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志廖化新传TXT下载三国志廖化新传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志廖化新传全文阅读

作者:烽岳键客     三国志廖化新传txt下载     三国志廖化新传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111、冒牌使者

    廖化是一个汉人,穿着打扮也跟五溪蛮扯不上半点关系。

    所以,樊胄针对穿着疑点,提出询问,廖化则很冷静的进行回答。

    战乱年代,不少蛮族会到汉族聚集地生活,汉族流民也有不少人会前往蛮族营寨生存。

    身份问题说清之后,樊胄又问了很多五溪蛮的问题。

    在这里,樊胄用上话术,很多地理和人名都故意讲错。

    廖化虽然是从五溪蛮营寨里过来的,但毕竟在山上呆了七天。

    所以,虽然对五溪的情况不了解,拿来糊弄樊胄,倒是够用了。

    确认廖化是五溪蛮使者之后,樊胄的态度变得愈发热情。

    樊胄不仅带廖化认识在场的夷汉首领,还对廖化嘘寒问暖,俨然一副老友的模样。

    客套话说完后,樊胄询问起五溪蛮的参战情况。

    廖化清楚,五溪蛮将会派出三千人到达战场,但是,廖化没有在这时候说实话。

    他虽然声称五溪蛮会参战,但只承认,蛮兵会派出千人支援。

    之所以有所保留,廖化也是为了留有余地,同时,隐瞒情报。

    廖化始终觉得,当着在场的汉夷首领们宣布五溪蛮的真正实力,实在太不小心了。

    这些豪族,完全可以两头下注,尤其是那些夷兵首领,对刘备并没有多少忠心,随时可能背叛,廖化因此留下余地。

    廖化打算以使者的身份,考察临沅城的实力。

    确认了樊胄的本事之后,廖化再经过私下途径和对方见面,告知对方真实情况。

    虽然不懂廖化的小心思,很显然,樊胄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

    樊胄语气有些急躁,“贵我两军共襄义举,此时正需要兵力,希望使者回去告诉你家大王,增派兵力,援助临沅。”

    廖化倒是把自己带入了五溪蛮使者的身份,以五溪使者的视角和樊胄谈条件,“我们听说,将军麾下有义兵数千……”

    没等廖化说完,樊胄插嘴了一句,“你们大王的消息太滞后了,武陵郡的义士至少在三万以上,整个武陵郡都打起来了,除了临沅城,沅南、沅陵都有义兵起事,江东军躲在城里,不敢出战。”

    话锋一转,樊胄说道,“我希望将军带兵入城,不全为了参战,也为了帮五溪王立下大功。”

    “我军刚刚起事,正是用人之计,一旦汉中王主力到达战场,一切都不一样了。”

    樊胄的这番话,和廖化说服沙摩柯时的那番话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无论樊胄怎么舌灿莲花,廖化总归得到了习珍的提醒,樊胄骗不了廖化。

    数千部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翻升近十倍。

    樊胄最终看向廖化,拉着廖化走到一旁,“其实,我们的兵力不到两万,所以,五溪蛮的支援对我很重要。”

    “我相信,以五溪蛮王的身份和动员能力,至少可以发动起上万的兵力。”

    樊胄依旧没有说实话,但是,至少摆出姿态,试图争取廖化。

    廖化却依旧冷着脸,“没错,我五溪族兵力虽然单薄,兵力不只一千人。”

    “但是,我们不能派出太多人,各处营寨依旧需要集结重兵防守。”

    “樊将军兵精粮足,又有汉中王和廖化将军共同支援,那么,五溪族摆出一个支援态度,也就足够了。

    樊胄的表情有些尴尬,语气也变得急躁了些,“没错,主公确实会率大军赶到战场,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短时间内,我军只能和五溪蛮兵守望相助。”

    廖化:“我们五溪蛮的营寨就在临沅一带,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了多年,族人不可能背井离乡,反倒是樊将军,局势不妙随时可以撤军,那时候,遭遇敌人报复的,必然会是我们五溪蛮兵。”

    提出这个顾虑,廖化的实际目的是想探一下樊胄。

    江东军顺流南下,不论是士气和战斗力都非常旺盛,这时候动兵,很危险。

    从私心上看,廖化更希望樊胄能够把部队一直西撤,撤到位置更险要的沅陵城去。

    那样的话,不仅可以延长江东军的补给线和进攻距离,而且,缩短了零陵兵的支援距离。

    那时候,廖化可以利用五溪蛮的勇猛和地形牵制住江东军的军力。

    汉兵不仅可以趁机壮大自己,还可以伺机反攻,这个策略,远比坚守临沅城,抵御敌军进攻要更强。

    听完廖化的质疑,樊胄连连摇头,“临沅不仅仅位置重要,而且,还是武陵郡的治所,不仅仅是我,武陵太守也不可能愿意放弃这座城池,所以,五溪蛮的兄弟不必担心我们会逃跑。”

    “我可以向五溪蛮的兄弟们承诺,即使战事不利,我军也不会撤退,将士们誓与临沅城共存亡。”

    廖化仔细打量起樊胄,对方是认真的。

    樊胄根本就没有南撤的想法,廖化虽然见到了不少汉夷的首领,却没有看到任意一个水军将领。

    没有船只,就意味将士们的运力不足。

    所以,廖化怀疑对方确实存了坚守城池的心。

    廖化不打算继续试探,“我需要看到将军的真正实力,只有这样,我才可以说服将军。”

    “打仗拼的不仅是兵员,更是武器装备,我想知道咱们的储备情况。”

    一边告诉廖化城里物资充裕,樊胄一边主动带着廖化离开府衙,前往仓库。

    府衙的位置在城西,仓库的位置在城东,幸运的是,在战马的协助下,众人行动速度很快。

    即使在行进过程中,樊胄也不断尝试说服廖化,不仅介绍汉军优势,还勾勒未来的前景。

    对于廖化这种看惯了兴衰成败的老将来说,他现在更看重的,还是那些能抓在手里的东西

    在行进的过程中,两人遇到了不少流民,大多数是老幼妇孺,但也有不少青壮。

    这些人的面色比较慌张,甚至有一个人冲撞了队伍。

    樊胄对平民的态度倒是很友善,不仅恕冲撞者无罪,还对平民进行了安抚。

    这个小插曲,丝毫没有影响到一行人前往仓库的节奏。

    很快,众人到达了仓库。

    樊胄亲自向廖化解释,临沅是一个水路中转的重要城镇,当汉兵杀进城池的时候,仓库内的很多粮食和物资都没有转运走。

    樊胄还向廖化保证,无论五溪蛮有多少人进入临沅城内,都不需要为粮食问题产生担忧。

    当然,樊胄似乎也明白,只有空口白牙说服不了廖化,所以,他在前方带路,主动带着廖化进行巡视。

    众人先到了粮仓。

    粮仓内,有不少粮堆,所有粮堆都堆放在了一起,似乎用黑布罩住了。

    樊胄专程带着廖化走到了最外侧的一个粮堆,士兵掀开了上面的黑布,廖化亲自抓起了一把粮食,都是上好的大米。

    从粮仓内的粮食储量上看,汉兵确实有守城的能力。

    检查完粮仓,樊胄又带着廖化前往武器仓库。

    武库里堆放着各类箱子,箱子外面还散落了不少武器。

    樊胄就近打开一箱之后,露出了里面的一箱子短刀。

    廖化确认,在场这些箱子里放着的,确实都是武器。

    从樊胄展现给自己的情况来看,汉兵物资的确很充足。

    廖化似乎确实多心了,只要城里有足量的物资,就完全可以武装起足够规模的将士。

    检查完粮食和武器,廖化本想继续检查储存物料的仓库,樊胄却认为物料不充足阻止了廖化。

    离开仓库之后,樊胄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城里的战争物资很充足,现在我们需要的,是五溪蛮的勇士,希望使者能够在大王面前美言两句。”

    樊胄的得意神色还没有完全消除,东门方向响起了撞击声。

    不少流民从廖化几人身边经过,朝着东门冲了过去。

    廖化和樊胄两人对视了一眼,樊胄先调转马头朝着东门冲了过去。

    廖化和其他将士紧随其后。

    东门的情况已经很混乱了,一伙流民围住了东门。

    民情汹涌,流民们手持棍棒和守兵对峙。

    东门紧紧关闭,城头响起了守兵的呵斥声,但是,城门却响起了拍打声和撞击声。

    如果放任这种情况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掀起暴乱

    樊胄似乎也意识到情况不妙,分开人群来到了城门处。

    亮明身份,现场的紧张气氛稍有缓解。

    守兵认识樊胄,复原了整个对峙过程。

    这几天,就不断有流民南下。

    刚开始,守兵们没多想,稍作盘查之后,便一律放行。

    随着流民的数量开始增多,守兵们的核查压力开始增加。

    守将不得不驱赶了还没进城的流民,下令封闭城门。

    天色渐晚,离开临沅城,流民们也无处可去。

    所以,不少人逗留在城外,哀求守将重新开门。

    原先进城的那些流民,也有不少人是城外流民的家眷,为了让守将重新开放城门,这些人在城门处聚集了起来,甚至拉拢了不少城里的流民协助。

    城外的流民们知道城内的事情后,不知道谁想的主意,找到了一根圆木,试图破门进城。

    樊胄和廖化看到的,恰恰就是这一幕。

    守将说明情况之后,一位流民老者走出队列。

    老者看着樊胄,“这位将军,我也有话说。”

112、东门变故

    老者:“不论是城里还是城外的民众,都心向大汉,从关将军兵败开始,大伙就一直期盼王师夺回荆州。”

    “所以,一听到武陵郡举义,我们就立即南下,支援将军。”

    听完老者的话,樊胄倒是很动情,“老人家的这份心意,我替汉中王表示感谢,不过,现在情况特殊,希望老人家能理解,想入城的百姓太多了,只要确认大伙的身份没问题,就可以顺利进城了。”

    老者神色慌张,“樊将军,我们等不了那么久了,你可能还不知道,江东军从江陵南下,即将杀到武陵郡,我们这次南下,也是为了抢先一步入城。”

    “一旦敌军到达城下,留在城外的百姓将无处可去,希望樊将军明鉴。”

    老者带回的信息并没有让廖化吃惊,樊胄反叛,到攻下临沅城,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江东军的反应很慢了。

    比起远在天边的敌人,近在眼前的流民问题,更需要解决。

    流民的破坏力不能小瞧,稍有不慎,城里会出现大麻烦。

    廖化对樊胄的表现不满,他认为,对方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和老者谈话上。

    这种时候,应该加速抽调城里的部队来东门维持秩序,加速身份的核实,尽快完成流民的安置。

    但是,面前的这位武陵从事却丝毫没有调兵的意图,反而拽住老者的双手,态度变得温柔了很多。

    “我是武陵从事樊胄,汉中王不在荆州的日子,我有保境安民的责任。”

    樊胄提高了音量,进行安抚,“汉中王没有放弃荆州,也不会抛弃大家,希望百姓们对大王有信心,以前从新野南下,面对八十三万曹军的追击,大王都和百姓同行,亲自断后。”

    “长坂坡一战,主公与百姓共进退,曹军抓走了汉中王女儿,少主也险些死在了乱军中,我樊胄虽然人微言轻,但也是汉中王的属下,不可能看着百姓们流离失所。”

    安抚完百姓,樊胄回头看向守兵,大声呵斥,“你们还在等什么,快放百姓进城。”

    樊胄的话惊了守兵一哆嗦,两名守兵知道樊胄的身份,没有犹豫,立即打开大门。

    这一切发生的太快,而且,樊胄完全没有铺垫,等到廖化试图劝阻的时候,已经晚了一步。

    廖化并不想阻拦樊胄放行,他希望城中做好最简单的应变准备。

    门闩刚刚被取下来,就有大批流民涌入。

    流民不仅把城门彻底撞开,撞门用的圆木也扔在了门内。

    樊胄连忙避开人群,走到了城梯上,连续上了几级台阶。

    面朝着流民们,樊胄一边告诉流民自己的身份,一边劝流民们有秩序入城。

    只不过,关闭城门的这一段时间,流民聚集了更多。

    透过城门望去,城外的流民也在不断朝着城门内涌了进来。

    逆着人群,廖化艰难的向樊胄靠近。

    没等两人集合,樊胄直接转身,朝着城头走了上去。

    接近城梯的时候,守兵阻止放廖化登上城头。

    直到廖化坦诚自己是樊胄的贵客,五溪蛮的使者,才唬住了守兵。

    顺着城梯往上走,还没到城头,就听到了樊胄的声音。

    樊胄似乎在怒斥东门守将,为了避免尴尬,廖化停住了脚步。

    樊胄:“你这废物,我提拔你,让你防守东门,是为了什么,就为了让你面对暴民攻城时,束手无策?”

    “一旦暴民把城门撞开,甚至撞坏了,短时间内,咱们去哪里找新门更换?”

    守将立即为自己辩解,“可是,那城下的流民执意进城,我劝过了,他们不听,实在没有别的办法。”

    听到守将的辩解,樊胄似乎更愤怒了,“你手里的刀是摆设吗?”

    守将讨好似的解释,“我明白了,下次我一定威胁他们,继续冲击城门的人,一律用箭矢射杀。”

    樊胄反问道:“如果你的威胁没能起作用呢?”

    守将:“那我一定及时命令士兵打开城门。”

    樊高似乎很生气,音调提高了不少,“混蛋。”

    “我让你守东门,如果你的职责是随便放人进城,那我还要守将干嘛,直接把门打开不行吗?”

    樊胄压低声音,“遇到暴民,你先出声制止,如果他们不听,倒也不必使用语言威胁,直接放箭。”

    “当然,最开始的时候不要杀人,箭矢落在暴民行进队列的最前方,这比语言威胁更管用。”

    “一旦暴民们不理会咱们的威胁,继续冲击城墙,你就命令射箭,别看这些暴民看上去来势汹汹,其实,胆子可小了,只要射死几个,剩下的人保准一哄而散。”

    听到樊胄的这一席高见,廖化失去了继续走上城头和樊胄谈话的兴致,转身下城。

    站在城梯下方,廖化和两名骑兵汇合,重新回到马上。

    又等了一会儿,进城的流民高峰已经过去,入城队伍变得有些稀疏。

    伴随着脚步声,樊胄下来了。

    樊胄笑嘻嘻的找到廖化,指着面前的百姓,“使者阁下可能也没有想过,汉中王在荆州拥有这么大的威望吧,你看,百姓们扶老携幼举家投靠,都是为了汉中王的大业啊。”

    廖化没有接话茬,对于底层民众来说,刘备确实是一个仁义的统治者,但是,这并不值得百姓们为之奉献生命。

    很多流民之所以入城逃难,更多的是为了躲避江东军。

    廖化比樊胄更务实,他觉得,自己有必要提醒樊胄流民的隐患。

    眉头微皱,廖化:“樊将军有没有想过,这些入城的流民中,有可能混进了江东军士卒。”

    “我建议,流民进城之后,应该立即分散安置,设置专人看管,避免别有用心的人煽动这些流民。”

    “而且,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打开城门,放流民入城,那仅仅是一个应急措施。”

    “目前虽然不方便核实流民的身份,但是,流民入城之后,这些核实身份的工作,一定要补上,把江东军奸细的危害降到最低。”

    樊胄很虚心,他表示,廖化的这些建议很重要。

    但是,比起城里的事情,樊胄更关心五溪蛮的到达时间,所以,他督促廖化尽快返回五溪营寨,督促蛮王带兵支援。

    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廖化准备表露真实身份,城头上却响起东门守将的斥责声。

    没等多久,伴随着一声呵斥,乱箭射击的破空声随之响起。

    樊胄怒骂了一声,“蠢货,为什么放箭!”

    廖化的目光顺着城门看了出去,大量城外的流民正朝着东门冲了过来,箭雨倾泻在了人群中。

    城门没有关闭的当下,对着流民射箭反而鼓励流民加速奔跑。

    视线穿过流民,廖化找到了守将射击的原因,看到了流民后方的江东军旗帜。

    城头探出一名甲士的脑袋,“不好了,江东军杀来了。”

    甲士这么一提醒,原本在城门处聚集的流民们,大多慌慌张张的往城里跑进来。

    樊胄也觉察到不好,语气变得急躁,“快关城门。”

    守兵听到命令,反应很快。

    趁着流民大批进城,停在城门处的流民人数不多,两侧守兵迅速关上城门。

    但是,守兵们的行动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士兵们刚把门关上,还没挂上门闩,随着一声巨响,城门被撞开了。

    一群流民捡起了那根扔在城门附近的圆木,撞开了城门。

    这一波流民继续朝着城里逃了进去。

    和之前入城的那些流民不一样,由于遭受了弓箭射击,不少流民身上有箭伤。

    受伤的流民不仅慌不择路,还把挡路的军民当成了敌人,一边冲,一边推。

    樊胄似乎吓傻了,忘记说明自己的身份,更没有想到应该躲闪。

    发现情况不好,廖化连忙把樊胄拉到身边。

    同时,招呼两名骑兵下马持刀,结阵防御,避免流民冲击。

    城头上放箭射击的声音再度响起,江东军已经进入了射击范围。

    夸夸其谈在这个时候已经毫无意义,樊胄暴露了他应变能力差的缺点,他慌了。

    战机转瞬即逝,主将无法及时下命令,普通士兵更无从行动。

    看向身边一名骑兵,廖化命令对方立即上马,返回府衙,寻找那些汉夷首领。

    廖化要求骑兵告知这些首领,就说流民在东门闹事,让首领们迅速集结队伍赶赴东门,稳定局势,他反复强调,不能有丝毫提起江东军。

    这一番话,倒也不算假话。

    正因为流民出现,城门未能及时封闭,才导致了城门失守。

    不管怎么说,樊胄聚集的这些士兵,大多不是职业战兵,在危机关头,这些将士未必可靠。

    先把部队集合起来,接下来,才能稳定住战局。

    如果一开始就告诉首领们,江东军发起了进攻,那么,这支成份复杂的大军很有可能分崩离析。

    即使没有当场散去,很多人也会存了保存实力的心,选择观望。

    错过战机,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援军现身之前,廖化不能让事态恶化。

    远水解不了近渴,廖化现在可以依靠的,只有城门附近的士兵们。

    夺回并且关闭城门,是当下的首要任务,廖化立即招呼身边的士兵,跟随自己前往城门。

113、东门战斗

    遇到危机,廖化一度忘记了自己冒牌使者的身份,把现场的汉兵当成了听从自己指挥的熊山将士。

    下达作战命令之后,廖化身先士卒,纵马冲向城门。

    和另一名骑兵纵马跑了两步,却根本没有士兵响应,廖化这才意识到不对,连忙勒住战马。

    一众士兵虽然面带恐慌,但大多对廖化的喊话视而不见

    廖化不免有些急躁,大声喊了起来,“你们汉家儿郎就都没有血性吗,难道只有我们五溪勇士才是真正男儿?”

    之这么说,廖化也为了图一个省事。

    贸然表露真实身份,将士们更容易无所适从

    既然如此,不如使用激将法。

    事实证明,廖化这个方法很成功。

    现场虽然混乱,廖化的声音却很洪亮,这番话让很多人听进去了。

    不少汉兵骂骂咧咧的提着武器,朝着城门冲了过去。

    除了五溪蛮兵之外,汉族士卒同样容易冲动。

    逆着人群,队伍朝着东门冲了过去。

    幸运的是,由于樊胄提前打开城门,放流民入城,城外流民的大部分已经入城。

    还在朝城门发起冲击的流民数量并不多。

    糟糕的是,江东军和城门的距离在不断缩短。

    廖化没有理会身后的步兵们,他和另一名骑兵快速接近东门。

    城门处还有两名着甲汉兵,虽然手握兵器,但这两人明显慌了。

    廖化立即下马,怒斥:“还等什么,赶紧清理城门,准备关门。”

    这一番话,提醒了这两名士兵,和廖化一起来到城门位置。

    四个人没有立即关闭城门。

    避开流民的冲击只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廖化准备等待后续的汉兵支援,同时,尽可能多的放任流民入城。

    毕竟,一旦城门关闭,城外的流民就无法进城,他们必然会落到江东军的手里。

    不知道敌军主将的身份和性格之前,自然也就不清楚江东军对投靠汉军采取的流民政策。

    虽说廖化不准备立即封锁城门,但是,关闭城门前的准备工作却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

    关闭城门的最大障碍,不是那些还在往城里挤的流民,而是撞门之后,丢弃在门口的圆木。

    圆木虽然不是标准型的破城槌,但也有碗口粗细。

    搬运圆木费时费力,所以,廖化采用了简单粗暴的踢和踹。

    当然,廖化不会让江东军利用圆木继续撞门。

    所以,圆木迅速滚到了城门内侧。

    在能力范围内,廖化尽可能延迟了关闭城门的时间,放更多流民进城,但他同样不会无条件发善心。

    不少流民依旧留在城外,有力气跑动的,早就已经入城了,留在城外的,大多是老弱病残。

    一些流民沉重的迈动脚步,向临沅城走过来,一些人艰难爬行,还有一些人,体力消耗殆尽,直接坐在地上。

    放任城门大开,或许还会有少数幸运儿入城,但是,全城人的生命安全都会陷入危险中。

    廖化命令自己这一侧的士兵们开始关门,同时,他招呼另一侧守门士兵同时行动。

    命令刚刚下达,身后响起了拔刀声和喊杀声。

    回头望去,将士们的身后已经围上了一群‘流民’,这些人的数量不多,武器简陋,却充满敌意。

    果不其然,江东军并没有放过利用流民混入城中的好机会。

    刚才廖化没有组织士兵封闭城门,所以,这些人没有立即暴露。

    当汉兵开始行动的时候,这些敌兵也同时开始动手。

    这些人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夺下城门,为江东军入城打下基础。

    敌兵已经和后方的汉兵发生战斗了。

    敌人都是轻步兵,使用的武器,也都是以短刀棍棒为主,作战能力并不强,

    从实力上看,汉兵有优势,只要稍微花点时间,就可以消灭这支夺门的敌兵。

    但是,廖化没有时间了。

    不少江东军骑兵正朝着东门冲了过来,为了提高速度,争取时间,骑兵甚至没有闪避沿途的流民。

    骑兵战马不仅把一些倒霉鬼撞倒,马蹄还从敌人身上碾压了过去。

    很显然,这些骑兵出击的目的,还是为了夺门,廖化一点都不怀疑这些骑兵的战斗力。

    即使是不擅长使用骑兵的江东军,也会有丁奉这样的勇士。

    对于骑兵稀少的江东兵来说,骑兵很有可能是精锐,一旦让他们进入城中,战局会变得更加复杂。

    权衡利弊,廖化做出判断,“不必理会身后的敌人,集中精力,关闭城门。”

    不仅这么说,廖化也确实这么做,他和身边的另一名下马骑兵,迅速推动面前的城门。

    关门之后,廖化把目光看向了另一侧。

    那些本该同时关闭城门的汉兵们,却根本没有行动。

    毕竟,在士兵们看来,身后的威胁更致命,不少人恐怕也没把廖化的命令当回事。

    只有两侧的门同时关上,才能挂上门闩,将敌人彻底挡在门外。

    廖化一再督促将士关闭城门,却始终没有得到回应。

    更糟糕的是,江东军的骑兵已经开始发动冲锋,即将突围进城内。

    那些城外的流民,也知道城门在关闭,大概是意识到了自己即将失去进城的机会,不少人再度开始奔跑,为了减轻负担,不少人丢弃了身上的财物。

    为了快速进城,有的人无视开着的半边城门,朝着城内冲了进来。

    廖化意识到,自己不能继续浪费时间,他高声示警。

    “不论是汉兵,还是百姓,你们都给我听好,咱们大军在城里,敌人的精兵正在攻城,一旦城门失守,咱们就完蛋了。”

    “是爷们的,跟我一起把门关上,不仅仅为了你们自己,更为了你们的家人和财物,错过这次机会,玉石俱焚。”

    士兵们未必会理解守住城门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心中一定会有牵挂。

    得到提醒,士兵们无视身后的敌兵,开始推动城门。

    一些刚刚进入城内的流民,也不顾和汉兵的仇怨,加入到了堵门和阻击身后敌人的队伍中去。

    人多力量大,但是,现在城门处堆积了不少杂物,关门的阻力更大。

    另一侧的城门开始缓缓关闭,廖化此时已经能听到门外战马的嘶鸣声了。

    廖化大喊,“来一个人,替我堵着门。”

    在樊胄没能下达任何指令的当下,廖化俨然成为了汉兵的主心骨。

    话音刚落,立即有一名士兵来到廖化身边,把廖化替了出来。

    廖化抽出这名士兵腰上挂的短刀,没有理会身后越来越近的敌兵,而是来到了门缝附近。

    第一名江东骑兵进入城门处的时候,廖化手起刀落,刀子顺着马脖子砍了下去。

    马背上的骑兵受到惯性影响,甩进了城内。

    迅速拉回刀子,廖化再次出刀,朝着相同位置戳了出去。

    这一次,廖化又刺中了第二名骑兵的战马。

    这名骑兵见机早,及时跳下战马,离开城门了。

    有了这两个骑兵的教训,一时间,城门外响起不间断的战马嘶鸣。

    凭着经验,廖化判断,城外的骑兵正勒住战马。

    敌人当然也不会放任廖化军将士们关闭城门,那名跳下战马的敌兵持刀不行冲进城门。

    这名步战骑兵倒是有胆有识,边走边朝着廖化方向刺了过来。

    廖化同样根据脚步声判断方位,手中的刀子几乎在同一刻出手。

    两人出手都很果断,但是,两人的行动还是有区别。

    廖化戳向的,是骑兵入城的必经之路,骑兵刺向廖化的位置,却是根据廖化上一击评估出的大致方位。

    所以,对手的刀子险些从廖化右脸颊划过,廖化却准确刺中对方的右腹。

    为了省掉拔刀时间,廖化直接飞起一脚,将对方踢出城。

    城门即将并拢的那一刻,那名受伤的骑兵似乎没有放弃,他的手伸进了城门缝隙。

    两门一夹,骑兵发出惨叫,但是,门毕竟没有关上。

    廖化心如铁石,再次挥起短刀,斩断了对方的手,城门也随之关闭。

    城外的敌人此时似乎已经接近了城门,正在用身体撞门。

    汉兵也死死按住城门,两方都明白,谁得到了城门,谁就赢得了胜利。

    廖化继续下命令,将士们背靠着城门,用腿部发力,全身力量堵住城门。

    同时,有士兵举起门闩,努力尝试锁门。

    那些伪装成流民的敌人始终没能冲破后方的抵抗,廖化也算看明白了,这些夺门的士兵似乎不是江东军的职业士兵。

    廖化和身边的将士们努力堵门,同时,使用武器戒备着面前的敌兵。

    一番力量角逐中,汉兵占了上风,利用两扇门的短暂对齐,士兵们成功挂上门闩。

    即使这时候,身后敌人依旧没有放弃撞门企图。

    然而,廖化面前那些伪装成流民的敌人,却意识到了战局无可挽回。

    不少敌兵已经开始转身,似乎准备逃进城里。

    但是,那名被廖化砍断马颈,摔进城内的骑兵发话了,“你们可以跑,但是,你们的家人怎么办,你们想过吗?”

    敌兵互相对视之后,绝望的朝着廖化等人发起冲击。

    三国志廖化新传/96358/

114、表明身份

    在最后一波反击中,敌兵一度接近城门。

    但是,他们战斗力不足,进攻队伍如同一团散沙,无法给守兵造成压力。

    守门汉兵挡住攻势,汉夷援兵陆续到达东门。

    那名煽动敌兵反击的江东骑兵阵亡后,敌兵再也没能出现一名能鼓舞士气的兵将。

    这支江东军小队无视军官的斥责,开始溃逃。

    此时的援军主力没有到达正门,兵力不足以完全封闭城门,守卫城门的汉兵又不敢追击。

    所以,不少敌兵丢下武器后,顺利躲进城里。

    原本就是流民装扮的敌军,一旦混入人群,再想找出来就很难了。

    也并非所有人都见机快,一些受伤的,反应慢的士兵,终究还是成了俘虏。

    廖化没有立即进行询问,即使得到了援军的支援,还是把精力用在死守城门上。

    大批杂物被仍在城门的内侧,堵塞城门。

    城门外敌兵的撞击力度开始减弱。

    伴随着重物落地声,城外不时响起惨叫。

    在没有攻城武器和内应的情况下强攻城门,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没等多久,金声响起。

    隔着城门,敌军扔下几句威胁,就撤退了。

    和江东军的第一次交手,以汉兵的胜利结束。

    腾出精力,廖化开始询问战俘,俘虏们倒也很配合。

    这支提前入城,负责夺门任务的江东军,并非江东军精锐士卒,而是一些新投军的流民。

    樊胄在武陵郡起事的消息很快传播了出去。

    早在汉兵夺取临沅城之前,就有不少百姓预判到武陵郡会成为战场。

    不少人担心遭受战乱,举家迁徙,试图避开江东军南下主力。

    除了南下临沅城的流民,有不少人选择沿着沅水北上,前往南郡。

    这些流民就在这时侯,遇到了南下的江东兵。

    讨伐樊胄的江东军将领是辅军中郎将潘濬,他在流民中招募了大量青壮。

    流民们虽然没有军饷,却保证了粮食。

    这些流民兵很快又进行了二次选拔。

    负责征兵任务的人专程挑选了家眷随军的流民。

    那人带来了潘濬的命令,被选中的流民需要提前进入临沅城,配合江东兵作战。

    除了命令,来人还转达了潘濬的承诺,江东军会照顾流民们的家眷。

    如果流民们在进攻临沅城中表现突出,也会得到相应赏赐。

    江东军需要扩充兵员的时候,潘濬同样会从表现良好的流民中优先选拔。

    俘虏能提供的情报没多少,大多数人和潘濬没有直接接触,甚至没见过江东军,所以,提供不出更详细的情报。

    在这次东门战斗中,冲进城里的江东军,就是这一支流民兵。

    俘虏没有提供有用情报,却也给出了不少信息。

    江东军并非无兵可用,但他们还是派出这伙流民兵。

    廖化认为,潘濬根本就没把樊胄当成值得重视的对手,也没把这次起事当回事,所以,才为了保存实力,派出流民当先导。

    潘濬用兵似乎很谨慎,派出和江东军无关的流民,即使夺城失败,也不会有损失。

    廖化得出一个判断:潘濬这一次南下,兵力可能并不多。

    在敌人增加兵力之前,临沅城战事似乎不必局限在被动守城上。

    询问过多名俘虏,廖化愈发确认了自己的判断。

    把俘虏移交给其他汉兵,廖化来到樊胄身边,这名武陵从事刚刚调整好状态。

    樊胄似乎已经听过东门的战斗经过,向廖化行了个礼,“江东军攻城,多亏五溪兄弟出手,我感激不尽。”

    该打听的消息,廖化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他不需要继续伪装身份。

    廖化:“我的确从五溪蛮营寨过来,但我是廖化,不是五溪使者。”

    樊胄的笑容突然凝滞,他身边的一名甲士结结巴巴的开口,“廖化是武陵太守,这种时候,可不要开这种玩笑。”

    廖化没有回答这个蠢问题。

    樊胄张张口,想要说什么,却什么都没说。

    甲士再度开口,“你有什么证据证明身份?”

    樊胄盯着廖化,眼睛在眼眶中乱转。

    廖化:“我和樊胄第一次见面,之前也没有交往,我无法证明自己身份。”

    “但是,”廖化继续补充,“江东军大兵压境,如果没有我,此时东门甚至整个临沅城仍然处在战火中,所以,我肯定不是混进城的江东军。”

    “敌人已经兵临城下,我的手下无兵无将,这种时候,冒充武陵太守,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收益。”

    甲士还想追问,樊胄却出言喝止。

    再次看向廖化,樊胄的神情变得凝重,“廖太守,我等你很久了,你这一来,属下就有了主心骨,请下命令吧。”

    樊胄是临沅城的话事人,他认可了廖化的身份,廖化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此时的东门,聚集了大量汉兵,通过樊胄,廖化把在场的汉夷首领们召集在一起。

    廖化亮明身份,现场一片哗然。

    一开始,确实有人质疑廖化,但是,当樊胄认可了廖化的身份,这些质疑声就平息了,众人声称愿意接受廖化的指挥。

    战争年代,实力决定了话语权。

    无兵无将,说话当然没有分量,这些汉夷首领们不过是名义上服从廖化的指挥,对于这一点,廖化看的很透彻。

    首先,廖化对现场众将表示出感谢。

    他一再强调,自己将会如实向刘备报功。

    廖化还给了在场豪族们一个定心丸,告知众人,援军即将赶到,将士们并不是孤军奋战。

    和樊胄不一样,廖化说的这些话都是有根据的,无论是五溪蛮兵还是零陵兵,都随时可以奔赴战场。

    既然将领们都愿意接受廖化的调遣,廖化倒也没有客气,立即下令分配城中的军政工作。

    城外大军压境,城内流民数量极多,军务政务都不是小事。

    为了节省精力,廖化没有选择统筹全局,把军政工作进行分割。

    樊胄负责处置全城政务,除了后勤供应和准备,更关键的任务,是流民的安置和筛选。

    这项政务不但重要,而且很紧急。

    所以,廖化命令樊胄立即组织人手进行筛查,即使不能彻底把敌人排除,至少得把城里隐患降低。

    把繁琐的政务交给樊胄,廖化可以集中精力处置军务。

    敌军在东门外扎营,廖化则亲自留守在东门。

    临沅城的兵力不少,但是,分散到各个地方之后,兵力也捉襟见肘。

    廖化对在场的汉夷将领并不了解,不仅不知道他们的能力,更不明白这些人的性格。

    所以,廖化的安排简单粗暴,每一座城门都由一名夷兵首领和汉族豪强联合负责。

    时间和战场将会检验出这些人的能力。

    除了最重要的城门,城中还留下了大量反应部队,每个城区都有人负责。

    这些人可以在配合樊胄核实流民身份,收缴兵器的同时,就近支援城墙。

    廖化下达命令之后,负责守城的将领纷纷离开,樊胄和反应部队的将领们继续进行工作对接。

    东门的防务,比廖化想象中更好。

    樊胄带兵突袭临沅城时,一切都很顺利,东门没有发生大战,所以,城防保存完好。

    之前的战斗中,东门守将使用了大量箭矢和滚木落石,但是,将士们伤亡很小,士气没受到影响。

    得知武陵太守亲自巡视城防,守城将士斗志高昂,备战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俯瞰城下,江东军将士开始建立营地,从兵力上看,江东军大概有数千人。

    过了一会儿,几名骑兵来到了城下。

    阻止了汉兵放箭的意图,廖化放任骑兵来到城下。

    骑兵自称代替潘濬传话,邀请樊胄出城叙旧。

    廖化自称为东门守将,表示樊胄不在城头。

    江东骑兵没有离开,留在城下等消息。

    廖化立即派人统治樊胄。

    其实,听说潘濬邀请樊胄会面的时候,廖化很想代替樊胄出城,和潘濬见面。

    只不过,廖化担心自己的身份暴露,所以,只能强压下这个念头。

    得到廖化的召见,樊胄没敢耽误,放下手头的政务,很快来到东门城头。

    听说潘濬的邀请,樊胄很迟疑。

    在廖化的劝说下,樊胄勉强答应参加会面。

    亲自出现在城头,樊胄告知城下的江东骑兵,自己会赴约。

    廖化同样没忘记给樊胄提醒,这一次见面的目的,不是为了谈判,潘濬是叛徒,和叛徒,没有什么可商量的。

    让樊胄出城的目的,更多是为了掌握江东兵的意图,甚至,摸清敌人的兵力。

    一旦潘濬有任何敌意,樊胄可以立即撤退。

    廖化保证,将会及时打开东门,放他入城。

    出于顾忌,廖化叮嘱樊胄,不能向城外敌人提到任何自己入城的消息。

    樊胄接受了廖化的全部要求,朝着临沅城和江东军大营中部的空地出发。

    樊胄出城没多久,江东军大营同样冲出了几名骑兵。

    叛徒潘濬,大概就在这几人中间。

    三国志廖化新传

115、樊胄潘濬

    站在城头,俯瞰城下。

    樊胄一行和江东军的骑兵很快相遇。

    互相行礼之后,樊胄开始和对方交谈。

    站在城头,距离又远,廖化听不见城下众人说了什么。

    廖化意识到,谈话氛围很融洽。

    大概一个多时辰后,谈话结束了。

    江东军骑兵先离开,走了没几步,带队的骑兵勒马转身,对樊胄行了个礼,随后,扬长而去。

    樊胄几人盯着江东骑兵看了一会儿,转身返回临沅城。

    走下城梯,廖化命令士兵打开城门,迎接樊胄几人的归来。

    没等樊胄纵马入城,廖化迫不及待的询问,“潘濬跟你说了什么,他想达成什么目的?”

    樊胄的脸上出现疑惑,“我不知道,潘濬什么正事都没有跟我说,他反复提荆州的旧事。”

    似乎是意识到了廖化的怀疑,樊胄连忙辩解,“太守不要误会,我几次试图提起战情,对方却完全不接话,很快转移话题。”

    从樊胄的脸上,廖化看不出对方撒谎。

    樊胄连忙辩解,“廖太守,我本不想去,是你让我去的!”

    廖化笑了笑,“没事,樊将军首倡大义,功在社稷,我相信将军。”

    等待樊胄入城,城门缓缓关上,廖化陷入沉思。

    如果樊胄没说假话,这就意味着,大兵压境的当下,潘濬抛下军务,花费大把时间,就为了和樊胄叙旧。

    潘濬的行动并不符合常理。

    要么,樊胄已经投敌;要么,这是潘濬的一个计策。

    潘濬对话进行的时候,廖化不在现场,所有一切只能推测。

    只要是行为,都有目的,不合理的背后也总能发现真相。

    如果樊胄没有投敌,潘濬很可能使用了离间计。

    通过和樊胄无意义的叙旧,让廖化对樊胄起猜疑之心,离间城里的军心。

    这个推断有一个前提:潘濬需要知道,樊胄不是临沅城里唯一说了算的人。

    如果樊胄真的投敌了,那么,潘濬同样会从樊胄口中得知廖化的身份。

    隐瞒身份似乎已经没有了意义。

    樊胄有一件事说的很对,是廖化逼着对方赴约的。

    提高警惕的同时,廖化暂时决定选择相信樊胄。

    廖化转移话题,“流民的安置和筛查进行的怎么样了?”

    樊胄连忙回答,“我已经安排下去了,三个城区的流民工作都由夷兵负责,为了避免东门事情再次发生,流民的武器,一律收缴了上来。”

    指派夷兵首领安置流民,可以把汉族豪强从琐碎的政务中解放出来。

    而且,夷兵首领和汉人流民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执行工作的时候立场更客观。

    廖化希望收缴上来的,仅仅是兵器,樊胄却要求夷兵们收缴武器。

    一字之差,执行标准发生了改变。

    如果执行筛查任务的夷兵不注意工作方法,很容易激化汉兵和流民的矛盾。

    想到这里,廖化产生了一丝不安,把政务分配下去,似乎不是一个明智选择。

    廖化:“江东军暂时没有攻城意图,东门也没有军务需要处置,闲来无事,你带我去看看流民的安置情况吧。”

    樊胄当然不会拒绝。

    除了直接面向敌军大营的东门,临沅城的北、南、西三座城门,都设置了专门安置流民的营区。

    樊胄就近带领廖化,前往北门的流民安置点。

    城里的局势比廖化想象中更糟糕,接近北城的时候,廖化听到了不少呵斥和告饶声。

    廖化几人出现的时候,一名夷兵正强行从流民手里取过包裹检查,检查完的包裹也随手一扔,一阵清脆的陶器碎裂声响起了。

    流民哭泣着收拾包裹。

    廖化立即追上了夷兵,亮明自己的身份,责令对方向流民道歉,同时,自己付钱给流民进行补偿。

    北城的形势很混乱,廖化终究只有一个人,他没办法帮助所有人。

    在夷兵的带领下,廖化很快来到了安置点的核心区域。

    夷兵的行动很有成绩,在安置点附近,各种武器堆积在了一起。

    除了少量短刀,现场还有大量菜刀和棍棒。

    北城已经是一地狼藉。

    来到夷兵首领面前,廖化叫停了夷兵的筛查工作。

    廖化倒是认识面前的夷兵首领,对方是接到求援命令后,最早赶到东门的一名夷兵首领。

    环顾附近流民的表情,这些人的脸上大多带着恐慌和敌意,不少人已经受伤了。

    夷兵首领看到廖化似乎很惊喜,“我们的效率很快,至少四分之一的流民已经完成了筛查,请太守放心,我们已经把身份可疑的流民控制住了。”

    “我可以向您保证,将士们会第一个完成任务。”

    看到表功的夷兵首领,廖化也不知该怎么开口。

    廖化:“筛选工作暂时停止,你带我去看看那些可疑流民。”

    夷兵首领没有推托,在前带路。

    很快,廖化就来到了一个带院的房子里,院子里聚集了近百号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

    如果按照北城的标准和比例,全城大概会有千余可疑流民。

    如果江东军有这个号召力,东门早就失守了。

    廖化疑惑道:“这些都是可疑人员?”

    夷兵首领讨好的笑起来,“没错,请太守放心,我一定尽快查清北城所有的可疑流民,保证北城万无一失。”

    派出一名士兵,要求对方带三名可疑流民接受问话之后,廖化面无表情:“可疑流民,究竟是以什么标准进行界定?”

    樊胄在一旁补充,“下命令的时候,我提了两点要求,持有武器做出反抗动作的人,以及,不配合咱们士兵进行筛选的人。”

    士兵带回三名可疑流民:老者,女子和一名男子。

    看着老者,廖化询问道:“你为什么被抓?”

    老者身边的夷兵连忙解释,“他的身上携带了武器。”

    廖化语气柔和,态度却很坚定,看着老者,“老人家,你来回答。”

    老者哆哆嗦嗦的,看着廖化,再瞅瞅那名夷兵首领,直到廖化要求老者畅所欲言,对方才回答了廖化的问题。

    老者告诉廖化,他只携带了一把菜刀,在夷兵筛选的时候被没收了,老者上前理论,就被定义成了可疑分子。

    面对老者的诉苦,夷兵首领没有做任何辩解,大概基本符合事实。

    廖化询问起另外两人。

    女子表示,夷兵搜索包裹,寻找武器的时候,拿走了她的珠宝。

    女子气不过,试图夺回珠宝,没成想,珠宝没夺回来,反而成为了可疑分子。

    女子说完,夷兵首领连忙解释,不仅推说夷兵将士不会做出夺人财物的举动,并且强调,一定会督促夷兵进行更合理的筛选。

    从情节上看,这两名可疑分子似乎并不可疑,廖化又问向了第三个人。

    男子似乎也猜出了廖化的性格,强调自己很冤,既没有携带违禁品,也没有顶撞检查的夷兵。

    男子的罪名更可笑,仅仅是因为看了夷兵一眼,回了一句嘴,夷兵就把他带回了小屋中。

    从情感上看,廖化偏向于流民,但他也不至于听信对方的一面之词。

    具体真相,肯定要听取两方的言论。

    但是,夷兵在筛选可疑流民和收缴兵器的工作上,确实行为过激。

    随机抽选的三名流民,就有这么多疑点,在场这几十号人里,还不知道有多少无辜者。

    流民们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廖化身上,廖化选择安抚,“我们是汉中王的部队,不是匪兵,之所以收缴兵器,对大家进行集中管理,筛查身份,更是为了保护众人的安全。”

    “我们不会冤枉任何人,无辜者必然会被释放。”

    回过头,看向身后的夷兵首领,对方的面色不好看。

    廖化的脑海闪过了很多念头,他不是不知道,大敌当前,自己应该团结一切力量,城里有太多夷兵,守城需要这些人的力量,接下来廖化做的事情,必然会得罪很多人。

    但是,人总归要有点正义感,并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利益得失进行计算。

    廖化尽量使语气变得不那么尖锐,“将士们追求效率,难免误把一些百姓当成了可疑人员,咱们现在的筛选方法有些问题,希望进行一些调整。”

    “另外,咱们的任务是寻找隐藏在流民中的敌人,收缴的也是武器,麻烦跟你的兵说一下,误拿的财物请如数奉还,如果将士们缺钱了,可以找我。”

    虽说廖化已经尽可能的尝试给夷兵首领面子,但是,夷兵首领还是怒了。

    重重跺脚之后,夷兵首领的声音抬高了八度,“我要是不同意呢。”

    樊胄连忙出现在两个人的中间位置,一边做出手势,示意夷兵首领降低声音,一边看着廖化,“将士们为了汉中王做事,仔细了一些,希望廖太守理解。”

    对于樊胄的和稀泥行为,廖化很理解,但他不打算接受。

    绕开樊胄,廖化斩钉截铁道:“那我会亲自替百姓们取回这些财物”

    夷兵首领勃然大怒,拔出腰上的刀子。

    房间外的夷兵也听到了屋里的响动,纷纷冲进院子。

    (前两天请假的时候才发现,可以用感言的方式发免费章节,鉴于之前很多书友订阅了第83章,这一章就免费了,作为补偿。欠的七章慢慢还哈)

116、坚持底线

    Beforeigne

    这是一部挪威剧。

    就跟“挪威”这两个字给人的直观感受一样,这部剧很冷门、人气很低。

    豆瓣评分人数不到200。

    但国内外的口碑到时候挺一致:8.0。

    作品的尺度也一如既往地大。

    故事的设定,是世界各地突然出现了许多穿越而来的人。

    出场方式很奇幻。

    海上一道光闪过,一群人突然从水里冒了出来。

    他们都来自不同的时空。

    有的是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有的是中世纪的欧洲帝国。

    中世纪的人穿着讲究,而原始人就有点没羞没臊了。

    不爱穿衣服,光屁股到处跑。

    在剧里全程裸体出境。

    而且裸得理直气壮,裸得理所当然。

    没人记得自己是怎么穿越过来的,自然也不知道该怎么回去。

    于是只好在这里安顿下来。

    为了区分这些来自不同时代的不速之客和正常生活的现代居民,国际上把他们统称为“过来人”(Beforeigner)。

    也就是本片片名。

    随着过来人越来越多,城市发生了许多变化。

    走在大街上,你能看到骑马车出行的18世纪绅士,也能看到坐树上吃着叶子的原始人类。

    生活方式更格格不入的。

    在电梯里养羊,在客厅茶几上杀鱼。

    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出现什么魔幻的场景。

    也有融入得比较快的。

    有人很快学会了使用现代科技,还会上社交软件约会。

    有人不仅跟现代人结了婚,还利用过来人身份成立自己的品牌。

    从此名利双收,走上人生巅峰。

    政府也认可过来人的存在,给予他们最大的援助。

    甚至在中学教材里加入了关于“穿越”的知识:

    “把时间和空间想象成一个四维连续体,有的维度时间流逝得比这里慢很多。闪光把过来人从一个维度带到另一个维度。当他们在短时间内重新出现时,几百年已经过去了。所以穿越回过去是不可能的。”

    说得好有道理,竟然无法反驳

    看起来非常政治正确。

    明面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现代人和过来人已经能够做到保持友善,互相包容。

    但暗中的歧视、隔阂与猜疑其实从来不曾消失。

    就像结了厚厚冰层的湖面,看似平滑安全,实则暗流涌动。

    一旦冰面出现裂缝,那便是大面积的破碎。

    这条裂缝,在剧中,就是一桩谋杀案。

    死者看起来是个来自史前的过来人。

    由于死者身份特殊,警局为了不落人话柄,有意安排了两位不同背景的警察一起调查这起案件。

    男主拉尔斯(尼克莱·克莱夫·布洛奇饰),是个现代人。

    他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

    但由于工作太忙,妻子跟一个19世纪的烟斗男跑了。

    心爱的女儿一周才能见一次面,而且正处于青春期。

    不是寻思着从他柜子里偷违禁药,就是在外面捅出了什么篓子,让他去摆平。

    一点不令人省心。

    女主阿尔菲希尔德(克里斯塔·科索恩饰),是个来自维京时期的女战士。

    久经沙场,浴血杀敌。

    穿越到现代之后,她的一身功夫也没浪费。

    顺利考上警校,毕业后成了一名警察。

    有许多惊人的技能。

    隔着30米用石头扔逃犯,一扔一个准。

    比开枪更有效。

    平时待人处事,也是能动手就绝不动口。

    同事看不起她过来人的身份,处处挑衅排挤。

    她直接油门一踩,撞个你死我活。

    飒得一批。

    一个直男工作狂,一个暴躁女战士。

    两人的冲突制造了不少笑点。

    女战士虽然尽量适应现代生活,但还是保持了一部分就习惯。

    比如,用草皮代替卫生巾。

    男主都看不下去了。

    偷偷去商店帮忙买了“相关用品”回来。

    不过直接放桌上是什么直男操作?

    两人查案,找案发当时的目击者谈话。

    根据描述,用电脑合成出了抓走受害者的“嫌疑人”。

    长这样↓↓↓

    女战士迷信思想残留,坚信这是一只“超自然海怪”;

    受过21世纪高等教育的直男工作狂坚信科学,立马推翻了这个说法。

    他从网上找出了相似的图片——

    一张渔网。

    随着案情的进展,男女主角找到了两条关键线索。

    一个是从渔网查到的,一家名叫“美人鱼俱乐部”的夜店。

    女主怀疑,这家俱乐部专门绑架女性过来人,强迫她们卖淫。

    另一个线索,来自男主找到的一段监控录像。

    发现在“穿越时间”之前,她就曾穿着现代的衣服,出现在了海滩上。

    因此,这名被杀害的“过来人”,很可能是现代人假装的。

    重重难以解释的疑点令案件愈发扑朔迷离。

    后续的剧情,鱼叔就不多透露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找来看。

    我更乐于讲讲故事背后的东西。

    这个虚构社会的设定寓意其实很明显。

    “过来人”的差异性,可以是种族、肤色、国家,甚至性别。

    而结合这部剧的制片/拍摄地挪威的具体国情可知,它主要隐喻了外来的移民。

    如今,“移民”已经成为了欧洲的敏感议题。

    今年九月,英国右翼团体不列颠第一的领导人保罗·戈尔丁到达法国加来。

    他对那里的移民说:“不要来英国,英国已经人满为患了。”

    结果被一群移民用石头砸伤。

    真·危险发言。

    在剧中,公益广告大肆宣扬:

    “21世纪的挪威,是一个建立在民主价值观基础上的国家。倡导平等,包罗万象。”

    口号之下,却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

    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平均每年都能达到一万多名。

    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城市的秩序。

    当地的交通、住房问题变得更加紧张。

    语言不通,没有生存能力的过来人只能成堆地露宿街头。

    政府喊着人人平等的口号,实际上却处处区别对待。

    剧中男女主角查案时,法医的实习生犯了低级错误,导致错过非常重要的线索。

    男主质问:“为什么派一个实习生跟谋杀案?”

    法医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们并不是一个优先处理过来人事情的国家。”

    资源有限,根据情况设立优先级无可厚非。

    但这也恰恰说明了,政客口中的“一律平等”不过是张空头支票。

    粉饰太平、避重就轻的罗圈话罢了。

    此外,生活方式和文化的差异,尤其是宗教信仰的鸿沟,也让外来人与当地人的矛盾一触即发。

    到处充满着敌对的氛围。

    当地人愤怒地在墙上写:“过来人滚回家!”

    在大街上碰到了,更是剑拔弩张,分分钟能打起来。

    更别提与日俱增的犯罪率了。

    剧中的美人鱼俱乐部,就是一个由许多过来人组成的团伙。

    他们对“穿越”的时间和地点了如指掌,专门在码头捕捞女性过来人。

    然后用毒品控制她们,强迫其进行性交易以盈利。

    这让鱼叔想到了一部电影——《移民》。

    玛丽昂·歌迪亚饰演的女主,从波兰到美国淘金。

    却落入“小丑”杰昆·菲尼克斯饰演的皮条客手中,成了一名妓女。

    这部片子当年还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提名。

    虽然它的主题是爱情,但其中的美国梦,或者说“移民梦”,却也是人物的悲剧根源之一。

    说回《过来人》这部剧。

    除了表现移民带来的种种问题,第一季结尾还挖了一个大坑。

    女战士的身世之谜被揭晓:

    她并非纯粹的“过来人”。

    而实际上是小时候从现代穿越到维京时期。

    被维京人养大之后,又穿越回来的。

    也就是说,时间空洞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只能单向传递。

    而是可以双向穿越。

    这给第二季的剧情留下了更多的可能性。

    也给过来人和现代人的现有冲突,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题思路。

    现实中的移民问题太过复杂,鱼叔给不出答案。

    但至少我能看清的是,有问题就应当去正视和面对。

    一味地堵而不疏,一味地用漂亮话掩盖问题,只会让问题越累越多,漫无止境。

    一刀切的专断处理不人道,无节制的包容亦不可取。

    如何寻求平衡和适度,还需要这个世界慢慢摸索。

    马赛克+1过来人挪威移民雪花屏鱼叔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117、城中乱起

    等到士兵把廖化叫醒,已经深夜了。

    黑暗笼罩了临沅城,城里的火把透出微弱的明光。

    隐藏在阳光下的矛盾,暴露了,各地出现暴行。

    为了第一时间知道城里的情况,廖化告知了所有汉夷首领,自己会在东门城头驻防。

    因此,当首领们的防区出现异常,都会向东城墙派出传令兵。

    廖化最开始收到的报告,都是城里的暴民趁火打劫。

    慢慢的,暴民的行为越来越恶劣,开始出现打架,甚至纵火。

    暴行的背后,必然有江东兵的影子。

    汉夷首领们似乎也这么想,知道防区出现暴行,大部分人会选择上报。

    报告送了上去,运气好的人,可以获得援助,或者,得到廖化指示。

    即使没有得到廖化回应,至少,将领们也曾通报过,出事之后可以减轻责任。

    这也就导致了,廖化收到了大量告急报告。

    廖化两眼一抹黑,很难从这些主观汇报中,准确发现客观事实。

    在没有出现进一步情况之前,廖化不表态,让传令兵报告将领们自行处置,管理好防区。

    临沅城很大,汉兵人数却很少,兵力不足以覆盖整座城池。

    所以,随着暴行持续,城里的骚乱声越来越大,很多慌张的流民成为了施暴者或者逃难者。

    廖化的关注重点还是在东门,此时城门处一切正常。

    只要城门不失守,暴乱带来的危害就依然处在可控范围里。

    江东军的营地同样是廖化的关注重点,此时的敌人似乎还没有意识到城里的变故,一切如常。

    城内的麻烦比城外的敌人来的更快。

    不少流民携带着财物和家眷,来到东门。

    这些逃难者已经忘记了敌兵在东门外驻守,试图从东门出城。

    逃难的队伍越来越多,喊声也越来越响。

    流民引起的骚乱惊动了江东军,营地中出现了大量火把。

    为了防止江东军趁夜攻城,廖化召集了两名守将,把城头的防区一分为二,二将各自统兵负责一部分。

    在临沅城这处战场上,江东军掌握主动权。

    廖化只能根据潘濬的出招,采取应对手段。

    转头看向城内,尤其是仓库的方向。

    仓库方向虽然出现了火光,樊胄却一直没有派人向廖化求援。

    城下的流民数量正在激增,廖化不得不把注意力收回。

    趁着人群还没有完全聚集,廖化打算快速解决流民问题。

    东门的汉兵守将,依旧是樊胄指派的那名亲信。

    这名亲信虽然无能,但终究熟悉东门城头防务,所以,在选将的时候,廖化并没有变更守将人选。

    其实,在不了解将领能力的情况下,随意点将的风险更高。

    夷兵首领虽然主动请战,廖化却不放心。

    北城那位首领处理流民的态度让廖化印象深刻。

    廖化决定亲自处置危机。

    走下城墙,随行的还有三十名汉兵

    流民聚集在守兵面前,和汉兵对峙。

    有的人说着软话,请求通融。

    另一些人则态度强硬,挥舞兵器威胁,情绪似乎很激动。

    守兵的人数不多,面对舆情汹汹的百姓,几名守兵肩并肩,有些慌张。

    廖化带着士兵来到守兵身边,追回了很多人数上的部分劣势。

    杀气腾腾的将士和守兵排列成行。

    在廖化的命令下,汉兵依次抽出刀枪,做好战斗准备。

    这些士兵没有进行过队列训练,但是,却也很有威势。

    吓唬一盘散沙的流民,倒也足够了。

    看到汉兵认真了,流民的气势一泄。

    廖化的余光里,不少对于队伍两侧流民转身逃入黑暗中。

    有一个人走的太急了,连财物都没有带走,便宜了身边的人。

    流民的威胁即将解除的时候,人群中响起男子的呼喊,“父老乡亲们,咱们人多,千万不要怂,他们杀不了咱们所有人,冲过去,打开城门,咱们就能活命。”

    受到教唆,人群再度变得群情激愤。

    廖化没有废话,直接命令将士举起兵刃。

    流民们再次老实,但是,却没有人愿意离开。

    那个教唆的声音再次响起,“冲啊,他们不敢杀咱们。”

    廖化同样大喊了起来,中气十足,“谁敢上前一步?”

    没给教唆者继续挑拨的机会,廖化:“你们已经封锁住了我和将士们的离开通道。”

    “一旦你们朝着我们冲过来,我们无处躲避,人群极有可能把我们撞倒在地,那时候,我们不仅会死,而且还会屈辱的死于踩踏。”

    廖化的这一席话,不仅说给面前的流民听,更是说给了身边的汉兵。

    “我不愿对自己人动刀,但是,为了家人,我必须保住自己的性命,不怕死的,可以过来试试。”

    汉兵得到提醒,有人开始响应,“愿和将军共同进退。”

    渐渐的响应的汉兵越来越多,人群再度被震慑住了。

    那名教唆者再度出声,“当兵的有武器,你们手上的武器难道就是摆设吗?”

    激将法在很多时候都是很有用,一名手持棍棒的青年忍耐不住,大吼了一声,朝着廖化打了过来。

    廖化一声令下,刀枪齐出,青年当场死亡。

    这时候,军民的关系已经很紧张了,廖化必须马上控制场面。

    廖化高声说道:“旁人教唆你们,你们就听,甚至为了心怀鬼胎的人丢失性命,想想你们的家人,这种做法值得吗?”

    “喊着让你们冲的人,他到底在哪里。”

    廖化丝毫不停口,试图转移流民的注意力。

    “我是大汉的武陵太守,我的任务就是保境安民,我不仅会尽全力保护临沅城和城中百姓,我还会彻底收复武陵,希望父老乡亲给我点时间。”

    “信得过我的人,暂时回城,天亮之后,一切将恢复正常。”

    廖化继续补充,“诸位不信我,也请相信我手中的兵器,我有能力保护大家,在这里,我给大家一个承诺,即使敌人攻破城门,我也会和将士们挡在百姓的面前,为大家争取逃生的机会。”

    廖化再次劝流民理智,“大家不要让别有用心的小人利用。”

    煽动流民的那个声音再度响起,这一次,廖化直接打断。

    “能动手的时候,请别在人群中逞口舌威风,这位勇士想和廖某过招,请现身吧。”

    那名勇士,终究没有现身。

    流民并不是没有思考能力,受到廖化的威胁和青年的前车之鉴,再没有人做出过激行动。

    或许,廖化的镇定同样影响到了这些人,总之,民众开始散去,朝着城内退走。

    流民即将散去,南门方向跑来一名士兵。

    一边高喊‘不好了’士兵一边朝着城头方向跑去。

    士兵慌张的声音,让正在离开的流民们停下了脚步。

    廖化大声询问,“我就是廖化,江东兵进城了?”

    士兵转身来到廖化面前,气喘吁吁,“那倒没有。”

    廖化微微皱眉,“城门没丢,就不是大事,慌慌张张,成何体统,你先缓口气,想清楚要说什么,过一会儿我再问你。”

    随后,廖化再次拱手行礼,示意一切尽在掌握中,劝民众离场。

    民众倒也相信了廖化,纷纷离开。

    人群散的差不多,廖化带着传令兵走上城头,这才询问起原因。

    士兵告诉廖化,南门处,同样聚集了大量想要出城的流民。

    守将没有廖化的能耐,流民对南门发起了冲击,守门出现人员伤亡。

    死者里有守门夷将的朋友,所以,夷将不顾汉将的阻拦,亲自带领精锐下城搏杀。

    流民没有组织,又缺乏武器,当然打不过那些蛮族勇士,很快就崩溃了。

    在溃逃过程中,再次发生了踩踏。

    汉将知道廖化重视流民的生命,所以,派出这个传令兵通报情况。

    廖化点点头,告诉传令兵,既然他已经要求将领们自行根据形势做出判断,那么,一切都以前线将领的判断为主。

    不仅如此,廖化还要求传令兵回去告诉汉将,守好城门,不能让南门出现丝毫闪失。

    战争不仅是一个好老师,让将士们不断成长,还是一块试金石,将领的能力和性格,会在这场考试中凸显的一清二楚。

    廖化相信,等到了第二天,廖化就可以对临沅城的各部兵力有一个更准确的了解。

    劝退了那波流民,东门再没有受到大规模的流民冲击。

    求援的传令兵也越来越少,将领们渐渐控制住了城中的乱局,送来了捷报。

    流民队伍放弃出城,陆续返回驻地进行休息。

    盲从的大多数人冷静下来后,别有用心的少数人开始暴露。

    廖化不断收到好消息,不少敌人在破坏行动中遭到了汉兵的坚决反击,死了不少人。

    即使如此,廖化也一直秉承着入夜前的命令,充分放权,告知将领们守住防区。

    江东军始终没有发起夜战,但也派出了不少斥候。

    一些艺高人胆大的斥候居然来到临沅城城下。

    为了证明防守决心,廖化命令守兵坚决反击。

    逃跑不及的斥候连人带马,被射成了筛子。

    天色渐渐开始大亮,被动防守的时间结束。

    接下来,廖化要主动出击了。

    三国志廖化新传/96358/

118、黎明已至

    黎明驱散黑暗,城里的乱局逐渐清晰。

    确认江东军没有攻城意图后,廖化把城头和城门处的防务,交给二将负责。

    在汉兵的护卫下,廖化前往仓库。

    行军途中,廖化看到了不少遗弃的杂物和死者尸体。

    许多流民在拾荒,一些不厚道的拾荒者甚至剥取死者衣物。

    汉兵队列通行的时候,这些流民立马躲到附近的街巷中。

    暴乱同样波及到仓库,此时的仓库与之前廖化所见截然不同。

    门前虽然有打扫过的痕迹,却依旧遗留不少血迹。

    表明身份后,廖化敲开了仓库门。

    在士兵的引见下,廖化见到了樊胄。

    樊胄的精神状况比廖化强,双眼炯炯有神。

    没有立即开口,廖化先环视了整个仓库,确认物资没有出现损毁。

    廖化:“叫上你的人,跟我走一趟,城里的烂摊子还等咱们收拾。”

    接到命令,樊胄立即开始点兵。

    当然,廖化没有疏忽仓库的防御,两人分出一百名将士,在仓库内外布置防御。

    城里的喊杀声小了很多,胜利的前夕,廖化丝毫不敢松懈。

    廖化和樊胄带着三百多士兵在城里巡视,安抚沿途的流民,检查各地汉兵的守备工作。

    廖化的表现给很多人增加了信心,城里秩序开始慢慢恢复。

    综合了很多士兵的汇报,再配合上亲眼所见,廖化基本掌握了城内的情况。

    由于出现了流血事件,南城伤亡最大。

    守城夷将带队杀了不少人,甚至差点杀死返回南城转达廖化口信的那名传令兵。

    西城方向同样出现了小范围的骚乱,守将和南门夷将一样都通过武力驱散了流民,守住了城池。

    北城和东城受到的损害最小,前者有合理的处置措施,民怨控制的较及时,后者则因为廖化做出及时应对。

    南门夷将虽然守住了城池,但毕竟杀了很多人,城里流传着一种传闻,廖化会为了流民复仇。

    所以,廖化先到达南门,他不仅没有惩罚南门夷将,还夸奖了夷将反应及时。

    如果流民把南门冲破,江东军伺机进攻,或者,全城流民朝着南门逃亡,那时候,伤亡的人数将会远远超于现在。

    但是,流民的情绪同样需要安抚,廖化向南城流民承诺,将会安排樊胄集中掩埋尸体,同时,为流民提供救济粮食。

    樊胄和廖化就此分离,廖化要求对方按照北城的模式,稳步推进南门和西门流民的安置工作。

    廖化同样安抚了那些有士兵伤亡的部队,对战死者进行抚恤。

    南城结束之后,廖化又前往西城,他的行为很快在城里传开了。

    江东军也掌握了廖化的行动轨迹。

    廖化带兵前往北城,经过一处房屋的时候,一支弩箭从窗户里射出。

    如果不是身边的骑兵反应及时,把廖化推下战马,或许廖化就受伤了。

    事发之后,所属防区的负责夷将亲自道歉,承诺加大对江东军余部的搜捕力度。

    不少人提议,城中局势混乱,希望廖化去府衙统筹全局。

    廖化婉拒了将领们提出的躲避建议,但是,为了保护自己,他还是穿了一件铁甲。

    来到北城,这里不仅已经恢复了秩序,流民还开始了正常生活。

    前一天的暴动,对北城影响最小。

    虽然流民们对汉军有意见,江东军也曾在北城煽动叛乱,但流民大多已经完成安置,没有参与暴动,少量乱民也很快被守兵消灭。

    廖化找到流民,进行募兵。

    通过一番作战,廖化愈发认为,拥有自己的武装,说话才硬气。

    潘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流民的作用,假以时日,这些人同样可以派上大用处。

    熊山招募部队的时候,廖化更注重兵员的精锐,这一次,廖化更在乎部队的数量。

    竖起招兵旗,当然会有吃粮人。

    廖化迅速招募起五百人,不久的将来,廖化会以这支部队为基础进行扩兵。

    部队的武装同样不成问题,没有动用仓库里的武器储备,单单那些收缴起的武器,就让军队武装了起来。

    为了与临沅城原本的军事力量分割开,廖化在北城单独划分了一个城区,用于军队的日常训练。

    城内捷报频传,不少敌兵被杀,江东军全军覆没只是时间问题。

    随着秩序的恢复和流民安置工作的稳步推进,城内的军民矛盾得到了极大缓解。

    然而,正当廖化觉得大局已定的时候,意外再次发生。

    江东兵利用了汉兵的搜捕盲区,躲过了巡逻队伍,强行攻进大牢。

    等到汉兵得到消息支援,杀到大牢的时候,敌兵已经救走了不少人,汉兵只抓到几个断后的敌人。

    敌兵救走的,都是被俘的江东兵和江东军将领或支持者。

    敌兵劫牢之前,廖化的对手是没有战斗经验的流民,得到这些囚徒的补充,敌人不论是战斗力,还是组织力都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勘察完大牢的劫狱现场,询问过被俘江东兵的口供,廖化正准备下令对敌人进行进一步的侦查,新的噩耗又传来了。

    那名曾跟廖化发生过矛盾,并且击掌盟誓的夷兵首领遭到了刺客的暗杀。

    死因并非刀伤,而是枪伤,江东军和流民的嫌疑就小了很多。

    不少夷兵认为,廖化指使了这场谋杀。

    在没有进一步证据之前,廖化很难自证清白。

    所以,他迫切希望沙摩柯尽快带五溪蛮兵进城。

    有五溪蛮王的支持,廖化对夷兵的安抚将会更轻松。

    拍出部分将士追查逃出大牢的囚徒下落,廖化来到死者的部队中,见到了暂时领兵的死者表弟。

    缅怀使者,安抚好现场夷兵情绪之后,廖化许诺,一定会对真相追查到底。

    返回东门的时候,廖化遇到了传令兵,潘濬的使者已经到达了城下。

    使者指名道姓请求接见廖化。

    ……

    为了避免使者和城内的江东军取得联系,廖化把会面的地点定在了东门城头。

    同时,限制了入城人数。

    使者是一名青年文士,孤身入城,没有向廖化行礼,似乎桀骜不驯。

    廖化:“江东军在东门惨败,昨天晚上又损失了多名精锐,今天潘濬又把先生送进城,这是觉得我们荆州人的刀剑不够快吗?”

    廖化的本意是想杀杀对方的威风,之后可以更好的谈话。

    青年的态度很强硬,“你的刀虽然快,但能砍断我江东人的铮铮铁骨吗?”

    对方不配合,那廖化也没有废话,招呼了两名士兵,让士兵把使者拉下城去砍了。

    下达命令之后,廖化转身来到城碟附近,背对着使者。

    刚开始,文士没有求饶,似乎很硬气。

    随着脚步声和拖拽声的响起,文士开始求饶了。

    廖化转过头,呵止住两名汉兵,他同样很紧张。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但是,如果文士执意让廖化下不来台,那么廖化也只能拿对方祭刀了。

    再次看到廖化,文士没有了桀骜神色,但还是为自己的行为解释了一番,“我不是怕死,而是重要军务在身,等我说完话之后,廖将军如果还要杀我,在下绝对不皱一下眉头。”

    虽然说了硬气话,但态度已经缓和了,廖化询问起使者的目的。

    使者转达了潘濬的口述。

    按照潘濬的说法,荆州战事已经持续了近一年。

    兵马劳顿不说,百姓的生活也受到了极大影响。

    武陵郡地处荆州西南,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潘濬不希望这里沦为战场。

    使者带来了潘濬的邀战口信,希望廖化能够带兵出城,和江东兵进行决战。

    通过决战定输赢,可以把对武陵郡的破坏降到最小。

    为了表现城诚意。潘濬还声明,愿意带兵后退,放任武陵兵马出城布阵。

    潘濬的这一席话,廖化是一句都不信。

    如果潘濬真的一心为民,他也不至于内应孙权。

    潘濬明显得到了孙权的信任。

    武陵郡虽然位置偏僻,但也是荆州大郡,又长时间受到刘备的统治。

    孙权背盟偷袭荆州,人心思汉,遇到反抗,应该调集重兵剿灭。

    排除掉驻扎在西荆州和熊山廖化军对峙的部队,孙权麾下还有朱然、胡综这样的亲信将领。

    使用潘濬这个降将,本身也说明了问题。

    廖化理解潘濬寻求决战的心思,江东军比汉军更不愿意让战事持续下去。

    一旦江东军在武陵牵扯太多精力,其他占领区怀有异心的人也同样会蠢蠢欲动。

    廖化还有一个猜测,潘濬主动寻求决战,很有可能是探查到了五溪蛮参战的消息。

    所以,希望在出现明显劣势之前进行决战。

    不论潘濬有什么想法,对于廖化来说,决战的害处远大于好处。

    廖化直接了当的回绝了潘濬的邀战。

    廖化表示,城中粮草充足,混入城里的江东军已经全军覆没,将士们没有兴趣出城作战。

    廖化反而托文士给潘濬带个话,想要获得武陵城的唯一办法,只有强攻城池。

    文士想要劝几句,但廖化已经下令送客了。

    使者在城头待的时间越久,越容易掌握临沅城的虚实,廖化不想冒险。

    三国志廖化新传/96358/

119、蛮兵入城

    打发走使者,廖化立即派出两名骑兵,尝试联络支援临沅城的五溪蛮。

    两名骑兵分头行动,一人走北门,一人走南门。

    由于城门已经封死,所以,为了不破坏城门的防务,人和马都是使用绳索吊到城下。

    从使者指名道姓求见自己这方面来分析,潘濬确实知道廖化进入了临沅城。

    如果樊胄没有投敌,廖化行踪泄露的最大来源,可能就是五溪蛮。

    毕竟,廖化在五溪蛮营寨呆了七天。

    那名刺杀老王嫌疑最重的蛮兵消失之时,廖化还没有暴露,但是,有心之人很容易猜到廖化的身份。

    没有证据表明,失踪者是江东军内应。

    廖化更没有把握,五溪营寨里没有江东军的其他内应。

    一旦五溪蛮加入战局的消息泄露,敌人就可能把目标对准五溪蛮。

    提醒友军小心中伏,通知沙摩柯加强个人防护,就变得非常重要。

    按理来说,廖化让潘濬的使者丢了面子,潘濬总该象征性的发起攻击,做出挽回。

    然后,使者回营之后,潘濬并没有发起进攻,甚至,没有指派其他使者和廖化联系。

    除了日常侦查外,江东军整日留在营寨中,并没有制造攻城武器。

    廖化不敢大意,加快了流民兵的训练速度和训练强度。

    流民兵在短时间内无法投入战场。

    为了增强城池防御的机动力,在城头防御的基础上,廖化又集合了多支在暴乱当晚表现优秀的汉夷兵将,作为预备兵力。

    为了把士兵从繁琐枯燥的劳力中解放出来,廖化还雇佣流民参与城池的建设。

    除此之外,廖化还亲自参与制定并实施了几次对江东兵余部的围剿。

    临沅城的有生力量都被发动了起来,城墙得到加固,城门处也增加了大量城防物资。

    这期间,江东军丝毫没有攻城的意向,粮草输送也停止了。

    使者离开之后的第三天,江东军烧掉营地,有秩序的撤军。

    潘濬并没有撤向南边的沅南城,更没有北撤沅水。

    江东军选择沿着五溪蛮的进兵方往东走。

    五溪蛮兵是廖化在武陵郡的最大依靠,不能有失,一旦这股力量受到损失,武陵战局就困难了。

    所以,廖化立即命令民夫清理东门,征调那近千预备兵,冲出城门。

    为了保证队伍的战斗力,防止行军时产生混乱,廖化没有使用新训练的流民兵,所有兵将都是汉夷老兵。

    廖化很仔细,出于对潘濬的防备,担心对方故意引诱汉军出城,追击的时候,汉兵和江东军保持了充足的反应距离。

    按照廖化的部署,如果潘濬袭击五溪蛮兵,廖化也可以在得到消息之后,急行军入场。

    如果潘濬调头反击,廖化同样可以从容带兵撤军。

    追击路上,江东军确实一度杀了个回马枪。

    但是,廖化及时得到情报,带兵脱离接触,和敌兵拉开了距离。

    正是这一轮偷袭失利,潘濬开始调整行军方向,部队朝着北方撤退。

    廖化出城的目的原本就是接应武陵蛮,潘濬撤离之后,廖化仅仅增派了斥候打探情报,却没有追击。

    继续派出传令兵,廖化尝试和五溪蛮取得联系。

    没有了江东军的阻挡,廖化的士兵成功和五溪蛮斥候联系上了。

    五溪蛮的先锋加速行军,与廖化的部队合流。

    统帅这支队伍的,正是沙摩柯。

    沙摩柯告诉廖化一个好消息,离开营寨的时候,他说服了族中很多老人。

    族人同意追加更多兵力,更积极的参与武陵战事。

    这位五溪蛮王倒也是个热血之人,受到廖化的诱导,他一直认为江东军才是自己的杀父仇人。

    得知北方有一支江东军成建制部队后,这名年轻的五溪蛮王甚至提议追上去,对江东军大杀一通。

    廖化劝住了这位年轻的蛮王,他认为反攻的时机不成熟,江东军必然会向武陵郡追加兵力。

    这时候,经营好临沅城,对敌军进行防守反击,变得愈发重要了。

    派出传令兵,廖化向樊胄通报了五溪蛮即将入城的小心。

    命令樊胄打扫部分城区,为蛮兵提供驻地的同时,廖化要求对方准备好酒宴,给五溪蛮接风。

    廖化和沙摩柯两人继续等了一段时间,五溪蛮兵陆续和廖化集合。

    汉军总兵力近四千,已经有了和潘濬正面一战的能力。

    潘濬派了不少斥候,试图打探汉兵的虚实,但是,江东军始终没有发起进攻。

    廖化同样没有和潘濬决战的意愿,他带兵西行,返回临沅城。

    ……

    一场酒宴,让城中的紧张气氛瞬间消失了。

    沙摩柯带领三千五溪蛮进入临沅城,流民们对汉军增加了不少信心。

    在酒席上,不少人相逢一笑泯恩仇。

    沙摩柯亲口许诺,他会以五溪蛮王的身份,劝夷兵们配合廖化。

    别人可以喝醉,但是廖化不行,所以,喝了个半醉之后,廖化就以不胜酒力为由告辞了。

    这是五溪蛮进城的第一天,廖化没给沙摩柯安排任务。

    但是,廖化却堆积了很多军务,需要连夜处置。

    低头审核城防报告时,樊胄找到了廖化。

    樊胄似乎没有喝酒,头脑很清醒,他告诉廖化,南城的流民安置工作已经结束,西城的相关工作正有条不紊的进行。

    廖化对樊胄进行了高度赞赏。

    樊胄迟疑了片刻,面色变得严肃,他告诉廖化,临沅城里的粮食存量不多了。

    一开始,廖化以为自己听错了,连续追问,得到樊胄的肯定回答,廖化的酒意也惊醒了,他知道麻烦大了。

    廖化反问道:“你之前带我参观过仓库,仓库中有大量粮食储备。”

    樊胄连忙辩解,“我那时不知道你的太守身份,为了稳定军心,才没说实话。”

    “实不相瞒,大部分的‘粮堆’都是杂物,按照咱们城中的粮食储备情况,将士们还能坚持不超过七天。”

    廖化大吃了一惊,如果早知道城内粮食紧张,廖化也就不会下令大摆筵席了。

    廖化的脸上有些挂不住,自己表露身份已经很多天了,樊胄应该提前劝自己。

    没有粮食,部队会立即失去战斗力,如果潘濬重新杀回临沅城,后果不堪设想。

    廖化有些愤怒,“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

    樊胄连忙解释,“我想跟你说,但是一直没找到合适机会,城里的粮食问题原本并不严重,但是……”

    看到廖化不满的神色,樊胄不再迟疑,“救济流民和武陵蛮入城两件事让粮食危机提前爆发了。”

    樊胄说的这两个命令,其实都是廖化下达的,在临沅城的粮食危机问题上,廖化有责任。

    其实,这件事也不能全怨廖化,如果早知道城里粮食不足,廖化会采取更合理的分配粮食方式。

    廖化语气有些急躁,“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咱们需要解决问题,你是武陵从事,对武陵很了解,咱们从哪能弄到粮食?”

    樊胄的语速同样很快,似乎早有准备,“武陵郡并不是产粮重地,咱们的兵力对于粮食的需求又太大了,很难从附近的村庄中征粮,我建议,立即带兵进攻沅南城。”

    廖化未尝不知道,想要获取大量粮食,唯一的办法就是攻打城池。

    距离临沅城最近的,恰恰就是沅南城。

    沅南城的城防未必比临沅城坚固,但是,攻打沅南城的时机,却比不上进攻临沅城的更好。

    樊胄起事的刚开始,武陵郡远离前线,江东军守备松懈,给了汉兵可乘之机。

    临沅城易手后,过了这么长时间,沅南城的守将只要不是傻子,就一定会加强警惕,做好防备。

    尽管得到了武陵蛮兵的支援,廖化也没勇气强行攻城取胜。

    潘濬麾下的部队可比五溪蛮兵精锐的多,都没敢直接带兵攻城。

    但是,廖化没有其他选择了,他只能接受樊胄的建议。

    此时的廖化也顾不上对樊胄忠诚度进行怀疑,把临沅城的军政交给了樊胄。

    廖化决定,第二天一早带领主力南下,樊胄带兵守卫临沅城。

    当然,廖化也不是毫无防备,他会以训练新兵为由,留下苏由和那支流民军。

    虽然廖化不相信潘濬会立即带兵南下,但他还是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樊胄至少守住城池七天。

    ……

    樊胄虽然曾经跟廖化吹过牛,号称武陵郡有战兵三万。

    但是,整个临沅城能够作战的兵力加在一起,也不超过一万人。

    这其中,还有大量未成年和岁数较大的士兵,根本不适合作战。

    为了顺利夺下沅南城,廖化动用了大批兵力。

    他不敢让临沅城的守备过于空虚,所以,城中留下了两千战兵和两千老弱。

    其余兵力迅速南下,进攻沅南城。

    和廖化料想的一样,敌人早就在沅南城附近坚壁清野。

    汉军没有办法从沿途的村庄中搜集粮食。

    所有的粮食,都需要从临沅城输送。

    为了减少损耗,廖化没有雇佣民夫,而是让军队自行运粮。

    汉兵南下的当天中午,先锋到达了沅南城。

    城上的敌军却已经做好了防御准备。

    三国志廖化新传/96358/

120、被挑衅了

    其实,很多坚城都不是从外部攻破的,而是守城的人出现了问题。

    大部分的将领也不愿带兵强攻城池,城池这一次没有攻下来,还可以等其他机会。

    兵打光了,再想训练出合格将士,就需要付出太多代价了。

    当然,如果攻城一方人力物力充足,拥有绝对的实力,也可以在守城一方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强行破城。

    只不过,廖化统帅的,并非军纪严明、训练有素的汉军精锐。

    没有严苛军纪的约束,蛮族勇士虽然士气高昂,但是,遇到挫折时候,他们同样很快崩溃。

    更麻烦的是,这支军队都是各个汉夷首领统帅的私军,一旦伤亡率太高,再下命令就难了。

    汉军来到沅南城,终究是为了攻城夺粮食的。

    不到万不得已,廖化不想放弃。

    哪怕转战其他城池,至少也得试探出守军的兵力,和防守信心。

    廖化从军中挑选出一名伶俐的汉人,当作使者。

    为了保证使者的安全,廖化还挑选几名强壮的夷兵,作为护卫,跟随使者进城。

    使者的目的是表明廖化的态度,劝降沅南城的守将。

    廖化也明白,敌人既然已经做好了充足的战斗准备,那就很难因为几句话投降。

    通过使者,廖化至少也表示出一种比较开放的态度。

    使者走后,廖化命令士兵们伐木取材,做出安营扎寨的态势。

    实际上,这些木料不仅可以用来搭建营地,还能够拿来制造攻城云梯。

    通过一手软,一手硬,廖化可以动摇敌兵的斗志。

    没有立即攻城,长途跋涉的汉兵可以暂时恢复体力。

    如果汉军刚一到达城下的时候,立即发起强攻,恐惧会让守兵坚持抵抗。

    但是,制造了紧张气氛,又给敌人提供了充足的思考时间。

    那时候,敌人的反抗意志或许就会动摇了。

    士兵们在进行战前准备的时候,廖化派人召集了部将。

    环顾众将,廖化望着城头,“攻打沅南城一事,诸将有什么看法?”

    一名汉将先开口,“不如挖地道,筑土山,咱们可以降低伤亡,削弱敌人的防御效果。”

    樊高从沙摩柯身后站出来,提出异议,“你的这些方法太麻烦,要我说,沅南城不大,城墙也不高,咱们集中兵力,朝着一个方向打,总归能攻下来。”

    看到樊高开口,沙摩柯有些不悦,“军机大事,有你什么事,还不赶紧退下。”

    廖化苦笑了起来,他之召开军事会议的目的,并不是征求将士们的意见。

    汉军可以打的牌太少,所以,留给廖化的选择不多。

    从到达城下的时候,看过敌人的备战开始,廖化就明白,想要夺城,只能武力强攻。

    但是,汉军的成份太复杂了,为了照顾将士们的情绪,廖化不能随便下命令。

    谁先上,谁后上;谁主攻,谁佯攻。

    这些都需要反复考虑之后,才能做出决定。

    廖化希望部将们,尤其是夷将先进行提议,这样自己可以更好的出面安排任务。

    先开口的汉将办法确实很好,但是不实用。

    沙摩柯又不愿意带头提议强行攻城。

    五溪蛮王一表态,现场的夷将都不说话了。

    无奈之下,廖化只能鼓励汉将发言。

    倒是有人提出了强攻的建议,但是,这名部将威望不足,兵力不够,他的意见似乎说服力不高。

    不管怎么说,将士们一定要尽快完成试探性攻击。

    所以,廖化不准备等了,他张张口,打算下命令。

    这时候,沅南城的城头出现了新情况。

    城头上有敌兵朝着汉军方向大喊。

    廖化的位置距离城头很远,听不清对方说了什么。

    廖化派出斥候前往城下探查。

    斥候回来报信,廖化这才知道,自己派出的使者,出事了。

    沅南城守将不仅扣下了使者,还要斩使立威,之前的呼喊,不仅是一个通知,更算得上是场挑衅。

    使者一行很快被带上城头,江东军把几名使者的头按在城碟上。

    廖化和身边的部将都知道了这个情况,几乎每个人都面色难看。

    很多汉夷士卒还不知道这个情况,众人议论纷纷。

    过了一会儿,城头响起了鼓声,鼓声把汉军兵将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城头。

    一名嗓门极大的江东兵发生了,宣告要当众处决使者。

    这一次,廖化和汉兵们听清楚了。

    不少脾气暴躁的夷兵当场就骂了起来。

    廖化可不能坐视自己人被杀,他立即派出使者,试图劝敌将放人。

    只不过,敌人的刀比廖化的使者更快。

    新派出的使者还没到城下,城上的行刑士兵开始动手了。

    使者们的头颅纷纷从城上掉落。

    杀人不过头点地,敌兵却做的更过分,直接把尸身推下城头,让使者们暴尸城下。

    廖化派出的第二波使者也被城头上的弓箭驱离。

    下令建造云梯之后,廖化咬牙切齿,“请将军们下去准备,攻城武器制造完成后,咱们立即攻城。”

    众将没有一人反驳,每一个人都压低嗓音,控制情绪,承诺响应廖化的命令。

    一条条军令立即传达了下去,一支支部队也迅速完成动员。

    斥候不断在城外侦察,个别箭术好手甚至朝着城头放箭。

    城上的敌兵不甘示弱,进行还击,期间,甚至有人对汉军进行辱骂。

    很快,足以满足攻城需求的云梯就已经完成了制造。

    鼓声响起,将士们拖着云梯,开始攻城。

    廖化摆出了一副决战的态势,但他也没有在这轮进攻中投入太多兵力。

    廖化对这场战斗的定性很准确,这就是一场试探性进攻。

    如果出现了战机,廖化会追加兵力,发起全面进攻。

    如果战况不理想,将士们至少试探出了敌人的兵力和防御弱点,更关键的是,表现出为将士们复仇的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汉军被廖化分成了三组。

    鼓声响起,沙摩柯亲自指挥第一组蛮兵,发起进攻。

    发起冲锋之后没多久,江东军守兵开始射箭。

    城头上的弓箭手似乎不多,零星的箭矢落在进攻者的队伍中,并没有造成太大危害。

    正在攻城的汉夷部队大多没有防具。

    面对从天而降的死亡威胁,他们能做的,也不过是尽量佝偻身子,低着头,试图降低弓箭的打击面,护住要害。

    汉军很快冲到了城墙根,一座座云梯直接搭在城墙上。

    守军同样进行还击。

    汉军的备战时间不够,所谓的云梯大多只是一个简易长梯,无法在城墙上固定,守兵轻轻一推,就很容易推倒。

    但是,架不住汉军的攻城队伍太多了。

    越来越多的云梯架在城头,守军的兵力似乎捉襟见肘了。

    少量汉军扶住云梯进行固定,勇士们开始登城。

    几乎在每一段城墙上,都有两军将士在搏杀。

    尽管更费力,还是有不少云梯被敌人推倒,攻城汉兵跟着梯子一起摔落。

    汉兵也终于有人顺利登上城头,试图建立落脚点。

    攻城汉兵人数越来越多,当廖化准备下达总攻命令的时候,城头上的局势突然恶化了。

    城头突然燃起大火,大量汉兵不顾城墙的高度,直接越过城碟,从城头上翻身跳下,不少人身上有火苗。

    命令将士们鸣金收兵,同时,廖化下达了安营扎寨的命令。

    当然,廖化也没有忘记表达自己的态度。

    看着被汉兵带回来的使者们的尸首,廖化庄严地表态。

    汉军一定会攻破沅南城,所有杀害汉军袍泽的凶手,都将受到制裁。

    ······

    物料准备的很充足,所以,将士们的效率很高。

    没过多久,一座简易军营搭建完成。

    汉军损失不大,攻城期间,不少士兵中箭,但大多数人没有受致命伤。

    将士们后撤的时候,这些伤者要么自己逃回营地,要么让救援的汉兵背了回来。

    攻城战的详情,廖化也从登城部队的幸存者嘴里了解到了。

    敌人的兵力确实不多,但是,他们的抵抗意志很坚决,在城头做了充分的准备。

    城碟的内侧,守兵布置了大量引火物。

    汉兵大量登上城头之后,敌兵不顾他们自己的部队,直接开始点火。

    在敌人不要命的打法中,将士们的士气受到了影响。

    在这场战斗中取得先登大功的士兵活着回到了营地,他告诉廖化。

    敌人在城头准备了不少小手段。

    除了引火杂物,还堆放了许多不易燃的杂物,城头很难寻找合适落脚点。

    不少汉兵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摔倒在地,遭到敌人杀害。

    敌兵强化地形防御的目的,很可能是为了减少兵力压力。

    根据先登士兵的介绍,江东军的守兵里,真正穿着士兵服饰的士兵不多,大多数人都穿着粗布短衣,其中还有不少囚徒。

    当天的进攻已经结束,廖化准备第二天再继续攻城,试探敌人的防御破绽。

    廖化亲自视察了攻城器械的制造情况,他不仅要求将士们增加攻城器械的制造数量和效率,还希望将士们制造更多种类的攻城武器。

    当天夜里,廖化睡得正熟,一阵嘈杂声把他惊醒。

    一名汉兵神色慌张进入营帐,“廖将军,大事不好了,敌人袭营了。”

    三国志廖化新传/96358/

121、遭遇夜袭

    夜袭对一名统帅的带兵能力和反应能力,是种极大考验。

    判断敌人袭营部队人数不足之后,廖化派出身边所有将士,向部将们传令。

    汉军的优势也显现了出来。

    正因为部队的成份复杂,所以,只要安抚住了带兵的部将,将士们的情绪就能迅速得到安抚。

    廖化的军令简单明了,所有人不得擅自离开营帐,将士以营帐为单位,对入营的敌兵发动反击。

    为此,廖化喊出了妄动者斩的口号,他也确实这么做了。

    一名士兵仓皇逃窜,误打误撞冲进廖化的营帐。

    廖化下令处死这名乱兵。

    在廖化的示意下,乱兵被杀的消息,很快传开了。

    鲜血没有让将士们更恐慌,廖化的果断反而帮助很多人冷静了下来。

    营地里的秩序也很快得到恢复。

    一条条更准确的情报,送到了廖化面前,战局并没有实控。

    廖化确实大意了,明知敌人兵力不足,部队不够精锐,廖化却没能预判到敌人的夜袭。

    在这一晚的夜袭中,廖化没有犯下错误。

    江东军的指挥官却因小失大,错失战机。

    在夜袭的一开始,江东军如果集中兵力,攻进汉军大营。

    那时候,即使不能彻底击败汉军,汉兵的混乱程度也会加大,恢复秩序同样需要更长时间。

    不论是兵力不足,还是决策失误,总之,汉兵获得了喘息之机。

    廖化没有错过这个机会,新的命令迅速下达,一支支部队被组织了起来。

    汉军把少量入营敌军赶出营地,重新夺回营门。

    确认营内战局稳定,廖化从自己的营帐中现身。

    集结部队之后,廖化亲自带队,朝着放置攻城器械的位置杀了出去。

    不出廖化所料,敌军主力果然用在了突袭汉军攻城武器上。

    守卫器械的汉兵兵力太少,早已经被杀散了,但是,江东军同样没有抓住机会,未能破坏全部攻城器械。

    不少士兵通过纵火和劈砍进行破坏,更多的士兵竟然在掠夺汉军的原材料。

    当廖化带兵到达现场时,立即下达进攻命令。

    汉军有兵力优势,江东军的阵型却早已经混乱了。

    一番交手,江东军大败。

    由于敌将在决策上的失误,现场有不少攻城武器完好无损,还有一些器械损失较小,稍作维修,就可以恢复使用。

    约束住部队,廖化命令汉兵控制现场。

    廖化驳回了部分汉夷将领的请战要求。

    这场夜袭让廖化警醒,哪怕他在荆州战场上取得了再多胜利,经验再丰富,依旧会在名不见经传的将领面前吃亏。

    江东军的这场行动,同样给廖化透露了很多信息。

    首先,敌军确实兵力不足,部队战斗力很差,所以,夜袭没能取得满意战果。

    其次,主将的能力一般,江东军错失了突袭大营,引起混乱的最好时机,还没能彻底破坏汉军的攻城能力,最让人无奈的,是敌将舍大取小,把兵力用在掠夺物资上。

    廖化的判断未必准确,但他开始针对敌将贪婪无能的特点,制定作战计划。

    确认敌军的夜袭结束后,留好警戒和快速反应部队,廖化命令将士们回营休息。

    整个第二天,汉军都没有发起进攻,在廖化的命令下,全军将士变成了施工队。

    营内、营外大肆开工建设。

    汉军几乎就在江东军的眼皮子下建造攻城设施。

    修复受损的攻城武器,结构简单的云梯被大量扩建。

    很多攻城器械的残骸也重新利用了起来,大量类似盾车的防御器械也着手修建。

    廖化还下令着手制造大量造型浮夸的攻城器械。

    就这样,虽然汉军没有发起攻击,但是城头的守军却丝毫不敢松懈,敌人在城头部署了重兵。

    攻城器械的建造需要时间,哪怕把建造任务分派下去,一天的时间也不足以让攻城器械形成战斗力。

    廖化还得为将士们预留攻城的体力,所以,很多器械只具备一个轮廓。

    第三天,廖化亲自擂鼓,命令将士们发起进攻。

    将士们主要的进攻方式,还是使用云梯,幸运的是,多了很多防具的汉军,在敌军箭雨打击下的伤亡开始明显减少。

    其实,守城的江东军也不是在汉军大肆进行攻城准备的时候,啥都没做。

    利用了从汉军处夺取的物料,以城碟为基础,守军加高了城墙。

    同时,敌人似乎从其他城区抽调了兵力,汉军进攻方向的城头,敌人守兵数量显著增加了。

    不少将领建议廖化分散兵力,进攻其他城墙,但是,廖化拒绝了这些建议,认准了一个方向死磕。

    沙摩柯的武陵蛮参与过第一天的进攻,所以,他们担任全军预备队,砍伐树木,收集木料。

    当天的攻势,由另外两组汉军进行。

    攻击从一开始,就陷入了白热化。

    汉军如潮水般的发动进攻。

    江东军在城头布置了很多小手段,但是,决定战斗胜负的,还是双方实力。

    一番拉锯,汉军捣毁了大部分江东军用来增强城防的设施。

    将士们多次攻上城头,却被敌兵打退。

    城内的敌兵也透支了兵力,到了后来,连女人和孩子都被发动起来,参与守城。

    攻城战从上午打到中午,将士们吃完午饭,稍作休息,很快又发起新一轮攻击。

    到了傍晚,廖化下令鸣金,将士们收兵回营。

    沅南城的城防遭到了极大摧毁,汉军同样为强攻付出代价。

    一天下来,死亡加上失踪的人数超过五百人。

    这样的攻势多来几次,汉军很容易先江东军一步崩溃。

    第四天,廖化下达了撤军命令,将士们匆忙向着临沅城撤退,军营里留下了大量物资。

    至此,廖化真正的攻城手段,已经完全准备妥当。

    大肆制造攻城器械,除了表现出对沅南城势在必得的态度外,同样为了让营地里内的建设行动具备隐蔽性。

    攻城器械没有完工,部队匆忙发起高强度攻城,目的是给守军传达一个错误情报:汉军时间不够了。

    只有这样,当汉军撤退的时候,敌将才会减少疑心。

    汉军也可以理所当然的留下大量不便携带,新建造的‘木马’。

    这是一套连环计,守将即使看破了廖化第一层计划,也很难意识到廖化的第二层计谋。

    所谓的木马,是廖化根据木牛设计方法,下令制造的一种大型容器。

    木马的部件很少,类似于一个巨型容器,虽然体型庞大,制造起来却非常简单。

    而且,由于结构单一,没有易损的车轮结构,所以,木马并不容易受到破坏。

    尽管如此,两天时间,汉军也总共制成了十座木马。

    木马的体型远比木牛更大。

    一座木马至少可以埋伏五名士兵,但是,廖化没有在全部木马中藏兵。

    半数木马只存放了粮食,剩下的木马也远远没有到达承载量。

    每一具藏人的木马,只安置三名伏兵。

    士兵们提前换好江东军的服装,带着短刀,藏在粮食堆里。

    为了避免伏兵因为窒息死亡,在制造木马的时候,专程为伏兵保留了透气用的小孔。

    廖化希望利用敌人的贪婪,驱使敌军自己藏了兵的木马带进城里。

    这些伏兵都是沙摩柯挑选的五溪勇士,带队的,就是樊高。

    樊高和伏兵们进城之后,便找机会混进城里。

    廖化和樊高许诺,夜晚时分,廖化会亲自带兵杀回沅南城,利用江东军刚刚取得胜利,丧失警惕的时候,对着城墙发起进攻。

    伏兵们收到廖化军攻城的消息之后,配合汉军,里应外合,夺下城门。

    计策听上去很巧妙,但是,真正执行起来,成功几率不高。

    即使廖化前期做的一切都成功诱导了敌军守将,当敌军遇到木马,意识到这时汉军制造的储量容器之后,敌人依旧可能不会中计。

    发现木马的时候,一旦敌人选择破坏容器取粮,而不是选择连同木马一起,把粮食搬运进城,那么,伏兵就会暴露。

    假如木马的制造工艺不行,运输过程中毁坏,或者,出现其他意外,让敌人发现木马里的秘密,廖化的计策同样不会成功。

    甚至于,敌人把木马带回城之后,不辞辛苦,立即卸粮,或者,把木马放到仓库里锁好,把伏兵关起来,将士们同样无法策应廖化。

    所以,木马计虽然是廖化夺城的最大依靠,但这只是一个备用计策。

    廖化对沅南城势在必得,木马计成与不成,都不会影响他的计划。

    这两天,利用运粮和伐木,廖化调集了不少兵力出营,在野外埋伏。

    这些士兵在藏身的同时,应该已经制造了云梯。

    将士们撤回临沅城的当天晚上,廖化将会带兵从伏兵地点现身,对沅南城发动强攻。

    因此,下达撤军命令之后,廖化伪装成了传令的骑兵,先一步北上。

    离开沅南城守兵视野后,廖化绕到伏兵藏身地点,与伏兵们会合。

    沙摩柯则继续打着廖化的旗号,在安排好后卫部队之后,开始‘慌张’的北撤。

    汉军在撤离的时候,丢掉了大量物资和武器装备。

    廖化在藏身地点静静等候,担心打草惊蛇,没有派斥候。

    天黑之后,廖化派人通知沙摩柯,要求对方带兵南下。

    同时,廖化亲自组织士兵们,朝着沅南城前进。

122、夜袭沅南

    通过白天的休息,将士们养足精神,恢复体力。

    汉军北撤之后,江东军似乎也担心有诈,派出斥候侦察。

    斥候跟着沙摩柯的部队一路向北,根本没注意到埋伏在野外的汉军伏兵。

    江东军似乎很重视汉军主力的动向,斥候不断返回沅南城,汇报最新情况。

    从往返人数上看,敌人还是留下了部分斥候监视临沅城,提防汉军杀一个回马枪。

    所以,廖化带兵折返沅南城的时候,恰恰利用了敌人的侦查盲区。

    找准方向,快速行军。

    为了避免暴露行踪,将士们没敢点火把。

    由于担心遭到伏击,廖化不仅派出了斥候侦查,还保持十分的警惕,关注身边风吹草动。

    幸运的是,除了脚步声和呼吸声,现场再未出现新情况。

    廖化统帅的,终究只是五溪蛮兵。

    和熊山上那支自己一手训练出的精锐相比,这些蛮族勇士差了可不止一点。

    行军过程中,队列开始变得混乱,还好,将士们没有忘记廖化的叮嘱,保持了静默。

    即将到达汉军大营的时候,廖化下令停止行军。

    派出少量斥候先行入营,打探营内消息。

    确认营内没有江东兵之后,廖化才命令将士进营休整。

    营内一片狼藉,比汉军‘仓皇’北上时更糟。

    遗弃的物资大多被人捡走,带不走的东西,也往往遭到破坏。

    营地里随处可见刀枪劈刺的痕迹。

    不少营帐被砍的面目全非,其中一部分,被直接拽倒在地。

    入营之后,廖化第一时间内赶到了存放木马的位置。

    所有木马都不见了,木马计似乎成功了。

    除了木马,汉军遗留的其他有价值物资,也大多让敌人搬走了。

    心里有了底,廖化开始清点人数。

    为了夜袭,廖化一共从沙摩柯手上要到了五百名可以夜战的蛮兵。

    尽管如此,这支没有经过训练的队伍,还是让廖化很失望。

    短途行军,而且,此时还没有接战,将士们掉队了近百人。

    攻城云梯也在行军过程中因为碰撞,产生了损伤。

    对蛮兵的战斗力有了进一步了解之后,廖化下令休息。

    这段时间,不少掉队的蛮兵进入军营,重新归队。

    将士们体力稍有恢复,廖化不再等候,命令将士们最后检查武器,所有多余的负重一律丢弃。

    进攻命令迅速传达到队伍中,将士们离开军营,朝着沅南城墙前进。

    汉军的攻击目标,依旧是之前汉军反复强攻过的那面城墙。

    一方面,这处城墙距离汉军大营更近。

    另一方面,在汉军的强攻下,这处城墙的防御力已经受到了严重影响。

    为了节省体力,廖化没有要求将士们立即冲锋,而是托着云梯,快步行进。

    不断估算军队和城墙的距离,很快将士们进入守兵的射击距离。

    幸运的是,敌军并没有放箭。

    以廖化手上的兵力,汉军只有一轮进攻的机会。

    一旦敌军发觉了汉军行踪,将士们就得立即冲锋。

    夜间攻城,视线受影响,对于攻城一方,影响更大。

    敌人越晚察觉汉军动向,汉军越能保留住体力,攻城的劣势越小。

    战况比廖化预料中更有利,部队冲到墙根下,沅南守军也没有放箭。

    甚至于,敌人对汉军的行动不闻不问。

    不管敌人是过于疲惫,松懈了;还是刚刚取胜,大意了。

    总之,守兵的不称职增强了廖化的信心。

    将士们在城门附近集合,廖化准备招呼蛮兵架云梯攻城,城门却在这时候打开了。

    一伙青壮男子从城内冲出,他们每个人的手上都拎着麻袋。

    这伙出城青壮人数有限,却正好和汉军迎面相撞。

    看到对方,两拨人同时愣住了。

    廖化的经验更丰富,反应也更快。

    一声令下,汉军发起进攻,轻易抓住了这些手无寸铁的青壮。

    胜利者顺势夺下了城门。

    简单询问,廖化这才发现,敌将比自己想象的更愚蠢。

    大概是艰难守住城池,迫使汉军仓皇北逃,江东军从汉军营地获得了大量战利品的一系列事情,让守将麻痹大意了。

    守将居然下令,全城庆祝。

    这份命令,下达到全军,除了换防四个城门的少量守兵,就连城头的守军也获准入城,快活去了。

    廖化面前的这些青壮,就是那些在战友们吃喝玩乐时,守着西北风的倒霉鬼。

    城里的庆祝活动与他们无关,这些将士异常愤怒,聊天的过程中,不满情绪得到了积累。

    终于,不满开始爆发,有人想到了白天江东军打扫的不彻底的那一座军营。

    有士兵提议打开城门,去汉军营地‘发财’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士兵心动了。

    守将拗不过众人,最终同意出城,还细心的为士兵们准备好了装财物的麻袋。

    这才有了众人换上平民装束,主动打开城门的这一幕。

    被俘的一瞬间,发财梦就破灭了,将士们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沦为俘虏。

    沅南城守将本是一个残暴的人,守门将士打开城门,导致汉军入城的行为,已经让他们无法免罪。

    汉军如果获胜了,这些守兵还能逃过一劫,如果江东军守城胜利了,这些人必死无疑。

    俘虏们态度很谦卑,争着坦白。

    从俘虏口中,廖化还得知,敌将此时在府衙中设宴,款待守城战中的功臣。

    选择再一次摆在廖化面前。

    汉军突袭了城门,短时间内,江东军不仅不会反攻,甚至于,敌人可能都不会知道汉军入城的事情。

    廖化可以留在城门处,安全的等待,等到沙摩柯统帅援兵,赶到现场。

    这是一个很保守,也很安全的选择,但是,廖化采取了更冒险的行动。

    将士们直接放弃城门,廖化让俘虏们在前带路,全军朝着府衙杀了过去。

    这意味着,廖化断绝了将士们的退路。

    抛弃了城门,如果不能获胜,那么,众人只有死路一条。

    有些蛮兵确实不愿跟随廖化行动,廖化也没有勉强,态度坚定的朝着府衙冲了过去。

    没有云梯拖累行军速度,将士跑步前进。

    行军过程中,城里的不少江东军受到惊动。

    但是,这些庆祝胜利的守兵,大多没有携带武器。

    面对气势汹汹的廖化军,除了极少数人选择抵抗或者示警,大多数人会假装没看到,甚至转身就跑。

    个别没有判断清状况的士兵,甚至还跟廖化打招呼。

    廖化没有在这些士兵身上浪费时间,带领部队向府衙突进。

    江东军的状态确实松懈,就连守卫府衙的士兵,也同样不称职,没能在汉军出现的第一时间阻拦,或者,进府通报。

    击杀了门前这两名怒斥自己的卫兵,廖化带队杀进府衙。

    府衙里确实正在大摆筵席,除了酒宴,还有乐队奏乐助兴。

    乐声掩盖了城里的嘈杂声,也许,这些赴宴的将领们根本没意识到汉军已经入城了。

    廖化第一个进府,正中间座位上的中年人对他进行斥责。

    越来越多的汉兵进入府衙。

    此时,酒宴上的敌将们才意识到了不好,开始呼喊卫兵进行护卫。

    乐队也停止了奏乐,众人纷纷闪躲。

    这些赴宴的人,一定在沅南城内很有地位。

    所以,廖化立即下达进攻命令,要求将士们迅速控制赴宴现场。

    汉军控制大门,现场的兵将根本无从逃跑。

    而且,由于是赴宴,根本就没有人着甲,很少有人会携带武器。

    少量尽职的卫兵朝着城门充了过来,试图挡住汉兵。

    廖化没有丝毫迟疑,他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那个坐在最尊贵位置上的中年人。

    中年人必然是沅南守将,只要把守将控制住,满城的乌合之众就不会给汉军造成威胁。

    所以,利用蛮兵牵制住江东军卫兵,廖化直接朝守将追了过去。

    守将虽然醉醺醺,看到气势汹汹的廖化后,还是进行求生的挣扎。

    中年人先扔出了手中的酒碗,廖化稍微一偏头,就躲过了这一记攻击。

    廖化速度不减,继续和守将拉近距离。

    接下来,守将掀翻桌子,转过身,试图爬起来逃跑。

    这张桌子,确实挡在了廖化的追击通道上,但是,廖化腾空一跳,便躲过了障碍物。

    酒精大概麻痹了守将的大脑,他几次起身,却都摔倒在地上。

    大概意识到自己逃不掉了,守将抓住自己身边的佩刀,试图拔刀自卫。

    急切之间,刀子却没有丝毫的松动,死死的卡在刀鞘里。

    廖化手起刀落,将守将抓住刀的右手齐腕斩断。

    中年人倒也是个硬汉,一声不吭。

    疼痛似乎激发了敌将的凶性,他转过头,站起身,伸出左手,朝着廖化的脖子抓了过来。

    廖化连忙补上一刀,彻底断了守将的生机。

    坦白来说,控制住降将,廖化不仅可以得到很多情报,还可以利用降将的身份做文章。

    但是,杀死守将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瓦解敌人的反抗。

    果不其然,守将死后,除了少部分人试图报仇被蛮兵杀死,大多数人选择了投降。

    安排部分蛮兵看管俘虏之后,廖化统帅部分军队,携带守将的首级,赶到仓库。

    攻打沅南城的目的,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夺粮。

    三国志廖化新传/96358/

125、北上临沅

    临沅城和沅南城的距离不算远,没有粮草辎重的拖累,汉军可以在半天之内赶到临沅城。

    除了要求将士们快速行军之外,廖化还做了多手准备。

    带兵北上的同时,廖化派出了使者,让对方前往江东军营地,给潘濬带个口信。

    口信内容很简单,为了减少武陵郡战乱的影响,廖化希望和潘濬决战。

    不论是廖化,还是潘濬,都是沙场老将,两人寻求决战的目的也都不单纯。

    江东军形势不利的时候,潘濬希望在武陵蛮抵达战场之前,通过决战,锁定胜局。

    临沅城战事吃紧,廖化试图利用决战的邀请,阻止江东军暂缓攻城速度,为汉军援兵的集结与入城争取时间。

    廖化这番小动作失败了,使者北上没多久,便重新南下,来到廖化面前。

    使者的脸上,带着愤愤不平的表情。

    使者告诉廖化,在汉军前往临沅城的一条必经之路上,一支江东军已经布置好了阵型,做好了战斗准备。

    使者也曾向江东军将领表明自己的身份和任务,希望敌将能通行。

    但是,江东军却完全不为所动,拒绝了使者的请求。

    除了态度上不松口,江东军的将领还下达了射箭命令。

    如果使者没有及时转身逃跑,他将会成为第二位死在江东军手里的使者。

    使者虽然没有完成廖化的任务,但也通过交谈,打听清楚了面前这支江东军的主将身份。

    江东军的兵力大约有五百人,带队的将领叫朱然。

    听到朱然的名字,廖化眼睛一跳。

    廖化和朱然两人曾经发生过遭遇战,朱然也是廖化的老熟人。

    和潘濬不一样,朱然是孙权的绝对亲信,而且,有较强的能力,守城上很有一套。

    南征武陵,朱然却给潘濬当副手,这也侧面说明了潘濬在江东军中的地位。

    比起潘濬和孙权的关系,廖化更在乎的是,怎样快速支援临沅城。

    加上沿途收拢的部队,北上的汉军兵力,已经超过了五百人。

    廖化没有把握在对战中迅速击败朱然,他也明白,朱然同样没本事拦住廖化北上的队伍。

    朱然布防的位置与兴山外孙桓部署的两道防线不同。

    防守的一方没有险峻的熊山帮忙,战场地势开阔,廖化完全可以绕开朱然,从其他道路北上。

    但是,廖化却选择暂时留下,和江东军对峙。

    毕竟,不是每一支接到命令北上的汉军,都兵力充沛,小股部队一旦遭遇朱然的拦截,很可能遭遇大麻烦。

    而且,廖化并不认为朱然是唯一一支接受了潘濬的指派,负责阻击沅南援军的江东军。

    绕路之后,廖化很可能面临相同情况。

    对峙的同时,廖化派出斥候,打探朱然的虚实。

    朱然这支部队,明显是一支仓促布防的部队,没有携带任何可以布置防御工事的物料。

    而且,所有的江东军都是轻步兵,不少将士甚至连盾牌都没有,手上只有一把短刀。

    廖化也曾尝试派人和朱然对话,但是,正如使者带回的消息那样。

    一旦进入朱然部队的射击范围,汉军就会遭到朱然的反击。

    而且,朱然并不是在被动防守,他派出了大量步兵,似乎在求援。

    无奈之下,廖化只能派出士兵,寻找其他北上的通道。

    不论怎样,和临沅城的守军建立联系,传达援军北上的消息,获取最新情报,才是当务之急。

    同时,廖化也派出大量传令兵,催促北上支援的其他队伍迅速动身。

    汉军不断聚集,人数很快达到了千人以上。

    这时候,一名骑兵从西北方向冲了过来,肩膀上还中了一箭。

    接应骑兵的蛮兵告诉廖化,骑兵自称是临沅城的兵,求见廖化。

    在廖化的批准下,蛮兵把骑兵带到了廖化面前。

    廖化认识面前的士兵,对方正是苏由在熊山培训的一名骑兵。

    确认了来人身份,省去了繁琐的试探过程,廖化直接询问起对方的目的。

    骑兵的任务,是向廖化求援,临沅城的情况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一伙防守东门的夷兵担当了江东军的内应,在江东军到达城外的时候,和城里的江东军残部会合,夺下并且清理了堆放在东门里的障碍,接应敌兵进城。

    等到樊胄意识到战情不利,带领主力复夺东门的时候,江东军主力已经源源不断杀进城中。

    江东军把樊胄的部队击退,敌人向着城池中心推进。

    直到苏由带领新练成的流民军赶到战场,战局才稳定下来。

    骑兵还告诉廖化,他并不是唯一一个向廖化求援的汉兵。

    江东军入城之后,樊胄已经派出了不少骑兵,骑兵希望汉军能够立即进城支援。

    廖化一共只见到了两名报信的骑兵,这或许说明,江东军已经控制了临沅城的城外,战局不容乐观。

    做出判断之后,廖化不敢再耽误时间。

    朱然的部队看上去守备森严,但是,敌人在兵员数量上不占优势。

    而且,平原地形不利于江东军防守,趁着敌人的援军没有赶到,汉军需要迅速行动。

    环视身边的千余将士,廖化下达了进攻命令。

    为了在一波进攻中冲垮敌人,廖化不但决定动用全部主力,而且,他打算使用战术手段。

    最好的办法就是声动击西。

    徐晃在樊城外的声东击西,可是给关羽军带来过大麻烦。

    除了经过廖化训练的那支蛮兵,其余的全部兵员都交给了沙摩柯统帅。

    这位蛮王负责带领更多的部队‘声东’,进攻朱然部队的左翼。

    听到廖化的命令,沙摩柯倒是很兴奋。

    沙摩柯一直觉得江东军是自己的杀父仇人,多次请战无果,看到江东军,激发出了战意。

    战斗刚开始,朱然没有立即调整防御。

    沙摩柯亲自带领主力发起突击,让蛮兵士气大振。

    江东军的防线压力开始增加,右翼敌军开始向着左翼抽调。

    不少敌兵离开队伍,朝着临沅城和其他方向跑步离开。

    江东军缺马,这些人大概是步行传令兵,试图催促援兵支援。

    认为时机成熟,廖化组织将士发起进攻。

    廖化统帅的将士虽然人数少,但战斗力更强,所以,才敢承担‘击西’的任务。

    利用江东军阵型上的短暂混乱,将士们突击敌军的右翼。

    江东军举起盾牌短刀,进行防御。

    汉军却跟训练时做的一样,即将和敌人相撞的时候,前排的持盾蛮兵迅速向两侧退走,让出了后方的长兵器部队。

    受到汉军的冲击,江东军的阵型立即混乱了。

    朱然倒也是一个果断的将领,右翼遭到突破,他没有等到战局彻底无可挽回,而是丢卒保帅,带领左翼部队撤退。

    江东军似乎对撤兵行动早有准备。

    将士们交替掩护,虽然败走,却始终没有崩溃。

    廖化的目的是救援临沅城,所以,不愿意把兵力全都用在朱然身上。

    为了保持将士们的战斗力,廖化没有扩大战果。

    约束将士保持队形,召回了沙摩柯的队伍,汉军跟在朱然部队的身后北上。

    到达临沅城外,廖化发现,局势比想象中更严峻。

    城内冒出了滚滚浓烟,火势似乎不弱。

    不论是守将用火阻敌,还是江东军纵火破坏,这都说明,汉军已经被逼上了绝境。

    江东军留在城外的兵力同样不少,而且,兵力分成好几支。

    一支部队驻守在南门外,似乎想封锁廖化军入城的通道。

    统兵的将领身份不详,但是,这支部队的兵力和朱然差不多,大概五百人。

    汉军想要击败这支队伍进城,必然不会毫发无伤。

    在朱然北撤方向的不远处,还有一支五百人的队伍正在朝朱然冲了过来。

    这支江东军的目的,一定打算接应朱然,阻击廖化。

    远处,还有一支排好阵型的江东军。

    从旗号上看,这可能是潘濬的部队,兵力至少在三千以上。

    廖化立即下令停止行军,整顿兵马,稍作休息,开始评估战局。

    现在已经不需要斥候,廖化可以用肉眼看到战场上的一切。

    侧后方,出现了滚滚浓烟,难辨敌我。

    不论身后这支队伍是什么身份,对廖化来说,都不重要了。

    即使杀败了江东军在南城外的阻击部队,和城里的汉军合流。

    江东军也同样可以派出数倍的兵力入城,那时候,危机不仅没有解除,汉军还失去了机动能力。

    急行军,将士们没有携带战鼓,廖化只能命令传令兵鸣金示意。

    将士们的注意力,很快被廖化吸引。

    廖化扬起马鞭,指向潘濬的军队,高声呼喊,“将士们,武陵郡虽大,但咱们已经无路可退。”

    “同生死,共富贵,将士们,随我来!”

    说完,廖化就驱动战马,带领将士们朝着朱然展开追击。

    廖化的这番动员,再度提高了蛮兵的士气。

    沙摩柯和其他部将没有一人离开,都来到了廖化身边,跟着一起冲锋。

    朱然部首当其冲,这一次,汉军不准备留手,廖化要在最短时间击溃这支江东军。

    三国志廖化新传

123、粮草何在

    廖化统帅汉军赶到仓库的时候,仓库居然起火了。

    从火势上看,似乎已经燃烧了一段时间。

    仓库门口,集合了不少军民。

    一些士兵手持武器,在仓库门口列队;另一些民众拎着水桶,似乎想进入仓库救火。

    汉军赶到仓库门外后,迅速吸引了仓库外这些军民的注意。

    在敌军展开抵抗之前,廖化命令蛮兵高举敌将的首级,通报守将已经死的消息。

    确认了首级,敌军的斗志瞬间瓦解,兵将四散奔逃。

    民众们同样惊慌失措,不少人把水桶直接扔到地上,桶里的水也大多撒了出来。

    廖化亲手拦住了一名没来得及逃跑的江东军士兵。

    俘虏告诉廖化,仓库大火与汉军有关。

    长话短说,廖化很快了解了情况。

    引发大火的,正是樊高带领的十余蛮兵。

    木马计非常成功,汉军北撤,江东军打扫战场的时候,第一时间发现了营内的木马。

    检查过其中一座木马,确认里面有粮食后,守将立即要求江东军将士把所有木马抬回城。

    尽管守将要求将士们迅速完成粮食的装卸,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将士们厮杀一天,运输了大量物资,比较疲劳。

    守将给守兵们放了个假,让所有将士进城,参加庆祝行动。

    当然,那些体型巨大的木马也不能放在城里的街道上,而是集中堆放在仓库的杂物库里。

    如果不发生意外,汉军将会顺利从木马里现身,参与汉军的攻城行动。

    说巧不巧,汉军打开木马从容器中脱身的时候,正好有一名称职的江东军士兵刚刚检查完粮仓,从杂物库外经过。

    听见异响,这名江东兵蹑手蹑脚的来到了杂物库外。

    樊高一行人虽然穿着江东军服饰,但他们毕竟从木马里现身。

    因此,这名江东军士兵立即出言示警。

    在离开的时候,敌兵还随手在杂物库大门上挂好了锁。

    廖化抓到的这名俘虏,就是后来知道敌情之后,被临时组织着奔赴战场的一名士兵。

    此时,蛮兵已经撞开了仓库大门。

    仓库内的火势已经很严峻了,杂物库和粮库离得很近,火势迅速在粮库中引燃。

    现场虽然有很多木桶,但是,木桶中大多没有水,能用的不多。

    命令士兵们拎着空桶,在俘虏的带领下找水。

    同时,廖化集合了现场其余水桶。

    在救火和救人之间,廖化选择了后者。

    为了避免误伤,廖化向杂物库中的蛮兵战友们通报了自己的身份。

    同时,命令拿着水桶的将士门使用水桶,往杂物库的大门上降温。

    几桶水下去,门上的火情有所控制。

    命令房间里的人让开,廖化组织士兵踹开了大门。

    成功救出被困的蛮兵后,汉军暂时没有顾及木马里的粮食,而是立即带人离开仓库。

    有了这一耽搁,火势变得更厉害了,幸运的是,打水的士兵顺利完成了任务。

    廖化立即对士兵进行分工,一些人继续拿着空桶去接水,一些人进入火场去灭火,一些人负责往仓库外搬粮食。

    廖化亲自在火场一线统筹全军,调派兵力。

    汉军动作很迅速,也没有受到江东军的阻拦。

    扑灭仓库火情的时候,仓库中的存粮也不多了。

    安排好人手处理善后事宜,廖化从惊魂未定的樊高处,知道了整个起火原因。

    其实,在那名仓库守兵看到樊高一行,惊慌失措的时候,杂物库里的蛮兵同样慌了。

    这十五名蛮兵虽然是沙摩柯亲自选拔的精锐,但人数太少。

    行踪暴露之后,别说是完成战术任务,连保命都变得极为困难。

    敌兵使用大锁关闭库门,樊高也曾组织蛮兵撞门,库门却比想象中更结实,几次冲撞均无功而返。

    终于,樊高听从了一名蛮兵的建议。

    试图采用点火的方式,烧掉门锁,打开库门。

    结果,门锁没有损坏的痕迹,火势却开始变强,并且引燃到了其他位置。

    火势刚开始,樊高有机会扑灭火灾。

    但是,他已经意识到了,蛮兵已经引起了敌军的注意,想躲过守军侦察,策应汉军夺城变得很困难。

    所以,樊高选择将错就错,通过仓库点火的方式,吸引城中敌兵的注意力,从其他方面声援汉军。

    廖化知道,樊高的这一席话是真心的,对方的出发点确实是好意。

    但是,从结果上看,樊高是粮食受损的罪魁祸首。

    廖化寄予厚望的木马计,不仅没有取得应得的效果,反而给自己带来了大麻烦。

    但是,廖化不会因为这件事怪罪樊高,还口头进行了劝慰。

    将士们冒着生命危险,策应攻城部队,这份心意是值得感谢的。

    最关键的一点,将士们缺粮的事情,只有廖化、樊胄和极少数汉兵们知情。

    现场的蛮兵为夺取沅南城而欢呼,只有廖化明白,汉军的危机非但没有解决,反而加深了。

    夺取沅南城的目的,是为了取粮,现在,粮食没有获得多少,攻城以后,用粮的地方却增加了。

    没有办法去后悔,廖化只能想办法补救。

    仓库已经无法继续使用,门前堆放了大量抢救出的粮食。

    廖化亲自带领将士们围绕着粮食布下防线。

    守将身死,江东军的将领也无一漏网,所以,守军基本上失去了抵抗能力。

    沙摩柯带领大军入城的时候,根本没有遇到像样抵抗。

    蛮兵接管了仓库和城门的防务,廖化腾出精力,开始尝试稳定局势。

    首先,廖化履行了承诺,对那些曾经参与屠杀汉军使者的刽子手进行报复。

    派人进行大肆搜捕的同时,廖化还重金悬赏相关人员的线索。

    其实,很多杀人的士兵也是职责所在,其实,罪不至死。

    廖化却必须为自己的将士出头,为惨死的使者们报仇。

    凶手很快落网,不论主犯,还是帮凶,一律处死。

    为了告慰逝者,所有人都在自己的杀人现场被杀。

    廖化至少比江东军更讲究人性,没有虐杀,行刑之后,还派人对尸首进行了统一掩埋。

    这些士兵死后,江东军军民人心惶惶。

    杀人的不止这些被杀的士兵,汉军仅仅第三的攻城,就有近五百人的伤亡。

    守将为了抵抗汉军,也算是倾尽了全力。

    不论男女老幼,大多被动员了起来,和汉军对抗。

    虽说,百姓们的反抗受到了守将的逼迫。

    但是,作为战败者的一方,只能是板上的鱼肉,等待战胜方的处置。

    廖化没有扩大打击面,他立即赦免了与汉军发生对抗的军民责任。

    为了最快稳定人心,廖化从那些江东军士兵开始释放。

    毕竟,连江东军士兵,都无罪开释了。

    那么,原本就是被裹挟着上战场,与汉军没有仇恨的百姓,就更没有遭受屠戮的理由了。

    对士兵和百姓,廖化选择特赦,帮助江东军守城的豪强和江东军的将领,遭到了另一种对待方式。

    听取过降兵和百姓的证词,廖化杀掉了几名不得人心的豪族和残暴的将领。

    廖化也没有选择株连九族,虽然没收了这些被杀者的财产和粮食,但他还是给被杀者的家眷留下了足够糊口的财物。

    这些巧取豪夺的战利品被分成了两部分。

    小部分按照战前承诺,赏赐给夷兵,大部分用来补贴军需。

    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吃粮的人口,廖化同样针对平民下达了命令。

    其实,人口不仅是生产力,更是资源,不到万不得已,廖化不想驱赶这些平民。

    但是,汉军面临的粮食问题很严峻。

    粮食不足,自然没办法救济难民。

    难民形成规模,很容易给城里的治安秩序,带来极大压力。

    所以,廖化下令开放四座城门,允许俘虏和平民自行出入,

    但是,廖化并没有给这些人充足的时间,只预留了半小时出城。

    只有这样,百姓们才会在意识到城外更危险之前,慌慌张张的出城。

    廖化的命令还是很人性化,出城的青壮,除非是有家眷通行,否则需要额外支付一笔费用。

    这样,廖化才能尽量减少城中的老弱,同时,通过合理手段获取军费。

    在恐慌中,大量人员往城外逃窜。

    不少百姓似乎担心廖化反悔,连包裹都没有带,两袖空空离开。

    平民遗留在城里的物资,由汉军收集起来,尤其是粮食和金银。

    当然,不论是选择拾取平民遗留的物资,还是抄家获财物,汉军都需要由人去执行财物的收缴。

    很多蛮兵私留了不少财物,对于这些损失,廖化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仓库在大火之后,已经不再具备储存物资的能力。

    将士们却不断带回新的物资。

    廖化命令清理出府衙,用来集中存放物资。

    汉军的粮食压力确实有所减轻,但是,这一切远远不够。

    为了寻找更好的办法,解决粮食问题。

    廖化在府衙之外,召集了所有部将,举行了汉军进入沅南城的第一场军议。

    一些江东军降将,以及,投诚的地方豪族,也同样得到了廖化的邀请。

    只有广泛集中民智,才能尽快解决粮食问题。

    三国志廖化新传/96358/

124、取粮方法

    廖化以汉军刚刚夺取沅南城,需要用粮食安抚百姓为由,询问众将获得粮食的办法。

    不管是受到了胜利刺激的汉军将领,还是急需在廖化面前表现自己的降将们,都开始踊跃发言。

    取粮的方法各式各样,获得粮食的途径,一共有三种。

    第一种方法,继续进兵,攻下另一座城市,获取城里的粮食。

    第二种方法,对沅南城辖区的村庄、城镇进行大肆征粮,从百姓手里获得粮食。

    第三种方法,继续对沅南城附近的豪强下手,毕竟,不少豪强留在城外,他们手里必然存了不少粮食。

    这三种方法的优缺点都很明显。

    为了夺取沅南城,汉军前后伤亡了数百,沅南城还仅仅是一座小城。

    如果汉军继续进攻其他城池,必然会损失更多部队。

    夺下城池之后,还需要留下部队驻防,兵力也会进一步减少。

    汉军夺取了沅南和临沅两城,进攻目标的选择上,受到了极大局限。

    汉军要么进攻临沅东南的汉寿县,要么顺流而上,夺取沅陵。

    比起处于沅水下游的汉寿县,廖化更倾向于上游的沅陵。

    沅陵虽然距离汉军远,但是,距离江东军更远,夺下城池之后,距离习宏的零陵兵也更近了一步。

    攻城不仅需要足够的粮食,还需要足以完成运兵运粮任务的船只。

    备战沅陵,是一件重要军务,却不紧急。

    汉军想要获得粮食,终究需要从另外两种方法着手。

    从豪强处夺粮食,是一个最快的手段。

    武陵郡虽然比较穷困,但是,受到战乱波及的程度较少。

    财富大量集中在豪强和酋长的手中,不少人已经完成了几代人的资本积累。

    汉军重兵集结沅南城,已经拥有了绝对的实力,足够在短时间内横扫附近的豪强和蛮夷。

    但是,这里又有个问题,廖化不能完全杀鸡取卵。

    确实存在一些豪强和酋长,与江东军将领走的很近,这种人却只是少数。

    除了旗帜鲜明,辅助两方作战的豪强武装之外,大多数人两头下注,或者,保持中立。

    如果为了快速获取粮食,得罪了中间的大多数豪族,汉军在武陵郡的行为将很快传到荆州全郡。

    那时候,刘备带兵复夺荆州,将会付出更大的战争成本。

    当然,廖化也不会什么都不做,败军之将们总得吐点什么出来,这样才能对得起那些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将士们。

    这些投降的豪族倒是很会来事,不仅愿意主动帮助汉军给其他豪族做说服工作,还‘自愿’捐出一批财物,作为军费和物资。

    豪族们是这个态度,廖化倒也不好逼的太过分。

    从平民处取粮,是个大问题。

    百姓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成份也很复杂,他们也往往更穷。

    尤其是那些流民,大都挣扎在死亡线上,没有糊口的手段,很难给汉军提供粮食。

    有些时候,几百上千家普通百姓,积累的财富甚至比不上一两个豪强。

    如果汉军从民众处征集太多粮食,让民众出现生存危机,不单单容易引发暴动,廖化也同样于心不忍。

    但是,汉军想要积累粮食,必须从百姓那里征集。

    百姓的人均财富少,但是,他们人数多。

    哪怕一人提供一粒米,那也是一笔巨大财富,足以为汉军提供一段时间的支撑。

    综合了将士们的意见之后,廖化立即展开部署。

    沅南城开始进行大肆建造,制造船只,为汉军的西进做准备。

    鼓励降将和投诚的豪族们捐钱捐粮的同时,软硬兼施,向其他豪强征粮。

    最后,组织兵力去附近的村庄和城镇,从百姓手里征集粮食。

    权衡了各方面的考虑,廖化严厉禁止蛮夷首领们采用武力,强行从百姓手里掠夺救命粮。

    索取粮食的同时,一定要支付足够的金银,实在不行也得合理借粮。

    而且,务必让百姓们手中的存粮可以坚持到秋收。

    为了掩盖汉军缺粮的事实,研究完粮食问题,廖化又与众将商讨了沅南城的防守难点,以及,面对江东军反扑时的应对方法。

    军议结束之后,不少部将试图和廖化进行细谈。

    廖化却拽着沙摩柯,两人快速离开了现场。

    除了筹集粮食,廖化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练兵。

    这一次攻打沅南城的行动中,五溪蛮族立下了大功,但是,这些蛮族勇士的表现并没有达到廖化的期望。

    为了让沅陵城的战斗更有把握,廖化准备对将士们进行一番训练。

    沙摩柯见识过廖化的统兵能力,得知廖化的想法之后,非常支持。

    就这样,以夺取沅陵城时使用的那些蛮兵为基础,廖化补齐了兵力。

    跟随廖化夜袭沅南城,并且立下战功将士,都得到了奖赏。

    因为各种原因掉队,或者,没能完成任务的蛮兵,同样没有受到处罚。

    沙摩柯确实很支持廖化的练兵工作,不仅给廖化指派了樊高这样的统兵将领,还把郑力交给廖化训练。

    刚开始,廖化比较犹豫。

    五溪蛮兵毕竟不是汉兵,现在因为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将来未必不会反目成仇。

    一旦让这些蛮兵学会了汉兵的纪律和战法。

    有朝一日,这些勇猛过人的五溪蛮兵,很可能成为汉军的大敌。

    一番思考之后,廖化停止了担忧,未来的事情,只能暂时搁置,等出现问题的时候,再解决问题。

    武陵汉军现在最大的任务是活着,这种时候,廖化需要想尽一切办法调集资源,增强实力。

    如果因为虚无缥缈的顾虑,放弃了增强实力,那么,廖化很可能在未来的武陵郡争夺战中战败。

    再说了,只有弱者才会时刻防备着盟友。

    真正的强者愿意增强友军的实力,只要汉兵的战力比蛮兵更强,兵员的素质远胜友军,即使武陵蛮成为了敌人,也不会动摇到大汉的根本。

    训练很快就开始了,廖化对于这部分军务,早已经是轻车熟路。

    蛮兵和汉兵的区别,不仅仅在于纪律与习惯,他们在武器的使用上,也和汉兵有极大的区别。

    这些蛮兵武器很杂乱,有长兵器,有短兵器,像郑力这样使用重武器的蛮兵,同样不在少数。

    由于蛮兵的纪律性较差,所以,廖化在训练的时候,采用了纪律要求更小的方阵。

    方阵的排列方式更简单,变化也更少。

    为了便于蛮兵记忆,廖化的要求也很简单,除了第一列的士兵排成纵队之外,其余的蛮兵只需要记准前后左右的战友,就可以迅速形成队形。

    将士们按照使用兵器进行分组,队列前两排,以及,两翼的队伍,都是手持刀盾的轻步兵,盾牌不足的士兵,也会使用木板。

    在方阵的中间,则是按照长兵器,打击武器,短兵器进行排列。

    方阵是一种可攻可守的阵型,但是,在廖化的训练中,将士们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进攻。

    持盾的士兵负责抵挡敌人的弩箭,两翼部队需要掩护方阵的侧翼。

    接战的时候,前排的盾兵让开通道,长兵器部队发起突击。

    遇到敌军顽固的防线,郑力这种使用重武器的勇士会在局部进行突破。

    剩下的短兵器部队担任预备队。

    如果这些将士们真的按照廖化部署行动,在巷战中,可以轻易撕破守军的防御。

    这也是汉军没马,结合了蛮兵特点,廖化想到的最具有突击效果的作战方法。

    廖化亲自指挥蛮兵将士训练。

    那些没有参加练兵任务的将士,前往沅南城外的村庄里筹集粮食。

    刚开始,蛮兵不擅长队列训练,惹出了不少笑话。

    训练了两天之后,将士们已经基本能顺利完成队列训练。

    沅南城的粮食越来越多,为了减少运输损失,廖化已经派人阻止了临沅城的粮食输送。

    沅水畔的船只也开始开工建设,为了加快效率,不少渔船也被汉军收购,稍作改造,制成运输快艇。

    城里城外传回来的,都是好消息,一些夷兵征粮的手段过分,造成恶劣后果,廖化也即使进行处置。

    一切都在掌握中,廖化却明白,终究有一天,沅南城的战争潜力将会被压榨到极致。

    平民的存粮会越来越少,豪族的支持也会到达极限。

    所以,廖化准备训练将士们水战技巧,为进攻沅陵做最后准备。

    这一天,廖化刚刚集合了队伍,一名骑兵从北门入城。

    在守兵的带领下,骑兵找到了廖化。

    根据骑兵的报告,江东军似乎集结了重兵,潘濬重新带队,杀回临沅城。

    江东军旌旗蔽天,人数似乎得有数万。

    江东军的反击比廖化预料中更早,也更凌厉。

    糟糕的是,汉军的主力,此时正在沅南城外征粮。

    廖化可以指挥的,也只有这支500人的五溪蛮兵。

    找到了同样留在城里的沙摩柯后,二人命令樊高带领一百蛮兵留守府衙,看管粮食。

    派出大量传令兵,通知征粮的部将停止征粮,集合队伍北向救援临沅城之后,廖化和沙摩柯开始统兵出城。

    临沅城不容有失。

    三国志廖化新传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4927/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志廖化新传最新章节! 作者:烽岳键客所写的《三国志廖化新传》为转载作品,三国志廖化新传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志廖化新传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志廖化新传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志廖化新传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志廖化新传介绍:
老迈的灵魂回归青年的躯体,冷却的理想之火重新被点燃。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这一世,我廖化将不留遗憾。三国志廖化新传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志廖化新传,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志廖化新传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