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画坛全能怪咖TXT下载画坛全能怪咖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画坛全能怪咖全文阅读

作者:又痒又舒服     画坛全能怪咖txt下载     画坛全能怪咖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八十三章 妖孽显形

    但见这名宝相庄严的僧人,披着大红绫罗纺成的佛衣徐徐走来,这两步走的,那简直要多么装逼,有多么装逼。

    僧人佛衣之上绫罗间镶嵌着的金丝线,在堂内灯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看在丁晓剑的眼里,这名僧人就像穿着西游记里唐僧的那一袭锦斓袈裟一样。

    宝相庄严的僧人走路的姿势很装逼,与丁晓剑擦肩而过之时,看的丁晓剑尴尬癌都犯了。

    一看就是在装神弄鬼。

    可是南唐后主李煜好似并看不出来。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两名僧人同时在巳时出现,他顿时就迷惑了。

    丁晓剑留的是短发,而当下僧人,也并不像电视里面的僧人那样头顶锃光瓦亮,也不知道是当下的剃刀不行还是咋的?反正没刮那么光。看上去和丁晓剑的短发也差不了多少,于是丁晓剑也被李煜误认成了僧人。

    “一佛出世,特为延续南唐国祚而来!”

    丁晓剑这时,若是还反应不过来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的话,他可就白活了。

    登时就不再感谢一语成谶救了他的那位国师了。

    只管站在一边,冷眼旁观。

    这位宝相庄严的僧人很会演,看得出来,他很想把自己演的超凡脱俗。

    可是,就他的演技,和当下这澄心堂里的舞美灯光效果,很显然超不了凡,也脱不了俗。

    只能是个笑话。

    只不过呢?在丁晓剑的眼里是个笑话,可是在南唐后主李煜的眼里,就不是个笑话了。

    李煜这个当局者,很显然,信了。

    见这名僧人走近,它既小心又虔诚的打了个辑手。

    宝相庄严的僧人顿时精神一振。

    慢条斯理的说道:“听闻国主笃信我教,故特至金陵求缘。”

    言简意赅,说一半留一半,云山雾罩。

    说话的语气和西游记里的唐僧一模一样,温吞的能闷倒驴。

    南唐后主李煜,当即面露喜色:“有劳长老!”

    突然,他似乎一下子反应过来了。

    既然这位宝相庄严的僧人才是国师所说的“一佛出世”,那先前的丁晓剑又算是怎么回事儿?

    几乎在同一时间,丁晓剑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如果这位宝相庄严的僧人被李煜认定为“出世佛”的话,那他丁晓剑恐怕就得沦为刺客了。

    没有了保护罩的保护,刺客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尽管他现如今已经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穿越者了,但没有金手指的穿越者,恐怕也难免刺客变刺猬的悲催命运啊!

    “不行!绝不能坐以待毙!

    嘛逼的!你能演,我也能演!”

    刻不容缓的关头,丁晓剑灵机一动,福至心灵。

    于是,几乎在同一时间,他也宝相庄严了起来。

    尽管身上没有锦襕袈裟,可是与之相比,丁晓剑人长的帅呀!

    一帅遮百丑。

    再配上他这一身惊世骇俗的后世装束,丁晓剑的气质,一下子就不遑多让了。

    下一刻,他也迈步走向了李煜。

    人未至,声先至。

    而且嘴里发出的声音,比先前那位宝相庄严的僧人更装逼。

    后世电视剧看多了,神仙佛祖说话时的洪钟大吕之声,丁晓剑模仿了个唯妙惟肖。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萨婆怛他耶多地瑟姹那,地瑟祗帝阿者丽微么丽娑么啰你,钵啰吭栗底钵履输睇,莎诃。

    人生短而诸佛多,消三世业,南无阿弥陀佛!”

    不就是装逼吗?

    丁晓剑这逼装的,直接上起了似懂非懂的梵语,也不管它标准不标准了。

    李煜顿时就懵逼了。

    “呃,啊,这!二位长老,到底谁应一佛出世?”

    闻听此言,宝相庄严的僧人立即应答:“老纳!”

    丁晓剑亦不甘落后:“贫僧!”

    见有人抢生意,宝相庄严的僧人顿时就不再宝相庄严了。

    扭头疾言厉色的一指丁晓剑:“何方妖孽?安敢在此做怪?”

    丁晓剑毫示弱,仰头哈哈大笑。

    大笑的时候仍旧不忘装逼,笑得很豪迈。

    笑罢之后,又来了两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乃六祖慧能的悟禅之言。其意是,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用在这里回击,也说得过去。

    最关键的是,六祖慧能的这句箴言,在当下,还不似后世那般烂大街。

    别说是南唐后主李煜没有听过,即便就是这位宝相庄严的僧人,也不知道是哪里冒出来的野路子,竟然也有些茫然不知。

    相形见绌之下,李煜当即就有点偏向丁晓剑了。

    虽然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可这世上,无论古今,看人还是先看的貌。

    也怪那位装神弄鬼的国师,既然要装神弄鬼,为什么不找个长相漂亮点儿的和尚来呢?

    找来的这位宝相庄严的中年和尚,不瞪眼,不呲牙,还好,这一瞪眼,一呲牙,一下子就没有了半点儿宝相庄严,得道高僧的样子。

    还是那句老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卖相不行,装逼不行,台词更不行。比啥啥不行,李煜心中的天平不倾斜才怪!

    这心中的天平一倾斜,李煜心中可就有了计较了。

    “既然一佛出世,幻化成了二佛出世,那就用你们的道行分个高下吧?”

    俗人就是俗人,即便再崇佛,那也是假的!一出口即露怯。

    李煜是个俗人,这位僧人和丁晓剑又何尝不是俗人?

    皇帝陛下下令了,要各露道行,分高下,两人心中虽然都在打鼓,可倒也稳得住。

    见二人不说话,都一副高人风范,李煜一指僧人:“年长者为尊,老长老,那就你先来吧?”

    丁晓剑暗自松了一口气。

    僧人强自镇定,缓缓自怀中掏出两张黄标纸,拧身一指丁晓剑,口中念念有词。

    “你不入地狱,谁入?妖鬼显形,急急如狱令,纳米喇叭哄,黄鼠狼精快显形……”

    然后小步急走,懒驴拉磨似的,围着丁晓剑转了个大圈,仿佛生怕丁晓剑趁机拉住他暴揍一顿似的。

    再然后,靠近烛火,捎带手的把他所谓拘有妖鬼的黄纸,放在烛火上引燃了。

    只见纸上暗火慢慢燃进,最后终于燃出了鬼妖的原形,竟然真的是一头黄鼠狼。

    李煜看的目瞪口呆。

    僧人暗自得意,正要对着丁晓剑大声吆喝。

    丁晓剑却再次哈哈大笑了起来。

    笑得淡定自若,笑得胸有成竹。

    笑罢之后,不徐不疾的说道:小把戏而已!

    你怀中掏出的这黄纸,是预先处理过的吧?

    事先将硝溶液,用净毛笔蘸之,再在纸上画出一些动物图案,开始处应有记号,干后,却无任何痕迹……

    由于硝酸钾易燃,故由记号处触香火,便能显出“妖”形。

    雕虫小技耳,还敢在此招摇撞骗,混淆圣听……

第二百八十四章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宝相庄严的僧人很是愕然。

    可是却并不承认。

    “妖孽,既已显形,还敢妖言惑众?”

    说着,转身对着高踞案首的南唐后主李煜一揖,急急的蛊惑道:“圣上,此妖孽法力高强,贫僧刚刚为了令其显出原形消耗掉了不少法力,此刻已经有些压制不住了,若不趁机一举除掉的话,必后患无穷。

    还请圣上下令,命外面的禁卫速速进来襄助。”

    南唐后主李煜是个优柔寡断的人,闻听此言,有些意动。

    丁晓剑两世为人,察言观色的功夫自然不是盖的。当然不可能就此坐以待毙。

    急中生智,一瞬间就有了计较。

    他也有样学样,撮指如剑,一指僧人:“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口中念念有词的同时,趁机低声求助道:“智能助手Sherry,快帮我调出手机中的小狗图片,我也要使用照妖大法了……”

    几句话说完之后,他也已经围着僧人转了一圈了。

    没吃过猪肉,好歹见过猪跑啊!

    丁晓剑悄无声息的伸手入兜,摸向手机,握在手里之后,照着影视作品中大和尚捉妖的标准动作豁然掏出,扬起,高高举在左肩上方,正对着那位僧人作起了法来。

    智能助手Sherry,果然不愧为高科技智能助手,就这么一会儿工夫,不但早已经非常精准的为他调出了手机中的小狗图片,而且竟然还把超时空手机真的变成了一面镜子。

    连丁晓剑自己都被骇了一大跳。

    他是真的没想到啊!升级之后,这超时空手机竟然还能随意幻化了。

    此时此刻,握在他手中的,已经不是一部手机了,而是一面非常古朴的铜镜。

    古铜色的铜镜背面娄刻着繁复的花纹,正面泛着淡淡荧光,荧光包裹着屏幕,屏幕之中,一条动态的哈巴狗正在摇尾乞怜。

    这五毛特效,也真是绝了。

    如此逼真的照妖镜,别说是南唐后主李煜,即便就是正被他照着的这位僧人,也被惊了个目瞪口呆呀!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啊!

    僧人何曾见过如此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装神弄鬼?

    甘拜下风的同时,仿佛已经预感到了自己的悲催结局。

    果然,还不待他为自己辩解,高踞御座之上的南唐后主李煜就开言了。

    “你是狗精?

    来人啦!

    速速带下去,让国师好生看管!”

    等候在外的玄衣禁卫一个个的全都竖着耳朵贴门静听。

    闻言,顿时抽出刀剑,夺门而入,一瞬间就把僧人包围住了。

    僧人当然不服了。

    被人朝外拖跩的同时,不停地喊冤求饶。

    “圣上!冤枉啊!妖孽神通广大,您可不能相信他一面之词啊!……”

    丁晓剑一朝得势,当然不可能再让这位僧人翻盘。

    既然自己的手机这么好用,那当然得好好利用一番了。

    一番低语之后,丁晓剑再次扬起了手中的镜子。

    “贫僧此来,特为延续南唐国祚而来。圣上请看,贫僧的宝镜不但能够照妖,而且能够预知南唐国运……”

    早已经被震惊的站立了起来的南唐后主李煜闻言,再也顾不上理会僧人的鸣冤叫屈了。

    视线一下子就转了过来。

    转过来之后,他赫然发现,丁晓剑高高擎起的左手之中,宝镜竟然已经照进了大宋万岁殿。

    赵匡胤作为李煜最大的潜在威胁,李煜对此当然也是有一定了解的。

    他知道赵匡胤的大殿正是万岁殿。

    从宝镜映照出来的影像中,能够清晰的看见,万岁殿青灰色的缦帐,粗布做的帘子,还有赵匡胤身上那已经洗得毫无光泽的龙袍。

    和他装修奢华的这澄心堂一比,简直不忍直视。

    唯独还算能勉强入眼的,就是赵匡胤龙床上那一条紫色绫罗的褥子,可即便就是如此,也显得寒酸无比啊!

    “这就是富有四海,比我们南唐更加强大富庶的大宋皇帝的大殿和寝宫?”南唐后主李煜被宝镜中的这些个影像,深深地所震撼到了。

    这当然不是真的!这只不过是智能助手Sherry为丁晓剑及时播放的手机内存中的一部电影。

    这部电影所演绎的主要内容,正是南唐灭亡,后主李煜被俘身死,小周后被赵匡胤霸占等等。

    情节虽然狗血了一些,但基本上还是能够还原历史的。

    最为可圈可点的就是服装和道具了。

    在几位资深历史学家的帮助下,这部电影基本上做到了,非常准确地还原了那个时代的风貌。

    宋太祖赵匡胤虽然是南唐后主李煜最大的敌人,但是两人毕竟没有见过面。

    在影片中服装道具的衬托下,再加上手机屏幕太小,李煜和丁晓剑之间距离又稍远,一下子就让李煜信以为真了。

    当下这个时代,李煜即便贵为一国之主,那也没见过如此逼真且栩栩如生的动态画面影像啊!

    惊愕与震撼中,影片中的赵匡胤恰巧又说话了。

    但见其指着青帐紫褥,淡淡地说道:“你们在宫外,肯定以为朕过得很奢侈吧?就是用这青帐紫褥,朕都时常感到愧疚啊。

    在朕的心里,最好宫中用度都像当年在夹马营一样,省下来的钱全存到封桩库里去。

    民不加赋,而国用充足,朕这个做皇帝的才能省心!

    朕不需要无谓的开销……”

    说完这番话之后,赵匡胤拿起了几案上的毛笔,舐毫吮墨,准备写字了。

    大宋万岁殿的御案上,御用的笔墨纸砚品质虽然也是俱佳,但并无特别之处,根本就无法同澄心堂中的文房四宝相比。

    赵匡胤悬腕泼墨,豪情一挥,一气呵成,十二个大字凝重如山,苍劲有力:“治世莫若爱民,养身莫若寡欲。”

    “……”

    亲眼看到自己最强劲对手的所行所言,李煜一时之间百味杂陈。

    他不想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双眼一瞬不瞬仿佛想要趁机看穿自己这个最强劲的对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此刻的李煜,通过赵匡胤这么一对比,一下子就羞愧万分了。

    他终于知道了,他为什么不是赵匡胤的对手?为什么南唐总是被大宋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也终于相信了丁晓剑的无上法力。

    接下来,他要虚心求教了。

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丁晓剑用手机播放出来的影像,堪堪正是从开宝五年开始的。

    尽管丁晓剑此时此刻还并没有搞清楚他现如今所处的究竟是南唐哪一年,可是他有智能助手Sherry呀!

    智能助手果然不愧为智能助手,在这个时间节点的把握上,非常的妙。

    身为智能助手,她当然知道当下的时间节点正是开宝四年,也就是公元971年。

    如今是九月份,十月,宋太祖赵匡胤就会灭掉南汉,屯兵汉阳。

    若非如此的话,现如今的李煜也不会如此恐惧,都在盘算着要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了。

    影像正是从李煜委曲求全改成江南国主之后开始的。

    影像中,李煜为了讨好赵匡胤,不但委曲求全把自己的皇帝号改成了江南国主,还遣其弟郑王李从善北上朝贡。上表奏请罢除诏书不直呼姓名的礼遇。

    太祖同意,但扣留了李从善。

    接下来,赵匡胤一面同李煜虚与委蛇,一面急命宋军于荆南建造战舰。

    李煜得知之后,派人秘密北上焚烧北宋战船,但没有得逞。

    形势紧迫,李煜忧心似焚,开宝五年(即972年)正月,李煜再次下令贬损自己的仪制:下“诏”改称“教”;改中书、门下省为左、右内史府,尚书省改为司会府,御史台改为司宪府,翰林改为文馆,枢密院改为光政院;降诸“王”为“公”,避讳宋朝,以示尊崇。

    开宝六年(973年)夏,赵匡胤遣翰林院学士卢多逊出使南唐,李煜上表愿接受北宋册封爵位。

    开宝七年(974年),李煜上表求放李从善归国,赵匡胤不许。

    秋,赵匡胤先后派梁迥、李穆出使南唐,以祭天为由,诏李煜入京,李煜托病不从,回复“臣侍奉大朝,希望得以保全宗庙,想不到竟会这样,事既至此,唯死而已”。

    赵匡胤闻信,即遣颖州团练使曹翰兵出江陵,又命宣徽南院使曹彬等随后出师,水陆并进。

    李煜亦筑城聚粮,大举备战。

    闰十月,宋军攻下池州,李煜下令全城戒严,并停止沿用北宋年号,改为干支纪年。

    时吴越乘机进犯常州、润州,李煜遣使质问,说以唇亡齿寒之理,吴越王不答,转送李煜书信至宋廷。

    接下来,北宋攻陷芜湖和雄远军,沿采石矶搭建浮桥,渡江南进。李煜招募兵卒,委任皇甫继勋统领兵马,全力御敌,因强弱悬殊,兵败如山。

    开宝八年(975年)二月,宋师攻克金陵关城。

    三月,吴越进逼常州,诛杀皇甫继勋,权知州事禹万诚献城投降。

    六月,宋与吴越会师,进发润州,留后刘澄投降。洪州节度使朱令赟率兵十五万前往救援,行至皖口,遭遇宋军。朱令赟下令焚烧宋船,不料北风大作,反而烧至自身,朱令赟与战櫂都虞候王晖皆被擒。

    这一战即非常著名的皖口之战。

    这一战的失败,标志着南唐后主李煜的外援全部覆灭。

    北宋大军尽围金陵,昼夜攻城,金陵米粮匮乏,死者不可胜数。

    期间,穷途末路的李煜两次派遣徐铉出使北宋,进奉大批钱物,求宋缓兵。

    赵匡胤的回答则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坚持了半年,十二月,金陵失守,守将呙彦、马承信,马承俊等力战而死,右内史侍郎陈乔自缢,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

    开宝九年(976年)正月,李煜被俘送到大宋京师,宋太祖赵匡胤封其为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

    虽被封侯拜将,但那只不过是千金市马骨,李煜实则仍然是阶下之囚。到了这会儿,他连他最宠爱的小周后都保护不了了,赵匡胤强招小周后侍寝他也阻止不了。

    同年,赵匡胤被他的弟弟赵光义暗算,斧声烛影之后,宋太宗赵光义即位,改封李煜为陇西公。

    看似爵位升了一级,可李煜这个陇西公当的,还不如绿毛龟公!

    赵光义比他的兄长赵匡胤更加的可恶,不但强幸李煜的宠妃小周后,而且还让宫廷画师把小周后伺候他的场景,原原本本地记录了下来。

    这幅名画后来一直流传到了后世,名曰《熙陵幸小周后图》,是历史上非常著名C图,非常非常的著名。堪称天下第一C图。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李煜死于北宋京师,时年四十二岁整(李煜亦生于七夕亦死于七夕),北宋追赠其为太师,追封吴王,葬洛阳北邙山。

    李煜看到这里,早已目眦欲裂。

    若非丁晓剑一直用眼神制止,若非小周后在一旁温言抚慰,他恐怕早就崩溃了。

    得知自己这么些年来的委曲求全,竟然是这么一个下场,李煜的血性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

    这个瘪犊子玩意儿爱江山更爱美人,江山被夺他能忍受,甚至还能做到无动于衷,可是美人被夺,他可就受不了了。

    事实证明,他和他最宠爱的小周后还是有感情基础的。小姨子果然是他的心尖尖儿啊!

    李煜的小周后是大周后周娥皇的亲妹妹,史籍中未留其名。

    只说她才思敏捷,端庄秀丽,更胜乃姊。

    乾德二年(即964年),娥皇卧病,香消玉殒,年仅二十九岁,李煜肝肠寸断,悲伤欲绝。

    然后就和小姨子搞上了!

    小姨子的味道果然不错!鲜嫩多汁,一下子就让他忘记了大周后。

    李煜为他这个小姨子写下的那首艳丽多情的《菩萨蛮》就是很好的凭证嘛!

    开宝元年(即968年),李煜正式立小周氏为皇后,婚礼极尽荣华。金陵城中数万官民围观纳采,甚至有人爬到房顶观礼,因跌落而亡。

    李煜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还不够,又在宫里,为小周后亲自设计了一方雅亭。

    檐栏之间,雕镂玉砌。又以红罗为幕,钉以玳瑁,遮绝流俗。

    亭中极小,仅能容下这对才子佳人,饮酒对诗,擦耳磨鬓,好不快活。

    此外,小周后的柔仪殿更是璀璨夺目,仅焚香的香炉就有数十种,皆为金玉所制。

    自此,小周后成为普天之下最幸福的女人,没有之一。

    正如李煜的词中所言:教君恣意怜。一点儿也不假。

    小周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及至当下,算起来还不到七年之痒,正是李煜最迷恋之时。

    看到赵匡胤和赵光义这俩大猪蹄子,竟然也想染指他的小周后,李煜是可忍孰不可忍。

    当即三步并作两步,就从御案之后绕了下来,毫不犹豫的就跪倒在了丁晓剑的面前。

    小周后见状,夫唱妇随,也毫不犹豫的拜伏于地。

    叩首之后,两人眼含热泪,异口同声的说道:“只要能够延续我南唐设计,一切悉听长老吩咐……”

第二百八十五章 南唐后主李煜的幻想

    赵匡胤写完之后,默默搁笔,自言自语慨叹:“治世,乃为大宋万世社稷,乃为臣民万世太平;养身,则为修身养性,既可延年益寿,又可养个好脾气,以尽量少地做出错误决策。

    我赵匡胤,一定要为天下臣民缔造出一个太平胜世……”

    在他手旁,一部百卷的《唐会要》和三十卷的《五代会要》已然翻旧。

    这是国初王溥监修国史时,所组织编撰的两部记录典章制度的著作。

    赵匡胤似乎想从大唐之治与五代之乱中,找到了大宋的前途。

    因此,他孜孜以求,只要有闲暇时间就翻说这两部著作。

    李煜似乎略有触动,他就这样静静的看着赵匡胤翻阅《五代会要》。

    赵匡胤翻看到《州县分道改置篇》,看着特别认真,若有所思半晌。

    突然重重一拍御案:“来人啦!去告诉卢多逊,就说朕有一个新任务要交给他去办。

    让他迅速组织人手,重修天下图经……

    图经,是记录各地地理的方志。百年间,已无人能够为全天下修一部完整的图经了。

    告诉他,朕的志向是统一天下,统一前图经务必要给朕修成!”

    看到这里,李煜心下剧震。

    之后,面若死灰,一屁股重重坐在了龙榻之上。

    丁晓剑见好就收,不动声色趁机收回了手机。

    一旁的小周后见李煜一瞬间变成了这副样子,一副信心受损如丧考妣的模样,顿时担心的不行。

    李煜平日里对她宠爱有加,她当然能够感觉到李煜的忧心。

    李煜对南唐以及自身前途的担忧,她作为李煜最宠爱的人,那当然是非常清楚的。

    她不仅清楚李煜的忧心,还清楚李煜为什么对《华严经》奉若神明。

    面对李景留下的残破山河,李煜无从重整旗鼓,他只希望在佛陀的加持中,得到心灵的慰藉。

    不是李煜不关心天下图经,没有雄心壮志,而是这些年来,他已经被赵匡胤打掉了自信。

    只能抱着侥幸心理,沉醉于《华严经》的世界。

    他妄想着赵匡胤能够满足于当下,能够畏惧于长江天堑,停止向南征伐的脚步。

    刚刚从影像中看到的这些,一下子就击碎了他的侥幸。

    傻子都能看得出来嘛!赵匡胤如此节俭,如此念念不忘统一天下,怎么容忍的了南唐苟延残喘?

    丁晓剑两世为人,最擅长的就是察言观色。

    他一下子就猜中了李煜了心思。

    心病还要心药医。

    号准了李煜的脉门,丁晓剑的心药,那简直信手拈来。

    胸有成竹,丁晓剑的气势顿时又壮了一大截儿。

    看上去更像得道高僧了。

    但见他原地转了个圈儿,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始侃侃而谈:“国主广舍梵台宝刹,广营佛塔佛像,对礼佛如此虔诚,佛陀自然不会不管摇摇欲坠的南唐。

    江南自有擎天柱!他赵匡胤不是要一统天下吗?那就让他一统去!

    赵匡胤也是大气运加身之人,想要挽救南唐,不能与之硬憾,他强任他强,他横任他横。

    天下之外其实还有天下,国主难道没想过避其锋芒,再向南远遁吗?”

    丁晓剑的这番装逼,其实早已经折服了后主李煜,此刻,他这番高论,一下子就引得了李煜的深思。

    “避其锋芒?

    向南远遁?

    长老的意思是要让我去攻打南汉吗?”

    丁晓剑果断摇头:“非也!非也!

    以目前的局势来看,即便就是攻打下南汉也守不住。

    国主可曾听说过东瀛倭国?高句丽?百济?新罗?”

    李煜顿时明白了。

    一脸忧色道:“长老的意思是要让我南唐退往新罗和日本吗?

    蛮夷之地,弹丸小国,能容得下我南唐吗?”

    丁晓剑再次哈哈大笑。

    边笑边在心中盘算:“北泡菜国和南泡菜国合在一起领土面积差不多有25万平方公里,再加上倭国差不多38万平方公里,这差不多就近70万平方公里了。

    如果再加上湾仔岛,港岛,南沙群岛,比现如今的南唐国土面积大多了,还撮尔小国,弹丸之地?”

    笑罢之后,当即神色一凛。

    “这只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这几个弹丸小国加在一起,比南唐的疆域辽阔多了!以南唐的国力,打不过大宋,难道还打不过这些蛮夷?

    南唐军队的优势不正是水战吗?

    利用自身优势拿下这些蛮夷之后,以大海做天堑,只要守住最窄的对马海峡,南唐社稷延续百代一点儿也不难。

    这番操作,尽管也许费些工夫,可这难道不比坐以待毙静等强敌杀上门做俘虏强吗?”

    李煜闻言,顿时有些心动。

    片刻之后,却又有些患得患失。

    他就是这种优柔寡断的性子,瞻前顾后,想东想西,干大事惜身,干小事惜利。

    一想起他的父亲李景的多次征伐,几乎已经耗尽了南唐积蓄,后来割让江北,又痛失煮盐厚利,每年还得向大宋纳贡,动辄数十百万,南唐国库早已不堪重负。

    再加上这几年,巨额岁贡导致铜钱大量外流,南唐境内爆发空前严重的钱荒,经济迅速凋敝,已经令即将崩溃的财政雪上加霜,根本就支撑不了如此远距离的战略大转移和征伐啊!

    丁晓剑仅仅只看李煜的面部表情,就知道他心中正在想些什么。

    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说道:“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似你这般消极逃避,坐以待毙,很快你就会沦为阶下之囚。

    等你沦为阶下之囚,你会发现,你想努力,想奋起,都晚了!

    届时,你保护不了你想要保护的人,只能眼睁睁看着你在乎的人一个个被夺走,而无能为力……”

    谁曾想?丁晓剑话还没说完,李煜就不认同了。

    “不会的!

    我不是一个贪恋权柄的人。

    只要我诚心归降,甘愿放弃所有的权柄,赵匡胤不至于赶尽杀绝吧?”

    丁晓剑终于明白了,历史上的李煜为什么会甘心归降了。

    侥幸心理害了他,赵匡胤的气度骗了他。

    多说无益。

    事实胜于雄辩。

    丁晓剑再一次掏出了超时空手机。

    幻化成宝镜的超时空手机,直接上干货。

    所呈现出来的画面,正是南唐后主李煜选择归顺大宋之后,所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这些影像,顿时看的李煜胆颤心惊,看的小周后花容失色。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之前,他们谁也没想到,赵匡胤这么有气度的人,竟然也能做出这么卑鄙的事儿。

    不但言而无信,出尔反尔,而且竟然还夺人所爱。

    夺人所爱也就罢了,后来竟然还闹出了被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俩接连肆意践踏凌辱的悲剧。

    李煜作为男人,头顶绿出了这么大一片青草地,绿出了新高度,情何以堪?

第二百八十七章 最佳时机

    此行,丁晓剑原本都已经做好了要打持久战的准备了。

    还真是没想到,仅仅只是用手机放了个片儿,南唐后主李煜和他的女人小周后就被摄服了。

    “悉听吩咐?

    这么容易的吗?

    究竟该怎么吩咐?难道直接说,赶紧把好东西都给我打包装起来,我准备要闪人了吗?

    肯定不行!

    须得稳住!

    好感度100%恐怕还欠点儿火候啊!”

    谨慎起见,丁晓剑还是选择继续装逼。

    他仍旧是一副高人风范,沉吟片刻之后,继续侃侃而谈。

    “以前的南唐,应该也是五代十国之中仅次于后周的大国啊!国力恐怕连已经连续消灭数国的大宋赵匡胤也深为忌惮啊!南唐将帅亦不乏人,原本还有与宋一战之力,但这一切都因为你的主政而烟消云散。

    南唐的国运,还真像你写的那句词:“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对此,你应该深刻反思啊!……”

    不能不趁机敲打一番。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李煜这个人,总的来说,心眼儿不坏,可就是关键时候太优柔寡断了。

    别看他现在跪倒在面前,拜伏于地,悉听吩咐,一副乖乖隆地咚的模样儿。

    可若不好好敲打一番,备不住,什么时候又得犯贱坏菜。

    果然,闻听此言之后,李煜的脸上露出汗颜之色。

    “煜已经知错了!多谢长老令煜幡然悔悟,以前是煜想的太简单了!以为赵匡胤雄才大略能够容得下我,却不曾想,他和赵光义都是伪君子,卑鄙小人,卑鄙无耻,下流……

    煜愿意听从长老指点,愿意立即着手向南战略大转移。即便千难万难,也百死莫悔。”

    丁晓剑心中窃笑不已。

    心说:“看来还是女人好使啊!得知自己的女人要被别人那啥了,而且还是兄弟俩争抢着要那啥,一下子就怕了!

    典型的不见绿帽不落泪呀!”

    可不就是如此吗?即便无论换了谁?如果得知自己无论怎么做横竖都是死,横竖都是个悲剧下场,当然会奋力一搏。

    李煜以前不相信自己会死,不相信南唐会死。自从即位以来,就对赵匡胤卑躬屈膝,礼数周到,贡奉不断。

    在他看来,他自己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好臣子,好藩属,赵匡胤雄才大略绝不会为难他。

    即便为难,也根本抓不到把柄。他觉得他自己这么乖,一点儿错处都没有,赵匡胤即便就是想要为难他,也不好意思下手。

    可是看了丁晓剑给他播放的这些影像之后,瞬间犹如醍醐灌顶。

    他这个当局者不再迷了!终于有机会跳出来当一个旁观者了!这一当旁观者,自然也就看清楚了。

    ………

    既然李煜都这样说了,也算是已经初步达成了丁晓剑的设想,丁晓剑也就不好再出言打击了。

    这样的结果,当然是丁晓剑所乐见其成的。

    南唐和大宋开战,且先不说打的过,打不过?无论谁赢谁输?有什么好打的?都是内战!

    去干泡菜国和倭国才是正理呀!

    不要看泡菜国在唐、宋、明时期都挺乖的,可是后来的事儿,都知道,狗曰的,根本就不念好啊!趁机一举拿下永绝后患才是正理。

    五代十国,泡菜半岛正处于分裂之中,之前统一过的新罗,百济和高句丽又先后分裂成了后新罗,后高句丽和后百济。

    这还得从新罗被高丽和百济两面夹击说起。

    唐末乱象四起,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中原自顾不暇,当然也就照看不了新罗了,新罗的领土被崛起的各方势力大量吞并,后来慢慢的就名存实亡了。

    然而他们朝廷内部依然沉溺在你争我斗的内讧中无法自拔,甚至还有闲心在鲍石亭游宴。

    此时徒有其表的新罗还能苟延残喘,只不过是高丽和百济想要借新罗王室的影响力为自己正名罢了。

    名存实亡的新罗也拿这两个叛徒没有办法,于是半岛再次一分为三,形成了新罗、后百济、后高句丽三国对立的政治局面,史称后三国时期。

    半岛“后三国时代”各方势力相互排挤相互压制,阶级矛盾非常严重,战争也从没有停息过。

    趁着他们内忧外患之下,南唐前去分一杯羹,或者借条道,自然不在话下。

    能分一杯羹就分一杯羹,实在分不了,那就借道呗!

    对马海峡最窄处的宽度仅仅只有64公里,以南唐水军现如今的实力,安全渡过这64公里,那自然不在话下。

    过了对马海峡,不就到了倭国了吗?

    到了倭国,呃,那还得说说倭国现如今是个什么情况。要不然的话,也不足以证明南唐战略大转移的可行。

    纵观我们和倭国的战争史,我们会赫然发现,从唐朝之前开始,几乎每个朝代都与日本有摩擦,有战争,唯独两宋三百年间,我们与倭固之间静悄悄,非常的友好,真真正正的做到了井水不犯河水。

    难道是倭人转了性?

    非也!这种狼子野心之国是不可能转性的!他们只不过是自顾不暇而已!

    唐朝的时候,倭国曾与泡菜半岛上的百济联合,企图灭掉半岛上的新罗。

    后来,唐朝为了保卫自己的藩属国,派出军队与倭国、百济联军打了一仗。

    这一仗,灭亡了百济,重创了倭国,一举把倭人赶出泡菜半岛。若非如此,以倭人的贪婪,怎么可能不与弱宋作战?

    相较于唐、元、明、包括清前期,弱宋的jun事实力,是非常有限的。

    况且弱宋从立国之初就在和北方的辽国、西夏、金国、蒙古作战,败多胜少。

    这对于倭国来说,正好有利可图。可他们为什么却不行动呢?

    反正,以倭人的尿性,绝对不会因为宋的经济繁荣,出于尊重,就不来侵略宋。

    其根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自顾不暇,根本就腾不出手来。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唐白江口一战,给予了倭人沉重打击。战败之后,倭国没有了灵魂人物,群龙无首,从某种意上来说,其实在这个时候倭国就已经进入到了幕府时代。

    幕府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无法统一。

    虽然天皇还是那个天皇,可是江山代有幕府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种无法统一,谁都不服谁的情况,也使得他们不可能集中力量跨越大海向外扩张。

    他们自身的这种乱象,和各自为战不能集中力量的分裂,不正式收拾他们的最好时机吗?

    对于丁晓剑这个穿越者来说,当下就是最好的机会。

    他可是非常清楚的,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此时不下手,后面想下手,可就更难了。

    众所周知,元朝的时候,雄才大略的忽必烈曾两次试图攻打倭国,最终都铩羽而归了。

    这里面除了航海技术有限,以及恶劣天气的因素,当然还有倭国已经缓过劲儿来的原因。

    再往后,明朝的时候,倭国已经成气候了。

    倭寇大量入侵我们的沿海地区,明朝将领戚继光、俞大猷、任环、傅应嘉等抗倭名将虽然给予了倭寇有力的打击,但那终究都是治标不治本。

    后来,倭国通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以后,更加的不可一世了。

    趁着清王朝的腐败衰弱,甲午海战,《马关条约》……

    此后民国时代,那可就更加往事不堪回首了!不说也罢!

    因此,在每一个国人心中,这应该都是一个心结。

    丁晓剑有幸穿越,一只二鸟之下,就为南唐后主李煜出了这么一个主意。不过还别说,可行性,也并非很低。

    可行性有了,南唐后主李煜也下定决心了,接下来就是怎么具体实施的问题了。

    既然要实施,最关键的当然还是人。

    准确点来说,应该是人才。

    南唐现如今,有这样的人才吗?

    有!

    丁晓剑心里头其实早就有谱了。

第二百八十八章 传世名作

    丁晓剑心中的这个第一人选,当然就是有南唐第一名将,南唐长城,之称的林虎子林仁肇。

    林仁肇,建阳人,五代十国时期名副其实的名将。

    他原是闽国将领,后归南唐,率军救援寿州,并在正阳桥一役中逆风举火焚桥,力阻周军进击,因功被拜为镇海节度使,又改镇武昌。

    他在北宋建立后曾力劝后主李煜,请求收复淮南,未被采纳,又改任南都留守。

    开宝五年(即972年),李煜中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反间计,将林仁肇下狱。

    直至南唐灭亡前夕,林仁肇才病死狱中。

    此人在历史上的评价很高,史书记载他生性刚强坚毅,武艺高强,而且身材魁梧,身上刺有虎形纹身。原是闽国裨将,与陈铁齐名,故人称林虎子。闽国灭亡后,归家闲居,后出仕南唐。

    这样的名将、猛将,不令其去攻打泡菜国、倭国,而眼睁睁看着其病死狱中,简直暴殄天物!

    因此,丁晓剑向南唐后主李煜举荐的第一个人才就是林仁肇。

    南唐后主李煜听着丁晓剑说出林仁肇这个名字,恍然如梦。

    他似乎早就把林仁肇这员大将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忠臣义士一般都不太会做人,不是得罪皇帝,就是得罪同僚,锒铛入狱之后,连个帮着说话的人都没有,李煜整天忙着风花雪月,忘到九霄云外去也正常。

    好在,李煜心肠还不算太坏,经丁晓剑这么一提醒,一下子就想起了林仁肇的好来了。

    李煜若有所思,一边回忆,一边感慨道:“林卿家确实是一位干臣啊!当年赵匡胤建立大宋之初,林卿家曾私下向我进言:“淮南兵力很弱,宋又连年用兵,先后平定西蜀、荆湖、岭南,千里奔波,士卒劳累,这正是可乘之机。陛下只要给臣数万兵马,臣就能夺取淮南。陛下可以对外宣称臣起兵反叛,那么臣若成功,淮南归南唐所有,臣若兵败,陛下便灭我满门,以此表示陛下并不知情。”

    我当时听后,内心之中其实还是很震撼的,林卿家的忠义着实令人敬佩啊!”

    丁晓健简直嗤之以鼻。

    望着南唐后主李煜那无尽缅怀的样子,真恨不得唾他一脸。

    “麻痹的!既然你知道人家忠义无双,你还把人家关进大狱里,任由人家屈死狱中?”

    越想越气,一时之间没撸住火,丁晓剑愤愤不平道:“既知林仁肇忠义无双,那你为何又要治忠臣义士于死地?”

    李煜老脸一红,颇为汗颜道:“当时我也是不信的,我也不信林卿家会吃里扒外里通宋国。

    可是皇甫继勋、朱令赟等人不停进言,说什么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再加上当时的情况岌岌可危,为了杀一儆百,这才迫不得已将林仁肇下狱。”

    丁晓剑冷哼一声:“你也不想想赵匡胤是什么人?若林仁肇真与他眉来眼去,他会蠢到让你的人看到那幅画像?

    正因为赵匡胤对林仁肇非常忌惮,这才故意将林仁肇的画像悬挂在别室中,让你的人看见,然后行此借刀杀人之计!”

    性命即将不保,头顶即将绿成一片青青大草原,李煜的脑子里终于不再只有风花雪月了。理智和智商,也终于重归在线了。

    他颇为不好意思的呵呵一笑:“长老责备的是,往事不堪回首,先前确实是煜糊涂了,煜这就下令放出林卿家……”

    说完之后,李煜匆忙爬起来,三两步走至门边,拉开门把头伸了出去,高声吩咐道:“速去天牢,释放林仁肇……”

    这么大的战略大转移计划,只一个林仁肇当然是不够的。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丁晓剑举荐了林仁肇之后,又点了王涣,李雄,吴泫,潘佑,徐铉,胡德等人的名字,直言不讳的说这些个人全都是些有才之人,只要给他们希望,他们必定会全力以赴。

    做完这一切,丁晓剑见南唐后主李煜和小周后全都对他一副感恩戴德的模样儿,他就准备撤了。

    尽管此行是穿越而来,可是他还是觉得实在是太凶险了,若非急中生智智斗恶僧,他还真有可能挂在这里。

    好感度究竟有没有达到100%?他现在已经顾上了!哪怕天赋不提取,他也得赶紧返回。

    与提取天赋相比,小命才是最重要的。

    本山大叔不是说过吗?人生就像一架飞机,不在乎飞得多高多快,关键得平稳着陆啊!

    为了提取天赋,死在这兵荒马乱的五代十国,可就不划算了!

    再说了,他现如今的天赋也不差了,能提取到就提取,实在提取不到,也不能强求蛮干啊!

    只不过呢?在闪人之前,还是得划拉点儿好东西。

    这南唐后主李煜的澄心堂奢华无比,随便划拉点儿东西,带回后世去,肯定价值不菲啊!

    贼都不走空!何况他这个穿越者?

    真要空手而归,丢不起那个人!

    念及于此,丁晓剑不禁在澄心堂中踱起了步来。

    表面上看起来,他这位得道高僧正在踱步深思。实际上,他深思个屁呀!正在衡量看在眼里的东西到底哪个更值钱。

    不得不衡量!上次太贪心了,整了一大箱,结果差点儿鸡飞蛋打。

    这回他学乖了,只重精而不重多,宁取仙桃一颗,不取烂桃一筐。

    尽管这澄心堂墙壁上镶嵌着很多的宝石和金银玉饰,可丁晓剑最看重的还是名画。

    一来,他本身的专业就是绘画。二来嘛!仅仅只是瞅了几眼,他就已经发现了一副名气非常大的绘画作品。

    五代十国时期著名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说起古代的名贵绘画作品,也许很多人一下子就会想起《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的名气确实很大,可是这幅《韩熙载夜宴图》其实也不遑多让。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仅见的一幅精品,不但艺术水平高超,而且如实地反映出了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称得上是传世名作,被评为一级国宝。

    但《清明上河图》并不是唯一的一级国宝。

    与之齐名的还有,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唐张萱和周昉的《唐宫仕女图》、唐韩滉的《五牛图》、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元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明仇英的《汉宫春晓图》、清郎世宁的《百骏图》,以及这幅五代十国时期著名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以上这几幅画作,同样都是传世名作、一级国宝。

    发现了一级国宝,丁晓剑的眼睛哪里还挪得开?

第二百八十九章 双牛图上缘何只有单牛

    见丁晓剑的眼睛盯在这幅《韩熙载夜宴图》上挪不开了,南唐后主李煜一下子就来精神了。

    众所周知,南唐后主李煜可是个雅人啊!

    不但喜欢吟诗填词,吹拉弹唱,而且还喜欢舞文弄墨,画风画月。

    见丁晓剑这位得道高僧和他的喜好相同,一下子就有共同语言了。

    “长老真是太有眼光了!

    我的宫廷画师顾闳中所绘的这幅《韩熙载夜宴图》,描绘的就是我朝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

    此画极为写实,绘写的就是一次完整的韩府夜宴过程。

    这里头的场景有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

    画成堪堪五年,我也是极其喜爱此图,故而挂在此间……”

    在这里见到了这幅名画,丁晓剑哪里还有心情去听李煜的自吹自擂?

    早就看在眼里拔不出来了!

    但见,整幅作品线条遒劲流畅,工整精细,构图极富想象力。

    造型准确精微,色彩绚丽清雅。不同物象的笔墨运用又富有变化,尤其敷色更见丰富、和谐。图上仕女的素妆艳服与男宾的青黑色衣衫形成鲜明对照。

    “果然不愧为名画呀!闻名不如见面,当真难能可贵……”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句话果然不假。

    已经在心中打起这幅名画主意的丁晓剑,不自觉就话风一变,说起了好听的。

    李煜也终于不再垂头丧气了,见丁晓剑如此推崇这幅画,他也与有荣焉、脸上有光。

    心情舒畅之余,就口没遮拦的讲起了这幅画的创作过程。

    “图中的这位韩熙载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官员,出身北方望族,唐朝末年登进士第,其父因事被诛,韩熙载这才逃至江南,投顺我南唐。

    这韩熙载投效我南唐之初,深受先帝的宠信,我继位之后,本想任用他为相。

    奈何,却听说此人生性放荡,犹喜醉生梦死。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迫不得已之下,我这才派出了我的宫廷画师顾闳中。

    我记得,当晚是顾闳中和周文矩一起到韩熙载家里的。

    顾卿家和周卿家果然不负我所托,把他们当晚所看到的一切全都原原本本的画了下来。

    这韩熙载啊!果然当不得大用!你看他不问时事,沉湎于歌舞,醉生梦死,怎又当得了宰相?”

    闻言,丁晓剑也不得不佩服这顾闳中了。

    早就听说这幅《韩熙载夜宴图》堪比谍中谍大片儿,真没想到,事实竟然真是如此。

    “这顾闳中的人眼相机,也太厉害了吧?”感叹的同时,丁晓剑不禁赞叹出声了。

    “人眼相鸡?这是什么鸡?”李煜懵了!

    丁晓剑险些笑喷。

    懒得解释,丁晓剑话锋一转说道:“韩熙载这只不过是自污而已!

    他这其实是在推却宰相位子啊!

    这幅《韩熙载夜宴图》不简单,看上去明明是众人寻欢作乐,其实啊,还隐藏着很多东西。

    里面的人个个都是戏精,你被忽悠了!”

    李煜愕然道:“你的意思?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表演?顾闳中也上当了?”

    丁晓剑哈哈一笑,直言不讳道:“因为当时北方的后周威胁着南唐的安全,你一方面向北周屈辱求和,一方面又对北方来的官员加以百般猜疑,且整个南唐朝堂内部还斗争激烈,在这种环境之中,身居高位的韩熙载才不想接你这个烫手山芋呢!

    他为了保护自己,故意装成醉生梦死的糊涂人,这分明就是自污而以求自保啊!……”

    丁晓剑没什么不敢说的,他也没必要遮遮掩掩,都准备闪人了,还需要说一半留一半吗?

    说的李煜再次垂头丧气。

    只不过他已经领教过了丁晓剑的神通,即便就是心里头不得劲儿,也不敢生气。

    生气也只能生闷气。

    一旁的小周后倒是兰心蕙质,实在不忍心就这样看着自己的丈夫一再吃瘪。

    灵机一动,春葱般的手指一指另一侧墙上挂着的另一幅画,悠悠说道:“长老既然如此推崇这幅韩熙载夜宴图,那一定是懂画之人喽?长老请移步,且来看看这副双牛图,这幅图与韩熙载夜宴图相比也是不遑多让哦!”

    “双牛图?

    只听说过五牛图,还真没听说过双牛图!

    难道是最擅长画牛的《五牛图》作者唐韩滉创作的?”

    小周后掩嘴一笑:“非也!此双牛图乃我夫君亲笔所画。

    许多大家看了都交口称赞。

    有人更直言不讳的说,即便就是同韩滉的五牛图相比,那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番言辞,一下子就把丁晓剑的胃口又吊了起来。

    同韩滉创作的五牛图相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当然得好好看看啦!

    小周后的夫君,丁晓剑又不傻,当然知道小周后说的就是李煜。

    李煜亲笔所画的双牛图,确实值得一看。

    说着,丁晓剑就向另一侧墙壁望去。

    这不看还好,一看更加迷糊了。

    什么双牛图?

    哪来的双牛?

    分明就是单牛嘛!

    整幅图上,只有一头牛好不好?

    难不成小周后这娘们儿,得知自己悲催命运之后,已经被吓傻了,连双和单都分不清楚了?

    正待出言,问个清楚明白。

    福至心灵般的,丁晓剑一下子就想起了一则典故。

    这则典故就是吹嘘南唐后主李煜神奇画技的。

    说,南唐后主李煜画技通神,曾画过一幅通神之画,画的名称好像就叫做“双牛图”。

    说其他画家的画作,若与南唐李后主的这幅“神画”比较起来,只能算是“凡画”。

    那么,南唐李后主的这幅“神画”双牛图究竟有多神呢?

    著名古代著作《昨梦录》里曾记载,南唐李后主曾把这幅双牛图献给宋太宗赵光义。

    画中确实只有一头牛,可名字就叫做双牛图,图中,牛站在牛栏外吃草,牛和景物,都画得很逼真。

    刚开始,宋太宗赵光义并不了解这幅画的神妙之处,只知道画中的牛画得栩栩如生,仅此而已。

    不久,李后主死于牵机药。

    某天夜里,宋太宗赵光义睡不着,又观此画,他惊奇地发现,画作里的牛竟然,竟然……

第二百九十章 有了倚仗,瞬间淡定

    某天夜里,宋太宗赵光义观此画,他惊奇地发现,画里面的那头牛竟然,竟然……从站姿变成了卧姿,卧宿在牛栏之内了!

    宋太宗赵光义惊得眼珠子差点儿掉落于地。

    等到次日再看,卧宿在牛栏之内的牛,又重回到牛栏外吃草去了。

    原来,这幅画的神奇之处竟是,白天和黑夜观画时所能看到的景象,会截然不同。

    宋太宗赵光义纳闷极了,遂召集文武群臣询问。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无人说得出其中奥妙。

    为了一求究竟,宋太宗赵光义张贴告示,向天下广求其解。

    很快,有一个叫赞宁的游方僧揭榜解释。

    说:“这幅画,其实是画了两头牛,栏内一头,栏外一头。栏内那头是用南海珠脂调色画的,只能在夜间看见;栏外那头是用沃焦山石磨石画的,只能在白天看见。”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宋太宗赵光义想亲自作画验证一下,可是没法弄到珠脂和沃焦山石,后来,此事也只得作罢。

    后来,这件事儿就成了传说,流传了下来。

    许多人都说这是吹嘘的,根本就不可能有这样的事儿。

    可是,后来又有人在邱至纲的著作《俊林机要》里,也看到了这件事儿。

    邱至纲的著作《俊林机要》里记载说,想要作成南唐后主李煜双牛图那样的画儿,还有一样作画材料比珠脂和沃焦山石还要神妙,即取大河蚌含胎欲孕而又未成的泪珠状液调墨,以之作画,白天所画只能在白天看见,夜间作画就只能在夜间看见了。

    不过,“大河蚌含胎欲孕而又未成的泪珠状液”比珠脂和沃焦山石还要难弄,邱至纲的说法也没人能验证。

    传来传去,南唐后主李煜的这幅双牛图,就成了传说一般的典故了。丁晓剑实在是没想到,此番他还能有幸亲眼见证。

    念及于此,丁晓剑快步走至墙边,真恨不得趴在这幅画上细细端详。

    小周后兰心慧质,见丁晓剑只一眼就看出了这幅画的玄机,轻移莲步,将御案上的灯盏擎了过来。

    摇曳的灯光中,丁晓剑眼中的这幅寓意深邃、乡土气息浓郁的作品,更显清淡雅致,娴熟朗润。

    他可是内行,一看就知道,这幅画全图都是用细笔绘成的,能看出来下了很大的功夫,近看牛的神态栩栩如生,牛毛纤细可见,憨态可掬。

    把家畜的特点与田园风光完美的融合之后,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出来,笔稚古朴,对牛的刻画形神毕现,很有其独到之处,整幅画简洁明快,率笔为之,线条精准,跃然纸上。

    此幅画为纸本卷轴,大小约,纵一米,横60。一看就是李煜花了大气力和大精力所绘成的精品中之精品。

    原本丁晓剑只知道李煜擅画田园景物,多写意,取材别致,亦工人物、花鸟,真是没想到他竟然还这么擅长于画牛。

    这画牛的功力,即便就是与非常擅长于画牛的大家相比也不遑多让啊!

    譬如,唐代的韩滉、戴嵩,宋代的阎次平、李迪,元代的杜本和明代的许道等。这些人都是以画牛见长的,他们的遗世佳作丁晓剑也全都见过,后主李煜所画的这幅双牛图,和他们相比,非常中肯的说,真儿真儿的是,一点儿也不遑多让。

    这看也看了好半晌了,感慨之余,丁晓剑脱口而出:“这幅双牛图,笔力惊艳,蹄角生动,不减韩滉、戴嵩,若是能够妥善保管,肯定又是一幅惊艳后世的大作呀!”

    李煜闻言,倍觉面上有光。

    再加上,丁晓剑从始至终都没有觉得这幅图上只有一头牛而感到疑惑,他一下子就明白了,他引以为傲的绝技,在丁晓剑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很有可能班门弄斧了。

    于是只能虚心求教:“若是能够妥善保管?长老为何如此说呢?难道我的这幅画注定了命运多舛吗?”

    小周后果然不愧为后主李煜的宠妃,与李煜心意相通,非常的默契,一见李煜这幅表情,顿时就明白了。

    “长老为我等指点迷津,无以为报,这幅画长老若是喜欢,那就烦请长老替我等保管吧?”

    这女人果然不一般啊!

    如此尊贵的身份,竟然也深谙送礼之道。这份讨好人的功力,已经和后世的某些个娘们儿,不相上下了呀!怪不得能惹的赵匡胤和赵光义猪哥俩神思不属。

    果然不愧为天下第一图中的女主角儿。

    马上就要闪人了,闪人之后,这辈子很有可能也就不会再相见了,也没啥不好意思的。丁晓剑正有此意,小周后瞌睡了送枕头,他当然不会推辞。

    哈哈一笑,装逼道:“这些纸质的书画最难保存,与其让它们在战乱中命运多舛,确实还不如由我暂时代为保管。

    那就把那幅《韩熙载夜宴图》和这幅《双牛图》给我包起来吧!……”

    丁晓剑表面上装作一副很无耻的样子,可真到要开口了,还真有些不好意思。

    再一想到智能助手Sherry所说的,携带太多的物件儿很有可能会造成车毁人亡,他索性只要两幅画算了。

    宁缺毋滥,贵精而不贵多嘛!

    他都这样说了,李煜和小周后即便想给他多装几件儿,也不敢擅自而为了。

    也许在他们看来,高人的眼光都是很高的,点名只要这两件儿,那肯定,其它的,自然是看不上眼喽!

    轻松到手一幅史上十大名画和一幅传说中的经典之作,丁晓剑开始呼唤智能助手,准备闪人。

    可是这回,智能助手Sherry,兜头就给他泼了一盆凉水。

    “南唐向南战略大转移计划未成,宿主此行所获得成就值有限,无法支撑立即返回……”

    丁晓剑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

    “无法立即返回?

    那就是还要在这五代十国继续呆着了?

    这多凶险啊!兵荒马乱的!随时都有可能挂呀!”

    好在超时空手机升级之后,和智能助手Sherry的对话,已经可以在心里默默进行了。否则的话,李煜和小周后非得把他当成神经病不可。

    丁晓剑是真不想在这儿呆着了!没有安全感啊!

    “等到他们向南战略大转移成功,那得等到猴年马月去?”

    Sherry:“实在不想等的话,那就去试着改变赵匡胤的命运吧。

    赵匡胤如果没有杯酒释兵权,如果不把皇位传给他的弟弟,如果不早死,应该能够建立一个强大的大宋。

    收回燕云16州,兼并西夏,大理,灭辽,灭金,遏蒙,只要你能够促使他做成任何一件事儿,都是满满的成就值……”

    丁晓剑终于有点儿明白了。

    还是那句老话,果然,最便宜的才是最贵的!这次穿越看似没花多少钱,但狗曰的这,要命啊!丁晓剑内心之中顿时腹诽不已:“这次这个穿越方式,真的是,选错了呀!

    这些事儿,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有一件容易的吗?

    我真要去做的话,那恐怕还真就成了猪哥卧龙了,出师未捷身先死!……”

    Sherry:“宿主不用太悲观。超时空手机既然能幻化成宝镜,也就能幻化成你需要的别的东西……”

    “能够幻化成防暴高压电击器吗?……”闻听此言,丁晓剑兴奋莫名,迫不及待的就问出了自己最想要的这个护身利器。

    Sherry:“当然,宿主对我们未来科技一定要有信心……”

    “妥了!OK!”

    安全感已经严重缺失了的丁晓剑,瞬间就淡定了下来。

第二百九十一章 求人不如求己

    “竟然也能幻化成防暴高压电击器吗?

    那还有什么好怕的!

    就从这儿出发,让后主李煜派兵护送。

    路上有吃,有喝,有船坐,有车坐,冻不着,饿不着,也没什么危险,见到赵匡胤之后,忽悠呗!

    一个现代人,比赵匡胤整整多了1000多年的知识沉淀,不信,还忽悠不倒他?”

    只一瞬间,丁晓剑就有了计较。

    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不这样做,他也立即返回不了啊!

    死等南唐战略大转移,且先不说能不能成功?万一赵匡胤那瘪犊子玩意儿杀过来了,难道还得跑路?

    求人不如求己!

    想来想去,丁晓剑还是觉得,亲自前去会会赵匡胤更保险。

    赵匡胤虽然大气运加身,但其自身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很多的。

    他老妈逼着非要让他把皇位传给他亲弟弟赵光义,他也发愁啊!赵匡胤那么聪明的人,焉能想不到将来把皇位传给他弟弟,他儿子危险了?

    还有,到底该先伐北还是先平南的问题,表面上看起来应该先平南,可是先平南真的对吗?

    致使有宋一代再也无力北伐,落得一个弱宋之称,赵匡胤真就心甘情愿吗?

    还有他那个狼子野心的亲弟弟,给他整的那个“斧声烛影”,他要是提前知道了,又作何感想呢?

    丁晓剑有了防身利器,胆气不由得一下子就壮了起来。

    他还真想去会一会宋太祖赵匡胤了。

    让南唐后主李煜向南发展,如果再能说动宋太祖赵匡胤向北发展,那他的成就值,大了去了!

    中华民族恒古未有之壮举啊!

    平日里做的都是一些碌碌无为的小事,猛地一想,自己即将要去完成这么大的事儿,胸怀侠义的丁晓剑,顿时就有了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

    金老爷子的那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一下子就让他胸中烈火,熊熊燃烧了起来。

    丁晓剑也是会做戏之人,心中有了计较,也不介意再好好演上一演。

    但见他非常装逼的大手一挥,朝着已经非常虔诚的后主李煜和他的爱妃小周后不客气的吩咐道:“备人,备车,备干粮,备礼品,我要即刻出使大宋!”

    这个莫名其妙的要求,顿时就把后主李煜和他的爱妃小周后搞懵了。

    “长老!你这又是何苦?

    外面兵荒马乱的,待在江宁,难道不好吗?”

    “是啊,长老!若不急着回山,我们愿意奉长老为国师……”

    “国师?

    你们不是已经有国师了吗?

    还是算了吧!我可没有那个福气!……”丁晓剑这一旦装起逼来,可就收不住了,自我标榜起来一点儿都不脸红。

    “国师就不当了!还是让老国师继续当吧!砸人饭碗容易断子绝孙!我,呃,贫僧劳碌命,你们这不是就要向南战略大转移了吗?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我准备亲自去说服赵匡胤,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要让他延缓南进的步伐,安内必先攘外嘛!

    大宋和南唐同为华夏子孙,大汉子民,一笔写不出两个汉,我拼死也要让赵匡胤给你们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南迁。

    我还要去告诉他,党项,契丹,金,蒙,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才是心头大患。

    我要让他把战略重心转向北边。

    当然了,你们也不能抱以侥幸,赵匡胤既然立志要统一天下,这江南膏腴之地,他迟早肯定是要纳入囊中的。

    我此去,顶多也只能为你们多争取点儿时间而已,你们好自为之吧!”

    闻听此言,给后主李煜感动够呛。

    这些年来的焦头烂额,早就使他不像继位之初那么昏聩了。

    性格上虽然还是怂了点儿,但“好”与“歹”,他还是能够分清楚的。

    丁晓剑能够这样为他着想,他内心之中,那是,真感激。

    再说了,向南迁徙,寻求转机,这等于是在救他的狗命,帮他摘头上已经绿了一半的帽子,他当然分得清屁臭木瓜香。

    小周后自然也是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儿。

    尽管她也很仰慕雄才大略的赵匡胤,可是她清楚,像她这种李煜用过的女人,赵匡胤稀罕,但绝对不会太看重。宋军杀过来之后,她虽然不至于立即身死,但顶多也只会是一个玩物。她没有退路,也没有选择,她的命运早就和李煜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于是虔心诚意的又规规矩矩跪下,唯有重重向丁晓剑叩首以示感激。

    …………

    丁晓剑坏了南唐国师精心策划的好事儿,自然非常的令这位国师抓狂。

    这位国师抓狂的同时,一下子就警觉了起来。

    原以为来了一位抢食吃的过江猛龙,以后的好日子不消停了!

    谁曾想?这位过江猛龙竟然是个大傻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没事儿找事儿,竟然要入虎穴亲赴汴京。

    这样一来,这位国师原本苦思冥想了一夜才想好的后手,也就不好再施展出来了。

    丁晓剑不抢他的饭碗,那他当然得投桃报李助丁晓剑一臂之力了。

    再说了,丁晓剑早一天离开,他早一天安生。

    因此,没用三天,丁晓剑代表南唐出使大宋的使团,就组建完毕了。

    为了衬托丁晓剑的身份,李煜遣中书侍郎龚慎仪持诏书,陪同出使。

    除此之外,随行官员中还有集贤殿,勤政殿学士,给事中、中书舍人、中官、黄门等。

    随行保护安全的武将,兵卒,伺候丫鬟,粗使婆子,那可就更多了。

    据说拢共一共有数千人之多。

    丁晓剑原本想让一切从简,少派点儿人。

    可是转念又一想,现如今可是五代十国啊!

    外头兵荒马乱的,这么遥远的路途,带的人少了,还真就显示不出来李煜对他的尊重和看重。万一出了江宁之后,这些人起了二心,那麻烦可就大了!

    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多带点儿人,即便就是有人起了坏心,二心,路上碰到山匪路霸,也不至于捉襟见肘啊!

    鉴于此,丁晓剑也就不多此一举了。

    第四天,天刚蒙蒙亮,丁晓剑就坐着豪华马车,带着价值不菲的礼物,在一众文官武将的簇拥之下,出了江宁城,告别了李煜和小周后,一路浩浩荡荡的朝着大宋都城汴京而去。

    与此同时,身在汴京的太祖赵匡胤,正在召集群臣商量着一件大事儿。

    这件大事儿对他来说,应该也是他这辈子最大的一件憾事儿。

    这件大事儿在他有生之年商量数次而不决,终至造成大宋数百年命运多舛。

    也间接地造成了靖康之耻,使得他的后世子孙,徽、钦二宗被俘,寂寥坐井观天后半生。

第二百九十二章 看看这丁晓剑究竟何德何能

    五代十国后期,后周的都捡点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黄袍加身,率军杀回都城汴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后,心里头就有了一个心结了。

    同年,赵匡胤登基称帝,改元建隆,国号“宋”,仍定都汴京,史称宋朝或北宋。

    此后,赵匡胤的心结越来越重。

    大宋王朝的都城和后周王朝的都城一样,都是汴京,这令赵匡胤很不满意。

    他是雄才大略之人,可不仅仅只是想换个地方摆脱柴荣的阴影,其实他看问题的眼光还是比较老道的。

    这个汴京自古就是有名的“四战之地”。

    四战之地,即所谓的四面平坦无险可守,极易受到攻击,而且是四面被攻击。

    想想?住在这样一个都城里,赵匡胤的心又怎么能够安得了?

    “四战之地”虽然乃兵家必争之地,但却非帝王所居之地。

    都城乃是一个国家的中枢所在,一旦遇到突袭,那可就是极为凶险的大事啊!

    再说了,赵匡胤之所以能够陈桥兵变成功,顺利带着后周禁军兵不血刃地返回都城,也正是因为汴京四周平坦,无险可守,否则的话,假若有个关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他想这么轻易的就成功,那可就两说了。

    自己钻了空子,偷机取了巧,日日夜夜也就担心别人了,怕别人也和他一样,钻漏洞,偷了他的鸡。

    所以自从他一登上皇位,心里头心心念念的就是,要把汴梁这个都城,迁到洛阳或者长安去。

    可是赵匡胤登基称帝之后,国家并未大一统,他虽然将后周改成了大宋,可是大宋也仅仅只占据了中原地区的一小片儿,在大宋的南边和西边,有南唐、吴越、南汉、后蜀等较大的割据政权,而在北边,更是有着新兴强大的契丹辽国及辽国罩着的北汉。

    而北汉就在黄河以北,离汴京也就只相隔了一条黄河而已,以赵匡胤建立宋朝时的实力,对北汉及契丹也不敢轻易招惹。

    北方游牧民族强大的骑兵,向来都是南方政权的噩梦。

    以南伐北,纵观历史,在明洪武之前,根本就没有成功的个案。

    这可就更令赵匡胤寝食难安了。

    等到大宋国力强盛了一些之后,可以对外用兵了,赵匡胤的宰相赵普所提出的对外用兵方略又是“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赵匡胤虽然很想先消灭了北汉,但他也知道,这样操作的话,风险太高。

    可是若要执行先平南的计划,北面的虎狼之师又随时都有可能挥戈南下,即使有黄河天险,赵匡胤还是担心会守不住。

    因此,赵匡胤在建立大宋之后,就陆续将全国的精锐之师全都汇集到了汴京,禁军数量后来多达80万之众,这就是“80万禁军”这个词的来历,其目的就是捍卫京畿。

    80万禁军拱卫京师,这个事实,足矣体现出大宋皇帝住在汴京的皇城之内是多么的没有安全感!

    所以说,赵匡胤自从继位之初,心里头一直心心念念的都是迁都。

    今年三月,赵匡胤西巡洛阳祭祀先祖。

    他生在洛阳,长在洛阳,自12岁离开洛阳之后,戎马半生,一直未曾回过洛阳,如今,君临天下后,衣锦还乡,可就更不想走了。

    再加上洛阳山川关河的雄壮,让他在洛阳感到了非常明显的安全感。

    于是乎,将都城迁到洛阳的想法,就更加的迫切了。

    据险立都,不用繁冗守军就能自固,80万禁军腾出手来,实力一下子不就增强了好几倍吗?

    于是,回到汴京之后,赵匡胤就提出了迁都之议。

    怕遭人反对,他故意提出了两个都城备选地,一迁洛阳,二迁长安。

    还王霸之气侧漏,大手一挥,说出了:“重现汉唐雄风,让大宋迈越汉唐辉煌”的野望。

    然而,赵匡胤的这个提议一出,顿时就遭到了以他的亲弟弟赵光义为首的群臣的反对。

    首先是起居郎李符的上疏反对。

    李符的理由很牵强:“汴京有汴渠,有江淮每年数百万斛的漕米,都城数十万兵马皆仰于此,迁都牵一发而动全身,天下未定,群狼环伺,不可!

    铁骑左右东厢都指挥使李怀忠亦提出谏言:“吾大宋府库重兵皆在大梁,安固已久,岂能动摇根本?”

    再然后,以宰相赵普为首的文武群臣也强烈反对。

    说出来的柬言,大体上都差不多:“天下未定都城乃大军中枢,脚不可轻动,动则军心不稳,大不吉。”

    晋王赵光义,是赵匡胤的胞弟,深受这些大臣的拥戴和太后的怜爱,又是大宋主要的军事统帅,同时还是当初赵匡胤“黄袍加身”的主要操作者,他的羽翼早已丰满。

    因此,晋王赵光义的意见,相当的有份量。

    见时机已经成熟,赵光义跳出来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安天下者,在德而不在险啊!”

    这句话说的虽然空洞却极为漂亮,一时之间,引得朝中腐儒赞誉有加。

    赵匡胤心心念念的迁都之议,一时之间,就蕴酿成了一场拉锯战。

    从最初的提议到后来的迁延不绝,朝议拖拖拉拉,一议就是数月。

    赵匡胤实在没想到,黄袍加身的时候他说句话一呼百应,而现如今,只不过是一个迁都,却用了这么长的时间都无法说服群臣。

    他也不是笨人,知道这里头有两个人最为关键,一个是宰相赵普,一个是他的胞弟赵光义。

    这两个人都是他极为器重之人,一人是他的肱骨之臣,一人是他的骨肉至亲,这两个人不支持他,他的心一下子就凉了。

    他预感到了,他自己这辈子也许都无法实现迁都洛阳或长安的愿望了。

    失望之余,发出一句长叹:“患不在今日,自此去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英明而又心慈手软的赵匡胤,为了顾全大局,迫不得已即将要作出了一个灾难性妥协的时候,内侍来报。

    “启禀圣上,江南国主李煜派出的使者丁晓剑到了。”

    赵匡胤顿时恍然。

    早在半个月之前,他就已经收到了线报,早就得知李煜派出了一个阵容强大使团出使大宋。

    至于究竟为何而来?尽管他的线人很多,可是这一次却怪了,没有一个线人能替他搞清楚,李煜心血来潮派出的这个使团所为何来?

    “丁晓剑?

    这个名字很陌生啊!

    此人好像并非南唐肱骨重臣吧?他何德何能竟然能够成为正使?”

    内侍还行,得亏前来禀报之前已经对丁晓剑有所了解。

    于是直言不讳的回道:“回禀圣上,这丁晓剑是一位僧人。”

    “僧人?

    这李煜!这是黔驴技穷了,派一位僧人,想要来渡朕吗?

    那朕倒要好好看看了,看看他派来的这丁晓剑,究竟何德何能?”

第二百九十三章 帝王之德

    汴京汴梁,作为大宋皇帝赵匡胤的皇宫所在地,还是颇有些天家气象的。

    汴梁城是从五代的梁开始就为都城的,唐、晋继之。大宋的皇宫是仿照洛阳宫殿紫微城的模式,在五代旧宫的基础上建造而成的。

    赵匡胤虽然节俭,但是在这些面子工程上,也不惜花费重金。因此,大宋的皇宫建造的还是非常雄壮威武的。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丁晓剑作为江南国主李煜派出的使团正使,来到大宋都城汴梁之后,并没有受到苛待。

    当赵匡胤下达了要接见他的御令之后,丁晓剑以及他的一干副使和随从,很快就被带到了大殿之上。

    赵匡胤以武起家,大殿之上的文臣武将看上去都很雄壮,与南唐的孱弱,形成了鲜明对比。

    赵匡胤本人也长的虎背熊腰,看上去约莫40多岁的模样,方面大耳,发福之后,更具上位者气质。

    丁晓剑悄悄打量赵匡胤的同时,赵匡胤也在悄悄地打量着他。

    武人所建立的朝堂,果然没有那么多的繁文缛节和臭讲究。

    丁晓剑还没说话,赵匡胤反反到率先发问了。

    “李煜派你一个僧人出使究竟所谓何来?难道也想让我大宋效仿那南朝,建四百八十寺乎?”

    丁晓剑并不慌乱,赵匡胤如此发问,正中他下怀。

    此行前来的路上,他可是做了很多功课的。

    他就怕赵匡胤一言不发,端坐朝堂之上,其它人喊打喊杀。

    此时闻听此问,丁晓剑毫不迟疑的就作答了。

    “贫僧方外之人,不受任何人差遣。此次之所以自愿北来,是特来为官家排忧解难的。”

    赵匡胤可不是李煜,最不喜的就是装神弄鬼。

    闻言,顿时就有些不悦了。

    “替朕排忧解难,口气不小!

    你一个僧人,焉能知晓朕所忧何事儿?”

    丁晓剑微微一笑,不卑不亢,言简意赅的说道:“迁都,平天下,做一代大帝,遮掩窃孤儿寡母江山之丑。”

    这句话说的就有些诛心了。

    赵匡胤顿时脸色不虞,满堂文武也为之色变。

    有道是: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丁晓剑的这句话,揭的就是赵匡胤的短,又怎能不令赵匡胤脸色不虞?

    周世宗柴荣对赵匡胤不错,可以说是赵匡胤的伯乐,发现他,重用他,并把禁军交给他统领,让他大权在握。

    可是,柴荣一死,赵匡胤立刻翻脸不认人,欺负柴荣儿子年幼,孤儿寡母无依靠,以武力相威胁,陈桥驿黄袍加身,直接夺了后周柴家江山。

    这件事儿,无论怎么说都是赵匡胤理亏,这就像是在唐太宗李世民面前,指着李世民的鼻子说他弑兄、杀弟、囚父、夺位一样。

    在封建社会,赵匡胤这典型属于一种非常大逆不道的行为。所以,即便就是一直到了后世,也有很多人同情后周柴家,总有人希望柴家能够把弱宋的江山夺回来。

    比如,在后世的名著水浒传里,大神罗贯中就让柴家后人拥有了“丹书铁券”。赋予了柴家非同一般的权力,甚至想让他们具有凌驾于皇权之上的权力。

    这就是封建社会古人所认为的,天下是不能随便夺的。谁要是想改变既有秩序,夺取天下,那就是犯了世上最大的罪——谋大逆。

    这个罪非常严重,统治者一旦捉住谋大逆者,都不会让他轻易过关,最少也会凌迟处死,诛灭九族。

    丁晓剑想要先声夺人,想要给赵匡胤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所以作死般的说了这么一句话。

    果然,赵匡胤和他麾下的诸大臣,全都不淡定了。

    赵普果然不愧为大宋第一任宰相,嘴皮子果然很能翻。

    他第一个跳出来,厉声反驳丁晓剑:“天命有常,惟有德者居之。你一个小小的僧人懂什么?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中山伤吾主,你是想死吗?欺我大宋无人乎?“

    赵匡胤的亲弟弟赵光义,也果然不愧为大宋第一阴人。

    尽管他早已经开始垂涎他的兄长赵匡胤的皇位了,可他也是极其看重他们赵家脸面的。根本就容不得外人对他们赵家的指责。

    继赵普之后,赵光义也跳出来疾言厉色道:“君权神授”,吾大宋该不该获得天下,该不该坐江山,身为僧人,你还不清楚吗?

    我大哥是“真龙天子”,他的皇位是上天赋予的。

    我大哥一出生,就满室红光。连陈抟老祖得知我大哥黄袍加身之后都说,好了,天下从此定了。

    所有这些全都表明,我们大宋的江山不是夺取的,而是上天给予的。

    既然是上天给予的,不“笑纳”就是违背天意。违背天意那怎么能行呢?

    你身为僧人,难道还不明白顺天而为究竟是何意吗?”

    好不要脸的理论啊!

    纵然丁晓剑事先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了,可是猛然间听到赵光义这般说,还是被雷了个外焦里嫩。

    还当真是,人不要脸,鬼都害怕啊!

    怪不得赵匡胤最终会着了赵光义的道儿,大位最终会落在赵光义手里,此人的厚黑,果然已经深入骨髓。

    眼见着其他人也要跟上一起口诛笔伐了,丁晓剑一挥手,非常霸气的制止了这些人的喷口水。

    他此行前来,可不是为了辩驳:“天命有常,惟有德者居之。”和“君权神授”的。

    他可是专程为了他的成就值而来的,因此,他可没时间舌战群儒。

    于是乎,丁晓剑第一时间就亮明了自己的观点。

    “贫僧并没有指责的意思,贫僧的意思是你们大宋天子宅心仁厚,轻而易举得了后周江山心中难安。

    其实贫僧也认为,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

    为君王者,只有真诚对待百姓,才能成为治理天下的崇高典范,才能树立天下的根本法则,才能让天下人最终信服。

    则平公刚才所说的:“天命有常,惟有德者居之。”这里头的“德”,应该指的就是道德吧?”

    赵普,字则平。他也算得上是个大名人了,当然毫不惊奇丁晓剑一口叫出来他的字。

    对丁晓剑所说的道德这么一个解释,赵普也是同意的。因此,他听到这里,轻捋颌下长髯,微微点头。

    可是丁晓剑说到这里,话风却又突然一转:“但是,贫僧却并不这样理解啊!

    贫僧觉得这句话里的“德”字,并不能只作“圣人之道德”来理解。

    帝王之“德”和圣人之“德”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帝王之“德”应该是………

第二百九十四章 亮出神通

    赵匡胤的兴致已经被勾起来了,满朝文武也就不敢再突兀的打断了,他们全都静静地听着,想要看看丁晓剑接下来究竟怎么自圆其说。

    丁晓剑这一侃侃而谈起来,还颇有点儿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赶脚。

    喷的很投入,很能牵强附会。

    “呃,这个帝王之“德”嘛!在我看来还有“功”的意思在其中,更趋向于功德。

    着眼要大,不应该有妇人之仁……

    帝王之德的“德”,体现在实施仁政,不杀功臣,不行暴政,善待文臣武将,厚待老百姓,建不世之功,不累虚名,纵千万人吾往矣……

    这就像周武王之于商纣王。周武王夺取了商纣王的天下,但是,由于他行仁政,所以大家觉得周武王夺天下是理所当然的。

    也像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虽然亲手射死了他哥哥李建成,杀死了他的弟弟李元吉,囚禁了他的父亲李渊,窃得天下。但是,李世民执政以后,国富民强,“贞观之治”,所以李世民亦是有德者,亦被传颂千古,彪炳史册……

    赵施主你完全可以不必有丝毫的愧疚,你也可以建不世之功彪炳史册啊!

    拿出你的大气魄,结束这个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五代乱世,驱逐鞑虏,恢复汉风熊烈,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的太平国家……

    有了这个功劳,试问天下人还有谁能够抹煞你的功劳?还有谁敢抹煞你的功劳?

    但若你像那石敬瑭一样,唯唯诺诺,小富即安,夺了后唐的天下,却以割占燕云十六州为代价苟延残喘,那不用想,你肯定会招致后世的一片骂名。

    到那时,你离窃国大盗也就不远了……”

    绕来绕去,丁晓剑最终还是表明了自己的意图。

    已经忽悠着后主李煜向南去了,怎么才能忽悠赵匡胤义无反顾的向北征伐呢?这确实是一门技术活儿啊!

    还别说,被丁晓剑这句诛心之言这么一搅和,又牵强附会的说了这么一堆大道理,赵匡胤的这个心结,还真就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再看向丁晓剑,赵匡胤一下子就少了几许轻视。

    他似乎也发现了丁晓剑具有诡辩之能。

    “既然这么轻而易举就能解了我之心结,还这么擅长诡辩,目前正面临的迁都问题,这位看上去年纪不大的僧人能够解决吗?”

    赵匡胤一瞬间,就动了问计之心。

    雄才大略之人果然胸怀宽广。不耻下问对他们而言,还真不是事儿!

    说的好,就采纳,说的不好,就全当放屁呗!

    赵匡胤这次学乖了。

    上次他所提议的迁都遭到了满朝文武的一致反对,这次,他决定,要私下里悄悄的不耻下问。

    丁晓剑若是有办法给他解决这个难题,那他就采纳。若是没有办法,就当这件事情没有发生过。

    念及于此,赵匡胤哈哈大笑。

    “帝王之德,迥异于圣人之德,为帝王者,一人为天,大权在握,审时度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心宽以容天下,胸广以纳百川,建不世之功,解万民于倒悬,成大事而不拘小节!

    说的好,说的好啊!”

    满朝文武闻听赵匡胤总结出来了大道理,顿时马屁声如潮,跪地拜服,三呼万岁。

    差点给丁晓剑整懵逼了。

    “麻痹的!果然都是人精啊!跪在地上的是人精,坐在上面的也是人精!

    我刚才说了那么多,是这个意思吗?你咋就总结出来了这些个意思呢?”

    不待他腹诽完毕,赵匡胤摆摆手,制止了满朝文武的阿谀奉承之言,笑呵呵的对着丁晓剑说道:“果然有志不在年高啊!丁长老年纪不大,却不曾想,竟然是一位得道高僧,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好啊!好!很好!

    朕与丁长老一见如故,常言道佛渡有缘人,你与朕既有缘,从即日起,那就不必再住在驿馆当中了,搬进皇城吧!朕也好晨昏请教。”

    “搬进皇城?”丁晓剑更懵了。

    “这就进皇城了?赵匡胤这么豁达的吗?难道就不怕我秽乱他的宫闱?

    不对!

    不会是见我长的帅,起了坏心眼子了吧?

    历史上也没记载过赵匡胤喜欢长得漂亮的小和尚啊!……”

    丁晓剑得了便宜还卖乖,满朝文武当然不知道了,纷纷以“有碍礼制,以前从无此先例”为由,又开始了絮絮叨叨的柬言。

    赵匡胤心中自有计较,当然无动于衷,但见他大手一挥就一槌定音了:“朕意已绝,时辰也不早了,都散了吧?退朝。”

    ………

    赵匡胤果然说到做到,丁晓剑刚刚回到驿馆,就有内侍过来请他入宫了。

    入宫就入宫,反正住在这驿馆之内,想要见到赵匡胤也很难,他心心念念的还想撺掇赵匡胤北伐呢!只有近水楼台才能先得月嘛!

    大宋的皇宫和后来的故宫,那当然是没法比的。

    无论是规模的宏大还是景观的细致堂皇,都不可同日而语。

    丁晓剑刚刚安顿下来,一袭便装的赵匡胤就来了。

    一袭便装的赵匡胤显得更像是一个土财主,微微发福的身材加上戎马一生的古铜色肤色,若非身居这皇宫内院,恐怕还真会被人认错。

    既然是专程为问计而来,赵匡胤姿态就放的很低,看上去比朝堂之上随和多了。

    简单的客套了几句之后,赵匡胤落座,开门见山的就问起了他心心念念的迁都。

    “长老是如何得知朕这几年想的都是迁都事宜的呢?”

    赵匡胤问的直接,丁晓剑也就不想再拐弯抹角了。

    他早就已经清楚了,在这个时代,说的再多,做的再好,也不如装神弄鬼。朝堂之上那些个宰辅就是很好的例子嘛!身为宰辅,还有人比他们说的多,做的好吗?还不是照样无法左右皇帝?

    想要左右皇帝,想要让皇帝言听计从,装神弄鬼,亮出神通,无疑是最快也是最好的办法。

    为了尽快赚够成就值,丁晓剑豁出去了。

    忽悠南唐后主李煜的那一招,照搬过来,又用在了赵匡胤身上。

    “大宋迁都,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否则遗祸子孙,后患无穷!

    口说无凭,这里也没有外人,不若就由小僧带陛下去看看大宋数百年之后的景象吧!……”

    “数百年之后的景象?这也可以吗?”赵匡胤顿时吃惊地张大了嘴。

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赵匡胤不服!我要续命!

    丁晓剑的最后这两句话,顿时就把赵匡胤听的有些莫名其妙了。

    什么叫“这里也没有外人”?什么叫“不若就由小僧带陛下去看看大宋的数百年之后吧!”

    前面不还好好的吗?这怎么说出来的话越来越让人听不懂了呢?

    面对赵匡胤的疑惑,丁晓剑仍旧是那么的从容淡定,云淡风轻。

    不用过多的解释。

    多说无益。

    丁晓剑默默在心中吩咐过了智能助手Sherry之后,缓缓掏出了他的大杀器,超时空手机。

    这一次,智能助手sherry考虑的很周到,为免太过于惊世骇俗,她没有再把超时空手机幻化成照妖宝镜。

    而是直接幻化成了一款隐形的迷你型投影仪。

    丁晓剑掏出来的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了。

    发觉身旁的赵匡胤好似看不见他手上的迷你型投影仪之后,他整个人更加的放松了。

    张开手掌,就那么平端着,一缕光亮,顿时就打在了赵匡胤对面的白墙上。

    再然后,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白墙上竟然出现了动态的影像画面。

    赵匡胤的眼珠子差点儿掉下来。

    可是这还不算完。因为这次,智能助手Sherry替丁晓剑播放的是一则纪录片。

    解说员那富有磁性的嗓音随即响起。

    “北宋太祖赵匡胤的迁都计划搁浅之后,拱卫汴京的近百万禁军,产生了庞大的军费开支。

    这一开支,后患无穷。

    基本上每年都要占宋朝总支出的60%~70%左右。

    让大宋王朝的国力几乎耗尽。

    财政上的“积贫”和军事上的“积弱”,从此,成为了大宋王朝一个不可挽回的事实……

    宋神宗熙宁二年(即1069年),神宗面对积贫积弱的大宋无计可施,遂拜王安石为相,开始主持变法。

    主要目在于富国强兵,妄想籍此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

    然而,王安石变法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变法实行没几年,王安石就罢相而去,等到宋神宗去世,变法就全部被废止。

    北宋灭亡进入倒计时。

    靖康二年(即1127年),金兵攻入汴京并洗劫一空,俘掠大宋两代皇帝宋徽宗、宋钦宗,北去,繁华的汴京成为一座空城……”

    纪录片比之电影和电视剧更加的简洁明了,不仅有解说,而且还有图像。

    本就已经处在震撼之中赵匡胤,很快就亲眼目睹到了金人铁踢践踏东京。

    看见了他的赵氏子孙被金人牵羊一般牵掠着北去,男的被肆意打骂,女的被肆意凌辱,百般苛待,他的一颗心顿时犹如被刀绞一般。

    然而,投影出来的影像以及冷冰冰的解说,可不会因为他的心痛就有片刻的停歇。

    “从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大宋定都开封起,细数起来,北宋共历九帝,享国167年……

    北宋由于疆域相对南宋而言到达了黄河以北,所以被后世称之为北宋……

    这是一个令人唏嘘的王朝,它本来有机会远迈盛唐,超越强汉,然而它最终却被后世人称之为弱宋……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个本来可以让我们华夏民族重铸辉煌的悲情王朝吧!

    公元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

    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枢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

    雄才大略的赵匡胤做出这样一个决定的时候,也许根本就没想到他自己会是一个短命的帝王……

    他仅仅只在位16年,享年49岁,斧声烛影,更是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千古未解之谜……

    他的弟弟宋太宗继位之后,和他相比,颓势立显,大宋统一天下更成奢望……

    宋真宗委曲求全,割地赔款,用岁币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虽然大宋买来了和平,也渐渐步入了治世,但是军事上的短板仍旧是大宋无法回避的事实……

    公元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靖康之耻,北宋灭亡。

    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

    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

    公元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从此之后,华夏断层,真正意义上来说,此后的华夏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华夏了……”

    听到这里,看到这里,不知不觉间,赵匡胤已经老泪纵横。

    实在是太真实了,也太刻骨铭心了。

    给大宋的缔造者,播放大宋的屈辱史,这简直无益于心头剜肉。

    心软的丁晓剑实在不忍心再继续播放下去了,他觉得播放到这里已经足够了。

    他害怕再播放下去的话,赵匡胤会猝死在他面前。

    影像和解说噶然而止,直至半晌之后,赵匡胤才如梦初醒般的恍然大悟。

    他泪眼朦胧的望向丁晓剑,早已忘记了自己尚是一位帝王。

    “这!这都是真的?”

    尽管是一句问句,可是丁晓剑听得出来,此时此刻赵匡胤并不需要答案,无论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或者否定的。

    堂堂大宋开国帝王,给自己所建立的势力国号前面冠以大字,可想而知,多么的骄傲。

    可是这个“大”字,何其可笑也!

    大吗?

    没有做到大一统。

    终宋300年,而无力收回燕云16州。

    靠着割地赔款,每年上贡数额巨大的岁币苟延残喘。

    二帝被俘,社稷被金人捣毁。

    偏安一隅,退无可退,只得退向长江之南。

    后来甚至被蒙古人赶出大陆,漂向大海。

    细数历朝历代,真是悲催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

    “我,我,愧对上苍啊!真是没想到!我赵匡胤所建立的大宋,竟然会是这般光景?

    这就是我的“德”?

    这就是我的“功”?

    哈哈哈……”

    赵匡胤悲痛中来,哭够了,突然又开始狂笑起来。

    丁晓剑非常理解赵匡胤此时此刻的心情,因此,并没有出言打断他,任由他哭了笑,笑了哭。

    直到赵匡胤哭够了,猛然醒悟,他的生命好像还有几年,还没有到最坏的时候,彪悍的人应该有直面惨淡的勇气。

    赵匡胤嚯然回头,三两步来到丁晓剑面前,一把就牢牢抓住了丁晓剑的手腕。

    红着眼睛嘶吼道:“我赵匡胤不服!我要续命!我要向天再借二十年!20年不多吧?我知长老是有大神通之人,请代我向天续命!……”

第二百九十六章 赵光义注定要凉凉了

    向天再借20年?

    丁晓剑简直无语至极!

    没来由的一下子就想起了向天再借500年那首歌。

    “老赵这气魄,怎么能还没有康小麻子大呢?”

    只不过转念又一想,康小麻子有个狗屁的气魄!向天再借500年,只不过是舔清党们给康小麻子脸上贴金而已!

    丁晓剑就这么开了一下小差,红着眼睛的赵匡胤急了,“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长老一定要帮我呀!我赵匡胤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大宋,不能是这么个鬼样子呀!真要是无法改变的话,那我死不瞑目……”

    同样都是跪求,可是赵匡胤的这个跪求,比李煜,强出不少。

    李煜的跪,考虑的最多的还是他头顶上那绿油油的帽子,而赵匡胤这一跪,却真真正正跪的是他的江山社稷。

    见赵匡胤如此急切,丁晓剑微微一笑,扶起了他:“何需向天去借?求人不如求己!难道你还没有看明白吗?这里头还有一个斧声烛影呢?只要你自己想逃,难道还逃脱不了此劫吗?”

    赵匡胤顿时就想起来了。

    确实,刚才他所看见的那些影像之中,那个解说之人,确实提到了斧声烛影。

    虽然听出来了斧声烛影之后他就黯然收场了,可是他还是不知道这个斧声烛影究竟是什么意思?

    于是再次虚心求教:“长老可否解释一下斧声烛影?”

    已经获得了赵匡胤的充分信任,丁晓剑也就不再折腾投影了。

    直接给赵匡胤解释道:“烛影斧声,也称斧声烛影,指的是开宝九年十月壬午夜,你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

    也有人说,你其实是召你的第四子赵德芳进宫,商议继位之事,被晋王知晓后,截胡了。

    反正不论怎么样吧?总之,就是你们兄弟两个之间的一场谈话,这场话谈完之后,你就死了。到底是不是赵光义把你害死的,众说纷纭。

    其他人不得而知。

    只不过有人说,遥见烛光下赵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你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后来你就驾崩了,晋王赵光义就继位了。史称太宗。

    对此事件,后世议论不一,一说赵光义谋害了你,篡了位。

    又有人说,你的母亲去世前与你,赵光义,还有宰相赵普,立下“金匮之盟”。定下你去世后由你弟弟赵光义继位,所以当时只是你向晋王嘱咐后事,并不是赵光义行篡逆之事。

    至于烛影斧声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迷雾?你的皇权究竟是如何交接的,你们兄弟两人那天晚上究竟说了些什么?已经无从考证了!

    只不过嘛!你有好几个儿子,你现在究竟是怎么想的?日后究竟是想把皇位传给你儿子,还是传给你弟弟,你应该心里头有数吧?”

    闻言,赵匡胤的脸上立即显露出了几丝汗颜之色。

    片刻之后,他没在隐藏自己内心之中的真实想法,悠悠说道::“我记得,那是建隆二年六月甲午,母后离世之前重病,当时我为了安她老人家之心,与光义、赵普立下“金匮之盟”。

    当时我说,百年之后由光义继位。

    我母亲就是偏爱光义,听我这样说,她还不放心,还让我立下了字据。

    当时我写的是:“百年之后,当传位于光义,光义传于光美,光美传于德昭”。

    那天以后,我才逐渐加封光义至“晋王”。

    其实在我的心里,还是倾向于父死子替的。

    兄终弟及,终究与礼法不合!

    再说了,我的几个儿子眼看着即将长大成人,我即便就是不为我自己想,我也得替他们想想啊!”

    说到这里,赵匡胤似乎突然又想起来了。

    “敢问长老,赵匡胤继承王位之后,我那几个儿子他是如何安排的?”

    丁晓剑本不想说,因为这难免有挑拨之嫌。

    可是赵匡胤问了,丁晓剑一想到自己还想让赵匡胤北伐建功,一咬后槽牙,索性也就把真相说出来了。

    “开宝九年十月你在万岁殿逝世,皇后六神无主,急忙派内臣王继恩召你的四子赵德芳进殿,没想到内侍王继恩直接去找了晋王赵光义。

    皇后见到晋王后非常的惊愕,跪着对晋王说:“日后,我们母子的性命就全托付给您了。”

    晋王哭着答道:“共保富贵,不必担心。”

    那个时候,你应该也推算的出来,你的四子秦王赵德芳17岁,次子燕王赵德昭25岁。”

    赵匡胤黯然点头:“是啊!不错!我那苦命的老大若是不早夭的话,已经27了!还有那苦命的老三……”

    丁晓剑可没心情跟他扯这些。

    语速不停继续说道:“赵光义继位后,决心继续完成你的未竟之功,统一天下。

    公元979年,他御驾北征,妄图一举攻灭北汉。

    可惜他不太会打仗,不幸在高梁河一战中惨败,把他自己都给走丢了。

    随驾同征的正好有你的次子赵德昭,还有你的四弟齐王赵廷美。

    当时兵败,军中一片混乱,赵光义又离奇失踪,为稳定军心,诸将便欲立你的次子德昭为帝。

    可偏偏就在这关键时刻,太宗皇帝赵光义又平安归来了,此事便作罢。

    回京之后,因此战失利,赵光义便连诸将北伐的功劳也搁置不议了。

    你的次子德昭觉得有功不赏,容易引起诸将的抱怨,便入宫请奏,早日论功行赏。

    这两件事儿加一起,似乎触动了赵光义心头伤疤,他勃然大怒,喝斥德昭:“你急什么,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赏也不迟!”

    知子莫若父,你应该知道你的次子德昭,这孩子平时谨重寡言,不善言辞。还是个性格刚烈之人。

    为明心迹,回去之后他就自刎而死了。

    而你的四子德芳,因你驾崩时,皇后曾派王继恩召他入宫之事,深恐赵光义追究,惶惶不可终日。

    压力本来就很大,再加上德昭之死给他的压力,终于一病不起。

    德昭死后一年多,德芳也去世了,年仅23岁……”

    丁晓剑给赵匡胤讲这些的时候,尽量使自己的语气平和,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可是赵匡胤听着听着,还是不由得义愤填膺。

    四个儿子,没有一个能活过30,他赵匡胤这一支算是绝了呀!

    这就是兄弟之情?

    “好你个赵光义!算计了我也就罢了!没想到你竟然狠辣若斯,连你的亲侄儿都容不下!

    既然你不仁,那也就休怪我不义了!……”

    这么大的反应,丁晓剑一下子就明白了,赵匡胤暴毙,烛影斧声,竟然真的是赵光义弑兄。

    接下来,不用问,他也知道了,肯定有好戏看了!

    匹夫一怒,血溅三尺。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甭管赵匡胤是要用匹夫的方式怒,还是天子的方式怒,千古阴人赵光义,这回注定了要凉凉了。

第二百九十七章 够劲儿

    有人说,每一个人的性格形成,都和自身的成长环境有着很大关系。

    也就是说,性格的养成和成长环境密不可分。

    这一点其实是很有道理的。

    赵匡胤的性格也源自于他的家庭。

    赵匡胤的家庭应该属于“中产阶级”。他的父亲是禁军中级军官,因此,就他的成长环境而言,还是很不错的。

    赵匡胤小时候读过书,但成绩不太好,他喜欢习武,不喜欢读书,良好的身体条件让他孩提时代就是一个孩子王。

    优渥的家庭环境让他小时候并没有吃过什么苦,可以说,他的童年享受过普通人的快乐,虽然也曾经历过独闯江湖,亲眼见过乱世惨象,但是他这些经历,总体上来说,都是比较温和的,并不是很残酷。这就让他的性格整体而言,并不偏激,做了帝王之后也并不残暴,在历代帝王之中算是比较宽厚的。

    所以尽管他本人是个武术高手、战争能人,可成为九五至尊之后,他本身也并不是很喜欢杀人。

    非但如此,还能听得进去别人讲的大道理,能够尽可能优待下属。

    他的这些性格特点,从他死前立下的遗言:“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就能看得出来。

    可以说,赵匡胤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非常的开明、仁慈,尤其看重家族亲情。

    细数历代开国帝王,赵匡胤是少有的,不杀功臣的仁主。

    开明,仁慈,看中家族亲情的赵匡胤实,在没想到,正是因为他的开明和仁慈,让他辛辛苦苦一手所建立起来的大宋,最终只能成为弱宋。

    也正是因为他的重情重义,对弟弟赵光义的无限容忍,使的大宋版图天生就弱于汉唐。使得他的两个儿子,年纪轻轻就英年早逝。使得他最终遗臭万年。

    当然了,此时此刻的赵匡胤,并不知道历史对他准确的评价。

    此时此刻他知道了这些事儿之后,自动脑补的他自己应该是遗臭万年了。

    因为他现在已经很清楚了,他很不地道的抢了人家柴荣孤儿寡母的江山后,不但没能做到大一统,而且后来还一直被异族压着打,后来甚至被蒙古人驱赶的豪无立锥之地。作为一代开国帝王,这,他能有什么功德?

    在他看来,他只会在青史上沦为笑柄!

    丁晓剑亲眼见证了赵匡胤的颓然和暴怒,本想安慰几句,想告诉赵匡胤,后人对他的评价还是不错的。但想想还是算了。

    有倒是:知耻而后勇。这样也好,不告诉赵匡胤,赵匡胤接下来才会卯足了劲儿北伐。

    北伐成功,丁晓剑的成就值才会盆满钵满呀!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嘛!

    …………

    被丁晓剑这么一撺掇,赵匡胤顿时性格大变。

    身为开国帝王的王霸之气,顿时满满侧漏。

    开玩笑!作为一名开国帝王,身上怎么可能缺少王霸之气?

    尽管他以前非常的重情重义,可是当得知自己若再重情重义,一味地隐忍妥协,就要被赵光义害死了,他当然也就不会再重情重义了。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为了他那两个可怜的儿子,为了他的大宋江山,他必须狠下心来,除掉他这个狼子野心的亲弟弟。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赵光义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天威难測,伴君如伴虎。

    别看赵光义现如今在朝堂上说句话,一呼百应。

    可那是他兄长赵匡胤对他的包容。这是先决条件。

    没有了这个先决条件,那些对他一呼百应的人,顿时就把他当成了空气。

    赵匡胤并没有做的太绝。他只是剥夺了赵光义的晋王封号以及所有职务,养猪一样圈禁了起来。

    这一次,没有了太后的回护,谁说话都不好使了。

    身为皇帝的赵匡胤铁了心要整治赵光义,赵光义断无幸免之理。

    毕竟,赵匡胤性格上虽然温和了一点儿,可他并不是一个傀儡帝王。

    见赵匡胤对自己的亲弟弟都下了如此狠手,朝堂之上的聪明人顿时就怕了。

    宰相赵普,也不敢再当墙头草两边倒了。

    赵普先前认为洛阳由于唐朝后期的连年战乱,城市凋敝,经济困难,军粮不济,实难作为国都。并非是为了讨好赵光义,他确实就是这样认为的。

    可是现在,当赵匡胤再一次提出迁都洛阳时,他的观点马上就变了。

    还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会儿这边,一会儿那边。

    身为宰相,赵普非常的识时务,他已经敏锐的感觉到了赵匡胤不容置疑的迁都决心。

    于是,他已经不敢再炸刺了。第一个跳出来义正言辞的指责道:“某些人安居汴梁多年,田产、房产等家当皆在此,生活安逸,后顾无忧,故不愿意弃汴梁迁洛阳,臣赵普,一心为公,两袖清风,愿为前驱……”

    赵普之所以这么说,之所以第一个急着跳出来撇清,那是因为他知道赵光义早有谋位野心。赵光义作了十几年的开封府尹,培植了大量的亲信势力,以前还没什么,赵匡胤对赵光义非常的容忍,现如今不一样了,赵光义已经被圈禁了,他作为宰相必须得表明立场。

    赵普看得明白这一点,其他人当然也有能够看清楚的。

    魏王赵光美就是其一。

    由于“金匮之盟”中,赵匡胤当着母亲和他们兄弟几个的面,亲自写下了:“百年之后,当传位于光义,光义传于光美,光美传于德昭”。

    因此,他赵光美也是受益人。

    而且他这个受益人,还必须得讨好赵光义才能够成为切切实实的受益人。

    所以他平日里和赵光义走的非常近。

    现如今,赵光义倒霉了,他也不能不立即表明立场。赵匡胤能够囚禁赵光义,那当然也就能够囚禁他赵光美。

    见赵普都迫不及待的跳出来表态了,赵光美也不甘人后:“前段时间我就一直在琢磨“都城之选应在德而不在险”这句话。

    琢磨来琢磨去,直到今天我才琢磨出来,这句话于国于民,简直狗屁不值!

    这只不过是一具腐儒之言而已!

    契丹、西夏、金等不服教化的蛮夷,他们懂什么是德吗?

    他们若是有德的话,还会如此的贪得无厌吗?

    汴梁对他们而言,就如同极易被破门而入的富家庭院。

    建都于此,忧患重重。

    既然汴梁无险可守,保障都城安危唯一的方法就是,用兵力以代替山河之险。

    这么庞大的护卫,得消耗掉咱大宋多少财力啊?

    久而久之不堪设想!

    还不如立即迁都洛阳……”

    赵光美这番话说的掷地有声,慷慨激昂,他仿佛一夜顿悟,一下子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连赵匡胤自己听着都不由得感慨不已:“果然畏威才能怀德!

    这赵光美啊!是见我圈禁了赵光义,他害怕了啊!

    也是!既然我能够圈禁赵光义,当然也就能够圈禁他赵光美!……”

    ………

    迁都,北伐,见功,成就值,一切都在照着丁晓剑的期望发展。

    丁晓剑终于能够松口气儿了。

    马上就可以离开这个乱世了,他觉得这一遭穿越,既惊险又刺激,真他么的太够劲儿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0490/ 第一时间欣赏画坛全能怪咖最新章节! 作者:又痒又舒服所写的《画坛全能怪咖》为转载作品,画坛全能怪咖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画坛全能怪咖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画坛全能怪咖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画坛全能怪咖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画坛全能怪咖介绍:
重生艺考前,手机变异,获得对话者100%好感度,可提取天赋……
“时空对话开启,已接通宋徽宗赵佶……”
“接通江南才子唐伯虎,南唐后主李煜,画圣吴道子,诗画双绝王维……画坛全能怪咖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画坛全能怪咖,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画坛全能怪咖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