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奇葩一箩筐TXT下载大明奇葩一箩筐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奇葩一箩筐全文阅读

作者:孤临易水     大明奇葩一箩筐txt下载     大明奇葩一箩筐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十四章 朱兴宗进明教 准备闷声发大财

    上文说过,发迹前的朱元璋还叫朱兴宗,字国瑞。自从带着24老哥们一起出来闯荡,凭借一路杀将出来的名声,很久就收拢了一些人马。再加上有新加入的谋士李善长的辅佐,倒是也混得还可以。

    只是脱离了红巾军,没有了白莲教的号召力。有的说法是郭子兴的队伍就是明教的队伍,这里采用百度百科的说法,老郭是隶属白莲教。

    单单光凭着小朱在业界的名声还有家乡老伙计的大力加盟一起创业,就像是我们今天的一些本土小企业,关门自己做点生意养活一公司人还是问题不大,赚点小钱也是没问题。

    可是面对越来越与大市接轨的经济浪潮闭门造车是不能有大发展的。小朱也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初通权谋之道的他,知道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道理。既然现在老郭哪里待不下去了。换句话说就是今天的跳槽了,既然是有点声望的领导带队跳槽,那肯定不能去一家夕阳企业,所以此刻作为元末大起义,反王遍地走的大争世道,小朱不得不为了自己和一帮淮西老哥们选择一个合适的去处。

    那么这个明教就是个不错的二次创业基地。在古代这种神神叨叨的东西,自张角黄巾起义起,就是最好的拉队伍的办法,没有之一。

    要知道,明教这个秘密结社组织。原本叫摩尼教的,前文有过介绍。它诞生地波斯,它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命运还不如在中国的明教。就在摩尼创立摩尼教后不久,波斯的萨珊王朝认为摩尼教威胁到了自己的统治。于是在公元276年左右,波斯国王巴赫拉姆一世处死了摩尼,宣布摩尼教为异教,对摩尼教信徒实行全面迫害。许多教徒不堪其苦,就向东逃亡,一部分教徒加入了在中亚的摩尼教团。

    根据《倚天屠龙记》第二十五章《举火燎天何煌煌》中写道:杨逍案头有一本《明教流传中土记》,“张无忌翻开书来,但见小楷恭录,事事旁征博引。书中载得明白,明教源出波斯,本名摩尼教,于唐武后延载元年传入中土。其时波斯人拂多诞持明教‘三宗经’来朝,中国人始习此教经典……至会昌三年,朝廷下令杀明教徒,明教势力大衰。自此之后,明教便成为犯禁的秘密教会,历朝均受官府摧残。明教为图生存,行事不免诡秘,终于摩尼教这个‘摩’字,被人改为‘魔’字,世人遂称之为魔教。”

    我们知道金老爷子写书,魅力就在于虚实结合,所以段考证的确不假,中国历史上的明教确实源自波斯的摩尼教。

    咱们前文提过明教在唐朝武则天时期传入中国,明朝以后逐渐衰亡。这个可能只有历史学者才能注意到的宗教,却由于武侠大师金庸的《倚天屠龙记》而名声大噪。

    在《倚天屠龙记》一书中,明教占了相当的篇幅,全书涉及明教的不仅有江湖的恩恩怨怨如各大门派围攻明教,还有朝廷的利诱瓦解如赵敏郡主的拉拢,以及缠绵悱恻的爱情爱情比如小昭与张无忌的感情,甚至还认为明朝之所以称为“明”,也与明教有莫大的关系。

    那么,老朱即将要加入的这个真实的明教到底什么样呢?

    我们再次复盘一番,公元3世纪创立,教徒全部吃素。摩尼教产生于公元3世纪中叶,由波斯人摩尼创立。摩尼教创立后,即在波斯境内广为传播,并迅速进入北非、欧洲、小亚细亚、中亚一带。

    据说,摩尼本人在游历中亚时曾到过中国西北地区,但摩尼教正式传入中国则是在唐武则天时期(公元7世纪末)。

    由于摩尼教宣扬光明,在传入中国后,逐渐被称为“明教”。类似于佛教,明教教徒也要食素,因为他们认为素食中包含的光明较多,吃素可以净化自身的灵魂。

    因而,除非是叛教者,一般都严格遵守素食的戒律。《倚天屠龙记》第十四章中提及,张无忌见到所谓明教徒的朱元璋、徐达一伙在吃牛肉,为之一凛。

    张无忌的吃惊正反映了明教的教义之严。势力曾仅次于佛教,频繁参与农民起义

    我们知道明教在唐代的命运可谓一波三折。武则天时期,该教处于合法地位;唐玄宗开元二十年,朝廷认为该教妄称佛教,欺骗百姓,故不准中土民众信奉,只许在西域人中自行流传。在此期间,明教成为了回鹘国的国教。安史之乱中,唐朝屡次向回鹘借兵求援,明教借回鹘的势力,重新风行于中土,在各地广建寺院称大云光明寺。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明教在中国的势力达到顶峰,仅次于佛教,居著名的三夷教即明教、景教、祆教之首。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朝廷下令禁止明教在华传播,并没收明教的寺院财产,明教教众遂转入秘密活动。在组织上,中土明教也逐渐与西域的摩尼教团总部脱离联系。

    唐朝灭亡后,明教继续在民间秘密流传。一些信奉明教的知识分子,修建了许多明教寺院并隐居其中。如建于元代的福建泉州市晋江县华表山麓草庵,就是中国仅存的明教寺院。

    宋代农民运动中,特别是在江浙和福建一带,反抗官府的农民所参加的诸多秘密会社中,不少都吸收或渗透了明教的成分,如北宋末年,方腊利用明教组织群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起义,震动了东南半壁河山。

    而在《倚天屠龙记》故事所发生的元代,明教仍然以种种形式存在,并相当兴盛。《倚天屠龙记》中所写的明教来源、传入中土以及后来在中国的传播、被禁的情况,与史实基本相符。

    与小说不同的是波斯总教、中亚教团相继灭亡,中土明教硕果仅存。

    其实,在摩尼教的诞生地波斯,它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命运还不如在中国的明教。

    就在摩尼创立摩尼教后不久,波斯的萨珊王朝认为摩尼教威胁到了自己的统治。于是在公元276年左右,波斯国王巴赫拉姆一世处死了摩尼,宣布摩尼教为异教,对摩尼教信徒实行全面迫害。许多教徒不堪其苦,就向东逃亡,一部分教徒加入了在中亚的摩尼教团。

    摩尼教团的创始人是摩尼的弟子阿莫大师,在中亚地区颇有影响,后来传入中国的明教,实际上就是从中亚的摩尼教团传来。由于早在公元6世纪,摩尼教团就在撒特·奥尔米兹的领导下宣布脱离设在巴比伦的摩尼教总教会,自己组成中亚教团,总部定于撒马尔罕。因此中土的明教与波斯总教几乎没有什么瓜葛,故此《倚天屠龙记》中明教隶属于波斯总教的说法纯属虚构。

    在中亚摩尼教团独立后不久,波斯的摩尼教就迅速走向了灭亡。当时统治波斯的萨珊王朝与拜占庭帝国进行了连年的战争,但并没有征服后者,反而严重削弱了自己的实力,结果萨珊王朝在公元651年被阿拉伯帝国所灭。

    阿拉伯帝国占领波斯全境后,全面推行***教,给摩尼教带来了灭顶之灾。中亚的摩尼教团也在***和蒙古势力的夹击下走向灭亡。这样,到元朝末年,在中国秘密存在的明教反而成了唯一兴盛的摩尼教。《倚天屠龙记》中波斯总教兴师动众地到中土寻找圣女,并最后把张无忌的女友小昭接回去当教主的故事,自然没有历史根据。

    不过,小昭常唱的小曲“来如流水兮逝如风,不知何处来兮何所终”倒是正宗的舶来品。该曲出自波斯著名哲学家兼诗人莪默·伽亚谟的诗集《鲁拜集》,只是金庸先生多加了两个“兮”字,便生出无限的意蕴。联想到小昭的离别,更是令人不胜嘘唏。金庸也自称:在《倚天屠龙记》的几位女性角色中,比较喜欢小昭。而小说的结局却是把小昭发配到了早已灭亡的波斯,更是令人感慨不已。

    至于我们的主人公明教弟子朱元璋日后创立明朝,登基之后取缔明教,这是以后的故事。

    现在我们的小朱,正在接受明教的教义礼仪,正式加入明教。

    如果说波斯总教既已灭绝,中土的明教也未能独秀多久。元朝末年可以说是明教最后的风光时期了。一方面,明教的教义被其他秘密宗教如白莲教吸纳并发展;另一方面,明教自身在下层民众和一些知识分子中不断传播。

    因为长期处于秘密状态,明教教名也有了多种别称,除浙江称摩尼教、福建称明教外,淮南称二桧子,江东称四果,江西称金刚禅等。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实际上就曾加入过明教。

    《倚天屠龙记》结尾写到:由于朱元璋靠明教起家,因而国号中不得不带一个“明”字。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均从明教而来。这种说法,虽然有点牵强,但也有一定的历史根据。前文中已经对为什么要消灭明教,做出了解释,这里不再复述。

    总之现在的小朱正一身白衣,接受明教的领导。乱世之中找了一个大公司打工。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

    就是朱元璋和明教无关,他是确实加入过一个组织,就是韩林儿自称“小明王”后来国号为“宋”的政权。

    考证是这样的:最早将朱元璋、明朝及明教联系起来的人,是著名明史学者吴晗。

    1940年,吴晗发表《明教与大明帝国》,以韩林儿自称“小明王”定国号为“宋”,推测其父韩山童当为“明王”或“大明王”,并称韩氏父子及他们的徒众为“明教徒”。至于朱元璋,“……以阴谋杀小明王,自为领袖……终于取宋而代之。第以其部曲多红军,为笼络宋主旧部、徐陈降将,为迎合民心,均不能放弃‘明王出世’之说。建大明为国号,一以示其承小明王而起,一以宣示‘明王’已出世,使后来者无所藉口。”

    为调和此观点与《元史》中韩山童“始结白莲”、《明史》中韩林儿“先世以白莲会烧香惑众”等说法的矛盾之处,吴晗推断说:

    “明人修元史以韩氏父子为白莲教世家,而不及其‘明王出世’之说……元史所记,盖明初史官之饰辞,欲为明太祖讳,为明之国号讳……”

    吴晗认为,明代史官为了掩饰朱元璋与韩氏父子的关系,不惜违背事实,将明教徒韩氏父子归为白莲教徒。

    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写有关朱元璋与明教的内容时,显然参考了吴晗《明教与大明帝国》一文。

    据此,所谓那么明朝国号来自明教,并无史实依据。

    相反的1983年,杨讷在《元代的白莲教》一文中,率先对吴晗的以上观点提出质疑。2003年,杨讷将此文扩展为专著《元代白莲教研究》,在其中更加详尽地反驳了吴晗。

    在杨讷看来,吴晗的《明教与大明帝国》不过是“灵机一动”的“急就章”,从史料到论证都充满漏洞。

    比如,明初史家并不讳言“明王”,在《元史·顺帝纪》中,明确记有韩林儿“又号小明王”;甚至朱元璋谕旨中都有“小明王称帝于亳”之语。

    随后,杨讷指出,除《元史》外,指韩山童为白莲教徒的还有《鸿猷录》《名山藏》等几种古籍,而没有任何一本书谈及韩氏父子为明教徒。据此,杨讷说:

    “史籍明明记载韩山童为白莲教,吴晗却舍此不顾,一下子就把明教嫁接过来,这是因为他已猜定大明国号来自明教的缘故。”

    最为关键的是,杨讷发现了所谓“明王出世”的真正出处——《大阿弥陀经》,经中说:

    “佛言:阿弥陀佛光明明丽快甚……而为诸佛光明之王……其光明所照,无央数天下幽冥之处皆常大明。”

    从这段经文可知,在佛教中亦有“明王”“光明之王”及“大明”的概念,根本无需去援引明教经典。因此,杨讷认为,“明王出世”及“小明王”中的“明王”指的都是阿弥陀佛,与韩氏父子为白莲教徒,白莲教是一个佛教派别的史籍记述相符。

    那么,朱元璋以“大明”为国号也是顺理成章:

    我们前文说过他年青时当过几天讨饭和尚,化缘念经是家常便饭。也需要佛教的由头,才有饭吃,他讨饭这几天如果一点佛教的经典都不懂岂不是早就饿死了?

    何况他经营江南后,对佛教常予关注,对《大阿弥陀经》这一最普通的经典,无人能够证明韩山童、朱元璋了解明教经典。

    和韩林儿称号‘小明王’的出典不会无知,建国后也从不讳言自己曾寄身佛门。

    他从《大阿弥陀经》擷取‘大明’二字为国号,从最易为人理解的意思讲,是向臣民表示在经历了一次人民‘酷信弥勒之真有,冀其治世,以苏困苦’1366年朱元璋讨张士诚檄的大动乱之后,新皇朝的建立是光明世界的到来,从此天下‘大明’。

    杨讷有关明朝国号及“明王”的观点,虽然仍不完善,但相较吴晗的说法,无疑更合理。近年来,学界已逐渐用杨讷的新说代替吴晗的旧说。

    此外,还有学者考证,“明王”是指密宗佛母“孔雀明王”,或密宗主神“大日如来”。只不过这两种说法影响较小。

    前文说过,朱元璋出身明教的说法,因《倚天屠龙记》而广为人知。金庸在书里写道:

    “其后朱元璋虽起异心,迭施奸谋而登帝位,但助他打下江山的都是明教中人,是以国号不得不称一个‘明’字。”

    按照道理,应该是教主张无忌当皇帝才是,反而放一个凤阳坛主朱元璋当了皇帝,这不科学。

    “朱元璋登基之后,反下令严禁明教,将教中曾立大功的兄弟尽加杀戮。”

    那么,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常遇春等人,真的是明教徒吗

    据考证要知道在南宋,明教徒中地位较高者,称为“宗师”,各自管理数百,乃至数千教徒。南宋诗人王质在《雪山集》中称:

    “……其宗师之御其徒,如君之于臣,父之于子。而其徒之奉其宗师,凛然如天地之神明之不可犯,较然如春夏秋冬,之不可违也……”

    也就是说,明教组织严密,宗师和教徒间的关系,有如君臣父子,令行禁止。

    两宋时期,不少明教领袖借助对抗“黑暗”的教义,及严密的组织,发起民变。如方腊曾被广泛认为是明教领袖。但近年来,也有不少学者撰文,指出方腊与明教并无关系。

    但可以肯定的是,明教徒的活动确实让两宋朝廷感到了威胁。北宋末年,朝廷称明教“鼓惑众听,劫持州县”,一再严令禁止。明教被迫改称“白衣礼佛会”

    要知道朱元璋禁绝的不只是明教。只要是会对统治造成潜在威胁的管你什么教通通都禁了。锦衣卫办事的效率不容小觑。

    如前所述,假设朱元璋并非明教徒,其曾经尊奉的“小明王”韩林儿也不是出身明教,明朝的建立可以说和明教完全无关。

    自然,朱元璋不可能从明教借鉴什么组织技术。

    至于白莲教,曾在红巾军即白莲教武装为将的朱元璋,深知此种秘密教门对统治的危害。其制定的《大明律》中有如下规定:

    “凡师巫假降邪神,书符咒水,扶乩祷圣,自号端公、太保、师婆,及妄称弥勒佛、白莲社、明尊教、白云宗等会,一应左道乱正之术,或隐藏图像,烧香集众,夜聚晓散,佯修善事,煽惑人民,为首者绞,为从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

    意思是,朱皇帝我如果发现在民间进行发放符咒、神水等巫术活动,或以白莲教、明教、白云宗等名义聚集民众,为首者处绞刑,随从者先杖责一百,再流放三千里。

    不过,明廷并未能完全禁绝明教、白莲教的传播。如永乐年间,顺天府人刘化自称“弥勒佛下世”;景泰年间,天台山僧人韦能谋乱,称“真明帝王”;嘉靖年间,蔚州人阎浩等,“素以白莲教惑众”;直至明末,此类民变史不绝书。

    简言之,朱元璋禁绝白莲教、明教等秘密教门,目的不是掩饰过往的经历,而是要清除一切可能集聚民众、威胁明廷的民间组织。

    更有一种说法说后来反清复明的天地会与明教有着渊源,这些暂且不论,因为关于这段历史太过于复杂,所以笔者只是把相关的史料搜集原样陈述出来,给大家一个想象的空间。

    那么接受明教教义,已经一身白衣的少年朱元璋,往后是怎么憋大招,闷声发财的呢?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五章 讲讲朱元璋和沈万三

    说到沈万三,很多人就会想起野史上说他与青田先生刘伯温同时接受指点的事情。沈万三得了聚宝盆,成了首富。朱元璋选择了一把剑,得了天下。

    后来朱元璋没钱修南京的城墙,寻求沈万三的帮助,希望能出钱。后来他们相约对半建城。

    结果是沈万三又快又好的建出了城,朱元璋的城工程缓慢,还查出了质量问题。

    本来这是一件请功的好事,坏就坏在朱元璋生性多疑,感觉一个最没有地位的商人,都比他一个皇帝要建得好,结果发了脾气。

    沈万三为了自救,想了个馊主意,帮朱元璋犒劳军队,出钱出力,想要买得朱元璋的谅解。

    结果这一弄捅了蚂蜂窝,替天子劳军,你省万三好大的胆子。

    结果要杀了他,是沈万三的老婆舍命陈情,又有马皇后还有年幼的太子朱标求情。

    虽然已经称帝,但是天下还没有彻底平定,还有北元虎视眈眈想重新杀回来,还有别陈友谅的旧部在海上作乱,倭寇也时不时的侵扰大明海疆种种问题尚未解决,还需要省万三这样的大商人稳定世面,不能让他们害怕了,不做买卖了。老百姓怕是日子不稳,又想造反。

    一番说辞下来,省万三这才家财散尽,得了一条命回了老家种田。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这个时候的朱元璋,真的和省万三是好朋友吗?得了天下的朱元璋,真的卸磨杀驴要弄死曾经的投资人沈万三嘛?

    真实的历史是如何的?

    根据权威的考证,真实的沈万三有一则和上文相关的故事:

    在元朝末年,沈万三做生意路过安徽宿州,偶遇马皇后,被其善良所感动,当时安徽宿州极其贫困,沈万三为讨其开心,开仓放粮。两人相处一年之久。马氏处处和沈万三以兄妹相称,沈万三回苏州以后因生意耽搁久久没有寻找马氏。

    约三年之久。沈万三再次寻找马氏,可沈万三寻至安徽毫州,多方大听,知道马氏为当时红巾军首领郭子兴义女,也嫁给了当时小将朱元璋。

    沈万三大悲。会苏州见张士诚已攻下苏州,为讨其欢心,捐军饷三万余两。张士诚大喜,为沈万三树碑立传。

    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下应天,1367年,朱元璋攻下平江(今苏州),因沈万三资助过张士诚,朱元璋大怒。马氏念及旧情,偷偷告诉沈万三远走。沈万三不忿,醉酒向马氏倾吐相思之情,恰巧被朱元璋身边的刘基看见。

    刘基用计让朱元璋知道此事,可是此事兹事体大,朱元璋隐忍不发,沈万三为了逃避捐响张士诚之责,于朱元璋对半筑城,因沈万三建造质量比朱元璋的好,朱元璋不快,沈万三不解其意,要替朱元璋犒赏三军,朱元璋终于大怒:匹夫稿天下之军乱民也,宜诛之!沈万三被捕入狱,择日问堑。

    那么这些故事究竟出自哪里呢?又有什么根据呢?

    据史料称发财后的沈万三富得连朱元璋都眼红,富可敌国说的就是这种大商吧,虽然不至于可以顶得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但也说明他有钱;此后在遭受朱明王朝三次沉重的打击后,又很快衰落了。

    第一次打击是在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前后。据《周庄镇志》记载,“《周庄镇志》是地方志书,有不严谨,或者不是当时的人修的,有乱写也正常。

    但是《明史。马后传》不会乱写,书上说洪武时,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分之一,请稿军,帝忍曰:匹夫稿天下之军乱民也,宜诛之。后谏日,不祥之民,天将诛之,陛下何诛焉!乃释秀,戌云南。”

    除沈万三充军云南之外,他的第二个女婿余十舍也被流放潮州。在此之前,沈万三除筑洪武门至水西门城墙外。还以龙角贡献,并献有白金二千锭,黄金二百斤,甲土十人。甲马十匹,建南京廊庑、酒楼等。这次打击不仅使沈家失去了沈万三这个当家人;而且富气也减去了大半,可谓人财两空。

    不仅如此,沈万三当时被捕时,周庄镇上株连甚多,有尽诛周庄居者之说。幸亏镇人徐民望不避斧钺,台御状至京城:才救下周庄全镇老小。

    第二次打击是在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洪武十九年春,“兄至以户役故,缧*赴秋官时伯熙亦获戾京师,适与兄同系狱”(《周庄镇志卷三。冢墓)。

    这次沈万三子沈旺的两个儿子沈至、沈庄(伯熙)又为田赋坐了牢,伯熙当年就死在牢中,后移葬于周庄杏村。这样,从根本上动摇了沈家的基业。

    第三次汀击是在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奏学文与蓝玉通谋,诏捕严讯,诛连妻女,及其仇七十二家,”“洪武三十一年二月学文坐胡蓝党祸,连万三曾孙德全六人,并顾氏一门同日凌迟”(《周庄镇志》卷六·杂记),这次沈万三女婿顾学文一家及沈家六口,近八十余人全都被杀头,没收田地,可谓是满门抄斩了。沈万三苦心经营的巨大家业,急剧地衰落了。“

    沈万三家在周庄,破屋犹存,亦不甚宏大”,沈家大族遭受如此三次沉重的打击,只能家破人亡。

    这里面牵涉到洪武朝的蓝玉大案,后文再详解。

    还有这样的关于沈万三和朱元璋的故事:

    几年一过,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做了皇帝。这天,穿了便装,跟军师刘基两人下馆子,跨进了沈万三新开的酒楼。

    沈万三恰巧在店里,刘基跟他有私交,就跟他耳朵边说:“来人是当今的朱皇帝!”沈万三一听,赶紧亲自伺候。一看,这皇上是个熟脸嘛。

    细想想,是安徽客栈里的朱麻子呀!沈万山蛮欢喜,连忙招呼:“噢——,朱,朱……”朱元璋麻脸一绷,冷眼瞧了他半天,才笑笑:“你是沈老板,我记得,记得!”

    吃过饭,沈万三不肯收钱,朱元璋哈哈一笑:“老弟。会东的日子在后头哩!”果真,朱皇帝要造城墙,叫沈万三出钱了。沈万三爽气,二话不说,认包了南门一段城墙。

    沈万三平时人缘好,爱周济人,一声说造城墙。四面八方都来相帮,加上钱多粮足,限期不到他那段就完工了。

    朱皇帝不信,亲自同刘基来看,左查右验,挑不出岔子。陡然他麻脸一挂:“沈万三,你犯了欺君之罪啦!”

    “皇上,这……”沈万山以为他说笑话呐。朱元璋一本正经:“你这段城,竟敢比我的金奉殿还高!”刘基有数:不是城墙高,是这一段的地身高,连忙解释、说情,才允了沈万山扒墙重造。

    哪晓得一挪墙窝子。坏事:遇到一处海眼,水“哗哗”直冒,泥包沙袋高低填不满。皇帝急了,问刘基有什么法子。刘基闷声不响,半天才说:“有是有,就怕难办。”

    禁不住皇帝催问,他只好说:“沈万山有个聚宝盆,只有它能填海眼,还要找个叫填得满的人去填。”“这有何难!”皇帝哈哈一笑:“我派人去要盆,你去找那个‘填得满’!”

    当天晚上,沈万三为了罚他扒城的事,心里抹不平,喝了药,早早上床睡了。老婆一旁劝他:“罚就罚呗,罚光我们还有聚宝盆哩!”

    话没说了,皇帝派人来拿聚宝盆了,带来一张御笔写的二指宽借条,言明三天后五更前归还。夫妻俩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借是不借呢?

    沈万三再看看皇帝的亲笔,心想:金口玉言还能不作数么?就说了声:“遵旨!”就把聚宝盆交把来人拿走了。

    朱元璋拿到了聚宝盆,眉开眼笑。刘基呢,化装成算命先生,走街串巷、还真访到一个卖柴的壮汉,叫田德满,被刘基一顿好话。骗到宫里。

    当晚,就叫他头顶聚宝盆,去填那个海眼。可怜田德满才走到海眼前,陡然一股吸劲,“呼噜”一声。就把他吸进了海眼,聚宝盆正好嵌在海眼上头,盆里泥巴不住地长。

    一刻工夫就把海眼堵死了。那段城后来就叫聚宝门啦。朱皇帝怕田德满冤魂不散,就在城门洞里放了个铁人人,封他为护城神。

    这边,三天一到,沈万三夫妻就眼巴巴地望,望呀望呀,望到夜里梆子敲过四更,还不见人还盆来。沈万山来气了,心想:等五更一敲,我就拿着借条去找皇帝。

    看他这金口玉言的一国一之君,脸朝哪块搁?哪晓得怪气哩,一直等到天大亮,也没听见敲五更。沈万山出门去问打更的老头。

    老头说:“是皇帝下的令呀,走今儿起,金陵城里不许打五更,哪个打,杀哪个的头!”果真,以后南京就不打五更了。

    沈万三哪想到朱皇帝来这一招!夫妻俩气得七死八活,不吃不喝像两个呆子。一直到了第七天上,沈万三陡然开窍,对老婆哈哈一阵大笑:“桂英,你我白活了几十年!

    怎么会相信个皇帝佬儿?要杀要剐,还不全在他一句话?罢罢罢,拿去就拿去吧,人家没得聚宝盆,还不照样过一辈子?再说,我们还有不少家私哩!”

    说得老婆也“扑味”发笑,袖子一卷,亲自烧菜烫酒去了。沈万三失了宝,好容易自解自叹消了气。这天,朱皇帝忽然召他进宫,当着文武大臣,赏了他一个“洪武金钱”。

    笑嘻嘻说:“联念你献宝造城有功,特赏你这件国宝。”文武大臣个个又好气又好笑:人家为造城险险乎冲了家,不赏还罢,赏他这么个小钱,不明摆的叫人呕气么?

    沈万三欢欢喜喜接过小钱说:“谢皇上,小民一定将此国宝世代相传,永念皇恩。”一回家,沈万三就拿小钱缝了个鸡毛毽子,跟十来岁的小儿子踢着玩,嘻嘻哈哈闹笑了一阵。

    就上后园子里看花草去了。小儿子一个人踢够了正要走,门口来了个老要饭的,小儿子连忙掏钱,掏来掏去没得分文。老花子笑起来:“小少爷,毽子里不有个小钱么?”

    “那行,给你!”毽子给了叫花子。叫花子去买馒头,伙计说:“这什么钱?没见过嘛!”刚巧皇宫里两个差人路过,一看是枚御钱,不问三七廿一,当下把花子绑走了。

    皇帝晓得了,心想:洪武金钱除了沈万山旁人没得,他胆敢把御钱赏花子,这盘儿死定了。可花子死活不肯招,就决定当晚传令沈万三:明儿大早带洪武金钱上殿,跟老花子当面对质。

    沈万三急吧,角角落落找,找不到毽子,小儿子睡得正香,被他猛推醒了,想想,说:“给老花子了!”沈万三呆掉了,晓得自己死到临头,叹了口气,冲出门碰碰运气去。

    第二天早上,朱皇帝升殿,问了:“沈万三,联赏你的御钱带来了吗?我要收回,重新赏你一件国宝!”沈万三忙说:“皇上,小民我无功不受禄,赏我一枚御钱,足够我世代受用了。”

    “少废话,把御钱呈上来!”文武百官都替他惊一身冷汗,沈万山倒不急不慌掏出个红绸包给人呈上去,皇帝打开一看,眉毛吊多高一一愣住了:包里端端止正一枚洪武金钱,跟花子的一模一样!

    原来,一个在钱局当过差的老铜匠,连夜帮沈万三赶做了出来,除了少个暗记,局外人是分不出真假的。朱皇帝想叫人来验验真假,可两个小钱一模一样,也分不清哪是哪个的来。

    干脆歪着斧子砍,大喝一声:“沈万三,你胆敢拿假钱来欺骗我皇上,拉出去斩首!”一句话没说了,花子陡然“扑咚”一跪:“万岁爷!

    假钱是我的,我做得玩玩的,哪晓得犯罪,以后再不敢啦!”“什么,是你?”皇帝倒一时下不了台。“是我,求万岁爷饶命!”花子头磕得“咚咚”响。

    “拿花子推出午门问斩!”皇帝一声令下,刀斧手正要上前,沈万三站出来喊:“慢,一人做事一人当,假钱是我做的,要杀杀我,跟花子无关!”

    文武百官一齐跪下替沈万山求情。朱皇帝心想:也罢,留你个整尸吧,就改判沈万三发配云南充军。临行的头天晚上,刘基问沈万三有什么话说?

    沈万三摇摇头讲:“只有一桩,明儿我出了南门,望老先生把城门大开三天。我好一路走,一路回头,望见金陵的父老兄弟呀!”刘基点头答应。

    第二天,沈万三看见沿路的人摆了瓜果茶食为他送行。走到离铁心桥七八里路的地方,回头一望,后面跟了黑鸦鸦一大阵白鸽、黄雀,沈万三晓得都是他的财宝变的。

    站住脚大喝一声:“我沈万三落到这步田地,你们还跟我做什么!”那些胆小的雀子一吓,扑扑落落掉了一地,变成了五颜六色的石头子儿。后来这地点就叫石子岗了。

    沈万三出了城,一步气回头,望金陵的父老,许多胆大的雀子还跟着他飞,一直飞到云南,拱进山肚里变成了宝矿,要不那一带的黄铜、白铜怎那么多呢?

    有的说,沈万三半路就饿死了;也有说,他走到半路,被成千上万的鸟雀接上天去啦,他是活财神下凡嘛!沈万三前脚走,朱皇帝后脚就派人去抄家。

    抄到哪块,哪块飞出一阵彩雀子,呼呼啦啦走大开的南门出去,飞了三天三夜,飞得净光。皇帝佬儿呢,连一文小钱也不曾捞到。

    这样看来,确实有沈万三这个人?上文说的故事是证实发生过的?

    但是也有这样的说法:

    历史上真的有沈万三这个人。沈万三本来的名字叫沈富,浙江南浔人。但是,他和朱元璋没有任何关系。

    沈万三(有说生于1286年,另有两说1330年和1328年;卒于1394年),本名沈富,字仲荣,俗称万三,万三者,万户之中(第)三秀,所以又称万三秀,作为巨富的别号。

    那么这种说法有什么过硬的证据呢?

    据考证,他是其实吴兴南浔(今属浙江湖州)人,元至顺间随父沈佑迁居平江路长洲县东蔡村(今苏州市昆山周庄东垞)。元末明初商人、巨富。

    沈万三尝身帅其子弟力穑事,广辟田宅,富累金玉,又能推恩以周急难,乡人以长者呼之。他依周庄,凭三江之利,广集货资。

    后通过开展海外贸易积累巨大财富,从而迅速成为“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周庄“以村落而辟为镇”,也实为沈万三之功。

    前文提过了关于沈万三富豪事,民间甚至传说他有一只聚宝盆,不管将什么东西放在盆内,都能变成珍宝等等,由此反映出他财富多到不可胜数,生财聚财技巧高超。

    至今,苏南、浙北、皖南一带仍广泛流传着关于沈万三发财、豪奢、田产、经商以及家庭生活诸方面的许多故事和传说。

    那么按照在清朝成书的《明史》记载,还是《周庄镇志》的记载来看,笔者认为,沈万三的存在虽然有争议,但是也不妨碍正常历史的走向。

    至于信哪一个说法,大家心里自有评判。这里不做论断,只举例证出来。

    本书,会从元末轰轰烈烈的起义开始分析例证,一直到南明的覆灭,详细解读明朝正史里十六位皇帝加南明四位皇帝的功过是非进行梳理。

    致力于在一个公正的角度,看待这一段逝去近五个世纪的历史。观古可以通今,找到我们当代人的处事智慧,从历史中扒出一些我们可以借鉴的道理。

    马克思历史观讲究的是客观科学,不讲阶级矛盾那一套斗争的需要,科学客观是没有错的。

    明朝代代是奇葩,他们到底奇葩在哪里?

    假设沈万三真的被整到家破人亡,朱元章又是为什么要这么做?假如说当时果真没有他,史官写史又为什么要把他和朱元璋这个淮左布衣联系起来呢?往后,顺着时间线再继续解读。

第十六章 应天顺命 进兵南京

    南京是朱元璋的第一个大本营,也是未来大明帝国的首都。

    明朝自永乐朝,朱棣赶走了建文帝朱允文,才迁都北京,大明开始两京制。至于建文帝的生死的千古之谜,后文再续。

    历来历史上大明都号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铁骨铮铮!没有一个投降的皇帝。历史的真像到真的是这样的?

    往后种种暂且不论今天尚未成功的创业精英杰出青年朱元璋就要开始他事业的第一步。

    开始说大事业之前,讲一个后来影响历史进程人。朱元璋的长子后来建文皇帝的父亲,谥号懿文太子、孝康皇帝、庙号兴宗,短命唏嘘的朱标于公元1355年,元朝至正十五年;徐寿辉治平五年;张士诚天祐二年;韩林儿龙凤元年10月10日出生了。之所以列这么老些年号,是想告诉诸位,当时真是生旦净末丑,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原大地乱成了一锅粥。当时的神州大地有多乱,还有一些个小势力就没去算它了。群雄逐鹿,元朝的势力没有办法阻止他们的行为。

    诸位说历史巧合不巧合10月10日又是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的民国的国庆日。明和民巧了不是。这一年神州大地好不热闹,谁也不服谁,我是龟你是鳖,天命所规去一边,有钱有粮就能闹翻天。

    小朱标出生时,当时还只是副元帅的朱元璋正在率军攻打集庆,集庆这个名字诸位可能陌生,说南京,诸位就都明白了。

    此刻长子的出世,给酣战中的朱元璋带来了莫大的欣喜。得报后,朱元璋兴奋地在当地的一座山上刻石曰:“到此山者,不患无嗣。”兴奋之余,也对这个长子抱以极大的希望。

    对于当时人来说,人到中年又浴血奋战拿着脑袋要命的朱元璋来说,是多么的喜悦。

    后来未来皇帝朱元璋对于未来太子的爱,简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太子朱标后世简直是最得皇帝信任,不只是明朝,是整个中国古代皇权社会里数一数二权倾天下的太子。

    元至正十五年,这一年除了太子朱标出生,还有些“小事”,悄悄地影响着历史的进程。那就是朱元璋的顶头上司郭、张二人战死,历史的天平不经意间向朱元璋倾斜。

    前文说了,朱元璋娶的老婆马氏是郭子兴的义女,那么郭、张二人战死以后,谁能得到这支部队的掌控权?有人可能会说,郭、张二人没有儿子吗?朱元璋一个义女儿的丈夫而已,怎么算也轮不到他呀。话是没错,理也没错。不过决定权利分配加成的归根结底还是绝对的实力。

    这个时候的朱元璋今非昔比,实力基本掌控全军,处处都是效忠于他的人。还有“女婿”这么一个强力加成,谁能说一个不字?

    所以说,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成功的,运气、实力、人脉一个都不能缺,所以说朱元璋的成功,可以学,但是要能学到他的全部,一般人还真学不来。

    另外一件“小事”就是尚未大发迹的徐寿辉、陈友谅那一股势力,倪文俊欲弄死徐寿辉取而代之,没有成功。如果倪文俊成功了,或许亏没有陈友谅什么事了,以倪文俊的为人阴狠和陈友谅不相伯仲。一但倪文俊得了势,不大可能放过陈友谅。

    元至正十五年六月,朱元璋率军攻克采石。

    诸将见了粮食和牲畜,比见了爹娘还亲,叫手下放开手拿,能拿多少拿多少。

    正当他们满载而归时,朱元璋令人把所有船缆砍断,把那些粮食和牲畜,全部推到激流中,船也不要了,任其顺流东下。

    诸军惊问何故,难道这些战利品,不该弄回去吗?

    朱元璋说,想成大事,就不要眼盯着眼前的小利,如今全军渡江作战,老天保佑我们打了胜仗,就应该乘胜直取太平,如果大家都拿了战利品打道回府,再举必难,还干什么大事,都回家抱孩子去吧!

    随后,他率军进取太平。

    太祖克采石,诸将见粮畜,各欲资取而归。因令悉断舟缆,推置急流中,舟皆顺流东下。诸军惊问故,太祖曰:“成大事者不规小利,今举军渡江,幸而克捷,当乘胜径取太平。若各取财物以归,再举必难,大事去矣。”于是率诸军进取太平。

    只有抵御住了小利的诱惑,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朱元璋帅军攻克采石,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拿下了进攻集庆的门户,拿下采石就等于是一只脚踩在了集庆的门口,拿下集庆也就只是时间问题。

    第二年,元至正十六年。只剩下一个名义上的顶头上司“小明王”韩林儿的朱元璋,帅罗攻克集庆府,这个时候其他的势力根本就没把这个朱元璋放在眼里,除了一个人,那就是未来朱元璋命中注定的敌人——陈友谅。

    记录攻克南京这段历史概括起来很简单,就几行字。

    史书上说,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丙申三月 朱元璋集庆建制。徽州老儒朱升献策。

    翻译过来就是公元1356年即至正十六年三月,朱元璋亲率水陆大军分三路进攻集庆就是南京,10日后,集庆城被攻破,朱元璋占领集庆,改名应天府。徽州的一个老儒朱升进献了一个计策。

    那么他之前做了些什么?攻克南京对他和他的创业团队意味着什么,他同时代的竞争对手又在做什么呢?这个朱升献了一个什么策呢?书接上文,且听分解。

    我们前文讲过,朱元璋加入了明教,白衣青年偶像组织,不过看来他虽然据野史长得难看,但却是做得相当的实力派,是一个能做事的人,当时可能没有人可以笃定他可以得天下。

    话说当时,长江开阔的江面上远远的看上去渐渐的逼来一条线白,离得近了才发现原来是。

    朱元璋的三路大军来势汹汹,江面上千余只作战的小船横陈江面,元军城外的守将陈兆先,见到这样的架势,只战斗了3天,便带着所部36000余人归降了朱元璋。

    但是,攻城在即,这样归降的元军势必军心不定,左右摇摆,随时可能再反叛。面对这样情况,朱元璋做了一件很大胆的事。

    朱元璋就从降军中挑选了500名精兵当亲军护卫,在夜里守卫他的人身安全,而他自己身边,只留了一个亲兵统领冯国用。如此一来,就表示了对归降士兵的绝对信任。

    第二天,归降士兵们都传开了此事,大家都很感动,疑虑全消,死心塌地跟随朱元璋。最后,前后只用了10天,朱元璋就顺利攻占了长江下游的重镇,元朝的版图被拦腰截断,江南七省日后尽收囊中,集庆这座曾经的古都,再次回到汉人的手中,随后改为南京,明朝立国后称为京师应天府。

    这起战役听起来好像很容易,但事实并非如此。这已经是朱元璋第三次进攻南京了,早在几个月前,朱元璋还在和州县驻扎。

    但是和州的发展空间实在是有限,眼看着队伍越来越大,不光地方小,粮草也供养不起了,于是,朱元璋听从冯胜的建议,把目光投向了南京。

    南京作为历次前朝古都,虎踞龙盘,有帝王之气。正面有长江天险,还有南北纵横的紫金山,可谓背山面水,战略位置极好。

    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南京辐射控制的地区在当时来说很富足,不仅是粮食产区,而且商业还很发达。所以,朱元璋当即决定要攻占南京。

    但是,问题又出现了,朱元璋没有船。一直以来,朱元璋的队伍都是陆地作战,除了骑兵就是步兵,没有水军,根本没法进攻背山面水的南京城。或许真的是一个好汉三个帮,每个人成功的背后都有些运气成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叫俞通海的人出现了,他本来就是长江上拦路打劫的强盗,看准了朱元璋能成大事,于是带着他手下的千余只船来投靠朱元璋,其实这些船多半都是渡船和渔船,不但体积很小,而且战斗力有限,这支队伍一直用到了后来鄱阳湖之战与陈友谅的较量,这一段生死争霸后面再详细讲。

    话说就在当时,可真是帮了朱元璋大忙,朱元璋就是靠着这千余艘小船,抓住东面张士诚进攻江南的有利时机,终于在第三次进攻中,攻占了南京城,而这一步棋可以说是决定日后朱元璋统一中国的关键。

    朱元璋占领南京后,队伍发展空间获得极大拓展。不久后,又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这个人是徽州的儒士叫朱升,他为朱元璋详细分析了当时全国局势并制定了战略方针,这一行为的重要性简直就是当年诸葛亮的隆中对。

    朱升先是帮朱元璋分析了南京周围的势力情况,湖广的陈友谅和江南的张士诚,势力都远超朱元璋,此时正忙着彼此防范,暂时不会进攻南京。唯一想消灭朱元璋的是北面的元军,但是却被朱元璋的兄弟部队刘福通阻隔,所以如此看,现在是朱元璋发展的最佳时机。

    接着,朱升又为朱元璋提出了直接决定明朝建立的九字方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全面采纳了这个发展方针,首先对南京周围的小城市发起进攻,形成了以南京为中心的防护圈,完成高筑墙。接着,在至正十八年,朱元璋任命干将何茂才为营田使,组织军事生产,完成广积粮。最后,在当时韩林儿、徐寿辉、张士诚都称帝称王的情况下,朱元璋依然闷头发展,坚持缓称王。

    正是靠着这样的发展方针,朱元璋成功在各方势力角逐的环境下发展壮大,而当他的宿敌陈友谅意识到朱元璋这个昔日的小角色不容忽视之时,已经为时已晚,一场鄱阳湖大战即将上演。

    朱升这个人在明朝的历史上远远没有刘伯温、汤和、徐达等这些名臣有名,下章我们就单开一章单独讲讲他。

    要知道朱元璋成功攻占南京后,采取了正确的发展方针,在群敌环伺的形势下获得了长足发展,为后来鄱阳湖之战、击败张士诚奠定了基础。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顺应历史的发展终究成为一代开国皇帝的朱元璋身边的这个能人朱升是什么来头?

第十七章 讲一讲历史上的朱升

    话说太祖进军统一天下的第一步是首先攻取山东,进而转战河南占领潼关;

    第二步是攻占元大都,消灭元朝,获取天下人心的支持;

    第三步,主力由大都南下攻取山西,略定陕甘,完成北方之统一。北伐战争基本上是按照这一战略实施的。

    然而攻占南京,称王建制。这个套路是不是有些眼熟?历史上有很多人都是这么干的,比如说江东孙氏,或者是清末差点把清朝提前搞翻的洪秀全。但是为什么就朱元璋成功了?别人都不行呢?

    最为关键的这一步出策略的人到底是怎么计划的呢?

    先来说说朱升其人,元大德三年即公元1299年-明朝洪武三年就是公元1370年,字允升,安徽休宁今休宁县陈霞乡回溪村人,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文学家,明代开国谋臣,官至翰林学士。元末即公元1367年被乡举荐为池州学正。弃官避隐石门,学者称枫林先生。

    从他的履历上可以看出来,他不出名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洪武三年就去世了,根据这个推测所以他在历史上没有太多的名气,这会是原因吗?

    话说,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七十一岁的朱升以年迈和“祭扫祖茔“为由告老还乡,辞官隐居。朱元璋感念他的功绩,意欲重封,但朱升执意退隐。朱升退隐时并未回老家休宁,也没有去原隐居地安徽歙县石门,而是携带着夫人涉江沂淮地方,抵东海转至西溪胥宇,并在南龙港建了房屋。

    然而他在官修正史《明史·朱升传》、《朱枫林集·学士朱升传》中的主要功绩的记载是为大明制定了礼乐制度,并收集后妃的故事,编修了《女诫》一书。

    当然比起建议建立南京根据地,徐徐图之。坐山观虎斗,看着周围的那些人称帝互相攻杀。这种安邦定国的大功,与著书比起来肯定是天壤之别,为什么正史认定他的最大功绩是《女诫》而不是从龙问鼎之功呢?

    我们来仔细梳理他的一生,他出生书香门第,朱升生于安徽省休宁县迥溪乡台子上村一户半教半农的人家。因朱升出生在晨曦之初,太阳东升之际,其父取之昌盛、吉祥之意,为其命名为朱升。

    年幼拜师求学,朱升八岁时,拜在迥溪开馆讲学的江敏求老先生门下,这里可以看出他家境殷实,因为介绍朱八八的时候,他是生时家徒四壁上无片瓦,死无立锥得借地葬亲,而这位生在同在安徽的朱升则可以求学,设想倾巢之下岂有完卵?以此推断他家应该算是较为殷实的家族。

    在江敏求学馆里求读四年,十二岁后,又拜在休宁海阳开馆讲学的金斋谕老先生门下,在金斋谕学馆里求读了四年,后因金斋谕老先生老迈年高才离开。十七岁初拜在休宁霞瀛开馆讲学的陈栎老先生门下,十九岁时,经陈栎推荐,在县里考上秀才。继而在故里开馆讲学,伴以务农。

    他学成之后开始编纂著作,朱升二十四岁时,采访民间的好人好事、千古传说,编写了第一本专著《墨庄率意录》,二十六岁时,将自己观察、研究的星象变化、占卜的方术,整理成《星卦提纲》一书,三十五岁时,将为亲朋好友看风水的实践经验写成《龙穴阴阳之诀》一书,三十九岁时,将历年研究的战国时《魏文征集》各国刑书,以及由他的老师李悝编就的《德经》,经过考证,辑订为《刑统赋解》一书,并自刻问世。元末至正癸末年伙同契友赵东山徒奔九江湓浦拜读在理学家黄楚望老先生门下,后归讲学于郡城紫阳祠。

    隐居讲学,不当元朝的官。至正元年,登乡贡进士。过了四年,授池州路学正,但拖至五十二岁才赴任,因整治儒学腐败,制订校规,师生安心。三年后,便放弃官位,向南归去。池州兵荒马乱,于是移居歙县石门开馆讲学。

    前文说过他助明开国,投效于朱元璋账下。那是在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一路攻城掠地,重兵包围徽州府城,为免百姓受害,朱升冒万箭之簇,独立城下,说服守城元帅福童开城归降。

    至正十八年即公元1358年十一月,朱元璋又攻婺源,却“久拒不下”,听三军总管、大将邓愈说,这里有个隐士朱升,是个有学问、有影响的人,相当于诸葛亮。

    朱元璋所以在至正二十四年之前,称吴国公,直至打败陈友谅后,才改称吴王,就是采纳了朱升的建议。在朱元璋攻打徽州、婺州、处州和鄱阳湖大战及和陈友谅、张士诚多次的交战中,朱升在军事上提供了大量的谋略,为消灭元朝,统一中原,建立明王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功成身退,致仕请归,晚年安好。至正二十七年即公元1367年,朱升被授予侍讲学士、中顺大夫。同年十二月,朱元璋派出的北伐大军平定山东,南征大军兵降方国珍,天下大局已定。

    至正二十八年即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明太祖朱元璋登基称帝,建元洪武。

    朱升被召至皇城应天府继续充当谋臣,朱升所处地位与“开国元勋”不相上下,朱元璋称赞朱升“为人老实,是老成贤达中的英杰”,晋升翰林院学士兼东阁学士、嘉议大夫、知制诰衔,同修国史,成为皇帝顾问,凡军政机密均与之相商。因为年纪较大,他特免朝谒。他为官十多年,深受器重。

    明朝开国颁赐大封功臣李善长、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刘基、陶安、范常、秦中、陈德等的制诰文字、皇室礼乐制度及各种诏令大多由其执笔。他还受命收集古代后妃故事,与诸儒编修《女诫》一书,以防后宫干政败坏朝政。

    明朝出了有名的贤德皇后,护国太后,就算是后期有太监勾结客氏扰乱朝纲,但是导致后宫干政败坏朝政,导致皇权旁落外戚弄权的汉朝旧事没有发生,这不能不说有一定太祖高皇帝钦定《女诫》的功劳,也有朱升的功劳。不所谓不大,所以明史上如此说,也算公正吧。

    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七十一岁的朱升以年迈和“祭扫祖茔”为由告老还乡,辞官隐居。朱元璋感念他的功绩,意欲重封,但朱升执意退隐。朱升退隐时并未回老家休宁,也没有去原隐居地安徽歙县石门,而是携带着夫人涉江沂淮地方,抵东海转至西溪胥宇,并在南龙港建了房屋。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病逝,葬于盐城西区北龙港镇南龙港东首文曲沟北,虽然是病逝他乡,但是和其他老哥们比起来,也全是享福了,没有被充军杀头,诛杀三族什么的。

    享福的朱升一生有二十四本专著,著有《易书诗》、《周家仪礼》、《礼记》、《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考经》、《小学》旁注、书传辑正、书传补正、老子孙子旁注,还有小四书小学名、数医家诸书、葬书、内外传、刑统传解等,传世的有《前图》二卷、《枫林集》十卷,《四库总目》另有前图二卷,传于世。

    从他的著书种类来看,说是学究天人,通古晓今也不为过了。其实一个有学问的人看透了一些时代发生的规矩,能正确的剥开历史的迷雾知道未来那一条路相对正确,其实很难。

    就像我们打战略游戏,身在局中,没有开上帝视角,要同事对付好几个高手,是很难取得胜利的。

    我们剥开历史的迷雾来看看当年的朱元璋和朱升。

    这朱升是什么人呢?和朱元璋又有何关系?其中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一窥端倪。

    朱元璋还在当初起兵反元时,就胸怀大志,有吞吐夭下的气概。他经常穿着便装,走村串乡,访求贤达,为一统天下做准备。

    有一年的夏天,他带领部队路过徽州,等部队安营扎寨之后,他悄悄对谋士李善长说:“咱俩出去走走。”李善长心里明白,朱元璋又要私访贤人了。可是他们骑了大半天马,晒得唇干舌燥,头昏脑胀,出去很辛苦的。如果身体累垮了,明天就走不成了。

    于是他就劝朱元璋说:“主公,今日是小鬼闹判官的日子,出门不吉,我看,还是明夭再去吧。“哪知朱元璋的心情很迫切,根本不在乎地说:“常言道:‘一正压百邪’。我们都是行伍出身,在战场上出生入死,都毫不惧怕,怎么能怕鬼呢?走吧。“李善长见劝阻不住,只得跟着朱元璋前行。

    不久,出乎他意外的是,有一户人家正在张灯结彩大办喜事。只见门口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朱元璋拉住李善长的手间:“你说今天是小鬼闹判官的日子,这一家怎么办起喜事来了?”李善长一时也不知何故,就打了一个圆场说:“主公,你求贤若渴,什么都不顾;人家抱孙心切,不也是顺理成章吗!”

    这时,一位身穿新衣,满面红光的老大娘送客出来。朱元璋上前拜了一拜说:“大娘,我有一事向你讨教。”老大娘说:“这位客人,有话请讲。”朱元璋元冷指着喜联说;“令天是小鬼闹判官的日子,你们为什么偏偏在今天办喜事呢?难道不忌讳吗?”

    老大娘听后笑着说:“不错,今天日历书上虽然不好,但实际上却是大吉大利,因为朱元璋率兵到来,带来了喜气。这里的百姓都说‘大帅到,百鬼不敢闹‘。“朱元璋一听,暗暗吃惊。行军打仗,变化多端,今天在何处,明天在哪里,连自己也不能说得准,为什么老百姓却猜得这么准呢?他继续间老大娘:“你怎么知道朱元璋今天要到?“老大娘说:“我一个妇道人家,怎么会知道这等大事,这是南山一个叫朱升的老先生说的。”

    朱元璋想,这朱升简直就是孔明再世了,如果能把这个人请出山来,他肯定会给自己提供许多有益的计谋,这对自己统一天下是大有好处的。于是他向老大娘问了去南山怎么走,就带着李善长前行。

    他们急急出了城,一路上,又见到了一幅奇怪的景象:家家户户都把多年用的蔑圈拿出来洗刷晒补。朱元璋心想:今年麦子刚黄,就这样忙起囤粮的家什,有什么用呢,难道真能派上用场不成?于是他就向一个老农询间:“老大爷,今年大丰收啦!”老大爷高兴地说:“一定是个大丰年哩,你看看那麦穗,像狗尾巴,沉甸甸的,‘家要富,靠余粮,国要靠余粮啊,所以我们都晒起这些东西来了。”“好主意,这是您老人家想出来的吗?”朱元璋间。老农忙说:“我哪有这本事,这是南山朱升讲的,他说太平日子就要来了。”

    朱元璋想,又是朱升,看来这个朱升的确是个人物,一定得见见才好。想着,就赶马飞奔,不一会儿,就到了南山脚下。

    他二人登上山,来到一幢小木屋前。只见柴门掩着,门上春节时贴的对联,已经被雨水冲刷得字迹模糊了,但细心辩认,还勉强能够读出来:荒衬教读,心来子孙;野山求贤,志在社极。

    李长善看了,摇了摇头,嘀咕道:“好大的口气。”朱元璋说;“善长,没有真本事,是不敢如此自负的。我们还是进去看看吧。”

    两人弯着腰走进屋里,里面油灯如豆,两个老头儿正在下棋。东边坐着的那位,面孔黝黑,黑胡须,一副乡村老农的打扮;西面坐着的那个,百孔白哲,长须飘拱,是个塾师的模样。

    他们下棋专注,连有人进来了,都好像全无象觉。李善长急了,刚开口叫道:“先生——”白面老者指指棋盘上的一句话,李善长一看,原来是“看棋不语真君子”:他只好苦笑着看着朱元璋,朱元珠示愈他在棋盘边上的小凳子上坐下来。

    过了一会儿,两位老者下完了棋,白面老者站起来,向朱元璋作了一个揖说:“读书人朱升,才疏学浅,知道大帅要来,可是谁知老友抢先一步。农家难得有个空闲,只好委屈大帅一时,希望大帅不要见怪。”朱元璋忙站起身,答礼道:“哪里,哪里,我久仰先生的大名,今日特来拜访。”

    这时,黑须老者端上茶来。朱元璋呷了一口,说:“朱老先生,我长年率军东征西讨,作战不可不谓勇猛,可是不知怎么的,总是觉得成效不显,请您不吝赐教。”

    朱升点头致意。这时黑须老者已经摆上饭菜,朱升拱手相邀,说:“大帅和李先生请,全是山村野味,不成敬意,请请。”

    他们边吃边谈,十分投机。饭后,撤去了碗碟,朱升展纸桌上,望着朱元璋说:“大帅,我愿送您九个字、”就笔走龙蛇,写了九个大字: 高筑琦;广积旅;缓称王。

    朱元璋看后,略思片刻,说;“高明!我一定铭记在心。”

    这天晚上,朱元璋就住在朱升的小屋里。他们睡在同一张床上,娓娓而谈,直到东方发白。临走时,朱元璋一再请求朱升跟他回军营去,朱升说:“我年纪大了,有许多怪毛病,我这九个字,一字三个月,二年一季后,我才能出门,请大帅不要勉强。”朱元璋诚恳地说:“好,那么我就尊重先生的意见。二十七个月后,我定来邀请先生,到时候希望老先生不要推辞。”朱升微笑着说:“到时天公自有安排。”

    朱元璋回到军营后,就按照朱升的九字真言办事。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就推翻了元朝,统一了天下并在南京登基,建立了明朝。

    这时,他想起那个替他出谋划的朱升老先生,就与军师青田先生刘伯温商量,如何礼邀朱升,谁知门外送来一份案报,说:“皇上,这是徽州一位故人送给万岁的。朱元璋接到手一看,正是朱升的亲笔信。上面写道:山村教读遇圣颜,九字真言方得传;如今天下归一统,何需老儒再出山!

    朱元璋读后,知道不管怎么请,朱升也是不会再出来的了,从此对他更加敬重。

    虽然与正史不符合,但是好多细节是对得上号的,且当一个参考的小故事看一看吧。

    威力巨大的九字真言到底秒在哪里?风云变幻的六十、七十年代,冷战的阴云下,整个世界都为之颤抖。

    我们的伟大的祖国挺过了北方赤熊陈兵百万,蘑菇弹的威胁。顶住了华旗白头鹰的航母堵门,揪着咱们往死里封锁的压力。

    看看我们如今盛世腾飞,国家富强就知道了。可以在世界舞台上对全世界说“不”,就自不用笔者废话多说了。

第十八章 朱元璋的野望

    定都南京,称吴王以后。根据九字方针就是坐山观虎斗,让其他势力你争我夺,安心的在小明王的领导下安稳发展。

    这个明王是怎么回事?小明王又从何而来,前文有过简单的交代,这里稍微梳理一下。

    佛教中的明王指的是:

    梵语 Vidyā-rājā。又作持明王、忿怒尊、威怒王。明,即破愚闇之智慧光明,即指真言陀罗尼。明王有二义:一、指真言陀罗尼之王,如佛顶一字真言为佛部之明王。二、指一般所习称之明王,如降三世明王为密教诸尊之一。降三世明王等为教化难调之众生,而显现忿怒相。

    虎衣明王是密宗三大师祖之一,他在以五胜金刚为主的修法中对所修法门作了详细阐释、编撰、结集、研究,将父续密法与母续密法相结合,并传授给智藏龙师,称为子续密宗,也就是大圆满修法。

    在那玄而又玄的神话中的不动明王,神通广大的降三世明王,都是说的明王。

    我们前文提到过,明教是外来宗教和本土的融合后形成的宗教,那么明教的明王和现在我们说的这个政权的首领又有那些联系呢?

    元末的第一任明王,韩山童,历史上未记载出生年卒于公元1351年,是元末民变著名领袖。

    原为栾城今属河北人,其祖父因传授白莲教,被谪徙永年大概是今天属河北的白鹿庄。他继续传教工作,声称天下将大乱,弥勒降生,明王出世,又自称是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原之主,藉以鼓动百姓起事。

    至正十一年即公元1351年与刘福通等聚众,杀白马黑牛,宣誓起事,部众以头裹红巾为标志,故被称为“红巾军”。他被推奉为明王,不久被捕杀。

    韩林儿,出生年月不详卒于公元1366年,栾城今河北栾城西人,元末大宋红巾军领袖。史称小明王,是韩山童的儿子。

    父韩山童曾以白莲教组织群众起义。韩山童牺牲后,韩林儿随母逃往武安。

    至正十五年春,刘福通等迎韩林儿至亳州今安徽亳州,立为帝,称小明王。

    国号大宋,年号龙凤,以亳州为都城。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派廖永忠迎韩林儿,韩林儿离奇的沉入江中,至于是不是为朱元璋所害,至今未有定论。

    反元复宋,又没有先找一个宋朝皇室后裔来当幌子。造反的体面真是一年不如一年,原来项羽刘邦造反,还知道先立一个楚怀王当幌子。现在老韩家真的一点都不讲究。

    好,看过这两位明王的介绍,我们就知道了朱元璋为什么称吴王而不是明王,也是皇帝的原因。

    那么明王到底是什么?

    八大明王中有这样的说法:三世明王——金刚手菩萨;大威德明王——文殊菩萨;军荼利明王——虚空藏菩萨;大轮明王——弥勒菩萨;马头明王——观音菩萨;无能胜明王——地藏菩萨;不动明王——除盖障菩萨;步掷明王——普贤菩萨。

    留意了,弥勒菩萨,后来我们知道弥勒菩萨升级成了佛,佛教中弥勒是代表未来的佛。佛教和明教又有什么关联?这个问题我们留在这里。先要确认一点的是白莲教和明教有相似之处,但是不是一回事,下文会做考证分解。

    我们看过的周星驰喜剧里济公就是从降龙尊者升级到了降龙罗汉,关羽也是一路升级成了关圣大帝。

    “弥勒降生,明王出世”这一句深入人心的口号,我们之前分析过。

    前面我们知道朱元璋夺取天下的脉络大概是:在反元的几股主要势力中,从红领军脱离出来开始时投奔明教韩林儿的朱元璋,羽翼逐渐丰满,后来终于取代小明王韩林儿成为倒“元”主力。

    明王这个称号朱元璋不称,却称国号大明,是历史迷案,也是超凡的智慧。

    前文聊过,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为什么管自己的国号叫大明。

    公元1368年,朱元璋麾下猛将徐达、常遇春等率部攻陷北京,同年朱元璋在应天府即今天的南京登基,建立明朝。

    公元1421年明太宗朱棣迁都北京顺天府,改称成祖是后朝的事情。朱元璋建立王朝统治时,将其定名为“明”。和元朝选择王朝名称的方式一样,明朝也同样放弃了以地域名称命名的做法,而是选择了有寓意的“明”作王朝的名称。

    朱元璋对于自己佛教徒的出身并不避讳,他曾经投奔的小明王韩林儿,也有佛教渊源。那么明教与佛教,是什么关系呢?

    我们知道其实明教和佛教一样,都是外来的宗教。明教从隋唐时期从波斯帝国传入中国,它当时叫摩尼教。摩尼教一直被历朝历代的朝廷打压,于是它就想办法适应本土化生存。

    在玄奘西域之行后,佛教兴盛,明教就与佛教融合,并定名为明教,意思是“弥勒降生,明王出世。”意为明教会有一个王来统治人间。于是,朱元璋就借它来让百姓相信自己就是明王,是上天派来管理民间百姓的。

    由此可见,明的第一个来源就是朱元璋投奔明教而来。

    欲与日月同辉,朱元璋为建国后的政权披上神话的外衣,“明”字还表示日月,我国自古就有崇拜日月的习俗。朱元璋招兵时,在招兵大旗上还写过,“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这里实际是反元朝,因为元前是宋,他要反元复宋。

    这是朱元璋对“明”的解释,日月构成了明。中华文化中有崇拜日月的传统,史籍就有祭日月的记载。

    皇帝每年春分时要去朝拜太阳,秋分时要朝拜月亮,朝拜太阳是在早晨,朝拜月亮是在傍晚,这是中华文化中对日月朝拜的习俗。而且民间有许多美的神话与日月有关,比如后羿射日,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等,朱元璋也清楚这些,于是就用这种崇拜命名王朝,希望唤取大家的信任。

    看了《大明风华》的朋友可能会有这样一个问题,明字的写法有点奇怪,原因其实很简单。

    左“囧”右“月”,懂一点古汉语的朋友会知道,“囧”在古代是窗子的意思,异体字就表明是月光穿过窗户,还是光明的意思。

    明朝的“明”字处理有日月同辉的美义之外,据史料记载,朱元璋身边的儒士们,还对“明”做出了更为神秘的注脚。他们认为,在古代神话中,“朱明”代表着火神,而“朱明”一词正好把国姓和国号联系在一起,尤为巧合,甚至还有人认为明朝的“明”字还有压倒元朝的特殊含义。这又该从何说起呢?

    阴阳五行论,要对元朝进行全面压制,战国时代的邹夫子有《五德终始说》,不知道的朋友可以去看古天乐版本的《寻秦记》。

    光有对传统的继承,还不够。在元朝时,民间就提到阴阳五行,五行间相生相克。那么“明”跟五行有关吗?

    元定都是在北京,而明朝建立朝代时,开始定都南京,后来才迁到北京。按阴阳的说法,南是火,明对元来说是火,要克的是金,也就是要克元朝。

    所以朱元璋选择“明”,从五行相生相克角度来说,他也有深意,他不止是要从武力装备上打败元朝,从对民间百姓的精神控制,他也要全面压制元朝。

    这里多讲一句,明朝的后续皇帝名字也是根据五行相生的原则取名字的。

    朱元璋在确立了一系列造反计划后,逐步发展自己的经济,形成了一个稳固的后方地基,是谓之“高筑墙”,积极发展农业生产为统一做准备是“广积粮”,不称帝不争明王是“缓称王”。

    这位日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皆注重节俭。雄才大略的颁布了中国封建世上最严厉的禁酒令只一。高瞻远瞩的奠定了统一全国的基础。

    公元1358年,为避免民间酿酒使用大量粮食,朱元璋颁布了禁酒令。当时,江南酿酒,喜欢使用糯米,为此,在公元1366年,朱元璋又明令禁止民间种植糯米。

    有关朱元璋颁布禁酒令和禁种糯米的事情,在顾炎武的《日知录之余》卷二有记载:《太祖实录》:戊戌年即公元1358年十二月,下令禁酒。丙午年公元1366年二月,下令禁种糯。其略曰:“予自创业江左,十有二年,德薄才菲,惧弗胜任。但以军国之费,不免科征于民,而吾民效顺,乐于输赋,固为可喜。然竭力畎亩,所出有限,而过取之重,心甚悯焉。故凡有益于民者,必力行而申告之。曩以民间造酒醴,糜米麦,故行禁酒之令。今春米麦价稍平,予以为颇有益于民,然不塞其源,而欲遏其流,不可得也。其令农民今岁无得种糯,以塞造酒之源。欲得五谷丰积而价平,吾民得所养,以乐其生,庶几养民之实也。”

    在朱国祯的《涌幢小品》中,也有类似记载。

    禁酒令颁布后,朱元璋要求严格执行。可是大将胡大海的儿子,却公开违令。朱元璋知道后,不顾胡大海正领大军出征在外,亲自手刃胡大海之子。自此以后,无人敢再触犯禁酒令。

    这件事情,《明史》中有记载:初,太祖克婺州,禁酿酒。大海子首犯之。太祖怒,欲行法。时大海方征越,都事王恺请勿诛,以安大海心。太祖曰:“宁可使大海叛我,不可使我法不行。”竟手刃之。及关住复被杀,大海遂无后。

    在朱元璋的高压政策下,浪费粮食的现象减少,米麦价格走低,更多的百姓能吃饱饭了。朱元璋也因为体恤民情而广获人心。不过,后来,随着朱元璋的两眼一闭双腿一蹬,他颁布的的禁酒令也渐渐被后人遗忘,酿酒、卖酒、喝酒一切照旧了。朱允炆登基以后,也没能把皇爷爷的这样这项政策执行下来,此为后话。

    与之同时代的大汉皇帝陈友谅,兵威赫赫。大周皇帝张士诚,虎视眈眈。大元朝,虽然在中原的经营摇摇欲坠,但是还有蒙古高原广袤的国土,明王也是深得人心,不可与之争锋,所以朱元璋选择了蛰伏在明王的统治下,猥琐发育,多开分矿,积极生产为了更大的野望徐徐图之。

第十九章 捋一捋同时代的反王们 上

    咱们说同时代的张士诚在元末时期的那些反元的群雄中间,绝对是一个奇葩的存在。无论是韩宋还是徐宋,他们都是从白莲教起家的,不用多说,天然的就跟佛教的关系很亲近,甚至是那起于海隅的方国珍,对佛教也是礼遇有加,恭敬的很。

    但是张士诚就不一样,他对于佛教很厌恶,而且是真心的反佛,而且像射佛像、占佛寺、熔佛像,那基本上都是常规操作,而且在他的政权中,也很少见对佛教有友善态度的人。

    第一位就说张士诚这个人。

    资料:

    本名:张士诚

    别称:九四

    所处:时代元末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兴化白驹场人

    出生时间:1321年是元朝至治元年。

    去世时间:1367年至正二十七年

    主要成就:高邮大捷(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大周,改元天)

    我们可以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来的,也不弄清楚他们是怎么没的。这里只是捋一捋他们的生平大概,了解了这些,就能自行理解为什么他们成了朱元璋得天下的垫脚石,这个垫脚石越硬,越说明老朱厉害。

    他死的这个大元风雨飘摇的至正二十七年,发生了很多大事方国珍降朱元璋、宋濂撰北伐檄文、朱元璋灭陈友定。也包括了他张士诚的谢幕。

    张士诚,原名张九四。比朱八八好不到哪里去的他,也是一个苦命人出生,他是一个私盐贩子,但是似乎比老朱要稍微好一点。要知道在古代盐是战略物资,有盐就几乎是等于有钱,当然你得有实力和渠道贩卖这是后话。

    这位张爷,是元末位于江浙一带的义军领袖与地方割据势力之一。泰州兴化白驹场人今属江苏省盐城大丰市。江浙自古富裕,这里不用多说。

    在元朝末年抗元起义领袖中,有“(陈)友谅最桀,(张)士诚最富”之说。因受不了盐警欺压,与其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及李伯升等十八人率盐丁起兵反元,史称“十八条扁担起义”,他为首领。袭据高邮,自称诚王,建国号大周,建元天祐。

    张士诚是灭元的盖世功臣,而后期,张士诚的弟弟兵败被朱元璋俘虏,张士诚在朱元璋、已经投降元朝的方国珍和元军三方夹击之下伪降元朝,攻打江南元朝地主武装,不久再度公开反元,最后亡于朱元璋政权。之后被押解至明朝都城应天府今南京时,自缢而死,时年47岁。也算是得一条汉子。

    元末盐枭张士诚失败是必然的:他性格的摇摆不定。

    朱元璋与张士诚相持十年,打来打去,谁也占不了对方便宜。直到公元1363年“鄱阳湖之战”朱元璋一举击溃陈友谅,再顺势攻取武昌城后,挥师东向,剑指江浙,气节有亏且只顾自保的“私盐大王”张士诚,也就朝不保夕了。

    1357年,朱元璋派徐达率大军扫荡江南、围攻宜兴之际,连战不利的张士诚只好接受元朝江浙右丞相达识帖木儿的劝诱,再次降元,被封为太尉。

    张士诚是淮南泰州人。泰州地近海滨,民众多靠晒盐过活,但官府赋税劳役很重,民怨沸腾。张士诚年少时是会武术、讲义气的小流氓,兄弟几个以撑船贩私盐为业。贩私盐利润高,张士诚又轻财帛,乐意周济贫困,很得人心,私盐贩子公推其为头目。

    适逢各处起兵反元者众,1353年,不甘受官府和地方豪强欺压的张士诚,乘势率几兄弟在内的“十八壮士”举义。他招徕贫苦盐丁和无业游民,攻下泰州、高邮,占据三十六处盐场,并自立为“诚王”,国号大周。1356年他建都隆平府今苏州时,势力范围几乎覆盖了江南大部分富庶地区。

    张士诚与元朝的关系反反复复,时叛时降,这大约跟他的流氓出身和盐贩经历有关。明史专家吴晗评价他“生性迟重,不多说话,待人宽大,但没有一定主见,只想守住这块基业,怕冒险吃亏出差错。大将大臣们都是当年走私的江湖兄弟,做错事以至打了大败仗,也不忍责备,赏罚不明”。

    朱元璋得到天下后,与群臣总结革命经验,也说元末群雄中“士诚最富,友谅最强”,但“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的好生事,器小的没长远打算。出身贫苦农家、当过游方僧人的朱元璋断言:士诚做过盐贩子,遇事斤斤计较,顾虑多,疑心重;友谅生于打渔人家,惯见风浪,野心大欲望高。

    所以,他料定先攻陈友谅,张士诚会袖手旁观;假如先攻张士诚,陈友谅必然倾巢而出抄己方的后路。后来的事实证明,朱元璋对张士诚的“人品”判断准确。

    张士诚此番降元,其实也是三心二意。在此后六七年里,他打着官军的招牌,南侵江浙,北逾江淮,南边占领了杭州、绍兴,北边势力一直伸展到济宁今山东境,拥地二千余里。

    元朝方面的达识帖木儿之所以急于招降张士诚,且容忍他不断扩张地盘,也有自家的苦衷。原来自从红巾军纵横江淮一带后,南北漕运断绝,大都今北京缺粮,快支撑不下去了。

    他们要解决南粮北运的难题,不能不对控制江南的张士诚及称雄江浙沿海的方国珍实行安抚政策。

    从1360年到1363年间,“士诚出粮、国珍出船”,总算每年能海运十几万石粮食北上大都,为苟延残喘的元朝多续了几年命。

    期间,张士诚也曾试图大举进攻,收复被朱元璋夺去的失地,可是在修筑一新的宜兴城下遭到杨国兴挫败,泄了元气,再无余力反扑。

    朱元璋与张士诚相持十年,打来打去,谁也占不了对方便宜。直到1363年“鄱阳湖之战”朱元璋一举击溃陈友谅,再顺势攻取武昌城后,挥师东向,剑指江浙,气节有亏且只顾自保的“私盐大王”张士诚,也就朝不保夕了。

    1367年年底,朱元璋大军包围平江城,张士诚率余部死守拒降。经过十个月的攻坚战,平江城破,张士诚自杀不成当了俘虏,被押解至应天府。他拒绝宿敌朱元璋的问话,且不进饮食,朱元璋一怒之下,命人乱棍将其打死,也有说法是说自缢身亡。

    无论哪个结局,死前的这一刻,他似乎又恢复了桀骜不驯倔强悍勇的盐枭本色。

    然而我们常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他起初能成事,也是有他的过人之处的。盐商张士诚从政,商人也可以得民心,

    政治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三月,张士诚率领主力军进驻平江,把平江改名为隆平府。

    接着,张士诚定都隆平府,把承天寺改建成王宫,并设立了省、院、六部等行政机构,任命李行素为丞相,张士德为平章,蒋辉为右丞,潘元明为左丞,史文炳为枢密院同知,周仁为隆平太守。

    至此,代表广大下层盐民利益的大周政权初具规模。盐民出身的张士诚,十分了解下层百姓生活的艰辛,因此,在他执政的前期,励精图治,致力于革除元朝的弊政。

    元朝末年,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江南地区的农民除了要向官府缴纳各样赋税之外,每年还要向田主缴纳额外的附加粮和丝绸,甚至要代替田主服徭役。在蒙汉地主的层层盘剥之下,下层百姓贫者愈贫,生活窘迫。

    在大周政权初创之时,张士诚就下令废除元朝施加在农民和盐民头上的苛捐杂税。为了促进农业发展,至正十四年三月,1354年,张士诚颁布《州县务农桑令》,诏令上说:“元氏之乱多在民穷,夫独其君之不仁哉!良以有司,不宣德意,妄立科条,志在肥家,不恤民隐。百姓求生无路,引义不能,遂至崩解。余起兵之意,诚欲出生民于涂炭。予所在,以安全食为民之天,农桑为民事之本,有土有财只在利导,既富且教尤要提撕。令下之日,务曲体余衷,相机度宜,俾处处有生养之具,毋徒以文具相涂饰也。用命慎择长吏,嗣后以民生登耗为殿最。”

    经济张士诚派军队与当地农民一起,开垦隆平府城外的南园和两片荒地,全部种植粮食作物,并减免当地农民一年的赋税;大周政权取消了农民拖欠元政府的所有赋税,并把当年四成赋税返还给农民,把地主和富户的粮食衣物赐给贫民和老年人;在郡和县两级行政区分别设立劝农使和劝农慰,带领当地百姓兴修水利,发展农桑;在隆平府,张士诚命人把承天寺的铜佛融化,铸造“天佑通宝”,取代元顺帝发行的至正钞在江浙地区流通,有效地稳定了江浙地区的物价和市场。

    张士诚的一系列鼓励农桑的措施使江浙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各地流民纷纷返乡,重建家园。

    文化教育为了发展教育,整饬民风,张士诚颁布了《州县兴学校令》,张士诚人为“风化之本系人伦,贤才之兴关学校。

    今者豪杰并起,相与背叛,良由父子、夫妇、兄弟之道失序,故君臣之义不明,廉耻道丧,王纲解纽,实在于斯。凡属州县,聿稽前典,务选明博好礼之士,朝夕讽诵以修明伦序,以兴起贤能。”

    定都隆平府后,张士诚在统治区内继续推行经济和文教改革。张士诚在隆平府设立学士员,开办弘文馆,招纳“将吏子弟、民间俊秀”,入学者的日常饮食和津贴都由大周政权提供;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张士诚在江浙地区先后两次举行乡试,遴选了一批优秀的读书人入仕;设立礼贤馆,广徕四方文士,江浙一带的知识分子纷纷前来投靠,施耐庵、罗贯中、陈基、陈维先等元末名士都曾在张士诚帐下任职,为其出谋划策。

    成就了一番霸业,47岁也不枉此生,输在了争夺权谋的道路上,就应该无怨无悔,他的路已经注定,该认命还得认命。这是实物客观发展历史进步的规律。

    这位盐贩子的一生是坎坷的,机遇让他走上了历史舞台,性格让他黯然谢幕。

    早期经历元英宗至治元年即公元1321年农历七月三十,张士诚出生于泰州兴化白驹场今盐城大丰的一个穷苦的“亭民”之家。

    随后,他的三个弟弟张士义、张士德和张士信也相继降生。兄弟四人都以撑船运盐为生。元朝末年,朝政腐败,财政收入入不敷出。统治者为了填补不断扩大的政府开销和军费支出,大量增发盐引,不断提高盐价,盐业成为国家财政的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虽然盐价不断提高,但东南沿海的盐民依然生活无着。泰州地处东南沿海,每到盛夏,都会遭遇台风侵袭,海潮倒灌。海水退去,原本千倾良田都变成盐碱地,当地农民苦不堪言。

    他和后面要介绍的陈友谅真呢应了那一句:“打渔的吃土菜,贩盐的喝淡汤。”

    起义反元由于给官家运盐收入微薄,张士诚和几个胆大的同乡一起开始做起了杀官造反的营生。

    张士诚起义地,大丰市草堰镇北极殿贩卖私盐的营生。他们在给官府运盐的同时,随身夹带一部分食盐,卖给当地的富户。

    白驹场的富户们常常以举报官府相要挟,不仅不给张士诚盐钱,而且对他非打即骂。由于身份低微,而且贩私盐是违法行为,张士诚等人只得忍气吞声。

    白驹场当地有一个盐警名叫丘义,负责监督盐民出工、缉拿私盐贩子。这个邱义不但常常克扣白驹场盐民的劳动所得,而且盐民们每月还要向他上贡,一有疏漏,就对盐民非打即骂。

    张士诚和盐民们慑于他的淫威,只能暗气暗憋。

    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即公元1353年,正月。张士诚秘密联络了弟弟三人及壮士李伯升等十七名胆大的盐贩,史称“十八条扁担”起家。

    张士诚领导起义地人民,积极筹备武装暴动。事关重大,为了防止秘密泄露,张士诚他们把起义的地点选在了白驹场附近的草堰场。一天夜里,十八名热血盐民在草堰场的北极殿中歃血为盟,抄起挑盐用的扁担,在寒风中悄悄摸进盐警邱义的家中,把这个平日里为害乡邻的恶霸乱棍打死。

    随后,十八个人又冲进当地富户家中,打开仓库,把粮食和钱财分发给当地的老百姓,接着一把火把房屋烧了个干净。

    起初的民心就是这么用命挣来的。历史总要给张士诚一个评价。现在说起来轻描淡写,实际上肯定是惊心动魄。

    他领导的起义军纵横江浙一带,建立了造反政权,控制了中国东南最富庶的地区,切断了元朝漕粮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从经济上沉重的打击了元朝统治者。

    毫无疑问,早期的张士诚是对元作战的盖世功臣。当第一阶段反元大起义进入低潮的时候。百万元军已经打破了红巾军长江防线恢复了南北元军的联系。作为非红军系统的张军的顽强抵抗导致脱脱率领的百万元军主力崩溃。从此开始了各路反元义军的第二次高潮。

    施耐庵、罗贯中都曾效力张士诚。红巾军起义同时又有张士诚,他所领导的反元斗争,牵制了元朝的军力,壮大了红巾军的声势。

    历史评价:

       《明史》:士诚为人,外迟重寡言,似有器量,而实无远图。

      俞国鉴:十庙钟山黯夕阳,一龛犹自祀张王。

      杨维祯:兵不嗜杀,一也;闻善言则拜,二也;俭于自奉,三也;厚给利禄而奸贪必诛,四也。

      葛军力:张士诚见利忘义、朝秦暮楚。

    正史与诸位名人大咖都给与了他肯定的评价。

    此外还有个关于他的小故事:

    清明前后开始上市的“酒酿饼”就是来自于张士诚。据说,当年张士诚身负命案受官府通缉,只得带着老母逃到苏州。

    身上钱粮用尽后,张士诚的母亲又饿又累,奄奄一息。幸亏一位老人将家中仅剩的酒糟做成饼,救回张母一命。

    张士诚感念这份恩情,他在苏州称王后,就下令每到寒食节即清明节,各家都要吃这种酒糟饼,民间又称“救娘饼”。

      待张士诚死后,老百姓慑于朱元璋的威压,不敢再提“救娘饼”,遂改称“酒酿饼”。

    在这里格外强调,这个章节只是介绍张士诚,为后面的叙述做一个铺垫。

    朱元璋统一全国的路线是概括起来的是:先消灭陈友谅,回头攻灭张士诚,然后再进军大都覆灭元朝在中原的统治。

第二十章 捋一捋同时代的反王们 下

    提到元末的反王枭雄,怎么可以不提陈友谅呢?《倚天屠龙记》中说陈友谅出自丐帮,为人阴狠毒辣,善于搞阴谋诡计。那么这个设计有没有道理呢?

    首先说明,在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陈友谅是混元霹雳手成昆的徒弟,丐帮八袋长老。书中的他乃性阴毒,善权谋之辈,他这个人物对小说情节的发展起了一定推动作用。负责任的说出生在沔阳和丐帮还是没有关系的。

    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陈友谅是混元霹雳手成昆的徒弟,丐帮八袋长老。书中的他乃性阴毒,善权谋之辈,他这是金庸对真实历史人物身上缺点局部夸大化,以达小说的艺术效果。请不要把这些对号入座。

    真实的陈友谅咱们来好好捋一捋他的生平,扒一扒这位朱元璋同时代的豪杰枭雄,他的人生轨迹,成败得失历史功过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陈友谅,出生于1320年是大元延祐七年,这一年的正月,元仁宗死了,皇太后复任铁木迭儿为右丞相。三月,皇太子硕德八剌即位,是为元英宗。同是这一年,元惠宗出生了,又称元顺帝,本死后元朝庙号为惠宗,明朝谥号为顺帝,前文我多次提到过他,是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北元的第一位皇帝。明太祖认为他顺天应人,给他上一个“顺帝”的谥号,但北迁的元朝廷并未接受此谥号,而另上谥号宣仁普孝皇帝。他的蒙古文谥号则为乌哈噶图皇帝。这是不是历史的巧合,让陈友谅与元顺帝同台竞技呢?陈友谅死于1363年10月3日鄱阳湖之中。

    《穿越时空的爱恋》中也提到过燕王的王妃是陈友谅的女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考古这一部徐峥老师早年的神作,这里不复述了。

    沔阳,也就是今湖北仙桃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陈汉开国皇帝。

    出身渔家子,渔家在元末也是属于贱民,是不是和丐帮印证上了?各位自己去联想,这里不作评论。

    他曾为县吏,吏在古代不属于官,比起汉高祖的亭长似乎强不到哪里去。

    《明史》记载他参加过徐寿辉的天完红巾军,隶丞相倪文俊为簿书掾,以功升元帅。

    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以倪文俊谋害天完帝徐寿辉,杀文俊,遂并其军。

    自称宣慰使,旋改称平章政事,掌兵权。与元兵交战,连克今江西、安徽诸地。十九年九月,杀天完将领赵普胜。同年底,杀徐寿辉左右部属,挟持寿辉,移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称汉王。

    次年闰五月,在采石杀寿辉,自立为帝,国号大汉,年号大义。天完将士不服,纷纷脱离,兵力渐衰。

    屡与朱元璋战,不利。二十一年八月,江州为朱元璋攻破,退都武昌。二十三年八月,与朱元璋战于鄱阳湖,兵败中箭死。子陈理继立。

    后文我们会详细解读朱元璋成就帝业的最重要的一战,决战潘阳湖,从而确立定鼎天下,从容进兵,一统宇内,睥睨八荒,成就大明王朝的基业。

    下面我们用白话文,详细解读一下陈友谅的一生。历史上对于他,有那些谜团,探讨一下真想到底最有可能是如何。

    解读陈友谅的人物生平,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个阶段。

    早年他积极起兵反元,陈友谅一个的的确确有正史可以查的沔阳渔家之子。祖父陈千一原本姓谢,因入赘陈家,才跟随其姓,父陈普才有五子,陈友谅排行第三。

    也就是说,他原本姓谢。到他祖父这一辈才信陈,所以他和老刘家没有半毛钱关系,汉这个国号明显是用来笼络人心,树立反元的形象的,这里又提到了传承和正统的问题,后文详细分解。

    他少时读书,略通文义,膂[lǚ]力过人,闲习武艺。有一卜者在察看过其祖先的墓地之后说:“日后定会富贵。”陈友谅心中暗喜。他曾任县里的小吏,但这并非他的目标。

    1355年(至正十五年)正月,徐寿辉遣其将倪文俊复破沔阳,陈友谅于黄蓬起义,加入红巾军,初为簿书掾[yuàn],后以功升元帅。

    1357年(至正十七年)九月,倪文俊谋害徐寿辉未成,逃奔黄州,投奔陈友谅,陈友谅乘机杀了倪文俊,吞并了他的军队,自称宣慰使,随即又称平章政事。

    1358年(至正十八年),陈友谅率军攻陷安庆。四月,破龙兴路今江西南昌、瑞州今江西高安。五月,分兵攻取邵武、吉安路今江西吉安,而自己则领兵进入抚州。八月,破建昌路今江西南城。九月,破赣州。十一月,破汀州。1359(至正十九年)三月,破衢州、襄阳路。十月,遣部将王奉国攻信州今天的江西上饶。

    中期建汉称帝,一生的高光时刻,踏着白骨鲜血,靠着一路的奸诈权谋,成就一代枭雄的人生巅峰。

    当时,长江以南只有陈友谅部最强。朱元璋攻取太平府就是今安徽马鞍山后,与他为邻。陈友谅攻陷池州,朱元璋派常遇春率军前去攻打陈友谅,夺取池州。

    赵普胜是有名的骁将,号称“双刀赵”。开始与俞通海等驻扎巢湖,一起归附朱元璋,后来叛归徐寿辉。

    这时他正为陈友谅驻守安庆,多次引兵争夺池州、太平,到处抢掠。朱元璋为此担忧不已,于是引诱赵普胜的食客,让他潜入陈友谅军中去离间赵普胜。赵普胜没有发觉,见到陈友谅的使者总是诉说自己的功劳,觉得自己有恩于陈,脸上露出悻悻的表情。陈友谅由此怀恨心中,怀疑他要背叛自己。

    1359年(至正十九年),陈友谅以会师为名,从江州突然来到安庆,赵普胜在雁汊以烧羊迎接,当他刚一登船,陈友谅便马上杀了他。徐寿辉想迁都龙兴,陈友谅不同意。

    1360年(至正二十年),徐寿辉仍然决定迁都龙兴,仓促从汉阳出发,临时驻扎江州。江州是陈友谅管辖之地,他命士兵埋伏在城外,然后将徐寿辉迎入城中,马上紧闭城门,将徐寿辉所部全部消灭。随即以江州为都,挟奉徐寿辉居于此地,而陈友谅则自称汉王,设置王府官属。四月挟持徐寿辉自枞阳攻克池州,随后张德胜的援军收复了池州。五月,进攻太平。但太平城坚不可拔,于是陈友谅军便利用大型船只靠近西南城墙,士兵们顺着船尾爬过矮墙进入城内,攻克太平城,杀死守将花云。

    此后,陈友谅便愈加骄狂。陈友谅部进驻采石矶后,他派遣部将假装到徐寿辉面前陈述事情,趁机安排壮士用铁器击碎徐寿辉的脑袋。

    徐寿辉一死,陈友谅便以采石的五通庙为行宫,即皇帝位,国号汉,改元大义,太师邹普胜以下都是以前的旧官。陈友谅即位之日正巧遇上大风大雨,群臣们排列在沙岸上向他道贺,没能按礼仪行事。

    终章:枭雄授首,大战朱元璋陨命鄱阳湖。

    陈友谅性情强硬而多疑,喜欢以权术控制部下。他已自称皇帝,而且尽占江西、湖广之地,便自恃兵力强大,想向东攻取应天府今江苏南京也就是朱元璋的大本营。朱元璋担心陈友谅与张士诚联合,在刘基的建议下,遣胡大海直取广信府今天的江西上饶地区,断其后路,又设计命陈友谅的老朋友康茂才写信引诱他,让他迅速赶来。陈友谅果然率水师东下,到达江东桥,呼叫康茂才,无人答应,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双方战于龙湾今天的江苏南京城郊,陈友谅大败,因为潮落,船被搁浅,死者无数,丧失战舰数百艘,陈友谅只得坐小船逃走。冯国胜率五路大军乘胜追击,大败陈友谅于采石矶。陈友谅放弃太平,逃至江州。朱元璋军乘胜攻取安庆,陈友谅的部将于光、欧普祥都缴械投降。第二年,陈友谅派部将张定边再次攻陷安庆。

    1361年(至正二十一年)八月,朱元璋亲自率军讨伐,俞通海、赵德胜大破陈友谅水军于安庆,长驱直入抵达江州。陈友谅战败,连夜携妻带子逃往武昌。朱元璋攻克江州,乘胜攻占蕲州,又攻占安庆。他的部将吴宏以饶州投降,王溥以建昌投降,胡廷瑞以龙兴投降。

    战死鄱阳湖,最终命运。

    陈友谅眼见其疆土日益减少,十分愤怒,于是制造了数百艘楼船。这些船均高数丈,用丹漆粉饰,每艘船都有三层,设有走马棚,船上船下人语之声互不相闻,橹箱都用铁裹住。

    身为渔家出身的陈友谅居然不知道这样做的弊端,他肯定没有看过老罗的三国演义,罗贯中曾经是张士诚的手下,他是无缘看到三国了。这里插一句曾经“有志图王”的罗贯中到农民起义军张士诚幕府作宾,也就说老罗和朱元璋还有他陈友谅都是为敌。所以老朱和陈友凉都不是很清楚曹操在赤壁是怎么败的或许不知道,即使是知道也不是很清楚。所以陈友谅居然就用出了这么一个千年前就失败了的蠢办法,一夜之间丢了江山,身消国灭。老朱也是复制了一遍孙刘联军的胜利,奠定了他从南到北统一全国的基础。

    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陈友谅率大军六十万,船载家属百官,尽发精锐进攻南昌,飞梯冲车,百路并进。朱元璋的堂侄朱文正及郑愈坚守南昌三个月,朱元璋亲自率军前去援救,陈友谅听说朱元璋将到,便撤除对南昌的包围,向东出鄱阳湖,与朱元璋在康郎山相遇。陈友谅集合巨舰,以连锁为阵。朱元璋军不能仰攻,连战三日,损兵折将,渐感不支。但是不久,刮起了东北风,朱元璋便下令放火焚烧陈友谅的船只,其弟陈友仁等都被烧死。陈友仁号称五王,瞎一眼,却智勇双全,他死后,陈友谅为之丧气。在这场战斗中,朱元璋船虽小,却轻便易行;陈友谅虽是巨舰,却不能进退自如,故而战败。

    朱元璋的坐船是白桅杆,陈友谅便与其将士约定第二天集中兵力猛攻白桅船。朱元璋知道后,下令将所有船的桅杆都漆成白色。

    第二天再战,从早晨到中午,陈友谅军大败。陈友谅想退保革奚山,但朱元璋已预先扼住湖口,拦截其退路。

    在坚持数日之后,陈友谅与众将商量摆脱困境的对策。右金吾将军说:“既然出湖困难,我们就应当焚船登陆,直奔湖的南岸以图再举。”

    左金吾将军说:“这是向敌人示弱,他们利用步骑追赶我军。进退之间我们将失去自己的地盘,大势也将去也。”

    陈友谅不能作出决定,既而说道:“右金吾将军所言有理。”左金吾将军因其意见未被采纳,便率所部投降了朱元璋;右金吾将军知悉后,也率部投降。陈友谅处境更加困难。

    当时朱元璋给陈友谅写了两封信,信的内容大致如下:“我想与你约定,你我各安一方,以待天命。你却盘算失误,企图加害于我。我军只以少量兵力,便攻取了你龙兴十一郡,你还不悔过,重新挑起战端。首先被困在洪都,再败于康郎,骨肉将士被葬身于火海。你即便侥幸生还,但也应当取消帝号,坐待真正的主人,不然将会丧家灭姓,到那时就悔之晚矣。”陈友谅收到信后怒不可遏,不予回信。时间一久,陈友谅军中粮食渐绝,只得突围冲出湖口。朱元璋的将领们从上游加以拦截,双方大战于泾江口,汉军且战且走,但日落之时仍未能摆脱。陈友谅当时从船中伸出头来,指挥作战,却被飞箭射中,贯穿头颅,陈友谅当即死去。

    顿时,陈友谅军土崩瓦解,太子陈善儿被擒,太尉张定边趁夜保护陈友谅的次子陈理,载上陈友谅的尸体逃回武昌。陈友谅生前生活奢侈,曾经制造了一张镂金床,做工非常精巧,宫中其他器物也是一样。他死后,江西行省将镂金床献给朱元璋,朱元璋感叹道:“这张床与孟昶的七宝便壶有什么不同呢?”然后下令有关官员将它熔掉。张定边等护陈理返回武昌后,立陈理为帝,改元德寿。

    1364年(至正二十四年)二月,朱元璋西吴军廖永忠部兵临武昌城下,陈理出降,汉亡。陈理至应天,元璋封为归德候。数年之后,朱元璋出于“安全感”,将其送往高丽定居,“平安无事。”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朱元璋最强劲的对手,占有半个江南却被一箭射死,子孙散布在韩国。

    虽然陈理在朝鲜备遭坎坷,但子孙却在朝鲜半岛顽强地生根发芽,并逐渐形成人数众多的“梁山陈氏”家族主要分布在今天韩国。中韩建交后,梁山陈氏的成员经常到中国来寻根祭祖,这也算是中韩交往史中的一段佳话了。陈友谅若泉下有知,或许会略感安慰吧。

    熟悉明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起兵之初实力相当弱小,而在他兼并群雄、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曾遭遇过数位强劲的对手,稍微应对不慎,便不会有明朝的出现。在这些对手当中,实力最强、最难缠的莫过于陈友谅。

    要分析陈友谅的成功之路,不得不提他早年造反之路的重要一步,加入徐寿辉的红巾军,也就是说他和当时的朱元璋是曾经的创业同事,只是后来分别创业才有的生死矛盾。权利果然会腐蚀人心?还是他本性奸诈,乱世求生用仁义,还是权谋,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儿了,这里不作评论。

    红巾军成员多是草根出身,能读书识字者极少,而陈友谅不仅武艺超群,而且粗通文墨、谋略出众,是军中难得一见的人才。

    正因如此,倪文俊对陈友谅极为器重,无论是征战还是驻守,都将他带在身边,每有重大军事行动,必然会争取其建议后再实行。而在倪文俊的大力提携下,陈友谅的地位不断蹿升,仅仅用了2年时间,便由簿书掾晋升为元帅。

    随着地位、权势的不断攀升,倪文俊逐渐滋生出想要篡位称帝的念头,要知道此时徐寿辉已自称天完皇帝的时代背景。

    为此在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派人谋杀徐寿辉,但因计划泄露而归于失败。事后,倪文俊逃往陈友谅驻守的黄州,希望能得到后者的庇护。然而,陈友谅并未感念倪文俊昔日的恩情,而是设计将他斩杀、吞并其部属,然后携带其首级向徐寿辉邀功请赏。

    陈友谅诛杀倪文俊后,被徐寿辉任命为宣慰使、平章政事,一跃而成为天完政权的核心成员之一。此后2年间,陈友谅率军攻取今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大部分城市,在扩充天完政权版图的同时,也尽掌国家军政大权。随着实力的不断增强,陈友谅渐生篡位称帝之心。

    至正二十年(1360年),自认为时机成熟的陈友谅,前文提到过的在采石矶击杀徐寿辉,随即建国称帝,史称陈汉。

    采石矶因李白而出名,相传他醉酒后赴江中捉月,溺死于采石。也因为陈友谅弑杀徐寿辉而有名。

    关于李白关于采石矶有诗云:

    采石江边一抔土,李白诗名耀千古。

    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掉大斧。

    出自的明代名士梅之焕《题李白墓》,班门弄斧是不是暗含陈友谅的一生?我们不得而知。

    “俺曾见,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过风流觉,把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孔尚任的《桃花扇》虽然说的南明,但是放在这里借用一句“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道不尽的千古余恨,放在这里说陈友友,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也别一番风味。

    陈汉帝国创建之初,据有今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及安徽省南部,在南方各反元集团中实力最强,也最有可能统一天下。

    然而,随着割据江东的朱元璋集团迅速崛起,陈友谅越发感觉到威胁,并将消灭它视作头等要务。其实,早在僭号称帝之前,陈友谅便曾与朱元璋兵戎相见,但规模并不大,直到陈汉建立后,双方间的大规模冲突才正式爆发。

    虽然陈友谅对消灭朱元璋怀有很强烈的自信,但在战事开启后的1年时间里,便在龙湾、采石矶、安庆等地连吃败仗,连都城江州都被攻陷此后迁往武昌,时在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

    眼见陈汉疆土日蹙,陈友谅十分愤怒,于是在江州沦陷2年后,亲率大军65万、巨型楼船数百艘,顺江东下进攻朱元璋,意在收复失地、一雪前耻。

    前文提到,这里回顾。1363年8-10月间,双方在鄱阳湖决战。战争初始,陈友谅战舰巨大,朱元璋舰小不能仰攻,接连受挫。形势危急之时,东北风“助阵”朱元璋,后者遂趁机采取火攻,一举逆转局势。鄱阳湖之战令陈汉帝国损失惨重,不仅巨型楼船悉数被焚毁或俘获、将士死亡无算,就连皇帝陈友谅本人,也在逃亡途中被流箭射死。

    陈友谅败死后,遗臣拥立其子陈理为帝,然而陈理的帝位还没有坐稳,便被朱元璋攻灭,时在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春。陈理投降后虽然颇受优待,但他却出于国耻家仇,经常对朱元璋口出怨言,由此引起后者的忧虑。正因如此,在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陈理及其家人被朱元璋遣送至属国高丽,此后再没能回到中国。

    陈理到达高丽后,起初颇受优待,不仅被国王王颛册封为陈王,并获赐土地、苎布、奴婢、米豆、酒等物。

    然而,等到朝鲜李朝建立后,陈理的处境便每况愈下,不仅备遭王室的冷遇,就连生计都成了大难题。要知道人家朝鲜的国号都是朱元璋给钦定的,能有你的好?

    永乐六年(1408年)十二月,贫病交加的陈理竟然一命呜呼,终年58岁,详情见《朝鲜李朝实录》。

    陈理死后,其子陈明善被禁止继承爵位,由此沦为庶民。虽然陈理在朝鲜备遭坎坷,但子孙却在朝鲜半岛顽强地生根发芽,并逐渐形成人数众多的“梁山陈氏”家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韩国。

    今天解析一代枭雄陈友凉的一生不禁惋惜,但是他失败似乎已经是定局。

    前文我们分析过元顺帝、郭子兴、徐寿辉、张士诚、今天的陈友谅。似乎哪一个都比朱元璋容易问鼎九五,笑到最后。

    但是历史就是这么诡谲,并且在偶然中充满必然,这里没有必要为陈友谅翻案。

    因为无论是明人的传记,还是清人的评价是一致的,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没有充足的证据为他翻案,因为他确实杀了他的老板,但是他败了。

    历史上怀疑朱元璋杀了他的老板小明王,并且逐步夺取了政权,得到了天下,并且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还取缔了明教等宗教。

    因为老朱赢了,一切历史真像都泯灭在历史的尘埃中了。

    有道是明代才子许慎的话:“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谁能说得准,他不是在为本朝的开国风云做的注脚呢。

    陈友凉的时代过去了?

    采石矶血溅三尺,冷雨夜黄袍加身。鄱阳湖惊心动魄,一箭定乾坤,枭雄命归黄泉。

    明开启前浓墨重彩的这一页值得大书特书,下一章。

    我们梦回采石矶,见证一幕血色下诞生的陈汉王朝。

    作为朱元璋前半辈子的的劲敌,这位从渔民到小吏再到元帅,杀了领导当了自立为汉王,杀了皇帝自己当皇帝的猛人。

    是如何一步一步踏入潘阳湖的死局,兵败身死的呢?

第二十一章 历史的转折点 潘阳湖 上

    朱元璋建立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在长江上游有陈友谅,下游有张士诚,东南邻方国珍,南邻陈友定。方国珍、陈友定的目标在于保土割据,张士诚则对元朝首鼠两端,没有多大雄心;陈友谅最强,是朱元璋占领应天后遇到的最危险的敌人。

    后世著名历史学家吴晗评价:“陈友谅虽然失败了,但他毕竟是反对蒙汉地主阶级统治的英雄人物,在历史上起过作用,当时人民对他是同情的,怀念的,他的坟墓到今天还在新建的长江大桥下被保存着,供来往游人悼念。”

    朱元璋:“友谅亡,天下不难定也。”“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

    刘基:“友谅包饶、信,跨荆、襄,几天下半。”“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

    且不论朱元璋还有他的谋臣刘伯温怎么评价他,毕竟是新政权正统安定的人心的需要。

    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陈友谅虽然如何奸诈,但他不失为一代枭雄。有评价说他功业不如项羽,甚至说他仅凭弑杀徐寿辉这一点,连做人都不配。

    可是要知道陈友谅想当皇帝,但当时,陈友谅名义上还是天完国的汉王,天完国实际上的大权掌控者,天完国的皇帝是徐寿辉——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举一个例子,曹丕篡汉逼汉献帝禅位,经历了两代人,这算是客气的。后来司马氏代晋也用了几代人的功夫。那么后来的朱温篡唐,用的是什么手段?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他弟弟赵光义的烛影斧声迷案,又能高明到哪里去?只是做的比较周全没有留下把柄罢了。

    现在荧幕上人们晶晶乐道的清宫剧,雍正继位之迷,也是手段高超后人没能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埋藏在历史的尘埃里罢了。

    由此说来陈友谅的行为和他们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非要说他错了,只能说操之过急,手段太简单粗暴,加上他没有得天下。

    再次重申不是为他翻案,史笔如铁在没有充足的证据文献资料之前,谁也不能为他翻案。

    但是,谁成功之前没有一点黑历史?老朱就是好人了?

    时间回到那个风起云涌的1360年元至正二十年,徐寿辉天定二年;韩林儿龙凤六年;陈友谅大义元年,大定元年。

    这一年发生了一些小事,也发生了影响未来明王朝发展的事。

    这一年的五月,朱元璋迎来了他的第四个孩子,日后的马皇后为他又添了一名男丁,取名朱棣。

    同年,5岁左右的老朱儿子中的长子朱标拜宋濂等名儒为师授其经学,接受教育。

    同是这一年的五月,采石矶。

    已经进入了夏天,江南的雨润润的,于庄稼人种地是好事。只是这雨连绵不绝,时而狂风大作骤雨惊雷,时而如丝如线。

    搅得人烦躁不堪,陈友谅此刻面色如水,旁人看不出他的喜乐,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只是用心的伺候着这位汉王。

    连日的雨,不利于行军打仗,似乎是修养的好日子。多数天完朝的大将官员们皆做此想,包括徐寿辉。这位功高震主的汉王爷应该消停一段时间了吧。

    去年,陈友谅乘胜长驱南下,连克龙兴、瑞州、邵武、吉安、抚州、建昌、赣州、汀州、信州、衢州等路,无往不利兵锋所指皆所向披靡。

    去年,也就是天定元年即公元1359年的九月,天完大将赵普胜与朱元璋部将徐达战于无为、潜山,战事不利,陈友谅诈许与之会军,在安庆东杀了赵普胜。

    这里赵普胜到底有没有被杀死,历史上存疑。暂且采用杀了他的说法,后文再详细说历史上的疑点。

    十二月,陈友谅迫天完皇帝徐寿辉迁都江州就是今江西九江,在城外设伏杀徐寿辉部属,自称汉王。

    等于说,现在的徐寿辉在陈友谅眼中就是一个木偶傀儡,无非是等他死,或者弄死他,都只是时间问题,傀儡而已。

    “汉王,你这么匆匆的命人叫朕来,所为何事?”

    徐寿辉提着雨水打湿的龙袍裤脚,神态匆忙的赶来,鞋子上泥巴糊得到处都是,哪里还有什么天子的威仪。跟随徐寿辉的侍者也是敷衍无心的伺候着,只要是个人现在都看得出汉王得势,巴不得现在就过去表忠心,逢迎巴结。

    徐寿辉身边或许忠心的人还有,但是又能起什么作用呢?

    虽说如今徐寿辉才40岁,硬说正值春秋鼎盛,也有儿子可以继承大位,也说得过去。按道理来说不应该结局如此,历史的滑稽之处可能就在这里吧。

    巧了,这一年汉王陈友谅也是四十岁,那个年代四十岁可不比现在,翻一下历代古代皇帝的年龄超过40岁的能活到50的就是高寿了。

    陈友谅等不及了,万一徐寿辉儿子辈里出了一个雄才伟略的人物,还有他的好果子吃?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侍者兵士们把二人伺候进了屋内,此处是五通庙所属的一个重新修葺的一个院落,平日陈友谅会在这里处理军务。

    陈友谅先是假模假式的让徐寿辉上座,并让人奉茶。

    “陛下,集庆那个朱重八的所谓应天府是心腹大患。咱们天完朝的长治久安,不可能卧榻之侧有只猛虎在侧呀。”

    虽然屈居下坐的陈友谅面无表情的说道,手里摆弄着一个镶金玉石雕龙把件,他倒是一点都不避讳。

    “就这事儿呀?不是已经议过几次了吗?如今我朝连年兵戈,所费粮草居多,去年赵普胜没了。”

    徐寿辉说到此处,陈友谅眼中闪过一道凌厉的寒光,随即消散无形。

    话说徐寿辉手下原本有四员大将,相当于刘备的五虎上将一般吧。

    这四大金刚分别是太师邹普胜、元帅倪文俊、将军赵普胜、傅友德。

    元帅倪文俊之前被陈友谅害死了,赵普胜年前也被弄死了。剩下一个归隐一个投靠朱元璋。

    被剪除羽翼的老徐,得知陈友谅自立为汉王,又能有什么办法呢?无非就只能默认了事实而已。

    显得有些疲惫的徐寿辉,顿了顿喝了口茶,像是推心置腹,又像是暗中求和的顺着话说道。

    “汉王,如今形势不明朗。朱贼重八未得确实情报与张贼士诚勾结,我朝未有必胜之把握。还是先养蓄实力再徐徐图之,汉王意下如何?”

    陈友谅讳莫如深,脸上没有任何波澜,皮笑肉不笑的敷衍拱了拱手回答:

    “既然陛下都如此说了,谨遵圣意。”

    听陈友谅如此答复,老徐脸上松弛了很多,似是当下了心来。他知道陈友谅有不臣之心,一直逼迫他发兵进攻朱元璋的老巢。

    如若真让他攻灭了朱元璋势力暴涨,那么哪里还有自己的栖身之地?不如趁着他松口暂缓进攻的这段时间,培养心腹,未必没有翻盘的机会。

    想到这里,老徐心里平复了许多,起身往外走去。

    “恭送陛下。”

    走路的步子也似是轻快了些,脚上的雨水和黄泥没有那么别扭了。

    陈友谅见老徐往外走,一挑帘子的间隙,眼中狠毒的光芒旺盛,手打暗号重重的往下一压。

    原本护卫伺候在门口的亲卫,一个闪身出来,使出一把铁挝就是铁锤,从身后一重锤就将徐寿辉打翻在地。

    陈友谅脚步紧跟了上来,其实这个时候徐寿辉还没断气。倒在地上手指还在抽搐,陈友谅见状。

    “恭送皇帝归天”

    手下人心领神会,加紧补了一锤,老徐彻底死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隐隐担心的成了现实,陈友谅敢在这个时候冒天下之大不韪下死手夺权。

    “来呀,请皇帝尸身去往大殿。既刻发丧,昭告天下天完圣朝皇帝徐讳寿辉,失足滚落台阶,重伤头部,药石无灵。驾崩了。”

    见徐寿辉尸体被抬了出来,连个棺木都没有安排,直接在雨中淋着抬去大殿。跟着来的原本徐寿辉的随从在吓傻了。

    十来个人赶紧在屋外前坪雨中磕头,头都磕破了,血水顺着雨水流了一地。

    声嘶力竭在喊:“汉王饶命,我等无罪呀。”

    有一个机灵的,赶紧改口。

    “新帝饶命,万岁万岁万万岁呐!”

    陈友谅此刻端坐在徐寿辉刚才座过的地方,亲随过来问门口还有徐寿辉原来的那些人怎么办。

    他只是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做了一个杀的手势。

    原来徐寿辉的亲近的人基本已经被杀了个干净,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按照他的性格他是不会放过徐寿辉的孩子的,所以斩杀了雨徐寿辉的太子。

    可是其他的儿子在有心人的保护下跑了,前文提到过。

    揣测陈友谅此刻满心想着当皇帝的事,诛杀老徐的后代的事情也就放松了。他也没有想到自己败亡得那么快。

    门外,人已经杀尽,尸体抛入江中。只留下了一滩摊血迹斑斑,任由雨水冲淡。还有几缕头发洒落在雨水中。

    如果陈友谅当了皇帝一统天下当了皇帝,他杀徐寿辉这件事或许就寂静的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如烛影斧声一样成了历史谜案。可惜他没有,一生的污点就注定要背负。

    权利迷惑人心,腐蚀人性。无论哪一种阶级形势的造反,把权利重新洗牌重组,都难免会要有这一步。

    项羽真的杀了刘邦,也无可厚非,因为他是代表的楚国旧贵族的利益。刘邦充其量也就是沛县集团加上跟随他的那些人的利益。

    项羽连楚怀王这个幌子王都杀了,还在乎什么名声嘛?他只不过是心软犹豫的间隙,让人跑了。

    所以后世惋惜他,同理陈友谅杀了徐寿辉不就等同杀了怀王嘛,如果他干掉了朱元璋不就等于是干掉了刘邦嘛。

    同样是两个失败的悲情角色,一个是自刎而亡,一个是直挺挺的面对箭矢,被箭正面射死。为什么历史给出的评价差距这么大?

    不作评判,各位书友自行解读。

    “皇帝大丧三日后,本王灵前继位,国不可一日无君。”

    陈友谅在丧礼上哭没哭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没有直接跟过徐寿辉,他的上一任领导被他弄死了。只要夺取了皇位,天下唾手可得。罪孽什么的,信罪孽谁还造反?造的哪门子反,回去吃斋念佛就好了。

    “汉王,密报。”

    门口来一信使,交给他一个火漆密封的信筒就得命离去了。

    就要当皇帝的陈友谅,刚刚宣布很快就登基继位。踌躇满志的他国号年号他都想好了。

    来信原来是据守川蜀的天完红巾军将领明玉珍断绝与友谅的关系的信。

    并公开宣称:陈友谅、倪文俊同在徐朝为臣子,今弑逆,予当讨之。

    看罢消息,陈友谅面沉如水杀气四溢,心里惊涛骇浪怒不可遏,心里打定主意,先手平了朱元璋就发兵攻灭明玉珍,不接受投降,打出新表的威风,这个不服,那个造反的这还了得?

    史载:遂令部属莫仁寿领兵守夔关,绝不与通,立徐寿辉庙于成都城南,春秋奉祀,众推明玉珍为陇蜀王。

    也就是说,明玉珍马上命令属下将领莫仁寿领兵守夔关,封锁四川进入中原的道路。夔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群山中的一座雄关。

    他建立徐寿辉的皇帝宗庙于成都城南,春秋以有专门的皇帝礼仪来祭祀,众人推举明玉珍为陇蜀王。他倒是占领了道德的制高点,找了个理由割据云南,当了关门王爷。而后1363年,明玉珍称帝,定国号夏,建都重庆。

    前文我们提到过这个明玉珍。插在这里讲一下,关于他比较生僻。

    1352年,徐寿辉派人招降明玉珍,被任命为“统兵征虏大元帅”,归大将倪文俊指挥,驻守沔阳今湖北仙桃也就是陈友谅的老家。明玉珍身先士卒,作战勇猛。一次在湖中大战元将哈林都时,右眼不幸被流箭射中失明。由于战功卓著,深受徐寿辉的器重,被升为“奉国上将军统军都元帅”。

    1357年,明玉珍领兵西征,由巫峡入蜀,攻克夔州今重庆奉节、万州今重庆万州等地后溯江而上。同年4月,在江北铜锣峡与元军激战数日,大获全胜,随后乘胜攻打重庆城,元朝四川行省右丞相完者秃连夜逃往果州就是今天四川南充,左丞相哈林都仓促迎战被擒。这个哈林都就是当年在沔阳与明玉珍大战湖中的元将,明玉珍此番也算报了一箭射瞎眼之仇。

    此后,明玉珍以重庆为据点,先后攻克普州今四川安岳、泸州、叙南今四川宜宾、嘉定今四川乐山等地,最后以锐不可挡之势攻占成都,控制了四川和相邻的陕、甘、黔、滇、鄂边境部分地区,先后被徐寿辉任命为广西两江道宣慰使、陇蜀四川行省参政。

    1357年,明玉珍的老领导倪文俊阴谋杀害徐寿辉,被陈友谅杀死。1360年,陈友谅为了上位,杀死徐寿辉,谋朝篡位,改国号为汉,然后遣使持书来见明玉珍。

    明玉珍得到徐寿辉被杀的消息后大怒,斩使焚书,三军缟素,为徐发丧,并命令部将莫仁寿镇守夔门,与陈友谅彻底决裂。又在重庆城南立徐寿辉庙,春秋祭祀。随后,他在重庆称王,名“陇蜀王”。

    明玉珍早就觉得陈友谅“谋为不轨,驱除异己”,两年前就上表徐寿辉揭发过他的罪行。陈友谅派刺客陈亨等暗杀明玉珍,结果没成功。

    1363年,在参谋刘桢的劝进下,明玉珍正式称帝,国号大夏,年号天统,建都重庆,并立妻彭氏为皇后,子明升为太子。

    明玉珍信仰明教,生活节俭,不吃肉,不喝酒,不纳嫔妃彩女。即使当了皇帝之后,也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称帝后,明玉珍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免除了元朝的种种苛捐杂税,一年收成只“十取其一”。他还实行屯田制,满足军需之用,减轻老百姓的负担。一时间大夏政权“礼乐刑政,纪纲法度,卓然有绪”,使川渝等地在乱世之中获得了一份难得的安宁。

    明玉珍派遣使者与朱元璋交好。朱元璋回信给明玉珍说“予与足下实唇齿邦,愿以孙刘相吞噬为鉴”。

    1366年2月6日,明玉珍因病含恨而死,年仅38岁。他死前大呼:“元虏未遂,余志不能遂也。”临终还留下遗嘱,叫臣下固守川蜀,勿进取中原。

    明玉珍去世后,谥号“钦文昭武皇帝”,太子明升继位,改年号为开熙。明升当时只有10岁,尊母亲彭氏为皇太后,垂帘听政。

    由于明升年纪尚幼,高层开始争权夺利,大夏陷入了内乱。右丞相万胜与知枢密院事张文炳不和,暗中派人杀死张文炳。张文炳曾善待明玉珍的养子明昭,明昭又假托太后懿旨命万胜入宫,将其吊死。后明昭亦被杀。万胜死后,刘桢被任命为右丞相,3年之后也去世了,大夏国势日衰。

    1368年1月23日,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当年10月,明升派使者恭贺朱元璋攻克元大都,12月朱元璋遣使答书:“度德量力,审机观变。”

    第二年,朱元璋派遣使者到重庆劝降,明升不从。洪武四年(1371年)春,朱元璋派汤和、廖永忠、傅友德等领兵攻打重庆,夏军溃败。

    明朝大臣方孝孺对明玉珍在重庆期间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夏主幸致躬行俭约,兴文教,辟异端,薄税敛,一方咸赖小康焉。历年虽不永,民至今感叹焉,不能文词间尽其贤也。”

    清朝重臣张廷玉的评价是:“明玉珍素无远略,然性节俭,颇好学,折节下士。”

    清朝名臣傅维鳞说明玉珍“风情慷慨,仁心义质,宏图雅节,有足称焉。”

    这是后话,来看当时。这日依然是一个雨天,一身龙袍加身的陈友谅志得意满,豪气干云。

    立于准备下旨意改建为行宫的庙宇门前。

    风云际会,人生顶点。

    征吴王朱贼,兵指集庆。且看日后鄱阳湖大战,老陈是怎么一步步作死得死,又为什么一定要去碰一碰朱元璋的。

    未完待续,下章分解。

第二十二章 该死的 终究会死 上

    雨天,漫天乌云压城城欲摧。狂风大作,紧急赶制的明黄陈汉大旗,一杆杆风雨中摇曳。似乎随时都要被风刮走,给原本就不怎么服这个弑君篡位者的群臣们心头添上一抹阴霾。

    登基大典加开国改元大典匆匆举行。群臣们皆跪在岸边沙滩的泥水里,顶着大雨参加对新帝的朝贺。

    “你听说了吗?有消息说云南的那位反了,汉王很不高兴。”

    “叫陛下。当心说话,你不要命了?陛下的脾气你不是不知道。”

    “慎言?他要是得了天下,能有我等的好处?他只顾着自己享乐罢了,风头不对我就投靠韩宋去了。”

    “哎,别说了。别人听去了,没命走的。”

    此刻端坐于龙椅上的陈友谅心中是愉悦的,志得意满。终究还是让我坐上了这个位置,真命天子非朕莫属。

    脸上却没有什么表情,挥手让侍者宣读新朝的第一道圣旨。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天汉煌煌,圣德神功。大汉皇帝诏曰:暴元无道,屠戮生灵。黄淮泛滥千里而不赈,天下苦元久矣······”

    总而言之他这个圣旨就说了一件事儿,就是反元先锋前大老板徐寿辉死了,是怎么死的呢?是意外失足死的。他的儿子没有能力治理偌大的疆土,而我陈友谅功勋卓著,现在等不及了。也不养什么幌子儿皇帝了,我自己就要当皇帝了,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服从我新朝的官稳稳的当,得了天下有你们的好处,不服的就送你去见你的前领导。现在天完朝正式完了,我陈友谅登基正式改天完为大汉是天命所归,所以年号大义。就这样吧,钦此。

    尔等跪拜朝贺吧。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汉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有愤怒的,有战战兢兢的,也有随风倒的。反正到哪里投靠不是混口饭呢?再说了,现在愤怒也没有用,陈友谅实力一夜暴涨,之前徐寿辉就完全被架空了。现在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冷雨狂风中一片山呼万岁的朝贺里,陈友谅如痴如醉,嘴脸露出的一丝笑意,紧接着又迅速收了回去。恢复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似乎这一刻,所有人尽在掌握。

    大汉60万大军灭不了一个小小的朱元璋?张士诚不足道哉,至于元朝最后残留的势力,已经是岌岌可危风中烛,雨里灯了。

    这一刻陈友谅已经把统一全国后兴建新宫,奢华家具加搜罗美人充实后宫,锦衣玉食享受生活安排得明明白白了。

    好几天后,南京应天府,最初的南京紫禁城,现在小明王封的吴公府里,朱元璋正在种菜。

    一名文书急促步伐走到朱元璋身前。

    “吴公,探子回报。陈贼友谅害死了徐贼寿辉,自立称帝。宣告天下传檄四方。年号大义。”

    这名文书还没走,下一名军校走快步走了进来。

    “报吴公,陈贼友谅派了使者过来,说是···说是···”

    “有屁就放,有话就说,恕你无罪。”

    杵着锄头的朱元璋听得迷糊催他快说。

    “吴公恕罪。来人说,要给你宣圣旨,是大汉皇帝命他来的。人在门外候着呢。”

    大汉皇帝?徐寿辉说死就死了?朱元璋有些摸不着头脑。

    “先不忙这些,你们辛苦。先让来人等着,且把他们都叫来,对了要保密,还有那个新来的刘基,都叫来吧。去吧,我要与他们聊聊。”

    亲信侍者,领命不敢怠慢,快速去叫人去了。朱元璋却是心事重重楞在原地,按照先前朱升给他的建议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如今火候似乎不足,陈友谅就准备大兵压境,就算南京的城池再如何坚固,若是被大军围困断了供应,又该往哪里跑呢?

    如果把当时的情况和他相似的人比较就是刘邦vs项羽的局面,70万诸侯联军被项羽3万人打得丢盔弃甲,若不是韩信守诺解围,没有落井下石,鹿死谁手犹未可知,那么谁是我朱某人的韩信呢?真是难煞我也。

    当年刘备遇上了曹操,孙权。只能困在一隅之地,什么光复大汉,莫不是有个诸葛亮苦苦支撑,又有江东的孙家三代相爱相杀,几方制衡。老曹家打刘备,老孙家就打合肥。曹操累了,已经位极人臣,想着就不篡位留个好名声,把功业留给后世徐徐图之,刘备又有险地可以守。如若不然早就让曹操抓去许昌喝酒去了。

    要知道历史上建都南京的朝代都没有长久的,仿佛魔咒一般。因为北克南,大兵横扫而下,铁骑倥偬席卷八荒。火器之利,再讲咱们这儿也没有多少火器呀。再造一点也挡不住敌人人多呀。

    简单聊一下这个时代的火器,下雨天就抓瞎。

    早在元朝时期,军队中就已装备了发射口径为20毫米以上铁弹丸的金属火铳,从而诞生了中国最早的火炮,并出现了“炮手军”和“炮手万户府”的建制。

    之后由于火器的蓬勃发展,明军更是普遍装备了火器,战争的主要武器转向了使用火器。

    明初还没有那么先进,以后再聊关于火器的事儿。

    此刻的老朱头皮都想麻了,也没有整出个头绪来。

    “吴公,急招我等前来,所为何事?农家种菜,吴公好兴致呀。”

    新人刘基,老人李善长等诸多谋士战将,几人鱼贯而入,按规矩行了谋士对主公的礼节,军将行了军礼,缓步近前来答话。

    “你们自己看吧。”

    几人接过奏报,传阅起来。

    “陈友谅不甘于人下,近日杀了徐寿辉,简单发丧后就急不可待的称帝了。大汉皇帝,威风大呀。要我向他称臣,暗地里已经秣马厉兵,兵力几何未可知。诸位如何看此事呀?”

    朱元璋喝了口普通土碗里的水,理了理胡子,慢条斯理的说到。说完话后,等诸臣参详对策的间隙。

    朱元璋想当年攻克定远后,有个当地儒生冯国用对其说:“金陵龙盘虎踞,是历代帝王建都的地方,如果能以这里作为根据地,四出征伐,用提倡仁义来收揽人心,就一定能平定天下。“

    老朱听取了他的建议,开始整顿军队纪律。

    如今这个局面他不免想起冯国用来。这个人的才华很好,可惜英年早逝。

    至正十九年即公元1359年。四月十五日,在参与绍兴之役时,冯国用因暴病死于军中,年仅三十六岁,朱元璋为之痛哭,于鸡笼山筑坛来祭奠他。后开国称帝后老朱特意绘像于功臣庙,冯国用位列第八。

    冯国用,喜爱读书,精通兵法。元朝末年,联合冯胜结寨自保,归附朱元璋,建议“取金陵以为根本”,颇受信任。渡江之后,受命掌管亲兵,委以心腹之任。多立战功,累迁亲军都指挥使。

    出生于公元1324年,卒于公元1359年,元末名将。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算是老朱同乡,同属淮西勋贵,大明开国后封为宋国公冯胜的兄长,可惜死得早了。

    喜爱读书,精通兵法。元朝末年,联合冯胜结寨自保,归附朱元璋,建议“取金陵以为根本”,颇受信任。渡江之后,受命掌管亲兵,委以心腹之任。多立战功,累迁亲军都指挥使。

    后来,冯国用亲自率兵从克滁今安徽滁州、和今安徽和县,在三叉河、板门寨、鸡笼山的战斗中,都立下了战功。1353年随军渡江南下,攻取太平今安徽省太平县,累建军功。朱元璋命冯国用统领亲兵,委以心腹之任。

    朱元璋擒拿陈野先后,又将他释放,命他招降自己的部众。冯国用料定陈野先一定会再次反叛,建议不要派他去招降。不久,陈野先果然反叛,但被其部下所杀,其堂侄陈兆先又拥兵驻扎方山。

    元至正十五年既公元1355年六月,冯国用参与采石渡江之战,与诸将率军攻破元朝中丞蛮子海牙的水寨,又击败陈兆先,将其生擒,尽降其部众三万余人。当时降卒都疑惧不定,朱元璋便从中挑选骁勇能战者五百人为亲军,宿卫帐中。又将旧人全部摈去,只留冯国用随侍榻侧。至此,众人才安定下来。

    在此之后,朱元璋又命冯国用率领这五百亲兵进攻集庆,众士卒纷纷拼死抢先登城。冯国用与诸将齐心合力,接连攻取镇江、丹阳、宁国、泰兴、宜兴,又随朱元璋征讨金华,进攻绍兴,累功升至亲军都指挥使。在征战期间,冯国用曾经营救过日后的开国大将徐达。

    冯国用是老朱的股肱之臣,极为信任,如果他不是早死。开国后结果如何?未可知,或许要死也是一种幸福吧。这里只是做个介绍交代。

    想到这里不惑之年的老朱未免有些感伤,叹了一句:“国用,年前去了。年纪还不如我,当年是他建言我建都这里的,尔曹不知当今艰难,那时还不如同他一起去了。”

    且不说老朱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大领导都这么说了,做臣子的能不敢动吗?

    冯国用的弟弟冯胜此刻也在群臣中,感动感恩不已。上前跪拜行了大礼:“殿下莫说丧气话,我等就是战死也不会让陈贼进了城的,吴公安心即可。”

    后来开国大明当了皇帝后于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朱元璋追封冯国用为郢国公。

    崇祯十七年那个明朝在中原统治崩溃的公元1644年,也是崇祯上吊的那一年,南方登基的南明弘光帝追补开国名臣赠谥,冯国用获谥“武翼”。

    此为后话,介绍一下答话的冯胜此人,感叹一下他不知是幸还是不幸。虽然早死,但是没有遇到朱元璋杀戮功臣稳定局势,太子朱标要死,让四儿子朱棣登基当皇帝老朱不愿意,他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孙子朱允炆身上。所以大杀特杀,有了杀人狂魔皇帝的评价。

    此为后话,书归正轨。

    要知道答话感恩的这个弟弟冯胜,大明开国后过了几年好日子,就莫名其妙被杀了。

    他生在什么时候史书上没有提及,反正死在1395年,大明洪武二十八年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本名冯国胜,字宗异,安徽定远人。

    是前文说起的郢国公冯国用的弟弟,明朝开国名将。

    他与哥哥一样喜欢读书,通晓兵法。元末时期,结寨自保。随兄长冯国用投靠朱元璋,带兵征讨四方,建立明朝,颇有功绩。

    洪武五年即公元1372年,三路征讨王保保,徐达、李文忠都没有获胜,唯独冯胜斩获甚众。

    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冯胜担任大将军,带领傅友德、蓝玉等远征辽东,降伏纳哈出,肃清元朝在辽东地区的残余势力,受封宋国公,“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冯胜居于第三”。

    因为其女婿朱橚曾因秘密会见冯胜而被朱元璋严惩。后来因“胜功最多”,遭太祖猜忌,受召还京。

    洪武二十八年既公元1395年,冯胜遭到无罪赐死,死后没有进入功臣庙。

    直到崇祯十七年大明灭亡的1644年,这里笔者认为1644年是明朝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统治覆灭崩溃的一年。才被追封宁陵王,谥号“武壮”。

    今天我们开上帝视角看这段历史颇有意思。

    “诸位可有妙计破敌?”

    如果说朱元璋在这种危机时刻心里一丝都不慌,是没有人信的。但是表面上还是得波澜不惊。

    听命的这几个人都是人精,哪里会看不出老板的心思?

    “吴公且安心,我有主意。”

    “计将安出?”

    朱元璋看似风轻云淡,实际上已经快要发飙,你们还慢慢悠悠,一副名士的派头。

    该死的终究会死死的到底是谁?究竟是怎么就被玩死了?

    陈友谅的圣旨看似是一个笑话,还是真的有很深的用意在。陈友谅到底有没有60万大军?朱元璋又是用多少人消灭他的呢?

    且听下回分解。

    正史资料来源:

    冯国用:

    冯国用劝朱元璋先取集庆路今江苏南京之策,“以为根本”,成为“明帝业肇创之开端”。

    《明史·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十七》:即命国用将之,以攻集庆,争效死先登。与诸将下镇江、丹阳、宁国、泰兴、宜兴,从征金华,攻绍兴,累擢亲军都指挥使。

    《明史·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十七》:卒于军,年三十六。太祖哭之恸。《郢国公冯国用传》:筑坛鸡笼山祭之巳,肖像功臣庙,位第八。《明史·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十七》:洪武三年追封郢国公...。

    冯胜:

    《剑桥中国明代史》:冯胜被削去兵权,同时又被剥夺了河南的封地。这一调动有效地切断了他和住在开封河南的周王朱橚(公元1361—公元1425年)的密切联系。周王的妻子是冯胜的一个女儿;他们已在1378年结婚,那时冯胜驻兵于此,为当地的守备。朱橚和冯胜之间不同寻常的密切接触可见之于下面的事实:公元1389年,皇帝严厉惩戒了周王去凤阳秘密会见冯胜。因此,冯胜的被疏斥可能是皇帝疑心这名王子与这位将军之间存在着危险的军事联盟。

    介绍下此时的局势,中原红巾军发生分裂,力量削弱。至正二十三年即公元1363年的二月,张士诚乘人之危,派部将吕珍进攻安丰,刘福通向朱元璋求救。

    朱元璋率军赶到安丰,救出小明王韩林儿等,把他们安排在滁州居住。

    朱元璋率主力营救小明王时,陈友谅认为反攻时机已到,于是率兵进攻洪都。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率领将士坚守八十五天。

第二十三章 该死的 终究会死 下

    书接上文。话说陈友谅称帝欲出兵平灭朱元璋。朱元璋没有准主意,在外人看来。这是一场怎么也打不赢的仗。

    现在赶紧撒丫子跑吧,第一是没地方可以跑,别忘了还有一个张士诚在虎视眈眈,虽说现在相安无事,但是如果三军一动,势必会引起张士诚的警觉,直接出兵堵截,也未可知。第二吧,这一动或多或少会影响军心士气,且不说粮草的问题是怎么解决,就是当时的行军速度,也是个问题。万一陈友谅派一骑兵部队沿途骚扰粮道,然后再重兵围追堵截,到时候就悔之晚矣。第三点就是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地域差别,丢失了江苏这样的鱼米之乡辛苦建设的粮食基地,是比较难得生存的。

    毕竟,不是谁都有一个韩信。不是谁都可以像天命之子刘邦、位面之子刘秀那样逆天翻盘的。

    想呀,想呀。朱元璋虽然面带浅笑,但是心里愈发不平静。他没读过什么书,但是此时的他能识人用人容人,有刘邦那样的谦容之心,所以手下能人辈出。

    这时候有人答话了,只见得此人蓝衫宽袖神态自若,读书人的气度尽显无疑。

    微微一拱手:“主公,在下看来,走是不行的。咱们坚城高垒,粮草充足,莫不派一上将,死守应天府。吴王亲领全军主力携舟师,与陈友亮一战?”

    咱们复盘一番朱元璋一路崛起的历程。

    至正十二年即公元1352年,郭子兴起义占据濠州今安徽凤阳。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成为这支起义军的实际领袖,收罗人才,整顿军队,势力日渐壮大。

    他采纳朱升、刘基等人的建议,制定自己的战略计划:先夺取金陵今江苏南京,以此为基地,平定江南,最后再攻灭元朝,夺取北方,统一全国。

    至正十五年即公元1355年,五月,朱元璋在得到巢湖水寨首领廖永安、俞通海率战舰千艘投诚后,渡过长江,攻占太平今安徽当涂。

    次年,又率水陆大军攻下集庆今江苏南京,改名应天,取得了一个战略基地,实现了第一步战略计划。

    此后数年,由于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在北方牵制了大量元朝兵力,朱元璋得以先后攻占苏南、皖南、赣北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并开始东与张士诚、方国珍,西与陈友谅的势力相接触。

    朱元璋要平定江南,实现第二步战略计划,势必同他们特别是同陈友谅进行激烈的争夺。因为陈友谅地处金陵上游,控制了安庆、九江、武昌三个战略重镇,占地广阔,力量强大,仅水军力量就10倍于朱元璋。

    因此,陈友谅的存在是朱元璋平定江南的最大障碍,他们之间的争战,不仅关系到彼此之间的生死存亡,也必将是争夺南部中国的战略决战。

    是谁建议朱元璋这么做部署的历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可能是他自己计划的,也有可能是有人建言的,这里杜撰了这么一个文士烘托气氛。

    前文说到,朱元璋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和自己的处境,认为张士诚专意保守现有地区,不足为虑;而陈友谅正在扩张势力,又轻骄喜功。

    如先攻张士诚,陈友谅必全力来救,将陷入两面作战的不利境地。 因此,决定集中主力先打陈友谅,而对张士诚则采取守势,控制江阴、常州、宜兴、长兴、吉安等战略要点,阻止张军向西发展,并拉拢方国珍,借以牵制张士诚,稳定侧后,减少东顾之忧。

    正当朱元璋准备攻打陈友谅之际,陈友谅也在积极筹划消灭朱元璋。

    此刻已经明确的知道了陈友谅称帝的消息,并且遣使者过来宣读圣旨。

    “既已定策,你们先去隔壁房间先回避。宣陈友谅的使者进来,看看他要闹什么幺蛾子吧。”

    众人哄笑着去了旁边的屋子里,站在门口竖起耳朵听。

    不久陈友谅的使者不卑不亢的站着行了礼,朱元璋身边伺候的侍者高声呵斥:见了我主为何不跪拜?

    “吾乃大汉皇帝陛下的使者,前来觐见尔,为何要跪?”

    朱元璋摆了摆手意思是算了,且听来人要说什么。

    来人摇头晃脑语气高声情绪平缓的宣读旨意:意思很简单,就是我陈友谅称帝了,尔等前来归顺,投降者高官厚禄接着做,封一个什么王也不是不可以商量。你老朱看着办吧。如若不然,大军杀到,届时想降,也要看我陈友谅收不收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隔壁屋里的人听得是有人心惊肉跳,有人满脸不屑,也有冷笑的,不安的,有没有反应的。

    人之常情,毕竟对于未知的结果,而且是明看胜算不大的结果。朱元璋也没好到哪里去,没有生气,只是让人把人来带了出去,好吃好喝好礼遇招待。

    众人回到了朱元璋身边,朱元璋赐坐。

    “说说吧,大家伙,想必都听到了。什么个意见?”

    谁能想到这一问,众将差点吵吵着要砍了刘基“刘伯温”,就连坐在帅帐中间的朱元璋都拉下来脸,在心里咒骂刘伯温,最后识趣的刘伯温选择了离开,才避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争吵。

    刚刚说道议事的时候,陈友谅派人送来了一道圣旨,大概的意思就是:“我陈友谅已经是汉王了,大家都是义军,希望你们来一起共商国是,为汉朝的江山出谋划策。”这道圣旨一下,让朱元璋手下很多人是怒气不打一处来,纷纷要请战出兵攻打陈友谅,吵吵的是不可开交。

    但是此时北边的元军由脱脱帖木儿带领,已经离应天的朱元璋越来越近,面对着陈友谅的“邀请”,元军的进攻,众将一致赞同李善长的主意,先集中精力防备元军的进攻,而此时的刘伯温却给所有人都泼了一盆冷水。

    刘伯温认为,所有人都错了,而且是直接说出来的:现在最大的敌人是谁?所有人都回答是元军,只有刘伯温说是陈友谅和张士诚,原因也很简单,刘伯温认为此时的元军是朽木腐水,已经翻不起什么大浪了,相反在各地义军中,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实力已经远远超过元军了,如果此时不调转矛头对准他们,那么等到陈友谅和张士诚继续做大的时候,朱元璋将无胜利的机会。

    因此,刘伯温建议,朱元璋应该派人去恭贺陈友谅称帝,并表示自己愿意归顺。

    此言一出,所有人,包括朱元璋在内的人,都对刘伯温恨得牙痒痒。并不是说刘伯温的话没有道理,而是所有人都认为刘伯温是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本来这些人当中就和陈友谅有不共戴天之仇,现在还要他们归顺陈友谅,这不是捅了马蜂窝吗?

    而朱元璋虽然知道这件事情,刘伯温即使说得对,但是也是在自命清高的数落义军,而且是顺带把朱元璋也给算进去了,这一点是刘伯温没有想到的,但是却让朱元璋心生不满了,这也为以后刘伯温的结局被打压埋下了伏笔。

    其实在这件事情上,刘伯温并没有做错什么,他只是把自己应该说的说出来而已,但是刘伯温这个人说话总是按照自己的性子来,不知道变通,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直肠子,有什么说什么,口无遮拦,祸从口出。

    因此在这件事情中,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说话的方式方法是多么的重要,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是应该注意的,特别是对于领导的面子一定要有所保留,不能不给他面子,有的得罪人的建议,再正确。也应该私底下单独找时间,找领导说。

    以上关于刘伯温这一段是属于野史,但是笔者认为蛮符合当时的情况,未做过多考证。当时刘伯温有没有在应天府,未可知。

    另外一个版本是:

    朱元璋赶忙召集部下商量对付汉军的办法。有的说,跟汉军的力量相差太大,不如趁早投降;有的主张逃到钟山在今南京死守;也有人主张拼一死战,如果失败,再逃不晚。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只有新来的谋士刘基站在一边,一声不吭。

    刘基说:“敌人远道来侵犯,我们以逸待劳,还怕不能取胜?您如果多用财物赏赐将士,再用一点伏兵,抓住汉军的弱点痛击,要打败陈友谅就大有希望。”

    史料缺乏,没有确信翔实的记录,两种版本都写下来。大家自行分断。

    话说当时:

    “大计已定,恭贺陈亮登基称帝,咱们做好打的准备。表示归附,但是不做实际动作。就这样定了,大家分头准备吧。”

    陈友谅得到朱元璋朝贺和归附的消息已经是半个月后的了,但是坐等右等,就是没有等到朱元璋有什么实际动作前来归附。

    一等就等2.3年,都快等疯了的陈友谅。感觉自己被羞辱了,恼羞成怒,再加上自己实力雄厚。干脆发兵攻打此刻还是韩林儿大宋政权麾下朱元璋的地盘老巢,兵峰直指应天府就是南京。

    至正二十年既1360年闰五月初一,陈友谅率水军10万越过朱军占据的池州今安徽贵池,攻占太平,夺取采石,并派人和张士诚联系,企图上下夹击,一举吞灭朱元璋。

    朱元璋决定利用应天城池坚固、地形复杂的有利条件,防止张士诚乘机袭击、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又针对陈友谅求战心切、骄傲轻敌的心理,采取诱敌深入、设伏聚歼的方针,诱使陈军巨舰由大江深入较狭窄的新河,舍舟登岸,以扬己之长,迫使陈军舍长用短。

    为了诱使陈军速来,朱元璋让陈友谅的老友、元朝降将康茂才写信向陈友谅诈降,表示愿为内应,并约定在江东桥今南京江东门附近会合,以呼“老康”为暗号。

    与此同时,朱元璋根据应天的地形条件作了如下部署:常遇春等率兵3万埋伏于石灰山今南京幕府山侧;徐达等率兵列阵于南门外;赵德胜率兵横跨新河今南京城西南驻虎口城;杨璟驻兵大胜港今南京城西南15里;张德胜等率水师出龙江关今南京兴中门外;朱元璋自率主力埋伏于卢龙山今南京狮子山。并派胡大海自婺州、衢州率兵西攻信州今江西上饶,威胁陈友谅侧后,进行牵制。

    轻敌的陈友谅接到康茂才的信后,信以为真,不待张士诚答复,便于五月初十率军自采石进抵大胜港。待到江东桥连呼“老康”不应,方知受骗,仓促派万人登陆立栅。

    朱元璋看到陈军进入伏击圈,乘其登岸立足未稳之际,发出信号,伏兵四起,水陆夹击,陈军大乱,争相登舟而逃。时值退潮,陈军巨舰搁浅,士卒被杀和落水而死者甚多,另有2万余人被俘。陈友谅遗弃巨舰100余艘,乘小舟逃回江州今江西九江。朱元璋挥军乘胜追击,夺回安庆、太平,又继续取得信州、袁州今江西宜春等地。陈友谅自应天之战失败后,内部矛盾激化,朱元璋乘其内顾不暇,不断向西推进,仅仅一年间,就攻占了蕲州、黄州、兴国、黄梅、广济、乐平、抚州等地,收编龙兴即洪都,今南昌守军,连下瑞州、吉安和临江今江西清江县,实力大大增强,控制区迅速扩展。

    至正二十三年即公元1363年,二月,张士诚派兵围攻小明王的最后据点安丰。

    小明王向朱元璋告急求援。安丰是应天的屏障,救安丰即是保应天,朱元璋于是于三月率兵渡江救援安丰。

    四月,陈友谅乘朱军主力救援安丰,江南空虚之机,以号称60万的水陆大军于十一日围攻洪都,占领吉安、临江、无为州。洪都地处赣北平原,位于赣江下游,由赣江向北经鄱阳湖与长江相连,军事地位甚为重要。

    陈军登陆后,用各种攻城器械从四面八方向洪都城发起猛攻。守城朱军浴血奋战,死守洪都,坚持月余。此时,朱元璋已回到应天,但主力仍由徐达率领正在围攻庐州。当朱元璋获悉陈友谅全军出动围攻洪都而未直取应天,并悉江水日涸,不利陈军巨舰行动,以及陈军缺粮,士卒多死等消息后,认为这正是消灭陈友谅的大好时机。

    遂一面命洪都守军再坚守一月,疲惫陈军,争取时间;一面命徐达撤庐州之围,回师应天。

    七月初六,朱元璋亲率水军20万,往救洪都。十六日进抵江西湖口。首先派兵守住泾江口今安徽宿松南,另派一军屯于南湖嘴今江西湖口西北,切断陈友谅归路;又派兵扼守武阳渡今江西南昌县东,以防陈军逃跑;朱元璋则亲率水师由松门今江西都昌南,进入鄱阳湖,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决战潘阳湖。

第二十四章 胜天半子鄱阳湖

    提起鄱阳湖它古称彭蠡、彭蠡泽、彭泽,位于江西省北部,地处今九江、南昌、上饶三市的交汇处,鄱阳湖是当时从北方进入江西的唯一水道。

    湖口是鄱阳湖航道连接长江航道的主要关口。为鄱阳湖入长江水道,湖区内,东、西两大水道为鄱阳湖水运大动脉。

    据此鄱阳湖是长江中下游主要支流之一,扼守赣江、抚河、修河、信江、饶河、长江水道等多条水道,是进入长江水道的重要门户。

    因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元末明初那个交通基本靠走,靠骡马的年代,水路便利的情况下,军事意义自不言而喻。

    自唐初至明初,湖水逐渐北撤,明时。此时湖形似葫芦,北段别称落星湖,因人们以为湖中一小岛是陨星而得名、左蠡湖;南段别称官亭湖,据说因庐山脚下有一官亭庙而名、族亭湖。近代,由于淤积和围垦等原因,湖面日益缩小,到上世纪世纪末,湖形已不像葫芦,而像一只昂首欲飞的天鹅。

    陈友谅要挥军南下,兵分两路。一路猛攻应天府,另一路由陈友谅御驾亲征欲吃掉朱元璋的有生力量。无论怎么走,水师主力都要经过鄱阳湖。

    朱元璋的战略前文提过,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就在鄱阳湖!老朱的兵力不济,也只能这么打。既然决战之势已成,那么任何一方败了都是身死国灭政权瓦解的局面。一场斗智斗勇与时间赛跑,与老天下棋的博弈正式拉开序幕。

    陈友谅则想毕其功于一役,一统天下先灭了朱元璋的吴政权,幌子领袖韩林儿不足为惧。至于张士诚,云南的叛军,北边的残元都不足为惧。因为他有自信,60万大军平推都灭了朱元璋,到时候由不得张士诚还有其他杂鱼不投降。

    时间线来到至正二十三年,韩林儿宋龙凤九年,陈友谅大义四年公元1363年,七月。

    等的不耐烦了,从登基开始就宣圣旨招降朱元璋,可是朱元璋战不战,降不降,口头说降,就是光打雷不下雨的举动。把早就怒不可遏的陈友谅惹烦了,举国发兵60万,欲一举攻灭朱元璋这个绊脚石。

    次年大战之后,至正二十七年即公元1364年,老朱在应天府自立为吴王,并立马氏为王后,所生长子朱标为世子。

    前文我们说过,公元1360年,至正二十年。也就是3年前的采石矶之变,他设计弄死了徐寿辉。

    徐寿辉一死,陈友谅便以采石五通庙为行殿,即皇帝位,国号汉,改元大义,太师邹普胜以下都是以前的旧官。陈友谅即位之日正巧遇上大风大雨,群臣们排列在沙岸上向他道贺,没能按礼仪行事。

    陈友谅性情强硬而多疑,喜欢以权术控制部下。他已自称皇帝,而且尽占江西、湖广之地,便自恃兵力强大,想向东攻取朱元璋的应天府今江苏南京。

    此刻兵力单薄的朱元璋担心陈友谅与张士诚联合,便在在刘基的建议下,遣胡大海直取广信府今江西上饶断其后路。

    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率领将士在洪都力战死守,朱元璋本来极为信任他这个侄子,因为他领兵死守洪府这个战略要点为最终的胜利赢得了时间,可谓是居功至伟。

    可是因战后对朱元璋的封赏不满,欲投靠张士诚,朱元璋得知,被软禁,最后郁郁而终。历史的诡谲,人心的抉择,莫过于此吧。

    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朱文正的生平。

    朱文正,元朝至元二年即公元1336年生—至正公元1365年,第二年1366年即朱元璋吴元年,这年陈友谅既亡,三年后大明开国,大元至正二十五年年卒。

    解释一下,朱元璋从军之后一直用的是韩林儿的龙凤年号,在名义上朱元璋是韩林儿的臣子。朱元璋在公元1361年受韩林儿封吴国公,公元1364年自称吴王,但仍用的是龙凤年号,一直到消灭陈友谅之后局势明朗了,才改元吴元年。

    明太祖朱元璋之侄,明朝开国名将,大明开国前,朱元璋集团的核心人物。

    曾任全军最高衙门“大都督府”的大都督。他的父亲是朱元璋的长兄开国后追封的南昌王朱兴隆。

    最初朱元璋起兵时,一生受苦的大哥朱兴隆早已去世,前文提到过他。朱兴隆的妻子王氏带着儿子朱文正依附朱元璋。

    朱元璋把朱文正当作自己的儿子抚养。朱文正勇猛善战,随军渡江时,攻下集庆路。

    因屡立战功被升为枢密院同佥,朱元璋问:“想当什么官?”文正对曰:“叔父成了大业,何患不富贵。先给亲戚封官赏赐,何以服众!”朱元璋听了很高兴,更加喜爱这个侄子。

    元朝至正二十一年即1361年,朱元璋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任命枢密院同佥朱文正为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事。

    及再定江西,镇守洪都今南昌,屏翰西南,非骨肉重臣不可以守。陈友谅带六十万大军围洪都。朱文正数度摧其锋芒,坚守85日等到朱元璋亲自率兵来援,陈友谅撤围退入鄱阳湖,与朱元璋对峙。

    朱文正又断陈友谅粮道,友谅遂败。再派遣何文辉等讨伐未附州县。平定江西时,朱文正居功多。朱元璋还京后,大大地赏赐常遇春、廖永忠及诸将士金帛。

    朱文正有功暂未封赏,发怒,遂失常度,任部将掠夺其下妻女。

    按察使李饮冰上奏朱文正骄侈觖望,朱元璋遣使责骂。朱文正惧怕,李饮冰又上奏朱文正有异心。朱元璋立即坐船到城下,召朱文正来。朱文正仓卒出迎,朱元璋说了好几次:“你打算干什么?”遂押回京城,日后的马皇后劝解说:“此儿只是个性刚强,无其他。”被免官软禁于桐城,没多久就去世了。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将其八岁的儿子朱守谦封为靖江王,就藩桂林;是朱元璋的侄孙辈藩王。

    朱元璋本来想处死朱文正,但由于马皇后的劝阻,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将他关了起来。客观的讲,朱元璋对朱文正还是不错的,他在之后的洪武三年公元1370,封朱文正年仅八岁的儿子为王,并就藩桂林。

    大明一朝包括南明,都优待朱文正这一脉。说明老朱对朱家人恩德宽容还算不错。

    此为后话,先说正面硬碰硬的局势。一直到晋十三世朱亨歅,未有谥号,南明隆武元年公元1645年,宪定王嫡长孙,袭封第十四代靖江王。

    洪都保卫战后不久,朱文正在部属怂恿下,欲投靠张士诚,背叛朱元璋。被朱元璋先发制人,朱元璋本来想处死朱文正,但由于马皇后的极力劝阻,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将朱文正在桐城软禁起来,终老囚中。

    但朱文正所立下的赫赫战功朱元璋也没有忘记,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前文有说过,封朱文正年仅八岁的儿子为靖江王,就藩桂林,并传了14代,成为明史上唯一一脉非太祖血统的王族。朱文正于1365年郁郁而终。

    朱文正出身布衣,善于谋,勇于战,为朱元璋立过奇功,然而一时之错,铸成一生悲剧——或许,这是历史给这位军事天才最公正的评价了吧。

    书接两头各表一枝,陈友谅率领着他的朦艟巨舰,兵威赫赫旌旗蔽空,气吞万里白帆遮天。陈友谅腰胯宝剑,一身明黄皇帝戎装,志得意满迎风立于船头自鸣得意。

    兵法说:“主不可因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实事求是的说,按说常理当时的人们谁都认为陈友谅会赢。他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绝不是拍脑袋决定去攻击朱元璋的。

    朱元璋此刻率领全部主力3万舟师,以逸待劳。

    要做比较的话,就是兵威正盛的曹操相较于瑟瑟发抖的孙刘联军。淝水之战的武功赫赫的大秦苻坚大帝于偏安的大晋的谢玄、谢安、谢石三位青史留名的猛人。

    这两次毫无例外都是以少胜多,可是历史上无论是从秦始皇到前朝的元,都是由北打到南,多数是北方赢面大。

    “拿酒来,诸将与朕同饮。一统天下指日可待,诸位用命,都是朕的大功臣。”

    刚刚借到朱元璋手下也是陈友谅未发迹时的老朋友康茂才的信,让他迅速赶来,愿意投诚合兵一处,消灭朱元璋。

    陈友谅心里想:这老小子倒是也识时务,知道朱元璋不行了,现在拿朱元璋的人头来纳投名状,也是个时机。未来新朝鼎定中原,好好封赏他一番,但是此人不可重用。给他一个富贵高位闲职,让他荣养天年,富贵子孙也就罢了。随风倒的叛将,没杀了已是大恩了。

    美美的想着,与众将臆想未来如何如何治理天下的陈汉皇帝,想不到。

    是朱元璋设计命陈友谅的老朋友康茂才写信引诱他,让他迅速赶来。

    他陈友谅果然率全部主力水师东下,到达江东桥,呼叫康茂才。

    “老康?”

    陈友谅命人对接暗号。

    “老康!~”

    低沉的声音喉咙都快喊哑了,也没有人接应,这时陈友谅才意识到大事不好上当了!

    不过他自信满满,兵力雄厚。能冲杀出去,回军再战。是战役打得陈友谅大伤元气。

    只见朱元璋的伏兵小船从各处隐藏的河荡中、河湾处掩杀出来。陈友谅的船,都是大船。朱元璋的战船都是小船,但是胜在灵活。到处放火流窜,打得陈友谅狼狈不堪。

    陈友谅亲自擂鼓以壮声威,只要鼓声不停,就表示冲杀方向在哪里。跟随一起冲杀的战船以鼓声为方向,跟随冲杀出去。

    有看官可能会问了,难道陈友谅来的时候就没发现有伏兵吗?咱们事后诸葛亮分析一波,第一是他自信满满而来,哪里想到是计。第二既然是秘密合兵就不会灯火大作,明着来。第三就是诸位不知道有没有夜晚没有灯火的时候走过河滩边,真的是伸手不见五指,乌黑一片,如果藏了什么人,真的很难发现。

    陈友谅吃了这个亏,折损不少,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可是如陈这般自负的人,是不能接受这样的失败的。潘阳湖注定了是他的殒命之地。

    如果换做是你,坐拥60万大军,对付他们几万人,如今虽然是有损失,但是也只是皮藓之患而已,对吧。

    整军再战,一口吃掉朱元璋所有主力,或者坐等洪都城破。朱元璋回师去救援,趁势掩杀过去。直接平灭掉这个讨厌的臭要饭的。

    兵者,诡道也。古人诚不欺我,战事的发展根本就没按陈友谅想的发生。

    这一战下来朱元璋的声势却越来越大。陈友谅哪肯甘心,他养精蓄锐,决心要报这个仇。

    过了一段时间后,他造了大批战船,又带领六十万大军,进攻洪都今江西南昌。

    朱元璋亲自带领二十万大军援救洪都,陈友谅才撤去包围,把水军全部撤到鄱阳湖。朱元璋把鄱阳湖出口封锁起来,堵住敌人,决定跟陈友谅在湖里决战。

    陈友谅的水军有大批战船,又高又大,一字儿排开,竟有十几里长,颇有当曹丞相的气势;朱元璋的水军,却尽是一些小船,论实力比陈友谅差得多,但是胜在目标小,灵活得多。

    可是双方连续打了三天,朱元璋的吴军都失败了,士气低落,没有了偷袭的优势,这么打下去迟早是要败的。

    如若这里不能拼死取胜,让陈友谅另一路偏师攻破了洪都府,局势就真的很难收拾了。

    部将郭兴跟朱元璋说:“双方的兵力相差太远,靠打硬仗不行,火器咱们的装备也不占有优势,非用火攻不可。”

    朱元璋立刻命令用七条小船,满载着火药,挑选敢死之士驾船,每条船尾带着一条轻快的小船。

    是役。当天傍晚,正好刮起了东北风,朱元璋派了这一支敢死队驾驶这七条小船,乘风点火,直冲陈友谅大船。

    风急火烈,一下子就把汉军大船全部延烧起来,火焰腾空,把湖水照得通红。陈友谅手下的将士不是被烧死,就是被俘虏。

    这一幕和当年曹孟德在赤壁的失败何等相似,只是曹操没有死在赤壁,不然历史就会彻底改写。

    陈友谅带着残兵败将向鄱阳湖口突围。但是湖口早已被朱元璋团团堵住,进退不得。

    朱元璋远远眺望发现对面火光四起,便判断是火攻得手。立刻叫兵士举起杏黄旗,示意发动进攻。一霎眼间,战鼓齐鸣,岸上伏兵一起杀出,水港里的水军也加入战斗。

    陈友谅受到突然袭击,几万大军一下子乱了套,被杀死的和落水淹死的数也数不清,两万兵士、一百多艘战船被朱元璋的将士俘获。陈友谅在部将保护下,抢了一条小船,总算逃了命。

    陈友谅披头散发,头上的金冠早就不知道厮杀的时候掉在哪里了,背负强弓,一手提刀。血染龙袍,原本黄灿灿的龙袍战甲已经染成了橙色,血液结痂的地方已经是深紫色了。

    满脸灰黑血迹,原本整齐的玉带也有些松垮散乱了。他顾不得这么多了,立于船头奋力厮杀,身边的亲卫越战越少。

    身后浓烟滚滚,原本朱红的战舰有的地方已经熏得乌黑烧焦。华丽的装饰,毁坏严重。

    渔民出身的陈友谅,心里盘算着混乱之时候跳上一条小船驾船趁乱逃走回去,东山再起也未可知,我陈友谅才不要学项羽。

    正在拼杀之际的他,命运不会再给这位枭雄机会,他身上的服饰太显眼了。朱元璋可没下抓活的的愚蠢命令。

    一支冷箭不知何时嗖的一声笔直的射穿陈友谅的头部,砰的一声闷响这位渔民、元帅、汉王、篡位者、皇帝陈友谅应声倒地,他连回顾自己一生的机会都没有。

    “这箭不是别人所射,乃是元璋部下的参政常遇春。当下射中定边,驶舟进援,俞通海亦奋勇杀到。定边身已负创,又见遇春诸将,陆续到来,没奈何麾舟倒退。”

    小说《明史演义》里说,这一箭是常遇春射的。

    在《大明英烈传》第三十九回《陈友谅鄱阳大战》中,是这样描写的——

    “两船将近,只见张定边拈弓搭箭,正射着郭英左臂,那郭英熬着疼痛,拔出了箭头,也不顾血染素袍,便也一箭,正中着陈友谅的左眼,透出后颅,登时而死。”

    原来是朱元璋手下将领郭英射死了陈友谅,用的箭还是陈友谅手下第一猛将张定边的。

    可是,正史不是那么写的。

    据《明史·陈友谅传》,“友谅从舟中引首出,有所指捴,骤中流矢,贯晴及颅死。”

    死法一样,但谁射的不知道。

    当时,陈友谅先胜后败,被朱元璋的部队围困在湖中,眼看部队给养不足,无奈突围。朱元璋指挥部队从岸上和水上拦截缠斗,混战中,陈友谅中箭身亡。

    《大明开国功臣录》中对鄱阳湖大战也有记载,不过只是含糊其辞地说“有言英之箭者”,陈友谅可能是郭英射死的,不确定。

    正史上的说法延续了两百年之后,有了变化,不确定成了确定。

    明代嘉靖时期,郭英六世孙武定侯郭勋在他所编撰的《皇明开运辑略武功名世英烈传》中,说陈友谅是被他的先祖郭英一箭射杀的。

    这本作品里是这样写的:“友谅的船,且战且走,未及数里,那郭英、朱亮祖又截住了来杀。两船将近,张定边拈弓搭箭,正射着郭英左臂。好郭英熬着疼痛,拔出了箭头,也不顾血染素袍,便也一箭,中着陈友谅的左眼,透后颅,登时身死。”

    很容易看出,《大明英烈传》的说法和郭勋的说法完全一致。

    明朝人郎瑛在其《七修类稿》中写得也很具体,还对主流说法进行了解释——“元末僭窃虽多,独陈友谅兵力强大,与我师鄱阳湖之战,相持昼夜,势不两存矣。时,郭英、子兴兄弟侍上侧,进火攻之策。友谅势迫,启窗视师。英望见异常,开弓射之,箭贯其睛及颅而死。至今人知友谅死于流矢,不知郭所发也。”

    不过,明末的《传信录》说,陈友谅不是郭英射死的,真正一箭定乾坤的是郭英的哥哥郭兴,据说当时朱元璋龙颜大悦,称赞说:“郭二兄弟一箭,胜十万师,功何可当是矣!”

    还是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道出了事实:“郭勋卑劣,侵冒射杀陈友谅之功,为其祖百计设谋,冀达上听,企图封赠世袭。”

    沈德符认为,射死陈友谅的是郭兴,现在的张冠李戴,实际上是郭英的六世孙郭勋一手炮制的。

    郭勋希望通过篡改史实给自己的先祖脸上贴金,获取世袭的爵位,而并不是像现在这样朝不保夕。

    要知道,开国功臣中得到善终的实在是凤毛麟角,要想维持住富贵,就必须让皇帝觉得你家功劳杠杠滴,都不容易。

    总而言之是又是一笔糊涂账,反正陈友谅死了,安静的躺在哪里,再也展不起任何风浪了。

    白居易曾写过这样的句子: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他陈友谅一生功过是非,就在他40岁这一年的鄱阳湖,在这一箭之下戛然而止。

    如果他一统天下天命选择了他,会怎样评价朱元璋和张士诚呢?尤未可知。历史是没有如果的。

    在朱元璋统一天下的一系列征战中,最关键的一场战役就是鄱阳湖大战。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中,朱元璋干掉了最强劲的对手陈友谅。战后,连朱元璋自己也说:“友谅亡,天下不难定也”。

    当时朱元璋经鄱阳湖沿岸,获沿岸洪氏捐粟数千石做军粮。朱元璋赐名洪“万斛”,人称其“万斛公”。后洪氏繁衍附近八村,村里至今还流传了许多关于那场决定中国未来谁当皇帝历史如何走向的大战的各种传说。

    最终的最终朱元璋以少胜多赢了,看似轻描淡写,实际上是九死一生的局。与天公下对弈,胜天半子,天命在老朱家,老陈家的地盘转瞬就归了老朱。

    朱元璋消灭了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陈友谅以后,正式自称吴王,保留小明王韩林儿的龙凤年号,作为政治掩护。

    自从从刘福通牺牲以后,朱元璋把小明王接到滁州,名义上还接受小明王的领导。到了这时候,他做皇帝的思想膨胀起来,觉得留着幌子小明王韩林儿对他是个障碍。公元1366年,他用船把小明王接到应天,趁小明王在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过江的时候,派人暗暗凿沉了船,把小明王淹死。

    上述关于小明王的死是历史迷案,没有得到确切认定,到底小明王是朱元璋授意干掉的。还是属下揣测朱元璋的心思干掉的,没有确切公论。

    笔者在这里不下定论,可是诸位想一下,杀掉小明王这么大的政治影响的事情,就算是当年曹操权势滔天,也不能把汉献帝怎么样,后来曹丕我是偷偷的很多年后下手。司马氏篡魏,也没有明着来。朱温篡唐的时候,再不讲规矩。也是得到了朱温的授意的,据此分析应该和老朱脱不开关系,只是不做定论。

    后文再详细讲,这里不展开了。

    话说第二年,朱元璋消灭了张士诚割据势力,接着,命令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二十五万大军北伐。过了两个月,徐达的军队旗开得胜,占领了山东。

    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即位称皇帝,正式国号大明。

    关于这一段历史,后文详细介绍,这里先做一个铺垫。

第二十五章 摧枯拉朽平灭张士诚

    朱元璋一生中最大的敌手陈友谅完蛋了,一箭毙命死得明明白白,至于到底是谁杀的,这笔糊涂账算不算清楚也是以后的事情了。

    想必老朱是心情大好的,此刻的他心里想的已经不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可能也不是仅仅一个吴公能满足的了,或者更进一步在小明王手下当个吴王。

    自从建立南京应天府大本营开始就志在一匡天下、再造乾坤、统御寰宇的老朱,怎的会没有皇帝瘾,只是他徐徐图之没有过于着急罢了。早期的他听谋士的正确意见是他能逆袭的一大优点。

    虽然现在残元依然盘踞北方,但是已经不足为虑;倒是张士诚现在如芒刺在背不得不除了。

    张士诚慌吗?我们猜测他肯定是慌的。大周皇帝张士诚得知陈友谅死了已经是一个多月以后的事儿了,得知消息惊得头皮发麻,强作镇定。

    朱元璋已经迅速扩张实力把原来属于陈友谅的地盘接收治理,就像是两桶水倒进另外一个大桶子里,以最快的速度整顿融合。

    张士诚此刻就是想趁火打劫已经没有机会,虽然他占领的地方一直都是文明富贵之地,又是海运通商的繁华之地,但是纵观中外历史,以一域之地对抗更为庞大的盘的政权,如无天险雄关,高山峻岭阻隔,胜算不是很大。如若对方有心要消灭你的地盘,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再加上张士诚的地盘在哪里?今天江苏高邮、苏州一带为中心,那么朱元璋的中心在哪里?今天的江苏南京,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要知道历史上以少胜多终究是少数,中国历史上割据政权一般都命不长。例如南唐,钱越等。

    除了归降献土,似乎没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似乎历史上这些末代帝王们,也没有什么好结果。一般开国的雄主都不是什么圣人,真的靠纯“仁义”得天下真的除了是历史演义里,就是在说笑话了。

    兔死狐悲,张士诚慌得不行,又无计可施。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拉开了明统一战争消灭张氏大周政权的序幕。

    之前张士诚的弟弟兵败被朱元璋俘虏,张士诚在朱元璋、已经投降元朝的方国珍和元军三方夹击之下伪降元朝,攻打江南元朝地主武装,不久再度公开反元。这一次最大的牵制力量陈友谅的陈汉完了,下一个就是他了。

    复盘当年,为什么张士诚不和陈友谅联合一起先消灭掉朱元璋,而是坐以待毙呢?

    首先他不信朱元璋能赢。

    先前公元1363年,上文讲过,陈友谅和朱元璋在鄱阳湖上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激烈异常的生死大决战。当时实力强劲的陈友谅将巨舰联结布阵,在鄱阳湖上展开数十里。

    兵力上处于弱势的朱元璋利用陈友谅骄傲轻敌的心理,先断其退路,继而集中兵力,巧用火攻,全歼了陈友谅水军。创造了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前文聊过,张士诚手下的能忍罗贯中写过:东汉末年,奠定三国的是赤壁之战。在一千年后的元末,鄱阳湖上再次上演了一场决定鼎足形势的水战。同样的以少胜多,同样的使用火攻。然而结局却截然相反。

    其次,朱元璋在当上皇帝后曾回忆说“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

    原来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前就知道士诚偏于一隅,不会帮助陈友谅。而陈友谅性格骄躁,在鄱阳湖大战时朱元璋巧妙的利用了他的性格弱点,最终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陈友谅。这么一说在战争未开始,其实胜负已分。

    鄱阳湖之战陈友谅部损兵折将,陈友谅亦中箭身亡。虽然其部将张定边逃回武昌后,拥立陈友谅之子陈理为帝,大汉政权尚存,但已经是强弩之末,不足为惧了。鄱阳湖之战时,张士诚坐山观虎斗,实力虽然未减,但是一方面张士诚在建立“大周”后,志得意满,日渐奢侈,很少过问政务。

    上行下效,张士诚的部下一个个也沉迷于贪图享乐中。“大周”已经是日落西山了。此消彼长,自此朱元璋一支独大,鼎足之势再难实现。

    元末未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究其原因:

    其一,张士诚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三国时期,魏蜀吴有两方争斗,剩下的一方必然是帮助弱者,牵制强者,所以三国始终保持实力上的平衡,鼎足之势成也。而鄱阳湖之战,陈友谅生死存亡之际,鼠目寸光的张士诚却见死不救,这是元末未形成三国鼎立局面最主要的原因。

    其二陈友谅虽然兵强马壮,但文不过张必先,武不过张定边。张士诚更是任人唯亲,不值一提。朱元璋则猛将如云,谋臣似雨,猛将如云,人才济济。在“得人才者,得天下”的古代。朱元璋仅凭此项,其实已经先机在握。而陈友谅,张士诚,既没得“人和”,又不占“天时”,“地利”,岂有不败的道理。

    那么这里咱们复盘一下,看上文的这一波分析,有没有道理呢?

    最初时候,在盐场干活的盐丁们正嫌工作太苦太累,于是共同推举张士诚为首,攻下了泰州。

    高邮府的知府李齐招降了他们,但是他们不久又叛逃出去,杀掉了行省参政赵琏,同时攻取了兴化,在德胜湖今江苏兴化附近集结,有一万多人。

    元朝廷派人拿着“万户”的委任状去招降他们,张士诚嫌官太小,不接受。他用欺骗手段杀死了李齐,偷袭占据了高邮,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年号“天佑”。这一年是元顺帝至正十三年即公元1353年。

    元至正十四年九月即公元1354年九月,张士诚树大招风,大元朝的丞相脱脱率百万大军来攻,把高邮团团围住,当时的张士诚,叫天不灵,呼地不应,悔得肠子都青,连扇自己嘴巴怪自己招摇惹事。

    最惨的是,他想投降都不行,脱脱铁定了心攻下高邮后要尽屠当地兵民,以在江南树威示警。人算不如天算,脱脱遭朝中奸臣算计,元顺帝一纸诏书把他就地解职押往吐蕃,半路毒酒赐死。

    至于那“百万大军”,一时星散,群龙无首,张士诚乘机击溃了元军。这一次“天命”似乎倾斜在了张士诚这边。

    元至正十五年即公元1355年,淮东发生饥荒,张士诚便派其弟张士德从通州今南通,渡江进入常熟。

    元至正十六年二月公元1356年,张士诚攻陷平江今江苏苏州市,接着又攻陷湖州、松江及常州等路均属江苏。他把平江苏州改为隆平府,张士诚从高邮迁都到这里。

    就以承天寺为办公场所,盘腿坐在大殿中,在梁上射三箭作为标识。

    这一年,朱元璋也攻下集庆今江苏南京,派遣杨宪向张士诚传达友好的意思。

    在给张士诚的信中,朱元璋写道:“过去指的是东汉初年,隗嚣(yín)今甘肃天水称雄,现在足下也在姑苏今苏州称王,事势相等,我十分为足下高兴。与邻邦保持友好,各自安守辖境,这是古人崇尚的美德,我心里十分仰慕。希望今后我们能够互通信使,不要被谗言所迷惑,致使产生边界纠纷。”

    张士诚收到朱元璋的信,扣住杨宪,也不回信。后来竟然派遣水军进攻镇江,结果被徐达在龙潭击败。朱元璋随即派徐达和汤和攻常州。张士诚派兵来援救,大败,损失了姓张和姓汤的两员战将,这才写信求和,请求每年送给当时的宋军也就是朱元璋的部队,军粮食二十万石,黄金五百两,白金三百斤。

    朱元璋回信,限令他放回杨宪,每年只要送五十万石粮食就行了。张士诚又不搭理了。

    早先张士诚攻下平江今苏州,随即就派兵攻嘉兴今属浙江。结果当地驻军元朝的守将、苗族大帅杨完者多次打败张士诚的军队。于是他派张士德绕道攻破杭州。杨完者回兵救援,张士德又吃了败仗,逃了回来。次年,朱元璋派耿炳文攻取长兴今属浙江,徐达攻取常州,吴良等攻取江阴均属江苏,张士诚的军队西面、南面都被堵住,势力逐渐衰落。不久,徐达率兵攻下宜兴,然后进攻常熟。张士德迎战失败,被前锋赵德胜活捉。

    张士德,小名叫九六,善于打仗,有谋略,能得将士的喜欢,浙西地区都是他打下来的。张士德被捉住后,张士诚非常郁闷。朱元璋想留在张士德来招降张士诚。张士德派人偷偷地给张士诚送信,叫他投降元朝。

    于是张士诚就决定请求向元军投降。江浙行省右丞相达识帖睦迩将此事报告给朝廷,元朝廷封张士诚为太尉,他手下的文武官员都按级别封了官。张士德押送到金陵以后,拒绝进食,最后饿死。

    张士诚虽然不再称王,但是,仍然和以前一样拥有武装和土地。达识帖睦迩在杭州与杨完者有矛盾,私下里召来了张士诚的军队。张士诚派史文炳偷袭杀掉杨完者,占据了杭州。

    元顺帝派人向张士诚要粮,赐给他龙衣和御酒。张士诚从海上往大都送粮十一万石,每年都送这么多。这样,张士诚更加骄横,让他的部下歌功颂德,要求元朝廷封他为王,元朝廷没有答应。

    历史注定盛极而衰,诚不欺我也。

    元至正二十三年即公元1363年,九月,张士诚又自立为吴王,尊他的母亲曹氏为王太妃,按照王的身份地位设置属官,在城里另外建造了府第。

    他让弟弟张士信为浙江行省左丞相,把勾结他袭击杨完者的达识帖睦迩囚禁在嘉兴。元朝廷再来要粮食就不给了。

    他手下有个参军叫俞思齐,字中孚,泰州人,劝谏张士诚说:“过去我们是‘贼’的身份,当然可以不给大都送粮,现在是元朝的臣子,怎么可以不进贡粮食呢?”

    张士诚大怒,去推桌案,结果扑倒在地。俞思齐看劝不动他,就装病逃走了。

    那时,张士诚占据的地盘,南到绍兴,北超过徐州,到达济宁的金沟,西边占据汝宁府今河南汝南县、颍州今安徽阜阳、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泗州今江苏盱眙,东边直到大海,纵横两千余里,带甲的将士数十万。

    以弟弟张士信和女婿潘元绍为心腹,以左丞徐义、李伯升、吕珍为爪牙,以参军黄敬夫、蔡彦文、叶德新等人为智囊团,以元朝的学士陈基、右丞饶介掌管秘书工作。他还喜欢招揽宾客,所赠送的车马、居室、家具之类很多。那些侨居在杭州和当地贫穷无依靠的人都争着来投靠他。当了土皇帝以后的他倒是不吝啬,但是一个政权不是这样看着任性而能长治久安的。

    占据吴地今江苏南部地区。以后,这一带很多年都没有战事了,因此人口多,经济也很繁盛,张士诚就逐渐变得奢侈、骄纵起来,不想过问政务。

    他的弟弟张士信、女婿潘元绍更是贪婪敛财,金玉珍宝和古代的书法名画,都是堆满了屋子,天天唱歌跳舞使自己高兴。

    他手下的将帅们也拖拖拉拉不肯服从命令,每当有战斗,都在那儿装病,索要大量的田宅、封赏高官,然后才肯出兵打仗。刚到军中,就拉来大量的丫环、小妾、乐器,在前线吹拉弹唱,或者就招揽那些能说会道的游谈之士,赌博、踢球,都不把军务放在心上,到打了败仗、失去了地盘,张士诚也一概不去过问。过后不久,还是让他们领兵打仗。

    反复提过,朱元璋的地盘就在张士诚的旁边。

    张士诚多次派兵进攻常州、江阴、建德、长兴、诸全,都没有取胜,只好退回;而朱元璋派邵荣攻湖州,胡大海攻绍兴,常遇春攻杭州,也没能攻下。

    廖永安被张士诚俘虏,谢再兴叛变投降张士诚,正赶上朱元璋与陈友谅相持不下,也没有能力管张士诚的事。陈友谅也派人约张士诚夹攻朱元璋,但是张士诚想当个旁观者,表面上答应了陈友谅,最后还是没有行动。

    一直等到朱元璋攻下武昌,消灭了陈友谅,率领军队回到南京,就命令徐达等人谋划攻取淮东地区,先后打下泰州、通州今江苏南通,包围了高邮。

    张士诚派水军从长江逆流而上,救援高邮。朱元璋亲自率领军队击退了张士诚的水军。徐达等人于是拿下高邮,夺取淮安,淮北一带都落入朱元璋的吴军的手中。

    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九月,朱元璋以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二十万精兵,集中主力消灭张士诚。

    朱元璋多计,命二将不要先攻苏州,反而直击湖州,“使其疲于奔命,羽翼既疲,然后移兵姑苏,取之必矣。”有如此伟大战略家,不胜也难。二将依计,徐达等率诸将发龙江,别遣李文忠趋杭州,华云龙赴嘉兴,以牵制张士诚兵力。诸将苦战。

    在湖州周围,张士诚的东吴兵大败,大将吕珍及外号“五太子”的张士诚养子等骁勇大将皆兵败投降,其属下六万精兵皆降。湖州城中的张士诚“司空”李伯升本想自杀“殉国”,为左右抱持不死,不得已也投降。

    话说当时,其实早先。朱元璋派人送信招降他,信中写道“:古之豪杰,都以敬畏上天、顺从民意为贤能,以保全自身及家族为明智,汉代窦融、宋代钱俶就是如此。你应当三思,不要自取灭亡,为天下人耻笑。”

    朱元璋是想兵不血刃解决掉他。正所谓故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张士诚不予回信,屡次突围决战,都被打败。李伯升知道张士诚已很困乏,便派与自己交好的食客越过城墙,前去劝说张士诚:“当初你所依赖的湖州、嘉兴、杭州,现在都已失去了。你独守此城,恐怕事变将会在城中发生,到那时你虽想死,却不能死。还不如顺从天命,派使者去金陵,说你之所以归顺是为了挽救城中百姓,然后打开城门,幅巾待命,应当不会失去万户侯之职。况且你的地盘,就好像你在玩一种赌输赢的游戏,得人之物而又失去它,对你又有什么损害呢?”张士诚仰视良久之后说道“:我会考虑这件事的。”于是谢客,却仍不投降。以一城之地顽抗,臆测他不是不明白投降的好处,只是投降之后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没有一点点翻盘的可能,朱元璋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杀下去还可赌一线生机。

    至正二十七年即公元1367年,七月,张士诚见城中粮余渐尽,他又是厚道好人,干不出杀人为食的恶事,便率绰号“十条龙”的上万亲军冒险突围。

    出城后,望见城左朱元璋的西吴兵队阵严整,心虚不敢犯,便转至舟门,向常遇春营垒杀来。这下可是遇到了煞星,常遇春有勇有谋,百战良将,挥兵直前,与东吴兵激烈厮杀。

    同时,他又指挥善舞双刀的猛将王弼从另路绕出,夹击张士诚的东吴兵,把张士诚万余扈卫精兵皆挤逼于沙盆潭中,杀掉十分之三,溺死十分之七,张士诚本人马惊堕水,几乎被淹死。亲兵冒死把他救起,以肩舆扛上,复逃回城中。

    过了十来天,缓过劲来,张士诚咬咬牙,又亲自率兵从胥门突出。出于玩命心理,张士诚军勇锐不可当,打得正面拦击的常遇春部招架不住。如此天致良机,本来能突围,站在城头上的张士诚弟弟张士信不知是坏了哪根神经,大呼:“军士打累了,可以歇兵”,马上鸣金收兵。

    张士诚等人愣怔之余,常遇春复振,掉头进击,把东吴兵打得大败,“自是(张)士诚不敢复出”。

    形势危急如此,张士信这个倒霉蛋丝毫不知愁,总是没事人一样大城楼子上张盛宴,遍摆银椅,与亲信左右饮美酒,食佳肴。风度是大将的,计策是无脑的。

    仆从向他进献一个大水蜜桃,张士信欣赏久之,刚张嘴要吃,忽然城下发巨炮,恰恰打中张士信,这位爷脑袋被击烂,与桃汁一起四溅飞迸。

    兵败弟死,张士诚仍旧很顽强,指挥城中兵民抵抗,杀伤不少朱元璋的西吴兵马。

    九月间,徐达展开总攻,百道攻城,东吴军终于不支,城陷。

    张士诚在府邸中闻城溃,对其妻刘氏说:“我兵败且死,你怎么办?”

    刘氏良德妇人,冷静答道:“君勿忧,妾必不负君。”

    言毕,她怀抱两个幼子,在齐云楼下积柴薪,与张士诚诸妾登楼,自缢前令人纵火焚楼。

    时值日暮。大英雄张士诚真是日暮途穷,独自呆坐室中良久,望着齐云楼的大火若有所思。然后,他投带上梁,上吊自杀。张士诚旧将赵世雄忙上前解救下来,号哭劝道:“九四英雄,还怕不保一命吗!”

    徐达多次派张士诚的旧将李伯升、潘元绍等劝降,张士诚闭目不答,便请张士诚上船,由水路送往应天府。

    其间,张士诚一直坚卧舟中绝食。被押送应天府后当夜,趁人不备,张士诚上吊自杀,终年四十七岁。有另一种说法是惹怒了朱元璋被乱棍打死的。

    昔日拥强兵占胜利时,张士诚内怀懦弱,坐失良机;当其被俘为虏时,辞无挠屈,绝粒自经,也不失为一大丈夫。

    张士诚死了,他的时代终结了,前文说过他施政如何。现在聊一下他民心几何。

    张士诚派军队与当地农民一起,开垦隆平府城外的南园和北园两片荒地,全部种植粮食作物,并减免当地农民一年的赋税;大周政权取消了农民拖欠元政府的所有赋税,并把当年四成赋税返还给农民,把地主和富户的粮食衣物赐给贫民和老年人;在郡和县两级行政区分别设立劝农使和劝农慰,带领当地百姓兴修水利,发展农桑;在隆平府,张士诚命人把承天寺的铜佛融化,铸造“天佑通宝”,取代元顺帝发行的至正钞在江浙地区流通,有效地稳定了江浙地区的物价和市场。

    关于元朝末年滥发货币,盘剥百姓供上层享乐的实际情况,在写明朝开国的时候单开一章,详细讲述。

    张士诚的一系列鼓励农桑的措施使江浙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各地流民纷纷返乡,重建家园。

    吴语“讲张”一词,始于明初:朱元璋消灭张士诚建立了大明王朝后,苏州百姓仍思念并谈论着张士诚的恩泽。

    明代太仓人陆容的《菽园杂记》记载:“高皇即朱元璋,尝微行至三山街,见老妪门有坐榻,假坐移时,问妪为何许人?妪以苏人对。又问:‘张士诚在苏何如?’妪云:‘大明皇帝起手时,张王自知非真命天子,全城归附。苏人不受兵戈之苦,至今感德。’”

    因此历史上对于他的评价功过是非,有褒有贬。

    《明史》:士诚为人,外迟重寡言,似有器量,而实无远图。

    俞国鉴:十庙钟山黯夕阳,一龛犹自祀张王。

    杨维祯:兵不嗜杀,一也;闻善言则拜,二也;俭于自奉,三也;厚给利禄而奸贪必诛,四也。

    葛军力:张士诚见利忘义、朝秦暮楚。

    总体评价应该是这样的。

    他领导的起义军纵横江浙一带,建立了革命政权,控制了中国东南最富庶的地区,切断了元朝漕粮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从经济上沉重的打击了元朝统治者。

    毫无疑问,早期的张士诚是对元作战的盖世功臣。当第一阶段反元大起义进入低潮的时候。百万元军已经打破了红巾军长江防线恢复了南北元军的联系。作为非红军系统的张军的顽强抵抗导致脱脱率领的百万元军主力崩溃。从此开始了各路反元义军的第二次高潮。施耐庵、罗贯中都曾效力张士诚。红巾军起义同时又有张士诚,他所领导的反元斗争,牵制了元朝的军力,壮大了红巾军的声势。

    但是他后期纵容手下兵将,贪腐成风,无所作为,任人唯亲。其实在当时的帝王来说,来说并不是特别什么大毛病控制度,也失为麻痹将官控制兵权的一种方法,如宋朝建立禁军。但是时间久了不行,士兵没有战斗力,兵不知将,将不识兵。

    但是在开国奋斗的这一特殊时期,这样搞下去有再强大的士兵,再多的民心,没有了进取的锐气,败亡,岂不是时间问题而已。

    兹选录俞国鉴《谒张王庙》一首于下:

    十庙钟山黯夕阳,一龛犹自祀张王,吴中花草怜焦土,海上风云忆故乡;霸略已销黄蔡叶,盐徒曾起白驹场,行人掬取春泉奠,疑带当年御酒香。

    张士诚死后葬于金陵,但民间传说谓有吴民寻得张王骨归葬于苏州。民国十八年即公元1929年,韩国钧委托苏州王鸿翱寻找王墓,后竟在苏州斜塘不远处金鸡湖畔寻得。墓广20亩,无碑碣,其右有祀城隍神,当地人云,神即张王九四。韩国钧为立“张吴王墓”碣,并嘱费树蔚君撰《张吴王墓碑》碑文,刻石立于墓前。

    《吴王张士诚载纪》附录中收录历代诗人题咏百余首,足见民间对张士诚的怀念。

    张士诚墓位于斜塘镇盛墩村,1960年被列为吴县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因行政区划调整,改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面积三亩有余,墓冢封土高出农田1米。墓前原有民国时期吴中保墓会所立张吴王墓碑,墓西原有张王庙,现均已不存。

    遗留下来了挂天灯的习俗,说的是当年张士诚从常州败退,沿途百姓怕“子弟兵”迷路,便在路边树立起一根根木棒,挂上灯笼,形似现在的路灯,取名“天灯”。后来。“挂天灯”作为一种节庆习俗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叶,可见影响之久远。

    叹也罢了,笑也罢了。一个人一生无论如何丰功伟绩,都化作一捧黄土。一生只换一声好,或许是对的。被后人记得是幸福的。

    朱元璋的明孝陵静静的坐落在哪里,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墓也静静的窝在这里。除了朱家人享了276年的大一统国祚,朱元璋本人和成陈友谅、张士诚又有区别?

    不过是任由后人评说而已,元末真的让其他二人得了天下,就一定比明朝更好吗?未可知。

    历史是一个圈,逃不出的轮回。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东方不败》黄沾

    至正二十七年即公元1367年,朱元璋令十三岁的朱标赴临濠祭拜祖墓,希望藉机训练他将来为人君的本领,临行前,朱元璋教导说:“古代像商高宗、周成王,都知道小民的疾苦,所以在位勤俭,成为守成的好君主。你生长富贵,习于安乐。外出,沿途浏览,可以知道鞍马勤劳,要好好观察百姓的生业以知衣食艰难,体察民情的好恶以知风俗美恶。到老家后,要认真访求父老,以知我创业的不易。”

第二十六章 诸王覆灭大明前夜 上

    陈友谅死了,张士诚也死了。小明王是怎么想的,不得而知。形势和当年曹操携大胜还朝,汉献帝是怎么想的应该差不多吧。

    过往的正史无法告诉我们朱元璋到底是撺唐的朱温般性格急不可耐,还是曹家二代曹丕一样到火候到了摘果子。

    出警入跸,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假节越,加九锡。上尊号,车马服饰,同皇帝例……等等繁文缛节都不必有了。因为小明王坐船的时候莫名其妙就死了。

    小明王,韩林儿。反元复宋的最后一个象征就这么没了。历史上并没有记载他有子嗣。

    臆想起来:朱元璋是不会想当周公的,正好死了岂不美哉?

    韩林儿称帝共十二年。《明史·列传第十》也没有记载他有儿子。

    即使是有儿子朱元璋已经不需要另在一个幌子来稳定人心了。

    至今还是搞不明白,朱元璋部将廖永忠把小明王溺死于瓜洲,今江苏扬州南江中。这个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朱元璋示意他这么做?还是他自己搞出来的,揣测圣意想邀功。

    皆俱往矣,且不论小明王有没有儿子兄弟,朱元璋如今声望正隆,不是谁可以动摇他的地位的,这一切都无所谓了。

    此后朱元璋正式即位吴王,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立朱标为世子,已固国本。

    大明开国后的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马上立为皇太子。

    书归正轨,何处割据一方气候不大的反王们,如丧考妣惶惶不可终日。

    张士诚覆灭之后,留给割据浙江沿海的方国珍政权的时间也不多了。

    先来说一说方国珍这个人,和他的造反历程。

    方国珍,生于1319年―1374年5月8日卒,又名方谷珍,台州黄岩今浙江路桥人,元末明初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

    生得身长面黑,力勒奔马,以佃农和贩私盐为生计,也是个苦命人。

    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蔡乱头反元,冤家告方国珍与蔡勾通,官府追捕,国珍杀冤家,与兄国璋、弟国瑛、国珉逃入海中,聚众数千人,劫夺海运漕粮。

    元廷命江浙行省发兵征讨,方国珍俘行省参政朵儿只班,请降,不久复反,又俘行省左丞孛罗帖木儿,后受元招降。

    至正十二年即1352年三月复反,于黄岩澄江杀浙东道都元帅泰不华。次年,使人至京师贿赂权贵,元授以徽州路治中,仍横行海上。

    至正十六年即公元1356年,元授以海道漕运万户。次年,升江浙行省参政,奉命讨伐张士诚,七战七捷,败张军于昆山,张士诚遂降元,此处和之前介绍张士诚的经历对上了。

    方国珍据浙东庆元今浙江宁波、温、台等地。

    至正十八年即公元1358年年底,朱元璋克婺州今浙江金华,遣使招降方国珍,授福建行省平章。

    但方国珍又接受元朝江浙行省平章封职,于至正二十年至二十三年,每年派海船运送张士诚所献粮食到大都。这里不能说这种行为是蛇鼠两端,毕竟乱世求存,正面杠就会死得很快。不失为是一种智慧。

    其后,仍一面讨好朱元璋,一面接受元朝加封官职,官至江浙行省左丞相,封衢国公。

    二十七年即公元1367年,为抵抗朱元璋,北通元将扩廓帖木儿,南交福建陈友定。

    九月,朱元璋遣朱亮祖、汤和、廖永忠等出兵,十一月被迫归顺。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领广西行省左丞,留居京师今南京。余部收编充船户,隶各卫为军。

    洪武七年即1374年,病死。死后葬于南京城东20里玉山之源。

    曾经过招元璋,有来有回一代豪杰的他,为何在历史上的名气不如张士诚和陈友谅?下文试着分析。

    朱元璋攻取婺州后,方国珍派主簿蔡元刚出使庆元。

    方国珍与其下属商量道:“江左号令严明,恐怕不能与他对抗。况且与我为敌的,西有吴,南有闽。不如暂且表示顺从,借此作为声援以观其变。”

    下属觉得他说的在理。于是,方国珍派使者给朱元璋送信,并奉献黄金五十斤,白金五十斤,有花纹的丝织品一百匹。

    朱元璋又派镇抚孙养浩回访他。方国珍请求进献温、台、庆元三郡,并派次子方关作为人质。朱元璋没接受人质,而且给予厚赐,将他送回;又派博士夏煜前去,拜方国珍为福建省平章事,其弟方国瑛为参知政事,方国珉为枢密分院佥事。

    方国珍名义上奉献三郡,实则心存二心,待夏煜到后,他诈称有病,自言年老不能称职,只接受平章印章及诰命。

    朱元璋觉察到这种情况,便写信告诫方国珍说:“我开始认为你是识时务的豪杰,这才命你专制一方。你却居心叵测,想探听我的虚实便派你儿子来,想推却所封官爵则自称年老有病。历来聪明者可转败为功,贤能者可因祸得福,你好好想想吧。”

    当时方国珍年年修造海船,为元朝漕运张士诚的十多万石粟到京城,元朝因此多次提升方国珍,直到命他为江浙行省左丞相衢国公,分管庆元,方国珍也受之如故;而对朱元璋却以甜言蜜语加以谢绝,表示绝无依附之意,收到朱元璋的信,竟然不打开看。

    朱元璋又写信劝说道:“福基于至诚之心,祸生于反复无常,隗嚣、公孙述两人就可作为前车之鉴。大军一出,就不再是用空话可以解救的了。”方国珍技穷了,又装出一副惊慌害怕的样子来谢罪,并进献一匹鞍上饰有黄金宝物的马,朱元璋又没有接受。

    不久,苗将蒋英等反叛,杀死胡大海,带着胡大海的首级投奔方国珍,方国珍拒不接纳,蒋英等便从台州逃往福建,驻守台州的方国璋率军中途拦截,方国璋兵败被杀,朱元璋派使者前去悼祭。

    一年后,温州人周宗道以平阳来降,方国珍的堂侄方明善当时驻守温州,便派兵争夺平阳,参军胡深将其击败,然后攻下瑞安,进兵温州。

    方国珍这时害怕了,请求每年供给朱军白金三万两,待攻下杭州时,马上纳土前来归附,朱元璋这才下诏令胡深班师返回。

    期望纵横捭阖,终究棋差一着。

    吴元年即1367年,朱元璋攻克杭州后,方国珍据境自如,派间谍借向朱元璋进献之名,侦察对方力量,又屡次通好于扩廓帖木儿及陈友谅,企图互为掎角。

    朱元璋获悉之后大怒,派人送去书信,历数他的十二条罪状,又索取军粮二十万石。

    方国珍为此召集部属商议,郎中张本仁、左丞刘庸等都认为不能顺从。唯有一个名叫丘楠的独自争辩道“:你们所言都不是方公之福啊。只有明智可以解决事情,只有讲信用可以守住疆土,只有有理有利才可以用兵。公经营浙东十多年了,可总是迁延不决,犹豫再四,计不早定,这不可以说是明智。既然答应朱元璋投降,却又违背他,这不可以说是有信用。朱元璋派军征战,有他的理由,因为我们确实有负于他,这不可以说是有理。你扶服请命,幸运的话他还会将你看作是钱俶啊。”

    方国珍不听劝告,只是日夜运送珍宝,修造船只,为避走海上做准备。

    因时局所迫乞降善终,是能屈能伸?还是苟且偷安?

    朱元璋吴元年即1367年九月,朱元璋已攻克平江,命参政朱亮祖进攻台州,方国瑛迎战,战败逃走。

    朱亮祖又攻克温州。征南将军汤和率大军长驱直入抵达庆元,方国珍率部逃亡入海,又被追兵在盘屿打败,其部将相继投降。

    汤和多次派人向方国珍说明顺从与抗拒的不同后果,方国珍这才派儿子奉表乞降,说道:“臣听说天无所不盖,地无所不载,王者体天法地,对人无所不容。臣长期以来蒙受主上的宽待之恩,不敢做出自绝于天地的事,因此一陈愚衷。臣本是庸才一个,遇上这多事之秋,起兵于海岛,没有父兄之力相助,又没有帝制自为的野心。当主上率军浩浩荡荡到达婺州时,愚臣马上派儿子前去侍奉,就已经知道主上会有今天,我将如依日月之余光,望雨露之余润。而主上推诚布公,派我驻守乡郡,就像以前吴越一样。臣遵奉条约,不敢妄生枝节。只因堂侄性情暴躁,偷偷挑起衅端,烦劳问罪之师,我心里战战兢兢,因此派守军出迎。然而最后还是飘浮入海,为什么呢。孝子对于父亲的责罚,如果是轻微的杖责便接受,如果是重杖的话便会逃避,臣的事情就与这种情况相类似。我想马上自缚去朝廷请罪,又惟恐遭斧钺之诛,假使天下后世不知道臣得罪你有多深,将会说主上之心不能容臣,这岂不会连累天地之大德吗?”

    根据推测以上这些话大概都是出自方国珍的部下詹鼎之口。

    朱元璋看后,觉得方国珍可怜,便赐信说:“你违背我的告诫,不马上收手归命,反而流入海上,负恩实在太多。今天你已走投无路,又情词恳切,我理当以你此诚为诚,不以前过为过,你不要自起疑心。”

    于是催促方国珍入朝拜见,当面责备他说:“你来得不是太晚了吗?”方国珍顿首拜谢,授为广西行省左丞,只享食禄而不上任,等于就是软禁控制起来了,让他养老等死而已。

    洪武七年即1374年5月8日,方国珍去世,葬于南京城东20里玉山之源。

    朱元璋亲自设祭,并命翰林学士宋濂为《神道碑铭》为祭。

    朱元璋在方国珍死后对于他的评价很直白:方国珍鱼盐负贩,呰窳偷生,观望从违,志怀首鼠。吾始以汝豪杰识时务,故命汝专制一方。汝顾中怀叵测,欲觇我虚实则遣侍子,欲却我官爵则称老病。

    《明史》:长身黑面,体白如瓠,力逐奔马。国珍首乱,反覆无信,然竟获良死。

    《黄岩县志》:时元纲已坠,方氏首逞臂力,然能保全三郡,归命真人,桑梓不罹血刃,则其勋庸讵可泯乎。

    总而言之评价不高,可能是控制的地方不是当时重要的经济区,又反复无常,最终是降了,还想让儿子永守故土。总而言之在朱元璋眼里就是笑话,绝对的权威面前安排得你明明白白。

    最后能善终,儿子在新朝大明当官儿。对比陈友谅和张士诚也不失为另一种福气吧?

    关于他的民间轶事,两则。其一,借木结亲。志载,方国珍“一日侵晨,诣南塘戴氏借大桅木造舡,将入海货鱼盐。戴世官,屋有厅事,时主人尚卧未起,梦厅事廊柱有黑龙蟠绕,屋为震撼,惊寤视之,乃国珍,遂以女妻其子。”

    其二感服妓女,方国珍占据庆元、温、台三郡,张士诚在姑苏,遣能诗妓女十余辈来台州探听虚实,方国珍将妓女送至南塘戴家,让其与范秋蟾唱和。当妓女回去时,秋蟾制新词十章配上管弦乐,以送行,妓感服,把张士诚一方的情事告诉了方国珍。

第二十七章 诸王覆灭大明前夜 中

    除了福建沿海割据一丢丢地方被打得受不了因而投降的方国珍,还有那些倒霉蛋被朱元璋雷霆击杀收拾掉了呢?

    咱们继续盘点。

    应该记得前文讲陈友谅造反杀了他的老板徐寿辉,覆灭天完政权的时候,有一个人不服,这个人在云南,随后马上就封闭了进川的关隘夔门关,并派部将莫仁寿带兵据守,割据自立,后来在至正二十二年即1360年三月三日受刘枕等人拥立称帝,以恢复汉族王朝的统治,建元大统,国号大夏,这里的大夏是夏商周的那个夏的意思,西夏是党项人建立的;东夏是女真族原来的金国将领蒲鲜万奴在金被成吉思汗灭国后,建立的只存在了十九年几起几落雄据辽东的一个短暂王朝。

    明太祖朱元璋北伐成功后,也就是徐达大将军已经拿下了大都,这里没有按时间叙事的顺序。诸位看官老爷,要留意一下这个细节,大明朝已经是蒸蒸日上的前夜了,明夏政权想投降已经晚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明玉珍的明夏,建都重庆。立国之初就立徐寿辉庙于重庆城南,四时致祭,并追尊他为应天启运献武皇帝,庙号世宗。

    明玉珍因早年与元将哈麻秃战湖中,右眼被流矢射中,伤愈后右眼失明,因此又被称为“明眼子”。

    他建立的这个大夏国的疆域就比方国珍大多了,基本上平定了川蜀。疆域最盛时,东至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西至云南中庆今云南省昆明市,南至播州今贵州省遵义市,北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明升降朱元璋时,明王朝所得的大夏的地方政区,据文献记载尚有“总制府七,元帅府八,宣慰司、宣抚司二十五,州三十七,县六十七。”

    立国后立妻子彭氏为皇后,子明升为太子,仿照周朝的制度,设六卿,以拥立首功刘桢为宗伯,大封百官。以弥勒教为国教。

    这个弥勒教咱们前文说过,就是白莲教的前身,提一句白莲教在乾隆晚年的时闹得很凶,天理教是白莲教衍生出来的一支。有一次天理教差点端掉了紫禁城,是当时还是身为乾隆第十五子的和硕嘉亲王永琰,即后来的嘉庆皇帝,只会得当才化险为夷。后来一路镇压白莲教起义有功也是乾隆传位给他让他当皇帝的原因之一。

    永琰有一个五哥,大名鼎鼎。就是琼瑶的五阿哥永琪,他没当成皇帝,是幸还是不幸呢?永琪历史上确有其人,历史评价非常之高,乾隆很喜欢他,可惜25岁就英年早逝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皇位归于他也不是不可能。正因如此,所以琼瑶奶奶才赋予他一生的浪漫传奇吧。

    天理教在周星驰著名电影《苏乞儿》里面用喜剧的方式还原了一段。真实的历史比电影里更劲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查证一下。

    接着讲明玉珍封的这个这个宗伯是个什么官?这里的宗伯指的是周朝的官名,比较生僻,这里解释一下。

    就是辅助天子管理宗室礼仪之事,掌管对天地祖先的祭祀,并掌管宗庙和宗族内部各种礼仪的官员。西周时称为大宗,分析一波,要知道管理祭祀可不是小事,等于是掌管了神权。

    远古时代的大祭司,大巫师,如埃及的法老,中亚的哈里发、西域的活佛等,都是宗教的领袖权利极大。

    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也就是说,管理祭祀和宗法的官员权利很大,这里因为明玉珍建立的这个夏存在的时间不长,史料损失严重,笔者未曾搞清楚这个官到底是本意还是借用了这个名头。所以理解为很大很大的官,相当于当朝一品,丞相之类的官员首领就行了。

    从这个复古的官名就知道,这个政权长不了,历史上复古第一人是王莽,结果如何众所周知。还有猛人洪秀全让咸丰开始就天天不太平的太平天国虽然差点让大清完了,有一说一太平天国虽然反帝反封建,但是做的事儿太烂,杀的人太多,得罪的阶层太大,且不评说其功过。就说它的官制制也是属于花里胡哨,且不说后期封王过滥,什么周三王五都封王。其官阶不分明,就很混乱。

    按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名天京后的官制,也是效仿的《周礼》,规定王、侯是爵位,丞相以下是官。王虽然是最高军阶,但军师始终存在,互相掣肘,因为“朝纲之首领”,是由王担任,地位却在王之上。

    打起仗来,王听军师的,还是军师受王节制,这个搞不清楚,后期怎么打得赢?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周制,到底为什么一直被后世的人拿来复古一下增加自己的合法性呢?

    很重要的一点它是儒家经典,但是它最开始是由周朝的周公旦所著。周公旦也叫姬旦,所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说的就是他。但是我们要知道的一点就是儒家文化发展到了战国后期的儒家思想已经融合道、法、阴阳等家的思想,与春秋时代也就是孔夫子孟夫子那个成天呼吁礼崩乐坏要恢复礼制的年代,早就不是一回事了。

    如此推断下来到了汉朝中间的王莽搞的复古和明初的这个明玉珍搞出来的,还有洪秀全捣鼓出来的会是一回事吗?

    总而言之利用的儒家学说在古代的巨大影响力,搞这个所谓的“复古”无非是想在理法上找到根据。后世的袁世凯公认他这辈子做的最臭的决定就是复辟帝制,搞的也是周礼这一套。

    话说朱元璋的明朝大军打到城下的时候,明玉珍已经死了有年头了,他在至正二十六年二月六日即1366年3月17日就病故了,享年才36岁。现在是他儿子明升当皇帝。

    史载:至正二十六年二月六日,明玉珍病故,在位五年,享年三十六岁。遗嘱臣下固守渝川地区,勿进取中原。谥号钦文昭武皇帝,庙号太祖。同年九月,葬于重庆江北区宝盖山陵。子明升继位,年仅十岁,母彭氏同听政,改元开熙。

    明洪武二年即1369年,朱元璋就遣使劝降,明升不从。洪武四年即公元1371年春,朱元璋遣汤和、廖永忠、傅友德等领兵征大夏国,夏军败溃。

    同年六月,明兵抵重庆,明升出降,夏亡。次年明朝户部统计,重庆和四川民户总共八万四千余户,其中二万三千余户被大夏官员占为庄户。

    明夏就这么完蛋了,二代而亡,没有在历史的汪洋中留下过多的浪花。

    后世名人大咖的评价。

    方孝孺:夏主方有意于据蜀,各郡臣民遭青巾之虐指的是李喜喜领导的青巾军,百无一二,夏主幸致躬行俭约,兴文教,辟异端,薄税敛,一方咸赖小康焉。历年虽不永,民至今感叹焉,不能文词间尽其贤也。

    张廷玉:明玉珍素无远略,然性节俭,颇好学,折节下士。既即位,设国子监,教公卿子弟,设提举司教授,建社稷宗庙,求雅乐,开进士科,定赋税,以十分取一。蜀人悉便安之。皆刘桢为之谋也。

    张廷玉:国珍首乱,反覆无信,然竟获良死,玉珍乘势,割据一隅,僭号二世,皆不可谓非幸也。

    《明太祖实录》:为人颇尚节俭,好文学,蜀人经李喜喜残暴之后,赖以粗安。

    傅维鳞:风情慷慨,仁心义质,宏图雅节,有足称焉。获据险远,屏绝昏虐,减赋礼贤,文教彬郁,负川锦以为固,控全蜀而称制,要亦偏安之令规,霸者之高烈矣。

    总体来说评价多为正面客观的,那么投降以后的这位元末明初明夏政权末代皇帝明升的命运如何呢?

    起初被朱元璋降封为归义侯。此后洪武五年即1372年,明升全家被明太祖流放至高丽,被权知高丽国事李成桂封为华蜀君,享受“忠勋世禄”,定居开城兴国寺。

    明升投降明朝后,有一次和红巾军另一起义军首领陈友谅的儿子陈理经常会面发牢骚。这二人虽都还是十几岁的孩子,但朱元璋怕他们受人蛊惑,日后危及大明政权,就派太监将他们远远地送到高丽国安置。这什么弄走,这就是原因。

    史书说:大夏国亡第二年,明太祖明升以及其母彭皇后等二十七人遣送到高丽,并宣“不做官,不做民”。

    明升家族一行来到高丽后,高丽恭愍王把延安、白川两县作为贡物,供奉给明升一家,并将位于松都今朝鲜开城北部梨井里的兴国寺提供给他们作为邸宅,配以奴婢。

    明升在高丽定居后,与郡夫人坡平尹氏高丽总郎尹熙王之女结婚,生有四男:大儿子资宪大夫资宪公明义;二儿子总郎公嘉靖大夫明见;三儿子副使公嘉靖大夫明俊;四儿子侍郎公通训大夫明信。

    明升的母亲彭氏去世后,安葬在松都万寿山的肃陵,并建有祠宇。

    总体来说也还算可以,可以与陈友谅的儿子陈理一家子一起在当时虽然苦寒冷的朝鲜快乐生活了。还有诸多奉养,宗族延续。至少没有诛杀三族九族的,比起后来动不动就上万人的诛杀,这真的是福分了。

    后文详细讲为什么朱元璋对朝鲜情有独钟,赐名朝鲜又是如何,大明最忠实的小弟朝鲜李朝的由来。

    想必大家对明这个姓很诧异,也很陌生。肯定和明教明朝的明没有什么关系,下面笔者收集了一些资料,各位读者大佬自行分辨。

    明姓的望族居住在吴兴、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一带。姓氏源流出自谯明氏、姬姓、北魏时的鲜卑族。历史中出现过许多明姓名人,如唐朝时期大臣明崇俨、元末义军领袖明玉珍、清代数学家明安图等等。

    明姓源出有:源流一源于谯明氏,出自燧人氏的部下明由,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上古燧人氏为部落首领的时候,他的部下有一个叫明由的大臣,是谯明氏的后裔,因为具有才能而很受燧人氏的看重,后来成为“四佐”之一。

    在明由的后代子孙中,有以祖上的名字作为姓氏者,后省文简称为明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源流二,出自春秋时期秦国丞相百里奚之子百里视,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秦国丞相百里奚的儿子名叫百里视,字孟明,为秦国将军。百里视骁勇善战,取得过很多场战争的胜利,特别是击败过当时最强大的晋国军队,为秦国后来在西部称霸奠定了基础。

    百里视逝世后,其后代子孙就用他的名字“孟明”作为姓氏,称孟明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明氏、孟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拓拔部斗眷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鲜卑族部落有一斗眷氏部落。在北魏太和十四年即公元490年,北魏王朝的铁碗太后冯太后逝世后,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开始亲政。他巩固了冯太后留下的改革成果,并将政体改革推向了高潮,迁都和汉化改革就是他坚持执行的主体政策。

    在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时,鲜卑斗眷氏族改为汉姓明氏。

    源流四、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期周公旦之子姬明保,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姬明保,为西周初期重宰周公旦之子,为著名的西周宗室。在文物鼎器《令彝》上一百八十七个铭文中记载:周成王姬诵亲政时期(公元前1098~前1081年),姬明保在父亲周公旦去世后,袭承周公之职,职掌“三事四方”,即管理都城王畿以内三大政事及四方诸侯的所有政务。

    在周公姬明保的庶支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明保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明氏、保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成周明氏今天河南洛阳。

    源流五,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吏明府,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明府,全称为明府君,就是对地方县一级最高行政长官太守的尊称。唐朝以后,多用“明府”称县令。

    在明府的后裔子孙、门人衙役中,有以其官职尊称为姓氏者,称明氏。

    源流六,源于官位,出自南北朝时期南朝官吏明堂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明堂令,是南朝时期太常寺中设置的官位,主要职掌礼爵、宗庙、社稷的祭祀,下属有明堂丞,职位相当于后世隋、唐朝时期的太常寺郊社署令,在南朝宋、齐、梁、陈中,皆设有该官职。

    在明堂令、明堂丞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明氏。

    源流七,源于官位,出自隋朝时期官吏明法掾,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明法掾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其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明氏。

    源流八,源于官位,出自金国时期官吏明纬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明纬郎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位姓氏者,汉化称明氏。

    源流九,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源流十,源于回部、回族,是汉化改姓为氏。回族中的明氏,早期见于明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奉旨调征,攻平缅甸后,驻守云南的都指挥明恭。现云南腾冲有其后裔,并已历二十余世。至南明桂王永历帝朱由榔转战各地退入云南后,随护的回族军士中也有一部分明氏,后便留居在了保山、腾冲一带。到了清同治年间即公元1862~1874年,回民族为表示“抗清复明”的反抗精神,遂以“明”为姓氏。回族中由此而产生的明氏家族,主要活动于回民反抗清朝统治最激烈的云南、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在宁夏固原县河川乡,还有以明氏回族居多而产生的地名“明川”。

    明氏回族主要分布在今云南、陕西、甘肃、宁夏等地。

    源流十一,源于满族,是汉化改姓为氏。

    源流十二,源于明朝,出自明朝灭亡后的汉族反满情节,属于以历史事件改姓为氏。大明王朝灭亡之后,有许多明朝遗老旧臣、门阀豪绅、文人子女,皆以故朝之称为姓氏,称明氏。但在清初满清政府的残酷控制和镇压下,许多姓氏家族皆将“明”字拆开,再加上一些偏旁部首以混淆视听,因此在清朝初期大量出现了一些奇特的姓氏,计有旪氏、旲氏、旯氏、旷氏、旻氏、旺氏、旼氏、昂氏、昃氏、升氏、昊氏、昌氏、易氏、昙氏、昚氏、昦氏、昪氏、昮氏、昰氏、昶氏、昺氏、晁氏、晋氏、晸氏、暜氏、朗氏、月氏、朋氏、服氏、朙氏、望氏、朝氏、朞氏、朠氏、朤氏、昬氏、暹氏、暭氏等等,不一而足,均带有“日”、“月”的标志。而且,这些姓氏在后裔子女中或齿序交替使用、或排辈交替使用,合起来都是“明”字,为此,被满清政府识破而杀头灭族的人多不可数。

    到了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武昌起义后全国爆发的辛亥革命运动中,以及在民国初期,许多这样的“偏姓家族”大多均改回为原姓氏,但也有少数人统其为明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明氏姓源繁复,不可一论。

    也就是说,无论远古近代明姓如何演化,找到那个源头就知道自己来自哪里。各位看官老爷,你的姓是出自哪里呢?

第二十八章 诸王覆灭大明前夜 下

    时间来到即公元至正二十七年即公元1367年,这一年正月,朱元璋始称吴元年。

    元关中诸将推李思齐为盟主,共拒扩廓帖木儿。后文会写到元末的蒙古诸王,为什么元的统治土崩瓦解。

    张士诚东吴之亡、方国珍降朱元璋、宋濂撰北伐檄文、朱元璋灭陈友定。

    一年之后便是大明开国洪武元年。朱元璋平定云南的方国珍后,马上发兵讨伐盘福建八郡的踞陈友定。

    看名字很多对这段历史不了解的朋友会迷糊,陈友谅和陈友定是什么关系?最初笔者也有这样的困惑,老规矩先来解读人物的简介。

    陈友定,大元朝天历二年公元1329生,他出生的这一年发生了许多大事,其中这年正月,和世在朔漠诸王的劝进下,在和林北即帝位,是为元明宗。

    同年8月25日,和世自大都出迎的图帖睦尔会于王忽察都今河北省张北。数日后明宗暴崩王忽察都。燕铁木儿带帝玺偕图帖睦尔急回大都,复文宗帝位。陈友定出生的这一年也是皇帝轮流换,政治极不稳定。

    接下来会开章节解读大元朝武功旷古烁今为什么98年就结束了在中原的统治,曾经那个辉煌的帝国到底怎么了。这里简单介绍一下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背景。

    陈友定于公元1368年卒,这一年是大明开国,是为洪武元年。

    其又名有定,字永卿,号国安,清流县明溪市今福建明溪县人。史称元末忠臣,与元人柏帖木儿、迭里弥实并称“闽三忠”。为人沉勇,胆略过人。

    元朝至正年间,流寇四起,陈友定应诏加入元朝,因平贼有功,逐渐成为元朝将领,占据福建八个郡。

    朱元璋崛起后,陈友定多次与朱元璋交战,曾杀掉朱元璋部将胡深,而后被朱元璋击败。陈友定服药自杀未遂,被朱元璋生擒,后被处死。

    根据《元史》、《中国通史》、《明史·陈友定传》的记载陈友定的发家史蛮有意思。

    首先说陈友定是一名农家子弟,和朱元璋、陈友谅一样出身很底。发迹于行伍,目不识丁。后来占据福建八郡之后,多次招揽文学知名人士,如闽县郑定、庐州王翰之辈,留在幕下。

    陈友定粗涉文史书籍,学习写作五字小诗,诗中却都富有意境和道理。但陈友定独揽威权,专行赏罚,部属中凡有违令者全都要按例被杀或被贬。如果作为一个帝业有成的君主这不是什么大错,只能说他乾坤独断,刚愎自用。放在今天的各个稳定的大公司里,只要主要的领导方针没有错,也不是大过失。安稳年岁当一个地方长官也不是什么致命的过错。错就错在他生在乱世,乱世用重典,法度不堪用,也不是什么大的过失。但是没有一个团结的领导班子,下面的人不同心协力做事,放在任何时候都不稳定,更何况是乱世创业?

    漳州守将罗良为此不平,写信指责道:“郡县是国家的土地,官吏是君主的臣仆,而郡县仓廪则是朝廷的外地仓库。而足下将郡县当作自己的家,将属下当作奴仆驱使,将官府仓廪当作私家仓库,名为报国,实有逞威天下、专横跋扈之心。不知足下想做郭子仪呢,还是曹孟德呢?”陈友定见信大怒,竟派兵诛杀罗良。而福清宣慰使陈瑞孙、崇安令孔楷、建阳人詹翰拒绝服从陈友定,也都被杀。

    于是陈友定威震八闽,但他为元朝效力,未曾丧失臣节。这时张士诚占据浙西,方国珍占据浙东,名义上归附元朝,但每年运往大都的漕米,经常不见到达。而陈友定每年输送粟米数十万石,因海路遥远,能到达大都的经常只有十分之三、四。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下诏对他予以褒奖。

    蒙汉矛盾是一个问题历史阶段性的问题,前文说过。现在有理论说元朝不属于中国史,崖山之后无中华。笔者认为看待历史要公允客观,一分为多方面的看待历史问题。蒙古人融入中华文明大家庭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这个观点不成立,那么明朝统治下的蒙古地区将丧失合法性,那么今天说的很多自古以来属于中国的领土的合法性也将不复存在,这种单纯的大汉族主义是要警惕的。

    至于为什么一个汉人,在历史书上记载是元朝的忠臣,这个不奇怪。如果这个观点不成立,那么关天培,邓世昌等民族英雄的合法性也将动摇。

    话说当时老朱家的大明朝对于统治阶级的仇恨是深入骨髓的,如果不是朱元璋脑子清醒,换一个脑子不是那么清晰的人来弄,分分钟就会和武悼天王冉闵一样,搞什么杀胡令,要知道杀胡令在历史上的名声和地位实在不怎么高,一个聪明的统治者是希望化解仇恨,在武力解决的同事尽量用和平的方式化解仇怨促进民族统一。

    回到元朝末年,轰轰烈烈的对元战争中,读书人穿着青衣长衫提着刀攻城上战场杀敌这种事屡见不鲜。

    历史时间线再往前推至正值南宋时期,元军大举南下,准备灭亡南宋。在公元1275年,元军攻破了长沙,岳麓书院被付之一炬。在当时,元军大都骁勇善战,而书院中的却都是儒雅的学生,两者之间相差何止一星半点。

    然而,这些书生心中的想法并非什么实力悬殊,这些学生当中也没有贪生怕死之徒,他们心怀的是天下苍生,他们看中的是心中道义,即使没有功名利禄的驱使,他们也愿意抛下自己的生命,前往战场。而不仅仅是退缩在后方,等待他人的救援。

    在这一场内乱之际,即使是死亡也阻止不了岳麓书院的学生们那一腔热血;生存的欲望没有泯灭他们心中对尊严的执著;凶猛的敌人没有让他们退缩,没有让他们选择苟活于元军的铁骑之下。

    元末,一场不知名的小战役。一支汉人的造反队伍,攻击一个县城。城楼上元兵逼迫无辜老百姓帮忙守城,战役焦灼。城门久攻不下,起义军们又没有合适的攻城武器,落日残阳军心士气有些涣散。

    一个身穿对襟茶褐色长褐衫,头戴有两条“飘带”的方巾,咆哮着提刀冲向敌城。他并不是这个小县城的人,也和这个小县城里面的人没有任何瓜葛,他只是一个刚恢复汉人衣冠的没有功名的读书人而已。

    城楼上的元军嘲笑他的蚍蜉撼树,弓箭连发可惜太远了没有什么准头。他这一用命冲锋,极大的激发了其他的起义军们,读得起书的人都这么拼命了,哥几个破产农民,被逼上绝路的手工业者,还有憎恨元朝统治的小衙们“公务员”们,当然也有浑水摸鱼的投机者。

    大家一起用命,读书人咆哮着冲了上去,僧人道士们也提着刀剑造了元朝的反。神州大地上,这样的景象不是个例,读书人衣冠褴褛提着刀,和扶着破旧楼梯的冒着箭矢在战火硝烟中,不要命的攻城。

    他们中或许有命大者,更多的人就死在了无人问津的荒地上,成了供养土地的肥料。

    书归正传,本章接着讲陈文定这个比较陌生的一方“布衣诸侯”的发家史。

    永卿中年间即公元1354年左右,汀州府判蔡公安到清流招募民兵讨伐贼寇,陈友定应募前往。蔡公安与他交谈之后,对他另眼相待,命他负责所招募的民兵,任命他为黄土砦巡检。因讨平诸山寨之功,陈友定升为清流县尹。

    至正十八年即1358年五月,天完元帅陈友谅派遣部将康泰、赵琮、邓克明等进攻邵武;同年十一月,邓克明占领汀州,进而围攻清流。

    陈友定屯兵于县前的平安寨,乘邓克明军立脚未稳出奇兵偷袭红巾军军营,杀得邓军措手不及狼狈逃窜。陈友定率军乘胜追击至宁化。

    翌年,陈友谅派邓克明进攻汀州后,转攻延平、将乐等地。

    元朝福建行省授陈友定为汀州路总管,率兵抵御红巾军。双方在黄土寨发生激战。陈友定勇不可挡,击败邓克明军,并且俘虏了邓克明的部将邓益。

    因此,陈友定以军功升任福建行省参政。同年十一月,陈友谅派兵进犯杉关。陈友定率军奋力抵抗,击退红巾军的进攻。陈友谅见无机可乘只好领军退去。陈友定为了抵御天完军的再次来犯,加紧修建崆峡岭关寨及南北寨的工事。

    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夏,陈友谅杀天完皇帝徐寿辉,自立称帝,国号汉,取年号大义。

    次年,他命大将邓克明再次率军攻打汀州等地。邓克明一路攻城略地,相继进犯永丰、宁都、石城、宁化等县,攻克宁昌、杉关、光泽等地,又经顺昌攻建宁。邓克明军于建宁城西北设立几十个兵寨,围城达半年之久。城中将弹尽粮绝之际,元朝守将、行省平章完者帖木儿急檄陈友定前来救援。同年八月,陈友定率军救援,一马当先,率数十骑突入敌阵,放火烧了邓克明的橄榄山寨,又攻克水南寨,使邓克明军溃败退守江西抚州。陈友定一鼓作气收复了建阳、崇安、浦城等县。

    至正二十二年即公元1362年五月,陈友定从延平出发,水陆并进,一举攻下汀州。陈友定占有汀州后,便萌发了统治全福建的野心。他威迫福建行省平章燕只不华。

    行省上奏称其功劳第一,进升他为参知政事。不久,朝廷于延平设置分省,以陈友定为平章,于是陈友定全部占有福建八郡之地。

    从此这位“布衣诸侯”羽翼渐满,成了一方割据的“诸侯”。

    陈文定与陈友谅,他们是怎么就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呢?

    元至正二十四年即1364年正月,同样韬光养晦实力渐满的朱元璋自立为吴王,建百司官属,但仍奉小明王为皇帝。同年,元朝分省于延平,封陈友定为平章。此时,福建省各路及广东省潮州都被陈友定占有。

    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朱元璋平定婺州,与陈友定占据的领土相邻。陈友定派军侵犯处州。朱元璋部将胡深将其击退,乘势攻下浦城、松溪等地,俘获陈友定部将张子玉,又与朱亮祖一起进攻建宁,破其二寨。陈友定派遣阮德柔率军四万驻屯锦江,绕到胡深军后,断其归路,自率牙将赖政等以精锐之师从正面与其交战,阮德柔则从后夹击,将胡深擒斩。

    盛极而衰辉煌幻灭,有时候一战胜利不足以决定局势,然而质变导致量变,强大的朱元璋兵峰所指灭国有时候一战定乾坤。陈友定命不好摊上了穷途末路的大元朝,遇上了天选之子朱元璋,他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平定方国珍后,马不停蹄携大胜之余威即刻发兵讨伐陈友定。将军胡廷美、何文辉由江西直趋杉关,汤和、廖永忠由明州海路攻取福州,李文忠由浦城攻取建宁,而另派使者前往延平,招降陈友定。

    然而陈友定摆设酒宴,大会诸将及宾客,杀死明使者,将其血沥入酒坛,与众人酌饮。值酒酣之时,陈友定当众发誓说:“我们同受元朝厚恩,若有不以死拒敌者,将受磔刑,并杀其妻儿。”陈友定随即到福州巡视,环城而垒。距垒五十步外,筑成一台,严阵以待。

    他为什么要做元朝的忠臣?

    不久,陈友定获悉杉关失陷,急忙将军队一分为二,命一军驻守福州,自率一军防守延平,互为犄角。当汤和等率水师抵达福州五虎门时,平章曲出引军迎战失败,明军沿南台纷纷登城而入。守将逃跑,参政尹克仁、宣政使朵耳麻拒降而死,佥院柏帖木儿在楼下堆积柴火,杀死妻妾及二个女儿之后,放火自焚而死。

    胡廷美攻克建宁,汤和进攻延平。陈友定想要持久困守,诸将则请求出战,陈友定不同意。诸将仍不断地请求,陈友定怀疑部将要叛变,便处死萧院判。许多士兵因而出城投降。正巧军器局发生火灾,城中炮声震地,明军获悉城中有变,趁机发动猛烈进攻。陈友定向其部属诀别道:“大势已去,我只有以死报国,诸君继续努力啊。”然后退入省堂,整理衣冠,面向北面两拜之后,吞药自杀。所部将士争相打开城门接纳明军。明军入城之后,奔去看陈友定,发现他仍未断气,便将他抬出水东门,正巧遇上大雷雨,陈友定苏醒过来,然后被戴上械锁送往南京城。

    陈友定入宫拜见,朱元璋指责他。陈友定厉声说道:“国破家亡,要杀就杀,不必多言。”朱元璋于是将他与其子陈海一起处死。陈海,又叫陈宗海,擅骑射。陈友定被处死时,随父一起从容赴死。

    从容赴死这四个字,是明史上给予的评价。当时他们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忠臣不事二主?还是害怕反攻倒算,干脆死了干净?留个好名声,还是觉得其他的什么想法,不得而知了。

    陈文定割据福建的时代结束了,他一生平定亦思巴奚兵乱,在元末割据于福建。到底忠诚与否,兵败身死,未看到结局也未可知。此时离他忠心的国在中原的统治结束也不远了。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到底是怎么想的?如果他陈友定赢了天下,会把原来的蒙古主子放在眼里吗?会忠诚不二吗?这也是不可能的废话了。

    以上记载多处出自清人写的《明史·卷一百二十四·列传第十二》,又有明朝人编纂的《元史》作为对照。史实方面,总体来说不会出现太大的错误。只是他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名气不大,其他研究和佐证的史料缺失,所以整个人物和他儿子的形象比较模糊。

    但是从这些文字里,不难看出老子好汉,儿子也不怂。虽然没有得到善终,但是青史留名,至于评价,有后世分说。

    清朝重臣张廷玉评说:为人沉勇,喜游侠。乡里皆畏服;元末所在盗起,民间起义兵保障乡里,称元帅者不可胜数,元辄因而官之。其后或去为盗,或事元不终,惟友定父子死义,时人称完节焉。友定既死,兴化、泉州皆望风纳疑。独漳州路达鲁花赤迭里弥实具公服,北面再拜,引斧斫印章,以佩刀剚喉而死。时云“闽有三忠”,谓友定、柏帖木儿、迭里弥实也。

    也就是大V坐实了他的名声是忠诚,那么满清统治者为什么说他是忠臣,其中的用意就不言而喻了。

    这里的说法是自杀,而前文《明史》的记载是说,朱元璋盛怒之下处死,有出入,但是终究他们父子的时代结束了,再多讲什么也是白搭。

    另外要讲的一个盘踞一方的豪杰叫李思齐,也是历史上比较陌生的人。

    李思齐,出生于大元朝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这一年静江、邕、柳诸郡僚民起义;泉州民留应总起义,也是出生于动乱风云中,乱世出豪杰。

    卒于公元1376年,大明洪武九年,北元宣光六年。这一年爆发了著名的洪武朝三大案之一的空印案。三大案以后讲洪武朝的时候会讲,这里不多言。朱元璋在这一年《皇明祖训》颁赐诸王,咱们亦正亦邪的四叔Judy,也就是这个时候得封燕王的。暂且不管他,咱们接着讲李思齐这个能人。

    他字世贤,河南罗山人,元末明初将领、割据军阀。

    李思齐最初与察罕帖木儿组织武装,镇压红巾军,后割据陕西,官至邠国公。这个剧情是不是有点眼熟,快快讲出来: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天下大乱。曹操,刘备,相继起兵,东吴的孙坚孙文台也不甘寂寞。是不是很像?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李思齐降明,官至江西行省平章政事。

    哎呀呀,刘备打不过,直接就投靠了公孙瓒。

    关于李思齐的出生,史书资料上缺失,记载的内容有如下这些内容。

    早年镇压义军起家,元至正十二年即公元1352年,李思齐与察罕帖木儿组织地方武装,镇压红巾军,收复罗山。有司奏其功,授思齐县尹。元惠宗说:“人言国家轻汉人,果然!”于是,授汝宁府知府。不久聚众数万人,李思齐跟随察罕帖木儿平河南、陕西。

    到了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破红巾军将领崔德、李武于同州、华州,升四川行省左丞。

    实力渐满拥兵陕西,至正十八年即公元1358年,诏李思齐屯凤翔。察罕帖木儿与李思齐汇合宣慰使张良弼、郎中郭择善、宣慰同知拜帖木儿、平章政事定住、总帅汪长生奴,败李喜喜于巩昌。李思齐驻斜坡,张良弼驻秦州,郭择善驻崇信,拜帖木儿驻通渭,定住驻临洮,各自任命府州县官,征其赋税为军需。未几,李思齐、张良弼同谋袭杀定住及郭择善,分总其兵,朝廷不能问。

    吃t娘,喝t娘,有兵就是草王。老子能独立打仗了,还要你朝廷作甚?

    朝廷不能问,朝廷说指的是元朝廷,这个时候的他,几乎已经是佣兵自立了。

    时间来到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进克伏羌等县,受李武、崔德降,实力增加。四川义军攻陷川东郡县,诏李思齐讨之,遣知枢密院事秃坚帖木儿赍玺书奖谕,李思齐于是进兵益门镇。

    一年后的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复归凤翔,攻张良弼于武功,为张良弼所败。

    凤翔可是是个好地方,地处关中平原,沃野千里,可是个行中书省级别。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宝鸡市为中心广大的区域。当年唐末天下大乱,唐睿宗封李隆范后来为了避李隆基讳改名李范改封巴陵王为岐王,后代李茂贞历任凤翔节度使、陇右节度使可谓是一方实实在在的军阀在五代十国时期一度建立了岐国。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夏,孛罗帖木儿派竹贞袭据陕西,李思齐与扩廓帖木儿合兵攻竹贞,竹贞投降。

    至正二十五年即公元1365年正月,封许国公。六月,加银青光禄大夫、邠国公、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太子詹事兼知四川等处行枢密院事、招讨使。功劳太大割据一方,元庭不得不加官安抚他。这一年的江南已经闹成了一锅粥,西北再不安稳,就算是当年屠灭40余国打到欧洲去的蒙古人帝国,也不得不搞起了安抚这一套。

    要说讲元朝的灭亡,有必要在这里插叙一下元朝的发家史。

    说明一下,蒙古帝国和元朝不是一回事,蒙古帝国在四大汗国是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在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走向分裂后,在蒙古帝国基础上建立的几个主要汗国。

    四大汗国包括两种说法,一是元朝又称大汗汗国与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和金帐汗国构成的四国,二是除了忽必烈的元朝外,四个相对独立的国家,又称“兀鲁思”,分别是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今主流看法是支持第二种居多,因只有元朝皇帝享有蒙古大汗的尊号,又先后册封各汗国首领,在元朝攻灭不肯臣服的窝阔台汗国后,其余各汗国意识到自己无法与元朝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相抗衡,再次选择臣服于元朝。

    四大汗国在研究蒙古和元代历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所有的历史学家和学者都绕不过对由四大汗国所组成的超级帝国的研究。他们名义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实际上又各自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四大汗国是蒙古统治者逐次在西征胜利中扩张领土的结果。四大汗国的出现,是蒙古族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介绍元朝的发家史,也是在诠释他的灭亡史,诸王分解,庞大的帝国从内部瓦解。

    后续章节再详细解读,书归正传,还是讲这个李思齐。

    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扩廓帖木儿遣关保攻张良弼,张良弼遣子弟质于李思齐,合兵拒关保。李思齐请朝廷和解之。礼部侍郎满尚宾、吏部侍郎掩笃剌哈奉诏谕李思齐开通蜀道,李思齐不奉诏,满尚宾等滞留凤翔一年,此时才返回京师。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张良弼、脱烈伯、孔兴与李思齐会于含元殿基,推李思齐为盟主,共拒扩廓帖木儿。扩廓帖木儿檄李思齐等出兵,李思齐得檄,大怒曰:“我与汝父同乡里,汝父进酒犹三拜,然后饮。汝于我前无立地,今敢公然调我耶!”因此与张良弼等联合,不受扩廓帖木儿的节制。

    朝廷以秃鲁为陕西行省左丞,李思齐不悦,遣部将郑应祥守陕西,而自还凤翔。皇太子总天下兵马,命李思齐自凤翔与侯伯颜、达世进攻四川。未几,复命李思齐作为秃鲁的副手,安抚关中。又分关中,以西属李思齐,以东属扩廓帖木儿,李思齐皆不奉诏。

    和历史上的岐国末路不一样,他没有向后唐称臣获取喘息的机会,被改封秦王得以善终。而是一开始并不信任明朝,想负隅顽抗搏一搏看看能不能有转机,最后不得不彻彻底底的投降了明朝,成了富贵闲人。

    明洪武元年1368年,李思齐闻明军取河南,于是与张思道驻兵潼关抵抗。明军火焚张思道营,李思齐退守葫芦滩,遣其部将张德等守关。明都督冯胜率兵攻入潼关,李思齐弃辎重,出走凤翔。李思齐的部将虎林赤等据悛屋,商暠据武功,李克彝据岐山,任从政据陇州,不久皆降。

    李思齐收到朱元璋的招降书,有降意。李思齐的养子赵琦与其部将建议西入吐蕃,李思齐信之。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三月,冯胜至凤翔,李思齐惧,于是率所部十余万与赵琦等俱奔临洮。四月,大将徐达在凤翔与诸将商议进军路线。诸将都以张思道之才不如李思齐,庆阳易于临洮,应先取庆阳,然后从陇西攻临洮,徐达说:“不是这样的,庆阳城险而兵悍,不易猝拔。而临洮之地西通蕃夷,北界河涅,我师取之,其人足以备战,夺其产足以供军储。今以大军蹙之,李思齐不西走胡,束手就降矣。”

    诸将同意徐达的看法。于是徐达遣冯胜率天策、羽林、骁骑、雄武、金吾、豹韬等卫将士征临洮。李思齐穷蹙,遂举临洮降。

    至京师入见,授李思齐江西行省右丞,不上任,食禄于京师。

    等于清闲的养起来了,与诸位投降的豪杰一个命运。

    张良弼走宁夏,为扩廓帖木儿所擒。其弟张良臣以庆阳降于明,不久复叛。徐达攻克庆阳,张良臣投井,徐达引出斩之。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正月,命李思齐率兵同大将取道潼关,出西安,讨伐扩廓帖木儿。四月,大破扩廓帖木儿军于定西,俘获不可胜计。扩廓帖木儿等绝寨遁去。又自泰州南出一百八渡至略扬,擒元平章蔡霖,遂入沔州今陕西略阳。又遣金兴旺、张龙由凤翔入连云栈,合攻兴元今陕西汉中,克之。

    还军西安,征哨极于西北,至冬始还。论功,赐文绮及帛二十四匹,授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子孙世袭指挥佥事。朱元璋欲优待李思齐,命食其禄不视事。

    厚禄优待起来,听话别乱说话,别乱窜。就没事了,你如果乱动乱说话乱做什么事儿,就不要怪我朱元璋无情,提前“咔嚓”了你,不对,是你们全家上上下下。

    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朱元璋派李思齐招降王保保,王保保对其礼遇有加,并派骑兵送归。

    后快抵塞内时,骑兵说“主帅有命,请您留下一物送别。”李思齐回答道:“我没有带礼物”。骑士对李思齐说:“愿得公一臂”。

    李思齐知道不能免,遂割断自己的一只手臂并交给骑士。回来后不久便因伤势过重而死。

    至于为什么一代枭雄愿意给王保保一条手臂,这就很难理解了。诸位自由发挥想象吧。

    朱元璋敕葬今宝鸡县石羊庙乡北坡村,俗称其冢为“皇填墓”。

    记载的文字,多为春秋笔法,但是我们不难看出,他的一生是矛盾的,因此在历史上也没有更多的笔墨。

    资料源于:《明史卷一百二十四列传第十二》、《新元史(民国)柯劭忞编撰-卷二百二十·列传第一百十六》、《國朝獻徵錄卷之十一》

    至此,元末南方大面积的国土尽收朱元璋的囊中,但是这个时候,元庭其实还有机会,为什么没有建立沿着黄河建立防线,守住剩下的半壁江山呢?另外原本属于元朝版图的朝鲜,东南亚,以及当时的其他汗国在当时是什么状态?且待下文解说。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5747/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奇葩一箩筐最新章节! 作者:孤临易水所写的《大明奇葩一箩筐》为转载作品,大明奇葩一箩筐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奇葩一箩筐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奇葩一箩筐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奇葩一箩筐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奇葩一箩筐介绍:
明朝天子真的是铁骨铮铮君王死社稷。汉人最后一个皇朝,究竟隐藏着多少尚未解读的秘密。今天我们在他们的故事里可以得到什么启发?大明奇葩一箩筐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奇葩一箩筐,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奇葩一箩筐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