,那么,敌人的这场渡河突袭就毫无意义了。

    魏军在河道旁扎下大营,对汉军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

    这至少说明了魏军在短时间内,并没有强攻襄阳的打算。

    从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上分析,尽快击退浮桥战场的魏军攻势,可比消灭汉水下游的敌人更重要。

    但是,廖化也不能什么都不做,放任敌人实现目的。

    廖化喊来传令兵,下达命令,“通知丁奉,统帅麾下兵将,立即出城,反击城东的魏军,阻挠敌军扎营。”

    “我不要求丁奉一定将敌人赶下汉水,但是,他务必迟滞魏军建造营地的速度。”

    廖化的语气不容置疑,“你告诉他,我这里没有多余兵力,丁奉需要多竖火把和旗帜,做出声势浩大的模样,让魏军不能全力以赴搭建营地。”

    丁奉经验充足,麾下兵将能征惯战,由他负责下游的战事,廖化可以把兵力和注意力集中在浮桥战场上。

    浮桥战场的战情更紧急,也更重要。

    如果魏军顺利击破汉军的阻挠,杀到了汉水南岸,那么,魏军进攻襄阳城的通道将会畅通无阻。

    魏军的夜袭看上去很顺利,但是,魏军同样很难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敌军需要承担极大风险。

    夜晚意味着视野不清楚,一旦作战不利,出现溃败,败兵慌不择路,很可能会误入深水区,那时候,魏军的损失就大了。

    换位思考,如果廖化是曹军主将,并不会冒失的投入主力。

    廖化同样不敢大意,他必须全力以赴,对抗魏军的南下。

    战场上虚虚实实,原本只是骚扰性质的佯攻,随时可以根据现场战况做出调整。

    如果汉军不能给魏军造成压力,敌军完全可以追加兵力,实施全线进攻。

    魏军兵力充足,却并不具备从两个方向同时发起总攻的能力。

    两个方向的魏军没有办法形成配合,很容易被汉军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魏军这两支夜袭部队,很可能一实一虚,甚至,两路都是虚招。

    在没能掌握太多信息的情况下,廖化无法判断出敌军的准确意图。

    这种时候,廖化只能从自身去反思,针对自身的弱点进行决策。

    既然敌军不可能连夜搭建起浮桥,那么,下游的那伙魏军,威胁程度极小。

    廖化决定亲自赶到浮桥战场,亲眼确认魏军的攻势与动向。

    披挂完成,廖化离开住处,骑上战马,带领卫兵们,开始出城。

    行军路上,廖化派出大量传令士兵,集合城中各路人马。

    魏军兵力充足,并不害怕失败,可以进行多次试探。

    汉军实力弱小,输不起,廖化只能全力以赴。

    除了协防城门的兵将之外,廖化抽掉了自己所有能想到的军队,他还向关平索要援军。

    没有等到城里的将士们完成集结,廖化直接冲出了襄阳城。

    马不停蹄,一行人很快到达浮桥战场,此时的战局已经陷入僵持,汉军没有办法把魏军赶下水,魏军也没有办法扩大战果。

    从战场痕迹上看,魏军的这场夜袭,确实让汉军一度手忙脚乱。

    但是,魏军并没能利用起这个好机会,趁机突破汉军防线,甚至于,魏军的战果比白天更小。

    战场上处处都是高举火把,厮杀中的双方将士,喊杀声四起。

    廖化没有办法快速排除火光和黑暗的干扰。

    为了迅速了解具体战况,廖化决心先找到沙摩柯。

    连续向多名士兵问路,多次调整方向,廖化一行来到了沙摩柯的将旗位置。

    在旗帜的下方,廖化并没能见到沙摩柯,他反而看到了本应留守侧翼,统帅兵马掩护五溪蛮主力的樊高。

    廖化双腿夹紧马腹,快速来到樊高身边,直接询问道:“蛮王去哪了?”

    樊高抬手指向不远处的战场,“举旗的士兵告诉我,大王亲自带兵发起反击,现在很可能身处在一线战场。”

    顺着樊高的手指看过去,廖化只能见到一群人的背影,想确认沙摩柯的具体位置,实在太难了。

    廖化已经多次劝过这名莽撞的蛮王,尽到了朋友的责任,但是,沙摩柯依旧我行我素。

    既然没有办法从混乱的战场中迅速找到沙摩柯,廖化索性问起樊高,“你什么时候过来的,战况如何了?”

    樊高:“我带人赶到战场的时候,还是晚了一步,魏军先头部队,已经在南岸取得了立足地。”

    “不过,魏军战斗意志并不算强,我和大王合兵之后,顺利挡住了敌人的进攻。”

    樊高又补充了一句,“为了和大王商量接下来的作战事宜,我亲自找到了这里,没想到,还是慢了一步,大王已经带兵赶到了前线。”

    “我正准备回到自己的部队,没想到,遇到了廖将军。”

    樊高两手抱拳,“请将军下命令吧。”

    廖化再次把目光望向了战场,兵将们已经厮杀到了一起,双方难舍难分。

    将领的命令很难传达到士兵们的耳朵里,传令的士兵,也很容易迷失在战场上。

    廖化即使给樊高下了命令,樊高也没有能力部署与执行。

    廖化笑了笑,“仗打到了现在这一步,还需要什么命令,请樊将军立即回到自己的部队,带领麾下兵将全力反击。”

    廖化的神情很严肃,“我军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把敌军赶下水,不必留预备队,不必追赶败兵,更不必抓捕俘虏,请将军带兵朝着浮桥发起进攻,襄阳的援兵很快就到了。”

    几个人的身后适时响起了隆隆鼓声。

    大批汉军高举火把,喊着口号,从襄阳城方向现身。

    汉军生力军没有休整,没有集结,直接朝着战场杀了过来。

    最前方的一支汉军,保持着基本阵型,从人数上判断,这支部队应该就是苏由统帅的预备队。

    除了这支建制完整的汉军主力,后方还有多支小股兵马紧随其后,这些人,应该就是廖化紧急抽调的部队。

    最小的汉军参战单位,只有四五名士兵。

    汉军的阵型虽然比较杂乱,但是,将士们斗志高昂。

    士兵们快速奔赴前线的同时,互相鼓着劲,甚至有人开玩笑,认为魏军会提前逃亡,错失立功的好机会。

    渡河魏军开始在兵力数量上处于劣势。

    敌军士气在汉军生力军到达战场之后,迅速瓦解。

    魏军鸣金收兵,开始有秩序的后撤。

    汉军再次取得胜利,廖化却没有大意,他不仅没有下令顺势反击,甚至还派出卫兵,提醒前线追击兵将保持谨慎,进行有节制的追击。

    魏军大势已去,对汉军来说,此时更重要的任务,并不是扩大战果,而是避免失去得之不易的胜利。

    把战场的收尾任务交给其他兵将,廖化带领身边的卫兵们,离开了浮桥战场。

    一行人马不停蹄,迅速到达了襄阳城。

    穿城而过,众人很快来到了汉水下游,看到了魏军建造的营地。

    汉军大张旗鼓的发起攻击,魏军却依靠现场的防御工事展开阻击。

    这里的情况,比廖化想象中棘手,魏军的营地已经初具规模。

259、魏将常雕

    廖化没有在到达战场后的第一时间奔赴前线,指挥战斗,他反而勒住马,远远的望向魏军营地。

    汉军刚刚完成了一轮对营地西侧栅栏的进攻。

    汉军将士高举盾牌,承受着魏军的箭雨,撤了回来。

    魏军不断响起战鼓声,但是,敌人并没有出营追击。

    撤退下来的汉军,到达后方休整。

    另一支没有参加刚才战斗的汉军将士从后方现身,这些人从撤下来的战友手中,接过了盾牌。

    汉军停止鸣金,战鼓声再次敲响。

    新一波汉军将士们,持枪举盾,朝着魏军营地发起第二轮进攻。

    魏军并没有仓促反击,等到汉军进入射程之后,又过了一段时间,敌军才使用弓弩还击。

    一阵弓弦声响起,多名汉军士兵受伤,中箭倒地。

    伤者身边的汉军立即行动,把中箭的伤员拖出战场。

    军阵内侧的汉军步兵立即补充了魏军的空位。

    将士们举起盾牌,进行冲锋。

    攻营汉军很快到达了栅墙,双方隔着木栅栏,展开对战。

    两军互有伤亡,汉军的进攻并没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过了一会儿,金声再次响起,将士们撤出了战场。

    和之前的那一支汉兵表现相同,这一队汉军撤退的时候,同样保持了戒心,士兵们面朝魏军营地,举盾防护,缓缓后撤。

    汉军的戒备并非是多余的举动,在汉军退走之后,魏军进行了两轮齐射。

    魏军似乎随军携带了大量弩箭。

    如果汉军没有做好防护,盲目进攻或者撤退,这些伤害极大,精准度又很高的弩箭,很可能会给汉军造成大麻烦。

    弩兵在使用上有很多缺陷,但是,配合敌军的木栅栏防御工事,魏军弓弩手可以发挥出极大威力。

    进攻部队退下之后,并没有休整,重新列队之后,与还在休整的汉军汇合,汉军集中兵力组织了第三轮进攻。

    这一次,汉军调整了战法,放弃了简单粗暴的直接冲阵,进行多兵种协同。

    持盾部队继续从正面出发,牵制魏军。

    魏军很多轻装持短刀的部队开始迂回,尝试偷袭魏军的南侧木栅栏。

    正面发起进攻的汉军数量并不少,但是,汉军的作战意图却没能骗过魏军主将。

    魏军营地射出大量火箭,矢箭在营地南侧落地,引燃了地面上的一些杂草。

    火光虽然没有照亮整个战场,但也暴露了汉军的真实目的。

    汉军将士把盾牌集中到了主攻魏营西侧栅墙的部队手里,南侧执行迂回任务的奇袭部队防护能力较差。

    行踪已经暴露了,一旦遭遇魏军弓弩袭击,将士们必然出现重大伤亡。

    所以,在魏军重新调遣弓弩兵之前,汉军放弃了进攻,开始退走。

    退下之后,汉军将士开始休整。

    在丁奉组织第四轮进攻之前,廖化到达了他的身边。

    廖化说道:“想要把敌人赶下汉水,咱们需要先拆除敌人的栅墙。”

    丁奉点点头,“我和将军的看法相同,进行了多次尝试,但是,魏军指挥官经验丰富,击退了我军十几次的进攻。”

    “敌军携带了大量木栅栏渡河,登陆南岸之后,敌人立即开始部署防御,而且,优先完成了面向襄阳的西侧栅墙。”

    丁奉指了指魏军的栅墙,“我军发起进攻的时候,魏军还没有完成栅墙建设,我没有进行迂回,直接组织兵马,采取试探性进攻。”

    “我军迅速突破了敌军的木栅栏,但是,魏军集中了数百枪兵进行反击,这些魏兵东战斗力很强,我军还没来得及拆除敌军的栅墙,就不得不撤了回来。“

    廖化有些不满,”我给你的任务,是阻挠魏军在南岸扎营,并非击退魏军。“

    丁奉发现廖化产生了误会,连忙进行解释:“没错,发现魏军难以击退之后,我立即调整目标,组织兵马对着魏军的西侧木栅发起进攻,在这一轮进攻中,魏军第一次动用了隐藏的弓弩手。“

    ”我军虽然有所防范,但还是低估了敌军弩兵的数量,这一轮进攻,只能仓促结束,等到我重整部队之后,魏军已经加固了西侧栅墙。“

    廖化微微皱眉,”正面战场,阻力太大,为什么不从侧翼行动,发起突袭?“

    丁奉点点头,”我确实这么做的,在盾牌手的掩护下,我留下了部分弓弩手和魏军对射,同时,亲自带领勇士从魏军营地的南侧迂回,试图从侧翼毁坏魏军的木栅栏。“

    ”魏军南侧的栅栏没能完成修建,有很多破绽,我军差一点就得手了,然而,敌军迅速调兵,又堵住了我军的进攻,为了防守,敌军还调用了大量的木牛和鹿车。”

    魏军负责防守,属于内线作战,兵力调动的距离更近,汉军的攻击难度确实很大。

    至于魏军会使用木牛,那更是一点都不稀奇,对于魏蜀吴三方来说,这种可攻可守又便于节省人力的运输工具,已经不再是秘密,几乎每一支部队中都会部署一部分。

    接下来,丁奉又简单讲解了他组织的其他进攻。

    不论丁奉采取什么手段,如何带兵发起进攻,魏将都能识破汉军的目的,及时带兵挡住汉军的攻势。

    后来,魏军的船队再次靠岸,送来了大批的魏军增援。

    魏军得到了补充,丁奉却没有援军,汉军已经失去了兵力优势。

    然而,丁奉牢记廖化的命令,多竖旗帜,虚张声势,魏军倒也不敢出营反击。

    廖化对魏军将领很好奇了,“魏军主将难道是曹魏的名将?”

    丁奉摇了摇头,“至今为止,我军没能抓捕任何俘虏,并不知道敌军的情况,所有兵力的判断,都是我的猜测。。”

    廖化没有继续追问,“魏军已经建立起了营地,在南岸立足,我军只能集结更多兵力,展开强攻了。”

    在面前的这处战场上,汉军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

    背靠襄阳城,汉军可以迅速补充人力和物力。

    魏军的情况艰难了很多,他们看上去准备充足,但是,新上阵的士兵和营防物料都需要用船运过汉水。

    汉军虽然没有办法截断魏军的水运,但是,短时间内,魏兵死一个少一个,损失的弩箭也没有办法得到及时补充。

    想要把敌军赶下汉水,汉军只需要对敌军展开强攻。

    不论是木栅还是木牛,都挡不住绝对的力量。

    廖化亲手参与了木牛的设计与制造,并且,在多处战场使用木牛进行过作战。

    魏军仅仅把木牛当成一种临时防御设施,在廖化看来,这是一种浪费。

    廖化准备教一教魏将,应该怎样更聪明的使用木牛。

    喊来一名传令兵,廖化开始下命令:“通知关平,集合襄阳城的全部木牛,越快越好,迅速赶到这里。”

    丁奉有些疑惑,“廖将军想用木牛,对魏军栅栏进行冲撞?“

    “我观察过南岸的土质,并不适合骑兵或者木牛的冲锋。”

    廖化摇了摇头,“你说错了,木牛可以当成一种防护器械,抵挡魏军的弩箭。”

    木牛的木板未必会比盾牌硬度更大,但是,它们不但大,而且厚,能够提供足够的防护。

    廖化继续开口:”利用木牛,我军对敌军营地的西侧栅墙展开进攻,我军可以减少敌军弓弩的杀伤。“

    “借助木牛的防护,将士们可以在营地前方挖掘壕沟,如果敌军试图偷袭咱们挖掘壕沟的部队,那么,咱们正好和敌人进行决战,如果敌军按兵不动,咱们就可以坐等壕沟完工,利用壕沟调兵。”

    弩箭有很多优势,但是,它的缺陷同样很多。

    弩兵没有办法像弓箭手那样,进行大角度的抛射,这也就成为了弩兵在使用上的最大缺陷。

    土质松软虽然不利于骑兵和车兵的使用,却非常适合进行挖掘壕沟的行动。

    将士们可以借助壕沟迅速接近魏军营地,最大程度削弱魏军的弓弩兵的威力,而且,将士们还可以隐蔽进攻方向,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等到木牛赶到战场之后,汉军会立即安排兵马挖掘壕沟。

    天亮之后,壕沟必然已经完工,那时候,廖化会集中援兵发起进攻,一口气攻陷魏军营地。

    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丁奉,廖化进行下一步询问:”你认为,魏兵有多少部队?”

    丁奉斩钉截铁的说道:“魏军兵力数量不会超过一千人。”

    廖化点点头,丁奉战场经验丰富,他的判断完全可以用来参考。

    在汉军援兵赶到之前,廖化需要了解魏军的更多情报。

    廖化命令丁奉集合人马,准备行动,他开始下马,组织身边的卫兵携带大量盾牌,朝着魏军营地方向走了过去。

    一行不超过十人,众人一边接近魏军栅墙,一边检查沿途地面。

    汉水岸边的土地确实松软,挖掘壕沟的计划,非常可行。

    在盾牌和盔甲的双重保护下,普通矢箭很难伤到廖化,但他依旧不敢大意。

    进入一箭之地,众人停下脚步,廖化大声向营地内呼喊,“魏军将士听好了,我是荡寇将军廖化的使者,请你们的主将回话。”

    过了一会儿,栅墙内侧响起了一名中年男子的声音,“常雕将军向廖将军问好,不知道,廖将军派你们过来,究竟有什么贵干?”

    廖化小声询问起身边的成何,“常雕是谁?”

    成何:”常雕是一名儒将,据说,这人性格很谨慎。“

    廖化放弃了使用激将法,既然对方是一名谨慎型将领,廖化需要做的,就是增加敌将的顾虑。

    ”贵军两路出兵,强渡汉水,可是,我军已经守住了浮桥,挫败了贵军主力,常将军已经成为了一支孤军,覆灭在即,现在投降,廖将军可以保证将军的待遇。“

    搭话的魏人并没有立即说话,迟疑了片刻,他重新开口发言,”廖将军不仅会打仗,而且,很擅长采用攻心诡计。“

    ”曹泰将军和我们的部队隔着襄阳城,无法及时传递情报,曹将军是否顺利,还不是全凭廖将军一张嘴。“

    喊话魏兵的嗓门变得更大了,”即使贵军击败了曹泰将军,对我军来说也没有意义,我们的任务是攻克襄阳,战事不能取胜,我军自然也不会撤兵,使者请回吧。“

    常雕的这番话,倒也让廖化的心中有了底,襄阳是荆北重镇,魏军绝对不可能托大,利用数千人,就强攻城池。

    而且,廖化不仅问出了常雕的名字,还知道了渡河作战的魏军指挥官是曹泰。

    一行人小心翼翼的戒备着,慢慢退出了魏军弓弩手的射程。

    魏军倒也很讲武德,并没有安排弓弩手对廖化进行齐射。

    重新见到丁奉,廖化下令汉军开始分兵,一半军力待命休整,另一半兵马进行新一轮强攻。

    手持盾牌和长枪的汉军将士们迅速完成列阵,小心翼翼朝着魏军主力位置发起进攻。

    这一轮汉军的进攻,还是以试探为主,进攻为辅,为了确保达成目的,丁奉亲自挽盾持刀,冲杀在一线。

    除了组织试探性进攻,将士们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为木牛的通行,清理出通道。

    这一轮的攻防过程,并没有出现新变化。

    汉军举着盾牌行军,进入魏军弓弩手射程后,敌军立即进行还击。

    承受了两轮齐射,汉军发起冲锋。

    汉军杀到木栅栏处,与魏军隔着栅栏对战。

    由于丁奉亲自带队发起强攻,汉军这一轮的攻势很凶猛,甚至冲破了魏军的一段木栅栏。

    魏军的反应依旧迅速,他们调来了一批木牛,堵住了缺口。

    围绕着面前的栅栏,双方进行激烈的交战,不断有士兵中枪,发出惨叫,被人拖走。

    廖化还组织了一波佯攻,派出少量士兵,携带大量火把和旗帜,做出侧翼迂回的行动。

    汉军的表现,并没能诱导常雕做出错误判断,魏军全力反击丁奉。

    廖化下令鸣金,汉军将士们开始撤退,魏军弓弩手依旧对汉军进行了一轮齐射。

    丁奉带兵退下,廖化将亲自统帅待命中的兵将,组织新一轮佯攻。

260、壕沟战术

    利用两轮佯攻,汉军成功调动起魏军兵力,大量敌兵朝着营地西边的栅墙集合。

    廖化亲自组织攻势,却依然收效甚微。

    带兵撤出战场之后,廖化没有组织汉军发动第三轮佯攻,将士们原地休整,和魏军对峙。

    丑时,从襄阳城出发的木牛赶到了战场上。

    按照廖化的部署,木牛迅速投入战场,一些手持铁铲的汉军将士跟在木牛身后,同时朝着两军阵中位置行进。

    汉军人数较少,又没有表现出明显敌意,所以,魏军并没有立即下令齐射。

    将士们到达魏军营前一箭之地处,才停止行动。

    所有木牛横在阵前,侧翼护板朝向魏军营地。

    汉兵立即开始挖掘壕沟。

    过了很久,魏军才察觉到了汉军的目的,破空声响起,敌军弓弩手开始放箭了。

    前线汉军指挥官迅速下达命令,安排将士们就地躲避。

    魏军的这一轮齐射大多落空了,射在木牛的护板上。

    等到敌军士兵重新开始装填弩箭,汉军士兵继续挖掘壕沟。

    魏军的弩箭射击并没有取得效果,渐渐的,魏军减少了齐射的规模,增加了射击频率。

    汉军挖掘的壕沟逐渐变深,很快,汉军士兵仅仅呆在壕沟里,就可以躲避头顶的流箭了。

    魏军也并非坐视汉军挖掘壕沟,丝毫不做反应。

    敌人派出少量兵力,携带着茅草和火把,试图进行火攻。

    但是,汉军的援兵迅速向前,使用弓箭进行阻击。

    魏军带兵将领非常很谨慎,行动不顺,立即收兵,撤回营地。

    后来,魏军又采取了两次突袭,行动却都无功而返。

    意识到无法从汉军身上占取便宜,魏军选择在营地中留守,不再实施任何无效行动。

    魏军大概也意识到了汉军强攻西侧营墙的打算,大批兵力开始集中到了西侧营地,加固栅墙的同时,某些重点区域,又增设了一道防御。

    没有了魏军的阻挠,汉军将士轮流休息,几乎每过半个时辰,负责挖掘壕沟的士兵,就需要进行一波更换。

    魏军只要在汉军换人的时候,才会进行一轮象征性的射击。

    修建壕沟的行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很快,天亮了,壕沟已经可以投入使用,廖化面前的魏军营地,也变得非常清晰。

    尽管汉军集中精力挖掘壕沟,但是,将士们并没有疏忽对魏军的侦查。

    一晚上的时间,魏军利用汉水,对南岸进行了三波支援。

    魏军的船队同时肩负着运兵和运送物资大任务。

    连番战事之后,魏军同样出现了伤亡,去掉死者和随船撤走的重伤员,敌营中的敌兵数量,恐怕不会超过两千人。

    魏军的实力大幅提升,除了兵力之外,各种武器装备以及营防物资,同样得到了增加。

    魏军的力量虽然加强了,汉军的兵力却早已超出了魏军的两倍以上。

    汉军已经清理完浮桥战场,重新部署好防御。

    各路兵马接受廖化的抽调,来到魏军营地前,与攻营汉军汇合,接受廖化的指挥。

    现场的汉军人数已经超过了五千。

    将士们吃完早餐,廖化亲自为担任先锋任务的丁奉部将士敬酒,鼓励战士们奋勇杀敌。

    鼓舞士气之后,廖化来到战鼓旁边,亲自敲响了第一通进攻鼓。

    丁奉挽盾持刀,第一个跳入壕沟中,其余汉军将士紧随其后,大部分士兵手持枪盾,少部分士兵还携带了临时制造的短梯。

    修建壕沟的时候,汉兵有意把土料堆在壕沟的东边,壕沟设置成东高西低的模样。

    魏军无法从营地中看出汉军虚实,但是,从汉军的位置望过去,可以轻易看清楚汉军突袭部队的位置。

    等到汉军将士到达壕沟最前线之后,廖化命令鼓兵敲响进攻的鼓号声。

    汉军将士们纷纷爬回地面,依托着木牛和盾牌,准备就近展开进攻。

    魏军同样关注汉军的行动,汉军将士们现身之后,魏军营地立即射出大量弩箭。

    当然,大部分弩箭都射空了。

    趁着魏军装填弩箭的功夫,汉军加快行动速度。

    一些汉军弓手也趁机使用弓箭还击,尽管没能对敌人造成压制,但也可以实现骚扰。

    大批汉军士兵离开壕沟之后,不少人操纵起木牛,朝着魏军营地西侧的木栅栏,发起冲锋。

    由于壕沟的存在,帮助汉军节省了大量的距离,第一波攻营的将士们,很快便冲到了魏军的木栅栏之前。

    廖化再次下进攻命令,第二波攻营汉军开始出发,将士进入壕沟,沿着丁奉的进攻路线行动。

    汉军的攻营计划简单粗暴,以绝对的兵力优势压过去,一口气打穿魏军防御,将敌人全歼。

    魏军兵种单一,只有弩兵和枪兵,甚至于,很多魏兵不得不同时使用两种武器,近战用枪,远战用弩。

    只要汉军能够和魏军保持近距离交战,就可以最大程度削弱魏军的弩箭优势。

    魏军这些木栅栏并不算高,汉军的短梯搭在魏军木栅边缘,士兵们便迅速开始攀爬。

    攻营将士并没有丢弃那些木牛,很多汉军士兵直接操纵木牛,撞向了魏军的木栅栏。

    尽管魏兵从内部扶住了栅栏,木牛的撞击并没有破坏敌人的防御工事,但是,木牛两侧安装的车刀,却成功穿过栅栏的空隙,戳向营内,打乱了魏军的防御阵型。

    两军围绕着栅栏,进行着攻防。

    一名汉兵直接利用木牛,爬到牛背上,使用长枪,猛戳营内的魏兵。

    魏兵同样还击,刺伤了这名勇士。

    受伤汉兵杀的兴起,单手抓住木栅栏,一个起跳,翻越进营地中。

    得到这名聪明士兵的提醒,更多的汉军开始学习他的战斗经验,利用木牛翻越木栅。

    汉军的行动开始变得顺利了起来。

    不断有汉军兵将利用木牛,翻墙进营。

    个别士兵跳到木牛背部的时候,还顺手捡起了石头等投掷物,对魏军守兵进行打击。

    进入魏军营地的汉军兵将越来越多。

    传令兵不断从廖化身边离开,把命令带给前线将士,以及,在后方待命的兵将们。

    第三波攻营汉军开始出发,这一次,将士们不再使用壕沟,从地面上朝着魏军的木栅栏发起进攻。

    等到汉军在木栅栏处形成突破,再把敌人顺势击破,那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魏军这些临时制造的栅墙,明显不够坚固,很快,便出现了多处缺口。

    汉军不需要翻墙,便可以顺利杀进营地。

    意识到战机出现,廖化不再留守后方,他指挥身边除伤员之外的所有兵将,朝着魏军营地发起总攻。

    顺着缺口,廖化进入魏营,此时,汉军已经掌握了战场主导权。

    魏军的防线不断后退,汉军的兵力优势开始转化成胜势。

    魏军并不缺少精兵勇将,但是,他们每逼退一名汉兵,汉军就会围上更多士兵。

    战斗已经进入了最关键时刻,留下少量预备部队后,廖化下达了总攻命令。

    在汉军的全力进攻下,魏军的防线不断收缩,为了抵抗汉军的冲击,魏军放弃了所有栅墙,从其他方向抽调兵力,阻击缺口处入营的汉军。

    汉军很快杀散了这些从外围抽调回来的魏军,把魏军最后一支成建制的部队,围堵在汉水岸边。

    这些魏军依托汉水,摆出一个半月型的防御军阵,所有士兵手持刀枪,枪尖一致对外。

    魏军只留下了一条通道,容许魏军败兵退回,其他败兵试图冲撞军阵的人,一律就地斩杀。

    汉军也曾顺势对这些魏军发起进攻,但是,魏军守的如同铁壁一般,汉军的攻势并不顺利。

    廖化下令将士们停止进攻,和魏军保持距离,同时,他抽调了军中的弓弩部队,对魏军的军阵进行射击。

    廖化希望利用远程射击,引诱魏军解散阵型,主动发起反击。

    魏军很沉得住气,士兵们不断中箭倒地,但是,敌军将士训练有素,倒地者立即被拉走,带到军阵内部,后方兵士迅速补齐阵型。

    魏军的少量弓弩手,也对汉军进行反击。

    魏军在对射中处于劣势,可他们却没有动摇,阵型不断收缩。

    后期,为了阻挡汉军的弓弩射击,魏军甚至使用战死士兵的遗体挡箭。

    这种用尸体遮挡弓箭的行为虽然不讲武德,却是替魏军争取喘息之机的最好办法。

    一番试图之后,廖化确认了魏军的防守意志很强,便不再做无用功,命令汉军将士停止放箭。

    魏军同样停止射击,与汉军展开对峙。

    廖化没有下令发起强攻,而是要求将士们待命休整。

    此时魏军斗志高昂,汉军全力进攻,必然会取胜,但是,一定损失惨重。

    此时正是休息的最好时机,将士们拆除魏军的木栅栏,同样需要时间。

    在魏兵们的护卫下,廖化再度来到阵前,高声喊道:“常雕将军,你们已经被包围了,现在投降,我依然会履行原先的承诺,给你们提供投降后的待遇。”

    魏军响起一名年轻男子的声音:“你就是廖化,昨天在阵前说话的人,应该也是你,我很后悔,昨天没有对你进行射击。”

    廖化不为所动,大声说道:“后悔解决不了问题,投降却可以,即使将军不为了自己考虑,也应该为麾下这些忠勇的将士们考虑,你忍心让这些勇士都客死异乡吗?“

    对于普通人来说,激动一把,战死沙场并不困难。

    然而,一旦意识到自己有活路可走,再想英勇献身,那就非常困难了。

    廖化的这番话,必然会让面前的兵将们出现了动摇。

    常雕继续反驳:”人都会死,不过是早晚的区别,将士们都有了觉悟,你现在劝降,也不过是多费口舌罢了。“

    廖化继续开口说道:”常雕将军,你确实可以做曹魏的忠臣,可是,将军麾下的兵将呢,他们应该怎么办?“

    ”你是曹魏大将,战死沙场之后,不仅可以光宗耀祖,妻儿也会有别人代养,可是,其他将士们却很难享受你的待遇,你怎么能要求将士们跟随你一起去死。“

    现场的魏军将士平举长枪,小心翼翼的防备着汉军。

    廖化明白,自己的这番话已经被很多人听进了耳朵里,不少人的脸上出现了迟疑神色。

    常雕再次大喊,”廖将军确实好手段,三言两语就让我军将士人心浮动,诸位在这里死战,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家人。“

    常雕并不知道,廖化跟对方谈话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动摇守兵的作战意义,更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浪费口舌,来等待战机。

    魏军的船队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到达南岸,送来援兵和物资。

    按照廖化的估计,魏军第五波船队很快就会靠岸。

    魏军残兵依托汉水列阵,物资已经损失殆尽,此时已经失去了防守的机会。

    等到船只到达,魏军兵将有了活命的希望,那时候,敌军将士的斗志必然会受到影响。

    敌军上船的时候,必然出现多人争抢上船通道的情况,那时候,汉军很可能会轻松取胜。

    这种时候廖化需要做的,无非就是一个”拖“字诀。

    魏将常雕同样使用了拖延战术,有意和廖化闲聊,为将士们恢复体力争取时间,因此,常雕的回答虽然很坚决,但是,他的用词却并不激烈,至少没有激怒廖化的想法。

    廖化开始转移话题,”曹泰带兵强渡浮桥,常雕将军带兵在下游渡河,根据我对曹仁将军的了解,贵军一定还进行了其他部署。“

    常雕并没有立即进行答复,陷入沉默。

    过了一会儿,常雕哈哈大笑了起来,”廖将军擅长用计,就认为其他人的行为也都是计策,我曹魏兵力充足,根本不需要使用计策,只需要全力南下,就能马上收复襄阳。“

    汉水河道上,出现了大量船只的影子,廖化期待中的曹魏船队,终于现身了。

    既然廖化都能看出,魏军登船时,可能出现混乱,常雕未必不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廖化没有迟疑,下令将士们发起强攻,分散魏军兵将的注意力。

261、大获全胜

    魏军增援船队即将靠岸,给了魏军虚假的安全感,敌兵军心大振。

    魏军斗志高昂,战斗力大增。

    汉军不但没能突破魏军严密的军阵,而且,汉军将士们遭到了魏军顽强阻击。

    魏军船队很快到达岸边,纷纷靠岸,船上的将士开始下船。

    廖化集中汉军的弓箭手,对魏军正在下船的兵将,进行射击。

    不少汉军将士使用了火箭。

    魏军援兵出现伤亡,不时有人中箭落水。

    甚至有一条船着火了,火势大有蔓延的趋势。

    着火船只迅速离岸,向着汉水深处驶离。

    魏军船只的离开,很可能只是为了避开汉军的射击,优先灭火的权宜之计。

    但是,高度紧张的魏军陆地守兵,却因为船只的这一行动,得到了错误信号,不少士兵以为船队即将离岸,士气动摇。

    船队一旦离开,岸上魏兵将得在绝境中继续与汉军对抗。

    很多人可能活不到魏军下一波船队的出现。

    不少魏兵产生动摇,有人趁机脱离作战位置,逃到岸边,试图上船。

    为了稳定现场局势,魏将常雕不得不统帅卫兵,防守岸边登船口,对逃兵们呵斥,希望这些将士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坚守。

    没等常雕稳定住军心,汉军追加了更多兵力,展开更猛烈的进攻。

    顺利拆除了木栅栏,汉军的木牛同样在阵前集合集。

    汉军将士操纵木牛,不少人引燃了车身,朝着魏军军阵撞了过来。

    魏军的半月阵迅速被撞的支离破碎。

    汉军步兵抓住了魏军的破绽,发起全面进攻。

    魏军的败势开始显现,一线兵马纷纷后撤。

    在汉军的全面攻击下,魏军早已经损兵折将,现场结阵的士兵,原本就只有四五百人。

    即使得到水军的增援,魏军力量也没有得到明显提升,战败只是时间问题。

    汉军把魏军打的不断后退,箭矢在空中乱飞。

    终于,魏军将士开始逃亡,一些仓皇的败兵试图抓住最后的逃生机会,上船逃命。

    为了控制住局势,常雕下令将士们对逃兵进行诛杀。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杀戮并没有让魏军败兵恢复冷静,常雕的做法反而让更多魏军士卒产生危机感,逃亡的队伍开始扩大。

    大量逃兵绕开常雕和他的卫兵,从其他方向,往船上逃生。

    船边的混乱,进一步影响了前线魏军兵将的斗志。

    汉军终于撕开了魏军的防线,先锋部队朝着魏军船队的方向,冲杀了过去。

    魏军失去了抵抗意志,士兵互相踩踏,出现了残杀,落入水中的人数更多了。

    一些慌不择路的士兵,为了夺取生路,对身边的战友下手。

    求生是人的本能,那些留守在船只上的魏军士兵,对试图上船的败兵挥起了屠刀。

    船队南下支援的时候,每条船上都装满了士兵和货物,运载量早已经达到了极限,很难容纳更多败兵上船。

    不少慌张的败兵失去了理智,为了上船,有人采用暴力方式,更加激起了水兵的怒火。

    水军们舍弃了陆地上的败兵,船只先后离岸。

    岸上的魏军步兵们意识到自己遭到了抛弃,现场响起了哀嚎和怒斥的声音。

    大量魏军丢下武器投降,少量情绪激愤的魏军士卒索性举起弓弩,对船队进行射击。

    取胜之后,廖化安排好打扫战场的任务,他直接回到襄阳,见到了关平。

    关平已经从传令兵处了解清楚战况,他的心情似乎不错,“魏军这支部队至少两千人,一天不到,便全军覆没,对曹仁来说,这可是一场惨败。”

    两千人的损失,确实让魏军战力受损。

    陪同主将常雕死在乱军中的,还有魏军大量精锐士兵。

    这部分损失,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弥补。

    廖化同样不能大意,两千兵力对魏军来说,不到总兵力的十分之一,魏军依旧掌握着战斗的主动权。

    廖化笑了笑,“多亏了将士们的勇猛,以及,你的全力支援。”

    关平赞叹不已:“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同样都是木牛,魏军用来防守,当做简易防御工事,廖将军却把这些兵器用活了。”

    “如果每一次战斗,咱们都歼灭魏军两千人,歼敌十几次之后,咱们就会取得全面胜利,也许,樊城也可以兵不血刃的夺取。”

    廖化轻轻捣了关平胸口一拳,“想什么好事呢,这一次顺利歼敌,以后魏军必然会更加谨慎。”

    “魏军同时通过水运和浮桥,两路调兵,强渡汉水,犯了分兵大忌。”

    “我怀疑,魏军还有其他目的,常雕这支部队,只是用来牵制咱们兵力的偏师。”

    关平有些不解,“曹仁不至于如此大胆,拿两千人冒险吧。”

    廖化摇了摇头,“我也曾检查过魏军营地的建造情况,整个营地即使完工了,也仅仅足够容纳三千兵马,这些兵力根本不足以威胁到襄阳城。”

    “至于两千人的损失,”廖化迟疑了片刻,“魏军虽然会难受,但并非不可接受。”

    廖化微微皱眉,“常雕曾经提到过,魏军主力南下,可以轻松攻破襄阳。”

    “我怀疑,魏军有其他手段渡河,而且,咱们需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敌人或许还会增兵。”

    关平:“魏军只有两个途径渡河,要么夺取浮桥,要么就是通过水运,利用船只运兵。”

    “魏军三次通过浮桥进攻的手段,都宣告失败,敌人未必愿意重蹈覆辙。”

    关平右手托着下巴,“敌军如果采用水路运输,依旧会在段时间内面临着我军以多打少的难题。”

    “除非,”关平继续说道,“魏军会把浮桥和船运结合起来。”

    廖化点点头,“我会命令守桥将士加强戒备,巡河斥候扩大侦查距离。”

    看着依旧忧心忡忡的廖化,关平安慰道,“你也不要太过忧虑,曹仁虽然是魏国名将,但也不是战神,魏军多次南渡失败,短时间内未必会有余力再次出兵。”

    廖化开始转移话题,“我的注意力,一直放在城外,襄阳的情况倒是疏忽了,一直没有过问。”

    “非常时期,一定要防备魏军细作,避免敌兵入城破坏,城里的重点要害部位,务必增兵防守。”

    关平点了点头,“放心吧,我在各处重要区域都安排了亲信驻守,而且,我还见过了襄阳城里的豪族,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至于细作的事情,你猜的没错,我军巡城将士确实抓了不少人。”

    关平的脸上浮现出不满,“魏军细作伪装成商旅、百姓,甚至传令兵,试图蛊惑城里的豪强。”

    “根据我掌握的情报,其中一名细作,会见了多名豪族,约定共同起事。”

    关平:“不止一名豪族跟我汇报了这件事情,但是,我军将士并没能抓住这名细作……”

    廖化的表情很凝重,只要细作没有落网,就无法确认对方究竟联络了多少人,制定了什么计划。

    廖化说道:“一定要增派人手,加强对襄阳城的搜索。”

    犹豫了片刻,廖化还是补充了一句,“安抚好百姓和士族,尽量降低细作带来的影响。”

    廖化语气很坚决,“襄阳是咱们的后路,你一定要保证城里的安全,只要城池没有还在咱们手里,即使汉水战事不利,将士们也可以进城防守。”

    “一旦襄阳出现问题,我军就会陷入危机,如果遭遇了曹军的包围,大军很可能全军覆没。”

    关平点点头,“你放心,为了夺取襄阳,孙权偷袭了荆州,咱们好不容易完成了父亲未完成的大业,我不会让襄阳城,从我的手里丢失。”

    ……

    一周很快过去,时间进入八月。

    和关平预料的一样,魏军兵败之后,没有再次发起进攻。

    尽管魏军派出了使者,请求汉军释放战俘。

    但是,曹仁丝毫没有表现出诚意,没有给予廖化任何实质性让步,仅仅是单方面提要求。

    因此,廖化拒绝了魏军使者的请求,甚至不怀好意的给使者暗示,告诉对方,他在襄阳城里修缮了几间大屋子,等待曹魏诸将进城居住。

    魏军没有渡河作战,双方将士却并没有闲着。

    在汉水北岸,魏军大肆建设,修造了大量攻城器械。

    汉军同样利用了摧毁常雕营地时,缴获的那些木栅栏,在南岸建立起防御。

    廖化把巡河的侦查任务下派给麾下将领们。

    当丁奉回到襄阳府衙的时候,廖化正在和关平讨论抓捕城中细作的情况。

    看到丁奉,廖化立即停止讨论,“发生什么事了,你怎么还亲自走这一趟?”

    丁奉的态度有些急躁,“不好了,魏军强征大量民夫,在汉水上游拦河筑堤,汉水水位下降的真正原因,已经调查清楚了。”

    “根据斥候打探到的情报,魏军的工程量不小,敌人似乎想要将汉水彻底拦住,魏军很有可能采用水攻。”

    关平连忙询问道:“消息可靠吗?”

    得到丁奉肯定回答之后,关平主动向廖化请战,“一旦敌军实现了计划,对襄阳城进行水攻,将会对咱们的城防造成极大威胁。”

    “咱们必须阻挠魏军的计划,军中有大批擅长游泳的士卒,请把这些人交给我。”

    关平跃跃欲试,“再过几天,等待魏军完成蓄水,我会带领将士们突袭魏军堤坝,对魏军进行水攻。”

    关平的计划有很高的可行性,这几天,襄樊地区雨水很多,敌军筑起河堤,必然已经蓄起了不少河水。

    汉军一旦毁堤水攻,虽然未必能取得水淹七军的效果,却可以破坏魏军沿河建造的攻城器械。

    关平越说越亢奋,“如果我军能做出进入襄阳的动作,诱导魏军渡河,那么,水攻会取得更大战果。”

    关平话音刚落,丁奉也主动求战,“关将军肩负着守卫襄阳的重任,突袭堤坝的行动,就由我带兵前往吧。”

    “属下愿意立下军令状,一定击溃防守堤坝的魏军,对敌军实施水攻。”

    看着跃跃欲试的二将,廖化反而冷静了下来,“魏军筑造堤坝,未必就打算实施水攻。”

    “实施水攻计策,敌军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去蓄水,为了避免误伤,魏军应该远离地势低洼的位置。”

    “敌军在汉水岸边建造攻城器械,一旦汉水出现洪涝,这些攻城武器首当其冲,会遭受损失。”

    廖化仔细考虑措辞,缓缓开口道:“恕我直言,如果我军突袭敌军,毁坏堤坝,很可能会复制水淹七军的胜利。”

    “但是,水火无情,我军采取水攻方法,受苦的还是百姓。”

    “请恕廖某直言,这种胜利的代价,咱们承担不起。”

    两位汉将知道廖化的为人,没有继续请战,虽然提议没有被采纳,两人的脸上却丝毫没有流露出失望的神色。

    丁奉拱拱手,向廖化表态,“请将军放心,属下一定守住浮桥阵地,不让敌军轻易渡河。”

    “而且,我会安排将士远离地势低洼的区域,通知百姓们提前避难。”

    丁奉斩钉截铁的说道:“只要姓丁的还一口气儿在,就不会让魏军有机会偷袭襄阳城。”

    关平同样点点头,“我这就督促将士们,加大搜索力度,一定抓捕魏军全部细作。”

    “而且,”关平继续说道,“我会要求将士们加固襄阳的城防,做好防水措施,把容易受潮的粮食物资,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地点储存。”

    二位将领还是误解了廖化的意思,廖化虽然不愿采用水攻策略,但并不代表他放弃了对魏军堤坝的奇袭。

    廖化看向关平,“襄阳城的军政事务,麻烦你多费费心。”

    目光转向丁奉,“你立即集合南岸的船只,同时,招募死士备战。”

    “只等夜色降临,将士们立即偷袭魏军守堤部队”

    丁奉有些迟疑,“杀散敌军倒是不难,然而,一旦出兵,必然会打草惊蛇,夺取堤坝之后,我们应该做什么?”

    廖化叹了一口气,“什么都不要做,夺取堤坝之后,你就在那里守住。”

    “常雕在南岸守了一天,你的兵力更少,魏军数量更多,所以,我给你半天的任务时间。”

    廖化说道:“坚持半天之后,将士们就可以撤回南岸。”

    守卫堤坝的任务,可比破坏更难,丁奉神情凝重的接受了任务。

262、魏营会议

    接到曹仁召开军议的命令之后,司马懿没有立即动身。

    磨蹭了一会儿,估计营帐中已经集合了大批将领之后,司马懿才动身出发。

    魏军几天前的大败,让曹仁的威望受损。

    这名曹魏年迈的名将,最近有些情绪暴躁。

    为了避免麻烦,军中将领大多主动回避曹仁,不愿跟对方发生接触。

    七日之前的那两场战斗,不仅让魏军疲惫不堪,还让将士们伤亡惨重。

    曹泰和诸葛虔统帅将士,沿着浮桥渡河,对汉军进行佯攻,尽管一行人无功而返,依旧被汉军打退了,但是,他们达成了目的,吸引到了魏军的注意。

    常雕部损失更大,除了极少数人,登陆将士全军覆没。

    魏军强渡汉水,在襄阳城东安营扎寨,牵制蜀汉军的战略企图,落空了。

    常雕以下,魏军登陆将士,几乎全军覆没。

    对整支魏军来说,损失一支偏师,算不了什么。

    然而,军队士气一旦受损,再想恢复,就难了。

    战孙权,杀徐晃,廖化的威名早已传遍了魏营。

    这一次曹仁统兵南下,依旧没能从蜀汉军的手里占下半分便宜。

    双方还没有进行决战,魏军却战无不败,不少将士已经对获取胜利失去了信心。

    魏军渡河扎营的这一决策,原本就冒着很大的风险。

    派兵遣将的时候,曹仁也曾做过最坏打算。

    常雕和那两千将士,即使并非可以随时舍弃的牺牲品,也必然是投石问路的棋子。

    从某种意义上看,常雕部的失败行动,倒也并不是一无所得。

    魏军失败,证明了派偏师牵制蜀汉军计划的失败。

    常雕等人的战败,倒也给魏军增加了强渡汉水的经验和教训。

    然而,失败永远都是失败,一场败仗并不会因为给指挥官增加经验,就改变了战斗的性质。

    魏军在汉水南岸坚持了不到一天,就战败了,这让下达作战命令的曹仁,声望受到重创。

    为了恢复部队斗志,严肃军纪,曹仁把指挥船队南下的部将贬成士兵。

    所有从南岸逃回的常雕部败兵,也都单列成军,编入敢死队里。

    借着这场兵败,曹仁在全军推行了更严厉的军法。

    短短七天,因为各种理由,违反军法的将士层出不穷,大多受到了处罚。

    军议现场,定在曹仁的营帐中。

    现场集合了大批魏军将领,曹仁板着脸,站在中央。

    诸将噤若寒蝉,就连曹仁的儿子曹泰,也都老实了很多。

    等到将士们完成集结,曹仁开口了:“陛下关心襄樊地区的战事,使者刘晔即将到达樊城。”

    曹仁的目光扫视过众将,面无表情,“都说说吧,使者到来之后,咱们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成绩,汇报上去?”

    营帐中陷入沉默,在不明白曹仁真实意图的情况下,别说是司马懿,就连诸葛虔这样心直口快的人,也不敢贸然发表看法。

    刘晔是曹丕的近臣,从他那里,魏军襄樊将士,可以准确了解魏帝的最新意图。

    然而,就像曹仁说的那样,魏军这段时间的表现太差了,战无不败,根本就没有能说得过去的战绩。

    司马懿同样不知道自己在军中的作用,不清楚可以向曹丕汇报什么。

    曹仁的目光同样从司马懿的脸上扫过,但是,他并没有询问这位曹丕的宠臣。

    曹仁大声喊了起来:“曹泰,你组织过三次和蜀军的作战,经验丰富,你告诉我,咱们应该如何汇报战果。”

    很显然,曹仁又想拿自己的孩子杀鸡儆猴。

    曹泰面露苦色,“不如,告知使者,我军在汉水北岸集结重兵布防,挫败了蜀军北攻樊城的意图?”

    曹仁立即反问,“我军用数万大军,阻挡蜀军万余人的进攻?”

    “不论使者是否愿意相信,你自己好好想想,这件事值得骄傲吗?”

    曹仁直接开口说结论,“我希望等王双蓄水筑堤,水位下降,再组织将士们发起进攻。”

    “现在看来,咱们没有时间了,必须得有拿的出手的战绩,尽量想办法在使者赶到之前,获取一场小胜,。”

    曹仁继续说道:“曹泰,我军应该怎样做,才能战胜蜀军。”

    曹泰拱了拱手,“我军有兵力优势,渡河作战没有办法发挥咱们的优势。”

    “不如,咱们引诱蜀军过河,也让敌人尝尝遭受半渡而击的悲惨遭遇。”

    曹仁的脸上流露出欣慰神色,很显然,曹泰的这番话,让他很满意。

    曹仁说道:“你继续说,咱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引诱蜀军过河。”

    曹泰得到鼓励,开始变得无所顾忌,“咱们不如安排樊城守将赵俨使用诈降计,诱使蜀军偷渡汉水夺取樊城。”

    曹仁摇了摇头,“樊城和襄阳不一样,与其说是一座城市,不如说是一座军事要塞,城里兵多民少,豪强的数量就更少了。”

    “赵俨和徐晃交情不浅,他一心要为好友报仇,以他的名义诈降,廖化未必会轻信。”

    “而且,”曹仁叹了口气,“咱们已经失去了襄阳,绝对不能再丢失樊城,否则,咱们只能退守南阳了。”

    曹仁语重心长的对曹泰说道:“执行诱敌策略,需要冒着很大风险,不要拿自己输不起的东西冒险。”

    曹泰连忙解释道:“既然这样,孩儿愿意再次带兵走一趟,通过佯败的方法,诱使敌军追击。”

    曹仁再次摇头,“别是假装失败,你之前真正战败的时候,蜀军可曾派兵展开追击?”

    曹泰哑口无言。

    曹仁缓缓开口,像一个耐心的老师,“想要引诱蜀军发起进攻,咱们并不需要诈败。”

    “任何行动,只要有‘装’的成分,就可能被对手识破,状态越自然越好。”

    曹泰挠了挠脸颊,“咱们应该……”

    曹仁态度坚定,“我军应该在河岸边增派兵力,摆出强行南渡的姿态。”

    “咱们的准备越充分,蜀军越有可能渡河偷袭,那时候,咱们的战机也就出现了。”

    曹仁语气变得严肃了,“曹泰听令。”

    “你统帅麾下将士,防守浮桥北端,摆出一幅大兴土木,赶制攻城器械,准备渡河的姿态。”

    “如果蜀军利用浮桥渡河偷袭,记住,只准败,不准胜,引诱敌人攻击我军的攻城器械。”

    曹泰接受命令之后,曹仁又看向了诸葛虔,“你的任务,就是组织兵马养精蓄锐,随时等待曹泰的信号。”

    “蜀军渡河攻过来之后,曹泰必然会败退,那时候,你放过蜀军主力,立即夺回浮桥,封闭蜀军的退路。”

    曹仁的伏击计划非常简单,问题却不小,如果蜀军不上当,魏军只能白白忙活。

    司马懿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如果蜀军选择全力布防,丝毫不理会北岸的动静,咱们该怎么办?”

    曹仁不以为然,“如果蜀军没有采取行动,那么,我们就盛情款待使者,让刘晔在军中住上几天。”

    “等待我军攻城器械建造完成,汉水水位恐怕也会大幅下降,那时候,将士们直接携带攻城器械,涉水渡河,强攻襄阳。”

    曹仁的态度很坚决,司马懿怀疑,对方可能准备其他后手。

    既然主将已经做出了决定,司马懿当然也不会继续再多说什么。

    除了曹泰和诸葛虔之外,在场大多数部将都得到了曹仁的最新将令。

    军需官清点粮食和物资储备。

    监制投石车和攻城云梯的部将加快器械修造速度。

    就连曹军为数不多的水军将士,也同样得到了命令。

    曹仁要求新提拔的水军将领,按时检查船只,以备不时之需。

    从曹仁的部署上看,魏军这一次确实做好了全面反击的准备。

    即使蜀军不会渡河进攻,魏军全面南下的日子,恐怕也不远了。

    曹仁年事已大,下达完一系列命令之后,他似乎整个身体被掏空了,没有站稳,险些摔倒。

    身边的卫兵连忙向前搀扶,曹仁有气无力的挥挥手,“众将下去做准备吧,希望下一次咱们再次举行军事会议的时候,能够出现好的战果。”

    会议结束,部将纷纷离开营帐。

    一名魁梧的男子冲进营帐,和正准备离开的诸葛虔撞在了一起。

    男子衣裳不整,身上残留着酒气,来人正是负责汉水筑堤任务的王双。

    曹仁皱起眉头,语气不满,“你的任务是留在汉水筑堤,没有得到我的命令,你竟然敢擅离岗位?”

    王双明显还没有酒醒,看到曹仁之后,大声喊了起来,“曹将军,大事不好,敌军对河堤展开夜袭,已经夺走了汉水大堤。”

    王双嗓门很大,惊动了现场所有人,魏将纷纷停住脚步,震惊的看向王双。

    曹仁大怒,手指摸向腰间,准备拔剑,“你跟随我多年了,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司马懿连忙开口劝说,“蜀军既然夺取了大堤,那么,他们随时可以决堤,采用水攻。”

    “我军的当务之急,应该立即移营,把河道旁的攻城器械全部搬离河道。”

    抢在曹仁开口之前,王双连忙解释道:“司马先生放心,我军虽然完成了筑堤,但是,河堤内储蓄的水量并不多,而且,敌人就算想要决堤,也需要时间……”

    曹仁怒视着王双,“偷袭河堤的蜀军,一共有多少人?”

    王双躲避着曹仁的眼神,“不足一千。”

    曹仁没有继续对王双进行追问,他看向诸葛虔,“你去集合三千兵马,立即反攻河堤,即使不能将敌军全歼在堤坝上,也不能给敌人破坏河堤的机会。”

    等到诸葛虔走后,曹仁对王双破口大骂,“命令你筑堤的时候,我就已经提醒过你,你的任务不单单是建造河堤,还得给我守住了。”

    “为了保持将士们的体力,我强征了附近大批百姓,参与筑堤行动。”

    曹仁的语气变得越来越严厉,“我照顾将士们,考虑到你们的辛苦,并不是为了让你们醉生梦死,逍遥自在的。”

    “汉军兵力和咱们的人数相当,我军又占据了地利优势,你为什么还会被敌人打败。”

    “出了这么大的事,连派人通知我,坚持抵抗到援兵赶到的时间都没有。”

    曹仁目露凶光,“你是认为我老了,杀不动人了?”

    王双马上开口辩解,帐篷里瞬间充满了酒气,“属下不敢,末将统兵赶到河堤之后,严格按照曹将军的要求,部署兵力。”

    “除了加强河堤守兵的戒备,部署大量斥候打探情报之外,我还从民夫中挑选健壮者,听从我军指挥。”

    曹仁:“那你为什么败的这么快?”

    王双连忙开口解释,“将士们完成堤坝的建造,我认为麾下士兵太过辛苦,便组织众人饮酒庆祝,没想到,有民夫会在营地中闹事。”

    “得到消息之后,我立即带人去镇压那些暴民……”

    曹仁有些不耐烦,“民夫闹事,那是你自己管理的问题,我只想知道蜀军是怎么出现,又是如何把你打败的?”

    王双连忙解释道,“我处理完闹事的民夫,手下的斥候送回报告,蜀汉军兵将渡河攻了过来。”

    “当时我也没有仔细想,直接拿上了两柄铁锤,就带领身边的将士朝着敌军杀了过去……”

    王双虽然没有把话说的非常明白,众人也能脑补出经过。

    王双虽然勇猛,但终究还是醉酒了,在疏忽防备的情况下,统帅少量兵马,与蜀汉军交手,怎么可能不败。

    曹仁刚平静下来的情绪,重新出现起伏,“也就是说,你被蜀军打败之后,根本就没有回到堤坝,便直接跑到了这里?”

    王双连连点头,“属下请求将功补过,希望将军能够给我一支部队,让我跟随司马虔一同赶赴河堤,击败来犯的蜀军。”

    曹仁面无表情,“你因为饮酒失职,丢失了防区,按照军法,罪当斩首。”

    “不过,我军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暂时饶了你的性命,如果你不能把河堤收复回来,那么,二罪并罚,你可明白?”

    王双不断的点头,讨好式的说道:“将军放心,如果不能夺回堤坝,我不会活着再见将军。”

266、打过汉水

    丁奉和王双在河堤战场比斗的时候,廖化正准备指挥汉军打过汉水。

    偷袭堤坝的目的,并不是决堤水攻。

    有魏将常雕的例子摆在眼前,丁奉即使再能打,也不可能依靠偏师守住河堤,更何况,汉军的船队不可能在魏军水兵的攻击下对丁奉进行有效支援。

    汉军虽然投降得手了,但是,魏军依旧掌握着优势。

    既然汉军迟早要撤回南岸,汉水水位下降,魏军能够从容渡河,那也只是时间问题。

    在浮桥战场,汉军对魏军进行了三轮阻击,每一次汉军都是胜利者。

    汉军取得连胜,不仅因为将士们骁勇善战,狭窄的地形以及汉军充分的战备,也是魏军饮恨沙场的重要原因。

    一旦水位下降,魏军便可以舍弃浮桥,从河道上的任意一处地点登陆。

    那时候,敌军不仅可以使用骑兵,他们在岸边打造的攻城器械,也可以直接投入战斗。

    汉军不可能沿着整个汉水河道进行布防,浮桥战场处的防线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

    既然汉水水位下降是一种趋势,无法阻挡,那么,廖化只能趁着汉军在局部战场上有优势的时候,发起进攻,对魏军进行袭扰。

    趁着丁奉偷袭了魏军河堤,分散掉魏军兵力的当下,渡河攻击,是汉军最好的进攻时机。

    一旦汉军再度取胜,那么,魏军的士气将会再度下去。

    如果汉军能够顺便破坏了魏军的攻城器械,那么,将会把敌军对襄阳城的威胁降到最小。

    廖化吸取了魏军的战败教训,两路出兵,确实可以让对手的兵力捉襟见肘,无法领会汉军的意图。

    但是,曹仁手上的兵力,可比汉军兵力更多,魏军完全可以同时出兵对抗汉军的两路偷袭。

    既然汉军可以先后击破了两支魏军,那么,魏军未必不能先后击败两路汉兵。

    因此,廖化有意和丁奉错开了出兵时间,先要求丁奉带兵夜袭,夺取河堤,随后,以丁奉为诱饵吸引魏军主力尤其是敌人的水军,向着河堤战场方向靠拢。

    等到魏军的机动兵力大幅抽调开之后,汉军再全力渡河,直接强攻魏军防守浮桥的部队。

    尽管廖化把丁奉部将士当成诱饵,但是,他并没有把爱将当成可有可无的牺牲品。

    廖化信任丁奉的能力,相信自己的部将能够把队伍平安带走。

    不论是丁奉,还是廖化,每一支汉军,都是主攻力量。

    今天之前,魏军虽然连续失败,但是,他们始终都是以进攻者的姿态战败的。

    敌人或许没有信心战胜汉军,却未必会担心汉军的反击。

    这一次进攻,汉军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出自己的威风让敌人明白,即使有汉水天险,他们也并非彻底安全。

    只要打过汉水,汉军就算胜利,即使无法破坏攻城器械,也会摧毁敌人的自信,让敌军开始调整部署,在接下来的行动中变得更加谨慎,进一步降低魏军的进攻效率。

    廖化并不准备直接通过浮桥发起进攻,魏军的几次失败经验给了他足够的借鉴。

    进攻方很难利用浮桥发挥出局部兵力优势,而且,浮桥作为连接南岸和北岸的重要通道,魏军必然会加强戒备。

    汉军将会利用船队运兵,从侧翼登陆,偷袭魏军守桥部队。

    使用船只渡河,不仅可以迅速把兵力投放到对岸,这种打法同样可进可退,如果战机不成熟,将士无法登岸,也可以迅速上船,撤回来。

    整个渡河行动,充满了威胁,汉军最主要的水上对手,就是魏军的水兵。

    和江东军相比,魏军的船队,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差了太多,可是,汉军水军的实力更弱,没有能力与魏军再汉水上作战。

    一旦汉军提前被魏军发觉,遭到了敌人水军的拦截,轻则无功而返,情况严重的话,汉军偷袭部队将会全军覆没。

    为了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同样也是为了保证安全,汉军没有容错率,只有一次出兵机会。

    廖化必须通过一次调兵,把精兵运过汉水,袭扰魏军守兵,策应主力利用浮桥渡河。

    廖化会随船渡河,既确保亲眼掌握战事情况,也可以最大程度提高渡河部队士气。

    按照约定,成功登陆之后,汉军会点起烟火,留守在南岸的苏由、沙摩柯等将领组织兵马同步发起进攻。

    为了保证登陆将士的战斗力,参与这次突击的,都是向籍、马大目这样的百烦卫佼佼者。

    所有兵将只携带一把短刀,或者长枪,防具也以木制盾牌为主,以便于减轻船只负重,提高运载量。

    弓弩类的副武器以及笨重的铠甲,直接丢弃在南岸。

    廖化不仅仅这样要求将士们,他自己同样以身作则,轻装上阵,只随身携带了一把短刀。

    和部将们进行了最后的战斗部署,确认完战争细节之后,廖化统帅将士们,来到岸边,组织士兵上船。

    无论大小,每一条船上都有一名部将负责管理。

    为了提高效率,只要船上的兵力数量足够了,船只便会立即起行。

    水军行船的时候,汉军还在侧翼方向部署了两艘快艇,负责巡逻警戒。

    这两艘船的战斗力并不强,然而,一旦魏军水军出,他们将会立即冲上去,为船队调整方向和计划,争取时间。

    船队刚刚离岸,就被河道上警戒巡逻的魏军小船发现了。

    丁奉夜渡汉水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夜色的掩护和魏军的疏忽大意。

    汉军偷袭得手之后,魏军水军立即行动,在河堤战场附近部署,防备汉军通过水路,对丁奉进行救援。

    为了监视汉军船队的动向,魏军派出了大量巡逻小船。

    这些小船并不坚固,船上的士兵也很少,但是,它们的数量很多,船只又比较灵活。

    立即有魏军小船朝着北岸靠拢,通知守兵加强戒备,同时,部分魏兵朝着上游的水军驶去。

    直到现在,战情并没有超出廖化的计划,汉军加速渡河,很快到达汉水北岸。

    廖化的坐船,并不是第一条靠岸的汉军船只。

    先靠岸的部队已经开始登陆,将士们和一些闻讯赶过来的魏军士兵展开交战。

    很显然,魏军并没有应对汉军登陆的计划,现场的士兵,一共只不到五十人,全是骑兵,似乎是河道附近的斥候。

    在河岸边,骑兵根本没有办法发挥出自己的实力,魏军只能下马步战。

    汉军船队不停靠岸,登陆将士的数量开始增多,敌军少量魏兵不仅没能将汉军赶下汉水,反而无力招架,不断败退。

    最终,这伙魏军放弃了阻击,纷纷上马,朝着浮桥的位置退走了。

    这一支魏军撤离之后,敌军并没有派遣新的部队,阻止汉军登陆。

    将士们的登陆速度更快了,没过多久,大半兵力完成登陆。

    既然汉军成功完成了登陆,那么,船队也就没有必要继续停留在河道便。

    廖化命令空船立即起行,撤回南岸,这样既可以给后续运载汉军将士的船队空出靠岸的位置,又可以防备魏军水兵的突袭。

    同时将士们点燃随船携带的茅草,升起狼烟,给南岸的将士们发起了信号。

    狼烟升起之后没过多久,战场下起雨,而且,雨势在不断加强,熄灭了烟火。

    廖化顾及不上南岸汉军是否察觉自己的信号,船队大部分已经南下,汉军没有了退路,即使撤兵,也得需要打穿魏军浮桥战场的防线,从浮桥上撤回去。

    留下少量士兵继续维持现场登陆秩序之后,廖化亲自带领将士们,找准方向,朝着浮桥战场杀了过去。

    汉军的登陆位置,距离浮桥并不远,将士们很快就到达了战场。

    守桥魏军明显已经得到了汉军登陆的消息,现场兵马正在仓促布阵。

    汉军出现之后,魏军的一些弓弩手自发进行了反击。

    廖化命令将士们举盾防御,同时,下达了冲锋命令。

    在冲锋的路上,很多士兵倒下了,但是,更多的将士,却冲到了魏军面前。

    魏军没能布置好防御阵型,现场的防御工事,等同于没有,别说是侧翼,面朝着廖化等人进攻的方向,哪怕是直面浮桥的正面,也仅仅摆放了一两个木栅栏而已。

    廖化甚至怀疑,自己太过谨慎了,汉军完全可以集中兵力,通过浮桥发起强攻。

    狭路相逢,汉军战斗力比魏军稍微强一些,将士们迅速把魏军的阵型搅得更加混乱。

    廖化趁机派出了一名机灵的卫兵走上浮桥,快速赶回南岸通知汉军渡河。

    廖化多虑了,苏由等人的确看到了汉军顺利登陆的烟火,在半路上见到了催促援兵的廖化卫兵。

    通过浮桥,汉军援兵迅速抵达北岸,加入战局,把汉军的局面打开了,魏军守桥部队,开始向北败退。

    解烦卫的将士们迅速抢夺了魏军遗留的武器装备,武装好自己。

    同时,汉军依托浮桥,开始布防,为后续汉军过河建立起立足点。

    魏军并没有放弃夺回浮桥的尝试,在曹泰的指挥下,对汉军进行了一波反击。

    然而,敌军的进攻非但没有得手,反而损兵折将,渡河的汉军也越来越多。

    当汉军渡河人数超过两千之后,魏军让出了浮桥战场,队伍朝着樊城退走。

    击退了魏军,汉军取得了小胜,已经实现了廖化打击魏军士气的目的。

    正当廖化准备撤兵的时候,雨停了,他决定继续执行摧毁魏军攻城器械的计划。

    魏军退走之后,浮桥战场的压力降低了,汉军开始分兵,沙摩柯统帅半数汉兵,留守在现场,接应后续渡河部队,同时,确保汉军退路安全。

    在魏军俘虏的引路下,廖化带领其余上千部队,朝着魏军攻城器械的存放位置杀了过去。

    浮桥战场,魏军都没有部署重兵,攻城器械的存放现场,魏兵数量更少了。

    面对汉军的绝对兵力优势,现场的魏军和工匠们稍作抵抗,就纷纷溃败。

    汉军迅速接管了现场,胜利来得太轻易。

    雨已经停了,但是,现场的攻城器械大多因为雨水受潮,汉军没有办法采用最便利快速的火攻方法,来破坏这些攻城器械。

    采用刀剑劈砍,破坏掉攻城器械上的薄弱结构,再把这些器械的零部件推下河道,让部件在河水的冲击下受损和遗失,几乎是廖化最好的选择。

    廖化看向身边的成何,“命令将士们分头行动,对攻城器械进行彻底破坏,毁坏之后,推入河道。”

    成何点点头,正准备离开,百烦卫斥候马大目突然来到了廖化身边,“不好了,魏军的投石车和连弩车都没有安装车轮。”

    成何同样停住脚步,看向廖化。

    魏军的做法,加上当天的大雨,让汉军破坏攻城器械的行动,出现了大麻烦。

    云梯类器械结构单一,容易破坏,只要砍断了梯子上的绳索,接下来,汉军将士可以采用搬运的方式,直接把木料扔下水。

    投石车和连驽车上的部件太多,挨个破坏,会浪费更多时间,而且,器械本身更笨重,需要更多人手搬运,会浪费时间。

    如果只是进行简单破坏,魏军很快就可以完成修复。

    廖化的态度很坚定,“先破坏云梯,连弩车和投石车留到最后再集中人手破坏。”

    成何点点头,立即动身。

    把连驽车和投石车留下,最后破坏,廖化还有其他考虑。

    这些武器虽然受潮了,但未必不能使用,即使不能发射,也可以推倒在地,形成临时路障。

    如果魏军出现,投石车和连弩车多少可以帮助汉军分散一些压力。

    新的命令很快传达下去,将士们迅速开始破坏行动。

    廖化的担忧成为了现实,没过多久,魏军一支步骑军队赶到战场。

    将旗上写着一个“曹”字。

263、夺取河堤

    突袭河堤的行动,之所以能成功,取决于三个因素。

    汉军的谨慎,魏军的疏忽,再加上,一点点的运气。

    渡河之前,汉军就已经制定好了战斗计划。

    廖化帮助丁奉制定了强攻和巧取两种方案,而且,汉军给进攻定下了时限,如果渡河之后的两个时辰之内不能取胜,那么,汉军就会放弃进攻,撤回南岸。

    汉军出动了近千士兵攻堤,但是,汉军船只数量太少,运力明显不足。

    夺取襄阳之后,汉军获得了少量快艇和战船。

    为了这场突袭,汉军又汉水沿岸的渔民手中租用了一些渔船,

    尽管汉军想尽办法增加船只的数量,但是,汉军的水军力量依旧薄弱,单次只能运送三百多人过河。

    为了把奇袭部队运过汉水,船队在江面上往返了三次,汉军的运气不错,没有惊动魏军的水兵。

    为了避免行踪暴露,汉军船队没有彻底靠岸,兵将提前在浅水区域下船。

    上岸之后,将士们借助夜色的掩护,趴在草丛中,等待后续部队的到达。

    运气站在汉军一边,汉军的登陆很顺利,不但没有遭遇魏军的抵抗,而且,部队完成集结之前,同样没有惊动魏军斥候。

    但是,运气并没有一直站在汉军身边,丁奉亲自统帅先锋朝着魏军河堤杀过去的时候,终究还是被敌军的斥候发觉了。

    汉军先锋和魏军的一支小股部队发生了遭遇战。

    魏军带队的,是一名双手举着铁锤的魏将,看上去非常骁勇。

    魏将勇猛,丁奉同样不怂。

    丁奉直接放弃防护,把盾牌交给身边的卫兵。

    丁奉手持短刀,朝着魏军杀了过去。

    魏将是一个力量性的将领,两把铁锤同样增强了他的破坏力。

    一旦被铁锤命中,别说只是轻装偷袭的丁奉,即使身着甲衣的重步兵,也很容易会遭到重创。

    丁奉的作战经验同样丰富,而且,他气力过人。

    趁着魏将脚步不稳,行动迟缓,丁奉轻轻闪身,避开了敌人的攻击。

    抓住魏将的破绽,丁奉挥舞短刀,借力一磕,震飞了魏将左手的铁锤。

    魏将虽然喝醉了,却并不傻,这一交手,对方也看出了双方的实力差距。

    魏将果断转身,逃离战场。

    主将一走,剩余曹魏兵将也失去了战意,这支小股部队一哄而散。

    丁奉没有把宝贵时间用在抓捕魏军小卒子上。

    汉军行踪已经暴露了,索性就点起火把,快速行军。

    汉军的动作太快了,甚至比曹魏的败兵更快一步。

    到达堤坝之后,汉军立即开始发起攻击。

    几乎没有遭到敌军的反抗,汉军便轻易拿下了战斗。

    和魏将一样,大部分士兵因为醉酒失去了战斗力,少数依旧保持清醒的士兵,也没能对汉军进行有效抵抗。

    汉军轻易击溃了守堤魏军,迅速控制住局势。

    廖化给丁奉的任务目标很简单,击败守堤魏军,并且,守卫堤坝半天时间。

    任务已经完成了一半。

    丁奉第一时间视察了魏军筑造的堤坝。

    坦率来说,汉军袭击魏军堤坝的时机,选择的并不好,整个堤坝已经基本成型。

    由于廖化否决了水攻的方法,汉军不能从堤坝的底部开始破坏,这也就失去了最快的溃堤方法。

    所以,丁奉只能组织少量兵力从河堤的顶部实施破坏。

    这场突袭,汉军不仅仅想获取战术胜利。

    通过夺堤这一行动,丁奉统帅的偏师可以转移魏军的注意力,为廖化制造机会。

    同时,也可以让曹仁明白,魏军的筑堤计划已经失败,至少,汉军已经有了防备。

    袭击河堤的汉军兵力太少,魏军在北岸却部署了大军。

    魏军统帅曹仁只要思维正常,便不会坐视汉军进行破坏而不管,必然会调兵反攻河堤。

    最坏的情况下,汉军千余将士需要在魏军数万人的进攻下,坚持六个时辰。

    丁奉的命令迅速传达下去,汉军将士开始清理战场,布置防御,打探敌情。

    除了汉军之外,河堤附近还有魏军的降兵,以及,大量被魏军强征,参与筑堤的百姓。

    这些人的数量并不在少数,需要在战事开始之前进行妥善处置。

    丁奉最先着手解决的,是平民问题。

    汉军和魏军在堤坝上交战的时候,现场民夫大多保持中立,没有卷入到战斗中。

    不少人趁乱逃亡,但是,更多的人却慌了手脚,留在现场。

    民夫的数量很多,丁奉却并不准备让他们加入汉军的作战序列,抵御魏军的反攻。

    一支军队最看重的,从来不是人数,而是质量。

    裹挟大量平民参与战斗,不仅会让部队的战斗力下降,还会动摇将士们的士气。

    而且,丁奉需要在战斗的关键时刻,分散手里的兵力,稳定人心。

    为了尽快搞清楚民夫的身份,丁奉随便来到了一处民夫营地。

    丁奉询问起现场的一名年轻人,“你们难道是襄樊地区的百姓?”

    青年的态度倒是很配合,“我们这有很多襄樊百姓,但是,还有一些是偶然路过战场,被魏军抓来筑堤的人。”

    青年指了指自己,“年初,我和家人南下访亲,前几天北上南阳,正好遇到了魏军在这里筑堤,被抓到了这里。”

    丁奉继续追问,“除了筑堤,你们还做了什么,魏人建造河堤的目的,难道准备水攻襄阳?”

    青年无奈的摊开双手,“我们就是干活的,什么也不知道。”

    丁奉四处望了望:“既然你对魏军充满了意见,为什么不跑?”

    青年连忙解释道:“将军可别误会,我们并不是不想走,而是不敢跑,魏军特别严苛,守将王双不体恤民力,不少百姓仅仅动作慢了一些,就遭受到魏军的毒打。”

    青年指了指身边的几名百姓,“我们几个还被扣上了谋反的罪名,差点被处死。”

    说到了伤心事,青年眼眶有些发红,“我是最早一批参与筑堤的百姓,从一开始,百姓们就承担着最繁重的筑堤任务,得不到休息和食物保障。”

    “堤坝主体完工,魏军举办酒宴庆功,但是,我们这些为了修堤流血流汗的功臣,却被遗忘了,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奖赏与休息,反而还获得了加派。”

    青年苦笑道:“我带上这几名兄弟,去找魏军讨要说法,希望能改善我们的饮食,没想到,却被魏军抓了起来扣上了谋反的罪名。”

    “如果不是将军带兵赶到,我们还不知道能否恢复自由。”

    丁奉安慰道:“我军攻下河堤之后,很多百姓都跑了,你既然有重罪在身,为什么还留在这里?”

    青年:“确实有朋友找到我,希望一起北逃,但是,我拒绝了,我们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魏军只需要派出少量骑兵,就能将我们重新抓回来。”

    “我并不害怕魏军的惩罚,但我不能牵连家人。”

    丁奉笑了笑,“你可以放心了,我军偷袭得手,短时间内,魏军根本无力去找你们的麻烦,你们可以放心去逃命。”

    “只要不是一头栽进魏军的队列中,必然可以安全离开。”

    丁奉:“你帮我给百姓们带个话,所有人都自由了,可以离开,现场的存粮和其他物资,你们可以随便去取。”

    青年倒是很吃惊,“将军愿意放我们走,你不后悔?”

    丁奉点点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既然答应了你们,我就不会后悔。”

    青年不可置信的说道:“我听说,蜀军士兵非常残暴,会杀死所有帮助魏军作战的百姓,抢走所有人身上的财物……”

    丁奉摇了摇头,“脱下军装,我也是大汉百姓,咱们都是兄弟,我干嘛要杀你们。”

    看到青年脸上的吃惊,丁奉笑了起来,“你不是急着返乡吗,赶紧走,拖延下去,我说不定就会改变主意。”

    青年抱拳行礼,“我叫王宪,还请将军留下名字,日后有机会,必定报答今日的恩情。”

    丁奉挥了挥手,示意青年赶紧走,他说道:“我是大汉骠骑将军廖化麾下都督丁奉,我军的目的是克复中原,兴复汉室,咱们一定还会再见。”

    丁奉派出一些卫兵,跟随张宪一起,疏导百姓离开,同时,组织另一些士兵帮助百姓领取路费和粮食。

    魏军的战俘问题,同样是汉军的一个大麻烦。

    汉军兵力不足,每一名士兵,都是珍贵的战力。

    丁奉不愿意把宝贵的人力,用在看管并且防止俘虏作乱上。

    所以,汉军对魏军俘虏的处置手段简单又粗暴。

    没收了全部俘虏的武器装备之后,丁奉将降兵分成了两部分。

    意识清醒,或者,伤势不重的魏军俘虏,当场释放,驱离河堤现场。

    醉酒人事不省,以及,少量重伤的俘虏,则被汉军集中安置。

    醉酒者使用绳索捆绑,限制行动,重伤士兵则进行适当救助,保住他们的性命。

    解决了百姓和俘虏的问题,丁奉开始全力部署防御。

    汉军过河兵力有一千多,河道边的汉军船队,却只能同时运输三百人过河。

    一旦守堤失败,除非兵力遭受重大损失,否则,汉军将士无法通过水运撤军。

    从一开始,汉军就没打算利用水路撤军,夺取河堤之后,船队也就失去了价值。

    坚守半天之后,丁奉会带领其余兵马,沿着河岸西撤,在合适位置渡河。

    船只虽然无用,丁奉倒也不至于学习先人,通过破釜沉舟的方式,来振奋将士们的斗志。

    汉军的渡船数量太少,每一条船都是宝贵的财富。

    按照出兵前的计划,丁奉统兵突袭河堤的时候,廖化同样会对魏军采取军事行动。

    另一支汉军,需要这些船只。

    丁奉派出传令兵,通知留守岸边的部队向着河堤靠拢,水手驾船南归,听候廖化的调遣。

    和常雕不同,汉军偏师的任务很明确,守住河堤半天就算胜利。

    汉军将士依托魏军建造的防御工事,进行布防。

    大量物资送给百姓当路费之后,现场还剩下了不少物资,这些物资全都被汉军拿到战场上,增强一线防守。

    汉军兵力虽然不多,但也很难把全部将士都在河堤上布防。

    所以,丁奉以河堤为中心,部署了防御。

    除了少部分防守河堤的将士之外,汉军的主力在堤下布防。

    将士们充分利用了现场的少量拒鹿角和木栅栏。

    缴获大量战利品之后,汉军将士们军用物资非常充足。

    不少士兵使用长枪当作主武器,同时,腰间还斜挎着短刀。

    为了对抗魏军骑兵的冲阵,汉军以队率为单位,五十人一组,各自划分防区。

    汉军摆出一种天女散花阵,如果魏军使用弓箭远射,汉军可以依托防御工事和防护器具,进行遮挡。

    如果敌军骑兵发起冲锋,汉军的阵型可以将敌人带来的伤害减小到最低。

    等到敌军骑兵冲进汉军队列之后,汉军将士既可以使用长枪戳马上兵将,又可以更换短刀,砍敌军战马,战法非常灵活。

    部署任务的传令兵纷纷从丁奉的身边离开。

    还没等汉军撤底完成布阵,已经离开的王宪,又重新回到汉军防区。

    王宪找到了丁奉,“报告将军,魏军重兵朝着大堤杀了过来。”

    丁奉微微皱眉,他的斥候还没有回来,王宪的情报未必准确,如果仓促下令将士们进入作战状态,这会消耗将士们的体力。

    看出丁奉的迟疑神色之后,王宪有些着急,“敌军派出了多名骑兵,截杀将军的斥候,我袭击了一名敌兵,抢走了马匹,这才赶回这里”

    “去而复返,我的目的就是为了通知将军做好防范。”

    丁奉笑出声,“多谢,下次见面,我请你喝酒。”

    王宪跳下马,摸了摸挂在腰间的刀子,“择日不如撞日,我帮将军打退魏军,将军可不能食言啊。”

    丁奉愣住了,“你不是要带着家人返乡吗?”

    王宪:“我已经委托同伴照顾家人了,将军救下了我,这份恩情,我必须要报答。”

    丁奉的脸上浮现出笑容,“那就麻烦王兄弟了。”

    远处响起了嘈杂的人声。

    除了王宪,不少百姓去而复返,这些人嚷嚷着,要帮助汉军一起战斗。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4927/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志廖化新传最新章节! 作者:烽岳键客所写的《三国志廖化新传》为转载作品,三国志廖化新传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志廖化新传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志廖化新传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志廖化新传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志廖化新传介绍:
老迈的灵魂回归青年的躯体,冷却的理想之火重新被点燃。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这一世,我廖化将不留遗憾。三国志廖化新传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志廖化新传,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志廖化新传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