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明末钢铁大亨TXT下载明末钢铁大亨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明末钢铁大亨全文阅读

作者:漫卷诗书万点花     明末钢铁大亨txt下载     明末钢铁大亨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1296、房子涨价了

    杨凡赴宴回来,小娘皮她们早已吃完午饭。正在家里的花园喝茶聊天。

    杨家的花园在院子的东边,有好多的长廊和水榭,风景优美,特别适合夏季避暑。

    现在虽然进入秋季了,但秋季是帝都一年中最好的时光,号称金九银十。这个时候气候舒适,是最舒服的时候。

    夫人们中午就在望月楼吃的饭。望月楼三面邻水,楼高三层。

    她们就在三层吃了一顿烤鸭。是从便宜坊使用鸭票,让烤鸭店给送来的。

    此时,吃完了饭,正坐在楼下回廊里,一边喝茶,一边聊天。

    听说老爷回来了,还带回来一车上好的蜀锦。立刻都跑了过来。

    老爷有个好习惯,就是逛街回来,经常会给妻妾们带回来些东西,有的时候是点心和水果,有的时候是好玩的小玩意儿。

    “老爷,这是哪里来的蜀锦啊,可真漂亮。”

    “哇,好精致的蜀锦。用来做马面裙最好了。”

    “咦,每一匹的颜色和花色都不一样,都是精品。老爷你从哪里弄来的。”

    杨凡笑着说,是秦良玉送给夫人的礼物。

    林月如和梅香闻言,都眼巴巴的看着小娘皮。这些蜀锦太精美了,看的她们爱不释手的。

    “哼,一人挑三匹吧,给陈曦也送去三匹。剩下的收进库房吧。”小娘皮板着小脸儿,一本正经的说道。

    家里的事情,按规矩都是她做主。杨凡是不管的。

    老爷只负责带好东西回来,但怎么分配,就是她的职权范围了。

    杨凡对这些东西到是没有什么兴趣。他对小娘皮说道:“张公的孙女,下月初一出嫁,你准备一份厚礼,给张公送去。”

    杨家和张家交好,自然算是娘家人这边的,送礼也应该送到张府去。

    “好嘞,老爷按照什么标准。”小娘皮问道。

    “嗯,按照通家之好的标准就好。对了张公喜欢机械类的东西,送烧煤油的斯特林电风扇和烧汽油的热油汀各一台吧。新人再送一对百年好合的金壳怀表吧。他们都是行军打仗的人,时间比较重要。其他的礼物你做主就好。”

    小娘皮点点头。张家是晋南大地主,地方豪强。有必要好好结交。而且张五典喜欢技术,和自家老爷说得来,算是忘年交。心里也就有了大致的标准。

    “老爷,明日咱们有四个小区开盘。您去看看吗。”小娘皮问道。

    “我就不去了,人挤人的,还不如在家歇着。”

    杨凡之前把皇城北大街的道路,向着两头延长,一头到了西城墙,也就是今日帝都车公庄地铁哪里。另一侧则修到了东城墙根底下。也就是今日帝都东四十条桥哪里。

    这条新修的马路采用了后世的标准。车道宽2.3米,是双向十车道。

    里面两车道是蒸汽机单节车厢的有轨公交车道。中间六车道走马车,也可以骑马奔驰。外侧两车道是预留的自行车道。目前自行车还没有上市,可以随便走。

    除了这些车道外,还额外加了人行道。宽度三米,是给行人布行准备的。

    整条马路都是水泥硬化路面,还在上面后期铺设了沥青路面。

    因为大港油田和石油炼化厂已经投产了。所以,原油裂解后,会产生大量的沥青。都被杨凡买来铺路了。

    沥青有一个好处,就是地面比较软,马蹄子不容易损坏,而且马车走在上面也不颠簸。杨凡的新式四轮轻便马车已经开始销售了。所以路好不好非常重要。只有好路才能体现出带减震的四轮马车的性能。

    这个年代的马车车轮都是木质的,为了耐用,他们喜欢在木车轮上包铁

    这些包铁的车轮对水泥路面损坏严重。所以,铺设一层沥青比较好。

    再加上路灯的设置,以及间隔绿化带的设置。让这条路变成了干净、优美、拥有完善排水设施的高级路面。下多大的雨也不会积水。杨凡特意用了直径两米的排水水泥管。

    后世的帝都早期建设排水设施的时候,学习大毛。大毛的领土都在寒冷地区,下雨少,所以他们就没有下水道概念,只有下水管。而华北地处温带,每年夏季季风带了大量降水。

    所以帝都如果雨下的太大,容易积水。

    所以,杨凡这次就干脆直接深挖,用直径两米的水泥管来做下水道。这样的话,不管下多大的雨,也不会造成积水,如果和北城的水沟连接。整个北城都不会积水。

    雨水会通过这些粗大的水泥管道排进护城河里。

    这条路刚建成那会,京城里的百姓都纷纷来看稀奇。尤其是夜间宵禁晚了两个时辰。好多人都跑到路灯下乘凉。还有来打牌的。人聚集的地方,推小车卖小吃的也来了。

    甚至因为这里都是水泥硬化的地面,地面干净,好多小商小贩自发的在这里形成一个露天的水果蔬菜、杂货市场。还有推着烧着蜂窝煤炉子,做小吃的车子来买吃的。因为宵禁到子时结束才开始。他们可以营业到很晚。

    之前有人提意见,主要是清扫马路的扫街队,提出把这些人赶走,因为他们收摊后,遗留了很多的垃圾。增加了扫街队的工作。

    不过小娘皮考虑再三之后,还是默许了这些人,在没有开发的荒地附近的水泥路人行道上卖东西。提高人气,对这些小区的销售也有好处。

    而皇城北大街的通车,极大地方便了东西城,以及北城的交通状况。城里的交通一下子变好了起来。好多人特意通过北大街从东城去西城逛逛。或者从西城到东城逛逛。

    这下子,大兴、宛平两个城内县,也算是彻底联通了。

    杨凡第一批开盘的小区,是在地安门外大街的东侧,大约东西一公里长,南北五百米宽的地块。大致相当于地安门北大街东侧,直接到南锣鼓巷的那块地。

    当年一开盘就已经售罄。现在第二批开发的小区就要开盘了。

    这四个小区都是五百米见方的地块。从南锣鼓巷一直延伸到东城墙根。正好两公里多些。

    这批小区开发完毕。下一波就是开发兴禾超市到西城墙的三公里路段了。

    因为,前几天南城的溃兵抢劫,以及北城的混乱,让很多人产生了危机感,他们发现,这京城也没有之前认为的那么安全。

    这次好多富商和官宦人家遭了灾。被夜里冲进来很多暴徒,洗劫了不少财物。有的家丁试图抵抗,很多被打、被杀。

    当时,很多从小区买了房子的业主,忽然发现,皇城北大街这里十分安静,没有人来这里闹事。这里的街道上布满了手持铁棍的保安。

    这些保安多数都是从兴禾团练退伍的老兵、伤残老兵带队的。他们手持包铁的马棒和连枷,骑着蒙古战马,在小区四周的街道巡逻。

    地面上还有用木头拒马堵住胡同口的步行的保安,在盘查进入小区和周边街道的人。所以这里才从来没有遭到过袭击。

    他们赶紧的带着家眷逃到这里。毕竟这里他们也有房子。只要住进小区,就彻底安全了。小区周围什么都有,跟不需要出去买,甚至可让仆人去门口候着的各个店铺、商号、酒楼的伙计那里通知一声,就给你送到家。

    甚至很多官宦和富商,因为没有买这里的房子,大为后悔。但是这时候,再想买二手房可来不及了。此时,已经没有人愿意卖房了。甚至租都租不到了。

    他们没有办法,试图贿赂保

    安,进入这里暂避一时。但都被拒绝了。这些保安说的很清楚,没有业主证和出入证,任何人不得进入小区。

    他们惊讶的发现这些保安居然不肯收受贿赂。这在大明可是稀奇事情。后来有人告诉他们,这些保安是有退休工资的,但前提是干到退休年龄才行。要是因为收受贿赂被开除了,就丢了铁饭碗了。

    所以,千万不要贿赂这些人,他们会发火的。认为你是想砸了他们的铁饭碗。

    结果,他们只好跑到小区配套的商业设施,去找对外开放的酒店住宿。地安门附近商业街都是新盖的六层楼房,下面三层是商铺。上面三层就做了酒店,提供住宿。毕竟来京城的商人也不少。

    因为人太多,这些酒店纷纷住满,而房价也纷纷价格暴涨。

    很多人宁可加价也要订到房。就这,还有很多人没订到房间。一家人只好在这附近的街道上,在马车里躲了两天。毕竟这里非常安全。

    这件事后,他们忽然明白在小区里买房的重要性了。如果舍不得钱买个安全坚固的住所,一旦被暴徒抢劫,损失可能是非常巨大的。

    所以这一次,他们都在眼巴巴的等着新小区开盘呢。

    房地产这东西肯定是随行就市的。目前老小区的二手房价格,已经翻了一倍了。新小区的开盘价直接定在了老小区开盘均价的250%以上。

    但据说叫了定金的人还是非常多。

    这些情况杨凡都知道,他当初投钱搞基础设施,就预料到了。

    路修好了,商业配套和生活配套上去了。学校、医院、剧院、超市、菜市场等都安排好了,房价必然会上涨。

    因为这些投资最终都会反映在房价上。

1297、京营整编一

    皇帝在书房里批阅奏章,旁边的锦衣卫校尉,在读着昨天京城发生的事情。以及刚到京城的全国各地的重要消息。

    听到杨凡和张世泽这两天,四处巡视,京城已经基本安定下来了之后,他叹了一口气。这件事他还是没有估计准确。没考虑到张世泽毕竟年轻,年轻人容易冲动,很容易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好歹这场风波总算是平息下去了。他的目的也算是基本达到了。

    西北战场杨凡、张世泽立了大功了,就不适合在继续带兵,这样容易形成个人势力。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把他俩剥离出军队。

    老臣里面知兵的还有孙承宗,孙帝师的水平他还是清楚的。让他出面整编京营一点问题没有。

    孙承宗虽然是东林前辈。但是,京营的军官都是内定的,百户以上,全是勋贵子弟和京卫武学的学生。这些京卫武学的学生都是从千户官以上武官家庭挑选的。所以,这些人都是崇祯自己培养的。

    杨凡和张世泽对这些人没有太大的影响力。他们也算是跟着西征了一番,实地锻炼过。

    百户和百户以下的总旗、小旗、伍长等低级军官,大多数都是杨凡和张世泽从行伍出身的京营士兵提拔的。这个主要看战功和个人能力。

    崇祯整编京营也不打算撤换这些人,毕竟他也清楚,总得有一些有能力,能干活的人撑着才行。如果都用勋贵和武官子弟,打仗怎么办。

    “现在南苑军营是什么情况。京营整编后人数达到十五万,可否需要增建营房和其他设施。”崇祯问到。

    骆养性本来在旁边低头不语。默默听着负责早上宣读情报的锦衣校尉朗读。此时知道皇帝这是在问他。

    他赶紧出列说道:“陛下,南苑的军营,当初是定远伯设计的。施工队也是他家的施工队。建材也是向他们家商社采购的。只有营建银子是陛下从内帑拨出的。”

    “总体来说,当初是按照十万人的标准,打出富余来承建的。因为当时京营有八万多人,而且有些勋贵子弟还自己带有家丁、仆役、甚至丫鬟等人。这些人的人数不等。其中张世泽就带了一千五百家丁。所以,当初基本是够住的,吃饭、洗澡、提供热水等设备也是按照十万人标准搞得。”

    崇祯点点头,这么说来,缺口不大。

    现在京营把伤残老兵退役后,就剩下了四万人。军营还是十万人的规模。只要再增建一半的营房和设施就可以了。况且,城内也要部署一部分京营。

    他考虑了一番,还是决定,南苑不扩建了。就安置十万人就好。增建的军营可以放在南城。qδ.ne

    毕竟南城的南部还有大量的荒地。留下五万人驻扎城内,以防有紧急情况,城内没有兵马容易耽误事。

    至于营建新营房,交给谁来做呢,他犯起了嘀咕。

    如果交给皇亲国戚,他们太黑了。贪腐的厉害。

    交给东林的人呢,先要漂没三成再说。

    他想来想去,到是想到一个人选,这个人肯定一分钱不会贪污的。还会保质保量的把工作干好。

    这个人就是驸马巩永固。此人忠诚、朴实,做事踏实。交给他既可以放心,又可以最大程度的省钱。

    “新营房的建设,就让驸马巩永固做营建大使吧。回头下个旨意给驸马。”崇祯说到。

    赵永棠家里,他老婆李萍刚刚从毛纺厂下工回家,女儿已经做好了晚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女儿虽然才十一岁,人没比锅台高太多,已经会烧火煮饭了。

    儿子才九岁,就能劈柴禾了。

    “娘啊,永棠还没有回来吗。”李萍问到。

    “下晌回来了,然后又走了,还是兵部林主事的小舅子叫走的。”老太太一遍纺线一边说道。

    李萍叹了口气,她一个妇道人家,也不懂男人的事情。

    之前在京营干的好好的,都当了百户军官了,又不想干了。赵家祖祖辈辈都是赤贫,从来没出过一个读书人,一个当官的。

    当家的在西北战场积功升为试百户,那可是从六品的官儿。对于他们这些贫民百姓来说。一个衙役都是惹不起的。何况是从六品武官。

    当时把她欢喜的好几天睡不着觉,自己也是军官太太了。

    自从丈夫成了军官回来。周围的邻居也一改之前对这家人的鄙视,碰见都过来说几句恭维的话。原来邻居口里的婆婆,也从赵老婆子升级成了赵老太太。

    从六品可不小了,他们都知道,县太爷才七品官。

    可当家的抽什么风,好好百户军官,现在又不想做了。这几天总有人来找,有人出钱,想买他的身份,顶替进京营做官。

    李萍越想越伤心,忍不住掉下泪来。

    这家里眼看着,越过越好了。

    可是当家的不知道是什么迷了心,好好的军官不当,非要卖了官,全家搬到北塘口工业区去,说是和一些同袍,凑钱开什么物流公司。做大件运输和小件快递。

    自己好不容易在毛纺厂,干到了洗羊毛车间的小组长。

    一个月,现在底薪增加了,能赚三钱五分银子了。而且小组业绩好,还有提成和奖金。她是真的舍不得这份活计啊。

    这时候,赵永棠一脸喜色的推门进来。看到老婆坐在炕沿上垂泪。老娘沉默的纺线。愣了一下子。

    “怎么,娘、媳妇你们还没吃饭呢,等***啥,你们先吃你们的。娃都饿了吧。开饭,开饭。”

    李萍起身把小炕桌搬到炕上,又去厨房把饭菜端来。

    一家人开始吃饭。今天的饭菜是玉米面贴饼子,加上白菜炖豆腐。这可是好吃食。豆腐一般人家是舍不得买的。

    这还是赵永棠跟从京营西征,赚了三百多两银子回来。家里才舍得买的。

    李萍吃着平时难得吃到的豆腐,却难以下咽。看当家的喜气洋洋的,估计是把卖官的事情谈成了。她难过的掉下泪来。

    “孩他娘,你哭啥啊。”赵永棠不解的问道。

    “我问你,你是不是把官卖了。”李萍放下筷子,说道。

    赵永棠愣了一下,但还是点点头,说道:“今天下午才谈成的。是御马监一位公公的侄子,一直没有个好的出身,好不容易谋了个官,可是没有军功,也提拔不了。如今陛下管的严,凡是提拔官员都要亲自看履历。没有点东西,怕是陛下那一关过不去。”

    “今日下午谈成了。之前的几个人出的钱太少,最多一个才肯出五百两。这个人出钱多。一千五百两!买我的试百户官身和四颗真***的首级。其他的事情不用我管,他们来处理。这钱是实打实得的。先付一半,最后过户籍,办完付另一半。这件事就算是板上钉钉了。”赵永棠开心的说道。

    李萍心里难受的像是猫抓一样。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1298、大明的规矩就是给你们定的

    看到了老婆哭了起来,赵永棠有些慌了,他安慰道:“咱们不做官了,可是也有钱在,你哭啥呢。”

    确实,一千五百两不是个小数目。

    加上他在京营赚到的,现在他的身家足足有两千两了。

    想从前,他在码头抗大包,打零工,工作一时有,一时没有的。一月平均下来,也就赚个三钱多银子,这还是重体力劳动。

    一般大明的百姓,即使在京城,也就一个月两钱多银子。识字的账房先生才能拿到三钱以上,当然年底东家会给年礼。当个管事也就五钱银子的样子。

    之前赵永棠一个月三钱多银子,他老婆和老娘给人缝缝补补,浆洗衣服,全家一个月能对付个四钱多不到五钱银子。

    一年下来,也就是六两银子到头了。这两千两,已经是他们家两百多年的收入了。

    在这个时代,这么多银子确实是一笔巨款。他家有房子。只要不乱花,足够三代人生活了。

    李萍哭诉道:“当家的,你知道吗。从前咱们家穷的时候啊,我和娘见到谁都得陪着笑脸。从来不敢和人争执,孩子被邻居家的孩子欺负了,我还要带着孩子去人家家里,给人家赔个不是。谁让咱家是这条街上最穷的呢。”

    “既然,咱们没有本事,还敢有脾气吗。我倒是舍得下面皮,可是就是委屈了孩子,看到孩子难过的样子,就像刀子剜我的心一样啊。可是我没有办法啊,谁让咱家穷呢。这个世道穷就有罪。这街坊四邻,都是笑贫不笑娼的。”

    “可是,自从你进了京营当兵,就再也没有人敢欺负咱家孩子了。街坊四邻见到娘,也主动说话,称呼也从赵老婆子,变成了老太太了。你立了功劳回来,成了从六品的武官,这些人见到我也点头哈腰的称呼百户娘子,大娘子了。”

    “当家的,这世道,社会底层多难活啊。谁都欺负你啊。哪有说理的地方啊。你还没当够吗。你就算不是为了光宗耀祖,也得为孩子想想啊。京营的军官可是世袭的。将来儿子就能接你的班继续当试百户。说不定还能积功升为百户、千户呢。人往高处走,咱家能有这个机会逆天改命,那是祖坟冒青烟了啊,可是你啊,怎么就贪图眼前的钱财,把这个机会给卖了呢。呜呜呜!”

    赵永棠脸上的欢喜不见了,他转头看老娘。老娘也是一脸的灰败,好像更加苍老了。这个年代改变社会地位是极难的。阶层都固化二百多年了。基本上就是老子做什么,儿子还做什么。甚至下一代还不如这一代呢。

    赵永棠惨笑着说道:“你们说的这些难道我不知道吗。可是攀高枝容易,站得稳就难了。咱们是什么家庭,你们不知道吗。官场是咱们能玩的转的吗。咱们家一没有靠山,二没有当官的祖先。我也没长那种当官的脑子,官场那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战场,是福是祸可很难说呢。”

    赵永棠揉了揉儿子和女儿的小脑袋,孩子枯黄的头发,最近因为吃的好,都开始变得又黑又润了。以前瘦的尖尖的下巴颏,都变得圆润了起来了。

    “你们不知道,在京营回来前,陛下就去了圣旨。当时就把定远伯提督京营戎政的差事卸了,是张副帅接替定远伯带着大军回来的。如今,大军得胜回朝,所有人都没得好,大营都给宣武军霸占了。张副帅大闹一场,如今也撤职回家读书了。”

    “定远伯是大明二百年都没有出现过的好官,好将军。我们立的功劳一丝一毫都不差,当时就给赏赐,一个铜钱都不会差你的。他说的话,一口唾沫一个钉,半个字都没有食言过。从来没有骗过我们当兵的。所以,战场上人人效死,拼命的斩杀敌人。”

    “他生活简朴,当兵的吃什么,他也吃什么。经常和张副帅坐在我们当兵的中间,和我们一起吃饭,还跟我们聊天,拉家常。他是勋贵,正二品的武官,还是锦衣卫的二把手,但一点架子都没有。就因为他经常下小旗和士兵吃饭。没有人敢欺上瞒下。让定远伯知道了,当时就砍了他脑袋,挂在旗杆上。”

    “你们知道吗,从京营开拔开始,军饷和粮饷,就一直都断断续续的,朝廷里有人不希望我们打胜仗,不希望京营强大。是定远伯自己填补了窟窿。让兴禾超市一直负责供应军需,然后找皇帝和户部报账。”

    “这些钱,到现在也没有下来。我的军饷不是给我的,他们发给了我顶替的那个人。我带回来的银子,是定远伯把缴获的蒙古人的牛羊马匹拍卖了出去,不仅给原来的京营士兵补上历年欠饷。还给我们发高额的军饷。有斩获当天兑现,一个首级五十两银子。或者升一级官给二十两银子。”.q.ne

    “定远伯接了圣旨,在和张副帅移交公务之前,把剩余的银子都给大家分了。我带回来的银子就是这么来的。那天,大帅和大伙儿,最后一次在校场上席地而坐,吃了最后一顿饭。”

    赵永棠的眼圈有些红了,他哽咽着说道:“大家都知道,吃完这顿饭,定远伯就不带我们了。我们也要班师回朝了。大家对未来都很迷茫,好多人问大帅,我们将来怎么办。”

    “大帅当时,跟大家说了一番掏心窝子的话。他说人来这世上一回。都是娘胎,终点都是一抔黄土。所有人都一样。这两头中间就是人生。在当今的大明,这个***世道,钱就是通行证。如果你有钱,大明绝多数的规矩都是可以变通的。如果你有权力,大明的规矩就可以是为你服务的。如果你们既没有钱,也没有权力,那大明的规矩就是为了你们量身定做的。这也是,我为什么让所有跟着我西征的人,都能带着银子回家。”

    “他告诫我们,财不可露白,回去也不要去买房置地。你们没有保护自己财产的能力。这次很多人之所以能靠玩命,立了军功当了官。那是因为他能维护最低程度的公平。换一个提督,你们的功劳可能不但不能带来升迁和银子,反而带来灾祸。你们回去后,也要自己考虑清楚,适不适合在官场,在京营混下去。如果不适合,也早做打算。至少你们手里有银子,能有很多选择。”

1299、急流勇退方为智者

    赵永棠看老娘和老婆都听得入神,两个孩子也紧紧依靠在父亲的臂弯里,看着父亲说这些他们从来没听过的故事。

    “当天晚上,我们都失眠了,各个总旗在帐篷里都在讨论。京营有几个来源。一个是马晓屏那样的世代军户,一个是我们这样的临时被雇来充数,结果被挟裹着去了战场的。还有就是皇帝派进来做耳目和控制军队的。”

    “你们知道吗,军籍上可没有赵永棠这个人啊。我的名字是我顶替的那个赵阳岗啊。人家才是二百多年世代军户啊。京营里就没有我这个人啊。你们明白吗。”

    “户部发军饷都是发给赵阳岗的。人家一直在这段时间领军饷,只要发就是发给他,因为他才是正兵啊。当时,人家不闹是因为定远伯强行认定,我们这些顶替的就是正兵,发现谁是顶替的当场砍头,杀了好多人啊。谁敢说自己是顶替的啊。都是喊着自己代替的人的名字。”

    李萍问道:“定远伯为什么这么做啊。”

    赵永棠说道:“京营烂透了,那些世袭的兵丁,上面发一袋子粮食,他们都扛不动,都得雇人扛回家,我就是总被赵阳岗雇佣,每月都替他抗粮食,才认识的。要不他怎么雇佣我替他去出操,去应卯呢。”

    “你们想啊,这样兵,定远伯带着去打仗,不是找死吗。他当然翻脸不认了。强行把这些顶替的壮汉都弄走了。可是,这件事,是没有走兵部的手续的。我们根本就不存在,你们明白吗。”

    李萍苦笑着说道:“我明白了,赵阳岗看要上战场,他巴不得你去替他送死呢,自然不会闹事的。可是现在,你们赚了钱,立了功,还升了官回来,他们肯定不能善罢甘休。何况这差事从来都是人家的。人家祖祖辈辈都靠这个安身立命呢。”

    赵永棠说道:“你明白就好,这些东西都是无根之木,看着一时好,但是一告一个准。一捅一个窟窿。之前有定远伯压着,没人敢找事。现在定远伯卸任了。就变天了。这世上没有免费的大饼,要不是定远伯先对不起我们,怎么可能给大家伙儿发这么多银子呢。”

    “现在,之所以兵部的老爷们出来处理这个事情,那是因为,这件事不能这么拖着,定远伯都下去了。必须要处理了。要不然,这是一笔糊涂账,算怎么回事啊。一个职位两个人,这不是笑话吗。”

    李萍说道:“我懂了,兵部的老爷们让他们的亲戚挨家挨户的找你们,就是想当掮客,把你们的身份卖给原主,或者需要的人。他们能改军籍、军功、花名册。”

    赵永棠说道:“不怪人家要吃这碗饭,只有他们才能压住原来的主儿,也能压住我们这些人。只有他们能办这种过户。兵部职方司才是管档案的地方。”

    李萍说道:“我听说,前几天城里动乱,兵部职方司的主事被人打死了。”

    赵永棠冷笑道:“咱们管他死球呢,死了不就死无对证了吗。这买卖军籍的事就彻底没人知道了。谁知道是谁干的呢。这些老爷们都是黑心烂肺的主儿。再说了兵部这是把勋贵都给得罪了,勋贵里定远伯和英国公世子都被撸了,勋贵都靠边站了,还不收拾他们,等着京营归了东林吗。”

    “现在,之所以兵部,愿意好声好气的和咱们商量,主要是这件事是瞒着皇帝的。而咱们这些人都是刚刚战场下来的,一身戾气。他们不敢欺负咱们,他们也怕定远伯插手。所以,大家和气生财,他们抽头,牵线搭桥。咱们啥也不管,你就出多少钱吧。官职、首级都卖给你。我就要实打实的银子。谈妥了就成交。”

    李萍问道:“那你们都商量好了吗。别卖少了,这事可就是一锤子买卖了。”

    赵永棠看她也转过弯来了,笑道:“咱们这些袍泽都天天聚在一起商量呢。不抱团儿,还不被他们欺负

    死。这次大伙都卖了个好价钱。”

    李萍低头叹了口气,没想到这场富贵,来得快,去得也快。到底还是水中花,井中月啊。

    赵永棠继续说道:“其实,毛纺厂的活计,你愿意继续干也行。你和娘带着孩子,就还在京城这里住着。我自己去北塘工业区就行。我们一伙儿袍泽,凑了三十个人,五万两银子,打算开一个物流公司。北塘工业区是定远伯的产业,正在招商引资。我们去注册,上面有定远伯保护,这也是我们敢干的主要原因。对了,你知道吗,马晓屏也不干了。他可是真的军籍,正经的百户,一点毛病没有。他都把官职、军籍、功劳都卖了,足足三千两啊,和我们一起入股办这个物流公司了。”

    老太太和李萍大吃一惊,马晓屏她们见过的,人家可不怕有人告发啊。这都不干了。人都有从众心理,她们听说马晓屏都不干了。顿时心里感觉踏实多了。

    李萍忽然想起一件事来。说道:“当家的,有件事儿我忘了跟你说了。马晓屏的媳妇黄宜兰私下跟我说,她打算给马晓屏纳个妾。她不生,感觉在家里抬不起头来。让我给帮着物色一下,有没有良家女子,好生养的。”

    赵永棠点点头,说道:“回来的路上,他和我说过,他还想再找个老婆。看来是他的意思。这件事儿你看着办吧。黄宜兰心里肯定不痛快。别因为这个影响了你俩的关系。费力不讨好的事儿,还是要多想想。”

    “对了,咱们赚了钱,不适合在这里继续住了。这里都是穷人,而且人品也不好,恨人有笑人无的。我不在京营干了,不知道还怎么嘲笑呢。我打算到皇城北大街买一套房。咱们全家搬到定远伯的开发的小区里去,那里边上还有配套的学校,咱们有钱了,让儿女都去上学,要是能识字,能算账,怎么也能找个好活人的差事不是。”

    李萍听说买房子,顿时高兴起来。女人对置办家业天生的有兴趣。但是,她有担忧的说道:“那里的房子都涨起来了,要是去年买,一套一百平米的三居室,才一百多两银子。现在都要三百两了。就怕买了房子,影响你去入股那个什么物流公司啊。”.ne

    赵永棠说道:“没事的,可以贷款的,兴禾钱庄提供十年期的贷款。咱们先住进去,慢慢还款就好。定远伯的房子都是现房交付。而且面积还是什么地板面积。没有什么公摊面积。我也不懂,反正大家都说好。”

1230、大明工业革命的开始

    在京城动荡的这段时间里,京营的很多官兵都趁机把自己的军籍和职位、功劳卖掉了。

    皇帝还不知道,他的京营几乎在一夜之间又再度千疮百孔了。能打仗的人,都被兵部给弄走了。换了些投机的进来。

    新进来的这些人,有的是看京营现在待遇好来的。有的就是想买个官,给家族子弟找个出路的。这些人根本不懂怎么指挥打仗,更没有格斗的能力。

    京营里能打的人,就像是一场洪水,来的快,去的也快。所有冒名顶替的几乎都走了。

    就是那些原本京营军户,好多人也寒了心。

    这次大军班师回朝,朝廷的骚操作,让他们对朝廷都失去了信心。反正都赚到了钱,好多人趁这个机会难得,就脱离了京营。

    听说,定远伯那里在搞工业开发区,还出售纺织机械。能成倍的提高纺纱、织布的效率。像什么飞梭啊,什么珍妮纺纱机啊、什么水力纺纱机、多轴纺纱机、走锭精纺机纷纷被开发出来。

    现在都说,买机器开厂特别赚钱。好多人都打算把钱合股去办纺织厂。现在大明最保险的生意都是和衣食住行有关的。

    大明的衣料总是不够,穷人都穿不起衣服。

    所以,干纺织业最好了,不愁销路。人总得穿衣服吧,穿衣可是在吃饭前面。人都是有廉耻的生物。穿衣服可是文明的标志。

    还有好多人准备去租大地主抛荒的旱地去种棉花。他们都研究明白了,不能买地,一个是税收太高,负担太重。还有被士绅抢夺的风险。

    租那些因为干旱被抛荒的土地最合适。租金低的令人发指,这些旱田有的连种子粮都收不回来。

    他们之所以敢租这个,是因为有了蒸汽机抽地下水,把这些旱地变成水浇地。而这件事的关窍在于定远伯开了一家设备租赁公司。向老兵们租赁抽水机和蒸汽机。他们付租金就可以。设备是定远伯的。..ne

    第一批客户,暂定就是这些老兵,先试着经验,至于放开其他客户,等过几年再说。杨凡就是故意的,扶持这些老兵,让他们能完成原始积累。

    这样的话,他们不怕地主涨地租。

    如果地主看他们今年赚钱了,就想涨地租。他就把蒸汽机和抽水机搬走,去租别的荒地。荒地有的是。没了抽水机,这些荒地立刻打回原形。

    反正这些年老天爷不赏饭吃,就是不下雨。年年不下雨。

    如果地主企图霸占、扣押他们的设备。就更不可能了。因为设备是定远伯的,他们属于租赁使用。这些士绅和地主吃了豹子胆了,敢霸占、抢夺定远伯的设备,除非他们疯了。

    于是,这些得了钱的京营官兵们,退出了军队,把资金投入到了生意上。

    他们有的办物流公司。有的租地去种植棉花和经济作物。有的去办纺纱厂、织布厂。甚至有的去办成衣厂。毕竟兴禾超市和新出现的兴禾百货商店都出售成衣。它们会下单给成衣厂。

    杨凡之所以选择在北塘口那里办工业区,就是因为那里通了火车,而且濒临海港和蓟运河,离大沽口和京杭大运河也非常近。

    工业区实际上,就是在大沽口和北塘口中间的盐碱地上开发建设的。

    那里目前主要是海产品加工工厂和纺织工厂。还有一些金属工具加工工厂。他们从遵化买来钢铁原料,在这里加工成工具、农具、刀具等。这里的产品可以通过运河和海港销售到大明各地。

    而且这里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用交税。

    大明的富商谁都不交税。杨凡自然也不交税。如果杨凡交税,那不是成了众矢之的了吗。这种没脑子的傻事杨凡才不干呢。

    杨凡认为,新产

    业要扶持为主,自然能减轻负担,就要减轻负担。

    杨凡招商政策特别好。首先工厂用地和厂房都是建设好的,五年起租,头两年免租金,第三年免一半租金,之后正常付租金就好。

    兴禾钱庄还提供贷款。帮助工厂解决流动资金不足问题。

    不用实物抵押。可以以股份抵押,或者办理流动库存监管抵押。把后世的先进金融方式也引入进来了。

    总之,杨凡现在就是在扶持这些小微企业。由于,京城的交易所去年就开业了。等这些企业成了规模,就可以上市融资了。

    现在,大明的很多士绅和官员,已经意识到了投资的必要性。逐渐开始把窖藏的白银拿出来,去购买股票,投资于他们看好的行业。

    去年已经上市的十几只股票,年底都分了百分之三十以上的红利。顿时引起了投资股票的风潮。虽然朝廷的财政还是那么糟糕,但是民间的白银流通,开始逐渐好转了起来。

    现在,随着第一批纺织工厂开始开工,顿时把纺织品的价格打了下来。

    新城纺织机械厂生产的拥有八十个纱锭的人力手摇纺纱机,把纺纱的效率提高了八倍。然后极大降低了面纱的价格。这使得北方的织布第一次低于江南的价格。

    这直接把江南布匹挤出了北直隶市场。

    北方市场是如此的饥饿,只要有布匹出来,都能第一时间被销售商买走,工厂根本不愁销路。

    在布匹的大量产出后,开发区内的印染作坊也大规模出现了,他们会把工厂出来的坯布,印染成成布。然后在买到各地去。

    在海河入海口这块不大的地方,正在酝酿着一场改变整个大明的,甚至要改变整个世界的变革。

    而此时,在宁远,有一个人愁眉不展。看着眼前的海图发愁。

    袁崇焕上任两年来,毫无建树,辽东没有收复一寸土地。此时,皇帝也开始渐渐地失去耐心。

    朝廷投在他头上的资源是给杨凡的几倍。可是人家定远伯把北方的事情都搞定了。据说,还收回了大部分军费。皇帝花出去三百五十万两,收回来三百万两。

    这样一对比,就显出他这边愈发的尴尬了。

    “大人,何大人来了。”他的长随袁刚进来禀报道。

    袁崇焕叹了口气,这和何可纲可真是步步紧逼啊。

1301、争吵

    何可纲怒气冲冲的走进来,袁力居然没有拉得住他。

    “督师这是何意。”何可纲说着,把一张兵部刚刚下来的文书摔到袁崇焕面前的桌子上。

    袁崇焕似乎并没有对何可纲以下犯上的行为,有任何的恼怒。他看了何可纲一眼,拿起了兵部的文书。

    只见文书上写道:

    升袁崇焕一级,赏银四十两、大红蟒衣一袭、纻丝二表里,荫一子锦衣卫正千户,给与应得诰命。(此子猜测是袁崇焕在宁远的妾生子,后来加入厢白旗,改姓满洲姓氏的那个儿子,清末黑龙江将军袁寿山的祖先。)

    郭广、王楫各升一级,赏银十二两。(这两人,郭广是兵备副使,之前袁崇焕在京城拖延不去上任。宁远兵变时,四处凑银子平息兵变,救下巡抚毕自肃的那个人。王楫是户部主事,派驻宁远。负责司理军饷)

    祖大寿加一级,荫一子本卫正千户,赏银三十两、纻丝二表里,给与应得诰命。

    何可纲升署都督同知,

    刘思升署都督佥事,金国奇、张弘谟各升副总兵,孙继武、刘应选、曹恭诚、黄龙、谢尚政、贾得胜、汪子凈各升参将,

    刘天禄、祖可法、陈唯、韩大勋、罗景荣、孟道、祖大乐、王惟政、孙宁远、裴国珍、张存仁、赵凤鸣、杨邦泽各升游击,

    祖泽润、祖泽洪、桑昂儿介、刘应国、何奉国、吴襄各升都司佥书,

    以上各赏银十二两。

    邓长春、杨汝梅、李正英、刁儿计、那本气、他卜能、刘毓英、佟守道、祖邦林、江守礼、哈灰、赵力势、超兔、祖可观、刘良臣、胡弘先、祖克勇、李云、丁可信、于奈代各升守备。

    李勋授千总,

    冯京、祖邦武、李士元各授把总。

    何可纲怒道:“这份升迁名单是督师何时上奏的,为何无人知晓,直到今日陛下已经批准,兵部下文,众人才知道。”

    袁崇焕怒道:“本部院做事,何必说与你知晓。”

    何可纲是辽东宁远本地人。明天启初年任守备,天启六年(1626年),何可纲在宁远大捷中战斗有功,晋都督佥事。

    第二年,宁锦战捷,升参将,为宁远副将军。崇祯元年(1628年),袁崇焕复出,督师宁远,仍以他为副将领中军。

    此人正史记载极其正面,是英雄形象。但细究起来,迷雾重重。

    何可纲额头青筋暴起,怒道:“督师此等大事,如何不与中军商量。这份名单督师可曾仔细斟酌。”

    袁崇焕冷哼一声,说道:“可有问题。”

    何可纲说道:“督师您数一数,这份升迁名单里。祖大寿、祖可法、祖大乐、祖泽润、祖泽洪、祖邦林、祖可观、祖克勇、祖邦武、祖耀、祖世魁……,光是祖家人就被提拔了十八个!”

    “剩下的这些人里,二十七个都是辽东本地豪族子弟。督师这是要做什么,要把这辽东一隅送给本地豪强吗。”何可纲痛心疾首的说道。

    袁崇焕突击提拔了一大批辽东本地的将领,这些将领很多不是高级的岗位,但是都是具体办事的位置。

    有这些人就能办事,这种人事安插是深谙华夏权术艺术之精髓。大官其实不如具体办事的人好使。

    显然,何可纲也发现了问题。

    “可纲啊,辽东现在就剩下了辽西走廊这一隅之地,如果我们不团结辽西的豪强,这块地方是守不住的。总不能既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吧。我也是偶然想到有必要,提高一下他们的地位,坚定他们和朝廷打到底,收复辽东的决心,正好,你去海上巡逻去了。也就没和你说,现在陛下已经同意了,事已至此,也只能这样了。”

    何可纲深深的看了袁崇焕一眼,说道:“督师,内阁不知道这些人的来历背景。他们离辽东太远。但这关宁军是朝廷的军队,不是地方门阀的军队。钱相可是对督师寄予厚望的,希望督师今后凡事多考虑,多向钱相请示。今日可纲一时情急,孟浪了,还请督师恕罪。”

    袁崇焕没有说话,板着脸。

    何可纲看看袁崇焕,退了出去。

    他不太明白,袁崇焕为什么这么搞。不过他清楚的知道,这将导致辽东本地势力在关宁军的话语权极大的提高。

    但事已至此,何可纲只能把情况快马传送进京。很快钱龙锡收到了何可纲的报告。

    钱龙锡眉头紧锁,他才给袁崇焕下令,让袁崇焕尽快想办法解决掉毛文龙。袁崇焕就突然来了这么一出。绕过兵部直接给皇帝上书,皇帝批了才转到兵部来。内阁才知道这件事。

    但是,木已成舟,现在再采取措施已经晚了。

    看来,他和李标错误的估计了,袁崇焕在弄掉毛文龙这件事上的态度。之前他总是扬言收拾毛文龙,可是真到上真格的时候,他反倒弄起诡异的安排。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内阁已经形成共识,毛文龙的存在,现在是负面的影响越来越大,早已超过正面的影响。他在朝鲜和建奴中间搅合。导致朝鲜的中立派,势力越来越大。主战派被压制。这是大明不愿意看到的。

    明眼人都注意到了毛文龙在搅动朝鲜局势,似乎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他的自立为地方军阀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对朝鲜的野心也逐渐显露了出来。

    钱龙锡有些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袁蛮子办事经常让人莫名其妙,摸不着头脑。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他的脑回路实在是清奇。

    把关宁军本地化,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不和东林的诸位大员商议一下,就自行决定。他这是什么意思。

    打算拉拢辽东将门,在辽东自立门户吗。这怎么可能,简直荒谬。

    钱龙锡觉得毛文龙的事情不能再拖延了。袁崇焕总是用皇帝不会同意来推脱,一直在和钱龙锡扯皮。可见他十分不愿意去处理毛文龙。

    袁崇焕这是在暗示,如果要处置毛文龙,需要走程序。

    毛文龙是一品大员。必须找御史弹劾,然后发动朝臣攻击之,让陛下下令逮捕下狱才是正途。

    如果采取非正常的手段,把毛文龙处置了,恐怕会留下尾巴,处理不干净。将来被追究起来,非常危险。

    钱龙锡沉思良久,他觉得袁崇焕已经开始不太好控制了。看来需要逼一逼了。

1302、钢铁工业的延伸

    早上崇祯一如既往的来到西暖阁,开始早餐,然后开始边吃饭,边听近期的情况汇报。这是一天中,锦衣卫系统的人唯一能见到皇帝的时间。

    今日不仅有锦衣卫的人,还有一个兵部的主事。都是来汇报情况的。

    崇祯这两年财政收入虽然没见大好,但是也没有继续恶化。

    尤其是北直隶地区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两年来,流民日渐减少。工业的发展就像一块海绵,把流民都吸收了。仿佛无底洞一般,来多少吸纳多少。

    杨凡那边大修铁路、公路。这一千多家各种作坊、工厂也从无到有的发展了起来。之所以作坊纷纷发展起来。主要是和钢铁有关。

    钢铁是工业的骨骼。

    一个国家,一个粮食,一个钢铁,这两样要是有了,就什么问题都好办了。

    遵化现在一年的钢铁产量已经超过百万吨。生铁、熟铁、钢材各占三分之一。尤其是杨凡收购了河北北部,绝大多数后世的铁矿所在的土地后。由于采用新的开采方法,效率提高上百倍,大量的铁矿石被开采出来。

    而这一代的煤矿也非常多,因为钢铁工业的发展,煤矿也大量涌现出来。

    目前巷道支护采煤成了主流。打眼儿放炮,大量使用火药爆破掌子面开采,也广泛运用开来。蒸汽机抽水、排除瓦斯气体等技术也大量运用。

    现在,矿工达到了二十多万人。导致天津的纤夫都绝迹了。好在杨凡的铁路和蒸汽机拖船大量投入运营。逆流而上不需要纤夫了。这些纤夫就改行做了工人。

    这对这些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尽管工厂很累。但怎么也比在深秋冰寒刺骨的河水里,光着拉纤好受的多。纤夫是干不了几年的。对身体伤害太大。

    杨凡的新城火药厂,生产的最佳配方,添加了白糖的黑火药,开矿效果非常好。用来炸煤开采威力大小合适。再加上巷道采煤技术,极大地加强了生产力。

    煤矿里铺设铁轨和使用小型矿车,使用蒸汽机绞盘牵引。大量的煤炭被运出矿井,产量翻了十几倍,甚至上百倍。

    原来的几百家采矿和冶炼作坊,也开始采用新式的高炉。

    杨凡向大明北方钢铁联盟开始扩散一些低级的技术,主要目的就是提高生铁的产量。为平炉钢提供充足的原料。

    这些小作坊经过整合,最终兼并为二十家股份公司。他们主要用高炉生产生铁和熟铁。杨凡的新城钢铁厂主要生产钢材。

    现在的魏半城作为北方钢铁联盟的理事长,威望和权力比之前打了十几倍。现在钢铁行业的二十家股份公司。一千多家金属加工工厂都是会员单位。魏会长几乎成了代表人物。

    他家现在已经以投资采矿业和生铁冶炼业为主了,大型高炉他家就有四百多座,二十家炼铁公司,魏家控股的就有六家。

    杨凡现在就是在扶持一个工业家的阶层出来,这些人目前都是为杨凡的钢铁厂做上游和下游配套的。杨凡巨大的钢铁产量,必须有完整的供应链和下游产品渠道。

    基础工业有了,钢铁的加工业,种类太烦多了。

    杨凡开始扩散金属加工技术,公开了几千种农具、工具、刀具的设计和生产工艺。还提供生产设备。杨凡只是技术和设备入股,还提供工人培训。

    杨凡其实,并不需要每种都投,主要是占一部分股份,起到技术控制作用。防止有些技术流出北直隶。

    于是,在北直隶顺天府,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了十几个工业门类,一千多家各种钢铁制品工厂。从农具、工具,到刀具等产品繁多。这些产品每一件都比大明现在的产品质量好,使用效果更佳,价格还便宜。

    商业也得到了发展

    ,贩卖这些产品到大明各地的商人也发了大财。吸引更多人投入进来。物流行业也得到了发展。毕竟这些沉重的金属制品,需要运输。

    卖的最多的钢铁制品,居然是钉子,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

    现实中用到钉子的地方比螺栓多的多。好多商人,看到了商机,在北直隶到处买地修筑小型水库和水坝,从新城机械厂购买水力机械。通过模具压制各种产品。尤其是生产铁钉。

    以前生产一枚钉子,需要铁匠用锤子敲出来。钉子可是非常贵的。

    中国古代之所以发明了榫卯结构,就是被钉子的价格逼得。

    榫卯结构不容易腐朽,不是刚性连接,有运动余度,可以抗地震。好处非常多。但是,它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成本太高。

    首先,它费工时,做榫卯耗时耗力,技术要求极高,差一点都装不上去。培养一个合格的木匠,成本非常大。榫卯还挑木材。不是什么木头都适合做榫卯的。都是硬木或者比较好的杂木才行。

    如果是盖宫殿,官府建筑公共建筑还好。个人造房子就非常费钱了。如果能用钉子,简单高效,能大幅度的降低房屋造价。

    但用手敲打出来的钉子尺寸巨大,用铁多,肯定便宜不了。在此时的西方,钉子可以当钱用,用于支付。因为这东西用途太广泛了。到处都要用。

    在制作时,每一枚铁钉都需要制作者升起炉火,然后将铁料粗胚烧到红热,再放到铁砧上将其锻打成细铁棍,之后需要用工具将细铁棍截断成一根根一样长短的小铁棍,然后再次加热小铁棍,在其一端墩头,另一端敲打成尖状,之后进行打磨,重新加热淬火硬化、退火热处理,最终才能得到一根铁钉。

    杨凡推出水利锻锤之后,可以用水力压力机械,用模具每砸一下,就一次性就做出,上千颗大小型号不同的钉子。

    因为铁钉的巨大市场,大批投资者,加入进来。

    杨凡在交易所发出五家铁钉公司的招股书,短短十天,就完成了资金募集。这些铁钉工厂,用水利机械生产各种大小和材质的铁钉、钢钉以及金属紧固件儿。

    因为钢铁工业的巨大产能,下游发展出了几千种金属加工产品。

    目前,钢铁和钢铁制品,完全是卖方市场,只要你能生产出来,有多少卖出去多少。绝对不会滞销。

    资本发展的前两百年,可没有什么经济危机。过剩需要到大机器工业普及之后才会出现。国内用不了,还有国外。

    现在已经有荷兰的武装商船,到长崎港和杨凡在长崎的商社交易了。

    他们离开长崎时,很多船都装满了铁钉和钢钉。这东西运回欧洲是抢手货。船一到港口,几个小时,就卖完了。

    因为好多经销商在码头等着,直接开始拍卖。

    这些工厂给朝廷带来了一年上百万两的税收。还吸纳了数十万流民,把他们从流民变成了产业工人。

    皇帝看到商税居然从一年三十万两,提高到了一百五十万两,非常高兴。他也注意到了。顺天府和天津居然贡献了百万两的商税。要知道大明的商税可是非常低的。

    一般是三十税一,相当于百分之三点三的税率。

1303、科考舞弊案再现

    崇祯看着户部的汇报,非常满意。大明的货币收入,终于从四百万出头提高到六百万两白银了。而这两年来,裁撤了二十多万军队,极大的减轻了财政负担。

    现在就是辽东和关宁军的军费是最大支出,一年百万两。

    但是,辽东没有收复之前,建奴没有彻底消灭,他也不敢裁撤关宁军。

    锦衣卫校尉读完了昨日国内发生的大事后,督察院的一份奏章引起了崇祯的注意,有一位御史,揭发万历朝的科举舞弊案。

    崇祯有些摸不着头脑,现在离着万历朝都过去泰昌、天启两朝了。怎么还有人翻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破事儿。

    他仔细看去,发现是这事牵连的那一科,其中有几个人目前已经是朝廷重臣。这让他顿时警觉了起来。这件事不简单。

    奏章最后,这名御史指名道姓的弹劾蓟辽督师袁崇焕,在乡试中有违规行为。他本人出生在东莞,生活在东莞,户籍也在东莞,可是他冒籍,跑到祖籍所在地,老家广西滕县去考试。

    明朝的科举和后世的考大学一样。有的省份是高考大省,你到山东河南试试,分分钟虐哭你。有的直辖市上本地重点大学,分数非常低。山东的非重点可能这里上北清。

    所以好多人,为了降低难度,纷纷曲线前进,跑到直辖市或者边疆身份参加考试。最迷幻的就是,把孩子小学就送出去,例如三岛之国。高中毕业就可以拿国籍,然后以留学生身份回来。第一流的大学免试入学。

    大明这种事也不少,毕竟科举太难了。

    看到涉及袁崇焕舞弊,崇祯陷入了沉思。

    袁崇焕如今已经是大明除了皇帝之外,权力最大的官员,也是执掌最有战斗力的军队、最大支出的财政、管理最多官员的封疆大吏。

    他的身上无小事,这个弹劾虽然只是在揭发万历朝的事情,最后不疼不痒的提了一下,袁崇焕冒籍考试的事情。但是,崇祯知道,这是一种试探。谁知道这些人手里,还有什么猛料没有爆出来。

    崇祯对党争是非常讨厌的,但是现在这种情况,他也只能明发,看看是谁在搞事。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崇祯把朱批的科场舞弊案明发后,引起了朝野的关注。因为出问题的这科考试,可是出了不少的大员的。尤其是袁崇焕。

    宁远的总督衙门里,袁崇焕倒背着手,看着窗外。

    辽东的秋天已经开始冷了。树叶在几场秋雨下都落了。只有几片叶子,还倔强的挂在枝头。在凄风冷雨中摇曳。

    何可纲负责中军,他是中军副将,也就是副总兵。

    情报、参谋等工作一般都是中军来做的。他相当于袁崇焕的参谋长。他面无表情的读着京城传来的消息。尤其是科举舞弊案的消息。

    袁崇焕脸色阴沉,一言不发的沉默着。

    这件事可大可小,往严重了搞,可以让他身败名裂。科举可不是小事,他今时今日的地位都是科举考出来的。科举是大明为数不多的,还有些最低程度的公平的良政。

    要是在这件事上栽了跟头,不仅面子里子都没了。官位也是保不住的。

    他知道,这些事情就是冲着他来的。在形势恶化之前,他必须有所行动。因为有人在看着呢。

    “何大人就没有什话想对本部院说吗。”袁崇焕冷冷的说道。

    “生文龙,国不幸;用文龙,朝廷不幸;杀文龙,公不幸”。何可纲低头说道。

    其实就是毛文龙在,东林不幸罢了。即当了财路,又搅合他们议和之路。更关键的是,毛文龙这个老阉党,是郑贵妃一系最后掌兵权的***。

    袁崇焕苦笑,何可纲也是明白人啊。他低声吟诵道:

    “四十年来过半身,望中祇树隔红尘。

    如今着足空王地,多了从前学杀人。”

    要是取舍的话,就只能对不起一个人了。

    大明的科举,里面黑幕重重,是经不起挖的。

    唐伯虎当年就是受无妄之灾,这里面干净的人少。从考生到坐师、考官。每一个进士都是多方博弈后的结果。因为科举连着官场,是官场的入场券。是官员的源头。

    所以,进士的瓜分,是朝堂各派势力斗争的一个焦点。

    袁崇焕叹了一口气,一入朝堂深似海,万般不由人。

    “这是你们逼我的,”袁崇焕对着庭院里的那颗树说道:“我要是输了,你们谁也赢不了。”

    何可纲低头,不再说话,好像没有听到一样。他面无表情,只是看着袁崇焕有些佝偻的背影。似乎这一瞬间,他老了许多。

    这是上面的斗争,不是他能置喙的。他只能不说话。

    他能做的,就是按照上面的意思行事。

    “传令,明日起,龙虎水师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海上整训。蓟辽督师亲兵营三千官兵随同乘船出海,随同本部院巡视辽东各大海岛,沿海诸镇,诸将、诸海岛守备,近期做好接待准备。”

    杨凡此时,正在家里新挖的泳池里。仔细研究沙子。

    今年年底,铁路就能通到九原城了。明年年中时,临河城就会通车。这样,前套和后套就会被铁路和北直隶连接起来。大规模开发前套和后套的物资、招募屯垦的流民也能用铁路大量的运输进去。

    铁路之后按计划要修到阿拉善去。到居延海城去。

    从临河城往西,要穿越三个沙漠和一个戈壁。虽然都是横穿竖立形状的沙漠,也就每个几十公里,但是,沙漠修路可是难题,尤其是铁路。

    杨凡在网上找了很多资料。因为后世,在这里就有一条沙漠高速公路,从这里通过,走直线直达乌鲁木齐。

    杨凡看了资料,原来在沙漠修公路不难。

    具体的方法就是,打井抽取地下水。用蒸汽机推土机,把沙漠推平。然后洒水,用压路机压。填上沙子,再洒水,再用压路机压。一直到做出高于路面的路基。

    水能使沙子紧密结合在一起,即使干了,也会形成稳固的路基。在上面直接用水泥浇筑路面就可以,最后铺上沥青,就做好了。

    这一点不难。因为杨凡现在已经有了工程机械。

    蒸汽机的推土机和压路机都有。打井设备也有,运输水的卡车,杨凡指望买来的蒸汽卡车。一车运输六吨水也够了。

    这些沙漠和戈壁附近都有胡杨林,沙漠下面有地下水,蒸汽机的燃料和水都有保障。完全可以实现的。

    现在,水泥本地可以生产。特殊标号的也可以传送过来。沥青也积累了很多,这一年来大港油田新投入了三百多座油井。大明石化也在后世黄骅港的位置建立了一个小型的炼油基地。沥青已经堆积如山了。

    毕竟这个时代。炼油技术落后。原油提炼出汽油、柴油、煤油、燃料油后,剩下的一半都是沥青。

    虽然修路不是问题,但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风沙。

    这里的沙漠是移动的,因为风沙而流动。沙漠的流动会覆盖公路和铁路。必须想办法固沙才行。甚至需要再公路和铁路两侧,建立一个绿化带来挡住风沙。

1305、珍妮纺纱机开始推广一

    今日皇后娘娘在交泰殿听取毛纺厂的总管、厂监督、财务总管、十个车间主任的工作汇报。

    皇后身边的女官陶姑姑兼任着总监督。陶姑姑平时都在皇后身边伺候,毛纺厂有事情会报到她这里来。

    陶姑姑相当于皇后办公厅的秘书长。协助皇后管理后宫、皇庄、皇家作坊等一系列事物。职权相当于清代内务府大总管。

    交泰殿在明朝是皇后办公的地方。所以这个大殿的门楣上一层龙纹章,一层凤纹章。

    明朝时,交泰殿是皇后生日举办寿庆活动的地方,是正宫皇后在重大节庆接受朝贺之地。凡遇元旦,千秋(皇后生日)等重大节日,皇后在这里接受朝贺。

    平时处理皇家内部事物,办理后宫事物。皇后也在这里坐殿理政。

    当初和杨家合股办这个毛纺厂时,她可没想到毛纺的毛料居然这么赚钱。.ne

    今年上半年已经净收入四十五万两了。现在羊毛用的是多伦城水运来的新品种细毛羊。

    杨凡之所以把原来蒙古人的牛羊马匹都处理了。只留下最好的一部分种源。就是为了集中精力,饲养细毛羊,多产羊毛,好发展毛纺织业。

    原来的羊毛太粗,羊毛生长还慢。做衣料扎人,不舒服。只能做毛毡。不过毡子的市场需求也不小。所以也保留了几块牧地不变。

    牛除了肉食用的黄牛,则以荷兰的赫尔斯泰因黑白花奶牛为主。这种奶牛一年产奶三百天以上。一天产奶五十公斤以上。

    多伦羊毛剪下来后压成大包,水运到京城,从护城河运到西直门外高粱河畔的毛纺厂。在这里清洗,分拣,加工。

    目前最受欢迎的毛料,一个是棉毛混纺的衣料。一个是呢绒。棉毛混纺是为了降低成本。而呢绒大衣主要是走高端路线。

    一套精美的呢绒大衣要上百两银子。现在,大明的皇室、贵族,官宦、富商最喜欢的就是外面用呢绒,里面用貂皮,带兜帽的大衣。

    呢绒挺括,奢华。内衬貂皮外翻出毛领,非常衬托高贵的气质。

    这些年大明冬天因为小冰河特别冷。保暖衣物最受欢迎。所以这个时代皮草又贵又好卖。这也是沙俄探索西伯利亚的原因。此时,皮草在欧洲号称软黄金。沙俄就是因为从西伯利亚猎取皮草,卖到欧洲才崛起的。

    杨凡本来想搞羽绒服的。毕竟这个保暖效果最好。又轻又暖和。可是面料不行。

    这个时代没有后世那种十分细密的化纤材料。这个时代的布料缝隙大,容易冒出鸭绒来。

    所以,最终搞了呢绒棉麻纺织。

    厂长周兴旺是皇后娘家的家奴,因为长期为周家负责丝绸生意,熟悉丝织业。所以被皇后任用。

    “娘娘,目前市场一片大好。过去一年里,我们的毛料和呢绒,认可的人越来越多。今年上半年收入提高这么多,主要是江南的市场打开了。”

    “江南的冬季,没有北地这么冷。他们穿呢绒大衣过冬正合适。呢绒又轻又暖和,还显档次。现在江南的士绅没一件都不好意思出门。”

    周皇后听的是喜上眉梢,从她执掌后宫以来,投资兴禾超市和毛纺厂都获得了成功。兴禾超市目前在大明各地广开分店。生意十分兴隆。

    一年皇室能收入五十万两。现在毛纺厂半年就获得纯利四十五万两更令她心花怒放。

    看这个发展势头,下半年会更加红火,因为马上入冬了。进入销售旺季。

    毛纺厂皇家占四成,杨家占三成,剩下三成是勋贵们入股的。今年全年要是获利百万两,就又是四十万的收入。

    周皇后高兴的说道:“既然市场这么大,我看可以扩大生产了。中低端的

    混纺毛料可以把产量增加一倍。”

    她有商业天赋,明白高端的呢绒要保持饥饿销售。不能生产的太多。以免把奢侈品打成大白菜。就没有超额利润了。

    另一方面,大明中产家庭就消费得起的混纺毛料,就可以扩大产量。获得更多的利润。

    周厂长有些犹豫,即想说出目前的困难,又怕惹皇后不高兴。

    皇后当初还是周家大小姐的时候,就开始负责一些生意上的事情了。作风很有些霸道总裁的风范。

    周皇后看他欲言又止。问道:“周厂长,可是有什么为难之处。”

    周厂长赶忙说道:“启禀娘娘,别的好说,羊毛供应充足。染坊那边还有产能富余。成衣车间可以增加女工。纺织车间可以增加设备。但是……”

    周皇后美目一凝,问道:“但是什么,这不都齐备吗。可是自有资金不足。要是这样进,今年先不给股东分红,直接把利润转成股份。相当于配股了。”

    “这倒不是,主要是这两年大旱,棉花的产量不高。进而棉纱产量也不足。混纺的棉纱不够用啊。目前北直隶市场上的棉纱能买的都被我们买了。”

    “为此,还引得市面上怨声载道,好多织布作坊买不到棉纱。所以,现在不解决棉纱问题,没法扩大生产了。”

    这倒是个大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周皇后思索了一下,说道:“山东棉花产量高,用山东的棉花不行吗。”

    周厂长说道:“棉花最好不要长途运输,这东西体积太大,运费不划算。远距离最好还是采购棉纱。山东棉纱产量不高。市场上没有太多的棉纱出售,一般都是自给自足,自纺纱自织布的家庭作坊多。”

    “那么有什么办法,把棉纱的产量提上去。”周皇后问道。

    “办法有两个,一个是提高收购价格,这样可以尽量抢购市面上的棉纱,也会促使民间为了赚钱而加大棉纱的产出。另一个就改进纺纱的纺车,提高棉纱产量。”

    周皇后点点头说道:“知道啦,你先提高棉纱的收购价格,尽量多收。陶姑姑你找一下冰蟾。我听说定远伯那边有一种高效的纺纱机械。你去看看情况。”

1306、珍妮纺纱机开始推广二

    陶姑姑是在征西将军府见到的杨凡夫妇的。

    杨凡在二堂大堂,接待陶姑姑的来访。陶姑姑身份非同一般。是一品女官。杨家和皇后的合作都是这位负责常务事务的。

    将军府的一堂院落,是处理军队事务的节堂,是保密的场所。那里办理的都是机密军务。那里戒备森严,士兵持枪站岗。

    而二堂这个院落,是杨凡的办公室和寝室。在这里的接待比较符合陶姑姑的身份。

    听完陶姑姑的话,杨凡点点头说道:“这是正常的。工业发展就是这个样子。当一个环节取得了突破后,就需要其他环节也跟上来。否则,就会因为上下游的滞后而影响突破的环节。”

    小娘皮问道:“老爷,你看棉纱的问题怎么解决。如果毛纺厂的棉纱始终不够,就会影响扩大再生产。”

    毕竟杨家仅次于皇室,也拥有三成的股份呢。她是第二大股东。

    “这件事是这样,只有把技术提供给纺纱的农户才行。让他们去提高纺纱的效率。提高质量以及产量。我们才能在市场上收购到更多的棉纱。我们在山东和北直隶提供新式纺纱机器,扶持农户。对有资金,同时也愿意投资建设纱厂的民间士绅,我们也提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杨凡说道。

    陶姑姑问道:“定远伯您这里有这样的机械吗。”

    “有的,有几种,但是适合的只有一种最小型的。可以一个人,用人力操作的。”杨凡说道。

    杨凡手里现在整个工业革命早期的几种纺纱机械都是有的。但是,适合一家一户的农户的,最合适的就是珍妮纺纱机,这种技术难度最低的。

    现在棉纱不够用,就是因为杨凡使用技术和设备入股毛纺厂造成的。杨凡的毛纺设备,因为装备了飞梭,导致织布效率极大提高。间接导致棉纱的供应出现不足。

    毕竟这么大规模的纺织厂,在此时的整个世界都是没有的。

    工人就有七千多人。他们分别从事羊毛的采购、运输、清洗,分类,纺线等工作。还有六个专门的织布车间。一座呢绒车间。一座印染作坊。两个成衣车间。一个负责棉毛混纺的中低档成衣车间。一个呢绒成衣车间。

    飞梭实际上是安装在滑槽里带有小轮的梭子,滑槽两端装上弹簧,使梭子可以极快地来回穿行。所以飞梭的发明使织布速度变快。飞梭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效率。

    在历史上,1733年,机械工匠约翰·凯伊发明了“飞梭”。

    装上这种飞梭的织布机,不仅能织出更宽的布匹,而且使织布效率提高了一倍。接着,他的儿子罗伯特·凯伊又加以改进,使用起来更为方便。

    由于织布效率提高,必须有8个至12个纺纱工纺出的纱线,才能够供应一个使用飞梭织布机的织工的需要。棉纱供不应求,当时就出现了极其严重的纱荒情况。

    有历史记录,1760年,曼彻斯特织布工人,每天要步行五六公里,从五六个纺纱工那里收集棉纱,才能供给自己一天内的织布之用。

    如果一个织工想要多弄到一些棉纱,他就得用上衣或新丝带去贿赂纺纱工。

    长时间的棉纱供不应求,使棉纱价格不断上涨,棉布工厂的厂主感到不能忍受。有些棉布工厂因缺纱而停产。

    而杨凡提供给毛纺厂的织布设备,就是这种带有飞梭的织布机。

    皇家出的是地皮和厂房、数十万亩的皇庄土地,用来种植杨凡提供种子的长绒棉。而勋贵们是出的资金。

    这笔投资怎么看,皇室占四成,是占了便宜的。但是,有皇家的第一大股东身份,对这个生意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他们的厂子没人来找麻烦,

    产品行销各地也极为顺畅。皇家的金字招牌也是值钱的。连山贼都不敢打劫皇家纺织厂的车队。

    因为大明的棉花种植,都是一家一户为单位进行的。今年棉花涨价,种棉花利润比较高。所以,明年会有更多的人去种植棉花。

    而拥有很多土地的地主,也在考虑是否减少粮食的种植面积,改为棉花地。不论是什么时候,经济作物的利润都是比种粮食高的。

    所以,地主和农民是愿意减少粮食种植面积,改为经济作物的。就是官府有很多限制,尽量保持粮食种植面积。

    毛纺厂规模这么大,足足有三千台带有飞梭的织布机。这就需要四万纺纱工人来生产,才能充分供应棉纱。

    而北直隶纺纱工才有多少。而且很多都是家庭妇女,自己纺纱自己织布。她们只拿出一部分自己用不完的棉纱来出售。其他都织布了。

    北直隶一家专门的纺纱厂都没有。这也导致收购棉纱还要有掮客专门去组织。

    珍妮机是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纱锭的纺纱机。这等于把纺纱机效率提高了八倍。这个东西不需要蒸汽动力和水力,只要人力就可以使用。所以是非常适合在民间推广的机械。

    杨凡带着陶姑姑和跟随来的周厂长,以及毛纺厂的管理层,来到二堂的庭院中。

    在这里水泥硬化的地面上,摆着一台珍妮机。杨凡让一个女工给大家演示。

    “陶姑姑你看,这个机器我叫做珍妮机,以罗拉喂入纤维条,适用于棉、毛、麻纤维纺纱。这个设备只需要人力就能使用,一个人可以纺出八个的同时工作的纱线。”杨凡介绍说。

    罗拉,纺织机械中起喂给、牵伸、输出等作用的圆柱形回转零件,是英语词“roller”的音译,有辊和轴的含义。

    陶姑姑和周厂长等人眼睛一亮。这可真是个好东西。

    现在的织布机加装了飞梭后,一个织布工人,需要十二个纺纱工人来供应棉纱。现在这个有些复杂的纺纱机械,居然可以一个人干八个人的活儿,这将极大的缓解目前北直隶面纱供应不足的局面。

    他们仔细观察着这个设备,发现基本是木制的,除了一些用铜和铁制作的金属件,其他的都是木头。造价估计不会太高。

    陶姑姑问道:“定远伯的意思是让织户购买这种珍妮机,提高产量,我们再来收购吗。”

    杨凡摇摇头说道:“不会有太多人买的,这个设备造价二两银子,很多纺户有老式的纺车可用,她们不会花钱添置设备的。”

    陶姑姑问道:“那您的意思是?”

    杨凡说道:“让毛纺厂出资,成立一家设备租赁公司。直接找纺户签署合同,租赁公司提供设备,分三年还清,还清后,设备归纺户所有。纺户自己收购棉花,用珍妮机纺纱,然后按照合同,把棉纱卖给设备租赁公司。设备贷款购买,然后分期还款。产品我们来包销,他们生产出来多少,我们就收购多少,而且当时钱货两清。不影响织户的现金流。只有这样,才能让织户有兴趣。”

    陶姑姑也是很熟悉商业套路的。她仔细测算了一下,说道:“按照这个设备的产量和还款设置。纺户买了珍妮机后,每个月除了还款外,还有一两银子的剩余利润。这可是非常客观的。会有很多人愿意做的。”

1307、郝寡妇的新生

    锡林胡同,一个破旧的小巷子里,一个破败的院子。只有三间草房,东西厢房是板子搭建的临时棚子。南面是木头和藤类编织的栅栏。

    郝寡妇的男人死了五年了。她如今三十岁,两个女儿一个十五岁,一个十三岁。还有一个瞎眼的婆婆。

    一家人寡妇失业的,也没个男人顶门立柱的。要多苦有多苦。

    好在,这一家人都很勤劳,她们四个女人都会纺纱。包括瞎眼的老太太,也能在其他人的帮助下,坐在炕上纺纱。

    尽管生活辛苦,但是,她们每天都工作到很晚。赚的辛苦钱,还是够一家人吃饭的。这两年来,因为毛纺厂的大量收购棉纱,导致棉纱价格上涨了两成,她们的日子好了起来。

    除了吃饭和日常开销,还能攒下些银子。因为她们勤劳,这两年已经攒下了五两银子了。这是郝寡妇给两个女儿攒下的嫁妆。

    要不是家里太穷,两个女儿其实都到了出嫁的年纪。大女儿正当时,小女最多还能再留两年,过了十六岁,就算老姑娘了。

    今天,郝寡妇去乡下收购棉花。她起早去了房山县。下午,带着买来的一车棉花回到锡林胡同时,碰到了前院的郑嫂子。

    “郝家的,有个天大的好事,你快跟我来,晚了就赶不上了。”郑家嫂子见到她,赶紧拉着她说道。

    郝寡妇有些莫名其妙,郑嫂子也是寡妇。

    像她们这种人家,那里能碰到什么好事,没有人欺负就算是好事了。

    “嫂子,你容我先把棉花卸车,给了脚钱。”郝寡妇连忙说道。

    “哎,你这么磨蹭这事就错过了。让你女儿来卸车,你赶紧付钱,然后跟我走。”郑嫂子着急的说道。

    “到底是什么事情啊。”郝寡妇莫名其妙的说道。

    “你不是一直遗憾,没能去成毛纺厂当工人吗。现在有了一个更好的机会。毛纺厂成立了一家设备租赁公司,贷款给我们购买他家的设备,分三年等额本息还款。设备价格二两银子。这个设备一个人可以带八个纱锭,干八个人的活计。而设备租赁公司,对我们纺出的纱线,全部收购。愿意和我们签订合约。”

    郝寡妇惊讶的长大了嘴巴。

    一个人,干八个人的活,这怎么可能呢。

    “郑嫂子,你看见了,真能一个人干八个人的活计。”郝寡妇知道,这位郑嫂子,为人口直心快,但绝对不是信口开河的人。

    “妹子,我当然是见过了,才回来说动我的婆婆,拿钱出来的。那个机器确实可以一人用力转动手轮,带动八个锭子纺线。”

    “郑嫂子,那贷款的利息高不高,可别是驴打滚的印子钱。咱们背上了还不清。”郝寡妇心里不安的问道。这个世界就没有从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如果有,大概率是骗局。

    “妹子,那家毛纺厂是皇后娘娘开的,这个设备租赁公司是毛纺厂开的。怎么可能是高利贷呢。说是每个月完成工作任务,按月付钱,每月还完了设备的月供,一台机器,一个人,一天工作四个时辰,还能剩下一两银子能。如果你熬夜干活,赚的更多。这个设备也不贵,二两银子一台。能用几十年呢。”郑寡妇说道。

    郝寡妇顿时动心了。

    她和大女儿的技术,用这种纺车问题不大。如果怕有高利贷陷阱,就先自费买一台试试,要是真能一个月一台机器赚一两银子,可就太值得了。

    她可以自费全款再买第二台设备。让她大女儿也加入进来。都用这种纺纱机来生产。这样子,一个月就能有二两银子的收入了。小女儿则继续和婆婆用老式纺纱机纺纱。

    只要机器的效果真这么好,她完全可以不贷款,这样也不怕掉进高利

    贷陷阱里。她暗暗的想,皇后娘娘开设的买卖,怎么也不会骗人吧,皇家丢不起这个人。

    于是,郝寡妇和郑寡妇赶紧来到东四大街的一间铺面,这里已经来了很多人。有男有女,有老人,还有十几岁的小女孩。他们都是来咨询珍妮机的。

    每隔一个时辰,就有一位少女,来到大门前,开始表演珍妮机的使用。现场纺纱表演,看的其他人十分痴迷。最有震撼力。

    当郝寡妇看到,真的是一个人就能干八个纺纱工人的活计时,她十分惊慌。

    这是第一次她发现,原来善于利用工具才是发家致富的秘诀。

    这么好的设备,还等什么。郝寡妇直接拉上郑嫂子,去柜台签合同。

    她下决心拿出全部身家,花了四两银子购买了两台珍妮机。留下一两银子做流动资金。因为不用还贷款,她每个月每天工作八小时,可以赚一两一钱银子。两台就是二两二钱银子。

    她们都非常勤劳,她们甚至可以一天一夜工作十八个小时。不停的纺线。

    她们一个月可以赚五两银子,一年就是六十两银子。

    郝寡妇心算了一下,雇一个纺纱女工,一个月只要三钱银子。她完全可以赚到钱就扩产,劳动力有的是。一步一步的发展起来,建立自己的工坊。这也是她一生的梦想。

    设备租赁公司的掌柜的只是询问了她的情况,她有卖棉纱给毛纺厂的回执,非常好查,她的纺纱水平,工资、产品质量。都被详细的问了一遍。最后,掌柜的派出伙计,和她去她家现场查看,有没有适合的厂房。

    最终,郝寡妇买了两台珍妮机。郑寡妇也全款买了一台珍妮机。

    郝寡妇的行动,让郑寡妇也下定了决心。打算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这种高效的纺机,改善自己的生活。让孩子也能吃饱饭。

    她们俩都比较保守,没敢贷款,都是全额付清的款项。

    设备租赁公司还负责送货到家,并给安装好。剩下日子里,如果真的有质量问题,三年内用户可以申请免费维修。

    “娘亲啊,这是什么东西啊。”她的大女儿惊讶的问道。

    “这是一种纺车,可以一个人摇动轮,带动全部的八个轮子,一起纺纱。提高效率十二倍。

1309、郝家纱厂

    第二天一早,郝寡妇拉着架子车,两个女儿跟着,路不好时在后面帮着推,车上装着昨天一家人的劳动成果。一路奔着西直门外的毛纺厂而去。

    一早上,西直门等着出城的人不少。这个时候,城门还没有开。

    好多,或者跳着担子,一边一个箩筐,里边装着棉纱。或者拉着架子车装着棉纱,或者用独轮车推着棉纱等待出城的人。

    一看就知道,这些都是昨天买了纺纱机的人。

    他们当天安装好了,就开始试试机器。同时,他们对毛纺厂是否能够履行承诺,产品只要质量合格,全部包销抱有疑虑。

    所以,昨天都贪黑干了半夜,今早就带着产品来毛纺厂交货。

    这个时代的百姓都是非常谨慎的,毕竟明末官府的信誉实在是不好。要不是皇家的信誉还是受到百姓认可的,这些纺纱机是不好推广的。大家都怕被骗了。

    其实,昨晚在家使用时,就发现了,这些纺纱机是真的效果好的爆棚。心里就信了一大半了。但是,这么多棉纱,销路也是问题。毕竟包销才是他们购买机器的最大动力。

    普通人家不会买棉纱的,他们都是自己纺纱,自己织布的。只有富余的纱线才会到市场上卖给织布作坊。

    如果不是毛纺厂的大量收购,棉纱其实处于织布作坊的买方市场。

    只不过现在,因为毛纺厂的庞大规模,织布作坊反倒买不到足够的棉纱了。他们只能依靠自己招募纺纱工人了。

    大家互相看看。都明白这是去毛纺厂交货的。

    大家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城门一开,都蜂拥着向着高梁河而去。

    今天,周厂长就提前预料到,会有很多人会来交货。他安排了提早在厂子大门前的空地上,一字排开,摆了十几张桌子。

    几个负责采购的掌柜的,坐在这里,还有十几个小伙计,准备现场收货。

    他还特意嘱咐厨房,煮了十几锅玉米粥,配了些粥菜。让起早来交货的织户,能吃上个热乎的早饭。

    “厂长来了,来了,”一个小伙计大声喊道:“肯定是来交货的。”

    远处,天才透亮,一队人挑着担子,推着小车,拉着架子车逶迤而来。负责收购棉纱的田掌柜大声喊道:“来交货的这边来。先验货。再结算。交完货,到旁边吃早饭。”

    郝寡妇和两个女儿在队伍中,看到厂子前面的空地上,灯火通明。水泥硬化的小广场上,打扫的干干净净。

    地上放着大秤,之前收她们货的伙计楚强也在那里等着。顿时感觉心里一暖。.ne

    看来这皇家办的毛纺厂,真心的不欺负这些小民百姓。说到做到,说收购全部合格的棉纱,就真的收。

    郝寡妇排在前面,很快就到了她们一家了。

    她们把车上的箩筐都搬下来。郝寡妇笑着说道:“楚大哥,没想到这么早你们就开门收购了。我还以为要等到上工呢。这是辛苦你们了。”

    楚强说道:“不辛苦,这都是厂长要求的,知道大家最不放心的就是包销。所以,我们四更天就起来了,在这里等着大家。”

    郝寡妇心里顿时一阵温暖,擦了把眼泪,赶紧招呼两个女儿把一筐筐的棉纱上秤。

    “六十斤三两”

    “一等品。”

    “七十一斤半”

    “二等品。”

    很快,郝寡妇的货就验完了,同时也称重完毕。她们被带到旁边的桌子,那里有账房先生,直接给她们按照数量和质量结算。

    “一共四钱五分银子零七个铜钱。你们清点无误后,在这里按个手印,这里也要再按一个。”

    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把纱线卖完了。钱也收到了。一分不差。

    郝寡妇感觉有些不真实。可看着拿在手里的银钱,又知道这是真的。毛纺厂真的报销。而且当时结清货款。

    这样的话,真的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多搞些纺纱机,多找些织工来。这个生意可以做。

    “郝家的,今天,厂长特意让食堂煮了粥,免费提供早餐,到这边吃饭吧。吃完了饭再回去。今日这么早你们就来了,肯定都没有吃饭。”楚强笑着说道。

    这顿饭没什么好东西,但是都是纯粮食,没有掺杂野菜之类的东西。好多穷人家是舍不得这么吃粮食的。

    郝寡妇带着两个女儿千恩万谢的,坐到一边的桌椅上,唏哩呼噜的喝起了玉米碎熬煮的米粥。还有桌上的好几大盆的粥菜。

    大师傅给打粥,一边说道:“能吃多少吃多少,管够。但是不能浪费,必须吃完。”

    旁边一个中年汉子笑道:“大师傅放心,这个年月谁会剩饭啊。米粒儿都给您舔干净,碗都不用刷了。”

    大师傅看他说的好恶心,笑骂道:“你小子这是恶心我,你把碗舔了,别人还怎么用。看着都恶心。”

    两个女儿看着金灿灿的玉米碎粥,吃了两大碗,还想吃。却被郝寡妇拽走了。倒不是怕两个女儿贪吃丢人。而是,她想尽快赶到纺纱机租赁铺子去。

    现在大家都知道这包销靠谱。聪明人可是多的是。这种不愁销路的买卖,谁不爱做。纺纱机还能租赁,首付非常少。不趁机把纱厂办起来,岂不是白白错过机会。

    她们来到纺纱机铺子的时候,前面已经有了十几个人了。

    这一次她果断的又贷款买了六台纺纱机。贷款分三年十二期还清。

    看到郝寡妇这么大手笔,掌柜的都连连称赞她。真是女中豪杰。

    现在看到机会的人不少。但是多少大老爷们都还在犹豫之中,郝寡妇一个女流居然有这个胆识,真是令人钦佩。

    很快,拥有八台珍妮纺纱机的郝家纱厂就挂牌了。家里的院子用竹竿和稻草搭建了简易的厂房。把整个院子都变成厂房。八台纺纱机放在院子里摆开。

    郝寡妇一家四口人,把纺纱厂开了起来。

    她准备回一趟香河娘家。雇佣六个会纺纱的女人来。让大女儿和婆婆负责监督这些女工。自己和小女儿负责去收购棉花。

    八台纺纱机的消耗量,每天都必须拉来一整车的棉花做原料。

1309、女人们有活命的活计做了

    蓟镇的这次兵变,把顺天府地界祸害的不轻。

    所谓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就是这个道理。

    兵灾比匪灾更可怕。这次变乱损失最大的就是青壮年。双方都强制拉壮丁。防止壮丁被对方弄去当兵来打自己。

    叛军走一路抢一路,把百姓的粮食和值钱的东西都抢光。然后放火烧房子。让百姓没得吃,没得住,不想死于饥寒,就只能跟着他们去抢别的百姓。

    这是两千年来,造反的固定套路。直到太平天国玩的也是这些套路。

    只不过他们更狠,他们带有宗教性质,思想更加偏执。他们连女人也不放过。男人编入男营,女人编入女营,小孩也跟着母亲进女营。

    所有能带走的财产和粮食收入天朝国库。归所有人共同所有。由他们主持分配。

    严谨男女发生关系,夫妻也不可以,严厉打击这种邪恶。..ne

    太平天国甚至因为,有的将领私自到女营,找自己的配偶过夫妻生活被举报。结果夫妻一起斩首示众,并开大会就此教育教众。从思想上认识到保持思想纯洁的重要性。

    但高级的上层,例如诸王们,可以随意到女营挑选美女服侍他们。因为他们是神在人间的化身。不受人间的约束。他们的思想不会被污染。

    中下层干啥都不行,只有天王说了能干的才能干。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把人管的死死的。不许乱说话。但天王自己不用管这些了,大修天王府,妻妾数千人。吃喝用度穷奢极侈。

    明末的时代,不论是叛军,还是底层造反。也是这一套玩法。就是流动到哪里,就毁灭到哪里。只有社会被摧毁了。他们才能更好的生存。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朝廷要的是稳定,稳定带来秩序,是他们统治的基础。朝廷平叛的目标是恢复地方的秩序。

    造反的要的是混乱,社会崩溃了,他们才能从弱小走向强大。太平盛世,谁跟他们造反呢,他们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李自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们终于搞得大明北方彻底崩溃之后。他只用了三个月,就从陕西、陕西直奔北直隶、攻破了京城。

    所以,他们要想造反成功,第一件事就是祸害百姓,让他们走出舒适圈。

    他们就像蝗虫一样。走到一个地方,就彻底破坏一个地方,把社会机构和生产完全摧毁。人是社会动物,离开了社会,单个人是很难生存的。

    不能带走的不动产和财物全部烧毁。让战马吃庄稼,践踏禾苗。把田里的秧苗毁掉。因为是流动作战,不能留下庄稼资敌。牲畜赶着走,弄不走的杀掉吃肉。

    当地破坏后,百姓如果不跟着他们去抢别的百姓,就只能饿死。

    反正官府的赈济是非常不靠谱的。叛乱还没镇压下去,谁会有精力管这些人死活。

    就是想跟着叛军走。叛军的HR还牛逼的很呢。

    人家还要挑人的,身体不强壮的不要,有病的不要。总之各种不要。陷入绝望的百姓,还得求爷爷告奶奶,竞争上岗才行。

    至于这些能百姓能否打仗的问题,也是有固定套路的。造反的先辈早已研究的明明白白。实行饥饿兵一营,青壮兵一营,外加老营三级选拔制度。

    饥饿兵每天只给吊命的食物。武器给些农具就行。既防止他们因为烧屋抢粮的仇恨而反抗。同时也是节约粮食。毕竟饥民兵的数量是最多的。叛军也是金字塔型结构。

    和官兵接战,让他们打头阵,让青壮在后面督战,逃跑的就地斩杀。青壮后面是老营,监督青壮。老营一般都是骑兵。来去如风,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这就是所谓的流寇作战,没有根据地做依托。

    如果打败了,这些造反的头领,会让老营带着财物和粮食先走。让青壮营断后,实在不行就抛弃饥饿兵和青壮营。只要还有老营。跑到哪里,还是可以重新复制毁灭地方社会结构这一套。很快就能聚集起几万人。

    如果这里边有的人敢拼命作战,战后就升入青壮营。到了青壮营就能吃饱饭。如果在青壮营里表现好,成为精锐,杀敌甚多,就会被提拔进入老营。

    到了老营这里,相当于建奴的白摆牙喇兵,有酒肉,还有抢来的妇女。所以,既要压榨饥饿兵,又要给他们上升的通道。逼迫他们玩命。

    五代时有个节度使,他为了防止抓来流民、强征的城市地痞逃跑。他发明出一套战法。就是每三个甲兵,看着十个人。把他们的脖子用铁环和铁链固定死,穿成一串。战时,让甲兵用五米长的竹竿或者木棍。分别在两头和中间顶着他们,推动他们向前,强制他们和敌兵格斗。

    这一通大乱下来,蓟镇二十几个县城和农村,都不同程度的遭了灭顶之灾。大批青壮男性死于兵灾。

    这个年头,没有男人,一家人几乎没法生存。尤其是这几年连续干旱的情况下。

    女人和孩子种不了太多地,亩产又少,不够交地租的。

    所以,当京城里来人,招募妇女做纺纱工的消息传来时。好多人似乎是从绝望里看到了光明一样。从四处蜂拥着跑来。

    待遇算不上好,管吃管住,工钱按照计件算。按照完成的质量和数量,分等级核算。基本就是干多少拿多少。

    这已经让很多人喜出望外了。现在她们还在为吃饭发愁。

    多数纱厂的老板,也同意她们带着老人和孩子进厂。毕竟这个年代孩子早工作,从小学习纺纱,技术要比外面的好。

    穷人的孩子八九岁就开始工作的比比皆是。这年代可不讲童工什么的。

    单身的寡妇可不好找,不让她们带家属,她们是不可能扔下家人的,那等于让他们饿死。这样也招不到人。但老板也不愿意养活一大家子人。

    最后,妥协了一下。把管吃改为一天三斤玉米面底薪。够不够吃就不管了。你们自己商量。如果认为能养活家人就来上工。

    厂里提供空地,可以支些草棚子勉强可以住。等第一个月工钱下来了,可以去租房住。如果不想花钱,用稻草和泥土树枝搭建的窝棚勉强也能住,就是冬天很冷。

    不过现在蜂窝煤便宜,咬牙买个铁炉子,也还是可以过冬的。家里的老人孩子也能找到些浆洗缝补的活计,毕竟京城的郊外离着京城近。工作机会也多些不是。

    于是,在皇家毛纺厂扶持自己的供货商,开纱厂的时候开始。遭了兵灾最严重的几个县城的妇女,大批的来到郊外做纺织女工。

    这些新开的纱厂,多数都设在了毛纺厂附近,他们租下小块土地。搭建临时工棚,就开始生产。这些小纱厂使用珍妮机,很快就把棉纱的产量提了上来。

1310、刘鸿训来访

    今日杨凡没事,心情好。

    下午茶时间,在凝香小筑,应夫人们的请求,今日开讲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下半部分。

    上半部分还是一年前讲的呢,讲了一半,就出征打仗去了。

    这个故事是女人最喜欢的题材。内容都是女人感兴趣的八卦。

    什么后妈啊,虐待继女啊。落难公主啊,奇遇啊,还有王子啊,爱情啊什么的。都是能个get到她们的爽点的桥段。

    此时,杨老爷化身说书先生,盘膝端坐。小娘皮奉茶,林月如打扇。梅香给捏肩膀。心情美美哒开讲下半段。

    听说老爷开讲已经断更了一年的故事,后宅的小姐姐们都跑来听。要不是工作太忙,陈曦估计也会跑来了。

    杨凡打仗去了,好久没有给她们讲睡前故事了。这次可不能错过。

    杨凡刚讲完大结局,正端起茶水润润喉咙,春香拿着一张拜帖走了进来。

    “老爷,老爷,你上次说的那个《石头记》,什么时候讲啊。”小娘皮似乎意犹未尽,摇着杨凡的胳膊撒娇道。

    “老爷,老爷,去年你还提过一本叫《诛仙》的小说,什么时候讲啊。”林月如也撒娇道。

    杨凡以前跟老婆们吹牛时,说漏嘴了,结果被老婆们记住了。

    这时候,侍女们送上来酸奶。梅姨给老爷和夫人们一人上了一碗。然后又给在场的小姐姐们,每人一碗。

    草莓味道的、芒果味道的、百香果味道的酸奶配上沙冰,然后碗里上尖的顶部,还放着一颗鲜红的大樱桃。看着煞是好看,非常想吃。

    杨府的水果有一些是传送时顺带带来的。这个季节可没有大樱桃,春天才有。

    帝都杨府和新城杨府的花园里,都栽了些后世才有的树种。

    杨家的水果很多都是这个时代没有的。而且现在有了飞剪船和蒸汽动力。广东、广西、福建的很多水果都可以运来。

    杨府可以说实现了水果自由,每个节气都有新的水果送来。.q.ne

    夫人们喜欢吃水果和蔬菜,即美容,又有营养,还可以减肥。因为飞剪船的高速,很多南方才有的蔬菜,兴禾超市都可以上市,即使是冬季,也什么菜都有。

    这也是杨凡能从勋贵、宗室、文官、士绅、商人的兜里掏出银子来的原因。奢侈的生活一旦享受了,就和吸了一样,停不下来。

    在兴禾超市,和新开的百货公司,什么都能买到,就是价格不便宜。现在的京城有钱人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好东西多的是,就看你是不是出得起价钱。

    杨凡看到春香拿着一张大名次和拜帖进来了,招手让她过来。

    看到老爷来了事情,众女都大失所望。

    撅着小嘴一哄而散,各忙各的去了。

    杨凡接过来一看,到是有些发愣。小娘皮从边上探过头来,看到大名刺上写着刘鸿训三个大字。

    小娘皮皱眉道:“这刘阁老不是被陛下一撸到底,回家啃老玉米去了吗,怎么来拜访老爷。他什么时候回京的。”

    林月如说道:“刚收到消息,刘阁老又被启用了,绥远布政使,和张五典的巡抚一起,和老爷搭班子。”

    小娘皮笑道:“刘阁老这是拜码头来了。”

    杨凡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今后就是同僚,于情于理也是要见见的。安排在花园东侧,邻水的春秋亭吧。我换身衣服就过去。”

    十分钟后,杨凡来到春秋亭,看到刘鸿训正倒背着手,欣赏后海的美景。

    此时正是秋天,帝都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这里又亲水,亭子外,一片荷花开的正红。尽管到了九月,已经过了八月最盛的花期。但仍然一片灿烂。

    听到杨凡的脚步声,刘鸿训赞叹道:“定远伯真是雅量高致啊,这园子修的真是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杨凡笑道:“这块地不规整,不好规划,好在有这半亩芙蓉,几经堆累,还算入得大家之眼。”

    二人大笑落座。杨凡让侍女送上茶具,杨凡亲手烹水煮茶。

    二人一边喝茶,一边闲聊。

    “说来惭愧,今日老夫是求到定远伯门上了。”刘鸿训有些惭愧的说道。

    杨凡知道刘鸿训的意思,这次看似起用,实际上是陛下心里这件事还没有过去,还打算折腾他。

    “中堂何必如此倔强呢,早日跟陛下服个软,这事儿也许就过去了。”杨凡说道。

    刘鸿训苦笑道:“这件事儿要是能服软,当初就服软了。如今我再服软,那可就落得里外不是人了。”

    杨凡沉默了一下,想想也确实是这个道理。

    当初,刘鸿训投靠勋贵,虽然被崇祯整惨了,但是他可是硬骨头到底的。

    这个时候要是再向皇帝服软,前边的罪白受了不说。勋贵也看不起他。还不如索性硬到底了。

    阁老就没有不拉强援的,不然坐不住。

    搞不好就成了纸糊三阁老了。

    只是刘鸿训玩砸了,玩现了。被崇祯抓了现行。

    当时,正是斗争的最激烈的时期,崇祯非常敏感,自身也不安全,皇位还没有坐稳。人在这种时候,做事都不会太温和。

    杨凡和刘鸿训到是没有过节。既然来绥远共事,杨凡还是能够尽量彼此配合工作的。杨凡也不是没事找事的人。

    “中堂不必担忧,绥远没什么事,和在家养老也差不多。那里出了归化城,几乎人烟断绝。慢慢的您也就淡出陛下的视线了。”杨凡准备给他吃个定心丸。来了绥远,至少自己这里不会为难他。

    刘鸿训摇摇头,说道:“老夫当初的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此事说来话长。陛下又把老夫拉回倒这个旋涡里,是因为陛下正在策划新的计划。这是在弄倒了魏督公之后,陛下下一个大动作。”

    “老夫现在已经是笑话了,也不在乎别人嘲笑了,陛下让老夫一个大学士,去当布政使,老夫也去,由着陛下折辱出气。”

    杨凡静静的听着,他就知道,今天刘鸿训来找他,这事就没有这么简单。

    对于崇祯,杨凡从来没有轻看过他。

    他特别能折腾,他喜欢玩弄权术,而且心机很深,心狠。

    他心性和晁错很像,严厉、刚直、苛刻、心狠。但他没有晁错的阳刚暴烈,他手段偏向阴柔。胆子还小,非常的多疑。

    很多矛盾的性格杂糅在一起。他活的非常拧巴。给自己的压力非常大。

    他不念旧情。也从来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替别人设身处地的考虑过人家的难处。他从来都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为自己考虑。

    属于翻脸无情的类型。当然,不翻脸他也无情。

    杨凡到是有兴致,听听刘阁老会来说些什么。

1311、黑貂之路

    “东林快要出事了。”刘鸿训低声说道。

    杨凡并没有太惊讶。因为这些年来,他和崇祯没少过事儿。这位主子是个刻薄主子,所有他用过的人,最后都会被弃之一边。

    东林帮他斗垮了魏督公,帮他清军,从历史经验来看,崇祯离着对东林动手也不远了。东林在他眼里也只是工具,用完就扔。

    从他第一次秘密招温体仁密谈,杨凡就知道,他已经开始布局后东林时代了。也就是一个没有东林党的时代。

    很多人,尤其是下层社会的人,有一个错误认识。

    他们一致认为,皇帝是好的,朝廷的恶政,是有女干臣蒙蔽了皇上。圣上不知道啊,这才苦了下边的百姓。

    其实不是这样子的,上面对下面的情况都是非常了解的。甚至比下面的人了解的更全面,之所以出现很多倒行逆施的情况,是因为各种利益纠葛的限制。

    上面的人做出了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这种选择,很多时候,对下面都是灾难。

    他们做出的决策,都是当时,种种条件和形势限制下,对自己的利益来说是最优的解决办法。尽管这些办法很多时候看着非常***。

    而且下面的人想不到的是,上层不仅了解下层的情况。两个敌对势力的最高领导之间,必然有着直接沟通的秘密通道。他们能直接联系。

    就像刘邦和项羽,就可以通过张良和项伯直接沟通。

    一个是为了防止下面的人蒙蔽上面,搞事情。另一个就是避免擦枪走火,以及误判的产生。尤其是两大集团对峙的时候,除非是最高首领的意愿,否则绝对不允许发生任何其他因素引发的大战。

    杨凡目光灼灼的看着刘鸿训,这可是个劲爆的消息。

    “陛下近期频繁秘密的召见礼部侍郎周延儒、温体仁。”刘鸿儒说道。

    崇祯二年(1629年)八月,南京礼部尚书一职空缺,吏部推温体仁为候选,骆从宇备选,但崇祯帝点了骆从宇,将温体仁留在北京。

    杨凡早就知道这件事,当初他宿卫宫廷时,有恩泽于宫女太监,很多人都愿意为他做事。林月如那边在宫内也有眼线。

    皇帝近期,频繁秘密的招温体仁和周延儒的等人开会,明显是在憋大招呢。这些人或者被东林整过,或者和东林有利益冲突,或者有过节,或者是隐藏的阉党。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和东林不对付。

    “现在裁撤九边,完成大半。清军也接近尾声。财政负担有很大的减轻,这两年税收也上来了,增加了每年两百万两。现在陛下要下手对付的就是两件事了。”

    杨凡知道他要说的是哪两件事。一个是东林独霸朝纲的问题。一个是财政匮乏的问题。其实这两个问题,是一个问题。国家没有税收,就是因为东林这些人从万历朝开始就利用读书人的优待和特权,兼并土地,而且不交税。

    东林的问题是朝廷的钱袋子,江南逃税问题。在北方则有宗室、勋贵逃税以及走私的问题。

    崇祯要是真想有所作为,他不可能不碰这个两毒瘤的。

    是脓就得挤,这一关他绕不过去。现在京营兵权收回,勋贵们暂时老实了很多,他看来,应该对东林也开始打压了。

    “陛下打算用温体仁和周延儒弄倒东林,这事如果没有外力,把握不大。”杨凡思索着说道。

    “陛下要对付的不是一个东林这么简单。而是从万历开始,朝廷里形成的一个庞大的走私集团。建奴抢劫,八家晋商销赃,朝廷里的勋贵、地方的军头儿、甚至还有宗室诸王参与。”刘鸿训说道。

    这些事杨凡都知道,辽东那里,一匹马三百两,大米一石五十两,一匹毛青布也要

    七两。就这个物价,是个人就得疯。只要你能把物资弄到辽东,就是百倍利润。这个利润,能让资本家把绞死自己的绞索卖给刽子手。

    “可是,东林把熊廷弼弄死了,然后抢了蓟辽督师和关宁军。改进攻策略为修墙策略,事实上就是和建奴划大凌河而治。主动休战了。他们并不想真的向锦州以北发展。”刘鸿训说道

    事实就是如此,本来勋贵吃长城一线的走私,走私给蒙古人,还有辽东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也不知道都是些什么民族。

    东林吃南直隶和福建的海上走私。彼此井水不犯河水。

    但是,先是李成梁发癔症,非要做梦去当朝鲜国王,开始各种骚操作,倒行逆施。把辽东的大好局面全给搞砸了。然后又养虎遗患,导致建州崛起。

    努尔哈赤的家族到底是什么民族,争议很大。蒙古人认为他家是蒙古人,后来做了顶包女真人。他们自己说是元代胡里改路来的水鞑靼人。

    他的五世祖叫做猛哥帖木儿,听名字似乎就是蒙古人。

    满语里,有百分之七十的词汇,是来自于女真语。但是,这也不能说明什么,迁徙后接受当地语言,也是一种经常发生的事情。后来的满洲不是一个血缘组成的民族,而是被组织起来后形成的。

    不过这也没什么,组成民族的从来都不是血缘,而是共同的语言,统一的市场,彼此认可的文化习俗。

    那时候,他们家族还在今日的哈尔滨、依兰一带晃荡。后来被人打败,几乎灭族,才南逃去了抚顺。

    李成梁造成的后果,万历还没来得及收拾。倭人又打上门来。援朝战争和其他万历朝的两次战争,虽然都赢了,但是耗光了国库,把张居正改革留下的最后一点红利花光了。

    而辽东则耗尽了战争资源。能打的野战部队都消耗在了朝鲜。

    杨凡问道:“北方的贸易早已有之,但我调查过,之前二百年走私出关的物资实际上是超过蒙古人和辽东各民族的需要的。这些东西都去了哪里。历史上北方的贸易和辽东不断地有强势民族崛起有没有关系。”

    刘鸿训说道:“定远伯可曾听说过黑貂之路吗。”

    “再过去的历史中,辽东的东胡、乌桓、鲜卑、室韦(蒙古人的祖先)、渤海、肃慎、女真、蒙古乞颜部(成吉思汗家族崛起于黑龙江上游),今日的建州女真。浩若繁星,你不觉得为什么辽东崛起了这么多民族有些奇怪吗。”

    “尤其是,女真崛起的速度,令人瞠目结舌。先灭辽,再灭宋。让人目不暇接。他们不仅一出场就有野战能力,还有攻城能力。你翻一下北宋和南宋的史书。他们造的弓弩、甲胄、抛石机技术远远超过北宋。按说这些老林子里钻出来的人不是应该落后才对嘛。不是应该像周围的民族学习几代人再崛起才合理吗。”

    这段历史确实十分诡异,女真人修的城墙都是复合材料的。一层城砖,一层黏土,一层沙石一层夯土。而且还有些棱堡的特征。

    这些人出道即巅峰。弓弩甲胄之利,战马之雄壮,攻城武器之先进,让人无法理解。

    这世上就没有凭空一蹴而就的事情,什么东西都是一步步发展出来的。

    如果这些东西不是他们在老林子里打猎,自己憋出来了什么头脑风暴。那就只有一种可能。

    有人给他们扩散了技术。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1000/ 第一时间欣赏明末钢铁大亨最新章节! 作者:漫卷诗书万点花所写的《明末钢铁大亨》为转载作品,明末钢铁大亨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明末钢铁大亨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明末钢铁大亨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明末钢铁大亨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末钢铁大亨介绍:
穿越明末蓟镇遵化古城,接收一家冶铁坊。看主角用铁和火重整万里河山。明末钢铁大亨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明末钢铁大亨,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明末钢铁大亨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