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替身农妇养娃记TXT下载替身农妇养娃记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替身农妇养娃记全文阅读

作者:耕泽     替身农妇养娃记txt下载     替身农妇养娃记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346 送金送银不如送人手

    晚上,袁伯递给董梅两封信,是周平寄来的,另一封则是袁昌霖特意写给她的。

    这下等于是把事儿说开了。

    周平把他跟袁昌霖会面的情况原原本本告知董梅,其中特意提到了那张画,现在的董梅和青莲跟二十多年前的兰芝和梅儿简直是一模一样。

    兰芝就是梅娘的亲娘,看这名字就不是一般的出身,倒像是书香门第。

    袁昌霖的信不长,除了悔恨当初把梅娘丢了,就是想弥补多年的父爱,特意给董梅送了几个人过来。

    “这几个人都是老爷信得过的,从此以后就是小姐的人了。”袁伯道,“不过,未经小姐同意,我没让他们过来,他们还在镇上。”

    送人,这倒是这儿的风俗。就像《红楼梦》里的贾母,见着可怜的黛玉,立马就挑了身边得力的人送给她。

    见董梅态度不明,袁伯又道:“小姐,眼下最缺的就是人了,要不叫他们去茶山上待着,忙完这阵再打发回去?”

    董梅点头道,“既然是……信得过的,那就留下看看。”

    “诶。”

    董梅心里担忧的是梅娘她母亲,信上简单提了一句,说什么病情慢慢好转。她感觉得到,病得不轻,无非就是怕她担心才不说实话。

    “阿伯。”董梅喊道,“我……我娘她是不是很不好?”

    袁伯面带忧色,叹了口气道:“夫人郁结于心二十多年,就是惦记着小姐才吊着一口气啊。”

    这是心病啊,希望得知了她这个冒牌梅娘的消息,能慢慢好起来。

    心病还得心药医啊,她心里暗自琢磨起来。

    第二天早上,家里就来了五人,一女四男,全都骑着高头大马,可引来了不少村民。

    五人恭敬地朝着董梅行礼,齐喊道:“小姐万福。”

    这派头、这阵势惊呆了众村民。

    据袁伯介绍,女子名唤柳嫂子,年纪跟刘妈差不多。以前一直跟着袁夫人掌管家事,能写会算,且是个泼辣厉害的。

    董梅这儿还真缺这么个人,往后家业越来越大了,真得有个可靠的人帮衬着。

    四名男子中,有三个是专门来帮着种茶的。另一个跟袁七年纪相仿,功夫了得,名叫袁三,袁七喊他三哥。

    众人散去,汪氏跟着董梅进了屋。

    “梅娘,你娘家可真贴心,送金送银不如送得力的人手。”汪氏附耳道。

    院子里,袁伯把人介绍完,请董梅训话。

    看着几人站得齐整,这明显就是很懂规矩的。董梅真没什么话要训的,思索片刻道:“大家千里迢迢过来帮我,我非常感激。家里规矩不多,不讲那些个虚礼。但是我信奉以诚相待,你们诚心待我以及我的家人,我必然诚心待你们如家人一般。”

    董梅瞥了眼志明志宏,如今家业大了,她不想叫他们多心,这家业有他们的一份子。

    要说明察秋毫,袁伯真不赖。接下来他把家里人也介绍了一遍,除了汪氏怀里的小四,姐妹仨都不在家。他着重介绍志明和志宏,都以少爷尊称。这称呼叫哥俩着实不习惯,他俩挠挠头看向董梅后,才应了声。

    董梅心下也来回琢磨过,若是没有袁家这档子事,倒没必要这么复杂。但是,既然有这血亲在,也是避免不了的。

    称呼对于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身份象征。她不能以前世的人人平等来要求别人,否则真要乱了规矩。

    “这位是小姐的干娘,汪夫人。”袁伯介绍汪氏道。

    “汪夫人万福。”柳嫂子携众人向汪氏行礼,汪氏激动得拽着董梅的衣袖,嘴里碎碎念:“梅娘,这如何使得?”

    其实汪氏心里是有愧的,她愧恨早些年没关注到梅娘,否则梅娘的日子也不会那么难,说不定金水也不出那意外。她不止一次对李勇说过这些话,每每李勇也是摇头叹息。

    “干娘,您是长辈,自然受得。”董梅道。

    “另外,村里还有好些人,都是小姐的朋友,以后见着了,我再跟你们说。”袁伯说完就把人带去前院安顿了,而柳嫂子自然是留在董梅这里。

    “柳姨,你随刘妈去房间收拾下,她先跟你讲讲家里的事,余下的我再跟你说。”董梅道。

    柳嫂子的目光一直就没离开过董梅,而这一声柳姨差点叫她落下泪。

    袁伯的信里说,小姐忘了小时候的事情,从小姐那陌生的眼神里她也感知到了。但是一声“柳姨”却还是跟她小时候一样的称呼。

    这就是冥冥中的缘分。

    柳嫂子深信不疑。

    “诶,我去去就来。”她沙哑着声儿,跟着刘妈去了。

    “梅娘?”汪氏拍了拍若有所思的董梅,“你忘了她,她却惦记你啊,这妇人是个忠心的。”

    董梅点点头,“世事无常啊。我记不起前尘往事,反倒轻松。可是她们却苦苦煎熬了二十多年,人这一辈子有几个二十年呐。”

    “说的是啊。”汪氏收回目光道,“你也别多想了,以后有人帮着,你也松快点。”

    两人感慨了一番,董梅拿出拿出两块上好的料子,是特意给汪氏和李勇带的。

    汪氏也不矫情,高兴地收了礼。

    “梅娘啊,现在好了,家里人多也热闹,以前我还担心你们母女几个太过冷清……”她念叨着就归了家去。

    如今袁家送了人来,那茶山上的事情就好安排了。

    程刘二位老爷心里也踏实了,双方签了契约,热火朝天地种起茶来。

    董梅也在家清闲了几日,期间替凳子把彩礼给送去了大丫家里。二千钱的彩礼叫大丫村里人好一顿议论,无非就是老姑娘时来运转之类的酸溜溜的话。

    年下两人也顺利地成了亲,住进了万家的给准备的小茅屋。但是两人毫不在意,倒是对董梅千恩万谢。这是后话,暂不细说。

    中秋节前日,董梅带着两小只赶早去镇上凑热闹,逛逛集市,顺便接了秋菊和女儿们回家过节。

    如今有柳嫂子和袁七跟着,出门也方便,也不用自己赶车了。

    她本想先到姜家歇歇脚,顺便送些节礼,探望许久未见的于氏。可于氏抓着她就要去林家铺子,“你今个不来,我明个就要去请你了。”定亲的东西她都准备好了,董梅只需要出个面走个过场就行。

    “嫂子,咱要不要看个好日子,我再跟你去?”这定亲是大事,怎么在于氏这里显得有点简单随便了。

    “日子我看过了,近三日都是吉日。”于氏笑道。

347 咱们可是来提亲的

    “行。”董梅笑道,“如今我这媒人算是坐实了,一连成了两桩好姻缘。”

    “我知道你不懂这些俗礼,所以该准备的我都准备了,你只要人去就行。”于氏一边清点礼单,一边道,“再说了,玲儿她娘也是个爽利了,见着你她只有点头的份了。”

    就这样,坐着姜家的马车,带着羞涩的敬庭,连着柳嫂子等都去了林家粮铺。

    话说韩氏和玲儿这会子正忙得说话的功夫也没得,那老婆饼的窗口已经站了一溜人了,进出米粮点的客人也不少。

    当韩氏撇下客人,拿着饼子出来时,敬庭迎着她就进了那卖饼子的小铺间。

    这小铺面是按照董梅的建议修整的,有点像现代卖卤菜的窗口。窗台上摆放着几笸箩刚出锅的饼子,焦黄焦黄的,笸箩里铺着的白布上碎了一层的饼皮渣渣。

    原本是玲儿帮着客人装饼子收钱,韩氏在里面包饼子煎饼子。而敬庭一来,玲儿自动接过韩氏的活儿,让敬庭招待顾客。

    两人相视一笑,很快就忙活上了。

    “老板娘,你这么做不地道啊,我们可是等了老半天了。”那客人瞅着韩氏手里的饼都有意见了,他们可是老老实实排队呢,凭什么那伙人一来就能吃上饼子。

    “放心,都有都有。”韩氏笑道,“若不是我这妹子,你们也吃不到这老婆饼了,都是她的功劳。”

    “那……那也不行啊。”谁都不愿意多等一会儿。

    “那位大姐说得对,先招呼客人去。”董梅把饼子放回大笸箩里。“娘亲……”青禾眼睁睁见着饼子都被放了回去。

    “给小青禾留一个。”韩氏赶忙塞给青禾一饼子,旁人倒没说什么,谁也不不会因一个饼子为难可爱的小丫头。

    “要……要……”柳嫂子怀里的小人儿着急地伸出小手,她也想要吃啊。

    柳嫂子忙转移小四的注意力,哄道:“四小小姐,姨奶奶带你买软乎的东西吃,这个太硬了。”说完她又对董梅道:“小姐,我和袁七带她俩去逛逛。”

    “这样也好。”董梅应道。

    今个街上热闹,孩子们最是喜欢了。再说柳嫂子还不大熟悉这里,有袁七带着逛逛熟悉熟悉。

    说去逛集市,青禾高兴极了,就连小四都明白其意。

    董梅无奈摇摇头,转而对韩氏道:“嫂子,我们去里面说,外头有敬庭呢。”

    韩氏瞧瞧敬庭,又看看于氏怪不好意思的,这还没进门呢,就使唤上人儿子了。

    “玲儿娘,咱们可是来提亲的,你不会叫我们在外头说事吧。”于氏笑道,她俩一来一回也熟了,说起话不似以前那般客气了。

    “行,咱进屋。”

    几人从铺子正门进去,跟林掌柜打过招呼就进了后院。

    刚瞧着袁七提了不少东西进来,韩氏没想到后院桌子上竟摆了这么多。她自然是极高兴的,赶忙招呼董梅和于氏安坐,自个麻溜地给人上了热茶。

    于氏朝董梅挤挤眼,董梅笑着会意道:“嫂子,今个我这媒人来,就是把俩孩子的亲事定下来。您同意吧?”

    “同意,同意。”韩氏乐呵笑了两声。

    “玲儿娘,这都是缘分呐。”于氏笑道,“我自个没有女儿,往后玲儿就是我亲闺女。”

    这话叫韩氏更高兴了,“敬庭娘,我就这么一个闺女,在家娇惯了些,以后您多担待些。”

    “放心吧。”于氏放下茶碗,“我家没那么多规矩,他爹也是随和的,本以为我那老三是个闺女,谁承想还是个小子。他爹当初也盼闺女呢,现在好了,有玲儿这么乖巧的闺女,自是稀罕的。”

    “我的闺女我知道,秉性良善,就是太实诚了。”韩氏又给她俩递过果盘子,“所以啊,这有些事还是要您教教的,孩子也不能太顺着了,日子终究要他们自个过。”

    于氏点点头,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聊得甚欢。

    而媒婆董梅只需悠闲地喝茶吃点心。

    两下商议好了,今个大家都忙,晚上去福临酒楼用餐,再接着叙。

    临走之时,董梅还收到了韩氏封的一个红包,说是答谢媒人的。她也乐得收下了,沾沾喜气总是好的。

    “姜家小子,今个帮媳妇卖饼子?”窗口那可热闹了,眼尖的人早就瞧出来了,姜林两家这是结亲呢。

    “婶子,您要了十个,明个过节多送一个。”敬庭笑笑递过饼子道,“好吃再来。”

    “诶。”那妇人乐得露出了大门牙。

    旁的人注意力都在买十送一上,好些人嚷嚷着:“我也要十个,也送一个。”

    敬庭看了眼玲儿,玲儿点头同意后,敬庭道:“行,买十送一。”

    几人笑着收回目光。

    韩氏道:“稍等,我去把敬庭叫出来。”

    “不用……。”于氏还没说完,韩氏就疾步朝饼子窗口去了。她硬是把敬庭拉了出来,叫他回家忙去。

    于氏看看董梅,今个敬庭帮忙那是应当应分的,她执意要儿子留下来。况且,姜家铺子如今也请了两个伙计,有姜春生主事,家里人手也够。

    董梅笑了笑,不好作答。

    “我这点饼子也就是卖个热闹,半日工夫就卖完了,叫敬庭回家忙活去。”韩氏看了看母子俩,“今个的生意可比平日里要翻几番的。”

    “家里人手够的……。”

    “嫂子,咱各自忙活去,敬庭回家看着卤菜摊子。”瞧着两边各不相让,董梅拍板道,“我找那两丫头去。”

    “就听梅娘的。”韩氏道,“晚上咱们再好好唠。”

    就这样,董梅算是了了一桩事。

    路边一马车缓缓过去,里面的人掀开车帘一角,看了眼董梅看了眼董梅就放下帘子。

    车里坐着薛老太太和她孙女赵媛,“奶奶,其实你也喜欢那董先生吧?”

    薛老夫人叹了口气,道:“过两日你就去府城的学堂了,到时候跟程先生好好学,见识见识什么是才女。”

    赵媛应了声,却憋着笑。

    她奶奶就是个嘴硬的,明明对董先生的态度改变了,还拉不下脸子来。不过,这一切都是她小哥赵容的功劳。赵容把学院里的变化一点一点的讲给她听,黑板、粉笔、炭笔以及字典等等,都是董梅所想所造。

    这些东西简直就是教学的一大改革,先生教课方便,学生学起来也轻松多了。

348自然是看在她男人的面上

    还有那算术法则,特别是九九乘法表,这些他都是从志远那里学过来的。薛老妇人操持了一辈子内务,家庭账目记得极好,她自然知晓算术的难处,好些女子就是不精此道。

    精通算术的女子那真不是一般人,都是聪明人。

    “奶奶,我听说下沟村的那个小院子特别得很,院墙不高,但是住着舒服自在。”赵媛絮絮叨叨,这都是她听来的。

    “您不是老说咱家如厕不方便吗?”赵媛接着道,“我听说那院子里的每间房都造了个……叫什么卫生间的小间儿,个人洗刷如厕都在里边,不但没味儿,还方便得很。”

    “你这丫头。”

    薛老夫人又掀开帘子,朝外头看了眼,道:“你老祖母我若是那心眼小的,早活不到今日了。”

    “奶奶,瞧您说的。”

    赵媛侧身搂着薛老夫人的胳膊,撒娇道:“奶奶当然是胸襟宽的,否则怎能撑起咱这一大家子。”

    “你还小,好些事不懂。”薛老夫人拍拍赵媛的手道,“不过那董先生倒是有半句话是对的。”

    “半句话?”

    “女子自然是要以夫为尊,依靠夫家而活,但是……”薛老夫人顿了顿,“到了夫家还是要有自己的本事,否则叫人踩在脚底下,永世不得翻身,那样的日子不好过啊。”

    瞧着祖母沉重的面色,赵媛心底里有些不安。

    “那董先生虽然能干,但当初若不是下沟村收留她,她能有今日?她离开夫家时可是连个避雨的地方也没有,”薛老夫人道,“下沟村能收留她,自然是看在她男人的面上。

    “没有他男人,甭管天有多大,也没她的容身之地。”

    薛老夫人的这番道理,董梅怕是从来没想过。

    两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就不一样,前者是站在男尊女卑观念上说道的,而后者骨子里刻着男女平等的观念。

    赵媛思索着祖母的话,一路默然不语。

    董梅在街上找到了柳嫂子他们,于氏才放心地归家去。

    袁七抱着小四,手里还拿着不少东西,都是些孩子的小玩意。柳嫂子牵着青禾,手里也没少拿东西。

    “哎哟,这么买东西可不行。”董梅笑着接过小四,“柳姨,您可不能这么顺着她俩,否则惯坏了都。”

    “小姐说的是。”柳嫂子嘴里应承。

    可董梅却听不出半点‘是’的意思,她这是恨不得把所有好玩的都买回家给孩子们呢。

    算了,一时半刻也说不清楚,回头再说吧。

    在福临酒楼吃了晚食,董梅才携众人回下沟村,届时天已经擦黑了。不过秋菊留在了姜家,待过了团圆节再回。

    第二日正是中秋佳节,家里人该忙活的还得忙活。

    特别是卤菜坊那边,一大早就来了不少人,除了那些经销商,还有下沟村乃至附近的村民,都愿意走两步,来这里买。

    那院子里挤满了人,声音大得跟吵架似的,生怕拿不到货。今个过节,但凡日子还过得去的,定会来上半斤卤味儿。

    最重要的是,每逢过节,这卤菜都会优惠许多,差不多是平时的八成价钱。

    “大家别急,我保证今个都有货。”董梅嚷道,“但是,咱们还得是遵循前来后到的规矩,再这么挤的话,到头来耽搁大家的时间。再有,卖零的乡亲们去那边,都别排错了。”

    志明个高嗓音大,他举起手也跟着喊了几嗓子,众人这才规规矩矩起来。

    而袁伯背着手在门口瞧热闹,见卷起袖子干活的董梅干劲十足,冲着这些村人笑得那般真诚。

    他不禁感慨,就这穷沟沟里,生意都这般红火,若是卖到京城、富庶的江南,那该是什么个景象啊。他好几次都想跟董梅提及此事,但就是开不了口,生怕董梅误会。

    其实董梅是忘了这茬儿。

    不过既然身份已经揭开,再提及卖卤菜的事,小姐定不会多想吧。

    约莫两刻钟后,院里走了一拨人,董梅才闲下来。忽听有人喊“嫂子”,她朝那声儿望去,门口站着的正是许久未见的李金娇两口子。

    以往都是陈大牛来取货,他比旁人来的都早,人话不多,董梅也少跟他讲话。

    不过,李金娇倒是时不时叫他带些东西过来。

    “大嫂,我虽好久没来,但是大牛日日跟我讲家里的事情,我听着也跟自己来了一般。”

    “大嫂,我去那边排队。”陈大牛腼腆一笑,背着篓子就过去了。

    董梅拉着她到旁边,道:“怎不把孩子带来?”

    “看家呢。”李金娇道,“这不过节嘛,我怎么着也得来看看你。再说二嫂那边盖新屋,我没帮一下,心里着实过意不去。听说她要迁新房,我再不来就说不过去了。”

    既然陈大牛在,董梅就把金娇领去她院子。

    而金娇顺道从牛车上取了一篓子东西,外加一大包袱。

    “嫂子,这些山货都是大牛得空弄来的。”金娇拿出框子里的山货,“别看卖相不好,炖着吃味道可鲜了。对了……”

    她顿了顿,又打开一布袋子,扯出几条毛茸茸的东西。

    “这几块兔皮是特意给我侄女们的,正好每人一条围脖。还有……这块狐狸皮毛正好给你。”她噼噼啪啪说着,还把那狐狸皮毛放在董梅跟前比划了下,不忘夸赞:“嫂子真好看。”

    这些皮毛都能卖个好价钱,特别是她那三岔口的杂货店,这类山货最好卖了。

    “嫂子,我跟你说啊。”金娇麻溜地收好东西,“如今我那也做起皮毛生意了,附近好些猎户都送货上门,我们转个手就不少赚嘞。不过,还是大牛的皮毛处理得好,所以这些都留着给侄女用。”

    “行,我替她们谢谢小姑了。”董梅笑道。

    “得了。”金娇指了指那大包袱,“这床棉被麻烦你帮我给二嫂。”

    董梅点点头,这棉被若是送去李家院,少不得又是一场风波了,说不定会被罗氏点火烧了也不一定。

    “不过,我待会子还是要去看看的。”金娇叹了口气,那毕竟是她的娘家。

    没多久,陈大牛进来辞行,他得先赶着牛车回去。

    董梅本想叫他们一家子过来吃晚饭,但是路途远,是在不方便,还不如多送些节礼。

    所以,她叫住了大牛,喊上刘妈帮着收拾些吃的用的,装了一大筐子给搬上牛车。

349 你哪来的四个嫂子

    陈大牛傻眼,看了眼媳妇。

    “大嫂,这怎么使得?”金娇也觉得不过不去,从来只有大嫂贴补她的,她每每带点小玩意过来给侄女,结果收到的回礼不知道多了多少。

    “回吧,路上慢点。”董梅对着大牛道。

    “诶。”陈大牛叮嘱金娇几句,就赶着牛车离开。

    “小姑,我刚才看见小姑父了。”青禾迈着小短腿进来,后面的两姐姐也跟金娇打了招呼。

    “诶!”金娇蹲下身来抱起青禾,“这下好了,都瞧见了。”

    金娇瞧着刚起床的小四,窝在柳嫂子怀里揉眼睛呢。柳嫂子抱着小四过来,迎面喊了声金娇“小姑”,并行了福身礼。惹得金娇不知所措,“您就是我嫂子娘家的柳姨吧。”

    怪不得她大嫂跟旁的农妇不同,原来家世就不一般。

    眼前这下人就与旁人不同,瞧着就是聪明人。

    “我当时听说,真的不敢相信啊,大嫂。”金娇感慨道,“时隔这么多年……这真是天大的好事……”

    “大哥要是……唉!”天不从人愿啊。

    见金娇伤感,连着几个女儿也黯然,董梅忙道:“山娃认字咋样?再忙也不能耽搁学习啊!”

    “那小子不是读书的料。唉!”金娇抬手拭了拭眼角,“还不如他弟弟上心呢。”

    “小姑,可不能这么下定论,没有谁生来就是读书的料。”青莲上前道,“许是他想多帮帮家里,才没得时间和心思罢了。”

    “就是。”青柳接茬道,“不如叫他去我们学校,实实在在学几月,保准学得好。”

    “去……学校?”金娇诧异地看向董梅,这事她从来没想过。

    “我看这主意不错。”董梅笑道,“如今你也不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叫山娃去学四个月,到时候能写又能算的,生意也能做大不是?”

    “嫂子,我听你的。”金娇想也没想就连连点头。

    她知道董梅比她想得远,“先叫山娃去学,晚两年再叫石娃去学。别跟我们似的大字不识,净算错账。”

    难得她跟大嫂和侄女聊了这许久,又吃了早食,李金娇才辞了行,前往李家院。

    她挎着一包袱,也备了些节礼。

    一路上遇着不少人,倒比家里人还热络。

    春花婶子正要去买点卤菜,与她碰了个正面,道:“听说你幺哥来了,好像出了什么事儿,说不定又要闹到梅娘那儿去,我正要跟她说这事儿呢。唉。”

    “我小哥?他不是在府城读书么,这么大老远跑回来过节?”金娇诧异道,事情没这么简单。

    “跟你娘好好说,凡事都要讲个理儿不是?再说,她闹那些没丁点儿好处。”

    如今瘸着腿儿,还不是自己作的,真不知道怎么想的。

    “谢婶子,我会的。”

    金娇嘴里应着,心下却道,她才懒得管这些烂事。

    “幺儿啊,你别担心,我这就去找那贱货评评理。”还没进院子她就听到自己老娘在叫唤,奇怪的是竟没个听墙根儿的。

    “娘,您不知道啊!她可有能耐了,那俩掌柜的都听她使唤呢,否则相公也不会被害得读不了书。”

    金娇一听,这是赵氏挑的刺,如今钱氏成了哑巴,又来个赵氏,这家里何时能安分点。

    “她以为自己是谁?连府城的事儿也能插手?反了她!我就不信,她搅了咱这么大的事儿,老祖会不管!”罗氏怒道。

    李金娇在门外顿足片刻,推开虚掩的门走了进去。

    院子里一下子安静下来,许是没想到这逆女能来,罗氏顿时噎住了话。

    “娘,今个过节,我特意来看你。”金娇定定地看向罗氏,院里三个嫂子都在。

    赵氏挨着罗氏,钱氏在自家房门前捣鼓毛衣,而王氏进进出出的拾掇东西,看样子今个晚上就要搬新家了。

    她先把王氏和钱氏的包袱分发,接着对赵氏道:“四嫂子,我不知道你们回了,所以没单独准备……”

    这声‘四嫂’又刺痛了罗氏的神经,“你哪来的四个嫂子?我只生了三个儿子!”

    李金娇也不跟罗氏辩解,见罗氏怒不可遏的样子,道:“娘,今个团圆节,既然四哥也回了家,就好好过个节,你吵吵来吵吵去也没落下个好。”

    “乖女儿,今个要教你娘做事了?”罗氏崴着脚走了两步道,“瞧瞧你亲娘这脚脖子,就是那贱人叫她的马踩的,我这么大年纪,好歹是她的长辈,她竟恶毒至此……我跟你说,别看她面上,那都是装的……”

    许是很久没人听她说话,逮到个能听的人,罗氏倒前前后后讲起道理来。

    “你知道你三哥三嫂为啥回家不?”罗氏问道,“你以为他们赶着大老远是回家过节?”

    李金娇暗想,这事跟董梅有关。

    “全都是那贱货!她诬陷你三哥,撺掇她那俩姘头害得你三哥连书都没得读了。”罗氏怒指李金娇,好似眼前的人就是董梅。

    “你不是老说帮理不帮亲么?你去找她要个说法。”罗氏将了金娇一军,“你亲娘的脚不能白白瘸了,你三哥得回学堂读书。”

    “凡事都有前因后果。”

    金娇看了眼赵氏,转眼对罗氏道:“娘,您要是觉得冤枉,就找老祖说理去,再不行就到衙门敲大鼓去。我不过是个外嫁女,怎么着也轮不到我出面说道。”

    “娘,您听听。”赵氏带着哭腔道,“这可是您的亲生女儿,相公嫡亲的妹子啊,这胳膊肘尽往外拐。”

    “你少在那里挑拨!”金娇气急道,“定是你在府城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否则好么央儿的怎么会牵扯到四哥头上?”

    这女儿果真不认她了,罗氏拐着走到金娇面前,眼珠子都要瞪出眼眶,她狠狠甩了金娇一耳光。

    李金娇也不躲,可以说她是迎着脸上去挨打的,这耳光让她有种快感,否则她还天天惦记着她娘的那点养育之恩。

    “你这没心肝的死丫头,我白疼你那么多年了,你走!永远别回来。我就当你死在外头了。”罗氏骂道。

    钱氏抬抬眼皮子,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

    王氏忍了忍,还是上前扶着金娇,小声道:“打断了骨头连着筋呐。”

350 手心里硬硬的东西硌得他心疼

    罗氏剜了眼王氏,“有你什么事,一边去!”

    这俩跟那贱货都是一伙的。

    “娘,自女儿出嫁这些年一直过得灰头土脸的,但是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李金娇冷静得出奇,“到哪儿都得讲理儿,理儿通了才能走得更远,否则死路一条。”

    她朝李金铭的房门口瞥了眼,“四哥是个读书人,不会不明白这理儿。”

    李金铭在屋里翻着书,一个字都看不下去。

    他不甘心就这样葬送了前程,要想再次进学院,只能是求那位了。但是两边关系如此不睦,就算他舔着脸上门,她也未必能应。

    让他震惊的是,那妇人怎就成了江南大户袁家的千金?

    怪不得那俩大掌柜跟她的关系如此紧密,都是能相互利用。再看自己的亲妹妹,跟她走近了后,日子也好起来。

    前几日经过那杂货铺子,有模有样,里头堆满了货物,往来的人都要瞧上一瞧。

    唉!早知今日,当初……

    李金铭心里是后悔的,他也闹不明白怎么就跟董梅闹翻了,按理说,他们之间没多大利益冲突。

    外头罗氏母女俩闹得不可开交。

    “你回去吧。”王氏把金娇往外推,省得又挨巴掌。

    “二嫂,我今个来一是看望爹娘……”金娇吸了吸鼻子,攥紧了拳头,本想等着爹回来再离开,“二是恭喜你要迁新房,到时候我就不来了。”

    “不打紧的。”王氏道,“不过是两间小屋。”

    两人的谈话又刺疼了罗氏的眼睛,她抄起手边的扫帚,吼道:“滚,全都滚出去!”

    “娘,今个过节,女儿的心意到了。”金娇放下包袱转身离开,没走两步就遇见扛着锄头进来的李光祖。

    “爹。”她爹是日日要去地里看看庄稼的。

    李光祖眼里无神,心里却拎得清,齁声道:“回去吧,好好过日子。”

    金娇上前握住老头的手,“爹,你要顾着自个儿。”

    “你……这?”老头皱起眉头,手心里硬硬的东西硌得他心疼。这当口不能拒了她的意,只得暗自收下。

    “爹,我回去了。”

    老头失神地瞧着女儿落寞的背影。

    外头已经站了好些人,瞧着李金娇半边脸红肿,都“啧啧”个不停地怜惜起来。

    “金娇啊,回去吧,陈家才是你的家。”

    “是啊,听说大牛会疼人,就别再惦记这边了。”一老妇拉着她的手,“梅娘是你大嫂,那也是你的娘家。”

    甭看这些妇人是瞧热闹的,但是人家说的话很在理。

    金娇只顾点头,也不吱声,一路朝家去。原本是想跟董梅打个招呼再回,但是自己这个样子,她不想搅了大家的节。

    “金娇,金娇。”

    快到村口时,背后有人喊,回头见曹氏挽着一包袱追了过来。

    “二婶?”

    “你走得也太快了点,眼瞅着就追不上。”曹氏气喘吁吁的,“二婶是瞧着你长大的,虽说小时候你有些性子,但心眼儿不坏。”

    “二婶……”金娇眼圈更红了,憋不住,委屈得眼泪直流。

    “孩子,别哭。”曹氏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成,有什么事回头跟梅娘商量。”

    “知道了,二婶。”

    曹氏把包袱系在金娇的背上,“不是什么好东西,权当二婶的一点儿心意。”

    “二婶,您千万别这么说。”金娇哽咽道,这会子是感激的哭。

    “我本来在作坊里忙活。”曹氏拍拍金娇的背,“是梅娘叫莲儿来跟我说的,怕你在家里吃亏……”

    “……”

    “回吧,路上当心。饿了里头有干粮。”曹氏朝金娇道,这儿到三岔口要走两个时辰呢。

    李家院。

    罗氏还嚷嚷着要去找老祖评理,被李金铭拦住了。母子俩在屋里嘀咕一阵,罗氏就崴着脚出来,一声不吭朝灶屋去。

    王氏则是继续收拾家什,恨不能立马就离开这是非之地。

    元海元喜在董梅家做活,不用操心,元林今天也不用上学,一早就去了董梅家,说是要跟姐姐们学算术。

    而李金富还在新房那边拾掇,刚才李光祖也去看了看,父子两倒是难得聊了阵子。

    老头子看着两间新房,虽说小了点儿,到底是儿子自己置办的家业,心里很是欣慰。李金富自然也是高兴的,他对老头道:“爹,过两年我再盖两间,到时候您跟我们一起住。”

    老头摇摇头,帮着一起收拾。

    “爹,您早该歇歇了。”李金富补充道。

    “爹不累。”老头道,“往后你们好好过,多听听元海娘的。”

    李金富心里明白,他爹累的不是身子,而是心。就不说别的,这一年来,他也心累。

    “我会的。”

    没多久,屋里就清理干净,反倒显得空荡荡的。王氏精打细算,没借一个钱,不过也没添置一件家什。李金福都听她的,无债一身轻嘛,把家里用顺了的旧物搬过来也是一样的。

    李金富凝视片刻,转眼就见老头在挖地,挨着屋子空了好一大块地,是留着以后添盖新屋的。

    “爹,别挖了。”

    “这地空着也是空着,松松土,种点菜。”李光祖道,他最见不得地闲着了,哪怕是这样半石子半土的地。

    老头起身扶锄,看着不远处的四合院。

    “原先还觉得那院子太大了,就她们娘几个住,现在看来都嫌小了,光是袁家来的人就有七个。”李金福瞧着老头平静的眼神,接着道,“这要是近便,那袁家指不定会送些什么过来呢。”

    见老头静静听着,李金福一股脑儿把从王氏那听来的跟老头说道说道。

    “听说那袁家可是江南的大户,家里有当官的,茶山好几座,还有数不清的铺子。”李金福想想也觉得不可思议,这样的人家如今跟他还算是亲戚。

    若不是他媳妇,他也占不到这个光。

    有次在路上,那袁师傅还喊他二叔,对他也客气。另外那几个袁家的人,对他恭敬得很。

    他可从来没被人这样待见过。

    兴许旁人没察觉,但是李金富自个把腰板子挺得更直了,头也昂得更高,见人就笑着招呼,说话声也提高了不少。

    整个人都精神了许多。

    人呐就是这样,突然间觉得前面的道儿很顺当,几乎伸手就能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种感觉非常令人振奋。

351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都嫌累

    再瞧瞧他的两个弟弟。

    李金贵媳妇成了哑巴,那毛衣生意也没见做多大,反倒是往里搭了不少钱。

    幺弟虽说是个秀才,眼瞅着就没书读了,就别说中举了。

    他媳妇说得对,这两人定是在府城出了什么幺蛾子,才被撵回家。

    如今他的日子最有盼头,地里的粮食够吃,孩子们各有各的事,不用操什么心,他们两口子也能有稳定的进项。

    父子两难得不被人打搅,聊了许久。

    四合院里可热闹,跟过年似的。

    一大家子都到齐了,还多了袁家来的几位,如今正经吃饭还得摆两桌才行。

    平时倒不用那么麻烦,早起的早吃,晚起的晚吃。且志明凳子几个有时候揣着馒头饼子就出门了,根本没时间坐在桌边好好吃顿饭。

    董梅原本以为罗氏要来家里闹,等了大半日竟然没来。

    如今袁家来了这么多人,他们怎敢像以前一样说闹就闹。但凡李金铭有点读书人的自尊心,就会拦着罗氏的。

    午后一过,灶屋里就起了炊烟。

    刘妈使出了全身的劲儿,在灶屋里忙活。

    原本董梅是放她假,叫她回家过节的。但是刘妈没同意,以往年年在家,不差这个节。

    每每回家,董梅都给她稍了不少好东西回去。她感叹董梅的大方,从来不计较那些吃的用的,惹得村里人都羡慕她找了个好东家。

    如今家里日子好了,她在这边也好,孩子们也没什么好惦记的。

    再者,这么一大家子的饭食,她走了梅娘和柳嫂子得多累啊。

    刘妈一大早就预备着今晚的饭食,所以当莲儿姐妹进来帮忙时,硬是把人推了出去。

    “好不容易回家歇息,怎能干这些。”

    董梅瞧着也忙得过来,就着姐妹俩给村里几家送点东西去,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她自个捣鼓了一天的蛋黄和肉馅儿月饼。难看是难看了点,胜在味道还行。

    昨个她去糕点铺子瞧了眼,那月饼真就是个月亮形的,圆圆大大的,外皮沾了点芝麻,里面就是面粉和着糖、花生仁、瓜子仁什么的。

    照现在的程度,这月饼还没聚齐五仁呢。

    “娘,这法子卖给糕饼铺子,定能卖个好价钱。”青柳说着话,喷出了不少饼皮渣渣。

    “依我说,不能卖。”青莲道。

    董梅包月饼的手顿了顿,问道:“莲儿,你说说看。”

    “娘,咱这月饼成本太高,还是府城、京都那些大城市既能走量,也能卖得起价。”青莲接过董梅包裹好的月饼,依次码放在篮子里。

    “然后呢?”青柳好奇问道。

    “这样稳赚不赔的生意,为何不自己开铺子?”青莲看着董梅道,“就像娘以前说过的加盟,到时候叫人来加盟咱的铺子,咱们还能年年分红,岂不是长长久久的生意?”

    “娘,姐姐说的这法子太好了,是不是?”青柳急着要董梅表态。

    “想法是对的,但是真要做糕饼卖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董梅笑道,“你娘我也就是瞎捉摸,就这卖相可没人愿意掏钱。”

    再说月饼也就中秋节这阵儿能卖,平常少有人吃。

    “我还是姐姐的法子好。”青柳嘟囔着嘴道。

    “都成了小财迷了。”董梅道,“你韩大娘手巧,到时候给她得了。”

    董梅叮嘱姐妹俩一番,她们才提着篮子出门去。除了平常几乎亲近的人家,这过节的还得给孩子们的爷爷送点过去。

    尽管他少有照拂到梅娘和孩子们,但是这孝心还是要表表的。

    再说,都那岁数的老人家了,还能计较些什么呢?

    所以,董梅给李光宗也备了一份,请他帮着带一份给他弟弟。她可不想叫孩子们去李家院里讨骂。

    青莲点点头,提着篮子正要出门,回头瞅了眼董梅,张张嘴没说话,带着妹妹出去了。

    董梅摇头叹息道:“这孩子心里定是又有什么想法。”

    “小姐,二位小小姐真是聪慧,要是夫人瞧见了,定会放在心尖儿上。”柳嫂子一旁道,“家里头那些小辈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都嫌累,哪里有她们这般能干。”

    “穷人孩子早当家嘛。”董梅道,“她们小时候吃了不少苦,能活到今天也是命大。”

    虽然当初梅娘很少跟她诉说以往的苦头,但是,能在罗氏眼皮底下挺过来,若不是老天爷怜悯,夭折个孩子那太容易了。

    抬眼见柳嫂子抹泪,董梅赶忙道:“苦日子最是能历练人的了,过过苦日子未必就是坏处,反倒能成为她们的一笔财富呢,以后再遇着什么难事,也能挺过去的。”

    “小姐说得对。”柳嫂子破涕为笑,欣慰小姐能有这样的胸襟。

    灶台上忙活的刘妈心里暗自点头,耳濡目染了这许久,她都觉得自己的心敞亮了许多。

    去村里的路上,青柳一直问姐姐,她娘心里到底是咋想的。以她对她娘的了解,觉得若是她娘愿意捣鼓,定能捣鼓出不少做点心的法子。

    青莲笑而不语,这老二真是个急性子。

    “姐?”

    “我记得娘说过,聚敛财富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如果能让大多数人改善生活,那才是正道。”青莲道,“且眼下咱们有这么多事情要做,实在没有人手去弄什么糕饼铺子了。”

    “但是我觉得这两样并不冲突啊。”

    青柳不解,再说也不用自己动手,她不信她娘没有更好的法子,比如跟花大掌柜他们合伙,他们定会乐意的。

    “不过,我觉得娘心里应该是另有打算?”青莲犹疑片刻道。

    “另有打算?”

    青柳不解地皱起眉头,瞧着姐姐指了指茶山那边,她霍然道:“哦!你是说……”

    青莲点点头,“行了,别瞎想了。”

    “莲儿,柳儿。”吴氏老远就瞧着姐妹两个一路说说笑笑的过来。

    “大娘,娘叫我们送月饼来了。”青莲道。

    “不用,我这边买了,本想给你们送去呢。”吴氏老早准备了好了东西,见姐妹俩篮子装得满满的,想着还是一会子自己送去。

    “大娘,这个月饼是我娘做的,可好吃了,里面搁着蛋黄和肉呢。”青柳解释道。

    “听着就好吃,可惜你周平哥哥吃不到了。”这团圆节少了儿子,吴氏心里多少有些落寂的。

352 他管那造假卖假是家事

    “大娘,周平哥哥说月底就能回来,您再多等几日。”莲儿宽慰道。

    “再说了,周平哥哥在京都那繁华地,什么好吃的没吃过。您就等着他给您带好吃的来吧。”青柳安慰人的路子就是不一样。

    吴氏一听,心里踏实了不少,笑道:“对,我等着他带好吃的来。”

    说着,吴氏转身从屋里拿出两包点心,类似麻团那样的,倒是香甜可口。

    “你周大伯从县城带来的,这些你们路上吃,剩下的我一会子送去家里。”

    “谢大伯大娘了。”

    告别了周家,姐妹俩顺道又给几家困难点的送了卤菜,接着去了李勇家。见着两孩子,汪氏稀罕得很,手忙脚乱又给添了不少东西。

    “奶,您也不心疼我们这小身板。”青柳说着把东西又拿了出来,“太重了。”

    “说的是,都怪奶没想周全。”汪氏也心疼起来,“一会子叫你叔送去。”

    “奶,千万别送,留着家里人吃。”青莲道。

    “您要是真疼我们,就赏我口水喝呗。”青柳嬉笑着指了指自己的嗓子眼,刚才她贪嘴多吃了几块麻团,这会子口渴得厉害。

    “哎哟,瞧我这老糊涂了。”汪氏转身急匆匆端茶去了。

    青莲戳了下妹妹,“瞧你把奶急得。”

    “我真是渴得厉害。”青柳委屈道。

    这俩孩子不进屋坐,汪氏只得提着茶壶出来。青莲赶忙上前接过茶碗,“奶,我们喝了茶还要去别家,您忙去吧。”

    “忙什么,灶屋里有你婶子她们。”汪氏倒了茶递给青柳,眼巴巴地瞧着她一碗茶水下肚,接着又给倒了一碗。

    “倒是你娘,有点什么都惦记着我们。”

    “这不是应该的么。”青莲道,“奶这么疼我们,如今我和妹妹少在家,娘也想叫我们过来走动走动。”

    “好孩子,在外头可要顾着自个儿,别像你娘似的,干什么都不要命。”汪氏叮嘱道。

    “奶,您家的茶比我家的好喝多了。”青柳打了个茶隔儿,抹了一把嘴,把茶碗放回了屋里。

    “这丫头竟说瞎话,我这粗茶哪有你袁爷爷带来的茶好喝。”瞧着青柳机灵模样,心里说不出的欢喜。

    “我可喝不惯那些什么茶。”青柳拍拍肚子,“反正今个喝的茶是我喝过最好喝的茶。”

    青莲抿嘴笑,都是贪吃惹的祸,这会子就是给她一碗田里的泥水,她也觉得好喝。

    而汪氏听着心里甭提多高兴了,这丫头说话就是好听。

    “奶不耽搁你们了,赶紧送去,早些回家。”

    离开老祖家,他们最后去了李光宗那。

    可巧的是,在门口遇见了李金铭,几人都没打招呼。李金铭毕竟是长辈,侄女不喊他,他也张不开嘴主动跟俩小孩示好。

    不过,姐妹俩对视一眼,这位小叔的眼神倒是没有以前那般不屑。

    而李光宗见着俩孩子,开口道:“刚才你们小叔来过了,你们该是碰面了吧?”

    瞧着两孩子的表情,李光宗心知,这疙瘩一时半会是化解不了。

    青莲拿出月饼递给李光宗,并请他帮忙转交一份给她爷爷。

    李光宗点头同意,顿了片刻道:“刚才你们小叔来我这里,说了一些话。”。

    姐妹俩乖乖站着,心想李金铭莫不是想请他当说客,他以为只要她们原谅了他,他就能重回学院?

    “大爷爷,不管他跟你说什么,我们都无能为力。”青莲道。

    “那……不是,你们若是去学院跟夫子解释,夫子定能原谅他。”李光宗道,“虽说是他犯了混,但也不至于毁掉他的前程啊,况且……这是咱老李家的前程。”

    这大爷爷还惦记着老李家的大好前程呢。

    “大爷爷,我们可没那个本事。”青柳嘟囔一句,本想绕过李家院,还是扯到了这档子事上。

    青莲瞪了眼妹妹,随后道:“大爷爷,我们连学院的门朝那头开的都不知道,就算见着人夫子了,我们又怎么说这事儿呢?”

    “直说的话是多此一举,因为夫子都知情了,这事儿是她赵家人闹到学院里去的。”青莲定定看向李光宗。

    “什么?是赵家人……?”

    李光宗难以置信,刚才小侄子可是半句话都没提赵家人这码子事儿。只说因为毛衣的事儿得了个失信的名儿,害他被夫子叫回家反省。

    “不然呢?”青柳站得有些累了,挪了挪脚步,“他不会又冤枉我娘吧?”

    “唉!愚蠢啊!因为这点子家事毁掉了大好前程。”李光宗气得拍桌子,全然听不见青柳的话。

    家事?

    他管那造假卖假是家事?

    青莲冷眼带笑,道:“就算我们撇开花大掌柜和言大掌柜,去跟人夫子解释,说什么这是家事,您老觉得那些学富五车的夫子们,能听我们的一面之词?

    夫子们没有自己的判断?谁犯事了找个人去说说情,解释一番就能一笔带过?

    就连我们的小学堂,规矩那都是非常严格的,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何况是学院……”

    李光宗听着听着,插不上一句话。

    罢了,罢了,该着他们李家无福。

    望着姐妹俩离开的背影,他惋惜道:“这两孩子,但凡有一个是男娃就好了。唉!”

    李光宗晃神会子,才想起来吃那月饼,随手拿了个咬一口,咸蛋黄和肉的滋味一下子刺激了他的味蕾,李金铭的前途也被抛掷脑后。

    “这太好吃了。”

    感觉有人进来,他抬眼一瞧,可不就是他那可怜的老弟么。

    “来来来,这是金水家的特意给咱送来的月饼,有你一份,好吃着呢。”他招呼弟弟道。

    李光祖也不说话,瞧着桌上的月饼失神。

    自从俩孙女满村子送东西,他就偷偷地跟着。就刚才这院里的一番谈话,他也听了个全。

    “愣着干啥?”

    李光宗拉过弟弟,把他按在竹椅子上坐,打开他的那份月饼,道:“你就搁这儿吃,吃完了再回家。”

    若这好东西进了那婆娘的手,他这老实巴交的弟弟怕是一口都别想吃了。

    “吃啊!”

    这二愣子真是没得救了,李光宗接着道,“咱哥俩也没多少日子了,有吃就吃,有喝就喝,别生那些个闲气,否则闭眼了才觉得白来了这世上。”

    李光祖吃着月饼,脸色缓和多了。

    “好吃吧?”李光宗也坐了下来,“你也想开点,让他们自个过自个的日子。”

353 如今小祖宗把他放到末尾了

    其实这老弟根本不是管事的料,他的儿子们没一个听话的,那听话的又不在了。

    好在金富转变了过来,踏踏实实过日子。

    院子里,袁伯弓着腰教小四走路。

    这小不点最近开始学走路了,谁不让她下地她跟谁急。董梅看着的时候是不会惯着她的,也只有袁伯事事依着她。

    可苦了袁伯的老腰了。

    “爷爷,您这样惯着她可不成。”见袁伯一手敲着腰背,青莲把空篓子递给青柳,忙跑了过去。

    “四儿学走路又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您老这样佝偻着腰哪里受得了。”

    “不碍的。”

    袁伯嘴上说着,心里却不得不承认自己老了,带小姐小时候那会儿可没现在这般吃力。幸好柳嫂子来了,否则他这老腰算是交代了。

    “您去歇着,我来吧。”

    青莲双手拉着小四的双手,嬉笑道:“四儿,姐姐陪你玩好不好?”

    小四连连点头,可高兴了。马上周岁的孩子,跟个小哑巴差不多,都听得懂,就是不会说。

    不一会儿,青柳拿出一席子铺在地上,又从家里翻出许多玩具,一股脑儿堆在席子上,再把小四搁席子上,她自己也脱了鞋坐了上去。

    “四儿,还是玩这个有意思。”青柳把刷着颜色的积木码得老高,“走路着什么急,以后要走一辈子的,趁着现在有人抱,还不如玩点别的,对不?”

    小四被高高的积木吸引了注意力,像小鸡啄米般点头同意。

    一旁的袁伯笑得合不拢嘴,这二小小姐说话真能把人乐死。真不知道她那脑瓜子是怎么长的,这要是老爷夫人见着了,不定高兴成什么样呢。

    这些都要写信告诉他们,让他们高兴高兴。

    完了青柳跟小四各完各的,这些玩具都是周树根做的样品,拿来给董梅过目的,对于青柳来说,也是很新鲜的。

    不过她独爱那个数字排列的华容道玩具。

    可是,小四偏不如她的意,二姐玩什么,她也跟着要什么的。

    年龄悬殊的姐妹俩竟然要吵起架来。

    “二妹,你摆好了摊子,却不教她玩儿,这算怎么回事?”青莲就离开一会,这边就吵起来了。

    “大姐,这玩儿也得她自个儿琢磨,哪有一来就抢东西的。”青柳朝着小四瞪眼睛,“连玩都不会,你还想干什么?”

    原本窝在大姐怀里撒娇,还咿咿呀呀告状,似乎能听懂二姐的话。她撅着嘴巴甩开大姐的手,又坐了回去,接着搭积木,时不时还偷看二姐手里奇奇怪怪的东西。

    瞧两人都安分了,青莲也摆弄起玩具来。

    “哇,这样好玩。”青禾刚告别了苦菜苦叶,也跟着脱鞋坐在席子上。

    “汪汪。”跟了小祖宗一天了,大宝难得喘口气,在席子边上趴了下来。

    廊下的袁伯喝着家乡的茶,看着孩子们盘腿而坐,嬉笑声清脆悦耳。而灶屋不时传来小姐的笑声和阵阵美食的香气,志明哥几个回家后,就把院子里里外外给打扫一番。

    整个一和和美美的生活景象。

    比起袁家宅门里规矩森严、死气沉沉的气氛强了不止百倍。

    “志明啊,晚上我们坐在院里吃饭吧?”袁伯朝正进来的志明问道。

    “阿伯说得对,我姐也是这个意思。”志明指着天上道,“今夜的月亮最大了,一会子照得院里亮堂堂的。”

    不一会,志宏志远就抬着桌子出来,摆放在院子中间。

    “二舅三舅,要开饭了吗?”青禾撇下姐姐妹妹,从席子上起身跑了过来,鞋子都没穿利索。

    “快了。”志远道,“你要是饿了的话,去灶屋拿饼子吃。”

    “不行。”青禾嘟囔道,“娘亲说那饼子不能吃太多了,否则会得什么积食的病。”

    志明弯下腰来,柔声道:“娘亲说得对。不过,我刚才瞧见那有雪梨,可甜了。”

    “真的?”小家伙情绪一下子上来了。

    “你等着,三舅去帮你拿。”

    志远三步并作两步,转个身就拿来了一份雪梨,木碗装的,都切成小块,上面还扎了竹签子,吃起来方便极了。

    “谢三舅。”小家伙满足地端着木碗朝凉亭走去。

    她扎了一块递给袁伯,袁伯乐呵呵地接过雪梨。随后她又拿去给姐姐和妹妹吃,遇着几个舅舅和袁七他们也递了过去,不过他们都没空吃,否则她的木碗早空了。

    而跟了她一路大宝急得叫个不停,自从家里多了这些人,他的地位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大宝,别喊了。”

    青禾有些不悦,为了点吃的,这狗子能跟人翻脸。她举着一块雪梨,道:“我吃东西哪一次少了你的?你这么不懂事,一点儿都不体谅别人。”

    “汪汪。”

    天地良心,最近好几次吃东西都没他大宝的份。以前他都是第一个吃,如今小祖宗把他放到末尾了,想起来了她才赏一口。

    若是他能开口讲话,一定要跟她好好说道说道。

    “爷爷是长辈,当然要先给爷爷了。姐姐们好不容易回家休沐,我也得分给她们,再说舅舅和叔叔他们那么忙,那么累,咱不能体谅体谅他们吗?”

    青禾忍不住把原本要给大宝的那块雪梨给吃了,她咽下甜甜的汁水,不顾大宝越来越生气的眼神,道:“你要是承认错误,我就奖励你。”

    “汪汪。”他哪里错了?这分明就是威逼利诱嘛。

    “娘亲说过,要奖罚分明。”青禾又吃了一块,“你不体谅家人就是不对,如果能承认这个错误,说明你是个好孩子,我可以奖励你……”

    眼瞅着碗里的雪梨没几块了,再不承认真就一块都吃不到了,大宝乖乖低头,打断那小话唠,“汪汪”两声,已示他错了。

    没办法,他不跟小孩子一般见识,先吃到雪梨才是上策。

    “这就对了嘛。”青禾摸了摸打毛的金毛,“以后要关心家人哦。”

    “汪汪。”

    知道了,赶紧的,把雪梨拿来啊,真是急死个人。

    袁伯瞧着大宝吃了雪梨那满足的神情,差异得很,这狗子真的通人性。就刚才三小小姐的那番话,他似乎听得明明白白。

    真是神奇。

    来这几月,袁伯发现狗子跟三小小姐最亲,也最听她的话,是一条忠心的犬。往后有他在三小小姐跟前,倒叫人放心得很。

    “汪汪。”大宝突然朝袁伯吼了一声。

354 二叔,你带的东西呢?

    刚才还奖励大宝懂事,这会子又小心眼了?青禾朝大宝生气地吼了一声。

    “汪汪。”大宝有些不服气,那老头刚才看着他,定是在揣摩他。

    “三小小姐,没事的,大宝是个好的。”袁伯安慰这主仆俩,“大宝,以后三小小姐的安危就交给你了。”

    袁伯弯腰揉了揉大宝的脑袋,又道:“咱们江南的家里也有条跟你一样的犬,不过没你这么壮实,若是有缘的话,说不定你们能成为好朋友哟。”

    既然这狗子通人性,索性把他当做人来交流好了,袁伯这般想。

    他们可从来没有像三小小姐这般跟狗子讲话,或许老家那狗子也是通人性的。

    “汪汪。”他才不要什么朋友,不过老头子的手法不错,按得他挺舒服的。

    “爷爷,那叫人把那狗子送来,这样大宝就有伴了,省得他整日闲得慌。”青禾道。

    袁伯干笑两声,不知道如何应话,路途遥远,要送条狗子过来还真不好办。

    “等等看,如果方便的话就带来。”

    “好呀。”青禾高兴地对着大宝道,“你别说不需要朋友,娘亲说过没有朋友的人是孤寂的,会很可怜的。你现在还体会不到,等以后我出门行医了,有朋友在你身边我也放心。”

    “汪汪。”等她出门行医,那得是猴年马月的事情啊。

    袁伯欣慰点头,别看三小小姐人小,可事儿懂得不少啊。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哪里像个五岁的孩子。

    这都是小姐教导得好啊。

    袁伯靠着廊柱子,心里感慨颇多。除了前段时间种茶辛苦点,在小姐这里简直太安逸了,没有那些糟心事儿。

    这要是在袁府,别说过节,就是平常日子也够他操心的。光是那些个下人就有他管的了,再有府里的那些主子们,都快成残废了,屁大点事也得使唤人。

    使唤人是主子们的权利,这没的说。

    问题是主子们眼睛长头顶上,但凡下人有丁点儿不如意,都是他这管家的不是。每天处理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儿,都够他烦的了。

    若不是老爷要他留在府里照看,他才懒得伺候那些人呢。

    时间过得真快,天渐渐暗了下来,院里掌灯了。

    桌子上也摆满了好吃的,这些吃食看着可没袁府的精致,但光是那飘出香味,就知不差的。

    董梅杀了一只大鹅,足足八斤多。刘妈又往鹅肉里面掺了些白萝卜,味美量还多,够那些小子们吃的了。

    凳子和志明还特意偷空去逮了两只兔子,红烧兔肉,没有不爱的。

    叫人欣慰的是,万氏破天荒叮嘱凳子今个回家过节。所以董梅叫凳子拿只兔子回家,甭管万氏出于什么心思,毕竟还有他哥在,一家人团团圆圆才好。

    凳子硬是不肯,因为这边人多,一只兔子哪够吃。

    “那就拿半只,给孩子们尝尝。”董梅急得叫住了执拗的凳子,“去吧,好好跟家人过节。”

    迟疑片刻,凳子才接过东西。

    其实半只兔子也不少了,他家里就哥嫂和两个小孩子,能吃得了多少?被叫回家过节,他很是意外。

    现在想想,她可不就是惦记着这篮子里的东西么?

    走着走着,凳子觉得有点不对劲,他掀开盖着的荷叶一看,除了那半只兔子,还有好些卤菜和糕点。

    唉!

    此时路上没什么人,都在家里过节呢。家家户户冒出了炊烟,而凳子家的屋顶上则冷清得很,半点烟都没有。

    凳子攥了攥篮子提手,看了眼路边的大树。

    到家时,他甩了甩空手,抱起了正在院门口玩耍的小侄子。

    “叔,你带的东西呢?”小侄儿的小手在他的腰间一阵乱摸,“我娘说你一定会给我们带好吃的呢。”

    而稍大点的侄女也踮起脚扯他的衣袖,以为里面藏着好东西。

    “他叔,他叔来……了。”听到动静的万氏在院里喊道,当她瞧见两手空空的凳子时,那表情都不带隐藏的,一下子拉下脸来。

    凳子心里冷笑,放下小侄儿,摸摸侄女的头,这俩孩子都随了他们的娘,唉!

    “今个叫你来也着实委屈了你,你本可以在梅娘家吃上大鱼大肉的。”万氏话里泛着酸,“这都是嫂子没想全呐。”

    “嫂子,不碍的。”凳子道,“以往能吃上野菜粥都是好的了。”

    “是啊,如今你日日鱼肉拌着白米饭,倒稀罕起野菜来。”万氏阴阳怪气起来,“也不想想你可怜的侄子侄女,他们可是好久没闻着肉腥味儿了。”

    “二叔,我要吃肉。”

    两孩子听到肉都眼巴巴看着凳子,好似凳子是什么有钱人。

    “大过节的,就不能消停会儿!”正忙于编筐的愣子顿住了手里活,低声吼了句。

    他就知道这婆娘叫凳子回家过节是有目的的,这么多年,别说过节,就是过年,也没见她关心二弟的。她以为凳子能提着鱼肉回来,所以早早的闷了锅糙米饭。

    如今小叔空手,怎叫她不失望。

    “过什么节!”万氏叉着腰朝愣子道,“就凭你手里的几个筐子,是能买鱼还是能买肉?”

    愣子摇摇头接着编筐,这婆娘手里不是没钱,至少买点卤菜的钱是有的,她这是算计落空了,拿他撒气。

    “我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跟了你这窝囊废!”万氏呸了一嘴,“大过节的,没个像样的菜,还多了个吃闲饭的,我……我这是过的什么日子啊!”

    愣子放下编筐,瞧了眼凳子,嘴角抽搐着不知道说什么好,半天憋出一句话:“丢人啊!”

    “丢人也是丢你老李家的人!”万氏朝院子外头喊道,“哪有空着手来吃饭,我就没见过这么小气的人。”

    前几日去董梅家说大丫的事,她把凳子的工钱说没了,今儿个以为他至少能带点卤菜回来,谁承想空欢喜一场。

    万氏越想越气,破口大骂起来。

    这场面真的出乎凳子的意料,他原本以为顶多脸色难看点,只要不过分,回头他就把藏树上的篮子取了过来。

    可眼下这情况,他都不知道怎么收场了。

    凳子朝大哥看了眼,转身回自个屋了。

    院墙上趴着一妇人,正是邻家的铁蛋儿娘,铁蛋娘手里拿着把韭菜,一边择一边问:“谁空着手来吃饭啊?”

355 至少有口热乎的吃

    这铁蛋儿娘也是个爱拉呱的。

    “还有谁?”万氏瞥了眼凳子的房间,“他小叔呗。”

    “凳子啊。”铁蛋娘诧异道,“他不在梅娘那吃饭的么?”靠墙住着,她记得很清楚,连年三十都不回家的人,这过个节回来作啥子。

    “婶子,你说这团圆节,我好心叫他回来吃饭,他……他两手空空,孩子们都眼巴巴等了他叔一天了。”万氏走到院门口,唉声叹气的,像是受了极大的委屈。

    铁蛋娘转了转眼珠子,哈哈笑了起来,“要说凳子这点做的就是不对。”

    万氏像是找到了同道中人,吐了一口唾沫,道:“是吧!可不叫人寒心咋地?”

    “要我是凳子,我就不回来吃。”铁蛋娘话锋一转,“梅娘家的晚食那叫一个丰盛,听说杀了一只十多斤的呆头鹅,志明还逮了兔子。别的吃食就更不用说了,叫人眼馋的是,梅娘做的那个月饼是真好吃……”

    “你吃了?”一妇人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打断话问道。

    “……我倒是想吃啊。”铁蛋娘接着道,“一个巴掌大的饼子,里面裹了一咸蛋黄,还有肉,你们说能不好吃么?”

    就这样新鲜的做法,她们还真是头一回听说。

    “一个饼子一个蛋黄……”旁的妇人掰着手指头数了起来,今个董梅送出去有三十来个吧,那得费掉三十多个咸鸭蛋。

    “啧啧啧……”妇人们羡慕得不行,“这还不包括她家自个儿吃的,就算她家每人两个,那也得小四十个了。我的老天爷啊,梅娘她可真有钱啊。”

    “这不单是有钱的事儿。”铁蛋娘道,“还得是梅娘舍得。”

    这话在理。

    有钱人她们虽然没见过,但是却听过不少。那些财主大老爷哪个不是仗势欺人,何时把他们穷人放在眼里?穷人在他们跟前就跟那牲口差不多。

    像董梅这样大方又不嫌弃她们的财主,却未曾听说过。

    铁蛋娘抬抬眼,对万氏道:“你说凳子傻不傻,放着那么好吃的席面不吃,却回来吃你的冷锅冷灶,还平白无故地挨了一顿骂。”

    万氏感觉自己被人耍了,瞥了瞥旁的邻居。

    “婶子,你这话怎么说的。这是他的家,就算吃糠咽菜不也得回来?”

    “你还知道这是凳子的家?”又一妇人讥讽道,“哪个男人回家吃饭不是空着手?你见有大老爷们提着东西回自个家吃饭的?”

    “真把凳子当家里人,就应该早早地做好饭,甭管有没有好菜,至少有口热乎的吃。”铁蛋娘瞧着那灶屋冷清清的,没一点烟味儿。

    “他……他不是外头做工,能有工钱么,买点东西哄哄孩子,怎么不成?”

    万氏脸憋得通红,这些人都变了,以往她一碎道凳子,可都帮着腔呢。

    “万家的,光是我瞧见凳子带点心给孩子的,这月就不下五次。”铁蛋娘道,“你也不想想,今个过节,梅娘家有多忙。”

    “可不?今个我去买卤菜,那院子塞满了人,生意好得不得了。”

    “越是逢年过节的,他们越是忙。凳子送货去外头,哪里顾得全上别的哟。”

    “不说这个,就是他家里吃饭的人加起来有小二十个吧?”一妇人啧啧道,“特别是那些个种茶的汉子,胃口都大着呢,光是煮饭都得两大锅吧。”

    “听说梅娘娘家可是大户人家,就那下人吃的也是白米饭。”

    “我也听说了。”一妇人凑近了道,“江南可是叫什么鱼米之乡,那儿的稻米比咱这儿的多多了,人家不缺粮食。”

    “怪不得,那几个大小伙子个个白白净净,比咱的大姑娘还好看。”一妇人捂嘴道。

    “你莫不是相女婿?”一妇人问道。

    “莫乱说,莫乱说。”那妇人四下里张望,生怕被人听到了。

    这聊着聊着跑没影了,万氏完全被屏蔽了。

    她一甩手转身回了院子,朝灶屋去。

    一想到凳子空手回来,她就气不打一处来,于情于理都不合。就算凳子想不到这事,那梅娘定能想到的。就连村里那些跟她没什么交情的困难户,她都送人一斤卤菜,何况是凳子。

    万氏不解,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她从水缸里拿出一包卤菜,她可不想错过今个的特惠价。她费尽心思托人带的,原本想留着明个吃,这下不得不拿出来了。

    灶屋里一阵叮叮当当声后,万氏朝外头喊了一句:“栓子,小红过来吃饭了。”

    两孩子一听,立马朝灶屋跑去。

    愣子顿了顿手,这婆娘是不打算叫二弟吃饭了。

    他放下筐子,拍拍手起身,朝凳子的房间走去,“二弟,出来吃饭了。”

    凳子闻声起床,面色平淡地走了出来,“哥,我不吃也行。”他不想叫他哥为难。

    “说什么话。”愣子道。

    灶屋的小木桌旁,娘仨端着碗已经开吃,桌上只有两样菜,一海碗萝卜炖卤味,另一盘子咸菜。

    见哥俩进门,娘仨不停往碗里夹菜,待哥俩端着碗坐到桌边时,那碗卤味萝卜就剩下一丁点儿汤汁了。

    愣子怒火中烧,两眉眼都凑一块了。这婆娘是有意的,就算不舍得他二弟吃卤菜,那地里的菜也不少,随便烧两样也好过吃咸菜啊。

    凳子倒跟没事人一样,就着咸菜,几口就把碗里的饭扒拉光了。

    他搁下碗筷,朝大哥打了声招呼就出了灶屋。背后还传来万氏的冷嘲热讽:“瞧瞧哟,咱家里养不起这样的人,咸菜糙米饭到底是不如梅娘家的大鱼大肉和白米饭好吃。”

    “娘,娘,我要吃肉。”一听到肉,栓子又叫嚷起来,她娘可是说过今晚有肉吃的。

    “要吃肉找你爹呀,看看他的那些编筐能不能买来一两肉。”万氏道。

    愣子懒得跟万氏理论,随后也跟着出了灶屋,见二弟晃晃悠悠出了院子。

    出去走走也好,这会子天还没黑透。

    凳子来到那颗树旁,瞧了眼树上,便在树下坐了下来,他得等天黑才能出村子。

    董梅家的家宴也就刚开始。

    袁伯和顾老坐在上位,董梅和孩子们挨着二老坐,再就是志明哥仨。袁家那几个男丁坐下桌,柳嫂子和刘妈靠着中间坐,由于是两桌并一起的,所以看起来就是一长桌,大家围坐一起很是热闹。

356 那就把那二位接过来

    董梅原想请二老简单讲几句,可是顾老早已经开吃了,他也不是愿意说话的性子,而袁伯坐上位,他本就觉得于理不合,更别说讲话了。

    所以董梅端起酒杯,道:“来,咱们一起举杯庆祝,愿咱们的日子像今晚的月亮一样,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众人也跟着站起身来,相互碰着酒盅,个个儿脸上洋溢着喜乐。

    袁七倒是习惯了,而另外几位袁家人,对于这样的场面表示很喜欢,也放开来吃。

    坐上位的二老喝着小酒,吃着美食,老脸都乐开了花。

    特别是顾老,脾气比以前好多了。有意思的是,他现在教人种药很有耐心,还收了几个不错的种药徒弟,当然不是正式意义上的徒弟。

    现在的顾老,往药山上一站,跟庄稼老头没什么两样了,接地气。

    “老袁,来,咱碰一个。”顾老端起酒盅,对着袁伯道。

    袁伯赶忙回敬道:“顾神医,使不得,我敬您。”

    “这酒能喝不?”顾老放下酒盅,拉下脸子。

    “能……能啊?”袁伯赔笑道。

    “那就少废话,喝!”顾老又端起酒盅。

    两老头碰了下,“跐溜”一声,仰头一口干,甚是满足。

    “老袁,以前没吃过这样的吧?”顾老头夹了一大块鹅肉,问道。

    袁伯摇摇头,这儿的吃食跟他老家江南的很不一样,光是分量就天差地别。今个小姐准备的这两桌菜,要是在江南用小碟子小碗盛,能摆上四五桌了。

    “老袁,还是这儿好吧?”顾老又问。

    袁伯看了看袁家那几个小子,个个红光满面的,他侧身低声道:“我都快忘了以前的生活了。”

    小姐这儿多自在啊。

    顾老头也转头附耳道:“那就把那二位接过来,皆大欢喜。”

    “这……不是我能做主的事啊……”袁伯低叹一声。

    “榆木疙瘩。”顾老抿了一口酒,夹了一筷子酸辣大白菜,这是董梅特意为他做的,老头对于酸辣大白菜的喜爱远超过鱼肉,也真是奇了怪了。

    而袁伯心里却不平静了。

    他可从来没想过把老爷夫人接过来这边生活。

    但是顾老的话让他心神荡漾,他太喜欢这里的生活了,相信老爷夫人也喜欢。

    董梅暗暗观察二老的小眼神,听着听着就没声了,他们竟然耳语起来,这是防着她呢。

    得了,让他们自个聊去。

    “志远,你多吃点。”董梅瞧着志远安安静静的,也没喝酒。这弟弟自从去了学堂,越发消瘦了。

    正在给青禾挑鱼刺的志远头也不抬,道:“姐,我吃撑了都。”

    他小心地把挑完鱼刺的鱼肉夹到青禾碗里,又道:“虽然三舅帮你挑刺了,但是还要多咀嚼,保不齐有没挑干净的,用舌头配合着把刺挤到嘴边吐出来。”

    “记住没?”志远又不放心地叮嘱青禾一句。

    青禾满意地吃着鱼肉,连连点头,“记住了。”

    志远也忙了一天了,都没空跟姐姐说上几句话,他抬头看向董梅,道:“姐姐,我们夫子说你要是去镇上了,就去他那一趟。”

    董梅点点头。

    “姐,我想跟你商量个事情。”志远道,“年下我想试试。”

    “行,试试也没坏处。”董梅想也没想就赞同,“别有包袱就行。”

    “姐,放心吧。”志远道。

    他知道姐姐担心他,生怕他压力大,过得不快活。

    其实他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科考不过是自己人生的开始,一个起点而已。后面的路还长着呢,先迈出一步再说,往后还有很多关要闯,他都等不及了。

    他觉得自己行。

    如今小四戒了奶,董梅也能喝点小酒,还别说,这古代的高粱酒味道挺好,没现代白酒那般辛辣。

    家人们都接着向她敬酒,生怕他们喝多了,她一个劲儿叮嘱,量力而行。

    袁家那几位都是成年人了,倒没什么好叮嘱的,他们也守规矩,做事有分寸。

    柳嫂子和刘妈也喝了点酒,两人也聊得来。

    饭毕,众人帮着收拾残局,又在廊下石桌上摆上了茶水和糕点,二老也没急着离去,坐在竹椅上喝喝茶,看看月色。

    孩子们也在月光下玩耍,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袁伯喝了口浓茶,对着董梅道:“小姐,当着顾老的面,我想跟你商量件事情。”

    董梅瞧了瞧二老,笑着点头。

    “早前我就想着把卤菜方子带到京都,又或者江南,叫老爷帮着做大。但是……”那会儿关系没公开,他怕董梅误会,现在不同了,都是一家人,相信小姐也不会多心。

    “小姐,你有没有什么打算?”袁伯问道,老爷那茶楼的点心没什么新意,若是有这卤味乃至小姐琢磨出来的新式糕点,不但能使茶楼火爆,卤味的生意也能红火。

    早前董梅也想过这事儿,但是她一直都忙,也就搁下慢慢淡忘了。

    再说,现在她的心性变了,没那么强烈的敛财欲望了。她的心思都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希望尽她的微薄力量,能有所改善。

    既然袁家有意做这事就让他们做去。

    赚不赚钱的倒是其次,或许能养活一批人,也是不错的事儿。

    顾老头一副优哉游哉的模样,懒得掺和。

    “袁伯,就按你的意思办吧。”董梅道,“卤菜方子我写好了,你一并寄过去吧。”

    “真的?”想不到小姐这么爽快就应了,害他琢磨了好些说辞,生怕小姐误会了。

    “只要不太麻烦的话,我自然没意见。”董梅补充道。

    “不麻烦,不麻烦。”袁伯道,“小姐总是忙,我也没得空跟你聊聊袁家的事儿。”

    袁家大家族看起来没分家,但是各房都有自己产业,这些不归公中管的。后来老太爷和老太太相继离世,袁家三个房头又把产业细分了一次,除了几座茶山是公中的,其他铺子田产基本分清楚了。

    袁昌霖名下也有五间铺子,不过大都分布在江南,京都那茶楼也是他个人的私产。

    说来也巧,如不是这么多年经验不善,那茶楼兴许就是袁家的公产了。

    袁老太爷也体恤他痛失爱女,就把那茶楼分给他了,当然,不是白白给的,其他地方的铺子他自然少分了几间。

357 给你娘画饼呢……

    这些年,袁昌霖也无心打理生意,他的那些铺子几乎入不敷出了,袁伯沉默片刻道:“不过,现在不同了,老爷信上说,自己好像又变年轻了,又有干劲了。”

    “再有干劲也得顾惜身体,毕竟年岁在那儿。”董梅道。

    “小姐说的是。”袁伯道,“其实老爷很会做生意的。”

    袁家的家产有一半是老二袁昌霖打下的,若不是出了梅娘那档子事儿,袁家的当家人就是袁昌霖了。

    袁老太爷要是知道他孙女能找到,说不定他会是另一番打算了。

    卤菜生意没多大风险,利不高但却较稳定。不过,在这交通落后的世道,只能是就地产就地销。这样一来,制作方法以及配料等容易泄密。

    仿冒跟泄密是两码事,仿冒的再好,在精细的配料比例上都会有出入。

    但是泄密就不一样啊,且性质叫人不耻。

    想着想着董梅起身踱起步子来。

    袁伯见状,试探道:“小姐,袁家有不少家生子,他们不会也不敢泄密的。”

    若是以一个现代人的思想看待那些世代为奴的家生子,会觉得不公。但是融入这千年前的世道后,董梅觉得家生子也没那么可怜了。

    主子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工作,至少他们衣食无忧。一般来说,生活得还挺不错,当然是相对于贫苦的农人或者流民来说。

    也许有很多制度限制了家生子,比如科考,人身自由等。

    但是即便是农户,真正能科考出去的又有几人呢,可谓是万里挑一。

    任何公平都是相对的,它绝不能在真空里存在,有话说存在即是合理。农人有农人的苦,家奴有家奴的甜。当然也有些家奴不被当人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反过来说,也有很多的农人活不下去,沦为流民,以至于家破人亡。

    “还是阿伯想得周到。”董梅道。

    袁伯笑笑摇头,小姐毕竟离开袁家这么多年,对于家里的情况不了解也属正常。

    月光洒下阵阵凉意,二老就回了自己的院子。

    董梅安顿孩子们安睡,自个裹着披风,在院里待着。

    “小姐,要不你去睡会,时辰到了我叫你。”柳嫂子在她身后道。

    “不了。”她真是差点睡过去了,看时辰也不早了,“东西都收拾好了吗?”

    “收拾好了,都是按照你的意思置办的。”柳嫂子道。

    “柳姨,自从你来,我都变懒了。”董梅打趣道,现在她只要动动嘴皮子,柳嫂子和袁家那几位都抢着去做。

    “这是哪里话。”柳嫂子帮着她紧了紧披风,“这世还能见着小姐,还能照顾小姐,这是我们的福分啊。”

    董梅紧握刘嫂子的手,“柳姨,谢谢你。”

    虽然她沾了梅娘的光,但是她无法拒绝他们真诚的关心。想来也是,能被送来梅娘身边的人,必定是袁昌霖信得过的。

    子时过半,董梅和志明带着柳嫂子以及刘妈去了王氏那新房子。

    李家院。

    王氏一家子各自扛着东西,蹑手蹑脚正要出门,生怕把一院子的人吵醒了。

    刚才晚饭时,王氏着李金富跟他们打过招呼,那哥俩说得倒好听,说什么走的时候敲门叫醒他们。

    这话一听就是搪塞人的。

    毕竟是乔迁,出面的话不能空着手,多少要有所表示。再说,他们也没大办,帮不帮忙也没人晓得。

    王氏想的明明白白,他们来不来不打紧,只要不添堵就行。

    “爷,你咋个起来了?”听到孩子们喊话,正要迈出院门的两口子回头一看,李光祖从黑暗中走出来,皎洁的月光照得院子一半黑一半白。

    老头接过孙子手里的东西,“走吧,别耽搁吉时了。”

    “老大,你过来一下。”罗氏的声音从正屋门口传来,在王氏听来,简直就是梦魇一般。

    李金富放下东西,朝他娘走去,消失在黑暗里。

    王氏的心突然怦怦地悬了起来。

    “娘,您歇着去。”

    “老大,你这是连娘都不管不顾了?”

    李金富沉默了一会子,道:“娘,您这是说哪里话?我不过是……”

    “你这个不孝子!你这是嫌弃我了,想撇下我过小日子去。”罗氏突然哭了起来,“我怀胎十月生下你,你就这么对我,你这黑心的东西。”

    “娘,您别这样……”罗氏一哭,李金富就慌了,这么闹下去,不但耽搁吉时,还得吵醒一村子的人。

    “早知今日,当初我还不如把你扔粪坑,省得受气。”只听一声擤鼻涕声后,罗氏一屁股坐在门墩上,“我怎么这么命苦哟……”

    李金富心里不是滋味,儿子乔迁这样的重要日子,他娘没一句好听的话相送。

    但是,孝大于天,他能说什么呢?

    罗氏一个劲儿哭泣,就像被人抛弃的怨妇一般。

    “娘,儿子随时都可以来看你的。”李金富道,“您先去歇着,若是愿意的话,改天去我那里看看。”

    “就那两间屋子,有什么好看的?”罗氏心里有气,“不够丢人的。”

    她老早去看过那院子,仅有两间屋,明摆着就是大人一间,小孩一间,另外一矮棚子当灶屋,根本就没多余的房间。

    王氏凝神听着,她知道罗氏有些失落,不舍得他们走,往后可没人使唤了。

    她真怕罗氏厚着脸皮跟他们一起住。

    乡下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分家后,爹娘一般都是跟着大儿子住。虽然分家时罗氏是跟着另外两个儿子,但若王盖了个正经院子,罗氏真有可能找到借口跟着住过去。

    老子娘要住,谁也不能说个不字。

    当然这都是王氏暗地里的想法,她可没傻到这事也跟李金富讲。只说不愿意跟董梅借钱,就着手里的钱盖两间先住着。

    王氏对村里人说,实在没办法才搭了两间房子,待大儿子元海娶亲盖房子时再大办。

    这么说,大家都理解。大半年了,也没个烧饭的地儿,王氏时不时还得受婆婆的气。

    “老大,赶紧走了。”李光祖低沉喊了声,老婆子真会添堵,乔迁这么大的事,竟然哭哭啼啼,这不是给儿子招晦气么?

    “娘,有事你招呼就是。”李金富道。

    “你今个走了,我就当没你这儿子。”罗氏捶打着李金富。

    罗氏是真的伤心了。

    “娘,待儿子有钱了,盖了大院子再接您过去。”瞧着亲娘一把鼻涕一把泪,李金富还是狠不下心来。

    “你这黑心肝的,给你娘画饼呢……”

358 把梅娘当镜子

    瞧着大儿子离开,她的心一下子跌落谷底。她的三个儿子她清楚,要说养老,还是大儿子靠得住,当时被钱氏算计,一下子把老大家分了出去。

    虽然她疼爱幺儿,她也指着幺儿挣名声。

    可是真到了要人端茶倒水的日子,身边的这两儿子一个也靠不住。

    黑暗中的罗氏,看不出脸色,只听到长长的一声哀叹消失在院子里,门“咯吱”一声被闩上了。

    当王氏到新房子处时,院子外已经站了不少人。

    “你们……”董梅来她是料到了,但是芸娘和叶氏两口子也来了。

    “大娘。”

    “胡叔,婶子。”

    “芸婶子。”

    元海哥仨一下子兴奋起来,刚才路上还有些失落,搬家这么大的事,他的两个叔叔竟没一个上前帮忙的。

    眼前来了这么多人,热闹多了。

    李金富支支吾吾跟大家打招呼,心里酸酸的,自个的同胞弟弟们装糊涂,他娘闹那么大动静都叫不醒他们,而这些旁人却早早在这等候。

    “吉时快到了,赶紧开始吧。”董梅对着李金富道,余光瞥了眼老头,没说什么。

    叫她喊爹她真是喊不出口。

    李金富放下东西,拿出火盆,放好竹梯子,另外还有些什么东西,董梅也没瞧明白。

    不过有李光祖帮着操持,这俗礼不会弄错的。

    一阵“噼噼啪啪”的爆竹声后,王氏新家门口亮起了星星点点的光。乔迁仪式开始了。李金富带着仨儿子走前面,手里提着柴米油盐什么的,踩着竹梯子,跨过火盆,走进了新家。

    接着董梅和志明等各自提着东西,进入这小院。志明提了一壶油和一袋子大米,而董梅和柳嫂子刘妈则是提着棉被,布匹等。

    “良辰安宅,业乐居安。”董梅恭贺道。

    芸娘道了贺,并送了一摞碗盘子,叶氏则是送了个大瓦罐,里面搁了一包糖一包盐。

    这两人考虑得很周到。

    王氏眼圈红红的,沙哑着声儿道:“谢谢大家。”

    由于外间打了个隔断,前后隔出一间,搭了个大通铺给哥仨住。所以前厅就就小了,这几个人站里面显得拥挤。

    “瞧给你们挤的。”王氏笑着打趣道,“你们先坐着,我去烧点茶水。”

    “她二婶,千万别忙活。”芸娘拉住王氏,“咱又不是外人,不必那么麻烦。”

    苦杏姐妹见着王氏都是跟莲儿她们喊二婶,所以芸娘也随孩子们的称呼。

    叶氏把胡山根推到一旁,“嫂子,这都半夜了,咱们先收拾收拾。”

    “往后咱这儿可热闹了,你可别嫌我们烦。”芸娘抱着董梅送来的被子,进了大厅后面的里间,这新被子一定是给孩子们用。

    “我……我高兴还来不及呢。”王氏道。

    他们说话工夫,刘妈就帮着整理了桌子,摆上她们带来的糕点,刘妈道:“都不是外人,吃点东西,咱们乐呵乐呵,也算是暖房了,这往后的日子呀,会越来越红火的。”

    “多谢刘妈。”

    在这个裉节上,王氏也不矫情了,瞥了眼董梅,算是感激。

    她端过那笸箩糕点,拿来招待大家伙儿。

    随后,妇人们帮着整理卧房,铺床叠被,笑声不断。

    董梅拉过王氏,塞给她一红包,道:“那日金娇来我家,把那被子搁我那,叫我帮着送来。”

    王氏颤抖着手,紧紧握住红包,一行热泪滚落下来。

    “今个只能笑,不能哭。”董梅笑道。

    王氏抹完泪,吸了吸鼻子,“我这是感动的……真是难为她还惦记着。”这一切都是因梅娘而改变的,不光是李金娇,就连她自己,把梅娘当镜子,才看清了很多事情。

    才有了这新家,有了安静祥和的天地,以后她再也不用听那些戳心窝子的话,再也不用担心那些阴沟沟里的算计了。

    李金富听着妇人们絮叨的话,心里升起一股暖意,好似前几十年都是白过的。

    他和志明搬动着大家什,老头子一旁打打下手。两个大木箱子,一桌一柜,都是王氏的嫁妆,老旧了。

    元海哥仨在自个房间拾掇,好不兴奋。哥仨的房间里,窗前特意摆了张大桌子。

    “老三,以后你就在这读书写字,我跟大哥保证不闹你。”元喜摇了摇那桌子,觉得有些摇晃,他弯下腰来,往桌脚下垫了一碎砖头,桌子这才不晃动了。

    “谢二哥。”元林道,“我一定会好好念书的。”

    热闹一阵子,王氏开始赶人了,虽说新房需要人多暖房,按照习俗最好闹腾到天亮。但是今个是团圆节,大家伙也各自忙了一天了,都不是闲人,明个还有事情呢。

    她才不信那些。

    只要自个勤快,一家人抱团儿,有劲儿一起使,好日子总会有的。

    众人散去时,李光祖欲言又止,盯着董梅张张嘴“诶”了一声,却又不知道说什么。

    董梅转过身看了眼老头,也没说话。

    李金富和王氏明白,老头子这是有些不舍,难得这么近距离的呆了一阵子。

    一旁的志明赶紧解围道:“莲儿爷爷,莲儿送去的月饼您吃了吗?”

    “吃了,吃了。”老头看着董梅道。

    “那就好,您顾着自个。”见姐姐面色平静,志明又道:“您也早些歇息吧。”

    “爹,我送您回去吧。”李金富赶忙搀扶着老头。

    路上,老头一言不语,李金富倒是安抚了他不少,无非就是叫他别操心,以后想看孙女了就来他家,随时都可以见的。

    他相信董梅是没有意见的。

    毕竟是血脉相连。

    “小姐,你还恨姑爷他爹吗?”柳嫂子试探问道。

    董梅摇摇头。

    梅娘本就不恨老头,她就更谈不上了,只不过跟老头没什么感情罢了。老头也是个可怜人,软弱一辈子,虽子女不少,到头来还是孤苦伶仃的。

    隔日一早,董梅前脚送女儿们上马车,后脚大丫就上门道谢来了。

    董梅一脸懵。

    原来昨个叫凳子带去的那篮子东西,他抹黑送去给大丫家了,还借用了董梅的名头。

    这事儿若是传了出去,大丫和凳子免不了被人数落了。

    就算是要送给大丫,那多少得给兄嫂留点。

    情面上是这样理论的。所以,董梅也没把事儿点破,只能是向大丫默认了此事。

    大丫离开后,汪氏又着急忙活地过来,一脸惊诧的样子叫董梅猜不出什么缘由。

359 犯不着为几个村妇多费心神

    董梅关切问道:“干娘,您这是怎么了?”

    “梅娘,你说怪不怪?”汪氏道,“今个一早你那后婆婆就成了哑巴。”

    “有这事?”董梅也万分诧异。

    “更奇怪的是,元珍娘竟然奇迹般的好了,能开口说话了。”汪氏补充道,“你知道现在村里都怎么传的吗?”

    董梅摇摇头,到底是什么手段,能叫人不察之下就成了哑巴,又能瞬间叫那哑巴康复,她得抽空问问家里人了。

    这么匪夷所思的事儿,不光是妇人们,就连男人们也忍不住费心思索。

    多半认为是金水的鬼魂作祟。

    昨个罗氏在院里破口大骂董梅,好些人都听到了。原本附在钱氏嗓子眼上的鬼魂一下子转移到了罗氏身上,这就是嘴巴不干净的下场。

    这次罗氏哑了不像钱氏那样到处找郎中。因为郎中也瞧不出原因,钱氏喝了好些汤药也不见效。一夜之间这哑病突然就从钱氏转移到罗氏了,不得不叫罗氏惶恐。

    “她那秀才儿子来找你叔,说请你跟金水说说,他娘已经知错了,叫金水别吓唬老人家。”汪氏道,“你放心,你叔一口给回绝了。”

    李勇当时是这么回的,既然他们认为是金水的鬼魂所为,那就该好好反思自己,为什么金水不找别人。若真是心有愧,那就自个去金水坟前好好忏悔,这跟董梅没半点关系。

    就这样,李勇把李金铭打发走了。

    “他应该找大夫去啊,找叔有什么用?”

    董梅被汪氏探究的眼神盯得不自在,反问道:“干娘,难道你也觉得这事是莲儿她爹所为?”

    汪氏笑了笑,回道:“依我说就是金水为你出气的,我看这以后村里还有谁敢乱嚼舌,非都成了哑巴不可。”

    董梅笑着摇摇头,她知道,这不是汪氏内心的想法。

    汪氏往她跟前凑近了些,又道:“不过你叔说那是没有的事儿。”

    “干娘,如果我说这事我也不知情,你信不?”董梅也小声问道。

    汪氏点点头道:“你肯定知不道啊,这事犯不着叫你晓得,免得你心软。”

    “干娘……”这么体贴的长辈,叫人不得不感动啊。

    “之前我也跟她们一样,以为是金水在阴间帮你。”汪氏道,“还得是你叔会琢磨,他跟我把事儿一扒拉,我才反应过来。如今有人护着你,我们也放心。”

    估计老祖也看明白了,那老头是多精明的人呐。

    只要不过分,他应该不会插手的,何况有人帮他惩治这些嚼舌的,他乐得清静呢。

    当日,李金铭和李金富哥俩就提着竹篮子,带上祭品等去了金水坟前。回头遇着些村里人,都说做得好,早就该去看看金水。有位年长的老头特意吩咐他们说,这祭拜不是一两日的事儿,得心诚,起码要半月时间。

    否则金水的怨气不消,后果可想而知。

    一时之间,有些人心惶惶。虽然知道金水不会乱来,但这幽魂之事还是叫人寒毛直竖。

    这几日茶苗移栽,大家都在茶山忙。

    董梅得了空,就和柳嫂子赶着马车去了趟茶山,自从袁家加派了人手,她也好久没来茶山了。

    这移栽茶苗是个赶趟的活儿,所以茶山上多请了些人手,尤其是妇人多了不少。远远看去,一山的人,这茶苗可是他们的希望啊,眼见这希望就要变成真的,怎按耐得住欣喜的情绪。

    见董梅到来,有人碎碎念叨:“大东家来了。”

    董梅和柳嫂子疾步上山,朝着干活的人频频问好。

    “小姐,这里尘土扬灰的,怎不在家歇着?”袁伯跟人叮嘱几句,朝着董梅走来。

    “阿伯,这里真好。”远处群山环绕,正值入秋,那颜色甭提多好看了。袁伯不解,就这些山有什么好看的,哪有在家歇着强。

    瞧着柳嫂子就是种茶的熟手,董梅也学着样做起来。

    袁伯只得一旁教着。

    “阿伯,我那后婆婆今个一早突然就哑了。”董梅冷不丁说道,“我知道您是为我出气,我这心里感激得很。”

    “小姐……这事不是……”

    董梅头也不抬,专注于种茶,嘴里也不闲着,“要说我以前受的那些委屈,怎么惩治他们都不过分。”

    那些都是梅娘受的罪,她自然也是愤愤不平的。

    但是,一味的使暗招,惹得人心惶惶的,总归不是善法。再者,经过这样一吓,估计她们也会收敛不少。

    “阿伯,老祖和里长他们不过是睁只眼闭只眼,要是过分了的话,他们面子上也挂不住。”董梅道,“老祖他们还是比较公正的,若真有事,他们也会处理的。”

    对于公正,袁伯是不认同的。

    否则小姐以前受的那些苦怎么说,还有姑爷他也不会年纪轻轻就丧了命。

    “以前我甘于认命,以为只要熬一熬,这日子就过去了……”董梅瞥了眼袁伯,解释道,“直到莲儿爹去了,我才醒悟过来,离开李家,日子照样过,还过得挺好不是?”

    袁伯没再说什么,他们暗自惩治村里的人,多少有点没把老祖和里长放在眼里。

    “阿伯,咱正经事都干不完,犯不着为几个村妇多费心神。”董梅反过来宽慰袁伯。

    她不想跟那些嚼舌的妇人较劲,否则这格局也太小了点。

    袁伯顿了顿手里的茶苗,抬眼凝视董梅,真不愧是夫人生的女儿,尽管流落乡野二十多年,这眼界、心胸都随了夫人。

    “小姐,我知道了。”袁伯道。

    其实袁伯来这些日子,内心也有过些考量。

    起初,是老爷派他来认亲的,种茶不过是顺带的事儿。他还等待着时机,好把董梅带去京都跟老爷夫人团聚。至于这茶山以后会是什么样,他是不大上心的。

    但是,耳濡目染了许多,这儿的庄户人太过贫苦,加上董梅为了改善这方百姓的生活,一心扑在种茶种药等事情上,他的内心有了很大的变化。

    特别是那些茶农看他的眼神,带着些尊重和更多的期许,仿佛他们后半辈子的生活都寄托在他身上。

    这让袁伯有些不适。

    远道而来,这茶能不能成他也没十分的把握。

    “阿伯,这茶苗看着很精神。”董梅道,“跟江南那边的比起来怎么样?”

    “还是有差别的。”袁伯道,“咱江南土质肥沃,茶苗叶大根粗的,这边的还是要差点。”

360 四姑娘金口玉言

    董梅点点头,这些她也预料到了。

    “不过,好好照料,三年后还是有茶收的。”见董梅沉默,袁伯宽慰道,“茶的需求量很大的,特别是海外。到时候制成茶砖,也能卖个好价钱。”

    “至少能有口饱饭吃吧。”他看看一山的人,似乎在跟他们做保证。

    “那您可真是积了大德了。”董梅道。

    “不不不,这都是小姐的善举。”袁伯笑道。

    在茶山上忙活了大半日,董梅和柳嫂子准备先行离开。刚到山脚下就遇见了花言二人。

    董梅听说近来他们天天在这盯着,真是难为他们了。

    “你们莫不是怕袁师傅偏心,日日搁这儿盯着?”董梅笑讽道。

    “就算我俩盯着,也架不住他偏心眼呐。”言豫指着茶山道,“反正好的师傅、大棵的苗子都在你这里了。”

    董梅摊摊手,无奈道:“这我就没法子说了。”

    “别听他瞎说。”花辞道,“我们也是好奇,反正有空就来看看。”

    “也不知怎的,每日来看一眼,我心里就踏实多了,连睡觉都比往常香。”

    说话间,后面又来了一马车。

    “瞧,挖墙脚的来了。”言豫指了指曾泰的马车。

    董梅迎过去行了礼,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了曾大人。

    “李娘子,这茶苗真喜人呐。”一身素旧青衫的曾泰,看起来倒像个教书先生。

    “曾大人,是否真的喜人还得等三年后才知晓。”董梅道。

    “不必。”曾泰道,“刚才我请教了几位师傅,就是江南来的那几位,他们都跟我打包票了,三年后一定能产出好茶。”

    “那敢情好。”董梅道。

    “况且,这事我已禀报了恩师,此时恐怕天庭也知晓了。”曾泰越说越激动,“到时候,这里的茶就不愁销路了……”

    “曾大人,您不会想在这儿把事儿说清楚吧。”言豫打断了他的话,指了指天,“太阳上墙,孩子哭娘,保不住四姑娘在家哭呢。咱回家慢慢说,如何?”

    他瞧了瞧董梅眉头微促的神色,又道:“我可是好久没正经吃顿饭了啊。”

    “方便吗?”曾泰还有好些话要说,只得征求董梅的意见。

    “当然。”董梅道,“粗茶淡饭的,您不嫌弃就行。”

    就这样,蹭饭三人组马不停蹄地朝下沟村去了。

    到家后,董梅先去灶屋安排一下,就花言二人,她才懒得上心,不过曾大人来了,多少得像样点。

    吩咐了刘妈一番,又道:“刘妈,真是难为你了。”

    “千万别这么说。”刘妈道,“人多热闹,我做饭都有劲儿。”自从家里多了些人,董梅都给她加了工钱,如今可是八百钱一个月了。且每次回家探亲,她都没空过手,董梅总是大包小包的叫她带回家。

    院里,凉亭下。

    那三位惬意地喝着柳嫂子泡的茶,唇齿留香,即便像不差钱的花言二人,也是难得喝到这样的好茶。

    柳嫂子这趟来,自然又带了不少好茶过来。

    原本董梅是不谙茶道的,但这异世中,除了茶也没什么别的好喝的了,渐渐的,她也习惯并喜欢上茶了。

    小四原本坐在凉亭一角的席子上,自顾自玩着那堆木质玩具。见三人聊得热闹,她爬起来扶着凉亭的基座朝他们走了过去。

    “舅……舅……”

    她还不敢撒手行走,只得求援,向离她最近的言豫伸出小手。那求助的眼神扑闪扑闪,急得她只能喊“舅”了。

    言豫放下茶碗,顿了顿,转身就抱起了小四,爽朗地“诶”了一声,“以后你就是我的外甥女,你娘就是我妹子。”

    他从腰间取下一玉佩,系在小四的斜襟扣子上。

    小丫头扯了从玉佩,见扯不下来,就懒得管那玉佩,朝着另两位又喊了起来。

    “舅……舅……”

    刚出生时,志明几个老教她喊舅,而且三姐青禾有事没事也喜欢找舅舅们。所以,只要是年轻的男子,小四都喊舅舅,搞得袁七他们几个左右为难。

    应了,他们就跟董梅是一个辈分了,不应的话四小小姐又那么失望。

    董梅多次表示,尽管应了就是,她本也是把他们当弟弟看待的。但是,没有袁伯的点头,他们还是不敢应。

    为了这点小事,她还特意找袁伯理论,说了一箩筐的话,袁伯才同意。

    也是怪了,自袁七他们应了小四喊的舅舅后,对小四那是宠得没边了,她都成了猴儿了。不是骑在他们的背上,就是坐在他们的肩上,更有甚者,被袁七一个手掌撑了起来,简直就跟那耍杂技的一样。

    那丫头站立在袁七的手掌上高兴得拍着手,可她娘吓得心都要跳出来了,又不敢叫停,生怕她受惊掉了下来。

    董梅只得按住快要蹦出的心脏。

    事后她叮嘱袁七可别再做那么危险的举动了。

    在小四的认知里,舅舅是最会玩的了。可是眼前这几位好像不大有趣,她又朝着花辞喊“舅”。

    “诶!”

    花辞高兴地应了一声,抱过小四,道:“四姑娘金口玉言,这就是缘分。”他也取下了玉佩,系在小四的衣扣上。

    小四又嫌弃地去扯那玉佩,这玩意还不如她的积木好玩。

    “哪有你们这么认亲的?”曾泰摇摇头,人家李娘子还没同意呢。

    “就这么认了。”

    言豫说着看向小四,柔声道:“这可是四姑娘定的,谁敢不从,对不对,小四儿?”

    可小四并不领情,把目光投向曾泰,“舅……”还有一个没应她呢,也许这个好玩点。

    “……诶。”曾泰有些猝不及防,他自认为自己不招小娃儿待见,被小四点了名,也只好硬着头皮抱住了这个肉乎乎的小人儿。

    三人中,就他还没孩子。

    所以在逗娃儿这方面,他更是没经验。

    可是,小四却不想放过他,她指了指天,咿咿呀呀道:“飞……飞……高。”

    这下三人都明白了,小家伙是想找人跟她玩呢。

    “我来。”言豫想抱过小四逗她玩,可就在一瞬间,曾泰不舍怀里的肉团子,侧身躲开了言豫的魔抓,道:“舅抱你飞高高了,好不好?”

    “高,高。”小四会心一笑,可把曾泰的心融化了。

    就这样,曾大人把小四放在肩膀上,大手牵着小手,满院子跑了起来。待董梅过来时,就看见了这样一幕。

    “曾大人,使不得啊。”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7217/ 第一时间欣赏替身农妇养娃记最新章节! 作者:耕泽所写的《替身农妇养娃记》为转载作品,替身农妇养娃记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替身农妇养娃记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替身农妇养娃记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替身农妇养娃记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替身农妇养娃记介绍:
失去做母亲资格的董梅,穿越到山村寡妇梅娘身上。丢下三个女儿外送一遗腹子给她抚养,这下玩大了,秒变孩儿娘,进阶成寡妇。
什么?这个亲娘魂魄一直跟着她,监督她教养那几个懦弱的娃儿。
从此两娘亲一边吵闹,一边合作种田养娃。有生活的艰辛,收获的喜悦。
文文没有金手指,没有超人,一步一个脚印好好生活,好好教娃。
无cp没有男主哦,好这口的入,不好这口的也请捧个场,说不定能入亲亲的慧眼呢!替身农妇养娃记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替身农妇养娃记,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替身农妇养娃记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