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大唐龙牙TXT下载大唐龙牙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唐龙牙全文阅读

作者:抉望     大唐龙牙txt下载     大唐龙牙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949章 无赖李世民

    永安,一个平平凡凡,却承载着无数人希冀的年号。

    禅位大典后,李承乾登基为帝,尊李世民为太上皇,尊母亲为皇太后,尊护国公为帝师,并将养居殿列为禁地,留待太上皇回皇宫居住。

    李泰成了亲王,李恪则被改封为楚王。自古以来,楚王这个封号就比较另类,李承乾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对李恪的关照之心,彻底灭掉了一些不怀好意之人的心思。

    李承乾登基后,刑部尚书请求立太子,却被李承乾骂了一顿。立太子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东宫为之一空。

    兵部尚书,换成了唐瑾,而冷竞,则接任了右侍郎的职位。作为朝堂新丁,冷竞还有很多的东西需要学习,而在唐瑾手下先学习一段时间,是最好的安排。

    老皇帝退位了,年号变了,但是大唐依旧没有起什么波澜。现在继位的皇帝,百姓们早就知道是一位贤君,丝毫没有抵触的心。

    没有了外敌的干扰,大唐目前只需要全力以赴的对内发展。当初的修路工程,虽然进展很慢,但是却始终推进着,主干路,已经从长安修到了襄阳。百姓们从没有因为修路的先后而心怀怨怼,反而经常在农闲的时候到路上当义工。在百姓们的帮助下,修路工程的速度不仅得到了提升,还节约了开支。

    而这笔节约了的开支,最终还是被李承乾发放到百姓手里了。作为朝廷,没必要为这点钱白用民工。

    而禅位大典后的冷锋,则当上了死宅,除了一些必要的应酬,几乎很少出天下庄园。李泰很精明的把实验室给转移到了这里,在冷锋的加入下,发电机的电流不再是转瞬即逝。

    实验室里,李世民伸手触碰了一下两根铜线,被电的收手。

    “啧啧啧,这所谓的电能,朕觉得也能发展成为武器。”

    李泰苦笑道:“父皇,儿臣准备用电能造福百姓,要是用来当凶器,实在是有点浪费。”

    冷锋看了看铜线之间不时闪过的火花,随即看向李世民:“你个太上皇,不在行宫里喝酒享乐,跑我们实验室来吃灰,多没意思。”

    李世民眉头一挑:“你这算是说错了,待在行宫里,才是没意思。如今朕离开了皇位,再没人约束朕,朕自然想干嘛干嘛。”

    禅位大典后,李世民只是在行宫住了两天,就忍不住溜出来到处乱逛。李承乾担心他的安全,给他配备了数千的军队护卫,但是,这些人却丝毫不敢阻拦太上皇。

    至于冷锋的家,也成了李世民的食堂,隔不了两天,他就会造访一次。

    而且,贞观老臣们都有移居天下庄园的意思,许多庄户都忍不住金钱的诱惑,把家里的地皮卖了出去。

    目前,单单在建的就有程咬金、尉迟恭、李孝恭三处宅子。如果不是冷锋下令扩张庄子的面积,恐怕庄子会变成养老院。

    原始的发电机并不能长久的发电,没一会儿点花就消失不见。

    见点花消失,李世民忍不住安慰李泰道:“青雀,别气馁,父皇很看好这个机器,你一定能够成功的。”

    被安慰的李泰哭笑不得,他很想跟父皇说,失败,他已经经受了太多太多,早就习惯了。

    看看日头,冷锋说:“咱们差不多得回家吃饭了,再晚一点,太阳都要落山了。”

    说完,冷锋便率先朝外走去。

    李世民抢先一步,拦住了冷锋:“回家干嘛,朕见你和青雀辛苦,不如朕今天请你们去长安吃一顿好的吧!”

    李泰怪叫一声,立时答应。

    而冷锋则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李世民既然要去天下楼,那最终买单的还是他。

    出门,坐上马车,师徒父子三人便在一千甲士的护送下去了长安。

    不上车不行,尽管李世民还能骑马,但是只要他有骑马出门,特别是出远门的意思,就会有士兵拔出刀子,架在脖子上阻拦。

    自由上,李承乾没有限制李世民,但是安全上,可谓是操心到了极点。

    要是换一个人,李世民绝对会发飙。但是操心的人换成了李承乾,李世民不仅不生气,反而见鬼的享受。

    公输家族打造的马车,哪怕是惊雷都不可能一击炸毁,但是速度上实在是让人捉急。夜色降临的时候,马车才抵达长安。而长安城,早就宵禁封城了。

    护卫敲响马车,恭敬道:“陛下,魏王,护国公,长安已经封城,您们看?”

    掀开车帘,李世民一步踏出,看向城墙上举着火把的守将:“朕要进去,你们难道要阻拦不成?”

    这个世界上敢把太上皇拒之城外的守将,大概还没出生,守军一阵慌乱之下打开了城门,跪在城门口连连谢罪。

    冷哼一声过后,李世民指着前面说:“进城!”

    看着强势的李世民,冷锋和李泰对视一眼,一起耸肩。

    如今盛气凌人的李世民,像极了李渊。

    马车进城,却没有进修德坊,而是辗转到了曲艺苑。

    曲艺苑,原本是皇太后体恤犯官妻女,设置用来救人,并让她们自食其力的地方。这些年,曲艺苑慢慢变成了属于皇后的私产。

    李世民退位后,皇太后便把曲艺苑等产业交给了现在的皇后苏氏。

    看着“曲艺坊”三个大字,再听听里面传来的乐器声,冷锋无奈道:“你说请我们吃一顿好的,结果是来这里?”

    李世民捋捋胡须,得意道:“别以为曲艺苑的饭食不好,本来朕就打算来这里听曲,跟你们吃饭并不冲突吧!”

    说完,李世民大摇大摆的走进曲艺苑,腰上那个独属于皇帝大小的玉佩摇摇晃晃,扎眼的很。

    一个太上皇光顾,曲艺苑并没有热闹起来,反而人去楼空,客人跑了大半。至于留下来的,都是高官贵爵。

    曲艺苑的苑主是皇后的侍女之一,扶着太上皇,她勉强保持镇定的说:“太上皇,奴婢没想到您会来啊。”

    李世民哈哈大笑:“你管朕什么时候来,去,把睡觉了的那些头牌都叫出来奏乐,哦,对了,账就记到皇帝身上,哈哈哈。”

第950章 五载倏忽过

    脱离了皇位的束缚,李世民彻底的放飞了自我。以前,他总说李渊这里不是,那里不是的。可是到了他这里,每件事却都比李渊做的还要过分。

    李世民不是没钱,正相反,他要比李承乾要富有不知道多少倍。当皇帝的,都有一个自己的小金库,李承乾继位后,对父皇的小金库是一点不敢动,全部转移到了行宫里。作为新上任的皇帝,李承乾又有些过分认真,他的小金库,至今都干瘪着。

    尽管身价无数,但是“记到皇帝账上”这句话,还是被李世民洒遍了长安。百姓商贾并不担心太上皇的赊欠会不会竹篮打水,因为他们相信皇家的信誉。

    面对上门讨债的人,李承乾尽管无奈,但还是把父皇的债务全部承受了下来。

    打猎、闲逛、垂钓、在实验室看热闹。这就是李世民退位后一直在做的事情。

    多国竞技比赛到底还是召开了,打得难解难分的,不管是大食人、突厥西域人,还是新罗百济人、倭国人,都无可奈何的停下了征战。因为,大唐说了,在比赛期间发起战争的,将会亲自迎接大唐的怒火。

    别说现在的大唐,就算是几年前的大唐,也没人敢惹。

    于是乎,停战的各国,都派遣使节团前去长安参赛。这场比赛,各国互有输赢。侥幸赢了大唐的,本来都瑟瑟发抖,但是没有收到打击后,都忍不住松了一口气。

    对于鹌鹑模样的各国使节团,不管是李世民还是李承乾,都很满意。

    太过强大的实力,会招来祸患,或者成为底气。

    五年前的举世攻唐,就是强大实力招来的祸患。但是,大唐挺了过来,用胜利给众国度上了难忘的一课。

    多国竞技比赛过后,尽管李承乾再三劝阻,李世民还是带着自己闲赋的一些老臣子,又出巡、到山东玩了一圈。虽然很多人想要吐槽太上皇那近乎圆形的行程路线,但是敢于指出的,终究没有。

    还是那句话,指责在任的皇帝,最多招来不满,但是指责太上皇,将会招来两任皇帝的不满,甚至是天下百姓的指责。毕竟,退位后的李世民,在百姓间依旧有很高的威望。不管是多任性的举措,都没人在意,反而觉得都是应该的。

    退位后的李世民,简直成了全大唐的宠儿。

    冷锋没有参与到李世民的旅游中,而是跟随着唐瑾的大军,去高昌缅怀高昌之战。

    多国竞技比赛过后,短暂熄灭的战火重燃。新罗百济与倭国,为了一点立足之地,杀的难解难分。而突厥西域人,当初在得到了大唐淘汰下来的装备后,便动力十足的再次跟大食人开战。中间的停战,更像是压抑,继而导致了更猛烈的冲突。

    西域突厥人虽然明知道大唐跟他们交易装备,是拿他们当枪使,但是,他们也只能无可奈何的接受。

    至于唐瑾率领龙牙卫、左武卫赴边,一是为了巡视边防,二则是示威。

    大食人和西域突厥打的实在是难舍难分,大食人计谋包抄突厥西域的后背,把战火引到了大唐的边界。

    李承乾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展示大唐的强势。虽然乐得看你们打架,但是你们打架的时候,最好离我们家门口远点,不然,我就出门把你们都揍一遍。

    抵达高昌,冷锋等人留了下来,而唐瑾则带队继续前进。如今大唐的边界是半个原本的西域,不再是高昌嘉峪关一线。虽然这里还没有建立起嘉峪关那样明显的关防,但是大唐依旧不会把这片土地拱手让人。

    高昌的郡守还是杜家人,杜洋,如今的高昌就像是成了杜家的封地一般。

    带领留守的将军出城迎接,杜洋很是兴奋:“护国公,卑职没想到您会过来,不曾远迎,真是失礼了啊!”

    杜家与冷家一直交好,更何况冷锋虽然退休了,但是短短的五年时间,威名不曾衰弱。五年前的高昌之战,至今仍旧是高昌百姓茶前饭后的谈资。

    留守的将军们则干脆的多,单膝跪地,只是说了一声:“护国公!”

    作为边将,他们没少受到冷锋的照顾。对于西北的边军,冷锋在任期间总是不经意间的给他们加一点物资。

    “都起来吧,今晚我们准备在城外支帐篷睡觉,用不着进城。”

    看看冷锋身后的几十个护卫,杜洋担心道:“护国公,您还是进城过夜吧。且不说夜里城外寒冷异常,就是您在城外染了风寒,也不是下官几人能担待的起的。”

    看着高昌城外的土地,冷锋摇了摇头:“就在城外过夜,当年我的部下就安息在这片战场上,我想回忆一下过往。”

    杜洋跟几位留守将军交换眼色后,硬着头皮道:“护国公,请恕下官多事,您要是在这城外过夜的话,请准许下官出动军队护卫,您还得睡下官准备的帐篷,不然,就是拼着冒犯您,下官也要把您绑进城。”

    冷锋无奈,但是也犯不着让杜洋担惊受怕,也就答应下来。

    晚上,在杜洋准备的厚重帐篷里,冷锋难得的跟李二牛等人一起喝酒。

    帐篷外寒风瑟瑟,一如当年。

    二狗子掀开门帘,又飞快的关上,嘟囔道:“真鸡儿冷,当年咱们是怎么在这里没日没夜的守着的?现在还是晚夏,当时可是冬末啊。”

    李二牛哈哈大笑:“当年是当年,现在是现在。更不要说,你受了那么严重的伤,虽然过了这么久,但你元气跟以前还是没法比。往里凑凑,小心点,别受了风寒。”

    喝掉一杯酒,冷锋说:“温柔乡最是消耗英雄躯,更不要说,你们之前本就是近乎透支潜力的在战斗。猴子,李二牛,我就说你们两个呢,武院的崽子们光着膀子练也就罢了,你们俩以后少带头瞎搞。”

    李二牛和猴子苦笑,却还是点了点头。

    听着帐篷外的风声和护卫的甲叶撞击声,冷锋不由得一阵出神。

    当年一战,至今仍旧像是不久前发生的一样。

    旧事在眼前,五载时光却在倏忽间便过去了。

    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

    喜欢大唐龙牙请大家收藏:大唐龙牙。

第951章 那个人

    帝师、传世护国公,尽管这两个仅仅只是一个名号,但是,凭着这个名号,冷锋几乎就能跟李世民一样在大唐横着走了。

    永安年开始,但是贞观朝的老臣们并没有消弭在时间流逝中,而是在各自的领域坚持着发光发热。房玄龄和杜如晦的书到底出版了,一时间文坛为之轰动,凭借这一次的影响,考古学在大唐站稳了脚跟。尉迟恭等人固然退休了,但是他们偶尔还是会到武院过过瘾。武院教导的只是知识,但是缺少足够的论证,有这些老将军的经历作为对照,学生们更能体会到兵法的妙处。

    因为这些,贞观老臣非但没有变得默默无闻,辉煌反而盖过了在任的官员们,这让在任的官员们极度无奈。

    冷锋出来的这一路上,遇到的官员,都格外的热情,以亲自招待护国公为荣。富裕的还好一点,一些贫困的官员,砸锅卖铁都会全力接待他。

    如今顺利抵达高昌,冷锋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看样子,以后真的不能随便出来了。

    住在城外缅怀之前的大战,这样的行为确实有点蠢。所以第二天,冷锋就在杜洋的劝说下进了城。整整一夜的护卫,好多军士都被冻的不轻。

    如今的高昌城,稍稍有些萧条。尽管这里是西域商道的重要据点,但是因为大食那边的战火,让商业受到了影响。

    城外的那块碑还在,记录着高昌之战的惨烈,虽然时间过去了五年,但是依旧有百姓自发的过来祭祀,碑前堆满了香烛纸灰。

    杜洋道:“其实,外族的百姓,也是很好管理的。只要我们这些当官的,不过分逼迫他们,他们不会在意是不是被汉人统治。高昌这里,百姓们已经非常相信官府了,故此,他们也体谅当初高昌之战,官府让他们撤离的苦衷,也感谢这些守卫了高昌的战士。”

    看着几个烧纸祭祀的外族百姓,冷锋不由得点了点头。

    大唐从来没有抗拒外族,或者说,中原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强大的包容力。不管是哪里的平民,只要服从管理,大唐官府从来不会过分的煎迫他们。当然了,像高丽那样表面服从实际上还有叛乱之心的,或者岛国上带着原罪的那种种族,则另当别论了。

    或许是因为师父的影响,李承乾也很讨厌倭国人,甚至一度否决了军方发兵倭国、攻略其地的想法。倭国这个地方,对大唐来说,实在是有点鸡肋。它唯一的优点,大概就是岛上富含火山产物和金银矿物了。但是这些,对大唐来说并不是必需的。用不着攻略下来,只要东海舰队的舰船开到倭国门口,需要什么东西,只要开口就好了。

    不管新罗百济倭国三国哪一个笑到最后,都逃不掉成为矿奴的命运。

    亲眼见到高昌对外族的教化,对冷锋的触动很大,于是他决定再走远一点,到西域道去看看。

    王玄策用了五年的时间,才拍着胸脯对朝廷说这里没有任何的问题。作为先生,冷锋觉得自己有必要去亲眼验证一下学生的成果。

    西域道的中心在一个叫做喀尔石的地方,唐瑾也在这里。

    喀尔石距离大唐边境不远,冷锋抵达的时候,唐瑾已经完成了对西域突厥大食的震慑。

    “先生,突厥人实在是让人震惊。短短的几年时间,他们居然就统合了西域各国,将他们纳为自己的力量。而且,完成这一切的,居然是阿史那贺鲁那个小子,实在是让人意外。”

    对于这个消息,冷锋并不意外。突厥的实力本来就是西域突厥联盟中最大的一个,西域各国虽然看似是一股绳,实际上也各怀鬼胎,被突厥各个击破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何况,阿史那贺鲁虽然有点蠢,但是却够杀伐果断,有他姐姐帮助,他统一突厥,继而平掉西域各国,并不难。

    喀尔石虽然是一道的中心,论繁华却比不上高昌。

    想起自己来的目的,冷锋问唐瑾:“你来这里有一段时间了,你觉得这里的居民怎么样?还抗拒咱们大唐的统治吗?”

    唐瑾回答道:“回先生,学生觉得这里的居民挺听话的,我要给大军征用居住的地方。他们的头人立刻就清空了很多的房屋,还坚持不收钱,只是寻求大军的庇护。虽然我还是强行让他们收下了,但是他们却换成了食物,还给了大军。”

    李二牛道:“我听卫国公说过,西域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纷乱之地,这里的居民习惯了服从,只要能在强大力量的庇护下安居,他们没有道理反抗。就算是有一些野心不死的人,这些年来恐怕也被王玄策揪出来杀鸡儆猴了。”

    冷锋对李二牛伸出了大拇指,这家伙,居然莫名的有股大将之风。只是可惜,他失去了这个机会,所以只能寄希望于他的小儿子了。

    来到大唐边境,冷锋本来是想到更边境的地方看看的,却被唐瑾和西域留守死命的阻拦下来。

    无可奈何之下,冷锋也只能放弃这个想法。

    突厥-王族营地

    一个身着华贵的小男孩,蹦蹦跳跳的钻进一个帐篷,抱住了姑姑的大腿。

    阿史那阿伊笑着抱起了小男孩,捏了捏他的鼻子。

    五年过去,阿史那阿伊的眼角也出现了皱纹的痕迹。对于弟弟的这个小儿子,她格外的喜欢,或许是因为他的汉语讲的特别好吧。

    小男孩别捏了鼻子,却并不生气:“姑姑,你为什么要让我学汉人的语言啊。我跟别的人讲,他们都听不懂。”

    阿史那阿伊抱着侄子走出帐篷,指着东方说:“耶纳,你记住,在东方,有一个强大的国度,名叫大唐,大唐的人就是说这种语言的。”

    “大唐的人就说这样的话?那姑姑,等咱们打完大食人,就把大唐打下来怎么样?”

    阿史那阿伊苦笑:“大唐啊,现在是打不下来的,大食也打不下来。咱们,只能一直仰望大唐这个国度。耶纳,你是我最聪明的侄子,你要记住,不要像你父亲那样不肯接受现实,还在愚蠢的盘算着大唐。因为那个人的存在,大唐现在就像是纵横草原的狼王一般无敌,任何敢挑衅它的,只会招来撕咬。”

    耶纳挠了挠头:“那个人,姑姑说的是那个叫护国公的人吗?”

    阿史那阿伊纠正道:“他不叫护国公,他叫冷锋,护国公是他的爵位。耶纳,我之所以亲自教你,就是希望你尽可能的成为那个人一样的人。只有这样,你才能带领咱们突厥,一直传承下去!”

第952章 聪明人的通病

    阿史那阿伊的话,对还很小的耶纳来说,还很难理解。他只能尽可能的记下来,等以后再慢慢揣测里面的意思。

    一个金狼骑的骑兵出现在帐篷前,递上了一个羊皮卷。

    阿史那阿伊接过来看了看,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收起羊皮卷,她对这个报讯骑兵说:“稍后你带着我的信,去前线送给可汗,并让他转告大食人。大唐已经不耐烦了,他们要是活的腻歪了,我们可不会给他们陪葬,到时候,我们宁可借道给大唐人,也不会跟他们一起合力对敌。”

    报讯骑兵点点头,便站到一边等着取信。

    视线转回东方,阿史那阿伊不禁看的出神。

    冷锋居然也来了边境,这对她来说,实在是个好消息,同时又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因为她实在想跟他见一面。而坏消息,则是她猜测到了大唐的不耐烦。

    尽管只是波及,但是大唐依旧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们的边境,为了警告,他们甚至不惜把护国公这个大杀器派出来。

    美眸转向报讯骑兵,阿史那阿伊道:“你再去叫个人,稍后把我的信送去大唐。”

    抱着侄子走回帐篷,阿史那阿伊终于还是没有亲自过去的决心。

    --

    喀尔石边界,冷锋参观了正在兴建的城池。

    如今的大唐,虽然虚胖,但是并没有放弃掉这些土地的想法。自举世攻唐过后,朝廷就一直朝边境拨款,力求建立起像样的防御。

    而到了李承乾这里,他则是下令加固边境城墙,将其打造成钢铁壁垒。

    李世民的命令,有着事不可为便舍弃的想法,但是李承乾,是绝不相让的强硬。

    站在城墙上,唐瑾看着下方的地面感慨万千:“这样的城池用不着多,只要有三处,西域道就能成为铁壁,到时候嘉峪关,可就沦落到第三道防线了。”

    冷锋笑道:“城不在坚固,能够将大唐的边境打造成铜墙铁壁的,是咱们军队的信念。只要咱们保持着威严,别说三处城池,就算一处都没有,外敌也不敢侵犯。”

    唐瑾李二牛等人纷纷拱手表示受教。

    夕阳即将西下,唐瑾便请冷锋下城,怕先生得了风寒。

    刚刚下城,一个斥候就送过来一封信。

    “报,这信是突厥那边送过来的,说是他们的可汗姐姐亲笔所写。”

    唐瑾没接,而是请冷锋查看。

    接过信,冷锋只是看了一遍,嘴角就浮现了笑意。

    “先生,您笑什么呢?”

    见冷锋笑得诡异,唐瑾不由得露出了好奇心。冷锋和阿史那阿伊的关系,他还是很八卦的。而且,他也在这里听说过,突厥可汗的姐姐,可是一直未嫁。

    把信递给唐瑾,冷锋说:“我在笑聪明人的通病。唐瑾,你知道吗,聪明人有一个通病,那就是过分的解读。他们总是不经意间把事情钻研的过深。”

    唐瑾看完了信,也笑了:“阿史那阿伊这个人,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您只是来高昌缅怀故人,顺道到这里来看看,想不到她误解成咱们大唐不耐烦、想要正式教训他们,真是的。”

    冷锋笑了笑:“想不到我现在随便溜溜腿都会有人恐惧,算了,你先生我还是回家里憋着吧。唐瑾,惊雷司调给你的新式火药武器,可不是让你怎么带过来,怎么带回去的,就算你舍不得拿去炸敌人,也不能留着啊。”

    唐瑾挠了挠头:“其实学生已经有用处了,离这里不远有一座石山,虽然在突厥境内,但是那里的石头很适合建城用,学生准备给工匠减少一点工作量,您看如何?”

    冷锋打了他一拳:“统帅是你,别问我,我就是一个蹭大军伙食的。赶紧放,等放完了,咱们就回去。算算时间,咱们回到长安,差不多已经是开春了,太上皇应该也在这个时间回去。”

    退休过后,冷锋也是难得出来一趟,如果不是李世民去了山东、珠玉在前,他也不好意思跑出来。

    回到住处,冷锋思前想后,还是给阿史那阿伊写了一封信。

    既然相识,如今离得这么近,不能见面,总要写封信的。更何况,她的误会,正好可以利用一下。

    --

    第二天,突厥营地。

    阿史那阿伊本来在午睡,却被一阵吵闹声吵醒。走出帐篷,她才发现是弟弟回来了。

    许久不见,阿史那贺鲁依旧那么强壮,只是身上那股血腥味,就算是清洗过,依旧能够闻到。

    “姐姐,我听说大唐军队有所动作,便赶回来了,你的信,我在途中看了,让他送到前线涂于思那里。怎么样?大食人真的惹恼了大唐人?”

    阿史那阿伊点了点头:“冷锋都来了,你觉得是作假?”

    随便坐在地上,阿史那贺鲁不满道:“他不是不当官了吗!怎么又跑过来了!”

    尽管对冷锋痛恨异常,但是阿史那贺鲁实在是无力对抗大唐。

    当年的一战过后,他对大唐就产生了一种无力感,虽然他知道作为草原之王,不能有这种情绪,但是....

    阿史那阿伊皱眉道:“贺鲁,别用常理去揣测大唐人。不作官?对于冷锋这样的人来说,做不做官跟他领兵不领兵有什么联系?”

    阿史那贺鲁烦躁的挠了挠头:“真要是他来了,那就真糟了,姐姐,难道咱们真的要借道给唐人?”

    阿史那阿伊接过侍女送来的坐垫,丢给弟弟一个,自己也坐了下去:“不借道你难道还要阻拦?现在的大唐明显没有继续扩张的意思,就算是借道给他们,对咱们也没有威胁。虽然屈辱了一点,但是,这对咱们突厥却很有利。大唐打残大食,咱们可以坐享其成。”

    阿史那贺鲁本想再说点什么,但是感觉屁股一阵摇晃,忍不住伸手撑了一下。

    “怎么回事?地龙翻身(地震)?”

    阿史那阿伊勉强站了起来,如果是地龙翻身,那就麻烦了。因为不再有广袤草原的缘故,一些突厥人也住上了屋子。

    阿史那贺鲁也站了起来,当他看向远处山峰后,沉默了。

    这样硝烟滚滚,土石飞溅的场景,只可能是唐人干的。

    正疑惑间,一个老牧民在金狼骑的带领下走了进来,随行的还有几个大箱子。

    老牧民恭恭敬敬的行礼,用突厥语说道:“可汗大人,唐人托我给您带一句话和一封信给您。”

    阿史那贺鲁接过信,当看到上面都是汉字后,便递给姐姐。

    “说,唐人让你带什么话?”

    老牧民道:“唐人说,他们要买咱们的石头,建城用。这几个箱子里都是食盐,他们用这个跟咱们交换。”

    阿史那阿伊看完信,苦笑道:“什么借石头,分明是示威。”

    姐弟二人齐齐看向依旧浓烟滚滚的山,一阵沉默。

    看样子,唐人的武器更加厉害了。

    这才五年的时间啊!

    咬咬牙,阿史那贺鲁道:“你回去后转告唐人,我们卖!”

    面对唐人的威胁,阿史那贺鲁只能选择屈服。

    毕竟,他虽然鲁莽,但是却也清楚的明白,现在的突厥,根本没法跟大唐对抗。

    阿史那阿伊拍了拍弟弟的肩膀:“贺鲁,你总算有点进步了。忍一忍吧,如果大食人继续冒犯大唐,对咱们是有利的。”

第953章 铸州之灾

    贺鲁点了点头,但是心中的一股怨气却始终压不下去。

    论骁勇善战,他总觉得唐人比不上突厥人,但是,唐人就是凭借着武器铠甲之利,打赢了他们。历来,草原民族都是压着中原民族,就算中原偶尔能反击一下,但是,更多的还是草原占利。而自大唐以后,这个状况,可能要彻底改变过来了。

    把手里的信撕得粉碎,阿史那阿伊也松了一口气。

    明明不曾期待,但是得到了回信,却让她很是开心。

    这一世,不可能,大概,也只能留待来世了。

    遥远的喀尔石,冷锋已经上了马。

    大唐没有理由去攻打大食,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傻子才去做。到边境放几发惊雷司的新武器,既获得了实验数据,又震慑了敌人,这样两全其美的事情,只需要付出大军的伙食费,简直不要太划算。

    “先生,咱们这就回去了?”

    唐瑾有些失落,好不容易出来一次,结果没有任何的短兵交接,就回去了。

    冷锋笑了:“习惯就好,且不说现在,就是之后,恐怕都很难出现正式的战斗了。咱们大唐,屹立绝顶之上,只能让外族望而生畏,就算有一些不开眼的想试试,你觉得还能发生举世攻唐那样的大战吗?”

    唐瑾摇了摇头,举世攻唐,一次都嫌多。五年前的那场战争,已经足够敌人永世铭记伤痛。

    “可是先生,咱们的军队,到底需要血与火的历练,如果就这样安逸下去,还是会出问题啊。”

    李二牛插话道:“这你就不明白了吧,就是因为这样,老大当初才耍赖般的给军队要来了朝廷大量的资源。只要训练足够,血性什么的,只要到战场上适应适应就好了。”

    唐瑾终究是叹了一口气,他们这一代,可能是最可怜的一代了。贞观年,不管是建设还是大战,都被前辈搞的差不多,他们只要按照这个模子继续下去就好。虽然简单,却总是不甘心。

    大军的旗帜随着寒风飘荡,黑色的洪流在戈壁滩上缓缓东进。所有的军士,都没有骑在马上,而是牵着马,每人都扛着一截树干步行。

    尽管是在回程上,冷锋依旧没有放过这群军士。

    属于大唐的安稳年代已经到了,但是,作为大唐最锋锐的利箭,他们没有资格安逸。

    寒冬过,春风来。

    永安元年过去,翻到了第二年。

    皇权的更替,并没有给大唐带来什么影响。百姓们依旧勤劳的耕种,商人们想破脑袋的赚钱,官员们勤勉有加,都幻想着能够跻身凌烟阁之内。

    李承乾很仁慈,或者说没必要发狠。他的兄弟们,没有迎来打击,只是王权被极度的削弱了。从今以后,封王者,只能获得很少的一部分食邑,其它的,只能靠他们自己争取。

    虽然过苦日子让人难受,但是总比掉脑袋强。以往,太子继承皇位,总会有很多的兄弟倒霉。

    齐王李祐到底得到了魏征的请功奏章,虽然是王爷,但是在他力争之下,却当上了齐州刺史,正式的那种。在他的带领下,齐州的百姓安居乐业,商人业绩增加,在全大唐都是很出挑的一批。

    当然,也有不争气的比如李黯,如果不是李恪的接济,这家伙恐怕连饭都吃不起。

    合上奏章,李承乾打了一个呵欠。

    如果李黯不是李恪的弟弟,他绝对会废掉他的王号。但是考虑到李恪,李承乾还是很愿意卖一个面子出去。如今他成了皇帝,兄弟姐妹们对他都是敬畏有加,只有李泰李恪,在没人的时候依旧把他当普通的兄长看待。

    骤处高位,他反而很珍惜这样的感觉。

    处理完奏折,一个宦官走了过来,问道:“陛下,今夜去哪里宿寝?”

    “什么时辰了?”

    “子时。”

    看了看外面昏暗的夜色,李承乾叹了一口气:“哪里都不去了,朕今天就在书房睡,明日是朝会,不宜费那个精力,还是早睡为好。”

    让宦官退下,李承乾只是脱掉外衣,便躺到了床上。

    睡了没多久,一阵“陛下”的呼唤声把他吵醒。

    睁开眼,李承乾烦躁道:“什么事叫朕,明日还有朝会呢!让那些妃子都消停点!”

    “陛下,老臣有要事相商!”

    是颜相时的声音。

    李承乾本来还有些迷糊,但是听到颜相时的声音顿时清醒了过来。

    转过头,便看到了衣衫不整的颜相时,李承乾的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颜相时历来守礼,断不可能不通报就钻进来,况且,看他衣衫不整的样子,绝对是有大事发生!

    一把推开随身宦官,李承乾看也没看外衣,穿着里衣就下了床:“颜相,发生了什么?可是护国公或者太上皇出了什么事?”

    除了这两件事,李承乾想不出现在的大唐,还有什么事情能让宰相衣衫不整的深夜造访。

    见李承乾清醒,颜相时便递过来一个奏折。奏折有点湿,还带着奇怪的味道,应该是走急报的渠道过来的。

    翻开奏折,李承乾只是大概看了一遍,便觉得浑身生寒,脚步踉跄之下,差点坐倒在地。

    “什么时候的事!”

    颜相时也是一脑袋的汗水:“铸州离长安不近,没有铁路这样的交通途径,只凭马力的话,应该是半个月之前的事情。”

    李承乾攥紧奏折,咬牙道:“传令朝廷各部,进宫上朝!”

    随着李承乾的命令,朝廷百官被唤醒,顾不上形象的匆忙进宫。

    大殿之上,李承乾依旧是衣衫不整,就连百官们,也是衣衫不整。

    这个时候没人顾得上外表了,仅仅是“虏疮”两个字,就足以让他们亡魂大冒。

    待所有人到齐后,李承乾开口了:“诸位爱卿,今夜铸州的急报抵达,确定虏疮已经在铸州蔓延开来。铸州刺史已经联合周边州府,下令封闭铸州所有道路。目前的患病人数,还在统计中。颜相,可能还有官员不知道虏疮是什么,您跟他们说说。”

第954章 朕不信

    颜相时站出来,面向朝臣们,缓缓开口:“虏疮者,古已有之,东晋葛洪所著《肘后救卒方》言:‘比岁有病时行,乃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创,皆带白浆,随決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治得差者,疮瘢紫黑,弥岁方灭,此恶毒之气’。自古以来,虏疮多发,但是,留下来的史记不多。先医所研之法,亦无明效。故,虏疮生之地,需封城以待病魔去。存者,百不留一。

    奏折里,铸州刺史已经联合周边州府封锁了道路。铸州,恐怕要变成绝地了。”

    听到这个,好多年轻的官员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虏疮肆虐的地方居然要封城等死?这,这也太残忍了!

    蒋毅站了出来:“颜相,在下虽然不知道虏疮到底为何物,可是,封一城待其为死域,这样做....天理难容啊!”

    褚遂良站了出来:“不封城怎么办?你要让一国为一城陪葬吗?陛下,臣觉得铸州刺史做的对,请陛下降旨嘉奖。”

    龙椅上的李承乾烦躁道:“闭嘴!现在降旨嘉奖有什么用处!来人,去医学院把孙道长请来!”

    李承乾的话让朝臣们稍稍安心了一点,或许,这个时候也只能让孙道长想办法了。

    虽然是深夜,但是孙思邈还是很快的抵达了朝堂。

    现在的孙思邈,堪称大唐医学第一人,就连皇帝,都要尊敬。

    走上朝堂,孙思邈没有施礼,便直接问道:“何地生了虏疮?”

    颜相时对孙思邈施了一礼:“孙道长,是铸州。”

    孙思邈叹了一口气:“铸州多山川密林,确实不安定。诸位叫贫道来,恐怕要失望了,贫道虽然对虏疮也有所研究,但是,不管什么药石,均无效。古方所记之法,大多也是尽人事,并无明显效果。”

    听到孙思邈的话,不管是朝臣们还是李承乾,心都凉了。

    孙思邈是他们最后的希望,当这个最后的希望也束手无策的时候,他们只能走向绝望。

    李承乾好不容易才让视线恢复清明,走下御座,站到孙思邈身前,苦涩道:“孙道长,真的没办法了吗?”

    孙思邈摇了摇头:“要说办法,可能还有一个。”

    听到这个,颜相时几步走过来,抓住孙思邈的胳膊问道:“孙道长,您快说!还有什么办法?”

    孙思邈叹息道:“还有一人,可能知道对付虏疮的办法。但是,老道也不确定,所以不能肯定。”

    李承乾迷惑道:“什么人比孙道长的医术还要高超?是哪位不世出的神医吗?”

    孙思邈对着李承乾苦笑:“陛下这是糊涂了,那人就是护国公啊!论医术药理,护国公拍马难及老夫,可是在一些偏门的地方,就是老夫都要求教。”

    李承乾兴奋的搓起手来:“是啊,朕怎么把师父给忘了,师父的话,没准真的知道。冷竞?冷竞!师父到哪了?”

    暂代兵部尚书的冷竞苦笑着站出来:“陛下,家父只是离开的时候说了一声。有他在,龙牙卫就连定时的汇报都懒得发,上一次的消息,还是在两个月前,貌似,家父在路上训练那些士兵呢。”

    本来抓住孙思邈胳膊的颜相时,顿时觉得浑身没了力气。

    如此大起大浮接连两次,就是他也浑身无力。

    铸州大灾就在眼前,但是护国公却不在长安。

    李承乾也是一阵头晕,咬咬牙,他厉声道:“红翎急报!请护国公速速回朝!朕不管要跑死多少马,必须用最短的时间把信送过去!”

    下达了命令后,李承乾干脆坐到了阶下,颜相时只能把自己的垫子搬过来给他用。

    孙思邈无奈,只能跟着坐下。医者仁心,他虽然有心消灭病魔,但是怎奈实在没有成果。把冷锋搬出来,只因为他依稀记得早年间跟冷锋提起虏疮时,冷锋曾肯定的说过:

    “反正我是绝对不可能得上这个病的。”

    既然如此肯定,那么他一定对虏疮有很深的了解,甚至知道医治之法。

    当时他总觉得自己救下的这个人在说大话,并没有放在心上。但是这些年见识了很多另辟蹊径的医学方式后,他不得不相信了。

    看着枯坐的皇帝和孙道长,众大臣也只能跟着沉默,朝堂安静的落针可闻。

    如今不过永安二年,就出现了这样的事情。封一城为绝地,这样的行为,不管是对皇帝来说,还是对当朝朝臣来说,都是抹不去的污点。也难怪,虏疮虽然古已有之,却没有留下多少记录。

    贞观盛世珠玉在前,想不到永安年,却要因为一种疾病而蒙尘。

    直到天明,第一缕阳光照到大殿内,李承乾才开口了:“孙道长,药石不可医,那么能缓解病状吗?”

    孙思邈点头。

    这些年,他一直没有放弃对虏疮的研究,自然有很多缓解病状的药方。

    站起身,李承乾道:“传朕旨意,将孙道长的药方传遍大唐,凡药堂,必须按药方配药贩卖给朝廷,并运到铸州。传令左武卫,随朕去铸州送药,朕不在,魏王监国。若是朕回不来,魏王可登基!”

    话音刚落,朝臣们都疯了一般跪倒在地,膝行而至:

    “陛下不可啊!”

    “老臣命谏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您要是动身,老臣即刻撞死在这柱子上!”

    颜相时也急了,他不顾礼节的抱住李承乾的腿:“陛下不可,就算是有人去,也应该是老臣。老臣不才,愿带大军去铸州送药!”

    有颜相时起头,请命之言不断响起。

    如今皇帝都要以身涉险了,他们还有什么担忧可言!

    李承乾双眼含泪:“朕绝不能让永安蒙尘,百不存一?朕不信,朕绝对要让它存二,存三,存数十!”

    孙思邈虽然想说什么,但是终于还是没有开口。

    作为医者的他,虽然想要纠正李承乾这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是终究没能开口。

    虏疮,是中原之地永远抹不去的阴影,又是那么好对付的?

第955章 滚回去!

    得闻大殿之上的事,不少门外的侍卫都进殿跪谏。

    烦躁的李承乾一脚踹开颜相时,怒道:“朕意已决!再言者斩!就算朕不在,魏王一样足以登基。”

    驱开围绕着的群臣,李承乾迈着沉重的脚步回了后宫。

    皇帝要以身涉险前去铸州送药的消息,不到午时就散遍了全城。

    所有的药商,都把储备的清单送到皇宫,不为清货,就为了能尽一份力。本来贵重的药材,价格上最少都是打了对折。

    慈善堂的大厅已经被商人挤爆,一辆辆马车,运着善款送去了银行。因为金额太大,慈善堂第一次没能准确的记载善款数目。

    皇帝的举措,彻底点燃了所有人的斗志,不管是高官还是平民百姓,都以生活在大唐而自豪。乱世人命如草芥,就算是曾经的盛世,也没有把人命看的如此之重。

    所谓的盛世,或许不仅仅是吃饱饭。

    宫门前,已经准备好出发的李承乾,却被拦住了去路。

    李泰李恪跟着皇太后,堵在宫门前,用行动表明了来意。

    看到有几天没见的母后,李承乾对李泰怒道:“不是跟你说了不许告诉母后吗?你干嘛!”

    李泰鼓起勇气,道:“皇兄,送药的事情,用不着您堂堂皇帝亲力亲为,李恪我们两个也不是不能送。您还是回去吧,送药的事情让我们来。”

    啪!

    皇太后拍了李泰一下:“说什么呢!你们三个都不准去!皇帝,你闹什么?一个铸州,值得你一个皇帝去陪葬吗?”

    皇家的纠纷,让侍卫等都忍不住的退开,把空间留给了母子三人和楚王。

    李恪焦急道:“皇兄,就算失去铸州又如何?您要是在铸州有什么三长两短,只会造成更大的恐慌。继宇年幼,难道真的要青雀登基?”

    李承乾眼含泪水:“母后,青雀,李恪,我去铸州,就是不希望这件事让永安蒙尘。贞观朝的成就,让人望而生畏。我继位后,总是想着怎么样才能不辜负父皇留下来的盛世,怎么才能让盛世不曾衰弱,甚至进步。如今铸州发生了这样的事儿,我实在不愿意让它成为永安的污点。母后,儿臣不孝,恐今天不能从命。”

    说完,他便指挥护卫上前,把皇太后三人带到了一边。

    李泰焦急,却无可奈何。

    李恪虽然撂倒了几个护卫,但是架不住人多,终究还是被按倒在地。

    皇太后没有反抗,退让到了一边。作为母亲,她的确了解儿子承受的压力。李家的子孙,没有一个安于现状的,都想着超越前人。

    贞观朝,就像是一座大山压在永安朝的头顶,让李承乾喘不过气来。

    走出宫门,李承乾便指挥护卫上前。

    不管是准备死谏的蒋毅,还是带着家将阻拦的颜相时,甚至连皇帝的面都没能见到。

    但是,有一人,却没人敢动。

    魏征拄着拐杖,等候在朱雀街前。

    近前后,李承乾施了一礼,且没有让魏征行礼。

    “郑国公,您可是来阻拦朕的?”

    魏征张开没牙的嘴笑了:“老臣已经退休,不掺和朝堂的事情了。只是听闻陛下要亲身前往铸州,老臣不才,请求随陛下同去。”

    魏征是第一个支持他的人,这让李承乾很感动。

    “既然郑国公想去,朕自然答应。只是,您的身体?”

    魏征指指另一边,那里,一辆马车运着一口棺材。

    李承乾点了点头,明白了魏征的想法。

    把魏征扶到马车上,李承乾下令继续前进,他没有上马,而是拿着天子剑走在前面,如果有人阻拦,他不介意出鞘。

    得到消息的长安百姓,都跪在路边,无声的送皇帝出城。

    队伍缓缓前进,路上不时的遇到阻碍,但是在李承乾的命令下,不管阻拦的是谁,都被禁军带到了一边。

    不远处,就已经是城门口,走出长安,几乎就没人阻拦了。

    攥紧天子剑,李承乾咬了咬牙,如果城门被人堵住,那么他也要强行破开。

    很诡异,城门处却没人阻拦,打开的城门空落落的让人看得诡异。

    离得更近了,李承乾不由得制止了禁军护卫,让他们退到一边。

    城外,两匹马缓缓的进城。

    马上的人,一个是他的师父,一个是他的父皇。

    冷锋和李世民也是在城外不远遇到的,两人本来相商去天下楼搓一顿,但是不等到长安,便听说了铸州的事,还有李承乾要亲自前去铸州的事情。

    跳下马,把缰绳丢到一边。出去游玩了近乎一年的李世民不见老态,反而越发的精神了。

    李承乾感觉心里无比苦涩,遇到这二位,他今天恐怕没法如愿了。

    放下天子剑,李承乾开口了:“父....”

    没等“皇”字说出来,李承乾便被李世民踹了一脚,身子一趔,差点跌倒。

    “父....”

    依旧没有说完,这一次踹他的是冷锋。

    冷锋的一脚没有留力,踹的李承乾倒退两步跌坐在地。

    李世民满意的看了冷锋一眼,干脆站到冷锋身后,让冷锋一个人踹。

    就这样,一脚又一脚。李承乾本来在城门洞中间,却被踹回了长安。

    围观的,不管是百姓还是朝臣、侍卫,都不敢上前,也不敢把视线长久的投过去。

    一个太上皇,一个帝师,大庭广众之下教训皇帝,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表现自己的震撼之意。

    太上皇也就罢了,护国公这踹的,丝毫没有留情啊!

    第二十三次站起来,李承乾没有拍身上的土,而是胆战心惊的继续施礼:“父皇,师父。”

    这一次,冷锋和李世民都没有再出脚,而是并排站在城门口。

    伸手指指皇宫的方向,李世民开口了:“给朕滚回去!”

    李承乾焦急道:“可是父皇....”

    话没说完,冷锋打断了他的话。

    指指禁军护卫们,冷锋也开口了:“都滚回去!你们干嘛去?送死去?什么准备都没有,就喊着号子过去?蠢!”

    看向李承乾,冷锋皱了皱眉:“回去,你以为虏疮是什么?你这样带人过去,只会去多少死多少!”

第956章 牛痘

    李承乾心中一动,惊讶道:“师父,难道您真的知道怎么治疗虏疮?”

    对他,对大唐来说,可能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消息了。

    “回去再说,所有人都各回原位。”

    让所有人都退回去,冷锋看了看马车上嘿嘿直笑的魏征,极度无奈。

    本来是皇帝亲自奔赴铸州的壮举,结果却以一场闹剧收场。但是,长安的民众却并没有气馁,皇帝虽然没有出动,但是护国公的话更让人在意。

    如果虏疮真的能治疗的话,那再好不过了。

    朝堂上,李承乾在御座上坐立不安。只因为大殿上有三个太师椅,椅子上或坐或躺着三个人—李世民、冷锋、孙思邈。

    这三位能够在朝堂上享受太师椅,没人敢反对。

    孙思邈虽然有太师椅,但是却正襟危坐,反倒是冷锋跟李世民赶路累的够呛,干脆躺下。

    “那个,师父,您说说呗?”

    李承乾实在不知道怎么开口,只能问冷锋。

    孙思邈也很好奇:“虽然老道猜出你可能知道虏疮的医治方法,但是你没亲口承认之前,老夫心里实在没底。”

    摇晃的太师椅停下来,冷锋也不起来,直接说:“虏疮,这玩意儿想要治好,太难了,恐怕几百年后,都找不到治疗它的有效方法。但是,虏疮虽然不能治疗,却能预防。铸州受灾,朝廷援助是对的。虏疮虽然可怕,但是应对得法,的确能活下来一些人。不过,这些人要是就这么过去了,岂不是羊入虎口?”

    孙思邈第一个明白过来:“你的意思是,让这些人预防好后,再过去?”

    孙道长发问了,冷锋自然不能继续躺着。

    支起上半身,冷锋点了点头:“只有这样才能减小损失。更何况,一州之地被封,不知道有多少人感染虏疮,咱们总不能指望他们自力更生,总要进去一些人帮他们的。至于没有做好预防的人,他们只能在封锁外围,隔的远远的给咱们提供援助。”

    “咱们?你要去?”

    听到冷锋的话,李世民也起身,神色凝重。

    冷锋无奈的笑道:“这么大的事儿,怎么也得有一个镇场子的过去。承乾是绝对不行,孙道长肯定是要去的。而我,毫不客气的讲,除了那些患上虏疮幸存下来的人,只有我肯定不会被感染了。”

    孙思邈并不怀疑冷锋的话,事实上,经过几次不相信到确信后,他已经不再怀疑冷锋话的真实性。就算是冷锋跟他说男人也能生孩子,他也会第一时间相信。

    但是李世民就很疑惑了:“朕看你身上没有虏疮病后的疤痕啊,你凭什么就敢说自己一定不会患上虏疮?”

    冷锋苦笑,只能转移话题:“别问了,跟你说了你也听不懂,就算是孙道长也未必能明白,接下来的几天,只要让所有人听我的就行了。”

    不转移话题不行,冷锋总不能说自己打过疫苗吧。虏疮,也就是天花,本来这种疫苗已经停产多年,但是冷锋的师父依旧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弄到了一份。

    孙思邈不疑有他,道:“你要行医,就去我的医学院吧,那里设备齐全。”

    李世民道:“医学院很合适,皇帝,立刻下令包围医学院,朕不希望虏疮医治之法被外族人偷学了去!”

    虏疮不仅存在于大唐,历来外族的虏疮也不是没有肆虐过。能够预防虏疮的方法,李世民绝对不希望外族人学去,哪怕这不能给大唐带来什么利益。

    师父太上皇孙道长三人在,李承乾悲哀的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发言的机会,以至于半晌过后才反应过来,开始下达命令。

    天花的预防,最早是靠牛痘接种。这一点,冷锋很庆幸自己没有将它遗忘。不然,铸州受灾,他一个人可绝对没办法援助。

    李承乾没能出城,但是朝廷在短暂的两天时间里已经积存了恐怖的物资、钱财。唐人鎏金一般的心一直不曾改变,富商去慈善堂捐款,并不觉得是在博名声,只是觉得是应该做的事。慈善堂门前人山人海,登记缓慢,以至于好多人干脆把银行中的钱财取出来,用马车拉到慈善堂,移交缰绳后就走,连姓名都不留下。

    文院难得放了一次长假,先生们也带着家室离开住宅区,去长安暂住。龙牙卫、左武卫包围了文院和医学院,哪怕是唐人都不允许靠近。冷锋、孙思邈和看热闹的李世民进入后,外界便开始流传“护国公和孙神医要钻研治病药物”的说法。

    当地位足够后,做什么事情,都只需要动嘴。冷锋在朝堂上说了要准备的东西,等抵达时,一应器具和患病母牛都已经备好了。

    三头牛,这是官府短时间里能寻到的上限。

    蹲到母牛身下,仔细的看了看牛乳上的痘痘,冷锋点了点头,这东西,应该就是牛痘了。

    孙思邈带来一身防护服递给冷锋,他已经换上了一身。因为了解了感染的多种途径,他对于防护几近苛刻。毕竟,最容易成为传染源的就是他们大夫。

    跟冷锋一样的蹲下来,孙思邈浑身忍不住的颤抖:“能成吗?”

    来医学院的路上,急不可耐的他已经问了冷锋要干嘛。

    只是,在冷锋嘴里说出来的那些“免疫”之类的词汇,他很难理解。听到最后,只能总结出“以毒攻毒”这么个不严谨的理解方式。

    冷锋迷茫的摇了摇头:“不敢百分百的确定,我只是知道这个方法能行,有人成功过,但是我又没亲眼看见,如果您非要一个概率的话,我只能说九成。”

    孙思邈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这些年他一直没有中断对民间古方的搜索和研究,让人遗憾的是,实验证实,这些方子里,更多的是胡说八道。

    九成吗?已经很高的成功率了!

    认真的洗手过后,冷锋看向医学院内聚集的学生和士兵,喊了一声:“哪个不怕死的,可以来实验一下!”

    真正的考验还在铸州,目前要研究一下牛痘的接种会有什么副作用。

第957章 试验成功

    说到底是用牛痘的感染,激活人体对这种病毒的免疫能力。虽然知道牛痘可以预防天花,但是到什么程度才算成功,冷锋也没有数。

    老孙的医学院不缺勇敢的学生,大唐的军队不缺忘死的军士。

    几乎在冷锋话音刚落,所有人都举起了手。

    “护国公,我来!”

    “咱不怕,护国公,让我来吧!”

    ....

    不理会那些学生、士兵,冷锋一把按下了身边李世民的手臂:“你凑什么热闹啊!”

    李世民把另一只手举了起来:“朕打算去铸州一行,再不济,也能当个外围指挥吧。所以,第一批还是让朕来。”

    没人敢让太上皇做实验,就算是冷锋也怕李世民有什么闪失,强硬的把他弄到了第二批。就算他想要接种,也要在确定没有大反应后。

    五个学生,五个士兵,再加上孙思邈本人,共计十一个人,这是个人高矮胖瘦各异,年龄也相差很大。这样,方便分析影响免疫的因素。

    孙思邈虽然研究过虏疮,但是因为他防护的得体,并没有被传染,至今没有抗体。本来冷锋也想让孙思邈到第二批的,但是终究争不过他的要求。

    对于虏疮,或者说所有有传染性的疾病,孙思邈都是极度痛恨的。早年间,他的家人就是在瘟疫中没了性命。

    将所有人的胳膊消毒后,冷锋毫不留情的割开他们的皮肤,将采集的牛痘痘浆涂抹上去。

    为了确定涂抹的量,每个人的剂量都是不同的,最狠的是孙思邈,见冷锋不肯多给他加,自己给自己开刀,足足涂抹了四次。

    绑上绷带后,孙思邈出了一口气,道:“但愿你得量足够吧!”

    他们实验的十一个人住进了病房,彼此隔离,有医学院的学生记录他们的体温。直到现在,阎立本都没法做出冷锋想要的那种体温计,所以感受病人体温的方式还是肢体碰触。

    病房外,看着里面百般无聊看书的孙思邈,李世民担忧的问冷锋:“能成吗?”

    虽然他对冷锋充满了信心,但是,虏疮有多么可怕,他还是知道的。

    冷锋耸耸肩,还是没法确定。对于医学,他就是个半吊子,出于严谨的考虑,甚至都没有把太多的东西告诉孙思邈。可是如今要面对虏疮,他也只能把半吊子的医术搬出来。

    牛痘里是牛天花病毒,对于这玩意,冷锋只知道能让人获得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其余却什么都不知道。

    铸州固然危急,但是,现在确定剂量,确定危害才是重中之重。只有一支能抵抗虏疮的队伍,才能给铸州提供足够的帮助。

    孙思邈的发狠是有效的,十一个人里,他身上最早生了丘疹,。第三天的时候,包括那个只开了一刀的人,也生出了丘疹。第五天,他们的疱疹灌浆,形成了脓疱。同时,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开始不同程度的发烧。

    直到每一个人都产生了脓疱,冷锋才确定牛痘的接种,只要一处的伤口就足够了。

    五天的时间里,李承乾发动了大唐全部的力量,筹到了足够的患病母牛。而冷锋带领着医学生们给所有的士兵和医学院学生接种了牛痘。在李世民的强烈要求下,冷锋也只能给他也接种上。

    接种的牛虽然勉强够了,但是冷锋依旧没有让李承乾停下病牛的征召,既然牛痘的使用已经摸出了方法,那么不给家人接种上更待何时?更何况,草原的虏疮也不是没发过,边军同样需要接种。

    想要把虏疮彻底的从大唐拔除,恐怕还要很多年的努力。

    发烧很好处理,只要不是很高的体温,放任不管就行,只有过热的才需要降温。

    当所有去铸州的人都接种了牛痘后,冷锋便下令开拔。

    症状等路上消退就行,铸州那里真的不能再拖了。

    李世民坚持着要一同去铸州,这让李承乾极度无奈。亲自出马,甚至连母后搬出来的情况下,反倒是他大败。

    大军开动,李世民不仅如愿的跟随,还带上了李泰。

    距离实验开始第二十天的时候,孙思邈身上的血痂全部脱落,虽然留下了一些麻点,但是这些痕迹会随着时间慢慢淡化。比起虏疮的可怕,这点麻点实在是什么都算不上。

    “等抵达铸州的时候,老夫建议先派一批人进去接触病人试试。虽然大军都接种了牛痘,但是是否奏效,终究还是一个未知数。”

    大军出行,一切简易,就算是李世民,也只能坐光板马车。

    冷锋本来骑着马,但是被老道叫到了马车上聊天。

    “我没意见,必要的实验是对的。咱们龙牙卫左武卫禁军,再加上医学院的学生,我们的护卫,恐怕有三万人。三万人的性命可不是儿戏啊!”

    老道点点头,随即闭目养神,重温自己的药方。

    虏疮是治不了的,只能让病人凭借自己的身体抗性硬捱。但是,有孙思邈在,还是能帮助病人增加生存的几率。根据他的了解,虏疮虽然可怕,但是致死率却不是百分之百,死掉的人,更多是因为病毒引起的并发症。

    见孙思邈在闭目养神,冷锋和李世民父子自觉的转移到车尾,避免打扰到他。

    一巴掌拍在李泰的头上,冷锋无奈道:“你不是在研究东西吗?干嘛非要跟着过来?”

    李泰是临行才接种的牛痘,此时脸上还有几个痘,为了避免感染,只能戴着口罩。

    摘掉口罩,李泰无奈的看了李世民一眼:“皇兄担心父皇,母后担心父皇,我也担心父皇,只能跟着了。再说,有我在,肯定有能帮到师父你的地方。”

    李世民很享受来自儿子的关心,对李泰说:“你来是好事,铸州的灾难只要过去,你的名字也会传遍大唐。再结合你之前的名声,虽然你不是皇帝,但是一个学问宗师的封号还是跑不了的。你想要让自己的学说流传大唐,就不能闭门造车,偶尔也得干点名动天下的事情。”

    喜欢大唐龙牙请大家收藏:大唐龙牙。

第958章 抵达

    刚开始退休生活的那段时间,李世民极其无聊,总是会不放心的去关心朝政。为了把自己的习惯改掉,他偶尔会跟着李泰搞科研,偶尔会跟着李恪训练武院学子,兴致到了,还会穿着便衣去文院溜一圈。

    当初他不得已干掉了兄长弟弟,之后好长一段时间都睡不好觉,每次想起,都会浑身难受。故此,他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会走上同样的路。好在,李承乾继位后,没有对兄弟挥出屠刀,李泰志在成为科学界始祖,李恪想要在武院留下铜像,都没有争皇位的意思。

    李承乾已经继位成为皇帝,所以李世民现在对李泰的事情格外的上心。

    如今的军队,已经不能称之为军队了。因为,全军上下,只有太上皇的亲卫全副武装,余下的只是带了一把刀,将更多的负载能力提供给了货物上。

    从长安而出,沿路上军队没有遵循规定,遇到州府会进城,顺便接收当地官员收集的药材。

    一个月后,就是最晚接种的李泰,身上的血痂也全部脱落。

    两个月后,冷锋等人才抵达峰州,再近一步,就会进入铸州境内。

    峰州刺史早就接到消息,冷锋抵达的时候,他已经做好了接待的准备。

    在对李世民行礼过后,峰州刺史姜敬道:“陛下,距离铸州生虏疮以来,已经四个月。铸州刺史刘荣对治下百姓约束的很好,至今没有外出逃难的。半月前,有不畏死的信使,进铸州接到了铸州刺史刘荣的信,如今铸州境内感染虏疮的,已经大多被他带到了州城。”

    一边的孙思邈点了点头,赞叹道:“刘荣这孩子老道还有印象,当初来我医学院选修的时候,他就很好学。虏疮最怕病人四处散播,他这样把病人收容到州城,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虏疮的传播。只是,距离上报这么久,最初患病的那些人,恐怕....”

    听到这里,所有人都低下了头。感染虏疮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是最致命的时间段。而如今,已经过去了四个月。

    冷锋叹息一声道:“没办法啊,南北的交通,到现在都不方便。横贯南北的铁路,比起东西的铁路难修多了。单单探测线路,铺设地基,就够朝廷准备几年的,要是不顺利,到十年以上都有可能。”

    四个月的时间,已经是这支救援队全力前进的结果了。

    指着前方官道上堆砌的土包,姜敬对李世民说:“过了那里,就是铸州境内了,从这里抵达铸州城,大概还有五天的路程。陛下,虏疮之害,您应该清楚,下官建议您还是留在峰州吧。要是您出了什么闪失,下官百死莫辞啊!”

    虽然太上皇都前来铸州平复民心,让姜敬很感动,可是,如果真的出了什么事儿,恐怕要有很多人倒霉。

    李世民毫不在意的说:“朕敢来,必定有所仪仗。不仅仅是朕,这数万人,都不再惧怕虏疮。”

    姜敬不知道太上皇的意思,思前想后,只有看向孙思邈:“孙道长,可是您想出了医治虏疮的方法?”

    孙思邈掩面:“惭愧,老道并没有找到医治虏疮的方法。但是,护国公有预防的办法。老道会给你留下一个医学院的学生,你们这些临近铸州的,最好做好预防准备。”

    既然已经抵达铸州边界,怎么能留下歇息。趁着刚刚日中,队伍继续前进,只是留下了几个懂得接种的学生。

    单单消灭铸州的虏疮是不够的,谁也不能保证它会不会死灰复燃,毕竟天花病毒的存活时间甚至能达到一年多。只有让临近的州府都做好预防才能更有效的预防,虽然各地的牛痘不到给所有人接种的程度,但是有李承乾在长安调度,让封锁铸州的人都接种上还是可以的。

    入铸州境内不久,便遇到了一个村庄。

    村庄的入口都被封死,几个精壮的庄户把守在庄子口,警惕的看着路口。

    大军的出现,让他们诧异,但是,他们仍旧没有后退的意思。

    冷锋骑着马靠近,在距离村口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就停下。

    面对一个将军,平民不敢慢待,最终有一个汉子带着视死如归的心情走了出来。

    俯身看了看汉子光滑的脸皮,冷锋问道:“你们这是在戒严?村内没有生虏疮的人家吗?”

    汉子拱拱手,用生硬的官话答复说:“将军大人,我们村子没有生虏疮的。之前县令大人发过告示,像我们这样没有生虏疮的村庄,要封路,拒绝外来人进村,只要这样村子里的人就不会生虏疮了。您是贵人,我等不敢不接待,可是小的求您不要进村,村子里有几十户人家呢!”

    说完,汉子就趴在地上,不停的磕头。

    冷锋跳下马,把他拽了气来:“行了,我们不进去,放心吧,我们是刚进铸州的。你们这样戒严确实有效,不过,你们的粮食够吃吗?”

    得到冷锋不进村的承诺,汉子才松了一口气,继续答复道:“回将军,我们村子的粮食够吃。朝廷仁慈,收的粮食很少,紧着点,村里的粮食够吃两三年呢。”

    既然粮食够吃就没什么担忧的了,冷锋上马离开,对铸州抗过灾难的信心又多了一点。

    五天的路程里,也不全是第一个村子那样的净土。最严重的一个村子,斥候遍寻人家,最终在村子后面发现了二十几个坟包和一个死在坟墓间的人。

    如果说最外围感染率是零,那么越靠近州城,这个概率就越大。全灭的村子不是一两个,就连路上都有横尸存在。

    越往里走,李世民的心越寒。虏疮之害,比起兵灾还要可怕。也难怪历朝历代遇到虏疮,都会背负着骂名封城。

    第六天,队伍抵达了铸州城外。

    小小的铸州城容纳不了一州的病人,城外好多地方都建立起了茅庐窝棚,最外围有甲士形成包围圈,对内戒严。

    吩咐队伍在此驻扎,冷锋对孙思邈说:“牛痘是否成功,还要最后的考验。需要有一批人跟我进城,密切接触病人。”

第959章 死不瞑目

    虽然牛痘的接种切切实实的让人生了痘,但是抵抗力是否产生,还是一个未知数。事关人命,怎么严谨都不为过。

    孙思邈提一提自己的药囊道:“老道无论如何都是要走一遭的,这样进去实验,怎么也要十几天,咱们可以等,城内得了病的人可等不了。”

    李世民没有坚持入内,而是夺走了冷锋的指挥权。接下来还有大量的物资运到,总得有个人指挥物资的分配调度。

    李泰也不进城,他想到了向城内安全的运送物资的方法,要准备准备。

    一千人被挑选出来,带着部分物资跟随冷锋和孙思邈进城。

    铸州城外的军队,是这里的老府兵自发的组织起来的。不是所有人都听从刺史的安排,如果不是府兵集结的快,携家带口往外地逃窜的不是一家两家。

    朝廷的支援,让他们热泪盈眶,本来他们都已经做好全城死绝的准备了,没想到朝廷居然没有舍弃他们。

    一个太上皇,一个魏王,一个护国公,还有一个孙神医。四个金贵的人来他们这里,帮他们治病,这是他们从没有想过的事情。

    扶起行五体投地大礼的老府兵,看了看他脸上的疤痕,孙思邈问道:“你这疤痕,可是虏疮留下来的?”

    老府兵点头:“孙神医,老头子也没想到,得了虏疮居然能活下来。只是,像俺这样半截子入土的,活不活的无所谓,那些孩子壮年....”

    说到这里,老府兵忍不住的哭泣。

    四个月来,总是有得了病的人被送进州城,却几乎看不到出来的。老一辈人太理解虏疮的可怕了,铸州城墙虽然依旧是水泥的颜色,但是他们总觉得上面是血红的。

    穿过封锁圈,抵达铸州城门下,看着城墙上的血迹,冷锋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铸州虏疮发,临近的州府却没有遭殃。这一切,都是铸州刺史的功劳。灾难发生,他没有想到逃命,而是临机决断的公布消息,让周边的州府帮助封锁,并把病人集中的州府。

    这样的举措,虽然对治病没用,却能把灾难的规模压到最小。最坏的情况,也只是铸州城成为绝地罢了。

    百姓们都是迷茫的,服从管理的会听从,性子倔的总会反抗。看城墙上的血迹,刘荣估计是对反抗者开刀了。

    见冷锋在看自己,孙思邈摆了摆手:“没事,老道知道这个刺史的苦衷,乱世当用重典,如果不是他的安排,咱们这一路上恐怕连一个有人烟的村子都看不到。”

    城门被木板钉死,只是在上面开了一个小门。冷锋敲响城门后没多久,一个满脸脓疱的汉子推开了门。

    当看到面目白净的冷锋等人,他几乎是闪电般的关上门。

    门后传来汉子的大吼声:“你们这些人傻了不成?没得病到州城来干嘛?赶紧滚蛋!染了病怎么办?”

    冷锋哭笑不得,只能再次叩门:“放心吧,我们不会染病的。铸州受灾,朝廷不可能坐视不管,我们就是朝廷派来救援的。”

    不知道是不是那一身铠甲给了他信心,小门又慢慢的打开了。

    当看到冷锋身后那一车车的物资时,汉子双眼含泪:“将军,您不是骗我?朝廷没忘记我们?”

    听到这句话,所有人的心都是酸溜溜的。不知不觉间,人命在大唐已经上升到了很高的程度。过往朝代,别说是得了虏疮,就是患了水灾旱灾,放任不管的也不是少数。

    “快打开城门吧,铸州虽然有粮仓,但是你们治病就靠吃粮食可不行。我们带了大量的药物和食物,虽然来的晚了些,但是救回一些人还是可以的。”

    汉子三两下打开小城门,邀请冷锋进去。

    走进城门,冷锋不由得苦笑连连。城门洞里堆满了石头,只有小门这里有一条狭窄的通道。想来,这都是为了封城。

    下令让所有人都搬着东西进城,冷锋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很奇怪,明明铸州城是病患的集中营,但是里面却并不如何杂乱。街道上除了萧条一些,并没有尸骨。

    见冷锋诧异,守门的汉子道:“将军,俺们铸州的刺史是个读过书的官老爷,虽然对虏疮无可奈何,但是俺们在城里却被安排的很好。要是死了人,就会火化。虽然这样做很多百姓难受,但是为了不把病传染到外地,俺们也只能这么做了。”

    冷锋点点头,文院出来的学子到底没有丢脸,从到铸州开始,遇到的所有安排都是合情合理的。

    刺史府不远,当冷锋进入刺史府时,忍不住暗叹刘荣的安排。

    刺史府所有的屋子都被清空,改造成了住处。铸州一州之地患病之人何其多也,但是刘荣硬是安排好,没让百姓露宿街头。

    远远的能看到一个黑纱遮面的人在跟手下怒吼,看他一身官服,应该就是刘荣了。

    被刺史大吼,几个仆役却不敢顶嘴,就连铸州别驾也要低着头挨训。

    “我说什么了?铸州事小,大唐事大。咱们铸州就算全死了又能怎么样?只要虏疮没有流出铸州,咱们几个就算到了地下也不愧对列祖列宗。当初我拼着危险把奏折送出去,就是对朝廷发出警讯,通告一声而已。虏疮又多么可怕你们不是不知道,就算朝廷派人驰援又如何?也只是死更多的人。

    怕死是人之常情,我理解,因为我也怕死。当初老子费尽心力的考进文院,又费尽心力的取得了九十多分的毕业成绩,就是为了光宗耀祖。可是没办法啊,虏疮这玩意儿,就算是孙神仙都没找到治疗的办法。我怕死,但是我更怕死了都被万世唾骂。只要咱们控制好病情,尽可能的减少损失,等虏疮过了,朝廷免不得降旨夸赞我等。追封个尚书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可要是愈演愈烈,你觉得会是什么模样?恐怕到时候就算咱们已经死了,也死不瞑目吧!”

    几个仆役和别驾纷纷拱手表示受教。

第960章 夺权

    见没人抗议,刘荣才叹了一口气:“把奏折烧了吧,咱们铸州的灾难,咱们自己扛,犯不着让朝廷难做。”

    啪!啪!啪!

    三声掌声响起,刘荣不满的往后一看,却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曾经他不止一次的梦见孙道长降临铸州,拯救百姓,但是从没想过会变成现实。

    更可怕的是,他居然发现护国公也在这里。

    颤抖着手指指冷锋,刘荣憋了半天才憋出一句话:“先....先生,您怎么不做防护?啊!完了,您来这里干嘛!您要是有什么闪失,学生就算侥幸不死也完蛋了!”

    喊完,刘荣就爬到地上磕头,恨不得把自己撞死。

    制止了刘荣的自残行为,冷锋笑道:“放心吧,你先生命大,小小虏疮感染不到你先生身上。起来吧,用不着你们上书求援,我们这不是已经到了吗?知不知道,为了铸州,当今皇帝差点亲自过来,在我的大脚之下才妥协,换成了太上皇魏王孙神医我们四个。”

    “太上皇也来了?”

    刘荣哽咽,第一次觉得铸州不是一个被抛弃了的地方。

    揪开刘荣的黑纱,孙思邈叹了一口气。再严格的防护也有感染的可能,刘荣尽管已经很小心了,脸上还是出现了脓疱,明显也是被感染了。

    站起身,刘荣纠结道:“其实学生是不希望朝廷来援助的,虏疮如此可怕,只能是来多少死多少啊!”

    孙思邈叹了一口气,指着冷锋说:“护国公有一个方法,虽然不能治疗虏疮,却能预防。我们来的人都是做好预防的,不说这些,铸州城的情况怎么样?沿路虽然看到民居里都是人,可是守门的说没你的手令不许老道进去。”

    拿着黑纱擦擦眼泪,刘荣回答道:“情况很不妙,虏疮病发,是在开凿运河的工程中,铸州农闲的青壮,几乎都在工地上。病发后,他们一部分人回家不久就发了虏疮。学生无能,只能下令戒严,驱逐州城没病的,把病患都集中到州城,防止进一步的扩散。如今州城收纳了一万五千多人,至今捱过来的只有一千多人。有七千人是最近收纳的,余下七千人....”

    刘荣没说,但是众人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虏疮这病发病致死率确实高,在这个全民生活普遍低下的情况下,只会更糟糕。

    看着刘荣脸上的脓疱,再看看别驾脸上已经痊愈、留下来的麻子,冷锋无奈道:“看你的样子也是最近染病的,之前你干嘛去了,你没得病,让权给别驾不行?”

    别驾周长芳苦笑着拱手:“好叫护国公得知,这铸州百姓都只信刺史大人,就这样,还有几个傻大胆叫嚣着造反,下官不过上任一年,论资历是不够暂代刺史职责的,再说这样的非常时期....”

    伸手拍了拍刘荣的肩膀,冷锋对这个曾经不知名的学子很满意。一个正常人留在城内,直到染病都不后悔,很难得。

    刘荣知道自己得到了先生的认可,高兴了一会儿,随即问道:“先生,虏疮这病您既然没法治疗,为何还要带人过来?”

    冷锋让出身位给孙思邈,这种事情还是经过孙思邈的口说出来比较有说服力。

    “虏疮确实不可治,但是,也不是说得病的就必死无疑。只要应对得当,能够提升病愈的几率。虽然会留下麻子脸,但是命好歹是保住了。”

    一边的铸州别驾忍不住的叹息,虏疮病后的人面容恐怖无比,都说命保住了,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在病愈后以平常心面对自己的面容?

    伸手摸摸刘荣的脑门,冷锋皱了皱眉,对别驾说:“把刘荣带下去休息,铸州刺史的职务暂时由我接手。”

    刘荣叹了一口气,知道这是先生对自己的关照,也不拒绝。如果是先生暂代刺史的职务,或许也是好事。铸州得病的百姓虽然听从他的安排住进了州城,但是总有“被抛弃”了的说法流传。

    如今,一个国公自长安而来,接替了刺史的职务,对民心是一种安抚;一个万家生佛的道长过来,主持治疗,对百姓们来说是一计强心剂;更不要说,城外还有太上皇和魏王在。这样,如果还有人有怨言,那也太不知所谓了。

    让人把刘荣带下去,冷锋对孙思邈说:“老孙,免疫力的事儿你应该已经清楚,我就不赘述了,其它的并发症病因,你比我知道的全面,医疗的事儿就交给你,我专门负责调度如何?”

    孙思邈当即答应下来,带着自己的学生们开始准备。

    夺走了刘荣的权力,冷锋下得第一个命令就是把朝廷的行动,写成公告张贴到各处。

    只有这样大张旗鼓的宣传,才能更快的让人心安定下来。至于让百姓们对朝廷归心,反而是次要的。

    有冷家的影卫接手城门,城门就没了堵着的必要,大开城门后,军队运输的物资一车车的运了进来。

    提高成活率的方法只有两个,一个是提升免疫力,另一个就是消除并发症。

    提升免疫力简单,只要让伙食好起来就行了。铸州的粮仓虽然没下去多少,可是你让病人就吃粮食,固然管饱,可,能顶什么用?

    于是乎,在知道了朝廷派人支援的强大消息后,病人们迎来了午饭。

    往常,都是官差赶着马车挨家挨户的送饭,不管吃多少都没人在意。但是今天不一样了,第一辆是送饭的马车,马车不给他们吃饭的机会,只是催促他们把自己吃的量全部取下去。

    送饭的马车过去后,第二辆马车驶了过来,这一回车上全是青菜,虽然有点蔫儿了,但是这让吃饭吃了几个月的百姓们忍不住的手舞足蹈。

    他们的惊喜注定不是一点点,因为,继送菜的马车之后,一辆运着肉食的马车又过来了....

    看着盆子里大块的肉,接饭的老汉泪流满面,对赶车的官差说:“官爷,俺们这些下苦人,得了病,也能吃肉?”

    官差忙着送下一家,不耐烦的说:“让你们吃就吃,放心吧,不止这一顿。说好了,你们老头老太太不能心疼儿孙,把肉给他们吃。护国公说了,每个人都要把肉吃到,我们送饭的忙,就不监督你们了。还有啊,也别担心,这肉什么的都是无偿的。

    铸州患了灾,为了不连累周边自封,朝廷和别州的人都知道你们的难处,这些物资都是免费送给你们的。真要感谢,等什么时候把病熬过去了,记得点几根香朝北面拜拜。我可是听说了,这一次要不是有人拦着,陛下可都过来了。”

    无错章节将持续在青豆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青豆!

第961章 恢复

    遥远的长安,对铸州的百姓来说是只存于幻想中的城市。且不说平民百姓,就是一般的刺史别驾,有的可能都没见过皇帝。

    如果不是担心铸州清理河道开阔运河的工作一般官员做不了,李承乾也不会把刘荣给派过来。

    自长安开始的修路工程,基本是连接北方区域东西要道。南北都是一家,李承乾自然不会让南方人干看着,于是启动了扩展河道的工程,希望能够发展南方的河运。

    这样浩大的工程,自然需要很多的人。结果,就是因为人口密集,虏疮才肆无忌惮的蔓延开来。

    孙思邈带着学生,挨家挨户的看病。感染了虏疮,还会引起其它并发症,治愈并发症,能够有效的减少虏疮的致死率。

    百姓们没想到朝廷这一次对他们如此的关照,连孙道长都来帮他们看病,一时间,就算有一些人还心怀怨气,也慢慢的平和了。

    看着几匹马背着告示出城,换上一身常服的刘荣走到冷锋桌前,问道:“先生,这些人是去干嘛?”

    冷锋正在低头写奏折,抬起头看了刘荣一眼:“你不是被我夺权了吗?老实在房间里待着休息,出来干嘛!”

    刘荣不好意思道:“孙道长看了,我身体不错,只要注意饮食,注意感染,扛过虏疮不是问题。您让学生专心养病,学生知道您的好意,但是学生实在闲不住啊。”

    冷锋拿起一张白纸,丢给刘荣,让他自己看。

    送出城的告示是“招病人令”,如今既然铸州城已经确定要作为医院使用,就要把铸州所有人都集中起来。刘荣之前的命令到底让人寒心,不是所有的百姓都甘愿进城等死,这样一来,招收的不彻底,就会不断的传染。

    如今只要告诉他们,朝廷没有放弃他们,反而派来了救援队,那些染着病还在四处躲藏的人,一定会进城。

    看完告示,刘荣对冷锋拱拱手,一身轻快的回了卧室。从这个告示上,他看到了朝廷的决绝,这是真的要为全州治病啊,不是单纯的做做样子。

    十天,仅仅是十天的时间,铸州城里就聚集了超过八千人。贞观年间,朝廷积攒下来的信誉还是很可靠的,没有百姓胡思乱想,认为这是朝廷的诱骗。

    人数激增到八千人,物资就有些紧凑了,冷锋不得不把手里准备好的奏折送了出去。

    龙牙卫三万人带来的物资,更多的是药材,肉食一类的东西实在是少。

    但是看着老孙送上来的报告,冷锋又不得不妥协下来。铸州百姓虽然不为衣食发愁,但是指望他们跟长安百姓一样吃上肉,就异想天开了。

    亲自去各个“病房”看过后,冷锋不得不起草奏折求援。以现在铸州百姓的身体,想要扛过虏疮的折磨,不是一般的艰难。

    晚上一起吃饭,孙思邈看着盘子里的肉食,忍不住的感慨:“老道最近一直居住在长安,总觉得天下的百姓都和长安周边的百姓一般,现在看来,是老道愚蠢了。”

    冷锋放下饭碗,说:“这是正常的,一个地方的富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富庶起来的。长安是大唐的国都,富庶不奇怪。像扬州这样的大州,因为处在港口或者商道上,也很发达。铸州这里虽然有水道,但是通船费劲,想要富庶起来就得开凿河道,跟河运商道连接起来。只是可惜,虏疮的出现,让这个工程无限期的搁置了。”

    一时的哀叹并不能让老道消沉,吃的饱饱的,才回去休息。

    只是十天的排查,就让他的心凉到了底。十天来,又有数十人扛不住,逝去了。作为医官,他不允许自己也倒下。

    城外的李泰,这几天一直指挥士兵制作缆车。如果第一批入城的人确定不会被传染,剩下的人就会全部进去帮忙,只留下一部分人专门负责运输。

    为了不让病传染到外界,铸州城最边界跟外界交接物资的时候,就要用缆车取代安全距离。

    十五天后,当什么事儿都没有的冷锋站在城墙上打出安全的旗号后,城外的士兵们发出山呼海啸一般的呼喊,带着所有的物资一头扎进了城内。

    一州之地的病人不仅这些,随着远处的病人加入,铸州城内的病患一度超过了一万人。

    一万病人的消耗,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砍柴,平整骨灰区,封堵水井,三万的士兵总能找到工作做。

    李世民父子俩接替了冷锋的工作,专门整理数据,冷锋也加入了孙思邈的医疗团队。

    或许是心情不一样了,病死的人不断的减少,最少的一天,一个人都没死去。

    照常的敲门,冷锋带着一个学生等待院子里的病人开门。

    一个老汉打开了门,虽然疲倦,但是看到冷锋后却变得生龙活虎:“国公老爷,您看看我这疤痕都快要好了,能不能让老汉也帮着大军干活?”

    冷锋走进院子,摇了摇头:“不成,一场大病让你们元气大伤,少干点活儿多休息。好不容易把命抢了回来,怎么自己不知道珍惜呢?”

    走进屋子,冷锋按个病人查看病情,跟随他的学生则认真的记录。

    当摸到一个蜷缩在角落的中年人,冷锋叹了一口气,对学生摇了摇头。

    又没了一个。

    说到底各种措施都是补救,是跟死神拉锯救人。虽然补救的正确,但是依旧会有人扛不住。

    找布袋子把尸体装起来,呼唤兵士过来抬人。

    屋子里的病倒的病人很多,看到又有人抬出去,忍不住的为其落泪,有心软的,更是直接嚎哭出声。

    冷锋很喜欢哭声,这证明这些百姓的心活了过来。要知道,最初几天抬人出去,围观的人只有漠视。

    那种麻木的眼神,就像行尸走肉一般。那个时候的他们,还是以为朝廷把他们抛弃了,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如今知道自己不是没有活路,又恢复了原本的性格。

    有两个病重的孩子,见冷锋走过来,立刻伸出了小手。

    冷锋无奈,只能从怀里掏出两颗糖。这俩娃娃不愿意喝药,大人揍都不行,还是冷锋拿糖哄着才肯喝。

第962章 奇迹

    眼看着两个孩子把药喝了,冷锋才放心的走了出去。

    感染虏疮的青壮,应对得法有一半的可能扛过来,而老弱却几乎是必死,至于孩童,生存率同样让人惋惜。

    没有亲身体验老孙的工作,冷锋从来不知道当医生是这么难受的一件事。

    或许昨天还在跟你高谈阔论的汉子,第二天就永远的闭上了眼睛。越是熟悉的人离开,越是让人伤心。遇到两个倔强的孩子,冷锋衷心的希望第二天、第三天,第一个月都能看到他们。

    街角处,冷锋跟孙思邈遇到,互说今天的所见。

    “就是这个鬼样子了,不管是虏疮还是瘟疫,都会让一个地方变成绝地。如今,半数左右的人扛了过来,已经是老天开眼,再往后治愈的人,咱们得把每一个都看做是赚的才行。”

    孙思邈经历了太多的生死离别,怕冷锋不习惯,只能出言相劝。

    摘掉口罩,冷锋叹息道:“您放心,我的心还没有这么脆弱。只是感慨,所谓的盛世,也就是这个样子了,一个大州,连几个熟悉虏疮的医生都没有,算的上什么盛世。”

    孙思邈道:“百姓们能把肚子吃饱,就很了不得了,更不要说没有外敌,朝堂清静,一致为百姓谋福祉。医生的事儿,是老道懈怠了,老道只想着教出合格的学生,却没想到目前而言,数量对大唐也很重要。”

    虽然知道错了,但是老道士却不打算改正。铸州的虏疮只是突然袭击而已,不是每年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医学院分院的开设虽然缓慢,却是最稳妥的。

    刺史府变成了李世民的行宫,防卫森严。

    刚一走进刺史府,就撞到了李世民。

    李世民一身常服,拿着一张纸跟冷锋说:“你的折子送出去也是没用的,承乾知道咱们这里的难处,第二批物资已经运了过来。我有些不明白,你的奏折上为什么要了很多的锄头铁锹?”

    冷锋无奈道:“忘了跟你们说,就算虏疮消失,咱们也得封锁铸州一年半。只有一年半以后,咱们才能彻底放心的回长安。这段时间,咱们这三万军队难道就在这吃白食?还是趁机帮着铸州清理河道,开凿运河吧。”

    问清楚原因后,李世民就不再多言,而是接过孙思邈递过来的数据,回去整理。这次他是打定主意不做主,让冷锋主持各种事情,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李泰研究的缆车代替了人工,把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到了州城。刚喝了两天肉粥的百姓们发现,原本的大块肉又回来了....

    第二天,冷锋怀揣几块糖,继续自己的工作。

    昨天记录下来的几个发烧的,已经退烧,就是人还没有恢复力气。

    当他又见到那两个孩子时,不由得揪紧了衣角。

    四个人一间屋的屋子里,两个孩子都躺在床上,满头是汗。

    “国公老爷,这俩孩子从半夜就开始发高烧,我们用您说的酒精给他们擦身子,可是一停下来,温度就又上来了。”

    蹲到床边,冷锋伸手摸了摸孩子的脑门,只觉得温度明显的高。

    一直以来没有问这两个孩子的名字,是冷锋刻意为之的。

    或许是感受到有人摸自己的脑袋,大的孩子睁开眼睛,努力的挤出一点笑容:“国公老爷,俺可能不行了,浑身就像火烧,又像掉进了凉水里一样冷。”

    撕开糖纸,把糖塞进孩子的嘴里,冷锋道:“什么不行了,你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你不是喜欢吃糖吗?等你病好了,我带你去洛阳,那里有一家糖厂就是我小姨子家里的,你去那里做工,不仅能吃饱饭,还有肉吃。”

    活动一下嘴里的糖块,孩子小声的问:“那能吃糖吗?”

    摸摸孩子的脑袋,冷锋点点头:“当然能,糖厂就是制作糖的,你当饭吃都行。”

    再看看那个睡得沉沉的小孩子,冷锋对身后的学生说:“去请孙道长来!”

    这两个孩子是苦捱到现在的,如今整个城里只有他们两个孩子,冷锋不希望他们两个就这么没了。

    没一会儿,孙思邈就跑了过来,伸手探了探两个孩子的脉搏,皱眉道:“小的这个气息微弱,大的这个强不了多少。老夫开的药药效不够,恐怕只能试试青霉素了,如果青霉素也不能,只能听天由命。”

    青霉素只有消炎的作用,冷锋跟孙思邈说过,青霉素没有治疗虏疮的效果,所以孙思邈只能赌这两个孩子发烧的原因是感染。

    两针针剂送了过来,给孩子打完针后,孙思邈就离开去做自己的事情。

    冷锋没有走,而是取来两床厚被子给孩子们盖好,守在床前。

    一晚上的时间,冷锋都没有合眼,拿一条布巾子帮两个孩子擦汗。

    李世民来看了,只觉得冷锋是钻进了情感的死胡同,摇摇头就走了。

    李泰也来了,一直熬到半夜,才被冷锋赶回去睡觉。

    照顾着两个孩子,冷锋第一次没有厌恶自己突然产生的情感。

    杀手的生活早就一去不复返,作为杀手,就要冷酷无情,但是融入人世,怜悯这种情绪反而是美德。再一次擦汗过后,冷锋坐在床边,自嘲的一笑。

    别的穿越者都是改变古代,到了自己这里反而被尘世改变了。不过,习惯了尘世的种种,再回首杀手时光,两者的差距,高下立判。

    第二天清晨,大的那个孩子第一个醒了过来。

    看着他恢复精神的眼睛,冷锋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看样子孙思邈赌对了,这个孩子的高烧不是虏疮引起的,而是感染。

    尽管酒精分发了下来,但是感染这东西,终究没法彻底预防。

    总不能一直把伤口泡在酒精里不是?

    缩在墙角的两个病人,看到孩子睁眼了,差点忍不住跳起来。

    “醒了,醒了,这是奇迹啊!”

    另一个汉子一巴掌拍在病友的屁股上:“叫什么叫,国公老爷贵气没边儿,才护佑这个孩子挺了过来。”

    无错章节将持续在青豆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青豆!

第963章 噩梦已过

    不去理会两个病人的鬼叫,冷锋再一次查看了两个孩子的体温。

    很好,很好,他们的体温都降下来了,甚至连脓疱都有结痂的趋势。

    几乎只要等到伤口结痂,就可以确定扛过了虏疮。

    那个汉子一点都没说错,两个十岁左右的孩子能扛过来,的确是奇迹。

    奇迹不能总是眷顾众人,当又一次看到上百的数字,李世民也忍不住丢掉了手里的笔。

    “父皇,您不要伤神,目前的死伤已经很不错了,如果咱们朝廷不来支援,恐怕铸州会变成绝地。现在,只不过是铸州城变成了绝地而已。”

    让儿子把笔捡回来,李世民叹道:“这就是父皇不让你皇兄来的原因,高座在朝堂,看到的只是数字,但是亲自抵达,看着一个个的百姓被抬走,看着火化的浓烟一直不绝,这样的冲击是最大的。朕以前总觉得你师父说的话是扯淡,现在看来,万胜的战绩,确实比不上到处都有医院。所谓的贞观盛世,也只是对外的盛世而已。”

    李泰点点头,虽然知道父亲为什么烦恼,却不知道如何安慰。

    就像孙道长说的那样,医学院的开设,只能一步一个脚印的来。

    夜幕降临,宦官进门送来两个饭盘。

    饭食很简单,一大碗米饭,一碗肉汤,一盘子野菜而已。

    不管是李世民还是李泰,都不在意,吃的一点不剩。自从上一次物资匮乏过后,虽然得到了补充,但是他们依旧保留了这种简单的饭食。

    同样吃完饭的冷锋和孙思邈,一人一壶茶的坐在亭子里闲聊。

    “现在的死亡数虽然多,但是痊愈的人也不少,最早痊愈的那些人,已经恢复气力,帮着大军干活儿了。说实话,老道是做着最坏的打算过来的,想不到能扛过来的隐隐超过半数。”

    嘬一口茶水,冷锋无奈道:“其实就是医疗条件导致的,咱们没干什么,就是提高他们的免疫力,医治他们的并发症而已。我听说,病死率达到最低的时候,也就是接近三成。咱们的条件达不到最好,能有一半,就是老天开恩了。”

    后世的医疗条件,要在大唐达成简直是开玩笑。不过好在措施是有效的,能够让一半得病的人活下来,传到铸州以外,恐怕都能让所有人手舞足蹈。

    虏疮,瘟疫,这两样东西,其实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人类不满足居住的地方,向山林发起挑战,同样的,也要承受山林的反击。

    这是一笔糊涂账,虽然明知道这样做是错的,但是人类为了生存,为了利益,却不得不承受下来。

    铸州城的黑烟持续了半个月,终于消失,一直在外面看着黑烟的百姓,忍不住的祈祷。虽然明知道虏疮是那么的可怕,但是他们依旧希望孙神医能多救一些人。

    城门开了,但是不见有大队人马出来,只有一个士兵举着旗子打旗号。

    负责外围输送物资的士兵立刻开始驱赶围观的百姓:“看看也就算了,接下来里面活下来的人要出来,你们这些好人还是离远一点,要是这个时候染上虏疮,可就是倒霉透顶喽!”

    驱赶走百姓,士兵们开始往吊筐里装汽油瓶,一筐一筐的用绞盘送上城头。还有军士带着一筐一筐的衣物,送到水池边下。

    足足送了两天的汽油后,城门口才走出了一队百姓。

    看他们消瘦的身形,满脸的麻子,就知道这些是病愈的百姓。只是,这些百姓都是光着身子,连头发都剪短了很多。

    第一批出来的只有一百多人,他们念叨着医生的嘱咐,光着身子钻进了城门口早就准备好的酒精池子。刚病愈的一些人,身上难免还有伤口,被酒精一蜇,龇牙咧嘴。

    尽管痛苦,但是百姓们脸上满是笑意,能够扛过虏疮,是他们进城前从不敢想的事儿。

    酒精池子里洗过后,就是石灰水池子,最后再进柳枝水里清洗一下,就算是完成了消毒。

    当重新穿上麻衣后,有脆弱的甚至哭出了声。

    第二批依旧如故,第三批,第四批....

    被赶走的百姓并没有离去,几个仗着眼神好的,还在山头朝这边看。当他们看到有近千人走出来,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

    “奶奶的,活下来这么多人!”

    “这就是屁话了,孙神医都亲自来了,活多少都是应该的。”

    “没想到啊,朝廷根本没抛弃咱们,居然拍了大军过来,连太上皇和魏王都来了。咱们铸州患了灾,被封锁都是应该的。但是朝廷派人来救咱们,是开恩啊。”

    “没错没错,等一会儿回去俺就把那个土财主绑起来,前几天还听他说要带着百姓造反,造个屁的反,这样的朝廷俺们都指望着传承万世呢!”

    ....

    李世民听不到远处山上的声音,他正为自己的衣服发愁。

    “真的要脱?”

    堂堂太上皇,居然要光腚出城,实在是太折磨人了。

    对于冷锋的话,孙思邈倒不排斥,很干脆的就脱掉了道袍,连养了多年的胡须头发都割断。

    “护国公的意思老道多少猜到了一点,当初,患过虏疮的村子,都要被大火焚尽,咱们烧了铸州城,还把衣物等也留下来,身体表面消毒,恐怕就是把虏疮的引子烧掉吧。”

    另一边的冷锋和李泰也脱掉了衣物,扔到一边。

    听见老道的话,冷锋点点头:“没错,等铸州的事儿解决掉,回长安我让科研院给你鼓捣一个显微镜出来,虏疮的引子可能看不到,别的一些疾病引子还是能看出来的。”

    只要是关于医学的,孙思邈就上心,跟冷锋闲聊着走出了城门。

    他们几个是最后的一批了,等他们洗漱完,铸州城就会被大火点燃。

    至于先前那些人的骨灰,恐怕也得大火之后再派人去寻找。

    刘荣很坚强的挺了下来,虽然原本英俊的脸变得丑陋至极,但是丝毫不觉得见不了人。

    这张脸皮出了铸州可能让人恐怖,但是在铸州只会让人尊敬。

    因为,这是经历过虏疮的见证。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8658/ 第一时间欣赏大唐龙牙最新章节! 作者:抉望所写的《大唐龙牙》为转载作品,大唐龙牙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唐龙牙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唐龙牙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唐龙牙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唐龙牙介绍:
新书:《玄幻:进化为龙》,原《九转化龙:从蛇开始》连载进行中。
完结老书《孤才不要做太子》,新近完结。
苍茫秦岭,深夜枪鸣。
一个杀手,在力竭昏倒过后,穿越到了唐朝。
历史,终将因他而改写!
唐,不会因强而亡,它终将屹立世界之巅。
群聊:177146582,欢迎书友来嗨聊。大唐龙牙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唐龙牙,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唐龙牙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