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天马之歌TXT下载天马之歌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天马之歌全文阅读

作者:羽山苏东坡     天马之歌txt下载     天马之歌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章 求天马(42)环望城池询移民

    “陛下,请移步阙楼南面平台,进一步环望整个城池吧!”朔方郡守韩安国谦恭地建议道。

    “善!诸位,一起来看看韩郡守和苏都尉的杰作,看看朔方城修建的如何!”汉武帝高兴地谕示道。

    “陛下请!”

    “陛下请!”

    朔方郡守韩安国和都尉苏建齐声恭请道。

    当汉武帝环望了一圈朔方城之后,情不自禁地称赞起来。

    “善!善!善!朔方城修建得真不错,大大超出了朕的想象。”

    “当初,卫将军率军击败白羊王和楼烦王,夺取河南之地以后,主父偃建议修建朔方城,朕曾经犹豫,到底要不要修建?就是丞相公孙大人也不赞成啊!”

    “今天看来,朔方城是修对了。我汉军从此就有了稳固的边防重镇。进可攻,退可守。翦灭匈奴,北疆永靖,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了。”汉武帝心情大悦,兴奋地展望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和朔方郡守韩安国等人立即称颂道。

    “陛下,详细修建情形就请苏都尉为您介绍吧!”朔方郡守韩安国再次谦恭地建议道。

    “善!苏都尉,就说说修建的情形吧!”汉武帝欣悦地谕令道。

    “诺!陛下!”朔方都尉苏建当即称诺。

    “陛下明鉴!朔方郡位于北御匈奴的最前线,随时面临着匈奴袭扰的风险。故而,臣在率军修建朔方城的时候,重点考虑攻防兼顾的功能。”

    “陛下请看,就是我们现在所站的北门阙楼平台,其下城墙高达十米,宽达六米,全部用夯土夯筑结实。其余三个城门无一不是这样。四周城墙亦是高达六米,宽达四米,全部用夯土夯实,其上城垛全用条石砌筑。”

    “城中坊、市严格区分,共有十坊两市。东北有大河坊、长河坊和清河坊,东南有望日坊、望月坊、望星坊和望辰坊,西南有青山坊、绿水坊和惠风坊。十坊共有移民三千户,一万人左右。东北和西南各有一市,日出而开,日落而闭,互通有无,货畅其流。”

    “城中西北建有郡守署衙、郡尉署衙和朔方县衙,平时郡守、都尉和县令均在此办公。另外还建有军营和军事训练场各一座。军营总计驻扎将士五千人,平时负责城池守卫和日常治安。军事训练场则用于日常军事训练。”

    “目前,主要修建工作已经全部竣工,只剩下部分街道正在整修。再过一两个月,即可全部完成。届时,朔方城将成为一座屹立于大汉北疆的抗击匈奴的坚固的桥头堡。”

    朔方都尉苏建如数家珍地禀报道。

    “善!善!善!有了朔方城作为抗击匈奴的桥头堡,朕的灭匈大计就不愁实现不了了!苏都尉真是辛苦了!”汉武帝满意地颔首赞许。

    “多谢陛下嘉许!朔方城的修建端赖陛下的英明决策,臣只是尽了臣子的本分而已!”朔方都尉苏建谦恭地答道。

    “苏郡尉不用谦虚!刚才你说朔方城已有移民三千户,一万人左右。不知这些移民生活得怎么样?”汉武帝关切地问道。

    “回禀陛下!这个问题就由臣来回答吧!移民一事主要由臣来负责。”朔方郡守韩安国接过话头请求道。

第三章 求天马(43)移民牵动“牛皇”心

    “善!韩郡守,那就由你来了说说吧!”汉武帝和悦地说道。

    “陛下圣鉴!承蒙陛下英明决策,高瞻远瞩,诏令修建朔方城,作为抗击匈奴的北疆桥头堡。同时设立朔方郡,委派臣出任首任郡守,苏建大人出任首任都尉,负责开发和治理朔方郡。”

    “但是,朔方郡久为匈奴窃据,原有定居民众,早已迁回大汉。尽管卫将军英武神威,率军夺回了朔方郡,但是地广人稀,一时难以充分开发。幸赖陛下诏令迁移河东郡、上党郡、弘农郡、河内郡与河南郡的部分民众,徙居移民于此,才使得朔方郡的开发初现眉目。”

    “经过一年多的移民,目前朔方郡的移民已达六千户,两万人左右。其中,有三千户,一万人左右居住在郡治朔方城。其余三千户,一万人左右则分散居住在郡内大河两岸的肥沃之地。”

    “善!看来朔方郡的移民工作确实做的不错!只是不知朔方郡移民的徭役赋税,是否全部遵照朕的诏令,一一落实到位?”汉武帝似乎不想放过任何一个考核官员的机会,故意试探着问道。

    “陛下明察秋毫!臣万分钦佩!请容臣细细禀告!”朔方郡郡守韩安国谦恭地请示道。

    “善!”汉武帝简洁地谕示道。

    “陛下圣鉴!朔方郡移民的徭役赋税,全部遵照陛下诏令,一一布告到每家每户。”

    “徭役部分,已经遵照陛下诏令,全部布告所有移民户知晓,三年之内,免除一切徭役,以节省民力,专事农耕,务必多垦荒地,种植庄稼。”

    “赋税部分,也同样遵照陛下诏令,全部布告所有移民户知晓,第一年之内免除所有赋税,第二年五十税一,第三年三十税一,以后年份均为三十税一,不超过先帝朝的标准。”

    “至于陛下奖励饲养六畜的诏令,更是受到移民户们的欢迎。他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大河两岸定居之地,随处可见成群的马牛羊猪,鸡犬之声,不绝于途。”

    “上述陛下诏令布告以后,移民们纷纷山呼万岁,感念陛下的德政和仁政。尤其是去岁,陛下求马令下,移民们更是积极献马。另外还有一些移民户,又相继招徕了不少同党同乡,目前朔方郡的移民还在不断地增加。”

    “善!有了这些移民进行屯垦,再加上军垦,我大汉进攻匈奴,就有了稳定的粮草保障。朕的灭匈大计,距离最终实现已经不远了。”汉武帝兴奋地说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朔方郡守韩安国和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等人立即谦恭地祝贺道。

    “将来还要有劳各位大人和将军!请各位做好份内之事,随时准备朕的调遣!”汉武帝语气激昂地谕示道。

    “诺!谨遵陛下圣谕!”

    “诺!谨遵陛下圣谕!”

    朔方郡守韩安国和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等人再次谦恭地回答道。

    “善!韩郡守,苏都尉,下面就带朕到十坊两市里走一走吧!让朕来感受一下你们朔方郡的民风民情吧!”汉武帝谕示道。

    “诺!陛下请!”

    “诺!陛下请!”

    朔方郡守韩安国和都尉苏建谦恭地答道。

第三章 求天马(44)风雨过后察军营

    就在汉武帝一行走下北门城墙阙楼,来到冕车旁边的时候,突然听见朔方郡守韩安国大声地叫喊了一声:“陛下,不好了!西北方向来暴雨了!”

    汉武帝定睛一看,果不其然。刚才还是晴空万里的西北方向,瞬间涌出了团团乌云,顺着大风方向疾速席卷而来,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架势。

    霎时,一阵阵旋风裹着沙尘突而发至,吹得冕车上的纛旗飒飒作响,驾车的辕马亦被吹得团团乱转。汉武帝一行顿觉天地昏暗,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从天空倾泄下来。

    “陛下!快进冕车!其他人快进城门洞!”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一边高喊着,一边拉着汉武帝冲进了冕车里面。

    “公孙贺,快把冕车驶进城门洞。”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焦急地命令道。

    “诺!卫将军!驾——驾——驾——”奉车都尉公孙贺一边称诺,一边快速地拉紧牛皮缰绳,大喝三声,策马驰进了城门洞。

    其他人也步伐匆匆地冲进了城门洞。

    当汉武帝一行稍稍喘息初定的时候,一场混着沙尘的滂沱大雨倾盆而下。

    “陛下受惊了!臣等知罪!”朔方郡守韩安国和都尉苏建谦恭地请罪道。

    “二位何罪之有?此乃天意。古人说,时光不可负,天意不可违。此事与你们无关!快快平身!”汉武帝颇解人意地谕示道。

    “诺!臣恭谢陛下!”

    “诺!臣恭谢陛下!”

    朔方郡守韩安国和都尉苏建谦恭地回答道。

    “陛下!今天朔方城的坊市是去不了了,可否改在明天上午再去一下?”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一如既往地谦恭地建议道。

    “不必了!今天朕已经听了韩郡守和苏都尉的介绍,大体上已经了解。我们只有三天的逗留时间,现在大雨一下,下午看来是无法继续察看了。等风雨过后,朕打算明天上午去察看朔方城的军营,看看我大汉的军队训练得如何?”汉武帝谕示道。

    “诺!陛下!”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谦恭地答道。

    “欢迎陛下视察军营!臣随时恭候陛下大驾光临!”朔方都尉苏建谦恭地答道。

    “善!就这么定了!”汉武帝简洁地谕示道。

    第二天清晨,肆意了一夜的风雨终于停歇了。远处天空,彩云绮丽,似绸似缎,如诗如画,若飘若飞。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新和青草的芳香。朔方城中的居民坊中亦升起袅袅炊烟。

    汉武帝在军营里用完早膳以后,即急询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道:“卫青,今天朕要察看朔方城军营一事,可否安排妥当?”

    “回禀陛下!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只等陛下用完早膳,即可出发!”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语气肯定地答道。

    “善!那就有劳卫将军,我们出发吧!”汉武帝有些迫不及待地谕示道。

    “诺!陛下请!”长平侯车骑将军一边谦恭地称诺道,一边恭请汉武帝出发。

    宦者令韩襄立即扶着汉武帝登上了早已准备停当的冕车。

    “驾——驾——”

    奉车都尉公孙贺轻轻地抖动牛皮缰绳,策马缓行。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和侍中霍去病等则率领随行护卫的期门武士紧随其后。

第三章 求天马(45)慷慨陈词励军心

    “恭迎陛下大驾光临!”

    “恭迎陛下大驾光临!”

    ………

    早已等候在朔方城西北方向军营门口的郡守韩安国和都尉苏建等人,一边施礼,一边大声地欢迎道。

    “快快平身!”汉武帝在宦者令韩襄的搀扶下走下冕车,和悦地谕示道。

    “谢陛下!”

    “谢陛下!”

    ……

    朔方郡守韩安国和都尉苏建等人齐声答道。

    “陛下请!”朔方郡守韩安国恭敬地建议道。

    汉武帝一行步履矫健地走进了高大的军营大门。只见军营里绣有篆体“汉”字的军旗迎风招展。身着铠甲、手持刀枪剑戟的五千将士整齐地列队肃立。

    “恭迎陛下!”

    “陛下万岁!”

    “恭迎陛下!”

    “陛下万岁!”

    军营里的五千将士齐声呐喊道。一时之间,呐喊声响彻整个军营。

    “恭请陛下谕示!”

    “恭请陛下谕示!”

    朔方郡守韩安国和都尉苏建恭敬地齐声请示道。

    “善!那朕就来对将士们说一说吧!”汉武帝一边说着,一边从容不迫地走上军营里的高台。

    望着这些铠甲明亮、训练有素的五千将士,汉武帝心中暗暗高兴,情不自禁地大声地赞叹道:

    “善!善!善!朔方郡的将士果然是训练有素,孔武雄壮,不愧是我大汉的热血卫士!”

    朔方郡都尉苏建听到后,立即高呼道:

    “热血卫士!”

    “誓死忠君!”

    “戮力报国!”

    而朔方郡的五千将士听到都尉苏建的高呼后,立即大声地和应道:

    “热血卫士!”

    “誓死忠君!”

    “戮力报国!”

    汉武帝听后,顿时喜形于色,伸出双手,做出停止的示意。朔方郡的五千将士顿时鸦雀无声,肃然地望着高台上的汉武帝。

    “朔方郡的将士们!大家辛苦了!你们为大汉镇守新开辟的北部边疆,功勋卓著,利国利民!朕心甚慰!”汉武帝中气十足地高声说道。

    “现如今,匈奴妄想重夺河南之地,时常越过阴山袭扰大汉北疆,朔方与其他边郡首当其冲。为了我大汉的北疆安宁,为了成百上千的黎民百姓,为了朕的灭匈大计,朕谕令朔方郡的各位将士,你们要誓做热血卫士,强化军事训练,全力守卫朔方,时刻防备匈奴袭扰!”

    “谨遵陛下圣谕!”

    “誓做热血卫士!”

    朔方都尉苏建高声地喊道。

    “谨遵陛下圣谕!”

    “誓做热血卫士!”

    五千名朔方郡将士再次高声呐喊道,声音同样响彻整个军营。

    “强化军事训练!”

    “全力守卫朔方!”

    朔方都尉苏建再次高声喊道。

    “强化军事训练!”

    “全力守卫朔方!”

    五千名朔方将士又一次高声呐喊道,声音再次响彻整个军营。

    “谢谢各位将士!朕在长安期盼你们的辉煌战绩!”汉武帝激昂地说道。

    顿了一下,汉武帝又接着高声说道:“朕希望各位将士能够知晓朕的心意。朕欲想翦灭匈奴,不仅仅是为了朕的文治武功,更是为了包括各位将士在内的大汉子民的幸福安宁,为了大汉江山的千秋万代。朕欲劳苦一代人,福泽万世孙,行非常之举,成千秋之功。”

    “劳苦一代人,福泽万世孙!”

    “行非常之举,成千秋之功!”

    朔方都尉苏建再次高声喊道。

    “劳苦一代人,福泽万世孙!”

    “行非常之举,成千秋之功!”

    五千名朔方郡将士齐声跟着呐喊道,声音再一次响彻整个军营。

    “善!善!善!朕今天就说到这里!朔方的安危,大汉的未来,就拜托各位将士了!”汉武帝语气铿锵地说道。

    “谨遵陛下圣谕!”

    “谨遵陛下圣谕!”

    五千名朔方将士再次高声呐喊道。

第三章 求天马(46)续行北巡咏黄河

    “善!朕可以安心地回去休息了,明天早上继续北巡。”汉武帝欣喜地谕示道。

    “恭送陛下!”

    “恭送各位将军和大人!”

    朔方郡都尉苏建高声喊道。

    “恭送陛下!”

    “恭送各位将军和大人!”

    五千将士再次齐声呐喊道。

    汉武帝在宦者令韩襄的搀扶下走上了冕车。

    “臣愿护送陛下驶过黄河!”

    “臣愿护送陛下驶过黄河!”

    朔方郡郡守韩安国和都尉苏建等人谦恭地说道。

    “善!明天早上随朕出发吧!”汉武帝高兴地谕示道。

    “诺!陛下!”

    “诺!陛下!”

    朔方郡郡守韩安国和都尉苏建等人谦恭地答道,同时目送汉武帝一行离开军营。

    奉车都尉公孙贺则缓缓地策动辕马,“驾——”的一声,驶离了朔方郡的军营。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和侍中霍去病等人也纷纷纵身上马,紧紧地跟随在冕车左右。

    一夜无事。

    第二天清晨,汉武帝在了解到军马鞍伤已经痊愈的情况后,决定继续北巡。

    半天以后,汉武帝一行就到达了黄河南河岸边。只见黄河如练,恰似天上之水,奔流而来。两岸群山耸立,陡崖众多,峭壁林立,林木葱茏。黄河之水嘶鸣着,咆哮着,翻腾着,滚滚向前。

    伫立在黄河南河岸边,汉武帝感慨良多,顿时诗兴大发,随口吟咏道:

    “河水汤汤兮自西来,

    奔流至海兮不复回。

    临河慨叹兮千古事,

    悠悠历历兮若浮云。

    三皇五帝兮始祖兴,

    治河除弊兮务农耕。

    兴亡轮回兮恍昨日,

    大汉肇兴兮黄河清。

    白登之围兮高祖困,

    妙计解围兮匈奴盛。

    河南陷失兮无力复,

    文景休养兮蓄积饶。

    马邑之谋兮筹反击,

    功败垂成兮初战失。

    张骞西行兮联月氏,

    寒来暑往兮十三年。

    归汉陈报兮异域闻,

    别有天地兮未从见。

    天马之子兮大宛生,

    睥睨草原兮飞驰骋。

    夜梦天马兮人马一,

    穿村过河兮越长城。

    策马祁连兮陷重围,

    绝境重生兮入天际。

    求马令下兮献天马,

    云集上林兮首试骑。

    险象突发兮详审讯,

    匈奴暗谋兮欲相害。

    化险为夷兮计中计,

    太后遗言兮镌天马。

    翦灭匈奴兮勿相忘,

    北巡军马兮莅大河。

    时时梦萦兮组骑兵,

    进击匈奴兮逐翰漠。

    前路漫漫兮擢将才,

    惊人一鸣兮看今朝。”

    “陛下才华横溢,臣钦佩至极!”

    “陛下才华横溢,臣钦佩至极!”

    ……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和朔方郡守韩安国等人纷纷赞颂道。

    “哈哈!各位卿家见笑了!朕只是有感而发,随口一咏。”汉武帝颇为清醒地说道。

    “陛下!前方黄河浮桥已经搭好,陛下可以放心过河了。”朔方都尉苏建谦恭地建议道。

    “善!苏都尉考虑得非常周到!韩襄,扶朕上车!”汉武帝一边赞扬朔方都尉苏建,一边谕令宦者令韩襄。

    “诺!陛下请!”宦者令韩襄一如既往地用谦卑的语气建议道。

    “陛下,过了黄河浮桥,就是五原郡了。臣在此恭送陛下!”朔方都尉苏建继续谦恭地说道。

    “臣在此恭送陛下!”朔方郡守韩安国等人也谦恭地说道。

    “善!各位留步吧!后会有期!”汉武帝略有不舍地说道。

    “陛下!后会有期!”朔方郡守韩安国和都尉苏建等人一边谦恭地答道,一边目送汉武帝一行驶过黄河。

第三章 求天马(47)快马加鞭奔九原

    “陛下,过了黄河就到了五原郡的地界了!再用一天时间,我们就可以抵达五原郡的郡治九原县了。”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一边策马,一边谦恭地向汉武帝提示道。

    “善!那就快马加鞭,直奔九原县吧!”汉武帝高兴地谕示道。

    “传令期门武士,速去前军传告霍去病!陛下口谕,快马加鞭,直奔九原县!”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高声地命令道。

    “诺!卫将军!”传令期门武士一边称诺,一边策马向前飞奔,传令而去。

    “奉车都尉公孙贺、公孙敖!陛下口谕,快马加鞭,直奔九原县!”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大声地喊道。

    “诺!卫将军!”

    “诺!卫将军!”

    奉车都尉公孙贺和公孙敖齐声称诺。

    “驾——驾——”称诺后的奉车都尉公孙贺立即策动牛皮马缰,驾驶冕车快速地驰往前方。

    “中军期门武士听令!陛下口谕,快马加鞭,直奔九原县!”奉车都尉公孙敖高声喊道。

    “诺!都尉大人!”两千期门武士齐声呐喊道,随后策马疾速向前。

    接着,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策马疾速赶往后军,高声传令:“后军期门听令!陛下口谕,快马加鞭,直奔九原县!”

    “诺!卫将军!”四千后军期门武士齐声称诺,随后也纷纷策马疾速向前。

    当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再次回到冕车旁边护卫汉武帝的时候,大队人马已经在直道上前进了二三十里路了。

    直道两边树木葱绿,芳草遍野。棋盘状的田地里满是扬花抽穂的麦苗。不时可以看见三三两两的辛勤的农人们正在田间劳作。一些散养的牛羊马群惬意地在小河边和田野里四处漫游。

    就在当天傍晚夕阳西坠、晚霞丽天的时候,汉武帝一行就赶到了五原郡郡治九原县城门口。

    “恭迎陛下大驾光临!”

    “恭迎陛下大驾光临!”

    ………

    早已等候在此的五原郡守穆天和、五原都尉狄云龙和九原县令茅宸汐等人一边施礼,一边率领一干官吏和百姓在夹道欢迎。

    “大家免礼!”汉武帝和悦地谕令道。

    “谢陛下!”

    “谢陛下!”

    ………

    五原郡守穆天和、五原都尉狄云龙和九原县令茅宸汐及一干官吏和百姓纷纷称谢。

    “陛下,请先到驿馆休息一下,明天早上再去养马苑吧!”五原郡守穆天和谦恭地建议道。

    “善!今天时候已经不早了。朕在城外军营里歇息,驿馆就不必了!朕不想太叨扰你们!”汉武帝善解人意地谕示道。

    “多谢陛下体谅郡县疾苦,臣等钦佩至极!”

    “多谢陛下体谅郡县疾苦,臣等钦佩至极!”

    ……

    五原郡守穆天和、五原都尉狄云龙和九原县令茅宸汐等人谦恭地称颂道。

    “善!明天早上就请穆郡守、茅都尉和雷县令为朕带路吧!”汉武帝爽利地谕令道。

    “恭送陛下!”

    “恭送陛下!”

    ……

    五原郡守穆天和、五原都尉狄云龙和九原县令茅宸汐等人恭敬地说道。

第三章 求天马(48)军马突发马胸疫

    “陛下——,陛下——,大事不好了!苑中军马突发疫症,恳请陛下即可离开五原郡!”五原都尉狄云龙疾速地策马而来,同时音色焦急地喊道。

    此时,汉武帝刚刚用完早膳,正要准备启程前往五原郡养马苑。

    “狄都尉,何事如此慌张?”汉武帝走出营帐,不解地问道。

    五原都尉狄云龙“倏”地一下跳下马,把牛皮马缰甩给了护卫的期门武士,急切地禀报道:

    “启禀陛下!大事不好了!苑中军马突发疫症,恳请陛下即刻离开五原郡!”

    “为何要离开?”汉武帝一头雾水。

    “陛下!此种疫症极易传染给马群和人群。一旦染疫,后果不堪设想!臣特地前来禀告陛下!恳请陛下疾速离开!”五原都尉狄云龙焦急地说道。

    “真的如此凶险?那你们怎么办?养马军士怎么办?附近村民怎么办?可有妥善的应急举措?”汉武帝听后,急切地问道。

    “启禀陛下!臣和穆郡守已经初步商定应急举措。今天早上,臣已经责令养马军士在全部遮掩口鼻,戴好护手套的前提下,将染疫军马集中区隔开来,防止其传染给正常军马和养马军士。”

    “与此同时,臣亦责令养马军医火速熬制消毒汤药,对染疫军马的活动区域和厩舍进行喷洒,给染疫军马灌服汤药。此次疫症突入其来,治疗效果如何,目前暂未可知。”

    五原都尉狄云龙似乎有些语无伦次了。

    “传令期门武士,速传军医令褚健大人!”汉武帝见状,迅速地谕示道。

    “诺!陛下!”传令期门武士一边称诺,一边飞身上马,疾速地传令而去。

    不大一会儿,军医令褚健就飞速地策马疾驰过来。

    “陛下!疾速召臣过来,不知有何急事?”军医令褚健一边纵身跳下马,一边谦恭地施礼问道。

    “褚大人,你来得正好!狄都尉,快把情况给褚大人说一说!”汉武帝面色凝重地谕示道。

    当军医令褚健听完五原都尉狄云龙的说明后,当即恭敬地向汉武帝请示道:

    “陛下!情况凶险!根据刚才狄都尉所说,染疫军马均是浑身高热,全身颤抖,食欲不振,呼吸急促,红色鼻液肆流的症状,臣初步判定,染疫军马极有可能感染的是马胸疫。此疫传染性极强,不仅会传染给同行的军马,更会传染给牧养的军士和接触到的人群。臣恳请陛下疾速离开五原,这里就交给臣来处理吧!”

    “褚大人,此疫真的是如此凶险?”汉武帝似乎有一些惧怕。

    “正是,陛下!趁着染疫范围较小,恳请陛下疾速离开五原。不然的话,一旦马胸疫传播开来,后果将不堪设想。”军医令褚健万分焦急地建议道。

    “善!褚大人,这里就交给你来处理!事毕后,立即向朕禀报!”汉武帝沉重地谕示道。

    “诺!陛下!事不成功,臣决不会面见陛下!”军医令褚健坚定地答道。

    “善!传令期门武士,立即传令前中后三军,立刻拔营,疾速前往云中郡。”汉武帝当即谕示道。

    “诺!陛下!”

    “诺!陛下!”

    ………

    传令期门武士一边称诺,一边纵身上马,飞速地传令而去。

第三章 求天马(49)军医妙方巧指点

    当军医令褚健目送汉武帝一行疾速东行驶向云中郡之后,立即沉着地对五原都尉狄云龙说道:

    “狄都尉!陛下已经安全离开,遵照陛下口谕,现在需要我们全力合作,速速扑灭军马疫情。但是,此次疫情来势汹汹,万分险迫,还望狄都尉和穆郡守多多配合才好!”

    “当然!当然!我和穆郡守一定会紧密配合!恳望褚大人多多指导!”五原都尉狄云龙毫不犹豫地说道。

    “好!刚才我来的时候,已经命令留下三位军医,与我共同处理疫情。同时还留下了军马疫情所需的药材!现在需要狄都尉快快带我们四人前去养马苑!”军医令褚健迫切地说道。

    “有劳褚大人和各位大人!那我们宜快不宜迟!请四位大人即刻上马!”五原都尉狄云龙颇为感激地说道。

    “驾——”

    “驾——”

    ……

    在五原都尉狄云龙的带领下,军医令褚健一行迅速地赶到了养马苑。

    “穆郡守,军马疫情目前如何?”军医令褚健急不可耐地询问道。

    “这位是军医令褚健大人!”五原都尉狄云龙当即介绍道。

    “久仰久仰!有劳褚大人!有劳各位大人!疫情还很严重,今天早上虽然紧急施药,但是效果好像不佳,都快把人愁死了。染疫的五匹军马,高烧不止,浑身颤抖,呼吸急促,似乎快要不行了!”五原郡守穆天和愁容满面地说道。

    “不知你们都给染疫军马施了什么药?”军医令褚健急切地问道。

    “这位是养马苑的军医欧阳泽,同时兼任养马校尉。具体情况就由他为您介绍吧!”五原郡守穆天和说道。

    “拜见褚大人!小人是养马苑的军医欧阳泽。”五原郡养马苑军医欧阳泽施礼道。

    “疫情出现以后,遵照穆郡守和狄都尉的吩咐,小人紧急将染疫军马区隔开来,集中治疗,先后熬制消毒汤药和除疫汤药。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消毒汤药主要有黄连二十克,甘草十钱,淡竹叶六十钱,桔梗、连翘、赤芍、知母、生地、丹皮、黄芬、山栀和元参等各三十钱,作为一剂。”

    “除疫汤药主要有花粉、玄参、山楂、神曲各一两,百合、大黄、紫菀、瓜萎、知母、黄岑、白芨、黄白等各八钱,茵陈七钱,青皮五钱,作为一剂。”

    “这两个药方基本上还可以,但是药效略嫌不够。正巧我带来了一些药物,可以弥补两个药方的不足。”军医令褚健自信地说道。

    “请褚大人明示!”

    “请褚大人明示!”

    五原郡守穆天和与五原都尉狄云龙当即施礼,齐声请示道。

    “不必客气!此次奉陛下口谕,专为军马疫情而来,定会竭尽全力,和各位大人疫情通力合作,消除疫情。”

    “第一个药方里如果再加上石膏五两,水牛角二两,煮沸后用于喷洒消毒,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第二个药方里如果再加上郁金八钱、白蔹六钱、陈皮和川栋子各五钱,煮沸后用于染疫军马退烧和清肺消炎之用,效果可能更好一些。”军医令褚健也急忙还礼,详细地解释道。

第三章 求天马(50)补充药方疗效佳

    “多谢褚大人指点迷津!”

    “多谢褚大人指点迷津!这下子染疫军马有救了!”五原郡守穆天和与五原都尉狄云龙激动地说道。

    “无须客气!你我都是为陛下做事!现在最紧要的就是迅速控制军马疫情。先将我带来的药物和你们现有的药物合在一起,按照我补充的药方快速熬制,以备晾温后消毒和灌服染疫军马之用。”军医令褚健沉静地吩咐道。

    “诺!褚大人!”五原都尉狄云龙一边称诺,一边吩咐道:

    “欧阳军医,快将褚大人带来的药物接下,按照褚大人所说的药方重新熬制汤药,务必要快!”

    “诺!都尉大人!”五原郡养马苑军医欧阳泽当即称诺,随后接过军医令褚健带来的药物,带领一干养马军士快速地熬制汤药去了。

    “穆郡守,狄都尉!快带我去看看染疫军马。”军医令褚健焦急地说道。

    “褚大人,不要着急,先戴好防护绸纱,遮住口鼻,再过去吧!”五原郡守穆天和关切地说道。

    “好的!防护是必须的。”军医令褚健当即答道。

    “养马军士,快给褚大人和各位大人备好防护绸纱!”五原郡守穆天和吩咐道。

    “诺!郡守大人!”守候在一旁的养马军士立即拿出赶制的防护绸纱,给军医令褚健和五原郡守穆天和等人戴好。

    “穆郡守,狄都尉!我们走吧!去看看染疫军马现况如何?”军医令褚健十分牵挂染疫军马。

    “走吧!染疫军马现在已经被区隔在养马苑西北角。”五原郡守穆天和面色凝重地说道。

    当军医令褚健察看完被区隔的染疫军马后,五原郡养马苑军医欧阳泽带领一干养马军士将重新熬制的消毒和除疫汤药端了过来。

    “褚大人,按照您的指点,新的消毒和除疫汤药已经熬制完成,请您指示使用办法?”五原郡养马苑军医欧阳泽恳切地说道。

    “好!你们的速度够快的!待汤药晾温后,消毒汤药喷洒在染疫军马活动过的所有区域,尤其是区隔区域。除疫汤药用于灌服。”

    “刚才我和各位大人察看了一下区隔的染疫军马,发现有十匹军马比较严重,其余二十六匹染疫军马症状较轻。”

    “你可安排一部分养马军士喷洒消毒汤药,一部分养马军士给染疫军马灌服汤药,一部分养马军士负责观察和喂食嫩草。比较严重的染疫军马加量灌服,症状较轻的染疫军马正常灌服即可。”

    军医令褚健有条有理地说道。

    “多谢褚大人指点!小人这就去安排!”五原郡养马苑军医欧阳泽兴冲冲地答道。

    第二天清晨,军医令褚健率领五原郡守穆天和等人再次来到养马苑。

    “褚大人!你的药方真是神了!染疫军马喝灌服了以后,今天早上已经退烧了,呼吸平稳了许多,浑身不再打颤了。”五原郡养马苑军医欧阳泽兴奋地禀报道。

    “先不要高兴太早!继续观察三天,如果三天之后,染疫军马一切恢复正常,那么才能说是治愈成功。”军医令褚健谨慎点说道。

    “诺!褚大人所言极是!”五原郡养马苑军医欧阳泽连忙称诺。

第三章 求天马(51)另开新药防扩散

    三天之后,还是在清晨时分,军医令褚健率领各位军医及五原郡守穆天和等人再次来到了养马苑。

    “欧阳军医,染疫军马今天恢复得如何?”军医令褚健迫不及待地问道。

    “回禀褚大人!按照您的药方,连续三天分别进行消毒和灌服,染疫军马已经基本上恢复了。只是昨晚又发现三匹非区隔的军马也染疫了。目前已经区隔完毕,并灌服了汤药,病情较为稳定,初步诊断是轻型症状。”五原郡养马苑军医欧阳泽连忙回答道。

    “快带我去看看!另外我们的养马军士是否有染疫?”军医令褚健一边急切地吩咐道,一边继续询问道。

    “回禀褚大人!目前还没有发现养马军士染疫的情形。这多亏褚大人的及时指点,所有养马军士和接触染疫军马的人,全部做好了保护措施!”五原郡养马苑军医欧阳泽恳切地答道。

    “褚大人请看!前面马厩里的三匹军马就是新发现的染疫军马。”五原郡养马苑军医欧阳泽指着马厩里的三匹染疫军马介绍道。

    “目前三匹染疫军马有何具体症状?”军医令褚健继续问道。

    “回禀褚大人!三匹染疫军马症状较轻,低烧,轻微颤抖,呼吸稍有急促。”五原郡养马苑军医欧阳泽简要地答道。

    “善!我再给你们开一副新的药方,专门针对症状较轻的染疫军马,并可以煎汁灌服给正常军马,作为预防之用,以防止马胸疫进一步扩散,殃及其他正常军马,从而辜负陛下的信任!”军医令褚健面色凝重地说道。

    “请褚大人明示新的药方!”五原郡养马苑军医欧阳泽急切地请示道。

    “善!”军医令褚健简洁地说道。

    “这次的新药方是:黄岑七钱,甘草七钱,天冬六钱,麦冬六钱,桔梗六钱,青皮五钱,陈皮五钱,贝母五钱,知母五钱,远志五钱,黄连五钱,黄柏四钱,合为一剂。煎汁灌服,越快越好。”军医令褚健当即介绍道。

    “多谢褚大人明示!”

    “多谢褚大人明示!”

    ……

    五原郡守穆天和、五原都尉狄云龙和养马苑军医欧阳泽等人纷纷称谢。

    “客套话就不要说了,快去煎药吧!”军医令褚健急切地吩咐道。

    “诺!褚大人!”

    “诺!褚大人!”

    五原郡守穆天和、五原都尉狄云龙和养马苑军医欧阳泽等人连连称诺。

    随后,军医令褚健及各位军医又相继察看了养马苑中正在痊愈的染疫军马。不知不觉间,一个时辰过去了。

    “褚大人!各位军医大人!我们歇息一会吧!等汤药煎汁完成后,就可以给军马灌服了。”五原郡守穆天和谦恭地建议道。

    “不必了!治病要紧,我们再去看看汤药煎得怎么样了?”军医令褚健一边推辞,一边建议道。

    “诺!褚大人请!各位军医大人请!”五原郡守穆天和继续谦恭地答道。

    “褚大人!到了!按照您的药方,养马军士正在煎制,再有一会就煎好了。”五原郡养马苑军医欧阳泽介绍道。

    “善!一定要按照我说的新旧药方煎制,同时注意把握火候,晾温后及时给所有军马灌服。”军医令褚健满意地吩咐道。

    “诺!褚大人!”

    “诺!褚大人!”

    ……

    五原郡守穆天和、五原都尉狄云龙和养马苑军医欧阳泽等人纷纷称诺。

第三章 求天马(52)忽接驰行新密令

    时间又过去了五天。

    这天清晨,军医令褚健和五原郡守穆天和、五原都尉狄云龙及各位军医再次来到养马苑。

    “恭迎各位大人!”

    “恭迎各位大人!”

    五原郡养马苑军医兼任校尉欧阳泽率领养马军士在门口迎接道。

    “大家不必客气!今天主要是来看看染疫军马恢复得怎么样?”军医令褚健一如既往地用亲切的语气说道。

    “谢褚大人!”

    “谢褚大人!”

    ……

    五原郡养马苑军医兼任校尉欧阳泽及养马军士连连称谢。

    “褚大人,多亏您的指点,最近今天染疫军马基本上都恢复健康了,也没有其他军士和新的军马染疫。”五原郡养马苑军医兼校尉欧阳泽感激地答道。

    “指点你们治愈染疫军马,是陛下托付我的大事,我责无旁贷,必须完成。希望你们不要松懈,必须再继续坚持半个月,防止疫情死灰复燃。”军医令褚健似有忧虑地说。

    “请褚大人放心!也请褚大人转告陛下放心,我们一定会时刻关注,决不放松警惕,确保所有军马健康无恙。”五原郡郡守穆天和语气坚定地说。

    “请褚大人放心!我们一定不负大人嘱托,全力确保军马健康无忧。”五原都尉狄云龙也恳切地说道。

    “善!这我就放心了!”军医令褚健点了点头,满意地说道。

    “褚大人!褚大人!……”养马苑外突然传来了几声高喊声。

    “何人高喊本官?”军医令褚健一脸诧异。

    “褚大人!褚大人!陛下密令!”只见一位身着轻质铠甲的期门武士一边策马疾驰,一边高声叫喊。

    正当军医令褚健等人向外张望之际,这位期门武士已经策马来到了养马苑大门口,“嗖”的一下跳下马,甩开马缰,从怀里掏出一份密封的简函,高举着走进来养马苑。

    “褚大人,陛下密令!”期门武士继续高声喊道。

    “谢谢这位兄弟!不知陛下有何指示?”军医令褚健小心翼翼地接过了期门武士递过来的简函。

    “褚大人打开便知!临行前,陛下曾密令小人要护送褚大人一行。其他事情小人一概不知。”期门武士简要地说道。

    “啪”的一声,军医令褚健打开了密封的简函,快速地打开一看,“喔,是这样!陛下密令我等在军马疫情处理完毕后火速赶往云中郡,说是有紧急情事。”

    “这位兄弟,你临来之前,可否发现陛下有何紧急情事?”军医令褚健抬起头来,面色焦急地问道。

    “这个倒没有发现!只是觉得陛下有些着急,具体情形小人也不知道!”期门武士老实地答道。

    “善!事不宜迟,既然陛下密令我等火速前往,定是遇到一定麻烦。”军医令褚健一边说着,一边转过身去对五原郡守等人说道:“穆郡守,狄郡尉,各位大人,五原郡的疫情已经基本扑灭,我等任务已经完成,陛下密令,我等须要火速前往。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褚大人要事在身,我等不便久留。恭祝褚大人和各位大人一路顺风!”五原郡守穆天和谦恭地说道。

    “恭祝褚大人和各位大人一路顺风!”

    “恭祝褚大人和各位大人一路顺风!”

    ……

    五原都尉狄云龙等人纷纷道别。

    “各位,后会有期!”军医令褚健拱了拱手,转身跳上了军马,其他几位军医也纷纷跳上军马,调转马头,缓缓地向前走着。

    “期门兄弟!快带我们去面见陛下!”军医令褚健急切地吩咐道。

    “诺!褚大人!快随我来!”一边说着,一边跳上军马,疾驰而去。

    军医令褚健和几位军医也纷纷跃马扬鞭,紧随其后。

    一行人很快就消失在东去云中郡的远方路上。

第三章 求天马(53)军马误食醉马草

    军医令褚健一行人在传令期门武士的带领下,一路餐风露宿,纵马疾驰,不到两天就到达了云中郡的郡治云中县。

    “启禀陛下,军医令褚健到了!”传令期门武士一边跳下马,一边站在汉武帝的营帐外,谦恭地大声禀报道。

    “善!辛苦了!褚大人在哪里?”早已等得焦急不已的汉武帝立即从营帐里走了出来。与此同时,晋见汉武帝的云中郡守牛哲成、云中郡尉庄明琛和云中县令易德清等人也纷纷跟了出来。

    “臣褚健拜见陛下!”

    “拜见陛下!”

    ……

    军医令褚健率领四位军医也迅速跳下马,连忙恭敬地施礼道。

    “免礼!快平身!褚大人和各位军医大人辛苦了!”汉武帝急切地谕示道。

    “谢陛下!”

    “谢陛下!”

    军医令褚健和四位军医齐声称谢。

    “褚大人!可把你们盼来了!朕在云中郡食不甘味啊!不知五原郡的马胸疫处理的怎么样了?”汉武帝急不可待地问道。

    “陛下!此事较为曲折,请容臣细禀!”军医令褚健当即请求道。

    “善!褚大人请到营帐里说吧!”汉武帝和悦地谕示道。

    “卫青,先带四位军医大人回营帐歇息!朕和褚大人再聊一会。”汉武帝转过身来,对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谕示道。

    “诺!陛下!”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立即称诺,然后带领四位军医去营帐歇息去了。

    “陛下请!各位大人请!”军医令褚健首先恭请汉武帝先行,然后又恭请云中郡守牛哲成、云中郡尉庄明琛和云中县令易德清等人先行。

    当汉武帝听完军医令褚健的详细禀报后,禁不住赞扬道:“善!善!善!褚大人处理得非常好!朕心甚慰!”

    “你现在来得正好,朕在云中郡的巡行军马,突然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症状!病马口吐白沫,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步履不稳,蹒跚如醉!云中郡养马苑的军医也是束手无策呀!”

    “啊!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醉马草?”军医令褚健听后,当即大惊失色。

    “醉马草?”汉武帝也是一脸诧异。

    “正是!臣也是只闻其名,未见其形。此草生长在西北和据臣所知,不管是军马,还是一般牛马,只要是误食醉马草,就会出现口吐白沫,食欲不振的情形,或是出现精神萎靡,步履不稳的情形。同时,各种情形都伴随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蹒跚如醉,像喝多了酒一样!”军医令褚健详细地答道。

    “可有合适解药?”汉武帝急切地问道。

    “臣惶恐,暂时无能为力。”军医令褚健满脸愧色地说道。

    “那麻烦就大了!数百匹巡行军马可能快要不行了。朕的此次北巡前路堪忧啊!”汉武帝脸色忧戚地说道。

    “陛下!臣有一个请求不知当讲不当讲?”军医令褚健谦卑地问道。

    “快说!什么请求?”汉武帝说道。

    “陛下!臣有一个请求,可否在云中郡张榜求贤呢?”军医令褚健恳切地望着汉武帝说道。

    “善!好主意!”汉武帝颔首赞许。

第三章 求天马(54)张榜求贤医军马

    “咣——咣——咣——”

    “咣——咣——咣——”

    ……

    一阵急促而又清脆的铜锣声响彻在云中郡郡治云中县的中心大街上。

    “陛下有旨,张榜求贤,军马误食醉马草,速求贤能者救治,如若成功,重赏黄金百两!”

    “陛下有旨,张榜求贤,军马误食醉马草,速求贤能者救治,如若成功,重赏黄金百两!”

    ……

    一行军士在一名校尉的带领下,一边敲锣一边高喊着。

    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顿时被铜锣声和叫喊声吸引过来,纷纷驻足观看。不少店家老板和伙计也停下手中的忙活,走到店门口想看个究竟。

    “咣——咣——咣——”

    “咣——咣——咣——”

    “陛下有旨,张榜求贤,军马误食醉马草,速求贤能者救治,如若成功,重赏黄金百两!”

    “陛下有旨,张榜求贤,军马误食醉马草,速求贤能者救治,如若成功,重赏黄金百两!”

    当校尉一行人走到中心大街的钟楼的时候,立即拿出写在丝帛上求贤令榜,张贴在墙壁上。

    “咣——咣——咣——”

    “咣——咣——咣——”

    “陛下有旨,张榜求贤,军马误食醉马草,速求贤能者救治,如若成功,重赏黄金百两!”

    校尉的话音还没落,一大群百姓就呼啦啦地围了上来。

    “快看!求贤令!”

    “求贤令?求啥呀?”

    “你没听见这位军爷说嘛!医治军马呀!”

    “医治军马?军马怎么了?”

    “看你的什么耳朵?军爷的话都没听清吗?军马误食醉马草,皇上下旨,求贤救治。”

    “喔!那没救了!”

    “为啥?”

    “醉马草多毒呀!整个云中郡也没有一个人会救治,只能等死。”

    “真的?”

    “那还有假!”

    一位身着羊皮夹袄的羊肉店老板和手拿抹布的伙计的对话引起了校尉的注意。

    “这位老人家可有妙法医治军马?”校尉连忙施礼问道。

    “医治军马?”羊肉店老板眯着眼睛,竖着耳朵,满脸疑惑地问。

    “正是!巡行军马误食醉马草,陛下有旨求贤医治,不知老人家可有妙法?”校尉继续谦恭地问道。

    “哎!治不了的。整个云中郡也没有人能够医治。不管哪种牲畜吃了醉马草,只能等死,没有其他任何办法。”羊肉店老板叹了一口气,悠悠地说道。

    “真的没有任何办法吗?”校尉仍不死心,追问了一句。

    “真的没有任何办法。我们店里常有过往贩马商人,最怕的一件事就是马匹误食醉马草。这种毒草虽然毒性不强,但是却没有解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马匹痛苦而死。”羊肉店老板详细地解释道。

    “各位老少爷们!各位乡亲!陛下有旨,张榜求贤,军马误食醉马草,速求贤能者救治,如若成功,重赏黄金百两!”校尉再次大声喊了起来。

    “这个黄金不易得!”

    “醉马草的毒不好解!”

    “谁会解毒呢?”

    ………

    围观的百姓议论纷纷。

    “各位老少爷们!各位乡亲!有人揭榜吗?黄金百两啊!”校尉看着议论不止的百姓,高声地问道。

    围观的百姓似乎配合默契一般,霎时安静了下来。

第三章 求天马(55)四处求医暂无果

    “各位老少爷们!各位乡亲!陛下有旨,张榜求贤,军马误食醉马草,速求贤能者救治,如若成功,重赏黄金百两!”校尉又一次大声喊了起来。

    围观的百姓依然无人应答。

    “敲锣!往前走!到别处再贴一份招贤榜!”校尉有些急不可耐地吩咐道。

    “咣——咣——咣——”

    “咣——咣——咣——”

    ……

    “各位老少爷们!各位乡亲!陛下有旨,张榜求贤,军马误食醉马草,速求贤能者救治,如若成功,重赏黄金百两!”校尉又一次大声喊了起来。”

    “咣——咣——咣——”

    “咣——咣——咣——”

    ……

    “各位老少爷们!各位乡亲!陛下有旨,张榜求贤,军马误食醉马草,速求贤能者救治,如若成功,重赏黄金百两!”校尉又一次大声喊了起来。”

    “咣——咣——咣——”

    “咣——咣——咣——”

    ……

    当校尉一行在云中县城里敲锣打鼓吆喝着转了一圈,张贴了十几张招贤榜之后,仍然没有遇到揭榜的人。

    而汉武帝在得知这一情况时,禁不住惆怅起来,喃喃自语道:

    “怎么办呢?怎么办呢?几百匹军马呀!”

    “陛下!明天是否可以再到附近乡村张贴一下求贤榜?”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似有所思地建议道。

    “善!可以一试!你和牛郡守、庄都尉一起安排吧!”汉武帝一听,顿时有些喜上眉梢。

    “诺!陛下!”

    “诺!陛下!”

    ……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云中郡守牛哲成和云中郡尉庄明琛齐声称诺。

    “咣——咣——咣——”

    “咣——咣——咣——”

    ……

    “各位老少爷们!各位乡亲!陛下有旨,张榜求贤,军马误食醉马草,速求贤能者救治,如若成功,重赏黄金百两!”校尉率领一批军士,一边敲着铜锣,一边在云中县城北方的一个村子里大声喊起来。

    “咣——咣——咣——”

    “咣——咣——咣——”

    ……

    “各位老少爷们!各位乡亲!陛下有旨,张榜求贤,军马误食醉马草,速求贤能者救治,如若成功,重赏黄金百两!”校尉一边走着,一边继续大声喊道。

    不大一会儿,村里的百姓就陆陆续续地从家中走了出来,跟着校尉一行的身后。

    “咣——咣——咣——”

    “咣——咣——咣——”

    ……

    “各位老少爷们!各位乡亲!陛下有旨,张榜求贤,军马误食醉马草,速求贤能者救治,如若成功,重赏黄金百两!”校尉再一次大声喊道。

    “军马误食醉马草?”

    “求贤能者救治?”

    “重赏黄金百两?”

    “不好治!”

    ……

    围观的百姓议论纷纷。

    “各位乡亲!大家可有妙法,救治误食醉马草的军马?陛下重重有赏!”校尉大声地喊道。

    “难啊!”

    “谁会救治?”

    “不会!”

    “赏金不好拿啊!”

    ……

    围观的百姓你一嘴,我一嘴,就是没有人应承救治。

    大半个时辰之后,校尉率领一干军士又先后来到了云中县城的东、南、西三个方向的村子,张榜宣告求贤令,可是仍然没有一个人揭榜或者应承救治。

    无可奈何之下,大失所望的校尉只好带着一干军士回来禀告。

第三章 求天马(56)白衣女子自揭榜

    “报——”

    “报——”

    ……

    就在汉武帝一行在营帐里无计可施、彷徨四顾之际,突然听到远处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报——”

    “报——”

    一位策马疾驰而来的传令期门武士纵身下马,顾不上拴住牛皮马缰,径自走进汉武帝的营帐。

    “陛下,有人一位白衣女子揭下了招贤榜,自称能解醉马草的毒,药到病除,立杠见影。”传令期门兴奋地大声禀告道。

    “真有此事?真有此事?”汉武帝一听,抑制不住的怀疑自己。

    “陛下,确有此事,千真万确。白衣女子就在军营之外。”传令期门武士言辞肯定地答道。

    “善!善!善!韩襄!快宣!快宣!”汉武帝谕示道。

    “诺!陛下!”传令期门武士称诺而退。

    “诺!陛下!”宦者令韩襄也称诺答道。

    “陛下有令:宣白衣女子晋见!”宦者令韩襄高声喊道。

    退出营帐外的传令期门武士当即高声喊道:“陛下有令:宣白衣女子晋见!”

    不到一会儿,白衣女子在另一位传令期门武士的带领下走进来营帐。

    “陛下!白衣女子晋见!”传令期门武士大声禀告道。

    “民女拜见陛下!”白衣女子低着头跪拜施礼,音色甜甜地说道。

    “这位姑娘,可否抬起头来?”汉武帝立即被眼前的这位黛发紧束、身姿修长的白衣女子吸引住了,语气柔柔地谕示道。

    “诺!”白衣女子轻启朱唇,眉角含笑地答道。

    当汉武帝与白衣女子四目相对的时候,他的内心犹如电光火石快速闪现,怔怔地惊呆了,想不到这边郡竟然有如此绝色的女子。

    只见白衣女子纤臂细腰,略施薄粉,明眸皓齿,蛾眉如月,玉面含羞,一举一动似沉鱼落雁,一颦一笑若闭月羞花。后宫的三千粉黛在这位白衣女子面前,也似乎都失去了颜色。

    “姑娘——姑娘的芳名是——”汉武帝有些嗫嚅地问道。

    “回陛下!民女姓王,名婉,原本赵国邯郸人氏,后随父迁移来此,定居多年。”白衣女子王婉依然甜甜的答道。

    “善!善!善!”汉武帝目不转睛地盯着白衣女子王婉,连声称赞。

    “陛下——”

    “陛下——”

    ……

    白衣女子王婉连续叫了几声“陛下”,汉武帝好像都没有反应。

    “陛下!民女揭榜而来,愿为陛下排忧解难。”白衣女子王婉继续甜甜地说道。

    “陛下!陛下!王婉揭榜而来,愿为陛下排忧解难。”宦者令韩襄见状,猜出来汉武帝的心思,赶紧低声地提醒汉武帝。

    “喔——快平身!”魂魄早已被白衣女子王婉摄去一般的汉武帝,似乎有点醒悟过来,吸了一口气谕示道。

    “谢陛下!”白衣女子王婉称谢而起。

    “不知姑娘有何秘方,可解醉马草的毒?”汉武帝不解地问道。

    “回陛下!民女自幼随父行医,来往边郡各地,见识过各种毒草,亦诊治过各种误食毒草的牛马豕羊。但唯有醉马草的毒,一直无法破解。”

    “两天前,民女听闻陛下张榜求贤,征召解毒之人。正巧,家父前几天刚刚试验成功一个破解醉马草的解毒药方,令派民女前来呈现陛下。”

    白衣女子王婉继续甜甜地说道。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9310/ 第一时间欣赏天马之歌最新章节! 作者:羽山苏东坡所写的《天马之歌》为转载作品,天马之歌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天马之歌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天马之歌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天马之歌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天马之歌介绍:
卦曰:神马当从西北来。
“牛皇”汉武帝
梦天马。卜天马。求天马。天马之歌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天马之歌,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天马之歌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