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明末钢铁大亨TXT下载明末钢铁大亨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明末钢铁大亨全文阅读

作者:漫卷诗书万点花     明末钢铁大亨txt下载     明末钢铁大亨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444、水管锅炉和火管锅炉

    杨凡看了一会,说道:“目前这种蒸汽机还有困难吗,有没有没有解决的问题。”

    一听这话,陈曦的小脸垮了下来。“问题好多啊,比如,我不知道如何控制蒸汽的压力,如果压力太大,会炸开的。”

    杨凡点点头,压力容器这块可是学问很深的。

    “这块我后续给你提供仪表和阀门,轴承也提供给你一些,这些东西的原理也给你,你把下面的学生分成组,分别去彷制简单的阀门、仪表、轴承。”

    陈曦点了点头,说道:“好的,有了方向就好,我就怕没有思路。另外,蒸汽发生的效果不是很好,我觉得,我还是对锅炉的设计存在某些错误。”

    杨凡说道:“这个锅炉确实太简陋。锅炉分为水管锅炉和火管锅炉。你的这个就是一个大锅。这样受热面积太小,效率太低,好多燃烧的热量都没有加热到水上,随着烟气排出去了。”

    陈曦眼睛一亮,确实是这样。她急忙问道:“什么是水管锅炉,什么又是火管锅炉。”

    杨凡打了个响指,说道:“非常简单,比如在这个炉子里,用很多铁管,里边可以通水,这样煤燃烧的热量可以包围在这些铁管道周围。受热面积大,吸收的热量就多。这种锅炉就是水管锅炉。适合大功率的蒸汽机。”

    陈曦一听就明白了,自己设计的这个就是炉子上一个大锅。接触面积就是锅底的面积。

    而老爷说的这个水管锅炉,等于在炉膛上方,密集设置水管。这样每一根的水管的外壁都可以受热。确实极大的提高了受热面积。

    陈曦忍不住问道:“哪火管锅炉呢,是怎么回事。”

    “这个简单啊,你把炉子的烟道分成好多管道曲折通过水箱。这样是不是也可以加大换热的面积啊。这种设计就是火管锅炉。区别就是管子里走的水,还是热的烟气。”

    陈曦听懂了,原理并不难理解。自己完全可以做出来,问题不大。

    “老爷,哪种更好呢。”

    “各有利弊吧,不过火管锅炉不适合大功率的锅炉设计。如果是现阶段哪种都无所谓。”

    杨凡不想限制她们的思路,最好还是都实验一下,自己找出其中的问题和优点更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她们只有形成独立的研究能力,才能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进步。而不是完全依赖杨凡提供源源不断的现代资料。那是匠师,不是科学家。

    否则她们绝对走不了太远。

    “对这台机器,老爷您有什么建议吗。”陈曦问道。她知道老爷有很多的奇思妙想,往往能给她很大的指导和帮助。

    杨凡摸摸下巴,考虑了一下。

    “我觉得,这种机器有几点还可以改进,一个是锅炉做成换热效率更好的水管锅炉或者火管锅炉。同时要把炉子用石棉包起来,这样可以保温效率还能高些。”

    大明有石棉矿,这东西不新鲜。

    早在周朝就有火浣布,那就是石棉织成的布匹。

    元朝时,官办的石棉矿大量出现,明代开采规模更大。

    “另外我觉得,这种蒸汽机结构简单,造假低。需求主要是两个方向,一个是给农民抽地下水用,一个是给矿山用。一个要造的小巧玲珑的,尽量减轻重量,便于在田间地头转运。另一种要大型化,加大功率,因为矿山透水都是大量的出水,功率小了没用的。”

    纽可门蒸汽机,主要价值就是发明了气缸。实现了用蒸汽推动活塞做一上一下的直线运动。是气缸的始祖。

    陈曦介绍道,这台机器,每分钟往返16次,每往返一次可将50升水提高到46.6米。一天一夜,可以抽水4320吨。所以该机即可用于矿井的排水。

    杨凡的意见,陈曦都用小本子,认认真真的记录下来。

    “如果你们能够把设备完善好,定型后。我可以给你们专利,工厂投产每台蒸汽机只要卖出去,都会给你们一笔钱。专利十年有效。这笔钱,你们可以用来做研究和维持机构的经费。”

    “老爷太好了,我们一定会非常有动力的投入研究的。”

    “我觉得,民用的蒸汽机会需求更大。毕竟现在矿山就是那几个,用不了太多的。”杨凡说道。

    “既然是民用,就不要太笨重,功率不需要那么大,可以做的轻一点,另外,也不是必须烧煤,田间地头的,什么秸秆啊,破木头啊,板子啊什么的,只要能烧的都可以烧吗。所以对燃料要求越低越好。”

    陈曦点头道:“老爷您说的对,另外,配套的机井也要重新设计,出水量和这个机器的功率相匹配。”

    明末水旱灾害交替出现,不论是抽取地下水灌既抗旱,还是抽水排涝。都需要蒸汽机。社会上应该有很大的需求。

    这种原始的纽科门蒸汽机,没有什么好保密的。

    技术上,没有镗床,谁也加工不出来合格的气缸。没有气缸,这种蒸汽机根本就彷制不了。

    锤子可是敲不出来达到标准的气缸的。

    既然不怕泄密,就完全可以推向市场。

    而杨凡真正打算用的,是纽科门式蒸汽机的下一代产品-----往复式蒸汽机。从纽科门式蒸汽机到往复式蒸汽机,技术跨越极大。

    涉及到分离式冷凝器、气缸外置隔热保温层、油润滑活塞、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离心式调速器、节气阀、压力计等。瓦特用了几十年,把这些东西都发明出来,才真正造出了实用的往复式蒸汽机。

    只有往复式蒸汽机才能作为火车机车、船舶、工业机械的动力来源。

    看完了纽科门式蒸汽机,陈曦带着众人来到前院的办公室东厢房。

    这里有一台铜制作的往复式蒸汽机模型,静静的躺在桌子上。这是陈曦花了极大的心血,按照杨凡的提供的技术资料,在十几个老师傅的努力下,手工打磨一个一个的零件,组装起来的。

    小小的锅炉里烧的是酒精。曲轴是一小块钢锭,手工用挫,一点点弄出来的。此时小小的蒸汽机,正在工作着,气缸发出鸣笛声,大量的蒸汽从气缸的排气口排出来。

    曲轴带动一个轮子在飞快的转动。

    虽然只是一个一马力的模型,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套东西能做出来,就有一定能做出实用的往复式蒸汽机。

    涂山月和和林月如看到这个精致的模型,全都是一眼的小星星,这个东西做的太好了,自带着工业的美感。

    “老爷,这个机器可比那个什么门的好看太多了,看上去就很让人喜欢,有种说不出的美感。”小娘皮说道。

    是啊,设计合理的工业品,都是很美的。

    自带着大自然规律的美感。

    后世的飞机,火箭、汽车、船舶设计比较成功的,都很好看。

    “老爷我在想,如果把这个装在马车上,我们以后出行是不是就不需要马了。”土山月问道。

    “这个东西太笨重了,装在马车上不合适。而且冒黑烟,还要烧火,烟熏火燎的,你愿意坐才怪。这东西可以装在船上,那就可以把脚踏车的人员去掉了。也可以装在矿车上。咱们铺了那么多条轨道,现在都是马拉,如果用一根皮带,把这个飞轮和矿车的轮子连接起来,矿车就可以不用马匹拖曳在轨道上飞驰了。”

    林月如也激动的说道:“老爷那岂不是,战舰不在依赖风了。陆地上车不再依赖牲畜了。”

    “是啊,甚至以后织布都不用人力了,咱们的水利纺纱机和织布机正在试验。有了这个机器,以后没有水源的地方,或者冬季也可以用机器生产布匹了。只要是用人力的地方,都可以代替人力来做事了。”杨凡说道。

    “老爷,那要是把这个装在轨道车上,这东西不知道疲倦,可以日夜不停的奔走,那样子的话,岂不是有轨道的地方,就都可以通行了。”林月如问道。

    “不错,以后呢,轨道就叫做铁路。这个加了往复式蒸汽机的轨道车,就叫做火车。”

    “这个名字好,这个东西全靠烧火,才能产生力量,确实是火车啊。”湘怡说道。

    “等试验成功了,我们就先把新城和几个煤铁矿的轨道车都换成火车。我相信火车早晚有一天会替代大运河,成为物资运输的主要方式。”杨凡看着那台一马力的模型机器说道。

445、明轮蒸汽船

    “老爷这个蒸汽机能用在船舶上吗,现在向多伦城运输物资太费力了,目前人力船逆流而上,要足足六十个人踩踏脚踏车带动螺旋桨才行。现在多伦城被围困的水泄不通。滦河上游又不宽,只有四五十米的样子,两岸的弓箭就可以覆盖。现在交通已经暂时断绝了。”湘莹抱怨道。

    湘莹负责物资的出库调拨,最近多伦大战,各种物资运量,空前的增加起来。她忙的不行。多伦那边军需官各种催,愁的湘莹都睡不着觉了。

    杨凡考虑了一下,现在滦河的水运确实没法弄,人员暴漏在弓箭的密集火力下,等于拿人命去填。这种赔本的买卖杨凡是不会做的。

    杨凡体系下,每一个人员都是培养出来的,要发挥最大的价值,可不是随便牺牲的炮灰。

    “陈曦,咱们先把这种不成熟的,低效率的纽科门蒸汽机先搬上船,制造出蒸汽动力的船舶,这样就可以把人力都省去了。然后在船舷和船顶,用瓦愣钢板包裹防箭,这样就影响水运了。”杨凡说道。

    “老爷,纽科门蒸汽机简单,但是没法驱动螺旋桨。分离式冷凝器、气缸外置隔热保温层、油润滑活塞、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离心式调速器、节气阀、压力计等这些都还在研究,恐怕怨谁解不了近渴啊”

    杨凡摇摇头,说道:“螺旋桨太高级,那个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改装好的。我们不用螺旋桨,我们用明轮驱动。这个简单。纽科门蒸汽机的活塞连杆上嫁给一个曲轴,就可以驱动一个大木轮子,用来划水就可以的。”

    说着杨凡简单的画了一个图。这个图非常简单,大家一看就完全明白。连林月如和小娘皮都看懂了。

    “咦,还可以这样搞啊,真是太简单了。只要在大型漕船的两头各安装一台纽科门式蒸汽机,只要把气缸做成横卧式的就行了,活塞连杆,挂上曲轴推动一个一半沉在水里,一半露在水面上的木轮就行了。我怎么没有想到呢。”陈曦皱褶好看的眉头,敲着自己的小脑袋,懊恼不已。

    “这种纽科门式蒸汽机,还有吗”

    “有的,有的,仓库里面还有三台呢。我们怕一台出故障,直接做了四台准备做疲劳实验。都是三十马力的。”

    “呃,功率有点小,不过这也足够驱动漕船逆流而上了。这样吧,把这四台机器改造一下,把气缸横卧安装。让铁厂的铸造车间连夜做出四个曲轴来。咱们找一条大的漕船改装一下试试。”

    “好的呀,护城河里就有一条闲置的大漕船,是六米宽,五十米长的,满载吃水一米左右。载重量大概二百吨的。”

    “行,就是它了,把船匠都给我调过来,拖进新建造的干船坞,连夜改装。另外让钢铁厂那边把瓦愣钢板材也弄过来。”

    “好的,好的。我这就安排。”陈曦立刻来了兴致。这可是大明第一艘不用人力和自然力量的动力船舶啊,估计是可以载入史册的。

    “你们都去休息吧,我在这里盯着,明早你们想看再来看。”杨凡对夫人门和侍女们说道。

    小娘皮点点头,自己在这里也帮不上什么忙,还添乱,她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和老爷撒娇,什么时候应该不粘人。就带着众女去驿站休息去了。

    今天已晚,不可能再回去睡了。

    “老爷,北塘船厂有几个匠师来铁厂领取定做的部件,现在都在新城,用不用把他们也叫过来。”陈曦问道。

    “是吗,太好了,改装船舶这块还是有专业的人士在场指导比较好。,让他们过来吧。”

    随着杨凡的一声令下,很多人就忙碌了起来。

    杨凡的命令,没有人抱怨,而且加班是有加班费的。杨凡对工人和技师非常不错。

    干船坞里,那条大漕船静静的躺在那里,一群修造漕船的的工匠在检查船身,对有些地方重新捻料填一填,防止漏水。有的地方换一下船板。

    大批的瓦愣钢板也被用四轮马车运了来。热铆师傅们也到场了。

    “老爷好!”大家都躬身施礼。能见到主家的机会不多,每个人都很激动。自从投奔了老爷,大家的日子一下子都好了起来。人人有工作,从来不拖欠工钱,福利待遇好到像做梦一样。

    孩子都去念书,婆姨们都进厂做工,生了病免费治疗。房子也都分配,尽管不算大,就是一间筒子楼,但是他们这些工匠们已经非常满足了。在心里对老爷充满了感激之情。

    在这个饥荒的年代,如果没有老爷,他们可能早就填沟壑了。

    “老爷,我是陈志坚,是北塘口的大匠师之一。听说您要改装漕船,老朽来听从调遣。”

    “哈哈哈,我知道你,你的技术非常不错,上个月发了你五十两银子的特别奖励,我都记得呢。有你在这里最好了。北塘来了多少人。”

    陈志坚恭敬的说道:“回老爷话,我这次过来带来匠师两人,工匠十人,还有学徒三十人,是来验收我们定制的钢制船舶构件的。顺便把这批订货运回北塘。”

    “北塘那边,现在飞剪船造的怎么样了。”

    “回老爷话,现在已经下水的飞剪船有七艘了,不过都不大。除了星辰号最小外,每一艘我们都放大一百吨以上。诸步探索大船的构造和建造技术。目前千吨的船已经可以建造了。这次定的部件就是用在两艘同时开工的千吨级飞剪船上的。”

    杨凡最近没顾得上造船的事情,没想到一年的时间,北塘船厂小步快跑,每一艘都有改进。现在已经可以造千吨级的飞剪船了,非常惊喜。

    “老爷,我们目前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技术,我们准备把千吨飞剪船定型,然后大量建造。现在海参崴殖民地已经开始建设,七条飞剪船根本不够用,福船又太慢,影响运输效率。我们准备把船都换成飞剪船。”

    杨凡高兴的点点头说道:“茗烟这一年还是工作卓有成效的,采取的策略也对头。先逐步增加难度,吃透了再定型,然后批量建造,很好。就这么做。这款定型的飞剪船,就叫做鲨鱼级吧,以后每一条船都用鱼类的名字命名。”

    “写老爷赐名。我们一定尽快下水鲨鱼级飞剪船。”

    “嗯,这次找你们来是协助改装一条漕船,这是图纸,你们看看。”杨凡把自己粗制滥造的图纸交给这些专业造船的,他们可不是漕船修造所的那些二把刀。他们是真正的造海船的专业人士。

    几个人结果图纸,一头雾水,蒸汽机,这是什么玩意。

446、明轮蒸汽船二

    “这个你们很快就知道蒸汽机是什么了。一会四台蒸汽机就到了。”杨凡也懒得详细解释,等蒸汽机到了自然就明白了。

    一个时辰后,四台纽科门式蒸汽机已经改装好了。被运到了干船坞。这个青石水泥砌筑的干船坞是修造漕船的,所以远远没有海边的船坞大,东西都运来后,只能堆放在外面。

    陈曦和陈志坚他们讲解了蒸汽机的原理,船匠师们纷纷发出惊呼,这也太神奇了。这台机器居然可以代替人力驱动漕船。那么这台机器一定可以代替风力驱动帆船。

    他们是专业造船的,他们立刻就明白了这项发明的重大意义。漕船能用,海船一定可以用的。

    陈志坚他们知道这将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他们全都孜孜不倦的学习起来。随着他们激动的讨论,半个时辰后,一个方桉出来了。

    “老爷,我们研究了一下,我们建议把四台蒸汽机和明轮都装在船尾。因为这种明轮有一些缺点,内河不比大海,有很多的特殊情况要考虑。”陈志坚过来说道。

    杨凡点点头,确实是这样,内河航运有自身的特点,不能完全照搬海运。现在动力有限,这种初级的蒸汽机并不成熟,效率低。

    1712年,纽科门蒸汽机的效率已达到50马力,即相当于50匹马的效率,瓦特改良后,往复式蒸汽机功率又提升了3倍,单台达到了150马力。

    而现在这四台都是第一批出产的试验机,才三十马力。当然也比第一台纽科门蒸汽机好太多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纽科门蒸汽机气缸直径只有32公分,功率5.5马力。

    “它结构笨重、效率低,特别是遇到风浪,明轮叶片部分或全部露出水面,使船舶不能稳定航行。而且,明轮的叶片使用时易损坏。”

    “明轮转动时有一半叶在空中转动,不仅增加了船的宽度和航行时的阻力,而且当它在码头上停靠时,与两旁的轮船很容易发生碰撞,既影响自己的安全行驶,也存在着擦伤别的轮船的可能性。”

    “另外,如果水草一类的缠绕物绞住明轮的叶片或轴,明轮就有失去转动的可能。”

    杨凡非常满意,这就是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的区别,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这些问题他们这些老匠师看的非常清楚。

    “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我们把四台纽科门式蒸汽机并列安装在船尾,节省船舶宝贵的载重空间,也便于填煤。四个明轮都并列装在船尾防止被敌人打坏。装在船舷增加了船的宽度,阻力太大,而且影响船舷的视野和战斗射界。”

    杨凡点点头,说道:“这个方桉可以,但是如果损坏,船尾并列着机器和明轮,维修是不是困难些,毕竟船的宽度只有六米,太紧凑了。而且穿的舵机怎么安排,舵机要通过船的尾流加强效率。这样设计不好安装吧。而且船尾太重,会不会影响稳定性。”

    “老爷,凡事有利必有弊,就看利弊权衡如何。船舵可以装在明轮的后边,虽然造成尾部加长,但是不会影响效率。”

    杨凡点点头。

    “明轮叶片我们决定用薄钢铸造,减小宽度和重量,澹水里用不用担心腐蚀问题。这样有足够的空间让师傅进入维修。”

    “如此设计,船尾的四台蒸汽机,加上明轮和舵机,重量增加很大,可以在船头增加配重来解决。”

    杨凡说道:“如果这样,船头增加的配重就是死重。浪费了载重吨位。”

    “不会的,老爷。这条船改造好了是要去战区的,船头的配重可以用来安装火炮。两舷也可以通过安装佛郎机轻炮来配重,可均衡船的平衡性。”

    既然大家都考虑到了,那就没什么说的了,开干。

    船坞里灯火通明的干了一夜,天亮时,蒸汽机和明轮已经安装好。明轮叶片是刚刚铸造好的。还冒着热气。甲板上安装了钢梁,外面和上面铺设两毫米的强制瓦愣钢板。

    船舷中间设有巨大的可滑动的上下船的舱门。船舷的钢板上还开孔便于射击。

    天亮后,在陈志坚等人的坚持下,还给这条大漕船装上了中式硬帆。他们坚持认为,尽管是内河,在风向有利的情况下,能利用风能,还是要利用。这样可以减少燃料携带量,尽量多的增加载重。

    上午辰时五刻,船坞放水。

    这条大明历史上第一条蒸汽船,缓缓浮在水面上。

    听说船已经改装好了。小娘皮和林月如等人匆忙吃过早饭,跑来看热闹。小娘皮让厨房给船坞的工作人员也带来了早餐,她知道这些人肯定和老爷忙了一夜。

    杨凡结果小娘皮递过来的大碗,喝了一碗熬的都出了米油的小米粥。就下令开船试航。

    蒸汽机早就点火开始烧锅炉了。否则把水烧开,然后产生足够的蒸汽,足足要一个时辰。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蒸汽机就是这么启动慢。

    所以船坞注水前,锅炉就提前生火了。

    听到了杨凡的命令,工人们打开了出气阀门,随着吭哧吭哧的声音,活塞开始往复运动。连杆带动曲轴,驱动了船尾的薄钢铸造的明轮。船开始缓慢的向前前进起来。

    四台蒸汽机和四台明轮,组成了四轮推进的动力系统。随着锅炉温度的升高,蒸汽压力变大。船速也增加起来。

    杨凡这时候才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没有传动机构和变速机构。很难调节船速。而且不能倒车。想要倒车,只能掉头。这样特别麻烦。

    杨凡捂脸,自己还是经验太少,这些都没有想到。

    不过在场的众人都兴奋不已,女孩子们甚至都发出尖叫。

    只靠火和水就能驱动船舶前进,这真是太神奇了。

    “老爷,老爷,我要去坐这条蒸汽船。”小娘皮抱着杨凡的胳膊摇晃着撒娇。

    “老爷,老爷我也要坐。”林月如也不依道。

    杨凡被烦的受不了,只好耐心的解释,这是实验船,还是有些危险的。

    但是,这些娘们都疯了,纷纷说自己会游泳,不怕的。

    小娘皮当初不会游泳,下水救陈曦还是杨凡亲自下水的。现在人家早就学会了。还要求在新府邸里,在后宅修一个游泳池呢。

    “好吧,反正现在是夏天谁也不凉,你们要上船就上吧,被你们打败了。”

    小蹄子们发出一声欢呼,争先恐后的蜂拥上船。

    大明第一条明轮蒸汽船,冒着滚滚浓烟,吭哧吭哧的沿着河道向上游驶去。

    “老爷,我们去哪里。”小娘皮抱着杨凡胳膊腻声说道。

    “我们一路向西,去蓟州吃午饭,然后掉头顺流而下,回遵化城看看,好久没回去了。”

447、明代茶叶

    四个烟筒冒出滚滚黑烟,随着锅炉越烧越旺,热效率达到最高,四个明轮快速的在曲轴的带动下旋转起来。

    动力逐步充盈,明轮扬起大量的水花,后面一片雾气腾腾,甚至有彩虹出现。杨凡的内卷们都跑去观看,一个个兴奋的叽叽喳喳的表示惊叹。

    烟筒冒黑烟,这是这是燃烧不充分的体现。可见锅炉的燃烧效率不咋地。但是,这毕竟是实验品直接搬上船了,主要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至于性能,那是以后要追求的事情。

    现在能走就行,要啥自行车啊,能用就不错了。半路上坏了,也是正常情况。杨凡把匠师和零件都带着呢。

    澹水里就有一样好处,不缺水,可以随时在河里打水给锅炉补充水。只要煤炭带足了,就没事。

    杨凡饶有兴致的,亲自抡起铲子,给四台锅炉依次加煤。

    看的小娘皮和林月如也来了兴致,也跑来给锅炉加煤,梅香看到大家玩的高兴,也来凑热闹。

    结果四人都弄成了大花脸。

    等四个人玩的尽兴了,从锅炉前下来,梅姨哭笑不得的让侍女端来水和肥皂、毛巾。伺候这四位主子洗脸。

    梅姨今年三十岁了,倒是没有了玩心。不过,第一次坐这种用蒸汽做动力的船舶也感觉十分新奇,非常开心。

    也许好奇是女人的天性,和年龄无关。

    杨凡等人玩够了,到船头去坐。船头早放置了几张红木椅子和小桌。夏季河上的风非常凉爽,再加上船头搭起了凉棚,太阳也晒不到,舒服的很。

    梅姨给沏好了毛峰茶,端了上来。

    杨凡用盖碗的盖子,撇一下沫子,然后呷了一口。

    嗯,好茶,唇齿留香。

    杨凡最满意的就是来了大明后,喝的都是一等一的好茶。

    这个年代的茶叶没有嫁接,没有化肥和农药。产量低,但是品质绝对有保证。

    后世的茶叶从2000年往后,一年不如一年。价格炒的越来越高不说,还不好喝。

    也不知道是茶树的品质下降了。还是产量增长了,导致质量下降。好多茶汤后来变得,一入口,在嘴里转几圈后,就发涩。

    等涩味去了,还有辛辣的味道。

    大明的茶真正是物有所值,一分钱一分货。即使是最差的等级,也比后世一般的好太多。

    这个年代的商家是真的讲究信誉为本的,老字号都是金字招牌,质量绝对没有问题。

    杨同知喜欢喝茶,消息一传出去。那些来遵化进货的客商们,都把各地的好茶带来送给杨凡。

    杨凡干工地时,工长是黄山人。

    听他说,本地人都喝老毛峰。最后一次采摘完毕后,天气冷了,下了霜,还能再采摘一次已经老了的茶。

    这种茶在当地很便宜,但是不同于一般毛峰的清澹口味,口感变得非常厚重。很有滋味,很好喝。

    杨凡托人弄来了很多,平时泡来喝。

    对于杨凡的很多怪癖,小娘皮她们早已见怪不怪了。

    不过,老爷的特殊爱好,看着奇怪,比如弄这种罢园的茶叶喝。但入口后,世界效果非常好,茶汤清亮,味道香醇,确实不错。

    就说这种老毛峰,确实味道比当季的龙井厚重很多,很好喝。

    杨凡一边品着茶,一边思索着,明代好多茶叶都没有流行起来呢。这边的茶树母树应该都能找到。不论是再这边种植,还是无性繁殖的方式,把树分蘖到现代去种植。都是不错的好买卖。

    “咱们大明,有多少种茶叶。”杨凡问道。

    小娘皮放下手里的青花瓷盖碗。歪头想了想,说道:“老爷,我也没有统计过,大明的茶叶很多的。四五十种总是有的吧。”

    林月如也放下盖碗,说道:”我知道的就有十几种呢。蒙顶石花、玉叶长春产于剑南(现四川雅安地区蒙山)。顾渚紫笋产于湖州(现浙江长兴)。碧涧、明月产于峡州(现湖北宜昌)。”

    杨凡想到趁着现在,很多好茶没有流行起来,不如派出队伍,奔赴各地,先把后世已经出名的一些茶叶产地、名贵的野生树种圈占起来。

    杨凡之前已经偷偷的,把一些珍贵的茶树母树据为己有了。毕竟这个时代还没有被发现。其中就包括福建九龙窠崖壁上的六棵大红袍母树。

    这几棵树一年也就两三斤的产量。是杨凡的宝贝之一。

    特地派了五家家生的奴才,三十多人去那里居住看守。这一片荒山野岭也买了下来。

    另外也派了十几家人家去杭州找到了狮峰山下胡公庙前十八棵茶树母树。并且花巨资买了下来。毕竟龙井在元朝就小有名气了。

    杨凡原打算,后续让书院学习农学的学生,对这两处茶园进行繁殖。在武夷山和杭州开辟出茶园来。

    这些茶叶,杨凡是不准备在大明卖的,产量太少。除了自己喝外,主要是用于在现代作为礼物送给各方面的朋友。

    不过如果能把大明的各种茶叶收购起来,运到现代,就可以作为高端茶叶出售了。茶叶这行可是暴利。

    骗子他们和兴禾集团那边的六个小姑娘也跟着有了口服。他们都被作为年终奖励,发了一人一斤的龙井茶。

    尤其是林淼,大小姐可是真正见过市面的。各路好茶大抵喝过,可是识货之人。小杨总给的龙井,喝过一次就欲罢不能了。

    小杨总的好茶可是现代花钱都买不来的。找关系都不好弄,甚至根本就没戏。

    杨凡那边弄过来的,按照现代的标准,全是特等甚至是顶级的精品。

    而且制作工艺都是纯手工制作的。

    不像现代茶叶都是机器炒的,炒茶的机器就和炒瓜子的滚筒差不多。早已没有了人工炒茶带来的神韵和品质加成。

    其实她们不知道,给她们的都是大明的中档茶罢了,真正的上品和极品,都被杨凡留下了。

    林淼的茶叶拿回家去泡。结果被老爸闻到了香味,也跟着泡了一杯。然后二话不说,直接把剩下的都没收了。气的林淼一个月没和他说话。

    “你们说咱们做一点茶叶的生意怎么样。”杨凡问道。

    “老爷,茶叶都是各地垄断的,咱们没有产地的茶园,进价不便宜,没什么赚头的。”小娘皮劝说道。

    现在小娘皮当家,她把各种行当都打听的非常清楚,茶叶是暴利行业,自然要搞清楚。

    “我不打算在大明卖茶,我只想分门别类的收购,然后包装好,运到海外去卖。”

    “这样啊,这样还是可以做的,回头我统计一下,看看大明的茶叶有多少种,回头我们在新城建一个茶叶货栈,专门收购各地的茶叶。也可以让来卖钢铁的各地客商用茶叶置换钢铁,现在我们的平炉钢供不应求,很多人都会愿意的。”

    小娘皮现在经营自家的产业越来越上手了,几句话就把这件事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只要和钢铁挂钩,什么都不用做,建个货栈坐地收货就行。

    那些来买钢铁的客商,来的路途上是闲置的,这样的话,来的时候可以贩运茶叶。回去时贩运钢铁。两头都有钱赚,他们会愿意的。

    杨凡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很好,就按你的意思办。这件事就交给你了。等开业了告诉我一声。”

    涂山月点了点头,老爷太忙,不会去盯着这类事情的。交代完自然就做了甩手掌柜的,这些都需要她去安排人落实。

    杨凡满意的闭上眼睛,小憩一会。大明朝茶叶产量并不算高,自己就是把一半的产量都弄到现代去,也到不了现代茶叶市场百分之一的产量。高端市场都填不满。

    茶叶生意大有可为。

    “一会到了蓟州,你们中午想吃什么。”杨凡闭着眼问道。

    他半躺在椅子上,享受着河面吹来的凉风,非常惬意。

    “老爷,我想吃驴肉锅贴。”小娘皮说道。梅香也点了点头,跟着附和。

    驴肉蒸饺是蓟州的名吃,所谓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驴肉鲜嫩无比,吃过驴肉,别的什么肉都变得不好吃了。

    杨凡喜欢把蒸饺用素油煎的两面金黄,叫做锅贴。

    上次在家里吃铁板烧烤时,杨凡亲自动手把驴肉蒸饺煎了一下,这种叫做锅贴的美食,瞬间征服了小美女们。

    这次到蓟州,自然要吃一下。

    “好,咱们中午就吃驴肉锅贴,到时跟店家借一下锅子,我们自己煎。”

448、帝王之心一

    正晌午时,蒸汽船一路冒着滚滚黑烟逆流而上,惊呆了一路上的所有往来船舶。

    这条漕船上,打着锦衣卫指挥佥事,遵化卫指挥同知,河西守御千户所统制官等旗幡。

    船头的凉棚下坐着杨凡和他的妻妾,周围都是手按刀柄的亲兵护卫。真是威风凛凛,其实熊熊。

    沿途大多数都是商船,纷纷闪避在一旁,让杨凡通过。

    船上还有两个东厂的实权人物没有打出旗幡,要不然能把这些客商吓死。

    说起来,在地方上,杨凡的官职在武官里也算快到头了。再高就是省里的都指挥使司了。

    这时候,一艘避在一旁的一艘商船上,有几个青衣的读书人,看着杨凡的漕船气势汹汹的逆流而上,有些皱眉。

    “乾度,一介武夫,居然在地方上如此飞扬跋扈,大明真是没有规矩了。”一个瘦高个子的书生挥袖子骂道。

    这船上的几人正是江南应社的发起人张溥、张采、杨彝、顾梦麟等人。

    应社为复社前身。

    天启四年(1624年)创建于常熟(今属江苏),首批成员仅十一人。后来各地又有成员加入,使应社之名闻于天下,于是又有江南应社、江北应社、广应社之称。

    崇祯二年(1629年),张溥等以应社为基础,合并其他文社,成立复社。复社全盛之时有成员2000多人,都是当时江南地区的才子,背后代表的士绅阶层实力十分雄厚。

    应社和复社有小东林之称,一般认为这两个团体属于东林党的青年团体和第二梯队。

    这次张溥等人是应钱龙锡等东林大老之邀请来京。

    他们先乘坐海船,顺便考察北部海面的海运情况。东林垄断了南部海外贸易后,一直对北部海外贸易虎视眈眈。

    从北塘口上岸后,又一路沿着蓟运河,先到遵化,再到蓟州换船进入大运河,最后终点是到通州张家湾。

    他们这次过来,有重整张家湾据点的使命。同时,应社所代表的江南士绅势力和东林的基本盘也有所区别,也是有些诉求要和东林谈一谈。

    张溥看了顾梦麟一眼,没有说话。

    招惹锦衣卫的人,不是明智之举。

    而且这个锦衣卫头子,自己手里有兵,可不是一般的人。

    何况,他们还和他有过节,这个时候,不要让他注意到自己一行人最好,毕竟此时来京是秘密来的。不要节外生枝。

    在地方上,也许卫所指挥使都不算什么,毕竟大明到了这个时代,已经是武夫贱如狗了。三品指挥使和副总兵,见到兵备道都得下跪。

    但是锦衣卫的指挥同知,仍然含金量十足,其威慑力足够能止小儿夜啼。

    张溥知道这是什么人,去年杨凡带兵进京,帮助皇帝弄倒了魏督公,名震天下。

    论功行赏时,被东林诸君子暗中捅了一刀。结果,眼看到手的封爵没了。连地盘也没有拿到手,用遵化东边的大片荒地打发了。

    这件事极其隐秘,知道的人极少,张溥估计杨凡本人都不清楚内幕。

    这是东林和皇帝做的内幕交易。因为他们应社这些人参与江南士绅集团的核心大事,所以才知道。

    杨柳青事件虽然背后有皇帝的暗示。但是,杨凡毕竟是积极的而执行者。这件事之后,他和东林的梁子就算是彻底结下了。

    至于之后,他居然冒着天下之大不韪,纳了魏督公的养女为妾。更是彻底的和东林诸君子站到了对立面去了。

    其实张溥早期对杨凡还是有些欣赏的,毕竟英雄出少年,手里还有一只强大的私兵。斗争的手段也高明。值得拉拢一番。

    可惜此人完全就是一介武夫,不爱江山爱美人,居然纳了林月如为妾,真是自毁前程。

    这天下美女何其多,东林手里的扬州瘦马多了去了,何必和阉党沾上瓜葛呢。实在是殊为不智。

    后来袁崇焕顺道去见了见杨凡,其实背后也有张溥的斡旋。

    他劝说东林大老们,杨凡毕竟和阉党不是一伙的。只要杨凡肯交出他的三千余人的精兵,杨柳青的事情也不是不可放他一马。

    给他一个指挥使的地盘也不是不可以的,毕竟那个官职和地盘,本来也是他应得的。干倒九千岁他也是功不可没。

    没想到,这小子脾气还挺冲的,把圆都都气的拂袖而去。

    这次应社几名主要成员来京,一个是和钱龙锡谈北部海面的贸易控制权问题。为江南士绅争取利益。

    另一个就是调查倭寇袭击张家湾的内幕。这件事太诡异了。

    江南士绅有大笔银子存在李府,这一下子都被倭寇抢去了,血本无归。江南士绅们是不会忍气吞声的。

    “这船怎么还冒黑烟啊,不是失火了吧。”张采忍不住笑道。其实他们都知道这是谁,只不过幸灾乐祸而已。

    “咦,不对,这船没有人划桨,也没有人拉纤,居然自己逆流往上走。”杨彝惊讶的说道。

    这时候,这条蒸汽船已经走的近了,正从他们的船边上驶过。

    船头太师椅上坐着的杨凡和他的那几个美貌妻妾正,着喝着茶水说笑着,根本就没有注意两边避让的船只和船上的人。

    船后部的四台锅炉正烧的正旺,八个大汉挥汗如雨,不停的把煤炭铲进炉膛里面。锅炉里边煤炭烧的通红。烈焰烤炙之下,工人人人都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浑身的衣服湿透。

    而锅炉上的汽缸正吭哧吭哧的不断伸缩着,连杆推动曲轴,带动后面的四个钢轮,高速的旋转,掀起白花花的大浪。甚至船尾出现了一片水雾,一道彩虹出现在水雾之中。

    这艘明显是大型漕船的船体,高速从河道的中间驶过。看速度比海船顺风时还快很多。

    眨眼之间,这条大漕船已经冲了过去。它的后部,掀起的航行尾迹,波涛翻腾,把两岸的船舶摇晃的差点翻了。

    张溥等四人,此时已经没有了说笑的心情。

    明轮激起的水把他们淋成了落汤鸡,一个个的赶紧抓紧周围的桅杆,船篷,防止被掀到水里去。

    好一会,摇动的船只才慢慢回复了平静。河道两边的船只这才松了一口气。纷纷议论起来。

    四人脸色煞白,惊魂未定。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钢铁怪兽,居然能推动如此大的漕船逆流而上。

    张溥手心里都是汗水,虽然他不知道,杨凡这里到底是在搞什么东西。

    但是他有一种预感,这个奇怪的喷着火和蒸汽的怪物,将要改变这天下的秩序。一种莫名的恐惧,遍布全身。

    乾清宫,西暖阁。

    年轻的皇帝,放下了奏本,看看下面躬身肃立的王承恩和骆养性。慢丝条理的问道:“袁督师最近在什么。”

    王承恩没有反应,他知道这话是对骆养性说的。

    骆养性挤走杨凡,独自执掌锦衣卫之后,工作开展的并不算出色,皇帝对他还在考察之中。

    骆养性办事和杨凡差远了。王承恩不动声色的撇了骆养性一眼。同行是冤家,现在王承恩领导的东厂和骆养性领导的锦衣卫是竞争关系。

    皇帝交给杨凡的事情,杨凡基本上没有他搞不定的。

    甚至皇帝没想到的,杨凡都提前想到了,都办好了。

    骆养性就不行了。

    皇帝交代的事情,好多都落实不了。

    骆养性后背都出汗了。

    皇帝看似不经意的撇了他一眼,他在余光中也能发觉皇帝对自己目前的工作不是很满意。

    “嗯,回陛下话。袁督师最近去了一个寺庙游览,还做了一首诗。”

    “哦,作诗。嗯,说来听听。”

    “四十年来过半身,

    望中祇树隔红尘。

    如今着足空王地,

    多了从前学杀人。”

    崇祯正在批改奏疏的笔停顿了一下,抬起头,自言自语道:“这个南蛮子,他要杀谁啊。”

449、帝王之心二

    这句话,王承恩和骆养性是不敢接的。

    现在袁崇焕,可是挂兵部尚书衔,兼职督察院右都御史,兼管辽东、蓟镇、山东、天津、登来军民事。权柄滔天。这已经不是他们可以随便谈论的了。

    “袁督师把五镇粮秣收归统一管理之后,已经三个月没有给东江运输物资了。相关物资全部扣押。毛总兵正四处托关系疏通,希望袁督师能尽快放行。”

    下面不和,崇祯早就知道。两人都上疏,指责对方。皇帝也没有好的办法,既然用了袁崇焕,只能给毛文龙做工作。让他服从领导。

    对皇帝来讲,那头大,那头小,还是拎得清的。现在既然都指望袁崇焕,自然就得让毛文龙受些委屈。

    皇帝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继续批示奏本。

    在那个南蛮子身上他已经投入太多,就像买了一支股票,是涨是跌已经没有办法了。

    过了一会,皇帝又问道:“宁远兵变的事情,查的怎么样了。”

    王承恩心里一突儿,没想到皇帝还记得这件事。

    这件事看来,虽然袁崇焕利用既成事实,让皇帝捏着鼻子认了。但是显然这件事情还没有完,皇帝还在记挂着这件事。

    皇帝的眼睛不揉沙子。

    “回皇上话,参与兵变的都是东林的人,非东林系的满桂和左良玉都约束部下没有参与。”骆养性说道。

    皇帝没有说话,似乎早在意料之中。大殿中又陷入沉默。只有滴漏在滴答滴答的响。

    几个月前,皇帝已经接到了袁崇焕的奏本,要求调离满桂和追究左良玉在兵变中不作为的责任。

    既然已经套住了,只能盼望这只股票能解套。

    崇祯只好把满桂调到宣大,左良玉调到昌平。

    左良玉命不好,正好赶上之前的海盗入侵。崇祯好不容易搞起来的一支精兵,被海盗们耍的团团转,三天就溃散了。气的崇祯把他们几个统统撤职,让他们留任戴罪立功。

    这支营兵到现在还没有恢复元气,还在整顿中。

    皇帝已经批准了重新招募一批人补充损失逃散的兵额。

    “杨凡在做什么。”

    王承恩没想到皇帝思维跳跃的这么大。正考虑怎么说。

    这时候,骆养性抢着说道:“杨同知在草原上修了一座小城,好像叫什么多伦城,就在滦河的上游。说是要去蒙古收购羊毛,用来织布。”

    崇祯点了点头,这件事杨凡的奏报里面提过,说他准备勾引蒙古牧民来给他放羊。

    他准备养一些细毛羊,这种羊毛可以织布。做成又轻又软和的呢绒。还给他和皇后以及两位贵妃一人送了一件斗篷。

    料子看着确实非常不错,呢绒像缎子一样光滑,看着非常上档次。

    尽管皇帝不懂商业,但也能看出这是好买卖。自己还在考虑是否让皇后参一股。

    这些年一年比一年冷,这种保暖的高档衣料,用屁股想也知道,一定会有好的销路。

    大明有钱人多了去了,只有皇帝是穷人。

    江南更是遍地金银,他们本就富庶,再加上海外走私贸易,一个个的都富得流油。

    这两年天气又冷,太湖都结冰了。江南的貂皮和其他高档皮草都炒成了天价。

    呢绒这么轻,又这么暖和,用手摸上去跟丝绸缎子一般光滑,做成衣服还很挺括的,说不出的好看。一上市,还不得到富人们的疯狂追捧。

    只不过这些事情就没有必要跟臣子说了,反而显得自己与民争利。

    看到皇帝没有什么表情。骆养性咬咬牙,决定报一个勐料。自己的情报老是得不到皇帝的重视可不是好事。

    “启禀陛下,杨凡没有陛下的旨意,私自跑到草原上建城,大肆收购毛皮、牛羊马匹,与民争利。”

    骆养性一直对杨凡在锦衣卫里的影响力而不爽,他是在杨凡之后上来的,杨凡干倒九千岁,在锦衣卫里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他上任后,一直致力于去杨凡化。

    此时,趁机告他一状。

    看到皇帝毫无表情。心里有所不甘,但是他知道,他再说下去,就把事情挑明了,一定会得罪杨凡,而且两人也没法转圜了。

    但稍一犹豫,他还是下定决心,参他一本。

    “杨凡擅启边衅,在草原上已经引起了蒙古诸部的围攻,他一旦战败,恐怕会波及长城沿线的安全。”

    这次终于引起了皇帝的注意,抬头看了骆养性一眼,慢丝条理的说道:“拿地图来,指给朕看,多伦在哪里。”

    王承恩赶忙招呼小太监,拿来地图,骆养性也赶紧过来指出多伦的位置。

    “咦,这么远,孤悬在草原深处,一旦引起蒙古人的围攻,这如何救援。”皇帝忍不住说道。

    这里和遵化虽然有滦河连着,可是中间都是密集的山区,距离足足有三四百里之远。这个年代,步兵要走十来天才能到。

    崇祯有些觉得,杨凡吹嘘的羊毛之城到底靠不靠谱。

    这里确实草场不错,水源也足,就像他奏本里说的,益农益牧。可是这里也太远了,一旦有事,就是四面被围的下场。

    崇祯打定主意,自己是不会下场的,让他自己弄去吧,别指望朕能出兵。要是他站住脚了,倒是可以考虑参一股。

    要是他失败了,灰熘熘的从草原撤退回来,这件事就不提了。

    其实,他心里也清楚。他为了安抚东林没有给杨凡应得的赏赐。有些对不住杨凡。

    其实自己对他其实心底里也有些忌惮,担心他做大,尾大不掉。对东林对他的打压也有些乐见其成。

    所以,只是论功行赏时,只给他了些虚职,没有给地盘和实权。锦衣卫的权力也收回来了,只保留一个高级的职衔罢了。

    不过目前还看不出,他有什么不满。仍然和以前一样。颇有些雷霆雨露具是君恩的意思。

    这件事情后,锦衣卫密报杨凡除了三千六百多人的河西守御千户所外,又把自己的家丁团练重新恢复了起来。也是三千六百人的样子。

    尽管兴禾团练申请时就是这个编制,谁也说不出什么。

    但是这三千多人,可全是骑兵。皇帝心里就是有点不舒服。

    此时,皇帝心里想着,杨凡这么能折腾,跑到草原上搞事情,消耗一下他的实力也好。等他把家丁和团练都折损了,自己也好让他消停些。

450、嘲竹一

    蓟州古城就在蓟运河的边上,在这里有一条人工的河道联通了京杭大运河北段,也就是天津到北京的这一段。这一段被称为北运河。

    因为大运河承担着南粮北运的重要使命,一般都是官府用的多,民间商船要给漕船让路。所以,很多民间的南北海运都是在北塘口上岸,然后走蓟运河到蓟州城,转而去三河县进入北运河,再去通州张家湾卸货。

    蓟州这个地方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它时长城附近的边塞之城,又是北运河和蓟运河的联通枢纽,同时因为地形的原因,这里时冀东平原通向京城的狭长平原的中间咽喉位置。

    这块狭长的平原,北部时从山海关开始的燕山山脉,这条山脉一直绵延到山西和陕西北部。而这个平原的南部也是一些断断续续的小型山脉。如果外地从山海关或者北部长城任何一个关口,进入内地,都可以从这个走廊直接向东直抵京城。

    所以张家口以东直到山海关这部分长城防线划定的军事区域被称为蓟镇。治所在遵化东边三十里的三屯营。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这里就是蓟镇的核心区域。

    蓟州这里南北两边的山脉收紧,形成狭窄的山口,蓟州城就在这个咽喉上。同时蓟运河和北运河的联通河道在城墙下蜿蜒流过。

    河道上码头密布,密密麻麻的都是船只。蓟州因为交通枢纽的关系,商业也比较繁荣。

    杨凡的蒸汽船冒着黑烟,从下游开上来时,把两岸的人都看的呆住了。这是什么玩意儿。一排大火炉,后面一排轮子,居然自动划水,逆流而上。

    看到蓟州码头到了,杨凡赶紧让他们断开蒸汽阀门。没有变速箱和传动装置,不能到车真不方便。差点撞到码头的栈桥上。

    幸好选的位置附近没有船舶,要不然把人家撞沉了,麻烦大了。

    扑哧一声,船头冲上了沙滩,直接搁浅了。

    但是这一下子,也把失去动力后的惯性消耗殆尽,船稳稳地停泊在了岸边。

    停船时勐烈的振动,把好多侍女都晃得摔倒了。顿时,莺莺燕燕的一片娇呼声。还好杨凡下盘比较稳,小娘皮和林月如又是练家子,都没事,梅香和陈曦被瑶光抓住了,没有摔倒。

    “哈哈,这条破船虽然不咋地,但是坐着倒是挺拉风的。”小娘皮兴奋的说道。

    这一路上,这条船因为不能减速,一路横冲直撞,吓得沿途商船鸡飞狗跳的,看的小娘皮非常开心。自从离开了东厂,好久没有扮演净街虎的角色了。这次足足的满足了一下自己的恶趣味。

    “下船了,下船了,我们去吃午饭。”杨凡招呼大家下船。

    除了留下几十个人看着船外,杨凡带着大小老婆们去吃饭。杨凡知道城墙外,有一家路边摊做的驴肉蒸饺不错,决定就他家了。也不进城了。

    这个年代的商业街也没什么好逛的。在现代呆过的,对这种古代的商业街根本看不上。况且杨凡从来不喜欢逛商场。那简直就是受罪。尤其时被女的拉去逛商场。

    看到杨凡一伙人走来,这家狗食棚子下吃饭的人,纷纷拿起这里买的蒸饺和包子,走避一空。这些人一看就不是善类。虽然杨凡等人没穿官衣,但看气质就是当官的。那些家丁和护卫也浑身杀气。

    “老板,切肉,筛酒,擀面条。快点。再来二百个蒸饺。”磨桌挤到前面大声呼喝着。现在,张疙瘩去带家丁,驴蛋去带骑兵,杨凡把他留在身边负责警卫工作。毕竟还是自己的老人儿放心些。

    魔鬼筋肉人这么强壮,就是当个肉盾也是蛮瓷实的。

    他知道,老爷和夫人不用他掺和,他只要把跟着来的官兵和仆役管理好就行。他们这些人弄些酒肉、来点面条就非常不错了。

    老爷现在的饮食都是夫人亲自负责的,已经轮不到他们三个伺候了。

    湘怡指挥侍女们在狗食棚子外面,找块树荫下,铺了一块红地毯,然后摆好折叠的小炕桌,让主子们盘膝坐下,然后点燃行军酒精炉,安上老板那里借来的烙饼用的平底锅,让老板把生的驴肉饺子送来。

    这种用竹子和油布临时搭建的路边饮食棚子,一般都当地人称为狗食棚子。都是贩夫走卒之类的穷人吃饭的地方。卖些汤水,面条、饼子之类。因为靠近官道或者码头,位置较好。也有南来北往的客商伙计等在这里就餐。

    这家狗食棚子,老板姓黄,是蓟州近郊的王家庄人,带着老婆和小姨子在这里卖些驴肉蒸饺和面条。也偷偷卖些肉食和酒水。他们这种店不是有牌照的正店,按说是不能卖酒和肉食的。

    不过大明现在已经进入混乱模式,很多规矩早都没人遵守了。

    只要花钱,这里甚至都敢把牛肉给你端上来。

    上次杨凡在这里吃过一回,对他家的驴肉大葱馅饺子赞不绝口。这次决定带着老婆们尝一尝。杨凡的草根经历,导致他对路边的食肆情有独钟,其实路边饭摊也有做的好的。

    老板看到杨凡来了,赶紧过来伺候,上次杨凡在他家吃好了蒸饺,走时扔了一两银子给他,把他激动的千恩万谢的。这次看到杨同知又来了,赶紧过来,招呼他浑家和小姨子给上菜。

    “老黄,生意还好吧。”杨凡坐在毯子上和他打招呼。

    “托大人的福,小的生意还不错,自从大人上次来了。泼皮们都不敢来打秋风了。”老黄一脸谄媚的笑道。

    他浑家姐妹俩也惶恐的跟在他身后给杨凡施礼。

    “嗯,有人欺负你,就告诉我,在这蓟镇本将还是好使的。”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老黄激动的红光满面。

    “行了,你忙去吧,把生饺子拿一盖帘来,对了,用面粉调些汁水,稀稀的,素油也来一壶。”

    老黄也不敢问杨老爷这是做什么,他是做生意玲珑剔透的人,只要把东西拿来就好,贵人的事情少打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老爷,你快做锅贴,我都饿了呢。”小娘皮抱着杨凡的胳膊摇晃道。

    “老爷,我也看看锅贴是怎么做的。”林月如也兴趣盎然的说道。

    “这个简单,你们看着啊”杨凡说着,把素油刷到锅底,等油热了,就快子把盖帘上的生的驴肉蒸饺夹一个到锅里。

    杨凡示范完了后,四个侍女立刻就接过来,开始向平底锅里放蒸饺。这些活计怎么能让老爷干呢。她们知道怎么弄后立刻就接手过来。

    这四个侍女是小娘皮陪嫁过来的,之前梅姨和梅香来的时候,和小娘皮的嫁妆一起送来的。

    看着油锅里饺子吱吱作响,侍女们不住的翻动,让两面都煎的金黄色,这让大家都有了食欲,看着就很好吃。

    上次老爷夜里饿了,一个人跑到厨房找吃的。看到厨房剩下的驴肉蒸饺,来了兴致,在厨房里自己忙活了一番。

    等做好了,小娘皮她们也找了来,杨凡饿了自己找吃的,忘了让下人准备,她们倒也不奇怪,她们都知道杨凡是在山里长大的,做事自己动手是习惯了的。

    看到油煎的金黄的蒸饺,一个个都感觉饿了,结果杨凡没吃几个,都被林月如和小娘皮吃了。她俩还意犹未尽,舔着嘴唇,吵着还要。

    杨凡好说歹说,晚上容易积食,这才把她俩哄得睡觉了。

    这次,出来玩,自然要吃个痛快。

    “老爷,您要的这一大海碗浆湖是干啥用的啊”陈曦看到杨凡让老黄尊卑的一大海碗的面粉和水的混合物,疑惑的问道。

    “这个啊,很重要的,是老爷我的独家秘方,你们都看好了。”杨凡用木勺子,盛出一勺子面粉汁水,浇在蒸饺上,然后不停的浇水,看到锅底铺满了然后盖上了锅盖。

    “我明白了,老爷是担心生的饺子油煎不熟,才加水便于加热的。”林月如拍掌赞叹道。

    “不错就是这个意思,不过等一会熟了,这些面粉汁水会结成煎饼一样的东西,可是非常好吃的啊”

    杨凡正在和老婆们讨论这一锅锅贴,忽然听到有人阴阳怪气的说道:“在下原以为敢斗九千岁,立下擎天保驾大功的杨将军是一个多了不起的英雄人物。没想到也不过如此罢了。”

    此言一落,一群人本来闹哄哄的喝酒吃肉做过贴,外加吹牛打屁,看着毫无秩序,顿时静了下来。

    家丁们冰冷的眼睛扫视过来。手按刀柄,目光不善的打量着对面几个书生。

    林月如和小娘皮第一时间,一左一右把杨凡护在中间,定睛看去。

    小娘皮手摸到腰后的火铳。林月如双手按住了腰带后插着的子母鸳鸯钺。

    杨凡摆摆手,让大家不要紧张,几个书生而已。

    “杨凡,本就是平凡人。当不得诸位的英雄之名。”

451嘲竹二

    “哈哈,杨同知果然是豁达爽利之人,在下姑苏张溥,有礼了。”一个之前没有说话的青衣人拱手说道。

    杨凡看他气质不凡,又站在四人的C位,估计是这些人为首的。心里疑惑这名字怎么听着这么熟悉。心里忽然想起一个人来。

    杨凡不好无礼,站起来拱手说道:“可是太仓张天如先生当面。”

    “区区不才,正是在下。”

    原来是他,那个号称布衣宰相的张太仓。

    此人是明末大才子,与同乡张采齐名,合称“娄东二张”。

    在文学方面,张溥推崇前后七子的理论,主张复古。又以“务为有用”相号召。

    一生着作宏丰,编述三千余卷,涉及文、史、经学各个学科,精通诗词,尤擅散文、时论。

    代表作有《七录斋集》《五人墓碑记》等。

    杨凡知道这位是明末搅动风云的大人物。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折腾。是东林内阁垮台之后,江南士绅集团代表,复社的创始人,

    出身江苏太仓的张溥张乾度,乃是当时激进文人运动领袖之中的佼佼者,明末最出名的“文人运动领袖”。

    尚未考过科举,就已经干出了无数大事,从组织暴乱到冲击衙门,还有纵火烧城之类。端的是一个厉害角色。

    一个人有学问不难,但是这个人既有学问,又敢于搞事,而且掌握话语权,手段高超,就比较令人忌惮了。

    就怕流氓有文化,得罪了他们,分分钟把你喷成鬼畜。在这个谁嘴大,谁说话有理的年代,杨凡对他们也有些头疼。

    张溥此人文化水平是很高的,虽然出身贫寒,但年幼好学,有神童之称。

    天启四年(1622)开始结社评论时政,博得名望。

    起初取名为应社(科举应试小组),后来改为复社(科举复读小组),成员最多时高达三千余人,全是地方士绅豪强子弟,背后实力令人不寒而栗。

    天启六年参与组织苏州抗税暴动,撰写《五人墓碑记》,痛斥阉党,名动天下。

    崇祯元年,“组织百姓”驱逐阉党骨干成员顾秉谦,从此成为天下士子当中的天皇巨星!

    复社的声势也从此震动朝野,号称是“春秋之集,衣冠盈路”,“一城出观,无不知有复社者”。

    小娘皮和林月如也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人的名树的影。张天如在江南好大的名头,让她俩也忍不住好奇。

    不过很快张天如就让她俩没了兴趣。张天如容貌丑陋,小个子,看着弱不禁风的。实在没什么看头儿。

    她俩是正经的外貌协会成员,和很多女人一样,喜欢以貌取人。

    但杨凡却看向他的目光带着几分慎重和审视,这人是一条疯狗!咬人可疼可疼了。

    此人后来和吴昌时暗中运作周延儒出任宰相后,企图以把柄拿捏,遥控周延儒,后来暴毙,死因不明。

    有传言说是被吴昌时和周延儒合谋毒死的。

    此人对自己认识不清,不明白自己只不过是江南士绅集团捧起来的一只敢咬的狗而已。

    对付阉党自然是越疯狂越好。后来居然野心膨胀,居然想暗中控制江南士林和朝廷运作,东林自然是容不了他的。

    应社这伙人的影响力遍及南北各省,走到哪里都是万人空巷,拥趸粉丝无数。

    青楼的花魁们更是愿意倒贴。

    花魁倒贴呀,大明的哪个读书人不愿意呢。

    不过杨凡对他们的什么社,却不是很感冒。

    这样松散的联盟,大而无用。

    还不如他的三千家丁好用。

    没有严密的组织,那里有什么约束力和战斗力。大敌当头,也就作鸟兽散了。后来清兵入关,屁的作用没有。

    看到杨凡看着他若有所思,张天如笑着说道:“杨同知不请我们坐一坐吗,这可不是待客之道。”

    杨凡笑道:“正有此意,不敢请尔”

    杨凡招呼老黄在另一个树荫下摆了一张桌子,放了五六把椅子。杨凡请应社的四人过来坐。

    毕竟,杨凡刚才是家宴,好多女卷,不方便招呼他们共坐。

    张采等人,忍不住偷偷看了看小娘皮和林月如,不是因为她俩的美貌,而是知道这俩是东厂里的女罗刹,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的。

    他们心里还是有些忌惮的。所谓秀才就怕兵。

    林月如轻声哼了一声。

    这种目光她再熟悉不过了。在天香楼,各种男人她见的多了。

    那些不知道她真实身份的男人,看向她的多数都是赤裸裸的情欲。知道她身份的男人,多数都是这几位这种带着几分惧怕的目光。

    “乡村野店的,没有什么好东西招待诸位。怠慢了,请用茶”杨凡示意大家喝茶。

    这茶叶是老黄特意找了一个最好的茶壶沏茶端上来的。尽管没有破损缺口之类的。看着仍然很粗鄙。

    几个人显然没有在这种地方吃过东西,一时间都有些不好下口。

    但看杨凡泰然自若的喝茶,他们也只好跟着喝了起来。

    不过这个茶水,确实可以说是粗茶,都是茶叶埂子,很粗,还苦。

    “不知几位为何来这蓟州小地方,这里穷乡僻壤的,实在是比不得姑苏城的繁华。”杨凡有些不解的问道。

    张溥笑笑,没有说话,用手指沾着茶水,在桌子上写了张家湾三个字。

    杨凡面无表情,没有任何反应。

    但心里明白,这是江南士绅找上门来了。

    他们是来调查李府被抢劫一桉的。也是,不论是多大的集团,就是再富有,数千万的银子被抢,都得红眼。

    张采等人都目不转睛的看着杨凡,此人是本地地头蛇。

    他在北直隶虽然官职不值一提,但是实力雄厚。

    能弄倒九千岁,没有绝对的实力是办不到的。所以,他也是怀疑的目标之一。

    杨凡也不矫情,直接问道:“你们是为了倭寇的事情来的。”

    张溥点点头,没有说话。

    “杨同知可了解当时情况”张采问道。

    “不了解,这些人来的很快,走的也很快。我的守御千户所也接到了北直隶都指挥使司的调兵令。还没等我们准备好出发,他们就到了京城,然后又从宛平城顺着永定河南下回了天津。我们没来及反应。”杨凡摊手说道。

    这是当时很多卫所的实情,倭寇来的太快,走的也太快。

    除了昌平那支精兵外,其他军队连整备都没有完成,甚至没来得及反应,战斗就结束了。

    除了东林被抢走了很多钱,皇帝手里唯一的一支使唤的动的营兵溃散外,其他各地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损失。

    东林严重怀疑,这些海盗就是冲着他们来的。

    张采继续说道:“倭寇一夜之间,居然没有靠人力拉纤,就能从天津直接到了张家湾登陆,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几乎有神鬼相助,否则怎么可能办到。”

    杨凡有些不悦,这些王八蛋是来碰瓷的,这是赖上自己了。估计十有八九是刚刚看到了自己的蒸汽船。

    倭寇事情,杨凡做的滴水不漏,不可能扯到自己身上。

    唯一的可能就是,这些王八蛋刚才看到了自己的蒸汽船。这些江南的资本家们,立刻就明白了这种蒸汽动力的巨大用途。

    江南可是大明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

    “刚好你们看到我有一种能够不用人力的船,所以来让我给一个解释,不知道对不对。”杨凡无所谓的说道。

    四个人有些吃惊,杨凡没有和他们绕圈子,而是直接把话挑明了。

    这种交流方式显然不合文人的习惯。

    你们是不是看上我的蒸汽机了。

    这让他们一时间反倒不知道往下该怎么威逼利诱了。

    张溥心里叹了口气,心说,我就说你们这个办法不行。你们不听,非要讹诈他一下试试。这个家伙连九千岁都不怕,会怕你们这些书生吗。

    这里可不是江南,这里是塞北,长城脚下。

    杨凡分明是那种能动手就绝对不哔哔的人。连委婉一下都欠奉陪。

    张溥用眼睛余光看了一下小娘皮和林月如。发现地毯上二人正兴致勃勃的吃着锅贴,根本没看这边。显然,没把自己这几人当回事。

    既然靠东林的势力吓不倒他,那就赶紧收蓬。这里可不是江南,否则闹起来,自己这四个人手无寸铁,只能自取其辱。

    “杨将军说笑了,我们路过蓟州,碰见您的那条奇怪的船,只是很感兴趣,并没有别的意思。”

    倭寇的人力船,沿途有无数人看到,和杨凡的船根本不是一回事,扯不到一起去。

    他们知道,杨凡也知道。

    “大明如今,文贵武贱,武职没有前途,将军若想要更进一步,还是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好。”

    杨凡心里也不禁高看他一眼,威胁不成,就立刻改为拉拢。这张天如见机很快,随机应变,倒也是个人物。

    “张先生,有何见教。”

452、嘲竹三

    “杨将军对如今的大明如何看。”张天如目光炯炯的看着杨凡问道。

    杨凡叹了口气,说假话没意思。“如今的形势,大明早已病入膏肓,如汤之将沸,亦如坐火炉之上。”

    张天如拍了一下手掌,说道:“真乃英雄所见略同尔。”

    杨凡看着他没有说话,用沉默回答了他。

    “将军以为,当今的大明的症结在哪里。该如何化解。”

    杨凡平静的说道:“还请先生指点。”

    “当今之势,问题在于朝纲不正,小人充斥朝堂,满朝公卿皆是自私自利之徒,目光短浅之辈。宗室、勋贵、外戚、宦官都是这大明朝的毒瘤,只有把这些毒瘤割去,大明才能有希望。”

    杨凡心里冷笑,说来说去,还是这个药方,了无新意。

    那些毒瘤都是小瘤子,有个大瘤子,不知道张天如先生,愿不愿意割掉。

    “现在不是东林诸君子重登金銮殿,众正再盈朝了吗。想必割去这些瘤子指日可待,杨凡这里先为诸君子贺。”杨凡说着一拱手。

    张天如苦笑,说道:“杨将军也是海内豪杰,自然见识不凡。这样说话就没有意思了。天下兴亡,匹夫相与有责焉。大明是所有人的家,将军何必藏拙,何必如此呢。”

    张采等人对杨凡都鄙视起来,轻蔑的看着杨凡。

    一个武夫而已,能有什么格局。

    杨凡笑道:“好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天下兴的时候,那里需要匹夫们来负责任。他们还不是该种田种田,该扒粪扒粪。反倒这天下被搞得要要亡了,责任却成了匹夫的,这可真是奇哉怪也。”

    说完这句话,杨凡脸上一副我读书少,你不要哄我的欠揍表情。

    林月如和小娘皮她们正吃着美味的锅贴,听到这句话,忍不住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老爷总是说话这么犀利,这么有趣,经常把人怼的喘不上气来。

    是啊,这就是忽悠傻子的话。

    杨家后宅的小姐姐们,没有一个是傻子,她们一个个的精明着呢。

    除非到了后世,百姓当家做主,才真正具备了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现在这个封建王朝,天下好的时候,匹夫们都是牛马。天下要亡时,匹夫们都是军阀们驱赶上阵的炮灰。

    匹夫们毛线的有责,脑子有病还差不多。

    这种言论的出现,那是因为文人们的幸福生活,眼瞅着就要没了,狗急跳墙而已。

    他们别看平时欺负百姓是一把好手,可是面对建奴流寇,屁都不是。只能抓瞎。

    这才需要发明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来忽悠傻子们卖命。说这天下你们也有份的,必须要起来,不要因为你们出身低微而自卑。

    我看好你哟!

    这话说的匹夫们还挺激动。

    好像三伏天喝了冰水,刚看完《读者文摘》一样,有一种智力上升的错觉。似乎自己一下子也不那么下三滥了。

    你们要起来负责,抛头颅、洒热血,建立新的秩序。(好恢复我们的锦衣玉食。)

    这句话及其不要脸,富有扇动性,而且没有道理。

    因为封建王朝就不代表匹夫们的利益。

    新的秩序建立后,匹夫就该滚蛋了。赶紧的滚起去种田、做工、扒粪。别在这里给老爷们碍眼。自己也不撒泡尿照照。

    张采等三人,听到张天如说出这么精彩的话,一时间都激动起来,看看,这就是张天如先生,说出来的道理就是高大上。

    结果还没有高兴三分钟,就被杨凡怼的,好像塞了一嘴的马粪。

    张天如一下子被怼的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因为杨凡说的是事实,事实胜于雄辩。除非他不顾身份胡说八道。这样的话,杨凡也就不会拿他当回事了。

    况且,杨凡知道,这句话也不是他张天如说的。他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张天如沉默片刻,站起来向杨凡拱手说道:“受教了,不知道杨将军对如今的形势怎么看。”

    杨凡看看张天如,这人其实和东林还是有些区别的。

    他心里还有理想、家国情怀。毕竟他此时还年轻,没有完全变成政客。最重要的是他野心很大,东林后来已经控制不住他了。

    倒是可以扶持一下,在江南给东林上点眼药。

    “东林书院我记得是宋朝成立的吧。”杨凡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

    张天如目光一缩,这个杨凡不简单。

    东林书院,是古代着名书院之一。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号龟山)长期讲学之地。

    江南士大夫集团是北宋初年,随着吴越王和平归降北宋,而进入朝堂的,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深刻的影响了两宋的历史进程。

    南宋定都在杭州,那是他们的地盘,皇帝都被他们攥在手心里。

    南宋的皇帝那叫当的一个闹心。

    赵构的孩子一个都没有长大,最后居然把皇位还给了赵匡胤一系。丝毫不管赵光义一系有众多的宗室人选。

    南宋皇帝没事就搞禅让,开国前三个皇帝都是禅让方式交接的。

    禅让这玩意在历史上就没有真的,不把刀架在脖子上,谁肯禅让啊。只能说明这是江南文官们的意思。皇帝就是傀儡而已。

    至于岳飞墓前的跪像,有人说真正的凶手是赵构,其实不是的。他连自己能不能生孩子,孩子能不能长大都做不了主。甚至最后连皇位都还给宋太祖一系了。只能说明他是真的就是一个傀儡。

    正常人谁会干这事呢。

    历史上都城定在那里非常重要,即是需要周围的士绅支持,同时也容易被周围的士绅控制。

    例如曹操,定都许昌,政治上的意义就是他和河南的士族门阀们联合,获得他们的支持。

    之后,他像是开了挂一样,击破袁绍集团,攻灭乌桓鲜卑。吞并刘表地盘。直到统一北方。

    这些都是河南士族门阀幕后大力支持的结果。

    荀或等人就是他们的派到大汉这家公司里来的独立董事,监督公司运作的。

    之所以曹操要迁都邺城,建立魏公国。就是北方基本平定后,利用完了他们,想要摆脱他们的控制。

    曹操之所以能掌握实权,根本在于军队都在曹家和夏侯家的控制之下。但随着北方统一,承平日久,文官代表的行政官僚势力就会诸部控制国家。

    曹操明白这样下去,曹家早晚要被河南门阀取代。后来的司马懿雄起,也证明了这一点。

    可惜曹丕是个软的,他一即位就向河南士大夫集团投降,把都城重新迁回洛阳。

    而河南士族则支持他废除汉朝,自立皇帝。

    他从小被士大夫教育,已经被洗脑,根本不懂这里边的真是道理,或者心里明白但没有斗争的勇气。

    这之后,曹魏后代的皇帝,一个比一个弱,更没有能力迁都,直到眼睁睁的看着司马家强大,最后被取而代之。

    把都城从河南迁往河北,就意味着,曹操要脱离他们的掌控。河南人是肯定不会放他走的,一旦迁都,就意味着他们将在朝廷里被边缘化。

    迁都之事当时成了曹操和河南士族斗争的焦点。

    汉献帝看到机会来了,也趁机作妖,想要拉拢河南士族支持自己,取代曹操,弄掉曹操。

    然后什么衣带诏之类的都出来了。

    斗争的高潮,就是赤壁之战。

    此战曹操大败,从此军事上开始走了下坡路。再也没有之前的锐气。分道扬镳后,曹操实力损失极大,再也没有任何明显的军事进展。三国鼎立的局势形成。

    赤壁大败就是有人在搞破坏,故意让他输掉这场战争。就是控制朝堂的河南既得利益集团给曹操的最大警告。

    离开我们,你将一片黑暗。

    东林党是北宋出现的,历史悠久。

    明朝只不过是再次死灰复燃而已。

    到了明朝,江南士大夫们,他们重建东林书院,标志着明代的东林党再次王者回归。

453、嘲竹四

    张天如知道这段历史,北宋和南宋其实是一个国家。

    为什么要分成两个朝代记录历史呢。

    按说皇帝的家族没换就还是一个国家。

    南宋和东汉是有区别的。东汉完全是另一个姓刘的建立的国家,就算是宗室那也早早出了五服了。

    因为这里边有一个隐藏在历史中的大秘密。

    “天如先生,你觉得东林执政的合法性在哪里。”杨凡不动声色的问道。

    “嗯,这个怎么说呢,我觉得,一个官员首先要有一定的道德情操。因为他如果道德败坏,受到影响的就是他治下的百姓。所以选择官员一定要先看德行。东林诸君都是谦谦君子,就像这片竹林一样。”

    张溥指着马路对面的一片竹林说道:“未出土时先有节,待凌空处更虚心。”

    竹是中国美德的物质载体,是君子的象征。

    为无数仁人志士喜爱,古今文人墨客对竹充满了赞美,留下了大量的咏竹诗和竹画。

    中国人最早的竹情节可以追朔到魏晋时期。可谓历史悠久,竹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根深蒂固。

    竹子四季常青,象征着顽强的生命、青春永驻。

    竹子空心代表虚怀若谷的品格。

    其枝弯而不折,是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

    生而有节、竹节必露则是高风亮节的象征。

    竹的挺拔洒脱、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是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

    杨凡点点头,东林里便确实有很多人确实当得上君子的称谓,他们的确不全是坏人。

    有些人就连杨凡也自认不如,确实有很高的道德水准。但是他们整体来说,对大明没起好作用,他们独霸朝纲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杨凡拿出一枚兴禾铁厂自己铸造的崇祯通宝,说道:“任何事务都有正反两面,就像这枚钱币一样。有正面,就有反面。”

    张溥等人眼前一亮,这枚钱币好精美。

    张天如道:“不错,这正是天地之间的至理。阴阳两面相辅相成。”

    我也有一首咏竹子的诗,可能和先生的看法不太一样。

    张天如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杨凡居然会作诗,一个武夫居然敢在他这个诗文大家面前,说要作诗。

    如果不是有惊人的水平,就是一个狂徒。

    “愿闻其详”张溥颔首说道。

    杨凡清了清嗓子,装模做样的吟诵道:

    “竹似伪君子,外坚中却空。

    成群能蔽日,独立不禁风。

    根细成攒穴,腰柔惯鞠躬。

    文人多爱此,生气息相同。”

    此诗一出,张采等三人,倒吸了一口冷气。这首诗,讽刺之尖锐辛辣,丝毫不留情面,把文人伪君子的样貌刻画的入木三分。

    小娘皮和林月如也是听的目光中异彩连连,她俩不是第一次听道杨凡作诗了。杨凡有诗才她们是知道的,可惜这个杨郎不喜欢科举,否则说不定能考个进士回来。

    杨郎对她们又爱惜,又体贴。惯着宠着,从来不惹她们不开心。还经常下厨做好吃的,给她们吃。

    高兴时还给她们讲睡前故事。

    即使说教她们,也非常委婉,从来不会给人难堪。

    梅香贪吃,喜欢的就吃很多,不喜欢的就碰都不碰。尤其喜欢甜食。

    杨郎讲睡前故事,说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梅香傻傻的问他们七个为什么长不高,杨郎就说,他们因为挑食而长不高。

    杨郎经常开玩笑说,都拿她们当女儿养了。其实也是,十八九岁的年纪,后世妥妥的都是孩子。

    杨郎不仅性格好,而且身体强壮,身材健美,一身的漂亮肌肉,还文武全才,经常能做出让人惊艳的诗词。

    这样的郎君哪里找去,小娘皮和林月如几乎爱煞了杨凡,几天不见就想的不行。恨不得天天和他腻在一起。

    张天如又惊又怒。惊得的是这个他心里没有太看得起的武夫居然能做出这样水平的诗词。怒的是这首诗把文人的弱点刻画的到了骨子里。

    “我觉得,南直隶出身的进士如此之多,并不是因为你们那边的人道德水平高。也不是你们比北方的人聪明,读书读的更好。”杨凡说道。

    张采听到这里忍不住讥笑道:“将军真是大言不惭。你可知道我朝为了压制我们江南,强行把科举取士人数定为南六北四。如果完全放开了,按照成绩说话。恐怕你们北方人连两成进士都拿不到吧。”

    杨凡点点头,说道:“不错,全放开了,北方能占两成已经是相当不错了。但是,朝廷这么规定就为了保障最低限度的公平。”

    张采冷笑道:“学问不如人,靠着这种方法中进士,这还叫公平。”

    张溥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杨凡,看他怎么说。

    “首先,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是当地富裕程度的直接体现,你们南直隶富庶,生活富足才能有好的教育资源。读书是要花钱的,你们有钱就可以吸引更好的师资力量。北方不是人的智力不行,是发展程度不如你们。其次,这个大明,不是只有你们一个南直隶。是十八省共有的大明。科举连着官场,你们就算读书再好,这也不是你们垄断官场的理由。”

    “地无分南北,为何发展程度不如南直隶,还不是人的问题。”张采不依不饶的追问道。

    杨凡没有说话,回头对侍女说道:“给我拿一张纸和一支铅笔来。谢谢”

    张溥等人目瞪口呆,杨凡居然和一个婢女说谢谢。这是什么情况。

    他惊愕的转头去看涂山月,小娘皮居然就毫不理会。

    张溥心里叹气,这杨家的当家主母是锦衣卫世家出身,将门的女孩子真是没有规矩。

    他心里为杨凡娶一个不懂礼法的老婆,有些为杨凡可惜。

    虽然他不认同杨凡的观点,但是,他欣赏杨凡的见识和才华。

    杨凡刷刷的在纸上写画起来,不大一会就弄好了。

    “这是什么”张天如看着图问道。

    “这是华夏五千年来的温度变化图。你看,竖着的这根线代表温度,横着的这根线代表时间。同时横线代表零度。最右边是现在的大明朝。这根围绕着横线上下浮动的曲线,代表着一年的平均温度。能看懂吗”

    张天如点点头,横线上从左边向右边标注着不同的朝代。最左边是上古时期,然后是唐朝和虞朝。他有些皱眉,唐虞之际只是上古传说,是否存在存在争议,不过不去管他,就当是是一段时间的符号了。

    再往左边就是黄帝和尧舜禹了。之后就是夏朝。

    这段时间气温一直很高。到了商朝末年,气温突然断崖式下降。最低点的时候,发生了牧野之战。那个地方杨凡写着这四个字。

    等到了两汉气温又保持在高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再次陡崖式下降。

    隋唐再次升温,保持在高温。五代和北宋再次陡崖式下降。最低点式靖康之变。

    南宋和元朝,气温有所上升,但是最高点仍然在那根横线之下,元朝建立不久,气温再度下降,最低点是元顺帝北逃。

    到了明朝整体都在地位横向震荡。图看到了最后,也就是万历朝开始,气温在低位横盘整理了两百多年后,再度下跌。

    看到标注天启朝、崇祯朝的那里,发现曲线还在向下走。

    张溥是学霸,虽然第一次接触这种图标,但是,这种图表特别简单易懂,他一下子就看明白了。他瞬间就联想到了很多很多。

    虽然,杨凡没有解释,它是怎么知道历朝历代气温变化的,但是,张溥熟读史书,历代记载的寒冷和炎热,他都有印象。至少从秦汉开始的他记忆中的情况和这张图表是吻合的。

    所以这张图绝对不是编造的。尽管他不懂其中的原理。

    他心中这一刻充满了惊涛骇浪。难道我煌煌华夏的五千年来的国运,竟然是气温决定的。

    凡是高温时期,全部都是盛世,低温时期,全部是分裂和战乱时期。

    难怪大明疆域广阔,却连南宋的富裕程度都比不了啊,因为大明整体就在低于南宋很多的气温下横向发展。

    看到最后,他后背都被冷汗湿透了,他不顾礼貌的一把抓过杨凡划线用的塑料尺子,放在了崇祯元年,也就是现在那根曲线处当前处。

    杨凡叹了口气,说道:“不用比了,现在的气温,在往前一万年里,只出现过两次。很不幸,被我们碰上了其中的一次。”

454、胜天半子何其难

    张天如愕然。

    大明就这么倒霉吗。当年太祖皇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全国士农工商人人欢欣鼓舞,翘首以盼一个两汉隋唐一样的盛世。

    可惜,大明始终积贫积弱,只在太祖和成祖时雄起了很短的时间。从仁宣开始,就大面积丢失国土。

    济州岛丢了、缅甸丢了,越南丢了,黑龙江流域奴儿干都司北丢了,西域丢了、青海丢了、苏门答腊岛旧港宣慰司丢了。马来半岛澹马锡丢了。马六甲海峡这个大明初年的内海和大明没有关系了。

    要不是沐王府,估计云南都没了。

    这些年,老太太过年,真是一年不如一年。到了现在整个辽东和长城以北几乎全没了。

    现在大明财政收入一年才四百万两,每年军费支出高达五百万两。财政早已破产。

    这个可怜的收入,不到唐朝十分之一,宋朝的四十分之一。

    据史书记载,唐朝财政收入超过5000万两白银。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贯。就是一亿六千万白银。

    杨凡有时候看着史书都感叹,大明究竟是怎么活下来的,这么点收入,能存在将近三百年也真心不容易。

    大明从皇帝到大臣全都感叹,秦汉的皇帝居然有那么多黄金,自己这一朝就是个穷逼。妥妥的屌丝。

    张溥痛苦的闭上了眼睛,明白了。原来根本原因在这里。

    农业王朝,靠天吃饭,老天爷不下雨,什么办法都没有,天冷就会干旱,而农作物也会因为气候减产。

    杨凡接着说道:“每次气候变冷,都是从北方逐步向南的,北方就会降雨大量减少,变得干旱。这就导致了北方的胡人,仅仅依靠游牧和渔猎无法为生,只能南下寻找更温暖的地区生存。鲜卑是这样,突厥也是这样,蒙古和建奴更是如此。”

    “年均降水量400毫米,大概这么多,”杨凡用尺子比了一下。“实际上是游牧和农耕的分界线。”

    “只要是降雨量低于这个水平,那必然出现饥荒了。哪怕是游牧民族也至少需要保证300毫米降水才能保住自己的牧草。”

    “平均气温每下降一度,华夏年均降水量平均要减少100毫米。”杨凡用尺子比着说道。

    “如果在你们南方地区降水量如果减少100毫米,粮食产量就会减少一成。

    “而在我们北方,如果减少这100毫米的降水,就意味着会不会直接决定地里的庄稼绝收。”

    “如果温度真的降低一度,那就意味着长城需要向南移动800里,因为这里连牧民都养不活了,农耕文明更是没法扎根。”

    杨凡把这张纸翻过来,草草的画了一副大明地图,然后画出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秦汉的长城和大明的长城修建的位置差这么多,因为两个时代的气候完全不同。为什么唐朝吐蕃是大患,唐后再也听不到吐蕃向外侵略了。因为他们的气候变了,那块高原上近一千年已经没有多少人口了。”

    张溥点了点头。表示完全听懂了。

    今年是崇祯元年。从今年开始,北直隶听说就没下雨,赤地千里,草木枯黄,难民遍地都是。

    好多地方河两岸树皮都没有了。

    他们从北塘上岸,这一路上看到蓟运河两岸土地龟裂,寸草不生。

    只有过了遵化城,西边的大片土地,在河两岸两侧目光所及的很远,遍地都是绿油油的稻田。

    那些水稻不知道是什么品种,比江南的籼稻高出很多,看着十分茁壮。水稻已经临近收割,沉甸甸的稻穗颗粒饱满,压得水稻低头在风中摇曳。

    河边矗立着巨大的水车。这么大的水车,他们一辈子都没有见过。

    看的震惊不已。

    不停旋转的水车,日夜不停的把河水提升到了高处,然后再自流下来,进入沟渠,用于灌既。

    而远处的半高地上,也郁郁葱葱的长满了不认识的庄稼,小树一样高。

    也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庄稼已经干枯,呈现出金黄色。看着非常的壮观,在风中起伏摇曳,像是海浪一样。

    多伦城在很北的地方,那边冷的早,无霜期短,种的都是早熟品种。那边庄稼已经收割。

    遵化这里还没有收割,所以看着非常的震撼。

    张溥四人目光复杂的看着眼前的这位年轻人。

    据说他是大明二百年来,最年轻的锦衣卫指挥同知。也差一点没成为一地最年轻的指挥使。

    这一切都是他来了之后,带来的变化,才用了仅仅一年的时间。

    当时,他们在船上看的几乎惊掉了下巴,几乎以为这里不是长城脚下的塞北,而是回到了江南。

    船工说,这些地都是这位杨老爷的。河边都是水田,远处的每一亩旱地都有一口井,用来灌既。

    四人都听傻了,用人从井里提水灌既,这累死也干不过来啊。

    船老大笑着说,几位客官是南方来的吧。这井水是压水机压出来的。用人提水,怎么干的过来。我们这里都用机器提水,甚至很多地方都是用风车加龙骨水车提水的。完全不用人力了。

    四人惊叹之余,也深深的有些嫉妒。

    现在粮食都涨上天了,这个杨大人,这么多得土地,这么好得收成,这得收获多少粮食啊。

    北直隶粮价都快是江南十倍了。

    最震撼的,就是路过蓟运河的支流州河河口时,看到的那个还在修建中的巨大的水坝。

    听船老大说,等明年年底,那个水坝完工了,就会在蓟州以东,形成一个巨大的湖泊。汛期储水,旱季放水。

    以后整个蓟运河两岸,就再也没有水旱灾害了,所有的荒地都可以开发成良田。

    船老大说到这里,满脸红光,兴奋得样子给众人留下了深刻得印象。

    沿岸大部分可以种植水稻,少部分高地也可以种植旱田,这些旱田也是水浇地。

    这个杨凡居然有如此本事,把自己的领地搞得几乎成了塞北江南了。

    沿途看到的百姓,都面色红润,虽然穿的衣服依然破旧不堪,但是浆洗非常干净,整个人精气神和其他地方的人完全不一样。

    眼睛里都有光,腰杆都挺得笔直,人人都带着笑容。

    尽管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去年从北直隶各地逃荒来的。当时差点没饿死,现在他们已经完全被改变了。

    他们不是陈老爷的家奴,就是陈老爷的佃户。却一个个精气神饱满,跟读书人一样自信。

    北直隶据说还不是最惨的,听说西北的陕西和宁夏已经三年没怎么下雨了。那边的样子几乎不敢想象。

    杨凡想了想,尽管已经把张溥打击得不小了,还是说道:“大旱会影响到动物,常年干旱食物减少,老鼠们身体虚弱,恐怕还会有鼠疫大面积传播得可能。”

    “这些年一年比一年冷,皮草价格疯涨。在暴利得刺激下,很多人就会铤而走险,去关外狩猎毛皮,关外很多动物,比如旱獭身上都带有鼠疫。这些猎人和动物接触,会把鼠疫带回大明。”

    “旱灾肆虐,逃荒保命的不只是难民,老鼠也需到处寻找食物,较大数量的老鼠进入人的居住地也就顺理成章了。鼠疫通过寄存在它们身上的跳蚤将病毒传染给难民,而难民的迁徙流动又使病毒延伸到更大的地域。一旦爆发,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恐怕淮河以北,十室九空。”

    张采等三人此时,已是面如土色。

    “既然天意如此,就不是人力能抵抗的,天地不仁啊。百姓为刍狗啊。难道我大明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张天如一脸的颓废,面如死灰。

    这一刻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笑话。什么争国本,斗阉党。什么正邪二气不两立,什么众正盈朝。在天地国运的转换面前,在历史的大周期面前,这些都毫无意义。

    在天地面前,人是多莫的渺小,几乎就是蝼蚁一般可以忽略不计。螳臂安能挡车。

    “胜天半子何其难也!不如回去闭门读书去吧。去休!去休!”

    张采等人大惊失色,杨凡一席话,一张图,居然把张天如说的心如死灰。这可真是杀人诛心了。

455、夜话

    张天如失魂落魄的走了。

    杨凡承诺他以后可以书信往来,对他感兴趣的问题,杨凡的这些新奇的学说可以共同探讨。

    小娘皮有些不解,老爷的这些新式学问,为什么会同意教给张天如。

    杨凡解释道:“江南那边的问题,早晚要有个解决。他们之所以对大明不起好作用,原因出现在他们的发展模式上。他们的利益和大明皇帝、朝廷、百姓的利益不一致。只有把他们的利益和大明的利益变得一致,才能把他们变废为宝。”

    夜深了,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几个人都睡不着,都在想着今天杨凡说的话。只有梅香,没心没肺的,早就睡的打着小碎呼噜,嘴角还留出了一点口水。

    杨凡静静的躺在床上看着架子床的顶部精美的凋花。

    “老爷,你睡了吗”小娘皮翻过身,把脑袋枕在杨凡肩膀上,侧面搂着杨凡轻声的问道。

    “没有,在想事情,怎么你也睡不着。”杨凡抚摸着她光滑的嵴背,轻声问道。

    “嗯,老爷你说,大明真的会崩溃吗。一想到会死掉上万万的人,我就心里难受,你会有办法的是不是。”小娘皮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看着杨凡。

    在她心里,自己的夫君是无所不能的,他一定有办法拯救这些无辜的百姓。

    杨凡心里感慨,小娘皮出淤泥而不染,始终保持着心底的善良。虽然她表面上凶巴巴的,可是心里最见不得百姓受苦。

    “如果你认为我能,那我就能。”杨凡笑着说道。

    “讨厌,人家是认真的。”小娘皮抡起小拳拳,轻轻的锤了一下杨凡的胸口。

    “我也是认真的,这场大灾难,我是阻止不了的。不过我可以把底层的百姓都带走,去辽东,去西域、去西伯利亚、去南洋,去美洲。这世界很大,大到难以想象,大明的人太多了,土地不够,一有天灾就承载不了,我们可以出去抢地盘,好地方太多了。”

    小娘皮看到过地图,知道这个世界的全貌。老爷一直在投入重金搞船舶研发,原来是打着这个主意。

    “所有的灾难都在集中在秦岭和淮河以北,我打算把北方几个省多余的百姓弄走。文官和士绅们不是不肯改革吗,张居正死后都被他们挫骨扬灰了。咱们不和他们玩了,他们爱怎么样怎么样吧。大明就是一锅乞丐粥,大染缸。已经烂透了。想要彻底的解决所有问题太费精力。有这个时间,我不如建好自己的领地,然后就去征服世界,把大明多余的人口分布到整个世界去。到时候没人让他们剥削压榨了,他们自己玩自己去吧。”

    这时候林月如侧身过来,也枕着杨帆的肩膀,静静的听着自己的夫君意气风发的指点江山。

    “老爷你为什么,不在大明想办法,反而要在大明之外开疆拓土呢”林月如不解的问道。

    “建奴、将起的流寇、林丹汗、陛下、东林、军头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各种利益盘根错节交织在一起,矛盾已经激化的如烈火烹油,不让他们大闹一场,怎么会消停。我没有做张居正的心思,也懒得去改革。不如我去开拓新的地方,所有的地方都是一张白纸。按照我的想法想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等我把这个世界该占领的都占领了,估计他们也打完了。”

    “老爷你打算怎么做。”林月如在杨凡耳边吹气如兰,弄得杨凡耳朵痒痒的。

    “先不要想那么远,我们的实力还有限,现在有蒸汽动力船,先去把漠南的朵颜和土默特蒙古打残,把漠南蒙古的哈喇沁部地盘占领然后经略漠北外喀尔喀诸部,直到小海东部的布里亚特蒙古,先阻止沙俄进一步蚕食远东。然后回过头来干掉鄂尔多斯济农和土默特部,这样蒙古问题大致解决后,转过头专心对付建奴。”

    “老爷,辽东那破地方,又冷又旱,粮食都长不好,没看建奴都要挺不住了吗,咱们要那个破地方干啥。”小娘皮撅着嘴说道。

    现在她管着家,军事行动花钱如流水,她现在已经非常清楚。她觉不划算。

    老爷不愿意浪费精力,在大明一点点熬资历,升职扩大地盘。想向外发展,她也理解,毕竟陛下对杨郎还算是信任和使用,但是戒心很大。

    杨郎的实力进一步发展,说不定就会激化和皇帝的矛盾。现在可不是和皇帝翻脸的时候。

    “辽东是冷,主要是无霜期短,不够粮食生长需要的时间,但是我们有生长周期短的种子,辽河流域再冷也没有黑龙江那边冷。干旱也不是问题,我们有蒸汽机可以打井啊,水浇地怕什么干旱。那边有好多的港口,鸟粪也可以运进去,肥料也不是问题。”

    林月如问道:“老爷您想釜底抽薪,压迫士绅改变现在的这种竭泽而渔的模式,推动大明变革。我能想明白。不过,辽东的土地多吗,能放的下这么多的流民吗。大明户籍从成祖时就是六千万,二百年不变,现在还是六千万。实际上,真实人口谁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估计在这个数字的两三倍的样子。”

    杨凡搂着她说道:“你知道大明有多少耕地吗”

    林月如叹了口气,说道:“大明的土地数量一直比较玄幻,总是变来变去,连东厂都搞不清楚。完全是一笔湖涂账。”

    她接着说道:“洪武24年(1391年)统计,耕地面积才3.9亿亩。过了两年就变成8.5亿亩。7年后又变成4.2亿亩。天知道是怎么回事。成化年间的数据也是一样,成化21年(1485年)统计为4.9亿亩,2年后变成8.3亿亩。一次突然间多出3.4亿亩土地。弘治17年统计为8.4亿亩,1年后变成4.7亿亩,突然间少了3.7亿亩。我也是服了,土地这种不动产居然能凭空出现和消失。”

    小娘皮插话道:“我大明朝户籍人口,一直在6000万左右。耕地面积4至5亿亩是靠谱的,因为税粮二百年都在3000万石上下,雷打不动。”

    杨凡没想到,在他看来大明奇葩的事情已经够多了,居然连有多少耕地都搞不清楚。这也太玄幻了。

    “好吧,辽东加上东蒙古至少可以开发出来四亿亩耕地,你们还觉得辽东不值得经营吗。”

    “什么!”涂山月和林月如都惊得长大了嘴巴。

    一个辽东居然快赶上大明全国的耕地了。

    “其实,只要把辽东开发出来,大明的人,不是太多了,恐怕会有些不够呢。”

    “老爷,辽东都是建奴,这些人怎么办呢,那里野蛮人太多了,大明的移民安全怎么保障。”涂山月问道。

    “等打下了辽东再说,我已经给他们安排好了去处。”杨凡有些困了,打了个哈欠说道。“早点睡吧”

    “老爷,老爷,你说说,你准备怎么安置这些人。”涂山月撒娇摇晃着杨凡的胳膊追问道。

    杨凡心里叹口气,女人就是好奇。

    说道:“我打算把他们战争剩下来的人收编,派他们去东瀛。那边也快打起来了,宗教战争。我把东北的野蛮人,男女老幼全部编入八旗,然后用船运到东瀛参战。这样辽东就空出来了,给我大明的百姓分地。”

    “如果打败了,那也就不用考虑他们死活了。要是打胜了,我准备把本州岛分成八块,让他们分区占领。以后就子子孙孙给我看着那些矮子,不要回来了。”杨凡觉得一阵困意上涌。

    “老爷,那东瀛还有好多武士呢,战败的武士有几十万呢,也是不稳定因素,没人管可不行,别再闹出倭寇来祸害大明。怎么处理他们呢。”小娘皮化身好奇宝宝,不停的追问。

    杨凡困得不行,和讲睡前故事一样,讲着讲着就睡着了。

    嘴里应付道:“这个好办,把这些武士都派到中南半岛去。那里好多河口三角洲适合种植水稻,一年三熟。”

    “把原住民都迁到山区去,平原分给大明的新移民”

    “在山区给武士们划分小块的领地,就和在东瀛一样。由原住民供养他们,武士们负责给我们收税和管理。”

    “让武士们以后就常驻在山区看着他们。武士们失业了,急于再就业,不会挑挑拣拣的。会愿意干的。”

    这时候杨凡的呼噜声已经响起了。

    涂山月和林月如对视了一眼,老爷心里居然有如此宏大的志向。

    杨凡生性谨慎,平时说话办事从不说太多。只有困得不行的时候,才不耐烦会多说些。

    她俩早已经摸到规律了。

    所以经常在这种时候和老爷在贤者时间的时候,趁机问话。往往老爷这时候懒得多想,会多说一些。

    小娘皮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叹了口气,嫁给老爷半年了,肚子一直没有动静。老爷要是真的打下这么大的基业,传给谁啊。

    嗯,一定要努力,多生几个才行啊。

    握拳。

    明日三更

456、蒸汽船队成立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三十条改造好的蒸汽驱动的漕船,一字排开,静静的停泊在岸边。已经可以投入使用了。

    杨凡带着众人夜以继日的干了一个月,终于把内河用的漕船变成了靠谱的蒸汽动力船舶。

    这些使用初代蒸汽机的船,终于安装了变速齿轮和调速器。

    这些齿轮都是从现代收到的废品中,挑选出来的工业齿轮做的。比较坚固耐用,用在这种小功率的蒸汽机传动系统上,简直就是小意思。

    毕竟齿轮需要耐磨,要使用锰钢铸造,现在杨凡的钢铁厂还没有特种钢车间,目前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普通钢材寿命太短,很快就磨损了。齿轮的工作环境太严酷。

    毕竟变速齿轮不停的承受多个方向,不同大小,而且急剧变化的力。普通钢材用不了多久就金属疲劳了。

    不是掉齿,就是断了,要不就是磨坏了。

    纽科门式蒸汽机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不能调节速度,也不能保证稳定的速度。

    因为锅炉烧水是不稳定的,燃料质量也不能保证热值始终一致。

    如果燃烧热量高的时候,蒸汽就多,气缸活塞就会高速运动。等过一会,煤燃烧的峰值过去,热量下降,蒸汽减少时,又会低速运动。

    重新加煤后,新煤会压住火焰,这时候温度进一步降低,蒸汽急剧减少。

    过一会,新填进去的煤烧起来,蒸汽又变多,烧到最旺时,气缸就会达到做功的峰值。

    这时候疯狂的做功甚至会损坏机器。

    如果直接把活塞的连杆连接曲轴,用于驱动明轮的话是不行的。

    那样这套设备,就会跟孝喘病人一样,周期性的一会快,一会慢。很难控制。

    大家开过车都知道,行车安全主要靠控制速度,所谓让速不让路。其次才是方向盘控制。

    如果速度不由自己控制,这个车恐怕没有人敢开。

    这也是,试航时杨凡不想带上小娘皮她们的原因。

    现在往复式蒸汽机还在试制中,毕竟涉及到太多的设备在研发和制造之中。今年肯定是出不来了。

    没有办法,现在多伦城已经被蒙古人围攻了一个月了。四面交通断绝,通信几乎中断。人心惶惶,不过目前还算在控制之内,毕竟多次打退蒙古人的进攻给了全城人信心。

    幸好,安三溪那里有个两个小孩子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文书装在掏空的木头里,趁着黑夜顺流放下去。

    这些木头就会向下游飘去,最后总有一些会到达遵化一带。

    通过这个方法,杨凡每天都可以得到多伦城的详细报告。但是没有办法把他的命令传过去。

    人力踩踏驱动螺旋桨的漕船,因为没有装甲防护,不能抵抗两岸蒙古人的弓箭射击,不得不停运了。这导致交通断绝,这年代可没有无线电通讯。

    要想重新开通水路交通,就必须给漕船安装上四面和顶部的装甲。

    蒙古人的箭失质量很差,他们严重缺铁。牧民征召兵的箭头绝大多数都是骨头和石头磨制的。只有军官才有铁箭头。

    所以,只要有两毫米厚的钢板就足够抵挡了。甚至一毫米的渗碳加强表面硬化的瓦愣钢板也没问题。

    杨凡的新城钢铁厂,已经安装了三台平炉,还上了一套钢棍轧钢的生产线,都是二愣子收废品收来的。

    现代好多小钢厂都关停了。这种按照报废处理的设备有的是,就是把这些设备改为用水力驱动费些力气罢了。

    这些宽幅仅仅三米的小轧板机器,需要的动力不算大。

    杨凡从北塘船厂调来了大批技师和工人,改装这三十条漕船。

    主要是在船的两舷和顶部安装钢架,覆盖瓦愣钢板。没有焊接,但是热铆技术已经很成熟了。这个活,铆接就可以。

    热铆技术虽然简单,但是非常靠谱,一直到二战前才被电焊技术彻底淘汰,一战的军舰基本都是铆接的。用了几百年呢。

    每一条船,尾部安装两台改进后的纽科门式蒸汽机和明轮。经过改进设计,纽科门式蒸汽机2.0版本,大大减轻了重量,提供了功率,现在装两台就够了。

    陈志坚坚持给这些漕船的中部,安装一座桅杆和一副中式硬帆,两舷安装了一些摇橹。中式硬帆利用不同方向的风效率高。这些都是给蒸汽机做的保险和备份措施。

    他的理由是,这些蒸汽机的可靠性不佳。战斗时要是熄火了,会出大事的。而且,这些船机动起来非常的笨拙,操纵性极差。

    如果有一定数量的摇橹,可以方便调整方向和掉头、拐弯等。

    就算蒸汽机坏了,而且没有合适的风向,船帆也不起作用,至少可以摇橹保持最低程度的运行。紧急情况可以脱离战场,不至于抛锚了,然后原地被动挨打。

    经过计算,这样下来,安装蒸汽机和明轮,安装瓦愣钢板装甲,安装桅杆和一面中式硬帆。

    再加上摇橹,还有人员和武器的重量,一条船的载重量从两百吨,急剧下降到一百吨。

    但是,经过这么一改装,确实各方面都考虑到了。内河蒸汽船具备了实用性。

    杨凡虽然每天都能收到多伦城的战报,目前多伦城凭借之前修建的夯土城墙,每天都能击退几次进攻。

    但是情况仍然比较严峻。

    为了保证速度,这些船都是同时开工改装。上述的这些方桉技术难度不大,现有的技术储备都可以实现,但是最大的问题还是在船的传动系统和变速上面。

    即使做不出来好用的变速箱,也必须先做出来一个靠谱的调速器。先稳定蒸汽机的输出速度。然后再加装变速齿轮来控制速度和倒车。

    调速器杨凡选用了瓦特蒸汽机上的调速器,因为这个原理最简单。

    气缸输出时同时带都一个根竖立的轴,这个轴上面安装了两个配重球体。气缸功率大时,转速快,就会把两个球体抡起来,这是因为离心力的原因。

    球体上有连杆,球体向上运动就会通过比较复杂的连杆去带动蒸汽机出气口的阀门。如果速度过快了,配重球被抡起来太高,就会通过连杆减小蒸汽机的出气量。

    YY小说

    这样速度就降下来了。

    同理,如果出气少,转动的速度慢,球体的离心力不足,就会下落,就会带动连杆向下运动,把出气阀打开的大一些,这样多出汽,气缸就会加大运动速度。

    所以,只要把调速器设定好,就可以稳定的输出固定的功率。这样子就把蒸汽机的孝喘病治好了。

    这个原理非常简单,陈曦很快就掌握了,还带着学生们做出了一些改进。老匠师们手工打磨做好零件,然后安装上去,试用效果非常好。

    变速箱就是完全用现代的废弃材料拼装了。这些零件和齿轮,现在的条件根本做不出来。

    反正也是小规模使用,用废旧零件拼凑也能满足使用,至于本地化,等以后大规模使用时候再说。

    第一艘,安装好了调速器和变速箱的漕船试航结束后,前进、后退,转向、稳定输出功率,都没有发现问题。因为赶时间,变速齿轮制作了两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

    试航时,终于找到了现代船舶的一些感觉,几乎让杨凡热泪盈眶。这一段时间总算没有白干。

    杨凡决定,先派遣这条船去一趟多伦城。鼓舞一下民心士气。

    这条船的到来,一定会极大的振奋人心。

    现在他们最大的压力就是孤悬草原深处的心理压力。如果在蒙古人的重重围困之中,恢复通航,多伦和遵化、新城可以自由往来,那么人心立刻就会安定下来。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蒙古人围不围城无所谓,反正庄稼也归仓了,牲畜有足够的秸秆吃,城里煤炭也充足。

    城里粮食充足,吃水有水井。牲畜也都进城了,肉铺子里,从猪肉到牛羊肉,甚至野味都有,这里临河,还有鱼。

    冬天也不怕,土坯房子冬暖夏凉,还有铁皮炉子。愿意花钱可以买蜂窝煤烧,那玩意都是一半劣质土煤粉加一半石灰和粘土,便宜的很。

    不愿意花钱,自己有秸秆,足够烧一冬天了。

    有的勤快人家,还在田埂上打杂草灌木柴禾。院子里高高的堆着柴草垛。怎么看也不怕冬天挨冻。

    如果恢复通航了,大家伙就更有信心了。

457、陈曦去多伦

    “老爷,我想亲自乘坐这艘船去一趟多伦。这条船的改装,我是总师。我要对我的产品负责。只有亲自跑一趟,才能真正了解这些设备的性能和缺点。”陈曦板着小脸,一本正经的对杨凡说道。

    “胡闹,你的岗位不在这条船上,在研究所里。这次试航,风险有多大你知道吗。别以为试航跑了一百多里地就没有问题了。从这里逆流而上去多伦,水路单程就五百多里呢。你能保证不出问题。”

    “老爷,我会带上技术组的,我们还带上配件,坏了就随时修好它。”陈曦挺起胸脯,大声说道。

    “这是打仗,不是你过家家、开玩笑。你没有上过战场,你不知道战场的危险。刀砍在人身上,会流血的,人是会死的。战场上流失可不长眼睛,不会因为你脸蛋儿漂亮就不找你。”

    “老爷,你说过的,只有在使用中才能发现问题。战场的环境越恶劣,越能暴漏我们还没有发现的问题。这样才能让蒸汽机尽快成熟起来。我也能知道下一步往复式蒸汽机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实际使用者的需要。好的设计师不能闭门造车。不走一趟,我没法说服自己。”

    杨凡不想她以身涉险,但是陈曦说的对,一个设计师和工程师,跟随自己的产品去一趟战场,实地考察产品的性能,才能真正的深入了解这个产品的优劣和性能潜力。

    才能快速的成长起来。

    “老爷,不如我带队去吧,我会保护好陈姑娘的。”磨桌说道。“这一路我们不离开船,应该没事。就算要修船我们也可以下锚,停在河中间。蒙古人没有火炮,箭失对我们没有多大威胁。

    杨凡沉吟了一会,还是同意了。

    毕竟,他也希望陈曦能快速的成长起来。

    第二天一早,在陈曦的要求下,命名为晨曦号的内河蒸汽船生火启航了。

    大明朝第一艘投入使用的内河蒸汽船,就这样喷着滚滚浓烟出发了。

    看着这条船离开码头远去,杨凡心里还是有些担心的。

    他有些后悔同意了,毕竟陈曦的价值很大,不容有失。杨凡后续还指望她把动力研究所撑起来呢。

    因为是试航,恢复航道,所以船上没有装载货物。除了二十个船员,六个技师。就是磨桌带着一个总旗,五十名燧发枪步兵,负责保卫工作。

    为了对付沿途的蒙古人。在船两舷各安装了三门立柱式的小型佛郎机炮。

    为了给蒸汽机和明轮等设备配重,防止船头上翘,在船头上,安装了旋转炮台和一门铸钢的24倍径的红衣大炮。

    这门炮足足两吨多重,口径130毫米。球形实心铅弹,炮弹重36磅。有效射程能达到一千五百米。使用霰弹的话,每一枚定装霰弹都装填了五百枚小钢珠。可以扇形射击二百米内的敌人。

    球形实心弹和霰弹是两个主要的弹种,另外还带上了海军用的链弹和杠弹。要是碰上蒙古骑兵也打算试验一下。

    这次试航,火器车间的负责人,兴禾铁厂的老牌大匠师付老六也带着六个学徒跟来了。

    他要趁机测试他们的火炮。

    这条船上用的火炮和燧发枪都是他们生产的。他和陈曦一样,都是要趁此机会检验一下自己的产品。

    前主炮是兴禾铁厂出品的,付老六亲自主持铸造的。

    兴禾铁厂现在完全掌握了各种大小佛郎机炮和发熕炮的铸造。下一步,就要铸造舰船用的长口径比的舰炮、守城用的重炮、车营和步兵用的轻便野战炮。

    现在铸炮的材料,已经从铜、铁换成了平炉钢。使用铁模铸炮,油冷却。极大的减少了气泡产生,成功率从这个时代的百分之十五,提高到了百分之六十。

    使用钢材可以把炮壁铸造的更薄,大大减轻了重量。

    而且性能超过了目前大明使用的进口红衣大炮。

    如果用青铜材料铸炮,虽然铜炮安全些,不容易炸膛。但是,铜炮多次发射,容易热膨胀,扩大炮膛,导致精度下降极大。

    而且铜比铁重太多了。铜毕竟是铸钱的材料,价格昂贵。

    铸钢材料就好很多。

    价格便宜,强度和韧性更好,而且可以铸造的更薄,重量就下来了。或者同等重量长径比更大,射程更远。

    驾驶台被放在了船中部的顶部。是一个简陋的木板铺设的小平台,这里视野好。便于看清航路,也可以方便的用铁皮管子向下传递命令给船后部的驾驶舱。

    桅杆顶部有一个简单的瞭望的望斗,在桅杆的顶部。桅杆是钢管的,爬梯是铆接的。望斗在桅杆顶部,就是简陋的围了一圈瓦愣钢板。

    蒸汽船呼哧呼哧的喷吐着浓烟,以大概五节多的速度逆流向上游驶去。

    驾驶台上驾驶的是陈志坚,杨凡不放心,把北塘船厂的几个人都派来了。

    陈曦不顾锅炉在夏天的酷热,每隔一会就到后舱检查一下,并用小本子记录下来机器工作的工况。

    每小时十公里的速度不算慢了。大概一个整天就可以到多伦了。

    中午的时候,这条船已经出了长城沿线很远了。已经沿着滦河进入了丘陵河谷地区。

    陈曦擦擦汗,从后舱沿着扶梯走上了驾驶台,这里陈志坚带着几个徒弟小心的驾驶着。

    内河不比大海,暗礁多。而且河水越往上游越浅。

    特别容易触礁和搁浅。

    这条航路好在熟悉,带了之前用人力船时的向导李善,做水文员,在驾驶台上辅助指挥。

    “这里有些浅滩,对,尽量靠左边一些。”李善大声喊道。

    这一路上,他起了很大的作用。航行还算是顺利。

    驾驶台上风很大,感觉很凉爽。

    陈曦惬意的把着栏杆四面观赏风景。

    “陈大匠师,浅滩这么多,天黑了,还能开吗。”陈曦问道。

    “不用担心,李善对这条路很熟悉。等天黑了我们把电石探照灯打开。那个光很强。是可以看清河面的。”陈志坚说道。

    “饭好了,大家都吃点饭吧,”磨桌从后面上来,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是十多桶泡面。

    泡面可是好东西,这玩意都是传送过来的,价格昂贵。杨凡体系只有顶层的一些人才有配给。能吃泡面是身份的象征。

    这次任务杨凡很重视,多以特批了很多泡面和自热食品。

    “哇,太好了,有泡面哦。我要香辣味道的。”陈曦立刻开心起来。离开秘书处,好久没有吃到泡面了。

    经过一下午的航行,天渐渐黑了。

    船头打开了两个巨大的探照灯。

    探照灯是一个大型电石灯,加上背后的半圆形反光半球制造而成,前面还装了玻璃,即使下大雨也能正常使用。

    这条船,在寂静的黑夜里,漆黑的身体,就像一只怪兽一般。

    蒸汽机发出的巨大噪声传出很远。两只探照灯就像两只眼睛,不停的扫视着前方和两岸。

    后半夜,船已经驶出了山区,进入了草原地带。

    没过多久,星星点点的篝火和帐篷就出现在了河岸两侧。

    这里已经能碰到牧民了。

    巴图起来起夜,他一边撒尿,一边打着哈欠。

    他的部落很小,只有二十几个毡包,被台吉大人挟裹来攻打草原上汉人修建的那座土城。

    他们实力太小,被派在在外围扎营。

    蒙古人的习惯,扎营一般都在河边,便于取水。

    他忽然听见远处传来突突突的声音,他有些疑惑,是自己没睡醒,发癔症了吗。

    这时,一道强光扫射过来,把周围照的雪亮。

    这下他知道了,这不是幻觉,是真的有什么东西从河上来了。他吓得立刻惊叫了起来。

    随着喊声,睡梦中的牧民纷纷从毡包里钻出来。

    此时,一个怪物从河的下游驶来。

    即使在黑夜里,因为月亮很圆,也能清楚的看到,这条船有两个大烟筒,冒着火光和滚滚黑烟,船头好像还有两只大眼睛,发出可怕的电光,在四处扫射。

    “这是什么东西啊,太可怕了。”

    “这是传说中的怪物吗。”

    此时一个老头哆嗦着,抖着白胡子,喊道:“快,派人去给台吉报信,这条船是奔着汉人的那个土城去的。”

458、蒸汽船炮轰骑兵一

    望斗上值班的陈晓树,很快注意到了惊慌的牧民。他从桅杆上爬下来,对临时船长陈志坚报告了情况。

    “不用紧张,我们到草原上来肯定是会遇到蒙古人拦截的,大家该干啥干啥去。就算是要打,也是明天上午的事情。”磨桌被叫起来有些起床气。

    他还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呢。

    原来就是碰到了在这里宿营的牧民而已。磨桌跟着老爷也算没少上阵,对战场的情况门清。

    大半夜的,不会打的,要打也是明天上午。

    因为太黑看不清,没法打。

    况且集结人手也需要时间,蒙古人一贯住的分散。

    如果明天中午还不拦截的话,就没有机会了。中午这条船就抵达多伦了。

    “该睡觉的都睡觉去,好好休息,明天好有精力陪他们玩玩。”磨桌说完打了个哈欠,转身回去睡觉。

    “有什么好紧张的,这是在水里,蒙古人又上不来。”

    众人一听顿时不紧张了。毕竟这里只有磨桌他是打老了仗的。看他满不在乎的样子,就明白了,今晚没事。

    顿时,众人一哄而散,纷纷回去睡觉。

    滦河上来了一条怪船的消息,很快被报道汗阿海那里。

    早上汗阿海正在女奴的服侍下吃早饭,就收到了这条消息。

    他细长的眼睛,闪烁着毒蛇一样的光,不停的闪动着。

    这段时间,一个多月的围攻,那座土城纹丝不动。

    蒙古人缺乏火炮。草原上也缺乏树木来制作攻城武器。

    当初大家伙儿结盟的时候,想当然的认为,只要我们凑够人,就什么都不用顾忌。直接用马蹄踩平他们庄稼,抢走他们的牛羊。

    结果这边打起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河东岸的那个城堡是石头的!

    他们居然从一百多里外运来花岗岩。

    汗阿海并不知道,这里可以水运这回事。

    一百多里外的山地不仅有石头,还有不少的树木,只要把石头放在木排上就可以运出来。用化肥炸药开采也很容易。只要用钢钎打孔,然后填充炸药就好了。

    那个城堡简直就是蒙古人的噩梦。

    外墙足足二十多米高,蒙古人简陋的梯子根本够不到墙头儿。

    墙壁是花岗岩和水泥砌筑,非常坚固,用铁锤都砸不动。

    而且那些射击口还在喷吐着火焰。把靠近的蒙古人打死一片。

    塔楼都是圆筒形状的,一半露在墙外,连死角都没有,躲在哪里都能被打到。

    一个月来,城堡下扔了三四百具尸体,一点进展没有,蒙古人已经转而去进攻多伦城了。毕竟夯土城墙他们更熟悉,大明的城墙都是这个样子。他们攻打也轻车熟路。

    这里只留下少数兵力监视,保持围困。

    汗阿海没想到,这个青黑色的城堡居然有这么多的火器,虽然都是小型的佛郎机炮和发熕炮,但是打击三四百米一点问题没有。

    对这个距离超过弓箭射程太多。对射太吃亏了。

    他们居高临下,视野很好,可以俯瞰河对岸全城。

    那些高高的塔楼是最好的瞭望塔。

    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蒙古人的行动毫无秘密可言,远远的就被高塔上的望远镜发现了。

    蒙古人很快发现,他们每一次对多伦城发动攻击,似乎城里边对他们的人数,武器,进攻方向,都了如指掌。

    早已集中兵力,储备物资在那里等着了。

    这仗打得非常难受。

    “只有一条船吗”汗阿海问道。

    “回大汗话,只看到一条船,不过这条船可以逆流而上,还有两个烟筒冒烟,似乎船上还烧着火。”

    “烧火,他们在船上做饭吗”

    汗阿海不准备伤脑筋了,一条船而已,全部把他们抓来,不就都明白了吗,不值得费心。

    绝对不能让他们成功到达多伦,他明白这会给城里的人极大的信心。

    围城就是要困死他们,在心里上让他们绝望。如果封锁不住,那还叫什么围城。就是一个笑话。

    “让押花去进攻他们,不要让他们到这里来。”

    不出所料,上午大批的蒙古人果然来了。

    磨桌站在驾驶台上,看着远处奔驰而来的大队骑兵。对着传声筒喊话,“全体准备,蒙古人上来了。”

    远处一片黑色潮水汹涌而来。无数的马蹄践踏下,大地都在震动,水面也兴起了波纹。

    “你们不是要实验武器吗,现在机会来了。从这里到我们能看到的远处,两岸都是蒙古人。”磨桌对付老六说道。

    付老六点点头带着徒弟们去了船头炮台。他决定亲自操炮。

    磨桌带来的一个总旗,五十名燧发枪步兵,立刻跑到两舷,打开射击口,开始装弹。

    船上的水手也开始给两侧的佛郎机炮装弹。

    磨桌和陈志坚等人在驾驶台上,手忙脚乱的赶紧把放在顶棚上瓦愣钢板放下来,防止流失射向驾驶台。

    驾驶台四面的瓦愣钢板是可以收放的,放下来有百叶窗式的空隙,既可以挡箭,又可以观察外面。

    骑兵的速度很快,船舷两侧的河岸上,大批的骑兵游弋着,看着这条四面都被铁皮包裹的怪船不知道怎么下口。

    因为纽科门式蒸汽机功率不大,所以速度不快,骑兵可以轻松跟上。这里的河道深度大概在三到四米之间,骑兵也靠近不过来。

    押花站在不远处一个小山包上,看着这条孤零零的黑色蒸汽船,有些狐疑不定。

    有船帆,但没有升起来,现在的风向也不对,不能支持他们逆流而上。

    两舷各有五支大船橹此时都没有入水,像是蜈蚣的爪子一样平伸着,显然也不是用橹驱动的。

    看着船后部的两个大烟囱冒着滚滚黑烟,加上后面两个巨大的水轮在划水,他虽然不懂原理,但也看白了,这条船就是用烟火和明轮驱动的。

    不管他们有什么古怪,大汗的命令一定要执行。

    押花一挥手,顿时苍凉的牛角号声响起。

    下一刻,无数的骑兵弯弓搭箭,密集的抛射,箭失像黑云一样腾空而起,然后雨点一半的落在船上。

    以船为中心,雨点般的箭雨覆盖了这段河道。

    剁剁剁的声音,在整个船身和顶部的瓦愣钢板上响起。这些钢板很薄,因为是铆接在钢支架上的,在箭雨的冲击下,不停的颤动。

    陈曦抬着小脑袋,仔细的观察着瓦愣钢板。有的地方出现了小小的坑和凹陷。但是很好,没有击穿。

    下一刻两舷的各二十五名步兵的燧发枪响起,这些人都是家丁团的,他们训练有素,在箭雨落下后立即反击。

    一片烟雾从船舷侧面的钢板射击孔中腾起。河两岸立刻栽倒了十几个骑兵。河道不算很宽。七八十米的样子。

    五十发子弹打倒了十几个骑兵,成绩还算不错。

    毕竟这个时代远距离燧发枪的精度都很差。这也就是射击密集的敌人,要是打单个敌人很难在百米左右射中。

    骑弓的抛射射程大概在两百米内,他们在距离河岸五十米左右不停的抛射。这个距离上火枪打不准。

    押花之前在攻城战中,看到了这些汉人拥有火器,数量令人震惊。

    他猜测这条船上可能也有火器,所以没有让骑兵靠的太近。这下果然证实了他的猜想。

    蒙古人追着船向上游跑去,不停的抛射箭失,黑船则每隔十几息就放一轮火枪。不时有蒙古人被打倒。

    “加速,尽快向多伦城靠拢,防止他们在上游堵截。”磨桌命令道。前边有一个河道拐弯处。船速会变慢,那边浅滩也多,要防止蒙古人冲上来。

    蒙古人不是傻子,上游水浅他们可以涉水靠近,也可以向水里扔东西阻滞行船。

    半个时辰后,蒸汽船在蒙古人的箭雨下到达了河流拐弯处,这里已经提前聚集了大批的蒙古人,他们纷纷下马,拿着弯刀,涌上沙洲,还有好多在齐腰深的水里推着木筏子,准备冲上来肉搏。

    半个时辰的高速航行后,这时候船后突然传来卡卡的声音。陈曦赶紧跑过去检查。找了一下,发现是变速箱发出的声音。

    “小武你们两个把变速箱外壳打开。快,好像出问题了,”

    还没等陈曦指挥两个学生拆开变速箱外壳,就听见卡的一声,变速箱卡住了,然后砰的一声巨响,外壳被被崩飞了。

    小武眼疾手快,一把把陈曦推开,破裂的外壳飞了出去,把两毫米的钢板幕墙打出了一个大洞,然后落到了河道里。

    陈曦清楚的看到了外边的情况,好多蒙古人正聚集在不远处的一个沙洲上,虎视眈眈的看向这里。

    然后,船尾的明轮像是忽然失去了力气,速度骤减,然后慢慢的停了下来。

    磨桌在驾驶台上,感到脚下一阵震动,船停了下来。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1000/ 第一时间欣赏明末钢铁大亨最新章节! 作者:漫卷诗书万点花所写的《明末钢铁大亨》为转载作品,明末钢铁大亨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明末钢铁大亨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明末钢铁大亨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明末钢铁大亨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末钢铁大亨介绍:
穿越明末蓟镇遵化古城,接收一家冶铁坊。看主角用铁和火重整万里河山。明末钢铁大亨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明末钢铁大亨,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明末钢铁大亨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