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才女成长策略TXT下载才女成长策略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才女成长策略全文阅读

作者:讲冷笑话的阿兰     才女成长策略txt下载     才女成长策略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422 拼爹的感觉

    李杏杏给的添妆里竟然只是两套头面,标明的价值是三千两。

    王怡真有心想问她,这拉拢是真心的吗?你当是打发要饭的?虽然对王怡真来说,三千两也算是天文数字了,可是这凡事就怕货比货,之前两位才有了几位嫂子的大手笔比对着,李杏杏这就……怪不得之前娄氏细数有资格来拉拢王怡真的亲王,半点没有提到齐王,就这水平……也就是个参与奖。

    估计是王怡真脸上震惊的神色太过了,李杏杏的脸色也不太好看啊。

    “我今天并不知道楚王妃与韩王妃会来,我是真心来给献国夫人道歉并添妆的,这……这在京中也已经算是极高的数额了,我……我也只挪的出这些钱了。”李杏杏崩着脸说道。“这两套首饰你挑一套,还有一套……我进太子府也不方便,你便替我送给四姐姐吧。”

    “啊?”王怡真被说的差点接不下去,合着这里面才只一套给她,而且……“你自己掏的钱?”人家那两个都是王府公款额……

    “不然呢……”李杏杏沉着脸怼了一句,又发现自己这态度不太好,连忙解释道:“现在母亲和长姐恨死了你,我来给你添妆,都是借口要出来取新打的嫁妆首饰,这两套头面已经是我能难出的最好的了。”

    “圣上发话啊……你家还敢不让你出来?”王怡真觉得李家二房是不是活腻了?

    “什么圣上发话?”李杏杏歪着头问道。

    “李家不是收到了圣上的话……”王怡真问到了一半突然闭嘴了。

    这才刚刚想起来,李杏杏同前面那两位虽然是妯娌,却如今还未嫁呢,启圣帝想给女儿攒嫁妆,便暗示儿子们掏钱,可是他再不要脸,也不至于将口令下到儿媳妇家去啊。所以娄氏与速氏,是用的王府公中的钱,自然数目不小,只不过是由嫂子们出面罢了,但李杏杏所在的李家绝不可能接到启圣帝的暗示,这么说李杏杏来这里,竟然是真的自己想给她送钱?

    “你……你送这两套头面来,那就是真的给我添妆了?”王怡真问道。

    “自然啊。”李杏杏疑惑的点头:“添妆还分真的假的?我不是说了,以前诸多误会,如今解开了误会,我还是想与你做朋友的。”

    “就为了做朋友来送钱?我就不想找我买点什么东西?”王怡真契而不舍的问道。“你不是凤女吗?你不是有预知吗?你是不是想要我什么东西?你直说啊?只要我有我都给。”王怡真鼓励道。

    “我……”李杏杏莫名其妙的问道:“我不要你什么啊?你有什么是我没有呢?更何况……我……我那也不算是预知……挺多就是有时候做点梦正巧合上了现实,而且我梦里……也没见过你啊。”

    不单只是没见过,李杏杏的梦里,她自嫁人之后,甚至都不曾出过府,关于王怡真的消息,只有在李兰兰那边听过一次。据说王怡真初进京不显山不显水的,低调到似是没有这个人,而突然一夜之间,她又成了诸王争抢的对象,大家都想纳她为侧妃,王怡真便公开招婚,后来折腾了不少时候,订下了婚约,便说要回乡去祭告养母,然后就落湖死了。

    算算时间,那距她身死也不过就半年时间了。

    李奕城过了端午便是15岁生日,也就是到了世人眼中束发之龄,便不再是童子了。王怡真同他订下了亲事,如今又开始操办嫁妆,那么到了年底,赶着年关嫁娶也是正常。

    李杏杏实在不敢说,按日子算王怡真可能活不过今年,因此王怡真再怎么问她梦中所见,她都只避开不答。更何况,她是真的不知道,她梦中见闻都是李兰兰说给她听的。

    因此王怡真问了半天,李杏杏也是一口咬定的,她就是来送礼的,来合好的,说的态度诚恳,王怡真都有点信了。

    “我知道你或者还不肯信我。”李兰兰说道:“但我却是真心想要同你们重归于好的,这两套首饰中,你留一套,帮我转一套给四姐姐,代我向她道歉,是我以前不懂事,不明白她才是这世上真正对我好的人。”李杏杏情真意切的说道。

    “……”王怡真没得话说,她觉得李兰兰其实对李杏杏也没见得真有多好。

    李杏杏说完,当真便留下首饰离开了,那一边娄氏和速氏也已经为了肖婉儿的书,开撕了不少的时候。

    王怡真自拿到书,便一直在让银月姨娘整理书目,因为是要卖的,便定下了规矩,是每个人只能看书单,书单在银月姨娘的屋中,挑中了哪本,银月便在后面登记上,某月某日某某某付款千两购得,收了钱。才肯让蓉蓉去王怡真的房间取来,娄氏之前被速氏抢先了谈话权,去挑书便晚了速氏一步,娄氏见到了银月姨娘时,速氏此时已经挑中了两本书离府了。

    娄氏即要帮着王怡真坑速氏掏银子,又怕真的自己的圣贤之气挑中了真书,也不想白掏钱,于是在银月姨娘拿出来的书单中,中规中矩的挑了三本一看书名就非常之不靠谱的书,分别是《怎么吃不上火》《不上火怎么吃》《不吃怎么上火》,结果她人坐在银月屋里,没有等到书,却见得蓉蓉又揍回来了六千两银子。

    原来竟然是速氏打了个回马枪,说是在王家丢了个耳坠子,却在半路上拦住了蓉蓉,拍了6千两到小丫环的面前,将这三本书硬带走了。她哪里想到了娄氏同王怡真论的是交情,两个人做局套她这肥羊呢。娄氏听的内心大笑不止,却又要装成愤怒无比的追出了府去,两位王妃在王府外面怎么撕的,王怡真就不知道了。不过速氏虽然也算有点小心机,但想来在娄氏的面前不够看,王怡真现在倒有点烦恼,过后怎么跟娄氏解释,李杏杏是真的一本书没有挑选的,可不是她有意隐瞒啊。

    不过那些都是过后的事了,送走了三位尊贵的客人,王怡真才回了房,粗算了一下,除了娄氏还没有来得及拿走的那三千两,她今天在这三个人身上,纯收入了13万9千两,这还没算李兰兰给的那些产业呢……王怡真捂着心脏,感觉再不平静下来,她可能会死于心跳加快。她今天早上离开的时候,还为着自己的身份、自己身边人的安全、自己的穷而苦恼不已,此时竟然已经是10万富翁了。

    也怪不得前世人人拼爹,这种躺着不动就有人上门送钱的感觉太好了点啊。

423 一起来学习

    王怡真这边为着这些银子激动的想在床上翻滚时,蓉蓉那边说,海氏来了。王怡真才想起来,今天这位继母同王元娘这位继妹,也是辛苦了,光是凭着今天速氏借孟小楼的事情闹事,海氏同王元娘帮她护住了人,这对母女对王怡真来说,也是有情有义了,王怡真想着,自己在人家这里白吃白喝了这么久,是不是也该分几百两给王元娘当添妆呢。

    正想着,海氏进来了,“真姐儿,靖安郡主也带着人来给你送添妆了。”说起来靖安郡主也算是贵人,可是海氏今天连三位王妃都接待下来了,如今看着面容比之前平静多了。一个“也”字,表示她已经有些习惯了。

    而王怡真则表示,她今天见的可能不是启圣帝,而是下凡的财神爷吧?

    靖安郡主是带着一群贵女们来的,其实有几位如宜春郡主、南康县主,之前打马球时见过,也算是有交情的。其它的还有几位不认识的,靖安郡主一一介绍,基本上不是哪位公主的女儿、就是哪位郡主的女儿、身份最低的一位也是位公主的外孙女,总之一群贵女,也是来替王怡真添妆的。

    当然,添妆只是借口,这群人也是来买东西的。

    于是王怡真终于从靖安的口中,得知了一个真相,那就是启圣帝在宫中,到底说了什么。

    原来是王怡真前脚刚走,后脚启圣帝便对身边的人感叹:王怡真肖母,有惊天之才。只可惜世人都道女子无才便是德,因此对女儿家束缚过深,王怡真空守着一身才能与母亲的遗作,却无法像当初的肖婉儿一般以才会友,皆是因为她长在乡中,京里朋友太少,也是因为京中女才不兴,人才凋敝。

    启圣帝为此而又谈了一下自己治国兴才的理念。

    说是少年强则国强,而女子兴则文兴。

    因为一个家庭,生儿育女的责任多在女性的肩头,一个家庭,是否和睦也要看女性的素质。

    首先,一个女子若不学习,便没有大局观,只会将精力投入到宅斗之中,天天想着些银钱首饰之事,只考虑怎么整治小妾通房,即浪费了自己的生命,又远了丈夫的心。而一个不重视教育的母亲,也无法正确的教育子女,即阻碍了子嗣的前途,又带坏了家风家训。女子不学习,便不懂知识,还谈什么礼数,没有礼数还讲什么孝娣,不知孝娣,培养出的子女又怎么会有为国为公之心。

    总之,启圣帝这个人,一向不太爱说话,虽然未登基前也算是战功赫赫,可是做了皇帝,却是比较保守的守成之君,不求大功、但求安稳。他一向少有什么政治上的倾向于发言,但这一翻话却说的慷慨激昴,不多时便流传了出来。

    而在这朝堂上不论是勋贵清贵们,大家做官首要就是懂得看圣上的脸色,摸清帝王的好恶,谁也没想到启圣帝见王怡真后,会说出这么一翻话来。

    总之,启圣帝这翻话的中心思想就是:女性是需要学习的,有才能的女性一样应该被人承认和崇敬。

    连王怡真都没有想到。

    世人贵男轻女,启圣帝这一翻话,都已经略有些女权的前身了。作为女权的三大权利中,启圣帝第一点,先是肯定了女性的“受教育权”,反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陋习,肯定了女性教育对于女性自己、对于家庭和子女教育的重要性,又了女性的“工作权”,不再将女性生儿育女视之为正常,而是定义教育子女也是家庭内部的一种分工协作,是一种工作,虽然“选举权”相关内容没有出现,但王怡真不得不说,做为一位封建帝王,启圣帝这思想绝对是走在世界前列了啊。

    印象中,上一位敢说这种话的封建帝王,应该是武则天吧……

    王怡真一瞬间就明白了,为什么肖婉儿这样的才女,看中了启圣帝。之前听娄氏说启圣帝讲自己有圣贤之气,她还当这位不太要脸呢,如今听着……倒真有几分大略之才呢。当然,王怡真也明白,启圣帝的思维,估计也有好些来自于肖婉儿,否则绝说不出女子兴则天下兴这种话,这话听起来就像是肖婉儿这样的姑娘才敢说的,可是至少启圣帝认可了,那便能知,他本身对于女性,是真的平等相待,也是真的对知识尊重,而无分男女。

    启圣帝这翻话,无疑将女性的付出给予了男性同等的地位,先不提会不会被老夫子们骂,但至少,他话里透出了两点。

    1.认可王怡真有才。

    2.觉得如今的时代,女才未兴。

    前者大约是爱屋及屋,大家都年轻过,也能了解男性对于未能得到的绝对完美的初恋的追思。

    而后者……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诸位贵女们的支持。这些皇室出身的贵女们,自己本身就有绝对崇高的地位,但她们的身份,却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皇室的威严,甚至说,来自于启圣帝的好恶。

    她们的身份本来便不是那么受到世俗中对女性的束缚,但帝王个人的喜好却又是她们的风向标。

    若是启圣帝说“女子无才便是德”,那么就算是贵为公主,也只能天天围着家务打转,要给公婆下跪行礼,汤汤水水的服侍着,要不然《打金枝》可不只在戏里演,打完了说一句不孝,便轻轻松公的带过了。

    但如今启圣帝说了“女子有才是国兴之相”,更是肯定了女性的才学是对于整个家庭、甚至整个社会的贡献,那么贵女们若还有谁敢不学无术的?

    你想想啊,学习的,就是有文化的、需要受人尊敬的。

    不学习的,就是不懂礼数、不修已身、让夫蒙羞、带累子女。

    而学习最快的途径呢,就是来王怡真这里买本书。毕竟王怡真的母亲是这个重男轻女的社会也公开认可的唯一的天纵之才,而且王怡真本人也已经是启圣帝认证过的大才之女了,跟别人学习,还怕启圣帝不知道,又或学出来了也不是启圣帝喜欢的那一型,跟着王怡真学习,直接可以算做肖婉儿的门生了,这跟同帝王搞好关系,诸多益处啊。更何况王怡真不是肖婉儿,没有眼高于顶的脾气,也从来不说是看才挑友,她是那种只要你肯好好说话,便可以攀攀交情的人。

    贵女们那还有什么说的,大家一起带了银子来学习啊……

424 亲爹是财神

    于是一郡有钱的贵女们登时就想法百出,有要开诗社的、有要开书店的、有要搞印刷和王怡真一起出诗册的,最狠的一个让王怡真办个女子学堂,由王怡真出任山长,20年后就可以开女子科举了……

    学堂名字人家都给想好了,叫婉真书院,以后书院出来的姑娘,学的都是肖学……

    王怡真差点给跪,她也没想到,她一时穷困找亲爹哭个穷,都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这开宗立派的……她觉得她快要飞上天,同孔圣肩并肩了。王怡真废了老大的劲才把众人的想法都压住了,只应下了新开了诗社的想法。其它的,她不是不想,而是她到底还是个底层老百姓,现在没有这种家底做这些大事,更没有能力。开诗社玩玩也就算了;出诗集?她写得出诗来吗?开书店?老百姓会去花钱买那些《吃了上火》类的书吗?办女学?20年后叫她到哪里去开女科啊喂?总之现在只要给钱就好,功与名就深藏了吧。

    于是靖安和贵女们借着添妆,拖着王怡真又是一场大茶话会,最后成交了十多本诸如《我爱学习——宝宝好性格培养》、《学习使我快乐》《如何更有效的学习——保送生的成长历程》等书,又因为靖安诸人一次性买的多,王怡真还给了个团购五折价,这主要是因为贵女们一起来,添妆的份量也是商量了好的。大部分的姑娘带来的添妆都是500两左右的礼物,王怡真实在不好意思开口再让诸人添点了。就这……12位贵女总共添了6000两的妆,而且这还是初次交易,大家都说了,学完了这一本,以后再来买,王怡真拍着胸脯保证,以后再来的也给五折。

    贵女们笑闹了一下午,根野炊的童子军似的,花钱而来,尽兴而去,人手一本“学习红宝书”,高高兴兴的走了。。

    王怡真揍着一堆的礼单,也飘然回屋了,因为添妆给的都不是现钱,所以海氏将那些礼物都给送进了王怡真的院子里,王怡真之后还要再一一对着礼单清点的。

    这可真个相当巨大的工作量,于是王怡真决定先开饭,吃完饭之后再干活。

    晚饭依然是红烧肉配大米饭,王怡真和蓉蓉高高兴兴的刚拿起筷子,海氏又来了……

    “忠信侯长女来给你添妆了。”

    王怡真:“……”

    王怡真从来没有想到,有朝一日她竟然会因为别人给她送钱而忙的饭都吃不上……最主要是点钱点到手抽筋的这些钱不是银行的,都是她自己的……

    谁都别拦,她要给启圣帝立个长生牌位,以后每天上三柱香。那大约并不只是个爹,是财神转世。

    …………………………………………………………………………………………………………

    一直到了韩菱华站在面前,王怡真才反应过来,忠信侯是哪家。

    就是李兰兰的外家忠信侯韩家嘛,她当初见韩菱华时,李兰兰给介绍过的。

    若说之前三府王妃、众家贵女,可以不下帖子就直接进门,是为着身份尊贵,那么韩菱华卡着人家饭点过来,则是凭着交情了。虽然是只见过一面,不过当初一起保护李兰兰,她同王怡真又都是那种江湖女儿的性子,还是很合得来的。因此韩菱华进屋一看王怡真桌子两碗两筷,一盆红烧肉,便大喜的扑了过去,一边吃一边赞好。

    “我早就看你顺眼,果然也是同道中人,你是怎么知道我喜欢吃红烧肉,还知道我要来的?碗筷都备好了,可真是客气,你这才女之女,果然跟我们这些将门的女儿还是不同哪,文化人。”韩菱华夸奖道。

    蓉蓉使劲的翻了个白眼,韩菱华抢的是她的碗筷她的肉,不过看在人家是来送钱的份上,王怡真又拿了盘拨了三分之一的肉出来,让蓉蓉带着去自己房里吃了。

    房间里王怡真同韩菱华风卷残云的吃完了饭。

    王怡真问道:“你怎么这个时间来?”

    无论是前世今生还是京中乡里,有一个人情世故是通用的,再好的交情,也没有不打一声招呼卡着人家饭点去蹭饭的。会有这种行为,要不然,是穷到真的没办法了,要不然,就是有急事。

    王怡真猜韩菱华是有急事的,可是她坐下就吃,看来又不是很急。

    那韩家有什么不是很急又非得急着今天见她的事啊?王怡真猜同李兰兰有关,也只可能与她有关。

    于是王怡真猜错了。

    “不是说了吗?来添妆啊。”韩菱华说着,又拍出了一张礼单来。“来来来,这是给你的别客气。”

    “……”不是,这真的就是来添妆的?纯来添妆?

    “你不会也要买书吧?”王怡真满头黑线的问道,启圣帝早间在宫里那段话,到底是传得有多快?

    皇子们听说了不稀奇,大家都要讨父亲欢心,身边自然都有打点好的线人,因此两家王府是听到消息第一梯队到场的。郡主县主们听说了也不稀奇,她们的母亲祖母姨母姑母们都是在宫中长大的,太监宫女里少不得青梅竹马有交情的人,因此贵女们是听到消息第二梯队到场的。

    按着这传播速度,王怡真本来以为京中的其它人,会在今天投拜帖明天来,没想到韩菱华连明天都等不及,今天就上门了。

    这个速度……王怡真以为她也需要买书,像贵女们那样用来显示才学,又或者生怕好书被别人给抢先了。

    结果把韩菱华吓的不轻快:“我买书做什么?我可不是你这种才女?我最不喜欢看书了。”

    不……其实我也不是什么才女……算了,估计这时候说这话也没人信了,她的才女身后是皇帝认证的,过分谦虚,只会惹人恨。

    “你总是有点别的什么事吧?”王怡真问道。绿林人士也豪爽,可是卡人家饭点这种事,也不做啊,韩菱华急着今天见她,总会有点原因吧?

    王怡真等着韩菱华说明来意,结果韩菱华却一副被她吓到的模样,生怕她硬要塞一本给自己似的,跳起来表示:“行吧,东西送到,我走了啊,我还要去找奕城呢。”

    给我等下……

    王怡真目瞪口呆的扯住了她不放手。

425 舅舅去哪儿了

    虽然接触不多,但是韩菱华的脾气,王怡真还是有所了解的,简单点来说,这位可以被看作是女性版、年长版、稳重一点点版的李奕城,性子直脾气冲,说话一向是有一说一的,她若说今天是一拍脑门想起来要送添妆,正赶上了饭点,王怡真反倒还信几分。

    可是要说她就是纯粹送东西来,别的什么事都没有,王怡真半点不信。

    韩菱华对李兰兰姐弟极为关心,从上次马球赛便能看出,韩前同李家长房关系很好,韩菱华也极得李兰兰的信任,可是马球赛之后,王怡真便没有再见过她,不单是王怡真,李兰兰姐弟也少见着她,对此,李兰兰的说法是,因为之前韩家一直在守丧中,不好四处走动。

    但明明马球赛时,韩家已经出了丧了。就算是刚出丧不好乱跑吧,那李兰兰这段时间嫁进了太子府为妾,这种大事,韩家做为舅家,总该来过问一下吧……

    韩菱华却像是消失了一样。

    王怡真本来以为,今天韩菱华是为李兰兰而来,至少,李兰兰在太子府,过得好不好,吃的什么用的什么?又缺了什么少了什么,韩家总得问问吧,却没有想到韩菱华给她扔下了礼单就跑。这让王怡真更觉得韩菱华有事瞒着她了。

    王怡真怎么也不肯让韩菱华走。

    “你今天到底是来做什么的?”王怡真问道。

    王怡真很清楚李奕城的行动轨迹,他这段时间绝没有见过韩家人,韩家不可能从他那里打听到李兰兰的近况,那么按说,自己担心不已的表妹突然被指给别人为妾室,韩家该是多么心急要打听她的处境啊。若说刚过丧期不能出门,至少还能写信,更何况韩菱华出了门,那就好该是明天上门,两个人多商量一下李兰兰的事不是很好吗?别的不说,韩菱华的身份,不可随意进太子府,王怡真都可以带她进去见一面。可是如今韩菱华一副着急要走的模样,竟然连李兰兰也没有多问一句,王怡真便觉得不太对劲。

    “我就说是我真的是来添妆的了。”韩菱华说道。

    “或者我该问,你最近去了哪里?你是不是不在京中?”王怡真问道。

    韩菱华瞪大了眼睛,叫道:“你知道了?别人说你无所不知,原来是真的啊,你怎么知道我家之前不在京中的?”

    “……”无所不知不是这么用的,封建迷信要不得啊亲。

    王怡真当然是猜的。

    韩菱华关心李兰兰,是真心实意的,之前事多,王怡真也想不起她来,如今想想,李兰兰之后发生了那么多的事,韩家都不曾为她出头,是那只可能是人不在京里了。

    王怡真猜对了。

    韩菱华无论是身量还是体能,都同王怡真差不多,她要走,王怡真也只能是拦一拦,想像对付其它人那样按住不让动,是做不到的,但既然王怡真猜得对了,韩菱华倒也不挣扎了。王怡真问,她也就说。

    “可不就是不在京里了。”韩菱华叹着气说道:“之前受兰兰所托,又正是袓母的周年祭日到了,我们一家便回了冀州,没想到回来之后竟然……”

    韩家的老夫人,一年前没了。

    这便是为什么韩菱华出了孝期,也不好去别人家做客的原因,因为身为孙女的韩菱华一年的孝期是满了,可是她父亲忠信侯还有三年的孝呢。

    李兰兰本该在15岁的时候便嫁到纪家,但因为她也要给外祖母服五个月的孝,因此便被纪家将婚事一推再推,因此拖到了今年都已经快要17岁,竟然被纪家连婚约都给解除掉了。本来,韩家是气愤无比,想要为她找回这个场子的,照着韩家人的主意,就直接带着兄弟们打到纪家门上去,不过这主意真的不太好,被李兰兰给劝下来了。

    韩家是冀州土财主出身,当年因为在冀州立有战场、威望极高,被先皇给召来了京中,韩家人以前并没有大富大贵过,做派行事都一股子土味,因此韩家除了头顶一个爵位,并且一个女儿嫁进国公府之外,其它在这京中,全没有一点人脉,如果韩家真的敢在孝期出来砸闹纪府,那李兰兰真的这辈子也别想嫁了……

    更何况孝期闹事,韩家也会声明尽毁,因此李兰兰当时在马球赛之后,一边向舅舅坦承,是自己不想要纪家的婚事,一边找了韩菱华帮忙,反而去催促着纪家退了婚事。

    这件事,本来该是皆大欢喜的,但中间却有了一点的小变故,那就是当初纪李两家定婚的时候,虽然只是口头的约定,也不到正式下聘的时间,但因着当初是纪家巴结李家,因此两家订下娃娃亲之后,纪家有好些年,是逢年过节便借着李兰兰,给李家送礼的。这礼物每年都有单子,也确定是交到了长房韩夫人手上,后来韩夫人将长房的财产与代管的李家的铺子都交给了二房之后,手中的银钱便没有那么宽裕了,纪家送来的这些钱物,多多少少是对长房的生活有不少改善的,更何况还有韩夫人过世后,纪松凝也不停的给李兰兰送这送那,说句实话,李兰兰姐弟后来几年,确实用过纪家的银钱。

    而在李家长房经济上最困难的那几年,韩家做为外家,也确实并没有过多的帮助过李兰兰。

    所以当时韩菱华闯到纪家,激纪松凝退婚,纪松凝又为了李兰兰,同莫夫人闹腾,因此莫夫人气极之下,便在公开的场合说过一些不太好听的话。大意就是韩家这些年让纪家出钱养着外孙女,如今出事了又来当好人,除了拳头半点实惠没有诸如此类的话。韩家听了,心里自然是很不好受的,虽然也是怒极了想反驳,可是这事与纪氏毁婚不同,因为当真论起来,莫氏说的倒也没有错,韩府这些年也是走的背运,忠信侯先死了父亲、又死了老婆,又死了妹妹,最后死了亲娘,这多年来韩家基本的活动轨迹就是两件事,治丧和守孝。

426 韩家要奋发

    众所周知,守孝这件事,就代表着不能出门。韩家接连各种丧事,几乎是在李奕城出生之后就开始,小十年不能出门了,因此他家并不太清楚李兰兰姐弟的生活状况,韩夫人活着的时候,听韩夫人报喜不报忧的说一切都好,便只当是真的好了,而后来韩夫人过世了,他们在丧期中,也不好总是登门看这姐弟,让下人们传递打听的消息,也只说李兰兰生活上富足,李奕城比二房嫡子还闹腾,二房也绝无半点怨言,反而一直护他,韩家便当这姐弟两个真的过的不错。

    说对李兰兰姐弟不闻不问,是假的,可是要说对她们的教养,确实没有。

    而且韩家除了守孝还有治丧,要知道治丧这件事是极花钱的。如果说凉州的地域特点是**,男女配一对就万事大吉,那冀州的地域特点就是大丧,特别是父母的大丧的花费,那就跟股市熔断一样,资产直接归零那还算有条生路,全有负债的都不少,韩家为此也是伤筋动骨。因此这些年来,李兰兰吃住是李家掏钱、衣食是纪氏掏钱,韩家这舅家,真的也没有帮衬过她们。

    那段时间里纪松凝还没有出事,李家还有太子府撑腰,莫氏的一腔怒火就全都倾向了韩家,四处说韩家的坏话,话里话外就是韩家这么多年让纪家李家代养着李兰兰,如今热心的要帮李兰兰退婚,要么就是想挑拨李兰兰同二房的关系,再聘了李兰兰回韩家,想省下一份聘礼再赚韩夫人的嫁妆,要么就是韩家想将这外甥女再卖一次,韩家好多得一份彩礼,总之话里话外的,就是指责韩家假好人,不花一分钱在李兰兰身上,还想拿捏李兰兰的婚事从中牟利。

    韩家冤得要死,可是竟然无法反驳,因为李兰兰那个时候,确实已经同二房闹僵,李兰兰想向忠信侯府求援,让舅舅来做靠山,那么她的亲事自然便是忠信侯府做主了,而忠信侯府彼时也真的有心,怕李兰兰在外面受了欺负,想过让她嫁回了忠信侯府来,韩菱华上面还有三位兄长,反正大家都是因为守孝没有定婚的,年纪虽然大些,但也不至于委屈了李兰兰。

    只是忠信侯府这才刚做了打算,莫氏便四处说这些闲话。

    因此忠信侯便十分的被动了。他家想娶李兰兰,如果聘礼给的不多,就相当于坐实了想免费娶妇的流言,可是若是聘礼若给的十分丰足呢……

    这真是有点尴尬,韩家也确实没有钱。

    因为韩家是真的穷。

    当初韩家的产业都在冀州,后来突然被召来了京里,又要在京中置办房产、又要给儿子娶妇,又要给女儿在京中置办嫁妆,于是当时带上京的那些现钱,早在20年前也就用得差不多了,不过那时候的韩家,在冀州有大量的田庄,每年都有收益送到京来,倒也是生活的挺滋润的,可是后来连发丧事,花用无数,再加上韩家这些年不在冀州,影响力日益下降,田庄上在雇人开荒啊、与人争水啊一些事务上,便总拿不到好的资源,在当地慢慢被别人挤兑,又因为主人家常年在外,下人们不见主人家,慢慢的开始心里手里的怠慢,甚至还有小管事们私下里的吃拿卡要,于是大部分的田庄都有些经营不善了。慢慢的,这田庄的出产就只够个温饱,每年送来京中的钱越来越少,偏韩家本来就不是擅经商的人家,主子们又要守孝,而且韩家人未得允许还不能离京,就算派了管事的去惩罚过一批人,也是治标不治本。

    于是韩家的产业倒没有少,可是收入越来越少,前两年冀州没有天灾,韩家竟然也没有收入……可以说今年韩家除了俸禄之外,真的就一点外快都没有了,穷的简直无脸见人。

    这才是韩家出了孝也不出门、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好大的年龄了也不说亲的真正原因——是真的穷到没钱了。

    让韩家出高价的聘礼给李兰兰做面子,那简直是一文钱难死英雄汉,更何况韩家人口虽然少,但这一代三个嫡子一个嫡女,那家财也是要分做四份用的,断没有为了聘李兰兰一个倾家荡产,其它三个孩子就祼婚裸嫁的道理。

    所以对于莫氏四处的抹黑,韩家在开过多次家庭会议后终于拍板了一个应对办法——回老家、卖祖产。

    原来当初韩家的产业多在冀州,是因为韩家本来是冀国的大地主,后来大齐在先皇时代,同冀国打仗,有冀国军中的将领借口征兵,公为私用,将韩家满门害死,谋了他家的家业,韩家一个小儿子被老仆从带着逃了出来,到了大齐生活,长大后参军,拼杀出了一条血路,又带着大齐的军队,杀回了冀国,从此冀国败了,就成了大齐的冀州。

    这韩家的小儿子当初逃出冀国时,年纪还小,却一心要恢复祖业,后来立功之后封了忠信侯,便在冀州开启了买买买的模式,他不仅将自己的祖业的田地都买了回来,还不断的购买别人的土地。要知道这小儿子当时已经是前朝新贵了,又是有扩土之功,冀州的大户人家都不敢惹他,多有退让,也是想着巴结他,谁知道这位主儿可能是离家时太小,没学到长辈的人情事故,又在军中多年,是说一不二的将军,因此别的家族退让他、讨好他,他半分没有查觉,反而觉得是人家没有用,怕了他,于是更肆无忌惮的大量买地。

    土地是家族的立根之本,韩家这小儿子大量的兼并别人家的土地,有的是人家退让了,遇到了不退让的,他少不得还要动用些自己的权势。结果冀州建州不过5年,韩家就快把半个州买下来了,弄出来无数的人命官司,终于引得当地豪族一起出手对付他家,一时间各种强买强***死人命的案子都被人揭了出来,闹到韩家在当地臭名远扬,好几桩大案一合,冀州上报到了刑部,要求直接在当地给韩家斩完再抄。

    当时的皇帝还是启圣帝的父亲,这忠信侯是他入职皇帝之后第一个封的平民侯爵,还立有开疆扩土之功,而且难得这位脑子不太好用,一腔野心全用在了买地上,对皇室十分的忠心。虽然不是心腹,也算是爱将了。于是皇帝一声令下,让忠信侯将抢占的土地全还了回去,又拿着家钱补偿了受害的人家,然后一家人全都进京,不得圣令永不可回冀州。那些大户人家本来便是恨韩家霸占土地,这样的结局大家都得了利,倒也不是非要杀尽韩家不可,于是那韩家小儿子,也就是李兰兰的祖父,便带着一家子穷巴巴的进了京。

427 此寨无辜

    这就是韩家悲催的家族发展史。

    李兰兰的祖父虽然出身是地主人家,可是因为幼时就被灭门,并没有长辈教育正确的理财观念,想着自己家是地主出身,于是只对土地有执念,结果就算是进了京,给孙子孙女娶嫁添妆,也一样是田地庄园为主,可以说老爷子是有点钱就全扔到了土地上,一点不考虑产业的搭配合理性,使得韩家越过越穷,偏又谁都不敢开口让老爷子卖地,毕竟是执念了一辈子的命根子。

    只是这一次,韩家已经两年没有收到冀州那边送来的钱了,如今韩菱华几个兄长都要娶妻掏聘礼,还要置办韩菱华的嫁妆,以及想给照看李兰兰姐弟生活,韩家这一代的忠信侯,也就是李兰兰的舅舅,最终决定将冀州那些祖产卖掉。反正……反正他老爹已经死了,他对那些只产果子、大米的田地,并没有什么太深的感情。

    于是韩家人全票通过,便向启圣帝打了报告,回乡卖地,顺便将老侯爷、老夫人、夫人的骨灰埋回韩家祖坟去。

    之前忠信侯在老侯爷死时,其实也想过扶灵回乡,不过当时先皇没批,谁让韩家在冀州那边搞的天怒人怨的,这一次攒下了好几口,启圣帝也不好意思不批了,于是在王怡真带着李兰兰上窜下跳的那段时间,韩家其实是全家回乡了。

    今天,这是刚回来。

    之前王怡真让韩菱华说,她不肯说,可是被缠的紧了,她那嘴倒是停不住了,巴巴的有什么说什么,连着韩家当年的丑事也没留嘴,全吐出来了,当然,也同王怡真是外甥媳妇有关系。

    因此,韩家这段时间根本不在京中,是李兰兰和李奕城的订下了婚事,消息传到了冀州,他们家才知道的。

    李奕城订亲订成了国公,韩家当然替他高兴,可是李兰兰被指给了太子做侧妃……韩家就不知道该摆什么表情了。

    说不高兴吧?那是嫁入皇室,你不高兴你想谋反啊?

    可是说高兴?那就是个妾,而且本来韩家是怕委屈了李兰兰,自己想娶回来的。

    总之心情十分复杂,于是在办完了迁坟等各种事情后,韩家快马加鞭的往回赶,结果,半路上又出了别的事。

    “被劫了?”王怡真十分吃惊的问道:“不会也是在京郊吧?”这到底还是不是天子脚下了?怎么天天有达官贵人被劫啊,反而普通百姓倒听听说过出事?这劫匪还真个替天行道不成?

    “不是啊?”韩菱华也吃惊的问道:“你说也是什么意思?还有谁被劫了?”

    “……没事。”王怡真才明白,自己是想多了。她的人老是在京郊被劫,是因为乡中离京里进,动手的人是京里的势力,当然在京郊最方便,而韩家被劫……说来不好意思,王怡真都快忘了自己老本行了,她们这些贼盗,平时里可不就是最爱劫贵人们嘛。

    韩家是走到了并州那附近,被山贼给打劫了。

    一般来说山贼也有两种,一种是穷凶极恶,专门去打劫过往的行商,这样的人都是肥羊,好下手。

    还有一种,就是王怡真傅卫东这种的,专门替天行道,一般来说就是黑吃黑或者劫富济贫。

    说起来第二种是很好听啦,但是一般来说,够条件、够能力去吃别人家的黑,这种情况也少,所以大家做的劫富济贫一般会多些,不过因为出发点还是自认为正义之师,因此,这劫富一般就会盯上为富不仁的人家。韩家在冀州名声一向不太好,当地的绿林道自然很容易将她们做为目标。

    说起来韩家虽然是在军中杀敌出身,家主也好护院也好,武功都不错,可是之前韩家不是在冀州做威作福,就是在京里守孝死宅,从来没有混过绿林道,因此韩家虽然带了不少的护卫,但还是疏于防范。

    结果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看守财务的护卫被人一波药倒,第二天起来一看,忠信侯贴身带着的那些田庄地契倒是都在,可是护卫们守着的一箱子的古玩,被偷的是一点不剩了。

    韩家简直就要疯了,他们原本留宿的那驿站很安全,附近从来没有出过事情,韩家才大意了。结果散出人手去一查,这附近还真就有一家山贼寨子,这些年来低调的过着日子,于是……韩家人做了一个让王怡真敬佩终身的决定。

    他们带着护卫,跟这寨子干起来了,真刀真枪的那种干,两边互有死伤,韩菱华这次回来,就是来搬救兵的,她要把京里韩家留下的那些护卫护院也调去干。

    “那失掉的一箱财务中,有几件是祖上传下来的宝物,我们是无论如何都得抢回来的。”

    王怡真简直想哭,她本以为李奕城已经是她仅能见过的这京中最二的人了,毕竟这孩子除了武力值天然的高,基本没什么智商可言,就算是周复兴,人品差归差,遇到暗算暗害,还能给自己找补呢,她哪里想得到,原来韩家一家子都是这种二哈基因,这也太刚了吧。

    “你们搞错了对象……”王怡真实在忍不可忍的插话到韩菱华的讲述中。“劫你们财务的,一定不是这家绿林寨。”

    “什么?”韩菱华吃惊道:“你怎么知道?”

    “……”又不能直说她就是同道中人,王怡真只能拿出了“无所不知”的才女的身份解释给韩菱华听。

    大体上绿林也有绿林的讲究,一般的劫匪也会跟修仙的道者一样,无论经是谁混江湖,都会先立个山头,做自己的大本营。但是……

    会死守着一座山,遇个人就喊“此山是我开”的那种定点NPC,如今在这世上也很少了。因为盗匪也怕死啊,谁也不想每干一票就引得官府大兵围剿,大家在山上搞土木工程不容易,所以都怕被别人盯上自己的山头,让官府知道了XX山上有个XX寨,那可不是说笑的,万一哪一任的官脑子一热要剿匪立功创业绩,也不是没有的事情。

    因此绿林劫镖也看手段,若是碰上了身份显赫的大单子,谁也不会在自己的地盘上动手。下迷药,恰恰就说明了这件劫案同旁边的山寨没有关系。

428 为什么不灭他满门?

    “绿林劫道也有惯例可循,你以为我……以为他们就不会动脑子?”王怡真说道。

    绿林劫道也是需要踩盘子的,派出探子打听动向,摸清对方所带的财物最主要的是搞清楚对方的身份,越是过着刀头舔血生活的人,越是不想惹上自己惹不起的人,除非是追求暴力美学的变态,就喜欢天天杀人打架,要不然,大家都希望自己做完一票后“雁过无声、事过无痕”,因此,若是一桩案子,绿林选择了下药来解决,那绝对就是想要悄无声息的掩藏自己的存在。

    之前韩菱华也说了,他家住的那驿站十分的安全,这多年并没有出过什么事,那寨子低调的韩家不查都不知道他的存在,这么低调的一家寨子,连普通人都不会做为打劫对象,又怎么会在韩家路过,忠信侯大旗飘扬的情况下跳出来刷存在感呢。更没有可能在自己的寨子旁边动手呢?

    “你只想一想吧,你刚才不是说了吗?只有守着财务的护卫,被人下了药。你同你的父兄们是没有受害的对吧?地契和银票呢?一定是你们随身带着的吧?不可能同箱装的财务放到一起吧?”

    韩菱华点头:“当然啊。要不然我刚刚给你的一堆又哪里来的。”韩家的地契同银票,都没有受损。

    韩家带着一堆地契回冀州去卖,那拿到手的一定是银票,这种轻便的东西当然是主人家随身带着,这一次韩家被劫,失了最多是祖宅里的古董摆件。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你们必然是早就被人给缀上了,可能是在你们之前路过的地方,就有人起了意,对方缀在你们身后,反而是到了安全的地盘,在你们大意疏忽之下才下手,用迷药迷倒了护卫,只偷箱中运送的古董摆件,就说明了对方人手不足。寨子对方若是寨子,那就会有足够的人手,他们若不怕暴露而出手,连护卫都放倒了,那为什么不干脆将主子们也放倒?要知道主子身上的地契和银票,价值绝不可能低于几件古董啊。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山贼们也不爱在自己的地盘动手,你也说了那驿站一向安全,就说明了那边的山寨也有不在自己地盘动手的习惯,所以打劫你们的,一定不是本地的山贼,而是外来的匪人。”

    王怡真解释完了,韩菱华想想也是这个道理。恍然大悟道:“怪不得我们打上山的时候,那寨子好多人还正在睡着,当时我还心想,这人做了案,也不防备着点我们的报复,心真大啊,合着就不是他们做的?”

    “肯定不是……”王怡真心好累,“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你们冤枉了人家寨子,第二点,你以为山匪们劫到了财务都是回寨子里分赃吗?不是的,我们……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其实山匪们并不都是无处可容身的大恶人,越是偏僻之处,好多寨子里的兵丁反而是附近的乡人,有的人有自己的家,家不在此处的至少也熟悉环境,若是一个寨子在自己周边的地盘上做案,做的还是那种会引来官府的大案,那他们第一时间不但不会回家,反而会四散而逃,藏起来躲风声,至于赃物,要不然就第一时间倒卖掉,要不然就先藏到某一个位置,总之,对于山匪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命,有了命才能花钱啊。你想想,你们韩家失了财务,还派人去打听,打听到了寨子攻打了上去,那些人竟然还在寨中,这就说明了他们根本没有作案,甚至……他们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地盘上出了案子。”

    傅卫东当初为什么收王怡真为徒?两边的势力来往密切为什么不合成一股?王怡真那庵里怎么就常有男人进进出出?

    就是狡兔三窟啊。除非是水泊梁山那种势力大到敢跟官府拍板的山头,否则谁家得了大批的财务也不会跟电视里演的似的,立马就众聚一堂、大碗喝酒、欢腾庆功然后被官府包圆了……傅卫东做了案子都要将人打散,一部分去联系倒卖,一部分就潜藏起来,什么时候风声过了,什么时候再露头。

    傅卫东做案、王怡真帮着打掩护藏人、过后他劫到的分她一点,说是做无本的买卖,其实大家都只是在生存线上挣扎,山贼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啊。因此想想一寨子低调的山贼,人在寨中坐、锅从天上来,王怡真都替那结同行伤心。

    “这么说当真是冤枉了她们?”韩菱华听王怡真说得伤心,她都有点心虚了,结巴说道:“但是……但是他们是匪啊,就当……就当是为民除害吧,对啊,我们这可是为民除害啊。”说完了韩菱华也有了点底气,他们是官是兵,杀匪是理所应当啊。

    “……”王怡真对于两边这种天然的对立立场,也不好指责什么,不过还是说道:“要是为民除害也就算了,问题是你们不是还要找祖传的物件吗?”

    “可是你不是都说了,案子不是那寨子做的,那抓了他们也找不到物件。偏两边各有伤亡,那寨子也红了眼跟我们往死里拼,也只好先等着打死他们再查别处了。”韩菱华说道:“不过那寨子里的人身手也真是厉害,我们家的亲兵也折损了几个,所以我才回京来带其它的护卫,呃……要是当时你在就好了,也省得我家伤了好些人。”

    虽然之前还有点物伤其类,但是到底王怡真也不是大慈大悲的观音,动不动就想拯救谁。一边是完全没打过交道的同行,一边好歹还算是有交情的亲戚表姐,她现在的立场还是跟韩菱华近些,韩菱华一抱怨那寨子厉害,王怡真立刻开始帮着她出主意,计划怎么灭人满门了。

    “那你们怎么不在当地调官府的兵丁,来直接灭他们啊?”王怡真奇道。

    韩家的人再二,也是带兵出身,他家一半的护院,人数少,攻不下一个山寨,倒也说的过去,因此寨子嘛,谁家不是建的易守难攻了,可是韩家是官身,也被劫了,那这件事事关重大,闹开了也是地方官治理不好,因此若是韩家牵头,让当地官府出令剿匪,大兵一到,那寨子绝无可能幸存啊,更不可能还能互杀到各有伤亡,韩家与其让女儿回京带余下的护卫,不如在当地求助于官府。所以……他家是为什么不求助官府,而一定要动用自己的私兵?

429 只能私了

    王怡真看向了韩菱华,韩菱华叹了口气说道:“害,我们当时不知道,劫东西的不是寨子里的人,只当我们那几件物件一定是在寨子中呢,你也知道,我家是军中出身,军中嘛,一旦打下来什么城池类的,总会……嗯……是吧?”

    是什么啊?王怡真表示不明白。

    “就是会自己吞一些嘛。”

    韩菱华的祖父当初是攻占了冀国皇都的将领之一,那被劫的几件物件中便有冀国皇室御用之物,按理这种东西该是上交给国家的,私自截留,往小点说是贪污,往大点说那是心存反意啊。若是韩家求助于官府,到时候真找到了物件,给往上一报,韩家这是有罪啊。

    当初韩家被召回京中时,众目睽睽,于是好些东西就不方便带着,封在了老家的祖宅中,这一次韩家回乡,便想着将东西带回处理,没想到走到一半被劫了,可是偏这些东西敏感,韩家不好求助官府,怕真让人翻出来了,只能调自己家的护院继续干了。

    王怡真也没想到是有这么个原因,这倒是说得过去了,她就觉得韩家不至于傻到这个份上,原来是有东西不想让官府知道,但是……“那你也别跟我说啊。”王一怡真头痛道。

    交浅言深,韩家这点秘密,干嘛跟她透露的这么顺溜。

    “那不一样啊。”韩菱华说道:“你是奕城的老婆,韩家的事,你知道些心里也有准备嘛,再说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好些人都知道,就是别闹到人尽皆知就行。”

    简直了,这种事还敢让好些人知道,韩家这是要上天啊……而且还将那些东西带回京来?被人抢了不说认倒霉,还带人上山硬刚?这种东西难道不是没有更好吗?真被人翻出来,李奕城倒没什么,可是万一连累了李兰兰呢?要知道以前韩家只是韩家,如今的韩家却也算是太子那边了,若是闹出一点点私藏御用之物的丑闻来,就算别的人不说,只要启圣帝心里怀疑,太子还怕不倒?这些人怎么就这么胆肥呢?

    韩菱华看着王怡真一脸的担心,才明白她误会了自己的意思。

    “我是说,这些事外人不知道,但先皇是知道的。”韩菱华解释。

    “当时我祖父很受先皇的器重和喜欢,他又因为是受到了大齐的支持,报了家中的仇,因此对先皇也极为忠心,他第一打进到冀州的皇宫,将那宫中皇室的物件都列出了清单,要送进京去,便其实有一些是冀州皇室专用的金银器皿,打了印记,大齐也没法拿来用,便让他就地销毁,但我祖父喜欢其中的几件,便又向先皇说了,想留着。后来先皇让他献了一本韩家祖传的书进宫,于是这些本该消毁的物件,便不再追究了,只是别让外人知道了就行。”韩菱华说道。

    “你说什么?”王怡真跳了起来:“你说书?一本书?”

    她是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突然从韩家这里听说一本书。

    韩家祖传的书,在40多年前冀国被灭时献给了先皇?这大齐的皇室是怎么个回事?每一代的帝王都这么爱学习吗?还是说,每一代都要用书来挑选圣贤之人做太子或皇帝,不对……攻下冀州那时候,先皇应该已经登基了吧?那么那本书,同肖婉儿20年前给了启圣帝的是一本书吗?还是说是不同的书?又或者……是同一类型?同一系列?同一作者?同一内容?

    王怡真的眼珠子瞪的溜圆,都快跳出眼眶了。“你快说,你家当初给了先皇的,是本什么书?”若是大齐的皇室真的一直在收集书,那韩家这本书就算不是肖婉儿给出的那本,两者也该有所关联。

    王怡真这么激动,把韩菱华吓了一跳。“什么书?你这么问我……我哪里知道啊?我祖父又不识字,他也不看书,他就算同我们说话,也只说他以前带兵打仗的功绩,从来不提书啊。”韩菱华更不好说,老忠信侯一直觉得先皇拿一本换这些金银财物,有点傻。因为长辈是这种态度,所以韩菱华也从来没想过要问那是本什么书,因为她也不喜欢书嘛。

    王怡真恨死了。

    她这辈子一定是跟书有仇,查来查去查的自己一屋子的书,偏不知道自己要找的到底是什么书。

    “你……你父亲呢?忠信侯可知道当初是本什么书?”王怡真问道。

    “我不晓得。”韩菱华摇头:“当初我祖父献书留财的时候,还没有娶妻呢,我父亲也是在那之后出生的,不过他有没有问过,我便不知道了。”

    “总之事就是这么个事,被劫走的东西,因为有点特殊,所以不好让外人知道,所以我今天刚回来京里,就来给你送添妆,明天还要带着护院去冀州,继续跟山贼干呢,我们这次带去的护卫不过100人,那山贼们也就差不多的人数,等着我带着余下的100人到了,绝对的干死他们,我走啦。”韩菱华说道。

    “别走。”王怡真叹着气说道:“你都已经知道了劫道的事可能不是人家做的,还要继续干啊?”

    “那不是已经打成仇了吗?我们两边都死了人,这次是不死不休了。事到如今只能像你说的那样,打到灭门了啊。”韩菱华说道。

    “不可。”王怡真摇了摇头。

    之前是以为韩家可以去找官府剿匪,所以王怡真倒是建议她打灭门战,可是如今既然韩家不能动用官府的力量,那就不能再继续打下去了。

    王怡真说道:“你不懂绿林道上的规矩,越是安静低调的寨子,越是人脉布得广,他能保那一片平安,便说明这寨子的主业不是打劫,他在黑白道上,肯定还会有些别的营生,有的……甚至在官府中都布着人,这样的寨子,跟四周的贼匪们一向也有不错的交情。你若是用剿匪的名义去打他,那是官贼不两立,谁也说不得什么,作匪的,有胆量惹官,那就得有胆量自己担着,到最后就算是灭了,也是技不如人。可是你家投鼠忌器,不肯用官府的力量,带着私兵去攻打山寨,那就是私怨,更何况这私怨还是你家自己的误会,冤枉了人家。因此那山寨你们若是一夜灭尽他们,外人不知道这是一场误会,只当那寨子犯了绿林忌讳,若来了官府,被灭也是没有办法。可是你若一夜灭不尽他们,等着他们将你家无故攻打杀人的消息递出去,向着周围的友寨求援,就只会引起同道之人的同情和同仇敌恺,到了时候绿林道上若四面八方来援,你家那200人,就是给送个人头。”

    当初吾威劫杀案怎么来的?就是不懂江湖规矩,得罪了绿林。绿林上虽然多是匪类,可是也有义气相交之人,万一这寨子是个人脉广的怎么办?

    王怡真怕韩菱华家再这么干下去,引得冀州绿林群起而攻之,也是吾威那样的下场。

430 静心归来

    韩菱华目瞪口呆,“这江湖上的贼,还有这么多的规矩?”她第一次听说啊。

    王怡真瞪了她一眼:“这说的,不知道自古高手在民间吗?”江湖上的贼匪,那规矩\那来历\那传承,可是比大齐这正规政府久远的多了,又自由度极高,不像是军队那样令行禁止的,所以行事上多是随心,韩家要真扯着官府大部队去剿匪,那周边的匪徒也不见得个个敢去救援,可是若韩家总共只有200家将,那匪徒们只怕都会想去凑凑热闹了。王怡真是最了解这些人的思维的,在不危及生命的情况下,这些人是很愿意热血义气一把的,毕竟对于贼匪来说,杀官兵也是扬名立万的好机会,比金钱更重要。

    “那可怎么办?”韩菱华重新坐了下来:“两边都已经打起来了,这仇不也就结下了吗?”她看着王怡真这么懂江湖规矩,说起来头头是道,也不禁开始虚心求教了。

    “两个办法。”王怡真伸着指头说道:“第一,你家放弃追查那些器物,立刻上报给官府,说是有人劫了先皇特赐的物件,这可是杀头的罪名,直接将那寨子屠尽。江湖有江湖的规矩,除非是谋反,不然谁也不会轻易去动官府的。”盗亦有盗,除掉某些杀人越货的江洋大盗和穷疯了的新手之外,绿林其实一向是避免同官府正面接触的。因此,既然已经成了仇,忠信侯府只要不再追查那些物件,上报官府就可以派大军剿灭山贼。“可是有一点,这事过后,韩家绝不可再追查丢失之物了。”

    韩家上报说被劫,不管那山寨是否有向外发出求援,别的势力都不敢轻易再插手官府剿匪了,那么韩家灭了寨子,就得当作自己找回了东西,否则若是人死了,再去查找其它的作案人,就一定会被人知道是冤枉了那个寨子,到时候可是真的会引起绿林公愤的,到时候韩家不但在冀州查不到任何的线索,极可能还会被人劫在半道上各各击破,早晚也一样是送人头。

    “绝不可能。”韩菱华道:“除了我祖父从冀国皇室拿来的东西之外,也有些是真的韩家祖传的东西,还有……还有些别的东西。”

    王怡真这听着,那全是不可见人的东西啊……韩家想的,终归还是拿回来。

    “那就只有第二个办法。”王怡真说道:“立刻停攻那山寨,找当地别的势力做中间人,祸水东引,将这仇怨栽给劫道之人,就说是那人盗走了东西,还留下了线索引向那寨子栽赃他们,只要能取得那寨子的信任,便可以想办法让冀州的绿林一起帮着你们来查找,但有一点,这中间人得信得过,有足够的身份,而且要韩家先低头道歉,人家无论提什么要求,你们都要满足,说实话,最后付出的代价,极可能比你们找回来的失物价值还高些,只不过却是不用再多死人了。”王怡真说道。

    绿林道上对外抱团,对内也有恩怨,若是韩家先低头认错,只说两边的误会皆是由真正的劫匪引起,那么人争一口气,那寨子也会先帮着韩家找出害了自家的元凶,再算恩怨。其实这种黑道上的勾当,黑道最清楚,光是从作案的地域、手法、大家心里对于自己周边邻居和对家也都心里各自有一本帐,若是韩家愿意同绿林合作,由绿林来追查此事,说不定比韩家自己的无脑去查来快的多,但这一点需要韩家诚恳认错,并且……最后还要支付人家极大的补偿。

    韩菱华一听,就又犹豫了:“这个也……我可做不得主,刚刚也说了,韩家如今……”实在是穷,之所以想追回那些物件,也是为了钱啊,若是最后付出的大于收获的,他们图什么呢。

    “那我也没有别的办法。”王怡真说道:“但总归只得这两个办法,否则你这么带人去打,强龙难压地头蛇,早晚要出事的。”打不过,等那寨子联系了援手,就要给人家包饺子;就算勉强打得过,还拿不回东西,并惹来了冀州绿林,到时候,韩家一样找不回失物。于其人财两失,这两个办法,至少可以人、物各保一边,就看韩家怎么选了。

    韩菱华想想,觉得王怡真说的极有道理,最后决定将这两个方法都带了去,让父亲拿主意。便再次告辞。

    王怡真叮嘱她:“第二个方法总比第一个方法要好,还有,你若见了忠信侯,帮我问问,他知道不知道当初你祖父献上去的是什么书。”

    韩菱华答应着,问王怡真:“你要不要跟着我一起去?”

    其实韩菱华也觉得第二种比较好,那寨子若是真没有劫他家的东西,随便就给人灭了门,总是太狠了些。只是王怡真说的第二种法子,却得是极懂世故人情的人才做得来的,里面即要编排说辞让人相信,又要找中人上门道歉,韩菱华觉得,他家的人,智商可能不太够用做到。韩家实在需要一个像王怡真这样的明白人。

    王怡真摇了摇头。若是以前她也就去了,如今京里这一堆的事她哪里走得了。别的不说,静心师太到现在都还没有下落呢。王怡真将自己这边接回了乡里的亲戚,却走失了一个长辈的事,大略的说了说。

    韩菱华听着,直夸她即有爱心又有孝心,夸得多了,她都有些伤心了。“其实上次马球赛的时候,我便回去同父亲说了,你同兰兰两个人都很好,一个勇敢一个果断、一个聪明一个伶俐,年纪也都合适,若是能一起嫁给我兄长们,韩家下一代可就要兴旺了,我爹也听说合适,还说我三个兄长随你们自己挑,只是那时候我家也凑不起聘礼的钱来,还想着这一次回来,就将婚事订下呢,谁知道我们还没回来,你们就全都订下了婚约,我们家一个也没捞着。你真的不能跟我去吗?你懂的这么多,什么都明白,你要是在,能给我们拿个主意就好了。好在是到底你也没有嫁到别人家去,做不成亲嫂子,总还是表弟媳妇,要不然我真怕自己忍不住要去抢亲了。”

    王怡真不得不夸一句,韩家人虽然都有点犯二,眼光却比大多数人都好。笑道:“好啦,总归还是亲戚,等我找到了长辈,便去帮你。”便亲自送了韩菱华出门,说起来今天下午来了这么些人,也就是韩菱华,是王怡真亲自送到了门口的。

    韩菱华到了门口还没有放弃想明天带王怡真走的想法,恋恋不舍的说道:“那你找了长辈,一定要来找我。”王怡真一边说道:“好,我肯定不能不管你。”一边眼角余光在门口侧边上见着了一个年老的尼姑,茫茫的站在济宁伯府的门口。

    “……”等下,王怡真觉得自己可能看到的是幻像。“静心师太?”

    看着那老尼姑转头看她,王怡真才知道这真不是幻觉。

431 话中真假?

    王怡真觉得,今天这一天过的,大约是她的人生中最魔幻的一天了。

    自从去启圣帝那里上了香之后,她这人生就跟开了挂一样啊,要钱来钱,要人来人。

    大家都争先恐后的给她送钱不说,连着静心都给送回来了啊……

    王怡真这边魔幻着,韩菱华也同样魔幻着。她想带着王怡真一起走的唯一阻碍就这么自己回来了,韩菱华差点想跟着王怡真再进府,去帮她打包行李,却被王怡真打发了去帮着请大夫并向青云武馆报信,反正李奕城多半也在那边,她这也不算是指使韩菱华了。

    王怡真这边则将静心迎进了济宁伯府,从上到下的肉眼打量了一遍,看着是并没有受什么伤的,静心安慰她道:“你放心吧,我身体好着呢,也用不着叫什么大夫来。”

    王怡真肉眼看着也觉得老尼并不像是受了什么伤害,这才多多少少的放心了些,然后才问道:“主持,你这些天到底出了什么事?是谁劫了你,又怎么放了你?我们担心死了,可是却又不知道要去哪里救你。”

    静心摇了摇头:“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我倒是知道你们担心,可是却不知道该怎么找你。”

    静心便开始讲当天念园中发生的事情。

    念园突然受袭的那日,静心一直在自己房里礼佛,谁想到突然有人闯了进来,劈头盖脸就是一把蒙汗药撒下来,这之后,静心便不醒人事了,等到了再醒来,便被人蒙上了眼睛,睡在一间屋子中,待她醒来了喊叫,便有人进屋来,问她惠心同王怡真从小到大相处的一些事情。静心当时也是被吓的不轻快,怕这些人对王怡真不利,可是这些人语气和缓、并不曾恐吓她,反倒像是朋友聊天一样,问她些王怡真的饮食喜好、日常活动,比如喜欢吃什么、玩什么、用什么,又或者是如何学习、识字、读书,静心感觉到了这些人并没有恶意,也就挑些能说的,说给对方知道。

    她本来便不是王怡真的养母,惠心对王怡真的教养,一向不让别的尼姑插手,更何况王怡真在5、6岁大点了之后,便不肯在老老实实的呆在庵中了,静心对她所知,真的不多,甚至连她喜欢吃什么用什么,也都说的是错的,因为王怡真吃的用的都同庵中尼姑们一般,是没得可挑的。

    那边翻来覆去的问王怡真的日常行为,静心也只能翻来覆去的答,两个人说了不知道多少遍,突然便有了另一个人急急忙忙的闯了进来,说是她们的行踪被人发现了,那问话的人便扔了静心在屋中,急忙离开了。静心等了一会儿,便听到了有人找到了她所在的屋子,接下来,她便被人救了。

    “是谁救了你?”王怡真对这种故事发展也算是比较吃惊的了。按着静心来说,她获救也已经有好些天了,为什么到了今天才找了过来?

    “是开福寺的尼师们救得我。”静心师太说道。“开福寺乃是晋王妃主持修建的一座庵堂,那里面收着的都是晋王麾下阵亡将士的孤儿寡母,因着其中有几位年轻的尼师也是出身将门,武功不错,因此常于那附近的山头巡视,保一方百姓平安,当时便是她们发现了我被人所掳,救回了我。”

    “这晋王同晋王妃可真是天下难得的心善之人。”静心师太说着,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神色,说道:“我被开福寺的尼师们救起之后,当时她们也问过我,该如何送我回去,可是我并不知道当日里落脚的那园子,在什么位置叫什么名字,只说京郊,那京郊却有上百的园子,我便说了你是济宁伯府的长女,但尼师们帮我打听了好些时日,那京效的园子里,却并没有济宁伯府的,她们便宽慰我,说是她们这里因着是晋王将士家眷所聚之处,位置较偏,日常里并不让信众上香,她们是出家之人,也不好随意走动,只每个月初一十五,派人进京中采购些日常用品,她们便让我安心住在那处,今日正是十五,我就跟着她们采买的车子一起进了京中,如今才终于见着了你。”

    静心师太进京时,王怡真忙着李兰兰的事情,甚至没有出面,安置事宜都是傅卫东来安排。那园子叫念园,是李兰兰借了她了,王怡真同傅卫东说过,如今看来傅卫东这心大的,只怕没有同尼师和孩子们说过,本来这倒也怪不得他,那时候陆大林的事就够他忙的,可是这却导致了静心走失之后,连自己该回哪里去也不晓得。

    这样算起来,静心不但是晋王府救了,还在人家那里被照顾了一段时间呢。

    说起来这样的一个大人情,别说晋王府来讨要了,反倒该是王怡真去还人情才对。

    “还真是晋王啊……”王怡真沉着脸不说话,晋王这是当她傻吗?先掳了人去,再设个局,假作将人救了回来,然后找她讨人情?不过若是讨人情,为什么只将静心师太一个人扔在大门口,好说不应该是晋王妃亲自送了她回来,顺便……再给她来份添妆才是啊,为什么晋王府的人不露面呢?

    王怡真觉得,有两种可能。

    1.晋王府自己都觉得这套下的太没水准了,不好意思露脸。

    2.晋王府觉得,并不需要自己出面讨这份人情。

    王怡真又将静心师太的话从头想了一遍,突然想到了一件事。若说开福寺答应了静心,来京中采购的时候,捎带了静心来济宁伯府,那么静心又为什么是到了晚上才出现的呢?总不能开福寺的尼姑就喜欢晚饭后再进城采购的,就算是她们喜欢,那市集也不开啊。

    王怡真一下子手臂上的汗毛都立起来了。

    因为启圣帝一翻女权言论是中午说的,诸王来她这里添妆便都选到了下午。

    晋王府若是从静心身上问不出东西,早就可以送她回来的啊?何必等到了今天,早送回来,王怡真不知道内情,说不定还真的承她们这份大情呢。而晋王府若是能从静心身上问到有价值的东西,那也大可不必送她回来,因为静心到底是王怡真的长辈,别人要宝物,得拿钱来买,若晋王府用静心同她换,王怡真肯定也是会换的,同样大可不必送她回来。

    所以……静心在撒谎。

432 好心坏事

    王怡真不是没有去过冠军园。

    从那边往京中来,就算是快马加鞭也得半刻中,若是尼姑们真的坐着车进城采购,那只怕早上出发,中午能赶个饭点就不错了。也就是说,除非晋王府那么巧那么巧的决定了,今天要放静心回来,否则,启圣帝的话传到了晋王府,晋王府再派人去尼姑庵接人,也就刚刚好能将人在晚饭后送到。

    也就是说,静心要不然就是早在城中,晋王府接了消息,才决定放她,要不然就是临时被拉进了城来,但无论是哪一种,都绝不是静心说的那样,跟着采购车“顺路”进得京。

    不然呢?

    她总不可能是在明知道自己被掳,家人担心的情况下,还逛了一天的京城繁华,晚饭后才来济宁伯府吧?

    而晋王府之所以在今天送静心回来,是因为启圣帝说过了,不许用威胁的手段让王怡真屈服,若是拿人质交换,晋王府就算是得了那书,也算不得圣贤了,因此晋王府再拿捏着静心也没有用处,送回来,反倒是给了王怡真一份大的人情,不但显得自己圣贤,连添妆的钱都省了。

    所以……

    静心瞒下了她今天的行程的真相。

    王怡真搓了搓胳膊,不动声色的问道:“这么听来,晋王府真是积善之家啊。”

    “是这样啊。”静心也笑道:“我也听开福寺里的尼师们说了,京中人对晋王多有误会,因着他带兵的原因,常叫他杀神啊、战神啊什么的,其实这个人,是个再心慈不过的人了,他所做所为,也不过是保我大齐百姓平安,如今关边太平、国家兴盛,他是该居首功的,而且晋王妃也是一等一的好人。开福寺中尼众能安居乐业,全多得她的主持,那寺中的尼众,不但冬夏两季为尼众们布施衣物,还请了专门的人来教导孤儿们写字作功刺绣女红,让孩子们自己有挣钱的本领,晋王府中的丫环小厮,都是从那寺中出去的,实在是有善心又有远虑之人。”

    王怡真听的直撇嘴,开福寺做的这些,她在乡里就有做啊,也没见过老尼们夸她有远见有善心,更是曾责怪他带着孩子学这玩那的,不肯好好的作工和要饭……化缘,怎么到了晋王这里就拨出这么高的高度了?静心将晋王夫妻夸出一朵花来,就差没说,晋王登基天下可安了。

    王怡真一边听着一边心里直发凉。

    她同静心倒也不是非常要好,可是庵中这些老尼在她年幼时也是都照顾过她的,就算没有天大的情份,总归是看着她长起来的,她将人当长辈,天天规划着怎么给这一群人养老送终,结果呢?

    静心在骗她,说好的出家人不打诳语呢?

    其实早在静心平淡的说那些人只问王怡真的日常行动时,就说明了静心是知道自己被王怡真连累了的。

    其实王怡真也不是不能理解,突然被人连累至绑架,心里的慌张和害怕,这种时候静心若为了自保,求对方放过了自己,甚至为求保命,愿意回过头来给对方做内应,做探子,王怡真也都能理解。

    可是若是能骗她,为什么静心不去骗那些绑架她的人?

    既然已经回来了,好好的说出实话,求王怡真的保护不就行了?怎么反倒这样积极的给人家做起了说客来?

    到底谁亲谁仇?谁近谁远啊?

    王怡真心底发凉的听着静心不住嘴的说晋王夫妻的好话,笑着插嘴道:“没想到晋王妃是这样的好人,那她也一定是极为美貌吧?”静心年纪时便是因为容貌不漂亮,被丈夫抛弃而出家的,因此她一向赞颂女子要注重内在美,王怡真这夸法,似是在说晋王妃只有漂亮拿得出手,是静心听来是极侮辱人的。

    静心便有些不高兴的说道:“这是怎么说的,那晋王妃出身大家,高贵大方,待人更是十分的和气,无论是否美貌,都称得上女子的典范。”说完了,静心才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些什么,张了张嘴,有些窘迫的看着王怡真。

    她说漏了嘴。

    之前她只说住在开福寺中,听人夸这位晋王妃,但是她这一句话,就漏了底,她是见过晋王妃本人的。

    王怡真看着静心的窘迫,突然也有些佩服这位晋王妃了。静心会这样下意识的反驳她,那也就是说,静心不只是被逼迫,而是真心粉这位晋王妃啊,听人家说她的坏话,都会下意识的替她讲话。特别是静心被王怡真当面戳破谎言,却只有窘迫没有害怕和愧疚,这样一来,王怡真的心里还好受些,说明静心不是帮着别人害她,而是真的让这些人洗了脑了,她多半是真心的以为,晋王府救了她,还是真正的大好人。以致于人家说什么她都肯听了。

    王怡真叹了一口气,说道:“主持还是别太相信晋王府的好,她们只怕是另有所图。主持只想想,若不是别有目的,她们为什么叫你不同我说实话呢”

    静心听着便有些生气了:“你是不是也听了外面的说话,以为晋王残暴、晋王妃不仁?我同你讲,这些都是假的,他们夫妻两个真的是十世善人转世,是与我佛有大缘法的人。我哪里有不同你说实话,只是觉得你年轻还轻,有些事,就不用告诉你了。”

    王怡真信了才有鬼,可是看着静心已经明显被人洗脑洗成了晋王夫妻的脑残粉,她却又拿不出证据证明静心之前的经历是晋王府贼喊捉贼,也只能好好好的答应着,反正静心回来了,她明天往念园里一送,她再怎么脑残,也打听不到王怡真半点消息。

    王怡真这边偃旗息鼓了,静心反倒不干了,看王怡真一脑的敷衍,静心到底没有忍住,最终还是从怀中抽出一件东西来。

    “你这孩子,年纪尚轻,不懂得分辨人心……”静心叹着气说道:“我虽然长年在乡里,只在庵中念佛,可是我却知道,真的善人一定是真的信佛,我同晋王妃一见如故,本来这事吧,我不想让你知道,是因为这人情太大,我已经打定了主意,自己承下这人情,没想到你这样不识好人心,如果我也不能再瞒你了,你来看,这就是我为什么有些事瞒着你的原因。”

    静心递给王怡真一张礼单,王怡真看着就觉得眼熟,这单子绝对是皇室专用,她今天已经收过了两张了,分别来自于楚王妃同韩王妃,那这是……晋王妃给的添妆?

    打开了单子,王怡真看到里面还有晋王妃特意写给她的一封信。

433 独一无二的添妆

    原来静心真的没有说谎。

    因为她只是瞒下了一段真话没有讲,因此严格说来不算说谎,充其量也就是没有说全罢了。

    静心确确实实是早上便进了城的,只不过进城之后没有直接到济宁伯府,而是先同采买的尼姑一起,入了晋王府。

    原因是采买的尼姑半个月进城一次做采购,但因为开福寺中人都感恩晋王,因此进城后第一件事都是要先拜会晋王妃的,即要问安,也要报知寺中众人的生活、开支,另外晋王妃也有时会给些赏赐、有时会让她捎经书等物供奉,总之,尼姑是要先见了晋王妃,再去采购的,正事办好了,才好去送静心,这一点,尼姑早同静心说清楚了,静心愿意等着她。

    却正好前一天,晋王妃夜里做了一个恶梦,据说是梦到了二口大锅,半点征兆都没有的就从天而降,扣到了她头上,因此有些心神不宁,正好听说了尼姑进府求见,便让丫环来请,正好问这尼姑能不能给她解解梦?

    这位晋王妃,也怪不得尼师们都爱戴她,她是个真心爱佛信佛的人,唯一就是有点迷信,平日里若是梦见点什么,总疑心是神佛的指示,喜欢让人带去庙中,请老尼解梦,今天正好有尼师在家,她也就省得让人将梦送到京外了。

    但问题是这一个负责采购的年轻小尼姑,身强力壮数学好才是重点,她可不会解梦啊。想着自古以来姜是老的辣,那尼姑便转回去问静心会不会解梦,静心说略懂一点,那尼姑便带着静心一起去见了晋王妃了。

    一来是静心正好可以给晋王妃解解梦,二来是静心到底是济宁伯家嫡小姐的长辈,开福寺救了她,若就这样送回去,济宁伯府也不过是多给几个赏钱,但若是晋王妃出面送回去,这人情就该算在晋王府身上,尼姑一向忠心,觉得这样对晋王府有好处,便自作主张带着静心一起去了。

    尼姑们在京外住着不晓得,但晋王妃却知道,如何的王怡真也算是在京城中耀眼的第一风云人物,挺着启圣帝初恋的女儿的名号,但凡跟她沾上关系的人,都很受圣宠,因此听说自己人救了从小看着王怡真长大的长辈,自然也是觉得一个天大的人情送到了面前,想一想,莫非梦中那锅从天而降的一口锅,便是指这份从天而降的“人情”?那自然也是十分的高兴,因此对静心自然也十分的客气有理。

    晋王妃借着解梦,同静心聊了一会儿,没想到正聊到高兴时,宫里传出来了消息。不是别的,正是启圣帝因王怡真有感而发的一段话。

    其它的王府,听说了王怡真去找过启圣帝之后的事,大部分的人,都会将重点放到了启圣帝关于“才学”和“圣贤”的发言上,以拉拢王怡真为主要工作,可是晋王妃听着这打听回来的消息却是一身的冷汗,她的关注点,却都在启圣帝所说的不可用“胁迫威逼”的手段上。

    因着之前尼姑同静心谁也没有提她被人所掳之事,因此晋王妃仔细询问之后,确定了静心就是王怡真所说的被人所害之人后,晋王妃顿时便意识到了这事有点坏了。

    就像王怡真之前想的那样,静心被人掳走,只问了几句话,开福寺的尼姑怎么就这么正好卡着点的上门,而且那掳人的人就真的扔下了静心自己走了?别说是王怡真要想多,晋王妃听的这里面处处碰巧,都差点要疑心是不是自家设局了,也幸好那采买的尼姑机灵,还知道先将人送到晋王府问过晋王妃,要不然若是就这样将静心送回去,别说讨不到人情,只会让王怡真心存怀疑。

    晋王妃顿时一阵的头疼,觉得昨天梦的那锅很有可能不是人情扣到头上,而是污水扣到头上啊。

    可是这人都已经“这么正好”的叫开福寺的尼姑们救了回来了,那不管王怡真信不信,都没有扣着不还的道理啊,更何况启圣帝发了话,儿子们还等着王怡真来测评“圣贤”指数呢,最后晋王妃想了想,便做了一个决定。

    她先是将静心解的梦从头到尾夸了一百遍的精准和灵验,然后又问静心,在这京中有什么打算,愿意不愿意在这京中新建一个庵堂,来做主持?

    因为据静心说,庵中的七八位老尼,都是看着王怡真长大的,于是晋王妃的意思,与其拉拢王怡真,不如拉拢她身边的人呢,这世上都以孝为重,王怡真能为着一个老尼求到了启圣帝的面前,可见得也是个尽孝的。晋王妃其实更想将静心等老尼,直接接进了开福寺里供奉着,但是又怕王怡真觉得她这是拿捏着长辈们做人质。于是便起了个心思,打算直接给静心建个庙。

    静心当然不可能不愿意,见着了晋王妃这样心向我佛,连个外地的尼姑都要帮到了建庙的地步,自然是大喜过望,两个人几乎可以说是一见如故、一拍即合,就差拜把子了。

    晋王妃当即就拍了板,直接给从府里拨了三万两银子同一张地契。其中二万五千两,便让晋王府的总管带了,去四处挑选工匠,采购砖瓦水泥、聘请建筑师、木工师、雕刻师、塑像师等专业人事,开建庙宇,而另五千两则让开福寺的尼姑带上,去熟识的店家采购尼师常用的僧衣佛具、佛堂法器等日常用品,更那一边地契,直接塞进了静心师太的怀里,以后,便是静心所主持的新寺的所在了。说起来,也亏得晋王妃平日里就礼佛,又经营开福专卖店,这些寺庙相关的工匠用品,佛具法器,若换了别人,只怕还真置办不起来。

    静心差点被这具大的惊喜打到晕过去,甚至都有些恐慌到不敢相信,连连推辞,但晋王妃却是十分的坚持,一口咬定了她同静心在我佛的指引下天生的有缘,都是注定要为佛法的传播做贡献的人,这样她来出钱,静心出人,两家一起将这寺庙开起来,岂不是大功德?

    都到了这个份上,静心还能说什么呢,她就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慈悲的好人,于是痛哭流涕的谢过了晋王妃。

    王怡真这个无语啊……这绝对是史上最让人吐血的添妆了,说出来真让人不太相信,竟然有人给她添妆了一座尼姑庵……

    她怎么突然有一种,姑娘不想嫁,可是小伙子先一步把岳母娘攻略了,娘家逼着她嫁的感觉呢?

434 内定女主

    怪不得静心打从见了面,就没口子的一个劲的夸晋王夫妻。

    原来是拿了人家这样多的好处,如果说其它几家王府给的算是添妆,王怡真觉得,晋王府这给的该算是聘礼吧,反正静心这一颗向佛之心,绝对已经变了,看她被人洗脑的程度,只怕是王怡真就算说晋王府便是掳了她去的真凶,静心也不会信的。自然,到底人是不是晋王府掳的,王怡真也没有证据就是了。

    于是等着东西都采购的差不多了,到了晚间里,晋王妃才送了静心回来。

    而她写给王怡真的信,也是今天的说明。

    信里主要写着两点:

    1.晋王妃再三再四的强调,晋王府救回了静心的偶然性,乃是因为静心被安置的那片山头,是开福寺的领地,尼师之中有武将人家的妻女,自发组织起来在那边巡逻。

    2.晋王妃本是想着送了静心回来,但是静心一再坚持自己回来,晋王妃又恰好有了其它非常重要的事情,于是便让静心先将添妆的单子带回,晋王妃会之后再登门拜访。

    “这么说,她人不过来?”王怡真对于晋王妃竟然不见她这件事,也是诸多的疑惑,几家的王妃,都想替丈夫在她这里留一个圣贤的印象,晋王妃难道真的这么佛,无欲无求的连个脸都不露?但若她当真无求,便又不可能拿出这三万两来建庙了。

    “晋王妃必定是有其它的要事。”静心说道:“她本来是要送我来的,但我看他家的总管急忙忙的跑进来,脸色不太好的悄声说了几句话,那之后晋王妃便大惊失色的模样,我坚持说要自己回来,她倒松了一口气似的,只给了我一封信。”

    这么说来,晋王府大约是出了什么非得王妃出面,走不开的事情,王怡真对晋王府倒霉也没什么大反应,只是现在这么一闹腾,到底是不是晋王府掳了静心去,倒没法查了。王怡真一边想着,一边将这晋王府的礼单搓在手里,这么多的王府来送礼,可是晋王府这一份,她却拿不定主意该不该收,一旦收下,那人家送回晋心的事便成了人情,就算事后证明了,是晋王府贼喊捉贼,玩捉放曹的游戏,可是这礼一收,也成了两清了。

    王怡真正想着。静心将礼单从王怡真的手上抽了回来,安慰她道:“我就知道,你这丫头天生的操心命,有点事情就要自己来扛,当初在乡里,属你年纪小,却非要这也管那也管的,老的小的都要照顾,我也不是真个不懂,我若是让她送了回来,这礼单到了你的手上,那便就是你欠了晋王府的人情了,因此我坚持自己回来,这礼单我也不拿给你,建庙一事,是我欠的晋王府的,同你无关。”

    听静心这意思,庙她要建,但人情也该她来还,一副自己做事自己当的模样,意思是,绝不会因为这些钱,连累王怡真。

    王怡真都不知道该感动还是该心累了……

    长辈养的这么单纯,她好烦恼啊。

    怪不得她说晋王夫妻的坏话,晋心才肯拿出这礼单来,合着是为了她着想,不想让她知道欠了别人的人情?问题是晋王府送回了静心,只要没法证明人是她们掳的,这人情她就已经欠下了,更何况这礼单上是三万两银子,静心一个老尼姑,拿什么来还。香火钱吗?

    想一想,自己的添妆被人做成了尼姑庵,已经够惨的了,但更惨的是就连尼姑庵都没她的份……王怡真在心里给晋王府打了一个大叉,光搞定丈母娘有什么用?求来搞定她啊。

    带着各种不满,王怡真也没法说什么。以前在乡里,王怡真10岁之后就接管了庵里的外交大业,静心她们这群老尼,这一辈子不是在庵堂里念佛,就是忙于种田养菜,乡里的人情世故她都懂得少。更何况这京中满是人精子,王怡真从来没指望过这些老尼能帮她什么,但至少静心在心里还知道护着她,不想让她背人情,王怡真觉得这已经很足够了。

    不管怎么说,静心都已经平安的归来,到底祸首是不是晋王府,只怕一时半会也查不清楚,王怡真自从进京之后,搞不定的事情越来越多,也不差这一两件了,但至少有了启圣帝的背书,以后静心这些人的安全还是可以保障的,王怡真也就没在纠结尼姑庵的事情,横竖老尼们需要养老的地方,她手上如今又是好几十万的添妆,大不了等着建起庙来,再将钱还了晋王府就是了。

    王怡真不再纠结晋王府的事,又拉着静心问起了她被掳后的情况。静心当初是怎么跟劫匪说的,又跟王怡真重说了一遍,可是从头到尾,也就是些王怡真爱吃什么、爱穿什么、爱学什么、爱用什么的内容,这知道的是,是人质回答绑匪问话,不知道的得以为是住宿学校老师跟家长汇报情况呢。

    “他们没有问过那小佛像的事情吗?”王怡真说道。

    静心遇到的情况同陆大林很像,陆大林也是醒来被蒙着眼,并没有受什么虐待,只是绑匪不让他起身,不停的问话,可是陆大林被问到的都是有关惠心那尊小观音像的事情,而陆大林却是个快递员,真的对那小观音像,一无所知。因此王怡真一直觉得,绑匪抢了静心去,一定会问有关那小观音像的事情,可是他们问静心的,却只有王怡真的生活日常。

    “什么小观音像?”静心问道。

    王怡真才想起来,静心连陆大林失踪的事都不知道,她只怕一直以为那小观音像,陆大林早就给她带到了呢?

    莫非劫陆大林的人,同劫静心的人,还是两拨人不成?

    王怡真头痛的多了,都习惯了。

    如今已经能确定的是,诸多势力想找的,该是肖婉儿的一本书,而那本书挑圣贤之人认主,得之可得天下。

    总觉得听起来像是什么玛丽苏的开篇剧情简介……

    最可怕的是她好像还被内定成那个注定要苏的女主角了……

435 一起走

    王怡真一直同静心聊到了很晚,看着老尼姑精神不济了,才将人送了去客房休息。自己也躺倒在了床上,闭上眼睛整理这段时间的思绪,以及理清楚之后需要做的事情。

    其实说起来,静心并没有受到什么伤害,不只是她,陆大林被劫,甚至从王怡真上京,这京里也没有什么人真的使过手段暗害她,这倒也说明了,暗中觊觎她的那些势力,都不想同她翻脸,这应该是对她最有利的地方了吧?

    如今钱有了,人也找到了,托启圣帝的福,想要宝书的人,甚至都不好再暗地里玩手段了,那么从明天开始,这些人便要一个个的从犄角旮旯里跳出来,明面上的同她来往了,一个个的摆给她看自己的圣贤之处,才能从她的手里拿到好处。

    王怡真只要一想到,明天开始,自己极可能就成为了这京中富贵豪门们争相吹捧和拉拢的对象,竟然还有点小激动呢,做劫匪能做到这个份上,她也算是独一份了。

    今天之前,王怡真的就烦恼还是身边的人有危险、手里还没有钱,可是一天之内,她是人也平安了,钱也数不过来了,当然,王怡真也不会因为这一时的平安而被麻痹,只要一天没有要找到肖婉儿的书,她一天就会被人给盯着,可是如今事关书的所有的线索都断了,她也不知道该再查些什么了。说起来亲王中除了太子之外,如今只来了四个人,也不知道明天又会来哪些人给她添妆。不对不对,继续想书的线索,如今亲王中只得太子妃一家,能明确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书,甚至因为小五的原因,极可能已经知道了王怡真手里并没有书,而其它的人,有些人知道宝物是书,有些人甚至并不知道宝物是什么,那么其它的人若来添妆,她是不是该暗示她们买书呢?又或者就干脆将书放出来公开拍卖,跟抽奖似的,让这些人凭着圣贤之气自己去拍,可是书又太多了,这样全部拍卖会弄得书不值钱的……等下,她怎么又想到钱上去了,可是钱也是很重要的,书的拍卖要尽快的进行,还有静心那边,建好了新寺之后,老尼们可以有了养老的地方,孩子们又该怎么安排,总不能依然在庵里打扫和讨饭吧?她把她们带出来,又不只是为了换个讨饭的地方?还有傅卫东的兄弟们,若也只是换个地方劫道,那京里远不如乡里安全呢,大人孩子们的前途都得打算,她好忙啊……

    王怡真思来想去的,大半夜的脑子里活跃的跟连网开机进行国战一样,虽然是闭着眼,可是一点不困,思维快的很,还一会一跳,她还当自己得这么思考到天亮了,可是却又在不知道什么时候,便沉沉的睡了过去,一夜无梦,以致于早上蓉蓉喊醒她的时候,她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已经睡了夜,有一种刚闭眼就被人喊醒了的恍惚感。

    “夫人来了。”蓉蓉也是揉着眼睛,一副刚睡醒的模样,“说是有人来找姐姐,催你快点去呢。”

    王怡真简直要惊悚了,看这天,才刚蒙蒙亮吧?在这天,只怕也就是刚刚解了宵禁,只怕离开城门都还早呢。

    她已经到了如此受欢迎的地步了吗?一大清早的就有人来,生怕赶了晚集她被人抢了去吗?

    不过王怡真一向是欢迎来送钱的人,因此马上梳洗打扮就去见人了。

    只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次来的不是送钱的人。

    “你们这是怎么凑到了一起去的啊?”王怡真瞪着眼睛问道:“这位又是谁?”

    来的人是韩菱华、李奕城、傅卫东及一位不认识的贵女。

    要说韩菱华、李奕城凑在一起也正常,两个人本来就是表姐弟,但问题在于如今是韩菱华同傅卫东一副相见恨晚的模样,然后那贵女在一边不停的搭话,感觉这三个人中,竟然还是以傅卫东为中心点,到王怡真了进了门,开了口,几个人说话才停,就这样,韩菱华同那贵女也还是眼神亮晶晶的看着傅卫东。王怡真实在不明白,自己的师傅什么时候这么受女性欢迎了?他要真有这本事,也不至于单身这么多年啊。

    王怡真问了,韩菱华便给她作介绍道:“怡真,你没见过这位,我给你介绍,她未嫁时就同我是闺中密友,乃是关外侯的尤家的嫡女,贤妃的亲侄女,如今是晋王妃。”

    王怡真十分吃惊的看了过去,这位就是晋王妃?

    晋王妃便笑着向王怡真行礼,“其实昨天就该来拜会献国夫人的,只是家中突然出了事,实在失礼,以致于昨天没能送静心师太回府,师太可安?”

    一句话说的王怡真立刻就理解了静心为什么对这位晋王妃这么大的好感了。

    这位晋王妃长相上并不出众,但是一副圆脸,说话带笑,眉眼温柔,猛得一看,竟然同庵中常年拜祭的观音像有几分的相似,别说是静心这位老尼了,就连王怡真看着她一笑,都有点想下跪烧柱香的欲望。

    这么一位贵妃,却生得如此的慈眉善目,半点凌厉之气都没有,真是天生的善人相貌。

    而难得的是晋王妃尤氏不只是长相慈善,性格上更是和风细雨,她一开始便先是像王怡真致歉,又向静心问安。静心这么一个乡中出来的老尼,又是她自己坚持不要人送,尤氏却将没有送她的罪过揽在自己身上,还着意寻问,这可真不是现装出来的平易近人,只能说明她日常里便是这样亲近的人。

    如果说太子妃精明干练,楚王妃细心聪慧,那么尤氏则是温和大度,光比当家主母的气度话,诸王府之中,王怡真可以直接将她排在前三。

    “原来是晋王妃。”王怡真见着尤氏说话温和有礼,自然也得还礼,两个人又互相捧了几句,王怡真才问道:“晋王妃光临,是有什么事情吗?”

    晋王妃这个人,看着就是那种做事滴水不漏的类型,昨天送静心老尼回来的这么好的机会,晋王妃都错过了,那说明晋王府出的事并不小吧,那没有必要今天就急急忙忙的,一大清早,早饭的点都不到,就上门啊?这莫不是有求于王怡真什么?

    因为晋王妃自己上门就算了,还带了韩菱华,甚至也不知道是怎么做的,都拉上了李奕城同傅卫东……王怡真觉得,这位晋王妃,必定所求非小,这世上除了肖婉儿的书,她想不出别的来了。

    然而晋王妃只是笑笑,说话的是韩菱华。“是我带晋王妃一起来的,她跟咱们一起走。”

    “????”王怡真一瞬间没反应过来,韩菱华在说些什么?谁同谁一起走?走去哪里?

436 赠品

    韩菱华看着王怡真一脸的反应不过来,不可思议的大喊道:“你不会忘了吧?你昨天自己说过的话唉。”

    我昨天说什么了?

    王怡真想了想,昨天静心突然出现,然后韩菱华又曾说过急着去见李奕城,所以王怡真在看到静心时,便打发了她去青云武馆,帮自己给傅卫东带信。一来是让傅卫东知道,静心找回来了,二来也是因为李奕城现在没事就泡在武馆里,甚至因为他不喜欢回李家,有时候更直接睡在那边,韩菱华去那里报信时大概率可以见到他。

    所以……她说什么了?

    韩菱华跺着脚道:“你不是昨天才说了,你只要能找到了当初失踪的长辈,一准跟我走的吗?”

    “啊啊啊啊啊……”王怡真恍然大悟,她说过,她真的说过。

    一来是因为静心那时候没有找到,她当然不可能为了韩菱华家中的事,放着自己家的事不管,二来她也就顺口这么一说,就好像路上见了熟人打招呼,明明两个人都忙到死,但也还是得客气客气,这个说“有空去我家吃饭啊?”那个便会说:“今天事多,不忙了一准去……”大家不都明白是个什么意思吗,怎么韩菱华还当真了……

    王怡真说那话时,也没有想到出门就捡回了静心,可是很明显的,韩菱华当真了,而且还非常的高兴,于是她带了青云武馆报了信之后,当李奕城问她明天要不要一起叫上王怡真,去太子府看李兰兰的时候,韩菱华回绝了。

    她同李奕城说了韩家遇到的急事,以及她要尽快带人在明天离开支援的事情之后,还非常斩钉截铁的告诉李奕城,她同王怡真明天都要走,李奕城自己去看李兰兰吧,记得替她问好。

    李奕城当场差点跳到房顶上。

    李奕城那是多少年的心愿,想要去到江湖上当个行侠仗义的大侠啊,结果现在表姐和未婚妻都要去江湖上浪了……竟然不带他,李奕城马上表示了他也要去。

    韩菱华自然是不太独愿意的,带王怡真去,是因为王怡真熟悉江湖道上的规矩,真的万一韩家这强龙被人家地头蛇压住了,王怡真能指一条明路,两边还有谈和的可能性,但李奕城去却没有什么用处,而且他还是李家的独苗苗,万一出点什么事,韩家怕赔不起。韩菱华以李奕城没有人手可以帮忙,也不懂江湖规矩,拒绝了他。然后李奕城就飞奔出去了。

    很快的他将傅卫东又带了回来。

    “表姐你看,这是我师傅,青云武馆也小一百号人呢,而且我师傅常年在江湖上行走,人脉手段都熟,这样我可以云了吧?”李奕城非常积极的推销着傅卫东,而傅卫东为了给新徒弟撑面子,也是拍着胸脯给韩菱华打包票:“韩小姐只管放心,不就是冀州?冀州我熟得很,黑道白道上都有自己兄弟,韩小姐只管放心,我人一道,什么误会都解除了,就没有我说不合的仇。”

    面对着傅卫东这跟媒婆似的保票,韩菱华是多少有点不放心的,但想到这一位怎么说也是王怡真同李奕城的师傅,而且确实是江湖上混的久的人物,更重要的是他手上也有百来号兄弟,立刻也就同意了。不管是先兵后礼还是先礼后兵,手上人多总归是件好事嘛。

    于是韩菱华便同意了,两边高高兴兴的说定了明天汇合的时间,于是今天一早,韩菱华便拉了大部队,来接王怡真,谁想到了,王怡真竟然还没有起床,这可真是……

    韩菱华一脸的“你怎么能这样懒散”的表情,王怡真也是冤到没有谁了?可是还没法说什么,哪想到她随口一句客气话,人家就真的这么正而八经的第二天来接她了,不但给她安排上了自己都不知道的行程,还拐了她未婚夫和师傅以及全部的兄弟们一起啊,所以韩菱华这也太实在了吧。早知道昨天不给她秀那些江湖知识了,主要那不是把韩菱华当亲戚看嘛,可是谁想到人家也真的不跟你客气啊。

    “你快些吧?”韩菱华说道:“再有一会儿,城门就要开了,我们可是得赶着城门开就离开啊,冀州那边,我父兄都等着呢。”人命关天啊好吧。韩菱华急慌慌的说道,要依着她,只怕现在就拉着王怡真上马了。

    等下,我真的没法去啊。

    静心刚找回来,孩子们和兄弟们的前程还没有安排,肖婉儿的书还没有处理完、她还有那么多的嫁妆本来打算今天清点来着,她这里事情这么多,就算是得罪了韩菱华,她也没法走啊。

    王怡真刚说了一句“其实……”,傅卫东却突然开了口:“献国夫人是不是还有事情没有处理?其实也不要紧,江湖上的事我都明白,你不用急,我带着兄弟们去就行。”一边说着,傅卫东递了王怡真一个眼神,虽然说师徒两个其实也没什么心有灵犀,但至少眼神沟通也十多年了,傅卫东的意思是,叫王怡真不要多话,至少不要连着他那边一起拒绝。

    王怡真有点吃惊,她还以为傅卫东是被韩菱华昨天一番误解给骗了呢,才会带上兄弟们打算出门给她撑面子,却没想到他竟然是自己想去?这么说,去冀州这件事,对于青云武馆是有好处的吗?

    傅卫东这么一讲,李奕城也是大惊失色:“阿真你不去吗?那我……”一副想去又不知道该不该去的模样。

    看得出李奕城也同样是自己想去,王怡真皱了下眉,总有种身边的人都被人拐了的不爽感。旁边的晋王妃忙开口道:“是的是的,傅师傅说的极是,献国夫人这边事有忙尽管去,傅师傅同献国公有空,陪着我们去也是一样的。武馆的衣食住行都有我们晋王府来打理,兄弟们的薪酬更不用说,一切都按着当初肖夫人定下的规矩来,银钱抚恤上绝不少一分钱,冀州那边调停的事,就多得傅师傅操心了。”

    晋王妃笑着说道。

    “啊……”王怡真终于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

    因此晋王妃打的这个圆场,即替王怡真解了围,也同时解释清楚了,为什么青云武馆非去不可。

    合着人家需要的就是个调停的人,根本也没说非她不可啊,也就是韩菱华实在,才大清早的来接她,她以为傅卫东是被韩菱华拐带了的赠品,合着其实她才是那个赠品啊。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2317/ 第一时间欣赏才女成长策略最新章节! 作者:讲冷笑话的阿兰所写的《才女成长策略》为转载作品,才女成长策略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才女成长策略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才女成长策略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才女成长策略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才女成长策略介绍:
简介:
做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舞酒花茶无一不通的大齐第一才女……的亲生女儿,王怡真表示:自己真的一样也不会
谁让亲娘死得早,她被放养太久了呢。
好在亲娘的在天之灵,一直在保祐她。
不但自己成为了才女、财女和豺女,还自带旺夫命格
王怡真:“是我帮扶着夫君,成为伯爵。”
夫君:“……”可我原来是公爵啊……才女成长策略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才女成长策略,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才女成长策略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