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奇葩一箩筐TXT下载大明奇葩一箩筐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明奇葩一箩筐全文阅读

作者:孤临易水     大明奇葩一箩筐txt下载     大明奇葩一箩筐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十七章 远征漠北只为死磕?

    爸爸英雄儿好汉,爸爸朱元璋是好样的,做得那比肩汉高祖刘邦的一代创业雄主。那么我朱棣也不是泥捏的,我要做成汉武帝刘彻那样的雄才大略的真帝王。爸爸您再爱我一次,让我用行动证明我能干得很好!我坐这个位置,比允炆侄儿合适!

    以上是后人臆测的朱棣的内心告白,虽说是臆测,常言道一万个观众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所思所想皆不尽然,但是朱棣从内心想要获得朱元璋的认同,想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能干好皇帝这个位置的,自己的功绩是配得上得到这个位置的,想来,大多数读者应该都会认同。

    海上开拓进取,任命郑和为提督市舶司正使太监,总领宝船队为大明开拓万里海疆。陆地上也不能闲着。

    海上是一只拳头,路上也要形成一只拳头!那么打谁呢?

    当时大明朝的外部地缘军事条件并不是很好,前文说到过北元,虽然蒙古人被朱元璋统治的新生的大明朝打得远遁漠北,但是依然强大。

    前章节说道。公元1368年即洪武元年的时候明太祖朱元璋派徐达率军攻进元大都今北京,元顺帝逃到漠北接着元帝国的执政,历称“北元”。至于为什么元顺帝要跑,说法不一历来是众说风云。

    话说当时,元顺帝这个老哥们,面对徐达大军压城的咄咄逼人,元顺帝打算出逃大都。这个时候臣下们个个拦住了他,就跟后来大一统统治中国的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遇到的情况一样,其中宦官赵伯颜不花说了一段感人肺腑的话:

    “天下者,世祖之天下,陛下当以死守,奈何弃之!臣等愿率军民及诸怯薛歹出城拒战,愿陛下固守京城!”

    然后元顺帝十分伤心,一看就是读过历史书的人,张口就来:今日岂可复作徽、钦!这话意思就很明显了,不能像宋朝的宋徽宗、宋钦宗那样被人掳走了。因此可以断定,元顺帝压根就没有死守大都的想法。

    复盘一下当时的情况,重新看一下朱元璋时代的残元是个什么状态。

    第一点就是当朱元璋和陈友谅、张士诚在南方角逐的时候,其实元顺帝一点也没有闲着,为啥?因为这哥们自己家里面也被搞得天翻地覆的。

    当时整个大北方处于一片混乱,原本对起义军镇压十分有效的丞相脱脱,在小人的构陷下,被元顺帝拿掉了兵权,甚至被迫害致死。而他手里的百万大军,也都溃散而去,无人领导。

    前文聊过,元顺帝前期算得上是一个励精图治的蒙古皇帝,比前面的那些人强得多,当然不能和忽必烈比,但是也是干得不错的。可是治理的效果如何?前章节已经讲咯,现在就不复述了。

    此后的元顺帝声色犬马,不管南方的起义多么猖獗,他自顾自在后宫吃喝玩乐。因此造成了元朝一系列内部斗争的问题。

    首先,至正十六年,丞相哈麻打算让元顺帝禅让大位给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结果事情败露,哈麻被元顺帝给活活打死了。

    其次,朴不花、搠思监等人弄权,仗着元顺帝的宠爱,再加上元顺帝不管事儿,他们开始大权独揽,使得元朝朝廷乌烟瘴气。

    再者,至正二十年,漠北阳翟王阿鲁辉帖木儿反叛,他的大军直奔大都而来,差点就把元顺帝提前赶走了。第二年才被镇压。

    此外,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也秘密和皇后谋划,打算让元顺帝禅让,他们不仅跟宦官朴不花、丞相搠思监联合,还害死了左丞相贺惟一。

    还有,当时负责镇压起义军的察罕帖木儿与孛罗帖木儿这两支军队,居然为了抢夺地盘,自己人跟自己人动手了,你说元朝还有啥希望?

    以及,孛罗帖木儿在至正二十四年,两次进攻大都,先后杀死了朴不花与搠思监,还逼迫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离开京城。

    最后,皇太子逃到了太原的扩廓帖木儿大营,两个朝廷就此出现。皇太子这边甚至多次带兵攻打大都,最终以元顺帝的妥协告终。

    所以说,徐达还没来打元朝的时候,其实元朝自己内部就把自己给消耗得差不多了。等到徐达的大军一到,这些散乱的部队根本就不是徐达的对手,自然一击即溃了。

    元顺帝打仗不果断,跑路很坚决。在这里笔者不得不给元顺帝颁发一个“元末明初大都车神”的“终身成就荣誉称号”。

    都说曹操是历史上跑得最快的人,其实元顺帝也不遑多让。元顺帝熟读史书,对亡国历史尤其有研究,所以甚至靖康耻的可怕。

    元顺帝不想成为第二个宋徽宗或者宋钦宗,你说说,一个皇帝不去研究汉武帝、唐太宗,偏偏去研究宋徽宗,这能有出息吗?

    结果元顺帝就遭遇了濒临亡国的厄运,徐达的北伐大军一口气冲到了直沽,这个时候知枢密院事卜颜帖木儿带兵出战,被徐达大军斩杀。

    元顺帝没有想着怎么去做抵抗,而是在大都城中积极地准备着如何逃跑。一眨眼他就成了个会收拾家的小能手

    先把太庙的牌位都给打包了,方便及时带走。再通知三宫六院的妃嫔和皇子们,让他们打包好行李,随时准备后撤。

    随后又安排好大都的善后事宜,让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庆童为中书左丞相,让这两个人在大都坚守,自己则带着一家老小跑路到了上都。

    那一天天很黑,似乎为元顺帝的逃跑提供了天然的条件。元顺帝偷摸着带着后宫的妃子和皇太子一起从大都逃跑。

    等到他们到达上都的时候,徐达的人马已经攻占了大都,监国淮王帖木儿不花和丞相庆童都殉国了。可见元顺帝的逃跑有多么准时。以至于徐达大军在兵临大都城下的时候还做了攻城死人流血死伤无数的准备的。可是元顺帝及时跑了?

    换一个角度想一下,元顺帝不想殉国的想法,笔者觉得是对的。

    两百多年以后,崇祯皇帝面临相同的问题,这个时候他的选择是跟大明朝一起灭亡。他选择殉国以后,大明朝群龙无首,就算南方有大片疆土没有沦丧,也因为没有皇帝,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抵抗各大势力。

    至于为什么崇祯帝想跑而没有跑得掉,这个有崇祯帝个人性格和当时朝局更深的原因,这里暂时先留一个疑问在这里,暂且不表。

    接着来看,如果当初崇祯帝跑到南方去,至少还能在南方重建南明王朝,和当初的南宋一样,保住江山一百多年也未必不可能。

    当初宋之赵构逃到南方以后,不就在南方建立了南宋朝,继而活活把金国给熬死了吗?所以说换个角度来说逃跑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元顺帝这个人治国没什么水平,打仗就更菜了,但是他总是能妥善地安排一些事情。比如说逃跑这件事,有时候逃不好,就会被抓住。

    其实当时宋徽宗他们此前听说金人南下,已经逃出了汴京城。后来听说金人走了,这才返回汴京,结果被金人杀了一个回马枪。

    各位看官老爷看看元顺帝,他的逃跑从来都是义无反顾的,绝对不会抱有侥幸心理,这就是元顺帝的特别之处。因此就算守护元朝的那些猛将、名臣都为国殉难了,元顺帝依旧还是活蹦乱跳的。

    元顺帝逃跑以后,在上都一直计划着复国的事情,甚至还打赢了明朝大军一次。可惜只有这么一次胜利,此后依旧是节节败退。

    明军再次北上后,元顺帝再次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从上都逃到了应昌。51岁的元顺帝驾崩以后,北元王朝并没有就此灭亡,可见逃跑的重要性。

    一直到公元1635年,北元向后金投降,这才正式宣告了灭亡。而1644年,正史上的大明朝的国祚也跟着灭亡了,南明在主流的历史学者眼里只是一个个割据政权而已。

    这里为了后面的阐述和理解方便要先确定一个概念,什么是北元?

    正史承认的北元存在时间是公元1368年—公元1635年公元,注意了,这个灭亡时间与明朝灭亡的公元1644只早了9年。也就是说元朝享国有300多年,准确的说是统一元朝的98年加北元的267年等于365年之久。那么这个算法就不对了,怎么就到了朱棣手里成了鞑靼、瓦剌、兀良哈三大部了呢?

    首先明确的是,公元1368年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崩溃后,元朝皇室退居漠北,形成与明朝并存的游牧政权,1402年之前国号以“大元”为主,1402年之后国号以“蒙古”为主。高丽人首称为北元。

    明朝朝廷是不可能承认“大元”国号的,由于三大部族谁也不服谁相对混乱,黄金家族对于蒙古的统一统治几乎是只存在象征意义。所以大多数明史学者普遍认为北元在朱棣时代象征意义更多于军事上的意义。朱棣五征漠北作战的对象是各个部族,而不是所谓的“北元”,明确了这个概念,下文才好展开讲述。

    后来的大明朝相对的就没有北元那么好命了,毕竟他们没有一个会逃跑的皇帝,此为后话。

    话说当时,曾经入主中原的元朝完蛋了,由大元车神顺跑跑,无奈之下跑成了北元,那么后续的北元又如何呢?

    那么元顺帝跑了以后,虽然是北元时代了,但是北元依然强大,领土面积在新生的明朝眼里依然是个值得警惕的庞然大物。由于不作死就不会死的万古不易的原则。

    话说直到永乐年间,因合罕弟弟的妻子完者秃豁阿妣吉的绝代容貌《蒙古源流》记述:

    “合罕害弟夺弟媳妇;合罕动身去放鹰之后,忽兀海太尉来讨丞相之号;妣吉派朵黑申·失喇请太尉;妣吉用银制的大杯中搀满有黄油的豁烈酒献于太尉;派哈儿忽出黑的佣人朵黑申·失喇去追回合罕;合罕杀忽兀海太尉后令雪泥氏旺沁太保剥下忽兀海脊背上的皮合罕把长妻可温台哈屯生的撒木儿公主嫁給了忽兀海的儿子巴秃剌,使他当到了宰相,执掌四瓦剌;浩海是乌格齐哈什哈的臣,乌格齐哈什哈杀掉了合罕,纳了完者秃·皇嫔妃。”

    总而言之情况是老鼠生孩子一窝不如一窝,虽然自成吉思汗时代开始黄金家族的内部总是斗争不断血贱宫廷,其实汉族人为主体建立的王朝也是一个样子,晋朝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但是当时北元皇室阵营內部,根据上述记载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比起晋朝的乱劲儿真是不遑多让。

    堡垒总是容易自己从内部瓦解的,这么一通乱搞怎么会搞得好?打不过就跑是自古以来游牧民族的“优良传统”当年汉武帝把匈奴得远遁漠北,去祸乱欧洲去了。至今匈牙利人的祖先匈人到底是不是匈奴人至今还没有个定论。

    说回当时的蒙古,渐渐的随着盾深入,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相互之间就敌对混战。然而三个部族又回到了原始般的部落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因为本部族的了生存空间就常常侵扰大明朝边境线,这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优良传统”了,自己生产不了就抢,抢不了隔壁部落的就抢汉人的,反正汉人好东西多。

    蒙古人的种种行径正好撞在朱棣的枪口上,所以成祖朱棣下决心征伐,目地是让大草原的鞑靼、瓦剌两部臣服于大明朝一劳永逸。

    这里为什么没有徐良哈?后文再解说,先看。

    公元1410年即永乐八年二月,明成祖调遣五十万精兵。

    一时间大军云集,由于明朝尚火所以所有兵甲旗帜中军大纛皆为红色。元朝尚金,属金德;而明朝灭元,尚火,属火德!

    一片红色的海洋,五军营金甲红缨亮银枪,军威赫赫、气势如虹;神机营火器大炮装车,火铳、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枪、大小将军筒、大小铁炮大明火器独步天下,可谓是神机铳在手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三千营,这些效忠大明的蒙古骑兵衣甲鲜明战马嘶鸣,马刀用的是大明的腰刀,一起时间军容整肃气贯长虹。

    大明永乐皇帝亲征,皇帝的亲卫部队主要由三大营组成。其中三千营之所以叫三千营,是因为组建此营时,是以三千蒙古骑兵为骨干的,当然后来随着部队的发展,实际人数当不止三千人,三千营与五军营不同,它下属全部都是骑兵,这支骑兵部队人数虽然不多,却是朱棣手下最为强悍的骑兵力量,他们在战争中主要担任突击的角色。

    三千营分作五司:掌执大驾龙旗、宝纛、勇字旗、负御宝及兵仗局什物上直官军。

    掌执左右二十队勇字旗、大驾旗纛金鼓上直官军。掌传令营旗牌,御用监盔甲、尚冠、尚衣、尚履什物上直官军。掌执大驾勇字旗、五军红盔贴直军上直官军。掌杀虎手、马轿及前哨马营上直明甲官军、随侍营随侍东宫官舍、辽东备御回还官军。

    其他参战部队亦皆是火红一片,“朙”字大旗迎风飘扬。大军犹如一天赤色的火龙向关外挺进!

    五月八日,大明皇帝亲帅大军行到胪朐河,今克鲁伦河,成祖朱棣将其之改名为“饮马河”的河段时,询得鞑靼可汗本雅失里率军往西逃到瓦剌部,宰相阿鲁台则往东逃。

    明成祖朱棣亲率三千营官兵往西追捕本雅失里,五月十三日,明军在斡难河属于今蒙俄边境线击溃本雅失里。明成祖击败本雅失里后,挥军往东进攻阿鲁台,彼此在今蒙俄边境线之斡难河东北方向对战,明军灭敌无数,阿鲁台坠马逃遁。

    由于仗打到这个时候这个时候高温天气,干燥,且粮饷不够,朱棣才不得已宣布班师。

    在国内京师应天府监国的太子朱高炽,三天一个奏折请安。内容除了客套话之外就几个字。“大明没钱了”,朱棣虽然做了甩手掌柜,但是他也知道国内的情况和当年汉武帝被后人诟病为“穷兵黩武”的时代一样,因为战役目的已经达到,战略目的慢慢再来,所以就班师回朝退兵了。

    鞑靼部历经明军的此次打击,被打得实在是不能再战,不论心里服不服,也是不能再打下去了。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屈服于大明朝,并向明成祖朝贡坐骑。朱棣见对方表示臣服了,也给了一个对方台阶下亦给与丰厚的赐予,阿鲁台接纳了成祖朱棣给他“和宁王”的封号。

    诸位看官注意了,这里给与赏赐与封号的是阿鲁台部,而不是有鞑靼部。

    朱棣的布局是拉拢一部,打一另一部,不让蒙古人报团成为一个更难缠的对手。安稳边境,开互市。蒙古人抢掠边境是为了铁和盐,明朝开启“贸易战”控制蒙古人,也是为了对方不能壮大起来。

    战争是为了和平相处,大一统中国历朝历代对外战争的目的都是如此,占领一个“蕞尔小国”中央政府战后的治理成本永远要比打仗的成本大得多。无限制的平乱再治理,人民对朝廷没有认可度是拿不下来这块土地的,迟早还不是给别人养土地。

    其实远征漠北有更深的内核在,没有谁想天天打仗,即使的皇帝想打,皇族诸公、诸位公卿大臣、士农工商普通老百姓也不会同意打仗的,朱棣不明白吗?他不是不明白,而是太明白为什么要打了,因为如果立国之初不打下一个安定的发展环境,大明朝极有可能短暂的昙花一现然后消亡,退一步讲就是晋朝、宋朝的先例历历在册,犹未远去。

第五十八章 大明没钱了怎么打仗?

    后世说朱棣即位以来文治武功,一心想把几代皇帝的事情一辈子做了。早在他还是燕王守边的时候,就与蒙古人交手过,深知蒙古人的对于边境的危害。只有把他们打疼打服了,后世帝王才能安心发展。也有说朱棣篡位夺权、穷兵黩武、为了一己私名,不息让帝国边疆刀兵四起连年,征战导致民不聊生,税响不断加高种种行为只为了内心的安宁。

    臆测:朱棣的内心有一团火,他想要做的事业是比肩汉武帝唐太宗的皇图霸业。扩展大明朝的生存空间,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战略纵深。

    无论原因如何,咱们今天只能通过考古文献等在外在途径一点点的无限接近真相。

    至于北征,大明没有钱了。

    说起没钱这回事,首先介绍一个人:夏原吉,字维喆。湖广长沙府湘阴今湖南省湘阴县人,祖籍江西德兴。明朝初年重臣——大明朝的钱袋子总管。

    虽然太子六次监国当太子的22年里处理了大量应该皇帝才能处理的大事。但是论起对财政的数字程度朱高炽还是不如夏元吉的。

    冗述重谈一番,朱棣是通过“靖难之役”篡逆而起的。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除了“篡逆”的行为后世颇多指摘,登基之后倒行逆施,大肆屠杀建文旧臣的行为招致抨击外,历学家对其在位22年的评价还是挺高的。

    明朝永乐年间的国家财政年收入约三千万两白银!靖难之后,中原糜烂。但是朱棣登基后,营建北京城,北征蒙古,南征交趾,疏通新开运河,郑和下西洋,还要修大典。上面每一件事都是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却少有人称永乐朝横征暴敛,百姓民不聊生。说到这不得比提一个人被海内外诸多明史学家赞为“永乐盛世大账房”的名臣夏元吉。

    这全因一个最简单的道理:这个集列朝所有“鸿业”于一身的时代,列列伟绩,归根结底都离不开一个字——钱。升官为左侍郎数月后,永乐元年即公元1403年四月,夏元吉,到了他任上的第一个重要差事:赴江南治水。彼时江南,是大明朝物产最为丰富之地,是税收的主要来源。可自洪武三十一年以来,连年暴雨成灾,导致粮食减产,国家赋税大损,朱棣颇为重视此事,早在入主南京初期,就先后派遣工部侍郎吴中,兵部侍郎方宾于建文四年八月,十二月两次下江南治理。

    可这两位跟从朱棣北来的“老班底”不通南方水情,以至徒耗民力,劳而无功。因而夏元吉此行,朱棣甚为重视,行前专门派督御史俞士吉送水利书籍给夏元吉,两个月后,又派户部右侍郎李文郁前往协助。夏元吉到后,先反复考察水情,然后力排众议,更改传统治方法,提议从吴淞河至太湖之间开凿运河,并在沿途设置水闸,控制流量,以求“涝则分洪,旱则灌溉”之效。

    此举动用民工10万人,夏元吉以身作则,布衣麻服吃住在工地,亲自督工,旁人劝他注意休息,他却答道:民工都在辛苦,我怎能独享安逸。众人闻之感动,工程大进,次年,他又督造了连通白秋河至太湖的工程,将江南两大河流贯通起来,至永乐二年九月全线竣工,从此“苏淞农田大利”。

    值得一提的是,西方采用相同的治水方法,要等到200年后的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时。其江南治水功绩,连朱棣的第一谋士姚广孝也为此称赞夏元吉道:古之遗爱也。初建奇功的夏元吉自此得到朱棣荣宠,归南京后愈加器重,不久后升为户部尚书,正式担当“大账房”。他借此劝谏朱棣废除“文字狱”,并为朱元璋时代因文招祸的文人们“平反昭雪”。

    一番开导,终令朱棣下达了“大明朝不因文杀人”的训诫,一批之前蒙冤几十年的文人,诸多被封杀的诗文著作,从此重见天日,明朝文化繁荣,百家争鸣,更从此开始。夏元吉在永乐时代的最重要作用,是和永乐时代一系列“大功业”紧密相连的:造宝船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南征安南动兵30万,五次北征蒙古,平均每次动兵50万,经济花费都是天文数字,对比前朝后世,号称“丰庶”的隋朝炀帝时代,后人赞为“富宋”的北宋徽宗时代,累积“十大武功”的清乾隆时代,上述的“大动作”仅进行了一两样,便招致国库空虚,苛捐杂税丛生,百姓负担激增,以至变乱四起。

    但永乐一朝,虽说难免劳苦百姓,却终能将这些“大动作”一一完成,个中的奥妙,正在于夏元吉的“理财之能”。

    清朝历史学家赵翼曾赞叹说:历朝论理财能者,唯桑弘羊、夏元吉二人也。将之与西汉经济学家桑弘羊相比,评价可谓甚高。夏元吉之所以能顺利解决这些问题,在于他高人一等的经济眼光。朱棣的历次“大动作”中,不断有人提议用增加赋税的办法解决筹款问题,每次夏元吉都坚决反对,他的诀窍,可以概括成一句话:“裁冗食,平赋役,严盐法,钱钞之禁,清仓场,广屯种,以给边庶民,且便商贾。”

    这些方法中,“裁冗食”最难办,其内容涉及到“机构精简”,减少皇室开支用度,甚至限制朱棣本人花费等问题。夏元吉知难而上,永乐四年,借筹措下西洋经费为由,请旨裁减中央到地方闲散衙门200个,分流近千人。

    朱棣每年给诸皇子的赏赐,也经其谏劝,每年俭省近三分之一。朝廷禁军,经其核算淘汰大量老弱残兵,建成兵少战力精的“三大营”,这件件事情都是“得罪人”的,曾有人向其贿赂以图“方便”,夏元吉将众人的贿赂之物尽数挂在家中屋檐下,以表清廉之意。

    接着流言四起,不断有人在朱棣面前进谗言,好在朱棣对其信任有加,多次告诫群臣:“构陷夏元吉者,处重罪。”其他几条政策同时施行,“平赋役”,增加对富户阶层的税收,减免贫民阶层税收,并允许乡民出钱代劳役。“清仓场”,即清理各地仓库,严查贪污,每遇贪墨要案,他亲自核算,屡屡揭穿贪官伎俩。

    “广屯种”,招募内地无地乡民去边塞耕种落户。这不是朱元璋时代的“强制迁移”,而是国家出台“优惠”政策,用免税和经济补助吸引农民前去落户,结果九边各地22年来“户口增倍”,最早从内地“闯关东”的人,也恰出现在这一时期。

    而各个政策里,最关键也最难办的是两样--“严盐法”“钱钞之禁”。“严盐法”,是对洪武朝时杨思义倡导的“开中法”的再调整。“开中法”自洪武年间实施以来,对巩固国防,加强边地防务起了重要作用,但到永乐时期却情形大变。

    自永乐八年即公元1410年起,朱棣开始主动出击,先后五次大规模对蒙古用兵,虽捷报频传,但每次出师都在30万人以上,加上“下西洋”“开运河”“通西域”等大动作同时进行,财用自然捉襟见肘,无奈之下的夏元吉“跳跃性思维”,变“开中法”为“严盐法”,即由每年商人向九边输?换取盐引,变为商人仅向北征蒙古的“出发地”集中输送粮食换盐引,这小小的调整,虽减少了九边其他边镇的收入,却保证国家可以短时间集中大量钱粮,打好北征之战。

    后来迁都顺天府今北京时,他故伎重演,解决了大明迁都的经济难题,虽说是“权宜之计”,可毕竟解决了问题。“钱钞之禁”是朱元璋时代的“历史遗留问题”。

    洪武时代,朱元璋发行纸币,即“洪武宝钞”,但当时明朝发行纸币并无“准备金”,导致纸币贬值,物价飞涨。到永乐时期,虽出台禁令,严禁民间金银交易,但老百姓依然对宝钞采取抵制态度,具体方法是,每到用宝钞交易时,就故意哄抬?价,每到用铜钱交易时,便恢复常价,虽时常重惩,却屡禁不止,以至一度“纸不如铜”。

    夏元吉反对用强,对症下药,一方面紧缩银根,保障宝钞信誉,另一面让宝钞价格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食盐挂钩,以维持宝钞经济价值。“经济手段”确实管用,不久后物价渐趋稳定,国家财政日益平稳。身为“大账房”,又面临国家每年“花费如流水”的情景,自然养成了夏元吉“用度谨慎”的特点。

    每年他“谏阻奢靡事百件”,甚至包括宫廷开支和藩王用度等行为。永乐时代的各式“大活动”,如接待外国使节,修筑河道,乃至练兵设防?样样用款,但凡是由他负责,皆小心百倍,认真核算,能省则省,为此也时常与兵部、户部等部门的官员发生争执,由此得了一个绰号:夏刺头。所谓“刺头”,在当时民间方言里,是“小气鬼”的意思。这“刺头”也终于刺得朱棣龙颜大怒。

    永乐十九年即公元1421年,朱棣欲发动第三次北征,一举平灭鞑靼太师阿鲁台。深感国家财政日益吃紧的夏元吉竭力阻止,触怒了朱棣,加上一直深恨夏元吉的国公张辅以及汉王朱高煦的争相挑拨,夏元吉被解除职务,送“内宫监”长期关押。幸好深知其才的太子朱高炽从中调解,方才保住了他的性命。在抄其家的时候家中仅布衣和瓦器,朱棣闻之感叹:“果然刺头也。”

    而北征的结果也不幸被夏元吉所言中:朱棣连续发动远征,“严盐法”渐被滥用破坏,国家财税捉襟见肘,国库空虚,从夏元吉下狱的永乐十九年即公元1421年至朱棣病逝于第五次北征归途的永乐二十二年即公元1424年,仅大米的价格,就从1石1贯宝钞,上升到50贯宝钞。

    后文剧透,朱棣病逝后仁宗朱高炽登基,赦夏元吉出狱官复原职,首任要务还是解决这“通货膨胀”问题。夏元吉殚精竭虑,再改“严盐法”,允许商人用宝钞直接换盐引,规定以300贯换1引,另外继续对皇帝“刺头”,禁绝宫廷奢靡消费。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后,夏元吉主持改革商税,减少国内关卡,鼓励商品流通,削减收税比例,做到“税少而财增”,经永乐时代日益空隙的国库,终于重新充裕起来。

    明宣宗即朱棣的“好圣孙”朱瞻基的宣德五年即公元1430年,夏元吉退休,数月后病逝于家,赠太师。这位历事洪武、永乐、洪熙、宣德四朝的“大账房”,堪称“永乐盛世”“仁宣之治”两大黄金时代的关键人物。补充一点,素来被认为“刺头”的夏元吉,也有大方的时候,比如每年划拨给各地收养孤寡老人的养济院的经费,从来都是逐年增加。但凡有各地闹灾,划拨救济粮米均大大超过预算。

    私生活方面,其亲弟弟从老家来看他,他仅赠米两石,但对京城周边乃至老家的孤苦学子,却时常得其无私资助。在这位“大账房”眼里,钱用在老百姓身上,也就用在了“刀刃”上。

    管中窥豹,从大明“大账房”夏元吉的人物小传里可以一窥大明朝廷自永乐年间到宣德自三代以来的财政状况,且逢盛世。

    永乐大帝朱棣选人用人得当,朝堂君臣和谐,得益于太子监国有方,有一批像夏元吉这样的治世能臣竭心效力。朱棣办成了很多大事,值得一提的是隋朝因为三征高句丽导致什么结果?如果隋朝这场立国之初的灭火国级战争赢了又该如何评价?

    即使唐初的李世民也是一代圣主也有被突厥颉利可汗围困不得不签定“渭桥之盟”。后世记得的还有多少?多数人只记得唐太宗李世民文治武功开启盛唐打得突厥瓦解,草原各部臣服。赫赫有名的军神李靖将军神勇,盛唐军队武力值爆表,李世民及后世唐朝帝王被草原高原中东各部尊称为“天可汗”,打出了自汉以来中华民族的一座高峰?

    朱棣一生征漠北的意义,当时的人不理解的很多,后世的人能理解的有多少?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朱棣发动的战争不是对外扩张的战争,而是自卫反击的战争。更是为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明子民,也就是今天的我们,打下的生存空间和法理依据。有的领土几百年前不打,现在丢了,也就真的丢了。再也没有理由要回来了,万幸天佑中华咱们今天的版图上有内蒙、河北、富饶的东北。虽然后世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丢了一切领土,可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国防纵深还是有的。

    我们爱好和平,自古以来不会主动的发动对外战争。古语有云叫“吊民伐罪”,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他的有猎枪。

    我兔和鹰酱之间两大和老二的修昔里德陷阱,该何去何从?相信历史会给出答案。

第五十九章 五征漠北斡难河畔功比封狼居胥

    永乐大帝朱棣在位期间,蒙古人虽然早已被赶出中原,但蒙古各部还是经常进犯明朝边境,烧杀掳掠。为了稳定北方边境,并防止已经四分五裂的蒙古各部重新统一,朱棣在公元1410年到公元1424年之间,五征漠北打击蒙古残余势力。

    最初因兀良哈部“靖难”时“从战有功”,朱棣一开始对蒙古也是采取怀柔政策,直到永乐七年即公元1409年,东蒙古的首领本雅失里汗处决了明朝使者郭骥,接着又在胪朐河之战中歼灭了明朝10万大军。朱棣听到消息后大为震怒,亲率五十万大军出征,开启了长达14年的北伐蒙古之战。

    斡难河是当年成吉思汗会盟蒙古诸王获得部族共推成吉思汗尊号,进而开始征服世界的起点。

    “五百年来亲征打到这里的帝王就只有朕了。”

    第一次亲征漠北的朱棣豪迈的面对眼前涓涓流过的斡难河动情的说到,一个如此武功的帝王,有资本骄傲。

    公元1410年即永乐八年二月,明成祖调遣五十万精兵。五月八日,明军行到胪朐河今克鲁伦河,成祖将之改名为“饮马河”河段,询得鞑靼可汗本雅失里率军往西逃到瓦剌部,宰相阿鲁台则往东逃。

    斡难河之战,一场朱棣的命中注定之战。一场血战在所难免,三军用命将士敢死。

    五月十三日,斡难河畔朱棣亲帅大军追上了“黄金家族”后裔本雅失里大汗,本雅失里不得不战。

    三大营摆开阵势,此时的本雅失里不得不应战,背水一战垂死一搏的蒙古人爆发出来的战斗力是惊人的。但是大明男儿没有恐惧,反而愈发兴奋,举起刀剑应战大明朝廷的武魂燃烧。

    在火炮、神机铳、腰刀、箭矢的联合绞杀下史载:明成祖亲率官兵往西追捕本雅失里,五月十三日,明军在斡难河今蒙俄边境线击溃本雅失里部。

    本雅失里仅率七骑逃往瓦剌,旋即被瓦剌首领马哈木杀害。

    成祖击败本雅失里后,挥军往东进攻阿鲁台,彼此在今蒙俄边境线之斡难河东北方向对战,明军灭敌无数,阿鲁台坠马逃遁。这个时候高温天气,干燥,且粮饷不够,得胜的朱棣无宣布明军班师。

    前文章节中描述朱棣第一次北征,朱棣率明朝举国精锐北征瓦剌、兀良哈、鞑靼等蒙古部落。捋了一捋,“北元朝廷”的内部结构,可是资料混乱,一个资料一种说法,在这里将他们统一定下来,方便后文的叙述。

    要回答上面提出的这个问题,首先还是有必要先来说明一下当时蒙古草原上各部的实际状况。自从元朝灭亡后,蒙古人就退回到了北方草原上,并很快四分五裂成诸多部落。

    其中主要三大势力是以本雅失里是成吉思汗后裔属于黄金家族,也就是元朝正统后裔,北元的皇族统治者、阿鲁台为首的鞑靼部称为东蒙古和以马哈木为首的瓦剌部称为西蒙古。

    真实历史上的朱棣在北征蒙古的过程中,既然是战争那么必然刀剑无眼,管你是平民还是贵族,刀剑之下无冤魂。朱棣是否经历过至暗时刻,生死一线的时候呢?最终结果又如何呢?

    前文回顾一下,历史上的朱棣一生共五次亲征蒙古。

    第一次发生在公元1410年3月至8月,讨伐对象是蒙古鞑靼部。朱棣亲率30万大军直抵斡难河畔,鞑靼可汗本雅失里和太师阿鲁台被明军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朱棣的第一次北征大获全胜。

    注意到没有,这个史料版本的描述和前文描述的有不一样对不对?上一个章节里的五十万成了现在的三十万?其实也不必要纠结,前面在讲朱元璋的时候就讲过,冷兵器时代可以作战的实力人数和整个军队的人数是不一样的,大量的军粮辎重民夫杂役也算在军队人数里面的,甚至为了吓唬敌人还会虚报军队人数。

    朱棣的第二次北征发生在公元1414年4月。此前被明军打败的鞑靼可汗本雅失里在逃亡过程中被瓦剌首领马哈木派人刺杀,之后马哈木挥师东进去攻打阿鲁台,其目的显然是要重新统一蒙古。

    阿鲁台在危难中向明朝求救,明朝也不希望看到重新统一的强大蒙古,于是决定出兵帮助自己昔日的敌人。此次朱棣率军在土剌河即今蒙古图拉河上游与瓦剌军决战,双方的伤亡都很惨重。但明朝凭借人数上的优势最终迫使瓦剌人退却。同年8月,明军班师回朝。

    公元1416年,瓦剌首领马哈木去世,瓦剌在短期内失去了向外扩张的动力。然而此时掌控着蒙古鞑靼部的阿鲁台却认为自己现在已足够强大了,于是便不断在明朝北方边界搞事情,还用武力降服了屏障明朝东北边境的兀良哈三卫。

    公元1422年4月,朱棣再次御驾亲征,这次他率军直扑位于多伦的阿鲁台大本营,并迅速将其击败,阿鲁台再次带着残部向北逃窜。朱棣不打算穷追不舍,于是在同年9月返回北京。

    朱棣第四次北征发生在1423年8月,这次朱棣收到前线军报说阿鲁台准备进攻明朝北部边境,于是便出征迎战。然而明军在蒙古草原上游荡了两个月后才得知阿鲁台已被瓦剌打败,同年12月朱棣率军返回北京,这次出征无功而返。

    公元1424年4月,朱棣开始了他的第五次北征。从时间节点上来看,“大明风华”中朱棣北征指的就是这一次。不过交战对象和电视剧中的并不一样。“大明风华”中朱棣讨伐的对象是马哈木、脱脱不花等人组成的蒙古联军。可在真实历史上,此时马哈木已死去多年,而脱脱不花是成吉思汗后裔在公元1424年还只有2岁。

    事实上,朱棣的第五次北征讨伐对象仍是阿鲁台。这次明军抵达开平以北,但没遇到阿鲁台主力,一些将领请求带部分人马深入敌境,朱棣担心过于深入对明军不利,所以打算撤回军队,这一点也与“大明风华”中有所不同。历史上的朱棣军事才能非常杰出,他绝不可能犯下一意孤行,导致明军主力身陷绝境的重大失误。

    后人在谈到朱棣生平的功绩时,往往对他开疆拓土之举大加赞赏。可是平心而论,朱棣五次北征结果并没有许多人想象中的那么辉煌。

    虽然五次战役都获得了胜利,但并没有对蒙古各部势力造成致命打击,也没能限制他们对明朝北方边境的进犯。而且朱棣还裁撤了几个位于塞外的关键卫所,导致明朝的防御阵地退至长城沿线,彻底丧失了对塞外的控制。此外,五次北征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使得永乐朝后期大明百姓生活极为困苦。

    不过,朱棣北征也并非全是无用功。在明朝持续打击下,漠北蒙古各部无法重新统一。

    所以朱棣在位期间,北方边患问题虽然没得到有效解决,但也没变得更糟糕。从边疆稳定的角度来说,五征蒙古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只是付出的代价太过昂贵了。

    至于朱棣五征漠北的功绩到底该如何评价。各位看官老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否值得付出如此大的代价?

    平心而论在明朝历代的皇帝中,论功绩卓著者,除了明太祖朱元璋之外,排在第二位当属明成祖朱棣。

    朱棣一生建树很多,在他的励精图治下,明朝国力和影响力都达到了顶峰,历史上将这一时期称为“永乐盛世”。朱棣文武双全,尤其是在军事方面的能力,可以说不亚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位名将。

    有反对朱棣成就的说法说:明成祖朱棣的确曾经远征到斡难河,但这种没有意义的远征根本说明不了任何问题。朱棣被一些人吹捧到极致的所谓“五征蒙古”,根本没有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同时对明王朝的影响亦是弊远大于利。

    五征蒙古,并没有能够解决蒙古久为边患的问题,反而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无谓损耗。朱棣第五次北伐途中,撤去了长城以北的卫所,自此之后明朝对蒙古彻底转为消极防御。

    朱棣的北征,不仅葬送了朱元璋以来对蒙古的优势,同时改变了明朝发展的走向。因为朱棣北征消耗过大,导致明帝国后期的经济凋敝,朱高炽,朱瞻基不得不采取全面收缩的战略来休养生息,明朝彻底转变为内敛封闭保守的王朝。

    因此,朱棣的远征,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面子工程,除了炫耀武力之外,毫无意义。朱棣远征到达过斡难河,并且在该地区设立卫所,但他并没有能够真正掌控该地区,并且在不久之后,随着朱瞻基的全面收缩,此地与奴儿干都司,旧港宣慰司等一系列有名无实的“明朝辖地”被一同废弃。

    对于这种观点笔者只有一句话,朱棣不是圣人。朱棣能做的只有他这一辈子的事情,朱棣这一辈子已经完成了后世帝王三辈子也做不成的事情。

    至于后世的政治,您的曾孙子犯罪,您本人都已经入土了,还要怪祖宗没有教育好?不讲道理吧?

    所以说再好的政策,执行的最终依靠是人本身,是执行政策的人。喝不到祖宗的水,就乖祖宗井没有打得好?中肯的说,这种说法有一定的战略上的道理,但是朱棣明确表示这个锅朕不背,篡位是事实,这个朕翻案。现在还要来黑我的武功?

    公元1424年即永乐二十二年正月至七月,明军对蒙古族鞑靼部的战斗。当年元月,鞑靼部头领阿鲁台率军侵略明山西大同、开平今内蒙古自治区正兰旗东北地区等地。朱棣遂调遣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陕西省、东三省5都司之兵于京师今北京市和宣府今河北宣化随时待命。

    四月三日,以安远侯柳升、遂安伯陈英为中军;武安侯郑亨、保定侯盂瑛为左哨,阳武侯薛禄、新宁伯谭忠为右哨;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为左掖,成山侯王通、兴安伯徐亨为右掖;宁阳侯陈懋、忠勇王金忠又名也先土干为前鋒,发兵北征。

    列队整齐军容威武的大明军阵,忠心耿耿的三大营将士们,追随老皇帝北征。他们知道的是日月山河血染,无数英魂会落他乡,但是他们愿意追随皇帝陛下远征。打出大明朝的军威骨气,火器厉害不假,但是将士们也敢与蒙古人刀子见红。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次将是老皇帝最后一次率领他们北征了。

    二十五日,大军进至隰宁今河北省沽源南,获知阿鲁台逃到答兰纳木儿河今蒙古境内之哈剌哈河下游,朱棣令军队急速追击。六月十七日,进至答兰纳木儿河,周边300余里看不到阿鲁台部踪迹,无奈之下遂宣布班师。

    对比复盘一番,铁木真时期的斡难河之战。其实在历史上斡难河之战不仅仅只发生了一次,在明朝朱棣主打了一次,但是话说在宋庆元六年也就是1200年的时候,特木真和王汗与泰赤乌和蔑儿乞联军也在斡难河发生过激战,当时铁木真下了死命令,部下不能退步,所以把泰赤乌与蔑儿乞联军打的落花流水,泰赤乌军败首领塔儿忽台等被杀,这个泰赤乌联盟从此解体了。

    永乐大帝朱棣这五次亲自率军对盘据在漠北的北元残留阵营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个部族的战役。导致蒙古阵营进一消弱,维护了大明朝边境线的平静,另外也使大明朝疲惫不堪。

    时间到了第五次征漠北,朱棣已经64岁了,对于古代帝王来说已经是一个高寿的老人了。他亲披甲挂帅指挥部队进攻阿鲁台部。

    二十五日,进至隰宁今河北省沽源南,获知阿鲁台逃到答兰纳木儿河今蒙古境内之哈剌哈河下游,明成祖令军队急速追击。六月十七日,进至答兰纳木儿河,周边300余里看不到阿鲁台部踪迹,遂宣布班师。

    宣布得的胜第五次北征的明军班师回朝,三大营护卫老皇帝缓缓后撤……

    客观评说朱棣五次北征战果巨大,重创鞑靼、瓦剌。

    先澄清,明成祖五征漠北,上文解说过所谓50万大军,其实御驾所率最多几万人,50万是吓唬蒙古人的,大漠荒凉,水草缺乏,从苏尼特左右旗、阿巴嘎旗一带的干旱草原,到今天的外蒙古克鲁伦河边,几千里路地图上空荡荡的只有几个零星的泉眼、苏木、敖包,根本放不下大军,一处水源地最多只能容纳几千人宿营。

    大军出征漠北,前锋到了克鲁伦河、肯特山,后队可能还在今天的河北坝上呢。前三次北征,都取得了胜利,后两次无功而返。看上去蒙古人没有什么损失,其实损失很大。蒙古人为了躲避明军兵锋,部落都迁徙到了极北荒凉之地。

    蒙古人和蒙古马耐寒暑苦劳,可是蒙古人的牛牛和羊羊就没有那么耐折腾了啊,迁徙途中,牲口容易累死、流产,而且明军北征都是在春季,蒙古人的牲口饥寒交迫的熬了一个冬天,春天草场刚刚返青,牲口还没有怎么贴膘,就被迫向北迁徙,死亡很多。阿鲁台就是这么被折腾得元气大伤,然后被瓦剌击杀。

    永乐十九年即公元1421年,于谦登进士第。于谦进入了进入仕途的门槛。

    于谦,后文宣宗、英宗、代宗纷乱的时代将会浓墨重彩的出场。

第六十章 榆木川老营垒里的秘密

    榆木川老营里朱棣离开人间的那一日。

    朱棣驾崩大行之前,到底朱棣最后的召书是让太子秘不发丧,等灵柩回到顺天府之后,由太子朱高炽主持葬礼,然后灵前即位?

    还是普通秘闻中说的为了帝国的安稳,只能委屈太子。把皇位传给老二汉王爷朱高煦,条件是换取太子一家去陪都南京应天府,保太子一家全家平安?

    关于朱高炽也就后来的仁宗即位的内容,《明史》抄录于《明太宗实录》和《明仁宗实录》,云成祖至榆木里时,大渐,“遗诏传位皇太子”。“八月甲辰,遗诏至,遣皇太孙迎表开平。”

    丁巳,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洪熙元年。从表面上看,仁宗的即位是十分平稳有序的,根本不见围绕着皇位是否有过争斗。

    可是细究论起来朱棣自己的皇位本是抢来的,朱棣他当然知道自己父亲朱元璋因为确定了嫡长子、长孙继位的原则,选择了优柔寡断的建文帝作为继承人,结果连皇位都保不住。

    现在轮到他自己选择储君,他怎么会选一个与建文帝相同性格的朱高炽?朱高炽体态肥胖,不能骑射,朱棣真是恨铁不成钢。

    朱棣在三个儿子中最喜欢的是二儿子朱高煦,因为他的性格与成祖十分相像。就私心而言,他又钟爱于小儿子朱高燧。

    但朱高煦屡立战功,多次救成祖于危难之中,朱棣曾经亲口说过:“世子身体不好,你要好好努力呀”。

    朱高煦他性格十分机智,周围聚集着一大批在靖难之役中立了大功的大臣,这些武臣很想让他做太子,因而一再在朱棣面前讲他的好话。

    不过,朱棣以前怎样的许诺和偏心,大多数文臣士大夫是不能理解接受的,他们认为“立嫡以长”的规矩是不能破坏的。

    永乐元年九月,群臣不断上表请立世子朱高炽为皇太子,分封到各地的朱棣几个兄弟也不断上疏,但朱棣以“长子智识未广,德业未进”来搪塞,不想马上表态。不过各方大臣并不就此为止,还是不断上奏,永乐皇帝朱棣只能迫于舆论压力只能在第二年二月以朱高炽为太子,四月封高煦为汉王,高燧为赵王。

    朱高炽的太子位虽立,但朱棣并不喜欢这个太子。凡是这时起劲地主张立太子的人,事后都受到了成祖的严厉惩罚。

    如当初解缙当初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后来被成祖说成是“私谒太子,无人臣礼”关了起来,之后又被锦衣卫活埋于雪中冻死。

    都督陈铭、工部左侍郎陈寿、刑部侍郎思温、北京行部左侍郎马京等都因为与太子的关系被立个什么罪名,关进监狱被折磨致死。

    右丞耿通因替太子讲了几句话,成祖说他是“坏祖法,离间我父子,不可恕,其置之极刑”。其他如大明管家夏元吉、谋臣杨士奇、杨溥等人,都曾因太子的事情而进过监狱。

    重臣中能够平安无事的,要么党附于汉、赵二王,要么对立太子之事保持缄默而不讲一句话。

    不过实事求是地说,朱棣不喜欢的是朱高炽成为皇位继承人,而不是不喜欢作为儿子的朱高炽。他为了身后朱氏皇权的稳固,才不愿传位给性柔懦弱的长子。

    事实上,太子所做的许多事反映出了这种性格弱点,明成祖是十分恼火的。如永乐九年北征蒙古刚回到南京,他就到右顺门览百司的奏牍,发现太子御案上的镇纸金狮被随意搁置于案侧,几乎要坠一落至地,成祖教训太子说:“天下虽安,不可忘危,故小事必谨,小不谨而积之,将至大患。小过必改,小不改而积之,将至大坏,皆置危之道也。”简直到了小题大做的地步。

    永乐十二年,成祖北征回国,太子遣人迎接车驾慢了一点,“且奏书失辞”,成祖逮治了大批东宫官属,但这实际上是在给太子一个警告。

    成祖对太子很有意见,他多次让大臣私底下监视太子,“密令审查太子事”。根据上述内容,有人认为从当时的实际情形来看,明成祖最后有可能是想废储的。

    在最后一次亲征漠北时,还未达到军事目的,他大约预感到在世之日不多了,就决定要班师。七月十四日,他问内侍海涛,到北京还要几日。他曾经五次亲征,对出塞的来程去途早已熟悉,而问回京的时间无非是反映了他返京的焦急心情。

    晚年的朱棣身上的疾病已经发作,可能他预感到不祥的事情将要发生,所以急欲赶回京去处理皇位继承的大事。

    《明太宗实录》记载,成祖在返京途中,曾对杨荣、金幼孜说:“东宫历涉年久,政务已熟,还京后,军事悉付之,朕惟优游暮年,享安和之福。”

    既然成祖如此相信太子,那么让太子即位就可以了,他也不应有什么身后之忧而急于赶回京城了。即使有什么事要一交一待,写个遗诏就可以了,而问题是成祖死前并未立过遗诏,因为如果他中途立遗诏,必会被身边心向着太子的大臣篡改。

    甚至有明史学者认为,《明太宗实录》中抹杀了成祖与太子之间几乎已不可调和的矛盾。

    《仁宗实录》记述了明成祖刚死时的情形:成祖刚崩,中官马云等皆“苍黄莫知所措”,于是就秘密召杨荣、金幼孜入御幕,讨论丧事。

    有人想用成祖的口气写成敕,遣人驰报,杨荣说:“皇帝在位称赦,如果死了还称赦一看就知是假的。”乃命“中官备以大行皇帝崩逝月日并遗命传位之意启皇太子”。对这段话进行分析,发现成祖死时仅太监数人在人在身旁,临死前未留下任何遗言,其次,如果有遗言留下可能对皇太子是不利的,所以太监们不惜冒乱命的风险,伪托成祖手笔写敕安排太子即位。

    拿到遗诏的仁宗最初以为朱棣原谅了他,留下遗言使他顺利即位,但当太监讲给他听事情的经过,他百感一交一集,感激地加赐杨荣为工部尚书,并兼前官,享食三俸。

    上述观点认为仁宗的即位究其实带有一定偶然性,成祖是违心立朱高炽为太子的,他一直有废储之念,在临终前决心改换皇位继承人,但因中途崩殂,未能如愿。

    由于太监马云及杨荣、金幼孜等伪造了遗诏,结果是违反成祖意愿,使仁宗顺利即位了。

    不过也有一些人对仁宗的即位过程有不同看法。这种观点也同意明成祖偏爱高煦和高燧,

    但永乐十四年高煦因事差一点被废为庶人,永乐十八年大臣孟贤等曾想毒死永乐皇帝拥高燧为帝,高燧尽管没有被杀头但失去了成祖的信任。

    成祖死前,朱高炽的两个竞争对手已经无力再与他相争,因而用改换储君来解释成祖临死前急忙赶回京是欠妥的。这种观点认为自朱高炽立为太子,成祖每次离京朝中政务都是由太子来处理。

    永乐皇帝晚年重病缠身,长期不能临朝理政,皇太子朱高炽成了事实上的统治者。从整个永乐时期来看,朱棣与朱高炽两人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充当的角色也不同,军政重务的决策大权由朱棣掌握,高炽只负责日常政务,因此朱棣是主角,而朱高炽是配角。

    正因为高炽多次受命监国,手中握有很大一部分实权,周围又有一批实权人物的辅佐,使性格多疑、权欲极强的朱棣产生了一种失落感和危机感,便对高炽采取限制和防范的措施,有意听信和纵容高煦等人的诬陷,不断寻衅关押和诛杀太子的东宫官属,以打击和削弱太子的政治势力,巩固和维持自己的专制统治。

    按照这样说来,明成祖和朱高炽之间的矛盾不涉及到储君位置问题,而仅是皇帝和东宫之间的矛盾。

    永乐皇帝朱棣死,朱高炽在杨荣等人的配合下,从容应变。接到杨荣的消息,他一面安排正常的悼念活动,一面密召北征大将军率数千骑兵回防京师,迅速控制了局势,保证了皇位的顺利一交一接。

    明仁宗朱高炽从立为太子到正式即位,的确有很多事情十分奇怪。太子和父皇之间的复杂关系,为他的即位充满了悬念。这些矛盾的实质究竟是怎样的,应该说我们今天还不能完全搞得清楚。

    上述情节虽然在历史上是一个谜,但是有迹可循。可未有定论。无论是正史论,还是猜测说?各有各的道理,都能自圆其说合理合法,但是仔细经不起推敲。

    还原历史的难度很大,至今此是都是一桩谜团。究其原因正反双方的资料都有些道理。

    朱棣和太子朱高炽之间矛盾重重,朱棣不断地找太子的岔子,还残杀东宫官员,而朱高炽是逆来顺受,被动应付。父子矛盾最终是否导致了成祖想更换太子,而高炽一系官员是否更换了成祖的遗诏,这些都成了无人知晓的历史谜案。

    其实正史的记载特别简单,简单到可以用两句话来总结:“永乐皇帝薨于榆木川,然而秘不发丧,秘密的将灵柩回京。作为太子的朱高炽在京主持永乐皇帝葬礼,即后灵前即位,是为洪熙皇帝。”

    在这段描述里面,似乎漏掉了一个极为关键的人物,那就是皇太孙朱瞻基,这个咱们后文继续说。

    回顾永乐帝朱棣第五次远征漠北,蒙古人远远的跑了,没有看似没有得到太多战果,朱棣带着遗憾不得不班师回朝准备改期再战,蒙古人不打服服帖帖是朱棣治国的一大心病,他想为子孙后世为大明朝留下更广的发展空间,比如西域的问题。

    汉朝,唐朝都未能彻底解决的地方,大明朝如果能将其统一拿下,后世评价“治隆唐宋”不够,应该是“远迈汉唐”,蒙古式的野蛮兼并不可取,他短短98年的统治就很能说明问题。

    朱棣的版图构想是,海陆并进,北方打服蒙古,建设东北奴儿干都司广大的地区,经营辽东,然后再徐徐图谋西域,南边稳定安南。水路有郑和下西洋沟通各国,周边四夷臣服万国来朝。他做到了规划的很大一部分。

    征服安南,平定东北设置奴儿干都司。征服安南,五征漠北,把蒙古人打得四分五裂,曾一度撤销了大元国号,上表表示臣服。

    想当年每当郑和的宝船队出使归来,都能带回来很多外国使团前来大明的顺天府进贡朝拜大明大皇帝,甚至于有的国家的国王亲自来朝,甚至于留恋大明朝的繁华就留在大明国都了。大明永乐朝以一种盛唐一般开阔的气度欢迎各国使者来到大明经商、学习、游历。大明永乐一朝很乐意与全世界交朋友。

    可是永乐大帝朱棣,不甘心。总想一战定乾坤彻底把元朝势力消灭,彻底让蒙古人“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如此还不够,最好是让他们永永远远的分裂成小部落,来大明投附,来大明放羊最好不过。海上,朱棣希望能够开拓更远的视野,把周围的小国都变成大明的番篱。扩展大明朝的防卫圈。

    要知道16世纪,大航海时代刚刚开启,郑和的宝船队就已经先一步纵横大洋四海了。

    以至于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错过了大航海时代,明宣宗朱瞻基支持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章节之后再详细讲。

    朱棣命运的归途,还是来到了榆木川。此地好比是庞统之于落凤坡,周瑜之于赤壁,孔明之于五丈原;人道是洒不尽的英雄血,落不尽的英雄泪。

    史载:大明永乐二十二年六月十七日即公元1424年7月18日,永乐皇帝以第五次亲征蒙古的归途上,驾崩在榆木川的军营里。

    榆木川,蒙古语:khailas-ausu,地理位置在今内蒙古多伦西北。

    北风萧萧,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都被掩埋在漫天的黄沙中,绿色的植物顽强长出来,又被无情的风沙扼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时光荏苒,星夜轮转。

    或许终有一天,真相可以大白于天下,也或许这个迷题就永远尘封在浩瀚的史集文献中为这一段历史凭添一抹神秘的面纱。

第六十一章 无法评价永乐皇帝的一生

    明太宗朱棣,有明一朝充满争议的皇帝。该如何安排他下线呢?

    朱棣尽管在后世有比较高的评价,但人们对朱棣的评价始终达不到像李世民那样的高度。

    提到李世民,只要是熟悉历史的人大都会想到大唐盛世。但只要提到朱棣,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方孝孺被诛杀十族。

    李世民和朱棣,这两人都是篡位上台的皇帝。前者通过玄武门之变抢夺了太子的位置,并逼迫老爹退位,登基后开辟了震古烁今的贞观之治。而朱棣通过靖难之役的方式,经过4年的浴血奋战将朱允炆从皇位上赶下去,登基称帝。随后,朱棣依靠自己的努力开创了大明的永乐盛世。

    然而,后世对李世民和朱棣的评价却截然不同。李世民尽管有玄武门之变的污点,但他开创的贞观之治已经成为大唐盛世的代名词,李世民也被后人列为和秦始皇、汉武帝、宋太祖、成吉思汗并列的“中国大帝”。《沁园春·雪》当中就提到了“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换句话说,李世民的负面评价要比朱棣少很多。

    李世民的负面评价为何比朱棣少得多呢?

    首先,李世民和朱棣的夺位方式影响相差很大。

    李世民的夺取皇位通过玄武门之变,这场政变仅有几千人的部队在打仗,其对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远小于靖难之役。况且,李世民只是通过夺取太子之位的方式谋取最高的皇位,其在中国传统伦理上的影响也比朱棣将现任皇帝朱允炆赶下皇位小很多。

    而朱棣登基是通过4年的靖难之役进行的,其给国家造成的创伤是远远超过玄武门之变的。朱棣公然夺取现任皇帝朱允炆的位置,这在古代就是谋反。只不过,朱棣谋反成功而已。

    其次,李世民的政治手段比朱棣成熟很多。

    同样作为篡位上台的皇帝,两人都面对敌对政治势力的反扑。然而,两人对待敌对政治势力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作为玄武门之变上台的李世民,他所做的事情就在于:将玄武门之变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因此,李世民在登基前后奉行天下和解的政策。这个“和解”,就是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等政治势力实现和解。

    玄武门之变刚发生,李世民就对外宣布:罪责由李元吉和李建成两人承担,其他的人一律既往不咎。紧接着,李世民重用了来自李建成集团的很多重要官员。这里面就有李建成的重要谋士,太子府洗马魏征。

    玄武门之变结束后,魏征被送到了李世民这里。李世民问魏征“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魏征直接回答“太子要是按照我说的办法去做!这里的办法的是指直接杀掉李世民,就没有今天的灾祸了。”

    一个来自敌对政治集团的重要官员,被抓后还当着自己的面在给他的旧主子鸣冤。如果放在其他的帝王那里,这魏征十有八九就被拉出去砍头了。

    其实按照魏征的设想,太子李建成如果果断的做了,鹿死谁手犹未可知,李世民万幸之余也惊出了一身冷汗,这样的人才。杀了和留着自己用皆有道理。

    但李世民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帝王,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这个“杰出”很重要的表现在于:用人不疑!不管这个人来自什么地方,只要他有真才实学,他就能被人所用。

    李世民这一点就表现得很突出!当魏征回答给李建成鸣冤叫屈的话后,李世民当即认识到魏征是个说话直爽,没有任何隐瞒的大臣,他当场赦免了魏征,让他做詹事主簿。等到李世民登基后,李世民让魏征前往河北安抚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其他旧部。这一安抚非常成功,唐朝并没有因为玄武门之变而引发内战。

    除了魏征,李建成的很多老部下都被李世民收归帐下。比如,薛万彻,此人是李建成手下的武将。李世民登基后,薛万彻带领唐军打突厥,征讨吐谷浑。冯立带领唐军重创突厥。在文臣中,李建成手下的名人王珪在李世民时期成为宰相,位列初唐四大名相之一。

    和李世民的成熟的政治手段形成完全相反的是,朱棣的政治就显得血腥很多。对于朱允炆的旧部,朱棣仅用了较少的一部分,比如解缙、夏元吉、“三杨”等人,但对于朱允炆手下的很多重臣,如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人,朱棣将他们残忍杀害。按照相关史料记载,朱允炆的重臣方孝孺都被朱棣诛杀十族。

    如同一个硬币的正反两个面,难道你说它不是钱吗?不,本质上他们是一样的。秦始皇焚书坑儒,重用法家。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搞推恩令。本质上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维护和稳定自己的统治,只是一个玩过了,一个刚刚好。

    您说明太宗皇帝朱棣杀了方孝孺等人和唐太宗李世民重用魏征的例子,就一定能分出个高下对错来吗?不尽然,他们本质是一样的。

    待朱棣坐稳皇位后,朱允炆时期的礼部侍郎陈迪被残忍杀害,户部侍郎卓敬被杀害三族,吏部侍郎练子宁全家151口人都被朱棣杀害。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朱棣先后杀害建文时期的旧部3000人。和李世民的宽松文治形成鲜明对比,朱棣用杀戮和恐怖建立起了自己的统治,巩固了皇权的绝对权威。

    背后的目的是什么,这江山是朱允炆的朱还是朱棣的朱,不辩自明。

    由于朱棣通过篡位登基,他还通过杀戮巩固皇权的至高无上,这使得朱棣内心深处对权力充满了一种特别的感受。为了进一步巩固皇权,打击政治反对势力,朱棣不仅复活了锦衣卫,还成立了东厂等特务机构维持统治。

    在中国古代,篡位上台的皇帝不止朱棣一个,但通过恐怖的特务统治维持皇权的唯有朱棣一人。朱棣的自信程度还真不如唐太宗李世民?

    总而言之,尽管都是篡位上台,但双方的手段完全不同。李世民实施天下和解的策略,尽一切可能消除玄武门之变的影响。而朱棣采取了血淋淋的杀戮政策,杀害朱允炆旧部3000人。

    尽管朱棣在主观上想通过杀戮维持统治,但杀戮的扩大化不仅没有消除靖难之役的负面评价,还给明朝的政治带来了极大地负面影响吗?回顾历史锦衣卫的建立和东厂的复活更是给明朝的灭亡埋下了定时炸弹吗?

    朱棣不是神,他想看到后世的走向如何,但是他根本就不可能看明白后世会如何,这里不做评论。

    彻底弄清还有再次者,论胸襟和魄力,李世民比朱棣强得多。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从善如流的皇帝。他对魏征从善如流上演了中国历史上君贤臣直的一段佳话。在用人上,李世民基本上能做到对大臣的绝对信任,即便侯君集犯了谋反罪名,李世民也不忍心杀掉侯君集。

    侯君集最后的谋反结果如何,唐史上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真假如何留待后人评说,但是不杀侯君集有什么后果,史书上也写得明明白白。

    实事求是的说在从善如流这一点上,朱棣就比李世民差远了。朱棣时期,性格耿直的解缙被害死,内阁重臣黄淮和杨溥被关进监狱,就连给朱棣提意见的杨士奇也被朱棣投进了监狱。

    尽管朱棣个人对李世民称赞有加,也处处学习李世民的治国模式,但篡位的不安,还有对死后世界的恐惧,终究让朱棣始终摆脱不了自己性格中残暴的一面。

    然后就是,李世民和朱棣的执政效果差别很大。

    对外,李世民战功赫赫,他打败了西突厥,开拓西域,赢得了少数民族的认同,很多少数民族尊李世民为“天可汗”,即全天下共同的君主。

    而朱棣对外多少有点像面子工程的嫌疑,在对待游牧民族的问题上,李世民彻底平定了西突厥的战乱。

    但事实上朱棣五次北伐蒙古却始终没有解决蒙古的问题。朱棣还眼光短浅的取消了大宁卫所,导致长城北边地区防御空虚。为了填补这个空虚,朱棣不得不迁都北京。但这样的做法给土木堡之变埋下了隐患。

    五征漠北没有彻底的打垮“北元”,这一点在前文已经有详细的叙述,无奈朱棣终究是没在他这一辈子完成这个任务。

    后世的明朝帝王,后文再接着说。

    对内,李世民轻徭薄赋,完善科举,整顿吏治,虽然后期犯了点错误,但瑕不掩瑜。他亲贤臣远小人,君臣合力开创贞观之治被历史永远铭记。

    而朱棣本人在内政上做了一些利民措施,但他迁都北京在客观上给北方民众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尤其是经历了靖难之役的山东地区,本来就民穷凋敝,导致了唐赛儿起义的爆发。

    但是不可能否认朱棣迁都北京以后对后世的国土防御重心有很强的积极作用。如果不是北京的政治地位和辐射影响力在东北的地位,恐怕后世丢的领土就不止那么老些了。

    李世民尽管有玄武门之变,但贞观之治让人们几乎忘掉了玄武门之变。凭借着优秀的军事才能和治国策略,李世民成功登顶“中国大帝”行列。

    而朱棣靠残酷的内战和杀戮上台执政,政治充满了恐怖血腥,甚至在执政时期还爆发了大规模起义。直至朱高炽登基后,明朝局势才逐渐稳定下来。

    后世对李世民的负面评价比朱棣小得多,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总而言之客观公正的说永乐皇帝朱棣的功绩应该承认,执政的瑕疵和错误也是历史上白纸黑字不容篡改的。

    海上风浪大,归途中的郑和一身赤朱蟒袍立于宝船桥头,用“千里镜”观察海面。一将校来报:“禀提督正使大人,瞭望司来报,宝船队先锋已进入万生石塘海域!大人,咱们已经进入大明的海疆,咱们回来啦!”

    郑和饱经风霜的脸上,渐渐露出一丝喜悦的笑容。

    纳土纳群岛时称“涨海”为“石塘”,又称“涨海崎头”、“石塘屿”、大纳土纳岛称“极大崎头”或“万生石塘”即是咱们今天熟知的曾母暗沙海域。

    此次郑和六次下西洋以及之后我国的一些官方和民间的出海事件中,纳土纳群岛都是船队和渔民的中转站、驿站、休息地等,船队会在此补充资源,比如加淡水、加工海产品、换洗、检修等,很多人也留在了岛屿上生活,这些人中有木工、篾工,还有雕工、画工、漆工等,人数不下万人,而且都是年轻后生,所以人们才将此地称为“万生石塘屿”,而且此地还作为我国南疆的重要标志被记载于世界著名史图《郑和航海图》上,所以此地曾经是我国明朝领土的事实是不容辩驳的。

    公元1433年后,人们称“万生石塘屿”为“安不纳岛”。

    后世明宣宗皇帝着以曾沅芳为代表的一干船工带着皇帝手谕及各自家眷在岛上住了下来,作为我国南疆屏障,这个时候得曾沅芳就是纳土纳群岛的岛主,而且由于距离我国大陆比较远,当时的政策是凡住留该岛的,都永远不用纳赋税。史料记载曾沅芳的妻子活到了90多岁,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妇人被大家尊称为“曾母”,并以朝廷派遣官员的名义和明朝政府通联,正是因为她的原因,纳土纳群岛西部的一组岛屿被叫住“曾母西群岛印尼称‘亚南巴斯群岛’”,将而南部的一组岛屿也称为“曾母南群岛印尼称‘淡美兰群岛’”,东部的曾母暗沙也是以其名字命名的。

    也就是说包括曾母暗沙在内的这片岛屿的原本命名,都是因曾母曾是纳土纳群岛的岛主夫人的缘故。

    若从郑和时代算起,可以发现我国对该岛实际控制和管理了200年左右,之后荷兰人侵占了该岛,并且执行了一系列的去汉化措施,强化其殖民统治。“安不纳岛”也被改名为“安波纳岛”,后来又将其改为“纳土纳岛”。

    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日即公元1422年9月3日郑和船队回国,随船来访的有暹罗、苏门答刺和阿丹等国使节。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即公元1424年8月12日,第五次北征途中归来的朱棣突然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朱棣有幸见到了郑和的宝船队第六次下西洋回国,大明再一次万国来朝。

    郑和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虽然不完整了,固然是那个时代的残忍。说马保或者是郑和他的一生幸运是因为得遇一个好运的野心家,夺了天机,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他的主子那个曾经的大明九边番王燕王朱棣一场奇迹般的造反运动把大明的皇族世系都搞动了,当了皇帝。

    郑和在“靖难之役”中立了军功,真实的历史上曾经武力值也很强的唐玄宗的近侍高力士就没郑和这么幸运了,他摊上了一个前期清明奋进德艺都有建树的“音乐鬼才”唐玄宗李隆基,数次武装政变夺取政权的斗争中他也曾敢死出力。

    可惜的是唐玄宗晚年昏聩,顺带着把高力士也在明清小说话本中成了替李白脱靴后来记恨在心诬陷李白的形象流传后世。关于真实的高力士和李白之间有正史可查,时间和关系上根本对不上号,有兴趣自行查正,此处不展开了。

    高力士是倒霉的跟上了一个被叛军打到逃到四川的皇帝,还被儿子强行了一把“太上皇”。

    相比之下郑和无疑是幸运的,他的名字家喻户晓,在中国走向深蓝的未来会越来越响。

    说他是不幸的,不是说他个人的不幸,多次提过在历史滚滚洪流中正如当年权倾一时的高力士在历史的尘埃喧嚣中,又是何其的微不足道,微小到人们不在乎他是什么形象出现在后人的眼中,至于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自郑和下西洋以后,就再也没有中国的巨舰走向那片深蓝,再一次怕是数1895年那一场国人之殇了,北洋、北洋,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关于为什么大明错过了大航海时代,宣德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结束,将会合理的分析揭晓。

    诛十族不改其志的方孝孺、虽迂腐但失其节的黄子澄、绝死效忠建文帝的齐泰、“大明谍王”李景隆、死守济南不降的铁铉、真有有才华工于心计但不明帝王心术的解缙、数朝老臣忠心可嘉的杨士奇等三杨、七下西洋开僻万里海疆的郑和等人的命,还有一个后来的大明千古忠臣于谦就是最好的注解吧。

    拿永乐皇帝朱棣去与汉武帝刘彻比,再与唐太宗李世民比或者与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相比较一番,笔者觉得都大可不必,因为一世命即万世命,一辈子皇帝命做的就是他这个时代一辈子的事情,所处时代不同,国家生产力不同,国际环境地缘政治格局不同,内部统治阶级的结构不同等等等,一个同样的决策,可能结果就是天壤之别。

    武瞾武则天在与唐高宗李治合葬的乾陵司马道东侧,北靠土阙的无字碑上千年的风雨无声的矗立在哪里宣示于世人一个最质朴而人人都懂不一定人人能做到的道理。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第六十二章 谁人不留恋这无限江山

    这日。

    朱棣身体感觉好些。领着汉王、赵王、太孙策马驰骋于大草原上,仿佛日子又回到了当年在顺天府燕山脚下打猎的日子。

    不知不觉间夕阳已经下垂,残阳如血,千里赤红。

    那种感觉有诗曾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朱棣回想起当初起兵靖难的时候,800人起兵。复盘建文三年之时,明朝无论是村口卖白菜为生的刘大娘、收账为生的青皮无奈孙二麻子,文化人钱秀才、还是隔壁村的张铁匠,城里钱庄的王老板,还是应天府的建文帝君臣来看当初的形势,都会觉得燕王必败,所以建文帝自信的下达圣旨“勿伤朕之二叔”。

    曾经老将耿炳文打得朱棣狼狈不堪,朱棣得感谢那个历史上没有戏姓名的樵夫的可靠消息,朱棣几十骑偷袭真定城。

    朱棣亲自领兵带队几十骑几个冲击把耿炳文的大军军阵打了个对穿。耿炳文这一败,严重的刺激了建文帝,决心换黄子澄力荐的李景隆挂帅。

    五十万大军进攻只有一万老弱妇孺残兵的燕军大本营北平城,世子朱高炽死守北平城成功。

    得益于朱允炆对于继承了爷爷的衣钵对官宦们机器击极为不信任,导致宦官们拼死逃出应天府给愿意用他们的燕王朱棣通风报信。

    建文四年的应天府南京城金川门,面对领着二十万大军临阵对着朱棣率领的几万人跪地投诚,一脸诚惶诚恐的侄子李景隆,朱棣的心里是极有可能是复杂且喜悦的。

    至于宦官他有魄力、有能力让他们服服帖帖死心塌地的办事,殊不知这一切在前朝的历史上已经重演过多次。后世子孙会如何,他有想过,可是又能如何?

    当朱棣得知建文帝自焚于奉天殿,一身征战血污的朱棣,在面对在那一具烧得面目全非,辨认不出样子的尸体的时候,后人无从得知朱棣的内心到底是怎样的心情。

    朱棣真的想让侄子死吗?或许想他死吧。想他侄子的子孙全死吗?或许真的是这么想的吧。

    每当郑和宝船队从风急浪高的海上回归首都时,迎接他们作为总设计师的朱棣内心的喜悦,看到万国来朝的景象他的内心是无比自豪的吧?永乐大典成书的时候,朱棣是否激动得流过泪?

    想当初平定安南,如今五征漠北。自比汉武帝唐太宗,赫赫武功的最后一场决战之时。遗憾的是,未能尽全功,如今他把希望到底寄托给了谁?

    朱棣领着两个儿子,一个孙子来到草原深处。高头大马,铠甲鲜明,虽老当益壮,却英雄迟暮乎?

    一行四骑驰骋于草原之上,马蹄踏过小水潭踏起一阵水花飞溅。夕阳西下一片金黄朦胧,广袤草原浩瀚,巍峨山峰立于远处。

    四人驻马于一处山坡悬崖处,俯视大好漠北江山,残阳如血,满目沧桑,壮怀激烈。

    “老二,你看远处那座山是哪里?”

    汉王朱高煦听闻父亲发问,思索了一会,回答道:

    “哪里应该就是狼居胥山了吧?相传忙年霍骠姚就是在哪里积土为坛祭天的。”

    “哦。”

    “老三。你不是总说你本事不小嘛,那我问你,咱们脚下这条河是哪里啊。”

    “爹,您这难不倒我,这条河叫斡难河。过了斡难河,就到了他们的老巢了,相传哪里是蒙古人的祖庭,就是当年他们的老祖宗铁木真称成吉思汗,席卷天下的起点。”

    “哦,如此说来,五百年来打到此处的亲征的皇帝也就只有朕了吧。猴崽子,你觉得爷爷是不是够本了。”

    朱瞻基听闻此话,心里上下翻腾,汗水皆冒。汉王、赵王在一边沉默不语,等着看这小子的笑话,要知道这话里的意思很露骨了,就是朱棣老爷子够本了,就可以去死了,他一死皇位就是他老爹的,他老爹就是他们两的好大哥身体又不好,这不过不了多久皇位不就是这位皇太孙的吗。

    朱棣这言外之意就是敲打敲打这小狼崽子嘛。

    思索片刻,朱瞻基回答一脸恭敬的回答道。

    “皇爷爷您文治武功,远迈汉武帝唐太宗,他们文不曾有永乐大典,武不曾亲征漠北。还有海上的马保叔叔为大明开僻了万里海疆,咱们爷们都是在您的雄才伟略下办事的,爷爷您还要领着咱们开僻更大的事业呢。”

    闻言朱棣会心一笑。

    “小猴崽子,这马屁拍得不错,爷爷我听着舒服,好。我问你,这聊下的是斡难河,远处的是狼居胥山,那么山的那一头是那里呀?”

    “爷爷您明鉴,这前的那一头不还是鞑靼人的地盘嘛。”

    “哦,鞑靼人的地盘,那么鞑靼人的地盘再远呢?”

    “这……恕孙儿尚未得知,这咱们的人,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呀。”

    朱棣豪迈的笑了,纵马飞驰,汉王、赵王、皇太孙三人即刻跟上步伐。

    “哈哈哈哈,这天天说天下,天下。原来这天下还有咱们爷们不知道的地方。”

    “儿子有机会一定去命人那更远的地方看看,回来告诉您老人家。”

    “不必了,咱这一辈子,够了!哈哈哈”

    祖孙三人,策马回营。第二日就是寻找蒙古人三大部落的主力决战,企图一战把他们打趴下。让他们再也不敢南下侵扰大明,可惜的是蒙古人早就跑得没有影了。

    第五次北征虽然名面上胜利了,可是没有太大的战果。蒙古人不战跑了,虽然看上去没有多大损失,咱们今天的人知道,再往北就是茫茫冰原,一路上冻死饿死无数,无形中蒙古人的损失惨重。

    关于祖孙三人对于地理的对话,这里要有所补充。

    后世的《坤舆万国全图》是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明朝官员李之藻合作绘制的世界地图,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全、最为科学、最为精确的世界地图。

    这是一张曾经被遗忘的世界地图。它与今天的世界地图如此相像,以至于让人不敢相信它绘制于400多年前的明代。更令人惊讶的是,它刊行于中国,而不是当时刚刚经历过地理大发现的欧洲。

    至于他们祖孙三人当时到底知不知道远处的世界,暂时无从考证。但是翻开永乐时期的明朝地图,确实在永乐皇帝手下,尚未打通西域。臆测他们不知道远方的世界,结合他派遣郑和下西洋,可能可以推测出,朱棣对于探索世界有很深的兴趣,也间接的影响到了现在的皇太孙后来的明宣宗朱瞻基。

    江山无限,谁人不留恋?

    若为这万里江山之主,历朝历代谁又能舍得当下呢?寻仙问道的有,励精图治的有,昏庸无道的也有,他们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这万世以后,最能主宰他们死后命运的不是华丽的陵墓,是后人的评价而已。

    一世命,即万世命。这一辈子都活不好,还想着下辈子的事儿吗?

    朱棣放心不下的,有两件事。第一就是皇位传给了老大朱高炽,老二老三会怎么样?老大是太子,传位给他是理所应当,这些年建国,老头子做甩手掌柜,大明的这一大摊子事儿,都是老大在劳心劳力,本来身体就不好,又日夜操劳。

    可是老二在当初靖难的时候,不要命的救过老头子,关键是现在老二手里有兵,老二在军中素有威望。以后老头子两腿一蹬,难保老二不会起异心。

    如果直接把皇位传给老二,让他立下血誓,把老大一家送去南京做个闲散的王爷,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历史上,谁见过被废的太子有过好?

    朱棣心里乱呀。

    第二件事,自己百年以后,怎么去见爹朱元璋,怎么解释自己的皇位是怎么来的?还有自己苦命的母亲,是不是会日夜受到爹的责备?

    朱棣心烦,但是他在现在一心只想做一件事情,就是速战速胜,打垮蒙古人。以保后世子孙,不再受战乱的痛苦,可以好好生活,安心生产。打出五十年的和平来,大明的未来,怕是不会再惧怕异族的入侵了吧。

    无奈,谁的挡不住无常来到,天理循环。今天的人都无法彻底参透死亡的奥秘,更何况是600来年前呢?

    千百年来只要是人就固有一死,或许朱棣放心不下的心结,终有一天会爆发的吧?

    太子?汉王?谁接手这大好河山?

    【特别感谢一直在支持我的朋友,你们的支持就是我坚持下去的莫大动力。前文有很长的文言文资料,正在用白话文翻译,尽可能的不打断长篇的用文言文书写。再次感谢】

第六十三章 英雄落幕千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

    榆木川,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营地。因为一代充满争议的永乐大帝在这里离世而出名,见于史书。

    “悲呼,山不在高也。叹兮?龙归九天耶?”

    身后事,谁又能说得清楚?人这一辈子最难得的就是不曾后悔自己做过任何事情。

    保尔柯察金的话之所以是经典,因为哲理其放之四海皆准。人的一生要明白一个道理很容易,如若是真的去践行它,很难不是吗?真的可以去把自己的设想一步步付诸行动的人,真的很伟大。

    朱棣走了,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他没能完成他的设想,也没能彻底的毕其功于一役。

    前文说过,榆木川朱棣驾崩的前后有很多秘密。咱们现在还弄不明白到底真相是什么。但是朱棣的一生是传奇的。

    朱棣死了,太子朱高炽在南京并不是第一时间知道的。第一时间知道的是最近的人,还有随军的皇长孙朱瞻基。

    朱棣突然驾崩,朱瞻基第一时间与在军中的杨荣一起秘不发丧。

    汉王爷朱高煦、赵王爷朱高燧都是跟着一起带兵有兵权在手的王爷,他们察觉出事情不对。因为平时隔三差五就会有旨意到军营,朱棣传召他们两过去商议军情,或者是什么事儿也没有,就是单纯的骂他们玩,像极了现在的某些家长。

    他们两都习惯了,可是现在这么久了,老头子的旨意只是让他们防卫老营,防止蒙古人追击?这个事情他们心里是清楚的,只要还有机会,战机没有彻底失去,朱棣是不会放弃的,他做梦都想全歼蒙古人三大部落的主力,让他们一蹶不振,然后大明朝恩威并施,彻底的瓦解分化他们,为大明的长治久安打下良好的基础来。

    可是现在这么久都没有动静,前几次去问安,都被皇太孙朱瞻基想办法拦了下来。他们太清楚朱瞻基想干什么了,如果朱棣真的驾崩了,让大哥太子朱高炽顺利登基,那么他们两的下场会是怎么样,他们不敢想。

    所以干脆冒着哪怕是朱棣还没死,也要一探究竟的拼命的想法,直接带兵去了榆木川老营“请安”。

    野史上说,结果让事先有准备的朱瞻基和皇帝的禁卫军统领将军樊忠一起联合平息了这一次骚乱。

    要知道事情如果捅了娄子,那就是滔天的祸事。

    明史上的说法,与野史笔记的记载有可信之处,但是也有疑点。

    持怀疑论的人,怀疑朱棣是

    作为熟读史书的皇太子,朱高炽不可能不知道当年秦始皇崩于外,公子扶苏被矫诏逼死的历史悲剧。当时的明军外有阿鲁台趁乱偷袭的隐患,内有汉王、赵王作乱的可能,朱高炽这个皇太子可谓到了最危急的关头。好在朱棣身边没有当年的赵高,杨荣也不是昔日的李斯,最终通过一招“瞒天过海”的计策,大明的基业顺利交到了朱高炽的手上。

    朱高炽身体不好,那么受益最大的人是谁?对,就是策划这一切帮老爹登基的朱瞻基。

    朱棣他不是没有想过要把皇位干脆交给二儿子朱高煦,不过他是真的犹豫不定,如果把皇位交给了二叔朱高煦,他能放过太子一家吗?历史上被废的太子,那一个曾经有过好下场?

    曾经的太子,只要国家有个风吹草动哪里有不稳定的苗头,那对于整个大明朝来说就将用太子的名义掀起一场场血雨腥风。

    后世记载过,朱瞻基他自己都说过自己早年“离权谋近,而离正道远”的话。是否真实今天很难考证真伪,不过这就更为他老爸的即位,他后来当皇帝,盖上了一层厚厚的迷雾。

    从上文的推断来看,如此一来,各种阴谋论开始笼罩在朱瞻基身上,朱棣的死亡是不是真的和他有关系?从文献上来看,似乎有疑问。这个事情就解释不清了,至今成谜。

    兄弟之间,叔侄之间争夺得死去活来的江山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呢?

    朱棣走时,留下的江山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开始鸟瞰一番:

    永乐盛世时期明朝的疆域,大致1000多万平方公里。

    据《明史·地理志第十六》记载:“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

    明朝的领土囊括今日内地十八省之范围,初年东北抵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乌地河流域,后改为辽河流域;初年北达戈壁沙漠一带,后改为今长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后改为嘉峪关;并曾在今满洲、新疆东部、西藏等地设有羁縻机构。明成祖时期甚至短暂征服并统治安南即今越南北部,永乐年间明朝极盛国土面积约达1000万平方公里。

    东北地区,明成祖永乐七即1409年在东北设置奴儿干都司,下辖130多个卫所,明宣宗宣德九年即1434年废弃之,共持续25年。但原设于此处的各卫所及辽东都司仍然存在,以对当地实行羁縻统治。

    西北地区,15世纪30年代之后,西北吐鲁番与青海蒙古部日益强大。

    西南地区,明成祖永乐四年即1406年明军进攻安南,南线达到日南州一带。次年设置安南布政使司,下设十五府、卅六州、两百余县。后因当地人民反抗激烈,明廷于明宣宗宣德二年即1427年主动放弃,安南恢复黎氏王朝。

    至于放弃安南的原因,将会在后续两宣德朝的时候会详细讲。

    可能诸位对于前文的描述没有什么太多概念,如果感兴趣可以搜永乐朝的地图看一下,明朝的版图并不是一直不变的。从朱元璋建国以来,朱棣这个明朝的第三位靠造反起家的皇帝,开疆拓土的面积比老爹朱元璋开国的时候十三行省大致和宋强盛时候的版图,扩展了一倍左右。

    朱棣驾崩后留给太子、皇太孙的是一个幅员辽阔富饶强盛的王朝。

    朱棣的功过是非,篡改的也罢。真实的也罢,是造反也罢,被迫也罢,总而言之他的一生精彩且传奇,老爹英雄儿好汉。

    永乐朝二十二年铁血激荡,风云跌宕。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劈波斩浪征服浩瀚大洋。朱棣建立的基业,将迎来他命中注定的继任者。

第六十四章 海上归来日月山河依旧

    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即公元1421年3月3日,得到郑和汇报航海进程的折子的皇帝朱棣命令郑和送十六国使臣回国。

    接到朱棣旨意的郑和船队不敢怠慢,为赶东北季风,郑和率船队很快出发,到达国家及地区有占城、暹罗、忽鲁谟斯、阿丹、祖法儿、刺撒、不刺哇、木骨都束、竹步即今天的索马里朱巴河、麻林、古里、柯枝、加异勒、锡兰山、溜山、南巫里、苏门答刺、阿鲁、满刺加、甘巴里、幔八萨即今天的肯尼亚的蒙巴萨。

    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日即公元1422年9月3日郑和船队回国,随船来访的有暹罗、苏门答刺和阿丹等国使节。

    大明市舶司正使太监、宝船船队指挥使郑和率领宝船队于永乐二十年,第六次下西洋归来。郑和这次归来,他不会想到这是最后一次领南洋诸国使节入朝觐见大明帝国大皇帝陛下。

    海上归来,自母港刘家港下海船,换乘内河大船,顺大运河直达北京顺天府。

    今日一身白色御赐蟒纹祥云服饰,批朱红色披风,虽然海上的风霜沧桑了郑和的脸庞,几根银丝出现在原来乌黑的头发上。郑和有些老了,不过他依然神情刚毅,依然精神健硕。

    皂黑色的官靴坚定的踏在去往午门的大道上,郑和刚刚通过京城的官宦们才知道,朱棣准备第五次出征漠北,要知道郑和看了,朱棣的年纪比他还要大一点的,郑和心里不免有些不安。

    因为皇帝急招,来不及换一身衣服。即刻入朝觐见,过午门,大殿上,正中台阶上龙椅斜靠着倚坐着的朱棣。诸位臣子主要番王太子皇太孙皆立于大殿之下,静侯着郑和携南诸使者国王入朝觐见。

    朱棣见到郑和归来很高兴,比“万国来朝”还要高兴。

    朱棣这段时间显得特别高兴,脸上浮现出与平时不同的慈爱神色,仿佛一个老人放下了杀伐决断以后的返璞归真。

    是日,华盖殿里。即现在的故宫的太和殿内,朱棣单独招见郑和及其副手,大明舶泊司副使、宝船队副指挥使洪保和副将周满三人。

    郑和正式行大礼跪拜朱棣,并单独献上从西洋各国沿途购买的特产、香料、珠宝、工艺品等具有当地特色价值突出的礼物。

    朱棣很高兴,从御座上走下来,先是捋了捋自己已经花白的胡子,拍了拍郑和还有副洪保和周满。

    “你们都辛苦了,为了大明开拓海疆,航行了这么远。去了海的近头,天的那头。开拓了我大明的视野与胸怀,朕感谢你们呐。”

    郑和等人闻言纷纷就要跪下谢恩,被朱棣阻止住了,并且赐座给郑和三人。

    朱棣今天显得气色不错,神情也很愉悦。

    “不知老之将至也”

    朱棣听完郑和的奏报,开始将几年后将主持开启第七次下西洋的愿景布置了,并且单独嘱咐几人,虽然你们的工作很出色,朕很满意,但是还要开拓更广发的空间,多交朋友,多扩展大明的影响力云云。

    “朕累了,你们跪安吧。对了,领朕的旨意,着有司多多赏赐,人家马保领着这好些人大老远的,还给朕及后宫,还有诸位大人们带了这些个好东西,咱们不能亏了人家不是。”

    朱棣神色愉悦兴致很高,让他的亲随总管太监,拟定下西洋的所有人员赏赐。

    “谢陛下恩典,臣等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对了,那些海上没能回来的,尸身虽然在海外,但是魂得回来,让京城各大寺庙、道观、各教寺院皆出人出力,费用从朕的内帑里拿吧。国库里的钱,朕可不敢动,回头老大又跟我闹,说我老头子又乱动他的国库喽。”

    “谢陛下恩赏,臣替那些海上为国尽忠的将士船工谢谢陛下了。”

    郑和听到这里很激动,老泪纵横,先前每次出海回来,皇帝总是会按规矩抚恤那些没能回来的将士,并且多有赏赐。这次可能是人老了,更加感性了吧。

    朱棣生生的受了郑和等人的跪拜,眼神里流露出一股上位者的慈悲,更多的是对大明朝前途的忧思。

    “朕就受了你们的感恩了,钱可一定要送到他们家属手里,你们几个朕是信得过的,下面的人如果咪了朕的抚恤海上未归将士们的钱,莫怪朕要杀人,记得诸多提醒他们小心自己的脑袋。”

    说完了这些,朱棣还若有若无的看了看锦衣卫指挥使衙们的方向。

    郑和等人皆是小心翼翼的领了旨意。

    “朕要打仗了,朕计划近年要再次征战蒙古诸部,特别是那个马哈木,一次就把瓦剌、勿良哈、鞑靼他们打服,打怕,打到他们都来我大明的草原放牧。”

    说到这里,朱棣似乎有些激动,还是身体有暗疾,剧烈的咳嗽起来。扶着龙椅的一角。

    “陛下!您的身体!臣从南洋、西洋各处大带回来上好的降真香、龙涎香、血燕窝等,已经交给内廷,陛下请保重龙体呀。”

    朱棣是郑和的“仇人”,因为郑和是朱棣刚获封燕王的时候那时候他父皇朱元璋还在位,领军攻灭云南的残留反抗势力的时候把郑和带回来的,就是朱棣杀了郑和全家全族人。

    朱棣又更是郑和的恩人,郑和这个名字就是朱棣赐的。郑和在每次战役中立下战功,特别是在“奉天靖难”之时出过死力,然后培养郑和航海。

    朱棣是郑和的知遇之恩人,再造的主子。郑和的成就都是建立在朱棣的扶持和支持下。所以郑和是朱棣的“死忠粉”。

    君臣又说了一些海上的奇闻逸事风土人情国家首领的情况,朱棣准备安排几人就可以谢恩退了出去跪安了。

    “臣有一事,请皇帝陛下移驾,臣在海外麻林国寻得瑞兽麒麟一只,正在宫门外。请皇帝……”

    “什么?祥瑞麒麟!!快带朕去瞅瞅!”

    朱棣高兴得像个孩子,因为他心里最不能释怀的就是自己得位不正,怕自己的后代皇位不稳。

    “如今麒麟现世,朕看谁还敢说朕不是天命所归,那些建文余孽该消停了,哈哈哈,好。咱们去瞅瞅,去瞅瞅。快!”

    朱棣自己自顾自得念叨着,把众人都落在了后面。

    奉天门外,人山人海,大家都来看热闹。

    “刘二麻子,你看见了吗?咱们当今皇上真是真命天子,你看这麒麟的脖子这么长,一看就不是凡间的。这是西王母哪里的神兽嘞。”

    打铁的孙铁柱得意扬扬的指着郑和从今天东非肯尼亚带回来的“麒麟”长颈鹿说道。

    “看见了。看见了。不要太靠近,这神物如果吃小孩,那就把不听话的小孩送给麒麟吃!”

    哇……一下子茶楼的二妞就哭了。

    “让你吓唬我家孩子!”

    “父亲大人!这就是郑大人带回来的神兽吗?它怎么看起来一点都不可怕。”

    “小孩子,不要乱说话。要杀头的,这是咱们大明的祥瑞。”

    老百姓们纷纷跪迎神兽,大明朝的京城因为“麒麟”的到来,一片欢腾,人心大定。

    比起各国使节,什么金发碧眼的,黑不溜秋的番人,这个麒麟更让他们新奇,欢呼雀跃。

    当朱棣出现在奉天门城楼上的时候。

    “万岁万岁万万”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明万岁!”

    朱棣咳嗽了,兴奋得像个孩子,高兴的捋着自己已经花白的胡须。皇帝身后的郑和在讲这神兽基林(giri)的时候,神情和眼里皆满满都是担忧。

第六十五章 皇位还是活着这是个问题

    说起朱高炽,在很多不关注历史的人眼里他的存在感不高。若不是一部《大明风华》,也不太有很多人知道明朝还有一个仁宣之治。之前的汉朝的文景之治,后世的康乾盛世知名度可能高一点,中间还夹着一个雍正。

    前文说过,这里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太子爷朱高炽的生平。

    洪武十一年即1378年八月十六日,朱高炽出生。他是明成祖朱棣长子,母为仁孝文皇后徐氏,当时他父亲为燕王,年仅十八岁。

    相传仁孝文皇后梦见有冠冕执圭者上谒而生。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在他儿童时代,他接受了系统的武术和儒家学术的正规教育。

    洪武二十八年即1395年立为世子。一次,明太祖朱元璋命朱高炽与秦、晋、周三王的世子在破晓时去检阅军队,唯独朱高炽回军较晚,明太祖问他缘故,他解释说清晨太冷,检阅应等到士兵们吃完早饭以后。

    明太祖又命朱高炽分阅章奏,朱高炽独取与军民事务十分相关的奏章上奏。有文字谬误的现象,没有上奏明太祖。明太祖指示他,是否是他有所忽视,朱高炽认为,不应以小小的失误来劳烦皇帝。明太祖又曾问他:唐尧、商汤时爆发水旱灾害,百姓能凭什么度过。朱高炽认为,百姓度过灾害是因为圣明的君主有好的恤民政策。明太祖为朱高炽的这些见识非常高兴,并评价他有“君人之识”。

    不过由于朱高炽喜静厌动,虽然他在一定程度上学会了箭术,但总的说他很少表现出从武的资质。相反,他更专心致志于经籍和文学。

    不喜欢并不代表不会,太子朱高炽虽然在打仗攻城略地上不如二弟汉王朱高煦和三弟赵王朱高燧。

    明史上记载:朱高煦是燕王朱棣的嫡次子,作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个孙子,在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获封高阳郡王。

    朱高煦早年曾和秦王世子朱尚炳、晋王世子朱济熺、燕王世子朱高炽、周王世子朱有燉以及四府年长的王子一同在南京就学。但他生性狡黠、狠愎,和晋府王子朱济熿、周府王子朱有爋皆言行轻佻,不为祖父朱元璋所喜爱。

    建文元年即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命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朱高煦随军出征,经常作为前锋。

    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朱高煦参加白沟河之战,并率精骑冲阵,斩杀都督瞿能父子。后来,朱棣兵败东昌即今山东聊城,大将张玉战死。朱高煦率军赶至,击退南军,将朱棣救出。

    建文四年即公元1402年,靖难之役已经打了3年了。朱棣在浦子口被建文帝朱允炆的朝南军击败,朱高煦率军赶到。朱棣大喜道:“我已精疲力竭了,我儿应当奋勇再战。”又抚摸着他的背部道:“努力罢!世子常常生病。”朱高煦亲率军队力战,终于将南军击退。

    如此说来世子朱高炽虽然很大程度上他抗住了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为全家的造反事业立下了赫赫功劳,但是不是全部功劳,他二弟可是救了老爹朱棣的命呀。

    这样一来问题就来了,朱棣有三个儿子,为何偏偏选个“跛脚”的胖子当皇帝?

    这位明朝唯一享仁字庙号的皇帝,在位时间仅10个月,为何能流芳百世?开局即巅峰的皇帝真的是因为儿子的原因吗?

    这个故事要从头说起洪武二十八年还是公元1395年的时候,朱高炽就被立为世子。一次,明太祖朱元璋命朱高炽与秦、晋、周三王的世子在破晓时去检阅军队,唯独朱高炽回军较晚,明太祖问他缘故,他解释说清晨太冷,检阅应等到士兵们吃完早饭以后。

    明太祖又命朱高炽分阅章奏,朱高炽独取与军民事务十分相关的奏章上奏。有文字谬误的现象,没有上奏明太祖。

    明太祖指示他,是否是他有所忽视,朱高炽认为,不应以小小的失误来劳烦皇帝。明太祖又曾问他:唐尧、商汤时爆发水旱灾害,百姓能凭什么度过。朱高炽认为,百姓度过灾害是因为圣明的君主有好的恤民政策。明太祖为朱高炽的这些见识非常高兴,并评价他有“君人之识”。

    青年时代于靖难建功,回顾一下建文元年即公元1399年,朱棣起兵靖难,宋忠大败的消息传至京师,建文帝紧急之下起用老迈的耿炳文,以驸马都尉李坚为左副将军,宁忠作为右副将军,共同挥师北伐。

    已经在京不知所措的建文帝听闻北伐受挫后,以李景隆取代耿炳文,率领五十万大军北上。朱棣为避免两线作战,先援救永平并击败了来自山海关的吴高,紧接着出兵大宁,命身为世子的朱高炽留守北平。

    北平周边据点如涿州、雄县等虽被朱棣征抚,但限于兵力,燕军并未重点布防,因此李景隆不费吹灰之力便抵达北平。此时朱高炽手中尽是些老弱病残之兵,李景隆在城外安营扎寨,将北平城围得水泄不通,并集中兵力猛攻北平九门。在李景隆尚未围攻北平城之时,朱高炽己积极为此准备,不分昼夜督治守备事务,注重安抚城中军民,故而北平城内“人人欢悦”。

    朱高炽不但礼贤下士,积极咨询老于兵旅及才识的文吏,和他们共同商议准备,推诚待之,北平城内众人皆为尽心。而且朱高炽以身作则,每四鼓就起床,二鼓才休息,左右都以为世子朱高炽过于疲累,朱高炽认为,君父身冒艰险在外,此时岂是做人子的可以懈怠安逸的,且北平是燕军的根本之地,是南军必须要夺取的,岂能不做好防备。

    而凡有大事要施行,必先禀命燕王妃徐氏。朱高炽本就遇事冷静,不轻易自乱阵脚,再加上徐氏的协助北平城人人斗志十足。

    李景隆发现北平抵抗居然十分顽强,一时难以攻破,全无之前进军般顺利,无奈之下,只得继续围困北平。然居弱势的朱高炽反而数夜遣人开门袭击敌营,南军惊荒自杀,李景隆等围城久攻不下,兵士夜晚又时常受到燕军骚扰,难以休息,只得退营十数里。

    不久,远去大宁的朱棣率领挟持宁王朱权而来的军队返回,攻击驻扎城外的李景隆军队,朱高炽亦乘势出城与其父形成内外夹击之势,李景隆“狼狈大败散走”。朱高炽以万人之军成功地阻挡了建文帝的大将李景隆的50万大军,保住了北平城。

    之所以说这一战役对整个靖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朱高炽在靖难中最耀眼的一笔。但不是全部,由于朱棣本人是一个受过锻炼的指挥将领,他偏爱他的两个较年幼和更好武的儿子朱高煦和朱高燧,并常常带他们去参加征战,受到朱高煦收买的朱棣近侍宦官黄俨在北平守城战前后曾进谗言,称朱高炽亲近朝廷,“将为朝廷固守北平以拒父”,当朱棣表示怀疑,并称对朱高煦说:“尔兄素孝,那当有此?”时,朱高煦落井下石,称“兄诚孝,但在太祖时果与太孙善也。”

    朱棣潜藏的对朱高炽的怀疑引起了朝廷内方孝孺的注意,于是其给朱高炽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到北平,许以封燕王,争取朱高炽归顺朝廷。试图使用反间计来离间朱高炽父子二人的关系,并故意将此事广为张扬。

    留守北平的宦官遂将此事火速通知南下河北、山东一带的燕王朱棣,称朱高炽与建文帝通谋,建文帝的使节已到达北平。正当朱棣将信将疑的时候,朱高炽却派人将未拆封的信件及使臣绑缚朱棣军前,以实际行动打消了朱棣的疑虑。朱棣即位后,以北平为北京,仍命朱高炽镇守。

    后面的故事,讲到后续再慢慢地说。

    总体来看虽然朱高炽才当了十个月皇帝,但是他这十个月奠定了大明朝辉煌盛世的起点,不可谓功劳不大。

    如果是放宽了说,毫不客气的可以马虎的说其实永乐盛世的辉煌有一半的光芒掩盖了这位兢兢业业的太子的功劳。

    前文稍提过靖难时死守北平城,朱棣登基后六次监国。一个百病缠身的胖子,他就是一代仁君明仁宗皇帝。

    他的登基不得不提他的儿子朱瞻基,也就是后来的“蛐蛐天子”宣宗朱瞻基和那个野心勃勃的汉王爷朱高煦。其中的故事,朱家几个爷们的故事我们后面再接着说。

    有人说世子朱高炽是靠着儿子朱瞻基才能上位的,历史已经过去了风雨沧桑的700多年。真相不得而知,不过看他的故事,再一探究竟。

    时间来到榆木川朱棣驾崩期间的一个深夜。

    皇太孙朱瞻基在军营里,连夜赶回了太子府,黑衣蒙面,带着一身战场的血污。

    开门的是朱瞻基的母亲,孙氏。一眼差异的看着这个日思夜想,今天突然出现,不符合常理的儿子。

    “儿呀。你怎么……”

    “妈,别多说。爹呢?”

    “刚吃完药,睡下了。”

    “我去命人给你弄点吃的,你看你这一身……”

    说着,孙氏就轻声的哭了起来。

    “不了,妈。我时间不多,得马上去见爹,咱们一家人的性命就在今晚了。”

    太子妃孙氏猛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面去准备吃食,一面让开身来。

    太子房间内,太子正在假寐,本来就有消渴症的他肥胖的身体已经不堪重负,如今皇帝出征在外,国事纷繁,忧思成疾哪里睡得踏实。

    “是谁在聒噪?不要命了阿?平日里对你们太好了?”

    平日里对下人和颜悦色的太子爷今天似乎特别烦躁心绪不宁。听到门外朱瞻基回来的动静,以为是奴才们在不用心。

    朱瞻基三步并做两步迅速走到老爹床前,跪下泣声而言,一副面色苍白,低声哽咽道:

    “爹……”

    “阿。是瞻基阿,你不是陪你爷爷在打仗……这……”

    说着,太子爷似乎瞬间就意识到了什么,眼神直愣愣的盯着朱瞻基。

    “爹。您做好准备登基吧。”

    “你爷爷,我爹他………?”

    “爷爷于榆木川罗中大行了,您准备登基吧。爷爷已经就下了遗召,让您灵前即位。”

    “可是,你二叔三叔,咱们打不过呀……你爹我身体不好,万一再来一场靖难之役。”

    “爹!爷爷命马上灵前即位!您当了二十多的年太子!”

    “儿子说的对!别怪我妇道人家不懂规矩,今天事关咱们一家子人的小命。”

    距离当皇帝就一步之遥的太子朱高炽,心情矛盾且复杂,一来是当了二十多年太子,如果说皇位不归他,换位任何人都会不甘心吧。再说了后宫不得干政,违令者斩。

    这可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他老人家登基以后,每每听刘伯温阿,李善长阿等等饱读诗书的先生们讲汉朝、唐朝那么强盛的王朝何至于覆灭的原因时候定下的一条铁律。

    如今这老婆孙氏听墙根就算了,如今还明目张胆的就闯了进来直接议论关于朱家皇位的继承问题。

    “妇道人家,你懂什么。太祖高皇帝立的铁碑还在那里呢。你真是不想活了呀?莫让外人听了去。你个倒霉娘们,这已经够乱了,你还来添乱。”

    “爹!这是爷爷的旨意!”

    太子爷早就从床上翻身起来,事关重大,马虎不得,容不得老头子死了的悲伤。

    “瞻基!这件事有谁知道?谁是你的同谋?”

    “爷爷的近卫樊忠,杨士奇、于谦。”

    “于谦?那个敢写‘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惹你爷爷生气,被丢到前线去的糊涂蛋?’”

    “是他。”

    “你爷爷说过,他会不得好死。行了,先不说说他,他可靠吗?”

    “他会效忠于您,因为他忠心于大明。”

    “樊忠是你爷爷捡来的孤儿,做事历来分得清轻重,杨士奇也是太子府的属官。”

    “爹!您这还在犹豫什么?天命在您呀!”

    “儿呀,你想当皇帝?”

    太子朱瞻基一改往日的和煦,一股上位者的威压扑面而来,鹰视龙凝一般的盯着朱瞻基说道。

    “爹!我这都是……”

    “瞻基,你可想清楚。爹我知道自己身体不好,能当多久不一定的,指不定那一天就蹬腿了。你爷爷想了很久很久都没给你长出来一个能打赢你二叔三叔的万无一失的方法。”

    “太子爷!你仁德了,把江山让给了他二叔,咱们就算是去了陪都应天府,可是太子爷,你可知道历史上那个被废了的太子有好果子吃的,咱们一家人只能在应天等死就是了。他二叔当了皇帝,还不是想什么时候捏咱,就什么时候捏。到时候咱们全家人还能有活路吗?”

    太子妃,朱瞻基他娘,实在是忍不住了来了一句。

    “哎,天下百姓不该陪着我们朱家人冒险呀!”

    “爹!二叔如果当了皇帝,继续累讨伐蒙古,到时候兵连祸结,民不聊生,隋炀帝不是没有才能的,他的结局您是知道的呀!太子爷!”

    “嗯……”

    儿子的话让朱高炽犹豫了,要知道他从小受到儒家学问的熏陶,俨然就是一个大儒,如此说来舍我其谁,本来太子就是我,还有可能担着亡国的祸首的千古骂名。

    要知道当年隋朝大业年间国力可是如日中天,比如今的大明不相上下,二世而亡教训就在眼前。

    心系天下百姓的朱高炽心里坚定了!

    让原本犹豫的太子爷终于下定了决心!干了!杀心当皇帝,不狠不丈夫,朱家人血脉里隐隐存在的狠劲儿一但发作,那是雷霆万钧之势。

    “皇太孙,着你立刻回军营去稳住局势,不能让一丝一毫的风声让你二叔知道!”

    “太子妃,着杨荣、杨浦秘密速来兵部议事,千万注意不能走漏风声,还有今晚在门口伺候的奴才全部秘密处理了吧,重金抚恤家人,咱们对不起几家人罢了,如果这事发了,不知道多少人头滚滚。”

    太子爷正色命道,蛰伏于文弱仁德标签下的帝王般的威仪袒露无疑。当了二十二年之久的皇太子,怎么会没有一点上位者的威严和魄力呢?

    只是这些年一直有一个处处压制儿子们,盘着儿子们玩的造反老爹朱棣,还有一个被老爹开了空头支票一直没有兑现的二弟朱高煦,还有一个不嫌事儿大的“二爷党”三弟朱高燧,这两个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都是手握重兵的番王。

    然后还有一大票手握重兵的王爷们被老爹朱元璋封分在各地。这个奇葩的“郡国并行”制度已经在汉、晋闹出过大乱子。朱元璋同志是造反的出身,天生的对外人不信任,再怎么乱,手握兵权的都是朱家人怎么都不会把江山弄到外人哪里去,搞出什么“去国禅位”的把戏来。

    朱元璋同志埋下的这颗大雷,不但害苦了他的好孙子,现在又害了另一个孙子和重孙子。这里面的道道,说起来真是让人头大。

    太子爷登基称帝,也是生死一线的险中求活的路子,山东的兵多是汉王爷、赵王爷的旧部,还有那些个摇摆不定的王爷们没有看他们的态度。

    这事情闹大了,朱高炽知道,朱瞻基也知道,乃至于太子妃也是心里很清楚呢,如果事情不可收拾全家人有一个算一个绝没有活命道理。能举家自杀闹个全尸就已经是很好的结局了。

    如果事情闹大了的话,大明亡国换主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的,要知道虽然蒙古人被朱棣打得元气大伤,可是还有一战之力,如果蒙古人乘着这一波大明内哄,集中一点突破长城防线,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朱瞻基是不是阴谋害了他爷爷,他爸爸,为了皇位。这历史上是迷案,说不清道不明,但是有一点他是对的,那就是不能继续打仗了,就算是要打,也要把规模压缩在大明国力可控的范围内,民为贵,老百姓就是江山的道理他心里是有一把尺子的。

    私心也罢,公心也罢。朱瞻基连夜回到了榆木川,安排爷爷朱棣的秘密回京。

    回京之前,他要稳住二位叔叔。

    回到军营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人抓经收集所有锡器,并且把咸鱼大量的晒在朱棣御营左右。毕竟于谦和杨士奇的把戏耍不了太久了,二位叔叔早晚会生疑心的。

    只要朱棣一死,那么两位叔叔会放过他这个侄儿和那个病恹恹的大哥吗?手握重兵,哪里还能容得尔等聒噪?

    二叔指不定已经想象好自己穿龙袍坐在御座上的样子了,那是何等的带劲,想起来都觉得过瘾不是。

    一方面,工匠日夜打造出一口锡质的大棺材,把朱棣的尸身放了进去,然后直接密封。外人就闻不到一丁点的尸臭味,火速让命人小部队以运送物往来公文的名义火速送往北京。

    然后朱瞻基再领着老营的大队人马缓缓撤退去,其中二位叔叔带兵来闹过,闹得剑拔弩张形势紧张,好在中军有杨士奇这只“老狐狸”镇场子,配合着演戏唱“空城计”。哄得二位王爷也是没有办法,要知道朱棣的威慑力还是很大的,万一老头子只是玩失踪,没有死,这一冲撞了,有夺权的铁证,后果不堪设想。

    正是由于两位叔叔投鼠忌器,让朱瞻基如履薄冰的带着老营的兵马回了北京。

    他赌赢了!顺利的将兵马即灵柩带回了北京城。

第六十六章 登临九五广施仁德

    大明朝的第四位皇帝,父亲造反的时候当世子凭借1万军民死守北平城,抗住李景隆50万大军疯狂攻城,助朱棣登基称帝后在太子位置苦熬了二十一年,曾经六次监国,堪称一代太子楷模,后世谥号为明仁宗的一代仁德圣君的朱高炽,终于拖着病体在应天府正式登基了,年号洪熙。

    熬了多年的太子终于修成正果,朱高炽可能知道自己的身体不行了,也可能不知道,或许他觉得老天是怜惜他的,可以假他几年为君。

    寿终正寝是每一个皇帝理想宿命,可是对于后世存在感不强的明仁宗皇帝朱高炽来说,能够妥妥贴贴的完成皇帝的使命,是用透支生命的方式来完成的。

    “我爹,你爷爷留下的大明,其实是个烂摊子,别看外面光鲜亮丽,实际上国库里的老鼠比街上的人还多,早就入不敷出了。你说那郑和下西洋兜兜转转,他那真的为大明赚了银子吗?”

    朱高炽还没即位之前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对儿子、皇太孙朱瞻基说过这话。

    如今登基了,对于大明眼下的弊病是真的比谁都清楚,毕竟这22年的皇太子可不是白当的。老爹到处打仗开疆拓土,到处撒钱。永乐大典、疏通运河、郑和下西洋,平定安南,五征漠北都是花钱的大项目。他心里知道这些事情随便拿出一件来都是光耀千秋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可是对于老百姓对于这个国家而言就是负担了。

    所以后称仁宗的朱高炽为了天下百姓计,为了大明当下的国情,停掉了郑和下西洋,为大明的盛世危局积蓄了复兴的可能和力量。

    “朕旨到之日,大明市舶司统辖有司及所属造船厂全部停止建造大型包括宝船在内远洋航海船只,正在建造的宝船就地封存,南洋册封用的封舟,延用原有船只,若需要拨银修造,另行请旨。钦此”

    洪熙元年的这道旨意,一时击起千层浪,靠着这条路子发财的各级官员怨声载道,言官御史则是拍手称快,老百姓们松了一口气,各国使者反应不一,总算是平稳把旨意贯彻了下去。

    下西洋一项节省下来的银子都用于修建水利、发展农业等稳定民生的事项上。一时间老百姓们虽无太大的改观,但是也都称颂皇帝的恩德,比起那个造反起家使得大明苛捐杂税到了官逼民反的境界点的永乐皇帝来说,老百姓们更愿意得一点实惠。

    “你听说了吗?赵二麻子家的一个亲戚在京城当官,他们说皇帝要迁都回咱们南京了,咱们这儿没了皇帝成了陪都真是一点儿龙盘虎踞的气势也没了,你看咱们这皇帝要回来了,咱们又成了京城人了。”

    洪熙初年一日南京城中闹市中,一个药材铺的老板和一个裁缝铺的老板吹牛逼,说了这么一则事关朝廷的大事。

    一般人也就当了玩笑了,赵二麻子家的亲戚可不得了,听说是锦衣卫的一名小旗,虽然官不大,但是地方都府见了他都得巴结,锦衣卫是什么人,皇帝的爪牙。

    锦衣卫在洪武朝的时候抓的杀的大官还少吗?就咱们之前那位永乐爷在位的时候,锦衣卫权势滔天,连宗室王爷都要怕三分,他说的情况,不容易是错的吧。

    诚然这些街头巷尾的小道消息自然没有很强的说服力,但是却在民间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朝廷不存在会不小心到放出这样的无稽之谈的消息,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市井留言,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或者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朝廷故意放出的信号,皇帝真的要回南京了。

    《明史》、《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里关于明朝的这个第四位皇帝想要迁都回南京的计划有详细的史料记载,这件事历史上是存在的。

    稍微熟悉明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明朝建立时,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应天府,后来明成祖朱棣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迁都北京顺天府,此后明朝的都城一直在北京,一直到1644年明朝灭亡。但有一段历史,或许人们都不太了解,明朝一度决定将都城迁回南京!

    话说永乐十九年即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下诏,正式迁都北京,但仅仅三年后,前文说过的朱棣就在北征途中病死。接替朱棣做皇帝的是他的长子朱高炽,也就是明仁宗。与能征惯战的父亲不一样,朱高炽喜静不喜动,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些列的调整改革,恢复发展经济,休养生息。

    这位仁德的君主悲叹剧透一下,他的皇帝生涯极为短命。消渴症即是简单理解一下就是糖尿病的广义称呼,重病缠身的他,未能实现愿望。

    到了洪熙元年即公元1425年四月,刚刚做了七个月皇帝的明仁宗朱高炽发布了一道震惊世人的诏书,他决定将大明的国都由北京迁回南京,“将还都南京,诏北京诸司悉称行在,复北京行部及行后军都督府。”也就是说都城要迁回南京,北京的各个衙门的名称前面,加上“行在”二字。

    所谓“行在”指的是指的天子巡行所到之地,既然明仁宗要迁都,自然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因此皇帝还在暂时住在北京,故称“行在”。接下来明仁宗就开始忙活起来了,他命官员抓紧时间修葺南京的皇宫,接下来又让皇太子朱瞻基前往南京,筹备迁都相关事宜。

    只待南京方面完成准备工作后,明仁宗就可以正是还都南京了。如果真的这样,那么北京恐怕成为明朝历史上的短命都城了。举国上下都在为迁都做准备时,一个最不该倒下的人却倒下了,他就是明仁宗朱高炽!洪熙元年五月,48岁的明仁宗朱高炽病死,在位不及10个月。

    那么问题来了,明仁宗朱高炽为何要迁都南京呢?这一点他在自己的遗诏中写的非常清楚,“南北供亿之劳,军民俱困,四方向仰,咸仰南京,斯亦吾之素心”。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南方,都城在北京的话,要把粮食从南方通过漕运运到北方,所以会劳民伤财,“军民俱困”。

    除了经济上的因素外,朱高炽还有一点自己的私心在里面。相比于北京而言,他更喜欢南京。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朱棣的封国虽在北京,但朱高炽自童年开始长期生活在南京,所以更喜欢南京的气候环境。因此朱高炽即位后,立即开始还都南京的行动。

    朱高炽临终前依然念念不忘还都南京,但他的儿子却没有这份心思。朱高炽死后,他的长子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明宣宗与明仁宗不同,他是爷爷朱棣亲手调教出来的,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审美情趣等,朱瞻基与朱棣更为相似,因此他更喜欢北京。

    但父亲的遗诏毕竟要迁回南京的,作为孝子的朱瞻基该怎么做呢?他的秘诀是拖!久而久之,大臣们见皇帝不提这件事了,自然也不敢主动提及,于是迁回南京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问题就来了,如果历史没有因为仁宗皇帝的死而中断,坚持把都城迁回南京会怎么样?

    前文重点说过仁宗皇帝其即位之初,便全盘更改了明成祖的治国策略。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

    与民休养生息,恢复民力,为大明王朝的第一个盛世奠定了基础,推行文治,改组内阁。将永乐时期不受百姓支持的经济计划废除,与其父与其子皆不同,朱高炽是一个深受儒家文化理念影响的一位君王。

    而明仁宗即位之初的一系列举措都无不彰显着这位君王的魄力,以及内心对于父亲的执政风格的不认同。朱高炽最为大胆的不仅仅是给建文时期的旧臣平反,也不仅仅是停止了大规模用兵的策略,明仁宗朱高炽最为大胆的举措,是他继位之后,准备要迁都。

    虽然法理上明代是三京制,顺天府、应天府和凤阳都是都城,但是明白人都知道,只有皇帝所在的都城才是真的都城,有明一朝,虽然南京六部健全,一切都遵照北京规制,但是实际上除了南京户部和兵部,其余各部都是朝廷闲散人员安置点。

    而明仁宗就要从明成祖朱棣的大本营顺天府北京迁回应天府南京。这就代表着,朱高炽内心里对父亲朱棣在永乐后期的迁都举措不认同,对朱棣在位时期制定的几乎所有大事件都持有不太认同的观点。

    明代江南苏州极为繁荣,皇帝的心思其实私心公心皆有。

    至于为什么迁都,真正占决定性的原因恐怕只有朱高炽自己知道,但是无外乎就是,与南京相比,北京气候不好,对于多病的他很是不舒服;北京地处边关,离北方游牧民族太近,外患压力太大;北京远离江南产粮区,粮食供应太难;在明代江南地区发达程度已经远远超过北京苦寒之地;南京领衔的江南是经济文化中心,与政治中心北京相隔太远,不利于国家经济大发展;明成祖刚迁都北京四年多,北京周边还很是荒凉,而且当时很多大臣是反对迁都北京的,此时迁都回南京很合人心。

    前文有言,洪熙元年三月,朱高炽将迁都南京,诏北京诸司悉称行在,四月,命皇太子朱瞻基谒孝陵,留守南京,准备迁都事宜。然而到五月,朱高炽便离奇暴病而亡,虽有遗嘱要朱瞻基迁都南京,但是性格颇为像朱棣的朱瞻基自然不会迁都南京,没有执行这一遗嘱,南京便失去了重新成为大明王朝首都的机会。

    前文有朱瞻基的阴谋论的论述,这里就不赘述了。

    我们不详细讨论和深究明仁宗朱高炽想要迁都南京的原因,笔者在此就简单分析一下,若是明仁宗最终迁都成功,那会对中国历史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正面而言,进一步江南大开发迁都南京,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三合一之后,已是全国经济中心的江南地区会迎来更进一步的发展,可以预见,江南将很快恢复到南宋时期的繁荣,而后更进一步,甚至资本主义的萌芽会更早到来。

    而江南若是距离首都更近,小作坊式的经济会得到更多的扶持。明清两代漕运税收收入几乎相当于国家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而北京政治地位的缺失,势必会让漕运大打折扣,国家就会寻找新的税收收入,而商业势必会成为大头。朱元璋设定的禁止人口的条条框框会很快成为纸老虎。

    南京可能会成为影响世界的超级大城市,比肩历史上的长安。

    迁都南京后,南京位于天下最富裕的江南,没有漕运的压力,没有粮食的压力,南京不会像北京一样,需要控制人口。而明代是中国人口大增长的阶段,在明朝中后期,人口破亿,首都南京势必会成为一大人口增长极,早在朱元璋后期就已经人口破百万的南京,如果没有动乱,势必会在一百多年后,成为一个三五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全面超越唐长安,成为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城市,更会因此影响世界。

    长江航线取代京杭大运河成为新的经济命脉

    自北京成为首都之后,京杭大运河变成了明清两代的国脉,但是随着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京杭大运河或许便会成为鸡肋,而一旦漕运税收不再举足轻重之后,明代可能会放弃京杭运河,北上可能会通过海运。

    而宽阔的长江航线,连通着四川、江汉、湖南、江西、江南、淮南等膏腴之地,势必会成为明代新的生命线,整个长江流域的大开发会更早到来。

    大明朝会拥有一支无敌的海上舰队,不敢妄论会参与大航海时代打断欧洲国家的地理大发现和殖民称霸世界。

    但是众所周知,以南方为中心的王朝或政权,势必会因地制宜,打造一支强大的水军。而朱元璋在战胜陈友谅之后,得到了陈友谅的造船技术,所以才会有郑和的舰队。而如果明朝之后数百年,仍旧会以南方为中心,那必然会打造一支超级战舰组成的水师。说不定大航海时代在明朝中期就会到来。

    就负面影响而言,笔者大胆的预测一下。

    北方半壁江山可能会很快丢失

    虽然迁都南京之后,明朝将会有更大的纵深与游牧民族周旋,但是所受关注程度必然不如北京做首都时期,也不会有倾尽全力的北京保卫战。随着时间的向后推移,军屯制度下的明军战斗力会呈现断崖式下滑。东北的女真族崛起,配合北方的蒙古骑兵,也许会很快地撕裂长城防线,然后一路淌着大平原,一直到黄河岸边。

    北京地位会大幅下降没有漕运的大力支持,北京不可能成为一座百万级人口的大城市,即使在明清时代,北京因为漕运粮食的艰难,都很难突破百万。更不要说,在北京政治地位下降之后,那北京就会成为一座边关重镇,成为华北地区的军事中心。但是在其他方面,很难有更进一步的突破。

    蒙元大有可能死灰复燃,重新涅槃,南北割据。

    明朝政治中心南移之后,就不会再对草原的事情那么操心,也不会像朱棣一样对瓦剌和鞑靼那么上心。而趁此时机,蒙元会强势崛起,北元甚至可能死灰复燃,重新统一草原,然后南下突破长城,与大明王朝对峙,形成宋辽时代,乃至宋金时代一样的南北对立的局面。

    极有可能南北经济差距会增大。

    早在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就已经超越北方,特别是经过南宋的大开发之后,物产丰富的江南,成为了全国的经济中心。而元朝首都在大都,南北经济差距没有完全拉开。而一旦明代将经济中心彻底南移,那南北经济差距会彻底拉开,南强北弱的局面会进一步凸显,随之而来的是人口大量南迁,北方经济可能面临着很大的灾难。国家南北平衡会失去,北方成为落后地区之后,重要程度会下降,为国家大一统埋下隐患。

    历史没有如果,以上种种也不过是笔者喝饱了没事干臆想出来的而已,仁宗还是那个大胖子,他生得伟大,死得哀荣。

    留下一个富强的大明朝,很好的完成了他不长皇帝生涯的历史任务。

    “愿儿臣去到地下,父皇能原谅儿臣的过失,父慈子孝,太祖高皇帝宽恕父亲的过错,父皇为大明带来了盛世。”

第六十七章 假朕一生十月为帝

    朱高炽的皇帝生涯是短暂的,在历史上都是算短暂的。

    他这么短的在位时间,可是在明朝,乃至于中国所有的皇帝的成就中,排的上名次。

    父亲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起兵造反,打起了“靖国难清君侧”的大旗,一路虽说势如破竹,但是军队有限,不能有效的控制所得的城市,往往攻陷一城,顺利进军,又被朝廷的军队夺了回去。

    遥想当年燕京城下,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旌旗蔽天、战鼓如雷,赤红一片压城城欲摧。朙字大旗遮天盖地,大小诸般攻城器械整齐待发。

    平日里好与读书人交往,一副儒生打扮的世子朱高炽,箭法还不错的他,不顾自己肥胖多病的的身体,提起利剑登上城头与守军老百姓共存亡。当年皇爷爷御赐的莽纹鱼鳞铠重新上身。

    一时间军民皆拼死抵抗,当时正值隆冬,相传朱高炽下令让军士百姓把水倒在往城墙上倒,整个城瞬间皆成冰城。

    这位后来的一代千古仁君,当世子的时候死守北平城,用一万残兵百姓守住了李景隆五十万大军的拼死攻城。成功的支持了父亲朱棣“奉天靖难”攻入南京夺得皇位。

    当了太子之后,先后六次监国,每当朱棣外出打仗,他就被任命为建国,耐代行皇帝职权处理国家政务。兢兢业业熬过了二十多年的太子生涯,直到朱棣五征归途,榆木川老营龙御归天。

    “臣闻,父死,三年不改其志为孝!”

    御史曾在朝堂金殿之上,大声顶撞洪熙皇帝,言外之意斥责朱高煦是逆子,老皇帝刚蹬腿他就急不可待的改了父皇朱棣的国策。

    “爹,儿臣未能尽孝。可是儿臣所为皆是为了大明。”

    时间回溯到洪熙皇帝刚刚登基开始,他的皇帝生涯且刚刚开始。

    问题来了朱高炽这十个月的皇帝命,怎么为儿子朱瞻基铺平了道路让二位叔叔的兵强马壮土崩瓦解烟消云散的呢?

    洪熙皇帝刚刚登基,朱瞻基就被册立为皇太子,住在原来的东宫。

    原本的太孙妃胡氏、太孙嫔孙氏被重新册立为太子妃、太子嫔。

    “儿阿。父皇自知时日无多,想你爷爷在位的时候,我这二十多年的太子当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今即位,你居功至伟。为父心里知道,只是你二叔三叔现在在山东虽然手里有兵,但是大明社稷稳定是第一位的,当年靖难死了太多人了。”

    朱瞻基跪在父亲床前一脸桀骜不驯,回答道。

    “二位叔叔造反起迟早的事情。现在不如快刀斩乱麻,朝廷大兵一到灭了叛逆。从此以后海内升平。父皇千秋万岁,社稷稳固之功德彪炳史册。儿臣愿领军戡乱。”

    “糊涂哇!你!大明朝还经得起你这么折腾吗?太子爷!这江山还不是你的!”

    朱高炽被气得不停的咳嗽,要知道就算在这皇城禁宫里,汉王和赵王的眼线都是无处不在的。

    汉王的金豆子收买的人心可是不少,效忠于他们的内侍多了去了。

    为什么不清理掉?新皇登基就急不可耐的诛杀官宦,导致官宦勾结外地番王起兵造反的例子不就刚刚发生不久吗?建文叔叔的例子可还摆在那里呢。

    血气方刚宁折勿弯的年轻朱瞻基可顾不了那么多,发的毒誓不杀叔叔善待他们的诺言,在巩固皇权加强权威,特别是父皇龙御归天之后自己登基之后的皇帝权威显得稚嫩又急不可待。

    “这一仗!我一定要打!”

    卧床的洪熙皇帝愕然,但是也是在他意料之中。

    皇帝黯然的挥了挥手,仿佛全身力气都被抽干了一般说道:

    “宣旨吧”

    一道圣旨,朱瞻基被贬到南京旧都读书。

    陪都南京,朱瞻基无可奈何的被父亲贬谪在旧宫城读书。

    提一下,南京当时被当做陪都,有一套与北京一样的备份六部,官员一般都是剥夺了实权,或者是皇恩过来养老,又或者是新进的官员被打发过来熟悉国家政务,官职如旧,一样拿朝廷俸禄,等于是大明朝留在南方的一套备份系统。

    朱瞻基随着带路的官员来到一间布满灰尘藏着从大明开国太祖高皇帝到他爷爷朱棣时期的所有官员的奏报和皇帝的批示,包裹军事、河政、农业、文化、教育、刑罚、建设、戍边等等所有大明开国一来的最高决策的原始底档。

    平时这个上锁的门是不开的,也不肯让人进去打扫,这里有着大明立国以来的最核心的机密,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着历代皇帝的决策朱批。

    这次太子过来,皇帝特旨,允许这位帝国未来的诸君阅读。

    朱瞻基随手拿起一册,上面的灰尘怕不是有一寸厚,吹掸开来灰尘弥漫。

    “父皇让我读那些呀?”

    “全读”

    陪同的官员一脸恭敬的侍奉着,他是明白人,太子不存在失势一说,失了势的太子皇帝会让他来读这些先皇治国的奏折朱批?

    “知道了,你去吧。有事我会叫你,对了。让下面人给我弄点酒菜来。”

    那官员应下,毕恭毕敬的退了出去。

    夜里,灯火下,朱瞻基读着爷爷朱棣治国的朱批。

    越看越是心惊,越看越是佩服爷爷治理国家的不易。孙子兵法里说过“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个道理他从小就读过,但是被权谋和皇帝的宝座蒙蔽了眼睛,杀害亲叔叔的罪名无论如何都会在历史上留下污名,朱瞻基是立志要做一个堪比唐太宗胜过汉武帝的伟大帝王的,这一关对于从小接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他尤为重要。

    我们知道唐太宗李世民逼不得已杀了他的太子哥哥李建成从而当了皇帝,而汉武帝晚年则是因为巫蛊之祸错杀了太子,晚年发布了《轮台罪己召》,千古昏君和万世明君其实就在一念之间。

    心魔不除,总有一天会酿成难以估计的后果。

    朱瞻基在昏暗的灯光下,恍恍惚惚的酒影里,真心悔过了吗?对于父皇,对于二叔三叔,他的心里到底是如何想的?今天的人无从得知,但是故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六十八章 无可奈何花落去

    简单回首朱高炽的一生,他是明太宗、嘉靖朝改尊为明成祖朱棣长子,生母为仁孝文皇后徐氏。

    明朝第四位皇帝,永乐皇帝自第五次征漠北途中突然驾崩榆木川军中,坐镇顺天府的太子朱高炽,在大行皇帝灵柩回京之后,主持发丧灵前即位;于公元1425年登基称帝正式改元洪熙元年。

    洪武十一年即公元1378年,朱高炽生于凤阳府。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立为燕王世子。朱棣起兵靖难期间,以世子朱高炽守北平府。朱高炽善抚士卒,仅以万人拒南军李景隆五十万之众围攻,城赖以全。永乐二年即公元1404年,正使被册立为皇太子。

    明成祖朱棣数次北征,朱高炽都以太子身份监国,朝无废事。其弟朱高煦、朱高燧有宠于朱棣,串通宦寺,阴谋夺嗣;后因侍郎胡濙密疏,成祖才改变更换太子之意。

    永乐二十二年即公元1424年八月登基。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前文说到,皇帝看似是一怒之下把儿子弄到南京去读书,说得不好听就是这个太子失势了,借此向他二叔三叔示弱,你看大哥我把宝贝儿子打发到南京去了,你们可以消停点了吧。

    其实不然,他二叔三叔闹得更欢了,皇帝无能且多病,你看这又太子不堪大用,汉王当为天子!手动兑现老爹的“空头支票”。

    为什么要把儿子弄到南京去读书?

    其实当朱瞻基认真的读过爷爷朱棣,太爷爷朱元璋处理国事的奏折批示以后,他心里大致明白了一些,又有些不明白。

    孙子兵法里说上兵罚谋,仁义道德治国,外儒内法的真谛是什么。也就是今天的人说的大格局思想层面的全面考虑,朱瞻基心里那道心魔—对于权利和权谋的迫切,无从窥测。

    这就是读最近的距离读史书,天下也只有他这个皇太子才有机会近距离的接触大明朝的统治核心,越读朱瞻基那颗心就越被触动。

    要知道,在古代读历史,是帝王贵胄王孙公子们的必修课。而读书人天下士子们读的历史其实有很多都是删节版的,无他。历史学了,是拿来用的。

    一代伟人读书的时候,就是把书读到一个关键节点的时候把书合上,然后在心里盘算自己如果是他,是李世明,是朱元璋,是爱新觉罗玄烨,是孙中山,是袁世凯,是黎元洪会怎么做。然后在翻开书来,看后面的内容。

    古代的帝王之家,就是这么教育子孙,教育接班人来治理国家的。

    现在朱瞻基看的就是永乐朝,父亲是如何帮爷爷治理国家的,“仁德”与“杀伐”、“阴谋”与“阳谋”是怎么在权术势,在仁义礼智信五维之间转换治理国家驾驭天下的。

    阴谋诡计成不了事,即使成了事也无法立千秋之功,史笔如铁会怎么记?千秋后人会怎么想?这都是现在朱瞻基被父亲太子22年的监国六次的原始资料,爷爷的丰功伟业有父亲一半的功劳。

    正是当时,陪都南京紫禁城,夜已深。宫人们,提灯缓步而行。

    突然一名太监急着过来禀报,内阁大臣杨士奇杨阁老求见,说是有急事。

    朱瞻基心里咯噔一下,意识到了情况可能不对,连鞋都来不及穿鞋,跣足急行上前问询。

    赶忙招呼杨士奇座下说话,也没招待他吃喝桌上的酒菜。

    杨士奇连夜赶来,其实也就是为了一句话:“皇帝快不行了,太医说大限之日就在近日了。”

    太子朱瞻基如同被雷劈一般,楞在哪里,赶紧着就大喊让人备马。他要赶回去见父皇,召集全国名医为父皇续命。

    大喊道:“那些御医院的庸医都是干什么吃的?朝廷拿俸禄养着他们,他们每天都在干什么?该杀!该杀!”

    杨士奇即刻挡住了朱瞻基,半掩带着哭腔说:“皇上有旨意给你,让你无论如何不能回去见他,你有什么话就赶紧写折子快马递上去吧。”

    朱瞻基愕然,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急忙一扫桌面上本来在看的折子,提起笔来字字句句工工整整的写,烛光下:

    “皇帝陛下父亲大人台前拜上,儿臣朱瞻基泣泪叩问皇帝陛下父亲大人圣安………”

    写罢,恭恭敬敬的把折子高高的贡起,仿佛那个胖胖的慈父就在眼前,穿着明黄黄的龙袍安详和气的笑着,怀里抱着他的“白毛阁大学士”,安然若素。

    行三拜九叩大礼,恭敬的递给杨士奇,快马送至北京城。

    皇帝一口气不落,就是在等太子的消息。

    众人围跪在皇帝卧榻前,低声抽泣,她们知道这个和气的,从来不曾打骂责怪过宫人的主子,大限就在近前了。

    人们哭皇帝,也是哭自己,他们不知道新主子会不会如老主子那好般对她们好。人嘛,就是这样,说感恩也对,说自私似乎也没什么毛病。宫人们怀念仁德的君主,并且表示出不舍,这本身就是皇帝的恩泽与这短暂但是辉煌一生对他最好的注脚了。

    德从来不是说在嘴上的,一生只换一声好,这一生好,千载之下后世称为仁宗皇帝的朱高炽他当得起。

    “信……”

    皇后趴在皇帝嘴巴前,模糊的听到皇帝嘴里说出来这个模糊的字。她心里明白,皇帝这是等儿子的信。

    “孩子他爹,你可要好好的,好不容易熬到头了,你可不能,快宣御医!”

    张皇后也就是朱瞻基的生母,此事已经是强忍泪水,在歇斯底里的边缘。

    皇帝用尽了很大的努力,把手搭在了张皇后的手上,轻微的摆动,意思是他已经药石无灵了,不要再耗空费钱财。

    “信……”

    皇帝只是无力的艰难的吐出这一个字,眼神直勾勾的盯着窗幔的顶上,似乎要把时间空间看透,他在期盼着大限之前,儿子能明白他的一番苦心。

    仁德,从来就不是嘴上说出来的。

    被尊重,也不是权利可以强制要求人心的。

    皇帝短暂的一生,很快就要走到尽头。

    “儿子的信!”“儿子的信来了!”

    张皇后一把拿过太监急匆匆递上来的信件,一时间泣不成声。

    “儿臣朱瞻基…………儿臣自觉自蒙皇爷爷永乐皇帝陛下册封太孙以来,离乱谋近,离正道远…………”

    听完儿子的家信,仁宗皇帝含笑而终……

    公元1425年——洪熙元年五月,终年48岁。

    朱高炽的相对短暂的帝王一生走完了,庙号仁宗,后世上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

第六十九章 二叔汉王爷的好计谋

    书接上回说道……

    早在朱棣榆木川驾崩,秘不发丧回到京都顺天,朱高煦顺利即位的时候,手握兵权的朱瞻基他二叔汉王爷朱高煦就被耍得团团转,回到顺天之后就一直不服这个决定,他觉得朱棣的死很蹊跷,朱棣的遗召有问题,皇位应该是他的。

    这次大哥朱高炽仁宗驾崩,朱高煦觉得,他还有翻盘的机会。

    上一次大闹灵堂是老爹朱棣去世,老爹死得蹊跷。大侄子从中安排妥当,让二叔三叔是老虎吃王八无处下嘴,挨个闷亏。

    那日灵堂里,老大要当皇帝了,面子上还是照顾两位弟弟的。不让久跪,还时时刻刻让两位叔叔和皇帝一起祭祀,就是怕朱瞻基脑子发热孟浪,找人灵堂杀了叔叔,太孙刚上位当太子就杀叔叔?大逆不道,无法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实际上老爹,刚登基的仁宗皇帝,看似是在保护二位叔叔,实际上是在护着儿子,不让儿子孟浪做出堵不住人嘴的事情。

    这其中的指挥奥秘,相信所有的聪明的读者都能看的明明白白,不是软弱,核心是一个字“仁”。

    这个“仁”字,该如何解读?咱们把时间拨回到,永乐大帝朱棣驾崩后灵柩秘密回到京师后的发丧大奠开始说起。

    话说当时,消息放出。京师全城镐素,不论是老百姓,还是官员,或者是地面上做生意的。

    非是朝廷的旨意,且是对这位君王的赞许与怀念。

    听闻这么一段话,放在这里或许别有一番意境。

    如果你想做得好,获得十个人的认可那么你就和周围人一样好。获得一般人的赞许,但是这种认可是你与大家一样好,泛泛而已。

    如果你想超越很多人,那么你就要做得比大家更好!从而获得千百人的认可。这种认可,能上升一个台阶。

    如果你想获得千万人的认可,留名青史引领时代的巅峰!那么你就要孤身向前与整个旧世界为敌!

    强大的阻力会压迫你,让你不能理智的相信自己的事业是否正确!

    朱棣的一生,做对了很多事情,也做错了很多事情。从全局来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从老板姓的角度来看。他无愧于千古一帝这个殊荣,曾经的对手,不满的人,都会对他的离世,包含三分敬意!普通人虽不同于古代的皇帝,但是我们学历史就是要拿来用在自己的生活上的。

    以史为镜,知鉴未来。

    一片白色的世界里,汉王爷、赵王爷的缓缓归京了。

    他们没去就番,他们对那个龙椅还有着无法自拔的执念。

    紫禁城乾清宫

    白帆镐素,庄严肃穆;和尚道士都做了好多棚法事。哭丧的队伍如潮水长龙一般络绎不绝,一片白色的世界。

    汉王爷、赵王爷一路痛哭流涕的进了乾清宫,在大哥朱高炽的安排下。只论兄弟感情,不论君臣保护着一直安排在身边。忠心于朱瞻基的死士们无从动手,第一是汉赵两位王爷皆穿了软甲又久经战阵几乎是从小随朱棣打仗打到大的哥两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角。

    另外就是朱棣刚走,当着灵堂擅杀亲王这如何堵得住天下人的口?明朝的御史言官们出了名的骨头硬,后续章节会具体说道。

    朱高炽是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宫廷夺权犹如赌徒杀红了眼,不会因为你放我一马而心存感激。

    灵堂大殿之上,上书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大行皇帝神位前:

    原本在哪里跪着与众人一起哭丧的赵王爷突然起身质问朱瞻基。

    “狼崽子!我爹!你爷爷!到底是怎么死的?”

    “这份让你爹登基遗诏是不是假的?爹是不是有召见过杨士奇要传位于汉王!”

    “你是怎么这么快安排部队回京的?是不是你杀了我爹!”

    汉王越说越激动,唾沫星子都要喷到皇太孙朱瞻基的脸上了。

    朱瞻基应如何作答?也无从作答。一番问题问得朱瞻基楞在当地百口莫辩。京城里谣言四起人心浮动。

    “我……你!!!大胆!”

    “诶,瞻儿你怎么和你叔叔说话的?”

    “小孩子不懂事!不要和你侄儿一般计较,咱们今天只叙家理,不论朝政,爹刚走。不要和伤了和气。”

    准皇帝大哥朱高炽一边打圆场,一边把二位王爷拉到内堂。

    “皇太孙太累了。伺候太孙去后院休息!你们这群没有眼力劲的东西!”

    朱高炽拉一边,赶一边。旁边的太监宫女吓了个半死,本来就是皇帝大行,国丧期间,如今准新皇帝又训斥众人,大家不知道的是这个把火,是做给别人看的。

    丧礼过后,准新皇帝朱高炽严令朱瞻基不准阻拦。

    二两王爷当场就出了宫,丢下王府里的所有王妃老幼一路快马回了山东封地。

    东宫,准皇帝尚未登基,任然住在东宫。

    “爹!为什么放他们两个走了?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呀!爹!他们手里有几十万的兵呀!当年汉七王之乱,晋八王之乱!您教过我的呀!你忘了吗?”

    朱瞻基在死缠烂打,一定要严办二位叔叔!

    “跪下!”

    “爹?您说什么?”

    朱瞻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跪下!”

    朱高炽咳嗽了几声,透着虚弱和无力,脸色有些惨白。

    “爹您没事……”

    朱瞻基上来就想伺候朱瞻基。

    “我让你跪下!”

    啪!一个茶杯被一扫落地,碎末碎了一地,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

    朱瞻基一个激灵跪在了地上。

    “我们你!你爷爷,我爹!让咱们几个一起发过誓!手上不能粘朱家人的血!你忘了吗?”

    “爹!可是他们!”

    “你爷爷都没有想到办法让你顺利即位,现在你在这里抖什么聪明!”

    整个过程中,朱高炽手段是何等高明,朱瞻基的行动是何等幼稚,是不是像极了现在的某些家长苦口婆心的劝某些熊孩子?

    这一颗造反的惊天大雷就此埋下,也注定了其失败的结局。

    欲望使人疯狂,且让人走向毁灭。帝王家的亲情,比沙漠里的水还要难能可贵。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这一劫真的无解嘛?且看下回,故事继续。

    “真tn的晦气,让那个狼崽子得逞了。”

    赵王爷气鼓鼓的在军帐里来回打转,并且愤懑的抱怨。

    “你少说两句吧。看看脖子上吃饭的家伙还在不在?在这里乱说!嘴上也没和把门的。”

    汉王一边悠闲的端起案上的酒,一边慢条斯理的说道。

第七十章 搞事情的南方诸王

    关于仁宗皇帝朱高炽的突然驾崩,有关的明仁宗实录讳莫如深;后来清朝人所著的明史上也是含含糊糊,不清不楚的。

    然而关于仁宗皇帝的驾崩事实究竟是怎么样的?尽管今天的人很难考证出来真相究竟如何,又不能挖开十三陵里面朱高炽的墓搞清楚。

    所以易水在此只能根据文献资料复盘一番。本书一直一来的观点就是不下结论,供读者朋友们自己判断。如有错漏,请朋友们多多批评指证。

    沧海桑田,时光荏苒。时间的长河无法倒退,但是我们可以回味。

    把时间拨回到到历史根据《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里的以及其他当时的可信的资料来尽量复盘一番,让历史无限接近真实。

    首先说一下,更早的《鬼谷子》一书里,诠释过谋略的高级境界,且论述得很完整,它是一本禁了2000多年的帝王禁书,朱瞻基有没有看过,目前考证无从知晓。但是仁宗皇帝朱高炽确实是把阳谋一道,发挥到了极致。

    当年朱瞻基的策略,是否是继承了他老爹的精髓?从全局来看,咱们慢慢分解。从皇太孙到皇太子然后到皇帝。

    言归正传书接上回,言道两位王爷回了封地,准备起兵。仁宗皇帝一气之下把将新上位的太子爷轰到南京去读书养性。

    初至南京的时候,朱瞻基哭丧极了,一开始像一只斗败了的公鸡。整个人都以为自己失去了接近权利中心的机会,失了势的皇太孙,说不定很快就会被废,然后父皇打不过二叔,二叔当皇帝。

    最好的结果不过和建文帝一般“人间消失”,最大的可能就是全家被杀。看看晋朝的那些亲贵王爷们吧,鞑子的前朝不也是血溅宫廷吗?

    朱瞻基不甘心,他扶父王上位想按当初秦始皇的父王秦异人的路子来,当时立秦异人为太子时安国君没多久活头了,是谓秦孝文王。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异人当了王不久也归天了,是谓秦庄襄王,他有个儿子姓赢名政。

    朱瞻基的阳谋难道不是为了皇位吗?爷爷朱棣最是喜欢他这个好圣孙,他的皇位怎么可能让二叔夺了去?他想不通,法理何在?

    可是论实力,朝廷的军队还真不一定打得过。三叔真的和二叔是一条心吗?反正现在都不重要了,尘埃落定那一天,不过是一刀下去痛快一生但心有不甘而已。

    这般的日子,不知过了多久。反正朱瞻基是度日如年。

    初来陪都时,宫城大内曾经爷爷的一把火烧了个满目疮痍。如今又是红墙金瓦恢宏威仪,重重宫门且是森严高垒。

    朱瞻基的歇息处。

    “拿酒来!你们这帮不开眼的东西!看我被我爹赶到这里来!你们就不把我当回事了是吧!你们这群势利眼的东西!”

    愤懑中的他,虽是读了一点前朝的奏折明白了一点点他爹的不容易,但是心里那关魔障还没有完全卸下,愈是读这苦闷的东西,心里的执念就愈是一层层累积。

    慢慢的,慢慢的。我们的主人公朱瞻基慢慢的放下了一丝执念,试图沟通自我,和解自我。

    一世命即万世命。

    孙子兵法里说过,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他试图理解他爹留给他的政治资本。他真的放下了杀心和执念嘛?我们不得而知,明实录与明史里都讳莫如深。

    稳定南方诸王,只是他爹谋略的一部分。他虽然不甚理解但是照做了。

    南方的王爷,他都按照父皇朱高炽呢意思去一一拜访,这个时候他大概是明白父皇的计划是怎么一回事了,这盘大棋虽然还迷雾重重。但是他也差不多能窥测个十之三四了。

    这日,朱瞻基来到南方的楚王叔叔,楚王客气得很。朱瞻基知道,他心里有小九九。

    楚王的实力在南方比较大,稳住他,是期中的关键。什么齐王、郑王等等其他小封国都要看他的风向。如果汉王爷成事,他先按兵不动,拖住朝廷在南方的有生力量防备他,也是拥立大功。如果朝廷取胜,他的军队南方拖住汉王的军队,也是大功一件。都是朱家人,你们两家抢皇位,挨我什么事?

    虽然如此想,但是面上还是要对朝廷来的这位皇太孙客客气气的,毕竟自己是做叔叔的嘛。

    这日,楚王府上。

    “哎呀,大侄子!来了南京也才想起来到叔叔这里坐坐,真是阿。”

    朱瞻基一撩衣服坐下,呷了一口婢女送来的茶水。一脸笑呵呵的和这个太祖爷爷朱元璋封的楚王爷打太极。

    “诶,叔叔。您可不能这么看侄儿。我这不是来了嘛。父皇让我安心读书呢。”

    楚王一脸笑盈盈注视着他这个大侄子的把玩着一个小青铜爵,心里不知道在盘算什么。

    “哟。我叔。您手里这件可是好东西呀!这在宫里都不多见,都说您会玩,今儿这可是碰到行家了呀。”

    “哟,侄儿你还懂这个。不要客气,喜欢就拿去玩嘛。”

    说着话,就要把爵给朱瞻基推,一个劲儿的夸朱瞻基识货。

    “诶,君子不夺人所爱,您这是让我做小人啦。”

    楚王有些架不住脸色,赶紧的陪笑。他只是一个荫封的楚王而已,如果没有逆天的运气,这一辈子与皇位无缘,如今这正牌皇太子驾临且又亲近,自然心里有数。

    “莫要嫌弃叔叔,这拿去玩!来人呐。上等的盒子包好,与太子送过去,切记小心。当心自己的狗命。”

    “叔叔,您这让侄儿怎么好意思呢。”

    朱瞻基心里明白,这是楚王的忠心,也是南方诸王的态度。不是忠于他这个纸老虎皇太子,而是终于大明朝廷。毕竟不能再来一次靖难之役了,这个国家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回到皇宫,朱瞻基收到的不只是一个玩意儿,而是诸位叔叔的心。

    别处南方诸位王爷,暂且不提,情况大体如此而已。

    让时间拨到朱瞻基命中注定要经历的的这一日,南京紫禁城。接但杨士奇,杨荣,杨浦连名的奏报,朱瞻基的父皇快不行了,大明的洪熙皇帝快不行了。

    登基不足……

    或许朱瞻基不敢想,也不愿意想。或许是他做梦都想的事情。

    如果阴谋论成立,那么朱瞻基应该是假装悲痛,实际上欣喜若狂。

    阴谋论不成立,设想一下,作为一个儿子的心境。

    朱瞻基内心深处的惶恐自责,一股脑的涌上心头,执念太深,责备自己儿戏过头且没有城府不如父皇看得深远呐。

    且看朱瞻基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和一场生死大劫。

第七十一章 宣德帝登基收拾日月山河

    故事的最终朱瞻基还是有惊无险的在顺天府登基了,年号宣德。然而他的二叔朱高煦不服阿,当年明明老爹朱棣跟我说过“世子身体不好,你要好好努力呀。”

    这是亲爹和亲儿子说的呀!现在老头子不认账了!汉王的封号固然尊贵,不过现在朱高煦…………

    当初起兵靖难的时候,老二汉王爷朱高煦曾经出过死力,老三赵王爷朱高煦这一次也第一时间站在了老二汉王爷朱高煦一边。

    如今老头子死了,要轮到“支票”兑现的时候,这个时候皇位竟然完好无损的传给了身体不好的老大。这让我们的汉王爷心里怎么受得了?

    且不论他是不是穷兵黩武,也不论是不是老大的仁德智慧收服了广发人心,就论事情本身而言,汉王爷内心受到了一万点暴击。

    退回重新封的封地山东后,想着手里兵强马壮。赵王的封地在河南地界。

    两大势力兵合一处,比当年爷子朱棣从九边诸王中的一藩从燕京起兵一路打南京应天府要强多了,当初几乎是已经绝经了。

    是汉王爷拼死把老爷子救出来的,如今这朱瞻基要登基称帝了。这皇位一坐稳,还有汉王的好果子吃?

    “朱瞻基这狼崽子,老子迟早就弄死这小王八犊子!”

    “诶?他是小王八!你是什么?”

    “…………”

    “咱们都姓朱!”

    这汉王爷当皇帝的美梦似乎是落空了,不过他并未放弃。

    凭什么老爷子可以干,我们不行。他是侄子,我也是叔叔呀。朱允炆当皇帝当不好,叔叔接班。这朱瞻基搞不好,我当叔叔的帮他搞好。

    他想着的是手里有兵,咱们的这位汉王爷志在必得。

    “打?”

    “打得了吗?”

    “你这个脑子每天想什么?”

    “要不您领着部队直接打到顺天府去!拿了那个崽子自己当皇帝?回头再把我软禁起来,或者是直接一刀把我给痛快了。你这个反不就造得痛快了嘛?那龙椅老头子坐得,你也坐得!”

    汉王爷一通邪火也好,埋怨也罢通撒在了赵王爷身上。

    赵王爷横竖不是人。

    “这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哥你说怎么办!”

    “等!”

    汉王爷慢慢悠悠的喝了一口酒,似笑非笑的看了赵王爷一眼。

    “等。”

    “等什么?”

    “都火烧眉毛了?还等什么?”

    “喝酒吧。”

    赵王爷苦笑了一个举起来酒杯。

    《大明风华》里于谦劝降的那一段纯属艺术加工,历史上不可能出现。史书上根本不见踪迹不可能有,因为这是骂皇帝的叔叔啊,就算是反贼,也很难被史官记录下来。

    于谦劝降直接取了乌纱帽,把命豁出去,拿出骂儿子的气势数落咱们的汉王爷朱高煦不忠不孝不义,且毫无礼义廉耻。

    汉王爷到底在等什么呢?

    他在等朝廷平叛的军队?准备十面埋伏打一个措手不及?然后挥师北上直逼燕京。

    让皇帝退位?

    等什么?

    等?不用等了。

    其实真实的历史上平定汉王爷朱高煦和他三叔赵王爷的叛乱只用了三天。

    宣德元年即公元1426年的八月,刚刚登基的朱瞻基的他二叔汉王爷朱高煦起兵造反,联合山东都指挥靳荣,又在卫所散发刀箭、旗帜,掠夺周边郡县的所有马匹,设立前后左右中五军,任命王斌、朱恒等为太师、都督、尚书等官职。

    汉王爷朱高煦还企图勾结英国公张辅为内应,但被张辅告发。

    当时,御史李浚在家守孝,得知朱高煦谋反,改名换姓,由小路赶往北京即顺天府告变。

    这南京、北京挺有意思,应天府、顺天府者顺应也。

    这当侄儿的明宣宗朱瞻仍不忍用兵,派宦官侯泰赐书信给朱高煦。

    汉王爷朱高煦部署重兵压阵,中军大帐中汉王爷面南而坐会见侯泰,小酒小菜放在案台上,两腿一搭。

    慢条斯理的道:“永乐年间皇帝,老爷子。听信谗言,削去我的护卫,把我封到乐安,仁宗皇帝也就是我那个大哥嘛。也仅用金帛引诱糊弄我,我怎能这样郁郁不乐地长居于此?”

    端坐在正位的汉王爷朱高煦讲到这里话锋一转!

    ”你回去告诉你们那个皇帝,将奸臣夏原吉等人送来,然后再慢慢商议我的要求。”

    侯泰非常恐惧,只好返回京师。宣宗问起汉王爷朱高煦所言,侯泰不敢据实回答。

    该年同月,汉王爷朱高煦派百户陈刚上疏,又给公侯大臣写信,多有指斥之词。

    宣宗朱瞻基一声叹道:“我这二叔汉王还是果然谋反了。”

    于是派阳武侯薛禄率军讨伐,三杨之一的大学士杨荣却劝宣宗御驾亲征。

    张辅奏道:“请给臣二万兵马,擒拿朱高煦献给陛下。”

    我们主人公宣宗朱瞻基道:“你确实可以平定叛乱,但朕刚刚继位,也许还有心怀二意的小人,若不亲征,便不能安定小人的反叛。”

    汉王爷朱高煦起初听闻薛禄率军,非常高兴,认为容易对付,及至得知宣宗亲征,方才害怕。

    后来,宣宗皇帝朱瞻基致信给二叔汉王爷朱高煦道:“张敖失国,始于贯高,淮南被杀,成于伍被。现在大军压境,你只要交出怂恿谋反之人,朕就可免除你的过失,恩惠礼遇与原先一样,不然的话,一开战你必然被擒,或者你的部下把你当成奇货绑了献于朕,到那时,你后悔也来不及了。”

    征讨大军前锋到达乐安后,汉王爷秣马厉兵枕戈待旦,汉王爷朱高煦下战书,约定明晨开战。

    宣宗命大军疾行,驻军在乐安城北,包围四门,并发射神机铳箭,震慑叛军,又不顾众将请求,再次把劝降书信射入城内,这二叔呀,汉王爷朱高煦仍不理会。

    这时,城内叛军都想抓住朱高煦献给宣宗。他二叔朱高煦大惊,暗中派人到行营面见宣宗朱瞻基,打算明日出降,得到允许。

    事发当夜,汉王爷朱高煦把兵器与通谋书信全部烧毁。次日,我们的主人公宣宗皇帝朱瞻基移驻城南。

    他二叔汉王朱高煦打算出城,被王斌等人劝阻,只得假意回到汉王府,暗中从小路出城投降。

    “这狼小崽子有几分本事,我认栽。”

    汉王爷真的服了了吗?我们只能通过明史的说法和其他佐证来摸索出来。

    一场原本要血战再来一次靖难之役的兵连浩劫就这么风轻云淡的解决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5747/ 第一时间欣赏大明奇葩一箩筐最新章节! 作者:孤临易水所写的《大明奇葩一箩筐》为转载作品,大明奇葩一箩筐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明奇葩一箩筐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明奇葩一箩筐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明奇葩一箩筐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明奇葩一箩筐介绍:
明朝天子真的是铁骨铮铮君王死社稷。汉人最后一个皇朝,究竟隐藏着多少尚未解读的秘密。今天我们在他们的故事里可以得到什么启发?大明奇葩一箩筐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明奇葩一箩筐,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明奇葩一箩筐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