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宋吹TXT下载宋吹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宋吹全文阅读

作者:花花和尚老道     宋吹txt下载     宋吹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百六十二章 宋朝的奴隶制度

    梁师成见张安安沈默不语,以为自己还得再加一把火,于是向张安安介绍起了工匠对于一个家族的重要性!

    赵宋的经济一向搞得很好,除了朝廷开明之外,民间那些手艺高超的匠人也是功不可没的。

    赵宋的匠人在当时可是品质、工艺的保证,代表了当时最高的技术水平,在商人的运作下远销海内外!

    市场需求是如此巨大,北宋时期设立了一种匠籍制度,使得工匠走向了职业化。

    所谓匠籍制度,就是与正常的户籍和军籍不同,政府将那些从事于官营手工业作坊优秀的工匠,或者有些技术要求极高、操作程序极为复杂的门类工匠集中起来,纳入到匠籍之下,使他们直接成为为政府机构,为皇家直接服务。

    后苑造作所,属入内内侍省,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并造作所、后苑作置,掌内廷及皇属婚娶所需物品,设监官三人,以内侍充任,下设专典十二人,有兵校、匠役数百人,分七十余作,管理着庞大的工匠群体。

    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官集团占据庙堂之上,赵宋已经具备了经济、文化基础,仁宗时期私人奴隶的权利得到保障,与平民享有同等的权利,“奴婢”一词被“人力”和“女使”所替代。

    不过也不要把赵宋想象的过份美好和高尚,赵宋之所以不惜余力地打击奴隶制度,完全就是为了自己。

    赵宋得国不正,欺负了孤儿寡母得来这天下,怕啊,就怕有人向自己学习,不断地加强对内统治,太祖便建立了复杂的监督网络,目的是防止官员集团出现异动,监督机构与行政机构之间盘根错节,互相牵制。

    增强了御史的权力,谏官的话语权得到保障。御史对皇帝、百官、王公贵族以及平民都有监督之权。

    监督和司法领域都是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地方上设四司,分别掌管行政和监察事宜,但是他们彼此之间并没有直接管辖关系,而是平级关系,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要互相监督和配合。

    宋朝在保证权力制约的时候,对朝廷内部机构进行了改革,宋神宗时期增设门下后及中书后省,两省官员之间可以互相监督,但也相互配合,且在职位设置上出现亲职与不亲职两种,以此作为发放俸禄的依据和行使实权的标准。

    御史台的改革主要是设置六察司,弹劾要严格执行法规,朝中还专门设置置御史房,用来监督御史行使权力,这样宋朝所有的机构和个人都被包含在监督网络中,

    赵宋经过几代皇帝的努力,建立起监察与行政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赵宋之所以不惜余力地打击奴隶制度,完全就是为了加强统治,在宋朝之前,“奴婢贱人,律比畜产”(《唐律疏议·名例六》),认为“奴婢有价”(《唐律疏议·诈伪》)可由主人随便买卖,一切依照“奴法”,“合由主处分”(《唐律疏议·户婚下》)。

    奴隶是主人的私有财产,怎么处置全凭主人心意,那么主人便是奴隶的天,奴隶自然也就只知主人而不知皇帝。

    部曲本为军队编制及私兵之称。后又为家仆之称。《唐律疏议》卷十七:“奴婢、部曲身系于主。”又卷二十:“部曲、奴婢,是为家仆。”

    部曲就必须对主人效忠,主人对他也负有“保护”的责任。部曲必须完成主人所交给的任务,其中也包括从事农业劳动和其他劳役,但并非必须从事农业生产,他们的主要职责还是作战。

    部曲是豪门大族的私人军队,带有人身依附性质就决定了部曲的来源-奴!

    豪门大族拥有了自己的军队,那么也就拥有了祸乱天下的本钱,这是赵宋不能容忍的,因此奴隶制度也成为了赵宋的严厉打击对象,赵宋这是要从源头掐灭。

    赵宋直接用法律明文规定了,奴婢属于自由民,并不从属于主家,不是主人的私有财产,不可以随意处置,奴婢只不过是跟主家结成了雇佣关系。这一雇佣关系基于双方自愿而订立,并且有雇佣期限,期限一到,雇佣关系即解除,所以到了赵宋“奴婢”一词被“人力”和“女使”所替代。

    要知道奴隶制度从夏朝就开始了,到了唐朝,奴隶贸易更是达到了巅峰,想要禁止谈何容易。

    赵宋打击奴隶制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直到赵宋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有了打击奴隶制度的外部条件,再配以律法规定禁绝了私属奴隶、也不允许将良民卖为奴隶。

    首先,我们可以了解一下奴隶的来源,要知道若是只要有一丝可能,没有人愿意将身家性命交于他人之手,先秦、秦朝时代,奴隶多产生于战争,从敌方俘虏的庶人与军人很可能成为奴隶,也有罪犯被贬为奴隶的,犯叛逆罪的,有时全家乃至全宗族要沦为官奴。汉朝以后,奴隶主要来源于土地兼并而形成的私属,另外人民为躲避战乱,投靠大庄园主,也成为私属。

    这就可以看出在汉朝之后,奴隶的主要来源就是那些失去了生存资源的百姓,只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奴隶就会大大的减少。

    于是赵宋将因雇佣形成的主仆关系不再视同于良贱关系,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么说吧,因为土地兼并等原因,百姓失去了土地,这在古代也就等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资源,为了生存只能依附于大庄园主;而大庄园主有那么多的土地,光靠自己也不行啊,需要有人为其生产;这是一个双方的供需市场。

    百姓没有生活来源是要饿死的,而庄园主大不了土地荒废而已,这就决定了百姓在这个供需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于是大庄园主便将雇佣关系直接定性为良贱关系,我给你提供工作,你必须成为我的奴隶!百姓没得选,在生存面前,自由也就成了奢望,不但失去自己的自由,就连子孙后代的自由也没了,因为奴隶是主人的私产,那么奴隶的后代自然也就属于主人了。

    只需要几代人,大庄园主便会拥有大量的奴隶,甚至可以从奴隶中选拔出身强力壮者组成部曲,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武力,进而成为动乱的根源,这也是历朝历代大力打击土地兼并的最主要原因。

    不过打击土地兼并是很难的,因为土地兼并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庙堂之上那些高高在上的决策者们,自己打击自己这种事情,除非是没有私心一心为公的圣人,可惜这种人太稀罕了,稀罕到五百年才出那么一个,就算侥幸出了这么一个,面对庞大的官僚集团也是无力回天。

    赵宋从经济的角度出发,我不打击土地兼并,因为以前的例子太多了,不但没有什么成效,反而还有很大的可能造成动乱,我从雇佣关系下手,百姓不是处于弱势群体吗?朝廷来帮你!

    一开始,那些庄园主还是十分抗拒的,我大不了荒废土地,那些失去生存资源的百姓可是要饿死的,看谁耗得过谁!

    不过赵宋朝廷敢这么做,早就有了应对之策,一是我直接给钱,与我们现在的救助也差不多;二是减免赋税;三是债务缓期执行;这些都是针对救得了一时的。

    对于那些需要救得了一世的,赵宋朝廷直接招募为兵,来当兵吧,军饷虽然少了一点,但是勒紧裤腰带活下去还是可以的。

    这样一来,那些庄园主就耗不下去了,没人耕种,自己兼并了那么多的土地还有什么用?

    于是良好的循环就开始了。

    至此,赵宋的奴隶现象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总体上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不过,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在什么时候,都有特权阶级,这些人可不受法律的约束,但是终究还是要收敛了许多,就比如权贵们想要蓄奴,就不敢再明目张胆了,只能通过无忧洞这样的存在偷偷摸摸的进行了,而将门的部曲数量,也很有默契地控制在了一定的数量,不敢再扩张了,赵宋皇帝也张只眼闭只眼,大家都在游戏规则里玩耍就行!

    赵宋虽然有效的遏制住了奴隶制度,但是有这么一个人始终是不受法律控制的,那就是赵宋的皇帝,皇帝才是最大的奴隶主,而且还是明目张胆的那种。

    像梁师成在赵佶面前就自称奴婢,这就是奴隶对于主人的称呼,而宫里的这些太监便都是属于皇帝的奴隶。

    后苑造作所,属入内内侍省,管理着庞大的工匠群体,而这些工匠便是属于皇帝的奴隶。

第六百六十三章 梁师成请托

    梁师成之所以不惜余力地在张安安面前说起沈括,就是为了引起张安安的兴趣,只要张安安一开口,梁师成便有办法将沈氏家族打入匠籍,划归到后苑造作所,使其成为奴隶,再转送给张安安。

    这便是梁师成的报复,你们害得我失去了命根子,我就让你们成为奴隶,永世不得翻身!

    也许有人要说了,赵宋的匠籍不是奴隶,北宋末年宰相李邦彦的父亲就是匠籍,是个银匠,李邦彦不是照样读书做官。

    但是别忘了,李邦彦的父亲李浦那是民间的匠籍,是自由民;而后苑造作所下属的匠籍那是世袭,子孙后代都已经给你规划好了,只能是匠人,而且还是专门服务于皇帝的,人身自由早就没有了!赵宋只是遏制了奴隶制度而不是消灭了奴隶制度!哪怕是皇帝转送给了张安安也改变不了这一身份!

    张安安听完梁师成的介绍,本来就因为想起了爱迪生,觉得沈括之所以有如此成就,背后必定有个极其强大的团队,现在更是对工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当即与梁师成拍定,一座庄园再加上沈家族人抵消这笔因果转移买断费!而且还特意强调了一遍,沈家的族人还必须包括那些当年追随过沈括的那些随从!

    敲定了此事的张安安心情大好,不由想起梁师成与沈家有仇,于是问道:“你小子不是和沈家有仇吗?难道就是这么报复沈家?”

    在张安安看来,梁师成将沈家转让给自己,这算哪门子的报仇啊?

    梁师成也不隐瞒,老老实实将自己的算计说了出来,只要公子您答应了这笔交易,皇帝势必要将沈家变为自己的奴隶,皇帝只有拥有了沈家的所有权,才能把沈家再加上庄园来抵消因果转移买断费,这就好比你拿着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置换,那不是欺诈吗?在迷信的赵佶心里,像因果这样的大事是决计不会也不敢有半点瑕疵的。

    梁师成这是要断了沈家的仕途,不过在张安安看来,人家蔡京旧党新党两头跳,照样混得风生水起,你沈括做个官,把自己搞得两头不待见,可见沈括确实不适合做官,像沈括这样得人才,就应该老老实实地搞科研,做什么官啊!还是到自己身边吧,好好发挥作用吧,搞得不好在自己的指点之下,成为了赵宋的科学之父,这不比做官强吗?

    梁师成见张安安心情极好,小心翼翼地试探地问道:“公子,小梁子求您一件事。”

    欧呦,梁师成这小子是蹬鼻子上脸了,老子刚答应与你同谋沈家,那是一来看在苏东坡的面子上;二来是像沈家这样的科研人员就应该老老实实地待在科研岗位,去做什么官啊,你小子不要胡思乱想以为把老子拉下水了,想拉着老子一起去做那些伤天害理之事,张安安想到。

    张安安收敛了笑容,冷冷地说道:“说来听听!”

    梁师成把所求一事一说,张安安立马应承了下来。

    原来梁师成求的事还是和苏东坡有关。

    皇帝现在改年号为崇宁,这是皇帝在向世人表示继续变法的决心,这是一个非常强烈的政治信号,表示在新旧党争中,皇帝已经彻底倒向了新党。

    俗话说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蔡京串联了朝中的大臣,已经磨刀霍霍准备拿旧党开刀,将曾经的政敌打成“元佑奸党”,并在皇宫德殿门外树立“元佑党人碑”,对所谓的元祐奸党之人极尽打压之事,已经死去的剥夺封号,对其有影响力的著作予以全面封禁,活着的全部贬斥到穷山恶水之地,永不允许回京和起用。

    刚逝世的苏轼便是此次的重点打击对象,苏家已经心急如焚,派人与梁师成取得了联系,希望梁师成能在皇帝面前说说话。

    可是别看梁师成深得皇帝的信任,但是这种事情还轮不到梁师成插嘴。

    今天梁师成见到仙尊之子一听到自己是苏轼之子,对自己的态度变好了许多,心中直呼有戏,于是想请张安安在皇帝和蔡京面前说说好话,打击旧党没意见,能不能把苏轼给摘出来。

    在原本的历史上,蔡京等人大肆打击所谓的元祐党人,清除禁毁他们的作品,试图抹去这些人的影响和存在。

    面对权势滔天的蔡京,天下的读书人集体变成了哑巴,而这三个人却站了出来,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第一个站出来的是与蔡京并列六贼之一的梁师成,据史书记载“是时,天下禁诵轼文,其尺牍在人间者皆毁去,师成诉于帝曰:“先臣何罪?”自是,轼之文乃稍出。”

    第二个站出来的公认的奸臣高俅,他公开的和苏轼家人亲近,《挥麈后录》中写道:“潜延阁恩幸无比,极其富贵。然不忘苏氏,每其子弟入都,则给养恤甚勤。”

    第三个站出来的就是一代妖道林灵素,宁愿得罪如日中天的蔡太师也要为苏轼说话,曾公开多次为苏轼等人鸣不平。

    后世之所以还能看到苏轼的作品,此三人功不可没。

    张安安一听此事便觉得非常的不妥,蔡京若是这么搞的话,与那个听不进人言,凡是反对新法就是奸佞的王安石还有什么区别啊,这样的变法还能成功吗?也难怪等到女真人崛起,宋人连已经被女真人打得屁滚尿流的辽人都打不过了!

    张安安有点内疚了,刚才自己有点错怪梁师成了,没想到这小子关键时候还是有点良心的,这个忙,我帮了。

    张安安向梁师成表示,明天自己就进宫与皇帝和蔡相公说说此事!

    后天就是武林大会了,按照原定计划,张安安明天会进宫旁听,蔡京等人会就无忧洞的处置一事向皇帝汇报,还需要征求张安安的意见,哪些是需要改进的,毕竟张安安才是挽回气运这方面的专家。张安安正好进宫把梁师成所求之事一起办了。

第六百六十四章 安排

    张安安进宫了,见到赵佶的第一句话就是,沈家不管男女老少在交到自己手上之前,不得死伤一个。

    这是张安安在昨晚想起,按照梁师成的逻辑,沈括害得他做不成男人,这小子会不会让人在进京途中虐待沈家人。

    对于这一点,张安安猜得很准,像这种全族为奴的,就算没有梁师成的关照,这一路走来,押解的衙役为了榨取钱财,必定会对沈家人进行虐待的,何况还有了梁师成的关照,那些衙役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昨晚,赵佶在宫里得到了梁师成的汇报,立即一封圣旨八百里加急送往了沈氏家族的居住地扬州。

    此时听闻张安安这么一说,梁师成是脸色大变,因为自己昨晚已经关照了送信人要好好招呼招呼沈家人。

    梁师成脸色一变,张安安和赵佶都看到了,顿时知道不妙,赵佶更是飞起一脚,将梁师成踹了狗吃泥,厉声骂道:“狗一样的东西,若是坏了朕的好事,朕扒了你的皮!还不快去!”

    梁师成仓皇而出,赶紧安排八百里加急,万一沈家真要被弄死了个把人,坏了皇帝的好事,只怕自己也就到头了。

    梁师成这边刚出去,蔡京、高俅、古胜等人便来了。

    这次处置无忧洞,明面上是蔡京,实际主持工作的是高俅和古胜,因为这两人和张安安的关系好啊,都是可以在张安安闭关准备千年约战的时候可以进出张府,能随时向张安安请教下一步该怎么做的人。

    高俅和古胜按照张安安的吩咐,先是让蒋胜和王涛戴罪立功,将无忧洞的那些贼人里面比较重要的人物辨认出来。

    这对蒋胜和王涛来说简直就是轻而易举,以二人对无忧洞的了解,那些老大、金牌打手有一个算一个,都被一一辨认了出来,就连两个金牌打手伪装成了女子,也没有逃过蒋胜和王涛的火眼金睛,可以说是无一漏网。

    这些罪恶滔天之人被单独关押之后,古胜又按照张安安的吩咐,让剩下的那些人进行互相揭发,成绩斐然,揪出了几十个,都是助纣为虐双手沾满了鲜血,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那种。

    剩下那些罪恶比较轻的,用张安安的话说那就是劳动改造,已经全部安排到了水泥作坊去了。

    高俅作为皇家商行的股东,直接就将这些人判了个无期,这种免费的劳动力简直太好使了。

    而这些人到了水泥作坊,吃穿不愁,只需要付出劳动,生病了还有人给看病(在高俅这些皇家商行的股东眼里,治好了还能接着用,为什么不治啊),比之以前在无忧洞的日子简直就是天堂了,而且这些人在无忧洞里已经习惯了只有价值才能生存,干起活来那是一个乖顺,高俅等人已经在打算再观察一段时间,从里面提拔几个小工头,这样就可以连监工都省了。

    今天汇报的主要是那些拐骗来的小娘子该如何处置?

    说起这些被拐骗来的小娘子,本来都是好人家的女儿,都是受害人,可是有一些进了无忧洞之后,为了生存,也帮着无忧洞做了许多不好的事,可以说即是受害者,又是施害者,这就非常不好判断了。

    还有,按照张安安之前的吩咐,找到这些小娘子的家人,可是当那些家人得知自己的亲人被拐骗进了无忧洞之后,态度大变,说什么都不肯接回去,甚至破口大骂,说差役造谣,毁自家小娘子的清白。。。

    目前这些小娘子的情绪非常的不稳定,已经出现了几十起自杀事件,还好古胜经验老道,预料到了这种事情,亲自带人日夜巡视,这才及时救下,不过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该如何处置?

    最后蔡京。高俅高度赞扬了妇女儿童保护协会,正是妇女儿童保护协会及时送来了大批的物资和钱财,无忧洞的这些人才得到了及时的救治和妥善的安排,期间只有十几个人死去,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张安安能不知道吗?张府没物资,但是那批捐助的钱财里面,可是有足足三分之一,是从张府库房拉出去的。败家娘们要做善事,整个张府都是极力配合,看着一箱箱的银子被搬出去,张安安是不好也不能阻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辛苦赚回来的小钱钱离开了自己,还不得不挤出一丝笑容。

    当张安安问及这些小娘子的具体人数,古胜立即报出了1253人之后,张安安便陷入了深思。

    无忧洞丧心病狂啊,居然拐骗了这么多的小娘子,这还不包括那些不堪侮辱又或是其他各种原因已经死去的,简直就是令人发指!

    张安安告诉众人,这些小娘子的妥善安置才是扭转气运的关键,因为这些小娘子第一个身份都是受害者,哪怕有些后来帮着无忧洞做了些不好的事,那也是受人胁迫,为了生存,是可以被原谅的。

    面对这方面的专家张安安给出的意见,赵佶是连连点头:“哥哥说的极是,这些小娘子一定要妥善安排!”

    赵佶的意思呢,这批小娘子就宫里接受了吧,反正后宫这么大,多一千多个宫女也算不了什么大事!但是张安安坚决反对。

    无忧洞的那批小娘子,张安安在彩排的时候可是抽空去看了一下的,那姿色让张安安当场流下了口水,不过想想也正常啊,无忧洞鬼樊楼那种环境也玩不起高雅啊,如果不能将姿色发挥到了极致,怎么才能吸引了那么多的达官贵人前来呢?

    以这批小娘子的姿色进宫做宫女,赵佶这小子肯定把持不住,以赵宋后宫宫斗的惨烈程度,这批小娘子大部分都活不过一年,张安安如何能肯?

    张安安对这批小娘子已经有安排了,香水作坊先挑一批,剩下都安排到方如玉那里去,张安安从易容师那里得来的灵感,有了一条小财路,安排这些苦命的小娘子还是绰绰有余的。

    一听张安安已经有安排了,赵佶也就不再坚持了。

第六百六十五章 一碗肉汤

    “杀了他!”

    “碎尸万断!”

    “千刀万剐!”

    五朝门前杀声鼎沸,愤怒的百姓咬牙切齿挥舞着双臂,若非有禁军维持次序,只怕跪在场中的秦狗子就要被百姓给撕碎了!

    今天是朝廷举办的第一届武林大会,百姓今天也都早早地都来看热闹了,不过在武林大会举办之前,朝廷还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公开审判无忧洞的贼人!

    秦狗子作为无忧洞铁鼠帮的金牌打手被第一个拉出来公开审判的,而控诉他的人也是无忧洞的人,名叫杨远。

    说起这杨远,东京百姓还不知道是谁,但是当杨远说自己是以前相国寺桥卖葱花大油饼的杨三郎之后,上了点年纪的百姓都想起来了,十年前,杨三郎在相国寺桥卖的葱花大油饼那可是东京一绝,外酥里软又多层,酥脆咸香,价格实惠,再来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汤,在这寒冷的冬天,一整天都是暖暖的。

    杨远向百姓诉说着自己的遭遇,当年自己在相国寺桥卖葱花大油饼,省吃俭用娶了个娘子,生了个大胖小子。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本来美好的日子因为儿子的一场重病拖垮了杨氏夫妇,最后虽然治好了,但是杨氏夫妇也欠下了五十贯的印子钱。

    五十贯在富人眼里也就是青楼听个小曲,但是对于杨氏夫妇这种小市民来说,那就是个天文数字了,杨氏夫妇因为给儿子治病,已经变卖了所有的家当,现在还如何能还得上这笔钱,于是放印子钱的提出了一个建议,杨远可以将娘子抵押给他们,他们可以宽限三个月,三个月之内只要杨远凑够了一百贯就可以赎回娘子。

    杨远知道只要自己将娘子抵押给这些放印子钱的,这些人必定将娘子卖入窑子,自己哪怕是三个月后凑满了一百贯,娘子也别想回来了,这些放印子钱的这是要榨干自己最后的一滴血啊,于是慌称自己有个亲戚没有小孩,只要自己夫妇愿意将儿子过继给这个亲戚,亲戚就会给自己二百贯,只要宽限个五日,让自己夫妇去把这件事办了,就一定能还上这笔钱的。

    在杨远的再三保证下,只要自己拿到这二百贯,都拿来还钱,放印子钱的终于走了。

    杨氏夫妇一合计,这京城是没法待了,可是天下之大,对于从来没出过远门的杨氏夫妇也不知道去哪啊?

    杨远因为在相国寺桥卖葱花大油饼,接触到的三教九流比较的多,从这些人口中曾经听说过无忧洞,据说好多无处可去的人都躲在那里面,于是和娘子一合计,干脆带着儿子躲进无忧洞吧,谅那些放印子钱的也不敢追进来。

    杨远也不好好想想,放印子钱的都不敢进无忧洞,自己一家三口进去难道不是送羊入虎口吗?但是走投无路的杨远已经考虑不到这么多了。

    在杨远看来,放印子钱的已经是这天底下最恶的人了,但是进了无忧洞之后,才知道了什么才是炼狱,只有更恶没有最恶!

    杨远一家三口连夜进入了东京城的下水道。

    杨远一家进入无忧洞后不久,就被铁鼠帮的人发现,按照无忧洞的规矩,那么杨远一家就属于铁鼠帮了。

    秦狗子,铁鼠帮的金牌打手,见杨远的娘子有点姿色,淫心大起,就这么当着所有人和杨远父子的面,将杨远娘子给奸淫了。

    在娘子撕心裂肺的呼喊声中,死死被人按住的杨远悲痛欲绝,眼角崩裂,流出了两行血泪。

    秦狗子自己完事了还招呼其他人一起,杨远年幼的儿子冲上去,却被秦狗子一脚踹开。

    最后,杨氏夫妇被关押了起来,用秦狗子的话说,这是调教,是每个新人进入无忧洞的必经之路,不要怪任何人,这就是命,过不了多久,你们就会和我一样。。。

    当天晚上,杨氏夫妇喝到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肉汤。

    喝完了肉汤,有了一丝力气的杨远提出想看看自己的儿子,秦狗子癫狂地大笑:“你觉得这碗肉汤是什么!”

    无忧洞不养闲人,杨远的儿子本来就是大病初愈,被秦狗子踹了一脚之后,旧病复发,无忧洞哪里会舍得医治,直接就。。。

    得知真相的杨氏夫妇当场就晕了过去。

    等到杨远醒转,娘子已经不见了,自己的面前又多了一碗肉汤。

    杨远想死,但又没那个勇气,在随后的日子里,杨远终于见识到了无忧洞更多的黑暗面,只是这个时候的杨远已经如同行尸走肉,麻木了。

    最后,杨远在生存的压力下,不想也成为一碗肉汤,成了铁鼠帮的一份子,受害者变成了暴害者。

    这次,无忧洞覆灭,所有人都被关押了起来,当古胜表示希望有人能站出来揭发无忧洞的罪行戴罪立功,将仇恨深埋心底的杨远是第一个站出来的,指认了铁鼠帮,隐藏在人群中秦狗子也被揪了出来。

    万事开头难,有了杨远的例子,其他人是纷纷出来控诉无忧洞的罪行。

    今天,按照仙尊之子的吩咐,在五朝门前进行公诉大会,公开无忧洞的罪行,杨远被安排在了第一个。

    随着杨远的控诉,百姓是沸腾了,无忧洞的这些畜生,简直不是人,若非禁军弹压,愤怒的百姓能冲进去将秦狗子撕成碎片。

    郑屠已经拔出了祖传的杀猪刀,向张安安请缨:“老爷,请让郑屠杀了这等畜生!”

    张安安和赵佶虽然之前也已经粗略的听过了一些关于无忧洞的汇报,但是高俅、古胜等人不敢让这些肮脏事污了张安安和皇帝的耳朵,只是捡了一下比较能让人接受的事的说,像一碗肉汤这种事,张安安和赵佶都是第一次听说。

    愤怒的张安安一把推开赵佶,大声质问道:“你特么这个皇帝是怎么当的?堂堂天子脚下居然发生这种事?”

    被张安安一把推开的赵佶也是羞愧难当,赶紧追上已经带着李逵、郑屠向着场中走去的张安安:“哥哥,哥哥,你听朕说。。。”

第六百六十六章 气运回来了

    来到场中的张安安一把拿过郑屠手中的杀猪刀,向着赵佶说道:“你来?还是我来?”

    众人一看张安安这架势,这是要逼皇帝亲手杀人,以蔡京为首的相公门纷纷是围了上来。

    皇帝杀人很正常,但是一个皇帝当着天下子民的面充当侩子手,这是文官集团无论如何不能容忍的。

    已经有点冷静下来的张安安一把揪住了赵佶,厉声地说道:“赵宋流失的气运只有赵氏子孙亲自取回!”

    一听此言,蔡京立马变脸,转而拦着同僚们,小声说道:“这是仙尊之子的扭转气运之法,我等万万不可阻拦!”

    赵佶也不再犹豫,一把接过杀猪刀,赵宋流失的气运必须赵氏子孙亲自取回,那个赵氏子孙舍我其谁!

    赵佶不是没杀过人,就在上个月,赵佶还枪杀了也速达达,但是用刀杀人和用枪杀人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赵佶闭着眼睛,高举杀猪刀,就要一刀砍下,结果了秦狗子,但是被张安安拦住了。

    赵佶闭着眼睛杀人,这不是要被天下群雄还有在场的各国使节看轻了,张安安赶紧拦下了赵佶:“此等畜生不配为人,永世不得超生,换神器火枪来!”

    梁师成赶紧取过子鼠身上的火枪,亲手递给了赵佶。

    赵佶接过火枪,熟练地装上子弹,用枪抵着秦狗子的头,在天下子民的注视下,一枪轰爆了秦狗子的头,红的白的溅了赵佶和张安安一身。

    杨远见秦狗子终于死了,从地上爬起,来到赵佶和张安安面前,不住地磕头道谢。

    杨远向张安安提了个请求,能不能让自己看一眼传说中专杀畜生的杀猪刀。

    张安安虽然有些奇怪,但是想起杨远的遭遇,实在不忍心拒绝,示意郑屠将杀猪刀递给杨远看看。

    杨远颤抖着接过了郑屠递过来的杀猪刀,轻轻抚摸着刀身,喃喃自语:“当年阿爷告诉我,杀人王的杀猪刀杀尽天下畜生!如今我也已经是个畜生,合该死在杀猪刀下!”

    杨远手腕一转,将杀猪刀刺入了自己的心脏。

    子鼠上前一探气息,摇了摇头,没救了。

    杨远的死,给了张安安很大的震撼,张安安怎么都想不通,杨远怎么就这么自杀了?还是蔡京上前告诉张安安,这次杨远在天下人面前控诉无忧洞的罪状,百姓中有很多是杨远的熟人,杨远羞愧,见仇人已死,自己也无脸再苟活于世了。。。

    张安安一听,觉得蔡京说得很有道理,虽然现场控诉的效果很好,但是对于杨远来说就很残忍了,在天下人面前自揭伤疤,勾引了自己都不愿意想起的痛哭回忆,如果再继续这样搞下去的话,很有可能杨远自杀一事会接二连三地上演。

    张安安故意问赵佶,刚才你枪杀秦狗子的时候,是不是感觉气运回转了?

    刚才张安安要赵佶亲手取回赵宋流失的气运,说实话,赵佶一开始拿着杀猪刀的时候,心里是很紧张的,但是换上了火枪之后,这份紧张感就消失了,一枪轰爆了秦狗子的头之后,虽然被溅了一身的血污,但是赵佶竟然有着莫名的快感,而且在心里作用之下,随着耳边传来了百姓如山般的呼声,赵佶眯着双眼,似乎感到了一股气感以自己为中心在凝集!

    赵佶肯定地向张安安表示,自己已经感到了赵宋流失的气运又重新凝聚起来了!

    张安安点了点头,表示很好,既然流失的气运已经重新凝聚了,那么后面的那些人就不需要皇帝亲自动手了。

    张安安吩咐蔡京,已经安排好的那些现场控诉证人可以撤了,然后重新来到场中。

    “乡亲们!之前是我张安安考虑不周,一心只想着揭露无忧洞的罪行,却没有考虑到杨远的感受!是我疏忽了!对不起!”张安安悲痛地说道。

    “公子何错之有?若非公子如此安排,我等虽然知道无忧洞的一些罪恶,但是也想不到无忧洞居然如此残忍!”刘老汉站出来说道:“杨远这个孩子,我也是看着他长大的,是个勤快人,就是有点懦弱,今天也算死得其所!公子又何必自责?我等感谢公子为我等弱民除害,铲除了无忧洞这个毒瘤!”

    刘老汉说着跪下向张安安重重磕了一个响头。

    其他的百姓也是纷纷跪下:“感谢公子为我等弱民除害!”

    张安那赶紧示意赵佶过来:“真正铲除无忧洞的是皇帝!李逵等人只是出了一份蛮力,若非皇帝运筹帷幄,这次围剿只怕也是无功而返!”

    “吾皇万岁!”在如山般的呼啸声中,赵佶也已经来到了场中。

    张安安提醒赵佶赶紧接收赵宋流失的气运。

    赵佶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了什么是民心,高举着双手喊道:“害朕百姓者,如伤朕之手足!”

    接下来便是赵佶的表演时间了,已经经历过千年约战的赵佶不但演技见长,编剧的水平也是增长了不少,从自己知道了无忧洞的存在后,便开始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说起,一直到自己是如何运筹帷幄,设下陷阱,擒拿住了蒋胜,打开了突破口。。。

    赵佶非常无耻的把属于宋江等江湖豪杰的功劳占为了已有,一切都是出自自己的运筹帷幄。

    金牌编剧张安安也在一旁为赵佶拾遗补漏,两人一唱一和,配合默契,就连那天抓住蒋胜的一些豪杰也是恍然大悟,原来公子为古贞大小姐举办生日宴会是出自皇帝之手,为得就是让我等去抓金二果,引出蒋胜,不曾想我等的运气这般的好,直接将蒋胜堵住了,这是无忧洞作恶多端,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

    蔡京等人也是上前大赞皇帝乃天子,受上天眷顾,不管是做什么事,老天爷都是向着皇帝的。。。

    当然也有清醒的,比如皇帝是如何会算出宋江等人一定会在金二果家中抓住蒋胜,从而引出王家父子的?皇帝既然都算到了,为什么还要这般的麻烦,派出一队禁军直接将蒋胜和王家父子抓起来不就是了?

    不过,在现场这种气氛下,这些人也只能将疑问深深放在心里,转而大赞起来!

    在一片歌颂攒德声中,杨远自杀带来的悲切气氛也被冲淡了许多,百姓更是纷纷高呼万岁!

第六百六十七章 千里送京娘一

    张安安看看气氛差不多了,示意众人安静,自己有话要说。

    张安安表示杨远之死,是自己的顾虑不周,不过也让大家都看清了无忧洞的真面目。本来后面的审判,还安排了像杨远这样的证人,但是以杨远为鉴,怕这些证人也会像杨远一样,所以还是取消了这个环节,改由古胜古御史来宣读这些人的罪状!

    在古胜宣读出的这些罪状中,只有更恶没有最恶,有些事情已经完全刷新了百姓的认知,世间竟有如此畜生!

    在百姓愤怒的呼声中,赵佶也顺应民意,批准了这些人的死刑,秋后处斩!

    不过蒋胜和王涛的判决,因为之前张安安已经答应二人戴罪立功,而二人也是积极表现,为了不让张安安食言,赵佶赦免了二人的死罪。

    张安安告诫二人,佛语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二人什么时候能认识到了自己的罪恶,真正的有了悔过之心,才能洗净一身的罪恶,不再祸及子孙!

    二人也是唯唯是诺,发誓一定悔过自新,做个好人,为皇帝和公子效力,争取更大的功劳来洗净这一身的罪恶。。。

    最后,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以宋江为首的参与围剿无忧洞的好汉们昂首挺胸走入场中,在当今天子赵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演讲之后,由当今天子赵佶亲自授予了宋江等人“侠之大者”勋章一枚。

    宋江、晁盖等人也是流下了激动的眼泪,纷纷表示绝对不会辜负了这枚勋章,以后还要继续为国为民。。。

    接下来便是前所未有的由朝廷举办的武林大会。

    当今天子赵佶以当年太祖的千里送京娘开篇!

    说起赵宋,所有人的印象首先就是武力弱,但是人家赵宋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在投效郭威之前,那可是名满天下的游侠,号称“一条盘龙棍打遍天下八十一军州”,其创下的“太祖长拳”也在《纪效新书》等著作中被列为第一,并对后来的戚家拳、太极拳、洪洞通背缠拳等拳种产生了重要影响,号称“百拳之母”,是中国历史上494位皇帝中,个人武力能排进前五的一位皇帝。

    《宋太祖本纪》记载了赵匡胤少年时代的两件轶事,其一是学骑射时额头撞在门框上,人摔下来,别人都以为他的头被撞碎了,谁知过了一会儿,赵匡胤就又站了起来,继续追马,一点儿也没受伤。

    学骑射,辄出人上。尝试恶马,不施衔勒,马逸上城斜道,额触门楣坠地,人以为首必碎,太祖徐起,更追马腾上,一无所伤。

    其二是和小伙伴在屋子里玩耍,看见屋外有小鸟搏斗,两个人争着冲出去捉小鸟,结果在冲出去的时候把房子撞坏了。

    又尝与韩令坤博土室中,雀斗户外,因竞起掩雀,而室随坏。

    从这两则记载可以看出赵匡胤有着强大的抗击打能力,甚至有人怀疑赵匡胤是练成了传说中的金钟罩铁布衫。

    千里送京娘说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在从军之前的一个故事,出自开国功臣赵普所著的《飞龙记》。

    五代后汉时期,生性耿直的赵匡胤,游历天下,打尽天下不平事,在江湖上闯出了偌大的名声,号称“一条棍棒打天下”。

    适逢乱世,人命贱如草,赵匡胤遂决定投奔明主,建立功勋,结束这乱世。

    在路过山西太原郊外的一座道观里,碰到了一位被强盗抢来关押于此的弱女子。

    这名女子叫赵京娘,年方17岁,蒲州(今永济)人。跟随父亲到曲阳烧香还愿,却不想遇到强盗,自己被强盗掠到道观关押。

    赵匡胤知道事情真相后,侠义心肠油然而生,毅然决定以兄妹相待,要跨山渡河千里迢迢护送京娘回家。

    山西太原距蒲州千里之遥,那伙掠夺赵京娘的强盗欺负赵匡胤单枪匹马,一路上数次偷袭报复,想要夺回京娘,都被武艺高强的赵匡胤杀退。

    赵匡胤不远千里护送京娘回家,一路上对其照顾有加,京娘看赵匡胤英雄豪杰、气宇轩昂,心中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在经过武安门道川时的一天清晨,赵京娘梳妆打扮后郑重其事地向赵匡胤表达了爱慕之情。

    但是赵匡胤觉得他救京娘是义举,不能有私心杂念,否则他和抢京娘的强盗有什么区别?是乘人之危的勾当,会被天下英雄误会和耻笑的。

    赵匡胤婉言拒绝了京娘的表白,坚守兄妹之礼。

    风餐露宿,艰辛不表。待送京娘安全到家之后,京娘父母感动之情难以言表,看着眼前失而复得的女儿,也欣然提出将京娘许配给赵匡胤。

    赵匡胤不愿自己的义举蒙羞,婉言谢绝了。

    故事到了这里应该也就结束了,不过《千里送京娘》以各种地方戏曲的形式流传到后世,还有好几个版本的结局,有京娘受不了流言蜚语投湖自尽的;有出家为尼的;还有赵匡胤做了皇帝后,想起了京娘,追封为贞义夫人的。

    对于这些结局,只能说是后人为了艺术效果强加上去的。

    首先,千里送京娘这一典故出自赵普的《飞龙记》,这在明朝冯梦龙的《警世通言》记载了这个典故的出处,不过冯梦龙为了艺术效果,强行补上了一个出家为尼的结局,把好好的一桩义举强行加上了爱情戏,和后世的一些影视作品有的一拼,仿佛不来点情情爱爱,这故事就没味道了。

    清代吴璿根据旧本《飞龙记》增补改编成长篇英雄传奇小说《飞龙全传》,主要讲述了赵匡胤反抗昏君,逃走在江湖上行侠仗义,与好汉结交,最终建立大宋的故事。

    《飞龙全传》一定程度上效法了《三国演义》,较好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矛盾。作为历史演义小说,书中的主要人物和重大事件,大部分都可以找到历史依据。然而,作者自知,要使读者“惊奇拍案,目不暇接”,非经一番精心构思,作一些艺术虚构不可。

    《飞龙全传》叙事三真七假,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民间讲史平话的粗豪气息,也溶进了改编者语言雅驯、清隽的风格,广为流传,《飞龙记》也因此佚失,仅有残篇存世。

第六百六十八章 千里送京娘二

    《飞龙记》是赵普记录陈桥兵变和赵匡胤建立宋朝整个过程的回忆录,是十分有分量的史料。

    为什么说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到了赵匡胤将京娘送到家便结束了,而后面的那些内容都是后人强加上去的?那是因为根据南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记载,赵普写书的时间为建隆元年三月,据陈桥兵变仅有两个月。

    首先,后人所看到的的千里送京娘的结局部分,不管是什么版本,都是赵匡胤当上了皇帝之后的事,这部分内容不可能会记录到《飞龙记》里面,因为从赵普写书的时间就可以判断的出来,赵匡胤当时正忙着欺负孤儿寡母,还有这个空闲想京娘?

    千里送京娘本来是一桩义举,但是后人偏偏就喜欢加上点情情爱爱,也许是为了艺术效果,也许是为了迎合百姓的口味吧,但是总得有个谱吧,甚至后世还有人以京娘投湖自尽的版本,来攻击赵匡胤,说如果不是赵匡胤千里送京娘,就不会招来流言蜚语,京娘也就不会投湖自尽了,对此,我就只能呵呵了,如果没有千里送京娘,那么京娘就准备做压寨夫人吧!

    赵匡胤不是一个见了女人就走不动道的人,千里送京娘是侠义心肠,是义举,其对京娘根本就没有男女之情,总不能赵匡胤救了京娘,京娘喜欢赵匡胤,赵匡胤就非得娶京娘了吧。

    如果赵匡义娶了京娘,那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首先,赵匡胤当时虽然游荡江湖,但是赵匡胤是游历,是增长阅历的。

    赵匡胤是什么家世?赵匡胤的爷爷是涿州刺史赵敬,父亲赵弘殷初事赵王王镕,救援后唐庄宗有功,负责管理禁军;后汉时期,大破王景崇,出任护圣都指挥使。赵匡胤妥妥的出身官宦世家。

    在讲究门当户对的古代,京娘这样的女子就根本不可能嫁给赵匡胤!赵匡胤也不可能会娶京娘。

    而且根据考证,千里送京娘发生的时间段是赵匡胤正准备投效郭威的路上,那么基本上就是公元947年初的事了。

    而后晋开运初年(944年),赵弘殷就已经为赵匡胤聘年仅16岁的贺氏为妻。

    贺氏出身江东大族会稽贺氏,这是个文武双全的世家大族,本为王子庆忌的后人,先祖贺纯为避讳改为贺氏,汉代从中土迁至会稽,具有深厚的儒学修养、坚守儒学世族的立场,家风严正,诗礼传家。据《晋书》卷68《贺循传》“其先庆普,汉氏传礼,世所谓庆氏学。其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为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先祖贺纯,在汉安帝时,官至侍中、郡守。三国时,世代为孙吴“佳将“,为其冲锋陷阵。东晋贺循继承家学,建国之初,参与制定礼仪,《三国志》《贺齐传》注引虞预《晋书》载:“时朝廷初建,动有疑议,宗庙制度皆循所定,朝野谘询,为一时儒宗。”

    贺循之后,其家族礼学相传,代不乏人,至南朝梁武帝重视儒学礼制,贺氏家学又得以光大。一直到唐代,仍有族人参与议定礼仪。(《_江表儒宗_会稽贺氏之家风与家学》王永平)第十五世贺晦女嫁梁武帝萧衍直系后裔萧嵩,外孙尚新昌公主,“嵩夫人贺氏入觐拜席,玄宗呼为亲家母,礼仪甚盛“(《旧唐书》卷九十九《萧嵩列传》)。(《贺知章世家》P59)第十六世贺知章更是唐代著名诗人,其父贺景思乃贺知章十世孙。

    会稽贺氏千年以来诗礼传家,乱世为将,盛世治礼,“虽非显赫门阀,但其家世相承,即便一再陷于”微贱“之地,仍能复起,以致数百年间未尝衰没。

    这才是门当户对,而且贺氏本名贺贞,开封人氏,贺景思长女,与赵匡胤青梅竹马,经常在一处玩耍。贺家有一种自酿的酒,非常香甜可口,赵匡胤经常去她家喝酒,醉翁之意不在酒,贺氏成了他的结发妻子,从此情系一生,至死不渝。然而贺氏体弱多病,最终红颜薄命,没能与他白头到老。他当了皇帝之后,思念爱妻,忆及往昔,下旨向贺家索要这种酒,贺氏族人将酒和酿法一起献了给他,他看到酒,赐名“鉴湖春”。

    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时候,那是已经有妻子了,中国历来都是一夫一妻制,至于说什么三妻四妾左拥右抱,那也是一夫一妻多妾制!赵匡胤根本就不能娶京娘。

    其次,赵匡胤最多将京娘收为小妾,那么千里义举就成为了天大的笑话,救人救到了自己的床上,用赵匡胤自己的话说,那样自己与那伙盗贼有何区别?千里长途也白走了,本来一桩好好扬名声的义举,到头来因为自己的一时没把控住,成为了天下豪杰的笑柄!

    赵匡胤若是连这点自控能力都没有,如何还能开创赵宋基业?

    至于说千里送京娘为什么会被记录在了赵普的《飞龙记》中,那必定是赵匡胤在军中和一众兄弟喝酒聊天的时候说起了,因为赵普的《飞龙记》写成的时候,赵匡胤和他的那些老弟兄们都还活着,没有的事赵普敢乱写吗?瞎编乱造就不怕赵匡胤被那些老兄弟们笑话吗?

第六百六十九章 假皇帝一

    赵普的《飞龙记》是一部十分有分量的史料,虽非正史,但是对于考证陈桥兵变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高粱河车神了。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听说好皇帝、坏皇帝,从未听说有假皇帝。王莽在公开篡位之前曾经称过摄皇帝、假皇帝,那个假字不过是指暂时,代理之意,不是指的真假之假。

    但是有这么一位皇帝,史书上所记载的有关他的一生的事迹,大都是假的,其篡改程度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他就是被人称为假皇帝的宋太宗赵光义。

    高粱河车神赵光义做了皇帝之后,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篡改运动。

    在古代凡是做皇帝的人,出生时必然有异象,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固定的模式,宋太祖出生时就伴随着红光。赵光义既然做了皇帝,那么他的出生自然也就变得不同凡响了,《太宗本纪》记载“是夜,赤光上腾入火,闾巷闻有异香”,既然哥哥赵匡胤出生时有红光和异香,那么同样做了皇帝的赵光义,出生时自然也要有这两个标志。

    这个操作还算正常,毕竟这么干的皇帝也不在少数,但是基本上这么干的都是开国皇帝,你高粱河车神算哪门子的开国皇帝啊?

    原本史书上关于赵光义年少时事迹的记载很少,《太宗本纪》记载“帝幼不群,与他儿戏,皆畏服”,说得好听点是赵光义从小就表现出超强的领导力,跟别的小朋友玩的时候,别人都怕他,说不好听的就是赵光义从小就调皮捣蛋,经常欺负小朋友。

    这从另一面说明赵光义早年间值得记载的事情很少,既没有没有刘邦的“大丈夫当如是也”的感慨,刘备那种“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的豪情壮志,也没有赵匡胤小时候头撞城墙的记载,只好连小时候做游戏的事情都写进去,可见是真没什么可写的。

    高粱河车神不满意了,自己小时候还是很厉害的,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篇记载》,做了十三年皇帝的赵光义在端拱元年(公元988年)下了一个诏书,在这个诏书中讲述了自己早年间的一些事情,说自己十六岁的时候跟随周世宗征淮南,并且自己“屡与贼交锋,贼应弦而甚众”,自己的哥哥赵匡胤听到自己的勇武事迹后“大喜”,并且在自己十八岁的时候曾跟随赵匡胤和周世宗一起北伐。这个说法在《宋会要辑稿》中也有记载,按照这个说法,周世宗一生中最重要的征淮南和北伐,赵光义都有参与,并且自己的勇武还得到了赵匡胤的欣赏。

    可惜赵光义的数学还是差了一点,这个自述在时间上就漏洞百出,赵光义是出生在后晋的天福四年(公元939年),在他十六岁的时候应该是后周的显德元年(公元954年),然而这一年发生的是高平之战,并没有征淮南,而赵匡胤父子征淮南是在显德三年,此时的赵光义应该是十八岁左右。根据《东都事略》记载,赵匡胤父子征淮南后,赵弘殷带回来一批书籍“归以遣太宗”,这说明当时的赵光义根本就没有出征。

    除此之外,周世宗北伐是发生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此时的赵光义应该是二十一岁。

    赵光义之所以说自己参与了这两次战争,无非是想说明自己的武功了得,在大宋开国之前就已经是一位战功显赫的将领了。

    “陈桥兵变”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件十分不光彩的事情,毕竟赵匡胤是从后周的孤儿寡母手上夺取的政权,但它在大宋三百多年的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因此是否参与“陈桥兵变”对宋太宗赵光义来说显得十分重要。

    在正史中赵光义不仅参加了陈桥驿兵变,而且,还是陈桥兵变集团的核心人物,是这次兵变的主要策划者与组织者。

    显德七年(公元960年)的大年初二,身为后周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奉诏率军出征,时为供奉官都知的赵光义也在军中。在行军途中,赵光义与赵普等人一直明里暗里做着策反鼓动工作,为兵变的成功大造舆论,在部队来到距离开封40多里的陈桥驿后的第二天早晨,又与众将士一起闯进赵匡胤的营帐,不容他哥赵匡胤分说,硬是将一件象征皇权的黄袍披在了赵匡胤的肩上。

    不仅如此,还有的史书如生活在宋真宗与宋仁宗时代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所著的重要文献《隆平集卷一·太宗皇帝》一文竟然还说,陈桥兵变时,市不易肆,也即士兵入城,秋毫无犯,也完全是赵光义的功劳。说是赵匡胤既被黄袍加身后,回师向开封进发,在进城之前,赵光义拦住赵匡胤的马头,叩马而谏:这次回师开封,将士们如果自恃功高,大肆抢劫,使得老百姓肝脑涂地,那就绝不符合应天顺人的精神!最好是要诸军将领立下严守军纪的誓言,然后前进。硬是给他哥上了一堂极为生动极为重要的政治课。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赵光义真的是很有见识,很有思想,而且也极富有仁爱精神。而按照正史的观点,显然,也正是由于赵光义的友情提醒,赵匡胤才与将士们约法三章,确保大军进城秋毫无犯。

    据说,赵匡胤对自己的这个弟弟非常赏识,称赞赵光义很有谋略,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就有等自己百年之后把帝位传给弟弟赵光义的想法。

    如果照此看来,赵光义的确是宋帝国的开创者与奠基者。赵匡胤之所以能够华丽转身,成功变脸,几乎在一夜间就由后周殿前都点检变成大宋天子,而且成为一个圣明、仁爱的天子,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自己的小弟赵光义的鼎力相助。

    倘若说,赵匡胤是这场政治戏剧的男主角,那么,理所当然,毫无争议,与赵普一样,赵光义则显然也是这场政治戏剧的总策划、总导演、总剧务之一,他所发挥的作用很显然比他的哥哥赵匡胤之上,也为以后的兄终弟及埋下了伏笔,这赵宋的天下是我赵光义和哥哥一起从孤儿寡母手中抢来的!

第六百七十章 假皇帝二

    一个皇帝死后,即位的皇帝要给前任编写传记,这种官修史书称为《实录》。因此,太祖赵匡胤死后,赵光义就给哥哥编修了一本传记,史称《太祖实录》。

    史料记载,在修完这本传记后,因为对这本《太祖实录》不满意,赵光义一共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编纂,除了增加“金匮之盟”这种崭新的内容外,整个修改过程更是旷日持久。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开始修改,一直到他的儿子宋真宗咸平元年(998年),这本书籍才最终修订完成。

    宋朝编纂的《太祖实录》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太宗时期的原始版本,叫作《旧录》;另一个版本,是三次修改后的版本,叫作《新录》。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有“金匮之盟”这件事情,且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情,是赵光义继承大位的合法依据,为什么《旧录》里没有这个内容,反而还需要《新录》来增加呢?

    可惜的是,由于战乱不断,如今《旧录》《新录》全都失传了,我们已经看不见了,但是幸运的是,宋朝的史学家李焘看见了,他还把这两个版本的历史文献全都记录到了自己的《续资治通鉴长编》里。

    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神秘逝世,虽然死因不明,但是记录赵匡胤一生的《太祖实录》的编纂工作,却被提上了日程安排,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了。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赵光义命令翰林大学士李昉、扈蒙等修编《太祖实录》,收集当时的所有史学集料,并对那些“不符合当时历史”的文献予以销毁,绝不保存。

    然而,即便把历史“修改”成了这样,赵光义对这次编纂的书籍,还是非常不满意。

    淳化五年(994年),赵光义对宰相们说道:“太祖朝的事情,这才刚过去几天呀,你们看看《实录》中的记载,又粗糙,又简略,该写的没有写,该记的没有记,还是让史官们重新编纂吧。”

    由于史料匮乏,《旧录》《新录》的丢失,当时《太祖实录》如何记载的陈桥兵变这件事,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但以今日所见之文献,最早记录“陈桥兵变”这件事情的文献,是司马光的《涑水纪闻》。

    在《涑水纪闻》的记录里,“陈桥兵变”时确实出现了赵光义的影子,只是不太重要而已,赵光义仅仅就一场戏,也就四个字:入白太祖。

    当年,大军在陈桥驿驻扎时,所有将士哗变,大家准备造反,拥护赵匡胤为皇帝。第二天黎明时,这些将士冲到了赵匡胤的营帐门口,把当时的门卫赵光义吓了一跳,他立刻“入白太祖”,就是进入了太祖的营帐,把士兵哗变的事情告诉哥哥,请他赶紧思考对策。

    在这段史料记载中,赵光义就是一个打酱油的小角色,这让高粱河车神情何以堪!

    王禹偁的《建隆遗事》的记载,更是能让高粱河车神愤怒得七窍生烟!

    这本文献是这样记载的:上初自陈桥即帝位,进兵入城,人先报曰:“点检已作天子归矣!”时后寝未兴,闻报,安卧不答,晋王辈皆惊跃奔走出迎。——《邵氏闻见录》卷七引《建隆遗事》

    陈桥兵变那一天,赵光义根本就没有随军出发,他只是在开封留守,正陪着自己的母亲杜太后。后来,当听说自己的哥哥黄袍加身后,赵光义立刻骑上一匹马,出城迎接自己的哥哥去了。

    而且据考证,《飞龙记》这本赵普记录陈桥兵变和赵匡胤建立宋朝整个过程的回忆录里面,关于陈桥兵变的片段里面,根本就没有出现赵光义的名字,当时的赵光义根本就不在陈桥驿。

    要知道赵普就算不是陈桥兵变的最主要的策划者也肯定是主要策划者之一,而且《飞龙记》成书的时间段,陈桥兵变的那些最主要的参与者都还活着,如果赵光义真像正史里面说得那样,起了那么大的作用,赵普敢不写进去吗?赵光义会不闹吗?闹将起来,以宋人那么爱记录的性格,能不将这些记下来吗?

    再来分析一下《建隆遗事》的可信度。

    《建隆遗事》的作者叫王禹偁,生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进士,卒于咸平四年(1001年)。

    根据史料记载,在第三次编写《太祖实录》的过程中,由于没有领会到领导的意思,再加上自己秉笔直书的传统,结果王禹偁被冠以“背后非议、诽谤领导”的罪名,被贬到黄州去了。

    在被贬期间,王禹偁愤然持笔,他书写了《建隆遗事》这本书籍,最初名为《箧中记》。“箧”指的是箱子;“箧中记”的意思就是箱子里的书,暗指难登大雅之堂的事。

    王禹偁在自己的《叙》中,说得非常直白:“太祖英明神武,旷世无双,自受命以来,励精图治,国家欣欣向荣,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这些也是我王禹偁亲耳所闻、亲眼所见的。但是,现在有些史官在编纂历史时,他们多有忌讳,不敢真实记载,最近圣上又在大规模修改《太祖实录》,我怕这样长久下去,很多事情就会不为人知,不会流传于后世了,所以我把这些事情整理了出来,一共十几件事情,也算是为历史做了一份贡献了。”

    比较可惜的是,对于这么一本书,高粱河车神是不可能不理不睬的,没过多久,这本书就被彻底销毁。

    根据宋朝研究者的考证,虽然《建隆遗事》这本书已经失传了,但是,其他书籍还是引用了不少《建隆遗事》的故事,一共有十一件之多。现代史学家们对这十一件事情进行了详细的考证,最后得到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建隆遗事》上面介绍的内容,大体是可信的,或者更接近于当时的事实。——顾宏义《王禹偁考》

    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篇》中详细地描述了赵光义在“陈桥兵变”中的作用,并且描述了“匡义立于马前,请以剽劫为戒”这么一个非常重要的情节,是赵光义在赵匡胤率军回开封时,扣马进谏让士兵回兵营不要抢劫,因此赵光义就成为了“陈桥兵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与者。然而李焘在记载这件事的时候,加了“《旧录》禁剽劫都城实太祖自行约束,初无纳说者,今从《新录》”这么一个注释,这说明《旧录》的记载是赵匡胤自行约束士兵的,而赵光义及其后代编写的《新录》中记载的是赵光义拦马进谏的,这个注释表明了赵光义在继位之后,对他早年间的历史进行了太多的修改。

第六百七十一章 喜欢篡改历史的太宗们

    历史上喜欢篡改史书的皇帝,很巧合的是,都是被冠以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个非常喜欢我的历史我做主,我不满意就修改的一位皇帝。

    贞观年间,李世民多次顶着臣子的劝阻提出要看本朝史,看完后对玄武门之变的记载表示不满意。

    史官遂为其文过饰非,顺便把早年李渊和李建成的功劳写到他头上。

    宋太宗赵光义前面已经说过了,那是修改的一个面目全非,就连宋人自己都已经搞不清了。

    明太宗朱棣那就更不得了了。

    在明太宗朱棣之前虽不排除史官会有春秋笔法对事情进行隐晦掩盖的做法,也曾有过皇权干涉修史的事情,但想要大规模篡改历史、编写故事,还真不容易办到,直到朱棣继位,史学彻底被纳入皇权之下,编写历史也就成了明清的惯例。

    朱棣要求官方大规模地销毁、篡改、隐藏、编写洪武和建文朝的历史。

    近代章炳麟就痛心疾首地说:“史之失官,莫如书明建文事。”明清史专家孟森也说:“建文一朝之政治,其真实记载,已为永乐时毁灭无疑。”足见朱棣改史规模之大。

    明太宗朱棣在篡改史书这方面,很明显是宋太宗赵光义的粉丝,第一个篡改的便是《明太祖实录》、《太宗实录》。

    于是,在1402年10月,朱棣下令重修《太祖实录》,由解缙主笔。1403年,朱棣版《太祖实录》出版,核心内容就是抹黑建文,标榜朱棣造反的合法性。

    但是1410年发生了解缙之狱,解缙被捕,朱棣因此怀疑解缙修的《太祖实录》也潜藏着反动思想,所以进行了再修,至1418年朱棣再版的《太祖实录》正式出版,这就是今天所见的《太祖实录》。

    因为《太祖实录》经过三次编写,所以后代史学家对此都颇有微词,明代的张岱说“(《太祖实录)》)事皆篡改,罪在重修”,《明通鉴》的作者夏燮说朱棣篡史“借以文其篡逆之名也”。

    编写故事在史学书写中是大忌,但朱棣及其后代还真就编写了一本故事书《奉天靖难记》。

    此书编写于永乐朝,完全站在朱棣的角度上记录了靖难之役。该《记》和《太宗实录》的一至九卷(被称为《奉天靖难事迹》)内容极其相似,所以史学家推测《太宗实录》的一至九卷就是按照《奉天靖难记》写的。

    二书记载着朱元璋晚年曾三次想要立朱棣为太子的情节,还说朱元璋是“骤死”,字里行间透露着朱允炆杀祖父篡位的意思。

    二书严重丑化了旧太子朱标和建文帝,说朱元璋对朱标、朱允炆父子一直都不满意,“(朱标)多失道,太祖尝督过之,(朱标)退辄有怨言”,建文当皇帝后更是“失德”。而朱棣当燕王时不仅仁孝,还文武双全,深得太祖信任。

    二书将朱允炆和方孝孺描写成了昏君馋臣的嘴脸。通过对比,不仅标榜了靖难是类似于周公代政之义举,而且燕王登基也是正统合法。所以明史专家王崇武评价二书“丑诋失实”。

    还有一个有趣的事,明太宗朱棣的庙号后来又改成了明成祖。

    在古代,祖和宗有着非常明确的分别,尤其是给皇帝上庙号的时候,祖和宗的性质完全不同。

    一般开国皇帝,都被称之为祖。比如说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尔哈赤。

    这些开国皇帝称之为祖,那是因为他们开创了基业,是王朝的第一个实质性的皇帝,称为祖一点也不为过。

    除此以外,如果你想要庙号上加上一个祖,那困难程度可就大了去了。比如说唐太宗李世民,他对唐朝的贡献实在是太大了,可他依旧只是个宗,不是个祖。

    在明武宗朱厚照的时候,朱棣还一直都是明太宗。

    嘉靖皇帝朱厚熜继位后,因为不是明孝宗朱佑樘的亲儿子,只是他的侄儿,他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照没有儿子,朱佑樘又只有朱厚照这么一个儿子,所以才轮到了朱厚熜继位。

    朱厚熜自己是有亲爹的,也就是兴献王,所以他打算把兴献王追封为皇帝,将他放在太庙当中。

    兴献王追封为兴献帝以后,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

    太庙实在是太拥挤了,从朱元璋这一代开始算起来,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见深、朱佑樘、朱厚照,已经有9位皇帝在太庙里了,香火不够分啊!

    太庙正殿只有9个席位,要想把兴献帝放入太庙正殿,就必须要从上面几个皇帝里踢走一个才行。

    朱厚熜的态度十分的决绝,必须要把他爹弄进太庙,无奈之下,大臣们只好把朱高炽给请了出去。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时间只有8个多月,大家是按照在位时间排序,这才把朱高炽给踢出去的,都是朱厚熜的祖宗,谁也不欺负谁。

    因为这件事情,朱厚熜有了一个想法。

    一个王朝的太庙正殿,就那么几个位置,所以当新皇帝上台以后,老皇帝进了太庙,那么就必须要在原来的祖宗里选择一个踢出来。这样就能够保证跟当朝皇帝比较亲近的几个皇帝祖先,能够轮番在太庙正殿享受供奉。

    中国普通人家,讲究五服,其实出了五服就算不上真正的亲戚了。而且拜祭祖先的时候,一般五代以上也不会刻意祭拜了,这是一样的道理。

    不过老祖宗是每一家人都要祭拜的,原本明朝只有明太祖朱元璋这么一位老祖宗,如果明太宗朱棣也成为了老祖宗,那么就算后世大明朝的皇帝换了千万个,朱元璋和朱棣始终都不会被赶出太庙正殿了。

    朱厚熜对朱棣是十分尊重的,如果没有朱棣,后面这些大明朝的皇帝,都不可能登基称帝。

    于是朱厚熜大手一挥,明太宗就改成了明成祖。

    至于说后面的大清,就不用多说了,一代又一代的皇帝篡改历史的脚步就没有停止过,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实录有过五种不同的版本,皇太极的实录也有三种。

    清史专家孟森曾说:“改《实录》一事,遂为清世日用饮食之恒事,此为亘古所未闻者。”

    这话可能夸张了些。但清代的本朝史的确不是照实记录,而是不断更新的动态文本。

    这些太宗们大肆篡改史书,其实就是为了不断地给自己洗白,给自己的继承大统披上一层合法的外衣。

    唐太宗李世民有玄武门之变;明太宗朱棣有奉天靖难;这些可都是实锤,抹杀不了的实锤。

    宋太宗赵光义的斧声烛影是历史上的一个悬案,但是就宋太宗赵光义的这些做法与那几个实锤的太宗一比较的话,基本上也就能得出了结论。

第六百七十二章 功夫皇帝赵匡胤一

    今天,赵佶以坊间流传甚广的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开篇也是经过了精挑细选,要知道在重文轻武的赵宋以朝廷的名义举办武林大会,放在以前,那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

    不过这次事出有因,无忧洞偏偏谁不去惹,非要嫁祸给仙尊之子,这一下踢到铁板了,仙尊之子一怒之下发誓要剿灭无忧洞,皇帝也在大庭广众之下誓要消灭了无忧洞。

    可是在朝廷上这么一商议,问题来了,当年一代名臣包龙图都没干成的事,满朝的文武是谁都没信心啊,结果就是再议。

    这一再议,皇帝的脸都挂不住了,以后朕还能不能和仙尊之子愉快地玩耍了?

    还好仙尊之子通情达理,理解皇帝的苦衷,提出了召开武林大会,出面召集群雄围剿无忧洞为民除害!

    到了这个地步,武林大会的召开已经是不可逆的了,除非以后不想再和仙尊之子玩耍了。

    事已至此,赵佶担心江湖豪杰这股力量落入别有用心之人之手,于是在高俅的游说之下,决定由自己来担任,将这股力量掌控在自己手上。

    还好经过这么多年的新旧党争,朝廷上的这些大臣都已经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且还在蔡京的带领下入股了皇家商行,蔡京不费吹灰之力便使得朝廷通过了皇帝出任武林盟主的决议,很荒唐是吧,但是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就很好理解了!

    就拿赵宋的重文轻武来说吧,这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也许有人会说,如果把皇帝换成某某某,那么情况就会不同了,但是真的这样吗?

    一代伟人在《沁园春.雪》中,对中国五位皇帝做出精彩评价:“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伟人对宋太祖的评价很含蓄,只是“稍逊风骚”,但是别忘了,洪武大帝朱元璋、清圣祖康熙大帝则根本不在评价之中。

    在伟人的心目中,宋太祖可是与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成吉思汗并驾齐驱的千古一帝。

    宋太祖赵匡胤的个人武力值那是不用多说了,在中国所有的皇帝之中,那绝对是能排进前五位的。

    宋太祖赵匡胤之所以能陈桥兵变,与他之前在后周的逆天战绩也是分不开的。

    公元954年(显德元年),柴荣即位后,赵匡胤执掌禁军。北汉来侵犯,柴荣率领军队抵御来犯之敌,在高平摆开战场。战斗将要展开的时候,指挥樊爱能等人首先逃跑,后周军十分危急,赵匡胤指挥自己的同伴骑上马迅速冲向敌人前锋,北汉军队大败溃逃。赵匡胤乘胜进攻河东城,焚烧城门,左臂被流箭射中,柴荣制止他再攻城。回到京城后,赵匡胤被任命为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

    公元956年(显德三年)春天,赵匡胤跟随柴荣征伐淮南,首战在涡口打败南唐军万余人,斩杀南唐兵马都监何延锡等人。南唐节度使皇甫晖、姚凤率领号称十五万的军队,驻扎在清流关,赵匡胤率领军队将其击败。赵匡胤追到城下,皇甫晖说“:我们各自为了自己主人,我希望双方布好阵式以决胜负。”赵匡胤笑着回答说可以。皇甫晖摆好阵式出来迎战,赵匡胤抱着马脖子一直冲入南唐军阵内,手中兵刃砍中皇甫晖的脑袋,并把姚凤一起擒获。赵弘殷率领军队半夜时来到城下,传呼开门,赵匡胤说:“父子诚然是至亲,但是城门开关,却是国家的事情。”等到天亮,赵弘殷才得以进城。韩令坤攻下扬州,南唐派军队来取,韩令坤主张退兵,柴荣命令赵匡胤率兵二千赶往六合。赵匡胤下令说:“扬州兵敢有过六合的,砍断他们的脚。”韩令坤才固守扬州。赵匡胤不久在六合东面打败南唐齐王李景达,斩杀一万多人。回来后,赵匡胤被任命为殿前都指挥使,不久又被委任为定国军节度使。

    公元957年(显德四年)春天,跟随柴荣出征寿春,攻克连珠寨,乘势攻下寿州。还军后,柴荣拜义成军节度使、检校太保,仍旧担任殿前都指挥使。这年冬天,跟随柴荣征伐濠州、泗州,充当前锋,当时南唐在十八里滩扎寨,柴荣刚刚商议用骆驼摆渡军队时,而赵匡胤已率先单骑横渡而过,他的部下骑兵也紧随他渡过了河,因而攻破南唐军寨。又用缴获的南唐战舰乘胜进攻泗州,攻克了泗州。南唐在清口驻屯军队,赵匡胤跟柴荣两翼分兵沿淮河东下,连夜追到山阳,俘虏南唐节度使陈承昭献给柴荣,因而攻下楚州。乘胜进军,在迎銮江口打败南唐军,直抵南岸,烧毁南唐军营寨,又在瓜步攻破南唐军,淮南平定。南唐主李璟畏惧赵匡胤的威名,在柴荣那里使用离间计,派遣使臣送给赵匡胤一封信,馈赠三千两白金,赵匡胤把白金全部送到内府,南唐的离间计失败。

    公元959年(显德六年),柴荣北伐,赵匡胤担任水陆都部署。到达莫州,先到瓦桥关,守将姚内斌投降;打退几千名契丹骑兵,关南平定。

    在后周军中,赵匡胤便是无敌的象征,后来的什么杨无敌在赵匡胤面前只能算是小弟弟。

    周世宗柴荣一死,赵匡胤便发动了陈桥兵变,从孤儿寡母手中夺取了后周的江山。

    但是如果仔细研究一下五代十国这一段时间的历史,绝大部分人都会得出一个结论,就算没有赵匡胤的陈桥兵变,后周的江山也是保不住的,孤儿寡母在五代十国这个混乱年代是守不住后周的江山的,结局只有更惨,这是由五代十国这个混乱年代的特性所决定的。

    自安禄山起兵叛唐之后,中原大地就陷入了藩镇割据时代,混战不休,武人当道,礼仪尽失。

    五代十国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胡乱华之后的又一个至暗时刻,其暗黑程度连史学家都不愿意再提起。

    武人当道的五代十国,武人将这个世界上所有能想象得到的又或是想象不到的残忍的事情干了遍,也是从这个时候起,武人在中国成了贬义词,这也是日后百姓看不起武人最主要的原因。

    五代十国的混乱之前的文章已经说过,这里就不再浪费笔墨了。

第六百七十三章 功夫皇帝赵匡胤二

    在混乱的五代十国,造就了武力至上的观念,有兵便是王,刀子便是理,也造就了大大小小无数的军头,大军头管着小军头,小军头有些时候也会逆袭成大军头,全无上下尊卑,凭的就是手中的刀利不利!

    赵匡胤的陈桥兵变在历史上一直是个谜团,按照赵宋的说法,陈桥兵变的时候,太祖是不知情的,是被黄袍加身的。

    这个说法若是放到其他时间段那是要被人笑话的,但是放到五代十国就很正常了,因为这是五代十国的一个传统。

    后周太祖郭威,就是在北上抗辽途中发生兵变,将士撕黄旗披于其身,而被拥立为帝的。这样的兵变一旦成功,参与其中的将士就成为开国功臣而大获利益。因此兵变不仅对于其首领,而且对于将士们来说,都充满了利益的诱惑。

    黄袍加身在五代十国不是个例,乱世让人们知道了一个道理,只有跟着强者才有未来!

    周世宗柴荣意外逝世,留下了孤儿寡母,在五代十国这样的混乱背景下,根本就得不到大小军头的认同,将士们对后周的前途产生了迷茫,赵匡胤的武力成为了赵匡胤最耀眼的资历,陈桥兵变也就顺理成章了,至于说是不是赵匡胤策划的,真相已经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赵匡胤出身官宦世家,不是一个单纯的武夫,以后的一系列操作展现了赵匡胤成熟的政治手腕,进一步稳定了人心。

    建立宋朝后,对于关系政权安危的各类人员,赵匡胤都迅速给予赏赐与安抚。

    首先是对参与或支持兵变的“开国功臣”,如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琦、张光翰、赵彦徽等,以及策划兵变的幕僚和自己的智囊团,如刘熙古、赵普、吕余庆、沈义伦、李处耘等,分别予以重用;

    其次是对原来后周的文式大臣一概留任,并对领有重兵的将领加官晋爵,如防御辽军至关重要的侍卫马步军都虞候韩令坤、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以及驻守潞州的李筠和驻守扬州的李重进等等,这时都升了官。

    同时封柴宗训为郑王,让他迁居西京洛阳,并礼遇原先臣属于后周的割据政权。

    新建的宋朝只控制了首都开封及部分地区,各地节度使大多观望局势变化。后周昭义军节度使、驻守潞州的李筠是后周建国功臣,抗击北汉的主将,资历远高于赵匡胤,对赵匡胤代周建宋十分不满。但李筠不敢立即起兵,直到四月才与北汉结盟,率军向开封讨伐赵匡胤。赵匡胤先派石守信、高怀德等分道迎击,到六月亲率大军对付李筠,将李筠包围在泽州城中。破城之后,李筠投火自杀。

    宋军继而进攻潞州,李筠之子李守节投降,赵匡胤平定潞州。

    李筠举兵后,驻守扬州的李重进派亲信翟守询前往联络,试图联合李筠共同举兵。不料翟守询到开封向赵匡胤报告了这件事情,赵匡胤为了防止李重进与李筠南北呼应使局面复杂,便让翟守殉说服李重进暂缓发兵。翟守殉回去照办。赵匡胤还遣使赐李重进铁券誓书,稳住李重进。到九月李重进在扬州起兵时,李筠早已平定。赵匡胤派石守信领兵讨伐,十月赵匡胤再次亲征,十一月即攻破扬州城,李重进全家自焚而死。

    赵匡胤平定李筠和李重进叛乱后,其他心怀不满而势力不济的地方藩镇只得屈服,赵匡胤基本稳定政权更替后的局势。

    稳定了政权之后,赵匡胤开始考虑如何巩固新成立的赵宋,因为赵匡胤很清楚,一旦自己发生了意外,那么兵变不是可能而是一定。

    建隆元年末(公元960年),在赵匡胤平定李筠及李重进叛乱后的某一天,他召见丞相赵普,问道:“为什么从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换了八姓十二君,争战无休无止?我要从此息灭天下之兵,建国家长久之计,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赵普精通治道,对这些问题也早有所考虑,听了太祖的发问,便提出问题之症结就在于藩镇权力太重,君弱臣强,治理的办法也无奇巧可施,只要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安定。

    于是就有了影响深远的安内方略-杯酒释兵权。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时,宋太祖把石守信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喝酒,酒兴正浓时,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他叹了一口气,口吐苦衷,说:“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里一直念及你们的功德。然而,当天子太过艰难,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宋太祖继续说:“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

    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这话中有话,连忙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

    宋太祖以自己为例,说:“不然,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如果想要富贵,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候恐怕也是身不由己了。”

    这些将领知道已经受到猜疑,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祸,一时都惊恐地哭了起来,恳请宋太祖给他们指明一条可生之途。

    宋太祖缓缓说道:“人生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聚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你们不如放弃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长远产业;同时多买些歌姬,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同你们再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

    第二天,石守信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欣然同意,令罢去禁军职务,地方任节度使,并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禁军分别由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即所谓三衙统领。在解除石守信等宿将的兵权后,太祖另选一些资历浅,个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担任禁军将领。于是禁军领兵权拆而为三,以名位较低的将领掌握三衙,这就意味着皇权对军队控制的加强。

    宋太祖也兑现了与禁军高级将领联姻的诺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给高怀德,后来又把女儿嫁给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儿子,把张令铎的女儿嫁给太祖三弟赵光美。

    杯酒释兵权其实就是赵匡胤向石守信这些军头在摊牌,交出兵权,我赵宋与你等子孙共富贵!

    也就是有着强大的人格魅力的赵匡胤才敢行此事,换个人来试试,只怕石守信等人一出宫就兵变了,放下兵权谁能保障自己的安全?唯有赵匡胤才有底气说这个话!这个时候也体现出了赵匡胤善待柴氏孤儿寡母的高明!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使用和平手段,不伤及君臣和气,轻而易举地就解除了大臣的权力威胁,成功地防止了军变。

    也有人则认为宋太祖专力巩固中央政权,“杯酒释兵权”含有对内严防的性质,直接造成内政腐朽。在外患强烈的背景下,削夺大将兵权也削弱了部队的作战能力,原因是皇帝直接掌握兵权,不懂军事的文官控制军队,武将频繁调动,致使宋朝与辽、西夏、金的战争连连败北,无力解决边患。军事积弱,还使两宋亡于社会制度落后于自己的游牧民族。

    对此,我只能呵呵了。

    没有杯酒释兵权,和平地解决了军头的威胁,巩固了中央政权,只怕赵宋政权也只是昙花一现,赵宋也就是后周的一个翻版,难道高梁河车神镇得住那些桀骜不驯的大小军头?五代十国混乱的局面也不会就此终结,中原大地很有可能再次陷入五胡乱华的至暗时刻,契丹人的威胁已经笼罩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头上。

第六百七十四章 赵宋的皇帝重文轻武吗?一

    赵宋的重文轻武不能简单粗暴地归咎于赵宋的皇帝们,造成这一切有很多原因,武人自己将名声败坏殆尽,使得当时的百姓普遍不再信任武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五代十国的事和五胡乱华一样,不能多写,非常非常容易被和谐,恶行太多,太黑暗了,那是公认的武人巅峰,武人当国的后果便是民不聊生,纷争不断,你方唱罢我便登台,后晋成德节度使安重荣更是公开喊出“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

    其次,随着中原的统一,武人的作用逐渐降低,文官集团顺势而起。在从上到下普遍不信任武将集团的大环境下,文官集团也参与到了打压武将集团的大潮中来。

    天下就这么大,利益就这么多,多打压一分武将集团,文官集团才能多分得一分利益,这才是文官集团大力打压武将集团的真正目的,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赵宋从重文轻武发展成了重文辱武,这不以皇帝的意志为转移,一切都是为了利益,为了朝堂之上的话语权,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王朝从三代皇帝之后便开始重文轻武的最主要原因。

    如果对历史较为了解,应该知道,宋朝当时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变局。过去中原王朝遇到强悍的游牧部落,终究对战的只是一个部落,而不是一个真正的政权。所以对方有强盛的时候,但战斗力绝对不持久。

    而宋王朝面临的是已经变异的游牧政权,甚至已经变成了一个可以收税的国家,因此宋朝的军事压力大到难以想象的地步,并且随时面临着亡国的危险。

    赵宋的皇帝们也已经认识到了文武的不平衡,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调整,宋真宗时期,他就曾经怂恿过陈尧咨去当统兵将军;宋仁宗也曾经劝说范仲淹去成为武官;

    但是利益集团一旦成型,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那是无所不用其极,掌控了舆论导向的文官集团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争斗中始终处于上风。

    种家军大家都知道吧,前文已经详细介绍过了,可以说是宋仁宗的一个尝试,在宋仁宗心目中,种世衡是大儒种放之侄,是你们文官集团的内部人吧,你们该认同了吧。

    但是因为触动了将门和文官集团的利益,在将门和文官集团的联手算计之下,种世衡率领的那支军队成为了种家军。

    要知道不管是什么朝代,军队只能有一个主人,那就是皇帝;某家军这个称呼就注定了是要受到皇帝的猜忌和朝廷的打压的。

    纵贯历史,公认重文轻武的赵宋,折家军、杨家将、高家将、岳家军。。。层出不穷,不得不说是个奇迹,这背后若是没有掌控了舆论导向的文官集团在推波助澜,谁信呢?

    大将军狄青,大家也都知道吧,十六岁的时候,因与人打架而获罪入狱被黥面,并被发配充军。

    充军时,狄青因为弓马娴熟,没有像绝大多数人那样被派出去戍卫边疆,而是被选为万里挑一的皇帝禁军中的精锐骑兵,并在“御马直”干了14年,一路做到了御马直将军贴身近卫的位置。

    公元1038年,既狄青投身行伍的第14年,夏国统治者李元昊独立于北宋与辽国之外,裂土称王,建立西夏。宋夏交恶,朝廷用兵西北,才使得狄青开始在戍边战事中,大放异彩。

    狄青被宋仁宗任命为延州指挥使,率军开拔边疆抵御西夏军队的侵袭。当时狄青身边的将领,在与敌军的战斗中总是一触即溃,久而久之士兵都养成了畏战情绪,而狄青的出现,却改变了这个局面,狄青每次上阵杀敌,总是身先士卒,不畏生死,将士们都深受鼓舞。

    战斗一共打了四年,狄青前后参加了二十五场大战,被乱箭射中八次。在大战安远时,狄青身负重伤,当听到敌军来袭时,马上忍着伤痛上马迎敌。狄青于乱军之中,一向纵横驰骋,所向披靡,令敌军望而生畏。

    公元1042年,狄青因为战功卓著,升职了秦州刺史。当时范仲淹、韩琦等多次向仁宗提及狄青,总说他有治乱之能,御军之才,仁宗便想要召见他,亲自听其讲述对西夏袭扰边疆的应对之法。

    可惜还没等见到狄青,渭州又被西夏袭扰,狄青只能走马上阵,仁宗便命令狄青把边疆双方的军事部署,犬牙交错地画出来,并附上应对之策,上交朝廷。

    公元1044年,狄青再次以战功,被仁宗亲自提拔,做了禁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

    宋与西夏的战事告一段落后,狄青又临危受命南下广州平定侬智叛乱,夜袭昆仑关大胜叛军主力,为北宋平定了整个岭南地区。

    位当要职之后,狄青经常面见仁宗,探讨治国与御军方略,仁宗有一次看着他脸上刺的字,十分心酸,便劝说其用药把伤疤敷去,狄青这样回答: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第,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意思是说:陛下是以功劳提拔了我,而丝毫没有顾及我的门第与出身,我之所以有今天,都是脸上的字让我知耻后勇的缘故,我想要留着它,用来激励军队里的士兵们,告诉大家,即使是我这样的人,只要奋发向上,建立功勋,陛下与朝廷也会委以重用。

    仁宗听了之后,大为欣赏,不久之后,直接提拔狄青做了枢密院副使。

    要知道,在有宋一朝,枢密使这样的高职一向都是由文官来担任的,宋仁宗能破天荒的交给狄青,可见对他的信任,也可以说狄青是宋仁宗一手提拔出来,向世人展示了在赵宋,不问门第和出身,只要有功,不管是文武,皇帝都会提拔重用!这是一个很强烈的政治信号。

第六百七十五章 赵宋的皇帝重文轻武吗?二

    可惜宋仁宗光考虑了政治影响,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以致于一代名将狄青最终郁郁而终!

    要知道狄青这种战场上的无敌猛将,在战场上,他就是无敌的存在;但是放到诡异莫测的政治斗争中去,狄青就是一菜鸟,任人宰割的那种!

    以前狄青在战场立功,文官集团无所谓,但是皇帝逆要把狄青放到朝堂上,那么对不起,你武将集团想要抬头,哪怕是皇帝的意愿,我也踩你没商量!

    宰相文彦博秘密求见宋仁宗,他对仁宗说:“臣有件事不知是否当讲,不讲出来,是臣不忠,讲了,恐怕是对同僚不义。”宋仁宗说道:“爱卿有话尽管说,不必顾虑。”

    文彦博默默地呈上一份奏折,垂手侍立。宋仁宗阅罢大惊:“这不可能把?”!

    原来奏折的内容是弹劾枢密使狄青的!文彦博上奏道:“最近下面有很多关于大将军狄青的传言,说他在军队里面大权独揽、笼络亲信,对陛下怀有二心,御史们一致认为他不适合再留在京中,建议罢免他的兵权,外放去做节度使比较好。”

    要知道狄青是宋仁宗一手提拔出来,对与狄青,仁宗还是非常信任的,宋仁宗曾经将狄青比作是自己的关羽,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和荣誉。

    狄青知道此事后,亲自向仁宗陈情,宋仁宗本来就无意让狄青离京,这件事就此告一段落。

    文彦博也知道自己弹劾狄青的这些证据都是道听途说,可信度不高,于是又向宋仁宗进言:“太祖岂非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意思就是当年周世宗也像你一样信任太祖,结果呢?太祖黄袍加身!

    宋仁宗默然不语,无言以对。

    不过在这个时候,宋仁宗还是没有松口,选择了继续信任狄青。

    狄青知道此事后,气愤地与文彦博对质。要说比拳脚,狄青能打文彦博十个,但是比讲理,文彦博能说狄青十个。文彦博直视狄青说道:“无他,疑尔!”意思就是不管你狄青是真忠心也好假忠心也罢,反正我们是不会信任你的!

    文官集团也知道想要离间仁宗和狄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现在已经埋下了猜忌的种子,后面静静等待机会便是。

    大宋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机会来了,年过50的宋仁宗赵祯突然病重,卧床不起,四月黄河决堤,民怨四起,五月,两颗彗星划过京师夜空,这被认为是不祥之兆,之后包括河北、河东、京东西、陕西、湖北、四川等在内的大半个中国都遭逢了百年不遇的洪灾。

    狄青因为家中也遭遇了水灾,于是就把家搬到了相国寺里。

    由于当时大家都忙着救灾,狄青也没注意,随手就披了一件黄色的外套亲赴一线指挥抢险,立即被虎视眈眈的文官集团无限放大。

    仁宗病入膏肓,身下还没有儿子能够顺利继承皇位,你狄青是个将领,在军中功劳大,威望高,身居要职,现在又身披黄袍,看来你是想学本朝太祖啊!

    知制诰刘敞上书说狄青应该调往京师之外,这样才能保全君臣的大义名分;殿中侍御史吕景初上书称应该尽快把狄青外放;文彦博则认为,狄青素来忠勇,当下天下混乱,不可轻信谣言,坏了君臣关系。

    文彦博之前还以太祖之事提醒皇帝,对狄青“无他,疑尔”,现在改唱红脸了,不可轻信谣言。。。

    只能说文官集团太会玩了,知道如果所有人都一味的说狄青的坏话,只会引起皇帝的反感,有白脸有红脸才能将此事的影响扩大到最大。

    文官集团的其他人也没闲着,利用自己这些人掌控了舆论导向,说枢密使狄青家中有红色的光芒出现,狄青家附近的流浪狗头上都长出了龙的犄角等等,这些都跟史书上皇帝诞生时常有的异象非常类似。

    一代文豪欧阳修先后三次上书皇帝,以文字作为武器,完成了最后一击,最终让狄青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失去了枢密使的职务。

    欧阳修在第一封奏疏里面说狄青“掌机密而为军士所喜,自于事体不便,不计青之用心如何也”,然后建议皇帝“戒前世祸乱之迹”,免去狄青的职务,放到外地。

    之后的两封奏疏,欧阳修更是利用水灾来攻击狄青,认为这是“天地之大变”。在攻击狄青的奏疏中,顺便附上“青家狗生角,且数有光怪”。

    宋仁宗动摇了,下旨免去了狄青枢密使的职务,“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判陈州”。

    狄青怀着悲愤的心情离开了开封,来到陈州上任之后,文官集团也没有放过他,每两个月,朝廷就会派出宦官,到陈州查看狄青的情况,名曰慰问,实际上就是盘查。

    第二年二月,上任不到半年的狄青“疽发髭,卒”。

    沙场上的无敌猛将就这么被文官集团逼得郁郁而终了,天下的武人也就此寒心了!

    宋仁宗为了平衡文武,还做了其他的努力。

    要知道武举制度始于一代女帝武则天,这一制度在当时并不受重视。

    宋太祖建立宋朝后,便大行科举考试。除此之外,他还命地方官员在民间寻找武艺高强的人,并将其带到都城殿试。可这些官吏们经过一系列考核只筛选出三百多人,且最终没有一人符合皇帝要求。

    从表面来看,宋太祖此举似乎打破了所谓的阶级限制,给了民间武人一次逆天改命的机会。可实际上,这样的选拔机制却如同魏晋时期推行的九品中正制一般,推荐和选拔武将的权力仍旧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其中可暗箱操作的地方太多,这也为其后将门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从宋太祖的这一举动便可以看得出来宋太祖并不排斥武人,只是由于以前武人实在是太不像话了,稍微打压一下,这是一种平衡,是帝王之术!

第六百七十六章 赵宋的皇帝重文轻武吗?三

    而且,宋太祖在主持科举考试的时候还出现了这么一个有趣的事,以武定状元!

    宋太祖在一次主持科举考试时,出现了个难题,考生王嗣宗与陈识齐在御前争状元,争得脸红脖子粗,各不相让。

    太祖甚感为难,两人文章写得都不错,难分上下,看看左右大臣,意见也不统一。

    太祖想了一会,觉得既然文采方面二人不相上下,那么便看看谁的武艺更高强吧,于是说道:“要不你俩打一仗吧,谁赢了谁就是状元。”

    太祖话音刚落,只见反应快的王嗣宗上去一巴掌把陈识齐的帽子打掉在地,急忙跪在皇帝面前道:“臣胜之。”

    太祖龙颜大悦:“行,你就是状元了。”遂以王嗣宗为状元,陈识齐为榜眼。

    在宋太祖时期,总体来说,文武还是相对比较平衡的,宋太祖打压武人,那是帝王之术,那个时期的武将集团对于文官集团还是处于优势的,打压武人有利于国家的安定。

    等到宋太宗继位后,弄死了吴越国主钱俶,继而将吴越之地收入囊中,此后又将北方的北汉给吞并了,似乎觉得自己的文治武功一点都不比好大哥差,于是开始飘了。

    第一次北伐,喜提高粱河车神;第二次北伐,又遭重击!

    高粱河车神在继位之前一直做的都是文职工作,可以说是文官集团的代理人,又是经历过五代十国混乱局面的,十分的担心遭受失利的自己会受到来自武将集团的反噬,于是开启了疯狂打压武人模式,杨无敌就是这个模式下的牺牲品。

    本来赵宋的武将集团经过了两次北伐失利,已经遭受了重创,回国后还要被皇帝和文官集团联手打压,于是天平逐渐倒向了文官集团。

    宋真宗继位后,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赵宋开始进入和平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武人的作用小了,而文人的作用大了,文官集团也开始壮大了,宋真宗那首著名的《劝学诗》便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标志着文官集团已经开始全面压制武将集团了。

    宋仁宗继位后,文官集团已经做大,成为了既得利益者。

    宋仁宗有感于文官集团与武将集团之间已经失去了平衡,开始大力提拔武人,狄青、种世衡便是很好的例子,但是宋仁宗是出了名的仁慈。

    大家都知道,仁慈是个褒义词,但是有句话说得好“慈不掌兵“,不要说帝王了,就是个普通人想要成功,杀伐果断都是必要的条件。

    利益集团上蹿下跳,有恃无恐,反正皇帝仁慈不杀人,我还有什么好怕的!

    像狄青、种世衡这样的事,放到汉武帝身上试试看!

    咸平年间,真宗曾两度要朝臣讨论设置武举,但是在文官集团的强烈反对之下,并未真正建立制度。

    宋仁宗在大力提拔武人的同时,于天圣七年下令复行武举制度。

    宋仁宗的设想很好,恢复已经停摆了百年的武举制度,使得武人有报效国家的途径,而且也十分希望武举能像科举一样,带动民间的习武之风,改善武人的社会地位。

    可惜宋仁宗还是太年轻、太仁慈了,不知不觉间便被文官集团玩弄于股掌之中。

    恢复武举是文官集团提出来的,说是忧心军事人才不足。

    老百姓都知道黄鼠狼给鸡拜年,那是没安好心。文官集团好不容易压制了武将集团,难道突然间圣人附体了?

    让我们来看看文官集团的骚操作吧。

    富弼在景祐元年上书仁宗,指出当时的国家情势是“文既富矣,武未甚备”,一旦发生内乱或外患,都将导致极大的危机。

    等到宋仁宗同意并恢复了武举,文官集团便开始强调制举中的武科或武举取士都无法录取到人才,由于当时“重文雅而轻武节”的风气(这股风气是谁带出来的?后面细说!),参与制举的现任官员无意于武职,制举的武科根本无人应考;而武举测验射箭与骑术的做法,只能挑选出优秀的士卒,也难以吸引才德之士。

    宋仁宗一听,说得有道理啊,该怎么办呢?

    文官集团指出既然现有的制度并无用处,解决之道在于朝廷在平时必须逐步培养军事人才,使国家能有足够的将帅随时应付变局。

    富弼因而提议设置武学:文科学校与孔庙结合,武学则设于太公庙内;文士之学根基于五经,武士之学则以太公、孙子等人的作品为根本。

    所以说军校在中国早就有了,不是从西方传过来的。

    宋仁宗并没有立即采纳富弼的构想,那是因为仁宗虽然已经认同了文官集团的说法,但是事出反常必有妖,还是留点时间仔细考虑考虑再定。

    对西夏战事的连番失利终于促使宋仁宗设立武学的决心,基于对将才的渴望,庆历二年十二月,仁宗下令朝臣荐举适任武学教授的文、武官各一名。次年五月,正式宣布设武学于太公庙,以太常丞阮逸为武学教授。

    于是问题就来了,武学成立后无人入学就读,以致无法运作,简单的说就是找不到学生。

    范仲淹因此上奏:“臣窃闻国家置武学以来,苦未有人习艺,或恐英豪隐晦,耻就学生之列。倘久设此学,无人可教,则虑外人窥觇,谓无英材,于体非便。”

    在一个长期习惯于儒学教育的社会中,仓促设立武学,又无具体奖励办法,很难吸引学生。长此以往,有名而无实的武学反而可能成为损害国威的笑柄。

    朝廷接受范仲淹的意见,改任阮逸为国子监丞,规定愿意研读兵书的学生,可于国子监中学习。武学尚未开始授课,即在宣布成立的三个月后遭到罢废。

    武学仅是昙花一现,而武举的执行成效也与其原先设计有很大的差距。

    宝元二年,距武举的首次办理不过十年,苏绅即提出质疑:汉制边防有警,左右之臣,皆将帅也。武举中第者被任命为层级低下的三班官,又常被派任监当工作,对于军事毫无助益。

    受到这篇奏疏的影响,朝廷于次年下令武举中第者不得担任监当官,一律派任边区或捉贼的差遣。

    武举的本意是从现有的中、高阶官员中寻找娴熟军事者,任命他们为将帅。

    但是由于当时的文贵武轻,参加制举的官员都不愿投考军事相关科目(同样是做官,连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都不愿意改做武职,其他人的节操还能在范仲淹之上?),根本无法借此取得堪任将帅的人才。

    在仅有武举运作的情况下,录取者绝大多数是平民,当然不能立即授予高官,而须从基层的武阶官作起。这便使得武举偏离了选拔将帅的原意。

    看到这里,也许有读者就会说了,很正常啊,没看出文官集团的骚操作啊,往下看!

    武举的实施无法符合原先的期待,却逐渐受到科举参与者的欢迎。虽然参与武举并不受到尊重,录取后也仅被授予低阶武官,但对于受挫于文举的考生,武举终究提供了另一条入仕途径。

    原本准备文科考试的举子发现,改试武举并不困难,因为策论本为文举的项目之一,武艺测验的要求又不高,容易过关。于是,程度较差,考文举无望的士人就成为武举考生的主体。

    看到这里应该明白了吧,武举根本就是文官集团为了各自家族中那些读书无望的子弟准备的一条入仕途径,是不是和后世的某某某的特招生有点相似啊,懂的都懂!

    一般士兵和武官仍是靠军功来凸显才能,求取官位,只有极少数才能参与武举(懂得都懂),反而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舍弃经书,改习兵法,踊跃投考(懂得都懂)。

    武学被废罢数月后,曾有知名的教育家胡瑗以其所撰《武学规矩》上呈仁宗,请求再设武学。

    胡瑗主张武学以《论语》及《孙子》为主要的教材,兼顾培养学生的德行与谋略,这样的意见颇有融合儒学与兵学的意涵。

    胡瑗的主张其实是极好的,但是文官集团怎么可能同意呢?如果同意了,前面的一系列操作岂不是白费了,还间接地壮大了武将集团。

    所以最后在文官集团的强烈反对之下,胡瑗的主张未被朝廷接纳。

    也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不是没有人才,也不是没有人能解决问题,而是利益集团不允许有人动自己的奶酪!

    最终察觉不对的宋仁宗气得在皇祐元年九月下诏废止武举。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5374/ 第一时间欣赏宋吹最新章节! 作者:花花和尚老道所写的《宋吹》为转载作品,宋吹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宋吹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宋吹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宋吹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宋吹介绍:
意外穿越,遭遇地狱模式开局,穿越福利迟迟不到,菜市口一日游即将开启,怎么办?
张安安表示自己还能再吹一会。宋吹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宋吹,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宋吹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