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奇葩一箩筐TXT下载大明奇葩一箩筐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奇葩一箩筐全文阅读

作者:孤临易水     大明奇葩一箩筐txt下载     大明奇葩一箩筐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十九章 中原王朝与半岛的爱恨情仇

    由于各种原因,这一章节采用关键词联线的形式来展示。

    需要补充知识的同学自行查找资料,原本的4k字,无法呈现,多多理解。

    ji子朝鲜公元前1120年~公元前194年,周武王灭商之后,帝辛商纣王的叔父ji子在半岛建立的政权,史称ji子王朝或“殷氏箕zi王朝”。

    ↓

    箕准渡海南逃马韩自立为韩王,不与卫氏朝X相往来,这之后灭绝,马韩人又自立为辰王。当初卫氏朝x的卫右渠没被汉朝攻破时,朝x丞相历谿卿劝谏卫右渠无果,就去了辰国也就是辰韩,跟他一起去的有二千余户,也与卫氏朝x不相往来。

    ↓

    总而言之就是跑了,建立国家,再被推翻,然后两国争霸。

    战国时期,燕国“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鄣塞”。从考古发现来看,朝x半岛北部大量出土公元前4世纪以后的燕国明刀币、战国式青铜兵器,证实燕国的影响力确实已经及于朝x半岛北部。同时,朝鲜半岛出土遗物从琵琶形铜剑逐渐发展为细形铜剑,粗纹镜逐渐发展为多纽细纹铜镜,无纹陶器逐渐发展为受中原影响的灰陶,铁制农具为代表的铁器亦开始从中原传入朝鲜半岛,因此一般认为从公元前4世纪以后的半岛就进入了“早期铁器时代”。

    ↓

    古朝x时代讲完了,记载大多流于传说性质,扑朔迷离。

    ↓

    四郡与三韩汉四郡时代,各位自己查资料,这里不讲。

    ↓

    完蛋了

    ↓

    半岛的三国时代,丽济争雄,新罗崛起,三国统一:

    公元589年,隋朝统一中国,“海东三国”均向隋称臣。但是由于高句l当时简称“高丽”占据着原属中原王朝领土的辽东地区,隋朝势必解决高句丽问题,最终在612年至614年发生了隋与高句丽的三次战争,结果隋朝未能征服高句丽,甚至直接导致其崩溃。

    唐朝统一中国后,“海东三国”又向唐称臣。此时高句丽国力恢复,与百济攻击新罗,新罗向唐求救,而百济则向高句丽靠拢。不久高g丽发生渊盖苏文弑君事件,唐太宗,于645年亲征高句丽,新罗亦发兵夹击,但因战局不利,唐军撤走,百济则趁机夺取新罗70余城。650年,深受高g丽、百济威胁的新罗开始奉唐“永徽”正朔,并改穿唐朝衣冠,希望换取唐朝对朝鲜半岛的出兵。660年,唐朝终于出兵朝鲜半岛,在新罗的配合下,先灭百济,668年灭高g丽,设安东都护府于平壤。其后新罗文武王金法敏欲夺取百济故地,与唐朝发生冲突即唐罗战争,高句丽遗民的复国运动也风起云涌。因唐朝忙于同吐蕃作战,故对朝鲜半岛采取收缩政策,于676年内迁安东都护府,使新罗得以统一大同江以南的朝鲜半岛。

    ↓

    统一新罗时代

    ↓

    高L王朝时代

    ↓

    朝X王朝时代

    朱八八大佬赐名,半岛属于咱们华夏文明体系大家庭的一员。

    半岛和明朝,相爱互助。

    唐:白江口海战打本子

    明:抗倭援朝战争,万历三大征。以后会详细说。

    他们援助大明,大家自己查一下补全资料吧。这里不好多讲。

第二十九章 大元落幕各大汗国过得如何

    本来打算更新中国周边邻居的古代态势演变,可是发不出来。这里只能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好了。

    随着朱大董事长吞并攻伐的步伐不断加大。跺在大都的元顺帝心儿哆嗦,害怕归害怕,但是更害怕内部的争斗。万一那个握有重兵的王爷提前拍马杀到,到时候就连最后的体面都没有了。你说他慌不慌。

    诸王野心勃勃不说,就连同出黄金家族的汗国,也得防着他们趁火打劫。哎,这好歹都是成吉思汗老爷子的子孙,这么搞不太合适吧。蒙古帝国早就分成了四份,经过这100年的发展,管你什么亲戚。

    你看看人家欧洲谁还不是个亲戚呢,打得一塌糊涂,恨不得弄死丫的才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真的不是一句空话噢。

    高丽国,要看元朝要完蛋。赶紧着独立吧;东南亚靠近云南的土地上也动荡不安。

    随着大元朝垮台,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整个东亚,南亚,中东地区随着这个中央汗国的崩塌,或多或少的面临重新洗牌。

    先说说大元朝的末代皇帝,堪称是中国皇帝历史上乃至世界帝王历史的传奇奇迹。

    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不多的逃跑王,从元大都退回草原后,又在蒙古高原持续北元的统治。

    元顺帝是元朝皇帝中少有的接触汉文化较深的一个,前文介绍过他。手下的大臣也是汉文化学习的很不错的人才。

    话说回来大都陷落仓皇北归的打击,对于他来说是极大的,虽然依然还是蒙古各部的大汗,但也不能排解他“去国怀乡”的忧愁,尤其是老朱的大明朝军队对于他的继续打击又接连不断,更使他惶惶不可终日。

    终于,在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5月23日,他怀着悲愤和郁闷,在沙拉木伦河畔的应昌去世。

    元顺帝的儿子爱猷识里达腊获悉父亲去世的消息后,便在哈拉和林继位,他将残元政权又维持了八年,并厉兵秣马盼望着有朝一日重登中国皇位。然而梦想

    然而,他非但没有机会实现这一愿望,还面临着深入到蒙古地区的明朝军队的攻击。

    公元1372年,明朝大将徐达率军攻向哈拉和林,这是蒙古黄金家族的大本营,是权力和荣耀的象征,一旦被明军攻破,蒙古帝国将彻底在世界上消失,因此,蒙古人的抵抗十分激烈,但是,被誉为“万里长城”的徐达一路上势如破竹,爱猷识里达腊几乎到了绝望地边缘。所幸,明朝的大军由于战线过长,后援不继,受阻于土拉河畔。

    公元1378年,爱猷识里达腊怀着满腔遗憾去世,其子脱古思帖木儿继位,这位第三任残元皇帝所能控制的领土已经缩小到蒙古帝国最初兴起时的规模,恢复祖上的荣光更显得毫无可能了。

    公元1388年,一支10万人的明朝军队在大将蓝玉的率领下在合勒卡河和克鲁伦河之间、贝尔湖南岸大败脱古思的军队,残元诸王、平章以下官员三千多人及军士七万余人被俘,脱木思帖木儿逃走后被其部将缢杀。

    这次的失败使黄金家族——忽必烈家族的残元政权丧失了在蒙古人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以至于大多数蒙古部落宣布脱离它而自立。

    公元1399年,分布在叶尼塞河上游沿岸的乞儿吉斯部首领贵力赤,否认了最后一任残元皇帝额勒伯克的宗主权,于公元1399年将其打败并杀死,取得了统治各部的霸权。

    至此,苟延残喘了29年的残元政权灭亡了,合法的蒙古帝国大汗不复存在了,蒙古各部又回到了争夺蒙古帝国大汗宝座的纷争当中。

    北元持续的时间长短界定史学界很模糊,因为他们瓦解成了的诸多部族。没有以统一的政权形式出现,所以反反复复界定起来不是很轻清晰。

    北元存在的时间大致是公元1368年—1635年,是1368年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崩溃后,元朝皇室退居漠北,形成与明朝并存的游牧政权,1402年之前国号以“大元”为主,1402年之后国号以“蒙古”为主。高丽人首称为北元。

    到了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当皇帝的时候,五征漠北,一直打到斡难河今天蒙古国和俄罗斯境内,打的也是蒙古的部族鞑靼、兀良哈、瓦剌等蒙古部族,虽然有过短暂的孛儿只斤·脱脱不花称大元国号,命也先为大元太师的时候,但是时间不长,很快就被自己人杀了。黄金家族的权威再也没能树立起来。

    北元政权是一个多民族的独立政权,在统辖的境内除蒙古族外,还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众多人口,如同辽、金、西夏政权一样,必须说明北元政权不是外族当时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北元时期不仅是蒙古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中国北方草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我们今天看待这段历史一定要清晰。

    咱们以以公元1638年即大明洪武元年为时间轴。那么同时期的高丽人脱离了元的统治。

    那么钦察汗国,又称为金帐汗国,由公元1243年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次子拔都结束西征后。

    建立的东起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西到斡罗思,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北到北极圈附近的辽阔广大的钦察汗国。

    前文说过公元1259年,大宋钓鱼城下蒙哥大汗去世,阿里布哥在漠北被大部分蒙古贵族选举为大汗,公元1260年,忽必烈则在漠南开平称帝,并发动了讨伐阿里布哥的战争,蒙古帝国的中央政权不复存在,金帐汗国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

    公元1308年,元至大元年。元武宗遣使册封金帐汗国大汗脱脱为宁肃王。也就是说这个时候,金帐汗国和名义上的宗主国大元朝,还是有着客气的关系的。

    公元1271年,元朝定都大都,即今天的大致北京市区位置。其城址位于今北京市市区,北至元大都土城遗址,南至长安街,东西至二环路。元大都城街道的布局,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

    有了这个时间线的基本概念,公元1313年,金帐汗国的统治者的脱脱去世,其侄月即伯嗣位,公元1314年元仁宗遣使册封,予以承认,此后双方经常遣使往来。

    月即伯汗公元1312年—公元1340年在位时,建立了中央集权,钦察汗国达到了极盛时期,汗国迁都别儿哥萨莱城即今俄罗斯伏尔加格勒附近,与伊利汗国、埃及等国通好,对外贸易兴隆。月亮教在伏尔加河下游广泛传播,此后诸钦察汗都信奉月亮教。

    钦察汗国境内居民成分复杂,社会发展水平不一。朱元璋的明朝推翻中央汗国元朝的大概同时,钦察汗国拔都系主要分支被新兴起的白帐汗国所取代,而后俄罗斯开始崛起,蒙古人在中东欧、西北亚逐渐失去了控制力。

    公元1502年即明孝宗朱祐樘弘治十五年,末代大汗赛克赫阿里被克里米亚汗国击败,钦察汗国灭亡。

    由此不难看不,中央汗国即元朝的覆灭对于独立的汗国没我太大的影响,相当于如今大集团公司创业时,分离出来的公司,这个公司虽然承认是大集团公司分离出来的公司,但是它破产和大公司关系不大。但是这个意义上或多或少失去了母国外援的可能性。

    接下来聊窝阔台汗国,早年笔者在玩帝国时代2的时候,官方资料篇里就有这个窝阔台。只是那个时候年纪小,对这段历史不了解,所以没有太多代入感,只是知道他是蒙古帝国扩张的时候的一个部族。

    那么真实历史上具有争议的窝阔台汗国,曾经是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蒙古帝国分离出来的四大汗国之一。

    但窝阔台汗国创建人却不是成吉思汗的第三子窝阔台,而是其后人海都自己打造的。疆域包括原乃蛮部的领地和原西辽的部分领土,即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

    建都也迷里城。窝阔台汗国建于公元1251年这会还是南宋淳祐十一年,这一年蒙哥被诸王拥立为大汗,蒙哥汗八年,派大军攻宋。派其弟旭烈几西征。

    世界各国的战争依然激烈,法国的“牧人起义”,奥地利被征服等等事件屡见不鲜。

    该国亡于公元1309年,即大元至大二年。总共只存在58年,是蒙古四大汗国中国祚最短的。

    为什么说这个汗国具有争议,得国不正,乃至有的历史资料不承认该国的合法性呢?相关资料太多繁杂,总而言之一句话,它是由叛军建立的汗国,从来都没有服从过元朝中央汗国的统治,也没有得到过册封,甚至还和元朝打过仗。

    这个短暂的汗国就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的灭亡和元朝的覆灭没有太大关系,因为它比元朝都散伙散得快。

    接着来看下一个伊尔汗国,又译伊儿汗国、伊利汗国。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之子旭烈兀在西亚所建立的政权,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这个国家要重点说一下,因为它曾经疆域辽阔,也极为繁盛。

    话说当年的大蒙古帝国一路西征,一路打到了今天的伊朗、土耳其、阿富汗等地。

    公元1221至1222年,成吉思汗在攻灭花剌子模的战争中,占领了波斯东部呼罗珊诸城,然而并未设置民政机构。

    公元1231年,窝阔台遣大将搠里蛮统诸部军三万西侵,攻灭在波斯西部复国的花剌子模苏丹Sultan,阿拉博语“国王”之意,扎兰丁,征服和招降了波斯大部分地区。其后谷儿只今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鲁迷即小亚细亚的塞尔柱王朝等国也先后归附蒙古。

    窝阔台命搠里蛮领所部军队镇戍波斯,并设置了管辖阿姆河以西波斯各省的行政机构。

    公元1251年蒙哥即位后,置阿姆河等处行尚书省,以阿儿浑为行高官官,设治于呼罗珊的图斯城今伊朗马什哈德附近。

    公元1252年,蒙哥遣同母弟分镇波斯,统兵侵略尚未降服的国家,以搠里蛮军和出征怯失迷儿今克什米尔地区等处的蒙古军并隶旭烈兀,又命诸王各从所属军队中签发十分之二随从出征。

    公元1258年攻陷巴格达,杀末代哈里发Khalifat,公元632年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最初四个继任者,被称为“四大哈里发”,这就是哈里发的由来,我们理解为国王就行了。月亮教教主的称号是属于正反教合1的领袖,大致理解为国王的意思,类似于我国古代雪区的活佛的地位。覆灭我们文献中的黑衣大食即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

    公元1256年,整个汗国的属国包括阿富汗斯坦的卡尔提德王朝,克尔曼的后西辽,土耳其的罗姆苏丹国及格鲁吉亚。

    公元1256年,旭烈兀军攻灭并盘踞马拶答尔即今伊朗马赞德兰省诸山城的“木剌夷国”月亮教亦思马因派势力。其它月亮教徒称他们为mulida,意即“异端者”。

    公元1259年,分兵三路,入侵叙利亚。次年春,旭烈兀得知蒙哥卒于四川,于是留先锋怯的不花继续征进,自率其余军队退回波斯。九月,怯的不花军在阿音札鲁特被密斯儿当时的埃及苏丹忽秃思军击溃,蒙古所占叙利亚诸城尽失。

    旭烈兀回波斯后,获悉忽必烈已经即大汗位,并与幼弟阿里不哥发生了汗位之争,遂不再东返蒙古。忽必烈都已经确定得了大汗位置了,咱们这里还有争夺主导权的矛盾,这样一来。

    他向争位双方派出使者,表示拥护忽必烈为大汗,指责阿里不哥。元世祖忽必烈遣使传旨,将阿姆河以西直到埃及边境的波斯国土和该地蒙古、阿拉伯军民划归旭烈兀统治。

    于是,原由大汗政府直接管辖的波斯地区,实际上成为旭烈兀的领地,从而建立了又一个王朝。旭烈兀从这个意义上,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权国家,半脱离了中央汗国的统治。

    其领土东起阿姆河和印度河,西面包有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南抵波斯湾,北至高加索山。旭烈兀以蔑剌哈今伊朗东阿塞拜疆省马腊格为首都,设宰相以掌管全国政务,任命了各高官官,命长子阿八哈领汗国东部呼罗珊等省地。

    公元1262年,前面提过的钦察汗国即是金帐汗国的别儿哥汗为争夺旭烈兀的伊尔汗国控制下的阿塞拜疆地区,发兵来攻,双方激战两年多。别儿哥虽然退回,但此后两蒙古汗国经常为领土争端发生冲突。

    公元1265年旭烈兀卒,诸王、大臣奉阿八哈嗣位。阿八哈以未得大汗许可,只权摄国政,同时遣使报丧,于是忽必烈派使者持诏立他为汗。

    现存的鉴定是公元1279年阿八哈颁发的一张敕令上,盖有汉字“辅国安民之宝”方印,当是忽必烈颁赐给他的王印。阿八哈如获至宝,得到了元朝皇帝的认可,就是获得了最强的合法性的支持,有利于他的统治。

    阿八哈即位后,向全国各地委派了官吏,命志费尼继续担任宰相职务,阿儿浑·阿全主管各地包税制;规定凡旭烈兀制定的一切法律和他所颁布的各种诏令,都要坚决遵守和履行,严禁更改歪曲。阿八哈还击败了来自察合台汗国八剌及来自钦察汗国或者称呼金帐汗国的忙哥帖木儿的侵扰,使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阿八哈即位后,始定都于大不里士,以蔑剌哈为陪都。忽必烈大举入侵宋朝,征工匠于阿八哈,回回炮手阿老瓦丁、亦思马因等入京应命,回回炮技术因而传入中国。

    这个回回炮,就是大型杠杆投石机,因为有了这个黑科技,后来蒙古大军得以攻城拔寨灭亡宋朝。历史上著名的樊城、襄阳战役,就动用了回回炮。如果有读者不知道回回砲是个什么玩意的,可以参见经典游戏帝国时代2游戏里面那个城堡里生产出来的,展开攻击模式需要CD的那个巨型投石机。

    公元1282年阿八哈卒,弟贴古迭儿又名阿合马继立。公元1284年,阿八哈子阿鲁浑声言其父尝受大汗册命,汗位应当属己,于是在权臣不花支持下起兵推翻其叔,并遣使入元奏报。

    忽必烈命他继承汗位,并授不花为丞相。在此之前,忽必烈遣孛罗丞相等出使伊利汗国。

    公元1284年孛罗到达。孛罗在元朝历任要职,学识丰富,阿鲁浑将他留在汗廷参议政事。阿八哈、阿鲁浑父子为夺取叙利亚之地,采取与欧洲基督教国家结盟的政策,和拜占庭帝国结亲,并遣使赴罗马教廷及英、法等国,建立了友好关系。

    公元1291年阿鲁浑卒,弟海合都又名亦邻真朵儿只继立。海合都挥霍无度,国库空虚,于是仿效元朝钞法,在孛罗丞相指导下印造发行交钞,但行用未久即废。

    1295年权臣谋杀海合都,奉诸王拜都为汗,阿鲁浑之子合赞起兵讨灭叛者,夺取汗位。合赞为取得当地封建主和月亮教徒的支持,改信月亮教,并定为国教。他的即位和改变宗教信仰,都得到元成宗铁穆耳的承认。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伊尔汗国还是承认元朝是中央汗国的。

    公元1298年,合赞遣使入元朝,贡珠宝等物。蒙哥时,曾以彰德路为旭烈兀分地,这时,成宗即将旭烈兀分地历年应得岁赋赐合赞。现存1302年合赞致法国国王信上,钤用汉字“王府定国理民之宝”方印,当是元朝新颁给伊利汗的王印。

    合赞即位后,大力进行社会改革,制定新的土地、赋税、驿站、货币等制度,限制蒙古贵族、将校和官吏对人民的横征暴敛,使农业、工商业得到发展,财政收入增加。他还鼓励发展科学文化,在首都兴建天文台,设立学校,命宰相拉施德丁编纂《史集》。合赞通晓多种语言,对天文、医学和许多工艺都颇有知识,尤精通历史,被誉为贤君。

    他与埃及的马木路克王朝为争夺叙利亚多次发生战争,察合台汗国的笃哇汗乘机攻占伊利汗国东部的吐火罗今阿富汗斯坦东北部之地。除此之外,他同英国、法国和罗马教廷建立了使节来往关系。

    蒙古帝国内部的纷争和战争,使许多蒙古青年被沦为当地阿拉伯人的奴仆,大大降低了蒙古军队在人们心中的威望。

    为此,合赞汗下令,凡是被卖出的蒙古族青年,必须用现金赎回,以为汗王效力。这样,在两年之内赎回了近1万人,组成御林军,派孛罗丞相担任万夫长。

    合赞统治时期,是伊利汗国的最强盛时期。

    公元1304年合赞卒,弟合儿班答继立,号完者都汗,迁都于新建的苏丹尼耶。合儿班答遵循其兄政策,仍用拉施德丁为宰相,继续发展经济、文化。拉希德丁除完成《史集》巨著外,还编纂了一部《伊利汗的中国科学宝藏》,介绍中国历代的医学成就。这时,元成宗与笃哇、察八儿达成和议,蒙古皇室的内争暂停,东西驿路畅通,伊利汗国和元朝的使节往来更加频繁。

    公元1305年合儿班答致信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宣告此事,信上钤用汉字“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方印。

    任何一个王朝的更迭犹如新陈代谢一般,不可避免的走向了动荡衰亡。显赫一时的伊尔汗国也免不了走向灭亡。

    时至公元1316年合儿班答卒,子阿布·赛义德嗣位,还都大不里士。

    权臣出班有拥立之功,阿布·赛义德为他向元朝请封。1324年元泰定帝授出班“开府仪同三司、翊国公”,赐银印、金符。出班专擅国政,诸子皆居要职,与阿布·赛义德发生矛盾。阿布·赛义德杀其第三子,出班举兵叛,兵败被杀。经过这次内乱,国势削弱,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和国内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同时迸发。坚固的城堡都是从内部开始崩塌的,内部出问题无疑加速了其崩塌的历程。

    公元1335年阿布·赛义德死后,伊利汗国迅速瓦解,权臣、统将各自拥立傀儡可汗,国家分裂成东波斯、阿富汗斯坦的卡尔提德王朝,西波斯的穆札法尔王朝和札剌亦儿蒙古人的札剌亦儿王朝,土耳其的楚邦王朝,互相攻杀。

    公元1355年,金帐汗国即钦察汗国的贾尼别克汗攻入大不里士,杀操纵朝政的出班后人,伊利汗努失儿完不知所踪。

    在纷乱中,一些地方贵族也乘机独立,形成割据局面。据有巴格达的蒙古贵族哈桑即札剌亦儿氏于公元1340年自立为汗。同属蒙古汗国的国家互相兼并攻杀,导致了其统治迅速瓦解。

    公元1358年,其子兀洼思汗兼并阿塞拜疆等省地,移都于大不里士,史称札剌亦儿王朝。14世纪末被帖木儿帝国所灭。

    话说汗国建立者旭烈兀当年处死哈里发的草率决定,也为他们后代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麻烦麻烦,那就是同属蒙古汗国系的金帐汗国。

    与统治中东地区的伊尔汗国不同的是,前文说过金帐汗国在成立之后,很快就皈依了月亮教,这就使得他们和占据中东,杀害哈里发,迫害月亮教徒的伊尔汗国之间矛盾巨大。

    而这种宗教性质的矛盾,在伊尔汗国内部同样尖锐。旭烈兀组建伊尔汗国的基础本身就极为复杂,虽然伊尔汗国治下主要民族为波斯人,但是因为伊尔汗国出于宗教原因对这些信仰***教的波斯人并不信任,因此他们重用亚述教会也就是聂斯托利派或者称景教的贵族,通过扶持他们来管理月亮教徒。

    同时伊尔汗国又拉拢亚美尼亚人来作为自己效劳,在中东北部地区,亚美尼亚人不仅是重要的商业贵族势力,同时在十字军时代,亚美尼亚人还囤积了相当可观的军事力量,因此他们自然成了伊尔汗国拉拢的对象。

    如果说旧有的政治体系为伊尔汗国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那么伊尔汗国最终皈依月亮教,则是这个汗国崩坏的开始。在合赞汗时期,因为合赞本身是依靠控制了汗国经济的波斯商人贵族扶持上位,因此他投桃报李的开始打压清楚汗国中,将掌握军事力量的亚美尼亚人和聂斯托利派基督徒,以及信仰藏传佛教的蒙古贵族全部迅速驱逐出汗国朝廷。

    原本伊尔汗国就是依靠军事力量,强行压制各方势力所建立起的国家。因此失去军事支撑之后,伊尔汗国的中央强权迅速崩溃,最终在公元1330年左右的欧洲黑死病大爆发之后,整个汗国迅速解体称多个月亮教徒政权,伊尔汗国就此终结。之后再帖木儿率领的大军征服下,蒙古人统治中东的短暂历史,也就此画上了句号。

    名义上的母国中央汗国元朝的灭亡对于他们来说,山高皇帝远。国情不同且自顾不暇哪里有空管所谓的宗主国?

    下一章节,接着聊最后一个汗国距离我们最近的察合台汗国,它的灭亡和大元朝在中原的崩溃有什么关联?还有为什么曾经武力强大的大元会败亡得如此快。

第三十章 察合台汗国、大元帝国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上

    元朝的前生是蒙古帝国分离出来的四大汗国之一的我们姑且称之为“中央汗国”。

    其中察合台汗国存在的时间是公元1222年——公元1683年,国家存在也不过短短61年。前文说过四大汗国的覆亡,或有这个或者那个的原因,但是我们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存在的时间都不是很长。那么这咱们就追根溯源浅谈一番为什么他们如此命短。

    察合台汗国是由我们比较熟悉又陌生的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依其领地扩建而成。察合台汗国最盛时其疆域东至吐鲁番、罗布泊、西及阿姆河,北到塔尔巴哈台山,南越兴都库什山,包括阿尔泰至河中地区该河中地区特指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大片地区。

    斡尔朵即宫帐的意思,这里理解为指挥所首都意,设在阿力麻里中国新疆古地名,又作阿里马,“苹果城”之意,遗址在今新疆伊犁霍城阿力麻里境内东北端。境内的忽牙思。巴鲁剌思、札剌亦儿和克烈亦惕三部,是该汗国中蒙古族的主体,其统治者是察合台后裔。

    境内主要宗教有萨满教,基督教,月亮教,佛教。

    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窝阔台大汗统治时期,这里插叙一句元太祖这个庙号是他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后给上的,谥号法天启运圣武皇帝。成吉思汗在世的时候尊号只是成吉思汗,意思是意为“拥有海洋四方的可汗”,一称意为“可怕的”“强健的”。

    在此笔者认为成吉思汗铁木真是中国人无疑。因为蒙古国脱离民国独立有着很深的历史原因,这里我们不去分析它。蒙古国官方承认的历史只有900年,而当时元朝已经建立,所以从这个纬度来理解,成吉思汗是内外蒙古共同的祖先没有任何争议。所以蒙古帝国的历史只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元朝的历史更是属于中华文明体系。往后的清,也包含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里,单独提大汉族主义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

    书接上文说到,察合台即窝阔台兄在蒙古帝国的政治生活中居有崇高地位,在重大问题上起着一定的决策作用。

    他不仅统治了成吉思汗给予的兀鲁思和军队,而且在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护堡子其自己的王国中也享有至高的权力。据拉施特《史集》记载,合罕即大汗经常派去使者就一切重大事件和察合台商议,没有他的意见和同意就不能处理这些大事。

    类比起来是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对下面的子公司有绝对的控制力,下面子公司的只是职业经理人,拿工资办事,没有决策权。

    然而察合台汗离世后,其孙子哈剌斡忽勒又称哈剌旭烈继承汗位。由于察合台和窝阔台两家族反对蒙哥继承大汗位,所以蒙哥大汗把河中地区交拔都统辖。哈剌斡忽勒的统辖区只限于东部地区,而且本人尚未抵达府邸,就在途中夭折了。按照蒙哥大汗的旨令,乃哈敦意思为皇后统治了察合台汗国,长达10年之久。也就说这10年的时间里,是女主当国。

    南宋钓鱼城下蒙哥大汗意外战死后,成吉思汗家族内部爆发了长期的争夺汗位的斗争。前文说过,依然在西征的军队,西征大军马上就要踏上埃及的土地了,为了争夺汗位,西征的大军退了回去。

    再也没有踏足那么遥远的土地,埃及和西欧索性逃过一劫,所以钓鱼城被西方人称赞为“上帝折鞭处”。

    忽必烈、阿里不哥、海都等都企图占据察合台汗国,该地区成为角逐之地。忽必烈曾派供职于他的阿必夫合此人是察合台曾孙的儿子兀鲁克去察合台汗国当君主,不幸的是,兀鲁克在途中被阿里布哥的军队杀害。

    阿里布哥则派拜答儿,他是察合台的第六子的儿子阿鲁忽为察合台汗国的君主,并保证军需的供应,让其注意防备忽必烈军队的侵袭。

    后来阿鲁忽又从拔都手中夺回了河中地区,使察合台汗国真正成为独立汗国,这就意味着中央汗国对于这个地区的统治已经很虚弱了。

    公元1264年,阿鲁忽去世。一年后的公元1265年,哈剌斡忽勒的儿子木八剌沙登上汗位。忽必烈为了控制察合台汗国,于同年派八剌与木八剌沙共同掌管察合台汗国。木八剌-沙倾向于伊利汗国的阿八哈汗,所以对八剌并不欢迎。

    于是,八剌按照忽必烈的旨意,串通木八剌沙的书记官和一部分士兵,进行了推翻木八剌沙的活动,最后当上了察合台汗国的君主。

    阿里布哥与忽必烈的争夺战结束后,窝阔台的孙子海都以叶密立为据点,联合术赤系诸王展开了反对忽必烈的斗争。八剌遵照忽必烈的旨令,率军攻打海都,占领了其中的一部分领土。

    而术赤系的忙哥帖木儿又派别儿哥率5万骑兵前去援助海都,使海都重新召集起已四散的军队与八剌交战,结果八剌失利。术赤、察合台、窝阔台系诸王都想独占河中地区,但为调合彼此的矛盾,于公元1269年在阿姆河以东的塔剌思即塔拉兹草原集会决定:将河中地区分成三份,分归八剌、海都和忙哥帖木儿管辖。会上还决定诸王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忽必烈。

    塔剌思会议后,八剌与海都结为“安达”即义兄弟的意思,相信看过射雕英雄传的读者老爷都知道,郭靖和托雷就是安达。

    他们清除了忽必烈的拥护者,并没收其资财,继而将矛头指向托雷系的伊利汗国。托雷是成吉思汗的第四子,能征善战。早年参加了攻打金国和西征行动,屡立功勋。成吉思汗分封诸子时,执掌在斡难河和怯绿连河的斡耳朵、牧地和军队,尊号“也可那颜”大意为大官人。成吉思汗去世后,按照“幼子守灶”的传统,担任“监国”,拥立窝阔台继位。

    公元1270年,八剌发兵侵扰呼罗珊相当于今阿姆河以南,兴都库什山脉以北地区,海都派钦察和察八忒即脑忽之子率军前去援助,八剌军占领了呼罗珊的大部分地区,并抄掠了尼沙布儿等地。

    钦察和察八忒却按海都的指示离开八剌回师。七月,八剌的军队被伊利汗国的阿八哈汗军队击败,仅率残军5000人逃往布哈拉。八剌到达布哈拉后改信月亮教,集兵3万人,准备分两路讨伐钦察和察八忒,不久病故于布哈拉。八剌死后,布花帖木儿继承汗位。

    布花帖木儿在位期间统治集团内部又发生分裂,八剌的长子伯帖木儿等率众投奔忽必烈;木八剌沙及哈剌斡忽勒二人的诸子则投奔了阿八哈汗。

    公元1274年,海都将察合台汗国的汗位交给八剌之子都哇又称笃哇,统治长达32年之久。都哇在位期间,把矛头指向伊利汗国和忽必烈的统治。他曾占领了伊利汗国的哥疾宁大致相当于今阿富汗加兹尼地区,并以此为基础,几次远征印度,进入旁遮普和信德,但在哥疾宁和印度均未建立起自己的统治。

    公元1298年,都哇又袭击驻守于金山一线的元朝军队,俘杀守将汪古部首领阔里吉思。这里可以看出新生的汗国和大元朝廷的关系也不是铁板一块。这里或许就揭示了元朝最后灭亡的一些端倪。

    公元1301年,都哇、海都率军与元朝军队大战于帖坚古山即帖坚古山之战,阿尔泰山与札卜哈河之间,都哇中箭受伤,海都亦受伤致死。

    公元1302年海都因伤去世后,都哇成为察合台汗国的实际统治者,他把汗国的东部土地交给海都的儿子察八儿统治。但察八儿却想控制整个察合台汗国,与都哇发生了权力之争。都哇和察八儿之间的斗争,为元朝廷干预汗国提供了方便。

    元朝统治者都支持都哇,迫使察八儿屈从了都哇。从此窝阔台系失去了对察合台汗国的统治权。都哇与察八儿被迫向元成宗请和,重新承认元朝皇帝的宗主地位。

    新生的汗国不得不重新考虑和中央汗国的关系。与宗主母国相互承认,对于维护自身的稳定统治也很重要。

    不久,都哇与元朝联兵击败察八儿,吞并了窝阔台汗国大部分领地。

    公元1306年,即元大德十年。都哇病逝,宽彻又称宽阇继立为汗,继续实行与元朝友好的政策。

    怯别在公元1309年的一次宴会上将察合台汗塔里忽暗杀。怯别暂时接管汗国,以察八儿为首的窝阔台系诸王联合起来向怯伯汗怯别发动了武装进攻,在几次战役中都被击败,最后投奔了曲律汗元武宗即元朝第三位皇帝。

    窝阔台家族的领地被察合台家族所占领,其臣民的一部分归属于察合台家庭,另一部分则成为钦察即金帐汗国的臣民。窝阔台汗国于1310年被并入到察合台汗国。

    怯伯汗又称怯别汗即位不足一年,就将汗位让给自己的兄长也先不花。在也先不花统治汗国时期,为扩大牧场,率军入侵元朝,被元军击败。为弥补损失,他又入侵伊利汗国,元军乘机再度深入中亚草原,他才被迫撤兵。

    公元1320年,原本让位与自己哥哥也先不花的怯伯复位,把国都从阿力麻里迁至撒马尔罕,在河中地区提倡农业,实行改革,而也先不花汗则坚持游牧传统,察合台汗国开始分裂为东、西两部。东部以阿力麻里为中心,包括喀什、吐鲁番一带;西部以撒马尔罕为中心,统治河中地区。

    今新疆绝大部分地区在东察合台汗国统治之下。也先不花为东部汗,怯伯为西部汗。当时,河中地区正处于财政混乱、政权机构不相统一的无秩序状态。怯伯汗在河中地区进行了货币改革,制造了全国通用的银币;在政权设置上取缔了双重行政机构,统一设置了万户,由汗委派的代表进行管理。怯伯汗统治时期,察合台汗国与元朝恢复友好关系,双方经常遣使往来。汗国统治中心逐渐西移。

    随着怯别和也先不花的去世,汗国政局陷入动荡期,仅从公元1326年至公元1346年间,先后有9个汗即位,而且每个汗都靠暗杀上位,走马灯一般的换统治者,每个统治者平均当了1个月左右,这样混乱的政局。前文介绍过元末也是不停的换皇帝,内斗。或许大元朝灭亡的因素这里也可以管中窥豹一番,

    公元1330年答儿麻失里即位后,不仅自己信奉月亮教,而且强令整个河中地区百姓信月亮教。这一强化政策引起了一部分蒙古统治者的反对,他们主张保持主张保持原有的游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答儿麻失里的弟弟布罕也可以称不赞将其杀死,失去了政治中心。为此,察合台后裔企图把塔里木盆地作为政治中心,以保障察合台系的正统统治。但此时的塔里木盆地已不存在一个为公众所承认的察合台系君主。

    公元1329年,怯伯弟笃来帖木儿即都来帖木儿继承汗位。同年元政府颁布《经世大典》,其中附图称察合台汗国为笃来帖木儿位下,与钦察汗国、伊利汗国相并列。

    可能是为了便于牵制察合台系诸王的势力的缘故,公元1346年巴鲁剌思的合札罕从窝阔台的后裔中择定答失蛮察立为汗。

    这是阿里算端之后第二个成为察合台汗国君主的窝阔台系诸王。这显示出窝阔台汗国虽然灭亡,但窝阔台系诸王仍然有相当的势力。

    据阿不勒·哈齐说,答失蛮察是海都之子。现将宏达迷儿和阿不勒·哈齐的叙述录之如下:“迷里·合札罕选择窝阔台合罕之后裔答失蛮为察合台兀鲁思之汗。这位诸王统治了两年之后,迷里·合札罕下死了他”。

    “迷里·合札罕把成吉思汗之子窝阔台之子合失之子海都汗之子答失蛮汗立为一国之主”。次年也先不花之子为蒙力克哈敦所生图古鲁克帖木儿即秃黑鲁·帖木儿汗继承汗位。

    历史上把秃黑鲁帖木儿统治的地区称为东察合台汗国,答失蛮察为西察合台汗国。

    答失蛮只做了两年汗,“为了让成吉思汗之子察合台之子抹土干又称孛儿只斤·木阿秃干之子也孙脱之子八剌之子都哇薛禅又叫笃哇之子速儿忽代之拜延忽里之子为汗,合札罕又杀死了答失蛮汗”。

    按宏达迷儿的说法:合札罕处死答失蛮之后,“拜延忽里汗成了察合台之主。拜延忽里乃都哇汗之子速儿合秃斡兀立之子”。照此说法,则拜延忽里为都哇系诸王。在拜延忽里之后,由大臣扶立的几个汗都是都哇系诸王。总而言之就是不停的扶立新的汗,权力角逐之激烈可见一斑。

    合札罕任情废旧汗立新汗,操纵朝政的作法,必然引起其他贵族的嫉恨。据宏达迷儿记载,有一位“叫火都鲁帖木儿的人竖起了反抗合札罕的旗帜,在一次行猎中杀死了他。事成后,他从昆都思又称昆都士之边跑走”。按作者的说法,火都鲁帖木儿娶了合札罕的姐妹。由于蒙古人同一氏族内不得通婚,所以火都鲁帖木儿必然是非巴鲁剌思族的异密。

    合札罕死后,其臣属追至昆都思,杀死了火都鲁帖木儿。火都鲁帖木儿反抗合札罕只能采取偷袭的办法,他杀死合札罕后立刻出逃,很快又被合札罕部下杀死,说明以合札罕为首的巴鲁剌思氏贵族控制了朝政,实力大于割据各地的诸侯。

    合札罕死后其子米儿札·乌巴都剌继承父位,决定以撒麻耳干为王都。按宏达迷儿的说法,火都鲁帖木儿杀合札罕的时间为回历760年即公元1359年。合札罕在1346年击杀合赞算端汗至其死,专擅朝政,控制汗位达十三、四年之久。乌巴都剌承袭父位后不久,竟因为贪求拜延忽里之王妃,杀死了拜延忽里汗,另立帖木儿沙即铁穆尔沙为汗。宏达迷儿说得很清楚,帖木儿沙是“在迷儿札·乌巴都剌的意志下登下王位的。”

    舍札罕家族的这种玩弄汗位于股掌的作法,引起了另一支巴鲁剌思氏贵族的不满,他们就是后来帖木儿所源出的那一支巴鲁剌思氏。

    据宏达迷儿记载,就在迷儿札·乌巴都剌操纵朝政时,迷里·拜延·速勒都思与哈剌察儿那颜之子也速蒙哥的拍代哈只·巴鲁剌思联合在一起,起兵反抗合札罕家族专擅朝政。

    他们征集了一支大军,向撒麻耳干开去。帖木儿沙与迷儿札·乌巴都剌闻讯出动,前来迎战,随之发生一埸战斗,帖木儿沙汗和乌巴都剌被杀。速勒都思氏又称逊都思贵族拜延很快征服了整个河中,自称为王。

    长期控制朝政的合札罕家族被推翻,帖木儿沙被杀后形成的汗位空缺,把河中之地进一步引向混乱。速勒都思氏贵族拜延,虽然征服了河中,自称为王,但按宏达迷儿的说法,他是一个性格柔弱的人,“他醉心于狂饮和对妇女施以暴行,于是混乱潜入了图兰许多州的政府。野心和权力的欲望进入了所有人的心和所有人的精神。”在这种情况下,河中各地诸侯纷纷裂士割据。

    据宏达迷儿记载,哈只·巴鲁剌思“在渴石城揭起了独立的旗帜”。在他的四周,忽禅城、苦盏城的巴也息忒,有巴里黑的速勒都思氏贵族不花,此外在乞不儿罕之地还有诸侯麻哈没的·火者·阿伯儿地。而合札罕的势力尚未复灭,其子迷里·毛拉之子迷里·忽辛和迷里·黑的儿·牙撒兀儿也”已重新聚集了一支大军,继续入侵这一地区,并沉醉于充任统帅的迷梦之中”。

    实际上,在合赞算端死后的十几年中,河中之地的大臣擅权只是表面现象,他所反映的实质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对河中之地的统治就要结束了,一个新的朝代将要代之而起。

    秃黑鲁帖术儿是第一个信奉月亮教的蒙古汗,他用强制手段迫使天山以北16万蒙古人改信月亮教。

    公元1361年占领河中后,将管理权交给了他的儿子亦里牙思火者也里牙思火者,自己则返回喀什噶尔,第二年便离开了人世,察合台汗国又重新陷入混乱状态。

    帖木儿和忽辛又叫库塞音起兵反对也里牙思火者,把他赶回喀什噶尔,占据了河中地区。但是,帖木儿和忽辛又发生了矛盾,在河中地区出现了两雄相争、互相残杀的局面。

    最后于公元1370年帖木儿杀死了忽辛,成为河中地区的惟一主宰。塔里木盆地则发生了哈玛鲁丁的反叛。哈玛鲁丁是播鲁只的三弟。播鲁只死后,秃黑鲁·帖木儿汗将其官位授与了播鲁只的七岁儿子忽岱达。哈玛鲁丁乘忽岱达年幼之机,企图夺取掌管朝政的权柄,但遭到秃黑鲁·帖木儿汗的反对。

    秃黑鲁·帖木儿汗死后,哈玛鲁丁杀死了也里牙思火者及其家族成员18人,夺取了汗位。哈玛鲁丁虽励精图治,但由于众异密的反对,使国内纷争不已,在帖木儿数次袭击之下,哈玛鲁丁被迫逃往伊利汗国。

    公元1389年,幸存的秃黑鲁帖木儿的幼子黑的儿火者即汗位,建都于别失八里;公元1418年,黑的儿火者之孙歪思汗,又把国都迁到亦力把里今天的伊宁市,所以东察合台汗国也称“别失八里国”和“亦力把里国”。

    在十四世纪后半叶,人们可以看到,秃忽剌是突厥斯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落,但其来源尚不清楚。海答儿在叙述成吉思汗分封四子时说,在给诸子指定了土地之后,成吉思汗又以同样方式划分了军队和异密。在划分中,秃忽剌成了察合台的份子。察合台委之以四界察赤、叉力失、亦思宽和撒里畏兀儿。在此范围内,有可失哈儿和忽炭。海答儿还说,被置于引地的秃忽剌人是异密巴卜打罕,这一职务由其子孙承继,直至米儿札·阿巴·巴黑儿时。

    从秃忽剌这个姓氏来看,在察合台汗国的初期中和中期,几乎不为人所知,未见其族中有什么人起过什么重要作用。至于卜剌只的祖父兀儿秃不受封于察合台的说法也是不值一驳的。卜剌只时代上距离察合台时代时间已逾百年,即使卜剌只的祖先真的受过察合台的封土,也决不可能是其祖父。

    可能的情况是,秃忽剌家族在至元末年,元朝放弃斡端、可失哈儿以后,作为都哇的官吏来到所谓MangalàiSuyah之地,不可能是把整个MangalàiSuyah封给他。因为当时亦思宽一带是察合台系诸王的禹儿惕,拔汗那之地也在察合台系诸王手中。

    直至宽阇死后,怯别还曾把斡端之地授予宗王阿里,命他掌管突厥斯坦。海答儿记载的这一传说,当时在诸侯割据时代,秃忽剌家族为了表示地位不低于其他诸侯而编造出来的。

    不过到了元末,秃忽剌家族成了统治察合台汗国东部势力最大的诸侯。这一家族的兴起应与巴鲁剌思氏的合札罕家族、哈只家族和速勒都思氏又称为逊都思氏的拜颜家族一样,在答儿麻失里死后察合台系诸王争夺汗位的过程中迅速发展起来。合赞算端汗被弑后,合札罕扶立了答失蛮察汗,各地诸侯也纷纷寻找察合台后裔拥立为汗,这些被诸侯拥立的汗,被阿不勒哈齐称作“部落之王”。

    统治东部的秃忽剌家族也不甘落后,他们也积极物色合适人选,以图扶立为汗。卜剌只寻找的秃忽鲁帖木儿,并拥立为汗的背景就是如此。秃忽鲁帖木儿所称之汗,在开始就是这样一个“部落之王”了。

    解了这个背景,就可以理解元末统治察合台汗国东部的秃忽剌家族大臣卜剌只为什么要不辞劳苦地去寻找察合台的后裔,并且在找到秃忽鲁帖木儿之后,又为什么要伪造他是也先不花汗之子,扶立为汗的这一系列行为。

    总而言之经经历了史学家承认的察合台汗国时期,西察合台汗国、东察合台汗国时期,察合台汗国这个历史名词最终消散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察合台汗国统治河中地区百余年,曾经富裕而安详。令人深思的是,建立她的是蒙古人,让它忍受战乱之苦的也是蒙古人,甚至真正推倒它的竟也是蒙古人。

    和元朝的命运不同,察合台汗国的继任者是新生的是中世纪崛起于中亚西亚地区的一度与明朝同时期的帖木儿帝国,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很多的蒙古族名字看得头昏眼花,简单捋一下就是元朝这个大集团公司衍生了四个小的子公司,一开始还听老大的,后来就各自为政各自仇杀了,有时候还和老大打仗。

    各个汗国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小伙伴们你们看明白了吗?

【番外】元朝曾经两次攻曰

    沧海茫茫,千帆蔽日。

    至元十一年即公元1274年十月初五,大元军队驾船逼近了位于曰本海上的对马岛。

    对马岛位于今韩国与曰本之间的位置上,扼守对马海峡。

    当时,曰本正处于镰仓幕府时代,守备对马岛的是时任对马岛守护代即代理藩主,宗马允助国。这是一个有着丰富海战经验的68岁老将。战前,他已从各种渠道得知元军计划伐日,在战船还未到达时,便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

    按照大和武士从前的交战规则,双方在开战前应该先派一名武士到阵前射出一支鸣镝箭。听到哨响后,双方才正式组织武士发起一对一的较量。

    于是,日本武士早早地掏出弓箭,对天一射。

    可笑的是,那支鸣镝箭划过一声哨响后,迅速跌入大海。速度之快,令岛上武士一时错愕。

    在亚洲大陆所向无敌的蒙古军队可不管这些,他们早已习惯草原上的骑兵冲锋,哨声一响,立即发动。不多时,守岛的日本武士,包括宗马允助国在内全数被剿。

    大军登陆对马岛后,蒙古军队马不停蹄,相继对壹岐岛、九州等地发动登陆作战,并取得阶段性战果。

    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彻底打乱了元军进攻的步伐。风助士气,日方转败为胜,元军只能及早登船撤退,狼狈而回。

    是的,纵横欧亚非一向战无不胜的蒙古勇士,竟然折戟日本。

    但,这还不是最惨的一次。

    事实上,忽必烈一开始并没有跨海攻打日本的计划。

    对忽必烈来说,南方的宋朝才是阻碍其一统天下最大的“绊脚石”。此前,前文我们谈到过他的哥哥元宪宗蒙哥在合州今重庆合川区钓鱼台遭遇滑铁卢,命丧中土。

    然而,忽必烈的汗位并不是通过蒙古帝国内部的忽里勒台推举。蒙哥死后,蒙古帝国内部高层出现了两个汗位候选人: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在部分大臣的支持下,忽必烈最终击败阿里不哥,总领漠南,登基称帝,改国号大元,建立元朝,制度上也实行了汉化政策。

    不过,在传统蒙古人眼中,推行汉化,等同于背离草原传统。

    因此,即位后的他,除了需继续执行对外扩张政策外,还需要为他推行的汉化政策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

    恰在这时,一个名叫赵彝的高丽人跑到大都即今北京觐见了忽必烈。他告诉忽必烈,朝鲜半岛附近,时常遭遇日本国海盗的袭击,日本人实在可恶。他恳请忽必烈派遣使者到日本去宣谕,令其臣服。

    赵彝接着说出了,日本国与大宋王朝间贸易往来的证据。

    忽必烈这才对日本提起了兴趣,他以为,蒙古军队久攻不下南宋,搞不好就是因为这个“小曰本”。

    但忽必烈“莫须有”的猜测,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众所周知,在宋代以前,日本曾因派遣遣唐使跪舔大唐而闻名于世。唐朝覆灭多年,但日本对中原王朝的崇拜却有增无减。

    两宋时期大体横跨了日本的平安时代即约公元794-公元1192与镰仓幕府时代约公元1185-约1333年。日本史料记载,这一时期,除宋太祖、宋英宗、宋钦宗等三位皇帝外,其余君主在位期间都有外交文牒送达日本。

    尽管镰仓幕府特别看不惯平安时代的奢靡腐化,但并不妨碍他们对大洋另一边富庶的大宋垂涎三尺。

    在镰仓时代前期,南宋与日本民间贸易繁盛。通过贸易,一批自宋朝而来的铜钱逐渐流入日本本土,取代了当时日本混乱的货币体系,成了市场上百姓常用的硬通货,名曰“渡来钱”。而幕府奉行的“武家伦理”,其最高的精神奥义即源自中土禅宗。故到了镰仓时代,幕府将军或执权接受禅宗佛法,乃至拜中土禅宗高僧为师就成了定例。

    这其中也包括时任镰仓幕府执权北条时宗。

    忽必烈虽动了讨伐日本的心思,却还不敢贸然行事。

    为了尽快摸清对方的底牌,至元三年即公元1266,忽必烈首先令元朝兵部侍郎黑的、礼部侍郎殷弘组建使团,取道高丽,准备访问日本。效仿中原王朝惯例,元朝方面也为日本国王准备了一封“国书”,由使者呈递日本国王御览。在这封“国书”的开头,元朝方面毫不客气地写道“上天眷命大蒙古帝国皇帝奉书日本国王”。

    但眼看着自己的两大“邻居”即将建交,高丽国王不开心了。

    曾几何时,高丽与蒙古互称兄弟,双方平等互助合作。可蒙古强大后,这种“兄弟”关系就慢慢变成了蒙古帝国的单方面索取了。此时,无论元朝出于何种目的与日本交往,夹在两者之间的高丽都难独善其身。

    因此,当忽必烈严令高丽护送元朝使者访问日本时,高丽方面却以海上风浪太大为由进行劝阻。

    忽必烈到底是草原上的雄鹰,他没有理会高丽方面的意见,并继续施压。高丽方面只好派出己方的大臣携带两国国书前往日本。

    至元五年即公元1268年正月,由高丽派出的起居舍人潘阜一行抵达日本九州太宰府。

    对于当时在亚欧大陆征战无数的蒙古帝国,日本当朝虽不熟,却多有耳闻。

    据悉,在蒙古使臣抵达日本以前,高丽国曾派出使者与日本方面媾和,从他们透露的信息中,幕府方面就对这个征服了亚欧大陆大半的政权产生惺惺相惜之心。

    此时,镰仓幕府实际话事人北条时宗是个未满20岁的年轻小伙。虽然在年龄上只能给忽必烈做孙子,但年少掌权的他,此前已通过阻止一场颠覆幕府的政变,逐渐成了日本政坛上老练的政治家。

    与忽必烈志在必得的强硬类似,北条时宗内心也潜藏着来自武家的“匹夫之怒”。尤其是当他看到蒙古帝国的国书文末写道“以至用兵,夫孰所好,王其图之,不宣”时,感觉被冒犯的愤怒直冲脑门。

    很显然,忽必烈递交国书的目的,并不是在跟他商量,让其安心归顺,而是使用了“以至用兵”的威胁恐吓之辞。

    可北条时宗也不是被吓大的,他十分清楚,幕府屹立的基石就是私兵家臣制。这种制度实际上就是以恩赏土地的方式,将武士阶层和权力绑在了一起。权力越大,土地越多,实力也越强。若有人胆敢侵犯武士阶层的土地,他们宁愿战死,也绝不松手。因此,忽必烈此番恫吓,不仅无效,甚至还造就了日后蒙古与日本必有一战的结局。

    为了拖延时间,北条时宗授意日本天皇,不得答复元朝的国书。

    要知道当时的曰本天皇只是一个吉祥物,幕府大将军虽然只有20来岁的北条时宗控制一切大权。

    同时,他发布命令,要求九州各大名返回驻地,紧急整军备战,严密监控元朝方面的军事动向,防止对方突袭日本。

    摸不着态度的潘阜一行人,只能空着手回国复命。

    对此,忽必烈颇感纳闷,国书既已达,不表态,不行动,是何态度?

    在黑的、殷弘等人持续无功而返后,忽必烈的老部下赵良弼出场了。

    这位出身于女真族的外交家,在元朝内部以善谏闻名。他认为,元朝始终无法让日本有个明确的态度,皆因蒙古汉子执行命令时太硬气了。

    日本是个与中土王朝有长期邦交的国家,受汉化的影响很深,而中原王朝与藩属国之间,最讲究的就是“亲藩之情”。赵良弼认为,元朝必须让日本这个“小弟”感觉到“家的温暖”,不能一上来就给人下马威。

    他表示愿为忽必烈与日本国王间打开对话通道,促成两国邦交,从而借助海路夹攻南宋。

    忽必烈随即令其率团出访日本,并为其安排了3000蒙古兵护卫。为了所谓的“邦交诚意”,赵良弼拒绝了,仅带了24人随从。

    可到了日本,赵良弼的热脸,照样贴了幕府的冷屁股。

    北条时宗认为,武家的精髓就是“忠诚”和“尊严”。此前,他已向所有拥护自己的大名下达了誓死保卫家园的命令。如今,假若接受了元朝的诚意招安,幕府的尊严往哪搁?

    于是,北条时宗继续以拖延的态度,应对这群远道而来的“蛮子”。

    面对夜郎自大的幕府,赵良弼心里也是十分窝火。在给忽必烈的奏章中,他特别强调,日本武士阶层就是一群狠勇嗜杀、傲慢无礼的野蛮人。

    但出使日本期间,赵良弼仔细研究了日本社会各阶层成分及风土人情,这为后期元军进攻日本提供了诸多实用情报。

    赵良弼的计划落空,彻底浇灭了忽必烈“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幻念。忽必烈当即勒令蒙古铁骑克日征服日本。

    至元十一年即公元1274年,经过多时的备战,以凤州经略使忻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丘为帅的大元水师,浩浩荡荡地开赴日本对马岛。

    第一次元日战争正式爆发。

    从战斗序列上看,忽必烈此次多少有些过于小看日本了。因为,除主帅忻都之外,这支水军基本囊括了契丹人、高丽屯田军、降元金人与北方汉人,感觉杂牌军就足够把日本拿捏得死死的。

    由于日本人一早就从南宋禅师那里了解到蒙元骑兵的凶残,因此,蒙元大军登陆后,日本武士已做好全体“玉碎”的准备。他们的顽强抵抗,使蒙古军队很快陷入了战争的泥潭之中。

    出发前元军并没有预计到战事的困难性,在军队补给上没有做太多准备。上岸后,蒙古军队依旧保持着过去在中原地区“打草谷”的习惯,通过烧杀抢掠补充军需。此举激起了日本民间反元的情绪,使得蒙古联军疲态尽现。

    而北条时宗安排的日本兵,全由九州本土人士组成。除了同仇敌忾外,他们清一色装备防护性能极好的铠甲及薙刀,单兵作战能力极强。

    布甲对藤甲,弯刀对武士刀。基本上没有什么防御,对上相对防御,弯刀和武士刀的优劣易水说不清楚,各位自己领悟吧。

    如此一来,当蒙古联军与日本兵展开近身肉搏时,劣势突显。就连在阵前指挥元军向前冲锋的联军左副帅、汉将刘复亨也在战斗中负伤。

    九州本土山高林深,蒙古大军的骑兵冲锋优势完全发挥不出来。主帅忻都也不敢孤军冒进,只能命令登陆的蒙军在每次战事结束后,即回船休整。

    就这样拖着焦灼着一来一去间,日军逐渐摸透了元军的作息计划,常常在其撤退时,给他们制造麻烦,令元军防不胜防。

    一般来说,登陆作战就是为了夺取敌占岛屿、海岸等重要目标,或在敌岸建立进攻出发地域,为之后的作战行动创造条件。可没摸清日军动向的元军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就在元军伤亡不断扩大之际,海上突发台风。元军船只大部分被风浪所卷,沉没海中。主帅忻都只能仓促取消攻势,最终仅有半数部队逃出生天,回到元朝。

    回朝后,忻都等人也不敢直说自己战败了,这使得忽必烈误以为蒙元大军已经将小小的日本征服了。

    于是,满怀憧憬的忽必烈赶紧命令礼部侍郎杜世忠、兵部侍郎何文著作为特使,再次携带国书,取道高丽,奔赴日本。

    至元十二年即公元1275年的四月,两位不知实情的特使与高丽随员等一行五人抵达日本。刚上岸,就被日方逮捕,旋即处斩,以慰阵亡将士。

    由于事发突然,加上各方有意封锁,元使遇害的消息,直到四年后才传回大都。

    忽必烈这才明白过来,忻都当年撒了谎。

    他怒不可遏,本欲将忻都等人以军法处置。时任征东元帅的忻都,却抢先立下了军令状,愿带所部再征日本,直到打服他们为止。

    看到忻都求战心切,忽必烈摇了摇头。

    他清楚地知道,第一次元日战争虽然损失巨大,却也不是完全“战败”。至少从战略层面上讲,元日战争的爆发,阻碍了宋朝与日本民间贸易继续下去的可能。日本长期对宋朝输出的木材、稻米等大宗商品,因为战争全都被迫留在本土,供给内需。而失掉外援的宋朝,公元1279年在蒙古军队强大的攻势下彻底覆亡。

    南宋灭国时,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如今的形势,远征日本已经不再需要顾忌南宋朝廷趁虚而入了。

    于是,在休整了两年之后,至元十八年即1281年,第二次元曰战争爆发,此役在日本史上也被称作“弘安之役”。

    开战以前,双方都是做了大准备的。

    忽必烈这次决定兵分两路。东路军依旧由积极请战的忻都旧部组成,而南路军则由宋朝降将范文虎率领,主力为十万新附军。

    何为新附军?实际上就是一支由罪犯、官府工匠以及被迫降元的宋兵组成的部队。这次伐日的新附军主力,基本是抗元名将张世杰的旧部。

    据史料记载,这次出海的新附军,携带的军需品中,除了必备的兵器之外,最多的就是各类农业生产工具。

    很明显,按照忽必烈的如意算盘,这批新附军只要上了船,就断无可能再回中土。而从所谓的“人道主义”出发,新附军的阵亡,亦不会给忽必烈带来更多的历史谴责。相反,他们的离去、逃匿海外或战死,还有助于元朝的社会稳定,降低这批人反元的可能性。

    另一边,面对蒙元海军的二次袭击,日本方面也是卯足了劲。

    上次元军进攻时,海上突发台风,已让笃信有天神庇护的日本民众相信,这就是“神风”的助力。元军撤走之后,北条时宗也有意加强日本西海岸的防卫。他在国内颁布了“异国警固番役”,要求九州本土的武士全部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同时,他还命人在沿博多湾海岸线、滩涂等地,修筑出一个个高约两三米、底部宽幅达三米的防御工事,取号“元寇堡垒”,用于观察海面上元军的态势及抵御其第一波攻势。

    此外,针对元军配发的攻城“回回炮”,北条时宗特地将九州本土沿海一线的城池、城墙加宽加高加厚。

    特意为了防备元军攻灭南宋各个军事重镇的利器“回回炮”,什么是回回炮,在开始的章节里易水已经讲过了,这里不再复述。

    因此,这一次元朝方面发动的二次战争,几乎就是双方军备实力的正面较量。

    惊天诡异的事情又发生了。

    就在元军准备对九州本岛发动进攻时,海上又刮起了台风,这彻底打乱了元军部署已久的大决战。

    更为悲催的是,这场台风比上次更猛,整整持续了四天四夜。可把没怎么看过大海的蒙古人愁坏了,在船上的将士们纷纷晕船呕吐。

    为了尽量降低强台风对船只的影响,忻都干脆模仿三国时代的曹操,将元军船只沿着海岸线用铁链锁死,避免它们随风飘散。

    但这种人为的固定方式,对防台风起不了丝毫作用。在强台风的肆虐下,船只与船只间相互碰撞,导致多艘战舰毁于一旦,元军溺死者无数。

    仗打到这里,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必要再继续下去了。

    可即便是撤军环节,元军也无法像在陆地上那般从容。

    作为南路军的统帅,范文虎是出了名的“范跑跑”。一看台风实在厉害,他首先坐船向高丽方向逃窜,留下身后十万大军在风中群龙无首。

    十万新附军只能以十夫长、百夫长为首,分成一个个细小的作战单位,边打边撤。

    日军一看,千载难逢,遂从四面八方杀出,十万大军连同未及逃走的元军,要么被歼灭,要么被俘虏。

    据战后统计,除了先期逃走的那群高层将领外,活着从海上回归的元军只有三人。

    忽必烈显然难以接受战败的结果。经过对三人的盘问,他将军队调度混乱的问题,归结到了范文虎身上。

    可这依旧无法解释,忽必烈打日本缘何两次都败给了台风。数百年来,史学界都在探讨元军两次被日本挫败的原因,直到2005年左右,这一谜底逐渐有了相对靠谱的解释。

    美国考古学家兰德尔·佐佐木经过对当年大海战爆发的博多湾海底打捞出来的蒙元战舰残骸进行研究,并推断称,元军两次征日本所用的船只,应该都采用了一种名叫“鱼鳞式”结构的船壳拼接方法。

    这是中国古代建造楼船时惯用的造船技术。明朝郑和下西洋所使用的“宝船”,也是通过这种方式被拼接出来。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会在后文中讲到。

    利用这种方式构造的船只,其中一大好处就是可以使船壳板联结紧密严实,不易漏水,而且船舶载重量也会获得更大地提升。

    也就是说,为了壮大元军进攻的声势,忽必烈两次对日作战均有楼船加入。

    不过,利用这种方式造出来的船只,一旦在海上遭遇巨大的风浪侵袭时,船体本身结构脆弱,极易断裂。而且,楼船本身除了够大之外,在作战中天生就具有调度不便的缺点。因此,一旦遭遇台风打击,慌乱之中,大船很可能不听使唤。

    研究人员还发现,这些被打捞上来的残骸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铆钉过于密集。

    有时候在一块船板的同一位置,工匠会钉上五、六个铆钉用于加固船体,说明这些船板本身就是重复使用过多次的劣质木材。

    元军驾驶着这样的船只出海,安全性可想而知。

    可以说,拙劣的设计和材料,是导致蒙古舰队失败的主要原因。

    不过,失败似乎不存在于忽必烈的字典里。

    为了彻底征服日本,“弘安之役”后第二年,忽必烈启动了第三次伐日计划。

    经历了两次重大海战失败,他不敢轻易再犯第三次错误。这次,他将训练元朝水师对外作战的重点放到了东南亚。

    然而,元朝水师南征之路同样不顺,打缅甸,征安南,伐爪哇,通通徒劳无功。

    一连串的战略失败,加剧了元朝内部的经济负担,一个庞然大物迅速走入下坡。

    战争带给元朝的伤害已无法避免,在下令无限期罢征日本后不久,至元三十一年即公元1294年,年迈的忽必烈病逝于大都。

    而战争,同样给日本镰仓幕府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抗元战争的胜利,并没有给幕府一个可合法没收“政敌”土地的机会。因此,曾为幕府血战过的武士们,在战后得不到应有的待遇。为了生计,他们只能脱离幕府,走向伺机反叛的道路。

    在元日战争结束后大约50年,镰仓幕府轰然倒塌,成为了历史。

    战争从来就没有赢家。

    回顾历史,我们或许更能明白一个硬道理:和平才是各方稳定发展的基石。

第三十一章 大元帝国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中

    前文中说到了蒙古帝国分离出来的四大汗国的兴起与灭亡。那么作为最初的中央汗国,也就是大元朝,坐拥富庶的中原江南等地庞大土地的国家,是怎么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激起民变导致亡国的呢?

    大明帝国的兴起必然伴随着大元朝的衰败。笔者试着从军事、政治包括文化、经济这三大纬度,来刨析这个威风赫赫横扫八方的强盛王朝是怎么沉沦落幕,以至于元末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中不堪一击的。

    首先郑重说明一下,笔者不是研究元明史的专家,只是一个对这段历史爱好的码字者。如果有失偏颇,叙述不公允的地方,请各位大佬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首先是军事方面,蛮族“汉化”真会失去战斗力吗?一战打崩30万蒙古牧民的红巾军有话说。

    野蛮民族的文明化,于东亚大陆背景下即所谓汉化,往往被视作战斗力丧失的根源。各种文学作品总喜欢说什么,入住中原了,狼性就没了。仿佛汉化就是战斗力衰减器。但细究一下历史,这种“狼图腾”式的观点无疑根本站不住脚。

    没到中原花花世界享受,就战斗力锐减的情况,反例是很容易找到的。元朝末年,在蒙古草原尚有蒙古牧民200万,仍是元朝重要的兵源。然而这些根本没被汉化侵染的蒙古战士,面对持着木棍和竹枪的红巾军却不堪一击,甚至能发生沙河之战这样,号称多达30万的大军因为一场炸营就报销掉的囧状。最后,反倒是汉人地主和汉化的蒙古族军阀平定了红巾军。

    而在西方世界,著名的“上帝之鞭”匈人也是一直保持着他们的野蛮生活方式,拒绝罗马化。但霸权的建立,带来的匈人本族特权,仍然不可避免地使得匈人快速腐朽。无疑,野蛮人也有他们穷奢极欲的方式。于是当阿提拉大王暴亡之后,名不见经传的格皮德人迅速在聂道河之战中,将匈人的霸权打得粉身碎骨,随后阿提拉的儿子袭击东罗马帝国,又被悬首于君士坦丁堡的城头。

    反倒是在匈人帝国彻底消亡后,投奔拜占庭帝国的一部分匈人,被帝国当做职业重骑兵使用。虽然在生活习惯上高度罗马化,但由于以小族生活于拜占庭境内而不具备特权,必须以武勇来换取生存的资本,因此其武德快速恢复,甚至超越了匈人帝国时代。如东罗马名将贝利撒留就对匈人重骑兵予以极高评价。

    显然,与其讨论文明对于野蛮民族的腐化,我们更应该弄清一个事实。对于一个以小族凌大国的军事集团而言,短期的本部族特权,能够使得战士无后顾之忧地进行作战,这是野蛮部族在文明化初期能够具有极强战斗力的关键,当然吸收文明民族的先进技术和组织方式也是重要原因。

    然而,就长期而言,长期的特权带来的必然是腐化和堕落,这和是否文明化没有任何关系。现在讨论元朝的衰亡,长期的安逸生活,江南对于岭北的输血造成的“穷极江南,富夸塞北”的境况,使得高原上的蒙古武士们完全失去了斗志。

    前文提到过得,在元朝中后期的内战——两都之战中,以来自北亚的钦察人、阿兰人建立的钦察卫、阿速卫作为骨干的大都军,就以少胜多,击败了以蒙古高原牧民兵为基础的上都军。

    当然,腐化不是蛮族帝国本族兵源战力退化的惟一原因。巨大财富涌入本民族带来的快速贫富分化也是其中关键。富者会想要巧取豪夺,攫取更多财富,并越发不愿意承担军事义务;贫困者受到剥削,陷入卖儿卖女的境地,沦为牧奴、农奴。这样一来,帝国所能得到的可战兵源数量也就锐减了。

    事实上,北魏帝国采取的全盘汉化政策,取消鲜卑人特权,反而是解决了兵源的问题。在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时代,北魏在军队动员力上相比南齐有压倒性的优势。

    然而,当时北方人口多达3000余万,就当时的生产力下已经陷入严重的马尔萨斯陷阱,北魏末年又政治动荡,而无法继续孝文帝的反腐政策,并被严重的自然灾害袭击,导致遍地起义。

    这些问题与六镇之乱里应外合,才导致了北魏帝国的总崩溃。所谓六镇勋贵武德充沛,汉化鲜卑人费拉不堪这种刻板叙事,并非真正的史实。

    但北魏的失败哪怕是偶然,对后世的异族政权也必然产生一种文明化即将丧失武德的刻板印象。后世的辽金元清都因此对汉化表现出抗拒意识,拒绝全盘汉化,热衷于本族特权,但却都很快陷入可用兵源捉襟见肘的窘境。

    相比而言,清王朝对于这个窘境,解决得好一些。从康熙朝末年开始,清朝就大量征发黑龙江、外东北的索伦兵、锡伯兵作为兵源,补充满洲八旗兵额,这些贫困质朴的莽原武士受到训练后,能发挥出较强的战斗力,这就成为清王朝本族武力维持时间相对较长的关键。

    那么,对于小族凌大国的情况而言,有没有比清朝更成功的解决方式呢?对此,我们可以看看法国,法兰西人绝大部分的血统都来自高卢行省的原罗马公民,其语言法语实质是法兰克化的拉丁语,也就是说法兰克人作为蛮族实质接受了罗马文化,但并没有被同化掉,反倒是把主体民族给冠以蛮族之名,实现了逆同化。而在很长的时间内,法兰西也一直能够确保兵源的充足。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单纯的军事问题并不是一个帝国灭亡的根本。例如当年秦朝那么强大,最终被一群起义者反了天,后来者项羽那么强,还是被刘邦干掉了。所以单纯的军事方面,不是元帝国覆灭的主要原因。也不是一句简单的得民心者得天下能解释的。如若这样,本章就可以结束了,整本书就可以完结撒花了。

    再来看看政治以及文化方面是不是元朝衰落败亡的原因。

    前面介绍四大汗国以及零碎的讲到元朝汗位皇位更迭频繁的时候提到过这个问题。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的前世今生,就要先搞明白他们的统治构架是怎么来的。

    蒙古人为何能称霸欧亚?成吉思汗的草原变法是基础。

    成吉思汗的崛起靠什么?不同人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不尽相同。而有一个制度上的因素,却较少的被人所关注。那就是成吉思汗利用《大札撒》所建立的“千户制”。

    从农耕与游牧进行军事对抗的角度上来说,农耕的优越性在于稳定。稳定所指的不光是政权,更多的是在于粮食的产出。因为农耕需要大量的人口去耕种土地,大量的土地与人口则促进了经济循环,有了经济才能发展科技,科技又促进了军事武器的发展,不同的军事武器的使用又带动了军事制度的演变。所以农耕文明的军事制度和作战实力,很大程度上是以各种物资的产出为基础。

    相对的游牧的优越性则是在于不稳定,其不稳定同样的也是在于粮食的产出。因为游牧区没有足够的耕种土地,自然也就无法养活大量的人口,所以游牧民族在其生存的大多数时间里实行的兵民合一的部落兵制。每一个成年男子既是战士也是牧民,军事单位往往也都是以部落来计算。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更有效的“抢”。而要达成“抢”这个目的,就只有实行全民兵制,因为只有这样的军事制度,才能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最有效的完成军事动员。所以游牧文明的军事制度和作战实力往往取决于部落的大小。

    这么看来游牧的确比农耕更具有攻击性。但是光具有攻击性是不够的。因为高攻击性意味着彼此的内斗吞并倾向非常高。

    传统游牧民族的生活区域是在在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流域以及贝加尔湖周围。因此,游牧民族围绕着这些生活区域,不断互相攻伐,外加还有如金朝这样,经常对各部落实行“减丁政策”的打击。这种落后的制度,直到成吉思汗统一草原之后才有所改善。

    如果说秦国一统天下的基础,是在于商鞅变法与他的《商君书》,让秦国完成了中央集权。那么,成吉思汗则是用《大札撒》,进行了草原上的“变法”,而完成了“草原版”的中央集权。

    成吉思汗这次变法首先实行了千户制。所谓千户制就是将在草原上生活的人全部分在95个千户中。再以木华黎、博尔术为左右万户。再在千户长、百户长、十户长的亲族内挑选精壮青年将其编入“怯薛”,成为由成吉思汗的直接指挥的近卫军。这就打破了原有部落的格局。

    当然千户制除了行政外,最重要的就是对军事体系的改造。首先是兵源。通过千户制,可以将草原的人口被纳入千户之内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按户征派赋役和签调军队,所有在籍户口,凡男子只要到了年龄就要服兵役。那么既然有了军队,接下去就要考虑如何作战了。

    草原上地理特征使得生活在这里的人,只能用游牧的方式来生存。无耕种之地造就了他们从小开始练习骑马、射箭这两种技术,为将来的军事训练奠定了根底。但是也由于草原上战争不断。由此,军队不能只会打仗,而大汗本人除了要能够指挥作战外,更需要颁布军令与军法。同时对于违反军令、军法的人也会做出惩罚。比如说在统一草原以前,草原部落互相攻伐就是为了私自掠夺财物。但在成吉思汗颁布《大札撒》后。明确规定了“战时不得抢掠财物,所有战利品战后有功者均分。”

    这样一来,通过战争,蒙古人扩大了领土和部众、更扩充了户奴数量,并对那些掠夺来的奴隶进行管理。通过千户制将他们分而治之,减少户奴之间的联系,更好进行统治,进而增加本国的整体国力。因此,成吉思汗的变法也发挥着保证国家权力,维护统治延续的作用。所以蒙古军队在后来一系列的战争中,在东面陆续消灭了金、西夏,南宋,往西则攻灭了花刺子模,以及广袤的俄罗斯平原,甚至一直打到多瑙河边,西南面兵临埃及,最终建立起了一个人类史上史无前例的庞大帝国。

    这种草原上的中央集权,不仅对草原的社会变化起了推进的作用,还对后世的元明清几个朝代都留下了历史的借鉴。元、明清在辽东及其他半农半游地区都建立千户制,并设有多处军屯。军屯这种制度既可满足自身需求,又可以减轻朝廷负担。可以说千户是制对后世的一大贡献。当然受千户制影响最深的应该就是努尔哈赤了。他最早建立旗制,大部分都是仿照千户制而实行的。比如说旗制里有“牛录”这种单位。

    那么既然清学的是蒙古,为何蒙古最终会臣服于清?这个道理很简单:蒙古人又倒退回了部落时代。事实上,蒙古人大部分也从来都没有学会农耕,这个致命的弱点到了元末被无限的放大,各路王爷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老祖宗忽必烈搞的那一套学习汉人的皇帝中央集权制度通都通形同废纸。

    尤其是明王朝建立以后。蒙古人只得退回了长城以北,但“北元”这个政权则依然想要维持中央集权。

    只不过没学会农耕的蒙古人,并没有将农耕文明的生产技术带回草原。而这种没有以经济做支撑的中央集权体系,肯定无法运转。

    所以成吉思汗开创的“祖制”在草原上已经失去了作用。这样一来,蒙古的大汗已经无法控制草原,原先的各部落开始越权。草原自然又开始了内乱。这样的内乱一直持续到了明末。虽然到了明末,成吉思汗嫡系后人林丹汗的察哈尔部已经是草原上最大的势力。但随着后金的崛起,蒙古各部出现比明帝国更可怕的对手。

    原本在努尔哈赤的时代,充分吸收了元朝灭亡的教训。建立了“旗制”。

    但旗兵都隶属于旗主,皇太极上位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对旗制度做了改善。皇太极刚上位时凡事都需要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贝勒商谈。

    所以皇太极即位之初的几年里通过各种手段消除了三大贝勒的势力。所以到了这个时候,“八旗”其实已经成了“千户”的升级版。

    在此之后,后金内部再也无人向其叫板。统一了内部的后金面对的是分裂的蒙古。何况此时的后金,经济条件远胜于蒙古各部。因为从明朝掳掠的大量人口,不仅增加了农耕的产出,更加强了武器的威力比如说火器。

    所以完成中央集权清不仅灭了分裂蒙古,也灭了此时已经日薄西山,皇权出不了紫禁城的明王朝也就不那么意外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元朝的衰亡是不是这个政治制度方面要背主要的锅呢?咱们下回再说。

第三十二章 大元王帝国什么如此不堪一击 下

    书接上回,我们来聊一下政治经济制度,到底要背什么锅。

    那么政治制度又是以经济基础作为支撑的,没有钱,打什么仗?拿什么来稳定统治?

    元朝中期频繁更换皇帝,仅在公元1307年即大德十一年至公元1333年即元统元年就更换36个皇帝,在位都很短。全由权臣摆弄下诏或颁布诏令。皇帝成为傀儡,不能决策大事。

    如此一来25年中竟然换了36个皇帝,财权不稳与政权不稳相互影响,政权不稳从而导致无法集中精力搞建设。由此缩影我们不难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元朝快速灭亡的秘密在那里。

    话说前文说的这一切都息息相关,俗语说:皇帝不差饿兵。如果你公司的老板,不发工资给你,你不会不会工作?又那拿什么来养家?既然如此,竞争对手爱怎么样怎么样?反正老板不发工资,说不定我就跳槽了,管你什么员工的素质,先填饱肚子再说,这是人的本能,不能说他不对。

    这样说吧,缺乏经济基础作支撑的上层建筑,迟早都会崩溃坍塌。

    但是不得不提,元朝的海上贸易之繁荣,史学界有公论的。可是为什么这么一个外向型,开启海上贸易的蓬勃外向帝国,为什么就在经济上出了问题呢?政权不稳固然是原因之一,但不是全部。

    要理清楚这细节的问题,还得从源头说起。朱元璋的事业为什么能成功?元朝是一个很大的方面,其他朱元璋的竞争者的灭亡如张士诚、陈友谅、明玉珍我们之前已经解析过了,他们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毕竟不是一个稳定的大一统帝国。

    堡垒是怎么从内部瓦解的?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该如何稳定左转,给继任者老朱家什么启示?今天的我们又能从中得到什么教训呢?

    这一切要从头说起,铁律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差异早就决定元的失败,而元后期又拒绝向汉靠拢,灭亡是必然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与清相比,元朝虽然拒绝汉化政策并最终灭亡,但保留了自己民族性,而清的政策虽然延长了其统治却险些造成这个民族的消失。

    总体来说可以这么说,前文阐述的元朝中期频繁政变,导致当时元朝国内政治不稳定。

    元朝后期政治腐败,加上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自然灾害黄河决堤改道,上层点播钱粮震灾,下面的官员发大财。上上下下都满意了,官员上书皇帝震灾效果不错,百姓叩谢皇恩浩荡。结果几乎一颗米都没发到百姓的手里,导致元末农民起义。

    元朝臣子鬼力赤计划谋取政权,北元灭亡。

    一直到了公元1635年,爱新觉罗·多尔衮与爱新觉罗·岳托等领兵万人渡河,招降了库图克图汗剩下的部众,之后孛儿只斤·额尔孔果洛额哲献传国玉玺出降,整个漠南蒙古完全纳入了后金的版图,大蒙古国的汗位至此断绝,而蒙古帝国,也永远的消失了。

    亡国短命的一个大锅,前文笔者反复提到了一点,正所谓是是成也制度,败也制度。没有了稳定经济的支持,军队又没有收入。汉朝、明朝都完备的屯田制度,军队自己养活自己,有完备稳固的经济制度的支持。然而元朝的曾经无敌欧亚的军队是怎么被自己坑废的呢?到底是什么影响了它的战斗。

    有一种观点是说,元朝不重视农业发展,而中重视海上贸易。从而导致了亡国。这种说法是有失公允的,不是全部的原因。农业方面其实元朝比宋朝还是有进步的。

    纵观中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里,国运长久的朝代都会有一套完整的制度。

    周朝有周制,能延续八百年;汉有汉制,能延续400年;唐宋延续前制。

    唯独元朝没有完整的制度,比如元朝有调军、遣军之法,却无养军、练军之制,元朝的兵马在立国几十年后,就成了无组织、无纪律的军队,打劫人民还是有一套,上阵对敌就是一塌糊涂。

    元朝元顺帝至元三年,广州朱光卿率众起义,元朝廷用了七个月才平息。当时的蒙古兵马已然腐化堕落,不堪大用,朱光卿又是汉人,所以汉人兵马也不能动用,只能将蒙古和色目人混编。

    朱光卿的起义虽然被镇压,却因用时太久,导致天下群雄并起,其中就有未来的明太祖朱元璋。

    关于民间治理,元朝虽有法典《元典章》流传于世,但其中的法只有汉人和南人需要遵守,蒙古人、色目人遵从本身风俗即可。

    《元通鉴》中记载了这么一则案例:元武宗至大元年,有一番僧强买汉人商贩的柴火,商贩上告官府,当时的留守李壁询问案情事,番僧率众冲入公堂,将李壁打的头破血流,结果番僧全被元武宗赦免。

    元朝鼎盛时期,能用强大的武力平息一切不服。可是元朝的兵制不完善,强大的战斗力不能持久,其律法也一切从简,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

    元朝末年,禁止汉人、南人、高丽人持有军器,省院高官只使用蒙古人和色目人。当时的宰相巴延还曾秘密请求诛杀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所以元朝末年的乱局,属元朝皇帝自作自受,逼迫百姓不得不反。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吸取元朝的教训,将制度深入到国家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都有详细的规定。朱元璋建立黄册制度希望百姓各安其职;建立屯田制度降低国家养兵负担;朱元璋所创建的官制,部分现今都还在使用。

    与元朝相比,同样是马上的天下的清朝,因完整延续明朝制度,所以其国运与明相仿,延续两百六十八年。

    提起导致元朝政治及经济政策,元朝蒙古贵族的政治观念是简单粗陋的。

    他们认为,被征服的土地既然是战利品,掠夺财富就是应该的了;往北方,元朝恢复经济的办法是广开牧场,实施屯田;大多数土地是强夺民田而来的;在这些土地上盛行的是农奴制。

    在江南,原来属于南宋的官田变成新王朝的官田,强占土地的现象同样严重。

    地位最低的南人地区赋税征收十分沉重,政府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七来自江浙。特别是忽必烈后期用色目人阿合马执政,实行一种包税制度。政府确宠税额,主要由色目,人和汉族官吏去包办,至于实际征收多少政府不剥夺民众达到敲骨吸碱的地步。

    其他的一些法律,如“打勘”法;更使百姓受害,连执行的州县官吏都叫苦不迭,实际就是“骗财之术”。

    另外,垄断铁,银矿业,实行盐铁专卖,所造的铁器质量粗劣,强行卖给百姓。此外还有滥发纸币作为搜刮民财的手段等等。

    不过,元朝统治者与历史上其他王朝有一个重要不同,就是他们从不贱视商业,相反特别优待和利用色目商人,让其为他们大量敛财服务,如他们把掠夺的大量金银借给色目商人,由他们去放高利贷,然后向蒙古人纳息,这就暴露出蒙古人的重商是变相掠夺的本质。

    另外还有祸害国家经济的最容易被忽略但是很致命的一项,就是货币政策,还有滥发纸币。

    通货膨胀有多么深的危害我们今天的有的人都无法全面的了解,更何况大多数都是文盲的元朝中期。

    由于蒙古对商品交换依赖较大,同时受儒家轻商思想较少,故元朝比较提倡商业,使得商品经济十分繁荣,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相当富庶的国家。

    商品交流也促进了元代交通业的发展,改善了陆路、漕运,内河与海路交通。

    元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前期由恢复到发展,中后期由发展到停滞、衰敝。由于元朝地域辽阔,民族之间交往增多,对外开放,使农业、手工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具有相应的特点。边疆地区得到开发,各民族的生产技术互相交流,对外贸易空前发达,交通运输业有很多创举。

    元朝的首都大都,也成为当时闻名世界的商业中心。为了适应商品交换,元朝建立起世界上最早的完全的纸币流通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全以纸币作为流通货币的朝代,然而因滥发纸币也造成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滥发纸币。这八个看似不显眼的字,要了元朝的老命了。没有钱就印刷钱,用国家的信誉作为背书,长此往复。

    要知道现代国家的货币是以黄金储备这种硬通货作为背书,国家信誉为保证发行货币的,这又和政权稳定息息相关,我们时不时可以在新闻里看到,那个国家发生了政变、战争,导致该国的货币贬值多少。

    由于元朝为了加强对经济的统制,以使用纸币为主,铸造钱币比其他朝代为少。这样一来就没有硬通货币作为储备,皇帝权臣想印多少就印多少,这还了得?

    公元1260年元世祖发行了以丝为本位的交钞与以白银或金为本位的中统钞,中统钞没有设定流通期限,钞币持有者可以按照法令比价兑换银或金,虽然其后曾一度废除,但持续使用到元朝末期,成为元朝货币的核心的纸币。

    全国各路都设有兑换的机关——“平准库”。兑换基金充足,准许兑现,兑换的时候征收两到三分的手续费工墨钞。公元 1276年由于元廷大肆搜括,增发纸币,并将各路准备金银运往大都,引起物价上涨,纸钞贬值。公元1280年,纸币贬值成为原来的十分之一。

    公元1287年物价已经“相去几十余倍”了。为了稳定物价,元廷发行“至元宝钞”和中统钞并行。1350年元惠宗又发行“至正交钞”,发行不久,贬值严重,物价暴涨。事实上,民间的日常交易、借贷、商品标价等多有用银的。这时使用的白银,主要是银锭和元宝。

    元朝的货币主要借助于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往东流出到高丽和日本。在经济上,元朝与高丽可通过互市进行物资交流和钱币交换。韩国曾发现沉没在海底的装有大批元代的货物中国船只,这艘沉船有12个船舱,装有上千件瓷器,7万枚钱币。元朝时期,日本商人经常到闽浙海口来做生意,中国的海船也常常去日本,带去一批财物和钱币。

    货币往南主要流出到东南亚各国。《岛夷志略》记载,元朝商人从海路到安南、占城今越南经商,带出一批财物和钱币;元代旅行家周达观写的《真腊风土记》真腊即柬埔寨中写道,元朝的钱币、金银、铜器、锡器、漆盘、青瓷、麻布、雨伞、铁锅等等,在真腊到处可见;公元1294年暹国王来元朝访问,从此,元朝的商品、钱币,不断流出到现今的泰国。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都看到元朝商人带着商品和钱币,到印度南部的俱兰、狮子国、马尔代夫去做生意。

    货币流出到西北的钦察、伊利汗国。这两个汗国都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在统治,与我国元朝在经济上、文化上联系十分密切,元朝钱币流出到这两个汗国的比较多。

    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即公元1293年,元朝派到伊利汗国的丞相孛罗,帮助汗国采用元朝的钞法,发行了纸币,通行全国,在汗国各地还设有钞库,负责发行及缗钞倒换事务。整个纸币的发行制度和钞票的形状,都是从中国元朝照搬去的。

    此外货币还流出到中非和中欧的一些国家,公元1253年,元朝宪宗年间,曾派亲王旭烈兀带兵到达叙利亚、埃及等地,后来元世祖忽必烈又派大臣到达马达加斯加、层摇罗国今坦桑尼亚桑给巴尔,中国的财物、钱币,从此流人非洲。摩洛哥的《伊本·白图泰游记》里写道,中国元朝通用钞币,纸币大如手掌,一面印着皇帝的玉玺。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即公元1275年,元朝派景教徒带着书信、礼品、钱币,去耶路撒冷朝拜圣地,途中又受伊利汗国国王之托,首先到达君士坦丁堡、那不勒斯、罗马,后又见到法王腓力四世和英王爱德华一世。

    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即公元1290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和他的父亲、叔父来到元朝,回国后由他口述、作家鲁思蒂谦写的《东方见闻录》中,还专门讲述了中国元朝印刷、发行、市场流通使用纸币的情况,使欧洲人为之大开眼界。马可波罗来华这件事情至今存疑。

    关于元朝的田赋,《元史·食货志一》说:“元之取民,大率以唐为法。其取于内郡者曰丁税,曰地税,此仿唐之租庸调也;取于江南者曰秋税,曰夏税,此仿唐之两税也。”这段话虽然并不确切,但至少说明了南北田赋制度的差异。

    中原田赋的征收大概始于耶律楚材辅政以后。在这之前蒙古帝国根本没有赋税之制。元朝行于江南的田赋制度基本上沿用了宋代的两税制。元朝人民还有一项很沉重的财政负担,即科差,是徭役向赋税转化的一种形式。

    元朝的赋税制度南北相异,北方主要是税粮、科差,南方征夏、秋两税。

    灭宋以后,元政府没有把在北方实行的税粮、科差制度向南方推行,基本上承袭南宋旧例,继续征收夏、秋两税。两税之中,以秋税为主,所征为粮食,也有一部分折钞征收,江南秋税的税额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地差别较大。夏税一般以秋税征粮额为基数,按一定的比率折输实物或钞币。

    盐税收入,占全国钞币岁入的一半以上。盐的生产由国家垄断。政府将工本钱发给灶户,所生产的盐全部由国家支配。

    杂课中还包括茶课、酒醋课、“额外课”等。商税也是国库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杂泛差役,主要包括政府为兴役造作、治河、运输等需要而征发的车牛人夫,以及里正、主首即农村基层行政设施的职事人员、隅正、坊正即城镇基层行政设施的职事人员,仓官、库子即为官府保管财物的职事人员等职役。

    元代前期,民户以外的其他户计一般都不承担杂泛差役,按元政府规定,分配差役时,应根据当役户的丁产,先尽富实,次及下户。成宗大德年间改革役法,此后关于诸色户计的当役规定,不时变更,当役面有所扩大。

    有一元代的杂泛差役,是劳动人民十分沉重的负担。

    如此经济制度,国家机器不能及时自我修复,再强大的军事实力也都是回天无术了吧。前文介绍的四大汗国的败亡,内部经济制度和宗教的原因都有,而元朝宗教方面的笔者认为影响不是很重要,首先统治者是外族人,既然明王出世岂不是天下皆反?管你信的什么佛都没有用。

    最后我们来看朱元璋推翻元朝为啥这么顺利?有重要的原因被忽视,明朝最后也亡于此。

    问题来了,在朱元璋与陈友谅、张士诚等血战时,正是自身防御虚弱的时候,元军只要在侧背出兵,背刺朱元璋,他就首尾无法兼顾,很可能遭遇失败。那样,就没有后来的明朝了,对不对。然而历史就是这么有趣。

    读明朝历史,读到朱元璋剪灭割据群雄,北伐一举成功时,很容易想到一个问题。

    老朱先灭陈友谅,后平张士诚,这两个都不是好对付的主。打陈友谅,朱元璋倾国而出,还在鄱阳湖陷入苦战,要是没有主角光环护体,就得提前领盒饭。

    张士诚稍弱,当时只是吴王的朱元璋也得发二十万大军,兵分三路发起总攻,这几乎也就是朱元璋当时绝大部分兵马了。

    就这样,也花了将近两年时间,尤其是张士诚老巢平江城,在三面围困下坚守了十个月才被攻破。

    那么,元军呢,元军去哪了?当时北方大部分地区可都还在元朝控制之下,元军兵力也不弱,先后又有脱脱、察罕帖木儿、王保保、李思齐、张良弼等名将。

    这些人都很有军事能力,朱元璋评价张良弼“百战之余,骤与角力,未易定也”,徐达北伐时不敢与张良弼正面硬钢,选择绕过他防区攻打其他元军——“思道城险而兵悍,不容易攻取”;王保保更被朱元璋誉为“天下奇男子”,当得起老朱如此夸奖的敌将,您想想得有多猛,那都是老朱一把血一把泪得来的教训。

    问题来了,在朱元璋与陈友谅、张士诚等血战时,正是自身防御虚弱的时候,元军只要在侧背出兵,背刺朱元璋,他就首尾无法兼顾,很可能遭遇失败。那样,就没有后来的明朝了。

    况且,浙东的方国珍,福建的陈友定,更是和元朝互通款曲,接受元朝的册封,并为大都提供粮草,两广也在元朝势力控制之下。

    朱元璋此时还没吃成胖子,这些反抗军互掐时,元军为啥不出兵?只要稍有动作,老朱立马得失眠。

    小时候读《英烈传》,里面不会告诉你这些,后来读一些明朝书籍和史料,大多也只会告诉你,太祖如何开挂削平群雄,明军如何英勇北伐,对于敌军状况少有提及。

    及至后来,读了明史泰斗们的明朝著作,才逐渐明白元军在那个时候干嘛去了,为啥不利用大好机会背刺朱元璋。

    原来,相比元朝此时的处境,各路农民军犬牙交错的形势还算比较清楚,了解了各路元军的形势,才明白什么叫错综复杂,这里面既有政治斗争,又有后宫乱政,还有将领的私心,尔虞我诈,复杂程度能在单独写本书。

    简单说一说。

    首先,这些元朝名将们,他们在刚开始和农民军作战时,许多并不是元朝正式任命的将领,统帅的也不是元朝正规军,而是自己招募的地方武装。

    比如大名鼎鼎的察罕帖木儿,他是王保保的养父,《倚天屠龙记》中郡主赵敏父亲的原型。

    虽然也是元朝皇室远支宗室,察罕帖木儿当时却连个进士还没考上,更没什么功名。在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时,北方红巾军屡败元军,正规军挡不住,察罕帖木儿所在的地方就要沦陷。

    红巾军是农民军,代表的是农民利益,攻下州府,倒霉的当然是地主,这是两个阶级的矛盾。

    察罕帖木儿坐不住了,他是地主阶级的代表,红巾军来了他也讨不了好。虽然他没官职也没兵权,但只要有钱就好办事儿,察罕帖木儿组织起数百人的武装,号称“义兵”,也叫“乡军”,与红巾军交战,保卫地方。

    讽刺的是,这帮临时组织的民兵表现却比元朝正规军好很多,屡败红巾军。这其实也不奇怪,元军打不过还能逃跑,“义兵”打不过,老家就会被一锅端,房子票子土地全都得报销。

    这些义兵打了胜仗,收复了城池。元廷一看,行啊,自己花钱养了一帮子酒囊饭袋,正在焦头烂额。却冒出这样一帮人,不费朝廷的兵力粮饷还能打胜仗,这样的好事去哪找,自然是大加赞赏,为察罕帖木儿这些人加官进爵。察罕帖木儿被授中顺大夫、汝宁府达鲁花赤之职。

    其他几个元末名将,像王保保、李思齐、王宣等人,也都是凭借义兵起家,搞大了才得到册封。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这些人成了元朝将领,手下带的还是自己起家的部队,名义上也接受政府指挥,但真正指挥得动军队的,只有他们自己。

    并且,这些人控制的地方就成为自己的地盘,红巾军打不进来,中央政府也别想真正控制,一切要听这些将军们的号令。

    是不是很眼熟?现在对这些将军们的称呼,一般是军阀。

    既然是军阀,那就得有军阀的特点,军阀的最大特点是啥,就是需要不断扩充自己实力,有了地盘才有钱有兵,才能不被别人吃掉,所以需要不断抢地盘。

    说实话,这些军队战斗力还是比较强的,毕竟是为自己打仗嘛。但他们的作战对象并不止红巾军,也包括其他军阀。

    这样就很好理解了,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人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他们也没闲着,也在大打出手。

    当然,打的不是朱元璋、陈友谅他们,而是彼此互相攻打。

    这也不难理解,谁敢出兵去打农民军,就可能被其他军阀爆了菊花,闹得不好赔了夫人又折兵,自己彻底玩完。

    这个险谁敢冒?必定先得解决其他军阀的威胁,才好放心对付那些农民军。

    比如察罕帖木儿和李思齐统帅的部队和红巾军打了几年,几乎没败过,收复了关陕、河北、河南,号令已经能传到江浙。他们调集主力进攻山东红巾军,形势也是一片大好,谁知后方传来惊人消息,山西被人占了!

    占山西的不是红巾军,而是另一支“义兵”,孛罗帖木儿的军队。

    原来孛罗帖木儿一看察罕帖木儿主力尽出,山西空虚,这是块现成的肥肉,不咬白不咬,于是派兵占领了察罕帖木儿的防地。

    察罕帖木儿怎肯善罢甘休,山东也不打了,回军与孛罗帖木儿交战,两军在山西拉锯了几年,政府不知调停了多少回,没人肯理。

    察罕帖木儿在至正二十二年即公元1362年被刺身亡,军权转交到他养子扩廓帖木儿,也就是王保保手里。

    王保保名气比他养父更大,打仗也更凶狠,继续和孛罗帖木儿打得天昏地暗。

    孛罗帖木儿后来得罪了皇帝,站错了队,终于在1365年被元顺帝派人刺杀,王保保被封为河南王,统帅天下兵马。

    前文说过公元1365这一年,朱元璋已经攻灭了陈友谅,正与张士诚交战正酣,看上去,这是个趁火打劫的好机会。

    王保保也是这么想的,他以檄文调关中四将前来河南会师,准备南征。

    李思齐曾长期与王保保养父察罕帖木儿并肩作战,也是个老牌军阀,与张良弼、孛罗帖木儿都是老冤家,打过不少仗。

    这时他已被封为许国公,得到调兵劄子,李思齐勃然大怒,当众怒骂:你小子乳臭未干,当年我跟你老子喝酒,他还要先敬我才敢喝,你那时连站在我面前的资格都没有,现在居然敢来调我!

    李思齐下令手下诸将,整兵备战——要防备的是王保保,一旦王保保前来,立即擒而杀之!

    除了李思齐,张良弼、孔兴等其他三部也都不听号令,无法节制,王保保名为节制天下兵马,实则除了自己的人马,谁也调不动。

    不但调不动,就算他想凭自己兵马南征也不可能,原因同上。

    王保保急啊,内部的事不解决,怎么一致对外。他亲自提兵入关,攻打李思齐。李思齐一人不是王保保对手,他联合了其他几位将军据守长安,两军整整打了一年,大小几百战,兵力被严重消耗。

    打到最后,元顺帝又对王保保起了疑心,连名义上的统帅权也给他解除了,只让他率自己兵马扫清江淮。

    元军自己在互相攻打,朱元璋已经平灭了张士诚,连吞两个对手后,实力顿时膨胀起来。

    老朱打完张士诚,元军还在自相残杀,没人搭理朱元璋。他得以施施然,同时发动南征和北伐,南边平定较为弱小的方国珍、陈友定,北面则派出徐达率领主力北伐。

    到这时,各路元军才意识到朱元璋是最有威胁的敌人。那么总该合作了吧?

    NO!合作是不可能合作的,虽然他们停止了自相残杀,却没人肯被别人指挥,大家想的只是各保地方,徐达来了,把他赶到别人地盘去,别来祸祸自己就好,这还是军阀本色。

    结果自然是被朱元璋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一股接一股被消灭,最后大都想守也守不住了,元顺帝只好一跑了之。

    察罕帖木儿、王保保、孛罗帖木儿、李思齐、张良弼这些人都是当世名将,随便拎出一个来,军事能力未必就不如徐达。

    察罕帖木儿、孛罗帖木儿是元朝最善战的将领,打红巾军几乎没败过;张良弼经年数百战,有弟七人,皆善战,军中语曰:不怕金牌张,惟怕七条枪。徐达对他也颇有忌惮。

    更早一点,还有丞相脱脱,能文能武,率数十万大军围剿张士诚,围困高邮,几乎就要成功之时,却被罢职削除兵权,否则早就没了张士诚这号人物。

    这些人要能联合起来,同心对外,怕是朱元璋+陈友谅也不够削的。当然,这些没有发生,有的只是自相残杀,削弱自己的力量。

    如此,朱元璋能安心与陈友谅等力量交战,及至后来北伐能一举成功,也就顺理成章了,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啊。

    老朱或许在暗笑元军的愚蠢,谁知到了二百几十年后,自己朱家子孙的天下,历史分明又来了一遍轮回。

    不信您看:袁崇焕死于自家的猜忌和不信任;卢象升与高起潜的矛盾导致他兵败身亡;孙传庭名为督师,手下总兵不听节制;崇祯诏令勤王,罕有响应者;左良玉在武昌坐拥重兵,竟发兵攻打南京;史可法督师扬州,又调得动哪个总兵。

    太多了,就不一一列举了,不论元或明,内部倾轧造成的危害远超强大的对手,凉凉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快慢其实就是看矛盾大小和自身作的程度,易水只是提一个设想,各位读者老爷们有心可以仔细琢磨,回味无穷呐。

    再仔细数中国的大一统朝代,秦末的救命军团岭南的赵佗军团,就直接在岭南自立为王了。东汉末年各路军阀打成了一锅粥,这个就不多说,再说唐末、今天我们讨论的元末和明末,最后清末,你方唱罢我登场,军阀是历史的产物,如何评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最后讲一讲元朝皇帝的陵墓,为什么至今一个都没找到。

    这就不得不提到蒙古人的秘葬制度了,这个下章开始再慢慢讲来。

第三十三章 目标元大都 进击的大明

    大元朝庭已经摇摇欲坠快要垮台了,完蛋了。元朝统治阶级已经有了意识和心理准备。

    元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吴元年即公元1367年开始伴随随着盘踞福建方国珍降朱元璋、宋濂撰北伐檄文,没错就是那个写《送东阳马生序》的宋濂、朱元璋顺势消灭了陈友定。

    关于宋廉的一生,其实是一个朝代的缩影,关于他的故事,放在文末讲。

    元至正二十七年即公元1367年,四月,吴王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开始北伐,消灭残元。

    宋濂在北伐檄文中写到“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传檄所致之处深得久苦于蒙古贵族统治的大多数黔首百姓的支持,自然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坐镇中枢的朱元璋非常高兴,一度想要御驾亲征。被马皇后劝住了,马上天子,也应该做统帅治国。肃清残元的事情就让老兄弟们去做就可以了。

    时间来十一月初,一路高歌猛进的徐达军至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命张兴祖率一部军先由徐州北上,攻取济宁和东平今属山东。

    就在这时,王宣、王信父子降而复叛,并往莒州今山东莒县募兵,企图阻止张兴祖北上。徐达立即进兵沂州,这个反复无常的王宣被杀,王信逃往山西。附近峄州今山东峄县、曹州、海州今江苏东海、沭阳今江苏沭阳、日照今山东日照、赣榆今江苏赣榆、沂水今山东沂水等地元军闻风而降。

    一路进军红色的铠甲鲜明,旗帜鲜明遮天蔽日,气势恢宏。骑兵,步兵,弓箭手,火铳手乃至于还有炮兵。辎重的车辆络绎不绝。

    徐达帅军在沂州稍事停留,命韩政扼守黄河,自率大军进攻益都今山东青州。十一月底,元益都守将普颜不花力战不敌,遂克益都。徐达乘胜攻取寿光、临淄、昌乐、高苑等地。元乐安今山东惠民、长山今山东淄博、新城今山东桓台等地皆相继归附。

    战争的形势一边倒的朝向新生的大明。

    十二月初,张兴祖至东平,逼走元将冯德,追至东阿,安山今山东东平西,迫使元将陈璧、杜天佑、蒋兴等各率所部归降,进而围攻济宁,元守将陈秉直接逃走。十二月上旬,徐达带领士兵至济南,元将多尔济投降,密州今山东费县北、蒲台今山东滨州、邹平的元将,亦先后请降。

    徐达决定继续向东略地,命傅友德进攻莱阳,自己带兵返回益都,东攻登今山东牟平、莱今山东掖县二州。元惠宗见山东形势危急,命中书右丞相伊苏、太尉知院托和齐、中书平章政事呼琳岱、陕西行省左丞相图噜等进军山东,然而诸将都不听从命令。

    此时的元朝中央威信扫地,早已没有了约束诸将的能力,这些没有统一组织的流浪部队,各自为战。最终只有被消灭或者投降两条路。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百官的劝进和拥戴下,在南京于郊坛即皇帝位,国号大明,改元洪武,追尊四代。

    老朱心里其实是无比的满足与自信的,本意只是把南京当做一个暂时歇脚的地方,正所谓“富贵不还乡,锦衣如夜行”老朱的本意是回凤阳老家建设新都。这就是鲜为人知的凤阳故宫,后文再讲。

    老朱继续返回紫禁城的奉天殿,宣国公李善长奉册宝,立妃马氏为皇后、世子朱标为皇太子,以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

    随着大明王朝建立,朱标被立为太子。朱元璋对朱标极其爱护,命詹同考历代东宫官制,并选拔功勋道德老成者兼领东宫,辅导太子。

    其中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冯胜兼右詹事,中书平章政事胡美、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中书左、右丞赵庸、王溥兼副詹事,中书参政杨宪兼詹事丞,傅瓛兼詹事,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张兴祖兼左右率府使,大都督府副使顾时、孙兴祖同知左右率府事,大都督府事吴桢、耿炳文兼左右率府副使,御史大夫邓愈、汤和兼谕德,御史中丞刘基、章溢兼赞善大夫,治书侍御史文原吉、范显祖兼太子宾客,不再与东宫外另设府僚,意在朱元璋外出征战期间,由太子监国、方便各将军丞相辅佐。

    此外还在宫中特设大本堂,贮藏各种古今图书,让诸名儒轮班为太子和诸王讲课,并挑选国子监学生国琦、王璞、张杰等十多个才俊青年伴读。

    大封群臣的同时,其实日后一张天大的正在撒下!执网者,即执天下者。

    在教学中,太子的一言一行,都被要求按礼法行事。朱元璋自己也时常赐宴赋诗,商榷古今。他曾特地对教育太子和诸王等人的儒臣说:“我的孩子们将来是要治国管事的,教育的方法,要紧的是正心,心一正万事就办得了,心不正,诸欲交攻,要不得。你要用实学教导,用不著学一般文士,光是记诵辞章,一无好处。”故此,除了让太子诵习儒家经典,又专门选了一批德行高雅的端人正士,又以梁贞、王仪为太子宾客,秦庸、卢德明、张昌为太子谕德,让他们把“帝王之道,礼乐之教,和往古成败之迹,民间稼穑之事”,朝夕向太子讲授。朱元璋还常常以自己的经历训导太子,要他明白创业的不易,守成的艰辛。

    朱标尽管生于安乐,但并无纨绔之习。他生性聪颖、忠厚,颇能领会,而且还尽心受教,对宋濂等人言必称师父,后宋濂一家牵扯进胡惟庸案中,朱元璋想处死宋濂,经马皇后及太子力保,才得免一死。长大后,温文儒雅,慈仁殷勤,颇具儒者风范。

    留意上文中一连串的太子府属官,都是基本上都是后来他儿子朱允炆建文朝廷的主要官员。

    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洪武元年三月,徐达在基本上占领山东之后,从济宁进攻汴梁今河南开封,同时派一部分军队经河南永城、归德今河南商丘,直趋许昌,并命邓愈率襄阳、安陆、江陵之兵北攻河南南阳,策应北征主力作战。三月底,徐达进抵陈桥即开封市东北,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就是在这里。元汴梁守将李克彝夜驱军民西遁,元将左君弼率所部投降。徐达进入汴梁后,立即率步骑经中湾今河南封丘西南地区西攻洛阳。

    即至四月上旬,徐达军自虎牢关进至洛阳塔儿湾,元将托音率5万元军在洛水以北列阵,被常遇春强行突破,退至陕州今河南陕县。驻守洛阳的元梁王阿哩衮见大势已去,率官民出降。徐达继续挥兵略取嵩今河南省嵩县、陕、陈今河南太康、汝即今河南临汝诸州,并命冯国胜率所部进攻潼关。

    由汴梁退守潼关的元将李思齐和张思道,听说明军又逼近潼关,急忙率领部队西逃。明军向西连续攻克陇今陕西陇县、秦今甘肃天水、巩昌今甘肃陇西、兰州等地,进逼临洮,李思齐末路穷途,只好投降。徐达命薛显进攻西宁今青海西宁,亲率主力进攻庆阳。

    五月初,连续攻下安定今甘肃定西、会州今甘肃会宁、靖宁今甘肃靖宁、隆德今宁夏隆德,经萧关前往平凉今甘肃平凉,一方面分兵进驻战略要地延安及泾州今甘肃泾州,另一方面派张涣率骑兵侦察庆阳的动静。张思道早在明军攻克临洮时,便留下弟弟张良臣与部将姚军守庆阳,自己则逃往宁夏,结果被库库擒获。张涣派人招降张良臣,张良臣得知其兄被库库治罪,决定降明,但迅即又叛。

    徐达下令四面包围庆阳城,张良臣恃险顽抗,并向塞外的库库求救。库库为救庆阳,兵分三路牵制明军,一路攻大同欲下太原,一路攻风翔,一路攻泾州。七月中旬,库库部将哈南下攻原州今甘肃镇原,致使战局为之大变。徐达见库库兵势甚猛,暂取守势,命徐礼守驿马关今陕西庆阳西、叶石真守彭原今陕西庆阳南、韦正守郐州今陕西邻县、傅友德、薛显守灵州今宁夏灵武,控扼各处要害。

    不久,哈布攻下泾州,致使徐达大军腹背受敌,幸得冯国胜自驿马关引兵来救,才将哈札儿击退。八月上旬,张良臣在庆阳粮饷已尽,外援无望,其部将开城投降。数日后,库库派往大同和凤翔方面的军队,亦被明军击溃。

    于次年公元1368年8月即洪武元年七月二十七日攻克通州。如果去过北京的朋友就会知道,通州距离北京市区坐地铁也就40分钟的样子可以到达,虽然元末没有地铁,但是也是拍马即到的,随即包围大都。

    一路进兵,用四个字形容就是所向披靡,敌人望风而降,抵抗都不是很激烈。

    “大军都安顿好了嘛,后勤辎重都准备妥当了?”大明开国大典上被老朱加封为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的徐达征虏大将军连夜升帐议事。

    “大将军,围城事宜都准备好了,不过有些奇怪呀?”

    帐下一名军校回答道。

    此时于去年开国大典加封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此次出征的副帅征虏副将军常遇春从帐外走了进来,听到了二人的对话。

    “说,哪里奇怪。我刚从前朝巡视回来,也感觉不对头。”

    常遇春把马鞭随手放在一边,伸手拿起了水碗倒水咕咚咕咚的喝起来,油灯刺啦刺啦的燃着。

    立在帐内的一众先锋军将们,也支棱着耳朵听。

    “这……末将也是听前方斥候回报,大都城上似乎没有什么人气儿,好似是鞑子准备弃城跑了了?”

    “此言当真?内应如何说?”

    徐达、常遇春异口同声相视一笑。

    “末将尚未接到消息。”

    负责情报工作的将官回禀道。

    “诸位,散了吧。休息去吧。还是注意巡营,小心使得万年船。虽然我等进军一句顺利。鞑子那头如王保保一般会用兵的大将未知可有,自当小心为上。”

    “遵大将军令,末将告退。”

    众将往外退去,一路小声嘀咕这仗打得好生奇怪。

    大帐内就剩徐达、常遇春这两个老哥们了。

    “偷偷的喝点儿?”徐达看向常遇春,指了指刚拿出来的酒坛子。

    “陛下不让饮酒,大将军这是戏耍与我吧?不喝不喝。这……你我都要没命的。”

    “我刚才拿坛子出来,你眼睛都直了,口水已经流了一地了吧?我等已经巡了营了,前方来报无事,要看就要进大都了,喝他鞑子皇帝的好酒。这战利品不算是犯罪吧?”

    “老哥哥,说得是,你让我和喝我哪里能不喝呢。也是,咱们哥们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跑,这酒嘛。喝了壮胆嘛。明天还有没有脖子上这个玩意喝酒,还不知道呢。”

    常遇春嬉笑着就伸手就要去拿酒坛子,徐达拍了一下他的手。

    “只此一坛,不许喝多了。打下大都,喝鞑子皇帝老儿的好酒去。这坛酒是陛下赏赐咱们哥们的,不算违法。”

    “谢陛下。”往南方拱手作揖跪拜,可是眼睛就没离开过酒坛子。

    “老哥哥说得有道理,快快满上,可惜没菜呀。这寡酒可容易醉。”

    “你啊,你啊。”

    徐达与常遇春相识多年,熟悉彼此同心协力,都是属于淮西勋贵。顺利拿下大都,大功一件。说不定老朱给多赏点什么给二人,有点飘也是人之常情。

    二人不知道的是门口站岗的军士,其实是老朱的御前检典就大名鼎鼎的锦衣卫的前身。正所谓帝王心术,如果这两位有什么不规矩,没几天时间情报就会送到朱元璋的案头。

    两人没有任何察觉,依然聊着初起兵时的经历,不知不觉已经做到了这个位置,日后荫泽后代,世代富贵且是稳当的了吧。

    常遇春回忆起来,那还是至正十五年算公历是公元1355年四月,常遇春随刘聚在和州抢掠时正巧遇上朱元璋率军攻和州。常遇春早就听人说过朱元璋仗义豪侠,很有作为。

    他便利用在和州相遇的机会,装成老百姓观察朱元璋的行经。他亲眼目睹了朱元璋平易近人,视士卒如弟兄的作风,也看到了朱元璋的部队纪律严明,不害百姓的行为。经比较他知道朱元璋是个做大事者,刘聚仅仅是个盗匪,不能与朱元璋相比。他当机立断,决定在和州投奔朱元璋。

    他常遇春去投奔朱元璋时,朱元璋的态度很冷淡。朱元璋问常遇春:“你是不是挨了饿,想到我的队伍中找饭吃?”常遇春回答说:“我在刘聚手下打家劫舍,并不愁衣食,只是刘聚只知抢掠和盗窃,并无大志。我听说将军是位贤明智者,因此前来投奔,为将来的前程愿效死力。”朱元璋问:“你能跟我过江打仗吗?”常遇春回答:“将军指到哪里,我愿打到哪里,渡江之日,愿为先锋。”朱元璋见常遇春身材魁梧,体魄健壮,出语忠恳,就把他留了下来。从此,他常遇春弃盗为良。

    以后鏖战衢州、大战九华山、功升元帅、与徐达一起大破陈友谅今日与徐达一起围攻大都,不胜唏嘘。原本乱世一盗匪,今日之功一方面是自己敢打敢拼,一方面得感谢老朱给机会,老兄弟给力。

    徐达听得有些唏嘘,也回忆起了自己的历程。

    他徐达农家出身,土里刨食。他性情刚毅,不甘屈居人下。他长得面貌清癯,颧骨稍高,身材魁伟。自幼习武,练得一身好功夫。和朱元璋是从小长大的好朋友。

    当年郭子兴举义,濠州人汤和率壮士10余人参加。应汤和之邀,朱元璋也投身郭子兴部。至正十三年即是公元1353年,朱元璋奉郭子兴命回乡募兵,年仅22岁的徐达欣然应召。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初授镇抚,朱元璋发现徐达才能超乎众人,于是委以重任,代替自己征战四方。

    遥想当年,郭子兴与一同举事的孙德崖等人不合。占据徐州今属江苏的赵均用、彭大兵败,投奔濠州而来。不久,赵、彭称王,郭子兴受制于下,并险遭杀害。朱元璋见在濠州难成大事,遂于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秋率徐达、汤和等24将离开濠州,南进定远,攻下滁州。徐达冲锋陷阵,威勇初露。

    后来,遇上陈友谅。徐达用离间之计,使陈友谅杀赵普胜。赵普胜死后,枞阳水寨无人能守,徐达攻下枞阳水寨。

    破陈友谅与常遇春一起并肩作战,随后率师东征,讨灭张士诚。

    而今老朱当了皇帝,命他和常遇春统兵北伐,彻底消灭残元。

    伴随着起初端上来的下酒菜,豆腐干、小菜,这酒方才喝出味儿来,约摸着过了2个时辰,已经是深夜了。

    “报……大将军,细作发来城内情况。”

    看见这两位在大大方方的喝酒,这位军校确实有些害怕,但是走不敢说。要知道朱元璋的禁酒令可是杀了好几个大员的。

    “拿来我看看。”

    徐达,淡定莫放下筷子。接过军校麾递过来的竹筒,打开火漆,倒出里面的小字条。

    “去吧,有新情况速速回报,我随时处理。”

    一边看,一边没有任何异常莫挥手说道。

    “领命,属下刚退。”

    “情报上说什么?”

    常遇春抿了一口陶碗中的酒,问道。

    “哈哈,天助我等也,天佑大明。鞑子们好像是跑了,具体情况暂时不清楚,但是城内的百姓愿意给咱们当内应,发动起义。”

    原来元顺帝听到消息,在至正二十八年七月二十七日的夜里率领妻儿及妃嫔、侍从偷偷地开了大都的建德门,向着居庸关的方向逃去,逃往“上都”。这个上都,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多伦县西北闪电河畔。是当年忽必烈下令修建的。

    “这个起义响应我大军好是好,可是怎么联络呢?”

    徐达用筷子敲着碗碟,自顾自的嘟囔着。

    —————————————————

    与此同时,有一位你我课文里都学过他的课文的大文豪—宋廉,半喜半忧。

    他的《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我们都学过,笔者读书的时候读得非常感动。注意了,这是节选。其实它的全文并不难找。

    如果有心的话,阅读全文,我们就会发现这一位文臣之首,实际上地位非常尴尬,且不说青田先生刘伯温,就是李善长放在新立朝廷里,宋濂的这个之首的位置其实很尴尬。正所谓“捧杀”,也是一种被人架起来烤的感觉。

    如果有心阅读送东阳马生序的原文,不难发现,余下的部分。其实都是在称颂圣德。

    宋廉的结局如何,后文再讲。

    书归正专,且看大明威武之师如何夺取元大都!

第三十四章 得来不费功夫的元大都

    关乎尽快进攻元大都的作战,徐达常遇春不敢怠慢,赶紧连夜把这一情况上报南京坐镇的朱元璋,请求圣断。

    要知道这个时候还有一股力量虎视眈眈,积蓄力量随时准备反扑,就是王保保率领的元军残余主力,虽然是残余力量,但是也不容小视。这种关键时刻,可马虎不得。

    王保保,金庸迷们定不陌生,就是《倚天屠龙记》里赵敏的哥哥。扩廓帖木儿,汉名王保保。真实的历史上他的父亲是元翰林学士、太尉赛因赤答忽。而倚天屠龙记里的父亲是汝阳王,察罕特穆尔,是赵敏和王保保的父亲。明显这里金老爷子是刻意模糊了历史上的细节了。

    消息传到了朱元璋哪里,老朱马上召来了足智多谋的刘基刘伯温商量着出主意。

    要知道元朝些早年御史中丞伯颜以广东朱光卿、河南棒胡等起兵反元,奏禁汉人、南人不得执兵器,并拘刷其马匹。甚至禁农家用铁禾叉,以防造反。又诏禁汉、南人习学蒙古、色目文字;诸中央、地方衙门幕长并用蒙古、色目人,皆出于伯颜。他还荒唐地提出杀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后因元惠宗不从作罢。

    蒙元丧失人性人伦的残暴统治,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反抗。汉人被动的反抗措施,就是头胎摔死不养;主动的反抗措施,个别性格暴烈的汉人,就把鞑子杀了,但是单个人是斗不过武装到牙齿的元军的。要反抗蒙元的血腥统治,汉人必须串联和团结,炊饼、烧饼就充当了联络工具,把纸条藏在炊饼里。

    元朝惠宗末年,颍州刘福通及全国各地老百姓纷纷揭竿起义,闹得元廷心神不宁,坐卧不安。为了巩固统治,他们一面派兵镇压起义军,一面派家鞑子到各家各户进行控制,大伙儿被卡得苦不堪言。

    住在户上的家鞑子,都是穷凶极恶的歹徒。不但将兵器没收,连切菜刀都得由他保存,用时去领,用后即还。

    哪家有大闺女、小媳妇,都要出高价钱向他买门槛子。谁家不买门槛子,不管是谁家大闺女小媳妇任由家鞑子淫奸,新媳妇洞房任由家鞑子先睡,他可想跟谁睡觉就跟谁睡觉,坳犟不得。

    如果拿钱买了门槛子,他就稍微规矩一些。门槛子这玩意儿,又没有固定的牌价,他说多少就是多少,又不许你还口。这样,富户能买得起,穷户就作了难,一个门槛子,就能让你倾家荡产。实在买不起的,妻女只得任其糟蹋。

    家鞑子比自家的老祖宗还要尊贵,好东西得尽着他吃他用,稍不顺心,不是打就是骂,甚至处死你都无处伸冤。平时三朋四友在一起聚会,或者两个在一处说悄悄话,你要惹着他,他诬赖你想谋反,连命都没有了,所以那时候,天黑就吹灯,谁也不敢胡遛乱逛,免得祸从天降。

    试想,这暴虐统治,不是一天两天,或十天半月,人们硬硬头皮就熬过去了,成年累月如此,谁能吃得消呀!因此,血气方刚的汉子,有的冒着一死,都跟着朱元璋起义,铲除暴虐。可是毕竟管得太严,卡得太死,起义的人不多,打不过元兵。怎么办呢?

    此时朱元璋向军师刘伯温讨计策。如何利用这个起义破城杀敌。

    要知道,虽然元兵跑了,但是大都城池坚固,马上拿下来是有儿戏的,能不费一兵不足,顺利的拿下大都,准备与王保保的残余主力决战才是上策。

    刘伯温能掐会算。满腹韬略,沉思了一阵说:“天下人都对家鞑子有刻骨仇恨,如果大家一齐动手,别说一家只有一个家鞑子,就算有两个家鞑子,也能斩尽杀绝。”

    朱元璋皱着眉头说:“你说的很有道理,只是全国这么多人家,用什么秘密办法告诉他们,大家都一齐动手呢?万一走漏风声,就要万民遭劫呀?”

    刘伯温捻着胡须笑道:“你不必忧心,我自有良谋。”

    农历八月十四、八月十五两天,商店里,小滩上,到处都是卖圆饼子的。有的人家买不起,便有人赠送。鞑子不懂,便问:“这是什么东西?”人们就告诉他们:“这是月饼,八月十五拜月的供品。”

    于是他们便解除了戒心,不再盘问了。中秋晚上,每家都捧出月饼、瓜果祭月。举行祭月仪式之后,各家人围在一张桌前,赏月饮酒。家鞑子也趁热闹,喝了个一醉方休。最后把月饼掰开,以便分而食之。

    每个月饼内都夹有一个绵纸纸条,文曰:“请今夜子时杀死你家的鞑子兵。”鞑子兵不识汉文,楞着脸问:“那是啥?”

    有的说是饼芯子,有的说是祝你全家团圆,还有的说月娘娘保你平安。他们便信以为真,乐得咧着傻笑,叽哩呱啦的说:“就你们汉人名堂多,真有意思!”

    子时一到,有的鞑子兵醉倒了,有的鞑子兵睡着了,有的还在嘻闹。天下人都对鞑子都恨之入骨,一家人好商量,挤挤眼、碰肘胳臂时,全都心领神会了。

    几百个人杀一个人还不容易,趁着黑夜鞑子睡了,用木棍打头,用农具砸脑袋,每个村一齐动手,只听这里噢唠一声,那里哎哟一声,未用一顿饭食的工夫,平日嚣张跋扈的鞑子兵,全都报销干净。

    这是一个欢腾的夜晚,各家完成了杀敌任务,都走出家门,互相打听:“你家的鞑子杀死吗?”“杀死了!”“你家的呢?”“那还用说,早呜呼了!”于是人们敲锣打鼓,噼噼啦啦的点放起鞭炮。

    随后人们欢欣鼓舞的打开远打开大都的城门,欢迎徐达、常遇春北伐大军进城。火红的大明气质如一条火龙,长长的队伍进去元大都布防。

    特此说明,以上故事八月十五杀鞑子此事之时、地未见于各史册记载,仅止于传说故事。是没有任何根据的。故事的雏形见于清朝光绪首次刊行的元初徐大焯《烬余录》,该故事是描绘蒙古兵进入苏州吴县后对当地的残虐。后来有人摘采《元史》及蒙古族相传元朝虐政的记载加以改编,把刘伯温当作策划月饼传讯的主谋,合成完整的“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传奇故事。如今,该故事已经经不起推敲。

    不是正史的记载,但是一个深入人心流传了很久的民间故事,写到书里。增加厚重历史的趣味性,改编不是胡说。

    话说徐达北伐,是明朝灭元之战的一个战略决策和战争经过基本吻合的典型战例,显示了徐达卓越的用兵才能和驾驭战争的能力。

    徐达审时度势,知己知彼,料敌先机,用兵如神,是此战获胜的重要因素。当年忽必烈令伯颜率军20万灭亡南宋,仅过百年,朱元璋令徐达将其逐回大漠,也是率军20万,不知是不是历史的巧合。此次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元朝的统治,确立了明朝对全中国的统治。

    此役更是打破了历史上由北向南统一的公式,可谓千古奇功。

    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十月至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十二月,明军与元军在中原和西北广大区域内进行的战略决战。

    明太祖朱元璋于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起兵,自十六年公元1356年攻克集庆今南京,尔后即吴王位,建百官,初步建立江南政权以后,先后消灭了占领湖广、江西等地的陈友谅、占据江浙一带的张士诚和浙东的方国珍,为北上灭元创造了有利条件。对于北上作战的战略部署和进军路线,朱元璋作了审慎的筹划。他首先征求诸将的意见。平章常遇春提出长驱直入,直捣元朝大都的主张。朱元璋不同意这个轻敌冒进的方案。他根据当时元朝在中原、西北的兵力部署以及各部之间的关系和各部内部的政治倾向、军事实力,认为元建都百年,城守必固,若悬师深入,不能即破,顿于坚城之下,粮饷不继,援兵四集,进不得战,退无所据,必然陷入被动之中。为此,他提出稳扎稳打,渐次推进的北伐战略:“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

    朱元璋根据这一战略构想,将整个战略行动分为三个阶段加以实施。第一阶段,首先攻取山东,继而转攻河南,占据潼关;第二阶段,攻取河北及元朝大都,消灭元朝;第三阶段,主力由大都南下攻取山西,略定陕甘,完成北方之统一。北伐战争基本上是按照这一战略实施的。

    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十月二十一日,命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人由淮河入河南,北伐中原。为减少北伐阻力,争取人民拥护,出兵之前,朱元璋特别告诫将士,师到之处,切勿杀掠。

     并向北方人民发布檄文,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对汉族各阶层人民产生了一定的号召力,所以北伐比较顺利。为了保障北伐,令留守江淮之部队加强戒备,以防元军袭击。

    从至正二十七年十月明军主力由江淮北上,至洪武元年二月,仅用四个多月的时间就攻下山东。山东的攻克,使元廷失去了左臂,在战略上为北伐造成了更为有利的军事态势。三月,徐达挥军西向,分兵两路进攻河南。一路自济宁溯黄河而上,进攻汴梁今开封;一路由河南永城、归德攻许州今许昌。同时命征南将军邓愈率襄阳、安陆、景陵等处兵马北攻南阳,策应北征主力作战。明军所向披靡,在很短的时间里相继攻克汴梁、洛阳以及嵩今嵩县、陕今陕县、陈今淮阳、汝今临汝诸州,并不战而据有潼关,基本上完成了北伐第一阶段的战略任务。

    元朝大都之屏蔽已撤,外援隔绝,陷入了明军的弧形包围圈中。五月,朱元璋亲抵汴梁,听取前线将领的军事情况汇报,并讨论了下一阶段的战略步骤。

    洪武元年即公元1368年六月初,徐达令河南各军向河阴今武陟西南集结,各卫粮船由济宁起航,保障后勤供应。七月二十九日,他又遵朱元璋之命,令都督同知张兴祖、平章韩政、都督副使孙兴祖、指挥高显等率益都、徐州、济宁之师集结于东昌,等待与河南诸军会师北进。

    根据当时元廷已陷入孤立无援的军事形势,徐达提出由临清今属山东直捣大都的主张,朱元璋表示同意。遂决定由征虏右副将军冯胜守汴梁,江西行省左丞何文辉守河南今洛阳,镇国将军郭兴等人镇守潼关,徐达率大军直取大都。

    闰七月初一日,明军主力自中滦今封丘西南渡黄河,沿御河今卫河,经临清、长芦今河北景县、通州今北京通县,向北挺进。

    闰七月初二日,明军出师汴梁今河南开封,一路势如破竹,连克卫辉今河南汲县、彰德今河南安阳、磁州今河北磁县、邯郸、广平今均属河北。闰七月十一日至临清今属山东,遂令集结于东昌之师来会,且令参政傅友德开通陆路,都督副使顾时开通河道,于闰七月十五日水陆两路并进。师至德州,会征虏副将军常遇春、张兴祖、高显、毛骧、程华等师北进。

    洪武元年即公元1368年闰七月二十日下长芦今河北沧州、青州今河北青县及天津静海等地,二十三日至直沽今天津,二十五日败元军于河西务今天津市武清东北。一路势如破竹,锐不可当,直逼大都城下。

    元顺帝见大势已去,遂于二十八日夜三鼓携太子、后妃出建德门,由居庸关逃往上都开平今内蒙古多伦西北。

    八月二日,徐达率军进占大都,至齐化门,令将士填壕登城而入。徐达本人亲自登上齐化门楼,杀死元朝监国宗室淮王帖木儿不花和右丞相张康伯等人,并俘诸王子六人,封存府库图籍宝物以及故宫殿门,令兵守卫。命令士卒不得侵暴抢掠,居民各安其业。同时遣将巡逻古北诸处关口,又命指挥华云龙经理大都,新筑城垣。

    攻克大都之后,北方之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尽入明军之手,尤其是元主北逃,使整个北伐战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困据秦晋的元地主武装集团,完全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

    朱元璋得到徐达大军攻下大都的消息以后,不失时机地命其转入下一个战略阶段。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八月十五日,朱元璋命都督副使孙兴祖、都督佥事华云龙留守北平府今北京,徐达、常遇春挥师西向,攻取山西。同时,命冯胜、偏将军汤和由河南渡河北向,以策应攻晋主力。经过近五个月的艰苦作战,明军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正月攻克大同,进而平定山西。这时盘据在陕甘方面的尚有李思齐、张思道等十余万人。

    徐达平定山西以后,迅即转攻陕甘,以求彻底完成此次北伐战略任务。自二月徐达派常遇春、冯胜渡河趋陕,至十二月明军击溃扩廓帖木儿反攻兰州之军,历时十个月。明军相继攻克奉元路明改为西安府,即今陕西西安、凤翔、兰州、临洮、庆阳等重镇,基本上消灭了这一地区元军之势力。

    至此,朱元璋北伐灭元之战宣告结束,基本上实现了战前拟定的战略计划。

    此时北元尚有军队数十万,分据上都、秦陇、云南、辽东,四川亦尚有明升之夏政权。十二月,徐达分兵三路克太原、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等地,迫元将扩廓帖木儿就是王保保小说里的父亲,败逃甘肃,山西归明。

    这时盘据在陕甘方面的尚有李思齐、张思道等l0余万人。徐达平定山西以后,迅即转攻陕甘,以求彻底完成此次北伐战略任务。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三月,明军入陕西,克西安、凤翔,迫元将李思齐率部十万奔临洮今属甘肃。

    朱元璋致书招降,右副将军冯胜往攻,李思齐出降。五月,徐达乘胜取平凉、延安。北元主力扩廓帖木儿部精锐,被歼于兰州今属甘肃东。

    六月,常遇春回师北平,进克上都,元顺帝北逃应昌蒙古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八月,徐达克庆阳,斩元将张良臣,占陕西。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北元兵袭扰原州、泾州、大同等地,皆被明军击退。

    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元顺帝驾崩,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袭位,改元宣光。朱元璋以扩廓帖木儿屡扰西北,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冯胜、邓愈、汤和为副将军,分路出击,先后克定西今属甘肃、兴和今河北张北、应昌等地,大败扩廓所部,俘元郯王及平章以下将士8.6万余人,元嗣君爱猷识理达腊北走。邓愈率部自临洮进克河州今甘肃临夏东北,安抚吐蕃,于是河州以西,朵甘、乌斯藏诸部归附明朝。

    至此,朱元璋北伐灭元之战宣告结束,从根本上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基本上实现了战前拟定的战略计划。

    使残存在各地的元军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为朱元璋最终统一中国,夺取了战略上的绝对优势。

    有轶事说徐达故意放走元顺帝,各位读者老爷看看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

    公元1368年的七月,徐达北伐的大军达到了河北通州,距元朝国都也就一两天的路程了。然而,吊诡的是,北伐军事统领徐达偏偏在通州什么也不干,待了七天。

    七天时间,对于元顺帝逃跑而言,已经够用的了,元顺帝似乎明白对方的意思,果然在半夜打开健德门,跑了。然后,徐达的大军才姗姗来迟,这是第一回。

    第二回发生在不久之后的开平,开平是今天内蒙的正蓝旗闪电河北岸,是元朝的上都。徐达的军队懒洋洋地来了,大明王朝的军队兵临城下,看样子应该是瓮中捉鳖,徐达却将包围圈故意漏一个口子。元顺帝似乎明白徐先生的意思,又跑了,这是第二回。

    放跑了元顺帝,常遇春勃然大怒,他们的交情划上了一道裂痕。

    然而朱元璋却说,放得好!

    元顺帝的逃跑路线是先向西北出居庸关,之后偏离皇帝平时前往上都的路线,向西一直绕到中都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然后再折向东北方去上都。而明军情报没有做好,向东北出古北口,一开始方向就搞错了,初八日追到兴州今承德市西部回军,路上倒是截获了一大批回回商人的牲口。

    追击部队回到北平之后向徐达报告,徐达大怒,令傅友德换路追袭,但元顺帝已经跑远了,而明军也必须先应付背后扩廓帖木儿的军队,不能继续远征塞外了。明史学者李新峰认为,《太祖实录》所说的“侦逻”只是掩饰无功之词,应该是可信的。

    开平王常遇春愤怒了,因为白白丢失了活捉元朝皇帝的大功劳,徐达却不慌不忙地解释他的动机:“元朝末代皇帝虽然只不过一介夷狄,但好歹也曾经是我们的皇上,管理中原那么久,是合法的统治者,怎么也要给点面子吧。如果真的逮住他,我们的老大朱元璋该怎么处理他呢?对于这个前任皇帝,难道封一块地盘给他?还是把他杀了才甘心?我觉得两者都不好,还不如把他放了最好。”

    不论元顺帝是个昏君还是明君,杀了元顺帝,蒙古王爷就少了皇帝的善意的瞎指挥。

    那些王爷个个能征善战,徐达明军肯定会败。元顺帝多活几年,蒙古王爷就多一份头疼。这是头一次。

    第二次,元兵大溃败,中原已失。但草原还有蒙古势力。杀了元顺帝,草原会立新帝,而放走昏君,元顺帝在中原长大,对草原陌生,还可以继续稳定祸害蒙古。

    使草原陷入瞎指挥。元顺帝一死,草原就会兴旺,而明军北伐就更困难。瞎指挥的皇帝,是难得的宝贝。一定要让它充分发挥作用。

    大家认为这样的说法有没有道理呢?用而言不论有什么传说故事,盘踞中原的大元朝正儿八经的完蛋了。

第三十五章 大明立国第一败

    大都里的元顺帝,带着金银细软老婆孩子一路跑到了上都。曾经繁荣辉煌的世界大都市完整的落在了徐达、常遇春手里。后来改名字叫北平,即北方平定的意思。

    顺帝因为顺天应人跑得好,没给留下战火,所以朱元璋和后世称呼他为顺帝。在当时蒙古人自己的称呼是不会这么叫的。

    搞定北平了,那么王保保会善罢甘休嘛?不可能的,他手里还有10多万大军。怎么会甘心臣服,或者远遁漠北呢。

    前文书说道,当明军攻克大都之后,元惠宗逃到塞外、立足上都建立元朝小朝廷,史称“北元”。北元君臣还是习惯性地因循以前的思路来思考问题,绞尽脑汁地想着反攻。

    当时,新兴的明朝基本控制了南方各省当时的云南、四川除外与北方的山东、河南、河北,人力与物力远强于北元。

    相反,北元小朝廷出塞后便处于物质匮乏、财政收支捉襟见肘的困境。此外,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实际处于军阀割据状态,对元惠宗阳奉阴违是时有的事。

    显然,这个内外交困的小朝廷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如何生存下去,而不是好高骛远地策划反攻。

    北元时刻想依靠决战来恢复失地,而明朝也同样渴望通过决战来彻底消灭敌人,双方都希望决战,决战就必然会发生。明军向大都进军的过程,虽然一路摧枯拉朽,但所遇皆非劲敌,从没有与元军主力进行过决战,要想彻底灭亡北元,必须消灭元军主力,然而,只有歼灭王保保所部,才算歼灭了元军地方部队的主力;只有歼灭直属元帝的中央禁卫部队,才算歼灭了元军正规军的主力。

    对于奋战在第一线的徐达、常遇春诸将来说,这是个任重道远、不可一蹴而就的任务,需要进行多次的大决战才能完成。

    早先明军还先派元朝尚书九住前去冀宁招抚扩廓帖木儿这蒙古语意为“青铁”,也就是王保保。但没有成功。

    当时,常遇春的主力即南下保定、中山、真定,作为攻山西的北路军。徐达的部队则驻扎彰德一带,作为南路军。徐达派前锋汤和部自怀庆取泽州,形成孤军冒进的态势。

    时间差不多来到大都被占的2个月后,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洪武元年十月初,扩廓帖木儿派军南击汤和,在韩店大战,明军惨败。

    说这场大战之前,要先介绍一下王保保城,位于兰州市区黄河北岸的白塔山东侧。因是元末第一名将王保保所建,故名王保保城。王保保城居高临下,地势险要,属于易守难攻之要塞。王保保城南北长约210米,东西长约370米,占地77700平方米,开东南二门,现存残断东墙北墙7处,高6米,宽4米,夯土层厚度10--20厘米,累计长度不足百米,在居民院落中仅存有残迹两处,夯土层清晰,城址依稀可辨。

    公元1368年冬,王保保纠集元兵15万人之众,接连攻克景泰、平番今永登,随即于1369年春,带兵包围了兰州。

    明将张温凭借黄河之险,一边据守黄河南岸的兰州城,一面派人向明廷求救。王保保依托重兵,将兰州城团团包围,并在与之遥遥相望的白塔山东侧山坡上修筑城堡就是王保保城,《明史》记载,王保保城应该建于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十二月至洪武三年四月之间。王保保城居高临下,俯瞰兰州,王保保在此处筑城,就是为了伺机跨河攻打明将张温。同时,王保保率兵攻占定西和兰州间大片地方,切断了两地之间的联系。

    就在徐达、常遇春在河北境内攻城略地的时候,汤和与冯胜已经抢先一步打进了山西,他们于十月从河南渡河,经武陟(zhì)、怀庆越过太行山,攻破碗子城这个关隘,一举拿下了泽州,逼退了王保保的守将贺宗哲与张伯颜,接着连克潞州、雄州等地。身在太原的王保保如坐针毡,立即派出韩扎儿、毛义率领马步兵反攻泽州。

    明军知道来者不善,紧急要求杨璟、张彬等后继部队前来支援。天底下最强的两支军队在韩店相遇并决一雌雄,结果明军失利而还。明军的失利与主将汤和、冯胜、杨璟、张彬的指挥能力脱离不了关系。

    前文说到刚登基不久的明朝皇帝朱元璋即派徐达、常遇春率25万大兵征讨,但是此次韩店失败,打乱了明军的步伐。

    火红旌旗遮天蔽日,汤和帅领的大明北征的10多万大军先锋兵至黄河北岸,留下了军队驻守大都。原本一路进军克大都,迅速荡平沿途的残元抵抗势力。传檄即定,望风而降者甚多。虽然北方的地盘还有些反复,但是一路以来比较顺利。开国之战如此容易获得的拓土大功,怎么不让这些从上至下都弥漫着一股客观情绪的明军们兴奋开心。

    “鞑子皇帝老儿连大都都丢了,仓皇北逃,咱们一路进兵顺利。加把劲儿,一鼓作气把鞑子赶回草原去,咱们汉人可好好的长一会子志气。”

    一路进军弥漫着一股自信气息的北伐大军中一名军校百夫长得意洋洋的一边领着军士们赶路给手下的大头兵们训话。

    “托皇上他老人洪福,汤大帅统兵有方,当然了还有咱们百夫长指挥得当。咱们才有如此胜利。若是侥幸立了军功也是有咱们百夫长一份功劳的。大家伙说是也不是阿!”

    被拍了一顿马屁起先训话的那个是军校百夫长被这顿彩虹屁拍得十分舒服。

    “众位弟兄,莫要客气。都是大家用命,咱们呐……”

    话音未落,一发冷箭直插胸口,血流如泉涌,应倒地。

    大家一阵短暂的慌乱后,立刻停止了行军。在骑马传令兵冒着流矢的情况下迅速结阵。

    盾手在前护卫,长矛手在中,弓弩手,火铳手在后。静静的等待敌人的再次突袭。

    坐镇中军的汤和下令前军后军迅速向中军靠拢,防止鞑子骑兵截断大军,分割包围。

    放出斥候,严格观察敌军动态,搜索敌军主力所在。

    一般来说,蒙古骑兵善于野战,也善于袭扰,如今迅速结成大阵,只能提防一时,万一敌人骑兵突袭,在接下来的行军过程中分割包围,步军。明军主力又没能找到敌军主力,这一仗胜负难料。

    后发的征虏大将军徐达与王保保也是老对手,各有胜负。但是汤和一般是在西征打仗,对北方战场不是很熟悉。

    这会汤和先锋部队,未知道对方的战略意图,王保保算定只要运动吃点这支明军北征先锋主力,那么元朝的战略撤退就有了意义,那么接下来集结力量发起反扑,就有了先机。

    突遇突袭汤和大军由此等了5个多时辰,严防死守没能等来元兵的再次袭扰。

    斥候回报,并未发现元军主力。奇怪了,王保保这是想干什么?

    往后数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小股元兵骑兵袭扰北伐大军,但是不做纠结,打了就跑。

    派出骑兵去追击,有时候能全数消灭袭扰的小部队,有时候追不到,茫茫黄河平原,无处寻觅踪影。

    一连数日,汤和有些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对,这些个小部队似乎并不在意是否能多数杀伤明军。而是在以一种牺牲少数来拖延明军的进军时间,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呢?尽管如此,但是也没能让汤和诸将想明白,以为只是元兵的骚扰小伎俩,立功心切的几人未等后续大军兵合一处,先锋突进。

    直到大军行至过黄河最近的渡口,才赫然发现这里已经筑起了一座小城,白塔山这个位置要了命了,是遏守渡过黄河的咽喉,如果绕道,或者是走海路,必然会影响后续战争的进程,这一仗无法避免。

    前文说过,蒙古人是游牧民族善于骑兵野战,弓矢大规模杀伤敌人,西征和入主中原后学习了先进的火器技术,融合了阿拉伯与宋朝的先进火器技术。原来王保保是要靠这座土城防守反击,要知道元朝时期打仗,蒙古人破东欧的野战部队容易,可是在城堡上吃了亏。再说攻击大宋,也在钓鱼城下襄阳城下吃过大亏。所以蒙古人格外重视学习筑城的技术,元大都算是集大成者,但是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此时的明军尚未有红衣大炮这种攻城利器,也没有掌握回回砲这种大型杠杆投石车的技术。只能依靠紧急打造的云梯,冲车,弓箭,火铳,还有土炮等攻城。如此一来这座土城的优势就格外的展现出来。

    击破王保保大军,进军上都歼灭元军主力如此巨大的功劳放在眼前,汤和心里能不激动吗?让你筑城,咱们这就一锅端了,管你是鱼饵也罢,阻挡也罢,先吃了再说。

    是役,血红的明军日月军旗铺天盖地的围攻这座小小的土城。就如同是大海的浪花拍打在了礁石上一般。一名攻城的兄弟倒下了,血染战旗,另一名军士赶紧的接过军旗,博命攻城。奈何城高,奈何没有攻城的利器。

    数次组织敢死队,于城下埋炸药,都没有成功。

    围困日子长久,明军的死伤严重,粮草日渐不足。未尝一败的徐达大将军第一次在这座土城下,萌生了退兵的想法。

    王保保的15万大军对上明军的10多万大军,明军除去粮草辎重满打满算能战斗的军队也就8多万人,于王保保的军队旗鼓相当甚至于处于劣势。如此一来,攻城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现在已经是疲惫之师。

    王保保并未用全部主力守城,要知道10万人攻击一座坚城1万人守城已经有把握了,土城又背靠黄河,水源食物都不差。反而明军远道而来,辎重不足,攻城失利必然军心浮动,王保保趁此机会,亲帅10万大军从原本分散躲藏的地方合力杀出,一举重创北伐明军。

    一时间低沉的号角声响彻战场,长时间围城疲惫的明军,面对四面八方潮水一般拥涌来的步骑蒙兵,犹如在梦里,稀里糊涂就死在了乱军只中。

    汤和赶紧组织大军结营抵抗,苦苦死战,原本的进攻大好局面化作泡影。辎重损失无算,病员损失甚重。

    至正二十八公元1368年,洪武元年十月初,王保保派军南击汤和,在韩店大战,明军惨败。

    捷报传来后,在上都的顺帝大喜,晋封王保保为齐王,赐金印,又令其收复大都。因此,王保保集合主力,北出雁门,经保安州、居庸关,向大都进发。

    徐达等人认为北平有孙兴祖据守,且有坚城,不足为虑,王保保倾巢而出,冀宁太原空虚,明军主力均在太行东南部真定、彰德一带,离冀宁很近,于是采用“批亢捣虚”的战术直取冀宁。

    王保保已行至保安州,听说明军动向后果然慌忙回救冀宁,明军决定夜袭王保保,再加上有其部将豁鼻马投降为内应,奇袭行动十分顺利。

    王保保当晚正在读兵书,发觉明军袭来以后仓促奔出营门,穿了一只靴子就跨马逃走,只有十八骑跟从,其余4万人马都做了明军的俘虏。

    这是至正二十八年即公元1368年,洪武元年十二月的事。

    以上韩店失败的故事在《明史》中就几行字的描述,因为是大败。所以很多细节有待未来的考古工作详细解读。

    汤和作为一员资深老将,他参加红巾军的时间比朱元璋还要早,可是,他在南方主要担任长期镇守常州的任务,因而指挥大兵团野战的能力比起徐达与常遇春等人还是差一点,南征开始时,虽然他曾经率领水陆大军取得过歼灭浙东方国珍与福建陈友定的战绩,但尚欠缺带领骑兵作战的经验,当在北方遇到王保保这样的劲敌,吃亏就在所难免了。

    冯胜是宿将冯国用的儿子,此人多年来习惯跟从徐达打仗,这次改与汤和做拍档,便发挥失常了。杨璟、张彬两人的情况与汤和有相似之处,他们多年来一直呆在南方,并刚刚结束了征战湖南、夺取广西的军事行动,征尘未洗就北上山西,首次在北方平原上与骑兵作战,又遇上了王保保这样不按常理出牌的对手,受到挫败不足为怪。

    接着朱元璋决定兵分两路乘胜追剿元军残余势力。明军主帅徐达率一路出西安,主要目标是攻占定西、临洮等地,追击盘踞甘肃一带的王保保、李思齐等人;另一路从居庸关出发继续追击逃亡漠北的元顺帝。

    出西安的明军,于洪武二年三月攻占凤翔府,将盘踞关中的元将李思齐击败。李思齐一退数百里,逃到甘肃临洮,观望明军进攻方向,同时摆出进入青藏高原的架势。徐达和明军各路将领商讨形势后认为,临洮是甘肃的军事要地,如占据临洮明军就可以夺取战略上的主动,向西南可以取河湟,向西可攻河西走廊。

    于是,明军在徐达的指挥下,一路西进,先后攻克陇县、天水、武山、直抵巩昌今陇西,元军守将不战而降。随即攻克定西,然后明军分两路进兵,冯胜率一队人马取临洮;顾时、戴德率领一路进攻兰州。此时元军残余势力已四分五裂,人心不稳。

    李思齐无奈投降了明军,而兰州也被明军顺利攻占,占据兰州、临洮后,明军分兵进攻各地,陆续攻取会宁、静宁、平凉等地。至此,兰州及其周边的大部分地区为明军攻占,洪武二年九月,徐达、汤和等人率军班师回南京。

    民间相传明初大将徐达、冯胜奉命自潼关经西安救兰州,攻打元军王保保,久攻不破,恰逢元宵节,徐达命军士做成又粗又长的鼓,扮成社火队混入城内,以大旗为号,里应外合,终于攻破了王保保城。为了纪念这场胜利,这种鼓被命名为“太平鼓”,并成为兰州社火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三十六章 天下第一奇男子的个人秀

    王保保其人,已经在前文中介绍过了。毫不夸张的说,整个元年末明初元朝一方的势力动态,基本上就是以王保保为首的军阀势力的个人秀,元顺帝的权威几乎为零,历史能指望这个名义上的幌子皇帝能有什么大的作为?

    王保保没有乘势篡位,做一回蒙古版本的曹丕、王莽就很不错了,对得起他名义上效忠的黄金家族了。

    接下来我们就讲一讲被朱元璋亲口承认的属于咱们元末第一奇男子的风起云涌的大时代。

    《倚天屠龙记》有张无忌的主角光环罩着,又有励志猛人朱元璋的压制。显得这个赵敏的哥哥沦为了配角没有什么戏份。

    然鹅,一代猛人王保保辉煌了整个元末,顺着这个时间线索,我们来讲一讲属于他的传奇人生。

    首先是他成迷的个人生世,前文中介绍过他,但是他的生世一直是个谜。笔者找到的相关资料是这样描述的。

    元末以来一直流传王保保是河南沈丘的汉人、元顺帝赐名扩廓帖木儿的说法 ,就连明朝颁布的《谕中原檄》中也以“忘中国祖宗之姓,反就胡虏禽兽之名,以为美称”来讽刺王保保。

    但据1990年洛阳出土的赛因赤答忽墓志铭显示,扩廓帖木儿是王保保的原名而非赐名,他也并非汉人,而是蒙古人,该墓志明确记载:“公讳赛因赤答忽,系出蒙古伯也台氏。其先从世祖皇帝平河南,因留光州固始县,遂定居焉。……配佛儿乃蛮氏……子三人,长扩廓铁穆迩,生而敏悟,才器异常。幼多疾,忠襄即察罕帖木儿以母舅氏,视之如己子,遂养于家。”

    由此王保保的身世得以澄清,他的父亲是元朝翰林学士、太尉赛因赤答忽,蒙古伯也台人,世居于河南光州固始县,母亲是出身乃蛮部的察罕帖木儿的姐姐。而他的汉名则是“王保保”还有一种说法“保保”是蒙古或色目人的名字。

    权贵阶层出身,造就了他良好的教育与训练成就了他登上历史舞台的机遇。

    扩廓帖木儿的家族与其母族察罕帖木儿家族一样,都是久居中原、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异族家庭。生父赛因赤答忽“喜读书,习吏事,有远略,能骑射,才力过人”,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在元末农民起义中,他组织“义兵”,与妻舅察罕帖木儿并肩作战,镇压红巾军,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去世,享年四十九岁。

    扩廓帖木儿是其长子,因幼时多病而寄养于察罕帖木儿家,并过继给察罕帖木儿为养子。察罕帖木儿组织“义兵”镇压红巾军时,扩廓帖木儿亦投身其中,“蚤从忠襄说的是察罕帖木儿,历戎马间,事必属之,所向皆如志”。

    年少成名,可惜大元江山山河日下,历史上也只能留下一代名将的名声罢了。

    至正二十一年即公元1361年八月,察罕帖木儿派扩廓帖木儿及诸将讨伐东平的田丰、王士诚所部红巾军,两战皆胜,斩首万余级,直抵其城下,田丰、王士诚投降。次年六月,田丰、王士诚复叛,暗杀了察罕帖木儿。随即扩廓帖木儿被军中推为领袖,此时他可能还不到20岁,被视为“孺子”,因此人称“小总兵” ,元廷也授予他“光禄大夫、中书平章政事,兼知河南山东等处行枢密院事、同知詹事院事,一应军马,并听节制”。扩廓帖木儿以哀兵进攻益都,在至正二十二年即公元1362年十一月攻克益都,掏出了田丰、王士诚的心脏来祭奠养父。

    扩廓帖木儿因功被拜为“银青荣禄大夫、太尉、中书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皇太子詹事,仍便宜行事,袭总其父兵”。随后中原平定,扩廓帖木儿驻兵于汴梁、洛阳一带,元廷倚赖他为安全屏障。

    前文我们就提到过,元朝灭亡是有各种的因素的,其中以经济的问题,民族政策的问题、还有就是党争从而演变成军阀混战的问尤为突现。王保保参与党争自元末。

    扩廓帖木儿在平定中原以后,没有利用朱元璋、陈友谅等人在江南大战的机会麾兵南指,彻底歼灭起义军,反而不遗余力地参与元朝内部党争。当时元朝所依靠的地主武装有两支,分别是察罕帖木儿、扩廓帖木儿父子与答失八都鲁、孛罗帖木儿父子,但两军渐生龃龉,自至正二十、二十一年分别为公元1360年、公元1361年以来就互相攻伐于山西一带,抢夺地盘。扩廓帖木儿子承父业,也继承了与孛罗帖木儿的矛盾,他们“各拥强兵于外,以权势相轧,衅隙遂成”,元顺帝虽然屡次下旨劝他们和解,但反而“仇隙日深”。

    经过多次军阀混战,到至正二十三年即公元1363年十月时,扩廓帖木儿的势力已占孛罗帖木儿的上风。

    其后应朝廷调停,两军罢兵,各守其地。

    元末的军阀互怼,已经到了一种愈发无法调和的程度。倘若能同心协力不相互防备,在背后趁着陈友谅和朱元璋死磕的时候消灭朱元璋,元帝国就此中兴,痛定思痛改革弊病能续命几十年犹未可知。可惜历史没有如果,该被打跑的还是得被打跑的。

    扩廓帖木儿和孛罗帖木儿的斗争还牵涉到朝中元顺帝和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的争端。当时元顺帝比较偏向孛罗帖木儿,曾“有旨以冀宁今山西太原畀孛罗帖木儿”;而扩廓帖木儿则勾结皇太子,在察罕帖木儿遇刺的前一年四月,就利用赴京贡粮的机会与皇太子缔结密约。

    至正二十三年即公元1363年,皇太子一党诬陷顺帝母舅老的沙等人,老的沙逃入大同的孛罗帖木儿营中。元顺帝密令孛罗帖木儿保护老的沙,而皇太子屡屡向孛罗帖木儿索要老的沙,均遭拒绝。

     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三月,在皇太子一党的要求下,顺帝下诏削除孛罗帖木儿官爵,又令扩廓帖木儿讨伐他。 还没等扩廓帖木儿出兵,孛罗帖木儿的大军就兵临大都城下,皇太子逃走,太子党的搠思监、朴不花二人被顺帝交出,孛罗帖木儿处死二人后就撤兵了。皇太子回到大都后越想越气,乃于同年五月再次命扩廓帖木儿讨伐孛罗帖木儿。

     当时扩廓帖木儿和孛罗帖木儿两军已维持一段时间的和平,“至是扩廓帖木儿乃大发兵,诸道夹攻大同”,又命部将白锁住率军万人拱卫大都。扩廓帖木儿也亲赴冀宁,坐镇指挥。孛罗帖木儿没有迎战,而是带兵直趋大都,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率白锁住所部接战,被打败后逃往冀宁的扩廓帖木儿营中,孛罗帖木儿遂入京,并被顺帝封为左丞相。

    爱猷识理达腊逃到冀宁以后,欲效唐肃宗即位灵武故事而称帝,遭扩廓帖木儿反对而作罢,为他们二人后来的反目埋下种子。当时扩廓帖木儿兵分三路,“遥制孛罗,而不与之挑战” ,一度形成对峙局面。而皇太子则在冀宁调集岭北、甘肃、辽阳、陕西等省的兵力,积蓄力量以反攻大都,并在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三月命扩廓帖木儿讨伐孛罗帖木儿。孛罗帖木儿派兵抵御,结果也速反水,爱将姚伯颜不花阵亡,顺帝也逐渐厌恶孛罗帖木儿,于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七月派人刺死他,把他脑袋装进匣子里送入冀宁,同时诛杀了老的沙等孛罗帖木儿同党。同年九月,扩廓帖木儿护送皇太子自冀宁还京,他也被顺帝封为中书左丞相。

    尽管扩廓帖木儿做了左丞相,但他的地位并不巩固。元朝有以“根脚”即家世用人的传统,扩廓帖木儿虽然是国族蒙古人,但并非大根脚,用我们能理解的话来解释就是他不是宗室成员,大权旁落中央的统治很不稳定。因此“居朝怏怏不乐,朝士往往轻之,谓其非根脚官人”。最关键的是他与太子党的反目,原来在扩廓帖木儿率军护送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回京的途中,奇皇后即皇太子之母企图让扩廓帖木儿拥兵挟元顺帝让位于皇太子,扩廓帖木儿欲在顺帝与太子间保持中立,知道奇皇后的意思后,到大都城外三十里时就遣散军队回营,于是奇皇后、皇太子母子对他心怀怨恨。无论是汉人、蒙古人、满人、契丹人任何人只要宫廷内部一乱,就得出事儿,太平年月还好。到了这种国土存亡的时刻,就很难不闹出大事来。

     扩廓帖木儿在朝廷无法立足,便请求“南还视师”。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即闰十月,元顺帝下诏封扩廓帖木儿为河南王,调度天下兵马“肃清江淮”。

    这一刻王保保真的做到了元末曹操的地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愈发成了新生的大明朝的劲敌,难对付不输给陈友谅,难怪有说法说朱元璋亲自先后7次召降王保保他都不为所动。

    至正二十六年即公元1366年二月,扩廓帖木儿到河南,由于朱元璋势力已强且命徐达防备,故他不但不南征,还以为其父守孝为由按兵不动,又北渡彰德今河南安阳,调关中四军阀李思齐、张良弼即思道、孔兴、脱列伯的军队,企图利用南征之机将这四路大军收入囊中。

     四人拒不受命,因而与扩廓帖木儿展开火并,“相持一年,前后百战,胜负未决”。

    当时,扩廓帖木儿自立行省,甚至私自与高丽互通使节,除了在徐州与朱元璋军有一次失败的小规模战斗以外迟迟无南征之举,元顺帝开始怀疑他有异志,屡次督促他南下。扩廓帖木儿乃于至正二十六年即公元1366年十月派胞弟脱因帖木儿及部将貊高、完哲等驻守山东,敷衍朝廷,继续与李思齐等交战。顺帝又遣使晓谕扩廓帖木儿与李思齐等和解,扩廓帖木儿不但不从,还杀了敕使天下奴等人,“跋扈之迹成矣”。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正月,关中四军阀在大明宫含元殿遗址等人结成反扩廓帖木儿联盟,推李思齐为盟主,扩廓帖木儿也“攻张、李愈急”。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八月,顺帝下诏命皇太子总领天下兵马,扩廓帖木儿领本部兵马,肃清江淮,这实际上是剥夺了扩廓帖木儿调度天下兵马的权力。

    与此同时,扩廓帖木儿部将貊高、关保背叛了他,归顺朝廷,形势对他更加不利。

     随即元廷又为皇太子设大抚军院,“专备扩廓帖木儿”。 同年十月,元顺帝下诏削扩廓帖木儿太傅、左丞相等官职,只保留河南王的爵位,扩廓帖木儿的兵权被白锁住、也速、沙蓝答儿、貊高等人瓜分。

    扩廓帖木儿接到诏书后,便退据泽州今山西晋城,后又攻占冀宁,杀尽元廷命官。这有些与元庭分庭抗礼的意思了,如果老朱没有引起元庭与王保保双方的注意,元庭极有可能又要血战一场改朝换代。 

    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洪武元年二月,元廷削除扩廓帖木儿的爵位,命诸军共击之,扩廓帖木儿退守晋宁今山西平阳。

    就在扩廓帖木儿与各路军阀混战之际,吴王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汤和等率25万大军北伐元朝,并于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8年,洪武元年正月初四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大明。

    北方蒙古人自己闹成了一锅粥,南方的老朱乘机做大,弄灭了张士诚和陈友谅以后元庭猛然发现面对的是一个可怕的对手,而不是农民军过家家般的小打小闹。

    明军北伐过程中,扩廓帖木儿之弟脱因帖木儿被明军击败于洛水,河南行省平章政事梁王即阿鲁温察罕帖木儿之父,扩廓帖木儿外祖父降明。李思齐、张良弼等见明军压境,便遣使于扩廓帖木儿,“告以出师非本心”,随即解兵西还。

    同年三月,元翰林学士承旨王时、太常院使陈祖仁上疏,请求抚谕扩廓帖木儿,让他带兵勤王,不为元廷所采纳。闰七月,扩廓帖木儿击败貊高、关保,上报元廷,顺帝悔悟,命扩廓帖木儿依军法处死貊高、关保,又罢大抚军院,恢复扩廓帖木儿河南王、太傅、中书左丞相的官爵。

    此时明军已渡黄河,顺帝急命扩廓帖木儿勤王,扩廓帖木儿的幕府争论不休,有人在商讨勤王方略,有人则提醒扩廓帖木儿说:“朝廷开抚军院,步步要杀丞相,乃要勤王?我驻军云中,观其成败为计耳!”

    接下来的事情,之前的章节里说过了,就是至正二十八年即1368年,洪武元年闰七月二十六日,扩廓帖木儿自晋宁移驻冀宁。

    两天后,元顺帝及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等人弃大都而北走。元顺帝带着人马慌忙跑路了,留下一座空城,徐达等人大军成功入城。

    前文说过当年八月二日,明军入大都,元朝在中原的统治结束。此后扩廓帖木儿开始担当起貌合心不合的复兴元朝的重任。

第三十七章 王保保支撑风雨飘摇的北元

    明代大才子杨慎号升庵的《廿一史弹词》,原名《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中,以诗词结合之方法描述各朝各代之评述。其文通俗易懂,引调诗章,悲歌感慨,一弹三叹,道其兴亡成败,果报昭彰,使利欲熏心者,读之冰释,岂非又为醒世之真言乎。

    其中最后的第十段说元史。这样写道:西江月山色消磨今古,水声流尽年光。翻云覆雨数兴亡,回首一般模样。清景好天良夜,赏心春暖花香。百年身世细思量,不及樽前席上。西江月细思三皇五帝,一般锦绣江山,风调雨顺万民安,不见许多公案。后世依他样子,齐家治国何难。流芳百世在人间,万古称扬赞叹。

    不难看出,诗词中似褒实贬。前朝旧事如红尘滚滚又似长江逝水。提一句,脍炙人口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就是这位杨大才子写的。

    残元北遁之后的日子怎么过的?还得继续说一代奇男子王保保。

    在这种情况下,明朝立即于至正三十年即公元1370年,洪武三年正月开始策划北伐。

    书接上文,王保保先胜后败。

    扩廓帖木儿先逃到大同,常遇春带兵追至忻州,不及而还,而后扩廓帖木儿直奔甘肃。

    至正二十九年即公元1369年,洪武二年正月,元顺帝拜扩廓帖木儿为中书右丞相,并屡次召他入援,但扩廓帖木儿滞留西北,并未奔赴上都与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还劝元顺帝尽早弃应昌北逃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

    至正二十九年即1369年,洪武二年六月,扩廓帖木儿在宁夏声援守护庆阳的元将张良臣,但其所派的几个探子被明军抓住处死,所派将领韩扎儿在攻占原州后又被明军赶走,八月,扩廓帖木儿移向永昌支援庆阳,但庆阳在不久后被明军攻克。同年十二月,扩廓帖木儿带兵包围了明将张温据守的兰州。

    明军派出的援军被王保保再次全歼,援军将领于光也被杀害。王保保苦苦支撑着北遁的残元最后的荣光。

    在制定进攻方略时,包括徐达在内的所有将领都异口同声地建议大军直扑应昌,逼王保保从兰州撤兵,可见徐达等人都不太情愿直接与王保保交锋。但明太祖朱元璋力排众议,命令明军兵分两路。西路由大将军徐达自潼关经西安救兰州,伺机歼灭王保保;东路由左副将军李文忠直捣应昌。这是使元朝“彼此自救,不暇应援”的方略。

    当时王保保儿虽击溃明朝援军,但无法攻陷兰州,遂移驻安定今甘肃定西,“纵游兵四出虏掠,民颇被其扰”。

    徐达出师以后,于至正三十年公元1370年即洪武三年四月到达安定,在沈儿峪安营扎寨,“与王保保隔深沟而垒,日数交战”,徐达命令诸将每夜不断制造噪音骚扰王宝宝的军营,使王保保的部队每夜不得休息。

    那几天只要是每到夜里。

    徐达就命令小股部队开始拿着铜锣、铜盆、大鼓甚至木桶等等,一切能发出声音来骚扰蒙古人,吵得他们不能安宁。

    小股军士们在蒙古人攻击不到的山丘后,树林里反正一切声音可以传到蒙古人营垒里的安全的地方“载歌载舞”。

    蒙古人不厌其烦,派出部队反击,要消灭这些烦人的家伙们。可是只要蒙古人追出来,明军将士们就撤退跑路。蒙古人退回去睡觉了,明军将士们将士们又开始魔性的“中国好声音”。

    数日后的一夜却偃旗息鼓,王保保的部队连日不得休息,于是纷纷昏睡,这时徐达整众出战。

    是役,徐达率领的明军将士大败王保保,生擒其部将严奉先、韩扎儿、李察罕不花等,王保保仅与其妻子数人逃窜,至黄河时得流木以渡,遂出宁夏奔和林。

    徐达遣都督郭英追至宁夏,不及而还。明军沈儿峪之战中俘获元朝官吏1865人,将校士卒84500余人,马15280匹及大量驼骡驴杂畜。

    同年四月二十八日,顺帝因痢疾驾崩于应昌,享年五十一岁,太尉完者、院使观音奴奉梓宫北葬。死后庙号惠宗一说为思宗,明太祖朱元璋以其“知顺天命,退避而去”,给予了“顺帝”的尊号。当时蒙古人自己给他的蒙古汗号为“乌哈笃汗”Uqahatu,一作乌哈噶图汗,意为明智的。

    这位“第十个馒头”的倒霉“大元”蒙古皇帝,最终就真的只是蒙古人的皇帝,还活成了“吉祥物”,悲催的结束了自己空有抱负无力回天的一生。

    明将李文忠趁机奇袭应昌,元朝新帝爱猷识理达腊仅以数十骑北逃。

    “天高皇帝远”说的是哪位皇帝?“天高皇帝远”是个常用语,最早是指称偏僻的地方,官府的权力达不到。其实,“天高皇帝远”本来不是一句孤立的话,它最早一首民谣,出自元代无名氏的《台温处树旗谣》。

    “天高皇帝远”是个常用语,最早是指称偏僻的地方,官府的权力达不到。现在则泛指机构离开领导机关远,遇事自作主张,不受约束,语含贬义。

    其实,“天高皇帝远”本来不是一句孤立的话,它最早一首民谣,出自元代无名氏的《台温处树旗谣》。时间在元朝至正八年即1348年,由于不堪忍受元朝的残酷统治,浙江台州、温州的百姓起义反元,并树起了“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的反抗旗帜。后来,被明朝人黄溥收入《闲中今古录摘抄》,这才得以流传至今。

    “天高皇帝远”大家都理解,那么,它的后半句“民少相公多”是什么意思呢?“民”是指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穷苦百姓,“相公”是对那些作威作福的官吏的蔑称,两个词语对应的分别是两类不同的群体。

    因为这次反抗事件发生的时间为元朝至正八年,而当时的元朝皇帝是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所以,这里的“皇帝”不是泛指,而是直指当时的当政皇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这会在人间弥留依旧贪恋着这红尘权势的顺帝。

    “皇帝”死得窝窝囊囊,把自己做成了“天高皇帝远”,可以排进中国古代窝囊皇帝的前几名的排行榜,看来能“跑”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世界上没有完美的非黑即白,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其实它一直都存在。

    公元1368年,朱元璋命徐达等大将攻破通州,直逼元大都。在上都喘息期间,朱元璋派使者前去招降,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让使者给朱元璋带去了一首《答明主》:金陵使者渡江来,漠漠风烟一道开。王气有时还自息,皇恩何处不昭回。信知海内归明主,亦喜江南有俊才。归去诚心烦为说,春风先到凤凰台。

    在诗中,元顺帝承认元朝气数已尽,但却婉转地表达了自己禅让的诚意。本来是自己走投无路、仓皇北顾,反倒被他说成皇恩浩荡、完璧归赵,这点确实有些荒唐可笑。

    元顺帝带着朱元璋对他的莫大嘲讽,还有有心中兴国家却无力归天的叹息去了。中国历史上谥号为惠宗、思宗的都没有什么好结果,都以明朝为例,中途失踪的惠宗建文皇帝朱允炆,亡国之君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

    元顺帝,他一生政策前期看来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但是朝局他无力回天,惠宗或者思宗都还是蛮贴切的。他的前期作为史称“至正新政”。但是,随着在位时间越久,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越来越“孤芳自赏”、独断专行,尤其是脱脱遭馋退位后,国事日非,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怠于政事,荒于游宴”,一味地沉湎于享乐和女色,纪纲废弛,官吏贪蠹,财政窘迫,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风起云涌。在元朝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他宁可专心致志地学“行房中运气之术”,也不处理朝政;宁可别出心裁地设计船舶、制造宫漏,也不关心国计民生。这个时候如果把他和明朝的木匠皇帝

    明熹宗朱由校放在一起,倒也是一时瑜亮,两位都是亡国之君里面木工造艺的佼佼者。

    总而言之,他带着一腔不甘心走了。他这一朝,成也好败也罢。是后世朱家人黑他也好,真的如此荒唐误国也罢。终于是在他手里把黄金家族的大半个江山丢了。

    如此烂摊子就只能丢给了他的长子也是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即位称帝,是为后世称之为元昭宗,汗号为“必里克图汗”。

    这位新即位的北元皇帝,蒙古帝国第16代大汗。顺帝长子,母为高丽贡女奇皇后。早年接受儒学教育,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被册封为皇太子。

    当时惠宗荒淫纵欲,太子联合王保保欲夺帝位,顺帝则以孛罗帖木儿为支柱。到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顺帝与太子两方爆发内战,太子联合扩廓帖木儿驱除孛罗帖木儿一派,获得胜利,与惠宗也实现和解。后来他又攻打扩廓帖木儿,导致元朝内乱不断。

    新即位的北元皇帝和丞相王保保在和林会合,君臣为了匡复元朝的大业,捐弃前嫌,重归于好。昭宗爱猷识理达腊继续以扩廓帖木儿为中书右丞相,商讨恢复之计。明朝将扩廓帖木儿视为心腹大患,认为“王保保狡猾狙诈,使其在,终必为寇,不如取之,永清沙漠”。

    所以便有了宣光二年即公元1372年,洪武五年的明军三路北伐行动。15万明军分为三路,中路大将军徐达由雁门直趋和林,摧毁元朝的指挥部;东路左副将军李文忠由居庸关至应昌,然后直扑土拉河,从西北面袭击和林;西路征西将军冯胜出金兰取甘肃,作为疑兵,令元朝摸不清明军的真实目的。面对明朝一口吃掉北元的企图,扩廓帖木儿沉着应战,他用诱敌之计将明军逐渐引入其纵深。

    徐达的先锋蓝玉出雁门后,在野马川遇到元军,追至乱山,取得了小胜。接着到了土剌河今图拉河,遭遇王保保,王保保佯败后逃走。他亲自率领小部队且战且退,把明军引向和林,而他手下的大将贺宗哲率领主力在和林以逸待劳。

    最后王保保与贺宗哲会合,在漠北成功伏击明军,明军战死万余人有一说数万人。东路军李文忠一直打到胪朐河即今克鲁伦河,接着在土剌河击溃哈剌章等,进至拉鲁浑河即今鄂尔浑河畔的称海,被元军包围,李文忠勉强撤退,损失惨重。只有西路明军冯胜取得胜利。这次战役挫败了明军的锐气,保住了北元的命脉,是王保保所取得的最辉煌的战绩。

    一代名将本色淋漓精致,就连他的敌人老朱都夸赞他是“天下第一奇男子”,爱才的老朱好多次招降他,孤傲的王保保像一匹北方的狼,桀骜不驯苦苦的坚持着大元朝最后的荣光,燃烧的狼头大纛,血色浸染了落日的草原。属于骏马弯刀的时代难道就此要落幕了吗?

    此役对明朝造成很大的阴影,“自是明兵希出塞矣”;而元昭宗也高度评价王保保使元朝“几于中兴”,更加倚重他。

    但是即使是有王保保这盖世名将亦是般回天乏术,退出长城以后得北元难以对明朝发动全面攻击,只在宣光三年公元1373年,洪武六年在长城沿线发动一些小规模的骚扰。要知道草原民族入主中原,如果不是历史契机,面对长城的防御是很难做到的。尤其是草原缺乏盐、铁、木材等资源。生活要盐,造炮要铁,攻城器械要木材。所以很难再次发动有效攻势。

    王保保的结局也成了一个历史的谜团,他就这么随着大元的覆灭,北元的苟延残喘渐渐地离开了历史舞台。

    几次长城边上的零敲碎打以后他的事迹模糊无考,史书只记载他在宣光五年即公元1375年,洪武八年八月死于哈剌那海一说哈剌那海在今蒙古国科布多,不过哈剌那海的蒙语意思为“黑狗”,也有可能是一个人名之衙庭。

    然而,高丽在宣光六年即1376年,洪武九年十月收到了“都总兵、河南王、中书右丞相”扩廓帖木儿的信,从信中提到“令先君恭愍王去世,今已二年”及宣光六年即公元1376年,洪武九年五月,北元派到高丽的使者抄儿志来看也应是写于当年,似乎扩廓帖木儿在宣光六年即公元1376年,洪武九年时还活着,可能是明朝史官在修实录时归错了扩廓帖木儿去世的年份。

    总之,宣光六年即公元1376年,洪武九年以后就再无王保保活动的记录。

    一代猛人王保保,《倚天屠龙记》里赵敏的哥哥,张无忌的妹夫,大元帝国末世一颗璀璨的将星就此陨落了。

    他的一生,朱元璋一直想招降扩廓帖木儿,早在扩廓帖木儿接掌察罕帖木儿的军队时,朱元璋就遣使通好,但扩廓帖木儿扣押了朱元璋的使者汪河等人,朱元璋对此无可奈何,说:“元臣依违者十八九,假恢复为名,惟扩廓帖木儿耳。又为诸将所沮,势不能展久,不进兵,必生疑间。况其下皆四集之民,师老于外,人心离合之间,稍有不利,众必瓦解,将不过一匹夫耳。而彼尚拘吾信使,挠我边境,岂识时务者哉!”

    十余年间,朱元璋至少有七次通信于扩廓帖木儿,劝其归附,这七封信都收录于《明实录》中。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先后派扩廓帖木儿旧部李老保与元朝降将李思齐出塞招降扩廓帖木儿,结果前者被扩廓帖木儿毒死,后者礼送出境,临行时被扩廓帖木儿迫其自断手臂。

    朱元璋反而对扩廓帖木儿愈发尊重。据记载,朱元璋有三件憾事,一是没得到那方象征天命所归的传国玺,二是王保保没被活捉,三是元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无消息。可见扩廓帖木儿在朱元璋心中的重要地位。

    除了直接的招降以外,朱元璋巡河南时,还曾谕祭察罕帖木儿墓,宣光元年公元1371年,洪武四年又把扩廓帖木儿之妹王氏许配给秦王朱樉,都是为了怀柔扩廓帖木儿。

    王保保的家人,弟弟:脱因帖木儿在公元1388年捕鱼儿海战役中被明军所俘,不久后谋反伏诛——耐驴又称金刚奴,公元1370年被明军所俘。捕鱼儿海战役即蓝玉大将军是指明朝洪武年间在捕鱼儿海彻底终结北元的最后决战,捕鱼儿海战役是北元贵族遭到的最大的失败,自脱古思帖木儿死,蒙古内部就开始陷入了连绵不断的内讧之中,其间虽然有过几次统一。但对明朝始终未能构成倾覆性威胁。

    前线胜利消息传到京师,明太祖大悦,遣使劳军,谕中比蓝玉为卫青、李靖,晋封蓝玉为凉国公。战役具体的详细的过程后文再说。

    后世关于王保保家人的下落,历史上是这么记载的。

    王保保的妹妹,称为观音奴,王氏。于1371年被明太祖许配给次子秦王朱樉,婚姻关系糟糕,秦王偏爱偏妃邓氏而将王氏幽于别所,1395年朱樉薨时殉葬。她是朱元璋属于汉蒙和解政策的受益者还是命运的不幸者,关于她的命运评价,自是各有后人评说。

    王保保的妻子毛氏,忠贞九烈,不愿意丈夫死后苟且于世,于是于王保保死时于夫尸旁自缢。也可谓是可歌可泣。

    属于王保保独立力撑起大元的旌旗的落日余晖大将坛时代的终结了。属于新的一代大明将星冉冉升起的时代似乎即将开启,有诗赞曰:大漠苍狼弯刀铁骑一代军神陨,捕鱼儿海汉家儿郎把那奇功立。

    蓝玉这么一位新战神的命运将会一帆风顺吗?

第三十八章 日月山河洪武新朝

    王保保消停了,正史上再也找不到关于他的记载,新生的大明朝外患安稳,边疆稳定。

    老朱家的皇位彻底座稳了,老朱是否时常午夜梦回如果家里人都在,能像刘邦一样把亲爹亲妈家人都接来这南京紫禁城,或者在凤阳老家建一座大大的宫奉养他们该多好?我们不得而知。

    提前顺口说一句:朱皇帝坐了龙庭,开国第二十二年,即洪武二十二年。就下令杀踢足球的。

    据明代沉德符所著《野获编补遗·刑部·赌博厉禁》记载,朱元璋在洪武二十二年下圣旨规定:“在京但有军官军人学唱的割了舌头,下棋打双陆即古代一种赌博用棋类的。断手,蹴圆的卸脚。”

    这里所说的蹴圆,也就是蹴鞠的另外一种说法。自春秋战国齐国淄博时代起一直到明朝,其实足球,也就是蹴鞠运动一直都是一种宫廷民间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活动。

    为什么老朱要严惩足球运动,咱们天朝的足球武魂脉络传承在这里受到了打击?在这里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喽。

    反正遇到英国人,我们可以说蹴鞠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国际足联已经有定论了就在淄博。我们确实不如你们,但是乒乓球也是你们英国人发明的,不过你们太不如我们了。

    书归正传,话说这屹立世界东方赶走北方游牧统治者的又一个汉人大一统王朝。

    我们知道的是老朱对儿子家人的偏爱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大明王朝正如红日东升,在这片古老而饱受磨难的土地上站住了脚跟。

    然而新生的大明王朝并没有继承元朝的疆域,洪武朝时期,朱元璋通过北伐攻破元大都,元朝朝廷残余势力迁往漠北,此时明朝的疆域推至长城一线,后来随着朱元璋派遣大军数次深入漠北北伐,明朝北线的疆域推至阴山、大青山好、西拉木伦河一线;洪武朝时期,明朝疆域主要以长城为主,这也是农耕区和游牧区的界线。国土面积并不相较于历代来说并不大,大概只和北宋全盛时期相当,疆域基本是内地两京十二省。大约400万平方公里左右。

    周围主要有北方的虽然新败但是国土面积依然巨大的北元,西北有前文提过的四大汗国之一的东察合台汗国,以及今天西藏地区的乌思藏政权。元代称呼西藏为乌思藏明代沿袭了这一称呼。以及今云南忠于元室的梁王政权。还有一个在武侠小说里名头很足的大理国,段氏一直从宋延续到大明开国的这个时期。

    暗流涌动,虽然稳坐了中原皇位但是国土周围依然是强敌环伺,大明开国的前期并不太平。

    老朱家的江山并不稳当,但是毕竟坐了江山,老朱大封功臣是肯定的,于是在洪武三年十一月丙申公元1370年11月29日,农历十一月十一,上御奉天殿,皇太子、诸王侍,左丞相李善长、右丞相徐达率文武百官列于丹阶左右,大封功臣。

    这一天老朱的众位老哥们,穿好官服在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下聆听旨意。

    原旨太监打开金灿灿的圣旨,宣布诸位的荣华富贵:“上召诸将臣,谕之曰:汝等其听朕命,朕今日定封行赏,非出己私,皆仿古先帝王之典,筹之二年,以征讨未暇,故至今日。思昔创业之初,天下扰乱,群雄并起…………”

    旨意下封赏下来,几家欢喜几家愁。老哥们集团淮西勋贵们和刘基刘伯温为首的浙东集团互生嫌隙的种子由此种下,滔天祸根由此结下了。

    具体来看这份封赏的名单:魏国公徐达,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属于淮西勋贵。但是他功劳确实大,大家都没有意见。

    鄂国公常遇春,洪武二年,北伐中原,暴卒军中,年仅四十,用宋太宗丧韩王赵普故事,追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常遇春也属于淮西勋贵,但是已经死了,论功劳论资历,虽然他已经死了,不会造成威胁。可是刘基作为浙东集团的领袖虽然不会多说什么,可是浙东集团的其他人会怎么想?下文且看刘基封了个什么爵位。

    郑国公常茂,遇春长子,其荫父功,继承郑国公爵位。不多说了,没有意见。

    韩国公李善长,晋升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子孙世袭。李善长也属于淮西一伙的,他何德何能?刘基这一伙人怎么会服?就因为朱元璋一句“老李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功劳,但是跟随我最久。”就能服了他?

    曹国公李文忠,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十二岁时,母亲曹国长公主就去世了,父亲李贞带着他辗转乱军之中,二年之后才在滁州见到舅舅朱元璋。朱元璋见到李文忠,十分喜爱,便将他收为养子,跟随自己姓朱。李文忠确实后台够硬,又立了很大的功劳,没有话说。

    宋国公冯胜,随兄长冯国用投靠朱元璋,带兵征讨四方,建立明朝,颇有功绩。也是属于淮西勋贵。

    卫国公邓愈,16岁领兵抗元,至正十五年即公元1355年,率所部万余人从盱眙投奔朱元璋,任管军总管,朱元璋赐其名为邓愈。也属于淮西勋贵一伙。

    接下来信国公汤和,妥妥的淮西勋贵大佬,当年老朱当兵去还是他写的介绍信呢。

    凉国公蓝玉,常遇春的妻弟。妥妥的淮西勋贵一方的。

    颍国公傅友德,比较特殊。他虽然是安徽人但是不属于铁杆淮西派,也不属于浙东集团。

    越国公胡大海,泗国公耿再成,蔡国公张德胜,梁国公赵德胜,济阳郡公丁普郎,河间郡公俞廷玉,郧国公廖永安,东海郡公茅成,虢国公俞通海,天水郡公严德,姑孰郡公陶安,乐浪公濮英,蕲国公康茂才,郢国公冯国用。以上这些要么就是战死追封的,要么就是改封的,总之就是人不在了,恩泽家人。

    总之公爵名单是没有刘基的事儿了,也没有浙东集团什么事儿。接下来看侯爵的名单:

    延安侯唐胜宗,吉安侯陆仲亨

    江夏侯周德兴,淮安侯华云龙,济宁侯顾时,长兴侯耿炳文,临江侯陈德,巩昌侯郭兴,六安侯王志,

    荥阳侯郑遇春,平凉侯费聚,江阴侯吴良,靖海侯吴祯,南雄侯赵庸,德庆侯廖永忠,南安侯俞通源

    ,广德侯华高,营阳侯杨璟,永嘉侯朱亮祖,临川侯胡美,东平侯韩政,宜春侯黄彬,

    宣宁侯曹良臣,汝南侯梅思祖,

    河南侯陆聚,永城侯薛显,西平侯沐英,这个沐英注意了,日后就是《鹿鼎记》里永镇云南的沐王府的老祖宗。当然也部不属于淮西勋贵,也不属于浙东集团。安庆侯仇成,永平侯谢成,凤翔侯张龙,

    安陆侯吴复,宣德侯金朝兴,怀远侯曹兴,靖宁侯叶升,景川侯曹震

    ,会宁侯张温,雄武侯周武等等……还有好多位,找得眼睛都快瞎了,就是没有刘基对不对。

    刘基封的是诚意伯,伯爵。前文提到过明朝奇葩的封爵制度,别的朝代都是公侯伯子男,明朝就只有公侯伯,这就意味着刘基是最末的爵位。浙东集团会服气嘛?我们再来看看刘基的功劳。

    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元至顺年间,刘基举进士。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受朱元璋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公元1367年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朱元璋即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曾谏止建都于凤阳。

    演义小说里说刘基刘伯温前知一千年后知五百年,能斩龙脉,通鬼神。更有三分天下诸葛亮,江山一统刘伯温的美喻。他自己可能怎么都没算到自己只得了一个伯爵吧?或许会说他淡泊名利,没有看得那么重,可是他的集团门徒们怎么看?他若是真的不爱名利,当的什么官,早些急流勇退不好吗?

    接下来的东莞伯何真,徽先伯桑敬,天水郡伯赵天麟,陇西郡伯牛海龙,安定郡伯程国胜等还有几位,基本都是早就战死了的。

    以刘基为首的没有封爵的浙东集团,心里怎么会舒服?

    这其实是朱元璋利用淮西勋贵压制浙东集团的一种方式,有老朱在他们翻不了天。可是如此一来,滔天祸根从此埋下。

    太子朱标正式接受册封以后,他的老师宋濂也不在封爵的名单上。

    看完了老朱的功臣名单,里面有老朱高超的政治技巧,稳定老朱的统治地位。为太子未来登基,恩抚浙东集团,用浙东集团来压制这帮老哥们,压制这帮骄兵悍将。

    如意算盘打得叮当响,接下来我们看看老朱把前朝汉七王之乱,晋八王之乱,还有刚刚退回大漠草原的元朝的诸王之乱,军阀从生的分封诸王的政策拿了出来。为太子朱标的登基打好基础,各地都是自己朱家的番王,虽然对兵力做出了一定限制,不论是淮西集团还是浙东集团都无兵可用。到时候一但有不稳定的苗子就可以直接扑灭。

    接下来我们来看:朱元璋的二十多个儿子,分封王爵及封地在那里。这些藩王屏障,护卫大明传承千秋万代。

    秦王朱樉——陕西西安府。宁王朱权——大宁卫,燕王靖难后改江西南昌。

    四叔燕王朱棣——北平,后来上位当了皇帝。

    晋王朱棡——山西太原府。周王朱橚——初封为吴王,藩地浙江钱塘府,后改为周王,改封于河南开封府。楚王朱桢——湖广武昌府。齐王朱榑——青州。潭王朱梓——建藩国于湖南长沙。鲁王朱檀——建藩国于山东兖州府。蜀王朱椿——建藩国于四川成都府。湘王朱柏——建藩国于湖广荆州府,后获罪削去湘王爵位,废除封国。代王朱桂——初封为豫王,后改封为代王,建藩国于山西太原府。肃王朱楧——初封为汉王,后改封为肃王,初建藩国于平凉府,又就藩甘州府,后建藩国于甘肃兰州府。辽王朱植——初封为卫王,初建藩于辽宁广宁府,后建藩国于湖广荆州府。庆王朱栴——建藩国于宁夏卫今宁夏银川市。岷王朱楩——初建藩国于甘肃岷州府,后建藩国于湖广武冈府。谷王朱橞——初建藩国在上谷宣府今河北宣化县,后改建藩国于长沙。韩王朱松——建藩国于开源,后改藩平凉府今甘肃平凉县。沈王朱模——开源潞州府。安王朱楹——甘肃平凉府今甘肃平凉市。唐王朱桱——河南南阳府。郢王朱栋——湖广安陆府。伊王朱彝——河南洛阳府。

    其实在分的决定分封诸王的时候当时有人提醒过朱元璋:西汉分封造成了吴楚七国之乱。

    朱元璋却无动于衷。他并非不料到儿子们会不服气长孙继位,但他认为儿子们不敢造反,因为整个大明帝国在长孙的手里,藩王手里能有多少兵马?就算较强的宁王朱权,也不过拥兵八万。一旦造反,也不见得各藩王会拧成一股绳来对付朝廷,因此皇位继承不会有问题。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太子朱标能顺利继位的基础上的。如此安排也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可谓是步步为营,老谋深算。

    大明开国,百废待兴。兵戈未止,风起云涌的大时代并未结束,一批开国将军们热血未止,建功立业的热潮分外红火,像极了90年代去沿海打拼的热潮,这一批职业经纪人中,有一颗新星正要冉冉升起。成为明初第一名将。

第三十九章 功过蓝玉乎弓藏狗烹也?!

    先简单介绍一下蓝玉的生平。

    蓝玉,生于何时不详至卒于洪武二十六年即1393年,今安徽凤阳定远人,朱元璋的老乡,属于淮西勋贵集团,明朝开国名将。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于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

    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封永昌侯,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拜征虏大将军。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拜大将军、凉国公。

    蓝玉为常遇春的妻弟,而常遇春是太子朱标岳父,所以作为太子妃舅父,蓝玉极力维护太子的储君地位,与早已觊觎皇位的燕王交恶。朱元璋给儿子朱标组建当时明朝超一流的武人集团班底,作为儿子继承大统彻底清除北元的预备。然太子死皇孙幼,朱标太子的武人集团班底全部被屠戮干净,最后落了个周亚夫的下场。

    前文说到,北元的一代猛人王保保落幕了,北元的能战之将青黄不接。朱元璋所设想的大明帝国不是恢复宋的疆域,做一个偏安一隅的国家的开创者,所以他尊元朝为正朔,称元朝气数已尽,大明接替元的统治自然要继承元的疆域。在朱元璋的计划里,大明朝应该是整个今天东亚秩序的主宰者,也就是当时说的万国来朝。

    既然要做到让周围的小国臣服大明,那既定的政策就是开疆拓土,势力尚存的蒙古人自然不会自愿的退出土地让明朝来接收,做明朝的臣子。

    云南等地趁着元末割据一方的军阀自然也不肯放弃富贵,俯首称臣,任人鱼肉。

    明朝人修的元史承认铁木真成吉思汗为元太祖,从法统上确认了明朝继承元的疆域的合法性,改朝换代天命所归。所以原来属于元的疆域明朝是合理合法的讨伐收复。

    这里也驳斥了所谓的元朝不属于中国历史的理论。

    当时大明朝最大的威胁也是北元残余势力准备开拓疆土彻底消灭北元,把蒙古人融入中华文明圈的军事行动开始了。从法统上用今天的话说明灭北元的战争是中国的内政。

    元至正二十七年即公元1367年,也就是吴元年。前文我们提过朱元璋命令徐达为主帅、常遇春为副帅,北伐元朝。仅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攻占了元朝都城大都,至此燕云十六州被汉族政权收回,结束了数百年北方游牧政权的统治。

    要知道自后晋天福元年公元936年,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后晋,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认比自己小的辽太宗为父,年纪大的石敬瑭为子。天福三年公馆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

    明朝重新树立起了,汉人的脊梁。民族大融合的黎明曙光开始照耀东亚大地。

    说回到说蓝玉初从军的时候,一开始在开平王常遇春帐下效力,就任管军镇抚,做事很有胆有谋,面临敌人勇敢,只要征战都是成功的。常遇春多次在朱元璋面前夸奖蓝玉,后因屡战积功,由管军镇抚升任千户和指挥使,后升任大都督府佥事。

    洪武四年即公元1371年,蓝玉随征西将军傅友德出征四川,攻克锦里今四川成都。

    平定四川,安定后方是朱元璋既定战略里的重要一步。

    洪武五年即公元1372年,朱元璋第二次北征沙漠之战中,蓝玉隶属徐达之中路军。徐达以都督佥事,蓝玉为先锋官,开始先出雁门关,在野马川今克鲁伦河,位于今中蒙边境打败扩廓帖木儿游骑。又打败在土剌河今土拉河,位于蒙古乌兰巴托西扩廓的军队,扩廓逃去。

    洪武七年即公元1374年,蓝玉又亲自带兵攻克占领兴和今河北张北,俘获元国公贴里密赤等59人。

    平定西北地区安定边境,就是为了讨伐北元做准备。

    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蓝玉与沐英一起征讨西蕃的叛变动乱。

    洪武十二年即公元1379年,蓝玉的军队大胜,班师还朝。

    同年,蓝玉被朱元璋封为永昌侯,俸禄二千五百石,并赐予世袭爵位的凭证。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蓝玉用左副将军的官阶,跟随征南将军傅友德、右副将军沐英率领王师30万,向南征讨云南,蓝玉、沐英率领东路军一部分兵将,没有攻打就拿下昆明,元朝右丞观甫保出城投降,盘踞云南的残元势力也被消灭。

    同时,蓝玉又攻占大理,大理段氏基本覆灭。洪武十五年即1382年,明军入滇,段氏末代总管段世抵抗到了最后,大理段氏彻底覆灭,自思平任通海节度使,后于五代后晋天福二年即937年建国,称太祖神圣文武帝,成为大理国王起到最后,大理段氏统治终结。

    段世:段明叔。第十三任,也是最后一任大理总官。十四传而到段正明,已历150余年,而后大理国到段兴智结束,共经历24帝王,共318年。“段氏世土,至此而绝”。

    在曲靖擒获元廷平章达里麻,梁王在逃亡途中死去,滇地全部平定。战后评功,蓝玉功劳尤大,增加俸禄五百石,而且蓝玉之女被册封为蜀王朱椿妃。

    蜀王朱椿为朱元璋的第十一子,洪武十一年封。二十三年就藩成都府。

    洪武二十年即公元1387年,蓝玉被明太祖拜为征虏左副将军,以征虏左副将军身份随大将军冯胜北征元太尉纳哈出。二月初三日,冯胜率兵抵达今北京通州,当得知庆州属于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索布力嘎有元兵驻屯后,于是派遣蓝玉率领轻骑冒着大雪出兵,杀元廷平章果来,擒果来的儿子不兰奚,并得到了元廷的人马。后率军乘胜追击,当军队到纳哈出巢穴金山今吉林双辽,纳哈出来假装投降,蓝玉等将领看出他的计谋并将其生擒,同时,纳哈的军队都归顺。

    征讨期间,正碰到冯胜获罪,明朝廷命蓝玉“总管军事”,拜大将军,屯兵在蓟州今天津蓟县,当时,顺帝之孙脱古思帖木儿即位,经常骚扰塞上。

    一代名将北上破元立不世之功。成就汉人将领里打得最远的前排榜上名将功勋。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蓝玉率领王师15万向北征讨,大军出大宁,进至庆州,探知元主在捕鱼儿海,蓝玉便抄近路星夜兼程赶到百眼井,此地离捕鱼儿海今贝尔湖四十里,仍不见敌兵,蓝玉想引兵返回。

    定远侯王弼说:“我们率军十多万人,深入漠北,毫无所获,就这样班师回朝的话,我们怎么去向皇上复命呢?”

    蓝玉说“:对呀。”便下令军队穴地而居,不见烟火,乘夜赶到捕鱼儿海南边。当时敌营还在海东北八十余里处,蓝玉命王弼为前锋,率骑兵迅速逼近敌营。敌人以为明军缺乏水草,不能深入,故未加防备,加上大风扬起沙尘,白天都看不见什么。

    所以,明军的行动,元军毫无察觉。王弼率军突然冲至敌营前,元军大惊,仓促迎战,大败,太尉蛮子等被杀,其部众皆降,仅元主与太子天保奴等数十骑逃走。蓝玉派精锐骑兵追击,但未追上,仅俘获其次子地保奴、妃嫔、公主以下百余人,后又追获吴王朵儿只、代王达里麻及平章以下官属三千人、男女七万七千余人,以及宝玺、符敕、金银印信等物品,马、驼、牛、羊十五万余头,并焚毁其甲仗蓄积无数。捷报奏传至京,皇帝大喜,赐诏奖励慰劳,将蓝玉比作卫青、李靖。蓝玉又攻占哈剌章营,获人、畜六万。班师回朝,晋升为凉国公。

    自此中国历史上最强悍的黄金家族家族被蓝玉追了一千里,追进沙漠,从此淡出历史。

    有说法说蓝玉破了北元王庭后霸占侮辱了元妃,元妃不堪受辱自杀。

    这个问题留在这里,后文讨论。

    话说当时,蓝玉因为与太子朱标有亲戚关系,经常友好往来。有一次,此次蓝玉从蒙古班师回朝,面见朱标时,他告知太子说:“我观察燕王朱棣在他的封地,一举一动与皇帝一模一样。燕王不是一般人,迟早是要造反的,我找过人望他的气,有天子气象,你一定要小心。!”朱标回答蓝玉:“燕王对待我非常恭敬,绝不会有这种事情。”蓝玉向朱标解释:“我受到太子您的优待,所以秘密告诉您这件事的厉害,希望我的话不会灵验,更不被我说中。”朱标没再说什么。

    在中国历史上,西汉时期的名将卫青曾因北击匈奴而名垂青史。一千多年后,又有一位名将因大破蒙古而名震天下。不过,他的结局却并不像卫青那样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而是被抄家问斩,惨遭剥皮楦草的酷刑,诛灭三族。

    前文介绍过,这位猛将蓝玉是名将常遇春的妻弟,早年在常遇春帐下效力。由于他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再加上常遇春的有意扶持。蓝玉很快就在军中脱颖而出。

    明朝建国后,蓝玉先后随傅友德、徐达等名将南征北战,功勋卓著。明太祖朱元璋为了表彰蓝玉的功绩,将蓝玉的女儿赐婚给自己的儿子蜀王朱椿做妃子。蓝玉也因此成了皇帝的儿女亲家。

    此时的北元虽然号称“引弓之士,不下百万”,但实际战斗力和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铁骑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当得知明朝主力即将到来的消息后,北元统治者自知不是明军对手,于是下令全军隐蔽,避免与明军发生战斗。

    不过,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叛徒总是会存在的。蓝玉的军队在蒙古“带路党”的指引下,得知北元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和他的小朝廷就隐藏在捕鱼儿海今贝尔湖附近。

    不久之后,明军侦查部队打探到了北元小朝廷具体位置。于是全军备战,悄悄向北元营地靠近。北元统治者以为凭借草原的有利地形,定能将自己完全隐蔽起来,却没想到明军突然发动袭击。元军猝不及防,顿时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

    经过一场混战,元军全军覆没。天元帝带着太子天保奴和数十名随从仓皇出逃。天元帝的次子、妃子、公主以及北元的众多大臣全部成了明军的俘虏。

    此役之后,蒙古内部四分五裂,明朝北部边患问题大大得到了缓解。蓝玉也凭借“捕鱼儿海之役”走上了人生的巅峰,被朱元璋封为凉国公。不过,世间的事情往往都是乐极生悲。蓝玉走上了巅峰之后,接下来就开始一段极速下坡了。

    在“捕鱼儿海之役”中,蓝玉虽然居功至伟,但他却同时犯了个严重错误,正是这个错误,为他后来的杀身之祸埋下了伏笔。

    上文中提到过,明军俘虏了天元帝的妃子、公主等人。有说法称蓝玉见天元帝的妃子端庄秀丽,于是将她留在自己的军帐中,将她强行占有了。这事情的性质是非常严重的,因为天元帝虽然没什么实力了,但从级别上来说,他毕竟也是一个帝王。

    你蓝玉再牛也不过是个大将军,竟敢欺辱帝王的妃子,这属于严重的逾制了。而且朱元璋对蒙古的策略是打算恩威并济,如今蓝玉强占了天元帝妃子,这让蒙古人的情感上很难接受,自然对明朝也就更加仇视了。

    这就打乱了朱元璋预先想好的布局。更糟糕的是,后来天元帝的妃子因不堪受辱,选择了自尽。这就使得蓝玉又罪加一等了。不过,此事暂时还没有清算到蓝玉头上。

    如果在“捕鱼儿海之役”立下不世之功后,蓝玉能选择急流勇退,那么或许他还能得到一个善终。

    在明初名将蓝玉获罪身死的“蓝玉案”里,“蓝玉霸占蒙古王妃”一事,是一条载入《明史》的重要罪状。

    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在《明史》里记载得十分简略:当时蓝玉率军血战捕鱼儿海,一仗打垮北元政权主力,抓了八万多俘虏浩浩荡荡返程。就是在返程的路上,得意忘形的蓝玉竟然“私元主妃,妃惭自经死”。也就是悍然欺辱北元皇妃,竟然令皇妃羞愤自杀。接下来“蓝玉案”的杀身大祸,也就此埋下。

    虽然这段典故,在一些“传奇题材”的古装剧里,还被演绎成了蓝玉与北元皇妃“可歌可泣的爱情”。虽然第一时间得知此事的明太祖朱元璋,也只是“切责玉”。但朱元璋内心的怒火,想必已是三丈高——蓝玉的错,可不只是做了件丑事,他破坏的,是朱元璋对北元残余势力的一贯国策。

    自从1368年徐达收复大都,元顺帝仓皇北逃后。昔日的“元朝”变成了盘踞漠北的“北元”,但其“引弓之士不下百万众”也,依然是明朝国防的巨大威胁。如何减除这个威胁?朱元璋的国策是“必威德兼施”,也就是在军事打击的同时,对北元官民“以德怀之”。

    所以多年以来,别说是对北元皇妃,就算是对待前来投奔的北元部落牧民,明王朝都讲究“顺而抚之”。每当有塞外部落来投奔,朱元璋都认为这些人“皆吾赤子”,往往让他们“就水草便利之地居住”,还常调拨物资粮食。至于北元的贵族和文武官员,只要肯来投奔,也常获得重用。许多北元官员来投后,都在明朝各地担任了知府、知县、御史等要职。比如北元工部尚书丑驴,还被朱元璋赐名“李贤”,成了明朝洪武至洪熙年间的“三朝老臣”。

    也正是这几十年如一日的“威德兼施”政策,才令强盛一时的北元渐渐土崩瓦解,最终成就了蓝玉在捕鱼儿海的致命一击。但北元刚被打垮,蓝玉就“作”了这么个事儿,显然是给朱元璋“顺而抚之”的国策一记啪啪耳光。放在明朝政坛上,那更是严重“越线”。那蓝玉怎么会有这么大胆呢?其实对于蓝玉来说,他早就“越线”越习惯了。

    在蓝玉出征捕鱼儿海之前,明王朝已经历经了“胡惟庸案”等大案,大批重量级的功臣纷纷落马,昔日气焰熏陶的“淮西勋贵”遭到了沉重打击。但作为“淮西勋贵”里“能打”的名将,蓝玉的地位却是不降反升。随着徐达李文忠等名将的过世,他更渐渐成为明朝军界的头号人物。但除了战场上大展拳脚,战场下的蓝玉,却也“扑腾”得厉害。

    胡惟庸案,下文会单独开章节讲,这里暂且不提。

    比如在出征捕鱼儿海之前,蓝玉就曾经抢占民田,还武力驱逐了调查此事的御史。得胜归来后,他除了“欺辱北元皇妃事件”外,还曾嫌喜峰口的官员开门慢,一怒就把喜峰口给拿了下来——朱元璋还健在,他就敢攻大明的城关,倘若朱元璋不在了,他再“一怒”,岂不更反了天?

    以上几桩事,可以说把明初“农业”“国防”等几条“红线”,统统踩了个遍,每一脚都关乎国家大局,可“踩线”成习惯的蓝玉偏偏还浑然不觉,最终也就招来“蓝玉案”的灭顶之灾。借着“蓝玉案”的由头,对公侯勋贵极度警戒的朱元璋,更是把相关功臣一顿打压,除了汤和、郭英、郭德成等“低调公侯”得以幸免外,大批位高权重的“公侯勋贵”落马获罪,明朝朝堂一片血雨腥风。

    所以说,不管蓝玉有没有造反的念头,仅看他“欺辱北元皇妃”等几条“越线事儿”,他的结局却是丁点不冤。何谓“权力是毒药”?蓝玉从巅峰到败亡的短短几年,就是最生动注解。

    但是,如愿借助“蓝玉案”打压勋贵集团的朱元璋,也许绝不会想到:一个多世纪后,明王朝的勋贵们,却开始以一种更“老实”的方式,继续踩明朝的“红线”。

    最常见的操作,就是土地兼并。特别是从明朝中叶起,随着明朝土地兼并越演越烈,那些有着优越地位的勋贵们,也成了其中的“弄潮儿”。比如明宪宗纯皇后弟王源,一次就侵占了民田2200多顷,至于“肆纵家奴夺民田庐”更成了勋贵们的日常操作。明初“蓝玉们”那些“夺东昌民田”的破事,比起这时的勋贵们来,好些都不是个事儿。

    甚至明朝中后期那发达的商品经济里,也有勋贵们“插一脚”,在明朝中后期北京的漕运码头上,就常见勋贵家的家奴们压价强行拦截商货,甚至不同的勋贵为了争夺市面和市场,竟公然纠集家奴在京城大打出手。比如明孝宗的亲舅舅寿宁侯张鹤龄,就与太后的弟弟在京城为抢地盘“约架”,打成了北京城里的大笑话。

    可就在这一系列的“笑话”里,大明朝的红线,也被这些看似“无权”的勋贵们踩了个遍,勋贵们捞得盆满钵满,大明朝却一天天衰败下去。

    而到了晚明的最后几十年,捞够了钱的勋贵们,也越发的不安分,晚明年间的党争里,就少不了勋贵的身影。到了用人很“眼晕”的崇祯帝当了家,勋贵们也跟着抖起来了,朱纯臣、李国桢、刘孔昭等勋贵们先后掌握兵权,可这帮人既没有祖先横刀立马的本事,却比蓝玉们更加贪婪。比如执掌京营的李国桢,平日里喜欢吹牛,整日就知“纵兵劫掠”,北京老百姓天天被祸害,李自成真打来时?京营却先拉了胯。之前在崇祯面前夸口的李国桢呢?李自成来了却主动迎接投降,然后被李自成打得皮开肉绽。

    等到崇祯帝上了吊后,那些崇祯生前深受国恩的“勋贵”们,也是大多卖身投靠。关键是“卖身”农民军都不要,反而一个个被农民军严刑拷打,万贯家财都给李自成补了血。以《后鉴录》估算,李自成在京城抢掠的七千万两白银里,至少有近一千四百万两白银是勋贵家“贡献”。而在不久前李自成兵临城下时,崇祯流着眼泪求他们捐钱,他们却一个个流泪装穷,演技无比精湛。

    甚至当南明弘光政权立国后,留守南京的勋贵们,也是“作”劲不改。清军没来时,他们勾结阉党继续“党争”,清军打来时,朱国弼、李祖达、张供日、孙维城等“名门之后”们,也是组团出城投降。享受了一辈子大明国恩的他们,卖起大明来,也是毫无压力。

    一部明朝的兴衰史,也是明朝勋贵们从“踩线”到“堕落”的历史,其中的成败教训,对比当年朱元璋“兴大案”的苦心,又有多少唏嘘感慨在其中。

    世人只知道朱元璋喜欢杀人,而且杀的都是功臣名将,他为什么要杀人?如果不杀会怎么样?杀了又是怎么意外坑了孙子的?

    关于蓝玉最后的结局,且看下回分解。

    其实蓝玉不是第一个倒霉蛋祭刀的。

    大明朝的建立者,故事开头的朱八八。大明开国洪武皇帝朱元璋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大肆屠戮功臣”。

    最著名的洪武四大案中,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几乎牵扯进了开国除了病死以外的所有功臣。

    其实早于十三年胡惟庸案之前,屠杀勋贵重臣就已经开始了。

    第一个被朱元璋杀掉的功臣,是德庆侯廖永忠。

    易水在开始的章节中,提到过

    廖永忠其人,这里就摊开来讲一讲他,正如那个的段子:“我不想知道我是怎么来的,我想知道我是怎么没的。”

    朱元璋身上总有那么一股子朴实劲儿,他给每一位功臣都安上了不一样的罪名。

    给廖永忠的罪名,是僭越。

    俞本的《纪事录》记载:

    这个德庆侯廖永忠,卧床、器用、鞍辔韂镫僭拟御用,家人密奏。

    我们都知道,僭越这种罪名,基本类似于老板对小王说:“我要把你开了,因为你今天是左脚先进的公司。”

    廖永忠有什么本事可以喜提洪武朝第一位被杀功臣这个荣誉呢?

    我们要从头说起。

    时间拨回风起云涌的公元1353年,当年朱元璋脱离了濠州的郭子兴系统,带着徐达、汤和等人到定远自立门户开始创业。

    前章节中,易水对此事来龙去脉详细讲过,不再赘述。

    先后攻下滁州和和州,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此时想要继续拓展,最容易的办法就是渡江打下南京城,当时还叫做集庆路,治所在上元县和江宁县以今天的地理位置看均位于南京主城。

    渡江,就需要一支强大的水军。

    可这个时候,可能还叫朱国瑞,朱兴宗的朱元璋根本就没有没船。

    而且他发现,此时他的部下全部都点上了步骑兵的buff——没有一个人可以打水战。这可如何是好呢?

    不过不久朱,元璋就收到了老天爷送的一个大礼包——滁州西边的巢湖。

    巢湖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湖面开阔,不少人靠着巢湖打渔为生。

    元朝末年的巢湖水面上主要有三大势力:

    第一以廖永安、廖永忠兄弟为首;

    第二以俞廷玉带着三个儿子俞通海、俞通源、俞通渊为首;

    第三是以双刀赵普胜为首。

    赵普胜前文有介绍过。

    大元至正十四年即公元1354年,徐寿辉手下将领左君弼占领庐州今合肥以后,巢湖的形势就变了。

    因为巢湖靠着庐州,左君弼一直想收编巢湖众人。

    赵普胜就率先投奔左君弼,并且靠着左君弼的力量去攻打廖永安和俞廷玉。

    就你赵普胜会摇人?我们也会!

    廖永安和俞廷玉就联系了他们东边的朱元璋,一股脑儿投了朱元璋的原始股。

    根据《明史纪事本末》载:

    太祖驻和阳久,谋渡江,无舟楫。时廖永安、永忠、俞廷玉与其子通海、通源、通渊、赵伯仲、桑世杰、张德胜、华高等,各率众泊巢湖,连结水砦以捍寇。会妖党左君弼据庐州,永安等为所扼,乃遣使间道纳款,太祖大喜,曰:“此天意也,机不可失。”即以夏五月,亲率兵至巢湖。

    朱元璋刚好在谋划渡江的事情,巢湖水军的加入,不是锦上添花,是雪中送炭。

    巢湖大礼包开出了一大批猛人,包括而不限于廖永安、廖永忠、俞通海、华高、桑世杰等水军名将。

    朱元璋命令廖永安、廖永忠带领众人渡江,先攻下采石矶,然后夺取了太平。

    而在渡江以及其后的战斗中,廖永忠勇猛异常,攻下集庆即南京、镇江、常州、池州等地。

    根据《明史·廖永忠传》记载:

    拔采石、太平,擒陈野先,破蛮子海牙及陈兆先,定集庆,克镇江、常州、池州,讨江阴海寇,皆有功。

    但在不久之后的太湖之战中,廖永忠的哥哥廖永安被张士诚活捉。

    按张士诚原来的想法,是互换人质——拿廖永安换被朱元璋捉去的弟弟张士德。

    但朱元璋没有同意这个事,他觉得张士诚开的价有点高,准备再谈谈。

    但张士诚等不及,就把廖永安给杀了。

    廖永安死后,朱元璋很悲痛,让廖永忠承袭了哥哥的职位,最终成为了朱元璋帐下水军的老大。

    《明史·廖永忠传》:

    永安陷于吴,以永忠袭兄职,为枢密佥院,总其军。

    这个枢密佥院,易水一度怀疑是锦衣卫的前身,可是没有确切的史料证据,不敢胡说。

    在朱元璋统一的道路上,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陈友谅。

    公元1363年,朱元璋通过鄱阳湖水战灭掉了陈友谅,解决了长江以南的最大对手,夯实了自己定鼎中原的第一步。

    鄱阳湖水战是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水上战争之一,在这场战争中,朱元璋差点丢了命。

    那是在鄱阳湖之役战局出现战略僵持状态以后,陈友谅的大将张定边决定对朱元璋实施斩首行动。

    张定边率领他的旗舰和两艘副舰从陈友谅水军阵型中驶出,陈朱两军都以为他是出来巡航的,起初并没有在意。

    谁知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张定边竟然率战船一刻不停,直冲朱元璋的旗舰!

    朱元璋的水军惊呆了,没有任何提防,前锋纷纷败退。

    张定边也不理睬,一直冲到中军,朱元璋的水军才反应过来张定边的目标是谁。

    朱元璋也慌了手脚,急忙命令船只躲避,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因为转舵太急,船,搁浅了!

    朱元璋束手无策,眼看就要成为俘虏。

    此时,在不远处的常遇春见状,赶紧拉弓搭箭,一箭正中张定边肩膀。

    廖永忠也驾着小船直追张定边,一边追一边朝张定边射箭,张定边身中一百多箭,终于退出了战斗。

    《明史·廖永忠传》:

    敌将张定边直犯太祖舟,常遇春射走之。永忠乘飞舸追且射,定边被百余矢,汉卒多死伤。

    偷偷的小声说:妈呀!一百多箭,张定边可能是当场就成了刺猬人。

    第二天,朱元璋决定找回场子,决定火攻陈友谅。

    廖永忠和俞通海等人,就用七艘船装载苇荻,乘风纵火,烧了陈友谅军楼船数百艘。

    又率六艘船深入敌军搏战,又周旋绕出。

    敌军惊惧,以为他们是神。

    又往泾江口截击敌军,陈友谅战死。

    随后廖永忠跟随大军征讨陈理,分兵封锁四座水寨门,在江中连结舟船成长寨,隔断敌军出入,陈理投降。

    《明史·廖永忠传》:

    明日,复与俞通海等以七舟载苇荻,乘风纵火,焚敌楼船数百。又以六舟深入搏战,复旋绕而出,敌惊为神。又邀击之泾江口,友谅死。从征陈理,分兵栅四门,于江中连舟为长寨,绝其出入,理降。

    朱元璋回到南京之后,赐给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八个大字,以表彰廖永忠在鄱阳湖之战中的出色功劳。

    《明史·廖永忠传》:

    还京,太祖以漆牌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八字赐之,悬于门。

    三年之后即公元1366年,朱元璋派徐达攻打张士诚,张士诚被团团围困在苏州。

    朱元璋认为大局已定,便交给廖永忠一个任务,让廖永忠去滁州接小明王韩林儿。

    前面章节里说过韩林儿是红巾军领袖韩山童的儿子,韩山童被元朝所杀,韩林儿被刘福通立为皇帝,建元龙凤,国号大宋。

    朱元璋虽然自立门户,但在名义上,韩林儿是朱元璋的领导。

    朱元璋的“吴王”的身份,也是韩林儿封的。

    接人的活儿,本来不算什么大事,但廖永忠没完成好。

    他到滁州接到韩林儿之后,一路护送到南京附近的瓜步,结果韩林儿在渡江的时候被淹死了。

    《明史·廖永忠传》:

    初,韩林儿在滁州,太祖遣永忠迎归应天,至瓜步覆其舟死,帝以咎永忠。

    韩林儿的死,现在没办法知道真相。

    但是这件事最大的得利者显然是朱元璋。

    按照有罪推论,廖永忠有极大可能秘密接受了朱元璋的指令,让他做掉韩林儿。

    当然,如果韩林儿平安到达南京,朱元璋也会耍加九锡和禅让那一套,结果总是差不多的。只是推测没有证据的事易水只是说一说。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廖永忠被封德庆侯,岁禄1500石。

    到洪武八年,朱元璋已经47岁了。

    我们后人因为开过上帝视角,自然知道朱元璋在当时是死不了的,他还有二十多年的寿命。

    总剧透一下明朝一共就16个皇帝,只有四个皇帝活过50岁以上,即使除去失踪的建文皇帝朱允炆,明朝皇帝的平均寿命也只有43岁。

    也就是说,47岁的朱元璋根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会嘎嘣一下倒下起不来了,所以他要预作谋划......

    这确实不是一个耸人听闻的事情。

    那他为什么要第一个安排廖永忠上路呢?

    因为原巢湖水军的另一位主要将领俞通海已于1367年去世,大明建国之后,廖永忠自然而然就成了巢湖水军系的老大哥和形象代言人。

    玩了一辈子水军的廖永忠可以毫不客气的对其他所有人包括开国六公说过:“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水军作为一个技术兵种,一般在争天下的时候,显示不出它的重要性,因为有关它的具体使用情况是要看地理环境的。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此时明朝的都城不是北京,而是南京。

    就算朱元璋没读过历史书,也知道地理因素,南京最要命的地方就是靠近长江啊!

    一旦朱元璋哪天崩了,而朱标又镇不住下面这帮功臣,那他最要提防的是谁?

    并不是那些点满步骑兵buff的骄兵悍将,而会起肘腋之变其实是水军。

    我们举个例子——

    我们可以把时间往后拉,在后来的靖难之役中,燕王朱棣挥军南下,虽然建文帝有李景隆这种光会送人头的猪队友,但是在山东战场,建文朝廷的军队和朱棣也是打的有来有回。

    等到朱允炆真的大势已去,推枰认输,那是什么时候?

    是朱棣打完灵璧之战,进而横扫江淮,朝廷的水师见朱棣势大,直接投了。

    所以廖永忠的原罪就是他的专业技能。

    只要他想,他可以凭借自己的威望和廖、俞两家多年的经营,迅速召集巢湖水军的旧部,直接封锁长江,进而围困南京城。

    同时代的唐伯虎画过《明朝开国十二功臣图册》,有兴趣可以搜来看这一下。

    那廖永忠有理由反朱元璋吗?

    有的。

    廖永忠完全可以认为廖永安是因为朱元璋见死不救而被张士诚杀得。

    虽然廖永忠名字里有“永忠”两个字,但是谁又能保证他脑后没有反骨?他不会反过来给自己的哥哥报仇?

    廖永忠身为一个“攻超群将,智迈雄师”的勇将,掌握着一只能够轻而易举封锁长江、围困南京的水军,亲人因朱元璋而死,又帮朱元璋解决了小明王韩林儿这种脏事儿。

    以朱元璋的个性来说,其实廖永忠是死晚了。

    PS:多说一句。

    朱元璋曾经和臣下品评汉高祖刘邦和唐太宗李世民的优劣。

    《皇明宝训》载:

    帝谕侍臣曰:汉高祖、唐太宗孰优?

    侍臣对曰:太宗虽才兼文武,而于彝伦之间多有慙德。高祖豁达大度,且能逆料后事。先儒尝论汉大纲正,唐万目举。以此言之,高祖为优。

    帝曰:不然,高祖记丘嫂之怨,而封其子为羹颉侯。性复猜忌,而诛夷功臣之家。但觉其阴狠多疑,不见其豁达大度也。太宗能驾驭群臣,及大业既定,卒皆保全,无俎醢韩彭之惨。以吾评之,太宗为优。

    也不知道老说刘邦的时候有没有脸红?哈哈哈……

    易水所记的历史,不是正史。资料观点都是列举而已。史料有没有考古的证据支持,尚未有能力考证。

    大家且看一乐,特此说明。拜谢各位大佬!

第四十章 震惊天下的胡惟庸案

    之前我们都是从军事的角度来看明初节节胜利的军事行动。那么军事上的空前胜利的基础是内政稳定,财政充足,制度保障,兵源不断。那么这些问题,作为新生帝国的老大朱元璋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要解决上述问题,其实明朝是经理过几次大的变动的,我们通常说明清是中国历史上高度中央集权的统一大帝国。其实在明朝初年的时候,中央集权并不是那么高,皇帝的权威还有一个自前数朝就困扰皇帝们的问题,那就是相权。

    要弄清楚理解这个问题,我们这里做一个简单的比喻,大明集团的董事长是朱元璋,那么很多重大的事情都是老朱说了算,比如上面的所有推动战争进程的问题都是朱元璋拍板来定,但是朱元璋毕竟是一个人,这么多繁杂的事情都要他一个人做决定是很难做到的。

    古人说事必躬亲,就是要累死皇帝。老朱是董事长,但是董事长要管一个员工的工资是不是到位,养老保险有没有买,昨天迟到了怎么处罚。这怎么可能,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人来汇总给他,统辖百官,把所有的事情提前处理好了,再上交给皇帝拍板决策大事,是不是就轻松得很多了?

    这个人就是丞相,自秦始皇设立丞相这个职业经理人一来,历代的董事长们都觉得这个方法好,可以轻松很多,就留了下来。

    可是我们讲到元末的时候,我们也提到了。权臣伯颜,权相脱脱的所作所为,更明显一点的例子,还有咱们的比较熟悉的曹丞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直接架空皇帝。这样的结果老朱是不愿意看到的。也不愿意自己大明的子孙后代重蹈前朝的覆辙。

    那么装到老朱枪口上的这个人,就是胡惟庸。

    胡惟庸何许人呢?

    胡惟庸,出生年月不详,卒于洪武十三年即公元1380年,史书上有明文记载没有争议,汉族人,安徽濠州定远,与李善长同乡,也算得上是是朱元璋的同乡,与张昶为友。淮西勋贵里位极人臣的第一人,明朝开国功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

    洪武元年即公元1368年任中书参知政事,二年迁左丞。他任中书省执政时,专决省事,罢去旧吏,更用亲信,杀侍御史刘炳、弹劾右丞汪广洋。后李善长劾其“放肆为奸事”,被朱元璋所杀。

    自从杨宪被诛后,朱元璋认为胡惟庸有才干,很宠信他。胡惟庸也自觉奋进,曾以遇事小心谨慎博得朱元璋欢心,进一步获得朱元璋的宠信。胡惟庸当上丞相是这么来的。

    他为此当了多年独相,生杀废黜大事,有的不报告朱元璋便径直执行。内外各部门的奏章,他都先拿来看,凡是陷害自己的,便扣下不上呈。各方面热衷功名之徒,以及失去了职位的功臣武夫,竞相奔走于其门,贿送金帛、名马、玩好之物,不可胜计。大将军徐达极恨他奸恶,告诉了朱元璋。胡惟庸于是诱惑徐达的守门人福寿,图谋害徐达,但被福寿揭发。

    御史中丞也曾说过他的短处。后来刘基生病,朱元璋派惟庸带医生探视,胡惟庸便对刘基下毒。刘基死后,他更加无所顾忌。他与太师李善长相勾结,将哥哥的女儿嫁善长的侄子李佑为妻。

    学士吴伯宗弹劾胡惟庸,差点大祸临头。此后,他权势更盛。在他定远老家的井中,突然生出石笋,出水数尺深,献媚的人争相说这是祥瑞之兆。他们还说胡惟庸祖父三代的坟墓上,晚上都有火光,照亮夜空。胡惟庸更加高兴和自负,从此有了异心。

    大凡能称得上一代雄主的皇帝,都有一个特点——对权力的绝对控制,如果有人对皇权造成威胁。什么汉武帝、唐太宗,都是这样。当然,作为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朱元璋也不例外。虽然贵为天子,位尊九五,但是在通往权力的道路上,有人拦住了朱元璋,就只有一个下场——死,而且是斩草除根的那种。

    朱元璋杀光了几乎所有的功臣,为何唯独忍让此人七年?大明三大案中天字第一案究竟是为了什么?

    前文讲过很多次了,公元1368年,刚刚40岁的朱元璋称帝,改国号为大明,定都南京,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大明王朝。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精力充沛、干劲十足,在长达31年的皇帝生涯中,开疆拓土、整饬吏治,为大明王朝的兴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洪武元年即公元1368年,到洪武三十一年即1398年,老朱就像劳动模范一样勤勤恳恳地位这个帝国服务,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说句不夸张的话,朱元璋几乎是封建社会最勤奋、最拼命的几个皇帝之一。

    至于到底是朱元璋诚心放任胡惟庸做大好收拾他,还是他自己作死,这一切今天讨论已经没有意义了。

    然而,在如此勤奋、拼命的背后,朱元璋有着他的另一面,那就是权力欲。他这个权利欲,单单是为了自己吗?

    在大明王朝建立、天下安定之后,朱元璋做的很不地道,多次发动大清洗,把那些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杀了个干净。而朱元璋这么做,只有一个原因——权力。他之所以这么做,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像他自己说的,“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本来大家都是一起打天下的穷人,凭什么你能做皇帝,而我不能呢?就是因为这样的一丝怀疑,就让朱元璋杀光了几乎所有的功臣元勋。

    可是,却有个例外——胡惟庸。

    胡惟庸妥妥是大明王朝的元勋了,在龙凤元年即公元1355年就投奔了朱元璋,那时候朱元璋不过只占据了很小的一块地盘,统一天下,门都没摸到呢。

    正是因为胡惟庸这种义无反顾的精神,得到了朱元璋的信任。此后朱元璋节节胜利,胡惟庸的官职也步步攀升,到大明王朝建立的时候,胡惟庸已经成为正四品相当于今天正局级的太常少卿。

    胡惟庸一路官运亨通,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在朱元璋第一心腹谋士李善长的推荐下,他成了右丞相。而到了洪武十年即公元1377年,胡惟庸更是被任命为左丞相,成为了真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首。

    事情到此本来就皆大欢喜了,可没等胡惟庸坐稳宰相的位子,洪武十三年即公元1380年,“胡惟庸案”案发,朱元璋不仅杀了胡惟庸,还牵连出亲戚、朋友,最后诛杀3万余人才算罢休。

    这些人里,就包括了前文提到的宋廉。他的文章千金难求,达官贵人们趋之若鹜,他写的碑文,几乎是一钱银子一个字。要知道在明初的时候,银子可是一个稀罕物。

    可就是如此,宋廉不为所动,曾经有过有人七次上门求文而不得。每每写文,笔锋一转,他都会称颂圣上的恩德,也就是朱元璋的恩情皇恩。正因如此,他的文章从情真意切,到为后世很多批评家不屑于评论。

    这样一个小心翼翼的人,还是难逃一死。被贬谪再贬谪,形同流放,客死异乡。

    其实朱元璋杀胡惟庸并不奇怪,因为胡惟庸从担任右丞相开始,就开始了自己揽权的生涯。从洪武六年担任右丞相,一直到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案发,整整七年时间,胡惟庸作为宰相,拥有极大的权力,他经常利用手中的权力,排除异己、结党营私,更重要的是,有很多大臣上奏的奏折,胡惟庸干脆不请示朱元璋,私自处理。

    这就犯了朱元璋的大忌,居然在他眼皮子底下,抢夺他的权力,对于权力欲极强的朱元璋来说,这是绝对不能忍受的。

    可是,朱元璋竟然一忍就是七年,要知道,别人抢夺他的权力,他连半年都忍不了,怎么可能忍七年!

    所以,官方的说法又是老一套的,什么皇上被“奸臣”胡惟庸蒙蔽了,过了七年,经过“忠臣”的提醒,朱元璋一下子醒悟了,哦,原来胡惟庸这家伙一直都在骗我!

    当然,这是不可信的,朱元璋何许人也?白手起家,从一个世代贫农,经过十几年的奋斗,就登上了皇帝宝座,这么厉害的人,岂是你说骗就骗,说蒙蔽就能蒙蔽的?如果真的那么好蒙蔽,皇帝的位子早就被别人抢去了。

    权力欲如此强的朱元璋,竟然容忍胡惟庸专权达到七年之久,他是在等待时机,他要做一件大事——废除宰相。

    自古以来,皇帝和宰相之间的关系一直都非常微妙,宰相作为百官之首,类似于今天國务y总理,他们虽然名义上是必须要听皇帝的,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宰相拥有很多特权,比如“封驳”——皇帝做的不地道,宰相拒绝执行;比如代拟诏书——政策制定好了,皇上只要盖个章就行了。

    很多偷懒的皇帝,看到有人替他们把活儿都干了,高兴还来不及。可是,朱元璋绝对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不管这些人是谁,不管他们干了什么,但凡触及到权力,他就绝不会轻易饶恕。

    前面说过,皇帝的权利并不是绝对的,前朝权相一手遮天甚至可以左右皇帝的废立,架空皇权。如果有一天丞相跳出来,架空了老朱家的皇位,大权旁落重演禅让的戏码,老朱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但毕竟宰相这个职位,已经存在了上千年的时间,根深蒂固,贸然废除恐怕要招致大臣们集体反对。所以,朱元璋就让这位管不住自己的胡惟庸,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敛财、揽权、结党营私,直到七年之后,朱元璋觉得时机成熟了,才一举将他的党羽拿下,并且顺势废除了宰相。

    而“胡惟庸案”案发之后,为了震慑反对废除宰相的人,朱元璋不惜大开杀戒,一下子杀了三万多人,总算把反对的声浪给压了下去。

    要说起来,胡惟庸被杀,也不算太冤枉他,毕竟他做宰相的时候,品行、道德也确实不怎么样,而朱元璋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决定利用他,等到了七年之久,才最终行动,杀了胡惟庸,顺便废除了宰相。

    朱元璋为了权力永远留在他老朱家,能够不动声色、忍耐七年之久,也可以看出此人的城府之深了。

    话说当年,吉安侯陆仲亨从陕西回来,擅自乘坐驿车。朱元璋大怒,责骂他说:“中原在战乱之后,人民刚刚复业,驿站户买马非常艰难。如果大家都像你这样,人民就是将子女全部卖掉,也不能供给。”责令他到代县捕盗贼。

    平凉侯费聚奉命安抚苏州军民,整天沉溺酒色。朱元璋大怒,责令他往西北去招降蒙古,他无功而返,朱元璋又严厉斥责他。两人都非常害怕。胡惟庸便暗中对两人威逼利诱。两人一向愚勇,见胡惟庸正专权用事,便与他秘密往来。两人曾到胡惟庸家饮酒,酒酣时,胡惟庸屏退左右,对他俩说:“我等所干的事多不合法,一旦被发觉将怎么办?”两人更加惶恐。胡惟庸于是将自己的主意告诉了他们,令他们在外面收集兵马。

    胡惟庸又曾与陈宁坐在中书省中,阅览天下兵马簿籍,令都督毛骧将卫士刘遇贤和亡命之徒魏文进收为心腹,说:“我会用得着你。”太仆寺丞李存义是李善长的弟弟,胡惟庸的女婿李佑的父亲,胡惟庸令他暗中游说李善长。李善长年纪已老,不能坚决拒绝,开始不同意,后来便依违其间了。胡惟庸更加以为事情可以成功,于是派明州卫指挥林贤出海招引倭寇,与他们约定日期相会。又派元旧臣封绩致书元朝,向元朝嗣君称臣,请求出兵做外应。这些事都还没有发出。正好胡惟庸的儿子坐马车奔驰过市,坠死于车下,胡惟庸将驾车的人杀死。朱元璋大怒,命他偿命。胡惟庸请求用金帛补偿驾车人家,朱元璋不许。胡惟庸害怕了,便与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人图谋起事,密告四方以及依从于自己的武臣。

    洪武十二年即1379年九月,占城国来进贡,胡惟庸等人不报告朱元璋。宦官出来见到了,便进宫奏告朱元璋。朱元璋大怒,下敕令责备中书省臣。惟庸和汪广洋叩头谢罪,但暗暗地将罪过归咎于礼部,礼部大臣又归咎于中书。朱元璋更加愤怒,将各臣僚全部关押起来,究问为首主持的人。不久,赐汪广洋死,汪广洋的妾陈氏为他陪死。朱元璋问知陈氏乃是被入官的陈知县的女儿,大怒说:“被没入官的妇女,只给功臣家。文臣怎么得到?”便颁下敕令命法司调查。于是胡惟庸以及六部属官都应当被判罪。第二年正月,涂节便将祸变上报,告发惟庸。御史中丞商暠当时被贬为中书省吏,也告发了惟庸的阴谋。朱元璋大怒,下令廷臣轮番讯问,词语连及陈宁、涂节。廷臣说:“涂节本来参预阴谋,见事情不成,这才将变乱上告,不可不杀。”于是诛杀胡惟庸、陈宁和涂节。

    于是这位明朝开国功臣,当朝权相因一场车祸被诛灭九族,三万人为他垫背。他的事还远远没有完,之后的蓝玉案,让这位一代名将落得个凄惨下场。

    胡惟庸死后,他造反的阴谋还没有全部暴露,到洪武十八年即公元1385年,李存义被人自首告发,得以免死,安置在崇明。洪武十九年即公元1386年十月,林贤狱案办成,惟庸通倭的事才显了出来。

    洪武二十一年即公元1388年,蓝玉征讨沙漠,抓获封绩,李善长不奏告皇上。

    到洪武二十三年即1390年五月,事情败露,将封绩逮捕,审出当时情况,胡惟庸的逆谋进一步大显。正好李善长的家奴卢仲谦自首告发李善长和惟庸往来情况,而陆仲亨的家奴封贴木也自首告发陆仲亨与唐胜宗、费聚、赵庸三侯与胡惟庸共谋不轨。朱元璋大发雷霆之怒,肃清逆党,词语相连,被诛杀者达三万余人。于是做《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此案株连蔓引,直到数年之后,还没有清除干净。

    “胡党”而受株连至死或已死而追夺爵位的开国功臣有李善长、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靖宁侯等一公二十一侯。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遂罢丞相,革中书省,并严格规定嗣君不得再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说立者,处以重刑。丞相废除后,其事由六部分理,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吗?咱们来看看这样的说法。

    胡党之狱又称为“胡惟庸案”,是明初四血案之一。

    洪武十三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称他家的旧宅井里涌出了醴泉,邀请明太祖前来观赏。这是大明的祥瑞,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一个名叫云奇的太监突然冲到皇帝的车马前,紧拉住缰绳,急的说不出话来。

    卫士们立即将他拿下,乱棍齐上,差点把他打死,可是他仍然指着胡惟庸家的方向,不肯退下。朱元璋这才感到事情不妙,立即返回,登上宫城,发现胡惟庸家墙道里都藏着士兵,刀枪林立。于是立即下令将胡惟庸逮捕,当天即处死。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四天前,也就是正月甲午,中丞涂节已经告胡惟庸谋反,以明太祖猜忌多疑的性格,怎么还会去胡惟庸家看所谓的祥瑞?可见,云奇告变纯属子虚乌有。胡惟庸案前后株连竟达十馀年之久,诛杀了三万馀人,成为明初一大案,列洪武四大案之一,另三案为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事后朱元璋还亲自颁布《昭示奸党录》,告诫臣下,切以胡惟庸为鉴。

    明代史籍中关于胡惟庸案的记载多有矛盾,因此关于其是否确实谋反,当时便有人怀疑,明代史学家郑晓、王世贞等皆持否定态度。也有学者指出:所谓的胡惟庸案只是一个借口,目的就在于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结果是彻底废除了宰相制度。

    废除了丞相制度,大权独揽固然是好,但是也不能所有事情都给皇帝一个人做,朱元璋这样的创业皇帝确实干得不错,朱棣这样竞聘上岗的皇帝也不错。不过,皇帝毕竟是人,不是神。不可能一个人处理全国这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比如山东一个小小的县城的人事任免也由皇帝来决定吗?皇帝不可能记得这么多官员。

    晚明学者钱谦益说:“云奇之事,国史野史,一无可考。”史家潘柽章更认为云奇之事为“凿空说鬼,有识者所不道”。胡惟庸如果要谋反,他在家里埋伏刀兵,能让人在城墙上轻易看见吗?几百年以后,也就是到了现代,明史学家吴晗写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叫《胡惟庸党案考》,把胡惟庸的案子从头到尾缕析了一遍,最后证明,胡惟庸案是一个冤案。但是钱谦益本人是乱国小人还是反清志士,尚有争议,这个往后再讨论,

    总而言之胡惟庸案,对中国历史影响重大。从此,相权被彻底剥夺,中国政治制度进一步走向君主专制。无论他是真的冤还是真的有异心,都不重要了,谜团留给后世的文献考古工作者去做吧。

    所以废除丞相制度以后,朱元璋创造性的设置了一个通政司,也就是皇帝的私人秘书处,负责把所有的奏报分门别类先处理好。然后再给上呈皇帝处理。虽然皇帝还是很累,但是比曾经累成狗要好太多不是。

    至于后世为什么变成了内阁制度,后文再说。

    先说事情至此胡惟庸死得不能再死了,牵连此案3万多人杀了,丞相制度垮了,老朱的心却还是没有安。这什么呢?“杀人狂魔”没有过瘾吗?这只是开胃菜而已,接下一章,我们讲蓝玉大将军的结局。

第四十一章 可悲可惜蓝玉大将军?

    前文说到,胡惟庸倒了,中国千年制度丞相制度被废除了。老朱的皇权可以直接辐射到帝国的每一个臣民。再也没有任何势力可以影响到大明朝的皇权了。

    可是军队方面,一班淮西勋贵老哥们在朝里的地位无人可以制衡,也就刘基的浙东集团可以唱唱对手戏,本来这一套平衡还可以应付,大明朝的步伐正在稳步的推进,连年打仗,老百姓的日子不是很好过,不过立国之初为了开强拓土给儿孙们留下一个安稳的地理环境和政治环境,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所以为了拓展大明朝的生存空间,大将军蓝玉捕鱼儿海大捷一举摧毁了北元的官僚体系,等于直接把北元的政治构架打乱了,可谓是功不可没。

    蓝玉的结局,笔者认为不只是个人的原因,以至于什么侮辱元妃骄横跋扈等等都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只有可能是妨碍了统治基础。

    明朝初年的统治基础是以朱元璋为首的皇权统治为中心,辅导以朝中的淮西勋贵集团还有为之平衡的江浙集团。

    朱元璋驾崩以后,整个国家的权利平稳过渡传位给正牌太子朱标,整个帝国将会没有任何动乱,如汉武帝传位给景帝,再传给汉文帝一般过渡,使得帝国从对外开疆拓土然后稳定到国家休养生息,那么内政外交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虽然汉武帝晚年闹出了巫蛊之祸杀了太子,闹出了一系列乱子这个比喻不太恰当,但是纵观中国古代王朝开国君主到第二代皇帝的权利交替大多数都是伴随着腥风血雨的。老朱就是想积极避免这种矛盾冲突。

    老朱的千秋大计全然落空了,就是太子死了,全盘打乱了老朱的设计。朱标是中国历史上最被皇帝信任的太子之一,也是最有权势的太子之一,他在可以压制一切不服从命令的番王大臣,蓝玉也将是他最大的助力,不敢妄动。

    太子朱标自幼接受宋濂等名儒为师授其经学,接受正规儒家教育。

    洪武元年即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朱标被立为皇太子,带刀舍人周宗上书乞教太子,朱元璋欣然同意。中书省、都督府刚刚成立,请以朱标为中书令,朱元璋不许,说:“儿年未长,学未充,更事未多,宜尊礼师傅,习经传,博古通今,识达机宜。他日军国务重,皆令启闻,何必为中书令?”。

    朱元璋对朱标极其爱护,命詹同考历代东宫官制,并选拔功勋道德老成者兼领东宫,辅导太子。其中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冯胜兼右詹事,中书平章政事胡美、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中书左、右丞赵庸、王溥兼副詹事,中书参政杨宪兼詹事丞,傅瓛兼詹事,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张兴祖兼左、右率府使,大都督府副使顾时、孙兴祖同知左、右率府事,大都督府事吴祯、耿炳文兼左、右率府副使,御史大夫邓愈、汤和兼谕德,御史中丞刘基、章溢兼赞善大夫,治书侍御史文原吉、范显祖兼太子宾客,不再与东宫外另设府僚,意在朱元璋外出征战期间,由太子监国、方便各将军丞相辅佐。

    可以说太子东宫出来的所有班底都是大明帝国的巩固栋梁,四面八方都安定得稳稳的,法统上挑不出半点毛病。

    唯一让朱元璋不喜的就是朱标太过于文气,未来是个守成之主。对内安稳,对外恩抚,守护疆土,已待未来有个雄才大略之主待国力强盛开疆拓土缔造盛世伟业也不错。至少,国内不会乱。会善待兄弟们,老朱最看重家里人了。

    此外,朱元璋还在宫中特设大本堂,贮藏各种古今图书,让诸名儒轮班为太子和诸王讲课,并挑选国子监学生国琦、王璞、张杰等十多个才俊青年伴读。在教学中,太子的一言一行,都被要求按礼法行事。朱元璋自己也时常赐宴赋诗,商榷古今。

    他曾特地对教育太子和诸王等人的儒臣说:“我的孩子们将来是要治国管事的,教育的方法,要紧的是正心,心一正万事就办得了,心不正,诸欲交攻,要不得。你要用实学教导,用不着学一般文士,光是记诵辞章,一无好处。”故此,除了让太子诵习儒家经典,又专门选了一批德行高雅的端人正士,又以梁贞、王仪为太子宾客,秦庸、卢德明、张昌为太子谕德,让他们把“帝王之道,礼乐之教,和往古成败之迹,民间稼穑之事”,朝夕向太子讲授。朱元璋还常常以自己的经历训导太子,要他明白创业的不易,守成的艰辛。

    朱标尽管生于安乐,但并无纨绔之习。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朱元璋命东宫及王府官编辑经史古人行事可为鉴戒者,训谕太子和诸王。洪武四年即公元1371年的春天,朱元璋制《大本堂玉记》赐太子。

    他长大后,温文儒雅,慈仁殷勤,颇具儒者风范,而且还虚心求学,对宋濂等人言必称师父,后宋濂一家牵扯进上一讲的胡惟庸大案中,朱元璋想处死宋濂,经马皇后及太子力保,才得免一死。

    如此仁厚的太子,可以弥补洪武朝的很多政策上过火的地方,提拔浙东集团的人平衡淮西勋贵集团,由此防止上演权臣夺权的戏码。

    洪武七年即公元1374年朱标的长子朱雄英出生,洪武十年即公元1377年次子朱允炆出生。

    皇孙出世对于太子地位的稳固,也起到了作用。这里提一句太子长子朱雄英早夭,不然怎么也轮到后来朱允炆当皇帝。此为后话。

    遥想这年朱标二十二岁,朱元璋见他年纪已长,遂令今后一切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有意让太子“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

    这个时候老朱告诫说:“我所以要你每日和群臣见面,听断和批阅各衙门报告,学习办事,要记住几个原则:一是仁,能仁才不会失于疏暴;一是明,能明才不会惑于奸佞;一是勤,只有勤勤恳恳,才不会溺于安逸;一是断,有决断,便不致牵于文法。”

    朱元璋说“我从作皇帝以来,从没偷过懒,一切事务,惟恐处理得有毫发不当,有负上天付托。天不亮就起床,到半夜才得安息,这是你天天看见的。你能够学我,照着办,才能保得住天下。”

    从此朱标开始学习并协助其父处理日常政务。在这过程中,他每每希望实行“宽通平易之政”,但终多因与朱元璋意趣不合而难行其道。

    但是朱元璋虽然显得更加喜欢更像自己行事风格的四子朱棣但是从来没想过换太子。因为他知道未来需要的是一位与民修养的皇帝。

    洪武二十二年即1389年,置詹事院,朱元璋谕令吏部侍郎侯庸:“辅导太子,必得忠正贤良之士。”,以兵部尚书唐铎兼任詹事。

    洪武二十四年即公元1391年八月,朱元璋有迁都西安的想法,于是命朱标巡视陕西。同时受封于这里的秦王朱樉因为在当地多次犯错而被召回京师,朱标因此也被要求趁机调查一下秦王的言行。朱标巡视归来后,献陕西地图,又替秦王说情调解,朱元璋才让朱樉回西安。

    朱标自秦中视察返京后不久就生了病,在生病期间还向朱元璋上书关于筹建都城的事。洪武二十五年即公元1392年四月二十五日他的时间到了这里戛然而止,太子朱标薨。

    朱标死后朱元璋痛哭不已。八月,将他祔葬在孝陵东侧,谥“懿文太子”。

    记住这个时间,公元1392年四月二十五日。讲了这么多太子朱标的事情,对蓝玉的结局有很重要的影响。

    书接上回,洪武二十一年即1388年,蓝玉十五万大军北上破元取得捕鱼儿海大捷,堪称蒙古版“靖康之耻”,得胜班师回朝,晋升为凉国公。成就堪比汉卫青、唐李靖一般的功劳。

    随后蓝玉大将军再次挂帅出征平定西南,再立大功。

    大军里面有一未将军,就是沐英。后来他的后人世镇云南。大明朝廷安定南疆的大家族。

    说起来沐英是朱元璋的第一个孩子,不过他没有皇室血脉。只是一个义子。

    接着说蓝玉大将军的远征。

    时间来到洪武二十二年当年为公元1389年,蓝玉受命督修四川城池。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施南、忠建二宣抚司南蛮反叛,蓝玉奉命前往讨平。接着,又平定都匀今属贵州,安抚司散毛诸洞,被加禄五百石,奉诏还乡。

    洪武二十四年即公元1391年,朝廷再命蓝玉统领兰州、庄浪等七卫兵,追讨逃寇祁者孙,于是攻取西番罕东之地,当地首领哈昝等逃遁。时逢建昌指挥使月鲁帖木儿反叛,蓝玉又奉命率军征讨,当蓝玉率军赶到时,都指挥瞿能等已大破其众,月鲁逃往柏兴州。

    蓝玉大将军乃派百户毛海诱捕月鲁父子,送往京城处死,又尽降其众。因此请求增设屯卫,太祖下诏许可。蓝玉复请征当地百姓为兵,讨伐朵甘、百夷,朱元璋下诏不许,蓝玉才班师回朝。

    明史上说蓝玉后来居功自傲,自中山、开平二王死后,蓝玉多次统领大军,也多次立功,朱元璋对其优礼有加。

    蓝玉便日渐恣意骄横,蓄养了许多庄奴、义子,乘势横行霸道。蓝玉曾强占东昌民田,被御史查问,蓝玉大怒,将御史赶走。

    蓝玉北征南返时,夜抵喜峰关,守关官吏没能及时开门接纳,蓝玉便纵兵毁关,破门而入,朱元璋闻知,很不高兴。

    又有人说他与元主的妃子有私,致使元妃羞愧自杀,朱元璋为此切责蓝玉。当初,朱元璋本欲封蓝玉为梁国公,因蓝玉有这些过失,便将梁字改为凉,并命人将这些过失刻在世袭的凭证上。蓝玉犹不改过,侍奉皇上酒宴时口出傲语,军中将校升降进退,大权操于他一人,朱元璋多次责备他。

    蓝玉西征返回后,被封为太子太傅,蓝玉不愿位居宋、颍两公之下,说:“我难道不能做太师吗!”此后上奏言事,朱元璋大多不采纳他的建议,蓝玉越发怏怏不乐。

    且不论真假如何,朱元璋的策略是对外安抚蒙古人,打一派帮一派,慢慢的把蒙古人融入到大明的版图里来,合理合法的继承元的疆域。对内善待老百姓,稳定民生发展牢固统治基础。你蓝玉这么搞,这是在拆我老朱得台,我也就只能看在你功劳大的面子上忍了。

    可是到蓝玉告发被杀,中间有个微妙的时间信息,前文说太子朱标是公元1392年四月二十五日薨逝的。

    紧接着洪武二十六年即公元1393年,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蓝玉谋反,下狱鞫讯后,狱词称同景川侯曹震、鹤寿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定远侯王弼、东筦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谋反,拟定乘朱元璋藉田时发动叛乱。

    锦衣卫是干什么的?稍微了解一点明史的朋友都知道那是朱元璋一手创立的只对朱元璋一人负责的情报特务组织,是统治百官诸将的最有利的工具。

    正在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朱元璋深感不安,以谋反罪将其逮捕下狱,并被剥皮实草,抄家,灭三族,并株连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员,被杀者约一万五千人。为警诫群臣,朱元璋手诏布告天下,并条例爰书即中国古代的一种司法文书。

    为《逆臣录》。此大案就是明初史称“蓝玉案”的惊天大案,一举摧毁了淮西勋贵集团的第二号人物,第一号之前讲了是倒霉蛋胡惟庸。

    太子死了,江山不稳,坐看你淮西集团做大?老朱是不能忍的,老朱太知道自己的江山是怎么来的了,我可以造反得天下,同是淮西人没有什么祖上的荣耀,我老朱可以,你们也可以。为了让江山永远都是朱家人的。

    这个时候沐英前几年因为义母马皇后薨逝,太子又殁了。伤心加病,也随他们去了。死的时候年仅四十八岁。

    坐镇京师的朱元璋得知后倍感痛惜,命归葬京师,追封黔宁王,赐谥“昭靖”,侑享太庙。此后,沐氏子孙世代镇守云南,直至明末。

    接着说蓝玉的大案。书接上文所以蓝玉无论如何必须死,番王制度历史上反复证明是错误的,但是无论番王怎么闹,江山还是姓名朱的。

    这就是朱元璋的老辣智慧之处了,但是也埋下了很深的隐患最终坑惨了他的宝贝孙子朱允炆。

    开上帝视角来看太祖皇帝朱元璋在历史上十三次北伐,功绩都没有你这第七次北伐蓝玉捕鱼儿海这一战的功劳大、影响广、战果丰厚。

    堪称是大明朝的卫青霍去病一样的人物,如今你功高震主太子又早薨,此时不弄死你更待何时?

    杀人狂魔朱元璋,为什么杀人?而且开刀的都是功臣勋贵?那么他杀得有没有道理?都说历史是个糊涂账,后世自有公论。

    但是此时晚年死了太子的朱元璋,很是心痛,头痛。白发人送黑发人,想起自己讨饭的日子,好不容易刀头舔血换来了这金灿灿的龙椅,自己的最宠爱的儿子坐不上了。

    南京,顺天府,紫禁城,奉天殿。老朱落寞的坐在门槛上,屏退了周围的所有身侧伺候宦官,这个铁腕冷血的无情帝王终究还是落泪了,月明星稀透着一股子悲凉。

    朕精心培养的太子标儿,怎么就成了短命鬼?俺老朱创下的这偌大的大明的江山将何去何从?

    伤心之余,老朱开始了他关于后世皇位的盘算。千秋大业创业不易守业更难,不能让江山被外人篡了,帝国诸王内部也不能乱。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5747/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奇葩一箩筐最新章节! 作者:孤临易水所写的《大明奇葩一箩筐》为转载作品,大明奇葩一箩筐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奇葩一箩筐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奇葩一箩筐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奇葩一箩筐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奇葩一箩筐介绍:
明朝天子真的是铁骨铮铮君王死社稷。汉人最后一个皇朝,究竟隐藏着多少尚未解读的秘密。今天我们在他们的故事里可以得到什么启发?大明奇葩一箩筐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奇葩一箩筐,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奇葩一箩筐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