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听西河故事讲东周列国TXT下载听西河故事讲东周列国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听西河故事讲东周列国全文阅读

作者:西河故事     听西河故事讲东周列国txt下载     听西河故事讲东周列国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三十六回 战后重建 卫文公艰苦创业

    书接上回,话说卫公子卫毁从齐国回到卫国的临时聚点漕邑,即位国君,这就是卫文公。

    而这时,卫国那位用自己的身体安葬卫懿公的弘演大夫的随从也来到漕邑,将弘演大夫剖腹纳肝的事向卫文公卫毁禀报,卫文公也很感动于弘演大夫的忠心和刚烈,命人将弘演大夫的尸身运回来重新安葬,当然这也就是卫懿公的葬礼,同时还有卫戴公的葬礼。

    当时正是周惠王十七年,公元前660年,冬天,十二月,第二年,公元前659年,卫文公卫毁改元。

    要说这卫文公卫毁刚即位的时候,也真是够惨的,当时卫国的军队只有战车三十乘。

    负责护送卫毁回国的齐国公子齐无亏见这卫国可以说是一点防御能力都没有,就把自己带来的三千军士给卫文公留了下来,帮助卫国驻防。

    齐无亏回到齐国后,就向齐桓公禀报了卫文公卫毁的艰难处境,同时也提到了大夫弘演以身纳肝的事,齐桓公慨叹说“卫懿公那个无道的昏君,竟然也有象弘演这样的忠臣,看来这卫国的气运还在。而且卫毁咱们也了解,是个仁义贤能的人,要不咱们再帮帮卫国。”

    管仲在旁边说“卫国现在最需要的是一座坚固的城池,这样才能有效抵御外敌,不如咱们就帮他们修建一座新的国都吧。”

    好,说干就干,不过这给卫国修都城的事,也不能齐国一家承担,齐桓公不是诸侯盟主吗,这事就发动各诸侯国一齐出钱出力出物资,帮助卫国在楚丘这地方修建一座新的都城。

    那么这楚丘在那儿呢。

    根据后来的考古发掘,卫国新都城楚丘,在现在的河南省滑县附近,比原来的旧都,稍微靠东南一些,旧都在淇县,从现在的地图上看,位于滑县的卫国新都楚丘,也在黄河北岸,其实这时因为后来黄河改道的缘故。

    我们知道,黄河在历史上几次改道,而在当时卫国的新都楚丘是在黄河南岸的,不过后来因为黄河泛滥,国都又向东迁徙到了濮阳,不过这是后话。

    我找了一张春秋后期的地图,放在文稿区,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话说这边诸侯盟主齐桓公正组织大家给卫国修建新国都呢,那边邢国的使者又到了,说北狄国主瞍瞒又带着人在攻打邢国,请求齐桓公派人救援。

    齐桓公一听“嗨,这北狄蛮子,还来劲了嘿,这是抢咱们中原国家抢上瘾了,这次要不给点颜色瞧瞧,还这是以为我这诸侯盟主是摆设了。”

    盟主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不过这次盟主没有单打独斗,而是发动了宋国、鲁国、曹国、邾国等诸侯国一起出兵,救援邢国。

    不过呢,当时这些中原诸侯国基本上都是以兵车战阵作战为主,咱们前面介绍过,一乘兵车,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主将,御者,就是驾驶员,还有车右,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左右。

    这样的队伍行进速度肯定是快不起来的,所以等齐桓公带着队伍来到邢国的时候,北戎国瞍瞒又是早就对邢国抢劫一空,满载而归了。

    而且这次瞍瞒临走时还将邢国都城也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这下好了,齐桓公又安排人手给邢国修建都城,诸侯盟主,成了建筑包工头了。

    安排完邢国的战后重建,齐桓公还是带着人来到卫国都城楚丘的建筑工地视察一下。

    卫文公卫毁听说盟主齐桓公来了,远远地就来迎接,论起来,齐桓公齐小白还是卫文公卫毁的舅舅。

    齐桓公见卫文公穿着一身粗布衣服,原本白皙的皮肤也因为劳作变得黝黑了许多,但是却增加了些以前不曾有的健硕,就笑着对卫文公说“卫候果然是为亲民仁爱的好君主呀,我没看错。”

    卫文公忙向齐桓公施礼,感谢齐桓公对卫国的无私帮助,并且用一首卫国民歌《木瓜》来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听到这儿,可能有朋友要说我乱讲,这首《木瓜》是《诗经卫风》里的一首,是诗经里少有的脍炙人口的诗歌之一,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爱情诗,台湾著名的言情小说作家陈喆(zhé),的笔名琼瑶,就是出自这首诗。

    作为诸侯国主的卫文公卫毁,怎么会用这首诗来向盟主齐桓公表达自己的谢意呢,难道卫文公有断袖之癖?

    其实并不是的,说到这,就顺便给大家介绍一下当时的贵族阶级比较风雅的交流方式和语言艺术。

    记得有一个著名的典故,说孔子有一天在院子里散步,正好看见自己的儿子孔鲤,孔鲤一见老爸在院子里,就想赶快溜走,否则肯定会被老爸揪住问学习的。

    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孔子看见了儿子孔鲤,果然就开始拷问儿子的学习“你今天学《诗经》了吗?”

    孔鲤慌慌张张地说“还,还没有。”

    孔子板着脸说“不学《诗经》,怎么和人说话?还不快去背《诗经》。”

    于是孔鲤就规规矩矩地回屋去背《诗经》去了。

    开始听到这个故事时有些疑惑,怎么不会背《诗经》就不能和人说话了呢?我们这么多人,不会背《诗经》不是照样可以说话聊天吗。

    其实孔子所说的和人说话,是指当时贵族之间的交谈。

    为了显示自己很风雅,很有学问,当时的贵族之间交谈,经常会引用《诗经》中的句子,就像咱们故事中卫文公为了表示对齐桓公的感谢,引用《诗经卫风木瓜》,意思是感谢齐桓公帮助卫国渡过难关,给予卫国如此巨大的帮助,卫国一定会记得齐国这份恩情的,以后一定会加倍回报。

    所以《木瓜》这首诗其实是说你送我一件东西,我也会回赠你一件东西,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所以孔子在教育自己儿子时说,不会《诗经》就没有办法和人交谈。

第一百三十七回 北伐与南征

    书接上回,咱们先放下卫国邢国战后重建的事,再来看看长江流域的楚国。

    这几年楚成王熊恽任用斗子文,也就是斗谷於菟做楚国令尹,励精图治,国力也更加强盛了。

    国力强盛了,楚成王称霸诸侯的心思也就又开始蠢蠢欲动了,尤其是这些年,齐桓公又是救援邢国,又是帮助卫国战后重建,在诸侯中好评如潮,那些对齐桓公的称颂都传扬到了长江两岸的楚国大地了,这让楚成王很不开心。

    这天,楚成王对令尹斗子文说“那齐候这些年,在中原诸侯中广布恩德,沽名钓誉,倒是赢得了不少的声望,如今竟然人人都说齐候仁义宽厚。

    再看看咱们楚国,还是偏安在这汉水以东,对那些中原的诸侯国一点威慑力都没有,和齐国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这简直就是我的耻辱。”

    斗子文一听楚成王熊恽这样说,知道这肯定是安稳日子过得久了,想折腾点事了。就说“大王,那齐候做中原的诸侯盟主已经有三十多年来,他有管仲辅佐,一直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

    现在,可还是大周朝的天下,毕竟周天子才是正统的王,虽然说现在周天子的话也没几个人真的听,可那些中原诸侯国,基本上都是周王室的本家,和跟随周武王打天下的功臣,这些诸侯国多多少少都有些尊重周王室的情结,所以对齐国的尊王攘夷的口号都相当认同。

    而咱们楚国,确是一直游离在大周的统治之外,虽然大周王室那咱们也没办法,可在他们那些老古董的眼里,却一直把咱们当成南蛮国家。”

    “哼,南蛮国家,难道他们不知道咱们楚国是颛顼帝的孙子祝融的后裔吗,而那大周王室的先祖后稷,却是姜嫄因为踩了巨人的脚印而怀孕生下的,所以就给后稷起名叫‘弃’。

    这么算起来,咱们楚国倒是比那大周王室还要正统,怎么就不能称霸诸侯呢。”

    “大王,话虽是这么说,可如今,毕竟那些中原国家都认可大周。不过,以咱们目前的实力倒也可以进行北伐,试着和齐国较量较量,但是不能直接和齐国开战,还是先找个软柿子捏捏。”

    见斗子文这样说,楚成王的面色才缓和了许多,问道“你说的软柿子,是指谁家?”

    “自然是郑国。大王,郑国地处中间地带,又没有什么险峻的地势可以防守,而且这些年,郑国的国力也是一年不如一年,大王要想北伐,图谋中原,郑国,就是咱们最好的跳板。”

    一听斗子文这么说,楚成王一下子就高兴了,哈哈笑着说“子文分析的到位,啊,哈哈哈,那么谁愿意带兵出征,为寡人讨伐郑国呢?”

    楚成王话音刚落,就听见一个洪亮浑厚的声音“某家愿往!”

    转眼看去,见说话的人真是楚国的三军总司令斗章。

    楚成王笑道“你就是不请命,我也要派你去的。”

    于是楚成王就派大夫斗章率领战车四百乘,斗章的兄弟,大夫斗廉做副将,直奔郑国而去,开始了楚国的北伐战争。

    郑国这边,边疆守将聃(dān)伯也是日夜提防,就担心楚国入侵,可是这郑国实在是无险可守,等到聃伯发现楚军时,早有一支绕到了背后,使聃伯腹背受敌,聃伯奋力拼杀,可还是寡不敌众,最终被斗章生擒活捉了。

    郑文公郑捷接到边关守将聃伯被擒的消息也是大吃一惊,一边组织人马应战楚军,一边派人去给诸侯盟主齐桓公送信,请求救援。

    齐桓公就到郑国的求援信,就问管仲该怎么办。

    管仲说“主上,咱们齐国这些年来,又是北上打山戎,又是向西救邢国卫国,做诸侯的盟主,给各个诸侯国撑腰出头,做这些都是为什么呀,您不是一直想要南征,和楚国较量一下吗,这不机会来了。”

    “鄂,仲父,咱们不是在讨论救不救郑国的事吗,你怎么就说到南征了,那咱们到底是救不救郑国呢?”

    “救呀,您是诸侯盟主,诸侯求援,咱们当然要救。这和咱们南征不冲突。”

    “那,咱们具体怎么救呢?”

    “南征楚国呀,打了楚国,他不就从郑国撤兵了吗。”

    “哦,好,这个办法好,可是楚国兵强马壮,咱们这么多年都小心翼翼地,尽量不去和楚国发生正面冲突,这次直接去打楚国,能取得胜利吗。”

    “直接去打,楚国肯定有所防备,咱们很难取得胜利。那蔡国不是才得罪了主上吗,咱们就以讨伐蔡国的名义,出兵,蔡国和楚国接壤,到时候出其不意,大兵突袭楚国,打他个措手不及,应该是可以取胜的。”

    一听管仲说要先打蔡国,这可正说到齐桓公心里了,齐桓公这几天正想着要去打蔡国呢。

    这又是为什么呢,齐桓公不是有一位蔡国的夫人吗,当初王姬嫁给齐桓公的时候,不是有三个陪嫁媵妾的,分别是徐国、蔡国、卫国三个诸侯国的公主,按理说这蔡国不是齐桓公的老丈人家吗,怎么就要去打蔡国呢。

    原来呀,正是因为这位蔡国公主蔡姬,才使蔡国彻底得罪了齐桓公。

    这位蔡姬是个没心机大大咧咧的女子,其实齐桓公齐小白还挺喜欢这蔡姬的,或许因为以齐桓公的地位,身边姬妾成群,互相之间勾心斗角,就像宫斗剧里演的那样,难得有个没心没肺的,所以反倒赢得了齐桓公的宠爱,就经常带着蔡姬一起游玩。

    有一次齐桓公带着蔡姬去湖里划船,本来齐桓公想着小船缓缓地飘在长满莲叶的湖面,一边泛舟,一边随手采几支莲蓬,还可以听蔡姬唱几支小曲,蔡姬的嗓音可是有名的清纯甜,多轻松浪漫的一天。

    谁承想,到了船上,蔡姬竟然玩性大发,故意撩起湖水洒向齐桓公,而且蔡姬这么一晃,那小船也左右摇摆的厉害,齐桓公是个旱鸭子,小船一晃,就开始害怕,双手紧紧抓住船舷,脸都白了,多多哆哆嗦嗦地让蔡姬别再闹了。

    可这蔡姬见齐桓公害怕,却更觉得好玩,反而把船摇的更厉害了。

第一百三十八回 齐桓公要打蔡国 竖貂做了先锋

    书接上回,话说齐桓公和蔡姬泛舟湖上,蔡姬玩性大发,晃动小船,而且见齐桓公害怕,却更觉得好玩,反而把船摇的更厉害了。

    这蔡姬从小生活在水边,她根本不知道像齐桓公这种旱鸭子对水的惧怕,她还觉得齐桓公也是和他玩呢。

    哪知道齐桓公时真的都快吓死了。

    这时,另一条船上的竖貂,见状,赶忙让船夫见船靠岸,才把面如死灰的齐桓公给抬下了船。

    齐桓公齐小白在岸边缓了好半天,才缓过劲来,指着蔡姬就说“你,给我滚会你们蔡国去。”

    “哼,回去就回去,谁知道你这么玩不起!”没心没肺的蔡姬还一脸委屈,气哼哼的。

    本来吧,这也就是夫妻间闹闹别扭,齐桓公并没有休书给蔡姬,也就是没有离婚证。

    哪知道,蔡国国君蔡穆侯也是个有脾气的,见妹妹被齐桓公赶回来了,就对妹妹说“别怕,哥给你找个更好地。”

    说到做到,没几天,这位蔡穆侯竟然真的把妹妹蔡姬嫁给了楚成王做妾。

    要说呢,这楚成王也不是外人,楚成王的母亲桃花夫人和蔡穆侯的母亲可是亲姐妹,还记得当年蔡穆侯的老爹蔡哀侯就是因为觊觎小姨子息妫的美貌,致使息国灭亡,息妫变成了楚国的桃花夫人,而他自己也在楚国做了九年的俘虏。

    这回,他的儿子蔡穆侯蔡肸(xī),又将齐桓公的妾蔡姬转手嫁给了楚成王做妾,这是典型的破坏盟主婚姻呀,你说这口气齐桓公能忍吗,这不正是讨伐蔡国的还借口吗。

    “这仲父可真是寡人肚子里的蛔虫呀。”想到这些齐桓公不觉在心里暗叹。

    “那就按仲父的部署,讨伐蔡国,打响南征第一枪。”

    南征的战略定了,下来就开始了具体的部署。

    首先,组织盟友,齐桓公的这次南征,可是东周时期第一次大规模的两大诸侯国阵营之间的对垒,那么齐国这边,都邀请了哪些盟友参加呢?

    首先,鲁国,鲁国是齐国的邻居,都地处山东半岛,直到现在我们都习惯地称之为齐鲁大地,而且齐国鲁国关系最好,两国世代联姻,尤其是近年来,齐桓公协助鲁国平定庆父之乱,帮助鲁僖公鲁申拨乱反正,安定鲁国,可谓对鲁国有大恩。这次齐桓公要南征,鲁国肯定第一个站出来支持。

    再有就是宋国,齐桓公称霸办得第一件事,就是代替大周天子,为宋桓公宋御说举行册封典礼,颁发正式委任状,这份情谊,宋国一直铭记于心。

    许国,想当年,许国被郑庄公灭了国,许庄公的弟弟许新臣逃亡,后来也是在齐桓公的协助下,才有得以复国,继承许国的爵位,史称许穆公。

    卫国,自不必说,前不久卫懿公被北狄人所灭,也是齐桓公扶持卫文公卫卫毁复国,还帮助卫国修建了都城楚丘,卫毁还特意吟诵《木瓜》表示要回报齐国,这不机会就来了。虽然这时卫国虽然还很弱,可是盟主齐桓公要南征,就是国力再弱也要支持。

    曹国、陈国这都是齐桓公的小跟班,小迷弟,只要是齐桓公说的,那都是不打折扣地执行。

    再有,就是郑国,这次南征,救援郑国可是导火索,所以郑国也是南征盟国中重要的一员。

    齐桓公这边一封封的国书发出,和这些国家约好,南征,第一战讨伐蔡国,这些国家也都在积极备战。

    在这同时,郑国那边可是楚国北伐的主战场,郑国抗击楚国的入侵,都有点抵抗不住了。

    最艰难的时候,郑文公郑捷都想干脆向楚国人投降得了,还是郑国的大夫孔叔及时劝阻,说“齐国正在联合诸侯准备南征,这都是为了解救咱们郑国,这时候,咱们一定要坚持住,决不能掉链子。等到齐候击溃楚国,咱们郑国才能真正保全。”

    这边郑国苦苦支持,那边齐桓公也准备停当,带领大军浩浩荡荡,向蔡国进发。

    这次齐国的队伍真可谓是超豪华阵容,齐桓公亲自领军,不过他其实是不管具体军务的,就是块招牌,具体的事务都是管仲负责。

    另外宾须无、隰朋、鲍叔牙、公子开方都随军出征,就连齐桓公的宠臣竖貂都来了。这竖貂就是来混军功的,因为这次南征,管仲安排的明明白白,事先又准备的相当充分,所以这次出征可是一点危险和难度都没有,傻子才不趁着这次机会捞点战功呢。

    有着这样的心思,竖貂就主动请缨,带领一支人马,作为先锋,去攻打蔡国。

    齐桓公也没多想就同意了,管仲想要劝阻,可又不好太驳了齐桓公的面子,况且,这攻打蔡国的的确确是一点难度没有,也就默许了。

    竖貂很是得意,终于可以独当一面了,他本来就生就一幅好皮囊,如今顶盔掼甲的,虽然看着稍显单薄,可也是英姿飒爽,一幅儒将的模样。

    话说这位竖貂,带领着先头部队,威风凛凛地,就将蔡国都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那蔡国国君蔡穆侯蔡肸(xī),自从将妹妹蔡姬改嫁给了楚成王,就觉得自己又搭上了楚国这条线,抱上了楚国的大腿,也没把齐国放在眼里,况且蔡国本来就离楚国近,离齐国远,齐国要来打自己,可不得跋山涉水地走一阵儿呢。

    哪料想,这么快,齐国军队就兵临城下了。

    不过看到领军的将军竟然是齐桓公身边的内侍宠臣竖貂时,蔡穆侯蔡肸(xī)就放下心来,因为这竖貂,是他的老熟人。

    他的妹妹蔡姬还是齐侯妃的时候,竖貂就曾服侍过蔡姬,并且时常从蔡姬那得些小恩小惠,所以蔡姬很了解竖貂的德行和为人。

    上次妹妹被齐侯赶回了,也是竖貂亲自送的,蔡穆侯蔡肸(xī)自然也知道这位竖貂是个自私贪财的人。这自私贪财的人是最好对付的,只要给的钱财足够多,亲娘老子都能出卖。

    于是,这天夜里,蔡穆侯蔡肸(xī)就派人带着许多财物,悄悄潜入齐军大营,来见竖貂。

第一百三十九回 齐桓公南征 楚国有了准备题章节

    书接上回,话说蔡穆侯蔡肸(xī)派人带着许多财物,悄悄潜入齐军大营,来贿赂竖貂,竖貂得了这么多的金银珠宝,心里很是高兴,就对来人说“实话告诉你们吧,这次我们齐侯可是召集了七路诸侯一起来的,回去告诉你家蔡侯,快点逃命吧,看在你们还算懂事,知道孝敬我的情分上,我放你们逃走的。不然,等大军到来时,你们这蔡国可就被夷为平地了。”

    “七路诸侯,貂爷,齐侯这是跟我们蔡国多大仇呀,要带这么多人来打我们?”

    “切,你也太看得起你们蔡国了,弹丸小国,还值得我们齐侯费这功夫?不过是借着打你们蔡国的名头要去打楚国罢了。”

    蔡穆侯蔡肸(xī)听完使者的汇报,也是恍然大悟,原来这齐桓公是想偷袭楚国呀,自己这蔡国,不过是人家捎带手的事。

    想明白了这些,蔡穆侯蔡肸(xī)赶忙命人收拾东西,带着一家老小就逃到楚国去了,出城时,竖貂果然是虚张声势地叫喊了一阵追杀,就放他们去了。

    国主都逃亡了,蔡国的都城一下子人心溃散,就被竖貂轻易夺取了。等齐桓公大部队过来时,竖貂那个得意,觉得自己一举拿下蔡国,肯定是首功一件,却不知道正是他,将这次南征最重要的军事秘密泄露给了楚国人。

    再说,那蔡穆侯蔡肸(xī)逃到楚国,见了楚成王熊恽,将齐桓公要偷袭楚国的事一说,楚成王也是大吃一惊呀。

    得亏是提前知道了,要是真给齐桓公偷袭成功,那楚国可就吃了大亏了,因为楚国目前的主力部队还都在郑国北伐呢,国内空虚呀。

    赶紧的,十万火急,传令在郑国前线的斗章回撤,布防,准备对抗齐国的袭击,整个楚国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而这些变化在蔡国修整集结的齐国南征大军还一点都不知情。

    齐桓公召集的七路诸侯,陆陆续续地来到了上蔡。来的最早的,是许国国君许穆公许新臣,而且许穆公还是带病响应盟主号召,积极参加南征,看着许穆公许新臣的病体,齐桓公也是相当感动。

    随后宋桓公宋御说、鲁僖公鲁申、陈宣公陈杵臼、卫文公卫毁、曹昭公曹班也都带着本国兵马来了,最后,郑国国君郑文公郑捷也带领人来助战。

    这七家诸侯国连盟主齐桓公一起一共是八家,组成的八国联军在蔡国上蔡地区短暂修整,不过就在这几天,许国国君许新臣病重不治,薨逝了,也算是为了南征大计,因公殉职。

    不管怎么说,死者为大,齐桓公又带着大家先办理许穆公许新臣的后事,又耽搁几天,让许国军队护送许穆公的灵柩回国安葬,等这些事都忙完了,联军才继续向南,到达楚国边境。

    就在这时,斥候来报,说前方大路边,孤零零停着一辆马车,车边肃立一人,潇洒倜傥,衣带飘飘,器宇轩昂,玉树临风,那人自称是楚王的使者屈完,特意在此等候齐候多时。

    齐桓公一听就是一惊,楚国使者,等咱们多时?咱们这次可是秘密南征,要偷袭楚国的,楚国人知道了,还派了使者在大路边等候咱们多时?这,这什么情况呀?

    齐桓公看看管仲,说“仲父,这楚国人怎么知道咱们大军要从此经过?还派人在这儿等咱们?”

    管仲也是一脸无辜,不过还是故作镇静地说“既然楚国人都知道了,那肯定就是咱们这边有人泄露了消息。人家楚国都派了使臣在这儿等咱们了,那肯定是有话要说,那就先见见吧,如果偷袭不成,我就用大义来谴责他们,让他们自惭形秽。”

    于是楚国使者屈完被带到齐桓公和管仲面前。

    这位屈完,是楚国的一位公族大夫,芈姓,屈氏,是当时楚国的外交部长。

    说到楚国屈氏大家可能想问,这位屈完是后来战国时楚国的大诗人屈原的先祖吗,关于这一点,历史学家们还真没有明确的定论。

    因为在楚国,屈氏算是公族中一个大的氏族,从屈完到屈原,经历了三百多年,而目前并没有相关史料可以证明屈原和屈完的族谱关系。

    来到齐桓公面前,屈完在自己的车上向齐桓公行礼说“我家君主听说贵国的军队要来我国,特意命我在此,要问问上君。”

    大家都知道那时候的车都是敞篷车,具体的样式,我找了一张图片,可供大家参考。

    因为齐桓公他们是在行军途中,肯定都是在车上,所以屈完来见齐桓公也就是架着自己的车来的。

    屈完接着说“我们楚国和你们齐国,相隔那么远,两国的国君不都应该在自己的国家吗,可如今,贵国在北海,我们在南海,风马牛不相及,不知道贵君是什么原因跑到我们的地方来,我家主上让我来问问。”

    各位朋友,这位楚国的外交家屈完,又给咱们发明了一句成语“风马牛不相及”,这句成语现在用来说毫不相干的事情,可当时,屈完的意思是说,齐国和楚国相距那么远,就是牛马发情相互追逐,也跑不到对方的国家去。

    不得不说,屈完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不卑不亢,彬彬有礼。

    管仲不是说要用大义来谴责楚国吗,管仲怎么说的呢?

    见屈完这样问,管仲就说“当年周成王册封我国的始祖姜太公到齐国,让召康公传达天王的命令,当时给我们齐国的命令是‘五侯九伯,汝世掌征伐,以夹辅周室。’这就是说,无论是谁,无论他有多高的职位,如果他有罪,我们齐国都有权去讨伐他,以此来辅佐周朝。

    为此,还专门赏赐了鞋子给我们齐国先君,让我们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你们楚国穆陵,北到孤竹国的无棣城,凡是大周朝的地方,我们齐国都可以代替王室征伐。

    自从王室东迁洛邑,很多诸侯国就不听话了,我们齐国的国君,遵照天王的命令,组织诸侯盟会,这也是执行我国的传统职责。

    你们楚国地处南方荆州,应该每年进宫包茅以供王室祭祀过滤酒水,自从你们不向王室进攻包茅,王室都没办法过滤酒了,所以我们要来征讨你们。

    还有,当年周昭王南巡,是在你们楚国的地方失踪的,我们也要来查清楚。”

第一百四十回 楚国外交家屈完

    书接上回,齐桓公南征楚国,楚国大夫屈完说你们在北海,我们在南海,风马牛不相及,你们跑我们楚国干嘛来了?

    这偷袭都被人家发现了,可管仲却说,因为你们不给周王室进贡包茅,王室都没法而过滤酒了,还有当年周昭王南巡,在你们楚国的地界没了,我们来调查这事儿。

    这包茅呀,是楚国特产的一种茅草,又叫菁茅。周朝初期,楚国很穷,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当贡品进贡给周天子,周天子为了照顾楚国人,就让楚国人用这种包茅作为贡品。

    而这种包茅的作用,就是可以用来过滤酒,尤其是祭祀用的酒。据说,用包茅过滤的就清澈甘醇,酒香四溢,被称为神酒。

    这种用包茅过滤酒的习俗,在现在的湖北有些地方和韩国都还可以看到。

    而大家知道,在当时祭祀祖先和神灵,可是相当重要的事情。

    《左传》上都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祭祀和战争。

    现在因为楚国不进贡包茅,都影响了大周王室的祭祀,这是多大的责任呀。

    见管仲用楚国不进贡包茅的事来说事,屈完就说“这些年大周王室也是乱糟糟的,不按时进贡的事也不仅仅我们一家。不过既然您这次特意提到这件事。

    我们楚国没有按时纳贡,这可能是楚王公事繁忙,一时失察,以后我们保证按时进贡齐便是。”

    这不,关于进贡包茅的事,楚国人痛痛快快地答应了,不就是些茅草吗,我们楚国多的是,以后每年给周王送些去就是。

    关于管仲说的另一件事,周昭王南巡楚国,后来就没在回去的事,屈完可不能接招,而是说“当年周昭王是坐船南巡的,至于为什么没回去,您还是去问问河水,这事我们楚国可不知道。”

    周昭王是周朝的第四位天子,周昭王南巡的事,距离这次齐国南征三百多年,据说那次是周昭王战胜了南方的少数民族,缴获了大量的青铜器,因为船只携带这些战利品渡江,导致了沉船。

    三百多年过去了,管仲用这件事情来责问楚国,确实是没有道理,所以屈完说,关于这件事,你去问问河水吧。这回答不卑不亢,相当外交,不愧是有名的外交家。

    这番说辞竟让管仲也无言以对。

    屈完离开后,管仲对齐桓公说“楚国人倔强,光靠耍嘴皮子是不能让他们屈服的,咱们的大军还得继续先前,在逼迫他们一下。”

    于是,齐桓公带领的南征的八国联军又继续前进,来到楚国的陉(xíng)山,这里已是深入楚国境内,离汉江不远了。

    管仲下令“就在这里驻扎。”

    其他几家诸侯国主说“既然咱们都已经深入楚国了,为什么不干脆渡过汉水,和楚国人决一死战呢,为什么要在这里驻扎?”

    管仲说“人家楚国都派了使臣来过了,那肯定是有所准备,咱们冒冒失失渡江,和楚国开战,胜负难料。而咱们大军驻扎此地,楚国人也吃不准咱们,肯定害怕咱们的大军,所以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就还会派使臣前来谈判,打仗这事,不一定非要真刀真枪,你死我活,有时候,谈判也是个好办法。”

    见管仲这么说,各位诸侯也是将信将疑,大家虽然议论纷纷,但盟主是齐桓公,所以大家也只得听从。

    而楚国那边,楚成王熊恽早已将北伐郑国的军队调回,又拜令尹斗子文为三军统帅,将楚国精锐之师,布防在汉水南岸,只要中原诸侯国敢渡汉水,就会迎头痛击。

    看看,南北双方剑拔弩张,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南北战争,仿佛一触即发。

    然而,探马来报“北方的八国联军,屯兵陉(xíng)山,不往前走了。”

    接到探报,斗子文也是轻轻松了一口气,说“管仲果然是深谙兵法,不到万全之际,不会发兵。可是这八国联军,这么多人,在陉(xíng)山逗留不前,这到底是有什么阴谋呢?

    毕竟这齐国现在可是超级大国,诸侯盟主,咱们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不到万不得已,还是引而不发未上。

    大王,咱们还是再派个使节,去探探对方的虚实,观察观察他们的动向,再做打算。”

    看看,这就是你有弹,我有弹,轻易不放弹。

    楚成王见斗子文这样说,就问“那这次又派谁去做使臣呢?”

    斗子文说“屈完大夫既然和管仲正面接触过了,就还是劳烦屈大夫辛苦一趟了。”

    屈完说“咱们楚国要向大周王室继续进贡包茅的事,上次我都答应了管仲和齐侯的。还有,大王若是心里想着要与齐侯讲和,那我去是可以的,我会极力斡旋,缓和当下紧张的气氛;但,大王若是心里想着要开战的话,那最好还是另外选派能人前去,我怕是不能胜任。”

    楚成王说“是战是和,爱卿看了北方联军的情况可以自行决断,寡人既然派你去做使臣,这权利就交给你,绝不会限制你。”

    看看,这就是楚成王的气魄,完全信任和支持屈完,所以历史上的明君贤臣都是相互的。

    屈完见楚成王这样信任自己,当然也非常感动,对楚成王行了大礼说到“大王放心,臣定以咱们楚国的利益为重,不辱使命。”

    接到通报,楚国使臣屈完又来了,管仲对齐桓公说“君上,楚国使臣这次过来,是和咱们讲和的。”

    楚国大夫屈完进到齐军大营,向齐桓公行礼拜见,齐桓公还礼,并问屈完这次的来意。

    屈完说“我家主公因为没有按时向大周王室上交贡品,以致劳烦您前来责问,为此,咱们深感歉意。烦请贵君先后退一舍,我们这就把该上交的贡品送来。”

    齐桓公说“屈大夫能够让你家主公重新履行以前的职责,这样寡人也可以在大周天子面前交差了,这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当下传令八国联军立刻后退三十里,在召陵驻扎。

第一百四十一回 齐国楚国召陵之盟

    书接上回,话说楚国大夫屈完第二次来见齐桓公,说楚国愿意向大周王室上交贡品,同时请齐桓公能退军一舍。

    一舍,就是三十里,大家看看,屈完是个多好的外交家,我们楚国承认错误,同意上交贡品,但是你们八国联军得先撤退三十里,别搁这儿杵着,既然合谈,就有个合谈的样子,搁这儿杵着,那不是还摆出一幅打仗的样子吗。

    一个合格的外交官,给自己国家该争取的权利和利益,一定要尽力争取。

    齐桓公也很爽快,好,后撤三十里,迈向合谈的第一步,我诸侯盟主先摆出姿态。

    屈完回去向楚成王复命,楚成王见齐桓公这么爽快就答应退兵有点后悔了,说“这么容易就让齐国人退兵,他们肯定是害怕咱们,咱们还用得着给周王室进贡吗?”

    见楚成王想耍赖,楚国令尹斗子文在一旁说“大王,人家八国联军都对屈大夫讲信用,说退兵,就退兵了,您作为咱们楚国的大王,难道想失信于人吗?”

    “哦,嘿嘿,我就是随便说说。”楚成王尴尬地嘿嘿笑了两声。

    只得让屈完准备给周天子的贡品包茅,另外参加南征的八个诸侯国,每家给准备一车礼物,既然合谈吗,那就大方点得了。

    屈完再次来到齐军大营,先把给周天子的贡品,一车包茅给齐桓公等人看来,查验无误,又将楚成王给八位诸侯每人的一车礼物分别送给大家,包括国君在途中去世的许国,许国军队将许穆公的遗体送回国后,世子许业即位,就是许僖公。许僖公感念齐桓公的恩德,就派许国大夫百佗又带领着许国军队,来继续参加南征。

    齐桓公很高兴,邀请屈完参观联军的阵营,要在楚国使臣面前展示一下军威。

    只见鲁国、宋国、郑国、许国、卫国、陈国、曹国七国军队分作七个方向,成为七支队列,齐国军队在南方,也就是最前方,向着楚国的方向,虽然是合谈,可也是做好了战斗准备的,万一要是楚国偷袭呢。

    齐桓公和管仲陪同这楚国大夫屈完,乘车检阅了联军的军容军貌,只见战车齐整,甲士林立,突然,中军齐国阵营中战鼓雷动,随即,其他七座军营,也跟着一起擂鼓,一时间鼓声震天,犹如雷声滚滚,震天动地,连绵数十里。

    齐桓公不无得意地对屈完说“屈大夫看看,寡人的军队如何,是不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呢?”

    屈完说“上君之所以能够做诸侯盟主,是为了帮助天子广布恩德,抚恤万民;上君若是以恩德对待诸侯,那是没有人会不服的;可上君您若是想凭借武力,那我们楚国虽然地处偏僻,但也有方城作为城池,汉水作为护城河,也是池深城竣,还有我们的百万民众,到时候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见屈完如此回答,齐桓公也只能尴尬地笑笑,说“啊,呵呵呵,屈大夫真是楚国的栋梁呀。”

    随后,齐桓公和楚国大夫屈完约定,在召陵举行盟会,签订和平协议,楚国大夫屈完,这位楚成王的全权代表参加此次盟会。

    盟会要用的祭坛连夜赶工呀。

    第二天,又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齐桓公带领着其余七国诸侯,和楚国代表屈完结盟,齐桓公作为主盟者,手持牛耳,同时签订盟书,也就是和平协议“自此以后,世通盟好,”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对话,不要对抗。

    然后是歃血仪式。这召陵之盟还是相当正式。

    仪式结束后,管仲私下找到屈完说“如今咱们都结盟了,就请屈大夫回去后把郑国边关守将聃伯释放了吧。”

    屈完也很给面子,满口答应,同时说“也请管相国转告齐侯,不要再追究蔡国的责任了,让蔡侯可以安心回国。”

    管仲也只得答应,看看,屈完一点都不吃亏。

    这次齐桓公的南征,声势浩大的开始,就这样在一片祥和中结束,这哪是来打仗,简直是带着八国联军搞了一次公费旅游。

    在准备班师回国的时候,鲍叔牙就管仲“哎,老管呀,要说这楚国的罪状,第一条可是僭越呀,如今可是大周朝,只有周天子能称王,这楚国竟然也敢称王,这才是他们的大罪状。

    可是老弟你却避重就轻,只说他们不进贡包茅的事,这僭越的事提都不提,这是为啥呀?”

    见自己的好朋友鲍叔牙这样问,管仲先是不慌不忙地给鲍叔牙倒了杯茶,然后说“楚国僭越王号,都已经三代了,如果我用这件事向楚国发难,他们能认错吗?如果不认错,那不是就得打起来呀,咱们这边八国联军,楚国那边也是精兵强将,而且都在汉水布防好了,这要是当真打起来,可是一场大仗呀。

    而且,这要是一旦开打,那和楚国的仇可就结大了,从今往后肯定也是不断地你打我,我打你。

    老哥你想想,要真是那样,这南方大地可就是几十年的战乱,最终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而我不提僭越,只说包茅,那茅草楚国多的是,又不值几个钱,他不是就容易接受,这样咱们齐国也有面子,说起来又是盟主的一件功德,既可以在天子呢交差,又可以免去连年的兵祸战乱,这不是皆大欢喜的事吗。”

    听了管仲的解释,鲍叔牙也是恍然大悟,不觉也是感慨一番呀,这一对好朋友,自从鲍叔牙保着齐桓公齐小白回国即位后,也是很少能有这样的机会,喝喝茶,聊聊天。

    望着静谧的夜空,两人又聊起当年的许多趣事,一起做生意总是亏本,一起参军打仗,管仲总是贪生怕死,可每次都是鲍叔牙坚定的支持管仲。包括他们两人分别辅助齐国的两位公子齐纠和齐小白,只有是管仲的决定,鲍叔牙都会不打折扣的支持。

    月光如水,温柔地铺满大地,见证着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和他们满怀天下苍生的仁心。

第一百四十二回 打错算盘辕涛涂成了阶下囚

    书接上回,话说齐桓公带领八国诸侯和楚国大夫屈完在召陵盟誓之后,就传令诸侯,准备班师回国。

    这时陈国的大夫辕涛涂正和郑国大夫申侯喝酒聊天呢。大家是不是听着申侯觉得有点耳熟,是的,当年引领犬戎入侵镐京,灭了西周的,可不就是申侯嘛,这位申侯正是那位申侯的后人,可惜史书上没有记载他们的名字。

    那么这申侯应该是申国的国君,怎么成了郑国的大夫呢,原来申国是被楚文王给灭了国,申侯作为亡国之君竟然还在楚国找到了工作,成了楚国的大夫,楚文王死后,申侯又几经辗转,到了郑国,成了郑国的大夫。

    这时和申侯喝酒聊天的陈国大夫辕涛涂就对申侯说“大军班师,按照常规路线,必然是要走我们陈国和你们郑国境内,申大夫,您想想,这大军过境,这么多人,人吃马嚼的,那还不像蝗虫一样,咱们两国的负担得多重呀。而且那盟主齐桓公又是个好面子的人,咱们两国不得再准备些礼物送给他和齐国那些高级官员,而且这礼物轻了还说不过去,您说,这不是要大伤咱们两国的元气吗?”

    见陈国大夫辕涛涂这么说,申侯就问道“那,依辕大夫的意思?”

    辕涛涂见申侯问他,就接着说“不如你我二人去找齐侯献计,让大军走东线,沿海道北上,这样虽然要稍微绕点道,但却可以向东方的夷人展示咱们中原诸国的军威,到时途径的是徐国、莒国,劳军的负担就落到他们头上了,咱们两国的国力不是就能够保全了吗。”

    见辕涛涂都已计划好了,申侯就是“辕大夫此计甚妙。”

    于是两人就来向齐桓公和管仲献计说“盟主北伐山戎,南征荆楚,威德四海,如今班师还朝,不如就走东线,向东方的夷人展示下咱们中原的军威,他们见了盟主如此盖世雄姿,还有谁敢不臣服盟主呢。”

    这彩虹屁,把齐桓公拍的晕晕乎乎,当下就拍着手说好,旁边的管仲虽然觉得有点不妥,可也还没想明白这两人为什么跑来提这么个建议。

    辕涛涂和申侯退下之后,齐桓公还在想着,要是走东线,具体该怎么走,这时侍从来报,郑国大夫申侯求见,齐桓公看看管仲“这家伙刚走,怎么又跑来了?”

    管仲想了想说“还是叫他进了,听听又有什么话说。”

    于是申侯进的大帐,重新向齐桓公和管仲施礼,说到“盟主,管相国,适才辕大夫所言之事,大为不妥,还请盟主三四。”

    见申侯再来,说的却和刚才相反,齐桓公不禁都看了他两眼,沉声问道“刚才,你和辕涛涂一起进来,你怎么不反驳呢?还有为什么走东路不妥呢?”

    申侯道“盟主见谅,适才确实不便。盟主这次带大军南征,从春天到夏天,已经在外滞留了这么长时间,大军已是相当疲惫,如果往东走,万一遇到东夷阻击,疲惫之师恐怕很难再打硬仗;而且东面道路又远又难走;还是直接取道陈国和郑国比较可靠,由这两国供给军队的粮食、补给等物资,后勤有保障,这才是最稳妥的方案。

    辕涛涂是不想陈国为大军提供物资,所以才蛊惑盟主,请盟主明察。”

    齐桓公和管仲都是聪明人,见申侯这样说,顿时就明白了,齐桓公一拍桌子说道“大胆辕涛涂,竟敢戏弄寡人,着实可恶,来人呀,给我把那可恶的辕涛涂抓起来。

    另外,申侯倒是个深明大义的人,就让郑国将那虎牢关封赏给申侯吧。”

    这边申侯得了虎牢关,自然是心里美滋滋的,可是那郑国国君郑文公郑捷心里却把个吃里扒外的申侯恨得牙痒痒,要知道,这虎牢关可是郑国难得的险要之地,当年武姜夫人让郑庄公将虎牢关封给共叔段,郑庄公都不肯,宁可把京城给共叔段,都不把虎牢关给共叔段。而如今,却不得不给了申侯,你说郑文公郑捷心里能乐意吗。

    还有陈国大夫辕涛涂,本想着给自己国家省点,结果被申侯背叛告密,成了阶下之囚,要不是自己的国君陈宣公陈杵臼花了大量钱财给他赎罪,辕涛涂很可能就丢了性命,所以这辕涛涂也把个申侯恨得要死。

    好了闲话不说,这次齐国领导的八国联军轰轰烈烈的南征,总算是结束了,虽然没打成仗,但是给大周王室的贡品包茅算是给要了来,这样王室在祭祀的时候又可以缩酒了。

    齐桓公派自己的外交部长公孙隰朋和楚国的使臣一起,带着十车包茅去拜见大周天子周惠王。

    周惠王自然是很高兴,热情地接见了齐国使臣公孙隰朋,而且周惠王接见公孙隰朋的时候还特意带着二王子姬带。

    公孙隰朋见周惠王带着二王子姬带一起接见他,心里就猜想,估计这周惠王是想让二王子姬带当继承人吧,可是齐桓公是坚定的支持太子姬郑的,这一点公孙隰朋很清楚,于是在必要的外交寒暄客套之后,公孙隰朋就特意提出要拜见世子姬郑。

    见齐国的使臣提出这样的要求,周惠王有些不太高兴,而且面容上还略显仓皇之色,可是也不好拒绝,就还是让二王子姬带陪着太子姬郑一起接见了齐国使臣公孙隰朋。

    公孙隰朋就更加确定了周惠王的想法。

    回到齐国后,公孙隰朋就像齐桓公禀报说“大周王室,恐怕要有乱子了。”

    齐桓公就问“你怎么知道的呢?”

    公孙隰朋说“太子姬郑,是姜王后所生,是嫡长子,册封为东宫太子多年来;可是姜王后过世后,王妃陈妫受宠,立为继后,子凭母贵,陈妃的儿子王子姬带的地位也就上来了。

    而且这王子姬带,又善于察言观色,趋炎附势,特别会讨天王的欢喜,这几年大有取太子而代之的趋势,现在都被人称为‘太叔’了,主公,当年那郑国的公子段可不就是被称为‘太叔’吗。

    而且臣这次拜见天子,在提到太子时没看见太子面上又仓皇之色,这肯定就是要废长立幼呀,主上,咱们要早做准备才行了。”

第一百四十三回 齐桓公首止之会拥戴太子姬郑

    书接上回,话说齐国使臣发觉周惠王姬阆宠爱二王子姬带,大有废长立幼的心思,就及时向齐桓公齐小白和相国管仲禀报了,管仲说“如今,支持太子姬郑的人很少,他在首都势单力薄,按照隰朋大夫说的情况,太子的处境已经相当危险了,主上,咱们要想办法帮帮太子才行。”

    “仲父可以办法了?”

    “主上,您向天子进表,就说‘要召集诸侯召开盟会,诸侯们都希望拜见一下太子,所以这次盟会就请太子出席,接见诸侯。’让太子在诸侯们面前刷刷存在感,如此一来,太子在诸侯中的地位不是就稳固了,天王若是再想废黜太子,他不得仔细掂量掂量来自诸侯们的阻力,那难度可是很大的。”

    齐桓公觉得管仲的方案很好,于是传令诸侯,明年夏天,在卫国首止,召开诸侯盟会,历史上将这次盟会称为首止之会。

    选定了盟会时间地点,便又派遣公孙隰朋去洛邑出差邀请大周太子,周惠王的本心当然是不想让太子姬郑参加这些社交活动的,可齐国的势力实在是强大,而且又是名正言顺,理由相当充分,也就不得不答应。

    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齐桓公早早就打发齐国大夫陈敬仲先到了首止,专门为大周太子修筑了一座行宫,供太子姬郑会议期间使用。

    初夏时节,刚到五月,齐国、宋国、鲁国、陈国、卫国、郑国、许国、曹国这八家诸侯国齐聚卫国首止会场。

    没几天,大周太子姬郑也到了,车架刚到齐桓公专门为姬郑修筑的行宫门前。就见齐桓公带就领着八位诸侯早已在行宫门口迎接了,

    大家对姬郑的尊重,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搞得姬郑受宠若惊,手足无措,忙着对齐桓公行礼说“齐候您是诸侯盟主,又是这次大会的发起人,这中间的主人行馆应该是齐候您来居住才对。”

    齐桓公说“太子您真是平易近人,我齐小白不过是个藩国,虽然在外号称诸侯盟主,可那都是王室给我的荣耀,如今见了太子您,就像是见了天王本人一样,怎么敢在您面前充大,这座会场正中的行宫是特意为您建造的,您就安心住着吧。”

    姬郑又谦让地向齐桓公致谢,方才在众人的簇拥下,在行宫下榻。

    这天晚上,周太子姬郑派人将齐桓公请到行宫自己的住处,向齐桓公诉说王子姬带想要谋夺太子之位的事。

    齐桓公安慰姬郑到“太子放心,这次会盟除了一贯的和平发展主题外,还有一项重要议程,就是我会以诸侯盟主的身份,带领与会诸国立誓,坚决拥戴太子您,维护大周王室的继承秩序,还请太子您不要担忧。”

    见齐桓公这样说,周太子姬郑也是感激不尽。

    整个首止会盟都在是欢乐祥和的氛围,各种仪式都完成了,齐桓公还是挽留大周太子姬郑住在首止行宫之中。

    太子都不回去,这些与会的诸侯也不好意思先走,于是又轮番做东,宴请太子姬郑。

    姬郑很是过意不去,对齐桓公说“诸位都是一国之君,各国内都有一摊子事情,天天在这陪着我喝酒,我,我很是过意不去呀,齐候。”

    齐桓公说“太子,我特意挽留您,就是向天王表明,您深受诸侯爱戴,大家不舍得和您分别,这样才能杜绝他废黜您,而改立王子带的心思。

    而且,如今正是大夏天的,暑热难耐,等到立了秋,天气凉爽了,再送您会去。”

    好嘛,这首止之会,原来是齐桓公带着大家避暑来了。

    齐桓公对大家说,通过占卜得到,这次盟会的会期要到八月中秋节才吉利。

    放下这边齐桓公带着诸侯,陪着周太子姬郑在首止避暑消夏不说,那边周惠王姬阆见太子姬郑去了这么长时间都不回来,心里很是不爽。

    这还不明白吗,这就是齐桓公故意的呗,这齐桓公的手申的可真够长的,竟然来干预王室继承人的事了。

    再加上旁边,二王子姬带母子不停地拱火,吹枕边风,更是把个周惠王姬阆说得气不打一处来,气太子姬郑,更气齐桓公齐小白。

    于是就派人将周公忌父叫来,大家还记得周公忌父吗,对就是周公黑肩的孙子,这一代的周公,因为周公忌父担任大周朝的太宰,所以大家也叫他宰孔,他的后人就以宰为氏,所以这位宰孔周公忌父就是后世宰姓的始祖。

    一个问题给大家,宰孔的后人以宰为氏,那他们的姓是什么呢,请大家在评论区讨论。

    话说周惠王姬阆叫来宰孔周公忌父,就对宰孔说“去年齐候齐小白声势浩大地带着诸侯联军去讨伐楚国,都到了汉水岸边了,却不敢和楚国人真刀真枪地打一仗,就这么灰溜溜地跑回来了。如今楚国也恭恭敬敬地给王室缴纳贡品了,不像从前那么桀骜不驯的样子,我看着,倒比齐国还好些。

    反倒是齐国,越来越不像话了,就说这次吧,竟然把太子留在首止这么长时间,他齐小白这是什么意思呀,啊?他这眼里还有朕吗?他这是要将朕至于何地呢?

    这次请你过来,就是想让太宰你给郑伯写一封密信,让郑伯舍弃齐国,改投楚国,就说是我的意思,让楚国好好做大周的臣子,不要辜负了朕的心意。”

    宰孔一听周惠王这话,这是癔症了吧,这都什么逻辑呀。

    首先齐国南征,是没有和楚国有实质上的武装冲突,可是不管怎么说,让楚国给您王室进贡了包茅,哦,你以为是楚国自己个乐意呀,还不是忌惮齐国吗。您这会上嘴皮一碰下嘴皮,让郑国改投楚国,让楚国效忠王室,您以为楚国是您养的小绵羊吗,您不知道楚国是老虎吗,您觉得楚国能听您的?

    好歹齐国和王室是世代联姻,在大面上都还是过得去的,可楚国,楚国可是自己给自己加了王号的,那狼子野心昭然若揭,那是您能控制的嘛?

第一百四十四回 首止之会 郑文公又逃会了

    书接上回,话说周惠王叫来宰孔周公忌父,竟然要周公忌父给郑国写信,让郑国投奔楚国来对付齐国。

    宰孔周公忌父就说“大王呀,楚国之所以向王室纳贡,完全是齐国的功劳,大王您怎么能舍弃伯舅而亲近相信蛮夷呢?”

    宰孔周公忌父说得伯舅,就是指齐桓公,因为齐国是姜姓国家,一直和周王室联姻,所以大周天子尊称这些异姓的诸侯为伯舅。

    而对于那些同为姬姓的诸侯,大周天子会尊称他们为叔伯。

    见宰孔周公忌父不同意,周惠王就说“郑国不背离齐国,那些诸侯就都团结在齐侯旁边,铁板一块,让我怎么对付齐侯呢?这件事,我已经决定了,太宰你就不要再多说什么了。”

    说着周惠王就取出一份用火漆封好的密函,交给宰孔周公忌父,让给郑伯送去。火漆封口上,盖了天子的印章。

    见周惠王一意孤行,心意已决,宰孔周公忌父也不便再多说什么,只得派人将密信,连夜给郑国国君郑文公郑捷送去。

    而这密信的内容,宰孔周公忌父也不得而知。

    这时郑国国君郑文公郑捷还在首止会场呢,齐桓公不是要留周太子姬郑在首止住到秋天吗,与会诸侯不也得都陪着。

    话说郑文公郑捷接到周惠王姬阆的密信,屏退左右侍从,回到自己房间,才小心地打开来看。

    只见密信上写着“姬郑违背父命,私自培植党羽,不能再做王室继承人了。朕中意的是王子姬带,叔父你如果能摒弃齐国尊崇楚国,共同辅佐姬带继承大统,就是大周朝的大功臣,朕会将大周王室托付给叔父你。”

    读着周惠王的亲笔密函,郑文公郑捷激动的双手颤抖“将大周王室托付给我,天王要将大周王室托付给我,那我不是要重拾祖上的荣光了。”

    合着这位郑文公就只看到周惠王说,要将大周王室托付给他,激动的小心肝砰砰乱跳,想着自己的先祖郑武公、郑庄公可都是大周的上卿,也是诸侯领袖,那威风劲,和现在的齐桓公差不多。

    就连自己老爹郑厉公曾经收留逃亡的周僖王,都没被王室召为上卿,现在这荣光真的会落到他郑文公郑捷头上吗,他也可以受到诸侯的朝贺吗。

    郑文公郑捷越想越高兴,就叫来郑国大夫孔叔来商议。

    孔叔看来周惠王的密信,竟是一脸焦急,神色严峻地对郑文公说“主上,不可呀。齐国是因为要救助咱们郑国,才南征和楚国对抗的,咱可不能做那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的事呀,主公。

    如果真的听了天王的话,背叛齐国,投靠楚国,可是有损德行呀。

    况且,咱们拥戴太子姬郑,这时符合天下大义的,主上,您可不能胡思乱想呀。”

    看看郑国还是有明白人。

    可是孔叔的劝谏,利欲熏心的郑文公郑捷哪里听得进去,打断孔叔说“齐候不过是诸侯盟主,天子才是天下的君主,我听天子的话怎么会有错呢。如今,天子想要废黜太子姬郑,咱们何必要拥护他呢?”

    孔叔说“大周的礼法传统,一直是嫡长子才是合法继承人。当年周幽王宠爱幼子伯服,周桓王宠爱王子克,周庄王宠爱王子颓,后来都是什么样的结果,主上您都是知道的。

    得不到天下人心,就是得了那个位子,最后也是个身死无成。

    主上,只有尊崇天下大义,才能不重蹈五大夫的覆辙,否则就是后悔都来不及了呀,主上!”

    大夫孔叔极力劝阻郑文公,可这时那位申侯正好也来了,见孔叔越说声音越大,就在旁边插嘴说“周天子的命令,可是最高命令,有谁敢违抗呢?!咱们郑国若是还在这参加盟会,就是违抗天子命令。

    如果咱们离开了,其他的诸侯肯定就会对齐侯产生疑虑,只要心生疑虑,人心就会涣散,心散了,这盟会不就开不成了。

    况且,虽然在外有这么多诸侯支持太子姬郑,可在王室内部,却是大多数人都支持王子姬带的,所以他们两人的争斗,还不一定谁胜谁负呢。

    所以,如今之计,郑伯您干脆直接回国得了,离开首止这是非之地,看看事态发展。”

    郑文公郑捷听了申侯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就找了个借口,说自己国内有事,也没向齐桓公请假告辞,就连夜回了郑国。

    齐桓公一听郑文公郑捷逃会就大怒,他可是最恨逃会的了,要知道他齐桓公齐小白第一次组织诸侯会盟时,宋国就曾经逃会,后来可是狠狠地收拾了宋国,找回了场子的,而且那时候他是刚出道。

    而如今,他齐桓公齐小白已经是大名鼎鼎,说一不二的诸侯盟主了,都还有人逃会,这可是公然和他唱反调,对着干呀,是可忍孰不可忍。马上组织人马,打郑国!

    管仲见齐桓公气得脸都白了,赶忙劝慰“主上,郑国封地和大周王室挨着,郑伯这次突然逃会,肯定是王室那边有人挑唆。他一个人走了,不足以阻碍咱们的大计,咱们还是先把这些诸侯组织起来,再举行一次盟誓,共同拥戴太子姬郑,才能稳定大局。

    然后再一起去打郑国。”

    “好,还是仲父想的周到,寡人都被那出尔反尔的郑捷给气糊涂了。”

    于是,齐桓公齐小白,带领着宋国,鲁国,陈国、卫国、许国、曹国国君,加上齐桓公自己,一共七位诸侯,在首止会盟的祭坛上又举行了一次歃血仪式,大家宣誓“我们共同拥戴太子姬郑为大周唯一合法继承人,匡扶大周王室!如有背叛,天人共讨伐!”

    太子姬郑没有歃血,而是在主位上,全程见证诸侯的盟誓,这就表明所有参加盟誓的诸侯,都将姬郑当做了君主,誓死效忠姬郑。

    歃血仪式结束,姬郑赶忙走下台阶,向诸侯们作揖道谢,说“诸君,不忘大周王室,拥戴寡人,寡人感激涕零。

    今天寡人也以先王之灵起誓,绝不辜负诸君的厚爱!”

第一百四十五回 巧舌善辩的申侯终于把自己玩死了

    书接上回,为期将近四个月的首止之会终于结束了,除了逃会的郑文公郑捷外,其余七国诸侯都歃血盟誓,拥立大周太子姬郑。第二天,就是姬郑回程的日子,七位诸侯都安排有车辆护送,齐桓公更是将太子姬郑送出卫国国境,才和姬郑挥泪告别。

    再说楚成王熊恽听说郑国国君郑文公郑捷,竟然从首止之会逃会,就高兴地说“这下子,咱们可以得到郑国了!”

    说着赶忙派人去联系申侯,好让申侯做个中间人,和郑国建立外交关系。

    为什么楚成王熊恽要找申侯呢,原来这申侯不是在楚国做过一段时间公务员吗。

    那时候是楚成王的老爹楚文王熊赀当政,那申侯可是长着一幅好口条,特别会拍楚文王马屁,讨楚文王欢喜,所以深得楚文王的宠信,不过呢申侯也是个明白人,他知道楚文王死后,自己在楚国可就很难再混得下去了。

    于是在楚文王临终之时,就带着金银细软逃到了郑国的栎城,那时候郑厉公郑突还在栎城割据呢,申侯就在郑厉公身边谋得了一份差事,等到郑厉公复国后,自然也就成了郑国的大夫。

    因为有在楚国的经历,所以很多的楚国官员和申侯都很熟识,算是一起的同事故交,所以,楚成王就派人来找申侯打通关节,请申侯怂恿郑伯背叛齐国,改投楚国。

    申侯的了楚国的好处,自然就为楚国说话,他对郑文公郑捷说道“君上呀,咱们从首止逃会,已经得罪了齐国,现在也只有楚国才能和齐国抗衡,况且天王也让咱们联合楚国呢。否则,这齐国楚国都把咱们郑国当成敌人,郑国岂不是就完蛋了。

    君上,夹缝中求生存,咱们还是得挑个粗点的大腿抱才行。”

    郑文公想想,也是这么个理,就干脆派遣申侯悄悄地去楚国出趟差,沟通沟通投靠楚国的事。

    而这时,结束了首止之会的齐桓公齐小白也带领着诸侯联军来讨伐郑国了,而且很快就围困了郑国的新密城。

    在楚国出差的申侯得到消息,就求见楚成王说“大王呀,我们郑国之所以愿意归顺楚国,就是因为楚国强大,足可以抗拒齐国。

    现在齐国人正在攻打郑国,臣恳请大王派兵救援,要是大王不救郑国,臣回去之后如何向郑侯复命呢。”

    楚文王就问各位楚国大臣,该怎么办,楚国令尹斗子文就说“上次齐侯组织八国联军南下时,许国国君许穆公死在行军途中,齐侯怜惜他,特意安排许国军队回国安葬。所以许国是相当感激齐侯,也是最听齐侯指挥的。

    要解这次郑国的危机,咱们也来个围许救郑,派兵去攻打许国。

    许国告急,诸侯联军肯定要去救许国,郑国自然就解围了。”

    果然是妙计,后来战国时期不是有围魏救赵吗,这不都是从前人的战争经验中学来的。

    楚成王欣然采纳,亲自统兵讨伐许国,也将许国的都城给包围了起来。

    许国被围,齐桓公带着的诸侯联军果然前来救援,郑国的围困自然就解除了。

    申侯回到郑国后,自以为是自己的功劳,才使郑国得以保全,洋洋得意,趾高气扬,满以为,这下子,郑文公肯定又要封赏自己,连走路都是鼻孔冲天。

    那郑国国君郑文公郑捷会封赏申侯吗,事实证明,是申侯想多了,郑文公因为上次被迫将虎牢关赏给申侯的事,还耿耿于怀呢,这次还想封赏,赏哪儿呀?把郑国都赏给你吗?等着吧。

    话说这申侯左等右等也等不来郑文公的封赏,也不免心生怨恨,有意无意,人前人后就难免发各种牢骚,当然,这些牢骚也有传到郑文公耳中的,于是,郑文公郑捷和申侯君臣二人的嫌隙就愈加深了。

    第二年春天,齐桓公又来讨伐郑国,上次不是被楚国围许救郑,把齐桓公的计划打破了吗,这郑国逃会的事还没完呢,这口气还没出呢,还得打郑国。

    而这时,那位陈国大夫辕涛涂也刑满释放,终于出狱了,对就是那位本想给陈国省点,向齐桓公建议走东线回国,结果被申侯告密而被关到齐国监狱的陈国大夫辕涛涂,在陈国国君的多次努力下,终于被齐桓公放出来了。

    这位辕涛涂出狱的第一件事,就是报复申侯,要让这个出卖自己的人付出代价。

    辕涛涂就给郑国大夫孔叔写了一封信,信上说“上次南征楚国班师回国的时候,申侯不顾郑国的利益,献媚讨好齐桓公,得到了虎牢关的赏赐;

    而这次又用郑国的利益向楚国人献媚,使郑侯背负了违背道义的恶名,给郑国百姓召来战争的灾祸,危害郑国社稷。

    像申侯这种汉奸卖国贼,不杀了他,上对不起郑国的列祖列宗,下对不起郑国的黎民百姓。

    要想使郑国免受战乱之苦,只有杀了申侯,再向齐桓公认错,请求重新加入联盟。

    齐侯是个深明大义的人,肯定就会退兵的。”

    看着辕涛涂的来信,孔叔也觉得很有道理,就将书信呈给郑文公郑捷,而郑文公这时候也是很后悔听了申侯的教唆,从首止之会逃会,把齐国得罪了,这才受到齐国两次讨伐,这时又后悔又生气,把这后果都怪在申侯头上呢,见了辕涛涂给孔叔的信函,就更下来除掉申侯的决心。

    于是就让人将申侯叫来,斥责道“你不是说只有楚国能和齐国抗衡吗?这齐国一次次地来打我郑国,楚国人在哪儿呢?”

    申侯还想争辩,郑文公却不给他机会了,吩咐殿外武士,拖出去砍了。

    申侯就这样身首异处,一命呜呼了,那颗精于钻营算计的人头被装在了一个木盒子里。

    孔叔带着装着申侯首级的木盒,来到齐军大营,求见齐桓公。

    对齐桓公深施一礼,说道“我家主公听信申侯的挑唆,违背盟约,背弃盟主,如今已经认识到错误,将挑拨离间的申侯处决了。

    盟主您深明大义,希望您能原谅我们郑国,允许郑国重新回到联盟的怀抱。”

第一百四十六回 郑国的世子

    书接上回,话说郑文公郑捷杀了申侯,让孔叔带着申侯的首级来向齐桓公请和。

    要说齐桓公确实是大气,盟主气度,见郑国态度诚恳,而且也知道郑国有像孔叔这样的贤臣,就同意了郑国的请求,约定在齐国宁母这个地方和郑国再次结盟。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联合国还是欢迎郑国回归的。

    这边齐桓公爽爽快快地答应了,可那边郑文公心里的小九九还一直盘算着“这会不会是齐国的阴谋呢,这么爽快就同意,会不会是设了陷阱等我去跳呢,这我要是去了宁母,会不会就回不来了呀。

    不行,我不能去。

    可,可要是不去,那齐侯能放过我吗?真是愁死人了,要不就让我儿子,郑国世子替我去吧。”

    就这样,郑文公郑捷左思右想,这到宁母参加盟会的差事就落到了郑国世子郑华头上。

    说到郑国世子郑华,咱们就顺便介绍一下郑文公郑捷的后宫家眷和子嗣。

    长子郑华和次子郑臧(zāng)都是原配夫人陈妫所生,当初夫妻恩爱,郑华作为嫡长子,很早就被郑文公郑捷立为世子。

    但是随着陈妫夫人渐渐年老色衰,郑文公郑捷就有了新的宠爱。面对夫君变心的陈妫夫人,积郁成疾,没多久就香消玉殒了。

    这时郑文公后宫最受宠的是一位来自南燕国的女子,名叫燕姞(jí)。姞是她的姓。这位燕姞夫人酷爱兰花,经常用兰花制成香水香包,随身佩戴。据她自己说,是曾经梦见一位自称是南燕国老祖宗的老神仙,老神仙送给她一支兰花,说这支兰花可以保佑她家国昌盛。

    梦醒之后的燕姞(jí)竟然真的闻见自己房中弥漫着清幽的兰花芳香,之后她就开始痴迷兰花了。

    因为燕姞(jí)身上总有着兰花的芬芳,郑文公郑捷很喜欢,再加上燕姞美丽温柔,乖巧可人,渐渐地受到郑文公的宠爱,没多久,燕姞生下一个男孩,郑文公给这个儿子取名郑兰。

    中年得子,郑文公非常喜欢这个活泼可爱小儿子郑兰。

    就是一些豪门大族为了财产争夺,兄弟妻妾之间也会勾心斗角,明争暗斗,何况是一国之君。

    郑文公郑捷对燕姞母子的宠爱,使世子郑华很不爽,他总觉得,这个小弟弟郑兰会是他最大的竞争对手,是他世子之位最大的威胁。

    感觉到压力的郑国世子郑华,就私下问公族大夫叔詹,自己该怎么办,叔詹是一位正直无私的人,就对郑华说“得失都是上天注定的,命里有时终归有,命里无时自难求,世子只需恪守自己的本分,对君父尽孝道,对百姓行仁义就可以了,不要对那些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无谓的担心。”

    世子郑华见叔詹这样回答,就知道叔詹是个老迂腐,自己的心思和他说也没用,就又去找另一位公族大夫孔叔,结果,孔叔竟然也和叔詹一样,教育他,作为人子,只要尽孝就可以了。

    见两位德高望重的公族大夫都是一个腔调,郑国世子郑华很是郁闷,这些老滑头,合着你们根本就不关心我的死后。

    正在这时,郑华的弟弟郑臧也气鼓鼓地来找他了,原来,这位公子郑臧是个奇装异服爱好者,这段时间,不知是在哪儿搞来些好看的鹬(yù)鸟的羽毛,装饰在帽子上,正兴冲冲地戴着这顶羽毛帽子招摇过市,正好被师叔碰见了,劈头盖脸就是一通教训“公子呀,穿衣戴帽可都是要合乎礼仪的,您把鸟的羽毛弄到帽子上,把好好的一顶帽子搞得不伦不类的,这就是不尊重礼仪传统,就是非礼。”

    这师叔也是郑国元老级别的公族大夫,大庭广众之下,就这样把公子郑臧(zāng)给训斥了一顿,搞得郑臧颜面扫地,这不就跑到哥哥郑华这儿来发牢骚来了。

    见就连弟弟郑臧也被公族大夫欺负,世子郑华心里就更加愤恨,要知道叔詹、孔叔、师叔可是他们爷爷的堂兄弟,都是德高望重的公族大夫,是郑国朝堂的擎天玉柱。而郑华郑臧兄弟是郑国国君的嫡子,本应该是这几位老叔爷护着的公子,可如今,看几个老头的态度,这是要舍弃我们兄弟吗,这样想着,郑国世子郑华心里就和这几位公族大夫更加有了芥蒂。

    就是在这时,郑文公郑捷安排世子郑华代替自己去宁母参加诸侯盟会,郑华心想,老爹你都怕被齐侯收拾,不敢去,所以才教我去,那齐侯见你不去,可不是更要收拾我嘛。于是也腻腻歪歪的不想去。

    而郑国大夫叔詹见世子郑华磨磨蹭蹭地,就不停的催促快点出发吧,不能让齐侯等候,又失了礼数。

    世子郑华百般无奈,只得去了宁母,代表郑国参加诸侯盟会,一路走着,一路就在琢磨,怎样才能保全自己。

    到了宁母,郑世子郑华拜见齐桓公,并且悄悄对齐桓公说“如今郑国的朝政都是被叔詹、孔叔、师叔三个家族把持着,上次首止之会逃会的事,也是受了他们三家的蛊惑。如果可以借助盟主您的力量,除去叔詹、孔叔、师叔这三个老家伙,我愿意将郑国作为齐国的附庸,永远听命于齐国。”

    齐桓公觉得这可能是个吞并郑国的好机会,就让郑华向退下,和管仲商量商量。

    管仲一听郑华的计谋就很严肃地对齐桓公说“坚决不可呀主上,主上您如今是诸侯盟主,而这些诸侯之所以都尊重您,服从您,是因为您仁爱、守礼、讲信用。

    而郑国这位世子,以儿子的身份谋求父亲的封国,这是不遵守礼法;用利益好处贿赂咱们去损害他自己的国家,这不是可信的行为。

    而他口中的叔詹、孔叔、师叔三位大夫,都是郑国德高望重的公族大夫,都是贤明的人,郑国人称他们为‘三良’,由此可见他们在郑国的口碑都是很好的,而郑华竟然蛊惑您去杀这样的贤臣。

    主上,您作为诸侯盟主,应该顺应民心民意,如果违背民心民意,必然会召来灾祸。

    这位郑国世子郑华,竟然想借助您的力量损害他自己的国家,依臣看来,这样的人很快就会有灾祸。”

第一百四十七回 郑世子借刀杀人不成 齐桓公拥立周襄王上位

    书接上回,话说郑国世子郑华,想借助盟主齐桓公的力量除掉郑国公族大夫叔詹、孔叔、师叔等人。

    真是好一招借刀杀人,可惜却被管仲识破,及时劝阻了。

    听了管仲的分析,齐桓公也是倒吸口冷气,差一点就被这可恶的郑世子给带沟里去了。

    当下,齐桓公就派人去把郑华又叫回来,就对郑华说“世子你刚才所言之事,都是国家大事,不过,这样的事情,还是等你父亲亲自来和寡人商量,你现在还不是郑国的国君,恐怕有些事情,你还做不了主。”

    郑华见齐桓公这样说,就知道自己这借刀杀人之计被齐桓公识破了,顿时吓得面如土色,冷汗把衣服都打湿了。

    要说这郑华也真是胆大,齐桓公和管仲那是都聪明智慧的人,也敢在他们面前耍滑头,当下,也不敢再在宁母逗留了,要是齐桓公又想起来,一刀杀了自己,那还不是和碾死个蚂蚁一样容易,于是这位郑国世子郑华干脆向齐桓公告辞,跑回郑国去了。

    这边,管仲实在厌恶这郑华的奸恶,就将郑华的所言所行派人通知了郑国。

    郑华回国后,就跑去向父亲郑文公郑捷说“父亲,那齐侯对父亲您没有亲自去很是生气,所以就没有答应咱们郑国的请求,父亲,咱们干脆还是投靠楚国吧。”

    看着这个满嘴谎言的儿子,郑文公气得浑身颤抖,指着郑华骂道“逆子!你在宁母说的,寡人都已经知道了。我真是没想到,你作为郑国的世子竟然可以如此出卖自己的国家!这会儿,你不知悔改,竟还敢在此胡言乱语。来人呀,把这个逆子给我抓起来。”

    被关在牢房里的郑华,趁着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悄悄把牢房的土坯墙凿了个大洞,越狱逃了出来,可惜没逃出多远,就又被抓了回去。

    或许,一开始郑文公郑捷并没想着要杀了自己的儿子,毕竟虎毒不食子嘛,可是这个郑华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作为国君的父亲的底线,郑文公一气之下,下令将出卖祖国的郑华,乱刀砍死。

    见哥哥郑华被父亲杀了,公子郑臧吓得也想出逃,也被郑文公郑捷派人抓回来杀了。

    连杀了两个嫡子,郑文公也觉得心灰意冷,不知道哪个儿子是值得信任的,干脆,一股脑,全部赶走。这就是史书上记录的郑文公驱杀诸子。

    当时,只有八岁的郑兰逃到了晋国,在晋国长大,不过郑兰在晋国混得还不错,做了晋国的大夫,后来,晋国拥立郑兰回国做了郑国国君,这是后话,咱们后面会讲到。

    再说郑文公郑捷把儿子们杀死的杀死,赶走的赶走,让自己彻底变成了孤老头子,又想着,要不是齐侯仁义,自己的郑国就被郑华那个逆子给败掉了,看来还是齐国靠谱,于是就又派大夫孔叔向齐国致谢,请求重新加入北方联盟。

    咱们就让郑国先乱一会,再来看看大周王室。

    自从大周太子姬郑参加了首止之会后,因为有了以齐国为首的诸侯国的支持,周惠王姬阆也不好明目张胆地更换继承人,就这么僵持了两年多,周惠王生病了,而且病势一天天沉重,眼看着就快不行了。

    大周王室到了最高权利交接的敏感时期,太子姬郑害怕二王子姬带母子会有什么不利于自己的动作,就趁早派自己的心腹王子姬虎去到齐国去,将都城的情况报告给齐桓公,同时也请求齐国在这关键的时刻来保护自己,保证自己能够顺利接过权利的接力棒。

    刚把使节姬虎派出去,没几天周惠王姬阆就驾崩了,周太子姬郑和宰孔周公忌父商量,为以防万一,先秘不发丧,星夜又派了快马出城,把最新消息秘密传递给去齐国的王子姬虎。

    姬虎带着太子姬郑的期望来拜见了诸侯盟主齐桓公,齐桓公立刻又召集各位诸侯开会,这次的会议地点选在曹国的洮(táo)地,史称洮之会,参加的诸侯国有齐、鲁、宋、卫、许、曹、陈、郑等国,以及周王室代表王子姬虎。

    其中郑国在经历了逃会和投靠楚国之后,又回到北方齐国阵营,这次盟会是郑文公郑捷亲自参加的。

    可能有朋友会问,怎么总是这几个诸侯国呀,其他的国家呢,其实这时候,中原诸侯也就这几个国家了,其他的一些小国,都已经逐步被这些大一点的诸侯国吞并了。

    这次会议的议题就是,拥护周太子姬郑即位,维护王室稳定。

    会议决定,与会国家,各派一名大夫,随同王子姬虎一起,前往大周首都洛邑,驰援太子姬郑。

    这八位诸侯国的大夫史书上都有记载,分别是:齐国大夫公孙隰朋;宋国大夫华秀老,就是华督的孙子;鲁国大夫公孙敖,就是鲁庆父的儿子;卫国大夫宁速;陈国大夫辕选,就是辕涛涂的儿子;郑国大夫师叔;曹国大夫公子戊;许国大夫百佗。

    八位诸侯国的大夫一起来的王都洛邑,也是声势浩大。

    因为天子姬阆病逝的消息还被封锁着,所以这八位诸侯国的大夫都是以探望天王病情的名义去的。

    见自己的外援都派人来了,周太子姬郑才将天王姬阆的死讯公之于众。

    八国大夫请求拜见新天子,周公召公两位大周的国公奉请太子姬郑主持周惠王姬阆的葬礼,同时即位成为下一任大周天子,这一年是周惠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52年。

    因为已经是冬天了,所以新天子姬郑,第二年改元,史称周襄王。

    眼看着哥哥在诸侯国的拥戴下顺利登基,而自己却被一步步边缘化的王子姬带,这时只能将无奈和怨恨埋藏在心底,暗暗酝酿着一场叛乱,当然这是后话。

    新登基上位的周襄王姬郑,自然是非常感念齐桓公的恩德,派宰孔周公忌父将这年春祭的胙肉[zuòròu],赏赐给齐桓公,用以表彰齐桓公对自己的拥戴之功。

第一百四十八回 齐国的继承人

    书接上回,周襄王即位的第一年,将春祭的胙肉赏赐给齐桓公。

    这胙肉,也写成祚肉,就是大周天子用于祭祀的肉,在周朝时,等级制度是相当严格的,天子祭祀,用的是太牢,就是猪牛羊各一只,用鼎煮熟,整头上祭。

    祭祀完成后,天子分胙,就是把胙肉分给宗族、大臣和诸侯,能够得到天子胙肉,是很高的荣誉。这在当时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

    周天子祭祀宗庙,祖宗得血食,后人分祚散福,引申为国家延续的意思,只有统治继续,这种祭祀才能继续,所以后世也将国运称为国祚。

    齐桓公事先就听说周襄王姬郑要赏赐自己胙肉,为了彰显天子对自己的恩宠,齐桓公又召集诸侯们举行了一次盟会,这次盟会的地点选在葵丘,历史上称为葵丘之会。

    看来,这爱开会的习惯,就是从齐桓公这儿开始的。

    在去葵丘的路上,齐桓公和管仲就谈论起周王室继承人的事情,感叹已经有几次因为继承人不明确或者是庶子幼子受宠,而导致祸乱。

    还有其他的诸侯国也有很多类似的情况。

    管仲就对齐桓公说“主上,别光顾着说别人家的事,说到这继承人的事情,主上您也该好好考虑一下咱们齐国的继承人问题了。

    如今,您可都还没册封世子呢,您可得趁着现在身体康健的时候,早点把这事定下来,拖不得了,再拖,恐怕要拖出事端来了。”

    说到自己齐国的继承人,齐桓公也是很头疼的事,就对管仲说“仲父呀,这个事我也很犹豫呢,你看啊,我这六个儿子,都是庶出,没有一个嫡子。

    老大无亏是大卫姬生的,仲父你也知道,大卫姬陪伴我很久了,我以前也对大卫姬说过,要立无亏做世子,而且易牙和竖貂二人也时不时地说无亏是个好孩子;

    老二子元,是小卫姬生的,这孩子从小就文文弱弱的;

    老三子昭,是郑姬所生,这倒是个贤德的好孩子,彬彬有礼,仁爱宽厚,要是把齐国交到他手上,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老四子潘、老五商人、老六子雍也都各有千秋。

    在下面的几个孩子年龄还小,就先不考虑,就说这六个成年的儿子吧,到底选哪个,我还是举棋不定。

    有时候觉得应该立长,选老大无亏,有时候又觉得应该立贤,选老三子昭,仲父,你的意见呢?”

    见齐桓公如此犹豫不决,管仲知道肯定是易牙、竖貂、开方这几个家伙时常在齐桓公耳边絮叨,这几人都是各有各的小九九,而且还和几位公子后妃有着扯不清的利益纠葛,如果任由他们蛊惑齐桓公,在继承人的事情上不明不白,最后必定会使齐国祸乱。

    想到这些,管仲就对齐桓公说“主上,要想继承发扬诸侯霸主的事业,一定要选一位贤能的接班人才行,主上既然知道公子昭贤能,就将子昭立为接班人吧。”

    齐桓公说“立子昭当然很好,就怕到时候无亏觉得自己是老大,来争夺继承权,到时候怎么办呢?”

    管仲说“这次周王室能顺利继承,都是依靠您以诸侯盟主的身份,像定海神针一样,拥护支持太子姬郑。

    所以,给子昭找一个强大靠谱的外援是很重要的,这次去葵丘会盟,主上可以在诸侯中物色一位贤能的人,将子昭托付给他,到时候请他来为齐国主持大局,拥立子昭,应该就不会出乱子吧。”

    见管仲这样,齐桓公也点头,认为可行。

    就这样,齐桓公和管仲君臣二人一路讨论这继承人的事情,一路就到了葵丘,这时参加盟会的诸侯们基本上都到了,大周王室的宰孔周公忌父也到了。

    其中宋国的国君宋桓公宋御说前段时间薨逝,世子宋兹甫即位,史称宋襄公。

    这位宋襄公宋兹甫是宋桓公宋御说的嫡子,却不是长子,宋桓公还有一位妾室生的儿子宋目夷,比宋兹甫年长。

    在宋桓公去世前,世子宋兹甫曾对父亲说“哥哥宋目夷比自己年长,而且忠孝仁义,请父亲让哥哥目夷做继承人吧。”

    而宋国公子宋目夷,得知弟弟宋兹甫要将继承人的位置让给自己,也是坚决推辞,而且还躲到国外去了。

    因为宋襄公宋兹甫曾经让国的事情,大家都觉得他是个仁爱贤德的好人,一时名声大振。

    而这次宋襄公宋兹甫又遵守盟主的诏令,来参加葵丘之会,因为还在父亲宋桓公宋御说的丧期,就是穿着黑色的孝服来的,而且对盟主齐桓公相当恭顺,这又给他赢得了忠孝的好名声。

    管仲就对齐桓公说“这位宋侯兹甫,有让国的美名,又能在父丧期间,着墨色孝服来参加盟会,对盟主您恭顺有礼,是个值得托付储君的人选。”

    于是,这天傍晚,齐桓公就让人将宋襄公宋兹甫悄悄请到自己的营帐,郑重地将公子齐昭托付给宋襄公,齐桓公拉着宋襄公的手,真切地说“到了那一天,就请宋侯来为我们齐国主持大局,确保齐国社稷安稳了。”

    宋襄公宋兹甫见不可一世的诸侯盟主齐桓公竟然如此信任自己,将这么重要的事情托付给自己,也是相当感动,同时还有些担心,怕自己不能胜任,但刚想推辞,又看到齐桓公殷勤的目光,于是也就把胸膛一挺,郑重地对齐桓公说“盟主您放心,我一定不辜负盟主的托付,支持拥护公子齐昭,守护齐国社稷平安!”

    夜风吹拂这帐外高大的白杨树叶,哗哗地响着,齐桓公齐小白和宋襄公宋兹甫,两双大手紧紧地握着,是嘱托,是承诺,是信任,是责任,是齐国的安定,也是天下的安定......

    但是,历史会按照他们的设想来发展吗,等齐国真的到了权利交接的时候到底是平稳过渡,还是血雨腥风,一代雄主齐桓公叱咤风云,他的晚年,他的结局又会是怎样的呢?

第一百四十九回 葵丘之会 齐桓公的人生巅峰

    书接上回,话说诸侯盟主齐桓公为了彰显大周天子对自己的恩宠,又一次召集中原诸侯在葵丘举行盟会,接受周襄王姬郑御赐的胙肉。

    这天又是春光明媚,要说咱们中国古代的天文学真是相当发达的,每次的盟会日子都选的极好,都是阳光明媚。

    葵丘之会主会场正中央,是一座高大的祭坛,祭坛之上旌旗飘扬,祭坛之下,衣冠济济,环佩锵锵,庄严肃穆地伫立着各位诸侯。

    礼乐声中,大家恭请天王的使者宰孔周公忌父第一个登坛,然后是齐桓公齐小白、鲁僖公鲁申、宋襄公宋兹甫、卫文公卫毁、郑文公郑捷,许僖公许业、曹昭公曹班这些诸侯依次也都登上祭坛,祭坛上,还是设有周天子的座位,大家还是先恭恭敬敬地向北面周天子的座位行礼,就如同上朝拜见天子时一样,行礼完毕,才分别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这时,大周使臣宰孔周公忌父手捧胙肉,站在天子座位旁边,朗声向大家说到“天子今年春祭,祭祀了大周文王、武王两位先王的祖庙,特意派我将祭肉赏赐给伯舅齐侯。”

    齐桓公赶忙起身下拜,宰孔周公忌父说“天子特意吩咐,伯舅年岁大了,又辛劳奔波,特准不用下拜。”

    要知道,当时臣子向天子行礼可是很繁琐的,首先要从自己跪坐的席位上起身,小步来到大厅中间,双手举过头顶,俯身下跪,同时双手自上而下,抚于身前地面,叩首三次;再起身,下拜叩首三次;再起身下拜叩首三次。

    这就是三跪九叩的礼节,这一套完整的礼节做下来,差不多十来分钟,齐桓公齐小白这时候也是六十多岁的老头了,一听天子特许他可以不去行礼,自然很高兴,就在自己的座位上向上拱了拱手,准备就坐下了。

    旁边的管仲赶紧小声说“主上,天子体恤您,让您免去礼节,可是您作为臣子,却不能对天子不敬呀。”

    齐桓公一听管仲这话,觉得有理,这可是盟会现场,这么多诸侯看着,又有史官记录,正是自己博得好名声的时候,就起身对宰孔周公忌父说“天威浩荡,我齐小白怎么敢居功自傲而废除了臣子该有的礼仪呢。”

    一边说着,一边快步走下台阶,来到周公忌父面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双手接过天子赏赐的胙肉。

    一旁的其他诸侯见盟主齐桓公对王室这样尊重有礼,都不免心中赞叹。

    随后,诸侯盟主齐桓公又带领诸侯盟誓,订立了《葵丘之约》,并以周天子的名义,带领大家一起宣读:“毋壅(yōng)泉、毋遏籴[èdí]、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毋使妇人与国事。”并一起宣誓“凡我同盟,言归于好。”

    葵丘之约的五毋,后来被称作周《五禁》,这五禁的意思就是:不准截断河水;不准垄断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妇女参与国家大事。

    这些内容,前两条是要各国在经济上互相协作;后几条,是为了维护宗法统治的秩序。

    齐桓公好称九合诸侯,就是组织了九次诸侯会盟,但其实有历史记载的有十五次之多,在这些大大小小的会盟中,据说葵丘之会是盛况空前的,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齐桓公成为中原的首位霸主。

    到达了事业顶峰,齐桓公难免开始飘飘然起来,就想着学着古代的先王君主进行封禅。

    这天盟会的主要仪式完成之后,齐桓公来找宰孔周公忌父谈心,汇报思想,齐桓公对宰孔说“我听说夏朝,商朝还有咱们大周朝的成王都进行过封禅,那封禅的典礼仪式是怎样的盛况呀,宰孔大人见多识广,想必是知道的,就请给我科普一下呗。”

    宰孔就说“古代先王在泰山举行封礼,在梁父举行禅礼。

    在泰山顶上的封礼是祭告上天的,因为泰山是最高的嘛,象征上天的崇高,古代先王就在泰山之巅修筑祭坛,用金泥玉简祭天,向上天报告自己的功绩,祈求上天的庇佑;

    在梁父的禅礼是祭告大地的,因为梁父低矮,象征大地的谦卑,古代的先王将那里打扫干净,将黄连木铺在下面,用蒲草做成车子,祭祀大地,祭祀完成后就地掩埋,以此来告慰厚土,求得大地的庇佑。

    以前三代的贤王都是得到了上天的受命,和大地的庇佑,才举行封禅仪式,向上天的大地汇报自己的功业的。”

    齐桓公说“当年夏朝的都城在安邑,商朝建都在毫城,东周是在镐京,这三朝的都城都离泰山、梁父几千里路,那么远,那些先王都跑来泰山封禅。

    而如今这泰山和梁父都在我们齐国境内,我也想效仿先王,举行一下封禅典礼,宰孔大人您觉得如何呢?”

    宰孔周公忌父见齐桓公一幅趾高气扬的样子,知道这位大爷的内心已经极度膨胀,劝是劝不住的,就悻悻地说“齐侯您如果觉得您可以举行封禅大典,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齐桓公见宰孔没有反对,很是高兴,就是“那明天就和诸侯们一起讨论一下这封禅的事吧。”

    齐桓公走后,宰孔周公忌父越想越越不是滋味,要是任由齐桓公这么闹下去,怕是要出乱子,而如今恐怕只有管仲能劝得住齐桓公了,那今天就得去找管仲,要不,明天齐桓公真的和所有诸侯说他要封禅,到时候怕是骑虎难下了。

    于是宰孔周公忌父就悄悄来找齐国相国管仲。

    周公忌父先向管仲说了刚才齐桓公想要封禅的事。

    周公忌父说“这封禅是国家大事,可不是一个诸侯可以随便谈论的,齐候有这心思,这是僭越呀,管相国,您可得好好劝劝你家主公呀。”

    管仲听说齐桓公竟然想要封禅,也是吃了一惊,而且这齐桓公竟然没有先和自己商量,而是直接跑去向周公忌父说,这还真是让人头疼呢。

第一百五十回 封禅的难度

    书接上回,话说齐桓公对宰孔周公忌父说,想要举行封禅大典,宰孔就让管仲劝阻齐桓公。

    管仲说“宰孔大人放心,我家主公就是爱面子,好胜而已,不会做出僭越的事情的,我这就去找主公谈谈。”

    说着,管仲连夜就去齐桓公的寝帐来找齐桓公。

    见了齐桓公,管仲说“听说君上想要进行封禅,可有这事?”

    见管仲这么晚了来找自己,是说封禅的事,齐桓公也很高兴,就是“是呀,仲父,这些天寡人就在想,你说我如今这功德,和古代的先王相比,是不是不相上下了,那为什么不也搞个封禅大典,过过瘾呢。”

    管仲说“古代的先王,从远古时期的无怀氏到咱们大周朝的周成王,这六千多年的时间,举行过封禅典礼的有七十二位。而这七十二位先王,都是的得到了上天的受命之后,才进行的封禅。而如今主上您没有上天的受命,为什么却想着要封禅呢?”

    齐桓公说“寡人向南讨伐楚国,到了召陵,登上熊耳山,眺望长江、汉水;向北讨伐山戎,消灭了令支,荡平了孤竹,登上卑耳山见过山神俞儿;向西讨伐大夏狄人,翻越太行山,远涉流沙河,勒马停车;所到之地,诸侯都不敢违抗我的旨意。

    为平乱伐叛,我召集诸侯联军,有三次兵车之会,包括平定宋国,讨伐楚国,围困郑国;为了政治、发展、和平、外交又召集诸侯会盟,有六次衣裳之会,包括北杏之会、鄄(juàn)之会、幽之会、首止之会、洮(táo)之会和这次葵丘之会,算起来也是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了,这样的功绩,就是夏商和咱们大周成王也不过如此吧。

    那么封泰山,禅梁父,让后世子孙记住我的荣光,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见齐桓公如此说,管仲觉得光靠言语劝阻是不可能说服的了,应该找些具体困难来阻止。

    略微想了想,管仲说“主上,人家古代先王得到上天受命,都是先有吉祥珍贵稀有的事物出现,也就是祥瑞,有了祥瑞,才用这些祥瑞之物敬奉上天,这样的封禅才是隆重而有意义的。

    在封禅这样隆重盛大的活动中,祭祀天地需要代表着四方臣民宾服的四种祭品,这就是所谓的北黍南茅、东鲽(dié)西鹣(jiān)这四样祥瑞之物。

    北黍,指的是鄗[hào]山上的嘉黍和北里的嘉禾,这可不是普通的五谷作物,而是要特别丰硕饱满,颗粒大产量高的,这些咱们现在有吗?

    还有,要用江淮之间生长的三脊茅,编织祭祀时用的席子,这三脊茅极为罕见,被称为仙茅,这可比几千年后的年轻人喜欢的幸运四叶草稀罕的多。这就是所谓的南茂,主上您见过这三脊茅吗?

    至于东鲽(dié)西鹣(jiān),就是西海的比翼鸟,东海的比目鱼,这些也都是很难见到的东西,咱们现在可都没有。

    这还没完呢,除此之外,还需要有不求自至的十五种吉祥之物的出现,比如凤凰麒麟什么的,这些灵兽瑞鸟不招而至,预示着示天下祥和。

    可是,咱们齐国,如今什么祥瑞也没有,别说凤凰麒麟没有降临,嘉禾没有产生,田野里蓬蒿杂草茂盛乱长,而且还有像猫头鹰这样的恶鸟好几次出现在朝堂上。

    主上,在这种情况下,你如果还要想着封禅,是不是有点儿不太合适呢?这要是被史官记录在史册上,恐怕要让后人嘲笑吧。”

    见管仲说了这一大堆,齐桓公也是头大了,到后来,他只是愣愣看着管仲一张一合的嘴发呆,不可一世的诸侯盟主齐桓公齐小白,被管仲说得无言以对,只得打消了封禅的念头。

    从葵丘会盟回来之后,虽然不再想着封禅的事了,可诸侯盟主齐桓公却过起了奢靡享乐的生活,开始大修楼堂馆所,而且极尽豪华之能事,在衣食住行上都向大周天子看齐,而且甚至超过了大周天子,因为齐国可比周王室有钱呀,就光看齐桓公出行时乘坐的专车,包金嵌玉的,那华美的装饰,看着直晃人眼,而且车前车后的仪仗排场,也是盛大空前。

    如此高规格的奢侈,引来国人议论纷纷,大家都觉得齐桓公僭越了。

    可是一向贤明的管仲管相国,却并没有劝谏齐桓公,而是也跟着齐桓公一起奢侈,浮夸,甚至傲慢无礼。

    管仲在自己府中修筑了一座三层的高台,取名“三归台”,寓意是天下民众归顺、诸侯归顺、四夷归顺,这是多大的口气呀,这也太高傲,自以为是了吧。

    而且还不仅于此,管仲还在自己家大门口设了一座影壁,这样门口过往的行人就看不到相府院内的情景了,还有,管相国在接待外国使臣的时候也用了反坫[diàn]来放空酒杯。

    说到这儿,大伙可能有些疑惑,在门口设一座影壁,不是中国建筑的传统吗,为什么要特意说管仲在他家大门口设了影壁的事,还有反坫是什么。

    其实这两件事都是当时只有诸侯才能使用的,管仲学着诸侯的样子,在自家门口设了影壁,又学着国君的样子接待外宾时使用反坫,就是餐桌旁边,设置放空酒杯的土台,这可都是僭越的事情,因为在当时礼仪等级制度是很严格的,管仲是齐国的相国,是齐候的臣子,怎么能使用只有诸侯才能用的东西呢,这不是太无礼了吗?

    所以后世的万世师表孔子,在给学生上课时,学生问孔子“老师管仲知道礼仪吗?”

    孔子很不屑地说“国君在大门口设个影壁,管仲也在大门口设个影壁;国君接待外国来使时使用反坫,管仲接待客人也用反坫。你们觉得管仲知礼吗?如果管仲都算是知礼,那还有谁是不知礼的呢?”

    看看,这就是孔子对管仲三归反坫的评价,那么如此明智的管仲就不知道他这样做很狂妄无礼吗,那他为什么还要如此呢?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8957/ 第一时间欣赏听西河故事讲东周列国最新章节! 作者:西河故事所写的《听西河故事讲东周列国》为转载作品,听西河故事讲东周列国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听西河故事讲东周列国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听西河故事讲东周列国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听西河故事讲东周列国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听西河故事讲东周列国介绍:
东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年代,也是中华文化形成发展的年代,我国的大部分姓氏起源于这个时代,大部分成语形成于这个时代;那是百家争鸣的文化鼎盛学术自由时代,也是礼义忠孝的人性闪光时代.....本书是以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为母本改编,其间人物生平、姓氏迁徙、成语出处还要查大量资料,还有许多生僻字、通假字读音,人名、地名核实,有大量基础工作要做的。关注“西河故事”我们一起说东周列国故事。听西河故事讲东周列国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听西河故事讲东周列国,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听西河故事讲东周列国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