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1852铁血中华TXT下载1852铁血中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1852铁血中华全文阅读

作者:绯红之月     1852铁血中华txt下载     1852铁血中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53章 相残(九)

    “打了地主,吓跑了湘军和淮军,这也太扯淡了吧。沈书记,你是怎么算出来的?”雷虎在4月2日的会议上公开提出了疑问。

    两湖兵团党委的同志们对沈心的成功也极为讶异。最初沈心提出先到乡下解决地主士绅的问题,目的是为了征兵。征集部队的目的也不是指望这帮淮南部队打什么硬仗,新入伍的百姓能够不捅娄子就不错了。征兵的目的是尽快重建光复军与淮南地方上的联系。离开淮南七年之后,以前再好的关系此时也都人走茶凉。

    而且光复军也不是七年年的部队,那时候部队里面一半以上的同志都是淮南人,可以说那时候的部队就是淮南本地部队。经过这些年的扩军,以及内部淘汰。光复军变成了一支两广以及湖南人为主力的联军。所以沈心提出了“哪怕是稍微耽误点时间,也得让百姓尽快拥有以前和咱们部队那种血肉相连的感觉。”

    大家也都赞成这个观点,部队里面现在还有一万左右的安徽籍同志,问题是安徽籍的同志大部分都在外省打仗,真正回到安徽的不足一千。所以部队准备短期内征集一万到两万的淮南新兵。把他们混到部队里头,作为守备队驻扎各个城市。

    遭到大地主反扑的淮南百姓踊跃从军,不到一个月就征集了将近四万人。刚征集完部队,湘军淮军就从庐州向凤阳撤退。清军远遁,两湖兵团的任务就变成了对付太平军。还不能急切的就往北边去。

    沈心被雷虎的问题给问住了,原本部队觉得湘军与淮军联手还有十万兵力,所以部队是准备先通过野战把湘军和淮军给逼到城市里头,然后一举歼灭。想了一阵,沈心答道:“曾国藩和江忠源非常狡猾。这两个人是我军的大敌。”

    敌人被吓跑了之后,反倒遭到了沈心的称赞。党委的同志们哄堂大笑之后,却都很赞同沈心的判断。正确的认识自己,正确的认识敌人。这就是光复军每战必胜的原因。而每次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敌人的时候,光复军就会吃亏。如果曾国藩与江忠源能够听到光复军会议的讨论结果,他们只怕也会觉得自己的失败并不冤枉。

    整个三月,清军在光复军面前不断撤退,太平军也不断撤退。林凤祥等人在城外构筑防御阵地,却根本不对光复军进行任何挑衅。光复军上层对林凤祥印象很好,韦泽没有下令实施军事解决,大伙也没有主动对林凤祥出手。

    而东路的李秀成、李世贤也带兵一路撤退。在光复军进入上海之后,他们甚至放弃了苏州,退到了镇江。此时双方就在镇江对峙,因为两边同样很克制,战斗也没有打响。

    到了此时,只要不是想打仗想昏了头的人,都能看出来,太平军同样没有打仗的心思。韦泽已经再次派人通告洪秀全,如果洪秀全肯去陕西,光复军不仅让开大路,还会派兵给他们开道,甚至会提供给他们一定的粮食与武器的援助。

    讨论了湘军与淮军的撤退之后,雷虎自然而然的谈起了天京城的太平天国,他问道:“洪秀全真的会撤么?”

    从光复军的角度来看,对于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光复军是给政策给出路的。不过从洪秀全的角度来看,他绝不会认为自己被优待了。现在太平天国还有三十万军队。里面真正能战,能够实施远征的顶多十万。而且千里迢迢的进军西北,这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当年韦泽也不是不能进军西北,但是韦泽还是选择打回太平军杀出来的两广。光复军尚且不敢挑战的远征,洪秀全就真的敢挑战么?所有人都不敢回答。

    而此时的天京城中,洪天王在朝堂之上信誓旦旦的向文武们表示,“天父会派遣天兵天将前来诛杀韦泽,守住天京城!”

    洪教主不是第一次这样跳大神般的表演,而且太平天国的文武们中也没人真的信这个。听着洪教主的声嘶力竭的吆喝,张应宸心中忍不住想,杨秀清是天父附身,韦泽是杨秀清的部下。所以“天父”的确派遣了天兵天将到天京城来。洪秀全杀了“天父杨秀清”之后,天父怎么可能就认了?怎么也得复仇吧。

    但是张应宸也只能自己这么想想,而且想的时候还得压制住大笑的冲动,这让张应宸觉得很辛苦。所以张应宸先把这个合理的想象抛诸脑后,他考虑起更加现实的问题,“林凤祥有没有把事情安排好呢?”

    就在张应宸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外面突然进来了人禀报,“天王,有请王派来的兄弟!”

    “啊?”朝堂之内所有人都愣住了。请王李开芳防守庐州,庐州失陷之后就没了消息。半年后突然有了请王李开芳派来的人,这未免太不可思议了吧。

    洪秀全也是愣住了,他想了片刻,命道:“带进来!”

    进来的是李守一,不少人都对他有印象。李守一乃是李开芳部下的一名军帅。见到了洪秀全,李守一立刻跪下,“天王,请王带兵前往陕西,此时已经进入了陕西地界。我们沿途见到清妖没什么人马,所以请王派我回来向天王禀报,还望天王能够派兵接应。”

    文武们听完之后立刻觉得这话不靠谱,这时机也未免太扯淡了。可就是这么扯淡的话,硬是没人出来反对。甚至连安王洪仁、福王洪仁达,只是眨巴着眼睛,喉头上下蠕动。明显话到了嘴边上,却硬是憋住了不吭声。

    张应宸心里面提心吊胆的。林凤祥、李秀成、杨辅清、陈玉成,还有在扬州的吉文元、曾立昌已经开过会议。大家都认为此时不能在天京城等死了。如果韦泽能够兑现诺言,给太平天国大量支持的话,去西北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不过这样的操作办法未免太离谱了吧。派这么一个人跑来禀报听着就不靠谱的消息,天王又不是三岁的小孩,能被如此欺骗的。

    可李守一说完之后,竟然拿出了一封奏章,洪秀全接过来看了一阵,特别是对盖着印章的部分仔细的看了又看。他名女官拿了请王的印章前来对比,最后竟然没有立刻说李守一在说瞎话。

    看到这局面,张应宸大惊,难道这是真的么?请王没有战死,而是跑去了西北不成?

第54章 相残(十)

    “林大哥,这李守一是谁派来的?”李秀成的神色和语气里面都是浓厚的怀疑。

    此时太平天国将领们齐聚一堂,经常召开私下的小会。没人对洪天王还有什么幻想,在存亡生死的关头,,这些将领们终于团结起来决定天国未来命运的大事。

    林凤祥无疑是领,所以在说服天王离开天京城的事情,大家都支持林凤祥动手,大家敲边鼓。不过请王派李守一这件事,大家觉得林凤祥搞的未免有些太离谱。李秀成问完,大伙的视线都落在了林凤祥脸上。

    “李守一不是我派的。”林凤祥立刻答道。

    与会的几位王爷和林凤祥算是同谋,林凤祥这么说,他们就只能这么相信。毕竟林凤祥没有必要在这等事情上说瞎话,更不用说这瞎话未免说的太过离谱。

    “会不会是清妖派来的人?”陈玉成与林凤祥走的最近,他也最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杨辅清不认同陈玉成的看法,他说道:“清妖现在最想的是我们和齐王打个你死我活,让咱们去西北有何好处?”

    这么一讲,众人立刻就把满清那边的可能性给排除掉了。作为这个提案的最大得益者,齐王韦泽的嫌疑就变大了不少。不过韦泽是幕后主谋的看法又遭到了陈玉成的质疑,“齐王会拿出这么糟糕的办法不成?”

    大家一听也觉得很有道理,以韦泽的能干,当然能想出更有效的办法。弄出这么拙劣的戏码,让人知道了岂不是要笑掉大牙么?

    其实如果这个李守一真的能说服天王洪秀全,那自然是非常好的事情。不过这件事却远没有这么简单,如果洪秀全就这么离开了天京城,那说明背后会有大文章。可李守一现在被洪秀全给叫进了宫里头。大家想找李守一来质问都办不到。

    林凤祥皱着眉头慢慢的说道:“也可能是天京城里面其他人弄出的这件事。”

    众将听了都是一愣,接着大伙就连连点头。的确,眼下局面谁都能看清楚,太平天国如果不立刻天京城就是死路一条。只是众将认为他们才能唯一推动太平天国变化的力量,所以大家完全没想到在天国里面有其他人也在努力推动这件事。

    “会是谁?”陈玉成立刻问道。

    “这我就不清楚了”林凤祥答道:“天国的确得靠咱们才行,不过也不能小看别人啊。”

    一众文官的名字在大伙脑海中盘旋着,只是没有证据,每个人看着都有嫌疑,每个人都没有嫌疑。而林凤祥说道:“诸位兄弟,现在也不用再想这些有的没有的,咱们当务之急是一定要先把总参谋部建起来,把军队给理顺。如果部队没有理顺,咱们远征西北得死多少人?现在齐王不会对咱们动手,如果真的动手了,咱们就是个死。所以大伙真的不要再拖下去了!”

    提到这个话题,大伙的目光都落在了李秀成身上。太平军的整编其实已经开始了,除了张应宸的御林军之外,林凤祥、陈玉成、杨辅清、韦俊,这四支部队或快或慢的都开始了整合。而李秀成、李世贤两兄弟的部队一直在外面单独作战,从来没有过与大家整合的迹象。所以众将都等着李秀成给出明确答复。

    李秀成几个月前回到天京城就开始吆喝要统一军令,此时面对众将的质询,李秀成再没了不久前的那股子急迫,他语气推诿的说道:“林大哥,此事却不用那么急么。我会先在我的兵里面这么搞,却不用那么着急的就与其他兄弟们的部下一起整编。”

    听了李秀成的推诿,林凤祥也没有逼着李秀成立刻下决定。倒是陈玉成那秀丽的脸庞上满是嘲讽的表情。看到了陈玉成的嘲讽表情,李秀成脸上也满是无奈,因为林凤祥提出的整编实在是大大出了李秀成的想象之外。

    最初的时候,李秀成以为总参谋部制度就是多找一群幕僚,让这群幕僚各司其职,能够提供专业的意见。

    这种体制其实对太平天国并不陌生,太平天国很早就有类似的部门。李秀成很容易就在自己的部队里面组建起了幕僚制度,效果么貌似很不怎样么,但是李秀成觉得只是自己的幕僚们水平有限而已。假以时日,他们肯定能够有上佳表现。

    而这一个月来,李秀成亲自看到了林凤祥、陈玉成、韦俊这三支部队的整编。那过程可是把李秀成给吓坏了。

    三支部队里面都有自己的参谋部,现在这三支部队先组建了筹备组。由筹备组选出了作战训练部门,对所有进行了训练与考核。考核合格的人员就加入新组建的部队。从圣兵向上,层层都有考核机制。每一名军官,每一名参谋都是通过了各种考试之后选拔出来的。

    自太平军创立开始,其实师帅就不是很值钱的,手下有百十号人马就敢成为师帅,甚至是军帅。按照太平天国的军制,一师计二千六百三十人;五师设军,全军共计一万五千一百五十六人。以旗帜、号衣、腰牌等表明番号。林凤祥、陈玉成、韦俊整编之后,所有部队全部齐装满员,五万多人编成了三个军,以及一支负责后勤运输的部队。

    新的部队里头,林凤祥出任总参谋长,陈玉成、韦俊等人在这支部队的总参谋部里面出任各种要害职务。这等变化还不能让李秀成感到震惊,真正令李秀成感到震惊的是林凤祥对一部分不接受总参谋部制度的军官的处置。

    这些军官们现在“身居高位”,让他们放弃检点、军帅这等烂大街的名号,再去当个两司马,旅帅,这些人坚决不接受。还有些军官门倒不是不接受在新部队里头当一个军官,但是他们不能接受自己再也不能当草头王了。对这些军官,还有依附于这些军官的士兵,林凤祥等人毫不客气的把他们从部队里头给驱逐出去,安排他们到天京城驻扎。

    当然,李秀成参观过新部队。只见这些部队的精气神和其他太平军的部队完全不同,一定要形容的话,这支部队看起来与李秀成印象中韦泽的部下颇为相似。

    即便是看到了这样的变化,李秀成依旧不肯答应按照林凤祥提出的方案建立总参谋部制度。李秀成是个聪明人,他当然知道好坏,更知道林凤祥采取的整编模式是正确的。而且林凤祥一点都没有藏私,他总参谋部制度的核心理念向李秀成说的明白。

    兵为将有乃是封建军队的特点,这先就是上层为了平衡下面权力的手段在里面。一个大军头下面是很多并行的小军头,不仅小军头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大军头甚至都不能侵犯小军头的利益,如果大军头开始吞并小军头的兵力,那将引整个小军头们的集体反对。

    大军头真正能够指挥的动的,是他自己的直属部队,也就是亲兵。为了让直属亲兵部队更有凝聚力,更加齐心,这些直属亲兵部队就得给与更高的待遇。当然高待遇又引了另外的问题,那就是限于财力,直属亲兵部队的规模无法弄得很大。

    而总参谋部制度里面,军权、财权、人事权,统统在总参谋部手中,连参谋们甚至都不是固定的,总参谋部制度中的人员调动机制,军官在指挥官与参谋之间来回调动,实现了对不同岗位的体会。总参谋部体制下的每一个人都不拥有私人武装,更没有源自私人的特权,每个人都只是总参谋部这个制度下的一份子。

    林凤祥没有藏私,他把这些说明的非常透彻。光这一条就让李秀成吓坏了,林凤祥讲出了李秀成这些年统御部队的核心要点,更重要的是,有些要点李秀成只是本能的去做了,却没想到林凤祥除了指出这种做法之外,甚至把这些做法的内在原因都给讲出来。

    林凤祥很早之前就开始模仿韦泽的总参谋部制度,据林凤祥所说,他也是最近一年多才明白了总参谋部的真意所在。这些真正核心的内容林凤祥他们根本不知道,在韦泽把总参谋部制度改城党委负责制的时候,一些出于理念或者别的一些因素的人选择了离开,离开的一部分人跑到了林凤祥这里。自此,林凤祥才知道了光复军总参谋部的真正营运理念,以及营运方法。

    有几年照猫画虎的基础,又得到了真传,林凤祥他们实施整编的时候还遭到了近半军官的反对。而林凤祥、陈玉成他们手段极为强硬。反对者与反对者的支持者统统送去天京城护卫天王。天王洪秀全曾经给陈玉成两个重要将领封王,这两个人立刻就不知道自己是老几了,尝试着与陈玉成“平起平坐”,陈玉成付出了驱逐将近四分之一人马的代价,把这两个“祸害”和他们的部下统统送去天京城,让他们听候天王调遣。

    李秀成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若是他也搞起总参谋部来。他手下那“二十万”大军能省下五万么?而且剩下的那些人会是精锐么?李秀成自己完全没有信心。

    “林大哥,整编的事情还是再等等吧。小弟我会尽快,会尽快!”李秀成最后只能对林凤祥这么说道。

第55章 相残(十一)

    “总参谋长,您找我!”林绍璋对林凤祥举手敬礼。他是林凤祥的弟弟,现在出任后勤部副部长,管理军工生产部门。林绍璋喜欢西学,精通绘图、机械,炮兵测绘,不过并非大将之才,所以在军工部门干的风生水起的。

    林凤祥给他弟弟的任务相当机密,“你去与雷虎雷兄弟见次面,商谈一下我军北上的路线。还有看看雷虎兄弟能给我们什么支持。这个你必须得问清楚。”

    见自己的弟弟受命而去,林凤祥微微松了口气,不过自嘲的表情旋即浮现在林凤祥脸上。

    平心而论,如果有谁能让林凤祥觉得比林凤祥自己还可靠的话,那无疑就是韦泽,是韦泽的光复军。早些年模仿总参谋部,那真的是照猫画虎,比葫芦画瓢。直到得到光复军参谋部中低级人员前来投奔的之后,林凤祥才感到豁然开朗。

    那些人写出了总参谋部制度的几个基本理念,其中有一条是这样的,“作战训练科目不是要设计出达成必胜的训练内容,因为那是不可能的。作战训练部门的职责是整理出我们在战场上需要做的内容,并且找出最低与最简单的标准,以此为基础开始进行训练”。

    刚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林凤祥甚至以为这帮人在耍他,林凤祥前去质问那些军官,没想到反倒遭到了军官们的反驳。那些光复军的军官说道:“如果我们不定出最低标准,难道要定出飞檐走壁的标注不成?”

    林凤祥对这种反驳当然不满意,他说道:“标准再低,也得是能打中清妖的标准吧?”

    听了林凤祥提出的标准,一众军官都乐了,其中一位说道:“按照你这个标准来定,你手下的兵有几个能办到?为什么作战训练科目的第一句是‘作战训练科目不是要设计出达成必胜的训练内容,因为那是不可能的。’你现在就是在提出根本不可能的要求!”

    林凤祥毕竟是老将,听了这话之后他突然恍然大悟。从此,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他面前展开了。那个世界的名字叫“军事科学”。命名者就是韦泽。

    现在太平军远征几成定局,林凤祥所期待的是得到韦泽的指点,就如韦泽的军事理念一样,林凤祥并不指望韦泽指出必胜的可能,他只是希望韦泽能给他定个调,定个基本方向。有了这个基本方向之后,林凤祥就能继续走下去。

    派走了林绍璋,林凤祥还得去参加朝会。指望天王洪秀全带领大家办成事情是非常愚蠢的想法,而天王洪秀全现在所展示的无疑是他能够把大家的事情给坏掉的能力。例如这次“西征”,没有天王洪秀全的认同,林凤祥根本就没办法单独执行。一旦单独执行西征,其结果就是部队军心涣散。部队的军心是凝聚在太平天国这面旗帜之上的,如果没有了这面旗帜,大家完全没有理由为林凤祥卖命。固然会有一部分人会选择跟随林凤祥,可更多的人会选择冲回天国,甚至是投奔韦泽。连石达开那样的人物最终都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更不用说林凤祥了。

    林凤祥虽然有自己说服洪秀全前去西北的准备,不过李守一出现的时机,以及引的问题太奇怪,在弄清这个问题之前,林凤祥根本不想参与其中。

    天王洪秀全还是与以前一样,先是大骂了韦泽会死后变臭虫,下地狱,接着说自己是天父的二儿子,受命在地上建立天国。而天国无疑一定能够建成。

    说了一圈之后,刑部尚书黄玉昆上前说道:“臣有事禀告。”

    得到了洪秀全的允诺之后,黄玉昆开始讲述起来。讲述的内容竟然是金陵缺乏王气,对于建立朝廷有妨碍。当时东王决定在金陵建都本来就是一个过渡方案,真正的方案是最终定都北京。现在攻打北京暂时不适合,但是可以先到西安去,秦、汉、隋、唐,无一不是以西安起,虽然千余年来没有能以西安为基地取天下的朝代,但是这也让西安积蓄了千年王气,而想引这些王气,无疑需要洪秀全这位真主前往西安才行。

    林凤祥听的目瞪口呆,年少混江湖的时候林凤祥当过算命先生,而黄玉昆所说的让林凤祥无比熟悉。黄玉昆这些表达的内容,其目的无疑是举出了一个让洪秀全前往西北的天意理由。

    就在林凤祥听的目瞪口呆的时候,黄玉昆继续说道,洪秀全的哥哥基督耶稣有以身替天下所有人赎罪的过程,而韦泽的进逼无疑是上帝给洪秀全的考验,只要顺应了考验,勇敢的面对挑战,洪秀全就能得到最终的胜利。而韦泽这样的跳梁小丑,自以为了不起,其实韦泽不过是上帝的工具,韦泽不过是上帝为洪秀全道路设定的铺路石。

    听完了这些,林凤祥几乎怀疑黄玉昆是不是偷窥了林凤祥脑子里头的想法。其实林凤祥想来想去,造祥瑞,造异状,这些太容易被识破。而讲道理对天王洪秀全是最没用的方法。所以比较靠谱的解决方式无疑是编造神话。

    但是林凤祥还记得“天父杨秀清”最终落了个什么下场。林凤祥身为“天兄萧朝贵”的直属部下,他也很清楚萧朝贵与杨秀清之间达成的同盟协议。不少人说,如果萧朝贵不死,天国就不会到今天的地步。林凤祥倒也有点支持这个说法,至少萧朝贵不死的话,洪秀全只怕永远没有号施令的机会。而且好些年之后,林凤祥再回想以前,才明白了当时的很多事情。西王萧朝贵还在的时候,天王对“天父”“天兄”就有着深深的忌惮。

    如果现在林凤祥再敢弄出什么下凡的做法,那还不如直接派兵把洪秀全给砍了呢。天王洪秀全无论如何都不会再允许有人和他分享上天的尊容。

    不能玩弄鬼神,就只能假借鬼神之说。黄玉昆所说的无疑是林凤祥考虑过的说法,只是这说法漏洞甚多,林凤祥还想斟酌一下。没想到竟然被黄玉昆给抢先了。

    听了黄玉昆这番话之后,天王洪秀全先是沉默,在极为压抑的沉默之后,他开口问道:“诸位怎么看?”

    听到这话,林凤祥心中立刻涌起了强烈的情绪。这种情绪如果用21世纪网络用语的话,大概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你妹”!

第56章 相残(十二)

    “我们让你们去陕西,不是瞎想的。现在各地粮食都在成熟,你被这一路北上有得吃。如果是二月三月逼着你们出发,青黄不接的时候就是让你们饿死在路上啊!”雷虎皱着眉头,遣词用句非常不客气。

    雷虎对面的林绍璋满脸的尴尬,如果仅仅听雷虎所说,太平天国还得感谢光复军全力为太平军考虑呢。可实际上,试图把太平军从天京撵走的不正是光复军么?林绍璋好歹负责着太平军林凤祥所部的军工产业,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他心里面这叫个不爽。

    但是雷虎此时根本不在乎林绍璋想什么。雷虎的心情之糟糕,未必就比林绍璋好到哪里。十年前,雷虎曾经创造过光复军的队列被清军骑兵冲垮的先例,此次雷虎麾下的两湖兵团又创造了光复军打败仗的新历史。进攻六安的部队最终夺取了城市,但是损失接近六百。

    这件事惊动了两湖兵团司令部,雷虎甚至亲自去实地考察。此时雷虎满肚子的气,如果不是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在迁怒,雷虎就会直截了当的嚷出“消灭太平军比送太平军消耗更大”的怨言来。

    把守六安的是淮军,光复军并没想到淮军能够有什么上佳表现。制定进攻计划的时候只是把以前的进攻计划抄袭了一遍,部队就按照这个计划开始实施攻击。前进的部队遭到了淮军炮兵部队用开花弹实施的猛烈与相当精准的火力打击。幸好光复军已经不采用密集队列投入战场的方法,否则的话在这轮炮击下损失可就不会仅仅是两百多,而会是以千来计算。

    光复军采取了围三缺一的战术,淮军也充分利用了光复军的布置。城内的炮兵用一通猛烈开火打乱了光复军进攻计划之后,他们托上炮车毫不迟疑的从网开一面的那个方向撤向码头。

    吃了这么大的亏,光复军哪里肯放过敌人,急哄哄的去撵。结果遭到了淮军埋伏下的炮兵们的一通猛轰。由于队形密集,这次损失甚至比上次还大。淮军作战精明果断,他们扔下大炮就走。赶在光复军合围完成之前撤上船,跑了。

    对光复军来说,单纯被敌人算计几乎是第一遭,连着算计两回更是前所未有。伤亡六百多人对与光复军来讲那是和英国龙虾兵这样的强军打仗才可能出现的问题。更不用说以光复军现在的训练与装备,大家对压倒龙虾兵非常有信心。

    雷虎强行压下怒气,还算是情绪正常的对林绍璋继续说道:“我们现在能接受的两个选择,第一太平天国被消灭,第二,太平天国就这么离开。而且根据天气,根据各个地区的粮食收获以及加工时间,我们定出了一个时间表,我方会按照这个时间表对各个城市,各个地区发动进攻。你把这个带回去给太平天国的负责人。一定要让他们明白,这不是我们在开玩笑。”

    林绍璋接过这张表一看,由于太平天国现在控制地区的城市非常有限,所以表格长。现在是4月1o日,光复军最早将在十天内,也就是4月19日对镇江地区发动进攻。而最晚进攻的就是天京城,5月15日,光复军就将进军天京城。

    “难道不能再等等?”林绍璋试图给太平天国获得一些拖延的时间。

    雷虎冷笑道:“再等下去就是梅雨季节,在梅雨天里头带了那么多人员与辎重行军?你开玩笑也得有个节制吧?你们那个时候不走,再动身就得7月,那么热的天走江南,能行么?我现在再给你说明白,我们之所以让你们去西北,是出于情谊。可不是说没了你们太平天国之后,我们什么都干不成?这个问题我希望你能回去之后给洪秀全讲清楚,不要让他再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了!”

    送走了林绍璋,雷虎开始写检查。对于最新战斗的问题,雷虎首先就做出了检讨,部队虽然三令五申,但是大胜之下部队还是有了轻敌与麻痹。至于解决办法,雷虎认为将此战斗通报全军,让全军上下以警戒,敌人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弱旅,他们也有现代武器,有步枪,有大炮,光复军的任何失误都会导致失败。

    检查写完之后发向广州。从安庆出发,这封文件与其他文件一起乘坐轮船沿着长江直奔南昌。一天半之后,文件抵达南昌中转站,由信使押送直着奔抚州。又过了一天半,文件抵达抚州。光复军在抚州已经建起了点报站,相关的电报内容就直接通过点报站直奔广东而去。而更具体的信件则通过信使的运输向着目的地而去。

    如果能够解决掉太平天国,光复军无疑就能在江南建成一个更加完整的电报通讯网络。有一个不是笑话的笑话,整个光复军中,自始至终对战争保持着绝对支持的无疑是电报部门,理由很简单,只有靠战争扫平所有抵抗者之后,电报单位才能真正解决电报不安全的问题。为了在广东山区确保没人砍了电线杆搬回家,光复军刚开始是宣传,这几年已经开始抓人入狱。在光复军控制的地区,维护电报系统尚且需要动用非常强硬的手段。在敌占区想确保通讯畅通,自然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哪怕仅仅是为了降低营运成本,就必须用战争手段消灭敌人。光复都督府里面不少单位都是如此看待问题的。

    所以在4月18日,通过电报以及信使的努力,一封信终于送到了福建兵团司令部。福建兵团司令阮希浩看着有关雷虎的两湖兵团吃了亏的介绍,心里面对这封电报非常满意。

    骄兵必败,这话说着容易,但是骄兵们能骄傲起来,无疑得有能力,得有大量胜利的经验。不然他们也不敢骄傲。不仅是雷虎的两湖兵团,或者是胡成和的江西兵团,还有阮希浩指挥的福建兵团。大家的所有战斗都轻松获胜,若是说敌人真有什么了不起,部队也不信啊。

    阮希浩自己反复警告的话,大家也只是当个耳旁风。中央有了通告,正好让阮希浩有了更好的理由召开会议。虽然4月19日就进攻镇江,阮希浩硬是把战斗时间给退后,先把所有前线指挥官都给叫回兵团司令部开会。

    把雷虎兵团遇到的问题向部队通告了一遍,阮希浩说道:“我现在也不说大家能不能打赢,我现在只是说大家有没有针对各种情况,针对不同环境下我们可能遇到的问题作出预案。如果同志们觉得只要按照我们想象的方法打仗就能赢,那我现在要求部队按照战术手册来重新检查。”

    “太平军连湘军都打不过,我们有什么好怕的?”自然有不同的意见。

    以前阮希浩对这种观点有过猛烈抨击,但是他发现批评之后根本没用,那帮人顶多嘴上承认,实际执行的时候该怎么样还怎么样。所以他也不去镇压这等意见,而是继续强调,“此次进攻之前,所有的战术制定,都需要按照基本战术条令重新检查。”

    阮希浩下达了严令之后,就让部队指挥官回去了。与阮希浩搭班的兵团党委书记是林梦楚,这个1855年才在广东加入革命队伍的家伙是军中“早革命不如晚革命”的典型案例。林梦楚一直在琼州负责琼州和第三军的政治工作,也算是老政工。阮希浩问林梦楚,“书记,你觉得会不会有人敢瞒报消息?”

    林梦楚能明白阮希浩的想法,政治工作经常会遇到此类问题。不少同志不认同组织上的命令,例如阮希浩要求部队能够戒骄戒躁,能够认真制定计划。但是就是有那么一部分同志不接受这个方法。他们总觉得决定事情成败的是那些偶然因素,他们追求的是成功带来的奖赏,追求的是成功带来的利益。所以他们“不接受会有失败存在”的事实。

    这种人遇到失败之后,自然会想办法掩饰失败。阮希浩所在的六个土家村落不止一次的反抗过附近吴家镇的土家,可以说是每战必败。所以他对于失败非常能够理解,他承认了有失败的存在。但是很明显部队里面不少人不这么想,对他们来说,失败会阻碍他们的晋升,失败会让他们的前程遭到沉重打击。既然失败不可避免,不少人干脆就玩起了掩耳盗铃的把戏。

    林梦楚回答的非常干脆,“这又不是他们一个人能够说了算的。就算是党委负责制,或许会出现内部几个人沆瀣一气的问题,可咱们的制度里面可不容他们胡来。”

    “能这样就太好了。”阮希浩答道,“雷老虎这家伙非常聪明,他现在做了个自我批评,都督反倒不会太追究他的责任。雷老虎那边能出事,咱们这边也不会没事。”

    “是汉王,不是都督。”林梦楚答道。

    “切,都督说过了不会封王,那咱们就等都督当了皇上之后再改口也来得及。”阮希浩答道。

    林梦楚对阮希浩根本也很没办法,他只能接上方才的话题,“这次我们该说的该做的都说了,都做了。就等着看大家的表现吧。”

第57章 相残(十三)

    一支冷兵器部队非常巧咩的利用了自己对地形的熟悉接近了手持单打一步枪的部队,然后不畏死亡的杀进了这支部队中缠斗起来。更重要的是,这支手持单打一步枪的部队并没有做好肉搏准备,出于进攻的方便的考虑,他们没有上刺刀。

    光复军进攻镇江的战斗并不顺利,警戒部队面对大量肉搏型刀盾手的猛攻,猝不及防之下竟然崩溃了。中军部队从开战后就耀武扬威的对着镇江城猛烈开火,这招对清军把守的城市非常管用,经过一番震撼性的火力输出,再进行攻城的时候就轻松很多。只要有一点能够突破,部队杀进了清军把守的城市,清军整个防御体系立刻就崩溃了。

    光复军出自太平军,不过经过这好几年中断联系之后,大家对太平军的印象完全单薄了。很明显,这耀武扬威的火力对太平军好像没什么特别大的影响。光复军这通猛烈射击反倒是消耗了部队不少的精力。在太平军杀过来的时候,部队的反应度大打折扣。

    所幸的是,部队毕竟经历过几个月地狱般的训练,基本功极为扎实。而且在此之前的半个月休整虽然没有能够完全恢复精神上的疲劳,至少**上积攒的疲劳被消除了大部分。中军部队立刻动了刺刀冲锋。

    两支嚎叫的部队互相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光复军除了军事演习之外的第一次千人级别的刺刀战终于爆了。战士们吼叫着,盾牌、短刀与刺刀猛烈的碰撞着。一定要说的话,光复军杀心并不太盛,毕竟面对的是太平军而不是清军。而且这一路之上,清军也没有引真正的杀戮之意。所以真正肉搏的时候大家还是手下留情了,能不戳死对方,大家就只戳伤。能戳成轻伤,大家也不会一定要戳成重伤。

    战场上打仗是以性命相搏,对方有没有下死手,其实大家都很清楚。所以太平军即便是初期杀进了光复军的军阵,却因为相差悬殊的基本功而没能扩大战果。突入军阵的那帮精锐人员被围住之后,真正想战到死的那一小撮人被解决之后,光复军要求剩下的人投降。

    明刀明枪的来了这么一阵厮杀,双方拎着武器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光复军的部队还好,接受了21世纪训练理念主导的训练之后,他们虽然同样汗流浃背,却还能抱持着继续激烈战斗的能力。而太平军的这帮战士们体力耗尽,不少人大有死都行,至少让我们休息的态度。听了光复军的吆喝,知道自己不用死。这帮太平军投降了。

    而城上的太平军看到光复军轻松顶住太平军挥了最高水平的突袭,加上突袭的精锐全军覆没,镇江守军挨了光复军一通炮弹后乖乖投降了。

    这么一场胜仗与雷虎那场胜仗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敌人完全挥了自己的实力,而光复军却被敌人给趁虚而入。当然,光复军积累起的战略优势与装备和训练的优势太大,敌人实在是无法撼动,最终才让光复军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阮希浩早就知道部队一定会出纰漏,夺取了镇江之后,福建兵团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在5月5日渡过长江,对在镇江对面的扬州动进攻。把一众指挥官给叫到司令部,阮希浩只是一句话,“介绍一下战斗吧!”然后一言不的坐在那里等着这帮垂头丧气的家伙们表演。

    如果阮希浩没有事先开会的话,这帮家伙们或许还能有底气做点反抗,因为这毕竟是一场胜仗。不管阮希浩如何的说,这个结果都不可能有任何疑问。

    这个汇报最后变得非常简短,没有人敢再吹嘘自己的丰功伟业,一帮人最终只能说自己经历了一场激烈的肉搏战之后完成了工作。

    看着这帮家伙们一个个终于肯老实了,阮希浩冷笑道:“我再给你们讲一次,失败很正常。觉得自己不会失败,觉得自己不会打败仗这个不正常。我们跟了都督之后的确是每战必胜,但是都督自己都说了无数次,你只要一上战场就可能打败仗。这次让太平军突破了侧面防御,你们能给我讲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么?我不批评你们,但是你们得给我说清楚!”

    一众军官面面相觑之后,终于是老老实实的开始讲述起来。其实这件事大伙也没有玩弄弄明白,因为太平军的调动相当的玄妙,光复军不是没有任何防备,甚至对那个地方也有派侦察部队过去。可在战斗中太平军不知道怎么调动的,竟然硬是在那个地方就集结起了一支精锐肉搏部队。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未免太神奇了。

    有了问题之后,调查开始了。调查结果令人震惊,太平军在那个地方埋伏下精锐实施突袭,并不是整个战斗中的一个战术选择。太平军的整场战斗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那次突袭。对付清军的时候,这种近战是屡试不爽的手段。只要让太平军杀进敌人的阵营,敌人就必然会崩溃。

    光复军一部分高层倒是知道这种战法,但是光复军自己早就越过了这样的阶段。依靠了强大的实力,即便外围被突破了,光复军的中军也不是仅仅靠冷兵器就能被击破的部队。冷兵器作战里面光复军只遇到过英国佬这个对手。

    最后阮希浩也向军委递交了一份带了自我批评的报告书,这份报告书文字内容很多,虽然没办法用电报传递。却能够通过蒸汽船直接从镇江的港口直接送去广州城的港口。吨位接近一千吨的蒸汽船在镇江卸下了大量的物资之后,带上了文件和其他需要送回广州的物件踏上了征程。四天后,文件就送到了军委这里。

    阮希浩全面分析了镇江战斗,提出了“我军在冷兵器战斗与步枪战斗技能上都全面过敌人”的判断。韦泽对此深以为然。在这句话下面,他批了一句话,“现代军队只拿着刺刀,也不是封建军对就能击败的”。

第58章 相残(十四)

    光复军按照计划书里面攻克镇江的军事行动震动了天京城,镇江一旦失守,太平天国最后的防御体系完全依靠杨秀清在天京城外修建的一众堡垒。这些堡垒对付清军或许还能行,对付光复军只怕是完全不行。

    此时的夏官副丞相赖汉英接到了光复军给他的一封信。赖汉英乃是洪秀全正宫妻子的弟弟,属于洪秀全的铁杆。在天京之变里面,赖汉英出力甚大,手上沾了太多人命。所以他对韦泽部队进军天京城的反应比谁都强烈。带兵进攻齐王府的就是赖汉英,他没能抓到韦泽,就把韦泽齐王府里面的人给杀了个干净。如果韦泽拿下天京城,赖汉英相信自己绝无活下去的道理。

    接到光复军的信,赖汉英很想看,却有没胆量去看。但是拖下去不是办法,就如同太平天国可以赖在天京城,当然赖下去的结果就是束手待毙。所以迟疑了好一阵,赖汉英带着悲壮的表情开始读起了书信。

    只读了片刻,赖汉英就傻了眼,把书信全给读完之后,赖汉英再也坐不住,直接冲出府门前去洪秀全的天王府。

    天王府防卫森严,看着来来往往的卫队,赖汉英忍不住想起七年前发动天京之变除掉杨秀清的事情。身为洪秀全的铁杆,赖汉英还记得那一次的局面到底有多危急。杨秀清、韦泽,这两个人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有能力除掉洪秀全。哪怕是杨秀清被杀,韦泽依旧有足够的实力攻破天京城,杀了洪天王。洪天王和忠于洪秀全的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危如累卵”。

    上次韦泽选择了离开,洪秀全终于逃过一劫。现在韦泽又回来了,这次韦泽看样子并没有放过洪秀全的打算。

    虽然天已经晚了,洪秀全还是接见了自己妻弟。行礼之后,赖汉英索性直接把韦泽给他的信交给了洪秀全。洪秀全看这封信的时候并没有过于激动的表现,那种表情让赖汉英忍不住想起几年前洪秀全决定除掉杨秀清时候的模样。

    只是赖汉英也未必敢完全相信洪秀全不生气,光复军给赖汉英的信中讲述的内容其实就是一条,如果太平天国众将护送“幼天王”去西北,光复军不会在路上截杀。

    洪秀全经常说“父兄朕幼坐朝堂”,这里头的父兄指的是天父、天兄,朕自然是洪秀全本人,幼则是洪秀全的儿子,幼天王洪天富贵。

    洪秀全虽然也做了撤离天京城的准备,不过这毕竟是被光复军逼出来的撤离,洪天王满心不爽。所以在这件事上他数次喊出不同的说法,天王洪秀全一会儿说要带大家去西北,一会儿又说天父会派天兵天将下凡拯救洪秀全,一会儿又歇斯底里的表示,洪秀全坚决不会离开天京城。

    光复军在这封信里面专门提到幼天王,最终通牒的意思再明显不过。洪秀全不肯离开天京城不打紧,只要洪秀全的儿子幼天王能够离开天京城,太平天国的法统就依旧存在。赖汉英其实很清楚,洪秀全经过天京之变后的个人名声已经是臭不可闻。石达开脱离天国固然带走了那些对洪秀全个人极度失望的人,但是留在太平天国里面的人也未必就是忠于洪秀全的。以幼天王延续太平天国法统的方案,在赖汉英看来完全能被太平军众将接受,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就显得很值得玩味啦。

    “这些人……”洪秀全平静的说道。赖汉英紧盯着洪秀全,聆听着洪秀全的圣训。

    “这些人!”洪秀全又说了一次,而此次他脸上的肌肉忍不住开始扭曲起来,方才那种从容的表情消失得无影无踪,天王洪秀全看着如同受伤的野兽般。

    “这些人是要我死啊!”天王洪秀全终于嚎叫起来了。

    作为洪秀全大老婆的弟弟,赖汉英心中也是悲愤莫名。可此时内外交困,到处都有敌人,赖汉英只感觉到了强烈的无力感。

    而洪秀全猛的站起身来,他来回走了几步,用坚定的语气说道:“韦泽如此害我,以后定然不得好死。不过我却不会让韦泽如愿以偿,明日开始,我们就北上。”

    看到这么快就控制住了激烈的情绪,赖汉英佩服的五体投地。而且赖汉英其实很担心洪秀全在激愤之下会做出带着幼天王战死在天京城的选择。赖汉英扪心自问的时候,他其实是希望能够从这个死地逃出去的。

    洪秀全下令离开天京城,张应宸就被林凤祥等人给“出卖”了。林凤祥等部队以打前阵这个无比正当的理由先行出发,李秀成所部数量巨大,还分散在不少地方,他们就成了后卫部队。张应宸带领着御林军,得负责洪秀全的88个老婆,还有洪秀全手下上千女官的安置动作。

    作为太平军的老兄弟,张应宸很清楚当年韦泽是为什么对洪秀全彻底失去了信心。就是因为趁着天黑冒着大雨突出永安的时候,洪秀全为了给自家老婆车队轿夫遮风挡雨,把韦泽部队的斗笠蓑衣被夺走了。

    洪秀全下令北上的时候,他的老婆,还有几千女官,这都得带上。还有洪秀全在天京城里头制作的六十四人抬的大轿,他也命令带上。这些都需要张应宸的御林军负责。

    张应宸虽然早就对洪秀全失望了,此时依旧感到了强烈的不爽。这是要千里迢迢的远征,而不是在天京城里头摆威风。在平坦的路面上,六十四人抬的大轿还能走,在山地行军上,这么大的轿子根本无法通行啊!

    如果想要阻止洪秀全如此胡作非为,必须得林凤祥等大将亲自出来说才行。身为御林军的头子,张应宸是最没有资格反对洪秀全的。想到林凤祥等人飞奔而去的模样,张应宸只能在心里面暗骂林凤祥不仗义。

    但是这些事情却也不能拖延,光复军是严格执行了“时间表”。4月19日打下了镇江之后,4月26日,光复军就猛攻雨花台。守卫雨花台的太平军不战而退,光复军就按照日程表在雨花台驻守,也没有继续发动新一轮的进攻。

    5月15日是光复军预定的进攻天京城的日子,洪秀全也不敢真的等到最后一天,5月8日,洪秀全就在张应宸的护送下过江。光复军提供了八艘火轮船帮助太平军渡江,一艘船能一天至少能往来长江十趟,一趟能把二百余人送过江去,一天就能运输超过一万六千人。所以每天都有大量部队过江北上,却没有在江边形成大规模的拥挤。

    看着光复军的新式轮船在江上往来如风,张应宸只能叹口气。

    在5月9日,北上先头部队的林凤祥就抵达了寿州。到了寿州,林凤祥百感交集。当年他带兵北伐的时候就是从这里北上,那时候打通了道路,准备了补给的就是韦泽的部队。现在,打通了道路,准备了补给的还是韦泽的部队。只是韦泽此时却远在广东,林凤祥只怕此时也未必能再见到韦泽了。

    当然,送行的也有熟人,林凤祥还记得雷虎,那时候雷虎还只是韦泽手下一名骑兵首领,现在也已经是身居高位的大人物了。

    雷虎拉了林凤祥,私下问道:“林大哥,此去陕西路途遥远。却不知道林大哥有没有想除掉的人,我们这是帮忙帮到底,送佛送到西。只要林大哥你给个名单,我们就会把那些家伙除掉。”

    林凤祥登时就傻了眼,雷虎的建议实在是太“体贴”了,体贴的都让林凤祥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太平天国此次北上哪里还有时间搞内讧,此时杀起来只能让太平天国自己崩溃掉而已。尽管林凤祥对太平天国里面不少人并不待见,但是林凤祥觉得自己还能对付的了这些人。所以林凤祥连忙说道:“却是不用劳动雷虎兄弟。”

    5月15日,太平天国殿后的吉文元、曾立昌等人都到了庐州。5月16日,李秀成也到了庐州。李秀成的部队里头混带了不少女性。雷虎心中遗憾,却也没办法说那么多。当年太平军经过武昌,就裹挟了大量的女性从军。行军途中这帮女性大量的逃散,很多女性的结果并不好。

    雷虎专门为此召开了会议,他提出在光复军境内收容脱队女性的建议。有些同志提出这会不会得罪太平军的愚蠢观点。不等雷虎说话,沈心就先反对,“你觉得现在我们就没有得罪太平军么?他们去西北的时候一点都不心甘情愿。”

    摆明了关系之后,同志们也不再说傻话了。

    雷虎拿了一份报告,“现在男女比例完全失调,让李秀成带走那么多女性,还不如留下她们给我们光复军当老婆呢!”

    “男女比例失调”是韦泽先提出来的,光复都督府的人口统计报告结果让韦泽大吃一惊。21世纪的中国男女比例失调是很多新闻重点炒作对象。这让韦泽以为新中国以前的时代男女比例会好一些。结果报告让韦泽看到,新中国的男女比例失调已经非常小。在1862年的两广等地,男女比例高达138:1oo。虽然这个统计数据肯定不太准,而且也不清楚这里其中的原因。但是党中央对此非常关注。

    党中央都关注了,两户兵团党委怎么可能不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党委最后做出决定,只要太平军脱离者主动投奔光复军,都进行接收。

    决定了这件事之后,沈心提出了另外一个议题,“我们请韦都督迁都南京,并且请都督称帝!”

第59章 相残(十五)

    以两湖兵团党委名义送去韦泽那里的报告很快得到了批示,“迁都与称帝,这是个政治姿态问题。现在暂时没空考虑这两个问题。反倒是你部在新占领区的政治工作需要抓紧,此时正是进行土改的绝佳时机,淮南阶级矛盾激烈,其激烈程度远胜过所谓宗族血亲的关系。需要对反动势力进行全面清算。”

    看了韦泽的命令,沈心与雷虎都看出了字里行间浓厚的血腥气。两人都知道淮南的局面,大地主们的反攻倒算被遏制之后,有些看到光复军打跑了湘军淮军,干脆就跟着湘军淮军一起逃走。剩下没逃走的人也都老实了。胆子大点的托人前来找光复军说项,胆子小点的就龟缩家中闭门不出。看样子是准备当了缩头乌龟,熬过这一关再说。

    虽然也有惩处这帮大地主的意思,但是雷虎不是太想杀人。如果按照韦泽所说的情况,把阶级斗争给煽动起来,那第一件事自然是讨还血债。讨还血债的同时再推行土地革命,淮南地主们死上一半都算是很温和的预期了。

    对于韦泽命令,这两个人只能写了一份措辞非常缓和的报告,说他们会努力推行稳定的进行土改。

    韦泽看到这份报告的时候已经是5月29日。此时越南阮超派来朝见韦泽的代表正在苦苦哀求韦泽能够派兵挽救阮朝。法国人这一年多来正在猛攻越南的南圻,边和、定祥、嘉定等地都落入了法国人手中。

    从光复军这里购入了大量的武器装备,越南军队也与法国人进行了激烈的战争,可武器上的接近并没有能够带来战争上的胜利。越南军队屡战屡败,法**队缴获了越南的武器之后,就用这些武器打击越军。越南人终于发现,同样的武器在不同的军队手中能有如何天差地别的不同。

    “我们愿意奉上国为主,按时进贡。只愿上国能够出兵相助。”越南使者提出了核心请求。

    等越南代表表达完立场之后,韦泽先让他下去休息。随即召开中央委员会的会议,讨论如何介入越法战争的问题。会议议题是“如何介入越法战争”,军委代表们意气风发,准备杀进越南大搞一番。而代理外交部长左志丹抢在他们前头提出了问题,“都督,既然越南要奉我朝为正统,那我朝国号应该是什么?”

    韦泽很无奈的说道:“中华倒是很好,不过不符合传统。就以华为国号吧。”

    “华朝?”大伙都互相交流着意见。必须说明的是,光复党里头都懂得使用文字这个工具,甚至还有教育部长祁玉昌这样读书很多的藏书家。但是懂得称帝礼仪的人一个都没有。更不用说如何建立国号这等高深的“屠龙术”。哪怕是中国几千年朝代更迭,可真正能用上商讨国号的机会也不过是那么十几次而已。

    所以韦泽提出“华朝”,大家迟疑不解并非是因为要反对,而是因为大伙是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大伙连拍马屁都不知道从何拍起。

    韦泽好歹比他们看的书多写,就韦泽看到的解释中,伪孔传将华夏解释为“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意即因中国是礼仪之邦,故称“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国人的服饰很美,故作“华”。

    但是这等考证可以以后再说,再说此时韦泽也没有真正的占据全国,国号这玩意其实也是可以改的。所以他一拍桌子,“就先以华为国号,我们自称则是中华,汉人也不用刻意这么叫,叫法为炎黄子孙,中华民族。”

    书记员刷刷点点的记录下了韦泽的话。然后就对此进行投票,没谁想在这等问题上与韦泽打别,最后华朝,中华也就这么定下了。

    先解决了这个问题,接着就是登基的问题。韦泽对此立刻反对,“我要写一部宪法给中华,然后再说登基的事情。现在先不用提称帝的问题。”

    准皇帝韦泽态度强硬,大伙也就不自讨苦吃了。

    军委人员早就认为韦泽是实质上的皇帝,反倒对这些虚的玩意没啥兴趣。好不容易看谈完了这个名称问题,大家立刻要求韦泽解释他对“如何介入越法战争”的看法。

    提到这个,韦泽登时就显得意气风发起来,他站起身挥挥手,“我的想法很简单,越南得向我们割地。第一,北部地区的所有探矿权,采矿权得交给我们。鸿基煤矿必须送给我们。”

    这话一出,只要是用煤的部门都连连点头,而那些已经用惯了蜂窝煤的同志也表示全面支持韦泽这位华朝皇帝同志的看法。广东这些年蜂窝煤非常好卖,就有些商人也仿造了蜂窝煤来销售。结果呢,他们用的煤不少是烟煤,而不是宏基煤矿那种优质无烟煤。

    烟煤烧起来浓烟滚滚,味道大的能呛死人。无烟煤就完全没有这等问题,事实教育了同志们啥叫作便宜没好货。而完全控制鸿基煤矿成了光复都督府的共识。

    韦泽接着说道:“第二,法国夺走的土地,我们打下来那就得是我们的。我们不可能说费了这么大劲之后,最后一无所得。这可不行。至少通往暹罗的航线上还需要飞地作为战略支撑点呢。”

    大伙连连点头,的确是很必要的。外交部很快就明白了自己的任务,“越南北部的治权,以及越南南部法国占领区的土地。满足了这两者,光复军就会出兵打走法国人。如果越南不同意,那就只能让越南靠勇敢的越南官兵来抵御如狼似虎的法国人了。”

第60章 相残(十六)

    “上国为何要我们割地?”越南代表带着一脸惊愕的表情询问左志丹。

    左志丹上来一开口就提出要越南割地的条件,他当然不会没有准备。脸上没有任何恐吓的表情,左志丹带着和朋友谈心时的爽快神色的问道:“你们和法国人打了这几年仗,你觉得法国人是傻瓜么?”

    越南代表猛摇头,法国当然不是傻瓜,这帮如狼似虎的家伙残暴而且聪明,把越南人打得很惨。

    左志丹得到明确答复之后继续问道:“那么你觉得我们出兵帮你们把法国人打走,法国人是会计较你们呢?还是会计较我们?他们当然会恨我们,而且会在各个地方找我们的麻烦。我想这点你们是非常清楚的,如果你们没想清楚,也不会说这么急急忙忙的来找我们求救。”

    越南代表听左志丹说的如此坦率,他倒也不敢再惹左志丹生气。换了温和的语气,越南代表说道:“我们愿意侍奉上国,但是上国要我们割地,这是不是太没天朝的气度?”

    左志丹带着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无奈的干笑两声,“如果有人要进攻越南,从北边来的咱们就不说了。从南边发动进攻的就会从法国现在打的地方入手。我们要那块地可不是对我们真有多大好处,我们占住了那块地之后,其他国家想对越南动手,就得先顾及一下我们中华。如果我们中华不让他们对越南动手,只要我们在那里有块滴,你说他们敢动手么?这是对你们越南大有好处的事情,你怎么就不明白呢?”

    越南代表被唬的一愣一愣的,这道理能说通,只是听起来未免太霸道了。带着为难的神色,越南代表说道:“可是……”说了个开头,越南代表也找不到能够反驳左志丹的理由。

    左志丹摆摆手,用相当无奈的语气说道:“这不是可是不可是的问题。这是你们越南能不能长治久安的问题。我们中华天朝就能够替你们抵挡来自海上的一切入侵,谁想入侵越南,首先就得能够过了我们中华这一关。今天法国人来,我们把法国人打走。换明天英国人来了怎么办?我们再把英国人打走么?出动军队就要钱粮,就要那么多部队舍生忘死的打仗。我们都不愿意为了扩张领土去打越南,你让我们为了越南付出这么多的消耗,你让我们怎么向我们的皇帝交代?你们要是不愿意接受,那就请回去自己想办法。我们也乐得不占你们的便宜,弄的好像我们在欺负你们一样!”

    送走了越南代表,外交部的党委对左志丹竟然没有继续努力达成目的很是不解,“左部长,越南连法国人都打不过,我们逼着他们割地又能如何?他们还真敢不答应么?”

    面对这样的疑问,左志丹笑道:“就法国佬的那个操行,他们是一定会要求越南割地的,只要越南人答应了向法国人割地,我们就出兵把那块地拿下来。那时候还省了不少口舌。越南人不是问题,法国人才是问题呢!”

    这个解决方案让外交部的同志们恍然大悟,的确,反正是割地,越南把土地割给中国,远比割给法国要来的轻松。毕竟法国人这是第一次进攻越南,而中国历史上进攻越南的次数实在是不要太多。越南人对中国更有警戒心,这也是完全能够理解的事情。

    不理解越南人想法的同志也不是没有,但是外交部没资格决定对外战争,即便是放了狠话也没用。所以这件事就由左志丹向韦泽汇报。

    而左志丹去见韦泽的时候却被告知先等等,韦泽正在约谈官员。左志丹老老实实的等在接待室,他心中叹道,韦泽是越来越忙了。

    韦泽的确非常忙,他越谈的是财政部的王明山。这个年轻人以固执的个性在财政部相当有名。最著名的一件事乃是1861年的财政预算案中,军队试图建立一支能够保护暹罗大米贸易线的舰队,而财政预算已经用光,所以王明山公开表示反对。当时的财政部长李维斯正要调去湖南当省长,所以财政部心思都在谁能继任财政部长这个职位上,敢出来公开反对军队的人基本没有,而王明山格外的醒目起来。

    因为王明山的反对,而财政部也乐的有人出来顶缸,导致最后特别拨款并没有通过。军队对王明山这小屁孩子印象极坏,所谓恶名传千里。王明山算是“红了”,因为几名参谋部高级将领公开的狠话,让他几乎成了1861年的年度人物。连韦泽都知道了这位顽固份子的大名。

    “王明山同志,你对土改的态度好像是非常支持的?”韦泽问道。

    面对韦泽,王明山明显是有些畏惧,所以他很谨慎的答道:“是的。从财政角度来看,没土改就没有稳定的税收。没有稳定税收,就很难制作更有效的财政预算。”

    “如果我让你去负责土改问题的话,你能坚持原则么?”韦泽继续问道。

    “我一定会坚持原则。”王明山答道。表完了态之后,王明山忍不住露了怯,“都督,您让我去哪里搞土改?”

    韦泽答道:“我想让你回安庆。淮南的土改必须强力推动,这件事若是说犹犹豫豫,那是断然办不好的。只有快刀斩乱麻的推动,让淮南的群众能够分到地,能够有地种,这才能让淮北的百姓知道我们光复军和满清到底有什么不同。当然了,淮南土改阻力很大,不同的同志肯定有不同的意见。现在我觉得必须有同志站在、土改、税收这样的立场上来。王明山同志你很出名,我听说过你敢和总参谋部叫板。所以我想问问你愿意不愿意承担这项工作!”

    听韦泽提起那件事,王明山更是有点怕了,他低声问道:“都督,您生我的气了么?”

    “王明山同志!你是不是在干工作啊?!”韦泽不高兴的问道。

    王明山立刻解释道:“都督,我……我当时也没办法啊!”王明山解释道,“财政部就那么多预算,都已经花完了。新的财政部长也没上任,让我去同意增加预算,我怎么敢同意呢?”

    “那就是说,你在干工作了!”韦泽追问道。

    “是啊!我就是公事公办啊!”王明山赶紧答道。

    “那不就行了!你干工作还有什么好担心的?”韦泽很不高兴的答道。他之所以对王明山有好感,就是因为有人敢坚守职务,不推脱。韦泽不能公开批评军委的一些做法,那是因为韦泽本人领导军委工作,他也不能态度过于强硬的推动一些事情。制度建设上,一定的碰撞是必须的,韦泽自己什么都管,那结果会非常不好。所以有坚持自己部门制度的人,在有些人看来是在降低制度的效率,但是从整体上看,争执多了,一部分比较扯淡的要求也能很有效的化解。

    例如,确保与暹罗大米贸易线的预案,恰恰能够和在越南获得土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如果一开始就通过了,那后面的追加会非常麻烦。就韦泽的国企经验,追加预案其实比建立新的预算更没效率。

    王明山完全没有韦泽这样的认知高度,他原本对自己触了霉头的事情也挺担心的。得罪了军委的大佬,那下场一般不会太好。毕竟财政部里面相当一部分都是后勤部门出身的同志,而王明山在部队里面混的其实不是很好。

    现在他没想到因为自己的“不识趣”,反倒能够得到韦泽的欣赏,这倒是意外之喜。所以王明山立刻顺着韦泽的话表了态度,“我一定会把组织上安排的工作干好!”

    “很好,那你准备一下就去庐州。在那里,沈心同志和雷虎同志会和你进行工作交接!”韦泽把工作布置下去了。

    送王明山出门的时候,韦泽说道:“王明山同志,组织上怎么安排的,你就怎么做。有问题,可以向上级部门提出质疑,得到上级部门的答复之后,就继续工作。你不要自作主张,也不要害怕!”

    送走了王明山,韦泽接见了左志丹。左志丹介绍了情况之后说道:“都督,越南这边好像很不识趣啊!”

    韦泽笑道:“满清都让英国打进了京城,越南有什么不识趣的。他们难道还能靠自己打败法国人么?最后不过是割地给法国或者割地给咱们,咱们等得起。万里迢迢的在越南打仗,法国人等不起,这件事情就让法国佬帮咱们去推动吧。”

    左志丹连连点头,“那咱们就先等着。”

    韦泽冷笑着说道:“假如安南方面真的割地给法国,咱们从法国佬手里面夺取土地的时候,如果越南方面肯参与的话,可以划一些法国佬从越南抢走的土地给他们。当然,作为交换,我们可以要求全部宏基煤矿的开采权。做事情不要做的那么绝。”

    “明白!”左志丹用力点点头。事情做的太绝,从长远来看的确不是什么好事。

第61章 相残(十七)

    王明山买了些礼物前去了拜访自己准岳父的时候有些踌躇,他不知道怎么向岳父讲自己到底该怎么说前去淮南的事情。

    周正涛很热情的把自己的准姑爷迎进了门里,王明山未来的十三岁的小姨子蹦蹦跳跳跑出来,她上来就拽住王明山,“王哥哥,你什么时候带我去看戏啊!”

    “哦。明天周末,我们明天去好不好?”王明山很喜欢这个小丫头,她总是能让王明山想起他自家的妹妹。虽然不是一个母亲所生,但是王明山的妹妹也总是这么亲热的缠着王明山,这是王明山在家里面唯一能够感觉到家庭欢乐的亲人了。

    “看什么看?你作业做完了么?你总是说要靠高中,不好好做功课行么?”王明山的准岳父周正涛呵斥着女儿。

    “阿爹,我作业都做完了啊!”小丫头对他父亲也没什么畏惧,撒娇的嚷嚷道。

    王明山忍不住站在自己准岳父这边说话了,“课得上好啊。当个女先生,或者当个女医生,这都得考试通过呢!学习不好那可不行!”

    这年头教师与医生都是女性们比较向往的工作,除了这两项职业的社会地位被普遍被认同之外,这两项职业还是“吃皇粮”的,待遇非常稳定。以前光复都督府还没有被完全认同,不少人觉得投奔光复都督府有从匪的味道。现在广东地方上能吃上皇粮,那可是被极度认同的职业。

    小丫头的志向却明显给高,她嚷道:“我不要当女先生,我也不要当医生。我要和王哥哥一样当官!”

    这么有追求的职业愿景让王明山忍不住哈哈笑起来,他拍了拍小丫头的肩膀,“那你可得更加好好学习才行。”

    光复都督府提供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但是这些就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公务员考试录取率是三十取一,绝不是那么轻松就能考上的。

    “那我们明天去看什么戏?”小丫头追问王明山。

    “你想看什么呢?”王明山问。现在已经不再是粤剧一统天下的时候了,新的“文明戏”也就是话剧,舞台剧越来越多。

    “我们老师说有一出叫《出门看看》的戏很好,学校里面的戏剧社也要我们自己演。我们去看那个吧!我想去演。”小丫头嚷嚷着。

    王明山听了这出戏,忍不住看了看他准岳父周正涛。光复军“打破陋习”,女性们要出来工作,反对禁止女性“抛头露面”的行径。在诸多戏剧中,那出《出门看看》就是和这个有关的。讲的是某家小姐上学,结果这家的男主人强烈反对。在辩驳中,光复军的这边就讲,如果女孩子自己不爱出门,我们也不能强行把女孩子没事出来走走。但是,女孩子必须出来学习,必须出来工作。谁若是阻止,那光复军就绝对不会答应。

    而这位周正涛是名秀才,本人倒也挺主动的投奔了光复军,在1856年底以临时工身份混进了光复军。但是出来投奔光复军却不等于就完全支持光复军所有的政策,周正涛本人甚至反对过女性出来工作的,后来还被光复都督府的文化教育部门专门约谈。这位秀才讲道理实在是讲不过光复军的干部,而且光复军干部一句“你到底要不要听从政府安排”,才算是逼得这位秀才举手投降。拿出《出来走走》里面的负面人物,据说就有周正涛的某些言辞。

    周正涛在家当然不肯提这件事情,不过他闺女这么无心之言,让王明山觉得他这位老岳父只怕要发作。果然,周正涛板起脸和呵斥道:“我今天检查你功课,若是没背会,那定然不会让你出门去。现在还不去给我背书!”

    被老爹这么呵斥,小丫头乖乖的跑去后屋。

    周正涛叹口气,“明山,政府就这么纵容这帮娃娃,以后她们还不得翻天么?”

    “男女平等可是政府的基本国策,您可千万别说这样的话。”王明山连忙劝道。虽然嘴里这么说,王明山心里面倒也有点认同他准岳父的观点。

    现在光复都督府进入了一个结婚的**期,大批二十多岁甚至三十岁的男性干部们都开始结婚。王明山也二十多岁,给他介绍对象的人也不少。不过介绍了几个对象,王明山都不是很满意。

    光复都督府的政府公务员条例要求很多,不过真正起作用的是“明三条”与“暗三条”。明三条是,除了在1857年前已经加入光复军的人员之外,直系亲属在满清当文官的人员不得报考公务员。拒绝给家族女性放脚的人员,不得报考公务员。本人吸食大烟的,不得报考公务员。

    因为投靠的早,周正涛倒也成功的成了一名办事员。只是身为秀才,周正涛的三个女儿都裹脚,虽然在政策下达之后,他也给女儿放脚,但是这依旧是一种劣迹。

    光复军对裹脚的打击极为强硬,大标语写的清清楚楚,裹脚是落后,是野蛮,是不人道。这些年光复军推行了光复军家属教育法,大批光复军家属们接受了教育之后进入政府部门工作,政府部门三定之后明显是僧多粥少,于是这就分了“先进”与“落后”。普通百姓们其实裹脚的少,而光复军这种泥腿子出身的军队,绝不缺乏天足的成员。曾经裹脚的女性们自然受到了很大影响。

    王明山不喜欢那帮只读了几年书就出来工作的女性。政府不少人看不上周正涛的出身,王明山身为安庆读书人出身的家庭,他对周家小姐这等读书人家是非常青睐的。只是传统的读书人自然有读书人的习惯,媒妁之约的流程必须走。双方原本就商量准备结婚了,现在王明山要去淮南工作,这件事很可能就要延后。虽然王明山很希望能够提前结婚,但是就他准岳父的这个做派,王明山本人还是颇为担心不会接受通过的。

    听王明山说了这件事,周正涛喜道:“明山你这就要外放了,是好事啊!你可得好好做才行。再说你回安庆老家,正好把事情给你家说了,我觉得双方父母总得见见面才行!”

    听他岳父这么一说,王明山就知道想提前结婚的可能是没有了。而且他岳父真的管的很严,估计临走前见见周家小姐的可能也泡汤了。

    王明山叹口气,“我知道了。”

    事情果然如同王明山所料,当他乘上去庐州的轮船,也没能见到未婚妻一面。抱着自利的心情,王明山感叹道:“这社会不改是不行的啊!”

第62章 相残(十八)

    轮船从广州出,走海路进入长江。换船进入巢湖,接着从巢湖入口换小船直奔庐州。王明山的计划中,这一路上是要好好看看书。计划挺好,可一路上王明山等同志们除了吃、睡、看风景,剩下时间就是吹牛,打牌。

    头几天的时候,王明山还有点觉得自己未免太浪荡了。几天之后,他干脆“放弃了治疗”,什么都不管的任自己整个人都轻松起来。身为光复都督府的工作人员,平日里工作非常繁忙,还有各种学习班,讲座,政策培训。现在总算是没人管,不仅王明山自己沉浸在娱乐中,同船的干部们也都是一样。

    十天行程结束的时候,大家突然现马上就要到目的地庐州,准备紧张起来。这时候大伙现自己习惯了这懒洋洋的日子,拿着书本文件可怎么都看不进去。

    所以大伙干脆讨论着全新的航运系统的效率问题,这帮同志基本都参加过七年前从镇江到广东的南下,那时候一路上没有任何阻碍,加上整顿,部队还是走了两个多月。没想到现在十二天就能完成更远的距离。对于航运的便利,大家都是衷心的赞叹。

    庐州码头上,沈心与雷虎正在等着王明山等人。即便是如此迅捷的交通工具,依旧比不上电报的迅捷。光复军几乎是不惜工本的建设起了简易电报网,王明山他们只出了一天,沈心等人就接到了电报。

    老同学,老朋友重新见面,这其中的感慨自然难以言喻。王明山蹦上去就捶了沈心几拳,他欢快的喊道:“沈心,终于又见面了,想死我了!”

    沈心哈哈笑着也回报了两拳,“那时候你去了财政部,我都担心你的性子会在里面大闹。不过是我想多了,你这也是终于担起重任啦!”

    王明山虽然激动,此时却没有把自己一个人的想法凌驾在公务之上,他一众同来的同志们介绍给沈心雷虎等地方干部,大家纷纷握手,南腔北调的普通话在码头上响起。

    进庐州城的时候,沈心说道:“我们这边先安排大家闭门三天,休息一天之后进行三天的军训,把这个状态调整过来。”

    “哦!这个法子好!”王明山喜道,他对自己现在这个疲沓的状态也很愁,能闭门军训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对老同学的干练,王明山赞道:“沈心,你怎么想出这法子的?”

    沈心笑道:“两湖的部队来回这么调动之后,状态都是一塌糊涂。到地方上干起工作来完全不对劲,这也是不得以逼出来的法子。”

    听了这话,王明山连连点头,“原来我是不知道哪里比你差,现在越是想越明白你到底多能干了!”

    沈心苦笑道:“就别说这话了。”却没有继续说下去。

    一行同志进入庐州城之后直奔驻地。走了一段时间后,王明山忍不住问道:“怎么都看不到老百姓?”

    因为韦泽都督看重城市建设,所以光复都督府自然非常注重城市建设。当然,大家并不知道韦泽都督见识过何等宏伟的城市,不过大家总是亲眼见过光复都督府所在的城市中。吃皇粮的公务员,企业与事业单位人员在城市中很快就占据了人数的优势,单单依靠城市本身形成的人口优势,光复都督府的势力就快提高。

    但是庐州的情况看着太诡异,在其他城市,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引的是城市住房不足,居住区不断扩大。而王明山看到的庐州城内竟然还有大量空余的房屋。

    “唉!湘军打下庐州之后几乎把庐州的百姓杀光了。”沈心叹口气说道。

    “屠城?”王明山傻了眼。他当然也听说过有关屠城的传闻,但是真的看到一座城市里面竟然没几个普通百姓,王明山还是被吓到了。

    经过一天休整,三天军训,到了庐州的人员总算是恢复了一个基本状态。该沟通的消息此时也都进行过沟通,剩下的就是要讨论安徽接下来的工作到底要怎么推动才行。

    王明山已经知道湘军在安徽实施了大屠杀,不仅仅是庐州这一座城市,淮南的庐州,安庆、六安、寿州等地,只要湘军所到之处,城里面的百姓基本都让杀了。皖南的城市同样惨遭屠戮,几乎被杀了个精光。

    沈心在安庆的时候也查过王明山家的情况,得到的消息是王家看来被狠狠的抢过,整个府内已经没什么人。王家的人到底是被杀光,或者是已经逃出城去,这个都不能确定。得知自己家遭到如此蹂躏,王明山沸腾着复仇的激情。若不是沈心拦着,王明山甚至想请假去安庆。

    所以在土改会议上,王明山完全贯彻了韦泽的意思,他恶狠狠的说道:“对于那帮大地主没什么好说的,杀了了事。”

    “杀了是不是有点太过?”也有同志觉得不太妥当。

    王明山态度极为强硬的大声说道:“这帮人有没有和湘军勾结?这帮人有没有与淮军勾结?他们现在装成什么模样都不重要。他们能勾结一次,就一定会勾结第二次。现在不把他们杀光,留着他们干什么?”

    大伙对与大地主,以及与淮军湘军有过联系的那些团练态度也不是很明确。韦泽的淮河防线与太平军那种二半吊的淮河防线完全不是一回事。太平军只占据了寿州到洪泽湖之间的这一段,光复军的部队是真的沿着淮河一路东进,完全占据了整个淮河南岸。此时的部队根本就是马不停蹄的东征西讨,扩大地盘,哪里有时间专门确定怎么处置淮南的地主。

    现在王明山态度激烈的要求把大地主全部杀光,一时间竟然没有任何同志能够提出反对的意见。

    沈心终于还是开口了,“全杀了是不是有点过份?毕竟他们不少亲属们可没参与这些事情。”

    王明山立刻就开始反驳起沈心来,“怎么可能不参与?那帮大地主们家里有人投奔我们光复军?还是有人投奔了太平军?他们为什么不参加我们这边?为什么湘军淮军到了之后,他们立刻就起来相应?这里面的问题还用再说的那么多不成?”

    沈心微微皱眉,对与王明山的提议看来并不赞成。但是王明山此时心中激情澎湃,他坚信,如果没有地方上大地主们的支持,湘军是不可能如此轻松的就夺取淮南。如果湘军没能夺取淮南,没能夺取安庆,那么王明山的家人只怕就不会死于非命。所以王明山就这么坚持着自己的逻辑,“大地主们就是淮军湘军最坚定的支持者,所以大地主们必须死!”

    逻辑越简单就越容易被大伙理解,而越是简单的逻辑往往能够给很多事情非常有力的解释。大地主坏,所以要杀。这么一个逻辑实在是可以用来解释无数的具体事情。而且光复军离开淮南太久,对当地情况并不熟悉。

    “这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沈心依旧在努力试图说服同志们。

    “那你说哪里复杂了?我们要土改就把所有地都给拿到手,不解决大地主的话行么?我们要让中小地主们听从我们的命令,那就得拿大地主杀鸡骇猴。当年我们在广东实施土改,先解决的不就是十三行么?先解决的不就是当地大地主么?广东大地主在广东贩卖大烟。淮南大地主在淮南勾结满清,杀戮百姓。他们都是一样的!”王明山态度强硬的说道。

    “这么处理我觉得还是不对。如果仅仅是为了这么一个目的,我们完全不用杀人!”沈心努力解释着。

    “在广东杀了那么多,咱么到了安徽就要放人了?你是觉得都督当时处理错了不成?”王明山立刻反驳道。

    这话让沈心立刻皱起了眉头,可他实在是没办法马上对王明山进行反驳。毕竟韦泽在广东快刀斩乱麻的实施了杀戮,其实大家都清楚,固然十三行与大地主们牵扯进了大烟生意里面,但是韦泽因为土改问题早就决定要杀他们,最后只是找了贩卖大烟作为杀戮这帮人的理由而已。如果这帮人没有贩卖大烟,那韦泽也会找出另外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处死这帮人。

    所以王明山的态度让沈心很是无奈。其实王明山与韦泽一样,都是先决定了要杀人,要杀谁,然后为自己的杀戮寻找借口。在沈心看来,王明山杀戮的态度要比韦泽恶劣的太多。韦泽杀戮的原因不是个人恩怨,完全是基于现实利益。不实施土改,光复军在广东就站不住脚。王明山杀戮的理由是他基于个人冲动,热血上了脑门之后忍不住杀意爆。

    不过公开如此指责王明山的话那就太不给王明山面子了,而且这种指责不是针对工作,而是针对一个人的个性与人格。这种话可不是轻易能说出口的。

    就在沈心试图找出更好的理由来劝阻王明山的时候,雷虎开腔了,“杀啊!杀啊!这仗好不容易消停了,就不能让大伙先轻省点么?咱们先不说这个了,说点更紧要的。王明山同志,你从中央来,这个华朝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给我们先说说。”

    有雷虎出来帮着打圆场,沈心是衷心感谢。他也不想和自己的好朋友闹翻,更不想和韦泽派来监督淮南土改工作的同志闹翻。哪一种闹翻对沈心都是折磨。

第63章 相残(十九)

    当天的会议结束之后,雷虎拉着沈心喝酒。雷虎现在已经不再是两湖兵团司令,而是当上了新的淮河防线部队的政委,掌握长江以北的安徽与江苏两地的部队。这位位高权重的第一线总指挥给沈心倒了杯酒,然后笑道:“你那同学倒是有意思。”

    “他可不是拿着鸡毛当令箭!”沈心答道。韦泽不可能派遣一个无能之辈前来监督土改问题,而且王明山的坚持虽然与韦泽的希望有着微妙的不同,但是沈心可不是那种会利用那种不同之处玩弄手脚的人。从这两者来分辨,直接凸显出韦泽在淮南土改中所持的强硬态度。

    “都督为什么对淮南地主这么大的恨意?”雷虎当然也能明白这中间的问题,他相当困惑的问道。

    听了雷虎的问题,沈心摇摇头,他也不知道所以然。

    因为时空的变化,沈心当然没机会看到淮南大地上遍地围子的局面了。而淮南淮北围子里面的地主在方圆几十里甚至是上百里称王称霸,作威作福。那真的是杀人放火、抢男霸女,无恶不作。韦泽当然知道这帮淮南地主的操行,他当然不可能对这帮人有丝毫的怜悯。不过韦泽也只能这么做,却是不能公开说的。所以沈心当然无法理解平素总是以理智占据上风的韦泽,为何突然如此情绪化起来。

    雷虎看沈心也猜不透韦泽的想法,他把话题转回来,“王明山同志有都督撑腰,他也没有自己要搞一套别的东西,我觉得沈心你还是别和他争了。再争下去只能坏事。”

    沈心遗憾的说道:“我是觉得明山这么干不对,他太意气用事了。明山这个人是很好的,就是太情绪化倔起来九头牛都拉不住。可他又不是那种能坚持到底的性子,他是那种听风就是雨的人。”

    雷虎看沈心如此关切王明山,他忍不住笑了,“这样的话你有什么好担心的?如果明山同志能够执行都督的命令,土改也不是干不下去。如果他中间自己弄出些什么来,他肯定能知道自己做错了么。”

    “我不想让他这么干!这对明山不好。”沈心摇头答道,然后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雷虎又给沈心倒了一杯酒,这才接着说道:“倒是你啊,多替你自己想想。都督会在南京称帝,我看他现在正在安置广东的事情,他啥时候到南京,啥时候就当皇上了。我是听说你到时候会是军委管军政的副主席,兼任总政治部主任。你现在又何必惹都督不高兴呢?”

    沈心听了雷虎的话之后,突然一愣,他有点恍然大悟的问雷虎:“你觉得都督是不是觉得咱们土改太慢了?”

    雷虎眼前一亮,他忍不住连连点头,“这么看,都督派王明山不是让他和我们唱对台戏的,而是督促我们抓紧土改的。”

    说完了之后,雷虎一拍大腿,忍不住叹道:“这是我想岔了,都督怎么可能用那种权术来对付我们呢!”说完之后,雷虎却又抱怨道:“都督这也是鞭打快牛。”

    沈心也想明白了关键,他也说道:“土改的确是大事,也不能怪都督催的急。但是既然如此,这等事情就不能这么处理,我们联名给都督写封信,把我们的意见给说一说。”

    很快,两人的电报就送到了韦泽这里。看着两人提出的先平原再山区,先建立亲光复军武装,再开始土改的建议。韦泽只是冷笑一声,“这两个人终于肯动起来了!”

    韦泽批示道:已经看到你们建议的电报稿,原则上表示同意。要充分发挥同志们的合作,你们掌舵,也得放手让同志们做事。

    两边的电文来往的很快,王明山完全不知道沈心与雷虎已经与韦泽沟通过,并且得到了韦泽原则上的支持。

    而沈心则专门与王明山谈了一次,“你到底是想干统计,还是想去执行土改?就你的专业,我还是觉得你干统计这块最合适。”

    “我想参与执行土改的工作?”王明山立刻答道。

    “就是说你还想去安庆了?”沈心说的直来直去。

    王明山没想到沈心竟然这样率直的把话挑明了,他这几天其实也在想怎么能够尽早去安庆的理由。很多同志都知道王明山是安庆人,也关心家里的情况。王明山想去安庆执行土改,这目的性未免太明确。而且王明山其实也未必真的对土改有多大热情。就本性来说,王明山其实想做的是待在办公室里面和各种报表数字打交道。

    看王明山吞吞吐吐的样子,沈心无奈的说道:“这件事我答应你了,你不用自己申请负责土改工作。我呢,安排你参加土改的工作组,但是你的工作是负责土地评估,对粮食税收进行估算。在工作组里面挂个副职吧。”

    沈心的安排听着挺复杂,却在王明山能够理解的范围之内。就王明山的感觉中,这个职务就是有很大影响力,却未必真的负土改的责任。至于财政预算是王明山的专业,他自然能够担当也得担当这样的工作。

    “那可就太好了!”王明山有点不好意思的答道。

    沈心正色说道:“明山,有件事我得先给你说清楚,你别以为土改就是那么简单的。到时候杀起人来那只怕是真的要人头滚滚的。不少时候只怕还得让地方上的百姓手足相残呢。你千万不要结私仇,这个私仇结下之后就太难化解了。你明白么?”

    王明山有点意外的答道:“地主们土地被夺,他们怎么可能不怨恨我们呢?”

    沈心慢慢的开口了,他语速不快,生怕王明山听不明白,“土改是我们政府的事情,不是针对某个地主,也不是针对某个地区的地主,而是整个中国都要土改。你要是弄成了私仇,就是说本来好好的一个针对所有人的土改,经过你的解释,别人觉得是你在用土改在对付别人,那就是结了私仇。明山,咱们是老同学,我可一定要告诉你,你绝不能这么做。”

    虽然对沈心如此郑重的态度有点不解,但是王明山也总算是明白了沈心的意思。他答道:“放心吧,我不会弄成这样的!”

第64章 相残(二十)

    安庆的天气与王明山的心情一样糟糕,天空无比阴沉,雨一直不停,只是下的大或者下的小。江南的梅雨季节开始了。

    如果是以前的话,大家基本都在家里面待着。安庆文风很盛,梅雨季节是孩子们不好受的日子,父母在家里面就难免要考校功课。所谓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更不用说考校功课总是能让父母找到惩罚的理由。

    以王明山幼年时候的学习态度,他很讨厌梅雨天。他并没有搬回那个曾经留下无数不快回忆的旧家,很多回忆已经让他不快,可现在连回忆中的人都不见了,王明山更感到一种窒息。他花了相当大的精力去打听自家的事情,但是得到了结果却是渺无音讯。湘军的屠杀极为彻底,与庐州相同,整个安庆经历了屠城和洗劫之后,本地人已经不剩多少。在这样的心境之下,王明山更愿意与同志们在一起,在整个团队里面感觉到一种充实的感觉。

    当然,韦泽所说的工业时代的确与旧时代完全不同。首先就是大量由政府创立的新部门并不会因为梅雨天气就停止工作。不能去外面的乡下推动土改,却不等于电报、邮政、医院、教育等行业也停止了运转。因为政府的投入,这些部门正在快速扩大。

    王明山都被征召去讲课。韦泽都督某种意义上比秦始皇更跋扈。秦始皇只敢推行车同轨书同文,韦泽都督还推行了言同音的政策。他不仅确定公制,编写新华字典,确定白话文的语法。更是弄出了一套拼音体系,用于发音的基础。王明山这种十几岁就跟了光复军的干部,普通话也都能讲的马马虎虎。给师范学校的教师学员们上课是足够的。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咱们生下来的第一声哭喊都差不多,绝不会是每个孩子哭出来都是地方的方言。我到过很多地方,每个地方的人口音都不同。这可不是他们天生就会的,而是后天通过学习学到的。安庆话,江宁话,广州话,这些地方的语言其实和我们马上要学习的普通话一样,都是需要通过学习来掌握的。这是一种技能。都督造了拼音,就是用来确定如何发音。大家也不用想太多,就是闷着头开始背诵就行了。”先是用流利的安庆话向这些学员们讲述着基本道理,讲完了之后,王明山用流利的带着安庆味的普通话把二十六个拼音给顺畅的从头到尾背诵了好几遍。

    用带着安庆味道的普通话,王明山继续说道:“语言本身就是工具,普通话首先是在部队里面通用的。战场上的命令必须得靠喊,部队来自各地,口音都不相同,听不懂命令的话就糟糕了。与其让大家学会诸多各地的语言,还不如统统都只学习普通话。”

    讲述完了这些理论知识,王明山就把二十六个拼音表给这些学员们讲。最初的学习阶段不是要他们弄懂,而是要这帮人能够根本不用动脑子的从头到尾一气背诵下来。于是一众人就直着脖子,“abcdefg……”的开始背诵。

    既然不是专门做这个教师,王明山也懒得在教课之外花费什么力气。每天的课程讲完之后他立刻就走,新政府的政务工作很忙,王明山暂时参与到财政预算部门里面去,因为缺乏干部,他这个外来户也得承担起非常沉重的工作量。

    第五天的课程之后,这帮学员总算是能背诵拼音字母,剩下的就是拿着小学课本,一个字一个字的教学员如何拼音。这个过程很麻烦,机灵的学员明学的快,能够把拼音这个工具用的很好。有些学员明显没有感觉,拼音上弄的一塌糊涂。他们根本没办法把全新的发音与文字联系起来。

    王明山也没有批评这帮家伙,毕竟大纲里面讲述的非常清楚,“汉语拼音与一切后天学习的技能一样,都得靠练习。”在部队里面,上到韦泽开始下到战士,所有人说话都尽量用普通话。有整体的氛围,大家进步非常快。在安庆,明显这个氛围相当不足。

    梅雨季节虽然到了尾期,雨却不见小,王明山满心希望他曾经习惯的雨季赶紧过去。在水份含量很足的办公室里面坐着休息的时候,王明山忍不住怀念起在广州的宿舍。即便是湿热的广州城,有了很好的通风设计,有了很好的上下水系统,还有便宜的蚊香,肥皂,宿舍里面非常有生活气息。反倒是回到了安庆,这种阴沉沉的房屋设计,以及人体各种味道,让王明山感觉非常不舒服。

    “王老师,你好。”一个女性的声音在王明山旁边响起。提起头一看,却是王明山班上的一名学员。她看上去二十岁左右的模样,容貌很清秀,有种沉稳的感觉。但是这战乱时代中大家都有过生死考验这种极度强烈的情绪波动,沉稳的表情在光复军中是再常见不过的。

    “你有什么事情?”王明山问。

    “王老师,你的课讲的实在是太好了!”女学员说道。

    王明山对这等恭维毫不在意,他淡定的答道:“韦都督怎么教育我,我就怎么给你们讲。好好练吧,这个过程来不得一点花俏。”

    见王明山这是准备送客的说法,女学员连忙说道:“我是班上的学习委员,我叫吕凤致。班上同学让我来给王老师说说,你能不能多给我们讲讲课,说说话。让我们也多学点。”

    王明山最不想的就是在这个临时的教课过程中浪费时间,他皱着眉头说道:“这得你们自己多练!”

    吕凤致立刻接过话头说道:“同学们就是想跟着王老师你多练!王老师你也说过,你当年除了每天背诵之外,还要跟着部队一起朗读各种文章么?”

    自己被自己说过的话给套进去了,王明山觉得有种自己挖坑自己跳的意思。能够接受系统训练的都是光复军相当核心的部门,这帮人最晚也得是1857年前就加入光复军的人员,或者是后来招收的公务员。工业化让光复军上下的生活无比紧张,哪里有那么多时间进行更多系统培训。安庆算是“新解放”地区,能够补齐各部门公务员就已经到了光复都督府极限,眼下更是不可能向这帮人提供系统培训。

    “这得你们自己先多练,我真的没空和你们多耽误工夫。”王明山直接说出了实话,说完之后他也觉得多耽误工夫这话有重大问题。他连忙改口,“以后专门的老师会来,我自己还有太多工作要做。”

    吕凤致并没有因为王明山的话而生气,她细长的凤目神色镇定,“王老师,你是安庆本地人吧?既然是老乡,您多帮我们一下不行么?”

    一提安庆老乡,王明山心中就是一痛。安庆遭到了如此劫难,他的家人此时凶多吉少。苦笑一声,王明山情绪低沉的答道:“咱们安庆可是糟了大难,大家都吃了不少苦啊!”

    吕凤致答道:“是啊!却不知道王老师你家住哪里,我家也是安庆的,后来家里人逃出城去……”

    “哦?”王明山登时来了点兴趣,他也觉得家里人不会在安庆城中等死,应该会逃出去。只是他首先不知道家人逃去了哪里,其次这该死的梅雨季节也阻止了王明山出去打听消息。

    又过了几天,王明山的课接近尾声,在收拾东西准备回宿舍的时候,王明山突然发现自己的办公桌上出现了一封没有署名的信。打开一看,信中却是讲到他妹妹可能在距离安庆西边百里的一个远房族叔家。而后面的内容让王明山眼睛瞪得溜圆,信中讲到,王明山的妹妹王明秀可能被那位远房族叔嫁给了一个湘军的军官。

    虽然内容语焉不详,可王明秀的确是王明山妹妹的大名。这年头女孩子们很少给起学名,更是少用族中同辈的字,王明秀深的家里疼爱,王明山的父亲才专门给自己的宝贝女儿起了一个极为正式的名字。安庆又不是光复军治理下的地盘,除了极为亲近的人之外,没几个人知道“王明秀”这个学名。这可是婚嫁之时才会告知求亲那家人的秘密。

    到了7月25日,江南的梅雨季节过去之后,王明山正式给韦泽的报告送到了韦泽面前。韦泽看完报告之后,竟然不知道该如何批示。如果单纯从文件内容上来讲,韦泽是非常欣赏这个报告的。报告中表达的是与淮南地主士绅们的刻骨仇恨,王明山建议采用极为强硬的手段横扫这帮没良心的地主士绅,“把这帮跳梁小丑尽数诛之,分其田地财产”。

    但是韦泽也看得清楚,这等激烈的杀戮愿望完全是出自王明山个人的激愤,定然是有什么事情让王明山彻底暴走了。

    与王明山相比,沈心的态度温和了许多。他的报告中已经表明发动起了普通劳动者与中小地主,不少受过残酷待遇的中小地主已经态度鲜明的表示支持光复军。不过他们也未必支持土地国有化,所以沈心希望能够多花点时间来解决问题。

    虽然韦泽更认同沈心的能力与政治手腕,不过此时韦泽却发现自己更需要王明山这样的激进派,有些时候必须采取更激烈的手段才能解决问题。斟酌了一阵,韦泽最终将王明山的报告转给了沈心。他批示道:审判须由司法部门来做,要公审。执法者必须是我们的政府,而不是让地方上自行发动。但是不能姑息纵容。

    写完了这个之后,韦泽把这个决定了成千上万条性命的事情抛诸脑后。因为想的过多,就连韦泽本人心里面也会有些发虚。

第65章 相残(二十一)

    沈心从庐州赶到安庆的时候天都黑了,8月初的热气虽然很重,太阳下山比6月还是早了些。晚上八点多,他赶到了王明山的住处,见到王明山之后,沈心第一句话就是“明山,人不能这么一个杀法啊!”

    王明山先是一愣,却也很快就想明白了事情的缘由,他冷笑一声,“你若是怕被人说,那就先从我家里杀起!”

    沈心多聪明的一个人,看到王明山不是在赌气,他立刻大概猜出了些缘由。拉着王明山坐下,沈心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没事!这些人都不是好东西,杀了清静!”王明山微微咬着牙关,带着一种释然的神色说道。

    沈心冷静的试图说服自己的老同学,“明山,这些人中间的确是有些主动勾结湘军淮军,他们组织团反动倒算,这批该杀。可你现在提出的是只要与湘军淮军有来往的就统统杀了。这些人自己原本并不愿意勾结湘军淮军,很多人也是被逼无奈才不得不和湘军淮军有来往。把这些人都给杀了,我觉得不妥!”

    “是吗?他们也是被逼无奈?呵呵!”王明山冷笑起来,“湘军眼瞅要围攻安庆,我家人当时把我妹妹送去我族叔家避难。湘军过境的时候我族叔竟然被逼无奈的勾结湘军以图自己的安全。他就献女人么。当然了,他家两个女儿不送。偏偏就要把我妹妹捆了送去。好一个被逼无奈啊!”

    沈心这下恍然大悟,可明白了却不等于就有话可说,沈心也实在是想不出该如何安慰王明山。他沉默了一阵之后问道:“那你留在安庆的家人呢?”

    “都被杀了!”王明山别过头,眼眶中已经满是泪水。

    沉吟了好一阵,沈心才继续问道:“那有没有你妹妹后来的消息?”

    王明山抹了一把眼泪,哽咽着说道:“那我就不知道了,人被带走了。我也不知道我妹妹是被湘军送回了老家,还是被湘军给带去了淮北。就时间上看,湘军没时间回老家。所以你说我要杀他很过份么?沈心。咱们是老同学,老兄弟,你说这样的人不该杀么?”

    沈心无言以对,过了一阵,他才勉强说道:“明山,你可以告他,咱们的法院会支持你的!”

    王明山听了这话勃然大怒,他腾的站起身来指着沈心说道:“沈心!我家亲戚干出这等事,我已经够丢人了!你还让我去告他?我还要把人丢到大庭广众之下不成?你知道我问他的时候他说什么?他先哭着说,他也是被逼无奈,不这么干他就得死!真的是这样么?湘军在那里抢了一番,不过却因为要打仗,所以只是抢了钱,抢了粮,却没抢女人。整个地方都被抢了,可那王八蛋的家财倒是保住了!等我查明白这件事,他看没办法抵赖,竟然说,长辈能决定把家里的女儿嫁给谁!沈心,这样的人让他活下去有意思么?”

    沈心张了张嘴,却再也说不出别的话来。的确他还是觉得王明山的族叔极为可恶,但是现在看却罪不至死。而且依照王明山的意思,这杀戮的标准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试图用各种手段自保的地主们也会被列入杀戮的范围。如果这样杀起来的话,整个范围就未免太大了。

    更重要的是,沈心已经明白,王明山杀戮的理由不纯正。他更多的是为自己复仇,而不是按照道理来办事。在身心看来狠狠惩戒王明山的族叔是可以的,但是杀了真的有些过份。

    但是沈心也知道自己现在是不能再反驳王明山,如果反驳的话,他与王明山的交情就到此为止。王明山现在只想着复仇,其他的考虑根本不在他的思考范围之内。以后王明山会不会后悔不好讲,但是现在若是王明山的族叔不死,王明山是寝食难安。

    “都督!你到底想做什么!”沈心心里面难得的有点埋怨起韦泽来。

    王明山有所泄,心情稍微平复了一些,他沉痛的说道:“这些人绝不能绕过,这些人绝不能放过!这都是害人虫!以前都督说要建立一个谁都不能欺负人,谁都不能吃人的新国家。我还不太明白。现在我算是想明白这些害人虫是怎么吃人的,我现在才算是明白了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欺负人的!这些人到底有多坏!沈心,这些人本来就是要吃人的人,不能因为他们没有干杀人放火的坏事,就饶过他们!他们这些人迟早都会干坏事的!”

    听了王明山的痛斥,沈心心中一震。王明山沉痛的斥责的确指出了很多东西,但是这些却是整个社会制度的问题。光复军里面招收了很多年轻的女军人,身为兵团政委,沈心现这些从军的女军人几乎是无一例外的不想再回到过去的家里面去。

    加入光复军之后,这些女孩子得到了自由,她们被尊重,学习了各种技能,能靠自己养活自己。更重要的是,退役后的就业安置又让这帮女孩子们看到了全新的世界。她们可以挣脱一切套在她们身上的枷锁,得到了以前她们在梦想里都未必能够勾勒出的新生活。

    韦泽以前说过,造反不过是用武力开辟活下去的途径,依靠军事力量的掠夺能够让这些人摆脱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但是那仅仅是造反而已。革命要开拓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新世界中,所有的奴役与压迫都被砸碎了。不仅仅是参与到革命中的人,连那些被动卷入革命所创造的新世界的人也都能得到解放。

    虽然完全了解到沈心杀戮的激情来自他自己的经历,但是沈心却现王明山在场由韦泽领导的革命中开始追求正义与解放。这种认知让沈心甚至有些动摇起来。原本他还觉得韦泽对王明山过于纵容,可不提具体做法的话,王明山所代表的激情难道就真的是错误的么?

    善与恶,进步与落后,这样的对立让沈心一时都觉得难以理清。

    身为政委,也有反对宗教迷信的工作。沈心为了抨击拜上帝教,自然得读读拜上帝教的借用的基督教的经文。看着王明山的沉痛与那遏制不住的激情,沈心突然想起了《新约》里面的一段话。

    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

    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

    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

    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

    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

    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永生

    ……

    既然不能否定王明山追求的正义,那就只能承认,韦泽要开创的新时代,在旧的中国看来,无疑要让既往所有的秩序被粉碎的干净。然后每个人都将得到旧时代无法想象的自由。而这个崇尚“天地君亲师”的旧时代的一切,所有人与人之间的旧关系统统都会生疏。不仅仅是认为长辈出卖子女是罪,长辈以自己的意志安排子女的未来同样是罪过。

    这样的世界将是一个什么样子?

    这个感悟让沈心感觉自己的灵魂都忍不住有些颤栗起来。

第66章 经济边疆(一)

    “来!皇帝陛下,把孩子的衣服给洗了!”祁红意一面把儿子放进澡盆里面,一面把刚从小家伙身上脱下来的衣服放到旁边的凳子上。澡盆里面的水已经在阳光下晒了几个小时,水温与体温相差不远。浅浅的水刚能把小家伙的腰埋住,有妈妈温柔的双手扶住,小家伙露出了洁白的牙齿,一面笑一面试图抓住妈妈的手臂。

    韦泽把儿子脱下来的衣服快速洗着,手上忙活,嘴也不闲着。韦泽笑道:“看来你是想回江宁啊。难道是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夫妻两人斗嘴惯了,祁红意笑道:“你当皇帝,自然是你沐猴而冠,我可不想当什么猴子。”和丈夫说笑的同时,祁红意用瓷碗舀了水,轻柔的在儿子身上冲洗。这才是她现在真正在乎的事情。

    衣服天天洗,所以洗的很快,韦泽也是慢悠悠的答道:“我啊,准备把广州城设计好,建个差不多再走。城市建设是需要样板的。我对现在这些人不放心。”

    小孩子皮肤嫩,洗澡的时间不能太久,祁红意很快就把**的儿子从澡盆里面捞出来,放到床上铺好的大毛巾上。小东西可能是觉得痒痒,他咯咯笑着,手脚扑腾的抵抗着妈妈手里的毛巾。但是体力和速度全面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妈妈很快就把小东西擦干,给扑上些爽身粉后换上一套干净衣服。这时候韦泽已经把孩子换下来的衣服洗干净晾起来。

    韦泽家的大床边上加装了围栏,小家伙被放到带里面去,夫妻两人坐在旁边看着儿子无忧无虑的自己来回爬动,嘴里发出完全不明意义的声音。祁红意满足的叹口气,“每天带孩子都跟打仗一样。韦泽,你为何不喜欢请些人来伺候?”

    听了老婆的问题,韦泽非常认真的答道:“我见过一些相当了不得的人物,他们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从生到死都有自己的生活。哪怕是到了七八十岁的时候他们还是能靠自己过日子。对他们来说,生活就是每天做自己要做的事情。他们从不用靠别人来证明他们自己的人生。什么权势,地位都不重要,这些人真能做到问心无愧。”

    祁红意被韦泽那憧憬的语气给逗乐了,她笑了起来,“哈哈!我说皇帝陛下,你不会希望咱们的儿子也能跟你一样吧?”

    韦泽点点头,“我当然希望他能跟我一样,我甚至希望他能超过我。”

    祁红意抓住了韦泽的手臂,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韦泽,你身为开国之君,要求子孙后代胜过你,这怎么可能呢?”

    韦泽听了老婆的话,也觉得可怜天下父母心,他无奈的笑了笑,对自家老婆说道:“他们要是想当皇帝,那就必须胜过我。如果子孙后代胜不过我,他们就得死。现在满清就是例子。满清得天下,那纯粹属于时无英雄令竖子成名。现在的满清皇帝也未必就真的比开国那几个差的太远,只是这时代变化了。你看咱们光复军工业、商业、土地改革,这些新发展出来之后,满清就完全没有招架之力。这个时代发展的太快,所以我等必须跟着时代走才行。谁能跟上时代,谁能引领时代,谁就能成为胜利者。”

    这个问题太过于现实,也太过于沉重。祁红意见韦泽竟然完全没有“为子孙计”的意思,她也不高兴了。坐直了身体,祁红意说道:“韦泽,天下好不容易安定了,你又何必弄得天下纷乱呢。你称帝,册封了太子,这秩序就定下来了。那时候你想做什么大可从容去做。”

    一提称帝,韦泽就头疼。他冲自己老婆摆摆手,“亲啊!我想你也看出来我对皇帝这个称号没什么兴趣。为什么呢?因为太多王八蛋们玷污了这个称号。那么多不世英雄冠上了皇帝的称号,不是皇帝这个称号让他们变得更强更荣光,而是这些英雄豪杰让皇帝这个称号变得分量十足。其实我现在认为,真的皇帝只有始皇帝一人,其他人都是对始皇帝的革命创造出来的社会制度进行了各种修改罢了。而现在我韦泽出来了,那我也可推动革命。以后至少得几百年时间,没有人能在历史上与我两人比肩。”

    祁红意听着韦泽说着大言不惭的话,她先是沉默,接着冷笑一声,“呵呵!韦泽,你这是要把子孙后代的气数给吸尽么?人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泽被后世这才是被大家认可的成功。是,始皇帝废分封,设郡县,书同文,车同轨。这是真的一场彻头彻尾的社会革命。可他干完这些之后落了个什么下场呢?二世而亡。韦泽,编简史的时候,秦国覆灭那篇文章里面不少东西还是你写的,我看了之后真的是佩服。可是韦泽,始皇帝革命之后落了个什么下场?革命性的新政权导致秦国在制度上出现了巨大的问题,内部的自相残杀导致了秩序迅速瓦解。韦泽,我真的很佩服你,我觉得你有可能达成你希望的革命。可革命之后你准备让二世而亡的例子再来一次么?”

    被自家这位在工作中锤炼出来的历史学家这么一通猛批,韦泽也有点受不了这历史的沉重感。既然韦泽本人不能高喊着‘打倒皇帝,实现共和’,他也只能无力的抵抗道:“不是那回事!”

    “不是那回事,又是哪回事?”祁红意立刻追问下去。

    韦泽答道:“等我把这个国家建立起来,你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我有公务,先走啦!”

    不管自家老婆是不是不爽,韦泽搂着祁红意,在她脸上亲了一口,接着溜之大吉。

    进了办公室,第一份文件就是越南再次派来使者,他们请求光复军出兵,夺回的土地两边均分。看到越南人终于顶不住了,韦泽心中十分欢喜。最近出兵越南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有人认为根本不用先于越南方面签署条约,直接先把法国人撵走再说。法国疯狂进攻越南,直接结果就是越南大米输出量越来越少。

    此时光复军大量部队进入北方省份,两广地区粮食供应压力降低。但是越南方面的粮食供应减少依旧不是大家能够接受的问题,越南与暹罗的大米依旧是两广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想恢复越南的大米供应,就必须稳定阮朝政权,一个稳定听话的阮朝政府才能保证提供稳定的大米。

    越南南部地区最重要的两个要点,第一个自然是西贡,西贡在韦泽时代的叫做胡志明市,这乃是非常重要的城市。第二个则是金兰湾。这个著名的军港一旦成了中国的领土,就会成为未来进攻东南亚的支点。

    对外战争必须经过中央委员会的讨论,在会议上,总参谋部张居俊峰提出了一个问题。“越南南部气候温暖湿润,是不是适合种植橡胶?”

    韦泽印象中,整个中南半岛乃至整个东南亚的气候与土地都适合种植橡胶以及棕榈等经济作物。据韦泽向东南亚贩卖蔬菜的朋友说,东南亚是中国重要的蔬菜输出市场。那些地区有大量的种植园,种植园适合经济作物,所以东南亚大量进口中国的蔬菜。

    听韦泽明确表示越南南部适合种植橡胶,所有中央委员会的委员一致同意对法国开战。居俊峰甚至嚷嚷道:“现在咱们就投票吧!”

    我了个去!这也太现实了吧!韦泽心中大惊。就韦泽所知,光复军最近赚钱的大头已经不是金属制品,而是解放鞋。毕竟金属制品是个耐用品,买一把菜刀就能用好些年,镰刀等农具也都是能用好几年的,解放区里头现在金属制品的需求逐步降低。

    自行车等消耗更多钢铁的产品非常紧俏,却限于生产能力,连体制内的需求都无法满足。现在的先进工作者们奖励的就是自行车认购券,拿到自行车认购券之后还不是立刻掏钱就能买到,那得排队等。

    这两年托了贸易的福,从南美购买了大量的橡胶。加上光复军在1855年种植的橡胶树也开始割胶。解放鞋开始进入民间市场。并且产生了轰动效应。土改之后,百姓们手里都有了点钱,一双橡胶鞋对于普通人民的生活几乎是颠覆的。军队因为使用了解放鞋,每天能节省一两个小时的时间。人民每天节省半个小时,那也是极为重要的。更不用说有了解放鞋,大家走远路轻松了太多。活动能力也大大提高。每一批新鞋进入销售渠道前,都是要在报纸上公开消息的。前来购买的人能提前一晚上就排起了长龙。

    不仅中国人买,连英国人和美国人也买。他们不懂橡胶的硫化工艺,却知道这种胶底鞋结实耐用。出的价格比在中国销售高了三成还多。向中国出售石油的美国商人以40%的加价,一气买了五万双橡胶鞋运回国内。销路不错,所以他这次跑来要求再买十万双,可光复军国内供应尚且无法满足,哪里有那么多可以提供给国际市场的。所以那美国商人求爷爷告奶奶的,甚至连韦泽都知道了。

    大家都会算账。进口橡胶毕竟贵,如果光复军自己能够稳定的生产橡胶,那赚的每一分钱都落入了自家口袋。只是军队也开始考虑起国民经济的问题,韦泽实在不知道自己该为社会进步而高兴,还是该为帝国zhu义思路蓬勃兴起感到担忧。

    身为光复党主席,韦泽也得履行职务。在一众急不可耐的中央委员们的期待中,韦泽要求表决。五分钟后,光复党中央委员会全票通过对安南法军开战的决议。

第67章 经济边疆(二)

    总参谋长这个职务是光复军军委里面负责军令的副主席。在光复军中,地位最高的无疑是军委主席,位居其次的是执掌军政的副主席,这位副主席的正式职务是政治部主任。执掌军令的总参谋部位居第三。

    居俊峰一回到办公室,就向总参谋部传达了最新消息。得知要出兵攻打法国人,特别是得知了越南南部适合种橡胶。总参谋部里面也是极为欢喜的。大家嘴上都不好意思直接说,但是中华新政府是个工业化的耕战集团,有韦泽这个劳动者带头,整个体制内全部一体化。

    就以总参谋部这帮人来说,一个家庭里面要么丈夫妻子都在从军,或者丈夫从军,妻子上班。如果女性有文化,能够考上公务员,那妻子就会在行政单位或者事业单位上班。如果文化水平不足,无法通过公务员考试,那么妻子就会在工厂上班。

    工厂里面是讲效益的,报酬与生产挂钩。橡胶厂作为军工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军人家属。现在解放鞋厂的问题是原材料供应不足,所以一年开工只有九个月。如果能够得到充足的橡胶供应,面对这几乎看不到尽头的对橡胶的需求,挣到更多工资可是非常现实的事情。

    不过总参谋部毕竟是总参谋部,大家高兴也有分寸。有了充足的战争理由,剩下的就是把这场战争打赢。

    这场战争早就有预案,此时大家把这个预案拿出来详细讨论起来。

    “我们在越南那边的情报人员确定,法**队数量虽然不太确定,可绝对不会超过五千。陆军派一个军就行。不过海军就比较麻烦,如果法国人失败之后派遣舰队骚扰我们的运输线,这个就需要我们建成从越南南部到两广地区的海上防线。”

    “粮食贸易是我们现在最大的安全隐患,由俭入奢,由奢入俭难,现在让部队天天没有米饭吃,部队会是一个什么情绪。从暹罗湾到两广的航线安全必须得到保证。”

    总参谋长讨论起军事问题的时候一点都不马虎,是韦泽率先开辟的这条航线,在最初的时候大家对这条航线的重要性并没有什么认知。现实是最好的老师,当输入的大米解决了以前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之后,只要不是故意搞鬼的人,都会非常认真的对待这个问题。

    “我听说都督已经建造了几艘主力军舰,却不知道这些军舰现在能否参加战斗?”居俊峰询问起海军司令林家俊。

    林家俊答道:“那是铁甲舰,就建成了一艘。准备试航了,不知道这艘军舰能不能投入到战斗里面。”

    这个回答太没有担当,总参谋部的成员都用不满的目光看着林家俊。林家俊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连忙补充说道:“要不大家一起去看看那艘军舰如何?”

    这个提议还是不太有担当,但是好歹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广东造船厂距离总参谋部也不是太远,最后总参谋部的众人也只能选择亲自去看看。

    第二天一早,大家就去参观铁甲舰。这几年铁肋木壳的船只成了造船标准,缺乏好龙骨木头的广东造船业随即获得了极大发展。蒸汽风帆汇合动力的船只非常不适合按照炮位,所以建造出来的船大多都不是军用船只。造船厂也是吸纳了大量工人的单位,大量的厂房中进进出出的都是工人。在各个车间中间,还有不少纵横的铁轨,大量运输的货物都需要通过轨道进行运输。

    到了铁甲舰的船坞旁,一众总参谋部人员都傻了眼。看体积,如果是普通木质船的话,那是一艘排水量大概700吨左右的船。居俊峰忍不住说道:“这螺栓好多!”

    的确,那些普通的铁肋木壳的民船上是用螺栓把木壳固定在铁肋之上,但是安装完毕之后,木板缝中会用松脂等物品把缝隙全部填上,最后还会进行刷漆等处理。看上去船体表面还挺光滑的。但是眼前的这铁甲舰就大不相同。大家都感觉铁甲舰有种说不出的厚实感觉,铁甲与铆钉外虽然也刷了漆,但是那密密麻麻凸起的螺栓半圆的头部清晰可见。与民用船只完全不同。

    林家俊作为海军司令,自然负责起了介绍的职责。“这个船也是铁肋木壳,但是木壳不是普通的木壳。我们采用从美国进口的上好的橡木制成了基座,然后把铁甲装在这些基座上。加工钢甲难度太大,所以现在只能用铁甲。铁甲的问题是锈蚀的厉害,即便是做了全面的防锈处理,这些铁甲过几年也得换一次。”

    看着这通体覆盖着铁甲的船只,大家纷纷上前用手抚摸,或者用拳头敲击。那种坚硬厚实的感觉给第一次见到真正铁甲舰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林家俊继续说道:“铁甲厚度15到20毫米,我们用大炮试过轰击样品,那些实心炮弹勉强能打穿。不过海战中被实心炮弹打穿倒不是大问题。主要的威胁是榴弹炮,而普通的榴弹炮基本无法击穿这层铁甲。现在的关键是我们自己的海军舰炮能否有效击沉敌人的船。大家也知道,我们其实没有海战经验,更没有和外国的风帆战列舰打过,所以大伙对这个不是非常有把握。”

    “没有打过,所以不知道么?”居俊峰问道。

    “是的。但是看来知道不知道,都得上了!”林家俊不自信的答道。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596/ 第一时间欣赏1852铁血中华最新章节! 作者:绯红之月所写的《1852铁血中华》为转载作品,1852铁血中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1852铁血中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1852铁血中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1852铁血中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1852铁血中华介绍:
1852,是革命,或者是一场该改朝换代的改良。燃烧的铁与血,最终能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1852铁血中华》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1852铁血中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1852铁血中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1852铁血中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