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明末钢铁大亨TXT下载明末钢铁大亨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明末钢铁大亨全文阅读

作者:漫卷诗书万点花     明末钢铁大亨txt下载     明末钢铁大亨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935、卷烟热销

    现在香烟可是好东西。

    烤烟在北方只有遵化有大面积种植。其他地方有零星种植。

    但是,遵化的烤烟是弗吉尼亚烤烟品种,非常的好抽。别的地方种植的是大明刚刚从吕宋引进的品种。两种不同品种的的烤烟,口感相差非常大。

    而这种优良的烤烟却被遵化垄断,外面根本没有种子。烟叶的烘烤技术,外面也不行。非常的原始。加工出来的烟叶不好抽。

    目前能生产卷烟的只有新城卷烟厂这一个厂子。每天只能生产三千三百箱卷烟。每箱一百条,每条十包,每包二十支。

    这个规模还是因为香烟供不应求,不断招募军人的家属才实现的。

    卷烟利润高,所以给这些女工的待遇也比较好。她们的收入甚至和男技术工人差不多。这个时代的卷烟,都是用人力机械加工和生产的。可以说是体力劳动。

    车间十几个,里面人山人海的,完全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都挣计件工资,每卷一千支烟多少钱。

    这些卷烟按照特等三百箱,上等一千箱,中等一千箱,下等一千箱的等级生产。就这点产量肯定是不够的。从源头上,拿货时,就被瓜分干净了。

    特级烟大部分都被皇后娘娘直接拿走了。这一块几乎只有宫里的渠道才能高价买到。同时,也是皇帝用来赏赐大臣用。

    上等的多数都被勋贵拿走了。勋贵们在京城都有店铺。这可是好买卖。纷纷让家里的婆姨们去找小娘皮,要求拿货。小娘皮也没有办法,三十多家勋贵,一家二十箱,就差不多了。

    中等的只有兴禾超市里才有销售。京城的文官和有钱人,想买香烟,只能去兴禾超市买中等货,这种货要卖五两银子一条。

    因为文官和杨凡的关系很不好,他们也没好意思舔着脸去求定远伯夫人。但看着皇室和勋贵大发横财,心里就和百抓挠心一般难受。

    这些文人,对香烟表现出了比武官们更大的热爱。他们每天要是不吸上几根,简直就浑身不舒服。

    至于下等的,一大半杨凡用来作为军需品发给官兵。少部分超市里能见到,二钱银子一盒。这个虽然少,但是,一般家境殷实的人家还是买的起的。下等香烟甚至可以按支卖。十个铜钱一支。

    这样子,就是所有人都可以尝一尝了。好多人买不起成包的香烟,就在逛超市的时候,买一两支过过瘾。

    杨凡也是特意这样做,就算贩夫走卒,买一根尝尝还是有可能的。香烟今后大发展空间很大,低端的用户可以提前培养。以后,必然会有适合他们的低价烟销售。

    香烟这东西可以解压。可以缓解紧张情绪。这些作用在战场上非常有用处。现在高度白酒、辣椒油和香烟已经是杨凡军队的标配。

    官兵们已经彻底爱上了这三样东西。已经彻底离不开了。这些东西,只有杨凡这里才提供。极大的增强了军队的凝聚力。

    除了这些,零食也有助于缓解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杨凡在单兵食品中配备瓜子、水果糖、巧克力等零食,甚至小规模的给军官配发了小包的槟榔。这些槟榔是前期探索南洋航线的一艘飞剪船运回来的。

    根据军官们的反应,效果还不错。嚼着挺有感觉。嚼了一段时间后,不吃总感觉嘴里缺点什么。嚼着这个槟榔,确实也能稳定情绪。

    王承恩在崇祯登基后,虽然收入也水涨船高。但是他是穷苦出身,家里还要一大家子人呢。爷娘老子兄弟姐妹都靠他接济呢。

    他是北直隶顺德府邢台县(今河北邢台)人。故里在邢台县白岸乡白岸口村。该村原名口当,明初王姓迁来定居,后因村据白岸沟口,改称白岸口。

    白岸口村地处太行深山区,土地十分贫瘠,这些年又干旱,生计很难。

    他家里最大的特点就是穷,五个哥哥全都半辈子没穿过鞋子。直到他发迹了,才告别了光脚。家里才住上了砖瓦房子。

    有了房子和彩礼钱,五个哥哥才娶了媳妇。这些年生了十几个小子。算是对王家祖先有了交代了。

    当年要不是实在是过不下去了。谁愿意把孩子往宫里送啊。可惜就是苦了他一个了。

    尽管他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不少收孝敬。可他平时可舍不得去买定远伯的香烟。

    定远伯的东西,除了限购的陈年粮食,有便宜的吗。全都贵的离谱,吓死人。可是,就是无数的有钱人拼命的抢着买。有时候紧俏的时候,还竞相加价。

    不过,这个香烟可真是好东西啊,他晚上在陛下外间值夜的时候,困倦的不行的时候,出去抽根卷烟,立刻就精神了。

    就是这东西太贵,他看着都肉疼。一阵烟雾,就是最便宜的下等卷烟,十个大子儿也没了。

    听说陛下赏赐,登时高兴的,一脸褶子都熠熠生辉。

    陛下抽的烟,全是皇后娘娘派双喜小公公,从定远伯夫人哪里拿的货。全是特等货色。平时可是市面上看不到的。

    那个烟丝金黄金黄的。点着了火,那个香味,直往肺腑里钻。真是沁人心脾啊。

    香烟火了以后,打火机也火了起来,听说打火机厂还要上市呢。

    那小东西,做的叫一个精致。黄铜的外壳,镂空雕刻十分精美。打开叮咚一声,就窜出一串火苗。点完了香烟,只要大拇指往下一扣,就把火灭了。

    这东西揣在兜里非常的小巧。哪像火镰火石袋子,又大又重。现在吸烟不买一个打火机,用火镰火石你都不好意思。

    实在买不起打火机的,也弄铜管火折子揣怀里。吸烟时,拔下盖帽,吹亮了用。

    王承恩琢磨着,这打火机现在都有十几个款式品种了。从一两银子的到五十多两银子金壳的都有。这东西可不是只能用来吸烟。需要取火的地方多了去了。这东西多方便啊。

    况且,买了火机,还要买耗材,也就是火石和煤油。这都是收入啊。要是上市了,估计肯定大涨。最不济,每年拿着分红也是划算啊。

936、清军大幕拉开

    和王承恩关注买点股票,发点财不同,崇祯是不会关注这个事情的。就是关注那也是皇后的事情。

    他在思考定远伯打胜了之后,如何裁撤三边总督辖区九总兵的事情。

    崇祯心里思索着,看这个形势,卓资山城也不在话下了。拿下了卓资山,指日可待就能到归化了。看来很多事情要早做准备了。

    “宣内阁来这里,朕要和他们讨论一下清军的具体事项。”崇祯说道。

    看着王承恩美滋滋的去宣内阁觐见了。崇祯忍不住,从抽屉里拿出一包火红色的大明万年牌子的香烟,用杨凡进贡的镀金Zippo叮的一声打着了火,点燃了香烟,抽了起来。

    他就喜欢这个烟盒的设计,看着就喜庆。尤其是牌子,“大明万年”看着就提气。

    吞云吐雾之间,崇祯还在思索着,这么看来,打集宁用了两天。打卓资山估计一天就打下了。

    归化城能打几天,估计也不会太长。归化、九原、临河三城一旦拿下来,外套就基本平定了。

    外套主要是指黄河以北,阴山以南的狭长的农耕和草原地区。

    内套是指黄河几字形内部,黄河以南,陕北长城以北的鄂尔多斯高原。

    西套是指宁夏贺兰山以西,甘肃河西走廊长城以北,新疆阿尔泰山、戈壁阿尔泰山以南的一大块三角形荒漠地带。这里也叫阿拉善蒙古。

    一旦外套拿下了,立刻就可以发动三边总督麾下的九总兵,配合京营围攻鄂尔多斯部。

    一旦拿下内套。则整个西北地区就完全封闭起来了。九边重镇就可以裁撤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了。

    崇祯心里盘算着,看来整顿军队必须提前筹谋了。

    他不认为,杨凡拿不下漠南蒙古的最后余孽。

    土默特、鄂尔多斯、阿拉善三部的覆灭只时间问题。

    至于锦衣卫提醒,青海和天山南北、阿尔泰山西北的蒙古诸部都有异动的情况。他并没有重视。

    在他看来,蒙古帝国早已是昨日黄花。四大汗国当年就打死打活的。现在除了南疆的叶尔羌,算是察合台汗国的继承外,其他几大汗国都分裂成了无数的小邦。他们之间的仇恨比对大明高得多。能联合起来才怪。

    王承恩从乾清宫离开,一路奔着文渊阁而去。

    明朝的内阁就设在文渊阁内。这里是明朝行政权力的中心。

    紫禁城东南部有一片建筑群,叫做文华殿建筑群。

    文华殿呈“工”字形布局,共分为前后两小殿。前殿即文华殿,为黄琉璃瓦歇山顶。后殿名主敬殿,规制与文华殿类似。文华殿与主敬殿之间,以穿廊相连接。

    文华殿明初为皇太子的观政之处。明中期改为举行经筵的地方。

    在这个大院子的最后面,有一座木结构的明两层,暗三层的阁楼。叫做文渊阁,是皇家图书馆所在地。

    在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让这个紫禁城里最不起眼的房子,成为声名显赫的所在。

    在文渊阁办公的内阁,成为大明朝实际上的政务决策团队。

    故宫传说有9999.5间房子。其中这半间房子就在文渊阁里头。是一个楼梯间算是半间房。

    王承恩传完皇帝的旨意,就离开了。

    有两个人在三楼的外廊上,手扶栏杆,抽着香烟,目送着王承恩离开。

    首辅李标看看次辅钱龙锡,说道:“定远伯打仗真是有本事,这才出关,就两天拿下了集宁。前元那会儿,蒙古人几次内讧,集宁一直没有被打下来,可是有着坚城之称的。”

    “你觉得这个时候陛下召见我们,所为何事。”

    钱龙锡皱眉道:“十有八九是清军的事情,陛下这是想躲在幕后,让我们出面清军。但是,他又想趁此机会把宣大的兵权抓过来。现在,漠南已经基本肃清了。蓟镇和宣府镇、大同镇外面已经没有蒙古人了。陛下比我们心急裁撤九边啊。”

    李标说道:“陛下已经掌握京营,绝对不能继续控制九边的边军了。否则,依着当今的性子,恐怕会走上穷兵黩武的路子。大明现在全屏一口气吊着,可万万折腾不起了。”

    “我们想整顿军队,是为了节省朝廷的开支,可是陛下要主导此事,只能是把精兵抓在手里。如果九边全部裁撤,一共十五个总兵,汰弱留强后,调到赤峰城和阜新城之后。我担心陛下下一步会对建奴发动进攻。”钱龙锡担忧的说道。

    “唉!这整个朝堂里,只有陛下是心心念念的要收复辽东的。陛下根本不了解大明的军队是不堪和建奴野战的。大明的财政也是提供不了这笔军费的。当今之际,只有老成谋国,先和建奴保持一个和平的环境,先集中精力解决大明的内部问题才是关键。”

    在李标看来,也可以说是在东林党看来。大明上下一团糟糕的根本原因在于,党争导致的文官集团四分五裂。各个派系,对国家的大事,不论对错,只有党同伐异。把国家搞得半瘫痪。

    东林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把权力收回来,清理掉这些乱七八糟的晋党、鲁党、楚党、浙党之类的派系。做到政令统一。

    “我们这一次,不要明着反对陛下,我们只要抓住清军的主导权就好。我们在落实的环节下些功夫。把精兵抽走。剩下的留给陛下。他爱怎么折腾都由他。我们也可以避免和陛下冲突。”李标说道。

    具体办事的人,安插上去。这是华夏式权力运作的精髓。这些具体办事的人,比那些高级官员有用。

    有什么事情,私底下就办妥了。根本不会惊动上面。

    不管多严密的计划,落实和操作环节都有很大的空间,可以私下运作。

    “这些精兵抽走后,我们怎么处理。放在哪里。”钱龙锡问道。

    “先交给袁崇焕吧。交给别人我们也不放心。他哪里兵马多,藏得住。反正陛下也清楚,现在九边就是一笔糊涂账。真有多少精兵,谁也不知道。”

936、火烧卓资山(补昨日的一章)

    李标和钱龙锡在密谋的时候,杨凡的大军已经到了卓资山城下。

    大军的到来,把这里的人吓得半死。小二十万人,行军造成滚滚烟尘,铺天盖地。

    这里就是一个小地方,要不是在三叉路口,根本不会在这里修一座小城堡。卓资堡只有不到一百米见方的大小。而且是在一座土丘的四面夯筑了城墙,外面包砖。然后平掉土丘建成的。

    卓资堡内部地面整个比外面高十米左右。这里和鸡鸣驿差不多,就是一个驿站。小城不大,但的确很坚固。

    城墙四角,四面都有石头砌筑的角楼。城门只有一座南门。

    杨凡骑在马上,看看这座又小又坚固的小城堡,对张世泽说道:“炮兵练完了,投石机练完了,箭塔和楼车也练完了。还差什么没练的。”

    张世泽皱着眉头想了想,说道:“步兵巷战,钢弩、箭塔、三眼铳都练完了。这也没有什么遗漏的了。”

    “对了,差点忘了,你那个没良心炮,还没有练过呢。”张世泽一拍脑门说道。

    “对,你不说我差点忘了。就它了。就来这个。”杨凡顿时也兴奋起来。

    杨凡从小就喜欢玩火,那个男孩子不喜欢玩火呢。尽管屁股都被杨爸打肿了,也乐此不疲。

    之前在南苑,杨凡用木材和铸铁做出来蒸馏原油的设备。后来利用这些技术搞了大明石化这家上市公司。现在,汽油可不缺了。保证军需绝对是够的。

    自从天津大港打出了油井后,除了股票疯涨外。就是煤油灯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了。

    煤油便宜,普通人家也点的起。而且明亮,没有太多的油烟。是照明的利器。此神器一出,立刻获得的广泛追捧。尤其是官府,对煤油灯非常感兴趣。

    因为这玩意儿可比蜡烛便宜好几倍。而且效果还更好。虽然没有电石灯亮,但是也没有电石灯的瓦斯臭味。

    古代房间里比较昏暗,没有平板玻璃做窗户,天色稍不好就不能看清字。所以办公和读书都需要照明。市场非常广泛。

    好多商人都看到了商机,纷纷抢着来订货。目前订单都得排三个月才能拿到货。

    原油蒸馏出来的汽油和柴油,全部被杨凡买走,储存起来。一个是留着给将来得内燃机用,另一个就是用作战场上得燃烧剂使用。

    “张疙瘩,派人去后面把没良心炮抬来。”杨凡回头说道。

    这次出征,杨凡只带了家丁团跟随保护自己。张疙瘩作为家丁团的团长随行,磨桌和驴蛋则带着兴禾团练团,骑兵教导团留在领地。负责保护老家。

    张疙瘩还没有见过没良心炮的使用呢。他赶忙到后面找到工兵营王二麻子。现在王二麻子终于升职了。王二麻子被调去,当了没良心炮的队长了。享受正营级待遇。

    上次攻打张家口城,王二麻子的非正常人类操作,极大的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在很短的时间,就把炮兵送上了城。战后,杨凡给他升了职。他的功劳其实早就够了。只是人比较嚣张跋扈。杨凡是故意磨磨他的性子。

    火药抛射系统在各国,都不是配属炮兵的,这玩意儿都是配属给工兵的。杨凡这里也不意外。

    当初发明这东西,就是因为工兵抱着炸药包,爬上去炸碉堡伤亡太大了。冒着机枪的火力往上送炸药包,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所以,才发明了,射程只有一百五六十米的火药抛射系统。这样就可以把炸药包飞过去,而不是用人命去填。

    不大一会,王二麻子带着他的一百多个工兵来到了杨凡面前。

    这家伙,平时总是歪戴帽子,敞着怀。一副痞子的模样。只有在老爷和夫人面前,才会把帽子戴正,把衣服整理好。

    这次张家口打完,杨凡一纸调令把他从骑兵军弄回来了。这家伙技术是没说的,就是太容易捅娄子。胆子大的吓死人。

    杨凡这次出征,给各个部队装备了,现代传送过来的老式电子管电台。

    因为新城那里漆包线、磁铁、矿石收音机、有线电报和电话,小型水力发电机等设备已经研发出来。因为具备了一定的电学基础,技术差距缩小。所以,可以传送老式电台了。

    这些电台虽然是电子管的,但这个年代没有电磁干扰,几瓦的电台就可以实现全国通信。电子管也好修理,管子坏了,直接换就可以了。现代那边玩电子管的发烧友大有人在,很多厂家也在生产各种电子管。供货也不是问题。

    如果式电路板坏了,那绝对只能扔掉了。杨凡这头肯定是修不了的。而且集成电路的技术落差太大,也是没法传送的。

    年前新城突击培训了一批女报务员和通信兵,派驻到骑兵军和步兵军的每一个团和团以上单位。

    杨凡和新城那边的联络也是靠着电台。小娘皮和林月如通过电台一直在和杨凡联络。商量重大的事情,传送情报等。

    所以,杨凡虽然出征在外,但是京城地面上发生的事情,他都一清二楚。林月如每天都给他发报。

    小娘皮领导的秘书处,也把每天的重大事情汇报给他,等待他决策和批示。

    杨凡可以说,人在军中坐,能知天下事。

    “没良心炮,你们熟悉的怎么样了。”杨凡板着脸问道。对王二这家伙,就不能给他好脸。他这人你给他三分颜色,他就敢给你开染坊。

    “老爷,您交给我,就放一万个心,这玩意儿没啥难的,咱王二早就摸透了。我就是闭着眼睛,也能把炸药包打到城里去。”王二麻子拍着胸脯说道。

    张世泽被气笑了,这小子总是这么狂。笑骂道:“你小子,这么大吹法螺,要是失手了,可别管本将打你的军棍。”

    王二麻子转过身,把手指伸进嘴里,沾了些唾沫。然后竖起大拇指,闭上一只眼睛,感受一下风向和风速。然后,左右眼轮流睁开,闭上。测算了一下距离。心里盘算了一会。

    “副帅,您就擎好吧,保证每一炮都打进城里,跑了一发炮弹,您就是把我屁股打烂了,我王二也毫无怨言。”

    看他这么自信,杨凡和张世泽都点了点头,好、伙药抛射准头不好,不过这小子是真有本事。一般有本事的人,多少都有些与众不同。

    “上天有好生之德,董来福,你去喊一下,现在投降可以活命,要是完了,烈焰熔城,可就玉石俱焚了。

937、火烧卓资山二

    董来福上次差事办的好,杨大帅非常满意。

    不仅赏赐了五十两银子,还把他的职位提升了一级。此时,他更有劲头了。之后每次有所差遣,他都非常的卖力。

    张疙瘩知道,这个通译可是老爷看重的人。可不能有所闪失。

    跟了杨凡这么久,他非常清楚,老爷看重有本事,有技术的人才。这个老小子,精通多种语言,绝对是人才。以后老爷用得着他的地方多着呢。

    张疙瘩一挥手,四个手持钢板大盾的家丁上前,一个在前,两个在两翼,还有一个举着大盾在头顶,把董来福保护在中间,向前走去。

    董来福手持铁皮卷的扩音器材,大声用蒙古语喊道:“布扎握格喝!布扎握格喝!乌呼和!乌呼和!”

    杨凡懂点蒙语,是从网上学的简单词汇,知道这是不投降,就会死的意思。

    但是,很快城上的蒙古兵破口大骂来回敬他。

    “圪泡(杂种)!嚼毛(指喋喋不休不停地说话的样子。)额秀特!”

    董来福气的脸色发白,骂道:“……”

    蒙古人再度骂他,“……”

    很快,劝降失败,董来福像是斗败了的公鸡,垂头耷拉脑袋的败下阵来。

    杨凡和张世泽苦笑,老董做个通译还行,看来骂街确实不擅长。

    他那匮乏的语言,贫乏的词汇,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毕竟语言是人家的语言。很快就被骂了回来。

    “算了,你骂不过人家也正常,下去吧。”杨凡挥了挥手。

    王二麻子倒是看的津津有趣,忍不住说道:“这个通译,也太废物了些。骂人都骂不赢。想当年老子在村里,八岁时,就骂哭过老娘们儿。我们那里,甭管什么泼妇,都不敢和我对骂。老子骂街能两个小时不带重样儿的,多不要脸的老娘们儿,我都能骂的她掩面而逃。要不是我不会蒙古话,您让我上去,保准骂的他们气急攻心,昏厥过去。”

    张世泽一竖大拇指,赞道:“人才啊,人才!”

    他可是识货的,这王二可是有真本事。

    俗话说好男不跟女斗。原因主要有两条。

    第一条,男人虽然体力好,但是,男人不能动手打女人。否则有理变没理。第二,更不能和她们对骂。尤其是老娘们儿。她们能骂的你狗血淋头。灰头土脸。

    你打不得,骂不过,还跟人家斗什么斗,赶紧灰溜溜的走人吧。

    因为女人做闺女时,是一个心态,一个样子。谈恋爱了,有了心上人时,一个心态,一个样子。湿身了又是一个心态,一个样子。

    嫁人了心态更是大变。至于生完了娃。就彻底放开了。老娘这一辈子什么没见过,娃都生了,我还怕什么。今后就什么都不在乎了。

    你跟她对骂,她什么话都敢说。绝对让你脸红,心跳,羞耻,怒极,又气又急。你做不到她那种无底线破口大骂的程度。所以,对骂必然惨败。

    这王二八岁就能骂哭村里的老娘们儿,绝对是人才啊。能为常人所不能。

    张世泽也是服了,墙都不扶,就服杨凡。他自己就够奇葩的了。你看看他手底下都是些什么人啊。真是有什么样的将,就有什么样的兵。

    杨凡也是抹脸,他手下的这些人,混蛋多。

    还好自己脾气好,没被他们气死。每次把杨凡惹火了,就是一顿踹。

    这些王八蛋一个个的皮糙肉厚的,一边挨踹,一边贱兮兮的陪笑。根本就不在乎,全是二皮脸。

    甚至他们认为,老爷踹自己,而不是打军棍。这说明老爷对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能被老爷踹,那是老爷重视自己,当自己是家里人。

    否则,外面那么多人,他们想挨老爷踹还没机会呢。

    “赶紧的,别磨叽了。要是把燃烧弹给我打飞了,你自己赔钱。”杨凡瞪了王二一眼,让他赶紧干活。

    “喏!”王二立刻严肃起来,挺胸立正,大声吼道。

    他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和老爷嬉皮笑脸,什么时候必须公事公办。

    “全体都有了,立刻挖炮位,把抛射桶给我埋实了。”王二对工兵队大吼道。

    工兵们立刻冲进阵地,拿起工兵锹,立刻甩开膀子干了起来。这些人能当工兵的都是壮汉。个子高,又强壮。否则,体力不行根本干不了这个。

    张世泽羡慕的看着这些工兵,快速的挖掘炮位,把土扬的和下雨一样。不大一会就挖出了六个炮位。

    杨凡的私人武装的战斗力,他是清楚的,根本不是京营这些菜鸟能比的。

    工兵们挖好斜着的坑后,把一头焊死的钢管斜着插入土里。然后把土回填,浇上水,然后踩实。

    杨凡的没良心炮不用汽油桶。那玩意儿不靠谱,非常容易发生炸膛事故。

    抛射的炸药包有二三十斤重,在发射阵地上炸了可不是玩的。杨凡直接用的是现代传送过来的,报废大口径无缝钢管。

    这种无缝钢管是用水压机挤压出来的。目前用最大直径一米的无缝钢管。这种挤压出来的钢管强度最好。不用担心炸膛。

    油桶那种,抵抗膛压不是靠油桶的管壁,而是靠着四面把土踩实,用泥土来抵御膛压。杨凡的抛射管子,本身就强度很大,再加上踩实泥土,安全性大大提高。

    王二带着人,很快就把发射筒布置好了。然后在后面五十米,堆放弹药和发射药。随后他们就开始装填。

    城上的蒙古人看到他们再一百多米外忙活,偶尔射几只箭过来。但是这个距离根本射不中,显然,这里没有射雕手级别的弓手。

    张世泽认真观察这种杨凡口中的利器。他发现原理和操作步骤很简单。

    就是将一个大口径滑膛钢管的底部封死,而后依次装入发射药、密封装置、炮弹(这种炮炮主要发射的是燃烧弹,并不是炸药包),再根据需要攻击的目标设定好抛射桶的发射仰角,按照仰角固定好后点燃发射药抛射炮弹。

    燃烧弹他了解,还是和杨凡一起实验的呢。炸药包他是第一次见到。使用生牛皮三层包裹,用绳索捆紧做成的。看着和直径一米的大菜板一样沉重。

    “老爷,装填好了,四门装燃烧弹,两门装炸药包。开火吗。”王二报告道。

    “开火!”

938、火烧卓资山三

    这些没良心炮开火,用的也是燧发枪机点火。

    因为这东西更危险,如果炸膛了,周围二三十米不会有幸存者。杨凡和张世泽都在后面两百米外看着。大军也离得远远的。

    没良心炮距离城墙边一百米左右,弹药在炮的后面五十米的战壕里堆放。就是防止炸膛引燃炸药包。

    装填好了,工兵们立刻扭头就跑。直接跑进战壕里,然后拉动拉索。拉索扣动扳机。直接就打着了火。

    轰!一声巨响。

    震的杨凡等人耳朵嗡嗡响。这玩意儿可比红衣大炮响多了。

    张世泽赶紧约束坐下的马匹,防止受惊。要是马惊了,带着他往前跑到发射区去了,可不是好玩的。

    紧接着,第二声,第三声,巨响接连传来。

    随着烈焰喷出炮口,一个被黄色磨砂鹿皮紧密包裹的圆盘装炸药包,肉眼可见的飞了出去。

    张世泽仔细看去,这玩意儿,根本不是平飞。而是翻滚着沿着抛物线飞行。在天空中划出一道抛物线,然后落进了城内。

    这东西不好瞄准和预测落点,所以并没有落在城墙上,全部都落进了城里。

    两个炸药包,四个钢板容器内装汽油的燃烧弹飞了进去。

    延时引信似乎有些慢,落地有几秒钟,没有什么反应。就在大家都认为引信坏掉了,是臭蛋。

    突然,雷鸣般的巨响传来,一阵烈焰爆发起来。

    不大的小城里发生了两次剧烈的爆炸。把城里的房子以及各种建筑物炸的粉碎。各种碎块漫天飞舞。

    几秒钟后,燃烧弹也爆炸了。

    这些燃烧弹,是一个钢板容器内装凝固汽油,汽油内部还有一个炸弹。

    这些凝固汽油,是用废旧轮胎翻新时,切下来的碎块粉碎了,溶解到汽油里做成的。这些液体汽油非常粘稠。粘上了很难弄掉。

    因为没良心炮这种火药抛射,膛压小,就是牛皮鹿皮包裹的炸药包,都不会在发射时炸裂引爆。更不用说用钢板做炮弹外层的燃烧弹了。

    当燃烧弹落地后,大概三五秒钟的时间,内部的引线燃烧进炸药部分,炸药爆炸。直接把燃烧弹的凝固汽油,炸的四处飞溅。

    而凝固汽油同时也被点燃,四处带着燃烧的火焰抛洒。

    这些东西非常粘稠,一旦粘在皮肤上就很难擦除。

    况且还是燃烧着的情况下。

    一轮射击,两枚二十五斤装药的炸药包相当于六公斤多tnt的威力。勐烈的爆炸,冲击波对小城内部造成巨大的破坏。

    以美国155HE炮弹为例。M107自行火炮的炮弹,长度达到800毫米,弹头重量43.2千克,其中里面装药大概为总重量的15.8%,既装有6.83千克的TNT炸药。

    其威力对无防护有生目标杀伤半径达到40~50米,说炸死一个足球场大这么大面积上的人不是开玩笑的。这是什么概念,如果杀伤半径是五十米。杀伤圆形面积就是7850平方米。

    而这个城堡也只有一百米见方。算上城墙的面积也就一万平米左右。

    两枚炸药包几乎把全城都破坏了。

    这两枚炸药包在炸药的外面,包裹了密密麻麻的小钢钉,用来做破片增加杀伤力。钢钉可以有效的击穿铠甲和盾牌等防护措施。甚至土坯墙也挡不住,躲在后面也同样会被杀伤。

    包装时,钉子尖头向外。像是钉子组成的墙壁一样。钉子用胶水固定在内层炸药包上面。然后外面再包一层牛皮。

    所以这两枚火药抛射的炸药包,弹片数量非常多。杀伤力不比六英寸的重炮炮弹差多少。

    前两发炸药包的引信时间短,先爆炸。小城堡里的面积扣除了城墙,只有六七千个平米的样子,里边密集的修建了一些砖木或者砖石结构的房子。这两次爆炸的冲击,就把内部大部分建筑用冲击波破坏。

    好多的建筑物构件和牲畜,以及敌军都被炸得飞到了天上,然后落到了城外。

    硝烟未散,第二轮,四枚燃烧弹又爆炸了。

    这一次,随着四枚燃烧弹的先后爆炸。燃烧着的凝固汽油液体,因为四面城墙的阻隔,先炸上天空,然后天女散花的落了下来。

    好像是下了一阵火雨一般。

    看的杨凡和张世泽也脸色发白。这种效果绝对是面杀伤的大杀器。不仅对付城墙,就是对付密集的军阵,如果采取短引信,空爆方式,也是非常有效的。

    幸好自己和大军离得远。这个燃烧弹也太恐怖了。这火雨,不仅落在了城墙上,勐烈的燃烧,而且城外五百米内也到处都是燃烧着的小块凝固汽油。

    王二麻子也傻眼了,难怪老爷要求炮手躲到战壕里拉火。

    这些火雨,甚至有几块都落到炮兵发射阵地了。在炮位四周燃烧着。

    刚才要是不躲到后面去,十有八九自己和这一百多个手下,就都成了烧麻雀了。

    张世泽嘴角有些哆嗦,问道:“这是汽油吗,你又往里放什么别的东西了。”

    “没什么,就是汽油里溶解了些橡胶碎末。还加了点白糖和铝粉。”杨凡漫不经心的说道。

    这个效果虽然有些惊人,但是,他并不奇怪。

    不是早有谚语吗。加点白糖大尹万吗。

    这里边不仅加了白糖,还加了燃烧剂铝粉呢,这玩意可以产生高温,特别适合放火。

    这个年代,房子都是木头做的,放起火来,再加上点风,绝对火烧连营。

    就算城里人没有被烧死,把粮食辎重,以及军需物品都烧了,这城池也坚持不下去了。

    王二转过僵硬的脖子,看向杨凡,问道:“老爷,还继续打吗。”

    杨凡看看城墙上,到处都是燃烧着的火焰。守军都被点燃了。他们穿皮甲,一时半后根本脱不下去。稍一耽搁,就把自己烧成了火人儿。

    还有人用各种东西扑打,结果不扑打还好,一扑打,火焰突然勐烈的扩大,把全身都点燃了。甚至把扑打的扫把也点燃了,甚至把扑打的人也点燃了。因为扑打,造成了凝固汽油的飞溅。

    有个穿着蒙古式翎根甲的,明显是一个比较大的军官。浑身也都起火了。

    几个亲兵抬来了一桶水,淋头浇下。本来,常识中水可以灭火。

    但是,他们不知道,水扑灭不了汽油着火。

    唯一有效果的就是把人埋在沙子里。等温度下去了,在拉出来。否则,温度高,一见空气,就会立刻复燃。

    水淋下来,军官的身上的火焰勐地变小了,眼看就要熄灭了。

    然而,水一流下去,火焰轰的一声,随着水再度爆燃。

    汽油是可以浮在水上燃烧的。

    这一下子不仅这个军官全身都被火焰包围,而且随着水流,在水表面燃烧的火焰,一下子点燃了周围的官兵。

    顿时更多人烧了起来。

    这些燃烧着的人,被烧的狂呼乱叫,挣扎着,在城墙上乱跑。甚至有人受不了烈焰灼身的痛苦,直接从城垛上跳了下来。

    “先不要打了。这个城太小了,这几发就足够烧掉了。”杨凡看着已经烧成火炬的堡垒说道。

    张世泽看向杨凡说道:“你手里现在有钢构件的投石机,钢管快速拆卸组装的箭塔、楼车。现在又加上了没良心炮和这么恐怖的炮弹。这天下的坚城,在你面前是彻底的失去作用了。我不知道,还有那座城池可以抵挡你的进攻。”

939、抵达归化城一

    卓资山城烈焰熊熊,烧透了半边天。

    大火一直烧到了晚上才熄灭。空气中随风飘来了烤肉的味道。

    让人思之作呕,好多人把早饭、午饭都吐了出来。

    天黑的时候,有十几个人,浑身漆黑,除了眼睛和白牙,还能看出他们是人,其他的和焦炭也差不多了。

    他们打开了倒了一半的城门,跌跌撞撞的走了出来。

    所有人都在看着他们,一言不发。也没有人攻击他们。

    这些人浑身都是烟尘和烧伤。衣服已经和身体粘连在一起,全是灰黑。走着走着,就有人摔倒,从此不再起来。

    杨凡看着这些敌军的惨状,心里也有些不忍。

    尽管他们每次入侵汉地时,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把婴儿挑在枪尖,盘旋为游戏。把幼儿和老人杀死,抢走壮年男子做奴隶,抢走年轻女人,把所有物资搜刮一空。

    蒙古人太穷困潦倒,他们什么都缺。他们来了,连衣服都给你扒个干净。因为草原上,毡裘不耐夏热,寸布难得。不论锅碗瓢盆,对他们通通都是好东西。

    他们过境之后,就和蝗虫一样。落得一地狼藉,荒无人烟。

    这些人,烧伤严重,杨凡也治不了。很快就会化脓,全身溃烂而死。

    依照杨凡的军规,为了瓦解敌人士气,防止拼死抵抗,按说应该优待俘虏的。

    但是,这些人的肺部已经被毒烟熏废了,活不了多久了,此时,更人道的处置就是给他们个痛快。

    杨凡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张疙瘩立刻会意。

    一阵钢弩的机黄声响起,这些人没怎么挣扎就扑倒在地。

    “派一个百户进去搜索一下,看看还有没有活人。”杨凡说道。

    随后,侦察营的一个百人队,下马冲了进去。他们都把布巾浇水,蒙住了口鼻。警戒这,小心的走进了城门。一边前进,一边搜索,防止有残存的敌军袭击。

    王忠祀是百户,他看着摇摇欲坠的两扇城门,踹了一脚。轰的一声,城门向后便倒,激起了很多灰尘。

    他带着士兵进了城,一出城门洞,他立刻就惊得目瞪口呆。眼前是两个大坑。

    这个小城本来就不大,只有七八十米的长宽。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房倒屋塌,一片狼藉。中间两个大坑,都是被炸药包炸出来的。

    到处都是被摧毁的砖瓦残骸,以及烧成焦炭的木头。城墙内部大量垮塌。

    他们通过损坏的马道走上城墙。上面好多烧焦扭曲的尸体,都缩小成非常恐怖的样子。

    强烈的视觉冲击下,他们再度呕吐了起来。

    杨凡看着城墙上都是扶着城垛呕吐的人。叹了口气。估计这里没有活着的人了。这种武器还是太残忍了些。

    但是,却可以大量的减少自己一方的伤亡。杨凡作为主帅,第一考虑的就是如何减少自己的伤亡,而尽可能多的消灭敌人。

    这个时代,攻城战就是绞肉的磨盘。没有几千几万人命填进去,是打不下来的。即费时间,又费物资,还费人命。

    现在,杨凡有了便于拆装可以用大篷车运输的钢结构的投石机,箭楼和楼车,还有了这种火药抛射的燃烧弹和爆炸弹。基本就够用了。就算打到欧洲,对付欧洲的城墙也是足够用了。

    况且,杨凡的重炮铸造技术早已远超欧洲了。这些技术已经就是碾压了。

    “看来这城里也没法住人了,就在城外宿营吧。今晚加餐,每个总旗发五十斤猪头肉罐头一桶。让炊事班蒸馒头,今日管够吃。再发一人二两白酒。”杨凡说道。

    一听说加餐,顿时三军欢腾起来。

    跟着定远伯打仗就是舒服,这一路上,吃的好,住的好,那里像是出征大仗,更像是春游。

    得益于完善的后勤保障。三千辆载重七吨的牛拉大篷车,可以携带大量的辎重。

    这一路上,每个总旗,五十个官兵,都有配一个大型的棉帐篷。

    宿营时,支好帐篷,里边就地铺上厚毡子,隔绝了潮气冷气。所有人都席地而睡,各自钻进睡袋,非常暖和。

    每个帐篷还有一个铁炉子,既可以取暖,还可以烧热水用于饮用。蜂窝煤都是大篷车带来的。这东西耐烧,一车七吨煤就够全军烧三天了。

    士兵的配给中,还有一厘米见方的,油纸包裹的小块茶砖。还可以吃完饭后,放进猪腰子型金属饭盒里一颗,然后用热水冲泡。

    饮茶可以补充维生素。杨凡自从接收京营以来,补给品考虑全面。就没有人得过脚气病。也没有人得过夜盲症。

    每天固定的饭食,有猪油、汤料、脱水蔬菜汤,外加管够的玉米面饼子。今日加餐,就是在这些之外,额外提供每个总旗五十斤猪头肉,外加不限量的白面馒头。还有一人二两白酒。

    这些官兵从离开鸡鸣驿,就没怎么喝酒了。嘴里都快澹出鸟来了。这次听说大帅犒劳三军,还有白酒喝,顿时都欢呼起来。

    张世泽也点头微笑,看这个形势,士气可用,军心可用。马上就要到归化城了。大军心气儿高昂,这是好事。

    大军都开饭了,工兵却还在忙着。这个兵种就是又脏又累又危险的兵。

    没有办法,谁让他们是工兵呢,领着两倍的军饷呢。

    他们必须尽快把卓资山城整理出来,把建筑垃圾、死尸弄出去扔掉。把地面填平。把损坏的城墙修补好。

    因为明日一早,大军就开拔去归化城了。这里离归化城非常近了。只有不到百里的距离了。按照京营恐怖的行军速度,可以朝发夕至了。

    这里马上就要交给留守的部队,这里是运输线上的重要节点。

    大军的后勤物资,会在沿途储备。在土木堡、在鸡鸣驿城、在张家口、在集宁城,在卓资山城建立物资仓库。

    因为草原必定是不安全的,饿疯了的小部落,甚至漠北的喀尔喀人诸部,甚至察哈尔人、建奴都有可能派骑兵来袭击骚扰。

    保护运输线的对策就是,远远的放出侦察骑兵,趁着没有敌军时,把物资运入沿途的城堡中,建立仓库。

    如果前线打了起来,运输线也遭到骚扰,这些沿线的城堡可以固守,每个里边都有仓库。

    然后抓紧一切时机,依次前送物资,由最近的仓库,向前线的大营输送物资。

    如果不采取这样多点布局的方式,完全从京城一路送来,时间太长,中间变数太多。

    而有了这些沿途的据点,每一段路都不算太长,出了这个城,一两天就进了下一个城。再加上派出去的斥候骑兵,可保障安全。

    长城以内比较安全,有沿途的卫所和驻军。出了张家口,就靠集宁和卓资山城两个坚固据点了。所以杨凡留下了两个团的骑马步兵来保护运输线的安全。

    这段路一共六百里地。可以说是大军的生命线。

940、抵达归化城二

    篝火已经熄灭,各个营帐里都传来鼾声。官兵们酒足饭饱都睡熟了。

    杨凡带着亲兵巡营。

    这是杨凡的习惯,每日天黑后,如果没有事情的话,他都会亲自带着亲兵巡查营地。这是他带兵以来的习惯。

    四处看看,没有问题后,他才会回去睡觉。

    随着杨凡的行进,不断由哨兵询问口令,随着口令应答,哨兵敬礼后,继续前行。各个团的团营长一般也会晚睡一些,看到杨凡查营都会过来和大帅汇报工作。

    这个时候,是难得的和大帅接触的机会。

    “七团团长黄德升参见大帅。”

    “七团一营营副阎应元参见大帅。”

    杨凡听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忍不住仔细打量了起来。这是个名人,没想到他现在居然在京营里。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他是北京通州人,明末在江阴做典史。也就是公安局长兼职监狱典狱长。

    1645年,即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任江阴典史期间,率十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余门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

    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史称江阴八十一日。

    杨凡读史看到这段也是感慨,华夏民族武德充沛,从来不曾真正软了骨头。要不是这些士大夫坏了天下大势。如果把民心士气振奋起来,每个城池都像江阴这样拼死抵抗。别说清军了,任何外族都打不进来。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华夏百姓凝成了一股力量,让一切敌人感到恐惧。

    自从崇祯带着后妃们夜游地安门大街,碰到了做交通协管的阎应元,一番交谈后,得到了皇帝的欣赏,从此后在顺天府的衙门里开始了平步青云。

    他本来就是个没有编制的辅助人员,不仅转了正,半年内还升到了捕头。随后,被调到京营里,当了一个总旗。在训练里因为成绩突出,再度升了百户。

    京营里百户很多,杨凡认不过来。

    出征前,崇祯突击提拔了一匹勋贵子弟做营副和团副。明摆着就是杨凡的家丁军官退出后,接管军营的。

    京营现在采取杨凡的团营制度。一个团三千六百人。下设六个营。一个团部。每个营五百余人,下设五个百户。

    此时,阎应元再度被提拔,做了一个营副。

    杨凡对这些人不是很关心,甚至可以说,对京营关心也比较有限。京营毕竟是皇帝的,他愿意怎么玩都随他去。所以杨凡对阎应元也没注意到。

    杨凡看到,他此时还只是一个小伙子而已。和杨凡年纪差不多。

    见到威名赫赫的定远伯,阎应元有些崇拜,也有些紧张。

    杨凡非常和蔼的问了他一些营务上的问题。阎应元都对答如流。又问了些京营训练中的问题,阎应元的对答也让杨凡满意。

    杨凡发现,他的素质是超过一半军官素质很多的,也能看出他非常的努力。

    可见,是金子,早晚都会发光的。命运从来都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此人确实是个人才,杨凡起了锻炼他的心思。

    “有个任务,你是否愿意去。”杨凡平静的问道。

    “但凭大帅差遣,末将万死不辞。”阎应元立刻立正,大声吼道。

    杨凡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民夫中,山西和南直隶来的有四万人。我准备把他们从民夫中调出来。留在前线效力。我任命你为守备官,兼职团练大使,我把你的营都交给你指挥,把营长调回指挥部。另外把京卫武学的学员一千五百人,也交给你。”

    阎应元有些吃惊,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不知道为什么这两年来,不断有莫名其妙的升迁。自从两年前,在街上碰到一个贵公子后,自己就开始走运。一路高升。从一个无名小卒,混成副千户。协管一个五百人的营。

    现在,自己居然又得了大帅得看重,把这么重要得工作交给自己。一时间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杨凡继续说道:“我们面临得局面比想象的严峻得多,兵力还是有些不足。我需要你把这四万人,打散了,混合编成十个团练,把他们训练出来。京卫武学学员都给你做军官,这个五百人的营作为你的亲兵。有没有信心做好。”

    阎应元是一个不服输得性子,既然大帅这么看得起自己,怎么可以说不行。况且,他在京营这一年多,如饥似渴得学习,他的军事素质在天份的加持下,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有一千五百个京卫武学的勋贵和军官子弟做军官,他还有亲兵营,他感觉自己还是有把握把这些团练训练出来的。

    看来大帅是想训练这些团练来做辅兵。承担一些前线更加危险的工作。把正兵从繁杂的营务中解脱出来。

    “卑职一定把他们训练出来。”阎应元大声吼道。

    “好,我没有看错你,你放开手脚大胆的去办。我给你两个月的时间。尽快把他们变成能战之兵。谁敢不服你,你按职权依法大胆处理。如果有你处理不了的,我给你撑腰。为将者,不可有妇人之仁,慈不掌兵,这句话你要牢牢记住。”

    阎应元心里一寒,他知道大帅执法一向严峻。京营没有人敢干犯军法。那些违反军法屡教不改的,脑袋早早的都挂到旗杆上去了。

    三军都噤若寒蝉,服从命令比兔子都动作迅速。

    他本来就是聪明人,立即明白了大帅的意思,大帅不管他用什么手段。要的是时间。要的是掌控力,一切不稳定因素,都要去除。

    “喏!请大帅放心,两个月后,末将必不辱使命。”

    看着杨凡远去的背影,阎应元心里一阵激动。自己这就成了守备了。

    第二天一早,大军开拔,继续进发。

    一路上,平安无事,傍晚时,终于看到了那传说中的塞北名城。

    张世泽骑在马上,用马鞭指着远处那做青石砌筑的庞大城池,忍不住吟诵到: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吾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杨凡也感慨的说道:“这里就是大汉的故土,云中郡了。汉人失去这块土地已经快一千年了。”

941、昭君墓

    提起塞北的明珠,内蒙古的首府呼和浩特,大家都很熟悉。这里简称呼市,旧称归绥、云中。

    但绝大数人不知道的是呼和浩特历史上有两座着名古城。

    一座是明朝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建成的归化城,俗称旧城。归化城最早修筑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

    一座是清代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建成的绥远城,俗称新城。

    今天我们看到的呼和浩特是由原归化城与绥远城合并而成,故名归绥。在民国时期这里是绥远省的首府归绥市。

    “呼和浩特”在蒙古语中意为“青色的城”。归化城城池规模不大,当时的归化城由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当地蒙古族人叫“库库和屯“,又译为“呼和浩特“,汉意为“青色的城“。

    因为城里有建筑恢弘的“大召寺”,所以,蒙古人、汉人、藏人、女真人习惯把这里谐音称为“赵城”。

    前年的赵城之战,就是林丹汗大军一度攻占这里,暂时压服了漠南蒙古诸部。导致漠南的诸位台吉,塔布囊纷纷向皇太极输诚纳降,企图拉建州来抵抗察哈尔。

    要不是杨凡果断出塞,攻灭了哈喇沁和朵颜三十六部,现在蓟镇之外全是建奴的地盘了。

    京营大军到来的消息,早已传到了城里,此时,城门紧闭,城墙上布满了蒙古兵将。

    大军在城外南郊的大黑河畔扎营,这条河水源充足,便于大军取水。

    杨凡的大军和民夫有小二十万人,牲口十几万头,饮水可是大问题。必须慎重选择扎营地点。

    大黑河畔,有一座非常高大的封土堆。墓冢为人工夯筑,是高达33米的大土丘,占地3万平方米,足足和小山差不多,土堆上植被茂密。

    封土堆前有一座石凋的牌楼,上书“青冢”两个汉字。

    杨凡和张世泽好奇的走到石碑前,看着这两个字,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大致明白这里是一座坟墓。但是不知道是谁的。

    穿过石头牌楼,看到远处还有一座高大的砖砌碑亭,他们继续走过去。

    这一次看清楚了,这是一块正式的墓碑。

    砖砌的拱顶的碑亭里。有一块更大的石碑。上书“汉明妃墓”

    “明妃,明妃是谁。”杨凡感觉很熟悉,又想不起来。

    “哎呀,这不是王昭君的墓吗。”张世泽一拍大腿,惊呼道。还得是这个花花公子,第一时间就想到这是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

    杨凡顿时也兴奋了起来,毕竟这位可是四大美女之一。湖北妹子一枚。

    王蔷小美女,先进长安的未央宫,后来又和亲南匈奴,作为单于的正式妻子,为民族友好做出了贡献。

    “昭君出塞有功于国家,派人祭扫一番吧。”杨凡说道。“不过我看这里不错,是一个制高点,从这个封土的顶上,正好可以俯瞰整个归化城。”

    杨凡其实是一个比较煞风景的,三句话不离本行。

    前一句还感慨四大美人的埋骨之地,后一句居然要拿这里做指挥部。就因为这里有三十多米高,可以隔着大黑河观察对面的归化城虚实。

    张世泽也是无语了。

    本来还想和他讨论一下四大美女,山西占一半得问题。可见山西妹子是不错的之类。

    上次在鸡鸣驿,戏班里好几个大同妹子,又白又嫩,那叫一个水灵儿。

    结果杨凡直接把天儿聊死了。只好扫兴的摇摇头。

    两人登上土山的山顶,从这里望去,景色一片大好。

    北方的远处是大青山,山南是一片沃野,宜农宜牧。塞北名城归化城就座落在山南的平原上。大黑河从城南流过。

    “后有靠,前有照,这里真是好风水啊。”张世泽感叹道。“不知道当年,阿拉坦汗和三娘子修筑这座城池时,是不是找风水高人给看过。顺义王一系子孙一直兴旺发达,和达延汗一系的察哈尔并驾齐驱,两强争雄百余年。”

    “确实是好风水,不过也是一座坚城。不知道去年林丹汗,是怎么打下来的。他可没有我们的攻城武器。”杨凡说道。

    “听说是,他在土默特人里头又内奸,半夜给他开的城门。”张世泽是不大看得起林丹汗的,撇着嘴说道。

    从山顶望去,归化城城池雄伟,城内建筑金碧辉煌,颇具规模。

    张世泽指着远处介绍道:“你看,城内那部分是阿拉坦汗和三娘子的王府。这座城,城墙就是王府的外墙。与其说是一座城池,不如说就是顺义王府。隆庆六年修建的。”

    “这座小城不大,周长二里,高三丈,夯土包砖。”

    杨凡用望远镜看了一会。说道:“城确实不大,每段城墙的墙体也就250多米左右。只有南北两个城门。东西墙体设有上下城墙的马道。比集宁还小。”

    蒙古地区不像汉地,有大量的劳动力。

    草原生存艰难,人口繁殖困难,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同时牧草载畜量也限制了人口,几公里得草场也就养活一家人而已。

    这座小城,足足就修建了八年多才完成。

    城里其实就是顺义王府,城墙也就是王府得外墙罢了。牧民们还是住在城外。城外有密密麻麻的蒙古人营地,一朵朵的毡包像是白云一般,星罗棋布在湖泊和河汊之间。

    土默特人大部分都集中在这座城池的周围。隔着大黑河和京营对峙。双方都很默契的保持这距离,没有立即发生冲突的意思。

    昭君墓前面二三百米就是大黑河,从西向东得蜿蜒流过。过了河北岸大概四公里就是归化城。城西侧是大黑河的一条南北向的支流。

    这条支流和大黑河的l形区域内,都是在备战的蒙古部落。

    杨凡仔细的观察城池的内部,此时已经是傍晚。落日的余晖把金光洒满城池。城内的王府、大召寺和银佛寺的琉璃瓦,一片金黄色,煞是好看。

    杨凡忽然想起,自己还有一个没有娶进门的老婆呢。她可是这里的公主。生在这城池里,长在这城池里。

    从安三溪把她送来,自己还一面都没有见过。就送到兴禾书院女子学院上学去了。

    看来这次打起来,最好不要把人家小姑娘的家给拆了。

    张世泽这时候,用胳膊捅了捅杨凡。示意他看北面。

    杨凡拿起望远镜,观察北面。

    此时,大青山烟尘滚滚,无数的骑兵和车马汹涌而来。

    土默特人的援兵到了。

942、斥候战

    赵永棠勒住马,“吁”一声轻呼,马尔慢慢的停下了。

    赵永棠在张家口和集宁两次战役里立功,此时,已经被调入斥候团,成了一名试百户。韩五和马小屏则在他的手下分别任总旗。他们兄弟三人,如今在同一个百户任职。百户是家丁团的黄檀。

    他们的马术都是出征前才开始突击训练的。只能说是会骑马了。根本谈不上技术如何。在马上砍杀搏斗,他们也不过关。

    他们之所以能被选进斥候团,主要是因为,他们之前都会骑马,有一定的经验。大明民间的马不算少。二百年的马政,都是摊派河北、山东的家庭养马。民间会骑马的人不少。就连九千岁年轻时,还骑术精湛,能左右手开弓呢。

    杨凡选择侦察兵的条件,第一条,不是骑术,而是勇敢,训练成绩突出。同时,人也要比较机警。胆大心细,有想法,有主意。

    其次,才是有骑术的基础,毕竟这东西学起来比较慢。

    京营里选斥候骑兵,完全是矬子里拔大个儿。这些人,真的实力很差。杨凡非常头疼。京营在二百多年的安逸中,早已经把夜不收部队玩废了。

    但是,一支部队不能没有斥候。侦察兵在任何时代的军队里,都占有重要地位。

    本来京营有马两万五千匹,除了被个个衙门借用八千匹外,剩下的还有些因为贪腐,而饿的掉毛,瘦骨嶙峋的九千多匹。真正可以用的战马也就八千匹左右。

    杨凡这一次,铁面无私,硬是把各部院占用的骑乘马要了回来。搞得京里天怒人怨的。这些六部和五军都督府的大人们,气的背后骂娘。不过,他们也不敢不还马匹,这个节骨眼儿上,都指望着杨凡赶紧出发呢。

    杨凡直接用粮食喂马,大量的豆饼、玉米等粮食投喂下去,加上从乱石滩马场调来的一百多兽医的精心调养。三个月后,这两万五千匹马总算是有个样子了。

    俗话说,马不吃夜草不肥。确实是这个道理,杨凡把精饲料和粮食、豆类放开了喂马,很快这些马一个个的膘肥体壮起来,毛发也长出来了,浓密儿富有缎子一样的光泽。

    京营里会骑马的都编在前6个团里。作为骑马步兵使用。用来增强机动性。骑兵是没有戏的,他们能骑马机动,就已经不容易了。

    其中,第一团和第二团作为斥候使用。他们还负责通信联络。

    赵永棠带着韩五等三十个骑兵。站在小山丘上看着不远处的蒙古人大队人马汹涌而来。他们从三百里外就发现了这支阿拉善人的骑兵。一直保持距离跟着。他们一人三匹马。换着骑乘。蒙古人也奈何不了他们。

    乌雅儿浑台吉坐在一辆马车里,用手挑开了窗帘,看到远处山包上监视的明军骑兵在观察着他。他心里一阵烦躁。

    这些该死的苍蝇,跟了三百里了。

    你进他就退,你退他就进。不远不近的吊着,搞得阿拉善人极其不舒服。

    “阿鲁不花扎古图(百夫长),你去驱赶一下,这些可恶的苍蝇。他们像是问道腐臭的肉一样令人厌烦。”

    “伟大的图们乃诺颜(万户),我就让他们去长生天那里去,我的弯刀早已饥渴难耐了。”阿鲁不花以手抚胸恭敬的说道。

    “去吧,斩杀他们,让我们的土默特兄弟、永谢布兄弟们看一看,我们阿拉善蒙古的勇士,不比他们差。”

    “遵命,长生天护佑阿拉善。”

    阿鲁不花是阿拉善的用时,他的刀术和摔跤都是有名的。所以,阿拉善万户用他们左护卫。这一路上,各个千户都去试探过,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驱赶也是失败的。他们一直跟着。

    “赵大哥,你看,又有鞑子骑兵过来了。这一次好像很精锐,他们都穿着翎根甲,马匹也带着铁抹额。”马小屏说道。

    这一路上,他们秉承着敌进我退的原则,就是跟随监视,绝不接战。他们的马匹都是好马,而且一直喂粮食,养的膘肥体壮的。反观蒙古人的马,一个个呛毛呛齿的,瘦的很。

    没办法,蒙古人自己还没有粮食吃呢。

    现在实在不是大仗的时候,蒙古都是秋高马肥的时候才发动战争。现在,他们刚刚熬过严酷的冬天,人和马都瘦的不像样子。

    杨凡就是故意的,偏偏在他们最虚弱的时候攻击他们,就像去年冬天,派骆驼骑兵带着火器去摸越冬营地一样,虽然无耻,但是伤亡小收益大。

    蒙古人是真心追不上,吃了半年豆饼和粮食的肥马,而且还是一人三匹马。

    阿鲁不花的人,骑得都是好马,因为他们是万户大人、浑台吉的亲卫。越冬营地里,草根最多的地方,雪最薄的地方优先给他们。所以,这些好马还保持了一定的体力。

    赵永棠故技重施,扭头就走。阿鲁不花则追踪了上来。

    很快,赵永棠就发现,这一次蒙古人越来越近。距离逐步拉近。

    赵永棠大吼道:“全体停止前进,掉转马头,一字横阵,钢弩准备。”

    三个小旗的骑兵立刻止步,然后掉转马头。他们虽然没有防刺服,但是,棉大衣内穿着三十层厚度缝合而成的丝绸内衣甲。马匹躯干也穿着丝绸甲。

    因为板甲过于沉重,影响机动性,斥候只能放弃,他们外面是棉大衣,里面是丝绸甲。这样重量很轻。就是丝绸价格很高。但是只装备侦察兵还是装备的起的。

    板甲没有装备,但是他们都带着鸟嘴头盔。马匹的头部有钢制的抹额。胸部有胸甲,身上披着丝绸甲。防护力也是超过蒙古人的。

    蒙古人的骑射厉害,但是,钢弩已经在实战中验证了它的性能更优秀。丝毫不比蒙古人的骑射差。

    不论是射速、精度、直射射程都全面超过,甚至是碾压。备箭也比蒙古人多。

    既然摆脱不了这些精锐的蒙古骑兵,赵永棠索性直接和他们打一场,击败他们,他们就不敢追了。

943、斥候战二

    “钢弩三轮齐射后,自由射击,听我的哨子。”赵永棠大声吼道。

    哗啦一声,三十一名骑兵齐刷刷的从马鞍后面摘下了钢弩,然后端平。顺手一拉拉机柄,咔哒一声,上完了弦,然后从后腰的皮革箭囊里把横着放置的弩箭拿出来一支。

    因为弩箭没有羽翼,而且只有三十公分长。可以在后腰部的皮革包内横放。因为这样可以尽量节约两腰部位空间,可以挂更重要的东西。

    弩箭已经放进了箭槽,接着抬起了望山标尺。

    此时,蒙古人距离还有二百米远。这个距离,一般是不会放箭的。因为,这个距离只能用步兵大弓加轻箭抛射。重箭射不了这么远。

    当然,建奴那些骑马还用步兵大弓的变态,另当别论。

    骑弓的抛射一般也就一百五十米,直射七十米左右。

    而弩机则可以在这个距离上抛射。原因很简单,铝合金的机匣内,有滑轮组助力机构,和现代运动员用的滑轮弓一样,不需要特别大的拉力。只要把拉机柄拉到位,就可以上弦。而且弓力可以达到十五力的变态程度。

    另外,弩只要上完弓弦,就可以毫不费力的端着瞄准,在最合适的时机射出。而且,弩机和步枪一样,有几个月就可以训练的精熟。不像骑弓,要十几年的艰苦训练。

    一个小孩子端着弩机,也可以射杀一个练武十几年的老战士。

    弩最大的优势就是精准,最大的缺点就是上弦费力而且速度比弓慢的多。而现在,有了滑轮组助力上弦。弓在其面前已经完全被碾压了。

    赵永棠从怀里掏出一个风速仪。举了起来。仔细观察了一下说道:“东北风,风速五米每秒。温度,零下十度。距离190米。”

    这个小小的风速仪还带着煤油温度计。是新城兵工厂的产品。

    听到了赵永棠的话,所有人都在心里按照射表,心算着。把望山标尺,调整到合适的位置,然后把弩机的前端往上抬起。让标尺和准星对其,然后对准了二百米外的骑兵。

    马小屏屏住呼吸,按照训练时教官教授的射击秘诀。敌人上山时,你要瞄着他的头部,这样你可以射中他的腰部或者腿部。敌人下山时,你要瞄准他的脚,这样可以射中他的胸部或者头部。这叫延长量。

    此时蒙古骑兵翻过了山脊线,正往下冲来。骑兵目标大,远比步兵好瞄准。马小屏把三点一下对着马大腿的位置。估计可以射中骑兵胸腹部。

    “全体都有,放箭!”赵永棠一声怒吼。

    嗡!一阵震耳的弓弦响声,三十支弩箭呈抛物线飞出。巨大的后坐力,使得弩机的枪托在肩膀上狠狠的一撞。尽管这个部位加了棉垫,还是有些生疼。

    没办法,弓力大,后坐力必然大。

    有枪托射击稳定性好,极大的增加了命中率,所以,只能苦了肩膀了。每次射击都要撞击一次。

    弩机抛射时,原理和步枪一样,弩箭和子弹都是走的抛物线。这时候,据需要心算,按照射表,调整标尺滑轨到相对的刻度上,然后把枪口抬起,让滑轨和准星、目标三点一线。

    此时弩机是向上倾斜的,弩箭也是抛物线射出的,但是落点必然是目标的位置。当然,还要考虑风速和风向等干扰因素。这些射表上都有,平时背熟了就可以快速做出决断。

    三十支弩箭速度极快,转瞬就飞过了抛物线最高点,向着大群的蒙古骑兵而去。

    阿鲁不花是天生的猎手,虎力弓的优秀射手。他目光敏锐,听力高超。他一定听到对面的弩机弓弦的响声,顿时大吃一惊。

    这么大的声音,而且急速而爆裂的弓弦声,难道对面全是射雕手吗。汉人什么时候出现了这么多的优良弓手了。

    他几乎不过脑子,立刻一个蹬里藏身,一个转身就跑到马肚子下面去了。

    紧接着,咻咻咻!弩箭带着破空的响声,从天而降。

    顿时,一片惨嚎声响起。十几个人,和七八匹马匹被弩箭射中,直接栽下马来。而中箭的马匹,有的被射穿了大腿,有的命中额头。还有的从侧面射进了腹部。全部都悲鸣着栽倒在地,把骑手狠狠的甩了出去。

    弩箭虽然只有一尺长,但是,整体都是精钢打制,箭头是三棱锥形,并且经过加强处理。穿透力极强。

    翎根甲已经是成吉思汗时代传下来,蒙古人拥有的最好的甲胄了。

    翎根甲是蒙古时期发明的军用器具之一。发明人孙威。他善制甲,发明了蹄筋领根铠这种军用甲胄,献给窝阔台。窝阔台“亲射之,不能彻,大悦。赐名也可兀兰,佩以金符。”

    在这之前,蒙古人早期使用鲛鱼的鱼皮甲,牛皮甲,以及缴获的金属甲胄。

    但是,在强劲的弹簧钢为弓臂的钢弩射击下,翎根甲这种精细的扎甲,还是一穿而透,和纸糊的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有的弩箭射穿了马背,从侧面飞出,再度洞穿了骑士的大腿。

    阿鲁不花从马腹部下,重新回到马背时,看到他的百户已经少了十八个骑士。有的被直接射死了,有的马匹中箭扑倒,人也摔成重伤倒地。

    他忍不住骂了一句:“圪泡(杂种)”

    他还没骂完,就听见更加清晰的一阵弓弦响声传来。因为距离更近了,所以弓弦的声音更响了。他一听就明白了,这是三十个人同时放箭,形成了声音的叠加和共振,才会有这么大的声音。

    他急忙再次蹬里藏身。一个闪身就钻到马肚子下面去了。

    又是一阵咻咻咻的急速的风声传来,一支弩箭几乎擦着他的脑袋,落到了地上。巨大的冲击力直接钻进了地里,看不到了,只留下了一个圆圆的小洞。

    阿鲁不花瞬间一个激灵,他马上意识到,这不是骑弓,这是弩。

    他顿时出了一头汗。弩的可怕时深深的刻在草原民族的骨子里的。从秦代的蒙恬,带三十万秦军,北击匈奴开始。弩机这种可怕的武器就是骑兵的噩梦。

    紧接着,另一个疑惑冒了出来,弩机怎么可能间隔这么短发射的,而且也太准了些。

944、斥候战三

    弩机的射速一向不高。一分钟弓手可以射十五六支箭。一个箭囊三十支箭,两分钟就可以射完。而弩可不行,这东西一般都是用脚踏上弦的。靠的是腰力。没有一把子力气可玩不转。

    俗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游牧民族的胳膊力气再大,也大不过农耕民族的大腿。因为大腿承重,干农活,背东西,弯腰收割,锄地。全靠腰力和腿力。所以蹶张弩一出来,就把游牧民族弓箭的优势抵消掉了。

    游牧民族自小骑马,需要用双腿夹住马身,不然就会掉下来。年深日久,两腿就会生根。而且骑马其实是虚坐,尤其是高速度奔驰的时候,骑手前弓着身体,双脚站在马镫上。屁股其实是不挨着马鞍的。

    这其实就是马步的由来。他们从小骑马,双腿自然生根。格斗时,农耕民族很难推倒他们。他们的下盘很稳定。

    大家都知道,练武第一个基础就是蹲马步。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只有农耕民族才需要蹲马步。这就是模彷游牧民族骑马。游牧民族是不需要蹲马步的,早就在日常生活中练出来了。

    但是,弩一出世,冲击最大的对象就是弓手和骑射手。

    一个优秀的弓手需要十几年的培养,花费无数资源。一个优秀的格斗武士同样如此。但是,一把弩,就是八岁儿童也能瞄准,扣动扳机,把弓手和武士射死。

    战争的成本空前的降低了。

    弩的弓力普遍比弓大的多。毕竟是用腰腿上弦的。还特别适合端着瞄准,寻找最佳的射击时机。

    弩还有瞄准装置,抛物线射击时还有标尺,也就是望山。这玩意儿带着刻度的。射程上,不论是直射还是抛射,都大大领先于弓。

    唯一的缺点就是射速太慢,一分钟两发。而弓手可以达到十五六发。

    所以,农耕民族对付游牧民族时,如果使用弩。就只有两种办法,一个时成规模的使用。瞬间的集火打击,把敌人射的崩溃。

    第二就是利用阵法,三段,甚至四段、五段轮换射击。例如李陵四千精兵深入匈奴,对抗单于十万骑兵。就是靠着阵法加劲弩,杀伤了一万多人。

    而现在,杨凡用现代的先进技术加持下,在机匣中装上助力滑轮组。拉机柄拉一下就上弦了。速度比弓还快,射速能达到一分钟二十发。

    而且拉力很小,根本不累。不像弓手。射完一箭囊箭,胳膊都抬不起来了。

    这时候,弓手就是废人。既不能射击,也不能格斗。需要退下去休息。

    此时,第二轮弩箭飞来,发挥了更大的穿透力。因为距离更近了。蒙古人的骑兵在高速冲锋。

    又是一轮人仰马翻,这一次二十几个人落马。

    阿鲁不花心里在滴血,这个百人队时他的心血结晶。他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选择出好苗子,再加以严酷的训练。此时,他们毫无意义的就被这些可恶的汉人射死了。

    这一次他也不在回到马背上了,他知道。既然两轮射击间隔这么短,说不定第三轮也很快到来。

    果然,一切如他所愿。第三轮射击如期而至。这一次再有二十多人被射倒。

    阿鲁不花几乎气的吐血。

    三轮弩箭过后,他的人马还剩下三十七八个还在马背上了。

    好在,他们已经冲到了对方的三十米距离上。他立刻回到了马背上。高呼:“阿拉善的勇士们,拿起你们的马刀,噼死这些卑鄙的汉人。”

    而此时,三轮射击后,赵永棠一声令下,斥候们展开对冲。三个小旗齐刷刷的端起了三眼铳。

    然后,被火折子点燃的阴险噼里啪啦的燃烧着,瞬间三眼铳就发出了轰鸣。

    三十个人,九十管火门枪。在极短的时间内射出。此时,双方已经接近到了十五六米的距离上。

    这个距离上火门枪的威力和准确性发挥到了最大。

    密集的枪弹,再次把十几个人打下了马。

    紧接着,双方骑兵终于冲撞到了一起。马颈相交,兵刃加身,互相砍杀起来。蒙古人则举起了弯刀。斥候们则抡起了打空了的三眼铳。狠狠的砸向敌人。

    杨凡就没给他们装备马刀。让这些菜鸟去和蒙古人玩刀子,那就等于去送人头。虽然说月棍年刀一辈子枪。但是刀法还是要看时间积累和格斗经验的。这些杨凡都没有办法短期教给他们。

    这些农民他们最擅长的就是干农活,就和蒙古人骑马射箭一样。他们最熟悉的武器就是打麦的连枷,或者打砸用的工具。这些不用学习和训练。上手就能用。他们熟练的令人发指。

    这些斥候,射击装备弩机。近战装备多管火器三眼铳。格斗装备连枷。

    连枷还是破盾牌和重甲的克星。简直不要太好用。

    这个时候,电石火光之间。双方冲撞到一起,是没有时间换连枷的。这个时候,快速的反应比选择更重要。斥候们抡起三眼铳当作重兵器就对着迎面而来,举着弯刀,狰狞吼叫着的阿拉善骑兵砸去。

    杨凡在训练他们时,根本不给教授防护的招式。全是同归于尽的打法。尽管这样非常的缺德和残忍。但是,要知道,杨凡没有那个时间去提高他们的格斗水平。他们和蒙古人格斗,十死无生。这样死了毫无意义。

    只有杀伤了敌人的牺牲才有意义。所以,杨凡只能让他们拼命。

    否则,稍一犹豫,自己的士兵就被蒙古人砍了。只有同归于尽的打法才是消费比最高的。如果蒙古人害怕了,只要躲闪,主动权就到了自己一方的手里。况且,骑兵对冲,交手的机会,双方就快速的擦肩而过了。

    平时训练时,就是机械性的要求速度和力量,准确性。让他们在训练中麻木,形成肌肉记忆。这个时候,根本就不过脑子,自然而然的就对着对方的要害勐砸过去。

    至于蒙古人砍过来的弯刀,那就用棉大衣和三十层密集缝制的丝绸铠甲去硬抗吧。

945、斥候战四

    此时,蒙古人还剩下十五个人,斥候们的数量已经占有了优势。

    蒙古人也被杀红了眼,他们太憋屈了。本来是最优秀的骑兵,结果在接敌的过程中就被射杀了大半。他们最擅长的战斗方式完全没有机会发挥出来。

    此时,到了格斗的时候,他们怒吼着冲杀而来。

    骑兵操典起了作用,他们在训练中死记硬背,不同情况的处置方式。目前自己的人数是对方的二倍。而对方则队形松散。

    斥候们自然而然的,就直接自动分成二人从两侧,夹击一名敌人的策略。这些都是平时背熟了的。

    如果背不下来,就是一顿军棍伺候。

    教官在对面提问,随机让下面的人回答对策,答不上来,就是军棍伺候。屁股的剧痛可以有效的提高记忆力。他们很快就能把五十多种对策背的滚瓜烂熟。

    一个人是对付不了两个敌人,从左右两侧同时夹击的。因为你挡住一个兵器,挡不住另一个兵器。何况这两个兵器都是重兵器。勐地砸过来,弯刀不一定挡得住。如果对方力气大,兵器重,抡出了速度。很大可能会把弯刀砸断,甚至脱手飞出。

    三眼铳,总长30cm,铳管长11cm,铳眼直径13mm,总重1588克。如果加上后面的木杆子,总重量超过五斤。这个重量拿来当钝器打人应该还是挺凶的。

    而蒙古弯刀重量轻的多。阿鲁不花手里的蒙古弯刀是名师打制的好刀。全长:70cm左右,柄长:18,刃宽:6.5,重量:不带鞘1.4kg左右,带鞘2.4kg左右。

    阿鲁不花的弯刀,也就是二斤八两多的重量。其他蒙古人的弯刀更轻。

    同样重量下,弯刀必然比直刀短很多。直刀可以先刺死对方。而且刺杀是一个动作,弯刀砍人是举起和落下两个动作。

    电石火光之间,双方交错而过。

    一阵惨叫声,既有蒙古人的,也有斥候们的。

    斥候倒下了十三个人。蒙古人则只剩下了五个人。

    双方交错时,蒙古人的弯刀砍向斥候的脖子,胳膊,甚至是大腿。这些地方都是防护脆弱的地方。丝绸甲胃其实就是一个背心甲。没有袖子和护腿。因为丝绸的厚度到了这个程度,严重影响四肢的活动范围。

    如果要战斗,就不能限制四肢。这是没有办法的取舍。

    蒙古人经验老道,他们一照面时,弯刀就砍向了脖子等没有防护的地方。而三眼铳也砸在了他们的头部。

    重兵器打砸,最大的效益就在头部,只要砸上了,不死也昏迷。一次性解决战斗。

    双方交错时,有的斥候被砍掉了胳膊,有的被砍掉了脑袋。同时三眼铳也砸在了他们的头盔上。

    蒙古人缺铁,他们的头盔多数都是皮甲,少数是八瓣铁盔。在五斤重量的打砸下,八瓣铁盔也没有什么卵用。直接脑浆崩裂。

    两个骑兵对付一个蒙古人,都是奔着对手的脑袋去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有的蒙古人怂了,用刀去抵挡。结果挡住了一个三眼铳,没挡住另一个,自己脑袋开花,两个斥候平安无事冲了过去。

    有的蒙古人看透了斥候们的意图,血性爆发,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瞬间下了必死的决心,不管不顾的砍杀斥候,结果砍倒一个,被另一个砸死。

    只有经年的老手,才能扭动着身体闪过了两把三眼铳的打砸。

    要知道,这些人练习三眼铳打砸,可是一天要砸一千次的。人都练的麻木了。他们打砸时,又快又准又狠,几乎都是条件反射一般的,对着对手的脸部砸出。毫不犹豫和思索。完全没得感情。

    阿鲁不花不仅躲过了两个斥候打砸,还顺手卸掉了一个斥候的左臂。眼看着那个斥候惨呼一声,坠落下马。

    双方一冲而过,拉开距离,各自跑到三十米处才停住了马匹,然后扭头回来。准备再次冲锋。

    蒙古人尽管只剩下了五个人,但是他们都是精锐,悍不畏死。只要是格斗,他们不怕任何人。这些人都是能躲过对方两人的打砸生存下来的。再度格斗他们有把握再度躲过多方的打砸,同时砍死对方一个人。

    对面的斥候,还剩下十六个人,因为又有一个人因为伤势过重坠马了。

    一个对三个,蒙古人有信心,把这些斥候全部都砍死。就是对冲几轮的事情,没什么悬念。

    然而,当阿鲁不花看到明军的斥候转过马头对着自己一方时,他震惊了,他看到对面的骑兵再次端起了那个银光闪闪的弩机。

    此时,双方的距离已经拉开到了五六十米。对方显然没有再次对冲和格斗的意思。既然拉开了距离,此时双方都是静止状态,马跑起来需要时间,他们就没有必要再继续对冲。

    能用弩机解决他们,何必要厮杀呢。这不是傻子才会干的事情吗。

    蒙古人的脸色瞬间全白了。他们刚才冲锋时,已经见过了这种弩机的厉害。他们肉眼可见的的看到,对面的明军拉上了拉机柄。上好了弓弦。

    尽管他们不懂这种弩机的原理,但是,经验会让他们领悟,这是在上弦。他们震惊的看到,居然有这么容易上弦的弩机。这个速度比弓箭还快些。

    一瞬间,他们感觉天地间一片黑暗。如果弩机的上弦比拉弓还快。而弩机本来就比弓的力量大,准确度高,射程远。那花费十几年的艰苦训练还有什么意义。

    赵永棠刚才对冲时,砸烂了一个十夫长的脑袋。但是他右边的斥候也被砍死了。此时,他胸中怒火中烧。他从来没有经历过一个对冲自己几乎伤亡了一半的人。

    赵永棠一挥手,十五支弩机一阵密集的攒射。

    随着弓弦的爆震声,对面的五个蒙古人全部栽倒倒下马去。

    乌雅儿浑台吉此时坐在马车里,心里忽然升起了一阵不祥的感觉。这种感觉非常不好,他非常的不喜欢。

    这时候,行进的队伍发出了一阵骚乱。外面一片大呼小叫的声音。紧接着,一阵金属质感的弓弦响声,随后十几支弩箭飞来。其中一支哚的一声钉在他的车窗窗灵上。

    巨大的弓力,赋予了全钢短箭极大的穿透力。弩箭穿透了一侧硬木车壁板,在他面前飞过,哚的一声钉在了另一侧的壁板上。

    乌雅儿浑台吉倒吸了口冷气。好厉害的弩机。因为箭失短而没有羽翼,他知道这是弩箭。

    然后紧接着,窗外一阵惊呼,一个圆球被抛了过来。非常准确的扔进了他的车窗里。

    赵永棠可是扔手榴弹的标兵。扔阿鲁不花的人头也不在话下。能把手榴弹扔进四楼的窗户,扔进车窗也没有任何难度。

    随着外面一阵阵的骚乱声远去,乌雅儿浑台吉感觉到,敌人再一次践踏了他的脸面后,扬长而去。

    而他怀里抱着怒目圆睁的心腹爱将阿鲁不花,第一次感觉到了恐惧。

    也许这一仗并不好打。那些明人虽然都是步兵,可能他们并不像土默特诸台吉吹嘘的那么脆弱。

    他随即又愤怒了起来,这些汉人简直是把他的脸面按在地上摩擦,这让他无法忍耐。

    “停车,来人,把阿鲁不花的头,用银子镶了。我要让他看到我怎么杀死那些明狗。”

946、浮桥

    此时,京营大军已经开始扎营了。

    以青冢山包为中心,沿着大黑河扎营。这些士兵对于扎营这件事,现在闭着眼睛都能干。这一路走来,早就干的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先在四面挖掘壕沟,然后把挖出来的土装进麻袋,然后修筑成,底部三米宽,顶部两米宽,高四米的城墙。在壕沟外侧布置铁丝网。除了留在运输线上的两个团21、22团外。两个炮兵团,二十个步兵团,全部都在营地里。

    民夫被安排在营地中间位置。他们和辎重被保护起来。民夫在士兵的指挥下,搭建帐篷,挖排水沟渠,挖厕所。工兵则在营地里打压水井。

    尽管临着大黑河,但是杨凡要防止蒙古人在上游往河里扔死马污染水源。历史上蒙古人就没少搞这种生化战争。还是地下水安全。

    一座座脚手架搭建的箭塔,在沙袋城墙后面被竖立起来。外侧包着大块的钢板。弩手们在箭塔上防守。而沙袋城墙每隔三十米就有一个十米高的沙袋堆砌的平台,上面布置佛郎机炮、大将军炮、红衣大炮、吕宋大铜炮等火器。

    弓手和三眼铳手也配置在沙袋城墙上。外围的城墙有四个团负责守卫。

    青冢的高度足足有33米高。杨凡把指挥部设在了这里。此时顶部已经被工兵平整成一个平台,上面支起了中军大帐。四面的山坡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帐篷。西征军的军部就设在这里。

    杨凡、张世泽以及作战参谋们都住在这里。杨凡和张世泽作为主官,有自己的折叠行军床。其他人都住上下铺床。这些床都是拆成角钢,用大篷车运来的。这些简易上下床,拆卸组装非常方便。

    大帐中间放着一个参谋们刚刚做好的沙盘。此时正在用小旗在上面标识敌我形势。

    “根据斥候报告,青海土默特七部,一共三万骑兵,倾巢而出,来援助土默特本部。目前已经到了贺兰山,估计十天后抵达。”

    “阿拉善万户,本次出兵八千人,已经越过了大青山,今晚就能抵达战场。”

    “关西七卫合兵两万,目前已经临近了大青山。”

    关西七卫的蒙古人其实是大明的羁縻州。这些人都是四大汗国跑来投奔忽必烈的蒙古人部落。他们有的因为内斗失败逃亡,有的是因为各种矛盾逃亡。忽必烈把他们安置在嘉峪关以西。北起哈密,南到罗布泊的新疆东部三角形地带。

    大明建立以后,他们投降大明,朱元章决定收编他们。明朝陆续在撒里畏兀儿之地建立起关西七卫。

    分别是安定、阿端、曲先、罕东、沙州、赤斤蒙古、哈密七卫。仍然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只是名义上对大明称臣,和南方的土司差不多。

    听着情况汇报,杨凡的皱紧了眉头,情况不容乐观。

    土默特人目前还有精兵三万人。牧民武装起来也有两万人。目前可知的就有接近六万援兵在赶赴战场。这已经是十余万人了。

    …

    况且漠西蒙古瓦剌人四大部落还没有消息。喀尔喀蒙古的土谢图汗意向不明。南面的鄂尔多斯部也有北上的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杨凡把补给线走张家口,而不是走山西经大同去归化的原因。

    那里离着鄂尔多斯部太近。杨凡不看好边军。如果年前已经调动到位的宁夏镇、榆林镇、大同镇的边军不给力的话,很难排除鄂尔多斯部会分兵北上,从后辈偷袭杨凡的可能。

    看着沙盘,杨凡面沉如水,这个时候必须要做出决策。

    如果采取保守措施,那就结硬寨打呆仗,学习曾剃头。在这里跟蒙古人耗上了,他们都是冬季刚结束就跑来的,这块草原可养不了这么多人。杨凡的防守手段多的是,采取守势消耗他们不失为良策。

    另一个办法就是,趁着敌人大军未能集合,先下手为强,抢先击溃土默特人,把归化城抢下来。

    现在,只有阿拉善人到了。其他的援兵还没到。如果想开战必须尽快做出决断。

    “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打。”杨凡问张世泽。

    “不外乎两个选择,要不就固守。要不就先趁着他们大兵未集,先干他娘的一炮,伤及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我们把土默特人击溃,把阿拉善人吃掉。”

    杨凡点点头,到了下决心的时候了。如果是自己的骑兵军和步兵军,杨凡毫不犹豫的发动进攻。直接歼灭他们。可现在这两支部队还在路上。

    骑兵军被杨凡派去攻打土谢图汗部,步兵军目前还在行军中。

    杨凡本来的打算是,把瓦剌人吸引在归化。自己结硬寨打呆仗,在防守中消耗敌人。然后,骑兵军去抄瓦剌人的老家。步兵军在战场外潜伏。等卫拉特联盟被骑兵军占领的消息传来,趁着敌军军心大乱,内外夹攻,歼灭敌人。

    但是,作战讲究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必须根据形势变化,随时调整。现在有一个机会,敌人只有五万左右,真正的常备兵也就三万人。

    可以,突击一下试试,如果能打下归化城就到河北面去固守,打不下来,就退回来,反正这里已经建立了坚固的营地。

    杨凡终于下了决心。

    “天黑后,工兵在大黑河上架设五座浮桥,天亮前必须完工。”

    大黑河宽度在20--50米之间,现在是枯水期,只有二十多米宽,深度也就不到半米到一米。几乎可以淌水过河,但是大量的攻城武器必须有桥,否则河底的烂泥不承重,根本过不去。

    “全军今晚加餐,早点休息,明天五更造饭,突击河北岸,目标是两天内击溃土默特部,拿下归化城。”

    随着命令的传达,整个营地行动起来。大战紧张地气氛弥漫。所有人都知道,期待已久的大战终于要开始了。

    这些京营的士兵其实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虽然他们都被训练的机械和麻木了。但是,此时,还是非常的紧张。

    明日就要开战了,不知道能不能打赢。

    夜深了。对岸的蒙古人仍在戒备之中。但是,河边没有人。因为箭塔的弓弩已经射死了所有试图靠近河边的人。

    工兵在冰冷的河水里开始架设浮桥。

947、京营vs土默特骑兵

    第二天天色刚刚发亮,土默特人的斥候就发现了。大黑河上多了五座浮桥。

    因为昨天,那些该死的箭塔上,布置了大量弩手,这些弓力恐怖的弩机射程很远,而且非常的精准。土默特人有没有太多的铁甲,河边两百米成了死亡之地。

    只要是敢于进入河边两百米内的,连人带马全部被射成了刺猬。

    索性蒙古人都撤退倒后面远远的监视。整整一夜,他们都能听到,和上面有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知道这些汉人在搞什么。

    他们也曾考虑过是不是在架桥。但是,他们自己很快就否决了这个可能。因为这里属于稀树草原,木材稀少,汉人拿什么架桥。

    蒙古人是不相信,这些明军不远千里,扛着修桥的木板来的。这简直是白痴都不会干的事情。这种长途的大军出征。粮食都很难代购,还会扛着一座桥来这里。除非明军的将领都疯了。

    这座浮桥是用汽油桶和钢板、工字钢组装起来的。汽油桶很多,杨凡的燃烧弹用的汽油就是用现代的汽油桶装的。这些汽油桶用铁丝和工字钢,钢铁跳板困扎就可以架设浮桥。

    杨凡的工兵必须有架桥能力。这个时代的河流上可没有多少桥。像卢沟桥那种非常罕见。几乎所有的河流都必须摆渡。要是没船可就傻眼了。尽管这个时代也有架设浮桥的的技术,但是,还是收到很多条件的限制,比如,附近要有大量的森林,好砍伐木材等。

    这条河很窄,两个小时就布置好了。随后,五个团的步兵开过河去。在北岸建立了营寨。

    蒙古人天亮时,震惊的发现。河上不仅架设了五座桥。而且,在河北岸还有五座营垒。这些营垒都是用双层脚手架外则加瓦楞钢板,用铁丝困扎做成的。墙体内同样有箭塔矗立。

    此时,打撒黄台吉和其他十二台吉,非常的焦虑。他们从多伦之败后,就发现了,现在的大明不是之前的大明。他们的军事力量早已今非昔比了。

    上一次,对上杨凡,他们一败涂地。这一次面对的是京营,这是大明最精锐的部队。他们心里并没有底。

    当年达延汗统一蒙古后,把蒙古分成左右翼,各三个万户。其中漠南的三个万户是:鄂尔多斯、永谢布和蒙郭勒津(明代汉籍作满官嗔)。永谢布万户后来被顺义王击败逃亡青海。也就是现在青海蒙古人的一部分。

    蒙郭勒津万户位于明朝大同以北和东、西一带,原来归达延汗第四子阿尔苏博罗特所有。

    后来,巴尔斯博罗特济农次子阿勒坦汗实力强大,兼并了蒙郭勒津万户的大部分,只有其中的多罗土蛮部由阿尔苏博罗特之子布哲吉尔(一写不只吉儿)台吉所领有,其余各部均由阿勒坦汗及其弟拉布克台吉所占。

    所以,蒙郭勒津万户的名称也逐渐被阿勒坦汗所领的土默特部之名称所取代,称为土默特万户。阿勒坦汗就是顺义王,他的可敦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娘子。他们夫妻修建了这座呼和浩特城,大明叫做归化城。后来清朝三面扩建为绥远城。绥远城和归化城合成归绥城。是清朝统治漠南的中心。

    而土默特又被顺义王分为十二部。阿勒坦汗统帅的土默特万户,位于“大同边外,大青山下、昭君墓北、丰州滩草原“之地,这里也是当年大汉王朝的云中郡故地。

    这块地盘面积很大,西至黄河与鄂尔多斯万户为邻,东至宣府洗马林边外一带。蒙古文献和汉文史料均一致记载土默特万户分十二部,或十二鄂托克。

    顺义王绝嗣后,此时,由顺义王的叔叔打撒黄台吉作为新任首领。但是,他的地位不稳,威望虽然有余,但是实力不足,他不敢即位为新的顺义王,显然大明也不会册封他。

    就是称济农,也有几分勉强。所以,目前只能没有名分的先在危难之中暂领首领之位。

    大撒黄台吉说道:“大明的京营已经到了对岸,昨夜他们又修好了浮桥。这一次来的是乃仁巴特尔的主人,大明的定远伯、征西将军杨凡。副将是大明北方勋贵的首领,英国公的长孙。带来的军队是大明皇帝的京营。大家一块说说吧。我们战是不战。”

    现在,明军到了归化城下,蒙古土默特部的生死存亡,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他们已经亲眼看到了哈喇沁和朵颜被彻底消灭的过程。今后只有蒙古族的牧民,而没有了这些部落。

    当然,作为一个民族,蒙古人会继续繁衍下去。甚至绝大多数的被统治和压榨的奴隶、牧民都会活得更好。但是,贵族和统治阶层会消失。

    蒙古人发展倒现在,他们是靠着血缘一层层的统治下层人民。同样几百年下来,演化出数量多如牛毛的部落。如果失败,他们就永远失去了自己的权力和地位。看看那些被发配到海岛上挖鸟粪的台吉、那颜、牧主们有多悲惨,他们就恐惧的发抖。

    如果,大明皇帝给条路走,给个册封,保留牧地和奴隶,他们是愿意投降的。可惜这一次皇帝似乎不想搭理他们。直接把他们交给了定远伯处理。那就没得谈判了,只有打了。

    辛爱黄台吉瓮声瓮气的骂道:“还谈个屁,定远伯把哈喇沁的贵族都弄去挖鸟粪了。管理他们的居然是他们手下的奴隶。这种日子简直就是作贱我们的血脉。只要还是个男人,谁能忍受的了。跟他们拼了,让他们看看我们的弯刀也不是吃素的。”

    大成台吉、巴岳特台吉、畏兀慎台吉、巴林台吉、打喇特台吉、兀慎台吉,多罗土蛮台吉、兀鲁台吉、王吉喇台吉、段奈台吉、茂明安台吉、杭锦台吉等人首领纷纷附和。

    茂明安台吉说道:“既然大家都是这个意思,那就打吧,本来等到各部兄弟的援兵到来最合适开战,但是现在既然明军要打,我们也只能开战了。”

    乌雅儿浑台吉说道:“各位土默特的兄弟,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土默特部当此生死存亡之际,必须要有一个首领。我作为外人,建议你们推举一个首领出来。”

    大撒黄台吉感激的偷偷看了乌雅儿浑台吉一眼。看来昨晚把自己的小女儿送去,没有白送。这不,立刻就有了回报。

948、京营vs土默特骑兵二

    诸位台吉纷纷附和,确实是这个道理。阿拉善人和土默特人东西相邻,但是历史上并没有发生战争。双方关系很好。

    多罗土蛮台吉说道:“我同意浑台吉的提议,请将将扯力克之大纛(读道)请出。我们就在这里推选一位济农。”

    扯力克,也作扯礼克、楚噜克、卓哩克图诺音、那木岱彻辰汗。乞庆哈长子,北元后期蒙古土默特万户领主。阿拉坦汗长孙,第三代顺义王。他的大纛是顺义王出征时代代相传的王旗。

    顺义王绝嗣,唯一的王子逃亡去了准噶尔部,最近传来消息,已经病故在尹犁。但打撒黄台吉是旁支庶出,生母地位不行。直接称汗恐怕难以服众。所以,多罗土蛮台吉提议,选举以为济农出来。

    济农就是部落联盟的盟长,相当于副王,或者小王。

    如果增选一位济农似乎从各方面考虑都更合适。

    而且从目前来看,土默特人插手杨凡攻打哈喇沁,遭到了惨重损失,他们原来有五万精兵,这也是顺义王一系叫板察哈尔人的资本,结果,去年的赵城之战他们损失上万人,这次在多伦再次损失上万人。

    现在连三万精兵都凑不齐,还有脸称顺义王吗,所以,打撒黄台吉自己也不敢称王吧。各路台吉被安三溪兼并了部落民,带着军队逃到归化城。目前经过补充,每个台吉也就两千人左右。

    打撒的本部在临河城,没有受到损失,他还有五千精兵。要不是此时他的势力最大,他也不会有胆子出来挑头儿。

    台吉们都表示赞同。很快扯力克大纛被请了进来。所有台吉对着大纛参拜后,开始选举。这个时候,只有打撒的实力最强,蒙古人讲究强者为尊,而且打撒也确实是黄金血脉。结果并没有悬念。打撒黄台吉新任土默特济农。

    杨凡和张世泽带着十个团,通过浮桥来到北岸。在五个桥头堡外排列阵势,准备迎接蒙古大军。

    归化城不大,只有250米见方。左侧是南北向的小黑河,小黑河是大黑河的支流。城南到东西向的大黑河只有四公里。现在杨凡的军镇距离归化城只有三公里不到的样子。

    从今早,明军开始度过大黑河后,本来围绕着归化城扎营的蒙古人,开始拆除帐篷,向后撤退。归化城南的大片空地空了出来。

    上午九点左右,蒙古人出动了。大批的骑兵在北方聚集,那颜们出来约束队伍,整顿队形。

    京营过河的有十个团,杨凡留下五个团据守桥头堡。作为后退的屏障。毕竟京营没有经过实战,如果战败了,还可以退回河北的大营。桥北用钢管脚手架和瓦愣钢板做成的防御工事加上箭塔还是非常坚固的。

    这次出兵蒙古,杨凡就打定了注意。步兵打骑兵,一定要依托坚固的工事。以前明军靠车营。现在杨凡就靠钢管脚手架,这东西可以迅速的在草原上建起一座钢铁之城,而且拆装十分方便。也便于用大篷车运输。

    杨凡就像是一只背着城堡的蜗牛,爬行在草原上,野战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转变成攻城战。蒙古人攻城的水平早就荒废了。简直不值一提。

    五个团,每个团三千六百人,组成了五个集群。杨凡在中央集群。指挥中间的三个集团。张世泽去了左翼指挥一个团。蒋秉忠去了右翼指挥一个团。

    打撒站在归化城的南门箭楼上,看着远处的明军。只见,明军出阵的大概只有一万八千人左右。人数比蒙古人少一半。顿时心里松了口气。他知道明军的京营来了八万人。民夫还有十万人。民夫里据说都是些各地的民团抽调的,多少也有些战力的。

    但是,这些明军看着都很精锐,他们穿着统一样式的板甲。在高原强烈的阳光下像是镜子一样反射着阳光。

    这些甲胃,打撒没有见过,他周围的台吉们也没有见过。这些甲胃都是大块大块的甲板构成的,和以前明军的锁子甲、山文甲、鱼鳞甲都不一样。明军士兵穿的都是鸳鸯战袄。而这些京营所有人都是一样的甲胃。只是颜色不同。

    看来不同颜色应该是区分官阶大小的。他们带着的头盔也不同于以往大明的凤翅盔和八瓣铁盔。而是同样闪闪发光的,和板甲一个质地的金属造的尖嘴头盔,眼睛处只是两条窄缝。尖嘴上都是小孔,因该是为了呼吸预留的。

    这些甲胃,甲裙只到膝盖处,下面的小腿正面是用皮带卡扣的胫甲,只有前面的一面有。

    蒙古人缺铁,连锁子甲都很少,这一次看到京营这么奢侈的全员装备板甲,都看的呆了。心里都在感叹,大明皇帝真是有钱。

    这时候,他们看到,大明的军阵不是一个横排,而是一个个的三角形楔形阵。每一个小阵都是十个人组成的。

    三个盾刀兵,呈三角形在前面。四个长枪兵分别在三个盾牌中间的缝隙处,和在盾牌的两边。后面是一个手持三眼铳的小旗,和两个手持钢弩的弩兵。

    大成台吉仔细看了一会说道:“是我的眼睛老花了吗。这次和多伦那次不一样,他们没有在阵前挖别断马腿的小坑,也没有布置那种带刺的铁线网。”

    几个台吉闻言,立刻看去。去年的多伦之战,他们在小坑和铁丝网前吃了大亏。这次赶紧看清楚。

    巴岳特台吉惊喜的说道:“没错,他们没有布置这些,太好了。这次我们可以让骑兵纵横驰骋了。我们的勇士可以杀的他们片甲不留了。哈哈哈。”

    上一次在多伦,他们打的太憋屈了。有力使不出来。

    打喇特台吉兴奋的说道:“长生天保佑我们,这一次就让他们见识一下,骑兵的厉害。步兵打骑兵,这是不可能胜利的事情。”

    打撒济农也抚着胡须笑道:“这一次汉人的脑袋是被骆驼踩了吗,有这么好的东西和战术居然放弃不用。这一次该着我们打赢他们。诸位台吉,你们谁愿意带兵去打败他们。”

    “我愿去”“我也愿意去”

    一时间,台吉们摩拳擦掌,都纷纷请战。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1000/ 第一时间欣赏明末钢铁大亨最新章节! 作者:漫卷诗书万点花所写的《明末钢铁大亨》为转载作品,明末钢铁大亨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明末钢铁大亨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明末钢铁大亨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明末钢铁大亨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末钢铁大亨介绍:
穿越明末蓟镇遵化古城,接收一家冶铁坊。看主角用铁和火重整万里河山。明末钢铁大亨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明末钢铁大亨,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明末钢铁大亨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