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我要做太孙TXT下载我要做太孙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要做太孙全文阅读

作者:我要做皇帝     我要做太孙txt下载     我要做太孙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45章 人才!

    李福解释说道:“殿下,这可不简单,咱们大明疆域辽阔,地形地貌非常复杂,周围的藩邦列国又多,各地的守备又很多,这要是全部都能答得上来,可不容易呀……”

    “很难吗?”朱允熥疑惑的问道。

    “确实很难……”接着李福便开始讲解兵部如何向东宫推举官员,里面都有什么门道,有什么讲究。

    听过之后朱允熥这才恍然大悟,别的都不说,就说大明朝有那么长的边境,这其中得有多少县城。

    每一县有什么关隘,哪里能够屯兵,哪里能够驻守,有多少人口,城墙如何,能够抵御多少兵马,彼此之间相隔多远,多少路程都得烂熟于心,这可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工程!

    “照你这么说,是本王的要求高了?”朱允熥若有所思的问道。

    李福连忙说道:“奴婢不敢,只是兵部的人并不知道殿下要询问哪一项,他们根本就没有准备,所以一时之间恐怕难以应对……”

    “殿下,奴婢回来了!”

    话正说着,太监王忠已经来了,擦擦额头上冒出的细汗,显然他也很着急。

    “微臣兵部主事齐德,拜见郡王殿下!”

    只见来人穿着一身正六品的官服,三十七八岁,一张国字脸长得四四方方,目光如炬,倒有几分凛然正气。

    “起来吧,赐坐。”

    “微臣多谢郡王殿下。”齐德起身,坐到旁边王忠搬来的椅子上。

    朱允熥微微斜靠在椅子上,找了个颇为随意的姿势,看着他说道:“本王也是刚刚知道请兵部的人来咨询一二,原来有那么大的讲究,怎么,你在兵部得罪人了?”

    齐德眼中闪过一丝无奈,拱手行礼说道:“郡王殿下有所命令,兵部上下自然遵从,只是其他人都有要事需要处理,便派遣微臣来了。”

    呵呵,要事……

    朱允熥心里笑笑,怎么会不知道官大一级压死人,这样的苦差事放到谁的身上都不会心甘情愿的。

    可是也并没有言明,找个人询问一下人家都不愿意来,传出去会自损威严的好不好。

    见他没有带任何的书籍图册,不知道他是在敷衍自己还是怎么回事。

    便问道:“本王也是心血来潮,想知道外面的事情,你来都不做任何准备的吗,是真的成竹在胸还是……能够应付?”

    齐德怎么会不明白他所说的“能够应付”,是指敷衍了事。

    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六品兵部主事,给皇孙留下这样一个印象那可不好!

    他要是在皇上面前提一嘴,说自己敷衍皇孙,那皇上估计不会给自己辩解的机会!

    于是赶忙解释说道:“微臣不敢!实在是微臣也不知道殿下将要询问何处、询问哪些方面,是以无从准备啊,请殿下明鉴。”

    朱允熥不动声色的点点头,很随意的说道:“那好,本王想到哪里就问到哪里,我们就随便聊聊吧。”

    “微臣遵命。”

    即便是想要知道北方诸王的情形,可朱允熥也不会上来直接就问,那样目的就太明显了!

    于是便说道:“我看象房所圈养的大象长得颇为雄壮,应该是安南进贡的吧,那就先从安南讲起吧。”

    “是,微臣遵命!”

    齐德想了一下便立刻开口说道:“安南,也称交州、交趾,自汉唐以来一直是我们的属地,五代后晋时,交趾唐林州人吴权,自立为王,从此便开始了安南的独立。

    “到了本朝,安南成为大明的藩属国……”

    “安南物产丰富,金银矿产很多,而且许多都没有完全开发,在山林地区有名贵的象牙、犀角。”

    “在海滨地区,百姓则会下海采集珍珠,珍稀的贝类珊瑚,另外,土产如胡椒、香料,亦非常多……”

    “以及珍禽异兽如鹿、象、龟、雀、猿、蛇等,数不胜数,取之不尽……”

    “说到北元,其实从本朝建立的时候,皇上就不断的派遣大军,讨伐北方蒙古。洪武二年十二月,皇上派遣大将徐达、常遇春率领二十万大军,进行北伐。

    此战一举推翻了蒙古在北方的统治,把蒙古贵族赶回了漠北,蒙古族彻底失去了长城以南的统治,退居漠北。”

    “洪武二十年派遣蓝玉为主帅,唐胜、郭英为左右副将率十五万大军,北伐蒙古。

    大军在漠北的捕鱼儿海与蒙古主力大军相遇,最后明军大败蒙古骑兵,此战使得蒙古在漠北的统治瓦解。”

    “现在蒙古势力分裂成为三股,分别是瓦刺,蒙古本部和兀良哈,依然是有不小的势力……”

    “不过殿下也不用担心,皇上在边关驻守大军,又有各位王爷拥兵护卫大明,可以确保大明江山稳固……

    下面微臣就给殿下讲一讲各处镇守的将军和兵马……”

    渐渐的,朱允熥就发觉不对劲儿了。

    这齐德的手里面连个纸片儿都没有,讲的东西很多都非常详尽,非常细致入微。

    可是中间竟然几乎都不用思索,条理清楚,面面俱到。

    一切都是随手拈来,显然早就已经是烂熟于胸了,这个时候讲出来,方能够做到有恃无恐。

    而且中间还夹杂着自己的一些询问,他竟然能够做到应对自如,完美解答。

    这就太厉害了!

    一个藩王的辖区多大,有多少县,有多少耕地多少人口,布置了多少兵马,军力配备如何,

    镇守的将军都是谁,多大年龄,有无重伤,此人有何姻亲故旧,有何战功,性格如何,有何喜好,精通何种战法,都说的一清二楚!

    连子孙三代都说的分毫不差,就差把人家的祖坟给刨了!

    人才呀!

    能够把几乎所有的武将都了解的这么通透清楚,这是什么人才!

    朱允熥吸了一口凉气,这家伙简直就是行走的档案!

    有这个万事通在,自己想了解军备方面的事情就易如反掌了!

    而且很多人才也可以尽快发掘出来,方便自己早日部署应对!

    这样的人才,绝对不能放过!

    “齐主事可愿意入东宫伴读?”

    齐德正在侃侃而谈,忽然听到朱允熥的声音,不由得一愣。

    东宫侍读?

    这是……要伴随皇孙读书?

    因为太子已经薨了,伴读只能是皇孙了……不过,东宫伴读好像是要教皇孙的。

    朱允熥不等他回答,就怕说出来什么不同意的话。

    自己橄榄枝都伸出去了,要是被拒绝那岂不是很没面子?

    所以又继续说道:“我观齐主事也是个人才,不忍埋没了,齐主事若是愿意本王这就去奏请皇祖父恩准,齐主事以为如何。”

第46章 自己挖坑

    齐德心里也有些感动,虽然不太看好朱允熥以后会如何,可殿下的欣赏还是让他觉得心里欢欣。

    会有一种货卖识家,知己难寻的感觉。

    而且一位皇孙向你一个低阶官员发出邀请,就算不愿意,又如何能拒绝?

    要是传扬出去,尤其是被朱元璋给知道了,就不知该怎么想了。

    怎么?看不起咱的皇孙?

    你摸摸脖子,是不是想要凉凉了!

    所以齐德一时之间也难以决断,主动权根本就不在自己手里啊!

    只好说道:“微臣非翰林学士,是不够资格伴读东宫的……”

    朱允熥大手一挥说道:“这个你不用管,只要你愿意就行!”

    “皇上但有所命,微臣定当遵从。”

    不愿意他也不敢问啊。

    聪明的齐德就把球踢给了朱元璋,要是朱元璋让自己自去东宫伴读,那自然是他认可自己,就可以坦然无惧的去。

    如果朱元璋不同意,那自己刚好可以跳出来,也不用让郡王殿下怨恨。

    “走!跟我去见皇祖父陛下!”话还未说完,人就站起身来向外走去。

    齐德看见这位郡王雷厉风行,说风就是雨,当真是哭笑不得。

    而且自己还得跟着!

    正走着走着,谁曾想朱允熥突然止步,猛地转身回头,这倒是把其紧紧跟在后面的齐德吓了一跳,也赶紧停下脚步。

    朱允熥一双眼睛死死的盯着齐德说道:“本王需得把话说明白,齐主事进入东宫之后,绝对不可以讲说任何离间皇家亲情之事,否则齐主事还请回去吧!”

    齐德心头一震,离间皇家亲情,这得是个多大的罪名啊!

    不要说自己无心,就算是真有此意,谁还敢承认不成!

    于是赶忙说道:“微臣绝无此意,三殿下放心!”

    朱允熥点点头,这才朝着谨身殿而去。

    “皇爷爷!孙儿来了,孙儿要向皇爷爷举荐一位大才!”刚一进入谨身殿,朱允熥就立刻开口兴奋的说道。

    朱元璋停下手中的笔,故作一脸厌烦说道:“你又来干什么,咱不是说过了吗,会选派伴读的。”

    朱允熥走到近处,匆匆行了个礼,极尽敷衍之色,“皇爷爷明鉴,皇孙为国举才,推荐贤良,所以特来向皇爷爷报喜来了!”

    朱元璋这才恍然大悟,可还是不相信他能举荐出来什么人才,便说道:“推荐贤良?呵呵……你能推荐出来什么贤良,别闹了赶快回去吧!”

    朱允熥却极其认真的说道:“孙儿怎么敢糊弄皇爷爷,真是有大才要推荐,以孙儿观之,此人当有尚书之才!”

    听他这么一讲,朱元璋也有些认真起来,“哦,那可是大才呀,真有这样的人才要举荐?”

    朱允熥说道:“那是自然!不过皇爷爷我们可得说好了,此人也是孙儿原来的伴读,皇爷爷可得成全。”

    “那也得看他有没有那个本事!如果咱知道他是个人才那就成全你,犒赏你举荐有功,如果入不了咱的眼,那你就乖乖给咱滚回去,不许再生事了!”

    “一言为定!多谢皇爷爷成全!”朱允熥仿佛已经胜券在握,把谢恩的话都提前说了。

    朱元璋觉得心里好笑,只好说道:“那就让他进来吧,咱倒要看看咱的孙儿眼光如何!”

    于是太监便把齐德带进谨身殿中,一路上齐德都躬身低头,不敢抬头观看。

    谨身殿,这还是他第一次进来。

    虽说他是兵部主事,可主事的意思不是主要管事,也不是管主要的事。

    而是朝廷极为不起眼的六品低官而已!

    所以还未等他进到跟前,朱元璋一看他身上的官服颜色和他身上的补子,就皱起了眉头。

    朱元璋当然认识这是正六品的兵部官服。

    眼睛不由得看向朱允熥,眼神之中既责怪他不知道轻重,又有些能够赢过孙儿的畅快。

    毕竟在上次的交手中自己落败了,这个账咱老朱还没算呢!

    “微臣兵部主事齐德,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齐德行了大礼,跪在地上叩首。

    朱元璋并没有让他起来,随意的说道:“你是兵部六品主事,为官几年了?”

    齐德回答说道:“回禀陛下,微臣洪武十八年进士,为官七年了。”

    听到这话,朱元璋才微微侧目:“嗯,为官七年竟然没有任何过失,看来也是有点本事的……”

    “谢皇上夸赞,微臣惭愧。”

    朱元璋看了一眼自己的孙儿,朱允熥明白这是要让自己回避,自己举荐人才,连听听都不可以?!小气!

    可是脸上却没有任何显露出来,行了一个礼,便悄无声息的退下了。

    朱元璋见皇孙这样识趣,满意的点了点头,又接着说道:“既然你是兵部主事,那朕就问问你关于兵部的事……”

    想了一下说道:“那咱就问问你大明土司的状况吧……”

    ……

    问着问着,朱元璋就收起了轻视之心,原本在他认为一个小小的六品兵部主事,能有什么才能?

    可没想到这一问之下,齐德竟然对答如流!

    山川河流地形地貌,都烂熟于胸。

    当朱元璋问到一些军事的策略时,也能回答得让朱元璋很是满意。

    就算是一些比较刁钻古怪的问题,他也能够阐述清楚,说的明白。

    这就不得不让朱元璋刮目相看了!

    他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六品主事竟然有如此才能!

    看了旁边朱允熥的空位一眼,不由得心里很是诧异,这个皇孙的眼光确实独到,有识人之明。

    眼前的齐德,确实正如他所说的,有尚书之才!

    对于朱元璋看法的转变,朱允熥就不知道了,因为要避嫌,他便出了谨身殿在外面闲逛起来。

    心里在不住的吐槽老朱,同时也在思考自己该如何获得老朱的“芳心”。

    朱允熥明白,即便是满朝文武都推举自己,可只要朱元璋不同意,一样是白费功夫,而且还可能受到严厉对待。

    所以在乾纲独断、猜疑心重的皇帝眼中,别人的意见就等于是你想要篡位、图谋不轨,要不然你拉拢朝臣干什么?

    所以真以为拉拢朝臣,众人推举就行了?

    就像康麻子,老八在朝廷里面那可是有很高的名声和威望的,还不是照样被他嫉恨。

    若是皇帝稍微好一点,就只当没有听见,只当百官的意见是没有意见。

    所以即便是有再多的人支持也没办法,除非是找个地方建立起自己独立的势力,等到朱元璋死去的时候能有所动作。

    除此之外,结交更多的大臣并没有好处。

第47章 造孽啊!

    朱允熥要夺取皇位,想方设法获得皇帝朱元璋的“欢心”就一定行吗?

    人总是会变的!

    历史上多少原本受宠的皇子太子,到最后不还是被废了!

    这就叫圣心独裁!

    这就叫做天威难测。

    而且真要让自己百依百顺、凡事照着朱元璋的意思,曲意逢迎,或许可能得到皇位。

    可是自己也做不到啊!

    作为一个后世而来的人,资讯太发达了,哪里还会对皇权、对皇帝有太多的敬畏!

    跪舔,是不可能的!

    咱也是有骨气的好不好!

    难哪,所以争夺皇位哪是那么容易争的!

    “微臣参见殿下!”

    朱允正在思索,一筹莫展之际,齐德已经出了谨身殿,来到自己面前行礼。

    “免礼,齐大人不必多礼。”朱允熥回过神来说道。

    齐德满怀感激的说道:“微臣多谢殿下在皇上面前举荐,微臣实在感激不尽……”

    朱允熥见他这样欣喜,就知道肯定是得了朱元璋的认可,便问道:“要谢就谢皇爷爷吧,是他慧眼识珠,而且这也是你自己有本事,本王只是举手之劳而已,皇爷爷怎么说?”

    齐德脸上挂着笑容,因为激动脸上略显发红,“回禀殿下,陛下擢升微臣为兵部郎中,并且……赐名泰……”

    “什么!你说皇爷爷给赐名?!”朱允熥瞪大了眼睛,极为惊诧的连忙问道。

    齐德高兴的回道:“是啊殿下,也多亏了殿下举荐,微臣一介小吏才能获此殊荣……”

    “不是这个!你说皇爷爷给你赐名齐泰?”朱允熥有些震惊的问道。

    齐德以为他不明白,连忙解释说道:“皇上给微臣赐名齐泰,取江山永固,国泰民安之意……在《易经·泰卦》中说道天地交泰……

    在《诗经·小雅》中记载:昊天泰怃……而孔圣人在《论语》中说:君子泰而不骄。……殿下,皇上赐的真是好名字!……

    齐泰正在滔滔不绝的讲述名字的由来,夸赞着朱元璋的博学多才,脸上神采奕奕。

    他全然没有注意到朱允熥的表情。

    此时的朱允熥顿觉头上阵阵惊雷劈过,千百道的雷轰闪电肯定是像是装了追踪导航一样,全都劈在自己头上!

    不然tnd怎么会这么准!

    这是瞄着我劈的啊!

    朱允熥被轰的七零八落,别说外焦里嫩了,他觉得自己里面都被劈焦了!

    苍天哪,你这不是玩我吧!

    刚刚还得意自己避开了黄子澄这个大坑!

    结果你在这儿等着我呢!

    原来历史上兵部尚书齐泰,就是现在的齐德啊。

    前一段时间,自己还看过电视剧,里面就有讲到齐泰的。

    不过那里演的倒是凌然正气,拿着朱允炆的玉佩把燕王朱棣骂的狗血淋头,真是叫人佩服!

    就算是不熟悉历史,也知道建文帝削藩的时候,有两个大臣支持,一个是坑货无能、全凭嘴炮的黄子澄。

    另一个就是担任兵部尚书的齐泰!

    不过和黄子澄不同,他是有真本事的!

    明洪武十八年中进士,授礼部主事,不久改任兵部主事。

    洪武二十八年雷震谨身殿,齐泰因为官九年无过错,而被选陪朱元璋前往祖庙祭祀。

    明太祖见其对兵书战策和边关守备之事对答如流,且很有见地,自此特别器重他,洪武二十八年被提拔为兵部侍郎。

    《明史》记载:“太祖尝问边将姓名,泰历数无遗。又问诸图籍,出袖中手册以进,简要详密,大奇之。”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临终之时,齐泰被招去顾命,辅佐皇太孙朱炆。

    建文帝继位之后,齐泰被新君提拔为兵部尚书,命令他和黄子澄共同参与国政,参与削藩。

    所以齐泰并不算是朱允炆的潜邸之臣,而是朱元璋选拔出来辅佐孙子的。

    也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朱允炆非常相信黄子澄,对齐泰是有些疏远的。

    所以齐泰的很多建议,都被建文帝给否决了,不过后来历史证明齐泰确实是对的。

    就如齐泰建议先向燕王朱棣下手,擒贼先擒王,结果黄子澄主张向那五位安乐王爷开刀。

    最后尽管被建文帝多方辜负,被罢官抄家,可是京城被燕军攻破之后,齐泰仍然逃到了外郡,图谋兴复建文帝的基业。

    最后齐泰同方孝儒不屈被朱棣杀害。

    齐泰的堂兄弟齐敬宗等人都被连坐诛杀,他的叔父齐时永、齐阳彦等发配边疆。齐泰的儿子仅仅六岁,免死发配,到了明世宗的时候才被赦免。

    所以齐泰是有本事的,只不过未得建文皇帝的重用罢了。

    这也是臣子的无奈,再好的计谋别人不用也是奈何。

    而且也要相信朱元璋的眼光。

    算算朱元璋给几个人赐名就知道了!

    可是不管怎么说,朱允熥就认定了齐泰是个不安定因素!

    因为他做了自己的“伴读”,就等于是自己的人,万一他也透露出来削藩的思想,被人抓住把柄捅给朱元璋,肯定牵连自己,那自己就呜呼哀哉了!

    别人不会说那是齐泰自己的主意,只会说自己授意,最低也是支持同意削藩!

    问题是齐泰现在有没有削藩的想法,谁也说不准。

    有才而危险,美味而有毒,想要又怕扎手。

    所以这样的人还是离他越远越好,自己还没有到可以不顾攻击不顾非议呢时候,抗击打能力太弱了。

    这个时候小心谨慎一点比什么都强!

    以此朱允熥瞬间脸色冷淡下来,极为清冷的说道:“那就恭喜齐大人了,本王还有事,就先告辞了!”

    说罢,一拂衣袖,便昂然而去,不做丝毫的逗留,走的甚是坚决。

    “嗯?……”

    齐泰一脸的问号……

    殿下这是怎么了,刚才不是还好好的吗?

    我被皇上认可,殿下也应该高兴才对吧?毕竟是他举荐的啊。

    刚才还热情如火,转脸就冷淡如冰……

    “允熥,你举荐的这个齐德不错,对了刚刚朕给他改名叫齐泰,要知道这个名字可是非常有讲究的……齐德一听那可是非常高兴,”

    朱元璋显然心里也非常满意,滔滔不绝的讲解,不过这在朱允熥看来就是老人家的唠叨病犯了。

    自以为干了点什么事,开始唠叨炫耀。

    “是,皇爷爷取的名字真有学问!孙儿佩服!他肯定高兴,皇爷爷就算是随便给他赐个的名字,他也不敢不高兴啊……”

    朱元璋顿时脸一板说道:“怎么叫随便,朕赐的名字很有讲究的!讲究懂不懂?你看他多欢喜就知道了!这里面的学问大了!”

    朱允熥连忙做出一副赔礼道歉的模样说道:“对对对!皇爷爷说的都对!”

    又转头对庆童说道:“庆公公,皇爷爷给你赐个名字叫庆讲究,你欢喜不欢喜?”

    庆童立刻脸上堆满笑容,连忙说道:“奴婢欢喜!只要是万岁赐的名字奴婢都欢喜!”

    “呃……”

第47章 忠义之人

    朱允熥要夺取皇位,想方设法获得皇帝朱元璋的“欢心”就一定行吗?

    人总是会变的!

    历史上多少原本受宠的皇子太子,到最后不还是被废了!

    这就叫圣心独裁!

    这就叫做天威难测。

    而且真要让自己百依百顺、凡事照着朱元璋的意思,曲意逢迎,或许可能得到皇位。

    可是自己也做不到啊!

    作为一个后世而来的人,资讯太发达了,哪里还会对皇权、对皇帝有太多的敬畏!

    跪舔,是不可能的!

    咱也是有骨气的好不好!

    难哪,所以争夺皇位哪是那么容易争的!

    “微臣参见殿下!”

    朱允正在思索,一筹莫展之际,齐德已经出了谨身殿,来到自己面前行礼。

    “免礼,齐大人不必多礼。”朱允熥回过神来说道。

    齐德满怀感激的说道:“微臣多谢殿下在皇上面前举荐,微臣实在感激不尽……”

    朱允熥见他这样欣喜,就知道肯定是得了朱元璋的认可,便问道:“要谢就谢皇爷爷吧,是他慧眼识珠,而且这也是你自己有本事,本王只是举手之劳而已,皇爷爷怎么说?”

    齐德脸上挂着笑容,因为激动脸上略显发红,“回禀殿下,陛下擢升微臣为兵部郎中,并且……赐名泰……”

    “什么!你说皇爷爷给赐名?!”朱允熥瞪大了眼睛,极为惊诧的连忙问道。

    齐德高兴的回道:“是啊殿下,也多亏了殿下举荐,微臣一介小吏才能获此殊荣……”

    “不是这个!你说皇爷爷给你赐名齐泰?”朱允熥有些震惊的问道。

    齐德以为他不明白,连忙解释说道:“皇上给微臣赐名齐泰,取江山永固,国泰民安之意……在《易经·泰卦》中说道天地交泰……

    在《诗经·小雅》中记载:昊天泰怃……而孔圣人在《论语》中说:君子泰而不骄。……殿下,陛下赐的真是好名字!……

    齐泰正在滔滔不绝的讲述名字的由来,夸赞着朱元璋的博学多才,脸上神采奕奕。

    他全然没有注意到朱允熥的表情。

    此时的朱允熥顿觉头上如遭雷击!

    此时的他觉得心里满是苦涩。

    刚刚还得意自己避开了黄子澄这个大坑!

    结果你在这儿等着我呢!

    原来历史上兵部尚书齐泰,就是现在的齐德啊!

    前一段时间,自己还看过电视剧,里面就有讲到齐泰的。

    不过那里演的倒是凌然正气,拿着朱允炆的玉佩把燕王朱棣骂的狗血淋头,真是叫人佩服!

    就算是不熟悉历史,也知道建文帝削藩的时候,有两个大臣支持,一个是坑货无能、全凭嘴炮的黄子澄。

    另一个就是担任兵部尚书的齐泰!

    不过和黄子澄不同,他是有真本事的!

    明洪武十八年中进士,授礼部主事,不久改任兵部主事。

    洪武二十八年雷震谨身殿,齐泰因为官九年无过错,而被选陪朱元璋前往祖庙祭祀。

    明太祖见其对兵书战策和边关守备之事对答如流,且很有见地,自此特别器重他,洪武二十八年被提拔为兵部侍郎。

    《明史》记载:“太祖尝问边将姓名,泰历数无遗。又问诸图籍,出袖中手册以进,简要详密,大奇之。”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临终之时,齐泰被招去顾命,辅佐皇太孙朱炆。

    建文帝继位之后,齐泰被新君提拔为兵部尚书,命令他和黄子澄共同参与国政,参与削藩。

    所以齐泰并不算是朱允炆的潜邸之臣,而是朱元璋选拔出来辅佐孙子的。

    也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朱允炆非常相信黄子澄,对齐泰是有些疏远的。

    所以齐泰的很多建议,都被建文帝给否决了,不过后来历史证明齐泰确实是对的。

    就如齐泰建议先向燕王朱棣下手,擒贼先擒王,结果黄子澄主张向那五位安乐王爷开刀。

    最后尽管被建文帝多方辜负,被罢官抄家,可是京城被燕军攻破之后,齐泰仍然逃到了外郡,图谋兴复建文帝的基业。

    最后齐泰同方孝儒不屈被朱棣杀害。

    齐泰的堂兄弟齐敬宗等人都被连坐诛杀,他的叔父齐时永、齐阳彦等发配边疆。齐泰的儿子仅仅六岁,免死发配,到了明世宗的时候才被赦免。

    所以齐泰是有本事的,只不过未得建文皇帝的重用罢了。

    这也是臣子的无奈,再好的计谋别人不用也是奈何。

    而且也要相信朱元璋的眼光。

    算算朱元璋给几个人赐名就知道了!

    可是不管怎么说,朱允熥就认定了齐泰是个不安定因素!

    因为他做了自己的“伴读”,就等于是自己的人,万一他也透露出来削藩的思想,被人抓住把柄捅给朱元璋,肯定牵连自己,那自己就呜呼哀哉了!

    别人不会说那是齐泰自己的主意,只会说自己授意,最低也是支持同意削藩!

    问题是齐泰现在有没有削藩的想法,谁也说不准啊!

    有才而危险,美味而有毒,想要又怕扎手……这就是朱允熥此时的心情!

    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这样的人还是离他越远越好,自己还没有到可以不顾攻击、不顾非议的时候,自己现在抗击打能力太弱了。

    这个时候,小心谨慎一点比什么都强!

    因此朱允熥脸色变得冷淡了一些,点点头说道:“那就恭喜齐大人了,以后齐大人好好为朝廷效力就好……本王找皇爷爷还有事,就先告辞了。”

    “殿下客气了。”

    朱允熥轻嗯一声,拱手行礼,便转身离去了。

    “允熥,你举荐的这个齐德不错,对了刚刚朕给他改名叫齐泰,要知道这个名字可是非常有讲究的……齐德一听那可是非常高兴,”

    朱元璋显然心里也非常满意,滔滔不绝的讲解,不过这在朱允熥看来就是老人家的唠叨病犯了。

    自以为干了点什么事,开始唠叨炫耀。

    “是,皇爷爷取的名字真有学问!孙儿佩服!他肯定高兴,皇爷爷就算是随便给他赐个的名字,他也不敢不高兴啊……”

    朱元璋顿时脸一板说道:“怎么叫随便,朕赐的名字很有讲究的!讲究懂不懂?你看他多欢喜就知道了!这里面的学问大了!”

    朱允熥连忙做出一副赔礼道歉的模样说道:“对对对!皇爷爷说的都对!”

    又转头对庆童说道:“庆公公,皇爷爷给你赐个名字叫庆讲究,你欢喜不欢喜?”

    庆童立刻脸上堆满笑容,连忙说道:“奴婢欢喜!只要是万岁赐的名字奴婢都欢喜!”

    “呃……”

第48章 防患未然

    朱元璋被憋的说不出话来,这个皇孙就是来和自己作对的!

    朱元璋赐名,谁又敢不喜欢?谁敢不谢恩?!

    可朱元璋还是狠狠的瞪了庆童一眼,骂道:“你个蠢货!看不出来他是在挖苦咱吗!你还上杆子去帮忙!”

    庆童赶紧低着头忍住笑,不敢太过表现出来。

    朱允熥连忙说道:“皇爷爷明鉴,孙儿怎么敢挖苦您呢,绝对没有!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嘛。”

    朱元璋脸上挂不住,不耐烦了说道:”你想要齐泰东宫伴读朕准了!没事赶紧滚,别在这儿烦朕!”

    朱允熥心里一喜,烦就对了,就怕你不烦!

    “唉……”

    朱元璋见他哀叹一声,便皱起眉头问道:“又想出什么幺蛾子,年纪轻轻唉声叹气,哪里有年轻人的朝气!想当年咱年轻的时候……”

    “哎哎哎,皇爷爷!您的英雄事迹,孙儿以后再听不迟,日子早着呢!”朱允熥连忙打断他的话。

    朱元璋正想重温自己的英雄时光,却不想话被打断,顿时让他把话堵在喉咙里,憋得难受。

    在这种情况下哪里还会给他好脸色,“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朱允熥好像根本就没看在眼里,开口道:“皇爷爷,孙儿向您举荐齐德……哦现在叫齐泰了,确实是看他有一点儿才能,可没想到皇爷爷您还真是慧眼识珠,让孙儿佩服不已,姜还是老的辣呀……”

    “你……”

    朱允熥连忙说道:“皇爷爷您先听孙儿把话说完。”

    朱元璋听他这样说,开口就想教训,谁知道朱允熥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

    得,话又堵在嘴里了!

    真是让人憋屈!

    “说!”此时朱元璋已经黑着脸,极为不耐烦了。

    朱允熥恍若未见,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说道:“原本孙儿看齐德是非常顺眼的,这个德字就取得很好……”

    此时朱元璋已经有些咬牙切齿,七窍生烟了,目光凶狠地盯着自己的皇孙,面色不善。

    “德”字取得好,那是说咱的“泰”字取的不好了!

    “可他既然是皇爷爷所看重的人才,那孙儿再让他东宫伴读,就有些大材小用,埋没人才了……”

    “不如就让他继续留在兵部好好历练吧,孙儿再寻伴读就好,请皇爷爷恩准!”

    坐在凳子上的朱允熥心里有些忐忑,还得装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这演技妥妥的!

    “哦……原来是这样啊……”

    朱元璋脸上愤怒的表情消失不见,换上一张笑脸,一副看透人心的眼神。

    “坏了!不会是被他察觉了吧!”

    朱允熥暗自揪心,一看他这副表情就知道节奏被他掌控了!

    果然,只听朱元璋和颜悦色的说道:“咱的皇孙还真是一心为国,正气十足呐……啧啧啧,好孙子,真是咱的好孙子啊……”

    朱允熥头上顿时万马奔腾,呼啸经过……

    皇孙,皇孙好不好!

    咱得用官话,土话要废弃,不能有这陋习!

    可是人在屋檐下,朱允熥只能装作一副极为乖巧的模样,说道:“那皇爷爷是同意了?如此那孙儿就……”

    “慢着!”朱元璋大手一挥将他的话打断。

    也让你尝尝话憋在嘴里的滋味儿!

    朱元璋笑眯眯的说道:“咱什么时候说同意了?既然咱的好孙儿有这样的觉悟和为国之心,咱也不能不近人情,那就让齐泰继续跟着你伴读东宫吧。”

    “可是皇爷爷,若是人才被埋没,孙儿实在人心难安啊,伴读有的是,还是人尽其才才好!”朱允熥赶忙说道。

    朱元璋见他这样坚决,就肯定知道其中有所隐情,但是不管怎么说,看他这样自己的心里就好受!

    于是坚持道:“是金子到哪儿都能发光!埋没不了,此事就这样定了,朕金口玉言怎么能够收回呢,你不必多说了!”

    朱允熥心里发苦啊……

    自己种的恶果,还得自己吃啊……

    平白无故,自己给自己增加难度!

    难道这就是自作孽不可活?

    老天,你不会这么玩我吧?!

    齐泰还是来到东宫了,只不过此时正坐在一脸嫌弃的朱允熥面前。

    他心里实在是有些忐忑,想了又想,仍然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得罪这位殿下了,之前举荐的时候不是还挺看好自己的吗?

    怎么一转脸就一副冷冰冰、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

    自己也没有什么地方做错呀。

    搞不懂,实在搞不懂!

    齐泰郁闷,朱允熥又何尝不郁闷!

    什么叫做自己挖坑自己跳,什么叫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什么叫做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来看看自己!

    这就是赤裸裸的教训啊!若是让自己再穿越一次,肯定恶补历史知识,也不会弄出这么个乌龙。

    朱允熥确实明白齐泰是有些本事的,可是自己现在如同无根之萍,真要被人抓住把柄,死都不知道怎么死!

    所以这个坑朱允熥是不愿意跳的!

    可是没办法,朱元璋这是和自己较上劲了,自己越是不想要,朱元璋越是往自己怀里推!

    而且关键还是自己举荐的!

    朱允熥不禁有想扇自己两巴掌的感觉,作孽呀!

    所以看着齐泰的眼神就越发复杂,没事儿你叫什么齐泰呀,要早知道你叫齐泰我早就躲开了!

    现在让自己骑虎难下,左右为难,皇爷爷给你改名字你就改了?你就那么没原则?!

    你的志气呢?你的傲骨呢?

    齐泰若是知道了肯定大呼冤枉,朱元璋给赐名,谁敢不要?!

    朱允熥深吸了一口气,里面的胆怯渐渐消退,豪气也逐渐被激发出来。

    这点危险算什么!相比夺取皇位的凶险,这不过是潜在危险!

    到时候不知道会有多少的明枪暗箭,会有多少的艰苦磨砺,现在正是练手的好时机!

    就算是毒药,小爷也敢喝下去!

    既然避无可避,那就只能迎难而上!

    朱允熥想到这里,脸上也轻松下来,和颜悦色的说道:“齐大人,既然皇爷爷让你来东宫伴读,以后本王的课业就要仰仗大人了。”

    齐泰见他如此,也就稍稍安心,客气的说道:“殿下客气了。”

    朱允熥盯着齐泰说道:“本王知道齐大人是有才能之人,也尊重大人,不过在本王这里,一切都要守规矩,要谨言慎行,不可越矩。”

    齐泰是个谨慎的人,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要不然也不会做官七年没有任何过失了。

    于是点点头说道:“微臣既然蒙皇上差遣伴读东宫,自然会守东宫的规矩,守殿下的规矩,请殿下放心。”

    朱允熥又说道:“以后还会有别的伴读来到东宫,有道是兼听则明,大人授课之时别的伴读会在一旁听着,方便本王取长补短,避免听信一家之言!还请大人要见怪才好……”

第49章 防患

    朱允熥伸手示意,几个宫女太监便端着瓶瓶罐罐来到近处,又摆上红泥小火炉,里面的炭火烧的通红。

    利索的倒上山泉水,将小茶壶放到炭火上,接着摆上茶盘茶碗,非常精致。

    朱允熥见齐泰停了下来,便问道:“齐大人有何不妥吗?开始讲吧,本王洗耳恭听。”

    齐泰看了看正在一旁忙碌的宫女太监,他们为了方便侍奉,方便及时送上滚烫的茶水所以只隔着两三步。

    如此一来自己无论用多小的声音讲说,都会被他们听见。

    所以齐泰踌躇着说道:“殿下……喜欢饮茶呀,一边饮茶一边学习课业,应该不能专注吧?”

    朱允熥摇摇头不以为然的说道:“齐大人有所不知,本王与别人不同,本王是越饮茶头脑越清明,领会书籍也就越通透……”

    “呃……”齐泰被噎住了。

    “而且本王最近比较上火,需要喝点茶去去火气,要不然身体出现的问题,皇爷爷会着急的……”朱允熥意味深长的说道。

    齐泰看了看宫女泡出来的茶水,若有所思的说道:“臣也是知道一些饮茶之道的,可是臣怎么听说饮用红茶容易上火呢?”

    “是吗?他们泡的是红茶?”

    说着就转向太监宫女不悦的说道:“没看本王最近上火吗,换成绿茶!马马虎虎!这茶也别浪费了,你们自己喝了吧!”

    “多谢殿下赏赐!”

    几个太监宫女连忙跪倒在地,叩头谢恩。

    因为他们也明白,殿下说的话虽然是责备,可赏赐下来的茶水确实真的恩典。

    当然了,一些茶端下去估计也是被他们喝了,可是喝跟喝是不同的。

    一个是偷偷摸摸的喝,被人发现了还得挨板子,一个可是殿下的赏赐!

    尽管赏赐的不是金银财物,但是这就是一份殊荣!

    就像皇帝赐宴一样,大臣们吃的战战兢兢,守着礼仪不敢丝毫坏了规矩,吃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是什么山珍海味。

    而且吃的过程满了难受,根本没有任何享受可言!

    可就是这,官员们仍然是趋之若鹜,以此为荣!

    对于这些太监宫女们来说也是一样的。

    所以赏赐就是恩荣!

    不一会儿茶壶里面就冒出来腾腾热气,洗茶,冲泡,过滤,注入茶碗一气呵成。

    朱允熥吩咐说道:“也给齐大人送上一杯去去火气。”

    齐泰很无奈,也只好谢恩说道:“多谢殿下!”

    手里端着茶,可还是忍不住说道:“殿下喜欢饮茶下官自然不敢说什么,可是所讲授的内容若是被他们听了去,恐怕不妥啊……”

    朱允熥明白他所说的是什么,尤其是教授一些驭人之道,帝王之术的时候,这岂是旁人可以听的?

    不过朱允熥却说道:“事无不可对人言,各人需要谨守个人的本分,那就没什么了。齐大人只管用心教授就好了,其他的不用管。”

    “若是宫女太监在后面嚼舌头,把大人所讲的宣扬出去,把他们杖毙或者剥皮实草了就是,齐大人不必担心!”

    “奴婢不敢!”此话一出,旁边服侍的太监宫女纷纷惊恐的跪倒在地。

    殿下这也太可怕了!

    以后谁还敢胡乱说话!

    殿下还真是面冷心热,再加上手黑呀!

    齐泰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让旁人听着,可既然他这样说了,也不是什么原则大事,也就同意说道:“既然如此,那微臣定当遵从。”

    ……

    夜已经深了。

    可是谨身殿里面灯火仍然在透亮,太监剪去烧焦的灯芯,加添新油在灯碗里面,好让油灯更亮。

    坐在椅子上的朱元璋正在皱着眉心,听庆童的禀报。

    “启禀皇爷,根据东宫侍奉的太监宫女禀报,今日是翰林院编撰黄子澄向二位殿下授课,不过一直都是黄子澄和二殿下在讨论。

    看样子说的事情特别重要,殿下都是满脸凝重,黄子澄更是哀叹连连,三殿下……好像是在学别的课业,没怎么在意……”

    “哼!”朱元璋冷哼一声说道:“你也不用替他遮掩!有话照实说!你就直接告诉咱他没认真听就是了!”

    “是是是!奴婢遵命!”

    紧接着庆童又禀报说:“之后好像是三殿下起来斥责黄子澄,二殿下也帮着黄子澄说话,可是三殿下并没有听从,斥责了黄子澄之后便拂袖而去了,看样子是有些生气……”

    庆童看了一眼朱元璋说道:“之后三殿下便来到皇上这里了……”

    朱元璋脸上露出一抹轻松,说道:“这么说来允熥是和黄子澄有了争执,这才找咱要伴读来了,咱还以为他突然想用功了!混账小子!”

    朱元璋问道,“然后呢,咱答应了他,这回总得安生了吧!”

    庆童迟疑了一下,身子躬得更低,朱元璋见他这样,眼睛瞬间就眯了起来。

    果然,庆童开口禀报道:“三殿下从东角门回东宫文华殿,在东角门里面遇见二殿下,似乎斥责了三殿下几句,三殿下也没太争,就行礼告退了……”

    朱元璋的牙渐渐咬了起来,手掌也握成拳状。

    东角门是回到东宫文华殿的必经之路,过了东角门就属于东宫,而朱允炆肯定就是在这里等着的。

    三皇孙与黄子澄争执朱元璋并不在意,咱的皇子皇孙和伴读争执几句算得了什么大事?

    朱允炆年龄比朱允熥大一岁,是他的兄长,帮着自己的“半师”说弟弟几句也没什么。

    一家人嘛,哥哥说弟弟有什么关系。

    可奇怪就奇怪在朱允炆堵在东角门!

    他肯定是怕朱允熥向咱告状,可一般的事情咱也不会怪罪黄子澄啊,毕竟孙儿的老师还是要留几分薄面的。

    朱元璋寒声说道:“咱听说允炆对这个黄子澄特别尊敬,每次必称呼为先生是不是?”

    “回禀皇爷,确有此事。”

    朱元璋望着远处,若有所思的问道:“那你说说看,是允炆害怕黄子澄受责罚,还是黄子澄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朱元璋也知道朱允熥现在不再懦弱,可黄子澄毕竟是半个老师,尊师重道他还是知道。

    不可能轻易的就和黄子澄起大的争执,也不会轻易的就要换老师,毕竟这也算是大事,会影响名声的。

    庆童赶紧跪倒在地上,“皇爷明鉴,奴婢实在不知!”

    朱元璋眼睛一瞪,不悦的说道:“明鉴明鉴!你连话都说不明白朕怎么明鉴!他们到底是为什么起了争执?!”

第50章 刘三吾

    庆童趴在地上,不为难的道:“回禀皇爷,当时太监和宫女因为要避嫌,所以离得远一些,并没有听清楚……请皇爷责罚……”

    朱元璋责备说道:“就这一点事都搞不清楚,你们是怎么当差的!从现在开始宫里都给咱看好了,再出了什么岔子绝不轻饶”

    “奴婢遵命!”

    朱元璋并没有责罚庆童,因为他知道这原本就是自己命令,不许在东宫多放眼线。

    朱元璋又不是别的帝王,防儿子和太子像防贼一样,他对太子朱标非常信任,就像父亲对待儿子一样,怎么会安排太多眼线呢。

    庆童迟疑的问道,“皇爷……那东宫……”

    朱元璋叹了口气,眼神有些暗淡,“咱的儿子没了,东宫也不再是以前到东宫了……你给咱把东宫瞧好了,咱的几位皇孙都在那里,要是出了什么岔子唯你是问!”

    “奴婢遵命!”

    庆童俯下身子,一切都已在不言之中。

    朱元璋又问道,“齐泰是怎么回事。”

    庆童回答说道:“三殿下离开之后就去了集义殿,在那里读书,因为遇到一些大明军事方面的问题,就打发人到兵部去找人询问,兵部的人就推荐了齐泰。”

    “那他怎么又不让齐泰伴读了?”

    庆童赶紧回答:“本来三殿下在殿外等着,齐泰出来之时也有些欣喜,可是后来齐泰说道皇上给他赐了名字,三殿下的态度就冷淡下来了……”

    朱元璋好似自言自语说道:“估计他也没有会想到咱这么欣赏齐泰,还会给他赐名,他真的是不愿意浪费人才?还是为了避嫌?”

    这话庆童怎么敢回答,只好勾着头像鹌鹑一样。

    因为谁都看得出来齐泰是朱元璋所看好的人才,那以后的仕途肯定前途无量。

    如果说朱允熥不愿浪费人才,那自然是高风亮节,一心为公。

    可若是为了避嫌,而不去结交朝中大臣,就说明他是个知轻重的人。

    不过无论怎样,朱元璋都对朱允熥有所欣赏。

    因为朱元璋既不想要看自己的后代是个没脑子的糊涂虫,也不想要自己的后代太过精明,太精明的人往往容易算计别人,对皇位是个威胁。

    在他这个大家长看来,既要聪慧识人,又要懂得本分,这才是最好。

    这件事并没有弄得清楚明白,总是有些让人心里疑惑的地方,黄子澄到底说了什么引起皇孙那么大反应?

    所说的事情允炆有没分?还是单纯的关心老师?

    朱元璋从书案上拿过一张纸,在上面开始书写,停下来思索了一下,又接着写写画画。

    过了一会儿书写完毕,便把所写的内容放进身旁的一个盒子里面。

    看得出来,盒子里还有许多别的纸条……

    夜幕降临,喧嚣的京城渐渐安静下来,街市上的行人逐渐散去,各自回到温暖的家。

    劳累了一天的百姓,终于可以卸下重负,带着劳作所出产的果实,在家人面前享受天伦。

    店铺的小厮伙计也搬出门板,关店休息,想到今天又赚了些零钱,脸上不由得洋溢着欢笑。

    而为各个藩王效力的管家亲信,也换上一身不惹人注意的衣衫,用简单的盒子装着昂贵的珍稀奇珍。

    然后趁着没有人注意的时候,前去敲开一个个朝廷大臣的家门。

    不过他们所受到的待遇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被主人家借着各样的理由拒之门外,有的则被悄悄请入书房。

    有的人被婉拒了礼物,所以只好又把礼物提回来,可有的出来之时已经是两手空空。

    各个藩王也都知道现在是关键时候,朱元璋的年龄大了,新立储君是不会耽搁太久的。

    所以各个藩王派人都在京城之中四处活动,就是为了方便在朝中有人替自己说话。

    虽然朝臣们的意见朱元璋不一定就会听从,可是他们的意见也可能会成为参考的因素。

    如果朝中没有一个人向着自己,没有一个人为自己说话,那在朱元璋眼中就太差劲了!

    而且各个藩王也是抱着朝中的大臣即便是不为自己所用,也不能与自己为难的目的。

    关键时候要是有人拦着,有人说自己的坏话那可就糟糕了!

    而且只要有一个藩王在活动,他们就坐不住,总不能让人都被拉拢了去!

    所以导致的结果就是藩王们的心腹在京城之中私下活动络绎不绝,甚至有一些重要的官员都要排着请见。

    作为一个人当的儿子,他们知道如果争可能会有机会,尽管对于有些人来说机会渺茫。

    就算被他们的父皇发现了也没关系,大不了就是受一顿责罚,父皇还没有对哪个儿子下过死手呢。

    在巨大的利益回报面前,这点责罚算得了什么!万一成功了呢?

    所以只要有点希望的藩王,此时都蠢蠢欲动,不甘寂寞。

    对于这种情况朱元璋自然是了如指掌,可是在没有做出决定之前,是没有办法让他们消停下来的。

    尽管不愿意那么快就面对要立继承人的事实,可是朱元璋也没有办法,储君一天未立,人心就一天不安。

    “臣刘三吾拜见陛下。”

    谨身殿的偏殿里面,翰林学士刘三吾被太监引导者进来拜见。

    他今年已经七八十岁了,不过依旧声音洪亮,精神也很好,没有显出龙钟之态。

    “起来吧,别站着了,赐坐。”

    朱元璋因为难以决断,便找来刘三五询问。

    “臣多谢陛下恩典。”

    太监搬来凳子,刘三吾行过谢礼以后,便坐了下。

    朱元璋含笑说道:“坦坦翁身体倒是康健,精神头儿比朕都足啊,不知道吃的是什么山珍海味灵丹妙药,怎么不给朕推荐一二?”

    刘三吾是明初大臣,又名如孙,以字行,自号坦坦翁。

    刘三吾的父亲父平野曾任翰林学士,有《平野先生集》行世。他的兄长刘耕孙、刘焘孙均在元朝为官,后遇寇乱被杀。

    刘三吾避寇广西,授靖江教授,后迁靖江儒学副提举,到了明洪武元年,明朝兵吗攻克广西,刘三吾于是归隐故里,潜心著述。

    明洪武十八年,七十三岁的刘三吾由茹瑺举荐,“以文学应聘”入朝,授左春坊左赞誉,后迁翰林学士。

    因其“博览善记,应对详敏,屡承顾问,悉多称旨”。

第51章 立储

    朱元璋常向刘三吾请教治国安民之道、选贤任能之策,并委之以刊定典章礼制以及三场取士之法的重任。

    其间刘三吾主纂的《存心灵》、《省躬录》、《礼制集要》、《寰宇通志》等御用典籍,深受朱元璋的赞扬。

    当时,朝廷征召了一批称之为“经明行修,练达时务之士”的元朝遗臣和宿儒,以备顾问垂询。

    其中被并尊为“三老”的刘三吾、汪睿、朱善所受到的礼遇最优厚。

    《明史·刘三吾列传》称赞他“为人慷慨,不设城府,……至临大节,迄乎不可夺”。

    面对朱元璋的打趣,刘三吾并没有觉得难堪,应对说道:“启禀陛下,臣吃的是五谷杂粮,喝的是深渊之水,用的是普通草药,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推荐给陛下。”

    又说道:“可能是老臣性格率直,心中坦然,不会思量无关之事,也不会琢磨如何算计别人,如此才能够吃得下睡得着吧。”

    “哈哈哈……你啊,自号坦坦翁,也不怕别人说你老不羞。”

    刘三吾坦然的说道:“启禀陛下臣可没有什么好羞的,臣心怀坦荡,无事不可对人言。”

    朱元璋看着他,面含笑意问道:“现在各个藩王都在京城四处活动吧,听你这么说,他们就没给你送点奇珍异宝?”

    又皱着眉头训斥道:“你可是咱的翰林学士,那分量重着呢,他们也太没眼光了!就没到你府上拜会拜会、联络联络感情?”

    刘三吾面不改色的说道:“启禀陛下,是有人到臣的府上,可是都让臣拒之门外了,臣有俸禄可以养活全家,又有田亩可以生活滋润,不差那点儿银钱。”

    朱元璋倒是非常欣赏这个老头的率真,“这你就不懂了,真要让他们进了门儿你就知道不是一点儿银钱了,对了……咱的儿子谁这么有眼光?”

    刘三吾回答说道:“启禀陛下,光臣知道的就有秦王晋王,还有周王,被管家挡在门外的就不知道了,臣没问过。”

    朱元璋好像拉家常似的说道:“你看看,朕的这个家现在不安宁啊,朕的儿子们都想着当家作主,现在就不安生了,真是太心急了!”

    刘三吾却说道:“陛下这不能怪藩王们,储君未定,他们就会觉得人人都有机会,怎么可能不争不抢一团和气。”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不悦的说道:“那你的意思是说这是朕的责任了!”

    刘三吾却并不害怕,“臣只是在诉说事实,并没有指责陛下的意思,为了朝廷的稳定,臣恳求陛下早立储君!”

    朱元璋眼睛之中充满了哀伤,“你们怎么就不替咱想想呢,咱的儿子这才安葬没多久,就要立储君,连这点情分也要抹除,于心何忍啊,现在太子尸骨未寒,就人走茶凉了?”

    刘三吾轻叹了一声,作为一个长者,他又怎么体会不到丧子之痛呢。

    “请陛下节哀……”

    白发人送黑发人,那是痛彻心扉呀。

    朱元璋哀叹了一声,眼眶微红。

    他心中是不忍也不愿把太子这个位置和名号给别人,那可是他叫了二十多年的太子啊。

    现在每次提到太子这两个字,朱元璋的脑海里面都会浮现出朱标的音容笑貌。

    而且这么快就把太子之位给了别人,这让一向重视亲情的朱元璋觉得太薄情寡义了,他难以接受。

    刘三吾劝解说道:“老臣知道陛下心里难受,可是大明一日没有储君,朝中的同僚就不会安心,大明的局势就不会稳妥……”

    “而且陛下一日不立储君,各位藩王就不会消停的,朝臣会被他们拉拢形成派系,到一个地步就会彼此攻讦,甚至藩王之间也会彼此敌对,势如水火……陛下,请三思啊!”

    朱元璋也知道朝局必须稳定下来,不能任其发展下去,他最重视亲情了,怎么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儿子成为生死敌人呢。

    尽管不忍心,可还是不得不妥协,放下心中对长子朱标的哀伤。

    嘲弄着说道:“朕这一家子都不让人省心呀,让你见笑了。”

    又目光有些茫然的说道:“可是要立储君也是让人头疼啊,立嫡立长,咱的老二是什么德性你都知道,你看他有帝王之像吗。”

    刘三吾也不由得眉头微皱,按照顺位继承,那么就该轮到秦王了。

    可秦王朱樉现在就是长安祸害!

    常常因为小错就殴打官员,甚至杀人,放纵小人入宫和他们厮混。

    而且越级建造府第,制造五爪龙床,编制后服,同时欺压百姓,又利用权势地位与民争利,虐待军民,掠夺幼男幼女。

    罪行累累,令人不耻,这样的人怎么能做皇帝呢!

    秦王性格残暴,但老朱家的人在带兵上似乎有着天然的才能,他也算是一个合格的将领。

    洪武二十八年西北诸番叛乱时,朱元璋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朱樉,于是命他带领平羌将军宁正前往洮州征伐叛番。

    朱樉也知道这是他立功赎罪的机会,现在朱标已经死了,而且是在巡视关中回去之后,这或多或少都让朱元璋对他心里不舒服。

    他知道只能自己努力争取父亲的原谅,所以对这次出兵朱樉格外用心,一路上所向披靡,很快就把叛乱者打的投降,平定了战事。

    不幸的是朱樉因为征伐过程中露宿山野得了疾病,回到西安后很快就去世了,这一年朱樉刚刚四十岁。

    朱元璋给儿子写了一篇祭文,作为对儿子一生的评价和盖棺定论。

    在祭文中除了赐谥号,安排葬仪外,大篇幅罗列了朱樉的罪状。

    严厉的说道:“昵比小人,荒淫酒色,肆虐境内,贻怒于天,屡尝教责,终不省悟,致殒厥身。”

    “尔虽死矣,余辜显然。观尔所为,古所未有,论以公法,罪不容诛。”

    “俾尔受罪于冥冥,以泄神人之怒”。《谕祭秦王祝文》

    这意思是:“你亲近小人,荒淫酒色,走到哪儿糟蹋到哪儿,天怒人怨,屡教不改,导致自己身殒毙命,你就算死了,也抵偿不了所犯下的罪愆。

    你的所作所为,若以公理法度论,杀你都不足以抵罪。

    让你在阴间受罪,以令神人宣泄愤怒。”

    这也就是说朱樉至死都没得到朱元璋的原谅,甚至被父亲认为死了也是罪有应得!是死有余辜!

    看看这是什么样的祭文?!

    所以朱元璋是绝对不会让秦王朱樉做皇帝的!

第52章 请立太孙!

    朱元璋叹息一声,只能面对丧子的事实,以及二子不成器,说道:“可是不立长,就要立贤吗?”

    “万万不可!陛下!这万万不可!”刘三吾急忙制止。

    “有何不可?你信不信朕只要放出风声,在诸王之中一定是燕王的呼声最高。”

    刘三吾赶紧说道:“在诸王之中燕王确实很好,可是臣说的不是燕王。而是陛下万万不可开立贤之始!一旦有了立贤不立长的规矩,后世将永无宁日啊!”

    朱元璋眉头紧皱说道:“你未免太危言耸听了吧!”

    刘三吾却坚持说道:“臣请问陛下,贤有何标准?百姓爱戴算不算是贤?百官拥护算不算是贤?有名声有威望算不算是贤?天下臣民敬仰算不算贤?”

    “要说就说,不必废话!”朱元璋不悦的说道。

    刘三吾恍若未闻,“一旦陛下立贤王为储君,那以后的皇子皇孙必然会彼此勾心斗角,还会拉拢朝臣打压其他的皇子皇孙,为了皇位,手段必然无所不用其极呀!”

    “朝中百官分门结党,彼此攻讦,彼此坑害,就连皇子之中都会产生流血事件,这难道就是陛下想要看到的吗?!”

    “你放肆!”

    朱元璋大喝一声,猛然站起身来指着刘三吾的鼻子骂道:“你这个老匹夫危言耸听!咱的皇子绝不会如你所说!”

    “老臣死罪!”

    刘三吾跪在地上,可是依然扬着脖梗说道:“可老臣所说的乃是事实,皇上心里自有答案!”

    “老匹夫!你信不信朕砍了你!”朱元璋气得面红耳赤,暴怒喝道。

    刘三吾在地上“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抬起头来看着朱元璋说道:“老臣这条命算不了什么,皇上要只管拿去便是,可是老臣实在不愿看着大明朝廷分裂,不愿看着国将不国,民不聊生,不愿看着皇子沾染兄弟骨肉之血啊。”

    朱元璋凶神恶煞的眼神渐渐暗淡下来,失去了神采,也没有了任何锐气。

    “你说的这些朕都明白,可是朕能怎么办,难道还能把皇位传给老二那个混账不成,大明交在他手里,朕死不瞑目啊!”

    刘三吾说的这些他都懂,可是身为一个皇帝,很多时候是更受限制的,并不能够随心所欲。

    他知道自己一旦开启了“立贤”的先河,后面的君王就会有样学样,朝廷大臣就会结党,导致严厉的党争。

    而且他也知道,皇位太吸引人了,从古到今多少人为了皇位不择手段,残害骨肉兄弟。

    他实在不想自己的儿孙后代彼此杀戮。

    可是皇位必须是要传承的,儿子虽然很多,可是他的选择真的非常小!

    有时候朱元璋心里也在想,哪怕老二平庸一些,能力弱一些,哪怕别那么祸害,自己咬咬牙也就把皇位传给他了,可他就是个混账东西!

    此时刘三吾站起身来,整理了朝服和头上的翼善冠,恭恭敬敬的拜倒叩首,紧接着又是一遍动作。

    朱元璋不由得皱起了眉头道:“你这是干什么!”

    刘三吾第三次拜倒叩首,跪在地上挺胸抬头,拱手说道:“臣,翰林学士刘三吾,恳请大明皇帝陛下立东宫皇孙为太孙!”

    朱元璋看着恭敬跪地的刘三吾,面上看不出来是喜是忧,可是他的两只手却紧紧的握在一起,因为用力太大关节都有些发白。

    朱元璋问道:“难道你不知道朕的皇孙都还年幼吗。”

    刘三吾回答的说道:“东宫皇孙的年龄不成问题,而且陛下春秋鼎盛,必然能够扶持皇孙成年强壮。”

    “而且父死子继,东宫皇孙继承大统名正言顺,谁也挑不出理来,如此就能够避免遗害后世的“立贤”之举,百官同心,皇家和睦,百姓安乐,这不正是陛下所要的吗。”

    朱元璋重新坐回到椅子上,有些担忧的说道:“可是皇孙继位,他的那些藩王叔叔们谁肯服他?”

    刘三吾见朱元璋如此轻易就被自己说动,就明白显然是他心里早就有了这样的想法,只不过是借自己的口说出来罢了。

    不过自己也乐得如此,维护正统,维护大名,本就是我辈职责!

    所以刘三吾道:“这些陛下不必担心,皇孙得位正统,天下百姓拥护,朝廷百官拥护!大明的兵马也拥护!即便是有人心中不甘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朝廷有的是兵马应对!”

    朱元璋点点头,确实如他所说的,朝廷拥有的兵马数量远远超过诸王。

    而且就算心里不服,也不可能九大塞王一同起兵谋反的,都是为了皇位,就注定他们不可能同心协力。

    而且朝廷的兵马远远超过他们,真打起来他们加起来也不会是对手。

    而且正如刘三吾所说的,皇孙继承大统,得位名正言顺,有着天然的号召力,就算有人谋反,也师出无名,他们手下的兵马也不会齐心。

    朱元璋说道:“你说的是这个理……立皇孙确实可以避免许多麻烦,不过东宫嘛……”

    刘三吾疑惑的问道:“陛下,有何不妥之处吗?”

    朱元璋看着他问道:“可东宫有两位年纪相的皇孙,你看立哪一位好?”

    “这……”刘三吾吸了一口气。

    他明白朱元璋所说的两位皇孙,一个肯定是年龄最大的朱允炆,而第二个就是朱允熥了。

    其他的皇孙年龄比较小,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可是让他意外的是三殿下朱允熥居然也在陛下的考虑范围之内!

    三殿下……什么时候入得陛下的眼了?

    可是他仍然很快的收拢了心思,想了想说道:“二殿下性格温和,知礼守法,虽然出生之时是以庶子身份而生,可是他母亲做了太子妃,子凭母贵成为嫡子,所以立二殿下也可。”

    紧接着又说道:“三殿下嘛……在臣印象中性子弱了一些,不过他是太子嫡妻元妃所生,论身份更为正统尊贵。”

    最后结论说道:“无论立哪位皇孙为太孙,都在于陛下乾纲独断,一言而决,臣等都无任何异议!”

    朱元璋点了点头,眼神复杂的望着殿外。

    朱元璋明白在自己不想立秦王朱樉为储君,以及不敢开“立贤”之先河,害怕朝廷结党,不愿皇族同室操戈血流成河的情况下,立太孙是最好的选择。

    对于立太孙朱元璋并不排斥,可问题是立哪一位。

    一个谨守礼仪,心地仁慈,颇有谦谦君子的感觉。

    一个同样心里仁德,手段高明,心思缜密,对待敌人出手狠辣。

    二者都是懂得孝道之人,还真让人难以决断啊。

第53章 大朝会

    “咚,咚,咚……”

    厚重的钟声响彻在紫禁城的上空,负责宫城司钟的侍卫不紧不慢,又很有规律的舞动钟杵撞击着大钟。

    朱元璋身穿暗黄色的龙袍,头戴黑色双翅翼善冠,坐在撵上眼睛微闭,由侍卫开路往奉天殿而去。

    沿途的宫女太监立刻纷纷跪地,面俯于地,寂寂无声,不敢发出响动,更不敢抬头观看。

    因为太子朱标的死,朱元璋已经很多天没有举行大朝会了,在历史中接连辍朝二十八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奉天殿里文武分列两旁,身穿朝服,手持朝笏以便向皇帝进言,各人按照各部官职大小站定,口中山呼万岁。

    之前朱元璋不是坐在大殿里面,而是在奉天殿的门口处,而文武百官则是站在殿前的广场空地上。

    这叫做“御门听政”。

    这要是天气清爽风和日丽还倒罢了,可一年之中总有酷暑难当,总有疾风骤雨,也总有暴雪寒冬。

    想一想群臣顶着炎炎烈日,忍着刺骨寒风,就得感叹洪武皇帝的臣子不是那么好当的!

    不过不知道何时群臣的奏对就挪到了大殿里面,当然了品级不高的官员是没有资格进入的。

    “诸位爱卿,平身吧!”

    朱元璋浑厚的声音响起,群臣这才依照礼仪,口中称道:“谢陛下!”,然后规规矩矩的站起身来。

    “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兵部尚书茹瑺出列说道:“陛下,吏部掌管天下官吏的选拔授予、封赏勋爵、考核官员政绩,以甄别人才,辅佐陛下治国,不可谓之不重。”

    “如今吏部尚书一职缺失,若是耽延日久,恐为不妥,臣恳请陛下早日任命。”

    朱元璋点头说道:“着吏部给事中梁焕,暂且署理吏部一应事物。”

    吏部给事中梁焕见好事找上门,自然十分欣喜,赶紧出列叩谢说道:“臣吏部给事中梁焕谢陛下隆恩!”

    “平身吧!”

    “谢陛下!”

    朱元璋眼睛从众人脸上扫过,尤其是心里有鬼的官员,在朱元璋的注视之下越发显得心虚。

    朱元璋知道,接下来肯定就有人要提议新立储君了,这是无法避免的。

    这倒不是说提议的人有什么不良动机,而是一个国家必须要有储君,百官才能够安定,才能杜绝诸位皇子里面别的想法。

    可如果任由官员推举储君人选的话,那么马上朝堂之中就会热闹起来,官吏们会争先恐后的推举。

    因为这就是从龙之功,将来新君继位就会把他们引为心腹,受到重用。

    而没有提议的,则会被疏远,甚至会被排挤。

    结党营私就会从这个时候开始!

    所以朱元璋绝不容许朝堂乱起来,也绝不容许官员有自己的拣选!

    所以朱元璋语气极为威严的说道:“你们大家伙都知道,咱的太子没了,咱这心里伤痛啊……

    咱知道你们有人早就准备好了提议,要咱新立储君之位,肯定会说大明不可一日没有储君,然后文武群臣会推举哪位皇子藩王。”

    朱元璋面色阴冷,目光如炬的说道:“可是咱不让你们推举!咱的儿子咱自己心里再清楚不过,你们也别想着什么推举之功、从龙之功,记住你们现在还是朕的臣子!”

    此言一出,就让那些准备举荐的朝廷大臣顿时刹住了车。

    朱元璋喝道,“大理寺!若有朝臣胆敢勾结藩王,心怀阴私,图谋不轨,该当何罪!”

    大理寺卿赶紧回答说道:“启禀陛下,此乃十恶不赦之罪,当诛九族!”

    “好!”朱元璋冷冷的盯着朝臣们,面色狰狞的说道:“那你就给咱看好了,若有朝廷官员敢举荐藩王,为其说话着,就以此罪论处,诛灭九族!”

    此话一出,朝臣们噤若寒蝉,谁也不敢发出不同的声音。

    都知道此等立储大事,决定国家未来,就算是再高的恩荣也挡不住皇帝的怒火!

    所以一个个的都放下心中所倾向的藩王,也有人在心里面寻思,要不要把礼物退回去。

    朱元璋的霸道朝臣们哪个不知道,他既然说了这样严厉的话就绝对不会更改,自己是不能够主动举荐的,否则那就是抄家灭门的大祸!

    别让自己功劳没有捞到手,却首先遭遇不测,那就太划不来了!

    朱元璋眼盯着朝臣们说道:“咱还没死呢!你们一个个的就想要攀龙附凤不成?!还有没有把咱放在眼里!你们到底是谁的臣子?吃的是谁的俸禄!”

    “臣等罪该万死,请陛下恕罪!”

    朝臣们见他这样暴怒,纷纷跪下请罪。

    朱元璋撇了他们一眼,继续说道:“别以为咱不知道,咱的那些皇子藩王那个不觊觎这个宝座?”

    “咱不让各地藩王进京,就是为了避免出现结党营私的事!可是他们倒好,借着派人前来祭奠太子的机会,在京城四处活动,带着奇珍异宝到你们的府上拜会,拉拢你们,你们就以为朕不知道?!”

    朝臣们连忙说道:“臣等罪该万死,请陛下恕罪。”

    尤其是一些接待了藩王使者,收了礼物的大臣,更是心惊胆战,面色苍白。

    皇帝若是真追究下来,那可是灭门之祸呀!

    朱元璋也没有理会他们,继续说道:“这次朕念在你们无知,就饶了你们,若是再有下次……哼哼……朕就让你们知道是你们的脖子硬还是朕的刀硬!”

    “臣等不敢,臣奉惶恐!”

    朱元璋吸了一口气,似乎是下了决心,目光也越发坚定,整个人的气势陡然而起,带着不可抗拒的声音说道:“你们不是关心大明的储君人选吗?朕现在就告诉你们!”

    此时朝臣们一个个精神瞬间集中,聚精会神的要听朱元璋接下来的话,这可关系到储君人选呀!

    朱元璋极具威严的说道:“父死子继,朕的太子没了,储君当在东宫之中选!朕要立太孙!”

    “朕要立太孙”这句话在官员的耳中一直回荡,端是把众人镇惊讶的呆若木鸡!

    陛下不从皇子之中挑选储君,而是要立太孙!

    那这么说岂不是个个藩王都没有任何机会!

    不等众人从震惊之中缓过神来,朱元璋就又说道:“此事朕乾纲独断,就此立定,绝无更改之理!传朕旨意,各地藩王差遣来的人即刻出京,否则立即捉拿、绝不姑息!”

第54章 反应

    “殿下,殿下,奴婢有好消息……”

    王忠得到了朱元璋要在东宫选立太孙的消息之后,就迫不及待的跑过来禀报,全然忽略了伴读齐泰正在讲学。

    朱允熥坐在椅子上眉头一皱,不悦的说道:“没有看见齐大人正在讲学吗,慌慌张张,随意打扰成何体统!怎么,是不是想念板子的滋味了?”

    王忠赶紧跪在地上磕头行礼,却没有害怕,而是满脸欣喜道:“殿下,奴婢可经不起打啊,奴婢听到一个好消息,正要禀报给殿下呢!”

    朱允熥知道他也不是莽撞之人,既然这样迫不及待,肯定是有事情。

    于是便看向齐泰,面露询问请示之色。

    齐泰见他这样尊重自己,心里觉得恩遇,便说道:“既然有要事禀报,殿下不妨先听一听。”

    朱允熥有礼的说道:“那就以齐大人之见。”又转向王忠道,“齐大人正在授课却被你打乱,再有下次绝不轻饶!若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自己去领板子!”

    王忠依然难以掩饰喜悦道:“奴婢下次不敢了,殿下,今日万岁在奉天殿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金口玉言,说要从东宫之中选立太孙!”

    “嘶!……”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吸了一口气,面露震惊之色。

    太孙,那可是储君啊!

    朱允熥眼睛一凝,锋锐之气一闪而过,随即又转为正常,看不出心绪如何。

    齐泰也是一脸的惊讶,他也有想过储君之位该由谁承接,可是一想到秦王朱樉就不由得暗自摇头。

    也曾考虑过朱元璋弟子之中比较好的藩王,甚至也考虑过东宫皇孙,可真听到这样决定的话的时候,仍然止不住的惊讶。

    齐泰转头看一下朱允熥,只见他面色如常,似乎是在听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丝毫不为所动,这就让他不由得暗生佩服。

    这样大的事情临到东宫,而殿下是作为太孙之位有力的争夺者,竟然不起波澜,这养气功夫就非自己可及啊。

    想到自己方才心中怦怦乱跳,想到自己面容改色,就不由得非常羞愧,自己活了三十多年还是不如殿下呀。

    便由衷的说道:“殿下的气度胸襟当真了得,微臣佩服,微臣实在汗颜啊,方才若不是看到殿下的镇静自若,微臣现在还缓不过神儿来呢。”

    朱允熥回礼说道:“齐大人客气了,我也是心中震撼,只不过是面上不善表露罢了。”

    其实也正如他所说的,如果不是知道朱元璋在历史上立了皇孙为太孙,他也会很惊讶的。

    误打误撞被认为是有气度,对此他也没有解释,被自己人当做一个有城府的上位者总比当成头脑简单之人强的多。

    齐泰点了点头,试着询问道:“殿下,今日的讲学是不是先到这里?”

    朱允熥思索了一下,抬眼看了看悬挂在半空中的明日,说道:“今日天气很好,时间还早着呢,齐大人请继续吧。”

    齐泰深深的看了这位殿下一眼,庄重的躬身行礼,“那就依照殿下说的,我们继续方才所讲的。”

    按照正常逻辑来讲,一个人听到自己有机会取得皇位,肯定会多方筹谋,还要与心腹之人商议对策,以便能够成功。

    朱允熥明白,齐泰这是要腾出时间,不耽误自己去谋划太孙之位。

    可是朱允熥心里很清楚,太孙之位的归宿只在于朱元璋本人,他说给谁就给谁,自己什么都做不了!

    而且越做越错,只会让他认为自己为了谋夺皇位而不择手段,所以还是静默为好。

    只是这种安静的等待真的让人觉得浑身难受,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他不习惯!

    可又很无奈……

    朱允熥这边得到了要立太孙的消息,而他的兄长朱允炆也同样得到了消息。

    太子妃吕氏身穿一身素色宫装,脸上也未施粉黛,头上仅仅插着一支金步摇,走起来轻微摇曳。

    虽然没有锦衣华服色彩斑斓,可是从吕氏的脸上可以看得出来,虽然在努力的压制心里的激动,可脸上仍旧显出红晕。

    吕氏带着宫女来到儿子学习的本仁殿,宫女将一盒盒各式各样的糕点放在案上,品种繁多,造型独特,令人看着就赏心悦目,垂涎欲滴。

    “微臣参见太子妃。”黄子澄行礼说道。

    “孩儿参见母妃!”

    吕氏面含笑容说道:“黄先生请起吧,不必行这么大的礼,允炆,还不快扶黄先生起来。”

    “是,母妃。”朱允炆乖巧听话的前去搀扶。

    这一举动瞬间让黄子澄非常感动,对于太子妃的礼遇满怀感激,“微臣不敢,多谢太子妃恩典!”

    等到朱允炆把他搀扶起来,吕氏这才说道:“允炆早晨的时候胃口不佳,吃的少了一些,我这个做娘的心里很是牵挂怕他饿了肚子,所以前来送些糕点,还请黄先生赎罪。”

    黄子澄赶紧说道:“太子妃慈母爱儿,二殿下仁慈孝道,天下少有,如此母慈子孝,当为佳话,微臣又怎敢怪罪呢。”

    吕氏点点头说道:“如此那我就放心了……一直听允炆说黄先生博览群书,通晓古今,讲解授课更是融会贯通,常常发人深省,令人大有感悟,正好借此机会也听上一听,看看允炆课业有没有进展,不知可有妨碍?”

    黄子澄说道:“太子妃谬赞了,微臣惭愧……太子妃关心殿下学业,本就是人之常情,并无影响,太子妃自便就好。”

    吕氏微微颔首,对宫女吩咐说道:“你们下去吧,不必在这里伺候了,等二殿下用完了再过来收拾。”

    “是!”宫女便踩着碎步,恭敬的退出大殿。

    此时没有外人靠近,三人便落了座。

    黄子澄满脸洋溢笑容,喜悦的说道:“恭贺太子妃,恭贺二殿下!如今陛下要在东宫选立皇孙,二殿下才智过人,又有仁孝之名,百官也很看好,被选为太孙必然指日可待!”

    朱允炆也按捺不住里面的激动,说道:“一切都是皇爷爷的恩典,……也多谢黄先生的教导!”

    吕氏也满脸笑意,称赞黄子澄这位老师教的好,并且表示了感激之情,这让他里面更是受用。

    能够被皇孙和太子妃这样尊敬,,而且这位皇孙还有可能成为太孙,有一天成为皇帝,这就是从龙之功,这得是多么大的造化!

    而且到了那一天,自己就是帝师啊!真真正正能够影响皇帝、被皇帝尊敬的帝师!

    所以黄子澄的信心也越发坚定,一定要帮助朱允炆夺得太孙之位!

    喜悦过后,吕氏才有些担心的说道:“黄先生,允炆确实出众,可东宫还有一位皇孙,这可怎么办?”

第55章 阴谋

    确实,朱允熥无论是从出的正统性还是从背后的勋贵集团势力来讲,都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朱元璋说要从东宫皇孙之中选立太孙,可并没有说哪一位呀。

    尽管在吕氏和黄子澄的心中朱允炆才是最合适的人选,可是天威难测,谁知道皇帝陛下要选谁。

    所以吕氏的话一问,热烈的气氛瞬间就冷淡许多。

    黄子澄饱含深意的说道:“太子妃不必忧虑,虽然三殿下也有希望,不过大可不必太过紧张,对付很简单。”

    吕氏还是担忧的说道:“可他娘舅家是开国功臣常遇春,舅姥爷更是当朝大将军,勋贵家庭彼此联姻盘根错节,势力实在太过庞大了,怎能不让人担忧呀。”

    此话一出朱允炆也有些紧张起来,不由得身子前倾,双手也渐渐紧握。

    黄子澄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说道:“三殿下在朝中的势力确实很大,可是这不但不成为帮助,还会成为阻碍!”

    吕氏不解的问道:“还请黄先生讲解一二。”

    黄子澄捋捋胡须说道:“现如今大明天下太平,虽然南方偶有骚乱,北方还有蒙元残存势力威胁,可是并不能够翻起太大的风浪,如此以来就不需要那么多的武将了。”

    “自古以来将军难免马上死,这些武将整日里舞刀弄枪胸无点墨,更没有多少城府,许多人纵容家奴危害,侵占田亩,根本就不知道收敛,已经成为一害,如今陛下年事已高,如何还能容得了他们?”

    “就算是大将军蓝玉,也多次被陛下厌恶,若是以往倒还罢了,可是如今……太子早登极乐,蓝玉这样的骄兵悍将谁能镇得住他?所以陛下为了解除后世隐患,说不定也会对他有所动作的……”

    吕氏和朱允炆面面相觑,惧感震惊,那可是当朝的大将军呀,难道陛下……

    这……还真有可能呀!

    历史上多少立过大功,威名赫赫的将军,不还是被皇帝找了借口宰杀?

    历史上著名的细柳营,平定七国之乱的周亚夫,宰相都做了,可不还是落的屈辱而死的下场!

    在军营之中只认将令,不识皇命的现象很普遍,而且出死入生的兄弟,更容易为了义气两肋插刀,武将的威胁比权臣更大!

    如果做皇帝的能够压制得住那还到罢了,可如果压制不住那就是改朝换代、屠戮皇族的大事!

    所以往往皇帝宁肯相信文臣辅政,也不愿意把权利交在武将的手里!

    而且为了给后世的君王铺平道路,也会举起屠刀铲除一切威胁!

    蓝玉的霸道,他的嚣张无礼,所做的不法之事有目共睹,而且这样的人一旦有了不轨之心,谁能压得住他?

    连朱元璋的话有时候他都不愿意听,又怎么会甘心听从皇孙的话?

    吕氏担心的说道:“可是陛下对蓝玉不放心,也并不影响老三吧,陛下一样可以铲除了威胁之后把皇位稳稳妥妥的交给他呀。”

    黄子澄智珠在握的,引导着说道:“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三殿下身上,三殿下早年丧母,缺少亲情,所以对蓝玉常升他们的感情比较亲近,如果一旦爆料出他们的不法之事,您说三殿下是维护呢还是大义灭亲呢?”

    吕氏和朱允炆都没有说话,而是面露询问之色。

    黄子澄脸上带着笑容,面色却有三分狰狞说道:“无论他是维护还是大义灭亲都不对,若是他看重亲情维护,那么这样一个心慈手软,太重感情的皇孙有什么资格做皇帝?”

    “如果他大义灭亲,呵呵……要知道陛下很看重亲情,尽管按照律法来说做得很对,可是难免让人觉得心中发凉,觉得他不念亲情,所以在对待武将之事上,无论他怎么做都是错的!”

    吕氏这才露出舒心的笑容,朱允炆憋在胸口的一口气也放松下来,不在那么紧张。

    是啊,替他们求情维护他们那就是心慈手软,如果按照大明的法度行事,又会让人觉得他生性凉薄,总之无论怎么做都不得人心!

    黄子澄结论说道:“所以在对待武将的这件事上,他们不但不能够成为帮助还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而二殿下就不一样了,殿下母家都是文官出身,没有显赫外戚,这就是会让陛下放心不少,而且也会得到许多文官的拥护,相比于三殿下,二殿下从朝中局势来讲更有优势!”

    黄子澄顿了顿又说道:“如果二殿下有意太孙之位,还需要注意几件事情,绝对不可疏忽大意!”

    朱允炆明白这是黄子澄要为自己出谋划策了,而他又是自己素来所敬重所信任的人,因此更加欣喜。

    拱手行礼说道:“还请黄先生不吝赐教,学生定当遵从。”

    黄子澄舒心的说道:“殿下客气了,微臣只能是略尽绵薄之力而已,还不知道说的对不对,不如就让微臣孤妄言之,殿下孤妄听之如何?”

    “黄先生请讲,学生定当洗耳恭听!”

    黄子澄点点头说道:“殿下向来知礼懂礼,太子生病之时侍奉床榻左右,昼夜不眠不休,如此孝道之人实在让人心生感佩。

    可是如今太子爷不再了,陛下年事已高,殿下须当晨昏定醒,有时间就多陪陪陛下,为陛下疏解心情,嘘寒问暖以全孝道。”

    不等朱允炆开口,吕氏就说道:“这个是自然,允炆是最孝顺了,请黄先生放心。”

    又对儿子说道:“记住听黄先生的话,多到你皇爷爷那里走动走动,万万要将你皇爷爷照顾好不可让他孤独了。”

    “是!孩儿遵命!”朱允炆乖巧行礼说道。

    黄子澄接着道:“殿下向来贤明,在朝中颇有名声,微臣只盼望殿下能够再接再厉,修身养性,不可焦躁,如此百官才会幸福拥戴,陛下也会认同的。”

    “学生谨遵先生的教诲,不敢越矩!”

    “第三,殿下一定要多听一听陛下的话,学***的治国之道,又要学***的仁慈,做起事情也要以陛下的旨意为准,万万不可违背!”

    朱允炆行了一礼,“学生当以皇爷爷和父亲为榜样,身为晚辈,自然要遵从皇爷爷的旨意。”

    黄子澄满意的点了点头,如此一来,既能够在朱元璋面前保持孝心,又凡事照着他的旨意来做,而且又有大臣的拥护,朱元璋又怎么不选择呢!

    黄子澄又转向吕氏,脸上带着狡诈之色,说道:“如今陛下要选立太孙,时间必然不会太久,还请太子妃早日应对。”

第56章 后路

    入夜之后天气微凉,朱允熥在书房里面看书,太监王忠拿了一盏灯过来放在书案上,轻声说道:“加一盏灯吧殿下,别用坏了眼睛。”

    朱允熥点点头,毕竟在这个时候带可没有眼镜,自己要真是把眼睛用坏可就难办了。

    自从今日听到朱元璋要在东宫之中选择皇孙立为太孙,他的心情就一直有些惆怅。

    朱允熥不明白自己这只小小的蝴蝶能否煽动历史的大轮,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否改变命运。

    自己难道真的要像历史记载那样,被囚禁被然后暴毙而死?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朱允熥宁死也不愿意如同猪羊一样被囚禁起来!

    哪怕是过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穷苦日子,也不愿意活在别人的欺凌之中!

    人活着一定要有尊严!

    “王忠,你家里面还有谁呀?”朱允熥突然问道。

    王忠回答道:“谢殿下关心,奴婢父母已经不在了,还有两个兄弟。”-

    “哦……”朱允熥似乎来了兴致,“以前都没听你讲过,反正闲来无事,给我说说你家里的事吧。”

    王忠不好意思地说道:“奴婢的这点儿小事儿怎么敢污了殿下的耳朵。”

    朱允熥眉头一皱,脸色一板,“让你说你就说,哪来那么多废话!”

    “是是是,奴婢说还不成吗,殿下您别动气呀……”王忠赔笑说道:“奴婢的父母已经没了,家里面还有两个兄弟,一个倒还好,跟着商号的掌柜做伙计,腿跑的勤,也会说话,能顾着自己,另一个嘛,嗐,不说他了……”

    朱允熥却问道:“怎么回事?有什么不能说的。”

    王忠脸上微红道:“关键是我这个二弟太不争气了,说出来怕殿下生气……”

    见殿下脸色不耐烦,又赶紧改口说道:“奴婢的二弟……整日和一些泼皮无赖、流氓混混搅和在一起,有一点儿银钱就和他们吃喝胡闹。

    自己穷的连饭都吃不上,还要把钱送给他口中的那些江湖好汉,妥妥的败家玩意儿!

    人家给他说几句好听话,送他一个仗义疏财王二郎的诨号,就把他美的找不着北了!要不是奴婢时常接济,恐怕他早就饿死了!”

    “呵呵……看来你还是很关爱这个二弟的。”朱允熥听得出来,虽然王忠一直在责骂,可是脸上却没有厌恶之色,有的只是对弟弟的疼爱。

    王忠很无奈的说道:“奴婢也实在不想管他,可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饿死了,奴婢心里也不落忍呀……让殿下见笑了。”

    朱允熥若有所思的说道:“看来你这位兄弟还是很讲义气的……你就没有想着给他们找个什么别的差事?只要你报出在我跟前服侍,到官府里面某个小吏的差事还是很容易的吧。”

    确实,只要王忠透露出消息,肯定会有人找上门来款待他二弟的,好官职是没有的,不过谋个小吏还是轻松便利。

    毕竟小吏众多,给出一个名额算不了什么,就算不能帮到自己,也算一不闲棋嘛。

    万一有用了呢?万一皇孙在陛下或者哪个大臣面前随口美言一两句呢?

    王忠惶恐跪在地上说道:“奴婢不敢,奴婢怎么能够拿着殿下的名号出去招摇撞骗呢,就算是借给奴婢一百个胆子,奴婢也不敢呀……”

    “况且奴婢的兄弟那副德行,就算是谋了一份差事也做不长久,别再给殿下惹出什么祸事,那奴婢就罪该万死了。”

    “起来吧!瞧把你吓的!”朱允熥思索了一下说道:“不如这样,我拿出一点钱来,你去让你兄弟买两条海船做标行,替别的商号运送货物,如何?”

    此时有关镖局事物用的是“标”字,入清后才是“标”和“镖”字间用,但仍是以‘标’字居主。

    后来到了民国的时候才均改用‘镖’字。

    不过此时的标行远没有后来的业务广泛,很多地方也不太同。

    王忠瞪大了眼睛,愣了一下,缓过神来赶紧说道:“不必如此,奴婢家里的这点儿小事怎么敢劳烦殿下,奴婢不敢!”

    朱允熥没有理他,继续说道:“标行只接南边的生意,海船只往南边走,不用去北方,以后等生意做大了,就再多置两条,

    可无论如何,必须要有一条海船时刻停靠在海边,你懂吗?”

    听殿下的话这样一说,倒是有些迷惑殿下这样安排……不像是做生意啊。

    王忠瞬间清醒过来,寒毛竖起,脸色也白了三分,声音震颤道:“殿下您这是……”

    “唉……”

    朱允熥叹息了一声,怅然的说道:“我虽然贵为皇孙,可以享受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可是总觉得心中不安,似乎危险重重,如果真到了那个地步,总得有个逃命之所啊。”

    “殿下!何至于如此啊!”王忠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膝行上前,痛哭着道:“殿下您别吓奴婢,您是大明皇孙,太子爷的嫡子,谁敢把你怎么样,实在殿下实在不必担心呀!”

    朱允熥眼神暗淡的说道:“自古以来皇权更替都是凶险无比,因此而死的皇子皇孙还少吗,我又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肉胎凡身挡不住刀剑啊……”

    王忠抱着朱允熥的脚哭泣道:“殿下,您别再说了,必不会如此!殿下身份尊贵,谁敢放肆!万万不可有此等想法呀殿下!”

    朱允熥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说道,“我也是未雨绸缪,留条后路罢了,不必这样紧张……我知道你忠心耿耿,就把这件事交给你了。”

    王忠泪流满面,既是对殿下信任的感动,也是为殿下心里的彷徨。

    “殿下放心,奴婢就是拼上全家性命,也一定保护殿下周全!”

    朱允熥吩咐说道:“可以让你二弟继续结交那些英雄好汉,让他们也到标行里谋生,不过为非作歹的恶人就算了,要用可用之人。”

    “殿下放心,奴婢一定遵从!”

    朱允熥点点头,看了看这个忠仆说道:“把你家人也放到标行里吧,真有那么一天,咱们就一起逃命,也免得他们受牵连……”

    “奴婢,谢谢殿下大恩大德……”王忠伏在地上哭泣道。

    朱允熥一定要为自己留条后路,留一条活命之路。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

    有道是未虑胜先虑败,朱允熥不仅要为自己,也要为要为舅舅们,为自己的姐姐谋取一条逃生之路。

    不过,这并不是说皇位就放弃了。

    只有坐上那个位置,才最安稳!

第57章 小计谋,大暴露

    第二天上午朱允熥正准备去听课,谁知道朱元璋派遣太监前来传话,说是让他前往谨身殿说话。

    正想着是不是朱元璋看好自己,想要把立自己为太孙呢,不料还没有出东宫就碰上了一身皇孙服侍的朱允炆。

    朱允炆见到弟弟的一刹那,脸上的兴奋和喜悦之情瞬间就垮了下来。

    朱允熥在心里暗笑,这货肯定也是以为中奖了,觉得是朱元璋单独召见他。

    可能他也在心里面吐槽太监传话说的不清不楚吧,让自己空欢喜一场。

    朱允熥作为弟弟,率先行礼说道:“见过兄长,皇爷爷让我去说话,也召了兄长前去吗。”

    朱允炆眉头微皱,觉得他的话很是别扭,可一时又挑不出毛病,便说道:“是,皇爷爷也召了我前去。”

    朱允熥脸上露出恍然的表情,说道:“既然皇爷爷有命,应当是有吩咐的,兄长准备一下才好,我们就一同前去吧,兄长先请。”伸手一摆做了个请的姿势。

    朱允炆觉得更是别扭,便点点头迈步前行,看了一眼走在旁边的弟弟,更是让他难受不已。

    在外人看来两兄弟肩并肩走在一起,多么好的一幅兄恭弟谦的图画呀。

    可是朱允熥却在心里冷笑,这一位是习惯了做兄长,习惯了居高临下,现在自己稍稍掌握了主动,他便不舒服了。

    兄长,心态要调整啊。

    不过一个习惯了居上位者,却突然被原先踩在脚下的人翻了身,以主人的姿态对待自己,任是谁心里也难以接受。

    “皇孙允炆(允熥)拜见皇祖父陛下。”进入谨身殿,二人一同下拜。

    “起来吧,过来坐下,这里又没有外人,不必行这么大的礼。”

    此时的朱元璋化身成为慈祥的祖父,一脸和蔼的招呼着二人坐下。

    这倒是让朱允熥微微一愣,老朱今天反常啊!

    果不其然,在二人坐下之后,朱元璋就一脸慈爱的说道:“早饭吃过了吗?”

    不等二人回答,就吩咐道:“而聂,早上剩的不是还有冰糖莲子羹吗,端过来两碗,让他们两个尝一尝。”

    “谢谢皇祖父陛下……”

    尚膳监太监而聂用托盘端来早就准备好的莲子羹,奉送到二人面前。

    朱允熥接过来用调羹尝了一口说道:“甘甜入味,软糯清香,煮的确实不错,聂公公的手艺又精进了,什么时候请公公去东宫教教手艺,公公不会藏私吧?”

    而聂抬头看了一眼朱元璋,这才回答说道:“这是奴婢的荣幸,不敢藏私,这也是必奴婢的荣幸。”

    朱允熥欣喜的说道:“那就说定了,回头我让人过来请教。”

    而聂连忙说道:“奴婢不敢,殿下只管让人来唤便是。”

    朱元璋看着他笑眯眯的说道:“喜欢就多吃一点,不够还有。”

    朱允熥也同样回以笑容,“多谢皇爷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回头我让人来请聂公公,皇爷爷可不能不放人啊。”

    朱元璋笑呵呵的说道:“咱又不是小气的人,东西对口味了还能多吃一点儿,你正在长身体,多吃些才能强壮。”

    朱允熥笑的天真浪漫,“多谢皇爷爷关心,不过孙儿也不能白要皇爷爷的,东宫有一位擅长做冷菜,回头我让他过来给皇爷爷做两道菜,让皇爷爷尝一尝如何?”

    朱元璋脸上喜悦的说道:“好啊,那咱就尝尝。”

    朱允熥接着关心的说道:“如今天气渐渐转热,可凉东西毕竟对胃口不好,皇爷爷浅尝辄止也就罢了,可不能多吃呀。”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这点事咱还是知道的,不过你能有此孝心,咱心里高兴!来人,把上好的笔墨纸砚拿一套给他。”

    给坏学生送学习工具,你可真会想!

    朱允熥显出高兴的样子,“谢皇爷爷恩赏赐!”似乎有些兴奋,止不住的说道:“皇爷爷您是不知道,孙儿正愁没有好的笔墨练字呢。”

    朱元璋好像一个宠爱孩子的家长,关心的说道:“笔墨给了你,以后可得好好学习功课,不能再贪玩了,近来功课怎么样?听说齐泰教的不错?”

    朱允熥喜悦的回答说道:“这还得感谢皇爷爷给孙儿找了一位好先生,齐大人所讲的内容深入浅出,既高深又深奥,而且见解独特,孙儿实在佩服。”

    朱元璋打趣说道:“是谁当时不愿意来着?现在知道了吧。”

    朱允熥一脸娇憨,纯洁的像只小绵羊一样,不好意思的傻傻一笑说道:“孙儿这不是怕耽误朝廷大事嘛……”

    朱元璋道:“咱原本还以为他不是翰林学士,授课不行呢,原来也是有些本事的,既然如此那咱就放心了。”

    朱元璋又主动的询问道:“进来京城附近天气干燥,很容易上火,平常要多饮水,晚上要早些安睡,不要熬夜,否则身体会吃不消的。”

    朱允熥乖巧的说道:“是,也孙儿知道了,皇爷爷你也要注意身体,可千万不要劳累呀,您每天处理的政务太多了,长年累月下去这可怎么得了……”

    “放心吧,咱心里有数累不着的,倒是你现在正在长身体,要时刻注意……”

    渐渐的,朱允炆就在不知不觉之中流露出嫉妒和不适的表情。

    尽管他已经控制的的很好了,可偶尔闪现过的眼神和表情,仍然能够让人精似乎朱元璋觉察得到。

    朱允炆坐在凳子上的时候也渐渐的轻微扭动,双脚在地板上换了好几个姿势,似乎都不知道该摆放了。

    毕竟他还是一个孩子,又没有经过多少的的历练,又如何能够做到宠辱不惊的地步?

    只要心中所想,肯定会表露出来的。

    来的路上就被朱允熥占据了主动,来到这里以后,想着自己曾经在皇爷爷面前的恩宠,一定会被重视的。

    可谁知道朱允熥一上来就话语连篇滔滔不绝,根本就没有他插口的机会!

    而且在言辞之中隐隐把自己当做了东宫之主!

    还要请庖厨教羹汤?东宫什么时候轮到他做主了?!

    如果说朱允熥的表现只是让他觉得难受的话,那么朱元璋的忽视就让他觉得妒忌!

    以前皇爷爷不是最宠爱我的吗?每次到东宫总是和自己先说话,别的弟弟姐妹能和皇爷爷说上两句话就已经不错了!

    可是自己在这里坐了这么久,皇爷爷竟然没和我说一句话!

    难道皇爷爷要把太孙之位传给他?

    凭什么!他怎么配!

    一直以来都是我独得恩宠的!

    别扭,烦闷,不安,嫉妒,一时间这些情绪统统而来,让朱允炆非常难受。

第58章 蓝玉案?

    终于,在朱允炆觉得郁闷到了极点之时,朱元璋这才回到正题,似乎都没有发觉到他方才的表现。

    而且朱允炆也不愧是懂礼的,母家又是文官家庭,重视礼教规矩。

    尽管心里很不舒服,可他的表现若不是离得近,而且不仔细观察的话根本就发现不了。

    朱元璋把一份奏章递给靠近的朱允炆,说道:“你们看看吧,这是御史弹劾的奏章。”

    朱允熥凑过去要一同观看,可是朱允炆本能的想要躲开,可赶紧又察觉到不对,顿时愣在那里。

    心思急转,很快的又反应过来,赶紧把奏章挪到近处,让弟弟看的方便一些。

    平复了一下心情,抬头看看朱元璋,见他没有察觉这才松了一口气。

    朱允熥认真的看了奏章,直接上面所写的乃是御史弹劾一些武将利用职权侵占民田,霸占民宅,甚至做出欺男霸女之事。

    而所弹劾的对象,几乎都是蓝玉的属下!

    “糟了!”

    难道这就是蓝玉案!

    虽然在这份弹劾奏章上只字未提蓝玉,可看不见的刀子才是最厉害的!

    难道是有人想要借此机会,把蓝玉牵扯进去?

    那么目标肯定就是自己!

    朱允炆不露声色的询问道:“皇爷爷,这是……”

    不等朱允熥仔细思量,就听朱元璋叹息了一声说道:“当年的敌人太多了,打败了一个敌人还有敌人,大大小小的仗打的都让人记不住,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当年一些很有才能的将领都死了,刀剑无眼呀……”

    感慨的说道:“也不知道历经了多少凶险,受了多少的伤,才换回来的天下的太平,可是有些人却永远活不过来了……

    能在战场上活下来的都是上天眷顾之人呀,他们很多都为咱挡过暗箭,拼过性命的,哪个不是战功赫赫,哪个又不是伤病累累,他们也不容易呀……”

    听到这话,朱允熥瞬间就警觉了起来!

    按照朱元璋的脾气,对这些贪赃枉法,残害百姓的骄兵悍将,他就算不举起屠刀也会狠狠的敲打整治一番!

    哪里会像现在温声细语!

    不要说是朱元璋,就算是任何一个皇帝都忍不了!

    京城周围,天子脚下他们就敢这样横行不法,还有没有把皇帝放在眼里,还没有没有把国家法度放在眼里?

    无论哪一个皇帝都不愿看到的!

    朱元璋,你这是想搞阴谋啊!

    朱元璋又叹了一口气,自责的说道:“这也是朕平常缺少顾到他们啊,他们要养活一家老小,还有亲族需要照顾,再加上一身的伤病花销肯定极大,唉……是咱疏忽了……”

    抬头对他们说道:“明日会在五军都督府设宴,咱就不去了,你们两个代咱去看看他们。”

    “是!皇爷爷!”能够代表朱元璋而去,显然朱允炆很是欣喜。

    “孙儿敢问皇爷爷,这些人当如何处置才好?”朱允熥却突然开口发问。

    朱元璋眉头微皱,有些不耐烦的说道:“该怎么责罚就怎么责罚,既然让你们替咱去看看他们,该说什么话你们自己就拿主意吧,难道还要咱一句一句的教你!”

    一听到“责罚”二字,朱允炆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既然是“责罚”,那肯定是高高拿起轻轻落下,自己在武将之中本来就没有什么根基,能够不得罪勋贵集团那是最好的。

    而朱允熥却完全是不同的感觉,朱元璋在偷换概念!

    自己问的是如何处置,他却回答该说怎样的话,既然把怎样“说话”让自己看着办,那就等于说如何责罚处置也是让自己看着办!

    这是把皮球、把处置的权利交给了自己呀!

    而且朱元璋的话里话外根本就没有打算深究这事,那自己该如何应对呢?

    如果不深究,那就说明他肯定憋着大招!

    有道是捧杀捧杀,意思就是过分宠爱,过度的夸奖吹嘘,甚至纵容而不加约束,到一个地步被捧的人就会骄傲自满,就会目空一切,就会越来越骄纵,越来越不法。

    到那时候就烂到了根子里面,再将之宰杀的话,就是行正义之事,那就没有人觉得惋惜,没有人觉得屠夫冷血,更没有人会为之求情了!

    如果朱元璋这次不深究,那么就说明他的目标根本就不是这几个小鱼小虾!

    他的目标是当朝大将军蓝玉!

    在京城纵容家奴侵占民田民宅,奸污妇女,如果连这样的罪过皇帝都不追究的话,那些骄兵悍将就会越来越不法!

    到一个地步连蓝玉都会被牵扯进去!

    走出谨身殿,朱允熥深深的吸了一口凉气。

    他不知道的是朱元璋望着他们二人离去的背影,眉头紧皱,面色非常复杂。

    叹息一声,提笔写一张纸条,然后装进身旁的盒子里面。

    朱允熥知道很多武将都是泥腿子出生根本就没有多少见识,他们不会想到朱元璋这是在钓大鱼,也不会想到朱元璋不是要仅仅夺他们的官职、削他们的俸禄,而是要他们的命!

    按照他们的罪过,顶多也就是夺去官职,再严重一点儿也就是发配边疆!

    可发配边疆仍然不足以让朱元璋放心,而且横行不法这个罪名太小了,装不了几个人,对于那些本分的武将呢?

    还是谋反大案好啊,看谁不顺眼就把它装进去,谁有威胁就说他谋反,谁让自己不安就把他抄家灭族!

    一个胡惟庸谋反案,前前后后持续了十年,杀了三万多人。

    就连早就退隐的李善长就都被装了进去,可想而知在谋反大案的碾压之下,只要让皇帝猜疑,谁都难以幸免!

    讲功劳,摆资历?

    谁有李善长的功劳大,谁有他的资历深?

    可是在谋反大案面前不还是抄家灭族吗!

    朱允熥明白,自己的危机到了!

    历史上朱元璋之所以会冤枉蓝玉谋反,就是因为对他不放心,要为后世之君清扫威胁。

    即便蓝玉是自己的舅姥爷又怎么样?就算朱元璋选定了自己太孙,他也不会放心蓝玉的。

    为了皇帝之位兄弟亦可杀,父子也可相残,在朱元璋看来和蓝玉的这点亲情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如果要救蓝玉,朱元璋肯定会觉得自己太顾念亲情,以后肯定也会倚重外戚,那皇位传给自己就不稳固。

    所以如果自己要执意救蓝玉的话,很可能皇帝之位会与自己失之交臂。

    可若是不管不顾,将来再有谁起兵谋反,自己也没有十足镇压的把握呀,毕竟历史的惯性太大了,谁敢百分之百说就一定可以扫平叛乱!

    独善其身获得皇位吗?

    朱元璋会不会觉得自己太过凉薄,不顾亲情?

    那他肯定也会担心自己对藩王动手的、甚至流血杀人的!

    唉,自己到底该怎么办呢?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2097/ 第一时间欣赏我要做太孙最新章节! 作者:我要做皇帝所写的《我要做太孙》为转载作品,我要做太孙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要做太孙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要做太孙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要做太孙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要做太孙介绍:
我祖父是朱元璋,我父亲是太子朱标,我才是太子嫡子,我才是大明的顺位继承人!我要为父亲报仇!有我在,那个庶子就别想坐上皇位,那些祸害藩王叔叔们,听说东瀛有四岛,你们就前去施行教化吧……这一世,绝不再窝窝囊囊,绝不任人囚禁,绝不突然暴毙!朱允熥发出最强音:我要做太孙!我要做皇帝!我要做太孙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要做太孙,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要做太孙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