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TXT下载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全文阅读

作者:曹吉利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txt下载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四十九章 天命不可违!

    雍城西北方的空地上,被无数军帐环绕的,是连绵不绝的,好似蒙古包一样的毡帐。

    因为参加腊祭庆典的人数众多,雍城中的宫舍已经住满了公卿大臣、秦国公族,再加上扶苏不准扰民,于是各郡选拔来的民意代表们,就住在了万军之中的帐篷里。

    “气煞我也!”

    项籍大吼一声,踹到了帐篷内的灯架,犹自不解气的举起一张案几,在地上摔得粉碎。

    范增见状,反而松了一口气,他一直担心项籍会受不了委屈,而在万军之中行刺皇帝。

    那样,他们就全都被项籍害死了……

    项梁阴沉着脸,斥责道:“羽儿,休得胡闹!”

    项籍喘着粗气,如铜铃一般的双眼中布满血丝:“叔父,我们今晚趁夜色闯进蕲年宫,宰了那个狗皇帝吧!”

    “宰了?”项梁气急而笑,脸上的肌肉抽搐了几下:“吾等坐困万军之中,身无尺寸之兵,拿什么去宰皇帝?”

    项籍愣了一下,语气坚定的说道:“十户之邑,必有反秦之士!而且以侄儿勇武,秦军不过插标卖首之辈!”

    “十户之邑,必有反秦之士!少将军这句话说的好哇!”

    帐篷外一个身穿绿色曲裾的中年人抚掌而入。

    项梁瞪了项籍一眼,转而满脸堆笑的说道:“张子来了?快快请坐!”

    范增上前和张良相视一笑,互相见礼,项籍则一脸不情愿的拱手下拜,他一直不明白,张良不过是一个故韩的儒生,也值得叔父如此敬重?

    而且,看他经常穿着的绿色衣服就觉得心烦!

    张良向项籍微微颔首,以示回礼。

    以他之聪明才智,一眼就看出了项籍心中所想,只是心中懒得计较,他之所以只穿绿色服饰,是因为韩以木德、尚绿,自己穿绿色曲裾,是矢志复韩之意!

    张良看了一眼帐篷内的凌乱,促狭一笑:“秦人果然吝啬,居然连一张案几也不为二三子准备!”

    项梁哈哈一笑,拉着张良同榻而坐。

    范增坐在项梁身侧,看着张良问道:“虚实已探,不知张子何时离秦?”

    张良沉默了一下说道:“我想在秦地多停留些时日,然后再往会稽拜会诸公。”

    项籍插嘴说道:“这破地方又干又冷,有什么好停留的!张良你莫不是看到秦贼势大,想要效忠秦庭吧!”

    张良眼睛微微闭合,轻声说道:“张良矢志复韩,无意效忠与秦。况且,秦,二世必亡!”

    项籍还想说什么,却被范增用眼神止住,项梁拱拱手说道:“竖子无礼,张子莫怪!”

    见张良摇头不语,项梁看着项籍说道:“羽儿,你相信天命吗?”

    项籍呲笑一声,微微摇头,他虽然什么都没有说,但脸上的神情却写满了想要说的话。

    项梁长叹一声,略有些缅怀的说道:“你大父(项燕)不信天命,昌平君启也不相信天命,于是就有了郢陈兵变,耗尽了楚国最后的希望……”

    见到项梁和范增齐声叹息,项籍有些懊恼,因为项梁说的每一个字他都明白,但连起来却听得他一头雾水。

    “大父覆军杀将,无愧与楚!叔父为何说他们耗尽了楚国最后的希望?还有,天命是什么意思?”

    项籍紧紧皱着眉头,其实他也很讨厌自己叔父,以及那个白发苍苍的范增,因为他们无论是说话还是办事,总是让他觉得不舒服,就像是叔父当年教授自己的剑法一样,华而不实!

    项梁不知道自家侄儿心中在想什么,只是脸色十分凝重的说道:“羽儿,你可知道楚南公?”

    项籍略一思索,点头说道:“知道,就是当年说‘楚虽三户亡秦者楚’的那个老丈!”

    他想起当日那个须发皆白,身材佝偻的老头,脸上不禁泛起微笑,尽管楚南公还说了很多他听不懂的话,但那一句亡秦必楚还是很和他的心意的!

    项梁微微颔首,语气凝重:“楚南公是阴阳家上上一任的天命者,执掌造化玉盘,洞悉尘世。相传第一代的天命者,正是兴周八百年的吕公望!”

    项籍突然来了精神,大睁双眼问道:“吕公望?姜太公!他是阴阳家的天命者?”

    项梁笑而不语,范增接着说道:“然也,如若不然,他如何能恰好守在周文王出猎的道路上?而且,据说吕公望当年垂钓所用,并非直钩,正是那一块造化玉盘。”

    “相传造化玉盘上刻有蝌蚪文数千言,微言大义,好深莫测。除姜太公之外,后世的天命者穷毕生之精力,亦不能参悟百中之一!”

    项籍先是惊叹了一番,随即撇撇嘴:“阴阳之说,不过是故弄玄虚罢了!”

    项梁摇头说道:“并非如此,昔年楚南公预言亡秦必楚之前,曾接连预言过六国破灭之日,还曾对汝大父所说,赵政乃天命之人,一如当年周文王,秦灭六国,乃天命也!”

    “他劝你大父及昌平君顺应天命,等候时机,待到天命重启之日,再行复楚大计!”

    “但他二人言人定胜天,于是……”

    “哎……最终还是天命不可违啊!”

    “赵政?”项籍脸上洋溢起微笑,这是项家对秦始皇的代称,就像是张良以‘那人’做代称一样,他每次听到这个词,都觉得乐不可支。

    项籍笑了两声,继续问道:“那现在呢?天命者还预言过什么?”

    项梁微微摇头,看向张良。

    张良笑着说道:“上一代的天命者乃是燕人卢生,就是给那人寻求长生不老药的方士,他曾预言过,亡秦者胡,以及那人必然死于沙丘!”

    “只是他对那人所说,胡者,匈奴也,将秦庭的目光从正主身上转移走了。”

    “后来他得罪那人,虽然得以逃脱性命,但造化玉盘却落入赵高之手。我上次去咸阳,就是受当代天命者所托,去取回造化玉盘。”

    “只可惜造化玉盘需要由阴阳家秘术方可破解,我虽然拿了一路,但却一无所获……”

    “所以我停留在秦地,是想要看一看,当代天命者如何灵验自己的预言。”

    “亡秦者胡!以及,秦,二世而亡!”

    ps:感谢‘有戏369’、‘秦赢风云’的月票!(???)

第一百五十章 烧!烧!烧!

    当远处的太阳渐渐落在群山之中,蕲年宫门前的广场上,骤热点亮了无数的火把。

    扶苏头戴平天冠,身穿玄衣纁裳,带着身穿正装宫裙的田姬、赵姬、戚蕊儿和嬴阴嫚,登上蕲年宫的城头。

    在接受了下方宗室大臣们的山呼之后,大傩祭礼正式开始。

    按照周礼,一年要举办好几次的大傩祭礼。

    比如季春,命国傩,九门磔攘,以毕春气;季冬,命有司大傩旁磔,以送寒气。

    秦并六国之后,始皇帝嫌麻烦,于是和废了周礼中一大堆天子的四时服饰一样,一年只搞一次大傩祭礼,主要是用来驱除瘟疫。

    不过大傩祭礼多是在腊月的最后一天才举行的,但扶苏本着来都来了的原则,索性也将这一仪式提前办了!

    虽然有些赶场,但相比于回到咸阳再搞一次,能省不少钱呢!

    扶苏回想起萧何报上来的,有关腊祭阅兵的花费,就觉得一阵肝疼。

    前后这几天,连赏赐带所有参与者的人吃马嚼,共花去三千四百多万钱!

    不是五铢钱,而是半两钱!

    如果折算成五铢钱的话,就上亿了!

    扶苏只能忍住不哭,强行告诉自己,这是用于刺激经济内循环了,花点花点吧,至少肥水不流外人田……

    他想通了之后,就任由奉常胡毋敬操持大傩祭礼了。

    故老相传,上古之时有三鬼,一居江水,是为虐鬼;一居若水,是为魍魉蜮鬼;一居人宫室区隅,善惊人小儿,为小儿鬼。

    所以这次的大傩祭礼,针对的就是这三个。

    按照胡毋敬的要求,黄门官们从宗室大臣的子弟中挑选出了一百二十个小孩,年龄均在十二岁以下。

    这些小孩被称为侲(zhèn)僮,即男巫。

    他们穿着黑色的衣服,头上戴着红色的帽子,个头稍微大点的拿着大鼗[táo],就是大号的拨浪鼓;

    个头稍小的手中拿着桃木做的小弓,荆棘做的箭矢,用半夏和乌头等药材炮制的‘赤丸’,以及五谷。

    拨浪鼓晃动一阵,拿弓箭的小孩就向四方射出棘矢,紧接着另外的小孩子则播散赤丸和五谷。

    在小孩中间,一名身高近丈的伶人戴着刷着金漆的面具,身上披着熊皮,左手持戈右手持盾,身穿玄衣朱裳。

    他扮演的是方相氏,类似于后世的钟馗、石敢当,是驱鬼镇煞的神。

    在方相氏之后,则跟随着扮演十二种凶兽的伶人,这些凶兽是方相氏的帮手,也是用于驱鬼镇煞的。

    当方相氏出现的时候,一个礼官高声呼喊:“伥子备,请逐疫。”

    隆隆的鼓声响起,被礼官们调教了很久的小孩子边跳着舞蹈,边齐声高呼:

    “甲作食杂,胇胃食虎,雄伯食魅,腾简食不祥,揽诸食咎,伯奇食梦,强梁、祖明共食磔死寄生,委随食观,错断食巨,穷奇、腾根共食蛊。凡使十二神追恶凶,赫汝躯,拉汝干,节解汝肉,抽汝肺肠。汝不急去,后者为粮。”

    大意就是邪祟如果不走,就让这些猛兽把你们换着花样吃了!

    看来这三鬼不好吃,要不然……去掉头,裹上面包糠和鸡蛋液下锅炸一炸,隔壁的嬴阴嫚都馋哭了!

    扶苏轻笑一声,赶在身边众人没有察觉之前,一脸严肃的看着下方跳大神,只是在心中盘算,等下的宴会上加一盘炸鸡……

    想到这里,他回头向韩让交代了几句,后者立刻向后退去,消失在人群之中。

    不经意间,扶苏的眼光扫过趴在城墙上向下看去的嬴阴嫚。

    只是小萝莉的目光似乎看的不是大傩祭礼,而是手持火把,站在宫门之外的一个小黑脸。

    蒙颖!

    卧槽,不是吧……扶苏盯着自己妹妹看了一会,心中想道:

    秦国的小萝莉普遍情窦初开的比较早,就像那个若不是因为少女的矜持,早就把他扑倒了的戚蕊儿……

    而嬴阴嫚已经十四岁了,也到了慕少艾的年纪了,那个小黑脸因为他爹的缘故,和嬴阴嫚也算是两小无猜。

    只是……

    一瞬间,扶苏开始看那个小黑脸不顺眼了。

    他在犹豫着要不要对小黑脸委以重用,比如派去辽东郡做郡尉,或是派往闽中郡和司马欣作伴……

    广场上,威胁邪祟的话齐声喊了三遍之后,宫门前一口大鼎被点燃,刹那间火光冲天而起。

    扶苏在一群头上裹着赤帻的御史、谒者和宫门卫士的簇拥下,走下城头,只是经过蒙颖的时候,用阴森森的目光上下打量了他几眼。

    蒙毅猛地打了几个哆嗦,他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要用这种眼神看他。

    城头上,在别的事情很蠢,但唯独在男女之事上很聪颖的田姬将一切尽收眼底。

    她伸出白玉无瑕的手指,戳了戳嬴阴嫚的脑袋,将她从城头上抓了回去。

    嬴阴嫚回过头,一张还带着几分婴儿肥的圆脸上,满是红晕。

    “烧!”

    “烧!”

    “烧!”

    广场上FFF团们齐声高喊,呸,是宗室子弟们手持各种木质的邪祟图腾,跟随在扶苏身后向大鼎走去。

    大傩祭礼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要在扶苏的带领下,将这些邪祟用火烧掉。

    之后由骑兵昼夜不停的将火种传遍天下郡县。

    再然后,则是立土牛六头于城外丑地,用于感谢前来驱邪的天神。

    土牛……

    扶苏将手中的木牌丢进大鼎,随手抓过了跟在他身边的一个侲僮,那是王离的次子,王威。

    他摸了摸王威的脑袋以示亲近,等到大鼎中的火焰渐渐熄灭之后,再将早就准备好的苇戟、桃枝等赏赐给参与祭礼的公卿、宗室和公族。

    尤其是后两者,很多时候这样的赏赐,意味着他们还能不能保持现有的地位。

    比如后世里著名的酎金夺爵事件,就是穷疯了的刘小猪亲自守在宗庙门口,监督诸侯们献上来的礼金成色,

    然后用他们的献金成色不好为由,一下子剥夺了一百多个王侯的爵位,旋即将他们的封地收归国有,准确地说,是收归他自己名下。

    扶苏看着眼前乌央乌央的宗室、公族们,觉得推行白鹿币的时候到了。

    ps:这一段大傩可以参看一部老电视剧《汉武大帝》,大约是第一集。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扫六合曲

    大傩祭礼过后,官员中不属于秦宗室、公族之人在喝了一碗腊八粥之后,就自行离去了。

    至于剩下的上千人,则经过宫门卫士的检查之后,按照大小宗及食邑多寡的顺序进入蕲年宫正殿。

    所谓秦宗室,指的是那一大票的嬴姓宗亲,其中以嬴为姓的,是扶苏的一群兄弟,也即是始皇帝的儿子。

    他们这一代以公子XX或嬴XX相称,到了下一代,如果不能有封地的话,就只能以秦XX自称。

    自始皇帝之后,真正的嬴姓,只有皇帝及其亲子。

    至于其他的嬴姓宗亲中,有严氏,这是严君樗里疾的后人;

    白氏,这是秦武公之子,公子白的后人,名将白起就是出自这一支;

    梁氏,这是秦仲之子秦康的后人,秦仲战死后周天子封秦康为梁伯,其后人就以梁氏自称;

    谷氏,这是秦非子的支系后裔;

    缪氏,这是秦穆公庶子的后裔;

    秦国以右为上,所以这些宗亲们坐在了扶苏的右手边,至于扶苏左侧坐着的,则是秦国公族,孟、西、白三族。

    孟族的先祖是穆公时的名臣百里奚之子孟明视;

    西、白二族的祖先分别是百里奚同时期的名臣蹇叔的两个儿子西乞术和白乙丙,三将曾一起进攻晋国,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后成功雪耻。

    虽然这三家公族的领头人在商君变法之后屡屡遭到打击,但对于他们中很多的底层之士来说,军功封爵正好让他们得以出人头地。

    虽然这些年没有出过什么彪炳史册的名将,但秦军中有相当多的中下级军官却出自其中,可以称得上是中流砥柱。

    按照惯例,老公族每年需要向皇帝进献名马十匹,名犬十条,美女十名。

    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马和狗扶苏欣然笑纳了,至于老公族们进献的美女,他只是让赵姬和戚蕊儿去挑了几个善于纺织刺绣的,以及能歌善舞的,至于其他的花瓶……

    扶苏考虑到宫中的花瓶已经够多了,于是准许她们自主嫁人。

    俄顷,众人坐好,赐宴正式开始。

    丝竹之声响起,一大群身穿六国甲士服装,手持戈矛盾牌的舞女们从门外涌了进来。

    “陛下这是作甚?”

    “男人甲胄居然穿在女子身上,真是世风日下啊!”

    “在这间大殿上奏靡靡之音,不是什么好兆头啊!”

    看着在丝竹之声中翩然起舞的女版甲士,一些上了岁数的宗亲公族纷纷摇头,小声议论。

    扶苏隐约间听到了一些,心中想起那个著名的伶人,优旃。

    他曾劝谏过始皇帝不宜扩大猎场造成国力损耗,

    而在扶苏用舞女排练战阵之舞时,他也曾有过劝谏:

    “陛下让舞女穿甲,习练阵战,颇有孙武之风!等到他日国有战事之时,正好让这些女子披坚执锐,上阵杀敌!”

    扶苏深以为然的点点头,然后让那厮哪凉快哪待着。

    他一个伶人,懂个屁的制服诱惑!

    扶苏用筷子夹了一块剃掉骨头,炸的金黄酥脆的炸鸡放进口中。

    嗯,不愧是纯天然的走地鸡,只用葱姜调味也能有如此滋味……扶苏闭上眼睛,心中略有些遗憾,只可惜等下还有一场硬仗要打,不然炸鸡配酒,岂不美哉!

    就在宗亲公族们一边批判,一边又目不转睛的欣赏着舞蹈的时候,不知从哪传出了一声鼓声。

    咚!

    进而,十多面大大小小的鼓被依次敲响。

    刹那间,从门外涌进上百名身穿秦国甲士服装的舞女,她们手中同样手持戈矛盾牌等武器。

    与此同时,一群嗓音比较洪亮的伶人开始伴着鼓声,大声吟唱起来。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

    ……

    伶人们唱诵的是诗经中的一首小雅,原意是描写灾异频现,上天谴告幽王自省,但后来演变为描写战国纷争,群雄兼并天下。

    在鼓乐和诗词的附和之下,身穿各国服饰的舞女们开始捉对厮杀。

    当然了,身穿秦人服饰的舞女自然是所向无敌。

    很快,到了乐曲的末尾,场上站着的就只剩下了身穿黑甲的舞女。

    就在此时,被‘杀死’的舞女换上了六国王侯的服装,匍匐着进入大殿。

    乐曲声再次变化,编钟、琴、萧等乐器和鼓乐一起奏鸣。

    这是扶苏改编自《秦王破阵乐》的《一扫六合曲》,具体的谱曲和编舞则是由戚蕊儿完成。

    歌女们齐声颂唱扶苏从李白那剽窃来的一首古风。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至于后面那几句或讽刺始皇帝骄奢淫逸,寻求长生不老的诗句,自然被扶苏省略了。

    春秋笔法,懂?

    一时之间,满座的宗亲公族们到处是击著而歌,一些参加过秦并六国战争的更是潸然泪下。

    慢慢的,一曲终了。

    当鼓乐之声停止的时候,不知是谁带了个头,大家又开始唱起了秦风·无衣。

    只是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和台下热泪盈眶的宗亲公族们不同,扶苏只是觉得炸鸡凉了就不好吃了……

    闹腾了好一会之后,赐宴结束,所有人都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扶苏考虑到这种宴会上是不可能吃饱的,于是在他们每个人离开的时候,都给他们打包了一份炸鸡,让他们带回去慢慢享用。

    于是,蕲年宫外爆发出了长久的欢呼声。

    炸鸡这种东西虽然早已风靡咸阳,但对于很多居住在乡下的土老财们,还是个彻头彻尾的稀罕物。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离开了蕲年宫。

    还有近百个宗亲公族们代表跟随在扶苏身后,向偏殿走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如饿狼之见肉!

    ps:感谢‘难过!’、‘纪献涛’、‘秦赢风云’的月票!Thanks?(?ω?)?

第一百五十二章 糖文化

    偏殿中,数十只巨大的蜡烛照的房间内亮如白昼。

    正对着殿门口的地方,数十块帛布拼成一张硕大的舆图。

    如果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上面画的正是秦国淮河以南的几个郡县。

    在偏殿正中的一张案几上,摆放着一摞摞的,好像是砖头一样的东西。

    ‘砖头’用厚厚的竹纸包裹,上面赫然用小篆写着两个大字,黑糖!

    里面装的,自然是从南海郡运回的红糖。

    至于为什么叫黑糖?

    蒙恬也问过同样的问题,扶苏笑而不语,蒙毅为他解答道,秦国尚黑,故命名为黑糖。

    所以当进入偏殿的宗室公族们看清楚案几上摆放的是什么之后,他们的呼吸顿时急促了起来。

    这主要是扶苏低估了这一时期的物资匮乏程度,他以为黑糖每斤四五千钱已经顶天了,让他没想到的是,入冬之后,从咸阳流出的红糖在雍地已经炒到了万钱!

    也就是说,偏殿案几上摆放的一百块一斤装的黑糖,价值在一百万钱以上!

    折合粮价,约等于两万石粟米!

    按照秦军士卒每人每月两石的粮食消耗量,这一点点黑糖,可以供一万人吃一个月!

    扶苏在听到陈平的汇报之后,只觉得这个世界太疯狂了!

    于是,在今天召开的第二轮融资回忆上,扶苏心中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尔等都知道这为何物了吧?”扶苏明知故问道。

    众人纷纷点头,他们虽然没有吃过红糖,但听一些吃过的土豪描述过,此乃四帝中的神农氏赐予陛下的神物。

    故此需要先以日书卜卦,然后沐浴更衣,吃的时候更是需要心无杂念。

    以日出之时的山泉水化开,然后混合津液一点点咽下。

    而后就会感觉到有一股暖流自小腹直冲天灵盖,

    此时闭上眼睛,可以看到传说中西王母所在的瑶池……

    嗯,糖文化,你看不到就说明你心不诚!

    扶苏见到大家都有些心不在焉,于是就懒得废话了,他直接说道:

    “朕继位之初,派遣子婴携百万钱,在南海郡开辟种植园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不过朕猜想,尔等最在意的,应该还是种植园的收益问题……”

    “朕一直强调,专业的事情就让专业的人来干,子婴,你来给他们好好说说!”

    子婴从人群中走出,先是向扶苏拱手一礼,然后转身说道:

    “据我在南海郡的调查,甘蔗可是一个高产的植物,若是打理的好了,每亩地至少可以产一千斤以上!”

    嘶!

    公卿宗室们齐齐惊呼出声,如此价比金玉的东西,亩产居然堪比杂草!

    扶苏则笑而不语,后世里甘蔗的亩产随随便便就能达到两吨以上,折合秦斤,至少在八千斤以上!

    当然了,这时候的秦亩比后世的市亩小,而且也没有化肥农药育种技术,但土壤要比后世耕种了上千年的肥沃一点。

    所以子婴所说大约没错。

    “按照陛下所说,再加上此次实际榨糖,大约每十五斤甘蔗可以榨取一斤黑糖。”

    宗室们掰着指头算了一下,据说子婴从南海郡返回之时,那里的甘蔗种植面积已经有了一万多亩!

    亩产千斤,意味着可以收获甘蔗一千万斤!

    可以榨得黑糖近七十万斤!

    每斤万钱,可得钱七十亿!

    若是留种,然后扩大种植园的面积……

    刹那间,在场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呆呆地看着案几上黑糖。

    扶苏看着他们低头算计的样子,再一次觉得在秦国开展扫盲运动的难度不高,这帮肥羊们单以数学造诣来看,应该不亚于后世的初中生。

    只是……

    扶苏觉得需要打掉他们不切实际的幻想,既明年黑糖的价格必然不会像现在这样的疯狂。

    价格应该会回落到他最初的设想,每斤两千钱。

    但是,和冬季里粮价上涨后,一石粟米五十钱来比,黑糖无疑是奢侈品!

    毕竟无论是现在的秦国,还是这颗星球上其他的地方,人类能够获取糖分的手段都很是单一。

    人们想要吃甜食,主要靠蜂蜜,但蜂蜜的产量非常有限,根本就满不足了大家的需求。

    而从麦芽中提取出的饴糖,在大多数的时候,是用来祭祀和国宴所用。

    白糖,哪怕在后世物资丰沛的年代里,也一直都是国家管控的一种商品!

    也因此扶苏觉得,甘蔗的种植可以让民众来完成,但后续的加工和销售,需要由政府来管控。

    一方面是为了抑制豪强,另一方面则是将资源集中起来办大事。

    比如将现在的夯土驰道用水泥铺一遍,并且兴修大型的水利工程。

    毕竟现在距离汉武时期的大降温,只有一百多年的时间了。

    尽管宗室公族们被骤降的糖价刺激,以至于沉默了十几秒。

    但很快,他们又算了一遍,发现这依然是一笔可以传之子孙万世的天文数字!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秦国可以存续到那时候。

    不过他们旋即想到白天看到的阅兵,数万人行进演武之间井井有条,丝毫不乱,而且据小道消息,军中还有一些秘密打造出的重型铁甲,以及新型马具没有演示。

    于是,他们心中同时想到了一个词,万世无虞!

    唯一让他们有些不明白的,就是扶苏摆在地下的舆图中,似乎少了南海三郡……

    少府公子衍看出了大家的疑惑,于是主动向扶苏问道:“不知陛下叫吾等夤夜而来,究竟所谓何事?”

    扶苏笑着说道:“自然是商讨如何利国利民之事!”

    “朕欲效法南海郡之事,在巴郡、蜀郡、黔中郡、长沙郡同时开启种植园计划,朕命将作少府派员参与,尔等出一亿钱,用于购买奴工等费用。”

    “至于分成嘛……朕和尔等五五分!”

    五五分!

    听到扶苏如此慷慨,宗亲公族们差点没晕过去。

    虽然要他们准备一亿钱有些夸张,但这是可以传之子孙万世的基业!

    最重要的是,四郡同时展开,再加亿钱作为支撑,能开辟出多大一块地就可想而知了!

    三年回本,之后的每一年都是净赚!

    干了!

    ps:感谢‘申公喵(?>ω<*?)’的月票!(>^ω^<)喵

第一百五十三章 扶苏:多多益善!

    见到他们有些激动,扶苏微微一笑,盯着铺开在地面上的舆图微微发呆。

    其实按照他最初的计划,是将最开始股权进行稀释,然后在南海三郡扩大规模,用攫取自那里的财富来稳定中原和关中的局势。

    但他随即考虑到,这样一来,一则有可能损害自己,以及咸阳宗室的利益;

    二来,南海三郡和咸阳之间隔着千山万水,这一时期有没有后世的高铁飞机,一旦天下有变,万一那里重演历史上旧事,割据为南越国,那他所有的投入就都打了水漂了!

    最重要的一点则在于,南海郡种植园的成功,在于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用于消耗!

    而那里山林中的越人归附的归附,不愿意归附的,又大多远遁与群山之中,中南半岛上的骆越人生产力极低,刀耕火耨的养不了多少人。

    所以在中南半岛上,哪怕是一座盐山砸下去,也换不了几个奴隶。

    作为一个穿越者,扶苏深知资本的逐利性,如果在当地找不到合适的奴隶用于开垦荒田,那么参股了的宗室公族们必然会从中原或雇佣、或强迫秦人南下。

    到时候,嘿嘿……

    所以扶苏将目光投向了同样在山林中有无数野人的巴、蜀、黔中、长沙四郡。

    有了在山林里跑的比猴子还快的越骑营,就可以试着招抚那些密林中的野人了。

    而有了廉价的劳动力之后,砍掉山林,排干沼泽,无论是种植甘蔗,还是种植水稻,对于农为本的秦国来说,都是一件稳赚不赔的事情!

    最最重要的是,如果从地图上看,这四郡从汉中郡依次向南延伸,正好可以连接上南海三郡!

    这就意味着当巴、蜀等四郡相继得到大规模开发之后,就会形成一条从关中出发,直接连通南海的经济带!

    源源不断的粮食、财物,会顺着修好的驰道和水路进入关中。

    有钱、有粮、有兵、有名将,自己不瞎搞,‘陈胜吴广’们反一个试试!

    至于同样在这条经济带上的汉中郡和南郡……

    嗯,作为男人,扶苏总要给自己留点私房钱的。

    所以这两个郡的甘蔗种植,他打算留给自己。

    扶苏想到这里,在心中感谢了一下他的远房亲戚,楚国王族。

    秦灭楚国之后,将可以拿走的美女财帛搬回咸阳,一把火点了楚国的王宫,楚王的庄田,自然也归了始皇帝个人所有。

    如果不是楚王室喜欢用甘蔗汁做饮品,扶苏也不会知道他在楚地各处的庄田中,居然生长有那么多的甘蔗!

    而这个消息,是到咸阳求官的一个名为熊阙的楚人所说。

    说来有些讽刺,此人的祖上,正是投了汨罗江的屈原……

    至于他姓熊不姓屈,则是因为屈原死后,封地被夺,他的后人自然改回了熊姓。

    在和熊阙详谈了一会之后,扶苏当即决定授予他煞割左丞的官位,让他带人去将会稽、鄣郡等楚地的甘蔗统统挖走,沿江水送往上游!

    为什么将这两地的甘蔗断根?

    自然是不想让这些暴利的东西有机会落到项梁手中!

    而这,也是他敢于一口气在六个郡铺开甘蔗种植园的原因!

    公子衍在一些宗室的怂恿下开口说道:“陛下,亿钱是不是有点多了?”

    扶苏摇摇头,语气不容置疑:“并不多。”

    “朕为尔等算一笔账,此次四郡并举,也就是说,每郡只得两千五百万钱。”

    “想要聚人,必先聚粮,而且为了长久计,必然要在种植园之外开辟良田,否则单以所在郡县,哪有那么多的粮食用于种植园消耗?”

    “而要开辟良田,单凭人力能做到,但会如南海郡一样,因为缺少耕牛,开辟良田之时单单因为劳累,就折损数百隶臣!”

    “隶臣也是钱啊!”

    “而一头好的耕牛,至少要万钱!要想赶在夏收之前栽种秧苗,万亩田至少要数十耕牛!”

    “然后修建道路,排干沼泽,这些也要不少花费!”

    “最最重要的是,要想拥有足够的劳力,就需要大量的隶臣,还需要养活足够的守卫,一则防备隶臣逃跑,二则防备野人侵袭!”

    “所以,钱,多多益善!”

    “唯有如此,才能做到低收益,高回报!”

    听到扶苏这么说,宗亲公族们频频点头,南海郡的事情他们都有所耳闻。

    种植园是块肥肉,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如果不是有上万人的越骑营作为打手,种植园周围越人部落也不会那么乖的臣服。

    虽说宗亲公族中不乏有武力强大之辈,并不畏惧和巴、蜀两地的野人作战。

    但……他们中的父辈,有不少人是当年跟随着屠睢一起南下的老兵。

    从小的时候,他们就从父辈口中听说,江水以南都是可怕的地方,那里森林密布,毒蛇如草一样丛集,水中毒虫滋生,涉水之人如涉滚汤,十死二三!

    山林中还密布着断发纹身的蛮夷,杀人食肉,磨骨作酱!

    总之,那里就不是人呆的地方!

    让他们像子婴那一批宗室子南下后当管理者还好,要是让他们披甲上阵……

    扶苏等到子婴将越骑营的事情又说了一遍之后,接着说道:

    “所以朕打算,扩大煞割令下辖,分前、后、左、中、右五丞,秩比五百石,另外再设煞割郎千人,各秩三百石。”

    “四郡效法南海郡故事,重设蛮夷君长之职,招降蛮族下山定居,用来当做种植园的藩篱。”

    “而善于山地密林作战的越骑营,则轮番随尔等南下,征伐不臣!”

    他说完,满室的宗亲公族们全都目光炯炯的看着他,继而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扶苏既然在这里宣布扩充煞割令,那些官职很明显就是为他们准备的。

    不过这对他们而言,吸引力并不充足。

    他们是秦X代,而且出身学室,有的是当官的机会。

    对他们吸引力最足的,是扶苏后面一句,越骑营南下,以讨不臣!

    这就意味着,他们可以跟着混点军功爵!

    一时间,其中一些尚在壮年的宗亲公族们的呼吸,顿时急促了起来。

    ps:感谢‘莫问1997’、‘迷茫丑男’、‘龙月羽’的月票!?(′???`)比心

第一百五十四章 今晚月色真美

    黄昏时分(21:00~22:59),宗亲公族的代表们怀揣着对功勋和财富的渴望,满脸兴奋的向宫外走去。

    他们手中拎着一竹篮炸鸡,怀中鼓鼓囊囊的揣着一方黑糖。

    用扶苏的话来说,就是要让他们嘴里吃着,怀里揣着,手上还不能空喽!

    毕竟无论是秦灭六国,还是后世里的楚汉争霸,关中要粮有粮,要兵有兵!

    在宫门口,宗亲公族们将炸鸡递给身边的随从,接过他们递过来的宝剑,小心翼翼的插在腰间,这是家传之物,是荣耀的象征,丝毫马虎不得!

    一个年纪稍长的孟氏男子回过身,看着月色中的宫殿,不由得感叹:“陛下,有德啊!”

    其他的宗亲公族纷纷附和,他们这是在阐述事实,并不是颂圣,所以不会触犯秦律。

    在偏殿门口,扶苏抬头望天,心中一阵无语。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今天是腊月初八。

    而俗语云,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所以,天上的这好像盘子一样圆的月亮是闹哪样啊喂!

    扶苏微微叹气,决定等回到咸阳之后,立刻找人重新修订历法,当然了,代表秦国正统的颛顼历的名称还是要保留的!

    这倒并不是他不能独立完成,毕竟后世里一年365天,每四年一次闰年,366天,这是再简单不过的知识了。

    只要掌握了夏至日和冬至日这两个时间节点,很容易就可以制定出较为精确的历法。

    但是,在这个以农为本的年代里,历法不仅仅是用来计算日子的,更重要的是用来指导农时。

    比如西汉时以5天为一候,3候为1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这就是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

    困扰扶苏的问题在于,秦国的温度要比后世里高出不少,除了划分四季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之外,其他的二十个节气全都不准!

    为什么殷商和周初都是春秋两季制?

    因为那时候气候温暖,中原地区的温度就像是后世的云南一样,要不然河南地区怎么会有大象!

    后世的大象冬天里回老家试试,冻成狗!

    扶苏想到昨天批阅的一份奏疏,那是南郡郡尉送来的一份有关野象伤人,正在征调戍卒,剿杀象群的报告。

    南郡,就是现在的豫南和鄂北大部。

    扶苏能说什么?只能批可,准许他们使用床弩。

    其实很多时候并非是人畜争地,而是人类种植的农作物,对于野兽而言有着致命的诱惑。

    毕竟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今晚月色真美……扶苏想起这一句很婉约的句子,低下头,看到的是怀抱湛卢,站在他身后的韩让,不由重重叹息。

    扶苏另一侧,一直没走的子婴笑着问道:“陛下可是为赏赐出去的黑糖而心疼?”

    扶苏一愣,微笑摇头:“朕是那种不恤臣工之人吗?”

    子婴很想说是的,你就是!我自从回了关中,始终没有得到休沐!

    但他脱口而出的,还是一连串的彩虹屁。

    扶苏摆摆手,有些不耐烦的说道:“好了,你单独留下来,必然是有什么想要对朕说的,现在他们都走了,有什么想法直说就是!”

    子婴咧嘴一笑:“陛下快人快语,那臣就直说了。”

    “陛下骤然在四郡之地全面铺开种植园,虽然是利国利民之举,但在臣看来,确是千难万难!”

    扶苏一愣,南海郡的自然条件那么恶劣,都开发出了上万亩的种植园,怎么到了巴、蜀这种早已王化的地方,就千难万难了?

    子婴看出了他的疑问,径直解释道:“南海郡的开发,是郡尉任嚣的全力配合,所划拨土地,均是当年越人已经开发的农田。”

    “臣要做的,只是拔除杂草,砍掉树木,再施以肥料,荒田就重新变成了良田。”

    扶苏点点头,示意他继续。

    “四郡王化已久,平坦一点的,离城郭比较近的土地早已开发殆尽,所以陛下所画的种植园范围,全是距离河流较近的森林、沼泽。”

    “沼泽好说,臣已经见过了将作少府新制的脚踏型水车,用它可以较为省力且快速的排干沼泽积水,之后修筑沟渠、水坝,沼泽就成了良田!”

    “臣要说的难点,在于森林!”

    “以臣在南海郡之见,即便是有了从咸阳运来的铁制工具,要伐倒一棵三人合抱的参天大木,十人轮番上阵,也需要一天的时间!”

    “而今陛下所画之地,到处是此等巨木,要想把它伐倒,运走,刨掉树根,平整土地……要在短时间内见到收益,其难度可想而知!”

    扶苏听子婴这么一说,心想自己又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他往日所见的全是已经处理过的木头,所以用框锯就可以搞定。

    而后世里他常见人们用的,是油锯,就是汽油动力锯,一些人用来对付路怒症患者的工具。

    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扶苏沉默间,突然灵光一现,既然没有动力锯,那么就做一个双人使用的拉锯!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拉锯的制作构思,已经没有心思和子婴闲聊了,于是摆摆手,示意子婴可以走了。

    拉锯的制作难点在于对锯齿的淬火和开刃,后者好办,用打磨兵器的脚踏式砂轮就可以了。

    无非就是慢一点。

    而淬火增加硬度?

    毕竟是用于对付巨木的,体型必然要增大,但淬火部位却仅限于锯齿。

    扶苏觉得可以用耐火砖砌一个半封闭的火灶,中间留一条宽两寸的缝隙,这样火焰就会集中在缝隙上,正好用来加热锯齿。

    嗯,这样的话就需要在炼钢区之外另开一条生产线,用班组制流水线的方式生产钢锯。

    就像是生产扎甲的甲片一样,熔铸、锻打、淬火、打磨,然后在上面留下匠人的名字,方便追责。

    想到这里,扶苏伸出手,准备将自己的构思变成文字保存下来。

    等候多时的韩让立刻递上一只吸满了墨汁的毛笔,一个身材高大的内侍弯下腰,另一个内侍将竹纸放在他背上。

    啊,这腐朽的封建社会啊……扶苏低下头,就着皎洁的月光开始书写。

    ps:感谢‘梵天天梵’、‘夜_樱’、‘加贝峰’、‘申公喵(?>ω<*?)’的月票!(?ω?)

第一百五十五章 月氏王:好想做大秦的狗啊!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

    戚蕊儿住的偏殿中,传出一阵清脆的歌声。

    扶苏微微一愣,停下脚步,唱歌者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妹妹,嬴阴嫚。

    至于抚琴之人,必然是戚蕊儿无疑。

    夜色朦胧,月光如水,扶苏站在偏殿之前,觉得如此良辰美景……

    翻牌子不如批奏折!

    今日事今日毕,就像商君所说,以日治者王!

    于是扶苏转身向正殿走去,让人将今天积压的奏疏送上来。

    跟在扶苏身后的韩让则微微叹息,觉得戚美人错过了一个大好的机会。

    正殿中,爆肝中的扶苏接连写下了一连串的‘可’后,拿起了一份从上郡传来的奏疏。

    那是王离送来的,关于抓到了那一只白犀牛的报告。

    扶苏在上郡做监军的时候,就时常耳闻这只白犀牛的事迹。

    只是那时候的扶苏不懂得,亦或是不屑用这种献祥瑞的方式,去讨好沉迷修仙的始皇帝。

    要不然,也不至于会一直蹲守在九原军中。

    最近一次白犀牛的出现,是一队骑卒跟在它的身后,找到了定边盐池的踪迹。

    为此,扶苏特意将盐池所在的地方,命名为白犀县,迁徙人口,开始采盐。

    嗯,再过几个月,盐池就应该出盐了……扶苏拿起奏疏看了一会,心中幽幽想起了另一件事情。

    那就是后世里鼎鼎大名的毛乌素沙漠,在这一时期,还是芳草萋萋的草原!

    真真切切的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因为暂时是无人区,所以没有牛羊。

    后世常说,是人们对这里的过度开发导致了那里变成沙漠。

    但在扶苏看来,并不尽然如此。

    他觉得造成这一切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按照后世的研究和扶苏的亲身感受,这一时期的关中平原,无论是降雨量还是温度,都和后世的成都平原类似。

    而河套平原,就是后世里被成为鄂尔多斯的地方,其温度和降雨量,和后世的黄河中下游差不多!

    降雨充沛,温度适宜,自然草木旺盛。

    而到了唐朝之后,全球温度骤然下降,河套平原变得干旱起来,植被退化,沙漠形成,黄河携带的泥沙量也逐年增多。

    而这一次的降温,直到民国时期才开始逐渐回升,即便是扶苏穿越过来的时候,也比秦朝时期的平均温度低了不少!

    于是,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之后,毛乌素沙漠开始逐渐出现绿洲。

    当然了,这又引发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降雨量、耗水植物和蒸发量之间的不平衡,导致黄土高原土壤水分亏缺,群落衰败和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

    不过这和现在的扶苏没关系,在他的规划中,除了黄河流过的平原用来兴修水利,建设农垦区之外,剩下的地方要修建马场,以及饲养用于剪羊毛的长毛羊。

    哎,只可惜离伊比利亚半岛有点远,要不然可以获得美利奴绵羊的原始种,来培养大秦的优质绵羊……扶苏摇头叹息,在竹简上写下了他的意见。

    白犀牛放归草原,只要它不伤人,驱离到无人区就行了。

    这一时期又不能修动物园,而且祥瑞也增加不了稳定度,白犀牛送到了咸阳,只是养在园囿之中,供他一人参观。

    这样一来,除了耗费不少的钱财之外,与国、与他都没有太大好处。

    要是白虎,自然另当别论……

    扶苏写完,让人将这份奏疏加急送出,然后又拿出新的一份。

    这一份是典属国的官员刚刚送来的,月氏王再一次请求觐见,向他表示臣服。

    扶苏略微沉吟,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这个月氏王应该就是那个脑袋被冒顿砍掉当酒器的那一个。

    真·用你的头盖骨当碗用!

    嗯,对了,他还有一个胸大肌略显浮夸的女儿!

    扶苏想到这里,将毛笔沾沾墨汁在奏疏上写下自己的意见。

    封月氏王为归义候(伦侯,与侯爵相类而无封邑。),五部翕侯为大庶长,仍令各领其民,每年向朝廷进献良马百匹,牛羊各千头。

    任命李信长子李骞为护月氏校尉,秩比千石,领兵一千,进驻月氏王城昭武城,总领月氏事宜,享有战时调度月氏军队的权力!

    另外,月氏需得对秦放开西域商路,不得阻挠外邦来秦的商队,同时需要派人引导秦使前往西域诸国。

    扶苏写完,看着竹简上的文字微微出神。

    这只是他的初步想法,具体能不能谈成还是未知之数。

    不过,漫天要价,就是为了让人就地还钱的!

    这三条里能谈成两条最好,如果不成,第三条必须拿下,否则就将此次参与阅兵的军队,以及驻扎在陇西、金城的秦兵集中起来,准备战争!

    月氏人这些年地处河西走廊,倒买倒卖富得流油,攻灭月氏后得其财物,可用于犒赏军队;夺其土地,可用于屯田强国!

    扶苏写完奏疏,捏捏鼻梁,活动了一下筋骨,按照屋内漏壶上的标注来看,现在已经接近后世的凌晨一点了。

    韩让从门外急趋而近,靠近扶苏耳边小声说道:“陛下,赵姬夫人求见……”

    他微微皱眉,还不等他开口,韩让接着说道:

    “赵姬夫人已经在门外等了好一会了,因见陛下正在忙碌,所以一直未敢搅扰。”

    “既然如此,就让她进来吧!”

    扶苏微微颔首,心中想起一句广告词,觉得赵姬今天可能不会如愿以偿了。

    俄顷,赵姬提着一个竹篮走入。

    她穿着白色的襦裙,裙长曳地,袅袅婷婷,乌黑的长发垂在身后,因为夜风清凉,外面还披着一身红色披风,在月光映照下,格外炫目。

    “陛下操劳国事,妾特意炖了一碗八宝粥……”

    赵姬跪坐在扶苏身侧,洁白如玉的俏脸上满是贤良淑德的神情。

    扶苏将桌子上竹简挪开,不经意间看到了赵姬架在弯眉秀目之间的,是他闲暇时亲手用水晶打磨而成的眼镜。

    好家伙,朕的XP算是被你搞明白了……扶苏伸手拦住赵姬堪堪一握的小蛮腰,笑着说道:

    “喂朕!”

第一百五十六章 河东盐

    和渭水几乎并行的驰道上,车如流水马如龙。

    扶苏坐在金根车上,对面是容光焕发,一看就很是滋润的赵姬,和搂着嬴阴嫚小声耳语的田姬,以及缩在角落里画圈圈的戚蕊儿。

    腊祭阅兵已经结束,返回咸阳的时候除了顺便拜祭渭水南岸的历代秦君的陵寝外,不再需要皇帝法架,所以田姬等人就一致决定赖在扶苏这里不走。

    毕竟六马拉的金根车中有沙发、暖炉,更重要的是车厢底下有弹簧,这就大幅度的提升了长途旅行的舒适度。

    扶苏再次长叹一声,在戚蕊儿哀怨的眼神中开始肝起了奏疏。

    其中一份是少府公子衍发来的,有关河东盐田已经改造完毕,询问他何时前往视察,以及新法所出食盐的销售问题。

    当然了,奏疏开头和结尾一大串的颂圣之词扶苏就直接跳过了。

    至于他说的新法,则是扶苏效法后世在河东盐业博物馆看到的改良版垦畦浇晒法。

    河东盐为何有苦盐之称?

    就是因为最早采取的是捞取法。

    也就是说天日暴晒,自然结晶,然后让采盐工人到盐池边直接捞取,属于是完完全全的靠天吃饭。

    毕竟河东盐池天气干热,光照充足,年降水量远远小于年蒸发量。

    且位于中条山北麓,南风穿过中条山谷地,由于狭管效应风力加强,可以迅速吹散晒卤水时产生的水蒸气,使阳光能更有效地照射卤水,卤水持续蒸发,加快盐晶体析出。

    但也正因为如此,最初的捞取法所得到的,是包含有硫酸镁等杂质的粗盐,味道发苦。

    虽然也是盐,但却不好卖,因此很是便宜。

    而且靠天吃饭,产量也低。

    虞舜时期流传下来的一首《南风歌》,生动反应了当时河东盐田和人民生活关系。

    所以到了东汉时期,盐池采用垦畦浇晒法。

    就是人工在盐池外围,开辟一块畦地,将盐池中的卤水过水沟引入畦中,待水分蒸发,结晶成盐。

    不过这样做,所得到的依然是苦盐。

    而扶苏作为一名穿越者,自然选择了一步到位的改良版垦畦浇晒法。

    既在原有的垦畦浇晒之上,使用淡水搭配卤水晒盐。

    由于淡水温度低,卤水温度高,卤水原来的温度得到了调整,硫酸镁、硫酸钠等杂质就分解出来形成‘硝板’,结晶畦修筑在硝板上,这样生产出的盐不再发苦,而结晶的时间也大大缩短,五六日即可成盐。

    从改良版诞生之后的历朝历代中,河东盐池在盐业生产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以一地之力,占据了全国八分之一的财政收入,辉煌时期更是达到过六分之一!

    而在扶苏看来,河东盐池不仅仅是帝国近在咫尺的财源,而且还有着另外一个重要的意义。

    人不吃盐不行,尤其是这个人力为主的年代。

    干重活必然会大汗淋漓,而流汗,这会带走人身体内的盐分,所以在《管子·海王篇》中有过这样的记载:

    ‘十口之家,十人舐盐,百口之家,百人舐盐。凡食盐之数,一月丈夫五升少半,妇人三升少半,婴儿二升少半。’

    也就是说,一个成年男子每月需要食盐五升半。

    秦国一升大约接近后世的200毫升,齐国因为和秦国之间商贸往来,所以将本国的升、豆、区、釜、钟等计量单位,改作升、斗,与秦国单位值相近。

    那么换算下来,一个成年男子一月消耗的食盐,差不多要在后世的1000毫升左右,约两斤!

    所以拥有鱼盐之利的齐国极为富庶。

    扶苏在江南地区高价收购茶叶,用利益引诱‘八千江东子弟’去开垦荒山,种植茶叶,以此来瓦解项氏一族对他们的号召力。

    这是他从后世里一部纪录片中得到的灵感,政府反分裂的另一个手段,就是给那些社会闲散人员一个用劳动换取报酬的机会。

    毕竟,孔方兄人人都喜爱!

    而治理同样是火药桶的齐地,则需要用两手准备。

    其一就是宠幸齐国王族出身的田姬,时机成熟的时候册封为皇后,并且争取生个男娃,立为太子。

    这样一来,齐女为后,齐女所生之子为下一任秦国皇帝,那么齐国的士民就会对秦国产生认同感。

    所以皇帝的好色是为国操劳,和普通人是不相同的!

    其二就是压低食盐价格,打击齐地的私盐贩子。

    在扶苏的记忆中,私盐贩子这个行业历来不容小觑,毕竟他们要钱有钱,手下的亡命徒更是不计其数!

    而在这一时期,齐地的私盐贩子主要是齐国遗留下来的公族,他们也是后世里田儋复齐的主要力量。

    要想对付私盐贩子,仅凭严刑峻法是行不通的。

    从事这个行当的和后世的毒枭一样,都知道自己的下场。

    但……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所以扶苏要做的,就是在河东盐出产之后,大量运输到齐地,用官方的力量进行倾销。

    利用垦畦浇晒法相比较私盐贩子们的海水煮盐法更低的成本,直接将齐地食盐的零售价,压低到私盐贩子的成本里。

    让他们卖一斤盐,亏一斤钱!

    从根上一劳永逸的解决私盐贩子的问题。

    至于朝廷有没有那么多的盐?

    这一点则完全不用担心。

    因为扶苏手中不止有河东盐池,还有定边盐池、吉兰泰盐池,以及即将从羌人手中夺取的茶卡盐湖!

    当然了,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还需要另外一个手段,扶苏返回咸阳后就会将之补上。

    将心中所想誊抄到另一张竹纸上后,扶苏在公子衍的奏疏上留下自己的批注。

    1.巡行视察的事情暂时搁置。

    国朝不稳,所以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都不会离开咸阳附近的权力中枢。

    2.河东所出食盐依然按照去年的计划进行对外销售,但将因新法而增产的食盐封存,留待他用。

    扶苏合上奏疏,看了一下眼车厢一侧无所事事的四人组,准备给她们讲一个故事。

    那是他在盐业博物馆中看到的,黄帝战蚩尤的另一个版本。

第一百五十七章 对财富的渴望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在人形点歌姬戚蕊儿的抚琴而歌中,扶苏开始讲述黄帝战蚩尤的故事。

    他不知道的是,自昨夜的鼓动之后,整个秦川大地开始沸腾。

    许多县里的集市收售铜器的店铺,一大早就被围的水泄不通。

    打理店铺的市人战战兢兢的开门看去,发现外面站着的大多是本地豪族家中的隶臣。

    在他们身后的马车上,各式各样的铜器堆积如山!

    这主要是前几日朝廷再次重申法令,私铸钱币者诛族。

    所以这些传承了数百年的秦国宗室公族们,只得将家中的铜器拿到官方店铺,兑换成相等重量的半两钱。

    这就是大户们储存财富的一种方法,将贵金属铸成各种器皿,等到急需用钱的时候,再将之拿出来重新兑换成货币。

    后世的寺庙道观等也会采用类似铸造铜像、大钟等手段藏匿财富。

    不过更多的‘土老财’们,则紧闭大门,让老婆孩子持剑在手,自己则开始卖力的刨着猪圈。

    一会功夫,一坛坛埋了不知道多少年的陶罐被挖了出来。

    砰!

    陶罐封土被打开,露出里面不仅生锈,而且绳子都已经腐烂了的钱串子。

    如果仔细去看就会发现,半两钱其实并不多,更多的是三晋的布币,燕齐的刀币,以及楚国的蚁鼻币和郢爱!

    这些,都是他们的历代先祖东出函谷作战时,从六国抢夺的战利品!

    如果不是扶苏强令之下,只允许拿钱参股,而不准他们用实物,比如隶臣和牛马等入股,只怕这些贵金属永无得见天日的时候。

    扶苏看来,在这个生产力不发达的农业时代,有钱人不应该节俭,他们大量的花钱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在古代,贫富差距之所以导致王朝崩溃,很大程度上在于金属货币的有限,以及土地的有限。

    土老财们非常有钱,而且喜欢存钱,然后买地。

    由此导致货币和财富的囤积,造成流动性枯竭,财富无限的向某些人集中,最终严重的分配问题引发社会崩溃,对财富的贪婪最终毁灭了财富。

    也因此在这个年代里,富人不奢侈,穷人将饿死!

    资源固定的情况下,你多一点我就少一点。

    换句话说,在这种体系下的财富增加和囤积,会导致其他人的贫瘠,而有限的金银和土地被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的时候,必然会引发巨大的社会问题。

    比如后世的铁血强宋,士绅们将社会财富集中在自己手中,然后再利用各种政策,继续赚钱积累更多金银和土地。

    在此过程中,土地、金银被集中到了占总人口比例很小的一部分人手里。

    自耕农拥有的土地减少导致社会上流通的粮食紧缺,金银减少导致货币流动性枯竭,进而导致劳动力的廉价,最终引发社会崩溃。

    所以在扶苏看来,与其让他们将钱埋在家里等待后世的考古发掘,不如拿出来用于刺激社会发展!

    比如在四郡开辟的种植园,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人口,但却无法做到自给自足。

    极高的物流成本导致了大户们不可能将关中的物资运到千里之外。

    于是就需要拿钱向周边的乡民购买粮食、布匹等生活必需品。

    由此间接刺激当地的经济发展。

    而当‘土老财’们通过种植园获得大量财富的之后,作为一名踩了无数消费主义陷阱的穿越者,扶苏有的是办法让他们开开心心的把钱花掉!

    赚钱难,花钱还不容易!

    衣食住行,哪一项不是个销金窟!

    有钱了,还穿打着补丁的粗麻布衣服?

    颜色艳丽,比女子肌肤更加滑溜的丝绸了解一下!

    而一件丝质衣服的出售,会给桑农、织女、裁缝等带来财富。

    至于‘吃’这个刻近中国人灵魂深处的词语,更是可以刺激到方方面面的发展。

    有钱了,怎么的不割二斤猪肉回去包顿饺子!

    至于为什么是从集市上买,而不是吃自家养的猪?

    很简单,因为一头猪一两百斤,一顿吃不完,而从它身上割下来二斤肉,这涉及到的大面积清创手术,现在的秦国是做不了的……

    包饺子要用到白面,这会促进冬小麦的种植;

    韭菜萝卜葱等自家院子里种有,可以忽略,但对于肉食的需求,会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而养殖业的发展,则直接促进种植、医疗和育种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至于‘住’的问题,据将作少府来报,玻璃工坊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六月!

    而‘行’,四轮马车了解一下!

    嗯,秦人善于养马,所以扶苏决定将四轮马车的商标定为一匹人立而起的骏马……

    这些还都是最基本的东西,至于像其他文化程度很高的奢侈品,扶苏决定等过段时间再说。

    ……

    蕲年宫中,公子衍两眼发直,呆坐在殿门口。

    他是留下来处理宗亲公族们入股情况的。

    相比于上次募集钱款的艰难,以至于需要扶苏亲自出面忽悠宗室子们出钱、南下。

    这一次就简单的多了。

    经历过黑糖价格的魔幻现实后,所有人对于烟瘴之地能带来天量财富已经深信不疑。

    此时的雍城故地,如同后世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的欧洲。

    这就导致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当一亿钱已经凑齐了之后,晚来的宗室公族们没有名额的问题!

    公子衍第一次知道这些乡下的‘穷亲戚’们居然这么有钱!

    不过这也好理解,毕竟在这一时期的秦人心中,土地才是根本,钱财不过是身外之物。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而现在,扶苏给了他们一个将身外之物疯狂增值的机会。

    于是乎当性格偏软的公子衍压不住他们时,生性豪爽的秦人就开始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排位问题。

    蕲年宫外,处处可见扭打在一起的壮汉。

    “你们!你们不要再打了!”

    公子衍拍了拍案几,发现没人搭理他,于是对身边的侍从吼道:“快马赶上陛下车队,请宗正过来!”

    ps:感谢‘漂泊82’、‘浮云’、‘CXDHG’、‘次带’的月票!?(′???`)比心

第一百五十八章 蒙颖:立字据!

    秦二世元年腊月十五,皇帝车队停在咸阳西的杜亭。

    一路之上,受阅的一万两千军队除了三千名精于骑射的甲士之外,余下的已经带着赏赐回家了。

    万余越人勇壮也在郦商的带领下,脱离大队抵达渭水之南,在那里充当劳力,为他们还在路上的女眷修建房屋。

    按照秦律,户有二丁以上不分者,倍其赋。

    所以新建成的越人定居点,将是一个拥有上万户的大型聚落。

    考虑到那里的陵寝埋葬着扶苏的亲祖奶奶夏太后,扶苏将之命名为夏陵县。

    除此之外,他还担心朝廷任命的县令,可能会在和越人的沟通上有困难,因此县令的人选就是跟随着郦商南下的一个别部司马。

    而县中的其他官员,则由内史王贺从府衙中调拨。

    嗯,等双人大锯做好了,正好用夏陵附近生长的杂木做实验……扶苏看着浑浊的渭水,觉得时间刚刚好,正巧可以利用这一段时间,将桑苗移植过去,等到春天桑树发芽了,让人教授越女养蚕。

    只是当他回过身来,看着顶盔掼甲手按环首刀立守卫他身边的蒙颖时,好心情顿时荡然无存。

    据田姬说,始皇帝在时曾有意将嬴阴嫚嫁给这个小黑脸,但他们那时候年龄还小,再加上扶苏当时和蒙恬全在九原军中,所以这个想法就搁置了。

    而小黑脸这两天也隐晦的表明,他和嬴阴嫚之间,似乎真的是郎有情,女有意。

    只是小黑脸比嬴阴嫚大了几岁,他娘(一种亲缘关系)的,这也是个玩萝莉养成的吧!

    于是扶苏觉得不爽,他斜撇一眼小黑脸说道:“蒙颖,人说好男儿志在四方。”

    “所以你觉得,你是去南海郡建功立业好呢,还是去辽东郡建功立业好呢?或者说想去闽中郡?”

    蒙颖一脸无奈,抱拳行礼道:“陛下,臣再次发誓,臣此生只娶云阳一人,绝不纳妾!”

    呵,男人的嘴,骗人的鬼!抬头三尺未必有神明,但朕却是天之子……扶苏看了蒙颖一会,略带威胁的说道:“这可是你说的,朕记住了。”

    “等到嬴阴嫚十六岁之后,朕再为你们赐婚!”

    其实他本来是想说等自家妹子十八岁之后再说的,但考虑到现在的大环境,于是改成了十六岁。

    蒙颖大喜过望,下跪行礼道:“臣谢陛下!”

    扶苏冷冷一笑:“先别急着谢,朕是有条件的,如果你做不到,赐婚自然不算数!”

    他的话音一落,不止蒙颖的脸垮了下去,就连身后马车中也传出了嬴阴嫚的咆哮声,但随即被田姬镇压了下去。

    扶苏见蒙颖正巧跪在地上,于是直接说道:“任命蒙颖为期门校尉,秩比千石,领期门军,屯驻章台宫!”

    “朕的条件就是,两年之后,期门军中的任何一个士兵,都将成为一个合格的骑军百将!”

    蒙颖抱拳大声说道:“末将定不辱命!”

    这就是扶苏为什么挑选精于骑射的良家子加入期门军的原因。

    用两年的时间培养出三到五千名合格的下级军官,之后就可以很轻松的组建起一只十万人规模的骑兵军团。

    扶苏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准备好足够的武器甲胄,以及战马。

    前者好办,下个月将作少府就能凑齐扶苏要的工师,到时候在本就有一定冶铁基础的宜阳县开分矿,钢铁的产量应该能轻松翻倍。

    而战马嘛?

    扶苏看了一眼车队最后,骑在骆驼上的胡商,觉得战马的问题需要由他们解决!

    汗血马和阿拉伯马倒是不急,毕竟种马的繁育工作是以十年计算的。

    扶苏想要的,是随着亚历山大东征而传到了大宛的苜蓿草!

    这可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单不说这是一种优质的牧草,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可以用来喂养马骡、牛羊等。

    嗯,人也可以吃!

    最重要的,这是一种耐盐碱植物,而且可以有效改良盐碱地!

    比如太原郡以北的很多地方,因为年降水量的问题,土壤盐碱化,粮食产量一直不高。

    而有了苜蓿之后,完全可以莜麦、苜蓿轮作,既改良了土壤,又可以发展利润比较高的畜牧业。

    而且牲畜多了,粪便就多,土壤就会肥沃,亩产就会提升,然后又可以饲养更多牲畜!

    就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而其他的郡县也可以这么做,利用田间地头的土地种植苜蓿,不仅可以当菜吃,也可以用来喂牛。

    至于胡商带来的骆驼,其实扶苏有心将它们强行买下的,但考虑到帝国的颜面,于是作罢。

    反正商人逐利,胡商们这一次在秦国获利了,下一次必然要组建规模更大的驼队。

    到时候何愁搞不到骆驼!

    毕竟他现在采用的战略守势,只对强大的威胁和足够的利润兴师。

    骆驼的能力强在可以通过没有道路的荒漠地区,若是论及沿着修建好的道路,骆驼的运载量充其量和驴车相仿。

    金城郡和关中之间有水路相通,所以并不缺少运力,扶苏想组建的驼队,是为了将来探索西域用的。

    他脑海中的地图,是自驾游时的公路地图,虽然和两千多年的道路大致重合,但沿途生活的是什么国家,都有哪些风土人情,重要的是可以为大秦提供哪种原材料,以及成为哪种商品的倾销地,这些扶苏一无所知。

    一瞬间,扶苏有了一种玩后世探索类游戏的乐趣。

    不过这也正常,在他看来,汉武时期张骞凿空西域的壮举,可以称得上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地理大发现!

    而这一次,主导者是中国人。

    唯一可惜的是,由海洋方向开始的地理大发现,主导者却并不是中国人。

    从那以后,华夏开始慢慢落后于西方世界,最终有了百年耻辱!

    只是对于现在的扶苏而言,海洋方面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

    他首要解决的,是眼前这条浑浊的渭水。

    传说商君说过,渭水汤汤,在秦无险,可谓天赐佳水。

    但在扶苏看来,此时的渭水只可用于灌溉,却不再适合通航了。

    无他,泥沙含量太高,于是就有了诗经中‘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第一百五十九章 扶苏:朕不是炀帝!

    渭水边,郑国在两名身高力大的侍从搀扶下,缓缓向扶苏走来。

    韩国之间谍,却为敌人建立了万世之功的郑国,如今已经是黄土埋过了胸膛的老人了。

    曾经昂扬挺直的身躯已经有些佝偻,浓黑茂密的头发,已变得雪白而稀疏,干枯的脸庞像数九寒冬的蜡梅枝干,皱纹深刻而纠结。

    扶苏转头看过去,在心中长叹一声,只盼望他能够迷途知返,善始善终。

    继而扶苏的目光穿过郑国,看向在军队护卫中的右丞相、御史大夫车驾,嘴角显露出意味深长的神情。

    无胆鼠辈!朕把咸阳都给你们让出来了,居然什么也不做……扶苏微微摇头,对他们的警惕之心越发强烈了。

    这些人都在等待,等待着他出错,然后一剑封喉,再不给他还手的机会!

    就像一把上了弦的强弩,引而不发才让人毛骨悚然!

    扶苏收回目光,伸手制止了郑国的下拜,直接说道:“朕想要沿着渭水修建一条运河,不知治粟内史有何看法?”

    郑国略微思索了一下,问道:“不知陛下要如何修?”

    扶苏用脚在地上比划了两下,说道:“运河分为两段,一段从咸阳连通函谷关,另一端从陈仓连接咸阳。”

    扶苏比划的连接函谷关的运河,大致就是后世的广通渠。

    而从陈仓到咸阳的运河,方便将蜀郡、汉中的物资沿褒斜道或故道运往陈仓,然后顺流而下直接送到咸阳。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利用渭水开展航运,则主要因为渭水泥沙含量大,水文情况复杂,修建码头的费用过高。

    而与此同时,渭河旁边是非常平坦的平原,土层深厚,土质细腻,而且有华山、秦岭附近的河流补充水源,修运河的难度非常低,可以说是挖条沟就可以开船。

    在扶苏的记忆中,即便是后世的京杭大运河,经过天然湖泊也要用一条堤塘把运河隔离出来,就是因为天然水域环境复杂,后期的维护费用会很高。

    郑国凝视良久,轻声问道:“不知陛下准备用多少时间修好这两条运河?”

    扶苏伸出两根手指:“两年之内修好从咸阳到函谷关的运河,五年之内修好从陈仓到咸阳的运河!”

    他可不是后世的隋炀帝,疯狂赶工期。

    考虑到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所以后世里开车一天来回的距离,扶苏准备用七年的时间来完成。

    而之所先修咸阳到函谷的运河,则是预防万一天下事真的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方便从咸阳运粮运兵,重新打一场统一战争!

    如果战争没有爆发,运河也不会用不上。

    在火车没有普及的年代,即便是沿着运河逆流而上,运输物资的费用也比陆路便宜。

    而且运河一旦贯通,沿河的旱田瞬间化身水浇田,同样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这是函谷方向的运河,至于陈仓方向的运河,一则用来准运巴蜀汉中的物资,二来也可以方便开发咸阳以西的矿藏资源。

    就像之前所说,渭水已经不适合通航,陆路运输费用太高。

    所以扶苏一直没有让人去开挖陈仓附近的矿产资源。

    运河修好之后,那里的石灰矿和煤矿就可以大力开发了。

    重点则是煤矿,煤炭不仅可以运送到咸阳附近的工业区,更可以改变雍城秦人的生活习惯。

    渭水为什么泥沙含量爆表,就是因为自西周开始,人们在渭水流域上游的聚居和迅猛发展,造成了渭水流域特别是上游水土流失的加剧,使得渭水变得浑浊起来。

    追究其主要原因,则是因为对于燃料的需求,导致了大量植被的破坏。

    后世里之所以很多地方变得青山绿水起来,就是因为用电、天然气或煤炭等能源,代替了木柴。

    扶苏清楚记得,杜甫曾有一首诗写道:浊泾清渭何当分。

    这是因为唐朝年间的人口大量集中在了泾水上游,导致泾水变得浑浊而渭水清澈。

    泾渭两水的清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变化而变化的。

    现在既然不能把渭水上游的人口迁走,那么就只能让他们换一种生活方式了。

    富人用大块煤,穷人买点混杂着黄土的煤粉回家做成蜂窝煤,一样用!

    郑国大致估算了一下修运河的数据,劝谏道:“陛下想过没有,修建运河势必要征发大量徭役,而今春耕在即,若是此时动工……”

    扶苏笑着摇摇头,打断郑国的话说道:“其一,不是征发徭役,而是按照改造兰池宫的方式,招募工人。”

    “其二,今年关中地区多是种植冬小麦,不如往年一般春耕繁重,最初的重活由男丁完成,之后的除草除虫工作,妇孺即可!”

    “其三,朕不急于一时,两年时间修一条可供通航载货量数百石的船只的运河就行!”

    扶苏记得隋朝年间修广通渠的时候,带队的是当时有名的工程学家宇文恺,因此只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就搞定了一条三百多里的运河。

    当然了,后世的广通渠是在汉代漕渠的基础上开浚的,所以扶苏才会把时间放宽至两年!

    郑国听完扶苏所说,不由点头说道:“陛下面面俱到,颇有先皇帝继位之初的风采,倒是臣老了,跟不上陛下的脚步咯……”

    既然如此,那你何不上奏疏告老还乡……扶苏在心中吐槽,强忍着没有脱口而出。

    看着郑国颤颤巍巍远去的背影,扶苏略微摇头,要不是看在他有修建郑国渠的经验,扶苏只会将决议诏命下发到治粟内史府,让他们按照计划给工地调拨粮食。

    只是要修渠,就不能只是依靠经验主义。

    毕竟后世编纂的一部《中国水利史》中,出现最为频繁的,就是‘水不通’、‘不能通’……

    嗯,是时候攀一攀科技树了……扶苏略微沉吟,转身对侍立在身后的韩让说道:

    “让她们先回兰池宫吧,召御史中丞张苍,将作少府公输轨章台宫见驾!”

    “另外,命太官丞栾步准备一石黍米送过来!”

    “还有,命他们把推荐票投了!”

    ps:感谢‘浮云’、‘懂王’、‘曾有布衣闯大荒’的打赏!?(′???`)比心

第一百六十章 贯虹

    章台宫,扶苏坐在高高的帝座之上,微微喘着粗气。

    并非生气,而只是单纯累的。

    秦国,乃至于后世汉朝的首都,是由属于皇帝的宫殿群组成的城市。

    比如此时的咸阳,是孝公时令商鞅在渭北咸阳塬建渭城,修宫室作为都城。

    惠文王时,取岐、雍巨材,新作宫室,使咸阳城的规模‘南临渭,北逾泾’。

    昭襄王时,市肆跨过渭河,扩张到了南岸,还在渭河上架设了横桥,章台宫等离宫别馆也陆续建成。

    到了始皇帝登基之后,他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里翻出了一卷竹简,上面记载着楚国曾经修建过一座离宫,章华台。

    据竹简中描写章华台‘台高10丈,基广15丈’,壮丽无比,号称天下第一台。

    事情坏就坏在这句天下第一上了。

    于是那个胖子本着‘额滴额滴全是额滴’,以及什么都要大的原则,开始重修章台宫。

    现如今的章台宫台高十二丈,基广20丈,比传说中的章华台大了不止一圈!

    章华台号称三休台,是因为体力不好的大臣在登上章华台之时需要中途休息三次。

    扶苏觉得,当年荆轲刺秦王时,要是安排荆轲等人在这里献图,肯定不会有秦王绕柱这种事!

    传说中,荆轲的副手秦武阳之所以掉链子,固然有被秦军阵仗吓破了胆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咸阳宫太他喵的高了,以至于还没爬完台阶就体力不支,瘫软在地。

    而荆轲之所以追不上那个胖子,不仅仅是因为那是个灵活的胖子,其实也是因为爬楼梯太累了!

    在扶苏坐在帝座上喘息的时候,台下的张汤等人则撅着屁股趴在地面上分拣着一大堆黍米。

    这是从上党郡羊头山取回的黍米,除了吃这一属性之外。

    这些黍米还是确定度量衡的工具!

    挑除其中个头大的和个头小的,剩下的大小均匀的黍米,首尾相连排列,一百粒正好是一尺长,既23.2厘米。

    这一数据,即便是后世测量,也同样相差不大!

    扶苏要做的,就是重新校准度量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想上马大工程,光靠工师的经验可不行。

    不过扶苏暂时并不打算重新修订度量衡,比如将一尺细分为232份,确定毫米,进而确定出厘米和米。

    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水这一基本恒定的物质,确定出千克等重量单位。

    其主要难点,在于治吏!

    扶苏记得,他参观后世博物馆的时候,曾经见到过相同年代出图的度量衡工具,但它们之间的单位并不恒定。

    归其原因,就是国家基层的吏员亦或是中央朝廷在捣鬼!

    通过制作远比实际标定更大的量具,就可以在收粮食赋税之时,多搜刮些民脂民膏。

    至于多收的,扶苏觉得应该是到不了皇帝手里。

    不过这些小手段到了明清之后就基本没有了,这倒并不是他们良心发现,哀民生之多艰。

    而是发明了更加高效的盘剥手段。

    淋尖踢斛!

    火耗归私!

    扶苏觉得新度量衡不急着向全国推广,可以再等等。

    毕竟道家常言,治大国如烹小鲜。

    大泽乡起义为什么能席卷山东六国,就是因为秦国在统一之后,除了当地的郡县长官之外,其他的官僚依然沿用了六国遗留的旧吏。

    扶苏在翻看了存档的上计文献之后,发现后世里常说的统一度量衡,也只停留在了官方的诏书上。

    山东六国的大多数地方,依然沿用着六国固有的度量衡!

    也因此而引发的赋税问题,让本就不平静的山东六国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火药桶!

    比如后世里文献中常说的,‘田租口赋盐铁之税二十倍与古’,‘泰半之赋’……

    这一切在山东六国故地都是真实存在的!

    归其原因,还是度量衡的混乱造成的。

    比如扶苏看到的上计档案中,咸阳以北的云阳县有一农户,交的租税为九十七石六斗粟米。

    因为中下田都有,所以平均下来每亩田向朝廷交了一石半的粟米。

    而当年魏国的李悝有过调查,五口之家种百亩田,每亩的产量正巧是一石半!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这样计算的话,云阳县的农户去年什么也没有剩下!

    所以,暴秦啊!

    但魏国的度量衡,源自于周王室,一亩田长度为一百步。

    秦国的商鞅变法后,每户百亩授田,每亩田长约两百四十步!

    加上这些年铁器和农耕技巧的进步,秦人拥有的田亩面积是魏人的一倍,虽然收的赋税还是很重,但却可以勉强度日。

    如果按照同样的方式去收魏人的税呢?

    这就是朝廷在把他往绝路上逼!

    关中地区因为是秦国旧有之地,所以有充足的吏员去监督收税。

    衡器每年校准,收税现场还有‘监者’,防止收租时的舞弊现象,之后还有‘刻所’的吏员负责验收,在质、量上进行考核。

    最后才是颗粒归仓。

    听起来很美好是吧?

    但即便是到了后世,粮站收粮的具体情况如何,就见仁见智了……

    所以韩非才会疯狂强调‘故明君治吏不治民’。

    作为昔日韩国的宗室旁支,韩非大概见惯了人情冷暖、勾心斗角,尤其是和他亲身接触过得那些小吏。

    扶苏看着下方忙碌中的张苍,突然觉得他似乎比自己上次见到时,粗了一圈。

    嗯,他身上的官服貌似要重新定制了……

    扶苏微笑摇头,招手将公输轨叫了过来。

    “朕要的一百把贯虹刀可打造好了?”

    公输轨站在丹陛之下拱手说道:“回禀陛下,截止前日,一百把贯虹刀已经全部制作完成。臣这次来,特意携带了一把请陛下检验!”

    扶苏点点头,一名内侍急趋而出,旋即捧着一把长刀走了进来。

    这是一把在现有的环首刀基础上改进而成,刀身狭直,刀柄长约一尺,方便双手持握。

    其实扶苏本来想将它命名为绣春刀的,但考虑到老朱家有专利,所以就命名为贯虹刀,取长虹贯日之意!

    至于交给谁用,自然无需多言。

    ps:有关黍米和度量衡的内容,来源于《山西羊头山黍样实测度量衡标准考》,作者赵晓军。

    pps:感谢‘我心漫漫’、‘书友2016……9437’的月票!(?ω?)

第一百六十一章 绣衣郎

    “今天朕要向尔等所述的,乃是名为‘三角测量法’……”

    扶苏坐在帝座之上,下方团团跽坐着上百名高冠博带的大臣。

    最前端的,是白白胖胖的张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又黑又瘦的公输轨。

    再然后,则是一些柱下史,和都水长、都水丞等掌诸郡县水利事务的官员。

    扶苏用手在空中比划了两下,大声说道:“所谓三角测量法的基本原理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任意三条边只能组成一种三角形!”

    “由此朕可以根据三角形一个边的长度和两个内角的大小,来确定另外两个边长。”

    “具体的方法,就是先选择两点,这两点的距离是能够精确测量的,然后在两点上分别测量同一个远方物体的角度,并由角度差和这两点间,也就是基线的距离,用三角函数公式进行计算。”

    张苍等人在地面上比划了两下,不明觉厉的点点头,恍惚间有一种回到少年时期的学室生活,想起了被算筹支配的恐惧。

    虽然他们不理解扶苏所说的三角函数是什么,但这一点,扶苏早就有所准备。

    他直接画了一幅三角函数表发了下去,让他们对照着自己参悟。

    其实只要有一个精度稍高一点的卡尺,然后把固定长度的边摆几百个角度,然后测量三边长度就可以了,很笨,但却很实用。

    扶苏今天所讲的内容,其实主要是给都水长以及他所辖官员们听的。

    都水长,是隶属于少府的一个官署。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山川河泽之利归于皇帝,那么治理山川河泽的钱自然也是由皇帝的私帑中调拨。

    不过扶苏今天将公输轨召来,还有另外一个目的。

    那就是他想要制作出一台简单的经纬仪。

    有了这东西,就可以绘制出更加精准的地图。

    无论是修路还是开挖沟渠,都可以派上不小的用场。

    所以下方的公输轨虽然极力想听扶苏讲述,但却控制不住自己的双眼,去看向摆放在他身体另外一侧的一沓图纸。

    图纸最上方的封面上,用隶书写了一行大字,游标经纬仪。

    ……

    在咸阳宫西门大约两里之外的地方,有一条窄窄的街道,街道尽头,则是一连串看上去有些陈旧的屋舍。

    和陈旧屋舍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屋舍门前的广场上,并列的一排马车,装饰豪奢,马车的帘子大多数用寸布寸金的锦缎所制。

    而拉车用的驽马,浑身上下没有一丝杂毛,看上去神骏非凡,即便是在皇宫的马厩中也是不可多得的良驹!

    这里就是咸阳城的学室。

    按照规矩,只招收内史地区的身有高爵,且千石以上官员的嫡子。

    换言之,在这里念书的全是秦国最顶级的二代。

    侯封骑在自己的瘦马上,缓缓从巷子外走来。

    守在学室外面的豪门奴仆轻蔑的打量了一眼侯封胯下毛色发暗的瘦马,但随即目光上移,看到了侯封头上的獬豸冠,以及腰间象征千石高官的绶带时,不由自主的跪倒在地,将脑袋抵在地上。

    侯封也不理会他们,将马拴好后径直走上台阶,用手轻轻敲了敲有些掉漆的学室大门。

    大门打开,验看身份无误后,他在两名侍者的引领下走入学室。

    侯封虽然祖上出过名人,自己也师从韩非,但却并非学室出身,换言之,就是并非科班出身,而是凭借着自己的真本领……

    嗯,主要是扶苏的赏识,才得以成为千石高官。

    这是他第一次走进秦国的学室,发现学室里面和外面一样,简陋、破旧。

    学室中传出的朗朗书声,也是他烂熟于胸的律令条文。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这是法家历来推崇的一种教学理念,可以大量培养出合格的法吏,用来推行法治。

    侯封今天来学室,就是为此。

    当日他和扶苏畅谈了胸中所学的‘法术势’之道后,转天就在诏命中被任命为廷尉右丞,秩比一千五百石,铜印黑绶。

    在诏命结尾,扶苏并没有让他到廷尉府走马上任,而是让他在内史诸县的学室中,挑选一百名年十七八岁,精通法家六艺(类似于儒家六艺)的学子。

    在诏命中,这些学子被称为‘绣衣郎’,秩比二百石,将会在皇帝法架返回咸阳之后,跟随他一起东出函谷,监察天下!

    而现在,他还剩下大约二十多个绣衣郎的名额。

    其实按照侯封的想法,他是想要直接从咸阳周边府衙的循吏中挑选绣衣郎,毕竟这些人见多识广,方便开展工作。

    但扶苏直接把他的想法否了,在诏书中明确表态,绣衣郎需要的是敢打敢拼,锐意进取,相比循吏更加渴望建功立业之人。

    侯封一边向内走着,一边揣摩着扶苏在诏书上提到过的一个词,中二……

    ……

    “学子秦延年,九中其八,罚十杖,洗厕所一月!”

    “学子白无忌,九箭全中!”

    “学子……”

    看台下方,一个身穿黑袍,秦公族打扮的少年被两个壮汉就地按倒,扒掉外衣抽打了起来。

    而在另外一边,一个身材魁梧,但做夫子打扮的中年人哭丧着一张脸。

    学室律,学子发矢不中,负责教习的老师要被罚两甲。

    所以,这个壮汉很明显就是那只菜鸡的老师。

    侯封则在一旁偷笑,还好自己家境贫寒,进不了学室,要不然……

    商君制定的律法,不仅对黔首无情,收拾起贵胄来,更加无情!

    很快,大约有一百多个学子通过了射击、剑术等体能课的选拔,成功进入面试环节。

    侯封暗暗点头,心说怪不得陛下说穷文富武,咸阳学室中的学子在武艺一项上,确实要比其他县的学子好很多。

    他从身后侍从的手中捧着的竹筒中取出一卷竹纸,先是毕恭毕敬的躬身行礼后,才小心翼翼的打开。

    竹纸中是扶苏编纂的用于选拔绣衣郎的试题,其实就是根据秦律而做出的一百道选择题。

    十中其九者为上,选为绣衣郎。

    ps:感谢‘懂王’的月票和打赏!?(′???`)比心

第一百六十二章 扶苏:朕要养鸡!

    兰池宫玉华殿。

    按照秦律,每五天休沐一日。

    日上三竿,扶苏躺在软绵绵的大床上,欣赏着阳光下的美景。

    梳妆台前,沐浴之后的田姬,就像是一朵娇艳艳的水莲花。

    宫殿内温暖如春,所以这朵娇艳艳的水莲花身上披着一件几乎透明的薄纱,彷彿月光一般轻柔,勾勒出优雅迷人的身段。

    她真美,真的……扶苏将双手枕在脑后,直到他闻到了一股奇怪的味道。

    “什么味?”他开口问道,旋即抽抽鼻子,向着味道传来的方向而去。

    扶苏将脸贴在田姬白璧无瑕的俏脸旁,盯着她面前玉碗中的膏状物。

    田姬蹭了他一脸粉后,咯咯笑着说道:“陛下可是问的此物?”

    扶苏‘惩罚’着少女心十足的熟女,瓮声瓮气的说道:“是的,味道好奇怪,朕怎么从没有见过?”

    “不要,别……”田姬边用手引导着扶苏,边用颤音回答道:“这是臣妾做的一种女子面妆,牛骨髓为底,混入香料和朱砂,薄涂可做胭脂,厚涂可做唇脂……”

    朱砂,重金属警告……扶苏猛地一个激灵,双手下意识用力,田姬虽然一痛,但旋即却有一种莫名的愉悦,于是轻轻地哼哼了一声。

    不过扶苏对她似乎觉醒了什么了不得的天赋这件事,一无所知。

    他心中想的是,怪不得后世的皇帝平均寿命并不高,宫妃们脸上涂的是铅粉,唇脂用的是朱砂……

    而这些东西,大多又被皇帝们大口吞咽到了身体里……

    哎,做皇帝太难了!

    他倒并没有问田姬朱砂是从何而来,因为始皇帝的缘故,朱砂在宫中的库房中堆积如山。

    扶苏觉得自己还可以抢救一下,毕竟朱砂只有加热后才会分解出水银等重金属。

    于是他仔细的盘问了一番,得知朱砂只是用来调整颜色的,全程并没有出现加热的情况,旋即放下心来,细细的品尝了一会。

    嗯,好香。

    片刻后,扶苏告别了趴在床榻上,衣衫凌乱、发髻不整的田姬,大步流星般离开了玉华殿。

    走出殿门,冬日的寒风让他下意识裹紧了内侍披在他身上的貂皮大氅。

    与此同时,他的脚步变得有些发虚,一改刚才的龙骧虎步。

    古语云,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田。

    这一刻,扶苏对此深有体会!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扶苏抬头望着持续散发着光和热的太阳,心中莫名想起了这样一句话。

    春天到了,万物勃发,有一种昆虫也将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蝗虫!

    无论是现在的秦,还是后世的人类社会,蝗虫都是农业生产的一大威胁。

    扶苏记得,再过不久的汉武帝时期,曾经闹过一次巨大的蝗灾。

    因为天气干旱,土壤中的微生物大量死亡,导致埋在土壤中的蝗虫卵得以存活。

    于是蝗灾起于齐鲁大地,之后一路向西横扫,直到汉朝的最西端敦煌郡,然后进入了茫茫戈壁,也就是后世的新疆地区。

    蝗灾沿途扫荡了汉朝最核心的农业区,至于西域有没有造成损失,则因为缺乏相关记录,扶苏不得而知。

    他知道的是,蝗灾一旦发生,如果处置不当的话,不仅仅是饥民四起,而且来年还有极大的可能性,再次发生蝗灾!

    嗯,蝗虫12块钱一斤……扶苏想起了他穿越之前在菜市场看到的一幕。

    不过后世里‘飞蝗不起飞成灾、土蝗不扩散危害、入境蝗虫不二次起飞’的程度跟吃货们没有多少关系。

    主要还是用现代化的手段,比如蝗虫微孢子虫、绿僵菌等微生物农药,以及植物源农药等科技手段。

    不过,他能效法的是采取放养鸡鸭等方式治理田间地头的蝗虫!

    然而这就牵扯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了。

    那就是这一时期的黔首们家中没有什么鸡鸭!

    而且这个季节母鸡也不抱窝,也就是不会主动孵小鸡。

    主要原因是因为天气太冷,孵出来也养不活。

    扶苏坐在带着帷帐的肩舆上,裹紧身上的貂皮大氅,心中想起一句词。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既然母鸡们不愿意孵小鸡,那就换种思路,人工孵小鸡!

    后世里养殖业早就已经是规模化了,很多小型的养鸡场全靠从专业的孵化机构购买小鸡进行养殖,自身是不会进行留种繁育的。

    扶苏记得,在后世每到五一劳动节的时候,小学门口总是会有养鸡场的人,在校门口兜售养鸡场淘汰下来的小公鸡。

    五毛钱一个,一块钱三个。

    扶苏每年都会买,但最终的结局就是挨一顿打后,将小鸡送到城中村的亲戚家……

    毕竟小区中是禁止饲养鸡鸭等动物的。

    呵,现在朕是皇帝,朕要在皇宫中养鸡,谁敢反对……扶苏中二了一会,开始思索起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人工孵化小鸡。

    首先,需要有足够的受精卵。

    这一点并不是难点,因为现在公鸡母鸡混养在一起,每一颗鸡蛋理论上都可以孵化出小鸡。

    而扶苏作为皇帝,尤其是一个不缺钱的皇帝,自然也不缺少鸡蛋。

    再一个,就是足够的温度,嗯,准确的说,是恒定的温度。

    宫中大量建设了火炕之后,完全可以由火炕代替母鸡,惟一的难点是温度无法控制。

    温度低了,最终收获的可能是毛鸡蛋,而温度高了,收获的就是能直接吃的毛鸡蛋……

    不过这有何难!

    扶苏掀开帷幕,对跟在肩舆一旁的韩让说道:“朕之前让人做的玻璃管做好了吗?”

    韩让想了想,语气肯定的说道:“回禀陛下,玻璃管早就送来了,奴婢已经将它们收入库房之中了。”

    扶苏点点头,对韩让的干练表示肯定:“让人把它们取出来,送到勤政殿。”

    “还有,取些水、蜡、红色颜料、软木塞、菜油,硝石,一并送到勤政殿!”

    韩让拱手应命离去后,扶苏回想起尘封在脑海中的记忆。

    他要这些东西,自然是要制作出一个简单的温度计。

    ps:感谢‘懂王’的打赏!感谢‘书友2017……0337’的月票!

第一百六十三章 谨防大秦打军功爵牌……

    勤政殿中,扶苏打量着放在自己面前的长约一尺,近乎透明的玻璃管,以及其他几件透明的玻璃器皿,再一次对于这个时代匠人们执行力表示了肯定。

    他之前烧制出的玻璃,之所以是绿色的,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铁离子等杂质。、

    而要想获得纯净的玻璃,只需要添加进澄清剂就行了。

    只是他考虑到消费升级的问题,所以就不急着对制作玻璃的技术进行升级。

    毕竟在这颗星球上,能批量生产不纯净的玻璃,也只有他这一间玻璃工坊。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蝎子拉屎,独一份!

    先用不纯净的玻璃打开市场,收割一批韭菜,然后再推出透明玻璃,重点是镀银的镜子,然后再次收割一波韭菜,而且可以通过西域胡商,编一套说辞后从中亚,以及欧洲地区虹吸财富!

    扶苏记得,后世的威尼斯人为了保住镜子制造工艺,将所有的玻璃工厂迁移到一个叫穆拉诺的孤岛上去,并且严禁外国人进入。

    在这种垄断之下,一个威尼斯镜子几乎价值一艘大船!

    直到法国驻威尼斯大使将这一技术偷走……

    不过这是他们的窝里斗。

    扶苏清楚记得,败仗庭人偷窃了我们养蚕的技术,所以意呆利地区开始生产丝绸,大嘤帝国偷窃了我们的茶种,于是阿三红茶畅销世界……

    考虑到欧洲人这种祖传的偷窃技艺,扶苏决定禁止一切胡商进入关中地区。

    他准备在金城郡开设榷场,在那里和胡商以及羌人、月氏人做贸易。

    除了深鼻高目,胸大臀翘的胡姬之外,所有的胡人不允许在大秦的地界上过多停留!

    扶苏一连签发了几道诏命之后,开始制作简易版温度计。

    首先是用锉刀修正软木塞,使它的大小正好可以塞住玻璃瓶的瓶口,再在软木塞上开一个控,可以让玻璃管从中间穿过。

    这一步完成之后,扶苏拿起已经融化好的颜料水,将之倒入玻璃瓶中,倒满之后用软木塞封口,把玻璃管从软木塞中心的小孔插进去,一直插入到玻璃瓶的上部。

    扶苏小心翼翼的完成这一步之后,用融化的蜡将小孔和玻璃管之间的缝隙全都封死。

    俄顷,玻璃瓶中的颜料水因为毛细现象而顺着玻璃管爬升了一段距离,让玻璃管中的水的高度高出玻璃瓶一小截。

    紧接着,扶苏将准备好的菜油从玻璃管的上方滴了进去。

    这一步的作用十分关键,菜油可以在玻璃管内部的水面上形成油膜,有效防止玻璃管中的水分蒸发。

    截至目前,简易版温度计已经基本制作完成。

    但接下来的事情,才是最关键的步骤。

    那就是确定温度数值。

    扶苏采用的,是他后世最为熟悉的摄氏度。

    既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零摄氏度!

    只是兰池宫中并不储冰,储冰的是远在云阳的甘泉宫。

    所以扶苏让人准备的硝石自然就派上了用场。

    毕竟硝石制冰,可是无数穿越者发财、装逼的利器!

    扶苏将玻璃瓶丢到冰水混合物中,零度就可以确定了,之后丢到沸水中,一百度也就可以确定了。

    咸阳地区的海拔并不高,所以受到气压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看明白了吗?”扶苏看着跽坐在一旁,满脸不明觉厉的公输轨。

    公输轨点点头,又接着摇摇头。

    点头的意思是他可照着再做一遍,并且利用自身丰富的经验,可以做的更加精致。

    摇头的意思就很简单了,毕竟他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人。

    扶苏也懒得解释,在他看来,先解决有无的问题,理论的研究以后再说!

    而他让公输轨带着几名匠人一起来的目的,正是要借助他们的手,来将零度到一百度之间这一段刻度,均匀的分开。

    这一点,是他根本做不到的!

    扶苏看着他们宛如机械般精准的双手,心中觉得这些人放倒后世,分分钟可以拿到一个大国工匠的头衔。

    然后继续在生产一线当工人……

    所幸这里是秦国,农夫多交粮食可以受爵,战士保家卫国可以受爵,百工之人技艺精湛也可以受爵!

    嗯,谨防大秦打军功爵牌……

    扶苏觉得,是否可以在百工之列,效法后世引进职业技术等级,然后按照等级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待遇。

    毕竟军功爵的授予标准太苛刻了,很多匠人辛劳一生也未必能混上一级爵位。

    而且还可以和专业技术等级一样,引进后世的官僚制度,将相对复杂的食禄制度,改变为等级更加明确的文职等级。

    当然了,这一切都要和二十等军功爵相类似。

    三路并举,在最高等级上殊途共归,专业技术等级最高者,一样有封侯拜相的机会!

    嗯,什么时候招来墨家的人聊一聊……扶苏想起了那个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学派。

    在扶苏看来,墨家的非攻、兼爱理念,在秦国天下一统之后,已经算是达成了。

    墨家的消失也并不奇怪。

    在扶苏的畅想中,公输轨带着他的几名学徒接连制作出了好几个简易版温度计,后续的几个,做的都比他做的精致的多。

    这就是扶苏一直强调的,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

    他和这一时期的人相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他知道一件事情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比如上郡的盐池。

    九原军多次寻觅不到后,曾经上奏疏请求放弃,后续在扶苏的强令下,跟随在白犀牛之后找到了盐池。

    这一切即是偶然,但也是必然!

    这就是穿越者相比土著最大的优势!

    再比如现在的人工孵小鸡。

    后世里即便有了温度计、火炕,但要成功孵化出第一只鸡,中间不知道要费多少波折。

    而现在扶苏知道,最佳的孵化温度为37度左右,在第一周和第二周要间隔一个时辰翻一次蛋。

    虽然耗费人工,但对于现在的秦国,尤其是皇宫而言,最不缺的就是人力!

    有了温度计之后,加上火炕,要不了多久就会有很多的小鸡出世。

    要不了多久,关中之地能很快的鸡犬之声相闻起来!

    ps:感谢‘书友2018……6840’的月票!(?ω?)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7417/ 第一时间欣赏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最新章节! 作者:曹吉利所写的《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为转载作品,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介绍: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沙丘。
一年之后大泽乡起义,三年后刘邦攻入咸阳,秦朝灭亡。
我们的故事从一个现代工科男穿越成为即将被赐死的公子扶苏开始。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