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天马之歌TXT下载天马之歌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天马之歌全文阅读

作者:羽山苏东坡     天马之歌txt下载     天马之歌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章 求天马(26)“牛皇”登高环巡视

    “陛下请看,靠近小溪边戏水的小马群,体型健硕,步态轻盈,毛色纯正,是我苑重点驯育的后备军马!”北地都尉郎茂山如数家珍地介绍道。

    “善!善!善!果然非同凡响!”汉武帝忍不住连连赞叹。

    “陛下,请移驾小山山顶。”北地都尉郎茂山谦恭地建议道。

    “善!”汉武帝一边说着,一边带领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和侍中霍去病等人前往小山山顶。

    小山不大也不高,坡缓路平,漫山青草依依,或红或紫或白的野花遍布山体,间或跳出许多小蚂蚱、小飞虫等各种昆虫。

    汉武帝一行踏着青草,逡巡着走到了小山山顶。

    站在山顶,目之所及,恰好环视整个养马苑。

    远处群山绵延,黛青瓦蓝,直至天际,映衬在蓝天白云之下。近处苍山滴翠,溪水淙淙,马群游弋。山脚下有许多连体小山,忽高忽低,连接远方。

    “陛下请看!”北地都尉郎茂山用手掌指着西北方的远处青青小山,谦恭地对汉武帝说。

    汉武帝一行顺着北地都尉郎茂山手指的方向,眯着眼睛,仔细地远眺着。

    “陛下,那里还有三百余匹一龄左右的小马、六百余匹四龄左右的中马,养在河边草肥之地,目前均是体健无恙。苑中安排十五名士兵在那里精心照看。”北地都尉郎茂山继续谦恭地介绍道。

    “陛下再看!”北地都尉郎茂山用手掌指着东北方向的远处青青小山,谦恭地对汉武帝说。

    汉武帝一行再次顺着北地都尉郎茂山手指的方向,眯着眼睛,仔细地远眺着。

    “陛下,那里还有五百余匹一龄左右的小马、一千余匹六龄左右的中马,养在溪边草肥之地,目前同样体健无恙。苑中安排三十名士兵在那里悉心放养。”北地都尉郎茂山继续谦恭地介绍道。

    “还有东南、西南方向的苑中草地,皆有数量不等的小马和中马,均有富于经验的士兵在全心牧养。”北地都尉郎茂山言简意赅地补充道。

    “善!善!善!北地郡的养马苑果然办得不错!”汉武帝满脸喜悦。

    “陛下,具体驯育情况还请柏校尉为您介绍吧!”北地都尉郎茂山继续谦恭地建议道。

    “陛下英明!陛下刚才环视整个养马苑,可以看出养马苑位置绝佳,草肥水美,马匹众多,体健貌纯,牧养士兵充足,这一切皆是陛下雄才大略所致,再加上章郡守和郎都尉认真贯彻落实,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养马校尉柏树林一边施礼,一边胸有成竹地向汉武帝介绍道。

    “善!这些马匹看起来皆是宝马良驹,不知驯育情况如何?”汉武帝沉静地问道。

    “陛下英明!自从陛下诏令十大边郡扩大养马苑以来,我苑军马驯育成绩斐然。军马数量由最初的二百余匹已繁育到三千匹左右,同时由驯马校尉专责驯育,目前驯育成熟的七百匹四至六龄军马,可以随时调往军中充任军马。”养马校尉柏树林详细地介绍道。

    “善!北地郡的军马驯育果成绩确实不错!如果十大边郡养马苑皆是如此驯育军马,何愁朕的灭匈大志不能实现?”汉武帝抬头望了望天空,慨叹地说道。

第三章 求天马(27)“牛皇”试骑驯育马

    “陛下圣鉴!小臣世代居住边地,三代养马,对驯育马匹略知一二。小臣愿为陛下灭匈大志贡献绵薄之力!”校尉柏树林继续谦恭地说。

    “善!朕若是有了千万个像你这样的养马校尉,何愁朕的骑兵部队没有上等军马?”汉武帝欣悦地说。

    “谢陛下谬赞!小臣受宠若惊,一定会长期扎根边郡,世代为陛下养马!”校尉柏树林当即施礼称谢。

    “免礼!朕亦深知,边郡养马苑生活艰苦,朕今天特地调拨了一千匹牛羊给你们改善生活,下午即可运到养马苑。”汉武帝转过身来,对着北地郡守章猷和北地都尉郎茂山等人宣布道。

    “谢陛下隆恩!”北地郡守章猷和北地都尉郎茂山等人立即施礼称谢。

    “免礼!朕还想试骑一下驯育成熟的军马如何?”汉武帝有点跃跃欲试地问。

    “陛下不可!”还没等北地郡守章猷和北地都尉郎茂山等人回答,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当即阻止道,“陛下乃九五至尊,不可随意试骑,以身犯险!陛下难道忘记去年上林苑试马遇险之事吗?”

    “无妨!这些军马都是驯育成熟的军马,随时可供调往军营,供我大汉骑兵使用。朕若是不先试骑一下,怎么才能知道这些军马驯育成熟呢?”汉武帝执意试骑。

    “如果陛下真的试骑,我等必须紧随陛下左右,护卫陛下安全!”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无奈地建议道。

    “陛下,我等愿护卫左右!”侍中霍去病、奉车都尉公孙贺与公孙敖等人齐声喊道。

    “善!我们就开始吧!”汉武帝迫不及待地说。

    “诺!陛下!柏校尉,吩咐军士们为陛下和各位将军、大人备马!”北地都尉郎茂山一边称诺,一边吩咐道。

    “备马!”校尉柏树林高声喊道。

    “诺!”养马军士一边称诺,一边开始备马。

    不到一会儿,十几匹军马就备好了马鞍、牛匹马蹬和缰绳。

    “恭请陛下上马!”北地郡守章猷和北地都尉郎茂山等人施礼恭请汉武帝道。

    “善!朕先代我大汉骑兵试骑一下!”汉武帝一边说着,一边抓住递过来的牛皮马缰,纵身跃上青花马,随后策动牛匹缰绳,飞奔而去。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和侍中霍去病等人立即牵过牛匹马缰,纷纷跃身上马,策马前行,紧随汉武帝左右。

    汉武帝一行风驰电掣,沿着连绵小山的山脚,一路向北。

    “陛下!慢一些!”

    “陛下!慢一些!”

    ……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和侍中霍去病等人大声地呼喊道。

    汉武帝似乎没有听见,继续抖动牛皮马缰,策马飞奔。

    “陛下!慢一些!”

    “陛下!慢一些!”

    ……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和侍中霍去病等人也快速地抖动牛皮马缰,加快了奔驰的速度。

    “卫青!霍去病!看看朕的御马技术如何?”汉武帝一边策马疾驰,一边大声地问道。

    “陛下神勇!我等万分钦佩!请陛下慢一些!”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一边称赞,一边恭请汉武帝注意安全。

第三章 求天马(29)驱车疾行肤施县

    “善!章郡守,郎都尉,后会有期!”汉武帝难舍难分地说。

    “恭送陛下!”北地郡守章猷和北地都尉郎茂山齐声答道。

    “陛下,请上冕车!”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谦恭地说道。

    “善!”汉武帝一边称善,一边走上冕车。

    奉车都尉公孙贺和公孙敖等到汉武帝安全地坐上冕车后,轻轻地抖了抖手中的马缰,口中发出“驾——”的指令,驾驶着冕车缓缓起行,直奔驻扎在北地郡治马岭县城外的军营。

    一夜平安无事。

    第二天清晨,汉武帝用完早膳后,即坐着冕车一路向东北方向上郡郡治肤施县而去。

    一路上沟壑纵横,坡缓路绕,林荫蔽日,草木葱绿,鸟鸣溪涧,兽影迷离,随处都呈现出生机勃勃之象。

    汉武帝一行餐风露宿,时而迎着旭日出发,车马披着霞光,时而顶着骄阳疾行,人马流着微汗,时而伴着明月入眠,卧听松风习习。

    三日之后,汉武帝一行驶上长安连接上郡直道的时候,前进速度明显加快。

    “咦?卫青,我们可否到了直道?”汉武帝似乎已经觉察到了变化,忍不住地问道。

    随着冕车护卫的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立即回答道:“正是,陛下!我们已经驶上直道,不用两日即可抵达上郡郡治肤施县养马苑。”

    “善!加快速度,继续前行吧!”汉武帝谕示道。

    “诺!陛下!”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一边称诺,一边高声喊道:“陛下有令,加快速度,继续前行!”

    中军期门武士听到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的命令后,立即策马疾驰。

    “传令期门武士何在?”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大声地问道。

    “在!卫将军!”传令的两名期门武士立即策马过来。

    “陛下有令,加快速度,继续前行!你们二人迅速传令前军和后军期门武士。”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命令道。

    “诺!卫将军!”两名传令的期门武士一边称诺,一边纵马传令。

    不到两日,汉武帝一行就抵达上郡郡治肤施县城外。此是正值下午夕阳西坠之时,天际线上漫天晚霞,奇幻瑰丽,令人啧啧称奇,流连忘返。

    上郡郡守荀中祺、上郡都尉劳斯武和肤施县令解津生等人,率领一干官吏和百姓在城门外伏地跪拜,夹道迎接,齐声欢迎。

    “恭迎陛下大驾光临!”

    “恭迎陛下大驾光临!”

    ……

    “大家免礼!”汉武帝高兴地谕令道。

    “谢陛下!”

    “谢陛下!”

    ………

    上郡郡守荀中祺、上郡都尉劳斯武和肤施县令解津生及一干官吏和百姓纷纷称谢。

    “陛下,请先到驿馆休息一下,明天再去养马苑吧!”上郡郡守荀中祺谦恭地建议道。

    “驿馆就不必了!朕不愿劳烦你们,今天晚上就在军营用膳休息,明天早上再去养马苑吧!”汉武帝善解人意地谕令道。

    “陛下心怀天下,不愿扰民,臣等钦佩!谨遵陛下圣鉴!”上郡郡守荀中祺谦恭地说道。

    “谨遵陛下圣鉴!”上郡都尉和肤施县令解津生等人齐声答道。

第三章 求天马(30)突闻军马患暴症

    “陛下!早膳已经用完,我们开始出发吧!”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谦恭地向汉武帝建议道。

    “善!我们出发吧!”汉武帝高兴地谕示道。

    “备冕车!”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命令奉车都尉公孙贺道。

    “诺!卫将军!”奉车都尉公孙贺称诺备车。

    “陛下,请上冕车吧!”宦者令韩襄恭敬地建议道。

    “善!”汉武帝一边说着,一边走上冕车。

    “驾——”奉车都尉公孙贺轻轻地抖了抖牛皮马缰,然后轻声地喊道。

    冕车驶出军营不久,就抵达了昨天举行欢迎仪式的城门外。

    “恭迎陛下大驾光临!”

    “恭迎陛下大驾光临!”

    ……

    上郡郡守荀中祺、上郡都尉劳斯武和肤施县令解津生及一干官吏纷纷伏地而拜,恭迎汉武帝一行。

    “平身!”汉武帝谕示道。

    “谢陛下!”

    “谢陛下!”

    ……

    上郡郡守荀中祺、上郡都尉劳斯武和肤施县令解津生及一干官吏纷纷称谢,然后站立起来。

    “荀郡守,劳都尉,前面带路吧!我们即刻奔赴养马苑。”汉武帝简洁地谕令道。

    “诺!陛下!请陛下往西南方向走!”上郡郡守荀中祺谦恭地建议道。

    “报——”

    “报——”

    突然,一位上郡养马苑养马校尉骑着一匹红驳马疾驰而来,一边策马一边大声地喊道。

    “所报何事?”汉武帝满脸疑惑地问道。

    “报——启禀陛下,各位大人,养马苑有一匹白骆马突然狂跳不止,伴有急剧翻滚症状。”养马校尉急呼呼地说道。

    “可有紧急处理?”汉武帝急切地问。

    “回禀陛下,还没有。我们十几个养马校尉急得快不行了,不知该如何处理?郡守大人,都尉大人,快点想想办法吧!”养马都尉急不可耐地说道。

    “陛下,这件事交给臣来办吧!”上郡都尉劳斯武恳切地向汉武帝请示道。

    “善!劳都尉可有良策?”汉武帝疑惑地问道。

    “启禀陛下,臣自先帝时起,就开始负责养马苑日常管理,对军马胃肠疾病引起的暴症略知一二。恳请陛下允许臣即刻前往治疗。”上郡都尉劳斯武再次恳切地请求道。

    “善!那就辛苦劳都尉!”汉武帝关切地说道。

    “谢陛下!臣即刻出发。”上郡都尉劳斯武一边施礼,一边果决地说道。

    “驾——”上郡都尉劳斯武抖了抖牛皮缰绳,疾驰而去。

    “陛下,我们也一起出发吧!”上郡郡守荀中祺再次谦恭地建议道。

    “善!就请荀郡守给我们带路吧!”汉武帝谕示道。

    “驾——”奉车都尉公孙贺抖了抖牛皮缰绳,轻轻地驾驶着冕车跟在上郡郡守荀中祺的后面,其他期门武士也依次跟随在后面,直奔肤施城东北方向的养马苑而去。

    大约半个时辰,汉武帝一行就到了养马苑的门口。

    只见高高的大木门上方写有“上郡养马苑”五个小篆大字,周围的木栅栏延伸到远方的沟沟壑壑。

    天空晴朗无云,一碧如洗。一眼望去,整个养马苑似乎无边无际。沟沟壑壑里绿满盈眼,葱茏翠绿,草色青青。

第三章 求天马(31)都尉偏方治顽疾

    “陛下,请入养马苑吧!”上郡郡守荀中祺谦恭地向汉武帝建议道。

    “善!我们去看看劳都尉的妙手回春吧!”汉武帝谕示道,“卫青,给朕备马!”

    “诺,陛下!”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称诺道。

    “陛下,请看——劳都尉回来了!”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指着不远处策马而来的上郡都尉劳斯武说道。

    “陛下!陛下!臣回来了!”上郡都尉劳斯武一边策马来到汉武帝一行的身边,一边大声地喊道。

    “劳都尉,军马病情如何?”汉武帝面色忧虑地问道。

    “回禀陛下,军马已经安全了!”上郡都尉劳斯武纵身跳下马,边施礼边答道。

    “劳都尉果然是妙手回春啊!”汉武帝高兴地赞扬道。

    “谢陛下谬赞!臣惶恐万分,让陛下受惊了!照看驯育军马是臣的本分,臣理应做好!”上郡都尉劳斯武谦恭地说。

    “不知劳都尉有何妙法?这么快地说就把军马暴症给治愈了?”汉武帝惊奇地问道。

    “请陛下容臣细禀!臣曾在民间觅得一个中药偏方,专治马匹暴症。臣平时就安排养马校尉购齐这些中药,安全保管在养马苑,正好今天派上救急用场,军马暴症终于趋稳了。”上郡都尉劳斯武恳切地说。

    “经过臣的询问得知,军马暴症是由暴饮冷水引起,腹痛难忍,翻跳不止,是为暴冷症。臣在民间觅得的偏方,正对此症。”

    “此偏方是臣在多年前向一位隐居乡间的养马老人觅得的。需要肉桂三钱,黄耆三钱,黄柏三钱,大黄三钱,白芍三钱,郁金三钱,吴萸三钱,广香三钱,呵子三钱,胡豆连三钱,用清水煎熬一刻时间,待煮沸后迅速用清水冷却,然后给患病军马灌服。同时挤压军马云门穴,助其排放腹水。施针百会穴及穴位前四寸距离上背中线一寸处左右各一针,敷上艾草叶,洒滴白酒,用艾草炙烧,俟军马疼痛不安时为止,反复几次。经过以上处理,暴症军马渐渐安静,病情趋缓。”

    “善!劳都尉不愧是个妙手回春之人!上郡军马有幸!我大汉有幸!朕心甚慰!”汉武帝欣悦地说。

    “谢陛下!”上郡都尉劳斯武谦恭地答道。

    “不知劳都尉可否愿意与朕的军医令分享一下你的偏方?”汉武帝似乎想故意试探一下。

    “臣荣幸之至!待陛下参观完养马苑,臣即刻将偏方交于军医令褚大人。”上郡都尉劳斯武当即施礼答道。

    “善!就请劳都尉前面带路吧!”汉武帝和悦地谕示道。

    “陛下请!各位将军,各位大人,请上马!”上郡都尉劳斯武边施礼边请汉武帝一行进入养马苑。

    “驾——”汉武帝抖了抖牛皮马缰,缓慢地驾驭着养马苑驯育成熟的军马向前奔去。

    “驾——”

    “驾——”

    ……

    其他人也纷纷策马跟随汉武帝。

    只见汉武帝纵马疾行,速度越来越快。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等人紧紧地护卫在汉武帝身后。一行人时而越过山坡,时而跃过沟壑,时而穿过密林,甚至在小马群中间驰过,惊得小马群四处散去。

第三章 求天马(32)“牛皇”续行察军马

    “陛下,慢一些!”

    “陛下,慢一些!”

    ………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等人耽心汉武帝的安全,不断地提醒着。

    “吁——”

    汉武帝轻轻地勒住了牛皮马缰,伫立在一处长满绿草的沟壑边沿。

    “吁——”

    “吁——”

    而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等人亦纷纷勒住牛皮马缰,围绕在汉武帝的周围。

    “陛下,好身手!好骑术!”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忍不住赞叹道。

    “卫青,你又在忽悠朕了!你才是真正的好骑手!”汉武帝颇为清醒地说。

    “臣惶恐!陛下确是当之无愧!”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赞颂道。

    “哈——哈——!劳都尉,说说你们养马苑的具体情况吧?”汉武帝欣悦地谕示道。

    “诺!陛下请看!”上郡都尉劳斯武用手掌指着东南方向的远处沟壑,谦恭地对汉武帝说。

    汉武帝等人顺着上郡都尉劳斯武手指的方向,仔细地远眺着起伏的黄土沟壑。

    “陛下,那里还有五百余匹一龄左右的小马、一千余匹四龄左右的中马,养在沟壑谷底水边草肥之地,目前均是体健无恙。苑中安排三十名士兵在那里精心照看。”上郡都尉劳斯武继续谦恭地介绍道。

    “陛下再看!”上郡都尉劳斯武用手掌指着西南方向的远方沟壑,谦恭地对汉武帝说。

    汉武帝等人再次顺着上郡都尉劳斯武手指的方向,仔细地远眺着起伏的黄土沟壑。

    “陛下,那里还有八百余匹二龄左右的小马、一千五百余匹四龄左右的中马,养在沟壑溪边草肥之地,目前同样体健无恙。苑中安排三十名士兵在那里悉心放养。”上郡都尉劳斯武继续谦恭地介绍道。

    “还有东北、西北方向的苑中沟壑边缓坡草地,皆有数量不等的小马和中马,均有富于经验的士兵在全心牧养。”上郡都尉劳斯武言简要地补充道。

    “善!善!善!上郡的养马苑和北地郡的一样,同样办得不错!”汉武帝满脸喜悦。

    “陛下,具体驯育情况还请丰校尉为您介绍吧!”上郡都尉劳斯武继续谦恭地建议道。

    “陛下圣明!刚才陛下远眺整个养马苑,可以看出养马苑位置较佳,沟壑纵横,草丰水足,军马体健,牧养士兵尽心尽力,这一切均赖陛下鸿图伟志,精心谋划,再加上荀郡守和劳都尉全力落实,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养马校尉丰鹤鸣一边施礼,一边胸有成竹地向汉武帝介绍道。

    “善!这些军马看起来皆是宝马良驹,不知具体驯育情况如何?”汉武帝地问道。

    “陛下英明!自从陛下诏令十大边郡扩大养马苑以来,我苑军马驯育成绩十分突出。军马数量由最初的五百余匹已繁育到八千匹左右,同时由驯马校尉专责驯育,目前驯育成熟的一千匹三至五龄军马,可以随时调往军中充任军马。”养马校尉丰鹤鸣详细地介绍道。

    “善!上郡的军马驯育果成绩确实不错!朕期待你们驯育成熟更多的军马!”汉武帝抬头望了望远方,慨叹地说道。

    “诺!谨遵陛下圣谕!”上郡都尉劳斯武和养马校尉丰鹤鸣等人当即回答道。

第三章 求天马(33)西河初建暂无马

    第二天,汉武帝一行在军营用过早膳以后,即开始策马驱车奔向西河郡。

    “陛下,此行山路盘旋,路途崎岖,行进速度要比较预想的慢得多!”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未雨绸缪地对汉武帝说。

    “善!朕知晓了!继续出发吧!”汉武帝面色沉静地说。

    “诺!陛下!请陛下放心!臣随时护卫左右!”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立即答道。

    “驾——”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轻轻地策着马,紧紧地跟随在冕车前后。

    汉武帝一行餐风晓宿,快马加鞭,一路穿林海,越陡坡,趟河谷,绕山路,眺长城,五天之后的早晨到达了西河郡郡治所在地平定县城外。

    “恭迎陛下大驾光临!”

    “恭迎陛下大驾光临!”

    ………

    西河郡守鲁攸宁、西河都尉萧惠然和平定县令邴翰飞等人率领一干官吏和百姓在城门两边伏地跪拜,夹道欢迎。

    “大家免礼!”汉武帝拉开冕车的窗帘,愉悦地谕令道。

    “谢陛下!”

    “谢陛下!”

    ………

    西河郡守鲁攸宁、西河都尉萧惠然和平定县令邴翰飞及一干官吏和百姓纷纷称谢,同时站立起来。

    “陛下,请先到驿馆休息一下,下午再去养马苑吧!”西河郡守鲁攸宁谦恭地建议道。

    “休息就不必了!朕知道你们西河郡刚刚从上郡析分而来,不知道养马苑建得怎么样了?”汉武帝问道。

    “启禀陛下,臣奉陛下圣旨,三月刚刚到任,一切措置均在进行之中。据臣所知,养马苑亦是初步选定苑址,尚未正式建成。详细情况还请萧都尉为陛下介绍吧!”西河郡守鲁攸宁谦恭地说道。

    “善!萧都尉,说说详细情况吧!”汉武帝满怀期待地说道。

    “启禀陛下!臣亦是遵奉陛下圣旨,四月到任。甫一抵达,臣即会同鲁郡守、邴县令商议筹建养马苑一事,目前进展顺利。苑址已选在大河西岸草肥之地,军马已经商洽上郡荀郡守和劳都尉,由上郡养马苑拨借公马一百匹,母马一百匹,同时商洽由朔方郡拨借公马两百匹,母马两百匹。上述两郡军马均已在运往我郡途中。”

    “另外,我郡还计划从民间洽买公马母马各一百匹,加上上郡和朔方郡拨借的军马,总计八百匹。我郡计划以此八百匹为基础,在两到三年之内驯育出更多的军马。”

    “养马军士和校尉已经选拔完毕,目前正在整饬养马苑,一俟军马运到,他们即可开始驯育工作。”

    “军马的草料亦在收割,准备晒干以后储存起来,以备冬季食用。”

    “敬请陛下放心!我郡养马苑各项工作已经初见成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驯育出合格的军马,供给我大汉军队北击匈奴之用。”

    西河都尉萧惠然详细地答道。

    “善!萧都尉谋划有方,朕心甚慰!朕期待着西河郡的驯育军马,能够早日供给我大汉军队。”汉武帝颇为高兴地说道。

    “陛下圣鉴!我等同样期待!”西河郡守鲁攸宁、都尉萧惠然等人齐声答道。

第三章 求天马(34)“牛皇”疾行奔朔方

    “善!鲁郡守,萧都尉,朕还要继续北巡,我们就此别过吧!后会有期!”汉武帝爽朗地说道。

    “恭送陛下!”

    “恭送陛下!”

    ………

    “恭送各位将军、大人!”

    “恭送各位将军、大人!”

    ……

    西河郡守鲁攸宁、都尉萧惠然等人立即施礼答道。

    “驾——”奉车都尉公孙贺等到汉武帝坐进了冕车,轻轻地抖了抖手中的牛皮缰绳,策马缓缓起行。

    “传令期门武士,请立即通知前军和后军,按照原定计划前进!”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大声地命令道。

    “诺!将军!”传令期门武士一边高声答道,一边分头策马传令。

    “中军期门武士,立即起行!”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大声地命令道。

    “诺!将军!”中军期门武士一边称诺,一边策马缓缓跟随冕车起行。

    汉武帝一行沿着深沟大壑边缘的直道蜿蜒前行,一路向西北方向的朔方郡而去。

    三个时辰之后,汉武帝一行抵达了原来的赵国长城。

    “陛下,我们已经到达了原来的赵国长城。前面不远处即有一处长城烽燧。臣已安排士兵修缮此段长城。”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策马来到汉武帝,大声地对汉武帝说道。

    “善!卫青,我们停车登上赵国长城看一看!”汉武帝颇为兴奋地谕示道。

    “诺!陛下!”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应声称诺。

    “公孙贺,请驶到前面烽燧口停车!”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大声地命令道。

    “诺!卫将军!”奉车都尉公孙贺高声答道。

    不大一会儿,汉武帝一行就到达了赵国长城的烽燧口,冕车轻轻地停在了入口处。

    “陛下!请下车!”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大声地请示道。

    宦者令韩襄打开了冕车的窗帘,搀扶着汉武帝走下冕车。

    “陛下请看!此处的长城烽燧高耸山岭,气魄雄伟,真乃我大汉北方的坚固屏障!”宦者令韩襄忍不住地称赞起来。

    “善!不过,此处是赵国长城的北段部分,一直延伸到东边的大河!等到了最北边的九原郡,我们也可以看到燕国长城!”汉武帝感慨地说道。

    “陛下博古通今,天文地理,无所不知,小臣钦佩至极!”宦者令韩襄立即恭颂道。

    “哈哈!又在吹捧朕了!这些都是卫将军打下河南故地后,呈报给朕听的!”汉武帝心如明镜地说道。

    “恭迎陛下大驾光临!”

    “恭迎各位将军大人!”

    烽燧守卫士兵在中尉詹浚方率领下,施礼恭迎汉武帝一行。

    “免礼!”汉武帝当即谕令道。

    “谢陛下!”烽燧中尉詹浚方等连忙称谢站起。

    “詹中尉,陛下想登临烽燧,览阅江山,烦请你在前面带路!”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和悦地命令道。

    “诺!卫将军!”烽燧中尉詹浚方立即称诺。

    “陛下请!”烽燧中尉詹浚方随后恭敬地对汉武帝说道。

    “陛下!此处烽燧登城石道颇为陡峭,恳请陛下允准卫将军和小臣等护卫登城如何?”烽燧中尉詹浚方再次恭敬地请示道。

    “善!卫青,公孙贺,你们二人护卫在朕的左右,詹中尉等护卫在后。”汉武帝谕令道。

    “诺!陛下!”

    “诺!陛下!”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奉车都尉公孙贺和烽燧中尉詹浚方等人当即称诺,护卫在汉武帝左右。

第三章 求天马(35)险登烽燧览江山

    “啊——”

    汉武帝惊悚地大喊了一声,弯着腰的身体似乎要倾倒下来。

    “陛下,当心!”

    说时迟,那时快,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一边大声地提醒汉武帝,一边跳跃到汉武帝的身边,用力地扶住汉武帝已经微微倾倒的身体。

    “陛下,一定要当心!”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再次关切地提醒汉武帝。

    “无妨!无妨!朕还想着来一个鹞鹤翻身,没想到被你拦住了!哈哈!”汉武帝故作镇静地说。

    “护卫陛下安全,是臣的本分!此处烽燧登城台阶十分陡峭,万望陛下一定要当心!”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不无担心地建议道。

    “善!朕就听从你的建议!”汉武帝爽快地答道。

    “陛下,慢一些!”长平侯车骑将军又一次关切地提醒汉武帝。

    “想不到此处烽燧登城台阶竟是如此陡峭,真不知守卫军士每天是怎么上下登城的?”汉武帝感慨地说。

    “陛下爱兵如子,臣万分钦佩!”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立即赞颂道。

    “朕的军士静若高山,动如雷霆,乃我大汉的护国长城,朕理当爱护!”汉武帝一边缓缓地攀登,一边激昂地说。

    “陛下,慢一些,马上就到烽燧城墙顶上了!”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步履稳健地说。

    “善!”汉武帝沉静地说。

    “陛下请看!我们已到达烽燧城墙顶部!”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兴奋地对汉武帝说。

    只见汉武帝略显轻松地走到烽燧城墙顶部的垛口,眺望着远方。

    其他随护人员亦相继登临烽燧城墙顶部,环绕在汉武帝周围。

    江山如画,莽莽苍苍。远山含黛,林木葱茏。极目四望,一览无余。

    “卫青,朕的如画江山如此迷人,你我君臣都有责任好好守护啊!”汉武帝不无感慨地说。

    “诺!陛下!看我大汉江山雄伟壮丽,欣欣向荣,臣定当秉承陛下旨意,誓死捍卫大汉江山!”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当即答道。

    “朕不仅要你捍卫朕的江山,还要你为朕北击匈奴,开疆拓土,建立不世功业!”汉武帝目光如炬地谕示道。

    “诺!臣谨记陛下圣谕!定当竭尽全力,不辱陛下厚望!”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坚定地说。

    “善!这样朕就放心了!有你在吗,朕定会安然入睡!”汉武帝颔首道。

    “陛下请看!远处沟壑连绵,林木茂盛,草水颇丰,正是我大汉养马的好地方!”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用手指着西北方向,谙熟地向汉武帝介绍道。

    “善!善!善!这都要归功于你和我大汉的勇士们啊!”汉武帝连声赞叹。

    “陛下过誉了!都是陛下运筹帷幄、英明指导的结果!”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谦恭地说。

    “我们的卫将军还是和以前一样,居功不自傲,谦逊又低调啊!”汉武帝感慨地说。

    “陛下明鉴!臣时刻谨记做臣子的本分,不敢丝毫逾越,永远愿做陛下的臣子!”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继续谦恭地解释道。

第三章 求天马(36)驱车偶遇踏麦田

    “哈哈!卫将军果然是朕的股肱之臣。你的外甥——朕的据儿还需要你的辅佐,不要辜负朕对你的期望啊!”汉武帝半认真半玩笑地说道。

    “多谢陛下垂爱!臣万死不辞!”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当即施礼答道。

    “善!烽燧据险以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有了卫将军的统筹兼顾,朕着实放心不少。我们继续赶路吧!”汉武帝谕示道。

    “诺!陛下!请陛下慢些下城!”长平侯车骑将军继续谦恭地建议道。

    “朕确实要注意安全!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朕去做呢!”汉武帝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走下烽燧登城台阶。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等护卫人员也相继小心翼翼地走下烽燧登城台阶,来到了冕车旁边。

    “恭请陛下登车!”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施礼说道。

    “善!”汉武帝一边答应着,一边走上冕车。

    当奉车都尉公孙贺打开冕车门帘的时候,宦者令韩襄搀扶着汉武帝,轻微地弯了一下腰,走进来冕车车厢。汉武帝放松地依靠在座榻边上。

    “传令期门武士,立即传令出发!”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大声地命令道。

    “诺!卫将军!”传令期门武士一边称诺,一边纵马分头传令。

    “恭送陛下!”

    “恭送陛下!”

    ……

    烽燧中尉詹浚方等守卫军士施礼送别汉武帝一行。

    随后,汉武帝一行穿过长城烽燧,沿着直道直奔朔方郡而去。

    当汉武帝一行刚刚踏进朔方郡不远的地方,就听见前方传来了激烈的争吵声。

    “卫青,前方何人争吵?”汉武帝疑惑地问道。

    “陛下,臣亦不知。恳请陛下允准臣去查看一下。”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谦恭地请示道。

    “你去吧!”汉武帝挥了挥手,简短地谕示道。

    “诺!陛下!”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一边称诺,一边策马向前。

    “前方何人争吵?见到天子冕车,还不快快跪下迎接?”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一边跳下马,一边有些严厉地大声责问。

    “拜见将军,我们是河东郡的移民。小人姓陈,排行第三,人称陈三。前年响应官府号召,千里来此开垦荒地,种植庄稼。”

    “现在正值麦芽吐穂时节,不曾想这位军爷竟然任由军马肆意践踏麦田。小人只是上前理论几句,这位军爷不但不去制止军马,反而斥骂小人。小人气不过,就同他争吵了起来。恳请将军为小人主持公道!”陈三边施礼边委屈地诉说着。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听完之后,当即转过身来,表情严肃地问那位任由军马践踏麦田的军士道:“陈三所说可是事实?你姓甚名谁?所属何部?”

    “回禀将军!小人齐景行,是朔方都尉苏建将军所部。陈三所说确是事实,此事是小人之错。是小人没有控制好军马,任由军马践踏麦田,同时亦不该和陈三争吵。恳请将军责罚!小人绝无二言!”军士齐景行面露愧色地答道。

    “好的,我知道了。既然你愿意接受处罚,那就先用你的军饷赔偿陈三的损失,然后带回军马,接受军法禁闭十天处罚。”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命令道。

    “愿听将军命令!”

    “愿听将军命令!”

    军士齐景行和移民陈三答道。

第三章 求天马(37)详询朔方养马事

    “陛下,臣已经了解清楚,只是一个偶发事件。陛下不必挂怀!臣已经妥善处理。”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回禀汉武帝道。

    “善!有劳卫将军了!我们继续赶路吧!”汉武帝谕示道。

    “诺!陛下!”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当即答道。

    “传令期门武士,速传陛下口谕:继续出发!”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大声地命令道。

    “诺,将军!”传令期门武士一边称诺,一边策马传令而去。

    汉武帝一行继续往朔方郡养马苑飞驰。

    两天之后的响午时分,汉武帝一行到达了正在修建的朔方郡郡治朔方县城外。只见一座高大的城池横亘在面前。城阙高耸,旌旗猎猎,土石混筑的城墙延伸到远方。

    “恭迎陛下大驾光临!”

    “恭迎陛下大驾光临!”

    ……

    朔方郡守韩安国、朔方都尉苏建和朔方县令车林飞等人率领一干官吏和百姓在城门外伏地跪拜,夹道迎接,齐声欢迎。

    “大家免礼!”汉武帝高兴地谕令道。

    “谢陛下!”

    “谢陛下!”

    ……

    朔方郡郡守韩安国、朔方郡都尉苏建和朔方县令车林飞及一干官吏和百姓纷纷称谢。

    “陛下,请先到城中驿馆休息一下,明天再去养马苑吧!”朔方郡郡守韩安国谦恭地建议道。

    “驿馆就不必去了!今晚朕就在军营里用膳。朕千里迢迢来到朔方,一是为了看看朔方城的修建,二是为了看看养马苑的军马。不知二者现在进展得怎么样了?”汉武帝急切地问道。

    “陛下心系天下,不愿扰民,臣等钦佩!我郡的城池在秦朝原有的废墟基础上有所扩大,并加固城墙,目前已经基本修筑完成,即可作为进攻匈奴的桥头堡。只是我郡的养马苑与别的郡有所不同。”朔方郡郡守韩安国谦恭地说道。

    “有所不同?”汉武帝一脸疑惑。

    “正是,陛下!”朔方郡郡守韩安国肯定地说。

    “请陛下容臣细禀!”朔方郡郡守韩安国继续谦恭地请示道。

    “善!”汉武帝点了点头,愉悦地谕示道。

    “为了防备匈奴的袭扰,我郡的养马苑多分布在大河两岸水草肥美之地,南北两条河道均有分布。”

    “我郡共有十个小型养马苑,每个苑里大约养马一千匹,总计一万余匹军马。”

    “每个养马苑均分别安排养马中尉一人,养马军士五十人左右,养马军医两人。”

    “同时,每个养马苑均划定一定范围的养马牧场,与民间养马场互有联系,但均种植树木作为边界,以示区分。”

    “不知这些军马是否符合汉军骑兵部队需要?”听的津津有味的汉武帝忍不住了打断韩安国,关切地问道。

    “回禀陛下,我郡十个养马苑里饲养的军马,目前大约有五千匹三至六龄的军马,体貌魁梧,矫健奇逸,不敢说日行千里,也敢说夜行八百里。这五千匹军马可随时调往军营,充实我大汉骑兵部队。”朔方郡郡守韩安国自信地说道。

    “善!善!善!朔方郡的养马苑办得不错!朕心甚慰!”汉武帝连连称赞。

    “谢陛下谬赞!这些养马成绩不仅是臣的功劳,更是苏都尉和众多养马军士的功劳!请陛下明鉴!”朔方郡郡守韩安国谦恭地说道。

    “善!韩郡守居功不傲,实乃我大汉栋梁之材!朕的灭匈大计,还需要韩郡守和苏都尉出谋划策啊!”汉武帝兴奋地说道。

    “谨遵陛下圣谕!”

    “谨遵陛下圣谕!”

    朔方郡郡守韩安国和都尉苏建连忙施礼答道。

第三章 求天马(38)巡阅朔方养马苑

    “恭请陛下歇息一晚,明天早上,由臣等带领陛下一行巡阅郡治附近的养马苑吧!”朔方郡郡守韩安国继续谦恭地建议道。

    “善!就按韩郡守的建议办!”汉武帝谕令道。

    第二天早上,汉武帝一行在朔方郡郡守韩安国和郡尉苏建等人带领下前往郡治附近的养马苑。

    只见一扇宽大的木栅门早已洞开,高高的门头上悬挂着“朔方郡养马苑”六个小篆大字。四周树木葱绿,挺拔俊秀。遍地青草茵茵,绿意盈眼。

    透过养马苑的木栅栏,可以远远地看见成群成群的军马在肆意地嬉戏着,有的在山坡上奔驰,有的在溪中洗浴,有的在草肥处低头啃草。

    “陛下!就请苏都尉为您介绍吧!我郡的养马苑一向都由苏都尉负责。”朔方郡守韩安国继续用谦恭的语气建议道。

    “善!朕下车来看一看!”汉武帝一边回答,一边打开冕车门帘,动作轻松地跳下车来。护卫在侧的卫青、霍去病等和期门武士纷纷跳下马,跟随在汉武帝身后。

    “陛下!前面请!”朔方郡尉苏建谦恭地施礼说道。

    “善!”汉武帝一边答应着,一边信步走向养马苑的大门。

    “恭迎陛下!”守卫在养马苑门口的养马校尉简仲虎率领一干士兵齐声喊道。

    “免礼!”汉武帝谕示道。

    “谢陛下!”养马校尉简仲虎率领一干士兵齐声称谢。

    “陛下请!”朔方都尉苏建施礼恭请汉武帝进入养马苑。

    汉武帝带领着卫青、霍去病等人走进来养马苑。

    “陛下,请看那匹驰骋自如的枣红马!”朔方都尉苏建用手指着远处的一匹枣红马介绍道。

    “善!善!善!这匹枣红马恣意奔驰,矫若飞龙,果然是一匹上等的军马!”汉武帝兴奋地说。

    “陛下请看,靠近河渠边戏水的中马群,毛色纯正,体型高大,步履轻盈,是我苑重点驯育的后备军马!”朔方都尉苏建详细地介绍道。

    “善!善!善!果然非同一般!”汉武帝连连称赞。

    “陛下,请移驾前方的河渠大堤。”朔方都尉苏建谦恭地建议道。

    “善!”汉武帝一边说着,一边带领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和侍中霍去病等人前往绿荫遮蔽的河渠大堤。

    站在河渠大堤之上,目之所及,恰好环视整个养马苑。

    远处群山绵延,苍翠黛蓝,直至天际,映衬在蓝天白云之下。近处苍山滴翠,河水潺潺,马群游弋。

    “陛下请看!”朔方都尉苏建用手掌指着东南方的远处河湾,谦恭地对汉武帝说。

    汉武帝一行顺着朔方都尉苏建手指的方向,仔细地远眺着。

    “陛下,那里还有四百余匹五龄左右的中马,养在河边草肥之地。苑中安排二十名士兵在那里精心照看。”朔方都尉苏建继续谦恭地介绍道。

    “陛下再看!”朔方都尉苏建用手掌指着西南方向的远处河湾,谦恭地对汉武帝说。

    汉武帝一行再次顺着朔方都尉苏建手指的方向,仔细地远眺着。

    “陛下,那里还有六百余匹四龄左右的中马,养在河边草肥之地。苑中同样安排三十名士兵在那里悉心放养。”朔方都尉苏建继续谦恭地介绍道。

    “善!善!善!朔方郡的养马苑果然办得不错!”汉武帝一脸喜悦。

第三章 求天马(39)军马鞍伤急施药

    “陛下,不好了!臣刚刚得报,此次北巡的一万匹军马中,竟有近一千匹军马出现了鞍伤!”军医令褚健策马疾驰而来,焦急地大声禀报道。

    “什么?昨天晚上不还是好好的吗?怎么一夜之间竟出现了这么多的鞍伤?”汉武帝面露愠色地问道。

    “陛下明察!臣也是刚刚得报。臣已命令随军军医立即赶制汤药。臣深恐耽误陛下北巡大事,特地先来禀报!”军医令褚健连忙解释道。

    “如若军马出现异常,朕惟你是问!”汉武帝似乎并没有消气。

    “臣知罪!请陛下责罚!”军医令褚健十分愧疚地说。

    “陛下圣明!军医令褚大人也是刚刚得知。据臣了解,褚大人每天都在三军中来回巡查军马的健康状况。最近行军似乎有点急促,军马出现鞍伤,也要过个一两天才显现出来,正好赶在今天。”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急忙打个圆场。

    “朕知晓了!军医令,朕准你戴罪立功,三天之内治好军马鞍伤。如若不然,休怪朕无情无义!”汉武帝有些宽心但仍不忘严厉地谕令军医令褚健。

    “臣遵命!”军医令褚健暗暗地舒了一口气说道,随后策马而去。

    “陛下,我们今天先看到这里吧!回到军营看看什么情况再说吧!”长平侯车骑将军谦恭地建议道。

    “善!那今天就先回吧!”汉武帝脸色凝重地对朔方郡郡守韩安国和都尉苏建等人谕示道。

    “臣等恭送陛下和各位将军!”

    “臣等恭送陛下和各位将军!”

    朔方郡郡守韩安国和都尉苏建等人边施礼边说道。

    当汉武帝一行赶回朔方郡郡治朔方县城外的军营时,发现军医令褚健正在指挥几位军医给军马治疗鞍伤。

    “褚大人,情况如何?”汉武帝从冕车上走下来以后,脸色和悦了许多,迫不及待地问道。

    “回禀陛下!军马的鞍伤只是一些轻微的皮外伤,并无大碍。请陛下放心,臣已经命令各位军医将中药汤药给军马灌服下去,同时外涂了生肌消毒散和鞍伤散,三天之内必定恢复。”军医令褚健恭敬地回答道。

    “生肌消毒散和鞍伤散?三天之内?”汉武帝半信半疑地问道。

    “回禀陛下!据臣和几位军医会诊,此次军马出现近千匹的鞍伤,乃是行军急促所致,但是这些鞍伤尽在表皮,并未伤及肌肉,所以用药之后,三天之内恢复无虞。臣敢以项上人头担保,绝无虚言!”军医令褚健信誓旦旦地答道。

    “褚大人的医术,朕倒是见识过。想当年,朕在上林苑纵马游猎的时候,每次随行军马的鞍伤,均由褚大人的妙手回春所治愈。只是朕有一点不解,不知褚大人这次又用了何种妙方?”汉武帝一边称赞,一边疑惑地问道。

    “请陛下容臣细禀!臣和几位军医会诊,最终确定了此次军马鞍伤的若干个药方。”军医令褚健恳切地答道。

    “第一种情况是针对马鞍处红肿无溃破者,臣和各位军医确定了两个药方。一个是用葱头若干,当归、独活、白芷、甘草等等份,煮沸煎汁,趁热冲洗鞍伤之处,以利快速消肿。另一个是用防风、荆芥、花椒、卜荷、苦参、黄柏各等份,煮沸煎汁,晾温后冲洗鞍伤之处,以利快速消肿。”

第三章 求天马(40)独特药方治鞍伤

    “第二种情况是针对马鞍处已经出现红肿溃破者,臣和各位军医确定了生肌消毒散药方。主要是用龙骨、苦参、牛子、大黄、明矾、雄黄各四两,荆芥、乳香、没药、生杏仁各二两等作为一剂,研成细末,加入上好食醋进行调制,然后涂在鞍伤红肿溃破之处。”

    “第三种情况是针对鞍伤溃破之处有腐臭之气者,臣和各位军医确定了在上述生肌消毒散药方的基础上,再加入冰片二两作为一剂。用法同上,一般一到两次即可治愈。”

    “善!善!善!那鞍伤散是如何施药的呢?”听的入神的汉武帝忍不住连连赞叹,同时又急切地问道。

    “回禀陛下!鞍伤散是臣和各位军医根据多年医马经验而精心研制的独特药方,只有在军马出现鞍伤之后才能使用。在此次北巡出发之时,臣已命令军医们携带若干,以备不时之需。”军医令褚健继续谦恭地答道。

    “这个独特药方主要用花椒、松香、黄丹、官粉、轻粉、铜绿、枯矾等各三钱,象皮、小茴香各二钱,胡椒五颗作为一剂,研成细末,储存于铜罐之中,以备随时取用。为了此次北巡,臣命令军医们调取军医监库存一千剂,随军候用。”

    “善!褚大人辛苦了!多亏褚大人虑事周全,准备充分。不然朕的这次北巡养马苑之事,可能就要大打折扣了!”汉武帝依然用赞赏的口气说道。

    “臣和各位军医定当不负陛下圣恩!全力确保此次北巡养马苑的军马安全!”军医令褚健语气坚定地答道。

    “善!有劳褚大人和各位军医了!朕这三天就先在朔方郡休息一下。三天之后继续出发!”汉武帝欣悦地谕示道。

    “遵命!”军医令褚健谦恭地答道。

    第二天上午,一夜未眠的军医令褚健在汉武帝用膳之后,立即向汉武帝汇报军马鞍伤的治疗情况。

    “褚大人,军马鞍伤怎么样了?”汉武帝关切地问道。

    “回禀陛下!军马鞍伤已经好多了。由侍中霍去病大人率领的前军,共有四百六十八匹军马出现鞍伤,其中红肿溃破者较多。经过臣和各位军医一夜的施药与照料,鞍伤军马已经恢复了许多。”

    “由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大人所率领的后军,共有三百二十六匹军马出现鞍伤,其中红肿者较多。同样经过臣和各位军医一夜的施药和照料,鞍伤军马亦是恢复的较快。”

    “由奉车都尉公孙敖大人率领的中军,共有一百八十二匹军马出现鞍伤,其中多是红肿较轻者。经过臣和各位军医一夜的施药和照料,鞍伤军马基本上已经愈全了。”

    军医令褚健面带倦色、声音低沉地答道。

    “辛苦了!褚大人!可能是朕太心急了,急于赶路,忽视了军马的健康。以后朕将选用更多的军马,用以翦灭匈奴之用,还盼望褚大人多多培育成百上千的优秀军医啊!”汉武帝语重心长地谕示道。

    “谨遵陛下圣谕!臣定当竭尽全力!”军医令褚健当即坚定地回答道。

第三章 求天马(41)登临阙楼眺北方

    在接见完军医令褚健以后,汉武帝随即驱车来到朔方郡治朔方县城北门口。

    “恭迎陛下大驾光临!”

    “恭迎陛下大驾光临!”

    朔方郡守韩安国、郡尉苏建和朔方县令等车林飞等人率领一干官吏和百姓在城门外伏地跪拜,夹道欢迎。

    “大家免礼!”汉武帝高兴地谕令道,同时轻轻地走下冕车。

    “谢陛下!”

    “谢陛下!”

    ……

    朔方郡郡守韩安国、都尉苏建和朔方县令车林飞及一干官吏和百姓纷纷称谢。

    “韩郡守,苏都尉,朕想登临朔方城门阙楼,看一看北国风光,如何?”汉武帝满怀期待地问道。

    “欢迎陛下登城!”

    “欢迎陛下登城!”

    朔方郡守韩安国和都尉苏建齐声答道。

    “陛下请!”

    “陛下请!”

    朔方郡守韩安国和都尉苏建相继恭请道。

    “善!”汉武帝一边称善,一边走向登城台阶。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和侍中霍去病等人则护卫在汉武帝左右。其他负责护卫的期门武士则早已在四周布置好了警戒线。

    “陛下当心!”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小声地提醒汉武帝。

    “放心吧,卫将军!朔方县城的登城台阶,比起西河郡长城烽燧的台阶,已经平缓了许多。朕的身手,你还不清楚吗?”汉武帝故作轻松地问道。

    “臣知晓!陛下步履矫健,龙骧虎步,非同常人。但护卫陛下是臣的本分,责无旁贷!”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一边回答,一边紧随汉武帝,须臾不敢分心。

    其他人则紧紧跟随而上。

    不大一会儿,汉武帝一行就到达了城墙之上。

    “陛下,阙楼高耸,视野开阔,但登临木梯较小,仅能容身一人,请陛下先登。”朔方郡守韩安国谦恭地建议道。

    “善!那朕就先来吧!”汉武帝边说边往阙楼木梯上走去。

    “臣紧随其后!”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亦是边说边跟在汉武帝身后,登上木梯。

    当汉武帝一行十余人登上阙楼平台之后,极目眺望北国风光。只见天朗气清,江山如画美不胜收。大河如练,蜿蜒在高原之中。青山绵延,迤逦到天际线外。

    汉武帝一行人顿时油然而生出一种神清气爽、俯瞰天地的感觉。

    “登高阙兮眺北方,

    览江山兮叹如画!

    顾北巡兮察军马!

    遣大军兮拓汉疆!”

    兴奋的汉武帝情不自禁地吟咏起来。

    “陛下好才情!”

    “陛下好才情!”

    ……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和朔方郡守韩安国等人当即称颂道。

    “诸位卿家见笑了!朕只是随口吟咏而已,并无多少文采。你们看,北方天际线处可是阴山山脉?”汉武帝用右手一指遥远的北方天际线。

    众人目随着汉武帝的右手,眺望着隐隐约约的北方天际线。

    “陛下!正是阴山山脉。臣前年率军北击匈奴之时,就是从大河南岸经过,将匈奴赶出河南之地的。”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当即答道。

    “善!卫将军勇猛善战,智勇双全,不愧是我大汉的中流砥柱。大家要多向卫将军学习啊!”汉武帝毫无吝啬地赞扬道。

    “陛下过誉了!臣感念陛下的知遇之恩,定会鞠躬尽瘁,任劳任怨,为我大汉再立新功!”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一如既往地谦称道。

    “卫将军还是那样谦逊啊!霍去病,你要好好地向你舅舅学习。将来在灭匈战场上展露头角。”汉武帝关切地对霍去病说道。

    “谨遵陛下教诲!臣一定会的。”侍中霍去病当即答道。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9310/ 第一时间欣赏天马之歌最新章节! 作者:羽山苏东坡所写的《天马之歌》为转载作品,天马之歌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天马之歌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天马之歌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天马之歌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天马之歌介绍:
卦曰:神马当从西北来。
“牛皇”汉武帝
梦天马。卜天马。求天马。天马之歌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天马之歌,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天马之歌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