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天马之歌TXT下载天马之歌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天马之歌全文阅读

作者:羽山苏东坡     天马之歌txt下载     天马之歌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章 求天马(87)亲迎王婉姻缘成

    七日之后的长安城,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唢呐声声。从未央宫到京师驿站,逶迤着一条长长的迎亲队伍。

    宗正刘弃、丞相薛泽和御史大人公孙弘身着崭新的衣服,走在迎亲队伍的最前面。紧随着的大红凤辇格外引人注目。宽敞笔直的朱雀大街两边,站满了围观的男女老少。一个个翘首以盼,期待着亲迎礼的盛大开始。

    很快,迎亲队伍就到达了京师驿站。

    宗正刘弃、丞相薛泽和御史大夫公孙弘一见到王婉父母,就赶紧施礼恭喜。

    “恭喜啊!王老先生和夫人!”

    “恭喜啊!王老先生和夫人!”

    ……

    王婉父母亦是一身簇新的衣服,神采奕奕,立即回礼道:

    “同喜!同喜!三位大人辛苦了!”

    “同喜!同喜!三位大人辛苦了!”

    “三位大人稍候!婉儿很快就打扮妥当!”

    王婉母亲谦恭地说道。

    “是啊!皇后娘娘一大早就派出了许多宫女,帮助婉儿收拾装扮!”

    王婉父亲也谦谦地说道。

    “不急!不急!等王姑娘盛装完毕,我们再出发!”

    宗正刘弃和悦地答道。

    不大一会儿,打扮妥当的王婉在两位宫女的搀扶下,头戴红盖,盛装而出。

    “哇!出来了!出来了!”

    “快看那!新娘出来了!”

    “这皇家的亲迎礼就是不一般!排场大、礼节多、规格高……”

    ……

    围观的百姓人头攒动,一个个议论纷纷。

    “婉儿!三位大人已经等候多时,现在开始入辇吧!”

    王婉父亲轻轻地说道。

    “父亲!母亲!请受婉儿一拜!”

    王婉说完,当即跪拜施礼。

    “使不得!使不得!你现在已经是皇家的人了,应该是我们对你行礼才对!”

    王婉父亲急忙扶起来王婉。

    “父亲!母亲!婉儿永远是你们的婉儿!你们也永远是婉儿的父亲母亲!我们之间就不要这些繁文缛节!”

    王婉有些哀伤地说道。

    “婉儿!我——我——我真为你高兴!真为你高兴!”

    王婉母亲喜极而泣,有些语无伦次了。

    “母亲应该高兴才是!今天是婉儿的大喜日子!”

    王婉拉着母亲的手,善解人意地安慰道。

    “王姑娘!时辰不早了!该入辇启行了!”

    宗正刘弃和悦地提醒道。

    “宗正大人辛苦了!三位大人辛苦了!”

    王婉甜甜地说道。

    “请新人入辇!”

    宗正刘弃高声喊道。

    只见两位宫女搀扶着王婉袅袅婷婷地走向了凤辇。

    其他宫女则手捧着各色礼物跟随在身后。

    待王婉一行走到了凤辇跟前,宗正刘弃又高声喊道:

    “新人入辇!”

    很快,王婉就在两位宫女的陪同下,坐进了凤辇。

    “锣鼓!”

    “起辇!”

    宗正刘弃的话音刚落,就听见震耳欲聋的锣鼓、唢呐声在刹那间响了起来。迎亲队伍遂开始返回未央宫惠兰殿。

    “新人果真是窈窕淑女啊!”

    “古代的西施也不过如此!”

    “生女入皇家,富贵又显达啊!”

    ……

    围观的百姓啧啧赞叹。

第三章 求天马(88)诏封夫人赐玺印

    很快,迎亲队伍回到了未央宫惠兰殿。此时,同样是一身盛装的汉武帝和卫皇后及文武百官、皇亲国戚等人早已等候在这里,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庆的笑容。

    “声乐停!”

    宗正刘弃高声喊道。

    霎时,原先喧闹的锣鼓和唢呐停了下来。前行的迎亲队伍也停了下来。

    “新人下辇!”

    宗正刘弃继续高声喊道。

    只见王婉在两位宫女的搀扶下走向了凤辇,然后来到了惠兰殿的台阶下面。

    “拜见陛下和皇后娘娘!”

    宗正刘弃高声喊道。

    “拜见陛下!拜见皇后娘娘!”

    王婉当即跪拜施礼。

    “平身!”

    汉武帝兴奋地谕示道。

    “谢陛下!”

    王婉谦恭地称谢而起。

    “宣诏!”

    接着,汉武帝欣悦地谕示道。

    只见宦者令韩襄从汉武帝和卫皇后身后的人群中快速地走出来,缓缓地展开早已拟就的诏令,高声地宣读道:

    “奉天承运,陛下诏曰:云中郡人氏姓王名婉,年方二八,品德贤淑,容颜绝华,美若仙子,声音甜美,幼习中医,妙手回春,医者仁心,数次诊治军马,有功于大汉,现敕封为夫人,赐凤冠霞帔,居惠兰殿,一应随侍,略低于皇后娘娘。钦此!”

    “谢陛下!王婉接旨!”

    王婉跪地称谢。

    “赐玺印!”

    宗正刘弃高声喊道。

    只见两位衣着鲜艳的宫女手捧着装饰华贵的夫人玺印,恭恭敬敬地呈奉给王婉。

    “谢陛下!”

    王婉再次称谢而起。

    “恭送王夫人更衣!”

    宗正刘弃高声喊道。

    “拜见王夫人!”

    “拜见王夫人!”

    ……

    一干文武大臣和皇亲国戚等人纷纷跪拜施礼。

    “各位大人快快请起!婉儿有礼了!”

    王婉见状,连忙施礼答道。

    “谢王夫人!”

    “谢王夫人!”

    ……

    这些文武大臣和皇亲国戚纷纷称谢而起。

    “恭送王夫人更衣!”

    宗正刘弃再次高声喊道。

    此时,六位身着崭新衣服的宫女鱼贯而出,搀扶着王婉走进了惠兰殿。

    不大一会儿,头戴凤冠霞帔的王婉在宫女的搀扶下,重新来到了惠兰殿的正殿。

    “拜堂礼开始!”

    宗正刘弃高声喊道。

    只见汉武帝和王婉轻轻地走到正殿中间。

    “一拜天地!”

    宗正刘弃继续高声喊道。

    汉武帝和王婉听到后,当即跪拜施礼。

    “二拜列祖列宗!”

    汉武帝和王婉转过身来,向着太庙放向跪拜施礼。

    “夫妻对拜!”

    宗正刘弃高声喊道。

    汉武帝和王婉听到后,立即互拜施礼。

    “行合卺礼!”

    宗正刘弃再次高声喊道。

    汉武帝和王婉听到后,各自端起宫女送上来的酒杯,相互示意后,高举着酒杯,一饮而尽。

    “礼毕!送入洞房!”

    宗正刘弃高声喊道。

    汉武帝和王婉在宫女们的簇拥下,走进了惠兰殿中早已布置精美的洞房。

    “赐宴!”

    “鼓乐起!”

    宗正刘弃继续高声喊道。

    伴随着一阵阵充满喜庆的鼓乐声,文武大臣和皇亲国戚等人纷纷推杯换盏,开怀畅饮。而卫皇后则在婚宴开始后,悄悄地回到了椒房殿。

第三章 求天马(89)月华清辉诉情意

    汉武帝和王夫人新婚燕尔,如胶似漆,恩爱有加,比翼齐飞。每日除了上朝时间外,汉武帝恨不得时时刻刻都和王夫人相处在一起。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两个月过去了,天气也越来越热了。

    汉武帝决定带着卫皇后、王夫人和皇子公主等人,去甘泉宫避暑消夏。

    当汉武帝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到达甘泉宫以后,发现此处果然是避暑天堂。先不说宫中殿宇嵯峨,重岩叠嶂,回廊林立,就说宫中的植被,亦是极其令人称羡的。

    甘泉宫中广植高大乔木,树冠繁密,撑起了一把把遮阳大伞,洒落了满地的斑斑树荫。尤其是在酷暑夏日,行走在树荫之下,自觉不自觉的就感觉到不少凉意,从身边拂过。

    宫中的其他空闲地方,宫殿旁,小路边,池水里,只要是能种植花草的,都已经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姹紫嫣红,色彩斑斓,花香四溢,沁人心脾。各种昆虫,或飞或旋,或停或留,时时处处都留下了动听的季节奏鸣曲。流连其中,常常乐而忘返。

    夏荷是必不可少的,环绕宫中的玉带河中长满了密密的翠绿荷叶。亭亭玉立,卓然而立,像一个个在瑶池炫舞的仙女。清晨的露珠,晶莹剔透,闪烁着七彩的光芒。一些刚刚露出了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含笑伫立,娇羞欲语,傲然地俯视着周围的一切。

    汉武帝在安排好一切后,就先忙着处理各种军国大事,特别是有关军马和金刚藤的机密之事。

    当这些军国大事初有眉目之后,汉武帝则天天陪着王夫人在甘泉宫中消夏。

    是日夜晚,一轮如水的朗朗明月,悬挂在澄碧高远而又繁星如织的天河。银白色的迷人清辉,氤氲着月华的羽衣,笼罩在汉武帝和王夫人的身上。不远处的荷花散发出来的幽幽清香,弥漫在宫中的每个角落。

    王夫人依偎在汉武帝的怀中,你侬我侬,仰望着辽阔的星空。

    “陛下!您看天河的密密繁星,何处是牵牛星?何处是织女星?”

    王夫人甜甜地问道。

    “夫人!天河高远,星汉灿烂,朕只知道你是织女星,朕是牵牛星,永远相互在一起。”

    汉武帝看了看怀中的王夫人,意味深长地说道。

    “陛下!臣妾亦愿生生世世与陛下在一起,决不会辜负陛下的情意!”

    王夫人依然甜甜地说道。

    “善!朕相信夫人说的话!朕素有灭匈之志,愿于非常之世,建非常之功,永保汉家天下千世万世。”

    汉武帝仰望着星空,沉雄地说道。

    “陛下雄才大略,千古人主,臣妾仰慕不已。只是臣妾乃一女流之辈,无法像千年前的商王后妇好那样,为陛下冲锋陷阵,开疆拓土。”

    王夫人悠悠地说道。

    “夫人多虑了!朕愿夫人和国丈大人一如既往,襄助朕处理军马事宜,朕定能早日击败匈奴,建不世之功。”

    汉武帝关切地说道。

    “陛下!臣妾和父亲大人一定会全力襄助陛下处理军马事宜。只是不知金刚藤收集的怎么样了?”

    王夫人有些好奇的问道。

    “情况非常不错!军医令褚大人率领一干人等,已经收集的差不多了,待他回京后即可安排国丈大人负责军马护马脚之事了!”

    汉武帝有些兴奋地说道。

    “恭喜陛下!”

    王夫人依然甜甜地说道。

第三章 求天马(90)清荷清音“牛皇”赞

    “陛下,今晚的月色如此迷人,臣妾祈愿我大汉如同这天河一般,亘古长在,祈愿陛下长生不老,永葆青春,就像现在这样陪着臣妾,直到永远。”

    王夫人满脸虔诚地说道。

    “夫人,朕何尝不想这样。可是在这后宫之中,除了皇后,就属你最为受宠,连皇后都和你互称姐妹,朕想提醒一下夫人,谨言慎行是最好的生存之道。”

    汉武帝怜爱地提醒道。

    “臣妾谨记陛下教诲。皓月当空,荷香袭人,清风徐来,此情此景,真是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陛下,臣妾虽然不善音律,但是愿为陛下清歌一曲,不知陛下是否愿意指点一二?”

    王夫人深情地望着汉武帝,轻声地建议道。

    “善!朕只知道夫人医术精湛,想不到夫人还有如此天赋,朕愿意洗耳恭听。”

    汉武帝一听,立即来了兴致。

    “陛下莫要见笑!臣妾仅是清唱而已。”

    王夫人似乎有些胆怯了。

    “无妨!朕听腻了宫廷的黄钟大吕,正想听听天籁清音。”

    汉武帝恺切地说道。

    “那臣妾就献丑了!今晚为陛下清歌一曲《清荷清音》。”

    王夫人说完后,随即婉转歌喉,轻声地哼唱了起来。

    歌词唱道:

    “裁光阴兮缓缓流,

    入月光而微恙兮。

    抚清荷兮淡淡香,

    落清音于吾身兮。

    萤虫亮兮星光闪,

    谁与吾一梦衣兮。

    开心窗兮立而望,

    谁摘昨日一忧兮。

    吾似鱼兮游荷池,

    独伴君侧月光兮。

    涉四季兮荷香在,

    约君宛在水中兮。

    萤虫亮兮星光闪,

    谁与吾一梦衣兮。

    开心窗兮立而望,

    谁摘昨日一忧兮。

    吾似鱼兮游荷池,

    独伴君侧月光兮。

    涉四季兮荷香在,

    约君宛在水中兮。

    吾似鱼兮游荷池,

    独伴君侧月光兮。

    涉四季兮荷香在,

    约君宛在水中兮。

    吾似鱼兮游荷池,

    独伴君侧月光兮。

    涉四季兮荷香在,

    约君宛在水中兮。”

    曼妙的歌声沉醉了汉武帝柔情似水的内心,紧紧地将王夫人拥在怀中,口中连连称赞:“天籁之音!天籁之音!想不到夫人居然还有如此美妙的歌喉!”

    “陛下莫要取笑了!臣妾不过是清歌一曲罢了!”

    王夫人不无清醒地说道。

    “夫人的清歌,比起宫廷的所谓黄钟大吕,不知要悦耳多少倍。朕还想着,每天都能听听夫人的清歌,该是人生一大乐事啊!”

    汉武帝仍然赞不绝口。

    “陛下谬赞了!臣妾虽然也想像凡尘女子一样,祈愿夫君常伴左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是臣妾更渴望陛下一展宏图,北击匈奴,实现心中夙愿。臣妾的儿女情长,远远不及陛下的雄心壮志。”

    王夫人轻轻地说道。

    “夫人!时候不早了,陪朕回去歇息吧!朕明天还要传见军医令褚大人,据说有好消息要禀报给朕。”

    略显疲倦的汉武帝柔柔地建议道。

    “诺!陛下!臣妾侍候陛下更衣吧!”

    说着,王夫人从汉武帝怀中站了起来。

    第二天清晨,汉武帝在甘泉宫正殿召见了千里还京的军医令褚健。

第三章 求天马(91)禀告佳音治癣疾

    “拜见陛下!”

    军医令褚健一进甘泉宫正殿的门,就快步走到汉武帝面前跪拜施礼。

    “褚大人!辛苦了!快快平身!”

    汉武帝高兴地谕示道。

    “谢陛下!”

    军医令褚健当即称谢而起。

    “褚大人!昨天的密报说,有一个好消息要禀告朕,不知现在是否可以说了?”

    汉武帝明知故问道。

    “请陛下恕罪!昨天的密报没有写入这个好消息,是因为臣想当面向陛下禀报。”

    军医令褚健连忙解释道。

    “善!那朕就洗耳恭听了。”

    汉武帝干脆地说道。

    “启禀陛下!臣率领十路军医小队,历时三月有余,途径十数郡,行经数十座名山大川,遍访各地名医和药铺,共采集金刚藤五千斤,收购两万六千斤,基本可供十万军马制作一次性护马脚所用。”

    “另外,臣特别想要禀告陛下的好消息就是,臣在边郡寻访到了制作护马脚的能工巧匠八十人,正好在备战匈奴时派上用场。”

    军医令褚健扼要地解释道。

    “善!善!善!褚大人果然不负朕望啊!”

    汉武帝听后,顿时喜上眉梢,连连赞叹。

    “陛下过誉了!臣只是在尽臣的本分。”

    军医令褚健谦恭地答道。

    “善!最近天气炎热,不知上林苑养马苑的军马最近怎么样了?”

    汉武帝关切地问道。

    “启禀陛下!臣昨天路过上林苑养马苑的时候,听中丞李忠大人说起,近来部分军马因为天气湿热,患上了癣疾。”

    军医令褚健继续谦恭地答道。

    “癣疾?”

    汉武帝满脸疑惑。

    “正是!陛下!不过请陛下放心,中丞李忠大人已经安排值班军医做了相应处理。”

    “臣特地查验了值班军医所开的药方,感觉尚可。治疗疥癣药方包括:狼毒一斤,硫磺一两,术鳖子一两,大枫子三钱,巴豆三钱,后三者须去皮使用。所有药材研末后加清油熬制成膏状,冷却后涂抹于军马患处。不过,涂抹前须用盐水洗净患处。”

    “秃毛癣的药方包括:苦参八两,硫磺八两,何首乌四两,蛇床子四两,枯矾四两,巴豆四两,轻粉二两,砒霜一两。所有药材研末后,加清油加热成膏状,冷却后涂抹患处。”

    军医令褚健详细地答道。

    “治疗效果如何?”

    汉武帝追问道。

    “请陛下放心!据臣的多年经验,这两副药方的疗效非常显著。正常情况下,涂药三天后,患处即可痊愈。个别严重之处,再继续用药三五天,就可完全治愈。”

    军医令褚健语气肯定地答道。

    “善!褚大人辛苦了!后续制作军马护马脚一事,还需褚大人多多费心!”

    汉武帝意有所指地说道。

    “请陛下明示!”

    军医令褚健当即施礼说道。

    “军马制作护马脚一事,朕欲安排卿协助卫将军共同负责。其中,卫将军总揽军马所有事宜,卿专责十万军马的护马脚制作一事。另外,朕安排国丈,王夫人的父亲,督率能工巧匠,予以日夜赶工,力争在明天春天之前全部完工。”

    汉武帝恺切地说出来心中的筹划。

    “陛下!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厚望!”

    军医令褚健慷慨地说道。

    “善!有卿这句话,朕就放心了。褚大人一路舟车劳顿,先回府休息三天,随后即可开始。”

    汉武帝关切地谕示道。

    “诺!陛下!臣告退!”

    军医令褚健称诺而退。

第三章 求天马(92)品茗商议挑军马

    三天之后,军医令褚健策马来到上林苑养马苑。

    刚进养马苑的大门,他就看见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在安排养马校尉挑选军马,养马苑中丞李忠正在旁边陪同着。

    军医令褚健当即跳下马匹,将牛皮马缰甩给了跑上来的养马军士,然后三步并作两步,快速地来到了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面前。

    “拜见卫将军!李大人!”

    军医令褚健施礼道。

    “褚大人?来得正好,我正在安排养马校尉挑选军马。一旦挑选完毕,即要麻烦褚大人负责制作护马脚之事。”

    长平侯车骑将军一边还礼,一边朗声说道。

    “褚大人!有礼了!”

    养马苑中丞李忠连忙施礼说道。

    “卫将军和李大人客气了!此乃陛下明令之事,在下责无旁贷。”

    军医令褚健谦恭地答道。

    “褚大人!李大人!这边请!先来尝尝陛下赏赐的明前香茶!”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指着旁边树荫下案几上的茶杯说道。

    “荣幸之至!在下今天有口福了!卫将军请!李大人请!”

    “请!”“请!”

    军医令褚健和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及养马苑中丞李忠在相互谦让中,坐到了案几边上。

    跟随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的军士立即斟上了三杯香茶,一杯递给了卫青,一杯递给了军医令褚健,一杯递给了养马苑中丞李忠。

    “褚大人!李大人!请!”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指着其中的两杯香茶说道。

    “卫将军请!”

    “卫将军请!”

    军医令褚健和养马苑中丞李忠谦恭地施礼说道,随后用双手端起茶杯,轻轻地放在嘴边吹了吹,然后用鼻子嗅了嗅,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香!真香!”

    “褚大人好品味!这是山东贡茶,专供皇室品用,寻常人很难喝到!前几日陛下刚刚赏赐于我!”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微笑着说道。

    “快尝一尝!”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示意着军医令褚健和养马苑中丞李忠。

    “入口醇香,回味无穷。所谓菫茶如饴,其甘如荠,也不过如此。”

    军医令褚健极力赞赏道。

    “褚大人好文采!此贡茶确实不错!来,褚大人请!”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盛意邀请道。

    “多谢卫将军美意!不知卫将军何时可以挑选完毕?”

    军医令褚健谦谦地问道。

    “十天左右。”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简洁地答道。

    “俟将军挑选一千匹军马后,在下即联系国丈和各位能工巧匠,度量军马马蹄,以便制作护马脚之用。以此类推,直到挑选完毕。”

    军医令褚健谦恭地说道。

    “褚大人果然虑事周全,就按褚大人所说的办!”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禁不住地赞扬道。

    “卫将军过誉了!在下惟愿不负陛下所托。”

    军医令褚健不无清醒地说道。

    “善!褚大人今天可否有兴趣和我一起看看军马的挑选?”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问道。

    “求之不得!请卫将军示下!”

    军医令褚健肯定地答道。

    “那我们一会儿就出发,再到十个养马苑看一看挑选情况。”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恺切地建议道。

    “谨遵卫将军安排!卫将军请!”

    军医令褚健谦恭地说道。

    “善!褚大人!李大人!今天贡茶就品到这里吧!我们出发吧!”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高兴地说道。

    “备马!”

    长平侯车骑将军大声地命令道。

    “诺!卫将军!”

    随行军士立即称诺而去。

    不大一会儿,随行军士就将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军医令褚健和养马苑中丞李忠的军马牵了过来。三人当即翻身上马,策马前往十个养马苑,查看军马挑选情况。

第三章 求天马(93)夫人有孕惊且喜

    “陛下!陛下!大事不好了!”

    宦者令韩襄气喘吁吁地一路小跑,连喊带嚷道。

    “何事如此慌张?”

    正在甘泉宫正殿中闭目养神的汉武帝被叫喊声惊醒了,脸色不悦地问道。

    “陛下!陛下!王夫人——王夫人晕倒了!”

    宦者令韩襄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

    “什么?夫人现在何处?传太医了吗?”

    汉武帝“嗖”的一下子站了起来,焦急地连连问道。

    “启禀陛下!夫人现在自己的寝宫,卫皇后正在陪着夫人,随行太医已经开始诊断了。”

    宦者令韩襄谦恭地答道。

    “快带朕过去!”

    汉武帝一边说着,一边快步地往正殿外走去。

    “陛下!慢一些!”

    宦者令韩襄跟在汉武帝的后面,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不大一会儿,汉武帝就来到了王夫人居住的寝宫——清澜殿。

    “拜见陛下!”

    “拜见陛下!”

    ……

    卫皇后和随侍宫女及随行军医等人一见汉武帝,纷纷跪拜施礼。

    “快平身!夫人怎么样了?”

    汉武帝急切地问道。

    “谢陛下!”

    “谢陛下!”

    ……

    卫皇后和随侍宫女称谢而起。

    “恭喜陛下!臣刚才给王夫人把过脉了,夫人有喜了,并无大碍!”

    随行太医依旧跪在那里,面色谦恭地说道。

    “有喜了?是真的吗?”

    汉武帝一脸疑问。

    “臣不敢欺瞒陛下!王夫人有孕在身已经一月有余,这几天天气炎热,王夫人估计是有些不太适应,所以晕了过去。这时候应该快要苏醒过来了。臣马上去开几副保胎药!”

    随行太医继续谦恭地答道。

    “善!先下去吧!”

    汉武帝一边谕示道,一边走到了王夫人的床榻边上。

    “诺!陛下!”

    随行太医称诺而退。

    此时,一袭华美绮罗的王夫人正躺在榻床上,双目紧闭,娇美的脸庞似乎瘦削了一些,映衬在长长的秀发之中。

    “夫人!夫人!夫人!”

    汉武帝坐在榻床边上,紧紧地用双手握着王夫人的左手,焦灼地轻声呼喊。

    王夫人依然没有反应,只是呼吸似乎均匀了许多。

    “夫人!醒一醒!夫人!醒一醒!”

    汉武帝继续焦急地轻声呼喊。

    “陛下!”

    王夫人微微地睁开双眼,悠悠地说道。

    “夫人!你醒了!”

    汉武帝喜不自禁。

    “陛下!我怎么会躺在榻床上?”

    王夫人一时还有些虚弱,喃喃地问道。

    “妹妹!恭喜你有喜了!你在林荫小路上散步时,突然晕倒了!幸亏随侍宫女反应较快,赶紧将你扶到寝宫榻床上,并传来随行军医为你把脉。陛下听到消息后,内心非常焦急,即刻赶来看望你。”

    卫皇后紧绷的内心也舒缓了许多,立即解释道。

    “陛下!是真的吗?”

    王夫人的气色渐渐恢复了一些,挣扎着想坐起来。

    “是的,夫人!先躺好!你现在的最大任务就是好好休息!”

    汉武帝关切地说道。

    “谢谢陛下!臣妾知道了!”

    王夫人嫣然一笑。

    “夫人一定要好好休养!朕还期望夫人生个皇子,长大以后可以和据儿一起辅佐朕呢!”

    汉武帝微笑着说道。

    “臣妾也希望如此。”

    王夫人轻声地说道。

    “皇后!朕最近比较忙,夫人的身体你要多费些心思!”

    汉武帝转过脸去,对着卫皇后谕示道。

    “诺!陛下!您就安心国政好了,放心的把妹妹交给我吧!我保证不负陛下嘱托!”

    卫皇后恳切地答道。

    “善!韩襄!速传太医将安胎药送来,并通知御膳房专为夫人调整膳食!”

    汉武帝柔情地看着王夫人,兴奋地谕示道。

    “诺!陛下!”

    宦者令韩襄称诺而去。

第三章 求天马(94)巡视马苑选马情

    “卫将军!褚大人!白龙苑到了!我们下来看一看吧!”

    养马苑中丞李忠勒住军马,谦恭地建议道。

    “善!褚大人请!李大人请!”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一边勒住牛皮马缰,一边施礼说道。

    “卫将军请!”

    “卫将军请!”

    军医令褚健和养马苑中丞李忠齐声答道。

    三个人一边谦让着,一边跳下军马,将牛皮马缰甩给了跑上来的养马军士。

    “养马校尉卜天成参见卫将军!褚大人!李大人!”

    “参见卫将军!褚大人!李大人!”

    白龙苑养马校尉卜天成率领一干军士施礼道。

    “免礼!卜校尉,军马挑选得怎么样了?”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一面还礼,一面和悦地问道。

    “回禀卫将军!遵照中丞李大人的命令,卑职已经根据平身驯育情况,选出一千匹白龙,特辟新牧场,四周围以栅栏,专门饲养。卫将军请看,前面山脚下小河边的那块草地,就是新挑选的军马的专用牧场。”

    养马校尉卜天成恭敬地介绍道。

    “卫将军!遵照您的命令,卑职督率卜校尉等人连夜行动,一天之内就挑选好了这一千匹白龙马。马龄均在四到六岁之间,体格健硕,驰骋自如,是白龙苑最好的军马。其他的军马亦在继续挑选之中。”

    养马苑中丞李忠接过养马校尉卜天成的话,进一步地介绍道。

    “非常好!有了李大人和卜校尉的戮力协助,这次的选马工作一定能够顺利完成,不负陛下所托!”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高兴地说道。

    “褚大人!这些优先挑选出来的白龙马,就麻烦您安排军医抓紧测量马脚吧!”

    随即,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又转身对军医令褚健建议道。

    “诺!卫将军!回去之后,我立即派人联系王国丈和能工巧匠,明日即来养马苑测量马脚,以便拓模制作护马脚。”

    军医令褚健当即称诺。

    “有劳褚大人了!只要褚大人能够按时完成军马护马脚的制作和配备,那我大汉骑兵明天春天就可以大规模地北击匈奴了!”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兴奋地说道。

    “请卫将军放心!制作护马脚所需的十余万斤金刚藤已经全部准备妥当,就等着卫将军选好军马,就可以开工了。”

    军医令褚健坚定地答道。

    “善!有了褚大人这句话,我就把心放在肚子里了!我们接着巡看其他各苑的选马情况吧!”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满意地建议道。

    “卫将军请!”

    “卫将军请!”

    “褚大人请!”

    “李大人请!”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军医令褚健和养马苑中丞李忠在谦让中跃身上马,策马前往红骅苑而去。

    差不多用了大半天的功夫,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和军医令褚健在养马苑中丞李忠的带领下,一个接一个地把红骅苑、黑骃苑、青骢苑、黄骠苑、红骝苑、黑骊苑、白骆苑、赤騢苑和红驳苑等九个养马苑都巡看了一遍。

    第二天,军医令褚健便联系王婉父亲——现在的王国丈和能工巧匠,率先测量已经挑选完毕的一万匹上等军马。

第三章 求天马(95)国丈指点测马脚

    十天之后,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和军医令褚健再次策马来到上林苑养马苑。

    “拜见卫将军!褚大人!”

    养马苑中丞李忠恭敬地站在苑门口施礼道。

    “李大人客气了!”

    “李大人客气了!”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和军医令褚健一边跳下军马,一边施礼道。

    “李大人!不知王国丈的马脚测量怎么样了?”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关切地问道。

    “回卫将军!王国丈这十天来非常辛苦,率领一干能工巧匠日夜赶工,终于将一万匹军马的马脚状况全部测量完毕!”

    养马苑中丞李忠谦恭地答道。

    “善!请李大人前面带路!快带我们去看看王国丈。”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欣悦地建议道。

    “卫将军请!”

    “褚大人请!”

    养马苑中丞李忠继续谦恭地说道。

    “李大人请!”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和军医令褚健齐声恭请道。

    不大一会儿,养马苑中丞李忠就带领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和军医令褚健策马来到了红驳苑。

    “王国丈!辛苦了!”

    “王国丈!辛苦了!”

    ……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军医令褚健和养马苑中丞李忠一边跳下军马,一边恭敬地对王婉父亲问候道。

    “卫将军!褚大人!李大人!各位大人言重了!我等何其幸运,能为陛下做事,尤其是为陛下灭匈大计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王婉父亲亦谦谦地答道。

    “听李大人所说,王国丈已经率领一干能工巧匠把一万匹马脚全部测量完毕了?”

    军医令褚健有些疑惑地问道。

    “正是!各位大人!先不要站着说话了,请到前面河边树荫下就座,我慢慢向各位大人汇报。”

    王婉父亲继续谦谦地建议道。

    “王国丈请!”

    “各位大人请!”

    在相互谦让中,王婉父亲带着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军医令褚健和养马苑中丞李忠来到了河边树荫下就座。手脚伶俐的军士立即端上来四碗冰镇绿豆汤。

    “各位大人!天气炎热,先喝一口冰镇绿豆汤解解暑,然后我再向各位大人汇报一下军马马脚测量情况。”

    王婉父亲谦谦地说道。

    “多谢王国丈!”

    “多谢王国丈!”

    ……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军医令褚健和养马苑中丞李忠一边称谢,一边端起冰镇绿豆汤,美美地喝上了一大口。

    “不错!不错!这大热天的,喝上一碗冰镇绿豆汤,真是解暑啊!”

    “确实不错!确实不错!”

    ……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军医令褚健和养马苑中丞李忠赞口不绝。

    “这要感谢各位大人想得周到!为我等备齐了防暑物品啊!”

    王婉父亲感激地说道。

    “王国丈客气了!我等均是为陛下做事,理应如此!”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恳切地答道。

    “卫将军言之有理!就说这次马脚测量吧,接到陛下的谕旨后,我便和这些能工巧匠日夜赶工,加班加点,克服了不少困难,终于在十天之内完成了一万匹军马马脚的测量任务。”

    “这些困难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尽管这些能工巧匠都是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高手,但是测量军马马脚还是第一次。”

    “在李大人和养马军士的帮助下,我督率这些能工巧匠克服了军马不温顺不配合、马脚时有损伤或蹄病等困难,所幸不辱陛下圣命。下一步如何做,还请卫将军和褚大人继续明示!”

    王国丈依然谦谦地说道。

第三章 求天马(96)精心制作护马脚

    “王国丈费心了!”

    “王国丈费心了!”

    ……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军医令褚健和养马苑中丞李忠连连称赞。

    “各位大人见外了!荣幸之至!荣幸之至!”

    王婉父亲继续谦谦地答道。

    “王国丈!褚大人!您们看这样如何?”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恳切地问道。

    “请卫将军明示!”

    王婉父亲和军医令褚健齐声答道。

    “王国丈!褚大人!既然一万匹军马马脚已经测量完毕,那就麻烦王国丈率领一半能工巧匠先行制作护马脚,另一半能工巧匠继续测量军马马脚。”

    “不过,为了尽快完成马脚测量和护马脚制作及装备工作,建议王国丈在督率之余,可训练部分养马军士测量马脚,安排少量能工巧匠予以指点,其余能工巧匠则重点加快护马脚的制作和装备。在明天春天之前,至少要装备五万匹军马。此次任务艰巨,事关陛下灭匈大计,还望王国丈多多费心!”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胸有成竹地说道。

    “请卫将军和褚大人放心!我就是豁出了老命,也要完成卫将军所安排的任务,决不辜负陛下所托,更不能给婉儿丢脸!”

    王婉父亲慷慨地说道。

    “善!有王国丈的这句话,我等就放心了!那一切就拜托王国丈了!此后有什么需要,王国丈尽管向李大人提出,李大人一定会尽最大努力满足!”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坚定地说道。

    “卫将军!褚大人!李大人!请您们放心!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务求快速高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王婉父亲继续慷慨地说道。

    “善!我们就静候王国丈的好消息!过一段时间再来看望国丈大人!今天我们就先回去向陛下复命了!”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谦恭地说道。

    “恭送三位大人!”

    “王国丈请留步!”

    “王国丈请留步!”

    ……

    王婉父亲和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等三人在相互恭请中道别。

    随后一段时间,王婉父亲便遵照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的指令,一边安排部分能工巧匠继续测量马脚,一边安排部分能工巧匠制作护马脚。

    “扈木匠,今天的金刚藤斫断了吗?”

    王婉父亲一边走在养马苑中的匠作铺,一边关切地问道。

    “回王国丈,小人已经按照您的吩咐,率领一干军士将三千斤金刚藤全部斫断备用。”

    扈木匠谦恭地答道。

    “不错不错!后续还要继续赶工!你们先忙吧!”

    王婉父亲悉心地叮嘱道。

    “诺!王国丈!”

    扈木匠称诺道。

    “荆铁匠,今天的护马脚打磨了没有?”

    王婉父亲走到匠作铺中间,关切地问道。

    “回王国丈,小人已经按照您的吩咐,督率一干军士将金刚藤打磨成护马脚的模型,后续继续根据每匹军马马脚的具体测量情况,再一一精心研磨。”

    荆铁匠也谦恭地答道。

    “进度似乎有些慢了!卫将军和褚大人都很关心,深怕误了陛下的灭匈大计。我再联系李大人给你增加五十人,怎么样?”

    王婉父亲面露忧色地说道。

    “那太好了!我正愁着人手不够,无法向王国丈向您交差呢!”

    荆铁匠面露赧色。

    “后续要抓紧赶工,不然的话,几个月之后很难完成任务啊!卫将军昨天还派人询问,有没有军马护马脚已经制作完工的?说是霍去病打算先行抽调军马进行训练呢!”

    王婉父亲不无忧虑地说道。

    “请王国丈放心!再给我十天时间,我一定率人打磨好一千匹军马的护马脚。”

    荆铁匠似乎早有准备。

    “那就按你说得办!不过,十天之后,我可要来检查啊!”

    王婉父亲绵里藏针地说道。

    “诺!王国丈!”

    荆铁匠大声地称诺道。

第三章 求天马(97)“牛皇”深情表关切

    “夫人,这几日感觉好些了吗?朕这几日忙于处理军国大事,无法每天都来看你,还望夫人多多海涵!”

    汉武帝坐在榻床边上,深情地望着躺在榻床上的王夫人,关切地问道。

    “多谢陛下!臣妾感觉好多了。自从臣妾怀上陛下的血脉以后,姐姐每天都来陪伴臣妾,太医们也是时常来给臣妾把脉,膳食房更是精心供给膳食。为了防暑消夏,护卫期门亦将臣妾的寝宫增加多处窖藏冰块,一切生活用度无需忧心。”

    王夫人微微一笑,一边甜甜地答道,一边用手撑着坐了起来。

    “善!如此这般,朕就放心多了。甘泉宫风景秀丽,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夫人就在此安心养胎,待秋后天气转凉后返回未央宫惠兰殿。”

    汉武帝欣悦地说道。

    “诺!谨遵陛下谕旨!”

    王夫人继续甜甜地称诺道。

    “夫人还是那样无欲无求,在这后宫之中真是难得。”

    汉武帝感慨地说道。

    “陛下明鉴!臣妾本是凡尘女子,机缘巧合遇见陛下,幸蒙陛下垂爱,得孕皇家子嗣,臣妾心满意足,别无所求,惟愿平安康泰,一世无忧!”

    王夫人淡然地答道。

    “夫人放心!只要朕在位一天,夫人就绝无烦忧。我们的皇子或公主,也一定会享尽荣华富贵,长命百岁!”

    汉武帝好言宽慰道。

    “多谢陛下!只是不知臣妾的父母最近怎么样了?不知他们是否习惯京城的生活?”

    王夫人似有忧色的问道。

    “夫人不必多虑!国丈大人现在正是朕的得力助手,专门负责上林苑养马苑军马马脚的制作。老夫人亦和国丈大人一起,住在养马苑的馆舍。夫人大可放心!”

    汉武帝详细地解释道。

    “陛下对臣妾情深义重,臣妾真不知该如何报答?”

    王夫人感慨良多。

    “夫人!你我如今已是一家人,不必说这些见外的话!朕还希望你生个皇子,将来长大后协助据儿,巩固我大汉江山社稷!朕更希望夫人美颜常驻,青春常在,陪伴朕的左右!”

    汉武帝深情脉脉地说道。

    “臣妾一定会陪伴在陛下左右,决不辜负陛下的心意!”

    王夫人依然甜甜地说道。

    “夫人!来!朕扶你起来走一走!太医们说,多活动活动,有利于我们的皇子孕育成长。”

    汉武帝一边说着,一边扶着王夫人从榻床上走下来。

    “陛下!我们就在寝宫里走一走吧!”

    王夫人一脸幸福的模样。

    “夫人请!”

    “陛下请!”

    随后,汉武帝和王夫人就在寝宫里来来回回的走了大约半个时辰。

    “夫人!今天走得差不多了!快歇息一下吧!”

    汉武帝见王夫人依然没有想停下来的意思,赶紧恳切地建议道。

    “诺!陛下!”

    王夫人一边称诺,一边坐到了寝宫里的案几旁边。

    “拜见陛下!夫人!膳食房熬制的银耳莲子羹已经温好了,请夫人食用!”

    侍女恭敬地端着银耳莲子羹走了进来。

    “善!夫人!先来食用吧!”

    汉武帝一往情深地说道。

    “诺!陛下!”

    王夫人甜甜地称诺道。

第三章 求天马(98)卫青禀报军马情

    时光如梭,光阴似箭,转眼之间就到初秋了。

    天气也渐渐开始转凉。甘泉宫的荷花渐渐失去了盛夏的风采和清香。秋风乍起,宫中小径零落着旋转的黄叶。但是,繁花似锦和绿荫如织却依旧装点着巍峨的宫殿。

    汉武帝和卫皇后、王夫人等一行早已回到了长安未央宫。

    王夫人也在各种团宠中安心养胎。有时和卫皇后游览后花园,有时和宫女们闲坐聊天,有时和汉武帝共进晚餐,有时………

    是日早朝,一脸威严的汉武帝刚刚坐定在龙椅上,就看见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快步地走到前殿中间,大声地禀告道:

    “陛下!臣有事启奏!”

    汉武帝端详了一下卫青,沉静地问道:

    “卫青!何事启奏?”

    “陛下!臣今天特地禀告军马挑选和护马脚制作情况。”

    卫青朗声答道。

    “情况如何?”

    汉武帝悠悠地问道。

    “陛下!臣遵照您的谕旨,这几个月来,一直在督促军马挑选和护马脚的制作,目前进展情况良好。”

    “先说军马挑选吧。臣和军医令褚大人夙兴夜寐,宵衣旰食,督率养马苑中丞李大人,反复挑选合格军马。目前已经从十余万匹军马中挑选五万匹合格军马。同时,又在这五万匹军马中优中选优,精心挑选两千匹交由霍去病训练,以组建骑兵突击队。”

    “再说护马脚的制作。在王国丈的指点下,能工巧匠们日夜赶工,并训练得力军士予以襄助。鉴于金刚藤的坚硬如铁的特性,目前进展尚可,已经完成三万余匹军马护马脚的制作和安装。其余军马护马脚在冬天时定会如期完成。”

    “另外,已经安装护马脚的军马亦在臣的督率之下,日夜加紧训练,以期明天春天投入北击匈奴的大战之中。与此同时,由霍去病训练的骑兵突击队配备了备用护马脚和随行军医及能工巧匠,随时修理和更换护马脚。”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条分缕析地禀报道。

    “善!善!善!卫将军果然不负朕望!军马挑选和护马脚的制作安装,成效不错。剩余军马的护马脚也要抓紧进行。这样,朕的灭匈大计就可以如期进行了!”

    汉武帝满意地连连称赞。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

    丞相薛泽、御史大夫公孙弘和廷尉张汤等人纷纷施礼称贺。

    “众卿家平身!朕的灭匈大计不仅需要卫将军的鼎力襄助,也需要众位爱卿的鼎力襄助。从今以后,只要能够有助于朕的灭匈大计,朕都会重重有赏!”

    汉武帝豪情万丈地说道。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

    丞相薛泽、御史大夫公孙弘和廷尉张汤等人纷纷施礼说道。

    “众位卿家!还有何事启奏?”

    汉武帝意气风发地望着谦卑如常的各位大臣,高兴地问道。

    “陛下!臣有事启奏!”

    丞相薛泽快步走到前殿中间,朗声说道。

    “丞相大人!你有何事?”

    汉武帝似乎有些疑惑。

第三章 求天马(99)丞相薛泽突罢官

    “陛下!臣认为,明天春天并非灭匈的最佳时机!”

    丞相薛泽朗声说道。

    “丞相大人何处此言?”

    汉武帝满脸不解。

    “陛下!臣之所以如此断定,是因为据臣所知,明年春天北击匈奴的准备还不够充分。因为部分地区久旱无雨,今年夏粮歉收了三四成;军马训练、护马脚的制作与安装是否能够如期完成、骑兵军士的训练是否充分、北方边防军力是否充足等等。届时大举伐匈,臣深恐胜负难以预料!一旦失利,将陷我大汉于极度被动,虽想议和,但却无门啊!”

    丞相薛泽今天不知是怎么了,一改往日唯汉武帝马首是瞻的态度,滔滔不绝地陈述道。

    “丞相大人似乎有些言过其实了吧?”

    汉武帝脸色有些不快。

    “请陛下明鉴!臣之所言,绝非虚言!陛下灭匈大志,臣钦佩至极!但据臣所知,我大汉的备战计划还不成熟,贸然伐匈,胜算实难预料!臣惶恐,恳请陛下三思!”

    丞相薛泽立即伏地施礼。

    “丞相大人,你太让朕失望了!朕原本以为你是明白朕的灭匈大志的,谁知你身为百官之长,竟然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如此轻率论断,如何堪任丞相之位呢?”

    汉武帝龙颜大怒。

    “臣知罪!正是臣深知百官之长的职责,所以臣冒死谏言,如实禀报,臣之忠心,日月可鉴,天地可证,请陛下明察!”

    丞相薛泽有些惶惶然了。

    “来人呐!”

    汉武帝怒火中烧,大声喝道。

    “诺!陛下!”

    四位值守的期门武士气势汹汹地走上殿来。

    “传朕口谕!丞相薛泽,藐视君上,妖言惑众,非议灭匈大计,实属不赦之罪!着即刻罢免丞相之位,打入天牢,等候审讯!丞相之位由御史大人公孙弘兼代!”

    汉武帝大声地宣布道。

    “诺!陛下!薛大人,请吧!”

    四位值守期门武士一边称诺,一边恭请跪在地上的薛泽。

    “陛下!臣领罪!”

    薛泽自知君无戏言,情势已经无可挽回,自觉地跪地施礼后站立起来,径自向殿门外走去。四位值守期门紧紧地跟随在后面。

    “陛下!请三思!”

    “陛下!请三思!”

    ……

    御史大夫公孙弘、廷尉张汤和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等人纷纷跪地求情。

    “陛下!薛大人虽然有罪,但罪不至打入天牢啊!”

    “陛下!薛大人冤枉啊!”

    “陛下!薛大人出任丞相数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

    文武群臣纷纷谏言不止。

    “各位卿家!不必再言!凡为前丞相薛泽求情者,与薛泽同罪,立刻打入天牢!”

    汉武帝似乎还在龙颜盛怒之中。

    各位文武大臣见事已至此,便不再出言求情,纷纷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各位卿家!汉匈不两立!有汉无匈,有匈无汉,从今往后,胆言汉匈议和者,立斩无赦!”

    汉武帝霸气四溢地谕示道。

    “诺!陛下!”

    文武群臣齐声称诺。

    “退朝!”

    汉武帝余怒未消地谕令道。

    “诺!陛下!”

    文武群臣称诺而退,鱼贯而出未央宫前殿,一边走着,一边议论纷纷。

    “公孙大人,陛下今天的反应有些反常啊?”

    廷尉张汤似乎有些不解地问道。

    “张大人,你我都是陛下的臣子,难道还看不出陛下的目的吗?”

    御史大夫公孙弘故意反问道。

    “难道陛下想要削弱外朝?”

    廷尉张汤似乎有些明白了。

    “张大人,你说呢!陛下虽然让我兼代丞相之位,但是你也知道,现在的丞相之位,无异于烫手山芋,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啊!哎!难呐!”

    御史大夫公孙弘长叹了一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

    “公孙大人!高见!”

    廷尉张汤禁不住地称赞起来。

第三章 求天马(100)布衣封侯公孙弘

    秋去冬来,新的一年开始了。十月岁首,长安城里的新年气象还十分浓烈。城门上的彩旗,东西市的门神,花红柳绿,时不时迸出来的声声爆竹,似乎在回味着新年的韵味。寒风料峭,万木萧萧,朱雀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早已穿上了厚厚的冬衣,或是坐着马车牛车,或是步行,或是骑马,携妇将雏,走亲访友。

    御史大夫公孙弘在兼代了丞相之位三个月后,终于接到了汉武帝正式发布的任命诏书。

    “公孙弘接旨!”

    宦者令韩襄一走进御史大夫公孙弘的宅第,就朗声说道。

    “吾皇万岁万万岁!”

    御史大夫公孙弘率领一家老幼跪拜施礼。

    “皇天在上,陛下诏曰:御史大夫公孙弘,淄川国薛县人氏,年四十始学《春秋》,事后母孝谨。六十以贤良征召为博士,后称病还家。七十以文学征召策问,复得第一,再称博士,待诏金马门。为人恢奇多闻,用布被,食不重肉,行敦厚,辩论有余,天子悦之。今兼代丞相之位已逾三月,赏罚有度,内外赞誉,令擢升为丞相,领百官,佐天子,不负朕望。赐蟒服相印。钦此!”

    “奉天承运,陛下诏曰:朕嘉先圣之道,广开门路,宣招四方之士。盖古者任贤而序位,量能以授官,劳大者厥禄厚,德盛者获爵尊,故武功以显重,而文德以行褒。其以高成县平津乡六百五十户封丞相公孙弘为平津侯。钦此!”

    宦者令韩襄徐徐展开两道竹简圣旨,朗声地读道。

    “公孙大人,接旨了!”

    宦者令韩襄看着激动不已的公孙弘,轻声地提醒道。

    “臣公孙弘接旨!谢陛下隆恩!”

    御史大夫公孙弘跪谢接旨。

    “恭喜啊!公孙丞相大人!”

    宦者令韩襄一脸恭维的笑容。

    “韩大人辛苦了!这点小意思,您拿去喝个茶!”

    丞相公孙弘立即施礼感谢,随后从怀中掏出一袋金子,递到了宦者令韩襄的手中。

    “这怎么可以呢?丞相大人!”

    宦者令韩襄假意推让道。

    “韩大人!一点小小心意,不成敬意!以后还需韩大人在陛下面前多多美言啊!”

    丞相公孙弘恭敬地说道。

    “丞相大人客气了!那我恭敬不如从命了!”

    宦者令韩襄一边半推半就地说道,一边将金子收了起来。

    “丞相大人,那我先回去向陛下复命去了!告辞!”

    宦者令韩襄微笑着说道。

    “恭送韩大人!”

    丞相公孙弘恭敬地深施一礼。

    “老爷,这是真的吗?怎么感觉一切都像梦幻似的。”

    丞相公孙弘夫人见宦者令韩襄走出了宅第大门,不解地问道。

    “是真的,夫人!陛下乃千古雄主,欲做非常之事,成非常之业,亟需各方人才。而我从一介布衣,以七十高龄,称相封侯,即会成为陛下礼贤下士的旗帜,相信此后各方茂材俊杰定会风起云涌,汇聚在朝堂之上,我大汉终将雄起于巍巍东方。”

    丞相公孙弘不无清醒地说道。

    “老爷言之有理!快准备准备,去向陛下当面谢恩吧!”

    丞相公孙弘夫人欣喜地建议道。

    “诺!夫人!”

    丞相公孙弘谦谦地称诺道。

    “父亲,我扶您去更衣吧!”

    丞相公孙弘的儿子公孙度兴奋地建议道。

    “善!走吧!”

    丞相公孙弘掩饰着自己内心的激动,平静地说道。

第三章 求天马(101)君臣置腹论国势

    半个时辰之后,丞相公孙弘的马车静静地停在了未央宫门口。一身簇新蟒服的丞相公孙弘从容地走下马车,抬头望了望巍峨的宫门,心中升起了无限慨叹,想不到年至古稀,竟然以区区布衣之身登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

    丞相公孙弘一边遐想着,一边走下马车。早已等候在宫门口的宦者令韩襄,快步地走上前来,问候道:

    “丞相大人!来得正是时候,陛下已经在前殿等候有时。”

    “请韩大人前面带路!”

    丞相公孙弘恭敬地施礼道。

    不大一会儿,丞相公孙弘就被宦者令韩襄引入了熟悉的前殿。

    “臣公孙弘拜见陛下!恭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丞相公孙弘恭恭敬敬地跪地施礼。

    “快平身!丞相大人!”

    汉武帝兴奋地谕示道。

    “谢陛下!”

    丞相公孙弘称谢而起。

    “赐座!”

    汉武帝关切地谕令道。

    宦者令韩襄听到后,立即搬过了一个圆形榻座。

    “谢陛下!”

    丞相公孙弘一边称谢,一边缓缓地坐上了圆形榻座。

    “丞相大人!这个相位责任重大啊!朕思来想去,只有卿最适合出任。朕的灭匈之志,卿是知道的。匈奴乃我大汉肘腋之患,一日不除,则我大汉一日无宁日。朕欲出兵翦除,还需丞相多为谋划啊!”

    汉武帝推心置腹地说道。

    “谢陛下!臣惶恐无法胜任,深恐辜负陛下厚望!”

    丞相公孙弘继续恭敬地答道。

    “卿的能力,朕是了解的!想当年,朕策问诸儒生:天人之道,何所本始?吉凶之效,安所期焉?禹汤水旱,厥咎何由?仁义礼知四者之宜,当安设施?属统垂业,物鬼变化,天命之符,废兴何如?天文地理人事之纪,子大夫习焉。其悉意正议,详具其对,著之于篇,朕将亲览焉,靡有所隐。”

    汉武帝深有感触地说道。

    “陛下雄才大略,古今罕见!臣虽不比伊尹、管仲,但一定会竭尽全力。记得臣当年对策曰:臣闻上古尧舜之时,不贵爵赏而民劝善,不重刑罚而民不犯,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故民者,业之即不争,理得则不怨,有礼则不暴,爱之则亲上,此有天下之急者也。”

    “臣闻之,气同则从,声比则应。今人主和德于上,百姓和合于下,故心和则气和,气和则行和,行和则声和,声和则天地之和应矣。……德佩天地,明并日月,则麟凤至,龟龙在郊,河出图,洛出书,远方之君莫不说义,奉币而来朝,此和之极也。”

    “臣闻尧遭鸿水,使禹治之,未闻禹之有水也。若汤之旱,则桀之余烈也。桀、纣行恶,受天之罚;禹、汤积德,以王天下。因此观之,天德无私亲,顺之和起,逆之害生。此天文、地理、人事之纪。臣弘愚憨,不足以奉大对。”

    公孙弘面不改色,一口气说出来五年前汉武帝策问的内容。

    “丞相大人好记性!朕亲览卿的策文后,十分欣慰,想不到我大汉除了司马相如以外,还有如此洞察国势之人,朕当即诏订卿的策文为第一。没想到短短五年时间,卿的佐君辅政能力大为提升,深盼未来灭匈之战,卿能统为筹划,不负朕望。”

    汉武帝欣悦地说道。

    “诺!陛下!臣谨记于心,决不辜负陛下所望!”

    丞相公孙弘继续恭敬而又坚定地答道。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9310/ 第一时间欣赏天马之歌最新章节! 作者:羽山苏东坡所写的《天马之歌》为转载作品,天马之歌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天马之歌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天马之歌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天马之歌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天马之歌介绍:
卦曰:神马当从西北来。
“牛皇”汉武帝
梦天马。卜天马。求天马。天马之歌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天马之歌,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天马之歌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