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外科艺术家TXT下载外科艺术家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外科艺术家全文阅读

作者:医用口罩     外科艺术家txt下载     外科艺术家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404章 院士要来了

    苏省医学会。

    大会长罗文景也在浏览着这条新闻。随后,他把副会长孙鹏举叫进来。

    “鹏举,我让你和赵培儒院长单独聊,你把咱的条件,都说清楚了吧?”

    孙鹏举自然明白罗大会长在担心什么。

    新闻上,赵培儒的身家水平又高了,如今拿到国家医学大奖,更是名气大增。

    现在,可不止是东南地区的五个省份,在盯着赵培儒了。

    估计全国上下的医疗机构,都关注到了赵培儒。他们只要稍稍去了解一下,就会知道,赵培儒只要再有一年,就要退休了。

    到那时,估计给赵培儒抛橄榄枝的医疗机构,会如过江之卿,数不胜数。

    大会长罗文景道:“咱能给的,就是一个宽松的科研环境,希望赵院长能明白咱的良苦用心。”

    他话是这么说,可明显语气已经有些不自信了。

    想挖人,得趁早。

    这赵培儒院长成长的越来越优秀,这挖人的难度,自然是越来越高了。

    逐渐的,肯定还会出现其他家给出赵培儒更加宽松,更优渥的条件。

    ……

    除了医生之外,还有一个群体,也对这条新闻非常关注。

    江南省的医学生们。

    医科大学的男生宿舍楼,忽然爆发出了一阵震天的响声。

    下面路过的提着暖壶打热水的女生们,不禁撇撇嘴,道:“估计又是什么电子竞技夺冠了吧?”

    “上次就是什么战队夺冠了,他们差点把楼都给吼的震塌了。”

    女生们正说着,忽然就听到不远处的女生宿舍楼,也传来一阵惊喜的尖叫声。

    打热水的女生们傻眼了。

    怎么女生楼也跟着疯了?

    正这时,不远处的同班女生,兴奋道:“你们看到了吗?今年的国家医学大奖,公布了!今年,有咱们学校的赵培儒教授!”

    赵培儒是医科大的荣誉教授,她们很多人,都还选修过赵培儒的网课。

    “真的?”

    “真的!”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快看看吧!网络上现在都传疯了!咱学校的贴吧,这条新闻下面的顶帖已经过千了都!”

    女生们一下就明白了,刚才宿舍楼的尖叫,肯定也是看到这新闻了。

    ……

    赵培儒的微博粉丝团,今天太忙了。

    忙着在微博上转发国家医学新闻。

    忙着到赵培儒的微博下面留言恭贺。

    忙着在朋友圈里转发新闻。

    而那些有幸考入江新医院的部分核心粉丝团成员,更是忙着在亲戚群里转发。

    带着浓浓的自豪感。

    自家医院的副院长,拿到了如此高的成就,她们过年期间去亲戚家拜年时,都是个自豪的话题。

    ……

    第二天,赵培儒上班打卡后,先来到院长宋校文的办公室。

    走到副院长办公室时,顺带把潘明德也叫上。

    “宋院长、潘院长。”

    赵培儒道:”我报备一下,有支团队要来我们科研中心做个项目。“

    宋校文、潘明德两人疑惑的对视一眼。

    来咱科研中心做项目的团队,近几个月来还少吗?

    也没见报备过啊。

    难道这次来的人物,来头不小?

    宋校文问道:“赵院长,是谁要来?”

    潘明德也好奇,这么郑重其事,到底是谁。

    “是邹斌院士。”

    这话一说,如同一颗炸雷,在宋校文和潘明德脑海中轰隆炸响!

    “邹斌院士?”

    两人直接被炸懵了!

    邹斌院士,那么大的人物,怎么会愿意来他们江新医院做科研项目?

    西京医院是全国最为顶尖一流的医院,和京都、海市最为顶尖的医学圈子,呈三足鼎立状态。

    而邹斌院士,更是全国科学院院士,胰腺三大奠基人之一,地位崇高,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无数人的目光。

    这么重份量的人物,怎么会来他们江新医院做项目?

    “赵院长……邹斌院士,是被你吸引过来的?”

    两人惊疑不定的目光,最终落到赵培儒身上。

    想来,也就只有他们这位副院长,才能把邹斌这种整个医学界都赫赫有名的大佬,给吸引过来。

    赵培儒淡淡一笑:“我就是提了个关于高龄壶腹部患者的想法,邹斌院士就想带团队,过来和我们合作,一起把这个项目完善出来。”

    宋校文、潘明德心脏砰砰狂跳,心花怒放!

    心脏都在快速抽动,就像是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似地!

    “好!好!好啊!”

    宋校文激动道:“好事!”

    这邹斌院士的身份地位特殊,他能来江新医院做项目,无疑会让他们江新医院展露在全国医学界的目光之下,能大大增加他们的曝光度。

    将来若是有好机会,露过脸的他们,自然更容易被被更多人想起,认可。

    等赵培儒走后。

    宋校文、潘明德两人,好不容易才恢复冷静。

    实在是这邹斌院士,份量太大了,这消息太惊人了。

    半晌后,潘明德道:“宋院长,这事兹事体大,光咱江新医院,接待级别不够。”

    “咱得通知省里,乃至于联席组委会才行。”

    宋校文点点头。

    来的人是什么身份,他们就得出对等身份的人来迎接,最起码也是本地区的最高负责人,这是基本的礼仪,最基本的重视态度。

    半个小时后。

    宋校文来到省医学会。

    把这事,和葛建明说了一下。

    葛建明和卢广轩、王俞等医学会领导,一听这消息,也皆是大喜过望!

    宋校文:“葛会长,您看到时候,该怎么接待?”

    葛建明笑着连连摆手:“这事我们可做不了主,得上报上面,让蔺主任他们来接待。”

    旁边副会长卢广轩道:“确实,别说是邹斌院士要来了,就是他下面的学生,傅程主任过来,那也得组委会的人出面才行。”

    葛建明:“这事,早点和上面说。让蔺主任他们有个准备。”

    几分钟后,远程视频会议电话接通。

    蔺劲松等医学组委会领导一听到这消息,同样是惊喜不已!

    “邹斌院士愿意来,是咱的荣幸!”

    这种奠基人,就相当于是医学界的“活化石”,不仅身份、地位都非同凡响,其一举一动的影响力都非同小可。

    到时邹斌院士一来,行业内无数的目光就会随之一动。

    蔺劲松安排道:“咱绝不能接待差了,给别的地区看了笑话。”

    ……

    邹斌院士一行人,从西京医院一出发。

    东南地区医学联席组委会、江南省省医学会等领导,直接到江南省机场去迎接,机场门口,还有一队少先队员举着花环,列队欢迎仪式。

    以高级别待遇会见。

    邹斌院士一行六人抵达机场,简单的见了一面蔺主任等领导后,委婉的表示,不需要这么大的迎接阵仗,也不用这些虚的客套。

    蔺劲松把欢迎仪式取消,让人把欢迎队伍的孩子们安全的送回去,阵仗也撤走。

    但两级医学会的领导们,还是亦步亦趋的,一直跟到了江新医院。

    江新医院,西院区,科研中心大楼。

    邹斌院士一行六人,进到了楼里面,去和赵培儒对接和对项目。

    而蔺劲松等医学会领导们,则在外面等候着。

    “宋院长,这邹斌院士到底是冲着什么项目来的?”

    蔺劲松等领导,到现在还不知道,邹斌院士这么大的人物,怎么真就被吸引来江南省江新医院了。

    宋校文回答道:“是高龄壶腹部患者项目。”

    “据赵院长说,现行的术式,对高龄患者很不友好,危险性很高,每年因此而导致的术中死亡率触目惊心。”

    “赵院长提出了一种综合治疗方法,能大大降低手术危险性……”

    宋校文知无不言,把情况详详细细的解释给众人。

    蔺劲松等人听了心里一震!

    “这项目方向,是正好挠在邹斌院士的痒点上了啊!”

    “难怪,邹斌院士会大张旗鼓的带着团队过来。”

    邹斌院士的研究方向,就是胰腺、壶腹部领域。最近几年,听说一直在钻研高龄壶腹部患者方向,力图能开创出对高龄患者更友好的治疗方案。

    而且看样子,不仅是两个人的研究方向重叠。

    必然还是赵培儒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或者是在可行性上得到了邹斌院士的认可,这才主动愿意来江新医院。

    众人心里纷纷猜测,到底是哪种情况。

    “对了,今天邹斌院士过来,是来核定项目的吧?”

    “换句话说,这次的合作还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开展呢!还得通过今天的核定,才能最终是否值得合作。”

    众人一听,都沉默下来。

    今天邹斌带着专家团队过来,既是来了解项目,也同样是来评估项目的。

    评估,就有评估失败的可能性。

    众人的目光,都落到了科研中心实验室的毛玻璃门上。

    都期盼能评估成功。

    ……

    科研大楼里。

    邹斌院士笑道:“赵院长,上次咱俩就没聊尽兴。”

    “你的详细思路,还没向我阐述完呢。”

    “这次,你可得让我过足瘾才行。听说你还做虚拟模型了?”

    他身后的团队成员,也全都好奇的看向赵培儒。

    成员之中,对赵培儒比较熟悉的,也就是傅程和年轻学生,其他四个年龄不等的学生,都好奇的暗暗打量着赵培儒。

    赵培儒点头道:“对,做了个虚拟模型,专门用来阐述这种局部切除法和胰胆管成形术的综合治疗法。”

    “大家跟我来。”

    赵培儒一动,他身后的小孟、小牧、马林,以及科研中心的设备仪器操作人员,也都跟着到位。

    西京医院的团队,一看这设备,便是低声议论起来。

    “这是虚拟肝胆胰手术模拟仪。”

    “这里也有这么先进的设备?不错呀!”

    团队成员跟随邹斌去过全国各地,也知道很多地方医院的经费设备通常比较落后。

    像眼前这种先进设备,基本只有他们西京医院、京都、海市的少数几家医院才拥有。

    这设备,是赵培儒接连拿下多个重大项目,尤其是863项目后,海量的国家级经费砸下来,这才添置的。

    “邹院士,原PD手术危险性之所以高,除了高龄患者本身合并基础疾病多的因素外,从技术本身来找原因,无非是吻合口易漏、术中因出血而术野不清晰,吻合口处缝针因脆弱不全导致。”

    “所以,我的局部切除加胰胆管成型的综合治疗法,核心目的就是减少出血,充分显露胰胆管开口,依次为目的,来校正术中的各项操作。“

    “大家看,这是我做的模拟虚拟手术流程。”

    赵培儒话音一落,那边的工作人员,便在键盘上一点。

    虚拟手术设备上,就像是播放视频一样,播放了一段模拟手术流程。

    这并不是真正的手术,而完全是输入数据后,虚拟影像合成的。

    整段手术流程,也只是最简单、粗浅的大致流程,甚至还包含多段语音解说,没有任何操作细节。

    只是用于展示治疗思路。

    邹斌院士及其团队,全都双眼一眨不眨,死死的盯着。

    ……

    “出来了!出来了!”

    有人发现,科研中心实验室的门打开了。

    在外面一直候着的蔺劲松等医学组委会领导,以及葛建明等省医学会领导,全都赶紧站起身来。

    在众人的目光中,邹斌院士,赵培儒两人,并排走了出来。

    两人身后,才是两边的团队众人。

    蔺劲松等人的目光,连忙落到邹斌院士的脸上。

    没有失望之色!

    相反,蔺劲松脸上似乎带着几分高兴、期待,甚至是……满足?

    “邹院士。”

    蔺劲松连忙带头迎了上去。

    邹斌院士笑道:“蔺主任,各位领导,我决定了。”

    “这个合作项目,开展价值高,研究方向利国利民,意义重大!“

    “赵院长真是让我们大吃一惊,他的方案思路,不仅有很高的可行性,而且选择了一条对高龄患者最有益的方向。”

    众人看到邹斌脸上那笑容,便是心里一踏实!

    这个项目,肯定成了!

    果然,邹斌院士宣布要在江新医院,完成这一合作项目。

    蔺劲松小心翼翼的问道:“邹院士,您来我们地区做合作项目这事……能不能见报?”

    邹斌院士点点头:“行。“

第405章 兴奋的停不下来

    邹斌院士到江南省做合作项目的事,很快上了新闻。

    一经报道,立即引起了大轰动!

    半个医学界的目光,顿时齐刷刷的看向了江南省。

    “邹斌院士,竟然去江南省了?”

    “这江南省以往名不见经传,怎么会把这位牛人吸引过去?”

    “这合作的到底是什么项目,也没公开,真好奇啊!”

    能把邹斌院士这种活化石级别的大佬吸引过去,想必是江南省那边,有了不得的医学发现。

    可目前项目内容是“不公开”状态,众人即便再打听、搜索,也找不到相关信息。

    可越是如此,他们越是心中好奇。好奇江南省到底有什么,能把胰腺奠基人给吸引过去。

    ……

    江南省医科大学的医学生们,看到这消息,则更是振奋。

    “邹斌院士来咱省了?”

    “最近省内医学界,接连发生大事啊!”

    先是赵培儒拿到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再是邹斌院士这种国家栋梁,科学院院士级别的人物过来做合作项目。

    这对于他们这些密切关注行业动态的省内医学生们来说,简直天天就和过年一样!

    每天都有事关切身利益的大新闻发生!

    “咱省里的医学发展,是越来越好了,有种蒸蒸日上的感觉。”

    “等我毕业了,以后我就留在省内发展了。”

    很多医学生,以前的目标,都是去京都、海市、西京医院这种大城市、大地方去发展。

    “听说,邹斌院士是去的江新医院,是赵培儒院长接待的。”

    “说不定,邹斌院士团队的合作对象,就是赵培儒院长呢!”

    众多医学生,心里默默把毕业后的去向意愿,放到了江新医院。

    ……

    苏省。

    大会长罗文景苦笑一声。

    “邹斌院士,去江南省做合作项目了。这追根溯源,是咱帮忙牵线搭桥的。”

    副会长孙鹏举:“应该就是傅程主任索要联系方式那次,赵培儒院长和邹斌院士联系上的,估计之后,两人越聊越投机,真没想到,竟然都要到合作项目的地步了。”

    罗文景笑着摇摇头:“咱也算是促成了一桩美事。也算是为医学界发展推动,做贡献了。”

    几人心里,实际上是非常羡慕的。

    羡慕江南省能拥有赵培儒,羡慕江南省能吸引到邹斌院士,羡慕江南省的发展越来越好。

    福省、关洲省、洛省等省份,同样羡慕的不行。

    ……

    全国抗癌胰腺分会,负责人应铁军,也看到了这新闻。

    他最近几天,正在考虑傅程、赵培儒这两个人选。

    老的主任委员,还没几天就要退下去了,到时,就要选新的主任委员上来了。

    这名单上,本来只有傅程一个强力竞争者,其他候选者都是陪跑人员。但现在,出现了两个强力竞争者,让他一下子纠结了。

    “邹斌院士和赵培儒院长合作,有种平起平坐,平等地位的意思。”

    “而傅程主任,至今还没有独立带队,每次都还跟在邹斌院士的荫蔽之下。”

    这么一比较,好像赵培儒比傅程还要更优秀?

    应铁军看完了新闻。

    “看看这次的项目,最终会做成什么样子吧。”

    据他所知,这次的项目中,赵培儒和傅程都有参与。

    就看看两人在这次项目中的表现如何,谁的贡献更大,谁的水平更高,都能从中体现出来。

    更简单的,到时如果发表论文,谁的名字排名靠前,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

    医学会理事成员、胰腺分会副会长邓长兵,在看到这新闻后,不禁一乐。

    “这两位,竟然要做合作项目了?”

    “估计是上次的颁奖晚会,让两人有了交流机会,这才间接促成了这次合作。”

    这些顶尖级别的医学人才,每一个的脑子里,都不知道藏着多少精彩的思路想法。

    只要给其一个碰撞灵感、交流思路的平台,说不定就会促成一次伟大合作。

    邓长兵琢磨道:”看来,以后得多让这些顶尖人才,有碰面交流的机会。“

    ……

    京都深水潭医院。

    雷镕主任看着新闻:“厉害啊,赵院长都能和邹斌院士这个层面的合作了?”

    几个月前,赵培儒还在和他合作,其水平,也只比他雷镕高一点点而已。

    没想到仅仅半年过去,赵培儒就已经在和邹斌院士这种全国最顶尖的胰腺领域奠基人合作了。

    邹斌院士已经比他雷镕,高多个档次,甚至和他们深水潭医院的“镇院之宝”陈永铭陈院士,是同一个层次了。

    这种速度,实在惊人。

    ……

    在外界热闹的关注之下。

    江新医院的西院区,却是冷冷清清。

    不对外开放的科研中心,除了偶尔能听到鸟叫声,只有二楼能传来一点动静。

    “赵院长的这一步‘牵开肠壁’技术不错,简直让我惊喜不断!”

    邹斌院士正在验证赵培儒提出的一种“牵开”技术。

    他这几天,情绪高涨,心情高兴。

    因为项目推进速度太快了!几乎每天都有好几个重大难点被攻克!

    傅程等团队成员都发现,自从邹老师来到江新医院后,脸上笑容多了不少,心情很好。

    这一切,都是因为赵培儒。

    以前在西京医院时,每次做项目时,邹斌院士都是那个推动项目工作进展的人。

    这推动,说着简单,实际上要耗费不知多少脑细胞。

    每做一个项目,邹斌院士就会多出不少白头发。

    费心耗力。

    其脸上的笑容,自然就少。

    更多的,是疲倦之态。

    他们这些学生,每每深感自己水平功底不够,无法帮老师分忧,经常自责、惭愧、担心老师的身体。

    可到了这江新医院后,推动项目工作进展的,不知不觉变成了赵培儒院长。

    赵院长的那颗脑子,也不知道怎么转的,就是能比别人转的快,想的多,算的准,理解的透!

    每次邹老师和团队成员们百思不得其解的难点,到了赵院长那里,就好像变得简单了一样,简单几句,就把难点理通了,理顺了!

    “邹老师,今晚早点休息吧,别熬夜了。”

    “是啊邹老师,这接连好几天,您都是半夜两点过后才休息,再这样下去,身体扛不住啊。”

    几个学生,都过来劝说邹斌院士。

    这几天,因为进度飞快推进,邹斌院士兴奋的根本睡不着觉,恨不能一天工作48个小时!

    接连好几个晚上,都是半夜两三点才睡,甚至有一天,到凌晨四五点才睡。

    中年人这么熬尚且扛不住,邹老师都七十多岁了,这么熬太伤身体了。

    邹斌院士看学生们都在劝,推了一把,道:“不碍事,这项目的进度非常喜人,再加班一下,最后的几个难关马上也能攻克下来。”

    “这种势头,可不能减下来。“

    邹斌院士兴致勃勃,根本不听学生们的劝说。

    眼看项目最大的难关攻克在即,他怎么可能停下?

    接连的小成功,就是最好的兴奋剂。

    此刻即便是强行把他摁在床上,他脑子里也全是项目里的东西,根本睡不着觉。

    学生们眼看劝不住,只得跟着做,跟着熬。

    到了晚上一点。

    邹斌院士高兴道:“真不错,培儒的这种电刀切除肠粘膜技术,一下就把显露问题给解决了!”

    赵培儒给他提出了二十多个细节要点。每一个细节要点,都能让他惊喜连连。

    要知道,能让他这位七十多岁,见过无数高新技术的老专家惊喜的,已经很少了。

    可赵培儒拿出来的这些东西,其中有很多是他从未设想过,或是很少涉及的思路。

    这就太令他惊喜了!

    学生们看他做试验做的正在兴头上,也都不敢打扰他。

    看了看时间,反正才凌晨一点,和前几天比较起来,也不算太晚。

    转眼,到了凌晨三点。

    很多中年成员,都已经在忍不住打哈欠了。

    连续的熬夜,让他们睡眠严重不足,身体已经传出种种警告了。

    “邹老师,三点多了,该去休息休息了。”

    邹斌院士瞪了说话的学生一眼:“你没看到这个缝合技术,多有趣么?”

    “胆总管和十二指肠壁,胆总管和胰管内侧壁,胰管和十二指肠壁之间的缝合,每种的缝合技巧都不同,非常精妙的融合在胰胆管成形术中!”

    “这些,平日里我早就和你们说过,要多看、多总结、多思索!”

    “现在这种因地制宜的缝合技术,就是学习的大好机会,都给我仔细看着!”

    众学生被一顿骂,顿时又不敢言语了。

    到了凌晨五点半。

    学生们都脸色犯难。

    熬到这个时间,实在是不能再熬下去了。

    他们这些学生年纪还不算太大,再熬一熬也出不了什么问题,可邹老师已经七十多岁了,再这么熬下去……

    众人都用求救似的目光,看向顶门大弟子傅程。

    傅程也是一阵头大,这个邹老师,每次做起项目来,一旦上头了,是谁都劝不住。

    而这次做项目更是疯狂,接连的熬夜,让他都心里发颤。

    如果邹老师因为这次熬夜做项目,而出了什么问题,他回去怎么交代?

    上次他去邹老师家里拜访时,邹老师的家人可是私下里叮嘱过他,希望他能在平常工作中,多劝一劝邹老,让他多注意自己的身体。

    “邹老师,该休息了。“

    傅程过来,轻声开口。

    他作为顶门大弟子,在邹老心里还是有份量的。

    邹斌院士听闻,稍稍停了停手中的活:“几点了?”

    “五点半了,天马上都要亮了。”傅程赶忙回道。

    邹斌也一愣:“都这个点了?”

    没想到,沉迷于吻合缝合的细节,不知不觉时间会过的这么快。

    “傅程,这个项目,就差这最后一个难关了。”

    “这不攻克下来,我睡不着啊。”

    邹斌院士眼眸中有很多红血丝,深吸了口气,道:“其他难关都攻克了,只剩下这最后一个缝合吻合。”

    “只要这个部分做完了,咱这个项目,就能全部做下来了。”

    “你想想,这个项目早一天完成,或许就能多一个高龄患者因此而得到救治,因此能多活十年。”

    邹斌说着,手里没停,依然在工作。

    傅程心里微微一叹,这话很有道理,可要是您出了问题,那损失更大。

    “看来,只有赵院长,才能说服邹老师休息了。“

    这几天,赵培儒在邹斌心里的地位越来越重,傅程发现,不论赵院长说什么,邹老师都很看重。

    现在,估计也只有份量最重的赵培儒院长,才能说得动邹老师了。

    时间,已经来到了早上六点钟。

    傅程来到旁边,赵培儒的休息室。

    敲敲门。

    赵培儒刚好六点起床。

    一开门,听傅程说明来意。

    赵培儒哑然失笑:“这个邹院士,竟然熬了个通宵。”

    傅程也苦笑道:“是啊,他拿着你给的那些提升细节,研究了一晚上,说是快要把最后一个难点攻克下来了。”

    赵培儒微微点头。

    以邹斌院士的能力,这个进度和他预估的差不多。

    他笑道:“行了,走吧。今天之后,邹斌院士就不用再熬夜了。”

    傅程微微一愣,这话什么意思?

    休息室就在实验室的隔壁,两人很快来到旁边。

    一进门,几名团队成员,都在各忙各的。邹老师不休息,他们也只能跟着一块熬。

    “邹院士。”

    看赵培儒过来,邹斌眼眸中露出一抹疲惫,但神色兴奋道:“你快过来看看,你之前给我的细节提升,我都验证过了,只剩下最后一个吻合缝合,以及重建十二指肠后壁和胰胆管吻合了。”

    “只差这最后一步,我们整个项目,就能全部做完了。”

    说是只差这最后一步。

    可这临门一脚,他已经反复尝试了四五个小时。

    就像是一个玩游戏的小年轻,虽然已经到半夜该睡觉了,但总想着再来一把,赢了就去睡。

    可一把一把的玩下来,每次都失败,每次都想着,赢一把就去睡。

    就差那么一点。

    邹斌院士现在,就是这种感觉。

    眼看最后只差一步,就能彻底攻克所有项目难关,自然是不停的试错下去。

    赵培儒提点道:“邹院士,数学上的正无穷符号∞的形状,您熟悉吧?”

    邹斌院士下意识点头道:“横置的数字8啊,怎么了?”

    他话音落下,自己却先是一怔!

第406章 行走的经验团

    邹斌院士稍稍一怔,不知道赵培儒忽然提到这“正无穷符号∞”是什么意思。

    旋即,猛然反应过来!

    他正在不断试错的“重建十二指肠后壁和胰胆管吻合口”,为何不用∞形状的吻合方式?

    邹斌院士脑海里灵光一闪,精神猛然一震!

    立即就道:“傅程,按我说的推演。”

    “以这种形状吻合推演,验证消化道是否有逆流情况,重要血管血运是否正常……”

    傅程和其他学生,听到这种正无穷形状的吻合方式,也不禁眼前一亮!

    他们经过一晚上的试错,已经尝试过各种吻合和重建消化道的办法,此刻乍一听,便隐隐感觉,这种方式多半能成!

    但科学是严谨的。

    医学科学,更是涉及到人命,必须谨慎万分。

    众人立即开始验证,

    是否符合解剖学。

    是否符合人体血运走势。

    是否对消化系统有负面影响。

    ……

    赵培儒则微笑着在旁边,耐心的等着。

    同时,也是在欣赏这支国内顶尖团队的能力。

    “这邹斌院士,别看岁数大了,在运筹帷幄能力上,独树一帜。”

    “傅程主任,比我稍小几岁,却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其他团队成员,也全都是邹斌院士一手带出来的学生,每个也都是兢兢业业,勤劳肯干,而且脑子还都很灵活,都是可造之材啊……”

    赵培儒打量着这些人,感觉每一个都是宝。

    真想狠狠挖着锄头,把这些人全挖到自己团队里来。

    到那时,自己这个甩手掌柜,能当的更轻松了。

    不知过了多久,窗外已经完全泛白了。

    鸟儿也在窗外,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

    验证工作一直做到现在的团队,忽然间,全都停了下来。

    他们忽然发现,眼前的路,已经走完了。

    验证工作,全部做完了。

    这一瞬间,他们甚至有些恍惚,有些不适应。

    就像是一直在走一条漆黑的隧道,都已经习惯了隧道的黑暗,突然走到光明下时,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我们……全部验证完了?”

    “所有解剖学,医学医理的验证,全都通过了!“

    “这么说来……”

    众人惊喜的互相对视一眼:“我们这项目的理论验证部分,全部通过了!”

    一瞬间,喜悦充斥着整个实验室。

    持续熬夜的邹斌院士,傅程主任等人,精神都是一阵恍惚。

    即便是傅程,年纪也都五十多岁了,本来就极度疲惫,此刻那股拼劲一泄,忽然就感觉睡意汹涌而来,身子发软,都有些站不住了。

    赵培儒眼疾手快,上前去扶住邹斌院士,顺带用肩膀靠了一下傅程主任。

    把两人,稳稳的都接住了。

    其他几个年轻一些的团队成员,连忙也过来帮忙搀扶。

    “邹院士,你们先去休息吧,好好睡上一觉。”

    傅程主任感激的看了赵培儒一眼,他要是摔了不算什么,关键是邹斌院士要是摔了,那可就是大事了。

    “理论部分验证完了,这次的项目,可以说已经成功一半了!”

    “后面的实操部分,应该会比较顺利。”

    邹斌院士有着深厚的临床经验,通过理论部分的完成度,基本能判断出后面进入实例手术试验阶段的成功率如何。

    这次,他是非常有信心的!

    “培儒,什么时候安排实例手术试验?”邹斌院士虽说是满脸疲惫,但还是忍不住开口询问。

    众团队成员吓了一跳,您这是要再连着继续工作到下一个阶段啊?

    学生们连忙就想上来劝说。

    赵培儒笑道:“试验病人还没协调好,你们先去休息,等睡醒了再说。”

    旁边,傅程悄悄给赵培儒竖了个大拇指。

    据他所指,赵培儒在前几天就在和省里医学会领导沟通,让协调相关病人。

    而且这种病人的适应症范围又宽,不是极端罕见少数病人,协调难度也不大才对。

    也就是说,病人很可能早就已经协调好了。但这事,一直专心攻克难关的邹斌院士还不知道,还以为协调工作还没开展呢。

    果然,邹斌院士闻言,有些遗憾,也只能接受。

    这要是在西京医院,他一个指令下去,病人早都协调好了,可这里不是他的地盘,只能听从赵培儒的安排。

    “那行吧,我们先去稍稍休息一下。”

    众团队成员学生心里,全都长长的舒了口气。

    简单吃了个早餐后,众人全都到隔壁楼层的几间休息室去休息。

    到下午一点左右,邹斌院士先醒来,精神也恢复了不少。

    他的脑子,依然有些兴奋。早上验证完理论部分,此刻又迫切的想要通过实例手术试验,来做最后的验证,根本睡不着了。

    赵培儒看邹斌院士醒了,把一份文件夹,放在他手中。

    “邹院士,这例病人的资料你看看。”

    邹斌院士一下便反应过来,笑道:“病人协调好了?“

    赵培儒笑着点点头。

    邹斌院士也明白过来了,当下也顾不上其他,立即翻看其病人资料来。

    赵培儒让小孟,给送了份饭上来。

    邹斌院士一边吃,一边看着手中的资料,一边在脑海里做方案细化。

    “病人72岁,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

    邹斌院士抬头看了眼赵培儒:“这例病人,基础病多,难度不小。”

    赵培儒淡淡一笑,道:“既然咱开创的术式,是专门针对高龄患者的,那就不要畏惧困难。“

    “就挑最复杂、最困难的病例,这种要是没问题,那情况更轻一些的病例就更没问题了。”

    “说得对!”邹斌院士深深点头。

    到了他这个份上,已经不再追求快速出项目成绩了。他已经拥有了最高的名利,再多的成绩于他而言已经没什么吸引力了。

    唯一的愿望,只剩下好好把项目做好,做深。研究出真正对病人有利的好术式、好方案来。真正造福社会,为社会留下点宝贵的医学财富。

    只是他没想到,正值“拿成绩巅峰期”的赵培儒,竟然也能有这么高的觉悟,不禁令他刮目相看。

    两人一边吃饭,一边讨论。

    很快,讨论出一套细化方案来。

    这时,傅程等其他团队成员,也都陆续醒了过来。

    孟祥给几人也都准备了份饭。

    几个人正吃着,邹斌院士走了进来。

    对团队宣布道:“大家吃完饭后准备准备,下午五点手术。”

    众人吃着饭,全都碗筷一停,脸上一怔。

    这就要手术了?这么快?

    他们是在睡觉的时候,错过了什么吗?

    有几个人睡的迷迷糊糊的,此刻还在半梦半醒状态,闻言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睡了一天一夜,错过了什么。

    邹斌院士道:“刚才,我和赵院长,已经商定好了最终治疗方案。”

    “到时,会由赵院长主刀。”

    “傅程,到时你和我,做赵院长的助手。”

    这话一说,众人更是心惊。

    但凡是邹斌老师参与的手术,从来都是邹斌院士和傅程共同担任主刀。一般是傅程担任前三分之一和后三分之一。中间三分之一的最核心部分,是邹斌老师主刀。

    可这次,竟然两位主刀,都要去辅助赵培儒?

    邹斌院士道:“这套综合治疗的方案,主体部分,都是由赵院长提出。甚至包括其中的突破性提高细节,也大部分由赵院长提出。由他来做主刀,再合适不过了。”

    众人一想还真是。

    这次做项目,和他们之前做项目还真是不同。这次他们的工作,更多是在验证赵培儒所提出想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全程的项目工作推动力量,几乎全是来自于赵培儒。

    众人心中,佩服赵培儒思路的同时,也生出了几分疑惑。

    赵培儒能做好实例手术吗?

    尤其是在精益求精的邹斌老师面前,他的术中操作,能说服邹老师吗?

    ……

    省医学会。

    大会长葛建明:“病人协调好了吧?”

    副会长卢广轩点点头:“好了,病人已经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转到江新医院西院区了。”

    葛建明:“赵院长还有别的需要吗?”

    卢广轩道:“没了,我上午也这么问他,他说让咱等着好消息就行了。”

    “这个赵院长啊。”

    葛建明无奈一笑,“每次都是这么胸有成竹。”

    “但这次,非同寻常啊!”他轻轻一叹。

    “能惊动邹斌院士的项目,难度必然不小。”

    “甚至我听说,邹斌院士之前在西京医院,就一直在做这个方向的研究和尝试,但一直没有找出正确的方向。单从这一点,也足以说明这个项目的难度之高了。”

    卢广轩、王俞等医学会的工作人员们,都郑重的点点头。

    他们不太懂专业上的事儿,但仅从能让邹斌院士这种活化石重视的角度来看,这次的项目难度,恐怕会是史无前例的高。

    也不知道,这次的实例手术,是否顺利。

    “等着吧。”

    “按照赵院长的项目备案信息,这次手术用时,预计在4到6个小时,顺利的话,晚上九点就能做完手术了。”

    众人心里默默决定,今晚要加个班了。

    没等到手术的消息,恐怕即便是下班回了家,他们也会心思不宁的,还不如呆在这里,等手术结果出来。

    ……

    到了手术时间。

    病人全麻,消毒铺巾后,已经全副武装好的赵培儒、邹斌院士、傅程主任三人,分别站在病人周围。

    赵培儒看了眼病人。

    这例高龄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多,确实得更加小心、谨慎一些。

    有些细节若是不注意,在术中看着还没什么事,但术后却会慢慢显露出并发症来,让患者痛苦不堪。

    “再加上,这个手术案例,要帮我完成项目,拿下‘全国抗癌协会胰腺分会’的主任委员。”

    总之,这台手术,要做到尽可能的优秀。

    既然如此……

    赵培儒在脑海里,默默道“使用金色预演卡。”

    这一刹那,眼前的手术室,包括病人和他的两个助手,邹斌院士、傅程主任,全都被复制投射到他的脑海里,形成一间虚拟手术室。

    在这虚拟手术室中,赵培儒可以有无数次试错的机会。

    直到他对手术中的每一个细节满意,便可退出虚拟空间。

    在这虚拟空间中,赵培儒完完整整的把这台手术做了一遍。

    “这台手术,难度不大。”

    “以我的大师级水平,应付下来,绰绰有余。”

    “只是要把每一个细节顾及到,尽可能的减轻病人的术后反应,这点还得完善。”

    赵培儒再次回溯时光,重新做了一遍手术。

    “嗯?这一遍手术,邹斌院士的配合操作,和上次有些许细微差别。”

    邹斌院士这种“活化石”级别的大佬,一身技巧、能耐也是极为深厚。这虚拟手术室中,既然把邹斌院士复制进来,自然是将其一身的能耐、经验,也都原原本本的复制进来了。

    换句话说,眼前的邹斌院士的虚影,就是一团行走的经验团。

    赵培儒心里一动,道:“邹院士,我们换一种治疗方式。”

    这虚拟手术室是赵培儒的地盘,在这里,他就是一切的主宰,他这话一说,旁边邹斌院士的虚影受他影响,下意识的就答应下来。

    换了一种治疗方式,其中的种种细节自然不同。

    赵培儒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医术技术,还通过旁敲侧击,学到了不少邹斌院士的经验技术。

    就这样,一次次回溯时光,一次次更换术式。

    赵培儒把邹斌院士身上,关于治疗高龄壶腹部患者的学识,全都搜刮了一遍。

    可惜的是,这例病人是壶腹部肿瘤疾病,没办法搜刮邹院士身上,关于其他疾病的治疗技术了。

    不知过了多久。

    赵培儒:”退出金色预演空间。”

    这一刻,他嘴角都不由自主的带着一抹淡淡的笑意。

    实在是收获太大了!

    这台手术,所有细节,已经全部做到了完美不说。

    邹斌院士身上的技术也搜刮到了不少。

    甚至连旁边的傅程主任,都被他学走了一些东西。

    里面经历了那么长时间,外界也只过去一瞬间。

    邹斌院士此刻,心里还有几分担心,这台手术毕竟带有试验性质,即便术前再准备充分,也说不准术中会遇到什么。

第407章 全方位无死角的优秀

    他看向赵培儒:”赵院长,开始吗?”

    赵培儒直接道:“开始。”

    他这话一说,众人的神色,全都认真严肃起来。

    成功与否,就看着最后一步了!

    众学生弟子都知道,这是邹斌老师最近几年,最在意的研究方向。

    他们都深知,邹老师在这方面有多辛苦,有多期望能成功。

    “这台手术只要能成功,就能了却邹老师这些年的心愿了。“

    “他就再也不用没日没夜的不辞劳苦,再也不用每天对着高龄患者的病历本,唉声叹气了。”

    几名学生弟子在观摩室中,默默祈祷着手术能成功。

    手术台上,邹斌院士则表现的比较沉稳。

    他这一生中,成功很多。但实际上,失败的次数更是多的数都数不清。

    每一次成功,都是累积在无数次的失败、试错基础上的,这也造就了他强大的心性。

    他深知成功的不易,也更懂得沉着冷静应对的重要性。

    面对手术,面对病人,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必须坚定信念,竭尽全力,不出一丝纰漏。

    另外一间透明观摩室中,则是有幸能进来观摩的小孟、小牧,马林等人。

    他们能进来,完全靠着赵培儒的人情关系,如果不是因为赵培儒,以及这里是江新医院大本营,以他们的资历和地位,压根不可能轮得到。

    “最顶尖团队的观摩机会,可得好好珍惜啊。”

    每个人都瞪大眼睛,舍不得眨一下。

    站在手术台上的,是全国最顶尖的胰腺团队!

    赵培儒此举,也是让自己的团队成员,好好看看、学学人家顶尖团队是怎么操作的,怎么配合的。让自己的团队有个成长的目标。

    ……

    手术开始。

    赵培儒熟门熟路,取右侧,经腹直肌切口入腹腔。

    这是他在金色预演虚拟手术室中,经过十几次的尝试,找到的对这例病人最合适的入路方式。

    入路后,游离十二指肠,在胆总管下段,做一一厘米长的纵向切口,胆管末端梗阻,随后在壶腹部,肠壁纵行切开四厘米的口子,牵开肠壁,显露出肿瘤。

    赵培儒对病人体内的情况,实在是太熟悉了。

    之前在虚拟手术室中,对着这幅身体,他已经做了几百次的手术,其体内的任何一个构造,赵培儒甚至闭着眼睛都能把这台手术给做下来。

    所以,每一步,都能做到极其精准。

    这一套操作下来,把旁边的邹斌院士都看懵了。

    不是赵培儒的操作多么特别,这些操作流程,在他们商定的细化方案中都有写。

    可邹斌院士隐隐约约,总感觉哪里不对。

    这做手术,在切口入路之后,第一步不是埋头就去做手术操作。

    而是要先探查,探明是否有脏器转移,是否有肿块肿瘤侵染,是否有梗阻,是否有肿大的淋巴结。

    探查的步骤,就像是玩游戏时,要先开视野,放上真假眼,点亮迷雾。

    有了清晰的视野,才能做好后面的手术操作。

    可赵培儒在做探查步骤时,速度非常之快,就像是自带一颗“真眼”一样,手所触及到的地方,非常恰当的就找到该触及的东西。

    明明看着像是在直接盲操,却是能把十二指肠,胆总管下段游离的非常好。

    邹斌院士皱皱眉:“这赵院长,是什么时候对病人的身体构造,了解这么详细透彻的?”

    “难道是……通过对解剖学的熟捻于心,再加上术前的阅片?”

    阅片是很讲究技巧和经验方法的。

    好的医师,阅片时能对病人的身体构造,和病灶侵染部分,对病人的身体构造了解的非常到位,甚至是能在自己的脑海里,构建出病人体内的3D立体模型来。

    难道这位赵培儒院长,就拥有这种能力?

    他的脑海里,已经构建出了这例病人体内的3D立体图?所以才能做到如此游刃有余?

    “傅程,你让开,我来做一助。”

    邹斌打算,试验一下心中所想。

    邹斌院士一开口,傅程心里一惊:“您体力够吗?”

    原本的计划,是傅程负责手术的前三分之一和后三分之一,只有到中间的核心部分时,才会上邹斌院士上台,辅助赵培儒。

    而现在才手术刚开始,邹斌院士就要接手?

    邹斌院士点点头:“放心,助手的工作量,我还扛得住。“

    傅程这才退了下来。

    果然,邹斌院士一上手,赵培儒手中的操作节奏,更加快了几分。

    有了邹斌院士这位当世活化石级的顶尖手术医师的辅助,赵培儒更加如鱼得水。

    如果说,之前的傅程主任,只能把他在金色预演卡虚拟手术室中锻炼出来的熟练度,发挥出四成。

    换成这邹斌院士,就能发挥出六成了。

    手术节奏一加快,进度一下就拉上来了。

    这种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不仅是傅程发觉了,观摩室的众人,也一下察觉到了。

    “果然邹斌院士的技术水平更高。”

    “即便只是做个助手工作,竟然能让手术效率、进度,提升这么快。”

    不对比不知道,这一对比,才愈发显露出邹斌院士的技术熟练程度。

    “不,不止是邹斌院士给力。”

    “关键给力的,还是赵培儒院长。”

    “你们发现没,不论是傅程主任,还是邹斌院士,不论是谁上去配合,赵院长都能稳稳的接住,并且顺着对方的节奏来。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什么?

    众人心中一凛。

    这说明,赵培儒的水平,至少也已经能和邹斌院士平起平坐了。

    很多人虽然知道赵培儒的水平不算低,但以为也就和傅程主任差不多,或者稍稍强一点点而已。

    现在看来,竟然和邹斌院士都不相上下了!

    尤其是小孟、小牧、马林等四院老人,更是激动、自豪、惊喜。

    而手术台上的邹斌院士,更是心惊。

    别人看不出来,他是当事人,能感受得到,赵培儒依然是在迁就自己。

    “如果不是我,他的手术效率还能更快。”

    “他对病人的情况的了解程度,超乎想象的高啊!”

    果然,他对病人身体结构的掌握程度,已经非常高了!

    说明这赵培儒,术前阅片能力非常强!

    除此之外,还有硬操作上的能力,也是极其高超。

    邹斌院士能感受的出来,赵培儒依然没有尽全力,而是主动降低了操作频率,来配合自己这个助手。

    “我还是小看他了吗?”

    邹斌院士想不通,赵培儒的天花板在哪里。

    他认识的水平高的院士,都逃不过岁月的侵蚀,在体能、精力上,必然有所下降。

    而那些体能精力旺盛的三四十岁的中年医生,往往经验技术的积累还不够,达不到老院士们,在手术台上应对自如的程度。

    这赵培儒,却是既有如同老院士们的丰富经验,又像中年医生那样有耐力体力,拿得出过硬的实操能力,实在难得。

    手术台上的流程,继续推进。

    暴露肿瘤后,赵培儒用细针,在肿瘤体上贯穿,带出一条丝线牵引。

    在邹斌院士操作的胆道探针的协助下,向上顶起十二指肠,沿着肿瘤边远外0.5厘米的边缘,以电刀切除十二指肠粘膜,粘膜下肌层,胆总管下段,和胰管末端。

    这时,邹斌院士突然开口道:“赵院长,五毫米的切缘,够吗?”

    他们之前在方案中商定,这里是要切1厘米到1.5厘米,这是根据肿瘤大小,解剖空间,以及预防病灶残留等信息,综合考虑而决定的。

    但他哪里知道,赵培儒在虚拟手术室空间中,早就验证过无数次,并且对肿瘤切除边缘进行过大量的检验。

    这0.5厘米的切除,足以能把肿瘤切除下来,同时还能做到不残留病灶,尽可能多的为病人保留正常组织了。

    这例病人是高龄患者,多为其保留一些正常组织,能让他术后的康复提高一个层级,能让其少受很多痛苦。

    赵培儒开口道:“五毫米够了。傅程主任,这些边缘切片做活检。”

    傅程小心的接过切片,递给旁边一直候着的年轻学生,年轻学生立即去隔壁检验室去了。

    邹斌院士迟疑了一下,没有阻止赵培儒。

    五毫米的切除边缘,虽说会冒一点风险,但问题也不太大。到时看边缘活检结果,再做决定也不迟。

    到时如果出了问题,也可以返工,扩大边缘切除范围。

    随后,邹斌院士把精力,都集中在一助的本职工作上。

    电凝止血。

    他手中的电凝止血刀,始终能跟随赵培儒的下刀处,亦步亦趋,将出血量控制的极小,这样不仅病人少受罪,同样也能充分暴露术野,给术者以极佳的手术环境。

    随后,两人配合着,切开胰胆管粘膜,边切除粘膜,边缝合胰肠粘膜和胆肠粘膜。

    这一步,是使胆总管和十二指肠壁完全粘膜化,胆总管和胰管的内侧壁、胰管和十二指肠壁完全粘膜化。

    至此,游离和切除工作,全部完成。

    接下来,就是消化道和重要管道的重建了。

    众人脑海里,浮现出正无穷符号,横置8的形状。

    这种吻合形状很特别,但极其有效。团队成员通过种种验证,证明这种吻合方式的优势很多,也是能极大降低本台手术危险性的最重要一步。

    “等等。”

    邹斌院士忽然出声,道:“切片病理检验结果还没出来。”

    若是一旦开始消化道重建工作,那再返工就有点麻烦了。

    那还得再次“开膛破肚”,对本就体弱不耐的高龄患者来说,无疑又是一次严重创伤。

    也是赵培儒的操作太快,太高效了。如果是换成其他人来做这台手术,根本到不了消化道重建这一步,病理检验就能出结果。

    这时,年轻学生快步从旁边的检验室过来,举着刚刚打印出来,还带着打印机温度的检验报告单,道:“所有切片结果,全是阴性!”

    这话一说,众人心里,顿时都松了口气!

    这说明,阳性部分已经切除干净,全都摘除出病人体外了。

    体内剩下的部分,全都是阴性了!

    众人脸上,都露出喜悦之色。

    作为医生,最喜欢听到的就是切片边缘阴性这句话,这意味着,他们不用再额外扩大切除范围了。

    而邹斌院士,更是诧异的多看了赵培儒几眼。

    赵培儒这个举动虽小,仅仅只是下刀时偏离了五毫米的距离,但却是帮了病人一个大忙,让其身体在术后能更快康复,这对于已经七十多岁高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的患者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说是能让其多活几年,都不为过。

    随后,进行∞字形的消化道重建工作。

    其操作难度也不大,相比于常规吻合方式来说,并没有增加额外操作难度。

    在赵培儒和邹斌院士这两位顶尖医师的操作下,很快便全部重建完成。

    最后一步,作为二助的傅程,在病人胰管内,放置口径相似的硅胶管支撑,用可吸收线固定,胆总管内放置T管引流。随后,将切开的十二指肠前壁,用1号丝线间断横行缝合。

    检查无遗漏后,逐层关腹缝合。

    全套手术流程,完全按照治疗方案做下来。

    术中,既没有出现一丁点意外情况,也没有出现返工。

    所有人都感觉,这台手术有点出乎意料的顺利。

    太顺利了!

    他们回味这台手术的过程,主刀赵培儒的任何一步操作,全都是有效操作,没有任何一步废操作。

    这也导致了,原本预计至少要四个小时的手术,仅仅只用了三个小时,就全部完成了。

    “这位赵院长的主刀水平……感觉好高!”

    “似乎比邹老师做主刀时,也丝毫不差。”

    邹斌院士带来的这些团队成员们,看向赵培儒的目光,也全都变了。

    您的思路灵活,脑子灵光,理论部分强,也就算了。

    可您这手术实操部分,也强的离谱,和邹老师这种顶尖技术大牛相比,也不相上下,体能体力耐力还更好!

    这简直是全方位的优秀,没有死角,没有短板!

    做完最后缝合工作的傅程,也长舒了口气。

    他的脸上,也露出轻松的笑容来。

    这台手术一成,邹老师的一块心病,总算是能去除了。

第408章 最权威期刊发表论文

    傅程因为和赵培儒合作过一次,所以这种对比感受更为强烈!

    “这次术中,赵院长的操作,比上次做的还要精致。“

    一台手术,竟然做出了精致感。

    这是傅程从未有过的感受。

    即便是观摩其他国内顶尖前辈,观摩和邹斌院士一个级别的那些顶尖医学大师,也从未有过这种精致感。

    就像是……

    赵培儒在对待手术时,像对待艺术般,精益求精,一丝错误都不允许犯,必须做到完美。

    “另外在稳定方面,赵院长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啊!”

    傅程对这点,尤其看重。

    术中好几次,病人的切壁已经非常薄了,术者一不小心,就可能会戳破薄壁。

    换成其他医生,即便再小心谨慎,可在高龄患者这种处处都是“坑洞陷阱“的术野区,也免不了会有马有失蹄之时。

    就像是一个变态级游戏,处处是陷阱弹幕,极其考验手速和反应,即便再小心谨慎,可人无完人,总有出错的时候。

    但,赵培儒就是能做到,一次错都不犯。即便再薄的薄壁,赵培儒总能找到相对坚韧的支撑点。

    这点,是最难得的。

    也正是因为这无数个完美细节的堆积,才让这台手术效率极高,没有一个废操作。

    其成就,就相当于游戏中的“一条命无伤通关”,极难极难。

    ……

    这时,病人的术后数据,也汇总出来了。

    当汇总单呈现到众人面前时……

    邹斌眼角,不禁露出笑意来:“果然,这份数据,比虚拟模拟手术时还要优秀。”

    他对此也早有预感。

    在看到手术整体时间只用了三个小时时,他就预料到了这一点。

    “赵院长。”

    邹斌院士握住了赵培儒的手。

    “谢谢你。”

    “让我看到了一名顶尖医师,对待手术的态度。”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他不知道金色预演卡的事儿,还以为,赵培儒能做到手术上的完美发挥,是在术前做了大量功课,靠着强大的阅片能力,耗费无数脑细胞,在脑海中构建出了病人的体内立体结构图。

    他还以为,赵培儒是用无比专业的态度,泣血苛求,狠抓细节,在他们没看到的地方,下了无数苦工,这才带来了这台完美级的手术。

    “就凭你这份对待手术的认真态度,我觉得,一个全国科学进步奖,还配不上你的真正水平和认真程度。”

    邹斌院士说的情真意切,发自肺腑。

    赵培儒在春节期间领奖时,邹斌院士就坐在颁奖台下面的观众席中,当时他还觉得,赵培儒这个人才,这个奖项,是很相符的。

    可通过这次合作,尤其是通过这台手术,让邹斌院士重新认识了赵培儒,重新挖掘到了赵培儒身上那认真、谨慎、追求完美的态度,和对待医学事业的专业态度。

    这种人,理应得到更高的荣誉、成就、和表彰。

    这话一说,旁边观摩室中,众人心里便是一惊!

    好高的评价。

    在众人心目中,全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就已经是最顶尖的奖项之一了。

    这么高的荣誉,竟然还配不上赵培儒院长!

    团队成员,每个人都多看了赵培儒几眼。想着下次见他时,或许就是人家拿到更高奖项的时候了。

    马林、小孟、小牧等人,心思即高兴,也有些复杂。

    赵培儒老师越是优秀,他们心里高兴的同时,也有些焦虑。

    焦虑自己的水平太差,生怕拖了赵培儒的后腿。

    尤其是赵培儒的御用助手小孟,以及负责整理数据资料的牧思思,都心里生出一股危机感。

    孟祥:“现在赵老师的助手,都已经是邹斌院士这个级别的大佬了……”

    “我再去当赵老师的助手,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嫌弃我。”

    孟祥怕自己做的不够好。

    他越是看过这顶尖团队的工作状态,越是觉得自己太差,察觉到了自己和全国顶尖团队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尤其是现在,赵老师做的手术,复杂程度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

    想要在术中做到配合无间,发挥好助手的作用,可不是光做到“听话”,懂得听“指令”,就能完成得好的。

    还得加深基础解剖学和医学医理的学习,加强自身对人体解剖学的理解,以及把操作练得更加熟练。

    牧思思:“顶尖团队的数据收集汇总工作,效率好高啊!“

    “他们的表格,以及做事方法,和我的不同。”

    牧思思平常一直在做数据整理工作,对这表格异常敏感。

    只看了几眼就察觉到,对方团队的数据表格,更加简便,更符合实际工作,更能提高效率,减轻工作重复量。

    除此之外,这支团队在手术中的记录方式方法,也都非常值得学习。

    等赵培儒下来。

    牧思思悄悄拉了拉赵培儒的衣角,低声道:“赵老师,能不能帮我问问邹院士的团队。”

    赵培儒:“怎么了?”

    牧思思期期艾艾,小声道:“我想把他们的表格复制一份,学一学他们收集数据的方式方法。”

    赵培儒一笑:”这好说。”

    “手术完成后,就到数据收集的阶段了。”

    “正好,他们也缺人手,把你加进去就行了。”

    牧思思听了,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赵老师对她太好了!

    她只想着能复制到对方的表格,自己好好琢磨琢磨,就已经有些出格了,不知道对方是否会答应。

    赵老师却直接要把她安排进去。直接和全国最顶尖的团队学习。

    这就是最佳的学习机会!这机会,太珍贵了,也太难得了!

    赵培儒来到邹斌院士面前,把牧思思加进来的事,和他说一声。

    这只是小事,赵培儒一开口,邹斌院士便点头,牧思思便拥有了在顶尖团队里学习的机会。

    接下来,邹斌院士带着团队,收集汇总数据,并根据数据撰写论文。

    他是压根没打算休息,这边手术一结束,直接连轴转,继续做数据整理工作。

    赵培儒则带着马林等人出来。

    他一出来,宋校文等院领导,连忙都围了过来。

    “赵院长,邹院士他们呢?”

    宋校文往里张望了一下,心里有些发紧。

    怎么没有一起出来?

    是手术出了什么问题?邹院士他们还在里面抢救病人?

    赵培儒道给众人安了安心:“手术做完了,邹院士他们在里面收集汇总数据,为写论文做数据基础。”

    手术做完了?还要写论文?

    宋校文等人,心里顿时激动、颤抖起来,这意味着,手术成功了!

    项目成功了!

    副院长潘明德忽然想到了什么,期期艾艾道:“赵院长,这次的论文,会带邹斌院士的名字吧?”

    赵培儒理所当然道:”当然带啊,我们商议过,到时,会由我和邹斌院士联合发表论文,我俩会共同署名。”

    这话一说,众人心情顿时激荡起来!

    联合发文,共同署名!

    这代表着太多东西了!

    邹斌这个名字,在医学界地位很高!其胰腺奠基人之一、活化石的身份,份量极重!

    能和其联合发文共同署名,那绝对能对赵培儒的名气有极大的益处!

    ……

    联席医学组委会。

    消息传到这里时,众领导还颇有些吃惊。

    “真的完成了?”

    “这么快?”

    他们组委会刚刚还讨论过,认为能让邹斌院士长期关注的研究方向,其难度绝对很高。

    这次项目的完成时间,估计也需要很久。

    他们甚至都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这次项目,至少要三个月,甚至半年以上,才能出成绩。

    哪成想,才一周多的时间,这就完成了!

    “还是邹斌院士厉害啊!”

    “全国三大奠基人之一的实力,果然强!”

    “只来了一周的时间,就把项目的实例手术部分做成功了,这全国顶尖团队的实力,果然高超。”

    领导们下意识的觉得,推动项目的主力是邹斌院士。毕竟,其高水平是公认的,这种思路先入为主。

    但很快,更多的详细信息,被传了回来。

    项目报告书中,项目主导者一栏,填的是赵培儒。

    而且,这还是邹斌院士亲自手写填写的。

    关于项目中的种种传闻事迹,也流传了出来:

    赵培儒提出了项目主要解决方向……

    赵培儒提出了二十余种提升的细节思路……

    邹院士带领的团队主要负责验证方向……

    越来越多的事迹表明,赵培儒在项目中,确实起到了主导作用。

    甚至传闻,邹斌院士还亲口承认:“在高龄患者壶腹部领域上,我不如赵培儒院长,尤其是在安全性考量上,我得好好向赵培儒学习啊。”

    蔺劲松反复确认道:”老聂,这句话,真是邹斌院士亲口说的?“

    聂主任也深深点头。

    蔺劲松:“有邹老这一句话,对咱赵院长的帮助很大。”

    邹院士代表着全国医学顶尖专业圈子,他的亲口承认,会让更多业内大佬关注到赵培儒,也会让赵培儒逐步也融入到顶尖核心圈子当中。

    有了大佬的关注,各种奖项、机会,到时候赵培儒都会更容易被纳入考虑范围。

    ……

    两天后,一篇由傅程执笔,邹斌院士把关的论文,新鲜出炉。

    负责提供、收集、汇总、分析数据的牧思思,这几天高兴坏了。

    跟着全国最顶尖的团队,果然提高非常快。

    而得益于赵培儒的关系,团队成员对她也比较照顾,她提出的很多数据处理和筛选问题,即便是不涉及这次项目,团队成员也都认真给了解答。

    很多牧思思之前不明不解的问题,这几天得到了集中解答。

    这对她今后的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邹斌院士,拿着文章,来找到赵培儒。

    “赵院长,你再把把关。”

    赵培儒笑道:“有您邹老把关,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这是实话,邹斌院士这一生,发表的论文文献,都不计其数了。

    接过来一看,赵培儒眉头一挑:

    “邹老,这第一贡献人,是我?”

    文章作者是有排序的,越靠前,其对论文的贡献度越高,重要性越高。这论文中,赵培儒的名字,被排在第一位。

    邹斌院士重重颔首道:“那当然,别说是你在第一位了,甚至可以说,这次我们都是沾了你的光,才完成了这高龄患者项目。”

    旁边傅程主任,也帮腔道:“确实,赵院长你的功劳极大,提出了项目主要方向和二十余个提升细节,可以说,你一个人就完成了项目的70%。”

    两人心里,是真觉得沾了赵培儒的光。

    抛开什么名气帮扶带的作用不谈。

    光说这项目完成度,明明赵培儒已经完成70%了,里面的大多数实质性的推进建议,都是赵培儒给出的。

    这说明,赵培儒早就已经在琢磨,在研究这高龄患者方向了。

    换句话说,如果不是他们团队来的话,赵培儒自己,也能把这个项目给磨出来的,只是因为高端专业人手的欠缺,这个时间上会稍长一点罢了。

    但只要核心人员赵培儒在,这个项目总归是能出来的。

    这个清醒的认识,邹斌院士和傅程主任,都是有的。

    他们团队,也只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罢了。

    赵培儒看了一遍文章,点点头。

    这顶尖团队的论文完成度确实高,把理论部分和实例手术部分的客观分析,术后讨论研究,猜想拓展部分,全都写的很完善了。

    赵培儒一点头,这篇文章,便通过邹斌院士的人脉关系,直接公开刊登在最新一期的《临床医学》上。

    《临床医学》是国内医学界,最为权威的杂志期刊,也是无数业内人士最想发表的期刊杂志。

    文章一发表,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

    邹斌院士的名头还是很响亮的,但凡那篇文章上有他的名字,那当期的期刊,订阅量绝对是最高的。

    人们在拿到期刊后,肯定也会第一篇就翻阅邹斌院士的文章去看。

    “这次邹院士,是和别人联合发表的论文?”

    众人都有些吃惊,到底是什么项目,邹斌院士自己都搞不定,还得和别人联合起来搞?

    一看标题。

    高龄患者项目……

    众人顿时明白了,但凡涉及到高龄患者的项目,就没有容易的。

第409章 成总部负责人了

    “高龄患者?”

    “听说邹斌院士,近几年一直致力于高龄患者的临床治疗,想要为高龄患者减轻一些临床痛苦,探索研创对高龄患者更友好的术式。”

    “难道这篇文章,是邹院士的研究,终于出成果了?”

    看到这标题,人们顿时更感兴趣了。

    不论是高龄患者,还是壶腹部癌领域,都是高难度的代名词。

    这篇文章,只看标题,就绝对值得一看!

    只是这联合作者的名字赵培儒……

    很多人都有些陌生,只是感觉好像听过,有那么一些印象,但和邹院士这种闻名多年的老院士来说,好像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

    关键,赵培儒这个名字竟然还在第一位!

    竟然不是邹斌院士排在第一位!

    这意味着,赵培儒在论文上的贡献,超过了邹斌院士这位胰腺壶腹部领域的奠基人。

    这可就太匪夷所思了。

    等众人仔细研读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后……

    看得不禁拍手叫好!

    “竟然是用综合治疗手段,来解决高龄患者的安全性问题!”

    “局部切除加胰胆管成形术的方式,等于是把危险性操作平摊开了,减少了高难度操作,创伤也更小了。”

    “同时,因为出血量的控制,即便是高龄患者有多种基础病合并,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全程治疗花费,术后生存质量提高……“

    论文中提到的综合治疗方案,好处太多了。

    看的众人双眼放光!

    这套治疗方案,简直是为高龄患者们,量身定做的最友好方案。

    “邹院士这一出手,果然不会让人失望啊!”

    “这篇论文一发表,估计全国在治疗壶腹部领域疾病上,都会跟着跟随邹院士这股潮流,减少单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手术,而改用这种综合治疗方式。“

    邹斌院士就是医学界的“引领者”。他的一篇论文,就能起到引领全国医学界潮流的作用。

    “而这个赵培儒,既然能排在邹斌院士之前,肯定也有可取之处,以后也得多关注关注他。”很多人,默默把赵培儒这个名字记在心里。

    甚至有不少人,专门去搜索往期的医学期刊杂志,看看有没有这个人发表的其他论文。

    这一查,关于赵培儒过往的种种成绩,都被翻了出来。

    “原来是他?我记得他!这位也是个牛人啊!”

    “我也想来了,他拿下过863计划项目,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还给明星孟蓓妮治疗过。”

    孟蓓妮事件,被行业内很多人记住,不是因为孟蓓妮的明星身份有多高的知名度。

    而是在这次事件中,赵培儒打破了艾滋病的禁忌症,引起了医学界对艾滋病适应症的广泛讨论和尝试,这种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很多人做相关方向的从业者,心里对赵培儒是非常尊敬和感激的。

    “上次看他的文章时,就感觉他想法很独特,思路见解很超前。没想到,现在都和邹院士这种级别的大佬合作了。“

    “果然,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啊!”

    很多人心里,把对赵培儒以前的模糊印象,和现在对照起来了。

    ……

    全国抗癌协会胰腺分会,应铁军手里,也拿到了最新一期的期刊。

    “赵培儒的名字,排在第一个?”

    “甚至还排在邹斌院士之前?”

    应铁军本来,是想要看看赵培儒和傅程,这两个人谁的名字靠前,比较比较谁更适合吸收成为“主任委员”的。

    本以为,赵培儒和傅程两人,会是相邻的,都排在邹斌院士后面。结果,赵培儒不仅在傅程前面,竟然还排到了邹斌院士的前面。

    应铁军沉默片刻后,把这份期刊的链接,转发给了分会的其他负责人。

    “看来新的主任委员,得更多的考察赵培儒了。”

    分会考察组,之前考察组的重点,一直放在傅程身上。后来赵培儒加入后,也只是对赵培儒进行了简单考察。

    但这篇论文一面世,他知道,赵培儒要变成重点对象了。

    ……

    全国医学会理事成员邓长兵,在看到论文后,眉头一挑。

    “好快啊!”

    “这才一周多的时间,高龄患者项目就完成了?看来这两位,火花碰撞的很强烈嘛!”

    邓长兵愈发坚定了心里那个想法。

    像这种顶尖医学人才,就应该多给他们火花碰撞、灵感交流的平台。

    看看这次,多么成功的一次合作!

    “而且,看文章作者排名,赵培儒院长还在前面。”

    邓长兵摇头笑道:“看来,上次的科技进步奖,是颁的有点早了。要是加上这个成绩,赵培儒院长或许能争一争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了。”

    ……

    京都,深水潭医院。

    雷镕主任看到这篇论文后,连连称赞了好几声。

    旁边同事惊艳道:“雷镕主任,你关注的这位,看来确实有过硬的本事。和邹斌院士合作,竟然还能排名第一。”

    雷镕点头道:“我早就说过,他的水平底蕴很高的。”

    “你们是没和他接触过,只要和他深聊过,就会发现他渊博深厚的学识。”

    “他这个人,本身实力就非常高,现在又有了邹斌院士的提携,以后,他在全国胰腺界,都能算得上一号重磅人物了。”

    人们一说起胰腺领域,第一反应就是胰腺三大奠基人。

    但看赵培儒这恐怖的起飞速度……

    将来,说不定赵培儒也有可能,跻身到最顶尖的那几个位子上去。

    ……

    东南地区,福省医学会。

    “顾会长,邹斌院士和赵培儒院长合作的那个项目,成果出来了!”

    大会长顾书峰稍稍一怔:“这么快?不是上周才开始吗?”

    下面人道:“论文都发表出来了,在《临床医学》期刊上发表的。”

    顾书峰眉头一挑。

    有邹斌院士在,发表在《临床医学》不是什么稀罕事,让他更在意的,还是这件事的后续影响。

    “赵培儒院长和邹斌院士合作之后,他的名气、地位、影响力,肯定会更大!”

    “这不仅对赵培儒个人是好事,对江南省医学界也是好事。”

    光是靠这个名气,以后江南省得到的的社会赞助资金,都能翻个倍。

    有了更多的赞助资金,江南省医学事业就能腾飞。

    最简单的,靠这笔资金,就能多修建几座先进的、大型的、现代化的医院。

    其他几省的医学会领导,今天也都在热议这个话题。

    有羡慕的,有惊讶的,有赞不绝口的……

    更多的人,还是羡慕江南省出了这么一位能触摸到医学顶尖圈子的人物。

    要知道西京医院之所以牛逼,就是因为拥有三名院士坐镇。

    有那三位坐镇,就能吸引到源源不断的国家补贴经费、人才趋之若鹜、项目政策倾斜、患者病源也更愿意去。

    这就叫吸引力效应。

    ……

    江南省内,各家医院也都在讨论这事。

    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尹广海主任,也羡慕的眼睛都瞪得滚圆。

    “临床医学!”

    “和邹斌院士合作发表论文!”

    “科技进步一等奖!”

    尹广海羡慕的直咂么嘴。

    这上面的任何一条,都是他难以企及的高度。

    科室里的其他人,也羡慕的不行,嘴巴都张得合不拢了,口水都从里面滴落下来了。

    以前的四院,是个连他们市中心医院都比不过的小医院。

    甚至那时四院的肝胆胰外科,在遇上危重复杂的肝胆胰病人,还得转院,送来他们市中心医院,向他们求助呢。

    结果这才过去一年多,四院更名后的江新医院,已经成为了省级医院。其带头人赵培儒,甚至触摸到全国最顶尖的医学层面了。

    ……

    就在外界议论纷纷之时。

    赵培儒脑海里,响起了新的提示。

    【恭喜您,完成“任务四”:展现您在高龄患者壶腹部肿瘤领域的高超水平。】

    【获得奖励:手巧精准永久卡1张,经验值10万点。】

    “手巧精准卡还不错。”

    赵培在儒脑海里,直接使用了这张卡。

    他的双手、双臂、乃至于整个背部控制协调双臂的力量,都得到了增强。

    这种增强不止是力量的增幅,同时也是对力量更精细、精准掌控的增强。

    “10万点的经验值卡,还算不错。”

    “不过,加上我之前积攒的经验值卡,再加上最近每天签到的经验值卡,也才60万经验值。”

    “而一张国医级水平卡,就需要100万经验值。”

    赵培儒如今的眼界高了,尤其是和邹院士合作了一次,眼界一下子变高了。

    实话说,这次他和邹斌院士合作时,光靠一张“大师级水平卡”是不够用的。

    如果不是靠着“金色预演卡”,他甚至要拖邹院士后腿。

    金色预演卡,是压箱底的卡,用一张就少一张。

    这次用掉,卡池里也就剩最后一张了。

    还是得尽快想办法,多赚经验值,升级国医级水平才行。

    “要是什么时候,每天签到打卡的经验值,能更多些就好了。”

    “另外……”

    “这条任务链,就差最后一个水到渠成的【任务五】了。”

    “希望下一条任务链能更给力些,奖励更丰厚些。”

    “下一条任务……”

    赵培儒看向【任务五】。

    成为全国抗癌协会胰腺分会主任委员。

    “正式提交一份书面申请。”

    赵培儒把牧思思喊来,让她做这事。

    牧思思连忙上网,登陆全国抗癌协会网站,下载申请表格。

    帮赵培儒把的所有信息都填上去,点击申请。

    ……

    全国抗癌协会胰腺分会。

    应铁军,正和几个负责人聊“新主任委员”的事儿。

    应铁军坐在最中间的主位上,道:“赵培儒和傅程,这两位都是非常优秀的胰腺专家,无论选择哪一位,都能壮大我们胰腺分会,加强我们胰腺分会的专业力量。”

    “但,名额只有这一个,只能从中选择一个人出来。”

    “另外一个人,只有等下次再有名额时再考虑了。”

    应铁军用手指敲敲桌子:“大家都发表一下意见吧。”

    旁边,二把手把最新一期的《临床医学》杂志,摆在桌子的中央。

    “大家可以看看最新一期,赵、邹两位的论文。”

    “抗癌胰腺领域,高龄患者一直作为高难度课题,很少有人敢去触碰。只有身怀责任感,并兼具高水平的,才敢着手这个课题。”

    “这么高难度高复杂度的课题,主导者是赵培儒院长,邹斌院士为文章第二作者。光从这点上,我就主张选择赵培儒院长。”

    这话一说,不少人都是微微点头。

    事实胜于雄辩。

    他们以前更倾向于选择傅程,也是因为傅程非常优秀,身上背着的成就非常多。

    但现在,一位更适合的人选冒了出来,他们自然就改变主意了。

    ……

    会后,应铁军想了想,给邹斌院士打了个电话过去。

    对方毕竟是胰腺分会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傅程主任的老师,应铁军想把这事,提前和对方支会一声。

    接通电话后,应铁军态度恭敬,尊称老师。

    等把事情说清楚后,邹院士那边不由得笑骂一句。

    “铁军,你就是想得太多!”

    “要我说,就应该选赵培儒院长!”

    “我帮你把关了,他的水平,当你们分会一个主任委员,绰绰有余!”

    有邹老师这句话,应铁军顿时放心了。

    ……

    省医学会的大会长葛建明,来找到赵培儒。

    “赵院长,上次我和你说的,整合全省科研资源,成立省科研中心的事儿,全部工作已经都理顺了。”

    “你看看,这是所有资料。”

    葛建明是想让赵培儒来担任这“省科研中心”的第一任中心主任的。尤其是这次整合的最大助力,就是借助赵培儒那超然所有人的名气、地位!

    所以,事无巨细的,葛建明都过来和赵培儒商议。

    赵培儒接过资料来看了一眼。

    这个省科研中心成立之后,会下设一个总部行政办公处,设立在省医学会内。

    然后下设一百多家分部,下设一百多位分部主任,依然由各医院的原科研中心主任担任,但赵培儒这个总部大主任,对其有了“予夺”的大权。

    这些都只是形式上的改变。

    最重要的本质上的改变,还是以下两点。

    一是各个分部以后,所承接的项目,不再自由承接和开展。这样会造成不必要的重复浪费。而是由总部统一调配。分部承接不同的项目,或是承接一个项目中的不同细分模块。

    以此,来达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果。

    二是要设立一个“总部科研中心”,省里研究决定,就设立在江新医院的西院区,省里会继续加大对西院区的投入,重金打造,把西院区彻底打造成全国一流的医疗科研基地。

    这两点,都让赵培儒眼前一亮!

    这对他,是非常有利的。

第410章 突然拥有千名下属

    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式,会对赵培儒极其有利!

    最直接的受益,是赵培儒等于一下掌控了全省大大小小一百多个医疗科研单位,上千名“小弟”。

    以后他有什么大的项目计划,直接安排下去就行了,会有无数的人替他推动工作。

    “这甩手掌柜,当的是越来越舒服了。”

    赵培儒微微一乐。

    以前,只能调动一个专项组里的人,而且专项组还是临时的,完成项目后,专项组就解散了。

    今后,全省的医疗科研人员,全是他的长期下属了。

    这就太舒服了。

    而最大的受益,还是西院区,被设立为总部科研中心后,能获得最大的投资建设,获得最好、最新的医疗设备和器械,以后不论做多么高端复杂的项目,都不会捉襟见肘了。

    原本,苏省的“宽松条件式“招揽,对赵培儒还比较有吸引力。

    但现在,随着江南省科研力量的一整合,让赵培儒一下子拥有了上千名的下属小弟……

    赵培儒突然就拥有了对全省医疗科研力量的调度权、掌控权。

    这可比苏省给他的条件,要更为优厚多了!

    苏省那边经济条件再好,给他的待遇更高,对他的管辖再宽松……

    也比不上江南省这边,等于是将全省的医疗科研之力,全权交给他赵培儒一个人了!

    葛建明的初衷,只是整合资源,集中全省医疗科研力量办大事,好获得更大的竞争力。

    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侧面给出了赵培儒最想要的工作环境。

    ……

    赵培儒和葛建明两人,把相关成立事项敲定好后。

    一项项公告和新规,在省医学会官网上张贴出来。

    相关人事任命也很快下来。

    由赵培儒担任总部大主任。

    由医科大附属第一医院的主任,赵培儒的老朋友贾彦军,以及济仁医院的舒云教授,担任副主任。

    这两个人非常得力,尤其是对行政相关事项,两人都比较擅长。

    有这两个人在,行政办公处和科研中心总部,这两个地方的管理,赵培儒都可以当甩手掌柜了。

    他只负责拿出名气,来“凝聚人心“和“镇压宵小”,以及负责高端科研任务即可。

    非常轻松自在。

    随着一条条消息的公布。

    最先得知消息、最高兴的,无疑是江新医院的院领导,宋校文、潘明德等人。

    这总部科研中心建立在他们江新医院的西院区,受益最大的,就是他们医院了。

    宋校文好几次在院委会会议上,说起这事时,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潘明德等副院长,也是满堂欢笑。

    尤其是看着那巨量的建设资金到账,更是嘴角的弧度都没弯下来过!

    虽说,科研中心总部是属于整个江南省的,不是单单属于他们江新医院的。

    但,近水楼台先得月。况且总部占用的就是他们江新医院的院区,最能沾上光的,肯定还是自家医院。

    其他各医院,都羡慕的不行。

    好几个院长,都给宋校文打电话过来,直接言明有多羡慕。

    宋校文一句话,就把别人的嘴给堵上了:“张院长,你这就见外了!咱科研资源整合后,以后就是一家人了,我是总部,你是分布,大家都共享资源,有什么羡慕不羡慕的。”

    那边的院长只好道:”好好好,宋院长,以后还要多多合作呀!”

    到了挂牌的这一天。

    全省,上百多家医院的院长、科研中心分部的主任,全都来到了江新医院西院区现场。

    浩浩荡荡几百人的规模,着实是江南省近些年来,医学界的头等大事了。

    这种头等大事,江南省已经好多年没有发生过了。

    葛建明等省医学会领导,在挂牌剪彩上慷慨致辞。他们的心情也特别激动。

    以后就有了主心骨,全省的劲,可以往一块使了。

    尤其是大会长葛建明,心里百味杂陈,颇为感慨。

    以前一盘散沙,大家各干各的,甚至互相做的工作都常常重叠。这种乱象,葛建明早就想整治了。

    但整治不是空口一句话、一份文件就能搞定的。

    最欠缺的,就是一位像赵培儒的这种人,能一个人扛起整个省的荣誉,能用他超然省内所有人的名气,来引领全省,震慑宵小。这样整合起来才能顺利,才能真正发挥出中心的作用。

    在挂牌仪式上,请了省一套电视台等众多媒体来采访。

    无数闪光灯的见证下,剪彩仪式后,“江南省科研中心总部”的牌子,也随之摘下。

    很快,新闻播出。

    “这阵仗,挺大啊!”

    很多老百姓,意识不到整合科研力量意味着什么,但这热闹确实够看的。

    镜头上,无人机航拍,几百上千人,排列着队伍,而且每个人都是各医院的院长、科研分布主任这种领导级别的人物。

    这阵势,着实不小。

    而一些懂行的网友,或者是经常关注赵培儒新闻的人,则看出了一些门道。

    “确实应该成立个这科研中心,让全省一条心,共同钻研医疗科研。”

    “人多力量大嘛,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总比单打独斗要强。”

    “这位赵培儒医生,频频出现在新闻上,还拿到了国家大奖,还治好了那个大明星,确实很有水平,由他来担任这个中心主任,再合适不过了。”

    不论是看热闹的老百姓,还是懂行的网友,都是希望这次江南省医学界的动作,能推动医学的进步,最终受益到每个患病的病人身上。

    ……

    医科大学、科技大学医学院、江南大学医学院。

    各大学的医学生们,在看到这新闻后,一方面吃惊于江南省发生了这么大的动作。

    另一方面,又在心里暗暗给自己设了个目标。

    等毕业后,争取能考上科研中心,最好能考到总部。

    很明显,科研中心是优先扶持方向,将来肯定会得到省里的优先重点发展。换而言之,如果能考进去,那就乘上了高速列车,比去其他医疗科研所的前途好多了。

    更关键是,这科研中心的总部大主任,还是他们最崇拜,最敬重的赵培儒院长,跟着他,能学到更多尖端医疗技术,这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

    ……

    最近的好消息,是一个接着一个。

    省科研中心刚刚成立,赵培儒才走马上任不久。

    全国抗癌协会胰腺分会,就公布了最新的“主任委员”名单。

    26位名单当中,只有一个发生了变化。

    一位老主任委员退休。而新主任委员赵培儒,赫然位列其中。

    赵培儒的脑海里,也终于响起了提示。

    【恭喜您,完成“任务五”:成为全国抗癌协会胰腺分会主任委员。】

    【获得奖励:年轻卡1张。】

    这次的年轻卡,又是一张颜值年轻卡。

    赵培儒使用后,他的颜值再次年轻一年,回到了53岁。

    至此,他的颜值年龄,已经比实际年龄,年轻5岁了。

    体现到外表,就是气色更佳,皮肤更好,目光有神,皱纹变少。整个人的气质都有了一个提升。

    不过,因为刚刚过年……

    他的年龄数据,也自然增长了一年。

    现在,他的真实年龄达到了59岁。

    颜值年龄自然老化了一年,是54岁。

    身体机能自然老化了一年,到了49岁。

    寿命增加5年。

    “自然老化了一年,各项年龄数据,也都跟着老了。”

    赵培儒心里,又升起了一丝急迫感。

    还是得多刷任务链,把自己的各个年龄数据,都搞上去。这样才能抵抗过自然衰老的负面BUFF。

    随着任务五的完成,这条任务链,也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

    赵培儒手机响了,一看,是邹斌院士打过来的。

    自从两人成功合作过一个项目,并一起联合发表过一篇论文后,两人的关系,明显亲近了几分。

    经常就会互通电话。

    赵培儒接通电话:“邹院士?”

    邹斌在那头笑道:“有个事,想邀请你一起去。”

    “下周,我得去全国科学院大会堂一趟,去开一次讲座。”

    “本来计划的,是讲别的内容。”

    “但随着咱那篇高龄患者论文的发表,最近传回来很多反馈,很多业内的人,都想让我在那次讲座上,多提一提关于高龄患者项目,关于论文的内容。”

    “就当是,去开一次学术讲座。”

    “所以,我想邀请你过去,毕竟这个项目,你才是主导,你研究的也更深入,你讲出来的东西,比我讲的更有深度,更为全面,你看你有空吗?”

    赵培儒还没说话。

    在他旁边,给他倒茶的牧思思,反而是惊呆了,心脏砰砰砰的狂跳个不停!

    甚至倒茶的水都溢出茶杯了,她都没察觉到。

    那可是全国科学院呀!

    那是授予院士称号的地方,每一名理论科学的院士,都是从那里出来的!

    科学院大会堂,也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地方。传闻,如果哪位医生,这一辈子,能在科学院大讲堂,开展一次医学讲座的话……

    那这医生,就相当于攀登上了医学的珠穆朗玛峰。

    登上了全国医学界,最高的两座殿堂之一!

    另外一座殿堂,是全国工程院的大会堂,其授予的医学院士,是偏向于临床应用方面的院士。

    牧思思的心跳非常快,她太激动了!

    赵老师被邀请过去,就和她自己被邀请过去似地,太自豪了!

    一直察觉到烫手,牧思思才惊觉热水溢出来了,连忙手忙脚乱的收拾。

    赵培儒沉吟了一下。

    这事,实际上是邹斌院士对他的提携。

    以他如今的身份地位,想要获得全国科学院大会长开讲座的资格,倒是也行,但光是排队,估计就排到几个月后了。

    也就邹斌院士这种奠基人、活化石级别的人物,才能轻轻松松上去开讲座,还能顺带把赵培儒也带上。

    邹斌院士此举,是在往高处带赵培儒,这种提携的次数多了后,将来胰腺领域,全国都会知道赵培儒的名字。

    赵培儒答应下来。

    ……

    一周后,赵培儒和邹斌,一起来到京都,全国科学院。

    大会堂讲座的主讲人,依然是邹斌院士。下面来的这数千人,也都是冲着邹斌院士的名头来的。

    讲到中间,邹斌院士穿插了一部分关于这次“高龄患者壶腹部领域”的内容。

    这部分,邹斌院士在稍微讲了一点,开了个头后,就把赵培儒介绍给下面,让赵培儒讲主要这部分。

    众人一听是项目中的主导者来讲课,也都静下心来听课。

    这一节课讲完,赵培儒的名字,便深入到了这数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胰腺壶腹部医生专家们心中。

    等他们回去,会把这次的所见所闻扩散出去。赵培儒的名气也会逐渐播撒开来,有的人,也会去搜索赵培儒之前的“扩大艾滋病禁忌症”、“扩大术野术式”等技术。

    ……

    从京都回来,赵培儒看到脑海里,出现了新的提示。

    【恭喜您,完成了任务链“展现出您在胰十二指肠切除领域的全国一流水平。】

    【您可以触发新的任务链,是否触发?】

    赵培儒:“触发。”

    “希望这次,能来个奖励丰富的任务链。”

    赵培儒现在,特殊卡、经验值卡、年轻卡,都全面欠缺!

    急需奖励丰富的任务链来补充卡池。

    【正在检测您当前的处境……】

    【检测完毕:触发“展现您在胰头癌领域的全国一流水平”任务链。】

    【任务链名称:展现出您在胰头领域的全国一流水平。】

    【任务介绍:您在胰腺领域的壶腹部、胰体尾、胰体等领域,都已经颇有成就,只差“胰头”领域尚未取得建树。请展现出您在胰头领域的一流水平,并达成“胰腺全面手”成就。】

    【该成就为系统内第一个成就,当“全成就”达成后,解锁“外科手术艺术家”成就。】

    赵培儒心脏猛地一跳!

    他这系统,名为“外科手术艺术家系统”,从最初刚获得时,就明确说了,宗旨是把他培养成“外科手术艺术家”。

    终于,这个词再次出现了。

    “达成全成就么?”

    赵培儒奋斗了大半年,也才迎来达成第一个成就的曙光:胰腺全面手。

第411章 全成就称号

    赵培儒仔细审视了一遍这条任务链。

    这是系统第一次,给他明确,如何才能达成“外科手术艺术家”。

    全成就全满,才能达到“外科艺术家”!

    眼下第一个成就,就是“胰腺全面手“!

    “胰腺领域,包括胰体、壶腹部、胰头、胰体尾……”

    “我之前,把前面几个领域全达成了,现在只差一个胰头领域。”

    “而等把这条任务链“胰头领域”也完成后,就相当于是胰腺全面手了。“

    赵培儒察觉到,这种全面手,不是指高度,而是指宽度和领域,也就是覆盖面。

    赵培儒心里突然一动。

    “既然有‘全面手’这种宽度成就,那或许还有高度成就。“

    赵培儒猜测,高度成就,那必然得在某一个领域,达到全球最牛才行。

    只有把宽度成就和高度成就,全部达成,才算是“全成就全满”。

    “看来,我距离完全体的外科手术艺术家,道路还很长啊。“

    那么……

    全成就道路,就先从第一个“胰腺全面手”成就开始吧!

    赵培儒看向下面的具体任务。

    【任务一:展现出您在胰头癌领域改良技术的能力。奖励国医级水平卡1张,经验值卡10万点。(未完成)】

    【任务二:在胰头癌领域应用先进理念。奖励手术状态暴击卡1张,经验值卡20万点。(未完成)】

    【任务三:进一步在胰头癌领域应用先进理念。奖励金色预演卡1张,经验值卡30万点。(未完成)】

    【任务四:达成“胰腺全面手”成就。奖励精气神永久卡1张,年轻卡1张。(未完成)】

    【是否接受此任务链?】

    赵培儒看完,第一个反应是……

    这奖励,真TM丰厚!

    不仅经验值卡丰厚,特殊卡更是给力!

    更是直接奖励国医级水平卡、金色预演卡,甚至还有一张全新的,之前未曾见过的“手术状态暴击卡”!

    “看来这补全‘成就任务’的最后一条任务链,奖励也给的多啊。”

    赵培儒仔细看向“手术状态暴击卡”。

    【手术状态暴击卡:每次使用,消耗1.5倍的手术状态时间,但可获得3倍的绝佳状态增幅,让您感受到无与伦比的叠加美妙状态,可以让您飘飘欲仙!(注:每张卡可以使用3次。)】

    赵培儒看完,都楞了好几秒。

    无与伦比的绝佳状态增幅,这他能理解。

    飘飘欲仙?

    这是什么虎狼形容词?

    真是那种感觉吗?

    看来,也只能等到拿到这张卡,真正使用时,才能知道,到底是什么感觉了。

    唯一可惜的是,这种卡是消耗类型的卡,只有3次。而且对手术状态时间的消耗也挺大,相当于每做1小时手术,得消耗1.5小时的状态卡时间,消耗量还是蛮大的。

    “光看这条任务链的奖励,这条任务链也必然要做了。”

    实在是这奖励太多了,太爽了!

    赵培儒又仔细看向具体的细分任务。

    任务一到三,都是展现出在胰头领域的全国一流的水准。

    而任务二和任务三,竟然还是进阶任务,也就是任务三,是在任务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之前赵培儒也做过几次进阶任务,其难度非常高,属于难度呈指数级增长状态

    再加上,这次整条任务链,又是全国一流水平级别的……

    这就是两种高难度的叠加了,难度堪称变态级!

    难怪,这次的奖励,也是史无前例的猛。

    赵培儒在脑海里,直接道:“接受任务链。”

    无论是冲着“胰腺全面手”的称号,还是冲着那丰厚无比的奖励,这条任务链,都值得做。

    ……

    京都,合协医院。

    虽然赵培儒离京了,但他的传说却传开了,成为各大医院医生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合协医院的曹有田主任,作为赵培儒的老朋友,也正和同事们聊着关于赵培儒的事情。

    曹有田心里,也是暗暗一乐。

    之前,他还舔着个脸,拿自己的手写笔记本,想去送给赵培儒呢。

    结果在面交后,他就察觉到,笔记本送不出手了。

    赵培儒的知识水平和对医学的理解程度,远比他想象的更高。

    果然,这才过去多久,赵培儒竟然就跟着邹斌院士,一起到科学院大会堂去讲课了。

    换个角度讲,这也说明,他的眼光是真不错,一下就把这种潜力种子选手,给提前发现了,还提前结交了个善缘。

    这就比现在赵培儒出名后,那些再上赶着去结交赵培儒的,高明了许多。

    正聊着,曹有田的手机响了。

    一接听,他的脸色就郑重起来。

    随后叫上科室里几个人,行色匆匆的下楼。

    “曹主任,怎么了?”科室的人都诧异的询问。

    他们已经很少能看到曹主任露出这幅郑重、焦急的面孔了。

    能让他这位合协医院科主任着急的,肯定是发生什么大事了。

    “来了一例特殊病人。”

    曹有田语气极速道:

    “上面让我们先接收病人,说是邹斌院士、许芹院士他们随后就到,还有国内多支顶尖团队,都会赶过来。”

    众人一听,心里猛然一动!

    这么多顶尖名医汇聚?这到底来的是什么牛逼的特殊病人啊?

    片刻后,曹有田带着人,来到住院部的电梯口。

    此刻的电梯门口,已经站满了人,合协医院的副院长,和医务科主任,已经全都在门口等着了。

    曹有田和副院长、医务科主任等人点头打过招呼。

    正这时,电梯门打开,急诊科的人推着车床,把病人送了上来。车床后面,还跟着不少人。

    急诊主任把病人交给曹有田:“曹主任,病人情况稳定下来了。现在就是担心胰头癌有转移。“

    曹有田点点头,道:“我带着做全套检查,看看情况。”

    科室众人,都好奇的看向病床上的那位。

    能惊动这么多院领导过来亲自迎接的,这到底是什么人啊?

    这一看,病床上躺着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男性面孔,看着比较陌生,似乎不算是什么名人。

    但众医生也都不敢怠慢,发挥出专业素质,带着病人做全套检查。

    片刻后,关于这位病人的各种消息,才在众人当中,逐渐的悄悄的传递开来。

    病人是国内的芯片大佬,属于强国强芯梦的核心人物。

    芯片科技圈的技术大牛!没有之一!

    国家,太需要他了。

    私下里,众人也在聊这位芯片大佬梁中岳的传奇事件。

    据说国外给他开出远高于国内的高薪来挖他,他不去,甘愿留在国内,致力于发展国内的芯片行业。

    像这种核心人物,若是能多活几年,那就能帮国内的芯片尖端产业多争取几年的喘息机会,争一个迎头赶上的机会。

    这种人物,份量极其重要。

    片刻后,病人被安置到住院病区,特殊病房。

    副院长也把曹有田主任,叫到一旁,亲自叮嘱。

    “曹主任,这例病人,上面多个领导可都打过招呼,必须要照顾好了。”

    “他是我国强国强芯梦的核心人物,少了他,我们国家的芯片发展都会因此而错过宝贵的三年。”

    曹有田点点头,从调动如此多的院士、名医,来为梁中岳联合会诊,几乎把全国最顶尖的胰头癌专家团队全调集过来,就能看出上面对这人的看重了。

    副院长:“另外,专家们也会陆续抵京,到时你负责对接专家们,把病人情况都交代清楚。“

    ……

    随后,来自全国多家医院、多支顶尖团队的专家、教授们,纷纷乘坐飞机抵京,来到合协医院。

    曹有田迎接着这一支支抵达的团队、专家、教授、院士们……

    心理也暗暗咋舌。

    这阵容,这阵势……

    看来国家,是铁了心的,要把梁中岳给救回来,要竭尽全力的,让梁中岳能多活几年。

    胰腺三大奠基人之一的许芹主任,也抵达合协医院。

    这次,由她和邹斌院士两人,主持梁中岳的联合会诊会议。

    年近70岁的许芹院士一来,曹有田心里顿时松了口气。

    有主心骨了!

    许芹是和邹斌院士一个级别的,同为国内胰腺三大奠基人之一,堪称活化石级别的老院士。

    平日里,这三位奠基人,都是各自奔波在各自的科研项目和临床一线中,都非常忙碌,只有少数时间,才能凑到一起叙旧,叙旧内容也多是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心得。

    这次的联合会诊,倒是难得的,把许芹和邹斌两位老院士给聚起来了。

    邹斌院士还没到,现场就由许芹院士,带着众人,一起研究病人梁中岳的病情。

    ……

    上面各个部门的领导,全都对芯片大佬梁中岳的病情,非常关注。

    一通通电话,从各个上级官方部门,打到合协医院院长、副院长的手机上。

    今天,合协医院的院领导,都不知道接了多少通重份量的电话。

    ……

    与此同时,外界新闻上,关于芯片大佬梁中岳得病的消息,也铺天盖地的报道出来。

    “我过伟大科学家梁中岳患病住院……”

    “梁中岳是我国芯片领域数一数二的领军级人物,大半辈子都在做半导体研究、开发芯片,被麻省理工评委亚洲科技创新百强之首,曾师从半导体晶圆加工技术之父……“

    关于梁中岳的过往种种,都被报道出来。

    平日里,人们其实对这种幕后的技术大佬很少关注。

    对梁中岳这个名字,除了半导体相关从业者,大多数人其实并不敏感,知之甚少。

    但现在,随着新闻铺天盖地的报道,无数老百姓,一下便熟知了这位芯片大佬。

    尤其是,现在几乎人手一台手机。每一台手机里都需要芯片。

    作为强国强芯梦的核心人物,梁中岳就肩负着扛起国产芯片的大旗。

    每个论坛数码区,这几天的最热的帖子,都是关于梁中岳的。

    “这位大佬,怎么突然就病了?”

    “咱国家想要芯片崛起,想要迎头赶上发达国家,可就全靠他了啊,可千万别倒下啊。”

    “听说,有了梁中岳大佬,咱国家的芯片产业能迎头缩小十年的差距。这要是病倒了,这十年差距可就弥补不回来了。”

    “自从国产芯片落后之后,国外的几家芯片厂商,每次都挤牙膏,不仅没什么进步,还频频涨价,咱的手机都跟着不得不涨价了,求国产芯片给力,把性能和功耗搞好,把价格打下来。”

    “祈福!为梁中岳大佬祈福。”

    ……

    国内芯片圈,也因为梁中岳的病倒,而地震了。

    梁中岳的地位极高,几乎半个国内芯片圈子里有名有姓的人物,都是他的学生。

    他这一病倒,芯片圈子全体哗然!

    而几家芯片大公司、圈子内的大佬,也都在互通电话,心有戚戚的聊着这事。

    他们都形成了一个共识……

    要是梁中岳这根顶梁柱一倒下,国内芯片产业,说不定都会倒退好几年!

    国内的芯片尖端人才,实在是太欠缺了!

    这位梁中岳老先生,一力肩扛着芯片圈的半壁江山!

    ……

    梁中岳病倒的消息,反而是正和国外芯片巨头们的心意。

    他们原本还担心,遏制不住国内正有崛起势头的芯片产业呢。

    这下正好,作为顶梁支柱的梁中岳病倒了,国外的芯片巨头,反而能安安稳稳的继续躺着赚钱了。

    ……

    通信科技董事长,任榕稀,给梁中岳本人打电话。

    合协医院住院病区,梁中岳的家属看到电话上的来电显示后,和旁边挂着点滴,闭目休养的梁中岳轻声道:

    “是任总的电话,接吗?”

    梁中岳咳嗽了两声:“接。”

    电话接通,任榕稀感慨道:“中岳,你说你,怎么就病倒了,你这一病倒,我可就成孤军奋战了。”

    在芯片通信科技圈,梁中岳和任榕稀两人,是多年老友,也是多年战友。

    两人在芯片通信圈子中的多年友谊,也被人传为佳话。

    梁中岳哈哈一笑,咳嗽了一声,道:“你放心,我死不了。”

    任榕稀也笑道:“我可就等你病好了。”

    “你这事,我也托了不少人脉,想给你找一位好医生,不过我发现,上面对你的病也很重视,根本用不着我找人脉,上面就给你安排最好的医生团队了。”

    “你安心养病就行,什么都别多想。“

第412章 要命的飞机滞留

    等挂掉电话后,通信科技董事长任榕稀,不禁叹了口气。

    任榕稀也年龄很大了,满头都是银白色的头发,他同样是大半辈子,都奉献给了半导体行业和通信科技行业。

    他在电话里时,语气说的很轻松。

    但他知道,这胰头癌是很要命的病!

    如果手术做得好,那还能多活几年。如果做的不好,听说术后死亡率也是很高的。

    任榕稀叹了一声。

    “这几年,好不容易国内芯片产业才有了点起色,后面还得靠你来挑大梁呢。”

    “咱国产芯片产业道路,已经够艰难了,你可不能再出事了啊。”

    ……

    合协医院,特殊病房。

    挂掉电话后的梁中岳,让家人给他把床头摇了起来。

    变成坐躺的姿势。

    梁中岳:“把我的笔记本电脑拿过来。”

    “爸,您休息一会儿吧,别忙着工作了。”

    女儿眼角挂着晶莹,想劝说,可她也知道,每次都劝不动执拗的老爸。

    梁中岳道:“老任他们都还拼搏在一线呢,我这点小病算什么?”

    “我就是劳碌命,躺着不动,浑身都不对劲,还不如让我干点活,我还自在一点。”

    女儿没办法,只能把父亲的笔记本拿来。

    梁中岳比别人更了解自己拆身体。

    这胰头癌的疼痛很强,如果不是挂着点滴,他现在怕是都要疼的叫出声来了。

    现在药物进了体内,他感觉好了一点,便想着继续工作。

    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现在是能做什么做什么,发挥自己最后的,有限的力量,尽可能多的把自己脑海里的那些想法,都给总结出来。

    给后人,尽可能的留下一些东西吧!

    ……

    网络上,关于梁中岳的话题热度,发酵的愈发火热。

    在微博、视频网站、知乎等地,关于梁中岳的话题,都已经排到了榜首。

    “这位大佬是位真牛人!他当初要是选择去国外,待遇肯定更好。”

    “是啊,他这种水平的芯片大佬,在国外肯定是大奖拿到手软,高薪拿到手软。甚至是这次他得病,如果是在国外的话,国外有尖端医疗条件,也能得到更好的救治。”

    “国外的外科临床发展的更早,发展时间更长,医疗条件自然更好。尤其是尖端医疗领域是要比国内强很多的。要知道最权威的医学大奖,份量最重的医学类杂志期刊,可都是在国外的。”

    “希望,咱国内别辜负梁中岳大佬,能给他最好的救治吧。”

    “咱国家近现代化发展的晚,就是要梁大佬这样的人,才能迎头赶上啊!”

    ……

    合协医院,会议室。

    年近七十岁岁的许芹院士,坐在长条桌最前面。

    她旁边是合协医院的负责人,曹有田主任。再下首,则依次坐着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胰头癌专家、教授。

    而在会议室正面的墙壁上,有专门的阅片灯和阅片电子大屏。

    这种超清晰大屏,是目前最为先进的阅片仪器,最大的特点就是足够清晰。

    毕竟病人片子的任何一个小的阴影,都有可能被判断为病灶扩散,必须一平方毫米都不能有模糊。

    许芹带着众人,把病人的片子看了一遍又一遍,又分析了目前的病情状况。

    最终她对众人道:“病人这台手术,断胰、切胰部分的难度,不算大。”

    “关键,还是后半部分,吻合工作要做好,最重要的,是要预防胰瘘。”

    “想必,大家也都很清楚,上面把我们这些人集中起来的目的是什么吧。”

    “就是竭尽我们所能,尽量让病人能多活几年。”

    “这种胰头癌病人,术后生存期的最大影响因素,就是吻合工作做的是否好,是否在术后发生胰瘘、胆瘘。”

    众人纷纷点头。

    术后胰瘘、胆瘘的发生,是病人在术后几年内死亡的主因。

    做好和做差,病人生存期能差出5年以上。

    如何预防胰瘘、胆瘘,在医学界有着种类繁杂的七八种学派流派。

    这七八种学术流派更具体来讲,有20几种术式方法。

    但至今,所有的预防方法,效果都欠佳,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没有一种术式可以“赢者通吃”。

    如何选择吻合术式,如何根据病人病情,如何预防胰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成了这类型病人最需要斟酌讨论的部分。

    许芹看向众人。

    “病人的情况,大家也做到心中有数了,我想请大家畅所欲言,找出最适合病人个体情况,最能预防胰瘘胆瘘的治疗方案。”

    她话音落下,便有一名专家,开口道:

    “许院士,各位专家。”

    “我觉得,最能防止胰瘘的方式,还得是套入式端端胰空肠吻合,或者是胰管对空肠粘膜端侧吻合。”

    “这两种术式可以任选一种。”

    “优点是术中操作简单,不易出错,能避免术中意外,也不易发生胰瘘。”

    他话音落下没多久,长桌对面的专家就辩驳道:

    “我反而认为,这两种吻合术式不妥。这两种术式的共同点,都是会让胰腺残端暴露在肠腔内,这会更容易引起继发出血,以及引起胰管开口处痕狭窄,从而影响到胰腺外分泌功能,进而造成慢性胰腺炎。”

    “这些因素,会对病人的术后康复非常不利。”

    不少人微微点头,对这辩驳观点颇为同意。

    他们面对的是一例特殊病人,如何更长久的延长其术后生存期,是最主要的研究方向,所以更要精益求精。

    这种引起病人胰腺炎,从而更容易引发其他术后并发症的的治疗方案,直接被排除了。

    很快,又有专家提议道:“大家是否考虑过粘膜对粘膜胰空肠吻合?”

    “这种治疗方案,能很好的保持吻合口的通畅率,维持好胰腺的生理功能,也不会造成术后慢性胰腺炎。”

    很快又有专家又辩驳道:“依然不太合适,这种吻合术式,更适用胰腺质地较硬,纤维化,或是胰管扩张的患者,而我们这例病人,胰管较细,并不适用这种术式。”

    现场专家都是全国最顶尖的专家。

    对于各种现行的治疗方案、吻合术式,都研究的非常透彻。

    所以这一辩论开来,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会把一种治疗方案,说透说穿了。

    方案是否适合病人,很快就能讨论出结果来,效率极高。

    转眼间,众人就排除了十几种不合适的吻合术式。

    这时,一位重份量的,一直在思索没有开口的海市专家,突然开口道:

    “各位,病人的特点是,胰腺质地偏软,胰管细小。”

    “出于这点考虑,我认为,彭舒院士发明的捆绑式吻合技术,非常合适病人。”

    “彭舒院士的捆绑式吻合,主张的是将胰腺残端套入空肠内,这可以胰腺空肠缝合的缝针之间小间隙形成的突破口,能有效降低胰瘘的发生。”

    这话一说,大多数人,都心照不宣的点头。

    获得了很多人的赞同。

    捆绑式吻合技术,确实太适合眼前这例病人了,胰管细小,胰腺质软,又能有效防止胰瘘,每一个契合点,都简直是为这例病人量身定做似地。

    而且,发明这种捆绑式吻合法的彭舒院士,也极有份量!

    胰腺三大奠基人,分别是还在飞机上,正赶过来的邹斌院士。

    以及主持这场专家讨论会议的许芹院士。

    最后一位,就是这位彭舒院士了。

    只可惜,彭舒院士近段时间,正在国外做国际医学医疗交流,所以才没能回来。

    “许院士,我也认同用彭舒院士的捆绑式吻合方案。”

    众人纷纷发言:“这套治疗方案,确实适合这例病人。”

    合协医院的曹有田主任,眼睛一直盯着病案,此刻也微微点头。

    许芹院士考虑斟酌了片刻,又和她的团队,以及在场的几位份量最终的专家商讨了一会儿。

    最终,她也点点头。

    那位专家道:“既然选择用捆绑式吻合法,我建议,最好还是能让彭舒院士,回来亲自操刀这台手术的后半部分。”

    捆绑式吻合法,操作困难,但疗效极好。

    而且彭舒院士作为这种术式的发明者,对其理解也最为深刻,操刀效果最好。

    别人做的,都不如彭舒院士做得好。

    而且这例病人身份特殊,既然要给予其最好的医疗,那就把这方面最得力的专家,请回来操刀。

    众人最终达成共识,请彭舒院士回国。

    到时,由许芹院士做前半部分的断胰工作,彭舒院士做后半部分的捆绑式吻合工作。

    没多久,京都医学会的领导,就联系上了彭舒院士本人。

    此刻,远在国外的彭舒院士本人,正带队参加国际医疗交流会。

    接到电话后,也高度重视,让助理紧急协调工作,买回国的机票。

    随后,抵达国际机场,准备乘机回国。

    可这时,他的回国手续,突然出问题了。

    彭舒院士,被滞留在了机场。

    必须补办好手续,才能登机回国。

    国内。

    京都医学会领导,接到了上层领导打来的电话。

    说是彭舒院士被滞留在机场了,上面也在想各种办法,帮其解决手续问题,让彭舒院士尽快能回来。

    但同时,也要求医学会这边,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有可能彭舒院士会持续滞留在机场。

    许芹院士等专家,一听这话,只得准备第二套计划。

    由邹斌院士,来负责后半部分的捆绑式吻合工作。

    邹斌院士对捆绑式吻合术式也算比较了解,做的也不错,但对比起彭舒院士本人来,肯定是有所不如。

    但目前,也就只能如此了。

    ……

    江南省。

    赵培儒接到了邹斌院士团队助理,打过来的电话。

    “赵院长,飞机快降落江南机场了,请您做好准备。”

    赵培儒:“好,我已经在机场候着了。”

    这次梁中岳的事件,赵培儒当然也接到了通知。

    作为国内胰腺领域新晋的名医,赵培儒也被邀请前往京都合协医院,去参加联合会诊。

    正好,邹斌院士从东南地区出发,飞机途径江南省机场,要降落一次。

    两人正好能搭伴,乘坐同一架次的航班。

    上了飞机后,赵培儒的座位,就紧邻着邹斌院士。

    赵培儒刚一坐下,邹斌院士就带来个坏消息。

    “赵院长,这次手术,彭舒院士恐怕是回不来了。”

    赵培儒也眉头一皱。

    京都合协医院专家们讨论出的共识,也都同步给了他们。他俩上飞机前就得知,这台手术的后半部分吻合工作,准备让彭舒院士回国来做。

    邹斌院士道:“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回不来,上面安排是让我做吻合工作。”

    赵培儒微微点头。

    不过,他心里一动。

    他或许,也能帮上一点忙。

    而且说不定,就能趁此机会,把他【任务一】给完成了。

    “【任务一:展现出您在胰头癌领域改良技术的能力。】”

    赵培儒心里思索着……

    手术方案定为捆绑式吻合,那自己就得展现出,改良捆绑式吻合术式的能力。

    赵培儒在脑海里查看了一遍,当看到一种术式时,心里怦然一动。

    “这种术式,不正是将捆绑式吻合术式,做了更进一步的吻合么?”

    赵培儒查看了一遍后,果断选择学习。

    并将其提升到大师级水平。

    将其学习透彻后,赵培儒嘴角浮起一抹弧度。

    “这种改良,能更好的预防胰瘘,对这例特殊病人也更为合适。”

    其改良效果,比起彭舒院士亲自回来操刀,都要更好!

    ……

    与此同时,社会外界,也在持续关注着这件事。

    新闻媒体,也在持续的报道着。

    “拟定于为科学家梁中岳做手术的彭舒院士,突然被通知手续问题而滞留机场,无法回国。”

    网友们一看这新闻,顿时炸了!

    “怎么会突然滞留?”

    “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但现在最关键的是,彭舒院士如果不回来,芯片大佬梁中岳的手术咋办?”

    “这节骨眼上,突然不让回来,着急啊!”

    很多网友都跟着着急上火。

    此时,有些行业内的专业医生,在网络上站了出来,为大家科普为什么非要院士彭舒紧急回国来手术。

    “梁中岳大佬的这种手术,术后对生存期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胰瘘胆瘘并发症。而彭舒院士发明的捆绑式吻合术,最大的好处就是能预防胰瘘胆瘘。”

    “简单来说,彭舒院士能否回来操刀,决定着梁中岳院士能否多活五年!”

    在这种专业性的科普下,众网友愈发明白彭舒院士归国的重要性。

    ……

    终于,赵培儒和邹斌院士,抵达京都。

    随后乘坐专车,很快来到合协医院。

第413章 竟然还没玩没了了?

    邹斌院士和赵培儒一进会议室,众人的神色便是一喜。

    “邹院士来了!”

    “邹院士快请!”

    好多人甚至激动的站起身来。

    即便是同为胰腺三大奠基人,邹斌院士也是相对更受人尊重的那一位。

    再加上,彭舒院士很可能回不来了,现在可就全靠邹斌院士“善后”了,此刻邹斌院士终于到位,众人也都是舒了口气。

    许芹院士看到邹斌过来,心里也轻松了一点,高兴的笑着站起身来,握手道:“你可算来了。”

    赵培儒,则是先在人群中,找到了老熟人曹有田主任。

    “曹主任,帮我个忙。”

    曹有田连忙道:“赵院长请说。”

    “请你把贵医院,近两年来,所有涉及到用‘捆绑式胰肠吻合’的病人数据收集一下,重点收集是否有术后胰腺断面的破裂出血并发症,和胰瘘并发症的案例。”

    “还有,要是能联系到上面,把彭舒院士近几年亲手做的手术案例数据,也能收集起来,那就最好了。”

    曹有田主任神色郑重的点点头。

    他和邹斌院士一样,对赵培儒是非常看重的,既然涉及到马上要使用的方案技术,那就更不能怠慢了。

    他连忙出去安排去了。

    众人重新落座后。

    邹斌院士率先询问道:“现在情况怎么样了?彭舒还是回不来吗?”

    许芹点点头:“上面一直在和彭舒保持着联系,他那边的手续补办,恐怕还需要很久。”

    “病人这边等不了了,必须尽快安排手术了。”

    “我们商定的方案,还是胰头切除加捆绑式吻合,由你来负责捆绑吻合部分。“

    许芹简单几句话,就把现在的情况交代清楚。

    邹斌院士微微点头,和赵培儒对视一眼,露出询问之色。

    众人看到邹斌院士这个小动作时,心里不禁一惊。

    这动作虽小,但却意味着邹斌院士对赵培儒意见极为重视!甚至都到了下意识就会去询问赵培儒的地步。

    实际上,这是在做高龄患者项目时,邹斌院士形成的习惯。

    在那个项目时,赵培儒几乎是全程主导推动了项目进度,期间遇上任何难题,只要邹斌院士去询问赵培儒,总能得到满意的答复。

    同时,这也是邹斌院士对赵培儒深厚理论基础的一种认可。

    许芹院士也饶有兴致的看了眼赵培儒。

    她虽说没和赵培儒直接接触过,但也听到了最近的种种传闻。

    863项目负责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艾滋病禁忌打破者,高龄患者项目主导者。

    这一连串的成就,确实会让人对赵培儒高看一等。

    两位院士的目光焦点落在赵培儒身上,其他人,自然也全都看向赵培儒。

    在众人的注视中,赵培儒道:“我同意许院士的整体治疗方案。”

    “但,里面的部分方案,可以改一改。”

    他这话一说,众人全都露出些许惊奇之色。

    因为这整体方案,与其说是许芹院士提出来的,倒不如说是他们所有专家们,用了一上午的时间,排除了十几种方案后,最终共同商讨出来的。

    这么多全国最顶尖行业内专家商讨出的最终方案,即使不是完美,那也是目前能想到最好的。是得到在场的这数十人同意的,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的。

    结果赵培儒一来,就说要改一改?

    许芹院士道:“赵院长请说。”

    赵培儒:“彭舒院士发明的捆绑式胰肠吻合,最大的特点,就是将胰腺残端套入空肠内,消除缝针和缝针之间的细小间隙,来降低胰瘘的发生。但……”

    “但这种术式也不免顾此失彼,会导致胰腺断面会有胰液渗出。”

    “这些微小的胰液,最终会汇聚在胰腺断面附近,逐渐侵蚀胰腺断面,在空肠内被肠液激活,并沿着胰肠套入的间隙,向空肠断面方向侵蚀。“

    “这时候,彭院士捆绑术式的优点,反而成了其缺点。”

    “会间接导致胰腺断面附近小血管被侵蚀,造成破裂出血的现象,严重的,还会沿着残胰套入空肠的间隙流出,形成胰瘘。”

    众人听着,眉头都是紧紧拧起。

    赵培儒说的这些,就像是一步步的推理一样,听着很有道理。所阐述的道理,也都符合医学医理,以及消化道常识。

    但问题就在于,这一步步的凭空推断,太多!

    尤其是赵培儒所说的,微小胰液通过间隙渗出,沿着胰肠套间隙流出侵蚀,同时还得被肠液激活……

    这整个推演的过程中,巧合太多了,让人不禁怀疑,这些真的容易发生吗?

    每1000例这种病人,有几个会发生这种胰液渗透现象?

    而且,当初彭舒院士团队在开发这套治疗方案的时候,难道就没有考虑这点吗?

    坐在长条桌最前面的许芹院士,没有断然下结论,而是深深沉思着,思索着刚才赵培儒阐述的这段话。

    正这时,会议室的门突然开了,合协医院的负责人,曹有田主任走了进来。

    他手里,还捧着一堆资料。

    他先是将这堆资料,放在桌子上。

    随后,拿起最上面的两张汇总表格,放在阅片灯前面,通过放大功能,在巨大的墙面白色幕布上显示出来。

    赵培儒冲曹有田点点头,起身朝着会议室最前面的墙壁白色幕布走去。

    赵培儒在路过曹有田身边时,曹有田道:“彭舒院士亲自操刀的案例,也收集到了,数据在第二张表格上。”

    赵培儒点点头:“辛苦了,帮了我大忙了。”

    曹有田连忙笑道:“不,我们都是在为病人考虑嘛。”

    他在收集到这些资料后,一看汇总出来的数据表单,便知道赵培儒要做什么了。

    此刻,他也是心潮澎湃的看向赵培儒的身影。

    这位赵院长,又要用这些数据,来做惊人之举了!

    他暗暗环视了一圈房间里的这些全国顶尖团队、专家们……

    这么细微的数据,竟然这么多顶尖团队都没察觉出来。只有这位赵培儒心细如发,给挖掘了出来!

    这时,赵培儒站到白色墙壁幕布前,拿着红外指示器道:

    “各位请看,这是合协医院近两年来,所有使用捆绑式胰肠吻合案例的术后随访记录。”

    “这是胰腺断面破裂出血的发生率,这是形成胰瘘的发生率。”

    众人连忙凝神看去。

    他们在脑子里,将这些数据一一做对比。

    破裂出血的发生率,确实要更高。

    而更关键是,其胰瘘发生的平均时间,要比普通做胰头切除手术的病人,在时间上更晚一些,但胰瘘发生率却只有少量下降。

    众人的心里咯噔一下!

    这些结论,和赵培儒刚才的推断,完全吻合!

    这时,赵培儒把第二张表单投在白色墙壁幕布上。

    “大家看,这是彭舒院士亲自操刀的手术案例数据,同样有这个问题。”

    众人一看,心里不由一凛。

    确实如此。

    看来,这是术式的硬伤,即便是彭舒院士这位操刀高手,同样无法避免这胰液缓慢渗透、流出、腐蚀、肠液激活的问题。

    胰瘘发生时间更晚,说明彭舒院士将胰腺残端套入空肠的做法,确实有效。但也恰恰证明了,赵培儒所说的胰液缓慢渗透流出侵蚀,是真真切切的发生了!

    这两个实打实的数据,足以坐实刚才赵培儒的所有推断了。

    众人都有些惊奇、佩服的看向赵培儒。

    这么细微的术后随访数据,如果不是专门统计起来对比,谁会专门去研究?

    这个赵培儒,心好细啊!

    是个专门做医疗科研类型的人才!

    一名重份量的专家皱眉道:“这么说来,连彭舒院士的术式,都不适合了?”

    众人眉头也都是一皱。

    要是彭舒院士这种吻合术式都被排除,那还能用什么?

    矮个子里面拔将军,相比起来,其他吻合术式效果更差,最终,也还得选择这种术式。

    邹斌院士则看向赵培儒。

    以他对赵培儒的了解,既然能提出这些问题,那多半,赵培儒心里,已经有了解决办法。

    许芹院士在听到这段分析后,也一直在紧蹙着眉头。可当她不经意间看到邹斌院士的神色时,心里一动。顺着邹斌院士的目光,许芹再次看到了赵培儒的身影。

    邹斌院士就如此相信赵培儒?

    这位赵培儒身上到底有什么特质,能把邹斌院士给折服的如此彻底?

    这时,赵培儒道:

    “我们可以在捆绑式胰肠吻合基础上,再次进行几种改良。”

    “将其容易发出胰液渗漏、流出、腐蚀、肠液激活现象,给遏制住。”

    这话一说,全场皆惊!

    要改良彭舒院士的术式?

    众人面面相觑。

    一名院士及其背后庞大、专业的团队呕心沥血,不断钻研,多次迭代,最终推出来的治疗术式,是非常成熟的,甚至可以说,已经穷尽了所有可改进的方式。

    那么庞大的、顶尖的团队都无法再次改进术式,你想出了什么改进的办法?

    众人都睁大眼睛,看向赵培儒。

    许芹院士也问道:“赵院长有什么想法?”

    赵培儒道:“我初步设想,是用以下几个办法来改良。”

    “第一个,是胰腺断面采用鱼口状,保留较长的胰管,这样胰管断端流出的少量胰液,距离胰腺断面相对较远,不易腐蚀。“

    “第二个,用胰管内支撑管,将大部分胰液流到远端空腔,避免靠近胰腺断面激活。”

    “第三个,缝扎脾静脉在内的胰腺断面血管,使胰腺处于乏供血状态,可使胰液分泌减少,同时也能预防渗漏胰液侵蚀胰腺血管,造成出血的危险。”

    “第四个,针对胰腺断面的细小渗漏现象,应该用电刀的电喷模式,将难以发现的胰腺断面细小血管进行电凝闭塞,将断面胰腺组织凝固,使断面表面无胰液渗出。”

    赵培儒洋洋洒洒,一口气说了四条举措。

    众人在听第一条时,不住的点头。

    一个鱼口状的处理,加上保留较长胰管的方式,看似只是简单的改变,但应该是很有用的。

    以他们这些最顶尖、经验最丰富的的眼光,能判断的出来,应该是很务实的改良方法。

    他们对赵培儒也透出赞赏之色。

    这位,还真想出了很好的改良办法。

    只有观察极其细致入微,且从细节上考量的人,才能根据病人胰腺的特点,想出这种改进办法。

    等听到第二个时,众人便不由得有些吃惊了。

    接连两个办法,都是非常务实而好用。这赵培儒能接连想到两个,属实不易。

    等听到第三个、第四个……

    众人嘴巴都长大了,合不拢了!

    您怎么说起来,还没完了?

    能想出一个改良,就实属不易了。您接连一口气,竟然说出四个?

    而且听起来,这四个措施还都是有效措施,且都是大刀阔斧的改动!

    听到后面,许芹院士已经翻开本子,在上面边写边画了。

    因为她发现,随着赵培儒阐述的思路越来越多,她脑海里迸发出的想法和念头也越多,好记心不如烂笔头,先把心里的林林总总写下来,再进行分析。

    会议室中的众人,也几乎全都如此,一个个都是边听,边记,脑子里边分析。

    合协医院的曹有田主任,看着眼前这一幕,耳中听着赵培儒洋洋洒洒的阐述,也是被惊的头皮发麻!

    赵培儒竟然真的把彭舒院士的术式,进行了四个步骤改良!

    这太牛逼了!

    没看房间里,已经没有一个专家说话了吗?

    邹斌院士,同样听的眼睛发光发亮!

    他脑海里,也如翻江倒海一般!

    “这四步改良……初步推演下来,全是极为有效的改进方法。”

    “彭舒的术式,竟然还有这么多可改进的地方。”

    他看向赵培儒的目光中,充满了惊叹和赞美、敬重!

    他之前,只是欣赏赵培儒,但这次,多了几分浓浓的敬重!

    彭舒的那个术式,实话说,他也同样琢磨过很多遍。

    也同样,没能找出更进一步改良的办法。

    现在回过头去看,自己还是不如赵培儒揣摩的那般细致,观察的那般细微透彻!

    等赵培儒说完之后的十分钟内,房间里都是静悄悄的。

    每个人,都在眼前的本子上、纸张上,不停的写画。

第414章 万众瞩目

    在场的人,都是全国最顶尖的胰头领域医生,每个人都在分析、推演赵培儒说的这四个点。

    分析其是否能起到作用,是否符合医学医理,是否符合解剖学,是否对手术有操作难度的增加,是否符合血运走势,是否会造成其他的副作用、并发症……

    足足二十分钟的安静过后,房间里才逐渐有了声音。

    “咕咚!”

    先是有人,情不自禁的吞咽了口口水。

    旋即,用惊疑不定的眼神,看向赵培儒。

    他心里,太震骇了!

    这四个改良措施推演下来,竟然全无漏洞!而且全都通过了解剖学、医学医理、血运走势等推演。

    他看向身旁坐着的一位重份量的专家:“秦教授,你推演的怎么样了,这几步改良措施,你认为有漏洞吗?有可行性吗?”

    那位秦教授眼睛离不开桌子上的摊开的纸张,低声道:

    “我没发现有漏洞,只发现,这几步改进之法,都非常有效。而且,不会对原本的手术操作,增添多少操作难度。”

    “这几步……全都堪称神来之笔啊!”

    越来越多的专家,纷纷推演完毕,一个接一个的抬起头来。

    每个人看赵培儒的目光,都不同了。

    惊疑中,带着几分震骇和惊喜!

    这位赵培儒,怎么这么优秀?想出的四步改进,竟然全部都有效,这太恐怖了!

    这时,邹斌院士和许芹院士,也几乎是同时抬起头来。

    两人对视一眼。作为多年的老友和合作人,两人一个眼神,便明白了对方心里所想。

    “这四步改进,让整个术式三分之一被改变,这种改变推演下来,比原吻合术式更为优秀,对胰瘘的预防和胰液渗漏腐蚀,都要更好。”

    许芹院士道:“邹院士,依我看,这种改良,完全可以应用到这例病人手术中。”

    邹斌院士也点头,心里则是惊喜不已。

    他这次来京都联合会诊,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

    不仅见到了彭舒院士术式的改进之法!

    更是发现了赵培儒身上更多的优点!

    从赵培儒身上,他看到了更多难能可贵的优点。

    头脑中知识面广阔而深厚,视野格局大,思路灵活而不拘一格,观察细致入微,构思思路精巧,操作精致而巧妙……

    邹斌院士看着赵培儒的身影,隐约间看到了一位,比自己,比许芹院士,比彭舒院士,将来能在胰腺领域走得更高/更远的医生!

    这是一座行走的宝藏啊!

    ……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

    许芹院士看向邹斌院士,道:“赵院长提出的这些改良,非常有可行性,问题是……由谁来操刀后半部分?”

    原本定下后半部分的主刀,是邹斌院士。

    现在,多了一个人选。

    邹斌院士的操刀技术更好。

    而赵培儒作为这四种改良方法的开创者,对技术理解更深,术中临时应对,也应该会更好。

    到底选谁,在许芹院士心里徘徊不定。

    邹斌面带笑容,斩钉截铁道:“这不用问,赵培儒院长操刀更合适,他的操作,比我还要精细。”

    上次他和赵培儒合作“高龄患者”项目后,就对赵培儒的操刀技术印象深刻!

    那种对待手术无比认真、郑重、能细致入微的把一台手术做出精致感,完美感,甚至如同艺术品质感的态度,是他平生仅见!

    那种手术状态,他这一辈子,也就只在赵培儒一个人身上见过。

    甚至在那次手术结束,回去西京医院后,邹斌院士还经常反复回味那台手术,越是回味,越是想念。

    他无数次的,想要再看一次赵培儒的手术现场,再品位一下那种高品质的手术质感。

    众人却不知道邹斌院士的心中所想。

    在他们心里,邹斌院士就是胰腺领域的顶尖大拿,操刀技术数一数二。

    竟然甘愿把位置,让给赵培儒?

    邹斌院士一看众人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他笑道:“你们是没见过,赵培儒院长在手术现场,那认真严谨的态度。”

    “本来,这段项目视频,还没到公开阶段,是不能对外的。”

    他对许芹院士道:“但这次破例,给你看看。”

    邹斌院士点开手机,上面是一段手机录制的手术视频。这是他学生,用手机录制的现场视频。

    虽然手机不如专业设备录制的清晰,但也能看到手术台上,那没有一点废操作的高效场景了。

    许芹院士一看,吃惊的看了看赵培儒,惊喜不已!

    视频上的操作动作,非常成熟老道,虽然在某些处理上不如邹斌院士,但在细节和完美度上,却远远超过邹斌院士!

    那次的手术操作,毕竟只是“大师级”的水平,在某些处理方式上,肯定还是不如“国医级”的水平更优秀。而邹斌院士、许芹院士这些人,可都是国医级的人物。

    但那次手术中,赵培儒依靠着“金色预演卡”的无数次试错和对操作的磨炼,会自然产生一种精致艺术品般的质感。

    许芹院士开玩笑埋怨邹斌院士道:“有这么牛的技术,这么高水准的人才,你怎么不早点介绍给我?我也想和他多交流探讨。”

    她是真的升起敬佩、惜才、学习之心了。

    在三大奠基人中,她自认为自己的操作水准,是相对较差的,正是需要赵培儒这种操作细节分寸拿捏极为精准的人,来指点指点自己。

    她此刻,是真想好好请教请教赵培儒了。

    众人看不到手机屏幕,只能听到两位院士的对话,心里痒的不行。

    尤其是听到两位院士那毫不吝啬的大加夸奖,更是好奇。

    到底是怎样的操作技术,竟然能让邹斌院士甘拜下风,还让许芹院士想要学习、请教。到底是什么样的手术现场,竟然做出质感?

    但他们也知道,那段手术视频还处在保密状态,项目也还没有解封。

    也就只有许芹院士这种地位崇高,身份特殊的人,才有资格破例观看。他们想看,只能等待项目公开的时候了。

    ……

    接下来,许芹院士团队、邹斌院士团队、和独身而来的赵培儒,来到合协医院的手术模拟中心。

    进到手术模拟仓中,曹有田主任让同事输入病人梁中岳的所有数据后,模拟手术台上,生成了一个虚拟的人体光影模型。

    这例光影模型,实时反映出了梁中岳身体的所有脏器病变情况。

    许芹、邹斌、赵培儒三位,进入模拟仓中,两院士的团队成员,则在外面观摩。

    这种模拟手术,不仅能让术者演练手术技术,验证手术成功率。

    同时,也能让术者对患者身体结构、脏器、组织、重要管道的分布情况更了解,这会更有利于他们在实例手术中的发挥。

    手术模拟结束后。

    手术舱中,又继续模拟出,病人在术后的恢复情况。

    甚至是开启了时间倍速,模拟术后病人身体的胰液渗漏情况。

    这也就是合协医院,作为全国最顶尖医院,才拥有的珍贵的手术模拟仓高科技设备。这样的设备,全国仅有两台。京都的合协医院有一台,另外一台在海市的医疗科研所。

    赵培儒看着这模拟仓,真想搬回自己江南省的科研中心总部去。

    但他也明白,这套模拟仓还得搭配国家银河计算机的算力,才能发挥出今天这样的效果来。并不具备大规模使用和量产的可能性。

    如果不是病人身份特殊,而获得了特别授权,那今天他们也只能做手术模拟,而不能进行术后恢复情况模拟,这一部分是极其需要超级计算机算力的,得和上面专门申请。

    终于,所有模拟,全部结束。

    许芹院士对赵培儒的思路和操作,也越来越满意!

    这四步改良法,不仅都行之有效,而且对术后长远的康复也非常有效。

    病人果然没有发生胰液渗漏、肠液激活、远端流出和腐蚀侵蚀现象。

    最终两位院士拍板,治疗方案,就用这套改良捆绑式胰肠吻合!

    手术的后半部分,也由赵培儒来主刀,由邹斌院士和傅程两人,来做他的助手。

    ……

    手术模拟中心外面。

    众专家在这里等待。

    “不知道手术模拟的怎么样了。”

    另一名专家道:“我倒是对赵院长的那四步改良法,丝毫不担心。”

    不少人都纷纷点头。

    “确实,有那四步改良法,胰液渗漏现象和侵蚀腐蚀问题,即便不被杜绝,应该也会微乎其微,对健康影响极小。”

    “总之,梁中岳的这台手术,问题是不大了。”

    有两位院士坐镇,再加上赵培儒在彭舒院士基础上改良的吻合法,众专家很有信心。

    显然,赵培儒已经用他的思路,征服了不少人。

    “我现在唯一好奇的,是赵院长的操作,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竟然能得到两位院士的高度赞扬。“

    “是啊,我也好奇。连邹斌院士都再三夸奖的操刀技术,到底是怎样的!”

    众人心里都好奇不已。

    只有等观摩实例手术时,才能看到了。

    ……

    临到手术时间。

    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妇人,满头短银发,带着眼镜,被家属推着来到合协医院,和病床上躺着的梁中岳见面。

    老妇人是梁中岳的妻子,其身份是一名天体物理学院士,只是身体出了问题,如今已半身不遂,下半身无法动弹。

    妻子来到梁中岳的病床前。

    女儿连忙把父亲的床头摇起来,然后把母亲的轮椅,推到梁中岳的面前。

    这对平日里都很少能见一面的夫妻,今天终于见面。

    结发妻子端详了梁中岳半晌,一句话都没说。

    最终,开玩笑道:“咱俩在医院见面的次数,比在家里都多。”

    梁中岳也笑道:“还真是。”

    对他们来说,儿女都不小了,都有自己的家庭和事业要去照顾。

    自己这老两口,与其待在家里无所事事,还不如呆在科研所里……或者是呆在医院里。

    正说着,几名芯片科研界的同僚,来探望梁中岳。

    “梁老,你得好好养病,养好身体啊。”

    “这次病好出院后,可不能那么拼命了。”

    “你这病,我问过了,说问题不大,尤其是请了咱国内最顶尖的胰腺专家来,肯定没问题的,你放松心情,别多想。”

    梁中岳笑道:“我心情好着呢,医院里什么都好,把我养的白白胖胖的,我就是……怕耽误了大家的进度。别因为我这一个环节,拖了大家的后腿。“

    说着,他让女儿,把他的笔记本电脑抱过来。

    “这是我这几天写的,你们带回去。“

    同事一怔,瞬间明白了梁中岳的想法。

    这有交代后事的意思了。

    他看了看笔记本中的内容,更是印证了心中的猜想。

    上面所记载的,全是梁中岳对于近期工作的总结和交接,以及梁中岳脑海中的一些构思。

    可以说,这台笔记本,梁中岳是当做送给科研所的遗产来对待的。

    他是做好了最坏的思想准备的。

    ……

    越是临近手术,越来越多的各层次人士,都来到了合协医院。

    多个上面部门的官方领导,也都莅临合协医院。合协医院的院领导连忙出面接待。

    与此同时。

    远在大洋彼岸的彭舒院士,滞留在机场的他,也是时时刻刻在担心着国内的情况。

    他因为不能回来,心里本就有些着急和愧疚。

    在机场的椅子上,彭舒拨通国内的电话。

    “梁中岳的病情怎么样了?邹院士许院士他们,都到位了吧?我这边要是实在赶不回去的话,还请邹斌院士代我行吻合术……”

    “什么?”

    彭舒听着那边的情况,突然怔了一下。

    “都快要开始手术了?”

    彭舒旁边的几名随行的学生弟子,听到这话,也都惊了一下。

    这么快就要手术了?

    即便是不等彭舒院士回去,也得用更多的时间来讨论、细化治疗方案吧?

    怎么会这么快就要手术了,难道是病人病情再次恶化了?出现什么紧急状况了?

    只听电话那头道:“彭院士还请放心。”

    “我听专家们说,这次要用一种新的吻合技术,并且已经得到了邹斌院士和许芹院士两位的认可。”

    彭舒一愣。

    新吻合技术?

    不是用自己的捆绑式胰肠吻合法?

第415章 一点差错,便是永久性创伤

    滞留在机场的彭舒院士想不通,即便是自己回不去,可换邹斌院士用捆绑式胰肠吻合法,也能行得通吧?也没问题吧?

    怎么会直接更换其他新技术呢?

    要知道,新技术就意味着不确定性。

    在梁中岳这么重要的特殊人物身上,竟然要用不确定性的新技术?

    “是什么新技术?”

    彭舒院士下意识的开口询问。

    他脑海中只想着,自己能帮忙出谋划策,看看这种新技术,到底是否过关。

    可一问出口,他就后悔了。

    这种重要的事情,不能在电话里说。

    尤其是现在这个特殊时候。

    果然,那头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那头笑道:“彭院士,具体的手术技术细节,等您回来就知道了。电话里解释起来不方便。”

    “对对对。”彭舒点点头。

    他道:“等手术结束后,记得和我说一声。”

    等挂掉电话,彭舒院士和他的几个学生弟子们,对视一眼。

    “刚才电话里说,会用一种新的吻合术式。”

    “而且主刀人,还不是邹斌院士,而是另有其人。”

    彭舒院士到现在,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听到的。

    他的学生弟子们,也都是面面相觑。

    这国内,到底是怎么考虑的?

    这么好的捆绑式胰肠吻合技术不用,而要用其他技术?

    还这么着急就要直接手术?

    众人总感觉,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事情发生了。

    ……

    合协医院,手术室内。

    所有人,已经严正以待。

    手术台旁,负责做前半部分胰头断胰术的许芹院士团队,已经全副武装好。

    负责后半部分手术的赵培儒、邹斌院士、傅程等人,也已经准备就绪。

    观摩室中,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专家们,也目光严肃的看向下方。

    这台手术,不仅病人身份特殊,事关重大,外面不知有多少领导在盯着这里。

    同时,也关乎着改良彭舒院士吻合术式的改良法是否成功。

    另外,众人还有浓烈的好奇心……他们都想知道,到底是怎样的奇妙操作,能惹得邹、许两位院士如此大的反应。

    手术台旁,全麻的病人,也已调好体位。

    所有人深吸口气,无数目光,最终汇聚到许芹院士的身上。

    许芹院士目录镇定,道:“开始手术。”

    在这一刻,旁边站着的赵培儒,在心里默念一句:

    “使用金色预演卡。”

    即便只剩最后一张金色预演卡了,赵培儒在这台手术中,也是必须要用的。

    一是,这台手术中,有许芹、邹斌两大院士,以及其背后的强大团队。到了虚拟手术空间里,赵培儒可以从两支顶尖团队身上,学到不少好东西,这可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再一个是,这台手术事关重大,无数领导和专家盯着,甚至国外都有人在盯着这里,必须得做到尽善尽美。

    还有,众人所期待的所谓高超技术,精致质感,实际上都是金色预演卡所带来的附属效果。如果自己不用金色预演卡,只用“大师级水平卡”,势必会露馅。

    等将来,他能随便用“国医级”水平卡之时,有着“国医级”水准的支撑时,就不怕露馅了。

    随着赵培儒念头一动,眼前的一切,全部被复制隐射到他的脑海里,形成一间虚拟手术室。

    在虚拟空间中,赵培儒如同之前一样,一次次的试错,将这台手术做到尽善尽美。

    到后来,这位梁中岳病人的断胰面,甚至能做到丝毫胰液都不会往出渗漏的地步。

    至此,这台手术已经完全没问题了。

    随后,赵培儒又在虚拟空间中,向两位院士学习技术,他主动承担起第一部分的胰头断胰部分,并且还让许芹院士做他的助手。

    几十遍手术下来,赵培儒尝试了各种术式,运用了各种技巧,还和这些顶尖团队的每个人都搭档了一遍。把每个人身上的优点,都学了一遍。

    收获,极其丰富!

    最终,把所有好处都榨干,心满意足的赵培儒,这才退出金色预演卡的虚拟空间。

    回到现实后,时间流速也恢复正常。

    许芹院士团队开始手术。

    赵培儒看着许芹院士的手术过程,心里默默想着,待会到了结扎脾动脉时,得提醒她一句。

    在虚拟空间中,许芹院士每次到了这一步时,总是做的不够好。

    在无数次的重复试错中,赵培儒已经和许芹院士共同把这一步,重新设计完善好了。

    只是现实中的许芹院士,还不知道这一点,她依然在一步步的,重新迈向那错误的一步。

    ……

    手术室外面。

    梁中岳的女儿、妻子,默默无言的坐着。

    等待着最终的手术结果。

    身后,好几拨的各部门领导,都过来安抚。

    妻子都礼貌客气的回应。

    科研所的单位领导,也有些心焦,不停的来回踱步。里面的梁中岳,不仅是他所里的同事、顶梁柱!也同样是他的多年老友,他实在不希望梁中岳出事。

    所有人的目光,都时不时的,看向手术室那毛玻璃的门。

    ……

    手术室内。

    手术有条不紊的推进着。

    许芹院士团队按照模拟手术时的步骤,在切线左端胰腺的上下缘,各缝一针,随后用心耳钳沿着肠系膜上静脉,从胰腺下缘穿至胰腺上缘,用电刀逐步切断胰腺,从左侧呈契形离断胰腺。

    到切胰管时,许芹院士故意多保留了五毫米的胰管长度。

    这是为赵培儒后半部分的吻合工作做准备,是赵培儒改良法中的一部分。

    终于,到了结扎脾动脉的步骤。

    许芹院士正要继续,赵培儒瞅了个空当,出声道:

    “许院士,这里你先别直接结扎,而是先在垂直于胰腺纵轴,沿胰腺下沿间隔1厘米,缝合结扎胰下动脉,然后再用7号线,结扎脾动脉。”

    许芹院士听了,手中稍稍一顿。

    她这一停,她的团队也都跟着全停下。

    邹斌院士、傅程等团队成员,也全都看向赵培儒。

    上面观摩室中,全国各地的名医,也都疑惑的看向赵培儒。

    众人都不明白,赵培儒突然做出这点改变,是为什么。

    赵培儒淡淡笑着,也不多解释。

    他在虚拟空间中,已经和许芹院士这样搭配了无数遍,知道以许芹院士是不会多问的。

    果然,许芹院士只稍稍一想后,手便是一动。

    “行。”

    她心里也快速过了一遍赵培儒所说的操作。

    多出的这一步操作,只会耽误一分钟时间,但确实能让这台手术,做的更稳定,更安全。

    面对这例特殊的病人,多做这一步“安全性操作”,也未尝不可。

    很快,许芹院士便在距离脾动脉和腹腔干汇合点左侧1厘米的地方,用7号线结扎脾动脉。

    将这一操作完成后,许芹院士忽然目光一凝!

    这一瞬间,她的瞳孔,忽然缩至如针尖般!

    心脏也后怕的,砰砰砰快速猛跳动了几下!

    这脾动脉壁,好脆薄啊!

    脆薄到如同一张金箔!

    如果刚才她按照原计划,直接结扎脾动脉的话……

    那这脆薄点,十有八九会崩破、碎裂!

    到那时,一旦造成脾动脉大出血,少不得又得进行出血点的紧急结扎和抢救。而随之而来的,说不定还会引发其他不可设想的重大问题。

    实际上,在赵培儒之前的虚拟空间中,正是因为这一点差错,让整个团队都忙着抢救了半个小时,同时还对病人留下了一些永久性的创伤。

    许芹心有余悸,感激的看了赵培儒一眼。

    她深知,若不是赵培儒的提醒,刚才她差点就酿成大祸了。这个意外的突发,换在平常的手术中或许不算什么,大抢救就是了,也能应付的下来,病人也不会丧命。

    可,对这例特殊病人来说,尽可能的保留其体内正常组织,减少对其的重创,才是核心目的,这多一次抢救,就会让病人术后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到其术后生存期。

    旁边默默看着的邹斌院士等人,以及上面观摩的全国各地名医,也通过放大的术野显示屏,注意到了脆弱如金箔的脾动脉壁。

    “赵院长观察的,好细致!”

    “我刚才也完全没注意到,许芹院士她们也都没注意到。”

    刚才那术野,明明就暴露在所有人的眼皮子地下,却根本没人看到。或者说,没人把那处薄弱点当回事。

    作为顶尖专家的他们,平日里见惯太多危重复杂的病人了,有时候,一些轻微的状况,在他们眼里便“不算什么了”,有点不当一回事了。

    因为还有更多危重的地方,需要他们去费脑子,去考虑,去思考。

    这些危害程度相对较低的,便被他们下意识的略过去了。

    有时候大脑下意识的略过去,他们都没意识到。

    就像是一个人出门,随手关上房门,可等下楼后,想不起来自己到底关好门没。

    这种“不重要”的事儿,就只是一次下意识的略过去的动作。

    但这例病人身份很特殊。

    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出差错。

    众人心有余悸的看了眼赵培儒,目光中闪过佩服之色。

    全场之中,只有赵培儒最为理智,观察的最是细心如发。

    这就是邹斌院士所说的,赵培儒那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么?

    他们还没见识到赵培儒的实际操作,但却已经见识到赵培儒在精细程度上的拿捏了。

    此刻,众人已经有些理解,邹斌院士所说的细致精致的大概意思了。

    这一步操作之后,前半部分的断胰工作,宣告结束。

    众人默契的进行交接。

    许芹团队退下。

    赵培儒、邹斌、傅程三人,站上手术台C位。

    观摩室中的众人,只感觉心脏都提了起来。

    终于要能见识到赵培儒的实际操作了,总算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了。

    众人的注视下,赵培儒继续拿起七号线,在距离胰腺断面一厘米的上下缘靠近胰管的部分,各缝合一针,先减少断面处的血供。

    与此同时,邹斌院士和傅程两人,操作着电刀,对断面进行电凝凝固,并依照赵培儒改良法中所提到的,保留一厘米厚的凝固状断面。使断面失去分泌功能。

    随后,按照彭舒院士的捆绑式胰肠吻合的大方向,进行空肠断端的准备,末动脉处离断并翻起空肠,破坏粘膜使其失去分泌功能,迅速套入胰腺断端。

    使胰腺断端套入空肠内至少三厘米后,用3号丝线,将空肠断端缝在胰腺的上下缘,将其固定。

    最终,进行捆绑和注水试验。

    这最后的两步,完全是按照彭舒院士的步骤思路走下来。

    整套流程做完,观摩众人的嘴巴,都已经能大的吞下一颗鹅蛋了。

    “我终于明白,什么叫精致感了……”

    好几个人低声喃喃,语气惊讶。

    “他都不用思考的吗?竟然每一步操作都是无缝衔接,就像是早就排演好了无数遍似地,一点差错和犹豫都没有。”

    “动作极其丝滑。”

    “一台手术,竟然真的做出了如同对待艺术品般的精美、精致、完美无缺!”

    行云流水的动作,丝滑流畅的衔接,浑然天成的针口,巧夺天工般的嵌套,干脆利落的下刀……

    整个过程,都透露着一种赏心悦目!

    明明是一台严谨的手术,却具有了极高的观赏性!把这群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专家们,看的如痴如醉。

    这肯定是事先准备的极其充分,在虚拟模拟设备上,对病人的身体构造摸的极其透彻,随后将这台手术,在脑海中模拟演练过无数遍,才达到现在的效果。

    许芹院士团队,也是从头欣赏到结尾。

    旁边的邹斌院士,也同样过足了瘾。

    这值得回味反复咀嚼的手术现场,终于再次让他见识了一遍。

    手术过程中,他再次感受到了自己拖累赵培儒后腿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痛苦。但能见识到赵培儒那精妙的细节拿捏,自己也能有所收获,这种感觉让他快乐。

    痛苦并快乐着。

    一台手术结束,让众人对赵培儒的观感,完全不同了。

    许芹院士吩咐团队成员,做好病人术后的围手术期治疗护理,以及康复数据观察工作。

    其他人,则随着赵培儒、邹斌院士等人,来到手术室外面。

第416章 顶梁支柱不会倒

    “怎么样了?”

    外面的众人,一直揪着心。

    一看到医生团队出来,无数人的目光,唰的一下汇聚过来。很多人的目光,直接看向邹斌院士。

    邹斌院士笑道:“手术很成功,大家请放心。”

    一直紧绷着神经的家属,顿时流露出欣喜欣慰的神色,眼角有泪珠不自觉的滑落下来。

    手术期间的她们,脑子里一片空白。

    此刻听到好消息,才突然感觉到害怕,才突然想到,万一失去了里面的亲人,会有多难受、多后悔。

    科研所的领导,也长长的舒了口气。

    上来紧紧的握了握邹斌院士的手。

    “邹院士,辛苦了!各位医务人员,辛苦你们了!”

    邹斌院士笑着握握手,道:“我可不敢称辛苦,这台手术的主刀,是赵培儒院长和许芹院士他们,他们才是主力军。”

    科研所领导冲着赵培儒点点头,也上来和赵培儒握握手。

    感谢完医生团队后,科研所领导拿起手机来,给同僚们发信息,报喜。

    那边科研所的一众同事们,还都在担心着梁中岳的病情。

    一听到手术成功的消息,也都无比振奋。

    上级各部门官方领导也都过来,挨个和赵培儒、邹斌院士等人握手。

    每个人都向医疗工作者们致谢。

    ……

    此刻,依然滞留在国外机场的彭舒院士,手机突然响了。

    他和几个学生弟子,一看到是从国内打来的电话,立即接起来。

    “梁中岳的手术,怎么样了?”

    彭舒一边询问电话那头,一边扫了眼手机上的时间。

    距离上一通电话,说要手术开始时,是过去了三小时二十分钟。

    比他预计的手术时间,要短半个小时左右。

    他的心里咯噔了一下,该不会是手术出问题了吧?

    几个学生弟子,也明显意识到了这点,脸色也都是一变。

    就听国内那头声音愉悦道:“没出问题,我是向您报喜的,手术很顺利!新吻合技术也很成功,邹斌院士特意让我给您带话,说让您别着急了。“

    彭舒听到这消息,顿时心里松了口气。

    手术成功就好。别因为自己,而耽搁了国内的大事。

    把国家贵重人才救回来就好了。

    只是……

    彭舒院士心里隐隐有些担忧。没用他的捆绑术式,那胰瘘胰液渗漏问题,岂不是更糟糕?

    彭舒院士直接问道:“手术结果如何,病人的胰液渗漏状况如何?”

    那边道:“您请稍等,我把病人术后数据,给您发一份过去。”

    手术技术是需要保密的,因为要防止电话被人窃听,防止技术泄露。

    但这术后数据,只是一些干巴巴的数据罢了,即便泄露了也无所谓,是可以放心的传送过来的。

    甚至,还有人专门拿数据造假,弄出一份看似华丽的数据来。让别人去分析。

    片刻后,彭舒院士看着手机上的数据。

    目瞪口呆

    他身后,几名学生弟子,也都呆了。

    这数据……比他们捆绑胰肠吻合术,还要优秀很多!难道这种技术,比他们彭老师的术式还要优秀?

    难怪,国内不采用捆绑式胰肠吻合。

    “这到底是什么新技术?”

    彭舒院士此刻,反而越想回国了。

    他急切的,想要去看看,国内到底用了什么新吻合技术。

    ……

    梁中岳的手术成功后,合协医院在第一时间,公布了手术成功的消息,以回应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

    随后,各种官方的、非官方的新闻,也跟着大肆报道起来。

    一时间,铺天盖地的新闻,席卷全国网民的手机。

    一夜之间,几乎全国都知道了,芯片大佬梁中岳,手术治疗胰头癌成功了!

    全社会,都为之一振!

    ……

    乔一博是一名视频UP主。

    他通常做的视频,是手机横向评测对比。

    他最火的几个视频,都是国产芯片和国外芯片的对比。

    他这几天,专门搜集了无数关于国内芯片大佬梁中岳的资料,正想着出一期,专门介绍这位芯片大佬的视频。

    正这时,他看到了梁中岳手术成功的新闻。

    激动的,差点从椅子上跳下来!

    “太好了,太好了!”梁中岳不停的挥舞着拳头,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相关行业的从业者,他越是对梁中岳这位芯片大佬了解的越多,便越是佩服这位国产芯片的带头人。

    这样的大佬,是国家最稀缺的人才,万千不能损失掉。

    乔一博的眼眸里有几分狂热:“我一定要出一期热门视频,专门用来介绍你的成就,让所有人,都能认识到你在幕后默默做的那些贡献!”

    ……

    海市,摩天商业大楼的88层,一处明亮而宽大的落地窗前。

    一袭白色中山装的白艺鸣,看到手机上梁中岳手术成功的新闻,不禁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他是个巨商,也是个电子科技领域的投资人。

    别的投资商都说,投资无国界。

    要投,就投国外最优质的电子科技项目和产业链。

    但他,就是想在赚到钱的同时,能顺带助力一把科技强国梦,能让这条产业链,惠及更多祖国同胞。

    而这个念头的底气,也不是凭空来的,而是梁中岳这位芯片大佬带给他的。

    自从传出梁中岳生命的消息后,他心里一直些忐忑。

    如果失去这位,那国内芯片产业还能否继续保持蒸蒸日上?一切都要打个问号。

    而现在,随着梁中岳的手术成功,一切又能回归正轨!

    ……

    华中理工大学,一间男生宿舍。

    小翟是个普通的大学生,他把玩着刚买到手的手机。

    “这块国产芯,对比国外的很多手机芯片,性能能打,耗电续航还更好。”

    他买这台手机时,在网上对比了很多很多。

    国产芯片,无疑更有性价比。

    唯一可惜的是,国内芯片产业顶梁支柱,梁中岳给病倒了,也不知道,以后这国产芯片,是否还能继续给力了。

    一旦国产芯片倒下,国外的芯片势必会涨价,而且还会开始挤牙膏,不思进取,摆烂。

    这时,他刷到一条新闻,顿时眼前一亮。

    “芯片大佬治疗成功了?不错呀!看来以后,咱国产芯片还是继续能打的!”

    ……

    社会各界,在看到梁中岳治疗成功的消息后,无不振奋!

    甚至当天,连电子科技类股票,都是爆红。

    网友们,纷纷在新闻下面留言。

    “恭喜!希望梁大佬能早日出院!继续带领国产芯片产业崛起!”

    “感谢医护人员!把我的偶像给救回来了!”

    “合协医院的技术,就是牛逼,连癌症都能根除,赞一个!“

    与此同时,另外一则新闻,也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原定为梁中岳做手术的主刀医生彭舒院士,至今仍然滞留于国外机场,未能回国。为梁中岳手术者另有其人。”

    这消息一出,不少一直在追新闻的人,都有些心里发奇。

    之前不是说,这台手术中,最关键的主刀医生,就是彭舒院士吗?怎么彭舒院士没回来?

    那做手术的是谁?

    随后,关于这台手术的更多消息,才逐渐浮出水面。

    更多的新闻报道出来:”据悉,为梁中岳主刀的,是许芹院士和赵培儒院长。原定于彭舒院士负责的部分,改由赵培儒院长主刀,由邹斌院士为其助手……“

    “据悉,赵培儒院长在这台手术中,使用了一种新的吻合技术,以彭舒院士的捆绑式胰肠吻合为基础,更更一步做出了四步改良,这些改良会对胰头癌根治疗效更好。”

    关于更多赵培儒的信息,也被爆出来:“为梁中岳手术的主刀医生赵培儒院长,是我国科学进步奖一等奖的获得者,曾负责过国内863医疗科研计划……”

    网友看了这新闻,不由得露出笑容。

    笑容中带着欣慰、自豪。

    自己国家,牛人还是多啊,一个彭舒院士因为种种原因回不来,另外一位牛人,直接站了出来,用了更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来做。

    医学,是越来越发达了!

    以后说不定,所有癌症都能根除呢。

    而相比起其他尖端领域的医生来,更具有亲民形象的赵培儒,显然更受广大网友的喜欢。

    “以前我总觉得,高精尖的医疗技术,只会用在梁中岳这种国家特殊人才身上。只能用在少数人身上,是轮不到咱们普通老百姓的,咱普通人,也负担不起那么高的医疗费用。“

    “可自从看了这位赵培儒专家的微博后,我的看法改变了!”

    众网友翻看赵培儒的微博后,发现这是一位“为民请命”的好医生!

    他曾经多次致力于压低医疗成本,甚至用几毛钱的“线”,去代替上万的设施器械的人。

    只要把他的所有微博,都浏览一遍,就会发现这是一位真正心里装着老百姓的伟大医生!

    有他这种人在,或许,将来那些尖端治疗技术,也能一步步下放,让普通癌症患者,也都能以很低的费用,获得癌症的根除治疗!

    赵培儒的微博粉丝,又暴涨了一波。

    ……

    一天后。

    彭舒院士的回国手续,终于不被卡了。终于能如愿的乘机,飞回国内了。

    彭舒院士风尘仆仆的抵达京都机场,在医学会领导的迎接和陪同下,直接赶往合协医院。

    邹斌院士一见面,便是哈哈笑道:“都和你说了,这边你不用回来了,这怎么又回来了?”

    他边说,便上去,和彭舒院士握手。

    两人也是许久没见的老熟人了。到了这个岁数,各自还都奔赴在科研和临床一线,能见一面也不容易。

    彭舒院士眼睛不去看邹斌,而是在四处找着另外一道身影:“赵培儒院长呢?或者是梁中岳手术的资料呢?赶紧让我看看!”

    他飞回来的第一时间,便打听到了关于这台手术更多的消息。

    主刀是赵培儒,并且所使用的术式,竟然是改良自他的捆绑式胰肠吻合!

    这更是把他给惊住了!

    他的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式,连他自己本人,都对该从什么方向改良改进没什么思路。

    所以他这一回来,就急不可耐的要找赵培儒,要亲自问问。

    邹斌院士笑道:“赵院长在旁边休息室呢,他这几天忙坏了,让他多休息休息。”

    “这是手术资料,你先看吧。”

    彭舒院士接过资料,眼睛一下子就移不开了。

    “鱼口状断面,保留较长胰管……”

    “胰管内支撑管流入远端空肠……”

    “乏血供断胰……”

    “电凝半凝固状态……”

    彭舒院士看着每一条改进方法,越看,脑海中越是翻江倒海一般。

    在此之前,他自认为,没人比他和团的团队,更懂捆绑式胰肠吻合法。

    可现在,他觉得,赵培儒可以算一个了。

    甚至看着这些改进之法,彭舒院士都想把赵培儒引为知己了!

    这绝对是对捆绑式吻合法了解的非常透彻,钻研到极致的人,才能从无数细节中,抓出这么四条改良之法来!

    这种抓取细节的能力,就像是下雨时,从无数看似一样的雨点中,寻找出有些许细微不同的四个小雨点,一个不慎,就会从茫茫倾盆大雨中错过这四个小雨点。

    最终,彭舒院士抬起头来,语气无比认真道:“我想见见他。”

    邹斌院士看了看时间:“行,这个点,估计赵院长也醒了,小刘,你过去看看。”

    小刘跑过去敲门,片刻后,屋外传来了说话声。

    随后,小刘身后跟着一人进来。

    彭舒院士心里有些激动,下意识的就站了起来。

    这是要见知己,才会有的反应。

    赵培儒从门口进来,一进门,看到彭舒院士,稍稍反应一下后,很快笑着伸出手来:“彭舒院士,久仰大名!”

    赵培儒在无数新闻上,都见过彭舒院士的采访视频,自然一下就认出来了。

    邹斌适时的笑道:“这位就是赵培儒院长。”

    彭舒院士伸出手去,和赵培儒紧紧握在一起:“你的改良方案我看了,改良的太棒了!”

    “那四个点,尤其是鱼口状断面……“

    一说起改良,彭舒院士的话就停不下来了,一口气说了二十分钟,这才口干舌燥的停下。

    赵培儒也笑着,适时的对答几句。

    这一顿聊天聊下来,彭舒院士更是惊喜万分!

    从这二十分钟的聊天中,他能感受的出来,赵培儒对这套吻合术式的了解,比自己想象的还要精深!

第417章 瞬间沸腾了

    彭舒院士,在国内呆了一整天。

    随后,他因为国外的交流会议还没结束,便急匆匆的又乘机飞走了。

    临走时,还恋恋不舍。

    在国内的这一天,他除了晚上睡觉,其余时间,全程都是在和赵培儒呆在一起。

    就连去食堂吃饭,两人都是坐在一张桌子上,边吃边聊。

    聊了一整天,彭舒院士已经彻底把赵培儒引为知己,因为他发现,赵培儒不仅对他的捆绑式胰肠吻合了解,对胰腺领域的其他方面,也有着极其深刻的见识。

    和这种人聊天,就像是在梳理归纳自己脑海里的知识,同时又能学习到新知识一样。

    太有好处了。

    临走时,彭舒院士和赵培儒交换了手机号,说一定要多联系。

    等他过段时间回国后,还要来找赵培儒多聊聊。到时,最好能促膝长谈几个晚上。

    彭舒院士虽然走了,但他的行程,很多人都在关注着。

    彭舒院士离开后,无数目光,都在赵培儒身上停留了许久。他们都看出来了,这位赵培儒院士,先后得到了胰腺三大奠基人的青睐,将来在胰腺领域,地位必然是要扶摇直上了。

    这次,赵培儒的身影,彻底进入了全国各大顶尖医院的视线范围内。

    ……

    赵培儒脑海里,响起新的提示音。

    【恭喜您,完成【任务一:展现出您在胰头癌领域改良技术的能力。】“

    “获得奖励:国医级水平卡1张,经验值卡10万点。”

    赵培儒看着这张“国医级水平卡”,心里也有些激动。

    终于拿到国医级水平了!

    正这时,又响起了新的提示音。

    【成就系统:检测到您因医疗事业而获得大量的微博粉丝值,新闻传播度,新闻评论数……】

    【成就系统奖励计算中……】

    【计算完毕,发放奖励:国医级水平卡1张,经验值卡50万点。】

    赵培儒心里一动。

    好事成双,舒服啊!

    国医级水平卡,一下就来了两张!而且经验值卡,竟然直接来了50W点!也相当于半张国医级水平卡了!

    不过他也明白,这成就系统的奖励,其实一点都不多。

    这次,他确实是出名出大了。

    尤其梁中岳这个人,全社会的关注度太高了,事件几乎全国网友的不少关注,这才能获得如此高的成就奖励。

    以后再想获得这种高成就奖励,可就不容易了。

    毕竟这梁中岳这种大佬级人物可不多。得病还能正好被自己碰上的,就更少了。

    “我这条任务链,刚一开始,就来了个开门红啊。”

    赵培儒盘点着最近这段时间来的点点滴滴。

    光是一个任务一,获得的巨大名气和系统奖励,就已经比之前的一整条任务链,都要多了。

    而接下来的两条任务,是难度更高的进阶任务。

    当全部完成的时候,也不知道其收获,会不会比这次还多。

    ……

    赵培儒还没离开京都,邓长兵就先找上门来了。

    邓长兵这次,是代表这全国医学会来的。他以理事的身份,来邀请赵培儒做技术推广。

    “赵院长,你这次改良的吻合术式,不用我说,你自己肯定也明白,其意义有多么重大。”

    “上面的意思,是想让这种术式尽快普及开来,惠及更广大的胰管细小的病人,增加病患的生存期。”

    这是利民的大事,越早普及推广,就能让越多的病人受益。

    是造福社会的好事。

    而国家,也会对做出贡献的赵培儒,给予物质上和荣誉上的奖励。

    对这种顶尖的医疗科研人才,国家向来是非常大方的。比省里的奖励要高很多。

    赵培儒也答应下来。

    这种事,他能得到名利等好处实惠,还能造福社会,同时还能在上面领导心目中留下个好印象,百利而无一害。

    邓长兵和赵培儒商量道:“你看到时候,以什么方式来推广比较好?”

    赵培儒想了想,道:“我这改良,是以彭舒院士的捆绑式胰肠吻合为基础的。好在这种吻合技术已经深入人心,各省各大医院,都有组织学习过。”

    “用了这个基础,再学我的改良法,就比较容易了。只要知道这套理念,学会如何在术中甄别判断,能灵活使用即可。”

    “我觉得,录制几节专项课程就差不多了,辅以各大医院互相交流,查漏补缺互相提升,就足够了。”

    邓长兵听的频频点头。

    他是非常重视赵培儒的意见的。

    如今在他心目中,赵培儒的地位也是扶摇直上,已经差不多要逼近三位胰腺奠基人的身份地位了。

    “那就……”

    邓长兵琢磨了一下:“录制几节专项课程,放在‘医学继教’app上吧。”

    医学继教APP,全名“医学继续教育APP“,是医学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APP,其受众,是全国的所有医务工作人员。

    上到全国最顶尖医院的医生,下到基层县级医院、乡镇街道卫生院、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全都要下载注册。

    可以说,在上面放上一次课程,全国医生都会得知你的姓名。

    当然,很多人都懒得仔细完成这听课的硬性任务,点开手机播放就去做别的事儿了,除非你的课程非常有趣、非常有用,才会被人主动搜索观看。

    “录制视频的地点嘛……”

    邓长兵看向赵培儒笑道:“去京都医科大学怎么样?就现场给医科大的学生们讲,同时录制成课。”

    赵培儒没有多考虑,便点点头。

    这是邓长兵在帮自己扩大名气了,好事。

    说定这事后。

    邓长兵道:“另外,我们全国医学会的几位领导,还有一些各部门的上级领导,都想接见一下你。”

    赵培儒稍稍反应一下后,很快明白过来。

    这种接见,代表着一种“重视”和“感谢”的意味。

    感谢自己为国家,挽救回了一位重要的芯片领域人才。

    邓长兵带着赵培儒,来到京都医学会,在这里,见到了全国医学会的几位会长级别的领导,以及各部门的一些上级领导。

    果然,这些领导们都表现的对赵培儒很热情,一个个和赵培儒握手,说了一些勉励的话,语气中,都透着骨子里对医疗科研人员的敬重。

    赵培儒能感受的到,这些人是真心实意的重视医疗科研人员,重视医疗科研事业发展的。

    等赵培儒走后,上级各部门的领导,和全国医学会的领导们,依然在讨论着关于赵培儒的话题。

    “这位能把彭院士的术式改进,感觉我们国家又多了一位胰腺领域的核心力量啊!”

    医学会领导也点点头:“据邹院士和许院士说,这位赵院长的思路水平和实操水平,以及做科研的开创水平,都非常惊人。甚至……他们评价,以后这赵培儒的成就,或许能比他们三个奠基人,还要更高。”

    在座的领导们,心里全都一惊。

    他们本来的期望,是赵培儒能成长到媲美三大奠基人,就算是不错了,能成为国家栋梁,能成为大国核心力量了。

    所谓大国核心力量,就是在各个领域,最尖端的人才力量。

    芯片大佬梁中岳是如此,其他领域的最顶尖人才也是如此。

    赵培儒的未来成长高度,真比他们预期的还要高?

    邹斌院士、许芹院士等人,如今都已经年过七十。而彭舒院士,更是已经八十岁了。

    这也就意味着,等过个十年左右,这一批奠基人,是有可能逐渐老去的。那时,胰腺领域的大国核心力量,便要面临着断层。

    而赵培儒今年是59岁,比这些奠基人的优势,便是更年轻。

    ……

    除了上层领导们在讨论赵培儒之外,全国各地的医疗机构,也是频频将目光,遥遥的放在赵培儒的身上。

    国内某知名医疗科研所。

    几名老专家,老所长,也在聊这位新晋崛起的胰腺领域人物。

    “这位赵培儒院长,确实是个人才,你们看看他的履历就知道了。“

    “做出的成绩中,80%以上,都是靠着他的思路开创的新技术、新治疗方案。“

    “与此同时,他的现场手术实操水平也非常精湛,59岁的年龄,身体条件还非常好,在做器官簇移植手术时,能保持16个小时的高强度操作。”

    “脑子灵活,体能强健,性格稳重。“

    “这,是一位专门为医学而生的人才。”

    众人最终,达成一个共识,赵培儒在胰腺领域的地位,恐怕是已经仅次于三大奠基人了。

    ……

    京都医科大学。

    今天,最显眼的校内宣传栏上,突然张贴上了一张新公告。

    上面写着一条令人振奋的信息:赵培儒院长,明天上午会来本校,开设一节公开课。授课内容,是“改良捆绑式胰肠吻合法“。

    与此同时,各班级的群里,也由辅导员下发了同样的消息。

    学生们瞬间就沸腾了。

    这几天,正是“梁中岳事件”新闻正如火如荼的时候。

    尤其是这事件中,涉及的主体之一,就是他们医学生最关注的医生。所以几乎每个京都医科大的学生,这几天都对赵培儒这个名字,如雷贯耳。

    尤其,赵培儒授课的内容,还是把芯片大佬救回来的技术,改良自彭舒院士的吻合法!

    这两个关键词,无论是哪一个,都能让学生们精神振奋了。

    某男生四人间宿舍。

    “报名报名,赶紧报名!”

    “改良奠基人彭院士的术式,肯定牛逼啊!”

    “我更感兴趣的,还是赵培儒院长这个人!毕竟一个术式,只是他的一个作品体现而已,开发它的人,才是真正的宝藏,他的思想必然非常超前!”

    “我也特想听他的课,说不定,就能从只言片语中,得到什么灵感。”

    宿舍里其他人听了,也都眼冒金光。

    ”这种顶尖大佬,都对医学、解剖学等等理论,有着非常深刻而独到的认知,如果能学到其一两分,那恐怕咱以后这辈子,都能受用不尽了。”

    所有学生,第一个反应,就是先赶去报名。

    只能容纳三千人的大礼堂,到时候恐怕是连站的地方都没有。

    ……

    第二天,赵培儒如约来到京都医科大学。邓长兵作为医学会理事代表,也出席到现场。

    院领导热情的出面接见。

    到了大礼堂中,虽说下面人山人海,但却保持着安静,每个人的目光,都热切的看向台上。

    观众席中,不仅有学生,还有少量的京都各医院的代表,也在现场。他们都在第一排、第二排,坐着最靠前的位置。

    赵培儒做了简单的开场白后,开始讲课。

    关于这“改良捆绑式胰肠吻合”的内容,赵培儒这几天已经向邹斌院士、许芹院士解释过一遍,又向彭舒院士这位术式开创人解释过一遍,所以讲解起来非常熟练,知道从哪个切入点入手,能让别人最快的理解。

    于是,他这一开讲,便把下面的学生们吸引进去了。

    不仅是学生们,连坐在一排二排的各医院代表们,也听的如痴如醉。

    能把一位院士最志得意满的术式“改良”的方法,本身就带有某种魅力。

    对于这群醉心于医学的人群来说,这种方法就像是世界上最美丽、最诱人的花儿一样。

    观众席第一排中间,来自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医生詹阔,也听的眼睛直放光。

    他本来就对彭舒院士的这套吻合法研究深刻,每隔一两天,就会做一台涉及到这种吻合法的手术。

    有这么好才的基础,赵培儒所讲解的内容,他接受起来非常快。

    突然,赵培儒嘴里,一个关键词“分层解剖”,引起了他极大的注意。

    只可惜,台上的赵培儒,只是顺带提了一句”分层解剖“的理念之后,没有更多的展开细讲,便绕回到“改良捆绑式胰肠吻合”上去了。

    毕竟,这种理念,只是同样涉及到了“胰腺十二指肠切除”领域,被赵培儒随手捏来,用来作证“改良法”而已,并没有多解释的必要。

    但台下的詹阔,却很想让赵培儒再多展开讲一下“分层解剖”。

    他们医科大附属第二医院,最近正在研究一例复杂疑难病例。

    这种“分层解剖”的理念,让詹阔脑海里仿佛一下子抓住了什么,但又抓的不真切,很快那个灵感又消散了。

第418章 先进理念

    京都医科大学。

    如雷般的掌声,几乎要把大礼堂的房顶给掀翻了。

    这节课虽然结束了,但赵培儒那种深入浅出的授课方式,深厚的医学学识,还是深深的击穿了这群学子的内心。

    观众席第一排,医科大附属医院的詹阔,也在同众人一起鼓掌。

    他脑海里,却始终萦绕着之前赵培儒提出的那个关键词。

    “分层解剖”。

    这个关键字,冥冥之中带给了他灵感。

    他感觉,这种理念,和他们医院最近一例疑难病案非常契合,但却怎么都抓不真切。

    这种理念很先进,最早似乎是由国外最先提出,但至今,没人能对其进行更具体的阐述。

    可刚才,赵培儒在用这种理念佐证他的改良技术时,却是能信手捏来,仿佛对这种先进理念了解的很深刻。

    唯一可惜的,就是赵培儒在课上,没有在这个理念上展开更深入的探讨。

    “赵院长现在,应该是去后台了。”

    詹阔挤过众人,想要去后台找赵培儒,和对方好好聊聊关于这“分层解剖”的理念。

    可到了后台,詹阔左右张望,却始终不见赵培儒的身影。

    他抓住一个熟人,医科大学的工作人员郑国新,问道:“小郑,刚才讲课的赵院长呢?怎么一转眼就看不到人了?”

    “詹主任,你还没走?”郑国新道:“应该是上面领导在召见吧。赵院长地位很高,很多领导想见他都得排队呢。这次赵院长来咱医科大学,就有不少领导打听到消息,转成过来了。”

    詹阔微微点点头。

    说白了,顶尖专家是很稀缺的。相比起来,各部门、各科股的领导们却不少。

    这些领导,都想趁机会,见一见这位能得到邹、许、彭三大奠基人认可的新晋胰腺领域名医,不论是于公于私,都能结个善缘。

    “看来,这赵培儒院长,是一时半会也离不开了。”

    詹阔只能放弃见赵培儒的打算,先行离开。

    片刻后。

    詹阔回到京都医科大附属第二医院。

    “詹主任。”

    “詹主任。”

    所有人,都恭恭敬敬的问好。

    詹阔和众人微微点头后,径直来到办公室,道:“把三科的卓主任、四科的廉主任都叫来。”

    片刻后,所有人聚齐。

    詹阔是肝胆胰一科的主任,他召集的卓主任和廉主任是是三科、四科的主任。这三个科,都多多少少涉及到胰腺、胰头领域。

    “继续讨论一下12床刘建明病案。”

    刘建明这个胰头癌,伴梗阻性黄疸,是他们近半年来,接过最复杂的病人。

    已经难住了他们一个星期。

    这一个星期以来,他们一直在寻找探讨治疗方案,各医院的会诊专家,也来来去去的有过十几个了,却一直没能想出一套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案来。

    “詹主任。”三科卓主任道:

    “我们要给刘建明手术的目的,是要清除干净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之间的淋巴、结缔组织。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清扫,门静脉左侧离断胰颈,切除全部胰腺钩突,肠系膜上动脉右侧软组织连同十二指肠系膜一并切除,再重建肿瘤侵犯的血管……”

    这手术目的一说,众人的面色便有些凝重。

    这台手术中,需要完成的手术目的,实在太多了。病人的病情,过于严重了。

    手术就像是在修理一台坏掉的车,坏的不严重的,稍微修一下就好了。

    而这例病人的胰头领域,就像是坏到报废的车,需要修补的地方太多了,治疗成本也蹭蹭蹭的往上涨。

    甚至詹阔都有些犹豫,是不是直接做移植手术,反而相对要更好一点?

    可移植手术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不仅需要配型,还要考虑排斥问题。人体又不是真的机械,对人来说还是原装的最好,但凡能“修补“修好的,就尽量别换别人的。

    这时,四科的廉主任开口道:“手术目的多不怕,大不了手术时间久一点就是了,实在不行,分两次手术也行。”

    他叹了口气,“关键的难点,还是一旦手术开始后,神经浸润会构成腹膜后浸润的主要方式,会造成腹膜后肿瘤组织残留。“

    “如何廓清腹膜后血管周围神经丛和淋巴结,才是最麻烦的重难点。”

    下面旁听的各科室老资历专家,也都面色沉重的点点头。

    这个病案,确实是把他们这十几名专家,给难住了。

    气氛沉默。

    半晌后,詹阔突然开口。

    “邓主任不是说,要趁着海市专家谢淼来京,去问问他的意见吗?邓主任去了吗?”

    詹阔口中的“邓主任”,是他们医科大附属第二医院的大主任。打算趁着因“梁中岳事件“而来京的专家谢淼,拿着病案去问问他的意见。

    这位谢淼专家,在这种复杂胰头病例的诊治水平上,能排得进全国前五,非常厉害。

    三科卓主任道:“邓主任昨天去了,谢专家也给了咱一份建议方案。您看看。”

    詹阔接过来看了一遍。眉头稍皱,谢淼专家的方案,和他们自己研究的几套方案中的一套,大同小异。

    不过也不得不承认,谢淼专家的水平还是稍高的,方案中有几点改进,确实比他们的略微好一些。虽说也没好到哪里去就是了。

    这并不是说谢专家的水平不行,实在是面对这例复杂病人,能想到这几个改进点,已经算是相当不易了。

    四科廉主任道:“要是最后,实在想不出别的方案的话……我看,就用谢专家这套吧。”

    房间里的绝大多数人,都微微点头,同意了这个提议。

    这时,詹阔突然道:

    “你们听没听说过……分层解剖的理念?”

    众人一懵。

    詹阔继续道:“不论是我们的方案,还是谢专家的这份方案,主要方向,都是紧贴胰腺肿瘤和大血管周围进行清除。”

    “但,我们这些术式都有个通病,那是无法充分清扫肠系膜上动脉右侧、后腹膜、腹主动脉旁等区域的淋巴结和神经丛组织。这会造成大量肿瘤亲润的淋巴脂肪组织残留。最终,会导致病人在将来,会疾病复发。”

    其他几个科主任,也面色沉重。

    他们迟迟讨论不出方案,实际上,就是在担忧这点。

    手术不能做吗?

    能做。

    但做完两年之后,病人十有八九,还是会再次回到医院来,到时的疾病复发,就只能用化疗来对待了。他们再给病人化疗一到五年。

    最终,死亡。

    难道,这就是这类病情复杂危重病人的宿命么?

    他们几个科主任迟迟不肯动刀,这一周来,一直在绞尽脑汁的想办法,问专家……

    就是想改变病人这一宿命。

    不仅是改变这一例病人的宿命,同时,也是改变将来更多类似病情复杂的胰头癌病人的宿命。

    詹阔道:“我今天,听到了一种新的理念,分层解剖。”

    “分层解剖的主旨,是由浅入深……按程序进行切除清扫,这样,手术步骤明确,术野清晰。尤其是在解剖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时,变‘躲血管’为‘找血管’,手术本身的理念就变了。”

    詹阔把今天从赵培儒那听到的分层解剖理念,给几人附属了一遍。

    几个科主任听的眼前一亮!

    这种新理念,被詹主任这么一解释,或许真能充分清扫他们之前术式中,无法清扫的那些淋巴结和神经丛组织?给病人清扫出一个干干净净的,无瘤残留的身体?彻底根除埋藏在身体深处的病根?

    “詹主任,这是谁的理念?”

    “这种理念下的手术技术,应该会完全不同于我们的这几套方案吧“

    “这种理念,完全就是另起炉灶,很有开创性啊!”

    他们之前的这几套方案,看似有着好几套,实则都是同一种思想宗旨的不同应用和延伸罢了。

    而这种新理念,和他们的从根源上,就完全不同。

    詹阔道:“我上午不是去听课去了吗……”他把情况一说。

    众人恍然,原来是赵培儒院长。这位最近名气很大,现在又提出这么先进的理念,看来其确实是思想很超前。

    “可惜,这还只是理念雏形而已,太浅显了。”

    “我估计,这也就只是赵培儒院长的一个初步构思吧,还没成型,更没有到应用层面。”

    一个思路,从构思成型,再到真正能在手术台上使用,是需要经过不断完善、优化,最终成熟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很多思路,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不切实际”,从而被抛弃掉。

    众人商量了一阵,最终决定。

    由他们医科大附属二院出面,看能不能把这位赵培儒院长,请到他们医院来。

    如果能请过来,那就尝试着,看看这种新理念,能不能应用在这例复杂病情的案例上。

    若是行不通,那就回过头去,继续用海市专家谢淼的法子。

    ……

    此刻,赵培儒正在合协医院的休息室,收拾东西,准备乘机回家。

    这次来京,他给梁中岳做了手术,获得了巨大的名气,还得到了胰腺领域三位奠基人的认可。

    又去京都医科大学做了一次现场讲座,同步录制成课程视频,马上就要在“医学继教app”上上线,到时,会有全国的医生可以观看他的课程。

    来了一趟京都,他的名气狠狠的暴涨了一波,也该到离开的时候了。

    这时,赵培儒接到个电话。

    一看来电显示,是医学会的理事成员,邓长兵打过来的。

    邓长兵非要送送赵培儒,把他亲自送到机场。

    其他专家先一步离京的时候,只有三位奠基人,才享受到这种“理事亲自送人道机场”的待遇,现在,赵培儒是第四个拥有这种待遇的人。

    很快,邓长兵的车子来到楼下,把赵培儒接上。

    合协医院的院领导,作为东道主,也都纷纷露面,出来送别赵培儒。

    正这时,合协医院的副院长接了个电话,赶紧对快要上车的赵培儒道:

    “赵院长,是医科大附属第二医院洪院长电话,他们马上要赶过来,问您能不能等他们一下。“

    邓长兵看看时间,“这老洪凑什么热闹,再晚就错过登机时间了。”

    他还以为,附属二院的洪院长,是要过来认识赵培儒,结个善缘的。

    正这时,一辆车急停在众人面前,正是医科大附属二院的车子,几个人匆匆下车。

    洪院长打头,他身后,大外科邓主任,肝胆胰一科詹阔主任,都在其中。

    洪院长是个矮壮的,满头灰白色的五十多岁的男人,他下车就把情况,快速说了一遍。

    邓长兵等人这才明白,洪院长过来是有正事的。

    “赵院长,我们詹阔主任说,您的分层解剖理念,或许很适合医治这类型病人。”

    “您这种理念,是目前只有个雏形,还是已经成熟到能应用于临床了?”

    詹阔也看向赵培儒,他手里,就捧着那份病案。

    赵培儒一眼就看到了那份病案文件夹:“我看看病案。”

    詹阔连忙交到他手里。

    现场,一群人就这么安安静静的等待着。

    邓长兵还时不时的看向手腕,默默计算着登机时间。

    赵培儒只看了几分钟,就翻完了所有资料。

    他道:“分层解剖思路已经足够成熟,可以直接应用于临床上了,这例病人,可以用分层解剖的法子来医治。”

    “邓理事。”他扭头看向邓长兵:“麻烦帮我把机票退掉,看来,我还得在医科大附属二院多呆两天。”

    他这话一说,仿佛给詹阔、洪院长等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邓长兵也露出笑容,他也不想让赵培儒这么早就离开。这种能媲美三大奠基人级别的尖端人才,多在京都带几天,肯定是对这里有益的。

    赵培儒乘坐洪院长的车,直接前往医科大附属二院。

    车上,赵培儒在脑海里,看向【任务二】。

    【任务二:在胰头癌领域应用先进理念】。

    原本,他以为这个任务要回到东南地区、江南省去做了。

    没想到,还是继续在京都完成。

    他双手中,摊开着病案。

    这份病案中,需要用到的“分层解剖”理念,就满足任务二的“先进理念”要求。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5107/ 第一时间欣赏外科艺术家最新章节! 作者:医用口罩所写的《外科艺术家》为转载作品,外科艺术家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外科艺术家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外科艺术家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外科艺术家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外科艺术家介绍:
我穿越成了一个58岁的医生,本以为会受人敬重,结果发现是个本事低名声差,混日子等退休的。
并且这副身体也已步入晚年,开始衰老。
这时,外科手术艺术家系统开启!
我发现双手变得灵巧,高端专业手术知识让我变得无所不知。让专家们束手无策的手术,到了我手里,竟然变得简单无比!
不仅如此,我做手术变得丝般顺滑,行云流水,浑然天成!别人都惊叹我做手术就像做艺术品,说我简直是个手术艺术家!还要把我捧上至高的医学宝座!
我还有个秘密:这副身体,正变得越来越年轻……
Q交流群:133918835外科艺术家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外科艺术家,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外科艺术家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